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

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

时间:2023-05-29 18:18: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

第1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区单一的物流企业已经难以适应物流产业发展的需要,而各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有所差异,又决定了物流产业发展的区域性特点。因此,巫需通过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分析,明确二者在当前经济条件下的发展现状,据此构建有效结合的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发展对策。

【关键词】

区域经济;物流产业;发展。

一、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

(一)物流产业的概念及特征。

物流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又称为物流服务业,是一种由物流资源产业化而形成的聚合性产业,具体包括运输业、仓储业、包装业、配送服务以及信息平台的资源整合手段。这些资源运用于产品市场的多个领域,包括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中的大部分流通业务。不论是生产类企业还是流通类企业,都存在大量的物流活动或物流业务,但是这些物流活动或物流业务本身不是物流产业,只有将这些物流活动或物流业务独立化、社会化为一种经营业务,才能称其为物流产业。因此,相对于物流企业来讲,物流产业跨出了单个经营主体的狭隘约束,泛指一类物流企业集聚而成的企业群。

从物流产业的定义,不难看出物流产业涉及到的不仅仅是服务性行业,只要跟物流活动有关的行业行为,都被纳入物流产业的运作范畴。如图1.1,综合所涉及行业的共同特点,物流产业具有典型的基础特性,也就是说物流产业链下具体业务的实施必须依托交通基础设施和系统的物流装备,而且物流产业本身的服务行业特性决定了其通过时空属性改变来实现商品价值的转移,也就是具有服务性,在商品转移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多个行业和生产、服务、流通部门,体现为它的综合性。

(二)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

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在一定区域内由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地理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产性综合体,属于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经济系统。它不仅受制于地区性的自然资源禀赋,更重要的是与投入资金、劳动密集程度、技术先进度等社会因素密切相关。随着绿色经济生活观念的深入人心,考察一个区域的经济效果,也不能只定位于单纯的经济指标数据上,需要考虑社会整体效益以及地区性的生态效益,这样构成的区域经济才是较为完整的一个主体,但当前的经济环境和发展水平又决定了物流产业发展起初对环境的较小依赖度,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对环境这方面不予考虑。

区域物流,泛指区域经济中的物流产业,属于宏观范畴的概念。现代经济体系下的区域物流更多的侧重于区域内部从供应方到需求方的商品或服务的运输与集散的一体化,它以特定区域为腹地,在这个特定的区域地理环境中,结合各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和范围,连通区域内外商品的输入与输出,并通过运输业务、仓储服务、包装服务、配送服务以及信息平台建设等基本活动的有效构成,最大程度的服务本地经济建设,稳定本地生态经济的良好有序发展。其实,通过以上对比可知,区域物流就是对区域经济中物流产业的产生、发展等一系列行为的总体概况,浓缩为通过关注区域中的物流产业,来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

二、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分析。

(一)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内向关联。

1、物流产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根据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物流产业具有深入所有行业的便利性,高度集中的物流产业能够有效快速培育区域内部重点行业的经济增长极,通过这种区域内的扩散效应,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和其它产业发展,最终很好的刺激经济的增长。据统计数据,2009年美国物流产业规模为9000亿美元,占美国GDP的10%以上,而十年之前其物流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就已经高达9.9%。另一组数据显示,近20年之内,日本物流业每增长2.6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就增加1%。

不仅如此,物流产业的发展可以最大化提高物流活动效率,进而减少生产、流通过程中的运营成本,提高经济单位的运营效率,通过改善物流环境较好的提高区域内企业的竞争力,而且高度专业化、规模化的物流产业涉及到许多行业,具有极强的产业关联和带动效应。物流产业对与区域经济的影响,除了表现在对产业关联的推动作用,还有助于调整区域经济结构,良好的物流产业带动其他产业间的资源流动,降低生产流通中的交易成本,形成稳定的适合本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水平的经济结构状况。

2、区域经济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物流产业发展,当然离不开区域经济的配合,区域经济决定了物流产业所能最终达到的水平,一个经济水平较低的区域经济体,很难发展起较为成熟的物流产业链条。可以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基础和衡量标准,任何物流产业的集聚和复合,都必须依托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当然完善的区域经济,很大程度上拥有较强的区域竞争力,内部的市场机制和资源配置水平都较为领先,可以为融入各行业的物流产业做好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规模同样决定着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较大的经济规模往往伴随着巨大的物流业务量,繁忙的运输业务,大额的订单,高效及时的配送服务等等。也只有规模巨大的区域经济体,产生较高的效益,才能将本区域的物流环境整治的井井有条,更有效率。由此可见,区域经济的发展无时无刻不影响着物流产业的运转,进而影响到其最终的物流产业绩效。

(二)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外向关联。

本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与物流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这是体现在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内在相关性。然而,区域经济体的存在,客观上产生了区域经济体之间的物流产业活动,这种相关性对于物流产业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区域间的经济活动,体现在物流产业间,就表现为区域之间物流业务带来的资金流、商品流以及信息流的传递与运转。根据区域的相互依赖理论,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彼此紧密相连的。一方面,物流产业水平可以反映区域经济体之间的外向关联特征,反映区域间的经济来往密切程度,体现区域间的依赖和贡献度;另一方面,区域经济体之间的密切关联,必定会加快当地区的物流发展水平,经济要发展,生产、流通市场是发展的基石,区域间的经济依靠水平加大,必定利于物流产业的集聚以及复合性发展。

三、当前各区域经济中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

通过上述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的内向关联与外向关联的分析,我们知道要发展地区经济必须重视对于地方物流产业的培育与引导,也需要能够明确各区域发展过程中物流产业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的现状。当前经济环境下,物流产业在各区域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快的东部沿海地区,物流创造的GDP占据总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高。因此,必须重视各区域中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物流企业规模小,综合服务能力较差。

物流产业,是一个典型的集聚型产业,需要产业间的集聚来降低成本提高收益。但是从当前我国各重点区域经济体的发展状况来看,物流产业的集聚水平都是不高的,只是建立在简单的运输对接、仓储聚集、共同包装、互助配送基础上,没有形成真正的有机统一。而且这其中又以中小物流企业为主体,虽然物流要素都已分割在各部门、各领域,但是没有形成统一的大市场,一系列物流活动还主要是依靠本企业内部来实施,没有具体的分工细化,没有高度的专业化操作,必定加剧内部实施的运转成本。据统计局数据,在我国目前工业企业生产中,直接劳动成本占总成本比重的10%不到,而物流费用占商品总成本的比重约为40%,全社会物流费用支出约占GDP的20%,在荚国和欧洲这个数字分别为5%和10%。因此,我国目前的物流行业成本明显处于较高的不经济水平。

除此之外,中小物流企业形式上的集聚不能达到规模上的效益共享、成本共担,而且大量中小物流企业的存在,使得区域内物流产业的综合服务能力水平较低,大部分物流企业都难以脱身于物流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不能将更多的资金、时间、技术、人才应用于本区域或区域间物流服务的建设上,只有少数的大型物流企业有些这些方面的成绩,但效果也不十分明显,因为物流产业最终还是要面对具体的消费群体,这样的复杂流程和过长的服务产业链,难以保证服务水平的高质量。

(二)地区差异较大,第三方物流水平层次不齐。

据统计,欧洲目前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例约为76%,美国约为58%,且其需求仍在增长,而我国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例占比相比较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不仅如此,我国的物流产业的发展还呈现非常明显的区域差异,这更减缓了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普及性。

1、东西部差距逐步加大。由于历史及地区分布的原因,我国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逐步递减的趋势。由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的内生关联性,我们知道,经济发展水平对物流产业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经济水平差距也有拉大的趋势。这样的经济背景,便产生了物流发展的区域性差异,尤其表现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方面。东部的物流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中西部,而且第三方物流的密集程度及实施效率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已经开始向专业化的细分工过渡。而经济较为落后的中西部第三方物流带来的产值比重仍旧较低,更多的是以物流企业自身为基础的产值创造,这样相比于东部,第三方物流的水平差距呈现逐步加大的趋势。

2、各区域内部差距显著。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对于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依靠较深,必须是足够规模基础上才能产生的专业性分工。在这方面,尽管东、中、西部差距加大,但就某个区域内部而言,存在的差距也是十分明显。比如东部地区的沪宁杭经济区,第三方物流水平居于全国最优。而位于山东南部和江苏北部的淮海经济区的第三方物流水平则相形见绌,无论是绝对额还是所占份额,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且呈逐步加大之势。

(三)区域性物流信息系统缺失,宏观调控能力不强。

物流产业的各个环节之中,除去传统的运输、仓储、配送等,只剩下信息平台的建设。信息化建设是现代物流业的灵魂,单一的物流企业很难具有用现代物流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但是区域性的物流产业便可以构建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来进行运作。但正是由于区域经济的差异,也产生了对于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差异,较为发达或者成熟的区域经济体,能够建设成物流信息系统,但在全国来看还属于极少数。大部分区域体都没有专门对于物流信息的专业化建设平台,这也就决定了区域内部或者区域之间进行宏观调控把握物流产业发展的能力有所欠缺。

四、发展物流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对策。

明确了当前经济环境下的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必须找到途径来解决问题改善现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物流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促进及催化作用,真正引导区域经济走向稳定发展的增长之路。

(一)壮大物流产业,形成区域集群效应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密切关系,表明了物流产业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必须毫不犹豫的着力壮大物流产业,着力引导物流企业的集聚,向更有效率的产业化方向发展。国家对于物流产业的发展拥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有关部门必须积极负责起来,制定更适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物流产业支持政策。如2010年3月5日,国家出台政策重点支持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这对于以后上海的物流市场将会产生极为远大的影响,会使得上海的物流集聚程度迈向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相比于年产值占荷兰GDP的12%的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物流业务占GDP的8%的新加坡都有较大的差距。只有建设物流产业的目标,已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还必须考虑到产业集群的角度,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产业集群缺一不可,国家应着力推进区域内部的物流产业集群,体现出本区域的集群优势,在此基础上,区域间的跨区域产业集群也必须得到重视,这是增强我国物流产业竞争力的必经之路。

(二)因地制宜,促进第三方物流集约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物流逐步从生产领域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第三方物流,这与生产、流通环节中物流的业务整合起来就构成了当下的物流产业。物流产业的发展,具有较明显的区域差异,这也就产生了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差异。明确了差异和区域特点,必须因地制宜的开发物流产业,对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区域体,集中主要业务力量发展集约化的第三方物流,就要积极引导自营物流和外包物流向集约化的第三方物流发展,通过提高物流产业内的专业化水平,降低物流产业的成本,提高所获得的最大收益。要想更好的达到效果,必须积极创新制度方式,放开市场管制,促进市场竞争,这样能发挥第三方物流的天然优势,淘汰掉不适宜生存的粗放型物流企业。而区域经济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必须依托本区域特点,重点建设物流产业的集约化发展,不可过度要求第三方物流的集聚,而应该先把本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提高,进而更好的促进本区域经济发展,最终来促进日益发展成熟的第三方物流向集约化发展。

(三)建立区域物流信息系统,加快物流信息流通。

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一大特征就是现代物流信息的建设,谁拥有信息,谁就能在物流活动中拥有优势,信息系统越完善越全面,物流供给的水平就会越高[5]。区域物流信息系统,能够最大程度的调控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物流信息,能够加快区域的物流信息更新速度,更好的利于区域物流产业发展。各主体区域必须明确物流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从宏观整体角度加以把握。各区域积极设立本区域内部的物流信息系统,加快物流信息的流通,提高物流信息的利用效率。一方面,中国物流协会可以组织各区域的物流企业办理会员业务,引导建立全国性的物流信息流通平台。通过信息平台,各物流企业能够更公平更有效的参与到本区域物流产业的建设和发展中来,以便为本企业的经济效益、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提供最大的帮助。另一方面,各区域经济体都必须转变物流信息观念,明确物流信息建设在物流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各物流企业也必须注重对本企业信息系统人员的管理培训,促使企业形成物流信息系统调控下的有效运转体系,最大化的利于企业生存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有望。现代物流导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8):7-9.

