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19: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对诸葛亮的评价,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智慧;描写;技巧
中图分类号:I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674-3520(2014)-01-0216-02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千百年来,人们把诸葛亮当成为“智慧”的化身,“贤相”的代表,是一位广受人们尊敬和爱戴的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27岁时出“茅庐”辅佐刘备联吴抗曹、火烧赤壁,取荆州、夺益州、定汉中,建立蜀汉政权;之后又辅佐刘禅治理蜀汉,平定南蛮、七擒孟获,六次挥师北伐、巧排兵布阵、善以少胜多、以弱克强、杀魏名将王双、斩魏名将张鸽、让魏国畏蜀如虎,为蜀汉事业 “鞠躬尽卒,死而后已”。历史上,诸葛亮出“茅庐”辅佐刘备后,使东汉末年的历史发生了转折,形成魏、蜀、吴三足鼎立局面,所以,诸葛亮出“茅庐”辅佐刘备,意义重大!鉴于此,《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在史实基础上,用34章回大写特写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才能,为使小说前后呼应,作者特意虚构若干故事情节,通过渲染、铺垫和烘托等手法,对诸葛亮出“茅庐”前的“智慧”进行巧妙的描写和塑造,一步一步地打造诸葛亮的名气,一步一步地抬高诸葛亮的“智慧”,最后以“隆中对”把诸葛亮 “智慧”烘托到了最佳点,这时,诸葛亮的“智慧”形象塑造成形,“智慧”的诸葛亮隆重登场,为后面章回中作者大写特写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才能埋下伏笔。
一、反复渲柒
刘备“三顾茅庐”前,作者通过童谣及徐庶和司马徽的推荐,反复渲柒诸葛亮“智慧”,塑造诸葛亮形象,使诸葛亮名声如雷贯耳,促使刘备产生“三顾茅庐”动机。
(一)司马徽借童谣渲柒。司马徽向刘备介绍 “今天下之奇才”时,不告诉名字,而是告诉当地童谣,即 “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并提醒刘备:“今天下之奇才,尽在于此”,而且是一位“可安天下”的“奇才”,给刘备产生极大悬念!因为此时刘备已47岁,而且还寄于刘表“篱下”,无地盘,无霸业。名士司马徽的介绍,未说其名,先说其才,促使刘备高度关注荆襄一带“奇才”、思念荆襄一带“奇才”,先为诸葛亮的“智慧”造声势。
(二)徐庶渲柒。《三国演义》中,徐庶是第一个直接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的人。徐庶首先告诉刘备,如得诸葛亮辅佐,好比“周得吕望、汉得张良”;然后告诉刘备,自已(徐庶自已)的才智与诸葛亮相比“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最后徐庶告诉刘备,诸葛亮亦“每尝自比管仲、乐毅”,而且在徐庶看来,管仲、乐毅“殆不及此人”。司马徽介绍了“伏龙”“智慧”,已经打动了刘备,徐庶不仅直接讲诸葛亮的名字,还具体地介绍他的才能,从而抬高了诸葛亮的“智慧”,呼应了第三十五回“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童谣,极大地震撼了刘备,促使刘备产生“三顾茅庐”动机。
(三)司马徽再次渲柒。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后,当刘备“正安排礼物,欲往隆中谒诸葛亮”时,这时司马徽来访。司马徽向刘备介绍诸葛亮时,首先把诸葛亮和他的四位很有才能的密友(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与徐元直四人)的故事讲给刘备听:诸葛亮曾对他的这四位很有才能的密友说“公等仕进可至刺史、郡守”,而他的密友问诸葛亮的“志若何”时,诸葛亮则“但笑而不答”。然后司马徽再次向刘备介绍诸葛亮“每常自比管仲、乐毅”,并且评价说“以吾观之,不当比此二人”,而要“另以二人比”:即“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司马徽再次高度评价和推荐诸葛亮,再次抬高了诸葛亮的“智慧”,使渲柒诸葛亮“智慧”的效果达到峰值,终于撼动了刘备,于是刘备便于“次日”同“关、张并从人等来隆中”拜访诸葛亮。
二、层层铺垫
刘备见到诸葛亮前,先见到司马徽、徐庶、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等与诸葛亮关系密切的人(师:司马徽,友:徐庶、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这5个人的谈吐举止和音容笑貌颇具“智”者风范,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烙有诸葛亮的影子。作者巧妙地以这5个人作铺垫,从这5个烙有诸葛亮影子的人身上,使刘备产生联想,推断诸葛亮一定是一位“智慧”超群的人,达到抬高诸葛亮的“智慧”目的,坚定了刘备非见到诸葛亮不可的决心。
(一)司马徽铺垫。司马徽是一位很有才能和见解的名士,刘备“跃马过檀溪”逃难到他家与他第一次相见,他通过观看刘备外表和“气色”,就判断刘备是“今日幸免大难!”而“逃难至此”,并指出刘备事业无成且“至今犹落魄不偶”,是因为“左右不得其人”,让刘备佩服不已,于是刘备想“拜请”他“出山相助,同扶汉室”,但司马徽却推说“自有胜吾十倍者来助公,公宜访之”。在刘备眼中,司马徽已很有才能,然而司马徽却向刘备介绍“胜吾十倍”的诸葛亮,使刘备心目中的诸葛亮更加伟大,于是便更加关注和惦念着诸葛亮,只要一见到或听到言谈举止有点特殊的人,便把他们当成“诸葛亮”,以保证不和“诸葛亮”失之交臂。于是,在刘备“一顾茅庐”前,这时司马徽刚好来访,刘备听说“门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带,道貌非常”,便根据外貌来猜测,以为门外的司马徽就是诸葛亮而 “遂整衣出迎”,体现了刘备想要见到才华横溢的诸葛亮的迫切心情。作者安排司马徽两次出场铺垫,达到两次了抬高诸葛亮 “智慧”的目的。
(二)徐庶铺垫。刘备曾两次误将徐庶认作“诸葛亮”。第一次是在司马徽家住宿时,刘备半夜起来偷听司马徽夸徐庶有“王佐之才”而误认为徐庶为“伏龙、凤雏”而“大喜”;第二次是在新野街上碰见徐庶,根据其外貌、穿着及唱歌歌词内容来猜测,以为徐庶是“伏龙、凤雏”而“下马相见”。徐庶投靠刘备后,曾为刘备出谋献策,立过战功,赢得刘备极大信任和尊重,然而徐庶却把自已比作“驽马”,把诸葛亮比作“麒麟”。作者安排才华出众的徐庶来“铺垫”诸葛亮,不仅达到抬高诸葛亮 “智慧”的目的,也使诸葛亮的 “智慧”形象在刘备心目中形成。
(三)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铺垫。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都是诸葛亮密友,他们都是“仕进可至刺史、郡守”的有才能之人,在刘备 “一顾茅庐”和“二顾茅庐”途中碰见他们,刘备看他们的言行举止很象诸葛亮,于是把他们误认作“诸葛亮”。作者以具有 “仕进可至刺史、郡守”才干的人来 “铺垫”诸葛亮,使刘备觉得诸葛亮“虽躬耕陇亩”,其“智慧”一定是非同寻常。
三、层层烘托
刘备见到诸葛亮前,作者先以其文(诸葛亮所作的诗词,达到未见其人先见才效果)和其境(诸葛亮居住卧龙冈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达到地灵生人杰效果)烘托诸葛亮 “智慧”;刘备见到诸葛亮后,作者又以其貌(诸葛亮堂堂一表人才相貌,达到“表”“里”一致,“才貌”双全效果)和其策(“隆中对”)来烘托,让一个全身充满“智慧”的诸葛亮完美的隆重登场,呼应了前面的渲柒和铺垫,极大地满足了读者的阅读欲望,也满足了刘备的心理企求,因而使刘备对诸葛亮“顿首拜谢”,并“拜请”诸葛亮“出山相助”。
(一)人文环境烘托。作者描写诸葛亮的行踪是 “或驾小舟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诸葛亮之弟诸葛均是一位能吟唱《梁父吟》的勤于耕读的知书达礼青年,即便是诸葛亮的岳父,也是一位“踏雪寻梅”的高雅人士。作者巧妙地用诸葛亮所处卧龙岗的独特“床头堆积皆黄卷,座上往来无白丁” 的人文环境,烘托青年诸葛亮所具有的独特“智慧”。
