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20: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国的传统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的时间长河的积累沉淀,已经是非常之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但是,我最喜欢的有两样,一是节日,二是道德。
节日,这个词语对我们华夏儿女来说非常熟悉,因为一年四季都有许多的节日、例如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重阳节等。春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因为它是可以让所有的亲人团聚,也是拥有重要意义的节日。春节俗称过年。每年过年,每家每户都会吃团年饭,大街上都是人山人海,每个店铺旁边都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彩旗飘扬,所有的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们的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眼睛里包含着浓浓的关爱之意,这时,在广场上每个人都会拿出许多的烟花、鞭炮来放。在晚上时,一起冲上深黑的天空,迸发出五颜六色的光彩,犹如彩虹般美丽。好看极了。
到了晚上8点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人们坐在电视前观看。
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在每年的正月十五,这一天人们会、吃元宵,猜灯谜。还会到公园里观礼。重阳节,是农历九月九日,对于这个中国的古老传统佳节,还让我想到了一首诗,一首对他乡兄弟思念的感情诗。那是唐朝时期王维的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每当是重阳节时,就会想起王维那种思念他乡亲人、兄弟的情景,让我也不禁地感伤起来。中国的传统节日何其之多,每一个都有故事,述说了节日的来源。每个节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它阐述了中华民族古人的智慧结晶。但是,现代又有多少人能够完整的记住这些节日了。
每个人都差不多都觉得中国的节日低俗、无趣,只知道盲目的追求外国的节日。例如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但是在他们心中是不是有想过,自己是不是中国人,是否能忘本。或许在他们心中已经没有心里的那份坚持,对于中国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坚持,只知道一?的效仿别人,反而舍弃了对于自己的民族来说重要的东西—文化。当然,不是一定要抵制外国文化,只要我们能够取其精华,弃其糟耙,为自己所用,这是可以的,能够让我们借鉴他人的长处,来弥补己身的不足,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变得更加完美。
道德是一个底线,提醒我们做人的道理。我们人类为什么站在食物链顶端,就是我们心中有那份道德。
学习争先虽重要,文明礼貌也要好。
学校规定都遵守,见到老师要礼貌。
同学之间相友爱,友谊小手锁的牢。
爱护动物放心上,树立新风我做到。
这是一首文明礼貌歌。
礼貌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它的意义是: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意念和行为,是言谈举止对别人的尊重与友好的体现。现代社会的各行各业之间都离不开礼貌这个词语。它代表了一个人的涵养标准,品性等。一个好的礼貌态度,留下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在小时候,父母总是说见到人一定要叫。小时候的我天真烂漫,很听父母的话,一见到认识的人就会叫个不停,什么叔叔阿姨啊,姑父姑母啊。
现在的我已经是一个高二的学生了,现在的我已经变得不爱叫人了。只有在父母的逼迫下才会开口叫人,一般的时候也就会见到熟人才叫一声,这还是老妈一直在我耳边唠叨的缘故,这是礼貌问题。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在学校老师教导我们要守礼貌懂知识,见到老师要问好,遇到熟人也要打招呼,要做一个乖孩子。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可是现在的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大人了,嘴边一直挂着叔叔、阿姨什么的,会被我自己得朋友、同学笑话,会觉得自己仍然是一个长不大的小孩子。这也是现代社会上青少年的通病。中国现代社会科技飞速发展,各种商品日益更新。但是,很多东西已经在人们的心中失去。
但是,有好就有坏,人也有好人,比如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两弹一星邓稼先”这些都是中国人的榜样。为什么他们都会被很多的人牢记,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有对祖国的热爱和心中的坚持。正是因为这份心他们能够做出让人敬佩的事,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从他们的身心上我学习到了一些十分可贵的东西—谦虚、待人友善,更是有着自己的道德底线。时刻要求自己做到心中的最好。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多,但是礼貌是我们每个人必须具备的,它代表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国民精神,代表了中国人的自豪!
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传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丰富多采。有民间工艺陶瓷,民族艺术戏剧,国画,风俗习惯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等等。不过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间艺术------剪纸。
剪纸是中国的民间艺术瑰宝,是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看了让人羡慕不已,啧啧称赞。剪纸的内容包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鸟虫鱼兽,花草树木,这些人们熟悉而又热爱的自然景观成了人们剪纸的花样.每逢过年,过节或喜事临门,人们都要剪一些"福''"寿''"喜''等贴在门上,窗户上来表示庆贺.
