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

时间:2023-05-29 18:20: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

第1篇

这是一本好书。它能告诉我春秋战国时期的帝国兴衰,能让我知道各国之间争斗的激烈,它还能让我们认识春秋战国时期传奇人物的故事。这本书就是—《东周列国志》。

这本书主要讲了东周从开始到灭亡,期间发生的许多事情。有烽火戏诸侯、商鞅变法、荆轲刺秦王等等,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展现在眼前,怎么会不好看呢?其中秦王统一六国又灭亡的故事,我觉得很精彩:秦王统一后,看似很和平,可是,秦朝朝廷内乱,秦王不管政事,一心想长身不老,民愤四起。这是为什么?因为国家不和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平,需要。可是更需要国家内部的和平,否则就会起内讧。这就是秦朝灭亡的真正原因。

这本书还让我认识了许多传奇人物:春秋战国时期,有许多有才干的聪明人,比如智勇双全的伍子胥和精通兵法的孙膑。这些才高八斗的聪明人主宰了帝国的兴衰。

这本书告诉了我战乱时的能人与和平真理。我喜欢读这本书,已经读了很多遍了。

第2篇

西周时期宫廷建立了完备的礼乐制度,雅乐盛行于祭祀与典礼等各种活动中。这时期的音乐高度发达,有确切文献可考的乐器就多达70多种,此外还建立了我国最早的乐器分类法——“八音”。周平王东迁以后,雅乐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进而造就了我国音乐发展的第一次繁荣。但随着中央政权的衰落和礼乐制度的崩溃,雅乐的地位逐渐衰微,新乐逐渐兴盛起来,音乐由官方向民间转变趋势的日益明显。例如,当时社会下层流行的地方音乐地位逐渐上升,并出现了《诗经》这样的歌诗总集,其中的“国风”记载了北方15个地区的民歌。由于音乐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乐器、音乐理论都有了重大的突破,同时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音乐家。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的乐器更加精美,音律更为准确,诞生了筝、笛、筑等一些新的乐器。在众多乐器当中,尤以琴的运用最为广泛,著名的演奏家有师旷、师文、伯牙等。器乐演奏的形式也不再只是局限于独奏,而是出现了规模较大的合奏,其中以编钟和鼓为主的“钟鼓之乐”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

歌唱艺术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专门进行歌舞表演的歌人。随着俗乐的发展,还出现了一些出色的民间歌唱家,如:韩娥、王豹、绵驹,以及歌唱教师秦青等。

音乐理论在这一时期也有了新的突破,出现了最早的乐律计算方法——“三分损益法”。战国时代的文献也明确提出了旋宫的理论,《礼记·礼运》篇中说:“五声、六律、十二管,旋相为宫也。”①儒家音乐思想的代表著作《乐记》中记载:“故歌者,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拘,累累乎端如贯珠。”②这一时期音乐理论取得了重大成就,对后世的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教育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教育处于重大的变革时期,其内容正逐步由礼乐教育转为适应于娱乐需求的技艺传教。从形式上看,当时的音乐教育具有官学和私学两种。

1.官学衰退

最初的礼乐教育都属于官学。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其原因在于王权的散失,使社会上出现了“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即便如此,官学还是存在的,且由于文化中心的转移,官学中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逐渐向民间传播,这在客观上扩大了官学中音乐教育的范围。东周以后,官学中音乐教育的内容已经随着文化学术的转移传到了民间,民间有了更多的通晓官乐的人。这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周礼乐文化没有消失,反而传播更加广泛。

西周可谓官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的奴隶主贵族完全垄断了学校教育。但是在春秋战国的官学中,礼乐教育虽仍是主要内容,但与西周的礼教相比就没有那么系统严格了。随着礼乐制度的衰落,官学中乐师、乐工的地位也在发生着改变。由他们的音乐传习构成的那一部分音乐教育,在艺术形式方面更加丰富,其音乐技能也更加高超。这一时期的师旷是乐师的代表,师旷在琴的演奏方面有着精湛的演奏技巧,民间流传着很多描述他高超琴技的小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学中的音乐教育已向技能型方向发展,音乐教育产生了一些相应的改革,就连宫廷中的音乐教育也有了一些私学的性质。乐师教授的对象不再只是贵族子弟,且乐师有的也是来自于民间,这样官私两者便融合在了一起。

2.私学兴起

随着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陈旧的“礼乐”制度逐渐失去了控制力。各诸侯国以强欺弱,展开了激烈的兼并战争。在此背景下,各国需求的是适应新形式发展的管理人才,奴隶制教育已不合时宜。新兴地主阶级需要提高自己的地位,培养出本阶级的人才,所以他们要改革,私学承担了这一方面的历史任务。这一时期“士”成了促使私学快速发展的主力军。他们聚徒讲学,进一步扩大了私学的规模,为私学的盛行拓宽了道路。相对于官学来说,私学的音乐教育更加适合社会的发展,教学方式也更加灵活,音乐教育自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私学的兴起对于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使更多阶层的人们有机会接受到音乐教育。在西周,官学受教的对象只是王孙贵族,而私学受教的对象则很广泛,既有服务于宫廷中的专业乐人,又有文士阶层的人员,还有一部分人是来自民间的艺人。由于私学具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因此教育形式上更多样化,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春秋战国时期私学中的音乐教育主要是指在民间存在的音乐活动,传教的方式则是设学教徒,其目的是传授技艺和提高文化素养。

三、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音乐教育思想

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在“礼崩乐坏”的社会环境下,一元文化被多元文化所代替,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蓬起、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少音乐教育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其中对当时的音乐教育和后世音乐的发展起到深刻影响的便是两位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和荀子。

