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建筑学专业培养方案

建筑学专业培养方案

时间:2023-05-29 18:19: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筑学专业培养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建筑学专业培养方案

第1篇

1.专业规模扩大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招直接导致建筑学专业学生规模的增大,导致传统建筑学教学模式很难满足社会的需求。怎么能快速培养出适应社会的人才就成为建筑学人才培养亟需讨论的一个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

2.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当今,建筑学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岗位并不仅局限于设计工作,还有咨询岗位、建筑设计服务、房地产业技术岗位等。而我们的学校专业教育对设计能力的培养非常全面,但缺少其他方面的适应知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涉及这方面的课程不足。

3.与建筑职业衔接问题建筑学专业学生刚进入工作岗位时,不能适应现实的工作环境和实际问题,导致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做事态度、团结精神、前期能力、分析能力等,这些问题说明学校专业教育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重视引导从平面到立体认识事物,忽视引导学生全面地、正反视角看待事物;重视个性、个人能力的培养,忽视全面能力(合作、协作、组织能力)的培养;重视形象设计能力的培养,忽视分析研究能力、书面表述能力的培养等。

我国建筑老八校对建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都有自己的特色,专业实力一流,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建筑学高层次人才。但绝大多数开设建筑学专业的学校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学校综合实力较弱,设备、师资等实力不足,这类建筑学专业应该致力于研究适应这类层次建筑学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学教育起步较晚,存在的问题也较多,成功办学的案例较少,绝大学校并不具备开设建筑学专业的雄厚的实力和师资。那么,这类年轻的建筑学专业应该如何发展?国外建筑学专业办学成功的案例很多,美国南加州建筑学院不到20年的时间就成为了世界知名的一流院校。她的开放式的教学,VerticalStudio教学模式十分有效,我们可以借鉴学习。针对传统教学进行一些改革,结合国外教学方法,创办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学教育模式,培养社会需求的适用型人才。

在现今形势下,“学以致用”是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最实际的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人才的观念在教育领域已获的普通认同。建筑学专业由于自身专业的特殊性,综合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双重特点。面对社会发展和建筑职业提出的问题和要求,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的建筑学传统教育十分注重设计能力的培养,但忽视其他方面的能力在人才培养计划中,也应注重学生的人文意识和文化底蕴的培养。建筑是一门交叉性极强的综合性学科,涉及地理、历史、宗教、民族、人文等方面内容。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十分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层次分明,选修课的范围非常广泛,课程设计要求严格,具有良好的人文氛围。她的办学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2)学校专业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形象设计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建筑学学生对立面、图面表现、整体造型等方面的能力较强,但对于功能、环境分析、平面及建筑与财力关系等方面能力较弱。此外,专业教育中对分析研究能力培养不足,反映在对书面表达训练的不足上。许多学校课程设计只交图面作业,没有文字作业,教师在评述时也只注重图面效果、图面成果,这也是由于人才培养方案的欠缺所导致的结果。

(3)高低年级结合,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前期工作能力年轻的建筑学院校可以借鉴南加州建筑学院的教学模式,让高年级的学生和低年级的学生组成设计小组。在课程设计中,老师只给定题目,由高年级同学带领学生进行调查、市场分析研究来提出设计任务书。任务书在经过讲述、讨论、修订后再进行课程设计,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前期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计算机制图能力的培养我国传统建筑学教育注重手绘基本能力的培养,对计算机绘图有一定的抵抗情绪。手工制图能力培养了学生扎实的基础能力,对后期的设计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这一点我们不能忽视。但后期学习中,大部分院校对计算机制图没有系统的培养计划,导致学生电脑制图能力欠缺,在实习和工作中十分不便。

二、结语

第2篇

[关键词] 建筑执业制度;教育评估;注册考试;地方高校;建筑学

[中图分类号] G6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2-0026-03

1 地方高校建筑学发展的问题

“现代建筑学专业在我国的发展比欧洲晚了一个多世纪,直到1927 年才由原中央大学(现在的东南大学)创办了第一个建筑系,从那时起半个多世纪中仅有十几所大学设有建筑系[1]。”自20 世纪70 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学一跃成为热门专业,各校争相开设,到2012年全国开设建筑学专业的高校已经有228所之多。其中,有些学校建筑学专业实力雄厚,具有很高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比如老八校(指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等8 所院校);而有些学校,如大部分地方高校的建筑学专业,明显竞争力不足。除少数有一定资源优势的院校外,大多数地方高校新开办的建筑学专业从师资条件、办学资源、生源质量到培养的毕业生质量都与名校有较大差距,学科发展处于被动状态,缺乏优势和特色。

1.1 教育目标趋同

“地方高校与重点名校教育模式趋同化严重。地方高校基本模仿重点名校的教育模式,其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育方法,甚至建筑设计课的题目类型、内容、教法都与重点名校大同小异。”[2]

以老八校为代表的重点名校建筑学的目标定位,是要培养具有较高方案能力的尖子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业领导者。这种培养目标的定位, 为国家输送了大批高尖端人才,适应了国家重点城市建设的需要。但地方高校也以此为培养目标,似乎脱离了生源、办学资源的实际情况,对其自身的地域性特征考虑不足。近年来,各地城市建设大规模开展,对建筑人才呈现出不同层次的需求,除高尖端人才外,地方需要大量技术型人才。地方高校的建筑学教育应把服务于地方经济、面向实际社会需求做为重点。

1.2 教学资源匮乏

教学资源缺乏是地方高校建筑教育的显著弱点。(1)硬件条件不足:大部分地方高校都缺乏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使得其建筑学教学场地、设备等各项条件跟不上,对教学质量有较大的影响。(2)软件力量薄弱:一是师资数量不足,有的学校师生比甚至达到了1∶20 以上;二是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够高,缺少国内外学术带头人和高精端人才这样的领头羊,教师进修提高的机会较少;三是科研水平明显滞后,特别是在围绕服务地域性经济发展、解决建筑专业技术难题、形成实用性技术等方面做的很少。

2 建筑执业制度的发展状况

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在建筑学专业率先推行执业制度,它包括4项内容:教育评估、职业训练、注册考试和注册管理。

“1992 年,我国开始开展本科建筑学专业评估,对通过专业评估的高校毕业生颁发建筑学学士学位,而对未通过评估的则颁发工学学士学位,以此作为对专业办学的师资、办学水平、教学质量和毕业生质量的行业认可。”[3]截止2008年,全国通过本科建筑学专业评估的高校仅为38所。

1995 年,我国开始进行注册建筑师考试,并以注册建筑师资格作为图纸把关的标准,以设计院拥有的注册建筑师人数作为设计院资质的评判标准。注册建筑师也因此一证难求。

可以看出,执业制度与专业的办学和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教育评估是对建筑学专业办学水平的直接检验,而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否通过注册建筑师考试则是检验其办学水平的后续标准,是高校办学效果的现实考量。

执业制度对专业发展如此重要,然而综观这十几年来的注册建筑师考试,可以发现我国建筑学专业培养中存在诸多问题。

2.1 课程体系不足

目前注册考试中的一些科目,比如设计前期工作、场地设计、设计业务管理等,在我国大部分院校的建筑学专业教学中并未作为独立的课程开设, 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不够了解。

2.2 技术课不深入

根据注册建筑师的要求,建筑师应该对建筑材料、结构、设备、施工等知识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具有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可以在工作中协调各专业相互配合,是具有较全面素质的项目负责人。而在目前国内大多数地方院校的建筑教育中, 建筑技术课的课时少,各技术课程之间联系弱,且技术与设计脱节,学生很难在五年之内形成全面系统的技术概念,这使得技术成为学生未来工作实践中的薄弱环节。

2.3 设计课重形式、轻功能

根据注册建筑师的要求,设计者应处理好建筑与环境、形式与功能、艺术与技术这些事关建筑设计方案全局的设计矛盾。而考试正暴露出设计者不能很好的把握住全局来处理各种设计矛盾。

目前在建筑学专业主干课程建筑设计课的教学中,往往对建筑形式、外观和表现手法过分追求,而对各种技术性问题则考虑不多,建筑设计不够完整和深入,对正常的设计思维过程的顺序与方法有所影响。学生很容易形成重形式轻功能、重效果轻逻辑的思想。作为外来学科,几十年来,建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延续的是西方古典学院派体系,现在执业制度出现了,它必须走向面向社会、面向实际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必须从传统的建筑设计人才培养走向合格的职业建筑师人才培养。

执业制度的推行正是一个契机,地方高校可以在建筑学专业领域内进行一场教育的变革,寻找到适合于自身发展、适应于社会需求的、以执业制度为引导的专业教育之路。这也正是地方高校寻求自身差异性发展,形成自身竞争力的突破口。

3 以执业制度为要求对地方高校建筑学专 业办学进行调整

3.1 培养目标的定位

以执业制度为指导,专业办学的目标应当与注册建筑师职业教育接轨,与社会需求、就业需求接轨。应针对教学培养内容中的不足调整课程内容,完善课程体系。

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建筑学的基本知识,系统掌握建筑设计的理论、方法和技能,具有基本的美学素养,能进行创造性的建筑方案设计;掌握建筑工程技术相关科学知识,具有完整的技术概念;了解建筑学相关学科知识,具备项目策划、开发管理等多种相关职业适应能力,培养应用型建筑学专业设计人才和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的学生是面向地方的,主要为地方的高等或中等层次的建筑设计单位和规划部门输送人才。

3.2 建筑设计课程的调整

建筑设计课作为建筑学专业的核心骨干课程,直接决定学生设计能力的高低,无疑是重中之重。在设计课中,各种有代表性的建筑类型都被涉及,使学生由浅入深的掌握各种建筑单体和建筑群体的设计,从而培养学生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

针对注册建筑师强调全局性处理设计矛盾的要求,在设计课的教学中应特别把握住三点:(1)强化设计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空间比例及尺度感,能顺畅的处理流线,具有形体处理的基本美学素质。(2)培养科学的设计观。应认识到建筑学不仅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综合性工程学科,建筑设计应该是功能、技术、美学在特定条件下的结合,虽有主次,却不应偏废任何一方。不应把建筑设计当作纯粹的艺术创作,防止把形式放在第一位,而造成功能和技术的缺失,损害了建筑设计的完整性。(3)注意设计课和技术课的结合。建筑设计课应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加强结构设计、构造设计、水暖电设计等内容,使设计内容与技术内容整合,发挥技术的实际用途。学生提交的设计方案,必须请结构、设备等专业技术课教师给予点评。让建筑设计方案不仅可看,而且可行。

