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合同管理重点工作

合同管理重点工作

时间:2023-05-29 18:20: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合同管理重点工作,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合同管理重点工作

第1篇

关键词: 建筑; 施工; 合同管理; 工程索赔

中图分类号: F42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5-0032-01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工程款的合同,是约束双方履行义务享受权利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也是施工过程中双方的行为准则。工程索赔通常是指在工程合同履行合同过程中,合同当事人一方因非自身责任或对方不履行或未能正确履行合同而受到经济损失或权利损害时,通过一定的合法程序向对方提出经济或时间补偿的要求[1]。

当前由于工程承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承包企业竞相压低标价以求中标,因而在施工过程中亏损的风险加大,工程索赔就成为承包商扭亏增利的有效手段,也是工程合同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管理行为。因此,如何在合同框架内通过采用相对合理的方法来有效分析和解决工程索赔,挽回损失提高效益,便成为当前工程合同管理中的重点工作。以下是在自己实际工作中对合同管理及工程索赔方面进行的初浅分析。

一、加强合同管理,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

(一)建立合同管理的组织机构

合同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合同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很大,因此结合实际,建立完善合同管理的组织机构,建立公司、分公司各层次的合同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的合同管理人员,形成合同管理的网络组织,负责合同管理的各项工作,以维护企业或项目的经济利益和合法权益。

(二)以工程合同为重点,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

合同管理制度的建立,在合同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要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必须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可操作的作业制度,用制度堵塞漏洞,规范管理。

1.建立合同的评审与分析制度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不规范、不严密,可能给施工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也会给竣工结算审计带来争议,因此必须建立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评审与分析制度,内容包括:

(1)合同中合同价款及确定方式、工期、质量要求、工程进度款付款比例、工程结算方式、违约处罚等。

(2)合同用词是否准确,有无模棱两可或含义不清之处,条款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

(3)及时提出合同中存在的风险,对工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是否有足够的预见性,对风险因素是否有全面的评估及规避风险的措施。

(4)对涉及企业利益的条款,制度出最高标准,如质量最高处罚额度、工期延误最高处罚额度、每天延误处罚最高额度等等。

2.建立分包合同的审查制度

要审查分包方的履约能力重点审查分包合同的总量和价格,确保我方利益。同时还要审查分包方的资格,避免签订无效合同。

(1)分包合同的签订必须以工程合同为依据。

(2)分包合同的签订必须以工程合同为依据必须满足有关工期、质量、安全、履约保证金的要求。

(3)抓好分包合同的履行,对分包的施工单价、费用标准及结算方法等建立较为完善的管理标准,对分包结算的工作量要层层把关。

3.建立定期上报和定期检查制度

对合同履行的情况和发生的变化要定期上报,上级合同管理部门要及时、认真地检查合同的执行情况。只有随时发现问题采取对策,从而将风险损失程度降到最小,将收益做得最大。

4.建立合同交底制度

合同管理人员将合同中主要内容及涉及的注意事项、工程中的风险重点等关键性问题交付给分公司。

(三)培养合同管理人才

做好合同管理工作,人是关键因素,必须以人为本,加大合同管理人员的培养力度,关注合同管理人才培养的各项工作。

(四)加强合同管理的观念,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

合同管理不仅是合同管理人员的职责,由于合同管理涉及的面广,在整个管理层营造一个人人都重视合同管理的氛围,加强理论学习,强化全员管理的意识。

二、加强合同管理,提高工程索赔意识

提高合同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然而在任何合同的关系中,索赔是一种必然存在的正常现象。对合同关系的双方来讲,索赔即是维护双方合法利益的权利,也是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利益的一种合法途径。特别是在建筑工程施工领域,索赔更是普遍存在。这是由于建筑工程规模大、工期长、涉及因素多等特点决定的,也是在竞争性招标条件下施工企业寻求风险均摊的有效措施。在当前市场经济中施工企业要“追求利润”的原则下,也不能排除施工企业将索赔作为扩大利润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在合同执行过程中,施工现场条件的变化、设计变更、工程实物量的增减、建筑材料价格的变化、政策性调整以及合同条款中的缺陷和业主付款行为的违约等,势必使索赔事件不可避免而且也是经常发生的现象。许多企业为了中标,在投标中压低报价,中标后在通过工程索赔的手段逐步取得自己期望的经济效益。做好施工过程的索赔工作是目前恶劣市场竞争中合同管理的重要工作,加强索赔工作管理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工程索赔工作必须要以合同为依据

合同文件是工程索赔的依据,索赔是合同管理的继续,特别要注意对合同条款的研究,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整理索赔资料,组织索赔工作,时刻与现场实际情况与合同规定相对照。关注现场情况及时发现索赔事件。

(二)保留与工程索赔相关的依据

工程索赔成功与否,必须有大量的索赔论证工作,以充分翔实的资料证明自己拥有索赔权利,保证工程索赔的主要依据是索赔成功的关键。这些主要依据除了合同文件以外,主要包括来往信函、会议纪要、施工记录、工程变更等。现场工程师签字的质量检查,验收记录是采取索赔的有力证据。除此之外工人工资单、设备材料和零配件采购单、付款收据、工程照片等等都可能是工程索赔证据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三)及时、合理地处理工程索赔

加强项目合同管理的责任,杜绝该签未签,该赔未赔的情况,提高和强化及时签证,加强索赔的意识和自觉性。注意提出签证索赔的期限和程序。凡应在施工期间提出的均应及时提出,尽量将单项索赔在施工过程中陆续加以解决,避免后期综合索赔所带来的矛盾复杂化。

(四)起草索赔报告

索赔证据要确凿、充分,语言要言简意赅,要引用合同条款,建立事实与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说明索赔的合理性,突出强调干扰事件中的不可预见性和突发性,以及自身为避免干扰事件的影响和损失所采取的措施。

(五)控制反索赔和分包商的索赔

建筑企业在施工合同和分包合同履行过程中要正确履行自己的合同责任,严格控制业主反索赔和分包商向自己索赔事件的发生。

在实际工作中,工程索赔情况复杂,涉及问题复杂,而且工程索赔管理在我国建筑行业还是一个成长性事物,相信随着工程领域各项制度的逐步完善及快速发展,我国的工程索赔及其管理也必将逐步走向规范化、合理化和信息化。

第2篇

一、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主体法律意识不足

建筑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建筑企业的数量显著增多,建设工程数量增多,但是在该过程中,我国对于建设工程的管理工作,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合同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基础性工作,并没有得到完善.当下很多建筑的相关责任方,只是一味的进行工程建设,对于工程建设中,双方对于合同规定中要求的需要履行的责任义务,并没有进行重视,双方缺乏对合同条约的敏感性,缺乏一定的法律意识,经常是双方象征性地签订了合同,对于合同中的具体条款和双方应遵循的义务并没有进行了解,使得合同订立这一行为只是流于表面,并没有发挥出合同在建设工程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导致了合同中的内容存在着不规范和不完善之处,内容过于简单,权责不明确,那么在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中,双方很有可能在其中的某些行为,违反了合同中的规定,导致了施工质量和安全存在问题,但是在出现问题之后,却无法准确找到责任方,给工程的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也会造成双方经济效益上的损失。

