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网改造

电网改造

时间:2022-08-13 08:37: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网改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电网改造

第1篇

关键词:农网改造;负荷中心;无功补偿;计量管理

我国农村电网,大多是60、70年代架设的线路,由于技术和材料等原因,许多电网已不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乡镇和个体经济的状大,农网的输送和配电功率也迅速增加。许多线路已严重超载,加之电网设备的老化,使供电质量和供电安全得不到保证。造成直接的后果是农网电价普遍超限价,有些高达3~4元/度以上,农民怕用电不敢用电。还有同一地方各用户电价不一致,差距很大。因此改造农村电网已势在必行。然而农网改造是个系统工程,电力部门将直接管理到农村电网的未端,即农村的每家每户。同时电力部门将无条件地承担10KV线路的损耗。如何管理好农村10KV电网,降低线路损耗,合理供电,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已成为一个严峻的课题摆在电力企业的面前。

一、选择适当的供电方式

农网的特点是负荷分散,输送距离长,电压损失大,考虑供电方式一定要以降低损耗和提高供电质量为前提。

(一)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

为了节省初期投资,农村的供电方式大多是单相供电,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供电方式已不能满足农村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农村以一个自然社(队)为单位,供以三相四线制,安装配电变压器,同时做好三相负荷平衡,理论证明这种供电方式比单纯的单相供电可大大降低线损和功本损耗。

(二)采用负载中心法供电

现有低压电网多为单端树干式结构,这种供电方式的功本损耗和电压损失都非常大。采用负载中心供电方法,将电源引入负荷中心,即变压器配电所设置在负载中心处,使供电干线尽量以变压器为中心向四周辐射这样减少了供电的半径,使较大电流通过较短的导线送到用户,以使线路损耗最小。

(三)加强农网的无功补偿

无功补偿可降低线路与变压器的可变有功功本损耗。同时还可降低线路上的无功功率的输送,提高负荷的功本因数。农网的无功补偿宜采用集体补偿和分散补偿相结合的原则。针对农村电网的点多、面广、线路长、负荷季节性强、变化大等特点,采用分散补偿更具有优越性。电力系统中,变压器和异点电动机是无功功率的主要消耗者,分别占电力系统全部无功功率的20~25%和60~70%,而农村电网中的变压器和异点电机经常处于轻载和空载,在这种状态下采用无功分散补偿效果显著。如在配电变压器的低压侧安装电容器可大大减少线路电能损耗;在电机附近安装电容器,可提高电动机的端电压,增大电动机的启动转矩,减少电动机的启动电流,相应地延长电动机的使用寿命。另外,根据10KV导线的等值电路(10KV线路的对地导纳可忽略),有功功本损耗P=(P2+Q2)×R/U2,由以式可直观地看出,要想减少10KV线路的损耗,减少流经导线的无功电流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对于变压器 PT=(P2+Q2)RT / U2+ Pt1由此公式可看出提高功率因数,变压器的无功功率Q即减少,变压器的功本损耗 PT就能减少。对于农村综合变以下用户,绝大多数却是100KVA以下的小用户,电力部门对其功率因数不作考核。用户也不愿意投资进行无功补偿,从而导致10KV线路无功功率偏高,损耗偏大,往往农村10KV线损高出市压10KV线路十几个百分点,在10KV线路上由前所说加补装补偿电容器是直接减少配电线路无功输入量和缩短配电线路无功输送距离,从而达到降低线路损耗的有利技术措施。

理论计算和实践经验证明,要使补偿电容器取得最大的降损效果,电网的无功补偿应首先从未端开始,线路上电容器的安装组数越多,其降损效果越好,但考虑到运行与维护等因素,通常一条线路以安装1组补偿电容不宜。(少数长线路,负荷重的可安装2组)

(四)适当提高电网运行电压水平

由公式 P=(P2+Q2)×R/U2、PT=(P2+Q2)RT / U2+ Pt1可知,电网中的功本损耗和运行电压平方成反比,当输送同样的功率时,提高电网运行电压,也可减少可变损耗。但是当运行电压开高后,变压器、电动机等电气设备的漏磁感抗增加,系统的功率因数降低,可变损耗反而增加。另外由于电压升高,固定损耗也要增加。所以如何调整取决于可变损耗和固定损耗的比值,在电网运行电压允许范围内适当提高,既可提高电能质量,又可降低线路的损耗。农村电网一般采用额定电压10KV的高压配电线路和380/220V的低压配电线路。当供电距离较长时,为了保证电能质量,可采用35KV及以上电压的供电线路。

(五)加强对小水电站的无功管理

对于有小水电站发电的农村10KV电网,电力部门应该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减少因管理不善而产生的线损。长期以来,电力部门对小水电站的功本因数考核标准是每月的加权功率因数必须小于等于0.8。目前这种功率因数考核办法存在的缺陷,主要是没有在峰与谷时段分别进行功率因数考核,更没有考核实时功率因数,从而留下了管理的空子。小水电站为了自身的经济效益,钻管理的空子。

首先:小水电站主围绕着峰与谷时段的电价差,在峰时段只发有功,不发无功,导致该条线路在峰时段必须从变电所输送无功电流给其它用户,从而增加线损。而在谷时段,小水电主考虑到电价差,为了补上无功不足,避免被罚,则尽量多发无功,致使该条线路从电站输送无功电流到变电所,导致无功倒送,加重线路负担,增加线损。

其次,小水电站在丰水期多发有功,而在枯水期为了补上本月无功不足,会尽量多发无功电量,为了杜绝小水电的不良操作,电力部门应该给小水电装上分峰谷时段计算的无功电能表,进行功率因数考核,堵住管理上的漏洞。

二、根据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原则指导农网改造

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指标直接体现供电系统对用户的供电能力,反映电力工业的发展水平,也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农网改造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首先应是提高供电可靠性,在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同时,降低线损、提高效益。根据此原则,农网改造时可采取以下几个方面。

(1)分段开关将配电线路干线分为几段,各分段通过联络线路与相邻馈线联系。如某段配电线路干线故障或抢修时,可以通过原来电源式与相邻线路的配电线路干线完好原段供电,以缩小故障或抢修的停电范围。

(2)采用先进的电气设备,提高配电网的安全供电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

在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同时,考虑投资的经济性。

一种电气设备的选择,既要考虑其初期投资,又要考虑其运行费用,既要考虑其成本,又要考虑其投资回报。如对导线截面的选择,较大的导线截面,虽工程的一次投资较大,但由于运行中电能损耗小,故能降低运行费用;反之,较大的导线截面虽然一次投资可以减少,但对应的运行费用增大。因些选择导线截面必需按“经济电流宽度”选择,当然,在地方电力网中,为了保证负荷端的电压偏移不超过容许范围,就必须按电压损耗来选择导线截面。又如农网的配变压器的选择,按照农网改造的技术原则,高中耗配变肯定不能使用,这就要求选择损耗低,运行维护费用少的节能变压器。

三、加强农电管理

现有农村电价超高除了线路老化、设备老化、线损过大的因素外,农村基层管电组织不健全,缺乏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经常出现错抄,估抄或偷、漏电现象。在农村电力改造的同时,加强农村基层用电管理,是减少损耗非常必要的。

加强农电管理,应首先制定一套符合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规范用电行为使之步入正常的运行轨道。其二,加强计量管理措施,计量装置的选择要符合有关技术规定,同时按规定的周期进行校验,严格执行抄、核、收制度。在农村最好采取分表集中装箱的管理措施,它能较好地解决抄表分散的困难,也可一户一表装箱管理,避免窃电事情的发生,同时提高了电能计量管理水平。其三,加强监督管理,选择有威信村民代表组成监督机构,增加管电的透明度,实现电量、电费、电价、限价的公开制度。有目的,针对性地开展管理普查,杜绝偷,漏溻和违章用电,堵塞管理漏洞,使运行费用更加合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10KV电网改造,降低线损,合理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提高供电质量所涉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要从管理上做好工作,同时也要对农网的全面部局综合并合理考虑,再从企业本身做好工作,降低不必要的线损,使农网改造更加合理,更加科学。

参考文献:

[1]曾昭桂输配电线路运行与检修: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

第2篇

关键词:农村低压电网;线路改造;电网防雷保护;无功补偿

中图分类号:TM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33-0123-02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用电水平的提高,每年迎峰度夏期间,运行人员在高峰负荷测量电气设备接头温度及负荷电流,以便及时发现10kV线路、配电变压器、400V及以下线路地过温过载情况,对于存在严重过载的线路、配变则作为电网评估的依据,合理规划农村低压电网,彻底地优化电网结构,从而降低能耗,提高使用效能是农村低压电网改造中的一个瓶颈性问题。

一、农村低压电网改造与设计技术原则

首先低压配电线路设计应该与农村发展规划相结合,不允许使用单股或者破股线,电杆通常情况下采用大于八米的混凝土杆;接户线的中性线、相线应该从同一个电杆引下来,档距应该小于25米,假如超过则需要加接户杆,进户线在穿墙时,需要装硬质绝缘管;按照“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来改建变压器台区,选用低损耗的配电变压器容量需要以现有的负荷为基础,在一定的条件下适当留有一定的余度;农网无功补偿,需要坚持“合理布局、就地平衡、分级补偿”以及“降损和调压相结合,低压补偿和高压补偿相结合”的原则,变压器的无功补偿依据变压器容量的10%~15%进行配置;最后实行一户一表计费,对于农村公用设施的用电需要单独装表进行另外的计费,电能表需要根据用户电负荷科学合理地进行配置。

二、农村低压配电线路供电方式、路径及导线截面的选择

(一)供电方式的选择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实行的是“三条线”供电方式,在未来农村低压电网改造规划与技术设计时,应该要用负荷需求来确定低压电网的结构,而不是用负荷的性质来确定,对那些经济较为发达用电量大的村镇,可以推行“两条线”供电方式,对相对较落后的村镇出一路三相四线就可以达到目的,这样做一来可以节省投资,另外也为一户一表及城乡同网同价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路径的选择

农村低压配电线路路径的设计需要考虑经济发展计划,与农村建设规划相一致,选择合理的接点,尽量避免迂回供电,与此同时尽量少占用农田,线路转角及跨越要尽量少,线路尽量短,方便运行及维护,最后要远离山洪及泥石流易发场所。

