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19: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管理学基础,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当前,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课程式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学与管理实践工作相脱节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在工学结合背景下的教学改革方案,并从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具体改革思路,力求为管理学基础课程教改与实践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管理学基础;工学结合;教改
管理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数学等基础之上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与高职教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指导思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本文提出了工学结合背景下管理学基础课程教改设想,以供参考和借鉴。
1教学内容
管理学基础教学内容的模块化是指根据现实生活中管理实践的变化,由浅入深,从接触—认识—了解—应用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将教学内容分为若干个管理工作主题模块,替代那种以教材章节为单位的授课模式。根据管理实践,本文将管理基础学的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两大模块三大领域。两大模块(认知篇和实务篇)中认知篇指认识管理及其演变历程,实务篇主要围绕管理的四大职能而展开。三大领域有自我管理能力、团队管理能力和工作管理能力等三大能力训练提升。每个模块综合由与该主题相关的各项任务组成。
2教学实施
工学结合背景下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实施过程更多的要结合实际,以达到学以致用,最终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1)了解熟悉阶段,引导学生围绕管理学相关知识点通过分析案例、观看视频或分享见闻等方式方法,激发大家对管理学知识的兴趣爱好,导出管理学基础的理论知识部分。例如,在时间管理这一模块主题中,可以通过观看动漫视频《死神的账单》等用年青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大家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和不可逆转性,利用管理好自己的时间。(2)能力提升阶段,学生根据能力训练实际需要随机组成学习小组,通过场景模拟、案例分析或主题辩论等方式进行任务实操,教师则需深入到各个学习小组,对该组在任务设计及实施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3)实训应用阶段,可以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如管理精英挑战大赛,管理精英案例分析大赛等,力求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目的,提升学生的实操动手应用能力。
3教学方法
管理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应用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讲授(精讲)方法外,本文着重介绍情景模拟、案例分析、项目驱动等三种教学方法。
3.1情景模拟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指创设一定的工作环境和过程,让角色扮演者在模拟的情景中完成工作任务,表现才能,从而理解教学内容,在短时间内提高能力的一种方法。管理学基础课程情景模拟的教学操作分以下四个步骤:(1)情景设计(编剧),即以管理学知识和技能为中心,根据教学内容和知识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或合理设计场景、情节和角色。例如,在沟通管理中,作为一个某饮料的销售员,在人来人往的熙攘街头,您将如何进行有效推销等。(2)情景模拟(演出),即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讨论,明晰在情景模拟过程中需要哪些知识,注意哪些事项等,同时对活动步骤进行安排,明确各自要扮演的角色。(3)情景控制(导演),即对任务进行表演前,教师要进行必要的知识技能解释和说明,有效引导同学们的情景模拟,以免出现大的偏差。(4)总结评价(反映),即各模拟演练小组对自己和他人的模拟进行分析评价、好与不足的方面有哪些?有哪些注意事项?分享心得体会。任课老师最后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
3.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以具体的案例为载体,通过对正、反面典型事例的剖析,让学生体验、分析、解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解决中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案例教学法要注意:(1)一定要结合管理学的知识点来选取案例,特别是离我们相距(时间和空间)较近的案例,同学们会更加有话可说。(2)案例分析要以学生为主,任课老师为辅。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引导积极讨论,欢迎不断质疑,鼓励双向交流,允许针锋相对。(3)教师不做裁判,不对学生的发言判断对错。而是因人而异启发、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独立思考,将所学理论知识融入案例,积极参与交流和研讨,富有创造性地进行探索实践。
3.3项目驱动教学法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能很好地检验所学知识在真实生活工作中的创新和运用,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课程过程中,要求同学们随机分组撰写商业策划书,成立公司组织,到学校举办的模拟市场中去经营,二十天真刀真枪的实操后,看哪家公司经营状况最佳。
4考核方式
本文研究对象为应用型高校非商科专业学生,具体专业来源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与新媒体、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工科专业;新闻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法语、日语等文科专业;音乐学、艺术设计学、数字媒体艺术等艺术类专业;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等医学类专业。采用混合专业授课,每个教学班内均含有以上专业学生,班级容量120人。每周2课时授课,共计12周。采用的调查方法包括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法。
2学生特点
越来越多的行业在需要专业技术之外,还需要从业者有整体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这正是不少学生的欠缺之处。在与学生的访谈中了解到,绝大多数学生对于本专业知识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听取课堂教师讲授,接受教师对于理论的讲解,不加批判的全盘接受。由于“管理学基础”是跨专业的必修课,部分学生并不期待在课上能学到知识,而是希望能够不挂科,顺利得到学分。存在一定的缺课问题,在对有缺课记录的学生进行的访谈中可以明显发现,不同专业的学生的缺勤理由与其本专业性质相关。音乐类专业学生表现出明显的抗拒性,认为管理学知识对于未来工作没有帮助,得到的缺勤理由为“要练琴”、“准备演出”。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给出的理由是“管理学理论太难,没有基础听不懂,因而不想上课”。理工科及医学专业的同学表现出对管理学的怀疑,这验证了学生存在整体思维和批判思维的缺乏。
3教学方法的采用及效果
由于课堂容量很大,教学中可以采纳的教学方法有限,主要以教师讲授课程内容为主。在讲授过程中,案例教学方法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注意力,但是通过后续的提问互动环节,发现少部分学生仅能记住案例本身,对于在案例中同时进行说明的理论内容记忆不深,欠缺理解。并且在课堂提问互动环节发现个别学生无法就理论进行举一反三的应用。授课中还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希望学生结合自身专业以及专业相关行业的情况,使用管理学理论解释时下发生的事件。选择此种教学法的初衷是希望多专业课堂中,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专业的特点和信息,拓宽眼界。但实际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并不关心国际和国内社会中正在发生的事件,对本专业相关行业的信息也并不熟悉,对自身未来就业方向比较迷茫。因此,启发法的应用也并不理想。必须要指出,该课程共24课时,课程时间过短对于深入讲解理论是非常大的障碍,适当增加课时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
4问卷调查中学生对“管理学基础”课程学习的感受及期待
在结课后对参与课程的总共6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并整理出学生在跨专业学习管理学中的感受,以验证教学效果;并收集了学生对于课程的期待,给后续的教学提供参考。由于这一题为开放式问题,因此采用编码方法,将答案进行整理,并按照正向、负向、中性三个维度将学生的学习感受进行分类,采用合理期望和不合理期望将学生想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分类,以便更好的了解学生并为后续的教学工作提供指导。从以上内容中可以总结出一些普遍性特质:(1)多数学生能够在本课程中有所收获,并且产生后续学习的兴趣。学生普遍喜爱聆听真实案例。课程中涉及的理论知识可以被部分学生吸收并且应用在现实中。从这一方面来看,对非商科学生开展管理学课程是有积极意义的。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多结合案例讲解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相对轻松并且充满兴趣。同时,有学生明确表述了课程对于个人看待问题角度的影响,过去从某个角度切入问题,课程后能产生整体意识。一些在社团担任管理职务的同学能基于管理学理论,更好的了解团员的想法,从而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2)少部分同学表达出两极分化严重的课程学习感受,一些认为课程内容过于简单,另外一些则认为课程过于晦涩。对于混专业教学而言,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无法避免的,教师可以通过课下的互动,为学生提供额外指导。部分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愿,这种情况表明,教师需要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加强化学生的自学理念。(3)多数学生表达出期望在未来更深入的学习管理学知识,同时也期望能够更好的了解管理学理论在本专业就业领域的应用。学生的求知意愿非常值得鼓励,但是由于一些行业的专业性太强,比如医院、乐团、剧院等,教师并不具备相关的工作经验,因而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这一问题在未来可以通过聘请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来解决。(4)尽管多数同学表达出了积极正向的回馈,但同时存在的一些负向期望也体现出了一些问题。例如,个别同学提出,想知道“如何发财”、“如何当老板”,这样急功近利的心态并不是一个好的信号。另外,还有一些同学在学习基础理论之后,希望马上获得可以应用于工作的方法和经验,希望能迅速提高个人的认知水平,希望能在短期了解宏观经济、建立全局观念。这些同学身上所体现的仍然是急于求成的心态。舆论宣传或是学生身边的实例并没有作出好的示范,而教师也应该就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在教学中传递脚踏实地的价值观。(5)值得欣慰的是,由于在课程教学中大量使用了最新新闻作为案例辅助讲解课程,使得学生对于宏观经济和社会问题产生了兴趣,这是良好的现象。教师应当在平时多获取各方面的信息,让学生在课程中感受到最新、最真实的信息,避免因老旧案例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6)最后,还有一些同学提出了创业问题以及如何顺利进入职场这一问题。这些期望反映了学生切实的需求,但是体现出来非商科学生并不了解管理、创业、就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学创业理论知识。作为应用类大学的学生,也应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踏入社会进行实习,从实践中获取经验
5对非商科学生进行“管理学基础”教学的建议
需要肯定的是,对非商科学生进行“管理学基础”的教学是有意义的,符合我国当前人才培养的方向,认真听课的同学均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但是必须要承认,客观存在的问题也较大。首先,一些学生在学习中功利性较强,对于非专业课程的学习动力不强,对于获取新知识的愿望不足。在访谈中发现,部分学生认为不能马上应用的知识就是无用的。并且,学生对于纯理论知识的学习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实践经验又相对不足,加之怠于思考,因此无法对案例产生深入的见解。平衡理论与案例的比重,恰到好处的进行提示以帮助学生分析思考案例,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其次,如果仅在非商科专业中加入一门“管理学基础”课程,对于想要培养学生系统的管理思维和批判思维来说并不充分,可以考虑添加其他相关课程,更好的完善课程体系,不让跨专业教学流于表面,成为学生“混”学分的工具。最后,班级容量不宜过大。人数过多使得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受到限制,无法充分发挥跨专业建立教学班的优势。
参考文献
[1]王洪才,解德渤.中国通识教育20年:进展、困境与出路[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21-28.
