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去年的树课文

去年的树课文

时间:2023-05-29 18:18:18

去年的树课文

第1篇

春天到了,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少先队员来到野外植树,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生活场景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走,我们一起去植树》这首现代诗歌,描绘了少年儿童美好的童年生活,告诉我们植树造林的重要性,表达了少先队员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决心。

教学过程:

一、展示积累,激发兴趣

1.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关于树木的成语、古诗、谚语、歇后语等,现在让我们先来展示一下关于树木的古诗吧。(出示古诗《咏柳》、《大林寺桃花》等,齐读。)

2.除了古诗,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树木的成语、谚语、歇后语呢?(学生交流。)

二、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1.先检查生字的预习,再美读词组。

和煦的春风 轻快的脚步

青翠的小树 快乐的音符

清新的空气 美丽的版图

绿色的希望 参天的大树

2.读诗歌第一、二小节。

(1)哪些词句说明少先队员去植树时的心情很高兴?(和煦的春风、轻快的脚步、欢声笑语)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3.从课文中,你知道树木有哪些作用?谁能读给大家听听。(同桌交流,然后指名读出诗句。)

出示课文描写树木作用的三小节诗歌,指导朗读。

4.你还知道树木有哪些作用吗?(学生结合平时了解的课外知识和生活中的相关体验自由交流。教师小结植树造林的诸多好处。)

5.师:作为一名少先队员,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感情朗读:“森林是人类的朋友,建设‘四化’离不开绿色宝库。亲爱的少先队员们,走,我们一起去植树。”

6.你能用有感情地朗读告诉老师,你已经能很熟练地朗读这首诗了吗?(检查朗读,多种形式诵读诗歌。)

7.练习背诵课文。在多读的基础上,个人练习,个人或小组分节“开火车”背诵,最后达到当堂能背诵课文的目的。

【评析:不断品读诗歌中的语言,是理解诗歌内容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在诗歌的品读过程中能体会作者情感,边读边悟边想象,将思想感情与作品描绘的生活图画融为一体,这才是品读诗歌完整的过程。在教学时,强调的是把诗歌语言还原为生动具体的画面,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树木的用处和植树的快乐,这是对诗歌内涵的进一步内化。】

三、植树动员,训练表达

1.家庭动员:同学们,春天到了,眼下正是植树的最好时机,你愿意为家乡添一片新绿吗?赶快动员家里的亲人参与我们的植树大行动吧!想一想:你将怎么动员他们?注意讲清植树的意义和好处。

2.社会动员: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每个社会公民应尽的义务。同学们,我们怎样让更多的人来参与我们的植树大行动呢?(写标语、做广告、分小组各家各户宣传……)那么,用你擅长的一种方式来动员大家吧!

3.集体评议:谁的动员方式最巧妙,效果最有效。

【评析:“亲爱的少先队员们,走,我们一起去植树!”这句话在诗歌的开头和结尾各出现了一次,前后照应。这句话很直接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号召少先队员在大好春光里积极投身到植树造林活动中去。课堂上要让学生感受到这种号召,并能把这种号召传递开去。同时,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宣传植树造林的意义,形式多样,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有益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延伸课外,亲身体验

师:同学们,老师感受到了大家植树的热情。春天里,你最想植下一棵什么树呢?请利用你课前搜集的资料,把这种树木介绍给大家。

第2篇

2013年7月,我代表广德县参加了安徽省首届中小学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城市组)竞赛,我抽到的课题是四年级上册的《去年的树》。在规定的25分钟内,我充满激情地完成了“无生上课”这一环节,内容满满,时间刚好,我为自己时间掐得刚刚好而暗自庆幸,但也觉察到了评委老师们从一开始的神情专注到蹙眉的神情变化。比赛的结果是,我以0.03分的微弱差距与一等奖失之交臂,成为二等奖的第一名。成绩不算靠后,但我并不满意,我在思考:我的课堂问题出在了哪里?

一晃到了开学,我将这学期的研修课定为《去年的树》,我要好好地磨一磨它,找出大赛中课堂的症结所在。在静谧的夜里,我反复研读了自己在大赛中撰写的教学设计,给心灵一个修行的空间,这才恍然发现自己为了在赛课中凸现更多的教学理念,贪多求全了。原来,在激烈的赛场上,我想体现的是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听说读写、意言兼得等,恰恰忽略了最重要的内容——学生。“无生上课”也应关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么多的内容,在一节课中是难以完成的,也不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赛场上的我,心情浮躁了。

于是,我对教学设计进行了“舍”,一开始舍不得,觉得每一处设计都有它的特色,但也知道,堆砌在一起,就成了教学的负累,那还是得舍。反复修改后,我终于暂时定下了研修课《去年的树》的教学设计,在11月5日县教研室来学校开展教学视导时,为全校教师呈现了这节几经磨炼的课。

在第二课时中,我抓住鸟儿与树和树根的两组对话,抓住文中的主线——告别与寻找,展开教学。在研修课结束后,我又进行了反思,觉得做得比较好的是以下几点。

一、对文本的解读有自己的思想

对文本的挖掘,我想应该尊重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去年的树》这篇课文中,对树的离开,鸟儿和树没有过多的忧伤和抱怨,或许这就是日本这个民族所独有的。新美南吉用温馨的笔触描写死亡,死亡是起点,而非终点。所以,我不忍过度挖掘中国特色的环保主题,让学生感受人间美好的感情,岂不比深究血淋淋的砍伐更温情,更有益?对这篇课文的感悟,作为成人的我们,更多的是珍惜亲人,珍惜同事,珍惜朋友,因为我们终将像树一样以另一种方式存在。心灵纯洁的孩子们,他们感受到了友谊、诚信,这就足够了,这也是我想在教学中追求的一种清新的人文体验。

二、扎实开展语言文字训练

在这节课上,我的教学容量是适当的,教学线索是清晰的。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上,我设计了三处练笔。

第一处:教学伊始,复习生字。我重点指导学生通过范写、观察、描红、练写等方式,再次仔细复习了容易写错的“伐”字。中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所有的笔画和大部分的偏旁,写字训练的重点应转移到各个部件的组合、搭配上来,将做人的道理蕴含在文字中,学习向背、呼应、避让、穿插等组合规律。在“伐”字的教学中,我努力做到讲字理,学做人。

第二处:在故事的发展处进行填词训练。在鸟和树告别的对话中,我引导学生想象,添加表现鸟儿和树对话时的神情等形容词,让学生感受到树虽有不舍,但它明白鸟儿的离开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所以它们愉悦地道别。填写提示语,是对词语的甄别,是对文本的感悟,也是对心理活动的想象与补白。

第三处:在故事结束处进行写话训练。写话训练有两个选题:

(1)鸟儿会说些什么?

(2)我想对鸟儿说些什么?

