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18: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散步导学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初中语文 导学案 小组合作学习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8-0015-02
作者简介:成燕(1981―),女,江苏南通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江苏省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所谓“导学案”,就是教师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规定,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把课文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在课前先让学生自学,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究,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在“导学案”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重点,因为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载体。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导学案”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本文就此略作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问题一:分组不够科学
由于教师缺乏经验或者对小组合作的概念理解不到位,导致分组的机械化。如现在很多座位都是依据身高、学号和男女搭配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或者有的老师为了不影响成绩好的学生,就索性把成绩好与成绩差的学生分开,从而导致这样一些现象:有的小组讨论非常热烈,而有的小组异常安静;有的小组在短时间内就解决了问题,而有的小组仍然坐在那里冥思苦想;有的小组为谁发言争得面红耳赤,而有的小组在发言时你推我让。
【对策】合理分组是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由于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教师应该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依据其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情况,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配,这样就保证了组员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也就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所谓“组间同质”是指每个小组在人数、各成员的综合实力方面相对均等,小组间不存在优劣之分。所谓“组内异质”是指小组内的成员之间在性格特征、认知能力等方面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从语文能力的角度来看,组内成员的组合应从这样几个方面考虑:朗读、书写、理解、概括、综合能力等。按照这样的原则所构成的小组能够保证小组间竞争的公平性,有利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能够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也有利于教师对小组学习成果进行合理评价。
问题二:讨论流于形式
课堂上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布置了一定的任务,下面开始小组讨论,刚说完,教室里一下子沸腾起来,似乎每个学生都参与了讨论,然而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学生的参与度并不是很均衡。有些小组成绩较好的学生掌握了发言的主动权,而学困生往往成了忠实的听众,默默无闻,最终不费心思就获取成果,时间一长,学困生就更困难了;有的小组成员缺乏合作的意识,认为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听不听是我的事,反正是讨论,讨论什么你管不着。
【对策】组内成员要明确分工,可以设小组长、发言人、记录人、资料员各一名,并明确其职责。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活动,完成小组学习任务。发言人负责向全班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记录人负责记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疑难问题以及合作成果。资料员负责收集学习所需要的资料。当然,这些角色是可以互换的。例如,在教学《七律・》时,笔者是这样设计小组活动的:
1.组内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的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
2.自由朗读诗歌,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3.组内轮流交流各自的体会,由记录人负责整理。
4.小组展示成果,由发言人代表全组展示。
5.每个小组练习朗读,准备组间比赛。
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任务,这样就自然形成一种平等、民主的氛围,每个人都会有成就感、满足感。自然而然,学生在别人发言时就会认真聆听;在产生不同看法时就会认真分析、认真辨别;在合作时就会认真协调,并在合作中学会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问题三:讨论内容无质化
在“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中,有的教师片面追求形式,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无一例外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实际上,有的问题学生个人就可以解决,缺乏讨论、交流的价值;有的问题讨论了也没有结果,因为问题的设计不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哪些问题是值得学生讨论的,这是教师首先应该思考的。
【对策】课堂中的小组讨论虽然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必须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才能解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供小组讨论的问题,要有价值,紧扣重点。如果出现学生无话可说的局面,那就失去了讨论的意义。当问题有多种答案、多种途径可以完成或个人无法解决时,小组讨论可以激活学生思维,提高效率。例如《散步》这篇课文,其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有“融洽和睦”“尊老爱幼”“对于生活的高度使命感”等,每个角度都有一定的价值,所以我们在教学时不能把思维限定于其中一种,而应该把问题留给学生,让他们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生活实际谈谈看法,这样学生在讨论中就不仅理解了文本,更提升了思考能力。
问题四:教师调控能力弱
有的教师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事情,所以在学生小组讨论时,这些教师站在讲台上“观赏”学生讨论的热闹景象,还有的教师干脆就坐在那里冷眼旁观。当学生展示讨论结果时,有的教师只是以简单的话语“很好”“还有吗”草草收场,并没有把问题向更深、更广的地方拓展,教师失去了“导”的作用。殊不知,学生的讨论如果没有了教师的正确引导,就会显得很盲目,甚至有的学生动嘴不动脑,讨论表面热闹,实则无用。
【对策】适时合理的调控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例如在教学《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标题中的“横渡长江”改为“胜利渡江”行不行?为什么?
