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7 20:38: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产业结构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研究方法和模型
1.1研究方法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回归)是一种多元回归建模方法,它可以在自变量集合存在严重多重相关性及样本点容量较少的条件下进行回归建模,并对两组变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从而确定两者的相互关系程度[15]。通过对称Logratio变换,可以有效地消除成分数据的定和约束,并且使得变换后的非成分数据更能反映成分数据的特性,提高模型的解释能力。将对称Logratio变换与PLS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用水结构与产业结构建模,不仅可以确定两者的相互关系程度,而且可以排除两者存在的多重相关性对模型的干扰。对称Logratio变换与PLS理论相结合建立成分数据线性回归模型的具体方法可参考文献[11]。
1.2模型建立福建省共九个设区市,根据地理区位和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可划分为沿海地区和山区,其中沿海地区包括宁德市、福州市、莆田市、泉州市、厦门市、漳州市六个设区市,山区包括三明市、南平市和龙岩市。本文基于福建省统计年鉴[16]、水资源公报[17]的基础数据,以沿海、山区及其九个设区市为研究单元,将1998年-2009年九个设区市和两地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的成分数据作为自变量X,以用水结构的成分数据作为因变量Y,建立各地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建模后可以形成以三大产业为自变量,以用水结构为因变量的各区域标准化回归方程,回归系数见表1。利用表1的回归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模型对原始建模数据的拟合效果良好,见图1。
1.3模型验证将各区域2010年产业结构数据代入线性回归方程,得到对应的目标变量,经逆Logratio变换,最终求出相对应的用水结构的预测值(表2),结果显示,沿海和山区误差可控制在3%以内,大部分城市误差小于6%,总体而言模型拟合精度比较高。
2用水结构和产业结构相关性的区域变化分析
为了直观地观察用水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关系,可以绘制偏最小二乘回归因子载荷图(图2)。在因子载荷图中,w为X数据集权重,c为Y数据集权重,第一个主成分可以得到X、Y数据综合权重w#c[1],第二个主成分可以得到X、Y数据综合权重w#c[2]。两要素之间的距离越近,它们相关性越强,反之相关性越弱;在相关圆内并靠近与圆心的要素与其他变量相关性均较弱[11]。通过有效因子载荷图和回归系数之间的对比,可对产业结构和用水结构进行相关性分析,进而确定两者的相关程度。
2.1沿海和山区相关性差异分析从偏最小二乘回归因子载荷图(图2)中可以看出如下结果。在山区,第一产业与灌溉用水之间的距离最近,两者高度相关(图2(a));第二产业与工业用水、第三产业与生活用水距离均较远,说明第二产业与工业用水、第三产业与生活用水相互关系均不显著。从回归系数直方图(图3(a)),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对灌溉用水、第二产业对工业用水都起到促进作用,即随着产业的发展用水量和用水结构比重也逐渐增加,并且第一产业对灌溉用水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近年来山区二、三产业虽有所发展,但是农业仍占重要地位,灌溉用水在用水结构中仍占主导。在沿海地区,工业用水与第二产业距离最近,两者高度相关(图2(b));其次为灌溉用水和第一产业;生活用水与三大产业相关性均不显著。从回归系数直方图(图3(b))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对灌溉用水、第二产业对工业用水都起到促进作用,且后者作用更显著。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第二产业在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工业用水决定着本区的用水总量和分配,对用水结构影响明显。无论山区还是沿海地区,生活用水与三大产业相关性均不显著,这一方面是因为生活用水占总用水量比重较低,另一方面因为生活用水所包含的数据比较复杂,没有完全与生活用水对应的生产部门。
2.2设区市相关性变化产业结构一般经历/一二三0转为/二一三0,再到/二三一0,最终变为/三二一0的演化过程[18]。用水结构一般从用水量大、附加值相对较低的农业用水逐步向高附加值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9]。目前福建省九个设区市经济发展程度不一,产业结构差异较大,根据九个设区市用水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相关性差异,可将九个设区市划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类(厦门市):三大用水与三大产业均高度正相关,在有效因子载荷图中表现为产业和用水之间的距离均较近,几乎重叠在一起(图4)。从1998年到2010年,厦门市三大产业结构从5:52:43转化为1:50:49,用水结构由59:23:18转化为27:30:43[16217],产业和用水结构趋于成熟,使三大产业与用水结构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第二类(泉州市、福州市和莆田市):第一、二产业与相应的用水结构均高度相关,第三产业与生活用水的相关性不显著。这些城市均为福建省东部经济较发达城市,工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用水结构影响显著。以泉州市为例,1998年-2010年第二产业从52%逐渐增长到60%,工业用水从27%逐步增长到55%;同时,第一产业和灌溉用水比重均出现显著下降,其中灌溉用水从55%下降到29%;而第三产业和生活用水分别在34%和15%附近徘徊,没有出现显著的变化规律。第三类(南平市、龙岩市和宁德市):第一产业与灌溉用水呈较强相关性,工业用水与第二产业相关性次之,第三产业与生活用水的相关性不显著。这些地区第一产业和灌溉用水在产业和用水结构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农业生产占当地GDP的近20%,却消耗了60%左右的水资源[16217]。以南平市为例,1998年-2010年第一产业从29%下降到23%,灌溉用水从83%逐步下降到64%。第四类(三明市和漳州市):三大用水与三大产业相关性均不显著。在因子载荷图中三大用水趋近于原点(图4),用水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互关系均不显著,产业结构对用水结构解释能力不足,说明用水结构的变化可能不仅受产业结构的影响,还与其它因素有关。三明市为福建省老工业基地,1998年-2010年产业结构和用水结构呈波动变化,并没有明显的演化规律,这可能因为受到政策导向等因素的干扰所致。
3结论
(1)福建省沿海地区与山区用水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关性存在显著差异。山区灌溉用水与第一产业相关性最强,而沿海地区工业用水与第二产业相关性最强,山区和沿海地区的生活用水与各产业相关性均不显著。(2)根据用水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相关性差异,可将福建省九个设区市划分为四类:第一类为厦门市,三大产业与三大用水均成高度相关;第二类包括泉州市、福州市和莆田市,第一、二产业与相应的用水结构均成高度相关,生活用水与第三产业的相关性不显著;第三类包括南平市、龙岩市和宁德市,仅灌溉用水与第一产业成较强相关性;第四类包括三明市和漳州市,三大用水与三大产业相关性均不显著。
作者:钟科元陈莹陈兴伟李孝成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建省陆地灾害监测评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1.CVC对主导企业产生的影响。由于主导企业核心刚性、专用性资产缺乏等障碍导致老牌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有限(Teece,1992;Leonard-Barton,1992),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单纯依靠自身的能力并不足以产生企业所需要的创新成果,企业必须与外部创新主体联合才能解决目前面临的创新困境(CohenandLevinthal,1990;March,1991),因此,许多企业开展CVC活动的主要动机是为了促进企业创新(Ernstetal.,2005;鹿溪,2010)。万坤扬,陆文聪(2014)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CVC确实能够促进主导企业自身的创新行为。ErnstandYoung(2010)的调查研究也支持了这一结果,调查显示一些成功的大企业(如英特尔、西门子等)都将CVC活动作为其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维持其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2.CVC对被投企业的影响。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不仅能够为被投企业提供资金,而且还能与创业企业共享互补资源,这进一步增加了创业企业成功的可能性(Paul,1998)。Ivanov(2003)通过对CVC支持的创业企业上市后的运营绩效进行一系列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有CVC支持的企业具有更高的IPO估价,这说明CVC有益于被投企业价值的实现。Chesbrough(2004)以自1980年以来一些公司的CVC投资项目数据为依据,对CVC活动前后的研发支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CVC项目有效地促进了创业企业的研发支出。随后,Dushnitsky&Lenox(2005)通过对2300个上市公司20年的数据构成的样本进行分析,同样也证明了CVC与创业企业创新率之间成正比。
3.CVC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创业投资能够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带动整个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徐剑钧,2000)。马晓国(2005)以江苏省为例对创业投资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得出创业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有很大相关性的结论。与本文直接相关的研究是SandipBasuetal(2011),他认为行业技术变革速度与CVC数量成正比,即CVC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技术变革,而技术变革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ArvinSahaymetal(2010)从行业水平探究了CVC与R&D水平的关系,得出不同行业中CVC对R&D水平作用力不同但是整体呈现促进作用的结论,同样也说明了CVC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我国理论界对CVC的研究不多,且大都是对CVC活动产生的结果进行分析,而忽视了CVC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影响的过程及作用机理的探究,而这正是本文探究的主要问题。
二、公司创业投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影响机理
公司创业投资作为一种高效率的投资资本,在投资行业上与被投资企业战略关联度高,对形成高质量的新增资产具有明显的技术促进效应,高新技术的出现吸引了人力资本、优质资源等方面的集聚,同时其技术溢出效应带动相关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落后产能进行淘汰,加速产业集群和创新集群的形成,在整体上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促进作用(如图1)。
1.公司创业投资促进技术创新。据2013年创业风险投资发展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创业投资机构累计投资项目11112项,其中对高新技术企业投资达6404项,约占累计投资总数的57.63%;总投资额为2355.1亿元,其中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额达到了1193.1亿元,约占50.66%。大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参与创业投资,内部投资和外部投资都有效的促进了技术创新。内部投资是指公司内部专门拨出一笔资金建立创业投资部门或创业投资小组,使该部门(小组)有充分自进行自主研发或并购,利用创新组合实现内部创新,促进产品的升级。外部投资是指公司通过成立独立的VC或者自理基金,对科技初创企业进行投资,使得外部创新内部化。其促进技术创新的核心机制在于创业投资企业参与到被投企业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为具有潜在高经济收益的技术创新融通不同阶段所需的资金,弥补创业企业自身研发的不足,使具有高风险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因获得资金的支持和管理的指导而顺利展开,加速高新技术的商品化和产业化。发达的公司创业投资滋养了高新技术产业,使科研研发更具方向性和开发高效性,同样的,高新技术产业也为创业投资创造了高收益,使得大型老牌企业围绕自己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完成产业生态系统的战略布局,推动创业投资行业的发展。因此,在公司创业投资周围往往形成以CVC为龙头的创新集群,使得整个行业创新率得以提升,最终达到整体上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
2.公司创业投资优化资源配置。公司创业投资能够使同一经营主体在更大的范围有更多的资源实现整合与优化。公司创业投资的加入让原创新企业的生产要素与创业投资企业提供的资金、人力资本等要素进行统一整合,更高效地发挥资本应有的作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同时,CVC为创业企业提供的研发条件激发了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并为培育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优秀的企业家凭借自身的魅力以及掌握的先进技术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的聚集,而人力资本的累积可以对资金的流向以及资源的配置起到引导作用,将优质资源逐渐引向高新技术产业,加速高新技术上资金、人才以资源的集聚,使资源配置得到优化的同时增加了整个行业的高新技术产值,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3.公司创业投资能够淘汰落后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是优化资源配置的自然结果,也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表现形式。具有落后产能的企业不仅包括资源利用率低、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传统企业,还包括产品没有开拓市场能力、不具备竞争力的企业。公司创业投资通过增大对新技术的投资,鼓励传统企业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优化改造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和产业结构,引导传统产业淘汰落后的技术和生产能力,使得新产品具有开拓新领域、占领新市场的能力。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可以提高我国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为先进生产能力腾出市场空间,有利于提高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使得先进生产能力向大型企业和优势企业集中,因而对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公司创业投资促进产业发展的案例研究
1.CVC支持主导企业的战略发展。联想创立初期,作为其核心业务的PC制造业的利润率很低,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联想一直在思索未来核心业务的转型,并且也一直在寻找恰当的转型方式。然而由于缺乏战略技术灵活性以及没有正确的选择好转型时机,使其在多个领域的探索均以失败告终,这造成联想的资产回报率从2001年的19%下降至2003年的12%,为了在不影响主体公司主营业务的同时进行新业务、新技术探索的方式,2001年成立了联想控股的第三个子公司——联想投资(后更名为君联资本)。截止至2015年1月,君联资本共投资180家创业企业,其中30家成功上市,19家成功退出,从君联资本的投资行业分布来看,君联资本主要投资于互联网应用、无线增值服务、软件以及芯片设计等行业,即大多投资于与母公司业务密切相关的IT领域。联想创建君联资本的战略意图与英特尔非常相似,即围绕自己的核心产品对处于萌芽期的创业企业进行投资,以期通过投资弥补联想产品自身的空隙,在建立和扩展自己的商业生态系统的同时寻求企业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2.主导企业为CVC提供更高的平台。君联资本在投资阶段的选择上专注于投资早期项目即创业期和扩展早期,然而这个阶段企业以及行业的风险状况、盈利前景等处于一个很不明朗的阶段,如果此时进行技术研发则失败率较高,君联资本从母公司处获得资金帮助创业企业,还为被投企业提供投资后管理和服务来帮助项目成功运营,这就极大地提高了新产品研发的成功率,并且君联资本作为联想公司的附属子公司,母体公司强大的品牌效应为CVC创业活动的成功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促进其投资企业高新技术的研发成功。
3.CVC促进创新集群的升级。本文选取了君联资本所投企业中成功上市但并未退出的TMT企业,并分别列出了各个企业的R&D值以及高新技术产值占比,其中,将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值作为高新技术产值(表中数据单位为百分比)。由于不同的上市地点导致年报的计量单位不同,而汇率具有一定波动性,因此笔者仍旧保留原来的计量单位,即在深沪上市的企业R&D值单位为万元,港交所上市的企业R&D单位为万港元,美国上市的企业R&D单位为万美元。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公司创业资本介入后,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值总体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而高科技产业具有知识密集、人才密集和技术密集的特点,君联资本对相关企业进行投资,能够加速落后产能的淘汰,吸引资金、人才等的聚集,将人力资本、资金等引向高科技产业,使资源配置得到优化。并且,创业投资公司自身之间因共担风险而共同投资形成的集聚效应加上创业企业的集聚效应,使得在公司创业投资在相关产业中形成紧密程度介于组织之间与组织内部的创新集群,在整体上达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总之,对于寻求技术创新、致力于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来说,CVC不仅是企业获得投资回报的一种方式,更是一种新型的获得高新技术的方式。联想的经验说明了如何使得大型老牌企业在不影响主体公司主营业务的同时进行业务以及技术的创新。独立的创业投资公司不仅帮助母体公司实现了商业模式创新,还成功的增加了行业研发投入以及高新技术产值,促进了整体产业结构升级。
四、结语
(一)数据来源数据主要来源于云南省及其各州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相关州市统计年鉴中的有关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表1。
(二)研究方法对产业结构趋同的测度目前有多种方法,最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国际工业研究中心提出的结构相似系数,结构相似系数公式如下。在公式(1)中,Sab表示a地区和b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数值;k表示产业部门;n表示参与测度的产业部门个数;Xak和Xbk分别表示产业k在a地区和b地区的比重。Sab值的变动范围为0到1。当Sab等于0时,说明两地区之间产业结构完全不相同;当Sab等于1时,说明两地区之间产业结构完全相同。即当Sab越趋向于0时,两地区之间产业结构的差异性越大,趋同的程度越小,互补性越强,越不存在竞争关系;反之表示趋同的问题越严重。且联合国工业组织认为两个相比较地区之间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大于0.9时,即为产业结构趋同[10]。本文在此基本上,采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对云南省16个地州进行两两相关系数的测算。并且选择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会地区昆明与其他州市之间进行深入的对比研究。
二、产业结构趋同度测算与分析
