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陆游的诗集

陆游的诗集

时间:2023-05-29 18:19: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陆游的诗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陆游的诗集

第1篇

《游山西村》选自《剑南诗稿》。

游山西村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字务观,字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

原文: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剑南诗稿》是南宋陆游创作的诗词集,共八十五卷。该书收录诗词九千三百四十四首,作者生当金兵入侵之时,中年到过南郑前线,所以抗金与收复失地是诗集中的主旋律。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王羲之在五十岁那年,完成了作为一位文人毕生的大事:召集了41位趣致相投的亲友,共聚绍兴西南郊的兰亭,行修禊之事,曲水流觞,作诗成集。估计是待到日落之前,王羲之酒至微熏,便收齐了大家撰写的诗文,自己则挥毫作序,于是成就了千古闻名的《兰亭序》一文。

据说,王羲之隔日酒醒之后,唤书童将昨日的诗集拿来一看,却被自己亲手写的序文吓了一跳,于是立刻奔入书房,取纸研墨,照着原文的模样,又写了一遍,可是无论如何,都写不出原文所有的那种韵味。之后数年,王羲之多次试图重写《兰亭序》,但始终无法达到当初在兰亭所作一文的高度了。究其原因,大概是书写原文时候的心情和酒劲恰到好处,所以才得此妙文,离开了那时候的场景和情绪,就算书法的功力不变,写出来的终究是两样的文章。

纵观《兰亭序》全文,前半段王羲之描绘了兰亭周围的山林景致和众人饮酒作诗的热闹场景,随后却笔锋一转,感慨起生死岁月的无常。五十知天命,不能说王羲之是一个容易悲观的人,只是此时此刻的他,在心愿已了的情况下,回首往昔,追溯前事,顿时觉得人生起伏,喜乐悲欢,都逃不开终究一死,却也是人之常情——确实,在兰亭相聚之后仅过了八年,王羲之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因此说《兰亭序》中他似乎预见了自己不久以后的命运,也不为过。

不论《兰亭序》对王羲之究竟意味着什么样的心情,但对后人来说,“天下第一行书”已经非其莫属,而兰亭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山脚下的小田园地带,因一序而名传千年。自东晋以后,兰亭成为人们纪念王羲之和研习、交流书法的一处著名景观。

今日的兰亭,修建有鹅池、碑亭和诸多馆舍。鹅素来是王羲之的心头好,盖因其形状高雅,又似“之”字造型,所以在与王羲之相关的许多景点都养有白鹅,立有王羲之手书的“鹅”字石碑。

除了鹅碑之外,兰亭景区内还藏有康乾二帝手书的石碑。其中康熙碑为其临《兰亭序》全文,由京城送至当地,请御用石匠凿刻而成,如此多字的康熙墨宝可谓举世罕见;乾隆碑则是乾隆游历至此,有感而发写下的诗文。

“曲水流觞”是兰亭颇为有趣的一处体验式景观。流觞者,是用瓷器小碗,盛有少许的绍兴黄酒,轻轻放到平缓的溪流水面上,那碗竟可漂浮水上,顺水而下,遇到细小的涡旋或石头阻拦,会打转或停留,而守候在溪边的诗人们,就可拿起那碗酒品尝,吟诗助兴。现在去兰亭景区,也可体验此等情趣。

兰亭背倚兰渚山,王羲之称“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这也是绍兴城郊不少人文景观的共同点,就是在视线越过亭台楼阁之上,可以看到巍巍青山。在山的遮蔽下,景显得宁静、肃穆,又因为有山的轮廓为背景,人造与自然的景观巧妙结合,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书圣故里算得上是绍兴城区内保留较为完整、古旧味道最为浓厚的江南水乡街区,还居住在大量的绍兴本地居民。书圣故里街区内的戒珠寺,即是王羲之故居。故居为何成为寺庙?这还有一段典故。据说王羲之喜欢把玩珠子,有一回一颗颇为喜欢的珠子不见了,王羲之怀疑是隔壁的僧人所窃。僧人蒙受冤屈、含恨自尽以后,王羲之却发现原来是自家的鹅把珠子给吞了。为了表示对僧人的愧歉之情,王羲之遂将家邸赠予寺庙。

和鲁迅故居在同一条街上、相距不过百余米的沈园,树立着一块砖垒石碑。石碑上题有两首词,均名《钗头凤》。这里便是陆游与唐琬别离的所在。

南宋时期,沈园是一处定期向公众开放的私家园林。公元1151年,农历三月初三,诗人陆游在此重逢了离别十年的前妻唐琬。

十年前,因陆母一句号令“陆游婚后情深倦学,误了仕途功名;唐琬婚后不能生育,误了宗祀香火”而被迫分开的二人,此刻重逢,难忘旧情,怎不百般伤感?

饮过唐琬送来的黄酒,陆游含泪提笔,在园中粉壁上题了一阙《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题词之后,陆游离开了绍兴,赴他乡任官。隔年春天,唐琬再次来到沈园,无意中看见陆游写在粉壁上的诗词,不由得泪流满面,心潮起伏,不知不觉中和了一阙词,题在陆游的词后: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倚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沈园不大,夏日里游园,图的是荫蔽清凉。但是,从踏入院子的那一刻起,如果你懂得陆游和唐琬的故事,如果你也经历过情爱的痛苦抉择,那么沈园就会成为一条似乎没有尽头的时光隧道,把每个人都送到心灵深处柔软的角落。

古代人文景观

上虞·大舜庙

绍兴在古代史上的重要人物,最早一位是华夏先祖之一的舜帝。正《史记》引《会稽旧记》云:“舜,上虞人,去虞三十里有姚丘,即舜所生也。”

上虞市大舜庙,建筑规制与一般的古典庙宇差异较大,多了几分新鲜感。景区内有大舜驾驭群象耕作的巨型石雕组合,庙宇正前方有两座对称的高大建筑,为仿造大舜会百官的场所而建。庙宇系列建筑的主体以白石为建材,庄重而不失上古时代的特色。除了地面上的雕塑和建筑群外,在其后的山体上还有亭台状的建筑,可驱车到达。

城郊·大禹陵

会稽山是大禹治水成功后会聚诸侯的地方,也是他东巡病故后安葬的场所。会稽禹陵景区离城区不远,出租车约三十元可到达。

大禹陵坐东朝西,由禹陵、禹祠、禹王庙三大建筑群组成。

禹王庙的建筑规制颇高。禹王庙为三进两院的格局,每进建筑都较之前一进高大许多。这些建筑在近年来都多有修缮,但巧妙的是,仍有部分木梁上的彩绘并未覆盖新的颜料,而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模样,纵然色调暗淡,却能让游人看到旧时的手艺,新旧得以比较,也算是修缮者的细致用心。

沿着禹陵之后的山道石梯上行,踏过千级台阶,就到了山顶巨大的大禹铜像脚下。这里可北望绍兴城区。

诸暨·西施故里

西施因其美貌而闻名,但如果纯粹只是外表,也成就不了人们对西施的千古传唱。人们相信,西施和范蠡其实是一对恩爱的才子佳人,只是范蠡为了越国灭吴的大业,将西施献给了吴王夫差,令其被美色迷惑,耽误朝政,最终亡国于越下。西施故里有西施殿、郑旦亭、浣纱亭等建筑。景区外的浣纱江畔矗立着“浣纱石”,据说青年情侣至此拜谒,会令感情格外美满。

上虞·曹娥庙与祝家庄

曹娥是历史上有名的孝女。据传曹娥的父亲在上虞境内的舜江内溺亡,却寻不着的尸首。年仅十四岁的曹娥在江边号哭了十七天,随后也跃入江中,五日后抱得父亲尸首归来。上虞人于是为曹娥立了庙宇,改舜江名为曹娥江,以作纪念。

第3篇

关键词:古诗 亭 闲情哲思 优国伤时 别愁思绪

亭最早作为国防军用建筑,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多设于边疆要塞,用以监察敌情、传递烽火。到秦汉时为基层单位,众所周知,刘邦原为泗水亭长。同时《说文解字》释“亭”为“亭民所安也”,《释名》言“亭停也,人所停集”,可见亭也是一种供人休息的建筑。亭还有一种功能就是审美功能,特别是受魏晋南北朝时玄学隐逸、登山临水之风气影响,亭的这种审美功能得到凸显。

意象是中国文论之特产。古人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故“圣人立象以尽言”,在立好象后“言有尽而意无穷”之蕴藉(《二十四诗品》),由此可见意象中蕴含着创作者之生命体验与人生情感。亭作为古诗中常见之意象,经历代文人情感之倾注,凝结了他们的人生情感与审美意蕴,有着多层次的文化内涵。

本文简要地分析了常见的山水园林之亭、古迹之亭、长亭短亭。归纳出亭意象所积淀之闲情哲思、忧国伤时、别愁思绪等人文内涵与审美情思。

一.山水园林之亭——闲情哲思

宋代陆游《秋雨初济徙门外有作》:“三十余年此结庐,客来不用笑迂疏。前身已预兰亭会,老眼曾窥禹穴书。浮瓮社醅香出屋,登场秋稼穗盈车。萧萧蓬鬓虽衰矣,追逐乡邻尚有余。”

兰亭位于浙江绍兴西南兰渚山。《越绝书》“勾践种兰渚山”,其名源于此。在王羲之前,兰亭的功用主要体现在传递公文、维系治安之用。而至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等名士游山玩水于此,并由王羲之写下了著名之《兰亭集序》。由此之后兰亭名显于世,其审美功能逐渐凸显。《兰亭集序》在对兰亭清丽山水的描绘中表达了文人的闲情哲思,抒发了对人生之生与死的感慨。而在后世之古典诗歌中一出现兰亭则多指王羲之笔下之,且情感颇为相似。上文陆游之诗,借兰亭意象表现了作者在经历了人生之后的一种自然闲适的态度。而与《兰亭集序》所体现的悲情意识不同的是,诗人于此体现的是一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陆游的另一首诗写到“新晴快上兰亭路,莫代春残始一殇”(初春记事二首)。读者可以看出陆游以兰亭给人们呈现出一种不为世事所拖累的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其对生命短暂之悲叹对王羲之笔下的兰亭之意是有所继承的。

