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18: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虞美人赏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南唐后主李煜是婉约词的高手,而亡国之后李煜词的艺术价值更高。975年被俘至汴京,李煜作为亡国之君在汴京度过了三年如同囚徒的凄惨生活,这是《虞美人》的写作背景。《默记》记载:“又后主在赐第,因七夕,命故伎作乐,声闻于外。太宗闻之,大怒。又传‘小楼昨夜又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祸云。”所以这首《虞美人》可以算是李煜的绝命词。晚清著名词家陈廷焯也评价《虞美人》是“一声恸歌,如闻哀猿,呜咽缠绵,满纸血泪。”肯定了这首绝命词的艺术价值,这首词在文学史上向来有着崇高的评价,被誉为“神品”。那么,这首词究竟为什么有如此高的评价呢?
一、问起问答情韵深远
清人王国维说:“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降宋后之作,及永叔、子瞻、少游、美成、稼轩数人而已。”可见王国维对李煜词的艺术成就的肯定。该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到自问,把词人沛然莫御的亡国之恨和故国之思贯穿始终,这本身就是词作的一大特点。“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词句一开头,词人便劈头怨问苍天:春花秋月,年年春花开,岁岁秋月圆,要到什么时刻才能完了?一句奇语,劈空而来。春花秋月是何等的美好,而身受亡国破家之痛的词人却希望它早点完结。温馨宜人的东风明明给囚禁在小楼的人送来了春天的消息,却引发了词人“不堪回首”的嗟叹。回想南唐王朝、李氏社稷,“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已经化为乌有。夜阑人静,明月晓风,幽囚在小楼中的不眠之人,听着春风,望着明月,已是物是人非事事休,多少凄楚之情顿时涌上心头,有谁能忍受这其中的况味?“又”字同时也点明了“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再次引发词人降宋苟活的愁绪,对故国往事的回忆。从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此时此刻的南唐后主心中岂止是深沉的叹息,简直是痛彻肺腑的呼号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愁思如春水涨溢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不舍昼夜,无尽东流。在形式上,这九个字,五字仄声,四字平声,平仄交替,最后以两个平声字作结,读来亦如春江波涛时起时伏,连绵不尽,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全表达出来了。全词以这样声情并茂的词句作结,也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如此,李煜是结合亡国之痛来写的,加上“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把传统诗歌里的那种个体间的离愁别恨升华为国家之愁、人生之愁、人类之愁、生命之愁,境界便显得更加豁大而深远。
二、手法灵活特色鲜明
全词以问勾连,抒发词人的国仇家恨之情,但是,由眼前的“春花”展开思绪,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玉砌”的华丽宫殿应该还在吧,只是那些宫女朱颜已改。“只是”二字,极为沉重,传达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惘;“朱颜”固然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词由眼前的实转为回忆的虚,虚实结合形象逼真地传达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至此,词人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当时被囚汴京,根本看不到长江,长江只是他所怀念的故国的一部分。但他通过想象来作比,显得故国之痛更为深沉。而这首《虞美人》之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正是因为形象往往大于思想,这首词便也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前人凭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的确,作为一个 “好声色,不恤政事”的亡国之君,没有什么好说的,但是亡国之痛却成就了李煜千古词坛的“南面王”地位。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有:“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说李煜这样的词,不光是写他个人的愁苦,还有极大的概括性,概括了所有具有亡国之痛、故国之思的人的痛苦感情;正因了李煜有一腔大情怀,才能把亡国之恨写得苍凉、浑厚、有力度,能唤起整个人类的忧患意识。
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要关注词作的时代背景,可谓是知人论世,更要感受词作的艺术手法和特色。就像李煜的《虞美人》,全词不过36字,如果不知道这时李煜作为亡国之君的生存状态,或许不能深刻地感受词作把离愁往事及亡国后的凄凉、孤独与落寞写得这般惊天地、泣鬼神,以及它千古传诵不衰的情韵。
可见,对婉约词派代表作《虞美人》的品读能为我们解读婉约词以及古代诗歌提供一种思路。
参考文献:
[1]胡佳华.李煜《虞美人》赏析[J].语文天地,2012,(03).
本文结合中等艺术职业学校学生文化课学习兴趣不浓的实际,通过体验、表演、分享、鉴赏等活动体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关键词】
体验 表演 分享 鉴赏 活动体验
众所周知,中等艺术职业学校学生入学时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能力不强,既要学习专业,又要学习文化,再加上艺术教学实践活动对正常文化课教学的冲击,文化教学时间得不到充分保证。久而久之,学生逐渐由不重视文化课到不愿意上文化课,学生厌学,教师厌教。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使语文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呢?笔者结合艺校学生的实际,尝试着从活动体验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一、在“体验”中激活语文教学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实地考察的教育作用,他经常带领学生们到大自然中去,细心地观察、欣赏大自然的美,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笔者在教《紫藤萝瀑布》时,也尝试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验。当时正好是紫藤花开的时候,把学生带到紫藤架下欣赏紫藤花,学生们看到一架灿烂的紫藤花,赞叹不绝。让学生真切地感知美,领略美后,再欣赏《紫藤萝瀑布》。教学时播放配乐朗读,学生眼中有优美的文字,心中有美丽的紫藤花,进而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感情,体悟文章蕴含的人生哲理。确实,上课时借助音像、实物,让学生观察欣赏,直接感知形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思维能力。
二、在“表演”中激活语文教学
每个学生不仅具有潜在的表演天赋,而且还有着爱表演的个性特征。表演能够有效地调动并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笔者所教的中专班有舞蹈、影视表演、声乐、器乐几个专业。在上课时,发挥学生的艺术特长,巧妙地将专业与语文课联系起来,效果甚佳。
如教《孔乙己》和《拿来主义》时,文中的动词“踱”和“蹩”,让学生进行表演,通过表演来体会用词的生动,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教《雷雨》时,让影视表演专业的学生表演文中节选部分,体会矛盾冲突,理解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教《不自由,毋宁死》时,几个专业的学生进行演讲比赛,在演讲中体会作者追求自由的精神。教《春江花月夜》时,让器乐专业学古筝的学生弹上一曲,在曼妙的音乐声中,让学生在朗读中欣赏古诗,体会作者的感情。《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等经典的词都是可以唱的,就让学声乐的同学发挥他们的特长,将这些优美的词唱出来,让舞蹈专业的学生根据《雨霖铃》等诗词的意境,以舞蹈的形式呈现出来。
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利用艺术生爱表现的心理,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把学生的专业特长,运用到语文课教学中来,实现文学作品的多元化解读、创新解读。这样的课上得生动活泼,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热爱语文学习。
三、在“分享”中激活语文课教学
《十八岁和其他》是作家杨子在儿子东东十八岁生日时所写,表达对儿子的理解、期望和深爱。高一的学生也正好处于青春期,这篇文章很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在教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亲子共读”的分享方式。让父母在文本中画出最能打动他们心灵的句子,并给学生写一封信;学生则在父母所感所写的基础上,给父母回信,在班上把学生和父母的信进行分享,好多学生都流泪了。这一活动设计效果甚好,让学生知道父母对自己深深的爱,也让家长更深地了解了青春期学生的内心和渴望,家长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真挚而深刻。教《我的五样》这一课时,让学生在本子上写上生命中最重要的五个要素,说出选择的理由,然后再进行筛选,留下最重要的一项,说出删除的原因。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学生注重理想和亲情的选择也反映了他们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内心深处的最宝贵的价值取向。在分享中,他们收获了成长。
