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20: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路的诗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孩童时代,会给人留下一生的美好回忆。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描写童趣的作品俯拾皆是,那些活灵活现的描写,读来令人忍俊不禁又兴味悠然。
最著名的当数李白的《长干行》中的诗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由此还诞生了两个象征真挚、纯洁感情的成语“青梅竹马”与“两小无猜”,至今仍广泛运用。
古诗词中也再现了许多儿童游戏场景,如钓鱼、捕蝶、捉知了、放风筝等。胡令能的诗句“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活灵活现地表现出了小儿垂钓时的情景。杨万里的诗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中,盎然春意和孩童奔忙疾走的场面,相映成趣,让人不由心生向往。袁枚的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犹如一部简短电影,传神而有趣地再现了牧童捉知了的情景。高鼎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刻画出了孩子们的天真烂漫,也映衬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施肩吾的“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崔道融的“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选取的都是儿童日常生活细节,使人读了之后顿生怜爱之意。
乡村儿童在玩耍之余会为父母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最普遍的就是放牛,关于牧童的描述在古诗词中非常之多,例如黄庭坚的“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雷震的“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等。除了放牛,古诗词中还有其他儿童劳动场景,如杨万里的“留许枝间慰愁恨,儿童抵死打黄梅”,梅尧臣的“鹅鸭出栏去,儿童临水驱”,更有辛弃疾的“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等生动描写。
这些诗句浅白如话,童趣盎然,读来朗朗上口,让人在体会孩童纯真与好奇的同时,充分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美好。
请结合具体诗句,比较下面两首诗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6分)
西 村
陆 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黄昏。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参考答案】 相同点:①“高柳簇桥”“山重水复”等都描写了乡村闲适、安逸、美好的风光。②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的热爱之情。
不同点:①《西村》“坏壁苔侵”等诗句侧重写自然风光,《游山西村》“农家腊酒”等诗句侧重写乡村的人情和风俗。②《游山西村》写景之外还蕴含哲理,表现出逆境中潜藏着无限的希望;《西村》则没有。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评分标准】 相同点和不同点各两个要点,共四个要点;答出一个得1分,两个得3分,三个得4分,四个得6分。没有结合诗句分析则扣2分。
将两首诗歌的内容进行比较,是诗词鉴赏题中非常重要的类型。比较诗歌内容,我们通常需要涉及的方面有:①诗歌的景物;②诗歌叙事的内容;③诗人的形象;④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
需要注意的是,这四个方面,可以同时作为诗歌内容相同点的比较角度和诗歌内容不同点的比较角度。
例如题目中的两首诗歌,乡村景物是其内容的相同点,都有淳朴、闲适、安逸、美丽等特点;同时又是内容的不同点,因为两首诗歌描写的具体景物是不一样的,景物的类型也不同。前者侧重自然景观,后者侧重人文景观――风俗人情。景物分成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这是我们应该要考虑到的。
从诗人的形象方面看,两首诗歌都写出了快乐的游玩者、观赏者的形象。在这道题中诗人形象并无不同,但不排除在其他的诗歌内容比较题中,在都描写了快乐的游玩者形象之外,其中的一首诗可能还潜藏着诗人官员、爱国者、游子等形象特点。
再比如诗歌的思想情感这一方面,我们在发现两诗都表达了诗人对景物的喜爱之情这一共同点之外,还应该思考是否其中一首诗歌与另一首不同,还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对家人的思念等。
同理,对诗歌的叙事内容也应同时从相同点和不同点两个角度进行思考、比较。
在解答比较诗歌内容异同的题时,要时时记得问自己,这四个方面除了是诗歌的相同点之外,是否同时也有不同点?当然最重要的是,学会灵活看待这四个方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于诗歌内容比较的这一类题型便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失分示例1
①两首诗歌都写了乡村的景物;②《西村》写的景物和《游山西村》写的景物不同。
【分析】
这位同学答题有一定的思路,但是习惯不够好。应该明确分“相同点”和“不同点”两方面作答,混在一起回答,会给评卷老师批阅造成困难。此外,该同学指出相同点为“都写了乡村的景物”,在回答不同点时又说两首诗歌“写的景物不同”,没有就不同之处作简要的分析说明,这就让人觉得答案前后矛盾,不能得分。
失分示例2
相同点:①两首诗歌都用了视觉手法;②两首诗歌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不同点:第一首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第二首是动静结合的手法。
【分析】
题目明确要求“从诗歌的内容”上进行比较,艺术手法是“技法”的层面,不能将之与内容混为一谈。由于常常做到“比较两首诗歌艺术手法”的题,该同学出于思维定式,审题马虎,犯了答非所问的错误。
失分示例3
相同点:①都写出了洒脱快乐的诗人形象;②都表达了诗人对乡村深深的喜爱。不同点:《西村》还勾画了诗人之前的形象,《游山西村》只写出了诗人此刻的形象。
【分析】
这个答案只从“诗人”这一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答题角度单一。对同一个方面,不论表述多么完备,分析多么透彻,也只能得一个方面的分数。这位同学答出了诗人快乐洒脱的形象,也答出了诗人对乡村生活喜爱的情感,可以得3分。但没有结合诗句分析,扣2分,最终得1分。
失分示例4
相同点:①“高柳簇桥”“柳暗花明”都写出了乡村美好的风光;②都写出了诗人快乐的心情。不同点:《西村》的“高柳簇桥”景物更古朴,《游山西村》的景物显得华美。
【分析】
这个答案注意到了两诗描写的景物都是乡村的美好风光,也结合了具体的诗句来分析。而且还注意到了诗人的“情感”这一方面,可惜只点到了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没有写出更深一层的理解:诗人快乐的根本原因是出于对乡村风光的喜爱。虽然该同学得到了“情感”这一比较点的分数,但是毕竟“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在这两首诗中是非常直观且重要的情感内容,比较完整的答案应该包含这一点。至于不同点,则属纯粹没有思路,随便拟的答案。所以最后得了3分。
失分示例5
相同点:①两首诗歌都写出了乡村美好的景色;②都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美景的喜爱之情;③语言都朴素自然。不同点:①两首诗歌的具体景物有所不同;②第一首诗歌有诗人自己曾经的经历,《游山西村》没有。
【分析】
这个答案最后得了4分。这位同学比较的角度还是比较全面的,答题的思路也非常清晰。可是依然扣了2分,那是因为缺少了“结合具体诗句”的部分。题目明确要求“请结合具体诗句”比较,在回答有什么样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时,就要将具体的诗句结合进去分析。
高分示例
相同点:①“高柳簇桥”“柳暗花明”,写出了乡村美好的景色;②“记今夕”“闲乘月”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以及对乡村景色的喜爱之情;③语言清新自然、淳朴生动。不同点:①《西村》的景物主要是“柳”“云”“苔藓”等自然景物,第二首是“腊酒”“农家”“箫鼓”等人文景观;②第一首有诗人曾经的回忆,《游山西村》则没有;③《西村》偏重情感,《游山西村》偏重哲理。
新修订的《历史课程标准》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成为核心。新课程标准指出“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成为我们一线教师的必修课。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必须有具体明了的学习目标,目的性要强
有些老师给出了“高、大、全”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无从下手。老师给学生的学习目标要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如中图版七年级历史(以下例子都出自中图版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丝绸之路》之“张骞通西域”的学习目标应为;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史实;通过对丰富的历史资料的学习,尤其是对史料的识读,获得感性认识和心灵体验,再经过理性分析、讨论归纳,对张骞的贡献等问题进行探究;通过对张骞克服困难、不辱使命等内容的学习,培养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的精神和坚强意志。
2 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预习是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合作、探究的基础。我们老师要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上新课前主动去查找资料。现在网络发达,学生可以找到很多资料。我在上《丝绸之路》一课时,学生就从网上下载了很多图片和资料,上课时学生积极性特别高。
3 教师适时引导,有效组织合作
合作学习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要精心组织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互相启发,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从而有效的完成学习任务。一节课分组合作学习次不能太多,否则就会流于形式。为保证合作学习的有序有效,教师要分好小组,选好组长,让组长在合作学习前分配好学习任务。如我在上“张骞通西域“时,提问:西域的范围?关于玉门关和阳关,听过哪些诗句?展示玉门关、阳关的诗句和照片,提问学生对西域的印象。让各组长分三人负责上述三个问题,其他学生参与讨论。
4 精选史料,精心设计,引领学生探究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要求教师精心选择好需展示的图片、视频等史料,再现历史情境,层层设问推进,引领学生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完成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如我在上“张骞通西域”时,设计了五个层次的活动:1、西域的范围?关于玉门关和阳关,听过哪些诗句?展示玉门关、阳关的诗句和照片,提问学生对西域的印象。2、展示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分析这幅图,并引出张骞去西域的目的。3、播放视频《西去的使节》,完成表格,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背景、目的和成果。4、对比汉朝与秦朝疆埸图,引出西域都护的设立。5、是不是从此之后就一帆风顺了呢?引出班超事迹。相应设计了五问题:1、学生根据课本及自己的了解谈谈对西域的印象。2、学生识读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获取信息并提出质疑。3、观看视频,完成表格。4、结合疆埸图片,归纳西域都护的设立时间和意义。5、学生讲述班超的事迹。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方式完成上述任务。
5 回归主题,思想升华
学生在完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之后,老师要及时总结,乘热打铁,回归一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思想升华,完成情感与价值目标的实现。例如我在上《丝绸之路》一课小结时,展示“主席提出丝绸之路是一条‘中国梦与世界心’的道路”,让学生给丝绸之路取新名字。学生通过给丝绸之路取新名字,从中感悟丝绸之路的影响。最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古老的商业之路,也是一条炫目至今的文明之路,更是中华民族走向强盛开放的进取之路。
太阳,是万物生机的源泉,那么关于太阳励志的诗句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太阳的励志诗句,供大家参阅!
