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18: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诗歌艺术鉴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古典诗歌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044
对高中生古典诗歌的教学,与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高中生在经过了多年的基础诗歌的背诵和学习,对诗歌的学习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固定思维和学习习惯,因此,为了深入拓展高中语文的古典诗歌教学,语文教师需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们加大对古典诗歌学习的重视。除了要求学生们完成必要的诗歌背诵和默写之外,重点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分析鉴赏能力,尤其是引导他们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了解整首诗歌创作的背景和文人心态,实现对诗歌的全面了解,将对诗歌学习的技术层面上升到理论层面,继而拓展学生们古典诗歌的艺术视野,丰富语文基础知识储备。笔者认为,对高中生古典诗歌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实施。
一、古典诗歌的字词教学
高中生对古典诗歌的学习,首先是要弄清古典诗歌中相关字词的意义和语法用法,继而在此基础上完成对诗歌句子意义的理解。一般情况下,高中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和掌握到常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这对他们今后独立完成古典诗歌的阅读和鉴赏有着很大的启迪作用。
首先,高中语文教师针对学生们的字词教学,可以从字词的类别来进行。高中生所学习的古典诗歌主要分律诗和歌行体,对诗歌中各句的结构划分应该有一定的语言辨别能力,继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成对个别字词的意义和用法辨析。例如,高中语文教师在教授白居易的《琵琶行》时,要引导学生们对诗歌中的七言歌行进行语法和语义的划分,这种划分基本上就可以帮助学生在语义的基础上实现对部分实词虚词的理解,继而为接下来的翻译和鉴赏诗歌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高中语文教师还可以从字词的对仗技巧的角度教授学生们学习古典诗歌字词理解的互文。中国古典诗歌往往会追求对偶的特点,因此,在分析和解读古典诗歌时,语文教师不仅仅要引导学生们掌握基本的字词分析方法,还可以利用诗歌中的前后文实现对相关字词的巧妙解读。这种教学方法既是字词解析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可以应用到其他古典诗歌的学习过程中,在提高古典诗歌教学效果的同时,进一步让学生感受中国古典诗歌的强大魅力和技巧性。
二、古典诗歌的翻译教学
高中语文教师在完成了基础的古典诗歌字词教学之后,还需要引导学生们完成对古典诗歌的翻译。一般情况下,古典诗歌的整篇意义是可以为读者读懂的,但是一旦涉及到将古典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白话文,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翻译技巧,力争做到信达雅的翻译效果。
首先,高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们针对所翻译的诗歌中的句子,进行重点标记,遇到模棱两可的句子翻译时,应该回归到全文或段落中进行反复对比和思考,继而得出最合适的翻译效果,这就是古典诗歌翻译中的精准,也就是信的体现。这是诗歌翻译的基础,也是诗歌翻译的重中之重。学生们只有做到了正确的诗歌翻译,才能在接下来的诗歌翻译中保证信达雅的艺术层面的标准。
其次,高中语文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合理编织现代白话语言完成古典诗歌和诗文的翻译,在保证语言通顺的同时,尽量体现语言组织的逻辑和优美。优秀的诗歌翻译,往往能够进一步升华古典诗歌的艺术技巧,同时也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古文和现代文之间的相通性。例如,高中语文教师在教授学生杜甫的《登高》这首诗时,不仅仅要求学生明确诗歌翻译过程中的语义的准确翻译,同时还需要深入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态,以第一人称的翻译视角感受作者的语言写作的张力,继而在现代文的翻译中加以体现。学生们在这种翻译教学中既可以巩固所学的字词类知识,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诗歌写作翻译的技巧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鉴赏语文古典诗歌的能力。
三、古典诗歌的艺术鉴赏教学
相较于初中阶段古典诗歌基础知识和技巧的教学,高中阶段的古典诗歌教学很大程度上还需要教师锻炼学生对诗歌艺术的鉴赏和分析能力,这是对传统诗歌教学内容的升华,也是现代教育模式下诗歌教学手段更新的体现。学生们在这样的教学训练中,一方面可以实现对古典诗歌的深入认知,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诗歌欣赏能力,提高自身的文学艺术修养。
首先,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对诗歌中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艺术特征的分析,学习和了解古代诗人诗歌创作的基本要素,感受中国古典诗歌严谨性的同时,体会他们语言的表现力。尤其是针对部分诗歌中作者的炼字和炼句的艺术技巧,思考作者选取该类字词的原因和意义,继而从语义和语法的层面探究和鉴赏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例如,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们进行诗歌艺术鉴赏时,可以鼓励学生们从诗歌的体裁、语言表达、形式技巧等层面进行分析,锻炼和提高学生独立鉴赏和思考的能力。
古代诗歌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其鉴赏又是高考必考的知识点。我们学生古代诗歌鉴赏花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据统计,历年高考考生在古代诗歌鉴赏题得分都没有过半。我们学生为什么鉴赏古代诗歌就乏力乏术呢?我以为这是因为学生不会读、不会品,不能通过有效的读来感受诗歌的理趣与艺术。那么,怎么通过读来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呢?
一、学会自读,提升初步感受能力
我们在诗歌鉴赏题做题指导中会告诉学生诗歌主要考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做阅读诗歌鉴赏题要学会“六看”,看题干、诗歌题目、看作者、看内容(找意象、找体现情感的字词)、看注释、看问题。那么,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最初的一环应该是让学生学会自读。教会他们形成一种自读的意识——从“六看”开始,在初步感知诗词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自己思考和探索去分析形象、语言、手法等等。如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中,我就让学生先自读,自己去解读内容、分析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然后提问学生读出的什么内容,让学生自由交流探讨。于是学生从该词的题目读出了这是一首登高见远抒情词;由作者辛弃疾推想该词大致是抒发英雄落寞、报国无门主题的;还注意到情景交融与用典手法的运用。之后,让学生再读,抓住“愁”“恨”“泪”印证诗歌的情感与主旨,通过动词的捕捉,获得词人的激愤之情;借助注释大致体悟词人婉转曲折的心境和情感。如此,这首词学生就基本上能够理解大致内容,为较好的鉴赏奠定基础。
当然,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范读来引导学生学会自读。让学生学会诵读感受诗歌内容,学会从用语、节奏、语气等方面感受诗歌的类型、作者的情感倾向和可能有的创作意图。
二、学会品读,提高定位赏析能力
诗歌的魅力在于读,从读中感受作者的语言与艺术特点。因此,在学生初中感知内容的基础上,我们要学生学会“品读”,也就是在再次读中圈点、批注,提高定位诗歌艺术价值体现之处,如意象选择、意境创设,以及炼字特点、手法运用和情感显现等。在杜甫《登高》教学中,我就引导学生们去“品读”,为了学生能够会“品”,我提出几个引导性的问题:首联有哪些景,它们的特点是什么?颔联中你认为哪几个字用的比较好,为什么?颈联中“作客”含有的意义是什么?尾联中“新停浊酒杯”的原因有哪些?这些都是诗歌鉴赏题的考点,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思考这样可能出现的考点。如果他们在阅读中能够有意识地的去品读;那么,他们就能学会分析与鉴赏诗歌,获得诗歌鉴赏的重点。
当然,学生找出可“品”之处后还要会“赏”,能够有鉴赏的方法和能力,有一些赏析的技巧、表述的思路步骤。如《登高》的首联意象的赏析,我们要教会学生,首先要明确或是概括内容“这两句连借风、天、猿、渚、沙、鸟等物象,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构成”,其次要明确其作用“指明节序与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再次要分析作者可能有的情感。另外还要分析手法,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等,以及手法分析的一般解题思路,即先手法、后结合内容,最后谈可能有的情感思想。
可见,让学生会读古代诗词,能够敏锐获知诗歌鉴赏的重点,才能提高他们的分析鉴赏能力。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有鉴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登高》品读中,学生感受到“萧萧”与“滚滚”应该有深意,可不会组织语言按照一般鉴赏思路步骤去分析,鉴赏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三、对比涵咏,增强诗歌鉴赏内力
2014年江苏省高考诗歌鉴赏题是韦应物《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与李商隐《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同类型对比阅读的考查,设计了总分值11分的三道题,分别从情感、形象和结句手法三个方面出题。其中前面两道题需要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而第三问则是从手法的角度去分别鉴赏。但是这一考查题并没有很好地将两首诗歌进行比较阅读,来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这样具有一定创新意味的题型设计,对我们的诗歌鉴赏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提高对比阅读的能力。
对比阅读可以选同一诗人的不同风格或同一风格的作品来品读。如将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与《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放到一些对比阅读,比较两词的语言特点、选用意象、人物形象、表现手法、情感态度,从而获得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也可以将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和李清照的《永遇乐·元宵》就立意和表现手法的异同进行对比阅读。从而在读中发现两词都是以元宵灯节为描写对象,在对比反衬手法的运用中,凸显一位独处于灯火稀落之处的孤高女子,借以表现自己的不同流俗的政治操守与高洁的人格。当然如能细分析出具有对比手法的不同之处,那么,学生就会知道如何对比阅读,从而开阔眼界、活跃思维,提高鉴别、分析与鉴赏力。
[关键词] 古代诗歌阅读鉴赏 高考 复习策略
《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歌阅读鉴赏的要求是: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意味着高考的古诗阅读鉴赏题大抵是从这两方面来考察学生。从一般意义上说,无论是鉴赏,还是评价,读懂诗作是前提,读懂了诗作,我们就应该能正确解题。但现实的情形并非如此。首先,部分学生反映有的诗我读不懂,读不懂自然不会解题;其次,部分学生反映,有的诗我读懂了,但我还是不会解题;再次,有的学生反映,有的诗我读懂了,也觉得自己做对了,但最后还是被扣分了。总之,现实的情况是,学生即使读懂了诗作,也很难在考试中游刃有余,十拿九稳。难怪有分析认为,古代诗歌阅读鉴赏,是历年高考试题中能力要求最高的一类题型。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学生反映的这些问题呢?
