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项目建设策划方案

项目建设策划方案

时间:2023-05-29 18:19: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项目建设策划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项目建设策划方案

第1篇

(一)工程项目财务管控模式

工程项目财务管控模式包括管理理念、机构与人员设置及职责与权限、管理流程与管理制度、管理方法与工具、过程监督检查及绩效管理等,是企业独特的财务管理经验积累,作用于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

(二)工程项目前期财务策划能力

工程项目实施前所进行的总体财务战略规划,包括分部分项工程成本费用控制策划、分包或协作成本控制策划、设备物资采购策划、管理费用及税收策划、利润策划、资金需求及融资策划等,并反映和评估可能发生的重大重要财务风险,形成前期财务策划方案,以及对策划方案的复核和审批,作为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和控制的依据。

(三)工程项目建设过程财务风险揭示与控制能力

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客观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需要动态识别影响财务目标的风险事项,并评估发生可能性及影响程度,及时制定风险应对措施。具有完备的风险管理机制,并嵌入内控系统,是实现工程项目财务目标的重要保障。

(四)工程项目收支结算与资金管理能力

工程项目具有阶段性结算特点,但客观存在合同解读与执行、变更设计或设计变更、新增减工程等复杂情况,需要建立一套充分支撑结算要求的管理程序和档案管理制度,并依据结算特点合理测算工程建设资金需求。结算风险控制是工程项目建设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工程项目财务合规控制能力

工程项目建设涉及较多规范管理,包括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遵从,以及企业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是否具备设计健全完善、操作性强和执行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是相关部门和人员履职及协同实现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的保障措施。以上五项财务管理能力是依据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2006)、财政部等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8)及配套指引(2010),结合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特点所界定的五项综合性财务管理能力,反映在前期、过程和结果三个环节,构成工程项目财务管理能力的基本内容。

二、施工企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能力现状及评价

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更多关注财务合规控制、财务收支结算和财务表现能力及其结果,而对前期财务策划、过程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能力较弱,狭义财务管理模式特征显著。这一模式重点关注收入和成本费用的计量和确认,而对其发生的科学合理性并不直接控制,当风险发生并传递到财务上,发生亏损或未达到预期经营目标时,财务实际已无应对能力。

(一)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模式评价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一般采用项目经理制及财务主管委派制,项目部按工程建设需要设置工程质量部、经营管理部、财务部等部门,围绕合同履约,财务管理以营业收入完成率、营业收入利润率为中心。这一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一,财务管理的目标不清晰。受招投标的影响,不同项目营业收入利润率客观存在较大差异,以此作为绩效评价的依据,不能真实反映项目部经营管理水平。其二,财务管理未与风险管理较好结合。工程项目存在较多的变更,而对合同的解读、分包及结算等主要集中于经营管理部,在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往往导致重大财务风险发生。其三,会计管理以合同(标段)为对象,未按分步分项法进行成本费用控制,不能及时揭示和评价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财务管理问题,会计更多起到核算的职能。

(二)工程项目前期财务策划能力的评价

前期财务策划对确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目标及财务风险评估起到重要作用,但诸多施工企业并未建立前期财务策划管理制度,未实施前期财务策划,或者由于成本费用基础管理信息欠缺,财务策划方案不尽科学合理,财务预算方案与实际执行偏差较大,不能对整个工程财务管理起到控制作用。

(三)工程项目建设过程财务风险揭示与控制能力的评价

目前施工企业并未建立起一套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在合同履行、变更、新增减工程、分包、结算等流程管理过程中,对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未加以识别和揭示,评价其发生可能性及影响程度,财务管理处于工程建设的后端,当与财务管理目标产生重大偏差时,实际已无较好的应对策略。

(四)工程项目收支结算与资金管理能力评价

完整齐备的资料是工程结算的基础,但大多施工企业相关工程量表单填列、监理签证、业主确认与结算等流程管理并不规范,在工程变更情况下,往往发生结算风险。一些工程未结算款大量积累,导致资金困难。

(五)工程项目财务合规控制能力评价

工程财务管理制度包括管理制度的健全性与完整性,以及可操作性和执行的有效性。在制度设计上,目前更多关注财经纪律及相关法规,而较少从企业可持续发展、风险防范和价值创造的角度完善财务制度,如施工过程财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在制度执行上,一些制度不明确、可操作性差,而有一些制度执行不到位或执行不力,如分包合同分级审批及分包结算管理。

三、施工企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能力提升措施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能力不仅体现为事后合规控制能力,而应在事前、事中嵌入风险管理方法与程序,体现创造价值的功能。前期财务策划,过程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事后合规控制“三位一体”,才是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应达到的基本状态。

(一)优化和改进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模式

一是做好前期财务策划,明确财务管理目标。涉及大量基础工作,包括成本费用项目及控制标准,可能发生重大财务风险,以及财务策划方案审批与执行管理制度。二是调整项目部绩效考核方式,从营业收入完成率(合同完成率)、营业收入利润率评价调整为目标利润完成率主导的绩效考核模式,消除因招投标差异带来的冗余,更多体现管理创造价值。三是拓展会计监督与控制的职能,按分步分项法细化会计核算对象,归集收入与成本费用配比信息,动态评价预算执行的偏离情况,揭示工程建设过程存在的风险。

(二)建立与完善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一是将前期财务策划作为风险控制的基本手段,最终体现为工程财务预算方案,分解到分步分项工程及年度实施计划中,使预算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并作为执行和评价的依据。二是针对合同履行、变更、新增减工程、分包、结算等流程管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重大重要财务风险,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如合同变更(含变更设计或设计变更),应有分级审批制度及档案管理制度,并动态调整预算控制方案;再如结算,应有结算报警制度,对未结算款项达到一定阀值,明确应采取的对策,而对分包结算,应依据分包合同,在结算依据充分前提下,采用集体联签制,确定支付款项、金额及方式。在流程管理中,针对关键风险点,使财务活动均有相应内部控制。三是建立项目中期综合性财务评估制度。评估目标不仅在于合规性(内部审计),还在于预算编制与执行、合同及变更情况及在建工程财务状况、财务信息传递及风险揭示与评估和应对管理、存在的主要财务问题等,判定其“在控、可控”程度。

(三)规范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流程

第2篇

一、质量通病防治管理的目标描述

1.1质量通病防治管理理念及策略

在工程建设中以全面落实国家质量强国战略为目标,搭建“5321”质量通病防治管理体系,全面落实质量通病防治工作;以全面落实质量通病防治为抓手,以电网建设质量提升,促进公司发展质量的提升为目标,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各工程项目建设,加强对工程建设参建单位和工程项目的日常监督、指导,严格考核评价,确保“质量通病防治”在项目策划、工程设计、设备监造、施工实施、工程验收各阶段的有效落实。

二、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1)编制年度基建质量管理策划方案。

在年度基建质量管理策划方案中,编制质量通病防治工作专篇内容,明确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计划、管理目标及管理措施,要求各工程参建单位在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过程中各尽其职,充分发挥五个实施主体作用。

2)业主项目部下达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

以实现工程“达标投产、创优夺旗”为目标,在工程前期组织召开工程“质量管理”策划会,指导工程参建单位开展质量通病防治策划,将质量通病防治要求细化到具体的工程项目,明确质量通病防治重点与目标,全过程考核安全质量通病防治工作,严肃工程安全质量事故及责任追究,在施工图编制前下发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

3)设计单位开展设计质量二次策划,编制质量通病防治设计措施。

设计单位是质量通病防治的起点,按公司工程质量策划方案要求开展分步策划工作,在策划中明确工程设计的质量通病防治要求,根据业主项目部下发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编制质量通病防治设计措施。在工程设计中应落实相应的通病防治设计措施,将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和技术要求向相关单位进行设计交底,积极配合质量通病防治工作。

4)施工单位开展施工质量二次策划,编制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施工单位是质量通病防治的关键,施工单位是质量通病防治贯彻落实的具体实施者,施工单位在项目开工前,组织全体人员对公司质量通病防治管理制度及相关文件进行学习,充分调动起参建人员的工作热情,开展施工质量过程控制二次策划,强化质量细节管控,编制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上报业主单位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依据策划内容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5)监理单位开展过程控制二次策划,编制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

根据业主项目部下发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提出具体要求并编写《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

6)监造单位开展设备监造二次策划,编制质量通病防治监控措施。

设备监造单位应根据建设管理单位下发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编制《工程设备(材料)制造质量通病防治监控措施》,并将其作为《监造大纲》的附件。

7) 业主项目部审批参加单位质量通病防治策划文件。

业主项目部组织对施工单位编制的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和监理单位编制的监理规划中的质量通病防治策划专篇内容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审查,确保措施符合工程实际并具有可操作性。

8)参建单位落实施工全过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施工单位做好原材料、半成品的第三方试验检测工作,未经复试或复试不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等不得用于工程施工。试验检测应执行见证取样制度,必须送达经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认证的第三方试验室进行检测或经监理单位审核认可并报质监机构备案的第三方试验室进行检测。

9)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评估

首先工程各参建单位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开展自评估,查找工程建设中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的优点与不足,然后由公司组织各参建单位及有关专家组对现场成品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的具体措施,从而持续提升基建工程施工工艺水平和工程质量水平。

10)总结提炼、持续提升

工程竣工投产后,召开质量通病防治专题会,总结经验,积极开展质量通病防治相关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研究与创新,提出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的意见建议。

保证流程正常运行的专业管理的绩效考核与控制

1)专业管理信息支持系统

在基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中以质量通病防治“一清单、六手册”和“3G流动视频系统”、“标准工艺应用管理系统”两个信息管理系统作为技术支撑,实现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和跟踪。

a)“视频管理系统”远程监控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情况

“视频管理系统”是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一项新举措,实现基建管理人员通过网络视频技术随时了解施工现场的施工安全质量、施工进度、人员到岗到位的情况。“视频管理系统”由施工现场监控机、服务器、视频监控软件三部分组成,视屏监控软件可安装在台式电脑及平板电脑上,并可以控制监控机摄像头360°旋转,对现场的每一个角度进行监控。

b)采用“基建管理信息系统”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通病防治的过程控制

第3篇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电力工程;造价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步入21世纪之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项科技和先进设备的支持使我国电力事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即使这样,当前大部分电气事业还在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特别是在造价管理上,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当代需求,我国电力事业亟待改革当前的造价管理方式,只有创新一套先进的且符合实际的造价管理方式,才能促进我国电力事业向前发展。