(二)自然环境烘托。作者描写诸葛亮所居住的卧龙岗的环境是:“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冈枕流水:高冈屈曲压云根,流水潺潺飞石髓;……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时篱落野花馨”,这里的“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这样的环境,自然能孕育出大智慧者;也只有大智慧者,才有资格居住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
(三)歌词烘托。刘备 “一顾茅庐”和“二顾茅庐”过程中,先后听到农夫、诸葛亮弟弟诸葛均和岳父黄承彦吟唱诸葛亮所作的《梁父吟》歌词,因《梁父吟》表达的主要为修身处世的理念,意境很高,因而引起刘备的兴趣、好奇和关注。作者三次以歌词烘托诸葛亮“智慧”,达到未见其人先见才文学效果。
(四)相貌烘托。有了前面的渲染、铺垫和烘托,诸葛亮的“智慧”已被抬得很高很高,刘备心目中的诸葛亮形象己若隐若现,到“三顾茅庐”时也就水到渠成了,刘备的诚心终于使“卧龙”醒来,诸葛亮终于在刘备的“千呼万唤”下闪亮出场了,而这时出现在刘备面前的是“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的诸葛亮!一表人才的诸葛亮!风度翩翩的诸葛亮!作者巧妙地抓住人们企办“才貌双全”心理,以“貌”烘“才”,使刘备第一次见到相貌堂堂的青年诸葛亮就心仪而倒身“下拜”。
(五)“隆中对”烘托。经过“三顾茅庐”,刘备盼星星、盼月亮般地终于盼到了诸葛亮出场,诸葛亮出场后,向刘备提出“隆中对”,使刘备“顿开茅塞”、“如拨云雾而睹青天”,使刘备欣喜若狂!通过“隆中对”,把诸葛亮 “智慧”烘托到了最佳点,“智慧”的诸葛亮形象已完全展现在读者面前!展现在刘备面前!这时刘备已完全信服“智慧”的诸葛亮。因此,当刘备听完《隆中对》后,马上对诸葛亮“顿首拜谢”,接着刘备又迫不急待地“拜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见诸葛亮不肯“出山相助”时,刘备竞泣成“泪沾袍袖,衣襟尽湿”。诸葛亮 “出山”后,47岁的刘备竞“以师礼待”27岁的诸葛亮, “食则同桌,寝则同榻”,与诸葛亮“终日共论天下之事”,并自豪地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四、小结与讨论
(一)诸葛亮出“茅庐”和刘备相见整个过程,史书《三国志》写道:“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原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如果按史书平淡无奇地让诸葛亮登场和刘备相见,那么,刘备 “三顾茅庐”故事就不那么烩炙人口、就不那么跖宕起伏、就不那么让人爱不释卷!作者用34章回大写特写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才能也就不那么令人置信,因此,作者巧妙地使用渲染手法,运用“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的童谣,以及名士司马徽和徐庶的推荐,先打造诸葛亮的名气,然后通过层层铺垫和烘托,一步步地抬高诸葛亮的“智慧”,塑造诸葛亮的形象,使诸葛亮出“茅庐”前的“智慧”完全让人信服,最后才以“隆中对”隆重地把诸葛亮“烘托”上东汉末年的历史舞台。经过作者的文学创作,使诸葛亮出“茅庐”和刘备相见过程听象一首诗―其情节感人!看似一幅画--其场景动人!
(二)古代戏台上安排主要人物出场前,常常先安排一些其它人物出场,通过介绍、描绘、评价、歌颂或其它表演形式来渲染、铺垫和烘托主要人物,待舞台氛围达到极点后,主要人物才隆重登场,这样可获最佳舞台表演效果。《三国演义》作者正是借鉴这种方式,利用渲染、铺垫和烘托手法,把出“茅庐”前诸葛亮的“智慧”“烘托”到最佳点后,诸葛亮隆重登场,从而达到最佳文学效果。
参考资料:
[1]罗贯中(明),《三国演义》,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2002年3月。
在《三国志演义》小说中,司马懿是作为诸葛亮的第一对手出现的。正是因为有了司马懿的坚韧不拔、锲而不舍,最终使诸葛亮的北伐大业惨遭失败。最后诸葛亮“秋风五丈原”,实际上是死于跟司马懿的对抗当中的。
对这么一个对手,这么一个非常顽强的对手,别人恨他还来不及,但诸葛亮不这样看待他,诸葛亮很欣赏司马懿,对他另眼相看。在司马懿还没有真正出场,没有大显身手的时候,诸葛亮就对他的人品,对他的特点了如指掌。他说:司马懿“乃世之英雄”(卷十九《孔明秋夜祭泸水》),曹操评价刘备是英雄,是慧眼识英雄;诸葛亮评价司马懿是英雄,也是慧眼识英雄。在司马懿还没有建立赫赫军功的时候,诸葛亮就称他是“世之英雄”,这种眼光是很独特的。
而且,诸葛亮对司马懿还怀有一种恐惧感,一种内在的恐惧感。他坦白地说:“平生所患者,独司马懿一人而已。”(卷十九《司马懿智擒孟达》)
诸葛亮以“千古第一贤相”的美誉流芳百世,他一生不怕曹操,不怕孙权,当然更不怕周瑜、夏侯之流,这些人全不放在他的眼里,平生所害怕的唯独是司马懿。他看得很准,将司马懿视作他的真正对手。所以他觉得在战场上最好不要碰上司马懿这样的对手。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这么看重司马懿?
因为司马懿这个人在性格上是没有巨大缺陷的,他不像曹操,不像周瑜,这些人都有非常厉害的性格优势,同时也有非常明显的性格隐患。像司马懿这个人,他有点像下围棋的那个李昌镐,他每一步棋都让人找不出任何的破绽。虽然他没有太大的优势,但是也没有太大的缺点,所以谁碰上这种人都会觉得非常难以对付。
软磨硬抗的“牛皮糖”战术
诸葛亮“六出祁山”,表面上看似乎算无遗策,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最后他也没有消灭司马懿率领的曹魏军队。
我们看到,诸葛亮一直打胜仗,很热闹,但最终司马懿还是保存着实力,还是没有被打败。诸葛亮好像胜了,但从来没有大胜,没有彻底地胜;司马懿好像败了,他却也没有被彻底打败,因为他始终是有实力的。
作为对手,最让诸葛亮头疼的就是司马懿的那股劲儿,一种软磨硬抗的劲儿。司马懿采取的战略决策是:战略上防守,战役中固守。他相信自己最后会赢,所以从不担心在战争过程当中一次又一次地输。司马懿不停地在和诸葛亮“磨”,你来硬的我就来软的,你进攻我就守,你撤退我就追,反正我粘着你。若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牛皮糖”战术:打不赢也打不垮,你急我不急,粘你没商量。
当然,这种战术跟司马懿的性格大有关系,司马懿的性格虽然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但至少有一点很明显,就是他的多疑,特别地多疑,在这点上他很像曹操。正因为他多疑猜忌,所以办事非常谨慎;尤其是碰上诸葛亮这样的对手的时候,他更是极其小心谨慎,极其多疑多虑。
其实,多疑并不一定就是缺点,有时它可以成为一个优点。前提条件是多疑要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
司马懿输了一场两场无所谓,只要最后我能大胜,来日方长呢!这正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不到最后,决不服输
有人认为司马懿得了“恐亮症”,一听到诸葛亮的名字就头疼,一遇到诸葛亮就吓得胆战心惊,怎么也不敢跟诸葛亮打。实质上并不这样。试猜想,一个得了“恐亮症”的人,能在“六出祁山”长时间的对抗当中,一股劲儿地跟诸葛亮打,坚持抗争到底吗?显然,司马懿内心中并不是害怕诸葛亮,而是非常看重诸葛亮。他只不过是知己知彼,知道自己绝不是诸葛亮的对手,不和诸葛亮硬碰硬地对着干罢了。
司马懿就跟拳击赛一样,被打趴下了,还要硬挺着站起来,继续跟你打。更重要的是,他不仅身体上不趴下,能继续站起来打,而且在精神上也不趴下,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不到最后,决不服输。
在战场上,司马懿一旦认准了死理,就一点儿也不动摇,坚持既定的战略方针,打不垮诸葛亮,愣是要把他拖垮了事,决不在乎别人是不是把自己看作“缩头乌龟”。
六出祁山时,诸葛亮在上方谷取得胜利,差点儿把司马懿父子烧死。这时候应该是天意,下了一场大雨,司马懿父子安然退出。
我们知道,心理学上有一种很特殊的方法,叫作“心理暗示法”,就是古人讲的“攻心为上”。按我个人的理解,司马懿在这儿也采取了这种“心理暗示法”,这种说法也许有点深文周纳,有点揣测,但事实上这种方法最终还是发挥了作用。司马懿让使者把他的话转告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实际上他是在暗示孔明,你吃得这么少,却这么操劳忙碌,你还能活多久呢?