2、栾贵勤。区域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1):59-623、沈强。吴江。重庆物流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中国市场。2011,(2):12-13.

第2篇

【关键词】新疆;旅游产业;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6.06.011

近年来,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旅游业的作用和地位逐渐凸显。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也愈发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研究多集中在旅游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及通过何种路径影响区域经济水平等方面[1],而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对旅游产业的反支撑作用则缺乏深入研究。事实上,区域经济与旅游产业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耦合的关系。忽略两者关系的相互作用,必然会造成对区域经济与旅游产业之间真实关系的认识产生偏差。基于此,本文在了解新疆区域经济、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探讨区域经济与旅游产业相互协调的内在机理,构建耦合协调模型,实证分析两个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为新疆经济与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提供有效依据。

一、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研究的理论基础

1.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

一方面,旅游产业的乘数效应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旅游业的消费结构是跨产业和多产业融合的综合结构[2]。旅游产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由游客聚集到消费聚集,由传统旅游产业到泛旅游产业融合,由泛旅游产业融合到泛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三层次递进过程[3]。在递进过程中,旅游产业带来收入效应、创汇效应、就业效应、产业关联效应以及区域平衡效应等一系列的经济效应[4],从而对区域经济产生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旅游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产业层面来说,区域经济的发展对旅游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力、形象提升等各方面的支持。具体表现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配套设施的完善,刺激旅游消费,提升城市知名度和旅游竞争力,从而为旅游发展提供支撑作用。就游客层面来说,经济的发展满足了旅游活动的三个基本条件,促使居民拥有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更多休闲的时间并产生旅游的动机。

2.耦合度与协调度的内涵

在物理学中,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形式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一种现象;是在各子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5]。耦合度就是描述系统或者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程度的指标[6]。协调度是度量系统或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彼此协调一致的程度,体现了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发展趋势,是评价协调状态好坏程度的定量指标[7]。本研究把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作为两个相互耦合的系统,构建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和模型,定量测度和分析两个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与协调程度。

二、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模型和方法

1.指标体系的建立

根据指标选取的客观性、系统性、核心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结合新疆经济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以及两者耦合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构建新疆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其中,区域经济综合指标体系由8个指标构成,分别是: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产值、进出口总额、人均可支配收入、财政收入、社会商品零售额、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旅游产业综合指标体系由7个指标构成,分别是:国内旅游收入、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人次、入境旅游人次、旅行社数、星级宾馆数、A级景区数。本研究所用数据来源于《新疆统计年鉴(2014)》、《新疆旅游统计年鉴(2014)》、新疆各地州市的统计局官方网站以及旅游局官方网站。

2.耦合协调度模型和计算方法

公式中,C表示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度,k为调节系数(k≥2)。C∈[0,1],C值的大小决定了系统之间耦合水平的高低。C=0时,系统之间处于一种无关状态,系统将呈现一种无序发展的态势,由于本研究只涉及两个系统,因此本研究取K=2。

D为耦合协调度,T为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综合评价指数, 、 为待定参数, 表示区域经济对旅游业发展的贡献度, 表示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 =1。由于区域经济与旅游产业的相互协调促进是不对等的,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一定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旅游产业并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唯一动力,因此本研究中给予 =0.6, =0.4。

为了更直观地反映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状况,采用均匀分布函数法对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等级进行划分(见表1)。

三、新疆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分析

通过公式(1)、(2)得出2014年新疆15个地州市的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而计算得出二者的协调度(C)、综合评价指数(T)以及耦合协调度(D)。根据下表(表2)的计算结果得知,新疆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程度大致可以分为一下六种类型:

1.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初级协调发展地区

这一类型的地区有乌鲁木齐市、石河子市。乌鲁木齐作为新疆的省会城市,是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交通中心,同时也是新疆的旅游集散地。乌鲁木齐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旅游资源丰富,并且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但面对国际、国内旅游市场,乌鲁木齐缺乏一定的影响力和核心旅游产品。因此,目前处于初级协调水平。石河子市是新疆著名的兵团城市,以红色旅游为主,军垦文化十分丰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但相比新疆多数地区,无论是旅游资源的丰富度还是经济水平的发达度并不是十分突出,然而其耦合协调水平位居新疆各地州市第二,与其有利的区位优势和稳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态势密不可分。

2.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勉强协调发展地区

该类型仅包括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条件良好,是新疆唯一拥有两个国家5A级景区的地区,现已打造出喀纳斯景区和可可托海景区两个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旅游名胜景区。可以说,旅游产业是阿勒泰地区的支柱产业。但是,由于地处新疆最北端,其旅游产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季节和交通限制。

3.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濒临失调地区

该类型仅包括伊犁州直属地区。伊犁州虽然具有资源和交通优势,霍尔果斯口岸、都拉塔口岸全面开放,但伊犁州直属地区的景区品牌知名度远不及国内其它替代产品,尚不具备足够的核心竞争力。其旅游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十分有限,旅游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不能持续推动区域经济的改善,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在15个地州市中排名第8位。

4.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轻度失调地区

该类型包括吐鲁番地区以及部分南疆地区。吐鲁番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连接东疆、南疆、北疆的交通枢纽,但在旅游产业发展实践和效益上却呈现未达到理想效果,这与新疆最早起步的旅游区形象严重不符。由于其经济长期以农业占优势,工业基础薄弱,生产水平较低,难以带动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巴州、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都属于新疆的南疆,南疆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独特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文化在南疆体现的淋漓尽致。近年来,南疆经济在国家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支持下稳步发展,但是由于社会稳定问题,出于旅游安全考虑,大多数内地乃至国外的游客只能望而却步,南疆旅游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在政府的指导下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是推动南疆旅游业与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

5.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中度失调地区

该类型包括哈密、塔城两个地区。作为“新疆东大门”的哈密地区以发展工业经济为支柱产业,但工业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水平有限,并且旅游产业开发程度不深,未能把握住区位优势所带来的契机。虽然地理位置优越,但呈现出“过道效应”。塔城地理位置偏远,资源匮乏;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以农牧业为主,重点工业项目少,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尚不合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且旅游吸引力较弱,落后的旅游产业与薄弱的经济基础无法相互支撑。

6.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严重失调地区

该类型包括克拉玛依、博州和克州。克拉玛依作为国家重要的石油石化基地,重工业对克拉玛依经济的贡献率达到90%以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与高度发达的经济相比,旅游产业发展明显滞后,旅游资源质量和旅游发展水平都有待提高。博州和克州经济发展非常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分别排在第14、15位,缺乏区域经济支撑成为制约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经济与快速发展的旅游产业相矛盾,旅游产业在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被落后且与之不和谐的区域经济所制约。在这种形势下,首要问题是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只有大力发展和提升博州和克州两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才能进一步促进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四、结论与讨论

文章定量分析表明:新疆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区域差异明显。乌鲁木齐市具有聚集和辐射作用,带动乌鲁木齐周边城市石河子、昌吉的发展,从而产生“同城效应”,整体耦合协调水平呈勉强协调状态;阿勒泰、塔城、伊犁州等北疆地区耦合协调水平由高到低呈阶梯式分布、差异较大;巴州、阿克苏、喀什、和田等南疆地区整体耦合协调水平居中,呈轻度失调状态;哈密、吐鲁番等东疆地区耦合协调水平较低,旅游产业发展并不理想,呈现“过道效应”。总体来说,新疆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普遍呈现偏低水平,北高南低的区域差异十分明显。因此,不同地区根据旅游产业发展条件及现有经济水平制定不同的旅游与经济发展战略,加强新疆省域内区域间的合作以及区域经济对旅游业的反哺支持力度,实现“旅游促进经济发展,经济推动旅游发展”的协调发展模式,进而推动新疆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转变。

由于数据资料的限制,本研究仅对2014年新疆15个地州市的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分析,对新疆旅游与经济发展纵深方向的耦合协调演化趋势研究以及新疆与全国其他省份间的横向比较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刘长生,简玉峰. 我国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不同省份的个体数据和面板数据分析[J]. 旅游科学,2008,05:23-32.

[2]曾国军,蔡建东. 中国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研究[J]. 旅游学刊,2012,05:23-31.

[3]徐维祥,唐根年,陈秀君. 产业集群与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模式研究[J]. 经济地理,2005,06:868-872.

[4]刘定惠,杨永春. 安徽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分析[J]. 特区经济,2011,06: 188-190.

[5] Vefie L. The Penguin Directory of Physic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1996:92-93.

[6]吴大进,曹力,陈立华.协同学原理和应用[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9-17.

[7]生延超,钟志平. 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 旅游学刊,2009,08:23-29.