培养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是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以《管理学基础》课程为切入点,探索如何运用专业课程开展对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途径。
关键词;
管理学基础;改革;职业核心能力
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跨岗位的基本能力。针对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特点,我国把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体系分为八个模块:即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外语应用能力。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要具备专业能力,还要构建完善的职业核心能力体系。笔者本学期讲授《管理学基础》,授课对象是报关专业2015级新生。新生对大学学习与生活充满了好奇,就像一张白纸,可以涂抹最亮丽的色彩。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知识目标为导向,以素质目标为宗旨,以能力目标为本位,把学生培养为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笔者秉承教学改革理念,尝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核心能力观念,激发其培养能力的动力
1.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于职业核心能力的认知和掌握程度。笔者通过职业核心能力问卷调查,初步了解了高职新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情况。统计结果显示,只有10%的学生对职业核心能力有基本了解;55%的学生只是知道这个名称,但并不了解其具体内容;35%的学生表示自己是第一次看到“职业核心能力”,更无从谈起如何系统、有效地加以培养。65%被访对象均认为职业核心能力对以后就业、择业和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5%被访对象还处于懵懂状态。在职业核心能力中,学生认为最重要的是与人合作能力、外语应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大多数学生认为在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和与人合作能力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
2.职业核心能力是当今社会对人才提出的现实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职场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着变化。从重学历到重能力和职业素养,人才的规格、内涵日益丰富,“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和外语应用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和“诚信、责任感、进取与创新、团队协作和职业规范”等职业道德、态度及其作为内核的价值观,成为现代企业、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健康正确的价值观和以职业核心能力为主体的综合素质是在职业生涯中求职竞争、在职发展和晋职成功的重要因素。
3.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高职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职业核心能力普遍存在于人的职业生涯和一切社会活动之中,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广泛的可迁移性,其影响辐射到整个活动领域,对人才的职业发展和成就意义重大。立足职业人才的全面发展,加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世界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热点,也是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通过图文并茂的资料阐释和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诲,大一新生虽然还没有就业压力,对于职业核心能力只是具备了初浅的概念,但是在“亲其师,则信其道”的引领下,大部分学生信心满满,对提高自己的职业核心能力充满了热情和动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表明,观念决定动机,动机决定行为。经过观念引导,为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运用教学实施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具体途径
《管理学基础》原理性强,部分学生不重视、不喜欢,认为枯燥无趣,所以结合高职学生特点,改变单一的满堂灌的传统授课模式,运用“任务驱动”“教中学”“学中做”等教学模式,同时探索翻转课堂的“课前翻”和“课中翻”模式,学生在学好管理学基础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技能的基础上,职业核心能力也大有提高。
1.运用案例教学,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管理学基础》课程主要讲授决策与计划、领导与协调、控制与组织、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管理思想的演变和发展以及人力资源的相关原理与技能。在每一部分知识、技能的学习中,教师运用相关案例进行教学,改变以往单独呈现案例的情形,案例在讲授知识、技能之前先发给学生,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然后讲授相关内容,最后再回到先前案例上,可以让学生个体、也可以团队讨论、解答,不设置任何信息,学生甚至可以脱离案例去展开,甚至“天马行空”激烈讨论之后,教师再进行讲评,补充相关知识信息与解答思路,教学相长,学有所长。经过一学期的锻炼,学生分析案例的水平较开学时有了明显进步,课堂学习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而是学生渴求知识去解决疑难问题的局面,气氛活跃。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学生回答问题不再有畏难情绪,不再脸红、说话语无伦次、不敢出声。学生练就了起身回答问题时气定神闲、思路清晰、条理清楚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同时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明白职场如战场,单兵作战固然可以,但是团队出击胜算更大。采用翻转课堂“课前翻”教学模式,事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以及网络资源进行查询,锻炼了使用计算机查询信息的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大有提高。个别学生的普通话水平由于受到家乡话影响,一直遭到同学们吐槽,现在已经好多了。虽然在案例分析中用不到英语,但是在学习外国管理大师的经典理论时有英语出现,趁机向学生说明英语的重要性,一些学生英语水平还好,想有更大的提高,鼓励他们提高英语水平,对于专业学习和以后的职业生涯都是大有裨益的,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有很大提高。
2.运用管理数学应用题提高学生数字运用能力,培养其严谨的职业素养。在管理学基础学习过程中,在决策、计划和控制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中,会有一些计算题,要运用数学知识和管理学知识进行计算和决策、选择。高职学生数学不好是普遍现象,学生也有畏难情绪,笔者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鼓励他们走出心理阴影,在这一过程中,有些学生表现十分出色,出乎教师意料,教师不吝赞美之词,运用夸奖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同时辅之以团队合作和学生讲解,提高大家学习的劲头。经过一学期的历练,学生解答这类问题、运用数字的能力明显提高。
3.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初步构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探索翻转课堂的“课前翻”和“课中翻”学习模式,有计划、有步骤地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设置辩论、演讲、讨论、制作PPT并演示等教学环节,积极引导甚至“逼迫”学生嘴、眼、手、脑动起来,养成职业核心能力体系。通过一学期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高,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力大有提高,同时交流、合作以及创新能力都有所长进。学生们上课兴奋,敢于表现自己,期待老师布置新的学习任务,感觉到学习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而不是枯燥无趣。
三、教学改革感悟
经过一学期的探索与尝试,笔者积累了一些经验,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可以做一些尝试,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首先教师要有这方面的意识与观念,职业核心能力与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同等重要,要承担培养的责任;其次在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合理布局,巧妙安排,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不必面面俱到,根据专业课程特点,重点培养职业核心能力中的几个即可,以点带面。如果所有的专业课程都注意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与强化,就会遍地开花,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指日可待。再次,要教育引导学生,帮助学生了解目前的职场竞争是何其惨烈,就业形势严峻,要想顺利就业以及职业生涯发展顺利,职业核心能力必须具备,而且要强于其他求职竞争者,让学生明白提高职业核心能力是关键,职业核心能力是职业能力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可或缺。观念决定态度,态度决定动机,动机决定行为,有了学生的真心配合和努力,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指日可待,效果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张琼.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报关实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J].科技视界,2015(21):54,116.
[2]吴春尚.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物流人才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J].人力资源管理与人才培育,2013(5):74-76.
