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0 10:47: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师信息化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已是各领域教师不可忽视的问题,信息化教学是指教育者和学习者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方法进行的双边活动。①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利用信息资源,从事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综合能力。②信息化教学能力最重要的本质在于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质量。但信息化教学的实施不仅跟设备有关,而是受到很多相关因素的影响。
1 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外在因素
1.1 设备与教学资料
信息化教学的进行需要有硬件与软件资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开展信息化教学的第一个必要因素,是硬件资源,也就是要有设备的支持。教师教学理念的实现,会受到技术设备支持程度的影响。软件资源也是必不可少的支持。好的教学资料对教师实施信息化教学也非常重要。在资料的选择上,有的教师重视学生分析思考的综合能力,有的重视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应用,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有的强调丰富的多媒体互动以提高学习的兴趣。尽管出发点不同,但将有用的信息融入教学资料的初衷却是如出一辙。
1.2 政策支持
除了软硬件的支持外,成功地实施信息化教学,也与许多政策上的支持有关。学校除提供优良的设备外,还应提供财务支持、技能训练、课堂协助、课后咨询等支持,藉由这些有效的支持,有助于教师学习如何开展信息化的教学。行政体系搭配相关政策的推动,会影响教师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意愿,降低教师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难度。
1.3 同事支持
同事支持对于教师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虽然不是必要的条件,但若有同事的充分帮助,对教师来说,不论是制作教学资料或是分享经验等,都会有很大的好处。相反,若有同事不支持甚至是反对,会对教师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产生负面的影响。
1.4 技术人员支持
一般的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时,需要具备信息技术能力的人员从旁协助,以降低使用障碍。若有专职人员提供技术保障,包括设备维修与技术咨询等支持,将有助于提高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的积极性。
2 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在因素
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在因素包括教师个人意愿、对信息技术的自我效能、教学信念、专业发展等。
2.1 个人意愿
许多信息化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在缺乏学校政策规划、资金和同事支持的状况下,依然努力不懈,就是因为教师本身具有强烈的意愿。当教师有意愿改变现状时,无论是自愿或是被迫的,皆会让教师易于接受信息技术。如果教师认为需要使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就会对信息技术的使用采取正向的态度,便会提高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的个人意愿。
2.2 对信息技术的自我效能
对信息技术的自我效能攸关教师面对信息技术时的自信,教师若认为信息技术是可掌控的、或可运用信息技术来做任何他想完成的事情时,教师会比较愿意使用信息技术。对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具备自信心的教师,会因为成功的信息技术融入经验而更加自信、更有成就感。
2.3 教学信念
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式也会受限于教师的教学信念。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状况可分为三类:课外补充、课程支持、发展新课程的工具。视为课外补充者,不认为计算机可以提供主要课程内容,对其教学活动的影响度相当低。视为支持者,认为信息技术能让课程内容更丰富,但若没有信息技术辅助,课程还是可以继续。视信息技术为发展新课程的工具者,课程中若缺乏信息技术,便会使得学习不完整,在此层次上信息技术已深深影响教学内容与质量。
2.4 专业发展
信息技术创新需要独特的专业发展需求。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是维持创新的核心。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很多,从传统的研讨会到非传统的专业学习机会如:专业进修、校本培训、自学等。教师从这些专业发展途径中获得足够的能力时,不仅帮助教师找到信息技术有效融入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成效,还提升了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能力,巩固了教师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自信心。
3 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建议
3.1 对学校的建议
(1)“硬件”支持。学校应该尽量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软硬件条件支持,良好的硬件环境是保障教师专业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一方面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支撑,另一方面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时的教学资源,需要利用硬件、网络环境来开发或共享。(2)“软件”保障。学校应制定相关的政策,为教师积极地开展信息化教学提供“软件”保障。首先:制定一系列政策鼓励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其次,针对教师的实际需要,加强教师培训,创新培训模式。再次,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为教师在开展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提供及时的帮助。
3.2 对教师的建议
(1)转变观念。信息技术对教学是否具有促进作用的价值观与信念,会影响教师是否采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能否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习成效,是教师考虑是否使用信息技术的重要因素之一。(2)提高自身素质。信息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具备更高的素质。首先,教师应该掌握各种先进的理论及相关技术,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其次,提高操作技术设备的能力,这些设备是信息化教学的顺利开展的基础。再次,积极地进行教学反思。(3)充分利用既有资源。教师自己开发信息化教学的资源,需要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设计、美学等理论及相关技术的支持,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既有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互相分享、互相协作,减轻教师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负担,增强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兴趣。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能力 表现形式 教师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拓展,教师能否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已经成为衡量教师教学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教师除了要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关键要掌握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在教学活动中形成、发展和表现出来的。因此,从教学活动过程的实践出发,分析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能更加深刻地认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学活动按照时间先后可以分为教学前的准备阶段、教学中的实施阶段、教学后的评价反思阶段。
1 教学前的准备阶段
在教学准备阶段,首先教师要掌握基本的信息处理能力。包括利用网络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时事新闻、教学视频、经典案例等,根据教学需要分析、整合这些信息资源。其次,教师要掌握信息媒体和网络学习平台的操作技能。比如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中,要掌握文字编辑、图片编辑、图表制作、动画处理以及音效和视频的处理等技能;在创建学习网站时,要掌握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收集、加工、整合等技能。然后,教师要掌握结合信息资源、信息技术的系统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化工程,要求将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充分融合到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包括教学过程中利用哪些网络资源进行教学,采用哪些信息媒体和信息平台展开教学,以及设计如何在线进行案例学习和任务驱动的项目学习。
2 教学中的实施阶段
在教学实施阶段,首先教师要掌握信息媒介的实践操作技能。比如多媒体课件的播放,网络学习平台的各种操作技能。其次,教师要掌握信息化教学监控能力。比如通过监控摄像头、网络互动平台记录、学生活动录像等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实时监控,及时指导改正。然后,教师还要掌握信息化教学交流能力,主要是在线与学生进行各种交流。比如课堂在线指导学生进行项目设计,问题分析,以及各种技能训练。最后,教师还要掌握促进学生信息化学习的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堂各种信息媒介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学生对信息技术有一种全新的认识,明白信息技术的重要性。通过课堂在线各种任务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操作技能。通过课后作业布置,使学生主动接触网络,自主进行信息化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最终提高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
3 教学后的评价反思阶段
教学活动结束后,首先教师要掌握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信息化教学评价可以依据各种信息资源,做到客观公正。比如通过查看学生网络学习的记录,观看教室监控视频,评价分析学生的课堂表现,任务完成情况,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课后网络主题研讨,作业网络提交批改,进一步直观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其次,教师要初步掌握信息化协作教学能力。协作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教师之间,教师与其他相关人员就某个特定施教目标组成团队或搭档进行协同教学模式。信息化协作教学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和同事搭档一起探讨适合特定学生的教学方法,课后一起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共同完成专业教学任务。然后,教师要掌握信息化教学反思能力。信息化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比如,教师在教学结束后,通过在网络上撰写教学日志进行教学得失的总结性反思。这样的反思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不记名问卷调查,对授课班级进行调查,主要包括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安排、教学步骤、学生掌握情况、学生兴趣点等方面展开调查。根据调查情况,进行理性反思和矫正。最后,教师要培养信息化终身学习能力。信息资源更新速度很快,教师要紧跟社会发展步伐,利用网络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完善信息化教学资源,加强与同事、学生、同行之间的网络互动,不断强化自身信息化终身学习能力。
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未来教师必须掌握完善的一种基本的教学能力,是未来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教师应该根据日常教学活动需要,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交流平台,掌握各种信息化教学能力,持续发展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顺钰.面向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体系构建[J].高校科技,2012(34).
[2] 赵健,郭紹青.信息化教学能力研究综述[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4).
[3] 付忠勇,李斯嘉.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及误区[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2(3).