1 问题分析
1.1 读不懂。从初中到高中,古诗文阅读一直在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经过六年的学习,绝大部分学生都具备一定的阅读古诗文的能力,而且从高考的命题来看,一般也不会考很艰深的诗。因此,学生所谓的读不懂,应该是部分读不懂。如2004年湖北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诗歌鉴赏考题是: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临长江。此诗或题《江南意》。
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解释第三联的意思,并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这道题中要求学生“解释第三联的意思,并分析情与景的关系”,一些学生反映第三联读不懂,所以无从作答。而问他们是否读懂第一 、四联时,他们大都表示没问题。由此,我们不难发现,高考的诗歌鉴赏题,在不考艰深的诗作的同时,往往在学生读不懂,或不完全懂的地方作文章。高考作为选拔考试,诗歌鉴赏的题目有一定难度,这是在情理之中。因此,在考试过程中,学生读不懂其中的部分内容也是正常的。那么,让学生通过复习逐渐由“读不懂”过渡到读懂了,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应是高考诗歌复习的目标之一。同时,让学生学会在“读不懂”的情况下,也能正确作答,应该是高考复习的另一个目标,因为能力的培养毕竟是长期的,临考前教学生一些解题技巧是十分必要且有效的。
1.2 读懂了,不会作答。一般来说,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学生无法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即我们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也是学生在现代文阅读中常遇到的情形。但古诗阅读又有它自身的特点,那就是它强调对表达技巧的考察。因此,不少学生面对题目感到无所适从的原因是对表达技巧的生疏,以致于无从下笔。如2006年福建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诗歌鉴赏的考题是: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⑴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⑵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就字面来说,学生们是基本读懂了,但一些学生遇到第二小题要求分析三、四句在艺术手法上的特点时,就懵了,不知从何作答,有答夸张的,也有答对比的。那么,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应是高考诗歌复习的又一个重点。当然,由此也可以说一些同学所谓的“读懂”了,其实只是理解了它的表层的意义,并未触及它的深层含义,因为明白了这首诗三、四联中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才有可能真正触及诗歌的内涵,即借此表达诗人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1.3 读懂了,也觉得自己做对了,但最后还是失分了。面对此种状况一些学生不禁感叹:“诗歌鉴赏,想说爱你也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由于学生的鉴赏水平毕竟有限,可能“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读懂了,作对了;如一些学生在作答过程中,挂一漏万,答得不全面;如一些学生没有掌握答题规范,以致于表述上多有漏洞,或思路不清晰,或答题要点模糊等。在诸多原因中,没有掌握答题规范,最值得关注,因为其他原因多属于能力的范畴,而答题规范更多属于知识的范畴。能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功,但知识只要教授给学生,他很快就能运用起来。如我们曾在一次考试中,给学生这样一道诗歌鉴赏题:
山中与幽人对酌 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又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这首诗塑造了“我”怎样的形象?
这首诗本身不难,这道题看起来也很简单,所以学生自信满满地写上了答案。结果,一些学生并没有得到满分,因为他们的答案是:豪迈的形象。而这道题的参考答案是:自由随性、富有情趣的形象。难道学生没有读出“恣情纵饮、不拘礼节”,一问非也,原来他们以为“形象”即“性格”,那么怎么能说“纵情豪饮、不拘礼节”的性格呢,因此用了虽不准确,但能表示性格的“豪迈”二字。那么形象和性格的区别在哪里,分析形象的题目该如何作答,只要我们给了学生这个规范,那么在遇到类似题目的时候,他们的“自信满满”不就能收获“硕果累累”了吗?因此,在高考复习阶段,教给学生各种类型题目的答题规范是相当重要的。
总的来说,出现以上三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古诗阅读能力较欠缺,不能很好地掌握诗歌艺术的特点和规律,对诗歌常用的艺术手法较生疏,也未能较好地掌握答题规范等。那么在高考复习阶段,学生通过掌握诗歌艺术的特点和规律、常用的艺术手法、答题规范等,是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阅读鉴赏能力的。基于这种认识,在高考古诗复习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 复习策略
2.1 帮助学生疏理与古诗阅读鉴赏有关的知识清单
疏理知识清单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高考考什么,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让学生拥有比较系统的关于古诗阅读鉴赏的基本常识。疏理知识清单可借助于相关的比较规范的辅导材料,再加以教师的适当分析和补充。这份清单应该包括:考纲中对诗歌鉴赏的规定,古代诗歌的形象、古代诗歌的语言、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等。高考复习时,发现一些学生酷爱做题,但对于知识清单却不以为然,一定要让学生知道“磨刀不误砍柴工”,埋头苦做,往往事倍功半。
2.2 要精选习题,按知识点形成一个训练序列
给学生知识清单之后,如给他关于诗歌的表达技巧之后,并不意味着,学生能完全消化这些知识,也不意味着学生一定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考试或练习中碰到的相关问题。那么如何实现这些知识的转化呢?这一定要通过做题,而且一个知识点,如动与静,又如虚与实,最好能给学生三到四道的相关题目进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较好地掌握该知识点。但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复习用书,只是高考题或模拟题的汇编,没有很清晰的知识模块。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阅读大量习题,从中筛选出考点(知识点)相同的题目,然后按知识点逐个编排,从而形成训练的序列、系统。 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边做边总结,边总结,边巩固,边提高。
2.3 注重答题规范的训练和总结
在诗歌鉴赏中,所谓的答题规范,即一种类型的题目,有一定的答题方向、思路、要点。学生掌握了这些规范之后,就能有效避免读懂了却答不清楚,或以为答对了,却失分的情况。比如,分析情与景的关系这类题目,它的答题规范是,一定要具体指出景是什么,情是什么,两者是怎样交融在一起的,点明情和景的关系。如分析某个字为什么是这句诗的诗眼这类题目,它的答题规范是先翻译、解释这句诗,然后写出这个字传达了这句诗中所要的表达的某种情感或景象、意境等。如分析营造怎样的氛围这类题目,答案的落脚点是“的氛围”,因此在前面填上的应是形容词,如孤寂、萧索、温馨等。
2.4 告诉学生“读不懂”的情况下,有哪些求助方法
“读不懂”,可能是每个学生都会遭遇的情况,因此,教给学生一些“求助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如前面提到的2004年湖北高考题(《次北固山下》),学生因为读不懂第三联所以无从作答,那么教学生巧借思乡之情理解所描写的景物是有效的方法,因为“诗缘情而绮靡”,所以古诗中的情与景总是统一的。那么海上的日出,江上的春意,怎么表现思乡呢?这样学生就容易想到这二者都意味着时光流逝,光阴逝去而自己仍客居他乡,怎不引发乡思呢?这样不就理解了第三联了吗?这就是所谓的巧借主旨,以诗解诗。除此之外,还可以教学生巧借题目,反求答案;巧借闲笔,理解诗意等等。
2.5 要在重讲评的同时,重批改
诗歌鉴赏是主观题,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在重评讲的同时,要重批改。因为只有通过批改才能知道学生到底错在哪里,才能更清楚地知道学生在答题规范上的具体不足,这样的讲评才能有的放矢,这样的训练才能有较高的成效。
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还有很多,以上所讲的只是几个大的方面。
3 对复习策略的再思考
3.1 应试策略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应试策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让学生更好地发挥所学。
3.2 主观题与规律性、规范性并不矛盾。高考复习阶段,部分学生对于语文复习的倦怠感,产生于他觉得复习了,尤其是主观题复习了,也不一定能对付考试。因此,在讲评、指导主观题时,不能以给学生标准答案为目的,而是为了通过这道题,给他一些解题上的规律或方法。
一.仔细揣摩,把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特点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主观形象和客观形象。若想理解人物形象,学生需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描写及环境的烘托渲染,同时,要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作者所塑造的人物的意义。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诗歌,概括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征,也就是点明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和身份。学生在阅读中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了解人物的形象特征,并且要通过现象看本质,看到人物形象身上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含的哲理。
例如高考试题“最爱东山晴后雪”,所设置的问题就是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从欣赏诗歌主人公形象方面来把握诗歌情感,作者喜欢描写自然景物,抒发了诗人陶醉于自然而欣然忘我的美好情怀。教师可以通过题目“最爱”和诗中词语“逐胜”“忘寒”“只爱”这些重点词语归纳出诗人的形象特点。
二.掌握技巧,巧解古代诗歌语言的解题法
古代诗歌语言往往比较简练,所蕴含的哲理比较深刻,言简意赅地表达出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这对于现代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难点,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巧解古代诗歌语言题的解题法。常用的方法一般为:套用法、删字法、倒推法。套用法也就是让学生了解诗歌中动词、修饰词、虚词的常用法,通过这些用法套用他们在句子中的作用;删字法也就是把诗句中的关键字删去,看内容是否会变化,通过这种变化来体现关键词的作用;倒推法就是根据全诗所表达的情感或说明的道理,根据某字在全诗中的位置进行倒推。
