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20: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冰心散文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有多少人愿意等爱
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结果,不是所有的等待都会有结局!!!
——题记
是啊,有多少爱可以重来?错过了也许就永远失去了。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忽略了什么吗?其实每个人都会忽略许多东西,而被忽略的往往是那些温暖的细小的被习以为常的事情。
一句“I love you”在这个新时代的脚步面前似乎已成了恋人们的至理名言,它一般象征着爱情,事实上,它不仅象征着爱情,还能代表友情、亲情———忽略的,往往是最重要的,没事向亲人们、朋友们说声“我爱你”也许你会收到一个出呼意料的微笑,会不时的在你的心中回荡着,哪怕只是一个梦,梦醒时分,我深信你的嘴角上一定会挂起一丝微笑。
一句“你好吗?”在21世纪似乎已经很少听到了,只是偶尔在课堂上,学外语时说句“How are you”我生活在无忧无虑之中,总是妈妈在关心我:“你好吗?你饿吗?你冷吗?———”一系列的话每天萦绕在我的耳边,我真的很烦。可是因为考虑到妈妈的感受,所以偶尔也问一句:“你好吗?”每每到这个时候,妈妈的嘴角都会翘起来。
有得到,必定有忽略,忽略是必然的,但你一定要尽力去挽回。否则忽略的永远会被忽略,永远只是一个盲点,有些人一等就是一辈子,有一天也许你自己也会被忽略———
一个盒子,我们最多也只能看到三个面,六个面如果都看到,就要从多个角度出发,要仔仔细细,一丝不苟的看。生活也是这样,我们要站在多个角度上去看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这样忽略的也许就会少些。
2007年8月,作家冯伟林的“新儒生”散文集《借问英雄何处》被台湾联合文学出版社收录于其“聪明看历史”系列文丛中推出。《借问英雄何处》一书由中国青年出版社首发后,便再掀“历史散文热”和“湖湘文化”研究热潮,深为评论界所瞩目,2007年7月被台湾联合文学出版社购买版权出版,势必在海峡两岸的读者中引发更多热议。
《借问英雄何处》一书分为两卷。在卷一“长河回望”中,作者以其饱蘸深情的笔触,引领读者鉴品王安石、周敦颐、岳飞、郑板桥、左宗棠、魏源等数位历史风流人物,将他们的人生坎坷、奋发进取,以及忧国忧民、胸怀天下的大仁大义跃然读者面前,令人动容;而卷二“静水深流”则另辟蹊径,以灵动、鲜活的文字将现实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毕现纸上,情意尽呈。
在消费主义无孔不入、文学荣光逐渐黯淡之时,作家冯伟林以其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自“湖湘文化”发轫,开垦成葳蕤的风景。作家李国文认为冯伟林“以虔诚礼敬之心,悲悯恕淳之意,温馨纾解之情,契合通融之感,使读者徜徉于中国历史的长廊”。评论家孟繁华则称赞冯伟林“特别值得张扬的是对历史的同情感,是他在对历史理解的基础上表达出来的对被叙述对象的一种尊重”。而评论家李敬泽更是将冯伟林誉为“当代儒生”,他说:“从我们的中国传统来说,知识分子讲的是知行合一,某种意义上讲的是亦官亦隐,中国散文的主流传统也是如此。”
冯伟林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儒生”散文代表作家,其先后在大陆与台湾付梓的散文集《莲池风啸》和《谁与历史同行》等多部著作风行至今,并凭此获得过第二届冰心散文奖。冯伟林在其书中进一步拓展了历史文化与现代经验相融合的创作路径,对构成古典儒生精神世界的某些要素做出全新阐释,使得家国天下的信念、先忧后乐的情怀,以及弘毅刚健的人格在当下焕然一新。
大陆与台湾两种版本的《借问英雄何处》,装帧设计皆精美独到。大陆版以大气、个性为设计风格,台湾版以中国文化为符号,彰显雄浑的中华文化。两种版本的书均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图片配饰,在作者将笔触伸向历史的同时,将生命应有的壮美与辉煌诠释得更加淋漓尽致;而另外那些与作者现实生活遥相呼应的照片,也荡漾出作者对生命的诚挚与感动,使读者在品阅中,尽享视觉与心灵的美妙体验。
一天,黄金甲、霍元甲和半兽人在台上争论该怎样读书,并读什么书的问题。
黄金甲先发话了:“我们应该读一些大作家的经典作品。比如说鲁迅的《野草》、《冰心散文集》等等,这种书能提高我们的理解力,让作文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黄金甲刚说完半兽人说话了:“我反对你的看法,那些书太深奥了,不易让人懂,我认为大家应该多些童话,比如郑渊洁童话,安徒生童话….这些童话生动有趣,是孩子们热爱的焦点。”
霍元甲慢悠悠地发言了:“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不应只读童话了,虽然它生动有趣,但也不能过量读,他比较适合年龄小的儿童阅读。大作家的著作虽然难以理解但有极大的寓意,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多读一些了。”
“我们别光讨论读什么书了,说说怎样读书吧!我先谈一下自己的观点,读书要细细的读,而且先通读,再一遍一遍地读,直到把这篇文章理解了才算读完了。”
黄金甲说:“读书要全神贯注,精读,把自己融入到书中去,觉得书中有一个自己,这才叫读书。还有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绝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半兽人说:“你们说的太好了,我今天收获实在太大了。”
无论是“镜花水月的女人”,抑或“才女”,这些称谓都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女”字。我不是在这儿废话连篇地说笑,而是因为张爱玲所表现出的典型而又独特的女性气质,着实让人感慨万千。典型,在于她细心、敏感的女性心理;独特,是因为上下几千年中国女人缜密繁复的心思只有在张爱玲的幽幽叙述中展露无余。
没有丁玲辛辣鞭挞的畅快,亦没有冰心古道热肠的光明,张爱玲散文起初给我的印象是幽绵、晦暗,然而又有无穷无尽值得玩味、思考的意味。她的笔墨并不多姿多彩,却又不乏意象万千、活泼多情的修辞,恰如其分地兼具着古韵之风和诗的烂漫;语言的超常组合更令人拍案叫绝,如:“噎住了阳光”(指黑影),“沉浮于最富色彩的经验中”(指打仗经历),“简单的心”(指夜营的喇叭声)。纵观她的散文,始终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冷色调绵绵流淌于字里行间。换言之,一股淡淡的苍凉总是透过纸张袭上读者的心头。文章是作家的肺腑之言,作品是作家的心境。于是我不得不联想到张爱玲本人的善感、多虑。散文集的编者介绍张爱玲出生于曾经声势显赫的书香门第,家庭的衰败对她的人生有着重大的影响。曹雪芹写出举世瞩目的大悲剧,而张爱玲同样也以淡淡的悲融入自己的写作中。于是透过打着烙印的心去观察那个时代的世态人情,一切在她的笔端另生一番情景。用不咸不淡的话娓娓述说暴虐的父亲、无情的姨妈,没有抱怨之言,没有痛恨之辞,却悲从中来;战争中的非凡经历没有使张爱玲刻意去描写绝望和苦楚,而是以旁观者的姿态凉凉地讲述着战争中的人们,略带诙谐的笔墨中自有不胜的荒凉和凄惨;即使在一些艺术鉴赏文中,她也是以漫不经心的凉凉的语气否定了许多艺术作品,并我行我素地崇尚具有悲剧色彩的艺术。
我不同意称张爱玲是无病的文人。她的散文语意虽淡薄,主题虽谈不上积极,然而她从来没有虚伪地矫饰自己,而是真实地展示着自我。她欣赏日本文化,于是就写了。从这一点上说,张爱玲是坦率透明的。也许我们都误会她了。也许淡雅清冷的隽语正是表达她内心强烈感受的通途。而别人对她的误解正因为她太与众不同了。就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两句,既可看作眷侣之间缠绵悱恻悲悲凄凄的情意,也可以理解成舍己奉献无怨无悔的荡气回肠的倾吐。张爱玲,难道你真是个“情到深处情转薄”的谜一样的女人吗?
