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19: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有关感恩的文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感恩心理;夫妻支持;婚姻关系;中介效应;干预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015-02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学者近几年对感恩的研究越来越多,然而大多数都集中于青少年和大学生感恩研究领域,有关感恩的研究并没有在婚姻领域内展开,在有关感恩的测量工具上,目前本土的感恩量表是针对青少年来编制的,另外一份大学生感戴量表是修订国外的多维感恩量表GRAT而来,经过分析有较高的信效度。GRAT是以成年人为被试而编制的,所以本研究中拟采用国内的GRAT修订版来测量已婚人士的感恩。此外虽然我国有关婚姻的研究较为丰富,多数都集中于婚姻质量和满意感的研究,缺少婚姻中的夫妻支持和婚姻关系的相关性的验证研究,本研究拟探讨夫妻之间的感恩与夫妻支持、婚姻关系的相关性,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感恩与夫妻支持、婚姻关系之间关系的研究
(一)研究被试
从北京、长沙、成都、天津四个城市选出已婚夫妻为被试代表,进行问卷调查,发放纸质问卷400份,回收217份,其中有效问卷108份;网络问卷回收167份,其中有效问卷116份。
(二)研究工具
1.多维感恩量表(GRAT)采用田喜生(2008)修订的《多维感恩量表》,量表的信度和效度都达到心理测量学要求。2.夫妻支持问卷采用张姝玥等人编制的《夫妻支持问卷》。3.夫妻关系问卷采用陈世民等人编制的《夫妻关系问卷》。
(三)研究程序
由学生将问卷带回家给父母实测,夫妻双方各一份,独立完成问卷,填完后将问卷放入信封带回学校。统计数据,采用SPSS17.0和Amos17.0软件包进行分析。
(四)感恩心理、夫妻支持与婚姻关系的关系
1 感恩心理与婚姻关系的相关分析
本研究对感恩及其各维度与婚姻关系及其各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具体结果见表2。感恩各维度与婚姻关系各维度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
2 感恩心理对婚姻关系预测作用的回归分析
从表3可知,除了简单感激这个维度不显著,充足感和感激他人的显著性检验都很显著,能较好的解释说明婚姻关系的变化,最终进入回归方程。
3 感恩与夫妻支持的相关分析
从表4可知,感恩及其各维度与夫妻支持及其各维度的相关性都是显著的。
4 感恩对夫妻支持预测作用的回归分析
从表5可知,简单感激与感激他人两个维度的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比较显著,而充足感这一维度不显著,所以简单感激与感激他人这两个分维度能较好的解释说明夫妻支持的变化。
5 夫妻支持与婚姻关系的相关分析
从表6可知,夫妻支持各维度与婚姻关系各维度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
6 夫妻支持对婚姻关系预测作用的回归分析
从表7可知,主观支持这一维度的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显著,而客观支持的显著性检验不显著,因此仅主观支持能较好的解释说明婚姻关系的变化。
7 预测模型的建立
本研究提出感恩心理以夫妻支持为中介影响婚姻关系的假设模型,用AMO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发现预测的模型拟合较好。在结构方程模型中,卡方自由度比(x2/df)在1到5之间表示模型适配良好,本模型卡方自由度比为2.138,RMSEA为0.071,CFI的值为0.929,GFI的值为0.966,AGFI的值为0.914,IFI的值为0.933。各拟合指数达到或接近理想数值,这些指标反应出模型的拟合度较好。夫妻支持的中介模型如图1所示。
三、感恩心理、夫妻支持与婚姻关系三者关系的分析
(一)三者的相互关系
本研究得出感恩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婚姻关系,感恩水平越高的夫妻其婚姻关系越好;感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夫妻支持,简单感激和感激他人这两维度分越高的夫妻会给自己的伴侣提供更多的支持,这表明感恩是影响夫妻支持的一项重要因素;这是目前国外对夫妻支持影响因素的研究的一个补充。夫妻支持特别是提供主观支持的夫妻其婚姻关系越好。这也验证了Conger et al.(1999)、Pasch and Bradbury(1998)和Cutrona(1996)的研究结果,婚姻关系中的夫妻支持确实具有维持夫妻关系的功能。
一、借助网络资源和课本资源进行感恩教育
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感恩心理品质,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和书籍资料,寻找有关感恩的内容,在学生面前展示。学生展示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这些有关感恩的语句,让聆听的学生结合自己的文化知识,展开丰富的联想,让感恩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目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茁壮成长。教师要积极组组织活动的讲座,可以借助开展故事会的形式,在学生之间开展宣讲感恩活动,让学生从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中感知,联想身边的人和事对自己的点点滴滴的关爱,由内心深处发出诚挚的感恩,自己与故事中的人和事产生情感的共鸣,感受拳拳的亲情和浓浓的友情。在语文课堂中,以文本为载体,充分利用文本进行角色体验、情感体验、情境体验来引导学生知恩、感恩、施恩,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让感恩的心延续。感恩教育,最基本的是要让学生知恩,只有知恩,才能图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文本特点,引导学生从中筛选信息,明白对谁感恩,感什么恩。如表现大自然知恩的,通常是写景的记叙文或是说明性质的文章,如在学习《雅鲁藏布大峡谷》这篇文章的时候,让学生重点品读描写“大拐弯”的精彩语段,在一唱三叹的朗读中,体验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和神奇壮观,进一步愉悦自己的情感,这些美丽的语段会在幼小的心灵中刻上印记,深深地印在脑海里,让学生受益终生。如在学习北师大五年级上册的课文《我喜欢》的时候,第十一自然段作者巧妙地设置了以一个省略号单独成段的特殊形式,教师可以让学生精彩补白,让学生自由言说,补充省略的语段,学生会依据前后的内容,运用自己的想象思维写出丰富的有关自然、社会中事物,让学生在想象中体验感恩自然,感恩社会。如在学习北师大五年级上册的课文《刻舟求剑》的时候,让学生补充结尾,可以引出话题,你怎样劝说课文中的这个呆板、不知变通的主人公,学生会畅所欲言、大胆思维,使小学生的感恩品质得以升华。
二、关注成长,体验成长,进行感恩教育
