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描写云的诗句

描写云的诗句

时间:2023-05-29 18:18: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描写云的诗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描写云的诗句

第1篇

大家可能能随口吟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六经读尽方拈笔,五岳归来不看山”古人登高望远的诗句和对联来。

鄙人在蠢想,古代贤人为什么喜欢登山呢?简单地推论,可能登上了高山一是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二是舒展了压抑自己志向抱负的心情,三是用自己的大智慧看到了什么都是浮云的人生境界。

我在这些诗句中寻觅着他们在大山中攀援的足迹,恍惚之中看到他们走在两边都是陡峭如削的山径,他们脚下发出仿佛是山肚饥饿“嗡,嗡”的回音,这共鸣音是山神告诉他们“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或许是他们走累了,便倚着山岗躺下了,头枕青山,脚踏绿水,鼻闻花香,在睡梦中得到了山神的教化,不然的话怎么能写出来纵览宇宙超凡脱俗的诗句呢?

看来古人虽然没有雄鹰的翅膀,但是有雄鹰的雄心壮志和眼光,能把人生悟透,能把物性悟彻,那是一种人生高远之大境界。岁月流逝,他们的踪迹转眼间已经磨去,但是,我们可以顺着他们的视野去观望,登在山顶可展摩天之志,政心不顺求文心;求名不得求山水。布衣躬耕,积其耐力,布衣得暖兼是福,未追名逐利,何须论得失,恣旷荡,畅平生,去浮名。换罢浅盏换美酒,看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粪土当年万户侯”。他们认识到了大自然的强大,意识到自己生命价值的不寻常,自己品格所独具的魅力。他们征服的不是山顶,而是征服生命的勇士,是一个个尊重生命的强者。

有人比喻人生是一次旅游;一场*;一场梦;一次赛跑;一本书;一部日历,鄙人认为,把人的一生比喻成在写一部小说比较合适,你的每一天就是书的一页,不管你今天写的怎么样,明天又是崭新的一页还不能涂改。书中首先描写的是你的父母亲,然后有你的兄弟姐妹、伙伴、同学、老师、爱人、孩子、朋友等人物。这一部小说你身不由己地天天在写,不管有没有人去阅读,不管你是公侯王爷,还是黎民百姓,还是腰缠万贯,还是两袖清风,人生之书你必须去书写,书中描写的情节如月儿,有升,有落,有圆,有缺,有皓月当空,有乌云遮月。书中字书写的正者则心正气和,字里行间透出来你高尚的人品。

我顺着贤人的视野放眼望去,看到了“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我顺着贤人的视野放眼望去,看到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我顺着贤人的视野放眼望去,看到了“醉卧疆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我顺着贤人的视野放眼望去,看到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我顺着贤人的视野放眼望去,看到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我感觉自己掌握的知识匮乏,限制了我远望视野,我书写了一幅对联“知识无涯需勤学,青春有限贵惜阴”,让自己去实践一生,像古代贤人一样去感受那种“海到无边天作岸,人登绝顶我为峰”的大境界。

第2篇

【积累•感知】

一.给加点字注音

绚丽___ 阐述___ 褶裙___ 粲然___

嗔视___ 供养___ 蠕动___ 惆怅___

二.形似字注音组词

惆( )___ 炫( )___ 濡( )___ 绚( )___

绸( )___ 眩( )___ 蠕( )___ 询( )___

稠( )___ 弦( )___ 儒( )___ 殉( )___

三.词语填空

变幻多___本色当___ 低回___转咤风云___

浑身___数尽态极___ 息息相___ ___合悲欢

四.仿写下面的句子

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帖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

仿写:

五.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

1.作者认为卡拉玛姐妹舞技精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的?

3.文中的哪句话最能表现印度舞蹈的民族特色?

4.为什么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体验•探究】

六.课内语段阅读

笛子吹起,小鼓敲起,歌声唱起,卡拉玛开始舞蹈了。

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帖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像湿婆天一样,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用她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

一段一段的舞蹈表演过(小妹妹拉达,有时单独舞蹈,有时和姐姐配合,她是一只雏凤!形容尚小而功夫已深,将来的成就也是不可限量的),我们发现她们不但是表现神和人,就是草木禽兽: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尽态极妍!最精彩的是“蛇舞”,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一阵一阵的柔韧的蠕动,从右手的指尖,一直传到左手的指尖!我实在描写不出,只能借白居易的两句诗“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来包括了。

1.第三自然段主要通过对卡拉玛舞蹈时的___和___描写来展示其绝美的舞蹈。

2.作者在上面的描写中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

3.想想看,是什么原因使“语言不通”的我们“起了共鸣”?

4.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带给“我”的感受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

5.选文中哪一句话最能表现舞蹈者舞蹈时的境界?

6.从文中摘出照应“离合悲欢”的句子?

7.文中引出白居易的两句诗有什么作用?

七.本文和《安塞腰鼓》都是写舞蹈的。在舞蹈的风格上,《安塞腰鼓》主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美?而本文主要表现的又是一种什么美?

【实践•拓展】

八.阅读下诗,回答问题

给乌兰诺娃

——看芭蕾舞《小夜曲》后作

艾青

像云一样柔软,

像风一样轻,

比月亮更明亮,

比夜更宁静——

人体在太空里*;

不是天上的仙女,

却是人间的女神,

比梦更美,

比幻想更动人——

是劳动创造的结晶。

1.找出最能体现芭蕾舞姿特色的比喻句,并分析其作用。

2.“比月亮更明亮,比夜更宁静,人体在太空里*”运用什么手法描写舞姿,展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3.“不是天上的仙女,却是人间的女神”,描绘了怎样的形象?

第3篇

关键词:水文化;文学情怀;古典诗词

“水生民,民生文,文生万象”,水与中华文化的孕育十分密切,早期,华夏先民就把对水的崇拜与幻想写进了文学作品中,从最早的《山海经》记载的“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的故事,到《诗经》里脍炙人口的《关雎》、《汉广》、《蒹葭》,已可探寻到咏水诗的源头,其后的《庄子》、《楚辞》、汉代的乐府民歌、唐风宋韵、明清小说等,无不表现出寓情于水、以水传情的文化取向。自然之水经过人类的再创造,已升华为一种情感寄托,对水的描写、吟诵、歌咏,使水具有了显著的文化意义,可以说,被赋予丰富内涵的水,从一开始就体现出特有的文学情怀。文学用形象反映生活,表达情感。水形态的多样化,为诗词的创作增添了生机和光彩,成为诗人们表情达意的媒介。“无水花不开,无水花不艳”,在自然界众多的意象中,水成为诗人最喜爱的意象符号之一。据统计,现存的李白近千首诗中,有近半涉及到“水”,杜甫留给后人1400首诗,有370余处与水相关,白居易创作的2900余首诗,也有760余处情系水景。在诗人笔下,那些江海湖泊、瀑布飞湍、小溪清泉,无不摹写精妙,得其神貌,展现出一个个多姿多彩的水世界。这些写水的诗作,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写景为主,以各种形态的水为题材,将情感寄予景物的描写之中;一种以水起兴,抒情为主,重点抒发作者的情感、志向和抱负。

1摹江河湖泊之壮美,寓情于水

在诗人笔下,黄河、长江、洞庭湖、西湖……无不是表情达意的对象,熔铸成一首首脍炙人口的佳作。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历代诗人看到了黄河的波涛汹涌、奔腾呼啸的水势,都会有感而发,留下了许多气贯长虹的诗篇。王之涣,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用词朴实,但意境极为深远。在黄昏时分,诗人登上鹳鹊楼,万里河山,尽收眼底,看着蜿蜒而去的黄河,诗人豪迈地吟唱:“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楼层。”道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表达了积极向上的情怀。奉命出使边塞的初唐诗人王维,看到塞外奇特壮丽的景色,挥笔写下了“千古壮观”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把自已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大诗人李白不仅在《将进酒》中指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更是在《公无渡河》中开篇就将巨笔伸向了苍茫辽远的往古:“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以突兀惊呼之语,写黄河在霎那间冲决力量和气势的象征———横亘天地的昆仑山,挟着雷鸣般的“咆哮”,直撞“万里”之外的“龙门”。诗人只寥寥两笔,就在“昆仑”、“龙门”的震荡声中,展现了“西来”黄河的无限声威。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其上、中、下游水势、形态各异,古往今来,写长江的诗数不胜数,有的摹写山峡的雄险湍急,有的描绘江面的壮观浩荡,有的赞颂两岸的秀美景色。在奉节至宜昌之间,长江两岸重岩叠嶂,有着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自古以来,三峡就被誉为“长江的珠冠”,骚人墨客,无不浓墨重彩,状而绘之。

