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虞美人赏析

虞美人赏析

时间:2023-05-29 18:18:18

虞美人赏析

第1篇

先看词上片。辛弃疾回忆自己少年时代,风华正茂,“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水调歌头》),虽生长在山东沦陷区,亲见了金人的凶残,亲历了沦陷区人民的苦难。但祖父仕在金朝,心系宋室,不忘家国,常带着他登高望远,指画山河,让他“谛观形式”,寻找机会“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这于少年辛弃疾的心中种下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加之沦陷区人民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更有孔孟之乡所受到的儒家“修齐治平”思想的深刻影响,文武双全的他坚信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坚信中原是可以收复的,坚信金人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愁”为何物,“不识愁滋味”。但为了学着前代诗家抒一点愁情,他只好“上层楼”找“愁”。大概是找一些生命的闲愁和爱情的相思之愁吧。值得关注的是此处连用两次“爱上层楼”,从诗歌的章法上讲起到了“起”和“承”的效果。前一个“爱上层楼”是因为“少年不识愁滋味”,因为无愁,所以“爱上层楼”寻“愁”;后一个“爱上层楼”是因为“上”了“层楼”为了学一点所谓的名士风流而“为赋新词强说愁”。正是风华少年时的无病,故作愁容的造作和憨稚。

再看词的下片。这里笔锋一转,写出了自己“识尽愁滋味”之后的感情变化。多么浓重的“识尽愁滋味”,它几乎囊括了诗人大半生的岁月,21岁时聚集起义军抗金,率众投奔南宋王朝,带领50骑兵北上济南敌营,生擒义军叛将张安国并押送至建康,从此宦游江南,不顾官职低微,一再奏表进言,力主北伐。在湖南创建“飞虎军”,在福建改革理财办法,积极打造铠甲,招募新军;镇江知府任上,又积极备战,遣谍侦查,拟建立江上万人劲旅,真真一个“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满江红》)的热血男儿。

但是南宋朝廷内部主战、主和两种力量争权夺势,此消彼长,主和派忌讳谈兵,主战派不备而战,而辛弃疾作为仕金官员的后代,作为曾经的农民起义军将领的身份深深触犯了当权者的忌讳,所以,朝廷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而只是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被用来解决一些民政问题。政治夹缝中的辛弃疾不断遭受政敌的排挤和打压,在其23岁到68岁的40多年间,他多次被言官弹劾,三度罢职,闲居长达20年之久,如其在《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中自嘲的一般,“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正如清朝赵翼所云,“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满怀报国之志却又报国无门的辛弃疾,看到南宋当局“忍耻事仇”的投降政策下,国土沦丧,生灵涂炭的惨痛现实,满腔悲愤,无处发泄,只好寄托在词作上。这样,就产生了辛弃疾反映广阔社会内容表达深沉爱国情感的大量优秀词作。

如《清平乐》中简单而朴素的村居生活,“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如《青玉案》中深情而执着的牵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如《鹧鸪天》中春入平原带来的盎然生机,“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也有如《鹧鸪天》中对现实生活的貌似超脱,“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如《瑞鹧鸪》中以道佛思想来对自己的安慰,“随缘道理应须会,过分功名莫强求”。

更多的辛词是悲壮,是豪壮,“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如《摸鱼儿》中对朝廷当权小人的警告,“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如《满庭芳》中对故作清高,如群蛙鼓噪般的主和派的讽刺,“袖手高山流水,听群蛙,鼓吹荒池”;如《水调歌头》中对耀武扬威的敌人的蔑视,“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如《水龙吟》中以动态的人物动作写出词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激愤,“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如《永遇乐》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胸怀,“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更有“男儿到死心如铁”(《贺新郎》)的坚贞赤诚;“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的战斗渴望。

而这首构思精巧,手法洗练,篇幅短小而耐人寻味的小令《丑奴儿》就是他被弹劾罢官,闲居带湖时所作。

与上片相同的是,下片也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与上片互为呼应,同时从诗歌的章法上讲明显由“起”而“承”进入“转”而“合”。矛盾往往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情感也常常相反相生。人常说“乐极生悲”“兴尽悲来”,同样的道理,极度的悲伤之后也常常是归于平淡,最大的悲哀,是没有什么话可以讲的,即愁到极点时的无话可说。因此,词人在“识尽愁滋味”后便“欲说还休”, 已经不想再说了。在饱受风雨、历经人世沧桑之后,尝够了愁的滋味,反而不再言愁了,他根本不想讲话了。但其实“休”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不能说。投降派把持朝政,朝廷昏庸黑暗,自己已多次上表请战,知难有作为,再多说也无益,反“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论盗贼札子》),既然不想说也不能说,只好转言天气,“天凉好个秋”。好个“天凉好个秋”!闲淡的表面下,掩盖着多么深沉博大的悲愤啊。读到这里,我们才似乎真正理解了上片“不识愁滋味”的真正涵义。

一百年后的宋元易代之际,诗人蒋捷写了一首与辛弃疾的《丑奴儿》内容风格相近的词作《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与辛弃疾的“少年”“而今”两个人生阶段的对照相似,蒋捷也将“少年”“壮年”“而今”三个不同的人生阶段通过“听雨”这一生活细节贯穿起来,将人生几十年的时间和空间整合,集中而洗练地再现出最深刻的人生体验,以小见大,以少总多,可见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少年歌楼听雨,红烛罗帐,浪漫放纵,陶醉于情爱,无须辨昏晓。这是为下铺垫。壮年客舟听雨,江阔云低,断雁西风,孑孑于行役,感悟于人生。而今僧庐听雨,感慨万千,一生之悲欢离合,尽在雨声里消磨。好诗总是涵画,三节词句如同三个画面,虽极为简单,却包含了丰富的意蕴。其中心理,看似超脱,其实是最深的痛苦,是饱经折磨身乏神疲后的一种无奈,一种“死灰吹不起”(苏轼《寒食帖》)的麻木。

与辛弃疾相似,蒋捷也身逢乱世,历经磨难,饱经沧桑。他是南宋咸淳十年的进士,尚未一展宏图,南宋王朝这座大厦便已轰然倒塌。性格孤傲的蒋捷一心盼望宋王朝重整山河,宋亡之后他隐居太湖竹山,倾慕竹的气节,自号竹山,元多次征召,终不出仕,抱节而终。他一生漂泊,逢改朝换代,尝尽人生况味。《听雨》便是诗人一生的写照:少年的浪漫富贵,中年的孤独飘零,老年的悲苦凄凉,对比中颤动着读者的心灵。与辛弃疾的《丑奴儿》可谓各出机杼异曲同工。两首词均手法洗练,以简驭繁,尺幅千里,明白晓畅,无一丝难理解的字面障碍,一似脱口而出,浑然天成,却又韵味无穷,婉转不尽,均可谓小令中的大手笔。

辛弃疾与蒋捷均处于汉民族生存与发展遭到极大危机的时代,一个是“南共北,正分裂”(辛弃疾《贺新郎》),在金的逼迫下南宋集团偏安一隅;一个是“二十年来,无家种竹”(蒋捷《少年游》)身逢朝代更替,宋室彻底被元取代。他们都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都有着细腻的诗人情怀,两首词所要表达的是人生情感和认识,均已超越了个人体验之藩篱,而至于人类普遍之共识,所以能使不同时代的“后之览者”共同发出会心会意的感叹。

如果只看到二词的相似之处,那么,还不足以理解词人情感的细微之处。比较起辛弃疾来,蒋捷是一个比较平和的诗人,在内心悲凉到极点后便归于近乎麻木,归于“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的淡然,归于老来终于对人生的大彻大悟。他的词主要是抒发个人的辛苦际遇,在吟花赏月中表示对朝代更替前往昔岁月的眷念。或者说,他是用一种冷漠,麻木,用一种“放浪于形骸之外”的颓唐来表示对黑暗现实的蔑视,“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少年游》)。因此,他的词格调低沉哀婉。

辛弃疾则不同,他的政治抱负和期望值很高,有着极强的“济苍生”“安社稷”的儒家用世思想,他耻于言弃,他是撞了南山也不回头的永不言败者,他还“欲说”。所以,他的词忧愤而不失豪壮之气,体现了爱国词人的特点。

参考资料:

[1]《蒋勋说宋词》蒋勋著。

[2]《辛弃疾词赏读》 王明辉 王铭丽 著。

[3]《辛弃疾词新释辑评》 叶嘉莹 主编。

第2篇

关键词:黄源深 成才的"瓶颈" 虞建华 "知"与"用"

中国大学的扩招,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多,看似英语人才有些过剩,实则“小才拥挤,大才难觅”。英语教育已经陷于纯粹的口语、词汇、句法等基本功教学及应付各种等考试,专业知识课,如文学课,只在高年级开,也似乎成了可有可无。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中文水平历来被公众诟病。笔者有幸参加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在宁波举办的中国英语教学方法高级研修班,从中受益匪浅,在这与各位同仁分享。[1]

研修班上,黄源深教授集中探究了英语专业学生成才致命的“瓶颈”: 英语写作基本没有过关;中文掌握不够水准;知识面狭窄,人文素养欠缺;思辨能力薄弱。英语写作基本没有过关表现在:辨不清口笔语文体差别,通篇简单句;语感弱,中文腔重;词汇量小,酷似小学生的写作;只会描述,不会说理。而只会说几句,不会写,充其量可做个导游,相当于一文盲,却难以胜任众多其他工作。中文掌握不够水准一向是外语专业人的恶名,中文水平直接影响对外语的理解、表达和翻译能力。“几年前上海的一次翻译大奖赛,一个新加坡人战胜了几百个有专业英语背景的中国人,拔得头筹,而令人惊讶的是他不是赢在英文水平上,而是在中文表达上”(前言)。知识面狭窄,人文素养欠缺同样直接影响外语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翻译能力。外语学生和老师在学和教中,多只见语言的字词句,忽略语言传递的信息和存在的文化。思辨能力薄弱体现在:写文章长于描述,短于立论,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缺乏观点、分析和论述;听讲座提不出问题,更难有论点的交锋;讨论会甘当听众,无法贡献自己的见解;头脑空空,没有想法。结果是,“走上社会后,善于复现相关语境,却难以贡献独特见解,缺乏创造力。他们也许能适应模仿性工作,亦步亦趋跟从别人,却无法独当一面,闯出一片天地来。”[2]

