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孔乙己阅读答案

孔乙己阅读答案

时间:2023-05-29 18:19: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孔乙己阅读答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孔乙己阅读答案

第1篇

目前,不少教师的课堂教学走入了一个误区:为了避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便误认为提问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唯一手段,既不考虑提问的针对性,也不考虑提问的时机,更不考虑提问的方法,一堂课碎问碎答,一问到底,似乎非穷尽所有问题不可,表面上轰轰烈烈,实质上无重点、无主次,更谈不上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指出:“教学的特殊目的就是发展智力,培养聪明人。”课堂教学中的提问,除了交流师生思想外,还在于教师恰当而巧妙地提出各种问题,诱导学生作答,引爆其思维火花,培养其创造思维的能力。因此,提问的“恰当”、“巧妙”就非讲究不可了。

所谓提问“恰当”,是指精心地把问题目标指向教学的关键处、思考的转折点、理解的难点和探究知识规律上。所谓提问“巧妙”,一方面是指要问在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的“热点”上,问在学生内心情感的触发点上,以迅速引爆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另一方面是指以灵活自如的提问方法创设“愤”、“悱”情境,以高效地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潜能。老河口市第四中学汪英老师在讲《孔乙己》一课时,就通过提问方法的正确选用,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归纳起来,她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激发创造思维的提问方式。

一、推想性提问

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在认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从诸多角度去思考,推想出课文中没有写到的内容(或结果),以加深和拓宽对课文人物刻画、主题表现的领悟。这种提问的实质是促使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关键是合理。如汪英老师在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后,从“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入手,在明确“大约”、“的确”不矛盾,前者表明估计、猜测,后者表示肯定的基础上,提出了第一个推想性提问,而且采用的是反转的问法:“大家都推断孔乙己大约是死了,那么,孔乙己大约已经死了的依据是什么呢?”学生稍作思考,便纷纷回答。生甲: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到孔乙己。生乙:“我”有一年的时间没有看到孔乙己。生丙:我补充一点,也没听他人说起孔乙己的消息。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了。汪英老师又提出第二个推想性提问,也采用反转的问法:“大家都推断孔乙己的确死了,那么,孔乙己的确死了的依据又有哪些呢?”片刻讨论后,学生竞相发言。生甲:孔乙己因偷窃被丁举人打折了腿,完全丧失了生活能力。生乙:从“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一句,可以看出孔乙己已经到了贫困潦倒的边缘。生丙:当时的社会世态炎凉,孔乙己必死无疑。学生们纷纷列举推断依据,思维十分活跃。

二、归纳性提问

提问的目的在于给学生的思维提供一个引爆点,使学生沿着问题的指向,深入到课文具体内容中进行归纳性分析,然后跳出课文,经过思维的“过滤”和总结,条分缕析地明确出答案。如当学生分析出因为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也是孔乙己必死无疑的原因之一时,其实学生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是笼统的。汪英老师抓住这一深入问题的时机,巧妙地提出了第一个归纳性提问:“有同学说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也是孔乙己的确死了的原因之一。大家能否就这种说法结合课文具体归纳出几点呢?”学生经过一番讨沦后,思路明确了。生甲:小伙计为孔乙己温了酒端出去时,把酒放在门槛上,这表明对孔乙己的鄙视。生乙:掌柜反复念叨十九文钱,这表明他把钱看得比孔乙己的命更重要,说明掌柜的冷酷自私。生丙:同是读书出身的丁举人对孔乙己不但没有同情,反而打断了他的腿,这表明统治阶级对不幸者的凶狠残忍。至此,汪英老师又深入一步,紧接着提出了第二个归纳性提问:“我觉得孔乙己自身的性格,也是他必然走向死亡的原因之一。大家能否就此具体归纳出几点呢?”生甲:孔乙己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几乎没有生存能力。生乙:如果他活着,以他的品行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早已还清了欠帐。学生能反过来归纳出第二点,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三、发散性提问

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围绕这个问题情境,分别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去思考、理解,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答案虽然各不相同,却都能言之成理。发散性提问的目的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如汪英老师在引导学生弄清了孔乙己死亡的必然性之后,紧接着就提出了一个发散性提问:“同学们都认为孔乙己死亡是必然的,那么,孔乙己必然死亡的遭遇表明了什么?请抓住小说表现的主题思考,希望大家有多种思考、多种答案。”学生们有的托腮沉思,有的相互讨论,老师也深入其问,不时点拨。大概有五分钟时间,学生们开始回答。生甲:孔乙已是封建文化教育造就的不会营生的牺牲品。生乙:表现封建社会人民群众的思想昏沉、精神麻木。生丙:小说反映了封建文化教育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生丁:小说反映了封建社会世态炎凉,社会对不幸者的冷酷。你不能不为学生的多种答案叫好。

四、求异性提问

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核心,求异性特征是创造思维的重要品质。求异性提问就是要求学生回答出不满足课文中现成的结沦,用突破课文束缚的新角度、新观点去想象和思考,创造出与课文不同的结局。如汪英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求异性提问:“小说结尾间接地,写了孔乙己的死,大家能否结合课文主题和孔乙己性格展开想象,明确地写出孔乙已死的结局呢?”有两个学生设计的结局角度新、很恰当。生甲:除夕夜,孔乙己身穿破夹袄,面色枯黄,背靠床腿,低垂着头似乎在看手中的《孟子》。寒冷的风吹得半开的房门吱吱作响。房外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不绝于耳……生乙:中秋夜,丁举人家门口,已三天未进食的孔乙己终于闭上了眼睛。他躺倒在地,满手污泥,两眼圆睁,似乎心有不甘。院内,红灯高照,喝酒划拳声一阵高过一阵……

五、延伸性提问

第2篇

一、注重学生讨论,课堂气氛热烈,就是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

近年来,对一堂好的语文课评价几乎是看学生讨论程度如何,气氛是否活跃,学生对知识的感悟是否达到一定的深度,是否有创新能力,对问题的分析是否全面透彻。所以“学生讨论”就成了一堂好课必须具备的条件,老师们的课也往往将学生讨论当成最重要的教学环节,尽量地去追求形式的多样、场面的热闹,而忽略了课文的朗读、重点字词的讲解,更没有对文章结构去进行揣摩。

我曾听了两节公开课,一节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授课教师简介孟子以后,就给同学讲述了“卧薪尝胆”的故事和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自然保护区“鹿狼共存”的故事,讲完后叫同学们谈感想,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很快领悟教师的用意,即是为了揭示课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紧接着老师就设计了一连串的讨论问题,讲述有关的实例,讨论课题的含义,找出相关的名句,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悟等等。这些问题的设计看起来都很注重学生潜力的挖掘,都很注重学生知识面及思维能力的拓展,表面看起来,课堂气氛也很活跃,真正的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及教学的探究性。

但留心一想,整堂课对所教课文既没有教师的范读,也没有学生朗读,更没有对关键词进行讲解,轰轰烈烈下来,还有人读不通课文,不理解课文内容,但竟有人说是一节成功的课改示范课,可真的是如此吗?我认为作为初三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重点一是朗读,二是积累基础知识,如果连这最基本的要求都达不到,思维的拓展又从何谈起呢?

