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19: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心理健康标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 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如果惶隍不可终日,人便会很快衰老。因不安全感导致的抑郁、焦虑等心理,还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的失调,甚至会造成病变。
2 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如果勉强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就会显得力不从心,于身心大为不利。由于超负荷的工作,甚至会给健康带来麻烦。
3 生活目标切合实际。由于社会生产发展水平与物质生活条件有一定限度,如果生活目标定得太高,必然会产生挫折感,不利于身心健康。
4 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因为人的精神需要是多层次的,与外界接触,一方面可以丰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
5 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种心理特征必须和谐统一,方能得到最大的施展。
6 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很快,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使生活和工作能得心应手,少走弯路,以取得更多的成功。
7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中,有正向积极的关系,也有负向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8 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人有喜怒哀乐不同的情绪体验,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释放,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发泄过分,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于身心健康无益。
9 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人的才能和兴趣爱好应该充分发挥出来,但不能妨碍他人利益,不能损害团体利益,否则,会引起人际纠纷,徒增烦恼,无益于身心健康。
[关键词]健康 心理 标准
一、新的健康观
理论研究与实践证明,人是生理、心理与社会层面的统一。人不仅仅是一人生物体, 而且是有复杂的心理活动,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完整的人。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并进一步指出健康的新概念:一是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二是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三是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四是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五是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六是体重得当,身材匀称;七是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八是头发有光泽,无头屑;十是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伐轻松自如。因此,健康是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统一,二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我们经常用心身疾病或身心疾病。当生理产生疾病时,其心理也必然受到影响,会产生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容量发怒,从而导致心理不适;同样那些长期心情抑郁、精神负担重、焦虑的人易产生身体不适,因此,健全的心理有赖于健康的身体,而健康的身体有赖于健全的心理。
二、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原则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说,迄今为止关于心理健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一般有四个标准,一是经验标准,即当事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判断自己的健康,研究者凭借自己的经验对当事人的心理健康进行判定;二是社会适应标准,以社会中大多数人的常态为参照标准,观察当事人是否适应常态而进行心理是否健康的判断;三是统计学标准,依据对大量正常心理特征的测量取得一个常模,把当事人的心理与常模进行比较;四是自身行为标准,每个人以往生活中形成的稳定的行为模式,即正常标准。事实上,心理健康与否其界限是相对的,企图找到绝对标准是非常困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掌握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如何把握标准?我们认为应掌握三个标准,即相对性、整体协调性和发展性。我们在研究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时,应将目光投向发展的健康观,即更多的大学生在发展中面临许多人生的课题,心理危机与心理困难也都是在发展的大背景下产生的。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在实践中,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1.智力正常。这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证,因此衡量时,关键在于是否正常地、充分地发挥了效能:即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2.情绪健康。其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包括的内容有,愉快情绪多于负性情绪,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较稳定,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
3.意志健全。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时,所进行的选择、决定与执行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者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意志健全的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地作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的反应方式,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而有言行,而不是行动盲目、畏惧困难,顽固执拗。
4.人格完整。人格指的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善就是指有健全统一的人格,即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一是人格结构的各要素完整统一;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
5.自我评价正确。正确的自我评价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大学生和自我观察、自我认定、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做到自知,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摆事实正自己的位置,既不以自己在某些方面高于别人而自傲,也不以某些方面低于别人而自惭,面,能够自我悦纳,喜欢自己,接受自己,自尊、自强、自制、自爱适度,正视现实,积极进取。
