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科建设总结

学科建设总结

时间:2023-05-29 18:19: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科建设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学科建设总结

第1篇

十三五规划必将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进程,产生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年关于xx学校召开“十三五”学科建设工作总结汇报会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5月24日至25日,学校“十三五”学科建设工作总结汇报会在行政楼一层会议室召开。校党委书记xx,校党委副书记、校长xxx,校党委委员、副校长xxx、xx、出席会议。相关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以及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学科秘书参加会议。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xxx主持,第二阶段由xx主持。

各学科带头人从学科基本情况、“十三五”取得的成效、标志性成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建议等方面分别进行了总结汇报。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逐一进行指导点评。

段志光在总结讲话中首先对学校各相关部门、单位和学科“十三五”学科建设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两天的总结汇报会是以问题导向为原则召开的,主要是着眼于九个目的。一是摸清底数。通过两天的汇报,底数已基本清楚,但部分学科还不是完全清楚;二是找准问题。目前仍然存在理念更新不够、问题导向不够、聚焦重点不够、聚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学科瞄准全国的重点、热点、难点不够、学科建设中对人才的引、育、用,都凝练得不够、分析的不透、对人才分析的面不够、点不够、度不够等问题;三是凝练方向。存在学科内凝练不够,学科间结合不够,学校里整合不够,学校外联合不够等问题;四是汇聚队伍。存在人才引进前的设计不够、人才引进中的协调不够、引进以后的岗位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五是强化研究。要学会宣传、推广、造势,增强改革的内生动力,做到有中能优、优中有特、特中有新;六是科学研究促进教学。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要更加重视研究、重视教学、争取主编参编规划教材,争取教学成果奖;七是构筑平台。存在争取高层次平台不够、现有平台利用不够、主办或承办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较少,学科以外的共享、共用较少等问题;八是完善机制。从校级层面要考虑任务书的设计、考核指标的设计等,导向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要加强医教研结合,完善医院内、医院间的联系协调机制,站在学校的大平台上进行学科的结合、整合、联合。要建好专家咨询等机制,请业内专家、小同行来把关学科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高峰、高原学科,加强规划支持;九是打好基础。包括支撑学科的重点方向,支撑学校的重点发展,支撑学校的学位点授权、专业设置、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支撑学校的“十四五”规划,支撑全省的发展重点,乃至全国的发展重点。他强调,各学科要认真总结,做好“十四五”学科建设规划,为学校学科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学校战略发展目标的早日实现,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刘星在主持时强调,学校学科建设工作始终要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科学合理定位。要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优化学科队伍,强化科研创新,健全学科制度,建好学科平台,完善体制机制。要尽快确定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只争朝夕,真抓实干,为学校“十四五”学科建设开好局,起好步做出积极贡献。

第2篇

关键词 项目后评价;学科建设;模糊层次分析

中图分类号 F224.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19-0010-02

0 引言

学科建设就是指通过合理的规划,对学科队伍、基地、环境进行改善,促进学科发展,提升学科水平。加强学科建设不仅有利于调整和优化学校的学科结构和学科方向,充实师资队伍,加强科研基地与科研环境建设,更有利于提高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增强所在高等学校的整体实力,带动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1993年2月13日,国务院启动“211工程”,概括来说就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通过“九五”“十五”期间的建设,“211工程”的学校在办学条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目前,“211”工程已步入三期阶段,一些大学的重点学科已基本形成特色,一些还正处于起步和建设阶段,总结和借鉴前期的经验教训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项目后评价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现在已广泛应用于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国会、国际金融组织和多边机构,但其应用于“非工程项目”还处于探索阶段。虽然国内外均有机构对学科进行排名和评估,教育部也从1994年开始对部分工科院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科研项目进行了后评价,但在适合我国国情的学科建设方面,尚无统一权威机构或相关法规文件对学科建设项目进行后评价。

本文拟结合国内“211”工程一期二期开展情况构建学科建设项目后评价体系,旨在深入剖析项目活动实践的过程,透视项目预期目标的达成情况,检验项目的合理合法性,解读项目成败的关键,系统科学地总结经验,提出改进建议,从而有效避免失误,为学科建设新项目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启迪。

1 学科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学科建设项目后评价指的是在学科建设项目已完成预定的建设计划、接受审查验收之后3~5年内,对学科建设的目的、建设过程、社会及环境影响、可持续性所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构建学科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需要把握一致性、科学性、可行性和动态性的原则,具体分述如下:

1)一致性

项目后评价有别于项目前评估,主要由于在项目开始前已经有了既定的标准,所以在进行学科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时,需要保持与项目目标的一致性。

2)科学性

学科建设项目有别于其他工程项目,许多产出价值无法用经济值来衡量,也就无法计算经济效益。因此,在进行评价时,需要科学设置评价指标,系统分析因果关系,使后评价结果全面客观。

3)可行性

为保证学科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的切实开展,在指标选取时需考虑是否能定量赋值,数据采集是否方便可行;在制定实施及操作流程时需考虑是否能据此正常开展工作。

4)动态性

学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且基于原有学科基础之上不断投入建设。因此,学科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应该体现该学科通过一段时间的建设所取得的进展,既要立足于高校学科当前的实际,同时又要有开放、超前和创新意识。

2 后评价指标体系

2.1 建立三级层次结构

根据学科建设项目后评价体系的原则和逻辑框架,本课题采用三级层次型指标体系对学科建设项目进行后评价。将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3个层次,其中目标层指标即为学科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层围绕准则层进行设置。结合学科建设项目的特点,根据逻辑框架分析的结果,通过大量搜集和整理与学科建设项目的有关的评价指标设计案例,以及相关项目的后评价指标设计案例,确定8个二级指标:1)人才培养。硕、博士生培养质量,从目的角度进行后评价;2)师资队伍。学术带头人和主要学术骨干的科研水平,从目的角度进行后评价;3)学科结构。学位、学科点设置,教材、课程改进情况,从目的角度进行后评价;4)条件建设。科研基地、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建设情况,从目的角度进行后评价;5)科学研究。重大科研项目及对应经费,科研成果及其转化情况,从实施过程角度进行后评价;6)学术活动。举办、参加重大学术会议情况,从实施过程角度进行后评价;7)社会经济影响。项目对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影响;8)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情况。

在三级指标的选取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首先,根据现有资料结合确定的二级指标和逻辑框架,主观确定三级指标,形成初步完整的指标体系;其次,利用德尔菲法将该指标体系以问卷调查方式问询领域专家或其他实践经验丰富的相关人员,得到丰富的三级指标库;第三,进行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去除相关程度高的指标,保持指标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同时保证该二级指标下三级指标群的完备性,从而筛选出较为合理的三级指标;最后,将该指标体系再次问询专家,得出较为一致的结果,结合共性和差异化因素形成最终的学科建设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2.2 设定权重

1)列写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表示针对上一层的某因素,本层次有关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判断矩阵的元素反映了各因素间的相对重要程度,通常采用德尔菲法咨询专家意见,采用1~9的标度方法(见表3),构建出各级指标的判断矩阵。

以准则层为例:

(1)构造初级判断矩阵(aij)n×n,n为该层指标的个数。

(2)将初级判断矩阵归一化,得到新的判断矩阵(bij)n×n。

2)计算权重

(1)各行元素相加求和得。

(2)归一化向量得权重ω。

3)一致性检验

(1)计算最大特征根。

(2)进行一致性检验,平均一致性指标RI见表4。

当一致性检验通过时,设定的权重有效。其他各层指标按照这个方法计算可得,由此得出学科建设项目后评价项目指标体系的权重表。

2.3 方案评价

每个指标的当量主要参考项目前评估确定的指标、不同学科的行业标准,以及专家意见的统一结果。

采用问卷调查法,让专家依据标准给各指标赋值,得到该方案的模糊互补判断矩阵R,将各指标值加权计算,即可得到学科建设项目后评价结果S,在实例运用时,最好同时评估两个不同高校的相同学科,以此来排除外界因素,总结出学科建设的实际成效。

第3篇

[关键词]目标管理 学科建设

目标管理是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得鲁克1954年提出的。在我国,1980年代初开始引进目标管理法,最初用于企业管理,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他提出,任何企业都必须建立起真正的团队,并且把每个人的努力融合为共同的力量。企业的每一分子都有不同的贡献,但是所有的贡献都必须为了共同的目标。

大学学科建设是大学各项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学校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基础。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无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更不可能有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大学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学科结构和布局、学科方向、学术梯队、研究基地、科学研究、学术环境、人才培养等基本要素。其中,学科结构和布局、学科方向是学科建设选择的依据,学术带头人、学术梯队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研究基地是学科建设的依托,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主要载体,学术环境是学科建设的保障,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是学科建设的最终目的。

我们发现目标管理理论中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与大学学科建设的最终希望达成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目标管理实施方法亦可以尝试在大学院校学科建设的过程中进行充分利用。

一、目标管理方法在大学学科建设过程中实践应用的基本思想

学科建设的任务必须转化为全体参与人共同实现的目标 院校必须通过对学科建设隶属的系部进行有效管理与指导以保证学科建设目标的实现。目标是必须的,学科建设的成果必须是从目标中引申出来,并据此衡量。

学科建设基本要素建立要靠目标管理程序 学院召集有关系部、处室、学科建设骨干教师共同制订学科建设目标,确定彼此的成果责任,并以此项责任作为开展工作和衡量各自贡献的准则。目标要明确一致。学科建设的全体参与机构及人员的分目标的最终实现意味着学科建设的总目标的完成。成果的最终考核也依据各自的分目标实现情况。

二、大学学科建设目标的性质

目标表示最后结果,而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需要由各子目标来支持。这样,组织及其各层次的目标就行成了一个目标网络。作为任务分配、自我管理、业绩考核和奖惩实施的目标具有如下特征:层次性,网络性,多样性,可考核性;可实现性,富有挑战性,伴随信息反馈性。

学科建设目标形成有层次的体系 学科结构和布局、学科方向、学术梯队、研究基地、科学研究、学术环境、人才培养等基本要素是学科建设主要内容包括层次方面。

学科建设各项基本要素相互关联 各要素相互关联,不能独自构成学科建设的具体内容,各要素只是学科建设中的一部分,也称为分目标。目标和计划很少是线性的,即并非一个目标实现后接着去实现另一个目标,如此等等。目标和规划形成一个互相联系着的网络。学科建设过程中,必须确保目标网络中的每个组成部分要相互协调,共同配合建设。

学科建设目标要具有可考核性 目标考核的途径是将目标量化。目标定量化往往也会损失组织运行的一些效率,但通过对学科建设各基本要素成果进行量化,可以为最终结果的评定与各部门及相关人员工作过程的实效进行评价带来很多方便。

学科建设目标要可以实现 根据美国管理心理学家维克多.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人们在工作中的积极性或努力程度是效价各期望值的乘积,其中效价指一个人对某项工作及其结果能够给自己带来满足程度的评价,即对工作目标有用性的评价;期望值指人们对自己能够顺利完成这项工作可能性的估计,即对工作目标能够实现概率的估计。因此,一个目标对其接受者如果要产生激发的话,那么对于接受者来说,这个目标必须是可接受的,可以完成的。对一个目标完成者来说,如果目标是超过其能力所及的范围,则该目标对其是没有激励作用的。因此,在学科建设过程中的对各参与成员工作的安排必须是合理的。

学科建设目标要具有挑战性 如果一项工作完成所达的目的对接受者没有多大意义的话,接受者也是没有动力去完成该项工作的;如果一项工作很容易完成,对接受者来说,是件轻而易举的事,那么接受者也没有动力支完成该项工作。目标的可接受性与挑战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把二者统一起来。学校必须采取有效激励措施,让参与其中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对学科建设产生足够的兴趣。