另一节是《孔乙己》,授课教师机没有教学生朗读课文,也没有出示生字新词,而是设计学生讨论问题:孔乙己的名字是叫孔乙己吗?他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在酒店里议论和嘲笑孔乙己的是些什么人?他被吊打,说明了什么?……整堂课都是按所提问题的顺序一一讨论,问题结束,课亦结束。这根本没达到教学的目的,我认为对小说的学习,应分析人物形象,解释文章主旨为重点,不应拘于教改模式,避重就轻。

笔者认为,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必须紧扣教学目的,不管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应努力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只有这样才会胸有成竹,收放自如。 转贴于

二、学生离奇、怪异的答案就体现了思想的丰富性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教师们除了追求课堂气氛热烈以外,还希望学生们在探究问题答案时,能富于创见、离奇、怪异,认为只有这样,才体现学生思想的丰富性。特别是学习美国实业家罗加·费·因格写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时,教师们更推崇“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追求”的观点,于是很多问题的答案都变得“丰富多彩”了。

比如有一位老师在上《五柳先生传》时,曾要求学生对陶渊明进行讲评,有人说陶渊明是个酒鬼,而且非常不懂礼貌,因为在别人家喝酒一定喝醉才肯罢休,醉了连招呼都不打就回家,从没有舍不得离开的情况,有的人有认为他很自私,只管自己采菊、种豆过得快活,从不关心别人。

又如《孔乙己》一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时,有点学生认为孔乙己迂腐可笑,麻木不仁,有的学生认为孔乙己四体不勤,懒得出奇,有的学生认为孔乙己热衷功名,卖弄学问,有的学生认为孔乙己善良、仁慈,不计前嫌……面对学生这些天马行空的答案,教师既没有说赞成,也没有说反对,只是鼓励学生说:同学们都回答得很好,希望能继续发扬”,那么究竟谁是谁非呢?不得结果。老师如果不根据教学要求加以正确引导,而是一味地鼓励学生“乱想”,不仅不能让学生正确把握作品,而且长此以往,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的培养都是有害无益的。语文教学强调“互动”,可“互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阅读质量”,不是叫学生不着边际地胡思乱想。所以教师不能让学生思维被“答案的丰富多彩”这一现象所迷惑。

三、能使用多媒体具有教学的时代性

第3篇

语文总复习到底可能有哪些困惑呢?

1.复习的内容枯燥、繁杂。不管怎么讲,似乎都枯燥无味,看上去很多人在听,其实没听,更没有听到心里去,会不会更是另外一回事儿。

2.复习的方法有“浆糊感”,迷茫而手足无措。除了古诗词,仿佛复习了和没有复习一个样,今天教的方法,到了明天也不一定用得上。

3.复习的结果无法预知,无法控制。学生的书写无法短时间提高,语文命题的不确定和阅卷的尺度更是令老师们无法控制。这直接导致了老师们自信心不足,成就感缺失。

同样,学生对于语文答题也是糊里糊涂,考试听天由命。

那出现了这类问题就置之不管么?

我会这样反思:相对平行的班级语文成绩为什么会不一样?要说枯燥的话,英语、数学老师的复习就一定生趣盎然么?虽然难度大,但是相对公平!况且课外阅读复习越是难点,别人也更不容易解决,这就是机会!这就是突破口!凡事一定有规律和方法,做了比不做一定好!

面对语文这样一门看似简单却极具风险的学科,需要老师冷静思考,从容面对,方能解开种种疑惑!特给老师们如下建议:

一、复习规划:三线并行。

通常情况,大家的复习都是四月份攻基础,五月份攻阅读,作文让学生“自生自灭”。那样的话,到六月份考试学生基础也忘了,作文到临考也不可能有所提高。因此我建议,基础、阅读、作文三线并行,当然各自应该再细化才行!

二、中考语文答题之数学意识。

毫无疑问,每个学科之间都有一定的关联。语文考试本身就靠积累和严密思考。在重庆市中考阅读题的小问中,超过九成都是每小题4分,大致有如下可能性。可能是两个方面,每小题2分。可能是一共四个方面,四个给分点,也可能答案中有四个要素。还可能是两个大方面,每个里面还有两个小的方面,比如某个句子在全文的作用。

三、依托教材,以《孔乙己》为例。

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四分的话,可能是概括人物形象,就要找到四个方面。可能是具体讲他的人物形象,就是两个方面并且说出依据。再如旁人为什么笑孔乙己?就要从孔乙己主观和旁人的客观方面分析。同样主观上,还可能从外貌可笑,举止可笑,语言可笑等方面分析,力求细化给分点。

四、管理直接决定学生成绩。

许多老师问我一个同样的问题,万一学生某项检查没过关该怎么办呢?留学?体罚?抄写?似乎都行不通。那可不可以有一些更新鲜有趣更有效果的激励的方法呢?背不到书上讲台唱歌怎么样?还有听写检查,把成绩相近的十来个人分在一组,取小组最后一名不合格,就能最大程度上给优生的适当压力,也能给后面的同学一些前进的动力,两全其美的做法!当然只是一些小建议,更需要大家多想出类似的点子!

五、审题训练。

2011年文言文最后一小题很有代表性。邹忌进谏齐王,《出师表》中诸葛亮进谏后主刘禅,他们采用的方式有什么不同?这对我们与人交往有何启示?一共四分。回答邹忌采用了以事设喻委婉规劝的方法,诸葛亮采用了直言劝谏的方法得两分,那不是还剩下两分么?所以后一问启示就应该是两个方面:①说话时要看对象;②要讲究说话的方式。并且在平时训练中教学生多观察答案的给分点。

六、变式思考。

讲解阅读题中的某个问题,不要直接给出答案,因为以后也不可能遇到绝对同样的问题。我们应该重视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揣摩命题者意图,以及答案的给分标准,它的易错点在哪里,这类题还可能怎么考,这样以后方能举一反三,复习也就事半功倍了。

七、区分易混易错点。

这类问题太多,我只能列举不能一一给出具体解释。如:题目、句子的含义与作用。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的方法与角度。结构与内容、铺垫与伏笔、象征与借物喻人、思路与结构、概括与具体、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等。在议论文中论题与论点、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到底是证明分论点还是中心论点、词语能否删去和能否调换的区别等,这些都需要老师们尽可能帮学生弄清楚。