(三)导线截面的选择

首先架空线路导线截面由所输送的用电负荷来决定且充分考虑五到十年之内负荷的增长,一定要满足电压损失、经济电流密度、发热条件及强度。选择截面通常情况下是按所输送的有功功率及规定电压损失,计算出导线截面,并核查这种导线实际载流量是否大于安全载流量,最终确定截面导线及型号。

三、变压器容量、位置及低压计量表的选择

(一)配电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在一些地方由于缺少精确的计算及科学的分析,在选择变压器时常常出现资源浪费现象,既增加了一次性投入,同时也使能耗增加,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在今后农村低压电网改造,选择配电变压器时要结合实际负荷及选定五到十年的发展规划,由于农村用电受季节的影响,特别是在夏季及春节期间是用电高峰期,经济较好的农村地区可以利用调容变压器来实现不同季节的需求。

(二)配电变压器位置的选择

要依据短半径及密布点的原则来科学选择变压器的位置,对那些用电集中的相对较小的村镇,应该依据现有的负荷及发展规划,尽量把变压器放置在负荷中心,尽量以辐射方式向四周延伸,对于用户较多,负荷分布不均的大村镇应该采用小容量的台变压器进行,尽量避开可燃物及易爆场所,最后还需要考虑地理位置,变压器最好是安装在公众不易聚居,但利于高、低压线路进出的地方。

(三)低压计量表的选择

以前农村电网线损率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计量表的超期使用,严重影响了结算表的精确性。因此电能表的使用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很大的作用,单相电子式计量表与单相感应式计量表具有功耗低、误差曲线线性好、过载能力强、防窃电功能、启动电流小、重量轻,体积小,振动影响小、对安装要求不严格以及精度高的优点。电能表的安装要遵循相关规定,比如农村用户需要实行一户一表,电能表要集中安装在集表箱内,箱外有防雨罩且留有观察孔,为未来远程集中抄表提供便利;根据不同的供电方式,在变压器低压出口处安装计量总表,根据用电负荷来科学选择电能表容量;在低压配电柜内安装配电监测终端。

四、农村低压电网的无功补偿

(一)无功补偿的配置原则

配电网在消耗无功功率方面是最大的,为了提高输配电设备效率,无功补偿设备的配置需要依据“就地平衡,分级补偿”进行科学布局,首先总体平衡与局部平衡相结合,同时以局部为主,用户补偿与电力部门补偿相结合;其次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同时以分散为主最后调压与降损相结合,以降损为主。

(二)无功负荷的补偿方式

无功负荷的补偿方式主要包括集中补偿、分组补偿及单台电动机的补偿。将电容器组装在专用配电变压器的低压母线上,自动追踪无功功率变化进而改变用户总的补偿容量,从而达到最优补偿;将电容器分散地安装在主要用电设备的车间之内,可以减小线路输送无功功率的损耗,从而分组补偿比集中补偿更利于降损节电;电容器组随电动机运行及退出运行,从而补偿电动机消耗的无功功率,减少线路输送无功功率具有显著的效应。

五、电网防雷保护方式选择

实践证明,由于防雷保护装置不完善,当雷击高、低压线路,或在附近发生放电易造成雷击事故,从而烧坏变压器及其它用电设备。因此,在规划设计低压电网时,防雷保护应给予足够重视:

1.为了防止雷击损坏配电变压器,应在其高、低压两侧都要安装避雷器,在选型方面最好选择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典型接线如图1所示;位置的安装应尽量靠近变压器,距离越近保护效果越好;其接地线应与配电变压器的金属外壳、低压中性点“三位一体”共同接地,接地电阻应符合规程要求;防雷引线的截面积、引线连接头、接地体的埋设都要符合防雷接地规程的要求。

2.为了防止雷击损坏用户用电设备,在用户集表箱内相线与接地线之间加装一个0.22kV金属氧化物无间隙避雷器,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防雷,还能防止由于三相四线进户接地线断线引起中性点位移而产生的过电压危及人身和家用电器的安全。

六、应注意的问题

在设计低压线路时,应尽量避免与10kV线路同杆架设;配电室高低压设备应设置安全遮栏。低压线路在架设时要避开通讯线、有线电视线,最好沿上述线路的不同侧架设,上述线路未经许可寄生在低压线路的,应依法交涉去除。进户线在穿墙时,一定要加防护瓷管或塑料管,并在室外做滴水湾,穿墙套管应内高外低,滴水湾最低点距地面不应小于2m。漏电保护器和刀闸后的用户线不属于农网改造的范围,但农民缺乏电工知识,蜘蛛网式的拉线,既不美观,又不安全,应指导农民科学合理布线,普及电工知识。

总之,在农村低压电网改造与设计技术中,科学合理地选择变压器容量,预留五到十年的电力负荷发展容量,选择单相电子式计量表,同时加大无功补偿力度可以节省电网投资,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电力网的传输能力,进而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电力保证,为农民用电带来了实惠。

参考文献

[1] 谷宏建. 浅谈农网改造中低压电网规划设计[J].科学之友(B版),2007,(6).

[2] 吴欣华. 农村低压电网的规划设计[J].农村电气化,2006,(3).

第3篇

[关键词]城市电网;改造;中压配电;电压选择;研究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同提高的同时也对生活电气化的程度要求提高了,城市用电量大幅度提高,城市配电网的压力越来越大。在城市电网配备过程中,中压配电网的作用非常大,起着中间桥梁的作用;然而,中压配电网的电压等级选择也已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而这种发展过程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必将成为主流趋势。

1.城市电网改革与配电电压提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地区尤其是城市的负荷密度在不断的增大,在供电能力、距离以及线路损耗保护等方面将面临着新的挑战。由于原有的电网系统难以满足当前如此巨大的负荷要求,因此城市电网改革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从实践来看,城市电网输电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用电来量的迅猛增加,明显的暴露出了当前我国城市电网配网的等级和变电层次,甚至是结构布局都已经不再适应发展的要求。在实践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现行的电网相邻的电压级差跨距普遍偏小,从而导致电压级的容量因为重复过多,不能及时的释放出来。据研究表明,级差跨距一般应当大于三倍为最佳;如果级差太偏小,一定会增加变电层次,增大电力系统建设的投资以及增大网络上的损耗,且对加强电网管理及其维护非常的不利;2、配电电压太低或者配网的供电能力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不仅使变电所的布设点和出线的回路数量增多,而且还加大了电网线路的电压损失以及配电网上的能耗。一般而言,配电网上的耗资非常的大,资金的损耗严重影响了电力电网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中压配电电压太低所引发的各种不利影响,成为阻碍我国电力事业发展的主要桎梏。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城市电网改革和提升中压配电电压可谓势在必行。

2.几种中压配电电压方案的选择

根据当前我国的电压制度及多地区已经建立了220KV主网架这一事实,目前最常见的电网结构方案主要有220/110/10/0.4KV、220/110/20/0.4KV和220/110/35/10/0.4Kv,分别分析如下:

2.1第一种方案(220/110/10/0.4KV)是当前我国使用最广的一种模式

两台220KV的电源线,分别引入一座两台型号为220/110/35KV变电站,同时再加上一座两台110/35/10KV的主变压器,除此之外还有两座两台35/10KV型号的主变压器变电站,从而形成了四块相邻的IOKV供电区。

2.2第二种方案(220/110/20/0.4KV)是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电网的用电模式

它也是由一座两台型号为220/110/10Kv主变压器变电站,同时还要加上三座两台110/10Kv的主变压器变电站,从而形成了四块相邻的10KV供电区。

2.3第三种方案(220/110/35/10/0.4KV)是工业园区最常用到的配电模式

该种方案时目前讨论最多的一种模式,它是有一座两台型号为220/110/20Kv主变压器变电站,再加上三座两台110/20KV的主变压器变电站,从而形成了四块相邻的20KV供电区。

为了方便比较三种方案,暂且假设该供电区域中的负荷密度是50,面积是4平方千米,三种方案中的中压配电线路长度一般都在一千米以内。通过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供电可靠性。虽然三种方案都可以达到一定的水平,但就减少变电的层次、安全和设备简便程度上看,方案一要明显的比其他两个方案差。第二,工程投资。方案一的主变压器总容量最高,且投资也最大,而其他两个方案的容量比较接近,且投资相差并不是很大。因此可以断定,在高中压配电装置这一块,方案一的总造价是最高的。第三,在运行维护和电能损耗两个方面,方案一无论在复杂度还是在电压的损耗方面都要明显的大于其它方案。综上所述,在现代城市配电网改革过程中,最好选择方案二和方案三,对于满足发展的需要和长远的目标实现非常重要。

3.中压配电电压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当前城市电网改造过程中选择10KV和20KV的中压电压是最为合适的,其可行性主要表现在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两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3.1技术可行性分析

目前来看,10KV和20KV电压都属于中压电压配电范畴,而且二者的各项技术要求也都基本上属于同一类,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性。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很多的工业园区早在上世纪末就开始使用20KV中压配电了。就目前我国的《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与《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要求而言,其中对20KV的电压级已经做出了相对比较具体的一些规定。由此可见,使用20KV的电压作为配电电压,在当前我国城市电网运行中是完全有技术支撑的;同时国家及相关部门也相继颁布了城市电力电网技术和配电电压标准,并对20KV等级电压在城市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均做出了具体的要求,因此在当前城市电网改革过程应用20KV的电压在技术上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

3.2经济可行性分析

将20KV的电压作为配电电压,可以采用110/20/0.4KV的供电模式,这样比较有利于降低送变电网工程建设的投资及输电线路上的能力耗损,尤其在负荷密度比较大、输电线路比较长的情况下,其经济效益表现的就越明显。通过计算可知,若采用110/20KV的电压,则一个电网电站可辐射的辖区面积可以达到1600平方千米;若采用35/10KV的电压,则一个电网电站可辐射的辖区面积可以达到,400平方千米。因此采用110/20KV的电压,一个站点就相当于建设四个35/10KV的电压供电点,同时可节约输电电线6万米左右,节约建设开支1100万元。节省如此一笔巨大的开支,也是采用20KV电压经济可行性的一种重要表现。对于低负荷密度地区而言,可采用升压方案,其经济可行性主要体现在该方案可以有效的节约一大笔输变电工程建设的投资;对于较高负荷密度地区而言,才用升压方案,其经济可行性主要表现在全网的节能效果方面。从实践来看,110/20/0.4KV型号的电压,大大减少了降压的层次,并且使整个电网的结构更加的简单化,无论是操作还是维护方面都更加的人性化和简便化,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有效的节约了资金的投入和开支,同时也是采用20KV的电压作为配电电压经济可行性的一种重要表现。

第4篇

[关键词]城市电网 ,技术改造,降低 ,电能损耗

[abstract] the power is the basi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ower, in the field of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large proportion, the electric grid enterprise in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power suppl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consumption reduction in the field, to realize the country's energy consumption indicators have an important role. City network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ower system, this paper, from the city grid technology perspective, discussed the measures of reducing electric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and introduces the power grid construction level, simplified outside power grid, simplify network structure and using new equipment, rational configuration of reactive compensation and other measures.

