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会计职业道德论文

会计职业道德论文

时间:2022-12-04 13:41: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会计职业道德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会计职业道德论文

第1篇

近年来,会计人员犯罪案件频繁发生,从报纸上互联网上随处可以看到会计人员涉嫌犯罪的报道,出纳人员贪污资金进行消费、财务主管人员挪用公款炒股,上市公司粉饰报表欺骗股民投资者。职业道德问题愈来愈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要建设健康的、有活力的市场经济,进行依法治国,职业道德问题就被提上议事日程。市场经济讲究的是诚信,在市场中运作必须做到言而有信。可想而知会计行业人人食言、阿谀讹诈,这会是什么一个行业,这个行业还能走下去吗?因此,职业道德建设对于会计行业至关重要。会计人员在企业中的地位很关键也很重要,现在在大的一些不良环境影响下,其人生观发生扭曲,出现了许许多多问题,在会计行业集中体现为会计信息不真实,不能如实地反映一个单位具体经营的真实情况。再者,会计人员理想信念丢失,一切向“钱”看,倒卖企业关键商业信息,中饱私囊,这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应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也明确提出“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可见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国家已经把职业道德建设提上议事日程。

二、当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

1.职业道德意识薄弱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改革已经进入到攻坚阶段,各种矛盾及利益错综复杂,有些市场经济制度还不够键全,这使得我们所处的经济大环境和以前比较有了较大变化。现实生活中,部分会计人员由于道德素质较低,没有处事的公正态度和工作马马虎虎,不能做到遵守基本的原则和准则,在进行业务处理时,没有自己的主见,对待各方利益态度不同,尤其部分人员直接参与其中,按照别人意见处理业务、进行虚假账务处理,提供不真实的会计报表,使正常的会计业务行为早已偏离会计工作目标,经常把个人利益及少部分人私利凌驾于国家及集体利益至上,这些人的职业道德天天都在脱失,职业道德意识太于薄弱。

2、有法不依,牟取私利,贪赃枉法在会计工作中违反法律的现象经常存在,一些会计人员不了解法律法规、不能做到依法办事,依规律己,法律意识较为淡薄,按照领导意思办事,没有做到一个会计人员应有的基本原则,甚至有一部分人员私欲严重,拜金主义至上,没有法制观念,通过设置账外账,“小金库”等手段,故意篡改隐瞒真实会计资料;利用自己职务上的权力挤占私分国家财产,中饱私囊。这种情况在每年职务犯罪里面比比皆是,会计工作成了个人牟取私利的工具。

3、个人能力低、业务水平差在一些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信息失真,并不是会计人员违反乱纪,而是他们不熟悉法律法规,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不关注、不学习会计法规以及财务规章制度。在工作中出现书写报告等方面低级错误,比如借贷方向、会计估计错误等等。还有会计人员责任意识较差,缺乏自身应有的职业谨慎,现在会计准则对个人业务素质要求较高,在进行业务处理时需要我们进行职业判断,这方面出现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对于会计科目计量及准则适用范围理解不见底,对准则要求的会计环境判断不准确,没有能够正确运用准则灵活处理业务。具体的业务处理上不够细致,导致会计分录不规范、成本归集错误、调整事项较多、报表挤数等现象存在。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但降低了会计人员的效率,也使会计工作质量大打折扣,最终使单位或者国家利益受损。

4、监督环节薄弱,会计信息质量失真在一些单位监督力量薄弱,制度不够完善健全,内部监督由于会计和监督人员同处于一个单位或者存在某些利益关系,使得监督人员独立性不强,外部监督由于受自身单位性质的限制任务重、加上近来会计知识更新较快,监督人员自身素质与承担的任务及行业性质所要达到的目标不适应,很难从外部监督上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当企业的具体经营行为与制度监督产生冲突时,结果往往是监督要为公司的发展让路,这样监督就会虚设,很难保证一定的会计信息质量。

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建议

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法制监管目前我国法律法规较为以前比较健全,在企业经营、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条款规定也较为清楚,现在就是对一些条款中责任和处罚不明确的条款加以完善,要增加违法成本。在相关法律法规中,不但要明确行政责任还要明确民事责任,尤其是民事责任。要对有关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人员,按照责任大小进行承担,尤其是要明确和加大单位负责人的民事责任承担,做到执行起来有可执行性,具体明确赔偿金额及赔偿范围,这样虚假会计信息受害者会借助法律途径获取相应赔偿。发挥注册会计师作用,强化监管环境,目前我国对于上市公司监管是比较严格的,从证监会、银行、信息披露等方面均有一套严格的监管政策与制度,相比之下,未上市公司及中小企业的监管就比较宽松,在这一方面,更应该加大力度,工商税务财政等部门定期进行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社会公布,对问题进行责任界定,清楚会计人员责任。健全法律法规,营造一个公平诚信的环境氛围。在企业内部加强内控建设,严格按照国家五部委颁发的内控指引指导企业规章制度建设,防范管理漏洞,强化监督管理。我国大部分公司企业均建立了内控制度建设,无论从内控环境、企业层面、业务层面均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大中型企业在设计及运行方面走在前面,每年年终在进行年终报表审计时,对内控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出示审计报告。内部控制设计到位、执行严格,整个公司形成一个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氛围,堵住管理漏洞,在制度及监管上为职业道德建设提供保障,这样没有违反乱纪的土壤与机会,长时间执行下去,道德建设就会有一定好转。

2、加强道德教育,培育良好职业形象在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诚信”成为其中一部分,在会计从业人员中,要认识到价值观的重要性,牢固树立“诚信光荣、失信可耻”,营造尊崇诚信的良好社会环境。一是要从树立诚信理念的价值观入手,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得到锻炼;二是发挥广大会计领域的党员干部作用,以榜样的力量,开展尊崇“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系列活动,要通过该活动使广大会计人员认识到诚信的确切含义及意义,树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新形象。

3、加强技能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不断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专业技术业务的培训工作,不断更新业务知识这是社会对我们的要求。现在进入了信息时代,一些企业已经完全实现网络信息化,会计业务也实行了信息办公,因此,不断加强会计人员培训也是适应当前网络时代的客观需要。目前我国颁发了会计基本准则和部分解释,对于会计人员来说,与时俱进知识进行更新,就要认真学习这些准则,做到知识动态化。企业对于会计人员的定期业务培训要纳入到企业年度培训计划之中,如果国家会计制度规定发生较大变化也可随时增加培训计划,部门系统也可以外聘知名学校教师进行讲课。另外企业要定期对会计人员工作岗位进行轮换。工作岗位轮换应作为对会计人员的一种经常性制度来管理,许多会计人员违法就是长期从事一个岗位,轮岗次数少。岗位定期轮换有利于提高每个会计人员综合专业技术素质;有利于不同的岗位之间互相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同时还可以预防并减少经济犯罪的发生;有利于专业技术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第2篇

1.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人际关系复杂多变,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错综复杂,很多人在物质财富以及利益的驱使下失去了方向,致使企业内部存在很多、贪污受贿、等不良行为泛滥。而会计人员主要管理企业的资金,处在财经大权的关键地位,在不良社会环境影响下,其价值观受到很大的影响,可能会导致职业道德失范。

2.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在会计人员的队伍中有些人缺乏规范的职业素养,在工作中不按照规范行事,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等违背会计准则。还有一些会计素质较低的人员把会计行业诚信为本、实事求是、公平公正的道德规范抛在脑后,伪造会计凭证、侵吞公共财产,更有甚者对于故意逃避检察机关的审计,销毁会计资料,严重扰乱经济秩序,损害集体利益。

