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时间:2023-05-29 18:19: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第1篇

一、“高能耗低效率”成因分析

1教学设计抄教案,缺乏针对性

一些教师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没有认真进行教学准备,照抄教案,甚至从网络上下载教案进行打印,来替代自己的教学设计。这样的行为看似节省了时间,实际上是一味的拿来主义,忽略了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与把握,以及对学生发展实际的有效兼顾,整个教学设计缺乏科学性与针对性。

2缺乏新教学手段,课堂枯燥乏味

部分教师的语文课堂显得较为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究其原因,与教学手段匮乏有关。教学活动如果完全依靠教师的讲解,没有一些辅助手段作为点缀与穿插,长时间下来,学生就觉得枯燥,学习的投入程度也就相应降低。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学手段具有形象演示等方面的优势,在具体教学中未能有效运用这一手段而导致课堂乏味,实在是一大遗憾。

3灌输式教学模式,缺少能力培养

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是按照老一套组织教学,直接以灌输模式替代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沦为了知识填充的工具,看似将许多知识点灌输完毕,实际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分析能力都没有得到有效提高,长期以往会形成高分低能的畸形发展状态。

4局限于课堂教学,缺乏课外延伸、拓展

一些教师将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简单局限于课堂范畴,没有能够从课前课后进行有效延伸。课前没有进行预习指导,课后没有进行拓展延伸,在这样的狭隘教学模式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发散思维、想象能力也没有得到培养。

5积极情感不足,难以激发动力

面对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积极情感也是广大语文教师要高度关注的因素。一些教师忽略与学生的和谐关系,与学生拉开心理距离,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抵触,这样的淡漠关系在语文课堂实际教学中会演变为影响师生互动有效开展的障碍,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

1独立设计教学方案

作为一名现代初中语文教师,对教学的研究与设计能力属于基本履职能力,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首先,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不能贪图省事照抄成品教案,更不得原文下载网络教案。其次,在教学中要做到深入研究,科学筛选,深入全面地研究教材,把握好教材中的知识要点、能力要求,创造性运用教材。

在教学设计中还要重视教学对象的研究。初中生学习基础如何、学习能力如何、思维方式怎样等问题是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另外,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广大教师也要做到好中选优,既要借鉴别人先进的教改经验,又要进行本土化吸收,使确定的教学方案更加贴近自身的教学工作实际,注重接地气,使教学设计与教材、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等方面有效融合起来,满足教学实际需求。

2推广运用电教手段

具有大量生动信息、气氛活跃的语文课堂是保证初中生有效开展语文学习的重要因素。作为语文教师,要学会运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为课堂教学增加生动的因素,尤其是要将近年来运用广泛的多媒体的作用发挥出来,使学生乐于学习语文。

例如,在《济南冬天》教学中,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去过济南,对济南冬天美景缺乏直观认识。对此,笔者专门从网络上下载了一组济南冬天的美景图片,在课堂上进行演示,美丽的景色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心扉,教材中枯燥的文字与精美图片的完美融合,让学生在内心对济南冬天的景色立刻变得直观形象起来。这样的教学手段为生动活泼课堂的打造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实施师生有效互动

对于初中生而言,单向的灌输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开展有效的互动,让课堂不再成为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而成为学生相互合作探究、教师进行难点点拨的互动平台,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促进能力长足发展。

例如,在《我的老师》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的预习。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简要的预习回顾之外,还向学生提出了一系列的思考问题:蔡老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蔡老师的性格特点;选择课文中感受最深的一件事体会蔡老师对孩子们的热爱,画出作者感情较为深厚的句子。通过这样一组思考题,将整个教学目标任务贯彻始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研究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积极融入到语文课堂探究之中。

4课前课后进行突破

打造素质化初中语文教学过程,除了抓住课堂教学之外,必须将前后进行延伸、拓展,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预习环节能够有效筛选出学习的难点与重点,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指向性。因此,在课前教学环节,要重点强化预习这一项工作。教师应从预习习惯培养和预习能力培养两个方面着手,既要培养学生养成坚持预习的良好习惯,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科学预习、高效预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后环节,教师一方面要精心设计作业对学生进行强化巩固,同时还要拓展学生思维使其得到能力培养。

例如,在《我的母亲》教学后,笔者要求学生对本文的间架结构、材料安排、写作特色、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加深对写人类文章的技巧把握,并且仿照课文的写法开展身边的人物仿写训练,学以致用,以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另外,在课后复习巩固环节,教师还应当强化科学记忆方法以及遗忘规律等方面的内容指点,提高学生复习巩固的成效。

5给予学生更多关爱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时期的学生需要引起教师的高度关注。他们的思想、心理都在经历着急剧的变化,教学活动应当适应学生的这一身心发展特点,发挥好引导作用。教师要改变粗暴对待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要以更大的耐心、爱心对待学生,使学生在心理上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导。有了这样的情感基础,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就会更加投入。教师还要竭尽所能帮助学生,如学生学习方面遇到了困难,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方法技巧的辅导,帮助他们针对困难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也可以动员学生之间相互帮助,以和谐的氛围促进教学成效的提升。

第2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此,课堂上我们既要重视对教学预案的运用,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中新生成的东西,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适时地调控课堂,以实现课堂教学的真实、创新、高效。

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语文新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新课改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新课改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载体。新课改的课堂教师关注学生在学习中新生成的东西,教师要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要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还记得那一节平常的语文课,我讲的是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

一上课,我就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话题:“冬天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请用一个合适的词语概括一下。”刚说完,学生就滔滔不绝地讨论开了。“美丽”“快乐”“荒凉”“萧条”“寒冷”、“冰天雪地”……,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互不相让。学生说了一大串,等他们说完了,我没有急于张本,而是面带微笑地慢慢说道:“那么谁来说说自己的具体感受呢?” 学生们纷纷举起了手,争先恐后地准备抢答。他们用不同的词语来描绘冬天,我耐心地听着,和他们交流着,探讨着,一个多味的冬天在孩子们的心中有了不同寻常的滋味。等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完,我接着说“同学们,看来大家对冬天都有独特的感受,可见大家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我们伟大的‘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和大家一样,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他心目中济南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我还没来得及板书,学生们就及不可待地翻书了。……后面的课一直很精彩,学生学得也很投入,我也很轻松: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与学生心目中的冬天融为一体。

回想起来,我当初设计的导语并不是这样:本想用一个话题,引出学生对冬天的感受:荒凉、萧条,以此造成学生认知与课本上所描绘的冬天的特点的矛盾,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可是,当我听到他们的回答并不仅仅是我想要的时,我马上意识到:不能泯灭学生思维的火花,更不能“同化”他们,要尊重他们。《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表现,注意课堂的生成,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机智应对生成性的问题。美国哲学家爱墨森曾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叶澜教授曾说:“学生对提出的各种问题做出的不同回答,也并非与教师估计的完全一致。这时,教师是否善于倾听,善于发现学生回答中富有价值的和有意义的、充满童趣的世界,体验学生的情绪,就成了教师能否组织好动态生成中的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

因此我改变了教学设计,我静静地倾听了他们的独特感受。也正是倾听,让我真正了解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和情感体验,也正是倾听让我融入到了学生的心灵世界。

一段导入融入了学生的生活世界,打开了他们生活的彩页。我想这应该是本节课出彩的地方。新课改的着眼点之一就在于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要不失时机地抓住动态生成的内容。正如华应龙老师所说:新课改下的教师不再是一支蜡烛,而是一根火柴,去点着学生求知的火把,去点燃学生生命的火焰。我们只有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走进他们的生活世界,融入他们的生活世界,才能把他们培养成社会生活的主体。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到课本以外的生活更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这是人生的教科书,也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源头活水。新课程改革对于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 ,充满了富有意义的挑战性 。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只要我们以新的课改理念为指导,勤于实践与探索,善于学习与反思,就有可能使自己成为新课改的行家里手。