6.人际关系和谐。良好而深厚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的前提。其表现为。乐于与人交往,既有广泛而深厚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自明,不卑不亢;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善取人之长工补己之短,宽以待人,乐于助人,积极的交往态度多于消极态度,交往动机端正。
7.社会适应正常。个体与客观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秩序。做客观观察以取得正确认识,以有效的办法对应环境中的各种困难,不退缩,还要根据环境的特点和自我意识的情况努力进行协调,或改革环境适应个体需要,改造自我适应环境。
8.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大学生是处于特定年龄阶段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应具有与年龄与角色相应的心理行为特征。
四、心理健康辩证观
正确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标准的相对性,事实上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也并无明显界限,而是一个连续化的过程,如将正常比作白色,将不正常比作黑色,那么在白色与黑色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缓冲区域----灰色区,世间大多数人都散落在这一区域内。这也说明,对多数学生群体而言,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面临心理问题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应积极加以矫正。与此同时,个体灰色区域也是存在的,大学生应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及时进行自我调整;人的健康状态的活动在于一个人产生了某种心理障碍并不意味着永远保持或行将加重。这是一个发展的问题。,反映到心理上形成心理冲突是非常正常的。许多发展性问题是可以自行解决的。二是整体协调性,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应以心理活动为本考察其内外关系的整体协调性。从心理过程看,健康的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完整统一的协调体,这种整体协调保证了个体在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的高度准确性和有效性。事实表明,认识是健康心理结构的起点,意志行为是人格面貌的归宿,情感是认识与意志之间的中介因素。从心理结构的几方面看,一旦不能符合规律地地进行协调运作时,可能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困扰或问题,从个性角度看,每个人都有自己长期形成的稳定的个性心理,一个人的个性在没有明显的剧烈的外部因素影响下是不会轻易发生变化的,否则说明其心理健康状况发生了变化。从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看,每个个人在其现实性上划分成不同的群体,不同群体间的心理健康标准是有差异的。三是发展性,事实上,不健康的心理可能是人的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发展性问题,其症状随着发展而自行消失。
参考文献:
一、儒家视角下的生存标准
“生存标准立足于个人生命存在,目标是最有利于保存与延长生物学寿命,故强调无条件适应环境,绝对顺从社会世态(主流文化)”。由此可知,生存标准认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能够保存和延续生命,并将其视为首要的目标,而实现目标的手段是无条件适应环境,以获取尽可能多的资源。很显然,生存标准是将人视为普通生物中的一员,一个心理健康的个体其心理机能应该是最有利于满足生物学需要的,而这种健康追求无疑主要是源于生物本能。
孔子肯定人的生物需要的合理性,《礼记・礼运篇》记载“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饮食男女是人生的基本需求,是人的生命的起始,也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类似的论述还有如“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贫而无怨难”(《论语・宪问》)。孔子同时提出对于民众“既富之”,则“教之”,这是指满足人们的生物需要是人的发展需要产生的重要前提。宋明儒家则似乎否认人的生物需要的合理性,提出“存天理,去人欲”,被后世解读为“天理”与“人欲”是相对立的,要求每个人都超脱于个人欲望而追求成为无私寡欲的“圣人”,这是否定了心理健康的生存标准。
孔子有云:“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这句话通常被解读为要因材施教。笔者认为,关于中人上下的划分也可以解读为:世界是多样化的,对于人们的评价也应该是差异化的。由于个人先天条件的限制,每个人可资获取外部资源的能力是不同的;同时“社会是人现实的生活世界,是人与人的关系及结果,是每一个生命个体存息、发展的空间,体现人的意义与价值、丰富性与创造性的舞台。没有社会就没有人。”而在大多数历史时期,由于现实社会状况的限制,很多人要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都很困难,更无从去奢想发展。因此在现实社会中,依据“众数原则” ,确立心理健康的生存标准是合理的与必要的。
二、儒家视角下的发展标准
“发展标准着眼于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冀求最有价值地创造生活,强调能动地适应和改造环境,通过开掘个人最大身心潜力求得身心的满足,成为崇高、尊严、自康的人。”发展标准源于人本主义的阐发,其中马斯洛的理论影响最广泛。马斯洛提出,自我实现的人是其内在本性充分发展的人,而自我实现的人才是心理真正健康的人,因此心理健康的标准应依据自我实现者的共同心理特点来确定。
儒家倡导君子之道,据统计,“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出现107次,在《孟子》中82次,《易传》中84次。君子作为理想人格为古代儒士不懈追求,君子可以被视作最健康的人,因此君子具备的特征便可以视为心理健康的发展标准。依据这一标准,一个健康的个体不仅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而且更善于将个人的需要与大的群体的需要结合起来,即承担起社会责任,由个人而家庭,由家庭而社会,由民族而世界,其个人价值的实现端在于促进了整个大环境的和谐发展、提升了人类的精神境界。由此可知,君子这一标准更强调责任而不是个人的权益,相对而言,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如马斯洛强调个人潜能的发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而君子首先要求能够“行仁”。《中庸》云:“仁者人也”,即修己以实现仁乃是完善自我之道。仁的起点是每个人自身,然后由己及人,逐步向外推,父母、兄弟、朋友,再及至国家、天下和世间万物。这是将源于满足生存需要的动力扩充而至发展需要,将二者联结起来,认为顺序发展的状况是合理的。这一点不同于源于基督教传统的近代西方文化,将灵与肉对立起来,充满不可调和的紧张感。《论语・雍也》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可以理解为本性的流露,而“文”可以理解为后天教化的结果,人的本性中生存动机占主导地位,而后天的教化使人们生出发展动机,二者在人的心理结构中比例合理,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都得到恰当的满足,方是心理健康的人。
儒家认为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君子,这一点与人本主义认为每个人都具备自我完善的潜质的观点类似。但不同的是,儒家认为成仁需要持续的修炼,既离不开本性,同时也要不断地学习与实践,需要“克己”,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过程。而马斯洛则将自我实现视为充分地发挥本性和潜能,“自我实现也许可以大致描述为充分利用和开发天资、能力、潜能等等”, “自我实现者是一些已经走到,或者正在走到自己力所能及高度的人” 。
另外,与人本主义的自我实现观相对照,仁的实现并不要求特定的客观标准,“子曰:仁乎远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泰伯》)“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论语・里仁》)一个人只要有主观意愿,只要肯努力,就可以实现仁。并不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没有取得显赫的成就或修养没有达到一定高度便不可称之为“仁”。根据马斯洛的观点,现实中只有极少数人可以做到自我实现,“自我实现只有在为数很少的人那里才是相对完成的‘事态’。在大多数人那里,自我实现只是希望、向往和追求。”【7】这两种发展标准显然有很大区别。