除了兰亭之外,古诗中众多的山水园林之亭多蕴藉着诗人闲适的自然情感与人生哲思。如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云:“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微晴。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鸽相对鸣。”沧浪亭是苏舜钦的私家园林,作者在游自家园林中表现了文人雅士自然直情趣。同样《皎然酬乌程杨明府华雨后小亭对月见呈》“夜凉喜无讼,霁色摇闲情。暑退不因雨,陶家风自清。凝弦停片景,发咏静秋声。何事禅中隐,诗题忽记名”,诗中之“喜无讼”与“闲情”均已小亭之景而表现,可见“小亭”是诗人闲情逸致之代言,同时读者也可以看出其佛禅之空灵,超然之境界。另外韩偓《南亭》:“每日在南亭,南亭似僧院。人语静先闻,鸟啼深不见。松瘦石棱棱,山光溪淀淀。堑蔓坠长茸,岛花垂小蒨。行簪隐士冠,卧读先贤传。更有兴来时,取琴弹一遍。”读者知道亭是一种四面无墙之建筑,如此便更眼界开阔亲近自然。文中诗人坐于“似僧院”的南亭,四面之景呈现与眼中,空气清新,山色明丽,闲读“先贤传”,兴来弹素琴,表现出诗人对一种超然的生活之追求,当然闲情逸致也见其中。

由此可见对自然山水园林之亭,诗人多取其审美功用,而以写亭来抒发诗人之自然闲适之感与人生追求尤为凸显。

二.古亭记忆——评点历史、忧国伤时

(一)乌江古亭——评点历史

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在今安徽省和县乌江浦,古为渡口,秦汉为亭驿并设亭长。其因楚汉相争时西楚霸王项羽于此兵败自尽,而闻名古今。故后世诗人一提及乌江亭便联想到这一史实。杜牧在《题乌江亭》中认为胜败是兵家之常事,项羽作为一个男子汉,就应当具有忍辱负重的男人品质。并且项羽在当时就应该过江东,江东故里有大量有识之士,说不定可以帮助项王卷土重来,东山再起。但历史是不容更改的,项羽最终没能过江东,诗人对此未免有丝叹惋之意。

而王安石《叠题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则认为即便是项羽过江而东,但大局已定,且厌倦了战火的江东子弟是不会为项羽卷土从来的,表达了与杜牧不一样的见解。胡宏在《项王》一诗中写道:“快战马知霸术疏,乌江亭上独欷嘘。万人三尺俱无用,可惜当年不读书。”胡宏认为项羽有勇有无谋,最终败于乌江亭是当年没有认真读书的缘故。

(二)新亭遗迹——忧国伤时

李白《金陵新亭》:“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举目山河异,偏伤周颐情。四坐楚囚悲,不忧社稷倾。王公何慷慨,千载仰雄名。”

新亭建于三国时期,故址在今南京市西南。它是南朝时代建康的西南要塞。使之名著于文史的是新亭对泣这个典故。刘义庆《世说新语》载:“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王室,克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此便是本典故之由来。后世以新亭对泣来指亡国之悲及忧国伤时之情。李白的《金陵新亭》写作于安史之乱后,他抨击了当时朝中一些大臣不故江山社稷的苟安心态,并礼赞王导(诗中王丞相、西晋人)表现出自己忧国忧民的爱国情结。

值得提及的是新亭对泣这个典故出自于西晋末年,时朝廷偏安江南一隅。南宋与南明也同有此情形。由此时节的诗人在提及时事常想到新亭。如陆游《追感往事》“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不望夷吾出江左,新亭对泣亦无人”,诗中的“夷吴”是春秋齐桓公时名臣管仲的字。其曾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诗人与后两句深叹眼看山河陷入敌手,朝中不求有管仲那样之贤臣,就连相对而泣的官员都没有。结合当时历史背景,便是有报国抗金之人士,也难被朝廷重用,故此可以看出诗人的愤慨与忧国伤时的心境。同为南宋诗人的汪元量在《题王导象》中写道:“秦淮浪白蒋山青,西望神州草木腥。江左夷吾甘半壁,只缘无泪洒新亭。”更是批判了南宋朝廷苟安半壁江山的耻辱荒唐行径,表达了自己坚定抗敌之意志。南明诗人张家玉在《读史》中写道:“晋室倾颓事莫当,鸡声啼起铁肝肠。诸君漫洒新亭泪,好向中原识范阳!”借新亭对泣典故表明眼泪不能挽救南明亡国之命运,要想救国救民力挽狂澜,英勇抗敌是唯一的途径。

乌江亭与新亭是历史文化名亭的两个典型。因历史兴替到诗人所处之时,已为古迹之亭,诗人游历或联想至此,莫不有评点史实感叹人生,吊古言今忧国伤时之悲情。

三.长亭短亭——别愁思绪

杜牧《题齐安城楼》:“呜咽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不用凭阑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长亭”之出处见于南朝庾信名篇《哀江南赋》“水毒秦泾,山高赵径。十里五里,长亭短亭”。此言西魏攻破南梁江陵俘其民北归之事。作者批判了西魏军的残暴与南梁的无能,对百姓亦有同情之心。南梁民众“十里五里”渐离故土。集离别之意,故土之思,奴役之恨于一身,悲韵难绝。杜牧《题齐安城楼》中的“奇安”为黄州距离长安恰为75长亭之距。公元842年时任人任黄州刺史,距故土长安千里之外。因此“凭栏”无用,体现出诗人思乡之苦。长亭在陆游的笔下有浓郁的思亲之情,其在《看雨》中写道“拥被听春雨,残灯一点春。吾儿归渐近,何处宿长亭?”,诗中的“吾儿”指的是陆游第六子——子布,其与家人相离多年,陆游闻知子布从四川东归绍兴与父兄团聚规程渐进,便不住地想,我的儿子今夜在哪座长亭中留宿呢?可见其思念儿子之心切。而在戴叔伦《赋得长亭柳》“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雨搓金缕细,烟褭翠丝柔。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之中,诗人更将长亭意象同含别情之柳意象与霸水意象并列写送客之新恨,表达了深深之不舍别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唐诗人柳郴《赠别二首》“江浦程千里,离尊泪数行。无论吴与楚,俱是客他乡。何处最悲辛,长亭临古津。往来舟楫路,前后别离人”,诗中同样将长亭、江浦、古津、他乡客等带有别情之意象并列,以离奇的手法描写出中唐人民疲于奔命、流落他乡的现实。将个人之离愁别恨上升至更广的时代层面。

短亭是与长亭相似之意象,如《皇甫冉送卢郎中使君赴京》中的短亭意象与李商隐《寄怀韦蟾》“谢家离别正凄凉,少傅临岐赌佩囊。却忆短亭回首处,夜来烟雨满池塘”中的短亭意象都蕴含有别愁思绪。故此不再赘述。

总之,意象是中国的特产,亭这种符号式的文学意象,经过历代诗人之人生情感与审美理想的倾注蕴含着闲情哲思,评点历史,忧国伤时,别愁思绪等文化内质。

参考文献:

[1](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郑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6.

[2]刘熙载《释名》[M].出版社:北京市: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1985 丛书名:丛书集成初编.

[3]黄寿涛 张善文《周易译注》出版日期:2001 丛书名:中华古籍译注丛书.

[4](梁)钟嵘,(唐)司马空图著《白话诗品 二十四诗品》[M].出版社:长沙市:岳麓书社.出版日期:1997.12.

[5]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M].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6]张仲清《越绝书校注》[M].张仲清校注,北京市: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9.

[7]苏舜钦《苏学士文集》[M].震泽徐氏白华书屋刻本.

[8](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M].出版社:郑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6.10.

[9]贺新辉主编.全唐诗鉴赏辞典[M]重排版.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07.第1版.

[10]葛全德主编《百家专题突破:高考古代诗歌阅读鉴赏训练一百篇》[M]2008.

[11]胡宏《胡宏集》[M]中华书局 1987.

[12]郁贤皓主编.李白大辞典[M].南宁市: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01月第1版.

[13](南朝宋)刘义庆著;黄征,柳军晔注释《世说新语》[M]出版社:杭州市:浙江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

[14]张宝林编著《古今爱国诗词赏析》[M].中国文化出版社,2003.12.

[15](明)张家玉撰;杨宝霖点校《张家玉集》[M]出版日期:1992.03 丛书名:岭南丛书.

[16]文史知识编辑部编.《古代抒情散文鉴赏集》[M]北京市:中华书局, 1988.06.

[17]将寅《戴叔伦诗集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5.1.

[18]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M] 2008年11月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美)韦勒克,沃伦著《文学理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5.

[20]周晓琳,刘玉平著.空间与审美 从文化地理角度看中国古代文学[M].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09.09.

[21]赵义山 李修生主编《中国分体文学史》诗歌卷[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2.

[22]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6.

[23]张晶 周晓琳《试谈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桥意象》[J]新学术2009 1.

