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始得西山宴游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

时间:2023-05-29 18:20: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始得西山宴游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始得西山宴游记

第1篇

一、漫漫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选有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文中有“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一语。对句中的“漫漫”,课本没有单独注释,《教学参考书》把它译为“没有目的”。这一翻译似是而非。如果不顾及上下文,单就这一句而言,这样的翻译似乎可通,但如果联系后文看,这样的翻译则明显不妥。因紧接着作者明确说“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如果说作者的游览是没有目的的,那就与“幽泉怪石,无远不到”相矛盾。明明是探奇寻怪,怎么会是没有目的的呢?且常识告诉我们,古今人等游山玩水,不可能是没有目的的。或借出游排遣郁闷,以开阔胸襟;或欣赏旖旎的风光,陶冶情操;或登高远眺,“一览众山小”;或畅游长江大河,搏击风浪。总之,凡是出游,一点目的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再者,“漫漫”在语言的运用中能找到“没有目的”这个义项的语例吗?答案虽然难以断然否定,但就笔者能查到的工具书及能检索到的古代典籍中,都没有查到相关的义项或检索到有用此意义的语例。那么,这里的“漫漫”究竟如何理解才合理呢?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工具书是怎么解释“漫漫”这个词语的。

《汉语大词典》在“漫漫”词条下列举了10个义项,其中第6个义项是“放任、放纵”,所举的语例中第二个就是“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一句。但10个义项中没有“没有目的”这一义项,也没有与之相近的义项。在其他的工具书,如《辞海》《辞源》《故训汇纂》等书中也没有查到“没有目的”或与之相近的义项。

“漫漫”有“放任、放纵”义,与“漫”的常用义有关。“漫”的常用义是“水过满向外流”,由此引申出“放纵、散漫、不受约束”义,则顺理成章。如:“及荡者为之,则漫羡而无所归心。”(《汉书・艺文志》)颜师古注:“漫,放也。”“公漫久矣。”(《新唐书・元结传》)“漫”字单用有此义项,叠用也有此义项,只是语例比较少见罢了。如:“王前事漫漫,今当自谨。”(《汉书・江都易王传》)

从上的分析论述中可以看出,“漫漫而游”中的“漫漫”不是“没有目的”的意思,而是“放任、放纵”的意思。如果不拘泥于词典义,这里的“漫漫而游”可以译为“纵情地游览”或“尽情地游览”。

二、卧

课文中还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一语。对句中的“卧”,课本也没有单独作注,《教学参考书》则译为“躺下”,把整个句子译为“醉了就互相枕靠着躺下,躺下就做梦”。这样的翻译如果不细究,似乎可通,但如果仔细考虑,则会发现不合逻辑。人与人“相互靠着”,还怎么能躺下?且把句中的“枕”译为“靠着”也不准确。这里的“枕”是“枕着”的意思,而不是笼统的“靠着”的意思。《教学参考书》之所以要把“枕”泛化地误译为“靠着”,大概是为了照顾后面对“卧”的错误翻译。因为如果把“枕”准确地译为“枕着”,下一句就要译为“相互枕着躺下”,这样的翻译,明显不合逻辑。再者,下一句说“躺下就做梦”,也未免有点夸张过度,人躺下是不可能马上就做梦的。那么,这里的“卧”是这么意思呢?

其实,“卧”的本义是“人伏在几案上休息”。如:“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孟子・公孙丑下》)焦循正义:“卧与寝异,寝于床,卧于几。统言之则不别。”由此引申出“眠、睡”义。如:“心卧则梦。”(《荀子・解蔽》)杨注:“卧,寝也,言人心有所思,寝则必梦。”“暮卧则梦闻。”(《论衡・订鬼》)语例很多,此不一一列举。“卧”有“躺下”义,是后起的引申义。《教学参考书》的编写者因为没有严谨地思考,简单地用现在一般的常用义去翻译,结果出了差错。这里的“卧”正是“睡”的意思,把“卧”译为“睡”,则文从字顺,所有不合理的地方都完全消失了。

[作者通联:江苏连云港市城南高级中学]

第2篇

我却很想向学生推介另一种方法――因题而文,因言而意。@是属于“裸读”的一种方式,是针对那些“无病”的安定世道下的生活小品美文,或“有病没法直接”只好用了象征性手法写就、能够引发类似境遇下的读者群体共鸣的那类文章,是作为一种规律性阅读可以推而广之的方式。这种阅读理解的方式,尽量只注重文章本身的点点滴滴,包括结构上的标题、开头、中间、结尾,也包括用字、遣词、造句、修辞及标点符号。这种阅读方式,只有一个原则,即“自圆其说”。能够自圆其说的,都是好文章,不能够的,就需要查检作者和写作背景。这种阅读理解的方式属于“语用”的范畴,阅读的目的不是为了提升考证能力,而是为了提升自圆其说的思维辨析能力。

下面,我们就用“因题而文,因言而意”的批析方式来阅读理解《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

原文如下:

自余为J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 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始得西山宴游记》与苏轼的《赤壁赋》皆属于高中语文(苏教版)教材(必修一)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第二板块“与造物者游”,这个板块名称也来自于课文中的“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一句。

造物者,即大自然,即“万化”。那么,编者的意图就显明了,就是说柳宗元和苏轼两人同大自然一起游。为什么?寄情山水。什么情?山水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可以将这样的“情”寄寓在这样的山水中?是如何寄情山水的?寄情山水了之后,唐代的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在人生道路上的努力方向有了什么变化?诸多问题,接踵而来。

我们可试着用“因题而文,因言而意”法来进行解读。

标题最后一个字“记”,是文体,记人记事记游都有。作者往往在文章结尾部分做出必要的交代。“故为之文以志”中的“志”,就是“记”的意思。但此处不仅仅是做个普通的交代,“故”字就告诉你,是有原因的,是有着重要的缘由才写了这篇“记”的,写了这篇“记”是“以志”,是为了“志”某些东西,所以,这个“志”与“记”相比较,有更郑重更恳切的意味在。《项脊轩志》中归有光的悲喜情绪较之《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的“志力”理论要感性得多强烈得多。那么,作者借“记”是为了“志”哪些东西呢?

