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20: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长相思李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原诗为:日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
作品通过浅显的语言,字里行间采用夸张、排比、想象、暗喻等修辞手法,从多个角度把这个美丽多情的女子对出征边塞丈夫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喜爱饮酒作诗,好交友。
(来源:文章屋网 )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
3、情如之何,暮涂为客,忍堪送君。——《沁园春·送翁宾旸游鄂渚》
4、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5、何事东君,解将芳思,巧缀一斛春冰。——朱曦颜《一萼红·盆梅》
6、料有牵情处,忍思量、耳边曾道。——时彦《青门饮·寄宠人》
7、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袁枚《马嵬》
8、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杜牧《旅宿》
9、叹雨濡露润,还思宰柏,风柔日媚,羞看飞花。——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10、归雁横秋,倦客思家。——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来源:文章屋网 )
2、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
3、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 晏几道《长相思·长相思》
4、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5、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
7、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8、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9、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10、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李白《怨情》
1、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秋风词》)
2、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3、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4、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5、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 《无题六首·其三》)
6、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7、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邵瑞彭《蝶恋花》)
8、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朱彝尊《高阳台》)
9、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来源:文章屋网 )
1、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留别妻》
2、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李白《春思》
3、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上邪》
4、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诗经唐风绸缪》
5、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柳永《忆帝京》
6、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李白《长干行》
7、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己时。——徐干《室思》
8、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李白《春思》
9、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10、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李商隐《凉思》
(来源:文章屋网 )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龙跃甲子,鸽翱晴空,凤舞九天。
昔关河黍离,列强逐鹿;
神州放眼,一鹤冲天。
重振社稷,举中流誓,今看东方盛世还。
黄河血,慨仁人志士,魂祭新篇。
华夏意气峥嵘,傲五湖四海锦绣满。
壮三山五岳,叠古风姿;九经三史,彰现华韵。
1.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温庭筠《梦江南》)
4.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5.没有比别离更痛苦的东西了,爱却在遥感与思念中日益深刻,日见清晰。
6.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7.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8.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
9.春蚕到死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10.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1.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1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13.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江楼感怀》》
14.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
15.此情无处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1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17.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8.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19.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
20.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2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22.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3.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4.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25.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26.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27.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清;史清《溪佚题》
28.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29.延客已曛黑,张灯启重门。
3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31.次北固山下【元】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2.泊船瓜洲(北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3.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3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35.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36.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7.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晏几道的《鹧鸪天》
38.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39.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40.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41.次北固山下【元】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2.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江楼感怀》》
43.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44.等待一万年不长。中秋思念亲人的诗句中秋思念亲人的诗句。——狄金森
45.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46.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唐·鱼玄机)
47.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毁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字早醒侬自梦,更更。泣不尽风檐夜雨铃。——《南乡子》
48.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49.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50.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51.客中寒食【唐】李中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52.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5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54.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56.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内进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素面常嫌粉(氵宛),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忆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57.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58.此情无处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59.路近城南己怕行,沈家园里最伤情。
60.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玉楼春》
61.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6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3.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64.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6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
66.取第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6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68.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69.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70.相爱几时穷,无物似茶浓
71.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
72.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73.徒思赤笔书,讵有丹砂井。心悲常欲绝,发乱不能整。青簟日何长,闲门昼方静。颓思茅檐下,弥伤好风景。 ——《林园即事寄舍弟》
74.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75.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李白的《长相思·其一》
76.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7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李白的《秋风词》
78.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1、烽火传军情。“烽火”是我国古代用以传递边疆军事情报的一种通信方法,始于商周,延至明清,相习几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汉代的烽火组织规模为大.在边防军事要塞或交通要冲的高处,每隔一定距离建筑一高台,俗称烽火台,亦称烽燧、墩堠、烟墩等。
2、鱼传尺素。在我国古诗文中,鱼被看作传递书信的使者,并用“鱼素”、“鱼书”、“鲤鱼”、“双鲤”等作为书信的代称。
3、青鸟传书。南唐中主李璟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唐代李白有诗“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李商隐有诗“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崔国辅有诗“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借用的均是“青鸟传书”的典故。
4、黄耳传书。信鸽传书确切的开始时间,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但早在唐代,信鸽传书就已经很普遍了。
(来源:文章屋网 )
李白有着大男人主义的豪爽性格,将已经过去的事情统统视为渺小的过眼烟云,他自由自在地去游历那些壮美的山山水水,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惊叹。
李白的诗让我越读越有味,他的诗中不仅仅是对人生的感叹,似乎还有很多很多更深的东西等待我们去发现它。他的诗很开放,能让大多数人接受他。他写的东西即使我咬烂笔头也想不出来。点到为止,却又点得精确,点得透澈,让人忍不住被这个“李氏黑洞”给吸进去。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相思,摧心肝。”这些令人深感谢无奈的诗句就是这样融入我们的社会的。
我只是去听去看去想,李白的诗却成了我脑海里抹不去的光亮。影响着我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特别是《将进洒》这首诗,最让我为之动容。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金钱在这位诗仙眼中早已成了毫不起眼的蚂蚁,在酒后也只剩无几了。回来想想,真是天妒英才,要不然李白早就当上“高级白领”了。那么好的文笔,那么气派的思想,那么坚定的雄心壮志,要是李白来到现代,那他肯定没那时间享清闲,而是为了工作和生活埋头苦干。
李白的诗像一条灵动、充满豪情的龙,在茫茫的诗云中穿梭,他傲然、不屈,眼睛里有着无数智慧的宝藏。昂首,腾空。
金色的影子在云端一闪而过.