关于太阳的励志诗句精选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2.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乐游原》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忆江南》
5.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7.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鹿柴》
8.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王维《送邢桂州》
9.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
10.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悯农》
11.波弄日光翻上栋。
窗含烟景直浮空。——唐寅《题碧藻轩》
12.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鸾翔。
——刘禹锡《相和歌辞·采菱行》
13.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
——张祜《集灵台二首》
14.柘袍临池侍三千,红妆照日光流渊。
——苏轼《书韩干牧马图》
15.重冈北面起,竟日阳光留。
——杜甫《寄赞上人》
关于太阳的励志诗句经典1.浅溪受日光炯碎,野林参天阴翳长。
——王安石《寄平甫弟衢州道中》
2.旁映白日光,缥缈轻霞容。
——常建《第三峰》
3.暮春三月巫峡长,皛皛行云浮日光。
——杜甫《即事》
4.沐日光华还浴月,我欲乘桴。
——纳兰性德《浪淘沙·望海》
5.九十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李商隐《春光》
6.惊近白日光,惭非青云器。
——白居易《初授拾遗》
7.戈船破浪飞,铁骑射日光。
——陆游《江上对酒作》
8.杲杲冬日光,明暖真可爱。
——白居易《自在》
9.浮云翳日光。
悲风动地起。——曹植《杂诗》
10.低昂黄金杯,照耀初日光。
——苏轼《黄葵》
11.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
——周邦彦《玉楼春》
1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李白《望庐山瀑布》
1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14.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1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关于太阳的励志诗句推荐1.竹里缲丝挑网车,青蝉独噪日光斜。
——李贺《南园十三首》
2.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李商隐《日日》
3.叹息西窗过隙驹,微阳初至日光舒。
——黄庭坚《窗日》
4.为忧鵩鸟至,只恐日光斜。
——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
5.日光赤色照未好,明月暂入都交加。
——韩愈《李花二首》
6.日光微漏潭见底,水气上薄云成堆。
——陆游《山中得长句戏呈周辅并简朱县丞》
7.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
——刘禹锡《咏红柿子》
8.阳光满前户,雪水半中庭。
——白居易《早春即事》
9.阴阴日光淡,黯黯秋气蓄。
——苏轼《李茂贞园》
10.夕阳方在半,忽堕乱流中。
——郭麐《登吴山望江》
1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汉乐府·陌上桑》
12.半生中外小回翔,樗丑翻成恋太阳。
挥手唐朝八司马,头衔老署退锋郎。——龚自珍《已亥杂诗》
13.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4.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5.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16.清阳曜灵,和风容与。
明日映天,甘露被宇。——《咏怀诗十三首》 其一
17.壮年以时逝,朝露带太阳。
愿揽羲和辔,白日不移光。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五
18.日没不周西,月出丹渊中。
阳精蔽不见,阴光代为雄。——《采薪者歌》
19.朝日不再盛,白日忽西幽。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其三十二
20.朝云四集,日夕布散。
假如细读他们的作品,可以体味其别有的深意,类似的话,时常跳跃在诗句里。在没有自己生命空间的词语里,精神是苍白的。这些诗人意识到了自己的写作,不属于流行色,无论在什么时代,这样的存在都是一个异端。逆俗的文本穿越了词林,有了自己的所在。他们用一种本民族难以解释的词语写作的时候,诗才真的诞生了。
我有时候阅读类似的诗句,就想:这是经历了死灭的人才有的咏叹吧,在逃逸历史重负的民族那里,没有人在意它的存在的。
去年冬天,我从克拉科夫到离其不远的奥斯威辛集中营遗址,一幕一幕屠杀犹太人的惨景让我惊呆了。我平生还没有见到如此大规模的有计划的杀戮。那些死者的头发山一般堆在地面,无数冤魂似乎就在此间里回荡。那天飘着零星的雪花,冷极了。这是圣诞节的前夜,波兰在乌云的覆盖下没有声息。那一刻我忽地想起了关于奥斯威辛的种种书写,觉得自己在监牢的遗址面前,已失去了语言。回国后查书,遇到德国策兰的诗,不禁吸了一口冷气:
经由克拉科夫
你到达,在安哈尔特――
火车站,
你遇见了一缕烟,
它已来自明天。
策兰说的路线,正是那日我所走过的。他对大屠杀的预言,竞如此准确。一个父母死于纳粹集中营的诗人,他的精神如此有着长恒的爆发力,细想起来,与那黑色的记忆与不断正视这记忆的勇气是相关的。
诗的译者是王家新,它在中国流传很远。奥斯威辛的宿命的存在,是欧洲最凄惨的一页,诗人把它定格在历史的记忆里。这时候我才理解了流亡诗人的内心之苦,似乎明白了王家新的用意。此前我对策兰毫无研究,但他的诗文孕育在奥斯威辛的长影,已足以让我念之又念了。
因了策兰,我注意到王家新的翻译。原来他写下了那么多关于策兰的文章。他写诗,也译诗,有趣的是,他对曼德尔施塔姆、策兰、索尔仁尼琴、阿赫玛托娃有着相当的热情。那都是精神的流亡者,他们背着沉重的十字架在异国的路上。诗人的词语里爆破性的光波弥散在生命的躯体里,而这,唤起了我们的中国诗人的思想流亡的自觉。他意识到,在流俗的词林里,没有自己的家园。
王家新的创作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我的八十年代》里,他描述了自己的复杂的历程。怎样从启蒙的冲动到走向底层,又怎样由不合时宜而走到异邦,最后又回到自己的祖国。而他的痛苦是,一直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语言空间。而抵抗这些,成了他写作的重要原因。
从他大量的文本里,我读到其内心悲痛的情感,犹如曼德尔施塔姆一般,站在荒凉之巅,陈望满目疮痍的家园。他的气质里有忧郁的东西,内向而不失热情。在一个混乱的世界里,他隐藏在自己的精神领地里,像他所说的“与语言独处”。而那些诗文,又非旧京派不关痛痒的存在,有阅世后的苍凉。
那首被人传诵良久的《帕斯捷尔纳克》,写着他心绪里的郁结:
不能到你的墓地献上一束花
却注定要以一生的倾注,读你的诗
以几千里风雪的穿越
一个节日的破碎,和我灵魂的颤栗
终于能够按照自己的内心写作了
却不能按一个人内心生活
这就是我们共同的悲剧
你的嘴角更加缄默,那是
命运的秘密,你不能说出
只是承受、承受,让笔下的刻痕加深
为了获得,而放弃
为了生,你要求自己去死,彻底地死
这就是你,从一次次劫难里你找到我
检验我,使我的生命骤然疼痛
从雪到雪,我在北京的轰响泥泞的
公共汽车上读你的诗,我在心中
呼唤那些高贵的名字
那些放逐、牺牲、见证、那些
在弥撒曲的震颤中相逢的灵魂
那些死亡中的闪耀,和我的
自己的土地!那北方牲畜眼中的泪光
在风中燃烧的枫叶
人民胃中的黑暗、饥饿,我怎能
撇开这一切来谈论自己?