第4篇

公元1940年,西南联大中文系创办《国文月刊》,封面四字竟然是请水利工程专家陈士骅教授题写的。陈教授不仅在水利、水土诸多方面造诣颇深,而且擅长书画和传统诗词写作,有《陈士骅诗集》行世。其中《宿菜园渡武侯祠》一诗明净洗练,最为感人。诗曰:“夕照桓侯戍,烟笼丞相祠。泉流疑琴韵,梦惊觉马驰。”中国老一辈科学家文学修养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地质学家李四光亦有很深的国学根底。曾撰有一诗悼念其学生:“崎岖五岭路,嗟君从我游。峰峦隐复见,环绕湘水头。风云忽变色,瘴疠蒙金瓯。山兮复何在,石迹耿千秋。”短短四十字,堪称语简情深,感人肺腑。气象地理学家竺可桢在其所著的《物候学》一书中引用了大量中国古典诗歌,其中包括李白、杜甫、刘禹锡、王之涣、陆游等名家的诗篇。如引陆游诗“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竺老75岁那年,还手录过陆游的著名诗句:“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旨在律己策人。桥梁学家茅以升能将汉代的《京都赋》背得一字不漏,撰有《五桥颂》《二十四桥》《人间彩虹》等散文行世,其中有些文章还被选作中学语文教材。称其不仅是科学家,而且是文学家。茅翁晚岁写有两则警语。一曰《人生哲语》,称:“人生一征途耳,其长百年,我已走过十之七八。回首前尘,历历在目。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幸赖桥梁以渡。桥何名欤?曰奋斗。”另一则为《治学格言》或曰《十六字诀》,云:“博闻强记,多思多问,勤于思索,勇于创新。”两则警语,言简意赅,发人深省。

科学家中也许数学家们的文学修养更为突出。如苏步青就有“文理全才”之美誉。苏氏一生与诗结缘,从事诗歌创作长达七十余年,出版有《苏步青业余诗词钞》。其中“画角声声催铁血,烽烟处处缺金瓯”,“江南烟雨梦归频,永怀三户可亡秦”,表现了苏教授对日寇犯华的愤慨;“骨肉无由长暌隔,山川自古本相连。人民十亿女娲在,定补鲲南一线天”,反映了苏步青对台湾同胞的无限关爱和对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苏老曾无限感慨地说:“深厚的文学、历史基础是辅助我登上数学殿堂的翅膀,文学、历史知识助我开拓思路,加深对数学的理解。以后几十年,我能吟诗填词,出口成章,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初中时的文理兼治的学习方法。我要向有志于学习理工、自然科学的同学们说一句话:打好语文、史地基础,可以帮助你们跃上更高的台阶。”他的这番话无疑是鼓励青年科学家们的金玉良言。

华罗庚诗文俱佳。相传他在读唐诗“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时,发现诗中有常识性错误。便随口吟曰:“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其思维之敏捷,令人叹服。华氏晚年撰有“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向未来。勤劳补拙是良策,一分辛劳一分才”一诗,在学界影响很大。陈省身曾被人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几何学家”。他幼时跟随祖母背诵唐诗、佛经。稍长,则读《封神榜》《七侠五义》乃至《红楼梦》,晚年又好读金庸的小说。尝云:“许多艺术作品中的艺术美感与哲学内涵和数学王国中的壮美风光与高深境界是相通的。”陈氏亦善诗。如其1974年作《回国》:“飘零纸笔过一生,世誉犹如痕。喜看家园成乐土,廿一世纪国无伦。”1980年作《访理论物理研究所》:“物理几何是一家,共同携手到天涯。黑洞单极穷奥秘,纤维连络织锦霞。进化方程孤立异,对偶曲率瞬息差。畴算竟有天人用,拈花一笑不言中。”其诗自然流畅,声律谐和,颇有唐人风味。丘成桐17岁入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就读,后随陈省身赴美,在加州大学深造,获博士学位。丘氏对文史亦有广泛兴趣,往往在研究数学之余,吟诵《史记》《三国志》《战国策》等史书,尤好中国古典诗词。所撰《数学和中国文学的比较》一文,涉及诗三百篇、古诗十九首、《庄子》《洛神赋》《文心雕龙》《诗品》《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金瓶梅》《人间词话》以及多位唐宋名家的诗作和词作,彰显出其宏阔的阅读视野。我曾将丘氏此文研读再三,深感其思维卓尔不群,用词庄重典雅,行文舒卷自如,真不愧为一代大师也。

令人感到诧异的是,西方科学家文学修养的情形与中国科学家亦多有雷同之处,可谓相映成趣。相传美籍匈牙利数学家诺・伊曼能背诵狄更斯的长篇小说《双城记》。有人不信,便当面测试,令其背出某章某节,诺氏应声而出,一字不差。又如法国数学家塞尔好读文学书籍,家中建有一个规模可观的图书室,所藏文学书籍随处可见。其所喜爱的作家竟多达三十多位,其中包括法国的司汤达、美国的辛格、英国的古卜林、日本的川端康成、阿根廷的博尔赫斯、俄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再如英人李约瑟曾以其七卷二十册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令世人瞩目,被誉为著名的科学与科学史家。1943年至1944年他曾在中国四川等地作科学考察。1943年6月4日,李约瑟在生物学家石声汉教授等人陪同下,由岷江乘船前往宜宾。途中小雨绵绵,淅淅沥沥下个不止。面对此情此景,石教授背诵了南宋词人蒋捷的词作《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红蜡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寮下,鬓已萧萧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李约瑟听后大为感动,旋即将此词译成了英文:

As a young man, listening to girls singing in a tower, I heard the sound of the rain/While the red candle burned dim in the damp air/In middle age, traveling by boat on a river, I listened to the rain, falling, falling;/The river was wide and clouds drited above/I heard the solitary cry of a teal borne on the west wind.

And now in a cloister cell I hear the rain again,/My hair is grey and sparse; Sadness and happiness,separation and reunion, seem all one /They move me no more/Let the rain drop all night on the deserted pavement/Till the day dawns.

李氏对于翻译,是否有过专门研究,限于资料,不敢妄断。但从他英译的这首汉诗来看,他于此道似不陌生。其译诗不仅表达了原作者的多愁善感,而且也在一种程度上折射出了李氏的文学修养。

(陈放摘自香港2007年9月28日(大公报》 插图:陈罡)

■责编:叶万军

第5篇

让我感动的经典——诗词

每每翻阅古诗时,我都犹如遨游在一个神奇的世界中,如鱼得水一般畅快淋漓。那慷慨激昂的诗句中迸发着诗人的雄心壮志;如火如荼的劳动场景透着劳动人民的勤劳;如诗如画的美景蕴含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这一切使我陶醉,使我痴迷。我爱古诗词!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是一首赞美祖国大好江河的诗,用简洁的语言详细的描述了长江的美景,令人心驰神往。而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多少文人墨客,讴歌祖国大江南北的壮丽山河。翻开厚厚的古诗集,我们一起见证,壮丽的山河,优美的诗篇,在历史的每一个角落昭示着属于它的辉煌,让我们一路走来,沿途欣赏吧!

看宋朝,有苏轼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大地回春,一片万象更新的景象,桃花盛开,鸭子悠闲地在水中感受着春的气息,春天是美妙的!有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天和煦的风儿已经将江南两岸点绿了,风儿带着一丝丝对家乡的眷恋,对美景的赞叹。有辛弃疾的“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青山再高,也无从抵挡浩浩荡荡的长江之水,奔腾的长江犹如中国人的顽强意志!有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山水水之间的小村庄,柳暗花明,一处接一处若有若无的小村庄,引得诗人连连称奇啊!

观唐朝,有李白的“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长江两岸峻峰峭立,川流不息的长江中,一条小船从天际漂来,真是奇妙的感觉!有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火红的枫林中,独自一人享受着成熟的魅力,我喜欢这种感觉!有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站在辽阔的高原上,滚滚黄河向西流去,似乎是向白云中间流淌而去的;一座座孤城,一座座山峰巍峨的矗立在祖国边疆,像一位位守卫边陲的勇士。有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中的烟尘直向苍天,长河向西缓缓流去,红红的落日在与地平线交际的那一线上,其实,黄昏也依旧很美丽!

视元朝,有张养浩的“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山有云衬托,朦胧之美;山无云衬托,如画之美;云与山共同媲美。有赵子昂的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表达出了对西湖的怜爱之心,水光山色或许也有忧愁,可再愁无法与我我心中的悲哀相比啊!

瞧清朝,有康有为的“凄凉白马市中萧,梦入西湖数六桥。”我感受到了西湖对他的影响与流连忘返的意境。有黄任的“珍重游人入画图,楼台秀措与茵铺。”美妙的景色,令诗人如置身于画卷一般,楼台秀丽,绿茵成片,使我心驰神往,这真是一幅多姿多色的画卷,我真想亲眼见见啊!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是的《沁园春雪》中的千古名句。这是我的最爱,祖国的江山多娇,令国人自豪;“江山如此多娇”是对祖国最好的赞美。

漫漫诗篇诉说着祖国的壮丽的山川,这永远值得我们华夏民族的儿女自豪!

