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效课堂实施策略

高效课堂实施策略

时间:2023-05-29 18:19: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效课堂实施策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效课堂实施策略

第1篇

一、什么样的课堂才算是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必须实现课堂资源利用最大化,课堂效益最优化。课堂的资源包括学生、制度、教材、课标、考纲、班级文化、班委建设、组长、结对子、小组合作、课桌椅、书本的摆设,等等。所谓把资源做到最大化,就是根据资源的功能性,让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达到形成教育合力的目的。在所有资源中,学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资源,在课堂学习中,没有睡觉的、没有走神的学生、没有做与课堂无关的事的学生,就是学生资源利用最大化。

效益最优化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效益最优化的基本表现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做到“四个不”:不预习、不拖堂、不回锅、不大量纠错课外作业。深层次的是在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学生有高质量的成绩。

只有资源利用最大化或只有效益最优化的课堂,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只有二者的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简言之,“高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

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实现这一核心理念要做到以优化教学环节为基础,以课堂为核心,以促进师生的发展为根本。通过优化教学环节,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技能,夯实教师教学基本功。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制订教学计划、备课、上课、小组合作、展示互动、布置作业、作业批改、辅导、试卷的命制与分析、评价、教学总结。这些环节,都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每一个环节的优化都意味着课堂效益的提升。优化教学环节的方法第一步是熟悉教学环节;第二步是熟练掌控教学环节;第三步是对教学环节进行改造提升,提高效率。

高效课堂要达到“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目的,就必须改变以往对课堂教学评价单一的模式,形成一个综合的评价体系,如做到“教、学、考的统一、课堂教学与教科研的统一、教学与德育的统一”等等,通过对课堂教学的综合评价,形成以优化教学环节为抓手,围绕课堂教学这一核心,改进教学方法、改进教科研和德育的范式,促进高效课堂的发展。

二、实施高效课堂的方法与策略

实施高效课堂要达到内涵发展、均衡发展、持续发展,取决于学校对推进高效课堂的方法与策略的制定。方法与策略的制定,完全照搬他校的,势必会有“肠梗阻”。在制定学校实施高效课堂的方法与策略时,管理者(特别是校长和教务主任)首先要根据学校的硬件、软件和人件做出理性选择,如选择渐进(低起点、小步走)、快节奏还是跨越(高起点、大步走)的课改路径,如何争取资源(课件、多媒体、印刷学案、黑板+粉笔、互联网+教育)支持并对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实施高效课堂能否在高挑战的背景下获得高支持(实施高效课堂后的考试成绩,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负担、压力的减轻,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对高效课堂的认同等因素的影响、制约),对高效课堂的评价是检测静态的结点(如成绩、课外作业量等),还是动态的序列(教学实践的纵横向比较),或者是动静态结合的检测;其次,学校内部规范的课堂管理体系要在借鉴判断与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融合中复杂生成,切忌用别人的表象作规范要求;第三,在目标期待与个性倾向中寻找平衡,使每一位教师都有成功感;第四,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实施高效课堂的突破口是在科学发展引领下的教学持续改进,这种改进必须是教师教学效能的整体提升。影响教师教学效能的主要因素包括观念、教学基本功、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实践。故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实施高效课堂必不可缺的支持。

1.加强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的建设,并形成支撑高效课堂的理论体系

高效课堂推进的效度,源于管理者的角色定位与任务担当。校长和教务主任角色的定位是“要有领导课程的核心能力”、任务担当是“要教师做什么,要想到我们为教师做了什么”。 成都市教育学会会长张乃文认为,课程领导力是校长的重要基础能力,校长有强有力的课程领导力,才能保证课改健康而全面推进,校长课改的领导力正成为课改的焦点。校长和教务主任在课改中的角色定位与任务担当是实施课改的核心要素,教师是课改成败的关键,而校长和教务主任则是教师成败的关键。

课程领导力要着力于解决“做什么(方向)、为什么这样做(认同)、怎么做(方法)、做到什么程度(标准)”,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方向、路径和标准才明确,实施高效课堂才有内驱力,推动高效课堂的发展才有活力。执行力主要是落实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原则,走的是先入模,再出模,最后形成特色的路径。对上述内容的阐述,要形成理论体系,让教师入心入脑,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在推动个体发展的同时,促进高效课堂的发展。在课程的执行力建设方面,着力于打造教师“三化四能”的能力。“三化”指:备课上课能做到“目标问题化,考点内容化,热点问题常态化”。“四能”指:拿起笔来能备课――不看任何参考书;翻阅课本后能上课――驾驭课堂教学得心应手;未布置作业之前,对学生思维上的缺陷能有针对性训练――基本经验积累丰富,且能自我完善;有一本热点题集――对本学科前沿知识能主动进行研究,掌握本学科前沿知识。“三化四能”也是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具体体现。

2.加强培训,强化引领示范作用

实施高效课堂,就教师个体而言必须经历“认同、生成、产生价值”三个环节;就学校整体而言需遵循“实践反思,专业引领,行为改进,能力提高”的发展之路;故实施高效课堂,首先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通过培训,让教师明确“做什么(方向)、为什么这样做(认同)、怎么做(方法)、做到什么程度(标准)”,让教师反思现在的教学行为与所要实施的高效课堂要求有哪些差距,存在哪些不足,如何改进,使教师认同高效课堂,主动参与到课改活动中。其次,注意培养实施高效课堂带头人。任何改革不可能所有的人齐头并进,总有一部分人引领改革的发展,故学校要有意识在不同学科中培养实施高效课堂的带头人,让他们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有时还要对成绩好的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总结,找出他们共性的地方,形成本校的高效课堂模式,这种模式教师更有认同感、更有说服力。

3.加强教科研,为实施高效课堂提供技术支持

高效课堂基于优化教学环节提出,是一个由低到高的目标发展体系,其发展一般经历合格课堂有效课堂高效课堂。有规范的教学环节是合格;熟练掌控教学环节就是有效;能有效优化教学环节就是高效。一般情况下,参加工作1~2年的教师致力于打造合格课堂;参加工作3年左右的教师致力于打造有效课堂;参加工作5年以上的教师致力于打造高效课堂。故各学校要加强教科研,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合格课堂、有效课堂和高效课堂标准,加强课堂教学指导和对合格课堂、有效课堂和高效课堂的研讨,帮助教师解决在实施高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师实际进行达标过关,在行为改进中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益。

4.完善机制,有效推进高效课堂

改革的路径走向分为效率型改革和活力型改革。效率型改革一般指自上而下的改革,通常通过行政指令,一竿子到底;活力型改革也称为内发式改革,它是由下而上的改革,通常通过基层结合实际,自我担当、探索路径、自我发展、形成特色。实施高效课堂属活力型改革。

为什么说实施高效课堂是活力型改革,这是因为由主管部门主导的强制性的课改,往往面临分学科、分年级等具体改革目标的模糊,改革方案的有限理性,对各学校课改主体认识的缺位和课改常规监督乏力等因素。课改的知行心态理念一般分为“到哪里(方向)”“如何走(途径)”“到了没有(目标达成度)”三个阶段。教育局构建的机制只能明确“到哪里”,而“如何走(途径)”“到了没有(目标达成度)”则只能靠学校的自我担当,这是实施高效课堂的科学态度。

在建立实施高效课堂管理机制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一是为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可以培育和组建以校长和教务主任为核心,以骨干教师为主体的宣传和实践团队,建立起相互交流探讨的机制,通过团队进一步做到以“理”服人。