教师积极开展组织关注成长活动。培养学生的体验,让学生亲历于实践活动是必须的,体验也是一个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如果一个人没有一点儿体验,不可能成就自己的事业,更谈不上取得辉煌的成就。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没有体验,就不会对习得的知识记忆深刻,根本就不可能内化习得的知识,只有体验了知识,才能深刻地感悟知识,最终会形成自我的认识能力。由于小学生的成长环境不一样,各自的知识水准也千差万别,有的经过一次体验,马上可以形成经验,有的需要反复体验亲历才能形成自己的经验。由于小学生的稳定性比较差,所以他们知识的形成过程就是在点点滴滴的亲历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的。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进行体验教育。教师积极开展组织交融开放活动。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的主体和学习的客体相互交融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主体小学生和学习的客体知识相互交融的过程,开展体验式学习方式,教师的职责就是将没有生命的、呆板的教科书的内容激活。这就要将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的生理特点。教科书自身具有的功能特点,利用体验式学习,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将以上学生和教科书的特点有机整合,使没有生命的教科书的内容变成开放的学习内容,变成形象生动的学习内容。为了实现这一基本的体验式教学目标,教师首先要积极营造民主的氛围,平等交流的氛围,和谐的教学氛围,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彰显体验式学习的乐趣。
三、在实践活动中渗透感恩教育
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感恩教育,首先要理解我们的学生对感恩的认识基础,对感恩教育的心理期望值。为了使感恩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实施感恩教育前要认真分析教育对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以及认真分析他们的接受能力。根据以上深刻的分析选择行之有效的感恩教育内容,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时候也选择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尤其切忌传统的填鸭式灌输教育。小学生感恩意识的形式和稳固,以及感恩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一件长期的教育工程,确实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不可能一朝一夕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我们要矢志不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们付出了,一定会取得成绩的。因此,我们要把感恩教育活动融入日常的学科教学中和班级管理中,贯穿到教育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总之,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经常教育学生时时刻刻都别忘了一颗感恩的心对待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充分利用大语文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感恩、知恩、报恩和施恩,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让感恩教育代代相传,绵延永世,让感恩教育成为人世间永恒的话题。只要人人感恩,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幸福,只要人人感恩,我们的人生就会更加美好。
作者:姚瑞奇 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石泉中心小学
一、感恩教育目标不够明确
任何教育措施和教育活动都是为某种教育目标服务的,教育途径和教育方式的创新同样受教育目标的引导。在教育过程中,教育目标具有导向、协调、支配、控制、激励、选择和标准的作用。感恩教育的目标制约感恩教育的教育内容,影响感恩教育的课程设置,受总的德育目标的影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中,感恩教育存在“远、大、虚、旧、偏”的弊端,出现了与学生实际脱节,缺乏科学具体的描述、出发点不够明确和目标不科学的问题,导致一些学校感恩教育内容匮乏,感恩教育课程缺位。受课程设置和课时限制,有些高校甚至取消了感恩教育的专门课程,并且相关感恩教育的专门教材几乎没有。另外,高校图书馆有关感恩故事、感恩情感的书籍比较少见。感恩故事、感恩情感的著作,内容多是介绍感恩心态与社会生活和工作的关系。虽然高校图书馆常见的出版物《青年文摘》、《读者文摘》,几乎每期都刊出以感恩社会、感恩生活、感恩父母为主的感恩文章,但是,鲜有大学生阅读此类内容。
二、感恩教育视角下促进高校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
1.更新教育理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感恩之情
感恩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教育应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让他们自觉发现美好事物,同时,以感恩的心态回报社会。首先,高校要更新教育理念,培养大学生的自尊意识、自立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感恩之情。感恩教育也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高校感恩教育不仅要传授感恩知识,而且要传授一种观念,一种态度,让学生将感恩意识内化为人生价值观。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已成为新时代的鲜明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如果没有感恩情感,就很难抵御社会多元化带来的干扰。感恩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对于祖国、社会、父母怀有感恩情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塑造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调整感恩教育目标,制定易于操作的具体目标
