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描写春天的诗歌

描写春天的诗歌

时间:2023-05-29 18:20: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描写春天的诗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描写春天的诗歌

第1篇

摘 要:古诗词中“燕”和“雁”由于读音相同,学生书写时常常弄错,针对这种现象对这两个字从出现的季节和内涵上做了区分。

关键词:新燕;新雁;诗歌

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说:“优秀的诗词像种子一样,有顽强的生命力。他们破土而出后,和芳香的空气融合。今天我们学习古诗词,咀嚼、体会、感悟,仍然能徜徉在美妙的意境之中,嗅到他们散发出来的芳香。”因此,对于古诗文的学习也显得尤为重要。进入九年级复习阶段,大量的古诗词需要背诵默写,而在默写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特别容易把“燕”和“雁”这两个字混淆,由于读音相同,书写时常常弄错。

比如,在默写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时把“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新燕”写成“新雁”。又如,默写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时把“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雁”写成“燕”。看到这样的错误频频出现时,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区分,我对这两个字从出现的季节和内涵上做了如下区分。

燕子是春天的使者,在春天经常出现,它轻柔、活泼,象征了春天的生机勃勃。所以,在很多描写春天诗歌中出现。如,学生容易写错的句子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就很容易让人想到春天到来,一派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作者借燕子、早莺抒发了心中春天到来的无限喜悦之情,又表现了作者对春天万物更新的赞美。此外,还有杜甫的《水槛遣心》“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孟浩然的“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刘禹锡的“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等诗句表现了燕子轻柔、活泼,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春天的无限生机。

在描写春天的诗歌当中,也有例外,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这是诗人在一年冬末春初时,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有感而作。诗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雁”则指的是“北归的大雁”意指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身在南方看到大雁向北飞去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这首诗写在早春时节但全篇借“大雁”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雁是秋天的先知,它常在秋日的高空成队出现,衬以秋天的萧瑟气氛,愈显一种苍凉的壮美。当我们吟咏起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时,看到大雁南飞避寒,没有半点恋意从而感受到了边塞的悲凉、壮阔,同时也引发了将士们的思乡却不得归的惆怅。孟浩然的《早寒有怀》:“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中描写的时令已经是深秋,大雁已经南渡,诗人睹物伤情,不免想到故乡,引起了思乡之泪,表达的同样也是游子漂泊思乡之情。王维的“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又暗含多少只身出塞的人的寂寞和被贬的惆怅?李白的“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高适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又颇显秋天的苍凉。

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很普遍了。李清照的《一剪梅》中“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写萧疏秋意的时节词人看到大雁飞过,而自己却无缘读到“锦书”,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虽是在早春时节,但更是借归雁传递书信的典范。

“燕”因其春天归来,轻巧、活泼、富有生机多出现于描写春天的诗歌当中,象征一些美好的事物。“雁”因其秋天往南飞常寄托对故乡的思念,多出现于秋天的诗歌当中,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通过此番辨析不但让学生正确区分了我们课本中常出现的“燕”和“雁”的使用,还激发了同学们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只要我们平时多加留意,就一定能正确地引领学生在古诗词的海洋中畅游。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第十八中学)

第2篇

【关键词】初中;古诗词;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白居易曾经在自己的作品中说道:“文章合为时而作,诗歌合为事而作”,由此可见,古时诗人创作的素材都是来自于生活中最具有代表性、最能够反映时代特征的事件,诗中所描写的内容集中了作者全部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出社会现实,具有很重要的思想意义。在日常的古典诗词教学中,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对诗歌作者的生活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有一定的认识,就能够帮助学生更容易感受到诗歌的深刻内涵。

一、相同的社会环境造就一批相似的诗人

唐朝是诗歌产生的繁盛时期。由于唐朝时期国力强盛,国家推行开放的政策,因此当时唐朝的文化交流十分频繁,主要表现为中外文化交流和南北文化交流。在这种稳定的社会背景下,文化交流达到鼎盛,唐朝文化也从国外很多国家中吸取艺术营养,不断丰富自身文化,这样,唐朝称为出产诗歌数量最多的一个朝代,很多唐朝诗人也正是因为在当时创造出大量的诗词作品而因此在中国历史上享有盛名。

国家实现了统一,社会环境由此出现了安定、团结的局面,人们的生活也相对比较富足,这样的条件下,一些具有远大抱负的文人特别希望自己能够在政治上取得一定的成绩,因此他们远离亲友,走上了追求仕途的道路。这些离别的场景激发了使人的创作灵感,于是大量的表达离别之情的诗歌被创作出来,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谓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唐朝生活的景象,而且简单的几句诗词,却充分体现出作者的价值观。再比如杨炯的“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通过描写书生投笔从戎客观反映出诗人豪迈的英雄气概。再比如孟浩然在诗中写道:“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寥寥数句生动地描写出淳朴的农家生活和充满情趣的生活场景,这样的景象只有生活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下才能够描写出来。如学生认识到诗人如果处于相似的社会背景之下或者拥有相似的人生经历,那么会很容易发现这些诗人所创作的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惊人的相似。

二、社会境遇的不同造就诗人不同的文风

如果诗人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出现了重大的变化,那么诗人创作的文风也会出现截然相反的景象。诗人杜甫最能够说明这一点,唐朝处于最繁盛时期的时候,杜甫正处于读书漫游的期间,由此他才写下“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诗句,也写下了人们耳熟能详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充分体现出诗人的壮志情怀,这时候所创作的诗歌特点与李白诗句有一定的相似,充满了浪漫、豪放的情怀;后来,唐朝出现了“安史之乱”,国家也迅速由兴盛转为衰败,杜甫也开始过一种颠沛流离的生活,这时候的杜甫所创作的诗歌一改往日的文风,转向反映人们的生活疾苦,如他创作的著名的“三吏”和“三别”。很明显,从诗歌的内容来看,杜甫由从前的最自己的表达转为了对社会的反映,创作方向因为社会条件的变化而产生了巨大的差异。我们再以《春夜喜雨》和《春望》两首诗为例来说明这一点,这两首诗尽管都是对春天的描写,可是却为读者表达了不同的思想感情,它们的文风也存在强烈的反差。《春夜喜雨》这首诗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一种由衷的喜爱,试图通过诗句将自己的喜悦之情传达给读者,文风自然、清新;可是《春望》这首诗却通过“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睹物伤神、暗自垂泪的场景,充分体现出他的后期作品具有“沉郁顿挫”的文风。这两种文风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别,我们只要稍加分析就会找到原因。《春夜喜雨》创作于作者生活在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时期,这是作者在经历了长时间的颠沛流离之后,生活初步稳定下来,因此诗中能够反映出作者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和对拥有稳定生活的喜悦。可是《春望》这首诗创作背景是作者被困在长安时期,诗人曾经被叛军单独监控起来,时间长达几个月,当时他与自己的亲友在战乱中已经失散,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亲人是生是死。诗人生活在这样一种环境中,当他看见春天到来时,忍不住要产生悲苦的情怀了。

所以很明显,诗人生活的社会背景不同,人生经历不同,都会对诗歌的风格产生很大的影响。文学作品之所以被创作出来,大都是由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诗词创作当然也符合这一点,恰如“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现”所言,作者独特的生活经历和丰富的思想感情才会激发创作的欲望。所以,学习诗词,正确理解诗词。一定要对作者的经历、生活的社会环境有充分的认识,这样才能正确把握诗词中的思想内涵和诗歌的文风,假如对这些内容丝毫不了解就胡乱评判,肯定得不到正确的认识。

三、结语

中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感受生活的能力,他们能够借助于对社会、对环境的了解来提高对古典诗歌的认识,进而独立解决诗词欣赏中的问题。因此,在诗歌阅读的教学之中,应该引导学生从社会的背景、个人的遭遇等方面总结古诗词的学习技巧,并引导他们对这些现象进行反思,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减少学习古诗词的枯燥性。

参考文献

[1]杨章凌.浅谈古诗词的教学[J].文学教育(上),2009(07).

[2]唐晓凤.浅谈如何引导高中生学好古诗词[J].才智,2010(23).

