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霜降的诗句

霜降的诗句

时间:2023-05-29 18:18:11

霜降的诗句

第1篇

一、利用诗词引入物理概念,可使学生兴趣盎然,气氛活跃。

例如,在讲到物体的运动的一些概念时,可用毛主席诗词《送瘟神》中的诗句: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由此引入运动是绝对的概念,我们脚下的地球永不停止地在运动。宋代诗人陈与义在一首名为《襄邑道中》的诗中写道:

“飞花两岸照晚红,

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

从后两句诗中,可引入静止是相对的概念。在这里船与云以相同的速度运动,以船为参照物,云是静止的。

又如陶渊明的“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都可以引入运动的一些概念。

这些诗词生动、形象、有趣。这样引入物理概念,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课堂气氛活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诗词理解物理概念,可使学生思维流畅,印象深刻。

在理解特体间的相互作用和力的分解现象时,分析风筝为什么能浮在空中的原因,可将清代吴有水的《风筝》读给学生:

“只凭风力健,

不假羽毛丰。

红线凌空去,

青云有路通。”

并作受力分析,效果极好。

又如在讲授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影子的形成时,用宋代诗人苏轼的《花影》,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重重迭迭上瑶台,

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

又教明月送将来。”

再如,讲到色散时,可用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的诗句: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三、利用物理知识欣赏中国诗词,使学生学有所用。

在学习了光的反射之后,对李白的诗“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地上霜”三字会理解得更加深刻。

又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那气势磅礴的瀑布,在诗人眼中化作银河落九天。如果没有光学知识,对这两句诗的理解恐怕不会太深。

再如通过学习物理,同学们知道一些时空的概念,我们再重温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说的是人和船在空间运动。西辞白帝,东到江陵,顺流而下,一泻千里。在阵阵的猿鸣声中,随着轻舟所处位置的变化,但见群山万壑,千姿百态,好不令人心弛神往。朝辞白帝,暮抵江陵,这种空间运动也不照供伴随着“一日”的时间变迁吗?

四、利用物理知识鉴别中国诗词,使不徨能辩证地看待问题。

在学习了“物态变化”一章,插入张继的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碲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第2篇

摘 要:炼字是修辞方法的一种,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炼字可起到精美简练、形象生动、含蓄深刻和焕然一新的表达效果。笔者将以《舟到武林渡》为例,分析炼字对诗的作用。

关键词:炼字 修辞 诗歌 作用

每一种修辞手法都有其自身的魅力和重要意义,炼字作为修辞的一种,其对于诗的作用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是起到渲染诗歌气氛和简洁精美的作用。一个字所起到的作用有时和一个句子甚至是一段话所达到的效果是相同,并且会在简洁玄妙处更胜一筹。没有繁琐的话语,没有多余的词句,诗中常常出现一字染全篇的作用。例如《舟到武林渡》的结句“旧时湖山一笑迎”中的“笑”字将晴晚的湖山衬托得格外靓丽,灿烂的笑容留在了纵横的山水间。“笑”虽然是一个动词,但却同时拥有形容词的表达效果。笑出了湖山的明媚干净和清爽,笑出了诗人的豁达喜悦和欢畅。“迎”字则将划动着靠近湖山的状态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小舟在前行,仿佛远处的湖山在向诗人慢慢走来。“迎”字这里还有欢迎的意思。这两个字都将诗人的愉悦心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不是通常诗人咏秋时心中所表现的伤感悲怀。

二是形象生动的作用,诗中常常凭几个字便使得景物的俏皮可爱、人物的心情和全诗的意境幻化多姿,简单的几个字却常常包含了多种不同的写作手法。拟人化、比喻化的手法使其诗作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例如诗的结句“旧时湖山一笑迎”没有那种对物是人非的感叹和悲凄,相反却是一笑终结了全诗,这一笑将湖山的灵动和诗人的喜悦即刻显现,让人不觉心头一动。同样,“迎”字也是将湖山拟人化,赋予其鲜活的性格和行为,不再是直立呆板的静态事物,让画面更显生机。赋予了湖山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让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品读每个字都会体验出不同的味道,混在一起更是形色有致。理解它们所流露出的情感,全诗的感情基调也就彻底地再现了出来。这便是字的魔力,诗的魅力。“旧时”二字可以看出诗人将湖山看作成了自己的老朋友。三年重游故地,它就像多年不见的好友热情地迎接自己。这种又遇故人的喜悦无语言表,心绪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时光,徜徉在回忆中,沐浴着好心情。给予了湖山以血肉生动的形象。这句中的“笑”和“迎”都是拟人的用法,湖山本无情,诗人却把它描绘得有情有义,就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花不会因感慨世事而落泪,鸟也不会因恨而惊心。这种种的情感都是诗人心弦的拨动,心中所想都寄予山水中,让湖山披上了情感的外衣。

三是焕然一新的作用,诗歌的意象很多时候是重复的,但用字恰到好处时,即便是平常的意象,也会有所新意。诗的首句“雨岸霜枫弄晚晴”,我自认为是描写的最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的一句。雨岸霜枫,本是秋季比较凄寒的景色,飘下的枫叶铺在岸边,一场秋雨席过,空气中增加了湿度也降下了温度,霜慢慢凝结在枫叶上,红黄的寒利已被这层白霜淡淡地抹掉,加了一种清新,加了一种安静。枫叶静静地躺在那里,霜的凝重压着它的残躯,让他不再随风舞弄。诗人划着船在水中享受着寂静的霜叶雨岸图。而正在诗人沉静在自己祥和的世界中时,一个“弄”字将全诗的气氛活跃了起来,将感情调动了起来。本来还寂寞着的秋晚突然散发出了生机与活力,霜叶也撩拨开了心弦,跟着热闹起来。雨后天晴,空气别样的清新,心情也随它欢雀,畅快淋漓,即便空气带着寒意,好心情却没被抽离。“弄”将雨岸、霜、枫、晴天一个个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在一起,这个鲜明的化美为媚的具象动词将整首诗都带到了高潮中去。雨过天晴,红黄相叠的枫叶铺在岸边,这样的景色已经形成了一幅靓丽的风景线,但却只是静止的存在,默默地守候着船客的到来。而加上个“弄”字,这一刻,即便没有风的卷动,雨的打落,景物依然给人以一种动态的冲击力,仿佛耳中传来了嬉闹声,拟人化的描写让景物顿时有了调皮之感。

总体上来看,《舟到武林渡》是一首描写诗人重游故地的诗。短短的四句诗,有描写,有叙述,同时还蕴含着诗人自身重游故地的欣喜和眷恋之情。细细咀嚼这首诗的每一句,便是一种享受。诗的首句“雨岸霜枫弄晚晴”是诗人划船向靠近岸边时的所观所绘。诗的第二句“荒村古镇水纵横”则是诗人远眺时眼底所收的景色,荒村古镇被水围绕着,“纵横”二字将水的浩浩荡荡突显的淋漓尽致,不受任何羁绊,不受任何阻挠,只向着前方无畏地奔跑。大气磅礴又不似海的浩渺千里,却让人感受到了沧桑。再加上荒村古镇的点缀,物是人非的悲凉更是跃然于心上。只是简简单单的几笔白描,却勾勒出了一幅壮阔的画卷。

诗的第三句“三年重到武林渡”只是简单叙述,平铺直叙,交代了地点,说明自己三年前曾经来过武林渡。而今重新感受体验这里的山山水水,应是一种别样的心情,即便是荒村古镇,但依然对那里充满怀念之情。诗的结句“旧时湖山一笑迎”没有那种对物是人非的感叹和悲凄,相反却是一笑终结了全诗,让人不觉心头一动。每一联都充分运用了炼字的手法,将诗人的感情赋予到一字一句间。

纵观全诗,便会有一种豪情万丈,大气磅礴之感。虽然没有铁马冰河,没有北国塞外,没有波涛汹涌,但水河纵横,村镇交错也同样广远辽阔。在俯仰一世间感受自然的伟岸。此诗的立意并不高深晦涩,但每一句都可以细细品味。这首诗只是描述了诗人三年后再到武林渡的感受,但不经意中便将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情感融为了一体。是湖山笑还是诗人自乐,是湖山迎我还是我来寻它。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外化成了一屡屡清烟,升腾在山河中,我们看到的便是早已缭绕在其中彼此无法分开的情形,情景交融得出神入化。诗人将自己的喜悦和心情的舒畅寄予在了河山的一颦一笑中,没有娇揉造作,没有矫情谗媚,只是纯粹的喜爱,只是单纯的怀念。心情在重游中完全沉淀,轻松放纵,没有牵挂,没有负担。品玩自然,品味人生。这种情感与诗句的完美结合是由于炼字的恰到好处。一首诗的形象生动处,靠的不仅仅是修辞手法的罗列,更是通过炼字使得其比喻、拟人、夸张等等修辞手法发挥的淋漓尽致,同时诗要想做到情景交融和寓情于景也要在炼字处下足功夫。炼字是工具中的工具,是诗歌生妙出奇的关键。

第3篇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

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

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

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

桃李务青春,谁能贳白日。

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

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

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

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前言】

《长歌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这是作者借乐府古题而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表达的是作者期望尽早建功立业、功垂千古、名留史册的强烈用世之心。此诗共二十句,分为两个部分,以十句作为一个部分,前后思想贯通,展示作者理性与悟性相互作用的心象。全诗熔叙事、抒情、议论手法于一炉,诗情跳荡,变化莫测,意脉妙结,自然浑成。

【注释】

⑴长歌行: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三十列于《相和歌辞·平调曲》,属乐府相和歌平调七曲之一。题解云:《乐府解题》曰:“古辞云‘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言芳华不久,当努力为乐,无至老大乃伤悲也。”魏改奏文帝所赋曲“西山一何高”,言仙道茫茫不可识,如王乔、赤松,皆空言虚词,迂怪难言,当观圣道而已。若陆机“逝矣经天日,悲哉带地川”,则复言人运短促,当乘间长歌,与古文合也。《长歌行》古曲今不传,惟留歌辞近十首,李白这首为其中之一。

⑵待:一作“得”。

⑶荣华:草木茂盛、开花。《荀子·王制》:“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

⑷东风:春风。李白《春日独酌》诗之一:“东风扇淑气,水木荣春晖。”百物:犹万物。《礼记·祭法》:“黄帝正名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脩之。”

⑸“枯枝”句:谓枯枝生新叶,皆可爱也。

⑹羲和: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驾御日车的神。《楚辞·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王逸注:“羲和,日御也。”

⑺竹帛:竹简和白绢,古代初无纸,用竹帛书写文字。引申指书籍、史乘。《史记·孝文本纪》:“然后祖宗之功德著于竹帛,施于万世,永永无穷,朕甚嘉之。”

⑻务:需要。青春:指春天。春季草木茂盛,其色青绿,故称。《楚辞·大招》:“青春受谢,白日昭只。”王逸注:“青,东方春位,其色青也。”

⑼贳:出借,赊欠。

⑽蹉跎:失意;虚度光阴。南朝齐谢朓《和王长史卧病》:“日与岁眇邈,归恨积蹉跎。”

⑾销铄:熔化,消磨。汉枚乘《七发》:“虽有金石之坚,犹将销铄而挺解也。”

⑿欢:一作“饮”。

⒀倏(shū)忽:迅疾貌,形容出乎意外之快。《吕氏春秋·决胜》:“倏忽往来,而莫知其方。”蒲柳:即水杨,一种入秋就凋零的树木。蒲与柳都早落叶,这里用来比喻人的早衰。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篇》:“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姿,经霜弥茂。”

【翻译】

桃李花得日而开,花朵缤纷,装点新春。东风已经复苏万物,草木皆似欣欣欲语。枯枝上发出了美丽的新叶,涸流中也清泉汩汩,一片生机。造化运转着天地,太阳乘着日车不停地飞奔。如果不早立功名,史籍怎能写上您的名字?桃李须待春天,但谁能使春日永驻不逝?时不我待,富贵与神仙两者皆会错肩而过。金石之坚尚会销蚀殆尽,风霜日月之下,没有长存不逝的东西。我深深地畏俱日月如梭而逝,因此才欢歌纵酒,强以为欢。就像是秋天寒霜下的蒲柳,倏忽之间,老之将至,身已衰矣。

【赏析】

李白这首《长歌行》深受同题古辞的影响。长歌行古辞或写及时建功立业,不要老大伤悲;或写游仙服药,延年长寿;或写游子思乡,感伤人命短促。陆机《长歌行》恨功名薄,竹帛无宣;谢灵运《长歌行》感时光流速,壮志消磨;梁元帝《长歌行》写及时行乐;沈约《长歌行》写羁旅行后倦恋金华殿,功名未著,竹帛难宣。总之李白之前运用长歌行古题者,均触景感时,抒写悲伤之情,寄寓着他们对美好人生的追求,以及追求不得的怅惘感伤的心灵。李白由此感悟人生,联想反思自己功业无成,游仙不果,重蹈古人的覆辙,陷入痛苦之中,不抒不快。于是尽情倾吞,激昂文字,悲歌式的心灵,融汇着千古人所共有的情愫,感发着人意,体验着人生的苦乐。

