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

时间:2023-01-01 06:34: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语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语文

第1篇

大学语文课程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对大学生德育功能的培养具有重要责任。大学语文课程具有较强的文化艺术性,这对德育功能的实施具有更好的优势。

【关键词】

中国文化背景;大学语文;德育功能;探讨

中国的传统文学一般追求文道合一的文学标准,将反应现实生活作为创作的思路,将培养社会责任感作为重要的目标。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将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作为其重要的方向,它一方面致力于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另一方面致力于对德育功能的发挥。作为与德育内容重要相关的学科,语文课程是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提升学生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一、现代高等教育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要求

现代教育不仅是简单地对人才进行专业知识的教育,更是致力于将教育的引导功能发挥出来,这个目标的实现远比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的培养更加的深远。将个人和人类的健康及社会利益等紧密相连。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当前取得了较好的成就,但是当前大学生却表现出了很多的精神危机,这些现象的出现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当前大学生辨别真伪的能力较弱,沉迷于网络,甚至将自己的一天时间都浪费在网络上。他们表现出的精神空虚、缺少信仰的状况与其专业知识水平极不相符。当前大学校园频发的案件更是让人在痛心之余,好好反思高校专业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严重脱节现象。我国的高等教育应将学生的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德育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是用学过的理论知识来指导思想行为。它的衡量方式不能以分数作为依据,同时它的教育方式是全息教育,学生所能接触到的一切思想行为都与其紧密相关。高校开设了相关的法律课、思想政治课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但是学生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判断能力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提高。全息教育能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判断能力,它不能依靠单纯的某一学科就能完成,需要将其作为一个体系在每个教师的每节课教学中都将其渗透进去。大学语文课程能承载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能对大学生的道德情操进行培养,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文化水平,从而能够将其道德判断能力进行加强。中国传统文学能很好地对人起到教化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学背负着道德教化的重任,能够孕育出灿烂的民族道德文化。大学语文课程能很好地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传承,同时结合了文章和道德的精神,有极丰富的道德文化因素蕴含其中,能够对学生进行健康向上的道德引导。

二、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实施德育的优势探讨

1.在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制性的学习会将学生的求知欲扼杀掉。教师在德育教育中,如果因为学分制的束缚让学生在头脑中对思想道德文化知识进行强行植入,学生会对这种强加的知识产生抵触心理,不能将其直觉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行为指导。对于道德人格来讲,其形成需要将自主建构和价值引导进行积极的统一,它不仅需要作用在学生的头脑中,更需要作用在学生的心灵之中。将学生的道德价值原则的建构和生成通过唤起学生的心里共鸣来实现。

2.学生的自主阅读能有效内化道德并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文学作品独有的文学性和德育因素使得作品的德育能力更加强大。作家在作品中尝试的对人类精神和人性的理解,能够将道德的理性启蒙提供给我们。作家通过作品将学生的道德之门进行开启。学生在进行自主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作品中的强烈艺术感染力,从而引发内心的感动,这种感动就是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将进行价值判断的标准建立起来,从而确定自己的价值判断原则,并自觉将其转化为自己思想和道德行为的指导。

3.将大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方向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积极引导。大学语文课程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很密切,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选入大学语文课程的很多篇目,都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出来,具有很好的德育效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应试教育的色彩被逐渐淡化,将德育功能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出来的条件也更加成熟。在大学语文课堂中,学生能学习到正义与非正义的界线,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如何提高自己追求真善美的能力等,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文化水平。对于道德文化教育而言,它没有具有明确的知识体系,它所探讨的是如何才能获得更有意义和更好价值的人生。在大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不要将传授一定的道德内容和必须遵遵循某种道德准则作为学生学习的标准,而是让学生能够掌握进行道德判断的方法和进行选择与判断的价值认识,这才是高校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之所在。

4.对于大学语文教学来说,并不是要将其强加上进行德育文化教育的任务,而是对学生进行道德能力培养的内容。我们所强调的大学语文的德育功能,并不是要让其变成进行思想政治课或是思想观念课,而是在教学中将大学语文的德育优势发挥出来。让学生在文质兼美的教材中发现其深刻的道德文化内涵,从而让学生的心灵在不知不觉间受到熏陶,使得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所以教育的效果会更明显。所以,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将道德文化教育进行渗透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这也是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优势。

三、小结

大学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学科优势,积极将德育功能渗透进行课堂教学中。尽力避免进行生硬的思想道德培养,将传统的文道合一的精神进行继承和发扬。将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与传统文化学习统一起来,努力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等进行提高,从而使得学生成为适合社会发展所需的合格人才。

作者:罗婵 单位:南昌工学院民族教育学院一分院

参考文献:

第2篇

随着我国有关部门对大学语文的日益重视和各高校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蓬勃开展,我国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有媒体认为进入21世纪,我国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如同一场轰轰烈烈的“复兴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启[2]。有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大学语文教材出版已经达到2000种之多[3]。面对琳琅满目的大学语文教材,不少教育专家和从事大学语文的教师对当前高校大学语文教材建设问题进行了积极思考和研究。刘年喜在《大学语文教材的世纪变革》一文中对现行的几套大学语文教材的特色进行了评介。文章指出上海交通大学夏中义教授主编的《大学新语文》是人文主题的弘扬,东南大学王步高教授主编《大学语文》是文学史编排体例的新探索,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主编的《高等语文》是文化专题讲座形式的尝试,南开大学陈洪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是美文荟萃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导入[4]。这些教材的编撰出版彰显了编写者锐意变革精神和勇气,对创新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有着重要启发和示范意义。李小琼在其硕士论文《中国大学语文教材选文问题研究》中对我国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现状、影响因素、编选原则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阐述[5]。

姚莫诩则从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方向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21世纪大学语文教材的建设方向要注重人文性、时代性和地域性,要坚持“文学思路”与“人文思路”的统一,坚持传统文学文化与现当代文学文化的统一,坚持总体规范与文化特色的统一[6]。李康德对大学语文教材的地位及价值追求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大学语文教材与文化之间是一种双向建构性的天然存在关系,而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这种双向建构性关系是文化不断地建构教材,教材不断地建构文化,教材与文化呈整合方向发展,当代大学语文教材的定位是由“实体性”“关系性”到“建构性”的转变[7]。对于我国大学语文教材的编撰体例问题,乔根在《对大学语文教材编写模式的思考》一文中做了较好的归纳,“大学语文教材,其编写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主题•文选模式。以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为代表,体例上强调以主题为线索,较为全面地介绍我国语言文学的知识、理论与方法。第二种是专题•文选模式。以温儒编的高等语文、夏中义主编的大学新语文和周金声主编的大学人文语文为代表,体例上以不同专题来编排文选,较之前一种模式更为细致,从不同角度增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第三种是作家•文选模式。以钱理群主编的大学文学教材为代表,体例上完全突显个人化的语文主张,以文学替代语文,创新性极强。第四种是文史•文选模式。以王步高主编的大学语文和彭光芒主编的大学国文为代表,体例上打通文史,回归传统。第五种是对象类型•文选模式。以温儒编的中国语文为代表,体例上根据学生、学校、专业等对象类型来确定文选,因材设教,适应性广,选文难度较大”[8]。在众多的大学语文教材中,广西师范大学黄伟林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是一部值得关注的特色教材,该教材分为《大学语文》(大学版)、《大学语文》(高职高专版)两种版本,教材“教材中植入了大学教育、中国文化、广西元素、通识理念、语文技能五个元素,力图使大学语文名副其实,以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需要”[9],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将本土文化中最优秀的因素提炼出来融进教材建设中去,让学生在感受学习汉语言文化魅力的同时树立爱国、爱乡、爱人的美好情怀”[10]。

在高校大学语文教材中,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职高专院校与重点大学和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其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高职高专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高职高专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着眼于对学生的“通识教育”,是为了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养。因此,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建设也是以适应高职高专的“职业性”、“实用性”基本特征。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在教材的命名、编排体例、作品的选择等方面也凸显出了自身的独特性。如很多大学语文编写专家为区别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与本科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的区别,将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取名为“大学语文”(高职高专版)、“高职语文”、“实用语文”等;在教材编排体例上打破传统以“文学史”或“文学体裁”为教材编撰逻辑的惯例,而是选择以“人文主题”或“文本模块”为编撰体例;在教材作品的选择上,其内容和难度也尽量契合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和水平。对于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建设问题,不少研究者也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如彭新竹在硕士论文《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建设新思路——与专业相结合》中较为全面的分析了目前高职高专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与专业相结合具有必要性以及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编写体例、内容选择等问题[11]。周文在《对高职语文教材编写的反思》一文中,从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的理念、体例、选文等方面进行的思考,认为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应以培养高职学生语文操作能力为主线,以模块组合为框架[12]。舒立辉则指出了当前高职高专大学语文编写存在着“重古轻今”、“重经典轻发现”、“重共性缺个性”等问题[13];韩向阳从教材编写的原则、体例、内容设计等方面探讨了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的改革问题[14]。