1.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

孔子把音乐作为“六艺”中的一部分加以传授,他认为“乐”是生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人整体素质的体现。孔子所说的“乐”不仅仅指单纯的音乐,还包括礼乐制度在内的整个国家音乐体系。所谓“乐”不仅仅指声音的和谐,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愉悦,它所强调的是个人对社会规范即“礼”的发自内心的认可,正所谓:“言而履之,礼也。行而乐之,乐也。”在《礼记·仲尼燕居》中,从孔子提出的“兴于诗,利于礼,成于乐”的教育方针中便可以看出他崇尚礼乐、重视礼乐的教化功能,他认为音乐应和“礼”积极配合,共同来规范人的行为。孔子礼乐思想的核心是“仁”。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③孔子期望用礼乐的结合达到“仁”,实现他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制度。在孔子看来,音乐作为陶冶人、感染人的艺术,其内容与形式一定要统一,外在的艺术形式应服从于音乐思想内容本身。孔子评价音乐的标准是“尽善尽美”,他认为韶乐才符合这一标准,所以他极力推崇韶乐。

孔子把这些音乐思想融入到教学中去,使音乐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他重视“乐”,但不是为“乐”而“乐”,而是通过乐对人们思想教育起到感化、调节的作用。他认为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观念,是教化人民的工具。这种音乐思想,促使他提出了新的“乐教”的主张。他把音乐有意识地贯彻到诗、礼中去,把乐教与诗教、礼教结合起来,甚至把乐教看成塑造完美人格的重要手段。我们从他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他的这一观点。孔子认为人们都要接受音乐教育,只有进一步实施乐教人们的修养才能得到提高。他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改革方针打破了贵族垄断音乐的局面,使更多的人接受到音乐的教育,培养出了如公孙尼子这样的音乐家。公孙尼子继承了孔子的音乐思想,写下了我国古代最早的音乐理论著作《乐记》。在这本书中公孙尼子提出,对人们进行音乐教育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欲望,而是为了教育人们“平好恶”,使人们成为统治阶级所需求的人才。这一音乐思想的提出在客观上对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荀子的音乐教育思想

荀子是战国后期著名的思想家,是先秦诸子中的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儒家学派音乐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同时兼收百家,最终形成自己的音乐思想体系。荀子的音乐理论是最系统的,其音乐思想在《乐论》中有详细记载。荀子肯定了人们的日常音乐活动,认为音乐是人类感情所需要的,因为音乐可以使人向上。荀子看到了音乐的巨大社会功能,认为音乐能够教化人的内心,还能教化政治,从而达到“和”的目的,这一点在他的音乐教育思想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荀子主张用音乐引导人,使人的心灵变得纯洁,他发现音乐能起到感动人心,陶冶性情,使社会关系和睦的作用。所以荀子十分重视后天的礼乐道德教育,他实施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移风易俗,所论教的内容也是“雅颂之声”。在音乐教学内容上,荀子主张学习雅乐,因为“中和”为礼乐的基本特性。“和”要求平和,反对过与不及,“中”而“不”就是“平和”,这就是他的“中和”音乐思想。荀子和孔子一样,也主张礼、乐配合治人治国。

荀子对音乐很重视,但并非一味强调娱乐,他认为推崇音乐的前提是“重己轻物”,也就是说要把个人的修养放在首位,不要被感官享乐所左右,否则将适得其反。他在音乐教学中所论教的内容是“雅颂之声”,而这种以道德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思想,使当时音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并为后世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

四、儒家音乐教育思想的当代意义

当代音乐教育在世界各国都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势头。音乐通过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向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及正确的人生观。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音乐教育的研究,我们发现该时期的儒家音乐教育思想对后世音乐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意识到音乐教育在全面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在现阶段,更是要“以中华文化为母语”,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令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音乐教育受重视不够的问题始终存在,对于音乐教育者而言可谓是任重道远。

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教育是与德育紧密结合的,儒家学派非常重视音乐的“教化”功能。到了现代社会,这种以规范教育与审美教育为一体的音乐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儒家的音乐教育思想强调对音乐尽善尽美的追求,注重音乐对审美能力的培养。这种教育思想对于进行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由此看来,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音乐教育思想对后世音乐教育发展的方向起到了引导作用,我们在当代音乐教育发展中绝不能忽视古代音乐教育留给我们的文化财富。

注释:

①孙继南,周柱栓.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37.

②孙继南,周柱栓.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29.

③吴晓明.浅谈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音乐思想.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

参考文献:

专著:

[1]金文达.中国古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

[2]陈四海.中国古代音乐史.国际文化出版社,1995.

[3]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4]扬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5]李福顺,刘晓路.中国春秋战国艺术史.人民出版社,1994.

[6]朱启新.中国春秋战国教育史.人民出版社,1983.

[7]蔡仲德.论中国音乐美学史及其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8]刘继南,周柱栓.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9]毛礼锐,翟菊农,邵鹤亭.中国古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论文:

[1]陈艳.略谈老子“大音希声”的音乐审美观.郑州大学学报,2003.

[2]朱志德.孔子的音乐思想.武陵学刊,1995.

[3]金尚理.先秦音乐与儒家的礼乐理想.孔子研究,2003.

[4]吴晓明.浅论先秦时期百家争鸣中的音乐思想.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

[5]薛雷.先秦时期的宫廷音乐探微.艺术百家,2001.

第3篇

关于戏曲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娱神说、娱人说、古乐舞说、傀儡说、外来说、词变说、综合说等等,其中娱人说、古乐舞说和综合说均与角抵百戏相关。

娱人说又叫“俳优说”。优是一种特殊的奴隶,种在发达的奴隶社会才会出现的奴隶。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娱人,为了使主人们开心,他们会使出浑身解数。他们可以唱歌、跳舞、耍杂技,也可以讲笑话、闹滑稽或者临场“抓哏”。总之,后世戏曲艺人所必备的技艺技能,先秦时期的优人都已具备。

清中叶焦循(1763-1820)集合了《乐记》《左传》《史记・滑稽列传》等有关记述,说明戏曲起源于模仿和娱乐,而俳优所擅长的就是“肖人之形容,动人之欢笑”。王国维则将“俳优”解释得更为透彻,他在《宋元戏曲史》中提到:古之俳优,但以歌舞及戏谑为事。自汉以后,则问演故事,而合歌舞以演事者,实始于北齐。顾其事至简,与其谓之戏,不若谓之舞之为当也。然后世戏剧之源。实自此始。由此可推,古代俳优的特长是戏谑、歌舞和竞技。