3.3 课程体系的完善

根据注册考试科目适当增设相应的课程,如设计前期工作、场地设计、建筑法规等课程。以注册考试的内容完善大学的课程体系设置。

3.4 加大技术课程比重

对照注册建筑师考试之中的建筑材料、设备、结构、施工等科目, 在本科教学内容、侧重面、要求、深度等方面对现行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进行改进和调整。增加技术课课时,形成完整的技术课体系。

3.5 实践环节加强

建筑学是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极其重要,应围绕职业建筑师的人才培养目标,加强教学计划中的实践环节,保证每学年都有足够学时的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将课堂知识很好的转化为实际。还可以采用将课堂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学生参加实际项目的建筑设计竞赛、投标等,使学生在工程实践中加强能力的锻炼。强化设计院实习、毕业设计两大实践环节,通过综合性、职业性的实践训练,使学生提高专业素质,完善职业素养。

3.6 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为教学提供保障

“所谓‘双师型’师资,指教师不仅要具备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而且还要具备熟练的行业职业能力和将这一能力应用于指导学生的实践能力。”[4]

在专业定位于面向执业制度、培养应用型人才时,必然需要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引导。一方面应该增加校内教师培训、进修的机会,通过参与各类学术交流、项目实践,使教师的行业职业能力和科研实践水平得以提高;另一方面在引进人才时,也应该向具有执业资格的高水平人才倾斜,充实教师队伍。另外,还可以在本地实力较强的设计院聘请一些工程设计和科研能力强、理论素养高的建筑师作为客座教授,与他们进行科研课题合作或联合指导学生。只有建立了一支既有高校教师资格又具有行业职业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才能为面向执业制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4 结论

建筑学是一门结合了艺术和工程的学科,也是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应用型学科。近年来推行的执业制度反映出我国工程行业与国际接轨的大趋势,是我国未来行业发展的方向[5]。建筑教育必须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及早调整办学方向。特别是对地方高校而言,抓住行业发展的机遇,培育出自己的学科特色,才能实现学科的长远发展,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鲍家声.建筑教育发展与改革[J].新建筑,2000,(1):8-11.

[2]刘瑞杰,高力强.地方高校建筑学教育差异性发展之探讨[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8):83-87.

[3]秦佑国.当代中国建筑教育论坛――中国建筑学专业学位教育和评估[J].时代建筑,2007,(3):48-53.

第3篇

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的整合是目前建筑教育发展的趋向之一,建筑学专业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必须注重学生建筑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经过几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在分析绿色建筑背景下建筑学专业人才的需要及目前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建立了“一轴两翼”的技术与设计融合的课程体系,构建了贯通课内课外的实践教学体系,拓展整合了建筑技术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创新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

关键词:

绿色建筑背景;建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0引言

面对当今能源危机,降低建筑能耗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变得愈加紧迫,而绿色建筑在全寿命周期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生活环境,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1]。当前,绿色生态及可持续建筑已经逐渐成为国际建筑学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建筑技术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绿色建筑思潮的影响,对加快绿色建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建筑学专业应及时对教学与课程、培养体系等进行相应调整[2]。

1建筑学专业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1传统的课程体系设置不利于绿色建筑设计技能的培养

建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一直延续旧的框架体系。课程设置采取以专业为轴心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模式,包括5个体系和4个模块(图1)。这种课程体系导致各门课程相对独立,学生难以把相关的课程联系起来,知识范围也就越来越窄[3]。传统的建筑学课程体系是以建筑设计为主线,建筑技术类课程与建筑设计之间没有很好衔接,致使建筑设计创作和技术成为2个独立的元素,不能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为提高人才的适应性、创新性,必须改变传统的培养模式,改变课程体系设置只注重专业知识系统性的状况,强调专业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5]。

1.2传统的教学内容不能满足绿色建筑人才培养的需求

建筑学专业的“建筑设计”课程是主干,贯穿于建筑学的整个教学过程,建筑学教学一贯“重艺术,轻技术”,学生较多地考虑功能和造型,对于建筑技术的应用考虑甚少,甚至从不考虑,这也使学生对建筑技术类课程缺乏兴趣,无法做到将建筑技术和艺术融为一体。但是建筑技术和艺术密切相关,相互促进,绿色建筑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绿色建筑的设计需要多方面的技术支撑,而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对建筑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内容需要调整和改进。

1.3传统教学方式不利于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

传统的建筑学专业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基本上是采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学生进行设计或者完成课后作业。“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由教师讲解基本原理,布置设计任务,学生开始查阅搜集资料,接着完成一草、二草、正图,关于绿色建筑技术方面对学生不作要求[6],因此,学生的设计只重视功能、交通、体型、表现等内容,对绿色建筑设计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环保”的“四节一环保”不加考虑,学生绿色建筑设计的技能得不到培养和提升。绿色建筑设计技术类课程,基本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理论授课,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期末考试结课,无法培养学生运用这些技术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能力。

2“一轴两翼”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优化要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层次性和创新性的原则,因此,在绿色建筑背景下,整合建筑学专业的技术与艺术,架构建筑学专业“以设计为主线,以技术为支撑”的“一轴两翼”课程体系。

3教学内容改革

3.1删除已经淘汰的技术知识,整合相关课程内容

建筑学专业基础及技术类的课程主要包括“画法几何”“建筑制图与阴影透视”“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建筑结构选型”等,但一些版本的教材更新不及时或跟不上技术发展的速度,新规范、新材料、新技术知识不能在教材中体现;相关课程内容有重复,不仅浪费时间,也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需要删除已经淘汰的技术知识,增加新技术、新规范知识,整合相关课程重复内容,以减少不必要的课时浪费。

3.2增加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等的技术原理知识

绿色建筑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营造健康的室内环境。建筑设计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浪费不可再生能源,忽略建筑技术的应用。课程体系中增加“绿色建筑认知”“生态建筑概论”“建筑节能”等拓展类专业课程,扩大学生知识面,适应时代对建筑发展的要求。这些课程,可设置为选修课,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为完整。同时,这些课程又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完成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重要基础。

3.3技术类实验贯通课内课外

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在搞好建筑技术类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重视与之相关的实验教学。技术类实验要贯通课内课外,要注重实验的社会性、体验性和时代性,要把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实验教学的始终,要通过实验培养团队合作能力。课外的实验可以自主选择课题科研立项,可以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可以参加学科竞赛活动,也可以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3.4增加计算机模拟技术内容

绿色建筑设计对室内外物理环境的影响,需要在建筑规划方案设计过程中就进行分析,可借助计算机模拟辅助设计。对已建建筑的室内外环境进行检测评价,一些内容也需要计算机模拟辅助完成。增加与建筑环境设计联系紧密的计算机模拟软件,包括Ecotect、通风分析、日照分析、能耗分析等。这些软件模拟产生的图表可视化分析结果直接指导建筑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调整,使学生对建筑规划设计方案的生态性、舒适度有了预先的认知,最终从全新的角度实现建筑的生态化,创作出高技术含量的作品。

4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式

4.1多元化教学队伍的培养

绿色建筑设计人才的培养,要注重教师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综合提升,主要以安排年轻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教师短期参与工程项目设计工作、鼓励教师成立设计工作室等方式进行。同时,要求青年教师参加注册建筑师考试取得执业资格,及时掌握政策法规、科技进步、软件应用等方面的最新发展信息,紧跟行业发展,在工程实践中有效提高工程素养及执业能力,要将科研创新和专业实践活动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工作。深化校企合作。从企业参与培养方案制订,企业建筑师参与设计课评图和设计课教学、企业承担部分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以讲座和校园学术活动的形式进行课外教育等几方面展开,以参观工地、设计院座谈、设计课指导、设计作业公开评图、设计院实习指导、毕业设计指导等多种形式穿插在各年级的实践教学环节中,保证了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效性。

4.2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绿色建筑背景下,教学方法除了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讲练结合等,还要采用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以及开展第二课堂等方式。

4.2.1现场教学法

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于一些技术知识总是一知半解,由于绿色建筑技术的集成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因此,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学生参观一些已经建好的或在建的绿色建筑,对绿色建筑应用的技术进行现场讲解,增加学生对绿色建筑技术的感性认识,既可以把难而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绿色建筑技术的兴趣。

4.2.2案例教学法。

对于绿色建筑设计人才的培养,必须要理论联系实际。课内讲授时,采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再现理论知识运用于工程实践的案例,或者以成功的绿色建筑案例中应用的技术为着眼点,讲解相应的绿色建筑技术原理。由于课堂讲解的工程案例较少,因此,可引导学生广泛运用网络、电子资料,以及图书馆的图书资料进行阅读,完成案例的解读,拓宽学生视野。

4.2.3开展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性、灵活性、适应性和主动性。为了纠正学生设计偏重建筑构思、建筑造型和建筑空间塑造,忽视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建筑材料以及相关的规范标准等技术性内容的状况,可开设第二课堂,如开展绿色建筑设计竞赛、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等。通过方案设计、材料选择、经费预算、模型制作等,提高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及建筑构造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4.3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在绿色建筑背景下,学生成果涉及的内容多而复杂,评价的主体、内容、形式不能单一,需从多方面考虑。首先,评价形式多元化,教学的评价体系既要进行终结性评价,更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其次,评价内容多元化,强调建筑从功能、环境、外观、深度等方面的评价,而不能单独从学生最终表现给予评价;最后,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包括教师、企业人员和学生,除了常规的教师评价,增加企业人员参与评价、学生互评等环节。

5结语

现行建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进,已逐步趋于合理,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优化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为适应发展需求,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必须注重建筑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在确定合理的培养目标基础上,从剖析专业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入手,构建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完整的、协调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作者:董海荣 单位:常州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王静,李广军.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创新探索研究[J].咨询,2010(6):123-124.

[3]周嫱.建筑理念融入的建筑学专业知识体系框架整合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4.

[4]党睿,王立雄,刘刚,等,跨学科背景下绿色建筑模拟技术教学方法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4(6):100-103.