第6篇

关键词:寒山子;气候事件;人物原型

中图分类号:B94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176(2012)02-0036-03

唐代诗人、释子寒山子写有几百首诗,后人称为诗僧。其诗风狂放直白且富含禅意,独特的诗风甚至引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范成大等一批诗人青睐。在日本、朝鲜历代不少僧者与文人、官员和百姓对寒山子崇拜不已。1733年,清雍正皇帝为寒山诗的再版亲自写序。近代,寒山诗还一度风靡美国大学校园,大学生们以会吟几首寒山诗而感精神充实。寒山子诗集如今已被译成英、法、俄、日、韩等许多国家的文字出版,可见寒山诗作为一种文化,在世界人类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但如今对这样一位在人类文化与思想史上有举足轻重的人物的生卒年代、出生地及生活轨迹的研究还存在许多欠缺。由于文史资料的不足,一旦说到寒山子以及他的好友丰干、拾得时均以姓氏不详、不知其名氏、不测人也、不知何许人也一笔带过,或以文殊、普贤化身来对付。寒山诗集共有313首诗,但每诗无标题、无注释,也找不出确切纪年。因此,对寒山子生存年代的考证,就成为进行寒山子研究中的一个有趣话题。寒山子诗集最早版寒山诗序中所称寒山子为初唐人,但一些文史学家们在研究之后,据诗内容与当时社会环境特别是一些宗教事件,判断寒山子为中唐人,本文试图在前人这些研究基础上再做一些探寻。

一、“山中何太冷”一诗的写作年代

寒山子诗中大量运用了表示寒意的词汇,不仅诗人自称中用了寒字,诗中也多次出现寒字以及与寒相关的雪、冰、冬、冷、霜等字,在寒山子313首诗中出现寒54次,冷13次,冰8次,冬8次,霜7次,以上字共出现90次,但却找不出一个热字。让读者感受到寒山子诗集中缕缕寒气的寒字论,除了频繁出现的寒山、寒岩以外还有寒泉、寒月、寒衲以及饥寒之词,这类诗共有44首。

寒山子生活在浙江天台地区,如今气候属于亚热带,年均温度16℃,最冷月1月的均温也为5℃,在冬季也很难出现冰冻数日不化的现象。这样温暖的地区怎么会使诗人产生如此频繁的寒冷感呢?读者也可从如下几首寒山子的诗自己体会,如“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夏天冰未释,日出雾朦胧。”“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碛碛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山中何太冷,自古非今年。沓嶂恒凝雪,幽林每吐烟。草生芒种后,叶落立秋前。此有沈迷客,窥窥不见天。”这三首诗所描述的不只是寒山子居住的寒岩山洞这较小空间之寒,而是整个寒石山及整个天台地区的寒。而且这寒冷不仅存在于冬季,四季都寒。寒岩洞所在的寒石山高度只有一、二百米,不可能产生高处不胜寒的高海拔低温环境。而这种寒不是一场寒流,也不是一、两月就过去的寒冬季节,而是朝朝不见日的长期低温。从“山中何太冷”一诗判断,当时植物显绿的生长季节仅有芒种至立秋间非常短的5、6、7三个月。作者认为寒山子此时遇到了唐代历史上一个连续数年的低温时期。受这一特别寒冷气候环境的影响,寒意凝固到了寒山子这时期的一系列诗中。

只靠诗词字面推测当时的自然温度还缺乏说服力,在查阅了中国历史气候研究成果后得知,公元805年以前的唐代前期气温较高,且普遍高于现代,不太可能出现上述诗中所描写如此寒冷的情况,此后温度开始波动下降进入低温期。有学者认为开始于唐中叶的降温,使生活于中原以北的游牧民族生存困难,而产生冒险南下夺得中原更好生存空间的举动,由此导致唐朝后期的动荡和衰败,并引发五代及其后北方民族乘铁蹄入主中原改朝换代的局面,大范围降温促成了中国社会统治者的重新洗牌,也导致中国佛教北衰南盛格局的出现。

古气候学家和历史地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唐代后期有两个非常寒冷的时期即公元810-839年和880-899年。在810-839年间出现了7个特别严寒的冬季,是唐代最寒冷时期,如《新唐书》记载公元821年正月海洲湾“海水冰,南北二百里,东望无际”,822年海州湾“海冰”。因此推测寒山子以上三首诗很可能写于这一寒冷期,特别是“山中何太冷,自古非今年。”一诗很可能写于最为寒冷的822年。寒山子三字诗:“寒山寒,冰锁石。藏山青,现雪白。日出照,一时释。从兹暖,养老客。”及前述40余首与寒意有关的诗也应写于这一寒冷期,三字诗中表明每日只有当红日高照之时,他那年迈而寒冷的身躯才能在洞前阳光下获得一些温暖,另一首诗还提到寒山子在所居住的寒岩洞前要“当阳拥裘坐”。可见在洞外阳光下不觉得炽热。这些诗也表明此时的寒山子已是老年。

此时的寒冷气候也可从当时天台的其他文献中得到反映。与寒山子同时代的浙人徐灵府在825年所撰《天台山记》中描述到:“上华顶峰,此天台山极高处,其高霏微似寒,先云幽涧凝冱,经夏不消。”杜光庭稍晚在《仙传拾遗》中也说:“天台翠屏山,其山深邃,当暑有雪。”结合两文旁证及寒诗“草生芒种后,叶落立秋前。”由气候学和物候学指标判断天台此时期温度状况与今日之沈阳类似。寒山子在这寒冷期度过了一生的最后时光。徐灵府则在写完《天台山记》不久开始《寒山子诗集》的编纂。因此,寒山子也应卒于这寒冷期的稍晚时候,有学者则比较确切地说卒于830年。

以上由历史气候变化资料认为寒山子“山中何太冷”一诗的写作时间为822年,以及805年以后的气候寒冷期对应于寒山诗中具寒意一类诗的写作时段,也对应于寒山子的老年阶段的推论,作者自称为寒山子生活年代研究的“冷期说”,这一推断与一些文史学家的“中唐说”可做互证。

二、寒山子原型分析

第7篇

咏物诗这类诗以自然界事物或其他具有客观实在性的外物为歌咏对象。它起源很早,从现存作品看,《楚辞》中的《九章・桔颂》已开其端。魏晋以后,作者渐众,作品渐多。大诗人杜甫咏物诗数量多,题材广,举凡山川日月,花鸟虫鱼,无不摄入毫端。

咏物诗名目繁多,单就歌咏自然事物而论,即有咏花、咏鸟、咏月、咏雪、咏草、咏石之类,尤其是历代咏花、咏鸟之作,都是成千累万。在咏花诗中,咏梅、咏菊、咏兰、咏牡丹、咏荷花等数量都很可观。

咏史诗这类诗以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为歌咏或评论对象。它始于东汉班固的《咏史》一诗,唐代咏史诗已臻于高度成熟,不仅名家辈出,而且众体大备。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柳宗元、杜牧、李商隐都留下了许多名作。

历代咏史诗取材广泛,又有一些热门题材,特别是一些历史人物,如咏昭君、咏西施、咏荆轲、咏诸葛亮、咏岳飞等。其中以咏昭君最为突出,东汉后,几乎每代都有题咏,现存昭君诗达600余首。

咏怀诗这是抒情述怀一类的作品,多用诗骚以来的比兴、寄托、象征一类手法,以含蓄为其风格特征。起源于诗人阮籍,他创作的《咏怀诗》今存95首(其中五言82首,四言13首),“厥旨渊放,归趣难求”,为后代作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咏怀诗有其特写的涵义和作法,不采用直抒方式,所以即兴式或随感式的作品通常不包括在内。有时却可以以其他品类的面目出现,诸如咏史、游仙、题画、咏物、怀古等,这是与咏怀诗的特殊手法分不开的。也正因为如此,历代咏怀诗的创作数量是相当大的。

田园诗这类诗以田园风光、村居生活和隐逸情趣为歌咏对象。它渊源于《诗经》中的《豳风・七月》。《七月》叙述了农民一年到头艰苦的劳动生活,可算是中国最古的“四时田园”诗。而自觉地进行田园诗的创作,是从东晋陶渊明开始的。他的《归园田居(五首)》等,是田园诗的代表作。

南宋范成大把劳动、隐逸和田家苦三者归拢一起,谱写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田园交响乐章。他的大型组诗《四时田园杂兴》60首,是中国古代田园诗集大成。元以后也不乏有分量作品,但只能说是田园诗的余响。

山水诗这类诗以描写自然界的山水景物为主。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应推曹操的《观沧海》,尽管作品别有寄托,却不失为山水诗的前驱。山水诗的真正创始人,是东晋初年的庾阐。他的诗现存20首,山水诗占了将近一半,诗中所写都是山水景物。

到了唐代,山水诗更走向完美、纯熟。初唐的王绩、宋之问、陈子昂等已多有佳作,盛唐诗坛进而出现了山水田园诗派。这一诗派以王维、孟浩然为首领,宋代的山水诗里,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大家颇多佳篇,杨万里尤多。元明清时期,山水诗的创作仍有新的发展。

边塞诗这是一类描写边塞风光、戍卒生适和战争场面的诗歌作品(也有少量反映民族间友好相处的)。边塞诗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诗经・小雅》中《采薇》《出车》《六月》三篇,应是最早的边塞诗。

唐代边塞诗蓬勃兴起,可谓盛极一时。初唐“四杰”与陈子昂等佳作连篇,迎来了边塞诗创作的初步繁荣。随后的盛唐更出现了阵容壮大的创作群体――边塞诗派,掀起了边塞诗创作的。

爱情诗爱情诗起源极早,《吕氏春秋・音初篇》所记载的上古传说中的涂山氏之歌,便是它的先河。而从《诗经》开始,中国古代诗坛已涌现出大量来自民间的爱情诗作。随后屈原创作的《山鬼》《湘君》《湘夫人》等,是文人诗中爱情诗的发轫之作。

爱情诗有若干分支,主要有恋歌、弃妇诗、思妇诗、悼亡诗等。

第8篇

一、国学是什么?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周礼》中就有“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的记载。后来,汉、魏、晋、唐、宋又多次出现。但这些“国学”都是指国立学校。近现代意义上的“国学”产生于19世纪末,当时曾先后被称为“中学”、“国学”、“国粹”和“国故”。有的学者认为“国学”应该为中国固有学术,包括先秦诸子百家之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学、明代心学和清代的考据学等。也有学者提出“国学”应该是“六艺之学”,即《诗》、《书》、《礼》、《易》、《乐》、《春秋》,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六经”。还有学者认为“国学”主要指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研究。随着“国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当代学术界比较通行的说法是,“国学”指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文字学等。“国学”已成为学术界一个研究的热点,更成为全球化时代华夏儿女广泛关注的文化现象和学术问题。

二、经典知多少?