3.会计行业的监控制度不完善

会计制度仅仅是对个别条款设计到的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的要求,而没有系统、全面的职业道德规范来引导、约束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很难形成约束机构来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有的单位内部没有明确的财务职责,没有落实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监督检查不力,致使企业内部会计人员有张不循、循章不严,不能实现有效的相互制约与牵制的监督机制,弱化内部监督与制约。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重塑

1.重塑会计职业道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

范来矫正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道德行为;另外,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是独立、自主、平等的经济实体,其目标是寻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能力,要求企业要具有合理发展的能力,职业道德要考虑这些方面的内容。

2.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主要是管理财务方面的事务,掌握着企业的命脉,所以会计人员的选用一定要慎重。会计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自觉遵守规则。另外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与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品质以及规范的职业信念。会计教育与培训不仅要教授会计人员知识与技能,还要注重灌输会计人员道德标准和敬业精神,重视培养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与思想水平,要特别注重会计人员的诚信教育,使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本行业。总之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三、不断完善会计道德的奖惩机制

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系列考评和奖惩机制,比如在内部建立监督会计人员工作行为的监管组织,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追踪记录制度。对所有持证人员进行详细的等级,建立个人行为档案,对会计人员的额行为进行量化记分,在会计年检中做档案记录。完善内壁控制制度在企业内部完善控制制度,建立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实行有计划的会计轮岗制度,同时加强会计人员的内部监督,形成有效的牵制机制,以便防止腐败贪污行为发生。另外,要从内部控制上规范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加强社会监督力度。加强财务、审计等部门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监管;有效的发挥企业员工与社会成员的监督力度,使会计人员时刻感觉到社会监督的压力,从而在工作中谨言慎行。

四、结语

第3篇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整个会计行业生存发展之根本。因此,必须把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作为当前会计工作的中心,长抓不懈。

一、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分析

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广大会计人员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坚持原则,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主要表现在:

1.会计造假

一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薄弱,不能坚持原则,直接或间接参与伪造、变造、篡改、隐匿、毁损会计资料,编造虚假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对外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和经济指标,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决策,扰乱了社会正常经济秩序。

2.违法乱纪,谋取私利

某些会计人员抵挡不住金钱诱惑,采取收入不记账、虚报冒领、伪造、变造支出单据等违法行为,侵吞国家和集体财产,或利用职务之便利,贪污、挪用公款,,侵害国家和集体利益。

3.违背执业准则,弄虚作假

少数会计师事务所的会计人员,不严格遵守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准则,对明知有重大错误和舞弊的会计报表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报告,欺骗广大投资者。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因此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1.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解决会计造假和会计信息失真的需要

会计造假有自身的因素,也有社会因素,有政治原因也有经济原因,虽然解决会计造假不能仅仅靠会计个人力量。但是会计造假主要发生在会计工作中,主要是会计行为,在解决会计造假中,会计人员必然是主要力量。因此在目前会计造假和信息失真严重的情况下,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意义。

2.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措施

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具备“德、能、勤、绩、公、廉、俭”等七个方面的素质。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管理工作好坏的关键。会计人员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做到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坚持准则、廉洁奉公、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作风严谨、艰苦朴素、大公无私,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措施。

3.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树立会计行业良好社会形象的需要

由于受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利益的驱动、以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少数会计人员弄虚作假,贪污腐化、大吃大喝、铺张浪费,严重损害了会计形象,降低了社会对会计的信任,会计行业的发展遇到很大困难。会计人员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会计行业才会有良好的工作环境,社会对会计行业的看法才能改变,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会计行业良好发展的根本。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1.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教育。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会计人员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坚定的职业信念、规范的职业行为不可缺少的环节。会计教育不能仅限于传授业务技能与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灌输道德标准和敬业精神。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职业道德教育融进每一名会计人员内心,培养实事求是、坚持原则、恪尽职守、清正廉洁的道德品质。

2.会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会计人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是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关键,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主要靠会计人员自身努力。一个会计人员道德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道德修养的程度,会计人员要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改造、自我提高,把职业道德原则转化为自己的职业道德品质,形成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客观公正、精心理财,扎扎实实做好会计工作,不断用职业道德来规范自己的会计行为,实现职业理想。

3.净化会计行为环境

会计行为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会计职业道德的好坏,在制度不完善、道德意识淡薄、诚信丧失的社会环境下,是不可能营造出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因此净化会计从业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对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有着重要意义,而会计环境的净化需要社会各方面相互协调,只有社会各行各业都提高了职业道德意识,才能营造出建设会计职业道德的和谐环境,只要形成了扬正抑邪、褒善贬恶的社会环境,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定能取得良好效果。

4.健全监督机制,建立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第4篇

论文摘要: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会计工作中的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诚信为切入点,从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核心内容、会计法律制度正确表述会计人员和企业、单位两个责任主体出发分析企业做假账的成因,进而提出了加强会计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

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1)爱岗敬业:要求会计人员热爱会计工作、安心本职岗位、忠于职守、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2)诚实守信:要求会计人员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执业谨慎、信誉至上、不为利益所诱惑、不弄虚作假、不泄露秘密。

(3)廉洁自律:要求会计人员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清正廉洁。

(4)客观公正:要求会计人员端正态度、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不偏不倚、保持应有的独立性。

(5)坚持准则: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始终坚持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

(6)提高技能:要求会计人员增强提高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勤学苦练、刻苦钻研、不断进取、提高业务水平。

(7)参与管理:要求会计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钻研相关业务、全面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决策、积极参与管理。

(8)强化服务:要求会计人员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二、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

(一)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联系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法律制度正常运行的社会和思想基础,会计法律制度是促进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形成和遵守的制度保障。两者有着共同的目标、相同的调整对象,承担着同样的职责。

(二)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区别

1.性质不同:会计法律制度通过国家机器强制执行,具有很强的法律性;会计职业道德主要依靠会计从业人员的自觉性,具有很强的自律性。

2.作用范围不同:会计法律制度侧重于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和结果的合法化;会计职业道德则不仅要求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还要调整会计人员内在的精神世界。

3.实现形式不同:会计法律制度是通过一定的程序,由国家立法机关或行政管理机关制定的,其表现形式是具体的、正式形成文字的成文规定;会计职业道德出自于会计人员的职业生活和职业实践,其表现形式既有明确的成文规定,也有不成文的规范,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信念之中。

4.实施保障机制不同:会计法律制度主要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会计职业道德既有国家法律的相应要求,又需要会计人员的自觉遵守。

■三、 违反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法律的主要表现

违反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法律的主要表现:做假账。造成会计人员做假账的问题, 具有多方面的复杂原因,客观表现为违反《会计法》等, 私设帐本, 目的是千方百计为逃避财政、税务、审计、外汇、海关等部门的监督,为企业或个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从会计人员方面分析, 做假账的成因主要有二:一是屈从领导的压力, 被动做假;二是会计人员个人自律意识不强, 为谋私利挺而走险。从企业及单位方面分析, 促使会计人员做假账的动机有三:一是企业本身的利益所需;二是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和公司利益的需要;三是监督机制和会计规范体系不完善。

■四、 加强会计道德建设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 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

会计人员道德的内部环境依赖于本单位严格的管理制度的建立,其外部环境则要在全社会营造出新的道德价值趋向, 并不断赋予鲜明时代的道德特色加以规范。一方面, 要大力宣扬敢于“求实讲真”的先进人物的事迹和经验, 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他们的安全和利益不受损害; 二方面, 还要使做假账等违纪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的、有力度的惩处, 加大违纪违法的机会成本, 保证这种惩处远远大于其违纪违法所得的利益。