第4篇

关键词:CDIOl理论;高校人才培养;建筑学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时代在不断前进,我国教育事业也在朝着蒸蒸日上的方向发展。教育领域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型教育模式,比如CDIO教育理念。这是一种高效、创新的教育方法,目前已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教育领域中也得到了大量的应用。目前高校建筑学在进行人才培养时,也开始顺应时代的发展,将CDIO教育理念应用进了实践教学过程中,为建筑领域的发展培养出越来越多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同时也促进了高校教育的发展。

1CDIO理念下高校建筑学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1高校建筑学人才培养现状改变的必然需求

目前,传统的建筑学专业教育,在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及培养目标方面都还存在着单一化的问题,问题的主要表现是大部分教师对于学生的专业知识教学十分重视,但是轻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沟通技巧、管理理念以及实践经验等方面的培养还缺乏关注度。导致大量的建筑学毕业生,他们在实习工作中,难以适应社会岗位的工作模式,自身的综合能力不足。目前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力度还远远不够,还需要进一步研究CDIO理论,对建筑学人才的培养作出进一步的改革与研究。①由于受到教学硬件设施以及当地经济发展与人才需求的限制,导致很多高校培养的建筑学人才无法进入到高层次的社会岗位中,企业对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其次建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其问题表现主要存在与理论课程设置过多,实践课程比如工程构思以及设计实践等方面的课程设置比较少,从而导致培养出的建筑学人才缺乏设计规划能力,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关注,促进人才的多元化与综合性发展。②从本质上来说,建筑学属于一门对人才实践应用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加大对应用能力的关注度。但是,高校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与相关专业进行实践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实在是少之又少。因此,导致培养的学生在临场发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较为落后,与社会企业对相关岗位人才的实践能力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③很多高校教师们在对CDIO理论方面的理解上,还不够透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内容方面的了解还处于表面程度,对学生的就业方向更是了解得不够清晰,这也是导致高校无法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一大关键问题点。在高校的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够有CDIO理论的指导,对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发展而言将会是非常有利的。高校除了要关注对院校人才的培养之外,还要做好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工作,并且也可以让一些企业参与到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形成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促进高校人才与企业之间的契合度,使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够更加的全面与完善,为企业的发展输送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1.2建筑学专业教学的需求

大部分的高校都是将建筑学专业的教学课程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理论教学、设计操作、实践应用。建筑学的教学方式大致是以教师的理论讲解为主,设计实践为辅的教学模式为主。但是这种教学模式过于传统,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极为不利,对学生在教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会形成威胁。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有其存在的好处,可以实现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输与讲解、有利于正常教学秩序的维护。但是他的问题也是非常明显的,学生虽然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掌握了建筑学的相关专业知识,但是却无法将其很好地应用与工程实践中,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方面,没有得到有效地培养。而这种只能够掌握专业知识却无法对其进行应用的建筑学人才,无异于只会“纸上谈兵”的军师,而这也与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理念背道而驰。因此,为了使这些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我们提出了基于CDIO理论理念的高校建筑学人才培养模式,该教育理论杜宇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义十分准确,也符合社会岗位对相关专业人才的要求。CDIO理论教学模式将学生的教学划分为理论基础教学、个人能力培养、协调沟通能力培养以及工程系统掌控能力培养等四个部分。这一教学理论的实践应用,需要教师对建筑学的专业教学要求有准确的把控与全面的了解,能够根据CDIO理论教学原则,制定出一个高效、完善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1.3个人及社会发展需求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社会对于建筑物的品质要求也有了相应的提升,各大企业对建筑学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大,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人才的数量、质量以及素质水平等,都是决定建筑业能否获得稳定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建筑学是一门将设计艺术与工程艺术完美结合的学科,对学生的专研技能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都非常高。在CDIO理论的引导之下,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于建筑学人才的专业要求也有了一定的增加,对个人的发展要求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作为一名合格的建筑学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充足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能够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应用进行实践工作中,具备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这也要求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指导,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理论基础知识,能够在建筑项目的时间操作中,运用好建筑设计理念,将专业理论教学融入进实践操作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其次,建筑业对于现场实务操作能力较高的人才需求量也是十分大的,对学生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高校要想培育出更多的综合性建筑人才,需要将建筑学理论知识与建筑业实践案例结合起来开展综合教学。再者社会对于沟通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好,以及工作效率高的人才需求量是非常大的,而这类人才不仅需要专业理论知识好,还要具有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并且还要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储备,只有这样全面型的人才,才能符合建筑行业发展的需求。

2基于CDI0理念下高校建筑学人才培养的模式

2.1创新教学机制

在CDIO理论基础下,现代高校不仅要对建筑学专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完善,同时关注对学生创新实践以及团队合作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例如,建筑学专业的教师可以借助教学辅助工具开展实践教学。比如利用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创新建筑设计项目,将万众创新的理念融入进实践教学过程中,根据实践项目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环节设计包括有场地的调研与分析,项目的设计与创作以及项目的验收与总结等,这种项目教学方式,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充分调动起来,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实践讨论中,表达自己的实践观点。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根据自身教育条件,引进一些先进的软件或者硬件设施,搭建起网络教学平台,吸引广大的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建筑项目的开发与设计,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让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教学项目的设计思考,促进建筑专业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2.2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运用

CDIO理论,高校在构建建筑学教学实践模式时,要注重实践教学的完善化打造,针对课程内容特点与学生的学习需求,来进行教学模式的创设,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传统的建筑学专业教学,教师对理论知识的传输与讲授比较关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不关注。学生的学习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教学效果非常差。因此,高校建筑学教师要利用好互动教学模式的优势,关注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动思维,参与话题讨论与交流,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讨论中,解决教学活动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教师可以将当地某区域的建筑项目作为教学案例,将其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合作进行教学案例的探讨与交流,让小组成员们互相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并将其整合起来,形成多个设计方案。然后教师再带领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对设计方案进行整理与修改,最后形成自己的建筑设计方案,这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最后,教师也可以将各小组的设计方案展示出来,让各个小组成员一一进行设计方案的演示与阐述,鼓励各小组成员相互评价,并给出自己的意见,教师也可以参与到评价讨论中。这种开放式的互动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打造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3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在CDIO理论背景之下,高校可以与当地的建筑企业合作,进行学生实习基地的建设,完善对学生实践工作能力的培养,可以与当地的优秀建筑企业签署协议,让学生参与到建筑单位的设计工作中,并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回访,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的项目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提升,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其次,对于即将毕业实习的建筑学专业人才,教师可以适当为其安排一些设计任务,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软硬件设备,让学生在完成实践任务的过程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结束语

在CDIO理论的工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深化对建筑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设计创新能力等,使学生的能动性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交流能力,使高校建筑学专业所培养出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企业的发展要求,促进建筑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孟艳艳,贾长洪,刘萌.新工科背景下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研究[J].高教学刊,2021(03):152-155.

[2]唐西娅,郑辉,刘杰,等.基于CDIO理念的高校建筑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20(20):166-168+172.

[3]贾涵.基于CDIO理念的建筑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城市住宅,2019,26(09):205-206.

[4]董怡华,王英刚,王辉,等.基于CDIO理念的环境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广州化工,2019,47(13):191-194.

第5篇

关键词: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建筑学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升级调整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产教融合成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2014年5月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就明确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1]。产教融合是教育部门与产业部门在社会范围内,充分依托各自的优势资源,以互信和合约为基础,以服务经济转型和满足需求为出发点,以协同育人为核心,以合作共赢为动力,以校企合作为主线,以项目合作、技术转移以及共同开发为载体,以文化共融为支撑的产业、教育内部及之间各要素的优化组合和高度融合,各参与主体相互配合的一种经济教育活动方式[2]。我国产教融合的发展,2013年以前主要是在职业高中、中职、高职高专这类中等职业院校中实践并发展,主要采取校企结合和校企合作两种方式进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2013年开始一批地方普通高校开始进行产教融合的转型发展,并于同年在天津成立了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2014年教育部和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在河南驻马店召开了产教融合国际论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成为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力推广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务院出台的《决定》中也指出“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高等学校时,鼓励其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但就目前而言,产教融合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还处于起步阶段,各高校都在进行初期的尝试,因此现阶段对产教融合途径进行分享和讨论是很有必要的。

本研究的主体―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是第一批入选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的独立学院,在两年多的实践中学院积极采取各种方式进行产教融合的改革,其中的建筑学专业是其改革重点专业,因此将其改革途径归纳整理与之共享。

2.产教融合的途径探索

2.1 课程设置与职业标准相结合

专业课程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每一个高校都非常重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我校建筑学专业在进行产教融合改革以来,根据企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着重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使建筑学专业课程设置与相应的职业标准相结合,培养出更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企业人才需求与课程设置对照表见表2-1。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去向主要以建筑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为主。其中建筑方案设计师的主要职责为能够进行独立的建筑方案设计、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善于沟通和表达、熟悉各建筑设计软件等,在课程设置上则对应的安排了小型公共建筑、别墅、幼儿园、客运站、酒店、图书馆、医院、博物馆、商业建筑、居住区规划等10个专项设计课程以及计算机软件设计课程,其中后五个设计课程为学生两人一组用计算机设计完成,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方案设计能力,同时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软件应用能力;还结合重庆市特点特安排了山地建筑与城市保护更新系列课程及山地酒店建筑设计与管理系列课程,以满足以培养服务地方人才为目的的产教融合改革;此外,还设置了建筑及城市认识实习、建筑师业务实习等以拓宽学生的设计思路。建筑施工图设计师的主要职责为能够独立完成施工图设计、熟悉专业相关规范和标准、熟练掌握建筑设计软件等,对应的课程设置主要有与施工图设计有关的理论课程以及施工图设计课程,还有建筑材料认识实习和建筑构造实习等实习类课程。

表2-1 建筑学专业企业岗位需求与课程设置对照表

企业岗位 岗位职责 课程设置

建筑方案设计师 独立的方案设计能力 建筑设计1-5、建筑师业务实习、建筑及城市认识实习、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等。

团队协作能力及沟通能力 建筑设计6-11

设计软件 建筑设计6-11、计算机表现等

施工图设计师 施工图设计、专业相关规范及标准。 建筑施工图设计、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法规、建筑构造实习、建筑材料实习等