不论如何确定心理健康的标准,认同哪一类标准,其实都离不开一些内在的假定,即:人的本质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了人们对心理健康标准的不同解释。因此心理健康标准的确定绝不是心理学一个学科的事情,并且需要考虑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同时,大众心理健康的维护还与有赖于健康的社会,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能充分满足大众的生存需要,并为满足大众的发展需要提供较多的机会。
关键词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一般标准
现代社会中,人们都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现代医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关于健康观念的逐步更新,绝大多数人越来越多地意识到,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同生物生理的因素一样,与人的健康,疾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与之相应,现代的健康概念早已超越了传统医学模式,心理健康已成为“健康”概念和现代人类健康观中的必然而重要的组成部分。“身心和谐”已成为人类现代健康观的主要核心内容。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其内涵
世界心理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定义为“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从社会适应能力角度,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这个概念包含以下含义:
心理健康一方面不仅是指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各项功能正常良好,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心理健康二是指能长期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顺应环境,能够有效地富有建设地完善个人生活,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发生。
对心理健康狭义的认识是指预防心理疾病和行为问题。广义认识是指促进心理调节,发展心理效能。对中小学生来讲,心理健康应是指广义的心理健康。
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由于个体在不同生活环境与生活阶段,也在不同的生活,工作活动中有着不同的生活体验与心理体验。因此,心理健康的衡量,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对于学校特定情境中的学生来说,这一阶段的主要活动是学习,人际关系以及和自我认识有关的活动、社会适应。本文认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评价应从以下方面来分别进行评测:
1.学习方面
(1)智力发展正常。正常的智力使中小学生能正确对待周围的各种事物,使他们在认识环境、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时保持客观的态度,是顺利完成学业的保障。智力的正常从测量学角度来讲是指与同阶段同性别学生智商的测定值保持较小差别。智商测定值大幅高于同样本测定值也可视为正常。大幅偏低时需认真观察被评测者其它方面的表现。
(2)体脑协调。中小学生的体脑协调性表现在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在学校班级教学情境下,能自觉将不同学科的学习交替进行,注意体脑活动和睡眠的关系,善于利用记忆的规律来主动进行有效的学习。
(3)自我满足。中小学生应该有适度的成就动机,从学习中获得自我成就感,自我满足感,从而不断增强自信心。从学习活动中,获得快乐的体验,并促使其继续开展学习活动。
(4)学习情绪调适能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可避免会遇到问题,问题顺利解决时可获得成功体验,并产生积极情绪,问题无法自行解决时,会产生不愉快的负面情绪体验。心理健康的学生应能够明智地接受事实,并努力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如求助他人,来摆脱这些消极负面情绪对自身的影响。
2.人际交往方面
中小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是与父母形成的亲子关系,与老师形成的师生关系,与同学朋友形成的同伴关系。
(1)尊重。心理健康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应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别人。对待父母,师长,同学应具有敬畏之心,礼待他人。
(2)乐群。心理健康的学生的乐群性体现在乐于参加集体活动,愿意与同学交往,与同伴合作,乐于与家长,教师沟通。对于和别人交流的活动保持一定兴趣。
(3)交际技巧。学生的交际技巧处于较低阶段,但应表现为能客观了解他人,关心他人的需要,有正确的交往态度和有效的人际沟通活动。
(4)独立人格。能在人际交往方面初步体现出人格的独立与完整性。对于低阶段的小学生不做要求,但应表现为对独自活动有较好的适应。初中,高中阶段的学生应逐渐开始建立独立的人格,并保持相对稳定性。
3.自我方面
中小学生的自我认识发展程度较低,在自我认识方面较为初步。但从程度来讲,中小学生应随年龄阶段逐渐表现出自我意识的发展变化。(1)自知:中小学生应具有自知力,表现为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区别,低阶段应能够正常使用物主称谓。高阶段开始应逐渐对自身及自我意识有较深入的了解与认识。能够在与别人比较后进行反省,除了通过与别人比较来了解自己以外,还经常与某些理想的标准相比较。(2)悦已:中小学生应悦纳自己,对自身的优点与缺定有一定了解,并能容忍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并努力谋求自己的最佳发展。
4.社会适应方面
(1)了解现实,正视现实。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够面对现实,他们能对周围的事物和环境做出客观评价,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他们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中。
(2)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之中的,其行为总是与环境相协调、相一致。任何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在一般情况下,都愿意努力实现一定社会所认同的行为,遵守社会规范,在学校生活中表现为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等。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校德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中小学校发展与进步息息相关的重要内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依赖于健康、有序的校园环境氛围。师生良好、积极、健康的心理是校园环境创建的活的灵魂。在中小学校中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社会进步的需求。利用心理健康标准正确、准确地评价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对于我们校园心理健康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重要的工作,只有找到全面,可具操作性的评价标准才能使学生心理评价工作落到实处,使评测结果具有可使用的意义。本文仅作初探。
参考文献:
第一条,感觉、知觉良好,判断事物不发生错觉。
第二条,记忆良好,能够轻松记住读过的七位数字电话号码。
第三条,逻辑思维健全,考虑和回答问题时条理清晰明确。
第四条,想象力丰富,善于联想和类比,但不是胡思乱想。
点评:中年人要实现事业的奋进和家庭的幸福,需要良好的感知和思维能力。而一个思维正常的人,能以自己真实的感知觉为基础,使行为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真实性、实践性和逻辑性。这样能增加认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保持心理平衡。
第五条,情感反应适度。遇到突发事件时处理恰当,情绪稳定。