(一)云南省内部产业结构趋同度测算分析如表2所示,通过对云南省16个州市2013年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测算,可以发现产业结构高度趋同。其中昆明-普洱、昆明-临沧、昆明-德宏、昆明-版纳、曲靖-版纳、玉溪-保山、玉溪-普洱、玉溪-德宏、玉溪-怒江、玉溪-版纳、普洱-迪庆、临沧-怒江、临沧-迪庆、德宏-楚雄、楚雄-版纳、红河-版纳等16对州市两两之间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小于0.9000,其余州市两两之间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均大于0.9000,表现出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并且从中还可以发现,昆明-迪庆、曲靖-昭通、曲靖-红河、玉溪-楚雄、玉溪-红河、保山-普洱、保山-文山、保山-版纳、昭通-红河、丽江-大理、普洱-临沧、德宏-版纳、大理-文山、楚雄-红河等14对州市两两之间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大于0.9900,产业结构趋同严重。其中曲靖-红河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为0.9994,趋近于1,说明两地之间产业结构趋同极为严重。近年来,云南省经济社会得到长足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分工协调发展性增强。但由于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地区,经济发展起点低、基础设施差、技术与人才缺乏,整体上还处于工业化的初中期阶段。各州市产业的层次水平还很低,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较为接近,产业政策和产业定位较为相似,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云南省州市之间产业结构的趋同。特别是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政府的巨大影响力和部分官员的个人意志,导致过分追求GDP的增长,进一步加剧了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正是由于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合意因素和不合意因素两者相互作用,才导致云南省州市之间产业结构趋同较为严重。
(二)昆明与其他州市产业结构趋同度测算分析昆明为云南省省会城市,经济较为发达,且产业结构相对较为合理完善,因此选择昆明为代表与其他州市进行分析研究。根据表1的计算结果,得到图1。结合表2和图1,可以发现昆明与迪庆的产业结构趋同最为明显(0.9978),其次是昆明与怒江(0.9783),其中昆明与位于西北地区的迪庆、怒江、丽江、大理、楚雄的产业结构趋同系数都大于0.9500,产业结构趋同较为严重;与位于西南地区的德宏、普洱、临沧、版纳的产业结构趋同系数都小于0.9000。云南省西北地区的省份多处于横断山区,自然地理环境较为恶劣,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但在21世纪,特别是“十一五”和“十二五”以来,在对该区域加大资金政策支持力度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快速上升成为各地区的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与昆明市较为相似的三次产业结构,因而产业结构趋同系数相对较大。西南地区的省份多处于我国与东南亚和南亚接壤的区域,但该地区长期为第一产业或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且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导致第三产业的发展缺乏必要的产业支撑。德宏以及版纳第三产业的比重都超过40﹪,普洱和临沧都为第二产业发展薄弱且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大。这与昆明市的三次产业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产业结构趋同系数较小。
三、原因分析
(一)自然因素自然环境一定程度上对产业结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发展都离不开当地特有的自然环境。云南省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经济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依旧较大。加上各地区之间自然条件以及资源禀赋相似,在此基础上形成农林牧渔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烟草制造业、旅游业、化学工业等主导产业,这是导致云南省内部产业结构趋同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各区域之间地理位置相近,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相互学习、交流,经济联系相对较为紧密,促进产业转移和技术转换,这也会进一步导致产业结构的趋同。
(二)经济因素一般认为,各地区发展水平相近,相互之间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相似度较高,也会导致产业结构趋同。而云南省整体上处于工业化的初中期阶段,处于“二、三、一”的产业格局,经济发展较多的依赖重工业。加上市场经济的趋利性,随着技术不断进步、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消费需求不断变化,会导致经济发展出现结构性的发展不平衡,一旦某些新兴技术行业的产品相对短缺,当投资利润率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就会引起竞相投资,导致重复建设、相互竞争与模仿,这就决定了产业结构趋同的必然性。云南省现在正处于制造业迅猛发展的阶段,伴随着各种生产要素在市场竞争的作用下不断集聚,导致产业结构趋同。
(三)体制因素当政府作为最主要的投资主体与决策主体时,强有力的行政权力对企业的投资方向和投资重点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进一步影响着产业结构与布局。特别是地方政府对经济活动进行直接干预以及参与,导致地方项目、生产的产品都极大地受到政府的影响,削弱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政府在进行投资决策、产业抉择的过程中又存在主观随意性较大,不考虑市场需求,过度追求地区利益和政绩,片面追求地区产业结构体系的独立性、完整性,倾向于选择收益大、投资回报期短、见效快且能够展现政绩的项目和产业,使得重复建设、盲目投资比比皆是。另外,云南省各地方政府之间的产业规划没有进行相互协调或分工,都只是考虑对地方经济最有利的产业,特别是主导产业的选择,地方政府的人为干预是导致主导产业定位重复的重要原因。而一旦出现产业相似的现象,现行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又缺乏有效的调控措施。
四、结论和建议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历史大概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9年到1991年,这一阶段是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起步阶段,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和金额都较少。尽管这一时期外商直接投资逐年增加,但其在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中所占比重较小,只有29.32%,因此,在这一阶段外商直接投资还不是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第二阶段从1992年到1998年,这一时期外商直接投资大幅度增加,并且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外商投资在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中所占比重超过对外借款,为74.02%,最高年份达78.14%(1994年),此时外商直接投资已经取代对外借款,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和国际资本流入我国的主渠道。第三阶段从1999年至今,这一时期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有较大幅度减缓,但外商投资金额保持在400亿美元以上的规模。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测算,[1]在1981至2000年的20多年间,中国GDP年均9.7%的增长速度中,大约有2.7个百分点来自利用外资的贡献。随着我国2001年成为WTO正式成员,可以预见外商对我国的投资将会有较快增长,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及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都将继续提高,外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也将更大,因此,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的影响,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问题。
一、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为了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必须先了解外商投资在我国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特征,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加以分析:
1.外商投资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目前,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部门),而对第一、三产业的投资比重则偏低。如表一所示[2]
表1外商直接投资(协议额)在三次产业之间的构成(单位:%)
附图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外资统计年鉴》
2.产业内部结构。总体来看,外商在我国第一产业的投资规模一直不大,在整个外商投资中所占的份额很小。1979-2000年,外商直接投资的协议金额累计仅120亿美元,而外商投资额最大的1995年也只有17.4亿美元;同时,第一产业的外商投资项目平均规模也较小。从第一产业内部外商直接投资的分布来看,主要是集中在农业,尤其是种植业,而对林业、牧业和渔业等部门的投资极少。在2001年1-6月第一产业的3.35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中,农业项目为2.22亿美元,占66.26%。
在第二产业中,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工业部门,尤其是制造业,而建筑业所占的比重较小。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全部协议投资中,工业比重最高的年份达到80.46%(1991年),最低也有45.85%(1993年);而建筑业的比重最高为5.07%(1997年),最低只有1.05%(1991年),平均为2.98%。在2001年1-6月第二产业的163.12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中,工业部门的投资为160.59亿美元,比重为97.87%。
1979-1990年,在外商对第三产业的协议投资额中,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的比重为60.27%,90年代后上升到70%左右,尽管最近几年这个比重有所下降,但仍占第三产业外商投资的绝大部分。综上所述,外商对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投资主要集中于农业、工业(尤其是制造业)、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
3.工业内部外商直接投资的分布。外商对我国工业部门的直接投资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其中加工工业的比重很高,原料工业的比重不大;轻工业的比重较高,重工业的比重较低;同时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比重高于一般加工工业。
从最近几年外商直接投资在工业内部的分布来看,制造业的投资比重很高,采掘业和电气水部门的投资比重较低。在1996-2000年的外商协议投资额中,制造业的平均比重为88.53%,采掘业和电气水部门的平均比重分别只有2.06%和9.41%;在同期的外商实际投资中,制造业的比重为89.78%,采掘业和电气水部门的平均比重分别为1.87%和8.35%。在制造业内部,外商投资比重较高的是机电工业、化学原料及制品业。
4.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从外商在我国投资的地理分布来看,外商投资主要集中于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福建等沿海地区。从表3可以看出,在过去的20多年中,外商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相当少,无论是从协议金额来看,还是从实际投资来看,中、西部地区的投资比重不足整个投资的15%,而85%以上的投资集中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近年来,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一系列优惠措施的,西部地区对外商的吸引力有所加强;据不完全统计,世界500强中已有80余家企业在西部地区投资或设立办事机构。
表2我国东中西部各地区外商投资情况(截至2000年底)(单位:亿美元)
附图
资料来源:《2001年中国外资统计年鉴》第3页
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分布之所以具有以上几个特点,主要与下面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一是与厂商经营的目标相关。厂商经营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主要是为了占领我国巨大的消费品市场,这既与我国人口众多的市场优势相一致,也与外商经营目标相一致。
第一产业是我国重点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首选领域,但实际外商直接投资比重较低,至2000年底仅为1.78%。其原因在于农业开发投资大,回收期长,利润率低,风险大,这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所追求的短期盈利目标不符。但同时也说明了我国农业开发条件较差,对外商的吸引力不大。因此,我们在如何改善农业投资环境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外商投资方向的选择同时也与我国的投资政策和贸易政策相关。由于我国对消费品的进口限制较严,外商想要进入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只有通过直接投资方式,而我国对重化学工业产品的进口限制较松,因此,对于我国的重化学工业品市场,外商主要通过贸易来占领。
二是与我国目前的投资环境相关。我国目前的投资环境是轻工业投资较容易,而重化学工业投资较困难。与重工业相比,轻工业所需投资较少,能耗低,对于交通运输要求相对不严,选择余地大;加之轻工业品投资能够利用消费变化快的特点,投资者可以开发出更新、更适用、更美观、更便宜的产品来吸引消费者从而获得较高的利润。所以,外商比较青睐于对轻工业的投资。而重化学工业能耗大,对交通运输和相关产业发展的要求较高,而且投资额大,回收期长,因此,外商对该行业投资兴趣不大。
三是与区域经济投资环境相关。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加之交通条件较差,基础产业薄弱,西部地区的整体投资环境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3][4]因此,尽管外商投资有向我国中西部扩展的趋势,但这种趋势进展相对缓慢,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外商投资仍将主要集中在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
二、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改革和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的增强,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当前,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是结构问题而不是总量问题。认识我国的产业结构现状,找出调整结构偏差的对策是当务之急。当前我国产业结构有以下特点:第一,GDP中第二产业比重偏高,服务业的比重偏低。2000年,我国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份额为49.2%,高于标准结构的比例,服务业在GDP的份额为32.8%;与“标准结构”相比,明显偏低。第二,在产业结构中,农业所占比重过高,服务业比重偏低。2000年,我国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高达49.9%,显著高于标准就业人口28.6%,偏差程度超乎寻常;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就业比率为26.4%,而标准就业比率为30.7%。第三,城市化程度不高。2000年,城镇人口在我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为30.4%,远远低于标准化水平53.0%,表明中国标准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工业化过程。第四,轻重工业比重偏差严重。最近几年,关于今后我国重工业应该得到较快发展,重工业在工业产出中的比重应有较大幅度上升的观点比较流行,主要理由是中国工业在80年代和90年代上半期的发展过于“轻型化”,中国目前的重工业比重较低,轻工业比重较高。
我国三次产业出现以上结构偏差,与外商对我国三次产业投资的结构性偏差有一定关系。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性倾斜加大了我国三次产业的结构偏差。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部门,对第一产业的投资比重很低,对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也偏低。在1996至2000年的外商实际投资中,第二产业的比重高达70.38%,其中工业的投资比重高达66.57%,而第一产业的比重仅1.42%,第三产业的比重也只有28.20%。在2001年底注册登记的外商投资企业中,就外方注册资本而言,第二产业的比重为64.08%,其中工业的占61.32%,而第一产业的比重仅为1.54%,第三产业的比重为34.4%。显然,外商投资结构向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倾斜的特征很突出。
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现状看,90年代以来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比重升幅过大,第三产业的实际比重不合理下降,使产业结构偏差变得更为突出,并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较大影响。我国产业结构偏差的加深,与外商投资过多地向工业部门倾斜有一定关系,其主要表现为:
1.外资工业的结构倾斜助长了我国消费品工业的过度扩张。近几年我国工业消费品相对过剩,生产能力大量闲置,除了城乡消费需求趋缓的原因之外,主要是由于工业比重过高的条件下工业结构向轻工业倾斜。80年代中期以来消费品工业一直扩张,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外商直接投资过度集中于消费品工业。据统计,截止到2000年底我国三资工业企业的外商直接投资额中,轻工业的比重占58%,重工业的投资比重占42%。
2.外资工业的结构倾斜加快了我国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进程。外资工业高度集中于制造业,而在制造业中又主要集中在加工工业。由于结构倾斜的存在,外资工业占我国以工业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目前已接近1/3,占加工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已达1/3,而占原料工业的两个比重只有10%左右。这个特点使外资工业的迅速发展更多地推动我国加工工业的扩张,加快了我国工业结构高加工化的进程。
3.外商投资在第三产业的结构性偏差对第三产业的结构变动产生了明显影响。目前外商对我国第三产业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其次是批发和零售贸易、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而对其他大多数第三产业部门的投资比重很低,投资的结构性倾斜十分突出。外商对第三产业投资结构的高度倾斜,与我国第三产业内部对外开放度的差别有很大关系,除了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以及商业、交通运输业和邮电通信业之外,其他的大多数第三产业部门目前的对外开放度仍较低。
随着加入WTO之后我国大多数第三产业部门对外开放度的提高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政策的调整,外商将较大幅度增加对目前投资比重很低的第三产业部门的直接投资;一些重要的服务业部门的外商投资比重在“十五”期间将明显上升;相应地,外商对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的投资比重会逐步下降。也就是说,在加入WTO之后的5年左右时间内,外商对我国第三产业直接投资的结构过度倾斜的状况会明显改变。