此诗前十句为第一段。开端两句,总述桃李迎春得朝阳而鲜花怒放,争芳吐艳,然而它也只是荣华当年。一年一度春芳桃李,这是自然规律,因而桃李花开是春天的象征,是美好的象征。经过幽闭冬藏的寒日笼照之后,转而接受春日温暖的朝阳抚摸,使大地万物顿感复苏,呈现了活跃的旺盛的生命力,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精神倍增,昂扬奋进,这是物之常理与人之常情。故人们把人生美好时刻称之为青春。可是作者认知不限于此,而更深入探索桃李迎春吐艳,其条件是须春阳细腻的化育,苦心无私地用功,生存发展离不开春日阳光。由此作者更悟出君臣关系的相互依存的道理,预伏后面“功名不早著”之因。日这个描写意象在古诗中曾有象征君王之意。桃李遇春阳而开,贤相逢明君而荣,自然常律与人事常理,有其相似之点,明写桃李,暗喻君臣事理。这可能是用“得日开”的甘苦用心吧!美好意象的描写,深含着美好感情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美虽美;但尤感不足之处,只是荣华当年,因而更值得珍惜。

接着作者连用四句诗赞美春光之妙用,“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芬。”东风送暖,遍吹大地万物,阳气萌发,万物从蛰伏中苏醒,争现新姿,构成了一个生命律动的美的境界。因而草木尽欲显露英姿,冬日的枯枝丑叶败落净尽。“无丑叶”的对应之意是“竟美叶”。已经乾涸的水泉,也喷吐着清香的水柱。这四句从开端的桃李花开一点,铺叙春回大地的全景。桃李艳美又衬托东风不停地化育万物,草木换新颜,涸泉复吐清芬,尽现出春之美,写出春之境界。总上六句诗正是诗人触景所生之美感,又以平淡自然的文字与诗句,绘成春光美的形象与意境,诗人入于境中,而又出于境外,妙笔生花,与境冥合。于平淡的描写中凝聚着深蕴美与哲理性认知,然而它绝不同于自然教科书的说理。这一段后四句则由上面春光境界的描写而转入讨论,发抒感慨,寻求造成这一美景的力量来源。“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作者依据中国古代哲学家见解,也认为这是自然界的神力,运转天地,故而有春、夏、秋、冬四季,因而也就生成了宇宙中万物的自然生存、发展、死亡的各自规律,形成了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不过人们总是偏爱春日,而厌恶冬日,不过这是当时人们无法改变这一阴阳变化的规律。

当然他们也从天地运行不止,时光流速,永无停止中,观察万物的生衰,包括人的生老病死,悟出了一个人生道理,人亦应如春日桃李花一样,要在青春的美好时刻,展示怀抱,建立丰功伟业。生时为人们仰慕赞美,死后美名留青史,千古流芳。可是在现实中的李白,虽有美好的理想和作人的价值观,以及奋进不止的精神,但由于得不到“日”(皇帝)的温暖抚育,年华老大,驾着六龙的日神车,驭手羲和又催赶不停,如不能在青春时早立功名,就更不能留名于竹帛的史书之中。默默无闻地离开人世,故深为痛恨。外在的无形压力与内在愤激之情的积郁,终于迸发出忧患不平的心声。从过去的借鉴,目前的现状,到未来的预测,拓展时空,言浅而意深,雅正而浑厚,发展了五言古诗的传统特点。诗写到这里诗情与意旨都该停顿,但留给人们的是为何功名不早立,结局又是如何的悬念。

诗的后十句为第二段。头两句照应开端,深化诗意。桃李既然是专在追求青春,应青春而显美容。那么有人能赊取太阳,使其不动,青春不是永在吗?“谁”字有疑问之情,本是不能之事,设想其能,从幻想中慰勉自己,从幻境中享受快感,从而减轻了心里压力,从困境得到解脱。然而幻想是暂时的,当其转化为现实之时,也就从狂热转化为冷静,用理智滤取生活的轨迹,明确是非与得失,于是铸成“富贵与神仙,蹉跎两相失”的痛定思痛的诗句。对于自己的言行作出了新的判断,知昨日之非。追求富贵功名,神仙长生,这是统治阶级的享乐意识和人生价值观。当了官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标志,自然富而且贵。于此又滋生长生不死的幻想和妄求,目的永远保持自己的权贵地位与富裕的生活条件,名与利两收。求官不得则游仙,表示超然物外,清高自恃,平等官吏,也能获得美名。可在唐代它又是作官的终南捷径,初盛唐的封建士人多通此径。李白亦不例外,拜谒官吏,寻访名山高僧仙师,获取功名富贵。于今两相失败,一事无成,虚度年华,悔恨不及,再次跌入痛苦的深渊之中。进而想到古人曾说的“人生非金石,”“寿无金石固,岂能长寿考”,于是发展成为“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就算人生如金石之固,可金石在长久的风霜侵袭与磨蚀之下,也会使完整之体粉碎为沙砾,更不用说人又不是金石。

春之桃李、草木、清泉等也自然难以保持它们春日美姿了。言外之意,人不能长生,其功名富贵就要及早得到,否则就有得不到危险;既或得到了也难以长存。所以古人求仕的经验,“早据要路津”,实现竹帛留名的人生价值。表面上看这两句与前两句无关,然而它是似断实连,是对游仙长生的否定。诗意的发展,感情跳荡,思潮起伏的写照,因而表现为诗句的跳跃性,留给人们以悬念,追求究竟,诱人深入,弄得水落石出。当其悔恨昨非之时,必然改弦更张,作出新的抉择,“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及时行乐,纵情歌唱,酣饮消忧。否则就要落在时间的后面,衰朽之躯,想行乐也不可能了,空空地走向死亡世界,白活了一生。一个“强欢”,透露出其内心曲隐之愁情,是不情愿地造作欢情,是无欢心地造作欢情,是借歌与酒消解胸中愁情,是一时的麻醉。这种有意识麻醉自己是心灵更痛苦的表现,这是李白艺术上超常的表现,发人人所感而尚未意识到的内心深曲。这是大家路数,而非小家捉襟见肘的手法。然而,就是这一点强作排解的自我克制的希望,也难以达到与满足,痛心地写下了结尾诗句:“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严酷的秋霜从无仁爱之心,萧杀万物,于人也无所惜,突然间降临,侵害蒲柳之姿。蒲柳为草木之名,体柔弱而经不起风霜,经霜而枯枝败叶,苦无生机。

这里是用典,《世说新语》记载,顾悦与梁简文帝同岁,而顾发早白。简文帝问顾“卿何以先白?”顾答:“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姿,经霜弥茂。”蒲柳之姿是顾自指,松柏之姿喻简文帝。李白用此典切合自己身份,微贱之躯,经不得风霜摧残。秋霜这里既是自然的威力,同时又是象征邪恶的政治势力的残酷打击。以不可抗御的力量打击毫无准备的柔弱微贱之躯,其结果不言自明。结句不仅含蕴丰厚,而感情也至痛。令人不平,催人泪下。真是可以称作长歌当哭之作。

第4篇

,又名黄花、秋菊、日精、九华、笑靥金、节花、金蕊等。它气韵清高。品行坚强。不与百花争艳,在秋风渐劲中经霜不凋,凌寒怒放。深受人们的喜爱,被誉为“四君子”之一。历代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赞菊诗篇。

1 隐逸之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在自己的庭院中随意地采摘,自赏自得之际,偶然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相会。“悠然见南山”,既可解释为“悠然地见到南山”,也可解释为“见到悠然的南山”。所以,这“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融为一支轻盈的乐曲。诗人超然冥邈、神逸方外的悠闲心情,寓弦外之响于一俯一仰、无意有意之间。此名句一出,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古代文人孤高绝俗的一种象征。

2 高洁之花。郑思肖《画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作者以寒菊自喻。表现了忠诚故国,宁死不屈的爱国情操。诗句赞抱香死于枝头,不为百风所吹落,比喻自己坚贞不屈,决不降元。自己宁可保持节操而死去。也不愿作亡国奴的忠肝赤胆,令人肃然起敬。苏轼《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独立疏篱的残菊,虽然带有余香,却也枝无全叶,唯有那挺拔的枝干斗风傲霜,依然劲节。菊之所以被誉为霜下之杰。不仅因为它蕊寒香冷,姿怀贞秀,还因为它挺拔劲节的枝干。诗句借物喻人,赞颂刘景文的品格和节操。元稹《》:“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对菊独开予百花之后的可爱和可贵进行了热情地赞赏,道出了热爱的原因,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3 英雄之花。黄巢《》:“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整个长安城,都开满了带着黄金盔甲的。它们散发出的阵阵浓郁香气,直冲云天,浸透全城。这是的天下,的王国。此句想象的奇特。意境的瑰丽。赋予农民起义军战士的战斗风貌与性格,把黄色的花瓣设想成战士的盔甲,使它从幽人高士之花成为最新最美的农民革命战士之花,显现出一种豪迈粗犷、充满战斗气息的动态美。它散发出阵阵浓郁的战斗芳香,生动地展示出农民起义军攻占长安,主宰一切的胜利前景。《题》:“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在黄巢的笔下,要重新安排的命运,让它和桃李一样享受春天的温暖,表现了改造环境,主宰自然的要求,巨大的人格力量,成为千百万被压迫被剥削的劳动人民的象征。

4 悲情之花。李清照《醉花阴・九日》:“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人比黄花瘦”,言情蕴藉,寓幽情于爱菊,含有“相似自怜”之意。“人比黄花瘦”在形象上富有创造性,使人的“瘦”可触可感,将孤寂与对丈夫的刻骨思念之情写得入木三分。

第5篇

《傲霜篇》是作家峻青充满诗意的散文名篇,意蕴深远,热情洋溢,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和不懈追求。明理会意,陶冶性情是语文教学的一大任务。本设计旨在追求教学课堂的画面美、语言美及教学环节的流畅,让语文课堂充满诗意,从而提升学生对美句美文的鉴赏水平。

教学目标

1.学习菊的品质,领会的象征意义。

2.赏析课文的经典句段。

3.体会对比手法作用,学习借物抒情的写法。

4.培养想象力、表达力和朗读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习的品质,体会作者的高洁的情操。

2.学习借物抒情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感菊貌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傲霜篇》,(板书:傲霜篇)傲:忍耐,顶住;霜:风霜。篇,是一种文学体裁。谁在寒风中顽强生长?谁在严寒中傲然挺立?是高大的青松,是修长的绿竹,还是火红的枫树?都不是!这篇文章的主角不是青松,不是竹子,也不是枫树。它是谁呀?()

课件,配乐画面:漫山遍野的,和单幅的特写。

说读相生观菊形

一、看菊说话

课件:花团锦簇的

1.你看到了怎样的?(学生自由表达)

2.太美了。(要求学生从的颜色、形状、数量、气味、姿态等方面有条理地叙说)

二、看菊读文

1.大家描述得真好!是的,太美了。你看课件,(课件配字幕:它们开得多么热烈,多么茂盛。那黄的、红的、白的、紫的,一团团,一簇簇,迎着西风,披着寒霜,争妍斗艳,喷芳吐香,开得满院子花团锦簇的)我们齐读一遍。

2.作者眼中的是热烈的、是活泼的。(指出字幕中相关词语讲解)的色彩艳丽(黄的、红的、白的、紫的),形态各异(一朵朵、一簇簇),姿态坚定(迎着西风,披着寒霜),在尽情地展示着生命的美丽(争妍斗艳、喷芳吐香,开得满院子花团锦簇的)让我们再细细地描绘它。(齐读)

三、看菊表情

1.示范读,标示停顿重音自由读抽读评价。

2.同学们读得真好!让我们把自己也变成,自由地开放吧。(选取自由的姿态,加上体态语和表情诵读)

对比烘托显菊韵

一、体会的坚强

1.大家可知,昨天黄昏的时候,它们都含苞未吐,只一夜的功夫,就展蕊怒放了。(课件字幕:只一夜的功夫,就展蕊怒放了)(反复读,重读“只……就”,谈感受)

2.就在这个夜里,一场寒霜降临了。(课件5:下霜,万木凋零)

3.默读课文一、二自然段,圈出描写霜大的词句。

4.朗读交流,(对面屋脊上一片雪白,像下了一场小雪似的。白皑皑、毛茸茸、亮晶晶)体会词语的作用。

二、对比烘托

1.在寒风中,在严霜里,葡萄的叶子刷刷拉拉地飘落下来,梧桐的叶子也刷刷拉拉地向下落。然而就在寒风中,开放了,在严霜里,开放了。葡萄叶落下时,开放了;梧桐叶落下时,开放了。“西风紧,黄叶落尽”时,开放了。难怪人们都说秋菊傲霜呢!那么这个“傲”字,你是怎么理解的?(学生自由交流)

