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20: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基础性技术创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创新模式;关键共性技术;基础共性技术;一般共性技术
共性技术第一次被明确定义是在1988年美国ATP(先进技术计划)上:一种有可能应用到大范围的产品或工艺中的概念、部件、或工艺、或科学现象的深入调查。在这个定义中,共性技术及其与之相对应的“专有技术”是就它所服务的范围来说的[1]。
产业共性技术不是直接面向市场的技术,但却经常是跨产业部门的重要技术,为多项其他技术的进步、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多用户所用,规模效应明显。对于今天逐步走向自主创新的中国,产业共性技术对促进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具有突出的意义[2]。
1 产业共性技术分类创新模式研究
1.1 产业共性技术分类
目前,产业共性技术的主要分类依据为产业共性技术涉及的层次角度、技术重要性、公益性尺度、产业共性技术的创新、共性技术确认的时间次序(如表1所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马名杰[3]从产业共性技术的重要性角度将其分类为关键共性技术、基础性共性技术和一般共性技术。
关键共性技术是对整个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技术,这类技术影响面最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明显。关键技术最明显的特征是重要性和瓶颈性:重要性指该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或提高产业竞争力有决定性影响;瓶颈性指如果该技术不能进步,其他技术也将受到制约[4]。基础性共性技术是指测量测试和标准等技术,这类技术为产业技术进步提供必需的基础性技术手段。除关键共性技术、基础共性技术外,其他的共性技术被称为一般共性技术。
1.2国外产业共性技术分类创新模式研究
对于产业共性技术的创新模式,涉及的组织形式非常之多,对于各种产业共性技术而言,选择适合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模式,能够更好地推动产业共性技术的发展,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国外政府支持共性技术研发主要有政府引导型和政府主导型两种模式。政府引导型以美国、欧盟、加拿大为代表,其共性技术的研究主要依靠高度发达的市场机制,政府只负责引导,企业起主导作用;政府主导型以日本、韩国为代表,这些国家长期实施技术追赶战略,需要政府动用行政力量,通过各种计划、政策推动官产学研结合,实现从引进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5]。通过研究国外较为成熟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模式,寻找不同类别产业共性技术适合的创新模式,以实现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规范操作,实现官产学研的共赢,对于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的发展,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1.2.1 关键共性技术——科技计划
除基础研究计划之外,国外的科技计划一般都以不同程度、不同方式支持产学研合作。国外支持产学研合作的计划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综合科技计划和专项科技计划。
科技专项选择项目的主要方式为:①竞争性的、同行评议制度遴选项目,而且商业应用前景是重要考虑因素,商业计划评估由私营部门完成,科学和技术方面的评价一般由学术界专家进行;②在国家社会经济目标之下制订国家科技计划。经费资助的形式主要有3种:①根据申请项目的创新性和项目本身是否具有发展潜力而进行低息贷款或无偿资助;②每项项目根据是单个企业或联合体确定资助上限,但不超过一定的比例;②全部由政府出资,主要是针对政府指定或设计的计划而言。
1.2.2 基础共性技术——“国家队”
科研院所主要研究方向是为各类标准的制定提供大量科学研究成果和试验数据,与工业部门一起发展并应用技术、标准及测量,如美国的NIST(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以及在研究产业共性技术和基础技术之外,对于其他产业技术进行研究,如日本AIST(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国家研究所主要是由政府全额拨款的政府内设部门,或由政府提供大部分经费的非营利性组织。
虽然不同国家研究所在组织形式和管理机制方面存在差异,但具有两个共同之处。首先,由政府提供全部或大部分经费,不要求自负盈亏。美国和加拿大政府提供了全部研究经费,基础研究的研究领域、研究计划及经费使用方式均由研究项目负责人自行决定;即使在进行了独立法人制度改革的日本,政府也只对研究机构采用了企业会计原则,以民间企业化的方式经营,不要求其自负盈亏。其次,国家研究所负有与产业界进行技术合作,以及向产业界进行技术转移的职责[6]。
1.2.3一般共性技术——联合创新组织
以美国为例,在美国政府财政资助下,成功的战略技术联盟莫过于半导体制造技术战略联盟 SEMATHECH。1987年,在美国政府年预算补贴10亿美元的资助下,14家在美国半导体制造业中居领先地位的企业组成R&D战略技术联盟,即SEMATHECH。其使命有二:其一,提高半导体技术的研究数量;其二,为联盟内的成员企业提供研发资源,使其能够分享成果、减少重复研究造成的浪费。SEMATHECH本身是一个不能出售芯片的非营利性组织。
日本的技术研究组合,是企业进行共同研究开发的典型形式。每个研究开发课题各企业联合进行,研究开发人员完全来自参加企业,研究组合和独自的研究人员完全不存在。另外,研究组合没有独自的研究设施,即使共同研究时,研究人员也是由参加企业派出,纯粹意义上研究组合独自的研究人员不存在。是由参加研究组合的企业的缴付金和政府的助成金构成的[7]。
2 我国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模式建议
目前,我国的科技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由科技部、原国家计委和国家经贸委组织,科技计划为内容的“3+2”体系。“3”指的是“973计划”、“863计划”和支撑计划(攻关计划),“2”指的是R&D条件建设和产业化与环境建设。
转贴于
2.1我国共性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国家战略性意图不强,政府作用方法需完善。相关科技技术有支持“共性技术”的提法,但没有明确的标准,难以落实;没有支持产业共性技术的专项(除“十一五”支持现代服务业共性技术课题——科技支撑计划安排;广东安排有“产业共性技术”重大科技专项);政府组织共性技术供给的组织方式不尽合理;缺乏层次,重点不突出;组织形式单一,多采取政府直接资助的方式;除科技计划专项外,政府如何在支持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方面发挥作用,缺乏系统的思路和路径。
(2)国家队缺位,研究机构动力不足。院所转制促进了技术研发贴近市场需求,但共性技术研发积极性不高,持续性差,功能退化;产业内竞争加剧,企业侧重于引进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无暇顾及可以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共性技术研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技术研究中心过于依附所在企业,缺乏进行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动力;得到政府资助(部分经费)的非政府研究机构,未能发挥作用。
(3)合作研发组织及运作机制有待完善。单个主体承担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比较普遍,但每个企业、研究机构的能力有限;合作研发的“产学研”机制存在诸多问题,如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绩效评估;缺乏促进合作研发的立法与政策体系。
产业共性技术项目选择机制需要完善: 评选专家的组成中,产业界人员不足;评选标准(不同类型共性技术的标准;产业化标准)、项目绩效考核标准没有明确统一的指标和方案。
(4)产业共性技术创新融资单一。主要依靠政府,缺乏引导多渠道投入的机制。
(5)产业共性技术扩散模式需要创新。企业间缺乏共享产业共性技术的机制;行业组织没有发挥推广作用;缺乏推广平台。
2.3 产业共性技术的创新模式
(1)关键性共性技术:建立科技专项,支持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对于此种共性技术,应由国家政府或国家级组织进行统筹安排,鼓励关键性共性技术的开发和创新,采用综合科技计划或专项科技计划的形式,由政府或基金进行投资或提供贷款,大力扶植关键性共性技术研发。
(2)基础共性技术:建设国家队(转制院所(中心)研究),提供基础共性技术。对于此种共性技术,企业很难直接从中获利,因此会在基础共性技术上投放较少财力和人力。但基础共性技术是推动整个产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政府应建立专门的科研院所或科研中心,给予实际的投资和补贴,促进基础产业共性技术发展。
(3)一般共性技术:联合创新组织(新型产学研结合),提供一般共性技术。通过建立联合创新组织,使企业之间实现更优化资源配置,完成对于一般共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3 结论
目前,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模式研究已成为国家软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反映了国家对于产业共性技术的重视程度。在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模式研讨会上,国内重要产业部门的专家学者都发表了看法。产业共性技术的关键不在于发展而在于选择,对于创新模式进行研究,力图用市场机制进行解决,由龙头转制院所、大学和企业结合,形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产业共性技术的选择问题中,谁来选,怎么选都至关重要。产业技术的确立方式是产业共性技术发展的前提。产业共性技术关系到产业竞争力甚至于国家核心竞争力。政府通过运用资源、补贴等形式对于产业共性技术的开发进行支持。转制院所大量积累人才、技术,支撑外贸产业发展。通过产学研的结合,创造技术创新链。将社会各种资源聚焦到企业端,为中小企业提供共性技术服务。
为了提升产业共性技术的发展速度及规模,建议以政府科技部门为主导,激励各相关主体参加,按产业共性技术类别,实施分类支持与资助,最终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1)关键共性技术:协调现有计划,建立科技专项。
(2)基础共性技术:建设全额“国家队”、非全额其他机构。
(3)一般共性技术:支持培育联合创新组织。
主要参考文献
[1]吴贵生,李纪珍,等.国家创新系统中发展共性技术的对策研究报告 [R]. 1999.
[2]郭晓林.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及共享机制研究 [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3]马名杰.政府支持共性技术研究的一般规律与组织 [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学术版,2005(7).
[4]李建玲,李纪珍.产业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的比较研究——基于北京市科委资助科研项目的统计[J].技术经济,2009(6).
