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母爱的诗句

母爱的诗句

时间:2023-05-29 18:20:50

母爱的诗句

第1篇

作者:冰心

母亲,好久以来

就想为你写一首诗

但写了好多次

还是没有写好

母亲,为你写的这首诗

我不知道该怎样开头

不知道该怎样结尾

也不知道该写些什么

就像儿时面对你严厉的巴掌

我不知道是该勇敢接受

还是该选择逃避

母亲,今夜我又想起了你

我决定还是要为你写一首诗

哪怕写得不好

哪怕远在老家的你

永远也读不到……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著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他载著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母亲

作者:舒婷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

我禁不住象儿时一样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呵,母亲

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

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

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

生怕浣洗会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温馨

呵,母亲

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

生怕记忆也一样退色呵

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

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

如今带着荆冠,我不敢

一声也不敢呻吟

呵,母亲

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

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

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

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祭品

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

给花、给海、给黎明

呵,母亲

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

第2篇

这本书是诗人平时随便记下来的“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繁星春水》是模仿泰戈尔的《飞鸟集》而写的。母爱、童真和对自然的歌颂,是这部作品的主旋律。

在冰心看来母爱是博大无边的,如《往事(一)七》中可知这首诗是她在一个雨天看到一张荷叶着护着一枝红莲,触景生情而写下来的。在作者心中母爱是人生唯一可靠的避难所。与对母爱的赞颂联系起来的,便是对童真的歌咏。儿童是纯真的,因而也最伟大。诗人的诗中这类赞美纯真的篇章,表现了诗人的纯真、纤弱,对真、善、美的崇仰和坚强的自信心与奋斗精神。《繁星春水》里歌咏自然的诗,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不施浓墨重彩,没有人为的夸张与渲染,只用清淡的笔墨将自然的本色美显示出来。

在这本诗集中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勇于反抗的精神和对未来所抱的必胜的信念

这些诗从真实简练的文字,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在刹那间对于平凡事物的独特见解和情思变迁,这些诗形成了一片晶莹而又遥远的星群,永远地闪烁在诗集的路途上。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繁星》这便是母爱和童真的抒写者、赞颂者冰心女士笔下的短诗,《繁星·春水》中极为普通又非比寻常的诗句。

读了《繁星·春水》后,我看到冰心女士内心无可掩藏的真诚。她的诗之所以能受到那么大的欢迎,是因为她的诗以“爱的哲学”为主题。通过对母爱、童心、大自然的歌颂,唤起人们心灵深处的那片充满光明与爱心的净土,让每个人深感爱是人类一切痛苦的征服者。

阅读冰心的诗句,不仅要用眼睛去看,嘴巴去读,更重要的便是用心去领会,用大脑去思考。

婴儿/是伟大的诗人/在不完全的语言中/吐出最完全的诗句/。这首诗细细品味,就能深刻体会到冰心女士对童真的渴望。只有孩童才会没有心机,没有负担;句句吐真言,句句是真言。当一个人失去了童真,随之而来的便是痛苦、负担,也不是快乐、天真无邪的人了。可是并不是年龄限止了童真,只要你拥有宽广的胸襟。乐观的心态,能对一切疾苦与病痛施以帮助。这便是最珍贵的童真,最美丽的童心。

“母亲啊!这零碎的篇儿,你能看一看吗?这些字,在没有我以前,已隐藏在你的心怀里。”这首歌颂母爱的短诗让人眼前一亮,母爱原来那么伟大。母亲期盼着你的诞生,期望着你的成长,期待着你的成功。告诉我们回报母亲的爱我们的责任。

自然的美在冰心眼中更是无所不在,她独特的眼光使自然万物普遍装点了世界。

《繁星·春水》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回味,去研究,每一首短诗后都有着一个深刻的道理。

第3篇

一、“假如”――美妙的预设。“假如”是一种想像,因为全诗都是孩子善意的想像,这种善意的想像又是真实的再现。预设的美妙彰显的是神圣的母爱,文中的母亲是一个真、善、美的完美结合,全诗从三个方面来写母亲。

1.祷告――圣洁的母亲。沐浴之后,长发披肩,漫步林阴,嗅着花香,做着祷告的母亲是美的。

2.读书――虔诚的母亲。读书时的女人最漂亮,并且读的是《罗摩衍那》,一部反映宗教故事的名著。午饭过后,捧读经典,更是一种仪式。读书的母亲是美的、虔诚的、更是善的。

3.去牛棚――勤劳的母亲。黄昏掌灯去牛棚,这时的母亲是勤劳的、朴实的、更是本真的。

预设的美妙,神圣的母爱更体现在下面三个词上。

1.“嗅――闻”,祷告时,“你会嗅到这花香”,这里的“嗅”字绝不能用“闻”字,“闻”更强调花香的浓郁,“嗅”体现一种“淡淡花香”。只有淡淡花香更吻合朴实、淡雅的宗教氛围,从而更好映衬出母亲的高贵、淡雅,又能体现“我”的隐密性。

2.“投――照、射、映”,读书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这里如用“照、射、映”等词来替换“投”字均不理想,“投”一方面体现儿子投身母亲怀抱的浓浓深情,同时“投”字反映出金色花影子的光线也是淡淡的,只有淡淡的光线既不让母亲发现,又能保护好母亲的视力,更不影响母亲看书。

3.“落――站、飞”,去牛棚时,“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用“站、飞”等词来替换“落”显然不妥,“落”是飘落,带有轻轻的动感,既给母亲一个惊喜,又不至于吓着母亲。

三个词:“嗅”从母亲角度写,“投”、“落”从孩子角度写,写出淡淡的花香、淡淡的色彩、轻轻的动感,从而组合成一幅美好而和谐的画面,并与宗教淡雅、宁静、高贵的气氛相吻合,烘托出浓郁的宗教色彩。宗教给予人的教化也是淡雅的朴实的,儿子就像敬重神灵一样敬重自己母亲。

二、“变成”――纯真的天性。多变、善变是孩子的天性。解读“我”的个性从两个角度:一是模仿,二是游戏。而模仿与游戏恰恰是儿童两大天性。

1.游戏,诗中主要写了儿子与母亲捉迷藏的游戏,这个游戏可分几个阶段,反映出儿子几种心理。

一变变成金色花在玩耍,不见了“我”,看母亲着急不着急,验证一下自己在妈妈心中的地位,再看看妈妈找不到自己而着急的窘态。

二变变成花香、影子,默默地为妈妈做点好事,回报妈妈且又不想让她发现。

三变变回自己,突然降临妈妈面前,给妈妈一个惊喜,给自己一个得意。

2.模仿,诗中主要模仿孩子与母亲捉迷藏时的对话情景,体现在四个问句上。自问两句:

a.你会认识我吗?

b.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的影子吗?

这两个问句表达了孩子当时自鸣得意又迫切希望母亲认可的心理。同时也说明孩子很在乎妈妈是否关心自己,又非常向往摆脱妈妈管束的心理,既迷恋妈妈,又向往自由独立恰恰是儿童特有的矛盾心理。

他问两句:

a.孩子,你在哪里呀?

b.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这两句是孩子模仿母亲的口吻在发问,有着急、责备、嗔怪、爱怜等语气情感。很多老师喜欢叫学生朗读这两句,但不知究竟那种语气该强烈一点,从哪个角度进行朗读指导?其实从语序角度稍加辨析指导,情感把握轻而易举。a句“孩子,你在哪里呀?”变换语序“你在哪里呀,孩子?”反复比较朗读,不难发现变句找不到孩子时着急的心情更强,由此可见,原句可能是妈妈逗着孩子玩,捉迷藏时,妈妈明明知道孩子在干嘛,却故意装着不知道,满足孩子的成功心理。

同样把b句“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换成“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换句应该是找了好久好久,仍找不到孩子的母亲突然找到孩子时的感受,所以责备的语气更强,原句应该是找不着孩子的母亲,突然发现孩子自己回来时的感受,着急语气更强。有欣慰,孩子还听话没走远;有责怪,孩子有点野;有爱怜,孩子太活泼调皮了。这两句不是母亲亲口说的,而是孩子设想说的,这说明孩子模仿非常逼真,甚至连母亲这些情感细微的变化都能模仿出来,可见母子情深。

三、“金色花”――圣洁的心灵。金色花本是圣花,《罗摩衍那》是圣书,牛在印度教里也是圣物,全诗充满浓郁的宗教色彩。读的是宗教神话故事,做的是宗教祷告礼仪,面对神圣的母爱我将用世上最好最神圣的东西――“金色花”回报母亲,用它的形、香、影表达自己最圣洁的心灵。全诗在神圣母爱的沐浴下感化了一个孩子,也教化了孩子拥有一颗感恩之心。

第4篇

泰戈尔素有“儿童诗人”之称,他1913年出版的散文诗集《新月集》收录了40首儿童诗,主要以儿童的生活情趣为主旨,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形象,为读者进入儿童的心灵世界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金色花》就是其中一首音韵和谐、意境优美、想象奇特的儿童诗。