诗歌一唱三叹,是对俄罗斯苍茫天宇飘散的精灵的致意,那些灰色的云朵被一点点击落,的太阳升起。王家新以自己的喷血的文字,寻找心灵的归宿。
他的许多诗歌是沉郁、悲楚的,丝毫没有一点得意。自然,有时不免布尔乔亚式的低语,可都是灵魂里流出的真声音,让我们读了有一种深深的痛感。他的许多句子是苍冷而富哲思的:
中国北方的那些树,高出于宫墙,仍在刻划着我们的命运
在伟大的诗歌中/有一种伟大的失败
在黑暗中躺下/这仍然是我们与自己相处的一种方式
一棵孤单的树/连它的影子也会背弃它
请哀悼这个可怜的人吧/因为在他的墓碑上/也写满了谎言
这些描述不是木心式超然的凝视,王家新放不下自己的故土的遗存,因为他有记忆。诗人不想以静观的方式走向无痛感的静思,他割舍不了俄罗斯式的沉重。以冷然的目光穿越死亡之谷,用如炬的火,照着周围的灰暗。而那种拷问和沉思,背后如地火般,随时可以喷出。其雄浑之力是可以感受到的。
在其大量的写作里,欧美诗人的影子一直在其间晃动。中国古典诗歌给他的暗示远不及西洋诗歌。又因为他是一个翻译家,都深深影响了其诗歌的写作。
王家新内心一直有一个奥斯威辛的情结。他关注的许多作家,也几乎都有这样的情结。他在那些幸存者的文字里,读出自己的旧影。那也是经过“”的人才有的体味。在《是什么在我们身上痛苦》一文里,王家新写道:
不仅是历史迷雾中的奥斯威辛,还有人类存在的一切,生、爱、死,都被纳入了这种痛苦的视线之中:“我们的爱,就像一个满面笑容、张着胳膊奔跑的聋哑的孩子,慢慢的,他的嘴角弯成了哭的模样,因为没有人能理解他,因为没有找到自己奔跑的目标。”
我一次次读着这样的文字。我甚至生怕把它们读完。为什么折磨着一个犹太裔作家的谜也折磨着我们?为什么我竟会在这种在别人看来也许大惑不解的“奥斯威辛情结”中愈陷愈深?我不再问了。不是我累了,而是我渐渐明白了――究竟是什么在我自己身上痛苦。
这种绝对意义上的追问,这种具有不朽的灵魂质地的文字,照亮的正是我们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长久以来所盲目忍受的一切。
上述的话,是我们进入王家新诗歌世界的入口。我以为读懂了这段文字,也许就看到了其漫长岁月坚守写作底线的因由。而他身上的那种隐隐的痛感,连带着那广漠的空间里的忧思,就那么久久在云层里回旋着。
我读王家新的诗,感受到内在的苦难无所不在的流溢。他的气质和俄罗斯、德国一些诗人的情形颇为相似。在其作品里,很少田园里静谧的逃逸,总有扯不断的怅惘闪动在词语间。在《给凯尔泰斯》一诗中他写道:
在你的文字间,冰和火,
一个苦役犯的
铁链和自由,
都在作响。
在你没有来过的这个国度,
风景也有些相仿。
铁已长进这片土地里,
苦孩子们从小以吃冰锥子为乐,
而对一只空罐子的隔世敲打,
在我读到你的时候
它的回声也再次传来――
是的,这曾是,恐怕也将是
我们唯一的音乐。
他对历史的沉重之负的理解,带有绝望的感受,悲观主义的情调一看即知。经历过“”的人,深味世间的痛苦。在人不能平等存在的时候,在表达被抑制的时候,思想的天空是昏暗的,而写作,才是自我救赎的路。只有在词语之间,方能够找到自己的灵魂,而在世俗社会,精神的树是没有颜色的。我由此能够理解,他何以对“”有那么深的切肤之痛。在那个年代,他的出身、家庭,都成为问题,完全丧失了做人的资格。他在插队的时候,遭遇到的歧视和压迫,无法一一陈述。而那个时候,唯有诗歌,能够帮他从绝望里走出,寻找词语,变成了一种可以神往的所在。
在后来的作品里,我一直能够感受到一种受难的主题在词语间的流露。灰暗中的存物,忽然投射来的阳光,在寂静里形成旋涡。而这个时候,曼德尔施塔姆与帕斯捷尔纳克的诗文,便成了参照。苦苦走在没有亮色的路上,暴风雪般的天气,碎石的旅途,留下的是斑斑血迹。曼德尔施塔姆流亡中的诗歌,那么深地感染了他。一九九二年,他在英国期间读到曼氏的诗歌和茨维塔耶娃的诗,大为惊异。后来,当他与策兰的作品再次相遇的时候,精神的灯再一次被点燃。那个在危机里不断寻路的人的智慧,把积雪的路踏平了。
策兰之于王家新,乃一种精神的源头。这个奥斯威辛集中营时代的幸存者,在无光的岁月,给了人们那么多智慧的启迪。王家新在这个德语诗人的劳作里,找到了自己内心的对象。策兰对于他来说,把抵抗忧郁的火种传播开来。用一种陌生的图景,安放着自己的灵魂。王家新欣赏他的非平庸化的选择,在诗的世界里,策兰给人以跨越旧俗的勇气。人类的悲剧来源于何?与我们熟知的文明是否有关?我们能否在惯性的思维里停下,另辟蹊径走上光明的路?在《阿多诺与策兰》一文中,王家新谈到策兰的哲学的隐含给人的启发,那就是,以“非同一性”的方式,进入“人类之外”的歌中。因为人类的歌,已经被污染了。阿多诺说,“奥斯威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这并不意味着奥斯威辛之后不能写诗,王家新说,策兰的写作似乎就是对阿多诺的回答。在这里,王家新感到批判精神的重要,他认为“‘奥斯威辛’之后写诗的前提应是彻底的清算和批判――不仅是对凶手,还是对文化和艺术自身的重新审视和批判!”策兰的诗歌,就是这个理念的践行。在王家新眼里,策兰在奥斯威辛之后,进行的是一种“去人类化”的尝试。“石头的语言,灰烬的语言,无机的语言,也许是奥斯威辛之后‘可吟唱的剩余一’。王家新从那种不可译的文字里,嘹望到诗人无限深广的存在。而这,恰恰成了其精神的前导。
至今为止,大陆只有王家新在持续不断地研究策兰。他也许是言说策兰最多的诗人。策兰的诗歌,在我看来是介于神秘与朗然之间的星外体。他以如炬的目光,进入我们俗人无法抵达的世界,在无词的言语里,进行着没有表达的表达。王家新从那种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词语里,懂得了自己的选择在哪里。
作为诗人,在译介域外诗歌的时候,王家新意识到我们的词语出现了问题。诗歌的新生除了生活的经验外,与外来语言的互动则显得异常的重要。
他开始在多种语境里穿梭,而他自己,正是那词语的互动的跋涉者。
二0一一年秋我和他在韩国,那天传来特朗斯特洛罗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我问,这诗人有何作品,王家新随口说出他的诗句:
醒悟是从梦中往外跳伞
多么迷人的诗句,这样的句子,深刻在王家新的记忆里。他说几年前,在瑞典见过这位诗人,他们之间的交流,有着难忘的快慰。在对词语的敏感方面,他们属于一类人。在诗人的思维力面前,我们显得极为粗俗和苍白。而诗人的价值,则是在无聊之所构建了可以救出自己的世界。
这时候我意识到,作为精神的漂泊者的王家新,他是在词语里流亡的人。
我注意到他对词语极为敏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他一直苦苦寻找自己的词语的空间。说他有一丝绝望的影子,也未尝不对,但后来他把精力转入到词语与精神哲学的连带里。他说:
现在,我不像早年那样去“寻求”了,只是依然关注着“词语”与“精神”的问题。我仍在梦想着一种词语与精神相互吸收、相互锤炼,最终达到结晶的诗歌的语言。例如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诗句“我的爱能在墨痕里永放光明”,假设把它变成“我的爱能在诗里永放光明”,就会大为逊色,为什么?因为它缺了语言的质感。而原句中的“墨痕”却有一种物质性,一种精神的元素就在这样的“墨痕”里永久闪耀!
