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村种植扶贫项目

农村种植扶贫项目

时间:2023-05-29 18:18: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村种植扶贫项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村种植扶贫项目

第1篇

一、农业产业化扶贫是贫困落后地区农民脱贫的关键

我市是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水平比较低,但是农业资源不是最贫乏的,德保、那坡、田林、隆林都有不错的资源,可以种植大面积的耐旱粮食、饲草和耐旱的中草药,既保护土地植被又可以产生很大的经济收入。现在一些被认为贫困的地区其实并不完全是资源贫困,而是这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是生产水平低生产力水平低造成了这些地区的经济落后。所以产业扶贫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国家的扶贫投资主要通过国家各级政府的扶贫机构,把扶贫资金投入到到贫困地区的家庭或企业中。从我们目前的情况看,分散使用国家扶贫资金的结果是贫困地区依然贫困,经济落后地区依然落后。许多具有市场潜力、具有市场效益的农业项目,没有得到规模化发展、推动农民增收所需要的资本金,没有得到国家产业化扶贫投资的有力扶持。

农业产业化扶贫投资是脱贫的关键。农业产业化扶贫投资就是要解决贫困地区农业产业链中缺口所需要的资本金问题,对现行农业扶贫投资模式进行调整,可以改变当前只有单一部门投入的劣势,可以整合农业、畜牧等部门的资源优势,让扶贫资金可以发挥更大优势,符合市场竞争规律,是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的财政政策,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重要举措。

二、农业部门在农业产业化扶贫工作中做了有益的尝试阿

1、以"农家课堂"为主的人力资源开发,扶优扶贫。"农家课堂"是开展农村主体的精英培训,通过"以一传

十、以十传百"的培训,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宣传、培训交流和效益吸引等手段,促进集群技术模式的普及和推广,发挥规模效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通过各土专家演示与农艺师现场解说结合,并充分利用现场不同生长期作物资源及学员的现场培训操作,作为一个新型农民培训的亮点,体现在"多、快、好、省、土、灵、特"几个优势(一是"多",师资来源多样,有效解决定点"农家课堂"的教学资源不足、教学面狭窄等问题;二是"快",巡回教学快速便捷高效,同样的授课内容相对以往形式可大量减少授课时间;三是"好",直接到农户家中、田间现场授课,减少环节,效果更好;四是"省",有效降低了农民学习成本;五是"土",授课老师主要是土专家、土洋结合教,授课语言主要是本地土话方言,群众感觉亲切易学,授课教材多是经过专家充实过的"土经验"、"土教材",更适合当地生产生活实际;六是"灵",可以根据不同地方、不同品种、不同生产时期和当地农民朋友的不同需求灵活安排授课,真正实现"地头有问题地头解决";七是"特",充分体现农业种植业培训在农村培训中的重要特殊地位,进一步转变农业干部作风,增强为"三农"服务责任感)。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培养大批技术型农村人才,引导大批科技素质较高的人才到农村与农民群众相结合,实现传统农业基础与现代农业接轨,促进科技型、开发型高效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建基地、兴龙头、拓市场,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

2、在推广实用农业技术中,强化科技扶贫。在当前形势下,以科技为动力、为切入点,是实现先进生产力作用、先进文化带动作用,落实广大人民利益的有效方式。通过科技发挥作用,使农村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逐渐转变,是农村实现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几年来,我农业部门综合"优粮优经""沃土工程""植保工程"等先进适用技术进行配套试验示范,推广生态富民"百千万"工程、小蚕共育、应急粮食试验示范、烟稻轮作、油菜+中稻、猪+沼+果+灯+鱼,茶叶综合化工开发、特色立体农业种养、农作物"三避"技术应用示范推广、水稻、玉米、马铃薯免耕技术、中草药gap技术应用与推广、高山玉米高产示范栽培等农业实用综合技术,优先解决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延伸产业链等关键技术问题,结合实施"十个百万亩工程",并围绕关键技术进行配套集成,形成简便易行的标准化的成套实用技术,以优势区域为基地开展技术组装、示范和推广,推动科技资源向优势区域集中,为右江河谷和**山区农业产业调整及农民增产增收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3、在发展中不断改进**农业产业化开发建设思路。从**年起,**将全力抓好"123456",即重点"构建一轴**特色农业产业带,研究好三条发展路子,优化四业并举,深入建设五个基地,提升六大龙头",不断强化农业支撑保障能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此工作思路不仅着眼于面上的产业化发展,还将继续紧跟产业扶贫的思路,捉紧壮大和发展,以面上的发展带动整村推进式扶贫的发展。

三、农业部门在扶贫工作中不可替代作用

1、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可能改变,拓展扶贫空间必须加强农业。

**农村人口众多,占总人口94%左右,农户收入仍然是"四为主"的格局,即农户收入仍然以家庭经营为主,占全年总收入的67%;家庭经营收入仍然以农业收入为主,占家庭经营收入的65%;农业收入仍然以种植业为主,占农业收入的78%;种植业收入仍然以粮食为主,占种植业的70%。滞留在农村的农村人口仍以农业的主,因此,农业种植业的基础地位不可能改变,农村扶贫工作中,农业产业发展仍是基础。

从**市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目前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市场型、科技型农业转化的阶段,处于非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变的阶段。在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粗放型农业向现代型农业转变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中,最根本、最核心的解决办法是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需要通过制度和机制的创新,把当前分散的扶贫项目、个别行为转化为依托农村科技大户和农村行业协会,通过农业部门的技术引导盘活现有农村资源,并兴办农村龙头基地、协会、企业等,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潜能,具有较大的可行性。

2、种植业仍然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通过深入实施"十个百万亩工程"推动全市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全市**年将新增水果15万亩、甘蔗10万亩、茶叶2万亩、桑蚕5万亩、剑麻达到20万亩、木薯达到10万亩,优势产业调整优化面积35万亩,新增产值3.9亿元。另外,大力推广良种及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先进适用技术节本增收0.42亿元。两项预计促农人均增收140元,超过**年预计农民人均增收的42%。而且,农业部门集中了大量的技术基础,一大批长期在一线工作的农艺师是农村最信任的技术致富带头人,他们与农村群众关系密切,其中不少人是扶贫开发工作的先头部队,是扶贫战线上的中坚力量。因此,农业种植业还将是产业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仍需要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持。

第2篇

关键词:邯郸市;国家级贫困县;贫困;反贫困

1.引言

贫困,是当前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普遍而又十分紧迫的问题。就邯郸而言 ,政府一直致力于发展生产、消除贫困的工作,贫困人口在不断减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但是,由于自然、历史、经济和社会等各种因素的相互交织、相互制约,邯郸市国家级贫困县农民的贫困状况依然十分严峻。在这种情况下,研究邯郸市所属区域的国家级贫困县的贫困与反贫困问题尤为重要并且具有丰富的实践意义。

2.邯郸市国家级贫困县贫困成因分析

2.1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

(1)年老多病致贫。由于家庭成员年老体弱,或丧失劳动力,子女不能资助和赡养而导致贫穷,尤其目前国家逐步出现了老龄化,老年人口的比例逐年上升,这类贫困更加凸显

(2)教育支出超负致贫。这是一种新的致贫原因,也是现在农村致贫的一个影响因素。经调查发现,村民能够负担九年义务教育的费用,因无学费、只需提供日常费用,但高等教育的费用相对较高,是致贫的主要原因。

二元经济结构的模式根深蒂固的影响着我国的经济,是导致我国农村地区贫困的历史原因。

2.2村民自身素质限制、劳动力贫乏的制约

虽然现在农村很重视教育,也有许多接受了高等教育,但我们统计的子女上大学的比例只有24%,而且他们毕业后绝大多数不再回家乡,致使农村人才缺失。所以,整体表现为文化素质低下,致富本领不强;农村很多无知识和一技之长的青年人纷纷的进入大城市打工挣钱。当地缺乏青年劳力,只剩下了老人以及小孩。由此可见,在贫困村,低素质人口对流也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2.3 生产方式单一

邯郸市所属区域的国家级贫困县生产方式单一,收入来源单一,以农业为主虽然有个体经营、外出打工的人员,但这都是村里人数的少数,每个家庭基本都还是有耕地的。在种植的作物中,基本是小麦、玉米,有少部分种棉花。另外,农作物种植时,科技成分不高,没有进行先进化生产,农用机械利用率不够。