[3]王良田.古诗词赏析之我见[J].知识经济,2010(01).

第3篇

1.听读,创设氛围,初步感知。学习一首新诗时,学生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同身受,因此,创设良好的教诗氛围是诗歌教学的前提。教师可根据诗的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听读方法,引导学生感知新诗,如播放影片、歌曲,听录音范读等都是很好的“导入”方法,这让学生在新课伊始就能初步感受到诗的整体感情基调。例如,学习胡宏伟的《长江之歌》就可以先安排学生观看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段,并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描写长江的诗、词、歌、文、图、音像等资料,课上交流,使学意的理解,修改前面所划分的节奏。因为节奏是诗人根据内容的需要对语言所作的精心组合,也是诗人思想感情发展变化在诗中的体现。因此,把握好诗的节奏,便是把握住了诗人的情感。只要明确了本诗的节奏,就容易读出诗情。指名读后,大家一起讨论:为何重读在这个词里而不在生对长江有个初步的认识,然后教师范读,学生就能初步感受到诗的感情基调,初步感知新诗的内容。

2.自由读,个性感悟,体验情感。学生对诗的内容、基调有了大概了解后,让学生自由读,小组合作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划分的节奏朗读,在自由朗读的过程中结合对诗那个词中?为何停顿应划分到此?这样读使学生从中感悟到了诗人的感情,也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因此,不必强求一致。

3.大声诵读,抒感,完成审美创造。学生通过听读、自由读已对诗歌有了完整粗浅的把握,多少有了些共鸣,这时再要求学生大声地读,读出韵律美、节奏美,读出自己与作者的情感共鸣,读出自己的理想追求,实现审美再创造。学生通过反复自读,基本能理解诗歌大意,了解诗人主要表达的情感,并能通过感情朗读把自己的理解、感受表达出来,完成与文本的对话。

二、品悟新诗,走近诗人,让学生乐说

1.“悟”是感悟诗歌。感悟诗歌的形象,感悟作品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诗歌的特点——凝练性、跳跃性、模糊性,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产生障碍。诗歌“往往是跳跃式的,要由读者凭想象去联系起来。”教师怎样引导学生领悟新诗所抒发的感情是学习诗歌的关键。要在诵读的基础上,反复感悟琢磨,激发学生自己去想象,去发挥,通过想象领悟新诗形象,猜测新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走进新诗的情境,去感悟、去体验,才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2.“品”是领悟诗歌的神韵,品味语言。诗歌教学应引导学生去“品”,在“品”中去发现、去把握、去挖掘、去想象、去发挥,从而领悟到诗歌的神韵,领悟到诗歌的美。“品”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品味诗歌的语言,教师可示范性地讲一些精妙的语句,让学生学会“品”的方法;更要让学生自己去“品”,以提升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

3.“述”是强化形象描述,感受诗的形象。“述”要贯穿于新诗学习的整个阶段。教师在“述”的指导上,可以是运用富有感情的语言形象描述,引导学生进入诗境;更应让学生将自己的感悟用优美的语言表述出来。教师要根据诗的不同基调变换不同的情绪、语言和语调,把握描述的节奏,绘声绘色地展示诗的情境。对学生的“述”,教师应教给方法,如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叙述入手,抓住具体的形象,用语言描述出来;再如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将头脑中那一幅幅画面描绘出来。

三、仿写新诗,彰显个性,教学生会写

1.从仿写入手,让诗心在个性中跃动。新诗语言新颖、凝练,又不拘泥于通用的语法规范。在新诗教学中,伴以仿句训练,既能使学生充分感悟新诗语言的奥妙,又能提升其遣词造句的能力,进而与诗情感想碰撞,充分理解教材。如我在教学新诗《四季的脚步》第一段“春天的脚步”时,先指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遣词造句的妙处;其次指导学生想象诗歌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再次指导学生仿写“春天的脚步”片段,抒发自己对春天的热爱之情。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站起来朗诵自己仿写的诗歌,他们把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喜爱完全融入诗中,仿写出了不同的诗句,审美、理解、联想和想象能力得到了提高。而后,我又指导学生把仿写的句子整理成了一首赞美春天的组诗。

2.教学生创作诗,让诗心在笔尖流动。学生学会了仿写并不是教师指导学生学新诗的真正目的,学习新诗真正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充满诗意的语言环境里熏陶诗情、发展诗思、积淀诗语,从而亲近母语,乐于创作。再如,我在教完学生仿写“春天的脚步”这一段后,便让学生仿写“夏”“秋”“冬”的诗句,此时的指导由扶到放,学生写出不少富有童趣的诗。例如:冬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北风唱起了歌儿/呼呼,呼呼/大地披上白色的外套……

第4篇

关键词:《春江花月夜》;哀而不伤;诗风特色

《春江花月夜》是初唐诗人张若虚的代表作,这首诗描写精致、意蕴优美,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唱,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一生只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为《春江花月夜》而“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诗歌以“月”为线索,描绘了春江花月夜的美景、引发了江畔月下的思索、抒写了因月而起的情思。和许多以月寄情的诗一样,它也是抒写离愁别绪的,有惆怅,也有无奈,但与其他同题材的作品相比,少了锥心的痛苦和刻骨的泪水,被认为具备了初唐诗歌“哀而不伤”的特色。

一、《春江花月夜》“哀而不伤”诗风特色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个时代的文学必然焕发它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时代气息和精神风貌。唐朝初年,统治者吸取了隋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调整了统治政策。所以,初唐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经济处于上升阶段,人民生活比较安定,社会思想相对开放。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渴望建功立业,蓬勃向上、奋发有为就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并且,初唐统治者把文学文风与治理国家直接联系起来,努力构建具有恢宏气度的文学风貌。所以,在初唐诗坛上,面对别离,少了几分凄凄惨惨戚戚,就有了王勃笔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豁达,就有了高适笔下“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放。《春江花月夜》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契合了时代的心声,体现了初唐的时代之音。

二、《春江花月夜》“哀而不伤”诗风特色的具体表现

1.宏大的背景、壮阔的意境

诗歌起笔就勾勒了一个非常辽阔浩大的背景去写景、思索、抒情。开篇就写道:“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春天来了,一切洋溢着勃勃的生机,江水也如此,冰河已经解冻,江潮开始涌涨,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着潮水的涌动刹那间活泼地从海的尽头喷跳而出,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两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春江月夜壮丽的画面。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月由东而西,徐徐上升,柔和的月光随着江水的流动照耀着千万里之遥,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呢?这四句用壮阔的笔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开阔、壮美的世界。一个“连”字,写出潮水的浩浩荡荡、绵绵不绝之势;一个“共”字,写出月升之时活泼有力、矫健不凡之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两句将空间拓展,水波粼粼,延伸向无垠的远方,正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创造出一种更为雄浑博大的意境。在这样一种广阔无边的意境中,那种小儿女的离别相思之苦就显得很淡很淡了。

2.孕育蓬勃生命力的美好景物

自“楚辞”开中国文坛悲秋的情怀以来,文人墨客在抒写离愁别绪、人生失意等情感时,往往选取秋天枯败的落叶、凋零的残花、清冷的秋雨、萧索的霜风等景物来加以烘托、渲染,如马致远《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如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而张若虚在抒写离愁别绪时却选取了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人世间最美妙、最动人的自然美景并作淋漓尽致的描绘。诗人在开篇为我们描绘了春江月夜壮丽的画面后,紧接着写道:“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水曲曲折折绕过长满花草的原野,月光照在鲜花树木上,像在上面撒了一层薄薄的小雪珠,空中的流霜、汀上的白沙,全被月光浸染,人们已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天地间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无边的春江之夜只剩下梦幻般的银色,自然界洁净得连一丝尘埃都没有。在他的笔下,春天的江水浩浩荡荡、汹涌澎湃;春天的原野辽阔无边、鲜花盛开;春天的夜晚微风和煦、月色撩人……这些景物,除了美丽,更多的是活力,就像朱自清在《春》中写的那样:“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明月朗照之下,滟滟的水波,花草丛生的芳甸,如同披上霜雪的花树,银色的沙滩,一切都是清丽出尘,蓬勃有力的。从春、江、花、月、夜五种景物的尽情描绘中,读者感受到的不是忧伤与痛苦,而是一种对春天的礼赞、一曲生命的颂歌、一份跃然于纸上的喜悦。