第六条,意志坚强。办事有始有终,不轻举妄动,不压抑伤悲,并能经得起悲痛和欢乐。
点评:这两条通常体现在处理家庭关系上。夫妻双方各自都要在保持自己的性格、爱好和兴趣的基础上,考虑对方的心理需求,做到互敬、互爱、互谅和谦让。如遇到压力,要及时调整个人的心态,找到正确的宣泄途径。
第七条,态度和蔼,情绪乐观,能自得其乐,自我消除怒气,注意自我修养。
第八条,人际关系良好。乐意助人,也受人欢迎。
点评:中年人在语言方面往往表现得沉着老练,丰富得体,可准确地表达内心所思,但也容易隐瞒或拐弯抹角;对别人的言语识别能力强,但有时敏感多疑,甚至爱挑剔小事。另一方面,有些人养成了不良的用语习惯,如使用挖苦、讥讽、训斥的言语等。因此,讲究言语的艺术修养,运用文明、得体、谦和、有礼貌的言语,能使人心平气和,思想乐观,情绪稳定。
第九条,学习兴趣和能力基本保持不衰。关心各方面的信息,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第十条,保持某种业余爱好;保持有所追求、有所向往的生活方式。
第十一条,与大多数人心理基本一致。遵守公德和伦理观念。
对初为人父母的爸爸妈妈来说,给宝宝洗澡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宝宝出生后,在产妇还没出院的这些日子,会有专门的护士给宝宝洗澡,一旦出院,父母就要亲自给宝宝洗澡啦。
宝宝洗澡不但能清洁皮肤,还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促进宝宝生长发育,所以学会给宝宝洗澡是每个父母应会做的事情。宝宝出生后第二天,有条件的话就应该每日给宝宝洗一次澡了。该产科护长李桂凤特别介绍了给宝宝洗澡的一些步骤和细节。
细节一:
水温在38-41摄氏度之间
给宝宝洗澡时间应安排在喂奶前1-2小时,以免引起吐奶。新生儿的洗澡盆最好专用,洗澡前先将盆刷干净,有条件的话用热水把洗澡盆烫洗过以免留下细菌。
宝宝皮肤娇嫩,为避免宝宝皮肤烫伤,给宝宝的洗澡水温应控制在38-41摄氏度之间。应先放冷水再放热水(这个顺序希望每个父母都应特别注意,如果先放热水忘记放冷水,很容易引起宝宝皮肤烫伤),然后用手背或手腕部试水温。因为这两个部位皮肤较娇嫩,更接近于宝宝的娇嫩皮肤,可以感知怎样的水温更适合宝宝,水温以不觉得烫为宜。也可以使用专门的水温计测量水温,更加准确。
这一切准备好后,就可以给宝宝脱衣服洗澡了。
细节二:
左右手协调,托住宝宝身体
可以把宝宝专用的沐浴液倒入水中或全身涂抹沐浴液,然后轻轻把宝宝放入水中。
洗澡的时候,用左臂夹住宝宝的身体并托稳宝宝头部,使宝宝觉得安全舒适,用食指和拇指轻轻将宝宝耳朵向内盖住,防止水流入宝宝耳朵。
给宝宝洗澡先从头部开始,先洗脸再洗头,然后洗全身。
细节三:
用棉花球或柔软的毛巾洗浴
宝宝皮肤娇嫩,不能用粗糙硬度较大的毛巾给宝宝洗澡,以免擦伤宝宝皮肤,应选用柔软的小毛巾。有条件的话,可以备用两条毛巾,一条擦洗脸部一条擦洗身体其他部位。
应特别注意,如果已经拿毛巾擦洗宝宝外阴,特别是女孩,就不应该再用该毛巾擦洗身体其他部位,特别是宝宝的鼻子、嘴巴、眼睛,避免外细菌感染这些部位。如果再用此毛巾,必须清洗确保干净。
用毛巾清洗时,应一边擦洗一边折毛巾,用干净的毛巾角擦洗。也可以用棉花球蘸水湿润后清洗宝宝身体。
洗完脸部头部,再洗宝宝正面身体部位。之后将小儿倒过来,使小儿的头顶贴在妈妈的左胸前,用左手抓住小儿的左大腿,右手用浸水的小毛巾先洗会阴腹股沟及臀部(女婴一定要从前向后洗),最后洗下肢及双脚。洗完,立即将小儿用大毛巾裹上,轻轻擦干。
儿童心理健康的6标准
1.求知欲强 这样的孩子兴趣广泛,喜欢观察事物,爱动脑筋,思维敏捷,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试,对新鲜事物反应快,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2.意志力强 不怕困难和挫折,不达到目的不罢休,从不半途而废。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还能排除外界和内心的干扰,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和工作。
3.活泼乐观 与人交往坦诚、随和,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遇到困难和挫折所引起的不良情绪能很快释放,不淤积心里。
4.心态平衡 经常保持欢乐愉快的心态,遇事冷静,情绪很少大起大落,能理智地分析遇到的问题,很少表现出焦虑不安或忧郁。
1、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2、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与心理健康相对应的是心理亚健康以及心理病态。心理健康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含义,衡量标准也有所不同。
3、心理健康,是现代人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呢?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标准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不过人的心理健康标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标准具体与客观。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当人们掌握了衡量人的心理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地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4、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并且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培养身心健康社会公民为目的,通过运用健康管理的方法,以校园环境、功能环境的改善为主,人文环境的改善相配合,以老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提供科学、健康、专业的指导。“新健康教育”在学校建设了专门的健康指导室(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长期驻校,以开设心理课程和开展课外活动等方法引导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同时,开设“亲情聊天室”,为亲情的连接打开通道,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铺就一条畅途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中美;心理健康教育;资格认证;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18-0004-03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2年颁布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2005年颁布了新的《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这表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在不断完善,但这一资格鉴定标准仍引起了很大的争议。美国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的认证体系已较为成熟,其相关的认证措施对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相关概念解析
(一)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
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顾名思义就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行业的人员。美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较快,从业人员分布较广,包括心理咨询员、心理学家、心理医生、学校心理师或学校心理学家等。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从业人员各种称谓混杂,只在学校中就有心理健康教师、心理教师、心理辅导员、心育教师、心理专家、心理咨询员等数十种称呼。为方便起见,本文将以上各种称谓统称为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简称从业人员。
(二)从业人员资格认证
资格认证是指认可某一个体或特定机构是否达到了既定的职业标准和开业规定要求,它是对个体机构进行评价的制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颁布一套据以鉴别合格与否的标准;二、依据该标准对特定机构或个人进行合格与否的审核。