信息化教学理念是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所持有的基本态度与观念,是信息化教学的前提,教师不仅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学的重要性,还需在观念上厘清信息化与教学之间的关系,信息化教学不是一味追求教学信息化、先进化,主体还是教学,信息技术是工具,它是为教学服务的,很多教师很容易走入这个误区,过度追求技术效果、炫技而忽视了在教学中的实用性。
(二)信息化教学素养
1.技能素养。是指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计算机操作与网络运用技能,例如会利用网络搜索资料,会使用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电子书制作软件等工具制作课件,能够使用多媒体软件将文字、图像、视频等资源转换为教学资源。2.课程整合素养。课程整合素养是指教师能根据所授课程特点及教学对象选择、利用合适的信息化技术与资源,并将其融入教学过程,完成教学目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的“技术+课程”的叠加,“整合”指的把各种技术手段恰当地融合到课程中,就像在课堂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同样道理,上课不是展示黑板和粉笔的过程。3.信息道德与安全意识。教师对信息知识产权、网络信息来源的可靠性,相关法律法规必须具备一定的了解、判断、鉴别能力。
(三)设计与开发能力
1.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科学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和要素,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信息化教学条件,除了需要教师能熟练运用各种信息技术与资源外,还必须具备丰富的教学设计经验,考察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有教学策略、设计内容与目标、技术应用效果、创新与实用价值等指标。2.网络课程制作能力。网络课程是基于网络来表现某课程教学内容并通过网络实施教学活动的一种课程形式,网络课程制作除了课程教学设计外还涉及到脚本编写、相关素材制作,课件制作等活动,所以对教师能力要求更高一层,必须具备相应的网络知识、软件工具使用能力及素材搜集制作能力。3.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能力。长期以来,学校与教师对于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存在这样一个误区,认为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对技术要求高,所以开发主力人员是IT行业的专业人员,恰恰相反,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主力军应该是有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所以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能使用多媒体软件进行课件、软件等教学资源的开发能力。4.教学软件设计能力。教学软件设计的主力军同样不是专业IT公司人员,应该以一线教师为主,技术人员辅助,教学软件讲求教学性、技术性、创新性、艺术性与实用性并存,教师同样应具备基本教学设计能力、软件工具使用能力及一定的审美能力。
(四)应用与实践能力
1.课堂、实训现场教学能力。这里主要指的是教师课堂教学、实训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教学平台或其他教学设备完成课堂教学或实训教学任务的能力,教师必须要能够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特点来创设教学环境,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运用相关数字资源或设施设备解决教学重点难点。2.组织管理与评价能力。组织管理是教学实施的保证,教师必须具备能利用信息化手段来驾驭课堂的能力,技术使用合理,遵循必要性原则,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五)继续学习与专业发展能力
当今社会是快节奏的社会,职业教育环境同样也是在快速发展,不断涌现出新教学理念、新的信息技术,比如最近在教育界掀起一股浪潮的“翻转课堂”、“微课”,教师只有随时保持继续学习,不断打造自身专业能力,才能在教育信息化发展形势下保持活力。
(六)研究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校园信息化;高职教育教学;应用与实践
一、信息化的内涵及作用
信息化就是在经济、科技和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建设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在高职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课程目标追求多元性、时代性、可操作性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强调课程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把21世纪人才必备的一些基本素质设置在课程的目标里面,如收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交往、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学会学习的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的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都包括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强调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这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标志性变化。也是实施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
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变原来单一的、被动的、死记硬背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为自主探究、亲身实践、合作学习的方式;如何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如何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如何满足于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所有这些,将关系到课改的成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
(三)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倡导面向未来的、以发展为目的的评价观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倡导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
二、教师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方式的改变
(一)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传统课程模式中的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教师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把各式各样的学生按自己的思路“格式化”,最终成为规范的、知识渊博的、但已没了创造性的所谓合格、甚至优秀的人才。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建构主义的课程观强调用情节真实复杂的故事呈现问题,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在设计各个教学环节中,我们要求实验教师重点考虑了设计什么样的问题及问题的呈现方式,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我们要提供什么资源,如何表现;什么资源要同学们自己查找,如何引导学生搜索,如何整理总结、如何进行体悟与反思。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改变了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也将大大增加。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需要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转变。虽然教师的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不会被淘汰,但它不再是教师唯一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参与学习和探究,与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二)重建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
有人说,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对未来教师最大的挑战。比如研究性学习,学生要进行有效的研究,就要求作为“参与者与指导者”的教师首先应该是研究者。这意味着教师要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当教师以知识传授为重点时,他的基本做法是,分解知识、技能,并有效组织呈现部分甚至整体,学生通过倾听、练习和背诵,再现由教师传授的知识,回答教材中的问题。而在探究性课程上,情形则大不一样。在这样的学习中,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不断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
利用信息技术先进的教学手段,展示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诱发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它主要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对信息技术学习要有稳定的兴趣,或是学习信息技术的成功,或是老师引人人胜的教学情景,或是先进的教学手段等诸多因素形成的。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选取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或资讯,如实物图片、动画、音乐、影视素材等等,增加内容的生动形象性。同时拓展学生的视野,积累丰富的经验,诱发创新动机。
(三)摸索出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手段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自主创新的愿望:兴趣是自主创新的前提,是学生学习及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强大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新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
作为技术创新的产物,信息技术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给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了广阔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创新。因此在研究过程中,研究教师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运用多媒体课件集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的特点,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做铺垫。
2.重视操作,给予学生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机会: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进程,是培养学生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学生自主性的一种体现,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有很多新思想、新发现就是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产生的。在美国,许多博物馆的门口都写着这样一句话:听了,忘记了;看了,记住了;动手,理解了。由此可见,动手操作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教给方法,寻找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途径: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努力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学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会与同伴相互合作学习,学会带着问题探究性学习。
学生基本掌握了信息技术的运用,教师要给学生以自主的空间、选择的机会、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通过探究性学习自我解决问题。
4.独立搜集信息,增强了信息处理能力:研究表明,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使学生清楚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还能促进学生进行探索,使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勇于标新立异,寻找不同途径。学习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面对校园网、互联网提供的大量教学信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有机的筛选、浏览。通过操作、思考、讨论、辨析,激发思维能力,提高观察能力,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也不断地得以提高。
5.运用信息技术条件,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以前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由下面五个板块构成: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一讲解新课一巩固练习——布置作业。这种教学模式反映了“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是“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的缺点是明显的,就是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这与现代提倡的教学观相违背,对此我们需要有机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充分利有利用多媒体技术,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先后总结出两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模式一:复习思考——创设情境——探究新课一巩固反思——总结练习;
关键词:信息化 职前教师 教学能力
1 问题的提出
当今社会正在向信息化方向高速前进,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的发展深深地影响着整个世界,也深深地改变着数学世界,使数学更加精确、严谨和直观。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对当代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给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成为实施现代教育的技术基础。信息化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应当建立在数学理念的基础之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效益和效率的目标。发展的关键在教育,而教育的关键在教师,作为职前预备教师的师范生,尤其是对符号和图形均有较高要求的本科数学师范生,更应具备良好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他们只有把信息化素养内涵于心,然后结合信息技术外用于形,才能更好地优化教学,使教学紧跟时代的步伐,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是,现有数学师范生的培养方案中对学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存在着以下两个尚待解决的问题。
1.1 信息技术相关理论课程设置不充分
实践要以理论为指导,只有掌握充足的理论知识,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在理论框架的支撑下,才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思路、有方向,有条不紊而又灵活多变。