第4篇

在文章第十节,鲁迅着意通过酒客与掌柜的议论来叙述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断腿这件事,这是为什么呢?孔乙己被丁举人吊起来打,以致打折了腿,作者写其惨状,没有从正面渲染。而是通过酒客讲述这个故事,为什么呢?这显然不是一个单纯的所谓“侧面描写”的写作技巧,而是表明,鲁迅所关注的不仅是孔乙己横遭迫害的不幸,他更为重视的是人们对孔乙己的不幸的态度和反应。掌柜就像听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再的追问“后来怎么样?”“后来呢?”“打折了怎样呢?”没有半点同情,只是一味的追求刺激。酒客轻描淡写地讲着一个与自己无关的新闻,还谴责孔乙己“发昏”,以显示自己的高明。“谁晓得,许是死了”,没有人关心孔乙己的生与死。说故事的人在说故事,听故事的人也只听故事,没有对孔乙己的悲惨遭遇的同情。相反,而是把孔乙己的不幸当作笑料,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

孔乙己的最大不幸不是没有进学,也不是打折腿,而是得不到人们的认可、理解、同情。鲁迅先生把孔乙己放在众目睽睽之中来写,放在与周围人的关系中来写,这样,形成一种“看与被看”的模式。孔乙己处于被看的地位,当然要选小伙计这个旁观者的角度来叙述这个故事。随着对课文的更深入的解读,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会更加明晰。

一.掌柜与酒客“看”孔乙己

酒店的氛围通常会因孔乙己的到来而发生变化:“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样过”。文中有多处类似的概括性描述,这些叙述表明孔乙己在人们心目中是可有可无的人,如果有点价值的话,那就是成为人们无聊生活的笑料罢了,甚至他的不幸也成了人们的谈资。他的唯一的价值,就是供人取笑。鲁迅把描写的重心放在了掌柜与酒客如何看孔乙己上。

掌柜与酒客是如何对待境遇凄惨的孔乙己的呢?掌柜反复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可见掌柜没有关心孔乙己的死活,他关心的是钱。孔乙己在掌柜眼里连十九个钱都不如。掌柜与酒客见到用手走路的孔乙己,依旧是取笑他,甚至逼问他折腿的原因,当众揭他的伤疤。掌柜与酒客的哄笑与孔乙己的哀求形成对比,他们把孔乙己的不幸当成笑料,孔乙己的不幸的血腥味在哄笑中消解。正常伦理情感的自然反应(同情)扭曲为一种审美的反应。除自身以外的任何痛苦都能成为赏心悦目的体验,别人的不幸和痛苦成为他们娱乐、慰藉自己的东西。通过“鉴赏”被看到的痛苦,使自身的痛苦得到排泄、转移,以至最后遗忘,这也表现为一种麻木。这就是看客的本质。通常看客从别人的不幸中寻求审美的满足,而忘却了自身的痛苦。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是说孔乙己大约死了也罢,的确死了也罢,是没有人关心的。表现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活着只给人取笑,死了也无人关心。

孔乙己在人们心目中是可有可无的人,他活着只给人取笑,死了也无人关心。掌柜与酒客甚至在孔乙己最悲惨的时候也不忘通过取笑和挖苦他来取乐,这表现了掌柜与酒客这些看客的麻木。

二.孔乙己“看”自己

文中有些句子能够体现孔乙己对自己的认知与评价:“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君子固穷”。这些句子表明了孔乙己对自己的定位:“站着”,表明孔乙己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短衣帮”一样,生活贫困,没有社会地位。“长衫”,代表一种身份,代表自己是读书人,硬摆“读书人”的架子。他强调自己是读书人,是有身份的人,是君子,是能安守穷困的君子,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是国家,社会不可缺少的君子。

我们发现:孔乙己的自我评价与周围人对他的评价,也即与孔乙己的实际地位之间形成强烈反差,这是不幸,这是悲剧。(这时,我们不禁会问:历朝历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又如何?当代知识分子又应该怎样看待自己呢?)

三.小伙计“看”孔乙己

在故事的开端,作为故事的叙述者,小伙计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与角度“看”孔乙己的。但后来,小伙计对孔乙己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

“我”对孔乙己教我写字,采用了三不政策:不理会,不耐烦,不热心。孔乙己却是恳切的、高兴的教我写字。对“我”的态度,他显出极惋惜的样子。“我”的态度与孔乙己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显然,小伙计最初确实是一个不相干的旁观者。但随着不断附和着笑(这是掌柜允许,甚至鼓励的),小伙计对孔乙己的态度就逐渐发生了变化。终于,这位天真的小伙计就这样被掌柜和酒客同化,最终成了看客中的一个成员――这也是小伙计自身的悲哀。

小伙计变成“看客”是个悲剧,悲剧不仅仅属于孔乙己和小伙计,还属于麻木、冷漠的酒客与掌柜;等级森严的、人吃人的社会,黑暗的时代;病态的人性,卑劣的国民性。

四.作者“看”孔乙己、看客、小伙计

在小伙计的背后,还有一个“隐含作者”在“看”,不仅冷眼“看”看客怎样看孔乙己,而且“看”小伙计怎样看孔乙己和看客。作者对孔乙己、看客、小伙计遭遇不幸表示同情,悲悯,对他们深受苦难却又懒散不知奋起感到愤慨,激愤,可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作者对看客、小伙计的“看客心态”持批判态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国民性批判”、“国民劣根性批判”。

五.读者“看”孔乙己、看客、小伙计、作者

我们读者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自身立场、态度、情感有什么变化呢?开始,我们认同叙述者,对孔乙己的命运采取有距离的旁观态度;随着叙述的展开,隐含作者的眼光、情感逐渐与叙述者拉开距离,而靠拢、认同隐含作者,从孔乙己的可笑中发现了内在的悲剧,不但对掌柜、酒客,而且对小伙计的叙述也持怀疑、批判的态度,可能会引起我们更深远的思考,甚至反省: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生活中他人的不幸?我们是不是也会像小伙计这样逐渐被“看客”同化呢?