[5]李平,王蒲生,杨君游.传统产业共性技术平台构建模式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9).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创新管理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近几年由于我国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农业工业大力发展,对于电力需求量也相应增加。水利工程的建设投入也在不断增大,过多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难免会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有相当的影响。我国的水利水电建设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在环境影响方面,与其它工程相比,水利水电工程有突出的特点:影响地域范围广阔,影响人口众多,对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外部环境对工程也同样施以巨大的影响。目前,整个社会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对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环境问题已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制约性因素。
一、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1、技术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时代趋势
在市场经济的陕速发展的宏观大环境下,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长,但如果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那我国建筑工程技术就表现出较为严重的滞后性,尤其在创新施工技术的实践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水平,是综合衡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进步程度和文明进程的基本准则。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为技术创新提供了经济和管理基础,建筑行业生产力的发展客观地说明了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潜力和发展方向,反过来,技术创新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秀陕更好地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针对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行业技术创新的现状远不能够满足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个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地努力提升自主技术创新和技术改良的能力,要将建筑工程技术的创新作为主要努力方向。
2、技术创新是经济时代的基本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科技迅猛发展以及信息传播技术在生活中的普及,一方面为建筑施工企业打造出高品质的产品提供的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导致技术创新的成本大大增加。经济时代,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知识、经济、文化、政治全面高速发展与进步。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的实质也就是经济n,~42的基本要求,建筑施工行业作为―个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行业,如果想要继续延续下去,就必须以创新的思想来寻求发展、寻求机遇。创新是经济时代的主要大趋势,任何人、任何行业都只能顺势而不能背离,因此,技术创新是经济时代对身处其中的建筑施工企业的基本要求。
二、水利水电技术创新整体管理
1、对技术创新项目进行科学分类
目前,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没有系统分类管理,现按照按照工程项目技术、基础技术、设备工具制造、管理技术应用归类见统计见图1。根据统计图分类水电施工企业技术创新分为四个方面、三类。四个方面是施工过程中的项目技术问题(简称项目技术)、基础性技术研究问题(简称基础技术)、新设备、新工具制造研究类(简称设备制造)、企业组织行为模式研究(简称管理技术),按照技术创新发展层次,将四个方面的技术创新问题分为三类,主要特点如下。
(1)以立足解决在建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和进行基础性研究的创新方面,最主要的特点是人们立足使用一些新方法、新工艺,寻找一些新理论。
(2)以设备、工具加工制造方面,现有设备、工具无法满足生产的精度、难度需要,对设备、工具进行创新。
(3)以进行企业施工组织过程中的组织模式、组织方法等企业管理方面的研究,进行组织层面的创新。
2、制定技术创新阶段性发展规划
根据上述分类分析,可以对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规划为三个阶段。
(1)初级阶段-以解决工程中具体问题为主初级阶段模式是解决具体性问题为主的初级阶段。依托在建工程项目,解决工程项目技术问题和对本行业技术问题进行符合企业施工实际的基础性研究工作。本阶段以解决具体问题为主,以基础性研究方式涉及行业共性的问题。目前,我国水电施工行业大多数企业处于该阶段,该阶段技术创新以项目导向型为主。
(2)发展阶段-共性问题为主发展阶段模式是以解决共性问题为主的发展阶段。以设备工具、基础性技术创新研究为主,以研制新设备、工具的方式来解决行业内共性问题,提高生产力。创新具有明显的市场导向性。
(3)管理创新为主阶段高级阶段模式以自发进行组织管理创新的发展阶段。在解决了行业内施工技术、工具问题后,企业高度发展,组织需要自发进行组织变革,适应发展需要。尽管水电施工企业在不断的与国际接轨过程中对新的管理模式学习并应用,但客观的说我国的水电施工企业在技术创新发展阶段上与我国的国情一样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我们需要以大量的具体技术问题解决和进行基础性为背景来总结提炼解决行业共性问题的方法和手段,最终走向以管理创新的自发创新阶段。
3、不同阶段技术创新管理重点
根据上述发展模式分析,不同阶段技术创新管理的创新模式以其主导模式进行客观分析。
(1)初级阶段
初级阶段:项目导向型技术创新为主导,重在解决技术问题,企业处于初级发展,创新投入力度本身就不大,同时依托工程项目的技术创新,创新可以依托工程项目投入,企业不投入创新项目也可以完成。
(2)发展阶段
立足具有共性的基础性研究成果,开发具有行业优势的新设备、新工具为主,企业处于发展关键阶段,必须主动投入,而且该阶段创新市场风险大。突破该阶段后,企业进入高度发展阶段,拥有大量的专利技术和专有设备、工具,综合实力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3)管理创新阶段
该阶段主要对企业进行管理研究,从组织内部变革中寻找企业发展的机会,通过新组织管理模式,进行组织资源的整合,提供可持续发展和最优组织管理方式。项目管理创新阶段是针对组织内部结构形式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和各种关系包括组织文化等,同时对变革对组织影响大,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需要在企业层面分析研究进行。
三、组织管理结构的创新
1、创新原则
(1)有利于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
根据技术创新理论,现有技术创新管理中项目部是创新主体,根据项目法施工原则项目部是工程施工的承担主体,要承担技术创新存在技术力量的不足,创新人员无法完全投入等缺点。在改进后管理模式中,项目部是技术创新执行机构,企业技术中心是技术创新的责任主体对创新过程具有指导作用。根据上述原则当项目结束后,创新责任自然转移到技术中心。
(2)有利技术创新成果向知识资产转移
创新成果作为无形资产部分,在现有管理方式,技术创新无法转移形成组织资产,创新成果无法在组织内部流动。在新的模式下,技术知识可以从下到上。从上到下自由转移,既可以体现企业对创新项目过程的指导,技术创新成果按照规定程序形成组织资产。
2、组织管理模式
技术创新管理应该结合行政管理和技术管控两个方面的因素,同时要考虑技术创新生命周期和其依托的工程项目的不一致性,要充分考虑到技术创新作为新知识需要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转移的特性,根据上述目的设计职能、矩阵复合型组织结构,作为水电施工企业刚设立的技术中心组织模式。该模式满足创新项目管理需要。
结束语:
我国目前技术创新管理处于发展的初期,把技术创新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对提高企业创新管理水平,集成和固化企业固有的知识资产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规范化管理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把创新知识转化为组织资产,规范化的创新管理体系的建立符合技术创新的客观运行规律,有利加快技术创新知识的集成和向产业化、市场化转移,有利于加快技术创新快速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杨培岭.现代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水电出版社,2004,1-21
关键词: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灰色关联度评价;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C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2)01-0077-06
研究与评价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技术创新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加强对科研院所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有利于提高科研院所科研及管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合理性显得尤为关键。虽然目前已有―些学者提出了科研院所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但由于科研院所的科研内容和特点不同,再加上时展对科研院所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科研院所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也要与时俱进,适时调整和完善,为科学、合理评价科研院所技术创新能力提供理论指导,从而更有效地促进科研院所技术创新工作不断迈向新台阶。公益类科研院所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社会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基于此,本文旨在通过构建―套公益类科研院所技术创新能力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模型来实现对重庆市公益类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的实证评价,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一、公益类科研院所的定性
公益类科研院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向全社会提供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以社会效益为主的科学研究和基础性技术等公共物品的政府协调战略性组织。它多由国家机关或国有资产举办,围绕本地区科技发展、经济建设、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和社会的和谐进步所需的公共环境和条件,从事服务性和非营利性的研究活动。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一般包括:(1)公共基础性科技研究和服务中心;(2)重大全局或局部性社会问题的研究院所和科技服务院所;(3)利用现有资源和资质从事公共技术咨询服务和社会事务监测与评价等业务的组织;(4)区域农林牧副渔业及生态环境领域的基础性、突发性科学研究与技术支持服务组织;(5)接受政府委托或具有半官方性质的政策宣传与执行院所。其研究内容涵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技术推广和服务等,研究成果以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社会,并且不以营利为目的。对其公益性的定位,主要取决于科研活动的服务对象,即主要服务于社会效益显著而经济效益不明显的行业或事业,它不直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具备生产、经营属性和市场竞争性,是一种基础性的社会服务,追求多数人的利益而非局部的、某一部门或团体的利益。
二、科研院所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探讨
正确理解科研院所技术创新能力是开展综合评价研究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目前,国内许多学者对该概念的理解均有所不同。毕琳等从技术创新资源的角度定义技术创新能力“是指技术创新支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能力,对应于不同的实现主体,技术创新又有不同的内涵。而对于科研院所来讲,是指将其技术能力与科研需要相结合,通过开发和掌握对相关行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核心技术,来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产生,从而实现服务于经济社会目的的活动”。徐欢等则从院所技术创新过程进行理解,认为“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和组织过程,对于科研院所来讲其基本要求是将自己的技术能力和科研需要结合在一起。从本质上讲,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过程是技术的价值追加过程和战略优势的形成过程,它甚至不单是新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技术进步的问题,而是实现科研院所作为创新者竞争地位的改观和国家走上科学技术进步、实现技术现代化道路的问题”。鲜德清等则从技术创新活动的性质和目的进行分析,认为“科研院所的主要目标是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产生,并且通过推广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技术创新能力是科研院所实力的重要体现,是其赖以生存的支柱及持久发展的动力”。
笔者认为,公益类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能力应是其在技术创新活动中所表现的一种综合能力,是指其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各种技术创新资源,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创新等各种技术创新活动,向政府和社会提供高水平公益研究成果以及公共科技服务。
三、公益类科研院所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遵循全面性与规范性、科学性与通用性、客观性与可操作性、定量与定性结合的原则基础上,根据公益类科研院所科技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特征,并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通过反复调查、认真分析和筛选,构建了一套公益类科研院所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内容见表1。其中的其他产出包括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数、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数、植物新品种权授予数、软件著作权数、新药证书数。
在开放式的环境下,要想缩短复杂技术的开发周期,一个企业往往难以独立完成。目前市场已从单个企业竞争演变成产业链生态系统的竞争。战略性新兴产业由于创新性、技术强度高等特性,使其常以集群的方式存在。参与整个创新系统的企业利用公共技术开发平台,充分利用各自资源、人力优势,整合总体竞争实力,降低系统技术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使整个系统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以此来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该创新生态系统,使系统中每个企业协同发展。