从上古到西周初期,是以巫觋歌舞乐神为主的“古乐”时代。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则进入据《乐记》所称的以娱人为主的“新乐”时代,这一时代也是“优”的大活跃时代。优人进一步拓展了以歌舞演故事的艺术道路,戏曲文化的色彩逐渐明朗。不过,从《史记・滑稽列传》中“优孟衣冠”的典故来看,春秋战国时期优人的表演虽具情节性,但更多强调即兴性,因不可能重复表演,故不能称之为戏曲。从秦汉时期开始,优人的表演在“大一统”的思想下融入到角抵百戏当中,他们主要从事的就是“以歌舞演故事”。

也有的学者把戏曲的源头追溯到古乐舞。古乐舞是以群体为单位,在无限重复的简单动作和节奏中表现同一主题。《乐记乐象篇》中提出:“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乎心,然后乐器从之。”可见古乐舞是一种诗、歌、乐、舞相统一的表演形式。近代的刘师培在《原戏》一文当中用大量的文献资料说明,古乐舞中的很多形态都是后世戏曲的起始。他认为《诗经》的《周颂》《鲁颂》《商颂》除了“以歌传声”,当尚有“舞以象容”。他还说:“是则戏曲者,导源于古代乐舞者也……然以歌节舞,以舞节音,则与后世戏曲相近者也。”这里所提到的乐、歌、舞不光是戏曲的主要元素,同时也是角抵百戏中的主要元素。

综合说是近现代以来关于戏曲起源的最具科学性和全面性的说法。像周贻白、张庚、郭汉城等中国戏曲史论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均认为是歌舞、优戏、说唱和百戏这四种艺术形式共同形成了中国戏曲文化。尤其是两汉时期,在“大一统”的思想和最高统治者的带头提倡下,歌舞成风,倡优活跃,说唱艺术普遍发展,还出现了一种连说带唱的新文体――赋。汉代优人们在民间艺术的基础上,把各种故事通过歌舞的形式表现出来。四川成都天回镇汉墓出土的灵帝时的击鼓俑,满面笑容,张口歌唱,扬桴击鼓,神态活现,这种将音乐、舞蹈、笑噱和表演―体化的特征,也正是中国戏曲文化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将各种艺术集于同台表演便形成了十分热闹而盛大的百戏。所以,综合说更加明确了百戏与戏曲的关系。

角抵百戏曾用作重要的外交手段

最古老的“角抵”,类似于今天的“摔跤”,是种竞技类项目。据《文献通考散乐百戏》载:“角抵戏本六国时所造,秦因而广之,汉兴虽罢,至武帝复采用之。”由此看来,角抵戏的内容和表演形式是从秦朝开始丰富起来的,汉代百戏延续了这种艺术形式,并且进一步扩大表演规模,演出内容十分丰富。

两汉时期,因为张謇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东方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边疆四夷的音乐、舞蹈、乐器、杂技、幻术等相继传入中原,并与中原艺术融合,使汉朝艺术的内容和形式更加的丰富多彩,并形成了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角抵百戏”。

为了增进各国文化的交融与互动,显示大国包容天下的风范,汉朝常以“角抵百戏”来待客。据《史记大宛列传》载:“于是大角抵,出奇戏诸物,多聚观者……令外国客遍观各仓库府之积,见汉之广大,倾骇之。”这里的“大角抵”就是指“角抵戏”,因包涵艺术种类繁多,所以也叫“百戏”,合称“角抵百戏”。可见,“角抵戏”在当时是国家重要的外交手段。

“角抵百戏”还经常用来取乐贵族。东汉孝安帝即位初(107),安帝的亲生父亲刘庆去世,安帝下令“罢鱼龙曼延百戏”(《后汉书孝安帝纪》)。可见汉代宫廷中常有“百戏”表演,所以才要下令禁止,也证明“百戏”表演在当时极为盛行。

根据各种文献记载,尤其是东汉张衡写的《西京赋》和汉代画像砖石、壁画、陶俑等都对汉代“百戏”表演场景作了细致的描述和刻画。“角抵百戏”的表演形制可大可小,山东沂南县北寨村汉墓出土的一幅《百戏乐舞图》汉画像石(原画高50厘米,宽236厘米)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场场面极其壮观的百戏表演。

第4篇

浙江的丰富物产是西湖龙井、杭州丝绸、径山茶、金华火腿、绍兴酒等。

一、西湖龙井,属绿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并因此得名。具有1200多年历史。

二、杭州丝绸,浙江省杭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三、径山茶,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径山茶叶外形细嫩有毫,色泽绿翠,香气清馥,汤色嫩绿莹亮,滋味嫩鲜。

四、金华火腿,浙江省金华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五、绍兴酒是绍兴的著名特产,生产历史非常悠久。据文献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绍兴酿酒业已很普遍。《吕氏春秋》载有越王勾践“投醪劳师”的故事,至今城内尚有“投醪河”遗址。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

上下五千年读后感

最近,我看了《上下五千年》上册,我讲我最喜欢的吧!我最喜欢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我给你们说一下战国吧!