如杜甫《长江二首》:“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夔州歌十绝句》:“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彰显瞿塘峡是三峡之中最险要的。杜甫在《瞿唐怀古》中说:“西南万壑注,劲敌两崖开”,这说明,瞿唐峡是长江从四川盆地进入三峡的大门。白居易《夜入瞿唐峡》:“瞿唐天下险,夜上信难哉!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逆风惊浪起,拔稔暗船来。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滪堆。”如此危险的地方,晚上行走艰险程度可想而知。诗人沉重的感叹,不禁让人为航行的小舟担忧。在当代,写三峡的更是不乏其人,《咏三峡》:“峨眉高万仗,夔巫锁西风。江流关不住,众水尽朝东。”郭沫若的《过三峡》则把三峡的雄奇秀逸描绘得淋漓尽致:“万山磅礴水浊莽,山环水抱争萦纡,时则岸山壁立如看斧,相间似欲两相扶。时则危崖屹立水中堵,江流阻塞路疑无。”这些诗篇,把三峡的幽深秀丽、急流险滩、惊涛骇浪等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出来。当长江进入中下游平原后,江阔天低,一望无际,给人以无限激情与灵感。陈子昂《渡荆门望楚》:“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写出了长江的开阔景色和经历了漫长旅途之后,突然于苍野之中见到荆门时的激动心情。

唐代张祜《题金陵渡》:“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将美妙如画的江上夜景描写得宁静凄迷,淡雅清新。我国有许多著名的湖泊,洞庭湖是五大淡水湖之一,是长江中游重要的吞吐湖泊。无论是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说它:“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还是杜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都写出了洞庭湖水声势浩大、波澜壮阔的气势;而刘禹锡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知,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则展现了其清静、柔媚的景致。在众多描写西湖的诗中,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可算得上是最著名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欧阳修笔下的西湖,则在安徽的颖州:“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栏杆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采桑子•群芳过后》),为读者描绘出一幅悠闲宁静的景致。

2观海潮飞瀑之壮阔,临水抒怀

百川归海。中国虽是沿海的国家,但古代由于地域限制,交通阻隔,写海的诗句相对较少。最早且最著名的当属曹操的《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大海图景,抒发了诗人削平割据、统一中国的宏愿和自强不息、叱吒风云的豪情。在2100年后,一代伟人在秦皇岛北戴河边吟起了曹操的这首诗,并豪迈写下了《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都不见,知向谁边?”这首词借北戴河大雨滂沱、波澜壮阔的壮美景象,展示了一代伟人的博怀和雄伟气魄,抒发了词人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改天换地的豪迈情怀,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历史感。写潮水,钱塘江观潮最有代表性。钱塘江,因其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形成著名的钱塘潮。潮水涌来之时,潮头壁立,波涛汹涌,有如万马奔腾,成为古往今来自然界的一大奇观。

唐刘禹锡《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李白在《横江词六首》中用“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的诗句来赞美钱塘江浪潮的壮观,而赵嘏《钱塘》“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则巧妙地用数字写尽了中秋钱塘潮的天下奇观。和潮水不同,瀑布的壮观有着大海一样震撼人心的气势。壶口瀑布是黄河上的著名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其奔腾汹涌的气势是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壶口瀑布在汛期时节,水势汹涌,涛声震天,景色壮丽,是黄河最为壮观的一幕,明代刘子诚在《黄河壶口瀑布》中写道:“西出昆仑东入瀛,悬流喷壁泻瑶琼。涌来万岛排空势,卷作千雷震地声。”生动刻画了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和壶口瀑布不同,庐山瀑布被称为最诗意的瀑布,历代文人骚客在此赋诗题词,赞颂其壮观雄伟,给庐山瀑布带来了极高的声誉。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李白的《题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可谓写瀑布诗文的千古绝唱。另一位诗人张九龄所作《湖口望庐山瀑布》:“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飞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虽与李白歌咏的是同一对象,但由于诗人的地位、个性、心境等各不相同,诗中所蕴含的情趣也相异。

3品清溪山泉之清幽,以水寄情

与壮观的海潮、飞瀑不同,潺潺的小溪、淙淙的山泉在诗人眼中是那样的清澈晶莹,多彩多姿。孟浩然《耶溪泛舟》:“落景余清辉,轻桡弄溪渚。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借对澄明的溪水的赞美表达纵情山水的宁静愉悦之情。李白《清溪行》:“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体现出赏玩山水、归隐山林的闲适心情。流水出自泉,泉是流水之源。“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王维这首《染家濒》描写的是自然界中一个有趣的小片段,一个“泻”字写出了泉水的活泼灵动,充满了自然的生机与情趣。宋朝诗人杨万里同样也很擅长描写溪泉,他的著名诗作《小池》中,写清泉是:“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而在《安乐访牧童》诗中写小溪是:“春溪嫩水清无渣,春洲细草碧无瑕”;”清代诗人查慎行的《玉泉山》:“清泉自爱江湖去,流出红墙便不还。”则写出了清泉归海的向心力。这些诗句中充满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表现了淡泊宁静的情怀,带给读者高雅的精神享受。

4赏落雨冰雪之多姿,借水表意

雨是自然的心曲,雪是大地的新衣,自然界最寻常的事物,到了敏感细腻的诗人笔下,便成了抒感的载体,成为鲜活隽永的审美意象。诗人笔下写得最多的是“春雨”。如孟郊《春雨后》:“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如果说春雨常令人喜,那么秋雨则多令人愁。秋天降雨之时,气温下降,天色阴沉,使人感受到一丝寒意,一种压抑。元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听闻好友白居易被贬官时内心的震惊和心情的悲愤。而李贺《秋来》:“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则给读者画出了一幅凄清幽冷的画面,表达了其怀才不遇的悲凉处境。“雨”还常被用来表现离情别绪,雨中送别是诗中常见的题材,绵绵细雨与送别双方的绵绵情意正相对应,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和范成大《横塘》:“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柳系画船。”都借蒙蒙细雨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

雪,冰清玉洁,是情趣的寄托,是人格的化身。诗人们写雪多着眼于雪的外表色彩和形态,如鲍照:“白圭诚自白,不如雪光妍。”陶渊明:“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何逊:“本欲映梅花,翻悲似玉屑”等,以白银,白玉喻雪,进行静态的描写。善于创新的诗人们,则会由雪花联想到春花,从严冬飞跃到春天,何逊吟道:“凝阶夜似月,拂树晓疑春。”李白“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王初“散作上林今夜雪,送教春色一时来”等,不仅从视觉上写出了大雪迎风起舞,飘飘若仙的姿态,更从嗅觉、感觉上写出了春天的气息。而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了多种艺术技巧,出语十分自然,成为脍炙人口的名诗。

对雪也有特殊兴趣,写过不少咏雪的佳句,如“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七律•冬云》),“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七绝•观潮》),“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最著名的要属《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生动地描写了冰雪的蔚然壮观,展示了一代革命家的雄才大略,成为古今咏雪诗词之绝唱。

“水”在我国诗人笔下,可以说是句句表露情意,字字蕴含情愫,成为古典诗词中极具活力的一个意象。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文学中,写水的诗词数不胜数,“水意象”在古代诗词中意蕴丰富,对后代文学影响极其深远。水的生命力是无穷无尽的,对水文化的文学性的挖掘也是没有穷尽的。

参考文献:

[1]朱海风,史月梅,张艳斌.水与文学艺术[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

[2]李宗新.中华水文化通论[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8.

第4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材 文学艺术 熏陶

初中生物教材中大量引用了文学知识,不但勾勒出生物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又激发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也使广大师生更加热爱生物科学,并对五彩缤纷的生物界充满兴趣与激情。

一、成语的妙用。

在七年级上册中,引用较多成语:如果你生长在乡村,催你晨起的是公鸡,夕照中牧归的牛羊,守护你平安之夜的爱犬,却曾经是你童年的朋友,放眼远眺,“禾苗青青”,“麦浪滚滚”,是你最熟悉的图画。“春风澄碧”,“游鱼嬉戏”,“梁上双燕”,“春来秋去”,常引发你无限的遐想。“蛙鸣声声”,“流萤点点”,伴你进入仲夏夜之梦,其华丽的语言使你想起了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那种恬淡闲适的农家生活。一个“亭亭玉立”使你联想到试管婴儿的诞生。一句“寒暑往来,春华秋实”,勾勒出生物圈季节更迭,周而复始,生物在争渡自由自在生活的场面。成语的妙用对一个刚步入初中的孩子来说对生物学充满了憧憬。

二、古诗词运用恰到好处。

教材中大量引用古诗词,拓宽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增强了学生的抽象思维,不仅便于记忆,也为学生笔下的作文功夫奠定了基础。例如在讲到“生物与环境关系”时,一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使学生豁然开朗。“西湖春色归,春风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诗勾勒出了春天万物复苏,气温身高,阳光明媚,水中的藻类植物开始大量繁殖,从而使学生对藻类,苔藓,蕨类等孢子植物展开了幻想,再加上教师形象的讲解,又可以把学生带入美丽如画的春天,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去认识这些植物。从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联想到叶片的结构,为讲叶片的结构奠定了基础和设立了悬念。“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说的是秋高气爽,天气渐冷快要到冬天了,迁徙的鸟类开始由北到南越冬,从这句优美的诗句中学生到好奇心增强了:“我要是能飞该多好啊!”从而激起学生疑问:鸟类为什么会飞?这就为探究鸟适行的生理结构和特点埋下了伏笔,也从侧面使学生体会到有关动物行为的多样性。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从而使学生在心灵深处树立爱护动物、保护动物这一观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人以家蚕描绘人生执著的追求,给学生以真谛,以鼓舞,但从另一方面也描绘了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从而激起学生了解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知识的强烈兴趣,使学生在文学艺术上加深了生物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总之大量诗词的运用,不仅陶冶了学生热爱大自然、把文学与生物学知识联系起来的情感,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进而为探究生物的奥秘设置了悬念。