3.积极的人生宇宙探索

这首诗除了描写良辰美景、离愁别绪外,还有对生命宇宙的思索。这种思索,自古以来就有,面对博大永恒的宇宙,人们常感个体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典型的如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如苏轼《前赤壁赋》中所吟的“羡长江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面对浩瀚的江面,中天的朗月,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非常豁达地写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人作为个体,有生有死,生命是短暂无常的;而人类靠代代相传,则是绵延久长的,足以与永恒的宇宙抗衡。因此,“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跳出了个体生命,把视线放到了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去关照,表现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

人生幸福的追求,在礼赞自然美丽永恒的同时也礼赞了人类生命的无限,是一种乐观自信、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4.轻快的叹息、甜蜜的忧伤

诗歌的后半部分花了大量的篇幅写游子、思妇离别的哀伤、相思的痛苦,正如诗中所写:“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在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中,月圆人不圆,总有一些悲欢离合,给美好的人生留下遗憾和无奈。思妇在月下楼头望眼欲穿、思绪绵绵,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游子久客他乡,凄苦寂寞,月下梦中思亲思家,无限惆怅。但他们的这种伤感是哀而不伤的,是少年式的感伤迷惘,并非是曾经沧海的苦痛,更没有真正乱离时期诗歌描述的那样哀婉

入骨,少了几分为生计奔波的现实的无奈,多了几分浪漫哀伤的诗意。这种意境特别像李清照《一剪梅》中所写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同时,将浓浓的离别相思之情寄予在春、江、花、月、夜这样的美景中,就使得这种相思之情饱含着脉脉温情,有着对博大自然的惊叹和对年轻生命的赞赏与喜悦,蕴含着企盼重逢的美好愿望,一切化成了一声轻盈的叹息、一缕淡淡的哀愁。所以,美学大师李泽厚说:“这首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尽管悲伤,仍感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

总之,《春江花月夜》开阔壮大的意境,如诗如画的美景,积极乐观的人生探索,轻快而甜蜜的忧伤构成了“哀而不伤”的诗风特色。这种诗风一扫六朝以来的靡靡之音,而引领后来的诗人们走进了一个真正属于诗人的、诗歌的盛世。

作者简介:

第5篇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较之小说、散文、戏剧等文体,诗歌的语言更显其含蓄、凝练、跳跃,加之手法灵活多变,形象意蕴丰富,甚至“在一千个读者心目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正是造成考生读不懂诗歌的根本原因。考生读不懂诗歌,自然鉴赏解题难得高分。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给学生一个简便易行的“北斗导航”,让学生多角度探清道路,从而顺利到达目的地呢?这就要引导学生关注诗歌文体,清除行车路障,立足语言、手法、形象这三维视角,展开一次3D式阅读之旅,进而准确获取诗歌深处的宝藏――情感与主旨。

一、 路径一:扫瞄语言,读懂诗歌内容

由于诗歌的语言具有形象、凝练、含蓄的特点,因而考生要想走进诗歌,读懂诗歌,必须巧妙掀起语言这层面纱。除审读诗题、关照作者、解读注释外,考生在品味诗句语言时,还需特别关注诗歌语言的特殊现象:一要关注诗歌所涉及的文化知识,如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中的“关山月”涉及音乐文化常识,指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二要关注诗中词语特定的语境义,如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中“无赖”是可爱、顽皮的意思,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中“青春”是春季的意思;三要关注诗歌中多出现活用词现象,尤其是动词、形容词等,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绿”和“闹”;四要关注诗歌语言中的隐喻现象,如“昨夜西风凋碧树”“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中的“西风”隐喻严寒甚至是反对势力,“东风夜放花千树”的“东风”则隐喻希望、美好或是正面的力量。总之,要抓住包含作者情感的词语,深入体味,去理解、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领悟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例如: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

这首诗中“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两句,实为此诗语言绝妙处。单看这两句诗中的景象或事物,并没有什么特别。然而作者把它们组织在一联之中,却自然有了一种奇妙的紧密联系,仿佛电影镜头中的蒙太奇组合。这两句实际是虚写,“渭北”“江东”意思是说,当作者在渭北思念江东的李白之时,也正是李白在江东思念渭北的作者之时。作者遥望南天,唯见天边的云彩,李白翘首北国,唯见远处的树色。“春天树”寓示着又一个春天的到来,“日暮云”寓示着又一天的将尽。这两句诗中,既有空间距离的遥远,又有时间飞逝的感叹,自然见出两人浓郁的离别之情。语言平实自然,蕴含却极丰富,是历来传诵的名句。

二、 路径二:透视形象,读懂诗歌意境

一般来说,诗歌形象多为人物和意象。意象也就是诗中出现的花鸟虫鱼等自然风物,一首诗中的意象不仅多样,而且内蕴丰富。在传统的诗歌中,一些诗的意象往往有其固定的象征内涵,如明月象征团圆或寄托相思,杨柳象征离情别绪,蝉喻指品行高洁,冰雪比喻心志忠贞品格高尚等,诗人对形象或意象描写所形成的特有境界或情调,往往就构成了诗歌的意境,诗歌的意境大多也正是借助具体形象(人、事、物、景或意象)及相互关系来体现。品读感悟诗歌意境,可以帮我们较快地把握诗歌的情感倾向,便于我们准确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

从透视形象(或意境)的角度来审视《春日忆李白》的“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渭北”“江东”“春天树”“日暮云”等看似平实叙出,未作任何修饰描绘,作者实则通过这几个自然风物(意象),另有寄意,写出两人超越山水阻隔,遥相思念对方。此时的“春树”“暮云”,不再是普通的自然风物,它们已经被赋予情感的因素,牵连着双方同样的无限离情,成为诗中典型的意象。“云”是飘游之态,喻远方飘泊之意;“树”是扎根之状,喻近舍留居之人。由此,我们不难想象,诗人与友人身处两地,相互悬念揣猜二人分别后的情形和此时的种种情状,这个意境中该有多么丰富的内容。

三、 路径三:破解手法,读懂诗歌寓意

诗歌的表达技巧即艺术手法,主要是指所用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诗歌表达方式考查的重点是描写和抒情。涉及到的表现手法一般有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夸张、反问、双关、引用(典故)、衬托(正衬、反衬),反衬又有以动衬静、乐景衬哀情等;还有联想和想象、虚实结合、欲扬先抑、象征、托物言志等。如陈与义《早行》“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主要用了反衬手法。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情。

从破解手法的角度来看《春日忆李白》的两句诗,“渭北”“江东”“春天树”“日暮云”,并不是简单地罗列,更不是纯为了写自然风物。诗人运用了虚实结合、寓情于景的手法,借自然风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开阔的画面,寄寓了自己深厚无比的思念之情,可谓出神入化,情韵绵绵。整个画面显得既清新自然,又含蓄而耐人寻味,而这正是诗歌语言的特点,因此清代沈德潜称它“写景而离情自见”(《唐诗别裁》)。

这样,考生循着语言、形象、手法三条路径,如同拥有三束阳光驱散雾霾,拨云见日般揭开诗歌的层层面纱,自可读懂诗歌的思想情感,对于《春日忆李白》作者之于李白的赞美思念之情已经不再难以理解。具体来说,诗的前两联四句,从李白的诗歌才华写起,交待思念的缘由;而后顺理成章地抒写自己对李白的思念之情;为此而表达再次相逢论诗的愿望。通篇始终贯穿着一个“忆”字,诗中既有赞美之情,又有深重离情,既有倾慕怀念,又有重聚愿望,可谓层层铺垫,环环相扣,情感真挚。

此外,学生要真正读懂诗歌,从浅层次上来说,还须注重关注诗歌的题目、关注诗人和时代背景以及诗后的注解文字;从深层次上说,还要关注诗歌的类型、诗歌的意象和意境、诗中直接抒情的句子,以及典型动作和有关典故等。同时,诗词的阅读与鉴赏还涉及学生生活阅历的问题、知识储备的问题和对诗词特点把握等问题,因此学生还需增加对诗歌全方位立体式的阅读积累。