有鉴于此,黄教授做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尝试”,精挑细选编写了一部针对性很强的《英汉散文比较欣赏》,不失为一种局部性补救尝试,以期提高英文写作水平,提高中文水平,提高思辨能力,扩大知识面,提高人文素养。之所以说是“前所未有”,是因为“已有的英语散文教材都是基于一国一语编写的,唯《比较赏析》打破了这一传统,把两种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时代的名篇佳作按照其“契合”之处予以匹配并进行比较赏析。”(秦秀白,2012:105)针对性强是指黄教授身为教师多年,洞悉英语专业学生的长处和短处,毕业生的成功和问题所在,有鉴于学生成才的“瓶颈”,独辟蹊径,精选历代英汉名家各20篇,以散文的形式和内涵的相似行成对成单元。秦秀白教授认为每单元的英汉散文具有至少两个契合点:“题材相同或相近”和“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手法相近”。内容“涵盖了政治、军事、教育、艺术等重大题材,也包括洞察世情、感悟人生、咏物明志、追求理想、修身养性的抒情随笔” (2012:106)。《比较赏析》的另特色是编者在选用的英文文本和汉语文本上都标出了重点段落,要求学生细读或背诵。这些英文散文都是正式文体,可让学生辨明口笔语文体,学会使用地道的标准的简明的句式,及篇章写作的逻辑性和说理,减少中文腔。而相对应的中文散文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中文水平和对英文的透彻理解,也有益于学生的中英互译水平的提高。中英散文对比学习,也因其题材多样和内容的深刻,可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比较欣赏》是“一种局部性补救”,是指这本书对突破英语专业学生成才“瓶颈”的一个突破性的开端。要克服英语专业学生的弱点,决非一部教材、一朝一夕所能为,需要全方位长时期治理,但只要我们下定决心,不怠不惰,坚持不懈,才能逐步打破“英语专业人的恶名”的魔咒。[3]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虞建华教授在探讨高等院校文学课的“知”和“用”时,提出了三对相对的命题:无用和有用,工具学科和人文学科,学以致用和学以致知。目前的英语文学课教学所遭遇的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用型的大学毕业生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外国文学遭到冷遇,受到轻视,甚至忽视,大学生对外国文学的喜爱近年来已经几乎降到了冰点。”(刘波、罗承宁,2003:86)“英语”专业,各高校对其定位不同,态度不同:多数将它当作“应用专业”,以语言技能训练为主要手段,以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少数将它当作“人文专业”,以人文内涵为主要内容,培养国际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科定位的模糊性,带来了实施教学方面的混乱。以语言应用为目标的专才教育成为主导,学生通适性能力的培养、文化视野的开拓、健康人格的塑造和人文精神的陶冶遭到忽视,毕业生总体上呈现“小才拥挤,大才难觅”的状况。[4]

英语文学课的有用性,回归人文学科,当学以致知是有充分理据的。老清华、北大和解放前的西南联大英文系除去专门把文学当专业学习外,在语言习得方面也以大量的文学阅读为主,然后配以写作训练。在国际上,外语本身从来算不上大学的一个学科,外文系设置的专业和学科决不是听、说、读、写的技巧训练,它们的外文系就如同中文系在中国,而是英美和西方文学、文化和语言学等。抗战时期教学条件极差但人才辈出的西南联大的英文系,语言能力课(相当于现在的精读、泛读、听力、写作等课程)只占年总学分的不到16%,英语语言水平的提高,是通过诸如散文、英诗、西洋戏剧等其他课程来实现的(刘意青,2010:1-2)。“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大学校园里曾出现过人人都在读外国文学名著、人人都在讨论外国作家、场场外国文学讲座都座无虚席的盛况。”(刘波、罗承宁,2003:86)。目前国内一些重点院校,比如北京大学英文系,已从一年级就开设出英语文学、语言学、文化和文学理论等各种课程,并把这些课程与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语言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刘意青,2010:1-2)。黄源深教授建议大幅度调整课程结构,语言技能课应控制在25%以下,文化知识课,包括语言学、文学、欧美文化等,比例应占60%左右,知识可用英语授课。英语专业应该回归到人文学科本位,其意义在于,“学生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创造过程,逐步养成敏锐的感受能力,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这种把丰富的感性经验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的感受、分析、表达能力,将使学生受益无穷(王守仁,2002:11)”。虞教授以一段生动形象的视频来展示文学语言的魅力。一个乞丐手身边放着一块牌子,写着:I’M BLIND. PLEASE HELP ME,但人来人往,施舍的寥寥无几。后来,一个女青年把牌子翻面,重新写上:IT’S A BEAUTIFUL DAY AND I CAN’T SEE IT,结果,很多行人开始不断地施舍。这两句话,意义上没有太大差别,但深层次上,却有天壤之别。前者是事实陈述,直接请求,以乞丐为中心,而后者是诗一般语言,个人叙事,事实的陌生化,以行人为中心,叙事空白得以填补,乞丐的目的不是直接请求而是暗含其中等。虞教授还提到,曾被一名外籍教授请求回答一道“选择题”:“Professor Yu, which would you prefer: a student who can only stutter out his ideas or one who speaks fluent English but has nothing to say?”这一问题,不得不令人反思目前高校英语专业教育存在的弊端。[5]

鉴于文学课对于英语专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虞教授借鉴了以往英语短篇小说编写的经验,特编写了《英语短篇小说教程》,以期“知”和“用”的紧密结合。虞教授的选材的依据是,语言浅显易懂,又是名家大家作品;一定要短,在短时间内能读完;蚕食空间,让学生发散想象空间;脱离文学史,使短篇小说自成体系。名作的浅显和短可让学生不会花太多时间就可以读懂,参与讨论,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避免学生无时间阅读,老师自我陶醉地对文本赏析,老师热,学生冷。脱离文学史,可避免老师和学生花太多的时间去了解文学史,没时间研读、分析、赏析文本,本末倒置。虞教授编写此教材是期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可以最直接、最形象、最生动地了解英语民族诸方面的文化因素”,学生“不仅要有熟练的外语运用技能,更需要提高人文造诣,对语言对象国家要有更深的文化浸润,对其历史渊源、、思维方式、习俗礼仪等诸多方面要有更透彻、更细致、更广博的了解,以获得更多异域文化的体验,提升进行深层次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根本上讲,文学中涵容的人文精神,要比文学文本反映的语言知识更加重要,因为编码于文学作品中的精神文化方面的东西,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底蕴,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6]

终上所述,两位教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探究了因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功利性教育的影响,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教育偏离了人文学科的正常轨道,导致了学生成为大才的“瓶颈”和文学学习“知”的缺失。两位教授有针对性地编写了《英汉散文比较赏析》和《英语短篇小说教程》,无疑会对目前的英语专业教育改革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7]

参考文献

[1] 黄源深,徐凯,周小进.英汉散文比较赏析 (A Comparative Approach to English and Chinese Essays) [Z].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刘波,罗承宁.高校外语专业外国文学教学的困境与对策.华南理工大学学报[J].2003 (2).

[3] 刘意青.序[A].方岩.英语短篇小说选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 秦秀白.在散文鉴赏中感悟中西文化的契合与碰撞――《英汉散文比较赏析》评介.中国外语[J].2012(3).

[5] 王守仁.应该终结“文学史+选读”模式.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J].2002(2).

第3篇

【关键词】 诗歌;教学;效度

【中图分类号】G6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在教材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大,提高诗歌教学的效度就成了教学不得不探讨的问题。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才能提高诗歌教学的效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扎实语言基础,在“读”中感悟,提高教学效度

诗歌偏重于抒情言志,它的语言凝练、优美,感情丰富,哲理深刻,所以教学诗歌只有不厌其烦地坚持朗诵和背诵,才能准确理解、评价诗歌,接受诗歌的熏陶与感染,与诗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达到提高文学素养的目的,古代圣贤说:“观书必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可见“读”是鉴赏感悟的前提。

那么,怎样处理好一个“读”字,激发起学生诵读诗歌的兴趣?

首先要做到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诗歌是融音韵美、意境美、思想美于一炉的文学,教学中要先初读感知,扫清文字障碍,再读准节奏,读出韵味,增强语言文字的感染力。如教《离骚》第一遍要让学生读准字音,扫清文字障碍,第二遍读准节奏,一般是三四节拍,语气助词“兮”字,应拉长语气,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美政”的爱国情感。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在读的过程中,形成语感,感受作者的情感。

其次要根据不同的感情基调读出不同的韵味。诗歌的题材不同、作者的创作经历不同,抒发的思想情感必然不同,所以要准确理解诗歌的含义,就要根据不同的感情基调读出不同的韵味。这就要求教师认真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进行正确的朗读,激活学生的思维情感,读出诗歌的韵味。如读《归园田居》要读得恬淡悠远,读《卫风・氓》,要读出抑扬顿挫的节奏,这样既能激发起学生诵读的兴趣,又能准确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进入审美愉悦的良好境界,课堂效度也就提高了。

再次是创设情境,营造气氛朗读,引导学生感悟“美”的深蕴。诗歌教学的导入和朗读环节中恰到好处地利用优美的音乐,营造气氛朗读,往往能找到开启学生想象之门的触发点,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和无限的遐思。如在教学《虞美人》中,朗读时用低沉凄婉的《二泉映月》作为背景音乐,一方面能较快地让学生把握《虞美人》低沉凄迷的感情基调,另一方面又能引发学生想象一个亡国之君对故国的深切思念和无限愁恨。此外,教学白居易的《琵琶行》可以播放琵琶名曲《塞上曲》,使学生通过想象把音乐和文字连通起来,从而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度。

二、引导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诗歌的语言极其凝练、简洁,只有引导学生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把诗句还原成画面,把作者没有直接描述的内容补充完整,才能领会其中蕴涵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根据诗歌的描述,在脑中构建完美的图画,然后把它用图画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就能刺激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高教学的效度。如教《雨霖霖》时,引导学生想象“杨柳岸,晓风残月”的送别场景,然后让学生用粉笔画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通过想象和动手的活动,学生加深了对词中凄清离别主题的理解。教师也可以把与诗歌意境相同的画作挂出来,让学生在画与诗歌的对比鉴赏中,提高鉴赏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度。

