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19: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纯语文教学时,我引领学生徜徉在古诗词中;感动在散文中;驰骋在名著中;品味在杂文中……我只知道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却不知道有些时候语文老师同时扮演着班主任的角色。当了班主任才知道,语文教学简直就是班主任建立优秀班集体的左膀右臂,把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对于语文学科和班级管理都有好处。
1 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与主题班会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融入了更多的社会元素,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极高的要求。在单元的编排上,更是煞费苦心,做到了一个单元一个中心。每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学习语文的渠道和资源。如,七年级下册(人教版,以下提到的课本都是)的“感受自然”、“漫游语文世界”等。而更多的综合性学习专题是这些:如,本年级下册“成长的烦恼”、“我也追星”;八年级上册的“让世界充满爱”、“莲文化的魅力”;八年级下册“献给母亲的歌”、“背起行囊走四方”;九年级上册的“微笑着面对生活”、“青春随想”、“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九年级下册的“关注我们的社区”、“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等。除了是对学生语文水平的拷问,更是对学生进行爱家、爱集体、爱同学的教育,还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明显是与班级管理一致的。所以,每次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我都会布置学生收集各种资料,做好准备,然后办一期手抄报。最后利用周会的时间,举行一次主题班会。这样,学生的作文有素材了,语文水平提高了,品行也得到了锤炼。班主任的工作也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 学习课文与说理引导
熟谙语文教学的都知道,入选语文课本的文章,不仅是语言出色、文采斐然的作品,而且在立意和境界上也是匠心独运。所以,在学习课文时,我时常结合课文对学生进行班主任式的疏导和指引。在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告诉学生初中三年会有许多困难,我们要摆正心态,积极面对,将大困难变成小困难。就拿如山的作业来说吧,一门一门的攻克,每做完一项就自我肯定,压力就会减小。在学习《傅雷家书》时,我结合班内有些学生不理解父母的现象,告诉学生,父母视孩子为珍宝,愿意分享你的快乐,更愿意承担你的苦痛。用书信或其他方式与家长沟通,一定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果然,有家长反应孩子懂事多了!在学习《致女儿的信》时,我明查暗访,做足功课,发现本班有些学生由羡慕影视剧作品中的出双入对发展到跃跃欲试,再加上家长的刻意避讳,更觉得爱情神密离奇。我先让学生试着与最亲近的成年人交流“爱情是什么”,再让他们写出对爱情的看法。在他们心如兔跳时我说:“同学们,爱情不是瘟疫,更不是魔鬼。它不过是人的情感之一罢了。你们都会恋爱。就像你们会从一岁长到两岁,你们还会结婚生子,这也是人成长的必然。但不是现在,就像你一岁时不会上一年级,现在不打工挣钱一样。冬天的桃花美丽却难成桃果,这也是过早绽放的结果。”我还让班干部组织举办了一次以《我们·爱情》为主题的班会。事实证明,把学习课文与班级管理结合起来,确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空洞的说教是做班主任的大忌。我想,要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与语文教学紧密结合,可谓良方!
在此,本人就初中思想政治新版本特点及备课方法谈一谈我个人初浅的认识和看法:
1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特点
初中思想政治新版本与之前所用的版本相比,明显地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课本的文字内容多寡不同,与老版相比,新版本在文字数量上明显地而且是大大地少于老版本,例如八年级(下)第七课第一节“城乡印象”,整节内容只有谬谬两段,84个汉字,14个标点符号,另附5幅插图,最后加上一道16字(“农村和城市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的小问题就结束了。再如九年级第一课“生活在地球村”,第四节“做负责任的公民”整节内容仅由两段共113个汉字,9个标点符号组成。
第二、课本中有较多而且内容丰富的插图,这些插图让人一看便联想滔滔,爱不释手,有一种欲览全书的欲望。例如八年级上册共有各种插图90幅,下册有83幅;七年级上册共有140幅;九年级全册共有103幅,这些图片不但在数量上多,而且还比较美,整本书的图片,可以当作相册来欣赏。例如:九年级课本第三页的“烽火台图”,尽管这幅图很小,只向我们展示了我国长城的某一局部,能够眼观的空间很有限,但那气势磅礴,弯曲延伸的长城却让我们感到它还在延绵不断,没有尽头之感,同时也让我们由衷地感觉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祖国大好河山的疆土之辽阔。
第三、每节中的“资料卡”、“相关链接”等注释性内容较新颖,而且小巧伶珑,让人就其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凝难点,不用查阅繁锁的资料就能“就地解决”。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做到什么内容都清清楚楚,例如涉及到一些我们不清楚的法律知识时,我们可以不用去查阅相关的法律书本,厪要看一下课本上的‘法律链接 就解决了,真可谓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第四、课本中每一节中的实藵性练习题针对性强,趣味性也乐在其中,使学生能做,乐做。例如:八年粧上册第19页“你认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经常发生的冲突有哪些?”学生在回答这一问题时,总是表现得滔滔不绝,似乎对他(她)们的父母有太多的“不满”之感,在如此之类的教学中,我们简直忘记了自姱是一为教师,而是一位“调解官”了。
2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备课方法
在改版后的初中政治教学中,本人认为教师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读懂教材,读透教材,并提练出要在黑板上进行板书的知识要点。因为板书讲究美观和节约时间,所以要板书的内容不宜太长,太复杂,应当做到文字尽少,但又不至于表达不清楚,即做到语言简短,意思明白,言简意赅。
第二、在完成板书的框架设计后,应舍得花充足的时间去收集一些相关的典型教学案例,而且这些案例应尽量是学生所知道的,熟悉的教学案例,例入教学。例如:七年级思想政治第六课“为坚强喝彩”,第一节“让我们选择坚强”,第一个知识点,“坚强意志的表现”——能在复杂的环境中迅速地判断发生的情况,毫不迟疑地采取坚决的措施行动。
在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所需要教学案例如:2008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一位坚强的阿姨在生死非常之际,冷静、果断地选择自我断臂自救,否则命臂无存。再如,2009年发生在本地的新桥煤矿事件中,四位矿工死里逃生的奇迹,这两个典型的事例中,无一不有力地证明了在复杂的情景中冷静而迅速地判断所发生的情况、果断采取坚决措施的重要性。
第三、教师应注重对教学中所涉及到的学生不理解的词语的解释,由于政治课并非语文课,所以在解释中可以不必完全按照语文课的惯例去解释,或者说可以与语文学科上的解释略有不同,如:“百折不挠”,可用一韧性较好的直尺在学生面前反反复复地折上几遍,(当然只是象征性的演示,不可能太使劲,太认真)然后右手一放,直尺挺直如故,是为 “百折不挠”,“挠”即弯曲,屈服之意。
一、 语文教材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我们的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大多是某一时期、某一流派的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是经过众多专家讨论后,从成千上万篇的优秀作品中挑选出的精品。这些作品不仅折射出时代的精神,而且在写作技巧方面也是不朽的典范。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把课文作为习作时的范文,引导学生借鉴这些名家、大家的写作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要先确定每篇课文让学生借鉴的写作技巧,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贯穿,并明确要求学生在写作中借鉴应用。每篇课文在写作方面都能给我们的学生提供有力的帮助。所以,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指明方向。
在讲完要借鉴的写作技巧后,要及时布置练习,让学生学以致用。充分利用好作文课和课堂随笔的训练作用,让学生及时借鉴、模仿课文中所学的写作技巧,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练习。比如:学习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端午日》时,我引导学生学习场面描写可以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正面描写要抓住人物的神态、外貌、动作进行刻画,还可以进行联想,虚实结合。赏析课文后要求学生当堂练笔写一次激烈的拔河比赛的场面,小组选出有些作品,当堂读,当堂学生评价。学习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松鼠》时,我引导学生品析、感悟、归纳生动说明事物的方法:仔细观察,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合理的说明顺序,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准确的词语,感情的投入。当堂练笔:生动地说明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抓住其中一两个特点即可。学生当堂完成,及时评价,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发挥了语文课文的例子作用。
总之,课本是一座写作资源丰富的宝库,教师要教会学生利用这座宝库来为自己的写作服务。
二、 语文教材对培养学生人格的作用
语文教材涵盖面很宽,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人文民俗、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浩浩乎千年史册任由驰骋,无所不具。其广度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这些为学生的学习和探索提供了有力的知识保证和良好的个性品质保证。
语文教材中所选的都是典范作品,积淀了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优秀成果,包含了人类对生活的热爱,也包含了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的价值判断标准和为人处世的准则。学生在学习这些作品时可以从中得到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熏陶和提高,促进责任感、荣誉感、进取心等心理品质的形成,促进健康人格的完善。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窗》时,学生体会了美与丑、善与恶的两种不同灵魂,从而明白了要乐观善良、热爱生活、道德高尚。
借助教材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人格熏陶,教材是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来源之一。语文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让高尚的情操、崇高的思想通过语言文字流入孩子的心田,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使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领悟做人的道理。比如在学习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热爱生命》时,学生从主人公身上认识了生命的伟岸和强大,体会了主人公顽强不屈的意志,懂得了要更加热爱生命,争做生活的强者!