核心物种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条长、关联度高,造就其对相关及配套产业的巨大带动作用。因此,对技术创新性有高强度要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往往是以一个高技术大企业为核心,核心物种居于主导地位,大量的中小企业按照垂直的生产关系形成多级的外包网络,由此作为高技术核心大企业的供应商。为了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给顾客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大企业对有长期战略合作联系的中小企业在技术、信息方面提供创新平台,鼓励其参与非核心技术的创新或者提供资金支持生产互补性产品的企业参与核心物种的创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模型
DeborahJ.Jackson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模型中,经济在参与者和实体之间流动,进而达到科技发展和创新,主要包括:由基础性研究驱动的研究性经济和由市场驱动的商业化经济两部分。其中,参与者既包括资金、设备等物质资源,也包括组成科研机构、企业等制度实体的学生、员工、科研人员等。Freeman(1988)、Foray(2009)等认为推动创意转化成产品、服务的人员、机构、政策和资源等组成了创新生态系统。ThomasAndersson(2010)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是在未来利益共享的基础上把资源、优势、潜力、能量、承诺集约到一起的联盟。在这个系统中,不同的组织通过产品或服务系统在进行有意或无意的合作。在一些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为了满足市场多样化,经常进行合作研究或者建立新的企业(Moore1993)。在“战略性网络”型的商业生态系统中,一个企业扮演着“中心控制者”角色,其他企业为其保证资源和信息的流动供应,以确保高效率地满足顾客需求(Jarillo1993)。
2010年8月,NSF局工程绘制了美国创新生态系统图(图1),图中较为完善体现了从计划到产品市场化增值的整个创新过程。并且,系统从技术视角探讨了通过技术资金投入、技术标准推广等方式降低系统风险。然而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合作风险、整合风险、财政风险等非技术风险,影响系统创新有效性。以此图为基础,加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特性分析,绘制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图(图2)。在该系统图中,以系统的整个创新过程为贯穿线,着重描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
生态系统风险分析及控制
(一)生态系统风险分析
一般认为创新失败的原因是,误判市场、超出预期的竞争力度、技术没达到理想状态、错误的管理决定、运气欠佳、资金超过预算、政府政策突变等。Souder和Bethay把技术创新风险总结为技术风险、商业风险和市场风险三类;Davis则认为技术创新风险有技术风险、营销风险与用户风险三类情况。张运生、郑航认为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风险包括五个方面:融合风险、机会主义风险、资源流失风险、锁定风险与外部环境风险。胡斌把企业生态系统的协作风险划为管理风险、融合风险、道德风险、核心能力泄露风险、技术衔接风险、信息标准风险和系统接口风险七个方面。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性及其生态系统模型,本文总结了生态系统中的几种风险:
1.技术风险。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兴”表明其还处于产业形成期。虽然其技术创新程度特别高,但各种新的理论、技术都还在摸索阶段,创新的技术在产品中发挥的作用都有待于考证。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面对的一个重要风险就是技术性风险。据统计,只有60%的技术创新项目能成功,而且其中只有30%能够市场推广,但是推向市场的只有12%能够价值增加。在图2生态系统模型中,包括战略性计划阶段的战略性技术风险、产品阶段的组织性技术风险、市场推广阶段的实现性技术风险三种技术风险。其中,战略性技术风险是指在创新研发之前的对技术先进性、适用性、经济性评估导致的风险;组织性技术风险是指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配置人、财、物等资源导致的风险;实现性技术风险是指在产品推广过程中市场容量、产品扩散速度等导致的风险。
2.整合风险。在创新生态系统中的整合风险主要是指产业链中处于上下游地位的互补性产品都取得创新成功,整项创新活动才可能成功。参与创新生态系统中的所有企业必须为了最终产品同步创新。在《创新的生态系统风险》中罗恩•阿德纳认为,整合风险还涉及联合概率的问题,即各合作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己创新承诺的综合概率。假设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创新链中需要3个企业参与,每个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率均为95%,但根据联合概率推测,该产业链最终创新成功率却仅为85.7%(95%*95%*95%=85.7%)。另外,新兴产业技术的创新性使得技术标准处于模糊状态,技术接口处可能导致兼容性整合风险。图2的创新生态系统产品环节中,由于产品或技术开发涉及到系统中的多个企业,所以产生各种类型的整合风险。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技术接口处的兼容性整合风险。
3.合作风险。在创新生态系统中,为了快速响应市场获得利益,合作是不可避免的。而通常合作企业之间是一种协作竞争关系,每个参与创新系统的企业都会由于分享或独占创新成果而引起争端和冲突,各企业间彼此信任度逐渐降低,最终导致各合作组织不愿分享最先进技术,而是提供次优技术进行合作创新。由于参与创新系统的企业在生态系统中占据不同的地位,导致企业间信息不对称性。而这种信息不对称性往往导致参与创新生态系统的企业在合作过程中机会主义道德风险的产生。在上述创新生态系统中,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合作,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都带来了不可规避的风险。另外,合作风险还包括由于参与创新各方目标差异而引起的组织差异风险和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而引起的利益风险。
4.依赖性风险。与自然生态系统中偏利共生类似,上面论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中,往往存在一个或几个核心大企业,一批中小企业作为核心企业的供应商参与其非核心技术的创新。创新过程中,核心企业给予其技术、信息等创新平台的帮助。如果中小企业的创新过多依赖核心企业支持,一旦脱离核心企业,就很可能陷入发展困境。对于大企业而言,如果其供应商不能提供创新所需的配套技术或设备,就可能导致系统技术不能实现价值增值。
(二)生态系统风险控制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风险控制复杂且难以量化其有效性,针对上述风险分析,本文提出几点风险控制建议:
1.健全技术风险管理体制。技术风险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中最突出的风险之一,系统内企业应给予高度关注。通过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技术风险管理体制,可以有效控制和规避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技术风险。这是因为:其一,完善的技术风险体制首先包括风险识别和风险量化。系统技术创新之前,企业对项目组建风险识别专家组采用头脑风暴法和经验法等针对系统运行各个阶段的技术风险进行识别。其二,技术风险管理体制中的风险应对措施和风险监控的设置,提供给系统处理技术风险的应急措施和事后补救措施,减少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风险控制机制研究技术风险的发生率及其发生所造成的损失。在系统技术创新过程中,要对实际情况进行随时监控,不断校对偏离风险评估的创新行为,并对超出预期的新运行状况及时提出应对措施。总之,健全的技术风险管理体制大大降低了系统创新的技术风险。
2.技术标准化。技术标准化是创新系统协同创新的先决条件。首先,系统对其已有的少量技术或专利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制定技术标准的主要目标、需要达到的功能,然后根据目标和功能将其分解为模块分配给参与技术创新的企业。这样既减少了系统内技术创新的重复度,又降低了由于联合概率引起的整合风险。并且,创新技术的标准化,使参与创新的企业有统一的技术接口,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兼容性整合风险。其次,系统在将新的技术开发出来申请专利以后,可以进一步对已形成的标准进行完善或形成新的技术标准。技术标准化也使得创新产品或技术在市场推广过程中减少。由于技术而导致的推广阻力,降低了在市场推广过程中的实现性技术风险。
3.完善合作机制。在创新生态系统中合作风险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信任度不够和合约不完备而导致。为了确保系统内合作创新真正有效地实施,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合作企业在合作之初商定技术转移或许可范围。这样,既降低了参与创新合作的企业核心技术外漏的风险,又使得创新技术知识在系统内流通,提高了系统创新的成功率。其次,在合约中明确创新成果利益分配方式。根据不同创新联盟的合作方式,按照公平原则建立创新投入评价体系,确立与其相匹配的创新成果分配方式。并且,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承诺,制定相应的鼓励和惩罚合约附加条款。这样,在系统创新过程中,通过鼓励条款提高了企业参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同时惩罚规定提高了企业“搭便车”的成本,降低了道德风险。另外,确立合适的创新成果分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合作企业之间技术专利纠纷、利益共享纠纷等。最后,合作企业间构建双向沟通平台。有效的沟通平台,能够增强最新创新技术信息、资源、人才等在系统内的流通性,这样就减少了参与创新系统的企业间信息不对称、增加企业信任度,从而降低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合作风险。
结论
[关键词] 工业企业 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 微观机制
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工业发展不得不面对各种严峻挑战。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已经成为中国工业发展和整个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战略问题。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技术创新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技术创新仍然是中国工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的制约因素。
一、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工业进步和产业升级已成为新世纪中国工业发展的基本主题。然而,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中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不足。中国大多数产业的技术来源主要都是西方国家的产业技术扩散。尽管中国自1985年正式实施专利法以来,专利申请总量已达到190多万件,已经跨入专利申请大国行列。然而,中国国工业企业发展的事实是:广义技术创新取得了突出的发展,然而原发性技术创新数量较少。许多核心技术依靠进口,而现有工业产品附加值低,效率低而资源、环境消耗大。从一定意义上说,高产量、低层次、弱技术、少自创仍然是当前中国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第二,技术创新与劳动力资源之间的矛盾。中国低价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成为吸引国际资本流入的巨大吸引力,促进中国加工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充分发挥低价劳动力资源的优势正是中国工业发展的重要动力。然而,国外长期的技术发展趋势是以资本代替劳动力资源,依靠扩散性技术创新必然与中国资源禀赋特征产生矛盾。如何协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一个关键。
第三,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微观机制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在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过程中的作用逐步增强,“十五”计划以来,企业R&D经费支出占全国的比重持续上升。然而,工业企业仍旧缺乏有效的技术创新管理机制,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中的所有者(或所有者代表)、管理层,以及工程技术人员,对企业未来的产权状况都缺乏明确的预期,他们对需要长期高投入的技术创新,往往缺乏足够的信心和动机。而且,部分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技术创新的认识不够,技术创新意识不够浓,往往更倾向于进行扩大生产规模的投资,以获取近期的经济回报。而对于具有重大意义的技术创新项目,反而更趋谨慎。
二、促进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探讨
促进中国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中国必须优化技术研发投入的资源有效配置,集聚力量,尽快消除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各种障碍,这需要企业与政府双方的共同努力。
一是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健全企业技术进步机制的重点是建立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收入分配制度和产权制度。努力实现技术创新主体企业化。改变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产权模糊的状况,明晰产权,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工业企业制度创新。通过科学选择改制形式,严格产权界定和股权设置,推进股权结构的合理化和多元化,形成企业追求技术创新的利益驱动机制和风险约束机制,真正确立起企业作为技术投资、研究、开发的中心和利益分配的主体地位。
二是树立技术创新意识,让技术创新观念深入人心。要让工业企业管理者真正树立技术创新的观念,走差异化竞争的道路。占领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在思想深处真正重视技术创新,促进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三是政策扶持,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在市场经济中,技术创新是企业和个人的自主行为,政府的主要作用是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环境和弥补市场失灵,重点资助基础研究和具有较大外部效益的共性产业技术研究开发。
四是促进技术创新中介服务的发展。技术创新活动的发展,迫切需要有一个健全的创新中介服务体系为之提供支持和帮助。技术创新既可以通过商业市场上进行交易,也可以通过产业领域内的纵向一体化,跨行业的同盟,也可以是同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或者与大企业的协作。尤其是在一些产业相对集中的地区同行业工业企业间可以针对彼此共同的研究开发需要,共同出资组建研究开发同盟或联合开发中心,集聚技术资源,进行联合攻关,共享研究成果;或者共同组建人才培训中心和技术信息中心,实现资源共享。