三、寄与植物有关诗句抒怀。

花开花落,似水流年。自然界的植物五彩缤纷,人们的情感世界更是丰富多彩。自然界的景致牵动着人们的情感,人们又将自己的情感赋予花草树木,谱写出许多动人诗句。如苏轼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将早春的暖意和生机描绘得细致入微;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则将夕照之下浓郁的秋色尽收笔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写了田园生活的乐趣,给人以返璞归真之感;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对母爱感念至深,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则描写了国家战乱之苦,忧国忧民之心跃然纸上,现代文中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矛盾的《白杨礼赞》、的《松树的风格》都借植物抒发高洁的情怀。因此观察生物,学习生物对学生的文学创作也有很大帮助。

四、借与动物有关诗句抒写壮志。

当你在自然界畅游时,大自然中的鸟语花香,飞禽走兽也会给你带来无穷的乐趣与遐想。古今往来,中外作家和诗人借动物以言志,留下许多名篇佳作。如苏联作家高尔基的《海燕》,刻画了海燕在暴风雨中勇敢无畏的精神,给人以巨大的鼓舞和激励。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云雀歌》,以高飞入云的云雀,来抒发高远的志向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同志的“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及隐喻着人民革命的风起云涌,又洋溢着革命者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仅此动物不仅在科学技术上给你以启迪,同时也是人类文学创作的源泉。认真观察动物,仔细领会其奥妙,同样会使学生受益匪浅。

五、历史典故运用自如。

把历史典故运用在教材中,能加深学生对某一生物现象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科相互渗透从而对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献细味不烦!如在讲动物的社会行为时有这么一个历史典故:传说公元前202年,项羽逃到乌江边,看到张良用蚂蚁排成的“霸王自刎乌江”六个大字,气得拔剑自刎。你知道张良用什么方法让蚂蚁排成字呢?学生立即意识到蚂蚁喜食糖,张良肯定用糖在地上写字才招来许多蚂蚁排成字的。这样一来学生对动物的社会行为就理解得更加透彻。

六、谚语运用朗朗上口。

谚语不但能帮助学生记忆而且能体会到其中的科学道理。例如在讲遗传变异时利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在讲合理灌溉合理施肥时运用“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粪大水勤,不用问人”让学生明白植物生长既需要无机盐有需要水。在讲种子结构时运用“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不但让学生了解了种子的结构,而且体会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在讲传染病时运用“预防传染病,吃喝要干净,生水病菌多,烧开才能喝,常剪指甲勤洗手,免得病菌进入口”这样既容易记忆,也有利于学生养成卫生习惯,一举两得。“一年之计在于春”,不但让学生意识到春天是大多数作物的播种季节,而且清楚地知道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从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也使学生懂得人生之计在于青春期,在青春期应集中精力好好学习。

第5篇

“厚地天高,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一部“红楼”,刻画了穿越历史的古代爱情,无数的角色在其中演绎了封建社会的悲喜人生。读完《红楼梦》将书页闭合,闭上双眼沉思,其中的人物在脑海中闪过,从书中的人物身上我体会到了很多,宝玉的叛逆,宝钗的处事,袭人的顺从和晴雯的自尊,然而这些却并不是给我印想最深的,在大观园形形的人物中,最让我牢记的是在别人看来太过于憔悴的林黛玉。

“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这句对林黛玉的判词在开始便注定了她的命运,皎洁的玉带空挂在秋风萧瑟的树林中,对判词的解析无不透着暗暗的凄凉。纵观红楼黛玉的一生,“凄凉”二字可谓是和她紧密相连。说林黛玉凄凉并非空穴来风,然而事物都是有因果的,林黛玉让人感到的凄凉,同样有原因可究,这个原因在我看来便是她的几个出众之处造成的。

首先,是她的“才”。什么是才?这里所说的“才”指的是她的,智商。她的高智商在书中的最好体现有以下几处:1、第八十七回“感深秋抚琴悲往事—坐禅寂走火入邪魔”,在这一回中黛玉看到已是深秋节气,想到“父母诺在,南边的景致,春花秋月,水秀山明,二十四桥,六朝遗迹”因此便抚琴怀念,此时林黛玉不弹琴已是多年,然而书中写道“虽是手生,到底一练就熟”,同时书中对她做出了一个评价写到“黛玉本是个绝顶聪明人”,由此不难看出,林黛玉“才”是有的。2、第三十八回“林潇湘夺魁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中,众人兴起以为题作诗,林黛玉便写了一首《咏菊》,诗中写道:“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诗从心来,从中便可以看出林黛玉的内心始终不离凄凉之意,李纨称赞她的诗,曰:“巧的却好,不露堆砌生硬”,最终黛玉胜出。这一回中通过黛玉的胜出,不难看出黛玉的才在大观园中是十分出众的,她的才在这得到了肯定。

按常理来说,智商高、有才气这些都是好事又如何会与凄凉扯上关系呢?其实在书中的初始,作者便给出了答案。黛玉葬花是《红楼梦》的一大经典,而我要说的答案便隐藏在其中,我先来逐一分析一下。首先,是从时间上分析,每个人都有喜欢的季节,在古代“春”,被人看作是一年的开始,而晚春更是受历代文人墨客的追捧,“一年之计在于春”我想人们都已是耳熟能详了,南宋诗人谢灵运曾写过“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的诗句,韩愈的《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一句更是对春赞赏有加,由此便可以推断,黛玉春季葬花,在时间上应是愉悦的。排除时间再看地点,在大观园中地点的名字往往便点明了一切,就像“大观园”一样,院子里到处是景观,称为大观园便点明了园子的一切。葬花黛玉选在“花?V”,“?V”往往代表坟墓,而花的坟墓可想而知,遍地的花瓣空气中飘着泥土的清香和花的香气,“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样的景象简直使人心旷神怡,所以地点删去。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除去两个,我们来看人物上,黛玉葬花虽为经典,但在书中作者对于人物的描写却并没有细细勾画,所以凄凉就只能与事件有关了。

事件无非是葬花,其实从“葬”上就多少带了一点哀伤,继续分析,黛玉做的第二件事便是吟诗,看看她吟的是什么诗?诗名为《葬花吟》,诗中写道“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是黛玉对于自己命运的的诉说,“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诗中每一句都包含了黛玉对于自己人生坎坷的哭诉和对未来的悲观看法,到这里凄凉便露面了,是诗使凄凉在她的身边徘徊。深究诗的来源,诗来便来自于她的才气,所以才是她凄凉的原因之一。

第二,是她的“感”,林黛玉十分得多愁善感,至于这一点可以从她的经历上来分析,林黛玉的父母双亡,只身一人寄宿在贾府,同时林黛玉的出身是官宦之家,幼时的生活和在贾府之间的巨大反差难免会使她怀念过去,所以她的多愁善感是能够理解的。在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舍耻辱情烈死金钏”中,“林黛玉因无意间听到宝玉和史湘云的对话,她的反应便是她多愁善感的最好证明,书中是这样写的:“林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赞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之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有黛玉的这一番所思所想,便完全可以看出黛玉的多愁善感。

黛玉的善感不同于他人,由于经历的原因,正像第三十二回中一样,黛玉总是由喜事联想到身世从而有喜到悲,善感也就使得凄凉与她紧密相随。“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细细品读红楼,品读黛玉,一句判词早已预言般地揭示了她的一生,“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黛玉的结局是凄凉的,她的一生也是凄凉的,很多人说林黛玉的人生是一个是悲剧,然而我想林黛玉像花瓣,她的结局就像葬花吟中的诗句,纯洁的灵魂,魂归遥远的天际,这不是悲剧对她来说这也许是一个令她满意的圆满结局。

第6篇

关于梅花的诗句有很多,本文收集了部分描写赞美梅花的诗句,整理后列表如下:

《梅花》作者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其全文诗句如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翻译】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梅花绝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陆游。其全文诗句如下:

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译文】

听说梅花在寒冷的清晨绽开了,那些梅花像雪堆一般的在整山遍野开放;我很喜欢梅花,真不知道有什麼方法,可以化作千亿个我,在每一棵梅花树下欣赏梅花。

《墨梅》作者为元代文学家王冕。其全文诗句如下: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翻译】

这画仿佛是从我的洗砚池边生长的是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因为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只间。

《梅花落》作者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家鲍照。其全文诗句如下:

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

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

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塞上听吹笛》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高适。其全文诗句如下: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翻译】

冰雪融尽,入侵的胡兵已经悄然返还。月光皎洁,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戍楼间。试问饱含离情的《梅花曲》飘向何处?它仿佛像梅花一样随风落满了关山。