战国时期,魏国攻赵,赵割地给齐,希望齐率兵救援赵。齐答应,命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攻解赵之围。田忌要让主力救赵,孙膑则认为魏国长期攻赵,精锐在外,留老弱残兵在魏,攻魏都大梁,后宠涓回时,在桂陵埋伏等田忌到此放箭进攻。庞涓差点战死,幸亏庞英庞葱率两路兵马来到(庞英是庞涓的儿子,庞葱则是庞涓的侄儿)不然庞涓早死了。这就是第一次孙膑大败庞涓。第二次大败庞涓是,魏攻韩,韩向齐求救,齐答应,依然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孙膑用上次的老策略再次打败宠涓,宠涓战死。这就是着名的马陵之战。接下来齐国替代魏国成为了战国时期中原的第二个霸主。这个故事让我知道孙膑是多么的有智慧,宠涓他也有智慧,只不过没有孙膑的多。孙膑和庞涓他们都是鬼谷子的学生,他们俩是同学。我觉得孙膑是好人,庞涓是坏人。庞涓设计陷害了孙膑,所以孙膑成了残疾人。

另一个故事叫卫鞅(也就是商鞅,由于他的封地是商,所以把他称为商君)立木。卫鞅说,谁能把这根木头从这里扛到北门赏他十两金子,卫鞅看见,没有人就继续说,赏五十两金子。这时,有个大汉说自己能搬得动,就把它搬到北门去了。卫鞅真的赏了他五十两金子。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事呢?就是苏秦合纵和张仪瓦解联盟。苏秦联合六国一起抵抗秦国,接下来张仪把这个联盟给瓦解了。

第6篇

1、随和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suí he。

释义:指顺从、谦和;指应和、附和;指应和、依附者;指随侯珠与和氏 璧的并称。出自《楚辞·王褒〈九怀·陶壅〉》:“瓦砾进寳兮,损弃随和 。”

2、其他相关:

随侯珠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随国的珍宝,亦曰‘灵蛇珠’,又曰‘明月珠’。

传说春秋时期随国的君主随侯在一次出游途中看见一条受伤的大蛇在路旁痛苦万分,随侯心生恻隐,令人给蛇敷药包扎,放归草丛。这条大蛇痊愈后衔一颗夜明珠来到随侯住处,说:“我乃龙王之子,感君救命之恩,特来报德。”这就是被称作“灵蛇之珠”的随侯珠。

汉代以后的《淮南子》、《搜神记》将随侯珠的故事记得更详细。原意是:差水侧有断蛇丘。随侯出行,见大蛇被打成两断,看其蛇有些灵异,便命随行者用药救治,蛇立即能活动。此处便叫“断蛇丘”。一年以后,蛇衔明珠来报答随侯。“珠盈径寸,纯白,而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烛室,故谓之‘随侯珠’,亦曰‘灵蛇珠’,又曰‘明月珠’。丘南有随季良(梁)大夫池。”蛇采用什么形式送明珠?民间一说是随侯乘船时,突遇风浪,一大蛇于水中衔大珠献上;另一说是深夜梦见一大蛇衔来明珠报恩,随侯醒来果见一明珠将室内照得如同白昼。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

通过学生对齐国强大、称霸的过程的学习,让学生思考“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从而培养学生理解认识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对诸侯争霸战争的具体分析,使学生逐渐理解诸侯争霸的作用,认识诸侯争霸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在政治上的突出表现,虽然给劳动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但具有加速统一步伐、促进民族融洽的积极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齐国、晋国称霸的原因进行比较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是诸侯国得以强大的根本原因。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齐桓公称霸和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齐桓公称霸: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其称霸的背景、手段和活动教材中介绍的比较详细,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其称霸过程的分析,了解到诸侯争霸的实质认识到齐桓公称霸的根本原因是改革,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认识历史知识的能力。诸侯称霸的历史作用:这是本课的落脚点,学好它对于后面历史学习作了铺垫。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作用,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

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是难点。从战争的性质看,"春秋无义战",其实质是奴隶主贵族扩张领土和掠夺财富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丁深重的灾难.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争霸战争中大国兼并小国,实现了区域性统一,加快了统一的步伐,它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丁奴隶主集团的势力,便利了新兴地主势力的发展,它客观上使华夏族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这些问题相对比较抽象,理论难度又比较大,而且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对于初一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析争霸战争的实质和结果,要明白这个问题比较困难。

教学方法:讲述法为主,兼用谈话、讨论、讲故事、图示等方法。

地位分析:

春秋战国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时期,本课是这段大变革时期在政治上的表现,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地位十分重要。学好本课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的变迁,可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为以后要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学生不能够比较深入地理解本课,对于以后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学习不利。

教法建议:

关于"春秋五霸"。教师应指导学生回忆上几节课所学的知识,提出夏、商、西周都是什么性质的国家?并引导学生回答出三个朝代在我国历史上先后是奴隶社会的确立和繁荣时期,时间大约从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771年。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西周过了是东周。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那么为什么要把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呢?从而导入新课。

关于"齐桓公称霸"。建议教师首先从诸侯争霸的背景讲起,出示有关西、东周的直接管辖的土地、人口、兵力、财力、物力等对比图。使学生通过对比明白,此时周王室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已经严重削弱,因而周王室与诸侯的关系发生了完全相反的变化。就是说,春秋时期的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的资格,这成为诸侯争霸的背景原因。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享有的政治特权和经济特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争当霸主--诸侯首领。这是诸侯争霸的原因,也是诸侯争霸的实质。在这种情况下,诸侯纷起,先后出现了五位霸主,历史上称?quot;春秋五霸"。在讲到齐桓公称霸的条件和活动时,建议教师提问学生:假如你是一个诸侯国的国王,为了成为霸主,你会如何做呢?然后在学生答案中,找到相关内容,再让学生先阅读教材有关内容,使学生明白齐桓公能够首先称霸,雄厚的实力、有利的条件,提供了可能性;任用人才和进行改革是根本原因。葵丘会盟是称霸的标志。

关于"诸侯争霸的历史作用"因为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初一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建议教师以战争的后果为基点,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总结的方式。在讲授中,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由历史现象到历史实质的提炼过程。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齐桓公称霸和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是难点。

教法设计:讲述法为主,兼用谈话、讨论、讲故事、图示等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首先复习提问在前上一课中,我们学习了哪个朝代?这些朝代的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怎样?在学生能回答正确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并导入新课。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西周过了是东周。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这是一个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