(二)合同管理方式落后和管理人才局限性

当前我国建筑企业的合同管理方式比较落后,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管理的效率也比较低。我国目前也在努力完善该方面内容。日前,水利部监管平台正在推行建筑企业信息联网,将项目从招投标阶段到最后完工阶段所有信息包括人员全部实行网上公开,从而实现最广泛的监督机制,也进一步完善了公平公正的工程招投标程序。管理人才的缺失也是工程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在实践中,我国很多建筑企业在追求工程利润以及工期的同时,并没有重视甚至于忽视建设工程中的合同管理工作。这一现象在民营企业中表现突出,很多企业对合同管理并未设专人专岗,有些即使设了也并非具有相关知识储备,这对于工程建设极其不利。

(三)工程合同管理与工程进度不同步

如上文所述,合同管理岗位在工程建设中并非视为重点工作,很多工程建设公司甚至将其视为是多此一举的麻烦事儿,由此导致合同管理成为一种形式、一种过场。在ISO900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中严格要求每一项工程必须在开工前完成合同交底工作。作为一个国际认证的完善的管理体系,ISO9001也仅仅在开工前要求合同交底工作,那在工程进行中,甚至工程结束后是否不需要合同管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工程合同中对于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程支付等都有严格的约束,这无疑是保障双方的利益,也是对对方的一种约束。合同管理不应仅仅停留在项目前期,更应渗透在项目的每个阶段。

二、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工程合同管理的法律体系

想要充分发挥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工作,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的作用,就需要对工程合同管理的法律体系进行完善。对于工程合同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正和完善,使其能够满足现代建筑行业发展的特点,尤其是要对工程合同管理工作的相关流程进行规范,为工程建设中合同管理工作的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使得工程施工中合同管理的相关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从而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要保证合同的实施过程中有法可依。

(二)进行规范化的合同文本管理

合同文本的不规范性是目前合同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显著问题,当前我国很多建筑企业并没有认识到合同的重要性,在签订合同时,对合同的内容不进行重视,使得合同的内容中存在很多不规范和不合理之处,给后期的工程管理工作带来不便。因此必须要进行规范化的合同文本管理工作,提高合同的实用性,用最为规范的合同,对于施工过程中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进行明确,这样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一旦出现了问题,就能够根据合同迅速找到责任方进行负责,从而缓解双方纠纷。

(三)培养先进的合同管理专业人才

先进的合同管理专业人才,能够有效提高合同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由于建筑工程的专业性以及法律规范的强制性,企业必须培养同时具备建筑工程专业知识以及法律法规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法律法规是一切行为的基石,工程技术是建筑合同的灵魂。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信息化技术也要被应用于合同管理工作中,所以在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时,也需要对其进行信息化技术的培训,使其掌握最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在工作中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业务能力。

三、结语

自从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以来,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就一直备受重视,其中合同管理工作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因此在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中,需要建立一个规范化的合同管理体系,对合同管理工作进行完善,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雷宗亮.建筑工程管理中合同管理的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14):207.

第3篇

截至11月30日,本项目累计完成进度产值     万元,占公司下达2018年度进度产值目标   万的   %。计量产值累计完成  万元,占公司下达年度计量产值目标   万的  %。计量差  万元。

截至11月30日,项目已发生总成本合计  亿元,其中劳务成本  万元、物资成本  万元、机械成本  万元、其他成本  万元。

二、2018年重点工作总结

(一)成本合同管理成效。

项目所有劳务引进均根据公司标后预算及公司限价进行谈判,根据计算工程量进行资源预算上报,从资源预算、过程结算等各环节层层把控工程量审核,确保合同工程量与实际工程量相符,无超结算现象。

(二)管理创新成效。

项目员工多数来源于传统路桥项目,经验及专业水平有待提高,项目部在上一年度中多次开展“职工夜校”,本年度开展了  高速房建项目第二期“职工夜校”,全方位的提高了广大职工的专业技能,为项目顺利开展及公司新型项目领域发展储备了技能人才。

项目严格按照公司“传帮带”活动要求,对于今年新进的大学生分配经验、技术过硬的师傅,并且签订师带徒协议书,执行师带徒管理办法。

项目积极推广广联达应用,有效提高了项目成本管理,计算工程量高效准确,成本预算,为项目工程量清单确定及对下劳务计算提供了基础;PM系统的应用,使物资设备部合同评审更加标准化,方便项目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2018年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应对措施

(一)成本管理方面由于项目前期使用临时计量,目前项目接近完工,后期工作难度加大导致成本归集及计量工作较为滞后。项目领导在每月的“经济活动分析会”对于成本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加强快计量工作,及时归集成本测算利润。

(二)安全管理方面专职人员较少,工作量大,导致计量工作滞后。向公司协调增加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日常报表及资料整理工作,加快计量进度,施工管理方面项目设置VR安全体验馆,有效的提高了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三)物资管理方面由于站点较多,建筑零星材料繁杂,部分材料进场时间较晚,导致部分工期节点略有滞后。项目领导在月度“生产月例会”要求各部门之间互相配合,紧密团结。

(四)质量管理方面在管理过程中发现各作业队都存在成品保护意识较差的问题,导致上一工序的成品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对于施工质量要求落实不严格,导致某些部位达不到质量要求出现返修的情况。质检人员对于破坏成品的作业队处以相应的罚款并修复;对于质量不达标的工序向该作业队下发工程联系单,落实整改,过程中闭合。

四、2019年重点工作计划

(一)2019年工作思路。

2019年为后项目管理阶段要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剩余一个养护工区,管理人员将会大幅缩减,在施工期间更要加强管理,实现成本可控的原则。

(二)2019年重点工作计划。

根据工程进度,及时、准确做好工程量的计算工作;按时对项目发生成本进行归集,做好成本核算;

加强“三级”技术和安全交底,加强技术创新,推广可行性的优良创新技术,为公司以后施工总结经验。

加大监督资金的流动情况,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成本。

第4篇

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1、每月对用户漏电保护器进行抽测,对不能正确动作的漏电保护器及时督促用户进行了更换,每季度对变台漏电保护器进行一次抽测,确保了漏电保护装置的正确动作。

2、由郝善年负责,在城南小学、寄宿制小学组织学生观看了安全知识宣传片,并现场讲解了触电急救、电力安全常识、电力设施保护等,发放安全用电宣传资料480余份,通过学生带动家长,达到农村安全用电知识普及率的提高

3、重点对临时用电进行了检查,对修建楼房及农村住宅等临时用电用户侧线路及保护设备、新建房屋与线路安全距离等进行了检查,制止了柳谷变台、杨家变台线路下违章建件2起,通过定期检查,使农村临时用电达到了安装规范,保护到位,标准统一的目的。