三、借鉴前人的诗歌评论,引导学生深入品味,收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代诗歌的评论是民族审美观的体现,是我国历代文人心血的结晶。前人对诗歌的评论因视角不同而做出不同的评论,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灵活地引入前人的诗歌评论来引导学生鉴赏诗歌,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积极思考,提高诗歌的教学效度。如教姜夔《扬州慢》时,可引用陈廷焯的评论,他说:“写兵燹后情景逼真。‘犹厌言兵’四字,包括无限伤乱语,他人累千百言,亦无此韵味。”(《白雨斋词话》)由此设计问题:有人认为“犹厌言兵”四字带有浓厚的感彩。请结合全词的写景句子作出分析。这样的问题既带动了对全篇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也加深了对主题――“黍离之悲”的理解。总之,通过把诗歌评论引入教学,既贴近高考,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探求欲望,提高诗歌鉴赏的基本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通过诗歌创作体验,提升诗歌教学的效度

“学”是为了“用”,“用”又能促进“学”。因此适当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培养他们对诗词文学的热爱,也能促进学生学习诗歌,提高诗歌课堂教学的效度,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首先是引导学生仿写,“依葫芦画瓢”。在教学中鼓励创作,让学生在创作中体验诗词格律,加强对平仄对仗、押韵、新旧四声、忌犯孤平的基本要求的理解,促进学生学习锤炼语言、推敲表达技巧、品味诗歌意象背后的深沉意蕴。如在教完《蜀相》后,经过启发引导,一个学生写了《打工儿女》诗:“进城打工何处寻,城市高楼柏森森。街上行人自忙碌,工地机器轰鸣声。年年外出谋生计,时时牵挂父母心。学业未成怕变坏,长使两老泪满襟。”该诗的构思和表达体现了学生一定的仿写能力,也写出了“留守”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观察和思考。另一个学生在学完《虞美人》后,也填了一首词《虞美人・考后》:“人生考试何时了,感叹知多少?人生夙愿只初偿,何不打开窗门迎朝阳。雄心壮志应犹在,只是心情改,若问明日何以对,自是一点灯影向书山。”把考试失败和自强不息的情怀展露无余。

其次是改写诗歌,如将《氓》改写成短篇小说或续写女主人公以后的生活。将《孔雀东南飞》改写成话剧并进行表演,增添学习诗歌的兴趣。还可以尝试写诗歌赏析,鼓励学生写出对诗歌的认识、感悟、鉴赏、评价,这些教学方法都能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五、由此及彼,重视鉴赏方法的迁移训练,在迁移训练中提高教学效度

诗歌鉴赏能力是否提高,重要的是看学生能否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自觉地进行课外诗歌鉴赏活动,这是诗歌教学的终极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效度的重要准则。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进行系统的、有目的的迁移训练。如:同作者作品的迁移、不同作者同题材作品的迁移、相同主题作品的迁移等。学生通过同类比较鉴赏的迁移训练,逐渐培养起学生独立鉴赏诗歌的能力,课堂教学效度也就提高了。

总之,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板块,要想诗歌教学取得成功,就应该提高诗歌教学的效度,让学生获得文学知识和能力的提升,从而能够准确地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情感,体会诗歌的意境。

参考文献

1、《白雨斋词话》作者:陈廷焯.

第4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对古诗歌鉴赏的要求是:欣赏诗歌,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诗歌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有益启示;对诗歌的思维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因此,我们在平时诗歌鉴赏中就应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引导学生对具体作品进行分析鉴赏。那么,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引导学生去鉴赏诗歌呢?在实践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通过标题获取有关信息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些诗歌题目就交待了很多的信息。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题目就交待了游玩的地点和游玩的季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题目就交待了这首诗的内容(送别)、时间、对象;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题目就点出了这首曲感情基调……抓住这些信息,能帮助我们理解诗词。

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了解作者,包括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创作道路、艺术风格等;了解写作背景,包括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及同时代其他作者的同类作品等。会知人论世,才有可能读懂读透具体作品。

下面我们来鉴赏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作者李煜,是南唐最末的一个皇帝,史称李后主,975年,南唐被北宋灭亡,李煜肉袒出降,被押送到汴京,封“违命侯”,过着“北中日夕,只以泪水洗面”的日子。一个掌握生杀予夺的一国之主,忽而变为任人宰割的阶下之囚,景况一落千丈,他的悲痛愁恨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因而,李煜后期词大多抒发亡国的深悲巨痛,风格沉郁。在《虞美人》这首词中那一缕春风,那朗朗明月,那月光下的故土,勾起了身为囚虏的词人的几多幽怨。昔日的繁华和欢乐,只衬出眼前的屈辱和孤单。国破家亡,人事沧桑,怎堪回首?此时此刻,悲愤和愁苦油然而生,春花、秋月、小楼、故国、雕栏、红颜等物景迭现眼底,汇成无尽的愁恨,化作滚滚东流的一江春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声声凄苦,都从血泪中迸出,使人不忍读、不忍听,正所谓“以血书者也”。结合作者人生经历和写作背景,我们体会到了词人内心涌动的亡国后的深哀巨痛。

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对于鉴赏诗词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初中诗词鉴赏大都选名家作品,这些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也有与众不同的作品风格。知其人,晓其风格,对其作品的理解也就容易多了。

三、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

鉴赏古诗词中的形象,重要的是要捕捉并理解诗歌中的意象。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情感的流露。意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承载着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其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共同构成了富于美感的形象。我们理解诗歌形象,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捕捉“意”、“象”的能力是诗歌鉴赏中居于核心地位的艺术感受能力。

第5篇

[关键词] 虞美人;李煜;愁;人文内涵

作为一名教师,每一堂课都应当精心设计。尤其是《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样的精品诗词,更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之一,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教师应当明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要素,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引导学生学习诗词知识,感受人文内涵。

一、明确教学要素

1.教学目标。对于南唐后主李煜的这首词,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才能教学有序。这首词有三层目标:

一是知识目标,了解词的创作背景,背诵全词。

二是能力目标,学会分析诗词中“虚实结合”“化虚为实”等基本技巧。

三是情感目标,了解词人亡国后的深哀巨痛,领会词作感动人心乃至传颂至今的深刻原因。

2.教学重点。学会分析诗词中“虚实结合”“化虚为实”等基本写作技巧。

3.教学难点。通过探讨词中人生之有限与宇宙之无穷的几组对比,从而挖掘蕴含于词作之中深广的人文情怀。

4.课时安排。教师要提高效率,教学以一课时结束为佳。

这首小令篇幅短小,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学生多读几遍即能成诵。但这首词内涵十分丰富,需要细细领会。教师可以借用PPT,拟采用故事串联法,在了解作者的人生际遇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文本技巧、思想感情等来启发学生与词作的共鸣。

二、规范教学过程

1.巧导入。导入是课堂的开始,好的导入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可以将李煜的《菩萨蛮》用PPT显示在电子屏幕上:“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i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并请学生们齐声朗读。然后用疑问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词的作者是谁?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虞美人》的作者,据说写的是词作者与他美丽的恋人幽会的情景。他有一个很特殊的身份――皇帝,他是南唐后主,一位亡国之君。一个历史上的名人――赵匡胤灭了他的国,俘虏了他。请大家将今天要学习的《虞美人》朗读一遍,同时思考这两首词中哪一首是在被俘前写下,哪一首是在被俘后写下。”

学生很快就能得出《虞美人》写于被俘后,《菩萨蛮》写于被俘前。《菩萨蛮》写乐事,是恋人之间的幽会;《虞美人》发哀情,词中出现一个感情十分强烈的词:愁。教师可以接上一句:“一个诗酒风流的皇帝沦落成阶下囚怎能不愁?”引导学生对词的文本和作者进一步审视。

2.识作者。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词人李煜虽为皇帝,但没有把心思放在治理国政上,反倒在书法、音律、绘画上有造诣。人们说他“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课件显示),最终走上亡国的命运。被宋太祖俘虏后,他每日锦衣玉食,却失去了人身自由。用一句话来形容他的命运极为贴切:做个才人真绝世,可怜薄命做君王(课件显示)。请学生认真思考词人从皇帝到阶下囚的身份变化之间失去了什么。

作为一个从小锦衣玉食的皇子,他享尽了人间的欢乐。他在政治上毫无作为,是人民的血汗筑起了他衣食无虞、纸醉金迷的生活。一朝被俘,学生能够想到他失去的是无忧虑的物质生活。

其次他还失去的身为皇帝的自由,这一点是学生在物质基础上就能思考得出的。被软禁后的待遇优渥,依然锦衣玉食,但是李煜仍然每日以泪洗面,他思念故国家园,思念家园死去的亲人,思念常年居住的宫殿,思念陪从自己长大的仆人宫娥,更思念从前荣宠尊优、自由无忧虑的时光;感叹岁月无情,欢乐如流水,命运不济已白头。

教师可以结合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层次理论来为学生分析:人的需要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李煜沦为俘虏后得到保证的仅仅是生理需求,其余所有正常需求都被抹杀,对这样的境遇一个普通人都难忍受,更何况是一个养尊处优的皇帝?这样,学生就能更为直观地感受到词人心中的苦、笔下的愁。

三、深刻解读文本

对于文本的解读,必须以问题为导向,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而对于问题的设计,需要教师找准词的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设问。这首词的意象优美、情感细腻,最显目的就是三处对比,因此教师可以这样设问:

问题一:这篇词作中出现了哪些触发词人哀思的事物?这些事物又有何特点?

答案是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月明、雕栏,这些都是十分美好的景物,而在诗词当中,这些又是具有美感的物象。从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上看,这些事物都能带给人一个好心情。(教师板书:春花秋月、小楼东风、雕栏玉砌)

问题二:既然景物如此之美,为什么作者的忧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显然这些景物虽然很美,但是词人此时怀念故国,饱尝颠离之苦,他没有心情欣赏这些美景。

问题三:哪些文词体现词人对美景的厌烦之情?