生:不行。“横渡”说明渡江的人多,“胜利”就不能体现这一点。
师:不错,你看到了其中的一个方面,那“胜利”说明了什么呢?
生:“胜利”交代了渡江的结果。
师:太好了!那“横渡”和“胜利”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生:“横渡”交代的是渡江的过程。
师:所以说这两个词语存在着根本的区别。“横渡”表明人民正在渡江,“胜利”表明人民已经成功渡江。而由文中内容可知,报道此新闻时并没有结束,结果还不知道。如果换成“胜利”,那就不能称之为真实新闻了。由此可知,新闻必须要具有什么特点?
生:新闻必须要真实。
误区一:分组不够科学
有些教师由于缺乏经验,对“小组合作学习”内涵理解有所偏颇,导致分组往往呆板机械。比如,有的依据身高、学号、性别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有的按学业发展水平将学优生分成一组、学困生分成一组。如此分组势必加剧两级分化。课堂上不可避免地发生如下现象:有的小组讨论探究异常热烈,而有的小组则显得相对冷清;有的小组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可将问题加以解决,而有的小组仍然难见起色,处于苦思冥想之中;有的小组为争相发言,争得不可开交,而有的小组在发言时则互相推诿等。
对策 科学合理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教师需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能力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依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来进行小组合作成员的分配,以保证彰显其互补性,并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力求让各组在人数、成员素质方面相对均衡;力求让组内成员在性格特征、认知能力等方面互补。初中语文教师应从学生语文朗读、书写、理解、概括和综合诸方面通盘考虑后,科学合理分组,确保小组之间竞争的公平性,以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成功感,并有利于教师对小组合理评价。
误区二:讨论流于形式
教师布置了相关的学习任务后,让学生展开小组合作讨论探究。这时,教室内往往会像开锅一样沸腾起来。表面看很热闹,似乎每一个学生都参与了讨论和探究,符合了新课程的要求。但深入观察后,不难发现,学生的参与度并非均衡。学优生掌握了发言的主动权,而学困生则成为忠实的听众,默默无闻,毫不费力地获取了战果。长此以往,学困生只会雪上加霜。此外,有些小组成员合作意识淡薄等。
对策 组内成员应明确分工,小组长、发言人、记录人和资料员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当然,这些角色可以互转。以教学《七律?》为例,教师可以作如下设计:①组内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并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②自由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蕴含的情感;③组内轮流交流各自体会,由记录人负责整理;④小组展示成果,由发言人代表全组展示;⑤每个小组练习朗读,准备组间比赛。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在小组间形成民主、平等的氛围,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一定的任务。在他人发言时,其他成员必须认真聆听;观点不同时,小组成员更应认真分析、辨别。在进行合作时,就应认真协调,并在合作中学会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误区三:讨论内容无质化
有的教师片面追求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事实上,有些问题,学生独自就能解决,缺乏讨论价值;有些问题,即使通过小组成员的讨论,也往往会无果而终,因为问题的设计离开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离开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可以说,什么问题值得小组讨论,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
对策 小组讨论体现了新课程新理念,彰显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思考、质疑、感悟和提升。但并非任何教学内容都一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根据教材实际,精心设计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问题,要有讨论的价值,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依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能力发展,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讨论的问题。当研究的问题发生争议时,就可以让学生去展开小组讨论。比如,《散步》一文的主题向来是众说纷纭,无论是“融洽”“和睦”,还是“尊老爱幼”,或是“对于生活的高度使命感”,每个角度都有一定的价值,教师就可以将这样的问题留给学生讨论,以让学生结合自主阅读体验,结合生活实际畅谈,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文本意蕴。
误区四:教师调控能力弱
有的教师认为:小组合作讨论是学生自己的事,学生有绝对的话语权,就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教师只是“观赏者”“旁观者”。这样缺乏教师恰当引导,小组合作讨论自然显得盲目,甚至有的学生只动嘴不动脑,讨论内容游离了文本,游离了教学,表面热闹,实则无用,白白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0033-02
近几年来,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教与学的方式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全国各地学习“杨思”“杜郎口”“东庐”成风,这几所学校也成为新课改的标志性词汇,于是各地效仿编制“导学案”,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于是课堂热闹了,但我却渐渐感觉语文课堂变了味:学生琅琅的书声听不到了,教师精美的、富有文学色彩的语言丧失了,语文课渐渐变成了一门于学生来说,既枯燥又乏味的课程,语文教学质量也受到相应的影响。我觉得我们有责任来改变这一现状,把我们的语文课上出语文的韵味来。语文课如何体现语文的韵味呢?