[key words] city network,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lower, electric power

中图分类号:U665.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电网是国家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人口的增长与工业的发展使得用电量翻倍上涨,城市用电负荷快速增长。但由于在上世纪末整个国家电网都只重视电源的建设,而忽视了城市电网架构的建设,使得城市电网建设滞后的问题日益凸现,城市电网损耗与发达国家差距约2~3个百分点。城市电网损耗是电力网运行中发生的,它的出现不可避免,但是很多不合理的线损是由于技术、设备、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失误造成的,因此,要采取措施把它降下来。其中电力网技术改造是技术降损的重要手段。

1我国城市电网存在的问题

1.1配电网络电源点落后于城市建设的发展

由于城市规模的不断壮大,电源点容量及电能输出受到限制,尤其是配电线路的传输通道。线路通道与城市规划不相适应:有的地方改用地下电缆,但施工条件及投资不允许;采用架空线环境条件受限;有的采用架空绝缘导线,网络复杂较为普遍。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速度加快,用电负荷增长率高,但电力配套建设不及时,输电路线供电半径小、线路长,瓶颈效应比较突出,电能输送不出去,往往因此而引起停电事故。城市早期建设的线路导线小、高耗能设备多、线损率高,同时由于无功缺陷大、综合线损损耗大,个别城市或地区电网损耗达15%,造成电能大量浪费。

一批城市电压质量仍然很低

综合电压合格率不足93%,少数城网10kV母线电压合格率停留在86%~90%;多数城网仍然存在后夜电压偏高的问题;许多电网无功补偿不足,全国缺6000万kvar容性无功,同时,各种电力电子装置的迅速普及使得公用电网的谐波污染日趋严重,由于感性无功补偿的配置不足,产生了附加的谐波损耗,降低了发电、输电及用电设备的效率,谐波使电容器、电缆等设备过热、绝缘老化、寿命缩短,从而加重了电能的损耗。

城市电网技术落后、设备陈旧

目前城市电网技术一般还停留在十几年前的水平,虽然近年来也引进和开发了一些新设备和新技术,但全国城网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很大。

在城市电网中,特别是配电网设备普遍陈旧,小截面老化线路、老式油断路器等仍大量在线工作。全国近2000万kVA高耗能变压器在运行。一些城网有50%左右的高耗能变压器、老式柱上油断路器还大量存在。上海、天津、武汉、南京、重庆、西安等用电历史较久的城网中有不少送配电设备已经运行40年以上。技术的落后与设备的陈旧加重了电网的损耗。

配电结构不合理

电源布局与电网布局对线损的影响较大。由于网络不合理,使得部分变电站出现过负荷及轻负荷。两种情况同样加重了变压器电能的损耗。网络布局不合理,增加迂回,交错供电,不能按经济密度输送电能,导致10kV网络线路线损增大。

城市电网建设与改造的技术措施

电力网的升级改造

城市电力网供、配电电压等级应根据城市发展远景和实际情况以及简化电压等级的原则论证确定。应尽量减少变压层次,逐步提高配电电压等级,以有利于配电网的管理及经济运行。

《城市电力网规划导则》规定的电压等级是:送电电压220kV,高压配电电压110、63、35kV,中压配电电压10kV,低压配电电压220/380V。目前很多城市逐步简化为220/110/10/0.38kV和220/35//10/0.38kV四级降压层次,目标以220kV为基础,高、中、低压只采用一级,避免重复降压。城市电力网一般不宜超过4个电压等级。非标准系列电压等级逐步改造取消。这些升压改造简化了电压等级,减少了降压层次,取得了很好的降损节电效果。

进一步加强规划工作,增加变压器的布点。规划时要以负荷预测为依据,以提高供电可靠性为主要目标,科学地确定规划的技术原则,进行全面的规划。增加变压器的布点,努力提高电压合格率。配电变压器在经济运行条件下,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增加配电变压器的合理布点,尽量使配电变压器靠近负荷中心位置,既能提高经济性,又能提高安全性,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用户端电压的合格率和电能质量。例如,根椐电压与线损率的理论关系,一条线路的电压合格率从80%提高到90%或95%,利用降低线损的公式(1-1)进行计算:

P=[1-1/(1+a/100)2]*1001-1

式中a——电压合格率提高百分数。

a提高到90%时,P={1-1/[1+(90%-80%)/100]2}*100=17.35%

第5篇

【关键词】10kV配电网;升压改造;技术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电子事业的发展,人们对电力需求逐渐呈现上升趋势。基于该种现象的出现,电力相关工作人员应采用相应措施有效提高电力的使用率,有效满足广大人们的需求。在此基础上,10kV配电网逐渐不能满足需求,应对其进行相应的升压改造,进而满足市场需求。在对其进行改造过程中,相关人员应高度注意改造原则,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浪费现象,使其变为最小的工作量产生最大的电能力。

1 10KV配电网升压改造的思路

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及工业时代对电力的需求,10KV配电网逐渐不能满足广大人们的需求,应对其进行相应升压改造,进而满足需求,其改造思路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1)在对城区进行10KV配电网升压改造时,可以通过插话的形式对其进行改造,对于布局不合理的、网络损坏率较高的、出现负荷大于8―10MW/km2的且需及时改造的地区,进行升压改造,改造为20KV配电网。

(2)对于需要升压改造为20KV配电网的地区,应确定新增加用户在接入时应遵循的设计原则和20KV电压等级设计原则,对于新增的10KV新装用户进行强力抵制,指引其改装为20KV,并分担20KV改造费用,并让其明确各级电压等级和变压器之间的变化关系,积极主动参加升压改造。

(3)大城市的城乡地区,其投入的配电设备固定资产较低,因此,极易对其进行改造,可顺利将其升压为20KV配电网。

(4)将使用时间比较长的10KV配电网升压改造为20KV的配电网,在对其进行改造过程中,将20/10KV变压器作为过渡。

2 10KV配电网升压改造的技术措施

2.1 配电变压器改造技术措施

在进行10KV配电网升压改造时,基于改造配电变压器数量较多,因此,其技术要就较高、资金投入较大等。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相关工作人员可采用新旧相互结合的方法进行改造,即将10KV配电变压器的外壳和铁芯改制绕组,可继续使用,进而有效降低改造资金。

2.2 配电器线路改造技术措施

将原有的线路改造为架空线路,将10KV线路改造为20KV电压等级,不同电压线路同地面间的距离几乎平行,只是导线对杆塔及横担之间的距离不同、线线间的距离不同等。因此,在对该两种线路进行改造过程中,相关改造人员应更换横担及瓷瓶,不需对杆塔进行改造更换,之后将线线间的距离从0.9米扩大到1.15米,对于绝缘线而言,不需对其间距进行调整,使其保留原有的0.9米。

2.3 配电器主变压器改造技术措施

相关工作人员在对66/10KV配电器主变压器进行改造时,可通过重新绕制低压绕组的方式完成对其的改造,也可通过改变接线方法完成对其的改造,使其升压为66/20KV配电器主变压器。

2.4 配电器电缆线路改造技术措施

在对原有电缆线路进行改造前,可通过升压改造实验进行相应检验,进而可充分使用原有10KV资源设备等,该实验主要是指选取长度为0.81米的YJV-8.7/10-3×400电缆,不需对其原有电缆附件进行更换,之后人为的在其中间增加数个10KV接头,在对其进行升压改造时,依据20KV电压等级实验要求实施绝缘电阻、介质耗损测量等,同时做相应的耐压交流。对于实验成功的,可依据该实验对实际生活中的10KV电缆线路进行升压改造。

3 10KV配电网升压改造技术原则

3.1 10KV配电网升压改造中架空裸导线线路改造技术原则

在对10KV配电网进行升压改造时,应核对其水平间距,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改造。对于档距>120米的,应依据《66KV及以下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范》科学计算。对于升压改造后的裸导线,在最大计算弧垂风偏的条件下,严格符合同地面间距离和较差跨越的要求。

3.2 10KV配电网升压改造中电缆线路改造技术原则

相关工作人员对10KV配电网电缆线路实施可行性评估,之后依据评估结果实施相应改造。升压前应更换全部10KV电缆附件,新更换附件同原来设备进行安全联接。对于需要整体改造的电缆线路依据20KV线路标准开展改造。改造后,实施外护套绝缘实验,局部放电实验,在全部符合要求后,将其投入正常运行中。使用过程中,应加强外力破坏及防水等工作,避免出现线路超负荷运行。

3.3 10KV配电网升压改造中绝缘线路改造技术原则

在10KV配电网绝缘线路升压改造中,用针式绝缘子更换为支柱绝缘子,增加1片耐张绝缘子串或是将其更换为合成绝缘子。支柱绝缘子应依据20KV标准开展相应实验,对于实验不理想的,应对其进行更换。对于耐张绝缘子串增加长度后需重新调整线路弧垂的,应对其线见距离进行科学有效的核对等等。

4 结束语

通过相关实验证明,20KV配电网对于容量较大的用户可有效减少其投资,有效节约土地,进而可显著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尤其是对于边远山区或是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10KV配电网线路具有较大能源损耗问题,进而影响整体应用效果,20KV配电网可有效弥补10KV配电网出现的不足。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对10KV配电网的升压改造,不仅可有效降低线路损失,还可增强配电网网络结构,提高供电电压可靠性及质量,进而使其具有较强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障广大用户对电力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雅倩.10KV配电网升压改造的策略和技术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1(12).