关键词:管理学基础 理实一体化 教学模式改革
为了有效实现学校和社会岗位的无缝对接,高等职业学校必须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坚持培养面向基层生产第一线与实际工作现场所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所以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和相关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就迫在眉睫。作为培养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综合管理能力的基础必修课《管理学基础》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一、《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混淆课程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
当前《管理学基础》教学存在较多问题,为了响应教育部有关要求,培养应用型人才,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许多院校盲目拔高课程目标,忽略了《管理学基础》仅仅是一门基础课程,不可能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具备从事管理岗位所需的所有知识和技能,从而将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混淆。
2.教学内容更新滞后
传统高职高专教材多为本科教学的简化和浓缩,严重滞后于时展。一方面传统教材设计思路落后,多沿用西方过程管理理论思想,注重一般管理过程分析,缺乏对中国管理实践的深入研究,脱离了中国国情与管理实际。另一方面教学资源陈旧,所用案例及其他支撑材料呈现出“老、旧、大”特点,以学生有限的生活阅历难以理解和想象具体管理情境,很难引起学生共鸣,对迅速提高学生管理素质作用已经相对有限。
3.教学方法与手段简单粗糙
传统《管理学基础》教学主要通过黑板板书、教材等来展示教学资料,教学手段简单落后,限制了海量新鲜信息的获取,也阻碍了学生视野的进一步开拓。同时有限的几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还流于形式,从而导致了教学过程单调无聊,学生只是被动参与教学,枯燥的理论、晦涩的内容难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创造的积极性,更提升不了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
4.教学评价不当
《管理学基础》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重心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单一的考核方式(笔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传统死板的考核试卷题型设计(名词+选择+判断+简答+案例)、武断的考核过程(由教师直接给定一个最终分值)、过度关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缺乏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关注,都使学生更加疑惑:成绩和能力提高哪个更重要?现有教学评价机制对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及综合管理能力培养非常不利。
5.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
为了专业或课程建设需要,打着所谓与岗位或职场对接、提升学生能力的旗号,诸多院校盲目将大量后续课程教学内容或严重超出当前学生学习理解能力的内容强行加入,使得课程实践内容看似丰满实则鸡肋,并最终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分离,理论难以指导实践,实践无法验证理论。另外由于实践教学完全由教师本人自行安排课程时间内容,对实践教学目标、形式、课时比例等缺乏必要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的提高。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综合管理能力的提高,因此建立全新的理实一体化的《管理学基础》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建立全新理实一体化《管理学基础》教学模式
(一)明确课程设计理念
为了实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引下,明晰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首先根据工商管理专业就业岗位与专业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调研结果,总结常见就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并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分析,将课程目标聚焦于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综合提高,同时面向管理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提升。其次根据“兴趣引导―课程学习―实践体验”的系统化过程来设计教学实施过程,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到知识的获取到最终运用于学习工作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用管理故事、游戏激发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出问题所在,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在生活或工作情景验证或重现管理理论,最终提高学生最终管理能力。
(二)完善《管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
由于传统《管理学基础》教学内容僵化、落后,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严重脱节,远离高职学生生活实际,需要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全新设计。为了实现与岗位直接对接这一目的,课程根据中基层管理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将企业管理工作按性质可以分为四种,即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并进一步细化为八个项目,每个项目又包含若干个工作任务,不同的工作任务对应着不同的知识与技能,通过掌握这些知识与技能,进而构成管理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通过对项目及工作任务的反复练习,不断锤炼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增加大量鲜活案例、简短睿智的管理故事及以学生为主导的情景模拟设置来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丰富《管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由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远不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简单的理论知识的讲述对学生能力提升作用更是微乎其微,为了使学生真正参与教学,变被动学习理论知识为主动探索管理实践,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必不可少。例如生动活泼充满趣味性的课堂管理游戏、形式多变考察创新及沟通协调能力的情景模拟、体验职场冷暖的课外实践调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网络搜索等。另外为了改善教学效果,充分展示教学资料(如生动活泼的ppt、课程相关视频资料、案例背景介绍等)、学生实践成果,应利用多种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同时不断完善课程网站及资源库建设。
(四)建立新型教学评价机制
1.学生评价机制
在有关学生的课程评价方面,一定要坚持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突出学生管理能力培养。(1)采用笔试+面试+管理游戏+调查分析报告+管理情景模拟等综合评价方式,更全面考查学生对理论的掌握和应用状况。(2)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将期中+期末考试转化为系列化的模块任务清单,根据授课进度不断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管理、提炼理论、强化意识、提升能力,变单纯的结果评价为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3)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委员会综合评价机制以解决教师评价存在的公平性问题,同时模拟社会管理问题(尤其是利益纷争)解决过程,使学生学习到如何在激烈竞争中适当妥协以实现组织利益的最大化,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
2.教师评价机制
在教学中对教师实践教学评价同样是必不可少的,需要建立教师教学教案评价机制及“三位一体”听评课机制。加强教师的自我评价,强化教师在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师自我监控与反思能力的提高。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和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
(五)重构实践教学体系
1.通过参与式、互动式教学,构筑课堂内实践教学体系。在本门课程中,至少拿出三分之一的课堂时间进行各种形式的参与式、交互式教学。参与式、互动式课堂教学是指结合课堂上教师讲授,发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主要是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上台发言、管理游戏、自我评估、管理情境模拟等形式。
2.建立并完善校内课外模拟实践平台。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进程,通过一系列的实训活动,系统模拟一家公司从组建到营运的全过程,以使学生对实际管理过程有更深的体验。从公司章程的起草、制度的建设到人员的配备、项目的选择完全由学生负责。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搭建一座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培养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的机会,学以致用, 更多地接触社会,参加社会实践,促进学生创业与就业。
3.充分借助校企合作机制,有效开拓学生视野。结合专业建设,组织学生到有先进管理理念、企业绩效显著的知名企业进行参观访问,建立对企业的感性认识,同企业管理层就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学习中的困惑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聘请企业的管理者为本门课程的客座教师,为学生做专题演讲。
总之,笔者希望能够根据高职工商管理类学生特点及未来就业岗位能力要求,建立全新的理实一体化《管理学基础》教学模式,将职业岗位与课程教学有效对接,通过完善课程体系,充实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管理素养。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院校;管理学基础;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6月25日
目前,高职院校都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理论够用、实践为主”的思想指导教学,但是在管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缺乏互动与交流、实践教学效果较差的现状,因此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管理学课程教学概述
(一)管理学教学现状。《管理学基础》是一门培养学生具备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的课程,涵盖的是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科学方法。作为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的课程,其教学的重要性和难度不言而喻。管理学课程大多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方式。主要以老师讲授和理论灌输为主,讲解过程中结合的案例,与实际的管理模式结合不够紧密,由于该课程开设的广泛性,青年教师开始陆续补充到教师体系中,这部分老师缺乏实际企业工作经验,也没有机会参与企业调研和咨询,对管理学原理在各类组织中的应用缺乏实际的感受,致使在管理学案例教学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和深度,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管理学课程特点。管理学基础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特点表明学生仅仅学习学校教科书中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而有组织的实践教育始终是大规模扩招后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难以逾越的门槛,设计有效的教学模式必须对管理学课程特点进行全面分析。
第一,管理学教材学生一般自己看得懂,有较强的可自学性。这使得学生对课堂兴趣及听课价值的感受产生影响,尤其是对于灌输式教学,学生认为没必要认真听课和做笔记,就算没有认真听,也会理解本节课的内容,考前努力复习也会通过考试。
第二,抽象性特点。管理学中很多道理和结果都难以直观地看出来,这增加了学习的枯燥性和理解的难度,甚至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管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混淆高职与普通本科的培养目标。不少高职院校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使其办学的思想普遍带有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相混淆的特征。这表现在:一方面目前不少高职院校教师仍未摆脱自身原有的普通高等教育思维的惯性,对知识理论教学重视有余,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但教学内容易脱离生产、生活实际;另一方面重单一的专业技能训练,轻职业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这样,就致使目前许多毕业的高职生在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上均显不足。
(二)管理学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高校的课程设置,既有综合素质教程,也有针对专业课程所设置的专业课。不同教学属性自然就有着不同的教学目标,自然也会存在着不同的课程设置。而管理学课程作为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基础课程,在不同专业领域中所占据的地位和作用当然也会不同。所以,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属性。许多高校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专业属性,全部对管理学课程进行统一的设置,教学针对性不强,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当然也不十分理想。
(三)实践课程较少。根据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现今的管理学课程教学并不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而往往都偏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只注重课堂理论知识教学的教学方法往往很难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变成管理实践操作技能,不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