(二) 完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及其评价体系

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目的, 就要将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固化为会计人员的观念和信念, 并对其行为选择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进行会计职业道德评价,首先要确立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标准; 其次要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其评价方法应包括社会评价方法和自我评价方法两个方面, 而社会评价方法又包括社会舆论评价与传统习俗评价两个方面。

(三) 强化会计职业道德的自律性和监督机制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执行不仅受制于外力, 更重要的是通过会计人员的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调节、自我约束来体现道德规范的内容及要求。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自律性要求我们必须强化会计职业道德的社会性和非强制性。比如:第一、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跟踪监测系统, 及时判断会计职业道德的状况及所处的阶段, 发现会计职业道德演进的新动向; 第二、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考核制度, 把职业道德标准作为会计执业的必备条件, 严格执业资格验审制度, 凡是有做假账行为并依纪依法受到严重处分和刑事处罚的,一律取消其执业资格; 第三、建立由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多管齐下的监督机制, 对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情况经常进行检查和督促。

参考文献:

[1]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第5篇

论文摘要 本文分析我国高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结合当前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提出加强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建议。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做好会计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整个会计行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但是,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屡见不鲜,会计人员素质也在不断下降。有调查显示,目前会计犯罪呈现高学历、年轻化的趋势,这与会计学历教育中缺乏职业道德教育有直接关系,因此对会计专业学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高校会计专业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一个人的知识和才能能否造福人类,往往取决于他的人格定位和道德水平。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职业道德水平有特殊的要求,一名合格的会计人才首先要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专业学生是未来会计事业的建设者,是会计法规未来的贯彻执行者,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德才兼备,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所以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会计人才是高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高校必须顺应这一时代要求,大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从战略的高度去培养既具娴熟专业技能,又有高尚道德情操的高素质会计人才,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经济的需要。

(二)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诚信为本的职业理念。每年高校为社会培养大量的会计人员,会计专业学生已是会计队伍的最主要来源。所以,在高校会计专业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将会计职业道德的要求内化为会计职业道德品质,最容易获得实质性的效果,从而使会计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遵守职业道德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国著名会计大师杨纪琬说过:做人是做会计的根本,所以会计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性决定了更应强调对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具有完善的人格与深厚的道德修养,并以此作为出发点,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和树立“诚信为本”的职业道德理念,为他们将来进入工作岗位,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有利于加强会计学生毕业后的自我保护意识。我国现阶段大量企业肆意造假,多数经济案件都有会计人员牵涉其中,从而使会计成为“高风险”的职业。高校会计专业学生是我国会计人员最主要的来源,加强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从学生时期就使他们熟练掌握相关的行为规范,培养良好职业道德意识,实现自我监督和自律,是会计学生在以后工作中实现自我保护的最佳途径。加强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正确认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产生热爱会计事业的责任感;另一方面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尽职尽责、忠于职守,正确处理奉献与索取、集体与个人的关系。这样,当经济利益与道德规范发生冲突时,才能够抵制住外在物质利益的引诱。总之,高校学习时期是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最合适的启蒙教育阶段,这一时期最容易使这种职业道德内化为个体道德,从而使会计学生在工作中面临职业道德挑战时,能够对公众利益和个人利益起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作用。

(四)有利于会计队伍的健康发展。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大量的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具有强烈的需求,所以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直接影响着经营者、投资人、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的决策,进而影响到整个经济社会的秩序。由于会计人员承担了重大的社会责任,所以在会计教学中必须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纳入专业会计教学体系,使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在学校期间就能够得到培养,在毕业后能够以高尚的道德、积极的态度、正确的方法从事会计工作,从而从根本上促进会计队伍的健康发展。

二、高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现状

(一)会计专业缺乏职业道德培养目标。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要素知识化,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已不仅限于具备会计专业知识与能力,更看重的是个人的综合素质。国家教委提出,高校会计专业的教育目标是:“培养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会计事务所、经济管理部门、学校、研究机构从事会计实际工作和本专业教学、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这是全国会计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然而,目前我国高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以及具体培养计划都将会计理论及实务能力作为重点,而忽略了道德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主要针对学生的智力培养,将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会计、审计学、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课程列为专业必修课,而涉及培养学生德育方面的课程,如会计法、会计伦理等却很少有学校开设,即使开设也列为学时很少的选修课。总体上看,我国会计教育仍侧重于专业技术素质教育,而忽视职业道德和人格素质培养,忽视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对各种能力的培养。

(二)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认识不够。虽然绝大多数高校会计专业教师是兢兢业业的,他们爱岗敬业,努力钻研,给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会计优秀人才。但我国会计专业教师主要是基础课程教师和专业课程教师,而很少有专门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会计法规、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师。由于高校会计专业教师不重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认为那是政治课老师的事情,与自身无关。所以,讲授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师主要从事理论的研究,缺少实际业务的经验,很难从深层次来理解和把握会计职业道德在实物操作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针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各种考试,如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职称考试、会计电算化考试等都主要是考查学生所具备的会计专业知识,而较少涉及有关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以致会计专业课教师自然把授课重点放在会计专业知识上而忽视会计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

(三)教学内容缺乏、教学方法单一。从现有的会计教学体系来看,高校会计学教材很少涉及到职业道德教育,现有的政治思想品德教材又存在内容空洞、形式单一、脱离专业等问题,而专门的配套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教材更是少之又少,这使实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缺乏理论依据。另外,有关会计职业道德的课程,如《会计法》、《会计从业道德规范》等课程内容比较枯燥,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主要靠教师在会计课的讲授中或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提出一些职业道德要求,讲多讲少完全由老师决定,并没有针对性地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这种简单的授课方式,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产生了学生不愿意学、甚至厌学的情况。

三、加强高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建议

(一)重塑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学目标。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应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可见,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中心思想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更注重培养对象的综合素质,所以现阶段高校的培养目标并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教育,而更应注重人文素质、品德等教育。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会计专业仍侧重于基础知识教育,而忽视职业道德的培养。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会计职业道德提出了新的要求,许多涉及会计职业道德的新问题需要解决,加强高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在为社会培养会计人才时,应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会计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学习。高校会计专业应把《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列为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在向学生讲授会计职业道德相关内容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 “诚信为本”的职业理念。由于职业道德的要求需要内化为职业理念,所以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需要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而不可能一蹴而就,通过一两门课程的学习就能达到效果。基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特殊性,教师只有通过平时细微的量的积累,寓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于各门课程之中,才能培养出综合的职业道德水平。另外,教师需要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内在职业素质,在讲授时才能使学生真正地起到内化的作用。对于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包括修订教学计划或调整课程设置等,如在讲授审计、基础会计、财务管理、中级财务会计等课程中,结合现场需要可适当增加职业道德内容。也可将案例教学与道德教育相结合,让学生了解违规会计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内在原因,通过讨论分析职业道德冲突的解决途径和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培养职业道德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和提高职业道德水准。

(三)丰富会计职业道德教学内容。由于会计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丰富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使命感、责任感和道德意识教育。由于现有教学内容的缺乏,需要会计教师及时地将杂志、报纸、网站等所报道的各种案例和新闻作为教学内容,补充教材实践知识的不足,增强学生识别虚假会计信息的能力,从而起到强化职业道德理念的作用。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不局限于书本知识,形式灵活多样,通过实际案例感受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会计职业道德精髓的理解,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不断地更新和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从而不至于被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所淘汰,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人格和理念。

(四)聘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在当前的会计教学中,我们的专业教师长期从事专业理论教育,对实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往往知之甚少,基本上是从大学毕业直接走上讲台,实践知识比较欠缺,从而在职业道德教学中显得说服力不够。基于这种不足,高校可以通过聘请法律界、财税部门、会计师事务所、企业会计主管等学识丰富的人员以讲座、班会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判断教育。这些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行业名家对会计业界的动态了解的非常清楚,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工作实践或经验教训向学生讲述会计行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未来发展方向,宣传遵守职业道德的模范,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间接了解我国会计道德现状,认识到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达到在校期间培养自己良好道德品质的目的,从而使自己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模式,既丰富了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达到了教育学生的目的,使学生更直接、更深刻地感受到职业道德对做好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可以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职业道德观念。

主要参考文献

[1]董丽英.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与方法设计[J].财会通讯,2007.8.