两个选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任选其一,这是学生情感体验的升华,更侧重于内心的独白。

三处练笔,看似独立,又互相联系,层层递进,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语文学习的循序渐进。

虽然这节课经过了打磨,但课堂还有遗憾。反思之后,我认为不足之处有以下两点。

1.课堂提问可以再精简些

研修课上,兄弟学校的骨干教师丁老师为我进行了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记录,丁老师记下我在一节课40分钟里,有32个提问,均为有效提问。我在想,可不可以将问题再进行整合,把更多的学习时间留给学生?

2.中年级关于段的训练还不够突出

我的老师——县里知名教科研教师劳校长也听了这节课,他一直很关心我的成长,他中肯地告诉我,教学目标可以整合,中年段的训练还可以再加强,帮助学生顺利进入高年段学习,更轻松地学会谋篇布局,整体把握。

第3篇

关键词:目标;优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1B-0051-01

语文教学长期“少慢差费”,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作为一线老师,我们不必去纠结教学制度这些内部因素,也不必去厘清与教师相关的外部因素,就从单一的角度去思考具体优化策略,可能更务实。下面就以《去年的树》为例,谈一些课堂教学优化策略供大家参考。

一、教学目标优化

(一)优化教材目标为学生发展目标

《去年的树》一文,多数教师会把“通过读文,品味重点词句,入情入境地演读课文,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写进教学目标。台湾省台北市吴兴国小的黄敏老师是这样写的:“1.愿意参与小组讨论,进行合作学习。2.对朋友、守信及牺牲奉献等概念与行为进行深入探讨。3.学习如何深刻地描绘朋友的关系。”由此可看出,紧扣学情,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可能优化教材目标为学生发展目标。

(二)优化静态目标为课堂生成目标

王崧舟执教《去年的树》,在品读“天天”时,没有简单地对文本内容进行感悟点评,而是先让学生齐读故事开头,再想一想“鸟儿在什么时候给树唱歌?”学生回答“难过、开心……”,追问“那么多的可能你是凭这段话中的哪个字看出来的?”接下来的学习活动聚焦在品味“天天”这个关键词上。关键词“天天”属于静态目标,王老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定位时,学生初步体会了鸟儿的情感,则属于动态的课堂生成。后续,教师配乐,共同把“天天”的味道读出来,读出一棵健壮高大的树,一只小巧玲珑惹人喜爱的鸟,堪称课堂生成的典范。这样的课堂生成,从学生角度考虑,设置教学目标,采用启发式(师生并重)结构或开放式(侧重学生)结构。

(三)优化单一目标为多维目标

澳门特区望厦区庇道学校的梁怡安和曾韦迪老师执教《去年的树》,落实“通过角色扮演理解课文内容”这个目标时,把复述故事和布置任务都给学生,其余学生分组、根据自己的喜好,扮演森林内的花草树木、小动物、小鸟等,在音乐声中演绎呈现课文,在学生互评、自评及心得交流中理解童话的寓意。由此可见,当单一的教学目标,即便是枯燥的内容,被设计成有趣的学习活动时,目标就会多维化,更容易实现。

二、教学内容优化

俗话说“学生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面对《去年的树》平淡的语言特点,王崧舟老师引入《巨人的花园》中的文本对比朗读。这一板块的教学内容巧妙地整合了教材和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进入了文本,进入了人物内心。可见,教材无非是提供了一个“例子”。 优化教学内容时,教师要做的就是跳出传统教课文的窠臼,只把课文当作一个例子,从这个例子中找到本体性知识,搜寻更多的“例子”完成整合优化。

三、教学过程优化

优化教学过程时,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划分为几个模块,用一条主线贯穿,每个模块由无数的教学点组成。比如近年兴起的对话阅读教学模式,就根据学生活动分为“参与―体验―分享式”“合作―交流―评价式”“涵味―熟读―玩味―批注式”等。每一个学习活动就是一个模块,在该模块中安排承载相应的教学内容,点与点之间相互联系,与教学时新生成的点交织,构成丰厚的语文学习模块。

如果是阅读教学课,教师必须认真品味课文中的语言,找准那些能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的语言训练点,结合文体及作者的语言风格,才能在阅读活动中安排有效的阅读指导。对于一些具有写作借鉴价值的课文,还要揣摩其写法,找到能让学生需了解、可借鉴的点,安排读写学习活动。

四、师生活动优化

教学活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认知结构。一个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分为六个等级: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对于相同的教学内容,学生个体的认知不尽相同。教师在学习活动设计时,应首先考虑大多数学生对于该内容大致在哪个认知等级,安排学习活动。再安排适量内容向下夯实,照顾学困生;增加向上的内容,培养优等生。此外,还可根据知识内容的类型安排学习活动,如陈述性语言知识,就采用讲解描述,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对于程序性语言知识,就采用体验或练习的方式,解决“怎么想”“怎么做”的问题;如果是策略性知识,则安排完成具体任务为主的学习方式,解决“如何学习、如何思考”的问题。

五、评价反馈优化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中及时获取反馈信息,适时正确地运用评价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准确定向学习。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引导学生也参与到评价中来,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能起到促进作用,这点必须引起教师们的深度关注。

参考文献:

第4篇

一、案例1:猜出来的课程资源

我出差回来上第一节课时,刚上楼梯就有几个学生发现了,他们眨着亮晶晶的眼睛,惊喜地向班里其他同学广播:“鲁老师回来喽——”然后簇拥着我走进了教室。几个小女孩争相过来搂着我,用清脆的童声甜甜地说:“鲁老师,我们好想你啊!”我被巨大的幸福暖流包围了。还没等我说话,一个小男孩又急切地问:“鲁老师,你去哪了?”我已把这些可爱的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于是我笑着说:“你们猜一猜,鲁老师去哪里了?”

生:你去南阳了。

生:你去郑州了。

生:你去西安了。

……

我提示:我去的地方在我们国家的最南边,你们猜猜是哪里?

一片沉默。毕竟孩子们还小,知道的地方不多。我正考虑要不要说出来,黎新雷突然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是海南岛。”

“你怎么知道的?”我问。

“我妈妈教我看过地球仪。”

“噢。”我随手翻开课本,看到了今天的学习内容复韵母“ie”,我灵机一动,决定不按教案上课了。顺势又问:“你们再猜猜海南岛上什么植物最多?”

生:杨树。

生:柳树。

生:那是什么树啊?