一、东周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特征

公元前770年,东周建立。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二、春秋五霸

1、诸侯争霸的实质

教师首先出示有关西、东周变化的对照表。

名称

土地

兵力

财力物力人口

天子与诸侯的关系

西周

周王室直接管辖从镐京到洛邑方约千里的土地

王室直接管辖的军队多达14万人以上

人口众多,资源丰富。

天子是政治上有最高的地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东周

东周初年王室直接近辖的土地有方约600里的土地,往后越来越少。最后只有方约百里的土地。

平王东迁后,还有3万人。后来逐渐减少到只剩下几千人了

直辖的人口所剩无几,财力、物力、兵源减少

天子在政治上成了傀儡,不得不依靠强大的诸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学生通过此表格的分析,对东周的衰落景象一清二楚,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东周初年,王室力量削弱,天子和诸侯的地位变化的理解。在学生看对照表的基础上,教师提问:诸侯争霸的实质是什么?估计学生能够说出表面原因,但是对深层次的原因概括不清,教师应进一步指出:春秋时期的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的资格,反而在政治、经济上依附于强大的诸侯。正是在周王室的日益衰微的背景下,诸侯争霸的热闹场面一场接一场地出现了。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虽然名存实亡,但是周天子过去享有的权威,却是一些较大的诸侯国所朝思暮想的。于是,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贡赋,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享有的政治特权和经济特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争当诸侯首领—霸主。这是诸侯争霸的原因,也是诸侯争霸的实质。

2、春秋五霸

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出春秋初期,诸侯国有100多个,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谁战胜了就召开各诸侯国会议,迫使大家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先后起来争霸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指出“春秋五霸”的另一种说法。)同时让学生在春秋列国形势土上画出“五霸”(实际应该为7个国家)的相应位置。

3、齐桓公称霸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齐桓公为什么能够首先称霸?

⑴齐在山东,得渔盐之利,富庶,为东方大国。

⑵齐桓公善于用人,任管仲为相。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齐国实现国富兵强。

⑶齐桓公依仗实力,有管仲谋略“尊王攘夷”,发展齐国势力。(东周初年,王室衰微,但天子以“天下共主”的名义,仍具有号召力。因此,一些强大的诸侯就利用王室这个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积极发展自己的势力。

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了顶峰。

4、晋楚争霸

在阅读教材之后,教师提出问题:晋楚争霸的关键之战是什么?晋文公称霸同齐桓公称霸相比,有什么相同之处?估计学生可以回答出城濮之战。教师先作介绍:晋国出动的兵力约2万人,楚国出动的兵力约4万人,结果却是晋胜楚败。所以,城濮之战在我国历史上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解释退避三舍这一成语的来源。)“齐桓公晋文公称霸有什么相同之处”关键要让学生明白齐、晋之所以可以成为霸主,其根本原因是两个国家的君主都进行了改革,使国家得以强壮。(吴越争霸:建议教师指导学生自己以讲故事的方式学习)

5、争霸战争的作用

教师提问:这么多争霸战争,会给社会和人民带来什么影响?估计学生可能会回答出战争的破坏性,但对于战争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恐怕回答的不会很到位,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如:春秋开始的时候诸侯国林立,由于争霸战争到春秋末期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一些大国,这能说明些什么问题?(加快了统一的步伐)。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发言。

二、战国七雄

教师首先出示《战国形势土》边指图边向学生介绍战国七雄,建议教师按方位向学生介绍七个国家即齐楚秦燕赵魏韩,东西南北在中间。教师再提问:请同学对照《春秋列国形势图》后指出,在七雄中哪些国家是春秋时就存在的,而哪些国家是战国时新出现的?在学生正确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次指出:其实除了新出现韩赵魏之外,此时的齐国也与春秋时期的齐国有所不同了,教师讲解“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的事件。

第8篇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题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将最佳选项填入答题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请根据以下描述判断他们属于哪一早期人类“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一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他们是( )

A.蓝田人 B.北京人 C.元谋人 D.山顶洞人

2.这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原始居民:他们会种粟,用石刀收割庄稼,并住着半地穴式的房子,他们是( )

A.河姆渡原始居民 B.半坡 原始居民

C.大汶口原始居民 D.红山原始居民

3.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废除奴隶主旧制度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 )

A.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 B.奖励耕织

C.奖励军功 D.推行县制

4.传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是( )

A.尧 B.舜 C.启 D.禹

5.“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是指( )

A.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B.禅让制代替世袭制

C.私有制代替公有制 D.分封制代替禅让制

6.商朝在历史上又称为“殷 商”或“殷”,原因是( )

A.商朝建立定都于殷 B.名叫殷的商王规定的

C.商王盘庚迁都到殷 D.“殷”字吉利

7.武王伐纣过程中发生的战役是( )

A.涿鹿之战 B.桂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牧野之战

8.西周开始,出现了诸侯的称呼,众多的诸侯是通过( )产生的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9.“烽火戏诸侯”演绎了东方“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故事,故事的主角 是( )

A.夏桀 B.商纣王 C.周厉王 D.周幽王

10.我们今天的汉字,是从( )发展而来的。

A.钟鼎铭文

B.大篆

C.甲骨文 D.隶书

11.认真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A B C D

12.春秋时期首先称霸的是( )

A.吴王 夫差 B.楚庄王 C.越王勾践 D.齐桓公

13.卧薪尝胆的故事给我们很 大的启示,你知道这一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吗( )

A.越王勾践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14.今天汉族的前身是华夏族,她形成的基础是( )

A.黄帝、炎帝 的部落联盟 B.黄帝、舜的部落联盟

C.炎帝、禹的部落联盟 D .禹、启的部落 联盟

15.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农具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你知道铁农具的使用,最早是在何时( )

A. 夏朝 B.秦朝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16.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一项化水害为水利的跨世纪工程,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也修筑了具有同样性质的一项著名水利工程,它是( )

A.都江堰 B.长城 C.大运河 D.赵州桥

17.孔子的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要努力学习 B.要经常复习

C.学习态度要老实 D.学习和思考相结合

18.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B.实行商鞅变法

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D.牛耕得到推广

19.孔子的言论被弟子整理在:( )

A.《春秋》 B.《论语》 C.《诗经》 D.《尚书》

20.夏商西周国家统治人民的手段有:( )

①分封制 ②军队 ③刑法 ④礼仪教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 共2小题,21题1O分,22题10分,计20分)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请回答:

①上面两句话是哪位思想家说的?他生活在什么时期?(4分)