第6篇

论文摘要: 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石。因此,本文通过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所谓会计职业道德,就是会计人员在会计事务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即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工作中应遵循的道德。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的高低, 关系到国家的财务制度、 法规是否能够贯彻执行, 关系到国家资金、 财产物资能否正确使用。要培养热爱专业、有较高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的会计人才, 首先必须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教会计课的老师义不容辞地要肩负起这一重要责任。会计是一种经济语言,它所传达的信息是投资者、 债权人政府等各种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依据。 如果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出于各种目的而编制虚假会计报告, 其危害的范围和程度将是无法预计和防范的。不可否认会计职业道德需要他律, 但是我们在不断完善法规建设的同时往往忽视了会计职业道德的自律要求。 虽然安然事件终结了美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的历史,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自律不重要,相反,这恰恰是因为自律做得不够。 当巨额的经济利益与严肃的道德规范发生碰撞时,只有潜移默化的诚信教育,才能使天平倾向于道德规范。诚信教育最适当的时机就在于会计从业人员的启蒙教育阶段 , 一旦将这种职业道德内化为个体道德 , 那么无论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上升到什么层次, 公众的利益都会得到保护。为此,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要加强“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更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 等职业道德意识和观念,树立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风尚,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

二、 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生认识不足

在目前的高校会计教学中,由于学校对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不够,使学生缺乏对会计专业职业道德要求的认识,从而导致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以后找工作 与自己的职业道德没有关系,他们不明确会计业职业者的责任所在,不懂得诚信为本的职业操守。学生从思想上忽视加强自身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不能严格律己,导致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低下。一旦这些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对社会将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2.高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缺乏专业的教学内容

当前高校 会计专业教育中, 重视专业课教学而轻视思想教育 , 更谈不上职业道德教育。学校在各种形式、 各个层次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中有关于品德的规定, 但缺乏具体的教学和检验内容。现有政治思想品德教材存在内容空洞、 形式单一、 脱离专业等问题。目前,在各类学校教学体系中, 很少有统一配套的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课教材, 使实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缺乏理论依据。

3.高校对职业道德教育不够重视

会计职业本身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诚信意识的要求就很高,然而长期以来大部分的高校,只重视会计知识和基础理论的传授,而疏于职业道德的教育。高校在教学计划上没有安排相关的道德教育课程,使高校内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处在很低的水平甚至处在完全被忽视的状态。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现代会计专业人才的需要

三、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会计专业知识教学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适时灌输会计职业道德知识,将传授会计专业知识与进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良好的道德品质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形成,需要在教师开始给学生传授会计专业知识时就引入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会计专业知识教学的始终。

2.在与相关学科结合学习中树立坚定的会计职业道德情操

会计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它有一套 自己独立的运作机制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会计信息来管理决策,如果一个企业的会计人员不懂财政、 金融等相关经济政策, 很难使本企业的“ 支“ 出” 流程运作好。会计学除了与一些经济学科相关外, 还与哲学、 政治学、 法学以及一些 自然学科紧密联系。就会计职业道德观的树立而言.应在会计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哲学和法学的教育。哲学中的辩证法、 方法论、 人生观、 世界观与会计教学的结合 , 有助于学生明确会计职业道德的应然状态, 树立坚定的职业道德观。而会计学与法学的结合使学生明白, 会计是责任, 只要选择从事会计职业就意味着承担了责任和义务 ,从而在这些学生心中树立起了一道无形的警戒线。

3.在实证研究中培养具体的会计职业道德操守

会计学研究方法广义上可分为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两种。规范研究是理论性的, 它主要告诉人们“ 应该是什么” 的问题, 而实证研究则是将这种理论性的东西放在社会中去实践,论证理论在社会中的真实状态, 他回答“ 实际是什么” 的问题。在会计教学中一味地推广规范教育的成果 , 不仅会磨平学生判断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因为理论中一些滞后的内容混淆学生已经构建的知识体系。鼓励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开展研究活动,有助于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观,也有利于他们在进人社会后独立正确的职业判断。

4.加强专业技能, 克服会计自身的不足

会计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职业,会计工作质量的优劣, 一方面受会计人员道德品行的影响, 另一方面受会计人员技能水平的影响。没有娴熟的会计技能, 再好的个人道德品行, 也无法干好会计工作, 至于是否遵循职业道德就意义不大了。会计职业技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完成专业工作所需要的知识; 二是完成专业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和经验。精通专业知识与技能是会计职业道德得以存在的前提。因此, 对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教育, 绝对不能放松。

总之,学生的职业道德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老师正确地引导和有步骤地培养,在会计教学过程 中,会计 教师应会计专业知识教学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与相关学科结合学习中树立坚定的会计职业道德情操,在实证研究中培养具体的会计职业道德操守,加强专业技能, 克服会计自身的不足,使德育于智育之中,为社会培养合格的财会人才 。

参考文献

第7篇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考核与评价标准的意义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考核与评价标准是提升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地位的前提条件

毋庸讳言,当前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地位并不高,学校不同程度存在“重技能,轻素质”的倾向,造成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缺陷,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要。但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之一,是目前还不能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一个系统的评价标准,造成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学校缺乏可操作性,甚至出现困境,最终促使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技能教育一浪高过一浪的热潮中逐渐边缘化。

(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考核与评价标准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考评体系的重要内容

考评体系是任何教学活动中的必要环节。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从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训实践环节再到考核评价是一个完整的教学循环。缺少考核评价,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活动就丧失自我检验评价的机制,从而造成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弱化,起不到应有的教育功能。而如果没有考核与评价标准就无所谓考核和评价,考核评价就失去了衡量的依据,就可能流于形式。

(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考核与评价标准是检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效果的关键手段

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离不开考核与评价体系的建立,而考核与评价标准是考评体系建立的重要内容。会计技能教育目前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与实践的考评和测试标准,这个标准已主要成为学校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检验手段,也成为学生专业学业水平测评的依据。但光有技能考评标准,人才培养质量是不完整的,学生专业学业水平的代表性就存在缺陷。因此,学校必须建立起技能教学与素质教育(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双重考核考评标准,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才是完整的,人才培养质量才能真正得到保证。

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考核与评价标准设计的原则

(一)操作性原则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考核与评价标准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考核评价标准设计是否成功的关键。作为一个成功的考核评价标准,必须具备易操作、可测量,便于教师公正评价学生在职业道德教学方面的成绩、学生在职业道德素质方面的提高。如果标准过于笼统、过于模糊,失去区分度,评价将失去意义。

(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必须承认,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本质上属于素质教育,是人的意识形态方面的转变,较为抽象,不象技能和理论教育易于量化可测,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性质决定其考评标准必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于会计职业道德要求的知识内容可以借用传统理论教育考核的形式采用定量测评(分数形式),对于会计职业道德的现实表现和思想的转变宜采用定性考评的形式。

(三)多样性原则

由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自身的性质决定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考核和评价的标准不可能是单一的,而必须呈多样化形式。考评样式可以是问卷调查式的,可以是答卷式的,可以是相互打分式的,可以案例判断式的。只有多样化的评价形式才能完成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多角度的评价考核任务。