感恩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教育,应调整感恩教育目标,制定易于操作的具体目标。只有这样,感恩教育目标才能够起到应有作用。目前,我国高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素质的有用人才。高校感恩教育目标的定位,要结合“教育目标”确定。我们要将感恩教育的目标融入高校教育目标中。感恩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教育一定要注意感恩教育目标既适应于教育总目标,又体现大学教育的特色与地位。同时,还要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情况制定。高校感恩教育的目标应该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式,按照“两个文明”的建设要求,引导大学生自我完善,使学生不断提高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施恩习惯和感恩意识,通过感恩学习内化感恩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感恩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教育还只是刚刚起步,要完善高校感恩教育体系,还有比较长的道路要走。本文只是从几个侧面分析了感恩教育的问题和实施途径,应该说思想还很不成熟,感恩教育的规范化还需要不断检验和修正。
作者:罗小林 胡智昕 单位:赣南医学院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关键词】感恩教育;初中语文;应用;策略
前言
当前社会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愈加丰富,在精神生活方面也应该提高重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许多关于道德品质素养的课文,也有许多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素养培养的时机,教师应该抓住这些时机,运用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对父母感恩,对师长尊敬,对同学友爱,尊重自然和社会的馈赠,尊重生命的价值,对于身边的人和事物心存敬意,带着感恩的心的去生活和学习。
一、把握教材中的感恩材料
(一)感恩祖国
对初中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基础是爱国教育,提升孩子们的爱国情操,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要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对于祖国的强大和富足心怀感念。初中课文中有很多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课文,例如《故宫博物院》,《苏州园林》这些文章,让学生们对祖国的美好而感叹。有很多歌颂爱国情怀的课文和古典诗词。这些都是进行感恩教育的良好时机,教师可以在进行语文知识讲解后,将感恩教育渗透其中,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对于祖国的爱。
(二)感恩父母
很多人离开校园多年后对部分课文仍旧记忆犹新,例如《背影》,这样歌颂父母亲情的课文。父母是初中生们人生的第一任导师,是人生的启蒙,在生活的道路上为孩子们指引方向。当前初中生多是独生子女,惯于以自己为重,对于父母的身体状况,生日,工作单位等等基本信息都不甚关注甚至不了解。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对父母的感恩,让孩子们看到父母为了培养自己所付出的心血,感恩父母之爱。
(三)感恩师长
教师陪伴孩子的时间甚至超过学生家长,教师的教诲是初中生人生的灯塔,将知识的广阔天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教书的同时用自身师德影响孩子们,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人文素养,知识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藤野先生》、《送东阳马生序》等文章诗词都表达了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教导初中生感恩师长,不仅仅是尊重教师对于孩子们的付出,也包含着对知识和崇高人格的尊敬,是对于师长所代表的高素质高品格的敬仰和向往。
(四)感恩同学
初中阶段的学生普遍有着关系较好的同学,同学向自己伸出友爱之手,在我们需要帮助时给予援手,在我们悲伤时给予安慰。初中生活的每一天都有同学的陪伴,让我们感受友爱和快乐。初中阶段的课文《羚羊木雕》中,孩子们经过了整个礼物事件,仍然保持着友情,互相更加友爱,这样的故事鼓励着初中生们珍视与同学的友情,感恩同学的帮助和陪伴,将同学之间的友爱化为未来一生发展的力量。
(五)感恩生命的伟大
谈到初中课文中对人们影响最大的文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应该算是其中之一,给予初中生深深地震撼和鼓舞。这样的文章教育孩子们感恩生命的伟大,感恩健全健康的身体,珍惜自己的身体和头脑,将自身的光和热发挥出来,在当前的学习生活中,在日后的发展中都能够珍惜身体,感恩生命的伟大。
(六)感恩大自然的馈赠
自然让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更加辽阔美丽,也给予了我们生存和生活的物质保障。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阔孩子们的眼界,帮助孩子们看到除了生活,除了人以外,我们的生活还有更加广阔的空间,让我们每个人能够生存和立足的大自然,是多么慷慨、丰富、雄壮、伟大。自然给予人类无穷的宝藏,却并未向人类索取,这样的胸怀是值得初中生学习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接近自然,了解自然,感恩大自然母亲的馈赠。
二、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感恩教育情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到教材当中,体会其中的感恩内容。教师创设感恩教育的情境和课堂环节,让学生与课文当中的感恩素材产生共鸣,体会对于祖国,父母,师长,同学,生命,自然的感恩情怀,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一)在朗读中品味感恩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够让学生身心投入地去理解课文,感受其中的感恩之情。初中语文教材题材丰富,感情丰沛,内涵深刻,语句优美,非常适合在课堂进行朗读,这样的朗读给予学生们美好的感官体验,让学生在感动中愈发感恩。例如在《背影》、《我的母亲》,这样的文章非常适合进行朗读,让学生在课堂上接力朗读,每人朗读一部分,都能够感受一下语言文化的美好以及其中丰沛的感恩情怀。
(二)在教学中抓住重点语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讲求精读课文,在遇到重点语句时,教师抓住感恩教育的时机,在吸收课堂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例如在学习《纪念白求恩》这篇课文时,最后的经典名句“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排比句的实用气势恢宏,对人物的评价细致到位,同时饱含了中国人民对白求恩的感恩之情。通过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十分行之有效的。
三、结语
【关键词】高职院校 情感教育 应用
1.情感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必要性。在高校的教育模式中,学生自学是占位最重的一个学习方式。而对于大学生最重要的“知识、能力、素养”中的能力和素养更是需要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更多的体现在大学校园生活的团学工作中。