五是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广筹资金。政府在保证对基础性、长远性和公益性研究项目支持的基础上,用多种形式筹资,拓宽技术创新融资渠道。由于技术创新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应鼓励风险投资,建立风险投资市场。广开投资渠道,就应该全面开放市场准入,加快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可采取“银企结合”、“银技结合”、合作筹资、抵押贷款、向风险投资公司或风险投资基金寻求资金、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建立风险投资机制等多种有效手段,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技术创新领域。
六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培育经营者的创新精神。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技术创新充满着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这不仅需要经营者有较高的科技知识素养和较强的市场预测分析能力,而且要有一种敢冒风险、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在这种情况下,推动技术创新,不仅仅需要对经营者进行有效的激励,重视企业经营者素质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从某种意义上显得更为关键。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产学研;产业链;合作创新模式;发展趋势
产学研合作创新指的是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为了实现各自的价值目标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而建立起来的合作创新机制。由于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价值取向、基础条件和自身优势有所不同,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模式及其组织形式也不尽相同。寻求有利于合作各方发挥其优势的创新机制是产学研合作创新成功的关键。产学研合作创新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模式。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李廉水按照创新的内容、各方合作的紧密程度不同,把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归纳为政府推动、自愿合作、合同连接以及共建实体4种。朱桂龙等整合产学研合作、创新与网络组织的含义,提出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组织的概念,并从创新网络层次上将产学研合作创新分为技术协作模式、契约型合作模式以及一体化模式3种形式。另外,王雪原和李焱焱则分别按照主体数量和主体作用将产学研合作创新划分为点对点式产学研、点对链式产学研、网络式产学研3种结构型模式和政府主导、企业主导、学研主导、共同主导4种主体型模式。各种模式是依据不同的标准来划分的,不同标准下的模式间并不存在着冲突。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我们在这些模式的基础上,依据企业在产业链中与其他部门的关系进一步探讨,把产学研合作创新划分为横向产学研合作创新、纵向产学研合作创新以及混合型产学研合作创新3种模式。
1 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基于产业链的一种新分类
1.1 横向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
横向产学研合作创新指的是处于同一生产阶段的企业为获取相同的技术支持而共同参与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其中企业作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主导者,各企业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研发的重点在于解决对企业的发展和科技实力提高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关键性、前沿性的应用技术。具体来说,它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企业之间共同出资建立研发机构、共建试验基地、共建培训中心以及共享创新网络等,我们可以称之为内部横向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另一种是企业之间共同寻求外部技术资源的支持,具体包括共同委托研究部门进行开发、共同购买技术专利等形式,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外部横向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总的来讲,企业进行横向创新合作的依据源于共同的技术需求、人才需求以及相同的销售网络和市场对象等。这种由多个企业为主导的横向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不仅有利于实现企业间技术信息的共享,减小创新的风险:同时也有利于减轻单个企业创新的负担。加大创新投入的力度以及促进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合作创新的顺利实施需要特定的契约保障,主导企业间通过协商,以协议的形式规定创新要素的投入量、创新过程的支配权以及技术成果的分配形式,进而保证创新各方价值目标的一致性和创新过程的连贯性。
1.2 纵向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
纵向产学研合作创新指的是由同一产业链上不同功能部门之间相互结合共同组成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专指单一线性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各部门以专业优势为依托,以分工协作为手段,对创新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进而保证创新链条的完整性。具体来说,科研机构和高校利用自身人才优势、知识优势、技术优势等进行技术研发;生产企业利用其生产优势、配套设备和资金优势将科研成果投入生产并将其价值转移到产品之中;销售企业利用其庞大的网络系统和灵活的营销手段迅速将产品转化为收益(有时生产企业与销售企业合二为一)。创新合作的目的不仅为了使企业在打破现有市场格局、迅速占领市场的应用型高新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同时还有助于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提高科研部门技术创新的积极性。部门间的合作是建立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之上,相互之间紧密合作进而实现了创新过程从“构思―研发―生产―销售”的全过程。这种模式常常以产权为纽带,以合同为基础,其主要形式包括技术转让、专利许可、委托研发以及校企联合办学等具体模式。纵向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不仅充分发挥了产业链上不同部门各自的资源优势,同时也促进了部门间的紧密联系,从而推动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顺利实施。
1.3 混合型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
混合型产学研合作创新指的是集以上特点于一体的网络式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具体来说,这种网络式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既包括同一产业链上众多部门相互结合形成的网络式组织结构,也包括由于不同产业链的交叉与融合而形成的网络式结构。同―产业链上部门间的合作保证了分工协作的顺利进行以及信息、技术的共享,实现了产品生产的规模经济:不同产业链的交叉融合扩充了产品间的关联性,实现了产品生产的范围经济。合作的目的不仅在于能够给企业带来先进的应用技术,同时也希望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共性技术方面有所突破,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混合型产学研合作创新实现了一体化下不同要素的聚合和专业化下相同要素的集中。其具体形式包括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技术产业集群以及大学科技园等,其中各部门之间的有效配合是混合型产学研合作创新完成的关键,同时创新的顺利实施还依赖于政府部门的大力引导和有效协调,比如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制定相应行业标准以及搭建各种服务平台等。
2 技术属性、势差、政府意向: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
2.1 技术属性
产学研合作创新主要是为了获取新技术,技术的属性影响到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的选择。这里的属性既包括技术的成熟度、复杂性,同时也包括技术的外部性等因素。
2.1.1 成熟度
一般来说,技术越成熟,企业越有可能通过外部方式来获取企业需要的技术,以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等形式存在的纵向产学研合作则足以满足企业技术的需求。而一些处于试验开发阶段的技术。由于技术摸索大、研发投入多,寻求其他企业共同参与的横向产学研合创新作则成为企业规避风险的有效方式,其具体形式包括共建研究机构、技术联合攻关、共同委托研究部门进行开发、共建中试基地等。
2.1.2 复杂性
技术的复杂性是相对于产学研合作创新部门的实力而言的,它表示的是技术创新研发的难易程度。一般而言,技术复杂性越大,技术创新的风险也就越大,企业寻求与其他企业合作的动机也就越强,进而企业采取横向产学研合作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相反,如果技术复杂性较小,意味着创新的风险性较小,为
了实现技术上的独占,企业则倾向于选择由单个企业参与的纵向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
2.1.3 外部性
技术的外部性是由技术的扩散造成的,根据技术外部性的大小可以把技术分为基础性技术、共性技术和应用性技术。总的来说,基础性技术、共性技术因其较大的外部性、较强的风险性以及较大的创新投入,单个企业参与创新的积极性较低,这时政府引导下多个企业的共同参与则成为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的有效形式;而对于一些前沿性的关键应用技术,由于其外部性小、预期收益大,由单个企业参与的纵向产学研合作创新方式则成为其提高技术实力,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有利手段。
此外,技术的可操作性、突破性等属性都将对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的选择产生重要的影响。
2.2 势 差
这里的势差不仅指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之间资金、设备、技术、人才、市场、管理等方面的差距,同时还包括相同部门之间的差距,特别是指参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企业之间的实力差距。
2.2.1 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之间资源上的差距
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之间资源上的差距为产学研合作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样也决定了产学研合作创新过程中的主导权和支配权。如果企业在市场、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力量大于科研机构、高校在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力量,那么由单个企业主导的纵向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则成为企业提高其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相反,如果科研机构、高校在人才培养、知识传播和研究开发等方面的优势力量大于企业在资金、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企业为提高其支配权和谈判力,则会主动寻求其他企业的共同参与,同时研究部门为促进技术成果的有效转化也愿意与更多的企业合作。
2.2.2 企业与企业之间在技术实力上的差距
一般情况下。势差越大,企业技术需求层次越不同,因此企业共同参与的横向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可能性也就越小:相反,企业间势差越小,企业间技术需求的层次越趋同,那么有多个企业共同参与的横向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主动也就越大。而在同一区域内不同规模企业、科研机构、高校比较集中的行业,则往往有利于形成混合型的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
2.3 政府意向
政府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市场经济还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其引导和支配作用尤为突出。由于政府的干预,很多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的选择往往不取决于市场,而是取决于政府意向,即服从于国家政策的需要,服务于国民经济长期发展的要求,比如国家“863计划”、“星火计划”以及各种科技攻关计划。这些计划大多由政府支持,国家通过各种政策引导或下达各种指令性计划促进相应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的建立。它既鼓励包括有多个企业共同参与的横向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的成立,也鼓励在企业内部建立国家或区域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形式的纵向产学研合作创新形式,同时还支持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工业园以及大学科技园为代表的混合型产学研合作创作模式的发展。
3 基于产业链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的新发展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各国创新突破了原有的地域边界和思维界限,网络技术的应用加速了知识的转移和信息的传播,技术的融合造就了产业融合,面对着复杂的、激烈的市场竞争,这种以产业链为基础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将得到进一步扩展。
3.1 纵向产学研合作创新的跨国化
全球一体化的到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这为中、外企业的发展既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如何迅速进入他国市场,如何规避风险,成为跨国企业特别审慎的问题,产学研联盟成为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而跨国式的纵向产学研联盟则更成为其中一个亮点。在高端技术竞争中,跨国公司对新技术研发往往是采取开放式的策略,尽可能地利用当地研发资源,准确把握当地市场信息,实行项目分包、项目合作以及联合办学等形式,进而获取适宜本土化生产的科研成果。在中国,跨国公司大量投入于高校和科研院所,利用中国人员、科研基础设施,联合进行各项技术的开发。以清华大学为例,仅2001年全校执行的国际合同206项,总金额229万元;1998―2001年,清华大学28个院(系)、科研中心、机关等机构共与美国、日本等11个国家的跨国公司签署了科技合作项目。除此之外,我国许多企业也积极采取“走出去”战略,逐步探索与国外科研机构和高校之间的合作。例如海尔公司以项目牵头。与国际知名大公司、科研机构、大学进行合作研究开发,先后成立了48个联合研究中心:同时,还在欧盟和日本设有6个联合开发研究所。跨国式产学研合作创新充分发挥了合作各方自身优势,不仅降低了研发成本、减少了创新风险,同时还有利于跨国企业突显本地化生产要求,从而提高了进入他国市场的融入度。
3.2 向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技术融合化