1.我国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决策阶段造价管理不合理

决策阶段是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第一阶段,同时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决策管理是整个电力工程成本控制的起点,如果决策阶段造价管理不合理,会影响整个电力工程的成本控制。当前电力工程在决策阶段进行造价管理时,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该阶段工作量不明确,甚至方案存在不确定性,导致存在造价估算不准确问题。

1.2 造价管理没有及时反馈

电力工程项目在进行造价管理中,出现的后期修整及改造维护费用应当考虑在工程项目建设初期,并将其纳入合理范围内。但由于在施工阶段或运行阶段没有将项目可能存在的后期维护、改造问题进行反馈,也没有对工程后期需要维修费用进行估算,导致工程花费的总成本和前期估算的总成本不对等,这就使工程超出预算,使施工单位和项目持有法人损失经济。

1.3 工程造价控制方案不合理

当前我国部分电力工程企业还是使用以定额为基础的静态方法来进行工程造价控制,仍然以电力工程的实施阶段作为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阶段。如当前国际上通用的工程造价控制方法为监理制模式,我国电力工程在造价控制中虽然也使用监理制,但监理制起到的作用只是对工程的施工阶段进行监理负责,没有对整个电力工程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导致了电力工程决策不合理、设计不合理现状,这就导致了电力工程前期投资大、中期花费大,导致工程的总成本超出预算。

2.结合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措施

电力工程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过程包括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及运营维护阶段(如图1为电力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管理流程),电力工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是控制项目总成本的重要阶段。

2.1 电力工程管理阶段措施

2.1.1 电力工程的决策阶段

电力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奠定了整个电力工程的造价管理,为了促进整个电力工程造价更合理,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在决策阶段,要引进全生命周期成本(LGG)管理概念,不但要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论证项目的可行性,在各项设备选择上,要关注到设备合理选型方面,还要对项目后期可能存在的问题及需要的维修进行预测和估算,只有这样的,才能合理地计算出投资额并真实有效地做出经济合理性评价。

2.1.2 电力工程的设计阶段

在技术设计方面,要求加强基建、设计单位及科研单位的协作和沟通,对设计单位和科研单位提出的意见要听取并采纳。以两控制和两执行为工程造价管理的主线。两控制指的是前期投资估算控制和设计概算控制。两执行指的是既要按照前期决策方案执行又要按照后期设计单位提出的意见执行。

2.1.3 电力工程的施工阶段

在电力工程的施工阶段,应当以全生命周期理念为指导,综合考虑电力工程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严格且灵活的按照工程设计方案和策划方案进行施工。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策划方案进行施工是为了保证初始预算成本的合理性,灵活地按照设计方案和策划方案进行施工是针对施工过程中超出预算的成本进行灵活地调整和修改,只有严格和灵活地按照策划、设计方案进行,才能使施工过程中使用的人力、物力、财力得到控制。

2.1.4 电力工程的竣工验收阶段

电力工程的竣工验收阶段是最终确定工程总成本和核算工程效益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主要工作包括检验决策方案、设计方案、施工|量等。同时,这一阶段也是维修阶段的开始,在这一阶段收集整理好相关工程建设材料,有利于为后期维修和改造提供指导意义。

2.2 电力工程设备措施

2.2.1 追求生命周期费用最低

全生命周期成本(LCC)管理的目标是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优,选择设备要以经济效益作为根本出发点,以量化后数据分析结果作为判断标准。在选购设备时,购置价格便宜不一定其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低,不能只贪图初期投入成本较低,而是要同时考虑设备购置后的一系列其他费用,还要考虑设备在全生命周期中的技术性能,考虑设备的生产效率和对其后期运行质量的保证程度等因素。

2.2.2 从经济、技术、管理三方面对设备进行全过程综合性管理和研究

设备的LCC管理涉及了发展规划、基建、生产运维和物资招标各个部门。各管理部门要以LCC最小最优为目标,而不是单纯追求某一阶段最小最优,对设备的LCC管理不仅仅是物质的形态管理,还涉及组织协调、技术经济性的辩证统一,其中横向和纵向双重联系的综合管理体制的建立是管理的保障。

2.2.3 设备各种信息的反馈管理对LCC管理起支撑作用

一是制造商和用户之间的信息反馈,及时解决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隐患和缺陷,将故障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同时交流协商探讨如何在今后的设备改良设计中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二是企业内各部门间的信息反馈,物质部门在设备招标采购时,只有及时充分掌握生产运维单位提供的各类技术、经济信息,才能对制造商设备的优劣进行客观评价和综合评分。

结语

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除了要结合工程实际需要,更要综合考虑工程的每一个阶段和设备技术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使用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模式,也才能为电力工程项目节约成本,提高电力工程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孙波.试析价值工程在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环球市场,2016,11(14):235-236.

第4篇

【关键词】建筑方案;造价控制;优化设计

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是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投资者或业主比较看重的方面。只有从设计阶段就高度重视工程造价的控制,在方案的优化上下足功夫,才能在最初阶段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并为后期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打下良好基础。

1 优化工程设计方案对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意义

工程造价控制环节,指从立项开始对项目投资的估算,到初步设计阶段的概算,再到施工图预算,最后到工程竣工结算几个环节,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的价造价控制。在最初的方案设计阶段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利用造价控制手段,对设计方案施加影响,使之进行合理调整,是实现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1 有利于提高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主动性

在方案设计阶段利用造价控制手段,使设计设计者主动遵循总体造价指标,能够有效提高对工程造价控制的主动性,使造价人员对工程投资的管理工作更具有前瞻性。在工程建设方案设计阶段,充分考虑整个工程的造价,将工程造价融入工程方案的设计工作,能够提高设计人员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的意识,从而提高造价控制工作的主动性。比如,设计人员可以根据某一特定的质量标准,在设计阶段就提出整个工程每一个环节的投资或费用计划,并将各环节的费用计划与实际设计的每一部分的估算造价进行对比,以发现其中的差异,从而发现方案设计中所存在的不合理的地方,及时进行调整,有效控制以后施工过程中的费用开支。

1.2 有利于投资资金的充分利用

在工程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分析的主要形式是投资资金额的估算、概算及预算。通过对各阶段工程造价的充分分析,可以对整个工程投资资金的分配、使用计划进行比较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分析其合理性,发现其不足之处,从而能够及时调整局部投资方案,实现投资资金使用的更加合理。通过在设计阶段对资金使用情况的掌握,可以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了解整个工程的投资比例,找出资金使用的侧重点,提出更为合理的使用方案,进而通过成本资金的有效使用控制整个工程的造价成本。

1.3 有利于设计阶段项目策划机制的改进

长久以来,建筑工程在项目的策划阶段往往以技术为核心,一切其他工作围绕技术展开。技术过关,往往意味着整个项目的过关,对其他方面因素的考虑则多流于形式。相反,如果技术难题无法得到解决,那么再优秀的策划也无法进入实施阶段。这使得工程项目在策划阶段的主要参与人员是技术人员,这些技术人员由于自身专业技能的限制,往往不具备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的意识和能力,或者能力无法满足工程的实际需要,因而导致许多工程项目在技术上亮点很多,却由于一些完全可以避免的因素而造成成本过高,最终导致整个项目运作的失败。因此,在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充分控制,可以使更多的工程造价专业人员参与到项目的策划过程中,使项目策划机制趋向更为合理、全面的发展,保证项目策划时技术因素与成本造价的相互协调,实现最佳的策划方案。

2 目前存在的造价失控问题

2.1 管理体制不合理

目前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仍停留在简单、粗放的管理阶段,管理不精细,体制不合理,往往造成工程造价工作的失控。实际上,工程造价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指对整个工程项目投资资金;第二,指工程建设的价格。因此,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也应从两个方面入手。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工程造价管理在最开始时基本上指的仅仅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概预算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由于受到诸多因素(如不同地域、不同部门、不同标准等)的影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管理繁琐,效率不高,使得工程类同造价却不同,因此必须对这种管理体制进行相应的改革。同时,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实际上涉及的方方面面非常广泛,管理环境混乱,因此这种制度的改革因涉及到众多利益相关方而遇到了非常大的现实阻力。

2.2 计价方式混乱

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在于计价,但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的工程造价领域的计价方式非常混乱,新的计价方式与旧的计价方式在工程实际管理中往往共同存在,使整个建设领域的工程造价呈现出差异性大、波动性大的特点。如从整体上看,我国的工程造价方式已经从以前的定额计价转变为工程施工量清单计价,但由于目前对这两种不同的计价模式还没有彻底统一,加上从不同的利益主体出发选择的计价模式也往往不同,就导致了在实际操作中两种完全不同的计价模式同时使用的现象普遍存在,给工程造价的管理带来极大不便。

2.3 监管制度不到位

从前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工程造价控制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涉及整个工程项目从策划到竣工的全过程,因此,全面彻底的监管制度是保证工程造价可控、在控的关键。然而,在实际的工程造价管理中,监管制度和机制极不完善,在某些地方甚至是完全缺失的。比如工程造价往往侧重于某一方面的控制而忽视其他过程的造价控制,或者干脆在造价控制过程中,弄虚作假。这些现象的存在都是由于监管力度太小所造成的。

2.4 业主对造价工作的忽视

从根本上看,业主本应成为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牵头者和组织者,但在实际情况中,业主要么因为完全没有造价控制概念和意识,要么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或相关人员,而对造价控制工作出现不同程度的忽视。这使得业主在很大程度上容易受到承包方的瞒骗或忽悠而使得工程成本迅速上涨,最终造成项目建设过程中自身利益受到极大损失。

3 设计过程中的方案优化建议

3.1 充分重视设计方案招标工作

在方案招标阶段,一定要重视方案的经济性指标。针对建筑方案要经过仔细、全面的技术性、经济性对比才能发现最佳的设计,因此,可以通过对设计方案的招标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从而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最合理化控制。设计方案投标方在竞争的压力之下一定会从各个方面对方案进行优化,工程造价也会是其非常重视的一个内容。组织专家对投标方案开展多层次的、深化的比选更能使投标方的设计方案做到细致、全面,从而有效提高造价控制的质量。

3.2 设定造价限额

设计方案的造价限额指从工程投资的估算额出发,对各个部分、不同环节的工程造价额度进行有效设定。是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的有效方式,但应注意的是,造价限额不应以最低造价为标准,而应建立的对整个工程项目造价的科学计算之上,结合工程实际,对限额做出设定,实现工程造价控制和设计方案优化的双赢。

3.3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对工程造价的精确计算和控制成为可能,比如可以通过现代数学理论知识对设计方案进行科学修订和最佳优化,利用数学建筑模型对工程项目的造价进行形象化、准确的计算等等。

4 结语

在建筑的设计阶段,针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的措施还有很多,并且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很有可能成为将来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手段,从而有效实现控制的精准度和科学度。

参考文献:

[1]侯庆桥.建筑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思考[J].建筑经济, 2010(11).

