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20: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再别康桥课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用好背景材料,理解内容情感
背景是诗歌的前奏。学生在诗歌学习之前,首先要去了解本诗写作的背景,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内涵。诗歌是跳跃性很大的文学,人们往往难以清楚把握诗歌的主题,当了解了诗歌写作的背景之后,学生就会对照背景材料,心中豁然开朗。同样,情感是诗歌的生命,没有情感的诗歌就是一具腐烂的诗歌遗体,没有灵魂,诗歌就是无病。例如,我在进行《再别康桥》教学时,很费一番功夫:《再别康桥》是九年级下册的一首新诗,也是学生首次接触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的作品。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其思想内容情感,我做了如下尝试:
1、激发学生诗歌学习兴趣
我利用诗歌进行课堂精妙导入。我朗读一首短诗《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并告诉学生这是一位著名的女性建筑学家的诗,让学生猜作者是谁,出示《林徽因传》中关于徐志摩在英国结识美丽聪慧并与之相爱的才女林徽因的内容,既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自然引出作者,也为学生理解这首诗做了一个铺垫。
2、利用多媒体课件,营造生动的诗歌画面
在我出示课件简介徐志摩的有关情况后,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我深情的朗读了徐志摩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片段,并希望学生展开想象,眼前浮现一幅幅画面: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上游是有名的拜伦潭……有一个果子园,你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树荫下吃茶,花果会掉入你的茶杯,小雀子会到你桌上来啄食,那真是别有一番天地。……这是上游;下游上下河分界处有一个坝筑,水流急得很,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桥的两端有斜倚的垂柳与荫护住。水是澈底的清澄,深不足四尺,匀匀的长着长条的水草。在康河中长篙子一点就把船撑了开去,结果还是把河身一段段的腰斩了去。
3、赏析诗歌中美景,体味浓郁的文化氛围
康桥的自然美景让徐志摩钟情,而浓郁的康桥文化氛围使他沉浸其中,他受到了莎士比亚、拜伦、狄更斯、罗素等大家的影响,从此他走上了浪漫主义诗人的创作道路。以上内容,既让学生感受到了康桥的风光美不胜收,令人心驰神往,也了解了诗人在这里受到的文化熏陶。
二、反复朗诵,在朗读中体味诗歌的音乐美
诗歌的语言凝练,在学习时不仅要感悟其中的人物形象美、意境美,更应品味其中的音乐美。古诗词都比较注重押韵、对仗,读来琅琅上口,具有音乐美。我在教学古诗时注意朗读指导,使学生能够在朗读中感受到美。我国很多诗词可以说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就是一幅色彩鲜明、动静相宜的图画。因此,在进行诗词教学中,我善于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初步感知、体会诗词的画面美和音乐美。在《再别康桥》学生朗读后,学生便能体会出诗人在即将离开母校前,在夕阳西沉的黄昏,他来到康桥徘徊,在熟悉的坏境中,诗人的眼里,一切是那么美好,曾经给了诗人那么多快乐幸福灵感,也许就此一别再也见不到了,诗歌第一节中连用“轻轻的”末尾一节连用“悄悄地”表达出的对康桥的依恋之情和轻柔的感情里那层淡淡的哀愁。
三、通过诗歌赏析,理解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情
了解诗歌写作背景材料,反复诵读,进行赏析,体味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这就是诗歌教学的流程。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再别康桥》教学中,当学生诵读了诗歌后,然后进行赏析:康桥在作者的眼里、心里是那么美,在中间几小节通过他熟悉的那些景物营造出美的事情。学生很容易找出“金柳”“青荇”“清潭”“星辉”等。接着,再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一种景物描绘成一幅;体会这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体会出宁静和谐的意境,“依恋―沉醉―欢欣”以及“夏虫为我沉默”隐含诗人无奈伤感的愁情。理解了中间几小节后,再读末尾一节,如何理解“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包含的内容情感有学生认为:这说明作者很潇洒的走,想抖落“离愁别绪,也有人认为是诗人不愿打扰心中喜爱的康桥的宁静和谐。
四、提升内涵,升华诗歌主题
在进行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深入理解诗歌,挖掘诗词的思想美。例如,《再别康桥》教学结束后,在理解到以上内容后,我又提出一个问题:从徐志摩在剑桥学习时曾林徽因相爱却没有结局的经历,我们又可以怎样理解这首诗的内容主题呢?经过学生思考讨论,他们作出如下理解:诗人回到的校园,眼前此情此景是那么熟悉,但爱人和那段生活已成为美好的回忆,如西天的云彩,飘然远逝了。来到康河边,柔柔的垂柳在晚风中轻轻摇曳,夕阳中,它好像昔日恋人的飘逸长发。康河水曾倒映了恋人美丽的身影,如今只能做一条水草,才能与她厮守。回想过去与爱人在康河徜徉的一幕幕,诗人内心多么快乐幸福。夜幕降临,星光灿烂,闪烁的星星像恋人明亮的眼睛,也像她清脆的笑声化成跳动的音符,在晴朗的夜空中出现,诗人不禁想要放歌。然而回到现实,昔日的欢乐已尽消失,诗人因黯然神伤而沉默了,夏虫沉默,康桥也为诗人的感伤而沉默……因此这首诗抒发的情感也可以理解成:对昔日恋人的追忆和深深眷恋的感伤之情。
【摘要】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突出音视频技术的应用),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它可以使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审美内容变得声像并茂、妙趣横生,并能让静止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从而使教学变得更为生动有趣,富于感染力,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多媒体教学的两点应用策略。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TP316.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143-01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突出音视频技术的应用),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它可以使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审美内容变得声像并茂、妙趣横生,并能让静止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从而使教学变得更为生动有趣,富于感染力,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多媒体教学的两点应用策略。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利用图片,再现形象,展示美的意境。诗歌的一种重要的写作手法是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一了解诗歌“景语”中所蕴涵的“情语”,将有一助于对诗歌的理解。如果调动画面,在屏幕卜展现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借助景物调动学生的联想,将能使学生比较容易地体味诗歌的感情、意境。如王维的公使至塞上》,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我就利用优美的图片展现诗中的美丽画卷,边塞出征图在一片苍茫中,诗人驾着单车跋涉于荒漠中;征蓬归雁图:飘飞的蓬草、成排的大雁,让同学产生无限的遐思;大漠孤烟图:空旷辽远的大漠、寂寞笔直的狼烟;长河落日图:一望无际的黄河、浑圆温暖的落日。在同学们理解诗歌内容时适当的展示图片,利用图象帮助学生再现诗人所见,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由此来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诗歌内涵。教《再别康桥》时,诗中的画境优美,以剑桥大学为主衬景依次用大屏幕展示“挥手作别云彩图”、“河畔金柳倒影图”、“青草水底招摇图”、“榆阴浮藻清潭图”、“撑篙漫溯寻梦图”、“黄昏夏虫沉默图”、“招手惜别云彩图”。学生们兴致极高,在欣赏剑桥大学美丽画卷的同时引发了他们诸多的美妙遐想。记得以前用传统教学手段上课,总有一部分学生提不起精神,也曾经问过学生为什么,学生说他对书上的歌曲不感兴趣,觉得上课总是唱那几首歌特没劲。在教学生学习七年级上第二单元《龙的传人》,时,笔者首先放了王力宏的《龙的传人》的MV,全班的学生顿时都来了精神,笔者知道这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接下来的讨论既轻松又热烈,学习起来一点也不费力气。如果笔者还是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这节课的话,一定受不到这样的效果,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兴趣正好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这节课的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更好的促进了传统教学时学生的学习效率