任何行业都不是孤立的,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技术的应用促使知识、信息在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之间迅速地流动。伴随着新科技的发展以及跨行业、跨地区的兼并重组,产业间不断融合。这些融合主要体现在纳米科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上,正如电子管、芯片的出现为多个产业建立起连接和融合的平台一样,新型材料的相继被开发和广泛应用,使得新材料产业在高技术产业群中的地位日渐突起,而生物技术目前已广泛地渗透到农业、医药、海洋、环保等各行业,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某项技术不再单纯地归属于一个行业或一个产业,一些基础性、共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往往造福于多个行业,甚至提升了整个区域的技术水平。正是这种产业间共同的利益需求,才为不同行业企业之间横向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的建立提供了依据。据统计,美国跨行业技术合作数目由1985年的85件上升到1994年的235件,上升了26%。近年来,我国也逐渐加大对跨行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关注力度,国家“十一五”规划也明确规定把跨行业的联盟与合作作为今后支持的重点。由于基础性、共性技术的高投入、高风险、外部性较大等特征及各产业间的差异性,才使得政府的引导成为可能,政府根据相关产业需求进行组织管理以及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相应的激励措施和行政手段促进技术在产业间的扩散(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
3.3 混合型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网络化
关键词:农业机械工业;发展;概述
1 发展优势
1.1 发展机遇良好
我国正处于人工促农,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阶段。工业积极推动农业的发展,不断加大了财政补贴,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而农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农业机械工业的发展。我国农业的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使得农民的收入提高,而农业机械作业的服务范围也不断扩大,所以,农机市场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目前,将农户当作主体,并且多元化投资机制的出现,也积极促进了农业机械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1.2 农业机械产品更加智能化与高效化
第一,产品结构的调整。我国农业机械工业逐渐从中小型的田间作业机械转变成大中型,并且机械种类从单项作业转向了联合复式作业。与此同时,产品逐渐从粗加工转向了精深加工,并且摒弃了原有的资源消耗型利用方式,逐渐采用了资源高效利用的保护型方式。在此基础上,更重视高新技术的应用,进而将农业机械产品从低档次提升到高档且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产品。
第二,技术装备优先发展。对于能够保证粮棉安全且增加产量的具体技术装备进行优先发展;对于可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装备予以重视;对能够合理调整农业结构的技术装备进行发展,像饲养设施或经济作物的生产装备都属于能够调整农业结构的技术装备;针对能够增加农产品产量并且保证食物能够安全生产的成套技术装备也应该予以优先发展;针对具备信息化与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的技术装备进行优先发展。
1.3 农业机械企业竞争力有所提升
积极突破农业机械工业的重点技术环节,并逐渐形成具有核心特色的技术。可以将优先发展重点技术当作技术攻关的关键点,在对当前技术进行充分利用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形成自身独具特色的核心技术,进而实现自主制造的目的。
充分利用当前制造技术对原有技术进行改进,积极推动制造作业实现信息化与现代化,进而逐渐步入新型的工业化道路中。科学合理地应用现代化的制造技术,并对原有的技术进行改进与完善,进行形成智能制造与集成制造的先进型制造模式,积极推动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并保证制造过程的智能与自动特征,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实现资源的节约,有效减少资金的投入成本。基于此,以高科技含量以及低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的新型工业发展形式,积极转变我国农业机械工业的经济增长模式,进而积极突破资源的限制,不断加快发展,进而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积极完善并创新管理体系,不断提升企业以及市场的竞争力。采取不同的途径与方式,推动改革的深入化进程,建立并健全现代化的企业制度,不断改善企业内部的治理结构,进而转变经营机制。
2 改进与提高
2.1 积极优化行业组织结构
大型企业引领农业机械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小型企业逐渐占据行业主体地位;对资本结构合理优化,加大三资与民营企业所占比重。
2.2 努力实现全球化
农业机械工业需要不断加快出口,使行业市场快速发展。在国外创建工厂,将产能过剩产品远销至国外,进而不断调整并优化该行业的内部结构。与此同时,积极引进现代化技术,不断吸引外资,并以生产高端产品作为行业发展重点。
2.3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并健全技术创新体系
第一,构建技术创新体制。农业机械制造技术最主要的需求者与投入者就是企业本身,企业要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企业自身的努力,加之政府的扶持,进而形成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技术中心,积极带动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成为农业机械制造行业的技术主体。在此基础上,应将产、学、研三者相互结合,积极发挥科研机构人才与引领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该行业的发展。
首先是引领创新经济的方向。
将创新经济转化到国家经济实力的进程中,政府在其中扮演着方向引领的角色。以软件来说,政府应该在关系中国软件产业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技术研究领域起到领导作用。
在关系中国软件产业长远发展的少数几个关键技术领域,比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算法和人工智能等基础性领域,需要进行长期持续的研发投入。以目前中国国内软件企业的收入规模和盈利能力很难在这些基础领域有所突破。而这些基础领域的创新并不是“重复发明轮子”的工作,比如说操作系统,我们没有必要再去开发自己的桌面操作系统,尽可以用成熟的商业或者开源的产品。我们应该去研发的是下一代的操作系统,也就是基于互联网的云计算的操作系统。对数据库也是同样的道理。
其次是创新投入管理,以促进创新经济。
如果说创新方向的引领需要国家政策的导向的话,创新的投入便是从资金层面来促进创新经济的发展。在国家科技计划资金投入方面,目前的对象集中在国有科研院所和大学,如果能有规划的逐渐向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甚至包括外资企业在华研发机构等适当倾斜,研发费用投入的效率方面应该会有大的提升。
这样的倾斜可以使得国有科研院所和大学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沉淀积累,结合企业在应用领域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化推进方面的优势互补,以实现政府和企业的共赢。
再次是将创新科技转化为创新经济。我们希望创新科技、技术研发最后能转化为产业经济,这个过程也就是知识产业化的过程。在这方面政府可以在应用软件领域将专项资金支持适当向企业倾斜。在基础研究领域,未来可以继续以大学和国有科研院所等学院派为主,而在应用软件研究领域,应真正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让大企业成为创新活动的主导。
政策的重点应该放在建立良好的转化体系和支持系统,帮助创新成果迅速实现产业化。这种做法除了让企业更易于实现产业化外,还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就是得到资助的企业,通过产业化获得的回报能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并以榜样的力量促进其他竞争性企业对技术研发的投入,从而推动整个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
最后是开放的协同创新环境。需要有一个系统既能够支持内部创新,又能够去利用外部的创新。软件把各种内部的创新和外部的创新很好的集成在一起,这就需要有一个开放的创新环境。
关键词 共性技术 研发组织 3OM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共性技术作为一种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竞争前技术,对整个产业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都会发挥迅速的带动作用,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技术的应用范围越广,使用者越多,共性技术的特性就越强。共性技术的研发与实践是产业竞争力整体上升的重要基础,对共性技术研发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将极大促进我国自主创新系统的完善,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我国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发展
基于共性技术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20世纪90年代共性技术政策在发达国家的科技发展政策中确立了地位,发达国家普遍加大对共性技术研究开发活动的宏观调控与支持力度,对共性技术的投入逐步规范化、系统化和国家行为化。我国早在1983年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就将支持共性技术研究作为政策目标,通过一系列的科技计划对共性技术进行政策支持。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明确提出将发展共性技术作为政府支持科学进步的重要举措。
我国共性技术研发组织逐步形成了政府协调和引导下、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体系。首先,企业、科研机构、高校构成我国共性技术研发的基本主体。其次,依托不同类型的主体建立了一批科研基地,力图形成持续的共性技术研发能力。再次,不同主体之间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共建科研实体和组建产业技术联盟等多种新的组织形式,解决产业发展的重大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
2 我国共性技术研发组织存在的问题
我国已经逐步形成和完善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体系,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需要进一步完善。
(1)共性技术研究机构存在着重复建设的现象。我国建立的共性技术科研基地,虽然在数量上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一些科研力量较为分散、分布不均匀,不利于集中科研人员从事共性技术研究活动。
(2)共性技术研究成果的扩散效率有待提高。现在的共性技术科研基地是依托于具体的建设单位而设立的,比如行业、领域科技实力雄厚的重点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或高等院校。但由于共性技术具有公共物品性质,在研究中具有不确定性,在投资中具有风险性。共性技术本身很难在短时间内开发出来,随之产生的经济效益在短期内也并不太明显。因此一些共性技术科研基地不太愿意承担共性技术的研究。科研基地对共性技术的独占性也极大地推迟了行业的整体提升。
(3)共性技术科研基地的考核评价体系有待完善。共性技术科研基地考核评价方面,由于所依托的建设单位主要是从事科学研究性质的,上级主管部门在考核时,往往会侧重于研究成果、学术论文的发表,而对于共性技术成果向整个产业供给以及技术辐射的效果并不十分重视。①而且对共性技术的行业影响力、技术辐射面、社会影响力的评价体系并不太完善,评估存在一定的难度。
(4)共性技术依托的产业介入程度不高。共性技术是竞争前技术,是研发后期向产业链扩散的技术,需要来自产业界人员的参与、配合,需要和企业进行有效沟通。整体而言,共性技术依托的产业界的参与程度并不太高。在规划制定、资金投入、人员配备等,企业方面参与机会不多。需要尽快在宏观设计和规划中完善相关的机制,解决企业参与的关键性问题。
(5)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运行管理有待加强。在具体的运行机制方面,根据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特点,探索出了多种模式。但实践表明,无论是哪一种模式,研究中心只有面向市场,走与企业相结合的道路,才能真正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无论哪一种模式都必须有明确的产权界定、责权利明确、有充分的自和经营决策权,才能走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3 共性技术研发组织发展的3OM分析模型
针对我国共性技术研发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3OM分析模型,认为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发展可以从定位及功能(orientation and function)、组织机制(organization mechanism)、运行机制(operating mechanism)和管理体制(management system)四个维度进行战略提升。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3OM模型将共性技术研发组织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进行分析,以制定适合组织或机构的实际发展情况的战略。
3.1 定位及功能
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功能定位,也就是要明确其要做什么,体现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总体功能目标及其开展的主要功能内容。
具体来讲,第一,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科研项目研发、科技成果转让、科技服务等活动要围绕产业发展和行业的技术进步而展开,促进产业共性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为产业提供共性技术服务,为共性技术的扩散提供支撑。第二,成为创新要素的集聚地。密切联合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有效整合和合理配置官产学研各方资源,促进官产学研合作,实现科技创新人才、技术和信息的有效组合。第三,成为人才培养的摇篮。为行业培养工程技术研究与管理的高层次人才,②成为科技人才长短期培养、人才引进、人才转移、人才交换等的基地,为区域及行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3.2 组织机制
目前,我国多种形式的共性技术研发组织并存。共性技术与产业的紧密结合程度是共性技术研发组织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而影响共性技术与产业实际结合度的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产业的需求,二是共性技术的扩散,而这两者集中反映在企业的介入程度与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形式上。对于关键、基础性的共性技术研发,可以从技术和行业这两个视角来对组织机制进行分析。从技术的视角来看,共性技术作为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特征明显。其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和通用性,会产生技术外溢现象,以及研发的风险性,因而理想的共性技术研发模式应该是官产学研合作研发的模式。其次,由于共性技术的基础性,对共性技术的研发投入应当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应该完善整合现有科研力量或者设立新的行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
3.3 运行机制
从核心要素来看,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是依托人才、技术、资本以及物理空间等来创造价值。不同的科研组织应根据自身的地位、功能等不同情况采取适合自身的运行机制。然而在具体运作实施时需要考虑资金投入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成果转化机制等。