1.2 实际动手能力薄弱
在教学练习中,多数采用传统教学法,对信息化等相关教育技术,运用不充分,即使有所涉猎,也多数是在他人已做好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导致与具体课程内容难结合,影响教学效率。
为提高数学师范生的专业发展和有效教学,培养他们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便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探究更合理高效实用的培养策略迫在眉睫,以期提高人们对培养数学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视,使数学师范生更具竞争力,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高度信息化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教育信息化已成为衡量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教育信息化是由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引起的,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国内外学术界对教育信息化有许多不同的界说。外国学者认为,教育信息化是指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在西方的文献中,有很多不同的名称或词语界说信息化教育。如,IT in Education(教育中的信息技术)、E-Education(电子化教育)、Network-Based Education(基于网络的教育)、Online Education(在线教育)、Virtual Education(虚拟教育)等。国内部分学者把以信息技术(IT)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发展趋向称之为教育信息化。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认为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
2.1 国外相关研究
2011年,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组织EDUCAUSE在十一大年度调查报告(2000-2010)中指出教学信息化的相关议题,分析了美国高校教学信息化形成了以“E-learning”为核心,以“课程学习管理系统”与“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与培训”为两翼的发展态势。在“课程学习管理系统”建设上,以“交流、共享、集体智能”为核心功能,实现从教师主控向学生主控,从孤立系统向与其他系统的融合转变;在教师专业发展上以“提升学生学习”与“提升教师自身能力”为目标,关注IT与具体学科课程的结合,关注IT文化、学生文化与教师原有文化的差异,联合多方力量和智慧共同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2.2 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关于数学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成果较少,且多借鉴了外国的研究成果,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还需要作相关调整。但为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所提出的“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的要求,关于教师以及作为预备教师的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部分师范院校已经开始了对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调查研究,但专门针对数学师范生的还基本属于空白,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价值,值得我们予以重视。
3 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策略探讨
3.1 完善信息技术理论课程教学
经过对多所高校数学师范生培养方案的研究,主要发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3.1.1 构建完备的课程体系
在所开设的50~60门课中,与信息化相关的课程只开设了4~5门,其中2~3门为必修课,2门为选修课(2选1),这样算下来,整个大学4年的信息课,最多只有4门,课时为2~3课时。具体开设的科目有: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现代教育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信息科学基础(选修)、数学应用软件(选修)、计算机网络(选修)、计算机绘图(选修)。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设置的较少,而且不够全面。所开设的科目多为计算机相关的基础课,其中和教育有交叉的科目很少,专门针对数学教育的就更少了。为此,高校应多设置一些数学与信息交叉的科目。如,几何绘图。在选修课中,可以适量增加一些与中学实际教学相关内容的介绍。如,电子白板的应用、班班通软件等。具体的课程结构安排如图1,课程类别是教育技术公共课,其下有两个子类,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核心课程主要有教师信息技术基础和信息化教学构成,选修课程至少应有3个可选,从中选择2个。归根结底,最重要的还是增加信息技术相关课程的总课时,这样才能全面深入的理解相关知识,也能为日后的运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3.1.2 开发课程资源,增强信息技术课程的实用性
要想完善信息技术课程理论教学,除了要在“量”上加大力度外,还要在“质”上下工夫。现在高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确定的普遍流程如图2所示。
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项为资源开发,在国家颁布的各学科课程标准中都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组成部分。前文已经提到过,现在高校数学师范生的信息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必修课为3门左右,教材大部分都已沿用多年,教学方法也多为传统的讲授式教学;选修课为2门,学生选择其中1门上,经过调查,有同学反应选修课可以选择的余地太少了,而且部分课程内容前沿性不够,有些已经与时代脱节,在实际中应用性不强。如何选择高效实用的信息课程便迫在眉睫了,经过多方调查研究,有如下方法可供参考:①建立课程资源库;②形成课程资源开发的网络;③构建资源开发的交流平台。
3.2 演示与练位一体
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微格教学的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当微格教室的使用者为教师时,教师边讲边操作,直观演示、图文并茂,并录下视频供学生课下观看,使教师的每个操作细节及该操作所产生的结果,都不会被遗漏。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同学的兴趣,更可以加深同学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便于同学灵活运用。第二,当微格教室的使用者为学生时,在台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加深操作的熟练度,对其所学知识能够起到很好的巩固作用。教师在台下作为观看者,能够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哪些不足,对下一步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反馈作用。如图3所示,微格教学作为学和用的纽带,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承上启下,至关重要。
3.3 在实践中运用学习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实现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是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使学生把信息知识综合运用于教育和教学实践,通过教育实习,可以使学生把知识综合运用于教育和教学实践,以培养和锻炼学生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能力,并加深和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实习还是一个对教育信息技术实践运用的平台,在教育实习中,学生可以在实际的课堂上,培养自己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 锻炼自己随机应变、“术”随“课”变的能力,真正做到使信息技术和教学结合得更紧密,配合得更完善,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教学内容更加易懂易记易应用,教学效果更能受到学校、家长、学生的认可,使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不再是纸上谈兵、生搬硬套、一成不变。
总的来说,理论课程、微格教学、教育实习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互为依据与桥梁,只有合理配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三者的关系,如图4所示。
4 小结
作为当代中国未来的教育工作者——职前教师,不但要掌握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还要能紧跟时代步伐,具有不落后于科技的优化教学能力,而信息化教学能力就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种。通过对当前数学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科学分析,发现了其薄弱之处及学校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问题提出一些方法和建议,希望能取得好的效果,为师范院校数学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有所帮助,使数学教育能够与信息技术更好的接轨融合,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陈俊珂,孔凡士.中外教育信息化比较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5.
[2]茅育青.新课程背景下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9-12.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36-0070-05
一、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
教学能力是教师进行高效教学的核心能力。《教育大词典》中指出教学能力由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组成,一般能力指教学活动所表现的认识能力,特殊能力指教师从事具体教学活动的专门能力[1]。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利用信息资源从事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综合能力[2]。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以促进学生获取技能为目标,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教育理念相融合,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从而实现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最优化。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可分为:技术资源和工具、教育教学的方法、知识和理论三个层次[3],因此可将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相对应地概括为:专业岗位职业技能(简称专业能力)、教学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三个方面[4]。专业能力是教师拥有专业技能知识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问题,有利于学生获取职业技能技巧;教学能力是教师拥有学科知识的能力,可以指导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知识,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借助信息化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现状
2015年5月,我们对江苏省74所高职院校的819位教师进行了调研,每所高职院校发放问卷5~15份,回收有效问卷373份,高职覆盖率为85%,回收有效率为45.5%。其中国家级示范或骨干院校占27.3%,省级示范或骨干院校占26.8%,普通院校教师占45.4%。调查覆盖全省所有13个城市,具体分布如图1所示。
被调查的教师所任教的学科或专业主要有:计算机类、语言类、机械类、艺术类、电子类、建筑类、会计类、数学类、自动化类、药学类、体育类、政治类和公共基础类。
在性别分布上,女性占63.8%,男性占36.2%。
在年龄分布上,31~40岁的比例最高,占67.6%;41~50岁的占15.8%;30岁及以下的占13.2%;50岁以上的占3.2%。教龄6-20年有268人,占72.2%;教龄超过20年的有30人,占8.1%。
1.教师接受信息化培训情况
据调查,最近两年,77.8%的教师参加过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学习或培训,参加2~7天的占47%;1天及以下的占16.2%;8天及以上的占14.6%。教师参加的学习或培训一般是以学校组织开展的面授学习培训或自己利用业余时间网络自学,学校组织开展的面授学习或培训占33.7%,在业余时间利用网络课程等自学的占22.7%;无任何学习或培训经历的只有1.8%。
可见,绝大多数教师或多或少地参加过相关的信息化教学培训或学习,但时间相对比较短,通过学校有组织地开展还相对较少,需要教师们通过网络开展自主学习。见表1。
2.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作用的认识
绝大多数教师认为使用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其次是“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而对“减轻教师教学负担”的认可度较低。见表2。从整体上看,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教师普遍的态度均值在“同意”水平以上,说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广大教师普遍认同,他们已在日常教学中体会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尤其从“作用不明显”这一选项的均值为2.34来看,更加证明教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作用的认同。然而“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这一选项的均值为3.54,可以看出很多教师没有体会到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的便利而认为其增加了教学负担,也从侧面说明了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还有待提高,对信息技术的软件以及硬件等使用的熟练程度有待提高,为教师信息化培训提供了指导和方向。
3. 关于信息技术对学习者作用的认识
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对学生的作用效果较为明显的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所学知识”“有效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信息素养”“使学生能够随时与教师同学交流”,其均值均大于4。而“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两项的均值则略小于以上4项的均值,说明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协作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时候存在一定不足,导致教师对“信息技术能够培养学生协作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态度处于“不确定”与“同意”之间的水平。均值最小的是“作用不明显”,值为2.35,处于“不同意”与“不确定”之间的水平,说明教师普遍比较认同教学中信息技术对学习者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同时,该值与上一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中的选项“作用不明显”的均值2.34相差仅为0.1,可以看出教师对两项的认同水平基本一致,见表3。因此在后续的教师信息化培训中应注意提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协作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水平,不仅包括软硬件的使用技巧,同时也应注意教学理念的提升。