2.2 师资建设与产教需求相结合

2.2.1 师资来源及配比

普通高校的专职教师主要来自于学术型高校培养出来的高学历人才,很多教师都是一毕业就走进了教学岗位,对企业基本状况不了解,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即使进行了课程体系的调整,教师队伍也不能胜任应用型课程教学。于是有些高校选择去企业聘请课时老师参与实际的教学活动,但这又给教学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产教融合改革中必须进行师资队伍的改革,使师资建设与产教需求相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不同于传统学术型大学,也有别于职业技术院校,它实现了高等教育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结合[3]。我校在进行产教融合实践中,,不断对师资队伍进行调整,以人才培养方案出发,对师资进行合理配比,目前建筑学专业的专职教师中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专职教师占74%,兼职教师只占教师总人数的10%,且全部为有工作经验的中级及以上职称人才。其中在领导队伍的建设中也大胆聘请有丰富企业建设经验的领导来共同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宏观把控。此外还成立了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均为熟悉高校教学并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建筑设计师和教育工作者。

2.2.2 双师型培养

在师资培养过程中,根据产教需求,对教师队伍进行“双师型”认定也是很多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改革的有效途径[4]。我校建筑学专业根据人才培养需求和教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每学年派1-2名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为期半年至一年的工程实践,让教师在企业环境中参与项目实践,提高教师的专业竞争力;每年暑假动员大多数专职教师深入企业进行交流学习,让教师了解最新的企业人才需求及职业发展动态,使专业理论课及设计课教学做到与时俱进,更符合市场需求;邀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设计师及高校学者到校跟教师进行讲座交流,以提高教师的专业视野;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技术培训,以提高教师的技术水平;鼓励教师进行产教融合的教学改革研究等。

2.3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结合

产教融合的本质是生产和教学的一体化,在生产实境中教学,在教学中生产[5]。在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结合方面,我们主要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两套方案。“走出去”,主要是派遣学生到工作单位参与生产实践,目前我校共与20家企业单位签订了实践协议,每年暑假会派大三大四的优秀学生及大五毕业生到企业实习,在企业中的设计师和专职教师带领下进行专业实践。“请进来”则是指请进企业项目,学校为企业提供办公环境,企业将设计项目带到学校由企业设计师、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学生可通过参与这些项目获取学分。目前建筑学专业从地方特色出发共建立了山地建筑、历史文化建筑、酒店建筑和景观设计等四个工作室,每一个工作室都有一个固定的对接企业,工作室的运行和发展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完成,这样的模式既减少了企业的设计成本,又满足了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还为学生就业提供了一定的保障,起到了双赢的效果。

2.4 毕业成果的多项考核机制

毕业设计是对学生整个大学学习效果的综合考核,也是学生在大学期间完成得最全面最细致的一个设计,因此在进行产教融合改革中必须重视毕业设计的改革。我校建筑学专业在毕业设计选题上就有针对性的引入了当地实际的案例,甚至有的选题就正处于招投标阶段,学生在老师和企业设计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设计,老师主要负责学生毕业设计阶段的过程管理,设计师主要负责对方案进行现实性的把控,最终的毕业成果由导师、企业设计师及甲方共同考核,这样的考核体系既可以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又可以让学生在走出校门前对企业工作环境有更好的了解,做好充分的准备。

3.结语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既不同于传统学术型大学的研究型人才培养,也有别于职业技术院校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路子。很多高校都选择以产教融合为导向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产教融合途径上不断进行尝试和改革。我校建筑学对产教融合途径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显现出了一些不足,比如与企业合作中缺乏长效机制和约束机制;产教合作的过程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等。产教的深度融合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不能是高校一方的努力,还需要得到国家、政府、行业、企业在认识上的高度统一,在行动上的齐心协力、共同促进。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定会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Z].2014-05-02.

[2] 杨善江.产教融合:产业深度转型下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J].教育与职业,2014(33):7-10.

第6篇

【关键词】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必修课建筑防火

自2000年以来的10多年,我国的建筑业经历了快速发展和繁荣阶段[1]。建筑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为了适应建筑向高空、地下及大体量方向发展的趋势,培养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具备扎实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基本设计能力和初步研究开发能力的高级建筑工程技术人才,各高校都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完善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革与探索。由于《建筑防火》课程在建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建筑防火》课程在各高校建筑学培养方案中的修学性质、教学内容及要求则各有差异。

1.课程设置现状

国内高校建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一般由公共通识平台课程、学科及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专业及非专业选修课程等五部分构成,其中前四部分为必修课程,而专业及非专业选修课程则是为了拓展学生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而开设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进程、对课程的兴趣及其已修学分的多少和上课时间等情况自由选择,学生修学的空间和自由度相对较大。

目前,不同高校对《建筑防火》课程的设置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作为学科及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必修课程,另一种做法是将其作为专业任选课程。将《建筑防火》课程作为任选课在理论上和教学实践中存在不妥之处。如果把《建筑防火》课程作为选修课程,虽然学生可根据已修学分情况和专业需要自由选择,但这样一来,一方面会增大其他专业课程教学进程和内容的衔接,另一方面则会遗漏部分大纲要求掌握的系统内容或某些教学要点。把《建筑防火》作为选修课,会让学生觉得这门课程是可有可无的内容,所以通常不认真修学,从而对建筑防火知识及相关规范条款知之甚少,以致毕业后到了工作岗位因建筑防火知识的欠缺导致建筑设计作品出现问题或事故。另外,有些专业教师本身不怎么重视防火规范和消防技术,在教学中碰到类似问题通常采取回避或绕开此教学内容,导致学生误以为防火设计不重要,从而不重视该门课程的学习。

2.《建筑防火》课程的性质

作为建筑学专业的重要课程,《建筑防火》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及未来的建筑师能够认识建筑火灾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熟练掌握与建筑学专业相关的防火设计理论知识与国标、规范,掌握建筑防火的新技术和新设备,提高建筑防火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最终目标是在防火设计中具备实际操作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法规知识解决典型的防火安全问题,确保建筑设计防火中的安全性。

当代建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的发展,为新建筑设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发展在向空间发展的同时,智能建筑、生态建筑及地下建筑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涌现,技术的密集型和复杂性使建筑火灾的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高层建筑事故频发带来了新的建筑灾害,尤其是建筑火灾所造成的损失是触目惊心的。这些事故的发生,从根本上来说与建筑工程中忽视火灾安全性的设计有很大的关系,而设计中对防火问题的忽视在一定程度上又与教学环节中的课程设置有着很大的关联。

为了适应当前建筑火灾频发的严峻形势和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调整《建筑防火》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课程性质及设置。苏联著名理论家巴班斯基说:"每种教学法按其本质来说都是相对辩证的,它们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种方法都可能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却妨碍达到另一种目的。"[2]从学生的角度讲,虽然任选课给了他们更大的选择性。但是,学生在选课前并没有搞清楚本课程的设置性质和此门课程的重要性及对本专业发展的影响程度。从教育者的角度,应根据课程大纲要求、教材内容和专业发展的形势,综合考虑学生状况、教学条件、教学环境和专业特点等方面的因素,扬长避短,调整课程结构和选课方案,制定应用型人培养的合理目标,使学生能够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获取本专业必须掌握的建筑防火设计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承担工程项目的防火设计和相关防火问题的合理解决打下良好的基础。

3.《建筑防火》课程必修的必要性

鉴于以上分析和教学现状,为了更好地适应当代建筑业的发展和建筑设计要求,有利于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的培养和后续发展,在教学模块划分和课程设置上将《建筑防火》课程设置为必修课有其必要性。

3.1 专业性和基础性

《建筑防火》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很重要的基础课程,主要研究建筑防火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通过该课程的系统学习,可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综合设计能力。另外,《建筑防火》课程本身也是专业及课程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3.2 实用性和实践性

建筑学专业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的技术考核中大多数会选择国家注册建筑师的考试,这将是一个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到实际专业知识应用的一个过程。在全国注册建筑师考试大纲中,涉及《建筑防火》的相关知识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前期与场地设计:理解场地交通情况、周围建筑及空间特征,解决好建筑物布置、道路交通、停车、广场、竖向设计、管线及绿化布置,并符合法规规范。这部分内容在《建筑防火》课程中主要集中在建筑总平面防火设计、建筑平面防火设计和安全疏散设计这三章。

(2)建筑设计:系统掌握建筑设计的各项基础理论、公共和居住建筑设计原理;掌握建筑类别等级的划分及各阶段的设计深度要求;理解建筑与室内外环境、建筑与人的行为方式的关系。了解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居住区规划、环境景观及可持续性发展建筑设计的基础理论和设计知识。掌握各类建筑设计的标准、规范和法规。这部分的主要涉及建筑耐火设计、总平面防火设计和平面防火设计中的安全疏散等内容。

(3)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了解消防给水与自动灭火系统的基本知识以及设计的主要规定和要求。了解建筑设计与高层建筑防火排烟;了解燃气种类及安全措施。了解电力供配电方式,室内外电气配线,电气系统的安全防护,了解通信、广播、扩声、呼叫、有线电视、安全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这部分内容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建筑防烟与排烟、建筑灭火设备等三章的重点内容。

由此可见,很有必要在建筑学及相关专业的教学中加强学生对《建筑防火》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建筑防火设计相关规范的了解,尤其在当前建筑业快速发展、建筑向地下及大空间发展的形势下,要做出符合功能要求的防火设计,《建筑防火》课程的教学是不可或缺的。

4.结语

"既然教育是学习,那么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学习者,由此产生的设计教学、订单教学、参与性学习、研究型学习等教学方式都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 [1]。建筑防火知识是建筑学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防火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学生能够切实掌握本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以便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不出现或少出现防火设计上的失误与事故,将《建筑防火》设置为必修课,将会使建筑学人才培养体系更趋完善。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建筑学;课程体系;居住区规划设计;教学探索

一、“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

我校于2011年开设建筑学专业,经过5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本专业着重培养为城镇、县乡建设服务的宽口径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项目实践能力。2012年以建筑学为基础平台,学院开始开设“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目的是拓宽学生的就业范围。但我院对于这一课程的教学经验不足,还需要借鉴名校建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计等内容,逐渐积累经验,进而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建立适应建筑学发展的课程体系。

1.课程定位不合理。“城市居住区规划课程”安排在大四上学期。大四之前主要的学习内容是建筑设计方面的知识,如别墅设计、多层建筑设计等。设计对象从小面积的建筑单体转换到十几公顷的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内容从较简单的单体建筑转变为综合性极强的规划内容,学生不能马上转换思维模式,感觉无从下手,无法在短期内掌握规划应当遵循的规范与要求,无法在满足控规的情况下实现形式与空间的平衡协调。