展示作者的人生经历,进行人格启迪。中学语文教材里的文章都是古今中外的名家之作,这些作家不仅作品精彩感人,其人格也如日月之光辉,与他们的作品的艺术魅力交相辉映。语文教师要很好地抓住这点,讲课时适时拓展,介绍体现作者人格方面的事例,让学生领略到他们崇高的人格魅力,给学生树立一个可以仿效的榜样,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如在学习苏教版九年级下册《享受生活》时,学生通过收集展示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领略了她不向命运屈服,战胜残疾的坚强意志和热爱生命、拥抱生活的热情。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程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互动研究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可是近些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例如清明、端午、中秋等的过节气氛日趋淡漠,而各种洋节却红红火火,年轻一代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认识也越来越模糊,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感情越来越淡漠。这种文化的错位是发人深省的。因此,本文针对反映出来的传统节日观的失落现象,从文化和教育的视角透析原因,并结合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初中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情况
笔者从以下两方面具体进行阐发:
第一,初中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现状。本次研究对南京市八所中学的初一到初三的972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其中,市直属学校一所、主城区的学校两所、新城区的学校一所、近郊的学校两所、农村的学校两所,每所学校的初一到初三的每个年级各选取一个班级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972份,回收问卷969份,回收有效问卷958份。其中初一发放问卷318份,回收有效问卷313份;初二发放问卷329份,回收有效问卷324份;初三发放问卷325份,回收有效问卷321份。通过这次对部分初中学生传统节日观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文化多元的今天,年轻一代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认识越来越模糊,那份融化在骨子里的感情越来越冷淡。而诸如圣诞节等各种洋节却红红火火,日趋受到初中生的喜爱与追捧。但不管是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把握还是对西方节日的风俗了解,绝大多数同学还只是停留在表面,深入文化内部层面的还很少。
第二,初中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淡漠的原因分析。造成初中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淡漠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社会转型的影响。中国传统节日和节日文化的淡化,其根本在于它是与农业社会结构相适应的农业文明。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农业节日文明中的因素,如以温饱型的吃为主、交往的血缘关系属性、祭祀的家族色彩及其低参与度和娱乐性逐渐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2.洋节和人造节日的冲击。洋节(诸如圣诞节、万圣节等)的引入丰富了国人的社会生活和娱乐休闲,但它在中国的升温和流行分流了很大一部分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的热情,加剧了人们对过传统节日意识的淡化。此外中国一些商家和旅游景点又不断推出层出不穷的人造节日,如“羽绒节”、“龙虾节”、“草莓节”等,使得人们审美疲劳,渐渐淡漠了过节的热情与期盼。3.语文教学中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缺失。初中教育阶段,语文教学中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缺失确实比较严重。我们的现行教材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关注不够,在初中阶段的语文课本中,少有介绍传统节日的诗歌文章,即便有了,往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偏重于对字词句、语段及篇章的理解、体会,无法实现对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系统学习,更谈不上对民族节日文化的体验和传承了。加上我们很多一线的语文老师,自身文化素养有待不断学习提高,在没有教材依托的情况下,对传统节日文化又知之甚少,上课时如果碰到相关内容,尽量一笔带过。这样的教育现状,又如何让学生亲近、喜爱甚至是传承传统节日文化呢?
二、传统节日文化对语文学习的促进作用
笔者从以下两方面来阐述传统节日文化对语文学习的促进作用。
第一,传统节日文化丰富了语文课程资源。包括三点内容:1.开拓课程资源的途径。古往今来,中国就是一个多节日的国度。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之中,沉淀了无数智慧的文化瑰宝,传统节日民俗就是其中之一。每一个节日民俗都蕴涵着无数美丽动人的历史传说与故事,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其中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彩、色彩斑斓。这些都大大丰富了我们语文学习的课程资源。2.解读语文课程的钥匙。语文课程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能有意识地挖掘传统民俗背后丰富的意蕴,就能深层次地理解作品的匠心独运,从而帮助学生解读那些看似简单却内涵深厚的文学作品。3.深挖教材文本的把手。有些作家“善于选取和征用一些饱含人文意义又相对静态和独立的时间刻度,如节日等,将之糅合到小说的文本当中,从而使文本的人文厚度历时显著加浓、加深”。[1]P110我们教材中的有些小说也将人物的性格、命运置身于着独特的时间刻度之中,增加了小说的深厚之感。如:九年级下册的《孔乙己》,小说在具体回忆孔乙己的后半部分,基本上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的。一共有八个时间节点:①有一天,即大约中秋前的两三天;②中秋过后,即将近初冬的一天的下半天;③自此以后;④到了年关;⑤到第二年端午;⑥到中秋;⑦再到年关;⑧到现在。随着情节的发展,越向后时间节点出现越多,拉的跨时加长,节奏加快。使矛盾急转直下,加速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的发展。这样把一个穷困落魄的封建文人的命运和富有浓厚文化意味的“端午”、“中秋”、“年关”等传统节日联系起来,直到人们渐渐淡忘了他,大约的确是死了,更见其悲剧色彩。
第二,传统节日文化融铸了语文课程文化。包括三点内容:1.涵养学生的文化精神。语文学科有着宽广的文化情怀,学习过程也充满了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入鲜活的传统节日文化,启发学生的思维,必能充分发挥语文的文化唤醒功能,丰富学生的心灵,涵养学生的文化精神。2.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传统节日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能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范围,开阔语文学习的视野,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习语文的意识与方法。从而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目前“文化类试题”在各种语文试卷中不断出现,有关节日文化习俗的考题也层出不穷,在充分发挥语文人文性教育功能的同时,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了学生的欣赏品位,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综合培养。3.促进学生的文化创新。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是对生活的感悟,对智慧的学习。它引导我们在生活的舞台上“传承文明”,启发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开拓创新”。所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借助传统节日文化这一有效载体,充分挖掘其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价值意蕴,引导学生开拓思维、文化创新。
三、语文课程中的传统节日文化建设
笔者从以下四方面来具体阐述:
第一,重视课堂教学。笔者主要是以现行的人教版七至九年级语文教材中汉民族的传统节日、岁时民俗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按时间顺序分类的方法进行梳理,有常见的节日也有已经淡出历史舞台的传统节日,意在为语文教学提供一个节日文化学习的平台:1.元旦、新年:如八年级上册的《故宫博物院》、《阿长与〈山海经〉》有涉及。2.元宵节:如八年级上册的《夜宿卢沟》:“在洋溢着欢乐的气氛中,我感到夜宿卢沟观赏晓月的相宜日子,莫过于正月十五上元节了。”3.春社日:如八年级上册的《游山西村》:“萧鼓追随春社近。”4.花朝节:如八年级下册的《满井游记》:“花朝节,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5.上巳节:八年级上册的《欣赏王羲之书法》有涉及。6.清明节:七年级上册的《山塘棹歌》:“春衣称体近清明,风急鹞鞭处处鸣。”7.端午节:八年级下册的《端午的鸭蛋》,介绍了家乡端午的各种风俗。8.七夕节:七年级上册的《天上的街市》、八年级上册的《秋夕》等文有涉及。9.中秋节:八年级下册的《月》、八年级下册的《明月几时有》等文有涉及。10.重阳节:七年级上册的《过故人庄》、九年级上册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等文有涉及。11.腊月忙节:八年级上册的《游山西村》、《阿长与〈山海经〉》、八年级下册的《我的母亲》等文有涉及。
第二,进行综合性学习。语文教材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学习有一个依托的载体,能以教材为基础进行拓展性学习,进而全方位的学习语文。现行的人教版七至九年级语文教材中也有一些与传统节日文化有关系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探索月球奥秘·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怎样搜集材料·中秋节》等有所涉及。以《怎样搜集材料·中秋节》为例,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文化内涵。现在,请你以中秋节为主题,围绕着中秋节的起源,各地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古今诗文作品中的中秋节等来搜集资料。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可以先查书名索引,查一查中国传统节日、各地民俗风情,以及文化史、风物志、地理等方面的书目。还可以翻翻工具书、索引、书目提要之类的书。根据这些线索,借阅有关的图书。发现有用的资料,可以摘录、作札记,有的还可以复印。也可以到阅览室浏览有关民俗风情的报纸杂志,看看有没有这方面的资料。把搜集到的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加以整理,说给老师和同学听。尽量说得简洁、生动。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其他节日来做搜集资料的训练,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