[2]卓东,胡贤德,孙 可.中压配电网 10 kV 至 20 kV 升压改造过渡方案研究[J].能源工程,2012(05).

[3]李学军.提高10kV农村配电网终端电压的技术措施探讨[J].中国电业(技术),2012(12).

第6篇

关键词:城区;配电网;智能化系统;改造

中图分类号:U665.12

随着现代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分布式电源的快速发展给配电网优化规划带来更大的挑战。根据分布式智能配电网优化规划条件下新增负荷节点的情况,从供电公司的角度出发,以配电网接入投资、线路投资及电网有功损耗为最小目标函数,建立了包括分布式配电网规划的多智能化系统,并运用相应的多智能体遗传方法对整个配电网的整体进行了优化。

1.配电网智能化系统概述

简单的说,配电网智能化系统就是(Smart Distribution Grid简称SDG)智能电网中配电网部分的内容。与传统的配电网相比,配电网智能化系统具有更为强大的功能,例如:1、智能配电网自愈能力强;2、具有较高的安全性;3、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电能;4、支持与用户互动;5、对配电网及其设备进行可视化管理;6、具有更高的资产利用率等。

2.我国城区传统配电网发展现状

在我国,电力的供应分布并不均匀,在实际供电过程中,很多因素对配电网供电都有一定的影响,导致供电可靠性降低,全国各地区每年的平均停电时间达到30小时以上,给用户带来了严重的损失。我国配电网发展现状就决定了配电网检修计划制定对我国配电网发展的重要性,而我国当前配电网供电发展的现状是:

2.1 配电网设计和结构的不合理

对于整个配电网络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因素的是配电网自身机构的状态。当前配电网络在结构上通常以放射状为主,而且配电网络的分布存在问题,导致了输电距离较长,半径较大,降低了供电可靠性,当配电网出现故障时,就会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一旦停电也没有及时有效的补救措施。

2.2 配电网设备故障与线路故障

配电网设备现有的设计问题使配电网在恶劣的环境下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一旦遇到雨雪大风等恶劣天气就会使配电网设备达不到标准的线路出现断裂,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事故。同时还有一些电杆位置不合理或电杆年代比较久远而导致设备老化等问题的出现,都会增加故障的出现。

2.3 软件的缺陷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很多地方的配电网络都已经实现了配电自动化管理,但是我国现代化的配电自动化管理人员队伍现在还比较缺乏,原有工作人员专业技术相对比较陈旧,并不能保证现代化配电网自动化操作的顺利进行,同时相关的现代化系统因为运行的时间较短,还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这就导致了配电网各种问题时常发生,严重的降低了配电自动化的正常工作,影响了配电网供电发展速度的提高。

3. 智能配电网供电系统实施改造问题

配电网规划就是指在满足未来用户容量和电能质量的情况下和对电网现状及未来负荷分布预测的基础上对若干年后合理的目标网络结构进行的确立。

3.1 智能配电网系统设计和结构问题

对于整个智能配电网络的可靠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因素的是配电网自身机构的系统改造状态。当前智能配电网络在结构上通常以放射状为主,而且配电网络的分布存在问题,导致了输电距离较长,半径较大,降低了供电可靠性,当智能配电网出现故障时,就会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一旦停电也没有及时有效的补救措施。

3.2 智能配电网站点分布问题

智能配电网站点分布主要是对路径选择,开关站、配变的选址和供电范围等的划分。目前为止,一些发达的城市配网环网率相对较高,但是大部分的环网都是由相同的变电站发出,由不同的母线进行供电,简单的说就是大部分的环网还没有实现变电站与变电站之间的互供,站间的互供程度不高,站间联系的灵活度不够强。

3.3 智能配电网无功优化问题

智能配电网无功优化的重要环节是对电压质量的改善和电网损耗的降低。其中,网损和负荷都受到功率因数极大的影响。城市智能配电网无功规划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规划,即分层分区就地平衡原则和功率因数不小于0.9的原则。所以,想要对智能配电网无功优化,就需要对智能配电网各区融性和感性无功平衡情况进行全面的核对,并结合分布式智能配电网优化,提出无功补偿设备配制的相应调整方案。

4.城区配电网智能化系统改造目标的构建

4.1 网架改造

在配电网进行智能化系统改造的过程中,最基本的改造任务就是进行网架安全性、可靠性的改造,同时需要满足一定的经济性要求,并且还需要保证网架规划要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保证接线的可靠性。对于正常的供电方式来说需要满足N-1准则。一般情况下,线路接线方式主要以双联络为主,单联络为辅,对网架进行改造后,环网率和开关设备的自动化比例都要达到100%。

4.2 设备改造

对于运行年限较长的配电网开关柜来说,需要进行更换,以保证配电自动化运行的需要。在传统的配电网运行过程中,需要将配电网自动化要求的环网单元、配电室开关柜的10kv开关进行操作机构的电动操作加装、CT、辅助接点等。在城区配电网智能化系统改造完成后,需要保证试点区域内10kv线路设备的自动化覆盖率能够达到100%。

4.3 配电网智能化系统改造自动化

在配电网智能化系统改造过程中,最重要的系统改造就是进行配电网自动化的改造。而配电系统改造自动化主要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即:第一,进行配电主站规划;第二,配电子站和终端规划;第三,配电网信息系统集成整合规划;第四,配电网通信系统规划。而以上配电网规划的进行,需要达到一定的功能,即:第一,能够做到对整个配电网进行安全监视,以保证对整个配电网运行状态的监视;第二,控制功能,即能够保证对配电网进行远程控制,可以进行开关的分/合操作;第三,保护功能,即可以对配电网的故障发生区域进行故障的诊断和隔离,以保证供电的正常恢复。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区配电网智能化系统改造需要运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以保证配电网系统改造后设备利用率的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的提高。中心城区智能配电网系统改造是配电网能够完成自动化和通信网络智能化的基础,同时也是保证城区配电网智能化100%覆盖的前提。所以,达到智能化配电网的要求就需要将配电网进行智能化系统的改造。

参考文献:

[1] 邢益健. 探讨配网自动化的重要性及其相关技术[J]. 科技资讯. 2009(29)

[2] 马世忠. 对配网自动化建设的探讨[J]. 农村电气化. 2008(05)

第7篇

一、农网施工现场安监人员要不断的提高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

1、农网施工现场安监人员要不断的提高技术素质

根据电力系统的特征和多年的实践证明,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具有“科学性、预防性、长期性、群众性”的特点。目的是使电力系统各种危险减少到最小,达到最佳安全生产状态。这涉及到很多现代化科学的应用。掌握这些科学技术是适应现代电力安全管理的要求。在日常安全监察中要熟悉设备的结构、性能;要熟悉电力和热力系统的安全知识;要熟悉安全生产的主要规程制度;要熟悉必要的安全监测技术;要熟悉有关劳动保护安全技术等,只有不断的提高安监人员的技术素质才能发现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

2、农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安监人员要不断的提高管理水平

提高农网改造和下安监人员的素质,作为管理人员首先要懂得企业的方针,掌握各项规章制度,精通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和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从“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高度,切实把每一名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安全监察人员虽属生产人员,但又不直接从事生产,主要工作对象是人和设备。安全监察人员是通过对设备的安全运行状况和各类人员安全作业状况的监督检查,来促进各级领导和施工人员共同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在日常工作中,大部分工作就是组织和动员施工人员注意安全生产,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活动和开展危险点分析及预控工作、结合作业当中的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凡事故演习和事故预想及研究解决办法,并向领导建议。因此,安监人员要不断的提高管理水平,才能有较高的分析能力和组织能力。

二、切实抓好施工单位开工“四到位”。发挥三级安全网作用是确保农网改造安全的基础

1、实抓好施工单位开工“四到位”

人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发生人身事故的原因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事故受害者缺乏有效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因此,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思想和责任意识的增强,需要通过经常不断的教育和引导坚持作到每天开工“三到位”,是抓实施工人员安全思想教育、预防事故发生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1)施工单位的施工负责人每天在开工会上,分配作业班组工作任务时,必须要作到安全技术交底清楚。使每一位参加施工的人员清楚和熟悉每天所作业的内容和安全技术。(2)施工单位的施工负责人每天在开工前将每一位施工人员在作业前对所要施工的工作任务、环境、工器具、设备、人员精神状态等进行分析和拿出具体防范措施,使每一名参加施工的人员清楚当天的工作任务和危险点及具体的防范措施。(3)、工作负责人到现场后,必须坚持复核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到位。(4)、参加施工的成员到现场后,应注意自查到位。强化施工人员安全素质,不断提高施工人员自我保护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消除事故隐患。加强对施工单位的安全培训工作“两票”、“三措”、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及作业中危险点的分析和预控工作。“两票”即工作票和操作票,是现场作业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安全组织措施。在电力生产中严格执行“两票”制度是保证人身安全、防止设备损坏事故的重要措施之一。电力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突发的,同时伴有许多不正常的工作状态,所以要加强施工队伍的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的培训工作。让施工队伍充分认识“两票”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只有加强这几方面的培训工作才能有效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因此,把好开工关,提高施工人员对危险点的认识和排除能力,是确保对农网改造施工安全的首要环节。

2、建立三级安全防护网络

一级防护网是施工人员自身防护。在农网改造施工工程中,发生“自伤”的情况比较多。因此每个施工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安规》和“三措”所列的要求文明施工,注意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所伤害。二级防护是施工队集体防护。施工队成员必须坚持作好相互提醒、督促、养成保护他人的良好习惯。三级防护就是由施工单位专职安全员和县局安监人员组成的防护网,通过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技术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训工作,防止事故隐患。从电力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来看,发生事故的因素有人、设备、工具、作业对象和生产环境。其中人是最活跃,最难掌握的因素。自我保护意识是安全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只有自我保护意识牢固的人,才能保证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也不被他人所伤害。

三、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发挥各级人员作用,是确保农网改造安全的关键

在农网改造工程的安全管理上,必须注重落实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即:落实各级领导在安全施工作业中的领导责任,具体要落实(1)领导亲自参与制定并审核“三措”计划和特种作业指导书。(2)领导亲自主持召开由部门负责农网施工项目和施工单位及安监人员参加的安全工作例会,统筹安排和协调施工作业当中出现的问题。(3)对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和发生的未遂及以上事故,要亲自参加分析和安排整改。