四、在“鉴赏”中激活语文教学
艺术学校文化课堂相对沉闷,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回答不出问题,因而忽略了课堂提问,教师花大量时间进行知识灌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积极思考、质疑、发问的时间和空间。课堂如一潭死水,激不起一点波澜,没有师生间激情的互动,没有思维的碰撞,没有教学的火花,教师教得也很无趣,学生听得很疲劳,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模式势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结合艺术学生的学习实际,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笔者上诗歌鉴赏课,完全是由学生运用平时训练的诗歌鉴赏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地赏析。先给时间让学生进行口头赏析,或者当场写简短的鉴赏文章,然后全班交流。学生自己站起来赏析,可以是整首诗歌的赏析,也可以赏析其中的一句或几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鉴赏诗歌的兴趣,而且很好地提高了诗歌鉴赏的能力。其中有好多精彩生成:比如说,我让学生赏析李煜的《虞美人》和李清照的《声声慢》。赏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时,学生赏析说:“李煜把抽象的愁形象化,把愁比作滔滔不绝的江水,写出他的愁之深,形象生动”,而且还补充了好多写愁的诗句。赏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学生赏析说:“‘梧桐’是一个很凄凉的意象,而此时‘梧桐更兼细雨’又在黄昏时,更加使人感到无比凄凉,李清照不知如何来形容自己心中的哀愁,‘这次第,也不是一个‘愁’能形容得出的。李煜的‘愁’还能形容得出来,还有一个度。而李清照的‘愁’是无法表达的,意味深远,耐人寻味。”多么精彩的回答!让学生大胆鉴赏,充分挖掘学生思维潜能,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更能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一、诗歌教学现状
1 疲于应付,急功近利
尽管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目前学生的现状很无奈。一向养尊处优的孩子随着课业负担加重,考试名目增多,各种压力接踵而来,要求学生能保有闲情雅致吟读诗词有点勉为其难。“为了考试,在语文课堂上读读古典诗词,在课外我从来不读这些诗词”?这就是孩子们的心声。
压力让学生不肯静下心来多读多背,至多背几句“名句”“考点句”,大胆猜测一下中学生若不是因为高考,又有几人能主动熟背大纲要求的必背篇目。
2 品位低下,能力缺乏
如今流行、通俗大行其道,_无需意会便可尽享感官刺激的快餐文化已养成学生的惰性,制约学生的审美品位。而雅致的古典诗词语言极其精练含蓄,意象繁多,毫无审美功底的学生拿到古诗词也就自然无从下手,学生也就没有了读下去的欲望。
3 术业缺专攻,授业乏技巧
古典诗词浩如烟海,无法穷尽。在这样的情形下凭借往昔的功底进行研读,再把我们自己的研究成果能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虽说“诗无达诂”,但要合情合理,且要为学生所接受,这也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有一桶水,专业型的老师应该是我们追求的方向。
二、诗歌教学探索
1 养成诵读习惯
周作人说:“中国汉字具有游戏性、装饰性与音乐性的特点。”而古典诗词更浓缩了我们母语的精华,以其独有的节奏感、韵律感、美观性等特质,从古到今始终散发着迷人的高贵气质,因这些特质诗歌易于吟诵,因此学诗歌最原始,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你能想象一下“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该句翻译出来的效果,这种结果又如何让学生对诗歌产生兴趣呢?吟读的方法看起来很笨,实际上很有道理,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说:“我们传统的启蒙教育,学生发蒙时,老师不作任何解释,就让学生大声朗读经文,在抑扬顿挫之中,就自然领悟经文中某些无法言说的神韵,然后再一遍遍背诵,把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基本观念,像钉子一样地楔入空白的脑子里,实际上就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了读书人的心灵深处……”通过诵读,无声变为有声,抽象化为具体,学生的思维就驰骋于音、形、义有机结合的或静或动的画面中了。
2 激发学习的兴趣
古典诗词是可以配乐演唱的,在宋朝,不是有“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流行现象吗?既然学生对流行歌曲感兴趣,那我们不妨投其所好,当学到送别诗时,我们可以教唱李书同的《送别》歌,学习爱情诗的时候可以欣赏赵薇的《不能和你分手》,品味诗人国仇家恨时可以听听邓丽君《虞美人》……这些歌词往往是化用了诗词,词清语利,情浓意浓,充满诗情画意,当学生能有感情的唱这些歌时,相信他们对所学的古诗有了更深的理解,此举既可以激活古诗词教学,又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
3 讲究授课之法
教读古典诗词,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就决定诗歌教学应是多彩的。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尝试。
1 品读悟情
诗歌学习离不开朗读,但读又不是一个简单的操练,机械重复只会导致学生阅读兴趣的减退,课前老师应事先设计好各种各样的层次朗读,比如说分角色朗读,像《满江红》的豪迈,适合男生雄浑深沉的嗓音;《声声慢》一类的婉约词,适合女生来念,朗读利于将学生带人角色,带人情境,通过学生的评析最终达到体味诗词的意蕴的效果。教师还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发动学生进行朗读表演。利用学生的表演欲,提倡“美读”“情读”,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常常有学生个性的创作与发挥,在这声情并茂的表演中学生的感悟力、创造了都能得到相应提高。
2 技法渗透
目前诗歌教学重诗歌内容轻言语形式的现象比较突出,上课伊始往往从阅读开始,知人论世进人,理解翻译着重,品味点缀,背诵压轴,学生的思维多停留在被动接受的境地,感悟多半是别人的咀嚼物,这样的课堂学生很容易形成倦怠心理,其实有些工作随着学生阅读经验的增强完全可由学生自己去完成,腾出时间引导学生更多地去感受言语形式方面的内容,比如体会语言的风格、字句传神的魅力,表达技巧的妙用,当然以上角度也无须面面俱到,根据所选的诗词显著的特点,找好切入点,从某一角度入手,讲精讲透,确保学生每节课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比如说学习《虞美人》重在引导学生体味某些重要的副词和动词“何时了”的“何时”以及“了”,“又东风”的“又”,“应犹在”的“应”,“朱颜改”的“改”等字词所表达的词人痛彻心肺的亡国之恨,让学生明白鉴赏可从具体的字眼人手。学习《蝶恋花》,通过反复阅读比较上下两阕的语言风格的异同,分析早成异同的原因,从而明晰风格与意象、情感的关系。学习《雨霖铃》从景入手,分析不同的写景手法,从而感受诗词虚实结合的效果。学习《声声慢》体会叠词的意韵等,尽量做到每节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都有挑战,都有收获。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堂新质态;信息化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6-011-1
一、课前预“香”:新颖凝练的自学导引
语文课前预习的传统内容,在信息化的教学预习中,可利用新的形式与方法,带来更大的信息量和效率。教师可将有关的预习要求和内容制成微课视频,在班级QQ群等电子学习平台上,也可以利用自习课在教室内播放。
如在教学《青玉案·元夕》课前,一位教师制作了预习微课,并布置了以下学习准备工作:
1.教师在微课中先简单介绍了本课的基本情况、教材之间联系,诗人辛弃疾的主要特点,并提出了结合课文学习难点、重点的几个问题。
2.布置登陆班级QQ群,查看《青玉案·元夕》的资源库。《青玉案·元夕》资源库设有六个部分,分别为:“查一查”、“读一读”(辛弃疾_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subview/2982/11994917.htm,《青玉案·元夕》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43077.htm7.htm)“品一品”、“议一议”、“比一比”、附录(“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在QQ群上讨论班上哪位同学读书最有情感,推选出朗读达人。
这样的预习,只要具备基本的信息化软硬件,在教师不断及时、有效的指导和评点下,其体现的新颖感、趣味性、捷迅度,对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和语文课堂任务的完成提供了有效保障。
二、情境引“香”:逼真灵动的巧设熏染
通过信息化教学,在语文课堂中创设形象而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心中朴素真实的热情,引导学生深切感知、思考、领会,从而变语言的阅读学习为精神与情境的交融互动。在动静结合、逼真灵动的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产生心境与语境、情境的多向共鸣。如教学屈原的《雷电颂》一文时,教师进行了丰富多样的信息化情境创设,引入特定的“雷电交加、狂风咆哮的深夜”声像情境,而教师则以“愤怒的屈原”的语言形象,在风声雷声中,感染着每个学生,熏陶着语言素养的积淀。
三、内容增“香”:张力十足的信源扩充
信息化使语文教学空间大为扩展,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的学习资源,将原本平面化的语文内容多视野、多层次、多形态进行扩展。而本不在同一时空的人、事、物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尤其是对于知识类、科学类的教学内容,其充裕的信息量和知识源,是学生以前的语文学习所无可比拟的,饱含知识与兴趣的张力!