2.读课文的4、5段,用文中的话来解释“傲”字的含义。

3.傲霜就是“它们决意要和西风较个长短,要与寒霜见个高低”就是“西风越紧,它们开得越茂盛。寒霜越大,它们开得越艳丽。”(课件字幕:它们决意要和西风较个长短,要与寒霜见个高低)

4.指导学生要用上扬的语调朗读,坚强有力。

人文合一知菊意

一、赞美精神

1.在这场较量中,胜利了。它们在万木凋零的时节迎霜开放,它们自己小小的身躯,战胜了严寒,小小的生命,装点了世界。所以,古往今来,许多人赞美它。元稹就写出了“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的名句。那么,作家峻青是怎么赞美的呢?(课件,图片、配字幕:我爱它们超凡脱俗的风姿,我爱它们暗暗浮动的幽香,我爱它们清雅大方的神采,我爱它们平易简朴的本色,然而,我更爱的是它们那傲雪斗霜不畏的高尚情操。)

2.读中知意。

(1)齐读。

(2)师引读重点词、学生填读。

(3)仿说“我爱……”排比句。

(4)站立诵读。

(5)表演读。(先设计好手势,带学生表演,再自由表演,评价)

二、联系作家生平体会的精神

峻青图片、生平介绍。作家就像是一朵凌霜开放的,他顽强地生活,努力给人们带来快乐。他希望自己永远保持的情操,所以,他对的赞美是自然的,是真诚的,是深情的。大家也一定想和作者一样,做一朵吧!让我们和作者一起为唱一首赞美诗吧!前字幕配音乐(齐诵)。

联系生活品菊情

一、赞美

舒缓的音乐,优美的画面,课文朗诵是坚强的,是伟大的。它小小的身躯迎霜冒寒,开得灿烂一片,绚丽似锦。它值得作家赞美,值得诗人吟诵,更值得我们歌唱。请选用自己的喜欢的方式来赞美。

1.唱一支歌。

2.吟诵一首古诗。

3.给一句赞美的话。

4.画一张简笔画。

5.写一首小诗。

组内交流、评价,推荐优秀者上台“抒情”。

二、总结全文,学习写法

象征着高洁的品质,象征着顽强的斗争精神,象征着人们对生命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作者由想到了自己,想到了无数像那样傲霜斗雪、不畏的人们。作者表面上是在写,实际上他是在赞美像一样的人。他把自己对人的感情寄托在对的描写中,这就是借物抒情。

想一想,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人也像一样不怕困难,积极向上,永不言败呢?(学生自由发言)我们还可以借那些物体来赞美生活中的那些人呢?

三、朗读升华

大家说得真好!像《傲霜篇》这种文字优美、感情深厚的抒情散文,会让我们得到美的享受。我们也可以学习作者,认真观察,细心品味,借物抒情,写出声情并茂的文章。让我们再次和作者一起,满怀深情地赞美吧!(配乐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傲霜篇

看万木凋零迎霜开放

想傲霜斗雪不畏

第6篇

[关键词] 贯休;石霜;禅宗

[中图分类号] B94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63(2015)03―0031―06

Abstract:Poetry does not provide evidence that Guanxiu and Qiji are important descendants of the monk Shishuang. Therefore,asserting that Guanxiu is exactly the disciple of Shishuang is very unreliable. It is more realistic to wait for further evidence checking.

Key words: Guanxiu; Shishuang;Dhyana Sect

晚唐诗僧贯休的生平经历,诸史传多有记载,尤明晰可据者,为昙域《禅月集序》及赞宁《宋高僧传・梁成都府东禅院贯休传》。赞宁湖州德清(今浙江县名)人,出家杭州灵隐寺,吴越王钱H署为两浙僧统,其时距贯休谢世仅十余年,于贯休生事无疑是熟知的。《僧传》修于宋初太平兴国七年至端拱元年(982-988),与贯休时代间距七十年,亦有助于史实的澄清。昙域是贯休门弟子,《禅月集》的编集、撰序均遵师嘱所为,于贯休生平,所述尤其不能违背师意。今天根据贯休存世的七百多首诗歌,对昙《序》、《僧传》所述生事,件件可以落实,更可佐证其记载不虚。本来作家传世诗文乃研究作家生平最有力的证据,许多口传、书载恍惚之事往往由它廓清。我们在依据存世诗歌、史传记载清理诗人贯休生平中,发现唯一无法印证且难解的大事,便是可以说清其“禅灯法脉”的有关贯休与石霜庆诸交往的事实。

作为禅宗南宗青原下第五世的潭州石霜山庆诸禅师,声名赫赫,僧众以居其门下为荣。贯休作为唐五代最为杰出的禅门诗僧,门派何属?后代教史禅册,出现极为矛盾的记载,或曰 “未详法嗣”即师承不明;或言“为石霜老师之役,终其身不去”,也就是石霜庆诸师最忠实的弟子。前者与贯休现存诗显示的情况基本相合,后者则完全找不到蛛丝马迹,不但诗人自己没说,连昙《序》、《僧传》也无片言只语涉及。到底何者为是?究竟又是为什么?台北佛学研究所释明复研究员在《贯休禅师生平探讨》《华冈佛学学报》第六期,台北,1983。该文附录《贯休禅师大事系年》以“僖宗干符五年(878)-光启四年(888)”之顷“贯休于长沙石霜山任知客职。”然未作论证。中曾意图对此加以廓清,并批评师承不明说是搪塞学习责任的借口,但由于缺乏具体实证,最终还是无法落实贯休师从庆诸和尚的结论。

贯休与石霜山、庆诸和尚有关联的事,见诸《禅月集》者有二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贯休歌诗系年笺注》,中华书局2011年8月版,中册页449、页639。:

1.卷九《闻无相道人顺世五首》其四有句:“石霜既顺世,吾师亦不住。”无相道人是贯休早年曾寻访师从学道的僧人,诗中言其“爱说道吾兄”,道吾和尚为石霜嫡传老师,或与无相同门,然僧史未明载。

2.卷十三《送僧入石霜》,诗较长不具录,其中第一段八句言世人对学道的态度。第二段十二句:“惟我流阳叟,深云领毳徒。尽骑香白象,皆握月明珠。寂寞排松榻,斓斑半雪须。苔侵长者论,岚蚀祖师图。翠t金钟晓,香林宝月孤。缕氚字海赫赫共洪垆。”可视作是对石霜山长老及其徒众的高度称颂。第三段八句借写石霜山景以言入山学道应有的境界。结尾八句表达送别之情。总体上与一般送行诗的写法无别,石霜长老指庆诸和尚应无疑,但赞语中无法看出也不能说明诗人与石霜庆诸的关系,诗歌最后两句“他年相觅在,亦不是生苏。”似乎更说明诗人此前未到过石霜山、与庆诸和尚有何瓜葛,只表达有朝一日与被送者相见之愿望。

贯休与庆诸师相关事见诸其他典籍记载者,谨依时代先后节录如下:

1.陈师道(1053-1102)《参寥集序》:“……夜相语及唐诗僧,参寥子曰:贯休、齐己,世薄其语。然以旷荡逸群之气,{世之志,天下之誉,王侯将相之奉,而为石霜老师之役,终其身不去,此岂用意于诗者?工拙不足病也。由是而知,余之所贵,乃其弃遗。”录自 《文献通考》卷245“经籍考七十二”,中华书局1986年9月版,页1941。参寥子即宋诗僧道潜,其集十二卷,录诗549首,其诗为苏轼、黄庭坚等所推重。《冷斋夜话》曾载其鄙薄贯休、齐己诗语,谓“参寥子曰:林下人好言诗,才见诵贯休齐己诗,便不必问。”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一,四库全书本。

可见自视甚高,这里说“余之所贵,乃其弃遗”,正指“诗”而言,却反过来从重道轻诗的角度,称赞其以“王侯将相之奉,而为石霜老师之役,终其身不去”。

2.南宋释道明《联灯会要》卷二二“潭州石霜庆诸禅师法嗣・秀才张公拙”条:“(张拙)往石霜,访禅月、齐己、太布衲。石霜相接,公但略相顾而已。即与三人,终日剧谈。公忽问:‘三人中,何不推一人作长老。’禅月知公轻于霜,乃云:‘公宜谒堂头和尚,此是肉身菩萨。堂中五百学徒,胜某甲者二百五十人。’公遂钦奉,即造方丈参礼。霜问:‘秀才何姓?’公云:‘姓张名拙’。霜云:‘觅巧了不可得,拙自何来?’公言下有省,乃述偈云:‘光明寂照毯由常凡圣含灵共我家。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断除烦恼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随顺世缘无挂碍,涅盘生死等空华。’” 《联灯会要》南宋淳熙十年(1138)泉州崇福寺沙门悟明集。《续藏经》第136册。案《石仓历代诗选》录此诗作张拙《呈禅月大师》 明曹学纭妒仓历代诗选》卷110,《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此事《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二七《祖师机缘》下,列“[增收]张拙秀才”条载作:“(张拙)因禅月大师指参石霜。霜问何姓,曰‘姓张名拙。’霜曰‘觅巧了不可得,拙自何来?’公忽有省,呈偈曰‘光明寂照毯由场…。’”《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南宋淳熙二年(1175)释法应编,元延佑五年(1318)释普会续集。《续藏经》第115册。

而释行秀《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拈古请益录》卷上则曰:“潭州石霜山庆诸禅师置枯木堂,……时齐己、贯休、泰布衲等,以诗笔为佛事,唯泰布衲悟心,入祖师图。佛印垂诫云:‘教门衰弱要人扶,好慕禅宗莫学儒。只见悟心成佛道,未闻行脚读诗书。若教孔子超生死,争表瞿昙是丈夫。齐己贯休声动地,谁将排上祖师图。’张拙秀才偶与三僧道话曰:‘三师中何不选一人为长老?’意少石霜,不善诗笔。泰曰:‘先辈失言也。堂头和尚肉身菩萨,会下一千五百人,如我辈者七百余人。如九o、云、大光、覆船、涌泉等,诸大宗师,皆在参学位中,胜我辈者七百余人。’张拙愧服,同上拜见。霜问:‘先辈何姓?’对曰:‘拙姓张。’霜曰:‘觅巧了不可得,拙自何来?’拙有省,乃献诗曰:‘光明寂照遍河沙……。’”《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拈古请益录》元释行秀述,元太宗二年(南宋绍定三年、1230)成书。《续藏经》第117册。

释师明《续古尊宿语要》第二集《隐山璨和尚语》:“举禅月休禅师,在石霜,充典座。一日张拙入山访石霜,见其形貌枯悴,语言平淡,遂不喜之,拂袖而下。到知客寮,见禅月、齐己、太布衲,议论琅琅。张乃问曰:‘三人中,何不推一人作长老。’禅月知张之意轻于石霜。乃曰:‘堂中五百众,似卑僧者二百五十;胜卑僧者二百五十。堂头和尚,乃肉身菩萨。’张闻此语,再整威仪,只见石霜。一言之下,发明大事。”《续古尊宿语要》,南宋释师明嘉熙二年(1238)集,《续藏经》第118、119册。

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六《青原下五世石霜诸禅师法嗣・张拙秀才》:“张拙秀才因禅月大师指,参石霜。霜问:‘秀才何姓?’曰:‘姓张名拙。’霜曰:‘觅巧尚不可得,拙自何来?’公忽有省,乃呈偈曰:‘光明寂照毯由场…。’”《五灯会元》南宋释普济淳佑十二年(1252)集,《续藏经》第137、138册。

元释熙仲《历朝释氏资鉴》卷第八:“甲寅乾宁元年。禅月大师贯休,婺之兰溪人。初见石霜诸禅师,请为第一座,契单传之旨。当世以诗名,公卿士大夫皆望风从游。至是谒吴越王钱H……张拙秀才往石霜访禅月、齐己、太布衲。石霜相接,张略相而已,即与三人终日剧谈。张忽问曰:‘三人中,何不推一人作长老?’禅月云:‘公宜谒堂头,此是肉身菩萨。堂中五百学徒,胜某甲者二百五十人。’张遂造方丈参礼。霜问秀才何姓……(类鉴)。”注十一、《历朝释氏资鉴》元释林僦猎十二年(1275)集,《续藏经》第132册。

元明以降,“张拙因禅月大师指参石霜”事,已成禅册灯史的老生常谈,陈陈相因,兹不具录。

3.《唐诗纪事》卷七十五《贯休》条:“‘赤旃坛塔六七级,白菡花三四枝。禅客相逢只弹指,此心能有几人知。’石霜问云:‘如何是此心?’休不能答。石霜云:‘汝问我答。’休即问之,霜云:‘能有几人知。’”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成书于庆元辛酉(120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新一版页1090。