第三,关注作文训练。要建立习作训练体系,笔者认为如果能够把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一种写作资源进行开发,开展形式多样的写作活动,不失为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理由如下:1.传统节日里蕴涵了无限的写作资源,我们可以有计划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写作活动,不仅能有效的开拓学生作文的题材,挖掘作文的主题,还能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进一步提高他自身的写作素养与文化涵养。2.传统节日文化可以拓展作文教学的内容,可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同时还能促进文章品味的提升。3.传统节日文化作为写作资源开发的策略,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传统节日体验,让学生在享受到传统节日文化润泽的同时,积极表达出心中的感悟。同时教师应采取多种评价方式,记录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最后根据传统节日主题的不同,精选优秀作品进行不同层面的分享,可以进行橱窗展示、校刊发表,甚至投稿到报社发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写作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喜悦。
第四,依托考试强化。依托考试强化,在当前的形势下仍然是考查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掌握到何种程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许多省市的中考试卷中,有关传统节日文化的命题就层出不穷。大多是以诗词积累、综合性学习和现代文阅读的形式出现的,试题以活动为载体,既考查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又让学生更加了解到中华民族富有生命力的传统节日文化,进一步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如2010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卷第7题:今天是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请你参加下列节日活动。(10分)具体包括了走近端午、情系节日、弘扬传统三个环节。此外,还可以通过诗词积累、对联赏析、按例仿写、材料探究或现代文阅读等形式来强化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掌握程度。
四、利用语文课程与传统节日的互动关系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
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语文课程与学生的文化创新。如一些学者所言,中国传统教育具有明显的“后喻型”文化倾向,“由于强调稳定、贬抑变化,于是,忽视反思、批判与创新。人们只是‘身’存于‘现在’而生活于‘过去’”。[2]P96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编制者更多地是把对传统节日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文化传承上,而较少创新意识的激发与批判思维的启迪。多是从搜集资料、节日探源这样的角度设计问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多‘积累型’,少‘发现型’,多‘继承型’,少‘创造型’”。[3]P97如果只是以对节日文化传统的积累、继承与保存为宗旨,那么学生将永远作为一个滞后者的角色而存在,一味地重复过去,谈不上与时俱进,更不能引领文化的创造与发展。
第二,怎样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笔者通过三个途径来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1.挖掘传统节日的深厚内涵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引导学生积极挖掘两大形式下生机盎然的深厚的文化内涵,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重建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喜爱之情。例如在今年寒假前,我班同学响应校少先队“雏鹰小队”活动的号召,积极参加“充满?摇?摇 ?摇?摇的除夕”的征文活动,很多同学关注的不仅仅是吃了多少美味佳肴、穿了什么新衣新帽、拿了多少压岁红包,更多的是挖掘出了除夕团圆的深层文化体验。2.促进传统和现代相互融合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传统节日之所以被冠以“传统”的名称,就表明它的身上有历史的烙印,有传统的底蕴。但是,传统的底蕴绝对不是凭借一成不变的节庆习俗来表现的,而是依靠万古常新的文化精神来体现的。传统节日文化的不断推陈出新,不管在当今还是未来都是必然的趋势。如:有“秦淮灯火甲天下”美誉的秦淮灯会是广泛流传于南京地区的大众文化活动,历史悠久。2011年的秦淮灯会的新观法就是先“上墙”后“下河”再“进庙”。先在中华门登临城墙看灯展,而后在东水关下城墙乘坐画舫欣赏“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最后在夫子庙上岸,进大成殿观灯。这样一来,既创新了老南京“爬城头走百病”的习俗,又拓展了人们的欣赏视角与欣赏范围。3.开拓本土课程资源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本土文化底蕴,蕴含着无穷的文化教育资源。古都深厚的内涵是我们开展传统节日活动教育的源泉。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活动内容较少挖掘和利用本土资源,忽视了传统节日活动的优势,造成学生对传统节日认识的空白和本土意识情感的缺乏。我们应该立足本土文化资源,深度挖掘其中丰富的文化底蕴。如在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课上,有学生就对南京的中秋节、七夕节等民俗进行了深度的研究,还有的结合《红楼梦》里的节日庆典研究南京的元宵花灯、清明放风筝、中秋赏月等节日习俗,还有人把书中的端午斗百草和九年级上册学习的《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中的“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结合起来,共同挖掘老南京的民风民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培养学生满怀自信心和自豪感,努力承担时代赋予我们的振兴中华文化的光荣使命,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我们应努力开拓本土课程资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从而实现文化创新。
综上,笔者从丰富语文课程资源和融铸语文课程文化两方面入手,将传统节日文化对于语文学习的促进作用做出了细致的剖析。并从重视课堂教学、进行综合性学习、关注作文训练、依托考试强化四方面就语文课程中的传统节日文化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并有大量实践的案例辅助说明。在此基础上,还就如何利用语文课程与传统节日的互动关系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希望能从挖掘传统节日的深厚内涵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传统和现代相互融合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开拓本土课程资源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和语文素养。因笔者自身水平和能力有限,仅以此文作抛砖引玉之效。
参考文献:
[1]肖太云.时间人文化的意义[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6):110.
一、简练
板书要力求简练,删繁就简,突出中心,高度概括文本内容。把文本的内容、结构、写法等一目了然地呈现出来。板书要遵循《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与写作的要求,根据七、八、九年级不同学生的特点,区别设计板书。还要根据每单元课文的主题来设计板书。人教版第四学段课本是按不同主题分单元进行编排的,每单元课文突出一个主题,进行一个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板书,要围绕单元主题和综合性学习活动。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文围绕“童年梦痕”展开,笔者在本单元课文学习活动中对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设计了如下板书:
■
这个板书用椭圆、方框、箭头和直线,嵌入少量文字,把文本主要脉络梳理得简练、清晰。利用它,可以引导学生把握文本结构,合理划分段落,用小标题概括各部分的意思,甚至能够帮助学生复述课文主要内容,简明而又实用。
二、准确
当然板书不能仅仅突出简洁,如果过度就简,造成文本内容跨度大,知识点模糊,就与“穿针引线”的细活大相径庭了。因此,要求板书设计准确反映文本内容、谋篇布局、写法等。如,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口技》一文,其文在写法上很有特色,当然语言也很简练,如果仅仅追求简练来设计板书就不能展现文本首尾照应、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写作特色。一位同行,这样设计:
该设计虽然简练,但不全面,不够准确,学生看后不甚清楚,起不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后来,在一次语文组的集体备课中,大家指出了其板书的不足,最后经过集体智慧,修改为:
修改后的设计虽然看起来复杂多了,但是更加准确、全面。尤其是突出了该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这一难点,也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的要求。
三、生动
关键词:传统教学;乏味;信息化;激活;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是一支粉笔、一本课本、一块黑板,构成了语文课的全部教学资源。课本上是白纸黑字,黑板上是黑纸白字,清晰是清晰,但未免太单调了。如果老师又没有生花之口才,那么学生的眼中看的是白纸黑字,脑中留下的印记仍是黑字白纸,致使学生的想象力枯竭,口才迟钝,作文干瘪,语文课仿佛只是用黑色的方块字垒长城……这样的后果是:“春天”二字勾不起学生脑海中万紫千红的想象;“母亲”的称呼唤不起学生温馨的回忆;在夏日联想不到北国风光的万里雪飘,在冬日回忆不到骄阳似火的温暖……所以语文课给老师的感觉总是难教,给学生的印象是乏味、没意思。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的研究也证明“兴趣是学习积极性的最现实最稳定的因素,尤其是对正在成长发展的孩子而言,兴趣更是他们从事学习的一种强大的内驱力。
如何能更有效地激起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成了语文老师的当务之急。当语文课实施了信息化教学,语文课的性质就有了质的飞跃――多媒体课件、录音、Flas、展台的应用使学生第一次认识到语文课的世界如此丰富多彩。俗话说: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生活面有多广,语文课学习的范围就有多大。而信息化教学才真正实现了这一目标――能把偌大的世界,几千年的时空跨越都浓缩到课堂上,调动起学生的每一根神经,刺激到学生的每一个细胞,这样的课堂学生就好比牛进了菜园子!