一、重视学生的朗读
(1)读正确,读流利。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其它的读都以此读为基础。宋代教育家朱熹对于读书不仅强调读准,还强调读的遍数要多,他说:“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几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2)边读边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口诵心维。“心维”指的是读书时,思维处于活动状态,或感受,或理解,或疑惑。“口诵心惟”简单来说就是边读边思考。让学生用心地读,认真地思考,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内部已有的经验,通过联系上下文,真正做到有所感知、有所理解、有所感悟,产生新的疑惑。然后通过教师、学生、教材三方面的交流,把语文学深、学广。为了让“口诵心惟”成为学生的读书习惯,我设计了两种训练:①在布置课前预习时,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课文,然后要求同学们提出三个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自己不懂的,也可以是自己已懂,但很有讨论价值的)。这些问题有可能成为课堂上探究的问题。学生为了显示自己提的问题最有探讨价值,能让老师采纳给同学们讨论,都很仔细地读、认真思考。有的从内容上提,有的从思想上提,有的从写作上提,有的从遣词造句上提,有的还从标点上提……有许多问题正是老师在备课想到的、要引导学生探讨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不仅阅读仔细,而且会思考,会质疑释疑,对课文的理解就深了,阅读不再是肤浅了。②在课堂上,带着任务读。如我教《白杨礼赞》时,引导学生感悟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第一步:这是一棵怎样的白杨树?请你边读边思考,用一两个词或一句话把它归纳出来。第二步: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再读读课文,想想从哪些词句体会出来,作者是怎样写这个特点的?就这样不离文本,紧抓读,引导学生真真切切地口诵心惟,读出语文味。
(3)有感情地读。这是一种美读,一种升华的读,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口诵心惟,对课文产生了独特感受、体验、理解后的朗读。这时的情感得到升华,通过朗读创造性地表现这种感情,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深情。如教《记承天寺夜游》时,学生在体会月是空明之月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赏景之人是什么人吗?”我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创设情境,让学生朗读全文,然后对照注释自己讲给自己听,最后让学生咬文嚼字再读,读出声调的起伏变化,读出抑扬,读出停顿,读出表情。在读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赏月之人的率性、欢欣、苦闷。学生读得那么投入,那么动情,那么令人陶醉,有了感情朗读,课堂的语文味就更浓了。
二、贴近文本,摸索到达教学目的的新可能
随着各种教辅书籍的出现,语文教师似乎有了一个误解,那就是好像我们什么都不用教了,因为你提出的问题学生总能在教辅书里轻而易举地找到答案,而且标准到你无法订正。其实当我们静下心来思考这个现象时,不难找到问题的结症,不是教辅书阻碍了我们的教学,而是我们教师没有贴近文本,没有以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人生经历、自己的学识和修养来解读文章,我们也在依靠教辅书备课,因此这样的课堂没有思维的灵动、没有曲径通幽的探索、没有心与心的相通,语文课堂失去了语文的味道,变成机械的教与学。
《散步》一文,听过无数,自己也教过多次,近年来,我尝试着丢开教参进行备课,忽然找到了一种新的节奏,当自己深深进入文本时,便深刻地感受到了一种从容与宽大:首先从品味“我们”下手,读出孙子的慧,妻子的贤,母亲的慈,“我”的孝,然后归纳写人的技巧――言可传神。其次,品读“田野”,引导学生读出春天的气息,读出幸福的心情,也读出含蓄的主题以及推动情节发展的细节。第三,品读“散步”,读出人物慢慢的、稳稳的情怀。最后感悟“散步”,令我们感到了责任、爱、温暖与担当。通过这节课,学生在主题理解和语言学用上都有着扎扎实实的收获,整节课也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三、美读与咀嚼