(四)完整性原则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的考核评价标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教学一样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考核评价标准也必须随着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活动内容变化而变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有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案例教学、讲座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因此,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考核评价标准也必须具备理论考核评价标准,同时必须案例评价标准、有实训实习的评价标准;有校内的评价标准,同时也有校外的评价标准。

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考核评价标准设计的内容

综上所述,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考核评价标准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特点,其形式和内容也可能因校而异,因教学对象而异,本文仅以五年制高职校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标准为例,分别介绍以下四种考核评价标准,仅供读者和同仁参考。

(一)理论性考核评价标准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根据其培养模式,也应该有理论教育方面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会计职业道德本身的内容和会计相关法律内容,这一板块内容教学目的在于形成五年制会计专业学生在职业道德方面的基本素养,属于“应知应会”的内容。尽管主要是识记方面的内容,但这是学生具备会计职业道德能力的重要基础。该内容与普通专业理论教学相类似,可以结合财政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并可以结合财政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形式进行评价,评价标准的形式主要采用以上“答卷式”的定量测试,具体内容和形式可以参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形式,故不再在本文中赘述。

(二)实践性考核评价标准

实践性考核评价标准是针对会计职业道德校内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和实训)而设计的考核评价标准,会计职业道德实践性教育环节是形成学生会计职业道德能力的关键环节,而实践性考核评价标准是对学生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符合程度的测定,因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实践性考核评价标准是会计职业道德考核评价标准的核心内容。

针对会计职业道德实践教学内容的特点,会计实践性考核评价标准可设计5 个一级指标,13 个二级指标进行测评,宜采用定性考核形式,以等级作为测评成绩,其中A 设定为“优秀”,B 设定为“良好”,C 设定为“中”,D 设定为“及格”,E 为“不及格”,其模式可以参照以下表一。

(三)案例式考核评价标准

案例式考核评价标准是针对会计实务中涉及到会计职业道德的常见案例,要求学生进行专项判断,用于测评学生在一定的模拟情景中,遭遇会计职业道德冲突时的表现,以此评价学生在一定条件下的职业操守。本考核评价标准可以弥补以上(一)、(二)考核标准的不足。具体考核评价标准可采用会计实务中常见案例(样本),让学生进行判断,以答辩的形式进行考核,以学生的回答程度作为其相关测评成绩。其模式见表二所示:

(四)校外顶岗实习考核评价标准

校外顶岗实习考核评价标准,主要是针对学生在最后一个阶段在实习单位工作期间的表现所做的职业道德评价。校外实习期间是学生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在社会的初步表现阶段,是校内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水平的一次集中体现。学生在校外顶岗实习阶段会计职业道德的考核主要由实习单位根据学生的实习表现所做的一次专门考察,其随同实习报告作为学生整个实习阶段的一次综合评价。其形式类似于问卷调查,指标设计主要以定性为主,根据校外会计职业道德的表现可从五个方面设计指标,其模式可参考表三:

四、结论

综上所述,五年制高职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是五年制高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而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标准是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由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本身的复杂性、长期性和抽象性,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标准的设计必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形式必然是多样化、多角度和多纬度的结合;必然是一个定性与定量、校内与校外的结合。

基金项目: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立项课题(B/2012/07/020)。

参考文献:

[1]葛洪菲,张荣华.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评价体系的反思与重构[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

[2]吴诚.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D].湖南大学高校教师硕士论文,2009(10).

第8篇

目前,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总体上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拥护党的方针、政策,支持改革开放,对未来充满信心。但与此同时,由于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心理承受力比较脆弱,容易受社会不良思想倾向的侵蚀。他们一方面要求改革,渴望成才,另一方面感到仅凭自己的劳动不能达到所期望的目标,容易滋生失落感。因此,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就要切实加强引导,改进思想教育工作,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中专教学中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道德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虽然我国的会计课程体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不断进行调整,但是一直表现出重视专业技能培养,忽视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没有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单独一门课程纳入会计学科体系,职业道德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日益增多,对会计信息的披露要求越来越严格,许多过去不为人知的造假行为被曝光并受到应有的惩罚。时代呼吁诚信,而诚信教育最适当的时机就在于会计从业人员的启蒙教育阶段。因此,在目前中专会计教学中,更应该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二、对于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建议

1.改变以往重专业技能培养,轻职业道德教育的传统教育观念。

长期以来,我国形成的以应试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的智育,而职业道德教育却抓得不够。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会计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当中,都缺少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由于道德教育缺乏,一部分会计专业学生存在明显的人格缺陷,进入会计领域后,全无职业道德可言。作为这一行业的教育者,我们更应该意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分量举足轻重,只有在思想上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才会在教学过程中贯穿职业道德教育,以利于学生不断提高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为今后从事会计工作,并在职业活动中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奠定基础。

2.开设“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

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不是通过较少课时或几次讲座就能完成的,应该从会计学习启蒙阶段就系统地接受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并通过整个在校阶段的专门教育,向学生灌输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牢固树立会计职业道德观念,使他们在掌握会计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同时,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为毕业后进入会计职业打下良好基础。

3.丰富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式。

会计职业道德理论、原则一般较枯燥、抽象,若按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则学生不易真正领会,甚至会反感。教师在讲授会计课程时有意识地在课堂上结合相关案例资料,鼓励学生思考,这是培育学生快速思维的有效形式。在进行案例教学时,要取得好的效果,一要选择好案例。案例的选择主要围绕有关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但同时要注意与学生已掌握的专业知识联系起来。例如在教学会计从业资格的班级时,针对教学的内容主要是“岗前培训”,因此选择的案例侧重于会计未来职业道德的内容,这些案例除了涉及道德决策外,还涉及会计学许多理论和实务问题。因此,学生通过案例研讨不仅能思考在各种情况下做出怎样的决策,而且能有效地复习和巩固已学过的会计知识,并且使已学过的有关知识得到灵活运用。二要对案例内容做好充分准备。教师不仅要熟悉案例,而且要尽力收集其他辅助教学材料,如各类专业性报刊上有关论文、观点等。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使学生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所学的相关会计专业知识,提高灵活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在生动活泼的学习中培养道德观念。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专业特点,开展与职业道德相关的课外活动。教师可以在带领班学生春游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爱护环境教育,引导学生用眼睛去欣赏美,用心灵去感受美,用感情去体会美,让情操得到美的熏陶。祖国山水是美,可是近年间由于种种原因环境污染严重,有的地方山不再青翠,水不再碧绿,花不再芬芳,草不再茂盛,天空不再蔚蓝,……借此教育学生增强环保意识,爱惜祖国山水,做环保的卫士。

5.重视会计的师德建设,言传身教。

学校是进行系统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而教师更是学生养成良好职业道德的直接影响者。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诚信为本”的职业人格,帮助他们在学习阶段就为将来走入社会形成正确的职业判断打下良好基础。这就要求在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加强会计教师的专业素质培训,不仅包括会计专业技能的良好素质,而且包括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他们更自觉地接受职业道德的教育。

6.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手段,使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第9篇

摘要:在高职会计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重实务技能而轻职业道德、重理论传授而轻职业修养、重内容灌输而轻方法创新等问题,表现为高职会计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的缺失。重塑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理念、优化职业道德教育教学内容、创新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方法、健全职业道德教育考核机制,是强化高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教学;职业道德;教学改革

在高职会计教学过程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提升会计专业人才的职业道德水平,是时展的需要,也是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的必然选择。

一、高职会计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缺失的表现

在高职会计教学的实践中,普遍存在重实务技能而轻职业道德、重理论传授而轻职业修养、重内容灌输而轻方法创新等问题。具体来讲,高职会计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的缺失,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