这种“攻心为上”的心理战术果然很奏效,小说写道,诸葛亮自从听了司马懿的话以后,“自觉神思不宁”。诸葛亮果然上当了。
一、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分清前因后果。
2.训练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4.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培养朗读能力。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了解草船借箭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和一步步地发展是重点。课文第三段是故事的,具体叙述了诸葛亮用草船借箭的经过,也是文章的重点。
采用指导朗读及介绍时代背景的方法解决重点。
(二)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既是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1、明确目标
(1)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2)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3)朗读训练
2、感知
《草船借箭》是选自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同学们对于其中的一些故事情节略有了解,但是对人物的性格特点还难以把握,因此参照注释,结合时代背景了解掌握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尤其对于曹操、周瑜的性格要有进一步明确的认识。曹操也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周瑜虽然妒才忌能,但也是一位勇猛善战的大将。
3揭题引读,学生自悟。
(1)板书课题,启示谈话。
同学们,你们看过《三国演义》这部电视剧吗?其中有一个《草船借箭》的故事,谁来说说这个故事主要写了哪几个人?谁向谁借箭?
(主要写了诸葛亮、周瑜、曹操几个人物,是诸葛亮向曹操借箭。)
(2)简介时代背景。
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相互讨伐,史称“三国鼎立”。当时曹操实力雄厚,刚刚打败了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孙权手下大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设下圈套,假意让他负责赶造十万支箭,企图以造不成箭违误军令的借口加以陷害,于是就发生了这个故事。
自读课文,说出课文大意,同位讨论体会交流。
4理清脉络,讨论分段。
(1)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2)讨论分段。(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概括段意。)
全文分四段:
第一段(1—2自然段)讲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诸葛亮接受任务并保证三天造好。
第二段(3—5自然段)周瑜不给造箭材料进一步陷害诸葛亮,诸葛亮不要造箭材料,巧妙地做好借箭准备。
第三段(6—9自然段)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5教师点拨,突破难点。
(一)学习第一段。
①指读第一段,前后位讨论这段写的是什么?(写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万枝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
②诸葛亮的才干怎样?周瑜妒忌诸葛亮是一般的妒忌吗?哪些词可说明并画出来。
(“挺”、“才”)指导朗读稍重些。
③默读第一段,幻灯出示思考,周瑜是怎样“请”诸葛亮商议军事的?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从哪儿看出来?
(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
(周瑜开始以“公事”为由迫使诸葛亮不要推却,接着又以“十天为限”故意刁难,最后当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十万枝箭时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以便抓到字据,日后好加害于他,他的真正目的是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设下计来陷害诸葛亮。)
④讨论题,幻灯出示,诸葛亮为什么不揭穿他,反而接受赶造十万枝箭的任务,并且立下军令状?
(诸葛亮已识破了周瑜的诡计,如当面揭穿必伤了和气,孙、刘联合抗曹战线就可能破坏,有被曹操各个击破的危险,同时又从大局考虑到与曹军交战必须用箭,于是将计就计,立下军令状。)
⑤分角色朗读第一段,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2)教师总结,学生质疑。
通过第一段的学习,我们不仅对《草船借箭》的起因有了了解,而且对于诸葛亮、周瑜的性格特点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节继续深入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四段
齐读思考,幻灯出示思考题。
1.草船借箭的结果怎样?
2.这时周瑜的心里是什么滋味?为什么长叹一声?
3.从哪里看出周瑜的沮丧、惭愧?
(讨论:结果是诸葛亮按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周瑜无可奈何,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不如诸葛亮。从周瑜说“我真不如他”看出他的沮丧、惭愧。)
(1)提问:诸葛亮为什么能借箭成功呢?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神机妙算)
(2)从哪儿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第三段)
(三)学习第三段
指读思考诸葛亮首先算到了什么?从哪句话看出。读读,抓住关键词语理解,画在书上。
(首先算到三天之内必有大雾,可以从这里看出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不见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
1.出示小黑板,思考如下:
(1)为什么诸葛亮直到第三天四更才去开船借箭。
(2)他怎么知道三天之内必有大雾?
(因为此时天色微明,大雾封江,可蒙住曹军眼睛,使之不明虚实。诸葛亮了解气象变化,预测出三天之内必有大雾。)
2.再读第三段,思考,诸葛亮根据什么情况采取什么计策,这样做有什么妙处?圈画出来。
(1)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军士擂鼓呐喊,为什么这样布局?
(船停在既能受到射来的箭,又能靠大雾使曹军看不清虚实,“一字摆开”是为了受箭面积大、数量大。擂鼓呐喊为了虚张声势,迷惑曹操。)
这说明诸葛亮熟知地理,于大雾中能把船停在受箭的最佳位置。
(2)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作乐,天亮了就回去。”
(诸葛亮深知曹操生性多疑,不明虚实之前,不轻易出击,只会放箭压阵,说明诸葛亮知己知彼。)
(3)观察挂图,鲁肃和诸葛亮的表情一样吗?说明什么?
(说明诸葛亮对借箭胸有成竹。)
(四)自学第二段,找出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
1.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借二十条船……
2.鲁肃答应了——果然不提借船之事。
(1)诸葛亮了解鲁肃的为人,忠厚老实,料定他不会泄露机密,可见诸葛亮知己知彼。
(2)三十名军士,一千多个草把子,船用青布幔子盖起来说明谋划周密、巧妙。
3.默读全文,想想还有哪些地方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反映他什么特点?
(因为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知己知彼,周密谋划,所以借箭成功。反映了他足智多谋,具有非凡的才干。)
(五)围绕中心,学习表达
1.作者是怎样体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足智多谋的?
2.作者在几个人物的性格刻画上既鲜明又形象,这是为什么?
(1)作者通过对诸葛亮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从而刻画出他的性格特点。
(2)因为作者抓住了几个人物不同的特点,他们的语言、动作不同体现出人物性格各异。
3.由以上可知,在写作中应怎样刻画人物?(抓住人物特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特点,体现人物性格特点,这是我们写作中不能缺少的。)
(六)总结、扩展
1.通过本文的学习,你认为诸葛亮、曹操、周瑜、鲁肃各是什么样的人?