如在学习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课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时,虽然时值春天,但学生的活动范围、眼界有限,看不到各种各样的花儿,如果就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无疑是纸上谈兵。而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自然界中姹紫嫣红的花,就给学生一种感性认识。在讲到人工培育促进了花的品种繁多时特意讲到蓝色虞美人,这种花花瓣看上去如烟如雾,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这么名贵的花卉对乡下学生来说别说没见过,名字也是第一次听说过,所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其图片,就揭开这种花神秘的面纱,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园艺科技的发达和人类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没准儿这节课能在有些学生心田上种下当生物学家的种子。
诗歌的教学历来是想上好却很难的课――如何再现当时的画面,如何引领学生进入诗中的意境?这都是摆在语文老师面前的难题。
本人在讲授九年级上册的送别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通过播放“送别”音乐,很好地渲染了“送别”气氛,在浓浓的送别气氛中,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亲眼目睹了诗人当时送别友人的场景。给学生的感觉是诗歌学习如同看电影,又通过各种图片的展示,达到诗歌学习“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效果。
多媒体,展台进入课堂,使毕业班的复习课真正实现了大容量、高效率、快节奏的目标,更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所以说信息化教学给传统的语文课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输入了新鲜的血液。
参考文献:
[1]河南教育,2009(9).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商榷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174-03
学习文言文,不仅对加强国学教育、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古书和古文写作的能力。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的注释,关系着文言文教学的方向和质量。然而,目前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情况并不乐观,原因在于教材编写出自多人之手,难免出现注释问题,这给中学文言文教与学带来众多不便,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当前,系统研究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的学者为数不多,本文摭拾数例,讨论语文教材存在的问题。
一、注释术语使用不规范,致使语义注释和文意注释混淆
何为语义注释呢?语义注释是指表述或显示文言文词的概括义和句子的句面意义的注释,往往体现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严格对译。与语义注释相对应的文意注释,是指陈述词句在文章中的内在含义,反应了作者在客观语义中所包含的主观经验内容。文意注释经常使用的注释用语有:①“意思是”、“这里是……的意思”;②“指”、“这里指”;③“比喻”、“言外之意是”。我们见到这些用语,一定会认为该句的翻译是文意注释,而非语义注释。
但是课文中个别注释没有注意二者的差别。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中的《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有“朝济而夕设版焉”一句。课文下的注释对此句的解释为:指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很明显此句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严格对译,属于语义注释,但文章却用了文意注释“指”这一注释用语。
必修3中的《过秦论》一文,有“却匈奴七百余里”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却,击退。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却”的解释为:退。①击退比退的意义狭隘,击退仅仅是打败,而“退”不仅含有打败的意思,还有以退为进的作战方略。“击退”只是在教材中具体意思的表述,是特指,是文意注释。因此写为“这里指击退”更加准确。《寡人之于国也》一文,有“弃甲曳兵而走”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走,跑,这里指逃跑。古汉语字典注解:走,跑,逃走,逃跑。②例如:“双兔傍地走。”这里的“走”是跑的意思。杜甫的《石壕吏》:“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这里的是“逃走,逃跑”的意思。可知,“逃跑”是“走”的另一个义项,没必要用“这里指”这个特指的术语,因此最好去掉。
二、语法方面的讹误
中学语文教材中,语法方面的讹误也存在。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中的《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有“又欲肆其西封”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往西扩大边界。可见,此处的“西”翻译成了状语。“封”的是“疆界”,而“西”的位置在“封”的前面,因此,“西”应译为定语“西边的”。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作品选》对此处的注释为:必然要扩张西面的国界③。此种翻译才是正确的。
所以,文言文翻译时,不但要注意句意的通顺,还要看句子的语法结构是否规范、正确。
三、注释详略不当
1.需要详解,却过于简单。有的注释过于简单,以致于让师生费解。例如:必修1中的《鸿门宴》一文,有“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亡关中。”课文下的注释为“左司马,官名”。读高中时,我曾质疑过这“左司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官,到现在才明白,“左司马”并非一般无足轻重的官员,而是军中管理军务、执行军法、参与制定作战计划的重要成员。这样的一个核心人物居然当了内奸,难怪刘邦在回营之后,立刻诛杀了曹无伤。如果课文此处的注释能更详细些,那么学生对课文内容也会有更深入的理解,也更有利于主旨的体会。又如,必修2《兰亭集序》一文,有“一觞一咏”一句。课文注解为“喝点酒,作点诗”,对“一”没做解释。古代汉语字典中对“一”的解释,其中的一个义项为:或者。②《孙子兵法·谋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戴圣《礼记·杂记下》:“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可以推出“一”确有“或”的用法。课文应该作注解,以免学生对最简单字的错误理解。
必修3《过秦论》一文,有“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瓮牖绳枢,以破瓮做窗户,以草绳系门板,形容家里穷。牖,窗户。枢,门扇开关的枢轴。”“瓮牖绳枢”这四个字都是名词,每个字在此处都应是活用的。因此,注释应标明:“瓮、绳,用作状语。译为,把瓮,用草绳。牖、枢,用作动词。译为,做窗户、系门轴。”
必修5《陈情表》一文,有“生孩六月,慈父见背”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见背,弃我而死去。古代汉语词典中对“见”的解释为:“见,指加在动词前表示对他人动作行为的承受,译为:‘自己’、‘我’。”④该文中的“见”可引申为“我”。课文应注明“见”的引申义“我”,直接对“见背”进行解释,有点令人费解。
2.没必要做注释的,却做了注解。有些简单注释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出现,后面没有必要再次出现,以免重复啰嗦。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中的《鸿门宴》一文,有“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之沛公军,到刘邦驻军地。之,到。“之”字在初一时就有注解,这里就无需再注解了。选自《韩非子》中的《郑人买履》一文中,有“至之市”一句,在这里“之”课文注解为:之,到……去。既然在初中课本中已经出现,并且作了解释,那么在高中教材中就没必要再次注出,重复的出现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四、注释欠准确
注释欠准确是文言文注释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在注释时要考虑很多因素,结合客观实际、上下文、具体语境,尽量使文言注释接近本义。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三峡》一文,有“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课文将“曦”字解释为“阳光”,是不准确的。首先,从结构上看,“不见曦月”中的“曦”与“月”并列,“月”翻译为“月亮”,那么对应的“曦”就应该是“太阳”。古代汉语词典中有此说法:“曦,指阳光。也代指太阳。”④因此,此处的“曦”应翻译为“借指太阳”。在此篇中还有一句“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一句。课文注释为: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根据生活常识,我们可知道,这种解释不符合客观实际。“白色的急流”是无法“倒映各种景物的影子”,而潭水较为平静时才现出其“碧绿”,也可以“倒映着”岸边的“各种景物的影子”。译文应该是“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七年级下册《木兰诗》一文,有“可汗大点兵”一句。课文注解:皇上要大征兵。“可汗”,我国古代鲜卑、蠕蠕、突厥、回纥、蒙古等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在诸多的历史剧中,我们都可听到此称呼。课文译为“皇上”不合乎当时的称呼,应保持“可汗”的称谓不变。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一文,有“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也”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忧谗畏讥,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把“讥”解释为“讥讽”显然是不对的。古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讥,指责。④后面用“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也”一句对此种意项进行举例说明。因此课文中的“诽”并非“讥讽”之义,而是“批评、指责。”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鸿门宴》一文,有“妇女无所幸”句。课文注解为: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叫“幸”。这句话是范增劝项羽时所说,文中“妇女无所幸”说的是刘邦的态度,当时的刘邦显然不是“封建君主”。教材的错误在于将君王的宠幸和带有“尊崇”意义的“幸”字没有区别开。然而,这篇课文中还有一句“今事有急,故幸来告张良。”此处的“幸”教材中没有给出任何解释。此处的“幸”应当做敬词讲,表现出对方使自己感到荣幸。因此,“幸”字的含义很丰富,不可狭义理解。
又如,必修1《鸿门宴》一文,有“奉卮酒为寿”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奉上一杯酒,祝(项伯)健康。我们不难发现,在此处,“寿”是作“祝福”讲的,此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寿”字的本义是“长寿”。在古文献中,向尊者敬酒或赠送礼物以祝其长寿即称为“寿”。古代汉语字典中“寿”有一个意项是:敬酒并祝人长寿。②本文中还有一句“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此处的“寿”字在文中没有做解释。其实,此处的“寿”和奉卮酒为寿中的“寿”字含义相同,即,敬酒并祝人长寿。
又如,必修2《短歌行》一文,有“越陌度阡,枉用相存”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越陌度阡,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枉用相存,屈驾来访。存,问候、怀念。把“存”解释为“问候、怀念”是不准确的。“问候”和“怀念”是两种意思。从文意可知,老友来看望,此时,应翻译为“问候”更为准确。若译为“怀念”则说明作者同好友还未见面,这与史实不符。再者,古代汉语字典中,是这样解释“存”的,一种意思是,看望、问候。②如《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另一种意思是,思念,如《诗经·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两种不同的意思,在本文的注释中,却合为一项,令人费解。可见,本文解释有误。
再如,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一文,有“王好战,请以战喻”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请以战喻,让我用打仗来做比喻。将“喻”解释为“比喻”是错误的。《论语·里仁》中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皇侃疏:“喻,晓也。”可见,先秦时代,“喻”表示“明白”、“开晓”之义。实际上,“喻”表示“比喻”之义,开始于战国晚期以后。在孟子写此篇时,还未出现“比喻”义,以此说明本文中的“喻”应当是“明白”、“开晓”之义。
五、对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的辨别有误
所谓古今字,是历史上先后产生的、表示某种同一读音和意义的形体不同的字。先产生的叫古字,后来造的叫今字。古今是相对的概念,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两者为古今字一般写为:“某”同“某”。所谓异体字,是两个或几个形体不同而读音、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相互代替的字。互为异体字关系的字一般写为:“某同某”。所谓通假字,古代汉语书面语言中,某个字本有专字,可古人书写时没有使用这个专字而是借用了一个与它音同或音近的字,这种现象叫通假。其中被代替的字是本字,用来代替本字的字是通假字,也称借字。两字之间意义上没有任何联系。两字为通假字一般写为:某通某。在中学课本中,某些注释对三者的辨别有误。
1.把古今字错判为通假字。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八则中,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句。课文注释为:说,通“悦”,愉快,高兴。“说”和“悦”两个意义完全不同,“说”有开导的意义,心中苦闷,被好友开导过后,心中欢乐,而“悦”有“高兴”之意。可见,“悦”和“说”有意义上的联系,是古今字,非通假字。《左传·僖公三十年》中,有“秦伯说,与郑人盟。”说,后来写作“悦”,高兴。因此,二者实为古今字。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中的《鸿门宴》一文,有“拒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内,通“纳”,接纳。《说文》:“内,入也,从口,自外而入也。”由此可见,“内”的本义是纳入、进入。课文中“内诸侯”的意思是把人才贤士招进家门,可以理解为收容之意;与“外”相对又有“内部”的意义。后人为了区别“内”的接收、接纳与它的其他含义,在“内”的基础上加了一个“系”部,使它的表意功能更加明确。《说文·系部》中解释:“纳,内也。”所以说,“内”是“纳”的本字,“内”和“纳”说为古今字更为准确。必修2中的《离骚》一文,有“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章通彰”。很明显,两者在此处被判为通假字。《说文解字》中“章”的意思解释为:章,乐竟为一章。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可见“章”的本义为乐曲演奏结束,观众的掌声和喝彩。因此,“章”有“表彰”之义。《说文》中也有对“彰”的解释:“彰,文章也。从系、从章,章亦声。”从此可见“彰”字是“章”加一形符而构成的。二者应为古今字的关系。必修2中的《赤壁赋》一文,有“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冯,通凭,乘。古代汉语词典中对“冯”的解释如下:“冯,凭的古字。凭借,依恃。”②可知,二者为古今字关系。
2.通假字误判为异体字。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4《窦娥冤》一文,有“这都是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一句。课文下的注视为:每,元代时的口语,用在人称代词后面,表示复数,相当于现在的“们”。在这把两者误认为了异体字。实际上,其二者应为通假字关系。“每”,《说文解字》注曰:草盛上出也。其本义为果实。“每”本身不具有作为语助“们”的功能。二者在意义上没有联系,但古代二者读音相似,二者互为通假字。
3.异体字误判为通假字。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5《逍遥游》一文,有“北冥有鱼”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冥,通溟,海。在这里把二者判为通假字是不合理的。《说文解字》:“溟,小雨溟溟也。从水,冥声。”引申为:“模糊”。《说文》:“冥,幽也。从日、从六。”可见,二者本义都是昏暗。两者应为异体字关系。
在对待文言文注释问题上,我们要以严谨的态度去进行教与学,实事求是,不可不懂装懂,误人子弟。同时,希望编撰中学语文教材的部门、专家在文言文注释方面,精益求精,广泛吸取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研究的新成果,共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注释:
①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第4版).商务印书馆,2010,320.