经典指的是中国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按照我国古代图书分类方法,我们把国学经典划分为经部、史部、子部、集部等部类,国学经典主要包括以下著作和篇目。

一是经部,包括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和文字、音韵训诂方面的著作。如《左传》、《论语》、《礼记》、《诗经》、《周易》、《孟子》、《尚书》等。

二是史部,包括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如《战国策》、《国语》、《史记》、《三国志》、《晋书》等。

三是子部,包括诸子百家的著作。如《道德经》、《庄子》、《荀子》、《列子》、《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墨子》、《韩非子》等。

四是集部,包括各种体裁的文学著作。如《全唐诗》、《全宋词》、《李太白全集》、《乐府诗集》、《文心雕龙》、《文选》等。

五是其他,主要有“蒙学”。所谓“蒙学”,是对我国传统的幼儿启蒙教育的一个统称,这里专指启蒙教材。如《千家诗》、《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增广贤文》等。

三、读法有哪些?

阅读国学经典就像在同伟人和大师们对话交流一样,但面对浩如烟海的国学经典,如何才能做到高效阅读呢?

一是精读与泛览相结合。精读有利于提高阅读的深度。对于高考涉及的国学经典,要做到细品精读。例如,对于教材指定背诵的国学名篇,要做到熟读成诵。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贴近作品,吟诵出作品的思想美、艺术美、情感美、生活美,力争在反复吟诵中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同时,在美读鉴赏的基础上,还可以以读导写,以写研读,读摘结合,用书面语言同国学经典中的伟人和大师“对话”,产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泛览有利于提高阅读的广度。为了解决高中学生时间紧与国学经典浩繁之间的矛盾,可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粗读泛览,阅读原著只需了解其大意即可,不求甚解,可以借助导读资料,只初步了解其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如果把精读与泛览较好地结合起来,阅读国学经典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课内阅读与课外延伸阅读相结合。联系高中学生实际,阅读国学经典要做到由课堂内向课堂外延伸,由语文课本(必修)向语文读本延伸,由教材向教材以外的经典延伸。对于风格相同、题材相似的作品,比较鉴赏时要突出其不同点;对于风格迥异、题材不同的作品,比较鉴赏时要突出其相同点,真正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许多国学经典与现行语文课本联系紧密,在延伸阅读时可以将其对应起来读,联系起来读,比较起来读。横向比较异同,纵向深化鉴赏,可以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三是应试阅读与素质阅读相结合。高考涉及的课文大都选自国学经典。经典性课文是高中学生必须精读细赏的。而素质阅读旨在为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帮助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传承国学经典、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奠定基础。因此,素质阅读较之应试阅读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如何让广大学生通过阅读国学经典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呢?首先要发挥国学经典中励志名言的教育作用。如“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学记》)它形象地告诉我们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教育我们通过学习知晓道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它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它激励我们只要充满信心,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大展宏图。“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它说明,只有多读书,知识才不会枯竭,才思才不会间断。它激励我们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像这样的励志名言在国学经典中处处可见,不胜枚举,读者可以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要发挥国学经典中名人形象的启迪作用。如屈原的政治家兼诗人形象,孔子的至圣形象、孟子的亚圣形象、烛之武的谋臣形象、荆轲的侠客形象、诸葛亮的智者形象、杜甫的“诗圣”形象等等。第三要发挥国学经典中艺术技巧的感召作用。国学经典,美不胜收。仅就中国古代诗歌的风格而言,它就能让我们赏鉴其美,受益终身。风格是诗人艺术上成熟的重要标志,如曹操的诗慷慨悲凉,陶渊明的诗朴素自然,王维的诗诗画一体,孟浩然的诗清丽优美,高适的诗悲壮苍凉,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王昌龄的诗雄健高昂,柳宗元的诗峭拔瘦劲,李商隐的诗朦胧隐晦,杜牧的诗清健俊爽,温庭筠的诗绮丽香艳,孟郊的诗清瘦简约,李清照的诗缠绵悱恻,陆游的诗悲壮爱国......这些大诗人的经典之作是国学经典百花园中的一朵朵奇葩,显示出无穷的艺术魅力,给后学者以巨大的感召作用。

第9篇

一、宋诗风格的形成

宋诗的沿革起自“西昆体”(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个诗歌流派,因《西昆酬唱集》而得名,其诗人中成就较高的有杨亿、刘筠、钱惟演。它是晚唐五代诗风的延续,大多师法李商隐诗的雕润密丽、音调铿锵,呈现出整饬、典丽的艺术特征),但该体末期已流于极端曼丽浮艳,到梅尧臣、苏舜钦始为一变;因此,梅尧臣的成就在于摒弃“西昆体”末期的流弊,提倡《诗经》的传统,以“平淡”“古硬”“散文化”的风格影响后来的诗人,为宋诗大家的崛起铺就了一条道路。

与“梅苏”同时代的欧阳修便深受其影响,但成就远超二人,与王安石“两峰并峙”;此后,天纵奇才的苏轼横空出世,宋诗在他与黄庭坚的手中,方才“自出己意”“唐人之风变矣”(严羽《沧浪诗话》)。如果以黄庭坚的卒年(公元1105年,徽宗崇宁四年)为结束,宋诗则经过了145年的磨砺,才铸成了独特的风格。

二、梅尧臣诗风浅说

“梅苏”之前,与“西昆”末流对立的“革新派”还有王禹偁、林逋等著名诗人,但他们大多孤立,缺少师友标榜。梅尧臣则有一个毕生互为唱和的诗友欧阳修,欧阳修后来成为文坛宗主,他对梅诗极其推崇,遂使梅诗声名远播,享有盛誉。“平淡”“古硬”的评语,最早实出自欧阳氏,亦深得梅尧臣本人的赞同。

“平淡”是梅尧臣诗艺追求的境界之一,诗集中多有论及,如“因吟适情性,稍欲到平淡”(《依韵和晏相公》,作于1046年,仁宗庆历六年,时45岁),“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读邵不疑学士诗卷杜挺之忽来因出示之且伏高致辄书一时之语以奉呈》,作于1056年,仁宗至和三年,时55岁)。从所举两例可以看出,尧臣十年苦心,求索“平淡”;又从“稍欲到”至“唯造难”,可略窥其中艰辛。

所谓“平淡”,用梅尧臣自己的话说,是为“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言),“以故为新,以俗为雅”(陈师道《后山诗话》引梅言)。综合起来看,则为以平实之语描摹生动之事物,生发意趣。同时,梅尧臣为人孤僻寡和,仕途上潦倒落拓,但又为国势积弱、友人倾轧于党争而悲愤,诗作中常饱含深沉激愤的感情,这在其平正的诗风下,非更加注重炼字锻意不能表达,于是又形成了精警峭拔的风貌,此即为“古硬”。

梅尧臣是个多产的诗人,遗留诗歌2800多首,存稿自30岁始(1031年,仁宗天圣九年)。起先,他任河南县主簿,身赴洛阳,深受当时西京留守、“西昆体”代表诗人钱惟演的影响,从晚唐体入手,创作了一些“清丽”的诗歌,题材多以宴游聚会为主。例如《岭云》诗:“片雨过青天,山云归绝岭。林际隐微虹,溪中落行影。还看陇首飞,复爱山间静。”此诗清新流畅,自然工稳,遣词下字不事藻饰,其实流露出了平淡风格的迹象。欧阳修说:“其初喜为清丽间肆平淡”,实在是很恰当的评价。另外,“西昆体”领军人物培养了“革新派”的重要代表,看似无法理解,实可知真正的大诗人自可绝缘于当时之浮弊。

33岁(1034年,仁宗景祐元年)之后,北宋诗新浪潮渐盛;诗人又应进士举下第,以德兴县令知建德县事,宦途遭遇打击;再经历与妻兄兼挚友谢绛分别、钱惟演逝世等痛心之事,梅尧臣的诗歌创作逐步发生转变。作品中开始多见政治诗、民间疾苦诗和日常琐事诗,如当年所作《田家》诗:“南山尝种豆,碎英落风雨。空收一束萁,无物充煎釜。”将农民的困苦生活刻画得细致入微。之后,又有1036年(仁宗景祐三年)的《猛虎行》,诗言“当途食人肉,所获乃堂堂。食人既我分,安得为不祥”,以此讽刺当朝宰相吕夷简贬斥范仲淹、欧阳修、尹洙等人的行径。

进而,在此后几年的创作中,梅诗真正转向了“平淡”和“古硬”。

三、梅诗《重送》赏析

梅尧臣在1040年(仁宗宝元三年,时39岁)有五言古诗《重送》,赠与赴任武当都监的友人李康伯,诗云:“得朋如得宝,何恨相知晚,旧友贵来疏,嗟君行复远。秋城隔寒水,驿路入苍巘,古情深不深,所祝加餐饭。”此诗平白如话,却不俚俗,其实需要非常高超的写作技巧。

开篇两句言诗人与李康伯志同道合。“朋”字应着重理解其志行相投之意,如《论语》所说:“有朋自远方来”。正因梅、李引为同类,故能相知。此处用“得宝”类比“得朋”,突出了品性投合的朋友之间互相激赏的喜悦之情,反用“相知恨晚”,使得诗意新颖,引人注目。

三、四句写出了友情的可贵之处。感情深厚的老朋友,不会因为长久不见而疏离,因为老友总是交心者,为人不变,则情谊弥厚,这着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梅诗称“贵来疏”,可谓得了友情的“真髓”。然而,“来疏”不等于“不见”,李康伯赴远任职,以后恐怕见面的机会极为稀少了,则传达出作者惜别的痛苦,诗意转而又深一层。这两句不尽的言外之意,值得读者一再体会。