第5篇

1.1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不足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实际运用时忽略了一个工程造价管理的必要程序,而只想到了建筑对象的成本和利益。这个程序就是建筑物完成之后所花费的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初期的建筑物建设都必须要花费大量的成本,但是远远不够,从长远的利益角度来看,这些成本只是初期的,而后期运营成本和维护的成本远远高于初期的建设成本。但是前期的建设成本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后期的维护成本和运营成本,初期的大量花费可能会减少后期的成本花费。因此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初期的建设成本的投入,还要想到完工后期的运营和维护,从整体出发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获得更高的利润。同济大学博士何清华经过研究和探讨在博士论文中提到了一次性建设成本和后期运营维护的成本花费的搭配模式,他指出对于我们国家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并没有真正对建设成本和后期成本做一个全面的考虑,因此我们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是不健全的,所以要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造,经两者成本加入其中综合考虑,最终达到建设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的平衡。

1.2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优势

从商业的利益方面来考虑,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研究,能从全方位的工程项目周期出发,综合考虑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所有成本,在该模式中能找到最佳的策划方案,进行建设投资,使得项目建设从开始到完工花费最小,同时取得最大的效益。①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模式能很好的指引建设人员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来考虑整个工程项目的使用成本,然后进一步解决工程项目的材料问题和施工建设问题。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花销,发挥效益,从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来看,这样的管理模式是合情合理的。②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模式能在综合考虑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前提下,对施工方案的选用、建设合同的策划和设计方案的评论都有着正确的见解,因此从工程项目实施过程来看也是合理的。③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模式从整体周期出发考虑各个环节,其中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选用合理的、节约型、无污染的材料。选用合理的规划设计,在施工过程中达到成本最低,材料最节约,环境最好的完美化效果。从生态环保的方面来看也是合理的。综上所述: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对于我们国家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来说更具有发展前景,它的逻辑思想更为深远,更为全面。

2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范式的形成或转换时期管理模式以外的逻辑思想形态的状况

2.1其他学科的理念对整个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范式的影响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从全周期来考虑成本的运用问题,但我们国家运用该模式的时候出现几个不足:历史数据相对匮乏。由于使用的年限较少,上百年形成的理念很难在短时间内被接受并加以运用,历史数据记载较少。对未来的成本具有不确定性。一个建筑物在超过三十年的形态变化如何,将取决于建筑物在建造时的技术设计、施工质量以及天气、建筑体的维护运用等,所以人们很难在子系统中找到确定的管理方案。实际进行参数选择时进行的假设未必能根据分析中的情况发展,也就是说分析的数据不一定能反应未来的真实状况。我们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其他的学科对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范式的影响。首先,科学技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使得计算机存储系统、处理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工程造价领域数据库技术和数据仓库存储技术逐渐成熟和壮大,这就给物业公司对建筑物的运营和维护提供了方便,能够短时间内详细的记录,从而更好的运营和维护建筑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数据库会不断的完善和壮大。其次,随着科技的进步,在未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问题上,由于目前的数学模型、预测技术、计算机处理技术和风险处理技术的不断强大,使得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在实际运营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能够很好的发挥成本计算和方案选择的作用。最后,从建设项目的理论来看,我们能够根据建设项目所需要的设计和施工方案来确定生命周期所需要的成本。分析成本因素时基本可以不考虑物价的因素。

2.2特定历史时期所形成的社会道德思想和政治理念

目前,在我国的政策和政治思想影响下,大力提倡建筑界采用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模式范式的逻辑思维来创造我们的生活环境。绿色建筑、环保建筑、生态建筑是我国大力提倡的主题。采用该模式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废弃物处理,做到节约材料和能源,这样会加大初期的建设成本,但在后期的运营和维护过程会做到成本花费的最小化。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这有利于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

3全生命周期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模式

我国在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上做出了一定的探究,并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在城市水利系统中的应用》中论述了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的手段来算出某个城市水利设施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技术。以上探究表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越来越受到建筑行业和学术界的重视。房地产领域中正在运用的模式:A+B=C,其中A代表建设期的投入,B代表房子完工后在使用年限内的投入,C则是两个部分的总和,代表全生命周期的总投入。建筑成本增加5%-10%,就会给全生命周期带来50%-90%的成本降低,比以往节约了60%-90%的后期管理成本。综上所述,以上应用证明在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的管理模式中就已经具备了形成和转换所需要的社会经济水平和实际工作者具有的实力储备。

4结束语

第6篇

关键词:房建工程;施工技术;精细化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逐步放缓,基建迎来了重大机遇,但是房建企业面临的竞争依然非常激烈,企业要生存,必然要控制成本投入,提高经济效益,这就要求企业必须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实力,获得一定优势,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本文以渭水源大酒店2#楼(商务宾馆及展厅)工程为实际案例,探究施工技术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该工程商务宾馆地下1层,高为5.95m,地上22层,总高度92.2m。展厅地下1层,地上五层,总高18.6m。

1精细化管理和创新思路的重要性

精细化管理中要求施工人员明确各自职责,保证施工各环节不出现问题。通过合理的岗位分配和内容调整,将整个房屋建设工程进行量化和分解,使得每个工作岗位都有负责人,强化管理,就能把握整个工程进度和质量。同时精细化管理要求施工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执行任务,长时间强化训练,可以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精细化施工意识,保证工程施工标准,规范和约束自身的不合规行为,从而提升房屋建设工程质量。精细化管理的关键点在于控制施工管理人员、施工流程以及强化管理者的责任。通过精细化管理,可以刺激企业改变传统管理模式,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精细化管理习惯和意识,保证工程质量,同时还能控制好工程成本投入,做到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佳的工程质量,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2房建施工技术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2.1安全管理工作开展不够完善

房屋建筑项目施工过程需要多个部门配合,而且其流程非常复杂和烦琐,需要参与部门共同协作完成。但是渭水源大酒店2#楼施工现场,因当地气候以及自然环境等均为不确定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导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危险系数增高,再由于施工企业对安全管理工作并没有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使得该项目建设现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近些年来,由于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而造成的建筑安全事故屡见不鲜,给工人和企业造成了重大损失。由此可见,房建工程必须要实施安全管理,否则将会导致企业和个人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目前渭水源大酒店2#楼工程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安全管理标准。

2.2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不足

施工质量是安全问题之外的又一重大问题,为了提高管理人员质量意识,必须要提高施工各环节参与人员的专业技能,保证每个环节施工均能满足规范要求。就目前来看,我国多数房企和施工单位还未建立比较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现场施工质量管理也流于形式,多数工程建设完成后出现墙面裂缝和屋面漏水等问题。渭水源大酒店2#楼建设工程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中也存在较大的问题,管理人员施工现场经验不足,质量管理工作体系不完整,没有科学的施工管理方案,并且大多是沿用之前的经验及方案,方案缺乏针对性。

2.3缺少管理人才

房屋建设工程现场精细化管理能够对工程质量起到极大的积极促进作用,但是精细化管理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需要专业技术强及经验丰富的人才,既要掌握必要的施工技术,也要熟悉管理知识。渭水源大酒店2#楼施工项目中,参与人员的整体素质都不高,但基本上都具有一定施工经验,能够保证项目正常进行,但是精细化管理程度不够,导致现场成本投入不断增加,施工材料控制不到位,浪费现象严重。另外,现场管理人员流动性大,由于项目建设周期长,专业人才跳槽现象较为严重,项目管理存在人才断层问题,导致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率难以满足高标准要求。

3房建施工技术精细化管理与创新思维相结合的策略

3.1施工人员精细化

对于现场施工技术人员来说,实行精细化管理模式首先要从专业技术方面着手,完善施工技术人员培训学习管理体系,将现场施工细则和施工技术操作规范与标准纳入培训教程之中,经过长期及多次的培训加强施工人员的理解和掌握,另外还可以安排施工人员到高校平台学习培训,提高精细化意识。如果项目工期紧张,可以安排导师进场培训,或者利用互联网远程培训,保证施工人员的定期培训,强化精细化施工管理理念。对于新进施工人员,可以由老员工带领学习,不断强化精细化管理理念,奠定企业精细化施工管理基础。

3.2技术方法精细化

在渭水源大酒店2#楼建设项目中,技术方法精细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策划阶段为了保证策划工程能够正常进行,建筑企业要对策划方案给予高度重视,将方案和施工项目配合应用。在施工方案中,要明确施工管理方向和施工技术管理重点,对具体操作要求进行明确,确认施工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范围,选择合适的施工方式,并编制有指导性的技术方案。b.编写阶段。在该阶段要不断完善技术方案,在前期准备中,在施工方案将项目工作目标和阶段性任务融合在技术方案之中,并且深入细化设计施工方案,保证方案内容详细且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同时,在编制中要不断完善施工所涉及的各项标准和细部技术要求,确保施工技术方案的可行性。c.反馈阶段。根据前期制定的施工技术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要结合实际不断地完善技术方案,现场施工技术人员要在执行过程中及时总结、反馈方案中的不足和优点,深入分析导致不足之处的原因,对方案进行对比优化。

3.3施工技术精细化

施工技术精细化是指将施工技术灵活运用在工程的各个环节,并且采用精细化管理方式处理现场问题。施工技术精细化既能保证项目施工质量,也能促进施工企业平稳发展。对于渭水源大酒店2#楼项目来说,由于施工存在地下层和地面建筑两部分,所以施工时特别要注意地下防水处理和基坑围护,地上部分的抗震、防漏、外墙脱落等问题。对于不同的施工部位,采取合理的施工技术,做到有针对性,避免由于施工技术问题导致的材料浪费、成本增加以及工程质量不达标等。因此,施工企业要积极投入研发,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开发新的施工技术,提高整体施工水平和技术。同时,将施工技术精细化处理,根据施工细则将施工技术分类管理,以实现施工技术价值的最大化。