资金投入机制方面,实行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包括投资主体多元化及资金来源多元化。投资主体不仅包括政府、高校院所、企业,还可以是金融机构、社会组织等,金融机构可以提供资金支持,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考核评价机制方面,重点应为产业界对共性技术研发成果的实际应用状况。共性技术研发组织可以像上市公司一样每年定期公布年度报告,接受社会监督,委托专家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成果转化机制方面,可通过组建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共性技术转移机构等专门的服务部门、孵化器以及投资平台,加速共性技术与企业界、产业界以及金融资本的结合。
3.4 管理体制
从系统的观念看,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管理体制包括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其中宏观管理体制涉及共性技术研发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在相应的技术创新系统中的地位,以及构成研发组织主体的各参与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明晰各个主体的责、权、利。微观管理体制则涉及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内部组织结构。
(1)宏观组织管理。我国的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比如国家建立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它们大都不具有独立事业法人地位,要么是依托于企业或转制院所而建,要么是依托高校而建的。现有的这种管理体制不利于融合多方资源开展共性技术研究。而独立事业法人的地位属性可以便于整合政府、科研机构、产业界以及金融界等多个方面的资源,实现产学研用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2)微观组织管理。我国共性技术研发组织内部管理主要有管理委员会、理事会、董事会、学术委员会、技术委员会、工程技术委员会,其实这些组织归纳下就是两种类型,一是理事会或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共性技术研发组织做出重要决策;二是技术委员会,主要负责机构的技术发展目标、任务和研究方向等方面的咨询。
为了更好地管理共性技术研发组织,其微观管理可以完全借鉴公司化管理的模式,成立类似的机构,比如理事会、执行委员会和技术委员会。理事会相对应于公司的股东大会,作为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权力机构,对共性技术研发组织重大事项有决策权,可以由政府有关部门、所依托大学及科研院所组成;执行委员会相对应于公司的董事会,作为决策机构,制定执行理事会决议,对理事会负责;技术委员会相对应于公司的监事会,对理事会和执行委员会的工作实施技术指导工作,可以由科技界、产业界、商业界和知名专家或工程师共同组成。
注释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体系和方法时至今日仍然存在很多分歧和争议,而且缺少对研究框架体系的系统整理。这大大限制了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发展和专业课程的设置,影响了这门学科在教育科学中的独立地位和作用。这一问题在国际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关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或领域,1971年,坂元昂曾为教育技术学(教育工艺学)设定过三方面的课题:利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成果来提高教学效率的研究;利用心理学关于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的研究;利用人类工程学的知识开发便于教育现场使用的设备和教材教具,以提高教育效果的研究。米切尔(P.D.Mitchell,1978)曾提出教育技术学有五个方面的研究内容:教育心理技术、教育信息与传播技术、教育管理技术、教育系统技术和教育计划技术。①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于1994年提出的对教育技术(教学技术)的新定义引起了国内学者的重视。该定义提出,教学技术(InstructionalTechnology)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这一定义突出强调了以学习为中心,而非以媒体技术为中心,强调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两个侧面;强调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范畴的划分及其一体化;同时强调理论与实践。这一定义从最概括的层面上对“教学技术”的含义做了重新审视和规定,从教学技术的环节(尽管强调是非线性的)来说明其概貌。但是这个定义并没有在对教育技术学现存研究主题做系统概括的基础上,勾画出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的总体框架。这不是这个定义本身所能解决和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以这个定义为基础,从另外的角度来剖析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本文试图以对当代教育技术学的研究主题(倾向)的反思为基础,初步提出此研究领域的基本架构。
二、关于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基本框架的思考
(一)基本思路
分析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基本框架并不是要给教育技术学提出新的定义,而是为了说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者在做什么,他们分别在哪些子领域(分支方向)上以何种思路方法回答何种问题,这些研究工作之间存在怎样的相互联系,生长点及发展方向在哪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这里首先需要对几个相关问题加以说明。
1.教育技术学作为仍在成形之中的新兴交叉学科教育技术学是一个独立学科还是一个研究领域?这个问题是国际教育技术学界一直存在争议的问题。应该说,发展至今,教育技术学已经逐渐明确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在教学系统设计等问题上初步形成了独特的核心理论,在教育实践中也日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而初步具有了学科的特性。但是,教育技术学是一门仍在成形和完善之中的新兴交叉学科,在这种学科交叉过程中,我们仍可以在研究对象、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理论倾向上很清晰地看到各个学科的痕迹,而没有真正融合以更好地产生新的质。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学科还具有明显的不成熟性。因此,在分析这门学科的研究领域时,本文将努力体现这门学科发展中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体现在交叉学科形成过程中不同学科倾向的分野及互动。
2.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教育技术学是一门应用学科,而作为独立的应用学科,一方面要有其独特的应用领域,即在教育实践领域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又要体现这个学科独特的学术贡献和创新,而不是其他学科的简单应用(搬用),否则就不能称其为独立学科。因此,在分析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基本框架时,本文将一方面努力概括出这个领域中的学术生长点,同时又突出这门应用学科所面向的主要实践应用领域。
3.客观反映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现状尽管在学科研究框架问题上缺少共识,但是教育技术学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事实资料,而这些研究工作之间往往体现出了不同的思路和风格,或重实践应用,或重基础学术;或重技术,或重教学心理,或重哲学文化反思,等等。在分析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基本框架时,本文将努力客观反映这个学科研究的现状,从事实出发来概括出这个领域的基本架构。
(二)基本架构
基于以上思路,综观当代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最新发展。按照上述思路,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应用学科,其研究领域可以分为基础性探索和应用性探索两个层次。基础性探索所产生的是教育技术学的一般性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成果,包括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这为教育技术的各种应用领域提出了共同的基础,集中体现了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学术贡献和创新。在学科交叉与研究发展过程中,在此层面主要有三种倾向的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教学设计(学习环境设计)、面向教育需求而出现的创新性技术研究以及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文化研究。应用性探索直接面向教育技术的各种应用领域,探讨、回答源于实践领域的问题,集中体现了教育技术学的独特应用价值。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可以划分为在学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和在学校以外的企业培训、终身学习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远程学习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种方式一方面拓展了学校教育,成为远程教育,而另一方面可以实现面向企业等机构的远程培训。远程方式本身也日益渗透到教育和培训机构的内部,不只作为其外部延伸。面对面方式和远程方式日益表现出融合的趋势,而不再像远程教育出现之初那样界限分明。基础性探索和应用性探索之间并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基础性探索为应用性研究提供了基本依据和基础,而应用性探索所提出的需求以及所提供的带有具体领域特色的研究成果可以反过来推动和丰富基础性探索,比如面向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所出现的绩效技术就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下面,我们就按照这一框架对当前的教育技术学研究做一概要分析,以说明这些分支性研究领域的现状。
三、教育技术学的基础性探索
在基础性探索层面上,当前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集中体现为三大主要研究倾向:教学设计(学习环境设计)、创新性技术和哲学文化研究。
(一)教学设计研究
此方向主要是教育心理取向的研究。教学设计也称为教学系统设计,它以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探讨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系统论思想和传播理论的影响。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学最核心的内容,对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历来是教育技术学理论研究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②随着学习理论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再到建构主义的发展,教学设计理论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从教师中心的教学设计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建构主义者则更多称之为“学习环境设计”。而教学设计研究不简单是搬用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它同时也推动、丰富了学习与教学理论的发展,两者之间呈现出双向的互动关系。③当前,学习理论至少有三种新的发展倾向特别值得关注:即强调学习的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我们需要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重新审视教学过程的设计,用新技术支持、促进新教学观的实现,这对当前的教学设计、教育技术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教育技术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比如超媒体环境会带来更有效的学习,还是只会带来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式的肤浅的学习?如何解释在计算机媒介通讯(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简称CMC)这种新条件中的人际沟通和知识建构?等等。而这些问题的提出和探讨恰恰体现了教育技术学的独特贡献。因此,在此领域中有两个重要的前沿性研究方向,其一是基于新的学习理论、以新技术的发展为背景来研究新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分析新技术在这种新教学模式中的功能及其实现。诸如乔纳森(D.Jonassen)的学习环境设计模型、CTGV提出的锚式情境教学以及瑞格鲁斯(C.M.Reigeluth)、梅瑞尔(M.D.Merrill)等的工作均在此方面具有重要影响。④其二是面对新的信息技术环境重新审视人类的认知学习过程,回答在传统学习环境中所不存在或不甚突出的问题。比如基于CMC的人际沟通与协同知识建构,超媒体网络环境中的信息搜索、获取与整合,网络环境中的分布式认知(distributedcognition),基于信息技术的知识建模与可视化表征,等等。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研究与发展中心、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玛夏琳(MarciaLinn)课题组等均在此方面有丰富的研究,在国内,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的陈琦教授及其课题组在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当然,上述这两个方向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比如美国的“创新学习技术中心”(CILT)作为一个全国范围内的合作研究机构,其核心研究主题明显同时结合了上述两个方向,如可视化与建模、社群工具、学习测评等,其中既涉及对新环境中的认知学习过程的研究,也涉及到如何利用新的学习理论和新技术来设计新型学习环境的问题。
(二)创新性技术研究
这里的创新性技术研究是指面向教育需求探讨新技术的综合应用方式,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这种需求的推动下对信息技术本身进行创新,包括硬件及软件技术的创新(而不仅仅是对现成技术的应用),以新技术发展推动教育技术的进步。这类研究的直接结果是导致了面向教育需求对技术应用方式或技术本身所进行的创新,正是这一点才使这类研究具有了基础性探索的特征,一般意义上的教学软件开发不属于这一类研究,而应归属在应用性探索之列。创新性技术的研究集中体现信息科学的交叉渗透和影响,在整个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而这种在教育应用层面上的技术发展尤其是技术创新也集中体现了教育技术学的学术贡献。在此方面的工作包括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所进行的关于智能辅导系统的研究,有关智能的研究,等等。当前所进行的关于泛在计算的研究也格外值得关注,即超越桌面计算机以及传统人机交互方式的局限,发展无所不在的、可以随时随地使用的技术工具。掌上电脑、无线联网以及新的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等均为此提供了条件,而这些技术创新将更好地支持学生在学校及家庭中更便利地使用信息技术,更好地实现跨时空的开放学习方式,并促进全体学生的平等使用,减少数字鸿沟。泛在计算也是美国“创新学习技术中心”的一个重要研究主题。
(三)哲学文化研究