例如高考试题“送邹明府游灵武”这首诗歌就是要赏析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诗句“边雪藏行径”来分析这个“藏”字。指导学生认识到这个词运用拟人手法,写了风雪之大;“林峰透卧衣”来分析“透”字,来写风之猛,又写出衣之单,内含丰富。让学生展开想象力,体会文章的感染力。诗歌语言内含丰富,学生需要慢慢体会和感悟,并且通过阅读和欣赏来掌握诗歌的语言。
三.照顾全面,考虑诗歌艺术写作表达技巧
诗歌的表达让诗歌寓意丰富,教师要指导学生让学生明确诗歌鉴赏中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以便能迅速地找到试题的切入角度。从诗歌的表达方式、结构形式、写作技巧、艺术风格来进一步欣赏诗歌,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例如写作技巧是衬托对比,还是烘托渲染;艺术风格是雄浑豪放的,还是沉郁悲愤的。这些基础性的表达技巧,学生一定要掌握。
例如“余杭四月”就要求学生写出作者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学生要做出很好的回答首先自己要知道诗歌表现手法有哪些,然后根据诗歌的特点和题目要求逐步缩小范围。这首诗歌是描写田园安乐生活的诗歌,又选取了其中写景的诗句要学生来分析,学生就要考虑到诗歌的主旨是明色调的,写景是为了突出主旨;诗句对仗工整,尤其是色彩的对照鲜明,可以考虑映衬、渲染之类的手法;节奏独特,读后记忆深刻,让学生在阅读后在大脑中形成了一种很强的画面感。对于表达技巧的掌握,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四.体会情感,感受诗歌含蓄抒发思想情感
每篇诗歌都有它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中国古代诗歌含蓄蕴籍,有很多是先写景、叙事、再抒感,既触景生情,缘事抒情,所以很多诗歌透露情感的句子往往在最后,在尾联,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有些诗歌可能通过题目就透漏了内容、范围、背景、情感等信息。还有很多题材相同的诗歌表达态度和情感都是大致一样的。如山水田园诗,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来表达对自然山水的热爱,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咏物诗,往往都是通过描写客观事物,表现其特征,借以抒发思想情感,表现喜爱之情,或者或悲或喜、或褒或贬的情感。还有军事题材诗、怀古诗、送别诗、闺怨诗、羁旅行役诗等,学生要熟悉,并且了解他们通常表达的情感。
关键词 高中 语文 诗歌教学
一、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重要性研究
我国的诗歌艺术成就十分辉煌,诗歌文化遗产丰富。引导学生在对语文诗歌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古代诗歌的艺术美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手段。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也是陶冶情操,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和价值观的主要方法。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较大,很容易在思想上产生迷茫,容易走入思维误区。通过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能够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洗涤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另外,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鉴赏能力的一个重要课程,帮助学生奠定欣赏经典文学作品的能力。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作为高考的重要内容,要求高中老师要在教学方法和方式上进行改革和创新。通过对新课程标准下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仔细研究,总结出考试的重点内容,进行分层次教学,帮助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要点,以从容应对高考。总之,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研究
(一)提高高中语文老师的综合素质
语文老师作为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实践者,需要准确掌握诗歌鉴赏的技巧、诗歌的特征,能够准确把握教学大纲的要求,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学修养。诗歌承载着先人们的智慧和才情,大多是他们人生经验、个人品性和艺术修养融合而成的精华,教师在教学前必然对其学习研究,感受参悟,进行再创造,然后实施于教学,。此过程也是教师自我学习教育,提高个人素养的过程。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面对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语文老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诗歌是一种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艺术作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能够透过书本紧抓诗歌的精髓,深刻体会诗歌中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当然,高中语文老师的素质提高也有助于把握新的教学要求,层次分明的向学生讲述学习的重点,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许多新鲜的词汇和交流方式悄然改变着学生的生活,高中语文老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也包括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和掌握,减小师生间的交流代沟,能够掌握学生的思维角度,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学习。
(二)教学观念的改革和创新
新时期的高中语文教学不能够再沿用以往老师讲述,学生记录的传统教学方式,需要将教学重心从老师转向学生。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培养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开展语文教学。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就是让学生自我感知的过程,故而在诗歌教学中更应以学生为主体,必须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新时期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老师需要扮演引导者的重要角色,通过引发学生的探索和实践行为,为学生提供实践语文知识的平台。教学过程中更多地需要通过集体讨论和经验交流,帮助学生解决诗歌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中语文诗歌教学需要由浅入深的进行循序渐进的学习,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不分主次,让学生产生毫无头绪、无从下手的感觉。另外,高中语文教学已经不再是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做出武断评价,需要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让学生以感受诗歌魅力为目的,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为新时期的高中语文老师,不能够被传统的教学观念束缚。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舞台需要学生尽情发挥,在学习中有所成长。
(三)多元化教学方式
随着教学技术的发展,高中教学方式已经不是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多媒体设备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已经将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化和多元化。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实现声音和图像的传递,为学生直观的展现诗歌的故事内容、社会背景等等,为学生鉴赏诗歌提供帮助。通过图文并茂的展示,为学生体会诗歌中的意境,再现诗歌的情景等一些不能够用语言准确描述的内容,帮助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中。网络教学的应用为学生提供的丰富的知识,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交流,了解所学内容,拓宽了视野。
当然,丰富的课内课外活动对于学生学习诗歌也是很有帮助的。增加课内课外活动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进一步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对开展高中诗歌教学十分有利。总之,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为学生鉴赏文学作品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从培养学生对于诗歌学习的兴趣入手
培养学生对于诗歌学习的兴趣也是实现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质量改善的一个关键因素。只有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才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自主解决问题,实践所学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灌输性学习和强制性学习往往只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反感情绪,这对于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是非常不利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根源上解决了学生的兴趣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来,才能够更好的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总之,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需要考察的关键内容,需要老师采取积极的手段提高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诗歌鉴赏能力。当然,这也是新时期学生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要求。做好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工作,不仅对于学生的审美培养和文学素养的熏陶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高学生对于中国文学鉴赏能力,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手段。重视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是每一个学校,每一位语文老师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蔺葱.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初探[D].苏州大学,2009, 07(01).