第3篇

一、语言幽默生动,增加课堂吸引力

调查材料显示,学生普遍希望“老师上课幽默、生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幽默、生动的课堂语言,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气氛,化解尴尬、窘迫局面,保护孩子的自尊,也可增加老师的自身魅力。作为语文老师,拥有这个优点尤为重要。例如上课铃响了,学生不情愿地回到课室,这时身为老师的我故意东寻寻,西找找,并大声地自言自语:“在哪儿呢?”有的学生会问:“老师你找什么?”我答:“找你们的心。”如此,学生自然马上将“野心”收回,把注意力放在课堂,兴趣盎然地听课。当学生课堂兴致不高时,我就故意对着手机大声地喊:“喂,110吗?”学生会惊讶的问:“老师,您打110干什么?”我答:“报警呀,你们苦瓜着脸,不是刚刚掉了十万吊钱吗?”学生纷纷乐呵呵地说:“不是。”我又因势利导:“那应该怎么做?”学生的心绪又收回了。人们常说要以不变应万变。我却认为教育学生,应该以万变应不变,要时刻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通过幽默、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初中语文课堂的吸引力。

二、多媒体教学,乐学语文

“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早已落伍,严肃、古板的老师会直接扼杀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中,我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为课堂教学创设生动情境,寓教于“乐”,让学生从形式枯燥的教学中跳出来,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益。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却蕴含渊博的知识。有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某一知识点,老师几乎需要向学生介绍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或天文地理知识,但单凭老师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会常常让学生昏昏欲睡,这时多媒体就可助我们一臂之力。初中学生,自控力弱,注意力难集中,而多媒体技术绚丽的色彩、生动的画面、逼真的声音,永远对学生有着巨大吸引力。通过把必须传授的知识制作成课件,图、文、音乐、视频搭配,我们可以化抽象为具象,突出重点,淡化难点,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知识,加深记忆,放飞想象,提高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

例如,在教授《水调歌头》这首词时,不仅可以在课件中介绍作者、词作的相关资料,还可以将FLASH动漫和邓丽君的《但愿人长久》歌曲组合在一起,引发学生走进文本的兴趣。又如在教授《济南的冬天》时,因南方学生多数没有看过雪,我就通过网络搜索下雪的图片、盆地图片和“冰皮始解”垂柳照影的画面,加上配乐朗诵做成PPT在课堂上播放。如此一来,学生对于济南冬天的阳光、山、雪、水之美,自然会有身临其境之感,轻而易举地掌握济南冬天的特点,也更能与作者产生共鸣。

三、量体裁衣,培养能力

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教学,应该根据不同文体,不同内容,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量体裁衣,选择不同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

对于富于情节、戏剧性的课文,可在教学过程中选取最精彩的文段叙述,让学生把情节搬上舞台,进行表演,这叫小品法。如学习《变色龙》时,让几个学生饰演奥楚蔑洛夫等不同角色,把主人公凭“狗的主人是谁”为依据,进行判案的过程表演出来,有助于学生理解“变”的原因,从而悟出作者写作意图。

第4篇

关键词:微课;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微课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单一的授课方式,通过多种信息技术的融合,以微视频为主要表现方式,利用动人的音效、多彩的图片和直观的视频让教师实现多元化的教学,从而让学生更加容易、轻松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对微课的分析,总结出了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重点讨论。

一、微课的定义和特征

微课是指以时长不超过十分钟的微视频为主要表现方式,将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某一个具体的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展示和讲解。微课的核心内容是教学微视频,并且还涵盖了和教学知识点或教学环境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和练习测试等多种教学资源。这些资源以特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手段创设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教学环境,使得教学结构更加严谨,内容更加充实。

二、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1.生动理解课文内容

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实施,初中语文的课文内容开始向着多元化、多方面的方向发展,内容更加丰富,领域更加广泛。可是,这在客观上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部分孩子们对于自己不熟悉的知识内容或因自己生活阅历问题而产生理解的障碍。然而,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内容生动、形象的特点来弥补孩子们的理解障碍,让他们在真实具体的画面、视频和讲解中理解文本内容,从而提高对课文的掌握程度,进而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以及教学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讲解和分析《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我让孩子们通过作者语言的描绘感悟济南的美丽,进而掌握相应的修辞和描法。可是对于我们建宁农村的孩子而言,他们在理解济南冬天的景色时就产生了障碍。而后借助微课视频,即播放济南的冬季景并配以文章的朗诵,让孩子们更真实地感受济南冬天的景色,进而实现对文章的准确理解。而且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并减少了讲解课文效果不明显而消耗的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

2.有效解答课文难点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问题探究,可以充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从而让孩子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让他们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的精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微课挖掘课文中的矛盾因素,激发孩子们的探究热情,同时通过师生的探讨和文章重难点的结合,提高孩子们对文章的综合理解水平,让他们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例如,在进行《我的叔叔于勒》的讲授中,我就通过课文中两个描绘自然环境的句子的地位和孩子们进行探讨,即“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和“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这两句是否多余。利用微课,通过和文章描绘内容相符的图片进行对比,同时结合文章内容,使孩子们了解这两句景色描写的句子,在事实上起到了烘托人物感情的用途,让他们学会了借景抒情的方法。这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探究兴趣,还解决了课文的理解难点,为他们掌握相应的写作技巧有着积极的作用。

3.巧妙点明文章主旨

正如上文所述,有的孩子因为阅历或理解能力的不同,对不同内容的课文进行阅读时会产生不同的理解甚至误解,也有的孩子会感觉不知所云,更不要说理解文章主旨,感受作者内心了。通过微课,教师可以把课文主题和相关的人、事、物进行联系,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与核心。

比如,在讲解《紫藤萝瀑布》一文时,即便学生可以对紫藤萝进行了解,但是作者希望表达的意境和主旨却让有的学生无法掌握。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为孩子们呈现作者的生平和文中隐含的事件与人物关系,同时微课还可以通过“蒙太奇”的手法让孩子们在紫藤萝和人的经历的对比中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在这种多重感官的刺激下,他们可以更好地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而有效降低学生误解或无法理解课文的可能性。

4.形象体验诗歌意境

由于微视频将视频、动画、图片和音频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因此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理解程度。针对这一点,初中语文的一些古诗词在微课形象、生动意境的营造下,可以让孩子们产生更为具体的理解,继而让他们实现对诗词的意境掌握和熟读成诵带来有效的引导作用。

比如,在讲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时,我就通过微课让孩子们观看北方大漠雪景,使孩子们对塞外大漠景象拥有具体的认识,同时,让孩子们闭上双眼,回顾我们建宁梨花盛开的情景,再播放花海图片(我们建宁是著名的黄花梨之乡),从而提高学生对“千树万树梨花开”“愁云惨淡万里凝”等诗句拥有更好的理解和把握,同时我还将诗歌的朗诵和《平沙落雁》这一背景音乐相结合,让孩子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诗的唯美浪漫与气势磅礴,进而体会出诗词之美,理解诗词的真实意境。

5.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

相信很多农村学生都在作文课上会产生无话可说、没有素材的苦恼。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写出文章往往也是缺乏新意、内容空洞、毫无感情可言。除了平时的素材积累和写作技巧学习之外,我们还需要通过科学的方式来触发孩子们的创作灵感。通过微课,我们就可以利用其内容的直观性、真实性的特点,让孩子们实现与社会生活有机地联系,激发创作灵感,让他们在瞬间拥有心灵的触动以及写作的欲望。

例如,在指导孩子们进行以“坚持”为主题的作文指导时,我通过微视频的方式播放了央视《再一次,为平凡人喝彩》的公益广告。短短两分半钟的广告,当看到勤工俭学的学生坚持工作,支援的医生妙手仁心,刻苦训练的运动员不懈努力时,全班立即陷入了无尽的思索中。孩子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在作文中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同身受,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作文总体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总之,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微课的优势,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拥有真实、具体的情感体验,提高对文章的理解,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质,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杨淑琴.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5).

第5篇

阅读也是我们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我们的阅读目标,如何让学生自主地阅读呢?