(四)实践教学效果较差。在“工学结合”的思想指导下,不少高职院校虽然积极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管理学实践教学,但由于种种原因,效果较差,主要表现在:1、校企结合难度大。主要原因是找不到校企结合点,学生到企业不能真正顶岗实习,大部分到企业实习的学生只是在企业做普通工人的工作,成为企业急需的临时工(有时是因为订单多、赶货而急需更多的工人),谈不上管理技能的训练。2、校内实训薄弱;在利润驱使下,大部分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表面上很重视管理学的实训,但真正能投资模拟管理实训室的学校较少。3、实训教师极其缺乏。大部分高职院校都缺乏有经验的管理实训教师。
(五)互动式教学理念没有得到正确贯彻。互动式教学相对于单纯的接受式学习来说,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专题讨论、辩论、演讲、小组学习、社会实践等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互动学习。目前,这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中还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行。
三、提高管理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措施
现存的这些缺陷必然要求对管理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使高职工商管理教学能够设计出更符合职业需求的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案,具有浓厚的工商管理教学特色。针对上述问题,应从以下方面进行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一)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组织教学内容。高职院校管理类营销专业应培养“实用型人才”,非学术型人才;以培养中基层管理人才为主,毕业生能够作为现实工作中业务主管、部门经理等职位的后备人才,通过一段时期的适应和锻炼,胜任这些工作。这些方面的才能和素质,从管理学的角度看,主要是指适应社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有赖于强有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因此,既要注意培养具体的管理方法、技巧,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重视实践教学。为了让学生感受真实的管理环境,学会分析、解决现实中的管理问题,实践教学环节必不可少。
(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充分运用现代的教育技术手段,包括PPT课件、Flas、相关音像和录像资料等开展教学活动,利用电子教案、情景剧、管理游戏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环境和条件的改善,一方面可以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更多的资料来源;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可以丰富课堂气氛,寓教于乐。教学内容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全面调动学生的感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游戏、活动等多种类型的交互式教学,能够适应高职层次的教学需求。
(四)将最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课堂。管理学理论是一门发展非常快的学科,为了处理好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前沿性,也为了弥补教材的滞后性和局限性,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实践教学模式。一方面选择一些知名企业作为管理学科学生的校外教学实践实习基地,组织和安排学生走出校园,深入企业和社会接受实践的锻炼;另—方面定期或不定期邀请校外专家和企业家走进校园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企业管理的热点和前沿问题。
(五)注重师生互动与交流,形成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除讲授、提问、学生分析、讨论等常用的方法外,结合管理学课程的特点,适应管理职业的要求,探索并完善以参与式、体验式、交互式和模拟教学等实践教学为基本形式的多种方法。主要有:头脑风暴法、多媒体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管理游戏、管理沙龙等。
(六)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基地。实习、实训基地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条件。可根据学院当地的情况与企业签订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协议,如建立小企业家训练中心综合实训基地。由管理教研室和企业分别选择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实践经验较丰富的业务骨干共同担任实习学生的指导教师。另外,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强管理实训。具体有:1、企业资源。加强校外企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加强教师到企业实习锻炼机会,加强与企业家、重点工商业企业的合作和联系。将企业引进学校,鼓励企业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共同建设实验室,开发实验、实践、实习课程,并让学生顶岗实训,如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轮流到共建企业的生产现场担任主力,在管理者的直接指导下亲自体验并处理管理工作;2、社会资源。充分利用管理咨询公司、职业资格鉴定中心、行业协会力量,开展应用性教学研究、教学方法培训、实践教学开发与课程建设,加强与毕业生的沟通和联络,加强与市属政府管理机构的联络和培训;3、内部资源配置。争取院校配套应用性建设方面的资金,申请鼓励开发和实施实践教学优惠政策,争取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课程开发资金,引进实践教学和双师型人才,配备应用性实践教学设计与实施负责人,建立应用性课程开发团队。
主要参考文献:
[1]徐国华等.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博弈论在应用型本科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资源优化中的应用
1.教师和学生之间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是指各参与人对彼此的策略集、支付函数有准确了解,博弈行为同时进行。其学生和教师的博弈过程为:教师根据学生的教学效果好坏来决定是否要进行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的资源优化。假设管理学科的学生专业基础课资源优化后认真学习教学效果提高,其收益为F1,而学生在专业基础课资源优化后不认真学习教学效果没有提高,其收益为F2(F2>F1)。教师进行管理学科专业课程资源优化的收益为F3,教师如果不进行管理学科专业课程资源优化,学生和教师收益都为0。而教师继续用传统的专业基础课资源来进行教学,产生的收益F4(F4<F3)。教师与学生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收益矩阵见表1:
表1 师生间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收益矩阵
在表1中,F2>F1,所以当教师进行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资源整合优化时,由于教学环节任务多,学生要集中注意力听讲,而且要认真完成实践环节和理论环节的作业,要查找很多资料,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学生会选择不认真学习。由于完全信息条件下,教师会预先想到学生在课程资源整合后会选择不认真学习,为了避免做无用功,教师便会选择不进行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资源的整合优化。这时,上面的纳什均衡为(不课程资源整合,不认真学习,教学效果不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收益为(0,F4)。但是,从表1中可以看出,当教师进行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资源整合优化并且学生愿意认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时,学生和教师的收益为(F1,F3),此时双方的收益远比纳什均衡(0,F4)有利于学生和教师双方。在没有强有力的约束条件下,得到的只有一个纳什均衡(0,F4),因此,可以借助外界力量来打破这种不利的均衡,来达到教师和学生双赢的局面。
2.教师和学生之间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是指在动态博弈中,行动有先后次序。设学生需要教师整合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的资源为A来学到更多的知识,学生认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为i。教师根据学生认真学习与否来选择是否进行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资源的优化,如果教师进行了课程资源的优化,学生可以选择是否认真学习优化课程。如果学生认真学习优化的课程,那么教师和学生都获利,教师收益为Ai,学生收益为I,此时博弈结束。如果学生不认真学习,教学效果没有提高,教师会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管理,同时教师也会付出相应代价C,那么教师的收益降为Ai-C,而学生因不认真学习而受到的相应的惩罚为P,则学生的收益为I-P,反之,如果教师不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管理,则教师收益为-A-Ai(教师多花了精力还没有提高教学效果),而学生收益为I+A+Ai。如果教师不整合优化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资源D,那么教师就进行传统的专业基础课教学,教学效果为q(q<i),则教师收益为Dq,而此时学生没有任何收益,博弈结束。
图1 师生间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图
用逆向归纳法来求解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即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通过该方法可以看出上面博弈的均衡为(Ai,I),即教师进行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资源优化,学生认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这是大家希望看到的教师和学生共赢的局面。然而,在现实的教学管理中,一些学生为了获得I+A+Ai的收益,会不认真学习,使得教学效果不提高。此外,如果教师选择与不认真学习的学生进行采取措施管理,那么当C>>Ai时,教师进行管理这一威胁便成为不可置信威胁,学生知道这一威胁后会选择不认真学习,而教师事先会想到这一结果,因而在最开始就会决定不进行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资源优化。因此,学生要在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上提高教学效果的问题将无法得到解决。
3.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是指至少某一个局中人不完全了解另一个局中人的特征,即不知道某一参与人的真实类型,但是知道每一种类型的出现的概率。在不完全信息下,教师并不知道管理学科的学生是否认真学习专业基础课,但教师知道学生认真学习的概率为p,不认真学习的学生概率为q,且p+q=1,同时,学生需要教师整合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的资源为A来学到更多的知识,学生认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为i。认真学习的学生收益为Eg,不认真学习的学生收益为Eb,且Eg>Eb。同时,如果教师选择不进行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资源整合优化,教师将进行传统的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其收益为R,而且R<Ai。教师和学生博弈的收益矩阵见表2:
表2 教师与认真学习的学生的收益矩阵
从表2中可以看出,教师和认真学习的学生之间进行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资源优化来提高教学效果的博弈均衡为(Eg,Ai)。
表3 教师与不认真学习的学生的收益矩阵
在表3中,教师和不认真学习的学生之间进行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资源优化来提高教学效果的博弈均衡为(Eb,-Ai-A)。因为Ai>-Ai-A,所以教师的最优选择是对认真学习的学生进行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资源优化。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教师事先并不知道管理学科学习专业基础课的学生是否是认真学习的,则需要计算教师选择进行优化课程资源的期望收益。设教师选择进行专业基础课程资源优化的期望收益为E1,选择不进行专业基础课程资源优化的期望收益为E2,那么E1=p*Ai+q*(-A-Ai),E2=R,只有E1≥E2时,教师才会选择进行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资源整合优化,即p*Ai+q*(-Ai-A)≥R,也就是当p≥(Ai+A)+R/(2Ai+A)时,教师会对学生进行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资源整合优化,反之,教师将不对学生进行专业基础课资源整合优化。
4.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是指在动态博弈中,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由于行动有先后顺序,后行动者可以通过观察先行动者的行为,获得有关先行动者的信息,从而证实或修正自己对先行动者的行动。假设存在认真学习和不认真学习的两类学生,学生认真学习的概率为P,不认真学习的概率为q,且p+q=1。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教师并不知道学习专业基础课的学生中哪些是爱学习的,哪些是不认真学习的。因此,教师会根据学生的行动来判断学生是否认真学习。师生间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过程是:首先,自然选择学生类型,认真学习的学生概率为P,不认真学习的学生的概率为q;其次,学生先行动,选择是否要学优化课程;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行动修正先验概率并决定是否进行专业基础课资源优化。如果学生选择学优化课程收益为B,不学习优化课程收益为0,教师选择进行课程资源优化,让认真学习的学生来学优化课程的收益为E,让不认真学习的学生来学优化课程的收益为-e。如果教师选择不进行课程资源优化或者学生不学优化课程,那么教师将继续用传统教学方法上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此时的收益为R,如下图所示:
图2 师生间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图
图2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教师根据学生的行动不断修正掌握的信息。假设跟教师学习优化课程的学生为S,根据贝叶斯法则计算认真学习的学生(G)和不认真学习的学生(B)的后验概率为:
P(G/S)= ■,P(B/S)= ■
其中:P(G)=p,P(B)=q。学生如果认真学习了优化课程后都有一定的收益,因此无论是认真学习的学生还是不认真学习的学生都会选择学习优化课程,也就是:P(S/G)=1,而且P(S/B)=1。同时:P(G)+P(B)=p+q=1,则有P(S/G)=P(G),P(S/B)=P(B),则教师收益Rm=P(G)*E+P(B)*(-e)=p*E-q*e,只有当Rm>R时,教师会选择对学生进行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资源优化。
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资源整合优化策略