第6篇

关键词:春;形式;词汇;语法;对比

中图分类号:I20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2

俄国形式主义对文学的形式做出了新的界定,对传统的内容和形式的二分法予以修正,认为在审美活动中不能将其完全对立,内容必须存在于借以表达的具体形式之中,一切内容都是一定形式中的内容。什克洛夫斯基说:“形式方法并不排斥思想和艺术内容,而是将所谓的‘内容’视为形式的一个方面。”诗歌通过音韵、节律、语法、结构、意象等独特形式来表达内容和思想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春》创作于1942年2月,是穆旦早期的代表作,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充分体现了穆旦诗歌的独创性和艺术魅力。全诗共两小节,第一节写大自然的春天,第二节写生命的青春时期。既描绘了自然之春的迷人,也流露出人生之春的焦虑和迷茫,是一首天人合一的“春之歌”。这首诗不仅意蕴深刻,在形式上也有很强的诗性色彩。

一、光、影、声、色的完美融合

受现代派的影响,穆旦在诗歌创作中常常刻意摒弃传统的因素,可是“毕竟,他的身子骨里有悠长的中国古典文学传统。即使他竭力避开它的影响,它还是通过各种渠道――读物、家庭、朋友等等――渗透了过来。他对于形式的注意就是一种古典品质。明显地表露于他诗段结构的完整,格律的严谨,语言的精粹。”[1]在穆旦的诗里,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富含象征意味的,极具画面感的诗句:“走不尽的山峦的起伏,河流和草原/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鸡鸣和狗吠/接连在原是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啸着干燥的风/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在忧郁的森林里有无数埋藏的年代。”(《赞美》);“在荒山里有一条公路/……/在谷外的小平原上,有树/有树荫下的茶摊。”(《小镇一日》);“在古老的路上,在田野的纵横里闪着一盏灯光/一副厚重的,多纹的脸。”(《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其视野的开阔,意境的悠远,都隐隐有着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神韵,但在色彩的搭配上又体现出与传统画面截然不同的特色。在《春》中,“绿色的火焰”,“花朵”,“满园的欲望”,“蓝天”,这些春天的景致中或显或隐地包含了丰富而鲜明的色彩,将春天的生机盎然描摹得淋漓尽致。用语言堆砌出一幅五彩缤纷的油画,突显的是现代的张扬而非古典的含蓄。

不仅如此,这首诗还突破了二维平面艺术的局限。“如果你醒了,推开窗子”,这里的“窗子”不仅是画面的有机构成,还是沟通内在个体和外部世界的媒介,用上动词“推开”,很自然地将两个世界联系在一起,使整个画面立刻呈现三维立体的空间感,较之平面的呆板多了几分生动与活泼。

《春》共分二节,诗的上一节共六行,每二行为一句,结构上比较齐整和均匀。诗人满怀热情地歌颂了满园美丽的春色,这种情绪是饱满而略带欣喜的。万物按照自然规律生长和繁衍,表现在诗歌的节奏上是和谐的音乐美,犹如一首流畅的行板,一气呵成。第一行和第六行相对应,中间每一行分别有一次停顿,好比音乐中的强拍和弱拍的交替和循环往复。

下节也是六行,从整体上看与上节无异,但却由整齐的二行一句变换为四行一句和二行一句。苦于年轻的生命体的欲望之火已燃起,对人生有无限的渴望与冲动,灵魂深处却感到迷惘、痛苦,两者构成了一种不协调的张力和冲突。对应在诗的节律上也是起伏跌宕,迂回曲折,时紧时松,显得不那么顺畅,甚至出现了“光,影,声,色”这样一字一顿的跳跃式节奏,每一拍都伴随一个休止符,如同心脏跳动时的一张一缩,蕴含着情感的波动,是音乐中的最部分。结尾处又渐渐趋于平缓。

从总体上看,整首诗就是一曲精彩的乐章,曲调有起伏,节奏有强弱,速度有急缓,在一张一弛中配合内心情感的流动。再搭配色泽鲜明的画面,便是光影声色的巧妙融合。

二、变化多端的句式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穆旦的诗歌中现代性的特点逐渐显露,这从他在创作中娴熟地运用西化语法这点已可见端倪。在其众多的作品中,《春》是篇幅较短的,但在这短短十二行诗中,诗人已使用了不少欧化的句式。“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这句诗应用英语语法中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并将状语部分后置。而在主句部分,又使用了倒装的句式,将“反抗者土地”这一伴随状语前置,形成独立主格结构。同样属于独立主格结构的还有最后一行“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第五行中,“如果……”的句式,对应的是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的句型。另外,按照汉语的语法,“如果你是醒了”这样的说法是有语病的,但诗人却在其中加了一个“是”字,正好可以直接翻译成英语中最简单的系表结构而不存在语法问题。

“蓝天下,为永远的谜所迷惑着的/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你们被点燃,却无处归依。”这一句更是符合英语的语法规范并且是一句较为复杂的从句。仔细分析句子的成分,可以发现这是在一个主语从句中使用了两个被动结构,分别是“为……所迷惑”和“被点燃”,而这两个被动结构又被灵活地置于句子的首尾两端从而显得不那么累赘。与此同时,“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又作为插入语成分修饰“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使句子结构更加丰满。同时这一句的形式又恰好对应英语中as if的句型。

三、个性化的词汇

词汇是文学作品直接可感的部分,它是语言的符号,通过对语言的感知可以更加深刻地体验作品的内涵和意蕴。词汇的选择、更换和组织也对文学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穆旦诗歌在词汇的选用上富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强烈的生命体验和个体意识。“诗的材料不是形象,也不是激情,而是词。”[2]这并不是说任何诗歌都不需要带有感彩,但也足见词汇的重要性。平凡的词汇,因为配合的不寻常,便显示出惊人的艺术魅力。

首先,穆旦为许多传统的词汇和意象赋予了新的意义。“春”的主题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出现的概率之高,数量之多,使其几乎没有任何新意可言。古人用“春”或是来形容万物的生机,或是感慨春光之短暂,或是抒发春闺之怨。人们对春的认识也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

“春”在穆旦笔下也十分常见,不仅在1942年2月和1976年5月各有一首以《春》为题的诗,在其他作品中,也不乏对春的描写。但穆旦诗中的“春”,虽然作为语言符号和指称没有发生改变,但已拥有了新的面貌和现代性情绪。

穆旦用新的感觉方式,新的诗学观念和新的词汇建构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春”,最明显的就是“陌生化”手法的运用。“陌生化”即“反常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个核心观点。什克洛夫斯基认为:“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反常化’手法,是复杂化形式的手法,它增加了感觉的难度和时延,既然艺术中的领悟过程是以自身为目的的,它就理应延长。”[3]也就是要将对象从正常的感觉领域中移出,通过施展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将不能引起我们新鲜感和美感的东西陌生化为奇异的东西,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

首句“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没有什么比此更形象而恰到好处地描绘大自然春天的蓬勃和旺盛的生命力了,这是其一。其二,火焰在常识中应该是红色的,用来形容春草看似有些不妥,但诗人取其形而弃其色,用火焰的熊熊燃烧之势和跃动的姿态来比喻春草在风中成长之状。“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写的是花朵的破土开放。土地是花朵赖以生存和获得养分的必要来源,没有了土地,花朵将失去基本的生存权。但这里诗人却用了“反抗”一词,似乎土地成了花朵的束缚和羁绊,将两者相互依存的亲密关系处理成彼此的对立,着实令人耳目一新。在第二节中,“蓝天下,为永远的谜所迷惑着的/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二十岁,是人生最美好的时期,应该像诗歌第一节中的春草一样火焰般地燃烧,像花朵一样挣脱土地的束缚而绽放青春的光彩,可是诗人却将年轻的生命写成紧闭的。不仅如此,春天里鸟儿的歌声本来是欢快、轻盈、婉转的,但诗人却用“泥土做成”来形容,使原本的明快意外地变成了灰暗和沉重。这里诗人似乎有意模糊了一个隐含条件,在蓝天下自由飞翔的鸟儿,如何会唱出泥土般苦涩乏味的歌?只有被囚禁在笼中的鸟儿,空有新长的羽翼,空有满腔的热情与冲动,却只能对着笼子外的天空叹息,才无法唱出欢快的歌。这一点需要读者在反复阅读和体会中才能有所感悟。泥土作为一种视觉意象,与作为听觉对象的歌声联系在一起,加强了修辞的艺术效果。而所有这些陌生化手法的运用,延长了审美的时间和难度,极大地挑战了读者的常规思维,使陈旧的主题历久弥新。