作者不断问春花秋月“何时了”,何时结束,何时到头;感叹东风“又”吹拂昨夜的小楼;雕栏玉砌仍旧矗立,“只是”“我”已经老了。这些反问语气和副词的运用全都体现词人不堪其忧的心境。由此也顺便拎出另一组事物:往事、故国、朱颜。(板书:往事、故国、朱颜)

这三组对比事物,各自的特点说直白一点,便是春花秋月之难了对往事之已逝,小楼风月之恒定对故国之无常,雕栏玉砌的物是对朱颜之人非,这种对比反映了词人心境的变化,对比双方间的落差也更能引起学生心中情感的理解和共鸣。

四、重点品读名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句是全词情感的迸发处,也是词人技巧运用的巅峰处。本词是名篇,尾句更是千古绝唱。很多同学以前听过或看过,会觉得写得好,但遗憾的是不能把心里的看法准确表达出来。这句话很显然运用了常见的修辞:比喻。比喻通常把难以借助感官感受的事物具体地表现出来,这是化虚为实。“愁”属玄虚,“一江春水”为实在。(板书:比喻,化虚为实)“一江春水”这一喻体极言愁之长,愁之连绵不绝、无穷无尽,一唱而三叹,读来令人沉痛、感伤。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在初三学过的李煜另一首词《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让他们背诵末句,并讨论两句话的相似和不同。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末句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二者都用了化实为虚的手法,但是“一江春水”极言了愁的长度,而“剪不断,理还乱”则写出了愁的韧度。

这些愁显然有一个相似点:都把人个体的、私有的、短暂的、有限的情感,比喻为永恒的、不变的自然事物。《虞美人》三组对比中,人事的有限与宇宙的永恒冲突得剧烈,词作者只能把愁情寄托于春水。这种个体对无限宇宙的超越的潜在企图,正道出了人类悲愁之下的心境。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了这些以后,就可以请学生背诵此诗,以加深记忆。

五、精心设计作业

第6篇

关键词:比较法 思想感情 表达技巧

诗歌所特有的含蓄和意境,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审美享受,同时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几首诗词联合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赏读,能让学生沉浸其中,从而使他们的想象力、理解力和感悟力得到多重解放,知识面亦能得到瞬间扩展。长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感悟,无疑是帮助学生积累生活体验的良方。

笔者在教授苏教版必修四“词别是一家”这一板块四首词时,运用了比较教学法,使此板块教学内容一目了然,且被学生接受和掌握,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使“教”与“学”有效地统一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教授《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和《声声慢》时,为了能把握词的思想特征,领略文章的艺术特色,笔者着重抓住思想感情、表达技巧的比较。

一、思想感情的比较

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由于作家思想素质、文化修养的不同,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是有同有异的。在进行比较教学前,我精心设计预习内容,并用一课时详细指导学生感悟各首词的情感。

四首词都晃动着孤独的身影,充满了愁思。《虞美人》抒发的是亡国之痛,表现了亡国之君的故国之念。他念念不忘过去的美好生活,念念不忘东风是故国吹来的,春水又向故乡流去。《蝶恋花》中写愁,兰花泣,帷幕也感到寒冷,燕子耐不住寒冷远飞去,这些景象撩拨着人的离情别绪,令人无可奈何,从而抒发了失恋之苦。但词里未直抒胸臆的情感还有:人在伤心流泪,是主人公在体验着孤独、寒冷和寂寞的情绪。“燕子双飞”、“独上高楼”、“明月无情”其实又反衬主人公的有情但孤独无依。《雨霖铃》抒发的是离别之伤。词中上片实写依依不舍的分别场景,同时又虚写到楚地所见之景,下片想象别后的羁旅生活,既写出了离别的背景、过程、场面,又写出了离别时和离别后的凄切、怀念、苦闷的情感,词中淋漓尽致地抒发了离别之伤。《声声慢》抒发了嫠妇之悲。这首词是李清照身经国破、家亡、夫死、遇人不淑等不幸遭遇,以及颠沛流离孤独无告的生活的反映。本词以残秋的景色为衬托,集中抒写了词人晚年极度的孤苦哀愁。层层铺写,呜咽满纸。

如果分析到此为止,那只不过是把四首词的思想情感的共性罗列出来,并未涉及作家本人及作品的深层内涵,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远没有达到教学目标。因此我继续引导,从分析四首词都产生“愁绪”这一共性的原因入手。将产生“愁绪”的原因找出来,再比较四首词的思想情感,其实又可以从同中辨析出异来。

联系作家的人生经历,得知这种共性是作家本人所处的时代、所在的民族、所经历的遭遇赋予的。李煜因自己沉于声色犬马的生活不事朝政而被俘虏,从至高无上的帝王沦为阶下囚,他的生活、尊严、自由、生存的安全感完全改变,这种痛彻心肺的人生之苦让他在《虞美人》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词中对往事的回忆引出了现在的愁苦,前虚后实。春花秋月与往事对比,小楼东风与故国明月对比,雕阑玉砌与已改的朱颜对比表达的都是物是人非的思国之痛。

靖康之变,彻底改变了李清照的命运。如果这首词抒发的仅仅是个人私情,就有失偏颇了,因为,读诗一定要“知人论世”。靖康之变,国破家亡的巨变和遭遇,给李清照的心灵留下了永远无法治愈的创伤,也铸成了她后期词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伤感离乱、哀婉凄绝的心境和情调。其实,李清照就是那灾难性时代的牺牲品,她的悲剧间接地体现了时代的悲剧,她抒的情,写的恨,虽然只是时代悲剧的余绪,但有一定的时代色彩和社会基础。所以,李清照在这首词中言愁唱恨,也是对乱世的揭露和控诉。

柳永才华满腹,最初胸怀大志,后屡试不第,一生落魄,已近半百才考上进士,可是仕途坎坷并未得到重用,只做一个小小的屯田员外郎,为此在赴任时那种羁旅行役之情,沦落漂泊之感,与情人惜别之痛,仕途失意的压抑交织在一起,写出 《雨霖铃》。晏殊在政治上志得意满,他的词是消遣之作。《蝶恋花》渲染离别之情,诉失恋之苦。

四首词抒发的都是愁,但这些愁又同中有异,学生在充分的比较和反思的基础上找到了形成共性的原因,不仅对主题有了更透彻的理解,而且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家本人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学生也从比较中悟出了比较法能让自己更清晰地理解文本。

二、表达技巧的比较

诗词中运用的表达技巧的艺术效果各有千秋,但作者在选择表达技巧上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再三斟酌。所以笔者在教学时,抓住这一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古典诗词中普遍运用的艺术手法,在这四首词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虞美人》中选取了典型的景物如“春花秋月”、“小楼昨夜又东风”、“雕阑玉砌”等以乐景反衬物是人非的亡国之痛。《蝶恋花》中首句景物描写都染上了主人公的主观色彩,“燕子双飞去”、“明月穿朱户”反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孑凄清。《雨霖铃》首句中“寒蝉”点出深秋,显出凄清,渲染气氛;“雨”指明天气,暗合下文送别之“泪”;“长亭”是送别之地,从来就是“天下伤心处”。这些景物处处含情,物我双合,情景交融。《声声慢》中,用细雨敲打梧桐的响声来渲染凄凉的气氛。梧桐此时带有一丝秋的凉意和浓浓的相思之情,秋意愁绪。而黄昏冷雨绵绵不断地敲打,更让人觉出愁思难断。词人将满腔愁绪融入梧桐冷雨中,情景交融、物我合一,让我们很难分辨这点点滴滴的冷雨到底是敲打在梧桐上,还是敲打在词人那破碎的心上。经过比较四首词中所用的意象都在“情”的贯穿下,构成了和谐完整的意境,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文学作品中的白描手法是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虞美人》中李煜不依靠外在的描摹来烘托气氛,而是以自己的心境去观照事物、想象事物,使一切都笼罩在他的故国之思中。作者抓住客观景物最富特色之处,如“雕阑玉砌”已经“朱颜改”了,从而营造了特有的艺术氛围。《声声慢》中,作者直抒胸臆,感情直率细腻。开篇即用十四个叠字,设置了愁惨而凄厉的氛围。“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对难挨时刻的心情刻画。这些都是白描手法,秉笔直书,情真意切,如见肺腑。

虚实结合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虚实结合是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丰富诗词的意象,开拓诗词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虞美人》中的“故国”、“雕阑玉砌”等都是具体所指;“春花”、“秋月”、“东风”等属于虚写,并且“春花秋月”、“东风”在词中已经被感情化了,作者把虚实结合起来,使愁跃然纸上。《雨霖铃》一词上片中前半部分写的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下片是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赋体铺陈的手法是柳永率先带入词中的。他按时空的自然状态用铺叙的方法,营造氛围,抒写心绪。《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用铺叙之法,构建不同层面:水面飘移不定的行舟,岸边随风拂动的柳丝,空中凄寒如水的秋风,天上暗淡无光的残月。营造了一幅凄清淡净的画面,借以传达作者身不由己、飘转四方的羁旅愁思。《声声慢》也以铺陈之法来言伤说愁。词人从感觉、知觉、视觉、听觉上,共写了六层伤愁的情境,忽寒忽暖的天气,浸透凉意的霜风,空中掠过的大雁,满地怒放的黄花,窗外飘飞的细雨,黄昏时分的梧桐,所有这一切,无一不是生愁、助愁、催愁的,外界的客观景物完全为内在的主观情感服务,可谓因情设景,景随情迁,从而成功地营造了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有我之境”。

经过比较学生对借景抒情、白描、虚实结合、铺陈的艺术手法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教学目标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这几种手法,它还要求从四首词中继续挖掘和鉴赏其他常见的艺术手法。

《虞美人》可谓比喻含泪,对比生情。以水喻愁,显示出愁思如春水恣肆,一泻千里,又如春水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比喻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了出来,并赋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具象,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了。“春花秋月”和往事(锦衣玉食、尊严、生存的安全感等)对比,雕阑玉砌与已改的朱颜对比等,在对比中比出了物是人非,比出了浓郁的思国之痛。

《蝶恋花》中比较突出地运用了反衬烘托及拟人手法。“燕子双飞去”、“明月穿朱户”以乐景写悲情,以燕子双飞、明月无情反衬主人公的孤独及有情。词中首句用拟人手法以悲景写愁绪,将古代文人那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因怀念远人而产生的惆怅灌注进这些已获得生命的景物中。

点染烘托是绘画手法,诗歌中“点”即点明情感的内涵,是总说;“染”是用景物来渲染烘托所点明的情感,是分说。《雨霖铃》中“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先点明离别之情“念去去”,再用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空阔的景物来烘托,衬出远别的离情。“多情自古伤离别”先“点”出离别之苦自古如此,紧接着用“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来渲染自己的离别之苦超越了古今所有人。

中国古典诗词中表达技巧很多,这四首词中也运用了多种手法,我根据教学目标抓住了最常见、最典型的手法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更清晰更系统地理解这些艺术手法。从中,学生也明白了:勤于比较,读书就能读得主动,读得灵活,读出真谛。

运用比较法,使学生更直观、清晰地理解了四首词的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也让学生知道了巧用比较法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增强了学习语文的信心。

比较教学,就是将“此”和“彼”互为参照,互相作比,从而发现它们的“同 ”或“异”,以及“何同”或“何异”来,进而获得比其他教学方法求取的知识在范围上更宽广、在程度上更深刻的效果。运用比较法教学,既避免了孤立片面地学习语文,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既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也使语文的“教”与“学”跨越鸿沟成为一个整体。■

参考文献:

1.语文(必修四)教学参考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11月.