2.4 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

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既导致了贫困区内生能力不足,难以有效地开发利用当地资源、培育与积累人力资本以及改善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又使其对外部资源利用能力受限,难以集聚优势资源发展当地经济。

2.5 扶贫监管机制以及扶贫资金利用尚不健全

扶贫资金由于审批、拨付和使用流经环节多,易出现资金到位不及时和使用效率低的问题。主要原因是缺少有效的扶贫资金监管机制,另外是经济利益驱动下的扶贫资金转移。由于贫困农户生产结构单一、贷款额度小,使得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因而一些地方官员更愿意把优惠贴息贷款发放给当地的企业和富裕户,最终导致扶贫资金转向和扶贫效益低。

3.邯郸市国家级贫困县反贫困路径选择

3.1 加大对贫困区的培训投入、吸引劳动力留在当地

贫困地区贫困的根源并不都是人们思想观念的落后,而是人力资本的匮乏,首先,邯郸市贫困县以农业为主,村领导以及政府要竭尽全力增强村民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办业余培训班,让每一个村民掌握一些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其次,请农业专家带着优质品种到贫困县来,引进新的种植品种,拓宽农民的经济作物品种;最后,针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使得其有一技之长。

留住劳动力,发展当地经济,我们可以:第一,招商引资,企业老板承包农民大面积的耕地,将小农式农业生产方式改变为大规模生产,增加科技化生产含量,村民到生产基地工作;第二,针对女性生育劳动力转移情况,当地村政府可以开展手工加工的一些作坊式小企业,增加就业机会

3.2 进行多元化生产

首先,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需要增加。鉴于邯郸市贫困县的土壤环境,沙地不多,种植水果最为适宜。邯郸市魏县的水果种植是一个可以借鉴的亮点,梨乡是不错的选择;大名县可以学以致用的种植其他水果。二是适当发展乡村旅游业。根据本县的特点开发旅游线路,建立一个邯郸市内景点旅游路线,形成一个短途旅游的经典。旅游业的发展甚至可以带动当地农家乐的繁荣;

3.3 加快贫困区基础设施建设

邯郸市贫困县的基础设施薄弱环节不在电力、水力,而是在公路建设。基础设施的完善应该重点放在公路建设上。完善公路后可以促进内外物质交流和思想沟通,增强贫困县自身的发展能力以及吸引力;其次是完善基础文化教育设施。邯郸贫困县的小学、中学逐渐减少甚至破落,关键原因在于教育质量差。我们可以聘请优秀的老师支教,提高教学质量。

3.4完善贫困区政府保障制度

当前邯郸市国家级贫困县的社会保障制度并不是很完善,虽然新型合作医疗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并没有切实解决贫困农民的看病难的问题。所以,一是尽快建立贫困区医疗救助制度。二是加强新农合作用的政策讲解和宣传,使得村民了解新农合的重大作用,有了病及时就诊。三是,鼓励那些没有保险的人购买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规避家庭风险。

3.5 增强扶贫资金利用效率

扶贫资金的及时到位和高效使用直接影响着贫困地区扶贫工作的成败。一是逐年增加财政扶贫力度,扩大以工代赈工程、整村推进扶贫工程和就业扶贫技能培训工程等扶贫项目的规模,切实提高扶贫开发工作的成效;二是建立扶贫资金监测体系。即可依托互联网技术,建立邯郸市扶贫资金项目监测网络。同时,相关责任部门要加强对扶贫资金定期的严格审核,防止和杜绝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和贪污;三是努力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通过确保扶贫资金专款专用,重点扶持与贫困农民直接关联的扶贫项目,让贫困农民从中受益。

4.结论

我们深入探索了邯郸市国家贫困县农村贫困的基本情况,了解了农民的生存现状、发现了一些贫困的原因,对邯郸市国家级贫困县农村扶贫开发的发展和思路作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形成了邯郸市国家级贫困县的对策建议。希望这些建议对邯郸使国家级贫困县的扶贫工作产生一定的作用。(作者单位:1.2.河北工程大学;3.冀中能源邯郸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基金项目:本课题是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项目,邯郸市国家级贫困县农民生活状况调查与反贫困对策研究(201301123)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第3篇

一、2014年农民增收工作完成情况

(一)抓好我县3500个贫困人口减贫工作的落实

贫困人口减贫工作是今年省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一号工程,也是省考核我县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2014年省下达给我县减少贫困人口指标任务是3500人。接到这项任务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列入县政府2014年为民办实事的首要任务,及时召开全县扶贫工作会议进行部署安排,为了尽快完成减少贫困人口工作任务,县扶贫办紧紧依靠我县各乡镇和有关单位的支持,将减贫任务落实到村、到户、到人。并重点锁定出3808个减贫人口,实地摸底他们的生产增收项目以及各项收入来源,采取得力措施进行帮扶,努力使锁定的贫困人口实实在在的脱贫。

省扶贫办督查组2014年9月11日对3个乡镇、3个村锁定的贫困人口进行抽查,据抽查结果,目前这些被锁定的3808个贫困人口的人均纯收入已高于贫困线2650元,年底脱贫没有问题。我县完成年度减贫指标任务的108.8%,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工作任务。

(二)落实2014年中央财政扶贫发展资金项目

今年省下达我县2014年中央财政扶贫发展资金(第一批)为1510万元,计划实施扶贫项目30个,其中,用于建设贫困村修路建桥项目9个;贫困村饮水工程6宗;扶持贫困村生产发展项目12个;扶贫贷款贴息资金项目1个;实施“雨露计划”培训2项。

1、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情况

省下达我县基础设施项目资金共598万元,其中,投入资金429万元,建设贫困村修路建桥9条,硬化村道路长6.427公里,建设漫水桥2座,涵洞38个;投入资金169万元,建设贫困村饮水工程6宗,建拦河坝6座,过滤池6座,拉水管长19.2公里;截止今年11月底,所有基础设施项目已全部竣工完成;但部分项目尚未进行验收。基础设施项目已拨付资金490.5万元,资金拨付率82.02%。

2、生产发展项目建设情况

省下达我县生产发展项目资金702万元,实施种养项目12个,其中,扶持贫困村种植橡胶4500亩、槟榔2000亩、山茶树4200亩;扶持贫困村养山鸡2000只、养鸭34000只、养鹅35000只、养后备母猪275头、养肉猪1000头、养蜂1250箱;发放石斛、橡胶、槟榔肥料帮助农民管理石斛48亩、橡胶5000亩、槟榔5000亩。除养蜂项目第二批蜂种在12月份完成发放外,其他项目已于9月中旬全面实施完成。各类种苗和管理肥料都发放到农民手中,但还没及时报账。生产发展项目已拨付资金492.15万元,资金拨付率70.1%。

3、实施“雨露计划”培训资金

省下达实施“雨露计划”培训资金60万元,其中,已投入资金48万元,举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36期,共培训农民4982人次。其中,橡胶割胶技术培训班13期,培训1600人次,橡胶管理技术培训班13期,培训1600人次,槟榔种植技术及管理培训班5期900人次,禽兽养殖培训班5期882人次。投入资金12万元,贫困村干部培训班1期36人。培训类项目已拨付资金60万元,资金拨付率100%。

(三)抓好铁皮石斛特色产业项目发展

为了响应县委、县政府发展地区特色产业的工作部署,贯彻落实《县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4年)》文件精神,我办积极扶持贫困村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铁皮石斛特色产业。截至今年11月底,全县已种植铁皮石斛180亩,预计今年能收获铁皮石斛40亩,但由于今年30号台风“海燕”11月10日侵袭我县,造成17亩铁皮石斛受灾。其中:铁皮石斛种植大棚及种苗完全被毁的9亩,铁皮石斛大棚被掀顶及部分种苗被毁的8亩,直接经济损失129.65万元(其中:大棚损失37.25万元,种苗损失92.4万元)。目前预计只能收获23亩,按每亩收益16.67万元计算,可以增加农民收入383.41万元,比去年的4.5万元高出378.91万元。效益比去年同期增长84.2倍。

(四)抓好农村小额贷款扶贫贴息工作

今年以来,我县农村扶贫小额贷款贴息工作稳妥推进,有效解决了当前农村发展经济出现资金短缺的问题,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截止今年10月底,我县扶贫小额贷款共贷出4418万元,其中,农村信用社已贷出1650万元,农业银行已贷出1463万元,邮储银行已贷出1305万元,共扶持4366户农户发展生产。其中,养殖户1486户贷款1520万元;种植户2802户贷款1952万元;其他贫困户贷款946万元。