《黄鹤楼闻笛》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全文诗句如下: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译文】

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本诗写游黄鹤楼听笛,抒发了诗人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而李白也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所以诗人引贾谊为同调。

《鹧鸪天·西都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朱敦儒。其全文诗句如下: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译文】

我是天宫里掌管山水的郎官,天帝赋予我狂放不羁的性格,曾多次批过支配风雨的手令,也多次上奏留住彩云,借走月亮。我自由自在,吟诗万首不为过,喝酒千杯不会醉,王侯将相,哪儿能放在我的眼里?就算是在华丽的天宫里做官,我也懒得去,只想插枝梅花,醉倒在花都洛阳城中。

《菩萨蛮·江南未雪梅花白》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晏几道。其全文诗句如下:

江南未雪梅花白。忆梅人是江南客。犹记旧相逢。淡烟微月中。

玉容长有信。一笑归来近。忆远上楼时。晚云和雁低。

《梅花落》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卢照邻。其全文诗句如下:

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

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

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

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

【译文】

梅岭花朵盛开的时候,天山还未开始下雪。下雪的地方看上去疑是开满了白白的梅花,而梅花的边缘处又像是落了一层积雪。因着风儿的吹拂片片梅花飞入舞女的广袖中,又混杂着脂粉飘向女儿家的妆台。几万里广袤荒凉的匈奴之地笼罩在茫茫白雪之中,春天到了了也还无从知晓。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全文诗句如下: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译文】

到洛阳是为了和才子袁拾遗相聚,没想到他已成为江岭的流放者。听说那里的梅花开得早,可是怎么能比得上洛阳的春天更美好呢。

《梅花落》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杨炯。其全文诗句如下:

窗外一株梅,寒花五出开。

影随朝日远,香逐便风来。

泣对铜钩障,愁看玉镜台。

行人断消息,春恨几裴回。

《清平乐·年年雪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清照。其全文诗句如下: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译文】

小时候每年下雪,我常常会沉醉在插梅花的兴致中。后来虽然梅枝在手,却无好心情去赏玩,只是漫不经心地揉搓着,却使得泪水沾满了衣裳。

今年梅花又开放的时候,我却一个人住在很偏远的地方,而我耳际短而稀的头发也已斑白。看着那晚来的风吹着开放的梅花,大概也难见它的绚烂了。

《梅花落》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方平。其全文诗句如下:

新岁芳梅树,繁花四面同。

春风吹渐落,一夜几枝空。

今如此,长城恨不穷。

莫将辽海雪,来比中。

《梅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陈亮。其全文诗句如下: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译文】

稀稀落落地梅树枝条歪歪轻斜地挂满那洁白如玉的雪花,使得枝条上一朵又一朵的梅花花萼泛着斑斑点点的雪花在阳光照射下闪着晶莹的光采。忽然有一朵梅花最先绽开放了,这使得想要在春天竞吐芳香的种种百花都落在梅花的后面了。梅花要想把春天悄然而来的信息传递出去,又怎么会害怕被厚厚的积雪所深深埋藏呢!请玉笛不要再吹奏那令人伤感的古曲《梅花三弄》了,让主宰春天的神东君为梅花留住春天,不要让开在早春的梅花因一支悲伤曲调而过早地凋谢。

《山路梅花》作者为清代文学家冯山。其全文诗句如下:

传闻山下数株梅,不免车帷暂一开。

试向林梢亲手折,早知春意逼人来。

何妨归路参差见,更遣东风次第吹。

莫作寻常花蕊看,江南音信隔年回。

【译文】

听人说山下有几株梅花,途中路过忍不住把车旁的帷帐打开去观赏。试着亲手去折林梢上开的梅花,早早感到春天已经接近了。若能在路上不时见到,最好能让东风将它们逐枝吹开。莫把梅花当做寻常花草看待,它一年一次地把江南春的讯息带来。

《西江月·梅花》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全文诗句如下: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译文】

玉洁冰清的风骨是自然的,哪里会去理会那些瘴雾,它自有一种仙人的风度。海上之仙人时不时派遣来探视芬芳的花丛,那倒挂着绿羽装点的凤儿。它的素色的面容如果翻一下嫌太过粉婉,如果雨雪洗去妆色的话那种朱唇样的红色根本不会褪去。高尚的情操已经追随向晓云的天空,就不会想到去和梨花有同一种梦想。

《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全文诗句如下:

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酒卮。

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旭。其全文诗句如下: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梅花》作者为元代文学家高启。其全文诗句如下: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踏莎行·雪似梅花》作者为宋代诗人、文学家吕本中。其全文诗句如下: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翻译】

吕本中此词写别恨,情从景生,天然浑成,两阕的末句尤为警策。这种艺术手法确如画龙,云彩翻卷之中,东现一鳞,西露一爪,最后见首点睛,因而使画中之龙既显得体态矫健,又透出十分神韵。

《留春令·咏梅花》作者为唐代诗人、文学家史达祖。其全文诗句如下:

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一涓春月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

曾把芳心深相许。故梦劳诗苦。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作者为唐代诗人、文学家李白。其全文诗句如下: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翻译】

一旦成为贬滴之人,就像贾谊到了长沙,日日西望,望不见长安,也望不见家。黄鹤楼上传来了一声声《梅花落》的笛声,使这五月的江城又见到纷落的梅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其全文诗句如下: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第7篇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如《草原》一文,老舍先生用新身的经历向读者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以及草原上生活的人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草原蓝蓝的天、绿绿的草,蓝天上的朵朵白云,草地上白色的羊群,这些明丽的色彩深刻体会“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体“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同时也认识了“那么……那……”;“既……又……;既……又……”的句式。又如教学《桂林山水》,通过朗读描写桂林山水的句子,漓江静、清、绿的水,桂林奇、秀、险的山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认识到用这种句式表情达意的妙处。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二、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美丽的大兴安岭》、《火烧云》、《五彩池》、《观潮》、《草原》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如《火烧云》“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天空着了火。”“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通过朗读,学生脑海出现:晚霞斜照大地的瑰丽的画面。“火烧云的变化极多,红通通的、金灿灿的……”“又像这个……又像那个……”诱发学生去观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又如《观潮》,潮来了“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于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教师用绘形绘色的朗读,让学生感到这的确是“天下奇观”啊!文中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诱发他们去想象,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在语文教材中,还有为数不多的诗歌。诗歌的语言富于节奏感、音乐美。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是通过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感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地吟诵才能体现出来。通过朗读,品味诗句,让学生逐步学会欣赏诗歌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

三、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如在教学《我的战友》一文时,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想象、体会熊熊烈火在身上燃烧的危急和痛苦。再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我”对战友被火烧的极度痛苦焦急的心情。而此时此刻为了整个班,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也不动,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的意志是何等的坚强,他严守纪律和献身的精神让人钦佩。让学生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第8篇

一、运用信息技术有助于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把握好课文的主要内容,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为使学生快速地总体了解课文内容,可运用互联网搜索该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以及作者的其他作品集,这对学生快速了解课文内容是很有帮助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课文的预习提纲自主搜索、了解、感受作者的主旨情感,感知作者是在怎样的情感下完成这篇作品的,从而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脉搏,更准确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如教学《观潮》一课时,课前学生通过互联网就可以掌握这篇散文的主要内容:作者通过写《观潮》,绘声―绘色―绘形―绘势地描写了这一壮美奇景。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作者从4个方面写观潮。由于互联网信息量大,操作方便,所以学生很容易准确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尽管不是很全面,或是大致了解,也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奠定了基础。

二、运用信息技术有助于理清文章的思路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指导学生理清了作者的思路,掌握了文章的篇章结构,才能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作者的艺术构思,从而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学深学透。例如:在教学《看云识天气》一课时,可以先将课前制作的信息技术课件或录像播放给学生看,课件展示使学生很直观地看到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十分密切。云是天气变化的“招牌”。接着讲怎样看云识天气。从高层云依次说到低层云,从象征晴朗天气的云,依次说到带来暴风雨的云;又从云的形态特点和天气变化的关系,说到云的光彩和天气变化的密切关系。很显然,如果不借助多媒体演示说明,只是抽象的、干巴巴的说教和枯燥的讲解课文内容是不容易理清课文思路的。

三、运用信息技术有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信息技术最大的优势是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刺激,极大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如果信息技术使用得恰到好处,就能与教材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藤野先生》《向沙漠进军》这样的课文时,这一类课文的写作背景,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如果仅凭教师的照本宣科,学生可能只会记住一些死知识,人文教育不能很好地体现。但如果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就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会更深刻。又如教学《三峡》这篇课文时,三峡有着充满诱惑的美丽风景,假如教师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制作成课件展示给学生,学生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只是被动的欣赏美丽的画面。为此,教学时,笔者让学生把自己课前搜集的与课文有关的视频片段、图片,自己制作成动画或课件,上课时让学生利用多媒体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用自己的语言去翻译课文,赏析三峡,这样一来,就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四、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引导学生感悟和创造美