一记“西山”。

标题中第二个需要关注的对象就是“西山”。

“西山”是一座什么样的山?在记游文章中,肯定要描写到的。第一段末尾直接提到“西山之怪特”,第二段开头作者开始“异之”,认为西山很特异,就马上“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穷山之高而止”。文官柳宗元攀爬西山的样子肯定是兴奋的、急切的,因为仆人被催促着在前面“过”“缘”“斫”“焚”,开山辟路,一路攀缘,直到“山之高”而后“止”,即直到西山最高处才停下来。

西山有多高?文人柳宗元登顶之后,肯定是累坏了,一屁股坐在地上,只能“箕踞而遨”了。结果,放目远眺,极目四望,突目俯视,发现:

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可见,西山是相当地高了。为什么呢?先排除柳宗元近视眼的可能,而夸张为孙悟空那样的千里眼好了,你看他描写的:几个州的土壤,都在他的坐席之下,几可触碰,这是将大范围夸小了,将几个州的土壤浓缩在触指可摸的沙盘内了;又说这几个州高高低低的地形山势,在他看来,有的突出高耸(注:课本注解“岈然”为“山谷空阔的样子”,我认为不对,我同意百度的解释――“岈”,形声,字从山从牙,牙亦声,“牙”本义为“犬齿”,“山”与“牙”联合起来表示“犬牙形状的山”“凸起歪斜的山”,即,“岈”的本义是犬牙般突起的山,与前文“其高下之势”才对应,“岈”对应“高”,“洼”对应“下”,所以“岈”义应为“高起”“向上突起”),有的低凹成水洼,有的像蚁穴旁边的积土,有的像蚁穴本身,实际上有千里之遥的地在他的眼皮底下都蹙缩为尺寸之土了,并且,聚集收缩,不断堆积,没有一个山势地形是能够逃脱隐身而去的。这,不就是强调一句“站得高看得远”吗?“看得远”“看得广”才“看得多”才“看得小”啊,这也算符合视觉实际效果了。我很是佩服作者如此繁复的铺垫,实在是可以证明“西山之高”的了。

可是,还不够,文人柳宗元依然“遨”察西山外,发现“四望如一”,全都是“萦青缭白”,简直“外与天际”了。

柳宗元就这样“箕踞”西山顶,四望西山外,发现自己此时此刻置身于一个独一无二的“高处”,发现自己简直像《逍遥游》里的大鹏在九万里的上空了,可以“绝云气”“负青天”了,简直可以像列子那样“御风而行”了。这种感觉很好,好极了,让文官柳宗元马上就与西山惺惺相惜了,大声呼喊出“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 为类”的知音之言。

所以,西山在文官柳宗元看来是特异的,在贬官柳宗元看来是特立的。在如此之山上,柳宗元开始自己的逍遥游。

二志“宴游”。

柳宗元继续“遨”游。不过,现在,我怀疑他是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了,并且,“心”凝结到一件事情上――神游,“形”全部放松、放开、放下,甚至“与万化冥合”,物我合为一体,或者物我都无须区分,无须瞩目注心。因为,目之所及毕竟有限,心之所及却可以无尽无止,可以“广连天宇”“思接千载”。这样,“与造物者游”的时候,时空感皆失,邈远悠长,广阔无涯,只与纯净洁白的大气一起,不必管他到达了哪里哪时,飞天入地自由自在。心灵在这个时候完全自由、自如、自主、自得,进入了真正的逍遥游,即“宴游”的境界。如同苏轼在夜游赤壁的时候一样,“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贬官柳宗元就这样陶醉在西山顶了,不禁“引觞满酌”,于是“颓然就醉”,竟然“不知日之入”,直到“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唉,“不欲归”只是心里想想而已,“归”还是要“归”的,身体不允许,肚子不允许,帽子不允许啊。也即,志向不允许他就这样出神入化在这出世之仙道啊。虽然是贬官,官还是官啊。有几个人能够有勇气真正放得下这“身外之物”呢?归根结底,柳宗元是普通人,一个普通的文人,一个更普通的文官,普通得如同一被贬就“恒惴栗”的胆小鬼,普通得一“惴栗”就在“其隙也”“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只想逃离工作险境。只不过,在西山之前,他无论怎么“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也找不到真正放松之地而已。虽然“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但是,那是麻醉,醉生梦死;虽然“意有所极,梦亦同趣”,但是,那是日有所惧梦有所魇,那是麻木无觉;虽然“觉而起,起而归”,但是,那是本能驱使,归去县衙,归去“J人”的身份角色和“恒惴栗”的意识。虽然是潜意识不想要的境遇,但是,潜意识里,还在“望美人兮天一方”,渴盼重新得到“美人”青睐从而能够“济世渡人”的侥幸心理还没有完全泯去,所以,最后,还是“归”了。

归去之后呢,柳宗元的情感认知发生了改变,“始得西山宴游”了。

回顾全文,原来,自颂庵廖恼赂鞫危都有这一条认知变化线在贯穿挂连。

第1段末尾:“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第2段中间:“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第2段末尾:“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处处在提醒我们“西山”的特立独行,处处在提示我们“向”未“始游”未“知”游,处处在提警我们游“于是乎始”“然后知”游。这样,西山宴游显得多么让人向往啊,“西山”是什么山,怎样的一番“宴游”,不禁将我们一步步引入,引入到柳宗元的视角和心界。终于,我们走近他,走进他,看清了柳宗元的一番苦心,看明了柳宗元的一番苦志。