今年我县财政已拨到相关银行的小额贷款扶贫贴息资金共计220.9万元,其中,信用社82.5万元、农业银行73.15万元、邮储银行65.25万元;目前,已对农户贴息116.19万元,占已拨贴息资金的52.6%。其中,信用社62.53万元,占53.81%;农业银行8.6万元,占7.4%;邮储银行45.06万元,占38.78%。历年剩余贴息资金320.58万元(含2014年150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为确保农民增收工作稳步推进,我办成立以主任为组长,办公室成员为组员的促进农民增收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组员通力合作的工作局面。

(二)抓好2014年度扶贫资金项目的实施工作,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发展项目等实行分管领导亲自抓制度,确保2014年度扶贫资金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投入扶贫项目资金共计1510万元,扶持4个乡镇4个行政村覆盖17个村民小组568户2953人发展经济。

(三)抓好贫困村庄贫困农民培训工作,针对我县农民生产发展需要,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贫困村干部培训等各类培训,提高农民实用技能,促进农民增收。

(四)抓好整村推进工作,以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为对象,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为目标,整合资源、科学规划、集中投入、规范运作、分批实施、逐村验收。

(五)抓好农村小额贷款贴息工作,我办积极联系各乡镇人民政府,并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联手发动农民贷款,对符合条件的贷款农户发放扶贫贴息。这样做对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脱贫致富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第4篇

一、攻坚克难抓发展,农村经济开创新局面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基本形成“一村一品”或“一村多品”的布局,全乡产业结构调整逐步优化,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为农牧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2015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478.89万元,同比增长18.4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9145元,同比增长13.96%。

(一)粮食生产稳步增长。按照“调结构、促增长”的原则,实现优质马铃薯种植面积534亩,小麦种植面积208亩,玉米种植面积885亩,实现粮食总产量达566吨。

(二)基地建设继续巩固。2015年,全乡干果和小水果基地建设达3100余亩。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打通200亩甜樱桃销售渠道;投入资金50万元巩固提升600亩脆红李基地;继续巩固核桃基地核桃基地1350亩;巩固蔬菜基地363亩。

(三)林下种植不断推进。白纳溪村黄土岗社群众罗晓东积极带头大胆探索,试种林下中药材重楼和白芨;在独足沟村以幸福美丽家园巩固提升工程为契机,加大中药材种植力度,并积极引进象雄丰盛合作社,采取租赁林地的方式,在独足沟村实施300亩林下种植重楼等中药材。

(四)畜牧产业健康发展。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嫂子生猪养殖场、年出栏300头以上的文明生猪养殖场、独足沟村利全生猪养殖场规模不断壮大;八角塘村建成年出栏100头以上养牛场1个,白纳溪村综合防治大骨节病巩固提升项目,投资30万元购肉牛67头牛,养牛业逐步完善管理机制并初见成效;落实资金5万元养殖中蜂90桶。2015年,全乡牲畜出栏达10761只,其中生猪出栏3215头,养出栏342只,生猪改良达525头,山羊改良525只,牛改良100头,肉产量达214.1吨,奶产量达110吨,全面完成县上下达目标任务。

(五)乡村旅游势头强劲。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兴旅、富民”旅游发展思路和打造“大东女国阳光旅游度假区”的战略部署,我乡全力以赴推动旅游快速健康发展。投入资金400余万元的幸福农庄全面投入接待运营,投资200万元的嘎达山景区龙龟瀑布观景台建设项目已进行二次设计规划。积极鼓励当地群众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现已申报星级评定农家乐4家。我乡中国碉王已纳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乡境内旅游、文化资源对外影响力不断扩大,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不断攀升,旅游收入逐年增长。

二、统筹规划抓项目,农业设施发生新变化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提升基础设施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在国家和省、州、县各项政策的照耀下,我乡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基础设施迈上了新台阶。

(一)交通建设突飞猛进。今年完成华西坝4.75公里6.5米宽道路硬化;落实资金30万元完成3公里通组路建设;统筹资金完成白纳溪村5.5公里通组路入户路建设;落实资金40万元完成八角塘村英雄榜河堤、先不冷沟下游泥石流排导槽建设;争取资金138万元完成白纳溪村3.3公里通村道路硬化。通过近几年的努力,通村通组入户路硬化覆盖率达98%以上。

(二)水利建设长足进步。近年来是我乡水利设施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三个村都实施了人畜安全饮水提升工程,基本解决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2015年,完成八角塘村127.73万元小农水、独足沟村267.13万元小农水和18.89万元的人蓄饮水安全提升工程,以及白纳溪村19.11万元人蓄饮水安全提升工程。

(三)通信电力稳步推进。全乡通信网络和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家家户户都看上了电视,用上了手机。独足沟村电网改造已申报成功,将在2016年实施。

三、发展成果抓共享,农村事业实现新突破

在全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始终将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作为改善民生、执政为民的主抓手,扎实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奋力开拓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新局面。

(一)惠民工程扎实推进。认真落实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惠农强农政策。切实关注农村低保、建档立卡、五保供养、优扶对象等弱势群体,认真搞好困难群众和农村低保困难补助的发放等惠民工作。上半年,审核调整了低保对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2户,人数161人。今年全乡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26人。同时,规范开展“村财民理乡监管”工作,落实党委书记亲自抓、乡长亲自管、分管副乡长负有责任的机制,对2008年以来的各项涉农资金进行了全面清理。

(二)扶贫工作全面实施。我们坚持把扶贫工作作为民心工程来抓,从解决群众“七难问题”着手,与发展、民生、稳定、党建同步推进并实现新进展。一是思想认识到位,增强扶贫工作责任。乡党委、政府从思想上、行动上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把该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了以党委书记、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扶贫开发攻坚战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精准扶贫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政策落实等重大事项。做到乡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跟班督促,工作人员具体落实,形成了全乡上下联动、齐抓共管、高位推进的工作格局。二是对象确定到位,打牢扶贫工作基础。认真贯彻中央、省、州、县关于脱贫攻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议两公开”程序,严格按照八个比对,坚持标准不变,以群众为核心,做到对象精准。尤其是今年以来,我乡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和“符合条件的一个不漏,不符合条件的一个不进”的要求,扎实开展了精准识别工作的再落实、再复核。截止目前,我乡有贫困户66户,贫困人口236人。三是扶贫措施到位,推进扶贫工作提速。按照县委“十个着力”工作重点,结合我乡2个贫困村和全乡66户贫困户实际,召集村社干部召开座谈会,我们从“壮大特色产业、提升基础设施、强化民生服务、夯实基层党”四大方面建科学制定2015年—2020年扶贫攻坚规划,确定了“项目先行、科技引领、稳步发展、强村富民”、“先富头脑再鼓腰包”的脱贫攻坚思路。从壮大特色产业方面规划项目27个、从提升基础设施方面规划项目35个、从强化民生服务方面规划项目35个、从夯实基层党方面规划项目24个,规划资金上亿元。

第5篇

根据《20__年__县有机产品示范县创建工作目标考核评分办法》(__工质〔20__〕32号)要求,我局高度重视,切实增添措施,推动我县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创建工作,现将20__年工作总结如下。

成立由科知局局长__为组长,副局长__副组长的有机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召开职工会传达学习相关文件会议精神,切实推进有机示范县创建工作。

制定《__县科技扶贫帮扶方案》着力扶持壮大一批优质农牧业企业和农业合作社,推广“公司+农业合作社+农户”的黑山羊产业发展模式,大力支持黑山羊产业链建设,引导农户

健康有序地参与市场竞争。结合__河村产业发展基础,整合县农业局、县扶贫移民局等部门的项目、资金,充分发挥科技部门优势,将该村建成科技扶贫示范村,并确立5户科技扶贫示范户,挂牌并建立科技扶贫示范户档案。

一是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成果对接会。积极参加“__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工作汇报暨成果对接会”、“__片区农业科技园区产学研对接会”,进一步深化县校、校企合作,通过项目实施,提升农业产业现代化水平。二是加大县校合作基地建设力度,目前猕猴桃病虫害防治基地、天麻有性繁殖技