二是为达到以“行”带人的目的,一是可以通过发现和培育实施高效课堂典型树榜样,使更多的教师通过榜样正确认识和理解高效课堂的理念,二是通过骨干团队带领广大教师开展高效课堂实践。

第2篇

关键词 初中物理 高效课堂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2-0056-01

教学内容顺序相信大部分教师都和我一样,在自己的教学反思中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到底怎教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要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的高效性,我们需要怎样改变课堂构建方式,如何科学施教?这都是我们当前应该思考的问题。我认为教师要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创设一种生动、有趣、多样的教学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第三节《大气压强》时,我设计了三个既简单,现象又明显的小试验:“注射器的活塞为什么很难被拔出?”把大注射器的活塞推到底部,排尽里面的空气,然后用拇指堵住注射器口,让学生把活塞拔出,学生感到非常吃力。“不流水的小孔”,在矿泉水瓶上打几个小孔,在里面装上水,小孔有水流出,盖上瓶盖后,水就不流了。“矿泉水瓶怎么变瘪了?”,往矿泉水瓶倒入热水,用力摇几下,把热水倒掉了,将瓶盖盖好,过段时间,矿泉水瓶就变瘪了。这三个小试验使学生感到相当惊奇,很想知道其中的道理,有了很强的求知欲望。

二、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提问的方式和形式

教师对教学问题的设置是我们教育技能发挥的优势之一,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实现与学生情感的双向交流。课堂上的提问除了教师外,还应该给予学生大胆提问的机会。当学生们经过真正动脑提出急于求知的问题时,就会极大地激起了求知欲,提出的问题愈多,猎奇心就愈强,兴趣也就更浓,课堂的注意力就愈发集中,思想就愈活泼。

三、充分发挥小试验及课本上插图的作用

物理课程教学离不开实验,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因为这些实验比较容易做,器材实验室都有,比较容易准备。但是只用这些试验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物理的兴趣及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制作一些小试验作为补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如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第十四章第一节《压强》中的“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我设计了一个小试验:“比一比谁的力气大?”的试验。给一位男同学一根筷子和一个吹好的气球,给一位女同学一支削好的铅笔和一个吹好的气球,让他们比一比谁先把气球戳破。然后,再用同样的筷子和气球做比赛。最后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由此你得到什么样的启示?这样下来学生基本上已经弄懂了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可以自己分析教材上的实验了。

另外在物理教材中有许多小插图,只要认真分析利用导,对教学效果也可以起到推风助浪的作用。如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十五章第一节《功》有三幅小插图就有这样的效果,驾驶员看到前面有一条小狗后踩刹车,汽车滑行了一段距离。是为了说明当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时,力做负功,也叫物体克服力做功;而甲图中,小女孩搬石头而未起、两个人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匀速前进。则是为了说明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没有移动距离以及当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时,力对物体都不做功。这类小插图不仅直观而且含义深刻,由小插图得出的相关结论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

第3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 高效课堂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3B-0111-02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当代教育工作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中心,各级各校都围绕这个中心来开展工作。高中是整个教学生涯中较为重要的教学阶段,高中数学又是基础中的基础,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成为广大教师的研究课题。所谓高效课堂是指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正确引导和学生自觉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的课堂。在此,笔者从五个方面浅谈在新课改下高中数学实施高效课堂的一些策略。

一、课前老师要做到备课充分,学生要做到课前预习

课堂要实现高效率,老师必须在课前备课下苦功夫,备课不仅是写教学设计、导学案,备好教材,而且要备好学生,即仔细研究教材、理清教材,仔细研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学习的动态,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恰当的课堂教学“切入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仔细分析在上课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漏进行周全地考虑和预见,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问题要做好应对准备,确保课堂教学顺利开展,此外,还要准备一些针对性比较强的例题和课堂练习。

在这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笔者发现如果哪一节课学生预习到位,课堂效果就比较理想,反之则差。因为学生在预习中对课堂上将要讲解的知识有了初步的学习之后,就会了解新课的难点、重点,了解自己在哪些地方存在疑问,这样就把一个被动的学习过程变成一个主动的学习过程。对于课前预习教师要有明确性和可行性,预习设计的问题要有点拨性和层次性,布置的预习作业要有差异性和反馈性。教师要把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供学生预习使用,问题设计难度不能太高,以免打击学生,要由浅入深,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完成预习任务,达到预期的效果。要将预习内容与教案设计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将预习的题目作为教案设计的一部分,充分考虑要求学生预习应达到什么样的效果,预习中要解决哪些问题。实践证明,已经提前预习过的学生,他已经清楚自己疑问在哪里,于是课堂注意力更加集中,能更主动地去解决疑问,学习效率也会高于别人。当代教育学认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因此教师在做好充分的备课、学生做好必要的预习之后,教师在平时教学活动中树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活泼轻松的课堂氛围,就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到学习活动中。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数学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枯燥无味,是比较难学的一门功课。在教学中老师若是创设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情景,让每位学生身临其景,触景生情,把数学中抽象的、复杂的问题设置到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中,那么就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数学必修4中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这一节内容,怎样让学生把对初中已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转化到即将要学习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中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创设合理的情境,举出如物理学中的弹簧振子,圆上一点的圆周运动等实例,使学生感受到周期现象的普遍存在,认识到周期现象的变化规律,体会到三角函数实际上是数形结合的产物,了解到这也是三角函数最本质的地方。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示摩天轮的旋转及生成的图像,让学生感知这其中蕴含三角函数知识。可用三角函数知识来解决旋转问题,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数学是用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工具。这样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质量的效果。

三、课堂上普遍关注学生,变低效课堂为有效课堂

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在课堂上经常用眼神扫过全班的学生,特别是经常开小差的学生,学生就会更专注到课堂上。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经常用眼神与学生交流,这是实现普遍关注的一种方法。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你的眼神中看到一种关注,感受到一种温暖,获得一种支持。

笔者所任教的上一届体育班,学生生性好动任性,自制能力比较差,学习成绩不理想。为此,笔者在反复教育的基础上,注意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表扬与激励,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关注与重视,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有一位同学平时爱睡觉,作业也是抄别人的,但他抄的作业都很工整。笔者就针对他这个特点及时地在班中表扬了他,使他感到不小的惊喜,觉得老师一直都关注他,从那以后他就很少在课堂上睡觉了。有好几个(下转第116页)(上接第111页)学生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弱,笔者就不断地鼓励他们,经常跟他们沟通,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慢慢地他们班的数学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低效的课堂变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明显好转,数学成绩逐渐提高了。经过这样的努力,有几个同学在高考中考得了90多分,这对体育特长生来说是非常不容易。