中国是一个“文字的游戏国”,是一个“大游戏场,大剧场”,一切真实的思想与话语一旦落入其中,就都变成了供看客鉴赏的“表演”。而中国的看客是“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看与被看”的模式也就是“吃与被吃”的模式。“游戏国”的看客也就是无意识的“杀手”。文章不仅是对科举制度的批判,更是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知识分子的人生图景的观照,更注重对国人“看客心态”的批判。作者之所以要通过一个酒店的小伙计“我”的眼光讲述孔乙己的故事,显然与作者这一写作目的和追求有关,与形成“看与被看”的叙事模式有关。

第5篇

摘要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的诸类活动中,阅读教学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然而,长期以来,阅读教学最大的失误是教师无休无止的分析讲解和过多过滥的考试“训练”,挤占了学生宝贵的读书时间,使学生没有机会去积累、感悟、熏陶。以讲代读、以练代读的阅读教学模式剥夺了学生自己品味作品的权利和机会,使学生的主体性失落,语文的特性已不复存在。因此,我对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个性与创新能力做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探索,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 培养 中学生 阅读个性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0102-02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它以文字材料为对象,不断进行感知、记忆、联想、思维等心理活动,伴以兴趣、注意、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的发展变化,不断接收信息、处理信息、储存信息、提取信息的过程。而语文阅读教学本身具有的特性,即在阅读中的理解、想象、联想、推理、鉴赏、评价等,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应重视学生的阅读个性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拟对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个性与创新能力的问题作一些探索,以供同仁参考。

一、培养学生阅读个性的策略

一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把志向教育与阅读欣赏结合起来,激发、培养学生持久的阅读兴趣。例如:有的教师在组织学生赏析朱自清的《春》时,要求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和感受。学生很踊跃,争先恐后,畅所欲言:或喜欢花下蜜蜂蝴蝶赶闹之态,或喜欢春风中鸟儿兴奋之情,或陶醉于春天美丽的景色,或感受着春天蓬勃的生命力……由于教师没有把自己预设好的问题强加于学生,所以学生能够尽情选其所好,他们在阅读中不是消极的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去建构,获得了对春天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二是要为学生创设宽松、自由的阅读氛围。在阅读理解中,要允许学生出错。学生在求是中出错在所难免,要鼓励学生探索。在鉴赏评价中,要给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阅读见解的机会。要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共性的基础上,设计一定量的答案不确定的具有多样性的习题,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民主的氛围中完成健康个性的培养。例如:在《孔雀东南飞》的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讨论刘兰芝形象的现实意义,有的说,刘兰芝追求纯真的爱情,值得称颂,现在社会中傍大款、攀权贵的妇女应该反省;有的说刘兰芝宽容、忍让、善良、勤劳等品质值得学习,有的妇女刁钻、得理不饶人、狠毒、懒惰,应自惭形秽;有的说,刘兰芝虽好,但她投水自杀,不善待生命却不足取,我们应善待自己,“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样的富有创造性的阅读,对人格的健全和个性的形成无疑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是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达到“入迷”的境界。在阅读欣赏中陶冶情操,怡悦性灵,从而实现个性的发展。例如学习《哨子》一文时,有学生曾提出疑问:富兰克林花了四美元买了一只哨子,表面上看是亏了(因为价钱太高),而实际上他的选择是对的,因为它及时享受了哨子带给他的快乐,这种快乐是事后更多的金钱也买不到的。如学习《失街亭》一文后,围绕“失街亭之罪谁担”展开讨论。如学习《项链》一文,讨论“路瓦栽夫人到底是虚荣还是诚实”的话题。学了《训俭示康》一文,围绕当前“提倡消费,拉动内需”的经济措施与“节俭精神是否相悖”等展开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对文章内容加深理解,引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独见、新见、创见,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认识事物的全面性、深刻性。

二、在个性化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

首先要建立个性化阅读教学观。阅读教学中要建立一种民主气氛,要鼓励学生自由探索、自主学习,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阅读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强烈的创新欲望。学生有了创新的动机和欲望,才会去探索,才会有创新。要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不要把教师讲的当做金科玉律。要创设问题情境,或教学生学会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求知创新的欲望。第三,要开启创新思维,个性化的阅读实质上也就是创新阅读。阅读创新的关键是思维上的变通创新。创新思维培养是阅读创新教学的核心。在分析、鉴赏、评价中,要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与批判性。要鼓励学生广泛联想,大胆想象,学会引申、类比、辐合。在阅读中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联系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读句解文,加深理解,丰富内涵,直至实现创新。在对文学作品的赏析、评价性阅读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能用统一的答案规范,只要持之有据,言之成理,就要打满分。因此,设计的检测题答案要具有开放性,给学生留有广阔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充分调动联想与想象、分析与综合、演绎与推理等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检测学生提出或解答超出课文原意之外的新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阅读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落到实处。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教师在归纳孔乙己的遭遇和命运时说:“孔乙己的结局给我们留下悬念,请大家展开想象,孔乙己最后一次离开咸享酒店后,他可能有什么样的结局?”学生积极思考后纷纷发言:“他仍旧好吃懒做,悲哀地死去。”“他遇到了好心人,赡养他后半生。”“他改变了过去的懒惰,以做手工活为生计。”……学生的种种想象,依据了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认识,再创出新的意义,实现了个性化的感受和理解。学生的想象有时可能是幼稚甚至是怪异的,教师不能泼冷水,只要反映的是正确的感情态度和价值观,都应当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6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创造性思维

时至今日,关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已无须赘述。关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已成为各学科教学的一大任务,语文阅读教学也不例外。语文新教材中选用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是作者创造智慧的结晶。那如何较好地利用教材,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下面从课堂教学的角度,结合具体实例,谈点浅见。

一、激发需要法

阅读应该是自觉的。自觉的阅读必定有强烈的阅读需要,它是培养阅读思维品质的有效动力。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艺作品,诸如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的阅读,自然饶有兴趣,这类文章无论是人物或情节,均有较强的感染力,适合青少年的阅读心理特征,能满足他们的阅读欲望。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要变“自在”为“自觉”,增强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意识,并要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笔者结合本人实践认为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以情激思法

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来诱发他们的创新欲望,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放下架子,作为学生的“朋友”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真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相处,交流思想,给学生创设一种畅所欲言、勇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开放性教学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谁最聪明?”“谁的答案更好?”“谁能把老师问倒了……?”“××同学,大家都很想听听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我们大家知道你能行!”给学生创设一种心灵愉悦、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敢于质疑,敢于与老师、同学讨论,从而激发起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求异思变的兴趣得到培养。

2、质疑启智法。

创新思维往往发端于疑问。叶圣陶说:“教师教会了学生质疑问难就是教会了学生最好的读书方法,将使他们一生受用无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质疑教学适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便于语文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我们的学生也普遍存在着发现不了问题,提不出问题的现象。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提不出问题,学习就不能深入,理解就不会透彻,思维就缺乏敏锐性,深刻性,思维能力也就得不到训练。因此,培养创新思维要从质疑开始。

二、分析比较法

指在讲授新课时,把与之相关的知识放在一起综合分析,纵向比较,也可横向比较,找出其异同点。分析比较的过程,可促使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温故而知新,更好地辨别事物之间的不同特点,养成深思慎取的思维习惯;运用比较,还可以促使学生知识发生迁移,收到举一反三、有所创新的效果。如在教授《狼》时问:课文第一层有两句话,如果改成“一屠归,两狼缀行”,行不行?学生在比较后觉得,无“晚”字,没有时间;无“途中”,没有故事的地点:“甚远”说明狼的狡黠。“肉尽”“剥骨”与下文情节关系紧密。文中原句不可改,然后教师乘机要学生诵读,一遍下来,几乎全班都能背诵。于漪老师在上《孔乙己》时,让学生比较“排”和“摸”两字,明白作者通过前后两字的置换,刻画出了孔乙己精神彻底被摧毁的悲惨景象。学生对作者遣词造句的工力赞叹不已。

