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正月十六习俗

正月十六习俗

时间:2023-05-29 18:20: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正月十六习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一个地方的乡风民俗就是地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显现,从诗经所歌咏时代的“奔者不禁”之游,到汉代的祓禊之祷,到雅集,到祭祖,到祈福,尊重文化传统的演变背后是政治清明、人性闲适的大意义。

正月十六“走百灵”的民俗演变

在四子侍坐的故事中,孔子以“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为人生乐事。春游之俗自古而下,到汉代,已经法定为上巳节,“是月上巳,官民皆e于东流水上”。

直到今天,在济宁地区,清明祭祖、踏青之外,人们还会在正月十六“走百灵”。“走出门庭,心灵手灵”,女人们走出家门奔走,并到孔庙等宗庙中去烧香许愿。在孟子故里邹城一带,正月十六这一天为孟庙一年一度的庙会。男男女女都穿红戴绿,熙熙攘攘地去赶会,百姓称之为“走百病”,意在祈求全年幸福。到孟庙,都要亲自用手摸摸驮碑石兽P恋哪源和屁股,有民谣曰:“十六摸摸乌,全年高兴不发愁。”“十六摸摸乌龟腚,全年消灾不生病。”

菏泽一带,正月十六一大早“跑百病”,家家户户,倾巢而出。不仅人跑,有牛的牵着牛跑,有羊的牵着羊跑,而且要围着水井转三圈,并向井里扔块土坷垃。然后,将正月初一插在门上的侧柏枝子拿下来,燃着了烤火,边烤边说:“烤烤脚,脚不痛;烤烤腚,不生病。”有的还要点一把艾草,再点上三根香,给小孩、老人灸腰带,边灸边念叨:“年下的香,端午的艾,正月十五灸腰带,灸的小孩不生病,灸的老人病不害。”灸了腰带还可以拿着在自家的门枕、梁头上来回摩擦几下,歌曰:“正月十六天不亮,灸门枕,灸门框,金子银子往家扛;正月十六灸梁头,金子银子往家流。”

我们很难去界定“走百病”是否还属于春游习俗的演化和流变,但无疑是另一种形式的春游。

这种习俗不仅存在于孔孟之乡,在山东各地,在北京、天津、河北等地都盛行几百年。在明代,“正月十六夜,妇女群游祈免灾咎,前令一人持香辟人,名曰‘走百病’。凡有桥之处,三五相率一过,取渡厄之意”(沈榜《宛署杂记》)。这是万历年间沈榜任顺天府宛平县令时记录的北京近郊的风俗。这是对“走百病”最早的记载,起于何时已不可考。虽然固定在正月十六,和过年连起来,但依然是春游,年味渐远,早春伊始,走出家门,祈免灾咎。

明弘治年间进士周用也写有《走百病》的诗句:“都城灯市由来盛,大家小家同节令;诸姨新妇及小姑,相约梳妆走百病。”只是孔孟之乡的“走百病”习俗,除了人与自然的交会,更多了一些孔孟文化的浸染。

无论踏青还是走百病,无论春暖花开还是春寒料峭,都是在春天走出家门,投入自然的怀抱,感知时节,祛病祈福。无论这些习俗如何源流演变,都拥有同一种基因――一种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密码将它们紧密连接在一起。这个密码就是“感时”――对自然的感觉和适应,感觉时序变迁,适应自然环境,从而形成独有的生活习俗。这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中国人对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学的践行。

就像春游,从诗经所歌咏时代的“奔者不禁”之游,到汉代的祓禊之祷,到雅集,到祭祖,到祈福,有一个从男欢女爱的人性本能到关照生命本身和尊重文化传统的演变,不断有人文历史的影响和叠加。

从“感时”与“化成”的角度来看待生活习俗,可知一个地方的乡风民俗就是地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显现――也就是在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环境这个时空坐标系下的显现。

“风近邹鲁”:生命与自然的的人文关照

孔孟之地,就是孔子与孟子的家乡,曲阜和邹县――今天山东省的曲阜和邹城这两个相邻的县级市,皆属济宁市。济宁与菏泽、枣庄三个地级市地处山东西南部,即今天通常广义所称“鲁西南”地区(狭义上的鲁西南指菏泽市),大部分属于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地域,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随着孔孟学说的形成,礼仪之邦的形象逐步在鲁西南地区树立起来,其乡风民俗也以“礼”为核心,崇礼重教,讲究仁义,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风近邹鲁”成为全国各地评价乡教的标准。鲁西南也因此成为一个独特的地理文化概念。