瞧,这幅剪纸作品多有趣呀.一只小老鼠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爬到灯台上去头油吃.它的眼睛滴溜溜地四处张望,害怕人们发现呢.等它把灯油装到葫芦里的时候,葫芦却有个窟窿.灯油一滴一滴地流到地上去了.小老鼠急得直跺脚,连忙跳下灯台趴在地上用舌头去舔,那贪婪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
剪纸艺人剪的十二生肖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真像活了一样.连外国人也啧啧称奇,竖起大拇指一个劲的来夸赞.十二生肖印成邮票飞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的人都见识到中国的剪纸文化是多麽精彩.
太精美了,它体现了民间艺人的心灵手巧,它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智慧展示,是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结晶.
指导老师:付志美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当代艺术设计的内涵
1.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涵
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指的是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具有民族精神的,代表国家尊严形象,具有积极向上正面特征的被国人所认同的不同形式的文化特征。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它是我国历史文明汇集衍生的一种对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的体现,也是对千年来各种优秀的思想理念的集大成之所展示。他是集我国历史文明各种文化思想、观念意识的精华所在,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特征,也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极具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传统特色,也有着令人神往的独特魅力。
2.我国当代艺术设计的内涵
我国当代艺术设计从字面的意思来看指的是当今时代我国不同形式的艺术设计成果。而从艺术形式的角度出发来看,我国的当代艺术设计则指的是那些在西方的现代艺术设计思想影响下所形成的一种与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和早期的现实艺术之间形成对立关系的,无论是在艺术的变现形态还是艺术的表现手法方面均有不同效果的,在思维导向方面呈现一种以观念指向为主导的艺术形式。其艺术的特点忽略了艺术的表现形式,而更加注重了对思维意识和观念内涵的传达。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表达与呈现
1.在当代艺术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艺术来源
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为我国当代的艺术设计提供了灵感的源泉,无论是对艺术设计的形象表现方面,还是从艺术设计所蕴含的精神内涵方面都有着启示的作用。以设计为导向的当代艺术也是一种对文化的体现,这种设计的形式应当建立在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基础上,既体现艺术设计的艺术特质,又能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在设计中加以呈现,不仅是对艺术设计作品质量的体现,也与设计的成败有着直接的关系。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这种艺术设计形式也逐渐满足了对消费市场的观念引导,不仅为当代的艺术设计提供了灵感的源泉,也更加加深了人们对这种设计形式的认知。
2.在当代艺术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文化传承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以人类意识为导向的市场需求和设计理念也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因此,当代艺术设计的形式也应当顺应这一潮流进行转变。然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运用与呈现中,作为主导地位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并不是一尘不变的,它会根据时展的需要以及人们思想意识的转变对自身进行良性的批判,并顺应潮流的发展在对文化精神进行传承的基础上对内容做出改变。因此,当代的艺术设计者在进行艺术设计时,必须要建立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理解的接触上在进行设计创新,使设计既能提现艺术特色,又能贴合中国文化传统。
3.当代艺术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之间的融合呈现
当代艺术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之间的融合呈现,既是对设计中文化传统的呈现,又是对今后艺术设计的引导,同时还博采众长的对中西方艺术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才去了批判的思维。使得当代艺术设计的形式呈现出了一种对文化的整合,而其在设计中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合又与艺术设计的现代性形成了有效的互补,体现了当代艺术设计既现代化有博大精深的艺术特色。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艺术设计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也为当代的艺术设计者提供了更加富有生命力的创作灵感,为我国今后的艺术设计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结语
中国的平面设计在短短的三十年走完了西方国家用上百年的时间才能完成的发展历程,取得了质和量的飞跃。当我们深入的去剖析我们的平面设计作品,就会发现,生搬硬套的西方理念和流于形式的几个汉字和一些传统纹样在我们中国平面设计作品中比比皆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每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应建立在对传统文化地理解、应用上,只有真正意义上将现代平面设计的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融合,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创造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作品才能找到中国平面设计的出路,才能使得中国的平面设计步人世界的殿堂。
二、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传承,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思想、道德、人伦、风格、艺术、制度等这些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形于外的魅力所在。要学习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了解这种文化,用心去感受从真正意义上去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接下来我们粗略的历数一些传统元素,以便于学习如何真正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并应用在现代设计之上。