第7篇

【教学片断】

师:作者张志和不仅是诗人,也是一位画家,因此他笔下词中有情,词中有景,你从这首词中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词中的美景。

师:你真是个懂得欣赏的人,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能用你的语言描述一下吗?

生:青翠色的西塞山,白色的鹭鸶自由地展翅高飞。

生:粉红的桃花,有些是含羞的花骨朵,有的已经张开两三片花瓣,还有的全开放了,就像一张张笑红的脸。枝条上还有吐绿的新芽,星星点点,充满生机。

生:清清的小河,小河中大而肥美的鳜鱼在嬉戏,不时激起白色的浪花。

……

师:这里景色真是美丽如画呀,怎能不令人陶醉?谁再来读一读?让我们感受一下这美丽的景色。(相机板书:美丽如画 景)

【让学生在想象中理解词句,通过想像,读出词中所描绘的景色的自然之美、和谐之美。丰富的想象又可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通过诵读把自己想象到的画面重新展现出来,学生读起来就更有韵味了。】

师:你们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一定还有一颗会感受的心,你从词中还读出了什么呢?

生:读出了渔翁轻松愉快的心情。

师:是呀,在一个人的眼睛中景色的美丽一定和心情有关,此时渔翁的心情是轻松愉快的(板书:轻松愉快 心)。你听,作者一边垂钓一边还吟唱着歌呢――再次播放渔歌子的歌曲录像,感受作者愉悦的心情。

(学生练习吟唱,体会作者心情。)

师:此情此景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怎样的人?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悠闲自在的人。

生:一个向往自由的人。

生:一个热爱自然的人。

师:能在这样美丽的环境中垂钓,是多么悠闲自在呀(板书:悠闲自在 人)!所以作者才高唱――(引读: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请同学们再次图文结合,用心地读读全诗。想像一下,刮着风,下着小雨,是谁不须归呢?他为什么不须归?

生:这里景色优美,鱼儿肥美,渔翁一心想钓鱼而忘了回家。

生:渔翁戴着青箬笠,披着绿蓑衣,这一点和风、细雨根本不会影响到他钓鱼,欣赏着美景,在雨中垂钓更有一番情趣,他不愿回家回家。

生:诗人喜欢西塞山前的美景,看到白鹭高飞,桃花盛开,碧波荡漾,渔翁垂钓,这美丽如画的景色令作者陶醉了而忘了回家。

生:诗人借渔翁来表现自己对自由悠闲生活的向往,他是留连忘返啊!

【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教学案例中,我着力在师生对话中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引导他们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学生不仅体会了“不须归”所蕴涵的作者对恬适自由生活的留恋之情,品味到了文人墨客高雅情趣,更是感悟了这种古典文学体裁的语言魅力。】

师:在这如画的世界里,一个人在斜风细雨中的垂钓,没有人打扰,可真是悠闲自在啊!读词读到这里,大家一定想知道作者张志和是个怎样的人。

教师出示张志和的介绍。(略)

师:了解了这些情况以后,你们觉得“斜风细雨不须归”这个“归”字还仅仅是回家么?

生:不仅仅是回家,而是作者不想再回官场。

生:作者希望过悠闲自在的隐居生活,而不愿再回到复杂的尘世生活中。

生:作者热爱自然,希望自己悠然徜徉于山水之间,而不愿再回官场的尔虞我诈中。

师:此时,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词,大家一定能读出不同的味道来。(配乐朗读)

【孟子曾提出“知人论世”,他认为要理解作品,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这才能与作者对话,才能体会出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了解词人生平事迹,来解读词人的思想、情感和人生体验,也就是和词人的间接对话,和作者达成了心灵沟通,取得了情感共鸣。学生全面深刻地体会了诗词的意境,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教学充满灵性与智慧。】

【教学感受】

一、以美育美。古诗词的学习应充满一种诗情画意的美,学生徜徉在古诗词的王国中,课堂应当别具一番情趣。本课教学中我通过品读、想像,用“再现美的画面”“音乐渲染”等美的手段,呈现美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词中所描绘的景色的自然之美、和谐之美。学生被美的经典诗词所吸引,感受古典文化的魅力,对学生鉴赏美、追求美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8篇

一、以“地方资源”为主线的“主题性”美术课程开发初探

《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美术教育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教材编写要有开放性和弹性,鼓励教师积极、大胆地开发地方课程资源”。而地方文化是蕴涵着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信息的人类学样本,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给儿童美术教育提供了取之不绝的借鉴,为审美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为传统美术教育变革和创新带来新的源泉与契机。

在课程开发与利用中,我主要通过“主题性” 探究式综合美术教学活动,以地方文化作为课程资源的主要背景,结合多元文化、大众文化、流行视觉文化,开发了三个层面的资源(附图):

第一个层面是以民居、古建筑、生产工具为主体的传统人文自然景观,如民居、庙宇、桥梁、渔船等。

第二个层面是民间艺术家和普通百姓创造的具有乡土特色的美术形式,如窗雕、中堂画、青花瓷、家具等。

第三个层面是隐含在生活中的点滴乡土美术因子,如童谣、民间故事、劳动号子(开船)、海涂新貌等。

经过系统思考与研究,建构出更为详实的主题内容开发结构。

二、“主题性”美术课程的探索和实践

好的“主题性”地方美术课程建设离不开教师的独具慧眼和精心设计,它需要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整合、深化其内容,挖掘其艺术形态及文化内涵,以此增强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传递更多的信息。

例如《远去的中堂画》一课。为什么会选择它呢?我是从本地区的自然环境考虑,发现民用住房由传统的老房子逐渐被商品房、别墅房所代替,作为民间传统装饰画的中堂画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90后的学生由于居住的环境不同,对它的了解甚少。我把它拿出来作为教学内容,是一次更好让学生深入认识民间艺术文化的契机。教学实践中,我首先组织学生仔细观察中堂画,概括出它的主要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欣赏它的艺术风格,分析它的精神寄托,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中堂画和现代装饰画有什么不同情趣和风格,挂饰在各种房型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不同,安排相应的创作方式。学生通过不同的用笔用色表达自己对中堂画的感受,表达对用线用色的审美取向。总之,本课教学学生吸收民俗文化、民间艺术时,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对已有的民间艺术品的模仿、复制,而是在于学生对中堂画认识的基础上消化,从中提取美的元素,进一步转化为自己的视觉心象并审美地表现。

又如《雕花木窗也时尚》一课。在我们地区还保存着少量古代建筑房屋,瓦黛粉墙、台门木窗,仿佛演绎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雕花木窗”是古代房屋中明显标志之一,具有通风采光作用,增添了建筑物的装饰美。如何找到课题的切入点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为此我在备课时尽力摸透古代建筑中窗户的地域特点及人文取向,从中截取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和细节作为切入点,将切入点所引导出来的基础知识扩大,转换成学生思维所能理解的内容。例如欣赏木窗的瓦当纹、方顺纹、冰竹纹等图案时,学生第一个反应是花纹太复杂了,不知道从何画起。我采用切割画面形式,提取个别构成元素,教给学生重复使用的审美法则,大多数学生能灵活运用,体会到写生、设计的乐趣。所以说,我在教学时没有停留在对木窗单一的模仿和写生层面上,而是讲解木窗的相关知识,并提取其中的审美元素作为一个原点散发出去,让学生去感受、去体会各种木窗的造型及装饰。这种方式有效解决了学生由于知识面不足所带来的课题陌生感,让学生更有好奇心地进行创作。作品画面形式感强,富有张力,感受独特,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现实意义

通过自己不断地探索和实践,进一步感受到深化地方文化,作为美术课程资源,它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让学生成为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学习的主人

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意义在于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加深对地方资源的认同,让学生成为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学习者、实践者、创造者,增强他们对地方历史文化的整体认识,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促进人格的健全和全面发展。例如《古老的护城桥》一课到《雄伟的跨江大桥》一课,我带领学生通过实地观察、资料搜集,学生了解到护城桥和跨江大桥的历史与经济发展,以及它们的生活作用;体会到石板桥栏的雕刻艺术和河坝纹理的自然美,领略到跨江大桥的现代化和雄伟气魄。不管学生是写生画、泥塑表现,还是到创作设计,他们的技能技巧得到发挥,而且体验到更多的文化情趣,满足认知和情感上的需要,从而充实自己的心灵。

2、突出美术学习是一种文化学习,提高学生人文意识

第9篇

[关键词]檀萃 滇海虞衡志 民俗旅游 文献学

[分类号]G256

1 檀萃与《滇海虞衡志》

檀萃(1724―1801),安徽望江人。1778年补云南禄劝县知县到云南。后受聘任昆明育才书院、万春书院主讲,居滇20年。学识渊博,学问文章为世所崇。著有《滇海虞衡志》、《农部琐录》、《华竹新编》、《滇南山水纲目考》以及蒙自、浪穹、顺宁、广南、腾越县志等。