②古代汉语字典[M].商务印书馆,2009:1093,945,729,124.
③朱东润,中国历代作品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86-87.
④古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1998:749-750,1673,688,1166.
参考文献:
[1][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高中《语文》(必修1至5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至九年级下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对话 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对话”教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改变了语文教学“满堂灌”的现象。而语文课堂上的“对话”包括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编者的对话。其中的学生与文本对话,是整个课堂对话活动的基础,是一个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运用学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去提取信息、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开始。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把“对话”演变成“满堂问”,更不能剥夺学生自己品读课文的时间,而应该引领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作者交流,感悟和品味文本。对文本读得越多,想得越深,感悟自然就越丰富,与老师、同学的对话,就越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这样的“对话”教学,才能真正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那么,怎样让学生自己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充分地读,细细地品,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作者交流、感悟和品味文本呢?下面我以语文版九年级下册课文为例谈谈看法。
一、听读
听读就是学生听老师、磁带,以及多媒体设备对课文的范读,有时甚至可以是听班上朗读水平比较高的同学的范读。听读环节在阅读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它对培养学生的语感,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有重要作用。在新课教学中,尤其是文学类课文,往往要通过听读,让学生熟悉课文,感知课文。如教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文,我把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教学板块:听读(磁带的配乐朗诵)、试读(主要是初步朗读诗歌)、导读(指导学生朗读方法)、诵读四个部分。在进行第一教学板块“听读”环节时,我这样设计:
师:请同学们听读课文一遍(录音机配乐朗诵)。听的时候要想象诗中的“画面”。
师:请同学们再听读课文一遍。听的时候要理解诗中的“意象”。
师:请同学们第三遍听读课文。听的时候要感受诗中的“真情”,同时要轻声地跟读。
接着进入第二块教学板块“试读”环节。
这样的教学过程,既有朗读训练的要求,又有听读方面的要求,读中有听,听中有读,读读听听,听听读读,突出了诗歌教学熏陶感染的特点,教学过程非常细腻,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自读
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是创造意义。《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自读”。所谓的“自读”,就是课堂上教师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借助注释、插图、资料等,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读文,或默读,或轻声读,或边读边想,也可以与同学一起读,与老师探讨等,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如在教学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文时,我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四个部分:一是聆听范读;二是自由朗诵;三是自由背读;四是抒发感受。教学过程以“读”为主线,学生在“读”中不断建构意义,在此基础上,我适时与学生展开对话:
师:同学们从这首诗的字里行间感悟到什么?
生:乐观的态度。
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生:坚强的人生信念。
师:同学们说得好。那么,这里的“生活欺骗了你”应如何理解呢?
生:是指生活中的各种痛苦。
生:是指生活中受到的种种打击。
生:是指生活中的挫折、痛苦甚至是不幸。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这里的“欺骗”可作广义的理解,它可以是被人欺侮、灾难突降、命运不幸,也可以是失学、失恋、失败,等等。但不管是什么样的打击,我们都要坚强,勇敢面对,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去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本节课的特点是教师退居幕后,充分让学生自读,在自读中体味感悟、建构意义,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导读
“导读”就是学生在“读”时给予一定的阅读指导。“读”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该重视学生的“读”,但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导读方式。如在教学《再别康桥》时,我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听读(磁带的配乐朗诵)、试读(主要是初步感知诗歌)、导读(指导学生朗读方法)、诵读四个部分。在导读阶段,我让全班齐读后,这样指导学生:
师:同学们,我们读诗,要表现出诗的音乐美,第一要素是把节奏读好。所谓节奏是指诗句中按音节或意义有规律地短暂停顿。第二,节奏读好之后,要注意读好诗中较大的停顿。第三,诗是抒情味最浓的一种文学体裁,必须读得抑扬顿挫,就是要把重音读出来。为了表达思想感情,有些词语的“音”要读得重些,这就是重音。第四,还有一个要求,就是要把诗的韵脚读好。诗是讲究押韵的。什么是押韵:诗句中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结尾,就叫做押韵。本诗除第五节不押韵外,其余各节隔行押韵,每节换韵。朗诵时,应着重熟悉其抒情线索和感情格调,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主线,运用停连、轻重、节奏、语调等技巧,表现诗中的意境美和韵律美。朗读第一节宜采用重音轻读的形式,加上适当的气音效果更好,一开始把听众引入佳境。接下来,应情随景变,情随意生,起伏高低,长短强弱,在变化中推进情感,充分展示出诗作的主旨和感情基调。
师:请同学们按以下标注试读全诗,看看在感情表达上跟初读时有何不同。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注:“/”表示时间停顿较短;“∥”表示时间停顿略长;“⌒”表示语气延长;“~”表示颤音;“”表示末尾一字是韵脚;“・”表示是重音。)
师:请同学们遵照以上标示朗读全诗。(根据学生朗读情况可再分组朗读或请学生单独朗读)
这样的学生朗读活动,既训练了学生朗读的基本技能,又在朗读活动中使学生体味到了诗中那“韵在骨子里”的音乐美,感受到了诗人言虽尽而意无穷的真挚感情和深邃意境。总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师适时进行“导读”,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诵读
传统的语文教育非常重视诵读,所谓“文选烂,秀才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都是强调诵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叶圣陶先生曾说:“在目前的语文教学里,大多数还没做到好好地读。有很多地区,小学里读语文课本还是一字一拍的,这根本不成语言了。中学里也往往不注意读,随口念一遍,就算是读了,发音不讲究,语调不揣摩,更不用说表出逻辑关系,传出神情意态了。这是不能容忍的。读得马虎,就减低了语文教学的效果,哪怕你旁的方面做得相当好。”①叶圣陶先生的批评,至今仍振聋发聩,催人警醒。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但遗憾的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却在不知不觉中背离了自己的传统,传统的重视诵读、重视感悟等教学方法被一些时髦的重理性、重分解的教学方法取代了。
诵读,包括朗读、背诵、吟诵等具体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篇章,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默读、朗读、吟诵,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增强对语言、语法、表达方式、思想感情的感性认识,并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言语形式的内化,充分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在教学中,如散文《家》,现代诗《再别康桥》,古文《与朱元思书》,古诗《蒹葭》,等等,均宜采用以诵读为主的教学方法。
如上例《再别康桥》一课,在经历听读、试读、导读三个环节后,我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自由诵读,然后由学生推举一男一女两位同学上台吟诵,比比谁吟诵得好,既调节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领悟,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当然,并不是诵读一定要配乐,如果确实有必要,就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内容,选择与其朗读基调相宜的音乐,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品读
在整体感知了课文,理清了思路,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后,如何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这需要对课文进行一翻品读。所谓品读,就是从词语运用、句子内容、形象塑造、情节结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达技巧、构思特点等方面品味课文,以使自己透彻地理解。如在教学《故乡》一文时,我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听读、自读、品读三部分。在探究小说主题的时候,学生们通过现实的故乡与记忆的故乡的景物对比,闰土、杨二嫂的前后变化认识到故乡经济的萧条,以及人性的扭曲,我指导学生继续品读小说,探究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反映了农村经济萧条的普遍性。然后与学生开展对话:
师:闰土与杨二嫂前后的巨大变化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贫穷。那么他们的贫穷是否有普遍意义呢?