【关键词】古筝演奏;演奏技能;情感表达
中图分类号:J63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073-01
古筝作为一件伴随中国文化发展,在肥沃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民族乐器,是中国独特、重要民族乐器的代表之一。古筝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要求演奏者具有丰富的演奏技巧,而且古筝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十分强大。古筝的演奏应当达到演奏者与听众共鸣,旨在精神享受。
一、追溯其源,体味情感
古筝的历史十分悠久,要了解和欣赏古筝作品,第一步是了解古筝和作者的作曲背景。首先社会环境,即作者创作时的社会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环境等都是可能影响作者创作的因素;其次是作者的创作动机;最后是作者的灵感来源,任何一样作品都有创作灵感,而这种灵感来源有可能是哲学思想文化、自然人文景观甚至是其他的音乐作品等。例如:演奏者在演奏在《长相思》时,要知道作曲家是王建民,出身于江苏无锡,且创作灵感来源于李白同名诗《长相思》。
第二步则是对于古筝自身理论知识的了解,古筝历史悠久,“群声之主,众乐之师”便是它的美称,它是我国最古老的弹弦乐器,可以表达出细致入微的情感。而随着历史的变迁,古筝在地域环境、民俗民风、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演变成了许多有着不同特色的艺术流派。因此,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古筝演奏者,必须对各个流派都有一定的了解,不仅要知道弹奏起来曲调温文尔雅的南派筝,还要理解泼辣、粗犷的北派筝。演奏者只有对演奏曲目流派了解透彻,才能更深刻地体会筝曲,才能将曲目演奏得有本有源,使曲目更加生动,富有生命力。
二、敢于想象,艺术创作
生活是艺术的源头,想要了解古筝曲目的情感因素,最重要的是了解作者创作时的情感,每首筝曲的创作都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因此,要体会作曲者所描诉的意境。例如:学习新筝曲《秦桑曲》,我们要了解其作曲者周延甲创作题材来自于李白的诗《春思》,从这里出发我们就了解到筝曲所表达的是对夫君的一往情深。对于筝曲的演奏,从主人公的角度出发,挖掘筝曲所表达的感情因素,对于作者创作意图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将筝曲中的情感表达演奏出来。
对于演奏筝曲时的情感表达,在了解各派风格的同时还要熟练掌握古筝演奏的理论知识。在体味好作者创作意图后将自己对筝曲的理解融入进去,要敢于想象,对音符赋予新的生命。要先确定曲目的主题思想,与曲目情感交融,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例如:对于具有深远意境且音乐语言简练的筝曲《渔舟唱晚》,在演奏前应该先了解王勃的《藤王阁序》的情感,体味“渔舟唱晚,响穷彭之滨”所表达的意境。只有对曲目感情意境有所体会,才能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才能将曲目演奏得更真切感人。
三、熟能生巧,强化风格
一曲美妙的曲子,不仅是因为曲子本身情感的入微,关键还在于演奏者娴熟的技巧,如果演奏者不具备高超的演奏技巧,在演奏过程中就不能将曲目情感完整准确地表达给观众,所以要想演奏好每一首曲子,演奏者必须掌握好每一种演奏技巧,强化练习,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熟练自己的演奏技能,融入自己对作品的客观认知,在作品中加入自己的情感,追求一种“情由心生,乐由心发”的演奏境界。演奏者指尖通过“揉、按、滑、抚”的不停拨动散发出不同的旋律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不同的拨弄,筝弦能够弹出不同的音调,不同的手法产生不同的旋律,能演绎出不同的意境,对于“轻、重、缓、急及深、高、浅、低”所产生的音色差异以及指尖不同力度拨动筝弦产生不同的弹响音均能表达出不一样的情感意境。对于演奏技能的准确运用和自身对作品内涵、风格、背景的理解,通过手指将乐律中的刚烈、柔情、悲壮、哀婉表达出来,将作品意象、气质、情韵之美展现出来。要做到意由心生、情由音述、情音合一、收放自如。在演奏过程中,要将情感和思想演绎到作品中,通过不同的旋律使作品表达出最佳效果。