第3篇

一、通过逆向思维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所谓“逆向思维”,就是从事物对立的、颠倒的、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言文全都是名篇佳作,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早有定论。教学中教师若能鼓励学生勇于挑战,不盲目唯从,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大胆地“唱反调”,定能引导学生从标新立异中突破思维定势,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愚公的言行,历来受到人们的肯定和赞扬,笔者在教《愚公移山》时,曾鼓励学生要摆脱前人的束缚,从反面思考问题,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结果有个学生说:“愚公的做法并不可取,与其挖山,不如搬家。在时间就是效益、时间就是金钱的今天,如果大家做事情还像愚公那样不知道变通,不知道实干加巧干,只知道一条道走到黑,注定要失败。”这种“大胆而新颖的见解”应给以充分的肯定。引导学生发表反面意见,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通过多元思考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有些课文我们不好引导学生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从反面提出新颖的见解。但我们可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多元思考可以拓展思维空间,捕捉到许多新颖独特的信息,从而产生新的见解、新的假设和结论。教《曹刿论战》时,我曾让学生讨论这篇文章的主题,结果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的同学认为,文章通过记叙长勺之战的经过揭示了取信于民的重要性;有的同学认为,文章通过记叙鲁庄公采纳曹刿的建议,从而夺得了长勺之战胜利这一史实,说明领导虚心采纳群众的正确意见是胜利的根本保证;有的同学认为,文章通过记叙长勺之战,歌颂了曹刿“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有的同学认为,文章通过记叙长勺之战,批判了统治者的昏庸无能,赞扬了做事情要善于把握时机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发言之踊跃,见解之新颖,是我始料不及的。只要教师善于捕捉创新的信息,不失时机进行诱导,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得到培养。

三、通过比较赏析培养创新能力

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思维和理解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事物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若能指导学生对体裁、内容、写法、人物性格、环境描写等方面有可比较性的课文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异中求同,同中求异,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得出新的认识,新的结论,从而达到培养创新思维的目的。如教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可以和他的《小石潭记》比较,在比较中,对两篇游记作一点赏析,体会它们各自的风格,以巩固学习战果。教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可以和袁宏道的《满井游记》比较,通过比较明确两篇文章的不同之处。前者精心构思,侧重于借景抒怀,全文熔记叙、描写、抒情于一炉,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后者自由抒情,不拘常格,感觉清新流畅,全文处处充满喜气。前者抒情方式是曲折含蓄的,而后者的抒情是直接的、明了的。

四、通过质疑问难,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学生基本能从看似无疑处生疑,这是出现新思维的前兆。我教《始得西山宴游记》时,有个学生这样问我:“老师,题目是说‘西山宴游记’,第一自然段好像和西山关系不大,删去行不行呢?”我当即给予了充分的表扬和鼓励,并号召其他同学向他学习。接着我讲解了第一自然段的作用是为下文写西山的奇美作铺垫,在两相映衬中,突出西山与众山不同“特立”的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表明已对课文进行了认真阅读和深入的思考,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已经有探索,已经在进行着创新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除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外,还要善于设疑,巧于设疑,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了他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使大家争先恐后的发言,教室里不时闪烁着创新思维的火花。

五、通过扩展延伸,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第4篇

【关键词】举一反三;循序渐进;自主学习

围绕新课改提出的要求,笔者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根据学习的不同阶段,创新高中文言文教学模式。

一、第一阶段:学生跟记式

对于初上高中的学生来说,接触的是浅易的文言文,基本上是老师念翻译,学生记翻译,没有接触过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这些较深一层的内容,部分学生实词、虚词分不清,最常见的“而”“之”“以”的用法都不明白。笔者从最基本的抓起:教师精讲,学生跟记。步骤如下:

(1)学生读课文;

(2)师生正音;

(3)教师精讲,学生跟记;

(4)学生读课文,如有疑问,再问老师。

例如《劝学》一文的文言文知识点

①通假字:虽有槁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

②一词多义:

文言虚词“而”。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吾尝终日而思矣。

文言实词“绝”。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佛印绝类弥勒,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以为妙绝。

③词类活用: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名词作动词,游泳)

这种模式与传统的串讲式文言文教学无大异,只不过我面临的是初上高中的学生,要使他们听得懂,记得准、牢,需要我讲得更慢、更精、更细,并且要时时提醒学生跟上老师的节奏,认真记笔记,复习时认真复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第二阶段:导学点拨式

新课程标准下的现代教学理念要求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要让学生勇于质疑敢于展示,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教授《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时,决定采用“学生质疑,教师解疑、导学点拨式”。让学生认真复习《劝学》《师说》,回顾总结了有关文言知识,上课时采用了以下步骤:

(1)学生读课文;

(2)师生正音;

(3)学生质疑;

(4)师生解疑;

(5)学生翻译;

(6)教师订正翻译,点拨重点、难点。

例如:①文中两次写满酌而醉,作用有何不同?讨论明确:第一次出现是往日游览时,作者都会“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这短促紧凑的语句反映了作者单调乏味的生活及苦闷抑郁的内心感受。虽然他想在游览山水中得以解脱,但酒醉之后依然如故。而西山之游却使作者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不只是美酒醉人,更是这高峻峭拔的西山使其感受到物我相融醉而忘归,心中的欢喜怡悦不言而喻。前后对比更突出西山之游给作者带来的独特感受。

《始得西山宴游记》偏重于写主观感受。如写“西山之怪特”,“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缕为类。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可见作者把西山视为知音,与西山心心相印,西山怪特之貌恰似自己卓尔不群的人格、志高品峻的情操。

刚开始,学生还不太适应,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逐渐适应了这一模式。在教授必修二的《六国论》、《阿房宫赋》这两篇文言文时,我基本上采用了这一模式。一学期下来,学生初步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为更好地学习文言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奠定了基础。

三、第三阶段:自主、合作、探究式

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

笔者在教授《报任安书》时,为了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营造讨论、探究的氛围。我给班里固定每四人一组,这四名成员前后搭配,对着桌子坐在一起,有一名组长,给他们编了号,组长是一号。具体采用以下步骤:

(1)明确目标,朗读课文(范读、齐读和单读);

(2)师生正音;

(3)小组讨论,展示预习成果(找出文中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等特殊文言现象);

(4)学生到黑板前讲解或板书讨论结果,师生订正;

(5)学生质疑;

(6)师生解疑;

(7)拓展训练;

(8)小结课堂。

第5篇

意境顾名思义即表意之境,诗歌运用一系列的表意之象组合起来构成的某种富于强烈气氛的丰富的主客观世界,是我国审美的重要标准,是我国审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审美中广泛存在。是高中古代诗歌鉴赏教学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对高中教学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感受诗歌情感气氛,还是引导学生从诗歌意境中感受审美,发挥古代诗歌的美育功效都是十分有必要的。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此探讨一下意境教学。

从意境的定义诠释看,意境是一系列抒情作品呈现出来的情境交融而又虚实相生的形象整体,以及在此基础上诱发和拓展的人们的审美艺术想象空间,构成它的两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意和境,具体就是景和情,构成了意境学习和教学的基本审美因子,情境交融是古典写景抒情的最为基本的创作和抒情方式,也是东方文学、美学的独特之处和魅力所在。在诗歌教学中,引入情境交融,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感受诗歌创造的明朗凄清、喜悲忧愁等等丰富的物象空间和情感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进入诗歌意境之后去慢慢咀嚼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的无穷韵味,从中获得审美体验、精神愉悦、生活启示、人生感悟,使精神得以升华,灵魂得以滋润,学生的愉悦、感悟、和升华在一系列的审美训练中慢慢强化,从而更好地感知生活,感悟人生。

例如,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柳宗元“攀援而登”,到达西山之巅,发现“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环顾四望,景色是“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于是乎萦绕心头数月之久的被贬之郁闷一扫而空,只感觉到“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用现在的话解释就是说:在这样的美景里,不知不觉中我的身心与天地间的浩然之气融为一体,得意的精神与造物者同游,都不知道哪里是尽头了。这里,自然之景,融以作者的生命参悟,直指人的内心世界。情景交融,自然而然地完成了“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过程。学生咏诵文字,穿越时空,真切感受古人所看到的“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的壮观之景,而更精彩的是通过对景中之情的品读,运用想象联想,联系更多的人情世事,体悟到情景之间所蕴含的“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和”的超然境界,从而完成一个完整的审美过程,得到一种审美的愉悦。

这个审美的过程如能通过意境这个载体,继续拓展,那么,一方面教师可以避免重复性的知识传授,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个持续性的审美训练,从而达到更高层级的教学目标。

在这个时候如果继续让学生品读柳永的《雨霖铃》,诗词表现的情感尽管不尽相同,但是通过共通的意境教学,很多东西是相通而又层递的。从手法上来看,情景交融自不必说,通过前篇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很容易分析出这里面的景不仅仅是景,它是一种满含离别之苦的景。而柳词的意境表现更奇妙之处在于:虚中有实,实里带虚,虚虚实实,伤感无尽,虚实相生的手法学习则又在情景交融的层次上有了一个提高。不仅如此,柳词在情感表现上可以说是做到了韵味无穷。“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好一个虚无缥缈的酒醒何处之问,把一个失意才子的满腔酸苦表现得淋漓尽致,把一种缠绵缱绻而又不得不道一声“珍重”的离愁别绪刻画得入木三分。对于学生,这种审美体验又提高到了一个生命体悟的全新境地。

到了这里,还可以拓展,同样是宦途失意,《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是如何通过意境表现的?《雨霖铃》也有,他又是如何通过意境来表现的?由此生发开去, 《赤壁赋》呢?《离骚》呢?意境这个简单的概念它所能承载的东西很多。

学生个体通过意境的持续性品悟学习,学会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人的内心精神世界。通过系统的审美过程,培养审美的意识与情趣,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修养。我们再从意境的分类看高中古诗词意境教学的审美倾向及系统性教学的必要性和对策。

关于意境的分类,从清朝刘熙载的四分类,到王国维的“有我”“无我”之别,还有朱光潜、鲁迅等对意境类型高低的论述,云者很多。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类型的划分并没有严格包含了某篇课文中的所有意境表现, 比如在《琵琶行》中,对于琵琶乐声的描写,也有几点表现琵琶女弹奏水平之高的明亮鲜艳的成分,但从全篇的意境表现看,则是一种悲凉凄清,如:“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等等。

目前的教材编排中,古诗词单独成块安排,这种编排方式能够很好地进行诗歌意境教学,增强连贯性,从而进行持续性的审美训练,学生也能最有效地理解古人通过意境表情达意的思维习惯。如果不是基于一种持续的、有意识的审美刺激,就不能很好地达成通过意境教学获得审美愉悦、人生体悟和精神升华的终极目标。意境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的独特表现方式,还有哪个概念能够像它这样对于这诸多元素无所不包呢?情是创作的根本,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通过意境所传递出来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东方情感的表现方式是我们宝贵的财富,理应引起重点关注。

第6篇

一、动词连用描绘人物,使人物生动形象

人物的行动是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选择一系列的动词来描写人物的动作,能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性格鲜明。

首先,动词连用描写人物的动作,能表现人物复杂的神态。杜甫在《兵车行》中一句“牵衣顿足拦道哭”,“牵衣、顿足、拦道、哭”连续四个动作,把家人对征人的依依不舍、悲怆愤恨、无奈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有声音,有气氛,有深情,从而鲜明地表现了人民对战争的痛恨。

其次,动词连用描写人物的动作,能刻画人物微妙的心理。李清照的《点绛唇・蹴罢秋千》写道:“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i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首词写一个少女打完秋千归来,恰好遇见客人来到,事件很是平常,但是诗人用了“蹴罢”“起来”“慵整”“袜i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嗅青梅”等一系列的动词,来描绘少女遇见客人后种种不平常的表现,将少女的娇羞、惊奇的微妙心理刻画出来,一个天真可爱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