学科建设目标的伴随信息反馈性 信息反馈是把目标管理过程中,目标的设置,目标实施情况不断反馈给目标设置和实施的参与者,让参与人员时时知道组织对自己的要求,自己的情况。如果建立了目标再加上反馈,就能更进一步加强参与人员的工作表现。在学科建设实践中要将各要素的建立过程及时反馈、沟通、通报。

三、大学学科建设目标的管理实现过程

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采用系统的方法可以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有效地和高效地实现各项分目标,最终完成总目标。

制定学科建设目标 确定学科方向,作为学科的主体部分,每个学科至少要设立2-3个研究方向,要树立有特色的学科方向并不断寻找新的生长点;学科基地主要指实验室、资料中心、研究所和实验场站,它们是学科建设的依托,要集中有限资金,加强基地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学科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科学研究。在任何一个学科发展中,如果缺少科研项目,缺少必要的科研经费,就难有高水平的学术成果的累积,其学科也缺少了显著的标志。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特点是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的高度综合,学科带头人,就应该精心组织协调学科成员,紧紧围绕学科方向开展科研立项,积极寻求学术的新的生长点,紧密结合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实践活动,开展学术研究;建立合理的学科梯队结构,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建构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大学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学科建设要根据我国高层次人才教育发展规划和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结合本学科的培养能力,在培养不同层次、规格、类型的人才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并积极促进教育教学改革。重点学科主要是高端人才培养的基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应包含人才所需要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等;学科建设的高层次要求应该是良好的学术环境和学术氛围的建设。其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需要本学科积极开展与相关学科、国内外科研、企事业单位的联合攻关,强固学科的生命力。其次是积极开展和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创办学术刊物,形成浓郁的学术氛围,提升学科的科研水平。上述作为学科建设的各分项目标都需要建立具体的规划方案,最终全面达成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和各部门的分目标建立 总体目标是学校在学科建设方向要达到的状况和水平,其实现有赖于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而且目标设置要有期限。各系部及学科带头人根据总体目标及分解的各部门目标互相协作按层次逐渐完成,最终实现总的大学院校学科建设目标。

明确组织作用 理想的情况是,每个目标和分目标都应对应有某一个人或部门的明确责任。尽可能建立一个完美的组织结构以致每一特定的目标都成为某个个人或部门的责任。

执行学科建设总体目标 组织中各层次,各部门的成员为达成分目标,必须从事一定的活动,活动中必须利用一定的资源。为了保证他们有条件组织目标活动的展开,必须授予相应的权力,使之有能力调动和利用必要的资源。有了目标,组织成员便会明确努力的方向和责任心。大学学科建设的各基本构成要素要更加细化,将每一项目标都进行确定以利于执行。

学科建设成果评价 成果评价既是实行奖惩的依据,也是上下左右沟通的机会,同时还是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的手段。成果评价即包括上级对下级的评价,也包括下级对上级的评价,同级关系部门相互之间及各层次自我评价。通过评价,可以对学科建设过程中的优点和缺点进行研判,利于过程建设。

实行奖惩 组织对不同成员的奖惩,是以上述各种评价的综合结果为依据的。公平合理的奖惩有利于维持和调动组织成员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制定新目标并开始新的目标管理循环制 既是对前一阶段学科建设工作的组织活动效果以及组织成员贡献的总结,也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在此基础上为学科建设参与的部门及学术带头人等个人的活动制定新的目标并组织实施,便展开了目标管理的新一轮循环。

总而言之,学科建设的载体是科学研究,重要内容是培养体系的建设,而学科建设的关键是梯队建设,特别是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要尊重他们,依靠他们,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时,要使其享有充分的学术自由,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让学者们在自由探索和碰撞中产生新的思想,形成新的理论,从而推动学科的发展。基于以上思想,再充分合理利用目标管理有效方法必将能更好的建立起全新的适用性较强的学科领域。

[参考文献]

[1]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周三多.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第4篇

【关键词】高校;人力资源;学科建设;作用;策略

一、高校人力资源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作用

在高校中,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人力资源管理都是十分复杂且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内容,对于高校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对高校学科建设发挥着间接推动作用,这主要是因为高校学科建设需要依赖优秀的高校教师队伍,而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则需要依赖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也就是说,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高校学科建设工作的基本保障。

(一)学科建设需要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具有多元化特点

对于高校教师而言,知识结构的多元化体现在个体多元化与整体多元化两个方面。所谓个体多元化指的是教师个体在本学科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方面具备自主更新能力以及二次开发能力。即教师不仅要具备对自身学科开展教学的能力,同时要具备对与自身学科联系紧密的其它学科开展教学的能力,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教师对自身学科的深入研究,同时也能为高校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所谓整体多元化指的是高校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多样化的教师队伍,多元化的整体由多元化的个体构成,在多元化个体的组合作用下,学科内容之间以及不同学科之间都能够形成更好的整合与交叉,从而推动高校学科建设工作的发展。

(二)学科建设需要高校教师具备较高的科研能力

高校教师所具备的科研能力指的是在本学科发现问题以及对问题进行解决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研精神。即教师需要正确认识科研工作并具备端正的科研态度,同时教师在科研工作的开展中需要具备钻研精神,不怕困难,并且要具备探索精神、创新精神,从而通过科研工作的开展来实现自身价值;二是科研能力。教师需要对自身学科的发展方向做出追踪与判断,从而更好的发现学科中存在的问题并掌握正确的学科研究路线,在对各种资料以及文献进行利用的基础上,利用自身的探究能力、思考能力以及推断能力对这些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另外,在学科研究中,教师应当重视合作,从而让学科研究过程更具互补性,在研究总结方面,教师要具备较好的论文撰写水平,确保将自身的认识以及创意通过论出良好的全是与呈现。

(三)学科建设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积极性

教师在学科建设中的积极性是在学科建设中发挥出教师主体性的前提。学科建设的效果受到教师态度、意志、知识、情感的影响,所以教师积极性的高低,自主性的强弱以及对教育科学和自身学科的内化过程都对高校学科建设发挥着正面或者负面的作用。

总而言之,教师群体知识结构的多元化、科研能力水平的高低以及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态度都对高校学科建设工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而将教师作为主要管理对象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实现教师群体知识结构的多元化、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水平并调动教师在科研工作中的积极态度,这种推动作用是高校学科建设过程中其它工作所难以替代的。

二、推动学科建设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一)基于学科建设的高校人力资源规划

为实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在高校学科建设中作用的发挥,高校应当对高校学科建设战略、学科建设环境做出分析并有依据的制定高校人力资源规划管理方案,从而提高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服务能力。首先高校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要对自身办学规模、办学结构、办学定位以及优势学科等方面做出分析。一是要分析高校学科建设近期与远期的客观需要,以及学科建设需要的质量、数量、稳定性与可靠性;二是要分析高校中可以支配的人力资源质量以及数量;三是高校要在分析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了解国内同类高校以及国外同类高校学科建设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情况,从而发现自身的弱势与优势,通过发挥优势、弥补弱势来提升自身的发展空间;四是对高校所处区域的资源以及环境进行分析,如区域人才培养能力、经济发展水平等,这对于满足高校吸引人才的需求十分重要;五是对高校人力资源配置比例以及整合作用进行分析并制定规划,从而确保高校能够用有限的人力资源对高校学科建设发挥出最大的作用。综上所述,高校要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推动学科建设,就必须制定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规划,通过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开展战略性思考来确定学科建设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的要求,从而在教职工激励、教职工评价等具体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建立健全高校教师激励机制

高校教师是开展高校学科建设的主体,在开展高校学科建设的过程中,高校教师的专业水平以及治学态度都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而建立健全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有利于提高高校教师进行自我完善的积极性以及参与学科建设的积极性,这是做好高校学科建设工作的重要保障。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伴随着教师工作的整个过程,其形式包括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两大类,而具体的形式则应当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师的需求来设定,在实践工作中,高校可以通过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调查以及教师特点的分析来明确教师需求并利用激励机制来满足教师需求以实现教师工作绩效的提升。无论如何,成功的激励机制必须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之上,这里所提出的公平公正并不是纯粹的机会均等,而是相对的机会均等,即要求教师在付出努力的基础上得到回报,因为纯粹的机会均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教师自我完善以及参与学科建设的积极性,对于教师日常工作绩效的提升也会产生负面影响。相对的机会均等主要体现在晋升与薪酬两个方面,高校有必要对自身的财务情况、教师结构情况等作出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目标下制定符合自身特点和需求的激励机制。另外,在激励机制指标的建设中,不仅要重视教师的教学绩效,同时要注重教师的科研绩效,这对高校学科建设而言十分重要。

(三)重视学科带头人的选拔与培养

从国家政策方面来看,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就出台了许多以培养高水平学术带头人与学科带头人的政策,如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等,这些政策体现出了国家对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的重视。对于高校而言,国家为高校在选拔与培养学科带头人方面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高校应当在认识到选拔与培养学科带头人对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来设置相应基金以鼓励骨干教师对学科建设作出更多贡献,从而实现高校学科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一般而言,高校中优秀的教师是专业和学科教育质量提高的保证,而这些优秀的教师都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教学能力以及科研能力,高校应当在保障这些教师在某一学科建设领域继续发挥作用的基础上,引导教师向其他学科发展,从而在确保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上提高各个学科中教师之间的竞争,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师潜力并发挥出优秀教师的集群能力,同时也避免出现高校学科建设过于单一的问题,让学科建设工作时限与社会发展的适应。

参考文献:

[1]王超.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培育学校比较优势[J].中国高等教育.2011(01).

[2]关少化.我国大学学科建设的发展趋势[J]. 江苏高教. 2011(05).

第5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地方经济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1-0207-02

一、概述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政府对教育的不断投入,我国高等教育也开始快速发展,特别是很多地方高校经过了专科到本科、学院到大学的快速发展过程。很多大学的校名升级了,专业和学生数量增加了,但学校的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并没有随着发展,制约了这些大学的发展后劲,影响了大学的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培养。

学科建设在地方高校改革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科水平是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通过学科建设,可以促进地方高校的特色和优势学科的发展,提高教学科研实验条件,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全面带动和促进高校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及整体实力的提高,不断增强办学实力。作为地方高校,可能在综合实力上无法与全国著名高校进行竞争,但可以通过重点建设,在若干特色领域中,建设一批在区域内领先的学科。

二、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地方高校对学科建设的进行,高校的学科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仍然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

1.学校办学定位不清晰,学科特色不明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符合我国对高等学校办学的需求,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不清晰,很多地方学校主要重视教学,对科学研究重视不足。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没有很好地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学校的学科定位比较模糊,与地方区域经济的需要不太吻合。学科整体实力较弱,特征不是很明显,学科前景没有得到充分的讨论和研究,学校习惯于依赖以往的旧的一些学科,缺乏独创性和前瞻性的,很难形成一个跨学科的有优势的课题组。

2.学科结构不合理,科学研究条件不足。很多地方高校由于历史原因,地方高校在学术团队、科学研究、基本条件等方面上,与著名高校都有较大差距,地方高校对教学和科研往往差别对待,忽视了学科建设,导致学校的学科结构很不合理。

这些导致了地方高校科学研究的基础条件较差,学校的办学经验、经费、社会影响力不够等,都制约了学校学科的发展。大多数的地方高校学科仪器、实验条件不好,没有明显的优势和自己的特色,这些原因使得很多地方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比较滞后,省市级以上重点学科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3.学术团队缺乏,学生参与度低。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因素,地方高校往往关注教学,关注专业建设,但却忽视了学科建设,忽视了教师的学术要求,导致了教师不重视科学研究,同时地方高校缺乏博士点和硕士点,没有很好的研究生资源,学生对科学研究参与度低,导致了地方高校很难形成很好的学术团队。