3.4各阶段精细化管理

合同阶段:合同签订时,要认真仔细分析研究合同内容条款,检查合同中是否存在漏洞,规避以后可能存在的利益纠纷问题,同时根据该建设项目的特点和所处环境,提前明确合同风险管理细则,以此提高项目施工的精细化管理质量;施工前项目管理:施工企业要详细编写工程计划和管理目标,各项施工计划要尽量细化,目标要明确并合理分解,对于进度计划、设备及材料等各项资金需求计划要细化,以便施工管理中将责任能够落实到个人,达到精细化管理工作稳步推进的目的;施工管理阶段:施工人员要根据合同规定内容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工作,保证自审和互审不受影响,提高施工前图纸的精细化管理质量。具体施工中,要结合施工质量安全、施工进度及施工成本进行精细化管理,安排专业人员对各项工作进行核实与跟进。最后,在酒店施工完成阶段,管理人员要再次对工程全过程管理进行全方位、全面总结,找出精细化管理的不足之处,并及时改正。

第7篇

在蒙华铁路15标段中,中铁五局贵州公司承担了长12.711千米的二工区施工任务。自2015年8月进场伊始,项目部从抓标准化施工常态化入手,以打造样板施工工地为目标,强力推行开工标准化、施工标准化和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并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实现了高起点规划、快节奏进场、规范化施工。今年4月份,贵州公司组织全公司到蒙华项目成功召开了项目管理提升现场推进会,蒙华公司晋豫指挥部组织了管段内14个标段负责人到工区观摩,感受颇深。项目部是如何打造样板施工工地的呢?

抓开工标准化

确保项目建设高起点启动

项目部根据业主的管理要求,结合项目实际,通过从抓开工标准化入手,确保项目建设高起点启动。

首先,坚持策划先行。为实现项目既定目标,项目部根据局主要领导的要求,结合实际,精准定位,抓好前期策划工作。

一是优选组织好管理模式。项目部设有七部一室一队,下设3支作业队。现场共有17个作业班组、2个搅拌站、2个钢结构加工中心、1个小型构件集中预制场。隧道采用多工序的劳务分包模式,桥梁按基础、墩台身等实行劳务作业队承包施工模式,路基按区段进行分包,部分采用工序分包的模式。

二是合理划分好管理区段。项目注重整体规划,制订了标准区段策划方案,将二工区划分为两个区段,把作业三队作为标准化建设示范区段首建点进行重点培育,在施工中无论是临时工程还是正式工程,都坚持规划设计、技术交底、施组管理均按照标准化要求进行,使该标段成为了二工区的一个亮点。

三是科学规划好临建工程。结合管段及重难点工程分布实际,按照标准化建设“五统一、五同步”的要求,统一对三个综合作业队驻地、四个劳务班组驻地、两座混凝土拌和站、一个钢结构加工中心、一个钢筋加工厂等进行系统规划,并同步实施。

其次,坚持样板引路。项目部严格坚持样板引路原则,确保以点带面、以面带全。截至目前,已完成前岭隧道出口的开挖和初支等两项首件工程评估,通过“首件工程制”的严格执行和评估,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确保了项目工程每道工序、每个环节实现全面受控,满足了打造样板工程的需求。

再次,坚持规范开工。为了避免仓促开工,确保工程开工后能够持续有序推进,实现开工必优、一次成优,项目部严格审批开工条件,严格履行开工程序;重点抓好施工调查和图纸审核,做到人员设备配备到位,确保条件成熟后才开工。

抓施工标准化

确保项目建设高质量推进

项目部通过抓好施工标准化管控,确保项目建设更好更快推进。

加强“四化支撑”,夯实标准化管理

基础――

高要求落实组织化。根据施工特点及要求,由试验检测、机电、测量等专业化分公司调集人员设备,组建加工服务型和施工生产型架子队。其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都具有相应的专业管理知识,主要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和现场工作经验,满足了整个标段现场的施工组织和专业化管理的需要。

高标准落实工厂化。项目部坚持能工厂化则工厂化、能集中化则集中化的原则,通过工厂化构建施工标准化管理的基本平台,对两座混凝土拌和站、一个钢结构加工中心、一个钢筋加工厂做到统一规划、同步实施,确保布局合理、整齐划一、防护到位、标识规范。钢筋加工场和混凝土拌和站均推行工厂“车间式”生产管理模式,对管段内所有钢结构、混凝土、小型构件等实行集中管理、集中加工、集中配送,保证了工程质量和工作效率。

高投入推行机械化。项目部抓好机械配备和引进先进设备,先后配备了140台套设备。在钢结构加工厂配备了钢筋笼自动滚焊机、数控弯曲机、车床等。在隧道施工中,配备了混凝土机械喷射手、自行式仰拱作业桥、仰拱二衬端头模板、隧道水沟电缆槽工装等。机械设备的成龙配套和先进设备的有效运用,较好地满足了施工生产需要,提高了工艺水平。

高质量运行信息化。为了抓好过程控制,项目实行信息化管理,安装了拌和站信息化系统、隧道围岩监控量测信息系统、隧道安全管理系统等,配备负责信息化管理和维护的工作人员,按时收集、实时上传、及时反馈,对存在的问题实行闭合管理,并定期进行统计分析,确保了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转。

加强过程控制,落实标准化作业――

构建完善各项标准化制度体系。项目部根据蒙华公司《项目管理规定》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操作性较强的《项目管理规定》,进一步将责任追究及红黄牌制度进行细化和完善,并分专业类别编制了28项《作业指导书》、36项《作业要点卡片》、61项《安全操作规程》等,确保了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有章可循。

抓好施工技术、安全质量学习培训。项目部先后组织学习了蒙华公司的《项目管理规定》及质量要求、项目制定的《项目管理规定》、精细化管理以及持续推进标准化等方面的知识;重点对现场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等进行分级、分专业、分工种、分项,对管理、技术、作业人员进行系统培训;组织相关人员到其他兄弟单位参观学习,通过对标、找短板,拓展了项目管理人员的视野,对优化施工工艺有了进一步借鉴和参考。

第8篇

[关键词]转型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双路径”实践教学

一、转型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地方本科高校经过近5年的转型发展、改革与探索,一些院校在人才培养、教学创新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并且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在高素质营销人才培养、营销实践教学方面,各院校逐步达成共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市场销售、营销策划和运营管理中基层岗位从业者为主要任务,以任务为驱动、项目为载体,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在对西安地区用人单位、订单班合作单位和实习单位的调研中发现,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实习生,不能将所学知识与技能学以致用,学生在现实工作中,解决综合性专业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在企业市场调查与预测、营销策划、销售谈判等方面与非营销专业学生相比无明显优势,在人际沟通、团队合作与职业素养等方面有待加强。调研结果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之间还有一定差距,由此也反映出转型高校在人才培养,尤其是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在一定的问题。从一线专业教学层面来看,对学生专业认知与就业引导不足,实习实训过程监督指导不足和实习实训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是导致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职业能力弱的主要原因。

(一)专业认知与就业引导不足

虽然转型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就业率在各院校均处于领先水平,在人才培养、实践教学项目与方案设计中,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与拓展,但是对学生的专业认知和就业引导方面不足。通过对在校生与毕业生的调查发现,有57.45%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虽然在新生入校时,就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未来的就业岗位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且在一些专业核心课程中,各课程任课老师就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内容有所介绍,但是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的了解不够,甚至有32.81%的被调查者表示,在大四的时候才对专业有了更较深入的了解。由于学生刚毕业还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期,据调查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毕业三年内的离职率较高,达到了66.14%,2014届、2015届毕业生在毕业三年内的行业转换率分别为64%和65%,对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提出来巨大挑战。针对在校生的调查发现,由于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的认知不够,兴趣不足、就业岗位不满意,以及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等原因,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一半以上的毕业生认为中基层市场销售、营运管理等工作辛苦,就业意愿低,也与转型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有较大差距。因此,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专业认知与就业方面的引导,以培养下得去、干得好的高素质营销人才。

(二)职业能力训练不足,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较弱

毕业生的专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就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专业性、综合性的职业能力提升训练,一直是转型高校人才培养当中的薄弱环节,但又是用人单位最为需要的,为此各学校分别通过校企合作,设计真实的实训项目,开设校企合作育人的“订单班”,但是这些努力更偏向于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学生未来营销职业能力及其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训练。以西安培华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订单班培养项目为例,该校先后与中国人寿西安分公司、创典全程以及易居国际等企业建立校企合作育才关系,旨在解决企业营销策划、客户关系管理和产品营销等方面的人才需求。从目的与内容上来看,重在满足某些特定岗位、工作对营销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需求。通过几年的合作,“订单班”的确可以实现学生毕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使学生对于日后的工作岗位有更为全面、深入的认知,但是却忽视了营销人才在沟通能力、团队协作、创新能力和抗挫能力等方面职业能力的培养,缺乏对营销人才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三)项目建设投入与实训资源不足

自2014年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以来,虽然各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是在专业实训项目建设与实训资源开发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实训项目的建设主要以学校采购为主,校企合作形式为辅,少量由教师团队开发。随着网络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目前的实训项目、设备和软件不能适应当下企业生产经营、营销管理等方面快速变化的需要。据调查,有70%以上的企业认为,学生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会降低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加了企业的管理难度,因此校外的实训资源的开发、维护难度较大,很难解决大批学生的实习实训和职业能力提升问题。

二、“双路径”实训改革探索与实践

转型高校市场营销的专业改革、实训体系与课程改革,需要针对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技能水平等现状,基于营销相关岗位对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开发一系列实践项目,这些项目既能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专业技能,完善学生专业知识体系,又能满足用人单位对营销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后期职业发展的需要。西安培华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作为陕西省转型试点高校的试点专业,在借鉴相关院校先进做法的同时,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提出了“双路径”实训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专业认知与认同感,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实践项目开发和实训教学资源的维护与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提升学生的专业认知与认同感