(一)重实务技能而轻职业道德

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操作技能,更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注重按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我。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无论是开办会计专业的职业院校,还是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都特别重视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教师授课的重点也是围绕会计记账方法、电算化操作技能等问题而展开。与职业院校自上而下重视实务技能相比,对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重视明显欠缺。表现在课程设置方面,目前的课程主要由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等三部分构成,文化基础课和道德素质课被纳入公共课的范畴。但在教学实践中,无论是学校还是任课教师,都对职业道德课程缺乏必要的重视,甚至出现文化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的课时挤占道德素质课课时的现象。

(二)重理论传授而轻职业修养

职业道德教育是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范畴,包括基础职业道德教育和待业职业道德教育两个方面。在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道德教育中,基础职业道德教育和行业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职业院校应该合理分配两者的教学时间。但对于大多数职业院校而言,基础职业道德教育所占比重偏高,而与会计专业、行业密切相关的职业操守教育不足,职业道德教育缺乏专业特色。从对学生的考评机制来看,企业在招聘会计人员时,首先看重的是学生的会计专业技能,而较少关注学生的职业素质和道德素养,无形中也影响了学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导致学校在学生、教师考核中,也完全以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考核为主,而缺乏对学生职业道德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法、考核手段,也无法将学生在职业道德方面的表现进行量化,最终导致会计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流于形式,而学生也因为职业道德教育与考试成绩挂钩,更加忽视对职业道德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三)重内容灌输而轻方法创新

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在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应该把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养、转变学生职业道德理念列为重要目标,这就需要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学习现状,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创新课程教学方法。然而,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实践来看,不仅教学内容陈旧,而且缺乏与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结合。即使是某些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紧密联系的课程,如《财经法规》等,作为会计专业的必修课,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如果过于重视法律知识的传授,不能采用形象、生动的案例,就可能陷入灌输式教学的怪圈,课程内容就会显得枯燥无味,必然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育和形成。

二、高职会计教学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一)重塑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理念

主要是树立从学校领导层、学院管理层、专业教师、高职学生对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重新认知,形成自上而下重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思想和文化氛围。要充分认识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不仅要侧重专业技术教育,强化对学生专业技能、工作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并将职业道德准则、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品质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体系之中,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不忘职业道德教育的责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不忘职业道德培养的重要性,最终成长为能够满足市场和社会需要的、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素养的会计专业技能型人才。

(二)优化职业道德教育教学内容

会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较多,“课时总量不足”也就成为制约高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从优化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全局角度出发,做好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课程改革工作,加大职业道德教育在整个课程体系、课时分配中的比重。首先,要针对当前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结构性缺陷,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独立的课程内容纳入教学体系之中,以保障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实施。要动用学校资源,鼓励教师在借鉴已有德育教材的基础上,结合会计专业特色、会计工作案例等,编制既能契合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又能体现职业道德建设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德育教材;再次,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要严格遵循教学规律,在深入剖析会计职业道德内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展开讲解,尤其要把“坚持原则、诚实守信”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作为高职会计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来施教。

(三)创新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方法

高职会计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必须改变过去填鸭式的灌输教育模式。可以考虑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大量加入案例教学,通过开放、互动的方式,将会计职业道德理念融入课堂教学实践,将抽象、生硬的文字,通过声像和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地展现给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记忆、消化和创新。要把讲座教学列为高职会计职业道德教学的重要方式,学校要定期邀请行业专业、实务界代表、法律界人士给学生举办讲座,通过将真实的事迹展开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吸引会计专业学生的注意力和关注度,最终帮助学生达到自省、自警的目的。此外,学校还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校外实习、实训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既能了解会计职能、明确会计流程,又能领会职业道德的真实内涵,真正明确会计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担当。

第10篇

【关键词】 会计教学;改革;创新

一、首先改革会计教学理念

思想带动行动,理念决定会计改革的实用性。会计教学改革的重点应该是树立终身教育、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关系,贯彻教学管理整体优化原则,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科学合理进行教学流程的设计,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培养适用性人才。

二、根据社会经济需求从新设计会计教学方案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浪潮的冲击,会计教案的一些旧理念、旧方法越来越不适应社会需求,针对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企业单位、民营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性质,开设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企业单位、民营企业单位、社会团体会计核算教学内容。目前从人才市场招聘信息看到,学生毕业不清楚不同的单位需要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共性的会计知识略懂,特性的会计知识一概不知,上不了岗,胜任不来了将来的工作。

为更好地培养出优秀的会计人才,会计教案必须改革,会计是个领域很宽的学科,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学会哪些会计专业知识及延伸知识并且不被社会淘汰,尤其重要,否则就不可能培养出掌握现代财务会计知识和技能的会计人才。

三、选择理论与实践较强的实用性课程

1.强化会计专业基础课程

刚入校开设初级会计学基础,让学生对会计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还应安排了管理会计、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税法、国际会计等课程。这样的课程配置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基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且使得学生对经济类相关学科都有了解,这样更有利于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立足。

2.设置会计实操课程

首先,针对行业性质,开设行政事业单位、企业、社会团体会计实操课程。从每一个单位的从设立注册到办理营业执照直至关闭注销,每一步都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做,最终目的教会学生每一个阶段的会计处理技巧和方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会计视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会计教学体系必须对其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及手段、实践教学时间进行改革创新,加大具体实操课程。

其次,教会学生根据理论学习填制凭证,登记帐簿,以及编制报表,针对不同的单位类型学习不同的会计管理方法和核算方法,夯实所学的理论知识。

最后,建立校企联合的实操基地,去不同的单位亲身感受不同的会计环境,学习不同会计核算技巧。

3.实行会计岗位轮换实操教学

会计法规严格规定会计各岗位的重要性和岗位职责,学生应该在学校学会每个会计岗位做什么具体工作,熟悉岗位性质和职责。实行圆桌式教学模式,分组学习。一组为10人,分配不同的岗位,实地岗位教学,针对每个学生亲临出纳、记账、核算、成本、税务、总账、财务负责人岗位轮流,在角色互换的过程加深不同岗位会计核算技巧和能力,培养出实用性会计人才。

4.开设电算化会计管理实操课程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实行电算化管理,提高会计核算效率,是必然趋势。高等院校开设电算化管理课程,采用新的教案教学尤其重要,老套的电算化会计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很难适应中国进入WTO后经济大环境的需求,必须进行全面创新,以适应培养管理型、创新型会计人才的要求。

目前,国内知名金蝶、用友财务软件公司,开发出很多先进的财务核算软件,被国内很多家单位使用,学校可以和企业联合,进行真正软件教学,彻底熟悉不同版本财务软件运行环境和核算特点,充分理解会计基础知识在单位财务软件中的运用,夯实会计核算技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才。

5.设置《会计职业道德》课程

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要求,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使学生知道做会计工作者必须遵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它对单位和个人经济行为的约束,对社会经济秩序、会计信息质量有重要影响。懂得一旦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就要受到行业惩罚和法律的制裁,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会计职业道德演讲活动,形成会计人员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光荣、不遵守职业道德可耻的氛围。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等。将其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始终,通过规范教育,和开展对违反会计行为和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典型案例深入讨论,给学生以启发和警示,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观念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为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后,打下良好的会计从业基础。

四、规范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管理

当前很多院校的学生实习是放羊式管理,起不到实习的效果,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实习时间竟然是玩了一个实习期间,学生实习应确定合理内容,并形成不同的管理要求。在会计实践教学中,还应将不同的会计实践项目明确规定其实习标准,用能力标准来实习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论文指导老师也应该是学生实习的监督老师,毕业论文的设计应该按照每个学生实习的单位性质去完成,而不是老师把题目拟好,自己选择,最后形成东抄西凑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高,没有通过自己实习,彻底领悟的实习报告和毕业设计。