哲学与文化学取向的研究所关注的是技术发展应用对社会及人类自身发展、教育目的、教育价值、教育过程与体制的深层影响及其应对方式,以此来指导新技术条件下的教育变革。与前面两个研究方向不同,哲学文化研究首先需要对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身做批判性反思:将信息技术引入教育真的是必要的吗?这会对教育、对人的发展、对社会文化产生怎样的挑战和深层影响(积极的、消极的)?等等。这一研究方向集中体现了哲学(尤其是教育哲学、技术哲学等)、文化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渗透和影响,而这一领域中所提出的一系列的新的深层问题也反映了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学术贡献。当前,后现代哲学的技术观对于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做了批判性反思,反对技术至上的观点,突出了理性方法的有限性、集权性和中心性。有关技术哲学的研究在重新审视技术的实质、发展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强调将技术放在具体的社会文化之中,分析技术问题的文化根源。当前的教育哲学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所有这些都会对教育技术研究产生重要的影响。另外,在教育领域中的新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哲学家提出了新的课题,数字化时代的人类生存方式,信息时代人的素质结构与教育的目标,对传统读、写、算能力的新解读,多媒体所带来的视觉文化,网上虚拟空间中的师生交往等等,这些都是需要以哲学为基础进行深入思索的问题。除上述研究外,教育技术中的文化学、社会学问题近年来也开始格外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关注。研究者发现,任何一种教育技术产品都体现了它所产生的文化和社会的特征,白人文化中所形成的教育技术未必能适应黑人文化。另一方面,同一种技术工具在不同文化之中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应用方式。在我国,计算机教学软件在其发展早期即出现了习题库式课件的泛滥,而网校发展也首先以升学辅导为起点,这些不能不说都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所以,如何揭示出教育技术的社会文化性?应该如何适应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等等,这些都是有待研究的问题。总之,教学设计(学习环境设计)、创新性技术和哲学文化研究构成了当前教育技术学研究中三个主要的基础性探索方向,这是教育技术学研究发展的三大生长点(根基)。而这三者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紧密的互动关系。信息技术的创新会推动和支持学习环境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发展,而新的学习环境设计又会对技术提出更新的需求;哲学文化研究对于前两者的发展及应用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学习环境设计的变化、技术的创新发展又会对哲学文化研究提出新的挑战。这些基础性探索构成了应用性探索的共同基础。
四、教育技术学的应用性探索
在应用性探索层面上,当前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三个重要主题:面向学校教育所进行的关于IT整合于学校教育的研究、面向企业培训所进行的绩效技术研究以及远程教育与远程培训研究。
(一)IT整合于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无疑是教育技术首要的应用领域,当前,研究者在此方面所关注的首要主题是如何在学校课程及教学中充分利用IT所提供的潜力,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促进学校教育的变革。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者日益看到,IT用于学校教育决不简单地是将其作为一种工具或一门课“添加”到传统学校之中,而是涉及到一系列深层变化。所以,如何将IT整合(或融合)到学校课程及教学之中,推动学校教育的全面深层变革,成了研究者们关注的重要主题。在国内,我们更多将这一问题称为“教育信息化”。英国很早就在将IT整合于各科教学方面进行了探索性工作,对数学、语文、科学等各学科在教学中所应使用的信息技术及应达到的效果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并开展了追踪研究。伦敦大学的M.Cox等均在此方面有丰富的研究。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也提出了学科教育中应用技术的标准。从各国的经验来看,IT在学校教育中的整合应用至少涉及到四个相互联系的基本环节:硬件设施建设运行、内容资源设计开发、教师培训和制度文化改革,而决不仅是在学校中添置计算机设备。在这些方面,IT在各类课程中的整合应用模式、应用效果(包括短期及持久影响),基于IT的课程资源设计开发,IT应用与新型教学模式的整合,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标准与模式,等等,都是最近国际教育技术界关注的问题。
(二)绩效技术与企业培训、终身学习
在学校教育之外,企业培训以及终身学习也是教育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与偏重文化传承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校教育不同,企业培训具有更具体的目标指向性,更关注受培训者在特定领域中的绩效水平的提升,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一种具体途径。绩效技术就是主要针对企业等机构的培训而发展起来的,它运用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的系统方法来提高个人和组织机构的工作业绩水平。⑤绩效支持系统的设计、实现及绩效评估等成了这一领域中的重要问题。这一领域近年来日益引起了研究者及企业界的关注。应该说,这一应用领域为教育技术提供了新的具有吸引力的发展空间,但研究上相对而言还比较薄弱,有待大力推进。
(三)远程教育与远程培训
远程教育与远程培训最初是学校教育及企业培训等的拓展形式,用以使远离优势教育资源的人能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和培训,大大提高教育和培训的开放性。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与培训从广播电视教育过渡到了以网络教育为核心的阶段,当前引起了人们的格外关注,网络课程系统及学习支持系统的设计开发及远程学习的评估、管理等问题成了研究者探讨的重要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研究者开始更多用分布式学习而不是远程学习来描述基于网络的虚拟化学习方式。远程学习或远程教育所强调的是把教育资源传递给身处远方(可能是偏远地区)的往往有全职工作的学习者,为他们提供开放的教育机会。而分布式学习所强调的不是学习者身处远方,他们可能就在当地学校中,但他们在学习中会接触、利用分布于不同地方的(而不仅仅是眼前伸手可及的)资源。另外,分布式学习所适应的不仅是空间与时间的距离,而且要适应学生知识经验背景、学习风格等方面的差异。⑥这种发展趋势使得学校教育中的IT应用与远程教育之间的差别越来越淡化,在校学生也往往在其课程学习中广泛采用网络学习方式,获取异地的学习资源,与身处其他地方的学习者、专家等进行跨时空的沟通、协作。所以学校教育与远程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整合的趋势。同样,企业培训本身也大量采用了远程培训的方式。网络教育与培训近年来已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对远程教育与远程培训的研究成为当前教育技术学的一个热点领域。
五、关于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反思
本文在综述当前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了一个此研究领域的基本架构,用以说明当代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主要分支领域及其相互关系。从这一架构来反观我国当前的教育技术学研究,可以看到,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在诸分支领域上整体上还比较薄弱,而且突出存在以下偏向。
1.重应用,轻基础,基础性探索相对还很薄弱。与当前蓬勃发展、广受关注的教育技术应用性探索领域相比,三大基础性探索领域均显得比较薄弱。教学设计研究未受到足够重视,且引进多,创新少,缺少系统深入研究,而且非常值得注意的是缺少科学的研究方法。因此,这方面亟需加强对信息技术环境中认知学习过程的实验研究,同时在学校情境中对学习环境设计问题进行更大规模的、设计精良的实证研究、行动研究,以充分的事实资料为基础进行系统深入的理论建构和创新,而不只是停留在“空中楼阁”或直觉经验的层次上。技术问题在我国教育技术界受到了突出的关注,但更多处在技术应用水平上,教育技术学界自身在创新性技术的研究上相对还很不足。哲学文化取向的研究力量也相对还很薄弱,且未能引起足够重视。
关键词:技术标准设定;R&D能力构成;高技术企业
中田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0)02-0093-06
一、引言
技术标准是公认组织在形成共识及核实批准后制定的文件,旨在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从而在给定的条件下达到最佳秩序的目的。因此,技术标准设定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长期以来,技术标准只是作为一种技术管制和技术联系的工具,或者是实施技术连接和技术规范的工具。但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领域内技术的迅疾发展,国际上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的融合发展趋势不断增强,技术标准既是公共物品又为技术标准发明者提供市场垄断机会的独特两面性,改变了企业传统上仅通过市场化战略和技术战略控制市场的模式。同时,不同于大多数传统产业内技术标准仅仅作为技术规范的参考体系或者仅用于技术间的相互比较和相互连接,技术标准的网络外部性和产生的递增效应,使得在网络外部性显著的高技术产业中,技术标准已经上升为产业内竞争的制高点,技术标准设定成为企业竞争极其重要的战略工具。“得标准者得天下”,标准之争的游戏规则已激发国内外大批高技术企业投入到技术标准的研制开发和推广活动中。
企业R&D能力是企业搜寻、获取和利用现有的知识从而产生新知识、技术和产品的能力。R&D能力是获得核心技术和必要专利的源泉,是技术标准设定的技术基础,R&D能力的高低直接关乎标准设定的成败。但是长期以来,R&D能力的发展并不是以技术标准设定为导向,当今众多高技术企业的R&D能力与技术标准设定要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本文拟通过分析技术标准设定背景下高技术企业R&D能力的构成,指出技术标准设定对R&D能力的要求,提出技术标准设定战略指导下的R&D能力关键要素新框架,明确R&D能力在标准设定中的作用,为提升高技术企业的R&D能力和R&D管理水平,成功完成技术标准设定活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本研究对于长期缺席于国际标准秩序制定而处于竞争不平等地位的发展中国家的高技术企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技术标准设定对R&D能力的要求分析
(一)技术标准设定对R&D能力的要求
技术标准设定是从技术标准开发到技术标准被市场接受的过程。Krechmer(1999)指出,知识产权是技术标准设定战略的关键,进一步而言,对技术标准体系中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必要专利的拥有是标准设定的重点。众所周知,知识产权来源于企业的R&D活动,因此,标准设定与企业R&D活动紧密相关,它作为内生要素塑造技术开发,是企业R&D的延伸,是网络外部性凸显的技术领域内技术创新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较长的时期来看,企业技术创新是否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将技术创新成果转换成技术标准,或者是一旦技术标准体系建立后,市场能否采用此标准。大多数企业的核心活动已经由技术创新变为创造技术标准。因此,标准设定对企业R&D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对R&D产生重要影响。在标准设定环境下,企业目标不仅仅是创造有竞争力的畅销产品与科技成果,它更强调技术范式的突破、技术标准的应用与推广以及技术标准体系中开发核心技术与必要专利能力的培育。具体而言,技术标准设定对R&D能力的要求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R&D战略能力。技术标准的创造涉及技术范式的再造和更替,决定企业日后的技术轨道和竞争位置,并涉及巨大的资源投入,因此,高技术企业必须拥有对R&D进行周全的战略规划的能力。
(2)内部R&D能力。能够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技术来源于企业自身的R&D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必要专利对企业形成核心竞争优势极其重要,企业对技术标准的控制权与国际竞争中的话语权及所开发的技术标准的专利份量密切相关。同时,多开发出用以专利交叉许可的技术,也有利于企业与拥有其他基础或关键性专利技术的企业进行谈判,减少企业对专利费的支付。因此,参与标准设定的高技术企业必须重点发展内部R&D能力。
(3)外部协作R&D能力。当前技术标准已不再可能为单个企业所主宰,由技术标准引发的系统创新需要互补企业和竞争对手之间的协作,特别是与产业链上的企业形成协作关系。而且,标准设定涉及多个利益相关主体的兴趣,标准设定过程的参与是企业、技术使用者、消费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开放式创新的一种特定形式,同时考虑到技术标准开发中的高风险和高成本,参与标准设定的高技术企业需加强发展外部协作R&D能力。
以上三个主要能力要素,其所涉及的内容如表1所示。
(二)高技术企业传统的R&D能力与技术标准设定要求之间的差距
传统的企业R&D能力围绕市场战略和技术战略的实施而建构,目的在于创造新产品及其过程与服务,激发技术创新潜力,建立企业竞争优势。传统的R&D能力主要表现为:(1)在市场战略指导下,根据市场需求,研究、开发、模仿和改进高技术产品的能力;(2)在技术战略指导下,按照R&D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和功能,发展科学研究能力、工艺创新能力、技术和/或功能上的产品创新应用能力及美学设计能力。
由上可知,市场战略和技术战略指导下的高技术企业并没有考虑技术标准要素和技术标准开发特性,R&D能力的构成未能反映技术标准设定战略对企业R&D活动的要求。当技术标准设定战略兴起,传统的R&D能力结构缺陷明显:一是因未考虑利用技术标准创造新市场或开拓新市场,所以,尚未在R&D战略方面强调技术兼容性策略、必要专利等技术标准设定所必然面对的重要问题;二是未明确内部R&D的任务分配和活动重点,未突出复杂技术的开发、核心或关键知识的产生及其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取;三是未明确外部协作R&D的任务分配和活动重点,未突出与系统创新相关的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协同及管理。
传统的R&D能力构成除上述不足外,当前许多文献指出,相当多发展中国家的高技术企业对内部R&D能力与外部协作R&D能力两者之间的选择充满迷惑。在引入外资和西方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过程中,虽然在技术转移中赢得了经济发展,但是长期忽视对企业内部R&D能力的培育,加之技术积累起点晚,大量的企业面临“中空”的局面,对国
外领先企业过度依赖。因此,传统的R&D能力与标准设定对企业R&D提出的要求差距较大,不足以支撑企业参与标准设定。
三、R&D能力在技术标准设定中的作用
(一)R&D战略能力
制定战略的过程就是将企业的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中的机遇和风险有机组合来达到目标的过程。Schilling(2005)在著作《技术创新的战略管理》中指出,众多研究表明在技术创新中获得成功的企业拥有明晰界定的创新战略和管理过程。技术标准设定过程就是一个技术创新过程,高技术企业标准开发成功与否直接取决于早期的R&D战略能力。标准开发中的R&D战略包括对技术发展方向的定义、用户需求和标准需求的识别、安排和确定标准化各个事宜的优先顺序、定义标准的具体内容和范围等。许多阐述标准生命周期的文献如Cargill(1995)、Koller等(2003),对标准设定初期的内容进行了不同的描述,这些内容其实均是R&D战略所涵括的具体内容,体现了各个学者对标准设定初期阶段中R&D战略能力的重视。
1 R&D战略能力与企业标准设定中的战略方向。在标准开发初期,高技术企业首先要评估自身当前的技术和市场位置,定义标准设定的战略发展方向。标准设定的战略方向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标准开发的兼容性选择,二是未来所开发的专利选择。