首先,通过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整合优化模块课程体系设置,形成管理学科专业群的共同专业基础模块课程教学平台。其次,加快形成专业基础模块课程的教学大纲、案例集、PPT制作、视频、习题集及试题库等精品教学资源共享。通过优化整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资源,实现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优质资源共享。最后,应努力夯实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薄弱环节问题,以大力彰显管理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应加快推进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步伐,通过建立支持共同专业基础模块课程教学平台运行的更多实践教学基地,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美]约翰.纳什:《纳什博弈论论文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3]张凤:《面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础课课程群建设与优化研究》,《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4]李斌辉:《博弈论视野中的新课程改革》,《教育情报参考》2009年第12期。
[5]李太龙:《博弈论通识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北京教育(高教)》2013年第6期。
关键词:翻转课堂;应用研究;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是一种以视频形式提供学习资源的教学模式。它将在课堂上学习和在家里进行复习做了对换,学生在上课之前能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和学习知识,也就是说学生可以在任何有网络支持的场所完成学习,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中师生可以一起进行重点知识、难点知识的研究,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一、翻转课堂概念的阐述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是新兴的一种教学模式,合理应用这一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实现教育效果。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设备制作视频,学生自主观看教师在视频中的讲解。这样在课堂上,教师能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理解,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同学和教师进行交流互动,教师有时间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并给予及时有效的辅导。课程结束后,教师为学生留下作业,有不懂的地方教师在线为其解答,使学生逐渐建立起自主学习的意识,并且能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得更丰富的知识信息。翻转课堂让学习变得更加灵活、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高职管理学教学的可行性
1.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分析
教师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更加缺少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律性,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就会退缩,就不由自主地去寻求家长及教师的帮助。如果学生对家长和教师产生依赖,就不会有深入学习知识的动力,更不会主动去解决实际问题。
2.针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进行分析
现在的学生有很强烈的兴趣接受并且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通过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设备的支持来实现的。它以视频形式呈现给学生,教学信息明确,学生能通过视频了解学习的内容,而且在后期复习时候也更加方便。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首先,教师能熟练应用一些信息加工处理的软件,掌握视频编辑制作和后期网络资源上传的方法。
其次,学校应积极为学生和教师提供网络教学平台,录制、教学视频,让学生在课前登录教学平台进行网上自学和相关资料的浏览。平台同时也会记录学生浏览、复习以及自测的情况,为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提供了便利。
最后,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采取分组形式对学生进行课前复习检查,了解学生理解知识的程度,帮助学生解答难题,梳理知识点,结合课堂内容进行课外扩展。
除此之外,教师应该及时将本节课中发现的问题在网络平台上提出,引导学生课后思考解答。
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方法
教师在大量制作和更新视频、创建网络平台时需要有专业人员在技术上支持。在视频中发现的问题应该及时修正、完善,录制教学视频的时间不宜太长,7~15分钟为宜,保证教学视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上课时间较短,应该增加学生上课的时间,从而使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
改变学生考试方式,将每次课程内容以随堂测试或小组作业的形式加以评估,发挥学生学习的长效性。
课程是永远都在变化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正是把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改变成为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设备,让学生在网上进行自主学习和测试的学习方式。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加强了学生课堂的参与度,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师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双男.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在高职商务类课程的应用研究――以企业资源管理(ERP)课程为例[J].企业导报,2014,1(15):189-190.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科;历史沿革;机遇挑战;发展趋势
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公共管理也开始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社会各界对于公共管理研究也是方兴未艾,社会的公共管理是研究学科经过调整后而催生产物,其主要作用在于能够反映国家政府对社会良好治理的强烈需求。从目前来看,公共管理学科已经随着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变化,而随着国家的政治体制以及文明的意识形态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公共管理模式以及不同的治理范畴。就我国的公共管理的研究来看,我国的公共管理研究起步较晚,整个学术理论的基础不厚。因此,国内学术界开始对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现状及问题正视以及重视,更多的实在倡导研究的规范化,以及其研究的重点在于引进以及介绍欧美发达国家的公共管理研究的优势,以达到形成中国社会特色主义的公共管理理论的目地。
1. 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历史沿革
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历史沿革,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也即是:1979-1988年期间的公共管理学科的恢复与重建时期、1988-2005年期间的公共管理学科的整合与发展时期以及2005年至今的公共管理学科的优化与提升时期,下面主要就这三个时期的公共管理学科的基本发展情况进行简单的介绍:
1.1公共管理学科的恢复与重建时期(1979-1988)。
在我国,公共管理学科是以行政管理为基础发展而来,1979年,我过在实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当时政管理体制的不实用以及不适应逐渐显现出来,为了解决时展中的复杂政治以及公共管理行政的交织的问题,国家在院系学科的调整中开始逐渐的恢复以及重建公共管理学科。
这在个恢复与重建时期,由于社会在公共管理学科方面本身的自我意识较差,学科也缺乏较为明确范畴体系,在研究与教学方面,公共管理学科的涉及面相对较窄,因此,对于公共管理学科的定位主要是注重于政府的行政管理领域以及公共管理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学习。而在此时期的人才培养方面,我国主要强调的计划性人才培养,也即是根据国家在某方面的任务导向,进而实行计划培养,以达到国家圆满任务完成的目地。
1.2公共管理学科的整合与发展时期(1988-2005年)
1988年,在北京正式成立了我国的行政管理学会,之后我国其他各省市地区也随着成立了专门的行政管理学会,这也标志这我国的行政管理研究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独立体系,这也标志着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也正式成为了显学,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开始注重于对我国社会体制改革以及社会建设方面等等的实际问题,这也使得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进入了整合以及发展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国在公共管理学科的建设方面,主要是以引进以及借鉴国外先进的公共管理理论为主,由于整合导致公共学科概念和合法性基础没有自立,同时由于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初期的特殊性,我国对于公共管理学科没有进行实质性的定位,未有形成公共管理学科方面的学术争鸣局面。而在公共管理学科的人才培养方面,之前的计划性人才培养方式,在思想以及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上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了,从而开始注重于对经济决策、管理以及经营型人才的重点培养,以达到社会发展需要的目的。
1.3公共管理学科的优化与提升时期(2005 至今)
2005年,我国进入了改革攻坚年,以我国政府体制改革为标志,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也从整合以及盲目扩大发展的时期正式进入了优化与提升的阶段,该阶段主要开始注重公共管理学科的质量发展,强调的社会的需求,抓的是相关人才培养的质量。
这这个阶段,我国在公共管理学科的建设方面,开始注重多专业多角度,也即是从公共管理相关的人口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等都专业多角度来探讨我国的政党以及国家和社会关系的变化,为国家社会的发展奠定理论以及人才的基础。而在学科的才培养方面,注重对实践性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强的人才培养,以求能够使得培养的人才具有较高的应用技能和实践能力,是综合性的管理型人才。
2. 公共管理学科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面临的挑战与发展的趋势主要集中在公共管理学科内涵需要厘清和优化、需要进一步的内外融合、人才的培养体系建设以及公共管理学科师资队伍需要进一步的加强这三个“进一步“,下面对此进行简单的分析阐述:
2.1公共管理学科内涵需要进一步厘清与优化
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以行政管理为基础,基本已经形成自己的独立体系,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的失业以及研究的问题也逐步的与现实接轨,也逐渐开始将理论在实践验证。但是,以目前全世界的社会发展来看,政府、社会以及公民的三方参与国家的治理已经成为了趋势,也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因此,这对于社会管理学科的内涵也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进一步的厘清和优化公共管理学科的内涵也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公共管理学科应该以实践为基础,以现实为出发点,以社会公共管理的问题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寻求解决社会公共管理所现实问题的方法和依,从而进一步的理解公共管理的革命性意义,用服务的态度去发展社会的公共管理体系结构以及行为模式,为社会的前进做出应有的贡献。
2.2公共管理学科需要进一步内外融合
公共管理学科是以解决公共组织以及政府相关组织管理的社会事务问题为目的,和以研究当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产生的实践矛盾,提供科学的综合性的治理手段与工具为目的的研究型实践性学科,其本身涉及的学科较多,属于跨学科性、交叉性以及多样性的学科,需要融合以及发展各种学科知识。因此,公共管理学科应该在各学科的整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推进公共管理学科的综合化,以及进一步的融合公共管理学科下,政治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等等二级学科,想从而形成一种具有特色的学科专业群,进而能够更好的解决公社会公共管理的问题。
2.3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以学科师资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对于公共管理学科来说,要想求的更好的发展,那就应该从“人”这个基本点入手,因此,在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中应该注意对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以及学科队伍等等建设。从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来说,首先需要改变的是目前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弊端,也即是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细化、管理学科的专业设置窄化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化等问题,换句话说也就是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加强公共管理学科方面的大类培养,以及重视方向特色等等创新,从而形成公共管理学科方面创新与特色共存的人才培养体系。而从学科队伍的建设来看,主要就是应该注重合理的学科方面的学术梯队结构的建设,以及高素质高素质学科教学人才的引进以及培养制度,从而保证公共管理学科的可持发展。
结束语: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公共管理学科已经成为我国影响较大,发展前景较大的社会科学研究学科。从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的历史沿革来看,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已经与我国的公共管理发展实践相融合,也基本做到了顺应目前国际先进的公共管理学科理以及实践的发展趋势。因此,就目前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我国的公共管理研究应该确立其基本的实践范围以及重点领域,加强对我国社会主义特色公共管理学科理论体系的建设以及相关师资队伍建设,从而能够建立其适合我国经济发展、技术结构以及社会发展需要的公共管理学科的人才培养机制,进而达到优化公共管理学科的结构整体服务功能的目的,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基础。(作者单位:渤海大学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崔佩亭.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J]. 理论前沿, 1992, (2): 9-10.