读罢此文,你不由得要惊叹泰戈尔的奇思妙想了。可以说古今中外歌颂“母爱”和“童真”的篇章不胜枚举,或者是孩子承欢母亲膝下,其乐融融;或者是母亲细心呵护孩子,如夏夜清凉的风。而文坛巨匠泰戈尔却独辟蹊径,以孩子的口吻叙写母子情深,并且借助奇特童稚的想象,虚实相间地营造出了一个色彩缤纷、扑朔迷离的童话世界,谱写出一首人间最动人、最和谐的“母爱”赞歌。

诗作的情感魅力

诗中流露出的感情像一条发端于幽谷密林中的小河,给人一种率真质朴的感觉。诗歌开端即用第一人称――孩子的口吻表达着对母亲的眷恋。“假如我变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树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众所周知,孩子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在他们眼中,世间万物都具有人的思维,人与万物既可以对话,也可以相互变换。那么,当一个小孩儿梦想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长在树的高枝”上时,我们就可以理解他的良苦用心了。他要同妈妈捉迷藏,“悄悄地开放花瓣儿”,散发出诱人的花香,投影在妈妈的书桌上。天哪,这么小的孩子已有如此的爱心,他是在用自己摇曳的舞姿、淡雅的芬芳、玲珑的身影去陪伴母亲、抚慰母亲、愉悦母亲。

那么,这个小人儿的爱心又是从哪儿来的呢?细读原诗,不难发现,这爱来源于母亲深厚而宽广的爱,这温馨的母爱从诗中母亲寻找和呼唤孩子时情不自禁流露出的焦急心态一览无余。诗中有两句孩子模仿母亲的话语:A句:“孩子,你在哪里呀?”B句:“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读A句,仿佛看见母亲因寻不见自己的孩子而眉心紧蹙,听见母亲的声音嘶哑而颤抖。读B句,又好像看到母亲找到孩子后佯装生气,作势欲打,转而又被找到孩子的欣喜所取代,瞬间转变为心疼的嗔怪。这些话语,不仅诗中的主人公因常闻此言而能惟妙惟肖地模仿出来,所有的小读者只要享受过深深的母爱,都会有相似的经历和感受,读诗时仿佛从明镜中看到自己和母亲的影子,不禁莞尔。这难道不是人世间最平凡而又最伟大的母爱吗?诗人以浓郁的爱心营构了一个纯美的境界,它令每一位读者都深醉其中。毫无疑问,读罢此诗,凡是母亲都会更加喜爱自己的孩子,凡是孩子都会更加热爱自己的母亲。

“鸦有反哺之孝, 羊知跪乳之恩。”“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母亲爱孩子是人类美丽的天性, 孩子爱母亲也同样是人类美好的品德。泰戈尔的诗之所以打动人心,就在于他以慧眼探知了人间爱的共性,并用纯熟的笔墨绘出了家庭、母爱、童真等所有人类美好和圣洁天性的细微之处,才会让读者从熟悉的情感中联想自己的人生经历,从而享受这种爱的体验,并获得心灵的洗礼。读泰戈尔的诗就是让人心思纯净,情深意迷。

诗作的语言魅力

这首诗的魅力还在于语言清新雅致,用词生动传神。首先表现在诗中描绘的人、景、物具有工笔画的清晰性。如“金色花”“金色花的林荫”“新叶”等词语的运用使色彩鲜明。阳光映射下,花的金色与林中树荫下新叶的绿色冷暖适宜、互为映衬,使我们仿佛看到清亮的天空下,一朵朵金色花抖落满身的尘土,迎着朝阳,尽力地舒展着娇躯,把每一片花瓣儿都悄悄地绽透。这是多么鲜活而旺盛的生命力啊!其次,对一些动词的使用使这首诗具有了音乐般的流畅。“笑嘻嘻”“摇摆”“匿笑”“投”“落”等富有动感的描摹荡漾着无穷的童趣,一个富于幻想、任性率真又天真烂漫的“我”便活生生地跳到了读者的眼前。

根据西方体验美学理论,阅读活动是作家体验与读者体验相融合的一种感流或对话。为了更深入地领会诗意,读者在吟诵时尽可以调动多种感官以发挥想象去品味,去体验。如此,品读此诗时便宛如饮一杯佳酿,纯净甘甜的汁液从口传至心,让你的五脏六腑都那么熨帖舒适。“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的香气,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读着读着,我们仿佛触摸到花的湿润与柔滑,仿佛嗅到花的清香与女子浴后的芬芳,仿佛看到轻缓地走在林荫路上的母亲那仪态万方的背影以及母亲低声祷告时虔诚的神态,耳畔仿佛传来孩子银铃般的嬉笑声和母亲温婉的责问声。这优美清丽的画面、自然和谐的音韵以及渗透于字里行间的真挚的爱心,也许就是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诗永具艺术魅力的真谛。

诗人的宗教情节

遍观泰戈尔散文诗, 如《孩子的世界》《榕树》《云与波》,会发现一个共性,即诗中那些抒情的小主人公似乎都有些神化。如本文中的“我”随心所欲, 忽花忽人, 就像一个活泼可爱、无所不能的小天使。泰戈尔之所以把这些孩子写得似神非神、 神人合一,并非是他故弄玄虚, 而是与其一直以来深入骨髓的宗教情结有关。泰戈尔从小生活在浓重的宗教氛围中, 接受了宗教文化,“从童年时代起,他(泰戈尔)就模糊地感到宇宙之间存在着一个主宰,它活在一切有生命或者看来似乎没有生命的东西之中,活在人们心中,它也主宰着泰戈尔本人,并使他同万物发生着密切联系”。幼年的泰戈尔在家中廊厅的角落播下了番荔枝的种子,每天都用水浇灌它。想到那么小小的种子竟然会长成一棵树,心里就不由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惊奇和渴望。可是,当番荔枝的种子长出幼苗时,伴随着这颗幼苗茁壮成长的内心惊奇的“幼苗”却不复存在了。泰戈尔感慨万千,“这不是番荔枝种子的过错,而是心灵的过错”。所以,泰戈尔认为只有孩子的内心才是无比纯净圣洁的,拥有神性的光芒。在《云与波》里,孩子可以到云端与曙光和月亮做游戏,也可以踏着波浪唱歌前行。在《榕树》里,孩子可以与池边的蓬头榕树默默对话,交流情感。在泰戈尔看来,孩子就是宇宙万物中的一部分,其生命和自然万物融合在一起,并且在这种融入中,孩子也获得了自然的神性。

《金色花》就是这种宗教情结的突出表现。本诗中金色花是印度圣树上的花, 是受到人们尊敬的花朵。把孩子喻为“金色花”,不仅赞美了孩子金子般的心灵, 也表达了孩子对神圣母爱回报的心愿。因为母亲读的书《罗摩衍那》是圣书,做的是宗教祷告礼仪,母亲的形象也因此变得高大而载满神圣的光辉。面对拥有神圣光环的母亲,孩子将用世上最美好最圣洁的东西―― “金色花”回报母爱,用摇摆的身形、清幽的花香、温柔的影子时刻伴随母亲以表达自己深深的依恋和敬爱。因此,全诗在神圣母爱的沐浴下感化了一个孩子,也教会了孩子拥有一颗感恩之心。这就是构成泰戈尔诗歌中非凡的想象力和扑朔迷离的神秘主义色彩的宗教情结。

第5篇

“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闻一多《七子之歌》中的一首,我们耳熟能详,几乎人人会唱。然而你知道吗?“七子之歌”这一意象,也出自《诗经》。那是儿子对母亲的倾诉,是儿子对母亲的愧疚,也是儿子对母亲的至爱亲情。由此,也引出了中国的孝亲诗,有些凝重,却也充满温情。

舒菡,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读书人,写作者。创作多为散文,出版有散文集。杂志主编。现居太原。

骨肉亲情,自古以来便是人间最重要的一种感情。无论是否有人书写,它都在那里,不离不弃。它不感天动地,不刻骨铭心,它更多以一种平淡到被儿女忽略的形式存在。因而翻遍中国历代诗词,别友别恋人的诗浩如烟海,山水田园诗浩如烟海,咏史抒怀诗浩如烟海,而涉及到父母的,可谓少之又少,我们最熟悉的,也不过一首《游子吟》而已。所以,非常有必要溯源《诗经》,找到中国古代孝亲诗的根源所在,让我们更深入地体会这样一种平淡却凝重的情感,从而再次获得心灵的洗礼。