概括地说,美国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包括两个层次的认证:第一个层次是认证咨询员培养机构和培养课程;第二个层次是认证某个申请者是否达到了咨询员的特定标准。为了区分,笔者援引江光荣和夏勉先生的观点将第一个层次称为资质鉴定,第二个层次称为资格认证。本文只讨论第二个层次。
二、中美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资格认证比较
(一)从业人员培训层次比较
美国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尤其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的培养分为三个层次:高级层次培养具有博士学位的咨询心理学家;中级层次培养具有硕士学位的专职心理咨询工作者;初级层次培养兼职咨询教师,也就是将中小学具有教育教学经验、热爱心理咨询工作、深受学生欢迎和爱戴的教师,送到高等院校或条件较好的学校心理咨询机构接受一定的咨询技能专业培训,然后回到中小学担任兼职咨询工作。
在各个层次从业人员培训方面,除了这些专业的国家认证的学校和协会培训机构的考前培训外,还不定期地对从业人员进行其他培训,使其掌握最先进的、最适宜的科学知识、技术方法等。获得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也不是一证到底、一劳永逸,还要进行证书的更新工作。通常国家资格证书更新以三年为一个周期,持有者必须在三年中提交所规定的最少75个小时的CPD(“继续职业发展”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简称CPD)的官方证明方能换取下一个三年的执照。CPD的活动类型很多,主要有在职培训、大学/学院课程、专业会议或研讨会、研究与出版学术作品、做见习期的督导人、担任专业机构负责人以及其他可以被证明的自我学习和提高活动。可以说,美国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的培训是终身的。
在我国,由于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严重匮乏,国家出台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规定只要获得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到工商部门注册后即可开业。要取得这种从业资格并不困难,只需要在培训机构报名参加培训,一般最终均可以获取证书,有的培训机构甚至打出交钱保证能拿到证书的广告。心理健康教育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是有了,但质量却在急剧下滑。从业人员的培训缺乏层次性、专业性,学历水平也较低。《标准》规定,“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中专以上毕业证书,经心理咨询员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获得毕、结业证书者”,均可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这种规定忽视了学历教育,模糊了专业申请的条件和资质,降低了行业的准入门槛。
(二)从业人员资格等级比较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方法与经验,然而到目前为止,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理论方面的研究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相关教育部门没有形成一套标准化的评测体系。本文就针对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监督评测体系工作进行相应的探讨,希望可以在分析与借鉴已经存在的评估指标的基础之上对其加以有效的改进,建立起一个较为全面和完善的督导评估体系。
一、课题研究背景
从宏观的角度上来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督导评估体制是运用科学的方式与方法来收集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些客观性的资料,充分了解完成的状况,并对其中的效果与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目前,我国各中小学在心理健康方面教育工作的开展水平层次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其中心理健康教育督导评测体系受到了中小学校非常广泛的关注,每一年都保证了较为固定的经费投入,并且还在不断增长,学校还需要设有心理咨询室以及心理访谈室,具备一支专业和兼职相结合的稳定性师资队伍。通过这些方面的条件可以保证学校在选修课和讲座方面的开设,极大的推动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以及对学生心理方面问题实施科学的判断和合理的疏导,以此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水平。从当前的中小学发展态势来看,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还是没有受到学校的充分重视,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提升。
二、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内容需要运用系统化与细节化的方式来具体呈现。所以说,建立操作性较强的价值评估体系是当前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评估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研究运用综合法和因素分解相互结合的方式来提取相应的指标体系,运用综合的方式来对指标实施初选,也就是在国内外已有的成果之上,对当前存在的各种指标群体依照相应的标准来进行类聚,在已经拟定完成的指标体系基础之上来做出更进一步的归类与调整,使其成为条理化之后又形成的一套全新的指标体系。与此同时,采取因素分解的方式,在不断的探究过程中获得丰富的资料,在实施专家访谈的基础之上,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果良好的学校,实际教育工作的结构实施逐层分解,并且还要结合对应教育部门的实际统计资料,将分解出来的重点因素当成评价的指标。
三、指标权重和评测体系的确立
权重是一种在数量形式方面的对比、权衡,被评测事物的整体过程中各个因素相对较为重要的程度的一种量值。权重主要表现两个方面:第一是指标自身的实际作用与指标的价值体系的具体真实程度;第二是决策者对这项指标的重视程度。教育评估的方法依照不同标准有着不同层次的划分,也具备不一样的种类。依照数学理论,我们可以将其划分成量化与非量化;依照评估的范围我们还可以将其分成分析法与综合评估法;依照评估的主体我们还可以将其分成自我评估法与他人评估法等。
评估的标准是评估教育活动中要实际达到的某种程度或是体的要求。达标的程度可以依照不同的等级来进行划分,不同等级具备不同的评测标准,在评测的标准中,每一组的指标必须要充分明确相关规定的评测标准。当前中小学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评测体系也具备不同的分类形式,通常从评估的内容上来看,可以将其分成社会标准和科学标准,也就是从评估参照的角度上去进行分类,它强调的是价值上判断标准以及社会统一性与规范性。比如,对教学的场地方面、教学设备方面、师资队伍方面、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师生的比例等方面的指标评估,可以运用社会的标准、科学的标准通过科学上的可观成都横渡与原则作为主要的依据来确定最后的评估标准,这要求在达标的过程中需要符合教育工作本身的发展规律。重点强调实际的现象,通常是以实践作为标准来检测工作过程当中的科学性质。从学校对学生培养的角度上来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小学学校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对学生人格健康的培养,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日后发展以及学校日后的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将纳入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出,当前中小学对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在理论方面的研究相对来说相对较少,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相关教育部门没有形成一套标准化的评测体系。建立起一个较为全面和完善的督导评估体系对学生和学校的长远发展具备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姜金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的困境与出路[J].基础教育研究,2012(16): 52-53.