三、发散思维训练

为了创新,必须强调发散思维,没有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就不会有任何创造性的萌芽和创造性的成果。可以说一切创造都起源于发散思维。

1、反向思维。反向思维即逆向思维。即抛开所提供的条件和思维方向,进行反方面的思考,培养学生在特殊情况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人们想不到的地方独辟蹊径,往往会得出新奇的结果

2、求异思维。常常见到在教学中教师煞费苦心用尽手段想把学生引入既定的答案之中。其实,让学生大胆说出他们的见解,是一种很重要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探求知识。

3、多向思维与大胆想象。如教学《孔乙己》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联想到当今大学生中的孔乙己,他们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的现象。也可以大胆想象,孔乙己断腿之后会怎样。再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可让学生作假设性想象,如果遇到的是百万富翁的于勒,文章情节会怎样。通过这样的发散与想象,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自然就会培养起来。

四、问题讨论法

第7篇

一、课前预习的作用

课前预习是有效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开端,应特别重视这先入为主的第一环。如果这一先入为主是正确的,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提高。如果这先入为主有偏差、甚至是错误的,学生接受新知识就会走弯路。如果这个学生在课堂上精神不振、注意力分散形成的偏差和错误没有得到纠正,那将误人不浅。如果学生上课时对要学的知识一无所知,那课堂上就茫茫然,尽管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也只能是被动的应付,不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预习好了学生在课堂上如鱼得水活动自如,既能密切的配合老师的引导点拨,又能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知识的蓝天,还能向往探索未知的新领域。课前预习不但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也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凡是注重课前预习会驾驭课前预习的老师,课堂效果都很好,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课前预习。在布置课前预习思考题时,绝对不能让学生“看看”、“想想”了事,更不能随便出几道题敷衍塞责。预习做好了,有效课堂才能有保障。课堂效率提高了,那么我们的课堂及课外辅导就轻松多了,课外辅导甚至成为多余,况且有相当部分学生厌恶课外辅导,与其课后不讨好的疲惫不堪,还不如课前的快马扬鞭。

二、预习题的设置

布置预习作业是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必须精研课程标准,明确课标对本节教学内容的目标要求,细读教材内容,弄清教材设计的意图,理清课文的知识体系、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接受程度,准确把握课文的重点,学生理解的难点,有重点、有方向性的找到预习题适当的切入点,尽量提出一些能启迪学生思维且容易接受的纲领性问题来,对于复杂的课文可印发预案。使学生既能正确的抓住课文的框架结构,又能为深层次的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住中心做好准备。例如《背影》的预习题我是这样设置的,作者写了父亲的哪四次背影?其中那一次比较翔实?文中体现了怎样的一种情感?这种情感你体会过吗?这类预习题答案就在课文里,学生一般都能独立完成。有些文章内容比较复杂抽象,学生预习起来有困难,教师就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助。例如《孔乙己》的教学预习,我出示了一些难易适中的思考题,收到了良好的预习效果。其预习题如下:

(1)查字典熟悉生字、新词。

(2)阅读课文,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①课文描写了孔乙己在哪些地方的活动?

②人们对孔乙己的态度如何?

③你认为孔乙己的遭遇哪一次最惨?为什么?

④你同情孔乙己吗?你觉得孔乙己有哪些缺点?

三、预习的实施

学生预习,是在课外的自主学习,预习时要求带上字典、笔和预习作业本,最好利用自习或者早读进行。先理解透预习题,或者老师印发的预案,再认真仔细的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先把生字、生词、不理解的句子和思考题有关联的句、段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出来,查字典解决哪些生字、生词,也可根据前后文意推敲生词及句子的意思。对那些自己想一想就能解决的就尽量自己解决,哪些还不能的,再带着问题阅读第二遍。阅读过程中除过继续推敲生字、生词之外,要不断的勘正自己的理解和思考题是否一致。不一致原因何在,思路不清的再精读第三遍课文后完成预习作业,把自己不能理解的词和句子和同学交流,实在解决不了的用特殊符号标记出来,连同预习中发现的各种疑问,用笔记在各自适当的位置,以待课堂解决。对于学生的预习作业教师应认真对待。

四、预习的督促检查

第8篇

关键词:阅读 创新 鉴赏 实践

作为一种教育理论,创新教育必须与各门各类学科的教学实践相结合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切实地起到培养创新人才的作用。下面,谈谈在语文科的阅读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阅读热情

活用现有教材。教材的许多篇目跟不上的步伐,迫切需要进行取舍。对于现行教材中的课文,不一定要篇篇俱学,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哪些作品应该删去;哪些作品只需作一般阅读,哪些作品应该重点研读,由学生拿出意见,最后老师与学生共同商定。对于宜重点研读的课文,也不必拘泥于以往教参或别人对作品的定论,而应以学生为主,启发学生反复阅读,自主感受。如讲《孔乙己》和《范进》两篇文章时,可以把切入点定为孔乙己和范进的换位思考:范进如果面对酒客的奚落会怎样表现?孔乙己如果面对岳父的谩骂会怎样?孔乙己如中举会不会像范进一样发疯?……这些问题一定会引起同学们的浓厚兴趣。这样一改传统的教法,对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大有裨益,不但让学生理解了文章本身,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品评文学作品的能力。

提供更广泛的阅读材料。未来的社会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阅读教学仅以课本为单一的教学内容是不够的。教师可以放下课本,把学生带出教室,把阅览室、图书馆作为课堂和教室:把古今中外的图书都变成学生的语文课本,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让学生在书的海洋里去徜徉,去远航。

二、寻找课外的阅读材料,指点阅读方法

阅读材料内容上由易而难,循序渐进。不一定要求学生一上图书馆就得啃大部头,刚开始阅读时可以选择一些短小而又有哲理的文章,比如《读者》等杂志,或冰心,朱自清的散文等: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感悟能力时,又向他们推荐一些古今中外的短篇小说、散文等作为阅读材料;最后再向他们推荐大部头的,或一些语言比较含蓄,意境比较深远的名家作品,如鲁迅小说,中外名著等。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消除了学生对名著的恐惧,并且整个过程由老师启发,学生对书籍怀有一种好奇,从生理与心理都比较适应。