4、由各台区责任人对辖区内交叉跨越线路、对地安全距离不足的线路进行了全面排查,更换张赵、城七电杆4基(因对地距离不符合规程要求),督促广播站整改交叉跨越、电杆上乱拉广播信号线等隐患31处。

5、根据供用电合同管理要求,我所认真对所有供用电合同进行了检查,对不规范的合同及过期的合同进行了补签。

6、根据《电力法》、《供电营业规则》、《用电检查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照本所用电检查工作计划,认真开展了用电检查及营业普查工作,通过活动的开展,有效减少了农村私拉乱接等违章用电行为,确保了农村用户的安全用电。

二、活动取得的成效及亮点

1、确保了配电变压器及用户侧漏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为用户的安全可靠用电提供了保障。

2、通过各种方式的宣传,使用户的安全用电意识得到了提高,进一步提高了辖区内用户对电力设施保护的自觉性。

第5篇

通过采取必要的行政及法律手段,督促指导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订立、履行、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从源头上规范用人单位劳动用工行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推动建设和谐社会”重要思想为统领,以规范和加强全市劳动合同管理、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为主线。

二、目标任务

并得到较好落实;劳动合同管理趋于规范,全市范围内建立起配套的劳动合同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实现“劳动合同法律法规健全、劳动合同管理措施得力、劳动用工行为规范有序、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目标。

三、工作措施

(一)扎实抓好“一法一条例”学习培训工作

有计划、多层次地组织各类用人单位及有关人员学习“一法一条例”尤其是加强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的学习培训工作。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市企业家协会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采取举办“一法一条例”专题培训班、专题研讨会等多种方式。联合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劳资人员和工会干部的劳动合同法律培训工作,从源头上解决部分用人单位用工不签订劳动合同或违法签订劳动合同等问题,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二)大力开展“一法一条例”系列宣传活动

利用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充分发挥各类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通过开设专栏、群众咨询、发放宣传单(册)张挂条幅等多种方式,开展有特色、有新意、群众喜闻乐见的一法一条例”系列宣传活动,广泛宣传普及劳动合同法律知识,形成全社会学法、知法、懂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宣传过程中,要突出重点,要围绕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增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全面推行劳动用工备案制度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劳动用工备案制度,要把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作为全面落实“一法一条例”解掌握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状况、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促进就业再就业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抓好落实。要严格按照“一法一条例”有关规定。实现对全市劳动用工实行动态管理。要充分利用《劳动用工备案基础信息采集软件(离线版)逐步建立我市劳动用工备案情况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规范、细化和完善劳动用工备案工作流程,确保劳动用工备案工作的实效性。

(四)规范和加强劳动合同管理

按照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劳社薪字〔 〕539号)要求,根据“一法一条例”有关规定。加强对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的宏观监管。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已针对不同行业以及不同类型用人单位的劳动用工特点,分类制定了适用于所有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书》适用于非全日制从业人员的非全日制劳动合同书》适用于劳务派遣人员的劳务派遣劳动合同书》和适用于离退休人员的聘用离退休人员劳动协议书》等四类规范、简明、实用的劳动合同规范文本。市要按照“一法一条例”有关规定,督促指导用人单位使用统一制定的劳动合同规范文本,及时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由劳动部门负责指导用人单位加强劳动合同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劳动合同管理台帐,完善与劳动合同制度相配套的内部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终止、解除、续订等程序,实现对劳动合同签订、履行等各个环节的动态管理。

(五)开展实施劳动合同制度专项执法督查活动

认真履行职责,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按照“一法一条例”要求。切实加强对用人单位实施劳动合同制度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要针对部分企业中存在不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随意解除劳动合同、恶意拖欠克扣工资、严重超时加班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检查,严肃处理各类违法行为,并将典型案件依法向社会公布。要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作用,组织基层劳动保障兼职监察员和劳动关系协调员对辖区内的用人单位,特别是个体经济组织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准确摸清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情况,督促指导其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指导其办理劳动用工备案。

(六)加强劳动关系工作体系建设

不断规范完善基层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和推进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进社区试点工作。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劳动保障部和省、州的统一部署,积极探索研究加强劳动关系工作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协调工作组织体系、管理服务体系、法律法规体系、目标责任体系和三方协调机制,建立劳动关系协调工作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劳动关系协调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就业、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三大板块协调发展。

(七)大力推行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

规范和加强集体合同管理,要采取有效措施。已建立工会的企业全面建立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对尚未建立工会的中小企业大力开展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通过集体协商,合理确定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定额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切实解决部分劳动者工资长期得不到合理增长、休息休假权利没有保障等问题。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指导用人单位签订集体合同,并及时将集体合同报送市劳动保障部门审查备案,力争实现集体合同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率达到100%

(八)着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并将每年的34月份作为集中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要约行动月”市劳动保障部门可根据我市实际,全市范围内逐步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选择部分重点企业和行业作为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典型示范单位,率先实行,积累经验,并在条件成熟后,全市范围内推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以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为切入点,督促指导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研究建立企业工资协商共决机制、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推进要约行动有序进行,促进企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九)加大劳动争议调处工作力度

制定和完善工作预案,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和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即将实施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分析研究“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增强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的预见性和主动性。要依托基层劳动关系协调工作平台,以提高劳动争议调处能力为目标,继续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体系建设,提高劳动争议调处工作能力和效率,维护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

四、实施步骤

市贯彻落实“一法一条例”工作的重点任务是今年年底前,今年。劳动关系工作体系建设比较完善,全市各类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备案率达到85%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5%以上。为确保这一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今年的具体工作按以下四个步骤实施。

(一)宣传发动阶段

各相关部门要在原有宣传工作的基础上,市宣传发动工作已于 年 月份全面展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类宣传渠道,扩大“一法一条例”社会影响力,不仅要在各用人单位中做到广泛知晓,同时要不断提高劳动者的认知程度,为“一法一条例”深入贯彻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系统培训阶段

对所有用人单位的法人和劳资人员普遍进行一次培训,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市总工会、市企业家协会联合举办培训班。切实增强用人单位依法用工、依法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的意识,提高相关人员政策水平和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管理水平。

(三)组织实施阶段

向各用人单位下发《劳动用工备案手册》签订《劳动合同备案名册》全市的各类用人单位开展以实行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和劳动合同制度的专项行动。由市劳动保障部门按照“一法一条例”规定。

(四)检查总结阶段

重点检查劳动用工备案率和劳动合同签订率,市政府将组织专门工作小组对此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全面总结今年工作情况,提出明年工作目标。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

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镇、街道、各职能部门以及各类用工单位要充分认识贯彻实施“一法一条例”对推动劳动保障三大板块协调发展、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重要作用,主动衔接,积极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坚决杜绝“一个部门干、其他部门看”现象发生。市政府成立以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刘春林为组长的图们市贯彻实施‘一法一条例’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市劳动保障部门、市总工会和市企业家协会及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组成(名单附后)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实施。