高职生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虽同属高等教育,但是由于生源结构不同,教育性质不同,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的办学模式也不同,因此高职生的教育方式也应有别于普通高校的教育模式。同样,高职院校的团学工作和普通高校的团学工作也应有所区别。
普通高校的团学工作除校园文化的建设和渲染之外,更多地倾向于科学研究及学术探讨。在我国,高职教育相对于其他形式的教育来说,属于新生事物。高职院校的学生科研远不及普通高校。因此,高职院校的团学工作重点应放在学生的服务意识培养及情感熏陶教育。以情感教育为切入点的团学工作对高职院校的各方面工作都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情感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情感教育有助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我国,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中比较重要的工作,而往往会因为政治理论的枯燥以及专业知识的重要而使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效果不佳。形式多样化、生动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容易被学生所接手,辅助思政工作的开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 情感教育有助于高职院校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高职生最突出的欠缺在道德修养方面。在大学生中,最基本的素质是纪律修养,最突出的素质是习惯、作风。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会发现,高职学生在这两方面都是有待提高的。而一味的严厉批评,或者根据规章制度的处罚往往是治标不治本,起不到根本的效果。情感教育的介入,会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思想上感化学生,学生的行为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1.3 情感教育有助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随着新时期各种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高校的校园文化氛围不再清晰明确。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更是因为新生事物的初期,而不具有特色和影响力。以情感教育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正确的观念,而且有助于校园文化特色的形成。
2.情感教育在我院信息系团学工作的应用。情感教育在信息系的团学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感恩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08级新生入学以来,信息系团总支举办了第一届信息节,其主题为“感恩、运动、读书”。其中,以“感恩”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是第一届信息节的重要环节。目的是通过感恩教育,唤起学生对父母、对老师、对朋友以及对社会的感激之情,以此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动力,更好的规范自己的言行。此次“感恩”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2.1 感恩主题征文比赛。此次感恩征文比赛,以文字的形式抒发同学们对祖国、家乡、学校、父母、老师、朋友、社会或自然的一种恩情。激发同学们“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自然”的情感,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展现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抒发以实际行动报效国家、社会、父母、老师的心声,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积极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本次比赛收到了以感恩为主题的文章50余篇,其中获奖文章12篇。《致母亲》、《感恩苦难》、《父亲,谢谢您》、《暖》、《向北一叩首》等五篇文章被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报第十八期三版专题刊发。
2.2 看望孤儿的关爱行动。学生志愿者带着信息系全体学生的关爱,到萧山市福利院给那里的孤儿们送自己的爱心。当志愿者们把手中的糖果送给他们时,孩子们的笑脸让学生们体会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这些孩子纯真的微笑让大学生们感到了生命的可贵。志愿者代表表示:作为一名学生,他们能做的并不多,但是爱心是无价的。他们希望用自己的爱心让孤儿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同时,志愿者们也感受到了父母的艰辛,懂得了去感恩每一个人。
2.3 感恩主题演讲比赛。作为“感恩”系列活动的重头戏,也是感恩主题征文比赛的延续,感恩主题征文比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报名和初赛筛选,共有lO名同学进入决赛。决赛在信息楼报告厅举行,全系学生观看了此次比赛。在此次演讲比赛中,选手们以抑扬顿挫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情感,比赛分数此起彼伏,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有的同学还在演讲中配合了唱歌和手语,充分展现了选手们全方面的才能,同学们都被深深地融进了选手的情感之中。本次活动是对全系学生的感恩教育,在此次比赛之后,学生们不良的行为习惯得到了良好的改善。
2.4 孔明灯放飞仪式。作为“感恩”活动的收尾活动,孔明灯的放飞旨在释放学生们的感恩情怀,在与大自然的对话中升华自己的情操。在校园文化生活中,各种仪式的举行对主题活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也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震撼的效果。此次孔明灯放飞仪式是在感恩主题演讲比赛之后举行的,同学们怀着不同的感恩之情,将手中的孔明灯升到了空中。在仪式之后,学生们主动留下来打扫卫生,展现了感恩教育收到的良好效果。