针对学生对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认知与认同程度较低这一现象,除了受学生在报考志愿时对该专业了解不足和个人成绩的影响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在学生入校后,学校缺乏对学生专业认知与认同方面的引导教育。因此,要将专业认知纳入学生整个专业学习过程当中,针对不同年级采用不同的形式,开展不同主题的专业认知实践教学活动。对于大一新生,以专家、营销经理人的专业讲座、到合作单位观摩学习等形式,让学生对专业有一个概括、初步的认识,以引导与激发学生专业兴趣为主;对于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随着专业课程的相继开设,通过开展专业认知、课程实践和专业实习活动,引导学生开展与营销相关的社会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使学生能够“学一行、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对于大四年级学生,将毕业实习与就业无缝对接,以开展职业道德、毕业实习实践方面指导工作为主。提升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岗位和干好工作的职业能力,缩短学生角色转换的时间,更好的投入到新的工作生活当中。近年来我校市场营销专业,通过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营销技能大赛、优秀校友经验分享会、沙盘模拟训练、品牌营销策划、货品展示和营销实战竞赛等实训项目,尤其是通过营销实战竞赛,让学生全面接触市场、了解市场、了解岗位、了解营销及管理岗的主要职责,对从业者的基本要求、工作程序和岗位晋升通道等内容,以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二)开发营销职业能力实训项目

转型高校营销专业毕业生的顺利就业与职业发展,有赖于扎实了理论知识和娴熟的营销技能的掌握,这些都离不开对学生营销职业能力的训练培养,为此我校对营销实训进行了改革实践探索。

1.基于核心课程,设计实训项目

高素质营销人才的培养,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又要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基于核心课程,设计针对性的实训项目。以《营销策划》课程为例,改变以往教师布置任务,学生提交营销策划书的模式,将这些课程置于真实的环境当中,以营销主要业务活动为对象,将营销策划实训分为市场定位策划、产品形象策划、价格策划、促销活动策划和分销渠道策划等五大项目。通过营销策划实训项目的开展,使学生灵活运用调查研究、营销策划相关方法和技能,对策划对象进行调查、分析,制订切实可行的策划方案,学生就策划方案进行分享,由企业营销经理和指导教师进行点评、完善,对好的策划案完善后用于企业实践,并给予学生团队一定的物质奖励,鼓励更多的师生参与到实训课程开发与实践当中。基于核心课程与工作过程,设计相关实训项目,通过真实项目、真实场景、真实业务,使学生在不同业务环节学习和掌握不同的知识与技能,提倡学生团队的合作式学习,加强知识与信息的共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协助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2.开发职业核心能力实训课程,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西安培华学院通过对用人单位、毕业生、在校生和专业教师的调查,普遍反映营销岗位对于从业人员的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和自我激励等方面的要求较高,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我校开发出《营销职业核心能力实训》课程。该课程采取集中实训授课方式,课程涵盖:认识自己、职业道德、沟通艺术、领导力与团队协作、人际关系管理、时间管理和职业规划发展等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开设,使学生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自己,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与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责任意识,开课两年来效果显著。

(三)开发实习实训资源,优化实训项目

1.开发实习实训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西安培华学院鼓励教师加入相关专业学会、协会组织,市场营销专业教师以陕西省保险行业协会、西安市房地产行业协会会员身份,借助协会平台,通过对协会企业会员的拜访洽谈,开发实习实训资源,先后与中国人寿西安分公司、创典全程和易居国际等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邀请相关行业企业的管理者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实践课程的设计、实施当中,较好的解决了我校学生的实习与就业,以及营销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问题,实现了合作双方的资源共享与共赢。

2.开发立体化的校企合作实训项目

在完善巩固与中国人寿西安分公司、创典全程等企业订单式培养实训项目的同时,基于市场营销核心课程与职业能力,与娃哈哈、康师傅等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实践项目,积极探索立体化的校企合作实训项目。首先,通过学校、企业与部分毕业生的多次讨论,将《营销策划》、《客户关系管理》、《推销与谈判》、《渠道管理》、《广告学》和《市场调查与预测》等6门课程作为课程实践项目开发的重点。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基本理论与技能后,参与到企业营销策划、渠道优化和广告策划与推广等真实项目当中,在合作单位、学校指导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全面了解相关项目的具体流程、方法与手段,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由学校、企业和学生共同对项目设计、实施和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和完善。

3.以科研、教研、大创项目为依托,开设特色实践项目

近年来,西安培华学院的科研、教研、大创项目立项持续增加,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涉及大量的实地调研、访谈,这些都为市场营销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由教师确定调研主题、目标和要求,指导学生设计问卷、开展问卷调查与访谈,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撰写报告并作经验总结交流,以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数据整理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发挥学院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的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场所、技能与政策指导。将合作单位的市场调查、营销策划、品牌推广等部分营销项目打包,由合作单位外派员工,带领学生共同完成,通过真实项目、真实场景,基于工作岗位和流程,真学真做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4.以参加学科竞赛为契机,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第9篇

关键词:建设项目;造价控制;全过程;投资估算;实施阶段

1 前言

从投资者的角度分析,工程造价是指建设一项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由于工程项目需要按一定的建设程序进行决策和实施,而工程造价发生在工程建设的各个过程和环节中,所以要控制工程造价,就要在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过程、各个要素中加以控制。本文针对建设工程的全过程的不同阶段,提出了有效的造价控制措施。

2 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造价控制

2.1 投资估算的重要性

据统计,投资决策阶段对项目造价的影响程度达到75%~95%,设计阶段为35%~75%,施工阶段5%~35%,竣工决算阶段0~5%。显然,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应该在工程实施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因此应在项目早期及设计阶段即进行工程造价的确定及优化。但目前我国工程建设项目各阶段的实际投入却同各阶段造价占总投资的比例反向。在前期的投资决策阶段为了早日立项,往往在没有详细策划的基础上仓促上马,把过多注意力放在了工程实施阶段,寄希望于项目实施阶段许多实际问题的迎刃而解。固然一个项目从开始策划到最终结束,实施阶段是一个历时最长,项目参与方最多,影响工程造价因素最多的阶段。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项目开始就埋下过多隐患,那么用再多的精力管控占总造价不超过40%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对整个项目的造价控制都是得不偿失,本末倒置的。

2.1.2 可行性研究结算投资估算编制注意事项

图1 可研投资估算偏差原因分析

由图1可知,概算超估算的主要原因有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估算编制者的原因。其中,建设需求不明确或在概算阶段提高标准及要求是概算超估算的主要原因。因此投资估算阶段,保证投资估算准确性,将概算控制在批准的可研投资范围内的主要手段包括:

(1)选择有全过程造价控制能力的造价控制主体对项目进行全过程造价控制,保证造价控制各阶段的可追溯性及可控性;

(2)全过程造价控制主体从项目投资估算阶段开始就要与建设单位充分沟通,明确业主的建设需求及想法:如建设范围、建设规模及投资估算的范围及内容;协助业主将需要确定的投资影响因素逐一确定并及时记录。实在不能在前期估算阶段确定且对后期投资影响较大的因素要将估算时的想法及估算依据落实,形成备忘录备查;

(3)建筑工程费用估算可采用类似项目预算指标法或详细估算法进行估算。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造价人员均需在踏勘现场的基础上,分析拟建项目与参照项目预算指标的相关因素及不同点,如地区、时间、专业、标准、场地条件等因素对指标进行调整,对建筑工程费用进行修正。尤其要考察拟建项目的场地自然状况,如大型土石方工程,是否需要换填等。如天津某项目可研估算考虑基础处理费用时对天津的地质复杂情况考虑不足,实际施工时,基础处理增加费用2000多万,比估算时基础处理费用增加1/3。同时还要考察施工场地是否狭小等状况,与专业人员沟通考虑措施费的计算。主要设备价格要按照各专业所提供参数询价及参考近期招标价格确定。

室外工程要考虑室外景观绿化的规模和标准;注意室外工程及厂外工程的区别,明确室外工程及厂外工程市政接口条件;

(4)工艺设备要考虑某些大型工艺设备的设备基础是单独计算,还是包含在建筑工程的工程量中;落实每台工艺设备的招标方案并按招标方案计算招标费用;某些设备(如弱电设备、UPS设备),屏蔽机房等与建筑工程中相关专业的设备费是否重复或遗漏;

(5)工程其他费用一般按照国家或行业规定或地方性收费项目及标准计算。如土地购置费、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费、市政公用设施配套建设费、人防异地建设费、工程造价咨询费、高可靠性供电费、地震灾害评价费、交通评价费、深基坑方案评审费用等,应逐一落实,防止疏漏;特别是土地的相关费用要落实所包含的内容,如购地费中是否包含契税、土地评估费、耕地占用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场地准备费要在踏勘现场的基础上,考察拟建项目的场地现状,如是否有旧建筑的拆除、管线移位等情况。生产准备及开办费要与建设单位明确办公人员人数及标准,按实计算该项费用。根据项目类型选择是否需要计算联合试运转费用,如试车台、锅炉房等项目应该记取联合试运转费用。

因批准的投资估算是整个项目造价控制的源头,一经批准即项目的最高限额不能随意修改和变更。所以投资估算阶段必须充分考虑投资估算的各方面因素,尽量落实对投资估算合理性影响较大的方面,将投资估算做得合理足额。不能因投资总额限制而盲目压低没有节约潜质的项目,为后续项目实施过程埋下超投资的隐患。

3 初步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要点

根据项目的不同情况,一般分为初步设计阶段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工作的完成,项目的投资也就基本确定,所以初步设计概算及施工图预算是承上启下,影响项目造价控制的最关键环节。初步设计概算编制主要注意的事项如下:

(1)因本文讨论的是唯一造价控制主体对建设项目做全过程的造价控制,所以该造价控制主体应了解可研估算情况及过程,在初步设计概算及施工图预算控制阶段有的放矢,针对性地控制项目投资;

(2)设计者应增加经济意识,推行技术经济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限额设计。确定项目建设总体建设范围及标准,包括内外装修范围及标准,保证投资额不超可研估算;

(3)根据项目场地实际状况、详细地勘资料进行投资计算;根据项目所在地合理选用概算定额(或预算定额)造价文件及相关取费文件;主要设备材进行实际询价并参考其它项目近期招投标价格确定;

(4)应参考实施过程中可能进行的招标策划(总包范围、分包范围及数量)考虑招标服务费等费用;

(5)对于后期实施过程中很有可能需要二次深化设计的分部分项工程(如幕墙工程、精装修工程等)要考虑后期深化设计费用及变更费用;

初步设计完成后应与可研估算进行同口径对比分析,对差距较大的单项应分析其具体原因并与业主及设计者沟通,提出解决方案。如无特殊原因及变化应确保初步设计概算不超过投资估算总额。