鲁西南一带,正月十六“走百病”,不几天,就到了二月二。“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要炒“料豆”,即黄豆,俗称“蝎子爪”或“蝎豆子”,人们认为吃蝎豆可以辟蝎,“吃了蝎子爪,蝎子不用打”。“辟蝎”应是取“辟邪”之意。另外还有“围仓囤”(也称“打灰囤”)和“撒青灰”的习俗,谚曰:“二月二,龙抬头,大囤尖,小囤流。”“二月二,撒青灰,蝎子蛐蜓死成堆。”二月二的节日饮食,郓城等地吃烙饼,认为烙饼之形可铺囤底,盖囤尖,防鼠防蛀,保护粮食。单县的人们则在这天休息,改善生活,“二月二,不干活,坐下来,吃大馍”。不光要对人好,到清明那天,庄稼人常用小米饭、豆饼、干饭喂马、骡、牛、驴等大牲畜,以犒赏其一年的辛劳,“打一千,骂一万,单等寒食管顿饭”。

无论吃蝎豆、围仓囤、休息还是犒劳牲口,都和“走百病”一样,体现出人对生命的自我关照,这种关照来自对生存的顾虑,这种顾虑体现在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之中,而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又是他们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所决定的。或者可以反过来推导这一链条: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生产和生活构成了他们的生存,他们的生存决定了他们最终是对生命的自我关照。如人们抚养孩子,有民谣曰:“孩哩屎尿不嫌臭,娘喝了一大碗,爹还嫌不够。”这是对新生命的呵护;他们安抚孩子睡觉的催眠曲:“狼来了,虎来了,马虎背着鼓来了,吓得俺xx(小孩名)睡着了。睡着了,不吃了,留着俺xx玩玩了。”另一首:“小孩困了,老猫跳了囤了。小孩睡了觉了,老猫上了吊了。小孩醒了,老猫跳了井了。”透露出人面对自然界的威胁时,所做出的一种祝愿。

第2篇

元宵赏灯的习俗始于东汉时代,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人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汉文帝定名元宵节

元宵节是汉文帝刘恒上台后,为了庆祝消灭诸吕、恢复刘姓执政而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的。文帝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二个儿子,他当了皇帝,深感创造太平盛世不容易,就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日定为庆祝性节日,元宵就是元夜、元夕,是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定为元宵节合乎人们的愿望,也让人感到吉祥如意。这一夜京城不实行霄禁,百姓可以自由上街观灯游玩。

汉武帝提倡放灯

相传汉武帝曾经久病不愈,请一个道士来下神。天上太一神(泰一神、太乙神)回应说,武帝的病不久就会好,愿在甘泉宫相会。不久武帝果然痊愈,心中大喜,便下令在甘泉宫建造太一坛,并于正月上辛日夜间大张灯火进行感谢祭祀,通宵达旦,盛况空前。这在司马迁《史记》、唐代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四中都有记载。后把上辛日改到正月十五夜,使元宵花灯燃放成为一大特色的真正开始。

元宵节的习俗吃汤圆

元宵节传统食俗为吃元宵,意味团圆、吉祥,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不管南方北方,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都要合家团聚吃元宵。“元宵”这种食品名称,出现于宋末元初,是因为人们习惯在上元节之夜吃它的缘故。元宵又叫“圆宵”、“圆子”,南方常叫“汤圆”、“水圆”,宋人因见其煮熟后浮于水中,称之为“浮圆子”。南宋周必大《平国续稿》记云:“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曾赋比……”《岁时杂记》曰:“煮糯为丸,糖为噪,谓之圆子。”其制法是以各色果饵和蜜糖为馅,用糯米粉团包裹起来搓成圆球,置水中煮熟而食。圆子与耍狮、舞龙的球一样是月亮的象征物,食圆子含有祭月、赏月的意味。同时,元宵圆子跟中秋之月饼一样,含有家人团圆的意味。周必大《元宵浮圆子》诗云:“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1913年,因元宵与“袁消”谐音。似于己不利,便下令改元宵为“汤圆”,沿用至今。元宵的品种和吃法。北宋下在烧沸的水中,配以白糖、蜜枣、桂花、桂圆等物。南宋时开始有了中间包糖的“乳糖圆子”,。其后,元宵馅又有甜、咸之分。桂花、果仁、芝麻等制作;咸馅多为荤馅,单包肉或肉蔬合包。元宵大多以水煮食,但也有油炸食用的,《卢氏杂说》里的“油炸追子”其实就是一种油炸元宵。今天,元宵的吃法就更加丰富了,不少人甚至开始了中西结合吃法,比如巧克力就已成为元宵馅之一。

闹花灯

闹花灯是元宵节日庆典规模最大、喜庆气氛最浓的一种习俗。民谚云:“三十(指除夕日)的火,十五(指元宵)的灯。”它有最浓厚的游乐色彩,故称闹元宵。其主要内容在灯,故又称灯节。

隋唐灯节极盛,一般从十三“上灯”开始,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八日为“落灯”。据唐人郑处晦《明皇杂录》载:“上在东都,遇正月望夜,移仗上阳宫,大陈灯影,设庭燎,自禁中至于殿庭,皆设蜡烛,连属不绝,时有方都匠毛顺巧思,结创缯彩为灯楼十二间,高一百五十尺,悬珠玉金银,微风一至,铿然成韵。其灯为龙凤虎豹之状。”另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韩夫人(杨贵妃二姐)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竖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月色也。”盛况可见一斑。

元宵节的民间故事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第3篇

有一首《哪屋元宵扑鼻香》的童谣这样唱道:

月亮爷,亮堂堂,哪屋元宵扑鼻香?