阅读方法以讨论为主,自主思考。学生对所读的书籍应当会形成自己的看法,千人千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某本书,或某类书的研讨会,研讨会的主角是学生自己,让学生把在读书中所得到的感悟发表出来。比如读《三国演义》,关于曹操这个人物形象,有的学生对曹操推崇有加,有的却对他全盘否定,于是两派唇枪舌战,各不相让。这种讨论的过程是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更是一种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过程。这种语文学习方式,没有灌输,只有拿来,没有固定的答案提供,只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可以说为学生找到了最好的语文学习课堂与语文学习方式。

三、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巩固阅读效果

鼓励学生读书,就要让学生在读书中发现自己,并鼓励他们有独到见解,增强他们的自主欣赏能力和鉴别能力。

课堂上,激励学生突破教参,训练创新思维。为了训练学生自主的欣赏能力与鉴别能力,教师教学时首先要有意识地避开各种教参的现在结论,而突出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体会,自主讨论。如在学《出师表》一课时,教参认为诸葛亮是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忠臣,对刘禅一片忠心,可彰日月。可有许多同学认为,诸葛亮的忠就是愚忠,还举了许多刘备与刘禅的不得劲处,认为诸葛亮大可取而代之,那样倒是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并由此谈及了历史上的许多人物,如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等,倒不是说这些人的忠本身有什么害处,而是他们的忠收到了危害于民族的反作用,观点可能偏颇,但思维活跃,表明学生已在自主思索了,较之低层的被动接受,这自然是上了一个台阶。

课堂外,鼓励学生感悟作品,形成独特意见。方法有多种,其中讨论法对学生具有特别的作用,因为辩可使思维明晰,可以综合人人的不同意见,从而更容易看见新的思想火花。比如学生关于莫泊桑的小说《项链》的主人公玛蒂尔德,一贯的介绍说这是一个爱虚荣的人所得的教训,是一个个人的悲剧。可却有学生认为,丢项链事件使玛蒂尔德得到了勤劳、务实、守信等美德,这些是无价的,她是因祸而得福,我们不应该为她难过,而应该为她高兴。这是一种很独特的思维方式,拨开沙石,顿见珠玑,透过现象,发掘本质。这种思维方式,已是一种高层次的阅读领悟能力了。

四、选择多样的阅读途径,进行自主阅读实践

记得作家叶文玲曾说过一句话:“社会与人生这部无页码的,亘古的大书,我要什么时候才能读得通啊!”这是广义的阅读,根据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以课本阅读为基础,在具备了初步的阅读能力后再作课外阅读的延伸,进而再去读社会、读人生这部无字天书,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

开展课内各种语文活动。配合语文课本及课外阅读内容,我们可以在校内、班内举办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如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辩论比赛、作文比赛、课本剧比赛、成语接龙比赛等,巩固课内课外阅读知识;还可以办手抄报、办文学社刊物,办壁报、黑板报等,从征题到写稿,到版面设计,全由学生自主完成,锻炼学生的能力。

第9篇

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课堂上,教师条分缕析地讲解教材,学生埋头苦记笔记并熟记于心,考试考到则欣喜若狂,若题目灵活或考课外阅读文段则愁眉苦脸。这充分说明了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远未能达到素质教育所期望的目标。是“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答案已昭然若揭。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目的就是希望即使在离开了教师、离开了语文教学课堂的情况下,学生也能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获取新知识、发现新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语文水平。那么,如何化知识为能力呢?我认为关键在于语文教学能否激发阅读兴趣、教会阅读方法、做好自主阅读的铺垫,从学生主体出发下足功夫。下面浅谈本人的一些见解:

一、转变观念,激发兴趣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并巩固知识。在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情境,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例如,在教学《死海不死》这篇文章时,我学习钱梦龙先生的做法,准备了一只盛满清水的大烧杯、一根玻璃棒、一把塑料匙子、一碟食盐、一只鸡蛋,让学生想办法让鸡蛋浮起来。语文课做实验本身就吊起了学生的胃口,而不断加盐使鸡蛋浮起来的过程更是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然后让学生结合学过的物理学中“密度”的知识弄清鸡蛋上浮的原因,再让学生猜一猜为什么叫它“死海”,为什么又说它“不死”,最后让学生打开课本验证自己的大胆假设是否与课本上一致,语文的重点与难点就在这实验中解决掉了。这样,通过实验加深了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感知,让学生亲自领略了发现真理的乐趣,比喋喋不休地“奉送真理”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既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久而久之,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对语文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就觉得语文不再枯燥乏味了。

二、转变教学方式,从“权威教学”到“共同探讨”

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已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

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如在学习《孔乙己》这篇课文时,学生对文章的主题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有的说,从孔乙己的结局来看,他的人生是悲哀的,小说就是要表现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孔乙己的人生悲剧,以达到控诉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的目的;有的补充说,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作者对封建制度的否定,揭示了封建制度的必然崩溃;有的说,孔乙己本身根本没意识到他已被封建制度所奴役,他思想保守,毫无觉悟,像这样的人必然被社会所淘汰;有的说,从当时一般民众的角度来看,人们之间的关系也太冷漠了,对别人的不幸麻木不仁甚至挖苦取笑,充分说明了封建社会世态的炎凉,作者要批判的是这些麻木、无聊的看客……我则站在一旁微笑地听着,肯定了学生的理解,并在最后进行总结,对本文主题的多重认识作出说明,使学生明白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文章可以得到不同的体会,鼓励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努力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从此,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浓厚起来,上课发言也非常积极。我想,一个开放的、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应该有他们自由表达意见的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

三、重在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授之以渔”

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能是“授之以渔”,这远比教给其某一正确答案更有价值。而满足于对教材墨守成规的分析讲解,甚至直截了当告知学生结论,只是“授之以鱼”,“鱼”能充一时之饥,而“渔”能饱食终生。那么,怎样才算教会学生阅读了呢?叶老早有精辟的论述:“需要翻查的,能够翻查;需要参考的,能够参考;应当条分缕析的,能够条分缕析;应当综观大意的,能够综观大意;意在言外的,能够辨得出它的言外之意;义有疏漏的,能够指得出它的疏漏之处。”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实践、在实践中阅读。

四、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本延伸;教学策略

文本延伸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以文本为中心,将解读文本的视角延伸到文本以外,使解读阐释呈现出再创造特点的教学方式。文本延伸强调从文本题材、写作特色、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结构特点等方面进行多方面的延伸,从而更加深入地把握文本内涵;同时也是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多维度延伸,以期在丰富学生感知信息和思维层次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文素养。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文本延伸策略,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文本延伸,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和把握,从而更好地优化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一.合理把握文本延伸的时机策略