师:你们喝的一种白色的、甜甜的饮料,就是这种植物结的果实的汁儿做的。

生:哦,是椰子汁。

师:对,海南到处是椰子树,连路边都是,行人要是走路渴了,只要上树去摘一个椰子喝就行了。

生羡慕地说:“真美啊,我都想去了。”

师:椰子的“椰”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复韵母“ie”的读音,来,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孩子们兴趣盎然地学着。我趁课中休息的时候拿出一包椰子丝(本来这是准备给办公室同事品尝的)说:“大家学得这么好,鲁老师想请大家吃海南的特产,想不想尝尝?”一部分同学小脸儿涨得通红,激动地喊:“想——”一部分同学或捂嘴笑,或互相疑惑地看看,他们不相信老师会让他们上课吃东西。因为老师常告诫他们不能把零食带到学校来吃,更何况现在是在课堂上。我继续说:“想吃可以,得先来猜猜这是什么。” 我故意把有字的一面对着学生,一些课外识字较多的孩子又喊起来:“这是椰子丝——”我笑着说:“猜对了,谁愿意尝尝?”下面的小手竞相举起来:“我——我——”我迅速地把椰子丝分给每个同学品尝,

那些本不相信上课能吃东西的孩子也满足地咂起了小嘴儿。

师:谁能说说你吃的椰子丝是什么

味道?

生:椰子丝酸酸的。

生:椰子丝甜甜的。

生:椰子丝有点儿酸,又有点儿甜。

……

这节课,我和孩子们的关系一下子亲近了许多,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这节课里既学到了知识,又发展了语言。

反思:没想到,我在与学生的随机交谈中用“猜一猜”竟然取得了这样好的效果。由此我想,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语文教育课程资源真的是无处不在。尤其像本节课我借出差之机引出的隐形课程资源更是多不胜数,就看教师能不能很好地加以利用。这些隐形课程资源以其独到的一面,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陶冶了情操,这是传统教科书所无法代替的。

二、案例2:猜出来的学科整合

在《小小竹排画中游》的教学中,我让孩子们针对课题质疑。

生:小竹排是什么?

师:谁知道?

李博文(边说边做动作):竹排就是把竹子砍下来扎成一排,可以当小船在水里游。

师:对,我们可以用5个手指头当小竹排,来让我们的“小竹排”游起来。

师:谁还有问题?

何赛:小竹排应该在水里游,怎么能说“在画中游”呢?

师(皱着眉头):是啊,小竹排怎么能在画中游呢?

孩子们个个歪着小脑袋,就是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来读课文。

学生读完课问后,我提问:“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地方?”

生:江南鱼米乡。(孩子们虽然找到课文里讲的是江南,可对江南并不了解,所以把鱼米乡一块儿加上了,以为这是个地点的名称)

我笑着说:“因为江南水多,鱼和米就特别多,所以人们称江南为鱼米乡。小朋友们,你们猜猜江南在哪里啊?”

生:河南。

生:南阳。

由于地域限制,孩子们又没有任何地理知识,也没出过远门,所以只能猜江南在他们自己住的地方所在的省份和城市。

我提示:“你们知道我国最大的一条江是什么江吗?”

生:我知道,音乐老师教我们唱过一首歌,我想唱一唱。

我惊喜地点点头。

生:中国有条大江,名字就叫长江,长江源远流长……(全班同学都跟着她唱

起来)

师:唱得真好听,这首歌里唱的长江就是我国的第一大江,世界第三大河。

我又随手在黑板上画一条弯弯曲曲的线说:“这就是长江,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南,江南具体指的是江苏、安徽南部和浙江。”孩子们虽然记不住江南具体的省份,但已牢牢记住了江南在长江以南。

随后的教学中,我解决了学生提出的问题,较为成功地结束了这一课。

反思:学科整合是指学科之间,如语文与数学、思品、社会、音乐、美术等学科之间的相互贯通,和课程整合一样,也是此次新课程改革的重点。这节课,我让孩子们猜江南猜出了一首歌,使孩子们在语文课程中运用音乐课中学到的知识学习语文,体会到了无限的乐趣。今后,我应多了解各科教学情况,以便能够更好地进行语文与其他学科整合教学,拓宽语文教学的渠道。

三、案例3:猜出的趣味盎然

在教学《爷爷和小树》的第二自然段中,我说:“爷爷给小树穿上了暖和的衣裳,你们猜猜小树会对爷爷说什么呢?”

生:小树对爷爷说:“谢谢!”(这是意料之中的答案)

生:小树对爷爷说:“夏天我给你撑开绿色的小伞,让你乘凉。”(他引用了第三自然段)

生:小树对爷爷说:“秋天我结果子给你吃。”(他想到了我在教《四季》一课时进行的拓展。)

生:小树对爷爷说:“春天我开花给你看,还引来蝴蝶为你跳舞。”(他想到了“ie、ve、er”一课学习插图中进行的拓展)

生:小树对爷爷说:“我长出绿色的叶子,招来好多小鸟为你唱歌。”(我都被感动了,别说爷爷了)

……

反思:近年来,我们遇到类似的教学,都会让孩子当小树,教师当爷爷训练孩子说话,的确能引起孩子的兴趣。但我认为我们班孩子年龄偏小,“猜一猜”更易于激发他们的说话欲望,事实证明我做对了。看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还要因学生而异,因为“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四、评析

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综合能力

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突破句子关卡,要学生准确理解句子,才能正确理解课文。要理解句子意思,学生首先应在文中找到这个句子读一读,把句子读通,这是最基本的方法。比较简单的句子通过读就能理解意思了。但是有些句子不是一读就能明白它的意思,在教学中,我运用以下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

一、配合演示动作,帮助理解句子

个别句子中带有连续动作,不容易理解,教师一般采用一边读句子一边通过做动作演示,来辅助理解句子意思。在读时,教师只要让学生们加一个动作演示一下,表情表演出来,再现课文情境。教学《狼牙山五壮士》“壮烈跳崖”一节,教师可先以悲愤的语调朗读,引导学生体会悲壮动人的情景,再现五壮士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还要通过表演“砸、带着、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的动作,引导学生从壮士的群体形象中体会豪迈的气慨,激发壮烈的情怀,受到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学生凭借多种感官,从教师的体态语言中感悟情感,产生共鸣。又如教学《舍身炸暗堡》一课,教师以刚劲有力的手势,坚毅的表情,再现托起炸药包时视死如归的视觉形象,让学生从感知中品味催人泪下的英雄壮举,激发慷慨的情怀,形成与英雄心灵相通,与课文感情相融的心境,油然升起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二、结合教材安排,强化单项训练

语文新教材重视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对于学习理解句意的方法,也分别按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循序渐进地安排在具体的单元、课文中进行。对于教材中出现的学习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教师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注意前后衔接,有的放矢地进行单项的强化训练。三、四年级主要是通过读句子说说、联系上下文说说、学习提问题、体会标点符号的作用、先回答问题再说说、学习比喻句、想想句子之间的关系、分析句子结构等方法来理解句子。那么,这些学法的指导一定要落在实处。尽管有的方法平时也一直在用,但学到了就应该重点地加以训练,一步步加以规范。如学习比喻句的方法。在一、二、三年级的课文中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比喻句,学生一般都能判断这一句是不是比喻句,也知道用了比喻句文章写得好。