二、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与定位研究

有关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定位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大学语文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不少研究者结合自身的学科背景和教学实践体会,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定位问题做出了深刻学理阐释。南开大学的陈洪教授对目前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和定位的研究境遇,曾这样描述到:“目前开展大学语文教育还遇到一个困难,甚至是尴尬之处,就是其学科归属问题。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理方面的,即就其学术内涵而言,‘大学语文’无疑要提高学术水准、教学水准,但朝哪个方面努力,似乎比较模糊,没有定论。二是从实际处境来说,一位高校教师,如果没有一个‘法定的’学科作依托,似乎就没有明确的专业归属感。”[15]徐中玉先生指出,“大学语文”决不是大学中一个可有可无的课程,更不是中学语文的“补课”课程。“大学语文”课程是大学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不可或缺的课程,它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品格素质与人文精神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他强调在注重大学语文工具性的同时更应该“兼顾文学性、艺术性、审美性、创新性乃至深刻的人生哲理性”,“大学语文课程在大学阶段应是重要的‘通识’性课程,贵在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力求引导学生,使他们确立自觉、积极学习的态度”[16]。北京大学的温儒敏教授则强调大学语文教育重在培育大学生的语文素养[17]。

朱恒则认为学术界将大学语文学科定位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目的的“能力说”和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人文说”,都是不准确的,“前者看轻了大学语文的应有作用,后者又过于沉重,大学语文无法承受,真正的定位是在这两极之间取其中,即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为主要目标”[18]。李景强认为,根据《大学语文》的改革趋向和大学课程设置原理,当前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应淡化“语文”的工具性,突出文学、人文或文化的理论知识性,“《大学语文》应以人文思想为学科基础,以人文基础理论为课程定位”[19]。贾莹对大学语文课程定位问题进行了多维度的全面研究和思考,她认为从大学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来看,大学语文具有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从大学语文的课程类型定位来分析,大学语文应既是一门公共基础课也应是一门必修课;从大学语文的功能定位来考察,大学语文不仅传承中国文化和延续民族精神的桥梁,而且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的重要工具,也是启迪智慧,实现感性与理性平衡发展的重要途径[20]。

对于我国高职高专院校而言,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与定位问题也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杨定明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问题研究》一文中认为,由于长期以来大学语文在高职高专院校课程体系中并未有明确的定位,导致了当前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尴尬地位,并从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在整个语文学科教学体系、职业教育体系、不同学科专业素质培养体系、公共课程体系以及在高职院校教育功能上的定位等五个方面全面阐述了高职高专大学语文地位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21]。陈嫣嫣则认为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应该具有人文性、职业性、母语性等学科品质和复合型教育功能[22]。纵观学术界对大学语文课程性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通识性、工具性、人文性、母语性,职业性、综合性等性质特征的探讨与研究;对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论述,研究者主要认为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的“通识教育课”、“公共课基础”、“公共必修课”、“母语教育课”等。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与定位问题进行多维度的探讨与研究,对进一步深化大学语文的学理研究和学科建设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三、大学语文教学策略问题研究

“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为适应学生学习需要和完成教学目标而诊察作出的、并随情境变化而进行调整的教学谋划和采取的教学措施。教学策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策略既包括教的策略,又包括学的策略;狭义的教学策略仅指教的策略。”[23]大学语文的教学策略问题就是探讨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朱媛指出随着我国国际地位和经济实力的日益提升,国外的“汉语热”也日益兴盛,然而在当前全球化语境的冲击下,我国学生对语文学科的重视度却呈现出日益下降的趋势。在我国大学教育中,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着课程定位模糊不清、教材建设质量悬殊、师资构成参差不齐、学习主体过于功利等多重困境,面对“母语教学”日益式微的窘境,他认为当前我国大学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首先要明确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功能和定位,完善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积极革新与整合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加快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改革力度[24]。

吴素萍认为在当前网络文化语境下,高校大学语文教师要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教学理念,注重网络语言文学和规范的语言文学的比较分析,适时改变授课模式,丰富学生文学课堂形式,进而推进高校大学语文的有效教学[25]。蔡继莲针对理工科对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现实,认为大学语文教学应该从目标的确定、习惯的养成、学法的优化、阅读引领的角度来提高高师院校理科大学生人文素养[26]。杨坤道在硕士论文《论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中认为,当前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着学科边缘化、师资力量薄弱、教材陈旧缺乏特色、教学时间不足、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教育质量滑坡等问题,要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大学语文教学重要性的认识;组织权威专家、资深学者和优秀教师重新编写教学大纲、配套教材和教辅资料,做到教学大纲规范化,教材经典化,教辅资料科学化;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做到教师学者化;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改革考查办法,促进大学语文教学的良性发展。赵卓则认为大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语言文学的基点之上,在知识积累、能力培养和素质育成三个层面实施教学策略,三个层面协调发展,大学语文才能完成教学使命[27]。大学语文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和必修课,具有人文性、工具性、职业性等特征。因此,如何在高职高专院校有效开展大学语文教学也是众多研究者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刘春芳认为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应该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效统一,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应该走知识性和素质性平衡的考核之路[28]。

第3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改革研究

1前言

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进程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效融合发展,是高校全面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大学语文课程作为大学人文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加全面地培养高素质人才,各大高校在关注人文教育的同时,更加重视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改革研究。通过发挥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改革工作的优势,为有效地开展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重视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改革研究及其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案,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2.1重视程度不够

在各大高校的教学活动中,虽然很多高校都设置了大学语文的相关课程,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水平较低,学校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视程度也较低。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改革无法有效地开展,直接影响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质量,导致大学生无法全面地学学语文课程。因此,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提高对其教学的重视程度非常关键。

2.2定位不准确

在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改革中,定位不准确也是其中较为关键的一个问题。在开展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由于语文教师没有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发展进行准确的定位,导致其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全面地培养大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单纯地将大学语文教学作为高中语文课程的延伸教学,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道德修养,失去了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的初衷。因此,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定位不准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2.3目的不够明确

在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学目的不够明确,也是影响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问题。由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不准,其教学目标也无法得到明确,直接影响了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改革成效,不利于全面培养大学生的阅读能力及文字应用能力,甚至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在开展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活动中,目的不够明确这一问题也很重要。

3促进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3.1重视教材的革新

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为了有效地促进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改革工作的发展,在具体教学活动中,重视教材的革新,完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改革效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通过重视教材的革新的方式,完善大学语文课程的发展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3.2重视课程的革新

为了全面培养大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高校在开展语文课程教学中重视课程的革新,对于提高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改革水平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重视课程的革新,是促进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改革发展的有效策略,也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

3.3重视教学方法的革新

不断的教学实践表明,重视教学方法的革新,是促进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之一。结合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开展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重视教学方法的革新,激发学生参与语文课程的学习,对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学方法的革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方法的应用效率。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开展过程中,语文课程不仅仅是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其素质教育和应用性训练的有效结合,才是其教学活动开展的目的。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写作能力及文化修养。其次,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以极大地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逐渐掌握应用技巧。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高校应重视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改革工作的相关研究,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学的优势,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冯涵 单位: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程慧琴.应用型本科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与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11):117-119.

[2]龚贤武.大学语文专题化教学模式探索[J].文学教育(下),2012,(10):42-43.