而实际上,美丽的句子不在修辞的层面,是生命体验后自如流动的结果。庸常者怎么会有自己漂亮的表达呢?王家新寻找的,恰是自我的放逐的路。在那个路上,词语的家与爱的家都有。
印象里的王家新不喜欢知识江湖的游戏,对那些功名利禄向来是冷淡的。而几十年间文坛的风气,也与其格格不入。厌恶周围的词语,所以常常是,以属于自己的调子与世界对话。他说,“你只有更深地进入到文字的黑暗中,才有可能得到它的庇护:把你本身吞食掉之后。”(《反向》,1992)在这里,他与策兰一样,意识到流行语的意义的无意义。而无意义的自己的表达,才可能接近意义。
策兰给他的启示是,伟大的辞章是远离人类的热语而存在的,冷语才可能存在温度。在《存在,为了相互存在》一文,王家新强调一种“晚词”在策兰那里的意义。拆散旧的表达逻辑,以陌生化的词语建筑精神之厦。只有在这样的词语的流亡中,自我的本真才得以呈现。而王家新自己的写作,朝着的也是类似的方向。不过,在我看来,他的句子不是以晦涩的样式存在着,却以晓畅的口语表达隐曲的体验,精神则在远离脚下的地方。《塔尔寺》写道:
那神秘的
紧箍在塔内的菩提树
几百年来一直让人伏地膜拜
而它在黑暗中的根
在五十米的院墙外长出了另一棵
那绽放的花朵,在风中
说着一种我们更不懂的
语言
像是自白,没有繁复的比喻和刻意雕饰,而思想却是背离日常思维的潜行。他在许多现象界里发现了人类的另一种表达空间。渴望以别样的词语书写己身的体验。他知道自己没法脱离母语,但日常语言可以在黑暗里被心火点燃,诞生的是词语之外的隐喻。那个飘忽于词语之外的意象,恰是他流亡的心的外化。我们在这里读出诗人的苦楚与欢喜。这也恰如曼德尔施塔姆在词语中魔幻感的释放,与一个心仪的存在远距离地相逢,忘记过去的表达,以光的使者的身份走在天地间,才有自由之感。而我们今天缺失的,恰是这样的情感。
一、学生读不懂古诗词的原因
1.意象孤立化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古诗词的意象,往往都倾注了诗人的情感。它不仅仅是读者看到的一花一草,更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比如“柳”与“赠别、离别”有关,“西楼”与“闺怨”有关。可是,学生在阅读诗歌时,往往不会或者不能把意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只是孤立地看待这一个个意象,不知所云,或者简单地把它理解为就是诗人看到的景象。
2.背景边缘化
背景是指诗歌的题目,作者生活的朝代、生平经历和给出的相关注释。诗歌的题目可以说是诗歌的眼睛,往往隐含了很多信息,它有可能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可能揭示了线索、写作对象等,还有可能奠定了感情基调。正所谓“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生活朝代与生平经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诗歌的内容,掌握诗人的情感与心路历程。诗歌附带的注释也是我们全方位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然而,部分学生永远意识不到这些,总是紧盯着诗歌的正文绞尽脑汁地猜想,却总也猜不准。
3.疑难字词拒绝化
我们说的疑难字词,其实不单单是字词,也有可能是某一句诗。笔者不止一次发现,学生在解读诗歌的过程中,遇到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句,要不就卡在那儿动弹不得,要不就直接跳过去,忽略它。在笔者看来,学生很排斥这些疑难字词句,不愿也不会或者不敢进行相关相似的联想。“诗家语”之所以难懂,是因为与其他文学语言比较起来,诗歌的语言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和跳跃性。为了表达的需要,诗歌的语言经常会改变词性、词序和语序。我们在理解诗歌时,要懂得变通词性、词序和语序,而这恰恰是学生的软肋。
4.结构模糊化
世间万物皆有规律可循,诗歌亦然。以近体诗为例,讲究起承转合。“起”就是诗句开头,或写景、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承”就是“起”句的自然衔接,延伸拓展。“转”往往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体现思路的转换。“合”句水到渠成,往往是诗歌主旨或诗人情感的凝聚之处。对于词来说,往往上片写景、叙事,下片抒情。掌握了这些诗词的结构规律,我们就可以比较轻松地理解古诗词了。不过,学生在理解古诗词时,不大注意诗句与诗句之间的联系,结构意识很模糊。
二、如何读懂古诗词
1.“泡”
茶叶必须用滚沸的开水才能泡开,否则,茶叶不能舒展,茶香不能释出。同理,诗句就是那卷成一个个碧螺形状的茶叶,我们必须用丰富的知识才能“泡”开它。具体说来,我们可以这样做。
首先,拆分。把诗句拆散,分为一个个独立的字词来理解。诗歌语言是高度浓缩的、跳跃的,学生常常苦恼不懂诗句的意思就是摸不准诗歌那“一字千金”的精炼。而我们主张把诗句拆分为一个个小单位的字词来理解,就是本着化整为零、化难为简的原则,先让学生从字的本义上去理解。
其次,联想。理解诗句必须要有相似、相关的联想,也就是要求学生在理解诗句字的本义的基础上结合诗歌意象涵义、人文历史典故、作者生平经历、诗歌创作背景等相关知识进行联想,从而更好地把握诗句传达的信息。联想具体可概括为:意象涵义的联想、人文典故的联想、历史旧例的联想、描述面的联想、诗歌背景的联想、诗人活动过程的联想、空间时间转换的联想等。如在学习黄庭坚的《登快阁》时,笔者就让学生通过联想来理解“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这一联,有部分学生就猜到了此联运用了“高山流水”和“阮籍翻白眼青眼”的典故,从而能准确地理解诗歌。
2.“洗”
很多人都有洗茶的习惯,因为茶叶在采摘、烘焙到包装出售的过程中,免不了会有一些杂质夹杂其中。诗歌也需要“洗一洗”。“泡”开诗歌最重要,这个过程会让我们得到很多关于诗句的信息。可在极具竞争力的高考题面前,怎样才能保证学生掌握的诗句信息是准确的呢?“洗”的过程就非常重要了。所谓“洗”,即筛选,就是去杂质,即在整合的基础上进一步依据诗歌意象、题目、结构、作者生平、诗歌注解等信息确认诗句表达的具体准确的涵义。这个过程就是再次提炼的过程,它由初步模糊印象变成具体清晰的诗歌内容。
关键词: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绘诗;比诗;演诗
古诗短小精悍,形象生动,音韵和谐,节奏分明。古诗是一个美伦美奂的世界,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着多少璀璨的美文诗句。古老的诗句,散发着醇香的古韵,而久远的年代、生涩难懂的诗句,却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有些望而生怯。基于此,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绘诗,绘出诗情画意
绘画是学生最喜欢的表达方式之一,他们喜欢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奇思妙想,通过画笔信手涂鸦地表现出来。因此,根据古诗的内容、诗人的心境,巧妙布置绘画作业,并定期举行古诗配画展。这一过程,既是学生对古诗内容意境的再理解,又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绘画本领的空间,从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入情入境,展现古诗之美。
例如:在教学古诗《山行》时,学生就如何在画中表现“白云深处有人家”一句的诗意展开了讨论,各执一词,争执不已。有的认为应该在远山上画几个屋顶,有的认为屋子应该隐约出现在浮云之间,有的认为只在弯曲的山路上画上几个农作归来的人,还有些同学认为只需在远山之间画上袅袅炊烟即可。又如:在教学“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两句诗时,怎样在画面上表现出“无处寻”的蝴蝶呢?大家开动脑筋,展开想象。结果,有的学生画面上的蝴蝶隐约于金黄的菜花之中,有的干脆不画。问其理由:有的说把蝴蝶画成淡黄色,和菜花就分辨不出来了;有的说画上儿童正拍着脑袋思考,“蝴蝶飞哪儿去了,怎么找到它呢?”多么有意思的想法呀!