生:有,闰土代表的是破产的农民,杨二嫂代表的是破产的小市民。
师:闰土和杨二嫂他们都辛苦地活着,其实“我”又何尝不是辛苦地活着呢!小说中哪些地方可集中体现“我”的境况呢?
生:“我”在外面奔波辗转,最后竟然要回家卖掉祖屋,可见“我”境况的困顿。
生:如果说祖屋还比较值钱的话,那么家里面那些破旧的“木器”实在算不上什么值钱的东西,而“我”竟然还要把它们卖掉,好凑些钱再去增添,可见“我”的境况是何等的困顿。
师:如果说闰土代表的是破产的农民,杨二嫂代表的是破产的小市民,那么“我”代表的是什么阶层呢?
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师:闰土辛苦麻木地生活,杨二嫂辛苦恣睢地生活,“我”辛苦辗转地生活,其他人的日子又过得怎样呢?
生:其他人的日子也同样困顿。这从“木器不便搬运的,也小半卖去了,只是收不起钱来”可看出来。
生:从“这些人又来了。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我得去看看”可看出来,杨二嫂是明索,“这些人”是暗偷。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闰土、杨二嫂、“我”和“我”的那些同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贫穷!那么,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问题是不是个别人的问题?
生:不是,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它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经济衰败。
从上例可看出:通过品读,学生围绕被许多人忽视的“木器”体会到社会经济萧条的普遍性,从而深化了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总之,阅读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对话教学的基础。在教学中应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选择合适“读”法,用心去感受、体会,“对话”教学才能有源头活水,我们相信,形式多样的“读”一定会让语文课越读越精彩。
注释:
①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656.
参考文献:
【摘 要】新课程强调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课外阅读是提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的途径,也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语文老师要利用早读课前10分钟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诵读内容,授之科学的阅读方法,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有效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帮助学生提高课外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有效;早读课;课外阅读;能力
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因为,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它的意义广泛而深远。课外阅读可以巩固课内所学过的读写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课外阅读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陶冶情操,培养自学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质,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作为农牧区的孩子,尤其是九年级的农牧区的孩子来说,课外阅读是奢侈品。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有三个:一是家庭不重视。农村孩子的家长普遍认为,读书就是读学校老师教的书,其他的书都是杂书,是旁门左道,读课外书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二是家庭贫困者居多,拿不出钱买课外书;三是九年级的孩子课业负担较重,没有时间看课外书。这三个原因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拦路虎。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呢?笔者认为,充分利用早读课的课前10分钟,将学生的课外阅读化整为零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
著名小学语文教育家张庆先生说:“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的确,如果我们把每天的早读课的10分钟抽取出来用于课外阅读指导、阅读、展示、赏析,那么,何愁学生没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呢?因此,有效利用早读课来提高农牧区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成为我们研究的主要方向。
1. 课外阅读有实效,方法指导要前行 经过问卷调查,我们也发现有的学生也有阅读的爱好,但苦于不得法,收获甚微,因此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是语文教师帮学生打开阅读之门应做的第一件事。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语文课中渗透,另一方面,就可以利用早读课的前10分钟给学生更全面、更系统的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有了科学的方法,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阅读时一般根据篇幅长短与精美程度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以利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效仿。大致可以采用下列几种方法:
①浏览法。当今社会处于知识爆炸的时期,信息含量大、变化快,决不可能对所有篇目详加研究。对于那些篇幅较长或内容不是很重要,但学生又必须了解的文章,采用此法。一般只要求了解内容概况、文章主题、主要的写作方法等。
②筛选法。这是一种快速查阅资料、选取所需信息的读书方法,可按照“目的-检索-浏览-精读-摘记”的程序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分步筛选,获取所需知识。让学生学会抉择自己最需要的东西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③精读法。对于那些文质兼美、篇幅又不长的文章,可以采用此法。这类文章可以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构思的揣摩,进而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写作的特点,从而获得知识和受到情感的熏陶。
④读思结合法。托尔斯泰说过:“知识只有靠积极思维得来而不靠记忆得来时,才是真正知识。”阅读并不是仅仅把书看一遍,还必须要求学生对书中或文中的内容有整体把握,对文章的遣词用句、中心思想、写作方法、人生启迪等有比较细致的思考。因此,教师还注意引导学生边看书边质疑,并能通过自己查询资料分析解答,从而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⑤读记结合法:古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每个学生准备一本摘记本,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及时摘录优美的词句或新问题、新知识,新感受,以便以后查阅,养成边读边记的好习惯。
⑥读写结合法。这是一种深化阅读,是让读直接为写服务,让写提高阅读的效果。把读与写结合起来的一种阅读方法。可以采用此法。可以在运用上述二种方法之后来进行,也可以通过阅读专门研讨写作方法之后,指导学生写出读书笔记。
2. 课外阅读不盲目,推荐书目是关键 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儿童阅读在孩子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童年读的书几乎可以记一辈子,影响孩子进一步的发展。”好书可以影响学生的一辈子,坏书也会引人误入歧途。可见读书,读好书是多么的重要。那么,如何选择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好书呢?教师的指导是关键。
(1)以课本精读带动课外阅读。推荐与课本有密切关系的“亲缘作品”带动阅读,如学习《杨修之死》推荐阅读《三国演义》,学《香菱学诗》推荐阅读《红楼梦》。推荐与课文有一定关联的“边缘作品”带动阅读,如学习《荷叶 母亲》带动学生阅读一些冰心的作品,凭借课本中“名著导读”栏目带动学生阅读相关名著。这样,学生的阅读之舟就从小课堂驶向了书库的大海洋。
(2)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现代流行、时尚的作品虽然让人感染到时代的气息,跟上潮流的步伐,但是经典名著,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能让我们摆脱平庸,有感于外部世界的精彩、人类历史的厚重、终极道义的神圣、生命涵义的丰富。学生通过不朽的经典名著而认识、感悟到的世界,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认识和理解,对人生哲理潜移默化的接受,比我们老师肤浅的说教要深刻得多、有效得多。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品味经典的醇香,从而走近经典。
①以兴趣引经典。 德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黑塞在谈到名著阅读时曾说:每个人应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欢的作品开始阅读,不要迷信任何模式,“必须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因此,在推荐学生阅读时,我就从比较浅显的、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经典名著入手。首先让他们阅读的是《汤姆索亚历险记》《基度山伯爵》《金银岛》等故事性比较强的作品,同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作品,我还给他们提供了一些导读材料,材料主要包括作者简介、作品的时代背景、思想内容简析、艺术特点简析等,让学生在读之前对作品先有个大体的了解,从而消除对作品的陌生感。此后,我们经常性地交流阅读心得,我在早读课前10分钟让两三位学生谈自己的阅读进程和心得体会,通常一个月左右会抽出一节早读课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这一阶段来的阅读体会。这项活动开展至今,我发现学生不仅在说话的胆量和兴趣上得到了提高,而且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因为其他同学和老师的点评为他提供了参考,同时他的劳动也得到了认可。
②以媒体(电影、电视)引经典。 我们都知道,大众传媒削平了经典作品的意义深度,破坏了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的严格区分,使得学生对经典有一种疏离感。更可恶的是一系列“戏说”、“重拍”使原作的精神面目全非。但我们要面对现实:对抱着电视长大的一代来说,没有什么比电视对他们更有吸引力。很多学生表示:他们往往是先从电影或电视上知道了名著,然后再去阅读名著的。也就是说电影和电视成了学生和名著之间名副其实的“媒介”和“桥梁”。既然如此,我就让它扮好这个角色,为我所用。我利用早读课的前10分钟安排观看经典著作改编的影片的经典片段,引起学生的阅读原著欲望。