而情感类课文的教学难点,就在于如果只是阅读和理解文字,学生较难靠近作者的内心世界,更激发不出情感的共鸣。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亡人逸事》一课时,作家孙犁对于亡妻的真诚怀念是重点,也是学生难以产生心境领会交融的难点。教师利用图片、视频等手段赏析亡妻人物形象,直观化地增添大量非文本信息,较好地化解难点。再通过“致敬经典”的教学设计,引导观看剪辑过的2分钟左右的视频《背影》,体味朱自清感受到的父爱如何体现,进而引导学生归纳细节描写的魅力。PPT展示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明确赏析内容:苏轼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对亡妻的思念?启迪学生再次感悟细节描写的魅力。让学生在张力十足的信息源扩充拓展中感悟细节的魅力,感动——感悟——拓展,层层深入,自主体验,从而实现了教学目标。
四、交互点“香”:灵活即时的沟通思辩
在信息化语文教学中,通过教师精心的设计,并以相应的技术支撑,搭建了便捷和灵活的途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双向即时互动。学生在此过程中进行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沟通思辨,所获得的快乐体验、学习感悟,对于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影响明显、效果突出。
同样是教学古诗词《虞美人》中,另一位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将师生、生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延伸到课前,要求学生课前诵读诗歌,并登录Bb平台学习课程资源与电子书包内容,完成平台上的《虞美人课前测试》,教师在课前即知晓了学生预习的基本情况。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既注重了课堂上围绕某个主题、场景或诗人感受的现场言语交流、辨析,如对于诗“眼”的“愁”、两次出现的“月亮意象”,都进行了悟境、品诗的交流思辨。还将学生的合作探究分为6个小组,可以在平台上自由注册,并完成博客写作、小组日志,以及组长的小组任务,鼓励学生个性化解读,各抒己见。如此即时灵动的师生交互沟通,使课堂始终飘散着“趣随课走”的“香辣”之味。
五、提效飘“香”:协同重效的诊断评价
在教学辛弃疾的《青元案·元夕》一词中,教师采用了“课堂提问、书面练习、达标测试、学生自主网上测试、合作完成、其他”等多种评价形式与工具。
(1)每组选派代表进行诗歌朗诵之后,由学生和教师点评,选出“最佳男(女)声”,教师进行鼓励性评价;将学生的朗诵录音上传至学习空间,让学生进行再评价。
(2)课前要求学生解决字词义,了解诗歌的大意,查阅关于辛弃疾的生平和有关本词的品读,课上通过电子平台公开展现,再由师生共同学习,引出答案,评选出最佳合作小组。
1、看标题
题目是诗歌的窗口,诗歌的多数题目都能明确交待其写作主题与类别。如标题中有“怀古”“咏怀”的一般是怀古诗,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以“物象”为标题的一般是咏物的诗歌;题目中出现“塞”“征”等字眼的多是战争或边塞诗,如《凉州词》、《少年行》等;有“送”或“别”等字眼的一般是送别诗等等。
2、析背景
只有了解作者的生平和诗歌的创作背景,才能全面合理地理解诗歌的言语。如:白居易生活在安史之乱的时代,他的诗反映了官吏的贪横与他们豪华奢侈的生活以及劳动人民的饥寒交迫,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读《卖炭翁》。再如辛弃疾、陆游、屈原等,他们一生图志不能酬,诗歌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其它的如李白、苏轼、李清照等的诗歌,多与他们鲜明的个性相统一。
3、抓关键词
关键词就就是是作品中那些最能表现主旨的字词,就是诗眼。如《渡荆门送别》“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中的“怜”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万千思绪;“断肠人在天涯”中的“断肠”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思念之情。捕捉住了这些关键词也就捉住了诗歌的灵魂。
4、感受诗歌情感意境
诗是抒情艺术,诗人通过言语把自己的情感赋予其中,读者如果读懂了诗人的情感,就能与之相通地产生共鸣,获得美的享受,这个感情接受的过程,就是对诗的抒情美的鉴赏。诗是言短意长地感染人的文学,以含蓄为上乘。读诗,通过反复咀嚼,密咏恬吟,得到一种意味,读诗读出味来,说明触及到了诗的弦外音,鉴赏到了诗的含蓄美。“意与境”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一首诗读的遍数多了会有这样的感觉,或为诗人的感情打动,或为诗中气氛包围,或为诗中的自然图景吸引,这便是诗的意境。
二、用好“阅读、感悟、联系、总结”四种手段
如何从上述的几个维度去赏析诗歌呢?这需要一些技巧作为支撑。笔者认为:应该用好“阅读、感悟、联系、总结”四种手段基本的手段来赏析诗歌。
1、抓好阅读关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只有对诗歌的题目、作者生平与创作背景有了一个充分的感性认识,读者才能在此基础上去感悟诗歌中蕴含的情感与意境,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认可作品进而学习作品的创作手段与方式方法。同时,阅读文本也是获取大部分感性材料、鉴赏诗歌的唯一和先决的条件。那么,如何去读呢?首先,要设置好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去读,这个情境可以是喜境,也可以是悲境,还可以事先选出与所读诗歌类型相同或相反的诗歌,在比较中读。可以慢读,也可以快读,还可以不快不慢、抑扬顿挫地读等,目的就是要读出诗歌的韵律节奏、意境与情感。如李煜的《虞美人》中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有通过读,才能把握其语气节奏的轻重缓急,了解词人的心绪。同时,通过读还可以抓住关键词,如“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字等。“阅读”虽然只是让学生粗浅地感知到了诗歌的轮廓,却给鉴赏奠定了基础。
2、感悟是关键
悟是指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的理性思考,是比阅读更高级的一个环节,是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手法和技巧的过程。那么,我们悟什么呢?我认为:要悟诗歌的情境与关键词。首先要让学生找出诗歌中的意象进行揣摩,如《琵琶行》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营造出的氛围、《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的意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等的意境、《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的基调等等。其次要悟关键词,如“小楼昨夜又东风”的“又”字,“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自”、“空”二字,我们要教会学生从词的本义入手,去悟其在诗境中的深层含义。
一、一枝红杏出墙来――用古诗名句导入课
清朝人李渔曾经说过:“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新课用古诗名句导入,“诗化哲理”,必然先声夺人,设计出愉悦的教学情境,用“课伊始,意境即生”的艺术效果,让学生获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愉悦感受。从而拨动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新课的顺利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的传统教学顺序是先讲“矛盾特殊性”的概念,再阐述“矛盾特殊性”原理,死板呆滞,空洞枯燥,很难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深刻内涵,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就在情理之中。如果打破常规,采用古诗情境导入,效果则大不一样。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是这样处理的:先让学生在优美的轻音乐背景下朗读“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等诗句,然后体验、感受这古诗所表达的风景绮丽的江南春色意境。接着,笔者又补充朗诵了描绘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不同景色的诗句,如“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等,让学生在诗句的聆听、欣赏中体验不同季节的景色美,激发起积极、愉快的学习情绪。此时,教者顺势启发:“从哲学上看,诗人对北国风光、江南春色、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景色的描绘如此惟妙惟肖,淋漓尽致,富有个性,让人印象深刻、不能忘怀。这些诗句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功效?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矛盾具有特殊性。”