绘诗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能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能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因而,学生绘诗的过程,也是再次品析诗句、品味诗情的过程,这是在创造美、享受美。而抄一抄、背一背、译一译这样的方式,是很难达到这一效果的。
二、比诗,比个千姿百态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古诗在其间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学习完一首古诗,要让学生阅读诗人的其他作品,或让学生读与之题材相同的作品。这样,学生可以比较不同风格的古诗之间的异同,在阅读过程中积累一些千古名句。古诗阅读可以与班队活动结合起来,开展系列的古诗主题活动,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文字鉴赏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例如:学习了古诗《游园不值》,让学生积累关于描写春天的古诗;学习了《赠汪伦》,让学生积累表现友情、亲情的古诗;学习了《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让学生积累抒发诗人爱国情怀的古诗。有针对性地找一找、记一记、背一背,以一带十、举一反三的古诗作业,巩固了学生已学的古诗,便于学生加强记忆。
设计比诗活动,不但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也很好了地反映了学生古诗积累的状况。比诗的形式可以多样化。(1)古诗接龙:古诗接龙与成语接龙实则大同小异。我出上句,你对下句;我出下句,你对上句。(2)数字古诗:所谓数字古诗就是诗句中含有数字的古诗。学生一下子发现,原来古代伟大的诗人是那么喜欢运用数字来表现诗情诗意。(3)含修辞手法的诗句。夸张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比喻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在比诗过程中,学生不但很好地再次复习了古诗,而且增加了复习古诗的趣味性、生动性。
三、演诗,演活诗外之音
关键词:拓展阅读;古诗教学;学习兴趣;情感体验;意境美;文化现象
古诗教学中的拓展阅读是指根据古诗特点、教学目标、学生实际,适时、适度、适量地引进相关诗篇,以促进古诗教学的有效性。拓展阅读作为精读和略读的补充,可以拓宽阅读的范围,在知识的相互比较、补充、融合和重新建构中,扩大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思路,便于沟通课内、课外阅读,加强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所学的知识网络化、立体化、综合化。可以说拓展阅读是古诗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适当拓展,激发学习兴趣
古诗,短短的几行字,寥寥数语,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醇厚的美韵。而这其中的哲理与美韵是让学生受益终身的知识积淀。但传统教学的三部曲“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悟情感,齐背诵”让古诗美韵尽失,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大胆拓展阅读教学,将学习的触角伸向课外,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诗文,受到更多的诗的浸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授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在引导学生感受诗中蕴含的生活乐趣后,可以让学生交流自己在课外积累的关于描写儿童的古诗。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师选出一两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如吕岩的《牧童》、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合作学习、比较交流:同样是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诗人的切入点有什么区别?描绘的情景和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宿新市徐公店》一诗生动有趣,刻画的情境贴近学生生活,通过诵读表演,学生容易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拓展同一题材的作品,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加深对课内所学的理解、感悟,也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给予学生学习的新鲜感,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二、适时拓展,加深情感体验
白居易说过:“诗者,根情苗言。”任何一首诗都是诗人在特定的环境下有感而发的,渗透着作者真挚的感情。然而由于古诗含蓄凝练,再加上大多数古诗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相差甚远,使得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存在障碍。以诗教诗,以诗学诗,是为学生学习古诗词提供知识铺垫,搭建情感桥梁,实现与诗人对话的有效手段。如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秋思》,为了帮助学生感悟“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一诗句蕴含的情感,一位老师做了这样的拓展:
“是啊,诗人的行为不仅让行人觉得奇怪,在我们看来,也有点不可理喻。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可以在另外一首诗中找到答案。”(出示孟郊《归信吟》: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1)读《归信吟》,初知诗意。
(2)议:你从孟郊的这首诗中读出了什么?
(3)想象说话:模拟孟郊与行人的对话。
(4)反复引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由于时代的变迁,学生对古代游子的重要精神寄托――家书不甚了解。“恐”字在这里的陌生化使用,再加上“临发又开封”这一行为的怪异,决定了这句诗就是教学的难点所在。《归信吟》的拓展,为学生提供了对家书的感性认识:家书与其说是用泪写的,不如说是诗人用一颗思乡的心,用一份恋家的情写的;家书送出去了,诗人的心也跟着飞回去了……在文本拓展、角色转换、激情引读中,诗人反常的举动便显得合情合理,学生读出了思乡的诗人,读出了诗人对家乡、对亲人深沉的爱。
三、适量拓展,领会意境美
古诗的内容精粹,意境优美,感情真挚。根据表达的需要,诗人把语言高度浓缩、概括,这就使诗中存在许多“留白”。教师应该抓住“留白”,拓展延伸,促使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身入其境。因为只有“入境”,学生才能领会诗人的真情实感,才能理解古诗词美的内涵,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对诗歌意蕴的体悟方能更加真切而深刻。如在六年级上册《春天组诗》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整合资源,适时拓展,将学生带入春天如诗如画的意境之中。比如在“观诗色”环节,老师在引导学生品读主诗――《横溪堂春晓》(南宋虞似良),感悟春天的“绿”之后,即进行互文拓展:
“春天仅仅是绿色的吗?请大家读读这些诗句,闭上眼睛想象。从这些诗句中,你又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带颜色的春天的诗句。)
(1)引导学生用“从中 ,我看到……”的句式表达自己的发现。
(2)小结。黄鹂、白鹭、翠柳、青天,再加上各色鲜艳的花,诗人笔下的春天真是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图画啊!