4 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

建设项目经批准开工建设,即进入建设实施阶段,即按工程设计要求、施工合同条款、施工组织设计及投资计划等,在保证工程质量、工期、成本、安全目标的前提下进行施工。实施阶段虽然对造价的影响程度只达到项目投资额的5%~35%,但因为实施阶段历时最长、影响工程造价控制的不确定性因素及突发事件最多,所以也就决定了实施阶段造价控制的关键在于如何控制变化及应对变化,保证实施过程按实施策划方案顺利进行。实施过程造价控制注意事项:

4.1 做好实施过程前期策划、编制招标控制价:

(1)熟悉图纸,策划分几个标段,每个标段的总包分包,各标段及总分包的界限范围及招标方式等;

(2)编制详细的招标文件,编制合理的招标控制价;总包招标文件要更加熟读图纸,确定甲供设备材料、暂估价设备材料、指定品牌设备材料及自主报价材料;明确各种设备材料结算时是否可以调整及调整方式。招标文件要有合同的内容,避免中标后再对合同条款进行谈判;

(3)选择合适的评标办法,建议使用工程量清单报价的招标一定要有清标阶段,分析综合单价是否合理,有没有偏高或偏低的现象,避免投标单位实行不平衡报价,在实施过程中谋取利益;

4.2 注重实施阶段的过程控制

(1)精装修二次设计、专业分包项目二次深化设计等更应体现限额设计。如精装修二次设计,应在精装修设计开始即组织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沟通,原投资估算或概算的精装修的方案设想及限额。不应出现先设计,后算账,导致超过原预期装修标准;

(2)规范变更管理,坚持“先批准,后变更”的原则,严格控制重大设计变更,完善变更报批手续;对于施工过程中的调整减项工程,承包方往往不会主动提供资料,这就要求项目管理者及时做好记录并保存资料,进度款支付或结算时要从合同价款中扣除;

(3)做好实时投资记录分析,将实施过程中的增加及调减项目金额及时计算汇总,了解项目投资实施情况,与可研及初设或预算(造价控制目标)定期做对比分析,控制实际投资情况,保证项目投资不出现大的偏差;

(4)建设单位基建部门、实际使用者、上层领导需求彼此不一致时,应组织会议并就某项变更达成一致意见后再实施变更管理过程,避免更改设计的随意性。

4.3 做好工程的结算审核工作

(1)工程实施过程中要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包括:招标文件及相应答疑文件、投标报价、合同、施工图纸会审记录、增减项签证单、会议纪要等;

(2)注意各标段及合同包的界限范围,避免重复结算。结合竣工图及变更洽商记录进行结算,如过程中已对变更洽商进行整理估价,结算时只是对变更洽商造价的确定和落实,对实际投资应不会产生大的影响;注意减项项目的扣减;

(3)结合招标文件及合同规定的结算原则,进行甲供设备材料、暂估价设备材料及暴涨暴跌材料结算。

5 结语

总之,建设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必须从项目的全过程着手,在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控制方法和手段,各个阶段共同把关,一旦发现各阶段间的投资偏差,应及时分析原因并给予纠正,这样才能确保既定控制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第10篇

工程局有限公司投资管理部工作,主要负责投资业务的前期开发、项目划策与运作、投资业务发展方向、区域市场分析研究、政策与经济研究等方面工作,在公路投资方面具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成功运作了10余个公路投资项目,累计合同额逾500亿元。

摘要:国家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为交通建筑企业提供了投资业务发展的机会,同时企业廹于竞争和产业转型压力,为有效把握行业发展机遇,致力于从单纯的工程施工、设计向投资、设计、采购、施工、运营、服务全产业链一体化方向转变,创新项目运作模式,通过“BOT+EPC”模式高速公路来实现产业链整合和综合竞争能力的提高,有效地改善企业经营结构、资产构成和赢利模式,为企业发展开辟新的出路和空间,成为企业重要的项目运作方式。

关键词:公路BOTEPC模式有效性

在当前市场和经济环境下,交通基础建设面临着成本上升、融资难度加大的双重压力,传统业务模式已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企业转型迫在眉睫。“BOT+EPC”模式集成了“BOT”模式在项目投融资和“EPC”模式在项目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将企业的客户、供应商、金融机构等利益关联体纳入企业运筹框架,通过企业价值链与关联群体价值链融合,创造新的价值。在经营结构、资源结构、管理组织和生产力布局方面,推动企业向投融资、设计、采购、建设、运营管理全产业链一体化方向发展。

(一)B0T与EPC的涵义

1、“BOT”的涵义

“BOT”是对 “建设-经营-转让”(Build-operate-Transfer)和“建设—拥有—转让”(Build-own-Transfer)两种模式的简称[1]。现在更多地是指前一种形式,即“建设-经营-转让” [2]。“BOT”中政府将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营、管理权通过招商,以特许经营权的方式授予项目公司,许可其融资、投资、建设和经营,并准许其按照规定的价格向用户收取费用以偿还贷款、回收投资并赢取利润。特许经营权期满时,项目公司将该项目按相关要求无偿移交还给政府[3]。

2、“EPC”的涵义

“EPC”模式是设计(Engineering)-采购(Procurement)-施工(Construction)项目管理模式的简称,是由承包商负责对全体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直至交付使用的项目总承包方式 [6]。“EPC”项目管理模式将投资方或业主的工程设计、采购、施工、管理、试运行等风险转移至承包商,承包商根据合同负责完成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安装、试运行等服务工作,使项目有序衔接、各环节工作合理交叉、紧密结合。

(二)“BOT+EPC”模式的特点

1、有利于项目投融资

该模式有利于吸引民间资本,有效缓解政府建设资金的不足,减少政府借贷和还本付息的责任,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企业可利用项目特许经营权担保进行融资,可减少出资压力,发挥资本运作和杠杆效应。

2、获得先进技术、经验和设备

该模式作为大型工程项目投融资和组织管理方式,通过引入先进的企业,促进项目管理精细化、信息化、科学化,并有助获得先进新技术、经验和设备。

3、有利于节约建设时间和成本

项目投融资、设计、采购、施工、运营、养护产业一体化[2],可减少中间工序环节,提高项目效率,节约运营成本和建设时间,提高社会综合效益。

4、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链延伸与整合

该模式可有效避免投资、设计、采购、施工、运营的脱节和相互制约,有利于设计、采购和施工合理交叉,动态连接,充分挖掘工序协作潜力,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控制工程造价,有利于资源的优化和配置。同时,也有利于推进公路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企业间的战略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建筑企业。

5、收益能力强

该模式除了BOT在运营阶段可获取收益之外,在建设的设计、采购、施工中还能节省建设成本,可减少自用资金出资,获得EPC价差收益,用较小的资金运作整个项目,大幅提高了资本收益能力。

6、资金需求密集

该模式下的交通基础建设资金需求量较大,需要投资者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

7、项目周期较长

根车流量的增长的规律,运营初期现金流入较少,需要一定时间的培育期,该模式下项目投资回收期一般为15-20年,投资周期25-30年。

8、不确定性困素多,风险较大

该模式项目由于项目同期长、资金需求大、利益关联者多、工序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多,导致项目在政策、投融资、工程建设、项目运营、车流量、竞争性项目、市场等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系统风险[3]。

(三)“BOT+EPC”与“BOT”、“EPC”的差异

1、内容的不同

“BOT+EPC”模式包括投融资、设计、采购、施工、运营、养护、移交等七方面内容;“EPC”模式主要包括设计、采购、施工等三方面内容。

2、功能的不同

“BOT”模式在项目投融资和“EPC”模式在项目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企业通过发展“BOT+EPC”模式业务,在市场开发结构、资源结构、生产力布局方面,推动企业不断向投资、设计、建设、运营、服务全产业链一体化方向发展,从而获得独特的竞争优势[4]。

3、获利的不同

“BOT+EPC”模式将企业的利润源泉从“EPC”(设计、采购、施工)环节扩展到从项目策划、投融资、经营管理和维护的全过程[5],该模式除了“BOT”在运营阶段可获取收益之外,“EPC”在建设的设计、采购、施工中还能节省建设成本,获取“EPC”价差收益(项目投资价差收益指由于项目投资而获得的超过同类工程施工合同市场中标价的收益)和施工利润,为“BOT”锦上添花,增加获得来源。

4、风险的不同

“BOT+EPC”模式下投资运营商承担工程全产业链的绝大部分风险,它具有政策、投融资、工程建设、项目运营、车流量、竞争性项目、市场等多方面的风险,相比“BOT”项目多了工程设计、采购和施工方面的风险,相比“EPC”项目多了政策、投融资、项目运营、市场、车流量方面的风险。

(四)“BOT+EPC”模式中的主体关系与职能

“BOT+EPC”模式中利益主体有政府、发起公司、投融资单位、保险公司、项目公司、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运营管理等主要单位(“BOT+EPC”项目关系模型见图1。投资项目应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下,采取项目法人责任制、资本金制、工程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各方应责权明确、职能定位清晰。

图1“BOT+EPC”项目关系模型图

1、政府

政府主要负责项目的立项、环境评价、水土保持、压覆性矿产、用地预审、特许经营权协议等合法合规性文件的审批办理,做好项目征地拆迁和居民安置,提供良好的项目建设和运营环境,在特许经营期结束后负责项目的验收和移交等工作。

2、发起人

高速公路“BOT+EPC”模式中项目发起人一般为政府授权的某政府部门(如交通厅、交通局)或政府背景的平台公司承担,负责项目投资人招标以及建设期和运营期监管,行使政府相关职能[8]。

3、投资单位

投资单位组织整合资源完成项目的投融资、建设和运营管理等工作。在项目前期,投资单位或项目公司应编制完善的投资项目策划方案,对项目建设的征地拆迁、制度建设、管理体系、安全质量保障、交竣工验收、应急机制等进行系统的策划,并建立相应的实施保障措施。投资单位按国家工商登记注册有关规定要求,出资组建项目公司,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通过股东会、董事会依法对项目公司进行管理。

4、债权人(银行)

债权人提供项目公司所需的贷款,并按照协议规定的时间、方式进行支付,当发起人计划转让资产或抵押时,债权人拥有第一优先权;项目公司若想举新债应征得债权人的同意;债权人应获得合理的利息。