出自《诗经・邶风》的《凯风》,是一首被隐没在历史深处的孝亲诗,让我们一起走近它,领略其中真诚深挚的赤子情怀吧。

中国第一首孝亲诗

凯风,和风,一说南风,夏天的风。其实无论是春天吹绿庄稼、吹开花朵的和风,还是夏天酷热中让人倾心的习习凉风,都如朱自清文章中所说的那样,“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首来自上古的名为《凯风》的诗,便真实而细腻地写出了在“母亲的手”的“抚摸”下酸枣树长大的过程,或者说七个孩子长大的过程。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酸枣树。心,酸枣树上的纤小尖刺。温情的风从南方吹来,轻轻吹在酸枣树那纤细而尖嫩的小刺上。如此有画面感的两句诗,将我们带到了一派自然风光之中,好像一个故事才刚刚拉开了帷幕。镜头切换,我们看到,一间温暖的房间内,一个孩子啼哭着降生到了人世间,在母亲温和目光的注视下、温暖大手的轻抚下,渐渐安静了下来,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打量着他眼前的这个世界。“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夭夭,树木嫩壮貌。劬(qú)劳:操劳。酸枣树那些小嫩刺,在和风的吹拂下嫩壮可人;室内的这个孩子,也在母亲的倾情照料下健康成长。我们没有看到室外的风如何劳顿,但我们看到了室内的母亲,她竭尽心力。自从有了孩子,她没有安睡过一个完整的夜晚。孩子的哭声就是她战斗的号角,她被这哭声指挥得团团转,为孩子换尿布、喂奶、清洗,抱起孩子在室内走动,唱能让孩子安静下来的童谣……因为做了母亲,她变得几乎无所不能。她甚至忘记了饥渴,好像孩子的满足就是她最大的满足,孩子的开心就是她最大的开心。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第二节里,棘心长成了棘薪。棘薪,长到可以当柴烧的酸枣树。能当柴烧,自然是长大了。钟惺在《评点诗经》中说:“棘心、棘薪,易一字而意各入妙。用笔之工若此。”室外的酸枣树长大了,室内的孩子也成人了。然而,长大的酸枣树是否能够回报风的恩情?不能。长大的孩子是否能够回报母亲的恩情?也同样不能。这是最让我们心痛的。诗的作者也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说:“母氏圣善,我无令人。”圣善,明理而有美德。令,善。母亲是那么的明理而有美德,而我却不成器,不能回报母亲的爱。我们不必谴责这位作者,因为他清醒地意识到了“不能回报”的事实,并且把这种情感写在诗中流传下来,便是对人类的最大贡献。他让自上古而后的几千年来的读者,都在他的痛苦中,对自己进行着深刻的反思。唯其不能回报,我们才会努力去回报,至少可以做得多一点,好一点,减少母亲的辛劳和苦痛,让母亲有更多的欣慰。

室外的镜头从酸枣树切换到了一股清泉:“爰有寒泉?在浚之下。”爰(yuán),何处,一说发语词,无实义。浚,卫国地名。浚地的寒泉默默地流过,不分昼夜。寒泉默默地滋润着一方土地一方人,正如操劳的母亲,默默地养育着孩子。默默的流水里,流过了母亲的生命和时间,母亲的脸上有了皱纹,母亲的青丝变成白发,母亲的肩膀变得孱弱,母亲的腰身不再挺拔。我们常常忘了,母亲也曾经是长着翅膀的天使,有过少女的美好和浪漫、诗意和梦想,因为有了孩子,她默默收起了自己的翅膀,变成了大地上的母亲。“有子七人,母氏劳苦。”七个孩子,也许还是中国历来认为最为圆满的“五男二女”,但这些孩子除了给母亲带来劳苦,又能给母亲带来什么呢?有人说儿女天生是母亲的债,这个说法虽然有些冷酷,却也包含着一部分的真实。

室外镜头再次切换,由寒泉转向了树上的鸟。“黄鸟,载好其音。”(xiàn huǎn),犹“间关”,清和婉转的鸟鸣声,一说美丽、好看。黄鸟,黄雀。载,传载,载送。小小的黄雀在树上婉转地鸣叫,声音悠扬动听。它是在叫什么呢?是在表达对养育自己的母亲的感激和愧疚吗?鸟儿尚且能用甜美的歌声来宽慰母亲的心,我们做孩子的,又能怎样宽慰母亲的心呢?“有子七人,莫慰母心。”这两句是对上一节后两句的反复重叠,在这种重叠里,我们看到了诗人内心强烈的情感,唯有反复咏叹,才能抒发自己对母亲强烈的愧疚之情。

这首诗很像是一幕短剧,一个人站在院子里,看向自然天地,平视是酸枣树,俯视是寒泉,仰视是黄鸟。诗人的视线掠过他所能看到的事物,并由此引发对母亲的联想。朱熹在《诗集传》中如此解读:“言寒泉在浚之下,犹能有所滋益于浚,而有子七人,反不能事母,而使母至于劳苦”,“言黄鸟犹能好其音以悦人,而我七子独不能慰悦母心”,“其自责也深矣”。诗人从自然景物中收回目光,将其定格在通往室内的门窗上,母亲操劳的身影在室内影影绰绰。这一切都在诗人的心里翻起了巨大的波涛,令他久久不能平静。

《诗经》里的其他孝亲诗

《诗经》里,《凯风》并非唯一的孝亲诗。还有一些表达因战乱服役而无法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愧疚之句。比如《唐风・鸨羽》:“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不能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这几句翻译过来就是说:大雁“簌簌”地拍着翅膀,成群地落在柞树上。王室的差事做不完,我无法去种黍子和高粱。父母又去依靠谁养活呢?高高在上的老天爷啊,我何时才能回到家乡?继咏叹“父母何怙”之后,诗人又咏叹“父母何食”“父母何尝”,都表达了对父母的愧疚和对无休止行役的抱怨。

《诗经》中最集中表达对父母的感激、思念之情的,还是《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lù),长又大的样子。莪(é),一种草,即莪蒿。那高高的植物是莪蒿吗?不,那只是没用的青蒿。我可怜的父母啊,为了养育我受尽了辛劳!“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没有父亲,我可以依仗谁?没有母亲,我可以依靠谁?出门在外,心怀悲伤,踏入家门,家里空荡荡,好像没有回到家一样。接着诗人回顾了父母对自己的爱:“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父亲母亲生我养我,你们抚爱我疼爱我,使我成长培育我,照顾我庇护我,出入都看顾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我想报答你们的大恩大德,好像苍天的无穷无尽。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有机会报答父母的恩情,这首诗的结尾告诉我们,“民莫不谷,我独不卒!”别人都有养育父母的机会,唯独我不能终养父母,真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呀。

清代学者刘沅认为,《凯风》“悱恻哀鸣,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与《蓼莪》,皆千秋绝调”。

《凯风》意境的后世发展

《凯风》作为中国第一首孝亲诗,其诗意和意境都在后世获得了较好的传承和发展。“六朝以前的人替妇女作的挽词、诔文,甚至皇帝下的诏书,都常用‘凯风’‘寒泉’这个典故来代表母爱,直到宋代苏轼在《为胡完夫母周夫人挽词》中,还有‘凯风吹尽棘有薪’的句子。”(蒋立甫《〈诗经〉选注》)

孝亲内容出现在诗歌中,较早的如古乐府《长歌行》:

远游使心思,游子恋所生。凯风吹长棘,夭夭枝叶倾。

黄鸟鸣相追,咬咬弄好音。伫立望西河,泣下沾罗缨。

这是一首游子颂母之作,其命意遣辞完全出于《凯风》。那吹动长棘的凯风,那茂盛地长垂着的枝叶,那弄好音的黄鸟,无不让远离母亲的游子产生强烈的思念之情。“伫立望西河,泣下沾罗缨。”西河,一定是家的方向。而《诗经・凯风》中极度忧伤却没有流出来的泪,这位作者将它流出来了。这样的泪水因为思念母亲而流,也唤起了历代游子共同的伤怀之情。

元代诗人王冕有一首《墨萱图》,诗云: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这首诗,也明显有着《凯风》的痕迹。那灿灿的萱草花,“南风吹其心”,让我们想起了“凯风自南,吹彼棘心”之句。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想象着孩子远行的行路之苦。后两联依然是惭愧之情: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抬头看着一片云林,听到慧鸟的叫声,很是惭愧。“愧听慧鸟语”,便是《凯风》中“黄鸟,载好其音”意境的化用,一个“愧”字,自然隐含着“莫慰母心”的愧疚。

后代的孝亲诗不是很多,从内容上,大约可分为三种情形:一是歌颂父母亲情或表达对孝亲行为的赞颂的;二是写离别时的母亲或孩子的不舍;三是写离别后对父母亲情的思念。

第一类歌颂孝亲行为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三国曹植的《灵芝篇》,是后世所传的《二十四孝图》的滥觞。其中有如下句子:

古时有虞舜,父母顽且。尽孝于田垄,不违仁。

伯瑜年七十,彩衣以娱亲。慈母笞不痛,欷涕沾巾。

丁兰少失母,自伤早孤茕。刻木当严亲,朝夕致三牲。

暴子见陵悔,犯罪以亡形。丈人为泣血,免戾全其名。

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

如今传世的《二十四孝》故事由元代学者郭居敬编选,成为元代以后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后有人配图,成为《二十四孝图》。鲁迅的《朝花夕拾》中还有《二十四孝图》,对这些故事进行介绍和演绎。曹植的《灵芝篇》写到了二十四孝中三国以前的几个故事。虞舜孝感动天,伯瑜七十彩衣娱亲(当为老菜子的故事,此为曹植之误),都很让人感动。汉韩伯瑜因过受母笞打时,感到母亲因年老而笞打无力,抱杖哭泣,后以“泣杖”为尽孝之典型。东汉丁兰,父母双亡,常思父母养育之恩,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暴子”句说的是,楚国有个人很正直,他的父亲偷了一只羊,他就报告给了官吏,结果令尹把这个不孝的儿子给杀了;一个鲁国人跟着国君作战,三战三败,孔子问他原因,他说家里还有老父,自己若死了,便无人奉养父亲,孔子向国君请求,成全了这个人的孝道。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流传比较广,就是后世《天仙配》的滥觞。