[2]刘琛.高中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歌教学研究[J].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09, 06(15)
[3]于乐红.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策略研究[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1, 04(07).
一、从内容上和形式上看高适和岑参边塞诗的相同相承
高适和岑参以他们特有的诗艺才能驾驭着各自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以经久不衰的魅力吸引着无数读者,毫无愧色地成了中国诗苑中开放的完美的艺术瑰宝。可以将高适和岑参的诗视为他们个人经历的艺术再现,因而内容上都以他们所见所闻的边塞风情为主要表现对象。从形式上来看,高适主要以五言诗的形式表达主题,而且艺术成就显著,而岑参却以七言为主,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是他所擅长的,且艺术成就较高,诗的发展便是由五言到七言,这说明他们的诗是相承的。边塞诗的引人入胜之处,“主要是一种悲壮的豪情,异域的情调,辽阔的视野,边防的信心,没有生活中的无往不在的蓬勃的朝气,所谓边塞风光也早就被那荒凉单调的风沙所掩埋。”
从内容方面和题材方面来说,各自履历中的自然风物,人情风物被他们巧妙地拽入各自的艺术天地,从而表现出一系列主观化的相近主题,可以视为一缕缕发自肺腑的边塞情丝。他们的诗歌中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这是其诗歌之所以散发出强烈的艺术光芒的根源所在,在中国这一文明古国一直传承的爱国主义情思是任何一个中国人都无法推却的使命和责任,也正是高适和岑参能写出堪称千古绝唱的边塞诗的感情源泉。
二、从艺术成就上来讲,他们的边塞诗是一脉相承的
从总体来看,岑参诗的艺术境界较高适诗的艺术境界更胜一筹,但有一个不容争辩的史实是岑参晚生于高适,而且他的诗歌成熟期稍晚于高适,其中不乏在诗歌艺术上的借鉴因素,可以设想如果不是高适在边塞诗艺术上的大胆尝试,就不会有岑参更近完美的边塞诗的艺术成就,或者可以说将会在更晚的时期出现岑参诗式的艺术体。从他们各自的艺术风格来看,高适在现实主义方面突出,而岑参在浪漫主义方面突出,这也是中国这一诗的国度里“诗骚”传统意义上的完美结合,这也决定了必须用黏合的方法鉴赏二人的边塞诗。
我们从艺术价值角度欣赏他们诗的话,可以认为岑参的诗艺更高。但作为完美艺术体诗歌的本身,艺术成就的高低却少不了强烈感情的奠基作用,而高适的边塞诗较突出的正是这种以现实主义的笔调写出的浓烈的感情。因而我可以说如果将他们合称的原因解释为他们边塞诗艺术成就的互补和岑参对高适边塞诗的艺术借鉴和艺术补充的话,显得合情合理。
“就艺术美的两大基本形式:一种是趋向于统一和谐的美,一种是趋向于对立冲突的美”,的确,高适的边塞诗和岑参的边塞诗正是在这种艺术上的对立补充和诗情、诗题上的统一和谐并珠联璧合式地给后人留下了“完美艺术体”的审美艺术享受。
三、二人边塞诗具有同而不同的悠久生命力
同中见异,才见其作为完美艺术体的生命力的所在和审美价值的所在。从共同意象所体现的艺术成分和所包含的内容载量见其“完美艺术体”的生命力。而鉴赏者在鉴赏他们的边塞诗时的粘合性(即将相关的事物相提并论的主观内在的习性)更为二位边塞诗人的边塞诗的真实艺术感受的发现提供了前提。
(1)意象的群域性承载艺术“完美体”。唐代边塞诗作为唐朝时期边地生活和诗人主观情感的完美再现和其他的诗体同样有着自己完整而独立的意象体系,诗的意象是诗人主观情感和生活经历跃然纸上的客观信使和载体,它承担着表现和反应诗人情感的神圣使命,但即使同是边塞主题的诗,不同风格的诗人所运用的意象体系是不尽相同的,而高适和岑参笔下所运用的意象正是这样,但是他们的诗又都是边塞主题和题材的诗,因而从总体上来说,他们这两位代表唐代边塞诗最高艺术成就的诗人所运用的诗歌意象又构成了整个唐代边塞诗的艺术意象体系,所反映和体现的是整个唐代边塞诗的艺术成就和深层次内容。虽然他们各自运用的意象是同中见异的,但又是黏合得相当紧密的,就像他们的边塞诗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艺术命运似的,注定关系亲密异常,给读者以艺术结合体的美学感受,自然而然地便会赢得“高岑”的艺术合称的口碑。
关键词:成人高考;古诗复习;方法
成人高考语文试题中关于古代诗歌的鉴赏题是从2000年开始推出的新题型,旨在考察考生对中国古诗词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由于古代诗歌本身的特点及鉴赏评价的要求较高、难度较大,平时古诗教学普遍存在重诵读理解、轻鉴赏评价的现象,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与成人高考古诗鉴赏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所以,如何通过考前有效的复习,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整合古诗阅读知识,提高古诗鉴赏能力,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经验,谈以下几点体会。
把握大纲,明确要求
成人高考大纲是复习的依据,古诗的复习首先要从把握大纲入手,引导学生明确古诗鉴赏复习要求,做到有的放矢。
关于古代诗歌鉴赏,成人高考大纲提出的要求是: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大纲要求,需作进一步的诠释和讲解。
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把握古代诗歌塑造的艺术形象的性格特征,理解艺术形象的社会意义。教师可举出一些学生熟悉的诗歌艺术形象加以说明。如屈原“哀民生之多艰”的爱国情怀、刘兰芝“举身赴清池”的反抗精神、琵琶女“天涯沦落”的悲苦和无奈、花木兰替父从军的英雄胆识等,使学生对诗歌形象的概念有初步的感受和具体的认识。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把握诗歌运用语言的艺术,体会其优美、精炼、跳跃、含蓄的语言特点。教师可在学过的诗歌中举出选用贴切的描绘物态、抒写情怀的范例,引导学生体会精妙传神的艺术魅力。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就是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在作品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达到了什么效果。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是阅读古诗的高级活动。所谓诗歌的思想内容,是指诗歌所熔铸的作者的感情、旨趣、爱憎、哲理,体现作者对生活理念的认识,对社会价值的判断。对古代诗歌内容的评价,最能体现阅读者的综合概括能力和辨识透视能力。
梳理考点,深化理解
明确成人高考大纲的要求之后,就要把握古代诗歌的“考点”,有针对性地复习理解有关知识。针对考试大纲,鉴赏古代诗歌必须具备以下知识。
(一)古代诗歌的一般知识
古代诗歌的一般发展线索:诗经——楚辞——汉魏晋五言诗——唐诗——宋词——元曲等。
古代诗歌的大体分类:古体诗与近体诗,近体诗又分为律诗与绝句等。
近体诗的格律规定:限字句、定韵脚、调平仄、讲对仗等。
以上知识可向学生作一般交代或列表印发,不作重点复习。
(二)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
由于这部分内容与考点直接有关,故必须加以详细分析。
精炼即用尽量少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用语准确、生动、形象。如柳永《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中的“执手”一语,准确而形象地刻画出一对恋人分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他们纵有千言万语要倾诉,但只能“泪眼”相对,四手相握,情满心中,却语哽咽喉。此“执手”二字,抵得上“千言万语”,可见精炼之至。
含蓄诗的语言不能像散文那样直露,要求感情不露,意在言外。如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一二句写空城四周群山绵亘,虎踞龙盘的姿态并未改变,江潮依旧拍打着城根,带着寂寞心情退回。勾勒出一片苍茫凄凉的景象。读者不禁要问:山川形胜的六朝古都为何会变成一座空城呢?三四句借月抒怀,暗含国运衰败的感叹。全诗表面看句句写景,细究却句句都蕴含着诗人对故国萧条的感慨,其主旨在于讽喻现实,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以前车之覆为鉴。
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其好处是在极短的篇幅中增加诗歌的内涵,引起读者的联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引周瑜赤壁破曹的历史故事,既表达了对年纪轻轻就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也表达了自己事业无成却华发早生的感慨。
情致理趣诗歌的情致理趣指的是诗歌中那些表现力极强的词句给人的审美情趣。诗的情致理趣与炼字有关,古诗中这类词语很多。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中的“横斜”、“浮动”都给人以美的想象及美的享受;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还蕴含着一定的哲理。
古诗的语言特点还有跳跃、倒装、谐音、叠字等现象,都比较容易理解。
(三)古代诗歌中的形象