可见,教师恰当地运用一些脍炙人口、内涵深刻的古诗名句导入新课,不仅能借助诗句意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利用其蕴含的哲学思维魅力更好地解析所学哲理,为新课教学开了一个好头。
二、动人春色不须多――古诗名句说哲理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是抽象地讲解教材中的基本观点,容易抑制学生的思维活力,致使课堂气氛沉闷,影响教学效果。如何才能把政治课上得绘声绘色,让学生入耳入脑?笔者认为,动人春色不须多,运用古诗名句说哲理,效果就很好。脍炙人口的“古诗名句”具有丰富的语言美感和艺术魅力,能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使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抽象的理论形象生动,有利于学生轻松地理解和接受哲学深刻的内涵,丰富人文素养和知识底蕴。
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两个总特征之一,为了使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它的哲学意蕴,讲授时笔者选用了苏轼的有名哲理诗《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制作成多媒体放映,组织学生集体朗诵。然后问:“悦耳的琴声从何而来?这首诗蕴含了什么哲学道理?”激发起学生高涨的情绪和活跃的思维。在学生分析、归纳、感悟的基础上,笔者点拨:苏诗所言琴声既不存在于“琴”上,也不存在于“指头”上。琴声是“琴”与“指”两个事物“合”的结果,若“分”开,“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没有任何效果。诗句充满了辩证法的道理: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的;联系又是有条件的,离开条件,一切都无法存在、无法理解。通过引入古诗名句,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深刻地呈现了出来,使学生对“普遍联系”这一哲学原理的理解不再抽象、枯燥、乏味,而是具体、生动、形象。有人说,哲学和诗,在灵魂深处相通。的确,短短一首《琴诗》,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艺术的享受,更是哲理的启迪,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而不同的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却是不同的,究其原因,从主观方面来讲,除了立场、观点和知识结构的不同,人的情绪、修养和志向的不同也是重要原因。为了说明这一点,笔者引诗析理:借酒能否消愁?曹操认为:“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李白却认为:“借酒消愁愁更愁。”生死离别是难还是易?南唐李煜悲叹:“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商隐却感慨:“相见时难别亦难。”这样,通过不同古诗词的寓意对比,加深了学生对形成不同意识原因的多角度理解。
三、古诗名句结豹尾 ―― 回眸一笑百媚生
俗话说:“编筐织箩,重在收口;描龙画凤,贵在点睛。”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有序的过程,既要有“凤头”,又要有“豹尾”,耐人寻味的结尾给学生以无穷的美感和艺术的享受。笔者认为,在结尾处引用富有哲理的古诗名句,能再次留住学生的目光和思维;一个绝妙精彩的结尾与令人钟情的开头有机结合,似锦上添花,使课堂教学始终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反之,虎头蛇尾的教学结尾,很难激发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甚至会使已达成的教学效果付诸东流。在哲学教学中,选取一些古诗名句作为课堂结尾,恰似“回眸一笑百媚生”,令人萦怀难忘、回味无穷。
例如,讲授“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当整节课的内容进入最后的环节――结尾时,除了对这堂课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梳理,笔者引用了北宋刘的既写静又写动、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一体的诗《雨后池上》:“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好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用来概括总结“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是那样的贴切:一切事物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正如王夫之所言:“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用这首诗结尾,既突出重点、升华主题,更因“诗情点睛”,产生了“余音绕梁”、课断思不断、语断意不停的教学效果。
再如,“矛盾的对立和统一关系”是学生感觉较为抽象、难以理解的哲学原理之一。为了化解难度,在教学结尾处,笔者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晚唐诗人杜荀鹤写的一首哲理诗《泾溪》:“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让学生在反复朗诵中体味其中蕴含的哲理: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对立统一,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样就与教材在本课开头安插的漫画《你敢吗?》遥相呼应,有诗有画,诗画相伴,既夯实了基础,又突破了难点。
实践证明,有针对性的引用古诗名句结课,不仅能使学生保持并发展对所学内容业已形成的兴趣、记忆、技能和思想感情,加深对所学内容的感受和理解,还能使学生进一步活跃思维、开拓思路和提升能力。
四、古诗名句入练习 ―― “鱼”与“熊掌”皆可得
多年来,无论是全国统考卷,还是各省份卷,政治高考试题中常有以古诗名句入题的。以古诗名句入题,不仅使高考题增加了意境美,也向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了改进教法的要求。在日常教学中,如能充分地挖掘“古诗名句”的有效“元素”,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串联、整合相关知识,既可以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掌握知识;又能让学生通过对古诗名句美的欣赏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完美人格,在不知不觉中有效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鱼”与“熊掌”兼得。
用诗训练,夯实基础。抓好基础,既能保证高考中占80%的基础题、中档题的得分率,又使能力提高成为可能。古诗入题,强化训练,是夯实基础的有效方法之一。
例如,在教学“量变质变”原理之后,笔者编制了如下一道题供学生练习。
中国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组合选项中,两者都蕴含着量变引起质变哲理的是( A )
A.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此题引用了八组古诗名句,涉及原理(或方法论)有5个之多: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抓住时机促成飞跃、普遍联系的观点、实践的观点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原理等,于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继而提高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
以诗探究,升华情感。新课程教材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它们既是教学的必要环节,也是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以诗探究,是“探究活动”综合知识、强化观点、净化心灵、完美人格的有效方法之一。
例如,在《哲学与生活》第四单元的综合探究――“坚定理想 铸就辉煌”的教学中,笔者布置了如下一个探究活动:要求学生课后查找并对比着赏析李煜的《虞美人》和夏完淳的《别云间》,然后探究思考:同样是身陷囹圄,李煜和夏完淳在诗词中表现出怎样不同的理想和人生态度?你认为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人生?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关键词:诗词;陶冶;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005
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几千年灿烂文明的象征,他就像一朵永远绽放在中国人心中的花朵。然而,最吸引人的却是古诗词的灵魂,他陶冶了一颗颗幼小的心灵;放飞了一个个年轻人的梦想;沉醉着一个个成年人的心智。作为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走进了诗词的灵魂,引导学生从诗词中去放飞自己的人生之歌,引导学生学习去揣摩古诗词的绝美意境,则成了我们语文课中的重要任务。那如何引导学生走进诗词的灵魂呢?