嫂嫂屋内吃几个,奶奶膝前喝碗汤。

哥哥元宝我不要,爱听嫂嫂兜内金钱响叮当。

元宵,唐代叫牢丸,宋代叫圆子(又写做“元子”)。因在元宵节煮食,后世又称做元宵,或汤圆。它是用糯米粉包上甜或咸的馅心,放沸水中煮熟而成。元宵节食元宵,取其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这首童谣唱出了元宵节这天吃元宵的欢快景象。

另一首童谣叫《扎灯笼》:

小灯笼,扎得精,灯笼还用竹篾绷。

一面绷的是韩湘子,一面绷的是穆桂英;

一面绷的是三思卖孩子,一面绷的是王祥去卧冰。

俺把灯笼扎停当,打灯笼送斋宫(即道士)。

过去每到元宵节这天,家家都要扎花灯。灯的种类繁多,灯上画着各式各样的历史人物或神话故事等,统称“灯画儿”。许多地方的儿童,都在这天晚上提灯上街。大家凑在一起,互相比赛,看谁的灯笼扎得样子新、画儿画得好。这首童谣反映的,就是正月十五扎花灯的习俗。

在江苏民间,许多孩子会唱一首《火把红》的童谣:

灯笼亮,火把红,正月十五炸麻虫。

田头地边都炸到,炸得害虫无踪影。

这首童谣中所说的“炸麻虫”,是江苏北部乡间的习俗。过去每到元宵节的夜晚,人们都要高举灯笼,点火把,绕屋角、路边、场头、沟河边等处行走,把所到之处的野草烧光,名曰“炸麻虫”。据说这样可将害虫烧死,使粮食丰收。

在河南民间,还流传一首《踏麦青》的童谣:

正月十五正月正,正月十六踏麦青,

踏了麦青不腰痛。

踏麦青,踏了麦青不腿痛。

童谣唱出了豫北风俗: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早晨,太阳还没出来时,孩子们便跟随大人走出家门,在村头转井台,到田野里迎朝阳,到刚刚返青的麦苗踏青,边走边唱这首《踏麦青》的童谣,传说这样做有益于一年的健康。

在山东与河南交界的农村,每年正月十五夜里还有一种“烤百病”的风俗。“烤百病”又称“走百病”或“散百病”。这天傍晚,村里的青少年们齐奔向田野,在种过豆子的田里拔取割豆时留下的“豆茬”。将豆茬拿回村中,一堆一堆地放在当街,到夜里便点起火来。这时全村的男女老少一齐赶来,围着火堆转。孩子们也趁兴高唱道:

前烤烤,后烤烤,身上百病都烤掉。

第4篇

一、正月十五是什么节日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二、正月十五有哪些习俗

放天灯

元宵节放天灯也是一大民间习俗。天灯又称孔明灯,为三国时代诸葛亮所发明,放天灯的习俗,据传是由福建惠安的移民传入,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传说天灯能将愿望上达天神,所以施放者均以毛笔在白纸灯上书写姓名、地址和祈求的心愿,并燃放鞭炮助长天灯升高的气势

耍龙灯

耍龙灯,又称玩龙灯、舞龙灯、龙舞,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文化活动之一。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备受各民族的崇敬与爱戴,一直被视作中国五大瑞兽之首。每至年末岁尾,或重大节日节气,上至国家庆典,下至民间活动,都要欢欢喜喜耍龙灯,以祈求神龙降瑞,保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百业兴旺。

吃元宵

民间过元宵节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送孩儿灯

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迎紫姑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这也是人们用来消灾祈健康的一种活动。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在元宵节之夜,很多妇女就会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就样就能祛病延年。元宵节这天单身的朋友利于多走动,也可以提升自己的情感运势。

第5篇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历代人们除游灯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有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同时,还要吃些应节食物:南北朝时代元宵节吃伴和肉与动物油熬煮的豆粥或米粥,唐代吃一种叫“面茧”的面食和焦饣追(即烤饼),到宋代有盐豉汤和绿豆粉做的科斗羹,并出现了“圆子”,此后元宵节南北方均以吃元宵为习。

元宵灯节期间,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又成了中国的“情人节”。

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热烈,它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传统元宵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们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兴趣,复杂的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