五、六句写送别场景,辽远冷清,回首秋色中的故城被寒水阻断,友人远去的驿路直入重山,使读者顿生孤寂之感。

七、八句写诗人与朋友话别的内容,仅有“加餐饭”之类保重身体的叮嘱,并无宦游顺遂等祝愿,在诗人看来,这正是古朴深厚的感情。从中也体现出梅尧臣对个人政治生活的失望。

此诗浅白质朴,可贵之处在于用字精到。如“疏”与“远”,是虚实相对,声情并茂。“隔”与“入”,则寒水是横亘于人与城之间,而驿路大体是纵向地通向重山,一横一纵便将送别的空间扩大了,完美地衬托了诗人寂寥忧郁的情怀。

另外应当注意,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曾这样评论梅诗:“尽翻科臼,蹈厉发扬,才力体制,非不高于前人,而渊涵渟滀之趣,无复存矣。”《重送》正有这样的毛病,它的言外之意偏向于哲理,如“朋”字的选用,如三、四句在送别的情境下加入对友情的哲思。结句却把意思说得太实太满,和中国古典诗歌的一般技法很不相同。也就是说,梅诗在意境的营造和抒情上,缺少了一些诗趣,这也是宋诗的一个特点。

第10篇

关键词:乐府诗 音乐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1-0005-04

作者简介:张开(1978―),辽宁沈阳人,文学博士,教育部考试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语文教育测量。

乐府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一个类别,其名称的来由是汉武帝时期建立的乐府机关。汉代以后乐府成为管理音乐的重要部门,在乐府机关搜集整理入乐诗歌的过程中,留存了大量的诗作。这类由官方机构搜集整理和后人拟作的诗歌形成了一个重要的古代诗歌类别――乐府诗。无论是官方的乐府机构整理留存的乐府诗还是文人创作的拟乐府诗歌,都与音乐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因此,乐府诗所具备的音乐文学的特点也是我们对这类诗歌进行解读和鉴赏的一个角度。

一、从音乐角度解读乐府诗的重要意义

在中小学课本中出现的《孔雀东南飞》《短歌行》《木兰诗》《西洲曲》、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等诗歌都属于乐府诗,宋代郭茂倩编撰的《乐府诗集》就辑录了这些作品。乐府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深深挖掘。但在中小学的教学中,对这些乐府诗歌的讲解等同于其他古典诗歌,教学重点集中在文本的文字内容上。把这些作品当作纯粹的文学文本去解读和分析,这种做法无可非议,但从乐府诗的角度看,只做到这些是远远不够的。笔者个人认为,不结合乐府诗本身所具有的音乐表演的属性,很难准确理解作品的精髓,也很难准确鉴赏作品,更难对作品进行准确的文学史定位。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借助对音乐的研究对乐府名篇进行解读呢?其实这是一个既困难又简单的问题。困难之处在于,在当下复原古代音乐非常困难。由于古代曲谱的读识障碍、乐器的消亡及演奏技法的失传等原因,使这些在古代能够和乐表演的诗歌无法再现,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研究和乐的乐府诗歌的障碍,毕竟在留存的各种典籍中对音乐体制、曲调术语、乐府诗流传变化的过程及曲调的音乐特点等有较为清晰的记载。从对这些文献的梳理中,我们仍可以看到可观的音乐表现形式,这些对我们从音乐的角度研究乐府诗有充分的借鉴意义。

二、从音乐角度解读乐府诗的示例

我们不妨对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两首常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的诗歌进行音乐方面的观照,看一看借鉴音乐研究的方法是否能对学习乐府诗产生一定的帮助。

(一)《春江花月夜》的音乐性解读

《春江花月夜》是初唐诗人张若虚存世的两首作品之一,备受后人推崇。“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这一对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断语也在后世广为流传。一些版本的中学教材(如湖北教育出版社《语文》九年级下册)及古诗鉴赏读本都把这首诗作为古代诗歌鉴赏的经典。对于这样重要的作品,我们就更应该从音乐的角度进行深入解读,才能深刻理解诗歌的风貌。

我们可以再回过头来以“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的评论为切入点,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这一评语是清末王运在《论唐诗诸家源流》中提出的,原文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这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用《西洲》格调”一句。这一句看似一笔带过,往往被前人忽视,但却很能说明这首诗的独特风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从音乐的角度解读这首诗的原因。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南朝乐府《西洲曲》在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文中有所提及,在人教社高中版选修教材的中国民俗文化中也选收了这首诗歌。其实也正是由于音乐的原因,我们可以把两首诗作为有着共通音乐因素的诗歌进行分析。从音乐的形制方面进行考察成为历来对这类诗歌进行观照的研究方法。清人沈德潜在评点《西洲曲》时曾经侧面论及:“似绝句数首 ,攒簇而成 ,乐府中又生一体。初唐张若虚、刘希夷七言古,发源于此。”[1] (P.290 )这正说明了两首乐府诗在音乐表演形制上的特点,即结构上具有可分性,体现为其各部分所表现场景、意境的相对独立性。这与西曲舞曲曲辞极为相似。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曲辞可以视为九歌绝句组成的长篇歌行。断分为九首绝句的依据,除了韵脚的转换之外,九个绝句单元所表现的意境(场景)可以概括为:海上生明月、明月照花汀、孤月照江人、长江送流水、楼头远眺、闺中望月、雁飞鱼跃、江月西斜、落月满树。与此类似,《西洲曲》曲辞可以视作八首五言绝句的组合,其依据也主要在于每一绝句所表现场景的相对独立性。这八个场景,我们可以借用曲辞中的成句加以概括:“折梅寄江北”“两桨桥头渡”“出门采红莲”“低头弄莲子”“忆郎郎不至”“望郎上青楼”“垂手明如玉”“君愁我亦愁”。而无论是《春江花月夜》的九个情境,还是《西洲曲》的八个场景,其最终的体现,都是整篇歌行的一部分,而在此基础上,构成了整篇歌行的场景。这非常符合诗歌配乐演唱时的场景变换要求。

这种诗歌联句成篇场景实现的方式,不仅仅是这两首诗歌的呈现方式。可以说,齐梁时代的诗歌都有这样的特点,如沈约的《六忆诗》四首、沈约和梁武帝共同创作的《襄阳蹋铜蹄》曲辞及隋炀帝创作的《杂忆》也都属于这类诗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和《西洲曲》的诗歌结构“实则来源于西曲舞曲曲辞中的场景联章叙事体”[2]。

虽然齐梁诗歌在诗歌史中地位并不突出,但是明显带有这一时期诗歌特征的《西洲曲》和《春江花月夜》在古典诗歌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如果不具体认识西曲舞曲的艺术形态及其曲辞结构的特点等音乐方面的问题,就不能解决《春江花月夜》和《西洲曲》诗歌结构的来源等文学问题。也正因为如此,由音乐的研究融汇这两首不同时代、体制迥异的诗歌,才能从诗歌历史发展的角度加以认识,并清晰梳理这类诗歌的风格特点和发展脉络。换言之,抛却两首诗与音乐的密切关系,陷入孤立的文本研究的话,势必会影响对这些诗歌的认识。

(二)《送元二使安西》的音乐性解读

《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历来受到诗歌学习研究者的关注,曾入选多个时期的中学课本。《渭城曲》在《乐府诗集》中被选入“近代曲辞”,又名《阳关曲》《阳关三叠》,从诗歌的文本角度进行解读和鉴赏已很常见。但从音乐角度予以关注的却很少,这是一个令人遗憾的空白领域。因为这首诗是从盛唐一直传唱到近代的不朽名篇,我们可以从历史文献中看到它被表演的信息。如在盛唐时 “李龟年、彭年、鹤年兄弟三人,开元中,皆有才学盛名。鹤年诗尤妙唱《渭城》,彭年善舞,龟年善打羯鼓。”[3] (P.891 )在宋代及宋代以后,如北宋文彦博《咏筝》诗有“繁丝移宝柱,数曲奏《阳关》”[4] (P.3477 ),陆游也有诗云:“夜静孤村闻笛声,洗头月落欲三更。不须吹彻《阳关曲》,中有征人万里情。”[5] (P.25494)金元时期,也有《阳关三叠》流传的记载。如元好问的朋友辛愿有诗《送裕之往许州,酒间有请予歌“渭城烟雨”者,因及之》,可见辛愿善于唱《阳关三叠》。到了明清两代,《阳关三叠》仍偶尔被人传唱。如明代胡应麟曾经在云间舟中听过赵五郎歌《阳关曲》:“楼船明月夜如霜,一曲清歌赵五郎。贪听《阳关》第三叠,不知行色在吴阊。”[6]清代康熙年间查慎行曾在诗中写到“马嘶门巷客将还,残醉扶头改别颜。多感故人相送意,略烦秦女唱《阳关》。”[7]

“《送元二使安西》自盛唐入乐歌唱,至中晚唐成为流行歌曲。宋词兴起,新声并未取代旧曲,宋代《阳关曲》反而更加盛行,成为离筵的经典骊歌、文人的集体记忆、离别诗词中的常用一项。金元时期,流行的程度不及两宋,但依然有人传唱。明清两代,《阳关曲》虽偶有人唱,但其风头已让位于《阳关三叠》乐曲,《阳关三叠》琴曲更是常被演奏的经典曲目。总之,《送元二使安西》,由诗而歌,由歌而曲,从八世纪一直传唱演奏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穿越千年时空而历久弥新,堪称名副其实的千古绝唱,是中国诗歌史、音乐史上的瑰宝。”[8]