一、 激发兴趣,兴趣是永远的老师

地区的学生因为是双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问题,如果没有兴趣,就无法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更不要说什么自主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了。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在不同阶段对生活的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从学生的角度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学生,对自己的民族怀有无比深厚的感情,如果选择具有民族特色的文章,会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如果选择与学生自身文化具有较大差异的文章,就会激起学生对外面世界的向往。阅读教学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需要,而不是老师的教学任务。

二、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体现系统性

系统性的教学设计,既可以是一个学期的教学设计,也可是一个学年的教学设计,而最有价值的教学设计应该是立足于学生发展的全年级教学设计。明确自身的教学目标,完善系统性的教学设计,推进教学有序有效进行,才是最有力的教学。

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基于教学内容,拓展丰富的课外知识,综合各种学习资源,是上好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与基本要求。以地区汉语文课本第二册第四单元授课内容为例,汉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设计首先要确定本单元的阅读主题:人与动物的相处。其次要确定阅读重点:通过词语的感受把握情感的传递。本单元的学生能力的训练重点:文章的概括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课文的有感情朗读。本单元推荐:如《老人与海》《灵犬莱西》《忠犬八公》《藏獒多吉》《GOGO小萨》等,在这些推荐中既有经典读本,也有儿童读物,既有影像资料,也有时尚微博,在引导学生注重文字力量的同时,也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这个多元发展的时代,了解时代的运作方式。

在单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中要体现前后的连贯性。如《送小龟回家》的教学设计中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等写作手法的分析,对重点词语的品读,来把握人物性格,感受人物情感。在《藏羚羊过马路》的教学设计中侧重引导学生运用上述阅读技巧来理解母藏羚羊的心理和作者对动物的人文关怀。同时设计一个想象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在想象中去感受小藏羚羊的孤单,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在自读课文《小鸟和守林老人》的教学设计中则引导学生将所学阅读技巧运用在自主学习中。在对话教学中既要体现本课的语言重点,又要突出学生对前面课文中写作技巧的运用,在对话中穿插人物描写和景色表述。引导学生从环境的角度进行表述,将大自然人格化,让人与自然对话,让人与动物对话。

三、阅读教学设计要注意综合性和自主性

民族地区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限于语言问题,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相对较弱,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缺乏融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综合应用。综合运用可以是具体学科知识的使用,也可以是学科技巧的使用。如朱自清的《春》的教学设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引导学生运用音乐的感染力传达出文章的情感。如老舍《济南的冬天》的教学设计就可以引导学生用绘画的方式展现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在的《野草》中即可以让学生讲述1942年的历史故事,可以鼓励学生对野草进行生物学的观察。学习环境不是封闭的教室,而是广阔的世界。可以将学生带出教室,在自然的环境中感受春天的气息,感受朱自清笔下春天的清新、明亮。

教师可以将这些不同学科的运用要点告知学生,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完成学习,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感受的表达。学生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不够积极,不够大胆,但是有了机会和条件后,学生才有更大的进步空间。

只有综合性和自主性的学习才会真正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广阔天地间感受到阅读的快乐,才会对阅读充满兴趣,形成阅读习惯。

四、阅读教学设计要注重与社会热点的相关性

有的学生虽然在汉语言的表达能力上还有很多不足,但是他们对社会生活的关注一点也不少于内地学生,只是因为语言水平问题缺少发表意见的主动性。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社会热点引入课堂,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让课堂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老师与学生之间有更多沟通的话题,激发起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激发起学生对生活、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五、阅读教学设计要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无论阅读教学设计系统性还是综合性的要求,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并最终能实现自主阅读,快乐阅读。只有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才能证明学生有所进步,才是我们教学目标的实现。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除了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外,教师还要注意阅读技巧的传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了阅读技巧,学生才会把握文章的思路,深入文章,理解情感,获取情感的共鸣。如在叙事类文章的阅读中,学生要先把握故事的六个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要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要能概括出故事的主要内容。其次要理解故事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和环境对故事、人物所起到的作用。在对人物特点的把握中,学习作者进行人物描写时的技巧;在对故事情节的把握中,学习作者对故事的详略安排,对故事细节的把握,对故事材料的处理等。有了熟练的技巧,形成阅读的条件反射,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进步。

第6篇

一、准确的自我定位

最基础的一环就是教师的自我定位。一踏上工作岗位,我就感觉到现在学生相对于以往要成熟很多。因此,如何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对刚步入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来说是关键。我认为,老师应是为学生服务的“侍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想学生所想,学会倾听,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产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比如,我在一次上课过程中,发现课堂氛围不是那么活跃,只好搁置教学进度,让学生谈谈对语文课的感受以及他们理想中的教学方法。学生给了我许多不错的建议:“语文教学不仅是对课本的复述,更多的是教授一种对生活感悟的方法”;“在讲解生字词的时候,能否采取一种更形象的记忆法,使我们记得更牢固”等等。我思考良久,采取了一些合理的建议,对教学方法进行了调整。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提高了不少。

二、备教材与备学生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备课主要包括备教材和备学生。教师首先要深入解读课程标准,把握教学标准;其次要仔细研读教材,弄清楚教材体系的逻辑顺序与联系,注重课与课、单元与单元之间内在的整体性与协调性。比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就是以写景抒情散文为主,无论是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或是梁衡《夏感》、何其芳《秋天》,都让学生感受到了日月星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多姿多彩的大自然的美。通过学生自己组织本单元综合实践活动课《感受自然》,他们更加感受到了自然的魅力。备完教材之后还要备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充分了解班级的构成情况、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特点、学习情绪和兴趣等,才能针对班级特点的不同、学生个性的不同进行切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设计,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步骤,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交互式课堂呈现

无论课备得多么精致、详实,展现出来却只有40分钟。如何抓住这40分钟的精彩,是考验老师的一道难题。首先,教师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上课时,教师可以表扬积极思考问题的学生,可以表扬团结协作的学生,还可以表扬学习进步的学生等。教师应该用心去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都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学生会在这种激励下更加努力。当然,批评也是一门艺术。初中学生有着极强的自尊心,因此应该避免在课堂上批评学生,私底下的交谈会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老师的关系更加融洽,今后教学工作的开展效果也会更好。其次,要用心、用情去上课。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更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体验。如我在讲解《秋天》一课时,先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感受秋的美,动笔描绘一下他们眼中的秋,然后联系课文的三幅图画,分别寻找到各自的韵味,用散文来勾勒意境。在诗歌字词中寻找到语文的美和秋的美。总之,40分钟精彩的演绎是学生和老师的合演,而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

四、注重学生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是我们倡导的学习方式,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我在教学中试图改变他们这一点,然而长期养成的惯性具有持续性,短时间很难改变。我只好放弃尝试,继续进行简单机械的满堂灌,放松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引导和养成,一切又都回到最初。但是,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停地在鞭挞我的内心,我重新下定决心,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坚持对学生的预习、复习情况进行课堂抽查检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愿意在教学的过程中继续探索新的有益学生提高自觉能动性的教学方法。

五、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时刻进行自我反省,在每堂课后写下教学反思,持之以恒,有意识、有目的地自我反思能将自己过去积累的教学经验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的改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通过听课,学习优秀老师的教学方法,反思自己不足,进而改进;通过讲授公开课,让同事们多多批评,以待将来完善;通过和学生交流,找出自己输出与他们需求之间的差异,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第7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高效课堂 教学质量

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学涵盖的知识点越来越多,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已经成为了主要的教学目标。初中语文教师应该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提升语文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一、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怎样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需要教师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开展有效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轻松的、自由的、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提升教学质量奠定基础,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在对课堂教学进行变革的时候,应该避免教学内容与语文教学大纲的相互背离,为语文教学带来消极的影响。为了避免出现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灵活的手段,利用现有的资源,找到合适的方式进行初中语文教学。

(二)如何解决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新的教学环境已经不相适应,为了打造初中语文的高效课堂,需要对过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明确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二、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在课前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初中语文教学中蕴含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语文是学习中国文化的重要方式。当今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逐渐被忽略和轻视,在无形中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他们对语文学习缺乏应有的兴趣与热情,有的甚至认为语文学科是一门多余的学科。若想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就要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里所说的课前准备,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备课,是指教师应该从长远的角度来讲,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将语文学习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帮助学生端正学习的态度,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才会被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也会提高。