第3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区域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7-0076-02

作者简介:白雪艳(1971-),女,哈尔滨商业大学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经济政策。

基金项目: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非正式约束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经济的理论分析与实例检验”的阶段性成果(10YJCZH058)。

一、引言

文化产业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是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已将其作为重点支柱性产业来发展,文化产业必将成为我国区域经济体发展的新动力。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布局,关系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化产业模式的选择一直是理论界和城市决策管理者所关注的焦点。目前文化产业模式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区域文化产业模式是根据其地区文化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区位特点和文化产业所处发展阶段、历史机遇方面的差异所形成的有利于本地区发展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发展目标、方式和样态。

二、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理性化程度不断提高,各区域从自身优势出发,从一开始的盲目模仿型、随从型向自主型、特色型转变。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雏形正在显现,但是还存在已成为制约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如市场嗅觉不够灵敏、市场推广能力不足,使得文化原创能力方面的优势没有很好地转化为产品优势和文化贸易优势;文化原创能力不强,原创人才结构单一、文化产业链前端原创不足,中端生产环节集约化程度不高,终端营销能力不强等,缺乏品牌包装和主流文化品牌,细节执行能力不强;缺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需的智力要素和市场意识;智力与产业的有效结合不够,产业发展上缺乏有效协调,文化产业结构雷同,缺乏创新;在旅游演艺、节庆会展和产业园区建设方面存在大量的重复建设、文化资源浪费严重等现象。这将导致未来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失调,为有效发展区域文化产业,应加快制定可行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并积极探索各种特殊的区域发展模式,从实际出发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选择多样化的模式提供空间,实现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

三、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从首次提出“文化产业”概念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已经经过了11年的高速发展,文化产业已经初具规模,2004—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3%,区域经济的进步有赖于文化产业的贡献,不同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不同。本文选取文化产业增加值和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区域经济中反映文化产业的贡献)的主要变量来分析。影响因素主要有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该地区人口对文化消费平均支出,从事经营性文化产业的部门数量,非盈利性文化产业机构数目,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比重。

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达到1105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8%,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5%),远未达到支柱产业的标准。截至2010年底,纳入统计的全国各类文化机构共计31.35万个,比2009年增加7776个;从业人员210.79万人,比2009年增加12.38万人。分类型看,执行事业会计制度的文化机构62172个,比上年增加1713个,全年收入合计696.33亿元,比2009年增长16.1%;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文化机构251368个,比2009年增加6063个;全年营业收入1244.14亿元,比2009年增长15%,实现利润403.39亿元,同比增长9.6%。按照国际人均收入和支出平均标准,我国文化消费支出总量应该达到4万亿元以上,而目前尚不足l万亿元,存在较大缺口。

文化事业费总额持续增长,2010年,全国文化事业费(财政拨款)323.06亿元,比2009年增加30.75亿元,增长10.5%,其中农村投入116.41亿元,仅占36%,对西部地区的投入仅占全国的24%;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0.36%,比2009年下降了0.02个百分点。近年来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一直在0.4%以下徘徊且不断下降。2010年,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0.36%,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低。文化事业经费投入的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较大。

四、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选择

(一)集约式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走规模化、集约化的道路。就一个地区而言,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既不局限于以地理划分的自然区,也不拘泥于国家管理的行政区域划分,而应遵循文化自身的“超时空”特性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经济规律。可根据文化资源、行业特征、技术规模和科技创新能力等对文化产业进行整合,使文化产业优势得到最大发挥。集约化模式是当代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主要模式之一,不仅包括行业内跨部门重组,也包括跨地区、跨行业甚至跨国组合,从而形成规模化的集约生产模式。整合或者集约经营会使区域的文化价值实现共享,提升各自经济效益。通过文化产业并购或重组,可以迅速形成文化产业链,产业集聚使文化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在一定区域内高度集聚,有利于整合文化资源,产生规模效益。通过地域接近的相互联系的企业和关联产业间的整合,形成高度专业化的企业协作,从而产生集聚效应。文化产业区域间的整合与集约,有助于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提高创新效益。

第4篇

内容摘要:现代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资源配置机制对于促进区域产业集聚和产业转型有重要影响,对促进我国区域内部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有重要支撑意义。金融危机过后,随着部分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区域经济发展策略面临重大调整。本文以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例,探讨其实施市场性金融支持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耦合性关系,并对其互动机制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市场性金融支持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机制,就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其市场性金融支持政策应该从市场性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两个层面着手设计,以充分落实国家的产业和金融政策。

关键词:金融支持 区域经济 战略性新兴产业 耦合

引言

现代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保证。金融危机过后,随着部分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区域经济发展策略面临重大调整。在此背景下,金融资源配置机制将对区域产业集聚和产业转型产生更大影响,积极调整金融支持政策,促进我国区域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将是新形势下我国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调整的重中之重。四川作为我国的西部大省,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任务也越来越突出,能否应对金融危机以来要素成本上升、金融支持产业发展力度不够的挑战,加快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将是四川未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

研究述评

从研究现状看,国内外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主要基于金融支持对经济增长、产业升级等的助推作用而展开。Rajan等(1998)从金融发展水平角度考察了其与国家产业增长的关系,认为金融体系的发育程度不同,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存在显著差异,进而会制约一国经济发展。Beck等(2002)实证考察了银行等金融市场对产业增长的作用,认为金融支持能够促进高外部融资产业和高研发投入产业的显著增长。Fisman等(2003)则从资源配置角度,探讨了金融市场与产业增长的关联性,认为二者的互动关系显著。从国内学者的研究来看,对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考察的研究不多,研究视角则主要集中在金融支持的产业结构优化效果和产业升级的带动效果方面,比如,范方志等(2003)通过区域划分,研究了不同区域金融发展程度下产业结构升级的不同效果,认为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与地区金融结构变迁和经济增长的正相关关系明显,叶耀明等(2004)实证分析了长三角区域金融发展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中的作用。陈志楣等(2007)进一步分析了金融机构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及其机理,认为二者有较高的相关性。

不过,就现有研究来看,针对金融危机以来国内产业转移加速背景下进行金融支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不多,能够结合相关产业的发展对落后地区的金融支持政策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的文献就更少。因此,本文以产业转移背景下四川省加快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例,基于市场化金融支持理论,探讨四川省实施市场性金融支持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耦合性关系,并对其互动机制进行了总结。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背景下四川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一)新形势下我国产业转移趋势

在我国,产业转移实质上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产业转移是生产力资源的空间配置行为,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金融危机以来,随着我国部分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加快转移,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策略面临重大调整。在此背景下,中西部地区将面临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机遇,这将极大促进我国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改革开放以来,受惠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产业政策,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获得了“起飞”,而相对产生的挤出效应则使得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长期滞后。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明显不足,这与我国经济增长长期过重依赖东部地区的增长有极大关系,因此,能否保持经济增长的持续后劲,与中西部地区能否加快增长有直接关系。

从当前产业转移的趋势来看,东部地区要素溢出的趋势加强,部分产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转移趋势明显,中西部地区吸引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能力逐步增强。同时,新形势下的产业转移规模巨大,产业类型的多元化趋势明显,随着西部地区政策环境趋于优化,四川等省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政策在促进产业转移承接方面的能力越来越强。在产业转移的背景下,中西部地区通过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将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机遇,也是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但是,中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金融资源配置机制将可能制约中西部地区区域产业集聚和产业转型升级。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四川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新的概念,其内涵是基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而提出的,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设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节能环保、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等纳入产业发展的重点,是充分尊重产业发展规律的表现。而从产业升级的角度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在改造已有产业的基础上,实质是产业升级和选择新的主导产业的过程,也离不开金融、技术管理等要素的综合支撑。在产业转移背景下,中西部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还肩负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有利于落后地区实现“后发优势”。

以四川省为例,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省份,其近年来除了大量承接东部地区产业的转移,还积极通过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因此,产业转移提供了四川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一方面,通过引进传统产业,四川省本地产业发展的基础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四川省积极运用已有的资源和工业基础,充分与承接产业对接,在消化吸收过程中促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新形势下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发展先机。不过,作为产业发展重要支撑的金融支持落后问题,也不断制约着四川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金融支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升级的基础,从金融发展和深化的角度看,有效的金融支撑系统决定了未来几年四川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也关系着四川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

市场性金融支持体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耦合机制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市场性金融支持体系

产业经济学理论认为,产业具有生命周期,会经历起步、发展、成熟、衰退等不同发展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将经历这样几个过程。从产业性质和产业生命周期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基于传统产业而建立,一般性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产业,因此,在起步阶段受传统产业的影响较大,而从一般性产业发展而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入发展期后,又会呈现出潜力递减而规模递增的状况,导致该产业在国民经济比重中处于重要上升阶段,进而可能发展成为一国经济的主导产业。进入成熟期后,产业潜力降至最低,规模达到稳定状态,此时面临产业的升级,尤其需要加快技术创新和金融支持。对于处于成熟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只有通过产业升级,才能促进其成为国民经济主导性产业,进而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市场性金融支持主要是指通过市场性的金融支持机制推进资本市场下金融体系的建立。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培育期,未来发展和升级的任务较为艰巨,更离不开金融支持。市场性金融支持就是基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持续发展而进行的,一方面,通过定位政策支持作用,引导产业规模增长的效应,使得市场性金融支持成为助推产业规模增长的动力。另一方面,进入成熟期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面临潜力下降的问题,此时其增长的动力机制为技术创新,并作为产业发展的外生力量,促进产业升级。总之,市场性金融支持要定位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升级过程和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目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在升级,进而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二)耦合机制

市场性金融支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促进升级的过程,实际上是金融市场发展基础上的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以四川为例,通过市场性金融支持,能够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目标的实现。进入发展期后,金融支持能够加快资金二次配置,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在成熟阶段,面对产业升级的需要,市场性金融支持可以通过市场配置,实现金融资金的三次配置,由此可以形成二者的互动机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市场性金融支持能够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支撑,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二者的耦合性关系具体表现为: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直接金融体系能够提供直接的金融支持,而以银行信贷为主导的间接金融则能够提供间接支持,市场性的金融支持则通过市场配置金融资源,与上述的直接和间接支持相呼应,通过作用于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体系,能够高效发挥市场性金融的作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起步和培育、发展与升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

以金融支持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

如前所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特性,而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兴起、发展和成熟等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市场性金融支持策略。通过市场性金融支持,可以促进资金配置和产业发展目标的实现,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这里主要从直接金融支持和间接金融支持两个角度进行政策思路设计。

(一)市场性直接金融支持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市场性直接金融支持主要作用于直接金融体系,而依据产业生命周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同发展过程又需要不同的政策支持。首先,在起步和培育时期,要加快地方产权交易市场的建设,提升股权交易的效果,促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时获取资金保障。同时,要推进资本市场金融产品的创新,完善资本市场,以应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期的高风险性。其次,在发展阶段,要加强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促进信息披露,提升资本市场的并购功能,充分运用新兴产业的发展潜力,快速实现发展目标。同时,这一时期要继续推进资本市场产品创新,完善多元化市场体系。再次,在产业升级阶段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熟期,要分别实现技术升级、规模升级,以此解决产业后续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一方面要加强资本市场建设,完善证券发行制度,促进市场性支持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要完善资本市场体系,促进多层次市场建设和转换机制的建立,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升级和规模升级。

(二)市场性间接金融支持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市场性间接金融支持是基于银行信贷系统而进行的资源配置机制,主要有以下思路:首先,在起步和培育期,要充分应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风险背景下信贷不足的状况,可以考虑设立专门贷款机构,引入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提供充分的信贷资金支撑。其次,在发展阶段,考虑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和产业链基础较好,要推进产权质押融资等信贷产品的创新,通过引导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使得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取资金支持。再次,在升级阶段,要优化金融支持环境,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建立与商业银行的协作机制,克服信贷风险。此外,政府要加快信用机制建设,克服企业与银行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促进商业银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同时,要加强信贷管理,落实贷款评审制度,建立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制度体系,比如,考虑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成熟期时有稳定且较为庞大的现金收益能力,要建立相应的信贷管理制度和贷款评审规则,充分发挥市场性信贷的支持作用。