4.《瀛奎律髓》卷十二:“齐己,潭州人,与贯休并有声,同师石霜。二僧诗,唐之尤者。”元方回《瀛奎律髓》,至元二十年成书(1282)。《瀛奎律髓∑馈飞喜嵋437,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四月版。

5.元《敕修百丈清规》卷四“知客”条:“职典宾客……雪窦在大阳,禅月在石霜,皆典此职毋忽。”元《敕修百丈清规》至元二年(1336)僧德重编,《大正藏》第四十八册。

(元《禅林备用清规》卷七、明《丛林两序须知》等所载均同)上引《续古尊宿语要》谓张拙“到知客寮,见禅月齐己……”,《历朝释氏资鉴》言贯休“初见石霜诸禅师,请为第一座,契单传之旨。” 及《瀛奎律髓》称“齐己与贯休同师石霜”,亦可归并此条。

上述五条略作综合分析:

一、 宋诗僧道潜(参寥子)是第一个说贯休是石霜门徒的人。称他以“天下之誉,王侯将相之奉”居石霜门下而“终其身不去”,也就是说他位极尊显而委身石霜座下、且作为忠实弟子在庆诸圆寂前终不离开。这是完全违背贯休生平史事实的说法。

何谓“天下之誉,王侯将相之奉”?无疑是指贯休入蜀、大蜀皇帝王建“盛被礼遇,赐赉隆洽”(《僧传》)而言,所谓“累加龙楼待诏、明因辨果功德大师,翔麟殿首座、引驾、内供奉、讲唱大师,道门弟子、使选练教授文章应制大师,两街僧,封司空太仆卿,云南八国镇国大师,左右街龙华道场对御讲讠赞大师,兼禅月大师,食邑八千户,赐紫大沙门”(《十国春秋》等)的长串头衔和待遇见吴任臣《十国春秋》卷四十七《贯休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这是贯休天复三年(903)入蜀至永平二年(912)去世、累年获得的“殊荣”,此前大半生,他最得意的也就是在荆南节度使府下受到不算坏也不太好的对待。而石霜庆诸和尚圆寂于光启四年(888年),远早于贯休入蜀时间,怎么可以说以“王侯将相之奉”居石霜门下而“终其身不去”呢?生活于北宋中期而熟读贯休诗歌的诗人释道潜,不可能不知道贯休晚年入蜀且寿终于蜀的生平,为什么罔顾事实说出这样的话?即或这些话的“发明权”非出自释道潜,由于未见诸宋初其他记载,则多半是世人辗转传言、编织嫁接而形成。其可信度本有赖于史实的证明。

二、首见于《联灯会要》所谓张拙与贯休、齐己诸人之因缘,则“传奇”意味尤为严重。且不说“张拙秀才”本是个夙悟的禅者,石霜“一言之下”,就能“发明大事”;拈出“往石霜访禅月”本身就是个伪命题,要贯休三人“推一人作长老”尤荒唐无稽,视禅门仪规等儿戏!岂能传信?

事实上上述关于“张拙访禅月”故事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不同“版本”,已可窥见它只是一种传言。而早于前述传言的关于“张拙”的记载,更显示“张拙访石霜”根本与贯休无关。编于北宋大观二年的《祖庭事苑》卷一《云门室中录》“举光明寂照”条载:“因僧举‘光明寂照毯由场,师云:‘岂不是张拙秀才语?’僧云:‘是。’师云:‘话堕也。’此缘印本语意倒错,而或谓张拙为相公,因录其缘以示学者。拙,唐人也。因访石霜,霜问曰:‘公何姓?’曰:‘姓张。’‘何名?’曰:‘名拙。’霜曰:‘觅巧了不可得,拙自何来?’公于言下有省,乃述《悟道颂》曰:‘光明寂照毯由常凡圣含灵共我家……。”《祖庭事苑》北宋大观二年(1108)睦庵善卿编,《续藏经》第113册。南宋惠彬《丛林公论》也有如下记载:“邵尧夫诗云:‘廓然心境大无伦,尽此规模有几人。我性即天天即性,莫于微处起经纶。’读尧夫此诗,宜其诏不起也,确乎其不可拔,自守其道矣。又不若张拙秀才云:‘光明寂照毯由场…。’”《丛林公论》南宋慧彬淳熙十六年(1189)编,《d续藏》第 64 浴8呃錾天J撰《禅门宝藏录》卷下亦载:“张拙秀才,因访石霜。霜问曰:‘公何姓?’曰:‘姓张。’曰:‘何名?’曰:‘名拙。’霜曰:‘觅巧了不可得,拙自何来?’公于言下有省,乃述悟道颂曰:光明寂照遍河沙……。”《禅门宝藏录》至元三十一年(1294)天J撰,《d续藏》第 64 册。证以教外别传之《山谷别集・跋张拙颂题唐履枕屏》:“张拙见石霜,悟巧拙语,遂能穷佛根源,此异人也。然自此潜伏不闻,岂所谓藏其狂言以死者乎?” 宋黄庭坚《山谷别集》卷十二《题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渔隐丛话前集》:“《正法眼藏》云:张拙秀才参石霜,霜问:‘先辈何姓?’曰:‘拙姓张。’霜曰:‘觅巧了不可得,拙自何来?’张于言下有省,乃述颂云……”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七,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页227。这样的记载都顺理成章,是可传信。其实在《景德传灯录》中,潭州石霜庆诸禅师法嗣四十一人,本来没有秀才张拙见《景德传灯录》卷十六 “潭州石霜山庆诸禅师法嗣”,

《大正藏》第五十一册。,一百八十年后《联灯会要》则把他收入庆诸和尚法门,其中是不是也透露出“张拙”故事纷传变化的缘由信息呢?山谷说张拙见石霜后“自此潜伏不闻”,灯史则把他高抬入宗门,是否也由于其故事在佛门里纷传的缘故呢?后来《石仓历代诗选》把张拙《悟道颂》干脆改题为《张拙呈禅月大师》,想必也是被这种纷纭传言弄昏头脑的结果。

三、“赤旃坛塔六七级,白菡花三四枝。禅客相逢只弹指,此心能有几人知。”《禅月集》标题《题石壁禅居屋壁》,是贯休留题衢州龙游县石壁禅院的诗,有碑刻见诸记载见《贯休歌诗系年笺注》下册页943。;写禅僧生活情景,是诗而非“禅”,其意不难解。以后被人改造成禅语,便说法不一了。《景德传灯录》载:“禅月诗云:‘禅客相逢只弹指,此心能有几人知。’大随和尚举问禅月:‘如何是此心?’无对。(归宗柔代云:‘能有几人知。’)”见《景德传灯录》卷二七“诸方杂举征拈代别语”章。 明显是节外生枝的禅家把戏。大随和尚讳法真,蜀人,年代与贯休相当(834―919),或在蜀中相与谈诗言禅而成此佳话,宋僧归宗柔又为之续貂,载入《景德录》。二百年后,《唐诗纪事》却变成这样的记载:“‘赤旃坛塔六七级,白菡花三四枝。禅客相逢只弹指,此心能有几人知。’石霜问云:‘如何是此心?’休不能答。石霜云:‘汝问我答。’休即问之,霜云:‘能有几人知。’”故事更完整了,但造假显然。不足信。

四、关于贯休师从石霜庆诸的明确记载,见诸上述第4、5两条。与之有关的还有《五灯会元》关于“南岳玄泰禅师”即泰布衲的记载:“(衲)始见德山,升于堂矣;后谒石霜,遂入室焉。掌翰二十年,与贯休、齐己为友。” 《五灯会元》卷六《石霜诸禅师法嗣・南岳玄泰禅师》条。

还有些等而次之的记载,没有新内容,不录。但后代佛教、禅门典籍及当代研究文章,多有据此肯定贯休师从庆诸和尚,在石霜山任知客职,甚至以此确定他在经教方面的师承。可是仔细推敲存在许多不解,兹质疑如下:

1.“入石霜山典知客职”无论如何是贯休佛门生涯的大事,为何昙域《禅月集序》、《宋高僧传》两部记载贯休生平最早、最为详明的文献,均付阙如?无法解释。按照传说,归宗于石霜门下既为贯休毕生禅心所在(“为石霜老师之役,终其身不去”、“请为第一座,契单传之旨”),而临终嘱托昙域述其生平创作,独独隐去“入石霜”“任知客”的事实,岂非咄咄怪事?

2.贯休现存诗七百多首,记述其一生交游行迹,从童O启蒙、少年出家,五泄从师,学成游方,所到之地均留下诗作,交往僧人、诗友多有唱酬篇章,偏偏没有入石霜、友齐己之作,这又是为什么?他到过石霜山吗?他见过齐己吗?从他的诗里找不到一点痕迹。

3.知客为丛林重要掌职,在“会下一千五百人,诸大宗师皆在参学位中”的石霜山中,不可能荒唐得像禅册所载“初见石霜诸禅师,请为第一座,契单传之旨”那样传奇式谋得。《僧传》记载贯休“思登南岳”,昙序说他“后隐南岳”,在诗中都能找到证据;那么居石霜必定经历一定岁月,在贯休生平履历中又能否找得到合理说明呢?

诗人贯休青少年时期在故乡出家、从师、受具,入江西洪州、庐山研修,吴越各地游方,四十岁以前(832-871)的经历是比较清楚的,研究者无大争议,期间南行湖湘师从石霜庆诸完全没有可能。那么四十岁以后至光启四年(888)二月石霜庆诸圆寂前,有无这个可能呢?以下我们把这段时间诗人可考行踪排比列出(以下资料引自拙作《禅月大师贯休年谱稿》见《贯休歌诗系年笺注》下册《禅月大师贯休年谱稿》页1167-1212。

),自可引出应有结论:

咸通十三至十四年(872-873),贯休四十一至四十二岁,在睦州新定(今浙江建德)依太守冯岩历二年,有诗二十余首为证。

干符元至二年(874-875)在婺州东阳(今浙江金华)。头年春在故里,有《对雪寄新定冯使君二首》诗;又令狐c“咸通、干符间”(《唐刺史考》)刺杭州,贯休有《上杭州令狐使君》云:“野人如有幸,应得见陶钧。”明在浙中。二年夏王郢乱军入婺,休避寇入衢州(今衢州市)。有呈婺州刺史郑镒《贺郑使君》、《避寇上唐台山》等诗为证。

干符三年(876),自衢州入睦州。有与睦州刺史宋震酬唱诗十余首为证。

干符四年(877)至信州怀玉山(今浙赣交界之江西玉山县)建禅寺居之,有厉鹗《东城杂记・贯休十六罗汉始末》、张世南《游宦纪闻》、《江西通志・广信府(古E)》的记载为证。

干符六年(879)春在婺州,则前年自信州返婺无疑。有春送太守郑镒赴闽诗、与继任太守王V酬唱诗十余首为证。

广明元年(880)六月黄巢军陷婺州,贯休走避常州,有《避地毗陵上孙徽使君兼寄东阳王使君》等诗为证;旋返杭州,受杜棱父子眷顾,有《杜侯行》诗为证。

广明二年辛丑(881)春返兰溪,有《春末兰溪道中作》等诗为证。旋入庐山。《山居诗》序谓“干符辛丑岁避寇于山寺”,与《僧传》:栖隐“广明中避巢寇入庐山折桂峰,与贯休、处默、睦为诗道之游;沈颜、曹松、张凝、陈昌符、皆处士也,为唱酬之友。”符契相合。

中和二年(882)至四年(884),避乱于庐山。四年六月黄巢兵败被杀,而“藩镇相攻,所至屠翦焚荡,殆无孑遗,其残暴又甚于巢。北至卫、滑,西及关辅,东尽青齐,南出江淮,州镇存者仅保一城,极目千里,无复烟火。”(《通鉴》卷二五六)此期间,《禅月集》中无任何足以透露诗人出行踪迹的诗篇,宜深隐山中避乱也。

光启元年(885)秋至二年(886)秋,在衢州依刺史杜某,有《上杜使君》、《夜对雪寄杜使君》、《秋归东阳临歧上三衢杜使君》等十余首诗为证。

光启三年(887),在故乡婺州东阳。《僧传》曰:“本郡太守王V弥相笃重,次太守蒋开洗谶戒坛,命休为监坛焉。”王V已见前,干符广明间太守;蒋中和四年-景福元年(884-892)太守,大寇既平,太守开洗谶戒坛洗雪冤孽超度亡灵,宜当此时。又诗人韦庄本年至龙纪间(889)寓居婺州三年,与贯休交往,有《和韦相公话婺州陈事》诗为证。