在落实各级领导安全责任制到位的同时,还应注重施工现场安监网络人员的责任,加大了对作业现场的安全监督、监察力度,严格执行考核制度。由于好多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都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所以在施工现场时有违章现象发现。通过指导和教育,对未参加人身意外保险的施工队伍严禁开工并对作业现场违章屡禁不止的施工队,严格执行海南电力局现场扣除工程款并交纳现金或彻底清理出施工现场,促使施工队的管理人员得到正确认识。使他们在经济上罚的心痛,迫使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范。同时,安监人员要认真审核“三措”计划的施工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及施工中危险点预控措施的内容、格式及审批程序。使参加施工人员清楚的认识到施工中运行方式、安全措施、技术措施、和作业当中的危险点预控措施。安监人员参加施工单位在每天开工前向每一位施工人员交代清楚当天的运行方式、安全措施、技术措施、和作业当中的危险点预控措施。作业中危险点的分析和预控防止未遂事故的发生,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学习典型的事故快举一反三。积极营造了“人人为安全、人人保安全”的良好氛围,促进了改造施农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四、加强农网施工单位的安全工器具管理,是农网改造施工安全的重要保证。

第8篇

关键词:农村;电网建设;改造技术

中图分类号:U665文献标识码: A

一、农村电网建设存在的问题

1、缺乏有效的投资机制

农村电网建设没有形成长期的科学投资机制,制约着农村电力科学技术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农村电网获得的业务在社会发展和电力行业中具有特殊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有特殊的政策倾斜和支持,在我国缺乏持续的支持政策和缺乏系统的安全保障机制。电网改造中,由于没有持续的资本投资、农村电力企业缺乏自我积累机制,资金短缺制约着农村电网的建设和改造。

2、管理机制不完善

农村电网管理缺乏系统的科学性和技术的进步性,仅仅靠提高和完善激励机制是不够的,农村电力系统、科学研究机构、生产企业等各方面的动机和优势未能充分调动,针对农村电力系统生产、运行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开发的项目较少,不能及时解决一些实际存在的的问题。农村电网相关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都还很不完善。目前农村的人力、材料标准资源,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

3、科技水平有限

农村的电网建设和改造中,现有的科学和技术团队,也不能满足科学研究开发、推广应用新产品、新技术的要求。由于电网行业特点,需求市场是非常广泛的,队伍建设的科学和技术已经成为主要的因素,限制着农村科技的进步。

4、对安全生产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

电网建设中,现场安全管理基础不到位,对人员和设备的管理也需要进一步加强。由于农村电网改造不足和农村用电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革的首要问题。另外,属于用户属性的电气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不高,增加了企业的工作负载,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扩展服务和安全责任。外力破坏、盗窃电力设施和其他非法行为,使企业的经济损失加大,严重威胁着电网的安全。

5、农电服务水平不高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农村电力安全、质量、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电力服务便利性、规范性和现实需求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二、农村电网的建设与改造技术

1、制定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的整体规划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的整体规划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计划和电路发展需求,重点做好负荷预测、电网布局、供电电压等级、变电所的布点、主设备的选择、调压方式等工作。应该侧重合理布局和规划的统一性,要综合考虑目前的线损承包,使网络有利于现实的预测。合理地选择变压器的位置,变压器安装的最佳位置是能使低压网络的线损和低压线路的消化材料最少。对于一些负荷比较集中的只需配一台变压器的地方,要讲变压器放在负荷中心;对于用电户数较多、负荷分布不均匀的地方,要根据负荷分布和整体规划采取小容量、多台变压器供电。

2、加强对配电网络的改造

对于10KV的配电网,重点放在“两线一地”线路和缩小供电半径上,解决供电可靠性和线损大的问题。对于0.4KV低压网,重点要放在改造主干线上,解决用电不安全和网损过大问题。若是负荷集中在电源的各个方向,采取树枝式接线方式;若是负荷集中在与电源同一方向,采取干线式连接方式;若是负荷是围绕电源分布则可以采取放射式接线方式。

3、提高电压质量

由于我国部分农村身处偏近地区,在输电线路中的损耗较多。导致了电压偏低、负载非正常工作。针对这些问题传统的办法是在变压器上安装分解开关,由此根据变动来调整。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稳压技术得到了巨大的提高。面对上述问题就可任意针对用户家中安装稳压器,实现就地补偿。对于偏远的地区,充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建立小型电站,通过缩短距离来减小压降现象。除此之外还可以增加无功补偿装置来补偿无功损耗,从耐有效减少压降,提高用户的电压。

4、选择合理的导线截面

按照规定的电压损失,选择合理的导线截面。要先计算出一个导线截面,然后再检查导线的实际截流量是否是安全截流量。配电现路耗损70%~85%集中在线路的主干线部分,要优先更换这一部分导线和分支线,达到降低节能的目的。

5、提高供电可靠性措施

供电的可靠性是农村电网的建设和改造的重要指标之一,只有不断提高供电的可靠性,才能保证用户可以及时使用电,提高供电可靠性技术有以下几点:

由于农村电网网络多为放射状,所以在其分支上安装开关,并在主要的长线路上安装中和器以及分段器,由于可以减少在运行中的故障,这么做大大的缩小停电范围,并容易找出故障点,以及及时的修复,缩短停电时间。

加强监控和监测,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要时刻掌握,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和检查,检修时间应选在负荷的地区低谷期,减少停电影响。

6、提高电网功率因数

根据农村电网的无功规划,安装无功补偿电容器能够降低线损,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可以采用变电站集中补偿、配电线路分散补偿、配电变压器的随机补偿、电动机的随机补偿等方式来补偿电动机自身所需的无功功率。

三、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发展方向

1、自动化建设

积极采用计算机系统安全防护措施,保证农村调度自动化系统、配网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安全。推广应用变电所遥视系统,有效解决变电所现场可视化及环境监控问题。积极探索农村电网经济适用的通信技术,重点解决农村电网偏远变电所、配网自动化、低压集中抄表中的通信问题。在自动化系统推广公共通信网络的应用模式,完善公共通信网络在自动化系统应用中的安全技术措施。

2、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方面,重点研究与推广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企业管理的数据信息流,建立统一的数据规范,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深入研究网络、信息技术在农网管理中的应用,制定农网管理综合信息系统规范和实用化标准。积极应用国内外成熟的信息安全技术及产品,做好农村电力信息安全工作。

3、安全性建设

推广应用供电可靠性评估技术。建立适应本地区的输配电网、中低压用户的可靠性统计管理及决策专家系统,对电网运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寿命进行评估,实现可靠性目标管理。研究推广以状态检修为特征的设备优化检修、主设备监控和诊断技术,开发适应农网的事故诊断装置。推广应用先进实用的在线监测技术和设备,有效地对设备进行在线监督、分析和诊断,实现设备的优化检修,提高设备运行管理水平和供电可靠性。

结束语

农村电网改造作为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农村的经济发展,是一项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因此,我们应该从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各方面予以重视,通过科学规划设计,合理选择输配电设备材料,绿色文明施工,安全高效运行等环节,使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发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子华,陈述玉.关于农村电网的建议与改造技术分析[J].民营科技,2012,2(2).

[2]吴文庸,汪斌,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与生活,2010,23.

第9篇

关键词:配电网改造优化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电力的需求逐渐提升,电力用户对用电质量有更高的要求。由于外界因素的干扰,导致停电的情况时有发生,给大家带来很多不便,增加了电力企业的工作难度。因此需要从实践出发,了解当前配电网建设的整体发展趋势,探究切实可行的优化改造措施,用于指导实际电网规划建设工作。

一 、配电网建设学系统软件应用情况

配电网优化和配电网规划是个整体性过程,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优化技术和服务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1.配电网系统建设过程

在电力系统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配电网网络优化措施有助于提升供电质量,电网的经济性和安全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完善现有的电网优化措施,保证网络建设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配电网建设逐渐趋于信息化建设,在科学技术的引导下,逐渐成为电网企业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我国配电网网络规划建设起步较晚,在前期配电管理信息管理过程中,包括:负荷预测、网站建设及地理信息系统等,因此配电网规划信息化的发展方向趋于智能化[1]。

2.配电设计系统

配电设计集成化是指系统能够实现异构多数据的无缝集成,保证配电设计工程规划的完善性,优化计算机系统的各项功能,实现配电设施的自动化发展。优化计算机管理系统需要采用技术先进的规划算法,应用先进的智能管理系统,对配电设计动态数据和其他相关数据进行智能计算,为配电网络规划提供科学合理的规划措施,提升配电网络的工作效率。

二、配电网建设改造优化的目标

配电网建设符合当前电力企业的实践要求,应用生产管理系统和调度方式实现资源的共享,保证信息系统的完善性。以下将对配电网建设改造目标进行分析。

1.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功能完善、应用方式灵活的配电系统有助于对现有的配电系统进行完善,在原有的工作体系要求下,最大程度将优化措施落实到实践中,提升电网系统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升单位时间工作效率[2]。

2.提升电网建设的科学性

电网建设涉及到生活和生产中的多个方面,需要通过对现有电网的检查和评估,找到电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用技术措施对其进行改造,掌握新式优化措施,为电网系统的整体改造提升科学理论依据,保证整个网络系统的科学性。

3.提升规划决策的正确性

在规划建设过程中,需要从当前电网在系统存在的缺点入手,掌握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加强经济评价分析,结合实际情况,给出正确合理的评估。

三、配电网建设改造优化措施

针对配电网建设的必要性,需要根据电网建设需要优化管理措施,明确不同功能模块的作用,掌握不同系统的运行过程,优化改造方式。以下将对配电网建设改造优化措施进行分析。

1.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安全性评估、可靠性评估及经济性评估等方面,以下将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进行分析。

(1)安全性评估

安全评价体系包括配电网设备、元件和网络运行安全程序等方面,各个系统主要是对配电网实践建设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分析。在评估系统中需要按照GIS数据分析系统程序进行操作,明确主干长度和主干线截面两者之间的关系,确定不同截面之间的关系,根据配电线路显示的配电容量提供合理的配电容量[3]。