三、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与外商投资的产业导向政策
产业结构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随着经济的市场化、全球化,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既有来自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有来自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调整产业结构的目的不是简单地等同于盲目追求一、二、三次产业产值(或劳动就业)比重主要地位的转化,而是要面向国际产业的发展,在提升一、二次产业竞争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真正提高产业素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证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结构呈现规律性的演变趋势。具体表现是:第一次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在整个国民收入的比重和在第一次产业中就业的劳动力在全部就业的劳动力总数中的相对比重处于不断下降趋势;第二次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和劳动力就业比重逐渐上升,上升到一定程度后趋于下降;第三次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就业的相对比重上升,其中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幅度更大。三次产业变动呈现的这种总的趋势,是由各次产业的内在特征决定的。在工业现代化过程中,第一产业农业相对比重下降幅度最大,这是因为农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低,人们对农产品的消费属于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当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对农产品的需求并不随收入增加的程度而同步增加,这样就使农业实现的国民收入份额趋于减少。第二产业工业相对比重上升,不仅因为随着人们收入水平提高,消费结构的变化使工业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处于有利地位,而且经济发展中用于投资的增长也在不断扩大工业品市场,从而整个国民收入中工业实现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上升。但随着技术进步,工业有机构成提高会排斥自身的劳动力,而工业部门内各行业扩张的增殖又吸收劳动力,两相抵消劳动力相对比重逐渐上升到一定程度后趋向下降。第三产业服务部门的比重上升幅度大,既由于“服务”这种商品比农产品具有更高的收入弹性,也由于第三产业门类繁多,许多行业具有劳动力和资金容易进入的特点,农业劳动力得以大量流入服务业,因而第三产业各行业呈现广泛而显著的增长,使其在国民收入中的相对比重大大增加。
目前,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偏差的主要表现是工业比重过高而第三产业比重太低,产业结构内部的主要问题是工业结构的升级缓慢,因此今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工业结构的升级。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要求和目前外商投资的产业构成及其影响来看,我国政府部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导向力度。
1.引导外商加大对第一、三产业的投资力度,相对降低对工业的投资比重。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比重升幅过大,第三产业的实际比重下降,使得产业结构偏差变得更加突出。我国三次产业的结构水平同世界上其它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我国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仅高于同属发展中国家的印度,而且也高于美、日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时我国的第三产业的比重也远远低于这些国家的水平。目前,国际直接投资中对第一、三产业的投资比重较之20世纪80年代迅速上升,对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则相对下降。因此,我国应引导外商加大对第一、三产业的投资力度,相对降低对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这不仅符合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需要,同时也符合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2.引导外商增加对重加工业的投资,相应地减少对消费品工业的投资。目前外商对我国工业的实际投资中,大概有60%分布在消费品工业,对重工业的投资只有40%左右。外资工业占我国消费品工业增加值、产品销售收入以及固定资产净值和流动资产的比重约为30%,而重工业的同样比重只有15%。外资工业占以工业品为原料的消费品工业的增加值比重和产品销售收入比重2000年为38.25%和41.28%,固定资产净值比重和流动资产比重为34.52%和35.67%,而外资工业占重工业的前两个比重为27.67%和28.96%,后两个比重为24.35%和22.84%。但是,我国消费工业的产品相对过剩和生产能力闲置比重工业更加突出,“十五”期间工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适度重型化,加强重工业尤其是装备工业,相应控制消费品的投资规模和增长速度。因此,需要引导外商对工业的投资更多地转向重加工业尤其是装备工业部门,相应地减少对消费品工业的投资比重。
3.引导外商增加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利用外资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引进外资来弥补国内资金缺口,促进技术管理等方面的进步,从而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是,除了大型跨国公司外,目前外商投资过度集中于一般加工工业,而一般加工工业中,有些是我国生产能力过剩和竞争激烈的产业,也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重复建设、引进的产业。外资的大量涌入,加剧了这些产业的过度竞争,造成对国内市场和国内企业的强烈冲击,致使部分国有一般加工企业的处境十分困难。目前,外资工业虽然在机电工业中占有相当高的比重,对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但外资企业同时在不少加工工业中也占有较高比重,这部分企业主要是来自港澳台地区的中小企业。而9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具有由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的趋势,因此应利用这一趋势,进一步重视吸引大型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引导外资更多地进入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薪技术产业,同时减少对一般加工工业的投资比重。
4.引导外商投资增加对薄弱的第三产业投资,减少对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的投资。外商对我国第三产业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和社会服务业,导致外商对第三产业投资波动比较大,并对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产生不良影响。在我国经济扩张时期,外商对房地产和社会服务的直接投资高度扩张,往往导致整个第三产业的外商投资比重大幅度上升;而在经济相对紧缩时期,外商对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的直接投资迅速收缩,导致第三产业的外商投资比重大幅度下降。由于第三产业中投资结构倾斜现象的存在,房地产和社会服务业的外商投资大幅度波动会直接造成整个第三产业的大幅度波动。显然,只有当第三产业外商投资结构过度倾斜趋势得到逐步改变后,外商对第三产业投资的周期性波动现象才会明显减少,由此对整个外商直接投资以及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才会相应下降。
在第三产业中,目前外商直接投资比重较低的部门,如金融、保险、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以及教育和文化艺术等,多数属于层次较高的服务部门,我国要提高其发展水平,必须通过相应的外资产业结构导向政策,引导外资合理地向这些行业投资。[5]
5.引导外商加强对我国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推动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进程。目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但中西部地区还未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以优势产业为支柱的产业结构体系,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都相对薄弱,与东部沿海地区存在很大差异,这势必会严重阻碍我国整体产业升级的进程。因此,我国政府应加大对外资地区流向的引导,以便有更多的外资投入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中,从而加强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使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建立一种协调的产业关联机制,促进我国的产业升级。
【参考文献】
[1]胡新文.入世后外商直接投资的新动向及我国的应对策略调整[J].世界经济研究,2002,(1):19-22.
[2]张德修.入世后的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结构变化趋势探析[J].经济科学,2001,(6):81-87.
[3]顾建清.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产业结构的影响[J].中外科技信息,2002,(5):26-28.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历史大概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9年到1991年,这一阶段是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起步阶段,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和金额都较少。尽管这一时期外商直接投资逐年增加,但其在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中所占比重较小,只有29.32%,因此,在这一阶段外商直接投资还不是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第二阶段从1992年到1998年,这一时期外商直接投资大幅度增加,并且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外商投资在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中所占比重超过对外借款,为74.02%,最高年份达78.14%(1994年),此时外商直接投资已经取代对外借款,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和国际资本流入我国的主渠道。第三阶段从1999年至今,这一时期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有较大幅度减缓,但外商投资金额保持在400亿美元以上的规模。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测算,[1]在1981至2000年的20多年间,中国GDP年均9.7%的增长速度中,大约有2.7个百分点来自利用外资的贡献。随着我国2001年成为WTO正式成员,可以预见外商对我国的投资将会有较快增长,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及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都将继续提高,外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也将更大,因此,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的影响,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问题。
一、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为了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必须先了解外商投资在我国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特征,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加以分析:
1.外商投资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目前,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部门),而对第一、三产业的投资比重则偏低。如表一所示[2]
表1外商直接投资(协议额)在三次产业之间的构成(单位:%)
附图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外资统计年鉴》
2.产业内部结构。总体来看,外商在我国第一产业的投资规模一直不大,在整个外商投资中所占的份额很小。1979-2000年,外商直接投资的协议金额累计仅120亿美元,而外商投资额最大的1995年也只有17.4亿美元;同时,第一产业的外商投资项目平均规模也较小。从第一产业内部外商直接投资的分布来看,主要是集中在农业,尤其是种植业,而对林业、牧业和渔业等部门的投资极少。在2001年1-6月第一产业的3.35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中,农业项目为2.22亿美元,占66.26%。
在第二产业中,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工业部门,尤其是制造业,而建筑业所占的比重较小。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全部协议投资中,工业比重最高的年份达到80.46%(1991年),最低也有45.85%(1993年);而建筑业的比重最高为5.07%(1997年),最低只有1.05%(1991年),平均为2.98%。在2001年1-6月第二产业的163.12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中,工业部门的投资为160.59亿美元,比重为97.87%。
1979-1990年,在外商对第三产业的协议投资额中,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的比重为60.27%,90年代后上升到70%左右,尽管最近几年这个比重有所下降,但仍占第三产业外商投资的绝大部分。综上所述,外商对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投资主要集中于农业、工业(尤其是制造业)、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
3.工业内部外商直接投资的分布。外商对我国工业部门的直接投资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其中加工工业的比重很高,原料工业的比重不大;轻工业的比重较高,重工业的比重较低;同时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比重高于一般加工工业。
从最近几年外商直接投资在工业内部的分布来看,制造业的投资比重很高,采掘业和电气水部门的投资比重较低。在1996-2000年的外商协议投资额中,制造业的平均比重为88.53%,采掘业和电气水部门的平均比重分别只有2.06%和9.41%;在同期的外商实际投资中,制造业的比重为89.78%,采掘业和电气水部门的平均比重分别为1.87%和8.35%。在制造业内部,外商投资比重较高的是机电工业、化学原料及制品业。
4.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从外商在我国投资的地理分布来看,外商投资主要集中于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福建等沿海地区。从表3可以看出,在过去的20多年中,外商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相当少,无论是从协议金额来看,还是从实际投资来看,中、西部地区的投资比重不足整个投资的15%,而85%以上的投资集中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近年来,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一系列优惠措施的,西部地区对外商的吸引力有所加强;据不完全统计,世界500强中已有80余家企业在西部地区投资或设立办事机构。
表2我国东中西部各地区外商投资情况(截至2000年底)(单位:亿美元)
附图
资料来源:《2001年中国外资统计年鉴》第3页
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分布之所以具有以上几个特点,主要与下面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一是与厂商经营的目标相关。厂商经营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主要是为了占领我国巨大的消费品市场,这既与我国人口众多的市场优势相一致,也与外商经营目标相一致。
第一产业是我国重点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首选领域,但实际外商直接投资比重较低,至2000年底仅为1.78%。其原因在于农业开发投资大,回收期长,利润率低,风险大,这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所追求的短期盈利目标不符。但同时也说明了我国农业开发条件较差,对外商的吸引力不大。因此,我们在如何改善农业投资环境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外商投资方向的选择同时也与我国的投资政策和贸易政策相关。由于我国对消费品的进口限制较严,外商想要进入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只有通过直接投资方式,而我国对重化学工业产品的进口限制较松,因此,对于我国的重化学工业品市场,外商主要通过贸易来占领。
二是与我国目前的投资环境相关。我国目前的投资环境是轻工业投资较容易,而重化学工业投资较困难。与重工业相比,轻工业所需投资较少,能耗低,对于交通运输要求相对不严,选择余地大;加之轻工业品投资能够利用消费变化快的特点,投资者可以开发出更新、更适用、更美观、更便宜的产品来吸引消费者从而获得较高的利润。所以,外商比较青睐于对轻工业的投资。而重化学工业能耗大,对交通运输和相关产业发展的要求较高,而且投资额大,回收期长,因此,外商对该行业投资兴趣不大。
三是与区域经济投资环境相关。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加之交通条件较差,基础产业薄弱,西部地区的整体投资环境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3][4]因此,尽管外商投资有向我国中西部扩展的趋势,但这种趋势进展相对缓慢,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外商投资仍将主要集中在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
二、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改革和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的增强,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当前,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是结构问题而不是总量问题。认识我国的产业结构现状,找出调整结构偏差的对策是当务之急。当前我国产业结构有以下特点:第一,GDP中第二产业比重偏高,服务业的比重偏低。2000年,我国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份额为49.2%,高于标准结构的比例,服务业在GDP的份额为32.8%;与“标准结构”相比,明显偏低。第二,在产业结构中,农业所占比重过高,服务业比重偏低。2000年,我国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高达49.9%,显著高于标准就业人口28.6%,偏差程度超乎寻常;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就业比率为26.4%,而标准就业比率为30.7%。第三,城市化程度不高。2000年,城镇人口在我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为30.4%,远远低于标准化水平53.0%,表明中国标准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工业化过程。第四,轻重工业比重偏差严重。最近几年,关于今后我国重工业应该得到较快发展,重工业在工业产出中的比重应有较大幅度上升的观点比较流行,主要理由是中国工业在80年代和90年代上半期的发展过于“轻型化”,中国目前的重工业比重较低,轻工业比重较高。