评点
本文是从张爱玲幽绵、晦暗而又不乏古韵的文字及其家世出发,来透析张爱玲散文中冷峻的荒凉和缱绻的悲情的。
作者并没有停留在表层的感受上,而是深入内核,从作家的写作心态入手,得出了“冷到尽头情更浓”的结论,可谓独具慧眼;并通过一层层抽丝剥茧的分析,使“一帘幽梦无人近,千古情人独其痴”的才女形象跃然纸上,读来令人印象深刻。
宋晓杰,1968年生于辽宁。已出版诗集、散文集、长篇小说等各类文集十二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获第二届冰心散文奖、2011“华文”青年诗人奖、辽宁文学奖诗歌奖、辽宁文学奖青年作家奖、“2009冰心儿童图书奖”、“全国十佳散文诗人”奖等。入选“辽宁省宣传文化系统首批‘四个一批’人才”、“辽宁省首届青年文化新人”。参加过第“青春诗会”和“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
昨夜,据说是十年一遇的月全食,这多么难得。我们这些幸运的人啊!
蒙尘的天空,已鲜见星辰,也许是出于好奇,也许是下意识所为,我推了前面、后面的所有窗子,找那许久也想不起望一望的月亮。没有找到。只好痴狂小儿一般淘气地蹬上理石窗台,把半个身子探出窗外――哦,二十二点零六分,那月亮没有爽约,果然是红色的!如橱柜里果酱花色的盘子,如记忆中某个印象派的画作,或者我十九岁时游玩于闾山时买下的那枚圆圆的琥珀胸坠。
月亮的天文现象应该是令我们惊叹的。人生有几个满满当当的十年?
可是我没有!
历来,我是个爱发岔的人。在世人争睹“月亮女神”神奇美貌之时,我仍不例外,反而分出更多的心思去看那映衬“女神”的“绿叶”――满天的繁星!
周遭的星辰,一闪,一闪,闪着洁净的光,少有的可爱模样。
而这样的相遇,是不是曾经有过?
那一天,我们走在辽河岸边,像初识人生的少年,指点着:这是北斗星,那是北极星……说着不远处的河对岸和我纯真、懵懂的童年。大有小时候躲在稻草垛里说故事、数星星那般有趣、过瘾。
我们去的时候,一群面容模糊的人开始收拾音响、板凳和空酒瓶,嘴里还在哼哈着一、半句半生不熟的歌词。不远处,白色的大银幕上,放着被风吹皱的黑白电影。
沿岸的路灯并不刺眼,很懂事儿地迷离着眼眸。偶尔,弯转的街面上,会有一、两辆计程车驶过,不急不缓的,一点儿也不着急回家。临街的楼群也不逼仄,高矮适中,掩在纷披的枝桠中。路灯照不到的地方,便有月光来补充。月光的清辉仿佛被枝叶挡了一下,滤下不规则的斑驳的光影儿,一晃一晃的,凭空生出些许的离愁来。
哦,这样的场景,我们仿若也在画中。
时间是流动的,一如这汤汤的大水。而再次相见会是何年?
当晚的二男二女中,不管是千里之外,还是近在咫尺,有两个竟是第一次相见。这有什么要紧?甚至,已经“认识”了N多小时,却始终记不住一个人的面孔。他明显高昂的音调和酒话、职业、优缺点、小习惯,一样我也没记住。可这又有什么要紧?!时光必须依赖于一个广阔的气场,才有记忆的价值。或者说,只记忆那气场便已有了价值,而人类沉重的肉身约等于无――与浩淼的时光之水相比,与浩瀚的星空相比,具体的某一个人,多么无力!