4.对信息化教学影响因素的认识
教师认为对信息化教学效果影响的主要因素有:“学校的软硬件条件”“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观念和意识”“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其均值均大于等于4.40,且其标准差值较小,说明教师对于这几项的态度差异很小,意见一致性较高。认为对教学效果影响最不明显的因素是“学生已有的学习习惯”以及“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均值分别为3.93、3.94,说明教师认为学生本身对于信息化教学效果的影响并不是关键性的,或者说并不是至关重要的,见表4。信息化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相关性见表5。
学校的软硬件条件是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条件之一,职业院校普遍缺乏合适的信息化环境支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成为影响信息化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教师应当具备能使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媒介进行教学。同时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师信息化教学观念和意识也成为信息化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体现在对课程的安排与设计上,除了使用信息化教学工具外,更多的需要考虑如何安排好课程内容与信息化教学手段融合。因此,职业院校应当开展全面的教师信息化能力水平的培训工作,为教师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从而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与信息化教学理念和意识。
5.教师信息化教学工具的使用情况
在调查中发现,教师们普遍掌握水平较高的信息化教学工具是“Word或WPS”“QQ或微信”“多媒体教室系统”,“Word或WPS”的标准差仅为0.629,说明教师对其掌握程度差异较小,平均水平普遍较好。掌握程度最差的是“动画制作软件”以及“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平均水平处于“差”与“很差”之间。见表6。
6.教师信息化教学方法应用的情况
教师信息化教学方法应用频率最高的是“PPT教学”,均值为4.81为最高,标准差0.624为最低;其他依次是“网络教学资源获取”“利用网络促使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利用信息化手段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基于网络撰写教学日志促进教学反思”“利用网络实施翻转课堂”“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使用电子书包教学”。其中“电子白板的使用”使用频率均值最小2.22,标准差为1.361。而教师采用网络的目的依次是“获取教学资源”“利用网络来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实施翻转课堂”“撰写教学日志促进教学反思”。教师经常采用网络来“获取教学资源”,但对于其他几个功能的使用,教师的观点则分布差异大,说明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网络的目的不同,对网络是否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辅助翻转课堂实施、提高教学反思等看法也不同。见表7。
7.教师利用网络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情况
如表8所示,教师使用网络的主要目的是“向学生通知”和“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其均值是4.36、4.37,标准差为0.994、0.845,而其他功能的使用依次是“答疑讨论”“布置批改作业”“进行网络测试”,而“从未尝试过”这一选项的均值为2.44最小,标准差为1.419,说明仍然存在一些教师没有利用网络开展教学工作。教师利用网络进行教学的目的集中在信息资源的传递,对在线答疑、网络测试、作业布置、修改等功能的使用较少,这反映教师需要扩展网络工具的功能使用,充分发挥网络工具的教学优势,提高信息化教学的效果。教师使用网络进行教学的差异比较大,有的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完成许多教学任务,而有些教师甚至都没有利用过网络进行教学。可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提高采用网络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意识与技术非常必要。
8.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情况分析
对项目的整体进行分析,即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每个题项分析,其中采用27%分组法对数据分组,其中大部分题项均达显著,只有B6和G6两个题项未能达到显著。其中,B6题,经Levene法的F值检验结果,F为18.123,p=0.0000.05,未达显著水平。同理,G6题中F为10.974,p=0.0010.05,未达显著水平。
数据分析表明,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主要因素的选择频率存在显著性差异,2值所对应的各题项的p值均等于0.000,达到显著水平,拒绝虚无假设,表示各个题项被样本勾选项的次数有显著不同。因此,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有:信息技术的使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效果、信息化教学效果、信息化教学工具的使用、使用信息化教学工具的频率、网络常用教学工具的用途。
三、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课程设计能力有待加强
制定课程的教学设计是教师必备的一种素养,是否能很好地安排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并予以实施是需要学习和积累的。在信息化环境下,职业院校教师经验不足,且信息化教学水平低,缺乏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理论知识,欠缺课程实施的经验;学习者本身的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学习兴趣欠缺、自主学习能力低且不容易掌握与理解信息化学习知识。
(二)教师信息化教学资源获取能力有待加强
信息化教学过程中,信息的检索与获取能力成为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拥有检索与获取能力,更加利于教师对资源的重新加工与整理。然而高职教师比较欠缺这项能力,主要表现在:学习资源获取比较难,缺乏对特定资源的搜索能力,不会选择恰当的教学素材,导致资源获取多、利用少,不能与相应的教学内容做好衔接。
(三)教师信息化教学技术应用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从技术的应用及掌握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不能很好地掌握并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主要体现在:美化与处理图像、剪辑音视频、录制并编辑微课、制作动画、使用虚拟仿真软件等。高职教师所欠缺的这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将会阻碍其信息化教学的开展,需要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学习与培训,进而提高其信息化教学水平。
四、对策与思考
在大力推进职业院校信息化及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提升时应该关注以下几点:
一是及时更新信息化教学理念。改变高职教师的传统化教学观念,接受信息化教学观念、教育理论和教学方式,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新的教学模式。
二是提高教师资源整合的能力,增强信息技术技能。构建社区学习与交流中心,搭建教师交流平台,提供技术指导与支持,各个教师之间可以交流与分享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三是重视高职学校信息化教学“核心人群”的培养。高职院校管理层应创造条件,鼓励与激发教师参与信息化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尤其是要保护核心参与人群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充分发挥其带头作用,从而提升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整体水平[5]。与此同时,完善教师考核机制,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纳入到考核要求中。
四是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校园网建设,实现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环境;增强数字化教学环境的建设,配备多媒体教室及数字化资源;构建网络课程平台,将优势学科课程放在平台上供大家学习;加强培养职业技能的必备设施与设备。
五是加强培训体制建设,开展不同层级培训工作。设置培训的考核目标。从国家、省市、学校三个层面,分别设置不同内容的信息化教学相关培训,从观念、方法以及教学实践开展培训工作。具体说来,高职的校级培训重在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基础,主要开展信息化教学相关的技术课程、简单的信息化基础知识的课程,以信息化教学大赛推动教师参与到校级培训中,保证校级培训的效果。而省市级培训侧重培训更高层次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交流与分享在国赛上获奖的设计与作品,开展教育技术前沿的相关研究讲座,构建教师的理论知识体系,展示在实践中运用非常好的案例,更好地提高高职培训效果。对于省级以上的培训,应该设置层层递增的规则,既要参与基本的校级培训课程学习,又要在信息化教学方面有突破,还要考核机制选拔。
参 考 文 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18.
[2]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 2012(5): 103-109.
[3]张一春,杜华,王琴.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模型建构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04(5): 26-30.
[4]唐文晶.试论信息化教学大赛对职教教师能力提升的拉动作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5(20): 52-55.
[5]谢传兵,侯小菊,张少刚.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发展报告[J].中国远程教育, 2014(12): 84-89.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informationalized teaching ability have direct impact on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qua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rough explaining the related concepts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ers’ informationalized teaching abil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ization teaching competition of Jiangsu province, the paper give a statistical description to the situation of teachers’ informationalized teaching abil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 targeted to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improving the teaching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in order to promote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关键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力培养;方法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1-0042-03
信息技术悄然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也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方式产生影响。从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关系来说,师生关系从过去简单的知识传递转变为一种平等、理解和双向的人与人互动的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由过去的竞争转向合作交流;教师之间的关系从过去个体性、独立性劳动转向集体性、共同性劳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教师的关系构成了多重的网状关系,教学就在这种网状的新关系之中进行。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高低已成为影响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因素,高校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新知识、新观点,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并将新知识渗透到教学中,以适应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但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教师本人和学校的努力,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一、多方位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
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E-teaching)是指教师在现代教学的理论指导下,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利用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它要求教师在观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评价、环境等一系列教学相关因素上设计与创新,适应时代的需求,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1]
1.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目标
培训的目标是整个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对整个培训都有调控和指导作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总体目标是树立教师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使教师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提高教育技术实践与应用能力,促进教师教育技术素养与专业能力的提升,为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服务。
在遵循总的培训目标的前提下,强调目标的务实性、个性化和人本化,允许参训教师根据自己的内在需求,分层次、分阶段地确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培训目标。为此可以把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分成四个层次,即从“初步掌握教育技术基本技能者;到逐渐学会教学资源的制作与应用;再能够利用教学平台综合展示和建构资源并与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互动;最后达到能结合学科特点,合理使用教育技术手段,重构教学流程,提高教学水平和效率,成为现代化大学的教学名师”。这四个层次的培训对应四个阶段,即“起步阶段――制作应用阶段――综合应用阶段――教学水平提升阶段”,此四个阶段的培养是不断提升与发展的。
2.多方位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
根据上述四个阶段的分析,我们重组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体系,从四个层面开展教师培训,即基本信息技术能力普及培训、教学资源设计开发能力培训、基于教学平台的综合应用能力培训以及教学模式改革创新能力培训。这四个不同层面我们用一个金字塔图形来表示,如图所示。
(1)基本信息技术能力普及培训