[2]周春君.中小学心理教师自我成长的基本路向[J].领导科学论坛(理论),2014(10): 39-40.
一、有关实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
1999年8月13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途径、方法及基本原则做出了规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师资队伍、条件保障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要求。2002年8月1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内容、途径、方法及组织实施等都做出了更加明确的规定。许多地区、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大胆探索。在探索过程中,大家发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行政推动不够,科研指导力度缺乏,机制不健全,心理专兼职教师无职称系列可走,心理老师师资队伍出现了这边培训那边流失的严重问题等。
二、有关实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加强全面素质教育、坚持“健康第一”,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是教育工作的首要职责。随着社会发展和升学竞争的加剧,广大小学生的心理负荷不断加重,心理问题呈现上升趋势。目前,在小学心理教育活动中,多数教师在实施心理教育时,凭借的是教师自己对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主观判断,很少把心理学界所界定的心理健康标准与其结合起来加以考虑。这种主观判断的依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学习为主的在校行为,如学习用功、乐于学习、遵守纪律、求知欲强等;二是以品行为主的处事行为,如乐于助人、不损人利己、与教师相处融洽等;三是以心理特征为主的个体行为,包括少有逆反心理和乐于交往、不固执己见等。由于理论界对何为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心理健康应包括哪些内容等,至今为止还没有统一说法,再加上小学教师缺乏对心理学界所界定的各种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深刻认识,小学教师自己对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主观判断与心理学界所界定的标准比较起来,往往表现出许多差异,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制定科学的心理发展特征标准,能够判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是解决小学教师实施心理教育的依据问题的关键,而制定科学的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标准应注意:(1)体现发展性。在不同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下,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又会发生一些变化,表现出新的特征。心理学界要加强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的研究,制定的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标准,要及时地体现发展了的小学生的心理特征。(2)富有阶段性。人的心理发展特征是有阶段性的,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时期的人的心理发展的特征也是有差异的。(3)具有全面性。制定的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标准在内容上要全面,能够反映出小学生心理的各个维度的发展特征。
三、当前在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些年来,小学心理教育逐步深化,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但许多小学校在开展心理教育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认为心理教育就是搞心理测验。不少学校把心理测验作为学校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参加心理测验。这种片面的做法,不仅没有解决学生已有的心理问题,而且有时有意无意地制造了学生新的心理障碍,甚至引发新的心理疾患,从而使心理教育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2)认为心理教育就是进行心理咨询。许多学校根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立了心理咨询室,要求心理咨询教师向学生、家长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这种做法,表面上看来是对心理教育工作的重视,实质上是把实施学校心理教育的责任推卸到个别心理咨询教师身上,致使广大学生需要心理服务的要求得不到满足。(3)认为心理教育就是开设心理教育课。不少学校每周安排固定的课时开展心理教育课堂教学。这种做法,不仅很难深入解决特殊的、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而且不能灵活、及时地顾及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心理问题。因此,解决好实施小学心理教育的策略问题是获得心理教育最佳效果的必要前提。从学校这个角度来讲,为了实现心理教育的目标,小学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注重实施两个策略:一是全面动员,多渠道、全方位地将心理教育贯穿于小学各项工作之中,形成专门与非专门渠道;二是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变学校“孤军奋战”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大合唱”。只有形成小学心理教育网络,才能促进心理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总之,当今社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重视。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理念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建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成了当前业内工作者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教师只有掌握科学的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标准,才能准确、深刻地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教师只有准确、深刻地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才能有的放矢地实施心理教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件.《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2]江海燕.中小学心理教育基本原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1-2.
[3]李建平,金志明.《认清功能明确目的》,《中国教育报》.