四、让小组活动进入课堂,变低效课堂为有效课堂

现阶段很多学校,由于受条件的限制,都是大班额教学,这也是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原因之一。在小班化教学难以推行的条件下,在班内实行小组学习应该是一个最佳的选择。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把学生科学地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学习,充分发挥优等学生的优势,推行学生互助学习机制,这样,可以大面积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人施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上高中必修2-1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中,双曲线的定义以及双曲线的图象的画法比较抽象,很多同学都难掌握。为此笔者把本班同学分成15个小组(按平时成绩好的和不好的各占一半的原则来分),发给每个小组一根拉链,让他们自己动手实验,老师负责巡堂并帮助弱组解决相关问题,最后派代表展示他们的成果。这样做使那些平时上课参与度不高的同学参与到课堂中,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自己的课堂上,抬得起头,挺得起胸,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调动了整个班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生就能从这抽象的概念中领会双曲线概念的真谛,掌握了双曲线概念的实质,从而掌握了双曲线的画法。把本来很难上得好的低效的课堂变成高效课堂,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五、恰当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现代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已影响到我们教育教学的发展。在大多数的学生中,普遍认为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比较复杂,比较难学。因此,教师可以巧妙的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借助多媒体将一些图像、图形、动画、视频等展示出来,将抽象的、复杂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把数学知识的发现和形成过程展示出来,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多媒体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多方面、多角度的教学工具,利用好它就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对数学图象进行仔细观察,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 “函数y=Asin(wx+φ)的图象”的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物理学中简谐振动的图象,来激发学生研究三角函数图象的兴趣。利用几何画板展示平移、振幅、周期这三种变换的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示了图形由静到动、由抽象到具体变换的过程,让学生亲眼看到图形“形变”的过程,从而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新的课程标准下,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要改变教学方法和策略,更新教学理念,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勤荣.浅析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J].素质教育论坛,2009(1)

[2]同红勤,程建华.试论“有效备课”[J].江苏教育研究,2008(4)

第4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高效课堂建设;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219-01

语文是综合性最强的一门人文学科。通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而且更要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的生活观、价值观的目的。而在语文教学中通过何种途径,提高教学效率达到这些目的,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探索、思考的问题。现将自己对高效课堂的的几点思考浅谈如下。

一、树立学生主体观,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由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转换为指导学生的“开放式学习”, 同时教师的观念也要改变, 要“以学生发展为本”, 建立起和谐民主、自由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 奠定共同基础, 又要承认差异, 兼顾个性, 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发展学生的才能, 要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学习, 成立合作学习小组, 深入学生的情感世界, 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学生自主参与、师生平等交流; 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能深入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树立自信心, 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 能创造师生互动, 学生之间互动的机会, 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消除心理障碍, 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一个和谐、民主的环境; 同时也能使学生提高与别人协作交往的能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确保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使多数学生都得到锻炼,这对教师的能力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扎实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备课,是我们老师必做的一项工作,但要备好课,如何才能在备课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就是我们教师在备课过程要精心设计的。课前备课必须充分,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这节课你虽然设计得很精彩,但是必须符合你这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须修改,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所讲的这节课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一个关键之所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打造高效的课堂,要做到知识容量、广度、深度、技能训练达到新要求,课堂上注重过程方法,互相交流、思考、释疑针对性强,收获全方位,课前的准备很重要。平时备课不能仅仅局限在教参,还应广泛的收集资料,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备课中,重视教学中要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当然在备课过程中必须预设环节,如学生情况,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等。

三、一预习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前提

预习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教师首先要认真编写导学案。导学案是学生预习的工具,是学习的抓手。通过导学案的引领,学生能够自我开展自学。用导学案不能脱离教材,教材是第一手学习材料。不能有了导学案,就肢解了教材。整体阅读教材、理解教材是首位的。通过导学案的问题,要回到教材中去,不能让学生只注重寻找答案而不读书,不品悟。问题的答案是读出来的,同时在读的过程又有新的生成。

教师要对预习效果进行有效地检查、评价。每课的预习由学习小组长评价,在组内交流。每单元的成果由老师评价,选出预习小明星,班内展评。

四、教学手段要多样化,调动学生情绪

让学生动起来。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何使学生动起来,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在教学中我采用学生质疑,合作交流,谈收获等形式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在此过程中,我只是点拨,引导,降低学生的依赖性,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如在教《老王》一文时,我放手让学生品读重点词句段,大胆质疑,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也是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同一种游戏,学生有玩腻的时候,这就需要多样化的游戏出现。一句笑话,一段故事,一个表演,多种方式的教学自始至终学生感受到自己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古诗歌时,在课堂上模仿古代诗人吟诗的样子,穿着长衫,捋着胡须,摇头摆尾。设置情境,感受心情,以“击鼓传花”的方式让学生背诗,学生们都感到紧张有趣,每个人都做着不同的动作,在活跃的气氛中学生的诗也就背熟了。在学习《孙权劝学》时,我就以小组为单位,各组推陈出新,各自表演课本剧,学生在表演中很容易地就把握了人物性格,效果很好。

第5篇

一、控制教师的“讲”,让学生充分地“议”

2011年我带高一物理,学生的基础较差,开始在教学中也一直在摸索,起初还是以传统教学为主,经过一段时间发现学生成绩不理想,而且对待这科学习兴趣越来越低,我开始思考,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能发表意见的,我就不讲,我们以小组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慢慢地小组的力量就形成了,其中给你的任务你没完成,组内其他人可以补充,这样他们可体会到学懂知识的。尤其是练习题处理,他们在课下积极讨论,以求在课上来展示自己,满足对知识的掌握。这样一来,班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大大调动起来,这时你会发现上课睡觉的现象没有了,学生上课的精神状态和以前比大不一样了,从中我也在满讲满堂灌的课堂中解脱出来,一起体验学生们因为一道题抢着回答的快乐!当然,考试成绩的大幅度提高是在情理之中的事了。慢慢地,学生由不适应到愿意主动去参与,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我们的小组合作虽然还需要完善,但我在实施小组教学过程中已经收到了成效,我相信坚持这种教学模式,课堂一定会取得高效。

二、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

1. 妙用“多媒体及展台”,给高效课堂插上翅膀。利用课件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或再现不同的物理过程,化理性的教学为感性的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打破时空的限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利用课件可以增加课堂的信息容量,让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类型的题目,提高教学质量。当然课件的使用要恰到好处,要有助于课堂的高效性,但切忌过于依赖课件,不能盲目追求数量,而要求“精讲”和“恰到好处”。言不在多,贵在精炼;语不在长,贵在适时;要语不烦,达意则灵。否则,学生一节课下来,好像看了场电影,走马观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收获,这样就失去了多媒体教学的目的。

2.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我们要善于营造轻松、和谐、洋溢生命活力的氛围,这样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对自己有自信心。教师对学生好的激励性评价语言,对学生的欣赏、夸奖、鼓励往往表达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老师器重我。让他自己也认为自己很好,学生会感到轻松、活跃、精力充沛,这个时候他学习就是最有效的。在这样的氛围中,所有的学生都觉得自己属于这个集体,都觉得在这个集体里自己被认同、被认可。他们能够彼此聆听、彼此认同、彼此尊重。没有取笑、没有冒犯、没有孤单,他们用最活跃的思维投入到课堂中积极地配合教师,体现自己的自主能力,你说这样的课堂怎能不高效呢!

3. 通过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满足全体学生发展的需要。学校的学生基础好坏参差不齐,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并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高。因此,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精心设计,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避免出现“一刀切”的现象,造成“好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困难生吃不了”的局面。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在编写学案时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处理习题时要保证两个不同层面。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找一些难度大的练习,来提高他们的能力;而对于那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慢慢有所提高!有所收获!