综上所述,贯休在此期间自浙赣远行潭州浏阳石霜山典知客,一般说来是不可能的。

以下再说贯休与齐己同在“石霜门下”,为“终日剧谈”之挚友问题。首先,齐己、贯休均为晚唐著名诗僧,蜚声丛林,《宋高僧传》同时为他们立传,收入《杂科声德篇》,所谓“建立杂篇,包藏众德,何止声表,无所不容”《宋高僧传》卷三十后《论》。中华书局1987年8月版页757。

主要称道的也正是他们诗歌的成就和影响。而述其生平,既明载齐己“于石霜法会,请知僧务”,而不载贯休于石霜任知客,可知绝非疏漏失载;而是赞宁的时代根本不知道两人有“同在石霜门下”的事实。其次,齐己生于晚唐咸通五年(864),光启四年庆诸和尚圆寂时,齐己不足二十五岁,贯休五十七岁,差距达三十二年,即或曾在石霜山相见,已然是老少两代,“终日剧谈”、“议论琅琅”这种传说,实在令人难以相信。其三,齐己《白莲集》中,写及贯休的诗共四首:卷二《闻贯休下世》:“吾师诗匠者,真个碧云流。争得梁太子,更为文选楼。锦江新X树,婺女旧山秋。欲去焚香礼,啼猿峡阻修。”卷四《寄贯休》:“子美曾吟处,吾师复去吟。是何多胜地,销得二公心。锦水流春阔,峨嵋叠雪深。时逢蜀僧说,或道近游黔。”卷七《荆州贯休大师旧房》:“E篁抽笋柳垂阴,旧是休公种境吟。入贡文儒来请益,出官卿相驻过寻。右军书画神传髓,康乐文章梦授心。销得青城千嶂下,白莲标塔帝恩深。”卷八《荆门寄题禅月大师影堂》:“泽国闻师泥日后,蜀王全礼葬余灰。白莲塔向清泉锁,禅月堂临锦水开。西岳千篇传古律(大师著《西岳集》三十卷盛传于世),南宗一句邙灵台。不堪只履还西去,葱岭如今无使回。”《白莲集》四部丛刊初编集部,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1989年8月重印。 四首诗中,《寄贯休》一首(卷四)为贯休入蜀后所寄赠,其它三首均为贯休去世后之作,并无只字言及彼此曾有的交往,主要表达的是对贯休诗的崇仰,合乎一位后辈诗人的身份和情怀;而贯休集中则根本未见齐己名字,似乎也反证了他们并未晤面交往。齐己另有两首寄贯休徒弟昙域的诗作,即卷四《和昙域上人寄赠之什》和卷六《寄西川惠光大师昙域》,其中有句云:“禅月有名子,相知面未曾。”齐己、昙域是年相若的同辈,只有诗文酬赠,也是没有见过面的。

这里需要特别说说日本僧信瑞《不可弃法师传》对贯休入石霜庆诸门下的所谓“明确记载”;它被论者视为一种确凿的证据见《贯休禅师生平探讨》:“日本入宋僧不可弃法师在石霜山曾有详确的记述,他与休师相隔不过四五十年。” 施薇《贯休研究》:“关于贯休入石霜庆诸门下事,日本僧信瑞的《不可弃法师传》中有明确记载。日本宽元二年(1294)信瑞撰《泉涌寺不可弃法师传》,其中提到‘唐代禅月大师’,注曰‘后素得名,曾在石霜和尚会下,掌知客职。’日本入宋僧不可弃法师曾在石霜山修行,他与休师相隔不过四五十年,所记当不谬。”(《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库》)按“宽元二年1294”误,应为1244。。其实这种说法是对《不可弃法师传》的误读。今检《泉涌寺不可弃法师传》我所查阅两种版本:1、《大日本佛教全书・游方传丛书》三,佛书刊行会编纂、发行,大正六年(1917)十月二十日印刷。2、《续群书类从・第九辑上》,大正十四年初版,昭和五十二年订正三版。两种正文、文下小字注均同,但前者有整理校勘者校正文字异同。这里采用第一种。,法师仁安元年(1166)八月十日生,七岁初读佛书,八岁出家,建久十年(1199)五月初、三十四岁入宋,“时大宋庆元五年也”。至嘉定四年辛未(1211)四十六岁三月回到日本,嘉三年(1227)闰三月八日卒,“俗年六十二,僧腊四十四”。其返日之时距贯休谢世(912)整整三百年,怎么说“与休师相隔不过四五十年”“所记不谬”呢?其次,不可弃入宋历十二年,初游两浙、居天台,复在浙江嘉兴北峰宗印法师门下习天台教观八年,再游(杭州),住下天竺寺,“重练台教”,被称为“日本传律第一祖”,而与禅宗无涉,更未远行湖湘。说他“曾在石霜山修行”,“在石霜山曾有详确的记述”完全是无中生有想当然的妄说。第三,之所以生此妄说,源于对《法师传》以下一段文字的误读。信瑞在记述不可弃法师从南宋带回日本的法物中,有“水墨罗汉”一项,原文是:

又水墨罗汉者,临安府开化寺比丘尼正大师召请法师而授与云。第十七庆友尊者容貌宛似法师,恐师非凡,故施与之,望带归乡,令人瞻礼。法师欢喜顶戴,便到明州景福寺,时翠岩长老来拜觐云:“此灵像者,唐代禅月大师(小字双行注:后素得名,曾在石霜和尚会下掌知客职。[考]此注同无)远游西竺,亲拜生身罗汉,还归东夏所图之也。国主奉请,固纳九禁,永断诸见。我曾一见,今得再礼,宿因可悦,是第一好货,无二灵像,而师得之,将归桑梓,实为希有。”

“唐代禅月大师”是翠云长老告诉不可弃“水墨罗汉像”的作者,小字注既非不可弃的叙述,亦恐非信瑞《传》中原文,而是后人所加。[考]则是《不可弃法师传》大正六年出版前整理者所做的校勘文字,仔细看看《传》后的题记便一清二楚。《法师传》有多个写本,宽元甲辰(1244)信瑞原写本以外,有天明八年(1788)“泉涌寺沙门阳道字觉顺”书写本,天保十五年(1844)觉顺书写本,大正版刊行前,高楠顺次郎曾作整理校勘,以“宫内省图书寮藏本”为底本,以泉涌寺藏本为主校本,并参校其他多种转写本,小字双行所注那段文字,只是“宫本”所有,而为泉本所无,可知是后人羼入。研究者却把“曾在石霜……”当作不可弃的叙述,又想当然认为是不可弃在石霜山所听说,是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了!即就信瑞记述而言,所谓“唐代禅月大师远游西竺,亲拜生身罗汉,还归东夏所图之”,也是远离事实的传说罢了,贯休何曾远游西竺?怎能相信。可知《不可弃法师传》没有为我们提供超出于国内史传记载的关于贯休入石霜的有价值材料。

综上所述,贯休师石霜的传说,初现于他去世后150年的北宋中期,盛传于250年后的南宋以至元明时代,那也正是他以其诗书画名声日益显扬的时候。但与此同时,却也有不同的声音。南宋《万松老人评唱》本已点明 “以诗笔为佛事”之非,所谓“齐己贯休声动地,谁将排上祖师图”。如贯休齐己一类人怎能是庆诸和尚嫡传?虽诗名动地,在灯史法脉实难找到皈依。《五灯会元》把贯休列入《未详法嗣》 《五灯会元》卷六“未详法嗣:实性大师,茶陵郁山主,僧肇法师,禅月贯休禅师……投子通禅师。”,杨维桢《一沤集序》说:“齐己、贯休不得祖师图者,诗累之也。……师之上祖师图者,固自有在。”杨维桢《东维子集》卷十《一沤集序》:“吾闻东山空法师有诗入陈黄派,后自以为齐己、贯休不得祖师图者,诗累之也,从而自讳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佛祖统纪》云:“昔贯休作《禅月集》,初不闻道,而才情俊逸,有失辅教之义。” 志磐《佛祖统纪》卷十《宝云旁出世家》引许端夫语。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1月版校注本页272。都是同样的意思。反观《宋高僧传》虽将二人入传,而归于《杂科声德篇》,所谓“建立杂篇,包藏众德,何止声表,无所不容”,主要称道的也正是他们诗歌的成就和影响,而未将他们归入宗门正脉;看来应该是十分宽容的了。观《梵网经・菩萨戒》《邪业觉观戒》有“不得听吹贝、鼓、角、琴、瑟、筝、笛、箜篌、歌、叫、伎乐之声。不得蛊选⑽С、波罗赛戏、弹、六博、拍球、掷石、投壶、八道、行城”这样戒娱乐、戒杂戏的内容,以为那是“违正业故制”的事情,告诫佛门中人“一一不得作,若故作者,犯轻垢罪”鸠摩罗什译《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卷下》,大正藏第 24 浴!C魇图殴狻惰笸经直解》讲:“总标邪业觉观根本之义,言以恶心故者……明是逐情流转,故名恶心。”寂光《梵网经直解》卷下之二,《d续藏》第 38 册 。明释N宏在《梵网经义疏发隐》卷第五更明确说:“娱乐起淫u心,杂戏起散乱心……事事乱道,不应作也。例而推之,可之能诗,而感白癞;解之工画,而堕泥犁;乃至贯休、智永之辈,皆邪业也。可不戒欤!”注三五、N宏《梵网菩萨戒经义疏发隐》,《d续藏》第 38 册。把诗画都归入释门邪业之中!很清楚,吟诗作画是“逐情流转”之事,与冥心空门背道而驰,是所以入“戒”,是所以不得入“祖师图”,不能成为释门正统之高僧!毕生痴情于诗歌创作的贯休、齐己,尽管名满天下,毕竟有违正业故制的嫌疑,难洗外道邪业的色彩。所以贯休不可能进入石霜庆诸之门下,这正是禅门灯史上的事实。

但是这样的禁戒能够消弭贯休的影响吗?痴诗的僧人不见减少,诗僧代不乏人……这是否足以引起了人们在观念、心理、情感上的反弹?

第一个起来为贯休洗刷的是宋代最大诗僧参寥子道潜,是不是有些巧合?他是不是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家块垒?

南宋以降,伴随贯休诗名显扬而归宗石霜之传说纷起,是否也反见教门中的某种心理?某些希望弥合社会声望与禅门教规相抵捂的良好愿望?

回过头来看看日本《不可弃法师传》写本中对贯休身份的那段小注也是别具意味的:“后素得名,曾在石霜和尚会下掌知客职。”这里用了“后素”一词,是成语“绘事后素”的缩略,出《论语・八佾》。何晏《集解》释曰:“凡绘画,先布众色,然后以素分布其间,以成其文,喻美女虽有倩盼美质,亦须礼以成之。”贯休们虽才情超人,诗画出众,其最终得名则源于归宗“石霜和尚会下”之故噢!矛盾被调和、统一起来了。它是不是代表了释门对贯休成就的最终评介呢?信瑞的《法师传》撰成于日本宽元甲辰,当南宋末淳v四年(1244),当今流行的宫内省图书寮本书写于宝历丁丑,即干隆二十二年(1757),这是注文出现时期最宽泛的界定。

这,或许只是我毫无根据的联想罢了。

第7篇

关键词:诗歌 意象 解读

朗朗明月高悬夜空,总能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思。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明月的诗句数不胜数,如“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月亮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寄托了恋人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是思乡怀人的代名词。她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又成为永恒的象征。她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在失意文人的笔下又成了失意的象征……在此,我就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作出如下浅陋的解读。

一、“月亮” 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亲人朋友的怀念。如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友人,也许此时此刻正和自己望着同一轮明月。这与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意思相近。

“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君华流照君”,借助明月表达了对妻子儿女,对亲人、情人的思念之情。这种思念是可以跨越时空的,在此就不一一细说了。

二、“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古典诗词中望月思乡也是很多诗人都涉及的传统主题。月亮成为诗人乡愁最无言的见证,诗人怀念家园、亲人的情思,常寄托与明月,真可谓“明月千里寄相思”。如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思故乡”是由 “明月”而“故乡”的联想,是人们共同的心理体验。作客他乡的人,思乡心切,总想望见家乡,于是登高远眺。此时的月亮正成为游子与故乡亲人之间的中介,大家的视线都在月亮上相交,月亮在人们的心理上缩短了地理上的距离,犹如来自故乡的乡人给游子以特别亲切之感一样。类似的诗还有“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卢纶《晚次鄂州》), “故园今夜月,迢递向人明”( 徐桢卿《月》)等,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朋友,彼此都心存美好的愿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个普普通通的月亮,经过人们的一番加工,成为最能表达人们离愁别恨的事物了。

三、“月亮”是永恒的象征。

她时晦时明,时圆时缺,周而复始,总能引起人们对生生不已的哲学精神的礼赞,启示人们对宇宙永恒的思考,激发人们宏大的天问意识和人生喟叹,她代表了“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易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体现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与探索。