在水边,在这惯于流逝的物种面前;在星空之下,在这标志着永恒的事物面前,只有噤声――它们给予我们广泛的伤感和清愁,无师自通。
此刻,班得瑞的《月光》悠悠降临,在屋子里盘旋,盘旋。我便看到了流泉、森林、星空、鸟雀、仙境、小木屋、头戴花环的小美人儿荡着秋千……
那是儿子送给我的班得瑞典藏全集中的一曲。
上个学期放假,开了四个小时的车去接他。儿子提着大大的NIKE船形黑包迎面而来,晃晃荡荡地,像刚刚打赢了一场篮球赛,笑吟吟的,却用右手搂着夸张的一大盒班得瑞。“老妈,送给你的生日礼物。”充满仪式感……
于是,十二张碟片代替儿子在电脑里、车载里,一直陪着我。后来,怕别人不经意随手拿去,或者忍不住犯了爱送人东西的毛病,使班得瑞不得“全家团圆”,便小气地只放在家里听。反反复复、颠三倒四地听。仿佛,这乐曲和自然之声也有了血缘。
一边听着水银一样纯净的遍地《月光》,一边想着满天碎银子一般的星辰,一边就有丝丝缕缕的细琐之事,款款地走回来――不!是把你带回去。以倒叙的方式,尽管把你所爱的生活往事,重新播放一回吧。
那些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不动声色地藏在暗处,仔细看,仔细看,才能翻找出那些神秘的火星儿。
老舍简介
老舍 (1899~1966) 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人。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 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在创作上,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后不久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
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文博士》、《骆驼样子》、《火葬》、《四世同堂》,《鼓书艺人》、《正红旗下》(未完),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取材较为宽广,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断魂枪》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冰心曾这样赞叹过老舍:“我感到他的作品有特殊的魅力,他的传神生动的语言,充分地表现了北京的地方色彩,本地风光;充分地传达了北京劳动人民的悲愤和辛酸,向往与希望。”
老舍出生在北京城区小杨家胡同的一个普通旗人家庭。但幼年丧父,生活清苦,让他从小就知道了自力更生,对母亲也是特别的孝顺。让我最佩服的,还是他的坚贞不屈,坚不可摧的顽强意志。当他面对着凶残、毫无人性的敌人、黑暗的腐败社会的时候,他从没低头,不被压抑住,坚决与他们抗争。他以自己宝贵的生命为沉重的代价,为人民写了一本本充满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精神的扛鼎之作。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的时候,书上介绍说,那时,祖国又陷入了空前大劫难。老舍一个文弱的书生,但他用笔做武器,著写了《剑北篇》,里面热情地赞颂了边疆军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抗战到底的决心。在这场战争中,老舍成了民族英雄,深受广大群众的爱戴。
老舍是个广交益友的人,虽然他自己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大作家,但他不妄自尊大,和许多知名作家都是好朋友,如:郭沫若、茅盾、张恨水、丰子恺等。他们在一起,不耻下问,一起探讨文学方面的琐事,老舍幽默生动的语言,让大家都理所当然地喜欢与他交谈。
不幸的人,父母已远走,满怀的爱无处投递;幸运的人,父母健在,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在 “情感”版组推出“我的父亲母亲”名人专栏,邀请各领域名家、名人,以他们饱蘸激情的笔触,书写感人至深的父母情。
如果你也有与父亲母亲难以忘怀的情感故事,欢迎来信来电,与大家分享至爱天伦。
(来信来电信息见本刊目录页。)
记忆中,父亲的一双手老是在我的面前挥动……
我人生路上的三次远足,都是父亲去送我的。他站在路边,远远地向我挥动着手,伫立在路边的人影由大而小,一直到我看不见……
“以后,一切都要靠你自己了”
第一次送别是我小学毕业,我考上了一所郊区的住宿中学,那是上世纪60年代初。那天去学校报到时,送我去的是父亲。那时父亲还年轻,鼓鼓囊囊的铺盖卷提在他的手中并不显得沉重。中学很远,坐了两部电车,又换上了到郊区的公共汽车。从窗外掠过很多陌生的风景,可我根本没有心思欣赏。我才14岁,从来没有离开过家,没有离开过父母,想到即将一个人在学校里过寄宿生活,不禁有些害怕,有些紧张。
一路上,父亲很少说话,只是面带微笑默默地看着我。当公共汽车在郊区的公路上疾驰时,父亲望着窗外绿色的田野,表情变得很开朗。我感觉到离家越来越远,便忐忑不安地问:“我们是不是快要到了?”父亲没有直接回答我,指着窗外翠绿的稻田和在风中飘动的林荫,答非所问地说:“你看,这里的绿颜色多好。”
他看了我一眼,大概发现了我的惶惑和不安,便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肩胛,又说:“你闻闻这风中的味道,和城市里的味道不一样,乡下有草和树叶的气味,城里没有。这味道会使人健康的。我小时候,就是在乡下长大的。离开父母去学生意的时候,只有12岁,比你还小两岁。”父亲说话时,抚摸着我肩胛的手始终没有移开,“离开家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季节,比现在晚一些,树上开始落黄叶了。那年冬天来得特别早,我离家才没有几天,突然就冷了,冷得冰天雪地,田里的庄稼全冻死了。我没有棉袄,只有两件单衣裤,冷得瑟瑟发抖,差点没冻死。”父亲用很轻松的语气,谈着他少年时代的往事,所有的艰辛和严峻,都融化在他温和的微笑中。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并不是一个深沉的人,但谈起遥远往事的时候,尽管他微笑着,我却感到了他的深沉。那天到学校后,父亲陪我报到,又陪我找到自己的寝室,帮我铺好了床铺。接下来,就是我送父亲了,我要把他送到校门口。
在校门口,父亲拍拍我肩膀,又摸摸我头,然后笑着说:“以后,一切都要靠你自己了。开始不习惯,不要紧,慢慢就会习惯的。”说完,他就大步走出了校门。我站在校门里,目送着父亲的背影。校门外是一条大路,父亲慢慢地向前走着,并不回头。我想,父亲一定会回过头来看看我的。果然,走出十几米远时,父亲回过头来,见我还站着不动,父亲就转过身,使劲向我挥手,叫我回去。我只觉得自己的视线模糊起来……在我少年的心中,我还是第一次感到自己对父亲是如此依恋。
“你自己当心了,有空常写信回家”
父亲第二次送我,是“”中了。那次,是出远门,我要去农村“插队落户”。当时,父亲是“有问题”的人,不能随便走动,他只能送我到离家不远的车站。那天,是我自己提着行李,父亲默默地走在我身边。快分手时,他才呐呐地说:“你自己当心了。有空常写信回家。”我上了车,父亲站在车站上看着我。他的脸上没有露出别离的伤感,而是带着他常有的那种温和的微笑,只是有一点勉强。我知道,父亲心里并不好受,他是怕我难过,所以尽量不流露出伤感的情绪。车开动了,父亲一边随着车的方向往前走,一边向我挥着手。这时我看见,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光……
“为什么总是我送你离家,
我还能送你几次呢?”