其次,穆旦热衷对身体的描写,注重身体器官的直观感觉和体验,这也是他的诗作现代性特征明显的一个重要方面。王佐良在评价穆旦时说:“他总给人那么一点肉体的感觉,这感觉所以存在是因为他不仅用头脑思想,他还‘用身体思想’。”用具体可感的形象,表现抽象的思维和情感,这不仅需要丰富的想象,细致的体验,巧妙的联系,还需要大胆的创新和突破。在穆旦的诗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描写身体和身体感觉的词句,如“你的怀里”,“少女的热情”,“死的子宫”,“你把我轻轻地打开,一如春天,一瓣一瓣地打开花朵”,以及反复出现的“拥抱”一词。这些在传统的诗中极少出现甚至被认为是不文明、粗俗而该禁用或避讳的词,在穆旦的诗中自然而自如地出现。

在《春》这首诗里也是如此,不仅是人,连植物也是有感觉的。诗人用了“渴求着拥抱”,“被点燃”,“”,“满园的欲望”来表现春天万物蓬勃的生机,来象征年轻的身体因欲望而燃烧的生命冲动。又用“迷惑”,“紧闭的肉体”,“痛苦着”来表现内心的不安、迷茫、挣扎,使这种感受既出人意料,又让人产生切身的体会。

四、强烈的对比和反差

诗歌的语言贵在凝练、精妙,词不显而意无穷。《春》表达了生命之春在自然之春的环境中感到的苦闷和压抑,这种痛苦若是直抒胸臆般地流露,不仅无技巧可言,也会使诗性色彩褪色不少。诗人有意建构了多组对立的意象和语言符号,通过形式的对比彰显内在情感的张力,使读者在感受语言的冲击的同时深切体会到内心的强烈冲突。

我们可以把诗中的生命体分成两类:一类是作为植物的草和花,另一类是具有动物特性的人。草和花的生长是受限制的,无论长得多茂盛,永远都无法离开泥土,获得自由自主的行为。而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具有主观能动性,其行为受自我意识的控制和支配。根据诗歌的意思,我们可以制出下表:

预设相同点相异点

草和花不自由

人自由有生命

欲望渴求着拥抱推开反抗伸出美丽欢乐

谜被点燃紧闭无处归依等待伸入痛苦烦恼

诗歌中的花和草显然是已经拟人化了的,那么我们可以假设花草与人具有同等的感知能力和行为能力。面对春天来临时欣欣向荣的外部世界,他们有着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都受到春天光影声色的诱惑,都有着年轻而旺盛的生命力,都有一种喷薄欲出的生命冲动。不同的是对于花草而言,这种欲望已经表露无遗;对于人而言,外面的世界却还是一个谜。由于这种不同的感受,两者表现出的态度也完全不一样。草是“渴求着拥抱”花,而肉体却是“被点燃”,一个是主动进取,一个是被动接受。不同的态度催生不同的行为。尽管像花朵经过反抗挣脱土地的束缚而获得自由那样,二十岁的生命在“被点燃”以后,也极度渴望突破紧闭的肉体,却又为灵魂无处归依而犹豫不决。结果自然是“花朵伸出来”,绽放出“美丽”,而人却只能“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因此,当温暖和煦的春风吹来时,对花和草而言是“欢乐”的,对年轻的生命来说却只是千头万绪的“烦恼”。

这样的对比手法在诗中可说是无处不在,为了加强内在的张力,诗人在描绘摇曳的绿草,盛开的鲜花,温暖的春风,醒来的人时,使用的都是“摇曳”、“拥抱”、“反抗”、“伸出”、“推开”这些富有力量与热情的动态词。与此相反,对于年轻的生命体,却使用了“迷惑”、“紧闭”、“归依”、“等待”等这些缺乏活力的静态词。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我们明显可以发现,在诗人的笔下,花和草这些植物是自由的,而人恰恰是不自由的,这与之前的预设以及人们的日常观念截然相反,这就足以引起人们对于生命的深层反思和重新认识。从这些显性的对照中可以看到,穆旦以及和他同时代的那一群年轻人所向往的理想人生状态是诗歌上一节中的“你”,像“推开窗子”那样融入无限春光之中――他充分肯定身体内激起的蠢蠢欲动的力量并对这种力量感到自豪,而非下一节中的“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空有一具年轻的躯壳而缺乏生气。一组动词“推开”和“紧闭”的强烈反差,也很好的体现了这种既渴望实现人生价值,张扬年轻的个性和风采,又对世界的未知感到迷惑甚至恐惧的矛盾心理。

艾略特说:“诗歌在尚未被理解之时就会传达自身意识。”一首优秀的诗,第一次读到时,即使还不能准确理解内中深意,甚至不知其作者,创作背景,想要表现的主题等,但其独特的形式已足以吸引读者。从这一点上看来,《春》这首诗所要表现的主题和情感,因为借助其独具匠心的形式和结构,而显得成功和具有感染力。这也是内容和形式高度结合的典型之作。

参考文献:

[1]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2] 王岳川:《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3] 何庆机等编著:《大学英语语法教程》[M],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4] [俄]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等:《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C],方姗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

[5]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

[6] [德]胡戈・弗里德里希:《现代诗歌的结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的抒情诗》[M],李双志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

[7] 毕研韬,周永秀:《解读什克洛夫斯基的批评理论》[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8] 赵志:《论穆旦诗歌语言的陌生化技巧――以为例》[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9年第1期。

[9] 王佐良:《谈穆旦的诗》[J],《读书》1995年第4期。

注解

第7篇

设――巧妙创设优美意境

意境是诗歌的灵魂,而散文诗作为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在美学上尤其讲究意境美。意境是客观之景与主观之情的水融,两者虚实相生,情因景而生,景因情而活,故而意境极具感染力。虽说“意境”并不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玄妙之物,但对幼儿来说,如何感受散文诗中的优美意境,确实需要教师借助手段巧妙创设。如散文诗《绿色的梦》:这是一个特别的晚上,大家都做了一个特别的梦。小兔子梦到了绿茵茵的草地,草地上五颜六色的花儿,是她美丽的发夹;青蛙梦到了绿绿的荷叶,田田的荷叶下,是他的好朋友小金鱼;瓢虫梦到了绿绿的叶子,晶莹的露珠里,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幼儿梦到了绿色的小岛,绿色的清香沁到了他们的心里。整首诗里描绘了优美温馨的意境,教师是这样创设的:首先把活动室布置成了一个绿色的世界,有绿色的窗帘和许多绿色的物品,多媒体里播放的是诗歌中描绘的绿色场景,幼儿们在这样的场景里,倾听着舒缓的摇篮曲,感受到轻松浪漫的氛围。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幼儿思考和想象:在这绿色的世界里,小动物们会做一个什么样的绿色的梦?如此巧妙地为幼儿营造出优美的梦幻般的意境,为幼儿的散文诗赏析搭起一座想象的桥梁。

讲――教师声情并茂讲述意境内涵

鉴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他们对散文诗的欣赏与创造不可能像成人那样直接通过阅读文字而获得,更多地需要依靠教师的朗诵来感受。