2.在课中采取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随着信息技术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逐渐的运用到多媒体教学中,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手段,将声音、图片、文字、结合在一起,转变教学方式,创设良好的氛围,将静态的知识转化为直观、形象的知识,对学生的视觉、听觉进行刺激,强化学生的记忆,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例如在学习《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等课文的时候,文中涉及大量的建筑名词,需要学生对文中的建筑细节、整体框架进行想象,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利用图片、视频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构建形象化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这几节课的时候,应该查阅相关资料,丰富学生的知识量,引领学生走进中国传统的建筑世界,丰富学生的知识体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3.在课后,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方式进行巩固。从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来讲,教材的中的知识非常重要,但是课外的知识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习课外的知识,扎实学生的基本功,提升知识的灵活性与科学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进行课后巩固,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发散思维,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模式。

(二)营造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

在新课程改革下,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就必须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给与学生更多的关心与帮助,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愿意与教师交流自己内心的想法,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理清自己内心的想法与思路,有助于提升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在一节课开始的时候,采取故事、演讲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语文教学气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例如,在学习《孔乙己》的时候,组织学生对文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揣摩,体会人物的性格,对人物进行表演,这样有利于语文教师更好的进行教学,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对初中语文课堂的导入模式进行创新。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般,创新课堂教学的导入模式有利于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课堂教学具有趣味性,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更快地投入到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需要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结合语文课程内容,找到合理的方式进行导入。例如在学习《“神州”五号飞船航天员出政记》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应该在上课之前就搜集相关资料,有关太空的视频等等,为学生播放,让学生感受太空与宇宙的神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对课文有全面的掌握,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因此,为了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就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三)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找到语文教学的突破口

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针对当前语文教学,需要总结初中语文的教学资源,合理的分析学生学习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式。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的时候,如果教室里有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就应该制作好多媒体课件,对朱自清的生平、济南冬天的特点进行分析,在教学中穿插播放多媒体的幻灯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多个角度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建设良好的氛围。假如有的学校条件不好,教师可以请美术教师画出来济南冬天的画面,对学生进行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语文教师还要寻找语文教学的突破口。为了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特点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将束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制约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逐u排除,逐步提升语文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抓住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对语文教学的新模式进行探究,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促进语文教学效率不断提高。例如在学习《羚羊木雕》的时候,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笔者认为,在新的形势下进行教学,有必要对传统的教学进行反思,结合重点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研究与讨论,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加以引导,理解学生课文知识背后的人文价值,为提升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四)鼓励学生进行主探究学习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学生探究精神与合作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效的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优化课堂教学质量,结合学生的语文学习特点与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不要再将知识强硬的灌输给学生,改变课堂教学中角色的氛围,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让学生勇敢的表达自己内心的看法。例如在学习《范进中举》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应该讲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读课文资料、文章内容、文章思想进行了解,进行探索。教师在学生讨论的时候,应该为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你认为这个故事是真的么?你为什么这么认为?作者的写作意图何在呢?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找出学生学习思维上的不同,进行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获得自己内心的感悟,逐渐激发学生的学习特点,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合作精神。

总而言之,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在良好的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小瑞.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初探[J].现代阅读,2013,(02).

[2]蔡先凤.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探究与探索现代阅读[J].现代阅读,2012,(21).

[3]蒋义清.初中语文积累之我见[J].新西部,2011,(03).

[4]周建新.五勤――初中语文必须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J].才智,2011,(08).

第8篇

初中语文小课题开题报告

一、研究的问题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有效策略的研究”课题是属于实践性的研究课题。本课题结合了本校城乡结合部寄宿学校这一特定的教育环境,以初一、初二部分班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本课题研究的立脚点在阅读教学,着眼点在习作训练,是为了寻找语文教学中“读”与“写”有效的结合点(拓展点)和有效的结合(拓展)方式与方法,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写”的拓展、迁移与辐射,从而形成有效的读写结合策略而展开的研究。

主要研究以下问题:

1、“阅读”与“写作”关系的研究

读和写是一个互补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着。在语文教学中,读是自外而内的吸收,写则是自内而外的表达,读是文章作者的写的逆想活动过程。因此,“正确把握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是进行“读写结合”教学的首要条件,也是本课题要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

2、“挖掘读写结合点(拓展点)”的研究(即解决学生作文“无米之炊”的问题)

读写对应原则要求读写要有相应的结合点(拓展点)。所谓读写结合点(拓展点)就是读与写在知识与能力上的契合点。不管是哪个版本的语文教材,所选的文本无论在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还是在写作手法运用等方面都是学生模仿习作的范例。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教会学生挖掘文本中的“写”的因素进行多方位的迁移、拓展。这样,文本中的好段、佳句、词组都是学生写作的素材。因此,如何挖掘“读写结合点”是本课题要研究的关健问题。

3、“形成有效的读写结合策略”的研究(即解决学生作文“有米难炊”的问题)

关于“读写结合”的方法与模式研究已经不少,但并不是每一种都适合自己的学生。因此,教师要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形成一种“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提升学生读写结合能力。这是本课题要研究的中心问题。

4、“提高教师使用教材能力”的研究

要在阅读教学中寓写于读,就要求教师能挖掘出语文教材中的隐性功能,将教材“一课两用”。因此,如何使课题组教师“形成独立分析教材、处理教材、寻找教材中读写迁移点、拓展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是一个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我校是一所地处城乡结合部全寄宿制的学校。本地学生大部分是城市化过程中“被居民”的农民子弟;而外地生的父母大多是无暇顾及小孩的教育而选择将孩子送进我校,家庭文化的氛围较差,家长缺乏对孩子智力投资的意识,没有太多的课外读物,没有良好的文化信息来源,导致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知识面窄,阅读能力差,写作水平低。大部分的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痛,因缺素材、缺方法导致没兴趣、没信心。教师虽煞费苦心地指导作文、批改作文,但收效甚微。因此,如何解决学生作文“无米之炊”和“有米难炊”的问题,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成为我们迫切要解决的一大难题。另外,如何提高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也是困扰我们的问题。

三、拟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主要采取以下步骤与措施:

(一)准备阶段:20xx年6月—20xx年9月

1、成立课题组,确定研究对象

1)课题组成员由我校三名长期在教学第一线、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组成。包括:

课题主持人:

课题成员:

2)研究对象包括三位老师所教班的学生及人教版七、八年级的语文教材。

2、分析我校语文教学的基本情况,收集国内外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尤其是读写结合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论,分析归纳“阅读”与“写作”关系,为下阶段的实操打下理论基础。

3、初步制定研究方案。

此阶段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

(二)实施阶段: 10月—9月

1、开题。

2、调查研究:设计相关调查表格,针对实验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并进行分析。

3、开展实验:实验老师根据结合调查研究得出的结果,以所教文本为凭借设计并实施各单元课文的读写结合训练方案,使每一节阅读课都成为说话、写话、习作训练课。在实践中,形成一个操作性强的读写结合策略。这样,在解决学生习作文“无米之炊”与“有米难炊”难题的同时,又在写作构思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使用教材的水平。

读写结合策略初步构建如下:解读目标,明确单元读写训练重点——精读课文,挖掘文本读写结合点——指导方法,掌握读写结合技巧——迁移拓展,运用读写结合方法——小结回馈,提升读写结合能力。

以人教版七上第三单元为例,说说我们是怎样实践读写结合策略:

第一步,我们先明确这个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是“景物描写”;

第二步,我们精读这个单元的4篇文本,各自挖掘出与单元训练重点相关的读写结合点:如《春》一文中,在教春花图与春雨图时分别训练学生写景技巧中的虚实结合法、多感官描写法;《济南的冬天》一文中,教“薄雪覆盖下的山”时训练学生写景技巧中的移步换景法;《夏感》一文中,教“夏天的色彩”一段时训练学生写景技巧中的绘色法;《秋天》一文中,训练学生写景技巧中的动静结合法;在总结4篇文本时训练学生写景技巧中的情景交融法。注意,有些课文写结合点比较多,如果我们都跟学生练习的话,就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所以我们还要精选出最适合的结合点。

第三步,授之以渔,教会学生掌握相关的写作技巧。

第四步,通过对学生进行“由此及彼”的模仿训练和“举一反三”的拓展训练,从句子、片断过渡到长文训练,让学生从读到写,迁移拓展。

第五步,对学生习作及时的回馈,在反复训练中提升其读写结合能力。

4、实验分析:分析实验作文的内容,分析实验过程所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及时收集过程性材料,及时总结实验工作经验,及时矫正实验行为。