不仅是向学生传递会计实践教学重要的信号,更主要的是将教学管理的基础结构进行了重新组合,对外发出的是培养方向调整的信息。这样的制度安排,能够强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使培养模式的转变得到真正的落实,会计实习成绩和毕业设计应相结合,是会计教学结果的检验记录。

五、改进教师考核方法

创新的会计教学方法应实现以“教师和学生互动参与式”的转变。课堂教学是会计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课堂的作用在于提供给教师和学生一个共同交流的场所或平台。教学重量的高低有学生来评价,学生是受益人。针对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彻底改进教师考核方法,实行百分教学考核制度,完全提高教师教学的主动性,每一项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分数,完成什么程度达标多少分,有完整的考核办法并且考核人有各班学生给与考评,以学生为主,学校为辅的考核方法,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导向,采用参与性教学,改革陈旧的迂腐的考核方法。

考核制度是对会计实践教学的检验,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条件。在考核制度制定中,应充分考虑实践内容的特殊性,即人才培养的特定要求,其评价标准应围绕独创性、完整性、真实性等核心指标来制定。

六、会计教学的内容结构应层次化管理

高等会计教育肩负着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双重责任,而中等职业学校、本科院校针对课程的教学方式俨然不同,学生吸收知识和能力的形成也截然不同,在会计实践教学的安排中必须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中等职业学校以实操为主,因为时间段、学生基础偏差,过高的理论灌输不是那么容易接受,主要是实操能力的训练,在讲解实操课程的同时进行理论的讲解,学生更容易接受,更便于理解会计的内涵。对于本科院校的学生先理论后实操,在实操讲解后,进行实操分析和理论相结合,最后讲解财务管理的内涵,循序渐进。逐步拓展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深度和广度,彻底做到会计教学的内容结构层次化管理,为社会培养出不同级别的优秀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会计,会计诚信,治理

 

1.会计诚信的定义

从现有的文献看, 对会计诚信的定义有以下两种代表性观点得到会计界的广泛认同。其一是国家会计学院“会计诚信教育”课题组的定义:会计诚信包括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职业操守;精湛的会计技术和会计技能;完善的会计信息质量和优质会计服务。其二是由杨雄胜教授首先提出的: 会计诚信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即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现实经济活动反映出来,并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

对于以上的定义,笔者认为,有些方面值得考量。一是我们缺乏衡量会计准则是否有效的必要尺度,会计准则作为执业规范和标准、工作评价的依据是否有效都存在疑义,那么会计诚信从何谈起?但这往往超出了会计准则制定者的能力。二是财务信息的使用者的素质问题, 如果财务信息的使用者没有得到财务信息或是他们没有正确使用它, 那么财务信息的提供就不能完全防止使用者监督职能的失败,这有利于界定各方责任,而不是简单归咎于会计诚信问题。基于以上分析, 笔者认为会计诚信是指在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中, 能对会计信息的生产和会计信息公信力具有直接影响的会计人员,即诚实、守信、不偏不倚依据公认会计准则来提供会计信息,同时不断完善加强内部约束。

2.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2.1会计诚信缺失原因的经济学分析

(1)委托关系下的视角。委托关系意味着交易双方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委托人的福利成为受托人行为的函数。因此,要使得交易顺利完成,受托人的诚实、守信状况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由于委托人和人都是有限理性的经济人, 都会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但是,他们的效用目标通常是不一致的。鉴于此,有效保护委托方的利益和消除委托方的信息劣势就成为必需。现代会计制度恰恰充当了消除委托方信息劣势的角色, 完整的会计信息有效地满足了委托方监管方的基本需要。会计诚信原则正是基于此才成为会计生命的。论文大全。当委托方现实地存在并对会计产生足够的影响时,会计诚信原则的体现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是,一旦委托人变得远离企业或者根本找不到确定的真正代表, 那么会计诚信就失去了动力和压力,会计造假行为开始出现并愈演愈烈, 会计诚信原则的缺失就成为一种必然,会计造假问题泛滥成灾就不足为奇了。

(2)博弈论下的视角。吕长江教授通过建立一个会计诚信缺失的理论模型,说明现有的企业制度破坏了所有者、企业、会计师事务所三方的利益及风险制衡关系,而形成了企业与监管者、事务所与监管者两种利益关系。杨雄胜教授也指出,中国的会计诚信是因为中国会计陷入了“囚徒困境”,缺少真正的委托人。由此可见“, 诚信”的实质就是博弈参与方为了长远的利益而“牺牲”眼前利益的一种非正式约束。由于企业和利益相关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利益的不一致,从而最终导致会计诚信的缺失。

2.2会计诚信缺失原因的法学分析从法学的角度看,诚信是民法的一项基本法律原则,可适用于整个民法领域

就会计而言,它是一种商事行为,而我国未制定单独的商法典,可认为我国是民、商法合一的国家,因此,会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应遵守民法有关诚信的规定。如果某一会计行为有具体的法律条款进行规范的话, 则应适用该具体法律条款,不能绕过该具体条款而直接适用诚信原则。在我国建立社会诚信基础还是比较困难的,同时法律体系、监管体系还不完善。市场经济中的诚信问题,其实最终还是法制问题。由于我国未能用法制增加非诚信行为的成本,所以使得会计诚信缺失成为必然。

2.3会计诚信缺失原因的文化分析诚信不仅是一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而且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

因此,职业道德标准的高低直接对会计诚信产生影响。由于我国的道德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于是社会变迁发展与道德规范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反差,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道德历史真空”,造成人们的社会行为失范,从而产生了社会道德危机,诚信危机也就应运而生,会计诚信缺失也就不可避免。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强调诚实守信与信誉的,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诚信和信誉的基础是脆弱的。传统文化对于违反诚信的约束一般只停留在人的内在道德领域, 而缺乏自上而下的普遍的法律制度约束。并且,传统文化所强调的是单方实践诚信、道德义务型信任,重视以人情为基础的诚信,而不是以市场关系为基础的“契约型”信任。因此,由于市场经济破坏了旧的道德秩序,而新的标准还未完全建立,导致新旧观念的不协调,使得会计诚信缺失成为必然。对于市场微观主体来说,自身的文化环境对会计诚信无时无刻不产生影响。

3.会计诚信缺失的治理对策

3.1完善我国会计法规体系,加大会计法规执法力度

市场经济中的诚信问题,其实最终还是法制问题,要用法制增加违背诚信行为的成本。在我国,要从法律角度增强会计诚信,一方面应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对违法者进行严厉的惩罚,并对法律的不足之处加以完善。应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在《会计法》修订时,将其作为会计工作规范和会计信息披露等的最基本要求,将会计诚信直接写入《会计法》。论文大全。同时, 《会计法》应明确相应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任何违背会计诚信的行为,最终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另一方面,应注意仅有强硬的法律制裁是不够的,法律制裁还应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使用。

3.2建立和完善会计监督及相关监督体系。监管体系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政府监管,即外部监管,是指财政、审计、税务、中国人民银行、证券监管和保险监管等部门应当依照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所规定的职责,从对全社会高度负责的角度出发,对违法违规行为、会计失信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和惩处。

(2)社会监管,即社会监督,既要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作用, 还要发挥各种新闻媒体对会计诚信缺失的监督作用。

(3)内部监管,即内部监督,是指建立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会计控制、监督制度。应当创立新型的会计监管体系,即建立政府监管、社会监管和内部监管三者有机统一的会计监管体系。同时,完善信用披露及监督体系,增大对会计诚信的监督力度。

3.3加快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构建合理的企业文化

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道德风险。一方面,在会计人员的选拔上,要尽量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遵守职业道德的优秀人员。另一方面,会计工作管理部门要不断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检查,以促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不断提高,使其能自觉抵制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发生。论文大全。以集体利益为上,国家、集体、企业利益有机协调的价值观念,从而为会计诚信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参考文献:

[1] 喻辉, 余珍. 论财务风险与财务危机的关系[J]. 商场现代化, 2009, (01).

