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19: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金色的脚印主要内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在预习中提问题
“预习是自求了解的过程。”在学生掌握了预习课文的基本方法,能够自学字词,熟读课文后,就要求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问。开始时,我们“强制”每个学生都要质疑。最初,可以从不易理解的,或根据语境不理解的词开始质疑。检查预习时,对质疑有意义的学生,加以表扬,以形成榜样。长此下去,学生的质疑能力自会提高。
(一)在字词上提问。在预习时,我们要求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在不懂、不认识的字与词语边打上问号。接着需要借助工具书来学习。现在小学生可以查阅的工具书种类比较多,有《新华字典》《成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等。可是现在有不少学生都懒于请教这些无声的老师,对一些词语一知半解也就过去了。我们经常鼓励学生在预习中积极动手翻查工具书,让他们尝到使用工具书的甜头,进而养成经常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
如:在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课时,问学生“囫囵吞枣”的意思时,不少学生都能回答,接着问他们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的,有位学生很自豪地说是通过昨晚预习时查字典得知的,我就对这位学生的做法作了肯定。希望大家都能向这位学生学习。然后在课堂中,我们让学生动手查一查“囫囵”的意思,学生查出后便立刻理解了这个词语的含义。
(二)在课文内容上提问。在预习时,我们让学生在不理解的句子前打上问号。在预习《唯一的听众》这篇课文时,有个同学提了这么一个问题:这个唯一的听众是谁?她在听什么?为什么只有一个听众?其实这就是文章的中心与重点。可见学生的感悟能力在预习中也得到了培养。
二、课堂中就题目提问
文章的题目往往是文章内容的精辟的提炼,主旨所在,犹如文章的“眼睛”。抓住了课题,文章的内容也就了解了。启发学生通过课题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阅读带有浓厚的趣味性,从而培养学生从课题入手阅读课文的能力。
(一)抓住人物提问。以人物命名的文章,往往是通过最能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一件事或几件事来刻画人物的,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教育,激发他们奋发向上。
如:《詹天佑》《少年润土》《怀念母亲》等课文,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问,学生经过思考,教师归纳为:1.他(她)是个怎样的人?2.作者为什么要写他(她)?3.为什么要写这件事?这时,可针对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课后收集资料,这样既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地去读文章,剖析人物的思想品质,从而受到感染,激感。这样思维活动在质疑问难中积极地展开了。
(二)抓住事物提问。写景状物的文章是作者用手中的笔做导游,向我们经典地介绍了一个地方或物品的特点。
如:《威尼斯小艇》《索溪峪的“野”》等课文,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抓住景物的特点及与众不同之处发问。然后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标注,讨论。这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思维更加活跃了。
(三)抓住事件提问。以事件命题文章。
如:《草船借箭》一文,从课题就已经大概知道文章写什么事。教学生质疑时,让学生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发问。学生会问:“为什么要借箭?”“是怎么借的?”“结果怎么样?”一下就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时,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问题解决了,课文也就读懂了。
(四)抓关键词提问。抓住课题中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语展开提问。在《金色的脚印》一文可引导学生抓住“金色”这个关键词来问,“脚印为什么是金色的呢?”这样抓住关键词质疑,对文章的理解会更深刻,对于解决问题能起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课堂中从课文内容中提问
(一)引导学生从文章词句与主要内容中寻问。抓住关键的语句、内容,就能层层推进,巧妙地将教学引向深入。使学生具体形象地理解重点词句及课文内容,并且通过这些词语引发联想和想象。《走遍天下书为侣》一课时,生质疑:“一本书我通常看一遍或两遍,很少看过五六遍的,而作者却说他愿意看上一百遍,让我很不理解?”显然学生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找到了与文本的差异,从而深入理解“一本你喜爱的书就像是朋友、家、活生生的人、故地以及伴侣等,体验读书的快乐”。
(二)引导学生在字里行间和矛盾之处寻问。有些文章从字面看,仿佛前后有矛盾,与文章题目不符,实际是合情合理的,这往往是学生质疑问难的突破口,也是将课文内容深化的突破口。如《月光曲》一课,学生发问:“妹妹前面说‘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为什么后面又说‘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这个地方矛盾。”