咀嚼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对比,可以是烘托,可以是伏笔,可以是线索。比如我在教《乡愁》时,用的就是多角度的对比,设置如下问题:1.探讨“邮票”这一意象你能不能用其它新的意象来替换?问题一提出,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新奇的意象不断涌现,有的同学说,乡愁是一个短短的电话;有的说,乡愁是一封淡淡的伊妹儿;还有的说,乡愁是摄像头前久久的等待。在探讨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悟出了意象含蓄、新颖、别致,容易引发联想的特点。2.探讨诗歌里“这头”“那头”“外头”能否用“这边”“那边”“外边”来替换?学生反复诵读对比,得出结论,“头”字给人一种距离感、厚重感,能更好地体现诗人内心世界的郁闷与沉痛。3.探讨诗中的四个形容词“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如果删去它们,读读看,味道会如何?孩子们激烈讨论之后,感悟出:小小的邮票里有大大的空间;窄窄的船票里有重重的离愁;矮矮的坟墓里有深深的怀念;浅浅的海峡里有沉沉的压抑与绵长的叹息。孩子们在整节课里,时而低声沉吟,时而高声诵读,时而激动发言,时而面露满足的微笑,令课堂流动着浓浓的语文味。
摘要:学校着眼于高中教育发展趋势与艺术教育实际,明确以学生审美发展为本的审美素养培养目标;建构审美课程体系;采用适切的教学方式,挖掘丰富的教育资源,实施多维的教学评价,推进审美教学变革。
关键词:艺术高中 审美课程 多元耦合 教学变革
艺术高中是一种在普通高中教育目标指导下,培养学生一定的审美素养和审美技能,促进学生审美发展的高中教育模式。由于各所艺术高中存在办学历程、地域、教学资源的差异,在审美课程的构建及实施方面具有各自的独特性。本文以江苏省苏州市第六中学(即江苏省苏州艺术高级中学校)为例,谈一谈学校在审美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所作的尝试。
一、明确审美素养目标
学校在“以美立校、以美施教、以美育人”办学思想的基础上,提炼“大爱尚美、德艺双馨”的办学理念。其中,“大爱”有两层寓意:一是指学校是充满爱的地方——师生之爱、同学之爱、学科之爱、艺术之爱、教育之爱,爱将学生、教师、学校、社区、家园、国家连在一起;二是指教师要用大爱之心对待学生。“尚美”,是探究、追求美的过程,是引导学生行为、净化学生心灵的过程,实质是审美教育。“大爱尚美”就是用爱来引导学生追求、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学校的办学理念由观念到精神,再由实践逐步渗透到学校办学与管理中。在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学校以文化科学为基础,强化艺术学科学习,突出审美态度、审美能力、审美创造等审美素养的培养,用美来引导学生完善人格。
二、建构审美课程体系
学校将各门艺术课程进行有机融合,完善艺术高中审美教育的课程建构,将审美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各方面,融合于各个学科之中,挖掘不同学科中蕴含的审美教育资源,探索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校本课程的多元化,关注课程之间的融合和联结,充分发挥课程的综合育人功能,形成多元耦合的艺术高中审美课程体系,并进行动态调适,确保创新、有效。
学校的审美课程共分为六大类:文化学科课程、艺术学科课程、园林文化课程、艺术拓展课程、国际交流课程、网络学习课程。文化学科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各文化学科课程;艺术学科课程有乐理、声乐、视唱、欣赏、练耳、素描、色彩、速写、设计、台词、表演、广电编导、舞蹈剧目、舞蹈理论和技巧等;园林文化课程是根据学校特殊地理环境(被拙政园、狮子林等苏州园林所环绕,校内拥有四百多年的明代建筑群),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包括园林模型设计、园林植物、园林花窗、园艺、江南丝竹、江南民歌、园林楹联、园林摄影等20多门园林文化选修课程;艺术拓展课程有外出写生、合唱、民乐、校园剧、交响乐等;国际交流课程有汉语国际推广、国际理解、第二外语、游学等;网络学习课程有艺术新生在线课程、生涯规划、艺术鉴赏、志愿者服务等。其中,文化学科课程和艺术学科课程侧重审美基础,采用差异教学的实施方式;园林文化课程和艺术拓展课程侧重审美实践,采用合作探究的实施方式;国际交流课程和网络学习课程侧重审美创造,采用个性学习的实施方式。基础课程是实践课程的基石,实践课程是基础课程的延伸;而创造课程是实践课程的展现,实践课程是创造课程的支撑。