技术的发展呈现路径依赖性,企业历史上的技术演进路线影响企业对新的技术开发项目选择。打破现有的惯例,朝激进式的新理念或不同于企业已广泛接受的理念迈进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因为,在技术轨道转换时也会发生额外的成本,妨碍组织变革,加重不确定性程度,从而增加经济风险。同时,企业对未来市场竞争位置的预期和态度与技术标准开发的兼容性选择直接相关。有关与竞争对手和当前主流技术及旧有技术或新兴技术的兼容性等等议题在高技术企业制定具体技术开发战略方案中将首当其冲。不同的技术兼容性选择导致企业开发R&D活动的激进性程度差异化,决定企业对R&D资源的分配及其投入力度。
专利选择是一个基于知己知彼策略的知识产权战略制定过程,识别值得开发及何种类型的专利技术是专利选择的重点。专利选择不仅与企业本身所拥有的技术实力、目标技术发展前景、市场发展前景相关,更重要的是需要通过专利信息的管理与利用,在了解了竞争对手的技术情报与技术发展动态后做出决定。如果专利选择错误将直接导致标准开发项目的流产、R&D投资损失以及诉讼费用增支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2 R&D战略能力与企业R&D投入。内部R&D和外部协作R&D是整体R&D的两个基本要素,不同的R&D投入决定R&D目标的选择及努力。标准开发包括标准体系的基础性技术开发及基于这些技术的应用性技术开发。考虑到任何一种开发中都不免受到高技术高风险的影响,仅依靠某一种投入并不可行。而且,虽然交易成本理论指出,协作R&D可以替代内部R&D投资,但是更多的实证研究表明,内部R&D和外部协作R&D存在互补性。因此,企业需要将稀缺性R&D资源进行战略配置,以满足技术标准开发要求,并建立和维持标准设定中的技术优势。
从最大化企业利润的角度,R&D战略能力体现在考虑内部R&D和外部协作R&D的特点,对这两种投入方式进行选择,决策R&D投入组合中两种投入的最佳投入水平,防止企业对R&D过多或过少的支出,实现R&D投入的最优化。Narula(2001)指出,对内部和外部协作R&D的战略选择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1)企业拥有的竞争力的类型和分布;(2)个体技术的演进和技术从一个新技术成长到成熟技术时展现的变动的技术特点;(3)与竞争环境相关的战略和经济问题。
(二)内部R&D能力
1 内部R&D与复杂技术开发。作为整体R&D的两个基本要素之一,内部R&D(in-house R&D)是指在企业内部的实验室中开展的R&D活动。内部R&D主要是完成技术复杂的研究项目,它是激进式创新的主要源泉,但也可以独立成功完成激进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许多文献指出,研究项目越复杂及与特定企业相关性越强,公司内部各种职能部门之间的互动和信息交换的需要就越强烈,而这些信息交换要求在企业内部更容易被满足。原因在于:第一,企业内部对自产商品和生产过程的技术细节更加了解;第二,企业不愿意将自己的私有信息传递到外界,因为外部企业可能借用此信息开发研究项目。
标准开发是一项极其复杂的项目,标准体系中的核心技术主要依赖于企业的内部R&D。Rosenberg(1990)指出为了监控和评价在其他地方开展的研究,基础研究不可或缺,内部R&D能力支持企业完成基础研究。
此外,标准开发代表产业系统创新,标准整体框架的构建不仅需要企业集成其他同行的技术,而且对产业外知识也具有较大的依赖性。虽然,企业内部的知识诀窍积累已不能完全满足复杂技术开发的需求,但是外部知识获取战略的边际收益随内部R&D能力的提高而增加。内部R&D不仅显而易见产生创新,而且也发展了企业识别、消化和开发来自于外部环境知识的能力――即企业的“吸收”能力。吸收能力不仅增强企业模仿新过程或产品创新的能力,而且促进企业开发外部的具有半成品特性的知识的能力,如基础研究成果,为复杂性应用研究打下基础。
2 内部R&D与基础专利和必要专利。专利权是企业谈判兼容性和界面标准时的中心议题,是企业谈判的重要砝码,尤其作为技术实施中必不可少的必要专利是对外许可可观收益的源泉。近年来,必要专利在技术标准中所占据的重要性在信息技术(IT)领域尤为凸显。因为,技术标准包含了技术标准设定不能跨越的基础性技术,拥有这些专利技术的企业并不愿意无偿将这些技术贡献给技术标准。因此,必要专利权必然将激励企业提高R&D投资的专用性,在内部大力培育内部R&D能力,以实现独立的专利税收集。而经评估机构认可的必要专利一般都是基础专利,因此,Scotchmer(1996)直接表明,基础技术的专利是支持内部R&D动机的基本要素。
专利密集度代表企业拥有的知识存储,R&D实力强大的企业的专利密集度高,说明它们的知识存储价值大。但是这些企业的专利保护并不常常充分有效,因为企业除了在专利文件中暴露了相关技术知识,或标准设定过程中与其他企业讨论时,额外的信息也会泄露给潜在的竞争者。因此,专利密集度强的企业对加入标准设定协作并不十分感兴趣。特别是对于大型的企业,它们拥有大量的市场份额,期望基于自己数量庞大的基础专利和必要专利以及广泛成熟的专利组合来建立事实标准,因为依靠内部R&D实施专利策略可以帮助它们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卫自身的领先优势,并对标准建立进行再投资。所以,大型企业更倚重通过内部R&D能力的提升,凭借竞争者难以涉及的核心技术和专利组合
来巩固主导地位。
3 内部R&D与模块化R&D。模块是系统的构成要素,用模块可以组成新系统(系统创新)乃至复杂的大系统。内部R&D能力在技术标准模块化R&D中的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第一,从高技术企业自身层面上而言,参与技术标准的开发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模块化是企业开展R&D的稳健途径。尤其对于标准产业化阶段的产品开发,产品R&D的平台化就是运用模块化思想,依托“通用结构”(基本技术核心),针对每一个独特、细分的市场和客户,利用变型或派生的方式,开发出不同型式(功能)产品的高效开发策略。其中“通用结构”的设计和构成是企业内部R&D的结果。第二,技术标准体系是由技术标准框架技术和各个基于技术标准框架技术的应用型技术组成。标准框架技术的R&D涉及系统创新,定义日后各模块间界面规则、界定模块协同运作的互通性标准。而各个基于标准框架技术的应用型技术涉及组件创新,组件创新在标准框架下的技术模块化上开展。技术标准建立后,模块之间将协同或展开竞争。无论是涉及系统创新的技术框架的搭建,还是各个模块上涉及组件创新的R&D活动,内部R&D能力是实现这些活动的保证。
综上所述,内部R&D能力是企业具体开展技术标准开发活动的最核心也是最基本的能力。为了达到标准设定目标,提升内部R&D能力非常重要。
(三)外部协作R&D能力
标准开发中作为R&D的另一基本要素外部协作R&D(extemal cooperative R&D),是企业与外界各个主体以彼此之间的知识与技术共享为基础,以共同提高技术标准开发的速度与质量为目标形成的技术创新模式。尤其对于兼容性技术标准的开发和实施,这类标准不仅技术上定义了网络中不同组件间协同工作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它代表复杂社会一技术系统的未来建议,是组织间网络的形态。按照Graham etal(1995)的观点,标准设定过程也代表尝试将各种利益、商业实践和有兴趣开发及使用标准化的系统的人群的期望统一起来。因此,标准设定不仅提供了可以使用的解决方案,而且它清晰阐述和联合了各方期望和利益。在标准设定中,外部协作R&D能力有助于高技术企业协同专利技术贡献、分担技术标准设定风险、利用顺轨创新效应和消除技术/产品使用者顾虑。
1 外部协作R&D与协同专利技术贡献。技术标准实际上是专利的组合,是一个专利池或专利包(patent pool),技术的高综合性和集成性使单个企业依靠自身能力实现重大技术的所有突破越来越难,某一企业完全垄断一项产品全部制造技术的可能性也越来越低,更多的现实是几个大企业共同拥有制造一项产品的核心技术。高技术企业通过激发或促进技术标准开发协作的形成,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将自己的专利技术共同贡献出来,进行专利联营,将能获取高于单项专利技术带来的垄断利润。
2 外部协作R&D与分担技术标准开发风险。在标准的技术开发阶段,多个单位在技术创新全过程或某些环节共同投入、共同参与,这有利于缩短创新周期,共同分享技术成果,提高R&D成功率,降低开发成本,从而降低创新风险。良好的外部协作R&D能力有利于管理协作关系的形成与维持,透明的协作制度的建立与公平的协作利益分配将营造信任的协作关系,增大协作各方对技术标准开发项目的投入和加强项目成功的信心。
3 外部协作R&D与利用顺轨创新效应。所谓顺轨创新就是顺沿着由产业的主导技术范式所限定的技术轨道进行技术创新,使企业的技术创新呈现连续性、衍生性和有序性,否则技术将被套牢。设定技术标准不仅仅是对一个或几个生产技术设立必须要符合要求的门坎以及能达到此标准的实施技术,重要的是它建立了一个制约企业技术轨道的产品技术设计范式。只有创造顺轨创新效应的企业才有益于推动技术标准的建立和壮大。
具备外部协作R&D能力的高技术企业更加重视协作的必要性,认识到基于技术标准的协作是一个理解、把握技术范式和技术轨道的平台,如果加入到协作中,就能及早明确核心技术体系的设计范围,及时调整或开辟正确的技术轨道,使之符合技术范式,有计划地系统进行研究和开发,使各种资源的配置和应用趋于甚至达到最优,实现顺轨创新,最终加快技术标准的扩散。通常,那些缺乏协作能力的企业,因为不能参与到技术标准协作,从而缺乏预测技术发展主流趋势的条件,无力主动推进产品的技术范式构建来开展顺轨创新,不利于高效发挥企业为实施技术标准所投入的专用性资产的作用,导致在标准设定中贡献微小。
4 外部协作R&D与消除技术/产品使用者顾虑。经济学家Hai Varian指出“技术标准能减少消费者面临的技术风险,从而加速技术的普及。”技术标准协作成立的目的之一就是统一技术标准,刺激市场增长,消除消费者顾虑,扭转消费者观望态度,引导消费者购买,从而协作企业获得盈利。像在LAN的发展早期,潜在买家延迟技术投资,一度导致该领域内技术发展的停滞。
因此,企业不仅要与各产品的生产商进行协作,还要协同技术/产品的使用者。让标准的使用者加人到标准开发中,一是可以减少使用者对技术被套牢的担心;二是有利于企业充分了解使用者的需求,在标准设定初期便考虑和体现使用者的特殊需要,加快使用者对标准的接受;三是协助使用者追求内外部硬件和软件之间无缝隙协调运转,避免不兼容产品导致的巨额成本发生。
四、绪语
当前,为争夺国际竞争的话语权,冲破国外企业在技术标准上的垄断,国内高技术企业开始积极投身于技术标准设定。虽然技术标准设定正掀起热潮,但是,我国高技术企业在标准设定的技术开发中仍面临如下困境:(1)技术落后,企业自主R&D能力相对较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必要专利的数目较少。(2)与国际企业相比,我国高技术企业所拥有的基础专利比重较小。(3)我国企业技术标准开发起步晚。当前我国企业正在一些技术领域大力开展标准设定活动,但这些技术领域中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存在国际标准,有的标准在国际市场上已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加快高新技术发展为出发点,以引进省外、国外技术成果和企业为主要内容,以加速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为主线,以推进产学研结合为重点,通过完善技术、人才、资本三大要素的结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及利用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强产学研合作与互动,积极探索技术转移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转移体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我省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建立一批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以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建设为切入点,示范引导和推进全省技术转移机构的建设,逐步形成技术转移的工作网络体系。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工作重点是:
1、促进购买、引进省外国外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在我省有效转化,促进863等国家重大计划项目在我省的集成应用和产业化,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来皖落户。
2、开展产学研合作
围绕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本地区、本行业及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需要,组织与有关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校、科研机构现有技术成果的转移、扩散,或根据技术需求与可能的提供者建立联系,沟通合作渠道,促进产学研合作;集成中央驻皖高校、科研机构和国内的相关科技资源、人才,支持我省优势产业的发展,增强我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3、共性技术的开发和扩散
专业性的技术转移机构重点围绕一个或几个特定技术领域,联合有关企业或设计研究单位,共同参与行业共性、关键性技术的开发和扩散,突破产业技术升级、结构调整中的关键技术瓶颈,并形成向产业转移的有效机制,推进产业的技术升级。
(二)建立**省技术转移交易平台
在**省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中心建立**省技术交易中心,并根据需要建立若干分中心,搭建技术交易平台,为技术转移提供一条龙服务。其主要功能和任务为:
1、技术转移供给和需求信息;
2、开展技术转移项目评估和技术交易,促进技术与资本的对接;
3、凝炼、筛选符合省技术转移专项的重大技术交易项目;
(三)组织实施重大技术转移合作项目
在省技术转移机构促进购买、引进省外国外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促进产学研合作的项目中,以及在省技术交易平台交易成功的项目中,凝炼、筛选一批符合我省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关系民生的重大技术转移项目组织实施。
(四)探索建立技术转移运行的长效机制
创建适合省情的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联动机制,把市场机制、技术转移的工作机制以及政府计划的引导机制有机结合起来,推进以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为纽带,以产学研对接为主要形式,以技术转移专项计划为支撑,具有我省特色的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形成长效的技术转移运行机制。
三、建设目标
按照“统一部署,分布实施”的原则,坚持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结合,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基本构建和形成我省的技术转移体系。
(一)建立1个省技术转移交易中心。
(二)引导和支持建立10个综合性、20个行业或专业性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0个特色鲜明的产学研合作联盟。
(三)实现全省技术交易额每年以18%的速度递增,到2010年实现35亿元。
(四)实现一批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和重大科技计划项目、高新技术企业在**落户、转化和产业化。
(五)面向我省重点行业和领域,推动若干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扩散和转移。
通过加强省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使我省技术转移的环境得到明显优化;技术转移体系逐步完善;技术转移工作进一步活跃;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获得较大提升,为建设创新型**提供有力支撑。
四、组织实施与管理
(一)加强技术转移示范建设
省科技厅根据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建设的要求,制定具体的申报条件,各市、有关行业部门和单位依据申报条件择优推荐。省科技厅对申报的机构组织评审,首批选择若干家符合条件的机构进行试点,重点支持其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有利于促进技术转移的体制和机制,培育一批信誉良好、有影响力,行为规范化、综合服务能力强、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的技术转移机构。
(二)政策引导,建立技术转移的激励机制
在充分发挥现有财政、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制定促进技术转移的激励措施。完善职务技术成果的管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合理的技术转移利益分配机制,激励和调动科技人员从事技术转移的积极性。在技术转移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奖励促进技术转移的人员。
(三)加大投入,重点支持技术转移行为
省科技厅设立技术转移专项资金,实施技术转移计划,重点支持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能力建设,支持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在促进购买、引进省外国外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促进产学研合作中遴选的项目与技术交易中成功的重大项目。
(四)加强绩效考核,实行动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