我国三次产业出现以上结构偏差,与外商对我国三次产业投资的结构性偏差有一定关系。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性倾斜加大了我国三次产业的结构偏差。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部门,对第一产业的投资比重很低,对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也偏低。在1996至2000年的外商实际投资中,第二产业的比重高达70.38%,其中工业的投资比重高达66.57%,而第一产业的比重仅1.42%,第三产业的比重也只有28.20%。在2001年底注册登记的外商投资企业中,就外方注册资本而言,第二产业的比重为64.08%,其中工业的占61.32%,而第一产业的比重仅为1.54%,第三产业的比重为34.4%。显然,外商投资结构向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倾斜的特征很突出。
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现状看,90年代以来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比重升幅过大,第三产业的实际比重不合理下降,使产业结构偏差变得更为突出,并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较大影响。我国产业结构偏差的加深,与外商投资过多地向工业部门倾斜有一定关系,其主要表现为:
1.外资工业的结构倾斜助长了我国消费品工业的过度扩张。近几年我国工业消费品相对过剩,生产能力大量闲置,除了城乡消费需求趋缓的原因之外,主要是由于工业比重过高的条件下工业结构向轻工业倾斜。80年代中期以来消费品工业一直扩张,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外商直接投资过度集中于消费品工业。据统计,截止到2000年底我国三资工业企业的外商直接投资额中,轻工业的比重占58%,重工业的投资比重占42%。
2.外资工业的结构倾斜加快了我国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进程。外资工业高度集中于制造业,而在制造业中又主要集中在加工工业。由于结构倾斜的存在,外资工业占我国以工业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目前已接近1/3,占加工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已达1/3,而占原料工业的两个比重只有10%左右。这个特点使外资工业的迅速发展更多地推动我国加工工业的扩张,加快了我国工业结构高加工化的进程。
3.外商投资在第三产业的结构性偏差对第三产业的结构变动产生了明显影响。目前外商对我国第三产业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其次是批发和零售贸易、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而对其他大多数第三产业部门的投资比重很低,投资的结构性倾斜十分突出。外商对第三产业投资结构的高度倾斜,与我国第三产业内部对外开放度的差别有很大关系,除了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以及商业、交通运输业和邮电通信业之外,其他的大多数第三产业部门目前的对外开放度仍较低。
随着加入WTO之后我国大多数第三产业部门对外开放度的提高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政策的调整,外商将较大幅度增加对目前投资比重很低的第三产业部门的直接投资;一些重要的服务业部门的外商投资比重在“十五”期间将明显上升;相应地,外商对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的投资比重会逐步下降。也就是说,在加入WTO之后的5年左右时间内,外商对我国第三产业直接投资的结构过度倾斜的状况会明显改变。
三、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与外商投资的产业导向政策
产业结构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随着经济的市场化、全球化,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既有来自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有来自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调整产业结构的目的不是简单地等同于盲目追求一、二、三次产业产值(或劳动就业)比重主要地位的转化,而是要面向国际产业的发展,在提升一、二次产业竞争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真正提高产业素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证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结构呈现规律性的演变趋势。具体表现是:第一次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在整个国民收入的比重和在第一次产业中就业的劳动力在全部就业的劳动力总数中的相对比重处于不断下降趋势;第二次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和劳动力就业比重逐渐上升,上升到一定程度后趋于下降;第三次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就业的相对比重上升,其中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幅度更大。三次产业变动呈现的这种总的趋势,是由各次产业的内在特征决定的。在工业现代化过程中,第一产业农业相对比重下降幅度最大,这是因为农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低,人们对农产品的消费属于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当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对农产品的需求并不随收入增加的程度而同步增加,这样就使农业实现的国民收入份额趋于减少。第二产业工业相对比重上升,不仅因为随着人们收入水平提高,消费结构的变化使工业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处于有利地位,而且经济发展中用于投资的增长也在不断扩大工业品市场,从而整个国民收入中工业实现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上升。但随着技术进步,工业有机构成提高会排斥自身的劳动力,而工业部门内各行业扩张的增殖又吸收劳动力,两相抵消劳动力相对比重逐渐上升到一定程度后趋向下降。第三产业服务部门的比重上升幅度大,既由于“服务”这种商品比农产品具有更高的收入弹性,也由于第三产业门类繁多,许多行业具有劳动力和资金容易进入的特点,农业劳动力得以大量流入服务业,因而第三产业各行业呈现广泛而显著的增长,使其在国民收入中的相对比重大大增加。
目前,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偏差的主要表现是工业比重过高而第三产业比重太低,产业结构内部的主要问题是工业结构的升级缓慢,因此今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工业结构的升级。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要求和目前外商投资的产业构成及其影响来看,我国政府部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导向力度。
1.引导外商加大对第一、三产业的投资力度,相对降低对工业的投资比重。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比重升幅过大,第三产业的实际比重下降,使得产业结构偏差变得更加突出。我国三次产业的结构水平同世界上其它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我国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仅高于同属发展中国家的印度,而且也高于美、日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时我国的第三产业的比重也远远低于这些国家的水平。目前,国际直接投资中对第一、三产业的投资比重较之20世纪80年代迅速上升,对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则相对下降。因此,我国应引导外商加大对第一、三产业的投资力度,相对降低对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这不仅符合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需要,同时也符合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2.引导外商增加对重加工业的投资,相应地减少对消费品工业的投资。目前外商对我国工业的实际投资中,大概有60%分布在消费品工业,对重工业的投资只有40%左右。外资工业占我国消费品工业增加值、产品销售收入以及固定资产净值和流动资产的比重约为30%,而重工业的同样比重只有15%。外资工业占以工业品为原料的消费品工业的增加值比重和产品销售收入比重2000年为38.25%和41.28%,固定资产净值比重和流动资产比重为34.52%和35.67%,而外资工业占重工业的前两个比重为27.67%和28.96%,后两个比重为24.35%和22.84%。但是,我国消费工业的产品相对过剩和生产能力闲置比重工业更加突出,“十五”期间工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适度重型化,加强重工业尤其是装备工业,相应控制消费品的投资规模和增长速度。因此,需要引导外商对工业的投资更多地转向重加工业尤其是装备工业部门,相应地减少对消费品工业的投资比重。
3.引导外商增加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利用外资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引进外资来弥补国内资金缺口,促进技术管理等方面的进步,从而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是,除了大型跨国公司外,目前外商投资过度集中于一般加工工业,而一般加工工业中,有些是我国生产能力过剩和竞争激烈的产业,也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重复建设、引进的产业。外资的大量涌入,加剧了这些产业的过度竞争,造成对国内市场和国内企业的强烈冲击,致使部分国有一般加工企业的处境十分困难。目前,外资工业虽然在机电工业中占有相当高的比重,对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但外资企业同时在不少加工工业中也占有较高比重,这部分企业主要是来自港澳台地区的中小企业。而9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具有由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的趋势,因此应利用这一趋势,进一步重视吸引大型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引导外资更多地进入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薪技术产业,同时减少对一般加工工业的投资比重。
4.引导外商投资增加对薄弱的第三产业投资,减少对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的投资。外商对我国第三产业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和社会服务业,导致外商对第三产业投资波动比较大,并对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产生不良影响。在我国经济扩张时期,外商对房地产和社会服务的直接投资高度扩张,往往导致整个第三产业的外商投资比重大幅度上升;而在经济相对紧缩时期,外商对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的直接投资迅速收缩,导致第三产业的外商投资比重大幅度下降。由于第三产业中投资结构倾斜现象的存在,房地产和社会服务业的外商投资大幅度波动会直接造成整个第三产业的大幅度波动。显然,只有当第三产业外商投资结构过度倾斜趋势得到逐步改变后,外商对第三产业投资的周期性波动现象才会明显减少,由此对整个外商直接投资以及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才会相应下降。
在第三产业中,目前外商直接投资比重较低的部门,如金融、保险、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以及教育和文化艺术等,多数属于层次较高的服务部门,我国要提高其发展水平,必须通过相应的外资产业结构导向政策,引导外资合理地向这些行业投资。[5]
5.引导外商加强对我国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推动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进程。目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但中西部地区还未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以优势产业为支柱的产业结构体系,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都相对薄弱,与东部沿海地区存在很大差异,这势必会严重阻碍我国整体产业升级的进程。因此,我国政府应加大对外资地区流向的引导,以便有更多的外资投入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中,从而加强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使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建立一种协调的产业关联机制,促进我国的产业升级。
【参考文献】
[1]胡新文.入世后外商直接投资的新动向及我国的应对策略调整[J].世界经济研究,2002,(1):19-22.
[2]张德修.入世后的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结构变化趋势探析[J].经济科学,2001,(6):81-87.
[3]顾建清.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产业结构的影响[J].中外科技信息,2002,(5):26-28.
一、白见村概况
白见村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三都镇,下设板朝屯、槎山屯、龙塘屯、白见屯等13个自然屯;有1700户人家,5670人,平均每户3.3人;耕地5700亩,其中水田3460亩。该村以私营经济为主,年总产值1300万元,人均年收入2500元。
作为典型的西部农村,白见村以农业为其支柱产业。历史上白见村主要种植水稻和甘蔗,农民生活曾经普遍比较贫困。九十年代初,村中有部分人不甘于现状,大胆尝试,自发地开始草皮、生姜等各种经济作物的种植,并率先尝到了富裕的甜头。村民们纷纷仿效,逐渐自发地改变自家的种植结构。
为了更好地引导白见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大胆调整种植结构,有计划地调减粮食生产面积,大力发展高效益经济作物,并派农技人员入村入屯进行技术指导。今天,白见村已经形成了以花卉苗木为品牌农业的极具发展前景的种植结构。
二、白见村近两年农业发展数据统计
花卉苗木:由原来的两个屯发展到2004年的8个屯,种植面积由原来的350亩发展到2004年的1800亩(其中花卉800亩,苗木1000亩)。年内全村生产草皮150万平方米,实现总产值375万元;其他花卉、观赏苗木、绿化苗木以名声在外,产品供不应求。
粮食生产:种植面积有计划地调减,2004年减至4721亩,由于品种、技术和管理的更新,粮食总产量达1849800公斤,比上年略有下降,实现人均有粮400公斤,粮食(税费)入库以完成90%以上。
蔗糖生产:面积1221亩,预计进厂原料蔗可达6500吨(售价150元/吨)。
其他作物:产量稳中有增。生姜种植面积980亩,总产量1421吨(生产成本0.3元/斤,市场售价1元/斤);蔬菜716亩;种桑养蚕87亩;其他林、果类也有所增产。
养殖方面:2004年生猪存栏1465头,肉猪出栏1938头;家禽存栏19676只,上市出售57878只;山羊存栏2502只,年内出栏6694只;水产品比去年增产5%以上。
三、白见村农业发展特点分析
由白见村农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结合走访农户所掌握的事实,可以总结出该村农业发展的若干特点如下:
(一)粮食生产仍然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但产业重心正迅速向优质高效农业转移。
作为一个典型的西部农村,粮食生产在整个产业结构里仍然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白见村的经济作物(尤其是花卉苗木)的大规模种植最初是在一两个屯中出现,然后在县、镇政府的引导和村民中先进分子的带领下,开始迅速逐渐铺开。产业结构调整有望在三到五年内完成。
(二)产业结构调整起初属于村民自发行为,但后期政府的介入起到了关键作用。
九十年代以前,村中已经有四季豆、莲藕、食用菌、种桑养蚕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但都没形成规模。1992年前后,个别有远见的村民开始了草皮的种植。他们算过一笔帐:每方草皮收购价2~3元,每年能收3苗,这样每亩地每年就有5000元左右的收入,扣除草种、农药、化肥等每年每亩500~1000元的生产支出,每亩净收入有4000元出头;而种粮食每亩每年能有2000元的净收入就已经是奇迹了。这些村民说干就干,有的还把自家的水田(秋冬季)和旱地全部用来种草,他们成了村里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紧接着又有人开始了树苗和鲜花的种植,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白见村的花卉苗木产业由此开始显现雏形。村民们纷纷效仿,种植花卉苗木的队伍也逐渐壮大。县政府经过调研,了解了这一产业的光明前景后,为了使之规模化,实现综合开发,便果断介入,大力扶植,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县农业局成立了“花木办”,并在经济政策上实行“补贴、保收、贴息”三大政策,并派农技人员入村入屯进行技术指导。有了政府的引导和优惠政策,农民们便开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力改种花卉苗木,到今天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白见村的特色产业和品牌产业。这样,白见村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就完成了由村民自发向政府引导的过渡。
(三)花卉苗木产业已经初步形成比较成熟的产销机制。
首先,在生产上,已经形成了一套“以快养慢”的种植模式。有很多农户都是同时种植草皮和苗木的,草皮的收购价虽然不是很高,但是在旺季种下后最快28天就可以铲起来卖,一年平均能收获3~4苗,平均每个季度每亩草皮收入1500元,可见种植草皮是一种“见效快”的产业;而苗木则不一样,种植的时间越长就越能卖个好价钱(一般的小叶榕第一年每棵大概只能卖1.2元,第二年5元,第三年15元,第四年则能达到30元),可见种植苗木是一种“收入高”的产业,但是苗木的生产周期却长的多。为了协调好“见效快”和“收入高”的关系,很多农户都采取了“以快养慢”的策略,即:种植草皮短期内迅速取得可观收入,紧接着继续把这部分资金投入苗木的生产种植,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苗木生产的资金问题。其次,在销售上,有一部分人从种植业中分化出来转而从事花卉苗木的技术引进、销售流通和对外园艺施工工作。我走访的村民中,就有一对颜氏兄弟成立了“柳州市板朝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白见村90%花卉苗木的技术引进以及该村板朝屯大部分草皮的销售流通。现在,白见村板朝屯已经建成“柳州市大型草皮苗木花卉基地”,许多草场已经拥有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施工队伍和园林绿化养护队伍。
四、白见村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的原因分析
应该说,白见村的产业结构调整还在继续,调整过程中还有村集体经济薄弱等一系列问题要解决,但是就近几年该村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目前现状来看,还是卓有成效的。经过各方面综合分析,我认为白见村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紧密结合当地发展的实际,地缘优势和区位优势明显。
近几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加快城市建设势头正盛,绿化建设所需花卉苗木供不应求,这就给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尤其是从去年开始柳州市这一工业重镇重新进行大规模城市规划建设,大量的园林绿化需求无疑给辖区内的白见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政府的优惠扶植政策。
县政府为了使花卉苗木产业规模化,实现综合开发,果断介入,在政策上予以倾斜:组织上,县农业局成立了“花木办”,由副局长挂帅;经济上,实行“补贴、保收、贴息”三大政策,具体说来就是,对每亩苗木收入超过1000元的农户每亩补贴300元,对每亩每亩收入不足600元的每亩补够600元,用于发展苗木的贷款第一年免除利息(由镇政府贴息);物质上,在草皮种植业刚刚兴起的时候,免费给种草户拨发农药的化肥;技术上,派农技人员入村入屯进行技术指导,还举办各类科技种植培训班,据我所走访的一位村民说,所有的培训不但费用分文不收,而且培训期间免费提供一日三餐,培训结束后还给学员发钱!政府提供这样的优惠政策,村民们的积极性怎能不被调动起来呢!