本阶段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观察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三)总结阶段:20x年10月—20xx年12月

1、整理实验过程性资料,归纳总结成功作法和经验,撰写课题实验报告。

2、收集整理实验当中所产生的课题研究论文、教学设计、案例、课堂实录等,形成相应的文集和光盘,在全校推广研究成果。

本阶段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

四、预期成果形式

1、实验研究报告(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

2、课题研究论文若干篇;

3、课题相关教学设计、案例、实录、片断等;

4、学生相关习作若干篇;

5、形成适合学校学情的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

五、参考文献

[1] 《丁有宽与读写结合法》 丁有宽 国际文化出版社 2003年8月

[2] 《中国语文读写结合研究》 汪潮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3] 《教育科学研究》 裴娣娜 李春山 孙鹏 科学出版社 1997年9月

[4] 《朗读手册》吉姆.崔利斯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6年8月

[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

[6] 《阅读学新论》曾祥芹语文出版社 2000年

[7] 《当代美国教育》中国文献出版社 2000年

[8] 《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董菊初语文出版社 1995年9月

第9篇

关键词:拓展;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3-2851(2010)05-0153-01

早在七十年代,叶圣陶先生就指出:“语文教材加起来叶只有数百篇文章,倘若死守,不用别的文章来比勘印证,就难免化不开,难免知其一不知其二。”新课程理念也强调:在加大思维容量的同时,扩大有效信息量的传递,课文阅读与课外阅读要紧密结合;要指导学生到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中获取信息,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在这样的背景下,课堂拓展应运而生,而且渐渐的拓展阅读已成为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似乎一堂课没有了拓展就是遁于旧式传统,就是违背了新课程理念。但是我们却看到这样的事实:随着轰轰烈烈的改革,我们由以前的死扣课本,肢解经典正在逐步走向另一个可怕的极端――“浅阅读”泛滥,“语文味”缺失,文本资源堆砌……拓展阅读实践所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引发每一个语文教师的思索:是否每堂课都要拓展?如何选取拓展资源?如何进行有效拓展?本文试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是否每节课都要拓展

凡是提到拓展,人们必然会将叶老那句“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援以为据,认为“不蔓不枝”的阅读教学必然是干瘪的,枯燥的,无味的。然而当这种思维走向一个极端时,教材在教师的设计中沦为了一个小小的跳板,只需在此片刻停留,就奔向了那个“广阔”天地。没有体会感悟,没有解读品析,没有质疑解惑,甚至来不及搞清课文传达的信息,没时间去品读文字蕴藏的深意。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匆匆的奔着那个遥不可及的“目标”而去。这样浅尝辄止的教学设计必然导致学生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浮光掠影的浅层次阅读,这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也是及其不利的。

当然在浩瀚的文字世界里,教材决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教材绝对是最好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干国祥老师曾说“经典就是经典,因此我们的教学超越不了应有的语言以及内涵。”事实上选入教材的文章毕竟经典众多,譬如《春》《济南的冬天》《背影》《陋室铭》《三峡》《爱莲说》《出师表》《岳阳楼记》等,这些公认的经典佳作,无一不是历经岁月的千淘万炉,有的甚至融入了作者毕生的心血,无论是内容或是技巧都可说是炉火纯青。对这些经典篇章,用课堂有限的时间去品读,本就显得极为仓促,何况在这四十五分钟里还要进行所谓的“拓展”,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又会有多少时间让学生对这些经典进行细细的品读呢? 对经典的文质兼美的文字,我们一定要怀着虔诚的心情走进文本,细细揣摩文字的魅力,这也是对作者劳动和智慧的敬重。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晓声”和“识器”的基础必须是能“操千曲”“观千剑”之后,否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对于光芒四射的经典篇章,学生不仅应该读懂读透,还应该烂熟于心。巴金先生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巴金的文学成就与早年就能背下《古文观止》必然是分不开的。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对于经典,语文教师不妨就做个老实的“导游”,带着这些怀揣好奇的孩子们通过这扇窗子走进经典的世界,调动所有的感观,去真真切切的体会,去实实在在的领悟,直到最后让这里的每一处景致都深深留在孩子们的心底。长此以往,相信对学生语文素养的积累,情操品性的陶冶都将是十分有益的。

二、如何选取拓展资源

当然,用好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开发使用各种课程资源无疑是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的要求。当广泛的课程资源进入语文课堂教学,无疑大大丰富了语文的教学内容。但随之以来的问题是,非文字媒体的使用已经泛滥成灾:听听音乐,看看美图,品品电影……一味追求快捷便利的课堂视听效果,在嘈杂的活动里,声光电的演绎中,学生可能会很“新奇”,很“快乐”,课堂会很“热闹”,很“融洽”,但这样以画面音乐替代文字的课还是语文课吗?当下课的铃声响起后,留给学生的能有什么呢?

语文课永远脱离不了语言的实践,忽视语文最本质的文本需要,必然导致课堂“语文味”的缺失,在课堂拓展中学生所收获的不是文学的熏陶滋养,这样的语文课不再是纯正的语文课,它成了政治课,历史课,科学课,甚至音乐课,美术课,独独远离了其根本,这与语文教学的初衷无疑是背道而驰的。

随着网络的普及,教师要获取大量信息实在是易如反掌,只需在搜索引擎上输入关键词,成千上万的信息就会铺天盖地而来。但是在纷繁的信息面前,教师却陷入了“鱼”与“熊掌”的两难境地。

设计一节出色的语文课,有经验的教师必然会根据预设的教学目标和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教学目标来取舍课程资源。拓展应是直接指向问题解决,简洁而且能促发思维。即使是多么能吸引甚至震撼学生的“猛料”,只要它不适合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或是将问题复杂化,都要做到忍痛割爱,及时剔除。不为了“拓展”而拓展,教学不能因为“拓展”而偏离了正常的轨道。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价值取向;课堂教学

1.前言

初中课程教学中,语文课程是较为基础性的一门学科,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表述能力和认知能力。与此同时,初中语文课程具有较强的价值取向,既要培育民族文化肌理、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悠久历史文化,又要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树立起准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初中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本文就初中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与课堂教学实践进行探讨。

2.通过课堂教学来传递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初中语文课程作为一门涉及到广大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基础性课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倘若能够有深刻、独特、高尚的理念来鼓舞人心、来照耀人性的光辉。那么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必将会更有魅力、更有趣味、更有价值。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就通过生动的语言将一位伟大的老父亲形象印入人心,以父亲爬过铁道去买橘子的“背影”来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内涵丰富、描写细腻,这篇文章实际是在给初中生灌输中华民族的“孝道”的价值取向。

3.通过课堂教学来传递爱国主义精神

3.1 立足课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大量的爱国主义教材,其中有一些反映各族人民勇抗外辱、不屈不挠的精神,有一些反映祖国物产丰富、山河壮丽,有一些反映祖国美好的今天,还有一些反映祖国文化灿烂、历史悠久;当然,还有一大批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作者,如都德、光未然、杜甫、、鲁迅、范仲淹、文天祥、辛弃疾等。这些美的事、美的人、美的景、美的情,都构成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务必要立足课本,让学生对这些文章的历史背景、写作风格、时代背景、作者经历教学详细地阐述,既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2利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及激情诵读来诱发学生爱国之心。

初中语文教材中所列入的文章基本都是文质兼美的美文,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动情,那么必然会激发学生在感情上的共鸣。要利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及激情诵读来诱发学生爱国之心,不能简单说教。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授《黄河颂》一课,以诵读为主,教学设计如下:朗读磁带播放(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整篇作品的感情基调予以把握)――学生自读(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自读中体会到黄河的英雄气魄)――赏读(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整篇作品的美点予以找寻)――配乐朗读(在音乐的陪伴下,让学生将感情用自己的理解方式来进行表达)。通过这一系列的反复诵读中,学生往往会对整篇作品的精髓进行准确地掌握,声情并茂、以声传情,能够读出中华民族的伟大,读出中国人民的顽强不屈,读出黄河的磅礴气魄。再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授《芦花荡》时,运用了丰富的肢体语言,讲到日本鬼子的种种恶性时,笔者情绪激昂、挥舞拳头;讲到女孩的苦难时,笔者声音低沉、双眉紧皱;讲到老革命者惩罚日本鬼子时,笔者又忍不住喜上眉梢、嘴角上扬。通过这些肢体语言能够深深地感染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通过这些潜移默化的情感诱发让学生、教师、作者产生共鸣,进而在这些学生的心田慢慢扎下爱国主义情感。