(3)引读课件出示的诗句。师:春天是一幅画,画里有什么呢?生: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教师凭借敏锐的语感,信手拈来,灵活运用,将学生的视野带入更为广阔的天地。
四、适度拓展,感受文化现象
古诗词中,一些客观事物被人们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形成了一些特殊的文学意象,由此演化成民族的文化现象。例如,“杨柳”表挽留之意,“流水”喻指情愁,“明月”则是思乡的代名词……小学古诗教学,以一首带多首,通过对几首具有相同意象诗词的学习,初步感受文化现象,符合语文课程总目标提出的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诗经・采薇》(节选),只有短短的十六个字,学生不难理解。对于其间蕴藏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基因――以柳喻留,教师可进行这样的拓展:
“古来征战几人回?是啊!生离死别,难免伤情。柳谐音留,表示挽留。诗人这里明写景,暗借柳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你们知道吗?从《诗经・ 采薇》开始,柳便与别离结下了不解之缘;加上古人送别时往往折柳相赠,杨柳从此成为了古诗词中离情别绪的意象,成为了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亮点。”
(1)读读背背,粗知大意。
(2)小结:对于诗歌中出现的“柳”这一意象,不能单纯地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而应融进历史文化的因素去感悟其中的内涵。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这里无须对所拓展的诗词进行过多的赏析。教师对“折柳”意象的解释意在丰富学生的文学、文化知识积累;而相同意象诗词的拓展则是促进学生对“折柳送别”这一文化现象的直观认识。
朱光潜先生所说:“诗的境界是理想的境界,是从时间与空间中执着一微点而加以永恒化与普遍化。它可以在无数的心灵中继续复现,虽复现而不落于陈腐,因为它能够在每个欣赏者的当时当境的特殊性格和情趣中汲取新鲜生命。”
古诗中,凝练优美的语言、深远悠长的意境、博大精深的内涵都值得学生好好去品味。而要让学生更好地品味,就应该有效进行拓展阅读。只有这样,才会更好地丰富孩子们的情感世界,潜移默化地塑造孩子的灵魂。
参考文献:
[1]程 芳.让古诗文滋养学生的心灵――关于小学古诗文教学的思考与尝试[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8,(9).
随着课改大潮的涌来,语文教学赋予了教师们新的使命,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学会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为适应新的教育形式而不断改变提高自己。那么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我们该如何进行古诗词的教学呢?我觉得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个性诵读,情感投入
一首古诗,诗人在创作时,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不同的人,读它会有不同的见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如果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是不对的,也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由于每个阅读者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这就表明,阅读反映学生个性心理的行为。学习诗词重在诵读,在读中感,在读中悟,在读中品。教学古诗词时,教师需要先创设一种阅读情境,营造一种阅读氛围。比如在教学词时,教师可以先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入一个词的世界,让他们用心去读,去领悟,去与作者进行心的交流,把自己的情感投入进去。让学生带着激情进行个性化诵读。这样,诵读前有兴趣,诵读中有激情,那么诵读后会感受颇多。这时教师抓住时机,给他们展示自己的平台,让他们自由发言。有的学生谈自己对词的理解,有的学生谈感悟,还有的学生提出一些尖锐的问题。教师再适时引导学生换种方式去读,用心体会解决问题。从而使他们从读中悟出很多,从说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自主鉴赏,合作探究
新课程改革强调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大胆放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潜力。
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课教学中就可以重点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下面,以其中一些典环节来简单说明。首先可以请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从诗文中选出自己喜爱的诗句,用优美的散文化的语言加以描述,然后每六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互相交流,看看哪个同学描写得最为精彩,然后每组推荐优秀的作品在全班交流,比比谁写得最出色,好在哪里,然后让同学起来点评。在同学们充分讨论鉴赏的基础上,各学习小组提出问题,如:
(1)本诗中神仙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何在呢?
(2)诗歌里面的梦游,是真梦还是假托呢?
(3)诗文反映出诗人李白怎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你赞同吗?
(4)学习本诗你感觉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然后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互相讨论,老师不给标准答案,让学生自己组织答案,真正把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起来,让他们全身心参与到学习中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反复品读,品出诗情
诗乃诗人的心声”。“以诗抒怀”是我国古代诗人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以诗言志”是我国古代诗人以诗来寄托自己在政治上的某种抱负,抒发作者爱国主义情怀。因此,我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反复品读,品出诗情。
抓诗眼,反复品味
诗可言志,诗亦传情,入境后方可悟情,入境是学习古诗的根本。古诗中值得推敲的字、词有很多,抓住古诗的“诗眼”品读则能“着一字而境界全出”。《独坐敬亭山》的“诗眼”无疑是“独”。怎样抓住“诗眼”,品出诗境呢?围绕这个“独”字,充分让学生充分地品读古诗,看从诗中哪些地方感受到李白的孤独?这时,学生在读古诗的过程中走近了李白的内心,他们很快就分别找出:“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中的“尽”、“闲”等字品出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辽阔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也慢慢支越飘越远这个“静”的境界,从这种“静”中看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随后,让学生再看下一句诗,看看还能从哪些地方感觉到李白一个人的孤独。学生从“相看”和“只有”两个词看出敬亭山和李白之间的深厚感情。抓住诗眼,反复品味,就能很快让学生进入古诗的意境,走进诗人的心灵,品出诗中之情。
抓住关键句子,细细体味
抓住关键句子的品味,更能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如在教学《别董大》时,如何让学生在读中悟出这首诗所要传送的“乐观的人生态度”这一情感呢?首先引导学生交流对诗句的体会:与知己离别,他们可能怎么样?接着出示句式:“诗人高适( )地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创设语境,引导学生多元解读诗句,进行个性化朗读。然后借助背景资料《别董大》之二,了解诗人高适的处境,引导学生感悟诗人的豪情。最后让学生换位悟情,引导学生交流:假如你是董大,看到友人乐观的人生态度,感受到友人浓浓的真情时,有何感受?进一步体会乐观的人生态度。在一次又一次的研读过程中,我们看到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诗人乐观的人生态度。
(四)拓展延伸,交流点评