5、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的责任是对项目中各个角色不愿承担的风险进行保险,包括工程一切险、第三方责任险等。由于这些风险不可预见性很强,造成的损失额巨大,所以对保险公司的财力、信用、资质要求很高。

6、项目公司

项目公司应依照《公司法》设立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等机构[7],建立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及管理机制,对项目的前期开发、资金筹措、建设实施、运营管理、养护维修、债务偿还和资产管理实行全过程负责。并在特许权协议规定的特许经营期满后,将项目按相关要求无偿移交给政府指定的机构。项目公司以实现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加强项目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多专业集成协同优势力量,有效控制成本,提升项目运作经营的总体盈利能力。

7、勘察设计单位

勘察设计单位应与项目公司签订合同,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和设计,按期优质完成项目的勘察设计任务;要积极贯彻项目全寿命周期的设计理念,注重投资项目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建设期效益与运营期效益的有机结合。

勘察、设计单位应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优化与变更工作,有利于节约后期管理运营成本和保障运营管理安全;不得降低设计标准,不得为了局部利益或者眼前利益,进行不合理变更,从而导致项目整体利益受损。

8、监理单位

监理单位应与项目公司签订合同,应本着科学、独立、公正的原则,按规定做好项目建设的监理工作。

9、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应与项目公司签订合同,自觉接受项目公司的监督管理,按合同约定实施、完成全部工程,并按规定修补工程中的缺陷;施工单位应按合同约定的工作内容和施工进度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措施计划,并对所有施工作业的完备性和安全可靠性负责。为优化完善设计、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节约工程投资等目的,施工单位有义务提出对项目设计方案进行合理变更的建议。

(五)“BOT+EPC”模式高速公路项目的有效性

“BOT+EPC”集成了“BOT”模式在项目投融资方面和“EPC”模式在项目建设管理方面的优势,通过以经济为纽带的合同契约关系,实现利益关联方的有机统一。该业务处于高速公路建设产业链的上游,有助企业的产业链延伸、经营与资产结构优化、赢利模式改善和抗风险能力增强,从而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企业发展“BOT+EPC”模式高速公路的有效性分析如下:

1、项目融资和资本运作

“BOT+EPC”模式可发挥其中的“BOT”模式在项目投融资方面的优势,通过特许经营权质押向金融机构融资,再利用“EPC”在建设期期间设计、采购和施工的项目运作,将建设期结余的资金进行回流,相当于将建设期的利润充当投资资金,最终通过资本运作以较小的资金运作大的项目,可有效发挥资金的杠杆作用(一般情况下“BOT+EPC”模式高速公路建设期通过项目和资本运作,实际出资可控制在总造价的10%以内)。

2、产业链延伸与整合

全球工程建设行业价值创造的趋势表明,高价值环节移出常规领域,价值向行业价值链前端和后端转移,未来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建筑企业应是具有投融资、工程总承包和综合管理一体化的企业。企业通过发展“BOT+EPC”模式高速公路业务,在市场开发结构、资源结构、生产力布局方面,推动企业不断向投资、设计、建设、运营、服务全产业链一体化方向发展(见图2),从而获得独特的竞争优势。

图2 产业链整合发展模型图

3、打造投资产业,使企业经营和资产结构优化

国外大型建筑企业发展经验表明,在做好核心业务的基础上再进行多元化是有效的,这可使企业在市场形势良好和自身能力充足时快速发展壮大,占据优势资源和市场。通过高速“BOT+EPC”模式业务打造投资产业,带动项目开发、投融资、工程建设、经营管理、维护等高价值业务发展,形成具有良好收益能力投资产业,使企业经营和资产结构优化[9]。

5、赢利模式的改变

通过建设期和运营期资本运作、项目策划和经营管理,可以较少的资本金带项目整体运作(通过建设期“EPC”价差收益回流实际出资往往不到总投资的10%),大幅提升企业盈利水平。“EPC”建设项目相对于常规的招投标项目通常可获取15%以上的价差收益;运营期通过稳定增长的车流量保障良好的经济效益,可为企业发展贡献稳定的现金流,推动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主体向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并重的赢利模式转变。

6、带动主业发展

企业通过“BOT+EPC” 高速公路模式发展,补给了传统公路建设任务的不足,确保市场下滑时能够稳定发展,主业市场高涨时更上一个台阶。

7、抗风险能力及综合竞争力增强

企业通过“BOT+EPC”模式全产业链的发展,促使经营结构与资本结构的优化、经济效益水平的提高,在市场环境不利时进行高效的业务组合,培育出拥有基于技术、管理、资金等多重竞争优势,为企业增强了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综合竞争力的大幅提升。

(六)结束语

“BOT+EPC”模式适应市场发展需求,交通建筑企业通过发展“BOT+EPC”模式高速公路业务,可有效改善企业经营结构、资产结构和赢利模式,促进企业由生产经营向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并重的发展模式转变,打造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使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发展变化,增强核心竞争力。“BOT+EPC”模式在交通基础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适应性。同时,对火电厂、水电站、垃圾处理、水处理、矿山及相关产业的投融资建设也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任波,颜哲. BOT投融资方式研究综述. 重庆: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学报,1998

孔德军. 建设项目实行BOT模式的风险管理研究. 上海:同济大学,1999

张波. BOT特许权协议与BOT立法研究. 上海:复旦大学,2001

韩天森.现代法学:“BOT”项目工程投资的特征及其法律适用. 第1期.1998

万威武,刘新梅,孙卫. 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李岩.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在我国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北京:清华大学,2010

张洪. EPC管理模式在神华煤制油项目建设中应用分析. 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7

吴蓓. 我国发展EPC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南京:江苏建筑,2008:P71-73

第11篇

关键词:公路;全过程控制;造价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decision of highway engineering stage, engineering design stage, construction stage in several stages and engineering bidding stag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discusses the control method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highway project cost.

Key words: highway; process control; cost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A

一、存在公路工程全过程控制中的问题(一)对建立工程项目阶段的造价去失控制 公路工程在建立项目阶段没有科学严谨的理论,导致某些公路工程的投资预算不真实,着急在项目资金没有落实的状况下上实施工程项目,制作不真实的工程项目投资预算。(二)不标准的招投标过程某些项目工程在招投标经历的全过程中,没有依照有关的规则和相关程序实行,发生由于内部的关系定标,抑或是以低价中标,之后再经过变更提升项目工程的造价。(三)忽视项目检查工作某些业主部门不重视项目检查工作,仅拜托检查单位实行初步检查抵制抑或直接不检查,因为复杂的地质和不能明确的因素,万一项目地质资料的质量偏低,根据不正确的地质资料开展项目策划,会发生不合理乃至浪费的情况。

二、对公路工程全过程造价的控制

(一)项目决策阶段造价的控制收集好公路工程项目策划阶段投资决策的相关资料以及做好项目投资预测,这两项工作需要大量的项目资料,例如项目地质的状况、项目工程地点的水电情况、项目重点材料及设备的价钱资料、购买项目所需材料的地点和如今已经建立的相似工程的资料。

依据现在市场需求和项目发展的前景,切实明确项目建设的规模以及建设公路的标准,并且对拟建的公路工程项目是不是有牢靠的技术,是不是有有利的经济背景,项目建设环境是不是被许可等多个方面实行完整统一的解析认证,选择采用具有先进技术且经济合理的项目策划方案。对公路工程项目实行科学有效的收益解析、制定公路工程投资预算。要有根据的制定项目投资预算,预算要努力做到精细,并且努力要求项目投资预算尽量完整,依据现实情况,尽量考虑到项目实施中有可能会发生的每一种状况和不和谐因子对项目工程造价产生的影响。使项目投资预算对项目总投资有掌控的作用。(二)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1)选择好的设计单位和设计方案 通过实行项目设计招标或者项目设计方案的竞选选择好的设计单位及设计方案,经过筛选,采用最好设计单位和设计方案。项目设计招标和设计方案的竞选对设计方案的筛选和竞争有利,对缩减项目设计时间、减少项目设计资金有利,对减少项目工程造价,掌控建造项目投资,提升项目投资报酬有利。(2)优化项目设计方案项目实施路线的设计:路线的方向确定了泥土和石头的量及建造物的数量。项目路线的纵向坡度、线位的高低确定了泥土和石头的量及建造物工作量的大小。项目实施结构的设计:挑选项目实施结构的总类是项目结构设计的核心。例如公路表面设计中路面结构的总类,不一样的路面结构要选用不同建造材料及用量,从而控制了建造材料费的多少,对工程全过程造价也有很大的影响。怎样选用合适的桥梁分孔方法,明确桥梁经济跨径,这对于使桥梁上、下结构的整体费用达到最低,有着很深远的意义。(三)实行项目限额设计 项目限额设计的意思是根据项目设计计划书批准的项目投资预算费用实施最初的项目设计,再根据最初的项目设计预算造价费用制作项目的施工图,最后根据施工图估算费用对项目施工图设计的每一份设计文件做出专业的决策。此外,项目限额设计必须要尊重科学、贴近实际,重视项目设计的优化、考虑项目功能的提高,而不是只要求减少项目投资。

三、控制招投标阶段的项目造价 第一要遵守公路工程项目招投标的规章制度,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和诚信的准则。其次要制作好项目招标的文件,对干扰项目工程造价的每一种因子都要仔细解析,必须仔细检查项目施工单位的资历,保证项目投标部门资历的精准性;还要采用必要的方法阻止中标单位卖标、转让、分标等情况;为了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拟定投标文件及投标合同条款,必须要谨慎、严苛,确保内容精准,词句严苛,努力不让文件和合同有不清晰的地方;弄清楚项目工程量清单的价格费用,采用弄清楚项目工程量清单价格费用的方法,努力选取科学的、具有先进工艺的、价格费用合理的项目实施部门、项目材料和项目设备的供应单位。