四年级上学期的《荔枝》一课中第一次出现了要求学生学习比喻句。教师出示这一比喻句:“漫山遍野的荔枝林,一片浓绿中挂着无数红艳艳的果子,好似迸跳的火星儿,又像一颗颗红宝石。”首先,学生判断出这是一句比喻句。然后,要求说出“句中把无数红艳艳的果子比作什么?”最后,说说“通过打比方,说明了什么?”教师归纳,学习比喻句就按这三步来说――这是一句比喻句;句中把什么比作什么;通过打比方,说明了什么。于是,教师让学生从这篇课文中,从以前学过的课文中找出大量的比喻句,就按这三步进行大面积的强化训练,做到人人会说,人人会理解比喻句。在以后学到比喻句或课外阅读中读到比喻句时再鼓励学生运用这一方法,去说说,去理解。学习理解句子的意思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材的安排上也注意了这一点。就如学习比喻句,四年级的要求是这样的,到了五年级,那就要在现在学的基础上加深,要求学生说说“这样比有什么好处”。所以,教师应该知道每一个阶段的要求,掌握好尺度。

三、鼓励积累运用,进行综合训练

叶圣陶先生说:“凡为教,目的是达到不需要教 ”之所以要教学生理解句子意思的各种方法,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会理解句子的意思。为了鼓励学生积累各种方法并加以灵活运用,我就采用综合训练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多种方法去理解一个句子的意思。

如四年级《蝴蝶王国》中的一句:“每天,太阳一出来,就可以看见数不清的色彩斑斓的蝴蝶,在树林花丛间,山石溪水边,翩翩起舞,把谷底的绿草和野花全遮盖了,真像仙女从空中撒下密密麻麻的花朵一般。”学生们根据课后要求,通过理解句中划横线和浪线的词语理解了句子的意思是说蝴蝶多而美。接着,我就让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其它方法来理解。这一下可热闹了。有的用学习比喻句的方法,有的抓关键词来说,有的通过想象来理解,还有的做动作来说,思路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学习任务在一种轻松、踊跃的气氛中完成了。当然,还可以把综合练习设计成一个个游戏,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对已学过的知识作一次回顾与总结,从而“温故而知新”。

学生知道了,理解句子的方法是很多的,一个句子有时有几种方法可以去理解,就看你方法运用得活不活,效果好不好。一种方法不行就要换一种去试试,有时就得把几种方法结合起来去理解一个句子的意思。理解句子的意思是与课文教学紧密结合的教学活动。

四、鼓励积累运用,帮助理解句子

第6篇

何谓“有趣”,有趣就是在开发和运用课外课程资源时还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具有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和开发利用的广阔途径。因此,教师要让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学生,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引进课外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教材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载体,但文本与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有其局限性。因此,有必要开发和运用课外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

开课前,教师可适时引进一些课外资源。如教学《草原》,教师引导大家互相交流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的资料,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教学《詹天佑》,教师将这位杰出的工程师的生平介绍给学生,能帮助学生体会人物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威尼斯的小艇》,教师给学生播放威尼斯风光的图片,可以诱发学生走进课文的浓厚兴趣。

教师还可精心挖掘,提供更多素材空间,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最后一个单元,是以走近名著为主题的。选用的课文是《林冲棒打洪教头》,在引领学生对课文的人物语言、动作的品读后,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疑问也产生了,“为什么林冲不爽快地答应比武?”“为什么林冲要求打开木枷再比武,难道他怕打不过洪教头么?”我不急着揭开谜底,而是告诉学生只是读一个章节,不足以了解小说中一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林冲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带着疑问,这一周班级的阅读主题就是“读《水浒》评好汉”。学生经过深入的阅读,不仅发现林冲的行为是性格使然,而且对自己感兴趣的人物纷纷做出自己独到的评价,有的评武松、有的评鲁智深、有的欣赏吴用……

学生对名著《水浒》的阅读兴致被激活了,文本因此有了深刻的内涵,从文本的短暂学习中,学生走入了更深层的阅读空间。其实好多文本都有这样的挖掘空间,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在时间上的差异,在空间上的不同,激活延续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走出文本,带着自己的疑问,去深入、去阅读、去思考,这样静态的文本资源便活化了,有了无限的生机。

二、开发显性课程资源,发展学习兴趣

各地区都蕴藏着丰富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课程资源。这些我们都可以将它们认为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显性的教学资源,但是如何和学生的兴趣接轨,让非生命的载体化腐朽为神奇,发挥它们的功效呢?

1.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它们的关系和相互联系,运动变化,在学生的眼里那都是奇妙的兴趣之源。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让学生走进自然,自己去听、去看,去寻找、去感受,学生会给你惊喜的。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是有关秋的主题,秋给诗人那么多的灵感,但学生很难与他们产生共鸣,学习的兴趣不高。这时,就可有意识地开发身边的课程资源,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布置学生利用周末,走遍全城,走进秋天的自然,寻找秋天的树叶,将它们制作成标本,并标明拾到的地点、树的名称,还附上自己搜集整理时的体会。他们惊奇地发现,我们这个小小的县城里居然有很多的树种,树龄很大的名树古木也很多,有的树是古老的宋朝时就种在这里了。刚开始,学生只是因接受任务去搜集,但经过了解,他们兴趣浓厚了,大自然这本绿色的课本里可以读到植物,还可以读到历史呢。这份兴趣转而带入课堂,学习这组课文时,学生深刻地了解了触动诗人们灵感的真正内涵,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2.省略

第7篇

太极图俗称阴阳鱼图。在太极图中,黑白“双鱼”既对立又融合,均衡之中不乏变换。“双鱼”以平衡、和谐为根本,通俗而言就是“恰到好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在总结以往美术课程标准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对旧课程标准改革中的矫枉过正做了适当的调整,尹少淳教授对这一“课标纠偏”概括为:“适可而止,恰到好处。”这八字与太极图中讲求“恰到好处”之道理不谋而合,笔者试以阴阳双鱼之“眼”看美术新课标,就自己学“标准”的体会与大家做个交流与探讨。

一、课程目标高与低的调和

美术新课程标准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这一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制定目标,不是为每一个学生制定目标,也不是为特长生、特殊生制定,而是针对学生整体来制定目标,取适中者为标本,目标定低了学生会“不屑一顾”;定高了学生会“望而却步”。偏高或偏低,偏难或偏易,都不能实现课程标准的最大价值。以课文《树上树下》为例,如果一节课下来,学生绘画水平基本能达到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只能画出树;第二层次,能画出树,还能画出树上树下的事物;第三层次,不仅能画出树,画出树上树下的事物,而且能画出树前树后的物体。那么,目标无疑应当定在第二层次上,第一层次太低,第三层次太高,都不是适中选择。当然我们不是完全忽视第一、第三层次能力的学生,可以制定分层目标,实施分层教学,使美术课程真正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