那么,为什么这首诗又被称为《阳关三叠》,又是怎样的“叠”法呢?苏轼曾在《记阳关第四声》中云:“旧传《阳关三叠》,然今世歌者,每句再叠而已。通一首言之,又是四叠,皆非是。或每句三长,以应三叠之说,则丛然无复节奏。余在密州,有文勋长官以事至密,自云得古本《阳关》,其声宛转凄断,不类向之所闻。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叠。乃知古本‘三叠’盖如此。及在黄州,偶读乐天《对酒》诗云‘相逢切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注云‘第四声劝君更尽一杯酒’,以此验之,若一句再叠,则此句为第五声。今为第四声,则第一句不叠,审矣。”[9] (P.2090 )这是对“叠句”的经典描述,但具体的表演又是怎样的呢?从表演的情况看,这种叠法是:

渭城朝雨轻尘(第一声),客舍青青柳色新(第二声)。客舍青青柳色新(第三声,一叠)。劝君更尽一杯酒(第四声),劝君更尽一杯酒(第五声,二叠),西出阳关无故人(第六声)。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七声,三叠)。

随着时代的发展,《阳关三叠》表演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其三段式演奏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如杨表正《重修正文对音捷要真传琴谱大全》卷十《阳关三叠》就记载了其中一种表演的方式:

第一段渭城朝雨一叠: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长亭柳阴阴,送我送我送我送我故人。长亭柳阴阴,不忍分,情最深。不忍分,情最深。

第二段邮亭折柳二叠: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挑担行李的那沙头酒,长亭柳阴阴。送我送我送我送我故人。长亭柳阴阴,情最深,情意最深。不忍分,不忍分。

第三段石桥分手三叠: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长亭柳阴阴。伤情伤情,送我送我故人。送故人,送故人,送别送到长亭。长亭柳阴阴,不忍分,情切转深。不忍分,不忍分。送别送别,终送别,送君千里终须一别。[10] (P.886 )

《阳关三叠》的叠法即演唱的方法是非常多的,这与历代的表演者对这一诗歌入乐后的不断演绎有关。王兆鹏教授曾专文对之进行详细梳理。[11]从这些可以看出《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与音乐的密切关系,也可以发现这首诗为什么会有《阳关三叠》《渭城曲》等音乐性极强的名称。同时,我们可以了解到,为什么这首诗歌能够传唱至今,这一方面与诗歌本身内容的真挚清新有非常大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可以从传唱表演的音乐传承中找到充分的依据和清晰的规律。

三、音乐性研究所关注的内容要素

通过从文学和音乐角度对《春江花月夜》和《送元二使安西》的解读,我们可以发现,音乐的研究对诗歌的理解更有辅助和拓展的意义。从音乐的角度出发观照一些与音乐相关的文学作品,可以为我们对诗歌的阅读赏析和理解打开另一扇门,对我们重新认识和解读诗歌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把音乐特征纳入乐府诗的教学中,势必会增强对乐府诗教学的积极效果,也使我们对古代诗歌能够传承至今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那么把音乐的因素纳入到乐府诗的学习要考虑哪些因素?笔者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出发,对乐府诗的五个因素进行考量。

(一) 音乐研究所关注的四个方面

1.所涉音乐体制研究

如乐府机构的沿革、机构设置、乐人表演的规定和习俗等。还有表演者的歌舞形态、表演效果,表演的乐器等。

2.曲调、术语的了解

乐府诗中涉及大量曲调名称和相关音乐术语,这些曲调的含义是我们理解乐府诗的关键所在。

3.各类乐府诗流传变化过程的描述

乐府的入乐传播情况也是音乐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乐府诗的创作动机、流传播布、价值实现情况。例如过去我们一谈到唐人的古题乐府,就认定是文人的拟作,只是从文学的韵味上模仿前人,与时下的音乐毫无关系。其实,唐人作古题乐府至少有以下几种情况:古题曲调一直流传, 作古题以入乐; 古题曲调被改造, 作古题以入乐; 古题曲调已经消失, 作古题以入新兴曲调; 古题曲调已经消失, 只拟古题而不入乐。把唐人的古题乐府创作统统归为最后一种, 不仅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也把唐人作古题乐府的动机看得过于简单了, 很可能使我们对大量乐府诗的创作效果、作品风格做出错误的判断。

4.各曲调的音乐特点及其对曲辞的决定作用

这是音乐研究与文学研究相连接的关键一环。无论是选词入乐, 还是因声度词, 曲调都对曲辞有很强的决定作用, 因此清楚地掌握音乐特点进而分析其对曲辞主题、题材、体裁乃至整个风格的影响, 是至关重要的工作。

(二)有助于理解乐府诗的五个要素

1.曲名

曲名是乐府诗第一要素, 是总领其他要素的总纲, 是乐府诗的标志。因此, 考察曲名的含义、发生、演变等情况, 是首先应该做的工作。

2.曲调

曲调是乐府诗核心的要素。某一作品的曲调隶属于哪一个乐类, 其风格特点、表演情况、流传情况、演变情况如何,都值得用力考察。

3.本事

本事是包含本作品信息最多的要素。某一乐府诗在其产生的时候,往往有一个本事。这些本事或记曲名由来,或记本曲的曲调,或记该曲的传播,或记该曲的演变,从中可以看到该曲的题材、主题、曲调、体式、人物等许多情况。所以本事也是值得特别考察的要素。

4.体式

体式是某一乐府诗的重要特点。由于乐府诗在体式上有相对的稳定性,所以往往成为某一作品的重要标志,其句式、用韵、体裁等,都在考察之列。

5.风格

风格是内容和形式密切融会后表现出来的特点,是其他各项要素的集合体,也是某一乐府诗的总的标志。当某一作品在失去其本事、曲调等要素后,风格便成为该作品作为乐府诗存在的最后的理由。应该说,相当数量的拟乐府诗创作,只是对以前作品风格的模仿。

从音乐性的四个方面出发,对五个因素进行考量,再辅以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就形成了一条理解鉴赏乐府诗的有效途径。这也是学习乐府诗过程中可以借鉴的一种方法,应得到认可和关注。

综上所述,音乐学的背景渗透和视角介入可以解决我们在乐府诗学习中的一些问题,也可以找到一种对入乐诗歌鉴赏和理解的科学方法。这一方法使用的意义并不仅仅限于学习这类诗歌的成效,更大的意义在于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学习观念的启示。那就是,在语文学习的环境中,要把学界对文学、语言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到中学语文的教学中,应该把如古代文学中对乐府诗的音乐性研究这类新的学科研究成果直接运用于我们的语文学习甚至教材的编写之中。“目前古代文学研究已经相当深入,取得了大量新的成果,但是很少有学人致力于把这些成果转化成教科书上的知识。”[12]为了让我们的语文教育与教学更为健康地发展,我们应该拓展语文教育的视野,利用好文学研究的成果与方法,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与革新,以此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让语文这个学科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能在现实社会的发展中体现出语文应有的文化品味和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沈德潜.古诗源[Z]. 北京:中华书局,1963.

[2]曾智安.西曲舞曲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曲辞结构[J].文学评论,2008,(5).

[3]佚名.大唐传载.唐五记小说大观[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4]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陆游.戍兵有新婚之明日遂行者予闻而悲之为作绝句二

首.全宋诗[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6]胡应麟.少室山房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查慎行.敬业堂诗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王兆鹏.千年一曲唱《阳关》――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的传唱史考述[J].文学评论,2011,(2).

[9]苏轼.苏轼文集卷六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0]“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万历十三年刊本子部第73册[M].济南:齐鲁书社,1995.

第11篇

——一怀心事向桃花

作者:巴山夜雨 (作者:广西作家协会会员,著作有散文集<雨韵芳菲><云水时空>,诗集<月影风荷>,欢迎点击收看空间更多文章,更多精彩。

( 2012年3月25日凌晨1:23时)

当春风穿破严冬的封锁,当季节的候鸟如期报道春的信息,桃花开了。溪畔陌上,万紫千红,争妍斗艳,竞相把自己的美丽蓬勃展示,满树满枝满眼的缤纷色彩让人不由为春天喝彩。

我被长冬封冻的灵魂,驿动的心没有理由抵挡得意春风的召唤,又怎能抵挡住灼桃艳艳,摇曳枝头肆意的诱惑?又如何能不为它盛开的繁华灿烂,芳华绰绰而惊羡?正如唐代周朴的诗句所写:“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当我踏着和煦的春风,借着微醺的酒意,走在这条绿荫如伞,桃花盛开的江堤大道时,春风拂面,花随风舞,在暖洋洋的阳光下,满树花随风轻颤,舞动婆娑的花蕊,闪动着诱人的光亮。一路繁茂,春光如酒。鲜艳夺目的红桃、还有花瓣硕大的紫玉兰,朵朵红云,堆粉织霞,你挤我拥,色彩灿烂,竞相绽放生命的精彩。漫天的桃花,在春天的天空下安静而又激烈绽放的情景令人动情,含苞的如处子独守情怀,绽裂的桃花像少女舒展的笑靥格外绚烂,渲染了春日暖暧的天空是那么富有生机和活力,花一朵又一朵地氤氲开来,在阳光中曼妙地释放活力,柔软地走进一双双凝望的眸子,缤纷的色彩中将人迷幻得心旌激荡。也许是红桃美丽的吸引吧,每一株盛开的桃花树下,都有仨仨俩俩的人们在拍照,人们留连往返,赞叹之情溢于言表。我感慨地发现,近年来,人们赏花、谈花的热情在不断升温。

三月桃花是春的使者,桃花饱蘸生命的激情,总把春的信息向世人昭示。我吟咏唐人白敏中对桃花的描摹和赞美:“千朵秾芳倚树斜,一枝枝醉乱云霞。凭君莫厌临风看,占断春光是此花”。桃花使春天妖娆多姿,仪态万方。古人写桃花与春之关联最应景的名句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酒饮微醺,花看半开。微醉中,在这片花径下徜徉,在时空里恍忽迷离,一树一枝一片灿烂的桃花如霞光映射,如神入太虚,让我心中的情愫萌动,心境陡然被这热烈的花海震撼。漫步花丛,我与红桃细说心语,我在你枝头上品读残冬的划过的痕迹,我在你那含苞的蓓蕾上寻找着生长未来的信心和希望,我在你艳放的粉瓣上,回味着曾经的浪漫故事,我在你的笑靥中品读沁人心脾的温馨。让那不求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的时光缓缓地精彩回放!