参考文献:

1.安林丽,王素霞,宋万杰.金融创新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研究[J].经济观察,2010

2.巴曙松.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和重构[J].金融改革与创新,2010

第5篇

一、研究假设

我们认为对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影响较大的主要环境因素有经济规模、劳动力质量、对外开放水平、经济活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等。这些因素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关系如下。(一)经济规模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系区域经济规模越大意味着能够带来更大的规模经济,更容易导致区域生产和经济要素的集聚[9],这有利于为新兴产业发展汇聚生产要素和创新资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它需要传统产业为其创造基础条件和环境条件[10],经济规模大小衡量了区域基础条件的优劣。比如经济规模越大意味着可以提供更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正处于发展阶段,无论是研发项目还是投资项目都需要大量资金,这都需要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11],这种完善的金融体系会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区域经济规模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了这个区域市场规模的大小。这种市场规模越大,意味着可以为新兴产业发展开创更大的市场空间,相反,则市场空间偏小。另外,经济规模越大意味着该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压力偏大,新兴产业孕育发展的条件也更加成熟,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市场需求在不断扩大,相反,则该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压力偏小,而且传统产业释放的市场空间很小,这不利于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以下假设:假设H1:经济规模越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模越大。假设H2:经济规模越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效益越好。

(二)劳动力质量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重大技术突破的基础之上,对知识技术和人才资源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强烈的依赖性[12],而其中人才又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资源[13]。因为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的高素质人才是科技的载体,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依赖于最新的科技成果,依赖于创造这些成果的高技术人才[14]。这就决定了劳动力质量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处于基础和举足轻重的地位。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以下假设:假设H3:劳动力质量越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模越大。假设H4:劳动力质量越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效益越好。

(三)对外开放程度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系对外开放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体现的主要指标[15],在当前激烈的竞争中要占得先机,加快发展,必须树立大开放理念,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加强城市之间、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不断提高经济外向度。只有不断加大对外开放,才能引进更多的战略投资者,从而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外开放水平越高,意味该区域可以获得更多国外资源和市场促进产业发展,特别是国外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具备了良好的技术、管理、信息、资金和市场,这都可以极好地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相反,则不利于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以下假设:假设H5:对外开放程度越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模越大。假设H6:对外开放程度越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效益越好。

(四)经济活力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系经济活力反映了一个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能力,其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16],经济活力体现了该区域资源配置的效率。经济活力越高的区域,该区域创新资源更容易被激活,技术创新能力会更强,金融市场会更发达,市场运行效率会更高。相反,则资源配置效率很低,技术创新意识很弱,融资能力很差,市场运行效率会更低。经济活力越高的区域,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效果越好,行政对经济运行的干预越少。相反,行政对经济运行干预力度很大,从而阻碍了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容易导致新兴产业发展走上不合理的轨道。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以下假设:假设H7:经济越活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模越大。假设H8:经济越活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效益越好。

(五)科技创新力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粗放型增长模式下的高新技术产业外生增长模式有根本区别,其内生发展对科技资源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如果该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则意味着这个区域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具备,这可以极大地推动战略投资者、风险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介入,从而让科技创新力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以下假设:假设H9:科技创新力越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模越大。假设H10:科技创新力越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效益越好。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从区域视角就是全国28个省市区,从产业视角就是具有新兴产业概念的428家沪深上市公司。

(二)变量设计1.因变量测量区域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状况有两个指标,一个就是资产总额(totalassets)指标,另一个就是利润(totalprofit)指标。其中,资产总额指标反映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利润总额指标反映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益,二者相结合可以较为全面地评价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整体状况。2.自变量为了全面衡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影响的因素,本文从区域经济规模、区域经济活力、区域对外开放程度、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区域劳动力质量等五个维度测量区域环境。其中,经济规模衡量了地区经济基础以及市场容量,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前提条件和外在动力;经济活力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是激化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驱动因素;对外开放程度反映了区域的国际化水平,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高度;科技创新力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在核心因素;劳动力质量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维持不断发展的保障。区域经济规模用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GDP越高表示区域经济规模越大,相反,则越小。区域经济活力用非公经济规模测量,非公经济规模越大,则该区域更具有经济活力,相反,则越小。由于国有经济存在各种成本,而且受政府干预较多,企业经营并不是完全商业化行为,从全球各种历史和现实数据看,国有经济比重越高的区域,经济活力越差,资源配置越失效,相反,则经济活力越好。对外开放程度用进出口总额来衡量,进出口总额越高,表示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越高,相反,则越低。测量区域对外开放度衡量指标有对外贸易比率、对外金融比率、对外投资比率、生产开放度、贸易结构水平、利用外资比率和服务贸易比率。在上述指标中,对外贸易比率是在研究中普遍被使用的一个指标。科技创新能力用每年新增专利数量来衡量,专利数越多表示区域科技创新力越强,相反,则越弱。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对于传统产业对人才具有较高层次需求,用硕士生及以上学历测量区域劳动力质量具有针对性,劳动力质量用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数来衡量,人数越多表示区域的劳动力质量越高,相反,则越低。上述指标测量见表1所示。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试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标准,我们收集整理了2012年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节能环保产业107家上市公司、高端装备制造产业50家公司、生物产业59家公司、新一代信息技术132家公司、新材料38家公司、新能源产业24家公司、新能源汽车18家公司,共计428家上市企业作为总研究样本,搜集并整理了各家上市公司2003—2012年的财务报表,初步形成各个因变量的数据库。各区域的GDP、国企工业总产值、进出口总额和专利数量均来自2003—2012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硕士生及以上人数来自于各省市的《统计年鉴》和《教育统计年鉴》,初步形成各个自变量的数据库。数据中个别缺失值用前后两年的平均值替代,所有原始数据均进行取对数处理。由于利润总额中出现了负数,为了便于处理,将所有利润总额的数据均加上相同的正数,这并不影响实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依据国家公布的方式将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其中划分为东部区域的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有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辽宁,划分为中部区域的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有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划分为西部区域的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有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

三、实证分析与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表2给出了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3给出了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3—2009年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4给出了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10—2012年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二)PanelData模型的设定根据样本数据的具体情况,再根据Hausman检验结果选择最有效的模型。本文运用stata12.0统计软件得到最终的结果。从表5的模型1和模型2可以看出,经济规模在模型1和模型2中的系数分别为0.85和0.05,说明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益都具有正向作用,这与假设1和假设2一致。劳动力质量在模型1中的系数为0.05,表示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模具有正的影响,这和假设3一致,但在模型2中的系数为0.018,说明其在发展效益方面却产生了负的影响,这和假设4不一致。这表明劳动力质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益并没有产生正向作用,说明劳动力质量并没有成为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益的有效手段,当前我国人才培养质量并不能推动新兴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对外开放程度在模型1中的系数为0.03,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模产生了负的影响,这和假设5不一致,在模型2中的系数为0.07,对发展效益产生了正的影响,这和假设6一致。这表明外国市场和各种资源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推动力不够,甚至存在负面作用,这说明外国市场对我国传统产业存在较大拉动作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不够,压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空间。经济活力在模型1和模型2中的系数分别为0.011和0.067,表明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益都产生了正的积极作用,这和假设7和假设8一致。科技创新力在模型1和模型2中的系数为0.206和0.056,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效益都产生了正的影响,这和假设9和假设10一致。在分析不同时期各因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时,我们发现经济规模在模型1~4中的系数分别为0.746、0.012、0.5、0.08,其在不同时期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都产生了正的影响,但却阻碍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益的提高。这说明区域经济规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与效益的影响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劳动力质量在模型1~4中的系数分别为0.07、0.004、0.38、0.17,说明劳动力质量在各个时期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益都存在正面作用。对外开放程度在模型2~4中的系数分别为0.075、0.12、0.37,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益都产生了正的影响,但在模型1中系数为0.05,其对发展规模产生了负的影响,说明在2003—2009年期间,对外开放程度主要是扶持传统产业获得较快增长。经济活力在模型1、2、4中的系数为0.03、0.05、0.09,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益都产生了正的影响,但在模型3中系数为0.01,其对发展规模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主要是由于2008年中央为了应对欧美金融危机,出台了“四万亿投资计划”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传统产业产能过剩问题,刺激了非公经济转投或者延续传统产业经营模式。科技创新力在模型1~3中的系数为0.25、0.16、0.044,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正的影响,但在模型4中的系数为0.1,对发展效益产生了负影响。经济规模在模型2、3、6中系数分别为0.67、0.98、0.17,对西部和中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模都产生了正面影响,但在模型1、4、5中系数为0.8、0.67、0.255,这说明其对东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负面作用。这一方面是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良好,没有迫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动力;另一方面是东部地区的传统产业经济规模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成本很大,甚至会遭到相关利益集团的抵触。中部的经济规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存在正面作用,但对发展效益产生了负面作用,这说明中部经济规模驱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但过于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阻碍了产业效益的提高。西部的经济规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益都存在正面作用。劳动力质量在模型1、2、4、5中的系数分别为0.46、0.23、0.12、0.1,对东部和中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益都产生了正面作用,在模型3、6中系数为0.2、0.07,对西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这表明西部的劳动力质量并没有成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有效手段,这可能是西部人才培养质量和西部新兴产业发展要求不匹配,或者是由于人才的流失所致。对外开放程度在模型1、3、4、6中系数分别为0.53、0.07、0.5、0.03,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均呈现正面影响,但在模型2、5中系数分别为0.1、0.07。这说明东部和西部的对外开放程度促进了当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但中部的对外开放程度却产生了相反作用。这进一步表明中部的对外开放程度更多的是驱动传统产业发展,而不是驱动新兴产业发展。经济活力在模型1~6中系数分别为0.27、0.19、0.01、0.07、0.46、0.02,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均产生了正面作用,这说明区域经济活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很显著的。科技创新力在模型1~5中系数为0.63、0.13、0.1、0.42、0.14,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正的影响,但在模型6中系数为0.04,对西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效益产生了负影响。这说明科学技术在西部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利用率很低。