一、让学生走进诗词中作者写作的生活背景
理解古诗词,必须将古诗词放回作者原本的生活背景中,才能从作者生活的点点滴滴去感受作者所吐的心声,学生才能快速地理解古诗词。诗词是诗人生活的高度缩影,人们常说:诗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因此,理解古诗词必须从诗词的写作背景出发,才能将诗词中所传达的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准确地领悟出来。
如要理解千古词帝李煜的《虞美人》,我们则要让学生了解李后主晚年那段悲惨的生活:国家破灭,妻离子散,自己沦为阶下囚,每天都要看别人的脸色生活,真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然后再带领学生追溯他前半生风花雪月、锦衣玉食、成天与自己的妻子周后一起填词、作诗、绘画的悠闲生活,学生通过对比就能将这首词“问人、问天、问自己”的无限忧愁和孤独伤感领悟出来,而且对本首诗词的关键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理解更加深刻。
再如理解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如果不了解这首诗的具体背景,就会捕捉不了作者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情感。这首诗作于唐肃宗至德春。唐玄宗大宝十四年冬天,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改元至德,是为肃宗。杜甫自鹿州羌村只身北上,前往投奔,但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虏,押回沦陷的长安。公元757年三月,大自然的美好春光又降临到这座历经洗劫、繁华消尽的都城,杜甫忧伤地徘徊于曲江一带,感时念乱,睹物神伤,吟成了这首名作。了解了作者的遭遇,文章的写作大背景,学生理解时就能很明白地将作者的忧国思乡之情揣摩出来,对于这首诗的名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赏析也迎刃而解。
二、让学生感悟古诗词的语言美
古诗词的语言之美,体现在古诗词的遣词、造句、声律、音韵上。往往可以通过唱歌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深知,原始诗歌是原始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为协调劳动节奏和激发劳动热情的歌唱。它合乎韵律、节奏,又讲究平仄对应、韵脚合辙,以及字数、句式的整齐,因此,古诗词诵读起来往往琅琅上口,使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在教学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好好吟诵,感受古诗词语言的韵味之美。
1. 巧用现代媒体,直观形象吟诵古诗词
叶圣陶先生说:“美文需美读。”“美读”,就是有表情地朗读诗词,在入情的朗读中达到与作者心灵相通的境界,感受审美对象的美。媒体则能将古诗词通过直观的画面、悦耳的声音将古诗词形象直观地再现出来,而且有利于学生去抓住作者的心灵。
千古名篇《雨霖铃》,就可以先让学生在画面配朗读的多媒体课件中进行,从而感受这首词的无限魅力;之后还可以让学生在歌唱家童丽优美的歌声中聆听《雨霖铃》的语言美和音韵美。
大文豪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可以用朗诵家鲍国安的朗诵去让学生感受坡语言的豪情美,也可以歌唱家王菲的歌声去感受这歌词的魅力。这样,学生不但提高了对诗词的领悟能力,而且教会了如何吟诵古诗词,增加课堂学习的实效性。
2. 品读,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
爱迪生说过:“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语言艺术。初中生,也有一定的文化根基,感受语言美,可以在品读上下苦工夫。
品读,就是要让学生带着目的、带着情趣去感受语言的美。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就有一句千古名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品读过程中就要注意引导学生知道里面所用的修辞手法、描写方法,是否对仗工整,音韵是否和谐,在全文中有何作用。再如《虞美人》,这首词就引导学生在从长短不同的句式,优美的韵律,感伤的字词上去感受这首词的美。
三、让学生欣赏古诗词独特的画面美
坡曾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 ,不仅如此,在从古至今的古诗词中,大多数诗词都具有这样一个特点。一首诗是一首歌,一首诗是一个经典的故事,一首诗更是一幅色彩鲜明、动静相宜的图画。因此,在进行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体会古典诗词的画面美。
如教学杜牧《泊秦淮》诗中的“烟笼寒水月笼沙”时,就要引领学生感受月色朦胧的秦淮河夜景;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教学时也要让学生感受夕阳西下,杨花漫漫,笛声悠远,离人忧愁的画面。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今天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直接将诗词的画面再现出来,学生则更能深刻地理解古诗词的画面美,从而走进诗词的灵魂。
四、让学生领悟古诗词深邃的意境美
意境是非常微妙的,看不见摸不着,全靠教师来领学生去感受、领悟。古诗词中的佳作无一不具有意境美。因此,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感悟诗词中所创造的意境美,才算完成了古诗词的教学任务。
在引导学生体会意境美时,首先要让学生知道,情和景是构成诗词意境的两个主要因素。“一切景语皆情语”,诗词中景物都打上了诗人主观感情的烙印。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感悟诗中所表达的情思,体会到诗词的意境美。
如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一看到这首曲子,学生都知道这首曲中罗列了十种景物,构成一副荒凉寂寞的风景画。那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思?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外在景物是诗人主观情思的投射这一点出发,使学生明白这首曲表达了诗人的漂泊流落之感、思念家乡之情和孤独寂寞之心。这首曲中,所有的自然景物都是为“断肠人”的心情而设,所有的景物都是“断肠人”的主观感情的外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构成了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意境。
(2008江西卷14题)阅读下面的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初入淮河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至于鸥鹭无拘管,北区南来自由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试着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的腹地,先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一、注意诗题
诗题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诗歌类型有着不同的鉴赏路数。本诗是写景抒情诗,严格说来是间接抒情中的借景抒情,间接抒情中还包括托物言志、借事抒情、借古讽今、用典抒情等。其实2006年江西卷的诗歌鉴赏题就是杨万里的《三江小渡》意识借景抒情诗。
二、注意作者
知道作者,可调动个人知识积累,了解诗风。如李白的奔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杨万里性刚介,持身立节。其诗特点是语言自然活泼、想象丰富新颖,且富于幽默诙谐的风趣。当时号为“杨诚斋体”。在南宋,与尤、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是江西籍诗人,2006年江西卷就曾用过杨万里的《三江小渡》出诗歌鉴赏题,作为江西考生就要对杨万里有所了解。
三、注意文本
诗歌文本应该是鉴赏的主体。离开了原诗,鉴赏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根据(注)提供的信息,可知,杨万里眼中的淮河,在北宋时是腹地,南宋时却是宋、金国界。淮河以北尽为金国疆土。诗人身临其境,禁不住黯然神伤,反映出诗人的伤时忧国之心。