术基地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三是精心组织,严格项目资金管理高山农业省科技富民强县计划项目“__天麻有性繁殖及规范化种植技术示范与推广”顺利验收。

一是稳步推进县校合作和科学技术培训指导工作。结合“天麻专家大院”、“长毛兔专家大院”等技术合作载体,邀请__农业大学相关专家教授到我县开展现场指导、培训活动10次,集中培训活动5次,指导及培训种养殖户1000人次以上,推动优势农业产业发展。二是落实经费保障,帮助乡镇开展技术培训。向9个天麻种植重点乡镇划拨技术培训补助经费4万余元,由各乡镇组织天麻种植户培训天麻种植技术,提高技术水平。三是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制定《__县科技扶贫帮扶方案》,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成功举办第二十届以“科技创新驱动农村发展”为主题的“科技之春”活动和全国“科普日宣传”活动。5月,在新添乡开展以“创新创业,科技惠民”为主题的科技活动周宣传。累计发放各类科普书籍5000余册,宣传资料10000余份,义务就诊400余人,免费发放药品500余盒。

第6篇

(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淅川县支行,河南 淅川 474450)

摘 要:淅川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及秦巴山片区集中连片扶持县,把发展经济、脱贫致富、改善民生作为重中之重,开创了扶贫开发四项工作机制,采取六项推进措施强力推进,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增收,贫困村民的脱贫致富。

关键词 :淅川;扶贫;连片开发

中图分类号:F12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5-0213-02

淅川县位于河南省西南边陲,豫、鄂、陕三省交界处,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全县总面积2820平方公里,积山、水、田于一体,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淅川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现有贫困人口8.3万人,占总人口的13.9%,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及秦巴山片区集中连片扶持县,淅川县委政府把发展经济、脱贫致富、改善民生作为重中之重工作来抓,人行及金融部门根据上级及地方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增强责任,创新思维,优化服务,加大投入。止6月底,淅川县金融机构已发放“三农”贷款56亿元,占贷款总额74.6亿元的75%,今年新发放”三农”贷款3.1亿元,占今年新增贷款的3.56亿元的87%,有利地支持了县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小微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业、种植业等观光农业、生态农业、旅游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快速发展。促进了淅川县县域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增收,贫困村民的脱贫致富。

一、开创了扶贫开发四项工作机制

1.建立了淅川县金融支持扶贫开发工作协调机制。成立了淅川县金融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协调扶贫开发的有关事项及相关扶贫项目对接,不定期交流工作开展情况,先后四次召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及时研究解决金融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报工作进展情况,推进工作开展。县政府建立由人民银行、涉农金融机构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今年以来多次召开会议,传达贯彻上级及淅川金融扶贫开发工作意见,督促金融机构切实承担责任,把扶贫开发作为金融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促进双赢的重要载体,积极投入到扶贫开发工作中去,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深入开展。县人行牵头,与金融办、扶贫办、银监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淅川县金融支持秦巴山淅川片区扶贫开发工程实施办法>的通知》。召开了全县工业及金融工作会议,会上淅川县主管县长就金融工作以及金融支持秦巴山淅川片区扶贫开发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为金融支持扶贫开发工作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2.建立了淅川县扶贫开发资金投入保障机制。通过《淅川县金融支持秦巴山淅川片区扶贫开发工程实施办法》确保金融机构扶贫资金投入保障,要求到2015年底,秦巴山片区淅川县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年增速不低于全市平均增速,年增量不低于市金融机构平均增量;新增存款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比例达到50%以上。人民银行根据扶贫开况,用好、用活货币政策保障扶贫金融机构资金供应。利用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再贴现予以支持;在法人金融机构合意贷款规划优化调整上多给予争取;在差别存款准备金政策实施等方面给予调整。已经为符合条件的县农联社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使联社可利用资金增加7000多万元。帮助县农联社申请优惠利率支农再贷款1亿元,增强支持“三农”实力。为达到“三农资金”投入比率的淅川县农业银行落实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一个点的优惠政策。近两年,县财政拿出1.5亿元,用于扶贫开发工作。其中,1亿元用于支持生态农业发展,5000万元用于实施阳光培训工程,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使贫困农民有一技之长,依靠自身技术实现脱贫致富。近两年,县扶贫部门共争取扶贫贴息585万元,直接或间接带动银行贷款1.8亿元资金投入扶贫开发项目之中。2014年还将投入500万元贴息资金,直接带动2亿元以上银行贷款投入扶贫开发。

3.建立了淅川县银农、银企项目对接机制。同县扶贫办合作,选择10余家发展前景好,具有辐射带动的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涉农企业,通过银农、银企洽谈平台,增进银农、银企之间的进一步对接。召开了秦巴山淅川片区扶贫开发银企对接会,通过双方互动达成共识,签订项目信贷议向书或企业授信书,支持扶贫笼头企业发展壮大,更好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农发行已与源科生物有限公司、绿源科技、震宇辣椒等企业进行了对接。建设银行与淅川县益源肉制品公司、金通农产品公司进行了对接并分别为两家企业贷款1500万元、和计划三季度贷款1000万元。村镇银行已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南阳丹江湖乳业有限公司授信500万元,对金帝服装、金瑞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授信。邮政储蓄银行已与赵四仙桃专业合作社金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定了贷款协议。农村信用联社与23家小微企业3100多户农户,200多农业种养殖大户,1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授信或贷款。

4.建立了淅川县金融机构涉农信贷资金投入激励机制。在人行淅川支行的推动下,淅川县政府出台了《淅川县金融机构存贷挂钩及奖励办法》,对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工作中贡献较大的金融机构进行奖励,调动了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工作的积极性。协助县政府组织对2013年的信贷投放情况进行了考核,落实了对金融机构奖励178万余元。推动落实了新增涉农信贷投入增速超过15%部分的奖励政策。对扶贫开发贷款牵头行淅川县农村信用社的支农再贷款按低于正常支农再贷款一个点的利率予以激励。

二、采取六项推进措施强力推进

1.成立了扶贫开发金融支持服务团。服务团由各金融机构派2--3人参与,深入企业、各个乡镇、农户进行调查和金融支持扶贫开发工作宣传。召开了金融支持秦巴山淅川片区扶贫开发宣传月活动。召开了动员会,下发了文件,要求各金融机构利用电视、网络、窗口柜台、LED显示等形式进行宣传。同时组织涉农金融机构、县扶贫办组成5个宣传小组,深入贫困村、组开展宣传,提高群众对金融扶贫政策的认识,增强群众信用意识,保证有借有还,打消金融机构怕向扶贫项目贷款的顾虑。结合各行社工作性质、各乡镇的经济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制定扶贫方案,采取一企一策、一乡一品的方式进行对接支持,确保扶贫的有效性。

2.建立了秦巴山区淅川片区扶贫开发项目库。由人民银行县支行和县扶贫办共同牵头,对涉农龙头企业、涉农中小、小微企业、种植户及种植合作社、养殖户及养殖合作社、种粮大户、大学生村官创业、返乡农民工创业、农户等进行分类筛选,建立了秦巴山淅川片区扶贫开发项目库,并确立了50户涉农企业和200户农户作为重点支持对象,纳入金融支持扶贫开发“十百千”活动扶持对象,信息公开,为金融机构信贷服务提供重要参考。

3.建立了扶贫开发牵头行(社)制度。将淅川县农村信用联社确定为淅川县扶贫开发牵头社,做扶贫开发的主力军。上半年,农村信用联社各项贷款余额达47.76亿元,占全县贷款余额的64%,新增贷款4.47亿元,占全县新增贷款的126%。面向专业合用社推出的“金燕合作通”,共授信农民专业合作社19户、金额3520万元,累计用信4笔、1020万元。23家小微企业贷款2.71亿元。274家农业种养殖大户贷款8550万元。

4.落实了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主办行制度。组织召开金融支持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主办行制度联席会议,引导信贷投放。辖内5家涉农金融机构与11家企业或专业户建立了合作关系,人民银行县支行对主办行服务企业情况进行季度监测,并对支持情况进行通报。目前,主办银行已向合作企业或专业户授信或发放7000多万元。

