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班主任工作评价

班主任工作评价

时间:2023-05-29 18:20: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班主任工作评价,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班主任工作评价

第1篇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评价意义;现状;原则;内容

班主任是在学校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劳动、健康等工作的教师,班主任的职责赋予了其监督、评价他人的独特地位,也练就了其对所管班级“明察秋毫”、“火眼金晴”的本领。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的水准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及办学质量。而班主任工作的评价又能通过其导向、激励、鉴定和调节改进的功能,为班主任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树立一个客观标准,可以使班主任工作中的成绩得到客观充分的肯定,工作中的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调动其积极性,有利于加强班主任队伍的科学管理,实现班主任队伍的整体优化。 也就是说全面客观地评价班主任的工作,制定一个科学的评价标准,对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发挥班级教育和管理效能,促进班主任自身发展,协调各种教育力量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遗憾的是,目前我国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并不完整。走近班主任,往往听到这样的声音:当教师累,当班主任更累。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分析目前班主任工作的状况就会发现,教师们不愿当班主任并不完全是怕累,问题主要是由于学校对班主任的管理和评价等机制不甚科学,造成了班主任工作评价的导向、激励、鉴定、调节改进等功能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使班主任们没有发掘出工作的乐趣和价值。现存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的缺陷在于:首先班主任工作评价仍然停留在经验层面,信度和效度都有待于提高。其次,班主任工作评价的选拔和考评功能被过度张扬,它的改进价值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开发。为此造成了班主任教师参与评价的收益低下、积极性不高。最后,班主任工作评价的形式单一,多元性有待彰显。

总而言之,我们必须建立科学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因为班级是学校的基层单位,学校的一切工作,主要是通过班级进行,学生的学习、交往和参加各种活动也主要是在班级进行的,班集体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德育工作乃至学校的全局工作。而班主任在学校中,担任了双重角色,既是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德育工作宣传者和执行者。而且科学的评价可在不同程度上激发班主任的工作动机,促使班主任思想敏锐,困难得到克服,潜能得到发挥,创造力得到增强,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调动班主任的积极性,促使班主任工作不断进步。如果采用不合理的评价制度来考评班主任,缺乏效度和信度的评价结果必然会打击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的创造力不能得到有效发挥。综上所述,建立科学、完备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在制定科学的班主任评价制度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呢?

1 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对班主任进行评价.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一是评价班主任的工作效果.即看所在班级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实际发展水平;二是评价班主任的工作效率.主要考查班级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思想品德、知识技能的发展情况:三是评价班主任其它职责的履行情况.即评价班主任组织班级活动.组建班集体.协调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关系的实际水平。在确定评价内容时,还有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

2 评价指标的可行性

设置的评价指标必须符合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水平。指标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会使班主任或无所适从、或轻易取得高分。因此在设置指标时应有一定的梯度,要有可行性。另外,即使一个指标有一定的意义,但如果它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或财力,甚至影响正常的工作,那么这个指标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所以,指标的设置要具有可操作性。

3 评价方法的合理性

一般来说,评价方法有自评和他评两种。一是自评,由评价对象通过自我分析、自我评价、提供评价信息。重视自评是对评价对象的尊重和信任,可调动评价对象参与评价的积极性。而是他评,主要有同行评价、领导评价、学生评价等。即由参与评价的人员通过听取评价对象的自评报告,查阅有关资料,广泛听取任课教师、家长、班干部和学生代表的评议,收集评价信息。评价信息收集的越全面,评价信度和效度就越高,他评的准确和客观程度就比较高。所以,评价应将两者结合起来。

4 评价目标的科学性

学校行政领导小组要根据教育教学大纲和德育目标科学的制订班主任工作考核条例,对班主任的使用与评价务必要从实际出发,合理科学的使用班主任,班主任工作要有明确的职责和目标,并科学地划定班主任的权力与责任以及与之相关的工作内容。

5 评价方向的发展性

传统教育的评价是静态的、功利性的,它把完整的教育评价体系简化为单一的终结性评价, 进而简化为简便易行的纸笔检测。它的评价标准单一而刻板。发展性评价,立足现在,回顾过去,面向未来。在班主任工作评价中,要根据班级过去的基础,通过对班级现状的考察,来肯定班主任的工作,同时预测班级的进步和班主任的未来发展,使班主任的工作有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的目标,从而促进班主任工作的发展。发展性评价,以促进评价对象发展为目的、以评价对象为主体、发挥主体积极性为理念,强调评价对象在评价中的作用, 主张评价目标和评价计划由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协商制定,达成共识。评价班主任工作,奖惩不是目的,促使班主任自觉主动的改进工作,自主发展才是真正目的,所以评价时要突出班主任的主体地位,重视班主任的意见,可以和班主任共同制定评价目标和评价计划,在评价中,要特别重视班主任的工作过程,肯定班主任工作的点滴成绩,从而推动班主任的自我发展。

依据上述的原则,班主任评价工作可以主要从方法和过程两方面来开展。结局并不是很重要的,重要的是要运用科学地方法来开展班主任评价工作和在其过程中去理解、收获,最后得到提高。

5.1 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

班主任的工作有的是有形的,可用数据统计,有的则是无形的,如: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的等无法以数据来统计。因此我认为班主任考核宜采用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定量评价注重教育评价的客观性一面,如:工作量的多少,学生成绩的高低,工作时间的长短,这些是有形的,可直接以数据统计,但若单纯从这方面来评价,看不到一些隐性因素,就容易挫伤被评价者的积极性,因为,它忽略了教育的主体性的一面。而单纯的定性评价则过分强调了主体性,缺乏数据说明,没有说服力。只有以现代教育的新观念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诊断、评价,才可能克服弊端,产生较理想的评价结果。

5.2 终结性评价改为过程性评价

每月一次的过程性考评,能增强管理考核的时效性,班主任每月做了工作就能现时评价,并能及时公布,让班主任对自己的不足,有的放矢,并能在下月工作中能够有改进的机会,改变了过去一件事做不好,全年抬不起头,得不到好评价的弊端,调动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虽然有了科学的评价体系,但在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问题:

(1)在统计、检测中,定量目标内容的确定难度不大,而定性的质量目标内容的确定及目标达标度的测量难度非常大,这就需要在调查中,注意方式方法,尽量做到详实、合理、公平,使评价结果真实可信。

(2)在评价体系中,要解决如“出工不出活”,“干多干少一个样”,“有成绩无成绩一个样”,“有创新做法和无创新一个样”等现象。这需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过细、灵活地处理数量和质量关系。以质量为标准的宗旨始终不变,从刚开始时以数量统计为主渠道,质量评价逐步加强,逐步过渡到以质量唱主角,数量统计不可少的局面,实现质化评估。使评价过程形成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运行过程。