②请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他在思想、教育方面的贡献?(4分)

③他在教育方面的主张对你有什么启发?(2分)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夏商周断代 工程”被列为国家“九 五”计划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

目前已取得重大成果,即已经把我国历史上最早三个朝代 每朝的年代断定清楚。

请回答:

①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三个朝代是?(3分)

②请分别写出三个朝代的建立者和三位暴君?(6分)

③你能把三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吗?(1分)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B 2.B 3.A 4.D 5.A 6.C 7.D 8.C 9.D 10.C 11.B 12.D 1 3.A 14.A 15.C 16.A 17.C 18.B 19.B 20.B

二、非选择题(20分)

21. (1)孔子 春秋战国(4分)

(2)思想方面:“仁”和“礼”。教育方面: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4分)

(3)言之有理即可( 2分)

22.(1)夏、商、周(3分)

(2)建立者:启 、汤、 武王(3分)

暴君:桀、 纣王、 周幽王(3分)

(3)统治残暴,引起人民不满 。(言之有理即可。1分)

看了“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的人还看了:

1.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附答案

2.历史七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3.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

第9篇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名杰出的文学家屈原,他的故事人们都知道,他被奸臣排挤在外,怀着悲愤的心情跳入汨罗江,人们为纪念他,年年向江里投进粽子,以防鱼虾吃食屈原的身体.年年如此,就成为了端午节。可是,今日看来,屈原投江有些不妥。

屈原当年投江是因为不愿意随波逐流活着,在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跳江自尽。不过他也不好好想想:自己是流落在外,但是也可以绘制地图献给楚顷襄王,为国防作贡献;还可以住在楚国边疆,一有人入侵便通知国家,使楚国避免灾难;到了晚年还可著几本书,以供后世来读,为文学作贡献;另外如果弄出了名堂,兴许楚王会请他做官也可为国作出贡献。

屈原满腹经纶,胸怀大志,却投江自尽,真是令人惋惜。古云:君忧臣辱,君辱臣死。屈原正是这句话最好的写证。

第10篇

今天,我们去了古昭关。对了您大概还不知道古昭关吧!那就让我当一次小导游吧。古昭关遗址位于含山县城以北7.5公里处,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吴楚两国的边界,属楚国入吴的重要边关,古有“吴头楚尾”之称。当时这里巨石垒关,两侧山上驻扎重兵,设置了烽火台、滚石台、弓弩沟等防御系统,山腰有点将台,楚兵营,跑马垅,是一个设施完备的边关要塞。

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急白了须发,这一历史故事在《东周列国志》一书中有着精彩的描述。据《中华五千年》故事记载,伍子胥过昭关说的是公元522年,楚平王要把太子建废掉,太傅伍奢不同意。于是伍子胥的父亲伍奢和兄长伍尚遭到杀害,楚平王又派人追杀老二伍子胥,各交通要塞城门都张贴了他的画像。伍子胥逃至昭关,想过关去吴国,可是关兵盘查很严。伍子胥焦急万分,并且复仇心切,悲愤交加,一夜急白了须发。在朋友的帮助下,一个长的像伍子胥的人故作惊状前去过关,而伍子胥乔装打扮,乘机蒙混过了关。京剧传统剧目《文昭关》,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中“蒙混过关”等皆出自这一典故。

现在,古昭关遗址为我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含山县政府投资重建了关门城墙,它迎朝霞送风雨,向今人讲述着两千多年前中华的历史,它是中华五千年历史的积淀,启发我们去深深地思索……

第11篇

文言文,这种古人写的文章,读了之后,往往能给人一些启发,《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也不例外。

这篇文章讲述了两个小孩争论是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还是中午时离人近,而孔子不能判断裁决的故事。现在,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轻而易举的解决了,但我不认为他们无知,反倒对他们产生了敬佩之情.

我敬佩两小儿那种敢于提问,大胆质疑,善于思考的精神。每天,我们都看到太阳升起,看着太阳落山的这种循环的斗转星移现象。但又有谁想到那两小儿想到的问题呢?我想没有,就算有,有谁会像两小儿那样大胆质疑、推理呢?当你看到早晨大如车盖,中午小如盘盂的太阳,又感受到早晨和中午的温度不同的时候,你会为了寻找答案,找到真理而奋斗吗?我想,回答的就只有两个字——“没有”!而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的两个小孩却想到了并做到了,你说,这种精神值不值得我们学习!

我还敬佩大学问家孔子的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品质。这位大教育家在不知道答案的时候,并没有装懂,就像他所说的一句格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的确,我们要做一个敢于提问、大胆质疑并且谦虚的人。

第12篇

关键词:忠;孝;儒家;春秋战国

一、 引言

宋金兰认为“孝”产生于殷商时期,但是,在这一时期并没有明确“孝”的道德概念。“孝”观念成为一种被人们所接受的道德观念是在周代。①而郑慧生教授却撰文指出,“孝”观念以及关于“孝”的很多故事不是产生于殷商时期,而是到了战国时期,诸子添加附会上去的。②以上两个位学者虽然对“孝”观念的产生分别作了阐述,但是,并没有提出“孝”再其最初的本源是什么,也就是说,“孝”本身含义是什么,它产生的目的是什么?