[2]沈亚平主编. 转型社会中的系统变革: 中国行政发展30 年[M].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38.
[3]薛澜, 彭宗超, 张强. 公共管理与中国发展———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前瞻 [J]. 管理世界, 2002, (2): 43-56.
1. 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历史沿革
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历史沿革,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也即是:1979-1988年期间的公共管理学科的恢复与重建时期、1988-2005年期间的公共管理学科的整合与发展时期以及2005年至今的公共管理学科的优化与提升时期,下面主要就这三个时期的公共管理学科的基本发展情况进行简单的介绍:
1.1公共管理学科的恢复与重建时期(1979-1988)。
在我国,公共管理学科是以行政管理为基础发展而来,1979年,我过在实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当时政管理体制的不实用以及不适应逐渐显现出来,为了解决时展中的复杂政治以及公共管理行政的交织的问题,国家在院系学科的调整中开始逐渐的恢复以及重建公共管理学科。
这在个恢复与重建时期,由于社会在公共管理学科方面本身的自我意识较差,学科也缺乏较为明确范畴体系,在研究与教学方面,公共管理学科的涉及面相对较窄,因此,对于公共管理学科的定位主要是注重于政府的行政管理领域以及公共管理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学习。而在此时期的人才培养方面,我国主要强调的计划性人才培养,也即是根据国家在某方面的任务导向,进而实行计划培养,以达到国家圆满任务完成的目地。
1.2公共管理学科的整合与发展时期(1988-2005年)
1988年,在北京正式成立了我国的行政管理学会,之后我国其他各省市地区也随着成立了专门的行政管理学会,这也标志这我国的行政管理研究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独立体系,这也标志着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也正式成为了显学,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开始注重于对我国社会体制改革以及社会建设方面等等的实际问题,这也使得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进入了整合以及发展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国在公共管理学科的建设方面,主要是以引进以及借鉴国外先进的公共管理理论为主,由于整合导致公共学科概念和合法性基础没有自立,同时由于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初期的特殊性,我国对于公共管理学科没有进行实质性的定位,未有形成公共管理学科方面的学术争鸣局面。而在公共管理学科的人才培养方面,之前的计划性人才培养方式,在思想以及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上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了,从而开始注重于对经济决策、管理以及经营型人才的重点培养,以达到社会发展需要的目的。
1.3公共管理学科的优化与提升时期(2005 至今)
2005年,我国进入了改革攻坚年,以我国政府体制改革为标志,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也从整合以及盲目扩大发展的时期正式进入了优化与提升的阶段,该阶段主要开始注重公共管理学科的质量发展,强调的社会的需求,抓的是相关人才培养的质量。
这这个阶段,我国在公共管理学科的建设方面,开始注重多专业多角度,也即是从公共管理相关的人口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等都专业多角度来探讨我国的政党以及国家和社会关系的变化,为国家社会的发展奠定理论以及人才的基础。而在学科的才培养方面,注重对实践性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强的人才培养,以求能够使得培养的人才具有较高的应用技能和实践能力,是综合性的管理型人才。
2. 公共管理学科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面临的挑战与发展的趋势主要集中在公共管理学科内涵需要厘清和优化、需要进一步的内外融合、人才的培养体系建设以及公共管理学科师资队伍需要进一步的加强这三个“进一步“,下面对此进行简单的分析阐述:
2.1公共管理学科内涵需要进一步厘清与优化
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以行政管理为基础,基本已经形成自己的独立体系,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的失业以及研究的问题也逐步的与现实接轨,也逐渐开始将理论在实践验证。但是,以目前全世界的社会发展来看,政府、社会以及公民的三方参与国家的治理已经成为了趋势,也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因此,这对于社会管理学科的内涵也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进一步的厘清和优化公共管理学科的内涵也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公共管理学科应该以实践为基础,以现实为出发点,以社会公共管理的问题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寻求解决社会公共管理所现实问题的方法和依,从而进一步的理解公共管理的革命性意义,用服务的态度去发展社会的公共管理体系结构以及行为模式,为社会的前进做出应有的贡献。
2.2公共管理学科需要进一步内外融合
公共管理学科是以解决公共组织以及政府相关组织管理的社会事务问题为目的,和以研究当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产生的实践矛盾,提供科学的综合性的治理手段与工具为目的的研究型实践性学科,其本身涉及的学科较多,属于跨学科性、交叉性以及多样性的学科,需要融合以及发展各种学科知识。因此,公共管理学科应该在各学科的整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推进公共管理学科的综合化,以及进一步的融合公共管理学科下,政治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等等二级学科,想从而形成一种具有特色的学科专业群,进而能够更好的解决公社会公共管理的问题。
2.3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以学科师资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行政管理 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政府职能从微观领域转向宏观领域,从注重管理转向注重公共服务和协作,起初的行政管理与服务的对象和范围、管理与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也理应加以转变,以适应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和民主价值诉求的发展需要。为实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构建体现理论和实践强有力结合的教学体系,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注重对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编制培养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当前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1、政治学类和管理学类的课程所占的比重偏多
这种课程设置实际上反映了目前国内行政管理学教育主要存在着两种取向,即政治学取向和管理学取向。行政管理学界的这种取向上的争议实际上反映了目前中国行政管理学在学科基本范畴上的模糊不清。反映在课程设置上就表现为,政治学类课程和管理学类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分别占有几乎不相上下的比重(行政管理学类的课程除了公共财政学和行政法学之外都是属于管理学范畴的课程)。
2、课程之间的设置缺乏联系和必需的衔接性
这尤其反映在公共财政学和公共政策分析这两门课的设置上。公共财政学或公共经济学必须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但是目前国内行政管理学专业基本上都没有开设这两门基础课。如果没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学生是不可能学懂公共财政学的。当然,目前国内大多数行政管理学专业所用的财政学教材是建构在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没有现代经济学的知识也可以被学生理解。
3、公共政策的课程比重过小,并且缺少相应的基础课程
如果将政府行政管理管理活动分为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国内行政管理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偏重于内部管理方面,外部管理方面的课程相对来说比较少,即公共政策方面的课程极其少。
4、经济学类的课程相对较少
由于目前国内行政管理学界对于行政管理学的基本范畴之争主要集中在政治学取向和管理学取向之上,因此对于经济学类课程的重视就显得不够。当然,有些院校主要是因为缺乏经济学类的师资。所以,目前只有极少数院校的行政管理学专业开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
三、行政管理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分析
1、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训
为适应社会需要,行政管理人才理应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因此,在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之外,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内涵不仅包括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技术创新的专业素养,还应包括社会综合能力的扩充训练、精神气质的陶冶和人格品质的塑造。
行政管理专业以培养行政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为目标,针对管理者素质的要求,开设人文素养方面的课程,从管理者的观念、品格、知识、方法、能力等方面强化训练。如开展务实、敬业、拼搏、创新精神的训练,伦理道德、毅力、人格修养等方面的培养,加强人际沟通、表达能力、创业策划、情商训练和社交礼仪等素质的培养。现代政府存在与活动的合法性是建立在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基础之上,而不是立足于为少数人或行政官员自身利益服务的基础之上。这是对政府及所属行政工作人员的基本伦理道德要求。行政管理学专业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只有在这种专业意识的指引下,才能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公仆意识和公共责任意识。
2、同等重视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的安排
行政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行政管理专业教学计划除设置大量的理论课程外,还应包括更多的实践环节。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应使学生能真正胜任公共服务工作。把科研引入教学之中,通过专题研讨会、课程论文等形式,要求学生独立研究公共服务领域里存在的问题,培养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公共服务领域活动深层次的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归纳、整合的能力。通过这些实践环节的有效实施,提高专业人才应用行政管理专业知识与理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同等重视定性与定量课程