诗人在创作时,以想象为中介,将意念、感情和客观物象融合成诗歌的形象。优秀的叙事诗,大都塑造出富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优秀的抒情诗,总描写出种种客观事物的形象,并且浮现或暗含诗人的自身形象。如陆游的《卜算子》中的梅花,就代表一个孤高寂寞,备受打击和嫉妒,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尘”也保持节操不变的爱国志士形象;于谦的《石灰吟》中的“石灰”,则象征一位不怕各种打击,不怕粉身碎骨,“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清官。
(四)古代诗歌创作的表现手法
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下面择其要者举例说明。
借景抒情王国维评论古诗:“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诗人常用的手法。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烟花含情,孤帆载憾,天际碧水带走无尽思念,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从每个画面中渗透出来。
托物言志大千世界、山川河岳、花鸟鱼虫皆可入诗。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着诗人的感情。如唐人陆鲁望《白莲诗》: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
诗人以貌取神,写出白莲的风韵与精神,抒发了处唐末动乱社会中,虽退隐山林,洁身自好,却又关心天下兴亡的情怀,做到了既“不即不离”,又“曲尽其妙”。
借古喻今诗人缅怀古人古事、或歌颂辉煌业绩、或感慨千古遗恨,或喻己怀才不遇、或抨击黑暗现实。借他人酒杯,浇心中块垒。如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借歌咏贾谊,指出封建统治者不重视人才。联系诗人长期遭受压抑的身世,可知其借题发挥的意图。
直抒胸臆诗人情激于衷,冲口而出,以浅白的语言,抒发真挚的情怀。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最后一句: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卒章显志,一吐心中的郁闷之气,点亮全诗的主题。他唱出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者的心声,表现出诗人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精神。
对比烘托在鲜明的对比中增强读者的感受,利用事物的反差揭示诗人的某种情感。如李白《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前三句着重渲染昔日的骄奢逸,最后一句写眼前的凄凉景象。强烈的对比寄寓诗人的深沉忧思。
比喻拟人化平淡为生动,引导读者联想与想象,增加诗歌的内涵与情趣。如杨万里的《红白莲》:
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
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
诗人突发奇想,把一池盛开的莲花,比喻为汉代宫中三千美丽的宫女,她们一半浓妆艳抹,一半淡扫峨眉,各呈其美,真是“浓妆淡抹总相宜”。转贴于
以动写静事物总是相反相成,没有动,就没有静。以动写静、动静结合便成了许多诗人常用的手法。如王维《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写春夜溪山月出惊鸟的幽美境界。月出尚能惊鸟,可见春山之静,而不时传来清脆鸟鸣声,更显春山之静。
虚实相济“实”为眼前景、眼前事,“虚”为想象景、想象事,二者相辅相成更有利于表情达意。如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一二句叙滞留巴蜀的原因,是实写;三四句想象回家后深夜畅谈的情景,是虚写。眼前之事已入想象之境,寄怀之切尽在不言之中。
夸张联想夸张是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引发联想以创造意境。例如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三四句熔夸张联想于一炉,写出瀑布由极高处飞泻而下的磅礴气势。“疑”字在联想中透出无限赞叹之情。李白的夸张不是简单放大事实的原貌,而是融入了美好的感情。
此外,还有比兴、铺陈、渲染、映衬等表现手法。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关键在两点:一是辨识诗中运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二是赏析其表现作用和艺术效果。后者需要一定的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尤其需要加强训练。
(五)古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意象是诗人心中的物象,是诗人为表达情感,用艺术的语言写进诗歌的事物和画面,这些客观事物已经蒙上了一层主观色彩,成为诗人主观世界的写照。因此,它们在诗中已超出本身的含义而蕴含深广的社会内容。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作者描写了六种物象,字里行间透出游子天涯沦落的困顿、苍凉与悲哀。
意境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为了创造和谐、完美的意境,诗人把抒情与写景、叙事结合起来,力求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如屈原《涉江》的“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写船行缓慢的景象,抒发的却是诗人眷念国都,关心祖国命运的沉重心情。杜甫《登高》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名句,展现一派秋天苍凉恢廓之景,表达的是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愁之绪。
以上有关知识,是提高古诗鉴赏能力的基础,也是高考答题的基础。复习时可集中讲解,也可结合作题分散讲解。讲解时不能空讲概念,一定要结合诗作具体分析。
授之以渔,点拨方法
鉴赏古诗,是阅读的高级阶段,之所以为高级阶段,是因为它是一种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在文学鉴赏过程中,欣赏者要把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变成自己头脑中的艺术形象,就要进行想象活动和情感体验。如果鉴赏者不善于积极的想象或缺乏必要的生活体验,就不可能对作品的意境有深切的感受,也就发现不了作品中的弦外之音、韵外之致。成人高考古诗鉴赏的复习指导,必须遵循鉴赏的基本原理。笔者根据自己的阅读和教学经验,总结出古诗鉴赏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概述如下。
(一)初读
初读的任务是弄懂作品表层意思,因为理解古诗的字面意义是鉴赏的第一步。初读古诗需注意两点:(1)明白词语的含义。古诗中的词语有时有特殊的含义,如典故的意义、语境的意义。(2)理解句子的结构。有的古诗的句子省略跳跃,要补充连贯才能理解;有的古诗语序不是正常排列,要根据词语意义关系加以调整。解读古诗切忌望文生义、主观臆断。如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是互文,意思是主客一同下马,而后一起上船。如果照字面理解成主人下马了,客人已在船上,则下句说的“举酒”则与主人无关,就讲不通了。
(二)吟诵
通过吟诵,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歌的节奏、韵律,体会诗中浓郁的感情。指导学生诵读是鉴赏的基础,读诗而不能背,等于不读;能背诵,进而才能进入领悟阶段。
(三)入境
反复吟诵,只是鉴赏者与诗中的艺术境界“接近”的一种手段。教师需进一步要求学生,吟诵时伴随想象,眼前浮动诗中所描绘的那些人、物、事的形象。读的次数越多,这些事物的形象就越清晰。这样,学生就不知不觉进入诗的境界,恍若身在其中,进而在思想感情上与诗人产生共鸣,这就叫“动情”或“陶醉”。例如,反复诵读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你会仿佛进入李白的梦幻境界,看到幻境中的仙人形象,对美丽的仙境会产生向往之情。
(四)领悟
读者经过“入境”时情感体验的之后,诗歌所塑造的形象和意境又从鉴赏者内心游离出去。同时,作为社会角色的“自我”又慢慢呈现出来,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阅读体验,在冷静的比较与参照中,学生获得了人生的启迪与顿悟。
以往的参考书对诗歌教学都强调诵读,强调让学生在诵读中自己感悟,其原因是顾虑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作品与学生之间的中介,在“传授”过程中越俎代庖,影响乃至左右学生的鉴赏过程。但这不等于说在古诗鉴赏复习过程中淡化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不一定参与学生鉴赏某一首古诗的具体过程,但不排除在鉴赏方法和答题技巧上给学生以必要的指导与训练。
下面谈谈解答诗歌鉴赏试题学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反复体味,读懂原诗弄懂作者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其方法有三:一是注意分析诗题,诗题是诗的“眼睛”,分析诗题是正确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旨的途径之一;二是注意利用注释,借以理解诗句,进而准确理解全诗;三是注意联系作者生平与作品的写作时代背景。