(2)借助声音,配乐朗诵,展示美的情境,上好诗歌单元的课,对于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有重要的意义。如《再别康桥》借助语桐录制的录音带使学生快速进入角色,体味诗歌意境。课前播放歌曲《再别康桥》渲染依恋气氛,课上先播放梧桐的配乐朗诵,听读初步感受,然后听录音进一步体味讨论该诗体现的情绪。再听录音,尽量模仿名家朗诵并化为自身体验,达到深人体会、用心感受的目的。在这一节课中,朗读带起了桥梁作用,一方面在开始时把学生带人诗歌意境,另一方面在结束时让学生的心情与作者的心情融为一体,达到更高层次的理解。艺术化的朗读,鲜明地表达出作品的艺术形象和强烈的思想感情,渐渐地引领学生感受诗的魅力、诗的情境,在丰富的诗情中受到陶冶。
二、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发学生的智力
在教学生六年级上第二单元欣赏时,要向学生介绍管弦乐队的组成,以前用传统教学手段总是让学生看着图片,然后介绍哪个是弦乐器组,哪个是木管乐器组等等,学生在下个星期来上课时早就将学过的知识忘得干干净净了。而现在笔者运用了两种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来演示管弦乐队同时讲解,用视听的效果冲击学生的记忆力。学生在直观的学习方法下一般会记得更清楚。所以两种教学结合使用,既避免了传统教学下的不生动,又避免了多媒体教学下的不扎实,让学生在两者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下轻松的学习音乐知识这不整是新课程的要求吗? 多媒体教学除了将课本知识制作成课件之外,还会加上丰富的背景资料图片,以及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引申内容,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信息,学到更多的人文社科知识;另外,所用课件通过图片、文字、声音可以刺激学生思考讨论,有利于开发智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既学习了知识,拓展了视野,又提高了自己的思维表达能力。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很多的知识,例如资料的收集,网络资源的下载,课件的制作。老师可以适当布置给学生任务,让学生学着设计自己的课件,和同学进行共享交流。学生在娱乐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技能,从而发展他们的能力。
三、多媒体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发现美
《音乐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通过音乐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要想让学生拥有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欣赏课是最容易发现美的课,以前学生为了听而听音乐,根本发现不了什么,现在在传统教学中加入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在听的同时可以看和音乐相关联的图片、视频片段,学生从图片、视频中更能发现音乐的美。如欣赏八年级上第三单元《苗岭的早晨》,根据音乐我配了一段苗族早晨的视频断片,学生不仅将音乐和视频结合起来,而且通过视频和音乐,学生发现了苗族的山美、水美、早晨的景色更美。 多媒体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传统教学模式是很难实现这一点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加入多媒体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美的能力。如在教学生八年级上第四单元歌曲《一峡的孩子爱三峡》时,先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感受三峡的风景并谈谈自己的体会,在三峡那令人震撼的景色中先聆听歌曲,然后再学唱歌曲,学生的声音充满了情感,就好象自己真的是峡的孩子一样,对歌曲进行了二次创作。 多媒体教学模式是为了课堂教学服务的,课堂教学效果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教师如果能有效地利用多媒体,不仅能使学生高效地学习知识,更能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永恒的生命力,最终到达素质教育的理想王国。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堂管理
下午第一节课,尤其是文化学科的课,历来是教师头疼的课。无论春困夏暑还是秋凉冬寒,一上午繁重的课务,即使中午有短暂的午休,但大部分学生还是出现身体疲倦、精神萎靡、思维呆滞的现象。这样的学生状态,要求上出高效的课,的确考验教师的课堂管理的能力。学校鼓励教师相互听课,在听了很多语文老师的下午第一节课,发现很多做法值得借鉴。
一、巧妙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课前准备状态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强烈的心理期待投入课堂教学是实现有效的课堂管理的前提与基础。
【案例一】午休结束的铃声响了,离下午第一节课正式开始还有十分钟,准备上新授课徐志摩《再别康桥》的张老师来到教室,打开教室的多媒体设备,开始播放精心制作的课件,黄磊清新跳跃的歌曲《再别康桥》轻轻唤醒了趴在桌上的学生,学生纷纷抬起头来,欣赏着课件上同时展现的美丽恬静的康桥风光,开始窃窃私语,轻声交流,或是打开课本,兴趣勃勃的寻找起《再别康桥》的相关资料。张老师并没有多说什么,亲切地走下课堂,轻松地在学生间走动,轻声地与学生交流。十分钟很快过去,张老师也基本上完成了与班级的每一位同学语言或是眼神的交流。上课铃声响了,绝大多数的同学端正坐着,精神饱满地期待着张老师精彩的《再别康桥》。
【案例二】午休结束的铃声响了,离下午第一节课正式开始还有十分钟,准备上《唐诗宋词选读》复习课的王老师来到教室,轻轻的帮教室的同学开窗通风,轻轻地在黑板上写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检查同学们作业,默写《将进酒》”,然后轻轻地唤醒班级的同学。同学们看着黑板上的目标,迅速拿出课本开始大声的朗读课文《将进酒》,还时不时的相互交流一番,神情紧张而专注。十分钟很快过去,上课铃声响了,默写开始,同学们认真而专注。而在这样的认真和专注中,新的一节课开始了……
【案例分析】在课前准备阶段的课堂管理中,两位老师都运用了创设情境的方法。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注重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并非仅局限于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也并非局限于于课堂教学中,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初,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精心设计、巧妙安排、时刻注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都将对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高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也并非一定只能是轻松愉悦的,明确的目标,适度的紧张,同样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励学生的精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案例启发】巧妙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课前准备状态,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强烈的心理期待投入课堂教学,是有效的课堂管理的前提与基础。围绕这一前提与基础,教师可以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阶段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采取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课前准备状态,如课堂开始时的五分钟演讲,每天一首诗歌鉴赏、五分钟基础小练习等等。
当然,课前准备阶段的课堂管理还应该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⑴与具体的教学学科特色、具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适宜,积极有效地为即将进行的课堂教学服务;
⑵形式灵活多样,能够积极调动学生的情绪,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构建和谐愉快的课堂人际关系;
⑶时间基本控制在5分钟左右,不能喧宾夺主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相冲突。
二、良好的教师素养和独特的教师人格魅力,是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课堂管理的重要条件。
【案例三】因为上午参加区教育局的优秀教师颁奖仪式,陈老师今天穿了整齐的西装,打了漂亮的领带。下午第一节课,陈老师走进教室,还没开口说话,学生“哇”声一片,“好帅啊!”“你们今天才发现啊,其实,我一直都很帅的啊!”陈老师随机应变,小小幽默了一把,学生们会心的大笑。沉闷的下午第一节课,就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了。