2、结合课文,你能说说对环境保护有什么看法吗?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后人对诸葛亮最透切也是最真实的评价,他出山后首次出师就大败敌军,为士兵鼓足了勇气,也为刘备增加了兴复汉室的信心。后来,他又用早已谋划好的策略,建立了三足鼎立之势,为蜀国以后统一中原的愿望,奠定基础。就这样,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食。日夜操劳,全心全力为蜀国献计献策。终于,积劳成疾,但在将要辞世之时,仍不忘刘备交于他的重托,他还预料了后来之事,留下了三个锦囊。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它表现了诸葛亮的淡泊名利。在刘备辞世之后,他肩负重托,精心辅佐刘禅,虽然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不会治理朝政,亲信宦官。但诸葛亮仍然没废除刘禅,取而代之。而是更加精心,耐心地教导刘禅。这足表现诸葛亮的品格高远,淡泊名利。
诸葛亮更是智绝的代表。他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巧布八阵图,草船借箭,更显出他的才华出众。借东风,可见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智慧过人。写《前出师表》,《后出师表》,更见他文采飞扬。
关羽是义绝的化身,他在曹操手下时,为了报曹操对他的厚恩,斩颜良,诛文丑,以报之。在华容道,他明知自己立下军令状。但还是为了义,为了偿还曹操昔日的厚待之恩,放了曹操。这些都表现了他的义。当他得知刘备等的下落的消息时,毅然挂印封金,不辞而别,去寻主。这更加体现他的忠义。关羽——他是义绝的化身,忠义之臣的代表!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是曹操一生的处世原则。虽然他生性多疑,被世人称为奸雄。但每个人都有着或大或小不同的缺点,不能只用缺点去评价别人。年过半百的曹操,仍抱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种胸怀大志,雄心不已的精神是值得我们肯定和学习的。他虽然年过半百,但仍能有较大的政治抱负和理想,更是难能可贵的。
在《三国演义》中,他们都有着他们杰出的一面,优秀的一面.在历史中,演义着不同人的精彩人生,更使历史变得绚烂多彩.在我心中,那道风景很美!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受刘备邀请出仕,随刘备转战四方,建立蜀汉政权,官封丞相。刘禅继位为蜀汉皇帝,诸葛亮受封爵位武乡侯,成为蜀汉政治、军事上最重要的实际领导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诸葛亮先后上过两份表给刘禅,陈述关于出师伐魏的事情,这里说的《出师表》是第一次上的表,即《前出师表》
认清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学习《出师表》应注意的第一个问题。
刘备“白帝托孤”时对诺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业。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对诸葛亮无比信赖。诸葛亮问答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刘备吩咐刘禅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刘禅继位,即后主,刘禅黯弱昏庸,亲信宦者,远避贤能,胸无大志.苟且偷安,是个“扶不起的阿斗”。由于作者是一个主持军政大任的首脑,所以,文中所述的意见、主张,语气十分肯定,对下级官员的评价也是按理直说,丝毫不拐弯抹角,他又是受刘备托孤的重臣,对后主刘禅的告诫也率直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毫不讳忌。他处处以维护蜀汉政权为出发点,陈述自己对国家大事的意见,其中也流露出对备父子感恩报恩的道德观念。但就文章的情其理直、陈词恳切、语言质朴等方面来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是.恳切地劝谏后主要“开张圣听”、 “亲贤臣、远小人”、“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才能“攘除奸凶,兴复汉室”。作者竭力维护蜀汉封建统治集团的利益,与另外两个封建统治集团(吴、魏)争雄,为了有足够的国力,作为出师伐魏的后盾而向后主上了这份“表”。 诸葛亮因知后主是个“妄自菲薄,引喻失义”的昏庸之徒,所以,他说话的语气,是以一个托孤老臣的身份,去开导后主,目的是激励刘禅追念祖德、发愤图强。
作者打出“汉朝正统”的招牌是错误的。这是学习《出师表》应注意的第二个问题。
诸葛亮的政治抱负是有着很大的阶级局限的。这首先表现在他的“兴复汉室”的政治理想上。东汉统治者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才激起广大农民阶级的反抗和斗争,最后形成各地军阀称雄割据的斗争局面。诸葛亮不顾这种现实,强调“兴复汉室”,这正是他的封建正统思想的表现。在诸葛亮看来,只要最高统治者是个姓刘的,就可以天下太平,这是历史唯心主义。我们既不能从所谓“汉朝正统”的观念出发,把吴、魏看成是“贼”、也不能认为吴或魏是正统。就当时的历史背景来说,三国时期,可以说是英雄辈出的时期,魏、蜀、吴三国的统治者都先后运用自己的军事、政治力量, 统一了一定范围的地城,结束了群雄割据的军阀混战局面,都实行一些促进社会进步的措施,如:曹操的屯田政策,诸葛亮对西南边塞少数民族的睦邻政策,孙权在江东任用贤能的开明政策等,各自使所辖地区得到了相对的平衡和稳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历史的发展。汉末时代。群星灿烂,人才辈出,他们才能杰出,智慧横溢,文韬武略兼备,曹操想统一天下,罢免战患,是大好事;孙权为保住父兄基业而兵发赤壁,合情合理;刘备人到中年仍无立足之地,为生存计而联吴抗曹,也无可指责。对于魏、蜀、吴三方,都不片面地加以否定,都承认其斗争的合理性。对于魏、蜀、吴三国都予以肯定的观点,其实不是今天才有,不然,历史上就不会称之为“三国时期”了。其实,所谓“正统”,是封建统治者用来欺骗平民百姓的花招。
千百年来,历代的封建统治集团和其他阶级、阶层的人们都喜欢读诸葛亮的《出师表》,他们是各有不同的出发点和目的的。这是学习《出师表》时应注意的第三个问题。
封建统治阶级喜欢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总结出一套有利于巩固封建政权的经验,他又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军事家,他表达自己政见的文章,是充满着封建性的伦理道德和政治内容的。《出师表》这篇文章,概括了一些治国者应注意的规律性的结论,历代的统治者都可以从中学到关于用人、处事、治国的道理,也可以通过传诵这篇文章去传播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和忠君思想,使平民百姓都来拥护自己,以巩固自己的统治。文人士大夫对于诸葛亮的人生历程是十分欣赏和羡慕的,他们的“士为知己者用”的观点,往往与诸葛亮的报答“明主”知遇之恩的感情起共鸣。所以,文人士大夫也喜爱读《出师表》。
学习这篇文章,要对上述这三点有清醒的认识。肯定《出师表》,并不承认扬刘抑曹的蜀汉正统思想的正确,也不承认诸葛亮对封建帝王的报恩和忠君思想的正确;而是借鉴文中提出来的用人、处事、治国要选贤任能、广开言路、严明公正的正确主张。
对于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是应该肯定的,他在文中表现出来的勤劳国事、奋发图强的精神,以及处事谨慎、严于律己的作风是值得赞扬和学习的。
刘禅,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刘禅的一生,是被误解、被刻意妖魔化的一生。
“扶不起的阿斗”妇孺皆知,甚至成了“弱智”的代名词。阿斗的不佳名声,主要来自于《三国演义》,罗贯中为了突出诸葛亮的形象,有意贬低了小名阿斗的后主刘禅。
且看南北朝人裴松之注引的《三国志》中引自《魏略》的一段史实。
刘备在小沛大败之时,受曹操、吕布夹攻,仓皇弃家出逃,“数岁”的刘禅没人管了,只好自己逃跑。他跟着人流来到汉中,被人贩子卖了。
买他的是逃乱来到汉中的扶风富豪刘括。刘禅被买来,给刘括做书童。一次闲谈时,刘括觉得刘禅言谈不俗,“知为良家子”,就把刘禅收为义子,还给他娶了媳妇,刘禅还生了一个儿子。