父亲第三次送我,是我考上大学去报到那一天。这已经是1978年春天。父亲早已退休,快70岁了。那天,父亲执意要送我去学校,我坚决不要他送。父亲拗不过我,便让步说:“那好,我送你到弄堂口。”这次父亲送我的路程比前两次短得多,但还没有走出弄堂,我发现他的脚步慢下来。回头一看,我有些吃惊,帮我提着一个小包的父亲竟已是泪流满面。
以前送我,他都没有这样动感情,和前几次相比,这次离家我的前景应该是最光明的一次,父亲为什么这样伤感?我有些奇怪,便连忙问:“我是去上大学,是好事情啊,你干吗这样难过呢?”父亲一边擦眼泪一边回答:“我知道,我知道。可是,我想为什么总是我送你离开家呢?我想我还能送你几次呢?”说着,泪水又从他的眼眶里涌了出来。这时,我突然发现,父亲花白的头发比前几年稀疏得多,他的额头也有了我先前未留意过的皱纹。父亲老了。唉,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儿女的长大,总是以父母青春的流逝乃至衰老为代价的,这过程,总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悄悄地进行,没有人能够阻挡这样的过程。
在父亲去世后的日子里,我一个人静下心来,面前总会出现父亲的形象。他像往常一样,对着我微笑。他就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向我挥手,就像许多年前他送我时,在路上回过头来向我挥手一样,就像前几年在书店里站在人群外面向我挥手一样……有时候我想,短促的人生,其实就像匆忙的挥手一样,挥手之间,一切都已经过去,成为过眼烟云。然而父亲对我挥手的形象,我却无法忘记。我觉得这是一种父爱的象征,父亲将他的爱,将他的期望,还有他的遗憾和痛苦,都流露宣泄在这轻轻一挥手之间了。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支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去的传授式学习方式,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了解下一节要学的知识点、难点;更有助于提高课堂效果。
课前预习是阅读教学的起始阶段,虽然是在课前,但却是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预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读自悟的自主学习过程。预习的深入与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习语文的效率。传统预习最常见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回家看看将学习的内容,无非是减少一些“拦路虎”而已。这样做法的根本缺陷在于使学生的视野局限现成的知识,忽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忽视了在预习过程中体验和感受。
那么,怎样使预习变得有趣,好玩,充满乐趣,甚至在无形中,就接受了,感悟了,积累了?通过第一阶段“以学定教”的学习,我深深感悟到;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创新预习方法,不断给学生新的面孔,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的课文,巧设预习题目,采取不同的预习形式便可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进而各显神通。
1、 巧设识字妙招
根据小学生喜欢爱动脑筋的特点,新课前,我让学生为新课作谜面让老师和同学们猜,比如:“瓣”猜的谜语是“辛辛苦苦来种瓜”等,给字宝宝照朋友,例如“未“与”“末”;编顺口溜,例如“巳、己、已、”三字让学生自编儿歌……这样一来,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就牢牢记住了生字的读音,既避免了吃力不讨好的重复机械抄写,又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创作潜能。真是一举两得。
2、 巧记好词佳句
有些文章,或语句优美或重点句集中突出。预习这样的文章,可以试着让学生进行摘抄并赏析,再辅之以美读。既让学生在预习中选择自己认为生动有没得或自己认为重要关键句子,将其摘录下来,并对其中的关键处加以点评赏析,例如在教《鸟的天堂》第一课时,学生在预习前我以“这是一课( )的大榕树,我是从文中( )看出来的,我想把它读给同学们听”,在这样的预习题目前学生的心境是无拘无束的、轻松而愉快的,在这样的预习题目前,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从而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又为理解课文打下了很好的伏笔。
3、会质疑问难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平时我常鼓励学生在预习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在开始时,学生们会提出许多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的很多问题,而后我又告诉学生“要想得到聪明的答案就要提出聪明的问题”,从敢问到善问是一个质的飞跃。一段时间下来,学生总结了许多质疑方法,如:可以从题目入手质疑。在教《爬山虎的脚》时学生质疑“爬山虎的脚长在哪儿?爬山虎脚的样子?爬山虎怎样爬?”还可以从文章中心句质疑,在执教《鸟的天堂》一文时,抓住“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呀!”学生们质疑:为什么昨天的我眼睛骗了我?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为什么第二个鸟的天堂不加引号?此问题正是教学的难点,也是文章的重点。还可以在文中随时质疑,又如在执教《爬山虎的脚》一文时讲到爬山虎叶子时,学生又提出“写爬山虎的叶子与脚有什么关系?”此问题的提出正巧是我担心上课时难讲的问题,一问道破“天机”,验证点不攻自破,同时为讲课文内容奏响了序曲。
我曾经作过一些调查,原来一些同学读书存在着浅、少及无序的问题,他们爱看一些简单的画报、小人书、趣味读本、袖珍书。这些书无法让他们从中汲取到比较丰富的语言文化营养,更别说启迪思维、净化心灵了,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快餐”现象。因此,我觉得,语文教师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读一些有一定质和量的书。
一、注重“质”的选择
书海无涯,江河奔腾难免泥沙俱下。书的“质”将直接影响读者收益。这里所说的质是指书籍的文学价值、美学价值、科学价值。
1.阅读多种类别的书
古今中外,有许多文学大师均留下极为丰富的文学作品,其中有很多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精品佳作,但专看文学书,是不全面的。鲁迅先生说:“必须如蜜蜂辛勤一样,采过了许多花儿,这才能酿出蜜儿来,倘若叮一直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然而,“专攻文学书”恰是一些小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将方方面面的优秀作品推荐给学生。如利用寒、暑假读书活动,分层次、分门类将好书推荐给不同年段的学生;借每年举办“科技节”的契机,开展“读科普书,走科技路”的主题读书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为收获信息,分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进行广泛性的阅读等。这样,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不仅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而且涉足天文、历史、经济、地理等方方面面,这会为以后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及终身学习奠定很好的基础。