先看《初入淮河四绝句(四)》:
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玉人述不堪。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
陆游有诗云:“自恨不如云际雁,南来犹的过中原。”(《枕上偶成》)南宋人怀念中原,常借助北去的南来鸿雁起兴。杨万里也是如此。前二句说,出使到金国之后,沦陷中的北方人民定会偷偷诉说亡国之痛,可那又有什么用呢?后二句说,还不如不会说话的鸿雁,一年还有一次能够回到江南故国。这个结语表达了“中原父老”对南宋的向往。
上面做了这些铺垫,我们再来分析《初入淮河四绝句(三)》。第一句“各背驰",船驶的方向不同,目的地不同,淮河以北是金国,以南是南宋。第二句,亦难为”透着无奈。我反复对考生讲过,学习语文,鉴赏诗歌,鉴赏文言文,鉴赏现代文(尤其是散文),要对词语敏感。如果对重要的词语没有感觉,漠然视之,那是学不好语文的。第三、四句,与《初入淮河四绝句(四)》的第三、四句有异曲同工之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人民却要受“拘管”,不能自由往来。表面上的写景,却抒发了深厚的爱国之情。第一、二句与第三、四句形成强烈的对比,诗人渴望国家能统一、两岸人民能自由往来这种心情当能体察。
四、注意注释
高考题的注释绝非可有可无。本题的注释交代了时代背景,是解题的钥匙。尤其“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诗人北望中原,原是北宋腹地,今已沦为金邦领土,能不感慨万端吗?诗人感怀什么?绝不会是诗歌表面上的四句写景吧?有的注释解释关键性的词语,有的注释简介作者,有的注释交代诗人写该诗时的境遇,有的注释交代时代背景,有的注释甚至就可用来作答案的一部分。
五、注意提问
诗歌鉴赏题的提问方式值得注意:它隐含着思考答题方向。或鉴赏古代诗歌形象,或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或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或是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观点。如是开放性提问,“赞同”或“反对”任择其一,言之成理即可。
本题要求: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在诗歌鉴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几类:
1. 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映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2. 已逝之景之境
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3. 设想的未来之境
这类虚景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
高建群对西地平线上的那块土地情有独钟,因为那片土地上充满了对生命的考验。西部的落日之美之所以被誉为世间之大美,因为它既是雄伟的自然之美,也是崇高的英雄之美,更是西部历史人文之美。作者由火烧云映照的地方想到匈奴民族和成吉思汗,突然领悟到自己脚下普通平凡的土地曾经的惊世骇俗,作者在厚重的历史面前,顿觉自己的卑微与平庸。作者想告诉我们,人与自然从来都是血肉相连的,一个睿智的人可以从自然那里发掘力量,可以从自然那里获得启示。这些联想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在他的眼里,西部的景物都充满了生命,高建群作为一位西部作家,他要用苍劲的文字让我们从西部的自然中汲取生命的养分。
比较起记叙文、议论文等高中阶段重点训练的阅读和写作文体,写景散文的阅读难度和写作难度都可谓更胜一筹。所以我这堂课的重点是解读落日的三层含义和这篇文章对于写作的指导。我试图通过解读重点语句,引导学生掌握写景散文的三个阅读要点――文、知、情,即文章中起到点睛作用的语句,在描写自然景物时联想和穿插了哪些文学意象和历史文化,表达了哪些永恒的人类情感话题。然后再通过作比喻的方式,解读文章的艺术表现手法,用课堂练笔的方式,引导同学熟悉散文的三种常见艺术手法――动静结合、先抑后扬和虚实相生。
按照三次对落日的描写,我首先把文章分解成三个部分来解读,这三个部分分别是:
一、 落日是多情的女子,文学似一把折扇
二、 落日是庄严的逝者,文学似一根琴弦
三、 落日是惊世的英雄,文学似一幅山水
一、 落日是多情的女子,文学似一把折扇
(一) 点睛语句赏析
1. “它继续依恋地慈爱地注视着人间,好像不愿离去,或者说不愿离去正在注视它的我们。”这样的句子是在写辉煌的落日吗?好像不是,作者在这里模拟了一场我与落日的别离,落日仿佛是柳永笔下那位“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多情女子。作者和落日都不忍相互别离,而只能执手哽咽、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2. “但是,在停驻了片刻以后,它突然又一跃,当我们揉揉眼睛,再往西看时,它已经消失了。一切都为雾霭所取代,我们刚才见到的那一场奇异的风景,恍然若一场梦境。”这时落日已然西沉,兰舟已催发,那位多情的女子消失在水波盈盈处,刚才的绮丽、温存、柔美、多情似乎都恍若梦境。我与这位多情女子终究各据天涯。
(二) 艺术手法赏析
这一部分的文字风格就如同中国文人所嗜好的风度道具――折扇,有着动与静的完美结合。那一段静态落日的描写若折扇轻轻打开之时,柔和的画面让人感到美丽而安谧,这一段动态落日的描写若折扇层层折叠之时,让人对美丽画面的骤然将逝,生出无限留恋与感慨。
文学似一把折扇,因为它的美就在于瞬间即永恒的生命表现。瞬间的美好与失落都会留给我们永恒的记忆,这常常成为文学表现的主题。一个个令我们为之心动的瞬间在生命中无规则地绽放,便构成了一个永恒的人生。当生命中的美丽瞬间如眼前的落日般揉揉眼睛便已作别,你会以为那是一道风景,抑或一场梦境呢?
(三) 课堂练笔
请以“瞬间与永恒”为题,结合所学文章,写一段感悟。
示例:星星的闪烁是瞬间,而它的美丽绽放是永恒;《边城》中那只嘹亮了一晚的歌声,却在翠翠心中回荡成了久久的缠绵;《海的女儿》中小美人鱼最后一夜杏仁儿般苦涩,却化作了如大海般无边无际的相思;《虞美人》中故国的一夜风雨,却淋漓成了李煜一生的亡国之泪。
二、 落日是庄严的逝者,文学似一根琴弦
(一) 点睛语句赏析
1. “萨克斯管吹奏的《泰坦尼克号》的音乐,这时候适当其时地在放着。”
音乐也许是最为抽象的艺术,总是把任何具体而繁杂的现实条件滤净,纯酿出血液、呼吸以及情感的律动,纯酿出人人都不会陌生的美。不妨让我们回顾一下影片中那些高贵的灵魂在死神面前表现出的尊严。
船长史密斯不假思索地说:“让妇女和儿童先行”!接着他又低沉而坚定地补充道:“我跟船走。”虽然这个过分自信的老人,在多次接到冰山警告后,仍命全速航行,但在死亡来临的一瞬,他没有利用职权逃生,而是以自己的镇定和刚毅表达了他的忏悔和尊严。
当知道没有获救的可能时,世界著名管道大亨本杰明・古根海姆没有绝望,他穿上了最华丽的晚礼服,对随从说:“我即使是死也要死得体面,像一个绅士”。他给太太留下的遗言是:“这条船不会有任何一个女性因为我抢占了救生艇的位置,而剩在甲板上。我不会死得像一个畜牲,会像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落日是太阳面临的一次生死考验,较之日出,它更庄严、更神圣、更富有悲剧感。而这种洞彻心扉的悲剧用音乐去诠释是再完美不过的了。
2. “我感到,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
文学必然要表现苦难。文学只有保持与人类苦难记忆的联系,它才是道德的,人性的,充满自由精神的。唯有这样,文学才能返回人类的心灵,取得其他精神创造物所没有的精神和力量。台湾已故知名学者傅伟勋教授在《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一书中多次引述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下的定义:“人是‘向死的存在’。”傅教授曾说:“‘生活品质’与‘死亡品质’是一体两面,不可分离的。”太阳的升起会让人热血沸腾,太阳的落下同样会摄人心魄。一个人死亡品质的高下,不正是他生存品质优劣的最好浓缩吗?
(二) 艺术手法赏析
这一部分的文字风格就如中国文人所嗜好的抒情道具――琴弦,有着抑与扬的顿挫笔调。那一段写西域荒凉空旷的无人区,太阳如冷冷的硬币一般停驻西天,就如同抚琴人在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给人一种压抑沉闷之感;这一段笔锋突转,由不经意间的回头,引发了辉煌的一幕:在辽阔的大背景下,一轮血红的日头庄严神圣地落下,让人顿生庄重昂扬之情。
文学似一根琴弦,因为在“生与死”的问题上,命若琴弦。西方人关注的是“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而中国文人关注的则是“何以求生?如何就死?”