三、发挥集体力量,精心备课

备课是课堂教学工作的首要环节,是上好课的基础和前提。所以,我们应深入解读教材,把握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集体备课正是通过发挥教研组的群体力量,互取所长,使组内教师资源共享,能取得较好成效的一种备课方式。我们高二物理组在备课前都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钻研教材,还必须阅读与自己讲授内容有关的参考资料,综合各家的优点,充实补充教材之不足。“当堂达标训练”是对学生整节课学习情况的成果的展示。所以,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同时,把集体备课内容固定存放在某一固定位置,以便以后使用。固定备课内容:主要讨论下周上课的内容,重点、难点、注意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等等;教师需要精心准备每节课,本着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的原则,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精心设计教学细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6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高效课堂;实施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高效课堂的有效实施对促进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研究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合理

以往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确立是比较单一的,教学目标的确立都是以知识性的教学目标为主,这样的教学目的确立与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是不相适应的,难以满足目前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与新课程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要求也缺乏有效的对接。新课程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要求并不是像以往的教学目标要求那样,以知识性的教学目标为主,新课程所倡导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是一种多维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既包括知识性的教学目标,也包括技能性的教学目标,同时还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目标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目标。尽管如此,这种教学目标的确立也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其突出的不足之处就在于教学目标与以往的教学目标相比其教学目标的数量过多,教学的目标比较分散,在具体的教学目标落实过程中,不容易兼顾,要将所有的教学目标都实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要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在落实教学目标时,尽可能以一点的教学目标落实带动所有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不能鼻子眉毛一起抓,教师可以将知识教学的目标作为教学目标的突破口,在知识教学目标的落实过程中,渗透培养学生技能的教学目标,与此同时还要关注学生人文教学目标的培养,以此带动多维教学目标的更好实现。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合理,通过合理的教学目标确立促进小学语文教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

二、要开展实效性的预习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预习活动的开展具有同样的作用,好的预习活动对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提升,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都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施之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行之有效的预习活动,以此促进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尤其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在语文新课开课之前,开展预习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认识生字的数量相对较少,这样的状况不利于学生的有效阅读,如果不开展预习活动直接讲新课,由于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没有形成,再加上有许多不认识的新字,会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大打折扣,影响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预习活动的开展,扫清学生的一些学习障碍,让学生提前认识一些生字,提前进行一些阅读,并且在预习活动开展时,教师还可以安排一些预习问题,通过预习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寻问题,通过这样的预习活动开展可以大大地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实施。

三、要重视教学时间的科学分配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能会对教学的内容完成比较重视,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往往对教学时间的分配缺乏应有的重视,不同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缺乏科学性,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升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在不同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节中合理地分配教学的时间,尽可能地让教学的时间分配更加科学。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施环节主要包括几个部分,一个是教师的知识讲授环节,一个是学生的练习环节,还有对所学习知识的巩固环节和课堂评价环节,除此之外,还要有学生的交流与讨论环节和教学评价环节,在不同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上,教师要尽可能地避免平均分配,教学时间的分配要尽可能的科学,对于教学内容比较难的部分,教师可以安排多一些的时间来开展教学活动,对于教学内容比较简单的部分,教师的教学时间安排可以少一些,教学时间的安排要根据具体的内容来科学的安排教学时间,对于重难点部分的教学安排,教学时间的分配也要力求合理,对于重点和难点的教学部分,教师要尽可能花更多的时间来开展教学活动,对于非重点、难点的教学部分,可以适当地少用一些教学时间,这样,小学语文教学时间的安排才能够渐趋合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施中,科学、合理的分配教学时间是非常必要的,应该说,科学的分配教学时间是小学语文教学高效课堂实施的重要途径。

开展小学语文教学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研究对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因此,开展小学语文教学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第7篇

一、精心设计备课

(一)了解学生是备课的前提

了解学生是备课的前提,只有对学生的个性、原有知识经验等做到心中有数,在备课时才可以考虑所要采取的措施和策略,在教学时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学生在学习一项新知识时,原有的旧知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用原有的知识来学习新知识不仅能提高课堂的效率也能减少学生的学习障碍。

(二)老师需要认真备课

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通过上课前的充分准备来挖掘教材中例题的深意,然后再创造出多样的例题,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提供有效的作用。教材中的内容也有很多需要完善,老师通过充分的备课就可以发现这些不足的地方,并设法使之完善。在备课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和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设计和优化课堂结构。

(三)学生需要认真预习

对于学生来说,做好课前准备就是应该认真预习老师布置的任务,并在预习的过程中做好记录,哪些地方自己看看就懂,哪些地方存在疑虑,然后在老师的讲解过程中,重点了解不懂的地方,这样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课本只是教材的核心,不能完全适合所有学生,教师应根据课程的需要,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自主地选择、组织适合自己需要的教学材料,而不能过分依赖课本,要用教材教,而不能只是教教材。所以老师在对教材进行解读的过程中要在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点的基础上,也要加强对后期知识学习任务和要求的关注。所以,老师就必须立足于教材出发,进行科学的改编和再创造,做到“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创造性的利用教材才能使课堂上的教学更具有效性。如在学习加减法运算时,老师可以先问学生是否知道爸妈的年龄,然后再问那爸妈比你大多少岁呢。通过将教材中呆板的知识引入到实际学生熟知的问题,这样就能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三、正确把握课堂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是环环相扣的,新知识的教授是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的环节,因此老师在数学教学过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多参与,优化课堂教学的环节,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

小学数学是集逻辑性、抽象性、准确性以及广泛性在内的一门学科,而所谓的数学教学其实就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数学课堂的教学就需要时刻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中心。

(二)注重预设和生成

小学高效课堂的建立需要老师在精心预设的同时也要注重动态生成。所谓的预设就是老师依据课程为标准,对教学方法、手段以及环节所作出的展望,从而达到有效的完成课堂教学的目的。生成是课堂中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而这种出现和精心的教材设计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数学老师应该做到在生成意识的培养中,接受学生的生成并把握和利用有效的生成资源。

(三)注重数学活动

数学活动是让学生感受数学变化和构建数学知识的活动,数学活动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最佳的方式,老师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数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引导而不是主导。这样,通过数学活动老师就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一)合适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进入一个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更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老师创设的学习情境要从学生熟悉、感兴趣的角度出发,如在用方程解答应用问题的学习中,老师可以让学生任意的想一个数字先乘3再加上10,再将结果说出,老师就能准确的得出学生所想的数字,通过这个游戏,引出课堂内容方程解答的学习。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的效率。

(二)多媒体的运用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如在学习认识图形时,老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播放一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房屋、树木、太阳等图片,让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再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

五、注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一)培养学生勤于动手,主动探索的能力

小学生的特点就是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数学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如,在学习《认识角》的时候,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四根小棒任意的摆成图案,最后依次减少到两根,在摆图案的同时让学生思考,这样在实践操作中不仅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第8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一、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之现状

在现今的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普遍存在教学质量低下的问题。与此同时,教育界虽然一直在提倡新课改、新教学、新模式等等,但仍有不少的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这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有一定程度上的消极影响。其次,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强调活跃、热闹的课堂气氛,缺乏对文章的深入讲解,导致不少学生对文章没有想法和感悟。不仅如此,教师还习惯用“读”的教学方式,教师读,学生听,一味的夸夸其谈,这样的阅读教学根本无法从实质上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针对阅读教学的存在问题,探究有效的实施策略

1.培养合作意识 教导合作方法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封闭性、落后性。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学习兴趣,同时还导致了学生对其所阅读的文章没有感悟,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小学生与人交流,团体合作学习的意识,也缺乏团体合作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的方法有利于改变“老师读,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能有效促进学生参与挖掘文章思想的过程。因此,教师作为引导者,除了需要活跃课堂气氛,更需要的是通过教育传达合作意识的重要性,教导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使其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在学习《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时,可以先将生字和生词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接着,给出文章的感情线索:离开——送别——创作——与世长辞,让学生对文章进行分解和透析。在阅读的学习过程中,务必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阅读,自发性的探索文章的情感。最后,老师作为引导者,要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诠释,特别的,对于肖邦日夜思念着祖国,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的感情和对应的文章要进行剖析,让学生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发展的线索,对文章有一番深入的见解。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中阅读学习的兴趣,只有让学生对阅读学习感兴趣,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提高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质量。