文本延伸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和扩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学的需求,设计合适,恰当的延伸方案。教师应将文本延伸溶解在课堂教学的每一处,每一个细节中,随时随地都引入文本延伸的教学策略,正确的应用文本延伸,具备随机性,灵活性等特点。教师应合理的把握文本延伸的时机。首先,把握好课前延伸。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课本知识,在课堂上更快的理解教材的内容,更容易深入的理解教材上的文章深层的含义,教师就需要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引导学生从多种途径了解课文的相关知识,如写作背景,作者简介等,给学生储备足够的期待视野,也就是使学生在学习课文前树立一种阅读需求和阅读欲望。教师需要精心准备充分的教学资源,通过课前延伸充分唤起学生的期待心理,可以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打基础,可以使课堂教学得到有效的控制,更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延伸。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提供尽量多的时间给学生自主思考,教师应充分使用延伸的方法,通过充足的课外延伸教学资源,与教材相互渗透,引发学生的思考欲,想象力,一定不能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和教师自身的理解去限制学生的发散思维,去替代学生的思考结果。最后,把握好课后延伸。仅仅是依靠课堂教学的时间是很难引导学生深入的理解教材的内容,因此,教师还需要充分利用课后的时间,做好课后延伸,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详细介绍这些名家名著的背景,历史意义,文学价值,引发学生扩展阅读是欲望,扩充学生的阅读量,累积学生的文学素材。

二.正确把握文本延伸的维度策略

(1)正确把握知识维度及语言维度,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把我知识维度,语言维度,加深对文本理解的同时,强化对语言知识的灵活应用。教材中的作品虽然多数属于文学作品,但是其中所包含的各方面的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因此教师需要合理利用教材,深入研究,开发教材内容中知识的多维性。其次,教材中所节选的作品内容,基本上语言文字优美,用词绝妙,写作独特,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语言知识的维度上出发,深入理解这些相关的写作方法,写作过程,写作价值,语言应用目标,形成,听说读写多维度的延伸训练,使得学生在延伸的过程中能够掌握语言知识的应用能力。如学习朱自清的《春》时,可引导学生阅读朱自清的其他作品,如《荷塘月色》《绿》等,并通过比较其语言特色,提升学生语言品读、欣赏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如学习朱自清的《春》时,可引导学生阅读朱自清的其他作品,如《荷塘月色》《绿》等,并通过比较其语言特色,提升学生语言品读、欣赏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2)正确把握情感维度,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忽略学生对教材的情感体验,仅仅是按照标准答案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固化了学生应该有哪些体会,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教师应从情感维度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时时插入情感体验,真正引导学生有感而发,将学生的情感体验灵活的融于课堂教学中,就能大幅度提升语文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可以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学习环境,从情感上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主动挖掘作品中隐藏的人文内涵,在语文阅读中体验出真实的情感。如教学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时,先播放钢琴曲《爱的纪念》,渲染课堂学习情绪,让学生在充满爱意的氛围中学习课文,体验文中洋溢的深沉的父爱,领悟成长的真正含义,从而实现情感的延伸拓展,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第11篇

在语文课改过程中,由于部分教师对新理念的认知程度不高或自身知识、能力的欠缺产生了一些新问题。主要体现在。

1. 文本的多元解读变为随意解读

接受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德国的伊瑟尔(Wolfgang lser)认为召唤性是文学文本最根本的结构特征,文学文本中留有许多“空白”和“不确定性”需要文本的接受者将其具体化。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总是根据自身情感与体验,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理解、多元解读。新课标也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但是创造性理解也好,多元解读也罢,应控制在一定限度内,以尊重文本为基础,不能脱离文本。比如: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没有直接交代孔乙己的命运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思维天地、想象空间。不少老师都曾给学生布置过为文章续写结尾的作业。不同的学生给孔乙己设定了不同的结局,这体现了学生阅读理解的多元性、创造性。但答案的多样性背后有着其统一性,即不能背离文本给我们提供的孔乙己“善良而又迂腐”的个性特征和当时冷漠的社会环境。如果我们设想孔乙己最终的结局是落草为寇,杀人越货,被官府斩首于刑场之上。这就完全脱离了鲁迅先生笔下那个“孔乙己”性格的真实性。同样以“发财归来的于勒”为主题改写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其情节设置也不能背离原文所体现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是裸的金钱关系”,这一“潜在要素的实现”。实践中一些教师机械地贯彻新课标中的赏识激励原则,认为学生对文本做出的任何理解、感受与体验都是正确的,都应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赞许。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学生彻底脱离文本,脱离文本的“有效的特性”去重建作品,是无效阅读,是歪解作品,是不可取的。

2. 合作学习变为“走过场”

新课改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合作学习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形成生动、活泼、启智创新的学习局面。但有些教师对“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的基本特点、基本程序与方法研究不深,理解不透,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走过场。因此,在课堂上就出现了这样的场面:教师在出示了问题,宣布讨论后,教室内马上话语喧哗,热闹非常。但仔细一看,各合作小组或只是个别“优秀生”“尖子生”的表演舞台,他们大声的宣讲自己的看法、认识、思路等,而大多数学生缄默不语沦为听众、观众;或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自顾自说;甚至个别学生根本不参与,搞些小动作,聊天……

总之,很多学生并未真正参与到合作探究中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未得到真正尊重。此外,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不能做到对教材文本、学生水平的全面把握,导致课堂上出现不管问题是否真的需要合作探究,就“命令”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生讨论探究时,老师游离于学生活动之外,成为看客,忘记了自己的主导地位,引导点拨的职能。教师自己设定的时间一到,不管学生是否已解决问题,就马上“叫停”,让学生汇报成果;当学生回答不理想时老师就直接宣布答案。这样合作探究的结果,只能是“课上乱哄哄,下课一场空”。不能使学生习得获取知识的方法、能力。

3. 教师“满堂灌”变为机器“满堂灌”,教师成为多媒体操作员

新课程要求构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语文课堂。实践也证明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起到了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等积极作用。有些教师盲目的认为只要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是新课改了,教学质量就可以提高了。结果出现了多媒体取代教师的现象:该老师范读课文不读了,板书内容不写了……老师动动手指,来个音频、视频、媒体网络总动员,完全不顾使用多媒体的实效性如何。还有的穿新鞋走老路,用落后的教学理念驾驭先进的教学手段,变传统的教师直接灌输为多媒体页面灌输。

4. 处理教材简单化

语文教学的改革是摒弃过去那种串讲串问、繁琐分析的教学方法,提倡由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实现与文本的多向立体的对话过程。但是处理教材简单化的现象却实在令人担忧,一节课下来,仅仅是识字通读课文,而在其他方面,都没有体现出学生的发展和收获。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虽然我们不提倡过细地讲解课文,但对于教师而言,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依然重要。