214年,刘备从刘璋手中得到益州,派部下简将军去汉中寻找阿斗。从刘括那里得到刘备寻子的消息后,刘禅只身前往驿舍,侃侃而谈,一一回答了简将军提出的种种问题。曾做过刘备内侍的简将军终于认定,面前这个出落得一表人才的青年,就是当年赵云包在怀里的阿斗。
“从王子到贫儿”,这个看似在戏台上才存在的大起大落,和做书童、义子的经历,让刘禅学会了察言观色和隐忍,学会了“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刘备死后,年仅17岁的刘禅继位,开始与“相父”诸葛亮共事。
刘禅即位伊始,面对的就是非常强势的宰相诸葛亮,无论年龄还是治国经验,都要比他强,甚至连他的父亲刘备都说,诸葛亮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面对此情此景,刘禅既不“武大郎开店”,也不想方设法掣肘诸葛亮,而是找准自己的定位,选择了“清静无为”。
老子说,无为无不为。用全面、全局、系统的眼光来看,我们也许会从《出师表》中读出诸葛亮的“忠”,从“六出祁山”中看到诸葛亮的“勇”,从子虚乌有的“空城计”中杜撰出诸葛亮的“智”,但这些都是微观层面的观察与思考,联系起来看,立体地看,我们会发现,刘禅才是真正的大智慧。纵观刘禅四十多年的皇帝史,我们不难发现,他看起来几乎是无所作为,但是,他又是有所作为的,他用将近四十年的时间证明了自己,将蜀汉政权延续了将近半个世纪。
显然,诸葛亮并未牢记自己的臣子身份。从好的一面来讲,他果然以刘备的重托为己任,将刘禅当做自己的儿子一般对待;从坏的一面来讲,他拥兵自重,不把君主放在眼里,忘了自己的本分。只是刘备从举兵起事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努力塑造着自己的仁者爱人的形象,全力维护君臣父子等级尊卑关系,在他周围建构了一个强力的核心价值体系和浓郁的道德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爱惜自己名誉如同爱惜自己生命的诸葛亮是轻易不敢反其道而行之,篡夺他与刘备一起打下来的江山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死去的刘备的灵魂与精神并没有随着他的肉体的死亡而消亡。
对比一下曹操及其子孙后代的遭遇,就更清楚了。曹氏以篡位得天下,在其国内弥漫着“天下唯有力者便可取之”的文化氛围,一但曹氏家族力量不足以镇服群下时,就会有有力者觊觎其天下,于是司马氏又篡其位。
于是,诸葛亮一心一意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青年刘禅以大局为重,委曲求全,缩身为尺,将诸葛亮当做父亲一般尊重,使得三国之中最弱的蜀国——刘备去世之时,蜀国兵力已经是三国之中最弱,人才乏陈可数,疆域只相当于魏的几个州。再加上刘备属于“个人魅力型统治”,并没有给阿斗留下“硬实力”,众人追随他,是因为他的个人魅力,现在他去世了,阿斗从表面上看是继承了大统,但他一无战功,二无人气,又凭什么来要求先帝手下的众多能臣骁将听从他的指挥呢?——在这种情况下,延续了四十年,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263年,曹魏大举攻蜀。刘禅知道自己国家无力抵抗,为百姓计,采取了投降的上策。投降,百姓可安,群臣可保,唯一的赌注,是刘禅自己的性命。《三国志》中说刘禅投降时,没有把自己当做亡国之君,颇有骨气,甚至连敌方诸臣都不免赞叹。
刘禅亡国之后,作为亡国之君,不仅自家性命,而且蜀地百姓的幸福都掌握在人家手里。自己的待遇,直接影响到晋国对蜀地百姓的政策。因此,他嘴称“此间乐,不思蜀”,装憨卖傻,处处隐藏自己的才能,瞒天过海,养晦自保。正像周寿昌《三国志集解》中评价阿斗时所说:“恐传闻失实,不则养晦以自全耳。”表面的麻木和愚懦的背后,隐藏着过人的狡诈和机智。
安徒生阅读爱情,才发现真爱不过是美人鱼变成的泡沫;贝多芬阅读人生,才发现自己所追求的不过只是自由;达芬奇阅读微笑,创造了蒙娜丽莎的神秘;我阅读诸葛亮,才发现他赫赫的忠心让我潸然……
阅读诸葛亮,他那铁铮铮的忠孝,如一把锋利的长仞剑,揭出我那丑陋卑微的灵魂,令我自愧不如。刘禅,是个扶不起墙壁的烂泥,上不了台面。在哪个“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年代里,诸葛亮本可以像曹操那样对无能的帝王取而代之。但是他的中心犹如萤火虫般在他心头闪烁,时时刻刻提醒着自己,他不可那样做。山依旧青葱,水依旧流动,一切都没有改变,正如他的忠心。所以他选择了,踏上一条令他永不后悔的漫漫长路!用自己的羽翼守护着蜀国,让这小小的光辉照耀蜀国的大地……
阅读诸葛亮,他那感恩图报,如一股暖暖的春风,将我麻木冰冻的心化解。刘备这个帝王,之所以可以成功,这缘自于自己懂得善用人才。只是三顾茅庐,换来的却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整整二十一载。每天与贼人的奋战,就是将自己的生命树扎根在沙漠中。一个不小心,等待着自己的或许就是休无止境的黑暗!但是这棵顽强的生命树,硬是凭着自己的毅力,自己的感恩图报真真切切地活了下来,并为了蜀国打下了坚实的基业。用自己二十一年的青春换来无休止的烽火连天,这值得吗?但这或许就真的应证了“受人点滴,涌泉相报”这句古话吧!
阅读诸葛亮,我收回了自己的自私,感受到最原始的感动,无论他人对诸葛亮的评价如何,好或坏,赞或贬,一切与他伟大人格相比都显得微不足道。但是,请记得有一个暗地的孩子,始终会踩着枯黄的落叶,听着破碎的声音,缅怀着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刻画技法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不仅为世界文学艺术宝库增添了鲜明的形象,更在塑造技法上影响着后来人。具体而言,小说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常采用以下手法:
通过矛盾冲突安排人物出场
《三国演义》人物众多,关系复杂,小说通过设置一些激烈尖锐的矛盾冲突,让笔下人物纷纷登场,让他们在联合、矛盾、斗争中自觉展现其性格。如小说中最为尖锐激烈的矛盾之一——“赤壁之战”,作者不惜笔墨,共有八回讲述。这一情节,矛盾重重,既要有孙、刘与曹敌我之间的矛盾,有孙与刘联盟之间的矛盾,还有吴国内部主战与主和派之间的矛盾,更有个人之间的恩怨。在尖锐的矛盾碰撞中,相关人物纷纷出场,性格得以凸显:周瑜的英才大略、气量狭窄;诸葛亮的雄辩机智、神机妙算;鲁肃的诚恳忠厚;黄盖的赤胆忠心;关羽的义重如山等等自然交代得清清楚楚。
通过白描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三国演义》借助人物自身的语言、行动、神态、外貌,勾勒出一位位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可谓形神兼备。如作品对张飞的刻画,第一回中他一出场,“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这里,“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可见张飞的威武,再加一句“声若巨雷,势如奔马”便将一个莽撞的张飞形象推到读者面前。
通过渲染烘托突出人物形象
作品善于运用铺垫、渲染、烘托等艺术手法刻画人物,如在诸葛亮出场前集中笔墨写司马徽、徐庶先后向刘备介绍诸葛亮的才华,刘备出访过程中又写了孔明的朋友、岳丈、弟弟和童子等人物形象,造成烘云托月的效果。而对卧龙岗周围环境的描写,荷锄农夫所唱的山歌,草堂上的对联,以及诸葛均所吟咏的诗歌等,则构成了一个淡泊、高雅、宁静的意境,这都有力地渲染了诸葛亮的形象。
通过夸张手法展现人物个性
《三国演义》塑造人物“七分写实,三分虚构”,其中这“三分虚构”,便来自夸张。作品刻画诸葛亮的形象,说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正是有了这样的虚构,才有了像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五丈禳星等在史实中都不存在的情节,而这些情节,更加突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智慧过人。另外还有如“张翼德大闹长坂桥”,张飞三声大喝,喝退曹兵八十万,惊死曹将夏侯杰,也都有夸张的成分,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张飞勇猛豪放的性格特点。
当然,一部古典小说的顶峰之作,刻画人物的手法不可能仅有这些,同学们在阅读中应仔细揣摩,挖掘作品塑造人物的艺术技巧,为我所用,这样我们才能通过阅读古典名著,达到提升自己写作的目的。
人物展板
智慧化身——诸葛亮