2.适当的进行提问 让学生感受阅读的美

提问是一种艺术,是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方法。提问,问得多,学生会烦;问得少,学生会困;问得难,学生会怕;问得易,学生会腻。因此,如何让提问激发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呢?这就需要教师在适合的时间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提问。如:在学习《莫泊桑拜师》时,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就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莫泊桑一共拜了多少次师?然后,让全班阅读课文的第一段,阅读完之后再问:他为什么要去拜师?在此之前可以先跟学生介绍游戏规则,让学生进行抢答,前面已经介绍了学生采用分组合作的学习方法。速度最快和答案最准的两组同学可以分别加一分,在课堂结束之后可以统计分数,得分最高组应记录起来,在期中或期末时进行公开表扬,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给予小礼物进行奖励。在全文朗读完之后,提出问题:莫泊桑三次拜师的过程中,哪次最精彩?为什么?在总体上对文章进行学习之后,可以对段、句、字进行剖析。如:不,不不!怎么能说没有什么东西好写呢?在莫泊桑说这话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让学生把自己与莫泊桑联系起来,将心比心,设心处地的思考莫泊桑的心情和想法。这有利于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阅读教学中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学会阅读,善于阅读,热爱阅读。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适时的提问,是有效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一种方法,值得广大教师继续沿用和探索。

3.坚持有教无类 对学生都进行点评

孔老先生曾曰:“有教无类”。其实对每一位教师而言,“有教无类”都是一种职业的责任和道德,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尽可能做到有教无类、一视同仁,才有利于对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每一位学生都是祖国的花朵,都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不应该对某位或某几位有不一样的看法和歧视。小学生的发展未来空间很大,需要教师不偏心、不偏袒。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已经分组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对每一组的学生进行总体的点评,对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方式进行肯定,对其不足的地方要提出改进的方法。在一节课堂时更要注意每组学生进步最大的同学,停滞不前的小组要给予精神上的动力支持。对于不善表达自己,不喜说话的学生,教师不要感到无奈和失望,而要对其给予更大的帮助和支持。如:可以点名让这类学生进行个人朗读或者群体朗读,对学生每一次的朗读进行点评,让学生在老师的点评下进步,每一次的朗读将会越来越正确、流利且富有感情。

有教无类,重视每一个学生,才是真正的公平、公正、公开。只有从本质上解决了“偏心”的问题,才能让学生尊重老师,才有利于顺利开展语文教学。路漫漫其修远兮,教育的道路很长,需要广大教师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奋斗。

【参考文献】

[1]陈树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年03期

第9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有效教学 高效课堂 策略

学生学习知识的地点主要在课堂,师生接触最多的地点也是在课堂,课堂既是教与学活动的时空场所,也是师生对话与交流的社会舞台。怎样在这个舞台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尽情表演,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下面,笔者从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和课堂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阐述一下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

1.涉及内容的综合性。与其他课程比较,信息技术课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学科,涉及的知识领域广。为了能更好地上好信息技术课,作为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博览群书”,丰富自己的知识。

2.教学内容的发展性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硬件领域还是软件领域都在不断创新。这就使得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必须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需要。

3.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可操作性 。信息技术学科有很大一部分应用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可操作性,充分、有效的实践操作是学好这一学科的前提条件。

4.教学过程的协作性、自主性。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十分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尤其是协作能力和自学能力。协作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参与小的群体和整个班级的讨论,与他人共同迎接挑战、完成任务;自学能力则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所学内容和已有的学习手段,学习和探索新知识。

5.注重能力培养。 信息技术学科要求学生为了达到各种目的,能够利用一系列的信息资源和信息与通讯技术工具去发现、分析、综合、评价和呈现信息,能够寻找和收集相关信息,整理、分类、排序、比较和对比信息,分析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并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

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在同一个班级里,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水平有很大的差异。

2.学生对上理论课没兴趣,觉得理论课枯燥乏味。

3.在操作课的教学上,学生往往自顾自地操作,全然不知老师在说什么。而当老师讲完了,轮到他们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时候,却又不知从何入手。

4.缺少主动探索知识的意识,老师指到哪就学到哪;缺乏独立钻研习惯,遇到不会的问题马上问老师、同学找答案;自学意识不强,习惯于从老师那儿得到定论式的知识。

5.把信息技术课与计算机职业技能培训等同起来,甚至变成了微软公司的培训班,没有真正落实到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上。

三、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策略

1.通过教学准备策略实现有效教学,打造信息技术的“高效课堂”。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教学方法并非是固定的模式,应针对自己的学科特点合理地进行教学准备。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是学生的操作多,理论知识要与实践相结合;绝大多数时间是学生在操作,教师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开展教学。教学准备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行为、教学组织及教学方案。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实现三维目标的课堂实现。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明确教学活动追求什么目的,达到什么结果,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产生要达到目标的愿望。充分研究学生的兴趣、动机、知识和能力水平以及他们的个别差异发挥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以多样化的教学行为组织教学,从而找出较佳的教学方案。

2.通过教学实施策略实现有效教学,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是指教师为实施教学方案而做出的一系列行为,分为教学行为和管理行为。在教学的实施阶段,要让教学方案顺利实施,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进行有效的课堂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实现信息技术的“高效课堂”目标。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采取多种方法组织教学,或演示,或演练结合,或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探究,或小组竞赛,或任务驱动,其中任务驱动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小组学习非常重要,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组,兼顾能力强的,中等的,一般的和较差的,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资源,促使各层次学生都能获得知识,并使其得到发展。

第10篇

教师的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决定着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同时决定着这所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水平。因此,要想转变学校的现状,必须从打造一支业务精良、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开始。那么,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以为,必须从课改入手,抓住课程改革这一机遇,以课程文化创学校特色,以课程文化促教师发展。

首先,我们借课改之机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其次,派出高三全体教师赴山东即墨28中、潍坊奎文实验初中学校、潍坊一中等校参加全国高效课堂交流协作网举办的实地培训,感受课改、认识课改、学习课改。我们还组织开展团队合作的拓展活动,让教师们体验团队的力量;开展教研组文化建设,用文化引领人、用文化激励人、用文化凝聚人;采用“头脑风暴法”对我校教学工作的现状进行归因分析,提出应对策略,实现目标认同、观念转变。

观念转变了,参与课改的热情高了,此时教师最想得到的就是课改的实操培训。为此,我们分批派出70多名教师赴北京市及外省市课改先进学校去参观学习,在直接感受课改带来的震撼与喜悦的同时,思考课改的核心精髓,研究课改的模式与教学策略。我们还利用每周学习及假期的时间,开展专项系统性的课改培训及研讨活动,为教师顺利实施课改保驾护航。

经过实操培训,教师们感受到了我校的“师友互助,合作学习”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是以师友两人为学习互助组,采取“先学后导,以学定导,学导和谐,互助共赢”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入手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学校为其搭建的平台。我们每学期举行一次教育教学开放日,用班级文化建设巡展震撼人、凝聚人,用“师友互助,合作学习”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激励人、鼓舞人。由于我校为全国高效课堂交流协作网的培训基地学校,所以在每年两次的开放日中,我校要接待来校参观、学习、培训的本市及各省市教师及领导近千人,师生们要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