关于“忠”观念的产生,张继军则认为:在战国时期,“忠”观念从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价值逐渐缩小为一种具有特定主体与对象的具体的道德要求,“忠君”遂成为“忠”的主要内容,“忠君”观念呈现出绝对化倾向。③

关于“忠孝”观念的变化,曾振宇认为:孔子的思想是从家庭伦理方面阐释的,孔子的孝论注重父子的自然亲情,倡导子女的人格平等,父义则从,父不义则谏;主张以义辅亲,“以正致谏”。而孟子的孝论则完全从社会政治伦理的角度解释,将孝论泛伦理化。④杨华则从社会政治环境的角度阐释孝观念的变化:伴随着春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大的宗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分裂出许多大的宗族,进而导致各国政治格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孝观念出现了很大的矛盾,人到底是以“宗统”为先,还是以“君统”为要,“忠”“孝”的矛盾开始凸显。⑤张晓松则认为《孝经》,在继承了孔子、曾子的孝论基础上,在中国儒家思想史上第一次论述了“移孝作忠”的思想,把“孝”提升为社会的政治的伦理,完成了其政治化过程。⑥

通过以上学术史的回顾,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虽然各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忠”“孝”观念的产生时间、产生的意义以及其变化。但是,并没有十分详细的勾勒出“移孝作忠” 的基本脉络。本文通过对比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经典作家对“孝”“忠”的阐释,试图勾勒出“移孝作忠”的基本路线。

二、 “孝”“忠”的产生及其意义

孝是什么?东汉古文字学家许慎说“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说文・老部》)⑦也就是说,孝是针对父母的。因此,孝观念的产生,必须有的前提就是有家庭,有家庭了,才会有父母。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原始社会的土地利用形式由“集体耕作”的方式转化到一家一户的耕作方式。这种转变使一对夫妻可以通过努力而满足其本身的生活需要,并且可以养育儿女。随着父母年龄的增长,其劳动能力逐渐降低。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就无法为这个家庭提供更多的物质财富,而且有时候也无法照顾自己的衣食起居。那么,这个时候,父母的养老问题就自然跑到了“台面”上。而“孝”观念也在这种过程中,逐渐产生。

“孝”本身是一种道德行为,这种道德行为是为了调节子女对父母的关系,“孝道只要求人子一方面,与为父者之应止于慈只是对应关系,而非交互要求,父母虽不必对子女有责任,但对其自身的父母有同样的责任,孝的责任补偿乃在于一代又一代的孝的责任的传承中。”⑨其实,对父母的“孝”是作为子女的一种责任存在,子女不能通过对父母的“孝”来获得什么物质上的奖励。

对于“忠”则是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宗法体系的逐渐崩溃,其影响力也逐渐降低,并且各个国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各地实行郡县制 ,君权大大加强。这样,对父母“孝”就与对国君的“忠”发生了矛盾。这样,与“忠”相关的思想和观念逐渐产生和流行开来。

三、春秋时期对“孝”的解读――调整子女对父母关系,为“移孝作忠”做了铺垫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但他却将“孝”作为“仁之本”,“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与”。⑩足见孔子对孝的推崇

孔子强调孝是一种内在的感情,是一种根源于血缘关系的自然亲情。基于此,孔子提出了著名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命题。就是说,无论父亲犯了什么样的罪或者违反法律的事情,儿子都要为父亲隐瞒起来,反之亦然。否则就割断了父子之间的天然的感情联系。《论语・子路》篇云:叶公语孔子:“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偷,笔者注)羊,其子证之。”偷羊,这本来是绝对不符合儒家伦理道德的,但是,当碰到了父亲的罪过,儿子来作证的时候,孔子则表示:“吾党之直者异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当父亲犯了罪,儿子要替父亲隐瞒起来。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孝又如何体现呢?

《礼记・祭义》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B11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儿子要从物质方面赡养父母,是孔子“孝”论的最低层面的规定:“事父母,能竭其力。”B12但是,除了从物质方面的赡养之外,还要敬。子由问孝,孔子回答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B13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父母言行不当,子女应当如何做才能算是符合孝道呢?

《论语・里仁》篇,“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 ,又敬不违,劳而不怨”。B14也就是说,即使父母言行不当,作为子女的一定要“纳善言于父母”B15,“父有争子,不行无礼”。但是,如果“见父母志又 不从己谏之色,则有当恭敬,不敢违父母意而遂己之谏”, B16并且,“父母使己以劳辱之事,己当尽力服其勤,不得怨父母也”。B17

父母过世之后,孔子则要求儿子要“祭之以礼”。一方面,作为晚辈的儿子要做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则以喜,一则以惧”B18喜,是因为父母长寿至此岁月;惧,是因为父母虽然健在,但是已经衰老。儿子应该对行孝有种紧迫感。父母一旦过世,作为儿子要做到“夫三年之丧,天下通丧也”,B19同时要做到“三年无改于父道”B20。对丧事必须恭敬严肃,“丧事不敢不勉”。这些哀戚的恭敬,在孔子看来也是对父母的敬爱,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

但是,孔子解释完“孝”之后,并没有止于此。“书曰:‘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以为政,奚其为为政?”B21“孝乎惟孝”,说的是大孝,善于兄弟,所行有道,与为政是一个道理。这段话告诉我们,在家里,子女对父母的“孝”的这种行为,是与“为政”的道理是一样的。“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B22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对父母“孝”,对兄长“弟”,那么,如果这个人冒犯君上,这样的人就太少了。如果一个人不犯上,但是,他却领导其他人造反了,这种人是没有的。在这里,孔子把家庭伦理中的“孝”,初步与社会伦理语境下的“忠”联系起来。正所谓“为人弟与子者,入事父兄则当孝与弟也,出事公卿则当忠与顺也。”B23

综上,孔子在阐释了“孝” 的观念之后,又做了进一步的延伸,把“孝”与“忠”做了某种形式的联系,为“移孝作忠”做了某种铺垫。

四、战国时期对“孝”的解读――由家庭伦理的“孝”向政治伦理的“忠”过渡和完成。B24

然而,到了孟子,孟子则在继承“孝”观念其原有思想的前提下,将“孝”观念引申到了政治伦理之中,使“孝”已经有了十分明确的有了政治的含义。

对于“孝”,孟子也认为是对于父母的赡养最基本。孟子曰:“世俗所谓无不孝者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贷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B25从前四种“不孝”的行为来看,可以看出孟子对于从物质方面对父母进行赡养的重要性。“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B26然而,在物质上进行赡养的同时,孟子对于从精神方面对父母的 “敬”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B27,也就是说,在奉养父母的前提下,所有的“孝”的行为都没有对父母的尊重重要,孟子将儿子对父母的尊重置于一种至高无上的境地。尽管这样,在《孟子》看来,至少“不孝”还不是什么罪行。但是,到了《孝经》,对父母的“孝”则成为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准则。《孝经・开宗明义篇》直接就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B28。 这里的“孝”不仅是自然界的根本法则,也是人类社会的的通用规则,不仅适用了家庭之中,而且也是用了家庭之外的人类社会。“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B29。在这种情况下,《孝经》将“孝”直接置于一种“通天地,光四海”的一种理念,从而将“孝”走向了极端化。孝经》称:“孝莫大于严父”,就是说“孝”首先得维护父亲的尊严、权威。“孝”要求子女绝对服从父母,只能以父母的意志为意志。“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B30这样,不孝则成了人神共愤的大罪。