第一学期的感恩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于是第二学期继续延续这种方式的情感教育。学生们在“学雷锋日”主动为老师打扫办公室,这是学生们在情感教育中主动提出服务大众的其中一次。在情感教育中,服务意识的提高展现了大学生们对社会、对校园、对老师的感恩回馈。此外,信息系还组织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参观纪念馆。在铜像前庄严宣誓,向同志学习,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实景教育也是我系实施情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3.情感教育的实施。加强情感教育,对于健全学生的完美人格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高职院校中,最容易实施开展情感教育的平台就是团学工作。因此,在团学工作中加入情感教育的元素,推动学生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3.1 强化情感教育理念。情感教育,是在教育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育目标,提高教育效率。这是一种“心灵相接触的教育,是一种在感化、陶冶中使学生的素质和品格得以升华”的教育理念。情感教育在推动学生工作顺利开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对于完善学生个人的品格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1.1 强化情感教育理念,有助于提高高职生的道德素质。道德素质是一个人在道德方面的内在基础,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综合表现。在价值观念形成的过程中,高职生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思潮的影响。情感教
育有助于纠正高职生的不良思想,完善其道德情感,形成知恩图报、抑恶扬善等优秀的道德素质。
3.1.2 强化情感教育理念,有助于建立高职生的良好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高职生从高中上升到高职院校进行高素质培养的过程中,对人际关系的不适应比比皆是。情感教育的理念旨在完善学生的素质和品格,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建立与人的良好关系,以此来促进更好的学习和大学生活。
3.1.3 强化情感教育理念,有助于完善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情感教育首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我情感,察觉情感变化引起的心理冲突,通过自我调节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其次,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在平和的心态中管理自我情感,控制心理冲突。通过这两方面的自我调控,学生在调节情感的过程中促进了自我心理健康。
3.2 拓展情感教育实施途径。
3.2.1 建立情感教育长效机制。情感教育不仅仅体现在一个个的活动中,而应该以活动为载体,完善情感教育组织建设,建立情感教育运行机制。做好情感教育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情感种类繁多,情感教育的实施难度也颇大。亲情、友情、爱情是大学生情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每一部分的教育都需要贯穿整个大学阶段,而且要穿插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成立相关专门教育组织,建立情感教育制度体系,是真正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方面。
3.2.2 加强情感教育中的实景教育。大学生相对于高中阶段,业余时间的突然增多让很多人无所适从。情感教育的实施也不仅停留在校园,组织学生去福利院、敬老院、烈士公墓、革命纪念馆等进行实景教育,是情感教育的突破点。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相关公益活动,在享受自然环境或人文历史熏陶的同时,通过对人生、情感的思索来达到主动情感教育的目的,也是实施情感教育的有利方式。
3.2.3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实施情感教育。随着新时期日异月新的科技进步,网络以深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等各个领域。高校的团学工作也逐步涉入网络环境中,高校BBs、QQ群、百度贴吧、校内网等交流方式都以成为团学工作的宣传阵地。我院尚未形成团学工作的网络宣传氛围,这也是以后团学工作需要重视的一个方面。利用网络技术来进行情感教育,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发展方向。
1、2022年父亲节的日期:2022年06月19日星期日。
2、公历6月第3个周日是父亲节(Fathers Day)。是一个感恩父亲的节日,约始于二十世纪初,起源于美国。
3、父亲节(Fathers Day),顾名思义是感恩父亲的节日。约始于二十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现已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节日日期因地域而存在差异。
4、最广泛的日期在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世界上有52个国家和地区是在这一天过父亲节。节日里有各种的庆祝方式,大部分都与赠送礼物、家族聚餐或活动有关。
5、中国官方没有设立正式的父亲节。但大陆民众习惯上使用6月第三个星期日当做父亲节;台湾地区定于每年8月8日,又称为“八八节”。
(来源:文章屋网 )
文章讲述了作者因为一次出差,500元季度奖金,竟让驼背科长越俎代庖地代他捐出去了。这笔钱原本是计划给妻子买生日礼物的,弄得作者很是不悦,好长一段时间不想理睬他了。可谁曾想到,这区区500元竟让受助者整整记了5年,直到望着中年汉子恭敬虔诚的模样和一脸的感激时,良心的自责就此开始……
读到这里,以前的往事不禁浮现于眼前:小时候有一次,我和爸爸在公园玩,在河边看到有一群人,我和爸爸挤到里面,见到河里有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在拼命挣扎。这时,从人们惊疑的眼光走出了一位和父亲年龄相仿的人,他一下子跳到水中,不顾外面近乎零下的气温。人们都为河里的两个人捏了一把冷汗……时间似乎在此刻凝固住了,人们目不转睛的盯着那人,终于那中年男人拖着疲惫的身子,架着小男孩上了岸。正当人们抢救小男孩之后,想要找那位中年人时,那中年人却早已不知去向。人群渐渐散了,可是刚才那一幕却再我心中挥之不去。
第二天,当全城人们都在议论那个救人不留名的“活雷锋”时,我家的门被敲响了,一开门,就见一面鲜红的旌旗,上书“见义勇为”四个大字,然后,就是一阵相机快门的“咔嚓”,那拿旌旗的对爸爸直喊“恩人”。这时,他才明白一定是和昨天的是有关,可爸爸是个爱面子的人,不想说出实情,就稀里糊涂得当了回“活雷锋”。当记者们走后,我们全家都陷入了沉思,我和妈妈一致认为爸爸该向别人坦白,可爸爸却碍于面子,不肯去说。最后我们妥协,爸爸应着头皮去报社说明了情况,然后灰溜溜的走出了报社。
感恩,是人生的最大智慧;感恩,是人性的最大美德。但在现代文明的社会里,感恩常会被人遗忘、丢弃。如果我们能常怀感恩之心,便能够时刻感受着家庭的幸福和生活的快乐;如果在感恩的世界里,我们还会时时提醒自己: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那么感恩就不再寂寞和孤独。
面对感恩,我们只有正确对待他,才能让感恩之花在世间绽放!