在地方高校中,大多数教师往往专注于教学,对科学研究的关注不够系统和集中,教师科研各自为政,学科团队貌合神离。教师往往较少参加学术会议,参与学术交流。尽管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少数教师有了一些学术论文,但往往重数量轻质量,学术专著较少,缺乏高质量的专利。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还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研究方向,缺乏稳定性。教师的总体学术水平有待提高,教师的年龄、教育经历不够合理,学科梯队职称结构不合理。而地方高校的科研平台的薄弱和对科学研究的忽视,进一步导致了人才引进困难,高水平的人才流失严重。

三、学科建设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1.立足行业背景,寻找差异化方向。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要立足在学科建设内容特点上形成与众不同的特色或优势,要考虑与其他高校的错位竞争,依据各学科的实力和特点,避开与强校、强势学科相同的发展方向或路径,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去发展学科特色。为此,我们立足于先进制造业的信息技术等学科方向,积极寻找自身的优势和特色,避免自己的不足,遵循差异化战略和求异存同建设模式,保证自身优势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2.注重学科学术带头人的同时,加强学术梯队的建设。为了长远发展,地方高校更应注视队伍建设,抓好学科梯队的培养。学科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创建高水平的学科,要克服自己的条件限制,学习著名高校的一些先进经验和措施,建立主体在同行业良好的声誉和口碑,提高自身的学科水平。

地方高校至少在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方面可以进行重点建设,重点投入去竞争资源和人才。同时规划建设学术团队,结合构建教师队伍结构,形成正确的学习、团结与合作方式。制定有关政策,调动广泛教师的积极性,促进和谐的工作关系和合理的人才梯队。

3.积极推进校企合作,鼓励教师进修产学研合作。学科建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广泛开展与企业的合作,可以大大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学科建设。地方高校虽然有项目,但项目一般都是小项目,参与项目的教师数量少。项目不形成目标一致,主体力量分散,各自为阵,难于形成该领域的特色和优势。学校与企业合作研究,达到学校和企业的互惠互利,共同发展。通过为其他高校和企业的专业人才提供学校项目,借势培育大学学科能力,鼓励学校和企业项目的参与。通过内外结合,相互合作,来提高学科的竞争力和合作项目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与大学生科学创新项目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科研。在很多著名大学中,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已经是学校科学研究的主力军。而在很多地方高校,由于它们的办学定位往往针对培养大学生,很多学校很少有,或者没有博士点和硕士点,因此,在学校以往的办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是教学的对象和参与者,但不是科学研究的参与者。

因此,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显得异常重要。尽管大学生和低年级研究生的前期指导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经过一次培养,学生掌握了教师科研的过程和特点后,就能够很好地自主进行后续的研究过程的进行。并通过高年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对低年级学生的传帮带,可以保证学生的相互学习和指导不间断,保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顺利进行。学生参与科研也可以很好地与大学生科学创新项目和竞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可以成为教师科研的好帮手。

经过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在我校一些学科中,近年来几乎每年都有学生负责撰写或者学生参与的学术,甚至有学生负责撰写的发明专利申请或获得授权。

5.重视学科实验室建设。学科实验室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本条件,一个学校在学术竞争的同时也包括在设备上的竞争,特别是对设备要求较高的工程实际,没有一定的设备条件,从某个意义上讲,先进的设备将决定先进科研成果。一个设备齐全的实验室是重点学科发展的保证。以下几点是学科实验室的建设的重点。

首先,要明确学科实验室的建设目标。学科实验室建设的目标必须要在自己的学科领域能够达到较高的学术标准,有良好的学术环境,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较好的支撑条件。实验室完成要能够发挥很好的促进作用,要能够发展多学科研究领域为特色的综合科学与技术中心,在各自的领域,有更多的人才和成果,为国家和地方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其次,学科实验室必须具有自己的特点。高校的实验室一般都是教学型的,以满足教学实验的需要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类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量多面广,技术要求一般。随着教育的发展,为了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学科实验室的建立势在必行。学科实验室的基础研究,为科学研究的专业人员提供更高水平的训练设施和技术的发展应用研究,必须有自己的学科特点。

再次,学科实验室必须是开放性的。学科实验室必须是开放性的,保证学科的先进设备资源共享及使用,随着学科的发展,以促进整个学科甚至整个学校的学术水平的提升。在一个合适的学科团队,设备的开放共享能适应学科发展对实验条件的需求,与多个团队进行实验室和设备的开放共享,才能够达到向外辐射的效果,与相关学科共同发展。

四、总结

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地方本科高等院校,应牢牢把握当前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把握国家对高等教育不断增加投入的良好机遇,在大力发展学校大学教育的同时,抓紧一切有利机会,发展学校的科学研究水平,努力进行学科建设。不断创新,积极探索地方高校加强学科建设的策略,在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工作中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地方高校在学科建设中要始终注重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本学科人才的需求,从学校和学科实际出发,确定学科建设的方向,构建合理的专业课程培养体系,保证学校的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达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文清,高策,王莉.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与区域经济转型适配性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2).

[2]刘欣.地方大学领域性学科建设:内涵、路径与模式[J].大学:学术版,2014,(1).

[3]王建华,朱青.对我国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制度的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2013,(12).

[4]张伟江.关于高等院校学科建设特点和评估指标的思考[J].上海市教育评估研究,2014,(3).

[5]王建华,朱青.我国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制度变革的路径[J].山东高等教育,2014,(2).

第6篇

〔关键词〕跨学科研究;学科建设;学科发展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2.02.035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2-0139-04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Disciphinary ConstructionYu Tianqi Guo Qing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fice,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has receiv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higher education,and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method for the study of discipline development.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discipline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concepts and the functions of them.Applica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helps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ary and can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difficulti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clearly and profoundly.We also could find th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s addressed before as soon as possible.At the same time,it provides new method for the research of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expands the range of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It lies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that the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pplied to the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could give great impetus to the fulfillment of system of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And it also promotes the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profoundly.

〔Key words〕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discipline construction;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学科建设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的重视,并且也成为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基础。与此同时,单一学科的“封闭式”发展也显示出了它不足的一面,从而跨学科研究被提上了日程。在学科发展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今天,跨学科研究在推动科技进步、解决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的过程中,已经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地成为科学家群体进行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式、成为产生科学原创性成果的动力之源[1]。本文围绕学科建设和跨学科研究展开讨论,并结合我校发展实际,重点探讨了跨学科研究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一步阐述了跨学科研究与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

1 高校跨学科研究现状

自1998年以来,国家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发展,向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迈进的进程不断加快,在这些利好条件的作用下,中国的高校,尤其是重点大学的科技创新水平得到了稳步的提高,有些高校还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积极制定促进本校跨学科研究的举措,并达到了预期效果。随着大学内跨学科研究的蓬勃发展,政府在政策层面上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但是,跨学科研究在大学内部的发展中遇到问题和困难也是在所难免的,因为实施于大学外部的政策与大学在现实中所面对的推动力和存在于内部的问题和困境很难相互抵消、达到平衡,所以跨学科研究的发展是大学所要面对的重大挑战。

1.1 跨学科研究的项目在政府利好政策的影响下数量越来越多,大大提高了资助力度(如表1、2所示)从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跨学科研究的重视在不断提升,主要体现在政府的资助机构对大学跨学科研究项目的资助。这方面,欧美发达国家的政策最为积极,他们设立单独的机构专门服务于对跨学科研究实施政策和资助。我国自然科学基金同样鼓励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国家很多重大科研项目的攻破主要归功于一些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的开展。

2 随着跨学科研究活动的增加,大学中与之有关的研究组织也在增多,并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带动下不断完善和成熟大学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历史是一个在组织结构上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虽然跨学科研究本身具有的复杂性导致了组织形态的多样化,但是已经从一开始单纯的补充大学结构中的学系逐渐成为承担大学基本职能的重要组织。跨学科研究发展的良好态势使得目前很多综合性大学已经拥有了一定数量相关组织,这个队伍在不断壮大并且获得了具有影响力的地位。日本的东京大学所开展的跨学科研究有两个方面特别值得学习,一是东京大学采取的大学院建制,二是东京大学在2004年之后在校长办公室设置“总括委员会”,学校中的重要跨学科研究机构都纳入该委员会管理[2]。在我国,尤其是近几年中关于跨学科研究的建制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这同政府、社会以及大学本身给予的推动力是分不开的,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大学的跨学科研究在不断的走向完善和成熟。

1.3 由于跨学科研究自身性质、结构的特殊性,导致其一直在困境中发展,这也是对大学管理系统的严峻挑战跨学科的发展有来自多方面的“压力”,既有来自上层的也有来自基层的,这是因为学科范式、组织结构、管理体制、评价体系等生存环境比较复杂。同时,跨学科研究还具有动态性特点,所以就要求大学在管理体制上要适应学科制度有所突破,或者形成新的政策环境和管理体制以便适应跨学科研究的运行。目前,跨学科研究的模式在不断完善,但是仍然存在困难,比如已经成型的组织想要通过转换以适应学科之间的跨度方面存在难度,所以需要学系之间形成一种动态的模式来跨越学科的边界,组成跨学科研究的团队或科研组织。但是跨学科研究的动态性就决定了它具有不稳定性、松散性,比较不容易控制,而组织上重新组合的这种变化必然会影响到权力与利益的重新分配,可见,对跨学科研究的管理也存在很多挑战。现有资料显示,跨学科研究主要缺乏的是来自中间层的系统执行力,而不是上层的支持或者基层的动力。多数大学认为跨学科研究并不是现实应该考虑的问题,它只是一种趋势,所以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进行的散乱并断续,没有以综合性的形式开展。结果造成了跨学科研究缺乏资金以及无法达到理想的效率和成就[3]。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跨学科研究无论是从政策方面还是从资助方面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组织结构上也在不断完善,但是目前最关键的问题仍是大学内部缺少较强的系统执行力来创造一个适应跨学科研究较好发展的环境,所以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大学跨学科研究必须面对更多的困难,但是这些困难并不是不能攻破的,需要我们从学科本身的内在文化和与管理有关的组织层面两方面去认识并寻求对策。

2 高校学科建设研究现状

学科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头戏,既是“热点”,也是“难点”。称之为“热点”是因为学科建设在中国高校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正是这种“龙头”作用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并且成为高校建设、发展的关键。说其为“难点”即对如何界定学科建设的概念一直比较模糊,在学术领域也得到各种各样的说法,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并且具有权威性的结论,时至今日仍是学者们讨论的焦点。本文借用部分学者的观点,将学科建设定义为:“学科建设是指学科主体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规律,结合自身实际,采取一切必要的、可行的措施和手段,促进学科发展和学科水平提高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4]。