仔细研读诗句,咀嚼语言特别注意关键字句、修辞手法和所用典故,体会其精妙之处。
整体把握意境只有整体把握意境,才能防止以偏概全,正确理解诗的形象和诗的含义。要善于想象、联想,用形象思维理解诗歌意境。
仔细辨析诗歌的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法是借景抒情,是托物言志,还是采用了比喻、夸张、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
看清试题要求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现手法、思想内容,命题上可综合要求,也可就某一方面出题。有时出题的角度不同,答案其实都差不多;有时一题两问,要弄清它们的区别与联系,答题时要看清要求,不要答非所问。
吃透题目的提示考虑到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阅历,有时出题人为了让考生准确把握题意,特地给予一定的提示。如2003年成人高考大纲样题以杜甫《旅夜抒怀》为出题材料,提示考生“这首五言诗是杜甫晚年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漂泊在长江上游时的作品。诗的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怀,表达了丰富的感情。”对这些提示一定不要轻易放过,这往往是引导答题的路标,只要沿着提示去思考答题,是比较容易获得高分的。
抓住要领,重在表达一般古诗鉴赏题的答案不会很长。要抓住要点简洁作答,切忌含糊笼统、空话套话、人为拔高、丢三落四。
强化训练,提高技能
古诗鉴赏的复习,在学生获得诗歌的基本知识、了解鉴赏的原则和方法以后,关键是强化训练,学生应在强化训练中体验鉴赏过程、提高审题能力、掌握答题技巧。
【关键词】诗歌教学 个体感悟 情感参与
中国文学的源头就是诗歌,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等都是诗歌。在高中语文教材上,从《诗经》、《楚辞》到魏晋诗篇,从唐诗、宋词到元代戏曲,从五四新诗到诗词,从舒婷、北岛到海子,一条贯穿古今的清晰的脉络在高中课本呈现,学生可以尽情地欣赏诗歌王国的灿烂瑰丽。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用个体领悟去读出自己的诗歌,去思考人生理解生命,从而在诗的海洋里尽情遨游。教师在教学上,可以运用比较法、朗诵法、图画法、意象捕捉法、诠释法等等,进行阅读鉴赏或再创作,让学生在经典作品的引导下,逐渐走进诗歌殿堂。
一、强调教学的新、奇,激发兴趣
1、保持诗歌的陌生化,简化学生阅读――取消传统的熟读。长期以来,语文学科被约定俗成为:课前扫除文字障碍,熟悉内容;课上检查字词,讲解内容和主旨;课后记背及练习。这就使娱情审美的诗歌学习变成了枯燥的机械学习。
《心理学》中提到“注意理论”。知识的摄入是通过注意引起的,而注意力又是不断转移的。教师必须设法提高学生的注意稳定性。人的注意有个原则:“只有那些新鲜的尚未认识到的事物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 (钱谷融、鲁枢云《文学心理学教程》)根据这一原则,教师可有意识的忽略传统的课前预习,让学生怀着饱满的好奇心在课堂上直接进入新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在注意和好奇心的驱动下,主动地阅读、探究。当然,课前学生自主的去熟悉字词,了解作家生平、写作背景、创作风格等,这无疑是一件令老师无比快意的事。但恐怕只有寥寥几个学生罢了。所以对诗歌的新、陌生就能成为大多数学生的共同特征。而这何尝不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的呢?而这又进一步为我们在高考时,面对课本中没有出现过的诗歌时,学生不会因为陌生而那么的手足无措,无从下手了。
2、创新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抓住学生对诗歌的陌生这一契机,通过创设情境,或介绍背景,或把诗歌泛化为感人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通过不同的路径进入诗歌鉴赏的状态。如在教《迢迢牵牛星》和《鹊桥仙》两首诗时,用牛郎的织女的传说作为引起学生兴趣的切入点,就会很好的提高课堂效果。抓住人们对了解一点又认识不很清楚的事物有一种要探究的欲望。学习《再别康桥》时,教师用声情并茂的语言介绍他的生平经历,创作情况,就能够有效激发学习兴趣。
二、反复诵读,读出自己的感悟
诵读在诗歌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华夏文明灿烂的长卷中,诗人灿若星河,作品浩如烟海,风格异彩纷呈。仅唐一代,就有奔放飘逸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通俗平易的白居易,清新峻拔的杜牧,奇诡险怪的李贺,绮丽精工的李商隐……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展开反复诵读,让学生受到熏陶与影响,读出自己的感悟。
诵读非常重要,苏轼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通过诵读,可以体会诗歌语言的凝练含蓄,形式优美;可以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感受文字背后所蕴涵的内容。高中教材中选入李白、杜甫的诗歌。李白性格豪放,感情奔放,不受拘束而又向往建功立业。他的诗想象奇特,《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就是例子。然而,他才华横溢却被权臣诽谤,不受重用,有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的《兵车行》《三吏》《三别》表现民生疾苦,《春望》《登岳阳楼》《登高》等诗作将家国之痛和个人悲哀融为一体。所以在诗歌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咬文嚼字,体味语言的魅力,更要品味诗人的人格美,完善自己的人格。教师应引导学生领悟、品味、消化诗中的深刻意蕴。如诗人的怀才不遇,他们虽然有疾恶如仇、正直贤达、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格,有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操,但也有情绪低落、消极避世的一面。诗人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千差万别,人生经历、思想意识也不同,所以引导学生不必全盘接受,要从诗中走出来,借诗移情,面对现实,结合现实谈个人的感悟。
三、情感参与,少明确统一,多个体感悟
诗歌是语言的高度凝结,故有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和贾岛的“两句三年成,一吟双泪流”之说。我们必须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读取作者的深情。让学生在老师的助力下张开想象的翅膀,尽情驰骋在广阔的艺术境界中。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产生自我的理解。只有具备了这种 “自己读出来”的能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鉴赏能力。
但在教学中,我们却往往将诗歌的分析做权威式的概括。从而导致学生习惯于老师讲授的唯一结论,形成了理解上的被动性、单一性、概念化等现象。这就与课改精神背道而驰了。以《死水》为例,课后题问:“死水”可能有什么象征意义?这题目为我们鉴赏诗歌提供了启示,但答案不可一概而论,单一性、概念化。分析时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只要言之有理,答案可以是丰富多彩的。
同样,理解诗歌不能忽略时代和诗人本身的特征,但也不能因这些特征而局限了对诗歌的理解。钱理群谈到“作家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影响的因素也是多元的。”例如豪放派的代表坡,有着“大江东去”的壮阔场面与豪迈情怀。但是不是豪放派所有的词都是这样呢?如他的《江城子》,是怀念妻子不幸早逝,抒发浓重的哀思。情词凄切,感人至深,虽不属婉约,但也不乏绵绵情意。这就说明对诗歌的理解是不能以概念来判定的。必须情感参与,少明确统一,多个体感悟。
如果我们把诗歌鉴赏真正作为一项语文能力培养,我们就应该提倡和尊重学生的个体理解。只要学生们对这首诗的主题及艺术手法的分析能够自圆其说,就应该充分的肯定。这样学生会学得主动,学得活跃,学得积极,学得有效,迸发出了强烈的探求精神,让自己的情感与思想直现出来,从而充分显示主体参与的内蕴力和创造力。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是一个引路人,推陈出新,认真实践新教材传达的教育理念;学生是一个拓荒者,教师应引领着学生一路披荆斩棘,走进诗歌艺术审美的殿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推进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设计模式;教学实践
新课标要求背诵古诗文80篇(段),所选篇目皆为名家名篇,能够代表我国古代诗歌艺术的最高水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理解其思想内容,才能欣赏其艺术价值,感受其无穷魅力,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笔者在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自己的古诗词教学设计模式,体现新课改理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三维目标的实现。