(二)客观分析形势。

定期分析我市执行“一法一条例”情况。要经常深入基层,要建立分析研究制度。特别是深入问题比较集中的行业和企业,认真调查研究,准确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措施,对影响全局的关键问题、突出问题、敏感问题要集中力量,尽快研究解决。

(三)创新工作方法。

克服各种困难,要抓住贯彻实施“一法一条例”有利时机。创新工作方法,确保劳动合同制度全面实施。要将贯彻实施“一法一条例”与全市中心工作和各职能部门的重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合理摆布,统筹安排,使各项工作互相补充、互相促进。要将劳动合同签订率列入市政府绩效考核指标范围,明确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责任分工,层层落实任务。

第6篇

关键词:国企;合同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承发包单位为了完成其所商定的工程建设目标以及与工程建设目标相关的具体内容,明确双方相互责任、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1 统一标准、规范施工合同签订流程

国有企业总部的合同管理部门是对各隶属的地区公司进行合同的统一管理,目的是掌握所有项目投资、合同签订情况。在大型国有企业施工合同的管理中,采用建立一个完善的网络系统“合同管理平台”,地区公司在合同管理平台上申报施工合同。

国有企业中对项目投资大于50万元的施工合同要进行招标,招标过程在线下进行。招标的结果上传合同管理平台进行审核,网上流转审核的有承包商的资质、组织机构代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法人项目委托书、中标书、招标中的各种过程资料。最后经审计监察、合同管理部门审核确认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流程,合同申报系统。

合同文本采用标准、统一的合同文本格式。合同管理人员必须对工程现状进行深入的调研,使拟定的合同有预见性,对合同进行细致分析,避免条款出现歧义,各地区公司合同的申报由专门的法律人员把关,制定出部门审批流程;投资项目大于1个亿的施工合同进入国企集团总部进行流转审批。

2 合同的规范管理及要求

国有企业中的合同管理是在建工程审计及内控检查围绕的重点工作,规范合同管理由点滴抓起。规定了合同中使用合同公章的唯一性,工程建设合同必需是由承发包单位加盖合同公章为合同生效,取消使用单位公章盖在合同上的不规范作法。合同网上签订的最终日期为合同网上的归档日期。合同网上签订电子版的内容与纸版合同的一致性,施工合同增减条款及内容变更必需出具合同变更申请表,双方盖合同章为生效。从而保证了合同的严肃性。

国有企业的合同管理平台投入使用后,提高了办事效率,杜绝了随意调整投资、变更合同的作法,防止各地区公司年底突击无计划投资或挪用、占用资金,保证了总部下达投资及施工合同的签订、履行。

3 国企施工合同条款的约定是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

在国企施工项目的实施,都是通过一系列的承发包合同来实现的。主要通过对承包内容、范围、价款、工期和质量标准等合同条款的制定。发包商和承包商在合同条款的约定下,通过对合同管理目标责任的分解,规范项目管理的内部职能,围绕合同条款,做到精细管理工程项目。

国有企业在工程施工中,以合同约定的工期对进度计划逐层分解,确保工期、结点按进度完成。对隐蔽工程进行检查、确认;对备料款、工程进度款支付的百分比的约订;对材料购置,双方违约条款约定等。因此,无论是对承包商的管理,还是对发包商的管理,合同管理始终是施工项目管理的核心。

4 在合同的执行过程中,合同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

4.1 标准文本条款与现实情况存在缺项

在使用EPC标准文本的合同签订及执行过程中,发现合同文本也存在着缺项。对分包商支付进度款的条款存在问题,合同里企业并没有对总承包商合同条款中的分包进行约定,分包商在进度达到一定的情况下,总承包商不付分包商进度款时,在总承包单位确认工作量及进度时,国有企业可对分包商支付进度款,进度款从总承包商的合同款中扣除的约定。

合同条款的不断完善,解决了总承包商与分包商之间的问题,避免国有企业因承包商之间的问题,影响到企业的形象、声誉;降低因拖延进度款而影响施工的工期,也解决了农民工的欠薪问题。

4.2 合同管理意识淡薄,对合同管理缺乏认识

虽然合同是规定双方责权利关系的文本,在国有企业中,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岗位的职能更换相对频繁,新上岗位的人员由于岗位职能及业务范围不熟悉,签订的合同在执行过程中发现,招标文件及合同中对施工的界面交待不清楚,在工程中交时存在着施工的空白点,企业与承包商之间产生合同纠纷。

合同管理人员、招标部门没有对投资概算的范围、金额进行了解。招标文件、施工合同对内容约定不清,使招标合同与现场的实际工程形成了两层皮,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事后合同也时有发生,经常出现先开工后签约的情况,合同签订只是走过场,不注重细节,为后续的施工索赔带来许多困难。

4.3 不重视合同体系和制度的建设,合同条款责权利不平衡

尽管,合同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但在施工过程中,企业作为发包商,控制着资金,占据主动地位,承包商为了达到中标的目的,不得不签订对自己不利的合同条款,在发包商开工条件提供不及时的情况下,造成窝工和赶工时,本可以提出索赔,但往往是由于缺乏意识,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存在责权利不对等。

4.4 企业中缺乏合同管理的专业人员

大部分企业缺乏对合同管理的正确认知,而合同管理不仅要懂得与合同有关的法律知识,更需要懂得工程技术、工程经济及工程管理方面的知识,工程建设合同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这些素质的专业人员,才能在发生合同纠纷时,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援。

认识到合同管理存在以上问题,我们必须增强全员管理意识,规范合同签订内容,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建立健全合同管理体制,才能使合同管理发挥其重要作用。

5 完善合同管理,落实项目的责任制

5.1 实行目标管理,施工合同进行交底

国有企业合同管理中,应遵守施工项目责任制,各项目落实到责任人。工程项目要进行合同交底,对设计范围、施工内容、施工进度、费用控制、技术要求等做出解释和说明。项目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图纸会审,在施工图纸会审时,提出意见及改进的方法,减少施工界面认定不清造成的施工漏项,影响工程竣工。

5.2 加强合同法律意识,减少合同纠纷产生

防患于未然是国企工程施工中应该一致秉承的原则,发生合同纠纷再去解决必然耗费财力、人力。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合同管理增加合同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利用合同作为手段维护企业应该享有的权利,使企业的利益得到有效的保证。

5.3 加强对合同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与教育

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合同管理是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步,发挥合同管理作用也是靠合同管理的专业人员来管理、实施。因此国有企业要重视合同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专业培训,掌握好专业知识,防止合同纠纷的发生。

总之,合同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和灵魂,工程管理的各方面工作都要围绕着这个核心来展开,要在高度重视工程合同管理、深刻了解其重要地位的基础上,促使承发包各方自觉履约,从而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切实维护建筑市场秩序,确保工程建设领域合同管理逐步走向法制化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施工监理;质量;程序;方法

引言

质量是工程建设永恒的主题,作为监理工作内容之一――质量控制工作,该如何开展,落到实处,从而实实在在的将工程质量关把好,具有深远的意义。根据多年监理工作体会,本人就怎样搞好质量监理工作,浅谈几点认识:

一、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合同管理

(一)承包人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工程。质量事故及损失往往是非常严重并且难以弥补和修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杜绝此类问题的出现,防患于未然。工程质量是靠承包人做出来的,所以在质量监理工作中首先应责成承包人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使承包人在人员、配备、组织、检测程序、手段、方法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并设置质量检测机构和质量管理小组,实行自检、互检、复检的三级检查制度。

(二)承包人要树立“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承包人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者,承包人要首先正确处理好工程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牢牢树立“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以质量促效益,主动接受和配合监理单位做好检查、监督和管理工作。

(三)加强合同管理。以规范、标准和批准的设计文件为准绳,做到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工程建设水平为目的的规范化作业。养成以承包人自检为主,监理复核作为评定目标资料结果的良好习惯。

(四)仔细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检查和审查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杜绝质量事故的隐患。针对工程的特点和合同中签订的质量等级,建设方的要求、承包人的资质等情况,确定监理方的监控的目标和标准,确保监控的内容和各自的职责、权利,订出监控的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做到施工质量监理工作正规化。

二、做好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

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做好承包人技术、管理人员组成、施工机械和原材料的准备及按设计图纸进行放线、测量等工作。做好本阶段的监理工作有助于合同三方更好地履行合同的权利与义务,有利熟悉合同文件、制定监理细则。

1.熟悉合同文件 制定监理细则

2.了解工地现场、审查承包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3.检查承包人质量自检系统

三、认真开展施工阶段质量监理

1.严格监理质量程序,坚决做到“四不准”。监理应重点把好“把好三关”:开工申请关、中间检验关、中间验收关,在实际工作中,各级监理人员对重点项目、重点工作、重点环节严格要求,不留缺口,坚决做到“四不准”:人力、材料、机械设备准备不足,不准开工;未经检验认可的材料,不准使用;未经批准的施工工艺,不准使用;前一道工序未经监理验收,后一道工序不准进行。

2.抓住“三检”,做到“三全”。紧抓“检查”这个重点,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尽可能加密检点,加强检查的深度,通过“三检”:成品检验、工艺检验、材料检验,尽早发现可能影响工程最终质量的任何不良因素或质量事故苗头,及时处理已经出现的技术或质量缺陷并责成承包人进行纠正。对隐蔽、复杂工程做到“三全”:全过程、全方位、全环节旁站,咬紧质量不放松松。

3.建立健全试验制度与规程,杜绝工程质量事故与隐患。建立健全试验制度与规程,试验工作原则之一是“以数据为准,用数据说话”

4.抓住计量支付的核心手段,做到与质量挂。计量与支付不仅是合同管理体制的核心,也是整个监理工作的核心,是监理行使权力和履行职责的根本保证,也是监理的最终工作成果。建立完善的计量签认审核制度,加强计量数据的审核,实行严格的三级把关。即现场监理初验,专业工程师复核,合同工程师审核。做到计量与质量挂钩,计量是在质量合格的基础上发生的,利用这一关系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项目不予计量,给予承包人一定的经济惩罚,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

四、强化工地会议总结工作

不定期的对工程实施的质量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分清个性和共性的问题,定期不定期地个别或全线范围内召开质量专题会议,明确会议目的,通过会议总结指出已实施工程的优质方面及工程存在的问题,从而加强承包人间的交流,为承包人更好地实施工程,提供可针对的目标。

五、注意质量监理工作的艺术性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特别是在当前的质量形式下,多数承包人都具备较完善的质保体系,具有一定的质控能力,但往往在实施过程中,会因为种种客观原因,而导致工程质量达不到最理想的效果。而监理与承包人从地位上来讲是平等的,那么在具体工作中如何采用监理艺术,则具有一定的意义,一般情况下,分以下情况而因地制宜地采用。

1、尊重承包人:在任何场合下,应以礼待人,体现一位社会监理的优良素质,让承包人信服监理的为人。

2、原则性:对于质量不能满足要求的要坚决把握立场,毫不手软地进行处理,但在承包人尚未接受前可采用先请承包人拿主意,再明确监理立场的方式。

3、激励性:对于质量符合要求,但存在美中不足之处的工程,首先要肯定好的一面,再在此基础上引导承包人自查美中不足之处,以商量的方式要求承包人对不足之处进行整改,于情于理一般承包人都还是可以接受监理的观点的。

通过以上3点,尽可能将“严格监理、热情服务、秉公办事、一丝不苟”十六字方针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搞好质量监理工作。

六、结语

对于监理工作的质量控制工作,所涉及的内容很多,但三项控制工作始终是主线①事前控制②过程控制③事后控制。即通过各项准备工作的开展,做好事前控制;通过各项现场工作的开展,严格过程控制;通过事后控制工作完善前二者的不足。总之,作为一名监理人员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全面地做好质量监理。

参考文献:

[1] 程建军 浅谈如何做好高速公路工程质量监理工作 科学之友,2007.10

[2] 李兴奎 如何做好施工阶段工程质量控制的监理工作 四川建筑 2009.01

第8篇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以节约型公共机构建设为主线,围绕节能示范创建活动、“绿色机关”创建活动、“低碳机关”创建活动和节能项目化管理等重点工作,以强化基础工作、注重措施落实、突破重点工作带动整体节能工作水平的提高,确保完成年度节能目标任务。

二、工作重点

1.继续做好全县科、教、文、卫、体系统正在开展的“节能示范创建”活动,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节能示范单位”,推进全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向纵深发展;

2.加强公共机构节能项目化管理工作,全年实施5个有一定影响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较好的重点节能项目;

3.组织开展“低碳机关”创建活动,加快对政府机关建筑物及空调、照明系统进行节能改造步伐,进一步推行无纸化与网络化办公,严格控制文件印刷数量,文稿用纸做到双面使用,减少传真、文件的使用,节约纸张、硒鼓等办公耗材;

4.继续开展“绿色机关”创建活动,2013年县级机关30%以上创建为“绿色机关”,并树立2个以上“绿色机关”典型。今年需创成22个单位,重点是12个镇及县直有独立办公楼的单位。

5.加大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及节能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增加公共机构节能资金投入,用于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技术示范工程,积极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工作;

6.加强废旧商品回收利用宣传,推进办公区废纸、废塑料、废旧灯管、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等废旧商品分类回收和资源循环利用,做到分类定点存放、定期清运;

7.鼓励各级公共机构定期开展能源审计或评估,2013年,全县能源审计项目不少于2个;

8.加强对全县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监督检查,检查用电设备是否全部采用节能型产品,是否按有关节能规定进行管理,使用空调时温度是否设置夏季不低于26℃,冬季不高于20℃;检查用水设备是否全部使用节水型器具,有无跑冒滴漏、长流水、使用高压自来水冲洗车辆等现象;检查办公用品的采购配备和领用、会议审批及登记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情况;检查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公务用车单车百公里油耗定额核定、“一车一卡”定点加油、定点维修保养等情况;检查各系统主管部门对所属单位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督促、检查、指导、考核等情况;检查节能管理信息化系统软件安装和使用情况;