二、课程内容内与外的调和

美术课程内容包括“一内一外”两个方面,“内”“外”的调和具体说来有两种情形:一种是美术知识和技能的调和,知识偏“内”,技能偏“外”。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偏外显,“欣赏——评述”偏内隐,“综合——探索”则内外兼容。从全局来看,这四个领域本身就是美术知识和技能在整个教材编写体系中的大调和,是课程内容均衡性的体现。而从局部看,每单个领域也包含着知识和技能的调和,比如“造型——表现”领域中,学生在学习造型、表现技能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范作欣赏,需要了解范作的作者背景、创作背景等,而这些本身就包含了知识的内容,技能训练中有知识铺垫,就像太极图,白中有黑、黑中有白,不可完全割裂。

另一种情形是美术课程本位性与人文性的调和。本位性属“内”,人文性属“外”。尹教授指出:新教材的内容选择要“游走在美术知识与技能和自然、社会内容之间”。其实,这就是说明教材内容中美术知识、技能和自然、社会内容的相对关系,在整个大课程内容中,知识、技能不能脱离自然和社会内容,否则会陷入纯工具性;反之,自然、社会内容也不能抛弃知识、技能内容,否则会陷入纯人文性,失去美术本位特质。

三、课程传承与创新的调和

传承与创新对于美术学科而言尤为重要。美术跟其他学科不一样,它本身就是鼓励创新的,没有创新美术就失去了生命力,但是这种创新需要扎根传统文化,否则这种创新将会失去民族特征。新课标指出:“美术课程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时又强调:“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这就要求美术课程调和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如今,我们可喜地看到,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各校“破土生长”,挖掘传统文化、利用民间资源作为学校美术补充课程的研究活动也在陆陆续续地开展,凡此种种探索和实践都是对传承和创新思想的积极响应。

“标准”的调整修订适可而止、恰到好处。同时,也道出了多年后美术课程标准再次修订时所需遵照的主旋律,所谓动静交替,运转不息,折射出太极辩证、发展的朴素世界观。■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辛丰小学)

第8篇

诗意语文是近年来语文教师提到最多的词,可是,同事在一起谈论低年级的字、词、句教学时,总会说:“如此简单的东西,何来诗意?”学生也不能感受其中的美,有的只是机械的重复模仿。就因为它的简单,我们几乎不重视它,同事的公开课,字词教学总是蜻蜓点水般点到为止;就因为它貌似简单,我们就让语文所有的诗意美尘封了,我们原本天真可爱活泼的孩子感受到的只有语文的单调与枯燥;就是因为它表面的简单,我们就对它漫不经心,致使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了无生趣,尤其是字词句的教学。我感受到了,低年级语文课堂想要有诗意,必须放下功利心,放手学生。

一、丰富表象,放飞学生的眼睛

低年级学生擅长形象思维,缺乏足够的生活体验,学习语言离开直觉体验,直观感受,很难激发他们的表达意愿。

我在教学《雨点儿》这篇课文时,首先引导学生理解“雨点儿从空中飘落下来”里的“飘落”一词。让学生欣赏课件“烟雨迷蒙的春雨图”和“夏天的暴风骤雨”。引导他们比较春风细雨的轻柔和夏天暴风骤雨的力量。学生说:“春雨细细的从空中飘落下来。”另一个学生说:“夏天的雨点大打在脸上有些疼。”我拿起课前准备好的一片树叶,扔向空中,学生的眼睛跟着树叶动,我问孩子们:“你看到了什么?”有的说:“我看见粉红的花瓣从树上飘落下来,好像在河中哭泣。”有的说:“我看见一片金黄的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落到树底下,就像铺了一地金子。”有的说:“冬天来了,雪花从空中飘落下来,就像白色精灵在翩翩起舞。”“我看见一只蝴蝶飘落到花丛中,也变成了一朵花”“我也想和它们一起跳舞。”……

在这节课中,他们的眼睛闪动着晶莹的光亮,那是一种愉悦,是一种欣喜,更是一种自信和自豪。

二、激发想象,放飞学生的思维

低年级的孩子是天才想象家,因为他们的思维独特,没有约定俗成的束缚,所以,在课堂上,可以通过一些情境诱发学生去想象。

在教学一年级下册《春雨的色彩》时,我让学生尽情地去想象:“春雨落到什么上,又会是什么颜色呢?”几分钟过后,有小手纷纷举起:“春雨是粉红色的。因为春雨落在我的粉色的小伞上,雨伞颜色更艳了。”“春雨是蓝色的,因为春雨落在大海,大海更蓝了。”“春雨是透明的,因为春雨落在小河里就不见了。”“春雨是白色的,因为春雨落在梨花上,梨花更雪白了。”

每一个孩子的心里都有一根敏感的琴弦,我们拨动了那根琴弦的时候,他们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他的创造力、想象力就会变成无限。

三、相机点拨,调动学生的舌头

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说话训练是语文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常常由于认知水平、词汇语感的限制,他们往往羞于表达或不知如何表达而冷场。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教师还没有唤醒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表象,以至于学生无从说起,即使说了也思路不开阔。其实,只要教师启迪有方,低年级的孩子也可以出口成章,妙笔生花。

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小蝌蚪找妈妈》时,要用“已经”说话,我在黑板上画了小草,我刚画完,下面的同学就急不可耐地说了起来:“春天来了,小草已经渐渐发芽了。”“春天来了,小草已经绿了。”“春天来了,小草已经从土里钻出来了。”我接着说:“那秋天到了呢?”学生马上说:“秋天到了,小草已经枯萎了。”我又在小草旁边画了一棵小树。这回孩子们可聪明了:“小树已经长高了。”“树叶已经绿了。”“秋天到了,树叶已经黄了。”“秋天到了,树叶已经落下来了。”

若不是亲临现场,我真的不敢相信那么小的孩子,会有那么多的奇言妙语。

四、营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内心

第9篇

摘 要:随着美术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笔者深刻地体会到美术教学课改的重心在于美术的教学语言、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小学生这个特定年龄的创新能力、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谈谈笔者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小学生 美术课 兴趣 创新能力 观察能力

小学生美术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教学界的重视。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是为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注重培养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美术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合作互动学习,强调情感体验,注重小学学习过程中创新能力的挖掘,笔者就此谈一点教学体会:

一、美术教学首先要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前作好充分的教学准备。比如:在教学小学三年级第五册第6课《水墨画动物》时,我在课前用了不少的时间精心准备了多幅动物水墨画的作品。刚上课时,我向小学生展示了那些精心准备的美术作品,他们马上被作品所吸引、感染,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当我问他们是否想学习水墨画时,个个欢呼雀跃,学习热情高涨,有些迫不及待的感觉。因为他们想学,所以那堂课他们学得很认真、很投入;又因为他们的认真和投入,所以个个画得都很棒,虽然笔墨稚拙,但是每一幅画都表现得生动有趣,彰显着个性。这就使我感觉到学习美术,兴趣很关键。