[4]林建华.《中学生心理教育原理与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可行性;途径
由于各种思潮的碰撞,多元媒体及价值观对学生的影响,导致诸如药家鑫杀人案、高三学生雇凶杀亲案、硕士生投毒案等当代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了社会关注最突出的问题。众所周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并不能一蹴而就,常常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和人力。同时必须营造特定的环境等等,也未必能取得预期效果;但是,作为学生主要生活空间的学校,尤其是班级必须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对此,作为与学生关系较为密切的班主任、辅导员,如果能在班级管理中恰当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则可把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造成的危害降低到相应的程度。
一、当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当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可以简单概括为:大中小学都设有心理健康辅导室或心理咨询专职辅导师;由于对心理疾病治疗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心理疾病往往被误认等同为精神疾病,从而导致患病人数额巨大而求诊者稀少,而且针对性心理干预执行力极为薄弱;导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毋庸赘述,一言以蔽之,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根据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心理研究室的俞国良教授等人的研究和多项调查表明[1]:当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具体来说,高中生中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占16%-19%。这些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方面存在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主要表现在嫉妒、自卑、任性、孤僻、焦虑、逆反心理、情绪反常、神经衰弱、社交困难、学习不良、学校恐怖、吸烟酗酒,乃至自杀、犯罪等心理行为问题。
教育部、各省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已经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如教育部早在1999年就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其后又成立了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并委托北京、天津、上海、陕西、河北、辽宁、四川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进行研究与实验。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也加强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和领导,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编写了心理健康教育书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各学校也普遍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采取了各项措施,有的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的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有的学校配备了1-3名心理辅导专职教师,有的学校开设了心理咨询热线电话,有的学校利用思想政治课教师和共青团干部做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等等。
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收效不尽相同。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效果并不理想,有的甚至只是流于形式和走过场。我们认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落到实处并卓有成效,发挥班主任的作用必不可少。换句话说,如果与中学生关系密切的班主任能在班级管理中恰当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则有其一定的优势,可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1、学生的心理健康是班级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
班级管理的目标是形成良好的班集体,而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形成良好班集体的基础。班级管理的目标不是要把班级管成一个死气沉沉、班主任权威独大、学生唯唯诺诺的集体,而是把一个班级建设成一个学生心理健康、热爱学习、乐于互助、乐观积极的具有民主、公正、友好氛围的团队。要达到这样的班级管理目标,首先就要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如果一个班集体中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同学较多,不但不能说那是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而且也不利于其他同学的学习和成长。因此,学生心理健康是班级管理的目标之一,对此,班主任责无旁贷。
2、心理健康教育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班级管理也是一种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目的是“育人”,不是“制器”;教育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心理健康,学会学习,能适应社会,学会生存的人,而不是培养成没有情感、是非不分、乃至变态的考试机器或知识存储器。这也是教改和课改的目的。实行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单一重视知识灌输的教育模式,采取素质教育的新模式。心理健康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班级管理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管理不是统治,不是压制,而是以人为本。班级管理不是班级控制,而是以学生为本。因此要贯彻“管理育人”的方针。班级管理中的具体问题,常常反映出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自我认知和社会适应等诸多方面的状况。班主任通过班级管理了解学生的这些状况,加以引导和解决,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
3、心理健康教育是班级管理的必要途径之一
班级管理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也就是说,没有健康的心理,根本就不可能在德、智、体、美各个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在德育方面,心理健康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础。人格方面有缺陷的人,很难对道德规律有良好的认同,很难形成良好的品德。在智育方面,健康的心态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协调发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意志薄弱、厌学、自卑、粗心、神经衰弱等心理行为问题,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在体育方面,一个人长期处于焦虑、抑郁、恐惧、愤怒等不良心理状态,常常会使人产生身体疾病。此外,没有身心健康,也就谈不上美,因为健康是美的必要条件。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强班级管理的必要和有效的途径。
4、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但切实可行,而且得天独厚
当前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立心理咨询室并配备心理辅导专职教师、开设心理咨询热线电话、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宣传栏、墙报、广播等。学校里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相关的人员有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思想政治课教师、班主任、共青团干部和各任课教师等等。实践表明,在以上各类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人员中,班主任由于与学生接触最多,最能得到学生的信赖,学生的各类心理困扰首选的倾诉对象和寻求解决的途径是班主任。而在以上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中,有的心理健康课程太专业化,或者太泛而不具有针对性;对于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咨询热线,许多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自己往往并不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从而不能主动进行咨询或寻求解决与帮助。相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最能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如能有针对性地加以恰当地引导或解决,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最好。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说既切实可行,又得天独厚。
三、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丰富自己的心理健康知识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首先必须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正确的判断和恰当的干预。研究表明[2],我国的心理学与教育学工作者所持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很不一致的,而学校教师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则更加模糊不清。例如,对于学生的厌学问题,有的老师将这类学生视为差生,有的老师则认为是思想问题。对于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退缩行为,有的老师认为不算什么,有的老师认为是私心,有的老师认为是性格内向而不是心理健康问题。对于学生的攻击性问题,有的老师认为是道德品质差。有不少教师将心理健康问题与德育问题混为一谈,常将一些道德标准、学校的规章制度的要求与心理健康标准相混淆,把遵守纪律、不损人利己、热心学校班集体的活动、学习用功等道德标准和学校的规章制度纳入判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和方法,有许多老师也存在错误认识。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化、专业化或课程化,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纳入学校的正规课程中,当作一门学科来对待,在课堂上系统地讲授心理学的概念、理论,课下则要求学生背书、作业甚至考试。总之,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知识。