那么,当把“孝”置于一种至高无上的地位之后,“孝”是如何转化成“忠”的呢?又是怎样将“忠”绝对化的呢?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之本在于国,国之本在于家,家之本在于身’”。孟子将国家与家庭联系起来,与个人的修养联系起来。这样的话,儿子对于父母的“孝”不仅仅是家庭内部的事情,而是关乎整个国家的安稳。我们再看,孟子还说“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之矣”。B31在这里,孟子讲守身与事情,从不同的方面都列为“大”。而且,修身可以事亲,如果不修身,则无法事亲。孟子就这样把个人的修养与事亲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就这样,孟子从个人修养的角度出发,把拥护对统治者的统治,以使个体的人不遭到打击,从而避免“危父母”,从而完成了将孝的范围从家庭中扩大到社会中,由家庭伦理扩展为社会伦理,为将“孝”转化为“忠”做了进一步的铺垫。

“孝”观念在《孝经》这一文本中,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它把家庭伦理之孝提升为社会政治之孝,“移忠为孝”,完全走向了政治化。

在《孝经》里,孝的作用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里,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B32从此看出,《孝经》关注了孝的社会与政治功能,“把孝放大而为忠,忠是孝在政治领域的延伸”B33。《孝经》不仅做了这种延伸,而且还认为事亲只是孝的开始,而孝的最终目标是“事君、立身”。“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B34《孝经》中又说道:“四十强而壮,是事君为中”,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到达一定的年龄之后,则应把对父母的孝延伸发展为对君主的效忠。而这种效忠因为是对父母的孝发展而来的,所以是出自内心天性的,是内在的,而非是外在强制的。

关于事君,“君之视臣入手足,则臣视之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之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之君如寇雠”B35在孟子这里,对于事君还没有明确的要求“忠”,很明显,这是都是“君对臣”的语境,也就是说,君做的到位了,给予臣下足够尊总的话,臣才能采取响应的努力为国君服务,为国君 尽忠。而如果国君做的不好,不尊重臣下的话,那么臣下就可以拒绝事君,乃至于视国君为“寇雠”。

然而,《孝经》则是“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B36在这里,思考的角度完全成了“臣对君”的角度,也就是说,始终在强调臣对君的作用――只谈君子如何如何去对国君进行服务和尽忠,决口不谈如果国君的失误和应负的责任。

“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矣”B37“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室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谓人父者。孝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B38这样,“孝”和“忠”完全的联系起来,而且,“孝”和“忠”的意义也完全凸现出来。

这样,从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在儒家的视野下,不同的经典文本对“孝”的不同解读和对其作用的不断拓展,到了战国时期完成了从家庭伦理之孝到社会政治之孝、移忠为孝,走向了政治化的孝论过程。(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注解

①宋金兰《“孝”的文化内涵及其嬗变――“孝”字的文化阐释》《青海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②郑慧生《商代“孝”道质疑》《史学月刊》1986年第5期

③张继军《先秦时期“忠”观念的产生及其演化》《求是学刊》2009年3月第2期

④曾振宇《孟子孝论对孔子思想的发展与偏离――从“以正致谏”到“父子不责善”》《史学月刊》2―7年第11期

⑤杨华《春秋战国时期“宗统”与“君统”的斗争――兼论我国古代忠孝关系的三个阶段》《学术月刊》1997年第5期

⑥张晓松《“移孝作忠”――《孝经》思想的继承、发展及影响》《孔子研究》2006年6月

⑦宋金兰《“孝”的文化内涵及其嬗变――“孝”字的文化阐释》《青海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⑧这里需要对家庭有一个解释:在母系氏族社会,人们知其母而不知其父

⑨肖群忠 《论现代新儒家对孝道的弘扬发展》 《齐鲁学刊》2000年第4期

⑩李学勤主编《论语注疏》,第4页。

B11《礼记注疏》 卷48 四库全书本

B12李学勤主编《论语注疏》,第8页。

B13李学勤主编《论语注疏》,第18页。

B14李学勤主编《论语注疏》,第56页。

B15李学勤主编《论语注疏》,第56页。

B16李学勤主编《论语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第56页。

B17李学勤主编《论语注疏》,第57页。

B18李学勤主编《论语注疏》,第57页

B19李学勤主编《论语注疏》,第275页

B20李学勤主编《论语注疏》,第57页

B21李学勤主编《论语注疏》,第24页

B22李学勤主编《论语注疏》,第3―4页

B23李学勤主编《论语注疏》,第8页

B24在这里,本文不讨论《孟子》和《孝经》的成书年代,只是分析这两个文本。

B25李学勤主编《孟子注疏》,第278―279页。

B26李学勤主编《孟子注疏》,第286页

B27李学勤主编《孟子注疏》,第298页

B28李学勤主编《孝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第22页

B29李学勤主编《孝经注疏》,第62页

B30李学勤主编《孝经注疏》,第47页

B31李学勤主编《孟子注疏》,第243页。这里讲“修身”的重要性,主要是为了说明,“修身”只是一种晃着,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让老百姓遵守统治者制定的规则。统治者绝对了“修身”成功与否的标准。

B32李学勤主编《孝经注疏》,第55页

B33张晓松《“移孝作忠”――《孝经》思想的继承、发展及影响》《孔子研究》2006年6月第89页

B34李学勤主编《孝经注疏》,第5页

B35李学勤主编《孟子注疏》,第255页

B36李学勤主编《孝经注疏》,第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