(三)让学生在独自思考中提问。语文课本中编排的课文是经过作者、编者深思熟虑加工过的,但用孩子的眼睛看,他会发现许多与他的想法不同的地方,其实这些地方往往是值得思索和回味的。提出问题是对文章理解的过程。
关键词:语感训练 语感实践 课内训练 课外训练
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能力的衡量是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的一种综合过程。若语感能力具备了相当的水平,在实际应用中表现为一接触语言文字,即产生正确的全方位的丰富的直感。在阅读时,不仅能快速、敏锐地抓住语言文字所表达的真实信息,感知语义,体味感情,领会意境,而且能捕捉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而语感能力差的,接触语言文字时,在运用惯常的分析理解手段之前,仅能领略其所承载内涵的一鳞半爪,甚或曲解其意。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言整体把握的能力”。 在小学一至六年级的语文教学目标都有这么一些话: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段落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2、诵读课文和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彩,体会关键词语在句子中表情达意的作用,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丰富语感。4、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这四个要求是从螺旋上升的方式明确了学生语感能力培养的方向。因此,我们必须在语文教学中着重进行语感能力的培养。有教育专家曾经这样强调:“语感教学不是教学方法的更新、创造,也不是教学模式,而是对影响人们多年的通过语言知识传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说话、写作的旧的语文教学思想的改造”。 的确,传统的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端和失误就在于以语文知识传授为中心。而今,我国的语文教学实践告诉广大教育工作者,语文教学应把培养、训练学生的语感这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只有确立了语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地位,才能为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和高效率找到正确的突破口,所以应该把语感的训练贯穿在小学语文学习的始终。
从我十多年的教学经验的积累中,我觉得语感培养的途径一是抓好课内途径,二是抓好课外途径。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一是指导学生进行语感实践。就是让学生接触和使用具体的语言材料,对学生的言语器官反复进行言语刺激,使学生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逐渐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二是帮助学生进行语感分析。就是让学生在语感实践中,就语言材料的内容、形式和感受过程本身,以理性的方式作出分析判断。小学语文阶段既是语感训练的启蒙期,也是语感训练的黄金期,这一时期主要是以语感实践为主,语感分析为辅。因此在训练小学生的语感时,要设计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训练方法。下面就如何从课内、课外来训练学生语感,提出自己的意见。
一、在课内训练学生的语感
1、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的语感
小学语文课本在选文上视角多元,品质高,且富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适合儿童阅读的中外名家名篇超过二分之一,足见其文化教育含金量高、文学品位正。例如有:展示地域风情的名家美文;用真情编织的爱的颂歌;彰显中外人民智慧的发明创造;弘扬民族文化的经典名胜;有趣有益有用的科技天地;尊重生命的美好境界;具有教育意义的革命传统故事等等。③对这些优秀的文章,教师若能巧妙地利用,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训练学生的语感,那将能收到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1)感受语言,初识语感
小学生年龄小,经验少,对外界事物判断主要靠感觉。那么教师要利用这一点,充分发挥范读的示范作用,教师在示范的过程中,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轻如和风,重如洪钟、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范读,通过眼神、面部表情、姿势等身体语言,让学生会从教师的范读中获得信息。文艺性的材料,特别是优美的诗词、散文,最容易拨动学生的心弦,唤起他们的共鸣。例如:那柔情似水的《故乡的“水墨画”》让学生走进故乡那长满菱角的池塘,观看红蜻蜓、花蝴蝶、小青蛇,还有鼓眼睛的青蛙在菱盘上尽情的嬉戏,去采撷刚出水的、鲜嫩的、清甜的菱角;那洋溢欢声笑语的《海滨仲夏夜》让学生欣赏“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的火焰,”以及苍穹中那“一串流动的珍珠,和满天的星星互相辉映,煞是好看”的美景;而热情奔放的《草原即景》,像寂静的、广袤无边的大海,而风呼啸时,又像奔腾的千军万马,动与静的草原带给人们无穷的遐想。总之,教师的范读,能使不同的内容,通过完美的语言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这些信息都会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增强感知的力度,从而激发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情不自禁地、迫不及待地走进课文。