(2)可靠性评估

可靠性评估系统主要是从统计上衡量可靠性的指标管理体系。涉及到电缆化率和绝缘化率,需要按照不同线路参数,确定计算电缆线路和绝缘线路的比例。其次需要通过网络系统确定电源的总体能力,明确计算出不同线路之间的比例。

(3)经济性评估

经济性评估主要是以网络损害带来的经济损失为衡量标准,主要包括中低压配电系统损耗、配电系统整体性评估及配电负率等方面。需要通过每条线的损耗和网络破坏率确定线路的比例,根据经济衡量标准,选择改造方式。

2.建立空间负荷系统

空间负荷系统是GIS配电网规划体系及其他在辅助设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网络设计的基础。原有的配电网管理系统是以手工操作进行,综合考虑负荷密度的大小,没有采用固定的管理流程和体系,导致工作量大,无法对现有的负荷特性进行分析。空间负荷预测是配电网规划和辅助设计过程中的一项基本任务,是电网设计的主要推动力。负荷增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用户数增加,单位用户负荷量变化明显。其次是单位用户的用电水平和用电密度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未来负荷分布点不明确,因此需要在空间预测基础上建立预测系统。首先建立规划分区,根据不同功能区的实践要求,了解功能分区及街区的整体结构,根据实际用电量建立符合标准体系的用电计划。其次通过规划分区,功能分区及不同街区的实际要求,对数据结构和界面设计进行整合,掌握电网元件的关联性特征。最后通过现有的空间负荷算法,在设计过程中强调实用性和推广性。将数据模型建立的重点放在负荷预测指标中,为系统提供辅助支持[4]。

3.确定变电站最优组合

根据现有的计算机研究体系,需要通过变电站的相关系统,确定变电站最佳组合方案。同时需要对虚拟网络进行链接,确定最佳组合方式在各个变电站的应用范围,提升变电站优化的应用效果。在网络分析过程中,需要对变电站的作用进行有效的分析,掌握变电站有效指标,在供电范围内,减少整个配电网络的费用,提升电压强度。不同节点在变电站有不同的作用,需要根据节点分配情况分配给供应流的变电站。从不同变电站获取潮流大小,将负荷点分配给供应潮较大的变电站,切断相应负荷点的到变电站之间的支路。

4.进行支路交换

从当前配电网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建设过程进行总结,结合不同变电站的供应范围,进行支路交换,必要时对相邻变电站之间的线路制定规划方案。从当前网络馈线之外的馈线中选择一条连接线,将连接线添加到辐射网状过程中,将其形成一个环路。其次通过两个阶段负荷潮流计算当前单环网的运行效果,按照辐射网状潮流确定网络设计结构,最终制定切合实际的规划建设方案[5]。

结束语

针对当前配电网建设对电力企业及其他行业的影响,需要明确建设方案存在的问题,了解变电站的基本容量,如果交换目标较小,则无需进行节点限制,如果负荷操作程序,则需要选择适当的开环线路,提升规划工作效率,减少繁重数据的影响,进而加强数据的管理和积累工作,为建设网络模型提供必要的基础,进而得出高水平的在配电网络改造规划结果,完善现有的电网建设系统。

参考文献

[1]康重庆,夏清,刘梅,相年德.应用于负荷预测中的回归分析的特殊问题[J].电力系统自动化,

[2]耿光飞,郭喜庆:模糊线性回归法在负荷预测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12):200-203.

[3]郭建文. 10 kV 配电网存在的问题及线路安全运行的管理方法[J].中国电业(技术版) ,2013(13):200-203.

第10篇

关键词:城市电网;规划建设;改造

城市电网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繁荣的现代化城市离不开安全可靠、电能质量优良的电力系统支持。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面积不断的扩展,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用电需求对城市电网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经济起步较晚的城市,薄弱的电网基础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要。

1 城市电网规划

城市电网的建设应配合城市的发展,坚持“服务于城市、服务于人民、服务于发展”的方针,从木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要做好城网建设的整体规划,精心设计,才能建设网络结构合理、设备先进、高可靠性、高电能质量的城市电网。一个安全、可靠的城市电网离不开合理的城市电网规划。城市电网规划作为城网建设和改造的指导思想,必须与城市建设相协调。

1.1城市电网规划应纳入城市建设和改造的统一规划

随着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规划中的功能地域的划分越来越明确(如行政金融中心、工业发展区、高新技术发展区、新型生活区及度假别墅区等),不同的功能分区,电力需求及负荷的特性都有不同的特点。新旧城区的不同城市环境,也需要不同的电力网架。因此城网规划应满足城市建设的不同的用电要求,同时城市规划也应为电力建设预留相应的变电站站址及电力线路走廊。

1.2电力负荷预测是电网规划中的基础工作,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电网规划的质量优劣

电力负荷预测结果受许多因素影响,如果处理不好,负荷预测的精确度就会大大降低。因此电力负荷预测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2.1 指标制定要适宜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经济增长己逐步由过去的增量型转向增值型,由能耗型转向技术节能型。因此在负荷预测中,需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的目标,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来制定相应的指标。特别是对于负荷地理分布预测的应用上。

1.2.2选用适当的负荷预测方法

不同性质的用电负荷有不同的负荷特性,不同的负荷特性适用不同的预测方法。而每一种算法都有其局限性和适用场合,选用不适当的预测方法将会使结果产生很大的偏差。

1.2.3原始数据必须准确

负荷预测是要从历史数据中寻找规律性的东西,而历史数据不够准确都会使这些规律扭曲变形,进而影响负荷预测的精度。

2建设城市高压配电网

城市高压配电网是指电压等级110kV级的配电网。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电网的迅速发展,110kV电压等级电网已逐步降低为配电网。一个可靠、合理的110kV网架是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安全、可靠、灵活运行的物质基础。高压配电网的建设是以优化电力网络为目标。

2.1增加220kV变电站布点

以220kV线路为骨架,110kV线路深入城市负荷中心作为城市高压配电网的建设目标。在经济许可的条件下,适当增加220kV变电站的布点,使110kV供电网络结构得到优化,同时得到更为可靠的供电支撑。

2.2调整110kV网络结构

原有城市110kV配电网多以环形供电网为主,110kV变电站之间存在110kV电能转供功能,导致保护配置复杂,运行操作频繁,可靠性较低的现象。随着220kV电源点的增加,110kV网络结构的调整成为可能,对原有的变电站进线可根据220kV电源点的位置,在原有的110kV线路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新建的110kV变电站应按终端型考虑;适当保留部分110kV联络线路,开环运行。尽量简化110kV网络接线,使城市110kV网络结构逐步从环形向星形网络发展,从而使城市高压配电网更加可靠、灵活。对于城市110kV线路的接线方式尽量减少“T”接方式,防止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

2.3增加110kV变电站布点,提供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随着社会对电力需求的增大,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提高110kV变电站的主变容载比。对原有的110kV变电站需根据负荷情况增加主变,以满足供电安全“N-1”的要求。新建变电站应有2~3路电源接线;主变压器按3台配置(主变容量40~50MVA,低损耗,有载调压);规划主变容载按2.0考虑;无功容量应按主变容量的25%配置;l0kV主接线采用单母线4分段的接线方式。同时对原有变电站的10kV负荷进行割接,尽量提高老站的主变容载比使负荷转供的功能逐步调整到城市10kV配电网上。为适应城市建设对变电站小型化的要求,在设备选型时尽可能采用GIS、Pass等配电装置,同时对关键设备选型要尽量选择科技含量高,可靠性高的设备,若经济许可则可选用进口或合资品牌。

只有一个强大的110kV高压配电网架,才能支撑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安全,可靠,灵活的运行。

3 建设和改造中低压配电网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建设和改造工程必须根据原水电部和建设部颁布的《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和国家电网公司2003年颁布的《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以本地区的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为指导,以提高供电能力、供电质量和节能降损为目标,分期分批进行。

3.1明确供电范围

中低压配电网应根据高压变电站的分布、负荷密度、运行管理的需要和参照城市行政分区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分区配电网。分区配电网应有较为明显的供电范围。并根据变电站站点的增加,及时调整配电网络。应注意控制中压配电网的供电半径,扩大中压配电网的覆盖范围。配电变压器多布点、小容量。

3.2合理选择中压配电网的网架结构和配电设备

中压配电网应尽量形成环形网路,开环运行,以便在事故和检修情况下转供部分负荷,缩小停电范围。这就要求中压配电网具有一定的备用容量,以满足“N-1”要求。

根据变电站布点及不同的负荷性质,选择l0kV线路环网供电方式。一般情况下可选择“二减一”的环网方式(见图1、图2)两回馈线原则上来自同一变电站不同段母线或不同变电站,每回馈线的最高负荷应控制在安全载流量的50%以下。对于城市中心及负荷电流大于安全载流量50%而低于66%的线路可采用“三减一”的环网方式(见图3),三回馈线原则上来自同一变电站不同段母线或不同变电站(电缆线路适用)。

图1电缆线路“二减一”环网结线

图2 架空线“二减一”环网结线

图3“三减一”环网结线

中压配电网应选用短路容量能满足长期发展需要、可靠性高、体积小、维护工作量少和操作简单的新型设备,如柱上真空开关、环网柜及各种新型熔断器。随着用于环网柜中开断电流630A断路器(SF6或真空)价格的下调,可逐步选用断路器作为联络设备,以提高中压配电网可靠性及自动化水平。

3.3在中压线路电缆化及架空线路绝缘化间取得平衡

随着城市建设的逐步发展,对中压配电线路的电缆化要求越来越高,但电缆线路的建设投资高,且电缆路经受到城市规划的制约,应结合城市电网的长远规划,纳入城市建设的统一规划中,逐步进行,一次投资一次建成,避免重复投资。

应充分利用公用架空线路,并逐步完善,实现绝缘化、规格化,增强其供电能力,提高安全可靠性。随着城市建设和改造的不断发展,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逐步发展电缆网络。

特别是老城区的改造,应加大架空线路绝缘化的进度,老城区街巷大多狭窄弯曲,地下管线复杂,难于满足电缆敷设的要求。10kV架空裸线配电网与城市建设、供电安全的矛盾十分突出,易发生线路和人身伤亡事故。架空导线绝缘化是最直接的解决方法。

3.4低压配电网

低压配电网应力求接线简单,安全可靠,重点应放在提高电压质量,降低线损的工作上。低压配电线路应以配电变压器为中心采用放射式结构,严格控制供电半径,与相邻配电变压器间设置联络开关,事故时可倒闸操作;低压主干线的截面选择应考虑10a的发展需要,一次建成;公用配电变压器应同时考虑同时安装无功补偿装置。

3.5配网自动化

配电网自动化的实施涉及的面广,工程集成的难度也很大。在实施前必须把目标搞清楚,并应清醒地看到搞配网自动化的投资很大,在技术上又牵涉的因素多,而且管理体制也需相应改革,一般都先从馈线的运行及馈线的自动分段入手(能自动进行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及恢复非故障区的供电等),采用重合器和分段器等设备,并按地区彻底改造配电网的结构,才能为实现配网自动化创造必要的条件。此外还应和当地的调度自动化工作紧密结合,以进一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4 结语

在现代城市电网建设中,单凭经验或“直观法”的做法已经过时。做好电网规划,优化电网系统结构,全面推进调度管理自动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和配电自动化已成为电力发展的需要。通过技术论证和经济效益分析,把电网建设成一个结构布局合理,供电能力强,运行、调度灵活,安全可靠,电能质量好,自动化水平高,网损低的优化电网,为我们城市的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志远.配电网络发展与规划[M].学出版社,2008.