刘备一句“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让诸葛亮走向了争斗的风口浪尖。他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鞠躬尽瘁的品格为后世树立了榜样。人们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他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鲁迅评论说:“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
主要事迹:三顾茅庐、隆中对策、火烧新野、舌战群儒、巧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星陨五丈原等。
性格特点:谨慎,谦虚,智慧,有才能,执法如山。
忠义化身——关云长
“汉末才无敌,云长独出群。”关羽,是刘备“五虎上将”之首,有“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刮骨疗伤”、“水淹七军”等佳话,“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则是其不足。在关羽去世后,其形象逐渐被后人神化,被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尊称为“关公”。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脸谱:红脸关公。专用兵器:青龙偃月刀。
性格特点:骄傲,坚毅,忠诚,有胆色,重信义,傲上而不欺下。
仁政爱民——刘备
《三国演义》说在“拥刘反曹”的观念统帅下,着力刻画了一个以仁义和贤明匡世济民的英雄君主形象。刘备仁德爱民,有济世情怀,尊贤礼士,爱民如子,知人善任。“三顾茅庐”请诸葛孔明出山,“隆中对”奠定了立国纲领,成为千古美谈。他一生重用诸葛亮,如鱼得水;最善笼络人心,使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死心塌地为他服务;周瑜说他有袅雄之姿,并非长久屈人下之人。小说中还特别表现刘备的哭,所以有人说,刘备的江山大部分都是哭来的。
主要事迹: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西川称帝、东征伐吴、白帝托孤等。
乱世枭雄——曹操
曹操的人生哲学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许劭对他的评价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在作品中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典型,他既有雄才大略、敢作敢为、善于用人的特点,又有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个性。统军三十余年,政治上最得意的一笔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军事上最成功的一仗是官渡之战;后果最为严重的一次疏忽是放走刘备;失败得最惨的一次是在赤壁;最受肯定的是他的才略;最受指责的是他的人品;最有争议的是他的历史功过;最没争议的是他的文学成就。
主要事迹:孟德献刀、煮酒论英雄、白门楼斩吕布、挟天子令诸侯、官渡败袁绍、赤壁之战、华容道、割须弃袍等。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这副对联生动地概括了三国时期的蜀相诸葛亮的一生。诸葛亮不仅是一位军事家、政治家,还是一位了不起的发明家。据《三国志》记载:“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诸葛亮的一生都在为蜀汉的统一大业而奋斗,所以他的发明大多和战争有关――如下图所示的诸葛弩。
《魏氏春秋》对诸葛弩的介绍如下:“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
损:减少;
益:增加:
损益:指的是箭匣里的箭可以按照需求随意增减:
连弩:指可以依靠机械力量连续发射的弩箭:
元戎:军中主帅。
一种武器被称为“元戎”,实在是至高无上的评价。
弓弩一直是冷兵器时代远距离攻击的利器,原理就是通过物体的弹性形变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推动箭矢发射。
传统的箭矢由箭镞、梃干、箭羽等部分构成。其中镞(箭头)一般是金属制成的,能够穿透坚硬的铠甲,具有较大的杀伤作用。但是梃干(箭杆)却是木制或者竹制的,能保证在飞行过程中箭头始终向前。箭尾装有巨禽的羽毛,起平衡作用的。箭镞比箭杆重,箭杆平直、质地均匀,箭羽对称,这是弩箭经过较长距离的飞行能命中目标的几个要素。
而这种箭放在一次可以发射三支箭的连弩中则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首先,发射器内部空间有限,这就限制了箭的长度,箭体过轻,杀伤力会大大减弱。同时由于箭匣中的箭数量较多,箭羽之间,箭羽和箭匣内壁会产生摩擦,这种摩擦对箭的发射造成阻碍,使其因受力不均偏离靶。诸葛弩采用非常规的通体铁制箭,同时在箭匣底部加了磁石,铁箭在发射前会吸附在箭槽上,可以成功控制箭的发生方向,同时解决了俯射时箭支滑落的问题。
马谡,一个才华横溢的男人,但最终因街亭之战而被砍头,小小的乡镇也就成为一个文人梦想破灭的地方。
诸葛亮,中国民间公认有大智慧的人,曾四次出兵陇右、北上伐魏,但最后却出师未捷,无功而返。后世的历史专家认为,自第一次伐魏的街亭之战以后,诸葛亮就中了曹魏空城防御的圈套。
谁能想到,一个小小的街亭,却在乱世之秋给我们上演了如此精彩的一幕。人们所熟知的失街亭、挥泪斩马谡、空城计这些在历史上闪耀智慧光芒与悲剧色彩的故事,都是围绕着街亭发生的。
历史上的街亭
三国是一部让人百读不厌的大书,而书写这些故事的作者就是那些千古留名的武将文人,而遍布在华夏大地上的三国古战场遗迹则是一片片的书页。
我们是在夏秋收获的时节踏上三国古战场的,罗贯中依据各种话本创作出的《三国演义》则艺术地再现了那兵荒马乱岁月中的一个个故事。出了天水市,沿着一条新修公路向北驰去,它的尽头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街亭。
街亭是一个不太大的镇子,只有一条“L”形的街道,在街道的拐弯处有口古井,井的上面有人们所建的小亭,亭子中是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三国古战场遗址――街亭”的字样。这口井就是专家们认定街亭的主要参照物。街亭,又称街泉亭、街亭泉、汉街城,是由西汉街泉县的名称转变而来,这一地名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其中写道:天水郡有十六县,街泉是其中之一,到了东汉时,街泉县被人们称为街泉亭,后来,人们又简称为街亭。三国争战中的街亭,就是指这一带。专家认为,当时蜀军所占据的地方有可能就是东汉的略阳城,在隋唐时期人们称之为陇城。
街亭之失 根源不在马谡
漫步在陇城镇内,午后的阳光刺得人眼火辣辣地痛,商铺中的小贩懒洋洋地坐在阴凉处享受着一天中难得的时光。询问了几位乡亲,他们都知道这里是三国古战场,然而对于发生在1700多年前的那场战争却很少有人能说清楚,但很多人都知道马谡和空城计,至于为什么会发生那些故事,几乎没有人知道。
街亭阻击战发生在蜀建兴六年(228),这是诸葛亮六出祁山中最为顺利的一役,也是最令人念怀的一役。《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用生花妙笔和移花接木的手法,描写挥泪斩马谡和空城计,将诸葛亮的品格和智慧痛快淋漓地表现了出来。
建兴六年(228),诸葛亮率10万大军,携七擒孟获的威势,采用声东击西的策略,从汉中出发,一举突破魏军防线,越过祁山,直指当时曹魏所据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整个关中震动。魏明帝亲至长安督战,分派张、曹真二人反击蜀军。
获悉魏军进攻,诸葛亮精心组织了街亭阻击战,派马谡担任先锋,同时指派王平、高洋、黄袭、张休、李盛五人率精兵1万协助马谡防守街亭,其主要目的是保障进入关中的通道――陇山道西口的畅通。
陇山道是甘肃秦安至陕西陇县间的要道,也是翻越陇山的必经之路,全长达150多公里。当时,魏将张率步骑5万,从陇县出发,沿陇山道西进。蜀军只有1万人,严密防守街亭四周的战略要地。尽管当时诸葛亮率10万大军北上伐魏,但是被分散在了武都、祁山、西县、天水、南安五个据点,同时要攻打陇西、上都。因而面对5万曹魏大军,诸葛亮只能派出1万精兵迎战张。马谡曾经给诸葛亮献策平定南蛮,但这一个谋士型的人物,可以提出大的方针和建议,却不适合领兵打仗。临出阵之前,诸葛亮叮嘱马谡要依山傍水部署兵力,而在实际指挥中,马谡却自作聪明违背诸葛亮嘱咐,将大军部署在远离水源的街亭山上,结果被魏军截断水道,致使士兵不战自乱。若不是副将王平擂鼓自救,可能这1万精兵会全军覆灭。