这一阶段培训属于起步阶段,具体内容包括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导论、学习理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等。我们结合新教师上岗前的培训开展短期的基本信息技术能力普及培训,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资源设计开发能力培训
教学资源设计开发能力培训对应于制作应用阶段培训,具体内容细化为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网络教育资源设计与制作、教学设计等;主要结合高教司教育技术等级培训二级培训的要求进行开展。经过培训,我校教师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水平提高较快,教师自主开发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共获得各级奖励180多项,而且获奖层次比较高,获全国网络课程与多媒体课件奖54项,其中获得过10次全国多媒体软件大赛一等奖;广东省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奖95项。
(3)基于教学平台的综合应用能力培训
基于教学平台的综合应用能力培训是综合应用阶段,具体内容细化为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与课程设计、资源中心的建设与使用、利用多媒体开发工具进行网络课程与精品课程的建设、信息与知识管理等。通过这一阶段的培训后,教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整合国际国内学术前沿资源、开发虚拟实验室、开展基于平台的协作学习、进行网上作业与测试等,取得良好的效果,受到学生的极大欢迎。
(4)教学模式改革创新能力培训
这部分属于教学水平提升阶段培训,具体内容包括信息技术促进课程改革、信息化教学评价与方法论、组织教师参加校级网上优质示范课程项目教改实践、开展合作研究能力培养、研究性学习等,重点培养教师的教学模式改革创新能力。通过这一阶段的培训,学科教师和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的技术人员共同合作,形成教育技术合作共同体,通过项目建设的具体实践,推动课程的教学改革,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同时不少课程还被评为校级、省级或国家级精品课程,有一批教师成为学校的“十佳授课教师”,部分教师还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
3.重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内容
根据高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体系,重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的内容。具体培训内容的设计如表所示。
4.改革培训的模式
(1)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
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B-learning):课堂多媒体辅助讲授+网络课堂协作教学+网络课程辅导+远程学习平台交流互动。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了传统课堂培训与数字化学习的优势互补,将传统教学模式与E-learning结合,将个人学习与小组协作结合,将课程实践与课程理论结合,更好地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激发他们参与培训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这种培训方法灵活、开放、高效,能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能力,也能提高学习者的实际动手能力。
(2)完善教师基于课题带动的教育技术研究模式,促进信息化教师队伍建设向纵深发展
通过组织教师参与各级各类教育技术研究课题,在课题各个环节中,培养教师基于教育技术的研究能力、信息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协作精神、反思精神,促进教育技术与教学研究的整合实践向更深、更高层次发展。
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的方法与策略
当前,高校的教师工作压力比较大,因此我们宜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以满足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需求。
1.方法
(1)充分利用本校教育技术中心的力量与资源组织校本培训
组织等级培训、专家专题讲座、召开教育技术成果交流展示会、观摩示范公开课等多种形式的培训。
(2)以教育技术项目为导向组织项目培训
通过设立暨南大学教育技术“创新工程”项目,组织基于项目建设的培训,通过完成立项项目以达到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目的。同时组织学科教师参与广东省教育厅“九五”期间的“五个一百工程”、“十五”期间的“151工程”项目,促进了一大批的学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高。
(3)发挥行业协会组织的作用,组织学科教师积极参加协会培训与学术交流
通过组织学科教师参加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各二级学会、省级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等行业协会组织的培训与交流,通过交流扩大视野。
2.策略
(1)出版培训教材
根据长期的培训经验,我们编写了培训教材《教育信息媒体技术实用教程》一书,旨在将教育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与多媒体技术以及教学资源中心、教学学习平台使用结合教授。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学科教师的学习需求。
(2)改进评价的方法
对于培训的评价,我们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将参训教师平时学习的表现、任务完成的情况和学习的论文、电子作品等结合起来,通过教师自我作品展示,采取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任课教师评价、专家评价有机结合的评价方法。在培训过程中,聘请有经验的学科专家与培训任课教师一道进行网上点评和现场点评、学员小组之间网上互评等。
(3)完善培训的组织与管理
多年来,我校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体系:在主管校长领导下,由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人事处、教务处等部门组成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领导小组,负责对教育技术培训工作进行统筹规划、指导和建议。教育技术培训领导小组下设教育技术培训中心(常设机构),负责教育技术日常培训工作的开展和管理等具体事务,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教育技术培训工作条例》、《教育技术培训管理条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以学校正式文件的形式下发,将培训工作作为我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取得明显成效。共开设了20多期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班和几十期的短期培训班,共培训教师2900多人次。
三、结论与体会
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科技不能取代教师,但是使用科技的教师却能取代不使用科技的教师。[2]开展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对于促进高校教师深入开展教学观念、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整体改革,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与专业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第一,建立和完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进修的制度,促进教师主动参加培训。
第二,在培训内容设置上,既要重视技术培训,又要重视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的培训,更要重视把培训与教学改革研究有机结合起来。
第三,要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和教学方法。
第四,要以教师为主体、以任务为驱动,从教师教学实际出发、切实考虑培训对象的特点与需求,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第五,进一步做好以学科教师、教育技术专家和学科专家共同组成的学习共同体,有效促进知识进步和能力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一春.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构――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祝智庭.走进信息化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构(序)[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黄海.信息环境下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策略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1).
[4]费英,谢百治等.以教师信息素养培养为支点,加速信息时代教师角色转型[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8(8).
一、领导重视,人员到位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远程培训工作,并将这个培训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召开专门会议布置了相关工作。由本校教师中曾参加过长清区教育局统一组织的教师信息技术学科培训活动的专职教师定期进行辅导,保障了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科学管理,措施落实
在培训过程中,注意做到"三个重视",即重视教师在讲座中所咨询问题的及时解答;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培训交流研讨。本着“边培训、边研究、边行动、边总结”的思路,在远程培训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探索有效的运行机制,逐步构建“以教师培训机构和教育科研部门为依托,校本研修为基础平台,远程培训为主要手段”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
三、搭建平台,展示交流
为了增强培训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我校将培训与研讨研修有机结合,于2010年8月16日至8月30日期间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了全员集中学习,研讨交流气氛浓厚,扎实有效地推进此次培训活动的进行。
四、跟踪考核,保证质量
我校不断探索教师培训工作的新机制,努力实现教师培训的“提高教育理念素养”与“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相结合,“掌握知识”与“运用知识”相结合,“看”与“做”相结合,“培训”和“教研”结合,不断提高我校教育的工作效率。
五、培训效果
1、更新了观念
通过培训,参加培训的教师普遍反映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拓宽了思路,对新课程的认识与实践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对自身的素质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2、提高了能力
通过培训教师在多媒体有效运用方面有了较大进步,现在大部分教师可以做到得心应手地制作课件。
3、看到了不足
通过培训,加强自身科学素养和教育素养的提高成为每位老师的共识。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乃至源源不断的溪水,这样才能有准备地给学生一杯水。大家认识到:一个好的老师首先是一个课程工作者,再是一个教学工作者,我们必须要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研究。我们的知识要不断更新。这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教育的意义是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4、开阔了视野
培训让广大教师获得了很多的信息,开阔了视野,同时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许多教师都表示培训学习不但学有所获,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做到学有所用,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
四、存在问题及反思
1、教师参与交流的意识还不够强。
2、学习中“听听激动、想想感动”,“沉”下来思考不够。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学生为中心和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的交互式英语教学模式,给承担英语教学的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教师的基本素质成为信息时代改革外语教学, 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 要求英语教师从教学观念,方法,手段,内容等方面注意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一、大学英语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应具备的信息素养
1. 技术技能。教师应该在教学需要时完美地应用信息技术。这就要求教师熟练掌握一些常用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一是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常用软件的操作,如Windows、Word(WPS)、Excel、PowerPoint、压缩和解压缩、CAI软件的操作、常用软件的安装、查杀病毒等;常用硬件系统的连接、常见故障的排除等。二是数字音像技术的操作能力,包括大屏幕投影仪的连接、使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各个部件的连接和使用、数码相机的使用等。三是网络和视频点播技术的操作能力。包括网页的浏览、搜索引擎的使用、上传和下载、收发电子邮件、BBS和Newsgroups及Net meeting的使用、网络教学软件的使用、VOD点播等。
2. 英语教师要具备设计、利用和评价教学资源的能力。包括认识信息的重要性及对资源分类、排序、整理的能力以及沟通和传递信息的能力。英语教师具有教学网站和教学资料库(多媒体课件库)的设计和开发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FrontPage、Author ware、Photoshop、Flash、3DS、多媒体技术、VB或Java编程技术。
3. 英语教师应有能力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管理和评价。教师能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媒体,并具有整合媒体的能力,能运用软件设计教学课件,能利用技术手段为学生创建个性化学习空间,了解所需要的设备的应用方式,能利用适当的软件和网络进行精心学生信息管理和教学管理,能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能组织和实施评价活动,能在工作中利用信息解决问题,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于教学教研活动之中,有不断更新观念、了解新知识和技术的意识,树立用信息技术支持终身学习的意识。
二、 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对策
1. 加强校园信息网络建设
要提高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首先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为培养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目前我国高校基本实现了“校校通”工程,要采取软硬件并重的原则。同时,鼓励英语教师积极制作优秀课件、开发网络课程,建设个人主页。校园网的建立可以给英语教师建设一个数字化教学环境,为教师的教学科研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有利于培养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
2. 扎实开展对外语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
学校可以开设信息技术培训班,对所有英语教师进行分期分批培训。围绕信息工具基本操作、常用工具软件操作、教育技术学理论培训等方面,是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上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