在吟咏完这些故事后,曹植又感叹:“蓼莪谁所兴,念之令人老。退咏南风诗,洒泪满抱。”这不是对《诗经》中《蓼莪》《凯风》两首诗的运用和深化吗?可见曹植在写《灵芝篇》时,内心涌动的便是由《诗经》中这两首孝亲诗带来的深挚的感情。

唐代的孝亲诗比较多,最著名的就是孟郊的五言古诗《游子吟》。这也是一首赞美母爱、表达报答母亲养育之情的诗。其中的名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实际上也是脱胎于《凯风》。这其实是一个问句:谁说寸草心能够报答三春和煦的阳光呢?其实报答不了。“寸草心”便是柔嫩的“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没有人能够报答得了母亲的恩情,“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清代戏曲家、学家蒋士铨有一首《岁暮到家》,写了游子自外归来见到母亲时的一些感想: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前三联中,蕴含着母亲见到儿子时的百般滋味:见面之喜,思念之浓,爱怜之切。第四联是儿子的感受:“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惭愧自己作为儿子做得不够好,惭愧没有尽到儿子照应母亲和安慰母亲的责任。一句“不敢叹风尘”,不敢说自己在外有多辛苦,只怕母亲听了难受。这其中有“莫慰母心”的惭愧之情,也有孟郊“临行密密缝”意境的生发。一种相聚,多种情伤。

唐代诗人王建在其《短歌行》中写道:“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这是父母的无奈,然而千百年来的父母,谁不是明知“生男女”会“催人老”,却依然义无反顾地给予孩子生命,给予孩子无私无尽的关爱呢?

唐代张谓《代北州老翁答》中写道:“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劳。”这首诗讲的是一个老翁,两个儿子战死,一个儿子也即将上战场的悲凉心情。古时是因为战乱,如今的我们,“好男儿志在四方”,好女儿也志在四方,总是要向着自己的梦想一路前行,总有一天会将父母留在身后。我们是否想过他们的孤独和辛劳?

第二类是写离别时的不舍的。当我们正常地生活时,亲情就在我们左右,如同我们所呼吸的空气,常常让我们忘记它们的存在。在我们写作时,也很少会歌颂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当要离别父母或远游在外凄凉冷落时,当父母生病或离世时,我们才发现平日里那么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空气,原来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清代诗人黄仲则的《别老母》写得非常好:“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 此时有子不如无。”诗末“此时有子不如无”一句,成了天下在外儿女惭愧心情的代言,那种深重的愧与悔,依然是《凯风》意境的传承与生发。

第三类是写对父母思念之情的。宋代王安石有一首题为《十五》的诗:“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因为要外出做官,诗人将母亲留在了临川的家里。在这明月当空的夜晚,他听到了杜鹃的鸣叫,不由得想起了母亲。

第6篇

一、小学古诗教学中应采用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合理教学方法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尤其是针对小学生自己难以理解的古诗教学。为此,笔者将介绍古诗教学的几种策略,并分析利弊。为行文完整流畅具有示范性,本文教学策略均以《游子吟》为例。

1.结合实际,简单教学。古诗词的内容一般是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那么我们在教学时就应该回归生活、回归实际,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情节讲解。这不但使得教师的教得心应手,同时使学生的学进行得更简单。结合实际教学是一种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要求读者将作者的感受与实际相联系并加以感受的的教学方法。例如《游子吟》中第一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两句古诗是以物品来衬托母亲的辛劳与慈祥的。但现实生活中,现在的父母很少给孩子缝制衣服,孩子们难以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那么教师就应该采用结合实际教学法,让同学们设想一下,在生活中我们的母亲都曾为我们亲手准备过哪些东西。让同学们思考之后,教师结合实际给予答案:“桌上一杯奶,吐司加沙拉。”“衣服不染尘,肩上新书包”。牛奶面包、衣服书包离小学生们的生活就很近了,这样的结合实际会使同学们真切感受到故事中所要传达的情感,提高教学质量。

2.反复朗读,要求背诵。任何一首古诗,都是古人的智慧与才华。无论大纲上是否要求学生背诵,作为教师都应在带领同学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背诵该诗,这既是对古代文化的尊重也是提升学生文化素质的手段。要求学生在学习前反复朗读古诗,并且背诵全文,其实虽称不上是一种教学策略,但却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最应该加以运用的一种手段。另外,要求背诵在生活中也有着积极的作用。背诵下来的古诗就会使学生在适当的场合运用诗句,例如《游子吟》这首诗就可以在母亲节或者母亲生日的时候背给母亲听,一定会产生非常积极的意义。这样一来会使小学生的虚荣心得到满足并且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动力。

3.扩展知识,延伸内容。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旁征博引,要求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那么单单教材内容就难以满足教学需求了。在教学的过程中讲解大纲要求的内容以外还要扩展教学内容,扩展内容可以有两种表现方式。以《游子吟》为例,(1)要求学生自己准备关于母爱的句子,或者古诗。这种方式要求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寻找关于歌颂母爱的篇章或者句子,在课堂上展示并且交流表演,跟大家分享自己的句子。这种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动脑能力,能够在吸收课堂知识的同时增加阅读量,丰富课外知识,得到满足感。同时,还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提升学生自身的表现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教师在讲授古诗后再讲“番外篇”。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具备高的文学素养,能够在教授大纲内容的同时延伸知识。例如《游子吟》这首诗全文讲解结束后,就可以再向同学们讲解一首关于母爱的《劝孝诗》,可以使同学们更加好的吸收关于母爱的知识,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同时还可以增加同学们的文学知识。可能会有读者提出疑问,这两种扩展知识的方法到底是前者好还是后者更好,笔者认为,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但在运用这种方法的同时要注意把握课堂时间,否则会产生一首三句的古诗需要三天教学时间的尴尬局面。

4.寓情于景,情景再现。即将所学内容以话剧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一种需要教师和同学们有机互动的教学方法。再如《游子吟》第二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表现的是一个母亲在灯下为孩子缝补衣裳千叮万嘱的画面,那么这个时候老母亲会说一些什么,儿子又会作怎样的答复呢?可以叫同学们仔细思考,然后让两位同学表演出来。这种教学策略是最能产生效果的教学策略。学生会在思考的同时结合自身生活中所经历的事情,并感受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此上四点就是关于古诗教学中的教学策略,其中结合实际是基本要求,要求背诵是必然要求,情景再现是核心要求,扩展内容是整个知识的一个升华。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使学生体会到生活哲理

上文介绍了几种关于古诗的教学策略,其中也不乏阐述了该如何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哲理,但关于感受生活哲理方面,这几个策略的作用都不是很大。那最重要的就是最后一点,要在课后让同学倾诉自己的感受,关于这首诗他学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在生活中有怎样的作用。例如《游子吟》这首诗的画龙点睛之笔,那么在这句讲解之后就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总结富含哲理的精妙之处。这样的教授方法既开放又自由,对于青少年这种思想很单纯的孩子有着积极的作用。小学古诗教学在整个教学内容中占据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本文以多个教学策略为主线,要求结合生活实际、要求寓情于景,最终结合生活实际感受哲理,希望文中所提各种策略都会得到大力推广,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加以应用,最终使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创新意识都得到提高。(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武阳镇中心小学)

第7篇

1、朗读课文,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汉字

分歧( ) 一shà( )间 chāi( )散 水波lín lín( ) ( )

2、下列句子方框里的词语,应选哪一项依次填上才恰当( )

①我的母亲又过了一个严冬。 ②母亲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③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着。

A.①度 ②无奈 ③生长 B.①拖 ②高兴 ③覆盖 C.①熬 ②信服 ③铺 D.①活 ②犹豫 ③滋生

3、.选出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

A.嫩芽(nèn)调皮(tiào) B.霎时(sà)依偎(wèi)

C.蹲下(dūn)背起(bèi) D.粼粼(lín lín)拆散(chāi)

4、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和另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B.它抱住每一棵它遇到的树,用力摇,摇得叶子哗哗响。

C.风,总想掀开斗笠,看下面遮着什么。 D.那团乌云走过咱家窗前,我看到它的影子了。

5、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是[  ]

A.“桂林山水甲天下”,游人置身其中,顿有栩栩如生之感。

B.中国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世界体育运动、国际奥委会、北京,真可谓各得其所。

C.我们要变本加厉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取得优良的成绩。

D.进入初中后,我无时不处在兴奋之中,同学们热情友好,老师的关怀更是无所不至

6、仿写句子——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以“父爱”为开头写)

2《秋天的怀念》

1、朗读课文,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汉字

瘫痪( ) 憔悴( ) 絮絮 dāo dāo ( ) jíe( ) 别

2、将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字及成语的意思。

1.喜出( )外: 2.翻来( )去:

3.恍然大( ): 4.名( )其实:

3、按课文内容,然后背诵。

黄色的花( ),白色的花( ),紫红色的花( )而( ),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 )。

4. 当“我”摔东西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我”的动静。因为( )

(A) 母亲怕东西砸到自己身上。

(B) 母亲理解“我”的心情,但又关心“我”,怕“我”做傻事。

(C) “我”的脾气已经无法控制,母亲想等“我”能控制自己时再出来。

5. 母亲推“我”去看花,是因为( )

(A) 她想让“我”通过看花来散心。

(B) 她爱花,可她身体不好,想让“我”陪她一起去。

(C) 北海的菊花很漂亮,不看可惜。

6、下面的句子是什么描写,选择正确的答案

A、神态的 B语言的 C、动作

他憔悴的脸显出央求般的神色。( )

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 )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你去看看吧。”

7、“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意思是( )

A 母亲很难过我的双腿瘫痪了 B 母亲怕我心里难过

C 我的双腿瘫痪后,母亲变得神经质 D 母亲怕刺痛我的心

8、“她去了,就再也没回来。”意思是( )

A 她离开家了 B 她死了 C 她生气了 D 她住在医院里了

9、母亲昏迷前说的话,说明( )

A 母亲最爱自己的两个孩子 B 母亲最想自己的两个孩子

C 母亲最不放心自己的两个孩子 D 母亲这时已经不清醒了

10、写出两句描写秋天的诗句并背下来。

3、《羚羊木雕》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

抹泪(   ) 攥着(   ) 逮着玩(   ) 寒颤(   )

2、根据意思写成语

①久久地注视着一个地方。( )②彼此关系十分密切,总愿在一起不分开。( )

③完全不放在心上。( ) ④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都非常严肃。( )

3、查阅资料,搜集有关作者的知识。

本文作者是 ,1945年生于北京。现为中国电影集团策划部编审、一级编剧。主要作品有,电影剧本 、《魔表》、《疯狂的兔子》,长篇小说 ,短篇小说集 、、等。

4、给加点字词注音。怦怦( ) 树杈(   ) 犄 角( )脸颊( )

5、下列句子中的词语,应选哪项依次填上才恰当( )

①月亮出来了,________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②我________地敲了敲门。门开了,万芳伸出头来,一把拉了我进去。

③妈妈的目光________地盯着我。

④爸爸走了进来,听妈妈讲完事情的经过,他________地点燃一支烟。

A.冷冷 轻轻 紧紧 静静 B.凉凉 轻轻 紧紧 慢慢

C.白白 缓缓 冷冷 悄悄 D.白白 轻轻 紧紧 缓缓

6.本文的中心意思是( )

A.写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思想矛盾。

B.写“我”将羚羊木雕送给万芳,表现了少年朋友珍惜友情的心灵世界。

C.写“我”送羚羊木雕后,被迫反悔,表现了父母虽爱儿女,但不了解少年心理,重财轻义的狭隘思想。

D.写“我”将羚羊木雕送给朋友及被迫反悔的经过,赞美少年朋友忠诚无私的友爱,告诫做父母的要理解少年之心,尊重他们之间的友谊。

7、完成下面配伍题。

①他静静地点燃了一支烟,慢慢对我说:……( ) ②屋子里静极了。( )

③妈妈坚定地说。( ) ④我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 )

A.写出了“我”与爸爸和妈妈僵持的家中 情景。 B. 表现妈妈的固执、生硬。

C.表现爸爸在考虑如何更好地处理事情。 D.写出了我极为难受的心情。

8、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羚羊木雕》选取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思想矛盾。( )

2.《羚羊木雕》一文中把“我”和万芳平时相处的情景安排在插叙部分,使全文集中在一天的时间里,情节紧凑。( )

4(1)、《金色花》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匿( )笑 沐( )浴 祈( )祷( )

2、了解文学常识

泰戈尔是 (国籍)诗人、作家,被称为“诗圣”。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 、 等,长篇小说有 、《沉船》等。1913年他以散文诗集 一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开创了亚洲人获此殊荣的先河。

3、文中金色花三次和母亲嬉戏时: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母亲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4.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

⑴.我要悄悄地开放花bàn( )儿,看着你工作。

⑵.走到做dǎo( )告的庭院时,你会嗅( )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5.填空:《金色花》这首诗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挚爱,孩子幻想自己变成一朵 把 袭向母亲,又幻想自己的_ _投在妈妈的书页上,同妈妈 。

6、阅读,回答问题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xī( )( )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nì( )笑,却一声儿不响。

7/例句:妈妈的头发白了,把满头的黑发给了我

仿写:

8.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项是( )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你工作 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C.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9.仿照示例,发挥你的联想和想像,完成下边的练习。

例:音乐像一股晶莹而又甘美的泉水,流进人们的心里,洗去心灵中的尘垢。

老师的话像

4(2)、《荷叶•母亲》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菡( ) 萏( ) 欹( )斜 徘徊( )( )

并蒂( ) 荫( )蔽 梗( ) 花瑞( )

2、走进作者

冰心(1900~1999),原名 ,福建长乐人,现代 家、 、儿童文学家,诗歌代表作 、 等,散文集 ,儿童文学集 。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 、 、 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 ,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3、解释词语

(1)并蒂 (2)徘徊 (3)欹

(4)荫蔽 (5)花瑞 (6)适意

4、按原文填空

(1)那一朵红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晨却开满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 ,

5、找出文章的主旨句:

6、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金色花》作者泰戈尔,是印度文学家。

B.《荷叶•母亲》作者冰心,选自《繁星》。

C.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作家,著有《往事》《春水》等。

D.泰戈尔,著有《新月集》《飞鸟集》等,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阅读冰心的《繁星》完成下列问题。

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淡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7.这首诗所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

8.诗中用___ _____、___ _____、_____ ___ 三个词,对不同时期的青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9.这首诗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10.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中“嫩绿”“淡白”“深红”等色彩词汇,巧妙点明了时间正在向前移动,事物也在运动变化

B.诗中表现了诗人在探索人生道路时的愿望和理想

C.“芽儿”“花儿”“果儿”其实是作者的化身

D.这首诗共三段,句式结构基本相同

5(1)《咏雪》

1.给加点字注音:

俄而( ) 雪骤( ) 差( )可拟 ( ) 无奕( )女

2.参考注释或查阅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内集 儿女 俄而 雪骤

欣然 差可拟 未若

3.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背景:

《咏雪》选自 ,作者 , 朝 家。该书是 小说的代表作。

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按拼音写汉字:

太傅( ) 雪zhòu( ) 欣然( ) 柳 xù( ) 凝( ) 韫( )

5.根据课文补充句子?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兄女曰:“ 。”

6.翻译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 ).白雪纷纷何所似: ?

(5 )撒盐空中差可拟

7、用斜线划分朗读节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8、我国古代诗词中有大量咏雪的诗句,你能写出几句?

9.“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等要素。

10.文中将雪比喻为“ ”和“ ”(用课文原句回答),

自己试写一句描写白雪的比喻句。

白雪纷纷,好像

5(2)《陈太丘与友期》

1、给加点字注音

尊君在不( ) 非人哉( ) 友人惭( ) 笺疏( )( )

2、走进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余嘉锡 ,《世说新语》,是由 (朝代)的 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这部书的题材是 ,是六朝 小说的代表作。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友期行 去后乃至 门外戏

尊君在不 相委而去 下车引之

4、翻译句子

(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君与家君期日中

(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4)元方入门不顾

5.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撒盐空中/差可拟。 B、待君久不/至,已去。

C、陈太丘/与友期/行。D、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6. 下列加粗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若柳絮因风起(介词,可译为“趁”、“乘”等) B、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子和女儿)

C、相委而去(连词,表顺承,可译为“就”、“然后”等) D、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

7、品读探究——元方最后“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等级 批改人

8、 翻译划线的词语

第8篇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早期作品的杰出代表,诗人将叙事和抒情很好地融为一体,堪称诗歌中的一枝奇葩。在诗中,诗人描述了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大堰河。她出身低微,给人当童养媳,连名字都没有。就是这样一位妇女,把“我”养大,成了“我”的精神支柱。她整日忙碌,做着琐碎的事情,搭灶火、煮饭、补衣,甚至掐虱子。就是这些点滴的小事,让她的形象日渐高大起来。在大堰河的身上,“我”体味着浓浓的亲情,也看到了勤劳、无私、宽厚、善良等优秀的品质。她和“我”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她却如亲生儿子一般的爱“我”。每天劳作以后,她总要把“我”抱在怀里,轻轻地抚摩。有一天,“我”被亲生父母领回家了,那时的她是如此恋恋不舍,让“我”无比心痛。从此,每逢过年,她总会为“我”做米花糖,希望“我”能来到她的身边。

这首诗不仅描述了大堰河悲惨的一生,也展示了“我”的情感世界,表达了“我”对大堰河的爱戴之情。诗中反复强调“我”和大堰河的养育关系,说自己是吃大堰河的奶水长大的,说自己是大堰河的儿子。所以“我”非常感激大堰河,对她念念不忘,心存感恩。