(3)所设考核项目应经过多次归类、合并、筛选,不断增加能客观反映班主任工作实际效果的项目,提高量化评价项目的质量和评价的有效性。在评价时运用定量分析法,凡能通过检查、问卷取得数据的,尽可能数量化,评价的计量方法也要合理。

总之,建立科学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能更好地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有利于规范班主任的工作和加强班级的管理,从而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效益,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谢树平等.《当代中学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践》.河海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2] 张玉田等编著.《学校教育评价》,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第2篇

1.学校应该科学地管理班主任,科学划定班主任的权力与责任

现在很多学校流行签到制,要求班主任每日至少要6—8到:早操、早自习、课间操、午休、第五节课、第七节课、晚自习、就寝,遇到意外事件还要随传随到。班主任之身几乎是不自由的,在寄宿制学校的话,班主任就得连续工作一个月,学校一般实行月假制,所以班主任的工作时间超长。

科学地管理班主任,不是要求每天都在规定的时间出现在规定的地点。有些职责应该由副班主任或其他专职人员主要负责管理,班主任协助管理。而大部分学校没有设副班主任一职,专职人员往往是班上同学一有事就往班主任身上推,只抓现象,教育又都由班主任来负责。

2.科学建立班主任工作评价制度,也是班主任减负的关键

很多学校对班主任的评价主要表现在:一是简单“量化”:班级成绩的排名;班级管理(纪律、卫生、课间操)评分;班会活动;计划、总结的撰写等等。二是提倡并鼓励班主任当“保姆”,若放手让学生自我管理的班主任,往往被视为“不负责”、“不深入学生”……如此评价班主任,班主任的手脚怎么会不被束缚?只有科学建立班主任工作评价制度,班主任们才可能从沉重的体力负担与心理负荷中解脱出来。

二、班主任要积极更新管理观念,善于改革管理方法,自我减负

特级教师魏书生担任实验中学校长与书记兼任两个班的班主任,承担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一年平均外出开会达4个月之久,却从不请人代上一节语文课……人们不禁要问:魏书生究意依靠什么获得教学的成功?高效率的班级管理,是魏书生教学成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每个班主任都应多向魏书生学习,实施高效管理,做个轻松的班主任。

1.加强学习,用科学的管理理论更新自己的管理观念

加强学习,用科学的管理理论更新自己的管理观念,转换师生的“管理”和“被管理”角色观念。班级管理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成长发展中的学生,班主任“管”的方面很多,小到学生的坐立行走、穿着打扮,大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前途命运,以及班级的建设与发展。管得过多过死,容易造成学生依赖性强,缺乏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也容易使班主任陷于杂务,疲惫不堪,不利于自身的完善与发展。

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做到“管放结合”。班主任完全应该也可以把一个班级的重担让几十个学生分担的。实际上,学生源于教师对自己的信任而产生的自觉性是不可忽视的,学生潜在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更是不可低估的。因此,首先班主任要为学生提供自我教育与管理的机会,而不是“事毕亲躬”。当每一个学生都以主人的姿态与班主任协力建设班集体时,班主任还会感到累吗?

2.大胆改革管理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管放结合”

魏书生说他管理一靠民主,二靠科学。其实质是现代管理思想中的“人本”观念和“法制”思想,这值得广大班主任学习借鉴,班主任要管的方面主要包括:制定班级的长期目标,把握班级工作的整体思路;培养一支强而得力的干部队伍,并加以指导监督;做好个别学生及全体学生的思想工作,增强班级凝聚力、向心力;协调多方面关系,形成教育合力。

学生能干的,班主任坚决不要干。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班主任要大胆放手,把一些具体事务派下去,建立层次分明的立体型管理体系,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分工授权,引导学生参与管理,逐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管大放小,管主放次,授权负责,分层管理,既有利于班级的建设与发展,又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完善、能力的提高,让学生真正成为集体的主人,班主任自然便从繁重的事务性劳动中解放了出来,有利于班主任从体力型的勤杂工向科研型的教育者转化。

魏书生说:做教师而不当班主任,那真是失去了增长能力的机会,吃了大亏。那么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减负的班主任,可是“赚”大了。

参考文献:

[1]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

第3篇

一、建立一支具有现代德育观念和很强德育能力的班主任队伍,全面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1)建构班主任德育能力体系向导,引领班主任加强学习。

(2)加大培训与指导,不断提升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

(3)更广泛地开展德育科研,形成德育科研网络,并吸收全体班主任参与,以科研为引擎带动班主任成长、改进班级管理。

(4)保证德育投入。一方面是精力和责任的投入,落实班主任是德育队伍中的骨干中坚力量,落实育人是班主任的首要职责意识,引导班主任正确认识工作现状,指导其有序合理统筹安排个人工作,拿出精力投入到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另一方面保证经费的投入。

(5)运用激励机制,调动班主任工作热情。通过建立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评价、评比、表彰工作。

二、规范班级管理和少先队管理行为

制定《班队工作手册》、《班主任工作流程》,以此作为优化班主任工作手段、条理班主任工作、实现班主任管理环节优化的方法之一。《班队手册》作为班主任工作的备忘录、工作轨迹记录,为总结班主任工作做好了准备,同时也成为了客观评价班主任工作的依据。

三、以班级文化推动班级管理

结合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路,对班级文化提出明确的要求,以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素质要求:守规则 讲环保 爱艺术 学科学 会创新 健身心(措施——学科渗透、楼层文化熏陶、活动培育)

习惯重点:环境习惯 秩序习惯 礼貌习惯 课堂习惯(措施——大队部依托各个社团推进习惯月 月末总结进行达标班/优秀班/标兵班三级三级颁章)

行为规范:纪律好班级 路队好班级 卫生好班级 升旗好班级 课间操好班级(措施——每周进行“五项常规争星擂台赛” 评比展示表彰)

情感培植:爱学校 爱家乡 爱祖国 爱地球村(措施——学科渗透、校园建构熏陶、活动培育)

礼仪熏陶:升旗仪式 大型集会 国旗下表彰等(措施——抓住每一次教育契机 定期推出评比)

四、学校德育干部对班级建设的指导

学校德育干部对班级建设的指导力度一方面要加大,一方面要及时有效、因班而宜。

五、对学生的管理

他们是班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成长的好坏直接影响班风、学风的好坏。他们或许成绩平平,但他们绝大多数属于头脑聪明的孩子,他们或许能歌善舞、或许具有号召力,或许思维活跃,积极发言。如果这些孩子的“才华”得不到展示,得不到充分利用,那么他们的“才华”则有可能对班级管理起到破坏作用。