(三)村民中不乏眼光长远、文化素质高者。
经过走访农户,我发现他们都受过比较好的教育,有的还跟我大谈“市场经济”和“效率至上”……也正是由于有这些人,这些在别人种粮时却种草的人,这些在别人种草皮时却种苗木的人,这些在别人纷纷抢种花卉苗木时却转而从事技术引进和销售流通的人,白见村的花卉苗木产业才会有今天的规模。超级秘书网
五、对白见村产业发展方向的几点建议
(一)真正实现花卉苗木的产业化经营和集体化改造,打入国内外市场。
虽然村里已有一部分人专门从事花卉苗木的技术引进、销售流通和对外园艺施工工作,但是那毕竟是村民自发分化的结果,村民个人的文化水平和捕捉市场动向的能力毕竟有限,从而不可避免地给技术引进和销售流通这些重要环节带来一定风险,而个人又没有充分的能力来化解这些风险。我建议对现有的个人营销网络进行集体化改造:筹措各方资金创立一个集体经营的乡村骨干企业,专门负责技术引进、销售流通和对外园艺施工工作,从而取代现有的个人营销网络,并积极鼓励广大村民和原先从事这项工作的村民以及社会各界参与投资和利益分配。这样不但最大限度利用了现有资源,提高了白见村整个花卉苗木产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有利于真正实现花卉苗木的综合开发和产业化经营,并且从根本上壮大了集体经济的力量。集体化改造完成之后,村委会应该积极申报特色项目,争取国家支持,提高产品质量,打入国内外市场。然后成立服务实体,对农业生产开展系列化统一服务。
(二)依托花卉苗木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一、供求-价格理论(模型)基本模型
1、供求模型中的要素(1)需求曲线:需求是消费者在一定价格基础对商品和劳务所选择购买的数量。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对商品和劳务的需要和愿望;另一个层面是购买力。需求通常与价格成反向变化。一般来讲,商品的价格升高对导致消费者对商品需求的下降。从图形上看是下行的曲线。(2)需求曲线的移动:当价格不变的时候,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因素的出现也会导致需求量的变化,即价格稳定但是需求曲线会向左会向右移动。例如相同市场条件下,随着养生观念宣传力度的增加,人们对保健品的需求会提高,此时,价格不变,而需求曲线发生了向右平移。需求变化等于市场买家的边际效用改变。(3)供给曲线:供给:指厂商或家庭在一定价格下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通常将,价格的升高会导致该种商品或劳务的供给量增加。从图形上看是上行曲线。首先供给指有意愿出售商品;其次是指供应商有供应能力。供给量既包括生产出来进入市场的商品也包括生产出来的库存和待销的商品。(4)供给曲线的移动:假设市场供给曲线中的其他条件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曲线不一定是稳定的,如果某种因素改变了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水平下的供给量,供给曲线就会移动。例如同种市场条件和相同价格下,随着人们对养生问题的重视,养生产品的供给会增加。(5)供求规律是指商品的供求变化引起价格的变化,供求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包括以下内容: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有三种情况导致供不应求。第一种是需求量不变,供给量减少;第二种是供给量不变,需求量增加;第三种是需求量的增加超过了供给量的增加。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商品价格的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同样有三种情况造成供过于求。第一种是需求不变,供给增加;第二种是供给不变,需求减少;第三种是供应量的增加超过了需求的增加量。
2、价格变动引起供求的变动首先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价格上涨,导致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减少;价格下跌,需求增加。同理,价格与供给成同方向运动,即价格上涨,供应商会增加供给量;价格下跌,供应商会减少商品供给。最终价格的涨落会调节供求的平衡。
二、基于供求模型的人力资源需求分析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人力资本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具备商品的基本属性,从这一角度来分析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也就是研究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的关系问题。探讨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需求的关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分析:第一阶段,由于我国人力资源成本低廉,在这一区间,对低端操作工人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大量农业劳动者进入城市补充了这部分用工需求,反应在需求曲线上,体现为需求曲线右移且趋于平缓。
我国人力资源产业需求结构的演变规律:一次产业的社会劳动者总数的比重呈下降趋势。1952:83.5%;1992:58.5%;2008:39.6%二次产业绝对增加与相对增加并行1952:7.4%;1992:21.7%;2008:37.2%三次产业绝对增加与相对缓慢增加并行1952:9.1%;1992:19.8%;2008:33.2%第二阶段,大量的持续性的用工需求将推高人力资源成本,比产业继续转移,而原有产业将面临产业升级的需求,产业升级将导致二次产业低端人才需求逐渐降低,高端人才需求增加,人力资源向三次产业转移,三次产业崛起。反应在供求模型上表现为需求曲线上为高端人才需求右移。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三大产业比重:一次产业:1.8%左右二次产业:22%左右三次产业:76%左右何文章等2012《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规律及趋势研究》高技能人才获资格证书人数随自然年时间的变化规律,即高技能人才获资格证书人数随着自然年时间的变化呈增长的发展趋势。进一步研究了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规律与趋势,结果表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增加,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强。假如GDP每增长1%可为我国创造10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需要高技能人才9-10万人。
综上所述,产业结构的升级导致高技术人才需求曲线右移,需求量增加引起劳动力价格的上升,由于需求量增而引导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造成市场劳动力供给的上升,中长期看,劳动力供给的增加又导致了人力资源价格的下降。因此,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中要具有前瞻性和规划性,同时增加人才培养的边际附加值,从而决胜于劳动力供给市场。
作者:王辉单位: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前者是把物质生产领域的活动划分为生产资料的部门和消费资料的部门,生产资料部门为第一部类,消费资料部门为第二部类。后者则就是把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此外,还存在基础产业与加工产业分类法、资源集约分类法等,但对我国产业分类影响不大。考虑到与现行适用的海洋产业分别标准相对应,本文采用的现行产业分类标准使用的依据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该标准将我国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划分如下范围: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第三产业则是去掉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外的其他行业,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等。具体到海洋产业,当前我国的海洋产业分类经历了一个过程,现今的海洋产业分类主要是依据国家标准《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GB/T20794-2006),我国包括12个主要海洋产业,即:海洋渔业、海洋矿业、海洋油气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盐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化工业、海水利用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电力业、滨海旅游业。值得一提的是,《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GB/T20794-2006)确定的海洋产业标准依据的是2002年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而不是2011年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关于《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修改稿的编制工作目前已由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承担完成。我国海洋三次产业分类,即一、二、三次海洋产业结构,是按照海洋产业发展次序分类构成的海洋产业结构。按照国家标准《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GB/T20794-2006),从大类上分,海洋第一产业包括养殖、捕捞、渔业服务业等,海洋第二产业包括海水产品加工、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等。海洋第三产业包括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和涉海服务业等。按照我国《海域使用分类》(HY/T123-2009),每种产业可对应相应的主要用海类型,根据《2012年海域使用管理公报》和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每种海洋产业对应的用海类型比例也有差别,其中以海洋水产业占据绝对优势。
2海洋产业结构发展趋势探讨
目前,海洋产业结构主要包括三个结构:第一、二、三海洋产业结构,传统、新兴与未来海洋产业结构,部门海洋产业结构。海洋产业结构以海洋产业分类为前提,依据产业相互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确定。
2.1第一、二、三海洋产业结构
第一、二、三海洋产业结构指的是第一、二、三海洋产业总产值结构比例。2001年,我国海洋产业结构第一、二、三产业总产值结构比例为1颐6.42颐7.30,2005年,我国海洋产业结构第一、二、三产业总产值结构比例为1颐7.98颐8.54;2011年,我国海洋产业结构第一、二、三产业总产值结构比例为1颐9.10颐9.00。可见,我国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二、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第一产业比重最小,第二、三产业比重远远高于第一产业,我国海洋一、二、三次产业结构顺序正向三、二、一产业结构顺序发展。同时,在沿海省市,海洋第一、二、三产业的比值也呈现出三、二、一或者二、三、一的格局。
2.2部门海洋产业结构
可见,滨海旅游、海洋交通运输、海洋油气和海洋渔业已经构成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其中,滨海旅游高居首位。
2.3地区海洋产业结构
地区海洋产业结构是以行政区划来划分,从北到南,从天津到海南等11个沿海省市区的海洋产业结构。目前,尽管我国海洋产业总体上发展迅速,但存在产业部门和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海洋产业发展的总体态势是“南强北弱冶,海洋产业工业化程度地区性差距很大,工业化水平较为发达地区是天津、上海和广东等地区。:《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12)》
2.4传统、新兴与未来海洋产业结构传统、新兴与未来海洋产业结构是参照技术因素分类,
根据海洋产业发展的时序而形成的。我国传统、新兴和未来海洋产业增加值。我国传统主要海洋产业稳步增长,如海洋渔业、海洋运输业、海洋盐业等;新兴海洋产业发展迅速,如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等,未来海洋产业持续增长,如海洋医药业、海洋能利用业等,但传统海洋产业仍占主导地位。
3结束语
总结以往的研究可知,导致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原因不外乎有如下因素:经济货币化、政府部门和居民部门货币需求的相对变化、金融创新和企业融资期限结构的变化、利率和汇率的管制、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价格自由化、证券市场的产生与发展、外资的引入、我国交易规模的统计误差等。然仔细推敲,实际上这些解释都存在着一些不足。如经济货币化、非国有经济发展、价格自由化、证券市场的产生与发展、外资引入、交易规模的统计误差、利率和汇率管制等因素大多都与我国特定的经济转型的国情有关。而事实上,市场经济体系已经比较健全的西方发达国家也普遍存在货币流通速度逐渐变慢的现象。由图2可见,从1978年到2012年,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意大利、日本、英国等主要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流通速度除了少数时间之外,总体上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末期之后,这一趋势更为明显。其实不仅限于这些国家,还有相当部分的其他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也都存在同样的现象。以上现象说明,经济货币化、非国有经济发展、价格自由化、证券市场的产生与发展、外资引入、交易规模的统计误差、利率和汇率管制等经济转型国家特有的一些因素不可能成为导致诸多国家货币流通速度变慢的共同原因,能成为共同原因的必然是这些国家同时具有的因素。另外,金融创新也不可能是,因为金融创新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而不是变慢;政府部门和居民部门货币需求的相对变化也不是,因为在很多国家,政府部门和居民部门的货币需求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能使这么多国家的货币流通速度逐渐放缓呢?在梳理人类经济发展的历程中,我们发现,技术进步一直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不夸张地说,任何国家要实现经济增长,可以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经济体制等方面与其他国家不同,但都离不开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产业的不断更替,旧的产业渐趋衰落,新的产业不断产生,循环往复,最终实现经济的变大变强。由于各产业部门的融资方式、融资期限结构、产品生产周期、资本有机构成、产品需求弹性等的不同,新旧产业部门的更替导致了货币需求的变化,并继而影响了货币流通速度。
二、产业结构变动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机理分析
依据凯恩斯的理论,货币需求来自三个心理动机。企业或者个人为了应付日常的支付之需而在一定时间内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称之为交易性需求,交易性货币需求数量与收入呈正比关系;为了预防意外发生的支付而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称为预防性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数量也与收入呈正比关系;为了能够投机获利而选择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称为投机性需求,投机性货币需求数量与利率呈反比关系。这样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可以用式(1)来描述:假定一个经济社会中包含三个部门:企业、金融机构、家庭。企业分属三个产业部门,即第一产业部门、第二产业部门和第三产业部门3。企业生产并出售产品,得到销售收入并向家庭支付工资;家庭向企业提供劳动,直接或者间接地向企业提供资金,并获得相应报酬;金融机构包含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作为家庭和企业之间的媒介,一方面将家庭的储蓄直接或者间接地转移给企业,另一方面将企业利润以资本利息的方式转移给家庭。
(一)企业的融资方式与货币流通速度
企业的融资方式有两种,即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或者公司债券向金融机构或者家庭直接募集资金。如果企业通过发售企业债券从银行融通资金,这种情况相当于企业从银行贷款,此时银行创造了信用货币,从而使得货币供应量增加,并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如果企业向非银行金融机构或者家庭通过发行股票进行融资,此时,货币供应量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货币流通速度却有所加快。间接融资是指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进行资金的融通,此时,银行通过信用创造增加了货币供给,并使得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从三大产业的角度来讲,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内部的企业往往规模较小,流动资本占总资本比例较高,所以多采用自有资金或间接融资方式来筹措资金;第二产业中的企业大多规模较大,流动资本占比小,更多地采用直接融资的方式来筹措资金。由此可知,一个经济体中第二产业产出占比越大,货币流通速度就越快;反之则慢。而就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两者比较来看,因为我国第一产业中的企业多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其生产资金主要来源于家庭的自有资金;第三产业中的企业规模相对来说更大一些,家庭自有资金难以满足需求,所以其融资方式更倾向于贷款。由此可以预期随着第一产业产出占比的降低以及第三产业产出占比的提升,货币流通速度将会逐渐变慢。由图3可知,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至今,第二产业产出在我国总产出中一直占据较高比例但变化不大,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主要体现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相对变动,即第一产业产出占比的快速下降和第三产业产出占比的不断攀升。结合以上的理论分析和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实际情况,我们的结论是: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动,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必将变慢。