学科建设作为一所高校发展教育的核心具有提高学校教学、科研、服务于社会能力的基础性作用,对以此为发展主线的学校,学科建设是首抓的“龙头”工程。只有将高校的学科建设工作抓好,才能使学校做到整体性的发展。学科建设首先具有培养高层人才的作用。在学校人才的培养是通过专业的设置、专业化的教学来完成的,而专业教学所需要的学科知识基础离不开学科建设作为基础,这样才能构建具有特色并且合理的学科群,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人才。其次,学科建设能够提高学术水平,强化科研实力。及时跟踪学科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是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这也是学科队伍能够争取到高水准学科项目的条件保障。通过有效地完成科研项目,取得的研究成果,对国家经济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推动作用,从而高校整体的术水平也能获得。再有学科建设能够改进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高校教师作为知识的研究者和传授者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既要从事学术的工作和活动还要完成所属专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时要将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研究产生的新思路、新方法就会被学生掌握,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时,教师作为学科建设队伍的主要成员,可根据自身专业所涉及的方向开设课程,对前沿学科的动态进行及时跟踪,进一步发现新的学科问题,拓展新的方向。这样既使科研与教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又使学科知识得到丰富与发展。最后,学科建设能够促进条件建设的改善和提高。高水平的学科除了需要高水平的学术队伍之外,还需要良好的教学和研究条件。这就对条件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提供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学科信息,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科研成果和创新型人才,随之学科建设的水平也就会不断提高。要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展开多渠道的资金投入,建立相关的实验室、科研基地,扩大规模、更新设备,从而形成符合国家级标准的实验室和科研基地。

通过统计有关学科建设研究的相关文献可知,自1989年以来,我国有关学科建设的论文成逐年递增的趋势,尤其是1994年以后这种趋势愈加明显,这主要归因于1994年,在高等教育稳步发展的基础上,为使办学水平和效益得到提高,中国政府提出实施“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使之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学校和学科的先进水平[5]。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了“211工程”总体的建设规划来实施此项计划,同时这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科建设的,报刊媒体也以此作为新闻的热点进行关注,因此相关文章的发表数量大幅增加。

图1 1989-2010年有关学科建设的发文量

从所研究的主题能够反映出该领域的焦点问题,这也能说明学科建设研究总的发展方向。图2说明的是学科建设研究主题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将近一半的论文分析的是学科建设经验方面的问题,而有关学科建设概念等具体问题研究并不多,这对深入研究我国学科建设发展不是有利的。1994年以来,我国开始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启动全面的体制改革,并对其布局进行了调整,很多高校开始合并,而合并后如何完善学科结构成为学科建设研究的重点问题。随着“211工程”、“985工程”的不断推进,更多学者们开始了对学科建设应该怎么建、如何加快构建社会一流大学的步伐等问题的探讨。高校学科的快速发展需要的是学科建设的总结归纳,应该将研究的重点由微观转向宏观,从经验交流开始进行理论上的深入探讨,应该不断提高学科建设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图2 学科建设研究主题分布情况(百分比)

关于学科建设的概念一直没有统一、明确的界定,国内教育界对此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对建设方法、途径等方面的描述和一些概括性的介绍,缺乏明确的研究方法,造成这一想象的原因是多方面,主要集中于两点:一是我国研究学科建设的思想还不够成熟,研究对象又具有局限性,所以只能把研究停留在问题的表面上,很难深入。为了适应这个特点,大多数研究者都采用定性的方法可以比较直观的描述问题,为了使研究不仅仅是在表面做文章能够深入到核心,这方面内容有待进一步探究其内部机理。二是研究方法的多样化也受科技水平的影响,当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了才有能力支撑并帮助学科评价的发展。这时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开始被广泛应用,这种定量的方法不仅仅发挥于如何量化对象上,在对分析学科建设的影响因素方面也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3 跨学科研究与学科建设

学科根本上是一种知识体系,跨学科研究是指以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间的相互交叉融合来开展科学研究、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等,其形式具有多样性,根据其融合交叉的特点和程度,可以分为多学科、群学科、交叉学科、大学科平台等不同形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学科发展,已经满足不了高等学校实现其职能的条件,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大型科研项目的实施、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等任务都需要多个学科间的相互协作、交叉和融合。因此,进行跨学科研究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从学科建设的发展趋势来看,总体上的整体化是发展的主流。在已有的文献资料中,臻美法与系统法结合的十分紧密并产生了应有的效果。采用何种研究方法对一门学科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不同研究方法的使用会得出不同的结果。若想获得真正意思上对跨学科的研究,就需要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共同合作,在这样长期合作的条件下,也会为学科建设带来崭新的发展局面。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使人们认识到学科之间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而是纵横交错呈现T字型的交叉状态。于是便有了以“结构”观点、发生学观点、现象学观点、文本解读观点和谱系学观点来透视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方法[6]。当从“结构”观点的角度看学科建设时,要找到学科结构的交叉点,忽略由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带来的差异,从而使学科建设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发展;从发生学的角度看是因为在它的理论中没有绝对的七点,这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同很多学科之间存在内在联系[7]。让・皮亚杰在其《跨学科认识论(Lèpistèmologie desrelations interdieiplinaires)》中,他说:“跨学科研究应该是达到这一阶段的研究:‘一门学科与邻近学科或邻近领域之间的合作,导致彼此有一些真正的相互作用,即在交流中导致某种互利,诸如互相使对方在总体上有所丰富。’这种跨学科研究还应该继续得到发展,以达到一个‘高级阶段…即综合研究阶段,而是使各有关学科融为一个总的体系,在其内部建立有这种系统’”[8];用现象学透视学科时,应该从高角度将学科建设所设计的现象整合起来,将无关并且干涉学科发展的现象排除掉,将游泳并且相关的信息吸收进来;文本解读的观点是说可以通过阅读经典文献来获得有价值的观点,并借此支持我们的论述;谱系学的观点是让我们从历史中发现对现实有用的观点,来了解学科建设的渊源,较好的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跨学科研究存在着一定得误区,还有很多概念的界定十分模糊。毋庸置疑,每一门学科都需要一整套严谨的知识体系,跨学科研究并不是将几门学科任意的拼凑,而是具有系统性、规范性的,并且是经得起反复推敲的理论体系,学科建设体系也势必是首尾相连、内外相同的系统。

随着跨学科研究的不断兴起,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也在分化出不同领域的分支,成为新的学科。反之,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受到越来越的重视,这丰富了学科建设的内容,同时也为学科建设进一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总之,跨学科研究与学科建设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联系的。跨学科研究是在把现有学科的基础建设好这一条件下提出来的;反过来跨学科研究又会促进学科建设,其中涉及的交叉学科、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甚至学科组、学科群都会随着跨学科研究有着长足的发展。在高校学科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提出完善的学科规划,合理设置学科布局,加速学科整合,减少资源浪费,持续不断地加大学科建设力度。在学科发展资金管理上也要合理分配和安全使用资金,加快大学科体系建设,配合人才年建设,重点支持跨学科的团队建设和大师级人才的引进,重点支持具有标志性成果和显示度的建设项目。以“985工程”、“211工程”等项目为契机,组织跨学科的大学科交叉项目和创新平台建设,促进不同学科间的广泛交流以及新兴、边缘和交叉学科的产生,带同母学科和传统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仲林,赵晓春.跨学科研究:科学原创性成果的动力之源[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6):108.

[2]E・马克・汉森.教育管理与组织行为(第五版)[M].冯大鸣,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C・P・斯诺.两种文化[M].纪树立,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4.

[4]罗云.论我国重点大学学科建设[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34.

[5]王梅,王怡然,陈士俊.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J].高教探索,2008,(2).

[6]冯用军.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探析――跨学科的视角[D].汕头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第7篇

[关键词] 军队综合医院;中医药学科;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 R197.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4(a)-162-02

随着现代化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医药学科建设在综合医院中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发挥中医药传统优势,创新特色技术,整合现有资源,大力加强中医药学科建设,是摆在医院管理者面前新的课题。近年来,我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学科建设,以“创、促、培、合”的工作思路,引领中医药工作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医院先后被评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全军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主要做法如下:

1 创新管理模式,加大学科建设支撑力度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科学与文化瑰宝,历来受到党和国家、军队的高度重视[1]。尤其是总后卫生部《关于加强军队中医药工作的意见》下发后,医院党委紧紧抓住历史机遇,从战略高度规划了中医药学科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将其作为医院优先发展的十大学科群之一。为推动中医药学科建设需要,医院创新性地成立“三级中医药学科推动模式”,即院有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亲自任组长,机关职能科室、中医药科室负责同志及部分技术三级以上专家为成员,对中医药工作的方向、政策和重点进行决策、指导;机关有中医药工作办公室,由医务部副主任牵头,组织全院27个科室的业务骨干作为成员参加,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具体落实中医药工作的开展情况,加强技术协作,共同提高临床技术水平;各科室均有中医药工作联络员,由住院总医师担任,负责中医药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效观察、科学研究、预防保健等工作的落实。为了促进中医药学科快速发展,医院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提出了“打破均衡,有主有次,优质优先”的建设方针,从资金、人才、床位、设备设施等方面给予大量投入,中医药优势学科的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十一五”以来,通过加大投入,医院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中医科展开床位将达到60张,中西医结合床位、康复床位达到120张,中药自制制剂160余种,特色诊疗项目26项,医疗用房面积上万平方米,拥有双管氦氖激光治疗机、三维立体牵引床、磁疗机、骨质疏松治疗系统等一大批高新诊疗设备,良好的支撑条件为学科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

2 促进特色形成,强化学科建设主攻方向

学科特色是学科建设的生命,学科方向是学科发展的灵魂[2]。在综合医院发展中医药学科,尤其要注重特色形成和方向明确,以规避院内无序竞争,引导患者向中医药临床学科合理分流,保持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坚持走品牌道路,在继承中医药传统医学固有优势的基础上,善于总结,勇于创新,充分发挥中医、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效果,按照“疗效就是优势,疗效就是特色”的原则,逐步形成中医药的五大学科特色:心脑血管疾病诊治、消化系统疾病诊治、肾病治疗、肿瘤防治、训练伤防治。目前,开展的主要特色项目有益气活血通络治疗心脑血管病,活血化痰软坚散治疗恶性肿瘤,清肠扶脾法治疗结肠炎,清热化湿凉血法治疗肾移植术后药物性肝损伤,清利化瘀健脾益肾治疗肾病综合征、尿毒症等,均形成品牌优势。另外,根据军队医院服务宗旨要求,我们结合部队训练特点和任务需求,把训练伤防治及战创伤救治作为重点,加强了针药结合和补肾通络治疗股骨头坏死及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研究。同时在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专方专药研究、面神经麻痹,中医对亚健康保健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近年来,医院先后开展和完成各级各类中医药科研课题16项,其中国家课题2项,全军课题6项,军区课题8项;在统计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0篇,主编专著11部,获各类科研成果奖17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

3 培育“四有”人才,打造学科建设学术梯队

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是关键[3]。医院针对中医人才培养周期长、综合素质要求高、科班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等特点,医院注重中西医结合复合型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为学科建设打造人才团队。一是积极培育“四有”人才。采取传统理论、临床技能、科研技能、人文素养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西学中”、“中学西”途径,争取人人达到“有精深理论,有精湛技术,有科研思路,有文化内涵”,使人才队伍更加贴近学科建设需要。在培养方式上,临床技能主要采取住院轮转、专科定科、专业分组三个步骤,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科研技能主要利用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平台,培养科研思维。二是把好学科带头人选拔关。学科建设好坏与快慢,学科带头人领头羊作用发挥如何非常重要。医院采取内举外引、竞争上岗、学术擂台等方式,为中医药学科进行科主任选拔。我院推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给予学科带头人充分的自,由其承担起科室医疗、教学、科研的规划和发展的任务。因此,一个优秀的学科带头人,不仅应具有高超的技术水平,还要有良好的管理能力,善于发挥全科医务人员的团队作用。三是重视中青年人才的培养。医院充分利用中医药作为重点学科有利的临床、科研环境,选拔和培养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技术骨干作为学科接班人的人才储备,选送技术骨干赴国内外进行多形式、多方面的进修学习和交流,促进人才快速成长。目前,医院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主系列技术人员62名,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务的22人,硕士以上学历49名,有军区专业主委1名,省副主委3名,全军援古巴军医专家组组长1名,学术梯队层次良好完备。