4.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在教学领域中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将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与信息技术整合,不是仅仅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学或辅助教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资源共享、合作学习、多重交互、自主探索等学习环境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整合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同时,信息技术可以化抽象为形象,给学生一个色彩缤纷、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中,多方位、立体式地刺激学生多种感官,从而发展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情趣。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将信息技术作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解决语文问题的强大工具,进而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探索性的、现实的语文活动中。”由此可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丰富教学手段,还是全方位促进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达到初中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的措施主要有:第一,利用辅助教学软件进行教学由于多媒体教学既不会受到空间、时间的限制,又能够将教学过程用动画、声音的方式进行展示,能够让初中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直观,也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参与其中。例如,初中语文课程中有许多文章是描绘祖国如画风景,如《大自然的语言》、《济南的冬天》、《看云识天气》表现天象美,《晋祠》、《苏州园林》展示园林美,《春》描绘生态美,《桂林山水歌》描绘山水美,而光用语言是很难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而通过信息技术则不然,可以将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直接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打开心灵的橱窗,探幽寻美、饱览名胜。在祖国大自然的美景面前,让学生能够热爱祖国优美的山川、富饶的土地,升起一种崇高的美感。第二,借助网络资源,提升学生理解语文知识的能力。可以借助网络资源,提升学生理解语文知识的能力,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提一个问题,让学生在课前利用互联网做好相关信息搜集、信息整理的工作,在课堂上还可以让学生将所收集的信息资料与老师、其他同学一起交流。这样的学习才会有效,才能够提升学生理解语文知识的能力,为学好初中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5.结语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其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血脉中有着中国人的根。。正因如此,初中语文教师更要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我们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应该利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这块阵地,把初中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贯穿其中。

参考文献:

[1]张文来. 浅谈新课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J]. 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 2009,22(05):130-134.

[2]立言.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小说的审美教学探微[J]. 淄博师专学报. 2009,19(02):167-170.

[3]梁金连. 浅议初中语文创新教学[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9,12(06):122-124.

[4]丁让花.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误区谈[J].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20(02):109-114.

第11篇

一、从不同角度认知课文

多角度的深入理解是正确把握课文内容,并对其进行取舍、删补、加工与处理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从编者的角度分析课文。课文是编者根据学科教学的整体目标和要求,以及学科教学的规律和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而精心编写的。站在编者的角度分析课文,理解编者的意图,才能居高临下地把握课文。

从作者的角度分析课文。这就要求教师以作者身份潜心研究,自我设问:倘若我写此文,目的是什么?以哪些材料、运用什么写法达到其目的?希望读者从文章中读到了解到什么?如此分析就会在写作目的确定、材料的选择、详略的安排、词句的锤炼、标点的运用等方面对课文有深入的把握。

从学生的角度分析课文。课文既是教本,又是学本 。教师应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课文中哪些地方使人感兴趣?哪些难以理解?哪些最感人?这样就会较准确地把握课文的兴趣点、疑难点、动情点、背景介绍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从教者的角度分析课文。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应该努力协调编者、作者与学生的关系,力求发挥文本最大的教学效应。

分析课文的地位和作用。分析某篇课文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就能清楚这篇课文对后续学习的影响和作用,也能明白此文对形成学生认知结构、训练技能和发展能力、培养品德的作用。

分析课文的知识结构和特征。一是分析结构关系,即这篇课文与前后课文知识结构的关系、来龙去脉和层次脉络;二是分析课文所涉及的技能和能力,训练学生应掌握哪些技能和发展哪些能力。

分析课文的重点。与其他知识相比,重点具有统摄性、概括性,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能举一反三、有效迁移其他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务必集中精力深刻揭示教学重点的科学内涵,使学生掌握重点知识的内在本质,切忌平均用力,导致重点不清非重点也不清的局面出现。

分析课文的难点。难点的形成,一是教材的原因,二是学生认识和接受能力的限制。教学中排除难点,首先要求教师明确“难”在哪里,然后对症下药加以排除。

分析课文的关键。所谓“关键”,是指教材中对顺利地学习其他内容(包括重点、难点)起决定性作用的知识。教师准确地抓住关键,往往能在教学中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关键与重点和难点有时完全重叠、有时部分重叠、有时非重叠,在各种可能下,对关键的处理,务必要精心设计,精心安排,争取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去突破重点和难点。

二、对课文内容的取舍、删补、调整与再组织

课文内容的取舍应注意“四性”,即:科学性,教学内容必须是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知识;目标性,必须围绕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启发性,教学内容必须具有启迪智慧、开发智力提升能力的价值;思想性,要尽量选择对学生思想品德有积极影响的内容。

课文内容的深度,要求立足于目标,把高难度与量力性有机结合起来。内容的深度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接受的,使其成为学生可以消化的精神食粮,成为其智力发展的催化剂。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会有一种“跳一跳摘果子”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不断激发兴趣,追求成功。内容太深、太浅都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课文内容的广度,要求围绕目标,把“博”与“精”有机结合起来。所谓“博”,要求教学内容的选择不仅限于既定的课文,还要适当地加以引伸、补充,使其尽量宽广一些,让学生在课堂里有种充实感、生动感和趣味感;所谓“精”要求教学内容要精心筛选,使其具有基础性、范例性、结构性和典型性,通过这些内容使学生取得以纲带目、以简驭繁的效果。

课文内容的删补实质上是整合和开发课程资源的问题。通常情况下,教学设计要删补的材料有:

背景性材料的删补。当学生缺乏某种相关知识难于理解内容时,教师要介绍或指导学生觅取有关的背景材料。有时,一些特殊的名词、术语也应解释补充。

活动性材料的删补。提供各种使教材内容活动起来的操作、游戏、演练等形式。

练习性材料的删补。主要是使学生巩固知识并形成熟练的各种变式作业和实作性训练。

顺序的调整。课文顺序的调整使课文知识内容前后连续,条理分明,符合逻辑顺序。例如,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写景的四篇课文,先后顺序是:《春》《济南的冬天》《夏感》《秋天》。如果我们能按照春夏秋冬季节自然变化的顺序来安排四篇课文,既顺应了学生的认知心理,又发挥了课文整合的功能。

素材的调整。许多教师善于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校情校史、乡土地理、人文景观、社会生活进行教学,则可适当调整课外教学素材与课文内容的关系。

课文内容的再组织要能按照课文内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对课文的教学内容进行再次的组织与组合。

依据知识自身的“序”组织教学。如由已知到未知,温故知新的“序”;由感知、理解到巩固、应用的“序”;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近及远的“序”;由特殊到一般和从一般到特殊的“序”,等等。

依据知识点组织教学。抓住关键点,找准最佳结合点,确定教学起讫点,考虑教学切入点,把握课堂兴奋点,凸现教学着重点,突破学习疑难点,精心组织训练点,设计教学收束点,预留课外延伸点,以点带面,拓展延伸。

三、对课文内容的加工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使教材中存储的知识信息能真正为学生所内化,变成他们的精神财富。

要发掘课文内容的情感性因素,激起情感共鸣,揭示情感蕴含。

课文中的显性情感因素能激起学生的共鸣,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激起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高尚理想的向往,唤起人的本质力量,不断超越自我。当课文中的情感因素只是潜在于字里行间,隐匿于事件、实例和道理的背后时,我们应当充分发掘和利用这些隐含于句后的情感因素,或点染,或引发,或寓情于说理,或抒情于议事来启发学生。