四、结论和建议

(一)主要结论首先,从全国来看,区域经济规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益影响最大,而且两者之间成显著的正向关系,这表明区域市场规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发挥了最大作用。区域科技创新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益影响排在第二位,这表明科技创新力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区域经济活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益的正面作用较小。这可能和地方政府注重传统产业的招商引资政策有关,和区域内民营企业重点集中于传统行业有关。研究中还发现,区域劳动力质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益存在相悖的现象。一方面区域劳动力质量对产业发展水平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区域劳动力质量对产业发展效益存在负面影响。这意味着区域劳动力质量在短期可以迅速推动新兴产业规模扩张,补充新兴产业在发展中所需要的各类人才,但区域劳动力质量并没有促进新兴产业效益的提升。同样,区域经济开放水平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益也存在相悖的现象。一方面开放式水平对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存在负面作用,这表明外国新兴产业的产品进入了国内,挤占了国内新兴产业市场,而国内新兴产业的企业还不能充分利用国外市场对新兴产业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开放式水平对新兴产业发展效益存在正面作用,这意味着充分运用区域开放政策可以提升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业绩。其次,从各个区域上看,区域经济规模对中西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益都成正相关关系,在东部地区却成负向作用。这一方面可能和东部地区产业发展的惯性或者发展路径依赖的特性有关,这种本性束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而且东部地区的传统产业发展比较成熟,如果将产业转型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其转型成本较大。另一方面说明东部地区雄厚的经济实力没有很好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尚存在很大提升的空间。劳动力质量对东部、中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益都呈现正作用,在西部地区却成负向作用。开放水平对东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而对中西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非常有限,特别是在中部地区其开放水平对新兴产业发展效益还存在负向关系。经济活力对东部地区新兴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中西部地区新兴产业发展并没有发挥较大的正面作用。科技创新力对区域新兴产业发展整体上都呈现正相关关系,只有西部的区域科技创新力和产业效益成负面关系。最后,从产业发展阶段上看,在2009年以前,区域经济规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是发展水平推动型,而在2009年以后,则变成了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益双驱动模式。2009年以前劳动力质量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要小于2009年以后,这表明随着新兴产业不断发展,人才在产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作用也越来越明显。2009年以前开放式水平对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要小于2009年以后,这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越来越依赖国外市场和资源的推动。2009年以前科技创新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作用要高于2009年以后,这表明2009年以后科技成果并没有更有效地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2009年以前经济活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作用很弱,2009年以后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甚至存在阻碍作用。这表明国家“四万亿投资计划”推出以后,虽然促进了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但由于“四万亿投资计划”更多的是对传统产业的投资,暂时扩大了传统产业的市场需求,这导致部分企业仍旧停留在传统产业项目上,并不会立即启动对新兴产业项目的投资和发展。

(二)政策建议首先,要大力提高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规模。只有通过经济规模的扩大,才能迅速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美欧债务危机发生后,全球经济增长面临严峻局面。当前我国各个区域必须保持经济适度增长,否则这不仅影响区域经济发展,而且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利。其次,要重视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从宏观上创新当前的科技创新机制,改变当前科研主体错位的状态,积极构建科研院所和企业科研的连接机制,完善当前科研成果评价机制,由过于注重学术论文的发表向科技成果是否具有现实生产力转变。激活各区域和各部门科研资源重组和流动,打破科研院所之间、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科研资源的分割问题。完善激励科研队伍的机制,提高科研队伍享有科研成果收益的比重。特别是西部地区更需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科研创新力在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第三,大力推动开放水平升级,修改和完善各区域招商引资政策。我们需要积极吸纳外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积极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打入国外市场,吸收外国企业在新兴产业的管理经验。特别是要推动中西部地区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出台多种政策激励中西部新兴产业的产品进入外国市场。第四,加大对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工作和生活条件要弱于中部和东部地区,人才流失率较大。国家要通过在财政补贴、创新创业资金扶持、子女上学和配偶就业等方面出台强有力的扶持政策,而且国家需要出台具有激励性的政策鼓励东部和中部科技人才进入西部地区进行新兴产业领域的创新和创业。第五,积极引导中西部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方面中西部地区需要通过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推动这些区域经济发展,从而减少国内东部、中部和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不能再走东部区域的老路,从而导致这些区域在生态环境等方面再次出现负面问题。第六,国家要避免政策相互冲突的问题。比如2008年出台的“四万亿投资计划”和2009年出台的“发展新兴产业的政策”在某些方面就存在相互冲突。研究结果表明,“四万亿投资计划”在促进传统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非公经济从事新兴产业经营的行为。最后,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已经具有较大发展规模,目前处在规模驱动和效益驱动双模式轨道上,未来更需要偏好效益驱动模式,而不能简单追求产业规模扩张。

第6篇

一、我国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

我国农业区域经济主要有三个重要的发展过程。首先,是农村经济时期。我国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种植情况和养殖情况直接关系到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发展农村区域经济就必须着重发展农村经济。在农村经济这一时期,我国农村存在一些农业区办和集体企业,但是由于这些企业在规模上和技术能力上都有欠缺,因此,经济发展的总量还很少,农业各个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尚不存在差异性。第二,是农村乡镇企业发展时期。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一时期我国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乡镇企业和集体企业。我国处于经济短缺的时期,国家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实行生产及流通的双轨制度,促进了计划外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和集体企业在这一背景之下崛起,同时,国家的政策措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为乡镇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基础和经济基础,我国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乡镇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发展,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部分地区的乡镇企业和集体企业无论是从发展规模上还是从发展水平上来说都相当完善,已经完成了农业区域经济向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第三,是“三化”的全面发展时期。“三化”主要是指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及工业化。我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时期,市场经济逐渐发展并趋向完善,农业的发展开始依靠新的产品和新的技术,农产品度过了短缺的阶段,开始转为区域性及阶段性的过剩,这时,我国的农业和农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农业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单单是农业经济的发展,它同时还包括非农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就业的提高和小康社会的发展,农业区域经济开始向“三化”即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及工业化发展,部分地区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开始出现竞争的势头,并且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

二、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局限性

1、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我国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农村化的特点。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和农业,农村和农业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国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农村化的特点。第二,区域化的特点。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化特点,主要是从区域界限上来说的,农业区域经济的区域主要依据行政界线划分,具体的划分基础是县,农业的区域经济的生产活动、消费活动等都是在这一特点的区域内进行的,区域经济的管理权限也在这一范围之内。第三,结构性的特点。农业区域经济的结构性特点,主要是指农业在一定区域内的全体经济的总和,这个总和既包括国家的经济,即财政的收入和财政的支出,又包括个人的经济,即社会的就业和收入。农业区域经济的结构性特点也从另一个层面上说具有一定的层次性。第四,综合性的特点。我国农业区域性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经济运行的体系,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包括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行业、部门及领域。我国农业区域性经济综合了各个产业性的活动和非产业性的活动,同时还包括一定的管理和经营性活动。第五,民营性的特点。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发展乡镇企业,发展乡镇企业需要逐渐向民营化发展,只有民营企业的发展才能促进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

2、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局限性

第一,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速度较慢。我国一直以来实行的是二元性的结构,城乡分治的后果是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城镇化水平发展较慢,不利于农业区域性经济的发展。同时,农业区域和小城镇交通设施、通讯设施落后,不利于城镇化产业和人口的集聚。第二,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缺少高等资源。我国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源要素,目前,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具备一些自然资源、地理资源、气候资源及劳动力资源等一些基层性的资源要素,但是,对于一些高等性的资源要素相对匮乏,无论是高科技术还是高技术人员都严重缺乏,影响了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不利于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第三,我国农业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第一产业占比较高,同时第一产业中农业占主导地位,且发展较脆弱,大多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兴产业较少。另一方面,农业区域经济各个产业的关联较小,农业区域经济的工业无法支持农业,第二产业无法与第一产业形成互动,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第四,我国农业区域经济受到一定的政策体制的影响。我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我国财政支出对于农业及农村的支持正在逐渐增加,但是由于农村人口占比较大,这些财政支出本身无法满足农业及农村发展的需求。同时,我国的一些大项目及大产业大都集中在大中型的城市中,农村由于缺乏一定的资金及技术条件,农村的基础性建设与城市差距较大,缺少大产业和大项目的发展,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缺少政策的支持。

三、市场经济环境下对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影响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这一大背景之下,我国农业农产品经济也得以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解体的影响,市场经济成为影响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我国农产品的价格高出了国际市场农产品的价格,因此,不利于在国际上的竞争,同时,我国农业区域经济由于缺少发展的特色,无法形成市场经济的完善体系,市场经济促进了农民区域经济的产业发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发展农业区域经济,需要结合区域内的实际发展状况,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要突破传统的单一生产功能,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前,我国现有的耕地,中低产的田地占百分之七十,如果对这些耕地进行综合治理和改造,可以有效的增加粮食产量,促进农业潜力的开发。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要将技术、市场、产业、生态等因素结合起来,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完善市场体系,促进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的发展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完善市场经济的农业组织形式和产业发展方式。

四、市场经济环境下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和途径

1、发挥市场经济对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的保护作用

农业在经营方式、行为方式及生产结构上都具有一定的特点,因此,农业在进行经济改革时需要充分的考虑农业的特点,不仅要促进农业的市场化和生态化,同时要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要对农业区域经济产业进行逐步的调整,改变不合理的农产品结构,着重分析市场的需求,将农业的各个活动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促进农业产业价值体系的形成。

2、促进市场环境对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的经营引导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待完善,因此农业市场化需要依靠国家的财政支持,依靠科技成果的推广。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的成果推广需要在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的分析研究自身的发展状况,积极的探索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方式及方法,同时,要发挥高技术企业的推动作用,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分析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发挥特色农业的作用。

3、促进农业区域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区域经济产业发展需要不断的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促进农业产业专业化和科技化的发展,不断的完善市场经济组织结构,促进农业市场秩序的发展,发挥农业区域经济的优势,加强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的市场化管理,建立一个完善的农业产业质量体系。同时,要发挥政府和群众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五、结语

第7篇

【关键词】管治理念 协同发展 城市群 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2-0014-03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而其中,以特大城市作为核心,建立在人口、经济、文化和整体结构上,具有合理层级和良好协调机制的城市共同体,带动区域整体社会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城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自“十一五”时期开始,中国先后批复了若干个地区(经济圈、经济区、城市带、城市群)发展规划,由此启动了中国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实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加强地方合作、消弭行政区划给区域经济发展造成的制度,整体性地提升区域发展实力。文化产业的区域经济版图,也在这一进程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虽然不同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不同,但是同一区域内,都将朝着超越行政区划实现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的目标,突破现有制度障碍和利益分配格局,探索出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云南省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热土,拥有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资源、文化旅游资源、文化遗产资源。“十一五”期间,云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到全省GDP总值的6%以上,在全国名列前茅,文化产业发展的“云南模式”引人瞩目。以云南省唯一特大城市昆明为核心,携手玉溪、曲靖、楚雄规划建设的滇中城市群,作为云南省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核心,将在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 滇中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滇中城市群是指云南省中部以昆明市为核心,半径150~200公里,包括玉溪市、曲靖市、楚雄彝族自治州4个州市组成的城市群。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该区域总人口1727.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7.58%;当年该区域地区生产总值为4262.4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59.04%。昆明作为省会城市,影响经济发展尤其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要素,明显优于其他州市。就文化产业而言,滇中城市群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

1.从整体的视角:昆明市的文化产业主导了滇中城市群文化产业的发展

滇中城市群依托昆明为核心,集中了云南省主要的文化产业人才、企业和项目,同时也是全省文化消费市场最具规模的地区。

第一,都市消费群体庞大,但严重依赖外来消费人口贡献。就目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普遍状况来说,城市人群仍然是文化消费的主体。滇中城市群作为云南省城镇化率最高的地区,意味着能够容纳和吸纳更多的城市人口。由于具有较好的交通和通讯条件,昆明集中了云南50%以上的报纸期刊、60%以上的节庆会展、70%以上的报刊读者。但由于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本地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市场容量有限,作为旅游大省的云南,在2010年外来消费贡献了全省76.35%的文化消费数额。包括滇中城市群在内,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严重依赖外来差旅人口的消费贡献。