为了表达这种感激之情,诗人成功地运用了排比、对比等表现手法。

先看排比的表现手法。第四节用“在你……”八个排比句,以“手”为切入点展开叙述,突出了大堰河勤劳、艰辛的一生。第七节“她含着笑……”六个排比句,生动地写出了大堰河辛勤劳动的情景,把她的宽厚之心呈于纸面。在诗的最后,诗人又以“呈给你……”七个排比句,表达了“我”对大堰河的无比怀念。排比句是本诗在语言上的最大特点,语气贯通,句式整齐,真切地再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下面,我们再看一看对比的表现手法。诗的第四节写大堰河的艰苦生活,诗的第六节写生父、生母的家庭生活,前后形成强烈的对比,反映了阶段性带来的差异化。大堰河虽然贫穷,“我”却深深地爱她;生父生母虽然有钱,诗人却说“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在这里,“我”对前者的爱和对后者的陌生感形成反差,对比强烈。诗人这样写是为了深化主题,突出“我”对劳动人民的“爱”和对剥削者的“憎”。另外,这首诗语言质朴,表达真切,用日常口语和朴实的描绘写景记事,增加了本诗的生活气息。如:诗中写大堰河的葬礼,提到了“棺材”“稻草”“纸钱的灰”等,这些物象都来源于生活,真实而普通,简单几笔就点出了大堰河葬礼的凄凉,以及“我”对大堰河的深切哀思。

无论是内容,还是在表达上,这首诗都有其独特之处。细细品读《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在体悟诗人的生命历程。苦痛与思念,成长与感恩,剥削与被剥削,让人性中的光辉和时代的悲剧一一呈现于读者的眼前。

第9篇

[关键词]曾卓;《有赠》;爱情诗

[中图分类号]I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16-0058-03

曾卓先生的《有赠》创作于文学与政治一体化的20世纪60年代,在那个革命政治话语占据主导而个人感情话语被淹没的时代背景下,呼唤个人声音、歌颂爱情的《有赠》就显得难得可贵。这首超越时代的爱情之歌往往被人们解读为与政治、革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如果从诗人创作的初衷和诗歌的文本本身去阐释,这只是诗人写给妻子薛如茵的爱情诗。所以,对于诗歌文本的重读、对诗歌中爱情本身的解读才能使我们真正领悟《有赠》的意义。

一、表层结构叙述:回家后的爱与生活

《有赠》全诗共有九段,首尾呼应而环环相扣,通过“我”回家这条线索使得爱的主旋律不断显现。从情感发展的不同阶段来看,以三个问句为标志大体可以将全诗划分为四部分。开篇的两段可以作为诗歌的第一部分:

我是从感情的沙漠上来的旅客,

我饥渴,劳累,困顿。

我远远地就看到你窗前的光亮,

它在招引我──我的生命的灯。

我轻轻地叩门,如同心跳。

你为我开门。

你默默地凝望着我,

(那闪耀着的是泪光么?)①

在第一部分中,诗人说明了“我”来自“爱情的沙漠”以及此时此刻“饥渴,劳累,困顿”的状态。然后叙说了“你窗前的光亮”就是“我的生命的灯”,从而阐明了妻子对于“我”的意义。第二段中“门”这一意象又将“我”与妻子紧密地联系起来,在“你默默地凝望”下,“我”由闪烁的泪光陷入了第一个疑问。那就是妻子的泪光是因为长久离别后久别重逢的欣喜,还是因为长久离别本身所产生的孤独和伤感。

你为我引路,掌着灯。

我怀着不安的心情走进你洁净的小屋,

我赤着脚,走得很慢,很轻,

但每一步还是留下了灰土和血印。

你让我在舒适的靠椅上坐下,

你微现慌张地为我倒茶,送水。

我眯着眼──因为不能习惯光亮,

也不能习惯你母亲般温存的眼睛。

我的行囊很小,

但我背负着的东西却很重,很重,

你看我的头发斑白了,我的背脊佝偻了,

虽然我还年轻。

一捧水就可以解救我的口渴,

一口酒就使我醉了,

一点温暖就使我全身灼热,

那么,我能有力量承担你如此的好意和温情么?②

在诗歌的第二部分,诗人从第三段到第六段全方位地表现了妻子的行动与“我”的感受。妻子的引路、掌灯使“我”感到不安和陌生。所以,“我”走得又慢又轻,像一个外来的旅客。而妻子慌张地倒茶、送水,使“我”进一步加深了这种陌生感,以至于妻子的眼神都使“我”不习惯。而正是这种不断加深的陌生感让“我”明白,所谓的不习惯不过是自己离开太久后的不适应。于是“我”将身心放松下来,向妻子把自己的经历娓娓道来。“我”倾诉了自己遭遇苦难所承受的痛苦,并诉说了妻子的温暖带给自己的安慰。而将苦难与温暖并置在一起时,“我”又深深地感到妻子的好意和温情让自己无法承受,从而发出了第二个疑问,而在这个疑问里“我”对力量的质疑究竟是为了接受妻子,还是为了接受自己本身呢?

我全身战栗,当你的手轻轻地握着我的,我忍不住啜泣,当你的眼泪滴在我的手背。

你愿这样握我的手走向人生的长途么?

你敢这样握我的手穿过蔑视的人群么?③

一个特写镜头和一组连续感受浓缩于诗歌的第三部分。“我”的战栗是因为妻子轻轻地握着“我”的手,“我”的啜泣又是因为妻子滴在“我”手背的眼泪。一个简单而温情的动作使“我”获得了一种内在的力量,而“我”在接受了妻子的同时也接受了自己。但是个人想法的转变往往抵不过现实生活的残酷,所以诗人再次发问。从“愿”到“敢”的升华,是诗人对妻子在爱情上坚守的疑问,更是对自己和妻子在人生中共患难的拷问。

在一瞬间闪过了我的一生,

这神圣的时刻是结束也是开始,

一切过去的已经过去,终于过去了,

你给了我力量、勇气和信心。

你的含泪微笑着的眼睛是一座炼狱,

你的晶莹的泪光焚冶着我的灵魂,

我将在彩云般的烈焰中飞腾,

口中喷出痛苦而又欢乐的歌声 ……④

到了诗歌的第四部分,诗人对第三个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即“我”从那简单而温情的一瞬间感觉到自己的一生。在对人生产生顿悟之后,“我”放下了过去的一切苦难。而“我”的顿悟又源于妻子带来的“力量、勇气和信心”。“我”在理解了妻子的坚持之后,也对人生的苦难做出了自己的解答。是妻子对爱的坚守和勇敢使“我”有了直面人生磨难的信念,也是妻子对爱的坚守和勇敢使“我”坚定了对爱和生活的信心。因此,在《有赠》的表层结构中,诗人为我们叙述了一个长久离家的“我”在回到家后感受爱与顿悟生活的故事。

二、话语修辞探微:爱对于生命的意义

通过微观的视角回顾《有赠》,会发现诗人对于内容和形式的高度融合。为了探索这个回家后感受爱与生活的故事所蕴含的情感内涵,我们从话语层面的修辞手法出发,探寻诗人从艺术手法中显现出来的情感和思想。

(一)重叠音节的隽永

《有赠》的前两段先后出现了三个叠音词,第一段中的“远远”蕴含着“我”对“光亮”和“灯”深切的渴望。第二段的“轻轻”则积聚了“我”面对“门”时希望与恐惧相交织的复杂感情。“我”既希望妻子会像以前一样对待自己,又恐惧妻子无法理解和接受自己。“默默”则是继“轻轻”之后对这种复杂感情的进一步渲染,从而使诗人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疑问——那闪耀着的是泪光么?

(二)象征的多义

诗歌第三段的每一句中都包含着一个多义的意象。“灯”是妻子为“我”引路的灯,也是妻子在精神上带给“我”的温暖归宿,还是妻子所代表的爱的光辉。在如此深情和宽容的“灯”的指引下,“我”的心情固然不安起来。“小屋”是“我”和妻子的住所,也是妻子为我守候的两口之家,更是妻子的心灵所象征的爱的精神家园。“赤着”的“脚”既象征“我”回家之前所遭受的苦难,又隐喻“我”试图摆脱先前的苦难对自己心灵的异化。“灰土”和“血印”则流露出“我”回家过程中的艰辛、残酷和心灵中挥之不去的关于苦难记忆的阴影。

(三)押韵的深情

第四段、第五段的末句分别以“睛”和“青”作为韵脚,第四段主要写妻子温馨的行为和“我”感受到的温暖,第五段主要写“我”由于感受到妻子的温暖而放松下来,开始在精神上向妻子诉说自己的复杂而凄凉的情感。这两段在情感的抒发上显然是承接的,营造出一种由外而内、冷暖交织的情境。因而“睛”和“青”押韵是诗人为了促进情感的抒发和意境的营造。第六段和第七段的末句又通过两个“么”押韵。其中第六段的前三句句式大致相同,从“一捧水”到“一口酒”,再到“一点温暖”,表现出“我”对妻子的感激之情逐渐扩大、加深。而这三句尾字的韵母都为“e”,所以又表现出这种感激之情扩大、加深的节奏性和缠绵性。第七段中后两句又都以同韵母的“么”结尾,表面上后一个问句是对前一个问句的深化,从诗歌的音乐性出发,我们会发现后一个“么”又是对前一个“么”的复沓,而这两个“么”又是对第六段结尾的“么”的呼应和延续,它们共同阐发出“我”对妻子“好意和温情”无法承受的一唱三咏式的自我拷问。