4 合成优势资源,形成学科建设强力团队

中医药学科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医院其他学科的帮助与支持,要注重发挥合作机制,优化院内资源配置。为了增强中医药学科的竞争力,有足够的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够承担一定级别的科研课题,圆满完成重大科研和创新项目,必须加强团结协作[4]。包括院内技术与科研合作,鼓励中医药学科依托医院重点学科的特色和优势,统筹协调医院的人力和物力,开展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新技术、新业务;也鼓励其他学科依托中医药学科开展临床技术应用,建立优势学科群,系统地整合资源,实现学科的低成本快速发展;也可促进院外多渠道协作,通过技术上的结合,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技术,促进中医药学科的良性循环与快速发展。如心内科联合中医科研制的中药自制制剂“复方葛根片”(曾用名冠舒片),临床应用已38年,在冠心病的防治方面疗效显著,获得患者的一致好评。全军肝硬化诊治中心在汉防己甲素、冬虫夏草抗肝纤维化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以汉防己、葛根、丹参等组成的复方汉防己合剂,临床治疗肝硬化疗效确切;参考明朝龚廷贤编著的《寿世保元》中的“无价金丹”古方,在原方基础上加入几味消炎、解痉、镇痛的中药生产出的胃得安片,在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疗效显著。军区血液病诊疗中心所开展的“羊藿苷抗放射损伤和诱导分化治疗白血病及相关疑难问题的系列研究”先后获军队、省和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和医疗成果奖。在中西医结合外科临床应用方面,中医药治疗费用低,疗效快,广泛应用于各专业,如乳腺外科结合辨证分型,应用乳癖消、逍遥丸、小金丹临床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肯定;血管外科根据疾病的分型、分期,加强活血化瘀治疗,应用血塞通、血栓通、丹参注射液等中药制剂,能够起到很好的抗凝、溶栓、祛聚等作用,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近年来,医院作为军区中医药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定期举办“中医暨中西医结合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军内专家授课,提高全院医务人员中医药技术临床应用水平。医院自制的益龄降压流浸膏、温阳通络活窦饮、五参饮、芪菊饮、苦菊液、芪草地黄汤等经验方药,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5 几点体会

5.1 理清发展思路是抓好中医药学科建设的前提

中医药学科作为综合医院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面向临床,面向军地患者,根据部队官兵和人民群众就医需求,理清明确的发展思路,以重点建设与全面建设相结合、当前建设与长远建设相结合、人才建设与硬件建设相结合为原则,制定符合医院自身实际的学科建设规划,在人员、资金和设备等方面给予倾斜,全力支持、重点扶持,力争早见成效。

5.2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是中医药学科发展的根本

人才队伍建设,目的是提高中医药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着眼打造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素质好、能力强的学科人才队伍,对中医药学科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人才培养上,要按照中医药学科建设特点,以临床应用为根本,以科技创新为牵引,中西医结合,对现有学科人才优化重组,充分挖掘人才潜力,在系统教育、培训、培养、选拔的条件下,确保中医药学科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5.3 中西并重资源共享是学科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综合医院的中医药学科建设,必须树立“中西医并重”的理念,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给予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推动中西医互相学习,互相补充,相互结合。要求中医药相关学科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依托医院的整体实力,对患者人群、先进设备、科技平台等资源实现共享,打破界限,优势互补,交叉共赢,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推动军队综合医院中医药学科品牌和知名度的有力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国强.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积极推进中西医结合,共同为维护人类健康作出贡献[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1(27):966-968.

[2]胡捷,彭世喜,郭立新,等.新形势下军队医院中医科建设发展实践[J].医院管理杂志,2008,15(9):874.

[3]马玉琛.浅议军队医院中医专科建设的原则[J].医院管理杂志,2007,14(1):76-77.

第8篇

关键词:学科评估 学科建设 农林高校 项目评价

一、学科建设与学位评估

今天,随着大学规模的增大,学科的规模也在增大,学科建设已成为学校工作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学科建设的状况上根本反映和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大学的优势与特色主要通过学科建设水平来体现,一流的大学必定有一流的学科[1]。教育部先后于2002-2004年、2006-2008年和2012年在全国开展了三轮一级学科的评估工作,第一轮评估分三次进行(每次评估部分学科),共有229个单位的1366个学科申请参评。其中具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的学科基本上都申请评估;第二轮评估分两次进行,共有331个单位和2369个学科申请参评;第三轮评估一次性在95个一级学科中进行(不包含军事学门类),共有391个单位4235个学科申请参评,比第二轮增长79%。参评单位总体情况见表1[2]。

表1参评单位总体情况统计表

全国高校中,有363所高校的4166个学科申请参评,具有“博士一级授权”学科的参评率为80%。表2 各类学科参评情况统计表。

表2 各类学科参评情况统计表

该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以客观评价为主”的指标体系,主要构成是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声誉等四个一级指标。第三轮评估指标设置突出“质量、成效、特色“,在各方普遍关注的”学生评价、论文评价、科研评价、特色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倡导新的”学科评价质量文化“。

表3 本学科参评情况

二、突出学科特色,强化分类指导

高校学科建设大体可分为四种类型:第 一类是经过长期建设已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学科;第二类 是经过努力,已基本接近国内先进水平的部分学科;第三类是已 有了发展苗头的新兴、交叉学科;第四类是还达不到应有水平的少数一般学科。第一类和第二类一般属于学校的优势、特色学科。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高校发展必须突出自身特色,以特色强校,以特色发展,以特色取胜[3]。特色办学集中反映在学科建设上,学科的特色决定着高校的办学特色。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围绕“林业工程”一级学科进行特色建设,发展“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生物质能源与材料”二级学科博士点,和“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制浆造纸工程”、“生物质能源与材料”4个学术型硕士点。建立起以植物资源化学与生物质材料为特色,以林业工程学科为优势,材料、化工、轻工、家具、新能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形成了生物质复合材料、生物质能源、生物质工程材料、生物质吸附材料、生物质化学品、生物质清洁生产六个研究方向。构建一个以结构合理、特色明显、整体水平较高的学科体系,进一步彰显福建农林大学林业工程学科优势。

三、挖掘现有问题,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从这次学位评估可以看出,全面贯彻落实以质量为核心,树立注重质量的良好氛围,淡化规模为导向的主要思想。因此,我院林业工程重点学科近年来虽然取得一定成绩,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研究生数和高水平论文数也有明显提升,同时毕业生已成为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专家以及我省林产加工行业、制浆造纸行业、材料加工行业的业务骨干,但还有不少差距和不足。特别是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含提名)和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一等奖还有待新突破;博士到海外高水平院校(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究偏少;省级以上专业建设、规划教材与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以及教学成果偏少等。因此,学院着力从海外和国内985大学引进优秀博士,通过出台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措施,形成大家齐心干事业、为学科发展做贡献的良好氛围。

四、调整成果评价模式,强调学科的社会服务能力

本次学科评估,邀请大量行业和企业人士及所有参评单位本学科专家对学科的社会声誉进行全面评价,形成了“崇尚创新、重视质量、社会参与”的科研评价新模式。同时,在主观评价部分增加了社会服务和学术道德等内涵。

两年来我院专利授权50多项,但成果转化极少。根据福建省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要求,以提升我校社会服务能力为宗旨,学院大力支持和强调专利成果的转化与应用,鼓励专利成果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着力推进我省竹木加工产业技术升级,以提高竹木利用率、竹木产品附加值、节能降耗为目标,开发新型竹木生物质材料并实现产业化;参与建设国家级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构建自主创新、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和创业育成一体化的新型农村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学院为牵头单位的“福建省竹加工产业技术创新重点战略联盟”和“福建竹加工产业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建成国内有重要影响的产业技术创新重点战略联盟和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建成快速的竹加工产业科技服务网络系统。通过技术服务企业帮助一些企业、总结一些经验、锻炼提升专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校在我省竹加工产业的统领地位及在全国的影响力。以科技服务的突出成效推动我校“林业工程”重点学科发展。学院在生物质材料方面具有较强的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实力,具备承担重点技术开发项目的能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发明专利,具有持续创新能力。

五、创新学术论文,营造学术论文的良好氛围

这次评估首次采用“定量与定性、质量与数量、国内与国外”相结合的“多维度学术论文评价”方法。就是将论文“他引次数”及“ESI 高被引论文数”与最新发表的高水平期刊论文同时纳入评价指标等,创立了学术论文评价的新质量文化。我院“林业工程”学科近两年来发展较快,授权发明专利50多项,600多篇,被SCI、EI收录的论文70多篇,其中Ⅰ区13篇,但论文“他引次数”不多。学院教师普遍使用定性理论分析,基本属于个人观点陈述型和经验总结型,定量模型分析、实证研究和大规模的统计调查研究极为稀少。虽然我院学科建设的研究成果不少,但研究结果基本是具体学科经验的总结;研究方法仅限于表层分析,研究深度不够,得出的研究结论缺乏了更多的实证基础,所进行深刻的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和统计调查的研究也不够[4]。因此,营造一个素质精良的科技创新队伍和坚实的学科基础、良好的科研平台基础以及显著的前期科研成效,定能促进我学科建设更上一层楼,并在生物质低碳加工、生物质化学利用和改性、生物质功能材料、生物质工程材料、生物质吸附材料、生物质复合材料等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进一步提升了我院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的科技影响力。

六、创新学生质量,开创学生的新视角

此次评估是以改革人才评价方式,强调学生为本,注重在学培养质量与毕业后发展质量相结合的评价理念为模式。引入用人单位对“学生毕业后质量跟踪评价”;新增学生派出留学、交流指标,鼓励对学生培养的投入;引入教育部博士学位论文抽检情况指标,促进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全面提高。为提高学生质量,开创学生新视角,我院加强闽台交流,与台湾虎尾科技大学、嘉义大学、台湾大学等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英国布鲁内尔大学、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加拿大新布伦瑞克大学(UNB)、加拿大国家林产品创新研究院、英国皇家建筑研究院等国外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国内院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并派博士研究生赴国外高校读书。我院毕业生已成为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专家以及我省林产加工行业、制浆造纸行业、材料加工行业的业务骨干。

综上原因,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巩固原有基础,进一步完善人才 队伍,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使其在现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我院将立足于海西经济社会发展,以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契机,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基础,以提升学科与研究水平为目标,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类资源,发挥学科特色与优势,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师资队伍素质不断提高、高新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水平提升。努力打造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升级版”,基本建成特色鲜明、人才培养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社会服务能力强的高水平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建淮.关于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1(7):20-21

[2]” 2012 年学科评估―0829 林业工程“,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3.4

第9篇

关键词:学科建设; 创新理念; 科研发展

1.当前医院科研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医院如何以科技创新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推动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发展,是当今医院管理的关键问题。但是,人们对医院学科建设的认识尚停留在初始阶段,主要问题表现在:①在医院学科建设中,医院管理者进行了广泛的尝试和探索,但理论研究和方法创新少,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学科建设管理模式。③在学科建设上重视重点学科的建设,忽视非重点学科的发展。②在研究方法上,多以单纯、片面的科研或临床研究为主,缺少整体策划和系统设计的前瞻性研究。④在学科管理功效上,还缺少评价标准和比较直接的产出。

2.医院学科建设核心理念

根据现有基础和条件,按照“发扬优势、突出重点、培植特色、调整结构、全面提高、学术支撑”的学科建设发展方针。

分层建设原则:整合资源优势重点培育和申报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对较薄弱的学科,以建立医院重点建设学科为基础,以北京是重点建设学科为标准进行发展和建设。同时规划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

资源共享原则:整合医院人力、物力资源,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投入,广纳人才。

创新原则:加快学科建设的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引入项目负责人管理制度努力创造优良的政策环境和学术氛围。