新编的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注重教育、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其课文内容注重人文教育,增加了语言优美、立意新奇、境界开阔的课文。信息技术可以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融于一体,形成多彩立体的视听效果,再现鲜明生动的形象,使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感官去领悟教学内容,体验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体会文章的主旨,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丰富了他们的语言。如果不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仅靠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笔,往往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一头雾水,不可能有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雪》一课时,先运用多媒体播放这首歌的MTV,使学生既为优美的画面、雄浑的歌声所陶醉,又被磅礴的气势、豪迈的情怀所折服。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目视其文、耳悦其声、心醉其情,对诗歌内容的学习自然成了一种美的享受。又如教学《春》一课时,在讲授新课前,运用多媒体展示春、夏、秋、冬4幅美景图,让学生观察指出哪幅是春景图,口头简要描述画面,并背诵描写春天的诗句,然后播放春天美景的全文朗读录像。那如诗如画的美景春色和著名播音员丝丝入扣的朗读,让学生有如亲临其境,感受到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花草树木竞相争荣的景象和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从而达到入情入境,情景交融的绝妙。

五、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多年来,由于学校财力不足、教学资源匮乏等原因,导致学生的课外读物不足,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因此受到制约,特别是农村初中尤为严重。校校通工程的开通,信息技术的运用,网上书库的普及,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校校通工程的开通,把阅读教学从课上延伸到课下,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课本延伸到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学生很方便地在每周下午最后一节自习课,学校网络教室开放的时间(学生每班每周3次每次1小时),进入学校网上图书室,搜索阅读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和传统图书,查阅教辅资料,不但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提高了文学素养。在学习课文前进行预习时,可以通过网络,查找作者的生平资料、时代背景以及相关的参考文献。如教学鲁迅先生的作品时,引导学生网上搜索中国近代史有关和日俄战争的视频资料,使学生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以及写作背景。这样,不但使学生能够提前了解课文的内容,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运用信息技术开辟“语文吧”,在网站上创建讨论组和与课内相关联的“QQ群主题”,借助信息技术网络平台,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文学评论,撰写发表小论文,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在网络平台上相互交流。也可以定期更换语文基本知识的专题,指导学生收集、归纳、整理。如在教学《藤野先生》《白杨礼赞》等课文后,利用互联网丰富的课程资源,结合教学目标,搜索相关的资料和动画视频信息,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主动探索和拓展知识面,网上阅读,相互交流,拓展阅读时空,优化阅读内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赵建林.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整合刍议[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10

[2] 涂晔.浅谈网络环境下的语文阅读教学[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10

[3] 宋琳.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J].上海教育,2000,5

第9篇

一、古诗的基本特点

1.音韵谐和。

诗歌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在古代,“诗”与“歌”分提,两者有其区别:不合乐者谓之“诗”,合乐者谓之“歌”;在现代,“诗”与“歌”已经“合体”,统称“诗歌”,泛指一种文学样式。诗歌,尤其是古诗,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音韵谐和,是按一定的声调和韵律要求组织起来的文字作品。比如“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全诗句尾“中”、“同”、“碧”、“红”四字,不仅和谐地押着“on”韵(en、on吴语同韵),而且押韵之字皆为平声,符合古诗格律的押韵规定;同时除了极少数文字依“一三五不论”之说有所变化外,几乎各组联句的对应文字都符合平仄相对的韵律要求,当我们出声诵读时,便会立刻感觉到它是那样节奏分明,声音和谐,抑扬错落,无比悦耳。

2.语言精美。

所谓语言精美,有“精炼”和“优美”两个涵义。精炼就是选词用字极少极简。古诗字词之所以用得特“精”,原因在于它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有严格的字数限制,不能像写散文那样自由挥洒,不能像写小说那样恣意铺张;优美就是所用字词极其生动,能非常贴切表现丰富的内容,真有“一字千金”的意味,这是诗人的难处也是诗人的高处。我们熟知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诗句,其中的“绿”用得妙,单从语言角度看,将形容静态及结果的词用以形容动态及过程,其间隐含着江南大地渐渐被“染绿”的变化过程;若联系诗人当时的政治经历,这“绿”字何尝不是借春之勃勃生机来反衬因两次罢相催生的对政治生涯的淡泊以及期盼尽快重返故里安享余年的乡愁呢?正因如此词“精”意“美”,故成为思乡诗文中千古传诵的经典。

3.形象鲜明。

形象,日常是指人外在的容貌和仪态;文学理论中是指言语作品所描写的具体可感、直观生动的生活图景,包括人物活动及其活动环境。本文侧重理解为后者。古诗向人们展示的正是诗人所处历史背景定人物的活动状况及特定的社会生活场景,字里行间都浸润着浓厚的时代气息和生动的个性特点,画面绮丽而不落俗套,状貌鲜活而不失优雅。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妙用两组对仗的诗句,通过将数量、色彩、声音、动作、时间、空间等词语进行天衣无缝的精心缀合,把飞鸟、春树、雪山、客船融入画面,勾勒出一派玉宇澄清天地和畅时空廓开思行无疆的壮美祥和景象,纵使不联想到“安史之乱”平定在即,单是闲游之辈进入这种境界,也当心旷神怡,陶醉其间。

4.意趣深远。

意趣,即意向、意义、情趣、旨趣,是作品的主题,是言说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想要抒发的情感,想要表现的生活趣味,想要探寻的人生真谛。古诗,尤其是至今广为传诵脍炙人口的古诗,自然不只在语言文字上凝结着诗人独特的匠心,而且在认识世界、理解人生上更有深刻的感悟和美好的向往,情、志、意、味都耐人寻味,这就是“诗言志”。比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这首诗将高度概括的笔法与频繁变换的视角完美地结合,简约却不失生动地描述出庐山雄奇多姿的形态,足以令人称绝;然而此诗的绝妙之处远非仅此而已,更在“笔锋急转”之后突发议论,其间所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或“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等深邃哲理,让读者顿觉一束智慧之光朗照心田。

二、古诗的教学策略

许多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存在迷惘,不知教者要“教”到什么程度,学生要“学”到什么程度;同时也难以把握究竟采用哪些策略比较有利于学生学好古诗。依据古诗的基本特点,教学古诗应该灵活机动地用好以下教学策略:

1.强化吟诵。

轻声读为吟,放声读为诵;吟诵,以现代语言说白了就是读。读应是贯穿于阅读教学全程的“主打”策略,不读无以理词通句,不读无以破译文字,不读无以产生体悟,不读无以实现积淀,所以什么策略都可以忽略,读却永远不能从简,永远不能“离场”。诗歌教学中,读有着特有的作用,尤其应该重视。比如“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言比较浅显,尽管学生才一年级,大致还是能读懂的,教学时可重点通过指导读来达成教学目标:在独立默读中扫清文字读音障碍,在自由轻读中疏通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在边读边想中“浮现”早春二月的美景和儿童玩耍的快乐,在移情朗读中感受诗句情景交融的妙趣,在配乐赏读中升华情感陶冶心灵,最后在连续吟诵中熟记诗句达到积淀的目的。教学方法只要运用得当,将读与思考、读与想象、读与情感体验、读与语言积累等有机地融为一体,读就能在诗歌教学中大展用武之地,收到其他教学媒体教学手段所不能企及的效果。

2.驱遣想象。

想象是人类思维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它通过加工改造原有表象建构新的形象。这样的心理过程对于阅读活动的重要意义在于:把抽象文字符号所指称的事物、所描摹的场景、所陈述的情节等“转码”为具体形态的“影像”,有了这样的“媒介”环节,我们阅读时才可能产生情的涌动和理的参悟。诗作为文学样式,展示的画面是生动而美好的,呈现的形象(包括意象)是丰富而耐人寻味的。因此,应特别重视引导学生移情入境,展开丰富的想象。比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是李白描写瀑布的传世名作,众多后人常常不惜贻笑大方将其名句“古为今用”点缀自己的文章。教学此诗,要引导学生在读懂字面意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你已经跟随当年的李白,来到了庐山脚下,你正仰头凝望庐山的瀑布……”紧接着便作绘声绘色的范读,让学生在闭目聆听中张开想象的翅膀,学生大多会在脑际呈现缥缈入云的香炉峰、雄伟葱郁的庐山、倾泻而下的瀑流等壮阔绮丽的景象,而且呈现的景象会各不相同,各有不同的感受;然后由学生交流“所见”的美景,讲述相应的感受,相互启迪,相得益彰。

3.增补见识。

艺术是以形象来感染人、熏陶人的,古诗作为艺术作品,大都有其形象,形象在其活动与变化中展开场景或形成情节――这在教学中即是可以诉诸视听的“情境”。文学的语言,从广义角度上说也是直观的,因为它以描述性语言为主;但对学生而言,这样的直观还是有很大局限的,他们在事物见闻及生活经历方面都相当有限,同时文学语言的感知和鉴赏能力还处于空白状态,因此对很多诗句所表现的场景或情节还不能直接形成表象,这会影响学生理解的进程和效果。为此,教学古诗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已有的见闻、经历或知识,适时适度地运用媒体呈现情境,或扩充知识填补空白,促使学生正确和深刻地理解诗句。比如“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这首古诗选取了一个神话传说题材,表现了闺中怨妇的凄冷孤独之情,学生对神话可能不甚了了,同时对其中的云母屏风、长河晓星等也未必彻知,如果在教学时补充“嫦娥奔月”的神话,并以媒体呈现银河、晨星、屏风、烛影等构成的清冷夜景等景象,就能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