再次,动词连用描写人物的动作,能够表现人物的品质。莫言在《母亲》中写道:“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此段文字连续用了“坐、捶打、流、溅”四个动词,将母亲捶打野菜的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将母亲勤劳、质朴的品质形象而生动地表现出来。

二、动词连用描摹景物,让景物呼之欲出

动词描摹景物,能以动衬静,赋予景物人的情感,让景物活灵活现。而动词连用来描摹景物,能让景物神采飞扬,呼之欲出。

首先,动词连用描摹景物,能够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王维很擅长运用动词描写静景,从而获得以动衬静的艺术魅力。他的《鸟鸣涧》一诗写了“花落”“月出”“鸟鸣”等一系列动的景物,从而使景物富有生机,同时又通过这些动景,衬托春涧的幽静。

其次,动词连用描摹景物,能赋予景物人的情感。杜审言《和晋陵早春游望》一诗中有“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O”,一连用了“出、渡、催、转”四个动词,描绘了江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水乡景色,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景物人的情感,我们仿佛能感受到景物的多姿多彩与春天的生气勃勃。

再次,动词连用描摹景物,能将景物化美为媚。张先善于在诗词中运用“影”字,故有“张三影”的美称。历来诗评家评其诗都关注他诗中的“影”,认为诗句着一“影”字则境界全出。而在这些诗句中,诗人还选用了一系列动词连用来描摹景物。如“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暝、破、来、弄”连续四个动词,描写了黄昏后鸳鸯在池边并眠,月光下花枝在舞弄自己的倩影。这些景物都是静态的,但是运用了动词之后,赋予优美的景物以动态,化美为媚。我们似乎能亲见鸳鸯并眠、花枝弄影的画面。

三、动词连用描写场面,令场面逼真再现

场面是由人、事、景、物组合起来的综合画面,而在场面描写中最重要就是人物的活动,动词在描写人物活动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首先,动词连用描写场面,能够渲染画面的氛围。苏轼在《后赤壁赋》一文中写道中:“予乃摄衣而上,履f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作者连用了“摄、履、披、踞、登、攀、俯”等一系列动词,”描写了作者独自一人在夜间游历山景的场景,渲染了画面的阴森恐怖、险峻肃杀。

第7篇

一、高语阅读教学中的弊端

1.学生缺乏主体意识:在应试教育下,主要为老师讲解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它要求学生思维围绕着老师转,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被动地接收知识。学生的学习、思考能力培养不够,主动意识严重缺乏。部分学生甚至认为阅读不需要学习,可有可无,学生的阅读能力低下,知识面过于狭窄,语言文字功底欠缺。

2.应试化阅读痕迹过重:阅读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思考认知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容量,促进思维的拓展,开阔阅读的视野,使学生从阅读中得到感悟和启发,达到教育的目的。然而,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往往为了高考而阅读,常常被高考牵着鼻子走,使学生没有真正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达不到阅读教学的目的,使阅读失去了原本的功能与魅力,阅读的整体效果也大打折扣。

二、有效比较的具体实施办法

1.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高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大,但自我约束力差,极易受外界的影响,老师在培养高中生养成阅读习惯时,应注意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有效比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胜欲、求知欲。

第一,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将班级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同时将每个组的组名、组队理念等进行阐释。每组每天进行阅读并记录阅读心得,每次阅读课各小组交流体会、进行评比,选出最爱读书的阅读小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渴求。

第二,树立榜样。可设立“最爱阅读奖”来奖励那些态度认真、有精彩感悟的学生,让同学感受到榜样的力量,通过同学之间的良性竞争以及有效比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当一些人认真看书,逐渐会影响到全体这种榜样的力量不容忽视。

2.将相关文章放在一起有效比较

将有关联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到作者的写作意图,更好地提高其阅读水平。如在学习《始得西山宴游记》时,可将其和《钴鉧潭西小丘记》等“永州八记”结合起来阅读,通过这些山水游记,学生就可以感知当时社会政治状况。自然的美景与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的内心的悲愤、孤独形成巨大的反差,将两者进行比较,更能加深对柳宗元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将相同风格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阅读,如高中所学的朦胧诗,将舒婷的《致橡树》和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对比阅读,可以设置以下问题:海子与舒婷思想上的差异与其经历有何关系?两首诗虽同属一个流派,但整体差异在哪里,你更喜欢哪一首?这样的对比,可以让学生迅速感受到差异,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从而逐渐提高阅读兴趣。

3.将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阅读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孕育出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每一类型的作品都有其显著特点,将不同类型的作品进行有效对比,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文学作品的差异与魅力。如在唐诗、宋词、元曲中各选一首,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选择相同内容不同体裁的作品进行对比阅读,从而加深学生对各种体裁的了解与认识。还可以将我国的元曲与外国的戏剧进行对比研究,如选择《西厢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对比,首先阐述两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其次将其中相关联的内容进行对比,如主人公对爱情的看法,最后精读文本,感受中西方文学的差异,进而更好地认识不同文化。

4.拓展对比阅读

当代中学生受快餐文化影响较大,并且知识水平以及认识能力有限,思想不够成熟。当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因而阅读教学要在一定基础上进行拓展,引导他们开阔视野,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如学了《我与地坛》补充《命若琴弦》, 感受被命运捉弄的人如何鼓足勇气生活下来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学了文天祥的“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补充诸葛亮的“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范仲淹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拓展知识面,提升文化品格从而提高阅读水平。

第8篇

听课学习心得体会600字(一)

这学期,我参加了听课学习活动。听了几位老师的课,我感触很深,收获颇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我最深的体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思维方法是否合理、正确,影响着学习效率的高低。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创造机会,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使他们不但能学会,而且能“会学”,即: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发展思维,形成能力,能独立解决问题。许多老师在课的开始运用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的方法导入新课,这本身渗透了“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当学生面对材料中的问题时,老师又告诉学生阅读说明文要讲究知识性、文学性,“先思考再动笔”这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个别老师的课思路清晰,环节流畅,从整体到部分合理过渡,再接着重点切入到品读诗句上;课扎实有效,注重训练,板块清晰,值得我深刻学习!