芳华迷离,超凡脱俗。桃花是浪漫多彩的花朵,三月桃花是理想境界中美丽的花朵,花开时节,万千烂熳,空灵迷幻,缈若仙境,恰与佛家、道家理想圣地的清静与超凡吻合。晋代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了一个宁静详和,富足安康其乐无穷的理想王国,这个理想境界中的佳境就是藏匿在一片美丽桃花林里的,以至自晋代后,桃花源就成了理想王国的代名词,成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寄托,成了人们苦苦寻求的梦想精神家园。然而陶潜笔下武陵人桃花园,那片美好的乌托邦,只不过是历代文人雅士们向往的静洁世界,是一些失意文人企盼逃离现实,寻求自由自在的天地的浪漫梦想而矣,这种情结是合乎时代背景的。当然,如果真有远离尘世的世外桃源,我也幻想能做风流才子唐伯虎,勾留于桃花盛开的小岛,仁山乐水,终老桃花坞。然而,这只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而矣。今天,我们摒弃时代特征来看研究这些诗词,其文学艺术的魅力仍然是值得我们肯定和称赞的。

姹紫嫣红,娇媚柔丽。三月桃花亦是寄情之物,古往今来,桃花流水,落红萧萧是多么容易触动失意之人的感伤情怀。有一种人面桃花似美人粉面,外层花瓣粉红色,内层花瓣越向中心越红,仿佛美人娇羞遮面,藏匿无限心事在其间。古往今来,多少有情之人,在春风灼约的桃花树下海誓山盟,最终牵手,走上红桃化着的红毯,走进结婚的殿堂。有一年的春天,唐代风流才子崔护到到城外的一个村庄踏春谴怀,被春光明媚的景色吸引得留连忘返,有些渴了累了,于是来到一桃花盛开的农家门前讨要水喝。令他惊喜万分的是,开门给他送水并倚在鲜艳如滴的桃花树看他喝水的女子貌美如花,给他留下了如醉如痴的印象。第二年春天,崔护情不自禁,故地重游,那户农家门前桃花依旧开放得热烈灿烂,而桃花前那风情万种、浅笑着看他喝水的女子却不见了踪影,诗人万般惆怅扫兴而归,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三月桃花笑为谁人?疏影半窗花月春。三月香鬓蝴蝶梦,春风杳过扣弦真。 还有一首诗“夭夭灼灼倚窗前,春色缤纷带紫烟。昨日雨声来纸上,惜花人听不万眠”写出了闺中在桃花开放春天,在夜雨相思难眠,于是窗前徘徊,情思无限。

红艳缤纷,最赞是那漫天红云,霏霏雨,我问谁人堪怜一地芳华?雨后的桃花林会是怎样呢?当我信步来到那片日前盛开的桃林。只见一地的落红,鲜艳夺目的花瓣显得那么一切萧瑟可怜,仿佛是无数粉红的嘴唇向春风诉说着满腹哀愁,让人怜悯!唐代诗鬼李贺曾有“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红如雨。”总能让人想起诗人一生怀才不遇,英年早逝的伤感故事。在我国卷帙浩繁的文学作品中,凡有相思之苦,离别之恨,伤亲之痛,兴亡之叹,用桃花来赋兴起笔,借物抒怀随处可见。我想这江畔红桃依然不会忘记,那年春天,在桃花盛开的时节,你踏着红地毯走进结婚殿堂的时候,我分明看到你楚楚明眸里有几分无奈在流动,你的背影凝聚了多少祝福祈祷,同时又聚焦了多少酸楚和幽惋!

灼灼桃花,一岁一荣枯,恰是岁月的盛衰轮回,热恋的狂喜如赏花之盛开,而失爱的哀恸莫不如见花之凋落。多年以前,我迷醉过刘禹锡《竹枝词》中的诗“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回首往事,那年,我青春年少时,告别学校来到一所离乡镇二十多公里的深山学校当老师。那时上课之余,而对大山,寂寥涌来,寄托情思除了写书信给友人外,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为此我博览群书。对南宋诗人陆游与表妹唐婉的凄惋爱情十分仰慕和同情,他们之间哀惋缠绵,爱恨悱恻的爱情故事令我痴醉,我十分喜欢陆游的词《钗头凤》“……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曾几何时,娇艳的桃花由于饱受曲解被人们认为“妖媚无骨”,而背上“轻薄无操”的骂名,我不能苟同那些把桃花与红颜祸水相提并论的世俗观点,那是失意文人对美丽桃花的误解和亵渎。世人都认同桃花的开放是十分浪漫而有风韵的,但是浪漫与美丽难道也是桃花的过错吗?在我们翻阅典籍时便会看到中国积淀厚重的花草文化中,人们对桃花总是誉胜于毁,赞赏有加的。我很赞赏二十世纪上海龙华监狱一位革命者有一首题壁诗:“龙华千古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终。墙外桃花墙内血,一般鲜艳一般红。”把桃花之红和烈士之血有机地联系起来,赋予了桃花炽热的革命内涵,将桃花的美艳升华到极高的境界。不是吗?桃李艳丽的花开过后,枝头上果实累累,正如先生们培养的学生个个都成为栋梁之材。我钦慕史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哲理警句,我崇尚春风育桃李,桃李满天下的礼赞。愿意做一缕春风吹拂大地,愿倾一腔热情化作一夜春雨催生大地万千桃李。

第12篇

关键词: 《香菱学诗》 阅读教学 阅读兴趣 阅读方法

现代社会,阅读是一种学习能力,更是一种生存能力。通过阅读,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修养,培养审美情趣,塑造伟大人格。特别中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定型,是获取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培养健全人格的最佳时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中学生应当广泛阅读。

《红楼梦》能测出一个人的阅读能力,红学大家周汝昌曾说:“最有智慧的人才能读《红楼梦》,才爱读《红楼梦》,因为这部书里有你一生需要的知识,希望大家多读读这本书。”福建省历年高考文学名著书目中都有曹雪芹的《红楼梦》。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四课《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主要写黛玉指点学诗门径,香菱学诗写诗的全过程。探究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既是香菱虚心好学、刻苦勤勉的结果,更是林黛玉精心指导、不断激励的结晶。林黛玉高超的教育艺术值得每个语文老师思考和借鉴。

《红楼梦》常常因内容博大精深、人物关系复杂、语言艰涩难懂而被绝大多数中学生拒之于千里之外,细思不难发现:大多数中学生课业负担重、不懂阅读方法、基本没有交流平台等是他们阅读兴趣普遍低下的真正原因。因此,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多读名著,还要通过课堂上对名著文本的解读、阅读方法的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喜欢阅读,全面提高文学素养。

一、阅读兴趣的激发

《红楼梦》中香菱未住进大观园前,就对诗歌产生了兴趣,苦于没有机会,只能偷偷找本旧诗集,抽空看两首。住进大观园后,她主动向宝钗求教作诗,遭到拒绝后,转求拜黛玉为师,黛玉欣然收下她这个徒弟,说明香菱对读诗、写诗是源自内心的真正喜欢。得到黛玉高师的指点后,且看她“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香菱听了,喜的拿回诗来,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各自散后……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从以上句子可以推知香菱学习作诗是一个艰难、痛苦的过程,可是她却乐此不疲、如痴如醉、废寝忘食,最终成为一个诗人。香菱学诗成功的案例说明源自内心的热爱才是到达成功彼岸的唯一动力。

爱因斯坦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两千多年前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两位伟人都强调了兴趣的重要性。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人们的斗志,增强人们的自信心,鼓舞人们朝着目标方向奋勇前行。因此,如果在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能点燃学生的阅读兴奋点,让他们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积极接收有用信息,达到最佳阅读效果,这样教学、学习效率就会大幅度提高。激发阅读兴趣是中学语文阅读教与学的双赢策略。

二、课外读物的推荐

《香菱学诗》中香菱介绍自己只喜欢陆游的诗句。黛玉纠正:“千万不能喜欢上这么浅近的作品,一旦陷进去,就再也走不出来了。”接着向香菱推荐王维的五言律诗,杜甫的七律律诗,李白的七言绝句;然后推荐陶渊明、应,谢、阮、庾、鲍等人。从黛玉推荐的结果来看,不仅要读一二流名家的作品,还要读名家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纵观《红楼梦》全书,黛玉平日里喜欢看的的确是像《西厢记》那样的名家名作。

“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人的一生”。“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中学生正处于精力充沛、青春躁动时期,老师有责任和义务向学生推荐经典作品,尤其要挑选文质兼美的作品,对拓宽文化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完善自身人格,培养语感都很重要。除教育部颁布的两个新教学大纲中,指定中学生(中学生(包括初中和高中)课外必读的30种名著外,我们应该向学生推荐以下书目――史书:《史记》、《战国策》、《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小说:《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简・爱》、《茶花女》、《少年维特的烦恼》、《汤姆叔叔的小屋》……科普读物:《昆虫记》、《从一到无穷大》、《生命的多样性》……期纸杂志:《百科知识》、《青年文摘》、《幽默大师》、《意林》等。

三、阅读方法的指导

指导学生阅读,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方法运用。值得注意的有下面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