共生原则:构建多学科综合性学科群,促进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不断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形成多学科的协调发展和合理布局。

3.培育和建设重点学科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

我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具有较强的学科优势,通过联合影像、药剂及基础间的诊疗协作,形成了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功能神经外科、神经影像、脑血管超声、神经病理、神经康复、神经电生理、流行病学、神经药理和干细胞研究等在内的神经科学学科群,形成实力强大的学科群体,在临床医疗和科研工作方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为建立国家级重点学科奠定基础。

依托北京市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北京市老年保健及疾病防治中心和老年医学网络与国际老年研究机构(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世界实验室等)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建立了老年流行病学研究平台,开展了多项老年常见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使医院在老年流行病研究领域具有了一定的优势地位。

以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影像医学为平台,即医学工程科与影像科、血管外科、神经介入科和心脏科的紧密合作,形成了学科间交叉发展,互相促进。整合优势资源先后成立并获批了神经变性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神经病学重点学科“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脑血管病研究所、血管外科研究所、低氧医学研究所等。成立了北京市脑血管病中心、超声诊断中心、癫痫诊疗中心;建立了包括神经药理、神经生物学、神经化学、细胞治疗、循证医学中心、中心实验室、实验动物室、再生医学实验室、脑血管病实验室、心血管实验室和外科实验室在内的现代化基础研究室和实验室。为各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学科间相互支持的环境。

4.学科建设管理制度的体系构建与持续改进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学科建设的管理模式基本上都是采用规划建设模式,即先制定学科建设规划,然后按规划组织各学科的具体建设[2]。但是,存在重申报轻建设、责任不明确等诸多问题。我院经过大量调研发现,在学科建设上不缺少管理制度和技术常规,缺乏的是对医院制度体系构建模式的系统研究以及持续改进管理制度的理念。因此,科研管理部门依据系统管理理论,采取PDCA管理方法,经多轮的调研和论证形成比较系统和完整的《宣武医院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及相关管理办法》,包括“宣武医院学科建设十年发展纲要”、“宣武医院学科群运行与管理办法” 、“宣武医院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宣武医院学科建设评估办法”、“宣武医院学科建设经费使用与管理办法”等。使医院学科建设处于规范而有序地发展当中。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以职能为主线的构建原则,即成立由分管院长担任组长,相关处室或部门负责人及专家组成的学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由科研处长兼任主任的医院学科建设办公室;成立由国家、省、部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担任主任,包括学术骨干及院内外有关专家组成的学科建设学术委员会;建立 “医院―学科”二级管理体系、“国家级―北京市级―院级”学科建设管理体系、创新了学科建设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模式。建立“资源共享―人员互动―优势集成”配置体系“竞争―开放―流动”的运行机制,形成以学科为基本单元,纵向行政流畅通,横向学术流活跃的矩阵式学科建设组织构架,形成了层次分明、责任明确的管理体系[3]。同时建立学科建设的动态管理机制,即采取“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PDCA管理方法,主管部门定期以德尔菲法和头脑风暴法理清学科建设日常管理的流程和关键环节,为此我院在原有重点学科3年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又制定了新重点学科的3年创建目标,并对周期内每一年度应达到的年度目标进行细化和量化,建立了半年中期评估、年终考核的评价体系。

5.在学科建设中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1)着眼于医院发展的全局,制定发展战略。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人口基金等国际组织;与美国、日本、意大利、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瑞典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医院、医疗机构及各种基金会等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定期召开“国际交流与合作战略研讨会”,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医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及学科建设进行分析和指导。

(2)关注交流单位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成功经验,例如美国帕金森病研究所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我们邀请其项目主任到医院进行学术交流,为我院帕金森病研究及学科建设给予指导。

(3)以项目合作为桥梁,通过项目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国际交流服务于医疗科研工作。目前,我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等与美国哈佛大学医院积极开展双方的合作项目,并已与10多个国家和地区联合申请到科技部国际合作交流项目,积极开展与港澳台有关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学术合作,保持年均合作项目3-5项左右。北京市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先后承接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的研究项目。通过强强联合缩小与国际一流水平的差距:我们先后成立了一批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神经病学重点学科。医院被国家外国专家局评为全国唯一的医学类“引进外国智力示范基地”,我们先后与欧美等国的神经科学和老年医学研究进行科技合作和人才培养。长期以来与美国帕金森病研究所、日本东京都精神病研究所、意大利罗马大学均有实质性的合作。与德国汉诺威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共同成立了 “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China―INI) 、亚萨吉尔显微外科培训中心、萨米颅底外科训练中心。

(4)以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为重点,“引进来"即聘请外国专家来华进行长、短期学术访问、科研交流和讲座;有层次、有目的、有计划地引进优质的海外的华侨、华人专家,他们带来了国外的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方法,带动了医院的医疗和科研工作与国际水平接轨,提高了医院整体队伍的素质水平。缩短了我们与世界前沿水平的距离,扩大了我院在国际医学界的影响。“送出去”即通过多种形式派出中青年科技骨干赴境外知名机构进行培训、研修、科研合作及留学等。这些中青年科技骨干为医院引进或即将引进国际领先的技术、方法、理念、模式等,也使这些人员日后成为医院人才乃至全国该专业领域拔尖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医院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出国留学回国人员占27.3%; 在科室正、副主任中占56.6%;在医院百名优秀中青年人才库中占46%;2005年以来获国家级、省部级、市级以上科研成果11项,其中10项是由留学回国人员主持或参与完成的。通过“送出去”涌现出一批活跃在国内外学科前沿的学者,产出一批具有国内外前沿水平的科技成果,增强了我院参与国内外高水平学术竞争的能力。

6.学科建设中人才梯队建设的模式

人才是学科建设的核心要素。如何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可持续发展力成为医院管理的重大问题[4]。我院根据学科建设的发展规划,将重点放在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上[5],从而建立一支思想素质过硬、知识结构、结构合理、学历职称高、教学效果好及科研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队伍。我院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潜能,使我院的学科建设飞速发展。人才梯队建设的主要架构是科研项目为切入点,以学科带头人为领军人物,以中青年科研骨干为培养重点,同时培育一批基本功扎实、技术过硬、专业性强的技术人员队伍。目前,我院20余位学科带头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名、政府特贴专家25名。北京市215高层次“领军人才”5人。他们承担着国家科技部、卫生部、国家自然基金等多项国家级重大课题,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一个优秀学科,在人才结构上除有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来引领外,还要有中青年技术骨干作中流砥柱,有朝气蓬勃的后起之秀作基础和储备,才能形成高素质的学科建设人才梯队。院多年来始终坚持实施“星级人才助推计划”、“优秀人才储备计划”,有计划选派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出国留学、申报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并通过学科主任助理、学科秘书等锻炼他们有效地处理和协调学科内部各类人员之间以及学科外部的各种关系的组织管理能力等全方位培养。目前,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25人,具有硕士学位的188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7人,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人选28名,获市委组织部优秀人才资助项目55名,医院各学科具有博士生导师33名,硕士生导师85名。年均培养博士研究生30名、硕士研究生100名、博士后10余名。使医院发展保持长久的活力和后劲。

7.学科建设评估体系的探索

长期以来一直缺乏一种客观公正和可量化的学科建设评估体系,给学科建设的规划、管理和发展进行评估和考核[6]。在院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学科建设办公室的组织、协调与指导下,由院学术委员会聘请的学科评估专家组和有关职能部门按本条例要求,完成学科建设评估的有关环节。以《北京市临床重点学科评估办法》和《北京市临床重点学科评分表》为参考,通过大量调查和论证制定了包括医疗、教学、科研、学术队伍建设及技术支撑条件等方面的“学科建设量化评分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在实施考评中不断修正补充。通过实践我们取得了学科建设评估体系的相关经验:(1)通过量化评分对各学科进行客观评估,动态地了解各学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制订整改措施,为医院学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具体实施提供客观而强有力的依据。同时也能细化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2)通过提炼出学科建设评估的核心指标,形成了“按照学科方队分别建设、统筹调整”的学科建设态势,有利于提升学科的竞争力,合理的科研评估指标有利于科研人员对自身价值的充分认识,也有利于管理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3)以特有的科研量化指标和应完成的目标为基础,以重要的学术竞争指标对学科进行评价。另外,通过网络版科研管理信息化系统,包括课题管理、科研经费管理、科研产出管理、人才管理、技术平台管理、综合查询及系统管理等模块,可实时在线更新医院各科室科研项目及科研产出数据,完善及优化学科评价指标体系,更有效地促进了医院学科建设发展。

在具体的实践中,从2006年开始每年对全院各科室从医疗、教育、科研、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学科建设评估,并组织进行全院学科建设经验交流,学科建设办公室将评估结果及时呈报医院并反馈各相关科室,同时注重医院各职能门部间的交叉管理,对评估中反映出的问题及时督促科室进行整改。2009年组织了“宣武医院各科室学科建设实施措施和规划现场办公会”,对全院46个相关科室的学科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大大促进了我院学科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通过连续10年的积累和实践,建立起的医、教、研、人才梯队、支撑条件量化评估体系,加强了医院优势学科的实力,充分带动相关科室的发展,提高了医院的整体实力,培养出大批医学英才,为同级医院的学科建设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谭天林,陈昌远,李雪等.医院管理理念创新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医院管理, 2009,29(3):38-39

[2] 肖亚洲,陈立章.新形式下医院发展探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8, 18(11): 1628-1629.

[3] 甘露.大型综合医院科技持续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

[4] 李永生.医院管理思维范式的变革[J].中国医院管理,2007,27(7):8-9.

[5] 汤爱国.医院从传统人事管理转变为现代人力资源探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7,17(13):1662-1664.

第10篇

关键词:学科建设科研管理科学发展

“十五”以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的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学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未来几年,学校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只有把提高办学水平,提升综合竞争力,实现办学层次的跨越作为根本性的历史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和科研兴校”的学校发展战略,才能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加强建设,快速发展,全面开创学校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的新局面。

1 对加强学校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1.1 科学研究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当代高等教育的特征与趋势。目前,教育部正在着力实施科教互动战略,把科学研究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紧密结合,形成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互动的有效机制,以高水平的研究保证高质量的教育,以高质量的教育促进创新能力持续提高。因此,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树立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质量观。

1.2 科学研究是学校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人才培养中具有内在联系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科研为教学开辟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环境,科研育人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特征。没有高水平科研作支撑,就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高水平的学科,也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学。因此,教师要把科学研究作为增强自身能力,提高专业水平,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学校则要把科学研究作为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1.3 科学研究是学校提高学科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内外高校竞争,提高综合竞争力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战略高度抓好学科建设工作。学科建设的实质内容是科技创新,学科建设中强调的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术队伍、构建学科基地等都是以科学研究作为基础和纽带的。科学研究是学校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源泉,是提高学科水平、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2 加强学校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的指导思想

2.1 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内涵发展道路,提升核心竞争力

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必须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根本上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以提高水平,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和能力为目标;必须科学定位,坚持发展优势特色,重点突破,全面发展;必须明确方向,立足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国家能源工业发展服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学术带头人和创新人才,支撑学校的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协调发展。

2.2 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和科研兴校”战略

高等学校已经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三大主体之一,科学研究是高校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的重要桥梁,是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没有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就不可能造就一流的人才队伍,创造一流的科研成果,形成一流的学科。学校要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和科研兴校”战略,着力培育具有独特优势的学科和科研方向。