4.诱发体验。

第10篇

“千载儒释道 万古山水茶”这两句中,“茶”是最后一字,缓缓道来,正是前面九字精、气、神的最终结晶。在这里,茶是杯底那抹香,解谜的关键还在于山水人文之中。

天心

永乐禅寺

万语与千言

不外吃茶去

大红袍是武夷山古往今来最负盛名的茶叶,历史之久远让它身上的传奇故事愈加扑朔迷离。在前往武夷山大红袍景区入口的途中,经过弥勒佛岩雕,一条山路蜿蜒而上,通向比大红袍历史更悠久的天心永乐禅寺,它是大红袍传奇的制造者。

天心永乐禅寺始建于唐代贞元(公元790年)年间,因坐落在武夷山方圆120里的景区范围中心,初名“山心永乐庵”。坐拥“千叶莲心”、“五象朝圣”美景,是武夷山最大的佛教寺院,也是佛教“华胄八名山”之一。明永乐十七年(1419),明成祖朱棣赐封寺院禅茶为“大红袍”,同时敕封天心寺为“天心永乐禅寺”,寺庙的名称从此沿传至今。

寺院不仅地处“千叶莲心”之处,这里也是武夷岩茶产区(俗称“三坑两涧”)的核心地带,旧殿的山脚下可以看到著名茶学家张天福题写的“大红袍祖庭”五字。据说,从唐朝贞元年间邑僧结草为庵起,此处的僧人就开始培植茶叶。建国初期,因为历史原因,寺院一度为周围山民所占,不过茶叶的制作并未中断。宗教政策恢复后,山民向外迁移,便有了天心岩茶村。

在全国,如天心永乐禅寺这般,集禅茶之闻名,又兼具历史、规模的寺院,说得上来的只有寥寥几处,大红袍更加让天心禅寺脱颖而出。天心禅茶从茶树生长到茶叶的加工制作均由寺内的茶僧专门负责,并有寺院的居士一同参与成品的外观设计,形成了享誉海内外的禅茶品牌。

在天心禅寺,茶的历史,就是寺院的历史,同历史上的各位高僧,寺院的兴衰起落,乃至武夷山理学的形成、发展,都脱离不开。名山、名寺、名僧、名流、名茶交相辉映,正好印证了刘禹锡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天心禅茶的大红袍共有袈裟大红袍、一合相、扣冰、无我、香云盖五个品种。其中的扣冰就是专为纪念寺中的唐代名僧扣冰古佛。相传,扣冰古佛于此望月而豁然启悟,留下诗句:“欲会千江明月,只在天心一轮光处,何用捕形捉影于千岩万壑?以踏破芒履为耶?”这便是后来“天心寺”一名的由来。

南宋绍兴年间,朱熹常来此问禅,并以一首《天心问禅》道明禅学对自己的影响。

寺内至今还可以看到不少鼎盛时留下的碑石崖刻。康熙大帝御书“佛”字赐予铁华上人,今刻在大弥勒佛雕像后的岩壁上。在铁华上人修行期间,天心禅寺接近鼎盛,武夷山跻身佛教“华胄八名山”之列。

天心永乐禅寺在近现代的几十年中一度衰败,所幸,今日的天心禅寺重振宗风,扩建新殿,旧殿亦在修缮当中。在天心主殿附近的天心禅寺茶堂,游客可了解到天心禅茶,尤其是大红袍的历史典故,幸运的话,还可以一睹 “天心禅茶十二道”的风采,漫享禅茶滋味。

慧苑寺

山居偏隅茶为邻

在武夷山水帘洞和大红袍两点之间,有一处古刹“闹中取静”,每日唯有清泉、素斋相伴,在这里生活便是悟道,吃茶去。

慧苑寺,又名法华寺,始建于宋,位于武夷山“三坑两涧”的慧苑坑。同时,这里也是景区管委会今年推出的“岩骨花香”慢游路线的途中一点。通常有两条路线可以到达,一条从水帘洞景区入口进来,沿途可欣赏天车架、鹰嘴岩,路程相对较短;另一条由大红袍景区方向,走流香涧、清凉峡进入。慧苑寺处在岩骨花香路线的中间,恰是景区中心的中心,其大殿外的一幅对联“涧绕流香心洗涤,峰擎玉柱佛庄严”写的便是寺院周边的美景。

慧苑寺是一处禅寺,面积很小,只有天心永乐禅寺大雄宝殿一般大,却是领略武夷山“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的一处宝地。寺院的外墙画有道教的八卦图。在慧苑寺旁边的岩壁上有一处山洞,朱熹曾经在此闭关。寺院的内部亦别有精巧,民居院落布局门厅是儒家风格,正殿弥漫的是佛家氛围,经阁则含道家韵味。

踱至寺中,殿内抱柱的一幅楹联“客至莫嫌茶当酒,山居偏隅竹为邻”出自朱熹笔下。游人至此大多会把它当成对古寺清幽、广结茶缘的描写。其实,此联另有一个故事。传说当年朱熹在慧苑寺静修,夜闻茶香,循香找到隔壁,遇到月夜煮茶的郑氏茶人郑灵竹,两人十分投缘,结为至交,遂题此联,而“竹”所指即是郑灵竹。郑灵竹曾是慧苑制茶第一人,朱熹在寺中读书,品郑公煮茶,题匾“静我神”,一度悬挂南庑门额。相传朱熹病逝后,郑公大哀,于慧苑寺内写一匾“静我灵”以寄托对逝友的哀思。

以茶结缘的传说透着浓浓的人情味,时隔千年,慧苑寺的人情味仍是游客来此最深的印象。慧苑寺与天心禅寺渊源很深,寺中天喜师傅十分随和,常笑说,寺里有一老一小两和尚,小和尚就是自己。他们都来自天心禅寺。

慧苑寺相对偏僻,规模又远不及天心禅寺,香客自然少很多。时下人气颇旺的慧苑寺是天喜师傅苦苦经营后的结果。寺中设施目前已臻齐全,老和尚依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种的蔬菜做起斋饭来比武夷山当地的菜肴更加爽口,后院的斋堂每天因此坐满了人。

斋堂的热闹分减了世人对寺庙的距离感,寺庙的禅味却未消减半分。来过斋堂的人一定都注意到了这幅对联:“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千万偈不如吃茶去”,横批“吃茶去”,这是当代佛学家赵朴初《茶禅》一诗的诗句,写出了茶与出家人的关系,茶能助禅。在慧苑寺的斋堂,少不了的就是吃茶。

慧苑寺是个结缘的好地方,这里不仅有朱熹和郑灵竹的佳话,每天还来来往往许多老面孔、新面孔。如果来到慧苑寺,就请坐下喝杯茶,在泡茶、喝茶的过程中,很可能就和武夷山、慧苑寺结下不解之缘。

白云禅寺

白云深处

小结茅庐

描写白云的诗句大多很美,“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在武夷山景区北端,一座寺庙巧借山岩筑寺,取“白云”为名,恰似一团云雾悬绕于山腰之际,比之诗句更多几分意境。

寺庙座落于白云岩—双乳峰景区。在寺中凭栏南眺,可一览武夷九曲平川、群峰秀色。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徐霞客登此写道:“登楼南望九曲上游,一洲中歭,溪自西来,分而环之。至曲复合为一。洲外两山渐开,九曲至尽。”视野极为开阔。从星村大桥过来,顺山路往东北行五里后抵白云岩脚下,过半山亭,续登即到。

白云禅寺原名白云庵,宋代与朱熹、张栻齐名,同被尊为“东南三贤”之一的学者吕祖谦曾在白云岩结庐修学,留有“东莱先生讲学处”遗迹。白云寺沿一条狭长岩罅修建,尽头为山门,倒序连接大殿和膳房。各殿的后半身藏于岩洞中,前一半则利用山势以杉木支架,远远望去有如空中楼阁。寺内有弥勒殿、三宝殿、观音阁、祖师坛,相传观音阁每天早晚都有白云从中涌出,胜似仙境。

寺庙的闻名还得益于一种名叫“金佛茶”的禅茶,是寺中的供佛茶。《武夷大观》中有首《金佛茶》诗云:“金佛俨如在,殿前响金钟;晨昏诵功课,千古茶一盅。”后世认为讲的就是白云庵禅师慈觉和尚以茶礼佛、幽居灵岩的寺院生活。昔时,有位悟禅者,到武夷山悟禅拜访慈觉和尚,一杯供佛茶入口,含笑悟禅。相传,朱熹还曾将此茶赠与陆游。