2.缺乏整体意识。首先,以往的教学案例往往把城市与小区割裂开来,不注重小区与周边环境的互动,导致学生缺乏对局部与整体的正确把握。其次,学生需要尽快完成从建筑设计到规划设计的思维转变。最后,设计限制因素的增多及尺度的翻倍增加,也会使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合理性、整体性,不能全面考虑每个设计要素。

二、对“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的设想与探讨

1.加强项目考察的前期准备。学生在考察前应阅读文献参考资料,提前剖析项目的平面图、立面图等相关图纸,总结出详细的分析报告;在此基础上与教师交流,列出考察项目的调研提纲,有目的地进行调研。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收集居住区规划规范,使其认识到规范是地区性、灵活性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2.分阶段教学。设计初期,以O计小组为单位,对某一居住区的周边环境、档次定位及项目涉及的规划问题进行认真分析,以此培养学生评价、观察具体问题的能力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设计中期,针对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碰到的难点(如空间划分、交通组织、内部环境条件、外部环境、规划结构等),结合设计过程中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教师可以通过PPT进行具体案例的分析、讲解,与学生一起分析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内容、方法、步骤、原则和相关规范,使其更快、更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3.互动的教学方式。(1)分组学习讨论。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为增强小组凝聚力,学生之间要相互督促。每个设计阶段完成后,教师会先听取每组该阶段相关案例收集、课外学习、设计内容等方面的进展;然后进行小组间的论证,逐一点评方案;最后给出该阶段每位学生的设计分数。(2)加强跨年级交流。在进行居住区规划设计时,学生始终都要进行各设计阶段的交流讲评。此时,教师可以让低年级的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提前了解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流程与要求,并要求高年级学生将在居住区规划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心得体会以及最后的成果与低年级学生进行交流探讨。(3)进行阶段性方案PPT汇报。在完成每一阶段的设计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规范的方案汇报,督促学生在初步构思的基础上继续分析研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规范的PPT方案讲解,有助于学生理清设计思路,锻炼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教师对相关规范与形式法则的汇总讲评,学生可以加深认识,增强学习积极性,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结语

学院要勇于正视问题,明确培养方向,不断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在教材提升、教学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出符合建筑学专业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在房地产开发日趋理性化、严谨化,居住者对小区规划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下,“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王娟.多专业联合授课模式探讨――以《居住区规划设计》为例[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72-76.

[2]喻明红.关于城市规划专业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的教改探讨[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09(11):323-325.

[3]李若F.建筑学平台转型期《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教学的缺失与应对思考[J].福建建筑,2011(2):8-10.

第8篇

1.1建筑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方面是建筑高度在迅速增加,另一方面建筑功能也趋于多样化、综合化,建筑规模也在不断增加,因此,与之相对应的高度发展的建筑技术已成为建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高技术或合理的技术运作,建筑就很难达到预期的实用效能和审美效能。纵观中国的现代建筑,其设计、建造与新技术的运用程度还远远低于国际水平,高技建筑更是寥寥无几。仔细分析,除了社会、经济的影响外,多少与我们现实的建筑教育、教学状况有关,学生在建筑设计中所应用的技术知识缺乏。长期以来,建筑技术是建筑设计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1.2师资队伍构成

目前许多建筑类院校的建筑技术类课程通常由相关专业的教师任教,由于缺乏与建筑设计专业教师的沟通,如教学大纲的讨论、重点难点、深度广度的考虑,存在着学生们即使完成了课程学习后,仍然不能很好地理解该门课程的内容与建筑设计关系的问题。同时大多数专任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多来自高等院校,从学校到学校的经历,使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一线设计企业的工作经验,工程实践等实际动手能力普遍比较薄弱。“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使建筑技术和建筑设计课程脱节,对卓越建筑师的培养也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为学科建设的瓶颈问题之一。

1.3实践动手环节

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是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也是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卓越工程师计划”中建筑学专业的素质培养主要注重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技术和艺术通过软件模拟技术可以得到突破,达到相辅相成;而以技术和艺术为内容的建筑学教育却没有深刻认识这一点。常规的建筑学专业教育注重表达技巧,强调空间和功能,忽视建筑技术的运用。在建筑设计的学习中,学生们不能主动地将学到的建筑技术知识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建筑设计方案中重技法、轻技术———重视图面和效果图的表现,而轻视或忽视建筑造型中建筑技术问题的思考和表达,使建筑设计方案缺乏深度的创新。而对于一个建筑方案完整的表达,还需要借助更高层次的模拟软件来表达整个方案的技术层面。

2以跨学科和跨专业融合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构建

通过跨学科、跨专业拓展建筑设计教育的教学内涵,探索一种具有创新性、开放性、可持续性的建筑设计和建筑技术教育模式,重新整合现有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内容及框架,借助对建筑学本科高年级教学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提高建筑技术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出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的学生,同时把建筑技术作为挖掘和培养设计创新能力的动力,从而逐步构建以绿色建筑教育为目标的、面向区域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2.1依托建筑类院校优势,构建跨学科融合的绿色建筑教育基础平台

依照我院建筑学人才培养计划中设计、技术、实践“三线并行”的课程体系进行构建,同时着重强化相关专业技术课程设置上的系统性和跨学科的融合性。教学计划中根据学科特点,设置“建筑设计”、“生态建筑设计概论”、“节能建筑”、“建筑结构选型”、“建筑设备”、“智能建筑概论”、“建筑环境软件模拟”、“建筑施工技术”、“新能源技术”等专业主干课程、基础必修课和选修课程,注重协调相关院系,如土木工程学院、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为我院开设相关技术课程,综合地将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应用于设计实践之中,为绿色建筑教育打造一个视野面开阔、基础扎实的综合基础平台。

2.2整合建筑设计和建筑技术系列课程,强调教学体系培养过程的多层次递进

在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认真研究教学内容体系,通过建筑设计及理论相关课程讲解建筑空间、功能与环境、技术等的交汇关系,借助高年级的建筑设计课程的设计应用搭建基本理论和方法框架。近年来,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人们节能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建筑物呈现向生态化和高度化发展的趋势。此外,建筑物组成由原来的单一功能朝着多功能方向发展,规模也有越来越大之趋势。所有这些特征交织在一起,给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针对建筑发展的特点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对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借助本院和相关院系有针对性开设的课程完善绿色建筑理论及实践方法的基本知识框架,并结合毕业设计以及全国范围的大学生建筑设计大赛等实践环节加以强化训练。目的是要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建筑技术的各相关专业知识,建立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对建筑技术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以便真正适应我国建筑的发展趋势。在2012年度UA创作奖•概念设计国际竞赛中,安徽建筑大学学生获得了两项佳作奖。获奖作品以“活”建筑为主题,通过对校园既有建筑改造和土地沙漠化适应型建筑的探索,集成了太阳能光电转换系统、特殊外墙保温系统、外墙加固结构体系等新技术,并与建筑空间形成了有机的形态。通过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的建筑设计竞赛加强了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提升了综合强化训练。

2.3改革教学方法,引入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探索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将传统单一授课方式向多元现代化授课方式转变,扩大信息量知识面,培养高素质、综合性设计人才。充分体现建筑学专业的特色,以形象教学为基础,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贯穿整个建筑学专业的教学全过程,从而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注重个性的发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一些建筑类模拟软件层出不穷,软件模拟技术的运用给建筑方案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为建筑技术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引导学生对新方法、新工具进行探索性使用,使得其尽可能对设计方案进行多方面思考,提高在整体上认识和把握设计方案的能力,从而培养了他们综合思考、反复验证的良好习惯。

2.4改善教学条件,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建立开放式教学实习基地

坚持直观教学、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建筑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与建筑设计院、规划院签订建立对口实习的合同,让学生在实习单位接触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从策划前期到设计再到施工,了解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等技术要求,关注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及绿色建筑技术的最新动态,注重节能建筑研究及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2.5依托“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加强“双师型”和“双导师制”的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充实和完善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的一体化教学课程教学团队师资队伍,积极引进与培养建筑设计人才,完善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和教师的知识结构,形成结构合理的课程教师梯队。不仅仅停留在教学一线,还渗透到科研工作当中,使我院与学校现有相关产业部门强强联合,如规划院、建筑设计院和建筑节能研究院等,多个单位“模糊界限,互补共生”,加强纵向科研与横向科研等多方面的“深层”合作,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学研合作格局,达到“互利共赢”的局面。共同致力于适合夏热冬冷地区的绿色建筑设计方面的科学研究及建筑创作,积极开展科研课题的研究,让科研成果为教学工作及教学研究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结语

第9篇

原因如下:

1、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人从事的并不是方案设计。

大多数人在不了解情况的时候都以为自己将来必然是以做方案设计为主。实际情况却正好相反:毕业5年后大多数建筑学专业的人在画施工图,只有少数人还在做方案设计;毕业10年后则只有极少数人还在坚持做方案设计。以方案设计专业而言,淘汰率一般高达90%!

为什么呢?因为方案设计的压力和竞争极大,对人才的要求极高!对某个方案设计项目来说,一般只有两个结果:胜或者败!获胜的方案还得面临大量的长期的不断修改、完善甚至方向性的改变!

这两样正好都是学校设计教学中没有经受过强化的弱项!比如学校对学生作业的做法是打分,即分出高中低档分数,社会上对方案则只有接受与不接受两种结果。比如学校里学生交了作业打了分就万事大吉,而社会则必须根据业主的意图不断修改方案直至业主满意。

由于这个原因,大多数建筑学专业的毕业生由于忍受不了方案多次彻底失败的打击,忍受不了没完没了的修改,最终放弃了和上学时的理想大相径庭的方案设计专业,转而从事风险相对较小的施工图设计专业。

方案投标则更加严重,因为每次投标的成败直接影响着设计师的名气、人缘、受重视程度甚至受迫害程度。

投标分若干种,比如内部投标、多单位投标、投标、邀请投标等等。不论哪种,方案设计师生涯中主要面临的就是一次一次胜或败的毫不留情的竞争。

不论你是谁,你是哪里毕业,你曾经中过多少标,只要你某一次没能中标,则四处怨声载道!原因很简单:成本过高!