9.认真做好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培训工作,组织开展全国节能宣传周、节水宣传周系列活动。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镇、各部门要增强责任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切实加强领导,明确目标,强化责任,有效落实节能工作组织体系、政策措施和能力建设。教、科、文、卫、体等系统主管部门,要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建立本系统节能管理监督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切实推动本系统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开展。加强公共机构节能管理队伍建设,配备专职节能管理人员和统计人员,确保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节能工作有部门管理、有专人落实。

(二)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种传媒,大力宣传公共机构节能有关知识和法律法规,推广和普及节能科学知识,宣传节能典型。采取工作研讨会、知识竞赛和节能技术、产品推介会等形式,促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和信息交流。教育局要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印发节能减排科普读物,促进学生树立良好的节能观念。各镇各部门要积极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党政机关重点开展“能源体验日”活动,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方式,推动公共机构率先垂范,厉行节约。

第9篇

某工商分局地处某省某经济开发区沿江工业区,担负着江苏省某经济开发区沿江工业区和某镇的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截止2006年6月30日,其辖区内共有各类企业1107家(私企908家,内企91家,外企108家),其中有“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有39家:省政府命名的1家,地级市政府命名的13家,县级市政府命名的25家。

今年以来,该工商分局借助经济户口“网格化”管理改革的东风,在合同监管过程中,坚持监管与服务并存,查处与帮扶同行,较好地完成了合同咨询、合同检查和合同调解工作,有力地推动了企业信用建设。上半年,本辖区内地级市政府命名的13家“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一次性通过了复查验收,并选择了某科弘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某市浒浦布厂有限公司作为本辖区“合同助企”重点帮扶对象,确定分管合同条线干部进行帮扶。受理了合同咨询10起,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80余万元;调解合同纠纷5起,调解争议金额114万元;检查合同31份,涉及金额5.4亿元。

同时,该分局还充分发挥了动产抵押合同登记职能,为企业融资铺桥引路。上半年,分局为企业先后办理动产抵押合同登记31件,抵押物价值达10.06亿元,助企贷款融资5.4亿元,贷款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2倍,有力地支持了企业的正常运转,积极为企业解决发展的甁颈难题。今年6月29日下午1:00,某市钢铁公司的副总急匆匆来到我分局浒浦工商组,请求工商火力支援。一问原委,原是上海浦发银行某分行看中了该公司发展势头很好,愿意向其发放贷款3000余万元,但要求公司必须于6月30日下班前,办完动产抵押手续,因为此笔贷款指标属上半年度。由于该公司首次办理抵押贷款业务,加之时间紧,特请工商以最快的速度办妥动产抵押登记手续,力争在6月30日下午1:00前领到抵押登记证。工商组的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考虑到该公司从未办过动产抵押登记手续,抵押业务不熟,一方面立即与市局分管此项工作的同志取得联系,说明情况;另一方面冒着高温酷暑,前往该公司指导填写有关表格,准备相关资料。该公司需要抵押的设备多达1000余套,价值7000多万元,办理抵押登记时必备的资料很多。在工商人员全程悉心指导下,终于赶在市局业务科室人员现场勘验前把所有抵押登记资料准备完毕,在预定时间内顺利领到了抵押登记证。

在开展动产抵押登记工作中,我们始终做到宣传引导,规范程序,严把“三关”:首先把好“资料审核关”,做到四个查看,一查看登记资料是否齐全;二查看抵押合同条款是否完整、规范,履行期限是否超出营业执照核准的经营期限;三查看抵押物价值是否与账面折旧后的余额相一致;四查看抵押物有无原始凭证或是否资产评估报告。其次把好“现场勘验关”,深入企业核对抵押物实样,确保抵押登记的准确性、合法性。第三把好“事后监督关”,建立抵押登记台账,对抵押物价、抵押周期长的登记开展检查回访,及时掌握抵押物变动情况,指导企业做好了变更、注销等手续,从而保障了债权人和债务人双方的合法权益。

进一步做好合同监管工作的设想和建议:

一、改进监管方式,提升合同监督管理水平

首先努力提高人员素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对合同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针对机构改革后合同监督管理的现状,对外引导企业健全合同专管员等管理制度;对内结合实际,充实监管力量,强化监管职能,形成执法合力。要适应现代合同管理的需要,强化执法人员的学习和培训,创造有利条件,引导大家广泛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提高监管效能。

其次科学利用执法资源。突出重点,加强监管,摒弃过去那种对合同的订立、履行和纠纷处理的全面监管模式,把有限的监管执法力量集中到对合同的重点监管和查处上来。这样,可以严厉打击合同欺诈,强化事后监管,以重点工作的突破来推动整个合同监管工作的深入开展。

第三积极采用信息技术。大力推进合同监管的信息化建设,推行微机管理,加强对企业的培训,改变合同监管在软件、硬件建设上人才缺乏、手段落后的状况,实现合同监管的科学化、现代化。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监管水平和服务质量,做到信息共享、信用公示、服务便捷,以此来树立合同执法机关在民众、企业和社会当中的应有形象。

二、加大执法力度,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打击利用合同进行的违法行为,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商部门的一项长期任务。为此,今后我们将针对合同监管实际,完善经济户口“网格化”合同巡查等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逐步形成上下联动、快速反应的工作机制,通过集中整顿和日常巡查,规范企业合同使用行为,并有的放矢地搞好合同监管工作。

比如,重点强化对装饰装修、房屋租赁、居间、加工等行业的合同监管,做好合同检查、鉴证和抵押物登记等日常工作,从中发现和查处虚构主体资格、违法购销重要生产资料、危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

将进一步强化针对格式合同条款内容的属地监管,及时弥补和纠正格式条款合同中的缺陷与不公正内容,为限制行业垄断、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创造有利条件。

三、加强道德教育,全面推进信用经济战略目标的实施

1.大力加强以诚信为本的道德教育,为信用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切实提高全社会尤其是企业法定代表人和个体劳动者对《合同法》的理解、认识程度,提高其严格按合同办事、诚实守信的自觉性。要大力宣传诚信守约的先进典型,宣传遵守道德规范的优秀企业代表,形成全民讲信用的良好社会环境。

第10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主线,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重点,以贯彻落实“自治区实施劳动合同三年行动计划”为目标,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为目的,提高用人单位劳动管理水平和树立用人单位诚信形象,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更加注重各类社会群体利益关系的协调平衡,为维护我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推动经济协调发展,构建和谐___创造良好环境。

二、创建目标

通过在全区各类企业中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在工业园区包括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信息产业园区、科技园区和产业聚集区等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活动,达到落实政策法规、完善规章制度、健全协调机能、严格劳动标准、规范用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保障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形成维护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长效机制。