总而言之,想要演奏好一首曲子,演奏者不仅要对各流派演奏技巧熟练,还要深入分析古筝作品内涵和感悟创作背景,多看、多听、多分析、多动手,情感表达是演奏古筝的关键,想要演奏出一手好的曲子,就必须要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进去,多理解与体悟曲子所表达的意境,这样才能使作品思想内涵更加丰富,使曲子更加生动更具感染力,才能让听众感受到筝曲的无限魅力。
参考文献:
一、马思聪简介
马思聪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小提琴家、音乐教育家,他于1912年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12岁时跟随其哥哥到法国,次年考入南锡音乐学院并跟随巴黎国立歌剧院小提琴首席Paul Oberdoeffer(奥别多菲尔)先生主修小提琴,1928年进入巴黎音乐学院深造,1930年跟随作曲家Binembaum(毕能鹏)学习作曲,深得毕先生的真传,1932年回国在广州与音乐家陈洪先生共同创办了“私立广州音乐院”,1933年他被任命为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学院音乐系讲师,1937~1938年创作出了举世闻名的两首小提琴独奏曲《绥远回旋曲》(第一回旋曲)和《内蒙古组曲》。1937年到广东的中山大学任教,后因爆发,学校迁到了云南。1939年马思聪到重庆,于1940年5月担任新建立的“中华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1945年10月他担任贵州省艺术馆馆长。1947年,马思聪任香港中华音乐学院院长,完成《祖国大合唱》的创作。次年的夏天,马思聪完成《春天大合唱》的创作工作。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7月,马思聪被选为全国音协副主席;同年9月,马思聪作为全国文联代表,出席第一届中国人民;10月1日,出席天安门前的大典仪式,就此马思聪创作了《欢喜组曲》。同年12月18日,马思聪随出访苏联,归国后,被政务院任命为中央音乐学院院长,时年37岁。后因1966年爆发,马思聪全家迁往美国,于1987年逝世于费城。
马思聪先生在小提琴音乐创作和演奏方面的贡献,可以说奠定了中国这类音乐创作与演奏的基础。但是,除此以外,马思聪先生在古诗词独唱歌曲、合唱、歌剧和钢琴音乐创作诸方面,也表现出惊人的能力。马思聪在“”后,客居美国期间,给古诗词歌曲谱曲的有《李白诗六首》 《唐诗八首》。“抗战”时期,马思聪先后创作了抗日歌曲二十多首,像《不是死,是永生》 《控诉》 《自由的号声》;大型的声乐合唱歌曲创作也是马思聪音乐创作的重要部分,像《民主大合唱》 《祖国大合唱》 《抛锚大合唱》和《春天大合唱》以及未完成的《石鼓大合唱》等等。
二、马思聪古诗词艺术歌曲分析
沃尔夫认为:艺术歌曲是“诗歌与音乐的融合,诗歌是作曲家音乐灵感的源泉”。①马思聪在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领域也颇有建树。他尤其喜爱李白的诗作,在触及人生百态,豪放飘逸的同时兼有含蓄的思致。在谱曲上,囿于不知其格调,因而参照宋代白石道人曲谱的格调来创作。钢琴伴奏方面,则按照艺术歌曲的写法,“着重于表达每首诗中的气氛与境界。”②
其音乐创作晚期,马思聪在异国他乡怀着思念故土之情,借由中国古诗词创作了两部艺术歌曲集《李白诗六首》和《唐诗八首》。③其歌曲句法规整、篇幅较小,在创作技法上,旋律以中国五声调式为主,并借鉴西方现代作曲“意象派”技法,如倒字现象、频繁运用转调、离调手法,体现了中国音乐的古朴风韵,散发出一种浪漫主义气息。