四、“月亮”是高远、润洁、柔和、清幽的美的象征。

如《诗经・陈风・月出》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即以月光映衬人物美。北宋词人张先在《青门引》中写道:“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描绘的是溶溶月光居然把隔墙的秋千影子送过来,令人想象荡秋千的丽人那轻盈翩跹的身影,微妙地表现出词人怀念情人的心绪。张先《木兰花》中也有“中庭月色下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表现清明月色中飘过无数淡若无痕的杨花,将自己内心浮漾的前尘旧梦融入这“无影”画面中。新月如眉,让人想起玉阶伫立楚楚动人的月下佳人,构成一种恬淡婉约的宁静之美;烟月迷蒙,弥漫着难以名状的轻忧淡愁,构成一种朦胧戚楚之美;花月披离,余香袅袅,构成一种典雅艳丽之美;皓月当空,通脱潇洒,构成一种雄浑高古之美,无数的心灵创造着无数的月亮审美形象。

五、“月亮”是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代名词。

文人墨客还常常以明月来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超脱旷达的情怀。如王维的《山居秋暝》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了一幅幽雅、明净而又充满情趣的画面。在这里,一切都显得自在安然、新鲜活泼,洋溢着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隐逸山水间的飘逸情怀。又如王维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在这首诗中,月亮以动态的形式出现,一个“惊”字打破了宁静,唤醒了一个息息相通的世界。在这静夜空山之中,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清幽与雅致。

此外,“月亮”还寄寓了边人的悲愁。这在李益的诗中表现较为突出。李益作为写边塞诗的高手,从明月、乐声入手将征人的边愁乡思弥漫于诗句的字里行间,征人的月下相思,的确另有一番风味。如《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第8篇

关键词:谢灵运、;山水诗;特点

一、山水诗和谢灵运

山水诗的出现,不仅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题材,而且开启了南朝一代新的诗歌风貌。早在《诗经》和《楚辞》的时代,诗中就出现了山水景物,但那时的山水景物往往只是作为生活的衬景或比兴的媒介,而不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到了汉末建安时期,曹操的《观沧海》才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西晋的左思《招隐诗》和郭璞的游仙诗都写到山水的清音和美貌。这类诗虽然数量不多,但他们毕竟在客观上为后来的山水诗提供了艺术经验。

而真正大力创作山水诗的是谢灵运,谢灵运的山水诗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诗大致分为四类:即感怀诗、山水诗、佛理玄理诗和应制应酬诗。《昭明文选》中共收录了谢灵运的三十一首诗,“游览”这一类诗歌中总共收录二十三首诗,其中有九首是谢灵运的山水诗,可见他山水诗的成就。

二、谢灵运山水诗题目的特点

在题目上标明游览的地点和游览方式的写作方法是谢灵运诗的一大特点,他的诗歌题目往往概括他登山临水的路线和行程,具有很强的真实性。这样能使读者能更快、更好地了解到作者的情况,使读者能跟随作者身临其境的感受诗中的山水。

笔者所找到的五十五首谢灵运的诗中只有九首不是以游览方式和游览之地命名的,如《昭明文选》中收录的《游赤石进帆海》,从题目上就可以看出这首诗是诗人放舟于赤石的帆海中游览时所作。又如《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于”、“往”、“经”将游览过程叙说得十分具体。谢灵运《山居赋》注曰:“大小巫湖,中隔一山。然往北山,经巫湖中过。”明乎此,就可以说:“康乐题便佳,有一种纪游笔致。”

(一)谢灵运山水诗的结构特点

关于“叙事―写景―抒情”的结构模式,黄节首先论及谢灵运山水诗的结构:“大抵康乐之诗,首多叙事,继言景物,而结之以情理,故末语多感伤。”

谢灵运山水诗有一个大体相近的结构模式:先叙事,再写景物,最后抒情,如《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开头两句,“朝旦发阳崖,景落憩阴峰”,山南称为阳,“阳崖”指指南山;山北称为阴,“阴峰”指北山,这是点出题目中的“于南山往北山”的地点,朝旦,是清晨;景落,是日暮,表明游览的时间,从南山出发是在清晨,抵达北山已是日暮了。接着,“舍舟”二句说出“于南山往北山”经巫湖中过的具体情形,而且又照应“经湖中瞻眺”的题目中所交代的游览方式。这几句诗把时间、地点、游览方式都交待得很明确,显然在叙事。

“侧径”以下十二句,都是在写自然景物。在倚松远眺中,傍山伸展的小路狭窄深长,巫湖碧波环绕陆洲,水天一色,空明莹澈。俯身下视,是枝叶纷披的高大乔木;仰首聆听,是从远处传来的大壑水声。“石横水分流,林密蹊绝踪”,仍然是视力所及的景物。“解作”二句,试图探求万物滋生的奥秘。“解作”即“雨后”之意,语出《周易》解卦,彖曰:“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其大意是:天地解缓,雷雨乃作。雷雨既作,百果草木皆孚甲开坼,莫不复苏。“竟何感”,是诗人的自问,也是诗人的思索。“升长”句,写草木的欣欣向荣,也是诗人的领悟所得。“升长”,代指草木。“丰容”,茂盛之状。这里“解作”句,将易经嵌入景物描写之中,是谢灵运的一大创造。竹子开始换上了绿装,春初的水中嫩蒲绽出了毛茸茸的紫花。这是写草木的蓬勃生机。海鸥在春天的湖岸边嬉戏,“海鸥戏春岸”的海鸥是灵动的,是带走了冬的寒冷,带来了春的生机与温暖的。天鸡在和风中轻舞。这是写禽鸟的自在逍遥。这四句读之但觉春色融和。

最后四句是作者抒情,看到眼前的自然美景,即使自己孤生一人离开人群隐居也不会觉得可惜,只是没有人与他有共同的情趣同心游览,虽有随从在旁却感觉是独自游览,面对这美丽的自然山水,要用心去读懂山水中的真善美,诗人要寻找的是这样的共鸣者,但留在山水间的只有诗人的感叹内心的孤独。

正如谢灵运山水诗中的春、夏、秋、冬都表现出了一种欣欣向荣的气象,诗中尽管也有荒林、哀禽、霜露、落花等,但这些景物在诗中并不显示出哀戚伤感,其中的气氛仍是活跃的。在如此景物的描摹后,谢灵运往往抒发的却是愤懑忧郁之后的淡泊心情。

(二)谢灵运山水诗中对于时间更替、季节变化的独特表达

谢灵运对于节令时序的演变,具有一种特殊的艺术敏感,他善于捕捉那些特征性鲜明的物象,准确地再现这种演变推移,他诗中的山水草木鱼虫,无不处在节令时序的演变推移之中,处在时间的流转之中。谢灵运的诗基本上每首都有山水,但是都不相同,不只是时空各异,视角也在不断变换,总是让读者耳目一新。

关于时间变化和季节更替的表达,诗中有时直接描述,有时用特定的景物来代替,甚至有的诗作中会表现不同的两个季节,但只有当读者在细细品味之后才会领略到一个是虚幻的季节一个是眼前的季节,文中所用的词语是千变万化的,让读者不仅欣赏了美景还领略了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1、直接表达和间接描述。在谢灵运的山水诗作中直接描写季节和时间的词语并不多见,如《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中的“季秋边朔苦”“季秋”指农历九月,这里直接表述的是季节。又如《富春渚》:“宵济渔浦潭,旦及富春郭”中的“宵”和“旦”分别指晚上和早上,这里是对时间的直接描写。又如《七里濑》:“羁心积秋晨”中的“秋晨”直接交代了时间和季节。再如:《游岭门山》的这两句“写以上冬月,晨游肆所喜”中的“上冬”指的是孟冬,也就是冬季的第一个月,而“晨”则直接交代了出游的时间。关于直接描写的表达还有《东山望海》中的“开春”、“初岁”,《登上戍石鼓山》中的“发春”,《石室山》中的“清旦”,《游赤石进帆海》中的“首夏”、“晨暮”,《南楼中望所迟客》中的“孟夏”,《与南山望北山进湖中瞻眺》中的“朝旦”,《登临海峤初发疆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中的“杪秋”、“旦”,《酬从弟惠连》中的“暮春”、“仲春”,《道路忆山中》的“秋夕”、“夏日”、“春暖”,《日出东南隅行》中的“晨风”和“朝日”。

在谢灵运的山水诗作中通过间接描写来表现季节和时间的词语和诗句很多,如《岁暮》中的“明月”、“积雪”,《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中的“旅雁”、“霜雪”,《彭城宫中直感岁暮》中的“徂物”,《邻里相送至方山》中的“衰林”,《七里濑》中的“荒林纷沃若”,《晚出西射堂》诗中的“青翠杳深沉”、“晓霜枫叶丹,西曛岚气阴”,《登池上楼》中的“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东山望海》中“策马步兰皋,绁控息椒丘”,《登上戍石鼓山》中的“日没涧增波,云生岭逾叠”、“白芷竞新苕,绿苹齐初叶”,《游赤石进帆海》中的“芳草亦未歇”,《游南亭》中的“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驰”、“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

这些间接描写,无论是词语还是诗句都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所处的季节和时间,几乎每首山水诗都会用不同的描述和不同的词语来表现同样的季节和时间。正如上文中所举的例子:“积雪”和“霜雪”同样都写冬天,但是带给人的感受上是不相同的,“霜雪”使人感觉是初冬的薄薄的一层似霜一样景象,给人感觉似乎冬天刚至,久违的雪花淡淡的飘落。而“积雪”给人带来深冬的感觉,有一种厚重感。而同样的秋景,在谢灵运的笔下是不同的,一边是“析析就衰林”,在黄叶飘零的时节走向了新的旅程,而另一边则是“青翠杳深沉”、“晓霜枫叶丹,西曛岚气阴”,同样的秋季,不同的描写,展现给读者一个个不一样的秋景。

2、诗中的现实季节和想象季节。谢灵运山水诗中经常会出现对于两个季节,甚至三个季节的描写,但是真实诗人所处的只有一个季节,正如著名的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所以诗作中出现想象中的季节应该有它独特的意义。

如《邻里相送至方山》中描写的明明是初秋“皎皎明秋月”的景象,但是在诗人笔下出现了初冬的景象“析析就衰林”,当时是农历七月尚未到如此的落叶深秋初冬时节,这里的“衰林”是诗人认为自己赴偏僻的海滨上任,所以把上任设想为“就衰林”。

又如《道路忆山中》,这首诗作于元嘉九年春天,诗中写道“不怨秋夕长,常苦夏日短”、“念悲忘春暖”一首诗作中提到了三个季节,但事实上这首诗是在春天写的,诗中提到的“夏日长”和“秋夕短”都是诗人怀念过去在山水中纵情欢乐的时光,叹息那样的时间太短。回到现实却“忘春暖”,顿觉“凄凄明月吹,恻恻广陵散”。

3、词语的现实意义和引申意义。在谢灵运的山水诗作中经常用一个词表达两个涵义,如《白石岩下径行田》中“芜秽积颓龄”这里的“颓龄”有两种涵义:其一是指衰老之年;其二是指但是已经到了秋季。这样的写法使深秋的衰景和年老的悲哀融合在一起,再加上诗人描写的“灾情”,使诗作更显悲凉与无奈。

又如《临终》一首中有这样的诗句“凄凄凌松柏,纳纳冲风菌”,其中的“凌松柏”有两重涵义:其一是指冬季经霜侵袭的柏树;其二是指诗人自己在临川被控叛逆,从死罪降为流徙广州的不幸经历。其中“风菌”也有两重含义:其一指迎风即死的松菌;其二指使人感叹生命的短促。

4、四季分明的山水诗作。在谢灵运的山水诗作中四季分明的诗作也有如写春季的《登池上楼》,其中“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两句是写春景的名句,诗人侧耳细听水池荡起波澜的声音,抬眼眺望远山穿戴新绿,阳春的温煦送走了严冬的寒冷,田园中的柳树,池塘中的春草都吐露新芽,一片生机盎然的初春景色。但是这样的美景并没能驱除世人心中的苦闷。

谢灵运初夏的诗作如《游南亭》:

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驰。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久昏垫苦,旅馆眺郊歧。泽兰渐被径,芙蓉始发池。未厌青春好,已睹朱明移。戚戚感物叹,星星白发垂。药饵情所止,衰疾忽在斯。逝将候秋水,息景偃旧崖。我志谁与亮,赏心惟良知。

诗中描写了春去夏来傍晚雨过初晴,水边的兰草覆盖曲折的小路,初初绽放的莲花开遍涨水的池塘,多雨的夏日悄然而至的美景,这更替的季节触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

谢灵运描写深秋的诗作如《晚出西射堂》中“连障叠,青翠杳深沉。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等描写深秋景色的句子都是佳句,“晓霜”说明气温已经很低,严寒的冬季就快到来,“枫叶丹”把深秋的景色和美丽的颜色都描写得很漂亮,再加上夕阳的照耀和诗人幽居孤独的琴声,读者似乎都被融入这幅秋景图之中,听着略带孤闷的琴声,欣赏如此美妙的夕阳秋景,与其说是欣赏诗作,还不如说是和诗人一起穿越时空在山水中“旅行”。

冬天的山水诗在谢灵运笔下景观有点凄凉,有点无奈,但诗中景物一样的真实,只是不一样的凄凉美,如《岁暮》:

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

诗中描写了诗人长夜不眠,忧思难解,感叹岁月流逝,诗中“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两句与“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齐名,“明月”的孤独加上“积雪”的寒冷,北风苍劲的怒号着,这样的冬夜,这样的凄凉只会让孤独者更觉孤独,这也许算人生的一种“凄凉美”。

三、谢灵运山水诗的价值

对谢灵运的评价历朝历代以来都有褒有贬,但占主导地位的还是褒多于贬。毕竟谢灵运所开启的新诗风和他对山水诗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他是我国第一个大力创作山水诗的人,在他之前,山水草木一直是诗歌中的一种点缀,山水之作为背景出现。从谢灵运开始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用精致工笔的语言刻画山水的秀美,创造出真正的山水诗,成为我国山水诗的鼻祖。

拜读谢灵运的山水诗作,与其说是阅读,还不如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抛出生活杂念,真正放松地旅行,在何时何地都可以,相信每一位认真用心去感受、去领悟山水的读者都是谢灵运跨越时空的共游人,因为用心感受自然的美妙是没有时间、地域限制的,享受其中就是最好的阅读方式。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陈宏天.昭明文选译注(第二版)[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

3、王国璎.中国山水诗研究[M].中华书局,2007.