第二,昆明枢纽作用明显,其他城市无法吸纳中转消费人口。昆明是云南省航空、铁路、公路的交通枢纽,超过60%的游客需要取道昆明到达全省各州市。作为云南省文化消费的集散和中转中心,文化产品和服务在昆明形成了很大的市场。但滇中城市群4州市中,仅有昆明具有枢纽地位,并且是热门旅游城市,其他3州市均无法有效吸纳中转消费人口,间接导致了滇中城市群4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平衡。

2.从局部的视角:滇中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均衡现象

从公开的数据来看,仅有昆明市可以查询到“十一五”时期历年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其他城市均只可以查询到部分年份的数据(如表所示)。这虽然与各地经济结构和统计口径不一致有关系,但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各地对文化产业重视的程度,以及文化产业发展对于城市经济的重要程度。滇中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严重不均衡现象,从统计数据中可以得到佐证。

滇中城市群文化产业增加值60%以上产值集中在昆明。昆明的文化产业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且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经保持在8%以上的水平。楚雄依托本土彝族文化资源,虽然增加值的绝对数值不大,但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玉溪本身经济发展基础较好,并且将伴随昆明城区南移及昆玉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的建设,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相对来说,曲靖市无论是从文化产业增加值还是其占GDP的比例来说,都处于较低水平,是文化产业的欠发达城市。

综上所述,昆明属于滇中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梯队且遥遥领先;玉溪和楚雄属于第二梯队,发展势头良好;而曲靖处于第三梯队,需要奋起直追。因此,作为省会城市的昆明,在滇中城市群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更应该发挥好核心作用。一方面,要加强自身发展,努力缩小与全国重点城市的差距;另一方面,要与周边城市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将运行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进行因地制宜的推广。

二 滇中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8篇

关键词:创意产业;创意产业集群;区域经济

创意产业是一种新型行业,其创意主要体现在创业主体和创意行为两方面,创意主体是指创意产业的发展主体本身就存在创意性,创意行为主要是指产业发展过程中所有积极活动及社会活动都要围绕创意主体进行。而创意产业集群是指由多个即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创意产业聚集而成。

一、创意产业集群概述

(一)创意产业集群的概念

创意产业集群可以从要素和空间两个角度理解,要素角度是指一个具有创意性的产业群体,其本质是将设计、教育、艺术、音乐和娱乐等领域人才聚集在一起,创造出新的想法、新的技术和新的独创性内容。而空间角度则是指将即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创意产业在一定区域集聚产业组织。

(二)创意产业集群的特征

第一,创意产业集群具有地域偏好性。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和科学技术,因此会选择市中心作为创意产业的聚集地。第二,创意产业集群的结构具有多样性。创意产业集群所需要的人才、技术、资金及政策支持都来源于创意组织、高校、行业协会、研发机构、金融机构和商务机构。第三,创意产业集群的企业趋向小型化。创业产业集聚的特点就是文化创意为集聚核心,实现脱离大型生产空间的目的,因此创意产业集群组成部分大多是小型企业和组织。第四,创意产业集群的环境具有宽松性。创意产业活动地也是生活地,其群体之间是相互互动的关系,具有宽松性。

(三)创意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的区别

第一,集群的发展要素不同。传统产业集群主要是通过强化技术和管理实现发展,而创意产业集群则是通过创意人才、创意行为、创意产品、社会投资推动发展。第二,集群的发展主体不同。传统产业集群的发展主体是生产经营业务和技术服务,而创意产业集群的则是创意企业、研发机构和创意人才。第三,集群的形成模式不同。传统产业集群的形成是指企业地域上的集中,而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创意人才的集中。第四,集群的内部环境不同。传统产业集群内,生产经营是产业内围区的发展核心,而区是集中布局,其产业区与生活区分离,生产工作压力大。而创意产业集群中生产区与生活区是一体的,实现工作与生活一体化,工作压力较小且宽松。第五,集群的联接方式不同。传统产业集群的联接方式是价值导向,而创意产业集群的联接方式是文化传播和渗透。

二、创意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对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完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是将有创意的文化、创意技术与现有的资源结合发展,使创意产业实现了经济上的跨越式发展,延续和带动了传统文化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传统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提升服务产业档次,促进新产业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还促进文艺演出行业、影视出版行业和手工艺制作行业的发展,有效提高了这些行业的经济效益,全面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第二,推动文化资源全面开发。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开发文化资源、提高创意软实力是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二)对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区域品牌的打造。区域品牌是一个企业在某区域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标志。创意产业集群集聚了大量创意人才及技术,为该产业打造出不一样的产品形象,为创意产业树立了良好信誉,提高了区域市场竞争力。第二,有利于提高区域经济效应。创意产业不但涉及到创意文化、创意技术,还涉及到传统文化、第三产业的发展,创意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传统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就业率和增加了就业岗位,使区域经济规模得到扩大。

(三)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

创意产业得以快速发展主要是因为脱离了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依托于文化资源,使创意产业成为自热资源缺乏区域经济发展的首选产业。协调了自然资源富有区域与自然资源缺乏区域的经济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

(四)对城市功能转换的作用

创意产业的本质是对产品的创新,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在城市原来的功能上增加了城市创意发展功能,该功能的增加不仅促进城市全面性和综合性发展,还有利于传承和延续传统文化,加强对城市区域文化特点的保护,使区域独特性与区域认同感达成一致,塑造了美好城市形象。

(五)对区域就业能力的作用

创意产业集群有利于增加就区域就业能力,提高区域就业率,对就业能力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有效扩展了区域就业领域,大大增加了区域就业机会。例如创意产业涉及到的版印刷业、娱乐服务业、手工艺品制作业、休闲健身业、会展、包装行业等,都是提高就业机会的最佳行业,此外,文化要求高和技术要求高的软件设计、创意设计、数字媒体、动漫网游和计算机服务等,这些为高文化水平的人才提供了就业机会。第二,创意产业集群还可以有效完善就业结构,使就业机会和岗位满足各阶级、各阶层和各行业的就业需求。促使生产制造就业结构转换为消费服务型就业结构,劳动密集型就业结构转换知识密集型就业结构。促进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发展的同时,提高了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地位,使大学毕业生就业得到有效提高。

三、我国创意产业集群区域发展的战略

(一)积极开发创意人才,以此激发创意产业区域活力

该战略主要是通过培养创意人才和开发人才实现创意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是我国创意产业集群区域化的重要策略之一,其战略具体实施主要从以下几面入手。第一,提高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意识,树立大的创意人才观,规范创意人才管理标准和完善人才管理体系。完善人才管理体系主要通过建立人才管理机构,人才培养基金,和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实现。第二,要提高校创意人才培养效率,最大限度发挥高校人才的优势。对高校人才的培养及开发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首先,高校应针对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文化优势,制定符合他们的创意培养模式和计划。其次,高校应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创意生产过程中中除了培养学生文化创意理论、创意技术,还要培养学生将创意文化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为区域发展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第三,全面开发创意人才市场,实现创意人才流通体系完善的目的。第四,营造具有竞争性的创意人才发展气氛,同加强对创意产业集群基础建设的强化力度。

(二)加强科技创新,占据创意产业发展至高点

第一,加强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实现依托主体的转变。传统产业主要是依托劳动力和生产技术实现发展,而创意产业的特点决定,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必须依托文化资源和高科技技术。第二,创新和完善创意产业结构,加强创意产业技术创新力度,使创意产业集群向综合性创性和全面性创意产业发展。

(三)在投资方面经济引用多元化投资方法

最大限度发挥民间资本市场的作用,提高创意产业集群集资和科学投资的能力,保证创意产业正常进行和发展。第一,多元化投资的宗旨是以国有经济投资为主体,其他经济共同投资,确保创意产业向好的方向发展和前进。第二,积极发挥民营经济的投资辅助作用,使创意产业得到多元化发展。(四)将创意产业集群集团化创意产业集群本身是由多个不同性质但又相互联系的小型企业组成,将其集团化不但有利于统一管理,还有利于实现创意产业规模化经营。具体处理设施如下:第一,根据创意产业实际情况建立现代产业集团,以此推动创意产业集群集群化发展。第二,加强创意产业利益链的连接力度,实现市场化运作,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除了以上四点策略外还有国际化战略,以提升创意产业的国际化水平为核心策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提高创意产业集群贡献度为核心策略

四、结语

创意产业集群既是不同产业要素的集和体,又是不同产业空间的集合体,对区域经济有着很大的影响,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核心力量,产业未来发展的新方向。不但延续了传统文化和促进了第二产业的发展,还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就业机会。

作者:王义涵 单位:山东博兴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曹如中,郭华,付永萍.促进我国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13,09:62-66.

第9篇

关键词:第三产业;区域差异;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2-0039-03

一、河南省不同区域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评价

河南省因各地资源禀赋、经济与社会环境的不同,第三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客观存在,从而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类似和区域分工的要求,考虑河南省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特征以及地理上的连片、生产力布局等因素,《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将全省划分为中原城市群、豫西豫西南、豫北、黄淮四个经济区。其中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包括开封、洛阳、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共9个省辖(管)市,豫西豫西南经济区由三门峡和南阳两市组成,黄淮经济区包括商丘、信阳、周口和驻马店4市,豫北经济区包括安阳、鹤壁、濮阳3市。

(一)产业发展规模

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2007―2012年间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从2 789.24亿元增加到5 602.46亿元,增长了近一倍,其生产总值超过了其他三大经济区第三产业生产总值,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另一方面,豫北经济区第三产业发展的速度相对其他三大经济区明显落后,其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非常低。

(二)产业发展效率

通过对河南省四大经济区人口规模分析可知,中原城市群人口总数和黄淮经济区相差不大,豫北和豫西豫西南经济区人口总量相当,但是从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及人均生产总值来看,中原城市群基本上是黄淮经济区的3倍。相对黄淮经济区,豫北和豫西豫西南经济区第三产业发展趋于平稳,两者相差不大。由此可以看出,黄淮经济区虽然是人口密集地区,但其第三产业发展的速度要明显滞后于中原城市群的发展,第三产业亟待提升,如果措施得力,黄淮经济区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很大,第三产业的有效提升将会为这一地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产业发展速度

对比河南省四大经济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横向看各地区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员的容量都在不断加大,说明近几年河南省第三产业得到了很大发展。2012年,中原城市群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为819.42万人,豫北经济区为170.71万人,豫西豫西南经济区为215.51万人,黄淮经济区为603.93万人。各地区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之间存大很大的差距。但通过比较发展,第三产业就业人数近四年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中原城市群的6.31%,豫北经济区的5.69%,豫西豫西南经济区的4.86%,黄淮经济区的2.78%,虽然中原城市群人口总量和黄淮经济区相差不大,但是第三产业吸纳人员规模和比例却远远高于黄淮经济区。