四、控制项目实施过程的造价(一)优化实施单位的设计 项目工程的造价高低不仅和项目工程的实体有很大关系,还与项目实施单位有没有先进的设计有关。不一样的项目实施单位的设计,项目工程造价也会不一样,因此实施单位的设计既是进行项目实施的重要资料,也是明确项目工程造价重要的经济方面的资料。各个项目实施方案所决定的项目工程造价是不同的,按照正确的实施方法,准确运用四个新的技术和正确的提议,优化项目实施中的整个系统中的各个枢纽、各个程序,减少项目实施的资金费用,从而减少项目成本。另外,进行比较项目成本,才会对项目实施单位的设计方法有所影响,最后才能达到项目技术先进可实施,成本合理的最好成效。(二)对项目工程的变更进行严格控制 (1)按照具体状况需要改变项目设计的时候,应该由业主、项目设计、实施机构、管理机构和上级机构现场开会查核且同意。讲清楚工程改变的项目、部位以及变更的原因和根据,变更项目设计的最初预测,并与原项目设计的技术进行对比。(2)严格实施项目报告批准的过程,没有根据报告批准过程上报抑或没有根据项目审批范围审批的变更项目设计,私自实施的项目,不允许验收并结账。项目工程法人对普通项目设计的改变实行检查,大规模项目设计的改变交给省级交通部门进行审查批准,特大项目设计的改变由交通部审查批准。 (3)主要控制好实施机构推出的项目设计变更。项目设计变更的推出部门为项目设计机构、管理机构、实施机构、业主和上级主要机构。实施机构安照工程项目具体状况推出的改变,由实施机构请管理、设计机构的代表以及业主实行现场检查,用现场开会记录的方法确定正式提议。

五、控制完工检验收查过程的造价(1)项目工程完工清算的时候,审查核实的工作人员必须根据合同规定的事项做事,控制项目工程清算之外的费用要小心谨慎,减少没有根据合同规定竣工的项目工程及没有按照规定实行施工签证的资金费用;所有合同规定的明确资金费用,是包含在项目风险费里的资金费用,没有根据合同规定事项实施的违约等都要减少费用,必须做好审查核实的工作。(2)应该按照项目实施合同的规定审查核实工程量,对实施进程中发生的项目设计改变和当场签约证明等实行审查核实,不能过多的计算抑或不根据合同计算。审查核实一定要公平、公正、客观、合理。(3)科学精准地实施项目工程。按照施工图看准项目图的尺码大小,正确运用施工图计算的公式和计算单位,制作准确的计算册子,准确运用项目材料的类型。 (4)规范项目实施机构的工作人员,设立施工报表的制度。多次检查、认真解析报表中设计的改变、项目工程的补充、修改和项目工程的检验查收、项目材料的代替和变更。(5)比较解析项目工程结算和概算、预算,整理出项目工程每一项的经济标准,对项目建造的成本实行审查核实,归纳工程造价管理的经验和教训,收集项目技术成本资料。

六、结语 公路工程全过程造价的控制存在于整个公路建造工程中,控制工程全过程造价必须在工程建造的每个阶段进行,找到每个阶段中会出现的问题,找出这些问题的核心,实施有效的方法来控制工程全过程的造价,要以市场经济为核心对工程造价实施控制和管理,争取获得最大的投资报酬。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监理现场;规范化管理

在城市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过程中,规范化监督管理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应从根本上提升市政工程现场监理的水平。为此,文章针对现阶段存在的各种问题及缺陷进行研究探讨,并将此作为基础支撑采用相应的针对性管控措施,予以有效的防护处理,提升市政工程的基本质量[1]。在市政工程现场施工监理的过程中,还需要积极地提升相关监督管理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全面推进工程现场监理的标准化建设。

1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

在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市政工程的建设是相当重要的工作,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联非常密切[2]。伴随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正在日渐推进,市政工程的建设规模也在此种情况下逐渐扩大,市政工程的基本管理水平也随之得到提升,各种新技术和新方案正在被建设应用。相关工作人员在执行工作任务时,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丰富原本的施工管理内容,营造良好的造价管理工作体系,让各项成本资金都能够借此机会得到合理应用。同时,管理人员还需要对施工现场的运作体系进行合理规划,这样提升各项工作内容的质量,让所有工作都能够在既定的工期内顺利进行。

2市政工程监理现场规范化管理面临的困境

2.1市政工程建设管理机制不规范

在建设市政工程的过程中,如果要实现全方位的发展,就有必要积极地优化完善现阶段已有监督管理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强化对市政工程的监督管控,现阶段,我国社会正处速发展的阶段,市政工程项目在建设时仍旧面临部分不规范的问题,此类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的提升。比如,市政工程的施工现场情况是十分复杂的,不仅会堆放很多的施工材料,还需要利用很多复杂的机械设备。但是,很多管理人员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对材料的存储方式进行精细化的考量,而将其随意堆放在任意位置,这很容易导致原料受潮变质。或者,机械设备的摆放位置没有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摆放,现场的有限空间变得更加凌乱等,很多工作不能够顺利开展。

2.2市政工程技术标准不规范

在具体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要切实有效地应用各种先进的施工方案,充分满足工程质量要求及建设标准需要,这是现阶段市政工程现场监理工作的关键,同时也是重中之重。就目前来看,在我国市政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技术标准规范性缺乏的问题仍然是比较普遍的。首先,在市政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中,并未结合实际需求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部分工作者甚至并没有掌握充足的技术便直接开始施工活动,这自然会导致市政工程面临诸多的质量问题,工程随意性较大,加之部分工作者完全没有形成对设计方案的理解和认识,仅凭借自己的经验储备进行施工工作,这也导致工程建设面临巨大的问题,极大地影响施工质量。其次,在现代市政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技术交底工作并未被切实有效地贯彻落实,导致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具体,也并未充分地了解技术的重难点,盲目开展施工活动,部分工作者在遇到问题后并未积极地采取相关技术措施,在此种情况下施工现场混乱程度加深,严重影响了项目的正常进行。

2.3市政工程监理现场内容不够具体、全面

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环节,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提高工程质量水准,达成此项目标的前提在于全方位地贯彻落实市场监督管理机制,需要积极地优化完善监理系统,这样才能够更有效地推动建设质量水准的提升。在目前我国市政工程的实际施工环节中,虽然开展了工程监理工作,但是监理工作的基本内容不够具体,使其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效果,这对于市政工程的质量的提升的影响较大。首先,工程监理工作主要是质量监督管控,重点关注的是施工的质量,由于并未实现对材料、设备和成本等方面的监督管控,监理效果相对较差,严重影响市政工程的建设水准的提升。其次,建设单位在实际开展市政工程的过程中,常常存在过度干预的现象,导致施工周期受到影响,严重影响各项工作的建设和发展。

3市政工程监理现场规范化管理的策略

在市政工程的建设施工阶段,应该逐步且具体地优化完善监督管理体系,此举可以极为有效地提升监督管理水准,要强化对于施工现场的规范化管控,促进管理水准的提高,保障市政工程的基本质量,为现代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1建设完整的监督管理体系,设置专业监理机构

在市政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为更有效地提升市政工程监督管理工作的质量,应该积极且合理地加大管控力度,优化完善现阶段的各项监理措施,必须充分根据管理的需要构建合理的监督管理机制,以此做好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控制。

3.2严格结合施工技术组织,推动落实技术交底工作

全方位地贯彻落实各项市政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前提是明确具体的施工监理规范机制,应该积极地组织开展相关标准监理工作,以此加深各个部门对于建设工作的理解和认识。首先,在市政工程的施工阶段,有必要严格地贯彻落实相关技术标准方案,结合项目的特性开展监理工作,明确相应的施工方案,保障所有项目活动都能够结合组织情况开展,以此有效地提高技术实行水准。其次,市政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标准开展技术交底工作,通过强化对员工群体的培训教育,形成完整的管理机制,从而更为有效地推动工程技术管理工作者能力的提高,为市政工程的稳定建设和开展提供支持。

3.3规范现场监督管理,树立良好的监理形象

为切实有效地发挥出监督管理部门的作用,推动监理工作的建设,有必要提出统一的形象建设需求,在相应的规范化管理报告中增添各种重要的形象建设内容,比如将监督人员的职能分配表张贴在公司的办公室,将监督程序流程图张贴在所有员工都能够看到的地方。将员工团队的组成表、项目执行进度、考勤报告等全部展示在公告栏中。

3.4加大施工过程中的精细化监理力度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涉及的工作门类复杂,并且施工的周期往往比较长,在此情况下,监理单位有必要积极地做好精细化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升监督管理的质量水平。首先,监理人员需要深入施工现场,开展监理工作,审查施工设计图纸,如果发现图纸存在问题,则需要迅速与工程负责人交流沟通。其次,有效地完成对样本工程的设计,同时应该评比质量优异的管理建设单位,组织现场的严密监督管理,以此为基础有效地提升工程建设的质量水准。最后,结合相关设计方案以及技术准则,科学合理地设置实验室,用于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质量检查工作。

3.5施工前期规划好现场管理工作内容

规范监督作为指导现场的监督纲领性文件,尤其需要被融合在安全监督、房屋质量、绿色施工等方面上,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结合监督规划以及市政工程的现场的复杂程度,提前制订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方案,用于更为有效地加大监督管理力度[3]。做好对整个流程的预防监督,而这自然要求做好现场监督管理工作,审查施工图纸的设计情况,同时做好对相关策划方案的审查分析,在施工活动仍未正式开展前就发现问题,并予以有效地解决,避免后续施工进行中发现问题后更改施工方案。此外,参与现场监理工作的人员还需要贯彻落实“四勤奋”的原则,即嘴快、眼快、腿快、手快,具体来讲就是要更为频繁地到达施工现场,发现各种问题并不断提醒建筑单位予以整改优化,通知相关承包商,以此将建筑施工问题扼杀在萌芽中。

3.6强化现场监督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为保障现场监督管理工作能够充分满足规范化的要求,有必要积极强化对现场监督部门的监督管理和评估,公司质量保障部门的检查组每个月都要开展针对所有项目的检查工作。具体检查内容为建筑项目的实体质量、安全质量、其他指标情况以及监督文件,同时针对性地做好对市政工程的现场的监督管理。公司检查组对于监督部门的评价主要包含以下几点:监督单位、投资控制、施工单位、建设部门、监督责任的落实等方面,公司质量部门每隔一月都需要回报内部评估结果,同时要求所有的项目监理部门能够吸取教训,将其转化为实际经验,避免出现类似的情况。公司每个月都需要将结果上报给相应的人事部门,以此来作为人才晋升和薪酬待遇调整的基础支持,实现对监理人员的能力的精准考核。通过对此种制度方案的应用,监理单位可以更为有效地完成对员工群体的培训教育,同时还能够极为有效地调动监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使其更为积极自主地参与市政工程的现场监理过程,可谓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