4、胡大雷.谢灵运鲍照诗选[M].中华书局,2005.

5、沈约.宋书[M].中华书局,2008.

6、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中华书局,2009.

第9篇

下面,我就结合日常的学习和教学实践,谈谈随文练笔的几个有效落点:

一、练在情感喷发处

在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中,情感脉动不是一成不变的,捕捉这种情感的蓄积点,及时练笔,久而久之就会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如我校教师刘艳红在全县语文阅读教学大赛中执教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在引导学生读懂了父亲的语言、动作、外貌描写之后,教师顺势插播了汶川大地震中灾难来临时父母救孩子的情景,并配上催人泪下的文字叙述,深深打动了学生和在场的老师,有的人甚至潸然泪下,学生体会到了无私的父母之爱,然后老师引导学生有感而发,为苦苦救子的父亲书写内心独白,生写道:“亲爱的阿曼达,你在哪儿?如果你怕了,就想一想,我就在你身边,我向你承诺过,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跟你在一起的。你一定要坚持住,爸爸马上就来。等着我,我亲爱的儿子。”句句含情,感人至深,整节课的教学达到高潮。

二、练在拓展延伸处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好多文章往往是言尽而“意犹未尽”,给人留下了遐想和思考的余地。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教给他们创新的钥匙。

如在教学《七颗钻石》一课时,孩子们对于文中那个使水罐发生神奇变化的人物特别感兴趣,在他们的想象中,只有神仙才能做到这一点,顺着学生的思维,我在课的结尾处设计了一个这样的练笔:“天上的神仙看到了这一切,他(她)会对不同的人说些什么?”

有学生这样写道:“神仙会对小姑娘说,你是爱的天使,美的化身,你纯洁无私的心灵像金子般美好。你向世人验证了一个真理――爱,可以创造奇迹;爱,可以改变一切!”孩子们“言之有物”、“有感而发”,在练笔中升华了情感。

三、练在技能迁移处

在技能迁移处运用迁移文本中的精彩表达方式,创设一种富有情感意味的“真实”情境进行练笔,能让语言运用鲜活起来。

如人教版三年级《太阳是大家的》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为了让学生走近诗歌,喜欢诗歌,我让学生仿照课文的第二节的样式做了这样的尝试:

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

她把________,她把________,

她把________,她陪着________……

这样填空式的仿写,既可以达到训练的要求,又降低了模仿的难度。在练习时,学生写出了不少多样的“小诗”,下面是胡燕妮同学的“小诗”:

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

她把小草往绿里涂,她把蝴蝶变成了小仙子,她把白云照得笑红了脸,她陪着我茁壮地成长,把快乐洒到了我的心窝上……

这样的课堂,练笔将技能的学习运用活化了,学生在练笔的过程中,将文本的语言表达不断内化、创造。

四、练在意象还原处

汉字是表意性的文字,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特定的意义世界。教学时可以用词语为基点,展开词语意象的练笔,那么汉字丰富的内涵、灵动的精神就会生动鲜活起来。

如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对“饱经风霜”一词的练笔是这样设计的――师:请大家想一想,那位车夫“饱经风霜”的脸是什么样的脸,想好了,请用几句话写出来,我给大家开个头:“那位拉车的才三十多岁――”请同学们接着写。生写道:这位拉车的不过三十多岁,可看上去足有五十多岁,脸黑瘦黑瘦的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皱纹,眼圈深深地凹了下去,蒙着一层灰,看上去这张枯瘦的脸,像一个霜打的茄子。师:写得多好啊,“饱经风霜”的意思就在其中了。以上教学环节看似偶得,实则是教师的精心安排,它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词语的意思表达出来,既让学生理解了“饱经风霜”的意思,又让学生作了一次人物外貌描写的练习。使理解和运用相得益彰。

五、练在课外实践中

第10篇

一、松文化形成的过程

松树是人们常见的树种,它遍布世界各大洲,但是唯独我们中华民族对松树情有独钟,在千百年的历史文化中,造就了深厚的松文化。

(一)古代典籍中的记载

相传秦始皇到泰山去祭祀,忽然碰上大雨没有雨具,只好躲避在一棵茂密的松树之下,因为这棵松树遮风避雨有功,所以秦始皇就封这棵松树为五大夫。大夫是一种官职,在古代先秦的时候,卿、大夫这都是官职,都是臣子,卿是第一等的臣子,大夫是第二等的臣子,也就是第二等的官职,这是一个故事。

再一个故事,相传唐僧到西天取经之前,曾到过灵岩寺,就是现在山东济南所属的长清县灵岩寺院。在出发之前,他在寺院里边,用手摸松树,发了一个誓愿,说我到西天取经,时间很长,我走了以后,树枝应该朝西生长;那么我要回来的时候,树枝应该调换一个方向,朝东生长。唐僧取经一去17年,他的弟子也记住了他这句话,果然过了十几年以后,树枝忽然转了个方向,朝东生长了,他的弟子都纷纷议论说,师傅要回来了,果然不久唐僧就回来了。

(二)作家、艺术家笔下的松树

1.散文和诗歌中的松树

翻开我们的中国文学史和中国艺术史,以及作家、艺术家的集子,就可以发现,在散文和诗歌中,经常有描绘松树的专篇,或者时而有描绘松树的诗句。而凡是提到松树,总是流露出欣赏赞美的感情。

比如我们举一些例子来看,像左思、陶渊明、王维、李白、刘禹锡、贾岛、孟郊、柳宗元、皮日休、李商隐、杜牧、司马光、苏轼、孔平仲、戴复古等人,这些大家多数都熟悉,在他们的诗篇中就有这样的诗句。

陶渊明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商隐的“有风传雅韵,无雪试幽姿”。还有孔平仲的“秀色媚山腹,孤标摩斗魁”,斗魁就是指天上的星星很高,这些诗句对松欣赏赞美之情是显而易见的。

有关松树的专篇,在南齐的时候,江夏王锋就有《修柏赋》;唐代的李德裕有《金松赋》,王勃有《涧底寒松赋》;宋代一位无名氏作者有《幽松赋》;明代的刘基,著名的散文家,他有篇散文叫做《松风阁记》,专门写松树的形状,和风吹来的时候松树发出的那种微妙的声音,这些文章都从不同的角度,以带有鲜明感彩的辞藻,对松树作了描绘和赞美。

2.画家笔下的松树

松树在古代的绘画中就更为突出,在流传至今的古画中,五代的巨然,宋代的郭熙、宋徽宗、夏圭、李嵩、刘松年,元代的吴镇、高克恭、黄缙、润,明代的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陆为、陆治、吴彬、王綦溪、董其昌,清代的王辉、恽寿平、张鹏冲等等,近当代的吴昌硕、任伯年、齐白石、何香凝、刘海粟、张大千、傅抱石、关山月等等,这些著名的画家和国画大师,他们的山水画中,必然有苍松出现。

我们可以来看几幅画,这一幅《庐山高图》是明代早期著名的画家沈周的山水画,上边这一显著突出的部位描绘的是青松的形象,其他的山峦和山峰上,也有松树在内,这是一幅。

这一位画家,是清代的恽寿平,他的这幅《苍松翠竹图》里面,在山下是苍松,在山顶上也是一棵苍松。刚才说的这是专门擅长画山水画的画家,他们的画面上必然要出现苍松。

明代唐伯虎本来是以画仕女人物画擅长,但是,他在一幅山水画里画了两棵挺拔、直立、茂密的苍松。

又比如齐白石,著名的国画大师,大家都熟悉,他是以画花卉鱼虫为擅长的。但是,他的一幅山水画里面,最显著的突出的位置,也画了青松。

革命老人何香凝本来是擅长画梅花、画老虎的,她和她的儿子廖承志合作了一幅画,廖承志画了人物,何香凝画了苍松,送给了。

至于那些一般的画家,无名氏的画家,他们在山水画里面,画松也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情况。对于中国古代的山水画,我们甚至可以说,在画面中,凡是有山有水,几乎是达到了无山不有松,无松不画山的地步。而且,松在画面上,必然处于显著而突出的位置,或者是松的形象的本身就是这个画面的主体。

那么在非山水画的绘画中,比如,庭院生活的画面中,是不是也有松树,回答也是肯定的。

画松在中国古代的画中,特别是山水画中,是有普遍性和突出性的。松不但在著名的作家艺术家的作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名不见经传的民间作家艺术家的笔下,同样重要,而且更为普遍。比如在民间的雕刻之中,在故宫曾经珍藏有一件民间雕刻的艺术品,上面是用玉石刻的,一个高僧在山洞里面壁修炼,洞门之外就是一棵高大的松树。

二、松文化的内涵

(一)松文化的精神实质和内核

那么这种松的情结、松文化是怎样形成的?它的精神实质和内核是什么?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我国古代的先民在与大自然的共处共存中,接近观察熟悉了松树,发现了它的品格特性、审美价值,并且与自身的人文观念结合起来,在千百年的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了松的情结和松的文化,表现个人乃至表现民族精神情操的松文化的灵魂核心,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谈。

(二)松文化的审美内涵

1.高大挺拔的崇高美

松文化的鲜明内涵有这样几点,第一点是高大挺拔的崇高美。松柏那挺拔直立的树身,那郁郁葱葱高耸入云的巨大的树冠,显示出它具有庄严崇高之美。

在距今3000年的《诗经》中,就有“松柏丸丸”“松桷有梃”“松柏斯兑”等诗句,反复赞美松的端直高大。

在古今的绘画中,画面中的松树或在山野、或在庭院,或是人在松下、或者是旁无人踪,都被放在显著突出的位置,都被描绘得高大雄伟、遮天蔽日,以显示其崇高之美。松树外观的高大、端直和超群的实用价值构成了它的崇高美,与诗人的精神渴求交流在了一起。

2.凌霜傲雪的坚贞美

第二点,凌霜傲雪的坚贞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万花纷谢,草木凋零,唯有松树,枝叶青翠茂密不改,卓然挺立依旧,充分显示出它耐得住酷寒、经得起摧残的凌霜傲雪的坚贞美。

孔子在《论语》中最早指出了松柏的这种品格和特性,他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从植物学的分类上来说,松柏不是同一个树种,但是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松柏是并提并举的,因此,孔子用这句对松柏的品格、特性的赞美之词,来启示他的门人弟子,这句话深含了与人的品德修养相联系的潜台词。

在《庄子》这部书中曾经记载,孔子周游列国,到了陈蔡两个国家的时候,遇到了缺粮断炊的困厄,他对弟子们说道:“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孔子的这段话,首次将松柏的品格特性,与人的艰难困苦的遭遇和品德修养,明确地联系了起来。

他以上的这两段话,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松文化审美内涵的源头。

人们不仅以松的坚贞品格赞扬别人,也用来自我赞赏。南朝梁朝的文学家江淹,在《知己赋》中对朋友写道:“我筠心而松性,君金采而玉相。”筠是指竹子,他自己的心像竹子那样正直,而个性像松一样那么坚强,这是对自己的一种赞扬。作者认为,非松树的坚贞美,无以形容自己的个性。