总之,几位老师的课处处体现着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教育理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它们所体现的语文思想方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听了他们的课后,我深刻地反思自己这几来年的语文教学历程,感慨良多。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自己虽然也算极其敬业,但跟语文大家相比,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主要表现在教学设计上,我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很多教学环节的内容设置没有深度,在点拨功夫上还是欠缺得很,尤其是课堂评价语言,我更是单调,没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致使语文教学成绩没能达到我意想的效果。听了他们的课,我学到了很多,今后自己一定将所学到的教学新方法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尽快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不辜负领导和家长学生的期望。

听课学习心得体会600字(二)

前几天有幸参加了苏州吴江市震泽中学的听课学习活动。听了两位老师的课,我感触很深,瘦弱颇多。

用一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能概括我的体会,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方法比知识更加重要,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思维方法是否合理、正确,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的高低。因此,我们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当抓住机会,知道学生学习,将“渔”的能力教给学生,使学生不但能够学会,而且能使学生“会学”,让学生了解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发展思维,形成能力,能独立解决问题。这种“渔”的方法我觉得也适用于其他学科。

在刘朱刚上的诗歌鉴赏这以复习鉴赏课中,方法的教授体现得尤为突出。刘朱刚老师在上课的开始用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的知识,这样就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当学生面对学案中提出的问题时,刘朱刚老师又渗透着诗歌鉴赏的方法性,渗透着方法性教学。

第二位老师是顾老师的课,她的课思路很清晰,环节流畅,她讲的是《始得西山宴游记》第二课时。刘老师抓住重点“始得”并贯穿全文,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可见刘老师的课扎实有效,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她上课也比较自然、流畅,富有感染力,值得我去学习!

第9篇

让编排更清晰直观 现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其又分为“吟诵青春”板块、“体悟人生”板块以及“设计未来”三大板块。这种编排体例无疑是革新之举。

课文题目出现在教材目录上,学生通常只是匆匆掠过,并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和理解,而教师尽管费尽口舌讲解再多,因所讲内容过于艰涩枯燥,学生即使当时记下了也很难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记忆。

在高一年级第一堂语文课讲解前,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做好预设。将课文编排体例的框架、编排特点、体例编排优势、和以往教材相比较编排体例的异同――分别制作成多张PPT幻灯片。在第一堂语文课上,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材编排体例直观投放,学生能对高中一年级语文课程从总体上进行把握,从而对课文内容的编排从总体上有直观深刻的感受和理解。因此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融合一体是必不可少的。

让教材生动形象 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多媒体和互联网科技的运用,其融合了图像、文字、声音、动感画面,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通过电脑将全息视、听功能尽情展现出来。以灵活、全面、多角度的方式把语文知识生动形象的展现给学生。

比如,在开展《景泰蓝的制作》这篇课文内容教学时,学生对什么是景泰蓝,景泰蓝的制作工艺流程常常会感到枯燥乏味,对数十道景泰蓝制作工序也记忆不深刻,对这项悠久民族工艺理解起来也不会到位。这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和网络播放景泰蓝制作工艺过程的影像。

笔者仿照时下最为流行的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的随机采访顺序剪辑了多个江西地区景泰蓝资深工匠对这项工艺的感想;仿照微电影字幕投放方式,精心制作了一部“景泰蓝在中国”短片。当颇具动感效果的字幕投放出来时,班级内的学生都全神贯注拭目以待。“一件景泰蓝产品从铜板到成型的精美景泰蓝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因此可以说基本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景泰蓝工艺品。景泰蓝主要的制作过程有工艺画的设计、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活、镀金等制作工艺。明清两代,御用监和造办处均在北京设有专为皇家服务的珐琅作坊,于是历史悠久的景泰蓝工艺也正是从那时开始从成熟走向了辉煌”。

当投影仪将景泰蓝一系列繁琐的制作工序用Flash动感课件投放出来时,学生们都直呼这堂语文课简直可以和电影大片相媲美。让学生直接观看景泰蓝制作过程,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探讨景泰蓝艺术的博大精深,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课文。

让教材漫溢诗情画意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所收录的课文中,有很多经典传世之作,比如《赤壁赋》《沁园春・长沙》《荷塘月色》《离骚》《始得西山宴游记》《六国论》《阿房宫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滕王阁序》《琵琶行》《锦瑟》等等,对这些流传千古的诗词文赋,需要进行仔细鉴赏,才能品味出美感。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联合应用,就能实现声音和图像的完美融合。

此外,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下的“诗从肺腑出”板块收录了以下文章――《蜀道难》《登高》《琵琶行》《锦瑟》;在“词别是一家”板块收录了以下文章――《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篇篇文章皆是词约意丰情韵悠长的国粹,但是毕竟这些作品年代久远,学生很难从诗词中直接体会出远古时期离别愁绪的曼妙意境美,对于诗人的创作风格更是难以把握。

第10篇

【关键词】激趣;动情;促想

随着科技的发展,语文课堂也加入了新的技术——多媒体,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加入使语文教学更加的生动有趣。多媒体的出现,改变了语文课堂传统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集合了视觉和听觉为一体,为课堂带来了许多便利。多媒体制作的课件不仅具有生动的画面,还拥有悦耳的声音,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决定了课堂的氛围和效果,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也认为兴趣是创设快乐课堂的重要途径。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可以最大化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也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那么兴趣怎么培养呢?自从多媒体技术进入到语文课堂后,就成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例如在教学《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一课时,我就通过多媒体创设了真实的情境。这篇课文主要的目标是学习顽强精神,了解渡江的意义。课文描写的内容与当代中学生的生活距离太过遥远,如果单靠教师的语言描述,学生是无法体会到的顽强精神的,也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情况,借助多媒体将渡江的影像展示出来,结合适当的音乐就可以激发起学生对的崇敬感,当学生的情感投入进去之后,学习的兴趣就油然而生了。借助多媒体技术,使这节语文课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学生们在观看屏幕的过程中,生动的画面带给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促使学生去学习和理解,进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营造氛围,酝酿以情动情