三、推进审美教学变革
学校把教学的方式、资源和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思考,实施教学变革系统工程。
(一)采用适切的教学方式
由于艺术生有着较为显著的文化基础差异,学科教师开展了差异教学探索。在课堂教学目标设定上,根据课程标准,既面向全体学生,设定共性目标,又针对学生差异,设定个性目标。教学过程中,倡导“课前——学案引导,自主学习;课堂——学生展示,师生互动,示范引导,合作探究,拓展延伸;课后——分层巩固,自主学习”的流程。教师通过差异教学,帮助学生奠定扎实的文化基础。
我们主张学生的个性学习,倡导“兴趣启学、自主促学、探究导学、思维深学、反思助学”。以园林文化课程中校园影视编导学习内容为例,在指导学生学习了基础的专业知识之后,教师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校园内、园林中用艺术的视角去发现艺术素材——用影像记录各种场景,自主编辑和整理,撰写文稿,制作微视频,最后完成生动有趣的编导作业。学校每学年开展由全校学生自主组织并参与的校园艺术节,包括班级合唱比赛、校园艺术之星评选、器乐比赛、独唱(独奏)音乐会、学生美术画展等,用活动的方式呈现学生的个性学习成果。部分特色活动已步入常态化,如美术学生在高二进行的外出写生、师生画展、毕业生返校汇报演出等。
(二)挖掘丰富的教学资源
一是利用人文资源和环境资源,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悟、习得、收获。如建立以“有原”(原校名)为标志的系列课外学习场所,包括有原交响乐团、有原合唱团、有原民乐团、有原校园剧团、有原美术馆等;与苏州市图书馆建立合作关系,在校内建立市中小学艺术图书分馆;园林文化课程的实施,则利用学校古建筑群独特的环境资源,与拙政园、狮子林、市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使学生在多样的审美空间中汲取艺术养分,获得创作灵感,提升审美素养。
二是利用专家资源,使学生与大师“零距离”接触。学校聘请艺术名家以及知名教授担任特聘专家。从“爱·尚美”主题展到“与大师面对面”“梅花香自苦寒来”书画艺术作品展,一批艺术大家走进校园,为师生举办讲座和报告会。学校还与国外高校进行教学合作,打开与世界艺术对话的大门,拓展学生视野,丰富教学内涵。
三是利用网络媒介资源,打开学生多元学习通道。将艺术教学活动视频通过网络平台、微信服务号向学生实时播放,形成学生线上线下自主学习、师生立体交互的教学新形态。
(三)实施多维的教学评价
把课程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有机结合起来,统一于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之中,探索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校本化实施,定期对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听课调研、问卷调查、考试检测、质量分析、专家论证等方式,从不同角度对课程教学进行评估。其中,学生评价方面,制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及实施细则》,为每位学生建立成长记录档案袋,把学生的发展变化过程变成评价的组成部分,通过对专题作业、演讲比赛、校园辩论、研究性学习报告、体育与音乐表演、画展等方面进行评价,组织优秀生、特长生、学习之星、班级之星的评比活动,建立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师长参与的综合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曾繁仁,谭好哲.当代审美教育与审美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 【英】M.A.梅内尔.审美价值的本性[M].刘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