第4篇

一、德育教育观生活化

传统的德育中,德育工作者往往居高临下,扮演着道德法官的角色,他们高高在上,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而我校倡导德育工作者要放下“为师”的架子,摈弃专制,发扬民主,消除师生双方的心理距离。力求用纯洁的品行去感染学生,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注意“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力求让教师每一细小的言行都成为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在德育过程中,尽可能与学生共同学习、探讨和研究,本着民主平等的原则,能俯下身子和学生实现心与心的交流,成为与学生共同探讨真理的伙伴,真正达到教育的民主。

二、德育目标的生活化

在现实的学校管理中,学校往往把上级的一些带有评估性质的任务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而较少从学生思想品德成长特点和社会要求看学校的德育工作。而我校为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在德育目标的拟订中努力做到“三个关注”,即:①关注并引导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②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进心理教育内容;③关注并指导学生的学习和交往生活。学生在当前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困惑与困难,决定着我们教育工作的方向。

三、德育制度生活化

1.完善班主任的考核制度

对班主任的考核来自几方面:除了德育处制定量化考核办法,旨在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的指标考核外,同时吸收学生参与对班主任的考核,使之更加全面、真实。而且还加入了班主任的自我考评和自我改进。并且每月把学校和学生对班主任的考核情况及时反馈给班主任,以便其工作的反思和改进。

2.认真实行班主任例会制度

加强了班主任每月两次的例会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每次例会都要根据当前的工作任务确定一个研究专题,如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制定、学生家长会的主持、品德评语的撰写、心理咨询方法、阶段性工作的自查等,并选择经验丰富有理论修养的教师和学校领导担任主讲,从整体上提高班主任的思想和业务素质。

3.建立班主任工作学习制度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是一个德育行家。为此,我校聘请了校内外优秀班主任和教育专家来校讲学,还投入大量资金和提供学习机会供老师们外出学习、交流、听讲座。仅去年一年德育处共召开班主任会13次,班级工作交流6次,班级工作自评4次,班队活动课交流12节,养成教育主题班队3节,论文和方案的评选活动2次,外出学习人员达到28人次。为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学习、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同时,还要随时把班主任平时积累的教育案例、经验体会、讲话稿收集和整理起来,编写成册(目前我校的《今日教育》专版和《教育人生》以及《精彩课堂 美丽人生》三本教育成果,得到了泉州市教科院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4.实现教育方式的变革

现代学校德育管理应该多一点自,更多的体现个性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德育的以学生为主体,实现活动方式的变革只有这样才能使德育和生活接轨。

四、德育活动形式生活化

没有情感体验的德育课程,必将是空洞和缺乏生机活力的。我校注意寓教育于多姿多彩的课外生活中,活动力求尊重学校实情、把握时代脉搏、注重当前热门、紧抓教育弱点,让学生在乐中求知、求真、求善、求美。

五、德育工作评价生活化

我校对教师、班主任的教育工作评价考核,着重看效率的评估而不是工作量的评估。对学生的评价着重看学生的成长而不是只强调行为的约束,以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发展为着眼点,积极倡导始终加分、激励评价、爱心评价和发展评价等方法。

六、德育环境生活化

1.重视教育环境的熏陶

环境育人,学校的一草一木,精心布置的长廊,构思巧妙的板报,富有教育意义的宣传图片、资料等,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我校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要着力优化校园环境,建立健康的舆论环境,建设积极向上、勤奋进取、热爱集体、团结友爱的学校生活环境,发挥环境的人文教育作用,使学生有效地利用校园环境进行自我教育。(学校的宣传标语、班级名片等)力求让学校的每一堵墙都会说话,每一个角落都充满文化的气息。

2.注重教育空间的延伸

第5篇

【关键词】农村 班主任工作 困惑 策略

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细胞,其直接的组织和领导者――班主任,在学校实施具体德育过程中就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时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宁愿多上些课,也不肯当班主任,为什么班主任工作成了老师们的一项负担呢?

一、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现状

班主任要负责每周学生大打扫安全、跟着学生每天做操、参加学校及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疏导学生的思想问题、调解学生间的矛盾、处理学生的违纪……同时,还要和其他教师一样完成学科教学任务,每天到学校最早的是班主任,中午休息最少的也是班主任,下午最后离开学校的还是班主任。

面对以上种种现状,很多班主任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经常处在压力下的人更有可能患忧郁症或出现其他心理症状。因此,班主任这些负面的情绪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缓解,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容易产生“心理危机”,而学生很可能成为这种“危机”的受害者。其实教师们不愿当班主任,对于一个有事业心的人来说,只要有兴趣、有价值,工作再累也不会觉得苦。那问题究竟出在哪呢?

二、班主任困境之源

从管理机制来讲,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与班主任工作脱节,未能帮助班主任有效地开展工作。学校选定班主任后,觉得似乎可以如释重负了,对班级的管理与运作,也就往往成了班主任的个人经营、单打独斗。因此,学生的培养教育也好,活动的组织开展也罢,学校的职能部门大都拟定一个活动通知再加一个考核标准,一纸公文,上传下达、一路下发,要求届时如期保质保量完成,最后上交总结性书面材料以备案存档等等。期间,对各种活动材料的准备与筹划,完全成了班主任个人的私事。学校职能部门服务意识不到位,是造成目前班主任工作吃力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从班主任工作的考核角度来说,过于片面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简单而繁杂的“量化”

计划、总结的份数,班会、活动的次数,纪律、卫生的分数,做好人好事的人数,上交学校广播稿的篇数等等。单纯的量化定性,难以真实地反映班主任工作的实效。

2.“以智论德”,过分注重分数

不管班主任平时做了多么深入扎实的学生思想工作,不管这些工作带来了多么良好的班风,只要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尽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往往一律归咎于班主任工作不扎实不到位。

3.提倡并鼓励班主任当“保姆”

越是陪着学生自习,守着学生做操,盯着学生扫地的班主任,得到的评价就越高,而那些培养学生自育自治能力,放手让学生自我管理的班主任,往往被视为“不负责”、“不深入学生”……如此评价班主任,班主任的手脚怎么会不被束缚?