(二)企业的融资期限结构与货币流通速度
企业的融资期限结构可以分为短期融资和长期融资,这是与企业的资金需求分为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相对应的。流动资金主要满足企业临时性、季节性、周转性的需要,而固定资金主要满足企业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的需要。与企业的资金需求相对应,商业银行贷款分为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两类。短期贷款主要针对企业的流动资金需求,周转特点是一次投入,一次回收;中长期贷款则主要是针对企业的固定资金需求,周转特点是一次投入,渐次回收。由于资金周转方式的不同,一般来讲,短期贷款在总贷款中所占比重越大,则货币流通速度就越快;而如果中长期贷款所占比重越大,则货币流通速度就越慢。从三大产业的角度来看,第一和第三产业内部的企业规模往往较小,资金需求多为流动资金,相对应的银行贷款多为短期贷款,第二产业内部的企业规模往往较大,长期融资占多数,相对应的银行贷款多为中长期贷款。所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一个经济体中随着第二产业产出占比的逐步上升,货币流通速度将会逐渐变慢;随着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出占比的增加,货币流通速度会逐渐变快。根据图3,我国第二产业产出占比变化不大,在此不进行讨论;第一产业产出占比的快速下降将会使得货币流通速度变慢,而第三产业产出占比的上升则会使得货币流通速度变快,至于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变快还是变慢,则要取决于这两个力量的强弱以及其他一些因素。由图4可知,自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国第一产业的短期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在逐步上升,而后在2005年左右开始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短期贷款占总贷款比例则一直处于下降态势,尤其是第三产业,下降比例高达20%左右。因此,从企业融资期限的角度考虑,尽管第三产业产出占比的逐步上升会加快货币流通速度,但是,各个产业短期贷款占总贷款比例的下降,第一产业产出占比的下降等因素依然导致了货币流通速度的逐步变慢。
(三)货币需求的产出弹性与货币流通速度
对于企业来说,为了追求利润,其并不希望持有过多的货币,这是因为持有货币的收益率很低。企业的货币需求主要是为了应付日常经营活动,所以,企业往往以持有现金和活期存款为主,只保留少量的定期存款。在企业的货币需求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用于购买中间投入品的,此时,不同行业具有很大的异质性。一般而言,第三产业中间投入品价格相对较高,劳动力产出弹性较大,所以,第三产业的货币需求弹性相对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较高。也正因为如此,在同一附加值水平下,第三产业的货币需求量要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导致货币需求量的不断攀升,从而降低了货币流通速度。综合以上分析,由于不同产业内部的企业在融资方式、融资期限结构以及货币需求的产出弹性上的不同,因此,随着产出结构的不断变动,货币流通速度将会随之而变动。具体来讲,随着产业结构变动,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将逐渐变慢。
三、产业结构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实证分析
我们将首先构造衡量产业结构变动的指标,然后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产业结构和货币流通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基于篇幅的限制,本文的实证研究只针对中国进行。
(一)产业结构变动的衡量
实证研究中,通常采用第一或第三产业产出占GDP比重、结构变动值K和Moore变动指数来衡量产业结构的变动5。但是,利用第一或者第三产业产出占GDP比重来衡量产业结构变动存在很大问题,即它只能反映某一个产业的变动情况,而不能综合反应三个产业的总体变动情况。所以,本文将采用结构变动K值和Moore变动指数来衡量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其中,qi1为第i产业报告期所占比重,qi0为第i产业基期比重,n为产业数目,K值越大说明产业结构变动幅度越大。图5中,K线代表结构变动K值,thet线代表计算出的Moore指数。由图可知,K线和Moore指数的走势几乎一致,所以本文将用Moore指数表示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而不再对K线进行分析。由图5可知,我国的产业结构在改革开放到上世纪90年代末经历了较大波动,然后在度过了一个较为平缓的阶段后,自2008年又开始了较为剧烈的波动。究其原因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改变,比如: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国有企业的改革,金融、保险制度的改革等,这些改革解放了生产力,释放了广大劳动者的发展热情,从而使得各个行业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不同行业发展力度是不同的,制造业相对来讲发展得更快,而农业则相对慢一些,所以,这个阶段我国的产业结构变动相当剧烈。9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制度红利”基本释放出来,我国的社会经济体制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所以,这一时期我国的产业构成也没有太大变化。2008年,始自美国的金融危机以及我国自身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迫使宏观决策层开启了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政府主导的投资使得钢铁、煤炭、化工、建材等行业获得了巨大发展,而四万亿计划没有覆盖到的行业则发展相对迟缓,我国自此又进入了一轮较大的经济波动周期。
(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在进行两变量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时,首先需要判断变量的平稳性。对我国的产业结构变动(用thet表示)和M2的货币流通速度7(用vm2表示)进行ADF检验。在5%显著性水平上,滞后1、2期时,thet不是vm2的格兰杰原因的原假设被拒绝,滞后3期时,则是在10%显著性水平上原假设被拒绝;在5%显著性水平上,不论是滞后1期、2期还是3期,vm2不是thet的格兰杰原因的原假设都无法拒绝。根据格兰杰因果关系的定义,可以认为产业结构变化是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即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了货币流通速度变化,这与前文的理论分析相一致。那么,为什么添加了1985年至1989年的时间段以后,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我们认为可能有如下原因:1、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恰逢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转换阶段,统计方法和统计范围等正不断发生改变,所以,这个阶段的数据与1992年以后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国民账户体系在可比性上可能存在不足。尽管我国进行过多次的数据调整,但基于原始调查数据的缺陷,依然无法保证数据的可比性。2、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经济中计划经济模式的痕迹还比较明显,投融资体系当然也不例外。计划经济下的投融资体系的特点之一是政府主导,而不是市场主导,所以,由此导致的产业结构变化无法反映市场的需求,产业结构的变化也无法依照经济规律来影响货币的流通速度。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入世;北流农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Abstract:onNovember15,1999,ChinaandUSjoinedtheWorldTradeOrganizationonChina(WTO)toreachthebilateraltreaty,hereafter,variousmembernationsreachedthebilateraltreaty,ChinawithourcountrytojointheWTOsteponeafteranothertoapproachdaybyday,afterChinajoinedwTO,theBeiliuagriculture,howdoestheindustrialstructureadjusthasbeenraisedtheprogram,howtoholdChinatojoinWTOtheopportunity,adjuststhegoodagricultureandthecountrysideindustrialstructure,realizestheagriculturetoincreaseproduction,thequestionwhichfarmeradditionallyreceiving,thecountrysidestablygreetstheWorldTradeOrganizationthechallengeiswefaceswhichurgentlyawaitstobesolved.
keyword:BeingWTOentry;Beiliuagriculture;Agriculturalindustry;Structuraladjustment
一、北流市农业的现状
北流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光、热、水充沛,土壤肥江,农业资源丰富。是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商品粮基地和荔枝生产基地、素有“高产之乡”、“荔枝之乡”美称,属综合性农业地区。全市耕地面积3.62万公顷(合54.2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4.73%。其中水田49.40万亩(保水田42.17万亩),占耕地的91.03%,旱地4.87万亩,占耕地的8、97%。全市人均耕地面积0.51亩,61.51%的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粮食以水稻为主,红薯、玉米、大豆次之,经济作物有花生、甘蔗、木薯、烟叶、黄(红)麻、茶叶、桑蚕和药材等,其它农作物主要有蔬莱;水果以荔枝,龙眼为主。
“八五”期间,北流市始终把农业主产放在经济工作首位,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办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实行“科技兴农,粮钱并举”的方针,增加农业资金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农业生产提前、产中、产后综合服务。同时加大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力度,大搞冬作物、水果等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综合开发。逐步从资源型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现代市场农业转变。
“八五”期间,·北流市农业生产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成绩。1993和1994年,分别以粮食年平均亩产1010公斤和1002公斤,在广西率先实现和保持“吨粮县(市)”。1995年以双季稻年平均亩产1005公斤成为广西第一个“吨谷市”,被中国土特产之乡命名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授匾命名为“中国荔枝之乡”并跨进个国百名农业牛产大县行列。
一九九九年,北流市认真贯彻落实区女委提出的“1234610”工作思路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稳粮增钱,重在抓钱,主攻农民增收200元的农业工作方针,积极做好低产田改良示范,建设“吨粮田”成果;同时抓好“万元田”建设,切实做好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经济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引进推广名、新、’特、优品种,实施“万元田”建设及种子工程等项目,促使农民收到了增产增收的良好效果。
二、加入对WTO给迎来新的问题及新的机遇
一旦加入WTO,我们就加入了国际经济体系,必须按国际规则办事,其中农业受到的冲击将会是非常之大。但总的来说,是既有利也有弊,有利的是使我国农业与国际接轨。提高农业的整体水平;不利的是,我国农业将受WTO规则的约束,缩小了政府对农业的宏观支持空间,以及国外农产品会对我国农产品生产产生一定冲击。
(1)加入WTO,农业生产所遇到的新问题:
1、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加入WTO,缔约国必然会要求我们放开农产品价格,实行农产品生产商品化、经营市场化、实现农产品的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的变化雨变化。目前我市农产品面临着农产品的结构型过剩在政府对农业保护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一下,若放开农产品价格。必然会导致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政府应如何对农产品市场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以保证供求关系的基本乎衡从而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使我市的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2、关税减让和削减非关税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进口主要依赖进口许可证,进口配额及其他非关税措施调控。例如粮食进出口贸易实现统一处理,还保留着传统计划管理体制的模式。加入WTO后,各种非关税的措施将被禁用,只能转化为相关的等效关税之后按规定削减。关税减让和非关税政策手段的丧失,为国外农产品进入我国市场提供了便利条件,对我国的宏观调控是不利的。另外非关税措施合法地转化为关税并进行担脸上,由于减让基期即1986一1988年我国大部分农产品的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关税化后关税等值为负值,所以我国将无法使用贸易规则规定的关税化手段,非关税手段的丧失,不利于对我国农业的贸易保护。
3、对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加入WTO后,农产品放开经营,国际国内市场融为一体,我市的农产品将接受消费者在市场上严格&腿和检验,我南农产品在产品质量,品种结构上不适应市场消费需要的矛盾,已经比较突出地表现出来。如果我市不能尽快地实现按照市场需求和国际质量标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我市的农产品不仅难以打人和占领国际市场,即使已占领的市场,也可能会失去。人世后,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市场,正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国内市场必然会受到国外优质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冲击。
(2)加入WTO会给北流市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国际贸易带来许多的机遇。
1、可以改善国际贸易环境,为我市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方便条件。农业是我市的一个优势产业,加入WTO后,可以享受WTO各成员国降低关税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并且可以取得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减少其他国家对我国农产品的非关税限制等不公平待遇,增加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数量。
2、有利于加强农业国际合作,从国外引进优良的农作物和畜禽品种以及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全面推行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发展模型,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有利于我市在农业中发展市场经济,加强与国际间的信息交流,按照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安排生产,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加入WTO,向世界开放国内市场,短期内由于国内市场本身的缺陷,国际竞争的压力可能大于所获利益,但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农业将从国际竞争中获得发展与增长的长期利益。所以我们应辩证的认识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带来的影响,未雨绸缎,适时制订出相应的对策,迎接挑战。
、入世后,北流市农业产业结构应采取的对策及建议
我市农业及农产品贸易的现状表明我市属一个农业为主的市,改革开放的二十年来,农村经济和农民的收入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获得全面发展,在农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和发展乡镇企业、完善能源交通设施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与此间时,我市农产品贸易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我市农业生产主要是面向本地消费,农产品的外向度不高,与国外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现阶段,我市农产品贸易呈现以下特点:①出口农产品结构不合理,呈现“三多三少”,即农产品初级产品多,而高档次、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加工制成品少;大路货多,紧俏商品少传统产品多,创新产品少。②出口农副产品层次低,优质率,商品率和创汇率不高。③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不合理。大宗农产品集中于港澳、东南亚,而其他国家很少。而过分集中的市场容易受到发达国家农业保护主义措施的冲击,不利于我市农副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