一、古诗词教学设计模式
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利用五步骤进行古诗词教学,形成较固定的教学模式,即查―疑―释―诵―拓。
“查”环节是自主学习的重要部分,课前预习诗歌,查字典扫清字词障碍,结合课文注释了解诗歌作者、写作时代背景,达到知人论世。完全自主完成,可查阅网络、图书、资料等,并在课上积极口头表述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与学生交流。如教授杜甫诗《春望》时,查作者资料后,知晓杜甫作为“诗圣”,其诗为“诗史”,该诗就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国都沦陷、山河破碎的社会现实。此环节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口头表达和听写能力。
“疑”是在预习时遇到有疑惑的地方,提出疑问后上课交小组讨论、交流。通过质疑讨论,初步理解诗意。无论单个重点词语,还是句子一直到整篇诗歌理解,都在小组讨论合作中一起探究,老师及时引导点拨,对学生议论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弄懂弄通整篇诗歌。
“释”是在前两个环节基础上,进一步深刻理解诗歌,通过想象感知诗人的思想感情。先让学生在理解基础上反复吟咏,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写作方法,然后让学生各抒己见,老师引导、点拨、总结并解释本诗的思想内涵,教师把握好文章的价值取向,并总结诗歌的写作技巧。此环节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审美能力,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以体现。
“诵”环节是在完全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注意诗歌节奏,大声有感情地朗读,便于体会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音乐美、韵律美。通过对名言警句的反复揣摩玩味,对全诗写作技巧和艺术手法进一步深刻理解,训练学生的鉴赏能力。如《望江南》(温庭筠)“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句,“尽”字描绘出空旷凄凉的意境,寓情于景。
“拓”环节就是拓展迁移,开拓学生知识面,由课内所讲诗歌的思想内容、写作方法,拓展到课外,找出与之相同的其他篇目,帮助学生理解,又增强了学生的诗歌积累,提高了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达到触类旁通。例如讲完思乡题材诗《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后,拓展作业可设计写出思乡诗歌名句警句。
二、古诗词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古诗词因时间久远,难以理解,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只会死记硬背一些名言警句,应付考试,不能体现三维目标。解决此问题就要多讲一些古代诗文常识,增加学生和古诗文接触的机会,寓教于乐,引发学生浓厚兴趣,便于克服畏难情绪。
教授古诗词,要以理解为基础,阅读与欣赏相结合,要揣摩感悟作者的情怀,这样自己对作品才会有所感受、领悟和发现。引导学生用古人的习惯和思维去还原诗词的意境,激活学生已有积累,并能醍醐灌顶般顿悟,找到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巩固提高阅读古诗词的能力和鉴赏水平。
关键词: 古诗词 语言艺术 初中语文教学
初中语文新课标对古诗词的学习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在教学古诗词的过程中,应牢牢抓古诗词魅力之所在,进行学习和鉴赏。
一、魅之形式
中国古代诗词是最讲究形式的,在长期发展的过程当中,逐渐形成了各种规律、各种体制,或五言或七言,或绝句或律诗。再结合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使得古代诗歌在形式上具有一种音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也有一种建筑美,诗很规整,就像我们现在盖的楼房一样,上上下下都是方方正正的。有部分学生,在抄写或习作古诗词的时候,没有按照诗词的格式书写,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没有真正体会到古诗词形式的建筑美。
二、魅之语言
诗歌体制小,概括力极强,这就要求语言准确精练、形象生动。在教学中,我们要抓住诗的诗眼,即古诗词中的重点字词,而它们往往是诗词中最精彩最传神所在。我们学习的时候,先明确字词在句中的含义,然后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诗中与之相关的情景,最后理解它的表达作用。如王建《十五夜望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一个“落”字,是落下的意思。作者借用漫天雨雪落下的情景描绘秋思铺天盖地地袭来,形象生动地写出秋思的多而浓,并在这样一个十五的月夜自然而然占满心胸,抒发作者的思乡之情。
三、魅之名句
诗词中经常有高度凝聚诗人的独特情感,看似平淡但含义深刻,起画龙点睛作用的句子。我们在学习时,根据课文提示先指出它的艺术手法,再展开联想概括其特点,然后分析它的表达作用。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谱写的千古不朽的壮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作者直抒胸臆: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安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四、魅之意象、意境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和诗中多个个体意象组合起来所描绘的图景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我们品味古诗词中的意境,可以从三方面着手:1.出现了哪些意象?2.这些意象组合描绘了什么图景?3.这个图景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古诗词是古老的语言艺术,离我们较远,我们在品味意象、意境时,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分类积累,把握意象本身特定的文化内涵,进而把握意象组合所描绘的图景把握诗词的意境。如:景观类:月、流水、斜阳、寒风、冷雨、烟、霜等,多表达离愁别苦、孤独惆怅之绪,渲染悲寂气氛。植物类:杨柳、落花、梧桐、芳草等,多含离别之情;松、菊、梅、竹、兰等多用来表达高洁情操。行为类:登楼、饮酒、凭栏、吹笛、吹箫、吹笙、吹芦管等多含内心孤独、离别之苦、思恋他人之情。需要强调的是,一个意象所表现出来的内涵不是固定、一成不变的,同一意象在不同的诗词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这需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感悟,逐步掌握一些赏析的规律。
五、魅之思想主题
诗人作诗时,往往把自己当时最真、最纯、最美的情感表现出来,凸显在诗眼或名句中。我们学习时,先找出诗眼、名句提炼意境,然后联系作者个人的际遇和理想抱负,即了解作者和当时的创作背景,最后揭示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哲理。如: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要把握诗歌的思想主题,就要抓住“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一句,“落红”“护花”是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当时诗人辞官离京,心情郁闷,但此时的他仍想做些对社会有益的工作。诗人移此情于物,表达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追求。
六、魅之艺术手法
诗歌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三个方面: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议论等。其中描写、抒情是诗词常用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总之“一切景语皆情语”。2.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3.表现手法:起兴、烘托、衬托(正衬、反衬)、象征、对比、运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小见大、开门见山等。