要设计模拟活动,联系生活实践,强调亲历亲为,让学生在“做中学”。

通过精心设计,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做中学,用中学,使知识内化为经验,将那些能够让学生通过活动操作而掌握的知识,尽可能编织在一个有序的活动中,用“动”的方法来转化“静”的知识。在学习中,有时设计一种模拟生活原型的情境,如《皇帝的新装》《木兰诗》等课文都可设置小品剧,组织学生置身其中完成任务,既可以唤起学生亲近生活的感受和介入生活的积极性,又能在张扬自我天性的活动中内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慧和人格。

教学中要充分注意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学生经验的联系,促进学生运用来自现实生活的个性化经验去理解和把握所要学习的知识,这本质上是促使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知识之间产生相互作用。正是通过这种积极的相互作用,已有经验和新学知识之间实现了结合、融会和贯通,学生的认知结构也得到重建和改组。

第12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育 审美教育

中学语文教育是最普遍、最基础的教育。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格性给审美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涵。例如文学作品,它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种特殊形态,作为语言艺术的形式,它集中体现了人类的审美意识。就其“艺术”的特质而言,代表着人类审美活动的最高形式,审美教育是以陶冶感情为基础的教育,是一种运用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培养审美主体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涉及到审美形式教育、美感教育和审美观念教育等领域。包括知识理智的教育、意志行为和情感教育三个方面。本文就此作为要旨进行阐述。

1 语言媒介为主体的审美形式教育。人类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由表象开始的。从审美活动来看,艺术的审美主要源于审美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等。马克思称视觉和听觉为“感受音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借助审美感官可以形成直接的审美感受。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活动,则是由理解开始的,审美主体要获取一定的审美感受,必须经过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后才能间接获得;换言之,审美活动必须由对象的感性形象,并将感性形象同审美主体自己的情意状态相融合而形成审美意象。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核心是以语言这一物质材料作为媒介。从语言艺术的角度来说,文字是材料,语汇、语句、语境、语体则包含两重属性,它既是信息载荷的符号,又是思维的外化表现形式。语言艺术家借助一定的艺术技巧,将文字符号有序排列组合,就传达出特定的信息,对这些有序排列符号有效的理解,就在审美主体脑海中还原为“存在的具象”,给人们的审美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语文是最基础的学科,它所独有的工具性质决定了技能训练的重要意义。语文教育的人格化色彩,又是与学习主体的情感、心灵是相通的。如何在技能训练中渗透审美教育,对学生审美趣味的开拓,进而提升思维的质量,有着非凡的意义。

1.1 语汇、语句的审美。语言技能的训练是从文字的音、形、义的积累开始的。在经历字、词、句、段和篇章的把握后,才能具备基本的语文素质。在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语汇的把握和语句的读解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两者同属于知识和理智的发现和证实。就其感性形式而言,两者具备了给人们带来满足的审美价值和精神意义。那么语汇、语句的审美究竟包括哪些层面呢?首先,语汇和语句的审美感知是一个统一体。对语汇的准确把握恰好是对语句意思的充分理解。语句能表达出完整清晰的思维内容,能充分展示丰富的情感世界,又能简洁明确地呈现出逻辑的力量。至于语汇,人们用语言表达思想的时候,除了准确、鲜明之外,还要求语汇使用得生动而富于文采,有序而别具匠心,这就是对语汇的调整和修饰。许多语言大师在这方面字斟句酌甚至呕心沥血的“炼字”以求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目的。理解语汇和语句的辩证关系,了解中学语文教材中丰富多彩的语汇和语句,是对这两者进行审美辨析的基础。

语汇、语句的审美,在于汉语词汇中所蕴含的浓厚的感彩。它不仅使审美主体在精神上产生了愉悦,还因为其中包含的时代性、民族性和个性特征给审美主体以社会化的启示。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开头第一个完整句子是“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一个“无非”将日本举国自豪的上野烂漫的樱花美景给予最大限度的淡化,从侧面展示出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学子渴求知识的情怀。就语汇而言,把副词“无非”使用得如此精当生动,几乎有“人格”的特征。类似这样的例子是审美感知的极好范例。

语汇、语句的审美,必须重视语汇在语句使用中所展示的思维力量。从语义的角度看语汇在语句中的表达效果,是语文教学中的知识性判断。由于这种判断侧重于答案的标准,所以相对比较抽象。如果把抽象的知识性判断作为审美判断的内容给予扩展,由于审美判断源于对客观存在的直接感知,故具有逻辑概念无法说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因而更容易促使学习主体领悟语言运用的技巧,更有深度去体味课文所承载的信息。例如的诗句(“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一个“惜”字,意味非常丰富,“惜”中含褒,肯定了这些中国历史上杰出的英雄,也委婉的批评了这些英雄的不足,虽有雄才大略,但文学才华欠缺,同时这一个“惜”字,包含着后来居上的伟大气概,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必将胜过前人的坚强自信。语汇使用之精巧,语句所蕴含的内涵,给读者以“回味”的无穷美感。

语汇和语句的审美,还表现在综合形态的美感方面。例如“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这句话,从听觉的角度,具备了吟诵的优美,读之上口,听之悦耳。如将重叠形容词“艳艳”去掉,仅剩下没有任何修饰成份的“红”,在语汇审美上就显得呆板而缺乏感染力,这句话从节奏上审美,还有两处隐含的停顿标志: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语句的前后序列和谐而不可分割,形成明快而极富韵律的节奏。从形式的审美来看,对称的ABB/xx/ABB具有简约和谐的美感。如果再深入一步,从信天游的地方色彩到陕北的氏族特色,它所涵盖的内容就更广阔了。

1.2 语体的审美。如果说语汇、语句的审美感知相对片面而零碎的话,那么语体的审美在语文教学中则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所谓语体可以从两个层面去认识:一是指语言的社会功能变体,即适应不同社会活动领域的交际需要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风格的语言表达体式。就其类别而言,可分为文艺语体、政论语体、科技语体、公务语体等类型。一是指文章的体裁,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1―6册语文教材,所选用的15类99篇讲读课文,几乎包括了语体的全部。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应该把培养语文素质与感受语言技巧所产生的艺术感染力融为了体。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知识积累向能力形成的转化,在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同时,提高学生经过理性思辨而达到审美创造的能力。

语体的审美很重要的是挖掘语体所包含的审美因素,通常情况下,语体的两个层面是互容的。文章的体裁不同,就具有不同的语言表达体式。记叙文是最基本的文体,它的表达体式是以准确、流畅、生动而不失形象为特征的;议论文语言精当、严密,富于逻辑性和思想性;说明文语言恰切、简洁,具有科学性和周密性。还有如诗歌的韵律和谐、意象丰富、情感

热烈,戏剧语言的动作性、性格化和口语化;现代文明快而直接,文言文婉约而多姿。这些都是语体审美的具体对象。学生在对审美对象进行审美实践中,可以充分进行纵向类比和横向选择,充分发挥原有知识的迁移作用,由此展开联想,以达到新旧知识的有机联系。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相互促进,使语文素质与审美能力同步发展,真正体现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语体的审美必须有灵活多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充分调动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概括说来,语体的审美教学设计要有针对性。其一是要把握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机制。中学生作为审美的主体,由于知识积累的关系,他们的审美定势仍处在感受方面,因此,语体审美教学设计要侧重强调审美感官的刺激,以调动他们的审美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审美知识,于漪在讲授朱自清的散文《春》时,就要求学生用视、听、触觉去感受现实中的“春”,调动已有的生活体验,并将此感受与作品中所描绘的“春”进行比较,诱导学生去体验春所蕴含的美的因素。这种审美情境的创设,对促进学生由审美感受向感悟过渡,形成较高品级的审美鉴赏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二是在语体审美教学设计中,以产生共鸣、激发共振为宗旨,在美育实践中丰富和完善学生的人格。语文教材中许许多多的美好形象、优美的情思、旷达的襟怀,都是学生可感知的,能引发他们产生共鸣的审美因素,能产生强大的审美感召力,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人性得到美的升华。