③“包装”经典,再现历史语境。 我们这里的“包装”并不是把经典拍成电影、电视,而是为经典解读提供一些相关资料,包括一些历史图片、历史文物、历史场境的纪录等,努力减少跨语境所造成的接受困难。如: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5课是古诗。在上这课的早读课前十分钟,我播放了《唐之韵》,其中出现的许多图片、画面,对学生解读唐诗帮助较大。学生普遍反映看《唐之韵》时,自己宛如置身唐朝,聆听李白对山河雪日的歌咏,傲视王侯的长啸;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心情,悲天悯人的胸怀。
经过较长时间的引导和实践,学生们开始走近经典,也体验到了读书的乐趣,尝到了争论的甜头,在班级内逐步了形成“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风气。
(3)引导学生了解时事政治。 学校为每个班级征订3份《乌鲁木齐晚报》,让学生随时了解国内国外即时新闻。每周五早读前10分钟是我班的实时播报时间,由我班新闻播报员向同学们播报本周重要新闻,让学生的课外阅读与时事紧密结合,不与时代脱钩。
3. 课外阅读能开展,课下功夫是必然 为了充分利用早读课前10分钟时间,使课外阅读有效开展,就必须保证课下有充足的时间和足够的书籍来满足学生阅读的需求。
(1)利用学校图书室。学校的图书室是开展课外阅读的物质基础,是学生看的书的主要来源地。为了能够保证学生不缺时间、不缺书籍,我们取得了图书管理员的支持,每天中午和下午为九年级的学生开放一小时。由任课教师提供学生阅读书籍清单,图书管理员把这些书籍摆放在学生阅览室内,供学生随时阅读。这样,既保证了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也解决了学生没书可读的困境。对那些阅读需求强的孩子,图书管理员老师也为他们开通了“绿色通道”,允许他们随时都可去图书馆借书。并有目的地去寻找书籍。
(2)利用学生藏书。成立班级“图书角”,在班级中开展合作性阅读。每位学生每月向班级图书角提供一本图书,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每隔二个月或三个月更换,这样就又解决了很大一部分的可供阅读的图书。
4. 课外阅读出成果,氛围营造不可少 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首先要保持学生的热情,保护学生的兴趣;其次是我们给学生的书是否具有足够的魅力;最后才是方法和技巧。那么能让学生的阅读之火越烧越旺的,应该就是氛围了, 对于阅读氛围的营造我们尝试了一些做法。
(1)读写结合的形式。采用一周一主题。刚开始课题研究时,我利用三周时间,分阶段进行课外阅读成果汇报。第一周我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摘抄人物外貌描写片段,在早读课前10分钟做汇报,并作出点评。其他学生就这位同学的表现做一点评,一周后由教师做小结。选出本周明星人物。第二周摘抄环境描写片段,第三周摘抄细节描写片段。三周下来后,全班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亮一次相,因此,每次他们都能精心准备,以期得到其他学生和老师的喝彩。
(2)班级读书会。 主要的做法是先引导学生用一段时间去读一本教师或同学推荐的好书,然后用一个集中的时间由学生和老师以及家长共同对作品进行自由的讨论,其间也可展出一些学生的读后感或其他作品。
(3)挑战性阅读。 为生活和命运而阅读,是一个很诱人的阅读理念。如果我们的学生能面临这样的阅读情境,那么课外阅读会变得很光明。“挑战性阅读”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的一种课外阅读指导方式。首先要在生活中引导学生自觉地发现“挑战”,这种挑战的任务是需要学生去补充知识的或经验的空白的,那么,阅读就形成了。例如社会的重大事件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兴趣,学生也是一样的。如雅典奥运会刚刚结束,我们不是可以向学生推荐有关奥运会的起源、发展等方面的书籍吗?这不是绝好的机会吗?
(4)影视主题活动。 利用影视作品营造阅读氛围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现在已经有很多名著被搬上银幕或荧屏了,比如《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飘》《简.爱》等,学生都会特别喜爱看。早读课上选取经典片段进行播放,引发学生拿影视剧和原著比较的兴趣,效果会更好。
(5)组织学生排练话剧或经典诵读,是展现学生阅读成果,引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式。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在我校教科研月活动期间,经过教师指导,九年级(3)(4)两个班的学生排演了话剧《威尼斯商人》,在我校教科研月活动中大放异彩,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让学生捧着“成果”回家,得到长辈的赞扬和笑声,学生的阅读愿望更加欲罢不能了。
总之,充分利用早读课前10分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安排、有任务、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指导,并持之以恒,长期有效的课外阅读必将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更利于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有一句名言:“播下一种思想,你将收获一个动作;播下一个动作,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与书为伴,阅读经典,充实精神,丰富人生。学生一旦把阅读经典视为生活的一部分,必将为其学习、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其人生涂上一层厚重的底色!
参考文献
[1] 《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
[2] 《语文教学优课论》,宁波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周一贯著
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为
学生提供一个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内在的潜能才能得以挖掘,综合的语文素养才能得以提高。
关键词:语文课堂语文教学张扬个性舞台
语文新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指出:"语
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
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
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
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
大量的语文实践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是现在语文教学的主
要任务。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材越来越趋于课外,这就
是说,越来越侧重对语文能力的考查而不是单纯的死记
硬背。"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始终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
而这四种能力又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孤立开来。平时以
教师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侵占了学生自我表现
的空间,老师也往往只是重视了对个别学生的关注,很
多学生得不到展示自我的机会,尤其是在以分数为衡量
标准的应试教育中,老师也唯恐漏掉了哪个知识点,面
面俱到,反复强调,压题猜题,搞题海战术,不舍得给
学生一点自由发挥的时间,长此以往,学生疲于应付,
负担过重,导致恶性循环。"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
考考,老师的法宝",这是多少年不变的真理!学生厌
学,家长无奈,老师抱怨教育现状就如此悲哀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兴趣从何而来?应该
是课堂。为学生提供一个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舞台,
学生内在的潜能才能得以挖掘,综合的语文素养才能得
以提高。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很好地驾驭课堂,
利用好课本这一媒介,既传授知识,又挖掘学生潜能。
在教学实践中,我感触比较深的一点做法是――组织编
演课本剧,让学生展示自我,张扬个性。
对十四、五岁的中学生来说,自我表现欲望比较
强烈,渴望被理解,渴望在同学、老师面前展示自己"已
经长大"的形象。尤其是在当今知识爆炸的互联网时代,
孩子们的视野开阔了,各方面的能力加强了,孩子需要
张扬个性,需要发挥自己的特长。鉴于此,立足课本知
识教学,从编演课本剧入手,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
学生全员参与,效果不错。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要教给学生编写课本剧的方法。剧本教学,
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板块,也是学生作文中经常要
用到的一种形式,这在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有
专题学习,但对于初三甚至刚刚升入初四的学生来说还
比较陌生。老师需要把剧本的有关知识先教给学生,比
如舞台说明、对白、旁白、潜台词等。让学生有章可循,
编写起来才得心应手。
其次,老师把握有利时机加以引导,选择材料。
初中语文课文中有很多适合于编演剧本的素材,这些课
文多数故事性强,人物形象鲜明,语言个性化强,如《庄
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豪梁》)
中,惠子的多疑,庄子的幽默诙谐,机智善辩,人物形
象跃然纸上。《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的凛然正气与秦
王的色厉内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变色龙》中奥楚蔑
洛夫的阿谀奉迎,见风使舵,读后让人忍俊不禁。《晏
子使楚》中晏婴的机智,善于辞令的外交才干,读后让
人拍手称快初中课本中有太多这样的文章,感受文
中的人物形象也是这些课文教学的重点,与其老师费尽
口舌地分析,不如放手让学生演一演,这样更能加深学
生对课文的理解。
然后,剧本编完了,在上演之前,老师有必要先
审批。有些学生追求搞笑,娱乐,在剧本的编写方面有
的离课本较远,也有的对课本中人物形象把握得不太到
位,这就需要老师的点播、指导,因为语文学习,不能
一味地追求"热闹",热闹的形式最终还应服务于知识
的掌握,能力的提高。至于剧本的导演,演员的招募,
道具的准备等工作,应放手交给学生自己去做。这样的
活动,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把握,又为学生提供
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最重要的
是,一些平时被老师忽视的学生得到了"毛遂自荐"的
机会,一些有特长的学生拥有了张扬个性的空间。
下面摘录学生在日记中对这样活动的反映:
初四三班陈森同学的日记:
"下午,我们有四个小组对《唐雎不辱使命》这
篇文章改编为剧本进行了精彩的表演。同学们对老师给
的这样的难得机会都十分珍惜。为了这次期待已久的表
演,我们进行了努力的改编。所以我们表演起来也十分
放松,并不十分紧张。
我在第四组表演,所以有幸先观看前三组的表演。
他们的表演都加紧了一些搞笑的内容,同学、老师都开
怀大笑。看了他们的表演,我认为我们这一组肯定
会最差,因为我们所写的内容太少,读起来并不搞笑。
没办法,在同学们的鼓励下,赵梦月,郑舒心、我走上
了讲台,准备最后一场表演,我饰秦王,当然由我先开
口说话,就在我开口的一瞬间,我脑中突然有了个想法,
用方言表达,换换同学们的欣赏口味,气氛岂不更活跃?
于是我张口就来,全是地道的家乡方言,果然收到了意
外的效果,我一开口,有的同学早就忍俊不禁了。最终
由于我临时的一点想法而使我们的表演异常成功,赢得
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这样的活动让我的收益很大,锻炼了我的能力,
给了我在同学面前展示的机会,希望老师多让我们组织
一些这样的活动,同学们肯定会像我一样珍惜这来之不
易的机会,把自己展示给大家!"