对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加强高等数学、公共管理统计学等定量课程的教育与学习,有助于为该专业的学生学习定量课程打下坚实基础,有效提高其公共管理定量技术分析的能力,从而准确地将在实践中统计的资料应用于政府公共服务中,创新公共服务方式,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4、改革单一的政治学取向和单一的管理学取向
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及其管理对象的广泛性与复杂性,决定了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应体现诸多学科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和相互发展的取向。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政府微观管理职能的逐渐削弱,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的逐渐强化,社会对行政管理的技术和管理型人才的需求量增大。
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注重在多学科综合走向上创新。因此,行政管理学在学术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方式等方面,应更多地与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紧密联接起来,达到互相借鉴与渗透,相互促进与发展。尤其是现代信息化、知识经济社会日益发展,多学科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所形成的多元研究方法为行政管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陆锋明.浅谈高职教育中行政管理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j].社科纵横,2009(8)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工商管理,学科定位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6s-0201-01
多数地方师范院校涉足工商管理学科领域始于1999年的高校扩招,以及由此引发的高校合并与升格浪潮。由于被认为学科进入门槛低,学生就业前景好,工商管理学科一度在地方师范院校升格初期拼规模、上层次的外延式增长之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的加剧,转入内涵式发展之路的地方师范院校,在工商管理学科建设中,面对综合性重点高校以及财经类院校工商管理学科的竞争压力,普遍存在着学科定位不明确,研究方向不清晰、专业设置无特色的问题。
一、地方师范院校工商管理学科定位缺失分析
为了立足地方,不断扩大影响,从而求得生存和发展,地方师范院校必须对工商管理学科定位缺失的现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一)盲目贪大求全,缺乏重点和特色
多数地方性师范院校认为学科专业门类齐全、规模扩大就是发展,因此在学校工商管理学科规划过程中往往盲目攀比、相互模仿,学科建设定位不准确。在工商管理学科建设的过程中,盲目追求专业的齐全,竞相增设热门专业,没有从自身实际出发,针对已有基础和条件重点建设一批专业,也没有在根据高校内外环境要求的基础上发展特色专业,而是片面追求规模的扩大,不仅忽视了工商管理学科内涵的丰富和质量的提高,而且将有限的资源分散到各个专业的建设之中,使得学科建设无法突破原有的平台,而且造成资源的浪费。
(二)缺乏长远眼光,注重近期效益
一门科学学科的发展程度取决于社会对它的需求程度。同样,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的完善程度也取决于其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同时也决定了该学科对社会的影响程度,即该学科的社会地位。目前,社会对工商管理方面人才的需求为拥有工商管理学科的院校带来了一定的利益,但只注重近期效益不图谋长远发展,不但对工商管理学科本身成长不利,而且可能会影响院校的品牌形象,最终必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三)忽视学科内部专业之间的联系与渗透
工商管理学学科的应用性很强,其理论基础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构成跨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不同领域,研究对象涵盖了企业经济运作中的财务管理、资金筹措、投资分析、市场营销和资源配置等各个方面。注重实用方法技能的培养与训练是工商管理学科的鲜明特点。目前多数地方师范院校工商管理学科忽视学科内部专业之间的联系与渗透,导致学生各方面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四)追随综合性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建设模式,使得学科建设特色缺失
地方师范院校工商管理学科同综合性大学相比,在层次上有一定的差距。如果盲目追随综合性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建设模式,会使得自身学科建设特色缺失。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最终是为社会培养优秀的高质量的人才,人才的培养是学科建设的核心。一个成熟的学科应该具有自己独特的概念、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学术评价体系以及队伍的培养体系。地方师范院校工商管理学科应充分考虑自己的教学资源和生源质量,突出应用技能训练,为社会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
二、地方师范院校工商管理学科定位的依据
(一)工商管理学科定位以学校定位为基础
高等师范院校工商管理学科的特色,应该以学校的定位为导向,以特色学科的建设为基础,形成自身的教学和科研特色,从而才能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例如,近年来某师范学院按照“扬优、保特、创新”的原则,认真贯彻“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完善条件、提高质量、创建特色”的20字办学思路,重点实施基础实验室评估、优秀校风建设评估、学士学位评估、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和申报硕士点的“五大战役”和人才强校、学科建设、数字化校园建设、教育国际化和校园精神塑造的“五大战略”,积极推行“扩大规模、加大投入、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创出品牌、占领市场”的六大举措,采取优化整合、交叉渗透等形式,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同类一流”办学目标。因此,该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科的定位必须以学校的总体定位为前提和基础,才能具有可行性。
(二)工商管理学科定位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
地方师范院校的工商管理学科,在与综合性大学竞争中无学科优势,与地处中心城市高校相比无地域优势的情况下,首先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地方实际,并以此为导向,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学术为先导、教学科研并重的办学理念,将教学科研、学生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起来,正确把握学校发展的方向、特别是学科发展的方向,对学校发展、特别是工商管理学科发展作出准确定位,对师资队伍中各学科专业教师的比例做出相应调整,并要求各系和大多数教师都要从市县甚至乡镇找到自己的科研项目,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积极搭建有特色的工商管理学科办学模式。
(三)利用师范传统专业优势,充实定位内涵
地方师范类院校要发挥传统专业优势,利用师范类基础学科过硬,如语文、数学、教育学等的优势,通过培养学生较好的文字功底、数学功底等,在工商管理学科建设中体现出优势。特别是要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与渗透,大力提升工商管理学科下各专业学生的基本功。利用师范院校教育类优秀学科的先进知识和理念大胆创新,与时俱进,提升工商管理学科教学理念,培养出应用型、学习型、复合型的人才。
三、地方师范院校工商管理学科定位的内容
(一)明确工商管理学科建设目标
明确学科建设目标,既是地方师范院校工商管理学科定位的起点,也是其重要依据。地方师范院校的工商管理学科建设应该以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为目的。可进一步概括为:培养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区域、服务生产、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应用型管理人才。
(二)凝炼学科发展方向
在学科发展方向上,主要是结合学校所在区域的经济特色,进行凝练。地方师范院校要在调查研究工商管理学科现状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时代要求,体现地方师范院校特色的工商管理学科发展思路。在制定规划时,不仅要考虑国内外同学科的发展趋势,国家和学校所处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应考虑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律。
(三)优化专业结构配置
地方师范院校科学地构建工商管理学科专业结构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学校的发展。地方师范院校进行专业结构配,一方面不能追高求全,盲目攀比老牌重点本科院校,而应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已有的工商管理学科结构框架上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模式,重点抓好优势专业、特色专业,努力建设国内同类型院校中有影响的重点工商管理专业。
(四)完善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的完善是地方师范院校工商管理学科定位中的主要内容之一。针对培养中教学计划落伍,实践性教学课时较少的情况,应该提高实践性教学比例,大力构建实习基地。针对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没有充分体现应用性特点情况,要改变目前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面广、量大、交叉严重,不精不专的情况;要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变工商管理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权变性的状况。使得教学内容能够适应经济的发展,紧跟国内国际学科前;要强化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实习教学环节,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 侯剑华.工商管理学科演进与前沿热点的可视化分析[D].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07)
[2] 杨忠泰.崇术重用 服务地方――一般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院系办学目标定位的思考与探索[J].煤炭高等教育,2008(01).
[3] 孙建京.应用性大学的学科与专业建设思考[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9月.