追究起来,街亭之战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曹兵势大,蜀兵弱小,且又处处被牵制,致使优势丧尽。专家考证,当时就连诸葛亮都被魏军牵制在上都而无法分兵救援马谡。尽管马谡有指挥失误的地方,但蜀军整体实力远不如魏军,且没有形成局部集中兵力的态势,其结果也只能是失败。
诸葛中了曹魏的空城计
空城计是一出人们耳熟能详的好戏,《三国演义》中罗贯中采用了移花接木的手法虚构了空城计。虽然是虚构的情节,但由于其充分展示了诸葛亮的智慧,因而在人们心中产生了共鸣。
【关键词】评价方式;多样性、开放性、多元化;全面发展
教育评价是整个教育的一部分,是世纪之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也是近几十年来国际教育界的“热点问题”,所以改革语文课程评价方式,对于改革现行语文课程评价体系的弊端,推进语文课程改革,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对传统评价思想的革命,体现了评价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我们在语文课程评价方面可以进行以下几项改革:
1.评价的方式要讲求多样性
语文教材所涵盖的内容不仅有知识与方法,还有丰富的人文内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突出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语文素养的达成状态等方面的评价,注重学习方式与学习效果的评价,要让学生在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中,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教师让学生充分自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提出自己的疑问。主要让学生探讨两个问题:(1)“诸葛亮草船借箭为什么能够成功?”;(2)“文中哪些地方能反映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学生在认真阅读后汇报交流,基本上能完成提出了两个问题。但学生对于课题中为什么用“草船借箭”产生了疑问。因为那“箭”明明诸葛亮借大雾漫天的机会从曹操那里“骗”来的,为什么题目却用“借”?一石激起千层浪,众说纷纭,这个时候教师让学生四人一组,集中讨论这个问题。在小组内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再进行班级交流。各小组代表纷纷发言,有的说用“骗”不好听;有的说,用“借”能点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有的说有借就有还,那些箭后来诸葛亮不是都“还给”曹操了吗?所以用“借”好,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教师很少评价,只是不断激励学生反复阅读、探究,寻求真知。这节课教师运用整体感知的方法,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边读书边思考,边品味边积累,边交流边创新。对于讨论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教师的“一家之言”。这样的教学既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体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又从多方面提高了学生语文素养。
2.评价的方式要注重开放性
现行语文考试采用“一份试卷定优劣”的模式,在考试目的上,过分强化了甄别、选拔功能,而淡化了导向、激励功能,导致考试演变为教学的“主宰”,考试功能异化;在考试内容上,重工具性轻人文性,重读写轻听说,导致了教与学的片面发展;在评价方式上,一份试卷定优劣,纸上考读写,纸上考听说,评价方式单一、死板;从评价结果看,现行语文考试挫伤了大多数学生的语文学习信心,致使学生厌考、怕考,考试压抑了学生发展。可以说,现行语文考试已成为制约语文课程改革的“瓶颈”。
为了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针对现行语文考试“一份试卷定优劣”的弊端,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实施分项考察、随机考察和综合评定的开放性语文评价方式。多方面考查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状况,变“一把尺子”为“多把尺子”。
2.1分项考察
语文能力测查包括 “写字”、“朗读与背诵、“口语交际”等几个方面。每一项又可设计若干个考察点,如“写字”项,可以有“姿势、正确、规范、整洁、笔顺”等五个考察点;“|朗读与背诵”可以从“姿势、字音、丢添字、流利、感情”等几个方面;“口语交际”可以有“普通话、倾听、表达、参与度、态度|”“等5个考察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按照“自查互查教师抽查”的形式自主选择进行考察。分项考察,变过去单一的卷面评价为语文素养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
2.2随机考察
语文素养的考察项目中,学生个体的强项可以早申请考察,弱项可以晚申请考察。考察后,学生如果对考察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再次申请考察,直到满意为止。随机考察,变过去的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和扬长发展。
2.3综合评定
学期末进行笔试,从字词、句子到积累背诵、阅读与习作进行全面测试,最后把学生的语文能力测试、语文随机考察和语文期末成绩这三项内容进行综合评定,作为学生的一学期的语文素养发展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评价的方式要做到多元化
一个学生的发展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影响,因此过去只有教师的单一评价是非常有限的。学生总是被评价的“客体”而非主体。新课标提出“评价主体多元化”这一条原则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讨论,促进自己的反思;二是鼓励同伴、家长参与到评价中来,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评价的主体应多元化。
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估是较难的一件事,教师要尽力减缓弥漫于学生中的焦虑感,要说服学生消除对测试评价的消极反感态度,教师应当做的是不断让学生发现自己的进步。避免将自己与班上的其他同学进行比较,要学会同自己的过去作比较。“自我评价”就是一种“自我反思”, 让学生进行自评,把评价变成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还可以组织学生互评,让学生在互评中学会欣赏、学会鼓励、学会接纳。
引导学生家长参与评价,还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评价方法。例如:表现性评价和档案袋评价,又称“另类评价”等等,广泛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全面客观的了解学生。
《三国演义》有云:“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卧龙即卧龙先生诸葛亮,凤雏则是庞统庞士元的号。能与诸葛亮齐名,庞统的智谋应该是不容怀疑的。确实,卧龙、凤雏作为正副军师,一度共同辅助刘备建功立业。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光彩夺目的大明星,相比之下,庞统则黯淡了许多。原因是庞统出仕之路太过坎坷,几经周折才成为刘备的副军师,却很快就命丧落凤坡。我们认为,智囊庞统屡次不被领导赏识,最主要的因素有以下三点:
一、没把握好时机
庞统第一次正式活动是在赫赫有名的赤壁之战中,他提出了对付曹操的办法――火攻和连环计,得到了大都督周瑜的信任,委派他出使曹营,以保证连环计的实施。不得不说,庞统的执行力很好,他赢得了生性多疑的曹操的信任,让他不知不觉陷入设计好的连环计陷阱。他不但圆满完成了任务,而且成功脱身,还设计救出了正在曹营的好友徐庶。