首先,教师要认真鉴赏散文诗,把握作品准确的感情基调,是清新自然、优美舒缓,还是活泼明快、诙谐风趣,这样才能恰如其分地进行朗诵表达,有助于幼儿对作品情感的感受和领悟。其次,教师在示范朗诵作品时,所投入的感情还应该是真挚自然的,是在充分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流露出来的由衷的喜爱、自然的陶醉,这些会带给幼儿很深的感染力,会更好地激发幼儿对诗歌的喜爱。如在一次观摩活动――诗歌《夜里什么人不睡觉》的欣赏教学中,老师怀着对晚班工作者尊重以及崇敬的感情朗诵了诗歌,幼儿们听得热泪盈眶,甚至有幼儿表达:“老师,我长大了也想做一名这样的人!”观摩的老师听了都大为动容。

解――寻求多种方法化解赏析难点

散文诗欣赏教学中主要存在两大难点:一是对想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的理解;二是对诗歌结构的把握,尤其是前者成为幼儿散文诗欣赏的障碍。所以,有效化解难点是幼儿散文诗欣赏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多年实践,笔者总结出以下有效方法:

1.丰富感知

在活动开展前,教师如能带幼儿对诗歌中的内容进行感知,有助于幼儿对散文诗的欣赏学习;如果教师能注意分析作品中的难点,在丰富感知时有意识地给予引导,则更能提高幼儿欣赏学习的效果。如散文诗《春天》中有这样一句话:小池塘笑了,酒窝圆又大;小朋友笑了,咧开小嘴巴。很显然,后一句属于白描,容易理解,前面一句把小池塘比作小朋友,把涟漪比作小朋友的酒窝,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小池塘的活泼可爱。但这个比拟手法对缺乏生活经验的城市幼儿来讲很难领会,因此,活动前教师可带幼儿去观察小池塘,和幼儿想办法制造出一些涟漪,既增加了幼儿们的感性经验,又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小池塘的喜爱之情,更有助于他们对作品的理解。

2.巧妙设问

提问对于幼儿语言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散文诗欣赏教学中,以下两种设问最为行之有效。一是在作品奇特想象处设问,引发幼儿对文学手法运用的理解和感悟。如散文诗《我家小池塘》里这样描写小池塘的夜景美:晚上太阳去睡觉,池塘摇着月亮,小鱼和星星悄悄捉迷藏。这时老师设问:“为什么天上的星星会和池塘里的小鱼捉迷藏呢?”这个问题很好地促发幼儿思考,从而明白小鱼是在和星星的闪闪倒影捉迷藏,这是多么大胆而奇妙的想象。这样的设问,就能启发幼儿更好地领悟这生动奇特优美的诗歌意境,起到点题的作用。二是在作品情感升华处设问,帮助幼儿理解作品情感。如散文诗《夜里什么人不睡觉》中有如下描写:在黑夜的星空下,火车在大地上奔驰。……车上的旅客睡得又香又甜,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在火车上,夜里不睡觉的,还有他们……教师提问:为什么旅客睡在火车上会又香又甜,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启发孩子思考,原来是火车司机开车平稳、工作人员照顾细心周到,从而很好地领悟了作品表达的对晚班工作者尊重和爱戴的情感。

3.多媒体技术辅助

恰到好处的多媒体技术手段,对化解赏析难点很有帮助。一方面,恰当的动画能再现散文诗中的形象,特别是动态形象,从而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作品。

另一方面,适宜的音乐能激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选择与幼儿文学作品相通的乐曲,把音乐与文学结合起来,以优美的旋律创设美妙的情境,渲染气氛,使幼儿耳听心动,更容易进入文学作品所描绘的情境。

4.运用小图标

小图标的运用能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句式和结构。如散文诗《春天》是这样描写的: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黄的迎春花,红的桃花……春天是一本会笑的书,小池塘笑了,酒窝圆又大;小朋友笑了,咧开小嘴巴……春天是一本会唱的书,春雷轰隆隆,春雨滴滴嗒……我们利用小图标,按诗歌结构把图标摆成三段,每段的第一句分别摆上表示颜色、笑容和歌唱的图标,诗歌中出现的一个个物象在下面分行摆放。这样的图标设计,不仅有助于幼儿对诗歌整体结构的理解,也有助于幼儿对诗歌内容的认知记忆和创编表达。

导――引导幼儿

在散文诗欣赏教学中,教师还可创设环境,引导幼儿用多种形式进行自主表达,从而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1.语言表达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表达,如问孩子“喜欢作品中的哪句?”“觉得哪一句特别好听?”说说“为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对诗歌的感受,也可以请幼儿一起有感情地朗诵美的诗句。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拓展表达,让幼儿通过这样的表达进一步领悟诗歌意境。

2.绘画表达

欣赏诗歌后,引导幼儿用喜欢的绘画方式做进一步的表达。如欣赏了诗歌《春天》,幼儿们和同伴合作,按照诗歌意境,把“春天”做成一本本大图书,用画或撕纸粘贴的方式,进行创作表达。

3.肢体动作表达

如散文诗《落叶跳舞》中,教师让幼儿把自己装扮成落叶,按照诗歌中的动态描绘,用身体动作表现。在幼儿们肢体表达的过程中,教师启发引导幼儿如何表达出“欢快”“自在”“热烈”等情绪,从而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意境。

第8篇

春天是一个多么美丽而浪漫的季节。草长莺飞,花红柳绿;河豚欲上,鳜鱼正肥;百鸟鸣唱,群燕飞舞……春天的温馨、惬意和可人之处如诗如画地展现在眼前。“又是一年春来到,柳絮儿满天飘”,让我们哼着这优美的歌,走进明媚的春天吧!

【诗歌】

立春偶成

[南宋]张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赏析:

名句“春到人间草木知”是说春到人间,草木立刻变绿,仿佛知道春天已经来到。这是描写春天来临,草木翠绿的可爱景象;也常用来比喻一件事情被某些人知道了。

名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是说觉得眼前到处充满生机,东风轻轻地吹拂着流水;倒映在水中的绿影,随着波浪参差地四处浮荡。这两句描写春日风光、东风绿水,春意盎然,生机无限。

晚 春

[唐]韩 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晚春景物的七言绝句,精妙地描绘出了一幅生意盎然的晚春群芳图。诗人作此诗时,已年近半百,见晚春景物而别有慧心,感慨颇深,写下此诗。

第一、二句是说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竞相争奇斗艳。“草木”是因为“知春不久归”,想要留住这即将逝去的春天,才尽现娇容丽姿,妩媚迷人。第三、四句是说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荚也不甘寂寞,自知“无才思”,缺少色泽和香味,不能与鲜艳美丽的百花相比,但依然化作洁白的雪片漫天飞舞。

乍看来,本诗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场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平中翻新,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现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揭前人未得之秘密,反一般诗人惜春伤感之情,展现晚春满目之风采,变被动感受为主动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

春 夜

杜 谷

星光如此璀璨,

风也如此柔美。

夜是太静谧了,

旷野也太岑寂。

今晚天上想有豪华的夜宴,

广庭密集着银色的灯烛。

今晚天上仿佛晶莹的花园,

海上开满洁白的水仙。

我愿倦怠的人慢慢入睡,

轻轻打开你梦的门扉。

愿弦月的微波流进你的梦,

让你困乏的心灵得到洗沐。

明天阳光将要燃烧你的窗帘,

你会看见原野到处长满花的树。 赏析:

第9篇

典 型 例 题

(2011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 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①。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②。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③。

【注】 ①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②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③论文:此处指论诗。

问题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错 答 列 举

错例一 这一联写渭北春天来临,树木欣欣向荣,江东日暮时分,白云自由飘荡,形象地表达了对李白诗歌的赞美之情。其中用了比喻手法,把李白诗歌比做“春天树”和“日暮云”,突出了“清新”“俊逸”的特点。

错例二 诗人眼看渭北冬去春来,树又变绿了,于是遥望李白所在的江东,想见那里日暮时云儿四处飘散的情景: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友人离散的感慨。诗句中用了象征手法,“树”和“云”都有象征意义。

错例三 春天一到,杜甫看到渭北原野上的树一片青葱;江东日暮,李白还在夕阳映照的云下吟唱友谊:此情此景含蓄地表达了时光流逝却不能冲淡友情的思想。诗人运用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巧妙而又意蕴深长。