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第6篇

(20100305周记)蒙古族的节日习俗

不尽我们汉族有节日习俗,我们中国的蒙古族也有他们自己独特的节日习俗。

蒙古族的新年也和我们一样,很繁忙,农历正月,大家都会穿新衣,互相拜贺,献哈达、送礼品等,与此同时,你也会收到相应的礼品。

蒙古族的一年一度达慕大会也非常的庄重,这好比是传统的体育比赛大会,多半是在每年七、八月,这个牲畜肥壮,秋高气爽的黄金季节举行的。人数繁多,可达十多万人,那达慕大会起码要举行7----10天,在会上蒙古族的一些强悍的人会进行摔跤、赛马、射箭。这三项比赛是蒙古族最为重视的三项比赛。蒙古族的摔跤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摔跤比赛时,他们也有固定的服装,他们比赛是用淘汰制的方式,决出冠军、亚军、和第三名,分别授予荣誉称号和奖品。赛马分两种:快马赛和走马赛、射箭则是蒙古族很古老的项目,也分两种:骑射和步射两种。他们的比赛也很公平,无论是哪一个民族与宗教信仰的人,都可以报名参加比赛,名额不限,想参加就可以参加,不过想要参加比赛,要先背熟规则,蒙古族的比赛和我们一样,也是有规则的,如果犯规了,就要被淘汰。

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鲜花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习俗。

第7篇

关键词:“十六登山祛百病”习俗 藏传佛教宗教习俗 敖包祭祀习俗 民俗的融合特性 文化功能

任何民间习俗都是以满足社会和心理需要而存在,是与民族形成,民族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现象。一些特定区域或特定民俗中所显现出的一些特性及发挥出的社会功能,对于我们深入研究文化的实质也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一例民俗形成过程的观察,讨论不同民俗相融合后体现出的特性及发挥出的广泛的文化功能。

一、观察的民俗概况

所观察民俗传承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乌里雅斯太镇(下简称乌里雅斯太镇为“乌镇”)。此例民俗是在融合了当地十六登山祛百病习俗(以下简称“登山”习俗)、藏传佛教宗教习俗、蒙古族敖包祭祀习俗后演进形成的一例新的民俗事象(以下简称 “新民俗”),在当地,民众对此习俗有“十六登山祛百病”、“十六爬山”、“ 十六登山”、“十六上山”等多种习称。

新民俗最初雏形形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九十年代后逐渐成形。最初的民俗形式为: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六这一天,乌镇民众会自发登上乌镇北山(喇嘛库伦山)去登高 ——即“登山祛百病”。 登山时多数民众还有一个“交换石子”的仪式行为,即登山前在山下捡拾一粒小石子,寓意将过去一年的宿疾灾祸转移到了这粒小石子上(祛百病),登山后再将小石子留在山顶,表示将宿疾灾祸留在了山顶;再在山上捡拾一粒新的小石子带下山,寓意带回了健康和平安。习俗的主要特点为“登山”和“交换石子”的外在行为表现和“祛病”希望得到“健康平顺”的内在心理体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至2003年,因传统习俗还未得到全面推广,农历正月十六这天民众只进行“登山”习俗的仪式活动。

2004~2005年,因在北山南麓重建了寺庙(喇嘛库伦庙,又名集惠寺),山顶建了敖包(白音额日和图敖包),“登山”习俗同传统的藏传佛教宗教习俗、蒙古族祭祀敖包习俗有了接触,“登山”习俗的仪式行为迅速发生了改变,仪式行为中仍然保留了登高的传统,但 “交换石子”的仪式行为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向山上敖包敬献哈达、佛教用品、奶制品等祭祀敖包的仪式行为。登山前(也有在下山后, 礼佛、登山祛病、祭祀敖包的先后顺序没有严格定式,视山上或庙宇中的人群拥挤程度和民众仪式心理而定。传统“登高”习俗中,民众认为愈早登山愈能表现出虔诚从而达到“祛病”的愿望),多数民众会进入喇嘛库伦庙内礼佛进香、祷告祈福,“登高”习俗和宗教习俗也有了交融。至此,“登山”习俗和东乌旗传统的习俗迅速产生了融合,最终形成了一例包含了“登山”习俗、佛教宗教习俗、敖包祭祀习俗,其间并伴有多种形式的大众娱乐活动、小商品经济活动、政府部门的宣教活动等,极具本地特点的、多民族、不同文化背景民众共同参与的新的民俗事象。

二、新民俗表现出的特性讨论

乌镇“登山”习俗主要受我国重阳节习俗的影响,正如威廉·A·哈维兰所说“所有的文化都历时而变迁”,重阳节习俗自古即已形成,在我国很多地区的民间都有传承,后随不同时期迁入乌镇的民众而扩布至乌镇,并和当地的传统习俗融合,最终形成了 “十六登山祛百病”这例新的民俗事象。

重阳节习俗 “由上而下,自古至今”的传承至今,就其扩布的特点观察,重阳节习俗具有贴近民众生活,民众更易认可和接受的特点,因此,千百年来,人们潜移默化同时又积极主动的维护、享用并传承着这一风俗。正如孙秋云所指出,“有时文化内容相对没变,但它已脱离了原有的结构,存在于一个新的社会结构或社会组织之中,这就是所谓的新瓶装陈酒”。重阳节习俗扩布至乌镇,因地域和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习俗的结构有所改变,如习俗仪式的时间,仪式的物品和行为等都有了改变,但无论产生如何变化,其“登高祛病”这一标志性内涵却没有改变。