从白云禅寺的后门可望见三教峰、猫耳石等名胜,寺院大殿佛龛的后壁上,有清代名僧捧日大和尚在白云岩上摩刻的“大观”两字。白云岩上还有一处白云洞,传说《封神演义》一书中提及的夜游神乔坤,曾在此修养,从此自称为武夷山白云洞“散人”。

在寺院北面的尽头有一处岩洞稍为宽敞,这里也被称为“极乐国”。洞临崖而存,崖下即是深渊,无栏杆可倚,路径之险,可谓武夷第一险境。胆大者伏身蛇行,手脚并用,方能爬入洞中。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徐霞客首次入闽武夷山时,曾半历其境,并动笔记下这段惊险历程:“余从壁坳行,已而坳渐低,壁危,则就而伛偻;愈低愈狭,则膝行蛇伏。至坳转处,上下仅悬七寸,阔上尺五,坳外壁深万仞。余匍匐以进,胸背相摩,得度其险。岩果轩敞层叠,有斧凿于中,欲开道而未就也。”洞内现存有清康熙二十八年建立的“漳梁山洞玄师祖舍利塔”一座,可容纳多人,端坐于洞中,可静心悟惮,也可俯看星村烟火,一览美景。据说寺中主持白云师太年届八十,还常于山洞中打坐,往来动作轻捷,闲庭信步。

白云寺至今人迹罕至,寺内生活朴素到近乎清苦,四下时常一片寂静,身到此处似跳脱俗世藩篱,故同许多香火旺盛、信众不绝的圣地相比,更适合出世冥想、修身养性。来到白云寺,宜静坐闲看山头云雾空蒙如雪,宜听闻风自卷舒触石明灭,品毕清茶过后,为所求而来,得所求而去。

桃源洞

曲水山色有洞天

武夷山天游峰景区内,有一个绝胜处,可登山、观云、玩水,春天里,漫山遍野花香四溢、姹紫嫣红。这个地方有一个美丽而又熟悉的名字:桃源洞。

桃源洞临九曲溪六曲北岸,苍屏峰与北廊岩之间。一年四季景色宜人,春光尤其烂漫。

到桃源洞有上下两条路可走。从九曲溪方向进入,沿六曲溪北的山径沿松鼠涧蜿蜒上行。或登天游峰下来,再向南沿西侧小径向上。路上小洞、石桥接连不断,待到几块大石当道,几欲山穷水尽之处,一个洞口悠然出现,这就是桃源洞。桃源洞口实际是两峰之间裂开的巨罅,一条桃花涧流经双峰峙立的峡谷隘口,潺潺汇入沙溪。穿过洞口,景色豁然开朗。只见深山之中藏有一片谷地,如茵绿草上无数桃花点缀其间,与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几乎如出一辙,该地由此得名“桃源洞”。

谷地中间,青山脚下,是重修后面积约为六千多平方米的桃源道观。这里目前是武夷山道教活动的中心,规模较为完整。最初创建于唐朝天宝年间(742-756年),名为石堂寺。曾有许多高士听闻武夷山仙灵之说来此隐居修炼,白玉蟾真人也在其中。经过元朝的扩建,待到明朝道观已是远近闻名,修建有三清殿、三皇元君殿、三官殿、真武殿等殿堂,占地达两千多平方米。桃源道观后世曾经衰微一时,最严重时空余一座主殿。1991年,大殿内部进行整修,并用闽北珍贵木杉红豆杉雕刻了一尊高二米一五的三清道祖圣像。现在的道观修葺一新,主殿由三清殿、玉皇殿、灵官殿、山门组成,左右两边是三皇元君殿、真武殿、三官殿、藏经阁等配殿。

桃源洞的西边有一尊全世界目前最大的老君岩雕。像高十六米,宽十一米,厚十米,庄严之中透出道家的逍遥自在,由福建惠安工匠历时6个月雕凿而成,堪称“老子天下第一”。1996年3月4日举行开光大典时,海内外信众有三千多人前来参加。

桃源庵和开源堂两处旧址,位于桃源洞的北面。旁边一块苍石于乱石中斜插出来,名为金砖石。金砖石与附近的问津石与寿桃石、老君岩雕散排在绿茵之上,极具道家仙韵。

其实在景区周边的碧霄洞、三隐台、象峰当中,明清之际均有道人筑观修道,经过历代兴衰辗转,现在已难觅踪迹,唯桃源道观经过数次扩建修复,人气愈盛。道观中的赵道长极少下山,是位世外高人,与之品茗论道,乃人生一大乐事。

桃源道观自古是文人雅士、云游道士修炼访道之地,明代吴拭曾写《小桃源洞访道人》描写“桃源村人”悠然自得的世外生活,诗云∶“……穷源有古村,二三避世客;避世非避秦,栖心炼精魄;春田自耕割,衣食无需索;风动棕花落,雨过药苗摘。”笔下的桃源景象,历经数百载风雨岁月,依旧安然静好,不改容颜。

止止庵

青山白云

无非止止

都说止止庵的风水极好,许多来武夷山的人却未必走过。欲洞悉武夷山儒释道文化中的道教精华,止止庵是不可错过的神仙殿堂。

止止庵最初的修建时间已无法考证,常见的说法是始于晋代。在史料记载中,止止庵起初只是“小结茅庐”。而初具规模是在距今七百八十多年前的南宋年间,当时由一位名叫詹美中的武夷山人出资,与修练在此的著名道人白玉蟾一起进行重建。此后,又经过明朝景泰年间和清朝顺治年间两次大规模的扩建,成为后来的“紫府琼楼”。

临水一曲溪畔、大王峰脚下,便是止止庵的所在。坐景区观光车到武夷宫下,进来经过万春苑,不过二十分钟,就可漫步至此。

道家讲三十六洞天,止止庵是其中的“第十六洞天”。

来之前没做功课的话,很可能就把现在看到的止止庵误以为是它历史上的模样。其实,止止庵早在1954年被毁,如今的道观是从2003年开始动土重建的。不过,会产生这种错觉也正说明了当地人士的煞费苦心。单说这砖木结构的山门,便是乾隆四十一年(1776)的老古董了,原建在建阳彭墩村,后来濒危,经过多方努力,才挪至此地进行易地保护,同时,又还原了止止庵古朴肃穆的模样。

止止庵内有三重大殿,首先进入眼帘的是汉寿亭侯祠。祠为纯木结构,供奉关武圣帝,这里最初是白真人祠的遗址。汉寿亭侯祠建筑小巧复杂,分为三进,集官方与民间、南方和北方的建筑风格于一体,是全国惟一一橦融合人字水屋顶、和尚顶屋顶与歇山式宫殿式的大坡屋顶于一体的建筑。

易经楼(玉皇阁)在汉寿亭侯祠的后面,采用石木结构。楼高17.9米,低层采用石材,34根石柱中14根长6米,直径52公分,每根净重1.5万斤。楼的正立面一层还有一组石雕和两根金丝楠木的龙柱。

第11篇

1、天空上,怎么是五颜六色的,使人眼花缭乱?啊,原来孩子们在防风筝呀。在蓝天白云的照耀下,各种各样的风筝在自由自在地飘舞着,飞升着,多么使人心旷神怡的景象啊!

2、冬色爷爷送走了大地的严寒,春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人间。春天的景色十分美丽,就像一幅栩栩如生的画。

3、春天来了,山上的冰雪融化了,花儿苏醒了,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漫山遍野的野花笑了,春姑娘从春天的王国里翩翩走来。

4、春季,一个静与动完美结合的时节。春季像一个天使,踏着愉快的脚步,翩翩来到人间。春季像一位花样年华的少女,鼓动着飘逸的风情。春季像一位画家,涂满了蓬勃的色彩。春季像一首瑰丽的诗,如梦般甜蜜,如酒般香醇。

5、风和雨总是结伴而来的。早春的,带点儿寒气的风,吹醒了万物,树梢绿了,大地绿了,连高耸的楼房的平台也绿了。宋朝的王安石有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说的多么好啊!但又何止是“绿”?

6、春天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季节,也是一个美丽、神奇,充满希望的季节。

7、在风的吹拂下,满山满坡的野花睁开了眼,一朵、两朵,一丛、两丛……连成片,汇成海。人们面对这蓝的、红的、黄的……气势磅礴的色彩的海洋,烦恼没有了,萎靡没有了。感谢春天的色彩给我们带来向上的力量和信心。

8、小燕子拖着剪刀似的尾巴,回到北方的家乡,它们“叽喳,叽喳”地叫着,好像在说:“春来了,春来了!”