一次市级投标直接成本一般在1-10万元不等,一次省级投标直接成本一般在10-50万元不等,一次国家级投标直接成本一般在50-200万元不等。

仅仅由于方案设计师的无能或者刚愎自用导致投标失败,当然会使得设计师所在单位很是心痛!而由于方案失败导致建筑施工图、结构、给排水、采暖、空调、电气、概预算等各个专业没有好项目可做,这些专业的设计师当然不高兴啊。失败的方案设计师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我同事曾经参加的一次投标,最终我的方案以微弱比分获胜,第二名那家前后画了近100张效果图,最终却一无所获,您想想这家的成本吧,当时我虽然获胜,心里却是真的为那家的方案设计师感到悲哀!

一般来讲,只要一个方案设计师连续三次没能中标或者被直接业主接受其方案,设计师所在单位就会开始有意识地避免这位设计师参加方案设计或者投标了,因为直接成本和信誉成本都过高!

作为落后地区的设计单位,由于人才培养成熟后大多数必然走掉,所以不愿意投入大量精力培养设计师;作为先进地区的设计单位,由于根本不缺后备力量,所以也不会在意某个设计师的精心培养。最终,由于各方面的压力和缺少关怀,屡战屡败的设计师很少会经受住考验而屡败屡战,而是一肚子怨气地远走他乡或者考研或者出国,最终大多数还是不情愿地以作施工图设计师终其一生。

业主的影响则更加可怕!方案设计师的等级完全取决于业主的口碑。如果一位设计师做某个项目失败,尤其是给业主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那么无论这位设计师多么有名或者多么默默无闻,业主都会在有意无意中就把这位设计师的“劣迹”传播到他所认识的人圈中,这种“公认”的失败形象会导致这位设计师在该地区很长时间内抬不起头来。

设想一下,您和中标的设计师同时出现,业主对待他自然象对待皇帝一样尊重,而对您视而不见,那种感觉不是谁都能持续承受的!

方案设计行业,犹如“走钢丝”的行业,只要失败一次就几乎是彻底失败,一次失败的影响一般在地区业内至少三年也不能平复。除非您真的能挺住,以平常心对待或者以“哀兵必胜”的心态拼命努力甚至多次自费参加方案投标(很多设计师由于失败过多被领导勒令不得用单位成本参加投标),并且最终的确保持了相对高比例的中标率,那么您才可能脱颖而出,被社会接受为方案设计师行列,从而开始面对更加频繁更加激烈更高等级的方案竞争,而且依然是要么胜要么败的残酷毫不留情的竞争!大多数人撑不住的,尤其是基本功差、严谨能力差、竞争心态差、工作方法差、人际关系差、自学能力差、换位思考能力差、为业主着想能力差、市场意识差、成本意识差、投资回报意识差、广告意识差、推销能力差、展示能力差、表达能力差、管理能力差、领导能力差、吃苦能力差、合作能力差的人,基本上是不可能在方案设计行业存活多日的。而上述这么多能力集于一身的设计师,怎么可能是多数人呢?!

方案设计实际上分为很多种:概念方案、策划方案、设计方案、施工图方案等等。但是我们的学校和社会都没有对方案设计行业给予科学和正确的认识及待遇。

多数没有真正进入这个行业的学生和其他专业人士并不了解一点:只有极少数投标是有标底的,即成本费。大多数投标根本没有成本费用,甚至您必须买标,买标的费用在5000-20000元不等,而且不退。只有中标单位才能得到成本补偿。

多数没有真正进入这个行业的学生和其他专业人士更不了解一点:由于大型投标的成本高昂(10-200万元),同时招标单位大多重视投标单位的所谓综合资质(一般都只要甲级或者特甲级资质),而且大多不允许个人名义参加,直接导致绝大多数中国设计师根本就难以参加大型投标,当然也就不可能出现什么所谓的“通往大师之路”!

恰好,国家并没有规定只有方案设计师才是设计师,施工图设计师也叫设计师,甚至制图、描图也叫设计师!尤其是注册建筑师并不考察设计师的方案能力,于是多数人自然转向竞争压力没那么大却很有“名分”的施工图设计啦。

2、施工图设计是建筑设计中极其重要的工作!

没有准确严谨的施工图设计,所有的方案设计都是空中楼阁!这是谁都明白的,这也是建筑设计从业人员中需要大量的施工图设计人员的原因,这也是国家的注册建筑师并不专门考察方案设计能力的主要原因。楼不好看不要紧的,但是楼塌了楼不好用了就出事啦!方案设计很大程度上是精神范畴,精神文明只能建立在物质文明基础上才能保持永久啊。

因此,千万不要错误地以为建筑学就是做方案,90%的人的任务是做施工图!

3、建筑设计是为他人做嫁衣,而不是给自己树碑立传。

举一个例子:如果您自己家做装修,找了一个设计师,这位设计师跟您说,您必须完全按照我的设计实施,否则我就不干。您会非常高兴地答应吗?到底是谁想实现理想啊?!当然如果这位设计师十分著名您可能会答应,多数情况下您自然会认为这个设计师不可理喻的!如果您家打算用10万元做装修,结果这位设计师做的设计需要造价50万元,其中包含设计费10万元,您会接受他的设计吗?如果这位设计师因此而揶揄您“俗”、“修养低”,您会做何反应呢?!

举一个例子:如果您去饭店,厨师给您做了麻辣的川菜,而您本身是根本不能吃辣的。如果这时厨师跟您说:因为我喜欢麻辣的啊!结果会怎样?您当然会愤怒地拂袖而去甚至找老板论理的啊!

举一个例子:您是一位事业上身经百战最终建立起来了一个集团企业的企业家,现在找一位设计师给您的企业设计办公楼,结果这位设计师跟您说:这个设计必须完全按照我的意图来设计,因为您和您的董事会成员不懂设计——到底是谁要盖楼啊?!难道您会放心把几千万甚至几个亿造价的办公楼或者小区交给一位刚愎自用的设计师吗?!

很多学生和想学建筑学的其他专业人士都有这种不可理喻的误解:以为建筑设计是能够实现设计师本人理想的理想职业。最常见的话就是:能够设计并建成自己喜欢的建筑,那多好啊!怎么可能?!您用人家几千万甚至几亿的资金实现您自己喜欢的方案?!一旦建成后楼卖不出去或者不好用、不好看、不受认可,您倒是拍拍屁股做下一个设计去了,业主怎么办?!怎么可能不让业主有决定权啊?!别忘了楼卖不出去跳楼的是业主,担风险的也是业主,而您却不想让人家有方案的决定权!所以认为可以设计并建成自己喜欢的建筑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能的啊!

尚未成名时的设计师与同时期的画家完全不同。画家是为自己而画,画的时候想的是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设计师是为业主做设计,做的是满足业主的综合需要。只有等您成名了,您才可能有着一定的创作自由,因为这时找您的业主和找张大千作画一样的道理,您怎么做他都认啦!

那么成名的设计师有多少呢?恐怕全世界的建筑设计大师的人数还没有全世界的国家首脑人物加在一起的人数多!这可是比考大学“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还要艰难的事情啊!

考大学很单纯,您努力学习即可,而成为设计大师则是一个综合的事情,甚至需要环境、命运、机缘的眷顾才行!

所以,建筑学在99%的情况下只是一个职业而已,与其它行业相比,虽然是行行出状元,但这个行业相对比起来更加艰难而不是相对容易!

所以,我们总爱说那些听不进去老师苦练基本功的劝告的建筑学学生是“小马拉车嫌路窄,幼鹰展翅恨天低”、“心比天高,命必纸薄”!

所以,我们总爱说那些一嘴皮的理论、一脑门的大师的建筑学的学生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所以,我们对那些没有真正参与多年设计实践的所谓理论人士的自以为是只能无可奈何地回避:没有实践检验的理论是什么理论?!

所以,我们对那些羡慕建筑学专业的其它专业人士只能苦笑:明明您们的专业又实际又赚钱,何苦来趟这趟混水呢?!

4、设计竞赛和设计投标是两个职业。

很多成名的设计人士是由于在某次或者若干次设计竞赛中获奖而成名的,由此使得多数人产生了崇拜情绪,甚至认为这些人比起设计院的设计师要高明许多。

实际上,设计竞赛和设计投标是彻底不同的两种职业,基本上没有任何可比性!原因很简单:前者分若干奖项,即使您得了佳作奖也一样光彩;后者只有胜或者败,即使您是第二名也一样是落选并不自觉地被歧视!

只有邀请投标或者招标时文件注明前几名可以获得成本补偿才可能不至于彻底亏本。经常是几十家设计公司投一个标,最终只能有一家获胜,其它各家只能节哀顺便、各安天命、血本无归!

因此,如果您是因为崇拜某位或者若干位在设计竞赛中获奖的成名人士而对建筑学产生好感,那么我只好奉劝您分清理想化竞赛与实际的投标的巨大差别和职业上的本质不同!

5、只有明确了实际目标,才能学好建筑学。

对建筑学学生:只要您别把成为设计大师这么吓人而富有压力的目标作为理想,那么您的目标就会实际的多啦!大师是大量积累和机缘形成的,而且名额太少,呵呵!建筑师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需要大量的负责任的默默无名的设计师,无论是做方案的还是做施工图的!