第4篇

一、发现学生兴趣以设计探讨性教学内容

不容分说,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科学、合理地设计探讨性教学内容。这些资源包括:非正式的课程、校内图书馆、校园文化建设基地、实验室等等。例如:鼓励大学生养成定期去阅览室、图书馆借阅图书的好习惯,帮助大学生掌握比较正确的读书方式,高效地设计探讨性教学内容,最大程度的拓宽和丰富探讨性教学内容。与此同时,可以在探讨性教学内容中参入趣味的历史故事、社会信息、历史名人,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进一步说,大学语文教师只有督促大学生坚持写读书笔记,定期开展相关方面的读书汇报会,才能真正发现大学生的兴趣所在,大幅度提升大学生掌握和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这里需要明确指出的是,组织探讨性教学以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应该引起有关方面领导的极大关注。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教师应该给课程定位以达到师生教学理念的同步,采用专题研讨形式,打开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独立判断能力;课内讨论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写作、阅读和表达能力。

二、合理使用多媒体,促使多媒体为探讨性教学锦上添花

对于学校教育全部学科来说,大学语文课程是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不可否认的是,网络资源和多媒体为大学语文课程探讨性教学锦上添花。在教学实践中,不少大学语文教师注重和强调让大学生自己动手,亲自操作,上网搜寻所需的资料,并且会教授大学生如何制作动感十足、内容深刻的课件。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攀升,相当一部分大学设置了多媒体教室,顺利连接了宽带网,令人兴奋不已。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只要得知要在多媒体教室上语文课,就表现得很激动,跃跃欲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实践表明,多媒体的广泛应用,有利于扩宽大学生的视野,不断丰富大学生的语文知识,有利于大幅度提升大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一般来说,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从目前看来,绝大部分大学生只有拥有丰富的想象力,能够感受和融入相应的情境,才能较好地了解语言文字,不断强化形象思维。正因为如此,只有采用相应的网络技术,将大学语文作品中的形象,灵活、生动地演示出来,才能让大学生对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具体形象有着更为深刻的体会和认识。更确切的说,为了对大学语文相关方面的文本空白进行较为全面的补充和完善,大学语文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实践状况,大幅度提升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注重提高大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促进探讨性教学的良性发展

在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应试教育给大学语文教育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资料显示,大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的权威性和科学性,一定程度上受到不少大学过于注重技能和知识评价的制约和影响。事实上,现有的大学语文教学目标评价有着一定的单一性和片面性。从基本上说,相当一部分大学和骨干教师忽略了探索大学生情意领域,往往强调尽可能多的灌输学科理论知识。更为明确的是,“填鸭式”教学模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这导致大学语文教学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较为保守、落后、单一。从某种程度上说,为了推动大学语文课程的长远发展,建立良好的大学语文课程评价体系势在必行。从目前看来,我们应该把过去绝大部分教师和大学生将考试成绩当成评价标准的单一手段,替换成全新的评价工具。值得肯定的是,将多种的手段与考试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实现大学语文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实践证明,采用观察法是十分明智的选择之一。为了能够及时、准确地观察到大学生的成绩取得进步,我们应该结合实践情况,仔细地观察记录表中不同时期的材料,在教师确认无误后,由大学生自己认真填写完毕。另外,形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不容忽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浅议大学语文课程探讨性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了明确大学语文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绝大部分教师应该结合实践状况,科学、合理地制定语文教学目标。本文考虑到各种现实因素的束缚,分析了合理使用多媒体,促使多媒体为探讨性教学锦上添花,探讨了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促进探讨性教学的良性发展,希望能够对大学语文课程探讨性教学的实践工作提供十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作者:叶萌芽单位:常德广播电视大学

第5篇

微课正在以不可阻挡之势对传统教学模式产生颠覆式的影响。大学语文教师必须适应这一变化,认清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利用全新的教学手段,调整大学语文的课堂设计,深度参与大学语文微课资源的开发,以便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发挥微课在课堂导入、情境创设、疑难破解和引导学生课外拓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微课;大学语文;教学

美国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在《论人的延伸》中提到:“口耳相传的教育模式起源于希腊-罗马世界,靠拼音文字和手稿在中世纪传播。然而几十年后,印刷术的占领地位结束了,新媒体登上历史舞台,这意味着历经2500年的口耳相传的教育模式结束了。”[1](p.21)此后,国内外学者对新媒体的论述和解读也越来越深入,对新媒体概念的争议也日趋达成一致,这就为我们利用现代化的电子媒介,如电子书、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数字杂志、手机、触摸媒体等,通过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媒体,改革大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提高大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内容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大学语文教学必须适应这一变化,利用这一新媒体,创新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发挥微课在课堂导入、情境创设、疑难破解和引导学生课外拓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课时量过少,难以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与专业课相比,作为通识和基础课的大学语文课时被严重压缩,很多学校将其由48节骤减为24节,有些院校将此由必修课降为选修课,有些院校甚至干脆取消了这门课程。在这样尴尬的教学氛围中,教师们不得不删减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节奏,想较系统地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已经变得不可能。教师在上这门课的时候显得匆匆忙忙,患得患失,只能敷衍和应付,学生们也从心理上轻视大学语文课,教学质量必将大大折扣。长此以往,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审美性和人文性的课程定位将不复存在,培养他们对人生的思索,对心灵的关怀,对历史和社会的理解,对整个世界的义务和责任,学习从精神上成人也将成为一句空话。

(二)传统的教学方式加重学生疲劳和迷茫情绪

大学语文在一般院校作为一门基础课和公共必修课而开设的,不仅课时少,而且学生们在心理上也是不重视的,再加上别的课业负担重,这都会不断地侵蚀大学语文的学习时间。如何在短短的45分钟里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防止学生出现审美疲劳和迷茫情绪,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每一位大学语文执教者应该深思的问题。虽说传统的教学方式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其重要性不可替代,也是不可动摇,但是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早已受人诟病的“填鸭式”的教学,教师一言堂,师生互动少等现象,这都会消磨掉学生本已不多的学习热情。所以,如何实现在传统教学模式上的创新,就必须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二、大学语文的课堂设计

大学语文教学的最佳组合模式是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在保持相应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应大力开展创新性教学。科学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在一节45分钟的课堂中,学生的注意力随教师讲课的时间变化而变化,开始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逐步增强,随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学生处于“理想听课状态”的持续时间为20-25分钟。如果我们能够在此时适时地转换教学模式,调整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从一种“理想听课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理想听课状态”,这将是一种高效率的无缝对接,课堂效率翻倍。微课、慕课等新媒体由于时间短(控制在10-15分钟范围内),内容精(学习内容高度浓缩),一些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难点、疑点或盲区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适时地呈现,学生们瞬间就可以找到一种豁然开朗和醍醐灌顶的欣喜和释然。故理想的大学语文课堂应该是传统与创新的结合、师生互动的平台、点拨与升华的良机和反思与重构的舞台。那么,大学语文的哪些内容最适宜以微课和慕课的形式展现出来呢?

(一)诗、词、歌、赋的讲授

大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诗、词、歌、赋占到相当大的篇幅,由于时间的限制,只能选择性的进行讲解,大部分的篇章无法讲授,这时微课、慕课等形式就成了有益的填补,这样学生就可以利用起众多的“碎片时间”遨游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海洋里。教师在制作微课时,要统筹规划,把握全局,运用音乐、图片和视频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把抽象的诗词形象化,让学生自然而然、不由自主地融入一种真实、形象的意境。笔者在讲授“孔子与儒家文化”中的《论语》时,就进行了精心的微课设计,分为导入、内容讲解、小结和课后思考与作业等部分,在“导入部分”通过简单的提问,了解学生对《论语》的熟悉程度,然后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整合,并从日常生活、古今中外等方面对《论语》进行现代的解读,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内容讲解”方面,将《论语》的背景知识分为《论语》的出处、《论语》的作者和《论语》的内容和编排等三个部分。在“小结”部分进行精炼的释疑和总结,最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后思考与练习。这样就可以不断深入理解《论语》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课堂不可再现的局限性。

(二)字、词、句的辨析和解读

大学语文课程中,对字、词、句的解释不容回避,特别是关于字的本义和引申义的探讨问题,而中国古代的汉字演变非常复杂,如甲骨文、今文和小篆的书写,如果在黑板上用粉笔书写,不仅不规范,不准确,而且效率极低,但是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展示,既形象生动,又准确无误,将汉字的演变轨迹和脉络一清二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们的兴趣点和兴奋点被激活,效率倍增。在学习《苏秦始将连横》时,文中出现不少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和繁体字的问题,这些概念的辨析既是难点,又是学习的重点,我们在解读文本时,如果中途详细讲解这些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和繁体字,不仅会影响师生共同欣赏文本时的那种惬意、和酣畅淋漓,而且课堂时间不允许这样做。如果把这些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和繁体字通过微课等方式让学生在其“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就能起到温故而知新和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背景知识和文学常识的呈现

背景知识和文学常识是讲授一课的边缘性、储备性的知识,专门专时讲授耗时费力,效果也不好,而且挤占了重点和难点知识的讲解。如果将这些知识以微课的形式提前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深入了解作者及当时大的社会背景,这对理解文章的主旨会有莫大的作用。我在讲授白居易的《问刘十九》时,我将白居易贬谪江州作为其一生的转折点,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之前是兼济天下,之后是独善其身,并将这两个阶段与白居易的生平结合起来,这样白氏的一生的人生经历和发展脉络就十分清楚了,然后我将这些素材制作成微课,提前呈现给同学们。最后我讲授《问刘十九》时,同学们对白氏为什么能写出如此清新、隽永的闲适诗的原因就会不言自明,对白氏“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歌创作主张也会心领神会,也会产生“于我心有戚戚焉”的艺术效果。