《滇海虞衡志》(以下称《滇海》)是在75岁返乡归途中仿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而作此书,以表其“拳拳于滇”之情。全书包括志岩洞、志金石、志香、志酒、志器、志禽、志兽、志虫鱼、志花、志果、志草木、杂志、志蛮十三篇。虞衡,周官名,见于《周礼・天官・大宰》“虞衡,掌山泽之官,主山泽之民者”。

《滇海》是一部“土训”之书,在云南古籍志书中,以“虞衡志”命名的书仅此一部。与其他志书相较,该书在形式上分类记述,便于检索;在内容上,广采博收、参记见闻、考辩异同,记载了云南清中期以前的地方土地山林川泽、出产品物、民俗生活,是一部“地方性百科全书”似的古籍,所记内容又被多部古籍辑用,文献价值突出。随着云南民俗旅游发展对民族传统历史文化内涵需求的日益增强,地方文献更具有新的现实意义。蕴含着珍贵的民俗旅游资源,能够转化成云南民俗文化和旅游经济的亮点,这就是地方古籍文献的考证依据作用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体现,可见,文献是历史的遗存,对古代旅游文献的研究,有利于对文献的保护和对云南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 《滇海虞衡志》蕴含着珍贵的民俗旅游资源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旅游,是民族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中最富有生命力的组成部分,能使旅游者在精神上、文化上获得独特享受。《滇海》是云南各民族历史文化的活的标本和缩影,有浓郁的民俗风情,体现了云南民俗的多样性、全民性和自然性特点。

2.1 物质生产习俗

云南物产丰富、人民有高超的民间工艺,金石、香、酒、禽、兽、虫鱼、花、果、草木应有尽有。《志器》篇载:“白铜面盆,惟滇制最天下”,“独绝者唯面盆,所以为海内贵”,此外,还大量生产制作铜屋、铜瓦、各种铜像、钟、磬、鼎、铜炉等。书中详细记述的制铜过程,师徒相授、星火相传,现在的鹤庆县还继续使用着铜制的面盆、菜盆,春节时家家都用铜火锅,这已逐渐成为乡村旅游的独特之处,使那些热衷于乡村旅游的人们能感受到历史的真实,得到内心的满足与愉悦。《志金石》载:“楚石出大理点苍山,宝贵闻于内地”,“楚石器物”,“制作甚精”。可见大理人对大理石的喜爱由来已久,而今家家都有大理石制品,是馈赠亲朋好友的必备之物,一直以来也是最具特色的旅游产品。

《志草木》载:“普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所以为产而资利赖者也”。普洱茶曾经是贡品,后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和记忆。上世纪末开始,又重新被重视和热捧,成了国内外游客必买之物。这其实是将古代旅游文献与现代旅游市场和旅游者需求相结合的成功典范,同时也使茶马古道游日益升温,带动了旅游地“食住行游购娱”的整体发展。不仅重展历史风采,还推动了民俗旅游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2.2 民族生活习俗

2.2.1 服饰 服饰习俗深受自然环境、生产水平、生活方式、民族交融等条件的影响,云南少数民族由于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服饰的多样性特点更为突出。《志蛮》详细的做了记录,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献资料。例如:“白罗罗者,裹头跣足,著两截衣,富人耳带铜环,衣如袈裟,以革带系腰”,而黑罗罗“在夷为贵种”,“土官服虽华,不脱夷习,其妇以采缯缠首,带金银大耳环,服锦绮,曳地尺余,然披黑羊皮于背,饰以金银铃索”,与汉杂居的海罗罗,则又是“居食衣服,悉与汉同”。这些记载,是创建民族服饰博物馆的文献依据,有利于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对服饰文化的抢救、保护、传播和利用。

2.2.2 饮食 饮食是人类的天然本能,除了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外,还与各民族的风俗和淳朴感情息息相关。书中写道“老酒,滇南士大夫家亦藏之”,“蛮人嗜酒”,“聚而酣之”,《志蛮》:“有十客则令十人行酒,酒初行,乐生一人大呼,众和之,如此三,既就坐”,“开年客至,必供白酒煮鸡蛋两碗,乃为亲密”。现在,彝族和白族都有《酒歌》作为接待嘉宾的开场曲目,将云南少数民族的豪爽与热情淋漓尽致的展现给中外游客,深受旅游者喜爱。

云南的气候和山川特点,为云南民族先民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充分体现了其自然性特点。如:《志虫鱼》载“滇池多巨螺”,“则滇嗜螺蛳已数百年矣”。如今,沙锅鱼、酸辣鱼、煮泥鳅、爆炒鳝鱼、炝螺蛳、海菜芋头汤等,已成为旅游者必品的民族特色食谱。

2.2.3 岁时节令 云南各民族由于自然地理、生产方式、历史发展和文化形态等方面的不同,出现了独特的时令日子,而一旦形成,这些日子就成了全族性的、集体性的和传统性的。么些族,“正月五日,登山祭天”;嫂且族,“以丑月为正月”;土人,“寅、午、戌日,人城交易”;白罗罗,要在五月二十三日,对死者进行祭拜。现在的云南,依然保留着定时赶集交易,春节期间要拜山、祭天、祭祖的习俗。

2.3 民族礼仪习俗

这是云南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经历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习俗,包括生活方式、婚丧礼俗、待客往来等,是民俗旅游资源中很有特色的一个部分。

《志蛮》载:“然富者多聘汉儒为师。习六艺,补博士弟子”,可见,虽称为蛮,其实是读书知礼、讲究长幼有序、勤劳俭朴的民族:“平素弟妇见兄公,必肃立低头不敢仰视”。海罗罗“居家俭朴,情性和纯,且知读书”;黑罗罗“担柴荷蒉,治生勤苦”;么些“俗俭约,饮食疏薄”。在待客往来方面也很讲礼仪:“贵宾至,以松叶席地,自门径至堂室,履之清滑可爱”,大有回归自然之感。

婚嫁习俗在民俗风情中独具魅力。“妇拥夫资,不欲他嫁,则招夫,谓之上门,既能专制,所有亲族不得过问”,这一习俗保留至今。婚礼中,有“接松棚会宴”的,也有“婚嫁尚侈,诸种人所不及”的。黑干夷讲究男女自由恋爱:“居深山密箐,男吹笙,女弹口琴,唱和相调”。如今,婚俗表演已成为歌舞表演中必不可少的段落,增添了旅游情趣。

2.4 民族信仰习俗

民间信仰和宗教习俗,是一个民族文化最深层最基本的构成之一,由此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方面,书中写到:古宗“以藏佛经为富”,

焚人“相见合掌为敬”,可见,佛教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早在南诏大理国时期就有“妙香佛国”之称,佛儒合流、通释习儒,以僧道为官、以佛法治国,因此,南诏大理国人民深知佛法,易于治理。如今,即使住着别墅,只要家有老人,都会供奉观音菩萨像,老人也会每天念诵经文。大理的“三月街”,就源自于佛教传说,鸡足山是宗教旅游胜地。版纳的浴佛节,完整保留了对佛教的信奉活动,游人出入寺庙,不可越矩。

祭祀占h方面,《志香》中载“滇人祭神用降香,故降香充市,即降真香也”。《志蛮》:“峨昌,祭以犬,占用竹,三十三茎,略如簪”,“窝泥,祭用牛羊,挥扇环歌,附掌踏足,以钲鼓、芦笙为乐”。现在的白族,用猪头和完整的公鸡祭祀,也要烧香、请专人念经。这些特有的民族文化现象,深深吸引着世人的目光,能满足旅游者探奇的心理。

3 《滇海虞衡志》为开发旅游业提供了新的视角和丰富的考证依据

3.1 自然旅游资源依据

云南自然资源丰富,《滇海》作者在书中多次用了“最天下”、“甲于天下”这样的词,可见的确是独特之物。如《志花》篇“滇南茶花,甲于天下”;《志果》篇“查,巨亦甲天下”,“查饯、查膏尤佳”;《志草木》“滇之茯苓甲于天下”;而“蒙自鸡枞之名,独冠于全滇”,这无疑为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文献支持和考证依据,可据此深入民间采访,还原物品原来的风貌和地位,制作丰富的旅游产品,增添云南旅游的吸引力。

自然资源中以民族地区复杂的地貌构成,形成千奇百怪的自然景观及与之相适应的人文生态环境和异彩纷呈的民族风情交相辉映,成为绝佳的旅游吸引物。

3.2 民俗生活旅游依据

其最具魅力之处在于真实性和可体验性,文献中的记载,旅游者同样能够亲历与感受,成功的实现角色的转换,这种参与式的旅游是民族地区独特的旅游形式。

《滇海》描述了生产生活场景和生活情趣。“寻常杯杓,必资花生”的惬意;品普洱、赏茶花的雅趣;“天日晴朗,滇人多放鸽,散于满城,铃叫盘空,笙箫响逸”好不自在逍遥;“乡村饮宴,则击大鼓,吹芦笙,舞牌为乐”的民俗乐趣;“以茶易马”的古老贸易方式等等,使现代人能从中探寻人文科学的理性之光,得到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从而满足“回归”的审美需求。

近年来的民族生态村、民族风情园,是展现民俗生活最好的载体,但不能泛滥甚至变味,可依据文献记载,采用分主题、分时代、分单元的形式,划分旅游区和生活区,展现民俗生活的真实,但又不失传统文化舞台化后的观赏性。这些记载,是历史的遗存,是人文精神的缩影,也最能打动旅游者的内心。这不仅是对历史真实的保护,也能满足旅游者探新探奇、回归自然的审美心理。

3.3 科学考察旅游依据

在《志岩洞》中记录了“南诏五岳”之说,在记玉龙雪山时,毫无保留的记述了游者的惊喜“即惊以为内地所未有,况此奇幻巨力,几出天地之外”。云南特有的喀斯特地形,既是科考旅游的重要之地,又能体会寻幽探奇的奇妙感受,同样有巨大的吸引力。

云南独特的气候和地质条件,在书中专门有《杂志》篇记载,雪、风、云、雨、雷霆、冰雹、地震、瘴气都有详细记录,这也为科学考察旅游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是不可多得的史料依据,也为旅游者了解云南在自然气候方面、社会生产生活状况方面的变迁提供了参考。