第10篇

【关键词】应用技术大学;建筑学;设计类课程;过程教学

一、建筑学专业设计类课程特点

建筑学专业课程中的设计类课程,主要是指别墅,幼儿园、宾馆、住宅、商场、办公楼等不同类型空间的建筑与室内设计。设计类课程在教学与考核等方面与普通专业课程有着很大不同。普通专业课程教学一般采用课堂集中讲授,学生课堂记笔记,完成课外作业,考前辅导答疑的方法,考试命题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而建筑学专业设计类课程,设计命题是统一的,而每个学生的设计方案是迥异的。教学中课堂集中讲授时间较少,一般只用4学时左右讲解设计任务书和相关设计原理,课堂大部分时间用于与学生一对一的交流,对其设计方案进行个性化的指导。设计任务常采用分组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过程教学管理的具体内容

过程教学管理是控制教学进度与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根据建筑学专业设计类课程的实际特点,对过程教学管理的评分项目进行了适当调整,以满足专业课程需求。设计类课程评价体系一般为:平时设计草图(40分)+最终绘制成图(60)=100分。1.设计草图(40%)其中建筑设计方向:调研报告10分,(总)平面10分,立面10分,剖面10分;建筑装饰设计方向:调研报告10分,平面(含地面)10分,天棚10分,(剖)立面10分。2.考勤不作为评分项目,但作为重要参考依据。缺课1/3没有资格参加考试。迟到或早退3次计一次旷课;同一次课中既迟到又早退计为旷课一次。考勤作为考试成绩升降档的重要参考依据。3.课堂表现不作为评分项目,但作为重要参考依据。课堂提问积极回答的学生,积极找老师辅导看图的学生,教师在点名册上及时标记(),课堂表现作为同档成绩差异化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设计类课程过程教学管理的特点

1.过程教学的严格化管理

(1)考勤每次课进行2次。刚上课时1次,快结束时1次。上课点名未到记迟到(∕),下课点名还未到记旷课(╳);上课点名到记正常(√),上课点名到而下课点名未到记早退(\╳);事假记();病假记()。迟到或早退3次计一次旷课;同一次课中既迟到又早退记为旷课一次。事假和病假必须拿年级主任签字的假条。对于考勤表现不好的学生及时与其班主任和年级主任沟通,进行批评教育。(2)上交过程设计草图时严格控制时间和质量。不在规定时间内交图,逾期哪怕1小时均不计成绩,该项过程考核成绩为零。批改评分过程严把质量关,草图上教师批语及图示要清晰明确,全面详尽。按草图质量严格控制分数,不搞“大锅饭”、“一刀切”。以10分满分为例,起评分为5分,交图即得,以鼓励学生配合过程教学。评分从5分至10分不等。质量高的设计可以给10分满分以示鼓励,质量差的即使交图也可能只得5分不及格。(3)课堂表现差,虽然能按时交草图,但在授课过程中不找老师辅导的“自学成才”学生,教师可拒绝为其评分,以督促其配合过程教学管理。

2.过程教学的精细化管理

(1)考勤每次课进行2次。刚上课时1次,快结束时1次。这样能够精确地掌握学生迟到和早退的情况,避免出现刚上课都在,课间休息和快下课时逃课的现象,第二次点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让逃课学生抓住规律。根据学生出勤实际情况,如上课或下课之前,默点人数,若全员出勤,可不点名,并及时表扬鼓励学生,以体现人文关怀。(2)草图评分中的精细化管理。对于同档评分可通过加减号的形式又细分为3档(如8-、8、8+)。8-是指同为8分,但有较多细节性错误,如不加注意,可能划入7分档,以此告诫学生用心;8+是虽为8分,但只是个别细节工作不到位,否则可划入9分档,以此鼓励学生向上。(3)对于课堂表现有较明显进步的学生,教师可采取主动优先为其辅导的方式,给予学生肯定与鼓励,帮助其树立起自信心。

3.过程教学的差异化管理

(1)不同类型的设计课,采用不同的过程评价项目和评分标准。设计类课程的两大重点分别是方案设计与方案表达。比如:《建筑及装饰设计》课程中,过程草图采用手绘的形式落实在草图纸上,重点考察方案设计能力;最终绘制成图是在方案设计构思完成的基础上用尺规或计算机制图的形式落实在正规绘图纸上,重点考察方案表达能力。评价体系为过程草图40分+打印成图60分=100分。《施工图技术设计》课,因所有施工图图纸均在计算机中用ACAD软件绘制完成,阶段过程图纸表达效果与最终完成图纸相差不大,最终完成图纸仅检验其打印效果和图纸完整性,所以成图的分数比重降低。评价体系为过程草图80分+打印成图20分=100分。(2)同一门设计课程根据不同实际情况,也可灵活调整评分项目和分数比重,以达到教学进度与质量要求。比如遇到节假日两次教学时间间隔较长时,可适当提高某项过程教学分数,以引导学生重视,不至于因间断时间过长而影响衔接。

4.过程教学的公正化管理

(1)考勤及课堂表现及时准确记录,作为考评重要参考时有理有据。评图过程中减少主观评价误差,建立客观评价体系。首先采取不记名方式,依据图纸效果进行分档,避免看过几个好的再看差一些的是因产生落差而评分过低的现象,反之亦然。其次在每个过程项目评图时建立采分点或扣分点,以此评价学生图纸,并先期在辅导过程中明示采分点或扣分点,使学生对被扣分数信服。(2)过程考核结果定期公示,接受学生监督。当学生对评分产生异议时及时耐心解答,并明示采分依据,使其信服。当发现确有失误时应及时更正。

5.过程教学的人性化管理

(1)考勤:上课开始点名时未到,但在整个点名过程结束前到者,不记为迟到,仅给予口头警告。这样对于学号靠前的同学也更加公平公正。(2)过程设计草图评分后,得分低的学生若针对教师评语认真修改完善并重新提交可酌情加1-2分,以鼓励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

四、实施过程教学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1.过程教学管理与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方向相结合

设计类课程的两大重点分别是方案设计与方案表达。比如:《建筑及装饰设计》课程中,过程草图重点考察方案设计能力;最终绘制成图重点考察方案表达能力。应用性本科建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备一定设计素养和设计能力的熟练工程技术人才。就此评价体系为:过程草图(设计)40分+打印成图(表达)60分=100分。把方案设计表达和施工图规范制图作为重点训练,为学生就业找准定位打下良好基础。

2.过程教学管理与课程能力培养目标相结合

过程评分项目要紧扣教学大纲,与课程的人才能力培养目标相结合。《建筑及装饰设计》课程是培养设计师和设计师助理的专业必修课,通过课程学习应具备如下能力指标:信息采集能力、主题定位能力、空间造型能力、材质搭配能力、视觉表达能力和成果展示能力等。在过程教学评分项目中,调研报告培养学生信息采集能力;平面草图培养学生主题定位能力;立面、剖面草图锻炼学生空间造型能力、材质搭配能力等;最终成图结合评图,重点锻炼学生视觉表达能力和成果展示能力。在草图辅导与学生推介自己方案的过程中也同样锻炼了学生视觉表达能力(手绘草图)和阶段成果展示能力(PPT方案宣讲)。

3.过程教学管理与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相结合

过程教学过程中的评分不应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收上来阶段作业批改、打分再发下去。而应是一个师生互动反馈,共同完成的过程。这其中要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并配合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比如针对学生自身特点,在批改草图时故意不明示其错误和修改意见,而是在图面相关处圈上并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思考过后必定要找老师来探讨,这样的互动反馈,共同完成过程教学的效果更好。在阶段性草图完成后,可要求学生将其加工制作成PPT,在全班宣讲自己的方案设计,由同学们共同点评,教师总结的方式互动教学。不但能够培养锻炼做汇报的学生的视觉表达能力和成果展示能力,同时对设计类课程一对一辅导容易产生的知识点辅导不全面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五、结语

过程教学管理是控制教学进度与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建筑学专业课程,尤其是设计类课程,有着不同于普通专业课程的自身特点,对其过程教学管理的具体内容和举措进行改革创新与大胆实践,力求通过提高过程管理水平,以更好地为“应用性、开放式、职业型”的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同时,为应用技术大学相关专业课程的过程教学管理提供相应参考与指导。

参考文献:

[1]茅艳.建筑学专业教学改革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4

[2]唐红,孙洁,程建民.建筑设计教学方法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6/6

第11篇

收稿日期:2012-11-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8060)

作者简介: 许建和(1978-),男,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E-mail)。

摘要:创造性思维训练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加强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当前该课程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建筑学专业;创造性思维训练;课程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3-0122-04 构成思维能力是建筑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技能。当前,课程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从艺术类专业培养的角度来设置教学内容。随着专业培养目标的变化及教学计划的调整,传统课程教学方案已不适应当前学生课程学习要求[1]。近6年的课程一线教学实践发现,创造性思维训练课程主要存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教学内容的学习目的认识不明确;教学内容与教学课时分配不合理,如色彩构成的课时量偏大,教学未能体现专业特点;教学手段不够灵活,与专业特点结合度不高,未体现专业特色等问题。

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学专业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是一门非常重视形象教育和体验的课程,需要多种信息媒体的配合。传统的课程教学历来强调口、手相传,但由于教学手段相对滞后,教育资源相对缺乏,这种以教为中心的模式难以适应时展需要。创造性思维训练也是一门融合构成学、社会学和艺术学等多方面知识的课程,综合性较强,教学难度大,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高。传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课程教学模式首先受到来自学科知识结构发展的挑战;其次随着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多元化,其课程教学自身也在不断拓展,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给课程教学带来了深刻变化,给相对静态的传统教学带来了冲击[2],同时也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教学、研究工具。对刚跨入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尤其是一般本科院校学生专业素养整体偏低,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培养质量。

(二)对问题解决的思考

对传统的以经验传授和基本功为主的课程教学模式必须进行充实与再思考,进行建筑类专业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法等一体化探索与改革,以此提升建筑学专业学生的课程学习与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希望通过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解决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明确教学侧重点,让学生充分认识学习的目的与意义,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二是,通过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结合省属院校特点探索建筑学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特色与创新模式;三是,通过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提升学生的专业基础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专业培养质量。

二、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的思考

(一)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设计

首先,广泛收集资料,开展调研,并参与学术交流。对国内外已有相关教学成果和经验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并制作相关教学课件与资源库文件。其次,在完成基本教学手段改革的基础上,通过小范围试验,吸取经验教训,随之对相关教学方法作调整。最后,制定完整的教学实施方案,并在建筑学专业一年级创造性思维训练课程教学中加以应用,并跟踪调查教学情况,及时了解教学改革效果,以便不断补充教学手段,调整教学方法。专业设计基础与设计系列课程推广具体构架如图1。

图1 创造性思维训练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结构图

(二)课程教学改革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思考

预期实现的课程教学改革内容、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如表1。

三、对课程教学模式的思考

通过对创造性思维训练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预期实现新型课程教育模式如表2。表1 课程具体改革内容 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表2 两种课程教学模式比较

四、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经验的思考

(一)课程教学特点思考

思考一:注重学生课程学习的实际动手能力训练,加强手脑协动[3](图2)。

图2 立体构成模型(全国优秀作业)

思考二:建立课程教学内容设置的内在逻辑关系与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图3)。

图3 平面构成到立体构成的渐次转化(全国优秀作业)

思考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传统的课程教学手段,改变当前课程大部分多媒体教学中的电子板书式课件,开发互动型与启发型的课程教学多媒体课件[4]。