观察的新民俗中,传统的宗教、敖包祭祀习俗在内容上融合了“登山”习俗的仪式行为和心理功能,但自身的结构和所发挥出的文化功能并没有改变,如孙秋云所提,“社会的发展,导致文化内容的改变,但文化的结构形式却可以保持不变,这就是所谓的旧瓶装新酒,各习俗在最终融合后,虽然文化结构或内容有不同程度改变,但各习俗自身的特点都得到了保持”。

乌镇传统习俗由于多种因素(社会环境、政治环境、意识形态等)影响,在乌镇一度呈低迷状态,重阳节习俗的传入为民众的精神生活提供了寄托的平台,因此影响的民众较多,相比较呈强势状态在民众中得到传承。至传统习俗恢复以后,因其是本地区传统的习俗,有牢固的地方基础,得到民众的积极响应,“登山”习俗对民众的影响则开始削弱。就如孙秋云指出的,“这是单方面的调试,即一个文化受他文化的影响后逐渐失去原文化的特点,成为他文化的一部分”。对“登山”习俗,当地民众在自觉与不自觉间与本地区传统的习俗进行比较、选择和取舍,最终根据需要保留了其内容、形态和功能上的意义后将其融入到了本地区传统的习俗之中,形成新的民俗事象并沿袭至今。通过上述观察,融合后的新民俗主要表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1.不同的民俗经过民众的比较、选择、取舍和改造后,自然的融合成为新的民俗事象共同影响着民众;

2.各民俗都保留了各自的内涵特征,共同运行不悖;

3.各民俗经过融合后,自身机能都得到调适,得到共同保护、发展和传承。

根据以上总结,可将民俗的融合特性概括描述为:不同的民俗文化经民众比较、取舍和改造,在机能得以调适,自身得以保护后,共同对民众产生影响,并共同得以传承和演进。

应该认识到的是,民俗的融合性其本质也是民俗变异性的另一类体现,是适应文化变迁而产生的自身调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加速了一些民俗的变异甚至消亡,民俗的融合性正是城市化进程对民俗文化影响的表现之一,民俗文化要适应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在传承中,就要不断对自身的文化机能进行调适,以适应环境并得以传承和演进,这也是民俗融合性对民俗文化的保存并促进其传承与演进的内在动力和意义所在。

三、新民俗中融合特性发挥的文化功能讨论

民众的社会生活中,总会面对各种压力,而信仰和仪式活动能够有效地缓解这些压力,使心灵得以寄托,内心得到平静。就人们的自我精神需求层面看,人的本能在社会群体中受到一定的压抑,需要一定方式的缓解,通过民俗活动,人们心中压抑紧张的情绪得到了缓解,使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心理本能得到调剂,让自己重又身心轻松的投入到新的生活。另外,通过民俗的共同活动仪式,也维系和强化了群体的认同感。如郑杭生在其主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中指出的,“文化是社会系统的重要构成之一,在维系社会运行和发展上,文化系统起着独特的作用”,乌镇形成的新民俗中,各族群众摒弃隔阂与偏见,通过相同的活动加深了相互间的了解,促进了不同风俗文化的交流,维系了共同的文化心理,并产生了一定的向心力和社会凝聚力, 不仅保存了文化,而且增强了群体认同意识,并对社会生活的稳定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人们在仪式活动之余,还要休闲散步、访亲会友、郊游观景、滑雪嬉戏,并在山下喇嘛库伦庙前小广场举行一些娱乐活动;寺庙内也为民众举行诵经赐福等宗教仪式活动。“登山”实际也成了人们精神寄托和宣泄的场所。通过登山人们达到了放松身心的目的,并以积极、健康和向上的精神和情趣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如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所述,“游戏,游艺,运动,和艺术的消遣,把人们从常轨故辙中解放出来,消除文化生活的紧张与拘束。即以此而言,这一方面的文化已有了它的功能,使人们在娱乐之余,能将精神重振起来,再有全力去负担文化的工作……”。

就如威廉·A·哈维兰所说,“一个社会不过是各个人的联合,所有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特殊需要和利益”。伴随习俗的形成,也伴随产生了一些经济活动,主要为小商品、食品、宗教用品的销售。农历正月十六这天的凌晨,民众开始登山前,商家就到山脚下摆好了摊位,等到登山人潮到来即开始了生意的经营,至午后时分登山结束,商家也一同结束了经营,形成了很有特点的“十六登山”经济现象。当地政府部门也利用这一天群众大量集中,进行各种法规、政策的宣传,新民俗对社会的正常运行也发挥出了实际的作用。

“把社会理解为是一种整合的制度(sistema integrado),依然是人类学视野下的基本观念”,在人类学功能论学派看来,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部分都对总体发挥作用,由此维持社会稳定。新民俗在产生和传承过程中,也在本地区的社会文化体系中占有了一定的位置,并发挥出了其实际的社会功效。

参考文献:

[1][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

[3]孙秋云.文化人类学教程.民族出版社,2004

[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第8篇

1、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2、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

3、安卓官方手机版。元宵节的传说:。

4、IOS官方手机版。PC官方版。

5、大部分地方元宵节习俗有吃元宵、观花灯、猜灯谜,还有擂鼓、舞龙、舞狮等活动,但南北各地风俗也有独特之处!