【案例四】天气炎热,教室的空调突然出现了故障,显得微弱无力起来,下午的第一节课,教室内闷热无比,学生也愈加烦躁不安。正在上课的朱老师,停下课来,仔细观察了一下空调,摆弄了几下,“这个,我可以修,你们先自己复习,给我5分钟。”学生好奇地看着老师。朱老师熟练地拆下空调的面板,取出积满灰尘的滤网,用水冲洗了一番,甩干,装好。5分钟,凉爽有劲的风又在教室吹起,学生掌声一片。接下来的课,学生投入又高效。
【案例分析】在课堂进行过程中,面临学生的起哄、学生的焦躁等突发的情况,陈老师和朱老师并没有按照习惯的管理思维方式,呆板的课堂管理规范来要求学生,而是因势利导,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而想,运用自己的特长,巧妙化解了师生之间的尴尬,并且化弊为利,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展示了良好的教师素养和独特的教师人格魅力。
【案例启发】良好的教师素养和独特的教师人格魅力,是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课堂管理的重要条件。教室环境卫生的主动维护,使用教室多媒体设备后的简单维护,遇到学生的主动问好等等生活学习的片段都时刻体现着教师的素养与魅力。教师素养和人格魅力,并不仅仅体现在学科专业知识方面,日常生活的着装仪表、课堂的机智幽默、课后对学生自然的关爱尊重理解,这些生活学习中片段点滴,往往更能打动学生的心,得到学生的认可。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有效地提高课堂管理的效果,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高效。
三、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环节安排与课堂动态生成,是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课堂管理的根本。
【案例五】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展示课,刘老师抽签执教下午第一节课《巴尔扎克葬词》。教师先展示图片:罗丹的雕塑《巴尔扎克》,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所有作者对巴尔扎克的称谓词,然后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挑选一个最合适的称谓给巴尔扎克,并说明理由。学生有的选“不知疲倦的作家”,有的选“哲学家”,“思想家”,有的挑“诗人”、“天才”,还有的挑“精神统治者”。
这时,教师再请学生们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或改编,自创一句话作为给巴尔扎克的献词。教师也给出两句话作为示例:“你是承受苦难、净化灵魂的大丈夫。”“你走了,人间喜剧依旧没有落幕。”学生很快从低迷的下午状态中清醒过来,兴奋的投入到文本中,积极的进行交流、探讨。有的学生说“巴尔扎克是一座俗世中的人们应该敬仰的人生坐标”,有的学生说“巴尔扎克是一个跨越时空、民族、文化的伟大的精神统治者”等等。
【案例分析】刘老师通过让学生直观感受图片、整体感知文本、理性思考“找称谓”、“说理由”、“写赞词”,逐渐打开学生的思维,由基础的“披文入情”逐渐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巴尔扎克人格的崇高和精神的伟大,深刻理解巴尔扎克逝世影响的深远。学生始终在有效的课堂活动中,进行着体验与思考。强老师善于发现与捕捉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亮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思维角度,始终让学生在文本中涵泳与体验,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序有效。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老师并没有着力于课堂纪律、学生关系的管理,而教学活动中的精妙的预设、机智的生成,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学生的活动与参与,教学活动本身的深入有效,深深吸引着学生的思维,在流畅的教学环节的展开中,课堂管理轻松自然,课堂教学效果明显。
【案例启发】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环节安排与课堂动态生成,是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课堂管理的根本。学科教学的课堂毕竟应该区别与热闹的活动课、班会课,应该彰显学科的特征。有效的课堂管理,其目的是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只有真正凸显学生的活动与参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令学生沉浸在思维的中,沉浸在收获的成功中,课堂的管理自然轻松而高效。
四、灵活多变高效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是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课堂管理的重要手段。
灵活多变高效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是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课堂管理的重要手段。老师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灵活多样的课堂,往往都是课堂管理积极高效的课堂。班级学生组成固定的共进小组,小组间进行课堂参与的竞争;课堂瞌睡自主站立,清醒自由就座……教师采取多种组织方式,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的管理效率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课件;创设情境;学习兴趣;教学模式;想像;创新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和普及,在课堂中引进多媒体教学课件,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分析、记忆、掌握和运用,大大提高学生形象思维的效率。课件的应用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激发兴趣,创设情境、突破难点、创新思维等方面的不足,显示出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如何运用教学课件,激活语文课堂,让教师和学生双赢?我认为有必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能否在课堂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已成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多媒体教学课件,以直观可感的图像与声音,进入课堂,这对于创设新颖和谐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有着积极作用。
(1)运用图片创设情境,带给学生视觉冲击。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图片形象直观,可以对学生形成无意识的心理倾向,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中,教学课件能用丰富的色彩、优美的线条、整合的画面,将无形的课文内容变幻成有形的视觉形象,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在活跃的课堂气氛里,领悟文字的内涵,体会意境的高妙。
教师充分发挥教学幻灯片的视觉效果,通过展示与课文内容相联系的不同幻灯片,放手让学生自由观察,民主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创新意识的营造一个民主的学习环境。利用多媒体的图片展示功能,将适用于展示的课文内容做成图片活动画,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一课时,我先给学生展示一系列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图片,让学生首先从感性上体会到大自然的盎然生机,只有营造好这种情感氛围,才能有助于学生进入文本,准确理解文章内容。从理性上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
(2)利用声音创设情境,带给学生听觉刺激。
声音语言,包括音乐与诵读。音乐是艺术性表现情感的一种方式,通过听觉刺激学生学习兴趣,在放松状态下进入学习,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教学高尔基的《海燕》一文时用海浪的声音、海鸥的叫声来刺激听觉,想象大海的辽阔。诵读,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通过听与读,体会语言的美,通过听与读,强化记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在诗词以及散文教学中,诵读体现的积极作用显而易见。
(3)借助视频创设情境,带给学生视听享受。
视频,是将声音,图像结合一体的多媒体资源。通过对学生多种感官的刺激,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视频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在教授学生完全陌生的场景描写和事物时能够拉近距离,降低陌生感。