关键词:音乐鉴赏;三境;物境;情境;意境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5-0102-02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华夏民族音乐传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传播华夏民族音乐的道路上,取材广泛、形式多样的鉴赏课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音乐新课标所说:“‘音乐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音乐鉴赏是对音乐作品的鉴别与欣赏,需要学生在特定时间内认真地欣赏和回味音乐作品。这种欣赏是一种听觉的艺术,通过“听”来引起欣赏者的情感体验,使之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在内心产生对音乐作品的独特理解。
在实际的音乐鉴赏教学中,学生往往对音乐作品的音响形式比较容易把握,以民乐为例,一首音乐作品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主要采用什么调式、每一段是什么节奏、独奏与合奏的音响区别等等,这些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等方面的音响感知能力是音乐鉴赏的基础,也是大部分学生都能具备的基本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感知音乐的旋律感以及乐曲的整体结构,也是教师比较容易进行的教学内容。但音乐鉴赏的最终目的是要借助内心的听觉来体会到作品的情感内涵,这对于学生来说就比较困难,需要教师富有技巧的引导和带动。
艺术的各个门类是相通的。在进行音乐鉴赏的方法上,王昌龄论诗歌艺术的“三境”说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了诗歌意境的三个层次:“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物境一。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情境二。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意境三。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诗有三境”是王昌龄个人创作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是山水诗歌鉴赏理论的高度概括。它是华夏民族特有的古典抒情文学理论,在文艺理论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利用这三个层次来鉴赏音乐中的意境内涵,是卓有成效的教学尝试。
一、音乐鉴赏中的莹然物境
体会作品内涵的第一步是“了然境象”的“物境”状态。创作一首山水诗,首先要观摩事物景象的外在面貌,熟悉它的各种形态,达到“莹然掌中”的程度。同样,诵读一首山水诗,首先领略到的也是诗歌所描绘的事物景象、外形色彩。唯有如此,作者或者读者才能如临其境,得其形似。“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王维的名句,一“直”一“圆”形象地描绘出边塞景色,使人瞬间置身于塞外雄浑阔大、动人心魄的壮景之中。创作或观赏画作亦如此。北宋大画家张择端“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其巨著《清明上河图》选取汴梁城中的一个局部,从城外的菜园子,到内城中心的繁华地段,展现了社会各个阶层人民的生活。画中有市民814位,神情各异,栩栩如生。另有牲畜60多匹,船只28艘,房屋楼宇30多栋,车20辆,轿8顶,树木170多棵。初看杂乱无章,实则疏密有致,若非平日观察仔细,熟悉物象形态,即使技法非凡,也不能及其万一。诗与画都以物态姿容的逼真肖妙为第一门径,音乐也不例外。
音乐是听觉艺术,诗与画中很直接地能感受到的物态境象,在音乐中却并不那么容易感知。《列子・汤问》记载了“伯牙鼓琴遇知音”的传说。先秦琴师伯牙在荒山野地练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不同乐章“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的区别,可谓知音。子期病逝,伯牙以知音难求,终生不再操琴。这就是古筝曲《高山流水》的由来。这个传说充分说明了知音很难得,并非俯拾即是。因此,在鉴赏课程中,首先就要指导学生领会各种乐曲中表现的景物形态。这是一切音乐鉴赏的基础。
就以浙江筝曲《高山流水》为例,大家都已经知道此曲的两大主线是“高山”与“流水”,问题是,哪里是“高山”?哪里又是“流水”?这就需要教师知道学生一起来辨识。辨识物境的前提是对相关物象有深刻的认知,那就需要学生先弄清楚什么样的形象是高山,什么样的姿态是流水。大体来说,高山是庄严的,雄伟的,刚硬的,厚重的;流水是婉约的,娟秀的,柔美的,轻灵的。在此基础上,到乐曲中分别去寻找具有这些特点的旋律因素,才能有章可循。显然,乐曲的前半部分以五声音阶的音程关系向上、向下缓慢扩展,音调柔和而抒情,正如小溪潺潺、河水洋洋,婉转流淌,秀丽多姿;而后半部分以大调色彩为主,庄重的和弦、跳进的音程、双手交替演奏的繁响以及叠句的大量使用,塑造出了巍巍高山的雄伟气象。只有这样分解乐章、细品旋律、比类诗画、开启联想,才能使学生分辨出高山与流水之间不同的气象,从而“处身于境,视境于心”,使物态景象“莹然掌中”,“了然境象”,自然而然地进入乐曲的“物境”状态。
二、音乐鉴赏中的驰思情境
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无论何种艺术形态,完全不表达感情的作品是不存在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似乎全部写景,但却是以广阔的自然景象反衬诗人孤寂萧索的情绪;“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是通过西风、黄花这些典型的赋愁意象抒发作者重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是借草长莺飞的春天景色抒发诗人愉快的心情。如此之类,不胜枚举。当然,不同的艺术手段,表现情感的方式会有所变化。宗白华《美学散步》中曾经提到,希腊神话中即便是维纳斯被刺时也会大声尖叫,但是雕塑作品拉奥孔虽然极度痛苦,却只是微微张口而已,这是因为嘴巴张得太大,眉毛拧成一团等等都是不美的表现,文学中尽可以大书特书,雕塑、绘画等直观的艺术方式却不能直接表现出来,而必须用一股强大的力量压制住。音乐又是与诗画雕塑等截然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音乐作品中蕴含的内在情感需要我们用独特的方法去欣赏体味。
琴歌《阳关三叠》是根据王维的诗作《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的。诗作非常简短,仅28字:“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因而所谱之曲又名《渭城曲》。“柳”是古代富含“别离”意味的物象,从《诗经・小雅・采薇》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到白居易《忆杨柳》的“曾栽杨柳江南春,一别江南两度春”,从李白《忆秦娥》的“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到郑谷《淮上与友人别》的“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折柳送别的诗句比比皆是,甚至留下了“依依惜别”的成语。但根据诗作谱写的琴曲却不像视觉系统中的柳色那样容易触动人们的传统文化心理,它需要用其他的方式来表现惜别的情绪。
此曲古朴淳厚,大巧若拙。五声商调式的旋律带有淡淡的忧愁,奠定了作品伤感惜别的基调。学生很容易能听出乐章的三段式结构。而这三段曲调又基本相同,只稍作变化,相当于叠唱三次,因而称为“三叠”,类似于副歌的性质。而惜别的感伤就通过这反复弹奏的“三叠”徐徐侵入人心。阳关一叠,是祝愿友人“宜自珍重”的殷殷嘱咐;阳关二叠,是无语凝噎“泪沾巾”的依依不舍;阳关三叠,是此去经年“尺素申”的深深期盼。层层叠叠,反反复复,一步一步把学生带入浓浓的离情别绪之中,正所谓得其意而处其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也。
三、音乐鉴赏中的真圆意境
意境是比前二境更抽象、更主观、更高层次的艺术境界。所谓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所以也称为“至境”。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山村的自然美和山民的生活美两者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叶绍翁的“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墙外红杏的实景与想象中的墙内满园春色的虚境两者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以物观物、物我两忘、充满哲学意味的艺术境界。国画中的“留白”在虚实之间营造出富有张力的审美意境。维纳斯的断臂因了想象的翅膀而益增其端庄秀丽、丰满圣洁。这些都是艺术作品带给我们的“真意”。音乐鉴赏中也应该深入这一层次的“意境”。
红罗袖里分明见,白玉盘中看却无。
疑是老僧休念诵,腕前推下水晶珠。
【前言】
白胡桃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描写的是姑娘手腕上的玉镯运用比喻借代等手法形象的描绘出了姑娘手镯的圆润洁白语言诙谐幽默。
【注释】
红罗袖:绣花红衣袖
白玉盘:白色瓷盘
疑:此诗诗眼就像的意思
水精:即水晶但全唐诗原文里作精
【翻译】
刚才分明看到那姑娘绣花红衣袖衬托一个白晃晃的东西,怎么一放在白色瓷盘里却什么也看不到了?这玩意就像老和尚念完经以后,从手腕上退下的晶莹剔透的水晶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