6、元宵节活动视频:。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7、自唐朝中期以来,元宵节发展成为了我国全民性的狂欢节,因此元宵节是把传统节日习俗体现得最为彻底和典型的传统节日!

8、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就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9、正月十五元宵节已经近了,在这喜庆的日子里往往会有很多热闹的活动。比如吃元宵、彩灯谜等,各地具体风俗不一,当然这一天很多公司企业,一起商家们都需要元宵节的活动海报。这里今天会带给你各种创意的海报图片素材,希望对大家有用。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火把也逐渐变为了彩灯!

第9篇

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位于北岳恒山脚下。目前,全县共有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浑源古代为胡汉交战之地,多为北方少数民族占据,北魏时靠近首都平城(大同),辽、宋、金时代属金,浑源文化具有北方游牧民族的草原文化和汉民族农耕文化交融的特征。

浑源“耍故事”也叫“扮故事”。“耍故事”是浑源民间流传的极具地方特色的秧歌形式,也是当地农村古老的习俗。每年正月,“耍故事”是所有社火表演中的头牌节目,也是规模最大、最为隆重的表演形式。

浑源“耍故事”起源于何时,并无史料记载,据老人们传说最早产生于元代,此后经久不衰,在清嘉庆、道光年间最为盛行。浑源“耍故事”共有十八人表演,排成两路纵队边走边舞,角色成双数,即两人饰同一角色,动作一致、左右对称;也有着装不同的一对,分饰不同角色。可以在街上表演,亦可在空地跑大场子。浑源“耍故事”是“地秧歌”,属于晋北踢鼓子秧歌类型,表演时穿插武术动作,只舞不唱,因此又属于“武秧歌”的性质。角色分别第一对为“马子”(即骑马者),第二对为“疯公子”和“煽地婆子”,依次往下排,头趟鼓子(2人)、大拉花(2人)、头对棒子(2人)、二趟鼓子(2人)、二拉花(2人)、二对棒子(2人),最后一对是毛货郎和卖药先生。表演队伍由马子领头,依次排列成两路纵队,然后按照各种阵形表演,有“大十字”“编蒜瓣”“双荞麦棱”“金钱眼子”“五葫芦”“城钩月”等二十余种。

浑源“耍故事”作为一种古老的秧歌形式,与全国各地秧歌是一脉相承的,至今保持着古老的秧歌形态与角色,化装简单、古朴,表演粗犷、奔放、洒脱,但动作单调重复,具有原生态、强烈的地方气息。据传说,浑源“耍故事”是表演梁山好汉装扮入城攻打大名府的故事。领头的“马子”骑马穿红斗篷,被认为是粱山头领宋江和卢俊义。打大棒的和尚对应的是鲁智深,要勇猛、凶悍。一对头趟鼓子是小丑打扮,贼眉鼠眼,对应的是时迁。一对二趟鼓子是武生短打打扮,对应的是武松。两对打小锣的“拉花”,被认为是孙二娘、顾大嫂等。卖膏药的被认为是智多星吴用。其实,这些角色都是比较古老的,应产生于水浒故事之前,而且这些角色都是类型化的、模糊的、不确定的,并非是很具体的故事。这一说法不过是为增加节日的气氛罢了。

在浑源农村,“耍故事”年复一年,代代传承,虽然社会不断发展,“耍故事”却一直保持着古老的形式与习俗,几百年不变,因而更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耍故事”虽然是“闹红火”的文艺表演,表演的“艺术性”却并不重要,但渗透着乡村民间信仰观念的祭祀活动,“仪式性”却占着主导地位。其表演习俗与岁时民俗、乡村民间信仰有着紧密的联系。

“耍故事”的习俗

组织形式与管理制度。“耍故事”演出时间一般为每年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六日,然后农历二月初二再演一天,是乡村民间自发组织的业余文艺表演及祭祀活动,组织形式是会首制。在比较小的村子里,会首一般由村民轮流充当,每年一至三人,任期一年。每年正月社火活动结束,由“抓阄”产生下一年会首(已当过的不再参与),直至全村人都轮过一遍,再开始下一轮。会首主要负责保管演出服装、道具,负责一年内节日的上庙敬香等祭祀活动,组织领导下年正月的表演活动。这属于乡村的公益组织,会首没有什么权力,只有义务。村民的表演也是义务活动,靠自觉参与。一是爱好者,爱红火热闹的人积极参加;一是出于对神的信仰,为了保平安,图吉利,也热心参与。总之,村民们都有大局意识,保证每年的演出如期进行。演出经费包括置办打击乐器,演出服装、道具,鞭炮、香纸等费用,民国时期由会首组织向村民筹集,或由个人赞助,20世纪50年代以后,一般由生产队或村委会出资,也可由个人赞助。在演出活动中,拜客、拜年得到的赏钱、烟酒糖果等,实物分给演出人员,现金可以作为演出人员的酬劳,也可由会首负责保管,用作本年或下一年的演出经费。