(四)精彩片段的欣赏

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中的精彩片段很多已经拍成电影或者电视剧,如果我们能够就地取材,将其中与我们教材有关的部分剪辑出来,放在微课或者慕课之中,呈现给学生们,寓教于乐,同学们的兴趣一定会大增。笔者在讲授《红楼梦》中的“宝玉挨打”这一部分时,就将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精彩片段移植到微课之中,效果就比教师的讲解好得多。

三、大学语文微课资源的开发问题

在大学语文的课堂设计基本确定之后,大学语文微课资源的开发及应用就成为迫在眉睫、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语文微课资源开发的具体目标

首先,通过大学语文微课的开发,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的大学语文特色、又有别于大学文学课程的微课资源。这些资源在内容上便于大学生接受,能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人文情怀,能更好地体现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审美性和人文性特色;在形式要多样化,包括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微反馈等,不一而足。其次,通过大学语文微课资源的开发,培养一批能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的学生队伍。学生在微课上进行预习,在课堂上才能有目的、有意识的学习,才能与老师积极地互动和交流。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强调提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重要性,在实际操作中也是竭力贯彻这个原则,而微课就起了承前启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这样,学生才能自然地进行角色转换,从容地走向讲台,学生20分钟或40分钟课堂内容的准备,一定超过老师10个小时或20个小时的灌输教育的效果。《尚书》云“学学半”就是这个道理。可见,微课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有着其它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再次,通过大学语文微课的开发及应用研究,能培养一批既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又能熟练掌握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的专家型、技能型的教师队伍。教师是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创作的过程中成熟起来的,只有鼓励教师进行这样的实践活动,教师们的成就感和创作冲动就会不断的增强,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如鱼得水,高屋建瓴,将自己的教学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最后,通过大学语文微课的开发及应用研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学生的心思拉进“课内”和“课外”两个课堂,营造一种健康、活泼、友好的校园气氛和学习型的校园环境,从而从一定程度上培育良好的校风,增强了学校的文化底蕴。

(二)大学语文微课资源开发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微课虽“微”,但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过程简短但结构完整”[2]。因此,在微课资源的建设和开发过程中要体现微课内容的选择性和结构的完整性。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来看,微课资源开发及应用虽然有数量可观的研究成果,但是针对大学语文微课资源的开发和研究却不是很多,质量上乘、深受学生欢迎的微课更是如凤毛麟角。那么,大学语文微课资源的开发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的呢?首先是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的凝炼与整合问题。开发大学语文微课资源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因此我们要对该课程内容进行重新审视。哪些内容应该精讲,哪些内容应该略讲;哪些内容适合采用多媒体教学,哪些内容不适合;哪些内容适合采用视频作为微课载体,哪些内容又适合采用音频、微电影等。上述问题需要一线的教师们深入研讨,周密调研,反复论证,拿出合理的方案。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在上一节已经进行详细地阐述,不再赘述。其次是大学语文微课制作的技术问题。多媒体制作技术精良与否直接影响微课的质量。这就要求教师们不仅要有深厚的学术素养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更要有前瞻的眼光和对现代多媒体制作技术娴熟的掌握和运用。很多教师一边在自己喜爱的讲堂上辛勤耕耘,教书育人,但又不愿意被浩浩荡荡,来势迅猛的现代技术所淘汰,成为边缘人,于是他们在这方面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做出了很多尝试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是受条件的限制,很多语音、动画和视频无法自己制作,都需要凭借大型的、现代化的设备,故有些教师有时不得不忍痛割爱。鉴于这些不容回避的技术原因,很多高校从外面引进一些商业化的制作团队,为老师们排忧解难。我校一直走在现代化教学和改革的前列,为了开阔我校教师的视野,学校多次邀请校内外的专家学者,为教师们介绍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模式转变的情况和趋势,以及网络课程整体技术方案与实现的路径等等。为了解决微课、慕课等实际制作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难题,学校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与一些商业的教育机构进行合作,目前已进入了实质性的运作阶段。有了学校和机构提供的技术支持,教师们就可以将传统和现代进行完美的结合,进一步的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再也不是“疲惫之师”了。微课是大学传统课堂的有效补充,是收集大学生“碎片时间”的好形式。然而,作为新鲜事物,微课的潜力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挖掘。我们教师一定深度地参与资源开发,才能最终破解微课资源建设难题。不管怎样,“翻转课堂、MOOC和微课程的兴起,昭示我们告别传统资源观,代之以大力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用微课程资源的新资源观”[3]的时代已经来临。我们每一位教师,你们准备好了吗?

作者:程平 单位: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第6篇

(一)信息化实现了大学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网络信息加速膨胀及广泛传播,对知识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加强了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再也不是以前那种只追求事物表面现象,对事物的探索更加注重其内在规律,并在不断探索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以往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却经常忽略了这些内容。因此,现如今大学语文的教学要求追求更高的宗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积极将信息化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课堂气氛,整个教学过程要实行开放性,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以往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结果。从20世纪互联网的信息资源中找到心中想要的答案,不管对学生还是教师而言,重视自己的想法都非常重要,有时答案仅仅是一个形式,我们不能为了答案而寻求答案,而是要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不断创新。

(二)加强了大学语文教育的“多样性”

对传统语文教学而言,在书本当中寻求答案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只有通过书本才能有效获取知识。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在认知上还停留在传统的学习方法中,在他们看来,书本是学习知识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唯一的途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思想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思想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在更新上非常频繁,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通过信息技术获取知识更为简洁方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受到信息技术的冲击,当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创新。目前,大学语文的教学方向正在逐步朝着多样性发展,教师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不再一味要求学生按照特定的方式去学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利用网络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这样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也最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当然,对学生而言,这样的教学方式也真是他们所希望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获取了更多的知识,同时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新式语文教学与以往教学方式在教师作用上有很大的差异,以前教师是整个教学环节的重点,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相应的任务,而在新的教学方式下,学生成为日常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布置相应的任务,学生根据自身的想法在寻求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整个环节使得教学过程更加丰富多彩,也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三)信息化推动大学语文教学的“快节奏”发展趋势

现在,任何一个领域追求的都是高效率,在短时间内以获得更多的内容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也是每一个行业的标准。大学语文教学在丰富的信息前提下,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理解信息的丰富内涵,是大学教学的目的,同时也是大学语文教学信息化对大学教学的推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节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试想,如果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那么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应当非常良好,而课堂教学质量又与教师对课堂节奏的掌握有直接关系,可以说课堂节奏的掌握是整个课堂教学的重点,只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才能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课堂教学的速度。然而,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对这种新的课堂节奏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传统的教学使得很多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从而最终导致他们对基础知识没有很好的掌握。因此,在加强对快节奏教学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关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现实情况。

二、当前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一)学生的从众和无所谓心态在课堂教学中表现明显

对课堂来说,学生是主体,如果一个课堂上没有学生,那么也无法称之为课堂。但是,目前在大多数课堂教学过程中一直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被动接受知识,学生无法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自身的个性与特长无法得到合理发展,能力也无法在课堂上得到很好的锻炼。另一方面,也正是课堂教学教师的主导,使得很多学生养成了随大流的现象,自己不愿意主动思考问题,只是按照叫师或其他学生的思维来思考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自身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二)目前大学的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过低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学生的积极性不断下降,这是目前课堂语文教学质量不断下降的最根本的原因。而且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普遍认为语文很难在生活中得到实际应用,也正是因此,很多学生失去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三、加强信息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有效运用多媒体课件

对大学语文而言,它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门艺术,因此学好大学语文至关重要。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同时还要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采用可视化的表现方式,如音频视频图片和模型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二)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教学

第7篇

当下,大学语文的教学组织形式多为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是一个学习的互动性开放系统,以其特有的人与人贴近的环境更有利于知识提取。这也启发我们在实施大学语文教学时,要利用好班级授课制本身自有的互动性特质,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实施对话教学,注重师生的沟通,关注学生的情感价值归属,才能最终践行大学语文课程的意旨所在。大学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大学语文课堂上的学生,大多是成年人,他们的思维基本成熟或者已经成熟,创造性思维活动正处于活跃的时期。面对这样一群个性差异明显,心智日渐成熟,自我意识比较强的大学生,如果依旧将学生视为一个知识性容器,将学生视为教学的客体,而不能将其当做一个有思想、有情感的主体的人,就很难从根本上体现大学教育过程的特点。毕竟教育的对象是人,其本身无疑应是人文性的。大学语文延续中小学语文基因,涵盖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各个角度,加之大学生特有的心智特点,或者说大学生在知识、思维、智力、心理等各方面较之中学生有更高的积累水平,使得大学语文更有实施对话的可能与前提。只有转变课堂教学目标,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对话关系,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对学生形成合理期望,通过互动对话的启发式教学,形成具有生成性意义的新型课堂,真正提高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使大学语文课堂真正成为“人与人”对话的课堂。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在于有无能够激励学生学习的老师。构建对话式的大学语文教学课堂,须要结合师生双方的心理趋向,最大限度调动教师和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从而促进大学语文课堂效率提高。