〖=DM2(〗《将进酒》情绪激越高涨,大跳式波浪型旋律,重复音在顺风式节奏型上反复出现,叹尽人生苦闷惆怅之情。词曲倒字现象,如“似雪” “我材”二词,与语调相背,采用上翻五度手法,刻意将其在高音突出,有意识地强调诗词所要表达的内在寓意。
《长相思》,以五声调式旋律为主,表达了内心的寂寞与孤独、苦闷与无奈的情感,以一种哀怨的旋律、飘逸的和声伴奏呈现而出,又显得内省含蓄。马思聪注重用钢琴伴奏来表达诗中的气氛与境界,引子两小节,半柱式和弦,固定音型的钢琴伴奏贯穿于主题乐段。使用的有小二度、小七度音程的碰撞,空旷而凄凉。采用富有民族风味的七和弦、九和弦之类的高叠置和弦。
音乐是感受、体验的对象。马思聪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诗意表达”是他旅居美国思念故土借由诗乐的感性表达。他将诗作情感“诗化”,诗作呈示心灵结构的时空交错,音乐展示心灵过程的时间艺术,是诗的意境的最高追求,诗借助音乐表达内心情感,烘托意象,在诗意的音乐中实现精神自由的翱翔。马思聪借由唐诗无形的灵感(想象),将生命(对祖国思念之情)“有意味的形式”化(情感结构特征) 的审美空间,表达在异国他乡思念故土,面对现实的愤慨、惋惜的情绪,将诗作的音乐美追求同情感抒发结合,真正做到诗的情感音乐化。他以清新雅丽的风格,在音乐中实现精神的自由云游。这是人的精神需要,是对自由的追求,是一种精神的享受与满足,对自我的肯定。
三、马思聪古诗词艺术歌曲比较
马思聪以及同时代的艺术家们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所创作的艺术歌曲,作为中国近现代历史文化中的重要一笔,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发展,逐步找寻到了一条符合中国人审美文化趣味的歌曲体裁风格。马思聪在这种歌曲的创作方面,虽然不及同时代的作曲家如青主、赵元任、萧友梅、黄自等人的创作,但是,与这些人相比,马思聪的艺术歌曲创作却也是独树一帜,有着浓厚的艺术个性,包涵着强烈的艺术魅力,在歌曲的节奏控制、旋律起伏、和声编配、织体构思以及全曲的结构布局方面,都有着自身的独特特点。尤其是古诗词的合理编配,巧妙地表达了歌曲的意蕴和意境。
马思聪的艺术歌曲和赵元任相比,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比如在词与曲的关系处理上,他们基本上都是注重词的韵脚特点,通过语调的平、升、拐、落特点和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的谱曲;和声也基本上是采用了中国民间的民族和声的运用,并力求通过加大钢琴伴奏的效果来烘托其古诗词所蕴含的意境。马思聪的艺术歌曲题材上与赵元任不尽相同,马思聪的艺术歌曲基本上是采用古诗词作为其艺术歌曲的言意部分,而赵元任的艺术歌曲的歌词多是受五四的影响,通常是使用白话文的艺术题材来编配新曲,体现时代精神、民主精神和思变精神。马思聪的艺术歌曲创作则未涉及到这些方面。
马思聪这种利用古诗词作品编配旋律的歌曲创作,恰恰与中国近现代创作第一首艺术歌曲的作曲家――青主的创作极其相似。青主艺术歌曲的创作,开创了我国近现代历史上利用古诗词谱曲的先河,其艺术价值之高、旋律作品处理之妙、和声节奏运用之当为世人赞叹。马思聪和青主都曾经接受过西方音乐文化的熏陶,在音乐创作上都尝试过利用欧美音乐技术手法,他们的创作都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素材。因此,他们的艺术歌曲创作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
马思聪艺术歌曲创作与黄自相比,黄自的艺术歌曲相对而言作曲技法稍微成熟一些。黄自的艺术歌曲创作构思缜密、风格典雅、情感婉约、结构分明、技术精湛,声韵的运用和调性调式的处理上更加的娴熟。马思聪的艺术作品虽未达到黄自这般的高度,但是也不失粗犷、豪放、热情、烂熳的艺术情境,同时也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委婉典雅的韵味。
四、马思聪古诗词艺术歌曲评价