学校还为课改骨干教师搭建锻炼自我的平台。我校多名初、高中教师被全国高效课堂交流协作网聘请为高效课堂培训教练员,他们多次赴外省市学校为那里的师生作“师友互助,合作学习”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培训及授课。学校还多次选派初、高中的师生参加全国高效课堂交流协作网主办的全国高效课堂初中、高中群英汇展课活动,并受到好评。我校的教师和干部还赴校外为兄弟学校的教师作“师友互助,合作学习”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系统培训;他们还在各类市、区会议上作经验发言,分享我们的喜悦与幸福。

我校的“师友互助,合作学习”高效课堂教学策略至今已实施两年多了,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校的教师队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过课改,教师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校的教研风气浓了,教师的工作热情高了,他们静下心来备学情,认真设计导学案。课改使备课组更加团结,年级组更加和谐,教师更加自信。

在实施“师友互助,合作学习”高效课堂教学策略过程中,教师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启发、引导、点拨”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已成为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我校的“师友互助,合作学习”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不仅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同时也为教师创建了一个发展的平台,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课改使教师发生了巨变,教师的巨变带来了学生的巨变、学校的巨变。学校的巨变赢得了社会各界以及广大家长的高度赞誉,国外一些学校纷纷来我校参观、考察,并提出愿意与我校建立友好学校的意向。我校学生在走出国门后的文明儒雅行为,也赢得了大家的赞誉。我校教师还走出国门传播中国文化,开展中美文化交流活动。

我们坚信,通过“师友互助,合作学习”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必将实现我校“学生成功,教师发展,学校提升”的办学目标,北京市第一五四中学的明天会更好。

第11篇

当下课堂教学过分功利,导致学生个体尊严缺失,学生学习的意义为文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隔离而迷失。高效课堂旨在使学生生命增值,关注学生生命、情感、学习策略的构建。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可从改善课堂的生态环境、转换教学范式、改善管理与引导策略三方面入手。

关键词

高效课堂;学生;生命增值

近几年高效课堂炙手可热,一时成为“显学”,各种看似高效的绝招层出不穷,然而轰轰烈烈的课改洪流中,有相当一部分热闹更像是部分领导和教师的“独角戏”,从理论的“成熟”与“热烈”到实践的“躁动”与“干瘪”,从专家、校长到教师,大多各说各话,甚至南辕北辙。而作为主角的学生却似乎不在“繁荣”之中。然而,古今中外,任何成功的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的视野中都有对“生命”的关爱和尊重;任何教育教学的改进追求都是建立在对学生作为“人”、作为“生命”来尊重并进行生命增值的生命质量提升之上。基于此,高效课堂的本质应该是追求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高效学习和自主发展。目前来说,课堂是师生共同的教与学的主阵地,学习效果优劣的关键应该取决于课堂内双方互动的效果。所以,针对教学实践中课堂低效、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的老大难的现实问题,非常必要对建设高效课堂进行深度思考。

一、高效课堂的实施背景

(一)当下课堂中学生的生存境遇

1.教学过分功利,导致学生个体尊严缺失。

“高效”,以很少的投入获取更高的教学收益,从来都是诱人的。人们言必称“高效课堂”,与教育工作者对规范办学导致学生在校时间相对减少、害怕影响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的高度焦虑关密切相关。高效课堂被用来服务于单纯的知识教学,一经问世便引来了广泛关注。极端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是“科学建构高效课堂”的原初起点。高效课堂逐渐被看作是快速、高效地提高考试分数及掌握显性知识的场所,学生成为迅速装载知识的媒介,不断地被提出分数的要求,生命的权利和尊严越来越被漠视。学生只是校门口汹涌的人潮中看不清面目的一颗脑袋,学生是实现父母、教师理想的试验品或新工具,学生全部生活的意义只剩下学习。[1]纵观当今课程与教学的现状,很多课程“知识完全脱离了人的生活世界”,导致学生的学习环境“日益成为一个意义缺失的世界”[2]。“虎妈”“鹰爸”的走红,“衡水模式”“毛坦厂模式”呈燎原之势,均在“见物不见人”地肢解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上层设计的偏颇导致下层施政的畸形,如苛刻的规范、无尽的作业和变态的选拔,“钱学森之问”继续无解下去。

2.学习的意义迷失于两个世界的隔离。

实际上,在年龄尚小的孩子看来,文本世界和现实生活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课程的书本世界是由没有色彩的单调的文字和缺少变化的抽象逻辑堆砌起来的,文本知识是高度抽象和艰难晦涩的。游戏和玩耍的生活世界,才是多彩鲜活的世界,是体验真实世界的渴望的所在。在相当一部分孩子看来,两个本应相通的世界其实并不相通。他们只能在“课上场景”中生存于书本逻辑世界,远离现实体验,在“课下场景”中生存于现实生活,远离书本劳碌。在文本世界中,没有自由、缺失选择,学习久而久之成为一种沉重负担,而不是乐在其中的“应负责任”。更有甚者,学习的过程就是逐渐失去选择权力和学习动力的过程,就是学习生活自信心和生命成长动力逐渐丧失的过程,就是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日益消退的过程,就是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逐渐递减的过程。[3]当教师的课程实施和学生的学习生存成为一种斗争和煎熬,学习成为无尽义务的负担,学生因疲于应付各种学习压力而情绪枯竭、信心丧失,教学活动促进发展的意义就荡然无存了。生命才是教育的原点。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生命的质量?怎样才能使学生和自己的生命得到当下的增值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呢?作为一个怀有教育理念且有责任感的教师,应该努力实现学生生命的增值,让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活、学习生活的每一天、每一个课程实施的45分钟都能够获得成长。课堂的精彩取决于它是否是教师、学生、课程资源的最佳结合,是否具有生命意识,是否包含生命与生命的相互碰撞,是否是生命趋于完善的变化过程。对学生真正关爱,要从关爱学生的发展出发。

(二)高效课堂的价值取向:实现生命增值

寻找教育回家的路,需要回到育人;寻找高效课堂真谛,同样需要回到育人。回到教育的原点看教育、看高效课堂,最根本的是要走出升学教育与育人为本对立的思维模式。其实,真正育人的教育,不应该只有促进升学、保障升学的部分,应该还有更深刻的内涵和宽广的外延。如果只看到“分数、人数和钱数”,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根本利益就会得不到保障,教育就是不健全的。“高效课堂”的本质不能只有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益,也不只追求分数的绝对提高,还应该追求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各要素的协调、和谐,追求师生心灵的对接、意见的沟通、思维的碰撞,追求学生的高效学习的心向和能力、自主发展的学习动机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所以,高效课堂不能只有分数,也不仅仅是提高成绩的;还应该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是促使师生、生生多维互动的课堂,是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课堂,是关注全人教育的课堂。高效课堂不仅仅只表现为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还应该有节约性、生成性、建构性、大容量、快节奏、全员性等基本特征。节约性即师生课余预习、当堂完成、复习巩固,以少投入达到大效果,还要发展学习兴趣与个性特长;生成性即学生大面积完成预定学习任务,生成“学然后知不足”的积极情感;建构性即学生在教师组织与指导下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主动建构知识;大容量即努力实现三维目标,师生、生生互动性强,教学内容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拓展性,学生收获大;快节奏即课堂结构紧凑合理、效率高,学生适度焦虑进行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更高;全员性即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实现全员互动,最终人人进步、全员达标。真正的高效应该从关注人的知识掌握效益转向掌握知识的人[4]———学生的成长,应该从教学走向教育,走向关爱人,走向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实现生命增值。