二、大学语文“对话式”教学的具体实施

(一)准确定位大学语文教材的作用

虽然大学语文教材的使用在高校还没有整齐划一的规定,但就其内容来看,基本秉承以承载中华民族文化精髓为原则编写而成,都旨在对大学生形成文化熏染,达到语言规范的目的。大学语文教材的差异性不是决定大学语文课堂质量的关键因素。每一个文化常识都有起源点所在,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完全可以以点带面铺展开来,学生也可根据自我兴趣扩展深化一系列的知识。以对话教学而论,作为引领师生了解人类文化漫游图的媒介和向导的教科书,它是师生对话交流的起点与媒介,教科书作为寻宝图:一方面,他唤醒学生主动探索的冲动,另一方面又给学生一定线索,避免盲目。其作为学生精神漫游的导游图,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旅游者用自己的眼睛与心灵去感悟,而非简单地将美景呈现。只有这样的大学语文课堂,呈现的才不仅仅是只有知识的课堂,而是兼顾大学生兴趣、情感与思维能力培养的课堂。

(二)树立正确的大学语文学习动机

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否被有效的激发,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影响师生间言语的、情感的互动效果。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一是评价的内容也不能局限于终结性的考试成绩,而应该将大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作为评价元素纳入其中,注重评价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与积极性,注重知识生成的方式,平和看待学生在课堂中的错误,从而更多关注自身能力的提高与知识的掌握水平,形成具有持久学习动力的掌握目标定向。二是目标设置方面。当下大学语文的教学多是采用学期末闭卷考试的形式,即半年一次,这样不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具体的阶段性的学习目标。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研究表明,只有参与性的、新颖性的学习目标才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挑战性。现实的、短期的、具体的学习目标更容易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与为完成任务付出的决心与意愿。当学生看到自己一步步接近目标时,更容易产生自我效能感,从而激发学学语文的兴趣。

(三)教师对学生形成合理的期望

教师期望是对话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将期望效应理论应用在对话教学中,教学期望的达成可以使学生体验到对话过程的满足感以及目标实现的成就感,这种体验促使学生在教学中乐于通过对话完成知识的重组和意义的建构。由此,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大学生形成合理的期望与判断。大学语文教师要对学生形成积极的认识,创造充满微笑与鼓励的课堂。更多的微笑、鼓舞的眼神、嘹亮开阔的声音、充满生气的课堂状态,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与课堂气氛,而这一切又会与教师的课堂状态形成对话,提高教师的授课效果,最终形成良性的互动。

(四)采用启发式的问题性教学

“对话式”教学必是启发式的问题性教学。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贯彻启发式教学,尤其要注意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教学前先对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进行评估,知道学生真正想学的是什么,已经有哪些知识基础,设计什么样的课程才能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保持强烈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愿意融入课堂,而与老师形成对话渠道的可能。否则,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会显得漫不经心甚至觉得无聊。此外,在进行问题解决过程中,可以通过对话教学的形式采取小组讨论,参观示范等多种方式展开。这样,学生的多个神经通路得以发展,也符合用脑的科学性。通过问题解决式的教学不仅给学生传授一定的知识,而且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真正达到转知成智的目标。可见,启发式教学充分反映了对话教学过程师生关系的互主体性,有利于构建高效的大学语文“对话式”课堂。

(五)注重大学语文教学的言语互动

第8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 运用 审美

引言

《大学语文》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可或缺的科目,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如何从文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历来是困扰《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者的一个重要问题。那么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如何行之有效地进行教学呢?笔者认为应当把握以下三个原则。

一、教学内容有重点

我们调查了不同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发现不同教材中的选篇基本上都在五十篇以上,但是各个高校配给的课时却很少,绝大多数院校教学培养方案中的课时设置都是一学期,每星期两课时。面对如此多的教学内容和如此少的课时,如何进行教学是我们应该深入探讨的。针对这样的教学现状,我们在课堂中均采用非重点篇目学生自学、教师指导,重点内容教师讲解的原则。也就是说教研组需要选取不同时代的既具有一定代表意义又能为学生所喜爱的作家作品,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讲解,从而解决课时少的现实问题。那么《大学语文》课程的重点内容究竟指哪些呢?

(一)古代文学部分

闻一多先生说:“从西周到宋,我们这大半部文学史,实质上只是一部史诗。”[1]所以我们进行《大学语文》教学时,讲解古代文学作品的重点是为学生分析诗歌,一般来说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几个时期的诗歌进行分析。《诗经》和《楚辞》是我国诗歌的源头,两者一个代表了现实主义传统,一个代表了浪漫主义风格,所以两者选择其一进行讲解对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文学是非常必要的。

唐朝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选择一位唐代的诗人进行讲解是必不可少的。唐诗发展之末,词这种文体应运而生,到了宋朝达到鼎盛,因此有代表性的宋代词人的作品也是《大学语文》课程中必须分析的。

随着文学和历史的发展,元代时期兴起了“曲”这种艺术形式,我们建议在教学中进行相关作品的讲解。这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古代叙事作品的内容,也有助于学生进行传统文学的传承,并培养其对不同艺术形式的欣赏能力。

(二)现当代文学部分

1917年初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2]作为新文学的主流,文学启蒙开启了它的现代化主题,而将此推向高峰的是鲁迅先生。钱理群先生指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鲁迅的作品是应该终生阅读的。”[3]所以我们主张讲解现代文学时不能够跨越的是鲁迅先生的作品,这对于学生了解整个新文学的精神内容是不可缺少的。

现代文学是从清末文坛中西交错、雅俗共赏、新旧结合中发展而来的,所以在民族革命浪潮和文学市场机制的双重语境下,接受了新思想的启蒙主义文学和继承了古典气质的通俗小说在文学界不可避免地相遇了。随着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拓宽,通俗文学与现代学生的生活接近,在《大学语文》课上为学生讲解通俗文学作品,如张恨水、张爱玲甚至是金庸的作品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在于诗文,与其相对应的现当代诗歌、散文也应当选择其一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我国文学的整个传承,那么古今诗歌的对比教学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管是现代文学中著名诗人徐志摩、戴望舒,还是跨时代的穆旦、艾青和冯至,甚至是当代优秀诗人舒婷、海子等,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作者,对他们诗歌的进一步讲解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让他们在耳熟能详的作品中掌握新诗特色。

(三)外国文学部分

除了我国的文学作品,我们还应该广泛地吸收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文学成果,例如莎士比亚的戏剧、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托尔斯泰的长篇巨著等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学生的文学知识。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课时不多的情况下,在古代文学部分传授诗词曲赋,在现当代文学中分析小说诗歌,再补充以外国文学的内容,将文学史的知识穿插其中,就能够有重点地进行《大学语文》的教学了。

二、教学目标能运用

很多人都以为《大学语文》就是让学生了解一些文学常识,其实这只是其最基本的教学内容而已,我们还应当在课上培养学生运用文学知识、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一)文学鉴赏能力

教师每讲完一个文学经典专题,就要求学生掌握一种文学鉴赏的方法。《诗经》和《楚辞》作为我国诗歌发展的源头,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学会文学探源,指导学生理清文学发展脉络。讲解唐朝诗人的时候,要将诗人置于整个时代文学背景下进行分析,这样可以指导学生学会将作家作品与同时期的诗人进行比较研究。宋词大家基本上都是在词理论中有过重大建树的作者,分析文学理论和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可以让学生明白理论的重要性。随后进一步发展使得一些民间文学走进了艺术殿堂,很多戏曲作品都有其故事来源,从故事形成的来源上进行文学分析也是很多曲艺理论家们重点研究的内容。

我国的现代文学是和启蒙主义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作为当时文学界翘楚的鲁迅先生,应当将其作品放在大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这就教会了学生在社会历史中寻找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在学习通俗文学的时候,我们可以教给学生从分析作家的家庭背景、人生经历的角度去研究其文学作品,张爱玲如是,金庸也是如此。另外,诗歌是我国古今共有的一种文学形式,所以在学习现代诗的时候,通过不同时期的诗歌比较可以教会学生历时地看待文学的方法。而外国文学的讲授则让学生学会在横向上做文学比较。