(2)体验朗读,走进语感
朗读是体会思想感情的主要手段。正确地朗读,有助于学生正确地、通透地领会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发展思维,丰富语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感受能力。现行教材中的课文,无论是语言形式上,还是思想内容上都是学生学习语言,模仿写作的良好典范。优秀的文章,大都融入了丰富的感情,这类文章往往需要反复吟诵才能更好地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在《胡杨赞》中,认识胡杨“长着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地千年不腐”的生命,胡杨“耐干旱,耐盐碱,抗风沙”的毅力,胡杨“只知道默默地奉献,从来没有索取”的高尚品行。要领会它的内容,体会它的感情,就需要反复朗读。当然,朗读之前,感情积累、酝酿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否则,读起来仍只会是淡而无味。小学生,认识水平尚处在低层,感受性强,而理性思维较弱,如果单凭直觉去感知语言文字是无法领悟其中真谛的。文章与初读文章尚有一定距离,它需要学生在不断的吟诵中缩短距离,启动思维的参与,通过思维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活动来帮助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反复训练,丰富语感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一般训练到实用训练,循序渐进,避免高屋建瓴一气灌到底。朗读训练有它的适度,即阶段性,对学生来说,有:①基本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朗读,②较高要求——顺畅朗读,③最高要求——传神朗读。具体的训练过程可分为:用普通话朗读——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停顿适当——语气连贯——语调自然,表情达意——速度适中,完美和谐——领会主旨。如此一步一个脚印的训练、指导,让学生易于接收。
训练语感,仅仅要求发音准确,吐字清楚,声音洪亮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语言分析,把语言文字的分析与语言规律的指点相结合起来加以指导和训练。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通过对标点符号表达的作用的分析,训练学生的语感。如《金色的鱼钩》中“鱼啊!快些来吧!这是挽救一个革命战士的生命啊!” 引导学生挖掘三个感叹号的内在含义:第一个感叹号表达了盼鱼的爱慕之情;第二个感叹号表达了求鱼的急切之情;第三个感叹号表达了期望战友康复的真挚之情。②、借助对词汇的分析,训练学生的语感。如《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课中的“收”字,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意思,在前一句中的意思是“要了,接受了”,在另一句则是“拔下来”的意思。③、通过对修辞手法的揣摩,训练学生的语感。可见,在教师的指导下精读课文,把握课文主题,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是非常有益的。
(4)感悟内化,激活语感
纵观整个小学教材的阅读文本,无论是经典的童话,厚重的传统文化,革命的故事,还是优美的散文、动人的诗歌,或是科技小品文,新闻作品等都给予了学生多方面的精神营养,心灵陶冶,让学生受到古今中外经典作品的感染,以培植学生美好的情感,使之能涵养品性,净化情感,充实精神,提升思想。别林斯基曾说过:“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到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但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因此,教师在训练学生的语感时,应重视训练学生顺着文章的内容合理展开联想,凭借想象具体事物在脑子里重现,使概括的东西变成具体形象的东西,触景生情,浮想联翩,走进作品所描述的世界,在具体生动的语言形象中感悟语言背后的深奥与美妙,进入一个摸得着、看得见、能闻到气味、能听到声响、能辨出色彩的世界。学生的语感也彻底被激活了。
(5)实践领悟,升华语感
感受力包括“语感”和“物感”,二者是相互作用的,敏锐的语感和对实践的敏锐感受密切联系在一起,语言文字感受力的培养离不开“物感”与语感的协调发展。教师要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语文学习的机会和因素,反复进行能动的语言实践,在听说读写的实际操作训练中把语言还原到一定的语言环境和实践情境中加以模拟、演习和创造,进而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力。例如:借助表演课本剧等,让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己的语感。教学《猫》的第二自然段,其中第一句话“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我先让学生同位尝试表演(一人扮演老舍先生,一人扮演猫),再指名上台进行表演比赛,学生表演完后让其说说表演感受,同时指名让其他同学对表演者进行点评。经过如此训练,有效地升华了学生的语感。
2、在作文教学中训练学生的语感
(1)、在口语交际中训练语感