马思聪的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关注了古诗词与音乐旋律的融合,打破了传统歌曲词与曲创作的结构布局,大胆地探索与尝试运用词韵相反的旋律写作手法,来扩大音乐的表现力。利用东西方音乐文化交融的音乐创作技法,将中国民间传统的五声调式、七声调式与西方的传统调式调性相结合、对比、运用;同时,注重民族性的音乐风格,不被传统的结构曲式所束缚,力图通过旋律的流畅、动听、美妙衬托语言文字的音韵,通过歌词的达意性来托物言志、托物言情、借曲抒情、借词表情。他注重音乐的意境表达,造成一种虚实结合的效果,协调处理好歌曲创作的民族性、独创性、世界性、达意性、音乐性等等各个方面。从这一点上讲,马思聪的艺术歌曲创作为中国艺术歌曲的繁荣作出了贡献。
马思聪的音乐贡献以小提琴的演奏与创作为主要方面,艺术歌曲的创作只是马思聪音乐文化的一小部分。关于这点,我们从其作品创作数量上便可知晓。其次,马思聪的文学造诣也是远不如赵元任、黄自等人。从这些方面来看,马思聪的艺术歌曲创作有其很大的自身局限,这种局限也是导致马思聪艺术歌曲并不像其小提琴作品那样闻名于世的原因。马思聪艺术歌曲的创作数量虽然不多,也存在着点点的遗憾和不足,但是他作品以情感的真实、内容的鲜明以及较高的艺术性感染了我们。
马思聪创作的古诗词艺术歌曲以其典雅的内容、精致的表达、细腻的情感、严谨的风格反映着我国文人与其自身的思想情感,流露出他寄情于作品中的深刻精神内涵和复杂的精神世界。他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充满了东方的儒雅气质,充分的表达了他在异国时怀念祖国、思恋故土的思想感情。本文通过对马思聪艺术歌曲中的研究,来缅怀近现代音乐文化中的这位艺术大师。
①刘式:《音乐名言小辑》,《中国音乐》1993年第4期,67页。
②转引自苏夏:《马思聪论艺术和专业音乐活动》,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③马思聪的这两部歌曲集是他初到美国的作品,是他离开祖国后的一系列内心独白。《李白诗六首》选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 《长相思》 《行路难(一)》 《行路难(二)》 《关山月》 《渡荆门送别》6首诗作,“借古抒怀”思乡忆旧之情。《唐诗八首》选取李颀的《琴歌》 《胡笳声》,李商隐的《残阳》 《无题诗》(创作的《相见难》),王维的《静》 《山居秋暝》,岑参的《走川马》谱曲而成。
参考文献:
[1]唐慧霞.20世纪20~4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及其演唱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
[2]王璐.马思聪艺术歌曲的演唱诠释与当代启示[D].浙江师范大学,2008.
[3]李方屹.痛彻心扉的思念――试析马思聪艺术歌曲《长相思》[J].音乐创作,2013(04).
[4]彭丽.卷帷望月空长叹――析马思聪的艺术歌曲《李白诗六首》[J].齐鲁艺苑, 2006(04).
[5]苏夏.马思聪论艺术和专业音乐活动[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2(02).
[6]程远.中国古诗词歌曲演唱中的文化特质研究[J].音乐探索,2013(02).
[7]杨玲玲.艺术歌曲的审美认识[J].音乐时空,2012(12).
[8]肖安平.艺术歌曲的审美认识及其特点[J].齐鲁艺苑,1999(02).
[9]覃子豪.论现代诗[M].台北:台湾曾文出版社,1977.
[10]刘小枫.诗化哲学[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
[11]汪毓和.关于艺术歌曲之我见[J].人民音乐,1999(9).
[12]Sadie,Stanley.The New Grou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 [C].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2001.
[13]舞蹈学科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9.