由此可见,经过不同专题的讲解可以将不同的文学鉴赏方法传达给学生,这比单纯地进行文本解释和文学知识的传授要高明得多。

(二)写作技巧运用

我们通过对《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考试试卷的调查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学校的试卷最后一题都是写作题。可是在《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却没有专门的写作教学过程,这样就使得教学和考试脱节,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对每一个专题都进行一定的写作技巧培养,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文学转换成语言文字的运用。

学习先秦文学有助于学生掌握“赋比兴”的写作手法,学生在学习中完全可以掌握相关的语言能力。唐诗宋词各有特色,无论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还是杜甫的现实主义,他们往往直抒胸臆,所以从这里学习正面描写的手法是很有必要的。与诗对比,词相对来说比较委婉,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清照的“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全都采用背面铺粉的写法,所以在鉴赏词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现代诗歌明显的艺术特征,尤其是新月派的“三美原则”、艾青的“太阳”“土地”意象,无不指导学生写作时候的语言风格。而元曲、明清传奇故事的曲折性、鲁迅小说主题的深刻性、通俗小说与读者的互动性、外国文学心理独白的描写等都能在不同的教学中影响学生。

因此,我们说《大学语文》的授课过程不但是传递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能力的过程,这个能力不仅仅是鉴赏文学的能力,更是将知识转换成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教学效果会审美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姚斯和依塞尔创立了接受美学理论,该学说认为美学研究应该更加重视读者的审美经验和效果,也就是说读者应该能够与作者产生“共鸣”。在教学中,学生对文学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本本身,还应该产生涤荡心灵、提高审美情趣等精神方面的效果。

(一)艺术美的欣赏

入选《大学语文》教材的篇目都是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这其中不乏描绘大自然美丽风光和讴歌祖国的作品,我们从中能够感受到大自然本身的雄壮和秀美。在文学鉴赏的基础上我们会领略到不同的艺术形式,因此,比如讲解金庸小说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学生比较喜爱的影视剧作、漫画、连环画甚至网络游戏等不同的艺术形式与文本进行对比,让学生欣赏到不同艺术形式的不同美感。

(二)人文美的赞颂

美国学者艾德勒・范多伦认为阅读文学名著能“使你成为一名智者,对人类生命中永恒的真理有更深刻的认识”,在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中我们能够发现作家对人生的追求。在屈原的作品中学生看到了“世人皆醉我独醒”的人格魅力,在陶渊明的《饮酒》里学生明白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境界,在杜甫的诗歌中学生追寻到了历史的影子,在苏轼的词作中学生感悟到了人生的哲理,在鲁迅的大作中学生遇到了声嘶力竭的呐喊和内心孤独无助的彷徨,在艾青“太阳”和“土地”的吟诵中学生了解了每个人内心对祖国赤诚的爱……所有的这一切都给予学生心灵上的震撼。所以,经过《大学语文》的讲授之后,学生应当具备也必定能够具备人文层次上的审美能力。

(三)文化美的传承

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不但要与现代文化相适应,更要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因此我们要加大正面的宣传力度,梳理传统的文化资源,综合运用大众传媒等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我国古代有很多优秀的文化传统都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我们在课程中的古代文学部分的讲解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我国很多优秀的思想或多或少地从古代典籍中体现出来。由此可见,学习《大学语文》课程有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是高校人才培养中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它担负着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和培养审美情趣的三重作用,我们在教学中只要能够把握住这三点就一定能够使得《大学语文》课程发挥其作用。语

参考文献

[1]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谭少元.高校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语文建设,2013(02).

第9篇

(一)职场人际沟通要求

团队作业模式已成为现代组织内部运行的主要特征,因此提升高职学生职场人际沟通能力的要求便成为应有之义。沟通能力包括语言组织能力、场合特定语言的应用能力以及对隐语的理解能力等。作为最为基本的语言组织能力,则时常成为高职学生步入职场的软肋,表现为要么词不达意、要么语言过于杂乱等。

(二)职场情绪控制要求

高职学生步入职场,也意味着他们需要独自面对人际交往对自身所带来的负面情绪。这似乎与大学语文课程无关,实则不然。通过构建学生内在的人文涵养,将有助于他们通过“自我解嘲”的方式来转移思绪,最终达到跳出负面情绪的效果。

二、解读基础上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功能分析

在上述解读基础上,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功能可作以下三个方面的分析。

(一)知识传递功能

知识传递功能其实是当前起到主导作用的功能定位,它成为现阶段大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正因如此,前面笔者提到了“仍突出传递学理性和知识性”的问题。这里需要强调,尽管这种单一功能影响到了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但作为基础仍要得到继承。

(二)行为训练功能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作为高职教学、教改的指导思想,也应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得到贯彻。因此,还应将行为训练功能设置为功能之一。在于职业素养相契合下,须提升高职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可见,语言组织、场合特定语言应用等便构成了行为训练的内容。

(三)意识提升功能

这里的“意识”可以界定为人文意识,即使学生在面临职业困境和不良职场环境时,也能以一种超脱的心态来应对,并在自我解嘲中使自己在职业思想上不断趋于成熟。事实表明,通过对筛选后的文学作品的鉴赏和学习,将有助于学生获得意识上的提升。

三、分析引导下的优化措施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分析引导下,针对大学语文教学的优化措施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构建。

(一)增强对教学功能的认识

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即讲授大学语文的教师普遍存在职业疲劳感,这或许与课程当前的地位有关。但在重建大学语文课程地位时,根本还在于教师们的努力。因此,应在业务学习时引入对教学功能认识的内容,并在集体智慧的支撑下不断创新功能定位。

(二)完善教学内容板块设计

根据功能分析所得到的结论,需要将内容板块细分为基础知识点、能力训练、职场意识提升等三个部分。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师资编撰校本课程,从而明确教学的内容。对于大多数高职院校来说,则可以通过编撰教案和集体备课的形式,来分别完成对这三部门内容的讲授。

(三)创新教学内容知识体系

当前大学语文教材仍然是按照学理性知识体系来编撰的,从而与职业教育的要求不相容,也与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求相背离。因此,在以教材为蓝本的同时,教师应紧密围绕着三个板块的教学内容,广泛收集相应的素材。其中,在意识提升板块领域的素材收集应成为重点。

(四)完备教学评价机制建设

作为一个完整的教学流程,需要在最后建立起科学的评价机制,该评价机制不仅针对学生学习,还应针对教师的教学。对于前者而言,应改变现有考试模式,即将情境能力考查也纳入其中;对于后者来说,则需要加大学生评教、同行评教的力度,进而督促教师将职教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中。

四、结语

第10篇

一、网络文学的特征

1.创作自由,限制较少

网络文学创作成本小、门槛低、形式自由,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随地、以各种途径发表作品。网络文学的创作优势使其来源广泛、内容丰富、数量巨大,能超越传统出版业的限制,在以青少年为主体的受众中迅速传播。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形式更为活泼,作者、读者与平台之间的互动更为频繁,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媒介的社交性都得到了提高。很多网络文学作品都体现出“超文本”的特征,通过链接、图片、颜文字、背景音乐等形式为读者提供丰富的阅读体验,超越了传统文本在形式方面的限制。但同样由于传播的自由性,网络文学有时呈现出内容质量无保障、更新周期易变动、剽窃行为难追责等不稳定特征。

2.贴近读者,内容通俗

大多数网络作者并非专业作家,其中部分作者不具备文学创作的基本素养,甚至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创作意图,他们写作只是为了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或发泄对现实的不满。事实证明,这些作者的作品反而更易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网络文学的魅力恰恰源于其贴近读者心理、关注平凡生活、注重个人体验的特点。网络文学是一扇双向的窗口,既让身为普通人的作者找到了倾诉的渠道,又让广大受众产生了情感共鸣。但生活化的情感、通俗的内容有时会呈现出低俗化、情绪化的倾向,而且通俗语言较文学语言单调,容易使作品模式化、同质化。

3.读者可以参与创作

很多网络文学作品都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创作的,由于网络传播的即时性与交互性,作者可以随时更新自己的连载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与广大读者展开讨论,听取读者对故事情节、人物设定的观点和建议。这种互动由网络传播的大众化性质决定,作者为了吸引更多读者的关注,必须第一时间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与情感取向。读者在与作者互动时有充分的发言权,这让网络文学创作更趋多元,受众面不断扩大,影响力迅速提升。