2 “形象”为主导的美感教育。形象的直觉性和理智性的统一、客观制约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是美感的基本特征。语文教学中的美感教育,首先在于语文教材提供了富于审美的物质材料。这些材料认可感的特殊组合形态呈现在学生面前。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课本(1―6册人教版)收录的99篇讲读课文中,文学作品有66篇(含诗33首)。这些能够直接或间接诉之于感觉和知觉的艺术作品,给审美主体敞开了一个斑斓的美感世界。其次,从审美心理构成来看,中学生处在日趋成长的生理阶段,易产生强烈的精神需求,他们对审美的渴求,为语文教学中的美感教育注入足够的主观能量。必须说明的是,语文教学中的美感教育,既是对教材内容、形式技巧的把握理解,又是对教材的审美鉴赏。两者互为作用,将美育和育人融为一体。

2.1 形象为主导的“内涵”。语文教学中的美感教育是以“形象”作为主导的。这是因为形象本身给审美主体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感知的对象。美国教育家帕克认为:“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在语文教学中,配乐的朗诵,将抽象的文字符号由视觉变成听觉,可以给审美主体一种官能上的。例如抒情诗《,你在哪里》的教学,由于作品选择了高山大海、原野森林作为“寻觅”总理足迹的背景,而总理的精神又与云海天涯、苍茫大地融为一体,通过深沉亘古似的诵吟,可以展示出一个博大、雄壮的空间,从中传导出深情悠远如潮的哀思,给学生以深刻的美的召唤。作为一种美学手段,语文教材中所有的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生活场景、社会时代面貌和自然场景,都属于可感知的“形象”内容,因为它负载着作者一定的思想情感的信息。例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朱自清《春》)。这些优美的诗一般的语句中洋溢着作者对生命的深情呼唤,表现出优雅清新的个性风格。通过对这些“形象”的感知,产生美的愉悦,使学生在审美快乐中更深刻地体味课文的内涵。

语文科的教学,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运用直面的教学形式,对特定的教学对象所实施的教学。这种有利的条件为美感教育提供了必要的前提。语文教材中的艺术作品又给了审美主体思绪恣肆的空间,因此,审美情境的设置就显得十分重要。以“形象”为主导的美感教育,必须抓住赏析课文这一主体部分,找出美的亮点,开掘形象的内蕴。正如休谟所说:“虽然人和人之间敏感的程度可以差异很大,要想提高或改善这方面的能力,最好的方法无过于在一门特定的艺术领域里不断训练,不断观察后鉴赏一种特定类型的美”。初级中学语文教材中就存在着许多美的景。如《雪》、《济南的冬天》及散见于其它篇章的优美的写景的文字,有许多崇高的人性,有许多催人泪下的形象,这些特殊类型的美对培养学生的美感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

2.2 形象为主导的“方法”。语言艺术塑造出来的形象是鲜明可感的,但又是“不确定”的。这一点,正是语文教育中美感教育的优势。也预示着美感教育方法的丰富性。

拓宽语文教育的视野,是“形象为主导”的首要方法。其他艺术形态所塑造的形象,一般是通过视、听、触觉进入脑海的,人们无法将这种形象完整长久地贮存。又因为固有的艺术形象有了“肯定存在”的模式,规定了人们的想象背景,因而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审美主体再造形象的自由。语言艺术则不同,它凭借语言中介来塑造形象,这些形象在供审美主体感受时,往往涉及到更广阔的范畴。诸如鉴赏者的语言知识能力,作品的背景材料,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创作个性,形象所存在的时代社会空间,当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时,学生头脑中就会涌现出“这一个”形象。

如果从更深层面去认识语言艺术形象的不确定性,我们就会发现,一旦审美主体在接受了“形象”,也就是在用“形象”去创造。例如《故乡》开头的环境描写,阴沉冷峻的基调,配之以萧瑟荒凉的景物,与作者悲凉的心情交织在一起。这种“景物”形象对学生而言,显然有不确定性。通过教者的导引,学生对这种“悲凉”,情景的再现,往往是渗透或加入了自身的生活体验的。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流派的阿思海姆在分析抽象主义艺术时,认为抽象主义艺术更直接揭示事物的本质。例如对“形”的感知,从知觉结构的角度看,由于有了“不完全”的“形”的视觉感知,会引发人们进行“补充”的冲动。语言艺术的间接特征往往留下许多空白,一如中国山水画的留白。人们可以凭借想象去使之“完美”。这种“补充”和“完美”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成为理解和创造的过程。例如初中语文第五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讲到,鲁提辖将郑屠打倒在地时,发现郑屠已经死了。灵机一动,他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边骂一边大踏步走了。这里留下了让读者去补充的许多细节。当学生明白提辖骂的含义时,将彼情彼景的情节加以完善,从而更深刻地理解鲁智深灵活机智的斗争策略,进而更全面地把握人物性格。可见,创设情境,激发想象空间,是“形象为主导”的美感教育的核心所在。德国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思汤姆指出:“艺术想象就是为一个旧的内容创造出一种新的形式”。在对语音艺术形象的审美过程中,学生凭借自己审美趣味重视“形象”,甚至会不由自主地去演绎可能的“续集”。可以说,语言教学中以“形象”为主导的美感教育,往往成为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创造欲望的

原动力。举例来说,学生对林道静、江竹筠等艺术形象的把握,一般会起脱原著所“规范”好的框架,他们会根据各自的审美特点,将这些优秀形象的本质保留,却往往会把他们“塑造”得与自己更接近些。

3 格调品级与审美观念教育。语文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对典范性语言艺术作品的阅读、分析、理解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质。在语汇、语句和语体中渗透审美教育,主要是增强学生对汉语言的学习兴趣;形象为主导的美感教育,其基本任务是借助语言构筑的艺术形象来陶冶学生健康的情感;而格调品级的鉴赏,则是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的最高层次,其目的是促使审美主体形成审美认识和评价。作为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核心就是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

语言艺术是感知的美。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指导学生去发现、去感知“形象”所蓄蕴的美,引导学生在“形象”的把握中体验内在情感。语言艺术又是美的感悟,是从“形象”所蕴含的境界、格调的理解中去领略伟岸、崇高所带来的生命的喜悦和自信,从而去发现事物的客观本质,最终形成较高层次的审美判断力。如同一堆石头,在没有审美素质的人眼中,那只不过是一堆石头;而具备审美素质的人却可能感到那是一种力量。他(她)会从石头的颜色、形状、质感中体验到坚不可摧、顽强不屈的意味。可见,审美判断的能力直接影响审美的价值。从这一点展开,一个具有相当审美判断能力的人,他会怎样去看待人际社会中的某些冷漠、怪异、丑陋和庸俗呢,其结果定然是不言而喻的了。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许许多多有价值的人性、人格和思想,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和伟岸;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者不屈的英姿;朱自清的《春》和《背影》的情怀,洋溢着生命意识真挚情感的光彩;从范进、孔乙己身上我们又体验到冷峻深刻的哲理。语言艺术丰富复杂的内容几乎就是人类历史的缩写本。这种生命意识中所包含的深邃的主题、优美的意境、完美的形式、生动的语言、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风格,与学生内在的生命意识有着血脉相同的联系。对这些准备走进时代、融入社会的学生而言,最具有美感的内化和提升的作用。正如思想家卢梭所说:“有了审美的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

对学生进行审美观念教育,必须“还原”到具体作品的情致、格调、品级和风格上,否则,这种审美就是空中楼阁式的说教了。格调品级的审美观念教育的方法是丰富的,概括起来,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把语文教材中的文学艺术作品当成重点,强调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主观感受,使学生在强烈精神需求的前提下,主动去体验审美愉悦,进而形成一定的审美理想;其次,注意对文艺作品的“格调”口味,作为审美主导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美的格调教学”作为语文课教学的组成部分,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接受美的格调中养成较高品级的审美判断。重视对不同作者的不同创作个性、风格的分析,是格调品级的审美观念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教材所选辑的文学艺术作品,几乎都是名篇名作,作者从古到今,从中到外,汇集了语言艺术大师们的心血,语文课教学中要有重点、有比较去分析创作个性所蕴涵的“格调品级”。诸如冰心散文(《小桔灯》)的纤秀柔美,朱自清散文(《春》、《背影》)婉约多情,鲁迅的冷峻深刻,茅盾的泱泱大度,莫泊桑的曲折经营、跌宕起伏,侧重这个方面的教学,就是展示格调品级内涵,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有着非凡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