这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声音,可以看出,学生对这
样的活动,参与积极性是很高的,这样活动的效果有时
会让学生终生难忘,因为他们会珍惜自己张扬个性的机
会,铭记展现自我的时刻。
作者简介:周岚,女,(1971 年 10 月―),中
学一级教师。现任教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雪宫中学,
从事中学语文教学 15 年,所指导的学生作文多次在中
关键词:乡土文化 人文内涵 写作创意
2011年,广州成为新兴的移民城市,人口格局主要由新兴移民和本地人构成。游子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本土情怀成为了我们写作教学的创作前提。本文中的“乡土文化”,“乡”是指乡情,“土”既可指故土,也可指本土。所谓“乡土情怀总是诗”,乡土文化本身就包含了地区特色政治发展、经济建设、文化、教育以及风土人情等广阔的内涵,这一切为我们的语文课程提供了丰富的人文素材;同时也为学生捕捉写作素材带来了不可多得的契机。
一.中学生写作的现状分析
据一个权威机构(青岛师范学院)就“影响中学生作文困难的主客观因素”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显示中学生写作素材比较匮乏,作文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具体情况如下:
表格:作文内容和形式
表格反映学困生作文常写的内容主要是家庭生活和同学老师之间的事,选材单一;关于作文类型,初中学生主要喜欢写人记事,选材普遍,立意低浅。能写景状物的最少,能掌握用景物烘托人物内心技巧的就更是凤毛麟角。本论题就是针对中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选材单一,立意低浅”的状况提出的,主要是通过人文内涵的渗透进行环境描写。
二.渗透乡土文化的优越性
本论题是基于人教版语文课本的小说单元中景物描写要求而提出的。《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在九年级表达与交流部分就有关于“写景状物的文章能做到以理观物,能在对自然景物的欣赏中有自己的感悟,体悟出一些理思。体悟要实在、自然”的叙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写作力求有创意”提出“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的要求。
广州作为一线城市,现今很多家庭以独生子女为主,大部分过的是足不出户,养尊处优的小皇帝生活。这些掌上明珠的成长缺失主要表现在亲情的疏远,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导致孩子性格孤僻,不懂得如何跟别人正常沟通交往,更别说感恩了。因而让孩子在写作构思中渗入乡土文化元素,有利于孩子观察生活能力的培养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有助健全孩子的人格。
三.乡土写作渗透技巧点拨
选材一直是制约中学生写作中最大的拦路虎,正如“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治学境界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实施乡土文化的写作渗透必须要有长期的人文和工具的积淀,本文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学有规律,教有优法”为原则,主张写作渗透由浅入深地进行,从课内向课外迁移,并提出以下几点方法技巧:
㈠环境烘托
我们在给学生讲授初中语文中的小说和散文时,会指导学生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如《走一步再走一步》开头对炎热的天气的描写为下文孩子们进行户外活动的情节作铺垫;《孔乙己》、《变色龙》和《范进中举》等课文都是靠社会环境为读者展示了世态炎凉的时代背景。我们在讲课时要及时把握住一些富有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环境描写进行渗透,下面以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展示对“语文学科教材本土文化渗透点及实施建议”的研究成果:
同样我们可以发问来自异乡的学生,关于他们家乡风土人情的问题。这种乡土文化的渗透方式立足文本,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拓展激活学生的思维,实现记忆向理解迁移。
㈡感官切入
语文学习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内化过程。掌握课文中环境烘托的妙用与实施乡土文化的教材渗透仅仅是读写结合的第一步,进而我们要具体地指导学生如何从不同角度把自己熟悉的生活转变成文字表达出来。人有视、听、嗅、味、触五感,通过这五个角度,我们可以把自己儿时所听到的传奇故事、嗅到的自然气息、尝到的亲人味道,以及看到的家乡风貌展现在自己的作品中,多感官切入是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有效途径,它只需要用质朴的语言去追求“一草一木系故土”和“一颦一笑念亲恩”的理念,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实现语文学科人文和工具价值的最大化。
㈢前后对比
鲁迅的《故乡》中,记忆中的故乡和眼前故乡的不同,前后的环境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意在揭示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统治给农村造成的悲惨现实,以及农民生活的日趋贫困。同时,暗示着小说人物的悲剧命运。其实,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的今天,城市化建设速度的加快,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道德观和价值观正面临着强烈的冲击,无论是家乡还是本土都无可回避地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黄菲的《正在失落的故乡》展现的正是两位作家所描述的各自的故乡在改革开放前后的变迁,正如2007年浙江语文高考作文题《行走在消逝中》所诉说的那样,快乐或痛苦的童年、美好或丑恶的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转而成为我们永恒的回忆。杜威认为最好的教育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我们作为时代的见证者,要关注时代的变迁,肩负起对现实社会的一种责任和使命。
渗透乡土文化的中学语文写作课程,提出“一草一木系故土”,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运用环境烘托技法善于表达;“一颦一笑念亲恩”则要求运用多感官切入,让质朴的语言充满感恩之情。让环境描写返璞归真,富时代气息,还原生活最本色的一面。将知识、能力的教育与立人教育融为一体,体现了语文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这种具有乡土文化特色的写作元素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形成一种独特的写作风格,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吴飞龙《乡土情怀总是诗》[Z]《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11-03
[2]陈继伯《乡土作文的内涵及其意义》[J]《文学教育》2012.06
[3]张晨怡《现代性叙事下的“乡土中国”》[J]《中文自学指导》2005年第3期
一、拨乱式追问,走出谬误的泥淖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在潜移默化的追问中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达成新的认知。的确,限于有限的生活经历,不够成熟的思维方式,初中生错误解读文本的情况在所难免。为此,教师要拨云见日、拨乱反正,在学生的错误节点中连续追问,引导他们走出错误的泥淖,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果。
譬如,教学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时,就情感展开了小组讨论。其中,一名学生的说法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说从文中的写月名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可以看出,作者夜游承天寺时的心情是非常达观、快乐的,并援引了笔者写作指导时经常提到的“景为情生”这一观点加以佐证。显然,学生们的认识是非常片面的,为了引导他们从整体上把握苏轼复杂而微妙的心境,我在课堂上连续追问了两个问题:
1.这句描写月亮的句子的确很美,但老师并没有发现有体现快乐、激奋这一色彩的词汇啊,你发现了吗?
2.写景之后,紧接着就是一句经典的议论、抒情的句子: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你如何理解这个句子中“闲人”这个称谓呢?
对于第一个问题,也有学生想到了“空明”这个词,但很快他就否定了自己。理解“闲人”这个词语的时候,笔者还建议学生联系本文的写作背景及苏轼的生平履历,他们很快便全面把握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也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有效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
课堂的尾声,一名学生发出了“苏轼终究比不上的胸怀啊,甚至不及同时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的感慨。我报以这名学生以钦佩的目光,也为自己有效的拨乱式追问感到由衷的欣慰。
二、比较式追问,绽放璀璨的思维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语文教学应当在听说读写的基础上,加大“想”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以教参观点为中心,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展开课堂教学,看似环环相扣,实则波澜不惊,在初中生的心湖激不起半点涟漪,无益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为此,笔者结合布鲁纳的“过程式教学”课改理念,在课堂上积极进行比较式追问,助学生放飞了璀璨的思维,将课程改革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以九年级上册《醉翁亭记》一课教学为例,学生们在课堂上对“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这一中心句进行了自己的解读,有的说它体现了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也有的说是欧阳修仕途失意后以这种方式寄情山水、排遣愁绪。在充分肯定了学生们的想法之后,笔者又以下面的两个问题进行了比较式追问。
1.与刚刚学过的《岳阳楼记》相比,你更崇尚哪位文学家的人生境界?
2.联系刘禹锡的《陋室铭》、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你觉得那篇文章更接近于欧阳修《醉翁亭记》所反映的主题思想?
暂且不论学生们“相比于范仲淹一心一意为人民的政治理想来讲,欧阳修、刘禹锡的人生境界要消极、狭隘许多”的观点是否正确,仅在不断地比较中,他们已然深刻理解了这几篇文章的写作特点、主题内涵,悄然升华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
三、延伸式追问,拓展广阔的天地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丰富的文本施与初中生精神领域深刻的影响,促使他们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同步升华。显然,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仅凭薄薄的六本语文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需要以延伸式追问,激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与动力,给他们拓展一片广阔的天地。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以“动物世界”为主题,编排有《黔之驴》这篇文章,课堂上,学生们对这个故事产生了浓郁的兴趣,开始深入探讨这则寓言故事的深刻寓意。趁势,笔者向学生们追问了下面这样一个问题:
同学们,这篇课文就是成语“黔驴技穷”的源头。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文化浸润了许多关于动物的成语,如沉鱼落雁、管中窥豹、害群之马、狼狈为奸等等,产生了不少关于动物的著作,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吴承恩的《西游记》,还有当代作家郭雪波的《大漠狼孩》等等,谁能讲一讲其中的一些精彩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