在课堂教学中,情感是滋养学生心灵的重要因素,虽然文字和语言也是激感的重要方式,但是和多媒体技术比起来还是比较缺乏优势的。多媒体技术的影像功能可以营造出浓厚的氛围,非常有利于对学生情感的培养,也能够很好的陶冶学生的品德。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将枯燥无味的语言形象化,还可以将课文的内容通过课件设计出生动直接的画面,在演示中有效的营造出学习的氛围,直接激发了学生情感的发生。。例如《始得西山宴游记》一课是柳宗元所写的游记之一,在教学中我就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课文描写的景色制作出音、像、画结合为一体的课件。在课件的引导下,学生仿佛进入到一个真实的景象之中。当学生透过大屏幕看到与课文描写的景物时,结合优美的音乐,顿时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就可以直接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能够更好的掌握借景抒情的方式。传统的语文教学只能听教师用语言来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描述,这种教学形式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局面,生动有趣的视觉画面配合悦耳的音乐,使学生对所课文描写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可见多媒体课件是将学生带入情境的桥梁,多媒体营造出来的氛围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的浓厚,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课文的情感,并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形成以情动情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开阔视野,促进思维发展

语文教材中具有丰富的教学内容,有游记、有战争、有散文、有诗歌等,每一种文体又有着各自的特点。但是在现实教学个过程中,教材与学生之间是存在一定的距离的,教师无法将文本的特点都一一展示给学生,这种距离通过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多媒体技术结合互联网技术可以将遥远的事物呈现在眼前,生动的形象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巧妙的使用多媒体可以有效的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荔枝蜜》一课,作者通过描写蜜蜂的勤劳来传递自己对蜜蜂的情感变化,在教学中我就利用多媒体对蜜蜂劳作的动作进行演示,同时通过课件将蜜蜂采集荔枝蜜的场景展示出来。在多媒体的优势帮助下,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最大化的发展。当小蜜蜂在飞来飞去的的情景呈现在学生眼前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这些蜜蜂在飞来飞去采蜜的时候,它们会对荔枝说什么呢?”在多媒体课件的引导下,学生的想象力有了一定的依据,结合蜜蜂舞动的声音,学生的思维就仿佛插上了翅膀,自由的翱翔。多媒体营造的情境对于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启迪作用,而课堂的魅力在多媒体的加入下也会丰富起来。虽然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内容,但是许多学生的的思维还是无法自由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创设良好的氛围,借助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的效果和立体的画面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辅助功能,能表现出语文独特的魅力,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个人无法做到的教学形式,而多媒体却可以轻而易举的实现,可见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钱敏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宇.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J].中外教学研究,2003.

第11篇

关键词:情感教育 审美趣味 有活的知识

正文:

新世纪之初,令人瞩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无数决心献身于教育事业的工作者,正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改革的浪潮之中。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在课改实施过程中的两点看法和感受。

一、语文教学必须注重情感教育,提高学生审美趣味。“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同时,也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①是基础教育的一个大目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情感教育。目前中学生的审美趣味出现一定程度的世俗化和浅薄化倾向,他们更多地谈论明星、美食、美容,很少谈论与理想世界观有关的事情,很少触及自己的精神世界。涅多希文说:“趣味永远揭示一个人所具有的或多或少的精神内容”②可见目前中学生审美情趣的低下,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他们精神的平庸和空虚。而语文教学就能够建构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学课文中很多文章都表达对崇高理想和对真理的追求,表达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和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表达人类面临的共同困境和对未来远景的憧憬与期盼等,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如《七根火柴》一文,在分析“无名战士”这一人物形象时,要指导学生反复品味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心理,了解到“无名战士”为了保存珍贵的七根火柴,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从而体会到这一名普通战士的那种舍生忘死、以大局为重的高尚情怀,让学生受到感染和震撼,从而将无名战士确立为自己生活中的楷模。

又如《故乡》一文中对闰土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对比法。少年闰土机智勇敢,活泼可爱,中年闰土麻木迟钝、木讷拘谨,到底是什么在短短的二十年间让一个小英雄变成了木偶人?学生很快就会理解到是旧社会的黑暗制度,是腐朽的尊卑观念,从而了解旧社会对劳动人民的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戕害,从而痛恨万恶的旧社会,更加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再如《哦,冬夜的灯光》一文,熟悉故事情节总结出中心后,让学生多举一些自己亲身经历过的耳闻目睹的能反映这一中心的日常小事,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生活在充满爱的大家庭中,人与人之间那种种至真至纯的关爱之情足以使冰山融化,让学生心中有爱,穿行在人流中,总能伸出友爱的手。这样长期在理想和精神的感召下,学生就会提高审美情趣,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脚踏实地地学习、生活、作人。

二、语文教学必须与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获得有活力的知识。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③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渗透生活,让语文教学成为生活的再现,激发学生作为生活的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学会观察生活、再现生活、体验生活和记录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获得有活力的知识。

1.观察生活

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展视野。如《春》一文,作者虽在文中描写了五幅生动形象的画面,但在学生头脑中“春”也许就是个简单的季节,这样教师应在课堂上向学生明确提出观察任务――观察文中没有涉及到的春景并用文字描绘。文章学完后,让学生交流欣赏观察所得,这样既提高了写作能力,又使春天带给人们的那种自信自强与生机勃勃在学生头脑中扎根。

2.再现生活

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也带来一定困难,教学时应借助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背影》一文,父亲穿过铁道,爬上那边月台为儿子买橘子这一情节,可以让学生演一演,再现一个年过六旬,体态龙钟,行动不便的老人买橘子的艰难,从而领悟到背影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理解到父爱子的那片深情。