(三) 课堂练笔
请以“生命与尊严”为题,结合本文,写一段感悟。
示例:中国的儒家学者主张“鱼和熊掌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老子讲得也很有道理: “人之生,动之于死地。”当人生的时候,死亡这条路已经开始在动了,因此,老子叫我们不必担心生与死的问题,只要“尊道而贵德”。罗布泊的落日不正是在昭示我们,死亡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作为炎黄子孙,当生存和尊严之间需要抉择,犹豫便已丧失了尊严。
三、 落日是惊世的英雄,文学似一幅山水
(一) 点睛语句赏析
1. “曾经在东北亚草原上游荡过许多年的匈奴民族,就是在某一个早晨或黄昏,循着西地平线远去的。”
匈奴民族最早生活在阴山和河套一带,在这里曾经诞生过一位伟人:夸父。按照《山海经》的记载,夸父生活在“大荒”之中。一年,酷日当头,举国大旱,颗粒无收。夸父为救百姓决定干掉火热的太阳,他追过一座座高山、一条条大河,追到一个叫禺谷的地方,眼看就要抓到太阳了,突然头晕目眩,赶紧坐下来喝水。追了一路,实在太渴了,夸父喝干了黄河、渭水还不够,又往北走,前往大泽喝水,还没走到就渴死在路上了。夸父死后,他的手杖变成了一片桃林。
每一个民族都是从不可思议的传说和神话中走出来的。这不是因为他们喜欢故弄玄虚,而是因为,对自然以及作为自然化身的神灵的热爱。匈奴人,因为得罪了太多的农业民族,他们的族源因而被附着了太多的挖苦和嘲讽。只有太史公说了句公道话:他们是夏后氏之苗裔,是炎黄的优秀子孙。
(二) 艺术手法赏析
这一部分的文字风格就如中国文人所嗜好的写意道具――山水画,有着虚与实的相生技巧。这一段写“在那炫目的红光中,我看到一些匆匆的背影,正向历史的深处走去。”便是接着匈奴民族和成吉思汗的英雄背影来写这隐入火烧云背后的辉煌落日。
文学似一幅山水,因为中国的山水画更注重写意,追求计白当黑,虚实相生,笔简而意丰!文学更为高明的艺术手法也如此,状不在眼前的事物如在眼前,引起读者的想象。
(三) 课堂练笔
请选择一首诗歌,赏析其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示例: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就是虚写,写的是想象中的景象: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试想,若不用虚写,怎能展现如此阔大的景象?这种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为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课后作业
赏析下列诗词: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动静结合)
菩萨蛮・黄鹤楼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先抑后扬)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虚实结合)
[附]板书设计
一、 落日是多情的女子(柔美、安谧),文学似一把折扇(动静结合)
二、 落日是庄严的逝者(庄重、神圣),文学似一根琴弦(先抑后扬)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初中语文教学中,诗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是因为诗歌本身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之精品,还因为诗歌对学生有陶冶情操、培养语感等重要作用,更是国为诗歌是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们对诗歌的教学往往是分析多于品读,理性压制感性,结果偏离了诗歌选进教材的初衷,也远离了诗歌本来的美学价值,导致学生对诗歌失去兴趣,以致于教师不想教,学生不想学,步入了尴尬境地。笔者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就诗歌教学进行过长期探索,经反复实践,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现在此处分享,以期能抛砖引玉。
一、 背景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任何文学作品都有写作背景,诗歌也如此。很多诗歌写作背景往往是诗人经历的一些情感变化,或悲壮宏伟,或凄婉缠绵。这种情感变化经历又往往联系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将这些背景挖掘出来,作为课程教学导入内容,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曹操的《观沧海》,在进行教学前,教师可简要谈谈曹操其人其事。由于民间对曹操常有议论,学生大多也知晓曹操,有的甚至是熟悉。当老师提及曹操之事时,必然很有兴趣。不过,关于曹操的事很多,不可能一一详说,主要的精力还应放在与创作《观沧海》有关的故事上。像这样以创作背景故事入手,学生对要学的诗词必然兴趣倍增。
二、 从“诗眼”入手鉴赏,把握诗歌情感
这里所说的“诗眼”,即诗词中最能显现诗词全部情感价值和内涵的词语或句子,是诗词之关键,也是鉴赏诗词的入口。抓住“诗眼”展开赏析,能很快把握诗之内涵与情感。比如杜甫的《春望》,全诗紧紧围绕“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来写,这两句集中突显全诗的情感主旨,写出了“恨”的原因在于“别”,而别的原因在于“时”。人的感伤移情到物,所以就有了“花溅泪”和“鸟惊心”。总体上看,这两句中最为关键的字就是“时”与“别”,此两字就可算是全诗的诗眼。抓住这两字引申理解,学生很快就能把握全诗的情感,进而理解全诗意义。
三、 以朗读促理解,读中领略诗境
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优秀经典的作品,都需要读才能真正体会其要旨,诗词尤其如此。诗词的内涵只有在读中才能准确把握。如何读呢?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读,但为避免读得乏味,最好多种方式结合起来读,如教师范读、学生齐读、独立读、轮流读、角色读等各种方式都应据实际而结合起来使用。最好的方式是利用媒体设备配乐朗读。配乐朗读的最大好处是可以通过音乐的伴随而激发学生对情绪,形成对理解诗歌有利的情绪氛围。比如,在学习《关雎》这首诗时,引导学生朗读时,可以配《梁祝》这首乐曲,乐曲中展现的悠悠爱情意境,能有效地将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使其在最短时间内入情入境,在情境中进一步理解诗歌意义。
四、 多首诗歌对比赏析,拓展联想空间
在鉴赏教学中,仅仅局限于一首诗歌,没有对比,理解上容易狭隘。有相类的诗歌进行对比赏析,才能有效加深学生印象,拓展其联想的空间,积累更丰富的知识,深化其对诗歌的理解。只有在对比中,学生才能拓展思维,才能从更深的程度上品味出诗歌的意蕴,锻炼诗歌的品鉴能力。比如,学习《乡愁》这首诗,引导学生初步理解了其中的乡愁含义后,可以列举一些写愁的诗句来进行对比,让他们理解不同的作品中不同的愁,以及各位诗人写愁的不同技法。比如李清照“只恐双溪般舟,载小动许多愁”这一诗句,表现的是诗人的愁,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表现的也是愁。两个人的诗句都讲愁,他们的讲法有什么区别呢?通过对比,学生不难体会到,李清照所写的“愁”有重量,给人以沉重感;李白的愁则有长度,让人感觉到绵绵不绝。两个诗人都讲愁,但认知方式不同,着力表现的角度不同,最终形成了不同的诗句。这种认识,没有对比,学生就不可能切实体会到的。再将这样的诗句与所学的《乡愁》进行对比,学生必能更深入地理解诗歌。自古以来,写愁的诗句很多,在此不妨再举一些:如唐代常飞月《咏谈容娘》:“不知心大小,容得许多愁。”秦观《江城子》:“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辛弃疾《菩萨蛮》:“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柳永《八声甘州》:“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上这些诗句大多通过隐喻认知的方式,将抽象无形的愁绪具象化,使愁或有体积、或有数量、或有颜色、或有外形。通过这些诗句的对比分析,学生一方面扩展了知识面,另一方面使联想的范围得以扩大,对诗歌会有更深入理解。更重要的是,这种对比分析可使学生有效地将关涉同一概念的诗句在记忆中聚合在一起,并融会理解,使诗歌品鉴能力进一步快速提升。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诗词教学应尽量以背景故事导入教学,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在学习中从“诗眼”入手,全面把握诗歌情感,以朗读促进理解,让学生从读的过程中领略诗之意境之美。为加深对诗句的理解,还可将表达相同情感主题的诗句集中起来,引导学生对比品味,在对比中获得对诗词的理解升华。
参考文献:
[1]周世鸿.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生活化研究[D].延边大学,2010.