1、农业生产结构比例的调整。
我市是以稻谷为主的产粮大市,红薯、玉米、大豆次之,入世之后,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来确定我市整个农业的结构比例,而不能再人为地来硬性要求农民进行生产,政府只能起到提供参考的作用。
通过分析得知,我市的水稻、荔枝等农产品将在入世后具备着很强的竞争力。我市应围绕着这个方向,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优势农业引导调整农业和农村的经济结构,这是今后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
在入世之后,我市在抓农业的时候要把三个产业结合起来考虑,要利用二、三产业的力量促进农业发展。农业结构调整上,包括粮食结构调整经济作物结构调整、水果结构调整、畜牧水产结构调整、农副产品加工和市场经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关键是品种改良和龙头企业的带头。同时我必要跳出农业看农业,跳出农业抓农业,必须按市场规律引导农民进行结构调整,粮食生产要继续扩大优质谷的种植面积。各镇要在保证粮食总产量的基础上,大胆调整一部分农田,用于发展有市场销路、有效益的经济作物。狠抓种子工程和。万元田”建设,提高农业效益Z加快农业园区的带动工作,鼓励和支持广大农民和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水果业重在抓低产政高产、低质改高质,成熟期由集中改分散工作,特别是荔枝的品种改良,要作为今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畜牧水产要以名优特稀品种为主,发展粮型禽畜,扩大水产名特优新品种养殖面积,培植生产加工集团拓展畜牧水产品的流通渠道。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做好农产品流通和加工工作,增加农民收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还要做好中长期规戈u,基础设施的规划。落实责任制和激励机制加强督促检查。
2、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结构。
北流市农业的优势是农村劳动力丰富,劳动力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具有劳动密度集型特点的高价值产品。具有高附加值的加工农产品及有传统优势或地域特色的经济作物,将是我市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以优良农作物品种为龙头,抓好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建设。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采用“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农业经营模式,在我市扶持、发展龙头企业,达到以龙头企业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龙头企业实行“基地化、集约化、名优化”立体种养,不断扩大规模,调整种养品种结构Z大量引进种植和养殖名优新品种。同时,把习惯于各自为政的农民组织起来,形成包括清洗、分选粗加工、精加工、保鲜、包装、储运和销售等全过程的产业链,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3、以品牌打天下。
入世后,农产品将会受到冲击,这是不争的事实,世界各国均把农业作为重点保护的对象,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出口国之一,许多农产品价格低于我国。国外价美物廉的农产品对中国市场构成极大的挑战,尤其是肉类产品、禽类产品和水果产品。但市场在于开拓,销售在于工作,只要我们紧紧扼住。入世,这一契机。树立现代农业意识,及时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和档次,打出自己的“农”字号名牌来,一样可以争取农产品的出口主动权。大张旗鼓地实施名牌战略。名牌、品质是市场的重要筹码,是农产品的一张通行证。近年来,出现的农产品卖难,实际上是结构性卖难。即大路货、劣产品卖难,名、优、特新农产品并不卖难。因而,必须唤起农民的‘农产品是商品”意识,使这树立以质取胜的市场竞争观念。如:荔枝在品种上,大力推广种植丰产性能好的桂味、糯米糍、妃子笑、冰糖荔等;龙眼以种植石硖、储良、大乌圆、东壁为主。水稻要全面引进与选育出高产、优质、抗性好的特优63、18、96和博优903、17506等适合市内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杂交稻新组合良种。
另外,还要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名牌,开拓市场的作用。要发挥龙头企业在资金、品牌上的优势,创自己的牌子,与国外同类产品一争高低。
4、培养大批国际经贸人才,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千竞争、万竞争。人才竞争是最激烈的竞争。本来我市就缺乏通晓国际法和世界经贸知识的高级人才,而大型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后,由于它们毫无疑问地会实行本地化人才战略,必然吸引去一部分高级人才。由此,争夺人才的竞争可能会达到白热化,对于人才,我们一要培养,二要留住三要使用。这些都靠正确的政策、对于世贸组织的知识,我们过去知之甚少,当务之急是加快学习。官员、企业家,甚至学校的师生都要学习。这种学习,实质上是学习市场经济运行的各种知识。形势正在强迫我们去学习市场经济的知识,我们要下决心尽快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培养一批高级人才。
5、增加科技对农业的投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人世后,我市农业所面临的竞争最直接就体现在农产品的价格竞争上而要将农产品的价格水平降下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大力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推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如杂交稻制种与推广,科学施肥与灌溉,综合防治病虫鼠害。最大限度地减少无效投入。只有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降低了单位产品价值,我们才能在竞争中立稳脚跟。其次要按照产业化的要求,依靠科技投入,使农副产品在深加工中实现增值,国际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往往都是初级产品,由于其中科技含量不高,面对美国欧共体:等发达国家的产品显得无竞争力。三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林牧、渔等各业劳动生产率,减少单纯依靠外延扩张增加总产,而主要依靠内函扩大增加总产并提高农副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进而推动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6、加快农业利用外资步伐,促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一、文献综述
近10年来,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阶段,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任务更加繁重。本文通过引入产业结构有序度测度模型,以江西省为例,定量评估、分析近10年来(2003-2012)省域内部产业结构有序度的波动轨迹,并对该省内部各市的产业结构有序度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为江西及中部其他地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与现实意义。产业结构向量Xi的有序度ε0i是产业结构向量Xi与目标结构向量X0接近程度的测度。Xi越接近X0,则si-s0越小,ε0i就越大。已知ε0i的取值在0和1之间,当Xi与X0重合时,ε0i取最大值1。产业结构有序度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的现实产业结构与目标产业结构的接近程度,是测度国家(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及波动分析的定量指标。运用产业结构有序度测度模型评估省域内部产业结构有序度与目标结构向量的接近程度,能够揭示省域内部产业结构有序度的波动轨迹,有助于准确把握和判断该省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因此,此模型对评估、比较江西省及其所辖各市产业结构有序度波动轨迹具有科学性与可行性。
二、以江西省为例分析近10年来省域内部产业结构有序度波动轨迹
评价以江西为代表的省域内部产业结构有序度波动变化轨迹需要首先确定目标产业结构。这既可以按照不同收入水平的世界“标准”产业结构来确定江西省及其所辖各市的目标产业结构,又可以运用列昂惕夫的“快车道”模型求解“最优强度轨道”来选定江西为代表的省域内部目标产业结构,还可以根据政府计划或规划的目标作为测算省域内部产业结构有序度的目标结构。[1]本文根据2013年国际统计年鉴及2012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中的部分相关数据(见表1)为参照标准,在此基础上测算出我国及各省市自治区2003-2012年的目标产业结构,在比较中分析省域内部产业结构有序度的波动轨迹。在实际评价省域产业结构有序度过程中,需要将以人民币计算的GDP折算成美元进行比较。本文按汇率法进行折算,同时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来确定江西省的目标产业结构。例如,按照1美元等于6.1564元人民币的汇率,折算2003年该省人均GDP约为1079美元,处于中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之间。因此,采用中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的加权平均数作为江西省的目标产业结构。根据折算的江西省2003年人均GDP,即1079∈[592,1919],故可将权系数定为α=(1919-1079)/(1919-592)=0.63,则江西省目标产业结构中的各产业比重分别选取2011年中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相对应的各产业比重的加权平均数,于是江西省目标产业结构中的各产业比重分别为:第一产业比重为α×24.7+(1-α)×15.27=19.68第二产业比重为α×25.3+(1-α)×29.37=23.87第三产业比重为α×50+(1-α)×55.37=46.45由此可得江西省的目标产业结构为:19.68:23.87:46.45。以此计算2003-2012年江西省目标产业结构与江西省三次产业结构构成。通过表2、表3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江西省产业结构波动变化趋势,比如,江西省产业结构与世界“标准”结构存在差距,其中第二产业比重偏大,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同时,运用产业结构有序度测度模型,结合上文确定的目标产业结构,不难寻觅近10年来江西省产业结构有序度波动轨迹。从表4的有序度测度数据可以看出,江西省产业结构与世界“标准”产业结构相比,其产业结构有序度波动幅度不大,但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表明近10年来江西省产业结构一直在向目标产业结构靠近。根据表3数据可知,江西省第一产业比重从2003年的19.9%逐步降至2012年的11.8%,呈现出下降趋势,这表明江西整体进入了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期。同时,江西省的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由2003年的42.9%增加至2012年的53.6%,表明江西省已经开始进行由农业大省到工业大省的转变,这标志着江西省产业结构开始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但是,江西省第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甚至有所退步。比如,2003年江西省第三产业比重为37.2%,随后几年比重持续下降,在2007年落至最低点33.1%,到2012年回升至34.6%,仍达不到03年的水平。由此可见,江西省的工业化水平仍处于低级阶段,没有达到高级阶段,因此没有足够的冲力去推动江西省的第三产业的发展,这从另一方面佐证了江西省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
三、近10年来江西省域内部产业结构有序度比较
按照上文的计算方法,根据江西省域内部各市的人均GDP参照世界“标准”产业结构,计算出相应水平下的产业结构目标值,从而可以比较分析江西省域内部各市2003—2012年的产业结构相对于世界“标准”的有序度。根据表1的世界“标准”产业结构和2003-2012年江西省各市的人均GDP,采用加权平均法可计算出各市2003-2012的目标产业结构。按照2012年各市的人均GDP和目标产业结构,可以将江西省内部各市分为4类:第一类包括新余市和南昌市,人均GDP达到7000美元以上,属于经济发达地区;第二类包括景德镇市、萍乡市、九江市和鹰潭市,人均GDP在4000美元左右,属于经济中等发达地区;第三类包括赣州市、吉安市、宜春市、抚州市和上饶市,人均GDP在2000美元以上,属于经济中下发达地区。然后,利用2003—2012年江西省域内部各市的三次产业的构成数据,再对比各市的目标产业结构,运用上文相关公式可以计算出江西省各市的产业结构有序度(见表5),再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由表5的有序度结果可以看出,2003-2012年间,江西省域内部各市的产业结构有序度均出现提高的迹象,有些城市的产业结构有序度有明显提高,但是也有部分城市的产业结构有序度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表明江西省域内部各市还需要进一步重视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容与方式。下面将分类比较分析江西省域内部各市产业结构有序度波动轨迹。首先,近10年来属于江西省域内部第一类的南昌市与新余市的产业结构有序度呈现下降的波动性变化趋势。有序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在超过目标比重的基础上持续增加,与目标比重差距逐渐拉大,同时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远低于目标比重且有缓慢下降的趋势。其次,省域内部第二类的四个城市景德镇市、萍乡市、九江市和鹰潭市中,萍乡与九江近10年来均呈现上升趋势,景德镇与鹰潭均有较小的波动性变化。另外,省域内部第三类的赣州市、吉安市、宜春市、抚州市和上饶市的产业结构有序度近10年来波动性不大,基本呈现上升趋势。其中的三个城市的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均高于目标比重,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均低于目标比重,与目标产业结构相差较大,因此它们的产业结构有序度的上升幅度不大,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因此,虽然江西省域内部各市产业结构有序度波动表现出了一定差异性,但是各市产业结构也有共性,即各市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明显偏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偏低。这说明近10年来江西省域内部各市产业结构有序度已有所提高,但省域内部各市产业结构状况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工业化程度仍然不高,第三产业发展的推动力十分不足,因此,需要不断加强江西省域内部各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力度。
四、政策建议
根据近10年来江西省域内部各市产业结构有序度波动轨迹的分析与比较,特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大力促进江西第二产业发展,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要大力促进江西省域内部第二产业发展,不断调整、优化、升级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江西省域内部各市第二产业在近几年逐步发展,但是测度结果表明,江西仍属于农业省,工业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中部其他省,因此要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着力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为此,应结合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产业,利用技术创新推进江西省第二产业的跨越发展。第二,依靠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江西省第三产业。以上比较分析表明,江西省域内部各市产业结构也存在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发展滞后的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发展的推动力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江西省没有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来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应扬长避短,才能更好发挥江特优势。例如,江西是江南“鱼米之乡”,自然风景优美,山青水秀,还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因此应针对这一丰富的旅游资源,比如有闻名遐迩的庐山、红色根据地井冈山、全国最美的乡村婺源、道教圣地龙虎山、三清山等等,大力发展旅游业,在挖掘现有旅游资源基础上,要继续大力发展原有景区,不断加强开发新景区,大力宣传有江西区域特色的旅游产品,形成品牌效应,助推第三产业跨越发展。第三,利用区位优势促进江西产业结构升级。根据江西省所具有的区位优势,为了促进省域内部产业结构有序度健康发展,江西应该充分利用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机遇,全方位开拓产业结构升级的市场空间。在加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同时,积极弥补自身产业价值链中的薄弱及关键环节,通过拓展延伸产业链来推动省域内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作者:唐天伟江娉婷单位: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产业结构,作为一国经济之基石,始终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早期由欧美学者开创的现代意义上的产业结构研究,形成两类不同的理论模型。这方面的研究通常以单个国家为分析单位,着重点在产业结构的内部构造及其演化规律。近十多年来,不同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之间的互联互动特征已成为产业结构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因而结构演进中的国际性波及和关联机制逐渐成为近期产业结构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仍未脱离将单个国家作为研究立足点的传统视角。面对现实经济系统的变化,对产业结构的研究必须立足全球视角,而运用整体主义的系统研究方法,从各国产业结构相互联系的角度,将国际区域产业结构作为分析单位和对象,这可能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有效的方法和切入点。