3.体验生活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 ④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学情景,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感悟,加深感受。如《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调描绘了西山的雄伟壮丽和登山的感受,而学生没有亲身体验,很难领悟到,仅限于玩味语言文字。这时不妨带学生先去附近的高山或高的建筑物上体验一下,站在山巅或是建筑物的顶端,他们所体验到的就不仅仅是黑白文字的流淌了,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这样很容易就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记录生活

《标准》指出“教育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⑤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的一片天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经常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去军队、养老院、社区开展活动;鼓励学生做小记者,对军人、军嫂、残疾人等各种不同身份和职业的人进行采访,了解他们的人生历程,窥探他们的心灵,分享他们的酸甜苦辣,并作详细的记录,把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紧紧融为一体。

《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达到真正理解还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能将所学应用于生活,能在生活中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是基础教育的最终目的。”⑥由此看来,生活本身就是语文教学。

综上所述,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联系现实生活,才能使学生在学到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健康的审美趣味,逐渐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①摘自《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②摘自《语文教学之友》 2007年第10期

第12篇

一、 现状分析

在新课程的推进中,我们已经遇到不少问题。首先迎面而来的就是初高中教学的衔接问题。初中进行新课改已经多年,我们高中教师对此的了解却实在是不多,初中教学的要求与以往有什么样的不同,哪些内容属于初中教学要求的,哪些是需要我们高中教师来完成的,怎样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对我们来说,确有必要。

“初高中语文教学如何衔接”这个话题,引发了我们的一些思考,我们找一些学生谈谈话,了解初中的一些语文学习情况,同时也找了几位初中的教师聊一聊,听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结合高中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将一些情况简要整理如下:

1. 初中语文的一个特点是以本为本,课外知识涉及相对较少,平时考试包括中考比较重视课本,尤其是中考试题难度不大,因此初中生的语文成绩普遍较好。而高中语文是根在课本题在课外,考查的重点是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是学生对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因此考查的侧重点不同,会让初入高中的学生产生不适应的感觉。

2. 初中淡化语法减轻了初中语文的教学负担,到了高中却成了一件麻烦的事,病句分析、文言文词类活用、句式分析等阻力较大,很多学生学起来往往是一头雾水。

3. 初中文言文篇目少且篇幅短,易解易记,高中文言篇目多,篇幅相对较长,用初中的那套读读记记的办法应付不了,多数高中生对此感到头疼。

4. 初中对诗词的鉴赏分析,多强调背诵和默写,了解一下思想情感即可。到了高中,学生独立赏析一首诗词很难做好。

5. 初中重视课文学习,课外读写和训练相对较少,许多学生课外阅读量偏少,没有写日记、随笔的习惯,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不足。

6. 初中课文一般篇幅较短,知识容量小、难点少、而且课时充足,教师便于教学,学生容易接受;高中课文一般篇幅较长,知识容量大、难点多、要求较高而课时紧张,教师难于操作,学生难于学习。

还有学习习惯的问题。初中的知识相对比较简单,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完成作业,就能基本达到学习目标,进入高中后,难度加大,自主学习的要求更高,绝大部分学生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带来了开始阶段的不适应,语文成绩有落差。

那么,初高中语文学习的差异性根源何在?或许我们可以从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比较中找到答案。

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诗歌教学的读读背背、了解诗歌内容、浅层的感悟升格为高中分析意象、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真情,注重审美、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语言;文言文阅读从只要求理解基本内容,淡化语法、句法、修辞提升到要求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读懂课文,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思想倾向;现代文阅读从要求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浏览的方法,理解主要内容,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到要求能根据不同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情感,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学习从不同角度进行阐发、评价、质疑;作文教学从要求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到高中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的更高要求。

二、 对策思考

我省高中语文教学采用新教材后,更需要新课标理念下初高中语文教学的对接,教师必须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改进自己的教学,缩短学生的适应周期,帮助学生达到高中语文学习的目标。

1. 明确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差异,科学设计教学梯度。

首先应该明确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及差异,因为它是判断学生现阶段语文学习达成水平的主要依据,也是我们完成初高中衔接,顺利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依据。在教学目标、内容上,初高中语文教学均存在明显差异。高中语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继续和深入,是语文教学质的飞跃与提高。这个变化过程需要对学生进行素质衔接和心理衔接,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初高中学习的差异,尤其是高三循环下来的教师更要降低教学起点。教学上要先易后难,先慢后快,设计好教学坡度,避免学生出现不适应、不习惯、厌学等情况,从而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推动学生身心成长与发展。

2. 熟悉初高中教材,温故而知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施行,初高中语文教材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必须熟悉初高中的课文,尤其是初三和高一的教材。熟悉初中教材才能在教学中及时“温故”。“温故”能缩短初高中学习的不适期。

学生刚刚进入高中阶段,难免产生畏难情绪,如果能在新课堂中听到熟悉的内容,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便会大大增强。如,高一的第一单元诗歌阅读鉴赏,在初三学生学了不少的诗词,如《沁园春?雪》等。我们高一教学《沁园春?长沙》,虽然要求不一,但从所学的诗词引入,不失为很好的过渡与衔接。

“温故”也能“知新”。在教材内容上有很多模块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关于学习的模块初中有培根的《论读书》,高中有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培根认为读书的目的是娱乐、修饰自己,而黑塞认为读书是为了增加修养,让精神世界更完善。显然黑塞的思想更上了一层。培根认为各种书都要读,而黑塞认为重点读经典,但要深入地读、精细地读,而且是以人的性格、本质为前提的。这两篇文章如果我们能比较起来学,就能让学生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领悟到读书的不同境界,这既是初高中教学的联系,也是它不同的教学任务的体现。

对初中已经出现过的篇目,如《老王》《始得西山宴游记》,可以尝试同文异教,看似重复,但味道不同,应该是初高中衔接的一种有效的尝试。这是有趣的值得思考的现象,我们可以思考一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