一、整体把握诗歌主要内容
诗歌题目通常都会较直白地透露一些信息,对学习者鉴赏诗歌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比如李白的《送友人》、王实甫的《长亭送别·碧云天》是送别诗;王昌龄的《出塞》属于边塞诗;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属于怀古诗等。上述诗歌的题目中,都较明显地蕴透露了诗歌的主要情感。其中,《送友人》从题目便可容易得知诗歌主要是讲述与友人分别,要表达的是依依不舍之情;《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则通过缅怀古迹,表达自己对历史人物的赞扬等。因此,在鉴赏诗歌时,首先要从题目入手,通过解析诗题,初步把握诗歌的整体情感倾向,为下一步的鉴赏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了解诗人及诗歌写作背景
古语有云“知人论世”,主要是强调作者与作品的关联性,要求读者能够在这种联系中对诗歌进行鉴赏。诗歌是诗人的情感体现,所以诗人的生平、所处背景、思想及创作风格都与其诗歌创作有着紧密联系。学生在鉴赏诗歌前,应先大致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所处历史背景、创作风格等信息,才能准确地把握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因此,在平时的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多了解一些着名诗人、词人的文学流派、生平与思想、创作风格等信息,为诗歌鉴赏打下坚实的基础;建议学生根据流派对诗人进行分类整理,并注意归纳总结;引导学生领会所学的历史知识对诗歌进行鉴赏。
如辛弃疾主张抗金,收复中原,但始终不得重用,故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既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赞扬,又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及壮志未酬的惆怅。李煜是南唐后主,从君主沦为阶下囚,故在《虞美人》中既表达了对往日美好生活的怀念,又表达了词人对故国的思念。杜甫经历了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一生忧国忧民,创作的诗歌主要描写真实的社会面貌,反映人民的疾苦,在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也有所差别。在杜甫晚年,生活颠沛流离,故在《登高》中由自然的秋写到了人生之秋,饱含了人生苦况。诗歌往往是诗人情感宣泄的载体,掌握作者的背景、生平等重要信息,才能真正领悟到作者内心的情感,并产生审美共鸣。
三、找诗眼,准确把握诗歌主题
古人创作诗词讲究“炼字”。因此,在诗词中最传神的字或词,被称为诗眼。它往往是全诗或词的主旨体现,故找准诗眼也是诗歌鉴赏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而言,找诗眼主要有以下几种常用方法:①抓住体现作者强烈情感的字词,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中的“愁”,“怎一个愁字了得”;②抓住描写形象生动及准确的字词,比如“银烛吐清烟”中的“吐”;③词类活用的字或词,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④抓住诗中的巧妙修辞,比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运用拟人手法;⑤抓虚词,比如“亲朋无一字”中的“无”、“只是朱颜改”中的“只”等。
比如,在赏析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时,颈联“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中的“隐”“没”便是诗眼。其中,“隐”主要写高树遮住了明月,“没”主要写银河被淹没在曙光中,主题即为:时光催人离别,它不会为了友人而暂停片刻,表达了与友人难分难舍的情感。
四、注意归纳常见意象,正确理解象征义
物象与情意的组合,即为意象,主要是指诗歌中既包含了人物形象、又包含了所写景物及作者情思的形象。诗歌中的意象多种多样,可以是景或物,可以是人;可单一,也可多个。根据物象不同而有所差异。在进行诗歌鉴赏教学时,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让其对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归纳与总结,比如“月亮”多表达的是思乡、思念之情;“浮云”多指漂泊的游子;“鸿雁”多指思乡之情或羁旅伤感之情;“梅、竹”多指高雅、品节高尚之士;“蝉”比喻高洁等。
一、培养学生对题意的理解能力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高考试题指向明确,要求简明,解答前一定要仔细审题,注意弄清题目中的问题数量,提问方式是并列还是承前追问,问的是诗歌的内容还是诗歌的形式方面的问题。审题时要做到对考查目标的细化分析,明确两方面的含义:1.要明确题目考查的是诗歌的哪个要素,是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还是思想内容与观点态度;2.要审清设问的方式,是直接回答,还是分析阐述式,或是全面赏析式?这样审清题干,可以避免出现漏答或答非所问、思路不清的情况。
二、培养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能力
近年诗歌鉴赏题,多以内涵丰富、文学性强的诗词为命题的首选材料。从作品的形象入手,理解诗歌的丰富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这里所说的 “形象”,在诗论中往往被视为“意象”,由“意象”出发,对作品的思想旨趣的评价,又涉及到诗论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意境。所以鉴赏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就要从意象、意境入手。
什么是意象和意境呢?意象是指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来表现主观情意。具体来说,指诗歌中所描绘的人、景、物,统称为诗歌的形象。而意境则是作家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结合,是情与景的和谐统一。意境的前提是意象,没有意象就没有意境,而韵味无穷的意象才是意境。所以鉴赏古诗词,都是由意象入手,进入深层意境的探究,从而完成对诗歌的审美体验。
三、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疑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文心雕龙》),这里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说的是写作与阅读的丰富想象力。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联想能力十分丰富,许多诗歌的构思就是建立在联想和想象之上的,那么在诗歌鉴赏中如何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呢?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引导。
首先就要引导学生领会诗歌中的“虚境”,而诗歌中的“虚境”包括三方面: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如李白写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仙境;2.逝去之境。这类虚境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如李煜的《虞美人》中“故国”的“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3.设想未来之境。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作者跨越一切去写未来,设想他日与妻子团聚时的欢乐情景,表达作者思归之切。
其次就要引导学生领会类比联想,这是由两种不同事物之中有一些相似之处引发的联想。如笔直的竹子――人的气质;――人的高洁。神似联想,是诗歌解读的关键,在具体诗歌鉴赏中我们要灵活运用。例如李清照的《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梧桐、细雨”道尽了李清照晚年的孤独凄凉。
四、培养学生流畅的表达能力
理解是表达的基础,表达是理解的外化,是一个学生综合能力的最终体现。学生在鉴赏古代诗歌时,不是没有见解和感悟,而是表达不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写了一大段文字,得分率却很低,究其原因就是“胸中无类型,手中无范式”。高考答案要求思路清晰、要点齐全、术语准确。因此让学生能够用规范的语言完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理解是训练的重点和难点。
要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表达能力,首先要教给学生诗歌鉴赏答题的基本模式:
(一)意象类:1.找出并描摹诗歌形象;2.概括形象特点;3.揭示作者情感。
(二)意境类:1.找出诗句的物象;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3.点明景物所营造的特点;4.分析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炼字类: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运用的手法;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四)表达技巧类:1.指明表现手法;2.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3.简要说明表达效果。
(五)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类:1.先解释诗句具体写了什么,具体描述出来;2.抒发了什么感情,暗寓了什么。
这样,学生手中有了范式,就有了清晰的思路,表达就更为准确和全面。
其次,要掌握一些鉴赏术语。鉴赏术语具有概括性,运用这些术语就更准确和规范。常用的鉴赏术语可以概括为:景物形象类: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生机勃勃、富丽堂皇、雄奇优美、瑰丽雄壮、虚幻缥缈等;表达技巧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点面结合、对比、烘托、反衬等;思想类: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寥、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情感类:寂寞、超脱、豪放、婉约、思乡、怀友、题赠;愉悦、欣喜;郁闷、忧愁、;孤独、凄清;悲观、失落、伤感;激昂、奔放;乐观、豁达、激愤;恬淡、闲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