2.阅读多个人的作品
“只读一个人的书是不好的,这样,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小学生的膜拜心理较强,有时甚至会整日抱着自己喜欢的作家的作品不放。指引学生博采众长的最好办法,是结合课内的阅读教学引荐众多的名家名品。如学习了《泉城》,指引学生读老舍《济南的冬天》;学习了《再寄小读者》,指引学生读冰心的散文集《寄小读者》;学习了《凡卡》,指引学生读俄国作家契坷夫的《小公务员之死》;学习了魏巍的《我的老师》,指引学生读现代作家贾平凹的同一题目的作品等。
3.阅读多种体裁的作品
小学生受童话启蒙的居多,因此,童话类的书一直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最爱,尤其在中、低年级。因此,教师有必要结合各科课堂教学及各种主题读书活动,将优秀的记叙文、诗歌、散文、科普小品、小说、人物传记、旅行记等推荐给学生,如四大名著;现代作家的小说《草房子》及《五三班的坏小子》等;郭沫若、冰心、泰戈尔等国内外名人诗歌选;、林肯、爱因斯坦等伟人及名人传记……多体裁的课外阅读,会让学生在小说的真情世界感受真善美,在传记的人物传奇经历中体悟成功的苦与乐、在诗歌的韵律中变得越发灵秀……英国作家罗斯金说:“我们不应当浪费生命去读那些没有价值的书。”对于那些渲染凶杀、言情、恐怖、荒涎故事的书籍要坚决抵制,而内容过于浅显的口袋书、袖珍书浪费时间又无多大的收益,也不宜过多涉猎,不看也罢。
二、注意“量”的积累
再谈谈“量”。说白了就是有一定篇幅的作品。现在许多书店都有一些中外文学名著的缩写本,这些书在小学生中还有很大的市场。其实这类书经过缩写后只剩下一些故事梗概,或相当于情节介绍,已经失去了原著的很多的语言文字精华,说得不客气一点,就是榨甘蔗汁后留下的残渣而已。教师要教育学生不视这类书籍为佳品,而要尽量选择原著来阅读品味。当然,小学生理解力和感受力还较弱,过长的大部头书还是暂时放一放,以后再说。
三、注意读书方法指导
恰当的读书方法指导也很重要,语文教师应该从多方面来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
1.激发兴趣
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在阅读过程中就会处于高度自觉状态,以惊人的毅力学习。教师可以选择设疑诱读法、竞赛促读法、追溯扩展法等。
2.创设条件
开设“课外阅读课”。教师应该根据需要,安排内容,利用语文课堂向学生推荐读物,欣赏评析,进行阅读指导,汇报读书成果,逐步把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过渡。
(1)提供图书或书目。建立班级图书角,提供一批公共图书,建立班级借阅制度。除此以外,还可以提供一批可供挑选、参阅的书目,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自己去阅读,更上一层楼。
(2)创设阅读环境。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条件,为学生创造阅读的良好环境,如班级的布置、图书角的创设。
3.教给方法
(1)课内带动课外。老师要有意识地把教材内容进行归类,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在课外搜集相关的资料、文章,丰富、补充课文内容,实现在阅读中学阅读。
(2)指导读书方法。利用语文课堂这一主渠道,适时向学生系统地传授读书的方法,包括合理安排读书时间,掌握一般读书程序,领悟读书的要求,掌握几种最基本的读书方法。如:浏览性阅读、吸收性阅读、细品型阅读。
青年散文家高彩梅的散文集《客居在城市的玉米》即将付梓,它是散文界的一个重要收获,令我欣喜不已。
当年,文学为媒喜结良缘,火热的爱情让刘志成、高彩梅牵手走上了红地毯,珠联璧合成为夫妻作家,这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还是先例。
走进堂堂作家之家,墙上挂名家字画,书房堆满了书,书多得没放处又堆在客厅,还有收藏的各类酒瓶琳琅满目,看上去乱而又显得有序,敞亮窗下排列的盆景,鲜艳嫩绿的叶子倔强地伸展,枝桠花朵绽放,在花香雾气中又多了一种书香之气缭绕弥漫,那么淡然、随意、恬适,真是一个悠闲宁静,一个有分量、品位和境界的精神家园。
当下是一个文化缺失并有诸多社会乱象衍生的物质主义世界。坚守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有情方饮酒,无聊才读书。这是对一个时代的嘲讽,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和悲哀。干作家的行当,更是青灯黄卷,萤窗雪案。物质和文学是双刃剑,又是横亘在前的珠穆朗玛峰,翻越实在太难,是熬心费神的事情。一个家庭上有父母下有儿女,既要养家糊口又要写作,常人想象不到历练的艰难和痛苦。曾经,生活的重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刘志成流失在三轮车上的岁月中,高彩梅也遭遇寒冷的日子,尴尬、无奈、困惑、彷徨。而今,有多少人能洞察到浮华的表象后潜伏在社会中深刻的精神危机?其实,物质的乞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穷得只剩下钱的人。高彩梅没有沉湎于浮华的城市生活,迷失自己,而是能够沉静下来,在乱麻中理出头绪,有清醒的思维和觉悟。以读书成就人生,孜孜不倦地大量阅读名著,这已成为她生活的第一需要和重要内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解读名著,研究名著,认识名著。(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她对名著的精神要旨理解和顿悟远比常人深刻,吸收新思想、新知识,深谙读书养气之修为,滋养心胸,明智悟道,从善而为,视功名利禄而淡薄,秉持一种崇高境界。文学的魅力在于穿透力最强,震撼力最大。读书、写作、圆梦,在她自己这片具有个性的天地里驰骋撒欢,无疑是件快事。文学不仅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可能成就中国梦、民族梦、个人梦。她被朝夕相处的刘志成孜孜不倦地创作,在文学道路上奋力前行的精神和高尚情怀深深打动……文学为他们建起了一道促进了解、增进情感、传播正能量的真善美的精神桥梁。如今,夫妻之情血浓于水,有了甜蜜幸福的爱情,沉醉在美好的生活和创作之中……文学让他们的爱情万岁!
早在2007年《西部散文家》杂志上我编发过高彩梅的散文。这些年来,她笔耕不辍,创作颇丰,作品又在全国各地刊登和转载,在读者中反响强烈。作品散见《内蒙古日报》、《西部新世纪文学》、《西部散文选刊》、《岁月》、《雪莲》、《草地》、《延安文学》、《草原》、《文学自由谈》、《躬耕》、《散文百家》等刊物。散文选入《2011年中国散文诗精选》、《2011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2010年中国西部散文年选》、《首届中国西部散文奖获奖作品集》、《中国散文年度佳作2012》,《2012年中国散文精选》、《2013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等选本。另有多件作品获得各种奖项并入选各种文集。曾荣获第五届冰心散文奖。
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设想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艺术品的本质》)“作家对人的存在、人的精神品质、人的灵魂操守负有责任与道义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劳动者。然而,作家的诞生和作品的成功,离不开地域环境和历史人文的影响和养育。