(1)剖析教材,把握主旨。备课时,教师要用理性的眼光来看教材,考虑教材本身的特点,对于学生三个维度目标有哪些发展。

(2)换位思考,预设学习方法。换位思考就是备课时多为学生想,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如果我是学生,希望老师怎样引导我们学习;如果我是学生,会对哪些方面的内容感兴趣;如果我是学生,哪些知识我已了解,哪些知识还渴望了解。通过一系列换位思考,就会多为学生考虑一些,多在一些学法的指导上考虑一些,多为未来的教学留一些空间。

(3)反复吟诵,体会语感。作为教师,都很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但是究竟自己对教材掌握得怎样?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反复吟诵课文,用心体会揣摹,才能在教学中有效地指导学生。

5. “满堂灌”变为“满堂问”

问题情境策略是一种重要的新课程教学策略。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创造欲,通过解决问题获取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于是部分教师将提问作为克敌制胜的法宝。在一节课45分钟内,教师将文本肢解为大大小小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问题。授课形式由传统的“满堂灌”变为“满堂问”。过多的问题挤占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只是被动的回答老师的提问,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老师仍是课堂的主宰。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老师运用问题教学应引导、鼓励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总之,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不断地进行反思,真正的按照新课程理念构建语文课堂教学。既要新课程理念的“形”更要新课程理念的“神”,以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和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义堂、田保军、王硕旺著《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年

第12篇

笔者尝试在小说阅读中进行开放式教学,即无预设、无指向,学生在素读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分析、鉴赏,之后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所有的解读全部在课堂即兴生成。这种开放式的课堂如果完全交给学生自由讨论,极易形成两种局面:其一,目标散乱,自说自话;其二,分析粗浅,难以深入。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适当启发、引导、点拨。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言语,沉浸到文字的世界,由对语言的直觉提升到对语言的理解,进一步明晰思路,让文字变得立体,从而使阅读走向深入。

下面以《孔乙己》一课的教学为例具体来谈。

一、比较分析,思维碰撞

在对话教学中,适时运用比较分析,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学生分析一:众人都哄笑起来,从“笑”中可以看出人们的冷漠。

师:你凭什么认为众人的“笑”就是冷漠的?

生1:他们笑得不一样。是“故意高声的叫道”,说明是有意要引起大家的注意,要从孔乙己身上找点乐子,这并不是善意的。

师:注意到了说话时的表现,语气神情等,还可以从哪里看出他们的笑不是善意的?

生2:他们并非因分享别人快乐的事而笑。他们说的是孔乙己偷东西和考不中秀才,这两件事对孔乙己来说都是不能说的痛。

师:为什么这么说?

生3:因为他是读书人,读书人讲斯文,不能偷东西,这关系到他的面子问题,没考中秀才更是对他能力的否定。你看,人家一说,孔乙己就“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从“不屑置辩的神气”到“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这两件事一说出来,可谓击中了要害,他们从孔乙己的神情变化中获得了欢乐,他们的欢乐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

二、咬文嚼字,深究细品

咬“文”可从嚼“字”始,解读文本时要让学生学会关注文字本身,深究细品,点石成金。

学生分析二:孔乙己偷了人家的书,被人讥笑了还不承认,还一定要说“窃书不能算偷”,从中可以看出他死要面子。

师:你觉得“窃”与“偷”本质上有区别吗?

生1:没有。

师:那他这么强调是“窃”不是“偷”真的可以要回面子吗?

生2:不能。在短衣帮的人看来,“窃”就是“偷”。在他们眼里,孔乙己早就没什么面子了。

师:那么在孔乙己眼里“窃”与“偷”有区别吗?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两个词到底有什么区别。

生3:一个比较书面化,一个比较口语化。

师:书面化显得“我”是读书人,有水平。

生4:孔乙己强调是“窃”不是“偷”,因为他也承认“偷”是不好的行为,是为人所不耻的恶劣品行,但说“窃”的话好像要好一点。这说明他自欺欺人。

师:自欺还是欺人?

生5:应该是自欺。他反复强调这一点,是要让自己相信“窃”真的不是“偷”,“我”虽然做了这样的事,但和“你们”说的并不是一回事,“我”品行上并不是恶劣的,这样就能保全自己的面子了。

师:在强调了形式上的差别后,似乎实质也变得不一样了。孔乙己的自欺为他换得了心理平衡,却也为别人增添了更多的笑柄。

三、前后关联,追问不舍

追问,是对话教学中常用的手法。那么,在什么点追问才适宜?在什么时候追问才最有效?根据实践,笔者以为,应当在学生自觉“理所当然”处,在学生“自信满满”时。“理所当然”包含的是其潜意识下的思维惯性,“自信满满”是学生深思熟虑的表现,此时追问最能呈现出逻辑推理的过程与脉络。

学生分析三:“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站着喝酒”说明他地位低,“穿长衫”是为了显示他自己的身份。

师:什么身份?

生1:读书人的身份。

师:显示这种身份对于他人、对于实际生活来说有意义吗?(生摇头)那他为什么还这么放不下这种身份?

生2:他科举考试失败,心有不甘,说明他还是不能完全面对现实。他如果放下这种身份,不穿长衫,那就等同于短衣帮了,他作为读书人的那种优越感就没有了。

师:这种优越感对他来说很重要吗?

生3:重要。因为在别人那里他得到的只有嘲笑与不屑,他也根本毫无尊严可言,这点优越感可以让他获得一点心理平衡。

师:人活着总要面对实实在在的世界。在无力抵抗外界的欺压与迫害时,他通过穿长衫给自己营造了一个精神堡垒——我是读书人,我比你们有文化。他用他那仅有的一点优越感来抵挡围攻他的冷嘲热讽,而且他还用另一种方式来巩固他的这种优越感——

生:满口的“之乎者也”。

四、追根溯源,平中见奇

往往司空见惯的东西,其中蕴藏的“天机”是最大的。布封说:“风格即是本人。”言语主体的说话方式和说话习惯,往往比所说的内容能更真实、更真切地展现一个人的心灵世界、个性精神。教师要善于在无疑处置疑,善于挖掘“平常”中的“奇绝”之处。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将文本解读带向深处。

学生提出疑问:孔乙己在给孩子们茴香豆后已经说了“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为什么之后又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师:一开始是跟孩子们说的,对象很明确,之后的那句是跟谁说的?

生1:“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应该是对自己说的。

师:从他对自己说话的方式中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2:也是文言的方式。

师:一般一个人面对自己的时候应该是最放松的,会去讲究什么形式吗?

生3:说明他平时自言自语的时候就是这样,习以为常了,下意识的。

师:如果说他对别人用文言的方式是想显示自己读书人的身份与修养,那他在下意识中对自己的这种说话方式又能说明什么?

生4:说明这种方式已经成为他生活的常态,这不仅是他的说话方式,更是他的生活方式。

师:对,他始终沉浸在自己营造的世界中,自说自话,自我麻醉。他始终不肯放下他“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所谓读书人的身份,以期在这个世界中保有他残存的那点可怜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