【关键词】幼儿 感恩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0-0130-01
感恩,是个永久的话题,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如果一个人连感恩都不懂得,那么这个人一定是个不完整的人,因为他的感情缺失,人生缺少很多东西。所以,感恩很重要。感恩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我们要在幼儿中实施感恩教育,让感恩在幼儿的心灵中播下种子,从此发芽生长,让这片绿荡涤他的心灵,陪伴他的一生。幼年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如果在小时候就学会感恩,此习惯养成的话,在其以后的生活中,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他都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生活,积极地面对人生。所以,在幼儿园中实施感恩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 感恩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这首歌大家一定耳熟能详吧,关键的不是这首歌而是此首歌的意义。是感恩给了我们力量,即使面对困境我们也可以不气馁,积极地面对生活,勇敢地走下去。那么对于幼儿呢,也许他们现在还达不到成人的理解程度,但现在教育他们感恩,他们会慢慢学会珍惜,学会懂事,比如懂得爸爸妈妈的辛苦,每天工作劳累,也许在家长工作劳累之余,他会为您端去一杯茶,这就是孩子们学会感恩的表现。也许这样的一个小小的行为就可以让家长心里温暖很久,觉得孩子懂事了。那么对于幼儿来说,以后不仅仅是会为你端上一杯水这么简单,只要他从小学会感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会不断地为周围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而乐于助人,养成良好的品德,更学会照顾同伴和朋友,这样就会更受身边人的欢迎,那么对于一个人来说,这就是人格方面的成功。只有先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成为国家的栋梁。可见感恩对幼儿的影响有多重要。
二 让幼儿从做小事中学会感恩
在幼儿园中,老师可以指导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一方面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从而可以开发他们的大脑。另一方面,让孩子通过做小事来学习感恩。比如说,让他们打扫小面积的地面卫生。在劳动中,幼儿通过自己的锻炼来感受到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从而学会珍惜。同样的,他们回到家,面对自己父母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地面,就知道父母的辛苦,从而也不会随便乱扔垃圾。即使在公共场合,他们也会知道保洁人员的辛苦,也不会随手乱扔垃圾……这样,对于孩子来说,既养成了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也教会了他们如何感恩。除此之外,有小朋友遇到困难时,老师要指导别的小朋友来帮助他,当接受别人帮助时,老师要间接地教他感恩,教他对帮助他的小朋友说“谢谢”。同时告诉他,当看到别人需要帮助时,也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要学会互相帮助。这样就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幼儿学会感恩和帮助别人。所以,感恩教育可以在指导幼儿做小事中实行。
三 良好的幼儿园环境为感恩教育提供基础
在幼儿园里,老师不仅要教导幼儿学会感恩,自己也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们做出榜样。这就要求老师在与孩子们的日常接触中也要随时做到学会感恩。比如,老师要多使用礼貌用语,当学生帮老师做了一些小事,老师要及时地对他们说“谢谢”,这样可以影响孩子们学会感恩。幼儿园也可以在外部设施中构建感恩的氛围。多张贴一些关于如何感恩的标语,贴在醒目的位置来提醒孩子们感恩;为孩子们播放一些关于感恩的少儿节目或者座谈会;教孩子们一些有关感恩的儿歌……只有创造良好的氛围,感恩教育才能顺利进行。
四 家长与学校配合共同实施感恩教育
中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的古训。学会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值得我们不断继承和发扬。接受教育的未成年人不仅应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而且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都应该发自内心的感恩戴德。所以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可以从感恩教育入手,使学生感悟到: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父母;老师给了我们知识,提高了我们的能力,我们应该感谢老师;他人关心帮助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他人。从而让他们树立起责任意识,以积极的心态完成学习任务。
一、感恩教育的目的
在金钱和物欲横流的今天,很多有识之士都发现了当代青少年的道德水平在日渐滑坡,而我们教师正是肩负提高学生道德建设、构筑学生坚实的道德基石的主要人物!近些年,由于受多元文化的影响,中华传统美德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其中,对父母的孝心和赡养观念,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已大打折扣,甚至很淡漠。
是什么原因造成他们感恩意识的缺失呢?我认为主要因为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居多,父母亲太过于溺爱宝贝,认为孩子小,凡事替孩子包办,好吃的留着,铅笔替孩子削好,书包替孩子背着,家务不让孩子碰着,有的学生饭还要大人喂着,都是无条件的给予,没有培养小孩的回报意识,从而养成了对现有的条件不珍惜,只顾一味地索取,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他们已习以为常,把一切都看做是理所当然的,怎能学会感恩?甚至有些家长说,我们两个有劳保,将来不要小孩负担,不要她回报什么,虽然说的可能是事实,但却淡化了子女的回报意识教育,没有使其养成感恩意识,这样的孩子是不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所以有许多学生对家长的辛劳没有感受,对老师的苦口婆心的教育置若罔闻,因此有时我们的许多教育显得无奈而力不从心。 所以有必要反思我们对学生的感恩教育。
二、感恩教育的意义及价值
现在的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大部分是在欣赏教育的理论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成长的路上鲜花与掌声较多,他们考虑自己的较多,不太顾及其他人的感受,发生问题往往不从自身主观找原因,而多从外部客观找理由为自己辩护。因此 我认为,感恩教育针对我们目前学生的状况非常适合,我们必须以学生由内而外的“内省”为突破口,将感恩思想中内省的自我发展要求,在学生内心中激发出来,变要我学好到我要我学好,找回学生内心人性的东西,真正促进学生的主体性的发展。
我们在培养学生自信、自立、自主、百折不挠品格的同时,对他们开展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的感恩教育,对树立正确的人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感恩教育的内容