此外,对民族服饰的科考研究,是民族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各民族特有的服饰,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和史料价值。《志蛮》中记述了四十多种不同民族或不同支系的民族服饰,为科考游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依据。

第10篇

【关键词】音乐;欣赏;激发;提高;兴趣 ;百花齐放

还记得我刚给学生上音乐欣赏课时,不仅把作者、创作背景、体裁及作品的风格流派介绍一遍,还特别对作品的一些“要害之处”――曲式结构、反复记号等进行详之又详的讲解。有时还极其负责的列出了几道题目考核大家,自认为做的面面俱到,无懈可击。可学生不是交头接耳说闲话就是思想不集中,认真听讲者寥寥无几,决大多数学生昏昏欲睡……

看着自己的“心血”却被弃如草芥,我神情严肃但更多的却是深思。我们学习时期的音乐欣赏课都是这样上的,那时老师这种精细的讲解使我们受益匪浅,而为什么到了我的课堂学生却不感兴趣呢?我总结了有以下原因:大学与初中音乐欣赏有着天壤之别:第一,培养方向不同:音乐院校是培养专门音乐人才的,而初中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学生音乐欣赏的能力,提高其音乐文化修养。第二,基础不同:音乐院校的学生都接受过专业的音乐教育,初中学生们几乎没接触过专业音乐知识。因此,如果把初中音乐欣赏课上成音乐院校纯粹的作品分析课,这对没见过音乐专业符号、术语的学生那只能是“天书”。显然这也是导致学生在我课堂上昏昏欲睡的罪魁祸首!长此以往,我认为初中音乐欣赏课恐怕要失去其应有的价值了!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初中的音乐欣赏课该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初中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具备一定的知识面(包括文学、历史、地理等),对于事物也有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在教学时,除了了解音乐欣赏的全部信息之外,还应该站在音乐文化的高度上欣赏作品,融入其他色彩,使音乐欣赏更贴近学生已学的文学、地理、历史等知识,这样他们更愿意把平时所积累的知识参与到课堂,这既容易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又让他们学以所用,达到学科知识的综合,更培养他们主动参与对作品的感受体验、分析、理解。这样的课堂气氛怎么能不活跃 ?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具体做法:

一、音乐与地理、民族文化的综合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欣赏“中国民歌”时,可以结合各地的地理特点讲解各地民歌的不同特点。比如:南方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自然景观秀丽,到处都是杨柳垂岸,小桥流水,连人都长的小巧玲珑,使得音乐风格也委婉秀丽。所以江南小调中的《茉莉花》,曲调优美,舒缓,听来细致,动听,符合江南人的生活色彩,而北方地区石山峥嵘,蓝天下一望无垠的土地,气候寒冷,人长的高大彪捍,所以民歌的音调也高亢、嘹亮,质朴。例如内蒙古以及等地的民歌听来粗犷,神秘,让人联想到了蓝天白云,骑马驰骋一望无际的碧绿草原上,望着两旁星星点点分布着的羊群,真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意境,宛如看到了大自然创造的一幅无与伦比的杰作。学生听着音乐,感叹起音乐的伟大,造物主的神奇!

二、音乐与历史的综合

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风格各异的音乐,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很大的联系。我在教学中注意把历史知识贯穿到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既复习了历史知识,又掌握了音乐知识。如肖邦的《革命练习曲》是作者在国外获知华沙起义失败,自己的祖国――波兰又重沦为沙俄统治而作。又如在欣赏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时让学生自己讨论并分析一下我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然后再听《黄水谣》《保卫黄河》等作品,学生内心所受到触动、所受到的爱国主义教育绝对不是普通说教能比拟的。

三、音乐与文学的综合

文学与音乐是姐妹艺术。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文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 如我在上欣赏课《十面埋伏》这首琵琶武曲时,就首先引导他们琵琶的音色是“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为了把这场战争讲得更精彩一些,我又引用了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把项羽在这场战斗中面临失败的焦虑及儿女情长很好地表现出来。在欣赏马思聪的《思乡曲》时,我把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用大屏幕展示出来,再来配乐诗朗读。名曲配名诗,学生情绪高涨,这既得到了美的享受,又复习了那首著名诗篇,他们的成就感和兴趣陡然提升。

四、 音乐与美术的综合

人们常常把音乐称作“流动的画面”,把美术称为“凝固的音乐”。在音乐欣赏课中,加入一些美术作品,对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如在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我把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这幅世界著名的油画,更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的意义。

五、音乐与电影的综合

第11篇

[关键词] 《霸王别姬》;对照手法;叙事;性格

电影《霸王别姬》是90年代中期陈凯歌导演的经典之作,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电影讲述程蝶衣与段小楼感情甚笃,两人因合演《霸王别姬》而在京城名噪一时,程的性格在混乱的时局中遭到暴力的扭曲,其艺术追求也被一次一次地践踏,最后他因不堪段小楼的背叛和理想的失落而选择效仿虞姬,自刎在段小楼面前。

在《〈克伦威尔〉序言》中,雨果曾提出其美学主张:“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善与恶共存,黑暗与光明相共。”[1]这一观点蕴涵着辩证精神,成为名著《巴黎圣母院》的最好注释:只有使人物“充满着矛盾,混杂善与恶、兼有天才和渺小”才能使艺术形象更加真实。当然,雨果不只是在敲钟人卡西莫多的形象塑造上运用了对照手法,更是把纯洁神圣的巴黎圣母院与丑陋黑暗的法国封建社会形成鲜明的对照。《霸王别姬》借鉴了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在人物塑造上,影片突破了《巴黎圣母院》简单的“外表——内心”的美丑对照方式,把视点深入到复杂的人性上。以下的论文将从“总体结构”“戏里戏外”和“人物性格”三个部分具体阐释“对照艺术”在电影中的运用。

一、总体结构:时代“大”背景与“小”人物的对照

《霸王别姬》是一部典型的做宏大叙事的影片,极具代表性的历史画面贯穿影片始终,每个历史阶段都用白色字幕来注明,使影片充满了波澜壮阔的史诗感。在这些“大”背景下,导演却以梨园戏子这类“小”人物的生活为线索,展现时代在他们身上的投影。

(一)宏大叙事中的个性私语

席勒在《论悲剧艺术》中指出,悲剧对象的命运必须是“环境所迫,不得不然”[2]。对于前清、北洋政府、八年抗战、十年内战、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这些持续半个多世纪的权力更迭而言,梨园子弟的爱恨情仇几乎是鸿毛般的无足轻重,他们在街头卖艺,被人们认为“多么下三烂的玩意,也敢在这露脸”,但他们的命运却紧紧与时代相连,动荡的政局使一切的价值和追求都趋于消解,正如段小楼在看到袁四爷被拖出去枪毙的时候呆住了:“他们这就把袁四爷(旧权利的代表)毙掉了啊?”影片将小人物飘荡的命运置于宏大的叙事背景下,片中人物的悲欢离合都带着时代的隐喻。

(二)民族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对照

宏大的叙事决定了影片带有民族主义的文化内涵,而战火纷飞的乱世中也必定催生出力求自保的个人主义,民族主义与个人主义在主角身上也形成了对照。段小楼在日本兵面前临危不惧地抗议:“看清楚了,咱们是正经八百的中国人!”这说明他是有一定民族意识的。对比之下,程蝶衣身上则缺乏对政治的敏感,他从不关心祖国的命运,眼光只限于艺术上,甚至对懂戏的日本军官青木表示欣赏:“如果青木还在,戏早传到日本去了。”

(三)叙述的历时性与心理时间的停滞相对照

法国直觉主义哲学家亨利·柏格森提出了“心理时间”的说法:“人类对时间的理解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概念:一种是常人理解的传统时间概念,即“外部时间”,而另一种则是“心理时间”,是现在、过去和将来各个时刻的相互参与和渗透,在人的意识深处,只有“心理时间”才有意义。[3]电影的叙述是历时性的,通过频繁的政权更迭表现出人们在历史巨轮前的无奈,但这个时间尺度对程蝶衣却并不适用,他沉迷于戏中,逃避现实的生活,说要“演一辈子的虞姬,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因此,他的心理时间是相对停滞的,对于改朝换代的物理时间他本能地反抗,对改革京剧的政策更是坚决反对,物理时间的流动与主角停滞的心理时间产生的矛盾推动着电影情节的发展,两者的对照使电影充满抗衡的张力。

二、交错的舞台与人生:戏里戏外的对照

《霸王别姬》是中国京剧的名段,霸王和虞姬也是中国民众熟悉的两个形象,导演巧妙运用“戏中戏”的手法,在一部电影中营造了两个舞台,两个霸王,两个虞姬。舞台上的角色是永恒的,而舞台下的人生却是变化的、复杂的,因此,传统审美与真实人生的对照使这部“戏中戏”格外精彩。

(一)叙事方式:戏里与戏外的对照

舞台上京剧《霸王别姬》的唱段在电影中一共演了九次,它与影片正常的情节发展交替出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叙述口吻。舞台上的唱段是永恒不变的,无论经历怎样的历史变革,霸王还是那个英雄刚烈的霸王,虞姬还是那个忠贞如一的虞姬,这个舞台象征着中国民众对传统文化和美好品质的操守。相较之下,影片正常的叙述角度则是理性的而真实的,甚至血淋淋的,把一切“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4],展现了戏子们惨淡的人生境遇。两种不同的叙事口吻在影片中交替使用,营造了一种戏中有戏,“假作真时真亦假”的氛围。当观众沉溺于虞姬细腻的唱腔和柔美的身段时,镜头又把观众引向他们严酷的生存状态,真与假杂糅,使人物性格在这两个舞台上既互相证明又互相矛盾,充满艺术的魅力。

(二)疯魔的“艺术家”与清醒的“凡人”