敬神、拜神。大年初一第一天演出,也叫“起故事”。演员化装完毕,开始敲锣打鼓,先由会首带领着上庙敬香,这是必备的仪式。以后的每日演出前都应先上庙敬香,直至当年的演出结束。会首端香纸进庙内敬香,演员依次过庙门前向神像作揖参拜。敬香完毕,开始在庙院内敲锣打鼓表演,然后回村表演。各村一般都有龙王庙、山神庙或者土地庙、五道庙等,村里所有的庙,不分宗教门派,无论何路神仙,都要去参拜、敬香。

拜客、拜年。每年正月演出期间,村里来了客人,会首(或其他领队)先给客人送帖子,红纸帖子上写着“恭贺新正月”“恭贺新年喜”等,落款写“××村文艺表演队”,会首将帖子双手交与客人,作揖,客人接帖,作揖回礼。然后“耍故事”的秧歌队为客人表演,表演阵形为“天地牌”,领队手拿“衣打子”(拂尘)指挥队伍,带领演员依次一一向客人作揖行礼,往复三次,然后转到反方向再行礼三次,礼毕。客人要给演出人员送上烟、酒,或者礼金。拜客的习俗本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有热情好客的意思,但由于客人要奉献礼金或礼品,破费很大,有时并不受人欢迎。

拜年跟拜客程序基本相同。拜年的对象一般是村干部,村里富户或出人头地的人家,乡里的机关、单位等。也是由领队先去送帖子,然后到人家或单位的院子里(或大门外)去表演,行拜礼,得到赏金或者烟酒之类礼物。除此之外,村里有办喜事的人家,如娶了新媳妇,子女考上大学,生了儿子等,都要去拜年。对生了儿子的人家,还要给小孩戴锁,用红线绳拴一个铜钱(事先预备好的)给小孩戴在脖子上,以祝贺长命百岁。另外,正月里还要挨门挨户进院拜年,领队进屋送帖子,然后在该人家祭祖的牌位前敬香,在院子里象征性地表演一会儿,演员两人一组依次进屋为该人家的祖宗牌位作揖行礼(骑马者除外,因为不能让马进屋)。拜年完毕,主人要献上烟酒或Y金。

邻村交流演出。一般正月初五以内在本村表演,正月初五以后,相邻的关系较好的村子之间可以交互演出,也可以几个村会合交互演出。会首先派人到对方村子去送帖子,对方接帖子后,也可以同时回送帖子并约好双方演出日期。如果再有村子送帖子,尽量协调到同一日演出,结果等于是各村会合轮流演出。没有秧歌队的村子,可以拒绝接帖子。

邻村交流演出时,秧歌队之间有隆重的欢迎接送仪式和礼节。外村秧歌队进村时,本村秧歌队化装好,敲锣打鼓到村口迎接。仪式由专人指挥,本村秧歌队排成两列夹道欢迎,外村秧歌队从中穿过,然后也排成两列,再让本村秧歌队穿过;本村秧歌队再次排成两列夹道欢迎,外村秧歌队再次从中穿过,然后进村表演。在夹道欢迎时,从中穿过的秧歌队只能平步走过,不能有舞蹈动作,更不能有踢打等武术动作,不然就是不礼貌。一天的表演结束后,出村时还有送的仪式,与迎接仪式基本相同。将对方秧歌队送出村后,锣鼓停息,仪式结束。

节日演出习俗。“耍故事”等秧歌表演与节日习俗紧密相连。正月初一迎喜神,初二接财神,初五送穷,初八为八仙日,十六日送瘟神等。

到了农历二月二日再演一天秧歌及上庙敬香,主要为了祭祀龙王,以求风调雨顺。农历六月初十是龙王爷的祭祀日,十月初一是山神爷的祭祀日,都有表演。

“耍故事”的民俗功能和

乡村民间信仰

浑源“耍故事”作为一种岁时节日的民俗事象,有着丰富的民俗功能。1.娱乐功能。民间社火、秧歌的表演,当初都是以祭神为主要功能,祭神是目的,娱神是手段,但娱神的最终结果是娱人。随着社会的进步,祭祀的功能越来越淡化,而娱乐的功能越来越强了。尤其在文化贫瘠的乡村里,每年正月的“耍故事”等社火表演是农民唯一的文化活动,也是成年劳累的庄户人狂欢的节日。“耍故事”可以给乡村带来生机,给农家带来活力和喜气。2.维系功能和社交功能。民间组织的“耍故事”可以增强村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养村民团结互助的良好风气和集体观念、大局意识,具有鲜明的民俗维系功能特征。村与村的交流会合表演,可以增进邻村之间的友好关系,联络村民之间的人际关系,增进友谊,甚至有利于青年男女在节日期间缔结婚姻关系,具有强大的社交功能。3.教化功能。“耍故事”作为一种民间舞蹈,集中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民间艺术,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培养了人们积极勇敢、健康向上的精神和情趣,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第10篇