2.3 坚持“科学定位,彰显特色,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快速发展”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在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上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在认真总结经验和分析形势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科学定位,彰显特色,突出优势。继续坚持以能源为特色,以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光机电一体化和行业技术经济与管理为优势,力争在重点学科方向上取得新突破,带动相关学科的全面进步,实现学校的快速发展。

2.4 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大力开展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

基础研究是高校的优势,但是作为一所相对年轻的学校,科研底子薄,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上很难与第一、第二梯队的高校竞争。结合行业特色,结合北京市和国家重点发展的科技与产业领域,开展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是我们的出路。因此,必须从学校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的实际出发,在不断加强相关学科基础研究的同时,重点开展特色的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

2.5 坚持开放办学,加强交流与合作,走产学研结合道路

知识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要求学校必须开放办学,重视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自身发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一个重要的机制转变,就是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要求我们必须更加重视与企业的合作,走产学研结合道路,积极参与各级产学研研发联盟。

3 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

3.1 学科建设工程

确立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建立学科建设基金,提高学科发展水平,并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力促重点学科实现重大突破。进一步突出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加强条件建设,搭建学科研究平台;进一步整合资源,鼓励学科交叉,促进资源共享,重点建设,全面推进。

3.2 科技创新工程

强化创新意识,深刻认识科研工作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结合北京市和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构建学校科技创新体系。增加建设专项经费,加强研究基地和科研条件平台建设,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团队组建科研所。研究中心等学术组织,并充分发挥学术组织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学校的科技竞争力。

3.3 重点项目攻关工程

科学策划,精心组织,突出抓国家相关科技计划,北京市科技计划和横向重大项目的立项和研究。结合学校实际,对有可能冲击国家科技攻关计划。“973”,“863”等项目的课题,给予有显示度的支持,重点进行培育,力争实现国家级项目和其他纵横向重大项目的新突破。

3.4 产学研合作工程

注重研究社会需求,结合国家和地方重点发展的科技与产业领域,在争取相关科技计划支持的科研以外,加强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大力开展横向合作研究,拓宽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促进科研经费快速增长,同时增强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直接服务的能力。加大开放办学的力度,充分发挥学校的智力资源优势,鼓励与企业合作共建企业技术中心、研究基地、科技公司等。

第11篇

 

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状态和水平体现了高等学校的办学实力、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医药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对药学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有必要加快药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从而适应新形势下药学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药学专业是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不仅对学生综合素质、实践动手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而且与医疗质量、甚至与患者的生命安全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医学院校都开设了药学专业,面对日益增加的各种挑战,药学专业的学科建设水平成为制胜与否的关键因素。

 

一、当前强化药学学科建设的必要性

 

药学学科的办学宗旨是面向医院、药厂和科研院所培养应用型人才。目前面临的迫切问题是:随着高等教育质量观念深入人心,学科结构如何应对人才需求多元化的趋势,为药学专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必要的保证。

 

(一)人才需求的多元化

 

药品是关系人类健康的特殊商品,以服务广大群众的需求为市场目的,它涉及药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使用等诸多方面。因此,药学专业人才的知识体系应具有制药和管理知识的交叉性。对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全面性,即思想品德、文化水平和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基础性,即以药学应用能力为目的的理科人才素质的培养;融合性,即药学与管理知识交叉的复合型人才素质的培养。

 

(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核心

 

目前,各高等医学院校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教育质量的竞争,而教育质量是以先进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学科体系建设为中心、以教学资源和服务为支撑、以教育产品质量为体现的完整体系,而学科体系的建设是重中之重。

 

高等医学院校主要依靠自身已有的学科资源,学科体系的竞争力在实体上表现为专业、课程及其运行机制、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在学科建设上就是专业布局、课程设置和资源建设三个方面的规划和发展能否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因此,提高教育质量,首先就是要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使学科、专业和课程的设置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最有效地利用资源。

 

二、提高药学学科建设水平的方式

 

根据药学学科发展的趋势和药学的专业定位,在药学学科建设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满足社会对药学人才的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药学学科的建设必须体现时代特征,紧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就业所需的药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最终体现为稳定学科的招生规模。

 

(二)制定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是一个专业特色的最集中的体现,也是专业建设工作的宗旨。由于课程建设、师资建设、教材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及教学模式的创新,都要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因此,制定出合理的专业培养目标就成为关键的问题。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药学人才,这一定位既符合市场人才需求,也切合学校发展实际。这个目标体现在教学中,就是把教学内容的设置、本科学生学习的特点和培养目标进行有机结合。现有的药学专业教学多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应用型药学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有些差距。因此,在知识结构方面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丰富的专业知识、足够的相关学科知识以及药学发展的前沿知识。

 

(三)建立健全的学科结构和科学的教学内容体系

 

学科建设是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逐渐形成的包含主干专业和辅助专业在内的完整的专业构架,这些专业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学科的基本单位组成的课程群,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教学内容体系是以培养目标为指针,在知识获取和实践能力提升上具有合理的分工和比例。对于药学专业人才来说,知识体系主要由基础理论知识、药学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三部分组成。在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时,应重点研究如何通过合理的课程结构实现药学专业人才在知识体系上的交叉性。

 

(四)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

 

优秀的师资队伍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主干教师,他们从事组织、服务和研究工作,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责任心和较强的专业背景,紧跟所属专业的发展步伐,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二是聘请的专家学者,他们一般是本学科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学者,利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平台为学科发展服务。药学学科建设应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项目和参与重大课题的机会,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术研究空间,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声誉,增强学科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五)创建自我创新机制

 

学科的生命在于创新,尤其是在这个知识更新日益加快的时代,学科体系会随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而变化。但学科结构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主持学科的负责人也容易产生一定的惰性。因此,对于学科的发展而言,必须克服这些弊病,形成一套自我更新发展的机制。创新学科发展的理念,就需要不断进行总结和调整,即结合学科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收集反馈信息,不断评估学科自身的运行情况,并适时进行调整。更新机制的核心在于评估反馈机制,前提是紧跟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六)注重人才的培养和成果的转化

 

学科的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这是学科建设的最终目的。同时,要重视教学和科研成果的转化,以及成果转化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教学的质量保证意识、专业的科学定位意识、学生为本的主体意识、国际化接轨意识、市场竞争意识、教育创新意识等理念作为药学学科建设的出发点,研究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才能满足应用型、创新型药学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药学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目前,全国多所医学院校都开设了药学专业,基本上满足了当前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但目前的学科结构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科建设缺乏长远规划,学科建设没有近期、中期、长期目标的分解,对外部需求的应变能力有待提高。同时,学科结构建设不能突出重点,缺乏品牌意识和创建品牌专业的具体实施方案。

 

(二)现有学科评价体系不完善,不能从学科整体发展的层面评价学科的运行情况,包括学科特色、招生规模、科研能力和学术成果等。

 

(三)相同学科内各专业没有实现课程的共享,彼此过于强调专业特色,而忽视学科内的相通性,造成资源重复建设,浪费情况严重。

 

四、药学学科建设的发展对策

 

针对上述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

 

(一)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与目标应用能力相对应的课程新体系

 

以药学专业人才目标应用能力为目标,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形成与现代药学应用型人才要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精品课程、精品教材、教学软件和实践教学基地等,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课程教学体系。通过这些改革,使课程体系中的各门理论、实践环节课程均为专业方向目标能力而设置,成为有机统一的整体,体现课程体系的现代化、科学性、特色型、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二)加强实践性教学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因此,要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优势开展实践教学,完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教学改革为核心,实践教学注重吸收社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能力与专业技能有机结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首先,应加强实验室建设,建设高标准的教学实验条件,达到“教-培-研”三位一体的理想实验模式,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实践教学水平,而且可以通过培训创收,还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进行学术研究。其次,应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教学计划总体安排,实践教学分为认知实践阶段、综合实践阶段、生产实践阶段,各阶段安排不同的实践内容和采用不同的实践方式。使学生的实践活动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推进,不断深化,达到培养应用型药学人才的目的。此外,还应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制药企业建立良好的沟通,营造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良好的师资队伍,是课程体系、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有效实施的保障,也是专业特色的集中体现。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拥有一批应用型教师。培养应用型教师主要有几个途径:一是从企业引进高级技术人才,这些技术人才不仅具有丰富的药学实践经验,还了解社会对于药学人才的能力要求;二是输送教师到社会兼职或国内外培训,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三是聘请社会技术人员兼职开设讲座或实践性较强的选修课;四是培养双师型教师,鼓励现有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向双师型教师努力,积极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和等级考试,增强教师的应用能力。

 

总之,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药学学科建设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任重而道远,今后还需不断努力、不断探索、开拓创新,为培养现代制药产业需要的高素质药学应用人才而不懈努力。

第12篇

在全国重点学科遴选工作告一段落之后,各高校的中文学科应适时调整学科建设目标和具体路径,回归中国语言文学教学与科研的自身规律。具体而言,在师资建设方面,应着力实现教研团队的梯队化,合理分工;在人才培养方面,应提升教学质量,夯实学生基础,并树立学术自信;在科研工作方面,应注重学术内涵导向与质量提升,兼顾基础与应用两个维度;在学科结构方面,应整合内部二级学科的力量,并与其他学科实现协同创新。在上述路径的具体实践中,应该结合本校、本系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科建设。

[关键词]

中文学科;学科建设;师资;建设路径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有重点地建设一批一流学科已经成为未来高校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学科建设由成规模的快速发展向常态化的内涵发展转型的过程中,中国语言文学作为我国高校中发展历史长、学科分布广的基础性学科,如何全面、合理地开展学科建设,是亟待探索的问题。当然,学科建设的路径本不能一概而论,而应当在尊重学术规律的前提下,结合各自学科的发展历史量体裁衣地进行路径探索。不过,站在学科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看,在中文学科“学术共同体”的形成与历史演进中,在不同地域、类别的高校各自的探索中,也存在着一些可通约的经验和“家族相似”的问题。这些都是在中文学科教学和科研实践中产生的,值得深入思考和总结。笔者以为,中文学科的学科建设要尊重历史、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入探索。

一、师资建设:实现教研团队合理配置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不少高校高薪招聘学科带头人,甚至招聘多名学科带头人在某一个二级学科内细分下级方向。与此同时,中文一级学科的学位点数量较多,各层次毕业生人满为患。而在以往,为了冲击重点学科、增设学位点,不少高校持续引进高层次人才,使得年轻学者愈来愈难在高校就职。这也造成了高校中文学科人才断层、年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先导条件,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有远见的学科建设规划首先必然要考虑师资梯队的合理搭建,这有助于保持教学水平的稳定以及长远的学术研究、传承和学科持续发展。中文学科作为传统的人文基础学科,更是如此。对于中文学科而言,学术研究的传承性、学术积累的必要性体现得十分明显。中文学科的人才培养规律和学术发展规律决定了知识积累和传播、学术研究与创新都很难在短时期内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范式转换,而更多地呈现出知识谱系的稳定化和学术研究中的路径依赖。中文学科建设中人才梯队的合理配置本身与中文学术传统的传承密切相关,因此,调整师资结构、搭建有助于学科建设和长远发展的教研团队就显得尤为必要。具体来讲,从中文学科教学需要和科研工作的实际出发,建设一级学科时,既要考虑二级学科间师资配备的平衡,也要着眼于在各个二级学科搭建“首席专家———中年骨干———青年人才”的三级梯队,并结合中文学科的特点,使教师在日常教学和学术研究中的任务区别化、明晰化。首席专家在教学和科研中发挥的是引领与示范作用,既要考虑如何提升学科竞争力,也要积极参与一级学科发展规划的制定;中年骨干应承担主要的教学任务与科研实践;青年人才重在积累、学习,进而在继承的基础上谋求发展。这里尤其要强调的是,中文学科的教学科研强调的是学术素养在积累中逐渐养成,所以不能为了完成科研制表而对不同年龄段的学者提出相同的要求,否则就会出现一种现象:许多青年人才无论是在教学还是科研中,都如章学诚所概括的:“所见出于前人,不知即是前人之遗绪……盖其所见,能过前人者,慧有余也。抑亦后起之智虑所应尔也,不知即是前人遗蕴者,识不足也。”[1]这一方面体现在缺乏积累而将学术浪费视为学术创新;另一方面使得青年教师的判断力有限,无法在教学中传授真知灼见。基于此,可以看出合理的师资配置将形成一种教研人员成长的良性循环,这也将有助于中文学科发展的持续性。中文学科上承两千年古代学术,近有约百年的国际交流,传统流脉和国际视野在最近三十年的加速融合,使各高校的中文学科更加需要长期的、有序的师资代际更迭,进而形成自身学风、学脉、学派,并使本学科在学术界具有持续的影响力。