高彩梅生于陕北,长于陕北。从文学出发,陕北是天堂,也是地狱。或许造化垂青,使得她旷达、低调、淡泊、诚信,重情尚义,聪慧敏锐,才华横溢。宏阔、厚重、悠远的陕北有民族风情、传奇人物、经典故事、农业文明精耕细作的智慧、多种文化碰撞的深厚积淀和宽厚博大的气象。陕北有一片写作的领地,高古的黄土、贫瘠苍凉和浩瀚的大漠,孤单的树木,草垛、田埂、土屋、孤烟、风声、驼铃、亲人、乡音、秧歌、信天游,嶙峋的山崖石壁,山川河流,错综起伏的荒坡野地,天空等。陕北每一个镜头,每一个细节,无一不在她心中留下恒久的印象,它无不烛照时代现实、历史价值和民族精神。许多作家都有一种故土情结,作品中无不打上故土的印记。她在《阳光般的爱・流淌在生命里》、《深沉的父爱》、《表姐,是一朵山丹丹花》、《圣母石》等篇章中写出浓浓的血脉深情;又在《客居在城市的玉米》一文中这样写道:“我终于理解了父母亲,为什么好几次拒绝我们进城生活!老人们,这些最后的玉米使者,是在为我们这群客居在城市的玉米守望着村庄!”陕北的文化和精神激励着作家的担当、强烈的责任心、严谨的态度,从生活中汲取活水,从历史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给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之文学艺术之树根深叶茂。文学艺术是作家的心灵、情感和精神高地。这些优秀作品源于根性,取材多于现实之间,优美的文字和严谨的结构,情景交融的描写,语言讲究诗意化,落笔准确,娴熟的叙事技巧,充满浓郁的现代派味道,拥有陕北民情风俗和地域特色,无论是人性的关怀还是情感幽思都还原着陕北生活的况味,抒发着生命的纯真厚朴,自然流露出生命的体验,有一种坚守拓掘与绵绵永恒的气息和灵魂净洁的美丽。作家有思想有建树,在作品中体现出高境界的精神构筑。又如《艾香,飘过端午》一文中写道:“在陕北,这天各家各户要包饺子、炸油条、吃软米糕像过年一样隆重。黎明,母亲挎着篮子从河畔、坡地拔些挂着露珠的野艾带回家将艾插在门上,母亲也早早叫醒我和弟妹,让我们在屋西边的小河边清洗眼目,这样做一辈子耳聪眼明。又给我和弟妹每人脖子上佩戴五彩线,男孩子五彩线线端系着一小簇野艾。”她观察事物细致入微,小中见大,以浅寓深,笔触细腻,表达意蕴浓郁,空灵散淡,清新隽永,舒卷自如,文采飞扬,富有鲜明的时代精神,那份天赋、才情、功力和知识令人惊讶。人类因拥有历史文化而发展,而传播文明的种子。她是一位知识女性,一直把追求意境作为终极目标。作家的思维,执著、才气、天分和能量见证了文学的符号。
在《绝处风景》一文中:“此时,我一眼认出,这株绿植物不是什么名贵的花草,而是乡间普通瓜秧。这是一株充满新奇、饱满的生命,以古朴而健康的姿容呈现出原始的单纯、自信、无畏,绿色的光波洋溢春潮的气息。在这水泥丛林里竟然与我在囚居的五楼阳台相遇。这,是否是上帝给予两颗丰盛而柔弱生命宿命?对视,谁安居在这里,也是自然的一部分。……瓜秧传递这一种坚忍、质朴的生活方式。看似柔弱,实际上却无比坚韧,穿透石隙。无论处境如何,勇敢地挑战生命的极限,活得足够真实、本真。关注一棵瓜秧,让远离乡土的脚,放慢匆忙步履,搬一个小凳,沏一杯清茶,放一曲淡淡的音乐,与瓜秧蔓享受这片刻的阳光,听不到忙碌的嘈杂,看不到张扬的喧哗,有一种温柔和静谧,只活在自己的生命轨迹里,从容、淡定。”文学创作成就高低取决于作家个人生命情感体验的程度。在文学作品中,细节描写是不可缺失的技法,细节见证作家的功力和智慧,细节的力量最能扣动心弦。作家对生命的高度赞扬:写物即是写人,写人即是写物,似在写物,又似在写人。她曾在《寒露濯秋菊》一文中这样写道:“应该做菊一样的女人。少了年轻靓丽女子的妩媚张扬,多一份成熟的美韵。犹如秋菊般的气质,这种气质气压群芳,有一种沉稳成熟的美。言行举止大方得体。雅致风韵犹存。也有了含蓄动人风韵,多了份矜持的风情,智慧去诠释人生的含义。”安然写意充分表达朴素与深刻的哲理,感悟对未来人类生存的焦虑与不安,同时也在文明生态中获得生命永恒。
纵观《客居在城市的玉米》概括说来,有广阔的文化眼光,以抒情方式充满激情和火一样热烈的文字格调,反映普世价值情怀、人文精神、气质、态度、风格和语言精粹,讴歌人性伟大,唤醒良知,洁净灵魂,释放正能量,激励奉献精神。细细读来,一种久违了的亲近感油然而生,开启心智,启迪思想,有山肴野蔌之美。
文学永远是照耀人性的太阳、滋润生命的雨露。我们面临着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作家就是要把自己命运与民族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无愧于时代赋予自己的神圣职责和使命,以自觉追寻人类精神家园,传承文明与幸福而作出巨大贡献为己任。我深信高彩梅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更能洞察生活的智慧、把握事物的敏锐、体验生命的哲思,探索文学背后的内涵,发掘艺术的真谛,弘扬改革开放时代的主旋律,讴歌民族精神,继续去攀登文学艺术巅峰,用手中的笔写出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佳作。
以上笔谈,是我一点浮浅感受,难免有遗珠之憾。
阅读彦林同志的散文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不仅为他独特的发现、细致的描写所折服,还为他包含深情、富有深度的议论所感动。我一直认为,彦林同志是一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诗人作家,他的写作具有文本意义,正如石英先生所说“在当前庞大的散文产出中看到不少的类型化、‘公众模式化’作品比比皆是的势头下,我又实在不能不对有特色、风格显明的可贵表现表示由衷的赞叹。而彦林同志的这些以写乡情生活为主的散文作品是当前应当受到欢呼的突出典型之一。”我始终认为散文界对彦林同志的研究重视不够,这也许与他低调的为人为文风格有关。
彦林同志的散文,以八百里沂蒙为背景,展示了沂蒙山的沧桑、博大、深沉、厚重。他笔下汩汩流出的是山村、小河、老树、乡路、炊烟、庄稼,同时用厚重的笔墨深沉描述了父老乡亲们的勤劳、朴实、善良、憨厚、坚韧,故乡情如山泉喷涌而出,对亲人的爱跃然纸上。彦林同志笔下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景一情,对于我是那样熟悉,他的那个小山村仿佛就是我的那个小山村,他的父老乡亲仿佛就是我的父老乡亲,其实,如群星一样散落在沂蒙山深处的每个村庄都是相似的,他们血脉相连,就像一根长藤上结出的同一墩地瓜。
沂蒙山是彦林同志灵魂的家园,是他精神的根,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他的绝大多数诗文都是从这片土地上生发出来的。故乡是什么?是我们生命的根!小到一草木、一捧土、一片叶、一块石头、一粒虫鸣、一声犬吠……都令作者低吟长叹、魂牵梦绕。无论岁月怎样流转,她永远是作者精神的王国,故乡的太阳永远照耀在他的头顶,温暖着他生命历程;故乡的明月永远滋润着他的诗心,让他不断收获着饱满诚实的美文。
彦林同志的散文,没有长篇的议论和喋喋不休的说教,更少见动辙上万字的鸿篇巨制,大都精练、隽永,但让人爱不适手,读起来绵远悠长,如饮一壶老酒,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值得关注。
乡情浓郁、感情真挚是彦林同志作品的第一个显著特点。莫泊桑说,爱自己的父母像人活着一样自然。彦林同志的文章中,充满了对父母、对父老乡亲的深情厚爱,爱得深沉而刻骨铭心,处处体现着对父母养育和教诲的感恩。通过《回家吃顿娘做的饭》《凝望娘满头的白发》《煤油灯》《回家过年》《布鞋》等文章,我们认识了这样一位母亲:她朴实、勤劳、娴慧、善良,心怀大爱。这就是彦林同志的母亲,她是沂蒙山千千万万个母亲的缩影。文章许多描写母亲的细节,比如煤油灯下母亲的身影、送儿远行母亲脸上的泪痕、做衣做鞋的母亲手指上的血滴等,都深深感染着我们。尤其读到“在家的日子,娘总会把积攒了一年的好东西纷纷拿出来,变着花样做给我们吃,顿顿都是七个碟子八个碗,像招待远方尊贵的客人。吃饱了,娘还逼着多吃几口,恨不得把好吃的东西全都塞进我们肚子里。”(《回家吃顿娘做的饭》)读这段文字的时候,我的眼湿润了,也对季羡林先生说过的一段话有了更深的理解,“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识,即使天天吃‘红的’(注,指高粱饼子)。”所以,彦林同志才发出这样幸福的感叹:“回家吃顿娘做的饭,是一次幸福而快乐的旅行,是对逝去岁月的追溯和留恋,源自对父母的牵挂和对浓浓亲情的期盼。”(《回家吃顿娘做的饭》)写到这里,我向天下的游子们呼吁,请您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回家吃顿娘做的饭吧!