在教学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时,我剪辑了一段动画视频让学生观看,增强了对文中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的把握。又如我在教学冰心的《荷叶 母亲》一文时,精心设计了导入,剪辑了课文朗读视频、音乐等,营造了轻松的教学情景,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实,网络上有不少和课文内容相关的FLASH动画,我们可以搜寻来插入到教学课件中,还有一些古诗、寓言,都有人做成了FLASH,这些都是语文教学珍贵的多媒体视频资源。
多媒体课件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这样,学习就变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探索的过程。
2.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对于语文课的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视听并用,变静为动,化肤浅为生动,创设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从而突破课文的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如《再别康桥》一文的教学重点是领悟诗情,品析“三美”,感受艺术性。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通过意象体悟诗人情感的鉴赏能力。我在运用课件教授这首诗时,设计了三个步骤来突破重难点:其一、诵读感悟。为了训练学生美读美诵的能力,我让学生伴随动画视频反复诵读此诗,令学生觅意象,悟意境,感意蕴。其二、欣赏《再别康桥》歌曲版FLASH动画,在那细腻动情的歌声中使学生默想意象用心感受,让他们的心灵与志摩英灵超越天人的永隔产生强烈的共鸣。其三、在前两步的基础上我用幻灯片展示关于本诗赏析的文字资料,令其阅读质疑,提出问题来共同探讨,我在这一环节里尽量发挥每位学生的优势,让其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通过以上三个步骤,这首诗的重点和难点得到了很好的突破。
3. 启发丰富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语文教学;语文素养
体验式学习是运用体验方式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简言之,就是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是学习与体验的结合。是体验主体(也即学习主体)通过自身的感知系统对自身行为或周围的事物特征进行感知,从而产生相应的情绪情感反应,而情感又促进体验主体对自身行为和周围事物进行深入理解和产生丰富联想,进而产生领悟,生成意义,形成经验,融合修养,最终生成知能修养(即素养),达到提升主体相关素养的学习目的学习方式。
一、创建情境教学模式,引入体验式教学理念
在高中语文课教学中实施体验式学习首先要创设能激发学生进入情感体验的情境,教师运用情感语言和诗意语言,激发学生迅速进入文本学习领域,产生联想与想象,理解文本精髓,引发学生情感,启发学生体验,感受人文精神,生成领悟能力。体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是体验式学习教学的设计者是教师。所以教师要提供有助于学习的情景材料,围绕学习目标,关注学生最近发展区,诱发积极感悟。积极的情感体验具有动力功能,能驱动主体投入学习客体,并对学习客体进行研习和体认,最终把握事物的结构、功能及其与自身的关系和对自身的意义。
教师在上课伊始,抓住引入的环节,调动学生情绪,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巧设体验学习和情境。这里的情境有:图像回放、开放性练习、小品表演模拟课文情节、人物形象评析、大自然奥秘探索等等,浓厚的氛围激起学生的体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掌握知识,形成初步的概念和经验,又为学生提供更多值得回味的情境和氛围。
如在学《雷雨》前,我组织学生模拟课文情节进行课本剧表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自觉地把求知欲贯穿到整个教学环节中,提高了课堂听讲的效率,有效保证其它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又如教学王羲之《兰亭集序》。注意调动诵读,先绘声绘色地勾画兰亭集会,再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王羲之书法。当学生情感处于积极昂扬状态之时,文本学习就能有效展开,学生充分想象,并通过品味其写景来体会兰亭集会之乐。由感知“俯仰”设置当时的情景来感知作者的“乐”,“痛”,“悲”。
二、用言语阐释文本内容,感悟体验式学习行为
实施体验式学习的教学过程中还抓住文本语言形式的解读来最终把握文本内容,感悟其情感之旨向,实现言语内蕴的“意义情感”和学生解读的“感性情感”之对接,以此深化体验。在解读言语形式的时候要促使学生在理解和联想中生成领悟和意义。领悟和生成虽然与灵感和直觉的产生有关,但灵感和直觉的出现要以理解和联想作为基础。
如教学《再别康桥》时,先与学生交代《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1928年秋,作者再次到英国访问,旧地重游,勃发了诗兴,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化作缕缕情思,融汇在所抒写的康桥美丽的景色里,也驰骋在诗人的想象之中。引导学生注意相关词语“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起笔,接着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这几句朗读时应该如何停顿,体会这首诗表现出的诗人高度的艺术技巧。诗人将具体景物与想象糅合在一起构成诗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巧妙地把气氛、感情、景象融汇为意境,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三、建立对话讨论的机制,丰富体验式学习的内涵
实施体验式学习的教学要重视学生情感的内化与丰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动。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它以情感为核心,通过师生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课堂教学成为富有活力、充满激情的一个流程。对话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亮点,促使学生感悟和体验走向更高层次。阅读的兴趣在其中得到激发,阅读的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情感通过不断的对话与文本作者的情感达到有机的交融。
因此师生互动是主体体验的交流与升华。课堂教学要想达到激发学生主动思维,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的目的,教师必须遵循“自主体验原则”。“自主体验原则”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给他们提供自我创造的空间和可能性,教师要洞察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反映,不限制学生思维想象的自由,而是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把判断权力让给学生,把表达的自由交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否则,语文课堂中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情感或心灵的沟通,课堂气氛也很难调动。
高中的语文教学内容和高中生知识结构最容易形成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双向主体思想交流,也最需要师生的情感沟通。语文教师一定要设计和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提供一些恰当的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发言、讨论等,同时,教师要阐明自己的想法。在教学过程中,承认学生是“独特的自我”,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能让师生双方共同以主任的身份完成每一节课的目标,如在教学陶渊明《归园田居》的过程中,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了自己想象中的田园生活画面,能构思出美好的“田园风光”,却认为现在农村生活并不那么美好,何况一千多年前呢?对此,教师顺势提出一个问题;既然如此,陶渊明为什么还那么喜欢并不怎么美好的田园生活呢?……通过“体验、认识、再体验、再认识”循环渐进的过程,产生对作品的真切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 李超杰.理解生命—狄尔泰哲学引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
一、不宜忽视语文学科特点,过分追求课件展示游戏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促进语文教学的一种手段,无疑能使某些抽象概念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但语文教学中必须借助形象色彩才能解决的问题并不太多,必须从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来考虑,它对课件的使用通常不在于把某些知识结论展示出来,而在于得出结论的过程是否得到优化,这也就要求我们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做到以下几点。