3. 加大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宣传力度
现代信息技术引导了新的一轮教学改革,英语教师也要迎头赶上。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破除恐惧害怕心理,使教师相信技术不是什么很神秘的东西,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学习培训来掌握。组织教师去教育技术培训比较好的单位参观等。
4. 加强政策导向,调动培养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积极性。如,在教师资格认定中,加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职称评聘也要考虑信息技术掌握情况;对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于一定奖励等。
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模式;设计
在深入开展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背景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技能已成为当今教师的核心能力。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技能主要包括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资源建设、进行教学设计以及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整合的能力等。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模式的创新设计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模式设计的理论依据
1.CAI技术与建构主义认知理论
网络多媒体CAI(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的显著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智能化,学习者可借助互联网广泛获取相关知识。随着CAI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已经派生出许多分支,如专题学习网站、网上教学资源库、网上教学试验课程、精品课程等。
建构主义的认知理论认为:个体的学习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社会为个体的学习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其核心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主动建构。所以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建构的设计者、合作者和指导者。在运用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既要考虑到学生建构知识的情境,又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借助于网络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提供所需的信息资源,使学生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认知主体地位,从而顺利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
2.现代信息加工理论
现代信息加工理论表明,多种感官的协调参与,会增加接受信息的容量,有利于获取和保持知识信息。教学过程就是一种信息的交流与传递的过程,整个过程是由教师、学生和教学媒体等构成。而学生获得知识信息只有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协调参与,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以及开发、设计教学课件时,需要根据信息加工的理论及其规律,将信息的传递和展现方式进行不断地调整。根据现代信息技术的容量大,图、文、声、像并茂等特点,设计富有创意的教学情境和选择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浓厚兴趣和丰富的想像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启发性的学习知识和训练技能的教学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
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的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就是将教学过程最优化,通过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最优教学方案,使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为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通过对声音、图像、文字、数字和各种传感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储存、传播和使用等手段展现知识,拓宽了教与学的思路,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发挥了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环节的最优化,实现整个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二、模式的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信息化教学技能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也是评价教学技能训练的主要标准。教学目标除了要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教师及教学设备等各种条件情况,设计具体可行的训练目标和具体可操作的实施方案,还要通过在现代信息技术训练模式中,使学习者理解在信息时代环境下训练模式的内容发生了的许多新变化,要学会自主学习与在探索、交流中进行合作学习,学会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高效率地学习,从而使中小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技能得到较大提高,技能训练目标能有效地达成。
2.教学内容
一是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教学改革;二是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课程的设置,课程包括PowerPoint、Authorware、Internet等。
3.教学环境
要使培训模式发挥效力、完成技能训练目标,教学环境的建设很重要。如:创设多媒体和网络的现代信息技术学习环境,用电子资源库(包括图书、光盘、网络资源等)代替普通的教学材料(包括教材、教学参考书、技能训练指导用书等。
4.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手段要灵活多样化,改变传统的消极被动的学习方式,以教学的多种形式训练学员的信息化教学能力。通过提供一些信息技术课题,让学员在教与学的活动中进行探究,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去收集、处理信息的过程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在研究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模式的设计方案
将任务驱动与自主探究相结合设计可行的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模式教学方案。任务驱动与自主探究的教与学方案是在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的过程中,教师布置一系列技能训练任务,学员通过任务中问题的驱动,对学习资源进行积极主动应用,自主探究和相互协作参与学习活动。将教师的教学转变为学员的探究式学习,使所有学员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创设情境,任务驱动
通过创设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选择与技能培训内容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任务,引导学员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学员面临的情境可能是摆在他们面前的相关课件制作软件、操作系统,也可能是教学系统操作、课件制作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使学员的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比较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学员通过完成任务来理解、分析并解决面临的问题。
2.团结协作,自主探究
为了培养学员的团结协作精神,将学员分成若干个小组,各小组可以一起参加学习,分组进行实验、讨论和探究,小组之间相互交流,以解决有关问题,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不是直接提出问题或布置任务,而是提供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有关线索,学员通过搜集相关资料、获取相关的信息,进行自主探究、讨论和交流,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达到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目的。
3.网上交流,技能展示
学员进行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在网上进行交流如在学员教学技能训练网站上或电子信箱中进行交流,更能体现信息化教学技能训练的实战演练情况,是技能展示的最直接平台。
4.严格考核,效果评价
学员完成每门技能培训课程以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严格考核,人人过关。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对学员是否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即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评价,而另一方面就是对学员自主学习探究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四、模式设计的创新点
该培训模式的设计不仅具有传统的教学技能训练模式的特点——既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又注重实际教学技能的训练;既注重了训练方案和目标的设计,又考虑到教学过程的录像、信息反馈、评议标准等方面的设计——而且具有如下的创新点。
1.先进的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设计理念是支撑教学设计的基础,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我们要树立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对信息化教学技能训练模式进行科学而有效的设计和提炼。以建构主义认知理论、现代信息加工理论和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为信息化教学技能训练模式建立的理论依据。整个训练过程中不再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而是注重发挥教师的训练指导作用,强调充分体现学员的学习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学习”的理念。这是一种主动、积极、有主见的学习理念,学员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和特点,进行有效的学习和训练,教师要注重调动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员的自主学习和训练创设各种便利条件。学员的自主学习也离不开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可以利用任何能利用的网络、电子信息等手段,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将所学知识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融合,提高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的实效。
2.凸显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技能训练在训练的时间、场所、设备等方面的局限性。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上建立学员的教学技能培训资料和信息库,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均可以上网进行学习、观摩,而且还能随时观看技能训练音像资料,下载一些有特色的技能训练教学录像和相关的训练资料,不受训练的时间、地点、场所的限制,教师也不用每次都到培训场所,可以通过网上观看学员的训练情况,给出评议结论,从而使训练的效率大大提高。在教学技能培训过程中不仅强调学员对传统的教学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更要突出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各种信息技术教学技能的训练和掌握。从而培养了中小学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意识和现代教学能力。
五、模式的教学实践
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在现代信息技术时代,中小学教师需要提高认识,更新现代教育观念。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现代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充分体现。其一就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二就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三是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新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有利的学习工具。中小学教师要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提高教学效率。
2.实践为主,精讲多练
现代信息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课程的安排上,主要以上机实践操作为主。在整个知识结构体系的安排上,采用先进行实践技能操作,后进行理论教学,即先做后讲,有时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将部分教学内容的理论与实践技能操作同时进行。通常在多媒体网络教室,学员可以通过上网学习有关知识。在教学中强调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应用,以实践为主,精讲多练。“精讲”是指教师要讲出内容的基本知识点和精华;“多练”是指让学员有较多的上机操作时间,进行有目标、有实效的操作。
3.技能交流、展示与评价相结合
根据技能训练情况及时在网站或电子信箱上进行交流,交流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学员之间的交流,小组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等。
技能展示分为随机展示和期末展示。随机展示是指全体学员在多媒体多功能教室进行学习训练活动,在学员的教学和研讨过程中,每次随机抽出部分学员走上讲台,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亲自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授课活动,进行技能展示,整个学期内让每个学员都至少有一次随机技能展示的机会。期末展示就是对每个学员在一个学期中的信息化教学技能训练进行一次教学全过程的展示,包括教学内容的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设计等,最后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授课活动的全过程技能展示。教师针对学员在技能展示中出现的个性和共性问题,集中进行评议、指导,并逐步引导学员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讨论、交流、反思,最后归类总结。
在国际教育评价中提出的“文件夹”式的评价模式,使我们得到很多的启示,我们借鉴“文件夹”式的评价模式,将每个学员在技能训练中的小结、教学课件及进行教学活动的相关资料整理成个人的“文件夹”放在学员教学技能训练网站上,并对学员的技能训练情况采用三结合的考评方式,即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从而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个学员的信息化教学技能水平。
————————
参考文献
[1] 武海明,刘瑞儒.网络时代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模式新探索.现代情报,2005(9).