二、网络文学带给大学语文的冲击

在信息时代,数量不断膨胀、影响力不断提升的网络文学给大学语文带来了巨大冲击。究其原因,既有传统语文教育难以克服的不足,又有网络文学难以忽视的负面影响。传统语文教育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为主要目的,教材中的课文一般都是经典范文,文章蕴含的思想情感或因学生熟知而显得模式化,或因过于深远、崇高而曲高和寡。很多课文富于说教,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距离较远,无法像网络文学一样给学生以亲切感、真实感。大学语文是一门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学科,如果其中的人文因素与当代大众文化相脱节,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那么其在语言应用方面的教育效果也将大打折扣。大学语文的僵化、“落伍”不仅体现在思想上,如果能以与时俱进的、为学生所喜欢的文本演绎教材中的文化思想,其实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目前大学语文教材基本延续了高中教材的选材范围,局限于学生熟知的中外经典文本,将大学语文变成了通俗版的文学史课。高校只有打破选材的定式,勇敢地吸收现当代中外文学作品甚至优秀的网络文本,让大学语文为学生的网络生活提供助益,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网络文学愈加通俗化的发展导致其呈现出“反思想”“反文学”的趋势。许多热门网络文学作品思想单薄、语言粗俗、内容高度雷同、娱乐化特征明显。网络文学虽然数量巨大、种类丰富,但其中真正有文学价值的精品并不多。学生长期沉浸在通俗的网络文化氛围中,会影响自己的阅读品位和文学鉴赏能力,导致自身与经典文学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

三、大学语文利用网络文学的途径

1.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教材

目前我国大学语文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教材编写、选取都取决于地区、院校的自主安排。在网络文学的冲击下,高校可以在教材设计中因势利导,化被动为主动,根据信息时代的文学特征重新设计教材。高校要兼顾网络文学的优势和缺陷,根据学生的阅读环境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弥补学生课外阅读中的认知短板。例如根据网络文学富于通俗性、乏于思想性的特征,高校可以在教材中引入一些语言优美、论述浅近的社会科学名著,让学生意识到真正的文学应有广阔的表达空间和高深的思想内涵。高校还可以将微信、微博中的热门文本列为课外阅读内容,甚至列为课文,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其学会鉴别网络文本的优劣。

2.将网络文学引入课堂

课堂讲授是教学的重点,为了帮助学生在网络时代树立正确的文学观,高校可以将网络文学引入课堂,以与传统文学对比的方式分析其文学特征,让学生产生系统、理性的认知。例如在《忆冼星海》这篇课文中,作者为了让读者在冼星海出场前对其产生简单的印象,运用了大量侧面描写。教师可以进一步延伸,让学生思考网络文本中是否有类似的技巧,有的话,具体是怎样运用的。这样做既能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又能丰富其对侧面描写技法的理解,同时通过对比,了解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各自的优缺点,树立理性、全面的文学观。

3.增进师生间的互动

第11篇

关键词: 《大学语文》 分层目标 心理调适能力 文化素养

学校教育应教给学生做人所需的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格的发展,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人。因此,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首先应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具备被社会所承认的道德,获得社会生活的通行证;其次是具备一定的生存技能,既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又具备起码的职业素质;再次是具备不断学习、创新的能力,以期将来有效地扮演社会人的角色。

在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大学语文》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其教学改革方兴未艾,有的很有成效。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很多职业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师正在努力地改变。而怎样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有效性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

在现阶段的大学语文教学中,受重视的仍是知识的传授,学生作为“人”存在的意义被从教学活动中抽离,师生彼此的心灵交流和情感表达被忽视。

那么,《大学语文》教学该如何改变?《大学语文》该教给学生什么?

一、设立分层目标,提高自我期许值

目前,许多职业院校的在校生觉得前途渺茫,没有目标,整天昏昏沉沉地混日子。究其原因,有的是被家长逼着来读职校的,对专业没有兴趣,对学校、课程反感甚至厌恶;有的高中读不好,又没有别的学校可去,只好来职校,却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还有的看不到前途,认为即使认真学习也找不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对于这些不同类型的学生,首先应该帮助他们根据自身情况、兴趣爱好,设立不同的人生目标,再根据自己的目标,制订不同的学习计划。同时,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文本,激发他们思考“人为什么活”的问题。如在学习《短歌行》、《兰亭集序》一类课文时,面对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慨叹,面对王羲之“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深沉感喟,联系自身,是让自己有限的生命无谓地浪费掉,还是振作精神,在有生之年做实在的事情,有所作为呢?面对这些刺激,学生不会无动于衷。教师还可以就自身经历、自身感悟和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促使他们设置目标,做有目标感的人,并且提高对自己未来的期许,从而更好地激励学生努力前行。

二、氛围激励,广泛阅读

一个学校有一个学校的文化氛围,亦即学校的个性,其中课堂教学是一个重要方面。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创设课堂情境,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资源,营造多姿多彩的情境氛围,从而吸引学生迅速介入课堂教学。如在教学《垓下之围》、《晋楚城濮之战》等课文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与课文有关的戏曲片段、历史背景、历史地图等资料,迅速拉近学生和课文的距离,设置问题引起好奇,引导学生进入、理解文本。通过分析战争双方胜负的原因,找出与个人成功有关的因素,如自省能力、学习他人的能力、自知之明等。利用适当的氛围,调整、激励学生的心态,获得学习的动力。

另外,《大学语文》教学必须以具体可感的作品阅读为主,只有大量阅读作家作品,语文才能在头脑中真正焕发活力。

但是教材所选的阅读篇目,一般只是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教师只能有重点、有选择地解疑,在一点上做深入的探讨,其他大量的作品的解读还得靠学生课外下工夫。所以每学习一个作家作品,教师都可以给出阅读书目。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每个作者作品的特点、风貌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再精读重点作品,然后根据提供的书目阅读其他的作品。这样既有面的广泛阅读,又有点的精深的体察、感悟,点面结合,学习起来更容易一些。如在学习《诗经》、《楚辞》有关篇目时,可先简要介绍先秦诗歌概况,然后精读《诗经》、《楚辞》里的经典篇目,再选出有代表性的诗歌做面上的阅读,以期对它们有全面的了解,这样就能结合课堂所学充分感悟《诗经》、《楚辞》的精华。

三、培养心理调适能力

一个人在集体中总会有诸多的不如意,有时顺有时逆,怎样调节自己的心理以适应社会,从而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灵活的思维方式呢?这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更值得我们关注。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因为过于注重客观知识的传授,学生习得的科学知识、科学世界和日常知识、日常世界形成断裂,学生脱离对周围世界的实感,导致对日常世界体验、思考的缺乏,习得的知识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真正进入社会,遇到实际问题时手足无措,挫败感日益增强,首先在心理上自己打败自己。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依据文本生发开去,注意培养学生更高角度地思考问题,注意和社会实际联系,习得解决问题的间接经验,习得调适自己的能力。如在教学《逍遥游》时,在熟悉文本后,结合已有的有关对庄子的思想认识,思考自己对庄子“逍遥游”的看法,分析其合理及不合理的地方。在现实生活中,“逍遥游”能否实现?自己遇到痛苦、挫折时是像庄子一样逃避还是像孔孟那样积极寻求解决之道?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发?让学生从讨论交流中学到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从而习得灵活的思维方式。在教学徐志摩的《偶然》时,在熟读文本之后,结合徐志摩的生平,体会《偶然》中平静的心态和达观的态度,领会其对人生的体悟。再深入思考,当自己在以后的人生中遇到诸多方面的“偶然”时,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呢?是沉溺于无法实现的“偶然”中不可自拔,还是以洒脱的态度告别“偶然”克服人生的危机?怎样对待人生中的美好?是执著追求还是消极抛弃?经常有意识地引导会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灵活调适自己的能力。

四、注重文化素养的提高

职业学校因培养目标的不同,有自己的特殊性。职校生将来大多是要面对社会各行各业的,在文化知识上并不要求他们有多深厚的知识。但他们的知识面却很广泛,要有对职业的热爱,匠人的精神,同时对人也要有人文关怀的精神,这就决定了《大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而且在科技日益发展的现在,教育将更注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相应的,年青一代的人文精神、道德精神、国际精神等将得以重视、强化。所以,“学会关心”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关注点。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中,有许多理念有着积极的时代功能。如人文关怀精神,天人合一思想,伦理道德观念等,这些在《大学语文》古代文学作品中时有体现。在教学时,要在疏通文字的基础上,对作品中流露出来的种种思想理念加以归纳吸收,注重人文精神培养,丰厚我们的文化底蕴。例如,先秦散文是我国各种哲学思想的源头,有许多观念在今天还存在进步意义,如《里革断罟》(选自《国语》)中表露出来的人类如何获取自然资源的道理,和现实生活中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所造成的恶果进行对比,就能更好地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再接着学习《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对于“数罟不入闯兀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的“王道”主张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又如儒家的仁爱孝悌的伦理道德、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等,这些都广泛地存在于古代文学作品中,值得我们探讨、学习。