1.内容的选择上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本人认为凡是能用语言、文字等表现清楚的内容,就没有必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搜集影像资料、制作动画,这样不但投入过大,也显得得不偿失。
2.形式的选择上要有利于语文能力的培养。图片、影像等直观性较强的媒体,在必要的时候才使用,也就是在不足以帮助学生理解或想象的时候不用,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需要直观化;而音乐等媒体的使用,也不仅仅是用以“凑热闹”“活跃气氛”,它们在培养感受力、想象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3.课件使用的时机要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例如《再别康桥》的教学,如果在学生未接触本诗的情况下,先播放课件中有关康桥旖旎迷人的风光,以看代替读,那么,学生在读原诗时,由于形象先入为主的原因,头脑中出现的是画面上的风景画,再也无法从诗的描写中产生轻盈柔和、融情于景的感受。这种效果削弱了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功能,弊大于利。
二、不宜取代传统语文教学手段中的合理成分,做到优势互补
虽然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不具有的很多优势,但传统教学手段,无论是物质形态的手段,还是智能形态的手段,之所以可以延续至今,是因为有它巨大的教育功能。现代教育技术不可能简单地、完全地取代传统教学手段。
现实中不少老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时脱离了粉笔和黑板。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有些方面仍是现代教学媒体所无法替代的,教学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合理地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包括传统媒体,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综合功能,取得最佳效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产生突然而至的灵感是常有的,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有的需要以板书表现出来;此外,不同学生的知识面,表达的能力等是有差异的,他们对同一现象的认识和表述不同,教师不可能课前完全预见,需要在课堂上生成板书。这时黑板板书就能得心应手了――板书可以随写随看,内容还可以方便地增删。这
给学生留有了思考、想象的空间,又给他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再一方面,因为计算机窗口的大小有限,展示的内容有限,在进行课件设计时,将能描绘现象、提示规律的音、画表现出来,学生思考后的结论,则用学生的语言板书出来。这样现象和结论同时展现,学生会感到结论更易接受,又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9889(A).2011.11.042
情境教学是美术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在美术课堂中适当地运用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探究机智,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参与和体验,不断地去思考,去发现,在情境中体验美、感受美和创造美,从而达到塑造审美心灵、培养审美情操的目的。
一、 从情境中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生动、丰富的视听效果,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如在教学《海洋生物》一课时,教师通过电教多媒体适时播放海底世界的精彩画面、图片资料等,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产生探索知识的浓厚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欢快的音乐,美丽的图片营造出一片神秘的海底世界,将学生带进了一个神奇的海底王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课堂学习氛围。作画时,教师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根据内容大胆地发挥想象力,这样不仅使课堂活跃起来,还点燃了学生“创新的火花”。
二、 运用多媒体情境,拓展学生想象空间
多媒体课件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影像动画,能对学生产生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想象空间。
教学《有表情的面具》一课时,教师在课前做了大量精心地准备,找了许多资料和素材,制作成Flas影视课件。上课伊始,以一个故事为引线,伴随故事情节的开始,多媒体屏幕也开始播放影像,荧屏上少数民族舞蹈的场面和不时出现的面具特写镜头,强烈震撼人的心灵。此时,学生们仿佛亲临其境,被眼前的影像深深吸引,他们陶醉在少数民族那神秘而又欢快的节日气氛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运用手中的材料设计出一个个别具匠心、生动活泼的作品。可见,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求知欲,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空间。
三、 升华情境,促成情感共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新知
陶行知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优化课堂创设情境,实现一种“以情促情,以情促思,以情作画,以画抒情”的教学的境地。
在《桥》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课前先让学生自己去收集有关资料,了解桥的一些知识,培养他们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进行教学。该课是一堂技能课,容易上得枯燥乏味,但它的内容却极富表现力,教师要因势利导,可采用两条主线――一明一暗来教学。明线是一条生活中的桥,暗线是在海峡两岸人民心中的一座有着中国心、中国情,血脉相连的心桥,两座桥始终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课前教师以徐志摩的一首诗《再别康桥》导入,问题设计由浅入深,根据学生的喜好,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在学生的眼前展示各种集聚代表性的中外名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在欣赏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展延伸部分,教师可安排学生赏析余光中的诗《乡愁》及反映海峡两岸人民心声的“心桥”,画面感人至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不仅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桥,还让学生懂得了在海峡两岸之间有一座血脉相连,永远割舍不断的心桥,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游戏情境激趣,使学生乐于创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上《有趣的“服饰”》一课时,教师可启发、引导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如用荠菜和芹菜做夏威夷的草裙来跳草裙舞;用扇子树和竹子做成土耳其的帽子;用爷爷奶奶传下来的老布做连衣裙和头巾;用一次性台布做成披肩;女孩子也可用花生壳、蚕豆等串成美丽的项链手镯等装饰物,男孩子可用可乐拉环做成耳环;女孩子用雪里蕻的大叶子做大裙摆,男孩子自己改装衣裤。在教室的“T型台”上,学生们三个一伙,五个一群,随便摆个Poss,尽显创意和时尚。
一、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仍未转变思想其观念,尚且处于应试模式之下的教学状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于课本知识的讲授,忽视了对学生思维以及课外知识的扩展。其次,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的教学方法过于保守,使得一些同学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老师在高中语文课堂中难以调动学生上课的热情,使得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不高。最后,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还存在着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一些地方的新课改不到位,无法做到与时俱进。一些地方的新课改与当地的实际情况不符合,导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出现了一定的改革弊端。这些都是目前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改进高中语文教学的策略。
二、改进语文教学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