二、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经济发展水平对第三产业的影响

通过对河南省各区域的第三产业进行对比分析后,也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的比重也将随之上升的这一规律。

(二)资源禀赋对第三产业的影响

区域的资源禀赋是影响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在一定的区域,特定的行业,资源禀赋条件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首先,自然资源的丰富,可促使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第三产业的提高。比如河南省新乡、焦作、洛阳、南阳、平顶山等市的自然旅游资源丰富,这些地区就可以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发展以旅游为龙头的一系列的相关的第三产业。而拥有钼矿、铝土矿等大型能源基地的平顶山、焦作等城市,随着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该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更上一层楼。相反,黄淮地区除了商丘、信阳以外,矿藏资源总体匮乏,这是造成这些区域经济不发达、第三产业落后的原因之一。其次,自然资源丰富的区域,其人口密度较高,而人口密度和劳动力的质量也是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有利因素。比如河南省豫北经济区,由于其油气、煤碳资源比较丰富,其人口密度达到801人/平方公里,与黄淮经济区661人/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相比明显人口密集,所以就会导致两个区域的第三产业发展存在差异。

(三)产业结构对第三产业的影响

近几年来,河南省各个经济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第三产业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首先,第二产业的发展会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如果第二产业发展程度较高,就意味着人口相对集中,在相应的区域内人口密度就会上升,而随之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收入也会相应增加,这就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营造了上升空间。因为工业化程度越高,意味着存在社会分工越细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生产就有滋生的土壤。

(四)城市化水平对第三产业的影响

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或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与聚集的过程,包括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及城市经济社会化、现代化与集约化。这里所指的农村人口指存在于农村之中的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随着农耕技术及机械化操作的提高,传统的农业已容纳不了这么多的剩余劳动力,那么这些剩余劳动力就只有向城市转移,形成新的小城镇或进入到原有的中向非农领域二三产业转移。

城市里的第二、第三产业是吸纳这些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后进行分流,一部分流入第二产业,另一部分则流进第三产业。而第三产业由于其涉及领域广泛,包括流通领域,为生产与生活服务的领域,为提高科学文化和居民素质的服务领域及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领域等,为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且由于第三产业的进入门槛及和进入成本低,其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城市化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而第三产业支撑城市化的后续发展。2012年,河南省城市化率最高的郑州市已经为66.3%,比城市化较低的周口市、商丘市分别高32.9个、33.8个百分点。而城市化率较高的市几乎全部位于中原城市群,城市化率较低的市都集中在黄淮经济区,可以看出,河南省四个区域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与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三、河南省第三产业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区域间管理与协作,达成第三产业全面协调发展

河南省民生水平总体上普遍偏低,内需不足,这就要求政府能用“三化”协调的理念,综合运用好各项政策,充分挖掘各方面、多层次的需求潜力,积极培育消费热点,扩大消费需求。并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互利互惠、合作发展”的方针,大力推进以郑汴都市区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豫北、豫西豫西南和黄淮四个经济区在金融、商贸、旅游、科教文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法律服务、劳动就业等方面的协作。发挥四大经济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动服务业上规模、上水平,促进其他地区的第三产业能依托自身优势加快发展,形成特色,这将有利于河南省第三产业有目标、有重点、有步骤地全面协调发展。

(二)挖掘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行业

主流区域经济学的出发点认为,要素的区域性是决定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优势的资源才能支撑起优势的产业,这就要求河南省应以各地区的资源禀赋为基础,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中原城市群经济区人均GDP远高于其他地区,密集的要素集聚和雄厚的基础使得该经济区最近几年来成为全省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中原城市群地区应重点发展知识、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新兴服务业。 豫北经济区基础比较雄厚,工业化水平高,应重点发展生产服务业,加快发展生活服务业。豫西豫西南经济区在发展第三产业中应首先巩固原有较好工农业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禀赋条件,重点放在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活服务业上。为了缩小与第三产业发达地区的差距,黄淮经济区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商贸流通、现代物流、农业服务等基础行业,着力提升交通运输、批发零售、酒店、餐饮、旅游等传统服务业。同时还要能积极发展其他各类服务业,如 “涉农”的第三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三)选择科学的城镇化道路,促进河南省第三产业区域间良性发展

2012年,河南省全省的城市化水平为42.4%,比2002年提高16.6个百分点。城镇就业人员1 383万人,比2002年增加552万人。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城镇就业岗位的快速增加,带动了乡村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因此,河南省只有走大、中、小城市并举之路,在发展小城镇的同时,也鼓励大城市的发展,发挥其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和带动力,直接形成现代的城镇体系,引导各类经济活动主体按照成本效益最优化原则分别落户于不同层级城市,同时满足各经济主体对居住空间的不同偏好。首先要做大做强郑州、洛阳两核,进一步提高郑州的首位度,同时要加快其他中心城市发展,增强聚集要素和辐射带动地区发展作用,使之成为各地区空间组织的核心。其次,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河南省应以县城和试点镇为突破点,壮大一批中小城市和城镇,需要指出的是,中心城镇建设要以省辖市为规划主体进行科学布局。选择科学的城镇化道路,城乡统筹、构建合理城镇体系,快速推进周口、商丘等城市化率偏低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以改善河南省第三产业区域差异的问题。

(四)发挥欠发达地区潜力,实现河南省第三产业区域内协同发展

加强河南省各地区的联系与合作,促进地区产业对接、市场对接、基础设施对接,畅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各地区的共同发展。按照第三产业布局集聚性与网络化相结合的要求,依托各地区禀赋优势和产业基础,推动中原城市群、豫北、豫西豫西南、黄淮服务业梯度发展。积极构建一批第三产业对外辐射功能中心,全力打造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产业带,着力培育第三产业新的增长极。总体上形成以中原城市群为中心,豫北经济区为重点优化区域,豫西豫西南地区为重要辐射区,黄淮地区为重要拓展区,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特色彰显的空间发展格局。

(五)提高对欠发达地区人才的重视,整合区域创新资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越来越大。而人力资源又不仅包括劳动力的数量,也包括劳动力的质量。近年来,欠发达地区人才流失严重,而像中原城市群这些地方却是人才流入的目的地。那些第三产业欠发达地区,进城务工的人越来越多,许多地方剩余劳力转移还处于自发和无序的状态。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应以职业型、技能型教育为主,要培养能创新的“人才”,还要善于输出合格的“人力资源”,还要善于吸纳优秀的“人力资本”。教育创新的途径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对外开放,采取多种措施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提高地方教育的市场竞争力;二是对内挖潜,大力推进教育手段信息化,地方高校必须坚持服务当地为宗旨,以区域市场为导向,以既有科研优势为后盾,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些较大技术问题和共性技术问题,走出校园在服务中求支持,在合作中出成果,在贡献中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和汇聚各种办学资源。

参考文献:

[1] 赵淑玲.河南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的对策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8).

[2] 何薇.中国第三产业发展区域差异问题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7.

[3] 董志尚.河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0).

[4] 耿明斋.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特点及调整开发秩序的战略思路[J].企业活力,2005,(12).

第10篇

关键词:区域产业经济;发展问题;策略与研究

在我国城镇建设过程中,对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与策略。因此为了符合现阶段区域发展的具体需求,相关部门要对发展方向进行明确的定位,要在地方资源的基础上,明确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具体方向与内容,针对存在的问题,要制定详细的区域产业发展策略,要通过多元化的经济发展,全面的促进我国区域产业经济发展。

一、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相关问题分析

在我国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关键组成部分。但是因为区域产业经济资源等客观元素的制约,导致我国区域产业经济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等条件的限制,造成经济发展策略制定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在具体的政策执行过程中,无法有效落实相关活动;同时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资源浪费、产业发展不利等问题,这些现象的存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市场经济逐渐成熟的今天,在制定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策略的过程中,要根据区域具体状况、发展趋势以及自身优势开展,要明确区域发展的具体方向,进而保障区域产业经济的可持续性与科学性。现阶段,农村经济中的剩余劳动力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大部分人在外出打工过程中累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与资金基础,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现阶段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基本策略

1.提高对区域资源开展的重视。在现代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区域资源的重视,要根据地方区域特色,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核心竞争能力以及风险抗击能力。要根据不同的区域特色有针对的扶持相关经济产业。例如,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提高对粮食、工业等领域的重视;东北具有一重、一汽以及大连船舶重工等装备制造企业;同时其生态环境还具有一定的人力资源优势;因此在发展过程中要以此为基础;而安徽等地盛产各种药材,因此,在进行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提高对药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时个别地区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在进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以此为基础,明确发展方向。针对区域特色资源开发可以有效的提高经济发展效益;相关部门与机构在制定经济发展计划的过程中,要明确区域资源特色有优势,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的促进经济全面发展。

2.综合区域资源发展状况,进行资源整合利用。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对现有的区域资源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政策基础。根据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在现有资源上进行调研与整理,为区域资源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因此,在进行区域资源分析与调查过程中,要对区域整体环境进行调查,例如对矿产、养殖、畜牧业以及土特产等相关资源进行分析,同时要提高对文化、旅游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民族文化的重视,要对区域经济资源价值进行全面的评估与调查。

3.明确资源整合的实际需求,明确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支柱。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实行全面发展、重点突出”的策略,要在区域发展过程中,支柱性产业对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区域产业经济的整体发展。因此,要根据区域产业经济资源利用状况,根据发展策略明确支柱性产业,要对不同资源的发展状况,利用率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制定长期、中期以及短期发展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全面促进区域产业的整体发展。同时,对于支柱性产业飞发展,也要制定详尽的发展策略与计划,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地方区域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战略方针。

三、结束语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状况、长期发展战略以及社会的稳定性等多方面的考虑,区域参与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始终提高对经济发展策略区域制定、执行以及管理工作的重视;要把区域资源作为基础内容,根据实际的资源发展、利用价值,构建系统的产业链,通过支柱性产业带动整体经济发展。要将资源开发与利用为基础,明确重点发展方向,全面实现科学的区域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效的促进区域产业整体发展效率。

参考文献:

[1]李运强,吴秋明.虚拟产业集群一一种新型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J].华东经济管理,2012,(12):42-45.

[2]夏亚民,翟运开.基于虚拟产业集群的高新区产业发展与创新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2(4):106-109.

[3]张荣.我国虚拟动漫产业集群的优势与动作[J].经济管理,2011(3):16-19.