二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医学化,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心理治疗,将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看成是病人,过于重视心理治疗技术。三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片面化,片面关心心理测试,片面依赖心理测试所得的分数,片面地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因此,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除了要系统地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知识外,还必须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必须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标准、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和方法有正确的认识。在当前学校心理健康的标准方面,要认识到:第一,从心理不健康到心理健康是连续的而不是二分的。很少有人是完全不健康,很少有人是完全健康,从而避免把学生截然分成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第二,心理不健康不是暂时的心理状态,而是问题的人格特质。这二者有本质的区别。对学生暂时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性进行及时干预,避免它转化成其人格特质,正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着眼点。第三,根据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的特征来划分异常问题。有些看似异常的问题,是某一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正常现象。第四,不要将个性等同于异常。
2、加强自我调适,保持健康心态
教师是一个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职业,尤其是班主任,每天需要面对各种琐事和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会使自己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产生烦躁、沮丧等情绪。教师的这些不良情绪会影响到学生。教师处理学生问题时,如果有失公正,也会对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不良影响,甚至在学生内心造成价值观的冲突,从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教师要加强自我调适,在面对学生时,始终保持健康心态。
3、多与学生交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殊情况
教师在日常教学管理中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不让问题堆积起来,以致于让学生暂时的心理不良状态转化成永久的不健康的人格特质。尤其是那些根据成绩而言的所谓差等生和所谓优等生,有时比成绩中等的学生有更多的困扰。总之,班主任要尽量耐心了解每个学生,及时掌握他们的心理状况,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干预。
4、开展主题班会等集体活动,解决一些带共性的问题
对学生中存在比较普遍的,或某一特定时期带有共性的心理问题,例如厌学、考前焦虑、性困扰等问题,要以组织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学生进行平等讨论,不要讳疾忌医,在讨论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教师加以适当的分析和正确的引导。
5、与各科任课老师和学生家长联系,协调解决学生中突出的心理问题
当前的共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是强调全员、全科、全过程参与,强调通过多种途径,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因此各任课老师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某个科任老师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要及时反映到班主任那里,班主任也要及时和各个任课老师联系,大家都来关心和帮助这个学生,对其进行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此外,班主任老师还有经常与家长联系,一来便于更详细了解学生在家庭的学习和心理状况,二来便于解决由于家庭背景造成的学生心理问题,三来如果学生确实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需要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也及时联系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
总之,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教育界有识之士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然而收效并不理想。班主任在对班级管理过程中渗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失为一条切实可行并行之有效的路径。
【参考文献】
[1] 俞国良.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教育科学研究,2001.7.
[2] 申继亮,彭华茂.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1.
【作者简介】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18.179
Research of relationship of mental health, social support and life quality of puerpera after death of perinatal infant WU Cong-hai. Shaoguan Yuebei People’s Hospital, Shaoguan 51202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relationship of mental health, social support and life quality of puerpera after death of perinatal infant. Methods There were 100 hospitalized puerpera in obstetrical department with perinatal infant death as study subjects, and their data were collected by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communication through convenience sampling. Results Scores of mental health, social support and life quality of puerpera in 1 year after death of perinatal infant were all better than those in 7 d, 42 d, and 6 months. There was an obvious positive correlation in mental health, social support and life quality.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social support and life quality were the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mental health,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Puerpera; Perinatal infant; Death; Mental health; Social support; Life quality
目前我国围生期应用的是WHO围生期Ⅰ类标准:其主要是指孕周达到28周出生体重达到1 kg直到出生后7 d的新生儿, 其中的围生儿死亡是围生期内死亡, 主要包括死胎、死产和7 d内死亡三种情况[1]。目前围生儿死亡原因分析相对较少, 另外围生儿死亡之后对于产妇和家人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产妇很容易出现悲伤、沮丧、绝望及产后抑郁等不良反应, 无法和其他人正常的沟通和交流[2]。。本研究通过产妇在围生儿死亡后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的关系进行探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月广东省韶关粤北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分娩围生儿死亡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23~39岁, 平均年龄(30.3±5.8)岁。纳入标准:产妇年龄>18岁, 具有独立的中文读写或者理解能力, 可以自主的完成问卷调查, 并且愿意参加本次调查;排除标准:排除患有精神疾病、认知障碍、严重心、肺、脑功能衰竭及严重并发症的患者。
1. 2 方法 首先对参与调查的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的培训, 从而掌握量表的使用方法。对符合条件的产妇发放调查表, 于分娩后7 d、42 d、6个月、1年的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情况, 患者填写完毕后收回量表, 回收率100%。其中生活质量采用生存量定量表(WHOQOL-BREF), 社会支持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 抑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 焦虑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价。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产妇分娩后7 d、42 d、6个月、1年的生活质量、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情况;观察产妇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相关性情况;观察影响心理健康回归分析情况。
1. 4 判定标准 ①生活质量采用WHOQOL-BREF: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进行个人生存量分析, 共计26个项目, 每个项目评分为1~5分, 总分为26~130分, 分数越高生存质量越好。②社会支持采用PSSS:量表有以下12个项目, 每一个句子后面各有7个答案, 统计各项计分, 选1计1分, 选7计7分, 得分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用Pearson相关分析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相关性, 通过回归分析影响心理健康的情况。P
2 结果
2. 1 100例产妇分娩后1年的生活质量、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情况, 7 d、42 d、6个月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100例产妇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呈明显的正相关性。见表2。
表2 100例产妇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相关性情况
项目 社会支持(分) r P
生活质量 55.9±9.6 0.216
SDS 53.7±8.4 0.329
SAS 54.5±9.0 0.331
2. 3 影响心理健康回归分析情况, 以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为自变量, 心理健康为因变量, 进行回归分析, 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均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