要改进语文教学策略,首先就应该转变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当前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在不断地推进,且教育模式也逐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是一些学校目前还没有从思想观念上转变过来,这就需要学校在实际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旧的教学模式,采取新的教学模式来丰富高中语文教学,使学生在一种快乐轻松的教学模式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进一步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要改进语文教学的策略,还应该更新语文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在高中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灌输”教学法,要用新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我在教学中摸索出来的新的教学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另一种是在课堂上采用“游戏教学法”。例如:我在讲《再别康桥》这一课时,我就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在课前制作了相关的课件,准备了关于作者的信息,图片,还有作者所在康桥的相关影视资料。让学生真切地把自己还原到当时的情境中,真实体会作者的情感,更好地掌握文章的脉络。多媒体教学方式,能够多感官刺激学生,让学生充分沉浸在课堂的学习中。再比如,在讲《张衡传》这一内容时,我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准备一段2~3分钟的发言,并且进行相关的评比,奖励了讲的最好的学生一本课外读物,这样的课堂氛围活跃而充满趣味性,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改进高中语文教学的策略之一。老师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除了为学生传授与高中语文相关的课堂教学内容之外,还应该扩展一些课外的知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我在讲解《走进孔子》这一课的时候,在课堂内容学完之后,我会布置一些任务给一些小组,让他们在课后收集一些关于孔子的资料以及孔子的一些作品什么的,除此之外,我还让学生阅读关于这一课的一些阅读材料,来扩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一来,不仅达到了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也改进了高中语文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小结
多媒体技术集电脑、录像、电视、播放四者于一体,打破了计算机跟其他电教设备的界限,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能同时处理、获取、存取以及展示两种及其以上类型不同的信息,创造良好、高效的教学环境。多媒体技术具备集成性、交互性、共享性、实时性等特点,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时教师应合理把握度。
一、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1.多媒体技术能创设逼真教学情境。借助多媒体技术能将文字、图片等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呈现在学生面前,创造逼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如在《沁园春·长沙》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引导学生朗读,并展示著名画家傅抱石以《沁园春·长沙》为素材创作的国画“江山如此多娇”,让学生犹如真的身在辽阔的冰天雪地里,真的在与指点江山的伟人对话。
2.多媒体技术能凸显教学重点难点。借助多媒体技术能将复杂难懂且枯燥的内容具体、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如在《荷塘月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图像、声音等将荷花的颜色、外观、姿态、习性等展现出来,让学生更全面、更直观地欣赏荷花,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文中的“借景抒情”。
3.多媒体技术能有效拓展学生视野。电脑里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教学素材,能有效解决传统语文教学中语文素材少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进行检索和超链接,查询需要的教学资源,有效拓展学生的语文视野。
4.多媒体技术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传统语文教学注重给学生灌输知识,通常学生都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禁锢了学生思维。借助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打开和运用思维,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弊端
1.减少师生情感交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后,在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是注重正常播放课件,学生注意更多的是屏幕上的播放内容,本应是师生间的交流也演变成了“人与机”的关系,师生间缺乏情感交流。
2.学生思维发展受到抑制。多媒体课件都是教师先制作好的,要临时更改很难,这就使得教师很难结合课堂上学生的实际表现适当调整教学思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强度难以得到有效培养。
3.不能有效培养学生语感。在语文教学和学习中文本阅读永远都占据着难以替代的地位,学生要领悟语言,培养语感,必须要注重积累、仔细推敲、品味和比较,但很多时候这些都被多媒体呈现的动态画面和音乐替代了,很难达到深入培养学生语文语感的目的。
4.限制了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就将显示屏当做了黑板,鉴于屏幕只能一幕幕显示讲课内容,不能将整堂课的教学内容和重点难点在一页显示完全,这必然会对学生把握整篇文章造成影响,加之教师难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已经设计好的课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就容易处于被动地位,难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三、中学语文课堂应突出文字魅力
通过分析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利弊,本文认为,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时要把握好度,教学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如何突出文字魅力上,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决定的。具体可以从以下两点着手:
1.注重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将书面语言转变成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语感、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含义和美感,领悟课文的思想情感,甘愿被语文文字魅力折服。
2.注重联系实际。语文教材中很多知识都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注重挖掘教材里的实际元素,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将这些元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也让学生能更深入的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如徐志摩《再别康桥》的教学,这是一首十分出色的离别诗,要让学生感受诗里的离别美和诗意美,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故乡》、《蓝莲花》等具有离别气息的歌曲作为背景音乐,营造一种充满离别美的氛围,让学生讲讲自己有没有跟家人和朋友离别的经历,勾起学生心中浓浓的爱和离别之情;然后通过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表演性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式,跟着背景音乐带入情感朗读课文。课文里有这样一句话:“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这句话里的“轻轻”、“走”、“来”都无不展现了作者的缅怀之情和离别之情,这就是文字魅力的体现。这句话也成为了中国传诵一时的名句。