第11篇

关键词:县城电网;电网改造;环网

随着县城电网改造的逐步深入,由于县城电网本身固有的特点,在电网规划、设计与施工中,遇到了许多农网改造中不曾出现过的问题,针对奉化市供电局在10 kV县城配电网改造中碰到的一些问题,以及相应设计经验,现提出与读者探讨交流。

1 县城电网特点

相对农村电网,县城电网具有以下特点:

(1)负荷密度高。城市人口稠密,厂矿企业集中,必然构成了高密度的用电负荷。这要求配电线路导线选取时考虑较大的线径。

(2)线路走廊紧张。人行道、绿化带一般是线路的主要通道,但因宽度有限,势必要求同杆多回路架线,同时拉线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3)供电可靠性要求高。城市一、二类负荷集中,停电将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故要求较高的供电可靠性。

(4)绝缘化率要求高。根据城市发展趋势,架空电力线路入地电缆化是大势所趋,电缆化率将是表征一个城市品位档次的主要指标。

(5)安全性要求高。因城市空间利用率高,电力线路与建筑物、活动场所距离相对较近,误碰误触可能性大,因此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安全裕度。

因上述特点,使县城电网的规划、设计相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2 问题及解决办法

县城电网改造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从线路规划、测量定位、设计出图到工程施工,接触面广,涉及工程环节多,这里主要针对上述城网特点引出的一些问题,加以探讨。

2.1 线径选择及负荷划块

导线线径小,负荷卡脖子,这是城网线路普遍存在的问题。以我们所在县城为例,10 kV配电线路多建于20世纪70~80年代,LGJ-50、GJ-70的主导线一直沿用至今,而正是这样的导线,去年迎峰度夏时,负荷电流曾达到250 A以上。因而增大导线线径,是城网线路改造迫切而重要的一个内容。笔者以为,10 kV配电线路线径选择,不宜盲目求大,应通过以下途径确定:

(1)重新规划供电区域,使线路的供电范围向区域化、小块化方向发展。因中国电网自建成以来,不曾有过上规模的改造,长期积累形成的负荷划块不清、电网结构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线路运行和维护。所以首先应通过负荷划块,确定新供电区域内的最大用电负荷。负荷可按城区道路为界进行划块,这样划分的负荷界线明确,同时也可防止用户私拉乱接。线路最大用电负荷可通过以下公式估算确定:

Pmax = K1K2Pt

式中 K1——负荷同时率系数;

K2——配变负荷率系数;

P t ——单条线路配电变压器容量之和(kVA)。

据测算,对于居民负荷,系数K1、K2可取0.35~0.5之间,具体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该系数随负荷性质和配变容载比配置情况而异,一般民用电负荷取下限值,工业用电负荷取上限值。

(2)根据线路当前最大负荷Pmax,可用增长率法进行15~20年负荷预测,算出远期线路最大负荷。

(3)以15~20年后线路最大负荷电流不超过导线经济运行电流为原则,确定导线线径。

根据经验,城网10 kV配电线路导线选取以主线采用LGJ-185~240,分支线以LGJ-120~150为宜,以LGJ-240导线为例,按每平方毫米经济电流密度1.2 A计算线路远期可供经济负荷达5 MVA以上。如邻线故障,考虑手拉手负荷转移,这时线路短时按导线的最大允许载流量运行,可带负荷达1 MVA以上。

2.2 无拉线杆型

拉线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城市发展来看,取消拉线势在必行。对此,采用不打拉线的钢管杆或窄基铁塔,是目前城市电网中较常见的做法。在考虑占地面积、运输、安装及美观等因素后,我们认为城区中使用钢管杆更具优势。但因钢管杆价格昂贵,一基耐张钢管杆连同基础的造价几乎是一基普通拉线砼杆的8~15倍,为此在如何降低无拉线耐张杆工程造价上作了探索,经验如下:

(1)对于线路转角在5°以下时,根据导线张力,采用允许使用弯矩为75 kNm或100 kNm的高强度砼杆作耐张杆或硬转角杆。由于城区线路多处于人行道上,表层为砼层,具有较好的抗倾覆能力,具体应根据土质进行抗倾覆验算,在保证允许使用弯矩的前提下,选择是否安装卡盘。这样处理后的杆子可免打拉线。

(2)对于单回转角45°或双回路转角20°以下时(以JKLYJ-10-240导线,安全系数K = 6计算),根据转角大小可采用不同使用弯矩的自制角铁横担钢管杆。在工程使用中发现,厂方因考虑钢管杆横担的通用性,设计较保守,单根横担重量可达百余千克,甚至几百千克,在钢管杆总重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而钢管杆是按重量计价的,故像普通砼杆一样采用自制角铁横担可以降低相当的费用。同时自制横担因安装灵活,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根据经验,为减少自制角铁横担规格,该种钢管杆统一采用φ230梢径为宜,拔梢率一般1/60,以全高13 m杆子为例,最大允许使用弯矩可设计150 kNm、200 kNm、250 kNm等多种,以供不同受力杆型需要。但因受梢径限制,最大允许使用弯矩不宜超过250 kNm。这种杆子重量(不计地脚螺栓)约在1000~1500 kg之间。

(3)基础是钢管杆不可缺少的部分,钢管杆与基础连接 一般有插入式和法兰式两种,前者的特点是立杆灵活,容易控制横担与线路夹角,但不利于杆子重复利用;后者的特点是杆子可重复利用。当采用自制横担时,横担 与线路的夹角控制也不再是问题。比较两者,更倾向于后者。因为使用寿命长是钢管杆的一个短期内不易发觉的优点,当若干年后,线路改道,砼杆纷纷拆除报 废时,钢管杆只要未到使用年限,拆迁后可如新使用。

2.3 环网化改造

根据中国电网的现状,像发达国家那样配电线路实现复线供电尚不现实,因而线路手拉手环网仍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一种有效手段。在10 kV城网线路中,环网开闭所以其操作灵活,供电可靠性高的特点,应用日益广泛。但是环网开闭所也有一定的使用局限性,一方面投资大,建一座开闭所动辄几十万元,另一方面需占用土地,虽然占地不大,但对寸土如金的城市来说,如非规划预先留地,是很难在建成区内找到合适位置的。以上两项特点使其在以老城区改造为主的城网改造中较难获得应用。对此,采用的做法是:

(1)所有线路均实现异电源手拉手环网。 随着电网的发展,即使如我们所在的县级城市,也具备了三座35 kV变电所、二座110 kV变电所和一座热电厂的多电源供电。这为10 kV配电线路实现异电源环网提供了基础保证。以我们的经验,线路实行手拉手环网,以一对一为佳,不宜多条线路混串,一方面不便管理,另一面易错拉错合引发事故。

(2)环网线路上分段安装柱上断路器,利用柱上断路器的速断、过流保护有选择地切除故障线路,减少停电范围。线路分段不宜过多,每条线路分3~4段为宜,否则除增大线路投资外,还影响断路器切除故障选择性。

(3)负荷热倒是环网线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有效手段,为此环网线路配对时,应考虑线路单侧停电时,导线一拖二的带负荷能力。

2.4 绝缘化改造

配电线路绝缘化改造主要有采用电缆和架空绝缘导线两种方式。

电缆线路因投资巨大,前几年即使城区电网中,也只是小范围使用。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向着高标准、高品位方向发展,城区“无杆化”呼声越来越高,架空线路电缆化已是大势所趋,但考虑 到投资费用,电缆线路的使用应结合城市市政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把城区等级较高地段,如繁华商业街道、高等级住宅小区、公共娱乐广场等场所按照重要性排序,分步、分批进行无杆化改造。

使用架空绝缘导线是近年来配电线路绝缘化改造中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方式。架空绝缘导线的优点是不言而喻的,它通过覆盖于导线表面的XLPE绝缘层可减少线路接地、相间短路等故障,从而提高供电可靠性;在通道狭窄的城镇,在安全距离保证的前提下,它通过缩小线间距离使导线排列更紧凑,与建筑物靠得更近,从而使普通导线不能穿越地方,它能畅通无阻。

电缆和架空绝缘导线的推广使用,对线路支接设备、线路金具、安装工艺等,带来了新的技术问题,以下是我们在使用电缆及绝缘导线中的一些经验:

(1)电缆分支箱是电缆线路中搭接负荷的常用设备,电缆分支箱选型时,需尽量选用带SF6分支总断路器的设备。同时,为便于线路施工接地,要求断路器配备隔离开关与接地开关。

(2)为不使电缆分支箱体积过大,影响城市美观,分支线回数一般设计2~3回,至多4回,并根据负荷发展,应预留分支回路。

(3)架空绝缘导线分支与主线搭接,耐张杆引流搭接可使用JJC型穿刺绝缘并沟线夹,避免了普通并沟线夹使用时剥皮带来的绝缘层损坏。

(4)为解决架空绝缘导线线路检修时挂接地线困难的问题,可在线路的适当位置安装JYD型穿刺接地线夹。该线夹的特点如上JJC型并沟线夹,安装时无需剥皮破坏绝缘层,而能保证接地线的正常悬挂。