一、立足单一国家视角的产业结构理论
(一)产业结构的内部构造及其共同演化趋势
相关的理论成果按石川秀(1992)的归纳,主要包括由欧美学者从广义的两种方法出发提出的两类不同理论模型。一种方法是使用若干国家间的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从统计分析上确认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化之间的某些普遍联系;另一种方法是集中研究初始条件与经济制度相似的一批国家的历史经验,探索能够说明其结构变化过程的一些特殊理论。(注:约翰·伊特韦尔:《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四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65-567页。)在这两种方法基础上提出的两类模型都以单个国家为分析单位和对象,着重点在一国内的产业结构变动(注:对此,库兹涅茨曾有明确的说明。参见: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13-15页。)。影响一国结构变动的某些因素作为外部环境,即仅存在外界环境因素对国内结构变动的影响,而不存在反向作用。尽管这两类理论模型迄今仍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但始终没有突破单一国家的研究视角。
科林·克拉克(1940)首先从第一种方法出发作了开拓性研究,该研究成果被称为“配第——克拉克定理”。其理论模型采用费希尔(1939)最先提出的三次产业分类,研究了人均国民收入变动和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转移趋向的内在关联。在此之前,霍夫曼(1931)则对工业结构演变规律和发展阶段作了开创性研究,提出了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之比在工业化进程中是持续下降的所谓“霍夫曼定理”。
克拉克和霍夫曼的最初研究,开创了现代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先河,但理论模型过于简单和不够成熟。为此,西蒙·库兹涅茨(1966、1971)和霍利斯·钱纳里等(1975、1986)在不断改进第一种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发展了的理论模型。
西蒙·库兹涅茨从经济增长总量出发,对50多个国家的截面数据和长期历史数据作了统计回归,考察了结构变动在不同总量增长时点上的状态。此后,霍利斯·钱纳里等则更多地采用投入——产出方法、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和经济计量模型,将分析样本进一步扩展到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形成了用途较为广泛的结构转变分析方法。综合起来他们的主要工作包括:
1、用劳动力和产值指标等,对人均收入和三次产业变动间关系作了彻底的考察和验证;
2、深入到工业和服务业内部,对其结构变动作了细致分析;
3、研究了影响结构变动的三组因素,即国内需求、对外贸易和生产技术水平及其变量;
4、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结构变动差异的分析中,初步提出了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的国际性传播;
5、通过结构转变不同阶段中不同部门和因素对增长贡献相对重要性的研究,对结构转变作了动态分析;
6、通过若干国家多部门模型的比较研究,概括出外向型、中间型和内向型三种发展模式,考察了战略、政策等因素和结构转变之间的联系等。
从广义第一种方法出发的理论研究,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中揭示了产业结构变动的“标准形式”。同时,也出现了从广义第二种方法出发的一些产业结构变动的特殊理论。其中,阿瑟·刘易斯(1954)的二元结构模型和W·W·罗斯托提出的经济成长阶段和主导产业理论最具影响力。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模型通过三个基本假定和把发展中国家经济划分为两大部门,研究了二元结构转变为一元结构的进程和途径。该模型在形式上虽表现为劳动力的流动,但实际上是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剩余劳动力的假设,涉及到整个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的转变,因而是把模型建立在更接近于现实的假设基础上的一种努力。罗斯托则以非总量的部门分析方法,试图把握住在经济成长中所依赖的一些特殊部门所起作用的动态力量。为此,不仅按技术标准提出经济成长的六阶段论,而且对推动阶段演进起决定作用的主导部门及其更替所具有的特性、以及在产业间的扩散效应作了规范解释。此外,罗斯托曾提出一些发人深思的命题。例如,已从另外角度意识到并主张,研究单位应由国家改为相互关联的贸易地区,并放到世界经济整体中去加以考察。(注:G·M迈耶:《发展经济学的先驱》,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40页。)
欧美学者提出的两类理论模型,尽管各自理论研究的思路和侧重的角度不同,但他们研究的基本倾向和主线从总体上看是一致的,都以“国家”为分析单位,着重点在一国内的产业结构变动,都以若干国家为分析样本,通过国别间比较研究,考察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标准形式和共同演化趋势。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两类模型在实际应用时可以互补、而非对立物。
(二)产业结构变动与周边国家或世界相关联
欧美学者的产业结构研究及提出的理论模型具有一般意义,形成该研究领域的主流。但作为应用经济理论,各国在实践中会形成各具特色的理论概括。战后以来,一些日本学者除了对欧美学者提出的有关理论模型作出修正和补充(盐野谷裕一,1966)以外,立足日本国情,逐步发展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产业结构理论。
筱原三代平(1955)提出了“动态比较费用论”,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后起国的幼稚产业经过扶持,其产品的比较成本是可以转化的,原来处于劣势的产品有可能转化为优势产品,即形成动态比较优势。由于该理论毕竟与国际贸易理论密切相关,因而只能成为战后日本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起点。特别是在实践中,具体是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的?一些日本学者提出各种理论假设和模型,(注:例如,佐贯利雄(1981)曾提出“战略产业领先增长论”等,参见:佐贯利雄:《产业结构》,日本经济新闻社1981年版,第25页。)其中最著名的是赤松要等人提出的产业发展“雁行形态论”。
赤松要(1936、1957、1965)在战前研究日本棉纺工业史后提出“雁行形态论”最初的基本模型,战后与小岛清(1973)等人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该理论假说,用三个相联系的模型阐明其完整内容。模型1(基本型):后起国特定产业的生命周期一般由三个阶段构成。即:进口国内生产(进口替代)出口(后又扩展为五阶段,加上“成熟”和“返进口”两个阶段);模型2(变型Ⅰ):国内各产业生命周期均经过上述各阶段,但次序由消费资料生产转向生产资料生产,或由轻工业转向重化工业,进而转向技术密集型产业;模型3(变型Ⅱ):随比较优势动态变化,通过直接投资等方式在国际间出现产业转移,东亚的后起国追赶先行国进程具有“雁行模式”的特征。但“雁行模式”的形成是有条件的,当条件发生变化时,该模式也将转换。即这一模式可以说明过去,不一定能说明将来;可以适用于东亚中小国家和地区,但不一定适用于发展中大国。(注:汪斌:《东亚国际分工的发展与21世纪的新产业发展模式》,《亚太经济》,1998年第7期。)
关满博(1993)提出产业的“技术群体结构”概念和构建了一个三角型模型,并用该模型分别对日本与东亚各国和地区的产业技术结构作了比较研究。核心思想是:日本应放弃从明治维新后经百余年奋斗形成的“齐全型产业结构”,必须促使东亚形成网络型国际分工,而日本只有在参与东亚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中对其产业进行调整才能保持领先地位。
日本学者的产业结构研究,实际上触及到东亚区域产业结构循环演进问题,并已明确意识到一国产业结构变动与所在国际区域的周边国家或世界相关联,但仍以单个国家为立足点,仅涉及国际区域的一个特例,没有上升到一般理论。
(三)产业结构的国际性波及和结构关联机制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集团化的浪潮势不可挡,国际间产业结构变动的相互波及和关联日趋密切,特别是同区域内各国产业结构在运行中通过贸易和投资等方式相互间资源配置重组和整合的步伐加快。因此,学术界在对产业结构研究中,也逐步将国际间产业关联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来探索。
关于产业结构的国际性波及和关联机制的研究,主要从理论与实证研究两条线展开。前者从本国和周边国家产业结构变动的联系,以及从世界产业结构大系统内各次产业的变动趋向,研究本国应有的产业发展战略与对策(北村好子,1995)。后者采用一定的定量分析技术进行度量,主要可分为两类:1.用贸易结合度和相互依存度系数等进行定量分析(渡@①利夫1991);2.将国际投入产出模型作为分析工具。例如,依据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研制的亚洲国际投入产出表(AIDXT1975、1985、1990)分析东亚各国和地区产业结构之间的关联状况(佐野敬夫等1998)。迄今为止,各种结构联结模型主要通过贸易联接完成的。虽然注意到不同国家产业结构相互间的关联,但主要考虑产业结构演进的国际性波及由一国向另一国的单向传导。因而仍是立足单一国家视角来考察各国产业结构间关联。
二、立足全球视角研究当代产业结构的思考
欧美和日本的学者对产业结构的研究,包括近年对产业结构的国际性波及和关联互动的探讨,反映了学术界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轨迹。但本文认为,这些研究都还没有脱离原有的思维框架和传统的视角。
首先,现有的产业结构研究对处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世界经济的本质性、飞跃性的变化缺乏深刻的认识。这种本质性变化表现为全球经济的“板块结构”已成为可感知的一个个群体,形成以一定的大致毗邻成片的地域范围为基础,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一个个巨大的跨国经济实体。因为,世界经济的现实运行主体,在局部区域已是二元的,即民族国家经济体和国际区域经济体并存。整体上由原来倚重自然资源和制造业的国别型世界经济正在向倚重信息资源和服务业的全球和区域型世界经济过渡。这种本质性的变化源于国与国之间产业结构演进中相互联接关系的演变。与历史对比,联接关系的变化不仅体现在联接强度上大大增强和联接形式的多样化,还在于联接拓扑结构的日趋复杂化。联接关系的变化导致作为研究对象的边界不断扩张。因此,单纯从国别视角的产业结构研究已不能完全适应现实经济系统的时代特征,客观上要求立足全球视角,从新的切入点来研究当代产业结构。
其次,目前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仍没脱离传统经济学中线性的、平面的思维方式。或是将世界产业结构大系统直接作为对象,从一开始就研究大系统内各次产业的变化及趋势。由于缺少一个中间环节,因而无法将现实大系统作为一个多元、多层次、多侧面、复杂的立体结构来深入地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或是立足于单个国家层面,考察与周边国家的结构互动关系,但通常将其他国家等同于环境处理,最终停留于浅层次的对策研究,缺少综合性、系统性的理论研究和定量化分析。此外,部分研究成果虽已触及到国与国产业结构间的联接关系,采用各种定量分析技术进行验证,但在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下往往集中于贸易联接机制的分析。在现实中,除了贸易联接机制外,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国际金融和经济周期等作为联接机制,各自通过错综复杂的渠道发生着各具特点的联接作用。特别是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的联接作用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均已超过贸易的联接作用,成为各国产业结构相互关联的核心驱动力量。因此,各国产业结构间多种形式的关联渠道理应纳入研究的视野。
我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虽然一国产业结构的变动不仅与域内周边国家的结构变动联为一体、互动演进,而且也和域外各国的产业结构处于相互波及、互动演化中,但由于与全球化并行的区域化浪潮和世界经济结构呈“板块”状格局等,各种联接机制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内部化趋向,因而往往使处在同一区域的各国产业结构间存在着更为紧密的相互依存、互相联接的关系。因此,立足全球视角,运用整体主义的系统研究方法,将国际区域产业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和切入点,很有可能成为未来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一个突破口。从该切入点入手,概括而言,在一般理论的研究框架上至少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区域产业结构的定义、特征和封闭条件假设下的理论与度量方法研究。确立新的切入点或对象后首先对其定义及特征作出界定,是研究的基础。立足全球视角,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可定义为:地域空间上相邻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国家产业结构体的集合。它既是一个整体性概念,也是一个集合概念,至少具有相对性或非完整性、开放性、自组织性和整体性这四大基本特征。现实中的国际区域产业结构既是一个开放系统,又是全球产业结构大系统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作为理论研究的起点,可运用抽象法暂且将其作为一个封闭系统来处理。通过构建封闭式的理论模型来研究国际区域内务国(地区)产业结构相互关联成整体的成长及其内在运行机理。包括其整体性成长的实质、动因、机制和整体内部的矛盾性等。度量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必须采用新的分析工具,目前,可用国际投入产出模型或计量经济模型作为分析技术的出发点,但需在贸易联接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它重要联接机制的度量方法和模型。
2.国际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关联机制分类及其动态变化研究。现实中的全球产业结构大系统,是由各个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子系统,通过多种形式的关联渠道及其关联机制,在相互波及、互相联接中构成的。因此,理论研究需将国际区域产业结构由封闭系统转向开放系统,对结构关联机制分类及动态变化进行考察,这是立足全球视角的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关键。需要对各种联接机制从国际区域间立体、多向幅射和多边反馈角度,分门别类地研究其各自的联接特点和传导规律,这是结构关联机制在空间上的变化。同时,全球产业结构大系统的复杂性往往表现为系统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结构间关联强度和关联模式也同样处于动态演变中,在一定的发展阶段甚至出现跳跃式突变状态,这是结构关联机制在时间上的变化。此外,在现实中,由于形成产业结构间互动关系的联接机制较多,因而渠道复杂,各种联接机制交互作用,形成了非常复杂的机制体系。鉴于跨国公司在当代世界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在研究形成国际区域间结构互动关系的各种联接机制及其相互关系时,需要对其加以充分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
3.国际区域产业结构的分类及演化模式的比较研究。在全球产业结构大系统中,存在着各具特征的不同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子系统,作为一个个相对的整体,需分类研究并揭示各自的演化模式。这里的演化模式是指,特定国际区域内各国产业结构在相互关联中体现的整体演进的形式或表现出具有某种共性的演进方式。鉴于各区域产业结构整体演进方式的复杂性,可选择若干典型国际区域(如东亚、北美和西欧),采用静态和动态的具体分析方法,对某国际区域产业结构整体存在的稳定性特征和变动性特征及变动趋向作出细致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概括。然后把静态和动态分析分别得出的结论联系起来,研究其相互关系,综合归纳出不同国际区域产业结构体系各自相异的演化模式及其特征。
4.结构变动与当代国际分工发展研究。产业结构的变动往往与国际分工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事实上,在世界产业结构大系统中,某国际区域内各国产业结构是在参与区域国际分工中才相互联接形成整体性演进,各区域产业结构在整体性演进中表现出不同的演化模式,实际上反映了全球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各区域分工子体系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当代全球国际分工体系并非是一个平面结构,而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交叉叠加的复杂的立体结构,需要对此作出系统、全面的研究。以往的产业结构研究由于没有深入到全球产业结构大系统内部不同的层次和侧面,因而相联系的国际分工研究缺少系统性和综合性。各种研究往往关注不同的侧面,其成果可以解释全球分工体系中的某一层次或侧面,然而适用范围不广,自然也难以真正认识本国在全球分工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准确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