5.推进了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建议县政府增加了500万元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使“金开源”担保公司实力超亿元,增强其为企业担保贷款实力。督促各行(社)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因地制宜开展信贷产品创新,重点加大涉农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贷款、订单仓储抵押、农户贷款专业合作社担保等产品创新,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扩宽抵(质)押物品的范围,更好支持“三农”经营快速发展。建设银行对益源肉制品有限公司开办了1500万元的农业订单质押贷款。农村信用社对两家企业开办了应收账款质押贷款。

6.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积极推动农村手机支付,电话支付,进一步深化银行卡助农取款点存取款及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切实满足农民各项支农补贴发放,小额取现、转账等基本服务需求。实现了“乡乡有ATM ,POS机到行政村100%全覆盖、助农取款服务点到行政村100%全覆盖”的成果。积极开展农村地区手机支付业务推广工作,至6月底,试点镇-农行厚坡支行已开通手机支付业务3553户。农村地区手机支付业务推广工作开局良好,初显成效。

三、取得的成效

1.金融机构通过支持“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的发展壮大,带动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该县先后通过以上三种模式,发展茶叶3.9万亩、金银花2.6万亩、核桃4万亩、胡桑5万亩、软籽实榴6500亩、玫瑰6000亩,总面积16.7万亩,带动12万农户人均增收1200余元,带动2万多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如,县农发行重点支持的福森集团公司九重镇1.5万亩金银花产业基地,直接及辐射带动周边万余人就业,年人均增收4000余元。县农联社重点支持的源科生物公司万亩有机农业(茶园、黄金梨、有色花生)基地,带动所在地毛堂乡2791户3500多位农民直接变成公司的“产业工人”,实现年人均收入增加5000元。农村信用社和邮储银行支持的赵四仙桃合作社种植仙桃3500亩,发展社员146户,带动周边四个乡镇1560户农民致富。

2.通过支持“以工带农”模式发展壮大,促进工业经济发展,支持农业深加工项目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至今年6月底,金融机构企业贷款余额42.3亿元,重点支持国家、省、市扶贫(重点)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扶贫项目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的涉农小微企业等600余家,直接安置农民就业2万余人。一大批有优势、有特色、有潜力的农业产业化企业迅速发展,带动全县农民人均年增收150余元。如联社支持的淅川县清真肉业有限公司集屠宰加工冷藏于一体,带动周边700多户农民发展养牛,户均增加收入5.3万元,安排17户农民就业。

第7篇

一、领导重视,工作开展扎实有序

(一)领导带头深入调研。县经信局局长同志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深入2个帮扶村共18次,切实解决具体问题和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其它局领导也先后多次深入帮扶村,与村领导共商发展,并深入结对帮扶户家中走访慰问。

(二)“第一书记”履职尽责。县经信局分别派机关工作人员和糖酒公司办公室主任全脱产担任2个帮扶村的“第一书记”。两位同志到任后,与村“两委”一起,对全村的贫困户进行了精准识别,规划村集体发展方向,切实干好“九件事”和当好“员”。

(三)驻村工作队扎实开展工作。成立了由局党委委员、贸促办主任为队长,、为驻村干部的驻村工作队。驻村工作队队长同志坚持每月到两个村开展工作13天以上。机关干部职工每人每月深入挂包户中不少于3次。

二、全力以赴,切实完成脱贫目标

(一)积极谋划产业帮扶。结合村情实际,帮助村发展茶叶种植、畜禽养殖,投入产业帮扶经费4万元。协助村委引进茶叶种植业主2户,种植茶苗1300余亩,前期投资600多万元;协助组建鹿山无公害蔬菜合作社,引导贫困户种植分葱与生姜200亩;引进五彩岭苗圃,投入50万元,种植樱花200余亩。帮助村充分利用国家扶贫资金,为13户贫困户落实脱贫项目,兑现扶贫项目资金6万余元。投资9万余元帮扶村修建村会议室、改善办公环境和添置办公用品;向社会各界争取扶贫资金30万余元,对村村道路进行改造;协助引进水产养殖大户1户,发展水产养殖300亩。

(二)千方百计抓电商扶贫。一是深入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建立县、乡镇、村三级电商网络扶贫模式,加强同淘宝、京东等知名电商的对接,搭建“农产品进城”平台。在乡、板庙乡等地建立10个产业电商扶贫点,在镇、涵水镇等地建立10个村级电商扶贫点。二是实施“带头人”计划,组织了五期电子商务培训,社会青年、个体从业者、农村骨干青年代表、大学生村官、返乡农民工、种养殖大户等700余人参加培训,为农村持续输送电商孕育“基因”。三是围绕我县白酒、茶叶、巴药、核桃、花椒、莲藕等特色产品,商旅、商工、商文、商农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农产品“地标保护”、“绿色”、“有机”、“无公害”等资质的申报认证,加强特色产品品牌化建设。

(三)不遗余力抓通信扶贫。通过“政府牵头、企业主体、各方配合、共同推进”的建设模式,以全县146个贫困村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进农村通信网络建设,实施通信扶贫“四大工程”(宽带乡村工程、通信基站建设工程、农村学校免费通宽带工程、广播电视村响户通工程),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统筹有线、无线技术手段,突出因地制宜和均衡发展,推动宽带进乡入村,提升应用普及水平,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实施“光进铜退”工程,加快推进农村贫困地区光纤到户。加快无线接入网建设,逐步完善乡村旅游景区、交通干线、重点乡镇无线宽带网络和大流量移动数据业务。积极争取国家“宽带乡村”试点工程。

(四)强化党建带动扶贫。协调筹集资金15万余元,新建村组织阵地220平米楼房,分别为村和村各购置办公座椅2万余元,积极与县图书馆对接,为村配置电脑2台、桌椅2套,充实了农家书屋书籍600册,强化了基层文化阵地;向村委派驻“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组,强化帮扶力量,完善党务、村务制度,提高“村两委”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和服务民生的责任意识。

(五)落实小额信贷授信。积极协助银行对村、村贫困户开展扶贫小额信贷评级授信工作,目前已完成两个村共242户评级授信工作。

(六)全面完成减贫任务。截止12月底已全面完成年度脱贫解困任务36户161人(其中:村9户30人,村27户131人)。脱贫户通过发展养殖、种植或外出务工等实现人均纯收入增收800元以上。

第8篇

作为贵阳市的新兴城区,扶贫工作是观山湖区发展过程中必须扛起的重任。2014年,观山湖区有3700名贫困人口。三年后,观山湖区贫困人口人均收入超过3028元,完成绝对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任务,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扶贫工作成绩单,在全省率先消除绝对贫困。

因地制宜出实招,对症下药见真效,是观山湖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两大法宝。该区以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的方式,深入实施产业帮扶、项目帮扶、教育帮扶、医疗帮扶、金融帮扶和社会帮扶“六大工程”,大力抓好低收入群体的帮扶工作。

产业帮项目带

找准扶贫“发力点”

“去年11月底赵官村到郝官村的通村路建成后,带来的变化实在太大了。”观山湖区朱昌镇赵官村村民钟代贵说,家里的货车终于可以开到家门口,村民们种植的蔬菜也可以轻松运到城区及清镇职教城等地销售。

发展产业是脱贫致富最有效的途径,结合实际推进项目让观山湖区扶贫工作有了着力点。赵官村是朱昌镇较为偏远的村落,过去进村道路十分狭窄,很多车辆都无法进入,村民们种植的蔬菜无法及时运送出去,有些直接坏在田地里。

“要致富先修路。”赵官村村支书杨丰雁介绍,在区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去年村里修通了宽敞的进村公路,不仅让村民们种植的蔬菜能及时运出去销售,还解决了学生上学难的问题,群众乐开了怀。

在百花湖乡扶贫示范村哪嘎村,投入40万元修建的食用菌a业基地正在积极建设中,基地将新建大棚20个,种植菌棒15万个。通过利益联结机制,该村15户低收入困难户可参与基地年底分红,还能在这里务工增加收入。

推进教育医疗

打造小康“保障点”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越是偏远困难的地方,保障孩子的学习教育越是显得格外重要。“以前上学要从家里带午饭,现在每天都可以在学校吃热乎乎的营养午餐。”朱昌中学初一学生王富利高兴地说,她家住在离学校十多公里远的赵官村,现在出门就可以坐上新开通的观郊2路公交车到学校,中午也有营养丰富的热饭吃,感觉太幸福了。