(四)对比的相悖

诗歌的最后两段中出现了多组呈现对比关系的语句。其中“一瞬间”与“一生”构成了时间上的对比,短暂的“一瞬间”中蕴含着漫长的“一生”,在“我”与妻子握手的“神圣的时刻”折射出妻子对我不离不弃的一生守候。所以,表面上形成悖论的时间差距正是“我”对妻子白首不离的深深歌颂。“结束也是开始”在逻辑关系上的相悖使得“神圣的时刻”具有了双层意蕴,这既是“我”苦难生活的结束和新生活的开始,也是妻子等待的结束和妻子与“我”重新携手的开始。“含泪微笑”在日常的情景中会显得逻辑相悖,但是在个特定的情景中,一方面妻子因“我”受难而含泪,为“我”脱离苦难而微笑;另一方面妻子又因曾经与“我”的分离而含泪,为此刻与“我”再次携手走向人生的长途而微笑。诗歌末尾的“痛苦而又欢乐”是对“含泪微笑”的呼应和注解,如果说“我”的“痛苦”是源于妻子的“含泪”,那么“我”的“快乐”就源于妻子的“微笑”。

诗歌前两段重叠音节的隽永使“我”产生了对妻子的疑问,第三段象征的多义又使得“我”从多维的意象里渐渐发现了妻子的答案。四至七段押韵的深情则使“我”切身地感受到妻子的爱,而诗歌的最后两段中对比的相悖又使“我”从妻子的爱中获得新生。因此,从微观的话语层面去解读,我们会发现《有赠》其实表达了爱对于生命的意义。

三、深层结构开掘:母爱般的包容与给予

从宏观视角来分析,《有赠》全诗有三次大的场景转化。第一段中的“沙漠”到第三段中的“小屋”,再到最后一段的“炼狱”,其中“沙漠”和“炼狱”是虚写,是象征和隐喻,而“小屋”是虚实结合的写法,在表层是指具体意象的房屋,而在潜层又是表现抽象概念的家。诗人将“小屋”置于“沙漠”与“炼狱”之间,产生了一种相悖的发展关系。诗人从“感情的沙漠”回到“洁净的小屋”是一种积极的发展态势,而从“洁净的小屋”进入“炼狱”显然变成一种消极的发展趋势。为什么由“沙漠”回归“小屋”的诗人却坠入了“炼狱”?

“感情的沙漠”是诗人“饥渴,劳累,困顿”真实处境的象征,也是诗人与妻子阔别重逢之前心境的隐喻;“炼狱”则是诗人在妻子“含泪微笑”的情感中“焚冶”自我灵魂的象征,也是诗人从妻子眼中获得新生的隐喻;由此“洁净的小屋”是诗人脱离寒冷孤寂的沙漠后接触到充溢温暖的小屋的象征,更是诗人从身体回归“小屋”到精神融入“家”的隐喻。这里表面上的荒谬其实是内在结构中符合逻辑的真实叙述,即“沙漠—小屋—炼狱”的表层结构陷入悖论的情感发展,实际上是对“反抗绝望—苦尽甘来—浴火重生”这一深层结构的阐释。正如布鲁克斯对理想诗歌语言的诠释:“悖论正合诗歌的用途,并且是诗歌不可避免的语言。科学家的真理要求其语言清除悖论的一切痕迹;很明显,诗人要表达的真理只能用悖论语言。”⑤而在《有赠》的文本中我们又可以找到对“反抗绝望—苦尽甘来—浴火重生”这一深层结构的注解。诗歌第一段中的“我饥渴,劳累,困顿”是“反抗绝望”的起始点,感情的沙漠恶劣的环境及其对诗人精神上的摧残使得诗人奋起反抗绝望,而经历“饥渴,劳累,困顿”的过程又是诗人反抗绝望的征程。诗歌第六段的“一捧水就可以解救我的口渴”是对“苦尽甘来”的具体化、形象化书写。诗歌第八段的“你给了我力量、勇气和信心”又是对“浴火重生”的进一步诠释。

“我”之所以要“反抗绝望”,是因为“感情的沙漠”使“我”在灵魂深处留下了一片孤独和绝望的精神沙漠。从“苦尽甘来”到“浴火重生”,又是由于“我”通过妻子的温情、坚守、勇敢在精神的沙漠上发现了爱的绿荫。因而“反抗绝望—苦尽甘来—浴火重生”的历程便是妻子的爱对我生命的影响和改变过程。但是这里的爱究竟是什么样的爱,爱对于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我们回到诗歌文本中会发现诗人对这种爱有着形象、生动的抒写,在“苦尽甘来”的第四段里有这样一句:“我眯着眼——因为不能习惯光亮,也不能习惯你母亲般温存的眼睛。”可见诗人已经将妻子的这种爱描绘成伟大的母爱。无论是外在行为的“引路、掌着灯”,“倒茶、送水”,“你的手轻轻地握着我的”,还是内在精神上对“我”的接受、呵护、包容、无私给予,都真切地传达出妻子对“我”的爱是没有任何条件的,是一种无私而伟大的母爱。只有母爱才可以无条件地接纳“我”这个“从感情的沙漠上来的旅客”,也只有母爱才有可能无私地包容“我”,握着我的手走向人生的长途,穿过蔑视的人群。在《有赠》这首歌颂爱情的诗歌中,诗人无疑将妻子对自己无私的爱上升到了母爱的高度。由此,妻子这种蕴含着母爱的爱情才可能包容一个被生活所抛弃的人,并赋予“我”新的生命和生活。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曾卓先生在《从诗想起的》中已经说得很清楚,是送给他的夫人薛如茵的。⑥所以我们理应抛弃政治、革命的附加阐释,将这首诗最核心的对于爱的歌颂作为探讨中心。《有赠》是一首超越时代和信仰的爱情诗,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长久离家的人回到家后感受爱、顿悟生活的故事。曾卓先生用自己饱含深情的语言诠释了人性中最伟大的爱情——像母爱一样无条件的爱,同时,也通过语言与修辞中的深层内涵歌颂了这种母爱般的爱情对于每个人的终极意义——无限的包容与无尽的给予。

[注 释]

①②③④绿原、牛汉:《白色花》,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第10篇

他的《母亲,我想去汶川》一诗,我们同样也可以从中找到歌词写作的影子,特别是他这首诗歌的结构布置以及用的排比手法。虽然该诗有歌词的结构影子,但还是一首纯粹的诗歌,这首诗歌在结构上的布置以及用的排比手法正好为该诗的主题思想作了铺垫,一声声的呼唤:“母亲,我想去汶川,不只是因为……”,读着让人动容。不过,该诗最大的不足就是诗意稍微欠缺了点。

另外一首《震波中的疼痛》则比较适合朗诵,应该归为朗诵诗一类。我个人认为,朗诵诗的力量和效果不可忽视,应该多多提倡。如果该诗用来朗诵,能产生震撼的效果,有一股气势。

比如“很快,我感受到母亲的痉挛/中华大地骤然降温,降到冰点/比四个月前的冰灾还要寒冷/比一个月前的铁龙相撞还要震撼/比藏独分子的邪火还要阵痛”、“长江在流泪,长城在哭泣/总书记也在呜咽。总理手臂的鲜血/一滴滴化作十三亿人民心底的阳光/照亮了人间地狱,地狱汶川”、“让我们将疼痛变为爱心,温暖灾区的寒冷/让我们把泪花聚成河流,滋润灾民的心田/让我们用双手种下嫩芽,催生废墟的新绿/让我们默默祈祷,祈祷多灾多难的母亲/伟大的祖国,历尽痛苦裂变后的新生”这样的诗句属于力量型的,读起来铿锵有力,郑地有声。

另外,该诗在诗的意境上也比上一首要好,比如“痛,是寒心的痛,是嗜骨的痛/让我看不清西南,看不清汶川的模样/一个孩子昨天还躺在母亲温润的怀抱/幸福地看一本小人书。而今夜/他迷茫的步伐,踩疼了瓦砾里的上万灵魂”这样的诗歌句子,特别是“他迷茫的步伐,踩疼了瓦砾里的上万灵魂”一句让我们久久停留在被撕裂的悲伤情绪中,句子也富有诗意,这句应该是该诗的闪光点所在。