[2] 王黎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案.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8(1).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高职;教师;校本培训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2-0078-03
近几年来,“云”空间、智慧教室、移动学习等教学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2014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提高职业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依据,这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促进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笔者以本院教师为例开展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校本培训研究和实践。
一、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
为了分析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笔者对学院225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研数据统计分析得知,目前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主要集中在Office办公软件、校刃畔⑾低场⒍嗝教褰萄设备、数字教学资源四个方面。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调查结果显示,我院教师基本能掌握常用办公软件操作,能熟练应用网络搜索、下载资源,使用交互工具进行交流,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不太积极,大多数教师不能结合个人教学熟练应用。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整合和利用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将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媒体融入教学过程之中,才能适合信息化社会对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
二是教师在信息技术技能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我院教师具有基本素材媒体操作能力,但素材采集和集成的能力并不如意,在数字教学资源制作、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及应用方面尚待进一步提高。而这方面能力的欠缺直接影响教师创设和利用媒体素材资源的能力,不利于开展丰富的信息化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二、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能力校本培训内容框架
2015年7月,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培训工作专门委员会了《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框架》,对职业院校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提供了指导和借鉴,并提出: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体现在六个方面,信息化教学理念、课程组织与评估、教学法运用、技术与装备运用、课堂教学与管理、学习与专业发展,并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对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职业院校的教学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与基础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存在一定的区别,因此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方面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另外由于各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师环境以及教师自身专业的差别,造成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根据学科、年龄呈现出不同的能力水平,因此在校本培训内容设置上要依据各自特点进行设置。
1.校本培训内容框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教学的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的内容也应与时俱进。为了适应新技术发展对教学的影响、满足教师对技术的培训需求,在借鉴《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等级培训大纲》、《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试用版)》、《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框架》基础上,结合我院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设计了适合我院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校本培训框架。
培训内容设计为“设备使用、素材处理、课件制作、资源管理、教学应用、教学新技术”6个知识能力模块,19个专题。其中“教学新技术”侧重教学理念转变与提升,“设备使用、素材处理、课件制作”侧重信息技术技能提升,“资源管理、教学应用”模块关注信息技术教学整合、应用。这些模块是对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能力要求的表述,也是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模块的具体说明。通过制定该框架,深入探索信息化对职业教育教学的作用,总结各种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规律,开展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2.内容框架设计特点及实施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不仅仅是一个掌握信息技术和装备使用的问题,而是要将信息技术和装备应用与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等诸要素进行充分整合、处理的过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既要降低学习的技术入门难度,又要满足提高技术操作能力的要求。因此,在校本培训中,应减少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培训,减少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培训,转向于侧重技术在高职教学、工作中的信息化工具的有效应用,增加了新技术发展为教学带来的理念培训内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校本培训内容框架的制定,为提升我院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提供了明确框架。
为了促进校本培训的有效性,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笔者参与开展了校本培训实施。共有校内专兼职教师121人参加,参加培训的教师年龄主要集中在45岁以下,以青年教师为主。在实施中,因为参训教师具有成人学习的共同特征,培训过程也以“任务驱动、强调活动、强调参与”为指导原则,采取模块化的方式进行实施。教师可自由选择不同的模块组合方式,按照自身知识能力、工作时间和专业发展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模块进行学习。按照模块化的培训模式,不同模块之间只有内容涉及领域的不同,没有层次高低之分,通过模块化考核,全方位衡量和体现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通过灵活的模块化选择,实现了某一内容参加培训的教师在背景知识、能力水平上尽量接近,从而达到便于开展的目的。针对不同职级水平的教师,只是在内容选学多少上进行限定,如要求初级职称单次培训的总学时不少于20学时,副高级以上职称单次培训的总学时不少于30学时,以对应不同层次的考核证书。经过两轮实施,校本培训对学院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
三、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校本培训的经验与启示
随着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日益完善,很多教师已经认识到了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校本培训要切实有成效,笔者在实践中得出几点经验和启示。
1.利用信息时代教学手段开展校本培训效果会更好
在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校本培训也应紧跟时代步伐,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及时让教师更新观念、调整策略,深刻体验信息技术对教学培训带来的便利,让教师在情景化学习过程中获取信息化教学应用的感性认识和具体参照。例如在我院的校本培训实施中,以传统培训加在线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开展培训。培训有在线学习、辅导,集中面授多种形式。在集中培训时,可以总结参训教师在线自主学习情况,又可以对在线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解答,顺利推动校本培训的学习进程。另外培训还利用了“翻转课堂”的方法,让面授使得教师与学员之间的交流更密切、更通畅,同时加强了教师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这种能力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方式。另外,在培训中,利用在线培训网站丰富的信息化培训资源,详细的信息化学习引导,为教师自由选择时间和内容,自我控制进度,自主学习提高提供了完备的条件。
2.分层培训,多样化的评价可以促进各类教师能力提升
由于高职教师年龄不同、学科背景不同,信息技术基础不同,信息化教学能力也参差不齐,因而对信息化教学技能的要求也不同。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校本培训中,要把集中培训和个别指导、网上单独辅导结合起来,开展分层次递进式培训,根据不同教师的专业学科需求,以及实际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分层、分模块选修培训。在培训目标设置上也为选择同一模块内容不同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的教师分别设计不同层次的目标,并开展多样化的评价,使参加培训学习的教师都能得到发展。同时,评价时避免传统的考试评价,以任务、作品作为参评资料,促进教师学习的积极性,避免教师为了“拿证”、“凑学分”而单一应试学习。
3.以实际问题切入,提高教师利用信息化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
在校本培训实践中笔者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教师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学习完后用来指导教学、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因此在培训中应将教师的实际教学问题作为切入点,以学习共同体建设为依托,构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共同体,增强协作交流,将教师的专业课程教学与信息化能力校本培训相结合。以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优秀教学案例进行校本培训,引导不同专业教师对教学案例进行分享,找出可借鉴学习之处,充分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在校本培训在线网站上,提供大量与各专业学科教学相关的资源索引为教师学习提供支架,教师在学习中搜索资源,利用资源解决教学实际问题,逐步转化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
总之,在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校本培训中应结合不同教师的实际需要,设计个性化、多样化的培训内容,开展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模块选修,建立丰富的培训资源,以案例观摩,网上研讨等方式,加强培训沟通交流,制定多种考核与评价,才能切实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校本培训效果。另外,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本文只关注了校本培训内容的建立和实施。今后,尚待继续探索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巩固校本培训效果,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教师职业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指导手册[C].