(一)“百善孝为先”――感恩教育先要教育学生感恩父母。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要让学生懂得是父母赐予自己生命,并含辛茹苦的把自己抚养成人。让学生回想并学做父母为自己做过的事,体验父母付出的辛劳。如:冬天洗衣、洗菜做饭等平常的事。让学生们从真实的生活中感知父母的伟大与艰辛,从而将“感恩”内化为心灵深处的情感,从内心深处迸发出孝敬父母的情怀!鼓励学生经常对父母说说体贴的话,如“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让父母舒心;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让父母省心;勤奋学习,积极进取,让父母开心。这样从点滴的小事做起,孝敬自己的父母。
(二)教育学生感恩教师。老师是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领路人,老师为教育事业付出了一切,换来的只是那和粉笔一样颜色的双鬓。老师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担任了多么重要的角色,教育学生观察老师一天的工作,开展“我当小老师”的体验活动,体会老师为了自己的健康成长的良苦用心和付出的辛勤劳动,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激老师的教育之恩。教育学生尊敬老师,遵守学校纪律,尊重老师的辛勤劳动,爱老师,爱学校。
(三)教育学生感恩身边人的帮助之恩。学生身边的人有很多:如同学、亲戚、朋友等等。教育学生懂得是亲戚朋友在或多或少地帮助着自己;同学与自己为伴,同学习同进步;即使是陌生人也好,也是在直接或间接地为自己服务,也是值得感谢的。教育学生对帮助过自己的人说声“谢谢”,学会礼貌待人,学会互相帮助,和谐相处。
(四)教育学生感恩社会,感恩祖国。教育学生了解祖国的地大物博,从民族文化中感受祖国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底蕴,让学生为祖国繁荣富强而自豪。让学生明白自己能免费接受义务教育是国家和社会给予的关怀,给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好本领,报效祖国,回馈社会。
(五)教育学生感恩大自然。教育学生懂得是大自然赐予了我们生存的物质条件。我们享受着大自然的阳光和雨露,就应该爱护大自然,怀着感恩的心去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而不是一味的索取甚至是破坏。
四、感恩教育的途径
(一)对学生的感恩教育要从孩子身边开始。学生的情感来源于平时的学习和生活,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首先要从抓住学生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开始。班会课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虽然不能全部用于感恩教育,但适当的利用班会课进行感恩教育是有必要的。利用班会课时间,可以让学生谈谈父母的养育之恩的例子,自己耳闻目睹的有关感恩的例子,谈谈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受到别人恩惠的例子。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谈谈自己应该如何报答父母的养育深恩,如何向知恩图报的人学习,如何对别人的恩惠进行报答,激发他们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二)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应该建立以感恩为主旋律的班级文化。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吸引许多学生,使大家自觉不自觉地遵守一个良好的传统。所以我借助班会、晨会开展了多种形式多样的感恩主题活动。例如借助“母亲节”我让大家选择几个关键词来描述自己的母亲,有的学生说勤劳、唠叨,有的学生说母爱、勇敢,有的学生说体贴、无微不至等等。在这些一个个生动的词语中,包含着孩子对母亲的爱。经常举办一些“感恩”小报宣传有关感恩的事例,使学生亲眼目睹知恩图报者的形象,从中受到感染。定期选举班级“孝星”,给班级树立形象,让大家有了学习的榜样。
(三)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应该让学生学国悠久的文明史。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早已经渗透着感恩教育,“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羊跪乳,鸦反哺”,“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等,在这些传统美德中渗透着感恩情怀。让学生多读,多了解这些传统文化,也可以很好地熏陶学生的心智,培养他们有一颗感恩的心。
关键词:农村 初中生 感恩现状 感恩教育 家长
一、关于农村初中生感恩现状的调查
(一)感恩的定义及其意义
感恩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予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
(二)农村初中生感恩现状及特点分析
1、感恩意识欠缺。 2、感恩行为欠缺。
二、农村初中生感恩欠缺的主要原因
(一)家庭方面的原因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环境对一个人有终身的影响。“年初外出年尾归”是农村大部分在外务工者的生活写照。据不完全统计,农村中学的学生中,沦为“留守”孩子的多达60%,在某些偏远地区更多,超出70%。初中阶段的孩子都进入了青春发育期,在这个重要的阶段,孩子是十分需要父母的关爱与监督的。而“留守”的命运将他们推向孤立的境地。青春期孩子的问题在爷爷奶奶的面前得不到解决。
(二)学校方面的原因
学校是专门的教育场所,学校对青少年起决定性的作用。考试是他们最大的恐惧来源。学生的内心深处,都背负着“分数”的包袱。农村中学的校园生活无疑是有待改善的,条件的局限性,使校园生活无法满足活泼、好奇的他们。
(三)社会方面的原因
社会是感恩教育的育人阵地,但目前社会中存在着许多不适宜实施感恩教育的因素。社会上各种不良现象增加,社会风气败坏给涉世之初的学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
(四)初中生自身的原因
初中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具有自身独特的身心方面的特点。感恩品质的欠缺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初中生正处于身心不成熟、自律意识薄弱,认知与行为之间产生偏差的特殊阶段。
三、学校实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感恩教育对学生自身及家庭教育的意义。在成长的过程中,初中生常常被错综复杂的心理矛盾缠绕着,心理学家史坦勒豪尔称这段时期为“狂风暴雨”的时期。感恩可以帮助人们消解内心的积怨,重新认识这个急剧转变的社会,找准自己的位置,学会做人的支点。
因此,感恩教育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学校德育工作实施的起始点和落脚点,尤其是面对当今独生子女进行教育的现状感恩教育就更是刻不容缓、迫在眉睫的大事了。
四、学校感恩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家长
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孩子的言谈举止和思想品德无不投射着家长教育和熏陶的影子。什么样的家庭就造就什么样的孩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家长起到比学校更为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如此重要,那么,如何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呢?