彦林同志在《父爱》中写道:“历代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包括平民百姓,歌颂母亲的多,歌颂父亲的少……这不知是观念问题,还是缘于父亲情感厚重、不善言表?”读过许多写父爱的文章,但像彦林同志这样尖锐提出这个问题的,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不觉心里一震。母爱如水,父爱如山。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他对子女的爱不会像母爱一样细腻缠绵如水,但藏在威严深处、不善言表的那份爱,一点也不逊于母爱。不信,请读读《家训》《祖孙四代求学梦》《父爱》等文章,无论是父亲坐12马力拖拉机冒严寒去城里给儿子送煎饼、鸡蛋、散发体温的五十元钱,还是悄悄为帮儿子割麦子,哪一个情节不打动儿女的心弦?当年,我在《山东文学》上读到《家训》这篇文章时,心潮起伏,彦林同志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为此,我还写了一点感想寄给了《山东文学》。今天再读这篇文章,倍感亲切。彦林同志的父亲是位老实巴交、憨厚地道的农民,他说出的话不是大道理但又句句是大道理,“人活一辈子不容易,但无论如何要活得正,站得直,人活就是一口气。”这样的话语土坷垃一样土,掉到地上却砸个坑,大实话就是大真理,这不仅是对子女教诲,更是对他们的期盼和深沉的爱。正如彦林同志感悟到的:“真正理解父爱的深沉凝重,需要岁月的凝聚,需要细心的品味和琢磨。”(《父爱》)
观察细腻,语言具有诗意之美,是彦林同志作品的第二个显著特点。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章不讲究语言的锤练,就显得粗糙而失去感染力。彦林同志是一位颇有成就的诗人,他的散文中处处散发诗意之美。读他的文章,像畅游在野花盛开的山野,常有新的发现,新的惊奇,无法不被他富有感染力、精彩而富有内涵的句子所感染。他写春雨后的山野,“细腻柔婉的春雨过后,几朵白云点缀在蔚蓝的天空,密密匝匝的花草探出尖尖的脑袋,青春的希望陡然钻破残雪覆盖的土层。”(《聆听春天的脚步》)鲜活、生动、形象。写春雨,“雨滴的声音,若禅音悠长,涤尽风尘,溅起清香。”好一个溅起尘香!春雨是什么味道,也许只有诗人知道。“看雨,会萌生一种冲动;听雨,能回味一种浪漫;品雨,会是一种人生解脱。”作者的灵魂与春雨发生共鸣,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写故乡的小河,“清澈的小河像一面波光粼粼的镜子,又宛若华丽的绿绸缎,月亮在河水中荡漾,在波浪上跳动。”(《故乡那弯弯的小河》)动静结合,美丽如画。再看他的《春天住在我的村庄》,简直就是诗,整篇文章由春景、春雨、春晚等几幅画组成,既写了春天景物的变化,又写了春雨的朦胧,春晚的幽静,读这样的句子“等圆月从山嘴上升起,把银色的月光洒满山乡的角角落落,村庄已枕着夜色和湿润的雾气,沉浸到恬静、安静的梦乡里去了。”这样的山村夜景多么令人向往。当下一些散文,不注意谋篇布局,不注意提炼构思,想到哪里写到哪里,陈谷子烂芝麻,是素材的无序堆积,读起来索然无味;也有的有筋无血肉,硬梆梆的硌牙。语言的功夫很大程度上代表一个作家的造诣和层次。彦林同志的语言,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是三十年不懈锤炼的结果。
生动准确的语言,靠凭空的想像是写不出来了,而是源于作者深厚的生活根基和非凡的观察能力。看看彦林同志写炊烟颜色和形态的变化,“如果炊烟的颜色是清淡的白色,那说明灶里的柴是干燥易燃的。假若是浓浓的黑色,那或者是绿草太多了,或者是柴草太潮湿;如果股股浓浓的又黑又白的烟涌出,那肯定是刚起灶,母亲刚把柴火点着;如果烟口出现的是连续不断且透明的烟,肯定是锅里的饭菜正在闷炖的时候;如果炊烟只剩下那么一小丝轻薄的样子,那肯定是饭菜已出锅了。”我看到这段文字后,会心一笑,如果没有在农村长期生活过,不会写出这种变化;即使生活在农村,不注意细微观察,也写不出。善于捕捉生活细节部分,是一个作家深厚功力的体现。
融情于文、融理于文,散发人性之美,是彦林同志作品的第三个显著特点。好的作品是作者对生活、人生、社会的发现、感悟、思考,具有促人思索、教人向善之功效。彦林同志的散文不是板着面空干巴巴说理,而是融情于文、融理于文,把叙事、描写、抒情、感悟有机结合起来,顺畅自然地把“我”摆进文章中,打上“我”的烙印,而别人不可重复,作品就有了特色和独立性,这不是一般的功夫,是高手才能达到的境界。“我仿佛也成了一株荷,在大自然里重塑自己……”(《风雨荷塘》)人与荷交融了一起,我是荷,荷是我。“只有品味世态炎凉,体验人间风雨雪霜,人生才会趋于完美,也着上成熟的颜色。”(《青石小巷》)这是彦林同志对人生的感悟,也是对世人的劝戒。“我一直在想像,天烛峰的迎客松是如何历经风雪,扎根发芽,坚守着,抗争着,开拓着自己的家园,一天天、一步步长大。”(《我盼拥有一捧土》)这是对顽强生命的敬畏和礼赞,教育人们怎样面对逆境、困难和挫折,所以“经历逆境和挫折,有时会让你拥有意想不到的美丽和独特的姿势”(《我盼拥有一捧土》)。“那些不起眼的穷乡僻壤,绿荫丛中的乡村小菜园,那里有人们塑造的‘人间天堂’。城市与乡村正各行其道,各显其长,为拓展出不同的思想领地和生存空间。”“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值得我们尊敬和留恋。”(《乡下老家的菜园子》)我非常赞同彦林同志的这种包容思想,不像有些文章,要么把乡村说得一钱不值,要么把城市说得一无是处,读了总让人觉得造作,不舒服。彦林同志深怀悲悯和大爱之心。在《“沂蒙特产”》这篇文章中,彦林同志在与一位失学女孩的对话中,了解了小姑娘家庭的不幸,也了解了她的坚强和对上学的渴望,让他心情非常沉重,小女孩透着蒙山骨气、沂水灵气的大眼睛令他难忘,她的微笑与眼泪令他难忘,由此彦林同志想到了沂蒙山“和她一样遭遇的所有孩子。”
彦林同志还写了《沂蒙山小调》《走近孟良崮》《沂蒙红嫂》等一系列文章,来歌颂英雄的沂蒙山,歌颂英雄的沂蒙人民。作为沂蒙之子,彦林同志写这些文章时,心怀敬意,包含深情,文章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沂蒙红嫂,沂蒙母亲,吮吸过您的乳汁、穿过您做的布鞋、吃过您碾的小米、受过您掩护的将士惦念您、崇拜您,享受着和平和幸福生活的每一位中国人佩服您、怀念您,那页艰难而又辉煌的历史将永远铭记着您!”(《沂蒙红嫂》)没有千百万个“红嫂”,就不会有革命的胜利,何谈今天的幸福生活?这类文章现在却很少看到了,这是很不正常的,忘记历史是可怕的。
关键词: 学生; 作文; 积累; 材料
中图分类号: G6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8-0110-01
一、留心生活,善于观察