教学方法,即“怎么教”和“怎么学”,其目标是教师和学生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自高中语文新的课程标准颁行后,在阅读教学中运用较广泛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文本解读基础上的拓展教学、在教师作为首席引领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等。这些方法对于凸显语文学科的教学特色、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无疑是行之有效的。但世上没有百利而无一弊的方法,这些方法在具体实践时,使用不当,甚至走向反面,进而造成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的局面。
一、“多媒体化”
我们把过多过滥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行为称为“多媒体化”,因为这种教学行为放大了多媒体技术的功能,抹杀了语文学科教学的特色。许多教师甘心沦为一名电影放映员或幻灯片解说员,放弃探寻语文思维规律的职责;有的甚至想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高密度的信息“轰炸”和习题“轰炸”,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这是完全背离学科教学规律的短视行为。在一些公开课的课例中,我们也能或多或少地看到“多媒体化”现象的存在。如有位教师在执教《胡同文化》时,收集了大量胡同的照片让学生欣赏,这些照片对学生来说是司空见惯了的,这还不如让同学谈谈自家住过的或见过的老街区、老房子的风貌,谈谈这些建筑从生活里消失后的感受。这位老师放了胡同照片还嫌不够,又放弄堂照片。放完弄堂照片,又放茶文化、酒文化的图片。这些图片虽很精美,但学生在这堂课上得到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肯定不会太多。还有一位老师在执教《再别康桥》时,制作的课件堪称精美绝伦,有海宁、宝山、上海、剑桥的风光录像,有张幼仪、林徽音、陆小曼的亮丽玉照,还有《人间四月天》的片断,濮存昕、黄雷的朗诵录音等。整堂课下来,作者的传奇大大盖过文本的解读,边缘知识挤垮了语文知识。
二、放任随意的自主学习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他们从生活本身和已取得的经验、已有的语文知识出发,参与知识的生成;教师仅仅作为“积极的旁观者、热情的支持者和朋友般的监督者”角色,运用“首席策略”,与学生一起纠正教学过程中的失误,对因不确定因素引起的混乱、偏差进行矫正,以便学生能顺利完成预定任务和衍生任务。因此,学生自主学习的后面始终存在着教师那双无形的手。但是有些教师在执教时,往往借口学生自主,不仅没有做好相应的组织工作,而且也没有实施必要的引导和纠偏。有位教师在执教《项链》时,要求学生续写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知道那挂项链是假的以后的表现。学生的续写确实精彩,有的描写玛蒂尔德经受不了这种打击发了疯,从此巴黎街头多了一个老是高喊“项链!项链!”的女疯子;有的叙述那晚玛蒂尔德穿上十年前的礼服,脖子挂着那挂璀璨的钻石项链,悄悄投塞纳河而死;有的叙写玛蒂尔德深感震惊之后,很快冷静下来,决定取回项链,换成一大笔现金,和丈夫一起筹划今后的幸福生活等等,学生各陈己见,不一而足。可是执教老师的“首席策略”实在与之不相称,他仅说了句“同学们的续写都很精彩,这说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便草草了事。这样的教学是无效的,学生不可能得到阅读能力的提高。小说女主人公的性格和思想主宰她以后的命运,所以很多学生的续写就不可以这样随意了,那就需要教师来引导和纠偏,对符合女主人公性格的续写予以肯定,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三、拓展教学脱离文本
拓展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拓展性思维。拓展性思维就是在学习过程中,以某个知识点作为支点,积极调动学习者的想象力,通过思维拓展的过程,对于事物产生新的认识,从而获得更大的收获。高中阅读教学中倡导的拓展教学,是以文本为基础,具有明确指向的延展性阅读和探究,绝不是一时心血来潮的触类而及,或是故意标新立异的牵强附会。
拓展教学最忌讳的就是脱离文本。有位教师在执教《药》时,最后一个课时引导学生对文本中写到的乌鸦进行拓展探究。他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喜鹊报喜,乌鸦报丧’,鲁迅先生写到坟场上的乌鸦,能够渲染坟场的荒凉。可这只乌鸦不听夏瑜母亲的话,又说明什么呢?同学们结合自己对乌鸦的认识,你是怎么看这只乌鸦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大概想起小时候学过的《乌鸦喝水》、《乌鸦和狐狸》,说什么的都有。出现这种无效现象,关键是老师的提问引导没有切合文本,没有明确的指向性。老师应该首先说明作者是位唯物主义者,是不相信这种迷信的。然后再告诉学生文本中坟场上是母亲在祭奠儿子,儿子对母亲应尽孝,而在中国文化中,动物里被认为最孝顺的是什么?这样,学生就有可能去拓展思考“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这些知识,从而生成鲁迅在坟场设置乌鸦意在加深悲剧色彩这一新的知识。
阅读教学方法的改进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提高阅读能力而进行的,决不能为了方法而方法,否则,新方法的运用必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第一中学(523129)
(一)语文教学目标的虚化
现象:有些版本的新课标实验教材按照主题组织单元,凸显人文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开掘文本的人文价值,难免将体悟和感受课文中的“人文性”当作重要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把目光聚焦到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上,导致知识型目标和能力训练型目标的弱化,使得教学目标变得空洞无法测量。
问题:这是教师不能正确理解三维目标如何统一所致,在关注了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维度的同时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摒弃不理,从单维度的知识和技能目标转变为单维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反思:如何将三维目标统一起来呢?首先需要正确理解三维目标,对其理解可以准确表述为“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只有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融合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练习等语文实践活动,语文教学目标才能在清晰可见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只有将知识和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在过程中,语文实践活动才不至于只剩下“呐喊”几句“轰轰烈烈”的口号。
(二)语文教学内容的泛化
现象:有些教师上的语文课怎么看也不像语文课,既不让学生品味语言、也不让学生朗读课文,而是抓住课文中的一点,不及其余。譬如学习《小壁虎借尾巴》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再生现象;学习《竹影》,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画竹与画马的区别;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要看大量的《山海经》图片。语文课变成了生物课、绘画课,甚至历史课、地理课,独独不是语文课。
问题:面对一节具体的语文课,我们也许没有办法判断教师对语文教材使用的角度是否恰当,不过,如果一位教师一学期的课都是如此下来,语文失去了精髓,将不能称其为语文,导致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下滑。
反思:那么,哪些是语文问题,哪些不是语文问题呢?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来解决的问题,就是语文问题,反之则不是。
比如说,在学习《陈太丘与友期》时,对“期日中是否科学”的讨论即不能称之为语文问题,因为学生讨论“期日中是否科学”无非是想借以判断“友人”是否迟到了,而对于友人“是否迟到”,文中有言答得很清楚:“过中不至。”即已经过了约定的时间,友人还没有到来,显然是友人没有如约而至,迟到了。根本不需要借助于外在文本内容的资料来回答的问题,应该紧扣文本,通过认真阅读,仔细分析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语文教学内容的无意识泛化,使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语文教学过程的表演化
现象:一位教师在教学《陌上桑》时,让学生表演“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学生分别扮演行者、耕者、犁者,做含情脉脉痴呆状看着“罗敷”。这时老师提问了一个问题:“这么多人见到罗敷以后,都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去‘观罗敷’,这说明了什么呢?”一个学生回答道:“好色!”问题:新课标实施后,许多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采用貌似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教学过程“表演化”的现象十分突出。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再现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以体验人物的情感本没有错。但是,并不是任何情节都适合表演。这段描写最终的指向是讲述罗敷的美丽,而表演展示的却是观者的垂涎欲滴。所以学生不但没有体会到罗敷的美丽,没有发现间接描写的作用,而是将种种“好色”的丑相记在了心中。显然,在这里表演起到了反作用。