为了提高学生在美术课上的学习兴趣,我还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物质材料,比如旧报纸、硬纸板、废旧瓶罐、旧毛线等,引导学生通过剪、拼、贴、折等进行手工制作,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使兴趣成为他们上好美术课、学好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我还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让他们欣赏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开阔他们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由此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美术教学可启发小学生的大胆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的确,世界上许许多多的发明和创新,都是先通过想象开始的。因此,我在美术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启发他们的想象力,使他们发散思维、产生灵感,培养他们大胆创新的能力。如教学小学二年级第四册第7课《我爱树木》时,我在课前先带学生去了公园,让他们认识身边各种各样的树木,并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距离去观察树木,比较树木的高矮、大小以及粗细,还让他们去摸树皮、闻树叶、听树木发出的声音。孩子们在这个玩的过程中很轻松地完成了我布置的任务。其实,我让他们在这个玩的过程中已亲身感受了树木带给他们的绿荫、清新的空气、美丽以及欢乐,同时也使他们对树木产生了感情,并深深地爱上了树木。等到一上课,我首先播放了一个关于树木的DVD短片,让他们领略千奇百怪的树种,为他们讲树木的知识,进一步让学生感受树木给生活和大自然带来的无穷魅力。紧接着,我出示了文字:森林是地球的肺,树木是空气的清新器。请同学们画一幅以《我爱树木》为题的画。转贴于 当我看到他们的作品时,我震惊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创新的能力太奇特了,作品可谓五彩缤纷、绚丽多姿。有的作品把自己比喻成鸟儿,把大树当成家,住进了大树里;有的把树木画成了绿色长城;有的把树木画成了空气清新器;还有的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让地球长出四肢,把树木画成肺的形状,喻意让人一目了然……我感动至极,美术课激活了学生的艺术细胞,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绘画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大胆创新的能力。

三、美术教学可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指出:“学生应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这句话表明,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必要的,同时要想拥有一定的绘画技能,就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同样,在教学《我爱树木》这课中,我带学生去公园认识树木,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距离去观察树木,比较树木的高矮、大小以及粗细,这就是对学生观察力的一种训练和培养。只有让学生通过认真、细心的观察,才能使他们把握树木的色彩和造型。

小学美术教学中,在掌握技能的同时,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形成,还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形成了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在现代社会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我将在自己的美术教学工作中不懈努力!

第10篇

[摘 要] 从两节《会走路的树》一课的对比分析入手,提出低年段老师在进行“随文识字”教学时,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词意,更要做到四个“注重”:注重汉字文化的影响;注重文本中标点符号的作用;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随文识字;汉字文化;语文能力培养

近几年,“随文识字”在低年级语文课堂颇为受宠。何谓“随文识字”?“随文识字”即“随文分散识字”,这一理念最早由斯霞老师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该理念倡导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随文识字”最大的特点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关于如何进行“随文识字”,斯霞老师并没有提出固定的策略模式,仅生字词何时出现就有按课文内容顺序出现生字词,课文中占主要地位的生字词先出现,结合课文讲读拎出字词,在理解课文内容以后再学习字词等多种方法。可见“随文识字”应根据学段特征因“本”施教,依据学生需要因“人”施教,根据字词特点因“字”施教。

“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教材特点和学段教学要求。本文所列举的课例《会走路的树》,教师在教学中都凸显了识字、写字教学的地位,体现了年段教学的特点和要求。教对于生字词的重难点的把握都十分准确,但对于生字出示的时机和处理的方法又有所不同。请看以下几个教学片段的对比:

“好奇”一词的教学

【课例一】

师:这棵小树是金色的,还走来走去,多漂亮多神秘。小鸟和这棵小树相遇了,看到这会走路的树,小鸟感到很――

生:好奇。

师:这个词谁来读?(出示词卡:好奇)

(一男生读)

师:真棒!其实这第一个字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读第四声,谁再来读一读?

(指名读,一起读。)

师:同学们,“奇”就是――

生:奇怪。

师:心中有了大大的问号,这就叫――好奇。所以“奇”字上面有一个“大”字。谁来学着小鸟好奇地问一问呢?

(一生读)

师:这是个问号,看到问号声音就要往上扬。谁再来好奇地问一问?

(一生读)

师:真好,像你这样的语气就叫作――好奇。小树是怎么回答的呢?谁来读一读小树的话,请你同样注意句子中的标点符号。

【课例二】

引读第一自然段

师:小鸟,我想问问你,当你看见一只金色的小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你心里想什么呢?

生:我感到很好奇。

师:是啊,感到奇怪又觉得很有意思就叫作――

生:好奇。

师:请你读读它。(出示词卡:好奇)

(指二人读,齐读)

师:哪只小鸟来好奇地问一问呢?

(一生读)

师:真懂小鸟的心情,谁再来好奇地问一问?

(一生读)

师:我不仅听出了好奇的语气,还在你脸上看到了好奇的表情。还有哪只小鸟想读的?

(一生读)

师:你看,把小鸟好奇的心情带进去读,就读好了。

“有趣”一词的教学

【课例一】

师:“趣”的外面是个“走”,小鸟和小驯鹿去了许多地方。(出示词卡:有趣)

(多媒体出示图片,配乐)

师:他们走到了绿油油的――(生答)草地。

他们走到了潺潺流水的――(生答)小溪。

他们走到了一泻千里的――(生答)瀑布。

他们走到了风景如画的――(生答)山谷。

还远远不止这些呢,这就叫作――

生:许多地方。

师:看,“趣”的里面还有个“耳”,“耳”的旁边是个“又”,“又”在古代代表“手”。想一想小鸟跟着驯鹿去了许多地方,它们会听到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呢?

生:它们会听到小溪流水“哗哗”的声音。

师:大自然的声音多美啊。

生:它们能摸到绿油油的草地。

师:还能摸一摸大自然,摸摸草地的感觉真不错。

生:他们看见风景如画的山谷。

师:这里的风景真不错。

生:还能听见瀑布流淌的声音。

师:是啊,多快乐,多有意思啊。就像小朋友们说的,他们在一起,出去走一走,听一听,看一看,玩一玩,这就叫――

生:有趣。

师:你看“趣”的外面是个“走”,里面还有“耳”和表示手的“又”呢。看来,有了好朋友的陪伴日子就特别美好。你能带着这样美好的感受读好第三小节吗?

【课例二】

师:在相互陪伴的过程中,它们还看了许多――有趣的东西。读好这个词。(出示:有趣)

(指名读,齐读)

师:看,“趣”有个走字旁,他们就这样一路走着走着,去了哪些地方,看了哪些有趣的东西呢?想不想看看?

(多媒体出示图片,配乐)

师:小鸟跟着它去了――

生:小鸟跟着它去了草坪,看见小蚂蚁在搬食物。

师:有趣吗?

生:有趣。

师:再看看,小鸟跟着它去了――

生:小鸟跟着它去了河边,看见了小松鼠在喝水。

师:小松鼠一边在喝水,一边在照镜子呢,有趣吗?