[2] 刘丽, 张金贵. 试论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的控制[J]. 卫生软科学, 2009, (01).

第12篇

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因此《会计职业道德》也是会计基本从业资格证必考的科目之一。近年来会计专业硕士(MPAcc)招生规模日益扩大,如何培养未来各行各业的中高层财务人员,如何有效开展职业伦理教育,是当前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一、我国会计专硕职业伦理教育发展现状

1.会计职业伦理课普遍缺失。有数据显示,美国高校开展各行业职业伦理教育已经非常普遍。上世纪80年代,美国商学院的伦理教育非常普遍就已达到90%[2]。当前我国高校会计本专科仅有16.3%的学校开设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或会计伦理课程,且多为选修课。笔者的调研也发现,除高院校较重视职业伦理教育之外,普通高校职,甚至一些名校、重点财经院校本科阶段也无此课程;或曾经为必修课,逐步蜕变为选修或专题讲座形式。本科阶段的缺失,加之跨?R档目忌?,使得到会计专业硕士(简称会计专硕)阶段的职业道德教育更显重要,然而当前针对会计专硕的职业伦理教育的研究论文屈指可数,也显得重视不够。

2.会计专业硕士职业伦理课程发展历程。我国会计专硕发展初期并无职业伦理课,各校以专题讲座、选修课等多种不同形式存在,之后经历了短暂的必修课阶段,课程名称为《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也有部分学校为《企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内容上大同小异;目前MPACC教执委将其定位为选修课,课程名称为《会计职业道德》。

该课程内容并无特别统一规定,教师可自行设计,内容从课程名字基本一目了然。相比较而言,职业伦理教育的课程不容易上得精彩,一般被认为就是不做假账。到了硕士生阶段,再上此课,很容易产生疲倦感,难以引起足够重视。会计职业道德的课程内容如不与时俱进的拓新和深入,也较难打动学生。

二、会计专业硕士职业伦理教育内容拓展

1.会计专业硕士职业伦理教育内容拓展必要性。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否继续“老调重弹”?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职业伦理教育需要深入。高校会计硕士培养,与专科、本科培养不同,最终目的不是培养出纳或记账员,或仅仅是熟练操作会计信息系统。这些研究生今后(或已经)直接参与到企业的财务运营,或从事审计、投融资工作,或成为事财务负责人、财务主管及财务总监,成为企业总经理的左膀右臂;作为今后的(或已经是)各行各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参与中高层经营管理工作,需要宏观的视野,遵守其所在的各行各业的运营伦理规范,帮助其所在单位开拓新的领域。因此,硕士阶段,仅仅教育他们“不做假账”、“不偷漏国税”是完全不够的。对其职业伦理培养上,应是在上述基本职业伦理基础上提升和扩展,正确认识财富观,树立社会责任感。

同时,会计职业特点要求其对各行业伦理道德有所了解,需要对整个社会经济运营有更深入的领悟。

2.会计专业硕士职业伦理教育拓展内容。会计硕士的培养目标以及会计行业特点,都决定了其职业伦理教育需要进一步深入拓展,除了常有的诚信经营、(上市)公司避免财务舞弊等相关内容之外,具体还可从以下几方面扩展。

第一,从不同行业入手的案例型伦理教育。会计工作将深入到各行各业,因此在学习阶段,需要对各行业经营的伦理、投融资的伦理观等都有初步的认识。因此在会计硕士职业伦理的教学中应涵盖不同行业伦理基础及案例分析,从而开拓对职业伦理的理解。本人教学中曾尝试案例围绕民生行业及工程建设行业伦理问题展开,起到较好的效果,亦可让不同行业的在职学生交流其所在行业伦理问题。

第二,生态文明背景下的职业伦理要求。在当前重视环境保护,资源节约,重视生态文明的背景下,扩展会计专硕的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观念,并进一步学习绿色信贷,绿色金融等政策,才能高瞻远瞩,在国内国际的投融资管理中,游刃有余。

第三,引入中华优秀传统财富观教育。我国自古就有着丰富财富观伦理思想和实践。以《大学》为例,提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古人并不反对爱财,君子可以爱财,只要通过正经的职业,正常的渠道来取得就可以;再如如何看财富与道德的本末关系:“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探究了散财、施财与悭吝与人心的关系。又如财富在流转过程中的规律:“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即,如果是不正当渠道取得的财富,也将以悖理的方式流走。通过中华财富观理论与正反案例结合的教学实践,年轻学子都认识到修身、齐家、经营企业的一脉相通。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值得深入发掘探讨。

三、共建全民道德环境,减轻财务人员职业压力

会计是“好找工作的职业”、“越老越吃香”,然而与钱打交道的职业,风险与收益并存。也承受着内外并存的压力与诱惑。在会计的职业生涯中,遭遇相关“难题”并不少见。有统计显示:54%的会计从业人员会主动指出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84.4%的人认为企业的不道德行为常使他们处于两难境地。在一些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的单位,财务人员承受各种外在的职业压力,比如,来自上级或客户的压力,帮上司找张发票报销一些不太合规的业务,超标的送礼、吃饭等,亦有在商业零售企业,顾客要求财会人员开出非实际购买商品的发票;还有客户要求的事务所出具“漂亮”的报表审计报告;或为本企业发展争取空间需要尽可能降低税点、税基……有的是上司要求办的,有的是“为了企业经营的需要”,有的是希望留住客户的。

在教学中,我曾让学生们结合案例讨论:当财务人员遇到外界压力,甚至可能“丢饭碗”时,你将会如何?学生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同学坚决地表示绝不同流合污,不以恶小而为之;有的同学认为先劝说上司,说明后果严重,实在不能达成共识,就辞职,换到正规守法、制度健全的企业去工作;也有同学表示,先是劝说上级,实在不行就是迫于压力照上司要求的做,但要说清楚讲明白自己的本心是不要做假账,立场是分明的,这样做是被迫而为,因而出了问题,自己不承担责任;也有同学表示,工作这么难找,这种事到处都是,领导上司让怎么办就怎么办吧!违心地做这些事,实在是难过,昧良心,但又要生存啊!一些学生表示,实习中接触到一些财务人员,他们已经对这样的事情见怪不怪,令他们惊讶又担忧,也在担心自己日后是否也会这样司空见惯。

当然不能一概而论,财务人员出现问题都是外在环境压力造成,受到诱惑的内因是主要的。当然,个人较难改变大环境。对此,会计专硕的学子们无不认为:伦理教育除了对职业者本身教育之外,还应涵盖整个社会,需要整体共建伦理道德环境。应让全民认识到:造假的恶性循环,进入互害的社会,害人终害己。

四、结论与建议

首先,会计专硕的职业伦理教育内容,从常规不做假账、诚信经营等,应扩展到解各行业经营伦理;并且关注环保生态,可持续发展。该拓展思路亦可为经济管理类硕士的职业伦理教育提供参考。

其次,不分专硕和学硕,全面推广硕士生的职业伦理公共必修课教育,这是提高各行业职业伦理、提高全民伦理素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