错 因 分 析

例一在想象“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所写的情景时,完全没有考虑到诗后对“渭北、江东”的注释,而又错误地联系了上一联的内容。因此,在其想象的画面中没有出现杜甫和李白的影子,却想当然地认为这是对李白诗歌“清新”“俊逸”风格的形象描述,甚至误认为“春天树”和“日暮云”是两个比喻。

错例二对诗句所描写的画面进行想象时,确实注意了“渭北、江东”的注释,可是在想象过程中又只侧重于景物,而忽视了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想象,所以在领会这一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时,竟然毫无根据地臆想出“树”和“云”的象征意义,从而导致了答案的明显偏差。造成这种偏差的原因,说到底还是想象不合“度”。

错例三在想象两幅画面时,已经分别把杜甫和李白放在重要位置,甚至无中生有地想象出李白在“吟唱友谊”。然而,不足的是没能结合诗题“春日忆李白”和最后一联,来对人物心理作出合乎情理的想象,以致于无法正确把握诗句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于是便产生了“时光流逝却不能冲淡友情”这一牵强附会的说法。

正 确 答 案

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答 案 解 析

从注释看,“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应是分别写杜甫和李白所在之地的景象,而诗题“春日忆李白”已经点明全诗思念友人的主旨,由此可以想象出这样的情景:渭北春天的树旁,杜甫思念着远在江东的李白;而江东日暮的云下,李白也在思念着杜甫。深沉的思念之情,通过这种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表现得格外鲜明而深刻。

解 题 思 路

解答这一道题必须充分运用想象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描写了两幅画面,解题的第一步是想象画面中的情景。诗句极为凝练,只用了“渭北”“春天”“树”

“江东”“日暮”“云”这六个词语,由此而展开的想象,有着非常广阔的自由空间,几乎可以从心所欲。那么,如何把握想象的“度”呢?首先,应注意诗后对“渭北、江东”的注释,这一注释提示:在想象时,“渭北”的画面中应活动着杜甫的身影,而“江东”的画面中应出现李白的形象。然后,应进一步想象画面中杜甫和李白的心理活动,至于想象的“度”,由诗题“春日忆李白”即可得到重要提示;而诗中对李白诗歌及才能的高度赞美,以及渴望重聚并把酒论诗的希望,则一再提示了想象的“度”。通过合“度”的想象,理解了诗中人物的心理,第二步才可考虑这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以及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矫 正 方 案

1. 基于文本,杜绝无中生有。

在解读古诗的过程中,文本是一切想象的出发点和根本依据,脱离了文本的天马行空式的想象,不仅对理解诗意没有什么帮助,而且会导致严重的误读。因此,解答古诗鉴赏题时,应杜绝那种脱离文本的无中生有的想象。比如例题中,想象第二幅画面所依据的文本是“江东”“日暮”“云”这三个词语,想象中出现的应是江东地区日暮时的一般景象,其中最突出的意象是“云”,以及云下的李白。除此之外,不必特意在想象中增添其他物象或情节了。而错例三中说李白在“吟唱友谊”,则纯属无中生有。

2. 合乎语境,防止节外生枝。

通过想象来解读诗句,还要注意合乎语境,就是要结合诗句前后的内容来作合理的想象,从而深刻地领会诗意,并防止在想象中节外生枝,臆想出诗句中本不存在的东西。比如错例二中,说“树”和“云”都有象征意义,认为渭北春来树又变绿象征了“时光飞逝”,而江东日暮云儿飘散象征了“友人离散”,这是没有考虑语境而臆造的所谓象征。本诗前半部分赞美李白的诗歌及才能,末尾则表达跟李白重聚并把酒论诗的希望,在这样的语境中,怎能节外生枝地想象出“对时光飞逝、友人离散的感慨”呢?

3. 顺应主旨,避免牵强附会。

对于古诗中情感内容的想象,通常要顺应全诗的主旨;主旨引导着想象,同时也限定了想象的“度”;一旦想象超出了这个“度”,就难免会牵强附会。比如例题中要想象杜甫和李白的心理活动,就先得明确全诗的主旨,即诗题中的“忆李白”。“忆”是怀想、思念的意思,于是很容易就想象出杜甫在渭北春天的树旁,正苦苦思念着李白,而在他的想象中,远在江东的李白也思念着自己。这样的想象顺应了全诗思念友人的主旨,因而是合“度”的。只有以合“度”的想象为基础,才能避免那种牵强附会的说法。

鱼跳龙门往上游。

现 场 练 兵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除夜作

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 诗人“不眠”的原因有哪些?这首作于除夕之夜的诗抒写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山 店

卢 纶

登登山路行时尽,决决溪泉到处闻。

风动叶声山犬吠,一家松火隔秋云。

【注】 松火:点燃松树枝用以照明的松明火。

2. 这首诗句句写景状物,从中也可体会到诗人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听角思归

顾 况

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

此夜断肠人不见,起行残月影徘徊。

3. 从诗题看,这是一首抒写思归之情的诗,其中是如何生动、曲折地表达情感的?

(上接第17页)

用法

词类活用

易错题型

例5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

解析 翻译时要注意“新”是形容词作动词,译为“新修”;“更”是动词,译为“重新”,“题”也是动词,译为“命名或题名”。

翻译 我为你新修这座亭子,并重新命名为“一柱”,可以吗?

易错之处 “新”等词性的活用没落实,还按现代汉语词性翻译。

方法指津

理解词性活用,最可靠的方法还是做语法分析和语境推断。

答题要点归纳

1. 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分析该句中的“穷”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翻译时应译为“使……穷困”。

2. 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

“贤”为意动用法,以之为贤,认为他贤良。翻译:(卫青)更加认为汲黯贤良,多次向他请教国家朝廷(遇到)的疑难问题,礼待汲黯超过平时。

3. 名词用作动词。

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分析该句中的“名”是名词用作动词,翻译时应译为“闻名”。

4. 名词用作状语。

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贿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

第10篇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传统诗歌的浸润,弘扬中华文化,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应进行有效拓展,让语文课堂更高效、开放,让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全面地发展。

一、拓展、积累“同主题”作品

以教学《送元二使安西》为例,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古人分别时要折柳相送,这是当时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习俗。上课伊始,便引入《赠汪伦》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学生边诵读边找到两首诗的共同点,即都是送别诗,从而使学生较快地进入到“送别”的氛围中。而后以“折柳赠别”的典故,引出系列杨柳送别的诗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王之涣的《送别》:“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像这样拓展“杨柳依依离别愁绪”同主题的诗句,将三维目标有机地整合为一体。这样整合,同中求异,奠定了古诗的情感基调;异中求同,索解出古诗一致的精神本质,为后文的学习作了良好的铺垫。

二、拓展、理解“同文言现象”

诗歌阅读的第一部,便是正确理解词义。掌握文言实词是阅读浅易古诗词必备的知识和能力,缺少它,就谈不上阅读古诗词、欣赏古诗词。换句话说,掌握相当数量的实词,是提高古诗词阅读能力的基A。

教学《乡村四月》中,在理解“白满川”的“川”时,引入学生熟知的词语“川流不息”和李白的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通过比对,学生明白了“一词多义”这一文言现象。

再如,教学《四时田园杂兴》时,“村庄儿女各当家”一句中的“儿女”是典型的古今异义,便可拓展相应的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和“停车坐爱枫林晚”,其中的“走”和“坐”也是古今异义,由此加深了学生对这一文言现象的印象,并顺势渗透了读懂古诗文的方法。

三、拓展、感悟“同意象”作品

古诗词语言的精炼、含蓄,意境的悠长、深远,给我们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如果古诗词教学中没有想象,就没有情境,也就没有了品位和创意。而意象是古诗词的细胞,在古诗词学习中具有核心意义,它不是普通、客观的物象,而是浸透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生命体验、认识阅历的特殊的物象,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

以《渔歌子》为例,作者运用“写意山水画”的方式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动静结合、色彩艳丽的画卷。教学时着重在还原和拓展意象中,让学生读懂词中景,更读懂词中情。

1.走入意境,寻找意象

古人说得好“一切情语皆景语”,诗词的意境是诗人情感的化身,情感融化在意象中,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教学时应根据古诗文本,去唤起或开掘学生心中隐藏着的文字文本或经验文本,在交流碰撞、相互作用中加深对诗中意象的理解。