课堂教学结束前要适当延伸。比如在讲《望海潮》时,及时问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你知道的还有那些?学生纷纷做答。讲《雨霖铃》时,问学生能否从学过的诗词中说出描写别情的诗句,学生会答“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等。教师此时要加以小结:李商隐说过“相见时难别亦难”别有情,别有景,别有声,别有泪,别有长度,别有重量,形形的分别贯穿一个主题:分别是痛苦的!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但同是写离别,情调上却有着很大差异。通过此词的学习,我们要掌握婉约词的特点,同是积累一些名家名篇中的经典名句,尝试在我们的写作中,创造性的学习运用。讲《声声慢》时拿他前期作品和后期作品进行比较,也可放《一剪梅》的音乐,感悟前后不同的“愁”情。再进而让学生去回顾李清照其他作品中关于“愁”的诗句。学生答出他《武陵春》、《蝶恋花》、《行香子》等作品中的名句来,并且兴趣颇高。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参与其中,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教材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选修课的开设。教师更需努力学习,更新观念,精心钻研,实现“教师与语文课程同步发展”。教学相长,立足课堂,实现飞跃,全方位关注学生的发展与进步,只要教师引导到位,学生自会投入其中,课堂上发展他们的个性,从而使我们的教学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对于嵇康诗歌“其源出于魏文”,摹拟说和师承说恐难以立足。首先,以现存嵇康诗歌来看,并无摹拟前人的诗歌作品;其次,曹丕和嵇康二人在空间和时间上并不存在师承条件。笔者认为钟嵘《诗品》推源溯流,指出诗人之间的因革关系,主要依据诗歌的体制和风格与前人有某些相似之处,由此辨别源流,区分流派。
钟嵘《诗品》评曹丕曰:“其源出于李陵,颇有仲宣之体则。新歌百许篇,率皆鄙直如偶语。唯‘西北有浮云’十余首,殊美赡可玩,始见其工矣。不然,何以权衡群彦,对扬厥弟者也?”对于嵇康诗歌与曹丕诗歌有是否存在相似的体制风格,后世诗论家看法不一。陈延杰先生《诗品注》解析说:“叔夜有超绝尘世之想,其遨游快志,亦颇似魏文焉。”笔者认为这样的解释并不确切。嵇康诗歌中流露的“逍遥游太清”是其超绝尘世之想的体现,但曹丕诗歌虽感叹“遨游快心意”却与嵇康的“遨游快志”不尽相同。嵇康崇尚老庄,其“遨游快志”是老庄理想的追求,也是对魏晋时期黑暗现实的一种不满,是对现实无奈所作出的一种反抗。而曹丕的“邀游快心意”是文人自我意思的觉醒,是在意气风发的心态下所表现的一种踌躇满志。张怀瑾先生否定了二者之间存在相似之处,他在《钟嵘诗品评注》中云:“按嵇康诗工于四言,风格清峻,感时伤世,‘忧患谅独多’(《秋胡行》七首之一),与魏文诗‘鄙质如俚语’了不相类。而《诗品》云:‘颇似魏文’,是疏于鉴裁。”但从嵇康和曹丕二人现存的诗歌来看,嵇康诗歌中有不少诗句化用或借鉴了曹丕的诗句,即便二人诗歌的思想内容存在差异,某些诗句还是存在相似性,并非“了不相类”。曹旭先生认为:“钟嵘品评诗人,多用历史评判之法而溯其师承源流。魏文帝条谓魏文‘鄙直’,此谓嵇康‘讦直’,或是其‘源出魏文’处。”以嵇康现存的诗歌来看,清峻无疑是其主要风格,但也不可忽视嵇康确有“讦直”的特点,陈祚明在《采菽堂古诗选》中评价嵇康诗云:“叔夜直,所触即行,集中诸篇,多抒感愤,召祸之故,乃亦缘兹。”故从情感的表达方式来看,曹丕的“鄙直”和嵇康“讦直”,二者的“直”有颇多相似之处,这是嵇康诗歌“其源出于魏文”的原因之一。
一、诗句的化用
在诗歌语言上,嵇康诗和曹丕诗有许多相似的诗句和用词。某些用词相似,可能是因为二人同时使用了《诗经》或《楚辞》上的词语,如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十九首》中“嗟我独征,靡瞻靡恃”与曹丕《短歌行》中“靡瞻靡恃,泣泪涟涟”用词相同,可能二人都是借鉴了《诗经・云汉》中“大命近止,靡瞻靡顾”。但诗句的相似性,则无疑是嵇康化用了曹丕的诗句,最明显的例子是嵇康的《述志诗》其一:
潜龙育神躯,濯鳞戏兰池,延颈慕大庭,寝足俟皇羲,庆云未垂景,盘桓朝阳陂,悠悠非我匹,畴肯应俗宜,殊类难遍周,鄙议纷流离,鞑坷丁悔吝,雅志不得施,耕耨感宁越,马席激张仪,逝将离群侣,杖策追洪崖。焦鹏振六翮,罗者安所羁,浮游太清中,更求新相知,比翼翔云汉,饮露餐琼枝。多念世间人,夙驾成驱驰,冲静得自然,荣华安足为!
该诗表达了嵇康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鄙视,他不愿受到世俗的羁绊而渴望自然恬淡的生活,甚至希望能够隐居求仙。再看曹丕《善哉行》其三:
朝日乐相乐,酣饮不知醉。悲弦激新声,长笛吹清气。弦歌感人肠,四座皆欢悦。寥寥高堂上,凉风入我室。持满如不盈,有德者能卒。君子多苦心, 所愁不但一。慊慊下白屋,吐握不可失。众宾饱满归,主人若不悉。比翼翔云汉,罗者安所羁。冲静得自然,荣华何足为。
该诗是一首游宴诗,言欢宴嘉宾、罗致人才,希望可以延揽天下贤才为其所用,但仍然有人不求荣华、不愿做官的人,最后两句表达了求贤不得的无奈心情。嵇康《述志诗》的结尾完全袭用了曹丕的诗句,嵇康诗“焦鹏振六翮,罗者安所羁”是对曹丕诗“比翼翔云汉,罗者安所羁”的借用,嵇康诗“比翼翔云汉,饮露餐琼枝”,“冲静得自然,荣华安足为”几乎是对曹丕诗“比翼翔云汉,罗者安所羁。冲静得自然,荣华何足为”的直接挪用。
二、情感表达方式的“直”
《诗品》序肯定了诗歌的吟咏情性的本质,也指出了如何更恰当的“指事造形,穷情写物”,即斟酌使用“赋、比、兴”三种艺术手法,使诗歌兼备“风力”与“丹采”,呈现出一种“文已尽而意有余”整体美感。钟嵘认为班固的《咏史》“质木无文”,批评永嘉时期的玄言诗“理过其辞,淡乎寡味”,足见钟嵘对诗歌情感和文采的重视。《诗品》所评的一百二十多位诗人,钟嵘最为推崇曹植,对其全是溢美之词:“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从中也可以看出钟嵘的审美理想,诗歌不仅要抒发真情实感,重视情感的表达,其文辞也必须华美。“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诗歌正是情感与文采相互交融,缺一不可的诗歌。过于沉溺于文辞的雕琢藻饰和缺乏文采的直露的情感表达,钟嵘都是持批评态度的。
《诗品》中用“直”品评诗人,除了评论曹丕“鄙直如偶语”和嵇康“讦直露才”之外,还有曹操和陶渊明。钟嵘评价曹操“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评价陶潜 “世叹其质直”。此四人的诗歌共同特点是情感的抒发过于直接,平白直露,不够文雅含蓄,文采不足。
嵇康诗歌中的有些诗句直露浅显,平实直白,出口如脱,未能留给读者隽永回味的余地。
斯会岂不乐,恨无东野子……但当体七弦,寄心在知己。(《酒会诗》)
得失自己来,荣辱相蚕食。(《五言诗三首》)
事故无不有,别易会良难。(《与阮德如一首》)
这些诗歌语言质朴浅显,略带生涩,正如毛先舒的观点“讦直促急,殊伤渊雅”。嵇康诗歌情感表达得坦率,无所顾忌,故刘勰说嵇康“师心以遣论”,王世贞认为嵇康“诗少涉矜持”:嵇叔夜土木形骸,不事雕饰,想于文亦尔。如《养生论》《绝交书》,类信笔成者。或遂重犯,或不相续。然独造之语,自是奇丽超逸。览之跃然而醒。诗少涉矜持,更不如嗣宗,吾每想其人,两腋习习风举。
刘勰和王世贞都看到了嵇康的性格和诗歌风格共同性,即嵇康旷逸率真的性格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他的诗文之中。
《五言古意》(《双鸾》)被钟嵘誉为“五言之警策”,此诗体现了嵇康诗文情感表达得坦率,毫无顾忌的特点。这是嵇康给其兄嵇喜的赠别诗,劝兄长与自己同享泉林之乐而不要出世。此诗采用比兴手法,总体比较委婉含蓄。但是在赠别诗中对自己的兄长说“鸟尽良弓藏,谋极身必危。吉凶虽在己,世路多t”则极其不合适。离别之时不说祝愿之辞,反而不留情面地说些不吉利的典故,过于不留情面、直言不讳了。
五言诗《述志诗二首》的言辞更是无所顾忌了。如“悠悠非吾匹,畴肯应俗宜。殊类难讨埽鄙议纷流离”坦率直白地表达出诗人对世俗的不满,流露出高傲的心性。“畴肯应俗宜”是最为峻激讦直之语,写出嵇康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决态度。《述志诗》二首被陈祚明评为“超旷沉郁,俯视六合,特愤世之辞,一往太尽,都无含蓄婉转”。
曹丕诗歌之“鄙直”表现在作品旨意浅近,语言通俗,近于口语,文采不足,尤以乐府诗为甚。如《秋胡行》“得人则安,失人则危”;《丹霞蔽日行》“古来有之,嗟我何言”;《临高台》“行为臣,当尽忠,愿令皇帝陛下三千岁”;《善哉行》“有美一人,婉如清扬。妍姿巧笑,和媚心肠。知音识曲,善为乐方。哀弦微妙,清气含芳”等,其无不语言近于白话,篇意主旨亦浅显易懂。曹丕诗歌“鄙直如偶语”之句,主要是从乐府民歌化用而来,如“我欲躬衔汝,口噤不能开。我欲负之,毛衣摧颓”( 《临高台》) ,语出自古乐府的《双白鹄》:“吾欲衔汝去,口噤不能开。吾欲负汝去,毛羽何摧颓”; 又如“但当饮醇酒,炙肥牛”、“长兄为二干石,中兄被貂裘。小弟虽无官爵,鞍马``,往来王侯长者游”( 《艳歌何尝行》) ,分别化用语出自“饮醇酒,炙肥牛”(《西门行》) 、“大子二千石,中子孝廉郎。小子无官职,衣冠仕洛阳”( 《长安有狭斜行》) 。钟嵘重视文辞之美,曹丕这种质朴通俗的民歌化语言自然会受到钟嵘的批评。
综上,钟嵘论嵇康诗歌“其源出于魏文”,既是因为嵇康诗歌多处化用曹丕诗歌的诗词,使得二者存在相似风貌,也是因为二人的诗歌在情感表达方面的直露,情感表达方式不够文雅含蓄,缺乏文采。
参考文献:
[1]曹旭.诗品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张伯伟.钟嵘诗品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小学语文教科书所入选的古诗,更是古诗中的精品。学习这些古诗,学生不但可以了解我国古代社会的一些情况,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还可以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更可以感受古代文学作品的精美。在历来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在每册课本中一般都有四篇左右。而在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新课标中,除课本有一定的古诗内容外,还另行推荐了80首,要求学生学习背诵。这些都说明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古诗的要求愈来愈高,古诗教学愈来愈受到重视。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古诗教学,并力求探索出教学古诗的新思路。