五、问题研究式学习,一课一得

《大学语文》教材所选课文都是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字词知识,作家作品常识,语言风格,篇章结构,修辞运用,生活经验,生活情趣,哲理内涵……每一方面都值得我们学习、品味,但在实际教学中面面俱到只会导致面面浮躁甚至徒劳无功。所以教师要根据教材整体规划,设计各有侧重的教学计划,与其面面俱到不如一课一得。在教学中,除了知识传承这一教学基本职能外,还可以实现价值传递的教育功能。在基本知识习得的基础上,教师基于自己的经历经验而流露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都是在和学生进行无形的心灵、情感交流。如《季氏将伐颛臾》的逻辑、驳斥的有理有据;《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中论辩的技巧;《逍遥游》中由庄子所举例子反导出对他人行为理解与宽容的重要;《冬天》中善于在平凡琐碎生活中发现快乐、温馨;《公寓生活记趣》中以审美的态度观察生活;《论美》、《谈谈衣着习惯》中的审美观念……如此日积月累,学生会得到全面的发展,而不是只有死的书本知识。

而在广泛学习的基础上,对一些成绩好并对《大学语文》兴趣浓厚的学生可以问题研究的方式,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学习。这一类同学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己感兴趣的作家入手,先广泛搜集资料,尽可能多地了解作家的有关材料。然后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围绕中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围绕问题展开论证,最终解决问题。这样做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创造性,学会学习。如学商隐的诗歌时,有一些学生对李商隐的《无题》诗很感兴趣。这时教师可先布置学生查找有关李商隐的一切资料,了解他的身世、经历、思想、创作风格等知识后,就可筛选出学生既感兴趣又有价值的问题(如对他任一首诗的理解),并展开论证,写成小论文或鉴赏性的文章。

总之,应该教会学生学会认识自己,学会掌控自己的情感和思考方式,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方式,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同他人合作,成为有目标感、成就感的社会人。

参考文献:

[1]刘认真.从大学语文到大学人文――对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的思考.课程教育研究,2015(8).

第12篇

(1)信息化对大学语文教学的推动

信息化最大的优点就是实现了大学语文教学的“开放性”,是的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都有了很大的增长。信息化的教学在网络中加速扩大、并广泛的传播使得结果就是知识也迅速的在互联网的时代中不断推动与发展。在这之中最有时代意义的就是人们对知识的见解与认知不在是以前单调的掌握而是追求如何在只是中寻求创新、寻求知识的实际作用意义这样更为高标准的要求。因此在大学的语文教学中追求这种更高要求的宗旨就成为了大学中必须要去完成的任务,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将信息化推动起来。在大学的语文课堂上信息化的一个宗旨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符合开放性,就是不必像以前那样在教学中追求标准的答案而是要利用信息化的互联网资源自己去找寻心中的答案,重视自己的观点是最为重要的答案只是一个结果而在找寻答案中的过程才是最佳重要的。

(2)加强了大学语文教育的“多样性”

传统的教育注重的是在书本上找寻知识的答案,也是唯一获取知识的途径,老师和学生也都认为书本才是最为标准的学习知识的工具。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社会的发展这种传统的教学思维已经不适应于时代的发展。信息化的出现推动了传统教育的革新,多样性的发展是大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教师也不用像以前一样在特定的教师特定的时间来教学学生也不用这样去听课而是可以运用网络灵活的获取知识,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节约了教师与学生的时间,也是的教学的成本降低。如此多样性的教学学生也更容易的接受,学习兴趣也将提高。相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有根据自己的只是以及书本上的知识来对学生进行授课但是信息化的运用后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来使得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更加的丰富,这样的结构就是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在某种程度上也方便了学生。所以信息化的使用加强了大学语文教学的多样性发展,这种模式下的教学学生更容易散发思维创新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值得我们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推广使用。

(3)信息化推动大学语文教学的“快节奏”发展趋势

不管在什么领域追求的都是高效率的成效,在短的时间内获取较多的内容是我们所追求的,是每个行业中的标准。信息化的前提下信息量的丰富性,大学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领悟这些内容丰富信息充足的知识是我们在教学中的目的也是信息化的教学下对大学语文教学的推动。在这种形式下第一步关键的因素在于教师的节奏性,可想而知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掌握这么多的知识前提就是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的节奏,也就是要在教学中找到切入点在保证了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要加快教学的脚步。这是推动快节奏教学的第一步对于教师的要求,然而最重要的就是学生要有对于这种快节奏教学的适应性然而现实的情况却并不是那样的乐观,传统教学留下的弊端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缺乏兴趣与积极性,导致基础知识很薄弱,信息存储量也很少等这些问题是困扰在进行快节奏教学前面的难题。所以在重视快节奏发展趋势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真实反映。

二、及信息化语文教学的实践策略

前面讲到了信息化对于大学语文教学的推动,信息化的出现加深了对于网络这个平台的了解。其实在现今社会学生对于网络都是很熟悉的一些搜索引擎、社交软件等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不陌生的东西。然而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学生对于网络的利用基本都是在于网络游戏、网络节目等这些方面。真正运用于学习的还很少,但是网络这一块是现展的成果必须要学会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才会在时代的潮流中不落后。根据实际分析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策略

(1)摒弃耳传身教的教学模式,寻求信息交流

在新时代的潮流中信息化推动了大学教学的多样性与快节奏,学习不仅仅在拘于传统那样单调的学习途径与方法。学习中老师不在是主体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在信息化的时代每个人都是我们学习的老师,会学习懂学习才是在教学中应注重的。在课堂上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交流空间,课堂外也应该注重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时间。做到这些只要我们肯用心一切都不难,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你才能生存下去,道理是一样的在教学中要寻求时展给我们带来的资源。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交流的过程只有交流沟通才能找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点,才能自己找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所以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就是我们所要做的重要工作

1)建立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平台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就是拉进了世界各地人民之间的距离,不论你在何方通过网络你都可以跟家人沟通。要利用这种资源给我们带来的优势,实现交流学习的目的我们可以建立起属于每个班级之间的QQ群、邮件以及BBS等这些交流平台,在学习之外教师可以在QQ群上跟同学交流学习的心得、发现问题也可以及时提出来、同学之间也可以在课外交流自己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对于那些遇到的男同也可以在这样一个平台中获取老师、同学的帮助这样就会很快的将自己不会的知识掌握,另外在这样一个平台上交流沟通不仅仅是我们的知识更加的丰富了,而且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感情也更加的友好。因此建立一个这样的平台对于现代大学语文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2)合理安排平台的管理者任何一个群体都需要有一个管理者,正常的运行需要他们的付出。在建立了平台之后教师可以在学生中选择具有责任心、思想谨慎的同学来管理平台。在平时花费一些时间来整理平台上没来得及处理的问题,在大家都有时间的时候然后拿出来讨论这样就可以保障学生的问题不会被漏掉提高了效率。在学习中对于一些由于老师没时间的学习意见与心得都可以由管理者来告知同学。

(2)投其所好但不失教学本质

正如了解一个人接触一个人一样要投其所好,做他喜欢做的事、聊他喜欢聊的话题这样更容易接近更容易获得认可。学习中也一样投其所好才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设计一些学生感情趣的环节来与学生探讨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融入所要教学的目的以此来讲问题形象化,这样的话就不会消耗学生原本的激情的兴趣。其实在很多的语文课文中讲述的文章都是极其的枯燥无味的,虽然所讲的道理是深刻的。怎样找到一个合适的契合点就是我们应该突破的,比如在进行一些古典名著“红楼梦片段“”莫言文章”等教学时可以利用一些网络上的资源然后整合成课件,在课堂上与学生来讨论对于学习这样文章的感想,老师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来知道学生。这样的话比起传统的按句分析按段落分析作者的观点来的更为实际,也更有意义。还有很多的教学,如在进行合同的教学时可以摒弃对于合同文件及条理的朗读而是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实例来分析,让学生自己发表观点和看法然后老师总结点评,这样的效果远比应试教学的好。

(3)取长弃短

网络上的资源繁多、来源也都不是有根有据以此对于这些资源就难免有错误。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引用这些资源时教师首先要经过筛选,选取有代表性真实的东西摒弃那些没有意义错误的资源。对于学生的培养要求也一样要使学生学会慧眼识珠的能力,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对于一些无法辨别的东西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总之要重视资源的真实性,学会取长避短。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