二、人才培养:从夯实基础到教育自信

近年来,关于中文学科人才培养质量下降、从本科生到博士生专业能力不足的感慨一直不断。研究生培养是导师负责制,不同的导师有不同的要求,这里重点谈谈本科生培养。在本科阶段,中文学科的人才培养本应以知识体系的传播和中文能力的训练为主,然而,在通识教育的背景下,一级学科的专业课程被大幅压缩。因此,未来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必然要同步调整人才培养观念。总体来说,中文学科建设在人才培养上的首要任务是探索在通识教育日渐普遍化的背景下,如何既立足厚基础、宽口径的目标,又着力通过有限的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中文功底和人文意识。落实到具体培养过程中,中文学科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是教材与教学的质量亟待提升。当代学术所处的体制化的学术生态场以及消费化的社会语境,使得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对一时名利趋之若鹜,不惜粗制滥造教材和相关的研究著述,甚至召集研究生拼凑出研究成果。民国时期,朱自清指出:“有人说从前读书人只知道一本一本念古书,常苦于没有系统;现在的青年系统却又太多,所有的精力都花在系统上,系统以外便没有别的。”[2]因此,民国时期的中文学科教学着力扭转了这一空疏风气。事实上,最近二十余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体制化、规范化和学科知识谱系稳定化的程度不断加深,教材和相关的研究著作作为学生了解中文学科的“入门书”,显得极为重要。然而,这种教材往往编撰理念依然停留在专业经营培养阶段,并没有与日渐国际化的“通识教育”大背景对接,而且为了“赶任务”,“十年磨一剑”的精品少之又少。在实际教学中,中文学科的“知识”传承有事实和理解两个层面,对于语言现象、文本内涵的理解并不能形成唯一的“知识”。因此,教材和学术著作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学生的知识习得,还影响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认知能力。以文学类课程教学而言,陈平原教授曾指出:“学生们记下了一大堆关于文学流派、文学思潮以及作家风格的论述,至于具体作品,对不起,没时间翻阅,更不要说仔细品味。”[3]笔者以为,我们亦不宜苛责学生。许多教材的编撰者“不是为了学术去从事研究,趋时苟容以求一逞,则难免人云亦云甚至刻意歪曲,其成果的生命力必然是短暂的”[4]。仅仅是为了编一部获奖的教材,那么难免学生会讨厌条条框框甚至相互抄袭的教材,进而不愿接触文学文本。中文学科的学科建设不仅要在人才培养方面让学生读到功底扎实、论述净赚而富有启发性的“入门书”,更要在中文“学术共同体”中逐渐培养和形成中国语言文学的教育自信。中文学科的精义不在于通过几次实验和几个公式来直接解决问题,而在于基础性的学术训练。从中文学科所涉及的学术领域来看,语言方面从语音、文字、语法到语用、修辞的研究,文学方面从内部研究到外部研究,都需要对语料、史料或理论、文本的扎实掌握。正因如此,在中国培养中文学科人才,自然应该有高度的自信。这不仅来自于我们厚重的历史积淀和完整的学术训练体系,也来自于在全球汉学热的背景下,国内中文学科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在地”文化语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文学科的人才培养理念随波逐流,对海外经历和海外学历盲目迷恋,仿佛海外的语言文学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更胜一筹。而美国学者韦恩•布斯在《修辞的复兴》、哈罗德•布鲁姆在《西方正典》中对美国的语言、文学教育的流弊有过切中肯綮的批评。自然科学可以无国界,但人文学科,尤其是中文学科,必然有其明确的学术与文化归属。究其根本,中国语言文学的人才培养必须有中国的特色,即便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也应基于中国人自身的审美经验和文化立场,以一种比较性的眼光去发现中国文学与世界各国文学间的诗学关联。离开了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通识以外的专业教育中盲目追求“全球化”、“标准化”的人才培养理念,最终会使得学生理解中国文学、中国作家和汉语汉字的能力急速下降。

三、科研工作:注重学术内涵与结构调整

科研应然是高校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而科研和教学的良性互动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也是有帮助的。近四十年来,中文学科体系在从不完善到完善、从单一到多元的过程中,短、平、快的建设固然遗留了诸多问题,但从历史层面来看,也奠定了现有的学科架构与发展规模。不过,从着眼一流学科建设的战略层面来看,中文学科的科研工作建设不能始终处在这种外延拓展的层面,而应该向内涵发展转变。中文学科科研工作需要学者有扎实深厚的学养、深入全面的思考,才能在成果中彰显学术价值。譬如,从《中国语文》上作者的论文注释就能看出,盲审专家对于论文的材料使用经常会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亦或者从通行的文学史教材来看,不同学者主编的同名教材中讲的作家作品差别有限,但其中的学术含金量却大相径庭。质言之,人文学科的问题往往是有终极发问而无终极答案的问题。具体到中文学科,其学术研究不仅要有知识的积累与传承,更要有以审美情感与语言经验为基础的人文精神的传承,它的价值指向不体现在一时一地的学术效益上,而在于表达的严谨、文字的功底、意义的叩问和精神的探索。中文学科的科研工作要更好地为学科建设奠定学术基础,还应明确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的区分与联系。在科研过程中强调基础性与应用性并重不仅仅是从学生就业的角度而言的,也是中文学科科研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所谓“学术”,如梁启超所言:“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也者也。”[5]因此,学术必然是明辨治学之道与实现学以致用的统一。在中文学科的科研工作中,基础性研究的重要意义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为过,没有语料、史料的整理,没有文献考辩与基础理论建设,学科的学术根基将不复存在。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学者的学术研究除了书斋式的立言,也可以积极参与文化建设、文学传播、审美教育、语言应用等。应用性研究不完全是直接付诸实践,还强调要以学术研究的眼光照亮实践本身,总结规律与经验,这也是中文学科学者在科研工作中应有的文化担当。在这个前提下,结合高校自身定位与学科实际,要夯实基础研究、拓展应用研究,形成中文学术的一体两翼,在科研层面拓展学科建设的内涵和外延。与人才培养自信相对应,在科研评价层面,不能盲目相信海外的学术标准。海外汉学工作者往往是纸上谈兵,流于空头理论,研究中国语言文学,他们并不比我们更有优势、有洞见。一个世纪前,美国学界大肆引入德国学术,白璧德就深感忧虑:“如果这方法令我们无法区分单纯的学识与真正的学问,那么我们就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6]当前,中文学科的学科建设已渐成规模,形成了一个古老又年轻的“学术共同体”,而各二级学科的学术话语提供了丰富的话语资源,也应该成为中文学科学术自信的重要来源。

四、学科结构:内部整合与外部协同

学科建设最终要落实在高校的具体建制之中,而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内部力量的整合不应该再停留在申报书的成果上,而应发挥二级学科之间内在的学术联系。中文学科未来的学科建设,一方面要注意整合现有二级学科的学术力量,面对并适应二级学科间协同发展的“新常态”。近些年,不断有学者试图将语言学所涉及的两个二级学科从中文一级学科中分离出来,然而这种做法不仅有损于中文学科的完整性,也会对语言学相关学科的长远发展造成消极影响。学科建制和学术研究不同的是,学科建制考虑的不仅仅是具体的学术问题研究,还包括学科的文化基础和知识体系关联性的密切程度。近年来,有关语言学与文学分离的错误想法不断出现,表明过于细致的学科划分让有些学者守着一个二级学科中的小问题坐井观天。遗憾的是,许多学者往往没能看到语言学与文学两个基本范畴在学科建设中强烈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不仅体现在语言学的语料大多来自于文学文本,或文学理论和批评在20世纪发生了语言学转向;更重要的是,中文学科各个二级学科共同的文化基础是以汉语和汉文化为主流的中华文明。中国学术从古典到现代艰难转型的过程中,中国语言和文学的转型是“异质同构”的,也是相互影响的。因此,在未来的学科建设中,应该立足一级学科的长远发展,整合二级学科的力量,激发和密切二级学科间内在的学术联系。另一方面,中文学科的学科建设要注重处理好与周边学科的学术关系,同时要有开放的国际视野。从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批评引入系统论、控制论、熵等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到后来语言学、文献学引入神经科学、语音实验、数学统计等方法,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中文学科发展一直与其他学科保持着互动关系,学科间既有各自独立的学术理念与问题意识,又在很大程度上互相取长补短、借鉴融通。在未来的学科建设中,多学科的协同有两种路径:一种是以中文学科为主,引入、借鉴、吸纳其他学科的经典理论和前沿方法,扩大中文学术研究的内涵与外延。如,引入脑科学、神经学的设备和方法研究语言的发生、语义的变化和语用的实例,相较于之前的研究,将进一步提升学术研究的科学品质。但我们引入这些方法,最终还是要解决语言本身的问题,它并不脱离传统的语义、语用两个基本范畴。另一种是积极参与其他学科主导的协同创新工程。中文学科的学科建设过程中,与其他学科的合作不能只是抱着“拿来主义”的态度,只求为我所用,应该秉持“学术者,天下之公器”[7]的理念,积极参与其他学科主导的跨学科研究,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整体繁荣的同时,也在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中彰显中文学科自身的魅力和价值。此外,在当前的学术环境中,中文学科建设的国际化并不是赶潮流、追时髦,也没必要为了避免学科经费回收,就大量聘请一些海外的所谓“专家”来讲一些早已发表或老生常谈的内容。真正的国际化,是要深刻地意识到中文学科发展建设要有自己的学术标准,而非以西方标准取代本土立场;要对学科的历史积累和在地经验有充分的自信,在这个基础上建构并为世界贡献中文学科的学术话语词典和学术话语体系。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学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和纽带,是中国人文化交流和审美精神的集中反映。因此,与世界各种各样的文明对话、交流,是中文学科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国际化的最终目的。

五、结语

正如古人所言:“凡事有经必有权,有法必有化。”[8]对于中文学科的学科建设亦是如此。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的中文学科历史与现状都有较大差异,本文基于历史经验与当下问题而提出的是开放式和方向性的学科建设路径,但落实到每一个学科点,则更需要在遵循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规律的前提下,进一步探索自身学科建设的具体方案,形成基础扎实又有自身特色的学科发展态势,并通过境内外高校间的对话、交流形成学科互动,使国内中文学科建设的水平和影响在未来实现整体上的提升。

作者:刘杨 单位:复旦大学中文系

参考文献:

[1][清]章学诚.文史通义[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52.

[2]朱自清.论青年读书风气[A].朱自清全集(第四卷)[C].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333.

[3]陈平原.“文学”如何“教育”[N].文汇报,2002-2-23.

[4]陈伯海.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学之检讨[A].百年学科沉思录[C].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45.

[5]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71-273.

[6][美]欧文•白璧德.文学与美国的大学(第2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