三、改变班主任工作困境之策

1.增强学校职能部门和相关人员的服务意识,为班主任开展工作架设宽广的平台。具体做法如下:

(1)学校要理顺管理机制,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关系,整合教育资源,减少无效的或耗费班主任精力的活动,让班主任集中精力做好应该做的事。

(2)学校可为班主任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准备资料。例如爱国教育、环保教育、诚信教育等专题。在活动前学校收集准备一些资料,为班主任节省时间,同时也有助于班主任吃透专题活动的精神,提高活动效果。

(3)试行班主任轮休和休假制度。由于班主任压力大,身心比较疲惫,学校可视情况在寒暑假单独组织班主任去旅游考察、参观学习,为其创造增进友谊、活跃身心、学习提高的机会,并以此作为对班主任的一种奖励。

2.建立起一套科学公正的综合性班主任考核评价机制

评价标准要有先进性,符合新形势对班主任工作的要求;要有方向性,符合教育培养的总目标;要有灵活性,能够激发创新精神。具体做法如下:

(1)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进行考核评定。

(2)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是对班级已经达到的水平进行判断,却不易了解其今后发展的潜力。动态评价可把握其发展的潜力和发展趋势,有利于指导,但难以得出实效性的评价。在班主任工作评价中,既要看到班主任的现状便于横向比较,又要看班主任过去的情况便于纵向比较,这样才能做出全面而准确的评价。

3.在教育观念上明确班主任是学生思想的引路人,自己的使命是以言传身教来塑造灵魂、健全人格,而非管制学生

一方面,班主任对班级应大胆放手民主管理,“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另一方面,班主任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

第6篇

我校学生具有素质是比较低的,其家庭环境普遍较差,家长文化经济层次也是相对较低的,“问题学生”存在量大面广的特点。目前全校教师的平均年龄为27岁。很多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就被委以班主任的重任,缺乏教育实践的经验。所以现成的教师的管理素养与学校现实要求有较大的差距。

二、班主任专业成长的五条途径

(一)系统培训,提高班主任素质

班主任培训是继续教育的有效形式,它与其他形式的学习相比,其特点时间集中,组织性强,内容系统,容易落实开展有针对性的、规范的、系列的、多层次有、理论同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有益于提升班主任的素质。

1.培训途径。采用学习、反思、实践训练、导师引领、专题研讨、课题提升的培训途径。

(1)学习反思。①聘请专家或优秀班主任作讲座、经验介绍等。②外出参观考察、拓展视野。③自主学习、学会反思。④实行培训考试、提高素养。

(2)实践训练。包括教室布置的评比:盛大节日黑板报专刊的评比;主题班会的评比:班主任工作案例的评比;弱势群体学生帮扶教育的个案;与家长联系方法与技巧的金点子评比等。

(3)导师引领。积极开展班主任德育导师制,对班主任工作未满五年的青年班主任聘请德育导师,进行一对一或一对一个小群体的辅导。制定相关制度、提高培训效率。

(4)专题研讨。定期组织进行专题研讨,如:班级活动的构思与组织、班主任工作案例交流、我与学生共成长研讨、弱势群体学生帮扶工作、偶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法研讨等。

(5)课题提升。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引领班主任把教育科研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不断提升班主任的科研意识及研究活动,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2.培训措施

(1)建全班主任专业培训激励机制,实行培训考核制。根据要求对培训任务完成情况、班主任工作进步情况,分别给予“优秀”、“合格”、“不合格”的评定,并与当年度的班主任、教师工作评优挂钩,与教师职称晋升挂钩。

(2)坚持每月二次的集中培训,保证集体培训时间。每个暑假举办为期3天的班主任培训班。

(3)建立班主任培训学分制。每学期集体培训不少于16学时(每学时为1小时)。记入培训档案和班主任个人成长档案。

(4)建立班主任培训目标责任制。在每年的培训周期内,必须完成“三个一”的培训作业:每学期读一本专业理论书,每学期至少写一个教育案例或论文,每学年设计并主持一节校级公开主题班会课。

(5)凡是通过县级以上德育课题研究项目的,课题组成员每人加分20分。

(6)建立班主任专业成长档案。由政教处对每位班主任和培训对象设立个人档案,记载班主任专业成长轨迹,使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成为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力支柱。

3.考核评比。考核内容包括参加培训出勤情况、培训学习笔记及考试成绩、作业四项内容,总分100分。

(1)参加培训出勤情况一项满分10分。每次培训每缺席一次扣除2分,迟到、早退每次扣除1分,扣完本项为止。得分低于2分者,为本轮培训不合格。

(2)培训学习笔记一项满分10分。每轮培训后政教处集中检查参加培训者培训学习笔记,按10分、8分、6分、4分和0分五个档次记分。

(3)考试成绩,每轮培训后,政教处负责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专题考核。此项满分60分。将考试成绩按比例计人该项得分。

(4)作业,每轮培训结束后,政教处责布置案例搜集、论文撰写等形式的作业,并按要求进行批阅。此项满分20分。按20分、16分、12分、8分和0分五个档次记分。

(5)四项成绩综合80分以上评定为优秀,60分评定为合格,60分以下评定为不合格。

学校规定,凡参加培训者其出勤率、论文、发言稿、主题报告、学习笔记和考试成绩等均纳入班主任工作档案。

(二)建设班级,提高班主任教育能力

1.引领班主任在教育实践中成长。

2.提升班主任组织、教育、管理班级的能力。

3.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引导班主任在反思中培养能力。

(三)公平有序,建立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

在具体操作中,由政教处牵头,分年段进行。

(四)人文关怀,培育班主任执行力文化

关注班主任的精神生态。要关注班主任的精神状态,激发班主任内在的精神力量,激起班主任工作的冲动与激情,形成一种班主任自我生长和发展的意识,就需要进行学校文化的重建,即营造浓郁的“执行力文化”。

1.学校让班主任参与学校发展战略的制定和执行。

2.学校恰当地运用激励机制。

(五)投身实践,净化班主任德育源泉

1.引导班主任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实践中去。

第7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班主任专业化 制度建设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职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务实高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使得班集体建设卓有成效,以造就大批合格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下面拟就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特点、培养目标等,探讨新时期下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专业化的建设。

一、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班主任的思想素质、工作态度、工作方式和班级管理能力影响着一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班主任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成败。近年来,在"普高热"的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素质的"金字塔"发生大逆转,"差生"或"问题生"占据了大多数,真正品学兼优的学生成了凤毛麟角。不少班主任特别是年轻班主任教师,仍然按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工作方法简单、形式化和经验化,观念陈旧,工作效果差。整体而言,中等职业学校的班主任队伍建设和管理没有系统化、专业化,班主任的成长过程漫长而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经验、感觉、惯例仍然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依据,高压政策和行政命令等科层管理的方式成为最常见的班级管理方式, 班主任工作经验处于自发、初始、非专业化阶段。中等职业学校如何贯彻落实《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是摆在班主任教师面前的一个艰巨的任务,开展班主任专业化建设来说也就很有必要了。