附:文科诗作《母亲,我想去汶川(外一首)》

母亲,我想去汶川,不只是因为

我来自雷锋的家乡,蔡伦故里

一个热血青年,一名公安战士

母亲,我想去汶川,不只是因为

我能看到总理伟岸的身姿

还有可爱的战友,您的十万优秀儿女

母亲,我想去汶川,不只是因为

我可感受人间最温暖的爱

众志成城的力量,胜过千万次地表裂变

母亲,我想去汶川,不只是因为

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掩埋在废墟

等待救出黑暗的深渊

母亲啊,只要您愿意

我会以光年的速度奔向那里

用汗水换取一缕阳光

用鲜血换取一片绿叶

而我的灵魂,就不会这样疼痛,这样哭泣

母亲,请召唤我吧

孩儿已做好出发的准备……

《震波中的疼痛》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离8月8日还有88天,我在写邮件

温馨的祝福还来不及邮走,就让一场

一场强大震波淹没在发颤的墙

很快,我感受到母亲的痉挛

中华大地骤然降温,降到冰点

比四个月前的冰灾还要寒冷

比一个月前的铁龙相撞还要震撼

比藏独分子的邪火还要阵痛

痛,是寒心的痛,是嗜骨的痛

让我看不清西南,看不清汶川的模样

一个孩子昨天还躺在母亲温润的怀抱

幸福地看一本小人书。而今夜

他迷茫的步伐,踩疼了瓦砾里的上万灵魂

长江在流泪,长城在哭泣

总书记也在呜咽。总理手臂的鲜血

一滴滴化作十三亿人民心底的阳光

照亮了人间地狱,地狱汶川

让我们将疼痛变为爱心,温暖灾区的寒冷

让我们把泪花聚成河流,滋润灾民的心田

让我们用双手种下嫩芽,催生废墟的新绿

第11篇

在如水的月光下,在静谧的黑夜里,轻轻地,我又一次翻开了《繁星·春水》。

那精致的小诗、熟悉的字句,又一次洗濯了我的灵魂。

记得我十岁那年初读《繁星·春水》的时候,其惊异之情我想跟冰心奶奶初读泰戈尔的《飞鸟集》时的心情是一样的,从小读惯了唐诗、宋词和现代大段诗篇的我,见到了那些小巧精致的短诗,如同一个刚刚降生的婴儿睁开眼睛,看到了一片奇光异彩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稚嫩的童真,有深情的母爱,有纯真的青春,也有美好的自然。

然而,十岁的我只是一个好奇心极强的小孩子,随便翻翻而已。直到步入中学大门的我再一次读它,才真正加深了自己的体会,也一遍遍地加深了对母亲的歉意。

“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母亲呵……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这些诗句正如一颗颗小小的繁星,照亮了我心中对母亲的爱。

我的母亲是个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的人,脾气非常急,从小我稍有不对,她就会发火。多少次,我不服气地跟她争论,弄得面红耳赤;多少次,我被她说得流着泪往自己的房间跑;多少次,在餐桌上我们就会吵起来,然后咽下含着泪水的饭……

读了《繁星·春水》,我开始观察母亲,并且得到了一个令我忏悔的结论:当她跟我争论的时候,往往都是为了我的身体健康着想,那丝丝白发里总会渗出汗珠来;当我流着泪跑回房间时,她也会默默地趴在桌子上,揉着因我而多出好多皱纹的眼睛低声啜泣;当我咽下含着泪水的饭时,她往往也被气得吃不下东西,然后趁我不注意时偷偷地往嘴里塞胃药……总之,我发现了,她对我发脾气的源泉就是那本能的母爱,那深沉的心。而我……天啊,我都做了多少让母亲伤心的事啊……我又想起了那句诗:“小小的花,也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而我,竟不如那小小的花,我之前对母亲的“爱”中,包含了多少的怨,多少的恨啊!

渐渐地,渐渐地,我明白了:母爱如佛,只有她会用无私的佛光保护着你,安抚着你,在你迷茫时照亮前方的路,在你痛苦的时候,给予你心灵的栖息地,她,是你“灵魂的安顿”。如果错误地理解了这种爱,就是残忍地亵渎了佛的奉献。

母亲总是无私地用她全部的爱呵护着我们,她们是天下最需要理解的人。

我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儿女理解着自己的母亲,但是我可以自豪地说:“这其中既有伟大的冰心奶奶,又有小小的我。”

在如水的月光下,在静谧的黑夜里,带着满怀着爱的心,轻轻地,我合上了书本。

第12篇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教学设计 诗意

文学作品,是通过作家对现实生活的艺术的反映,来影响人的心灵世界,改变读者的精神状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真正的文学作品的教学,就应该走进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抚慰灵魂。

笔者日前看到了两个教学设计,是关于这两篇课文的,看后,忧心忡忡。当鲜活的文字和其间的意蕴被忽略后,文学作品也就无法给学生精神的享受过程,其“诗意地熏陶”也失去了机会。语文教学,尤其是文学作品的教学让学生从文本提供的这个“间接的世界”中去获取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学会“诗意地生活”当是文学作品教学中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现将两节课的教学简案展示如下:

《金色花》教学简案

一、导入

1.播放关于母爱的歌曲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2.从泰戈尔的国籍、成就方面介绍作者。

二、释题

三、自由诵读,整体感知

1.这篇散文诗写了哪些事?

2.孩子为母亲做了哪些事?

四、细读文章,感悟情怀

1.文中的这个孩子的特点是什么?

2.这个孩子为什么要变成一朵金色花?

3.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五、拓展训练

1.用“假如……我要……”的句式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心。

2.给妈妈写一张卡片,说出你最想给妈妈说的话。

六、小结全文

《世说新语•咏雪》教学简案

一、导入新课

1.介绍中国古代聪颖的少年。

2.陈元方及《世说新语》。

二、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正音、划分节奏。

2.分小组疏通文意。

3.讲解重点词句:“内集”“儿女”“俄而”“因”“未若”“即”“撒盐空中差可拟”

三、学生复述故事

四、品味语言

1.争鸣:两个咏雪的比喻句,哪一个更新颖、准确?请说说你的理解。

2.“公大笑乐”,这里笑什么?乐什么?

3.以“雪像……”写一句话。

五、以冰心的小诗“纸船”小结全文

《金色花》的教学设计,以“母爱”为重点,以孩子为母亲做的事为突出重点的方式,整个设计,其意图是要学生“学会感恩”,故在拓展部分安排了“假如……我要……”的说话活动,并以给母亲设计卡片作为“感恩”教育的手段。

《金色花》是一首散文诗。作为教学设计者,首先应研究课文的文体特征,因为不同的文体,往往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之处。散文诗从本质上看,它属于诗,有诗的主观情绪抒发和美的幻想和想象,但内容上则保留了富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描写。这种文体特征,决定了《金色花》是以细节描写为特定意象来抒感,因其诗歌的特质,情感的抒发必定是含蓄蕴藉,富有诗意的。《金色花》有一以贯之的核心意象“金色花”,围绕着这个核心意象,有具体完整的情境:在宁静圣洁的气氛里,变成金色花的孩子与母亲亲昵地做着游戏。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情境描写,写的都是日常的事物――金色花、庭院、树下、花影、牛棚等;表现的都是日常的生活――沐浴、祷告、读《罗摩衍那》,黄昏时拿灯去牛棚、讲故事等。这些日常的事物和日常的生活所形成的生活序列是很有特色的,它所体现出的是一个尊崇神的国度里充满诗意与神性的日常生活。之所以说神性的日常生活,这是因为作者给母亲的生活又特设了一个宗教生活场景――她祷告、读《罗摩衍那》、黄昏时去牛棚。印度是一个尊崇神的国度。《罗摩衍那》在印度被看作是解决宗教、哲学和道德等问题争论的指南的圣典,牛在印度,被当作神灵受到崇拜。更值得关注的是,这种充满诗意与神性的日常生活发生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这种爱润泽而空灵,神秘、恬淡而悠远。在这个家庭里,孩子快乐、自由,无时无刻不在母亲身边,就像一个爱的精灵,始终活跃在母亲的周围,让自己的芬芳环绕着母亲。母亲沉静、安详而又美丽、慈爱,即使对孩子调皮的责骂“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也有百般的疼爱。在这个家庭里母亲与孩子之间的交流自然、和谐,虽然这种生活本身浸透了宗教气息,但是这又何妨?因为这种充满诗意和神性的爱,让这个家庭以及这个家庭中成员的生命变得富足,这正是现代文明的发展中,感情逐渐物化,信仰日益迷失的今天的人们最需要的,所以我们需要引领我们的学生去享受这种精神生活,让学生的心灵诗意地栖居。

《金色花》的教学设计中,缺失的正是这种诗意。要使学生有诗意,教师先要有诗意。

设计者因为对散文诗本质的理解不到位,忽视了泰戈尔对“爱”的诗化表达形式,致使整个设计“实”有余而“虚”不足,缺少对学生想象力的激发。设计没有关注到文本中关于孩子和母亲的神圣的生活序列,而是将其简单化为叙事的散文,试图从文本所叙述的事情中,分析人物性格,进而达到对主旨的理解。这样的设计因缺少想象的空间,不能唤醒学生心灵的记忆,不能给学生诗意与浪漫,学生自然也就无法融入文本中诗意的家庭生活,享受这种美好的感情,让自己的心灵得以“诗意地栖居”。

再来看看《世说新语•咏雪》的设计。设计者以语言的品味为重点,旨在训练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领悟、理解、运用。全然忽视了《世说新语•咏雪》之“境”――乱世中一个家庭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