[2]茹宏丽,汤文学,吕寨平.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参与式课程开发与应用的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09(8):64-66.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教学能力;绩效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4-0071-05
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这种影响的产生是全方位的,需要聚合多方面力量从多层面共同推动。聚焦于微观层面,指的是教师需要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具有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教学的意识、态度、方法与技能,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文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1]这意味着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与高校课程教学能否实现深度融合以及教与学方式能否实现变革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娴熟灵活地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由此,“信息化教学能力”成为信息时代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
一、研究背景与预期目标
自“十一五”期间以来,G省始终坚持教育信息化为教育发展服务的宗旨,以“技术促进发展”为主题,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教育均衡、可持续发展和师生成长为着力点,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水平。针对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中心和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全省范围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各高校也结合学校教学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自主开展多样化的校本培训,旨在加强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推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升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
二、绩效分析目的与方法
1.绩效分析目的
“通过一系列加强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的举措与培训活动,建设绩效如何?”这是广大教育技术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本研究以绩效技术研究的思想为指导,聚焦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的绩效问题”,试图在G省开展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的背景下,对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的绩效进行调查,以期发现问题,提出干预措施,力求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2.绩效分析方法
绩效分析追求整体效应(synergistic effect),强调持续改进,关注投入产出关系,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绩效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不仅要重视培训结果,更应强调培训过程。本次绩效分析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加以实施。
(1)调查问卷的编制
调查问卷共分为三个部分:①教师基本信息;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绩效表现(侧重从培训结果加以考察);③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的看法(侧重从培训过程加以考察)。
根据柯克帕特里克(Kirkpatrick,D.L.)提出的培训评估四级模型(又称为“柯式四级评估模型”)――培训的绩效评估从培训对象的反应(Reaction Level)、学习(Learning Level)、行为(Behavior Level)和结果(Results Level)四个层次进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绩效表现可以从培训对象的满意度、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培训效果转化和自我持续发展等方面考虑。其中,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主要体现在其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上。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渗透在教学各个环节过程之中的各种教学能力的综合展现,实质是教师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运用ICT将学科知识“转化”成学生有效获得的一种知能结构体,其不仅应具备媒介与信息素养(media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还必须涵括根据具体而真实的教学情境所形成的设计、实施与评价能力。[2]据此,采用5点里克特量表分别设计成信息化教学意识与态度、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四个分量表。
1967年,美国学者斯塔弗尔比姆(Stufflebeam,D.L.)提出了CIPP评估模型――背景评估(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估(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估(process evaluation)和成果评估(product evaluation)。背景评估是对培训的需求和目标进行界定,输入评估是对培训的资源及其使用情况进行评价,过程评估是对培训过程中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成果评估则是对培训后所达到的结果进行衡量。可见,该模型强调培训评估的过程性,以实现对培训过程的监控及决策指导。因此,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的培训过程可以此为参考框架,着重对培训投入、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资源等方面进行考察。
在正式发放问卷之前,本研究首先对问卷进行了试测。在问卷试测中,采用Cronbach α系数检验问卷的信度,总问卷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55,问卷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都在0.80以上,说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2)访谈提纲的编制
本研究还对被调查高校负责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工作的主要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在访谈之前,编制了访谈提纲,涉及经费投入、激励保障和影响因素等问题。
3.绩效分析样本
本次绩效分析以G省高校为对象,将高等学校划分为985/211高校、普通本科院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三个类别,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选出10所院校。在上述每所高校分别随机选择20~30位教师,采用网络调查的方式,共回收问卷222份,有效问卷222分,有效回收率为100%。此外,分别在10所院校中,各自邀请1名教育技术中心专门负责本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工作的管理人员进行访谈。
三、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绩效问题分析
通过对四个分量表的描述统计分析,被调查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识与态度得分最高(4.3628±.64433),且数据分布相对集中,说明被调查教师信息化教学意识与态度较为积极,教学设计能力次之(4.0008±0.67584),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一般(3.9511±0.74340),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得分最低(3.7550±0.88596),且标准差较高(0.88596),说明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个体差异较大(如表1所示)。
1.信息化教学意识与态度
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持有非常强烈的认可意识与态度(如表2所示),如教师认为“高校教师必须掌握信息化教学能力”(均值为4.45)、“愿意采用多种方式提升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均值为4.45)。
2.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主要考察教师是否能运用ICT将学科知识“转化”成学生有效获得的一种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智能。其中,有关学生对具体课目主题内容的理解和技术的教学表征是两个关键点。[3] 结合当前高校信息化教学的实际情况,通过参与培训,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资源搜集、选择的能力上有较大提升,而“利用软件自主设计与开发适合于教师教学或学生学习的资源”则显得相对薄弱一些(均值为3.82),如表3所示。这说明,教师如何针对学生的学习特征以及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以技术的方式合理表征教学内容的设计能力仍显不足。此外,在保证教师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的同时,还应指引教师将教学设计方法自觉灵活地应用于新兴的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中。
3.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
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主要评价教师是否能够将培训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自觉转化为自己日常教学实践,改变过去教学行为。相比于信息化教学意识与态度、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统计结果,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的整体水平略低。从表4可以看出,通过参与培训,教师“运用新技术组织教学活动,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均值为3.74)、“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个性化指导”(均值为3.75)、“组织学生利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或其他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均值为3.80)则较为欠缺。这表明,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以及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培训转化效果仍显不足。
4.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
从表5可以看出,相较于信息化教学意识与态度、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和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是最为薄弱的。这一方面说明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评价意识不明显,另一方面也可能与当前高校以考试作为评核学生学业成就的主要方式有关。当下,“学习为本评估”(learning-based assessment)的兴盛,开展多元化的评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学生反馈与指引,而且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形成自我认识,促进元认知能力发展。
四、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的态度分析
1.培训时间
接近80%的教师平均一年或一年以上参与一次信息化教学相关培训,12.6%的教师为每半年参与一次。而且,参与培训的时间多数在一周以内,占68.9%。这说明高校非常重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通过访谈也发现,受访的10所高校都制定和出台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规划,对教师培训的内容与要求给予明确规定。
2.培训组织形式
在培训组织形式上,基本上以集中面授为主,占62.2%,而“面授+网络”的混合式培训也逐渐受到关注,占43.2%。这既符合当前高校教育教学的发展前景,也能有效解决教师参与培训的时间受限问题。结合访谈结果,本研究发现有的高校还采用了“点面结合”的灵活组织形式。
3.培训教学方式
在培训教学方式上,以案例教学居多,占71.6%,而咨询答疑、任务驱动、一对一辅导则相对较为缺乏。但是,每所高校的具体做法有所差别。例如,某大学通过任务驱动,整合案例示范、专家引领、个别辅导等多种形式,将教师的培训工作贯穿于教师科研项目的实践环节,以切实提高培训的绩效,体现“问题解决”的绩效思想。
4.培训内容
在培训内容方面,有关信息化教学设备操作、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信息化教学方法与策略、信息化教学过程设计是涉及最多的内容。访谈结果显示,有的高校还会针对不同时期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动态与前沿趋势,为教师提供最新的内容培训。
5.培训投入
在人员投入方面,每所高校都是由教育技术中心专门组织相关的人员统筹实施信息化教学培训工作。在经费投入方面,每所高校都不同程度地投入了资金,用于支持教师信息化教学培训与教师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为明晰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本研究进一步对各高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对比分析,如表6所示。其中,U1―U10分别代表10所院校。
由表6可以看出,与上述信息化教学意识与态度、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四个分量表的均值相比(分别为4.36、4.00、3.94和3.75),绝大部分院校的教师通过培训后,信息化教学能力有较大提升,但仍有个别院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较不明显,如U3和U5在四个指标项上的值都低于均值水平,U6和U7在三个指标项上的值也低于均值水平,U1和U2则有两个指标项的值低于均值水平。
五、绩效改进建议
综合上述分析,G省高校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非常重视,教师参与培训后,信息化教学意识与态度、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是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绩效问题:①教师对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基本原理与方法的掌握欠缺,以及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水平较低;②教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如Blackboard、得实、清华在线等)或者新兴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以及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实施能力较低;③教师运用技术手段开展信息化教学评价的能力较低。针对这些绩效问题,结合G省高校的实际情况,本研究提出如下绩效改进建议:
1.加强整体规划
一方面,站在学校全局发展的角度来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基本保障。应加快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全局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工作进行顶层设计和超前部署,有层次、有计划、分阶段地开展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任务。另一方面,立足教师全面发展的角度而言,高校应建立起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探索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运行机制与有效模式。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根本宗旨都是为广大教师提供教学服务,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解答教师教学中的疑惑,解决遇到的困难,提供提升教学必需的技能与手段,创造充分交流、相互合作与资源共享的平台,促进教师追求教学卓越,提升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4]
2.健全激励机制
高校应积极探索各种激励机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调动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应用的积极性,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应制定合理的教学奖励措施,打破目前高校在教学与科研之间彼此“失衡”的局面,秉持“教学能力与学术能力并重”教师教学发展的理念,让教师更加愿意投入信息化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另一方面,应建立课程改革项目引导机制,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相互转化,鼓励教师树立起“教学即科研”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形成教学研究成果,进而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在设立课程改革项目时,既要强调体现新理论、新媒体、新方法应用的项目,又要引导教师立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以及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进而促进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3.探索多元形式
高校应探索多元化形式,加强能力建设与工作实践的有机联系,以切实解决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遇到的真实问题。首先,改变以往大部分学校“普适性”培训的做法,倡导学校针对教师群体的需求差异,开展“适应性”培训。其次,打破学校统一培训的固化模式,探索并构建校、院两级教师教学发展管理体制和“学校―学院”、“校内―校外”、“国内―国外”等培训相结合的运作机制。再次,组织丰富多样的教学增能活动,增强信息时代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如优质课堂观摩、本科教学公开课、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等。最后,应形成教学研习共同体,建成由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师教学发展委员会指导,由教学名师、教学督导、资深教师等组成的咨询专家库,采用“教学咨询―教学诊断―一对一帮扶―名师工作室”的模式,为学校教师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个性化问题。
参考文献:
[1]柯清超.技术推动的教育变革与创新[J].中国电化教育,2012(4):9-13.
[2]刘矗尹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与提升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4(10):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