9、吹拂过绿叶的风,变的格外温柔,太阳也变得暖洋洋的,绿叶们则托出了一个个娇嫩浴滴的花骨朵。微风中,它们轻轻摇曳着,害羞地露出了笑脸。

10、冬爷爷刚走,春姑娘就提着百花篮,伴着春风,带着春雨,悄悄地来到了人间,顿时,大地万物复苏,乌语花香,呈现出一派生气。

11、春天的雨是连绵的、柔和的,它滋润着大地,抚摸着大地,小声地呼唤着大地,在人们不知不觉的时候,他们竟悄悄地汇成了小河,积成了深潭。啊,原来是春雨给潭水带来绿色的生命。

12、春季的歌洋溢在每一个角落里,从幽静的乡村到沸腾的城市,看看那厂房与街道,春季煞是惹人喜爱。你看,街心花园中,百花争艳,姹红焉子,竞相开放,可真是美不胜收呀!淡雅的色彩和芳香诉说着春季的情怀。

13、在这一个温暖的季节里,在树林里,许多的树木都开满了鲜艳的花朵;大家都不肯相让,红的、黄的、白的、紫的,各种各样的花真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坛。许许多多的蝴蝶和蜜蜂都闻到了花的香味,都不约而同地飞来采蜜,在半空中飞来飞去。

14、可爱的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来到人间,那一片生机的景象便随之来到四面八方,整个世界像刚从一个漫长的睡梦中苏醒过来。

15、春天来了!你看,融化的冰水把小溪弄醒了。“丁冬、丁冬”,它就像大自然的神奇歌手,()唱着清脆悦耳的歌,向前奔流。

16、春天的雨是柔和的,只见春雨在竹枝、竹叶上跳动着。那雨时而直线滑落,时而随风飘洒,留下如烟、如雾、如纱、如丝的倩影,飞溅的雨花仿佛是琴铉上跳动的音符,奏出优美的旋律。

17、如今,春季已到。春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古往今来人们几乎用尽了所有美好的词语诗句来形容、赞美春天。春天,带给人生命力,带给人希望。

18、春姐姐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我的身旁。太阳出来了,路边的小草更显得生机勃勃。它们不再是干枯的土黄色,而是渐渐地变成了幽幽的绿色。马路也不再是冰冷的了,而是开始渐渐地变温暖了

19、随着春姑娘轻快的步伐,青青的小草,破土而出,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在公园里,到处都可以看见这一些生命力顽强的小草。

20、在树林里,许多的小鸟在自由自在欢乐地飞翔着,高兴起来,便唱出清脆悦耳的曲子,和煦的春光吹拂着小河,河水忽然被一阵悦耳、动听的笛声所牵动,放眼望去,一群顽皮的小孩子正用垂柳的茎做柳笛呢!他们吹出了心里的幸福和快乐。

21、春天的阳光格外明媚,春姑娘展开了笑脸,太阳,红红的光束射过来,那温柔地抚摸你,像年轻的母亲的手。

第12篇

一、特技与布景

在今天看来,前25集的特效虽然简单原始,甚至拙劣穿帮,但在80年代的大陆电视剧制作史上,绝对属于高水准了,成为80后观众历久弥新的珍贵记忆。续集的特效,虽然视觉效果更炫,但没有体现出西游记独特的神话特色,混同于一般的武侠神怪片。

前25拍摄的外景地覆盖了我国绝大多数名山大川,如同铺开西天路上美不胜收的长卷画。即使现实世界不存在的景致,如天宫、地府,也是既遵循原著描写,又融入导演的合理想象,还原出中国传统民俗风貌,在摄影棚内搭建的,加上灯光、烟雾的有机配合,完全能让人信服,这就是吴承恩笔下的神话境界!

但在续集中,外景和布景就差强人意。以《路阻狮驼岭》这一集为例。 狮驼三魔可以说是西天路上最强悍恐怖的三个魔头,原著中是怎么描写他们的洞府和长相的呢?

“骷髅若岭,骸骨如林。……真个是尸山血海,果然腥臭难闻。东边小妖,将活人拿了剐肉;西下泼魔,把人肉鲜煮鲜烹。若非美猴王如此英雄胆,第二个凡夫也进不得他门。”

青毛狮 “凿牙锯齿,圆头方面。声吼若雷,眼光如电”, 黄牙老象“凤目金睛,黄牙粗腿。长鼻银毛,看头似尾”,大鹏雕“金翅鲲头,星睛豹眼。抟风翮百鸟藏头,舒利爪诸禽丧胆”。

原著中描写的如此阴森恐怖,我们在电视剧里却感受不到一丝恐怖的氛围(当然影视审查制度严格,不可能也无必要展现这么血腥的画面),反而感觉这个妖洞只是像个山寨,连厨房都干干净净。这就更加不符合妖怪茹毛饮血的常理了,何必还要蒸熟再吃?看老版里面的兜率宫,虽然是在棚内搭设的布景,我们觉得它很真实,云气氤氲,炉火熊熊。再看实景拍摄的狮驼洞,人为痕迹很重,不是穷山恶水,更不用提及神话意境。

二、人物造型

化妆师王希钟为《西游记》进行人物造型设计,几乎调动了几十年的生活积累,包括游历名胜古迹,欣赏民间雕塑和各种地方戏曲的积累。尤其是对猪、猴、鬼怪的造型煞费苦心,反复试验,在人与动物、美与丑、戏曲与荧屏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形形的西游人物。

续集里从妖王到小妖,都没有狰狞的感觉,像戴着动物头套的卡通人偶。孔雀公主稍有仙风道骨,但给她伴舞的喜鹊,则更像西方童话里的仙子,不像中国神话中的精灵,从服装到头饰都一味写实,缺乏灵气。前25集里,前后共有数百个神道人物,四大菩萨的造型互不重样,玉鼠精、杏仙、白骨精、蝎子精这些妖姬造型也各具特色,融汇了中国古典仕女艺术造型的精粹,也为观众喜闻乐见。影视化妆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续集的人物造型却难以乞及老版。

三、叙事方式

从叙事方式来说,老版的主干突出,节奏紧凑,画面没有一个废镜头,台词没有一句是废话。每一集单独形成一个独立的故事,缺乏一些变化。续集里面采用了倒叙、闪回、插叙的方式,增加了一些插科打诨的情节,出场的人物也发生了细微变化,结尾处往往设下悬念,吸引观众期待下一集。这样的改动使情节丰富了起来,但前后40集合在一起看就不太协调,和小标题不完全对应。最大的问题是结构松散,无戏加戏,以歌代戏的地方很多。此外,隐雾山樵子夫妇、寇员外女儿的感情戏,完全游离于取经大业之外。插曲《伴君常开花一朵》无论如何是不能像《女儿情》《相见难别亦难》那样优雅缠绵,一唱三叹的打动人心,歌词里“恨别鸟惊心”是杜甫的诗句,他所在时代远在唐僧之后,这样的常识性错误出现在《西游记》里太遗憾了。

四、片头设计

老版和续集的片头风格完全不同,这是我们在2000年首播续集是感受到的第一个差异。老版片头长约2分30秒,镜头却只有30多个,根据前奏曲的几段旋律变换,节奏快慢交替,画面内容以腾云驾雾、天宫龙宫美景、西游路途为主,大中景较多,特写很少,音乐风格是民乐为主,并加入MIDI元素,配合孙悟空腾云的音效。2分30秒的镜头相当长,但由于画面诱人,充分展现出西游记的神话色彩,加上飘逸婉转的女声和声,如天籁之音。

相比之下,续集的片头似乎注重效率,总长1分40秒的片头曲《通天大道宽又阔》,共用了将近50个镜头,绝大多数是动态的特写镜头,把续集的精彩特效场面全部呈现在观众眼前。歌词写的不错,大有齐天大圣勇往直前的豪迈气概,但整首歌的风格刚性十足,配乐又是以西洋乐器为主,初看之下很是过瘾,仔细品味,《西游记》的古典神韵就丢失了。而且整个片头是在流动性的画面中完成的,主角配角基本都露脸了,歌一唱完,热闹也看玩了,观众却没记住什么东西。我国剪辑界元老傅正义提倡要“剪出戏来”,他设计《三国演义》片头,只是把长江流水作为背景,在上面叠印六位主角肖像,暗合“滚滚长江东逝水” 的歌词,片头的剪辑,往往比正片更难,既要有信息量,又要有诗情画意。越简单的画面,观众反而容易记住,返璞归真之妙就在这里。

五、音乐

老版的背景音乐很丰富,富有感染力。孙悟空、猪八戒都有自己独有的背景音乐,即电声演奏的《逍遥自在孙大圣》、《撞天婚》,前3集里面编钟、古琴演奏的《天府乐》,《女儿国》一集渲染妖洞,预示噩运的的音乐,用琵琶演奏、电声合成,后来孙悟空和蝎子精打斗,立马变成电声演奏的《西游记》前奏曲,十分振奋人心,配上画面扣人心弦。一些插曲更是深入人心,像《天竺少女》《五百年沧海桑田》《取经归来》。 在25集的篇幅中,插曲多达10余首,却没有累赘之感,因为都是插得恰到好处,声画统一,很好地升华了剧情,有助于表现人物感情。相比之下,续集也有好几首插曲,给我的感觉是,没有质的提升。《伴君常开花一朵》是《女儿情》的克隆版,《看我跃马扬鞭》是《走啊走》的翻版,类似这样的还很多,连《真假美猴王》里“贬徒”一场戏都和《三打白骨精》如出一辙,歌词内容也差不多。因此最突出的感觉是,续集的音乐太现代了,从韵味到歌词,没有古意,神话色彩淡薄,和老版的词曲作者不在一个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