观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含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很简单,把杨树支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摸钉

北京还有摸钉这项活动,每到元宵节,妇女就会来到正阳门,摸一摸正阳门上的铜门钉。“钉”与“丁”同音,此项活动意在祈求新的一年家里人丁兴旺。

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黏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迎紫姑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像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第11篇

傣族节日有关门节、开门节、泼水节、巡田坝节、花街节、窝巴节等。

1、关门节。傣语叫进洼,意为佛主入寺。云南傣族传统宗教节日,每年傣历九年十五日(农历七月中旬)开始举行,历时三个月。

2、开门节:傣语叫出洼,意为佛主出寺。云南傣族的传统宗教节日。每年傣历十二月十五日举行。其活动内容与关门节一样。傣历十二月十五日,将进洼时摆在佛座后面的东西拿出烧掉,表示佛已出洼,十六日和尚出洼,全家男女老幼到奘房拜佛。

3、泼水节:傣族新年。时在傣历六月二十四到二十六日(夏历四月中旬),节期三、五天。节日清晨,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到佛寺赕佛,即给佛像洒清水洗尘,然后互相泼水,除疾消灾。

4、巡田坝节: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日举行,节期一天。这是当地傣族独特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村民们组成队伍,杠彩旗、吹喇叭、敲锣放炮。按预定的路线走完田坝,便聚在一起制定春耕大忙时期的村规民约,以保证春耕能按节令完成。

5、花街节:又叫热水塘花街节,每年农历正月初七举行,节期一天。主要习俗是就热水塘的温泉沐浴,以除去旧年的污秽,迎接新的一年。这一天,未婚青年男女还举行对歌,寻找伴侣。

6、窝巴节:是傣族祈求渔业和水稻丰收的节日,于每年农历三月初七在大姚湾碧举行。举行隆重的仪式以祈祷风调雨顺。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2篇

〔山东省〕 淄川县元宵节临水人家多放河灯。宁阳县元宵送灯至祖坟。博兴农村的元宵节有照灯的习俗。男孩子提着灯,绕枣树六圈,口念“嘟佬嘟佬,开花结枣”六遍,就能使枣树丰收。莒县男女老少于正月十六到野外踏青,称之“走老貌”,据说每年走一次可永保青春年少。

〔河南省〕襄城县元宵吃馄饨汤,称之“团圆茶”,娘家接已嫁的女儿回家过节,郲县元宵庆灯时,老幼有病者,皆以火灸石龟。本地有河桥的,相率过桥。若无桥,则以木板搭数丈高之“天桥”,称为“走百病”。

〔陕西省〕 凤翔县于元宵节宴请女儿、女婿,称之“吃十五”。并送灯、送油,称之“添油”。〔江苏省〕武进县上元日绑缚芦苇成丈许之火炬,插于田间,称“照田财”,用来预卜早潦。火色白者为水,红者为旱。宜兴上元日,儿童戴鬼面具,屈脚振肩而跳,称之“跳鬼”。

〔浙江省〕 杭州民间传正月十五为上元天官赐福之辰,多斋素诵经,匍匐至吴山礼拜。海宁县元宵节以精致的灯为最出名。上虞县少于元宵节晚上到戡恃月台上较量武艺。建德县人家有新娶媳妇的,于元宵节设酒祭床。

〔江西省〕 新建县民于元宵扫墓插竹为灯。万安县城各乡均于元宵节祀上元神舟。

〔湖北省〕 云梦县(今之江汉)老农夫于元宵夜持火炬偏照田圃,叫“照绝地蚕”。儿童则以田鼓迎神,以卜岁事。武昌的“弄龙”要一连三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跟随龙灯到邻村赴宴,称为“龙换酒”。

〔湖南省〕 常德上元各家以椒为汤,加入韭菜儆果诸物款待客人,称为“时汤”。新田县游完龙灯后,将龙灯付之一炬,称为“送灾”。

〔四川省〕 四川元宵有“四偷”的习俗:“一偷汤圆二偷青,三偷檐灯四偷红。”除了偷青是为了强身外,其余皆为求子的习俗。开县有“对骂”的习俗。元宵节时人们搬板凳到户外去,将平日之怨气,尽皆骂出,被骂之人不得回骂。

〔福建省〕 泉州花灯别具特色,有香灯、纸折莲花灯、丝料宫灯、八结灯等等。邵武县元宵夜境内庙宇绕境迎香,称为“净街”。福建南部有元宵节两村儿童互掷石为戏的习俗。据说若不掷石,那个村子必定发生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