三、创建标准

(一)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标准

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自治区《劳动法》、《工会法》、《自治区劳动合同管理办法》、《自治区集体合同条例》等法律、法规。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2、全面执行劳动合同制度,劳动用工行为规范,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100。依法履行劳动合同,签订、变更、续签、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程序合法。同时,按规定向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办理劳动合同用工登记手续和按时报送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统计报表。

3、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工时、休息休假制度以及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对实行特殊工时制度依法进行年检审批,没有违法使用童工和不依法支付加班加点工资现象。

4、按国家和自治区工资支付规定,依法建立健全内部工资支付制度,并按时足额支付职工工资。依法为职工参加各种社会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无拖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现象。

5、劳动保护措施和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建立了安全生产群众监督网络。内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健全、措施有序、落实到位,无重大伤亡和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

6、依法建立工会组织,支持工会开展工作,保证工会依法履行维权的基本职责。

7、建立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按照《自治区集体合同条例》和《自治区工资集体协商指导意见》,在保证充分协商的基础上签订、续订内容具体、标准量化、秩序规范、操作性强的集体合同和专项工资集体协议,保证职工工资收入随企业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8、建立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职代会各项职责落实。企业规章制度必须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并向全体职工公示。实行厂务公开制度,厂务公开工作及时、全面、真实。公司制企业董事会、监事会中的职工代表,能够较好地履行职责,发挥作用。

9、工会教育职工遵守企业规章制度,保障企业正常运营秩序;引导职工爱岗敬业,积极参与企业

文化建设并认同企业文化。通过组织职工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等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为促进企业发展献技出力。

10、建立健全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有效预防和调解劳动争议,没有发生因劳动保障问题引发的。

(二)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创建标准

1、园区内企业全面达到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创建标准。对不具备单独开展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条件的小企业,通过签订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加以覆盖。

2、园区建立三方协调机制和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对园区内企业调整劳动关系带有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开展协商,预防和调解劳动纠纷,及时化解矛盾,园区内没有发生重大群体性、突发性事件。

四、活动内容

(一)开展《劳动法》、《集体合同规定》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办法》等劳动关系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宣传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对劳动关系法律法规知识进行宣传,通过法律法规的宣传,使广大职工群众、劳动者及用人单位了解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

(二)建立指导督促企业签订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工作目标责任制。巩固和完善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规范劳动关系双方权利和义务。重点是推动改制重组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签订工作。

(三)督促、引导建筑、商贸、餐饮、服务等行业的用人单位合法用工。依法与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

(四)加强劳动合同基础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要将劳动合同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督促用人单位建立健全劳动合同管理制度。从现在起到20__年上半年,对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合同管理制度情况进行清理规范,建立劳动合同管理台帐。强化劳动合同制度运行的日常管理工作,加强对劳动合同签订、变更、续签、解除和终止登记及备案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并及时办理相关手续。

(五)积极促进企业按规定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及时签订、续签、重签综合集体合同或以工资分配为主要内容的经过工资集体协商签订的专项集体合同。通过进一步推进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提高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

(六)加强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管理的监督工作。促进企业的工会组织和职代会,积极参与本单位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的建立和管理工作;监督本单位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履行情况,对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要做好本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以保持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的平稳履行。

五、组织实施

(一)开展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

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创建活动,是加强和推进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管理工作,落实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地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自治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已成立了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全区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并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自治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创建活动的具体实施。各级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也应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负责本地区的创建工作。

(二)开展创建活动的总体安排和评审程序

创建活动由各地、州、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具体组织实施。创建活动从20__年下半年开始,每两年组织一次评选。在评选新的自治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的同时,对已经荣获称号的单位进行一次复验。

评选“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由用人单位注册地的地、州、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评选“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由工业园区所在地的地、州、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自治区直属企业由自治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经各级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确定的“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候选单位名单,上报自治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由自治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联合公示,表彰决定,颁发荣誉证书和牌匾,并通过新闻媒体予以公布。

评审程序包括自查、申报、审查、评审、公示、命名、表彰、复查八个步骤。

1、自查。申报企业和园区应对照创建标准和条件进行自查、自评,发现问题,找出差距,及时整改完善。自查、自评情况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经无记名投票,职工(代表)综合满意率达80以上视为自查、自评合格。

2、申报。申报企业和工业园区在自评合格基础上向地、州、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提出申请,报送自评报告。具体为职工(代表)民主测评情况,经职代会审议通过情况,劳动合同签订、履行情况和集体合同文本审批情况等材料。

3、审查。各地、州、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采取一定形式对申报单位进行审查考核。主要审查考核情况是否属实,制度是否健全,运作是否规范。各地、州、市的审查情况,应书面报自治区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4、评审。考核后,由办公室提出初审名单,交领导小组审核,初步确定命名企业与工业园区。

5、公示。将初步确定的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名单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示。

6、命名。经公示未发现问题,颁发“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牌匾,并予以命名。

7、表彰。按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表彰奖励的具体办法,对获得“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称号的企业和工业园区进行表彰。

8、复查。被命名的“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在创建中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或经复查不符合标准的,经各级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审核后,报自治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批准撤销其荣誉称号,收回牌匾,并向社会公布。

六、方法、步骤

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第一阶段(20__年11月15日前):制定方案,分解目标任务。根据本方案的总体要求,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具体实施方案,各项目标要量化,具体内容要明确,实施方案要有操作性。

(二)第二阶段(20__年11月至20__年2月):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各地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可开设专栏、专题,进行系列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有关劳动关系法律、法规知识,报道活动的进展情况以及各方面的典型。各地要抓好本地典型的培养、总

结、推广工作,大造舆论声势,通过宣传更新职工群众和用人单位的观念,吸引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和参与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活动,推进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三)第三阶段(20__年3月至20__年12月):进行试点,以点带面。各地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要根据本地实际,先选择一个县(市、区)和工业园区进行试点,通过总结试点经验,实现以点带面。

(四)第四阶段(20__年12月至20__年2月):检查验收,总结表彰。在这项活动的后期,要采取自查、互检和考核评比等形式,对各地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活动情况进行评估验收。通过深入企业查看有关材料,实地考察等,了解掌握活动开展情况。对达到创建标准的单位,按规定给予表彰,对工作开展不利的给予通报批评。

七、表彰激励

(一)被评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内的用人单位,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可据此作为劳动保障监察年审的重要资料,对年内无群众举报的,可直接发放年审合格证。

(二)凡没有被评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的,企业不得评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开发建设___奖状”。企业经营者不得评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开发建设___奖章”。

(三)凡没有被评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的,企业经营者不得评为各级劳动模范、优秀企业家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好领导。

(四)凡没有被评为选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的,企业工会不得评选为“模范职工之家”,不得参加各类先进工会的考核。

八、几点要求

(一)加强领导。各级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的创建活动作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的重点工作来抓,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创建评选工作。

(二)突出重点。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活动要抓重点、促全面、求突破。各地在创建活动中要紧紧抓住进一步贯彻落实《劳动法》、《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办法》这一主题,通过加强和推进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管理工作,推动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活动的全面开展。