生:有趣。

师:小朋友,有趣的事太多了,说也说不完,谁来快乐地读读呢?

(一生读)

师:天天在一起的日子就是这么快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纵观以上课例,我们不难发现,两位教师在处理课文关键词上都特别重视学生对词意的理解,可以说在帮助学生理解词意上费尽了心机。可是,细细品味,在课例一中教师除了带领学生理解词意之外,更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带领学生初探语文言语形式的奥秘,品尝言语形式的甘美。同时教师还重视学生的表达能力的训练,真正使学生语言能力得到发展,学习能力得到提升,语文素养得到提高,让学生在“得意”的基础上更“得言”。具体表现在:

一、注重汉字文化的影响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因此,低年段的识字教学仅仅落实在理解词意上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培养学生喜欢汉字的情感与态度,让学生逐步感受到汉字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价值与意义。但是,这些内容不应该简单地作为口号,向学生灌输或强迫记诵,而应该潜移默化渗透在学习识字与写字的过程中。

课例一中,教师在教学“好奇”“有趣”等词语时都关注到了生字的字形,可以说教师对汉字文化的教学是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是线性的教学而不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以“有趣”一词为例,两位教师都关注到了“趣”字的偏旁。课例二的教师引导学生发现 “趣”有个走字旁,提示学生:他们就这样一路走着走着,去了哪些地方,看了哪些有趣的东西呢?为下文学生练习说话做了铺垫。在这里,对“趣”的字形分析显然是为了下一个环节服务的。相比较课例一的教师,出示了“趣”字后,引导学生观察该字的组成部分:“趣”的里面还有个“耳朵”,“耳”的旁边是个“又”,“又”在古代代表“手”。(出示手的古文字)想一想小鸟跟着驯鹿去了许多地方,它会听到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呢?在教学完练习说话的环节后,又回到“趣”字上来,总结“趣”字的特点:你看“趣”的外面是个“走”,里面还有“耳”和表示手的“又”呢。相信这样一来,学生将永远记住“趣”字的写法,并对中国的汉字构字产生兴趣。学生识字的过程不仅是记住字音,掌握字形,了解字义的过程,同时也是文化积淀的过程。只有像课例一中的教师那样才能教出文化,实现传承。

二、注重标点符号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要求“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它所强调的是要将标点符号的学习与阅读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在阅读过程中关注标点符号的作用。教学的重点不仅要把标点符号当作知识来认知,更应当作理解文本内容、体会作者感情表达的一种手段来掌握。因此,“随文识字”的过程中,教师的眼中不但要有“词”有“字”,那一个个充满情感的标点也不应忽视。

两个课例中,教师都不约而同地关注到了“好奇”一词,对其进行了指导。课例一中,教师在和学生一同讨论“好奇”一词的意思后,引导学生学着小鸟好奇地问一问。在学生疑问的语气读得不到位时提示:这是个问号,看到问号声音就要往上扬。在此,教师没有机械地讲解问号的相关知识,而是根据故事的情节利用“好奇”一词自然地引出对问号的认识。针对目前低年段学生知识储备大有差异的状况,教师鼓励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出问号的学习。到此,这个环节并没有结束,紧接着,教师又说:真好,像你这样的语气就叫作――好奇。小树是怎么回答的呢?谁来读一读小树的话,请你同样注意句子中的标点符号。可见,教师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成了“好奇”一词的教学,又引导学生体会到问号的作用。不仅如此,学生对问号的作用有所感悟后,再来学习后面的感叹号,便是水到渠成了。再来看课例二,教师在告知“好奇”一词的意思后,让学生来“好奇”地问一问,而对于疑问的语气完全没有指导,所以学生读得很平淡。虽然再三指名站起来读,但学生没有调动生活经验,没有相应的情感体验,又怎能入情入境?而教师也失去了一个指导问号和感叹号的好契机。

三、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要求“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从以上的表述可见,在低年级阅读故事和诗歌,主要不是培养阅读分析能力,而重在阅读过程的展开,关注的是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和想象活动,从课文的语言中直接感知事件、人物或情景。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儿童而言,个体生动的活动过程和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投入,那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形象感染和情感渗透,比头头是道的理性阅读分析更重要。文本中的核心词往往是带领学生进行阅读情感体验和想象活动最好的素材。

两个课例中“有趣”一词无疑是教学的重点,两位教师都在“趣”这个核心字上反复琢磨,不但从字形结构上进行分析理解,更为下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想象说话进行了铺垫。虽然两位教师都运用了多媒体出示图片创设想象情境,配乐营造氛围的方式,可是收到的效果却相差甚远。课例一的教师,从汉字字源与文本内容的联系点入手,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将学生领入文本学习的情境。依照学生的直接生活和间接生活经验铺陈,把已学的知识在这里有效建构,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地辐射,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重视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有表达的自信心。”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的。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还能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再次感受文本的核心内容,是对文本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对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有着重要作用,更是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的本质需要和崇高追求,语文芳香的独特韵味也恰恰蕴含于此。“随文识字”的教学方式中也要不断探寻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契机。

“随文识字”的教学方式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究,笔者只是结合前后两次听《会走路的树》一课的感受,对其做了一些粗浅的思考。这条道路上,我们仍需要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第11篇

本文作者:张雪萍 单位:河北省迁安市上射雁庄乡白庄完全小学

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其中绘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渠道。例如,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口头讲授“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然后让学生说说小动物们都画了什么,为什么画这些。这节课将是一节很枯燥无味的课,即使是高年级的学生也很难投入到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来。

可是,如果在语文教学中引入绘画这一门学科,就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具体来说,我是这样设计的:教师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画出小鸡、小狗和小鸭子的脚印,让学生说出这些动物的小脚印是谁的。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此时,大部分的学生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课堂上。教师继续问:“谁来说说,这些小脚印都像什么?”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回答有的像梅花、有的像枫叶、有的像月牙等。这时,学生几乎没有不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的,教学氛围较为活跃。教师因势利导:“哪位同学想画一画竹叶、梅花、枫叶和月牙图案呢?”这时,学生的兴趣已经完全被激发出来,迅速拿起笔来绘画。很多学生绘画时专心致志,并在绘画中体会到了文章的美。

绘画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学习中面临的最大难题。利用绘画手段进行教学,可大大降低教学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低年级的识字课中,我先在黑板上画出一些的图形(如图1),让学生认一认,这些图形都代表什么东西,学生通过观察,能认出这些东西分别是太阳、眼睛、牛、车、水、山和雨。然后,我再进一步给学生讲解,太阳就是日,眼睛是用目来表示……最后,我再把这些字呈现出来,教给学生笔顺笔画,这样学生在形象的图形中记住了字的主要特征。这样的方法不仅使学生对生字记忆深刻,而且也使学生领悟了生字的意思。