段的“清醒”与程的“疯魔”在戏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段小楼是一个把生活与艺术分得很清楚的人,正如他自己所言:“演戏得病魔,没错。但如果活着也疯魔,咱这在凡人堆里怎么活?”因此他在舞台上扮演着霸王,在生活中则是个凡夫俗子。但程蝶衣却是个模糊了舞台与人生、走不出角色的“疯魔”艺术家,他对段的迷恋,很大一部分是舞台角色的延伸,是对艺术畸形的执著。陈凯歌这样评价影片中的程蝶衣:“他是真的那种可以称之为疯子的艺术家,像他这样的痴人,一旦走下舞台,走进现实的人群中,注定是孤独的,注定是寂寞的。”[5]单从艺术的角度而论,程蝶衣绝对是当时一流的京剧艺术家,他对京剧的理解、表演都是深刻而独到的,影片中无论是不懂戏的观众还是懂戏的袁四爷、日本军官青木都对他的表演赞赏有加。对程来说,虞姬是他生命中惟一的追求和坚守,用移情学派的话来说,就是“把我的情感移注到物里去分享物的生命”[6]。但是他懂戏,却不懂人生,为了继续和师兄演虞姬,他甚至采取不吃不喝、吸毒放纵、逃避现实的自虐状态,而不是积极乐观面对生活,这当然也是他对艺术和人生的曲解。

(三)段小楼的“背叛”和程蝶衣的“忠诚”

“”大揭发是影片中最发人深省的戏,影片的高潮开始于段小楼的“背叛”。段小楼和程蝶衣、菊仙三人之间的关系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各种生死考验,日本侵略、军阀迫害都没使他们背叛彼此,但是却过不了“”这一关。事实上,在“”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被迫成为背叛者的又何止段小楼一人?在讲述完段小楼的“背叛”后,影片引入了一个更具悲剧色彩的结尾——程蝶衣效仿虞姬的自刎。与段的背叛相比,他的自刎无疑带着“从一而终”的“忠诚”的光环,然而他“从一而终”的对象,不是现实的段小楼也不是虚构的霸王,而是心中的艺术追求。陈寅恪在悼念王国维的文中曾写道:“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度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7]程蝶衣就是那个为“京剧文化所化”之人。相对之前的疯魔,这个行为倒是清醒的,带着自我救赎的意味。导演把对照手法的运用坚持到影片的结束,以毁灭生命自由的“背叛”与坚守艺术理想的“忠诚”相对照,控诉了“”对人性自由的戕害。

三、矛盾的程蝶衣: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博弈

京戏的旦角应该像袁四爷说的“集两者之精于一身”,既有女性的敏感和细腻,也有男性的刚毅和沉稳,就像鲁迅所说,人们喜欢旦角是因为“男人看见‘扮女人’,女人看见‘男人’”[8]。但在程蝶衣身上,这两种气质并没有互补和平衡,而是处于此消彼长的博弈状态。对“程蝶衣”这一银幕形象的塑造,导演挖掘了独特的对照点:从两性的角度剖析程蝶衣内部性格中的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博弈。

(一)程蝶衣性格的异化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之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9]人物性格总是由一定的社会环境决定,艺术典型都不可避免地打上历史的印记。同样,程蝶衣性别产生异化的根源是社会性的,打着历史、文化和社会不可磨灭的烙印。首先,母亲为了让他进入戏园里学戏而砍掉了他多余的手指就暗示他的性别开始发生扭曲,接着,前清太监张公公的亵玩则无疑是程蝶衣进一步性别错位以及女性身份认同占据主导的催化剂。

(二)围绕程蝶衣的符号对比:雄性特征之“宝剑”与变态特征“金鱼”

“宝剑”和“金鱼”是电影中反复出现的象征符号,这两个符号的对照是对程蝶衣性格异化的形象诠释。巴特尔认为:“能指是一种中介物,必须有一种质料(物品、形象)”[10],宝剑和金鱼便是片中的“能指”,他们的“所指”不是宝剑和金鱼本身,而是人物的心理状态。宝剑象征着征服,带有雄性的特征,而金鱼是鲫鱼的一种“畸形”,但金鱼的美丽正因其“畸形”而来,并且是由一定审美眼光的“人”的操作下变得越来越畸形的。[11]程蝶衣就像金鱼一样,呈现一种“病态美”。程蝶衣的性别异化是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下被强制扭曲的产物,这样的畸形与雨果提出的“丑就在美的旁,畸形靠近优美”的美丑对照原则契合,但它突破了简单的“外表丑——内心美”的对照方式,把视点深入到内部复杂的人性上,用两性气质的对照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善恶来描绘人性,这正是影片对雨果“美丑对照原则”的深化。

电影《霸王别姬》在总体结构、叙事方式和人物性格上把“对照手法”贯穿始终,使整部电影每个元素之间或明或暗地相互对应,相互说明,形成宏大、对称、严谨的艺术风貌。对照手法的使用,使影片在历史感的营造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着独特细腻的表达角度,成功塑造了程蝶衣这个经典的银幕形象。

[参考文献]

[1] 雨果.西方文论经典阐释,第十章,克伦威尔序言[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2] [德]席勒(Schiller,J.C.F.).论悲剧艺术[A].席勒文集理论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 科拉柯夫斯基.外国著名思想家论丛:柏格森[C].牟斌,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1.

[4] 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塌[A].鲁迅杂感选集[C].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6.

[5] 陈凯歌.悲欣交集[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7.

[6] 彼得·基准.美学指南[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 陈寅恪.陈寅恪集—— 讲义及杂稿[M].北京:三联书店,2002.

[8] 鲁迅.鲁迅杂感选集[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6.

[9] 陆贵山,周忠厚.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0] [法]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符号学原理[M].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第12篇

一、诗歌教学现状

1 疲于应付,急功近利

尽管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目前学生的现状很无奈。一向养尊处优的孩子随着课业负担加重,考试名目增多,各种压力接踵而来,要求学生能保有闲情雅致吟读诗词有点勉为其难。“为了考试,在语文课堂上读读古典诗词,在课外我从来不读这些诗词”?这就是孩子们的心声。

压力让学生不肯静下心来多读多背,至多背几句“名句”“考点句”,大胆猜测一下中学生若不是因为高考,又有几人能主动熟背大纲要求的必背篇目。

2 品位低下,能力缺乏

如今流行、通俗大行其道,_无需意会便可尽享感官刺激的快餐文化已养成学生的惰性,制约学生的审美品位。而雅致的古典诗词语言极其精练含蓄,意象繁多,毫无审美功底的学生拿到古诗词也就自然无从下手,学生也就没有了读下去的欲望。

3 术业缺专攻,授业乏技巧

古典诗词浩如烟海,无法穷尽。在这样的情形下凭借往昔的功底进行研读,再把我们自己的研究成果能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虽说“诗无达诂”,但要合情合理,且要为学生所接受,这也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有一桶水,专业型的老师应该是我们追求的方向。

二、诗歌教学探索

1 养成诵读习惯

周作人说:“中国汉字具有游戏性、装饰性与音乐性的特点。”而古典诗词更浓缩了我们母语的精华,以其独有的节奏感、韵律感、美观性等特质,从古到今始终散发着迷人的高贵气质,因这些特质诗歌易于吟诵,因此学诗歌最原始,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你能想象一下“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该句翻译出来的效果,这种结果又如何让学生对诗歌产生兴趣呢?吟读的方法看起来很笨,实际上很有道理,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说:“我们传统的启蒙教育,学生发蒙时,老师不作任何解释,就让学生大声朗读经文,在抑扬顿挫之中,就自然领悟经文中某些无法言说的神韵,然后再一遍遍背诵,把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基本观念,像钉子一样地楔入空白的脑子里,实际上就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了读书人的心灵深处……”通过诵读,无声变为有声,抽象化为具体,学生的思维就驰骋于音、形、义有机结合的或静或动的画面中了。

2 激发学习的兴趣

古典诗词是可以配乐演唱的,在宋朝,不是有“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流行现象吗?既然学生对流行歌曲感兴趣,那我们不妨投其所好,当学到送别诗时,我们可以教唱李书同的《送别》歌,学习爱情诗的时候可以欣赏赵薇的《不能和你分手》,品味诗人国仇家恨时可以听听邓丽君《虞美人》……这些歌词往往是化用了诗词,词清语利,情浓意浓,充满诗情画意,当学生能有感情的唱这些歌时,相信他们对所学的古诗有了更深的理解,此举既可以激活古诗词教学,又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

3 讲究授课之法

教读古典诗词,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就决定诗歌教学应是多彩的。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尝试。

1 品读悟情

诗歌学习离不开朗读,但读又不是一个简单的操练,机械重复只会导致学生阅读兴趣的减退,课前老师应事先设计好各种各样的层次朗读,比如说分角色朗读,像《满江红》的豪迈,适合男生雄浑深沉的嗓音;《声声慢》一类的婉约词,适合女生来念,朗读利于将学生带人角色,带人情境,通过学生的评析最终达到体味诗词的意蕴的效果。教师还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发动学生进行朗读表演。利用学生的表演欲,提倡“美读”“情读”,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常常有学生个性的创作与发挥,在这声情并茂的表演中学生的感悟力、创造了都能得到相应提高。

2 技法渗透

目前诗歌教学重诗歌内容轻言语形式的现象比较突出,上课伊始往往从阅读开始,知人论世进人,理解翻译着重,品味点缀,背诵压轴,学生的思维多停留在被动接受的境地,感悟多半是别人的咀嚼物,这样的课堂学生很容易形成倦怠心理,其实有些工作随着学生阅读经验的增强完全可由学生自己去完成,腾出时间引导学生更多地去感受言语形式方面的内容,比如体会语言的风格、字句传神的魅力,表达技巧的妙用,当然以上角度也无须面面俱到,根据所选的诗词显著的特点,找好切入点,从某一角度入手,讲精讲透,确保学生每节课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比如说学习《虞美人》重在引导学生体味某些重要的副词和动词“何时了”的“何时”以及“了”,“又东风”的“又”,“应犹在”的“应”,“朱颜改”的“改”等字词所表达的词人痛彻心肺的亡国之恨,让学生明白鉴赏可从具体的字眼人手。学习《蝶恋花》,通过反复阅读比较上下两阕的语言风格的异同,分析早成异同的原因,从而明晰风格与意象、情感的关系。学习《雨霖铃》从景入手,分析不同的写景手法,从而感受诗词虚实结合的效果。学习《声声慢》体会叠词的意韵等,尽量做到每节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都有挑战,都有收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