反思:表演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方法,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积极方面,也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不应该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某种教学方法。否则,就会过分强调和夸大运用某种方法,而方法的不恰当运用只能将学习领入误区,其结果势必是教学方法的积极方面难以发挥作用,而消极方面造成的不足则逐渐扩大,对教学产生不良影响。方法只有运用得当,才能够发挥其特有的价值。
(四)语文教学手段的形式化
现象:一位教师上《再别康桥》,展示了几幅粗糙的当年的真实的康桥黑白画面,让同学们体会“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体验“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学生看着这些模糊不清的图片一脸茫然。
问题:用影视替代学生的文本的阅读,用图片代替学生的想像,显然是与语文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的。粗制滥造的多媒体课件无法再现康桥的美丽,精工细作的影视资料不能取代文字的魅力。
反思:多媒体只是手段,决不能起到取代文本的作用。语文教学的中心应该是学生与语文的接触,恰当运用帮助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理应受到欢迎,但偏离了教学指向、违背了教学初衷的教学手段应该遭到摒弃。
教学手段的本质是为了激发、维持、促进学生的学习。只有从这个角度加以判定,才能够真正理解教学手段的价值,并在适合的时间恰当地应用。
(五)语文教学评价的肤浅化
现象:在教学中,有的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讨论,不做任何分析,不管对错,只是频频用“你真棒!”“你的感受真特别!”“真聪明!”来应对。
问题: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许多教师认为,批评学生可能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于是,面对学生的回答,教师或者用一味的肯定表扬学生,不管学生怎么说,都加以肯定;或者是用模棱两可的含糊语言来应对,即不加以肯定,也不加以否定,让学生不知可否。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究竟如何评价学生的回答呢?显然,简单的肯定表扬与简单的否定批评都是错误的,都是只关注到结果的正误,而判断学生答案的正确与否,必须关注到学生的思维过程。
信息化教学使职教语文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更加接近生活,也为提高学生的素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现代化技术支持。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集声音、文本、图形、动画于一体的特点,图文并茂、动静结合,能将教学内容立体、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充分让学生动眼、动耳、动脑、动手、动口,使人的视觉、听觉乃至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都能快速地参与到学习内容的全过程之中,因此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由于多媒体课件视频、音响、动漫、师生互动等交相应用,学生也为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所吸引,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在这样课堂中也显得比较活跃。于是一些语文公开课、观摩课等教学中多媒体课件成了必备的教学手段,这确实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于是,多媒体课件渐渐成了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形式。在这种情况下,有些语文教师认为在语文教学中非用多媒体教学不可,从而使语文教学多媒体使用走向了误区,具体有以下一些表现:
一、符合新课改要求
有的教师认为,只要课堂教学中运用了多媒体,就符合新课程、新课改的要求。为了配合课堂使用多媒体,常把一些并不适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加到自己的课堂中。比如有的教师在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诗时,从网上搜集了许多关于徐志摩爱情生活的图片及内容,课堂上学生喜欢听这些故事,表面看课堂教学效果很好,可实际却偏离了主题,这样流于形式的信息化教学,只能使自己的课堂增加一些无效信息,不但不能提高教学质量,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各种课型都可以使用
部分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学效果很好,于是不分课型,也不管学生是否适合运用多媒体上课,坚持每堂课必使用多媒体教学。这样做的结果是自己整天忙于做教学课件,而根本没有时间进行学习来充实、提高自己。有时因时间问题,直接从网上下载,或者是把别人制作好的课件复制过来使用。教者在没有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忽视了课件是有个性、不能随意移植的,忽视了所任教的学校、学生不同,只是盲目地使用,其结果只能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机械,缺乏个性。长期下去,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就会下降,同时,由于每堂课都使用多媒体教学,上课模式一成不变,学生会失去兴趣,难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忽视听说读写能力训练
多媒体课件中,教师往往设定了一个固定的程序,体现教师的教学设想,教师在教学中只是按照设计好的内容进行演示,学生也顺着教师设计好的道路前进,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果课堂上学生不配合,教师就只能自己回答。这种课件的教学,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声色俱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再关注课文本身、体悟文章中的优美语言了。既然职教语文教学中多媒体使用存在诸多问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以下方法:首先,要把多媒体课件当成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工具。要正确认识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中所起的作用,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与课件课堂教学的关系,不能不切实际地利用多媒体来迎合时尚,不顾及学生的学习实际。
要充分考虑教材所选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其次,认清多媒体课件只是教学手段的一种。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而教学手段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服务的,因此,制作课件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如何使用多媒体课件,同时还要注意多媒体与课本的关系。课件制作根据学生所用的课本,必须以《中职语文教学大纲》为主,以课本内容为主,根据教学实际选择能真正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素材,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
另外,发挥教师的个人魅力,影响学生。最后,多媒体课件不能成为教学的一种依赖。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课堂上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合作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尽可能真实的学习环境。语文课程的体裁不同,教学方法也应有所改变。多媒体的运用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学生的基本能力在多媒体面前难以提高。合理正确运用多媒体教学,就要选准职教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才能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总之,信息化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有利有弊,它的优点是主要的,不足是次要的。教师应首先认清信息化教学的实质,充分发挥它的优点,克服存在的不足,扬长避短。只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正确、合理地利用好多媒体,科学地把信息化技术与职中的语文教学整合起来,才能加快实现职中语文教学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