1、提高全民素质
提高全民素质不是一件简单事,这需要有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基础,需要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全民素质提高了,就意味着家长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提升,家长的素质提高了,感恩意识就会从小在家庭里就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和培养,这种从小培养起来的感恩意识和感恩思想是原生态的、根深蒂固的,长大以后再经过学校感恩意识的教育和培养,他的感恩意识就会得到强化,从小培养起来的感恩意识也一定会影响并伴随孩子的一生。
2、家校互动
学校教育始终与家庭教育互相联系,互相配合、互相补充,为了达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标,学校和家庭的有效沟通是必不可少的。
①家长会 召开家长会是学校联系家长的有效途径,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把学校的教育内容、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与家长会做一个面对面的交流。
②倡议书 学校感恩教育的举措以倡议书的形式发放给家长,这不妨是家校互动的一种有效方式,以书面的形式告知会更具体、更落实。
(二)学校
1、主题班会
组织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主题班会课是实施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如在教师节来临之际,组织学生开展以“感恩教师”为主题的班会课,通过学生讲述一件发生在师生之间的一件事来谈谈老师对自己的帮助或影响;通过写给或说给老师的最想写或最想说的一句话等等方式,给学生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去静心的回想、有意识的去发现老师与自己的意义,就会发现自己自从踏入学校的大门以来,居然有那么多的老师在关心自己,这样感激之情就会油然而生,我们也就达到了感恩教育的目的。
2、主题黑板报
黑板报包括校园内的和教室内的。黑板报定期地以各种主题为内容,由学生出版编排,并参加学校黑板报的评比,它既是班级班风班貌的展示,也是学生才艺展示的舞台,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它展示的内容,学生在着手准备的时候,材料的准备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身受教育的过程,展示出的黑板报是感恩教育的主阵地之一。
3、主题征文
主题征文是一种以文字形式表达某种情感的方式之一,可在报刊、杂志上以某种主题为内容面向全社会进行征文,也可以在学校范围内面对全体学生就某种主题为内容进行征文,此处所指的是后者,征文往往参与的范围较广,参与的学生越多,效果就越好。
4、主题演讲
本学期,学校大张旗鼓地开展感恩教育,我以为正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因为感恩让我们深思“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的问题,而我们所面对的中职生多是“无可奈何地来,稀里糊涂地去”。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我在日常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点点滴滴。
一、在学课文中学会感恩
在现行中职语文教材基础模块上册中有很多饱含感恩之情的名篇佳作,例如老舍的《我的母亲》表达了对母亲深深地感激和怀念之情;张抗抗的《窗前的树》洋溢着热爱自然、感恩自然的浓浓情意;栗良平的《一碗清汤荞麦面》饱含着对老板夫妇等好心人的无限感恩之情。在学习这些课文的过程中,为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充分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我一方面紧扣文中的感恩细节让学生朗诵、讨论、交流,另一方面从课文延伸到了学生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深入浅出,水到渠成。例如学了《我的母亲》后,让每个学生围绕“我最想为妈妈做的一件事”“一条发给妈妈的短信”等话题逐一上台发言并现场点评。在畅所欲言的和谐氛围中,尊重母亲、理解母亲、感恩母亲之情溢于言表。在学习《窗前的树》、《我的空中楼阁》后,我设计了看图说话活动“我和自然有个约会”和口头作文活动“谁不说俺家乡好”。先用多媒体创设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再把课文与生活有效链接,让学生在欣赏图片、赞美家乡的过程中感悟自然的宽以待人,油然而生敬爱之情,从而懂得感恩自然。在学了《一碗清汤荞麦面》后,让学生聊聊“帮助过我的人”,引导学生感悟“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受人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为人处事之道。
二、在美文诵读中学会感恩
在每个单元的教学中,我整合了来自时文报刊和网络的感恩资源,补充了“美文诵读”这一环节,从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拓展学生思路,丰富学生情感,加深他们对感恩的领悟。
在学习第一单元有关母亲的几篇课文后,我向学生推荐了中央十台《子午书简》――“我的父亲母亲”特别节目中的几篇文章,如《我的另类母亲》、《最后一束康乃馨》、《在梦的远方》等。听着播音员绘声绘色的诵读,看着充满母爱的图片,我想学生心中定是汹涌澎湃、思绪万千。在交流读后感时,好多学生说起母亲的无微不至和自己的自以为是,非常愧疚。
在学习第二单元《我的空中楼阁》等篇目后,我向学生推荐了毕淑敏的哲理散文《精神的三间小屋》,启迪学生时刻不忘全心全意爱你的人和值得你爱的人,并以此为动力,打拼自己的事业,实现自己的价值。
三、在佳片有约中学会感恩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每单元的教学中,我都从单元德育目标和语文教学重点出发,精心设计“佳片有约”活动,即影视赏析课。
在学完第一单元的课文后,我向学生推荐的影片是2011年贺岁新片《唐山大地震》,赏析的焦点是“地震中的母亲”。看完影片后,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我乘机让学生比较分析母亲的宽容和女儿的自私,认真反思现实中的母亲和自己,好几个女生发言时触景生情,潸然泪下。
父亲节即将到来之际,我邀请学生观看了经典老影片《向日葵》,学生耳闻目睹了一位父亲培养儿子成才的千辛万苦,不由想起自己的父亲,我引导他们重新解读父亲二字背后沉甸甸的责任。很多学生在观后感中写道:“父亲是太阳,我们是向日葵,在父亲的呵护下,我们茁壮成长。父爱如山,父爱无言,以前对父亲了解太少了,这部影片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父亲。”
我设计的佳片有约大课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德育活动和语文学习,让学生在平等交流中学会表达,学会感恩。
父亲节不是法定节日。
节日日期:
因地域而存在差异。最广泛的日期在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世界上有52个国家和地区是在这一天过父亲节。节日里有各种的庆祝方式,大部分都与赠送礼物、家族聚餐或活动有关。
父亲节来源:
父亲节,顾名思义是感恩父亲的节日。约始于二十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现已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