小学口语交际教材中语言因素十分丰富,但小学生正处在学习运用语言的阶段,对语言还没有很好地掌握,语感不强,在口语交际中的能力不强。因此,加强语感训练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方法。语感训练的内容可以说一个话题,说一件事为题材,强调说前准备,培养先想后说的能力,写好说话提纲,言之有序,其形式可采用故事会、演讲、辨论会等,要求讲述条理清晰,完整流畅,语词准确丰富,表达情感到位。
(2)、在朗读习作中训练语感
无论是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都离不开朗读,只有通过朗读才能推敲、揣摩、品味语言,体会自己习作中的遣词造句是否准确,因此朗读习作至关重要,学生在朗读习作这个环节中也潜移默化地得到了语感的训练。
(3)、在讲评习作中训练语感
让学生参与习作讲评,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在讲评习作中,能受到文学艺术的感染,能让学生进入情境,文章画面就会情不自禁地在脑海中浮现,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向作文优秀生学习。学生在讲评习作中还可以从他人的习作中发现不足,以便自己在写作中引以为戒。这整个过程既让学生主动学习,又能训练学生的语感。
二、在课外训练学生的语感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①五彩缤纷的生活是语言的源头活水,又是运用语言的广阔沃土。因此,要扩大学生语言活动范围,注重课内外相结合,把生活当作语言的大教材,立足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把学办事、学交往、学合作、学做人与运用语言,提高听、说、读、写实践能力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开辟一片内化语言积累的崭新天地,就能使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跃上一个新台阶。
1、在课外阅读中训练语感
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⑴、指导学生正确选择阅读材料。低年级的学生可推荐看童话、寓言等有趣的读物;中年级学生可推荐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科幻小说等引人入胜的读物;高年级学生可推荐读名篇佳作,历史名著等。⑵、要求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为了让学生储存更多的语言材料,要求学生在阅读课外书籍时,做好好词佳句的分类积累,可分为景物篇,动物篇,植物篇,人物篇等等。⑶、开展美文诵读活动。巴金先生曾说:“文章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它们的好处,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可见,广泛阅读,熟读成诵,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2、在交际活动中训练语感
运用语言是语感的实践过程,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实际情境,鼓励学生经常运用积累的语言,多为他们提供运用语言的时间,创造运用语言的机会。为学生把“训练”落到实处。例如:开展说话活动。说话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互动中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让学生畅快地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训练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学生的语感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升。再如:开展复述或转述课文内容的活动。复述或转述课文不同于简单地、机械地背诵原文,也不是介绍课文大意,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复述或转述课文必须以充分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把握作者的思想倾向的前提下才能顺利进行。
3、在实际生活中训练语感
叶圣陶说:“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文艺作品的鉴赏》)语言是用来反映生活的工具,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聚得多了,了解得就越深切。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的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真能够接近作者的旨趣了。
如《再见了,亲人》一课,第一自然段有这么一句话:“您带着全村妇女,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顶着打糕,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为了让学生领悟感叹句在表达“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情感中的作用。我先让学生了解“雪中送炭”的本意,再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理解:你刚吃饱,我给你一个面包,算不算“雪中送炭”?你一天没有吃饭,给你一个面包,算不算“雪中送炭”?你三天没有吃饭,给你一个面包,算不算“雪中送炭”?这样,学生就真正地体会到了大娘的真情,感悟到了那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把语感训练和传授语言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把语感训练当成重要的教学任务来落实。
参考文献:
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