二、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专业化工作的开展

1、目标明确是关键

班主任专业化,简单地说,就是班主任教师通过有组织的学习、实践、培训达到班主任专业水平的过程,具备班主任工作所需要的专业化理念、精神、道德、知识和能力。班主任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的一种,只不过是较为特殊,两者在体制建设、培训实施等方面有很多共性,同时由于两者的培养目标不同也有很多差异。为此,班主任专业化建设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明确目标,从各学校实际出发,从制度建设入手,高起点、高标准地开展班主任专业化,全面提高班主任素质,培养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持续发展的班主任队伍。具体可细化为:有较高的师德修养,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教学能力,推动班级文化及班集体的建设,承担班级学习指导与心理辅导,学生评价与评语撰写,具备与学生、家长、学科教师的沟通能力,具备对学生进行洞察力和对应急问题的处理能力,具有判断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性格等方面差异性的能力,有较为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针对前述每个项目设置详细的推进计划、包含内容及评价依据,以便目标建设量化,考核数据化。

2、制度建设是保障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范健全的规章制度保证了良好的秩序,是各项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如果没有制度的规范和制约,就无法保持基本稳定,无法维持正常运行。同样,班主任专业化不是自然而然就能实现的,也需要一套完整规范的制度来推进、建设,作为素质教育的基层单位,学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首先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班主任任职条件,逐步建立健全与班主任工作有关的各项制度,如岗位职责、培训、任职资格、班持证上岗、聘任和考核,以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是班主任专业化的前提;其次要建立班主任培训制度,从职业道德、专业职责、专业能力等方面每学年组织班主任岗前、岗中和再提高培训,及时总结推广优秀班主任的工作经验,促使班主任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形成班主任教师个人能力稳步推进、不断提高的局面,这是班主任专业化的根本;再次要建立科学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通过建立班主任工作档案、定期考核,规范管理,考核结果作为班主任教师聘任、奖励、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对不能履行班主任职责的应调离岗位,这是班主任专业化的保证;最后要加强班主任专业化

建设的研究与反思,应把班主任队伍建设列入教科研项目,加强专题研究与反思,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简而言之,就是建章立制学习培训评价激励研究反思,按照"PDCA"流程,努力实现学科与教育专业化的统一、群体与个体专业发展的统一、制度保障与自主发展的统一、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统一、学习研究与实践反思的统一,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持续提高,深入发展。

3、客观认识是保证

班主任专业化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它是随着教育形势发展应运而生的,是教育改革发展为我们提出的新要求,各学校、各班主任教师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严肃性。"罗马不是一天建成",同样任何学校的班主任专业化建设也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更需要的各任职教师的长期不懈的探索,切不可建设过程中"时冷时热"、"停停走走";班主任专业化的理念是受教师专业化的启示近几年提出来的,是比较新的教育科研课题,现阶段而言,班主任专业化的相关理论框架略显薄弱, 从总体上看这些研究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研究的视角比较单一,要充分认识到其长期性、艰巨性。

最后,欢迎更多的有志之士,从现代教育理论发展的多角度、多思维,来思考、创新、充实现有研究成果,促进班主任专业化专业化建设更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翟广顺. 班主任专业化与班级建设纵横谈.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5年7月

第8篇

【关键词】班主任;身教和言教;爱心和用心

“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组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①

上面这段文字是2009年8月22日教育部新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总则中的第二条中关于班主任这一角色和职责的界定。从这一界定也足可以看出班主任在学生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学生管理工作及学生健康成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正因为此,教育主管部门特别重视对班主任的培养和培训,教育行政部门也逐步建立了科学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具体到各级各类学校亦是比较重视班主任的培养和培训。

班主任不但是学校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等的中坚力量,更是关乎学校声誉和美好未来的主力,尤其是优秀班主任和名班主任,他们和学校的关系就如同钱钟书先生笔下《围城》里名教授和学校之间的关系;对班主任重视群体中也不乏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学生家长,他们对名班主任及优秀班主任的渴求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因为社会的发展变化,也对班主任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班主任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为适应形式的需要,更好地从事班主任工作,达到教好书、育好人,培养祖国建设人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目标,我们班主任们更应该明白我们自己的位置、身价、职责、任务、待遇、权利”②,我认为我们班主任工作没有过去时,也没有完成时,更没有将来时,只有进行时……

下面我们开始进行关于班主任工作方面的一些探讨,唯一目的还是促进班主任工作的开展。

一、言教和身教

关于“言教和身教”话题,虽然众说纷纭,但诸如“言行一致”、“知行结合”特别是它的升级版“行知结合”等都已被大家所公认。其实就是把言传身教的重要性等量齐观了,事实上可能不完全是这样。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不管你是班主任还是普通教师,我们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言教,更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身教。尤其是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可能我们在课堂上讲了一万遍的注意事项,如文明行驶、安全交通,但是他们到社会上,一看到社会上的一些“中国式过马路”等不良现象,盲目从众心理使然,他们可能就会忘记课堂上老师所讲的注意事项而违反交通法律法规,更何况我们的一些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还带头违反交通规则呢?倘若我们的学生看到或听到我们言行不一的行为,之前对他们进行的言教将全部前功尽弃了,并且还影响一些班主任或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与身教相关的名言,我们也找到了一些,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身正,不令则行;身不正,虽令不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等经典名言,它们中无不包含着榜样的作用,示范的力量,当然也是对身教的尊崇。

虽然在学生的教育上,言教非常重要,但我更推崇身教,正所谓正人先正己,多做少说,多示范,少要求,引导学生去模仿去感悟!

二、爱心和用心

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奉献,既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年华,更奉献了自己对学生的爱和爱心,即关心和爱护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或者是“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倘若一个只有爱心而不落实到实际行动的老师,试想他的工作态度会端正吗?一些关键的细节,如某某学生思想上出问题了,他能发现吗?答案明显的否定的,原因是他对学生的爱不够深厚,更谈不上用心了。

记得曾经参加县里在实验中学举办的班主任经验交流活动,一位优秀班主任的代表说过“认真,能把事情做好;用心,能把事情做得更完美”。毕竟人的能力和精力都是一定的,每位班主任都能做到他那样也不可能,但是我们也可以多多少少从他那儿学点东西并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大胆创新实践,争做用心的班主任。

当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管教育教学还是班主任工作,我们也应该和蜜蜂一样,博采众家之长,弥补自己之不足,以促进自我的完善。如曾经观看了魏书生老师关于班主任工作的经验介绍后,我结合我当年所带班级的实际情况,果断的在班级实施以全体同学轮流值班为主,班干部为辅的值班制度,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用到了班级管理中,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当然用心也表现在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当中,普通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冬春季节,对学生嘘寒问暖;夏秋季节,提醒学生防暑降温。如为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在2010届八(3)班、2013届九(2)班及2014届的九(3)班等我带过的班级都建立了矛盾纠纷排查小组,下设组长、副组长及组员若干,主要负责处理或向班主任反映同学之间矛盾纠纷及是否有同学携带管制刀具等危险品进入班级等。

我认为不管是爱心还是用心,都不能只是口号,而更应该落实到实际行动。我们只有用心,才能发现问题,才能正确分析问题,才能合理解决问题。为了学生健康成长,学有所成,我们除了要有爱心更应该多用用心!