[14]刘再生.中国音乐史简明教程(上)[M].上海: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当代科学高速发展,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儿童刚学会说话,家长就让他背古诗,并且以儿女背诵数多为荣。当然,让孩子背诵古诗,能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继承了古典文化的传统。但不是随便拿出《唐诗三百首》,按部就班的去教他,而要有所选择。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谈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神童诗:有儿童所写,有咏物、记事、写景、述志的,这些诗表达了儿童的无限情思,记下了儿童的生活乐趣,儿童读起来当然易于接受,能引起思想上上的共鸣。元初陈普的《咏白鹭》:“我在这边走,尔在那边歇。青天无片云,飞下数点雪。”从一个七岁孩子眼里绘出了一幅令人向往的大自然图画。先是白鹭拟人,亲切地对白,又以丰富的想象发出无云落雪的惊叹,一个孩子的心态跃然纸上。又如北宋王禹5岁《咏白莲》:“昨夜三更後,娥堕玉簪。冯夷不敢受,捧出碧波心。”想象新奇美妙,意境生动迷人,面对白莲所展开想象,完全是孩子式的。这些儿童古诗,真切的表现了孩子们对世界的感受,抒发了儿童心灵深处的情思,适合小学生课外阅读。
通俗诗:从内容上看,与儿童比较接近,容易理解;从表达方式看,语言通俗浅显,明白易懂。或以美丽的大自然为描写对象,或表现一种人间真情的心绪,形象鲜明,符合儿童的理解能力和接受心理。例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躺在床上,看到床前皎洁的月光,怀疑是地上铺了层白霜,仰头望着天上的明月,不由低头想起自己的家乡,抒发了思乡之情。再如清代马苏臣的《棉花》:“五月棉花秀,八月棉花干。花开天天暖,花落天天寒。”棉花,对于儿童特别乡村儿童,并不陌生,背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
简短诗:要适合儿童的接受能力,最好选择言简意赅的短诗,像五言绝句。如王维的《鹿寨》:“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维的《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节奏鲜明,易于背诵。
情景诗:例如儿童看到大人在田间除草时,可以借此教他背诵《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以此表达农民劳作辛苦、学会珍惜之意。当儿童看到自家前面池塘里的白鹅时,借机教读《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群鹅在水里伸着脖子,头朝天高歌,全身雪白,浮在水面,用红掌划水,游着,孩子充满乐趣,情绪高昂。
故事诗:讲解古诗中的典故,同时展开联想,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例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可以插入一段传说。先介绍:红豆产于南方,入春以来,不知长出多少枝条,希望你多多采摘,红豆最能寄寓相思之情。结实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镶嵌饰物。再讲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唐诗中常用它来寄寓相思之情。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爱的范围,朋友之间也有相思的,如苏李诗“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即著名的例子。此诗题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诗中抒写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绪。再如:《暮秋独游曲江》“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意思是说荷叶初生时相遇恋人,不久分离,春恨已生。荷叶枯时恋人辞世,秋恨又成。只要身在人世,对伊的情意,地久天长永存。多少惆怅,只有那流不尽的江水声。所以,“翠减红衰愁煞人”是面对荷花,写缅怀“荷花”的内心悲戚。不论这个传说真实与否,多情文士李商隐的爱情诗,多与荷花结缘则是勿庸置疑的事实。典故:李商隐与荷花女,唐诗人李商隐是泾川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婿。人称他是个多情郎,有多首荷诗赠予以上人。世上争艳,万紫千红,为何李商隐如此钟情于荷花呢?原来,这其中还有一段美丽感伤的爱情故事。相传李商隐与王小姐相恋结合以前,曾有一恋人,小名叫“荷花”。荷花天生丽质,清秀可人,心地善良淳朴。李商隐年青有为,相貌出众,才华横溢。两人情投意合非常恩爱。在“荷花”的陪读下,李商隐的才学进步很快,两人一起渡过了一段幸福甜蜜的时光。就在李商隐快要进京赶考的前一个月。“荷花”突然身染重病,李商隐回天无术,只能日夜在病塌前陪伴“荷花”。随着病情的加重,一朵娇艳的“荷花”不幸早早地凋零了。“荷花”的早逝,给诗人带来了无比沉重的打击。后来诗人每见到湖塘里的荷花,心中便泛起阵阵忧伤。他自始至终也不能忘记那清秀美丽的“荷花”姑娘。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据《世说新语.文学》中说,曹丕做了皇帝以后,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不到就将行以大法(处死),而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而说出六句诗来,就是上面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称之为《七步诗》。据说曹丕听了以后“深有惭色"不仅因为曹植在咏诗中体现了非凡的才华,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领,使得文帝自觉不如,而且由于诗中以浅显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为手足,不应互相猜忌与怨恨,晓之以大义,自然令文帝羞愧万分,无地自容。
总之,教孩子背诵古诗,要有选择,不是捡到篮子里的就是菜。家长在指导孩子课外阅读古诗时,一定要适当而行。否则不但不利于孩子成长,而且还会抹杀孩子的天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