第11篇

论文提要:通过探讨高校与区域经济双向关联与协调发展,分析高校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论证区域经济发展给高校发展提供了平台、注入了活力,提出高校谋求与区域经济双赢发展的建议。

纵观世界,凡是历史悠久、经济发达的区域总能看到若干著名高校活跃的影子。如剑桥的剑桥大学,波士顿的哈佛大学;凡是闻名于世的大学总是对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斯坦福大学所在的城市硅谷,梅隆大学和匹兹堡等。一言以蔽之,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高度的联动效应:一方面区域经济实力的提高是高校发展的基础,高校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依存和适应关系;另一方面高校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科技动力和人力资本,高校发展拉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与之相关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并由此扩大区域规模。

一、高校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的职能逐渐从单纯地侧重于生产和传播知识、研究开发新技术成果,发展成为具有成果转让、中试、孵化企业、企业咨询和培训等多方面功能的统一体。特别是近年兴起的大学科技园,显著地影响着区域产业群的结构、竞争及发展战略。因此,它不但为区域经济进步提供科技动力和人力资本,也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与高校相关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扩大了区域规模,提高了区域的品位。

(一)高等教育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将知识作为一个因素纳入经济增长模式,知识不仅能形成递增的收益,而且能使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也产生递增收益,从而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报酬递增,递增的报酬保证了长期经济增长。这和传统意义上的外生性经济增长模型中规模报酬递减截然不同,它可产生规模经济效益。专业化知识产生的要素递增收益和一般知识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的结合不仅使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本身产生递增的收益,而且也使资本和劳动等其他投入要素的收益递增。因此,高校提供给受教育者知识,生产出知识型人才。这些人才在企业中形成知识的扩散,它类似电子技术中的三极管效应,产生知识溢出的倍数放大效益,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二)高校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智力优势

1、高校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及智力支持。高校能为区域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本,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和科技水平的竞争。如果增加高校投资,高校就能扩大招生规模和调整专业设置。那么,区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才不足的矛盾,从而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高校促进了区域第三产业发展。高校背后蕴藏着巨大的商机,特别是高校扩招以来,全国共有在校大学生600多万人,如果每位大学生的教育消费和生活消费是每年1万元人民币,那么全国的高校一年就有600多亿元的消费额。因此,在校大学生多的区域可以把高校产业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产业来发展。实际上,大学生是一种稳定的长期旅游者,一住就是四年,而且还会吸引一部分学生的家长和亲友到这里来,这都会推动城市的交通、房地产、旅游、文具、餐饮、书刊文化等事业的发展,进而为区域就业人员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第三产业的发展。

3、高校促进了高科技产业发展。高校逐渐从传统的职能发展成为科技成果转让、孵化、企业咨询和培训等多方面功能的统一体,并推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如英国的剑桥科技园、美国的硅谷、北京的中关村,都是依托大学建立起来的,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4、许多高校通过本校区的扩张和在其他地方办分校,扩大了区域规模。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需要的是有较高科学文化水平的人力资源。高校可以从农村招收大批学生,使他们通过几年的专业知识学习,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最终定居城市,既加快了城市化速度,又使区域经济发展趋于良性化。

二、区域经济发展给高校发展提供了平台、注入了活力

(一)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校发展的需求拉动。具体情况如下:

1、区域经济发展使市场产品需求上升,由此导致高校R&D费用投入增加。企业是现代生活的主体,一个区域的经济状况主要取决于它拥有多少可盈利的企业。区域的总体企业效益好,区域的GDP就高;区域经济的增长势必会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创造出更多的产品需求,这就要求企业生产出更多合乎市场需求的产品。由于市场需求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使得有些需求以现有的工艺和技术就可以完成,而有些需求,则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才可以满足。为此,企业就必须进行新产品和新工艺的研究开发。而现在很多企业缺乏研究开发的能力,尤其是对一些高、精、尖产品的开发。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把企业与高校的科研机构结合起来,由企业向高校进行R&D投资。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解决高校的资金困难;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因此,区域经济增长最终导致了产品需求的增长,进而推动了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提高了高校科研能力。同时,区域经济增长产生的需求拉动又通过R&D费用的增加促进高校发展。高校的资金投入来源是政府和企业,随着区域经济的增长所产生的需求推动,区域GDP和财政收入及企业收入也都会提高。这将使企业意识到科技在产品中的含金量,从而主动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而这些都将直接反映在高校R&D经费投入的增长上。

2、市场的人才需求。区域经济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历史文化、法律政治等,但最基本和最终的因素是人才。因此,区域经济总量、技术发展水平对人才的需求量有重要的影响。然而,人才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产品”,高校在培养人才时必须考虑市场经济观念,根据市场需求来培育人才。因此,高校总是根据目前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数量、结构层次来确定本校学生人数、学习内容、层次等。在经济发达区域,高校所设置的专业总是门类齐全,所以区域经济发展为高校提供了就业市场。

(二)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适合高校发展的宏观环境,区域经济优势与财政收入成正比,政府用于基础设施的投入就会增加。如果处于交通条件好、信息灵通、基础设施完善的区域中,高校就能够得到较快的发展,实现大学的规模效益。也就是说,只有在一流的区域中才能孵出一流的高校。如英国剑桥位于剑桥、哈佛位于波士顿、北大清华位于北京。

综上所述,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呈现高度的双向效应。高校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增长反过来使区域对高校可以有更多的资金投入;高校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无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高校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互相促进的循环发展过程。

三、高校要谋求与区域经济双赢发展

在当今社会,任何一所高校要谋求发展,都必须与区域经济建立互利互惠、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把高校封闭在“象牙塔”内的做法只能是作茧自缚,最终导致发展障碍和生存危机。零距离接触社会,多通道交融互动,谋求与区域经济的双赢发展,已成为当今高校发展的生命线。高校能否办出特色,关键在于能否立足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进行正确的前瞻分析和机会把握,与地方共建互为依托、协同发展的互动平台。

(一)优势互动。高校发挥人才和学科方面的优势,可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发展战略提供论证、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政府发挥地方管理方面的优势,可为高校的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借鉴和经验,增强高校的发展潜力。

第12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 产业结构 优化

一、国外研究综述

就区域经济规划的角度来看,其重要内容包括很多,而区域产业发展就是其中之一。十九世纪末期,E・霍华德(1898)的“花园城市理论”拉开了西方关于此方面研究的序幕。英美学者早期研究的着眼点一是区域划分、二是工业布局问题。而欧洲大陆学者探讨的焦点则是基于大城市的城市经济发展,并以两个研究成果最为著名:一是西班牙工程师S・马塔(1902)的“城市化理论”、二是克里斯塔勒(1933)的“中心地理论”。区域产业发展研究体系从二战后逐步完善,其侧重点一是主要区域产业结构、二是区域产业布局、三是区域产业集群、四是区域产业竞争力,等等。A・韦伯(1909)的“工业生产布局区位论”、杜能(1826)农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1933)的中心地理论,廖什(1940)的市场区位论、博芬特尔(1942)的空间结构理论都曾风靡一时。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由巴格纳斯科(1977)开始,西方学界将关注点逐渐转向产业集聚。皮埃尔和塞伯(1984)以德国南部地区为研究对象,对其产业集聚现象进行了系统分析,而后,迈克尔・波特(1998)基于产业层面探讨竞争力,并诞生了著名的“波特五力模型”。到上世纪末,对于区域产业发展,西方学界研究的成熟度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同时积极运用于规划实践,可以说,很大地促进了全球经济以及区域经济发展。

二、国内研究综述

对比之下,国内学界较晚才开始探讨区域产业发展。建国后,为贯彻经济发展计划,国家先设立六个“经济协作区”,再引进前苏联先进的产业发展模式供国内实践。然而,当时,我国并未重视研究产业发展及其相关政策问题,直至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后,相关的研究才渐渐活跃起来。八十年代中后期,江浙地区的乡镇企业集聚区相继发展壮大,学者们也由此开始加深学术研究。九十年代后,随着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产基地)发展规模的凸显,学界关于产业发展的研究深度也有所加强,从实践层面来看,此时形成的产业发展规划指导作用更为理性。

近年来,国内经济理论学界在研究产业发展方面的成果颇为显著,更积极地指导着地方经济发展。何世茂(2009)认为,从主城区产业发展方向以及根本要求来看,较为有效的途径应是发展“都市型工业”。邓伟根等(2010)认为,产业转型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过程,它涉及到一些国民经济主要构成元素的显著波动:一是产业结构、二是产业规模、三是产业组织、四是产业技术装备,等等。上海市统计局区县统计处课题组(2012)肯定了“十一五”期间上海杨浦区在推动传统老工业区向倚仗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城区转型的成绩,并指出,未来,杨浦区仍应坚持既定方针,凭金融创新为科技创新服务,构建新型产业体系,并强化区域联动发展。鄂冰、袁丽静(2012)认为,产业结构调整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有效性毋庸置疑,且正上升为区域乃至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其优化基础应是区域分工,在重视原有经济发展状态及潜力的基础上,在时间、空间上分别强调主导产业更迭和产业对接。李天舒(2011)认为,城区经济转型以城区功能定位以及产业布局的优化为前提,借由经济发展形态以及发展模式的创新,对城区经济发展质量予以优化。马红瀚、高铭(2013)认为,老城区转型过程中存在四方面瓶颈:一是新城区挤压和竞争、二是源自于产业转移的产业空心化、三是社会发展能力退化、四是区域文化特色弱化,必须针对这些问题因地制宜。蔡海峰(2013)认为,椒江产业的未来发展,一是要对周边县区产业要素辐射予以接受,二是要对优势产业的高度辐射力积极培育,形成同周边县区良性竞争产业格局。容志(2012)认为,我国大型城市的发展,必然需要转变“粗放型发展方式”为“集约型发展模式”,借此使低碳、绿色、宜居、创新的特点充分体现。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从已有文献来看,关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研究很多,涉及面较广。学者们的研究归结起来主要集中在对产业结构优化内涵的理解、判别标准、制约因素、调整和优化对策及定量分析等方面,近年来的研究趋向于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系统科学等多学科交叉。同时现有研究同样存在不足:首先,在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方面成绩斐然,但总体仍局限于某一方面的研究,研究体系的完整度不足。其二,相关文献多以定性分析为主,而很少进行定量分析,尤其缺乏实证支持,致使产业结构优化对策说服力较差。其三,部分学者局限于研究三次产业的“粗线条”,并未细化产业结构,较少研究具体产业规划及调整。其四,各地区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分工不同,市场化程度以及发展基础自然各异,而现有文献鲜有针对某一地区进行具体研究,多为泛泛之谈。其五,国内学者对产业结构优化研究的有益探索以金融危机之前为最多,金融危机之后特别是近年来并不太多。

四、待研究的现实问题

全球经济条件下,要求舍弃粗放模式下的片面追求GDP,转而筹谋经济变革,真正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对于杭州市来说,迫切需要总结其他地区经验,筹谋转型;对于拱墅区而言,则应基于自身个案,以主城区产业发展现状为前提,探求具有区域特色产业结构优化途径。事实上,深化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既是纯粹学术问题,更是未来改革和发展的重大实践问题。

参考文献:

[1]霍利斯 B 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牛津大学出版社.1986.

[2]上海市统计局区县统计处课题组.杨浦老工业城区转型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