二、高效课堂实践的基本思路

高效课堂的美好图景大致为:课堂是社会交往的舞台,课堂是文化生活的沃土,课堂是生命活动的历程,课堂是精神生活的空间,学生学会思考、精神成人。[5]高效课堂教学三维目标实际落实的顺序可以立体共存:首先是关爱生命,调动主观能动性,激发“积极学习情感”的“生成”,期待解决学生想学习的学习动机和责任情感问题;其次是方法的建构,通过学习方法,特别是认知策略的完善,期待解决学生会学习的问题;最后才是知识的自然达成,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初步习得和不断深化。由此改变单一的一维的实施顺序,这样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自然、自由、自主的活动,学习也才会逐步成为“学生在积极情感状态中追求自己成长目标的责任行为”。

1.关爱生命价值:高效追求的根基。

没有生命的存在,一切无从谈起。生命是一种客观的独立存在,却需要主观的理解与重视。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是一个有潜力、有价值、有活力、有尊严的个性存在。因此,教师应怀有对学生生命的敬畏,应改善学生的学习生存处境。教师应该扪心自问:我给学生生命尊严了吗?给学生生命活力施展的空间了吗?给学生个性张扬的机会了吗?根深才能叶茂,只有在自主、自由、安全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更好地舒展身心,自信地表现自我,成长壮大。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就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各种需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时要打通文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界限与隔膜,不断改善学生的教育生存和学习生活的方式,给学生以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浅层兴趣和长远动机,激励积极思维,促进多维互动,实施全人教育,努力“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6]。教师应努力使课堂成为生命张力和思维想象涌动的场所,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激活状态,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从而使学习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真正关注学生的个体生命价值,努力实现师生生命意义的共同飞跃,这才是建构高效课堂的教育“原点”和本初根基。

2.激励情感生成:高效实现的前提。

现实中,教师往往过分注重课堂的外在形态,如气氛的热烈、教学重点的突出等,偏偏没有关注学习主体———学生———的内心感受。换句话说,很多教学只注重了课堂环节本身而没有注重环节所应赋予的深刻内涵和积极意义,教师很少意识到甚至根本不知道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些什么,这是目前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学校管理者和不少教师的教育者却并非因为缺少设备而是担心影响管理秩序和怕耽搁学习时间而亲自关闭了学生的激情之门,扼杀了学生的求知动机。基本的学习兴趣、持久的成就动机和强烈的学习责任感是学生发展的原动力。“没有枯燥的知识,只有无味的教学;没有不含智慧的知识,只有缺乏策略的教学。”[7]高效课堂的每一节课都很有必要让学生激动一次,让更多的学生彼此羡慕一次,让学生充分展示一下自己,让学生在教师和同学面前得到最大程度的认可,才能更好地建立起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使之在高度的自信、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学习动机支配下投入到与“现实”密切相关的积极学习之中,从而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各要素协调,实现心灵对接、意见沟通、思维碰撞,使得学生能够高效学习、自主发展。

3.关注方法建构:高效成功的关键。

学生认知观念的生成、完善和升华,应该成为高效课堂的本质特征。学生有探究、创新和获得新体验的自然本性,但是本性的发挥需要一定的环境和适当的方法。注重过程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探究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科知识、技能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建构个性化的学习策略,特别是提高学生的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对于发挥学生本性是必不可少的。为了预防脆弱知识综合征[8],为了使学生收获质性知识,教师“为理解而教”,需要学生形成知识、技能目标之外的个性化的见解和看法,建构自己的学习策略。在求知的过程中,学生若没有自己的见解,就没有与老师和同学思维上的碰撞,也就没有让自己的见解进一步完善和升华的可能,更不会有对学习方法和规律的感悟。为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突出节约性、生成性、建构性、大容量、快节奏、全员性等操作性目标,关注教学策略是否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形成和学习策略的建构,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归纳能力,通过每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努力使学生形成自己的见解。这种见解哪怕是错误的,也是非常可贵的,教师可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验证来自己的错误,逐渐完善并最终形成自己的正确见解。如此循环往复,逐步造就学生强大的头脑,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所提倡的“会学”的智慧人格。因为“学会”不是目的,“会学”才是教学目标的深层表征。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获取探索更新知识的方法、手段和智慧,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法,这是构建高效课堂成功的关键。

三、高效课堂的实践操作策略

构建高效课堂,首先应该从教育的高度重构课堂,重心和重点应该由关注知识掌握和分数高低,迁移为关注掌握知识的人,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的价值,即生命增值。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浮躁的物化的教师的教学目标、显性的知识达成和家长、教师、官员的个人利益实现,而是学生通过掌握知识而真实成长。高效课堂所追求的是学生的自主发展,应该体现出“学生发展为本”的全人教育理念,努力实现“基于学生体验”的内容组合,关注学生主动参与,体现从“灌输”转向“对话”的操作原则。构建高效课堂要解决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的现实问题,实现“授人以渔”的教学追求,让学生习得方法,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本源动力,奠定后续发展的内驱力和方法基础,实现综合性成长,而不是片面畸形发展。

(一)改善课堂的生态环境

课堂教学涉及宏观规划和微观操作,但首先要建设良好的课堂生态。

1.真正备好学生。

教师眼里真正有学生,才会真正为之准备。如果教师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不去研究学生的心理和学情、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与个体差异,一切从预设和课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切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所以,教师备课和教学中,需要认真思考学生关于当前学习知识点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现实生活中哪些经验可以作为本次教学的铺垫、让学生从事哪些实践活动可以强化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等,这是高效的现实基础。

2.关怀学生。

教师应设身处地,不用自己的想法来替代教育金字塔底的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学习、个性张扬、尝试创新。学生课上一次次勇敢地举手一次次被漠视,奇思妙想被视为一文不值,将会极大打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解放学生,赋予课堂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是新的课堂教学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9]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赋予课堂教学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是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特征。[10]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通过自主、合作及互动交流,参加实践活动或“模拟实践”,充分激发关于学习意义和作用的情感体验,读懂、理解当下学习的作用和意义,切身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作用和目的,就会逐步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与价值,就会增强学习兴趣和成就动机,学习就逐渐从枯燥无味转变为当下的责任和成长的义务,还可以成为学有所乐、乐在其中的活动。

3.注意课堂节奏。

缺乏等待、聆听、商讨和科学评价,形式主义的无效劳动充斥课堂,课堂效率将无从提高。所以,给学生提出问题要有思考等待和“第二等待时间”,让学生阅读、讨论、巩固练习,要有适当的时间和标准要求;要通过有效指导给“学习的主人”———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4.实施作业分层。

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可以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到“不布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业,多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多布置可选择性、层次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偏旧作业,多布置实践性、研究性作业”,从而避免学生不堪重负、疲于应付、厌学情绪滋生等问题。给每个学生留有充分自主发展的余地,是高效的必要条件。

(二)转变教学范式

以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的对话互动式教学,可以有效地实现高效课堂。让学生习得方法,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可以奠定后续发展的内驱力和方法基础。