当然还有班级管理上的集权和放权,教育教学方面的一桶水和一碗水,以及班主任的能力和责任心等,由于篇幅原因,我不加以赘述,总之,班主任工作做起来容易,做好很难,唯有我们边实践边探索,边学习边实践,因为班主任工作上的一个“好”字也永无止境。班主任工作只有进行时,我作为班主任群体中的微不足道的一员,我更应该在班主任工作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注释:

第9篇

1.量化遮蔽了双眼。目前的班主任评价制度主要采用量化法,这种量化式的评价虽然能有效地促进班主任发展,但它很难照顾到所有方面。班主任不仅要处理好班级内部关系,还要处理好班级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要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沟通,主动与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以形成教育合力,可以说,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一般教师。在复杂的角色行为下,班主任的很多业绩是潜在的或隐性的,很难量化。所以,单纯地给班主任的工作“打分”,势必会导致班主任评价功利化、表面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对整个班级的宏观思考和整体把握,忽略教育对象的真正需求和长远发展。

2.评价缺乏协商和对话。参加班主任评价的人员主要是学校校长和学校中层管理者,学生、家长等参与较少。对班主任而言,学校管理层就是权威。在他们对班主任进行评价之始,无形中就已经给班主任评价定下了基调―

“服从型评价”。对班主任进行评价是为了促进班主任发展,但在一个缺少协商和对话的评价语境下,这个目的是难以实现的。班主任评价不仅是一个肯定班主任工作业绩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但在“服从型评价”下,班主任往往会尽量避免暴露自己的缺点,更不要说发现自身的问题。在这种评价基调下,得到的可能会是不全面、不真实的评价材料。

3.奖惩成为了评价的唯一目的。理论上讲,只有通过对评价材料与信息的分析,才能获得评价结果,进而达到评价的真正目的。而现在的班主任评价过多关注惩戒和褒奖,忽略了班主任管理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提升。这不是对班主任的“评价”,只是对班主任的“评定”。如此一来,班主任评价就会被异化,成为班主任追逐成绩的一种功利化行为,班主任容易在对“指标”的关注中忽视自身发展,在对“考核结果”的陶醉中迷失了自我,这就违背了班主任评价的初衷。

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二条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

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 ”实践也表明,一个班级成长为一个优秀集体的原因有很多,但班主任是昀关键的因素。所以,科学地评价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重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十九条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建立科学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笔者认为,对于当前中小学班主任评价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 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同行,评价方法要人本化。

班主任工作的综合性、复杂性以及价值的潜在性、无形性等特点,决定了其工作绩效的多维性、间接性、模糊性、不确定性等特征。所以,在评价班主任的过程中,我们要采用更灵活、更人本的评价方法。从评价方法的实践效果来看,“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同行”与现实中小学班主任评价的要求比较适应。所谓“他评”,就是以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为中心,由学校领导、并行班班主任、校内同事、学生家长、社区人士等,从各自的角度,独立地对班主任的表现和工作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所谓“自评”,不是让班主任针对一长串的项目来自我打分,而是先让班主任对班级学生进行评价,然后根据评价的结果,对班级的管理制度、学习氛围以及自己的管理风格与学校环境之间的吻合程度进行反思。这种以发展和反思为主的评价,是以促进班主任自身发展为目的的,并没有将评价作为对班主任进行奖励和惩罚的依据,其用意就在于在没有奖惩的情况下,激发班主任的内省力,促使班主任改进自己的工作,提升其工作能力,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在评价的过程中,评价者要考虑的不仅仅是班主任的表面量化业绩,还要对班主任的工作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考查,将量化指标和质性研究相结合。

2. 专业要求与广泛参与结合,评价主体要多元化。

前文已提到,在现行的中小学班主任评价体系中,评价者大部分是学校的行政人员,所以,当评价工作介入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时,班主任往往会产生一种自我防御心理。法国教育家雅卡尔在《没有权威和惩罚的教育》一书中说,教育评价活动中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是统一的。在评价的活动中,我们不能把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分成两部分,使其相互对立,而应该协同工作。班主任评价不应是指令性的要求,而应是协商式的交流和沟通。从本质上来说,班主任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是一种人与人的活动,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人与人平等的活动。这就要求评价者首先应将班主任当作“人”来评价,在两者之间建立一种人格上平等的关系。这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应具备的心态。

笔者认为,在评价人员的组成上,应力求把专业要求和广泛参与相结合。班主任评价人员至少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 可以依赖的,即评价者的可信性; (2) 具有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经历; (3) 昀好早先认识被评价者,不要彼此陌生; (4) 对被评价班主任所在班级的情况比较了解; (5) 参与过班主任评价的培训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尽量避免在评价时可能出现的盲点和误区。因此,可由学校校长室牵头组成班主任评价团,主要成员包括学校领导、优秀班主任、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和一定管理能力的教师、班主任所带学生和家长代表、关注学校发展的社区代表等。这种多方位班主任考评机制能给班主任一个实事求是、公正、公平、公开的评价,从而在保障班主任权利的同时又能够确保班主任权利的正确行使,推动学校教育工作的有序、全面、健康发展。只有这样,班主任评价才能从权威性评价、服从型评价走向多方性评价、主动性评价。

3. 等级评定和评语评价共构,评价结果内在化。

对班主任进行评价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对班主任进行奖惩,二是促进班主任成长。以奖惩为本位的班主任评价是学校教育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监督班主任的一种有效机制。但是,如果过于强调奖惩,就会让人觉得评价仅仅着眼于评价对象的过去,只是学校领导对班主任管理与监督的手段。其实,在实践中,我们根本不可能提前安排评价的必然目标和价值,因为班主任评价并没有固定的、早就明确了的目标,评价真正的目的是让班主任保持良好的发展状态。在看待评价结果时,我们真正关心的应该是评价结果对现实和未来的意义。也就是说,要使评价结果转化为班主任工作的助动力,内化为班主任渴求发展的源泉。因此,笔者建议,对于中小学班主任评价的结果应采用等级(可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四种)和评语相结合的呈现方式。在评语方面,要辩证分析影响评价结果的主客观原因,充分考虑班主任的想法及其所在班级学生的意愿,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合理、客观、公正,评价者要更多地关注评价的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要树立发展性评价的理念,使评价从管理工作的外在手段变成促进工作的内在动力。评价结果不应是单调刻板的“诊断单”,而应是促进班主任不断进步的“助推器”。好的评价方法应该能使班主任感到温暖,充满希望,并有明确的方向,指引班主任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学校服务,更好地发展自我。

第10篇

关键词:乡村学校;班风建设;研究

我当班主任已经有十个年头了,对我们农村的班风建设面临的问题进行过认真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我觉得要做好班风建设工作,首先要弄清班风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班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以应付考试为主的题海战术