古诗具有意境美、语言美、音乐美的特点。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词,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读古典诗歌时,必须指导学生在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诗的音乐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进入诗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达到积累优美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
一、重诵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诵读的重要性。古诗尤其要重视诵读,因为古诗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学生吟诵诗文,抑扬顿挫,韵味无穷,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的音律之美、诗文意境之美、形象之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受到熏陶感染。
要想有滋有味、传情达意地诵读一首古诗,就要做到反复诵读,读中悟情。古典诗歌是富有音乐美的文学样式,它讲究韵律,乐感极强,语言凝练精辟,富于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诵读起来琅琅上口。正因如此,我们应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听读、范读、领读、齐读、配乐读,真正体现诗句朗读中的音乐美,读准节奏,读出语气和语势。在教学中,坚持以诵读为本,通过反复诵读,反复吟咏,体会古诗的韵律、意境。古诗教学的课堂,就应该是读的课堂,是情的课堂,是悟的课堂,以读入情,以情带读。语文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情感,在读中悟;画面,在读中呈现;主题,在读中明了,于是,学习任务,也在读中完成。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投入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从千锤百炼的诗眼、千古传颂的佳句上把诵读和语言的品味、思想的启迪、情感的熏陶整合在一起。不同的感悟,就有不同的诵读。古诗语言凝练,诗人寥寥数语,要表达的情怀却在字里行间,古诗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学生只有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才能品出诗的真味,才能与诗人产生共鸣。这诗与情,情与境的交融,就是古诗教学的最高境界。
二、重品悟
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悠远,或咏物寄情,或抒情启思,首首脍炙人口、境界高远,蕴涵哲理,令人叫绝的文字背后,都隐含着诗人彼时彼刻的心情故事。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掘诗中的美、展示美、体验美,令学生赏心、悦目、悦耳,进而获得精神的愉悦,使古诗教学产生特有的美的教学效益。教师应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惯性,使教学方法呈现多样化,力戒刻板,张扬创新。对古诗的教学,叶圣陶曾经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志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二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需要繁复冗长的讲话。”我国古代有许多优秀的诗歌都充满了诗情画意,教师一定要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诗情画意地教古诗,教出古诗的诗情画意。
感悟古诗,不在体会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欣赏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如何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段爱、那颗心、那种味?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根据诗句所蕴含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文的意境,想象作者所描绘的人物、情节、场面等,品味深蕴其中的浓浓情怀。
每首诗歌创作都有一个特定的时代环境,让学生直接接触时代或人物故事,能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现代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为教学带来了一片新的天地。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时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初步了解古诗的历史背景,触摸诗人的创作心境和内心。例如:一位老师在古诗教学中通过播放音效,引导学生将“胡尘”两字化为这样的画面:战马嘶鸣、铁蹄肆虐,秋风中瑟瑟的茅屋在狼烟中化为灰烬,白发苍苍的老人惨死在金兵的铁蹄下……王老师点评道:此景此境,怎不让人顿生悲切凄凉之情?古诗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将诗句化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幕幕立体的场景,使学生从旁观者的角色转为当事人的角色,学生才能投身其中,去体会诗人的情感,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将诗人的情感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学生此时仿佛已不是学习者、朗读者,而就是诗人,他们的心完全沉浸在古诗描绘的意境中。于是,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就在情境的召唤和引领下,喷涌而起。
三、重积累
古诗浩如烟海,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古诗量不多。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大学生学习古诗的量,走出课堂,拓宽学生诗词的阅读视野。
1.联系拓展,以诗带诗。在学习一首古诗时,可以以一带多进行相关链接,如在学习《送孟浩然之广陵》时,可以引出关于送别的其它古诗:《别董大》、《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等。当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后,教师完全可以跳出教材,进行组诗的教学,从而激起他们更强烈的学习欲望。
2.见缝插针,大量诵读。鼓励学生主动背诵,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利用点滴时间,引导诵读,日积月累,数目可观。
描写元宵节的诗句1、《忆秦娥·中斋上元客散感旧》
(宋) 刘辰翁
中斋上元客散感旧,赋《忆秦娥》见属,一读凄然,随韵寄情,不觉悲甚。
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
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
2、《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节皇后》
(宋) 赵佶
无言哽噎。看灯记得年时节。行行指月行行说。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
今年华市灯罗列。好灯争奈人心别。人前不敢分明说。不忍抬头,羞见旧时月。
3、《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宋) 赵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关于元宵节的诗词大全1、《水龙吟·绍兴甲子上元有怀京师》
(宋) 向子諲
华灯明月光中,绮罗弦管春风路。
龙如骏马,车如流水,软红成雾。
太液池边,葆真宫里,玉楼珠树。
见飞琼伴侣,霓裳缥缈,星回眼、莲承步。
笑入彩云深处,更冥冥、一帘花雨。
金钿半落,宝钗斜坠,乘鸾归去。
醉失桃源,梦回蓬岛,满身风露。
到而今江上,愁山万叠,鬓丝千缕。
2、《轩游宫十五夜》
唐朝文学家李隆基
行迈离秦国,巡方赴洛师。
路逢三五夜,春*暗中期。
关外长河转,宫中淑气迟。
歌钟对明月,不减旧游时。
3、《鹧鸪天·上元启醮》
(宋) 张孝祥
子夜封章扣紫清,五霞深里佩环声。驿传风火龙鸾舞,步入烟霄孔翠迎。
瑶简重,羽衣轻,金童双引到通明。三湘五管同民乐,万岁千秋与帝龄。
4、《传言玉女·钱塘元夕》
(宋) 汪元量
一片风流,今夕与谁同乐?
月台花馆,慨尘埃漠漠。
豪华荡尽,只有青山如洛。
钱塘依旧,潮生潮落。
万点灯光,羞照舞钿歌箔。
玉梅消瘦,恨东皇命薄。
昭君泪流,手捻琵琶弦索。
离愁聊寄,画楼哀角。
5、《辛亥元夕》
(元) 何中
顽坐故贪黙,忽行时自言。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