在理解“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一句时,先让学生圈出诗句中的景物,而后让学生在倾听乐曲的同时想象会看到怎样的画面,有哪些色彩,这时学生很快发现了白鹭、金鳜、红桃、青山,于是一幅色彩艳丽的画卷展现在学生面前。

2.丰富想象,还原意象

通过寻找意象,学生找到了诗句中的景物:白鹭、金鳜、红桃、青山,这些恰恰都是春天里的,于是让学生回忆描写春天的诗句。有的说“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有的说“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还有的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在想象、吟诵诗句的基础上,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词中美好的意境。教师又让学生透过诗句,说说看到了哪些景物?师生合作找到了许多描写春天的意象,比如:翠柳、黄莺、紫燕等,在语言的互动转化中还原了意象。

3.情辞勃发,拓展意象

在学生找到了许多描写春天的意象后,要求学生填入意象,创作诗词:

此时再问“张志和为何不须归”时,学生的答案不止停留在景美上了,有的说“向往自由不须归”,有的说“爱好垂钓不须归”,还有的说“留恋自在不须归”。这样的读写结合,既深化了对诗句的理解和记忆,又能入情入境,更好地体验诗句所描绘的意境,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第11篇

一、《咏柳》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关于作者:贺知章 字季真,号四明狂客,主要擅长写绝句。另外一首《回乡偶书》也广为流传。

2、这首《咏柳》是一首咏物的诗,通过对于柳树的描写,赞美了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

3、相关考题

(1)本诗中妆的意思是_________(打扮),丝绦________(用丝编成的绳带)

(2)本诗中运用了(拟人,比喻,设问)的修辞方法。

(3)诗人把(春风)比作一把剪刀,形象,富有美感。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二、《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古朗月行》:朗月行是一个乐府古题。李白用了这个题目所以叫“古朗月行”,但李白并没有袭旧,而是自成以风格。尤其是前四句,通过简单的文字写出了儿童对于月亮懵懂的认识。

2、李白是我国历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这首诗同样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的巧妙结合,表现了一个神奇而又合乎情理的艺术意境。

3、相关考题。

(1) “又疑瑶台镜”中的“疑”和“疑是地上霜”的“疑”都是(怀疑)的意思,这两句诗分别出自李白写的(古朗月行)和(静夜思)

(2)李白的这首小诗写得是他小时候对月亮的看法,诗人把月亮比作(白玉盘)和(瑶台镜),十分幼稚而可爱,语言质朴,比喻有趣。

(3)诗中(又疑瑶台镜)这一句借助神话传说,表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

三、《锄禾》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这首诗又叫《悯农》,作者唐代诗人李绅。《悯农》共两首,这是其一。诗的重点是写农民的辛苦,并告诫人们要爱惜粮食。

2、相关考题

(1)这首诗当中的名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告诫人们要(珍惜粮食,不要浪费)。

(2)诗的开头描写了烈日当头(农民)的辛苦,提醒人们(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诗歌表达了对农民(敬重与同情),诗人范仲淹《江上渔者》中也有两句诗写出了劳动人民的饥苦,这两句诗是(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3)请说说你读完这首诗的感受。

四、《悯农》其二 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译文:春天中下一粒种子,秋季能收万颗粮食,全国都没有闲置的土地,但仍然有农民饿死。

很多学生,直译这首诗是没有问题的。但农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遭遇呢?既然收了那么多粮食,为什么还会有农民饿死呢?这实际上是封建社会的剥削制度造成的悲剧。

2、相关考题

(1)《悯农》二比《悯农》一更加深刻,对农民的辛劳及悲惨命运做了真实的描写,你有什么感想请说一说。

(2)诗中第(1)句写春种,第(2)句写秋收。春华秋实概括了(农民)生产粮食的(辛苦)。“一粒粟” 和“万颗子”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农民劳动(创造的巨大财富)。

五、《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作者:王之涣 字季凌。是盛唐时期的诗人。

2、重点词语解释:

(1)鹳雀楼:是在现在山西省永济市西南,因为经常有一种叫鹳雀的鸟在上面栖息而得名。

(2)依:傍着 尽:消失 穷:达到极点 更:再。

3、相关考题。

第12篇

关键词:《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艺术美;分析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林徽因的代表之作,诗歌字里行间都可以体现出作者对美的追求,将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结合在一起,呈现出独特的语言魅力,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体现出新诗鲜活的生命力。

一、格律诗的特点

在现代的文学史上,林徽因是一位对诗歌有着独特看法的作家,她创作的诗歌和徐志摩、卞之琳和闻一多等这些诗歌大家们比较是毫不逊色的。林徽因作品的内容都是更加侧重于个人世界的描写,在诗歌中善于运用意象,将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通过意象表现的淋漓尽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充分的表现出作者对美和爱的信仰。

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的建筑美

大家闻一多曾经将“绘画的美、音乐的美、建筑的美”这三点总结为格律诗的艺术规则,也就是说在创作格律诗的时候如果可以遵循这样的艺术原则,往往可以创作出具有深意的作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共有5小节,每小节有3句话,每一句话都有10个字,该诗在形式上和谐、均匀,给人一种建筑美,从外形上来看,《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一首典型的格律诗,有着建筑物外形的的对称美。林徽因创造性的应用了语言艺术表达手法,将具有艺术形态的美融合到了作品中,充分带动了读者的想像力。林徽因不仅在文学有一定的造诣,同时她也精通建筑学,所以她将自己对建筑学的理解用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形成了独特的美感,在当时也受到了学界的欢迎。这种独特的建筑美无论是在诗歌的外形上还是内容上都是很有生命力的,将建筑中坚硬的美与诗歌中的柔美完美结合在一起。林徽因对于古建筑有自己独特色体验,这在她的作品中也随处可见,作品中描写了大量的古建筑,常常将古建筑作为诗歌表达的意象。在《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就挑选了房梁作为诗歌的意象,一句“在梁间呢喃”将建筑和语言和谐而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体现出独特的建筑美。

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的音乐美

林徽因的诗歌外形体现出独特的建筑美,在内容上则具有深刻的音乐美,这种美是可以直击读者内心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外形虽然工整但是也富有变化,这主要体现在诗歌的句式和韵式上,使得诗歌的表现呈现出了多样化的模式。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诗歌开头应用了押韵的表达手法,让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形式上又错落有致,而且这种音乐似的押韵美,可以表现出作者的感情变化,是一种自然形成的音乐美。梁从诫曾经这样评价林徽因的诗:“她的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她自己读的时候,如同歌声一样柔美动听。”在句式上,诗歌不能只局限于一种表达方式,必须要具有变化和创新。在《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的第三节,从“你是……”变成“……你是”,虽然变动不大,但是避免了形式上的呆板,让读者体会到了音符在跳动,这样就将诗歌中的音乐美完美体现而出,也很巧妙的将诗人的情感完全融入到诗歌中,体现出一种独特的音乐之美。

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的绘画美

除了丰富的建筑美与音乐美,《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还有生动的“绘画美”,在诗歌开头“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写的是作者对爱的宣告,读到这句诗,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四月的春天,万物复苏、灵动、温暖”,给读者营造出视觉上的开阔感,接下来就出现了“月圆”、“星子”、“云烟”等意象,这些诗意意象自然组合起来,让读者联想成一幅诗意的画面。读者们似乎可以看到月夜花开图、花开燕语图、风烟星语等优美的画面,这样的画卷将情与景交融起来,形成一种“诗中有画”奇妙画面,更好的表现出诗人的情感。

五、总结语

林徽因的诗歌在语言艺术上的应用不仅吸收了我国古典诗歌清新典雅的风格,也吸收了西方建筑学、美术学与文学的核心思想,是中西方审美思想的融合。她创作的诗歌遵循着“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的原则,主张格律严谨、技巧周密、本质纯正的创作原则,这对于我国新诗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意义。

参考文献:

[1]蓝棣之.作为修辞的抒情--林徽因的文学成就与文学史地位[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

[2]李向珂.试论林徽因诗歌中的“孤独”情感[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