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考考考,成了老师的法宝,却成了学生的枷锁。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不少地方以升学率来评价一所学校,以教学成绩来评价一位教师,以学习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实质是以智育的状况作为检验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致使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在智育方面你追我赶,无暇旁顾。

2.一切以排位为重,忽视个性的发展

在我们当地,经常都是统一命题,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统一的考试、统一的评价标准、统一的管理,学生较少拥有根据个人兴趣进行选择的权利。应试教育只注重共性教育,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因而束缚了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与发展。

3.没有一个与时俱进的、科学的评价模式

在目前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注重工作态度和工作量的评价,而忽视对班主任的管理方法和工作效率的评价。第二,过于注重工作结果的评价。学校领导往往根据班主任所带班的学习成绩、出勤率、卫生、纪律状况来评价班主任。这就造成了班主任将主要精力放在常规管理上,至于如何在班级管理中使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创造精神等则无法提上工作日程。第三,评价指标过空或过细。第四,评价方法单一、僵化。评价主要由学校领导对班主任的工作进行评价。由于缺乏科学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导致了班级管理中诸多问题的存在。

4.特别群体学生对班级的影响

当前,由于种种原因,班级特别群体生很多。什么是特别群体生呢?就是被家庭抛弃、遗忘、冷落的学生,在我们班上不乏有很多父母离异的学生,不乏有很多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缺乏亲情关怀的学生,不乏有很多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由于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导致许多学生性格孤僻、自暴自弃、违反纪律。对这群学生的管理,是班上的重点,也是难点。部分学生在班上具有反面号召力,管理得不好,对班风建设有很大的破坏作用。

二、班风建设的办法

1.要用爱心去感化学生

现代教育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和“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强调学生的自我发展和主体人格培养。因此,班主任老师不仅要自己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更要为学生创设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平台,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

2.不能以成绩作为衡量人的唯一指标

人的发展应该是全方位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是人发展目标的组成部分。班主任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以及审美素质,都必须给予重视,都要纳入班级教育管理之中。

3.要为社会多培养复合型人才

人才是多类型、多层次的,社会需要的人才也是多方面的。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那些“后进生”“坏孩子”,只要能够在自己的最佳发展方向上努力,同样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因此,班主任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客观地认识学生之间的差异,正确对待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不同,为每个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多种渠道,保证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4.要树立主动发展的教育观

自主发展,培养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实践证明,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让学生自主地决定自己的行动,自主地解决问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三、完善班级制度建设

1.要有强有力的班规、班纪

治理一个国家,必须要依法治国;治理一所学校,必须要依法治校;管理一个班级,则必须要依法治班。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风建设,必须要用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这些制度必须要细化。比如,在学习上,要有益于促进学生的学习,要赏罚分明,不完成作业该如何处理,书写马虎该如何处理,抄袭作业该如何处理,等等,这些都要说在明处。又比如,在生活上要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作风。在道德方面,要让学生诚实守信、礼貌待人,具有公平正义的正确思想。要求学生认真贯彻执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

2.要建立一支精良的班干部队伍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除了要有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外,还必须有一支素质优良、团结协作、富有活力、能独立工作的干部队伍,组成班集体的核心,有了这个核心,才能带动全班同学去努力实现集体目标。班干部作为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作为班主任的助手,他们工作能力的高低、工作方法的对错、在同学中威信的高低,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所以,选择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十分重要。要选用学习较好、工作能力比较强的学生组成班委,并给他们交代任务,大胆放权给他们,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与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有一个宽松的工作环

境,使他们真正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与班级的中坚,而不是成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传话筒。

3.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有没有奋斗目标、奋斗目标的优劣,都能影响班级的风气,影响班级的凝聚力。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所以,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应是远期、中期、近期目标的结合,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会产生梯次激励效应,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

我曾带过一个基础较差的班,班内的学生大部分是差生。这些学生纪律散漫、无心向学,上课不听、下课打闹,作业不交、卫生不做,毫无集体荣誉感可言,并且个别学生经常出入游戏机室,甚至还有逃学的现象。而那些好一点的学生也因为没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也都散散漫漫,爱理不理的,学习提不起劲头。查找原因,大都是破罐子破摔,没有奋斗目标,对自己缺乏信心。针对此情况,我找学生谈心,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以此为起点,确定第一个目标,并鼓励他们朝着这个目标奋发图强。经过不断的努力他们不仅达到了这个目标,而且毕业时该班级还被评为“优秀班集体”。

参考文献:

第11篇

一、高师音乐教育实习评价现状

尽管教育实习评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实习评价上,仍然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评价内容上,过多地依赖学科知识,强化实习生对音乐教材知识点的分析、解读。忽视对知识内化、整合能力的评析。如在音乐教学评价过程中,有的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仅停留于对几堂课具体问题的指导,或者变成对实习生演唱、歌曲的即兴伴奏等专业基本功的考查,热衷于教学设计和常规教学形式的探讨,缺乏对中学音乐教育本质和对音乐课程标准下中学音乐教育教学理念的正确理解,对中学音乐教育教学的现状不太了解,不能给实习生提供新信息、启发实习生的新思路,固守传统教学模式,没有创新’性。

第二,评价主体上,以指导教师为主,忽视同学、学生、管理者的评价。由于高校普遍重视科研,轻视实习指导,在晋升职称时,会有科研的硬性指标而缺乏对实习指导的要求。有些指导教师认为,指导教育实习是一项费力不讨好的廉价劳动。因此,指导教师缺乏工作积极性。表现为其一,在思想上对实习工作不太重视,如有资历的教师不愿意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年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示范性不足;有的教师连续带队实习,精力不佳,叫苦不迭、再三推迟。其二,高校对实习指导老师缺乏必要的培训。高师老师大部分毕业于师范院校,缺乏对音乐教育理念的学习,而师范院校教育专业依然沿用专业音乐院校的课程设置,在他们学习过程中只重视主修课而忽视对其它学科的学习,专业扎实,但基本功欠佳,因此,以指导教师为主体的评价模式,让对实习生的指导流于形式。

第三,评价结果上,多是注重最后的结果,更注重横向比较,强调终结性评价结论,忽略个体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由于指导教师没有真正指导学生、了解学生的实习的成长过程,其评价也失去了其客观’性、真实性和激励性。不能很好地起到促进发展的作用。