1.运用生成感悟,推进参与式教学。

传统教学强化认知,容易影响教育的综合实效。体验知识是现代课程的基本追求,练习中的运用(动手做题)、联系中的运用(学新用旧)、生活中的运用(解决问题)对于知识价值的实现有着崭新的意义和作用。学生运用知识、掌握技能、生成情感、获得意义,将知识内化为自我的感悟和个性化的知识经验,收获在学习过程中的新的体验感悟,是新课改所极力提倡和重视的。为了促进学生参与,教师在讲解时,可先提示一下关键之处,让大家分析、议论,然后引出正确答案。教学中,指导学生从讨论、模拟、演练开始,练基础、练方法、练思维,通过坚持定期总结、经验借鉴、错题归因、策略分析和改进固化来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有效生成,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知识体验和应变能力。

2.着眼知识建构,促进结构教学。

在学生初步掌握教材要领的前提下,建立对话平台,以问题引发思维碰撞,通过工具性、艺术性、思想性、情感性等方面反复的探究,以形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多维体系,使学生把星星点灯式的零散知识点,编结成网状的系统知识树,并由此建立创新思维,就会有新的学习体验和成长感悟生成。高效课堂不仅能够教给学生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更能够引导学生习得这些知识生成的具体途径和应用方法,不仅能够给学生知识的“金砖”,更能够使学生掌握知识的“点金术”,实现授人以渔的教学追求。

3.提倡学生互助,尝试合作学习。

大班额的班级授课制是教学低效的一大原因。现实条件下,在班内实行异质的互助学习小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把学生划分为互补的若干学习小组,发挥学优生的优势,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教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三)提升策略:助力学生发展

1.监控策略。

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机智与教育监控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应。为此,教学至少要突出三点:心理监控,即对学生的学习心向、认知基础、兴趣爱好、情感态度进行调控,以正面激励为主,充分激起兴趣激发动机;行为监控,即研究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课堂调控,即激励导向,以表扬和示范为主要方式,最大限度地增强老师的亲和力,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让学生自主内化,实现教书育人的高效。

2.引导策略。

为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并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采用一系列有效的规则、方法和技能,建构自己的学习策略。第一,要逐步引导学生建立元认知策略,帮助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认知过程进行计划安排、主动认知和有效调节,以改善学习过程。第二,要逐步引导学生建立资源管理策略,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和学习环境管理,提高学习资源管理水平,通过主动适应学习环境或调节外部环境以满足自己的学习需要。第三,引导学生建立认知策略,提高复述、精细加工和组织策略的应用水平:灵活运用复述策略提高学生对学习任务的熟悉性和记忆效果,对于简单学习通过重复可以提高掌握效果,对于复杂任务要先筛选出重要信息再进行重复,有效提高理解和记忆水平;善于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并进行深层加工,对于复杂任务的学习采用说大意、总结、类比、用自己的话做笔记、解释、提问以及回答问题等精细加工策略;善于运用组织策略将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重构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形成更大的知识框架体系;建构新意义,以减轻学习负担,将概念、语词、规则等知识进行归类,掌握学习内容、知识结构的纲要。“会学”、“会用”是高效课堂的深层追求。高效课堂既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也着眼于学生的心理唤醒和智慧提升,努力使学习成为“学生在积极情感状态中追求自己成长目标的责任行为”,引导学生生成终身学习所提倡的“会学”的智慧人格,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持续成长,最终实现生命增值。

作者:李嘉玮 朱景光 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山东省临沂市第二十中学

[*本文系山东省十二五教育规划办课题“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农村初中个性优质课堂建设研究”(2010JG067)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郑金洲.重构课堂[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3):55-65.

[2]鲁洁.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J].教育研究,2004(6):4-8.

[3]朱景光,龙丽.生命何以增值———学生课程权力的视角[J].教育参考,2015(4):30-35.

[4]朱景光,孙婷婷.高效课堂应关注学生什么[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12):88.

[5]柳延延.大学生活的任务:学会思考,精神成人[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1):121-126.

[6]叶谰.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北京:教育研究,1997(9):3-8.

[7]刘建宇,高婷婷.我对课堂教学的几点看法[J].创新教育,2008(3):29-30.

[8]郝京华.脆弱知识综合征就在我们身边[N].中国教育报,2009-10-9.

第12篇

【摘要】课堂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场地,也是学生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了目前高中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新课程理念中,教师的所有教学活动必须围绕学生需求展开,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高中时期是学生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阶段,课堂效率对学生学习的效果起着重要作用。数学学科一直是学生的灵魂学科,也是学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笔者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对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 高效课堂 建立措施

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离不开师生们的共同努力。教师的教学效果决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能力影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切实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构建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新课程理念下的高效课堂是相对传统数学课堂教学而言的,指的是在日常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在数学教师的引导下,按照高中数学教学大纲,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高中数学的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爱上数学,学会数学学习的技巧。

一、建设高效数学课堂的重要性

数学学科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教师教学的难点。为什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建设会如此受重视呢?在高考中,数学学科占据很大的比例,理科200分、文科160分。从应试教育角度出发,无论文科还是理科,都可以说得数学者得天下。而且,高中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其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导。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是主讲,也是课堂的主角。通过高效数学课堂的建立,学生们数学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得以保证。建设高效数学课堂是符合学生需求,响应新课程理念素质教育号召的关键。

二、高效数学课堂构建策略

1.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导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高中生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丧失数学学习积极性,产生厌学情绪。笔者从长期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出发,发现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兴趣缺失是学困生的主要成因。所以,要想构建出高效数学课堂,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证明,生活化数学教学情境的构建,可以有效地活跃数学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情境,使课堂导入变得更加高效和直接。将学生身边的事例引入数学课堂教学,为学生们创设课堂讨论的生活化情境,提高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实现高效数学课堂的建立。

2.改善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想构建高效数学课堂,高中数学教师必须改善传统的数学教学结构,提高数学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复习、预习、教学、习题、测试等等都是叠加在课堂时间之中的。教师将课堂时间进行合理规划,突出课堂层次和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组织设计上,教师必须围绕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自身智力水平和学习水平,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在课堂结构设计中,教师必须结合教材,建设完整、高效的课堂教学结构,从课前预习、课堂训练到课后回顾等等环节,实施高效课堂策略。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对数学高效课堂的建立同样功不可没。多媒体技术以其容量大、展示方便、趣味性强,获得了众多师生的热捧。在图文资料、多媒体信息的协助下,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不管是规划课堂结构还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都是以改善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为宗旨。

3.转变教学理念,寻求高效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教职人员的努力下,一系列高效的数学教学方法不断应用在实际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技术教学法等。总体而言,这些高效教学策略都是围绕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转变高中数学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实施的。传统的数学教学是教师主导,学生们只是课堂的配角和听众。但是,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则处于主导地位。要想实现高效数学教学课堂的创设,教师必须以服务学生为教学理念,通过教学角色的转换,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但是,在每种数学教学方法的运用过程中,教师必须从实际教学需求出发,结合学校教学的实际条件,选取行之有效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4.建设新型师生关系,拉近师生距离。笔者从长期的实际教学来看,课堂教学的效果与师生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很多学生会因为一位教师而爱上这门学科,从中受益匪浅。在高中数学的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用好亲情牌,本着公平公正、关心学生的态度,引导每位学生都能全身心投入高中数学教学之中。在数学问题、生活问题等众多方面,实现师生的平等与交流。师生之间不仅仅是师生关系,更多的应该是朋友式的友谊。教师的数学能力是教学的关键,教师的交流沟通能力是师生友谊建立的关键。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修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学生们交朋友、谈友谊。在新课程理念提出的学生素质教育理念下,建设新型师生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是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有效手段。

总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立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建立高效数学课堂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需要全体数学教职人员的努力。作为高中数学教职人员,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建设高效数学课堂已经成为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