(5)架空绝缘导线接头,在导线搭接处剥皮后用JT型或JBY型接续,然后套上热缩绝缘层和XLPE绝缘层。如此处理的绝缘导线保证了绝缘层的完整性。

(6)柱上电气设备如断路器、变压器、熔丝等与绝缘导线连接处,可采用专用绝缘罩绝缘。

2.5 可持续化发展

因条件限制,县城电网改造中许多方面不可能做到一步到位,如线路电缆化、环网化、绝缘化改造,应根据县城电网总体规划,按照分步实施的原则,尽量避免重复建设和“短命工程”。为此,我们的做法是:

(1)线路设计时,根据远期规划设计杆型和档距。例如线路近期虽单回路,远期需多回路架设,则按多回路选择杆子强度和安排档距,以免将来回路增加时杆子推倒重来,造成重复建设。

(2)电缆沟砌筑或排管敷设时,根据远期规划预留电缆管线,避免重复剖路。

(3)向规划部门提供电网发展规划,要求在城市总体规划中预留高压走廊及开闭所、变电所场地。

(4)加强与城市规划部门联系,避免在规划变动区、未定区内新建线路。

第12篇

关键词:10kV配电网;自动化;改造方案

中图分类号:TM726 文献标识码:A

10kV配电网是城市和农村发展不容忽视的基础工程,是完善城市和农村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农村发展和城网改造的主要依据。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用户对供电可靠性和电能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促使了10kV配电网自动化改造的开展。然而开闭所作为将高压电力分别向周围的几个用电单位供电的电力设施,在10kV配电网自动化改造中占有一部分,并对10kV配电网自动化改造起到有重要作用。本文就10kV配电网自动化改造方案进行了探究,以期能为10kV配电网自动化改造提供参考。

1 工程概述

据勘查,某开闭所占地200平方米,拥有2回路10kV进线,13回路10kV出线,运行方式为单母线分段运行。作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开闭所为小区及其附近区域负荷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供给。根据该开闭所所在地的供电局配电自动化的改造要求,自2011年6月起,按照“自动化+智能化”模式对该开闭所进行综合改造。改造工程实施前,该开闭所进线、出线、母线分路开关、配电变压器保护配置均为早期的,没有任何远传通讯功能,且相关线路的开关操作只能在就地实现,故障信息只能显示在微机保护面板上,无法实现对母线PT及各线路用电负荷情况的远程检测,也不能满足无人值班的“三遥”功能要求。同时,调度和运行人员无法获悉相关的环境变量信息,这对开闭所的日常维护与运行管理造成诸多不便。

2 智能化改造总体方案

根据分析供电部门目前拥有自动化设备与继电保护相关配置的实际情况,确定将原有设备更加,将远方遥控能力增加,并且将井沟野味监测、实时图像视频监测、刷卡门禁、烟感报警装置、采集环境温湿度装置、远动信息管理主机、采集压变小车位置装置、母线电压等装置全面增设,确保采用EPON-ONU设备把站内的相关信息在调度控制中心通过光纤传送。目前,改造开闭所智能化工作具体包含间隔级控制层与站级控制层等部分的改造工作,智能化系统综合网络示意图详见图1。

智能化系统主要是通过以分层控制独立单元的形式构成网络结构,其主要是以分散分布类型呈现,对远动信息管理主机具有互不依赖、互不影响、互相独立等基本特征。

2.1 改造站级控制层

改造站级控制层的工作具体包含光交换机、监控图像硬盘录像机、远传通信主机EPONONU、TSM300C型号的远动信息管理主机等装置的增设工作。另外,远传通讯主机与远动信息管理主机均是通过直流24V进行供电。远动主机主要是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进行运行共组,有着友好的界面,在更改设置方面相对灵活。电力企业在运行图像监控硬盘录像机时,属于内部局域网中相对重要的阶段,电力企业内部局域网中主要是通过Windows计算机进行授权处理,对于监控摄像机所记载的历史画面以及实时画面可以通过IE浏览器全面浏览,这样的浏览方式能够保证处于无人值守情况下的开闭所全面实现实时监控的工作。

2.2 改造间隔级控制层

根据电气间隔配置的需求安装I/O单元测控装置,将母线中置柜、母线分路开关、所有进出线等设备中存在的信息采用远传远控制软件从通讯主机往调度中心传送。所有保护测控单元的装置的事故报警信息以及实时测量数据均能够采用I/O单元测控装置进行全面显示。置柜测控装置位于新装母线中时,主要是对小车工作位置与两路压变电压中的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另外,还能够采用无源接点的方式将液位报警系统、烟感报警系统所发出的告警信息进行采集上传的工作。通常是在LED显示屏上将采集环境温度湿度装置发出的湿度与温度进行显示。将一台门禁主机进行装设,主要是采用RS485通讯网络将刷卡人以及开门信号所传出的信息网远动主机进行传送。图像监控系统将开闭所内所监控的实时画面通过枪机摄像头往硬盘录像机传送,同时进行保存,给事后有用信息的调取提供方便。

2.3 网络通信

通过以太网以及串口等方式设置站级网络,具体是通过RS485屏蔽双绞线在间隔层网络中传输信息。通过IEC870-5-103对间隔级I/O单元通讯以及站级设备做好规约的工作,另外,通过新下发的IEC870-5-101/104与CDT系统对调度端通讯进行规约。

3 二次回路设计方案与主要内容

3.1 分析二次回路的设计方案

通过分析二次回路设计方案的实际情况得知,设计人员在改造原有系统时,应该对施工是否安全、是否能够全面实施、停电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确保能够给系统日常运行维护、日常管理、施工等工作奠定基础。由于二次回路属于较为错综复杂类型的,因此,工作人员对二次回路设计方案进行确定之前,应该对资料进行收集以及核实接线情况。对二次回路进行设计时,将各种新增设装置的安装位置有效的安排,尽量的把占地空间减少,使增设装置的布局能够满足人性化、合理化等需求。改造二次回路的工作中,应该要给新系统逐渐截图并且替换新旧间隔做好保障,首先应该将新改造的信号回路、电压回路、控制回路等进行全面构造,改造过程中倘若回路间没有相互牵扯的关系,尽可能的维持原样,使再次敷设电缆的工作得到减少,从根本上促进施工工作量得到降低。为了降低改动部分通讯控制线的数量,应该合理的将端子排在柜内添加。对于处于位置的信号过接、电源、通讯等,采集综合信号控制箱的设置方式应该以独立设置为主。应该综合考虑箱内走线、箱内安装是否美观方便,通常情况下,应该通过独立箱体以及壁挂等方式进行安装,给接地提供保障。

3.2 改造二次回路的实际内容

(1)将配变保护装置TSW841、线路保护装置TSW816等间隔层设备全面升级,整个装置需要做好更换的工作,同时核对调度信息以及调试保护装置。

(2)在改造工作中,把16个就地切换开关、远方切换开关进行增设,在控制回路原有的基础上接入,同时在保护装置中接入变位信号,改造施工现场应该做好安装、开孔等工作。

(3)合理的增加远动通讯管理装置TSM300C等站内控层设备,将RVSP2×0.75屏蔽网络双绞线通过总线方式在站控层设备以及间隔层保护设备中进行全面架设,确保开闭所内能够自行构成自动化系统。另外,还应该现场安装、定位TSM300C装置,同时录入信息量,将各站控层装置中的通讯线进行全面敷设。

(4)开闭所内通讯设备的增设工作,主要包含内光端机设备EPON-ONU的增设工作,将调度机房通讯的光纤进行增设。通常情况下,均是在母线分路开关隔离柜内完成初步定位ONU设备的工作。

(5)在母线分路开关隔离柜内完成安装母线测控设备的工作,并且将2#压变柜以及1#压变柜进行铺设,确保母线测控装置在完成安装工作后,对母线电压能够全面采集。室柜内部应该将多功能插座、接线端子、直流空气开关、交流空气开关等进行增设。

(6)做好图像监控系统的增设工作,还应该将综合采集控制箱、工作电源线、控制线、视频线等方面进行良好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沿墙PVC管明敷作为线路的走线方式,托架式枪机在工作时有着12V的电源,同时将电源转换盒安装在枪机旁。

(7)将液位采集系统进行增设,其中主要包含将液位采集探针安装在电缆沟内,沿沟暗敷作为主要的走线方式。

(8)在南边门的位置安装刷卡门禁系统,并且将磁铁条固定在门上,将1个主机箱安装在门内墙边,1个门开关加装在主机箱旁,把1个刷卡器固定在门外墙上。将电源线以及485通讯线在主机箱内引出指导采集综合控制箱的位置进行管线敷设,以沿墙PVC管明敷作为主要的走线方式。

(9)分别在室内北面、室内南面与地面距离1.6m的位置将环境温湿度采集器进行增设,确保采集器的工作电源盒处于独立的状态,从采集器内将485通讯线引出直到综合采集控制箱的位置,以沿墙PVC管明敷作为主要的走线方式。

(10)在直流屏后方与地面墙角距离1m的位置安装综合信息采集控制箱,安装的综合信息采集控制箱应该有液位继电器、DVR硬盘录像机等装置。分别从综合信息采集控制箱内引出4×1.5电缆、485总通讯线、AC220V总电源线直到母分隔离柜TSW800BK装置、2#进线柜、不间断电源所在柜等位置。

3.3 接入信息的方法

开闭所内输入信息可以分成视频图像透传、串行通信输入、接点输入等3种类型的方式。电气单元中的I/O测控装置主要是通过接点方式将液位报警信息、烟感报警信息、主要信息等方面全面接入。而保护装置中采集温湿度系统、门禁系统、其余信息等处理工作主要是通过输入串行通信的方式进行,采用透传输入视频图像的操作对图像监控视频画面进行全方位的处理,最后,采用光纤传送的方式将不同类型的信息在调度中心做输入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用户对供电可靠性和电能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电压波动和短期内停电都容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目前电网改造工作中对自动化方面的改造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针对10KV配电网自动化改造中开闭所的改造作了详细研究,以期能为10kV城市配网开闭所、环网站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改造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