这次漂亮的亮相,使得庞统的智谋和能力在领导那里有了很好的展现,按理说这时候应该是庞统出山的最好时机。但此时还有两个不利因素:一是领导最关心的是如何退曹兵。在连环计实施之后,赤壁之战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二是赤壁之战,虽然双方实力悬殊,但在曹操把船舰都连起来之后,孙刘两家基本已经胜券在握,况且已经有诸葛亮和周瑜两个高级智囊,无需再另请高明。所以,周瑜也只是把庞统作为实施火攻一连串计划中的一个必备棋子,没有盛情邀请其加入。即便如此,从曹营回来,如果他趁热打铁,考虑到他曾经的不俗表现,周瑜应该会把他收在帐下做个一般谋士。但是,他来了个功成身退。战后,东吴暂时风平浪静了,他才想到要出山。
在刘备集团这里,庞统出现的时机也不对。他出现时,刘备已经访得诸葛亮,仁者领导与忠诚智慧的军师密切配合,刘备集团暂时站稳了脚跟。所以,刘备得了卧龙便不再继续寻访凤雏。可见,此时刘备集团也不缺庞统这样的高级参谋。
相比之下,诸葛亮出山却正是时候。当时,刘备到处吃败仗,好不容易得到徐庶的辅佐有了点起色,徐庶又不得已去了曹营。刘备正是求贤若渴之际,幸得徐庶推荐,所以,刘备不惜屈尊降贵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出山。
虽然庞统出山时机不对,但在当时那个动荡年代,庞统早已名声在外,孙、刘、曹任何一家得到庞统这样的谋士,都应该是如虎添翼。所以,时机不对只是庞统未能成功的一个方面,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他糟糕的面试。
二、糟糕的面试
庞统一共经历了两场面试,一是在孙权处,一是在刘备处。
应该说,庞统第一次在东吴面试,还是有很多有利条件的:第一,庞统早已名声在外,孙权也坦言“孤亦闻其名久矣”;第二,鲁肃的隆重推荐:“往日公瑾多用其言,孔明亦深服其智”;第三,周瑜新丧,东吴政权少了一个重要的智囊兼大将,此人曾跟周瑜共过事,而孙权跟周瑜的关系非同一般,跟领导的心理距离就更近一步了。所以,孙权“大喜”,接见了庞统。
但是,庞统把面试的过程变成了一步步把自己从孙权身边推开的过程。第一步,其仪容让孙权“心中不喜”。虽然人人都明白不可以貌取人,但是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雅伯特・马布蓝(Albert・Mehrabian)的形象定律认为,旁人对你的观感55%在于外表,即容貌和仪表。那么,庞统仪容如何呢?小说没有直接描述,而是通过面试官孙权的眼睛告诉读者,他“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莎士比亚说过,一个人的穿着打扮是他自身教养最形象的说明。我们从服饰不仅可以看出穿着者的教育背景、性格特征、生活态度、审美情趣及其对自我优劣势的分析等,而且能够看出求职者对所求职位的重视程度。因此,得体的服饰会给人留下良好印象。小说中没有提到服饰,但“形容古怪”就已经说明庞统的外貌和服饰让人感觉诧异。为美国华尔街的公司、洋行做人力资源和企业策划咨询的公司,把所招聘人员的成功形象和令人信任的形象放在首位。孙权作为一个独霸一方的诸侯国之主,为自己的政府招聘谋士,用人标准自然也少不了这两条,怎么可能轻易看好这样一个怪异的人呢?所以,孙权“心中不喜”。好在他不是简单的以貌取人之辈,所以开始提问。
应聘者应如何回答面试官的问题呢?中国政法大学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的徐庆老师认为,回答面试官提问要做到两点:一是大方得体,不遮掩、不绕弯子,简明扼要,切中问题实质;二是站在用人单位角度思考问题,面试准备一定要充分,不仅要展示自己会什么,还应重点介绍自己能为用人单位带来什么。
庞统怎么回答问题呢?在孙权这里,他有两次机会。第一问:“公平生所学,以何为主?”庞统回答:“不必拘执,随机应变。”九个字的问题对八个字的答案,简洁倒是简洁,却等于什么也没有回答,更不用说切中问题实质了。孙权继续问:“公之才学,比公瑾如何?”很明显,孙权想确切地知道他到底有多大本事。如果他谦虚几句,同时把献连环计的经过讲一遍,就可以用事实证明自己是有才学和谋略的。他的回答却让孙权很不高兴。他说:“某之所学,与公瑾大不相同。”周瑜的谋略全东吴为之倾倒,你跟他“大不相同”,说明你庞统不认同他,在孙权这里就是看不起周瑜。连周瑜都看不上,你还能看上谁?所以,孙权给他的评价是“狂士,用之何益”,也就是只会吹牛,没有真才实学的狂妄之徒。所以,尽管鲁肃一再劝谏,还拿出他献连环计的功绩,孙权也铁了心,“誓不用之”。
庞统的面试让孙权一次次失望,从秘书学的角度而言,也多有不当之处。形容古怪,是对秘书职业的认知问题,穿着太过个性,没有以一个秘书应有的姿态出现,表明他不明确作为领导身边的高级秘书应该有什么样的仪容。回答了两个问题,就让领导彻底失望,表明不能正确领会领导意图,自然回答问题也难合领导之意。所以孙权不用他显然有他的道理。
如果说第一次面试因为没有经验,出现问题还情有可原。那么第二次在刘备处面试,庞统又表现如何呢?
这一次,庞统有重要的筹码,即他有诸葛亮和鲁肃的推荐信。如果他把推荐信拿出来给刘备,一定会给自己加分的。他没有拿出来,显然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实力征服刘备。但是,他的做法又是让人大跌眼镜:一是高傲而失礼。“礼仪的实质就是一种在人际交往中尊重他人的精神”,尤其是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这种礼节更是必不可少,所以,《论语・季氏》有“不学礼,无以立”之言。庞统这次面试是直接通过门吏传报:“江南名士庞统,特来相投。”既然是投奔明主而来,见了主公,就应恭恭敬敬拜见,但庞统“长揖不拜”,简直完全不懂礼数。或许他是借此试探刘备是不是有礼贤下士之风,但此时,刘备有诸葛亮相助,“荆楚稍定”,已经站稳了脚跟,早已不是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之时那么求贤若渴了。庞统如此傲慢,怎能有好结果呢?而且刘备根本就没有像孙权一样问他的才学。
秘书是为领导提供辅助服务的。虽然秘书学界对秘书人员的素质要求不完全相同,但是谦虚知礼是各家不约而同的共识。《三国演义》中也有不少因对领导不恭而丢掉性命的秘书,比如许攸,可见,在这一点上古今一理。二是依然“貌陋”。显然,他并没有因为上次面试失败而修饰一下自己的仪容,所以刘备“心中亦不悦”(五十七回)。所幸,刘备没有让他直接走人,而是以没有空缺职位为名,客客气气地打发他去耒阳当县令。庞统的反应是“玄德待我何薄”。可见,直到此时,他还是把失败的原因归在领导头上,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失误。
那么是不是当时的士子们都是如此放荡不羁呢?也不尽然。我们只消把诸葛亮面试的情况跟他对比一下就显而易见了。刘备终于见到诸葛亮时,他正在睡觉,得知刘备来了,起身说:“何不早报!尚容更衣。”(三十八回)“何不早报”一是责备童子,二是对慢待客人的歉意表达;“尚容更衣”则表现了对客人的重视,也是对此次面试的重视。诸葛亮“半晌,方整衣冠出迎”(三十八回),更是表现出对此次会面的高度重视。其整衣冠的结果,就是让刘备觉得他是“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赶紧“下拜”。经过一番装扮,诸葛亮面试第一步成功。让领导跑了三趟,诸葛亮架子够大了。但是,他知道,对领导要充分尊重。所以,先表示歉意,再精心装扮,盛装亮相,给刘备留下了“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的第一美好印象。刘备当时尚处创业困难期,需要的就是神仙一样智谋高超的人物,赶快站稳脚跟,所以,诸葛亮的此番打扮正中刘备下怀。
三、猜忌的性格
庞统虽以自己超凡的公务处理能力赢得了“大贤”的美名,最终修成正果,被刘备拜为副军师中郎将,“与孔明共赞方略”(五十七回)。但是好景不长,因其猜忌的性格而丢了性命。庞统在跟随刘备挺进西川的路上,接连取得了几次胜利,刘备准备乘胜攻取雒城。诸葛亮把自己夜观天象和所算太乙数的结果告诉刘备,“主将帅身上多凶少吉。且宜谨慎”。庞统则以为是“孔明怕我取了西川,成了功,故意将此书相阻耳”(六十三回)。诸葛亮会的这些天象和算法,庞统应该也会,但他有这个猜忌的性格,就打定主意继续前进,既不管天象所示,也不管主公梦之昭示和自己坐骑的昭示。结果导致刘备兵败,自己也丧了命。从整体来看,诸葛亮的推算应该是正确的。所以,不是诸葛亮争功故意阻止大军前进,而是庞统猜忌导致此战失败。此时二人一个是军师,一个是副军师,都是领导的高级智囊,作为如此高级别的秘书,不应该互相猜忌,而应该像邹棠华在《从三国人物谈秘书应具备的品德修养》一文中所说,秘书人员应具备的品质之一,就是要胸怀坦荡,公正无私。庞统英年早逝(年仅36岁),正是拜他这种秘书不应该有的品质所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