绘画可以提高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

具体的语言文字是抽象的,直观的画面是形象生动的。要想把抽象的书面语言要转化成具体的形象思维,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感悟能力和想象能力。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和知识积累等因素,很难真正做到这一点,因此,借助绘画手段辅助语文课堂教学,能有效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教材的内容。例如,在教学《维维的画儿》一文时,我就把绘画环节作为本课突破难点的一个重要手段,充分发挥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课文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当全体学生动手操作时,我让一名学生到黑板上去画,之后让其他学生来评论。这样做,学生个个兴趣盎然,并在轻松愉快的手脑并用运动中理解课文内容。

绘画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

我国的文学作品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每一段精美的文字之中都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也是学生创新思维的种子。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素材和实际接受能力,通过绘画这一教学方式设计拓展性强的训练,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有效吸收课文知识,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如《最后一片树叶》这篇课文,叙述了一片树叶因为害怕秋天到来后落下去烂掉而迟迟不肯离开,小鸟的谈话让它欣喜地离开了大树妈妈,飘落了下来。课文到此结束,可是故事还没有结束,小树叶落下去以后真的像小鸟说的那样,躲在树妈妈的身体里了吗?第二年春天,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对此我请学生展开想象,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把这些画出来。学生用稚嫩的小手画出了一棵光秃秃的大树,大树的身体里有许多小树叶在躲避寒冷的冬天,还有的学生画了一棵大树,上面长满了绿油油的树叶,它们有的在说笑,有的在玩耍……接着,我让学生描述一下后来发生的事,学生说得绘声绘色,引人入胜。没想到,学生的想象力是如此丰富,绘画的作用是如此之大。

又如,在进行《柳树》一课的教学时也可以充分发挥绘画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绘画手段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先画一画,再想一想像什么?还有什么倒映在池塘里?这些问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总之,教师要善于抓住绘画这一重要途径,使之更有效地为语文教学服务,让粉笔盒中七色粉笔,在教师的手中变得更具魅力,为学生开拓出一片更轻松愉悦的语文天地。

第12篇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学就应该追求这样一个境界,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较为深厚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乐学”即“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也是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着力渲染的内容。语文课堂教学与学习应该是一种美的享受,一种美的熏陶,它的每一个文字,每一个词语里,都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知识和文化的美,甚至它的每一个文字,每一个词语里都有着一个非常美的故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课堂的引领者,关键要引领学生进入到文章的情感世界,要让学生真正走进文章中。例如全国著名优秀教师刘翟在贵州省清镇市清镇一中上《那树》一文优质课时,课堂导入从“树”的几种文字写法及含义讲起,引领学生理解“树”字的真正内涵,把中国古人对理解引领给学生,把树的精神内在植入学生心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堂课最后能够取得成功,关键来源于老师的正确引领。

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合理运用具体的事例、创设情境,去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情境是人们对事物进行形象感受的最为直接的方式和方法。刘翟老师在清镇市一中上《那树》一课时,在落实情感价值观教学目标这一环节时,通过创设情境,一是播放音乐,二是展示行道树被破坏的画面,三是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把根留住》诗歌。学生通过这一情境能够深刻的理解本文中“那树”内涵,也喜欢这样的课堂。我在上孙犁的《荷花淀》一文时,先创设情境播放《我的祖国》,那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这是强大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无不把学生学习兴趣引入到课堂中去。这一堂课上下来效果就非常的不错。2013年6月28日教育家魏书生在贵州师范大学的讲座中就强调,要上好一堂课,“首先你的教学情境要创设好,好的教学情境创设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整个课堂中去”。

教师必须清楚,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在把握好文章的思想内容时,我们也要肯定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创设能够增强对文章内容理解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像演员一样进入自己的角色去感受,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丰富课堂活动能提升学生的课堂兴趣。

要真正让学生“动”起来,不动就犹如一滩死水。在语文教学中,要彻底摈除填鸭式的教学、灌输式的教学,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当中去,要让每一个学生,每一个时刻都动起来,有事可做才能将学生的心思集中在课堂教学中。以一般比较死板的文言文教学为例、一般以前的教学,在上文言文时,老师喜欢是简介作者---给生字注音---范读课文----逐字逐句的翻译文本---要求学生一字不漏的将字词的拼音、句子的翻译抄下来----背诵课文。所以在我身边的老师常说:“文言文好上但又难上,好上的是不求没有讲的,只要老师把文章翻译一遍,时间就过了,而且学生的书本上记得满满的实在;不好上的是学生学习起来很枯燥,课堂气氛往往很死”。我校欧阳婷老师在上《木兰诗》一文时,在课堂中她设置了丰富课堂活动,简介文学常识时开设课堂活动“我是小老师”,让学生当一回老师,让学生来讲,并且评选出一位优秀小老师。在朗读课文时,采用老师范读、学生范读、学生朗读比赛;在翻译文本时小组合作,每组选一位“翻译官”指导学生翻译,再进行翻译大比拼、找错小能手;在理解文章内容及分析人物时,开设“人物演义秀”在课堂上让学生模仿表演诗中木兰、阿爷、征战归来时乡亲的迎接……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每一个环节都是通过丰富的活动形式来完成的,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这样的课堂学生能不喜欢吗?学生对这样的课堂难道会没有兴趣吗?欧阳婷老师被评为清镇市优秀教师我想就不足为奇了。

提升教师个人魅力及素养有助提升学生的课堂兴趣。

主席在去年9月9日第三十一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给贵州研修班的回信内容中强调,激励全体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争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三者”好老师。“四有”“ 三者”就是要强调做有高尚情操、有内涵、有爱心、有魅力的好老师。好老师一定能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好的形象,一定让学生深深地喜欢你,也会喜欢你的课堂。一个内涵、有魅力的老师一定能够吸引学生关注你的课堂。王庄中学的张洪义在清镇二中上公开课时,张口一口的流利标准的普通话以及深情朗读课文的功底一开始就深深地吸引了学生,迎来了学生雷鸣般的掌声,我想这样的课堂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评课时教育局方录强主任就说:“这堂课的成功之一,在于张老师个人魅力强,特别是标准的普通话能够一上来就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他的课”。

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教师更应该是学生的引领者,要让你的言传身教引领学生去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你的课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师做一个高素质的人,以此去引领学生。全国最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在贵州师范大学的讲座中强调,“作为教师,我们要树立好个人形象,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去引领学生”。为什么他把自己的办公桌设置在教室里,我想我们应该明白魏老先生的良苦用心,就是要通过他自己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去引领学生,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的魅力去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他这个人,喜欢他的课堂。

总之,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多方面的,我们培养学生课堂兴趣的方法也是多样化的。如(阅读、定性评价、老师的鼓励等)这是人们常说的方法,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兴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更加紧密地了解学生,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使课堂教学达到最高效率,使语文教学不断探索,不断进步,使语文教学深入到一个更高的台阶。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我相信在语文教学的大道上,将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