当然,不管是赞人还是自赞,都同时对松树进行赞美,所以,自古至今有许多作家、诗人直接赞美松树本身。

不同的朝代或者时代,不同的思想文化潮流中,作家诗人对松的坚贞美的表现侧重点有所不同,或者境界有所不同。

东晋的陶渊明,憎恶当时社会的黑暗政治,厌倦官场生活,他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田园,他在诗歌中,称赞松树说:“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其实,是借松树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自守的思想感情。他在《归去来兮辞》中,回到家园看到“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时,就像见到老友那样感到欣慰;他拄着拐杖,到家园外漫步的时候,“抚孤松而盘桓”,对松树像对亲人那样,流露出亲切之情。陶渊明这些诗句的意蕴,颇能代表当时归隐风尚中,一些诗人们松文化情结的侧重点。

在古代的画家的笔下,也有与诗文作家相类似的情况。有的画家描写山上的老松“满身斑鳞,疤结裂痕”,可依然呈现出枝叶并茂,昂首天外的姿态。又有的画家描写风雪严寒中,苍松挺拔而立,郁郁葱葱,依然保持平日的本色。这些描写都将松树的耐得摧残困厄,凌霜傲雪的坚贞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同样,也有许多画家以平远山水疏淡林木(林木里边包括松树在内),抒写自己在远离尘世喧嚣的隐逸幽静的山间林下的环境中,保持自己孤高雅洁的个性和志趣。

在古代作家中,南朝齐朝的江夏王锋在《修柏赋》中有一段话极为精彩,这篇作品描写柏的品格特性是“既殊祥而抗立,亦含贞而挺正。岂春日之自芳,在霜下而为盛。冲风不能摧其枝,积雪不能改其性。虽坎壈于当年,庶后凋之可咏”。这段话虽然是对柏而言,可以说在松文化中,这篇赋中的这几句话,是对松的坚贞美作出的最全面、最准确、最深刻的赞美和评价。

3.顽强不衰的生命美

第三点,顽强不衰的生命美。松树遍及我国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它不择地而生长,无论在山巅石缝、平原丘陵,它都能茁壮成长;它不择时而发育,春夏秋冬、烈日酷寒,它都青葱苍翠、茂密如常;它不需要优良的条件、精心的护理,干旱抗得住,不会枯萎;水淹受得了,无需排水,而且越贫瘠险恶的逆境,它越能显出安身立命的本领,越显出旺盛的生机。坚石裂缝中,很少有水分、营养,但是,松树能够脱颖而出,生长得潇洒自然;悬崖陡壁,一般的树木无法生存,而松树凌空横斜而出,而且枝干生长得轻巧自然。这些品格和特质,造就了它顽强不衰的生命美,也是它成为长寿树的内在的源泉。

我国古今的文人画士和民间无名作者,对松树的这种生命美赞美不已。唐代的诗人孟郊称赞“青松多寿色”;徐铉称赞青松“细韵风中远,寒青雪后浓”,大雪之后浓郁的青翠之色,越加显示出生命的旺盛;另一诗人称赞松“叶劲髯须张,皮古鳞甲皱”,这样的诗句赞誉松树,苍老的外表掩盖不住它旺盛的生机。

东晋文人葛洪在其著作《抱朴子》这部书里边,说“大岭堰盖之松,大谷倒挂之柏,皆与天齐其长,与地等其久”,这一段话对松柏持久不衰的生命美作了高度的赞扬。

在画家的作品中,或者画松孤生于山巅石缝;或者画松斜长于峭壁悬崖;或者画松长于平原山岗,参天而立,郁郁葱葱;或者如明代的一位画家画的满身疤结裂痕的高大的老松。

在画家的命意中都是既在赞美松的崇高美、坚贞美,也在赞美它的生命美。至于画家将高标洁美的白鹤与苍然老松聚于一图,描绘的松鹤延年图等,是屡见不鲜的。

民间常称老当益壮之人为“不老松”,为人祝寿或者称颂高龄老人,以松为祝词更是必不可少。比如“松龄岁长春”“翠柏苍松耐寒岁,人如松柏岁常新”等等,不一而足。至于“寿比南山松不老”这样的句子更是普遍使用,尽人皆知。

第11篇

本溪五女山导游词【一】

亲爱的游客们大家好:

我是快乐星球旅行社的一名导游,我叫华宇。我想大家都听说过五女山吧, 金秋十月,是观赏红叶的季节,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观赏红叶的传统,“晓来谁染霜林醉”,“霜叶红于二月花”等等诗句,道出了古往今来文人骚客对红叶的挚爱和向往,也道出了秋天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壮丽。今天我就是要跟你们去五女山游玩。五女山位于辽宁省本溪市东部山区的桓仁县。

下面我就来给你们讲一讲五女山的故事吧。传说在远古的时候,有姐妹五人,他们武艺高强,身怀绝技,屯兵居住在山上,为山下的老百姓施恩赐福,深受群众的爱戴。有一年,浑江里来了一条黑龙,它作恶多端,欺压百姓,这五姐妹就要下山降伏黑龙,双方势均力敌,混战了三天三夜,最终同归于尽于山下的江面上了,所以,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这五姐妹,就把他们曾经居住过的山峰称为五女山。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到山下了,我们开始上山吧。大家看,这里的枫叶多么红,多么大,共有六、七个品种,叶子有五角的,有七角的,有九角的,还有十一角的,最多可达十三个角。多么漂亮。对了, 如果您是一位摄影爱好者或者绘画爱好者,一定要选择9简评:诗情画意的美景,加上你声情并茂的讲述,游客一定流连忘返。

本溪五女山导游词【二】

五女山位于桓仁城东北8公里的浑江西北岸。五女山山体是长方体,主峰海拔820米,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300米,峭壁垂直高度20xx米,这里是高句丽民族文明的发祥地。公元前37年,北夫余王子朱蒙因宫廷之争逃亡至此,在山上建立高句丽第一都城,史称纥升骨城。高句丽是我国历史上北方地方政权管辖内的一个少数民族。明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建州女真族第三代首领李满柱率军挺进辽宁,便驻扎于此山。因此,五女山也是满族文明的发祥和启运之地。

近年来,考古专家在山上发现了大量的古代遗迹和遗物。年代最早的遗物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距今已有4500多年历史。这说明,早在45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山上生活。发现的遗物还有战国晚期的石剑、石凿、陶壶以及一些辽金时期的生活、生产工具和兵器。

除历史遗迹外,五女山的自然风光也十分壮美,登高俯瞰,前可见桓仁县城阴阳八卦城,后可见桓龙湖似一条巨龙腾跃而下,山势险要,多处景观称奇称秀。

1996年,五女山山城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xx年五女山景区被评为介绍五女山的导游词级景区。20xx年五女山山城荣登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本溪五女山导游词【三】

亲爱的游客们大家好:

我是快乐星球旅行社的一名导游,我叫华宇。我想大家都听说过五女山吧, 金秋十月,是观赏红叶的季节,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观赏红叶的传统,“晓来谁染霜林醉”,“霜叶红于二月花”等等诗句,道出了古往今来文人骚客对红叶的挚爱和向往,也道出了秋天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壮丽。今天我就是要跟你们去五女山游玩。五女山位于辽宁省本溪市东部山区的桓仁县。

第12篇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两句诗说的是阅读文章要理清作者思路,遵循思路把握文章的真谛。其实,高考的备考何尝不是如此,摸清命题者的思路是至关重要的,按命题者的思路去备考,备考才能有效。那么,怎样复习诗歌鉴赏专题呢?笔者认为首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读懂诗歌。怎样读在考纲中,关于诗歌鉴赏的表述有两条: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从考纲的表述可以看出,诗歌鉴赏考查的热点主要体现在形象、语言、思想内容,表达技巧四个方面。笔者先从一节高三复习课说起:案例:时间:2009年5月6日地点:兰州市某中学形式:海淀区高三语文期中试卷的讲解授课流程:一、交代阅读诗歌的方法1.关注形象(讲了3个问题:①什么是形象②形象的特点是什么③形象的意义是什么)2.语言3.表达技巧(讲了有关技巧的一些知识点:表达方式与修辞手法、情节结构、抒情方式)4.思想观点态度二、练习1.教师读题(附: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闻邻船吹笛杨基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参差楚调转吴音,定是江南远行客。江南万里不归家,笛里分明说鬓华。已分①折残堤上柳,莫教吹落陇头花!【注】①分:料,料想。(1)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开头与结尾处的景物描写相呼应,寄寓了诗人深厚的情感,营造了优美的意境。B.第三句写笛声由“楚调”转为“吴音”,其中暗含了吹笛人的内心情感。C.诗歌末尾两句情味深长,“折柳”含伤别之意,“陇头花”即“陇头梅”,含思念之情。D.这首诗为七言古诗,语言质朴无华,意蕴丰富,感人至深。(2)这首诗以“闻邻船吹笛”为题,抒写了诗人秋江月夜闻笛的感受,诗人的感受有哪些?(3)此诗开头两句“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与《琵琶行》中的诗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都有景物描写,两处写景,作用有何不同?参考答案:(1)A(诗歌结尾两句不是写景,而是诗人的心理感受)(2)诗人感受到吹笛人的羁旅行驿之苦(或吹笛人作客他乡之久、漂泊别家之远、形色憔悴之状),吹笛人的思乡之情,引发了诗人浓郁的乡思(或引起诗人共鸣)。(3)杨诗中的“江空月寒露华白”,描写了秋江月夜空寂、凄清的图景,为闻笛提供了背景,奠定了全诗悲凉、凄楚的感情基调。白诗中的“唯见江心秋月白”,用秋江月夜的寂静,烘托出琵琶声令人沉醉的动人效果。2.教师疏通诗意(逐句分析,该句写了什么内容)3.讲题(在给出正确答案的同时,逐题逐选项分析错因)在教学环节中,教师教给学生的方法(或技巧)往往仅仅是方法,而忘了给学生使用方法的实践意识和机会。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得从教师的示范做起。1.从题目入手:“闻邻船吹笛”,可见诗歌写的是“听见邻船吹笛的事情”,由此可以联想到是在哪里听到的?听到后会产生怎样的感觉?笛声是怎样的?等等。2.从形象入手:讲清楚三个问题:①诗歌写了什么形象?②形象的特点是什么?③形象的意义是什么?3.从表达技巧入手:先讲清楚表达技巧应该包括表达方式与修辞手法,情节结构,抒情方式。然后引导学生逐一作出分析:表达方式:描写、抒情。其中描写是虚实结合,注解“分”在暗示考生后两句是想象之景;其次是动静结合(正因为环境的安静,才有了笛声的清晰)。修辞手法:比喻情节结构:卒章显志(律诗、绝句的结构:起、承、转、合)抒情方式: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前两句写景或叙事,后两句抒情)怎样备考诗歌鉴赏的备考,最基本的方法是选好例子,借助例子落实知识点。如,可以选择严武的《军城早秋》讲透意象的问题,选择白居易的《村夜》《暮江吟》讲透修辞语言的问题等等。下面以唐朝诗人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为例,来说明如何借助这个例子来落实表达技巧这个知识点。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之所以选择这首诗作为学生掌握表达技巧(表现手法)的例证,是因为这首诗中关于表达技巧(表现手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修辞手法、描写的角度和抒情的方式。1.修辞手法:比喻(如霜的月光,月下雪一般的沙漠)、夸张(一夜征人尽望乡)。2.描写的角度:从描写顺序看是由近及远、由下到上;从感觉上说是视听结合、动静结合;从虚实的角度看前两句实写,后两句虚写(一夜征人尽望乡)。关于虚写:虚写是相对于实写的,就是侧面写、间接写,写想象中的,写自己的心中所感。一般有两个角度:或从自己的角度想,或从对方的角度想。一般来说,从自己的角度想,学生容易上手。主客移位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之一,就是移情于景、移情于人的写法,也称“对写”。明明是主人公对对方有所举动有所思想,作者却不直接描述,而从对方入手下笔,把深挚的情思表达得婉曲含蓄。3.抒情的方式:前两句融情于景,后两句直抒胸臆。①动静结合,视听结合:前两句写的是景;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情。②情景交融:前三句写景蓄势,末句直抒胸臆,把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③直接抒情方式:前三句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中来。④虚实结合培养规范答题上面的备考只是解决了学生“读懂诗歌”的任务,要真正提高学生的成绩,还需要培养学生规范的答题意识。训练答题的规范化,往往从答题的基本模式的领会开始。而这种基本模式,又往往是从高考命题答案研究开始的。研究参考答案,其目的是分析命题者制作答案的方法是什么。第二步则是提供练习,让学生制定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总之,诗歌鉴赏的备考如同读文章一样,“命题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只有揣摩清楚命题者的命题思路和制定答案的思路,沿着其思路进行备考,才能提高备考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