第11篇

一、2012年计划生育工作打算

(一)、专抓专管,配强力量。原先由驻村工作组负责所在村计划生育工作,现在成立计划生育工作专业组,专抓人口和计划生育日常工作,实现由过去的分散管理变为现在的集中管理。镇党委、政府精简压缩驻村工作组工作人员,调整4名责任心强的同志充实到计生工作专业组,工作队伍由过去4名变为现在的8名,加强计生力量。

(二)、建立计生长效机制,平时计生工作专业组在村委会轮回下村上户,扎实开展好环孕检等人口与计划生育经常性工作,以环孕检为先导,摸清育龄妇女底数,进行登记造册,做实计生基础性工作,坚持常抓不懈。

(三)、明确计生工作责任。1、落实村级计生工作责任制。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村级重点工作考核,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2、落实计生专业工作组的工作责任制。把计生口工作作为镇战线部门工作考核的重中之重,考核结果上报县计生委。

(四)、宣传发动至家家户户。把宣传教育与日常计生工作结合起来,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利用育龄妇女来镇接受技术服务的时机,发放宣传单;每家每户下发镇计划生育常识须知,使人口计生政策家喻户晓,营造良好氛围。

(五)、开展“诚信计生”活动。积极推进人口计生政务公开,把政府和育龄群众在人口和计划生育中应履行的权利和义务通过诚信承诺的形式约定,通过“双向承诺”、实现“政府诚信、群众守信”。

(六)、综合治理,齐抓共管。镇各部门通力协作,为计生部门把好关,在入党、入伍等方面,若有违反计生政策法规的行为,则取消其资格。同时在农村低保、宅基地使用、社会救助等方面,向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二女结扎户实施倾斜,给予优先考虑,从而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1、流动人口管理难,难在流动快,难在去向不清。

2、环孕检率不高,遗留尾数大。

3、长效避孕节育措施落实不够及时。

三、工作措施建议

1、加大对流动人口的清理,每季度开展一次对流动人口地毯式地清查,在清理清查过程中,做到逐人建档,对外出已婚育龄妇女做好联系电话的摸底,掌握具体的详细地址,对流动人口建立专门档案,更好的做好流动人口的对接工作。

2、强化孕情监控管理。把环孕检工作与合同管理、村规民约有机结合起来,采取各种方式提高季度环孕检率,对故意逃避或无故不参加妇检的给予经济处罚,并强制补检。加大对环孕检质量的认证工作,严格查处环孕检假证明行为。

第12篇

劳动合同是处理劳动争议的重要依据,劳动合同的管理是处理劳动争议的重点工作。自1995年1月1日《劳动法》实施起,国有企业实施人全员劳动合同制已经十多年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

其一,意识淡薄,观念陈旧。由于员工在实施全员劳动合同制时,对劳动合同的责权利认识不够,认为自己在企业已工作多年,劳动合同只是履行一个手续罢了,未能真正理解劳动合同的含义,未能真正认识到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劳动合同对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其二,劳动合同期限的分布不合理。劳动合同期限在劳动合同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同期限的分布决定着不同的管理办法。签订的中长期劳动合同及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所占比例过高,大中专及年轻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较短。

其三,管理不到位,水平待提高。1995年《劳动法》实施,由于国家的有关配套文件还未完善,因此当时签订劳动合同的文件依据不是很全面,对劳动合同的约束力认识不够,管理不到位,造成企业劳动合同未及时签订、变更、续订、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等情况。此外,有的企业对劳动合同的管理还停留在依靠手工台帐管理的水平,管理内容仅为劳动合同期限的常规管理,未能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

强化员工的合同意识。劳动合同签订后,要适时对员工进行政策宣传,使员工理解劳动合同制的真正含义,从根本上扭转员工的意识观念,通过员工身边发生的具体事例进行分析说明,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员工对劳动合同的认识,增强员工维权的意识。

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长期的固定工制度对员工的要求是:要做用人单位一块砖,东西南北任挑选;要做企业的螺丝钉,那里需要那里拧,由此形成企业管理者要求员工必须无条件地服从组织调动的思维定势。劳动合同法全面实施后,对于员工的流动,不再是被动服从,员工的流动须经双方协商一致。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按劳动合同法进行规范操作,以提高劳动合同管理效率,避免劳动争议的发生。

加强日常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劳动合同管理作为目前劳动人事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必须依法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对劳动合同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具体规定,加强管理,责任到人,保证劳动合同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合同期限短期化,控制增量,提高员工素质。通过劳动合同期限对员工产生心理压力,可促进员工提高自身素质,增强选择劳动合同限期类型主动性。劳动合同短期化是目前的趋势,劳动合同短期化后为企业和员工的双向选择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企业新招聘的员工,如果是技术含量低、可替代性强的简单劳动岗位,企业初次与其订立劳动合同可以只签订期限为一年的劳动合同,可根据员工一年来的业绩来确定是否与其续订劳动合同,也可把临时性、辅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实行劳务派遣,让大众化的员工能进能出,控制增量,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合同期限长期化,增强企业凝聚力。虽然劳动合同短期化是目前的趋势,但也不能片面追求劳动合同的短期化,在执行过程中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于国有企业成立时间较长,大多数劳动者都1995年固定工转制时的员工,这些员工大部分是企业成立时的元老,企业工作年限长达十余年,在1995年实行劳动合同制时与企业所签订的劳动合同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终止为这些员工正式退休时间。再者从国有企业员工劳动合同签订具体期限上看,反映出劳动合同期限与员工文化程度成反比,员工文化程度的高低基本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素质水平,因此在劳动合同的管理应根据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长期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只约定劳动合同终止条件而未规定劳动合同的终止时间,它并不是过去固定工的延续,对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能与以前的固定工概念混淆,通过加强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终止解除条件的约定,实现动态管理,只要出现《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的条件之一者,企业就可以终止员工与企业签订的其劳动合同。由于大多数与企业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员工,由于在企业工作的时间较长,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和高度的责任心,对这些员工的管理事关企业生产安全和稳定,员工队伍的稳定,对于签订长期劳动合同的员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

重塑主人翁意识,增强企业凝聚力。通过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劳动关系,可为员工发挥主人翁作用创造良好的基础,尤其是从事科研工作的技术骨干,必须与他们签订长期稳定的劳动合同,解除这部分员工的后顾之忧,保证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初次签订短期劳动合同的员工中寻找企业所需的核心人才,并与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于素质较好的员工,也可考虑与其签订期限较长的劳动合同。

有了长期劳动合同做基础,培养员工主人翁意识,企业应从实际出发,适当拉开收入差距,强化激励约束条件,用量化的经济指标来衡量员工不同的能力和价值,在企业内部建立能力优先机制,提高员工对工作、生活的幸福感,只有提高员工幸福感,让员工快乐地工作,才能更有效地激励员工,增加企业的凝聚力。

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励的作用就是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使人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而激励是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中国有句古话:是金子总会发光。但是,假如没有适宜的激励机制,即使是足金,也会黯然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