截至目前,观山湖区共投入1700余万元,实现三个乡镇26所农村中小学9299名农村学生营养餐全覆盖,积极落实“两助三免(补)”“两助一免(补)”补助政策,2015-2016学年度共计发放教育精准扶贫资助金1.596万元。

“感谢党和政府的帮助支持,让我的日子有了盼头。”家住百花湖乡谷腊村的57岁村民窦元伦说,去年底,他的孙子因为生病住院花去两万多元,让他们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感觉喘不过气来。得知这一情况后,观山湖区党委、政府立即行动,在慰问帮扶之余,还补贴3600元资金帮助老人养猪,并安排老人在村里打扫卫生,每月领取工资。

为减少因病致贫返贫现象的发生,观山湖区专门出台方案,用好新农合、城镇医保和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等政策,进一步统筹卫生计生、民政等部门相关救助资金。去年以来,该区173名救助对象合规医疗总费用约111万元,新农合、大病保险、计生扶助、民政救助共报销97万余元。同时,为确保每一户低收入困难户都能参加新型农村医疗保险,今年观山湖区农水局还投入10.8万元为全区低收入困难人口缴纳2017年新型农村医疗保险,窦元伦老人也是受益者之一。

金融社会帮扶齐开展

拓展收入“增长点”

作为贵州金融城的所在地,观山湖区有着得天独厚的金融发展优势。为了给低收入困难群众提供更多的收入“增长点”,该区计划成立区级扶贫融资平台,设立扶贫产业发展基金;依托贵州金融城的有利资源,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降低低收入户贷款的利息负担;落实精准扶贫“特惠贷”,出台观山湖区金融扶贫实施方案,为低收入困难农户提供免担保免抵押、低利率、财政贴息补助的小额信用贷款,解决低收入困难群众投资兴业的实际困难。

“这个培训太有用了,我们村很多养殖户都赞不绝口。”百花湖乡谷腊村村支书杨信友说,去年,贵阳新希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先后两次到村里开展秋冬季节生猪管理和常见疾病防治培训,还带来了价值约10万元的乳猪浓缩饲料,帮助村民提高了养殖水平。

第9篇

一、扶贫工作基本情况:

根据大发(2006)24号文件,“十一五”期间××县翠华镇田元村是我局与气象局的扶贫点。为了切实做好2009年的扶贫工作,粮食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把扶贫工作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班子成员分别率领干部职工多次深入扶贫点开展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开展百千万帮扶工程,就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人畜饮水困难、春耕春播、交通、计生、安全、防火、防汛等作专题研究,并竭力为村两委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半年来,在人少事多的情况下,先后5次共有20人次(其中局领导5人次)到扶贫点开展工作,派出1名副主任科员长期驻村帮扶,并挂职田元村党支部副书记,与村两委干部一道开展工作,月平均驻村工作时间25天。粮食局与气象局积极开展“春节送温暖”活动,使13户52名群众受益。先后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以会代训4期,受训人数121人;协助扶贫村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完成放环手术5例,结扎手术4例(其中二孩3例,三孩1例),全村今年一月份以来无超怀超生人员,收取社会抚养费3000多元;落实产业结构调整,完成核桃种植样板100亩;协助做好地质灾害排查,帮助完善应急抢险方案;继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帮助拟定计划和规划;积极争取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完成调研报告和立项申请报告。

粮食局共有职工11名,11人参与结对包扶,到包扶户开展工作55人次,结对包扶农户11户人口44人,上年度农户人均有粮299公斤,人均纯收入1147元,台帐数据录入13份。

二、扶贫工作主要做法

(一)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做好帮扶计划

为了做好2009年的扶贫工作,粮食局领导高度重视,年初就带领相关人员深入到扶贫点进村入户进行调研,与村两委班子一起,共同研究拟定年度扶贫计划,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着力改善贫困农户居住条件为重点,把贫困农户生产生活困难、农村医疗、农村低保、计划生育、春耕备耕、通路、防汛、人畜饮水困难等纳入年度帮扶计划内容,并就如何开展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做了专门安排,为全年的扶贫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积极组织开展春节送温暖活动

2009年春节之际,粮食局和气象局积极响应县委政府的号召,认真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共同组织职工捐款捐物,为所包扶的贫困农户送去大米950斤、菜油190斤等春节慰问品,折合人民币3650元,“六一”国际儿童节期间,粮食局和气象局为孩子们送去了节日的问候,并送上慰问金600元,让特困农户及少年儿童充分体会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关爱。

(三)加强党在农村的政策宣传及实用技术培训

为把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扶贫开发的有关政策措施宣传到广大贫困农户,粮食局领导高度重视,多次率领干部职工到扶贫点,并深入田边地角开展宣传培训,以指导贫困农户依靠自身的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生产。半年来,共组织培训和以会代训4场次,受训群众达121人。通过培训,使大部份贫困群众掌握了核桃科学种植、良种猪、鸡、羊的科学养殖等实用技术和外出务工常识,从而使受训群众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四)认真抓好扶贫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落实

为把百千万帮扶工程落到实处,粮食局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扶贫工作领导组,并设立办公室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半年来,积极为挂钩帮扶的田园村办实事、办好事,在帮助贫困农户解决实际困难的同时,以包扶农户为中心,积极发动职工捐款捐物向包扶农户送温暖、献爱心,解决包扶农户的实际困难,同时也村内学校捐献了价值600余元的文体用品,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在积极搞好扶贫点各项扶贫工作的同时,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派出1名副主任科员长期驻在田元村开展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工作,派出人员作为县委下派的第三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在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同时,抓好百千万帮扶工程,为了解决好派出人员的后顾之忧,派出人员与单位工作全部脱钩,我局按时报销派驻人员每月的差旅费,并积极为所驻村争取各类项目提供有力的帮助。

三、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农村贫困群众整体素质偏低,观念落后,脱贫致富的奋斗意识不强。

(二)贫困群众经济薄弱,投入严重不足。

(三)随着国家脱贫标准的提高,贫困面增大,加之在以往扶贫开发的基础上,目前的扶贫也进入攻坚阶段,扶贫开发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四)仅靠自身单位筹措的资金显得杯水车薪,很难使扶贫工作见到明显成效。

四、下半年的扶贫工作打算

(一)多方协调争取项目投入和筹措资金或物资投入扶贫点,逐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二)继续加强检查督促各种项目的实施质量和进度,确保工程质量,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

第10篇

强支部选优配强带头人

“我们先后去陕西洛川学习苹果种植、北京品牌联盟BMBA进修、浙江遂昌考察农村电商等,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增强了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信心和本领。”村支委、电商中心主任院和平自信满满。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中,昌汉白村把建好支部、培养能人作为重点,注重把那些事业心强、懂经营、会管理,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强的人选进村“两委”班子,特别是选优配村党支部书记和“第一书记”。同时,还注重从致富能人、种植大户、科技带头人中选拔村干部。为提高“两委”班子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他们采取“自学+送出去学”的方式,狠抓村干部的培训教育提高,每年都选派村“两委”班子中的青年干部到异地挂职锻炼,或外出参加相关技能的学习和培训。

调结构谋特色发展之路

“村里引导我们调整产业结构种植制酒葡萄,种出来的葡萄一部分卖给汉森酒庄,一部分用来自己酿酒,原来一亩地年收入才1500元,现在翻了番。”党员中心户张海燕笑眯眯地说。

昌汉白村的土壤特点、日照条件适合种植葡萄,2015年他们引进乌海市汉森酒庄,由酒庄负责种植品种、技术和销售,由村党支部牵头,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利用村集体土地首批种植制酒葡萄试验基地88亩,带动32户农户增收。2016年,该葡萄试验基地带动农民每亩增收3000元。

昌汉白村还结合村庄绿化项目,采取“政府+村集体+公司+农户”的投资经营模式,由政府直接注资、村以土地入股、公司以技术和资金入股、村民自愿配股的方式,建设300亩集体经济林示范基地,种植早富士、水蜜桃、喜梅等水果,带动80户贫困户增收。另外,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将剩余的集体土地承包给种植大户,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10万元左右。

做电商架起城乡信息高速路

“打开手机微信,在公众号里输入昌汉白党支部电商扶贫中心,点击e商城,村民自己种的苹果、葡萄、自制葡萄酒等绿色土特产品,通过掌上商城就可以销售出去。我们不仅为农民搭建了销售平台,帮助农民代买代卖,还开通了快递、缴费等便民服务。”在昌汉白村电商扶贫服务中心办公室里,“第一书记”杨恒一边向记者演示如何在他们的平台购物,一边自豪地介绍着他们电子商务平台的各项服务。