作者:王志强 张智荣 单位:内蒙古财经学院
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SWOT分析
由于当前公共管理的现实需求,我国和公共管理学科具有较强的发展前景,但它的前提是选择、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而发展战略的有效选择又牵涉对其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下面,我们就借助SWOT分析方法对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进行综合性分析。SWOT分析是目前战略管理与规划领域广泛使用的分析工具,是综合考虑企业环境中内部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和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等因素,明确企业自身的竞争态势的系统分析工具。(一)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优势1.我校的学科群支撑体系具有比较优势目前,我校在本科培养层次上,已经设置会计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财政学等专业,部分专业包括公共管理学院的相关专业在内发展时间较长,水平较高,既有深厚的发展底蕴,又有力量较强、相对稳定的专业教学团队,能够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提供强势的学科支持。2.我校具有实验环境与图书资料的基础优势公共管理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我校已具有学生学习所必需的良好实验环境。我校现有计算机网络中心、经济管理实验中心、电子政务实验室等,具有200多台终端的计算机网络,同时拥有各种应用软件,可以满足各种实验需求。且已与自治区政府有关部门、工商企业部门及第三部门建立长期联络实习基地。学校现有图书8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1000余种,建成了现代化的电子图书馆,开通了数字图书馆。为公共管理学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学习、研究提供了较充足的资料保证。(二)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劣势1.二级学科过于狭窄,教学机构分散按照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目录,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五个二级学科。学者周志忍认为,“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政府内部事务的运作和管理;政府对社会相关领域的综合管理;非政府部门的内部运作和管理。”按照此种观点,我校仅有行政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工作、文化产业五个专业,二级学科过于狭窄。而仅有的五个专业,还分别隶属于四个不同的学院,这样的设置分散了学校的资源,给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与完善带来了极大地障碍,给公共管理学科的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统筹规划等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从而影响公共管理学科的长远发展。2.我校公共管理学科层次偏低,缺乏学科带头人由于历史原因,我校公共管理学还没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没有专业硕士办学资格。而且我校公共管理学学术梯队不健全,缺乏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制约了我校公共管理学向更高的学术领域发展。3.缺乏支撑学科建设的研究基地和外部资源我校还没有与本学科相关的研究中心和研究基地,缺乏培养和吸引一流人才、承担高水平项目、出一流成果的研究设施和条件。我校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还缺乏外部资源的支撑。个别老师开始了外部交流,与国内的著名的专家学者有了交往,但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氛围。(三)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机会1.内蒙古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对公共管理需求强烈近年来,随着内蒙古地区社会政治、经济飞速发展,对公共管理的重要性及其社会意义的认识不断加强,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构建和谐社会、创新型社会的实践,管理社会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外在环境的多变性都对公共管理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要求,公共管理必须对此做出积极的回应。”环境的变化对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内蒙古财经学院升大学为公共管理学科带来发展机遇在内蒙古财经学院,部分学科基本完成专业布点工作,但是也有部分学科的专业布点正在进行甚至处于起步阶段,呈现不平衡态势。现在内蒙古财经学院升大学,必然要完善现有学科布局,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我们应该抓住良机,在现有专业布点的基础上,集中资源,不断完善、深入发展公共管理学科,做到充分发掘学科内涵,围绕学科内涵构建专业群体系,形成合力,取得最大化的学科建设效益。(四)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所面临的威胁1.其他学校的发展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虽然在内蒙古地区起步较早,但由于种种原因,其建设与发展与内蒙古地区其他大学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近年来,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和内蒙古农业大学高度重视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并投入大量的资源,在学科的发展上获得较大的进步,现在这三所学校都已经有了硕士点,都获得了MPA的办学资格,使得这些学校公共管理学科既获得了后续向上发展的空间,也增加了社会资源和物质基础。2.其他学科的发展公共管理的研究领域从某种程度上说呈现出了“百花争鸣”之势,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对其研究领域均有涉及与深入。公共管理的学科边界正在受到其他人文学科的渗入与影响,从而对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独立与独特性产生一定消极影响。
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战略
我们认为只有立足实际,充分利用全校的学科及其他资源,加以整合,才能选择、制定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发展战略。基于此,结合SWOT分析的结果,可改造SWOT矩阵(如表1所示),并据此为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制定“内部整合、外部联合、横向发展、纵深拓展”的发展战略。(一)内部整合战略(SO战略)充分利用内蒙古财经学院升大学的机会,和我区“十二五”期间对公共服务需求增加的机会,努力整合我校公共管理学科资源,发挥优势,促进我校公共管理学科与内蒙古地区公共管理实践之间的良性互动,提升我校公共管理学科在社会及学科领域的影响力。内部整合战略包括:要打破现有我校公共管理学二级学科各专业隶属的界限,集中学科资源,整合专业,以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为主体形成新的学科集群;要采取有力的措施,争取政策,将公共管理学科作为内蒙古财经学院新的学科增长点,集中资源发展;公共管理学科是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型学科,要整合各相关学科教师力量,通过共同承担研究项目、跨学科培养人才和共建学科基地等多种形式,形成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二)外部联合战略(WO战略)外部联合我们不仅要抓住时代赋予的机会,学校、学院及教师都要充分挖掘资源,实现外部联合。外部联合战略包括:与政府和其他公共服务部门联合,建立实训基地、实训中心,让教师步入公共服务的第一线,增强教师对社会实际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论为市场服务,实践提升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良性循环;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加强教师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合作,也可以将我校有潜力的教师送出去培养;与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联系,外聘或邀请其来我校讲座或专题报告,开拓教师视野,为培养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各学术方向的带头人奠定基础。(三)横向发展战略(ST战略)在尽力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我们还应集思广益,借助社会资源,横向发展,努力化解我校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威胁。横向发展战略包括:结合社会需求和我校实际,积极申报在自治区内有优势、就业有需求的新专业,拓宽公共管理二级学科范围。(四)纵深拓展战略(WT战略)外部机会和资源对于学科发展极其重要,但归根结底还要靠自身的努力。我们应充分利用现在学术繁荣、学科发展迅速的有利时机,精心部署,积极协调,申报公共管理硕士点和MPA,向纵深拓展,以减少外来威胁,改变在的劣势地位。
落实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战略的几项具体措施
对于一个组织来讲,制定发展战略固然重要,但使战略落地,能够得到贯彻实施则更为重要。我们根据内蒙古财经学院的现状,结合国内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需求,提出以下几项具体的措施。我们认为,学科是一个学校的学科,不是哪一个学院的学科,所以执行战略应该站在全校的角度,关注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的整体发展,不应顾及某一个学院、某一个专业的局部利益。而且我们完全是从学术探讨的角度出发,不是具体针对某一个人、某一个专业、某一个学院。(一)培养高素质的学科队伍当前对于任何一个组织的发展,人才都是最关键的因素,是组织最核心的资源,是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首要来源。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当然离不开高素质的学科队伍。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缺乏,制约着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增加投入,采取引进和自身培养两步走的方法,尽快拥有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财院或公共管理学院可以积极与全国知名的公共管理学科专家、学者接洽,给他们提供优厚的待遇和完善的科研条件,引进学科带头人;同时选择我校有培养前途和潜力的在职教师,送到处于国内外公共管理学科发展领先地位的高校培养,帮助其成长为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引进专家的好处是学科发展速度快,能通过与专家的近距离学习,带动一批教师快速成长,缺点是成本高,专家的忠诚度较低;自己培养学科带头人的优点是成本低,与专家相比本校教师的忠诚度较高,缺点是成长速度慢,只能实现个别人的成长,而且也有教师流失的风险。所以我们建议采用引进和培养同时进行的方法,既能使财院公共管理学科快速发展,培养一大批人才,而且能够在在财院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增强财院的吸引力,降低本校教师的流失率。高校属于智力密集型行业,高校和学科的发展更多的依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具有知识化程度高、勇于创新、接受新生事物较快、独立性强、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大、工作强度高、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而我校现在激励方法单一,没有考虑员工需求的差别,激励手段具有暂时性等方面的缺陷。因此应该结合地区文化、学校和教师的特点,建立健全我校的激励机制,言必行,行必果,及时兑现奖励,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教师的提高科研和教学水平的热情。(二)整合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下的各个专业现在我校公共管理学科下的各个专业太分散,不利于学科的发展,所以应改革现有五个专业隶属于不同学院的现状,将这些专业整合到公共管理学院。这样做的好处,一是便于对学科的统一管理,统筹兼顾,合理配置资源,既能结合国内形势和我校实际,突出重点,快速发展优势专业,又能借助优势专业的力量,实现各专业的整体推进;二是各个专业都属于公共管理学科,整合到一起,便于充分利用专业资源,集中各专业力量,形成合力,建立学科群的整体发展优势。(三)建立相关的实习基地和研究中心1积极与内蒙古地区各级政府和相关公共部门接洽,建立各个专业的实习基地,教师可以通过挂职锻炼、现场咨询、科研合作等方式,深入到公共管理的第一线,既能了解公共部门的工作实际,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又能利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为社会服务。学生可以通过在实习基地的锻炼,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成为社会需要、素质过硬的合格的公共管理人才奠定基础。2.建立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我校从事公共管理研究和教学的教师研究方向较为分散,主题不明确,因此无法实现公共管理更高层次发展。因此我们建议,综合各位教师现在的研究成果,凝练研究方向,合众人之力,打造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的品牌。在此我们建议,尽快成立以现有成果为基础,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方向的研究中心,如“社会管理研究中心”、“公共危机研究中心”等,既能提高教师理论研究水平,又能为社会服务。(四)申报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新专业以及获得公共管理硕士授予权和MPA办学资格目前,我校公共管理相关专业较少,我们应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财院现有学科的实际,开设既有生源和市场需求,又有办学基础的公共管理学科的新专业。经过近五年的考察,在征求国内一些著名的专家和学者的意见和充分的论证的基础上,我们认为现在我校已经具备成功开设劳动关系和城市管理两个专业的条件。这两个专业目前国内开设的较少,但对人才的需求却很大,如劳动关系专业,目前国内仅有五所高校设置本科专业,每年毕业的学生不过300名,根本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劳动关系专业人才的需求,所以应在其他学校尤其是内蒙古地区其他高校之前,抢占发展先机。获得公共管理硕士点和MPA的办学资格,不仅对于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至关重要,也能为内蒙古财经学院的发展提供广泛的社会资源和资金,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扩大财院在内蒙古地区的影响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因此在2012年,财院应该举全院之力,将申报公共管理硕士点和MPA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重点关注,全力支持,力争毕其功与一役,成功获得公共管理硕士授予权和MPA的办学资格。通过执行上述“内外兼修”的发展策略,无疑将会快速提高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速度,力争将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建设成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科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