鲁迅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写作来源于生活,而生活需要用心观察、体会,否则,写作的源泉将枯竭。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写作素材取之不尽的源泉。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都存在大量的写作素材,这些是直接源泉,也是主要的。
我们可以举些例子:
当你走上街头,看到形形的人群,有的行色匆匆赶路,有的悠闲自得散步,你再仔细观察老人、妇女、小孩等人的表情也截然不同;走到闹市中,你会发现各种各样的商贩们各自吆喝着自己的商品,他们的吆喝声也各有特色;在家中也要学会仔细观察,观察父母的言语、表情、动作等,还要仔细观察父母生活的具体细节;在学校里,你就更要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老师的一言一行,上课的情景、批改作业的情景、辅导教育的语言、表情等,同学中间也要仔细观察,校园环境也是需要仔细观察。这些都是日后写作的好材料。
二、勇于实践,创造材料
任何人写作都需要从他生活及所处时代掘取矿藏,假如朱自清没有家境贫寒、北上求学的生活体验,便不会有《背影》的问世;鲁迅若没有在浙江绍兴的生活体验,就不会有《故乡》、《孔乙己》等佳作问世。可见,人生经历是一种财富,一种用金钱都买不到的财富。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创造素材,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好方法。如国庆、元旦的文艺晚会等,在活动中不断观察、思考,积累素材。积极参加老师组织的郊游,留心周围事物,用心记下所见。科技活动开展的科技制作竞赛,语文课开展的诗歌朗诵或故事演讲比赛,美术课开展的绘画书法展览等,在各种活动中将所获得的素材储藏在自己的脑海。当写作时,就能从丰富多彩的素材中选取合适的材料,写出感情真挚的文章。
三、读书看报,吸取材料
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籍报刊是作文材料的又一个源泉。比起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虽然是“第二手”的材料,但由于经过作者的加工整理,使材料更规范、更精练、更集中,便于读者吸收和积累。再说,目前中学生学习的任务重,不可能也不必一定要从生活中积累作文所需要的材料。那么就从书籍报刊中去积累材料了。书籍报刊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古今中外,无论是历史的文学的、哲学的、地理的、天文的、生物的、自然科学的,大量的书籍应有尽有,无所不有,而且这些材料又相对比较集中,只要你喜欢的,就有可能得到它。
有些学生每天也确实在勤读苦抄,却收效甚微。原因是在于这种阅读大多是浮光掠影,“看热闹”式的“虚”读,而不是潜心的“研”读。宋代著名大学问家朱熹强调“读书有三到,那就是要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而一些学生在阅读或摘抄之后,就抛在一边,不再“谋面”。这种一次性的阅读怎么会留下深刻印象?阅读积累一定要在“熟”字上下功夫。读熟了,才能钻得深,悟得透,使精美的语言、精华的思想、精警的智慧储入自己的语言宝库。待到自己写作时就会文如泉涌,流注于笔端,写出美妙的文章来。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四、及时记录,剪贴保存
著名作家叶永烈曾说:“我在深入生活时,随身带笔记本。采访时,记详细笔记。种种见闻,随手记。偶然有所思,也记在本子上。我有剪报习惯,我的剪报分二十多类,分门别类剪贴。”叶永烈已经出版了五十多本书,这与他丰厚积累是分不开的。俗话说:“最浅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因为即使当时印象很深的材料,时间一长终会淡忘,成了过眼烟云。所以,请准备一个笔记本,将看到的好文章、好素材随时剪贴或记录下来,分门别类进行储存。
五、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
从小学升上初中,学生的负担加重,整天生活在考试的指挥棒下,甚至一些教师、家长禁止小孩阅读课外书。其实,加强课外阅读是有益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教学的延伸和发展,广泛的课外阅读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从而促进各科学习,广泛的课外阅读尤其对写作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学生在写作时通过自已的观察所积累的知识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才能积累知识、拓宽思路、丰富想象,从而在写作中可以谈古论今、旁征博引。
(一)写阅读笔记。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阅读不作笔记,如过眼烟云,无踪无迹。阅读笔记常见的类型有下列一些:(1)做摘记:根据对读物的理解和需要,把读物中的重要观点、典型事例、精彩句子或段落、名言妙语、谣谚典故和史实等,及时分类摘抄在笔记本或卡片上。(2)写提要:把读物的内容、要点、基本情节归纳缩写。(3)写心得:写出感想和收获、疑问和评价。
(二)课内与课外结合。课本中有些课文是从中外名著中选出来的,在读课文时可以读原著,如学了冰心的《小桔灯》后,不妨再看看她的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可以读一下《水浒传》。实践证明: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是相辅相成的。系统的课本学习,可以建立知识结构的主体;广泛的课外涉猎可扩展知识领域。
(三)精读与博览相结合。知识的构成是精与博的结合。只精读不博览,知识面窄,相反,知识点就不扎实,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精读是为了打好基础的底子,要从历代名著和现代优秀作品中先择文质兼美的作品读。博览,博采广博,是为了扩大知识领域、开阔知识视野,积累丰富的知识。
(四)定向与定量、个人与集体相结合。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要求学生作定向定量的阅读。定向,指的是阅读的方向,既阅读内容定何种类:或是古今中外优秀的文艺作品,或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论著,或是各种报刊杂志中的精华。定量,指的是一个月或是一个学期按阅读的数量来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