2016年,昌汉白村在杨恒的带领下,由村党支部设立青年创业扶持基金,采取“村集体+党员中心户+农民创业者”的模式,鼓励贫困户和青年农民发展农村电商,建立了电商扶贫服务中心,前期投入由村党支部筹集,销售收入村委会占20%、贫困户和青年农民创业者占80%。电商扶贫服务中心下设研究中心和运营中心,研究中心主要开展培训、人才交流等活动,运营中心主要负责农副产品代买代卖、快递收发等便民服务。这种党建领航、电商扶贫相结合的新模式,不仅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还进一步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第11篇

2016第一书记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一

一、我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我县属于秦巴连片扶贫开发区,是592个国定贫困县之一。全县现有贫困村158个,占全县总村数的75.3%;现有贫困人口11.4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2.7%。新一轮扶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各项安排部署,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要求,狠抓精准对接、精准施策、精准帮扶,通过机制创新全力破解扶贫攻坚难题,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明确目标任务,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联系分管领导分别任副组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从2014年起,每年完成贫困人口脱贫1.5万人以上的目标任务。相继印发了《xx县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xx县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办法》、《xx县选派干部进驻贫困村开展扶贫工作实施方案》、《xx县创新社会参与机制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xx县各镇、部门扶贫开发年度考核实施细则》等系列制度措施,指导规范全县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

(二)深入摸底调查,逐一建档立卡。根据中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有关要求,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和选准对象、找准原因、定准类别的要求,逐村逐户开展贫困状况调查摸底,全面掌握贫困村、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并建档立卡,为实现精准扶贫工作奠定基础。县上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扶贫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扶贫信息监测中心。在贫困户识别过程中,我县探索推行的户申请、组评议、村审查、镇审核、县审定和实地核实、到村到户,严格程序、群众评议,公平公正、三榜公示的工作方法,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和省市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目前,我县已全面完成158个贫困村、11.45万贫困对象识别和信息录入工作,为精准监测、精准施策、精准脱贫奠定了基础。

(三)抓实精准对接,强化项目支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准扶贫项目整合工作,捆绑涉农项目资金,集中用于精准扶贫。我县按照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原则和乡镇申报、部门踏核、县上研定的要求,由县扶贫局牵头汇总整理各镇贫困村急需实施的项目,分类反馈到相关部门进行现场核查,初步确定年度拟实施的项目和投资额度,经县政府审定后由县发改局、扶贫局和相关部门下达项目计划,有效提高了项目资金使用的精准度。截止目前,全县共整合县发改、国土、住建、交通、教育、农业、林业、水利、扶贫、电力、通讯等部门资金1.79亿元,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四)夯实综合措施,实施重点突破。一是完善规划体系。为确保实现每年1.5万人以上贫困户脱贫目标,按照五结合、四到位的要求(坚持扶贫开发与城乡一体化相结合,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整村推进与到村到户相结合,产业扶贫、移民搬迁与教育扶贫相结合,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相结合;坚持增收项目到村到户,扶贫资金到村到户,帮扶措施到村到户,帮扶责任到干部人头),以解决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瓶颈问题为突破口,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城镇一体化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了系统完善的县、镇、村扶贫规划体系,确保扶贫规划与其他专项发展规划协调统一。同时,以户为基础、项目为支撑、移民搬迁安置为核心、产业发展和就业增收为重点,为贫困户逐一制定符合村情户情实际的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切实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法。二是加快贫困户搬迁。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做好重点解决危居贫困户搬迁工作的通知》,明确在三年扶贫期间,必须彻底完成71个贫困村的危困户搬迁任务。为切实解决贫困户搬迁资金难的问题,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县农商银行积极合作,开展了危居贫困户搬迁贷款工作,建立金融扶贫产业贷款风险基金,扩大金融扶持产业信贷规模,确保2016年底前所有危居贫困户一户不少的搬入新居。三是推动产业发展。突出富硒特色产业开发,重点抓好茶芋药果菜(茶叶、魔芋、中药材、特色林果、富硒蔬菜)和猪牛羊鸡鱼(黑猪、黄牛、白山羊、乌骨鸡、富硒鱼)五大特色养殖业,并将特色产业与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相结合,延伸特色产业链,依托特色种养业,积极发展农村小型加工业,大力发展旅游、电商、劳务等三产服务,做到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产品有销路、增收有门路。四是强化劳务输出。采取订单式、定向式的方法,扎实开展修脚足浴、电子商务、民歌茶艺、特色烹饪和建筑劳务五大培训工程。

(五)干部驻村帮扶,充实扶贫力量。我县结合联系服务群众五个一工作法,按照省、市、县派驻工作队不重合的原原则,实行领导联村、部门包村、工作队驻村和干部包户工作机制,落实了71个贫困村驻村工作队;目前,71个驻村工作队410名干部全部进驻各贫困村履行帮扶工作职责,实行定点、定人、定时、定责帮扶,做到一人驻村、单位全员帮扶,确保了每个贫困村都有帮扶单位,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

二、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还存在着四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合力未形成。一些部门和干部潜意识认为扶持到户很难出成绩。导致有的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没有把心思用在扶贫工作上,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近一年时间,到底扶谁,怎样扶尚未完全搞清楚。一些镇政府未将精准扶贫工作列入本镇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认为精准扶贫工作,县上派的有工作队,自然由工作队负责,政府只催催进度,过问过问就行了,考核追责首先是追工作队的责。村干部只热衷于争取和实施覆盖面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于到户产业项目不热心,感到落实、实施难度大,不愿投入精力抓落实。扶贫工作队则认为,工作队是到镇入村协助当地政府、村两委开展扶贫工作,希望得到镇村两级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对目前的现状觉得工作无动力、无信心,感到彷徨和无奈。合力攻坚的氛围未形成。

(二)贫困户主观脱贫意识差,发展意识不强。一是多数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保守、思维观念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没有发展动力,安于现状。国家诸多惠农政策的实施和兑现,社会各界捐资捐物,使部分贫困户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思想。在入户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少数贫困户,当问及打算发展啥产业、如何发展拔穷根时,则不假思索的说:我现在是三无,无钱、无劳力、无技术,啥都搞不成,你们既是来扶贫的,请你们给我安排低保。二是就业观念严重落后。相当部分的贫困户处在小钱不愿赚,大钱赚不来的状态。以全县开展的修脚师培训为例,一些贫困户子女不参与,认为这项工作不体面、名声不好、不愿干。其择业标准与自身素质能力极不相符。

2016第一书记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二

根据省、市组织部门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我被选派到我们单位的双联行动联系村镇原县新集乡岳庄村担任村支部第一书记,7月15日到村报到后,为了尽早掌握全村基本情况、农民生活状况、主导产业培育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我迅速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入户开展调研,实地考察,较为全面地掌握了岳庄村的有关情况。

一、村情现状

岳庄村位于新集乡西南部,距乡政府14公里,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山川塬兼有,共辖6个村民小组,共387户1687人,其中贫困户285户1176人,贫困面高达72.2%。全村有党员27名,其中女党员4名,村干部3人,平均年龄40岁,均为党员,年龄构较为年轻,全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全村总土地面积14.5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为6547亩,人均仅9.8亩,且多数为山地,全村共有砂石路28.5公里,群众出行、耕作较为不便。全村产业以种植业为主,规模小,群众收入来源主要以种植经济作物、外出务工为主,201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68元。