第四,评价手段上,多采用传统的纸笔方式,缺乏最新评价思想的技术和手段。评价指标单一,更多地关注共性与一般趋势,忽视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例如,大部分高校对实习的评价要求是:要求学生在实习结束后统一填写《高师音乐教育实习鉴定表》,实习指导教师和原任课教师、原班主任根据教育实习中,学生音乐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分别评定实习学生教学实习成绩、班主任实习成绩及社会调查成绩。评价方式采用百分制,其中教学实习成绩占60%,班主任实习成绩占30%,社会调查成绩占10%。教育实成绩采用五级记分制,即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60分以下)。这些评价内容和方式缺乏最新评价的思想和手段。

二、高师音乐教育实习评价的原则

我国高师教育实习评价之所以出现上述弊端,是因为评价原则出现了大的偏差,科学的评价体系、指标或者标准的制定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评价原则。

第一,综合性原则 无论是评价教学工作还是教育工作,学习工作还是管理工作,都应从整体着眼,涵盖教育评价体系和标准的各层面和各领域。对学生的评价要用发展的眼光,从不同阶段的回顾和对比中,把握其进步与发展,使评价起到激励和促进的作用。

第二,激励性原则 由于实习生初上讲台,课堂教学缺乏经验,一般不要过高要求,应多以鼓励评价为主。最终使实习生有信心发扬特长和个性。指导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该有意对实习生的教学特点和优点进行鼓励,避开不足之处,使其对未来音乐教育事业充满信心。

第三,导向性原则 评价应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音乐教育实习的潜能,建立自信,促进音乐教育实习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教师总结、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的音乐教学工作,有利于促进音乐教学实践的发展。

三、高师音乐教育实习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有了原则的指导,内容确定就有了方向。音乐教育实习评价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它贯穿于教育实习的整个过程,包括了见习阶段,音乐教学工作实习和教育工作实习的主体阶段,以及后期的总结阶段,主要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专业知识水平评价。学生经过三年的专业学习,一般地说应该具备歌唱的技能、乐器演奏的技能、识读乐谱的技能、创作的技能和指挥的技能。但由于学生入学时的功底不同和入学后努力程度的差别,其专业知识水平的差异性是相当大的。如那些专业知识比较扎实的,在讲授过程中可以基本不出现知识性错误。应该说,这是当教师的一条最基本的要求。但是有些实习生在授课过程中,也会出现范唱音不准、没有情感;钢琴伴奏找不准键盘;合唱不能指挥:能唱不能演奏;能演奏不能范唱等专业知识不扎实、结构单一的现象。

二是教师基本功评价。作为一个教师,最起码要会说普通话,会写字(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还有板书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机智等,都是当教师的基本功。

三是音乐教学工作评价。音乐教学工作能力主要由音乐教学设计能力(如分析和处理教材的能力、确定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等)、音乐教学实施能力(包括课堂教学组织、课堂教学调控等以及音乐教学反思和评价能力等),还有音乐课外活动指导能力等,当然实习生不可能都马上达到,但作为一个努力目标提出来,并在原任课老师指导下朝着这一目标迈好第一步,是必要的和应该的。

四是教育(班主任)工作评价。在原班主任的指导下,实习生主持班主任工作至少两周。实施并修订《班主任工作实习计划》,组织班级各项活动,熟悉班级基本情况,了解学生特点,尽快熟悉学生的姓名,会编写学生的《品德鉴定》,还有家访、差生转化、个别谈话等。

第12篇

(一)对德育教育的重视不够

目前,我国中小学普遍存在着“重成绩,轻德育”的现象,尽管德育教育的喊得口号很响亮,但是并没有落实到位,主要原因在于升学压力,使得学校之间、学生之间都在比成绩、比考试分数。在这种形势下,各所学校都减少了德育教育的相关课程,几乎没有安排与德育相关的课程活动,家长也纷纷认为德育教育是学校的事情,与己无关,根本不管孩子的德育情况,再加上青少年缺乏对德育的深刻认知,一旦缺乏良好的引导,极易误入岐途。

(二)缺乏德育管理机制

据悉,我国各所中小学差不多都专设了德育处,从形式上看,所有中小学的德育管理体制正趋于完善,但是其德育教育管理体制并没有得到健全。由于缺乏有效的德育管理机制,学校的德育工作进展得十分缓慢,执行不到位,甚至看不到效果,也没有人定期反馈工作情况。同时,学校德育工作方式过于单一,德育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学习德育课的热情不高;部分德育管理人员较少学习教育知识理论,德育经验不足,不利于提升青少年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新媒体的负面影响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青少年学生在德育建设中出现了许多不足,由于社会对学生形成了比较负面的影响,从而加大了学校德育建设的难度。新媒体具有隐蔽性和虚假性,可能会误导青少年学生发表违背现实的言论、制造垃圾信息、污染网络环境等等,这也是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特点。然而,很多学校的德育工作方法落后,观念守旧,难以将新媒体的新特点融入到青少年学生的德育工作之中;工作内容,针对性不强。可见,新媒体是影响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解决当前青少年德育工作不足的对策

(一)完善德育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地做好德育工作,学校可制定班主任管理及考核办法,坚持竞聘和推荐原则,选拔一些成绩突出、师德高尚、威信高的优秀教师,经校长任命后,方可担任班主任一职。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要出台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估细则,适时评估班级教育效果、班级奖惩、素质教育项目等的实施情况,综合考核班主任的年度德育教学情况,以此评出首席班主任,建立班主任管理档案,实行梯级化管理,完善青少年学生德育管理制度。

(二)建立督导评价机制

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的完善,还离不开科学的督导评价机制。首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起带头作用,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其次,要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建立社会、家长、学生为一体的学校德育工作评价机制;再次,还要成立德育研究室,派人专门负责研究、指导、督导、检查、考核各级学校的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情况;最后,落实督导检查考核职责,对师生进行深入调查,将督导评价机制落实到位。

(三)培养学生媒体素养

在新媒体环境下,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媒体素养也至关重要。其一,需要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避免“一切随潮流”的信息取向,要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其二,将新媒体素养纳入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之中,让学生充分理解新媒体的内涵,清楚地知道新媒体的好外与坏处,以文秘站:防盲目接触;其三,强化青少年学生的媒体道德意识与自律意识,培养他们自觉遵守相关的规范和道德,以便科学合理地使用新媒体源。

(四)健全新媒体德育平台

健全新媒体德育工作平台,一要充分利用手机短信、网络社交软件的传播优势,注册学校德育门户,以便有效地创造德育工作平台;二要设置德育网络部门,实现对学校德育网络信息的监管,以便更好地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德育工作;三要探析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最大限度地找到符合其特点的媒体资源,努力实现德育新媒体工作平台的方式,进一步扩展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的资源体系。

(五)弘扬传统节日文化

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搭建更宽广的德育教育平台,比如:举办中华传统节日感恩节,组织传统节庆游园活动,使青少年学生认识到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同时,学校还应当鼓励青少年学生参与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文化社团组织,加深其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青少年学生的自我道德素养,增强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