思考四:制作课程图形图像数据资源库,改变纯图书纸制课程资料现状,利用虚拟技术设计、制作课程图形图像及建筑空间展示文件,并集结成库。

(二)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点思考

思考一:结合建筑学专业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创造性思维训练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贯穿于专业的整个教学过程。对教学内容进行开放式统筹设计,明确教学的关键环节,有利于教学组织的针对性和完整性。具体内容包括:加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空间构成之间的横向联系。目标是培养学生在构成设计中能正确立意,创造性构思,并掌握全面扎实的构成知识和表现技能[5]。整个教学过程循序渐进、逐步深化。该渐进、深化过程分课题、分阶段进行,每一阶段的学习都有其重点所在。

思考二:采用“平台式+个性化”的课程教育定位。对建筑学专业一年级实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基础课程“大平台+个性化”的教育方法。其一,专业基础课程大平台阶段的建筑教育以引导学生向高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为主,保证每一个学生达到共性的基本要求。其二,每一个学生都有个性发展的需求,因此,任课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共性与个性分析,从而寻找适宜现代个性化构成思维的落脚点,即个性化的教育方法。此种复合式定位突破了以往对学生的限制与障碍,给学生个性发展的机会和自我拓展的引导,能够激发学生自身的能动性及主动的创作意识[6]。

五、结语

在课程教学中,任课教师结合草图与模型制作过程,开展全年级开放式讨论评图活动,以互动研讨的模式活跃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实行此方法后,教师倾听了学生的构成设计表达陈述,更能捕捉学生的构成设计亮点,更善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思考。学生通过讨论,提高了构思与表达能力、模型辅助思考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参与评图的热情很高。学生参与评图也成为激发学生设计创作兴趣的一个亮点。

在创造性思维训练立体构成课题作业中,尝试构成设计工作组制度。以教师为组织者构成设计团队,采用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构成设计教学体系,每组不超过3名学生,实行教师与学生开放式双向选择制。构成设计题目依托每位教师不同的研究方向并且多数来源于经典建筑。近年来所做的构成设计题目主要有:户外展览空间构成、经典建筑构成分析、城市肌理构成认识等。同年级多专业联合教学是构成设计工作组最明显的特点,每个工作组都同时拥有不同专业的学生,他们和导师一起进行构成设计研究。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们能够长期相互交流、学习,获得共赢。

参考文献:

[1]严钧,李苏旻,钟炯光.虚拟现实技术在传统聚落保护中的应用研究.2007年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2]王浩钰,李洪.从“Drawing”到“Design”——新时期建筑学专业CAD教学初探,2007年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3]王建国,张彤.安藤忠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朱文一.当代中国建筑教育[J].建筑学报,2010(10):1-4.

[5]戴俭,窦强,张勇.建筑构成方法在建筑设计教学中的运用于探索[J].建筑学报,2010(10):29-31.

[6]韩冬青.分析作为一种学习设计的方法[J].建筑师,2007(2):5-7.

Teaching reform of creative thinking training for architecture majors

XU Jianhe, SONG Sheng, YAN Jun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4, P. R. China)

第12篇

关键词:建筑构造;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35-02

建筑(architecture,building)是建筑艺术与工程技术相结合,营造出的供人们进行生产、生活或者其他活动的环境、空间、房屋或场所。而建筑构造(building construction)主要是研究建筑物的构造组成以及各构成部分的组合原理与构造方法的学科。建筑构造研究的范围涵盖了建筑物的材料选择、构造方案、节点细部乃至施工的全过程,建筑构造是建筑艺术的表现手段和原创起点,是建筑设计过程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建筑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随着国内建筑业的迅速发展,给建筑学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对2l世纪的建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却落后于时代的需要。就建筑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发展而言,新材料、新技术的建筑构造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亟待找到更好的建筑构造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建筑构造课程在建筑学专业中的地位

《建筑构造》是本专业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同时也是建筑学等专业二年级下学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通过授课,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大量民用建筑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并能根据建筑物功能要求,对建筑材料和节点相互之间的连接方法、受力合理性等进行理解和思考,熟悉建筑一般装修的类型与构造做法,同时应注意建筑物必须满足防潮、防水、隔热、保温、隔声和防震等各种特殊节点的构造做法,提供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构造设计方案,为后续大型公共建筑(高层、大跨建筑)构造及高级装修的原理和构造方法等打下必要的基础,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职业建筑师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密切、工程实践性极强、学生缺少相关的感性认识等特点,与建筑设计课程相比显得较为枯燥,造成学习上的困难。对于建筑技术方面知识了解很少的学生来说,课本内容繁多,再加上许多构造节点图,想学好确实非常不容易,而对于教师来说教学难度也很大。即使毕业几年的建筑专业人员在工程实际中也只是套用标准构造图集,有创造性的细部构造设计能力不足,不能结合实际的工程进行设计。近年来国家一、二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中,与《建筑构造》教材有关的“建筑材料与构造”及技术作图题通过率很低,也反映了学生在学校对这门课基础知识部分掌握程度有限。

二、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1.与其他相关课程教学脱节。《建筑构造》课程被安排在二年级下学期,教学内容涵盖了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建筑物理等课程的一些基础知识,知识点繁多、涉及面广。但这些相关的课程还没有开设,教学大纲设置与其他相关课程脱节,特别与建筑学专业最重要的专业课——建筑设计脱节。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建筑构造》与建筑设计是两门相对独立的课程,课程内容较少联系,在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学往往偏重于对学生进行建筑功能组织、空间造型、构成的培养,学生只对“抽象”的建筑感兴趣,不会用学过的构造技术知识去追求形式与技术的统一,导致其方案设计不知如何“建造”出来,非常难以实现。即使是到了所学知识综合应用的毕业设计阶段,对涉及到的如高层建筑、大跨建筑这些与空间造型、建筑技术、建筑结构选型等结构体系等有紧密联系的综合性较强的大型公共建筑,许多学生难以真正做到建筑造型、建筑细部构造、建筑结构的完美统一。即使按照毕业设计任务书要求画出的构造节点大样、节点详图与实际设计方案不符,毕业答辩时学生往往连自己都不清楚这些节点的做法。

2.缺少必要的教学实践。从基础到屋顶,随着课程的不断推进,知识难点的不断增加,学生急需将课本中学到的抽象的知识和内容,能够到实际的施工现场亲身体验,加强感性认识,提高对构造细部节点的理解与掌握。但在制订教学计划过程中,许多学校往往压缩构造课课时,教学过程为赶进度,往往以理论讲授为主,缺少去施工工地参观教学实践的必要课时。

3.教材修编滞后。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发展,建筑的设计方法、结构体系、材料体系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材料的受力特点、连接方式发生根本了的变化,一些材料及做法已经很少使用。例如对能耗高、性能差、污染环境产品如粘土砖、普通钢窗以及湿挂石材、水刷石、斩假石、干粘石构造做法在教材里有不少篇幅在介绍,而现在国家大力推广的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相关的知识内容却没有在教材里及时补充;加上建筑行业新的国家标准、技术规范、标准图集不断更新,导致学生在学校接受的专业知识已落后于建筑设计行业的实际发展水平,学生就业与其学历层次、专业水平不相吻合,《建筑构造》教材已无法适应当前的社会需求。

三、对《建筑构造》教学改革的探讨

针对上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许多实际问题,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尝试,经过学院三个专业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根据学生的反映和自身的体会以及毕业设计整体水平,《建筑构造》教学效果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1.加强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理解了课程的意义和重要性,学生才会有学习好的动力。结合工程实例深入浅出地给学生介绍《建筑构造》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以及本门课程在今后的建筑师执业过程所起的作用及重要性,采用最通俗易懂的实例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贯穿课程学习的始终。

2.加强改革教学,更新教学手段。以建筑构造的原理作为教学的主导,抓住基本原理和方法的讲授,阐明材料与构造之间的联系;构造与功能要求,强调的是原理学习的主导作用。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而出现的新的构造形式,根本无法把每种构造做法讲清楚,但其基本原理和方法不会改变。由于教材没有相关的配套习题,为配合理论教学,教学组依据每章节内容,结合注册建筑考试大纲及相关考题,编写相关知识点的课后习题,并根据知识点更替而不断调整,每章节讲完后,布置课后作业,加深相关知识内容的掌握。作业布置采用多种的形式,无论是现场调研还是制图作业,明确提出参观和汇报要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结合建筑实例调查、分析,拍出各种不同图片并配以相关的构造节点设计,用多种形式完成调研报告,加深学生对具体的建筑构造节点的印象,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3.加强建筑构造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建筑构造课与其他专业课之间的联系,特别是与建筑设计课之间的联系,结合学生自己的设计方案,提高学生对建筑构造的兴趣。我们按照建筑设计过程需求的顺序来安排建筑构造教学,随着设计课程的推进,我们安排相对应的构造技术上的作业。例如在二年级下第一个建筑设计211课程中一草、二草阶段,相应安排结构模型概念设计以及不同类型的结构受力形式研究,让学生了解最基本的建筑结构体系、传力方式;在第二个建筑设计212二草阶段安排相应的外墙、楼板等构造节点设计,三草阶段则会跟进相关的楼梯、屋面细部构造设计。鼓励并指导学生将自己方案中的特殊节点进行构造设计并制作成模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其方案的技术性表达能力。

4.加强实践性环节教学,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结合学校正在建设的工程,采用现场直观的教学方式,把施工工地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有利于加强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例如:在第三章墙体教学中,带领学生到施工现场,通过现场观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通过现场教学,学生更直接地与课本所学内容结合起来,在第五章楼梯教学中,学生自己上课使用的建筑系馆楼梯就是学生的课堂,依照楼梯外观实例,结合已有的施工图,首先给学生进行讲解,明确节点详图应与实际看到的对应;然后根据所讲授内容,依据各自的建筑设计方案绘制楼梯节点详图。随着建筑新材料、新结构及建筑新技术的发展,新的建筑构造技术也作为教学内容引入课堂,配合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要求,从建筑构造技术的角度具体分析一些著名的建筑实例,让学生了解最新的专业知识,不仅学得主动,同时提高教学质量。

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建筑学专业教育往往注重对空间、造型的构思和表达的培养,建筑学专业教育呈现了重艺轻技的发展倾向,21世纪面对全球能源、环境问题,不少全新的设计理念应运而生,建筑技术给建筑带来巨大的变革。我国现阶段大力提倡的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可持续发展都是在建筑技术的研究成果上结合建筑构造设计来实现的。建筑构造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纷繁复杂的内容进行系统的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伴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建筑构造课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变原有状况,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使教学质量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杨维菊.建筑构造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岳鹏,等.技术新形势下的建筑构造课教学[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1):12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