二、致贫原因

岳庄村与其他村相比,贫困表现和贫困原因具有特殊性,贫困程度更深,脱贫难度更大,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更大的努力。一是地理位置偏僻。岳庄村地处山区,距县城、乡镇较远,交通条件差,农户居住分散。总体来看,各方面的发展欠账较大。二是贫困程度深。岳庄村贫困面高达72.2%,近年来,因学、因病、因婚、各种突发事故等原因致贫、返贫率较高,在全县89个贫困村倒排序中处于22位,脱贫任务十分艰巨。三是基础设施薄弱。长期以来,由于扶持力度有限,岳庄村基础建设十分滞后,目前有80户群众没有接通自来水,全村没有1条建成的水泥路,村组道路以砂石路和土路为主,将近60%的耕地为山地,土地质量差。全村只有2个自然村进行了农电网改造,4个村民小组群众农电线路老化,供电可靠性低,经常发生用电故障。村部年久失修,已属危房,影响了基层组织功能的正常发挥。四是群众增收难度大。岳庄村经济构单一,增收渠道狭窄,201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市低2231元。一半以上的村民以传统种植为主,农业生产自给自足,缺乏像样的主导产业,产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农民收入主要依靠种植经济作物和外出务工。五是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岳庄村多数青壮年劳力常年在外打工,留守人员年迈体弱,受教育程度偏低,普遍缺乏种植、养殖技能,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严重地制约了全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六是村民思想观念保守。该村文化设施缺乏,全村没有公共活动场所。村里无法组织各种文体活动,缺乏先进文化传播的氛围,群众普遍存在求稳怕乱的守旧观念、狭隘封闭的小农意识、小富即安的守摊理念,等、靠、要思想严重,各种消极思想相互交织,导致村里缺乏发展活力。综合分析,路、电、水、田、房、业、智是制约岳庄村脱贫的七大瓶颈,也应是帮扶工作的重点。

三、调研启示

一是基础建设是利民之策。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做好贫困村水、电、路、气、田等基础工作,不断加快环境综合整治,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对于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加快农村社会快速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二是产业培育是增收之要。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加快农业产业构调整,寻找一项适合岳庄村的产业发展思路进行广泛推广,积极争取上级财政、农业、土地、水利、交通等部门的支持,以项目带动产业发展。同时,有序引导群众进行土地流转,鼓励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种养大户发展规模种植和养殖,才能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是基层建设是治本之源。积极引导党支部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全体党员会议,重点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农村政策等内容,组织好党员的管理和科技培训,帮助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全村发展理清思路,凝聚合力提供思想源泉。

四是农民培训是授渔之法。在开展双联六送及进村入户培训活动中,采取理论培训与现场指导相合,由大户现身说法,深入农户进场指导等方法进行深入细致培训,使农民能够学得进,用得上,真正掌握脱贫致富的上乘之法。

五是村级民主是和谐之本。对村里的重大事项加强指导,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要求和程序操作,制定完善村党支部工作制度和村委会工作制度,把村党支部工作和村务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广泛接受群众监督,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不断创造家庭和睦、乡村和谐、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六是文化建设是动力之基。经常组织开展村民集体活动、精神文明评选、文化下乡和文艺晚会等活动,协调帮助联系村健全文化活动场所、农家书屋、便民服务中心等公共设施,对于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思想文化教育教育,营造农村文明新新风,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都有着极为长远的意义。

四、几点建议

一是把富民产业培育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点。充分利用岳庄村地理位置特点,大力发展苹果、核桃、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加强对村上兴盛园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指导,有序引导群众入股参与,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邀请畜牧专家定期开展养殖技术培训,组织村干部、养殖大户外出参观学习先进养殖技术,不断扩大群众种养规模,引导群众增收致富。

二是把土地流转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手段。岳庄村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即使耕种也管理不到位,造成资源浪费,将闲散土地集中起来,组织开展土地流转,每年定期将流转租金及时拨付群众,从而能使土地最大限能地发挥助农增收的效益。

第12篇

**县扶贫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扶贫办和上级定点扶贫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精心组织,科学谋划,突出重点,很抓落实,全县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进展顺利,**年全县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年度目标任务基本实现。瞄准目标,突出重点,把重点村的整村推进工作作为我们工作重中之重。

一、切实组织*个重点村整村推进工作

整村推进是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要途径,是一项综合扶贫工程,事关贫困农户解决温饱脱贫致富的大问题。做好整村推进的项目申报工作是做好整村推进工作的关键和前提,为了使申报的项目更具科学性和可操性,我办多次组织人员深入基层、深入实地进行指导,反复进行研究和权衡,按轻重缓急程度对各重点村申报的项目进行筛选。根据群众意愿,组织*个重点村本着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确保贫困人口真正受益的原则,科学合理的从整村推进扶贫规划中挑选项目,**年共上报公路建设、水利设施、学校建设、科技培训等*个项目。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年度扶贫项目计划,县扶贫办积极争取各项扶贫项目,**年争取到财政扶贫资金*余万元。

在建设和实施中,坚持标准,严格要求,在资金使用和运作上按照《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严格管理,实行财政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严禁截用、挪用或改变资金用途。同时建立项目监督和财物监督制度,加强资金的监督、审计和检查,确保资金落到实处,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截至目前为止,大多项目都已基本完工。

(一)抓好扶贫项目的申报、实施工作。

科学合理的从整村推进扶贫规划中挑选项目,向上申报,组织实施好,切实改善重点村的生产、生活环境,确保贫困人口真正受益。

(二)认真实施好“一村一品”工程进一步推动农村事业的发展。

**年度“一村一品”工作有效加强:一是加强了组织领导,落实了人员负责,健全了工作制度;二是加大资金的投入,强化示范引导,抓住**县跃民有限公司被评为省级扶贫龙头企业的有利契机,进一步扶持企业发展壮大,提高企业的覆盖面,增强企业的辐射力和示范带动作用;三是着力实施产业扶贫工程,密切配合新农村建设,结合我县实际,继续在*个重点村搞好产业化扶贫,因地制宜实施好“一村一品”。在航埠镇推广树莓栽培;在六家桥乡两个重点村培育更多麻鸡散养大户;在相山镇陈坊村搞好木竹加工产业。充分发挥优势农业产业,使其真正成为重点村群众增收的重要来源,从而以点带面,推动扶贫产业和“一村一品”逐步发展壮大。此外,我们将大力扶持村民养殖麻鸡,运用各种条件和技术,使村民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

(三)、全力推进“民生工程”

做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创新方式,实施好“雨露计划”。会同就业局举办“雨露计划”。因金融危机提前返乡的人中,绝大部分是初级务工就业者,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较低,缺乏抵御外部经济风险的能力。**县扶贫办针对这一现状,在原有的县劳动力培训中心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实行校企合作培训模式,将高校理论知识和企业实际操作相结合,将培训课堂放入生产车间,极大的提高了“雨露计划”的效果,提升劳务技能培训的层次,提高就业能力,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以最大限度地加大就业机会。正确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并稳定转移就业。今年,我县的“雨露计划”培训任务为**人,其中含“一村一名中高级技师”培训任务**名。截止到目前,我县培训已全部完成,占任务的**%,实现转移就业**人,转移就业率为**%,其中在园区就业的有**人,省内就业率为**%。

(四)、继续扎实做好实用技术培训工作

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要求,注意发现、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要以产业为依托,以培训新农民、提高农民素质为目标,整合社会资源,搞好实用技术培训,以提高贫困群众劳动技能,促进增收。

(五)、维护社会扶贫工作,使其配合整村推进健康有序发展。

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的积极性,从财力、物力、人力方面帮扶,指导扶贫开发工作。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社会扶贫的工作力度,在维护好现有的状态下争取有更好的成绩。

二、整村推进工作效果显著

首先,认真做好了重点村**年扶贫项目的申报、实施工作。我们从切实改善重点村的生产、生活环境,确保贫困人口真正受益的角度,科学合理的从整村推进扶贫规划中挑选确定了兴建学校、修水泥路、卫生设施建设、种植业**个扶贫开发项目。其次细致地做好贫困户、低收入户的建档立卡工作。**年*月始,我们对“十五”、“十一五”扶贫开发重点村每户贫困户、低收入户的贫困现状及贫困原因做了进一步的跟踪和调查摸底,县、乡、村都建立了贫困户、低收入户档案。今后我们将继续对其进行跟踪服务,防止反贫现象再度发生。

第三整村推进建设工作力度加大。

我们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加大了重点村建设工作的力度。我们根据群众参与热情和重点村实际情况,科学制定了规划,拿出可行的设计,确定了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试点村*个,我们将关注其后续工作,力争把整村推进工作做到最好,使农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三、整村推进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年整村推进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要巩固扶贫成果,全面完成今年的扶贫开发任务,形势依然严峻。

(一)、贫困农户增收渠道狭窄。由于自然条件差,很难形成主导产业,多以种植业为主,经济结构单一。在当前农产品供大于求的形势下,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难度越来越大。同时,贫困群众科技文化素质低,接受农业实用新技术慢,也严重制约了自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