1、中国书法中国的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是关于中国文字表现的艺术。中国书法是一种很独特的视觉艺术,汉字是中国书法中的重要因素,因为中国书法是在里产生、发展起来的,而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中国书法首先是一个“形”的问题,在于它是方块字,它的横竖撇那,间架结构,形成了独特的书体。其次是一个“神”的问题,由于文字本身的纵横有可象之象,讲究的是精气神,一笔一划蕴含书写者的精神之象和民族的精神气象。
2、水墨画中国的水墨画是中国绘画的表现形式最具思维语言特色的艺术之一,是一种纯粹用水墨所作的画,以墨为主要原料以加清水的多少画出不同的层次。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讲究“意境、气势”。
3、传统纹样中国传统纹样主要指的是吉祥纹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人对吉祥幸福的祈求和向往。吉祥图案的表现手法主要是象征、谐音等,例如用倒过来贴的福字来表现“福到”;蝙蝠(福)、寿桃(寿)象征“福寿”;葫芦(福禄)寓意“福禄寿”。传统纹样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常见于平面、建筑、陶艺、服饰之上,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4、篆刻中国的篆刻是中国书法在印章上的延伸,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讲究的是线条的细腻构图的严谨。
5、剪纸中国的剪纸艺术是中国本土的民间技艺,大多出于乡村妇女和民间艺人之手。剪纸艺术浑厚、单纯、简洁,明快,这种特殊风格的形成是由于这些民间艺人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经过自身的直接感受为基础来观察事物。
三、现代平面设计
设计,立足于艺术活动之上的创新,是人类传统文明与创新不断碰撞的一个产物。平面设计是指在二维空间的平面材质上,运用各种视觉元素的组合和编排来表现,是一个以寻找满足功能要求的最佳设计方案为目标的设计活动。作为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设计,平面、建筑、服装、产品等等充斥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小到衣食住行,大到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活动。科技的进步全球化的发展影响了当今的平面设计,“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越来越多的被人民所关注,而中国以其独有的文化背景带给全世界人民以冲击。作为中国的平面设计师,如何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现代平面设计作品当中,已经成为中国平面设计师们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四、传统文化与现代平面设计
中国的传统艺术是底蕴是文化是精神,但绝不是工具。现在很多年轻的设计师恰恰忘记了这一点,大量的传统元素的应用,在所谓的设计作品上的堆砌,生搬硬套,生生将自己的作品搞成了个四不象,以为这样就能够体现中国独有的民族性文化性。要将传统元素应用于现代平面设计之中,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个沉下心来细细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去理解去揣摩去吸收,再结合设计作品进行创新。只有这样的作品才是真正意义上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设计的作品,才是真正的体现中国特色的设计作品,才能够以真正本土化的设计登上世界设计舞台的作品。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底蕴一种文化一种精神,我们之前谈到的很中国的水墨画、书法,很纯粹的中国昧,讲究的是形、神、意境、气势,每一笔的轻、重、浓、淡,每一处的留白都有很浓郁的中国味。再比如我们的传统吉祥纹样,讲究的是象征、谐音,是中国人对吉祥幸福的祈求和向往。还有我们的剪纸、皮影,是本土的民间技艺,源自生活,单纯、简洁、明快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复杂性要求设计师必须去读懂这些不同的传统元素的意义,而不是流于表面的知道而已。这也要求我们的设计师在设计一件作品的时候,必须充分的了解作品,去寻找真正意义上和这个作品相契合的传统元素。
当然,现代平面设计并不仅仅是对建立在传统元素的理解之上,而是需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寻求突破,推陈出新,使用现代手法将传统元素和现代平面设计进行融合,在理解和运用中国传统元素的同时,体现当前时代的特点。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精华;应用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5-0069-01
传统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长期昌盛和快速发展的内在意志和精神纽带,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屹立不倒,正是因为拥有传统文化维系至今。鉴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建筑文化做为指导的室内艺术设计也应该立足于其中文化内涵,从中吸取精华,充分考虑人们对于民族的、传统的爱国情感的依赖。在新兴的科技时代进行室内设计,不以抛弃中国传统文化为代价,才能创造出符合本民族人们审美要求的室内设计作品。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对传统文化形式的借鉴是在对传统文化理解的基础上,按照现代人的审美观对传统形式中的一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室内设计在传统的基础上富有时代特色。
一、当代室内设计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现状
我国的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与精华。在世世代代的交替中传承了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精神。中国的现代室内设计艺术开创自己的道路,必然是建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继承并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事业。随着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不断加深,当代室内设计师们越来越多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设计领域中,创造出一种具有浓郁民族传统文化气息的室内设计风格,表达了人们对传统文化所展现的精神文明的赞颂,也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独特魅力的追求。当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欢迎,设计师们创新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作为独特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变成图案、符号等融入到当代室内设计中,形成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相融合的新型设计风格。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的越来越便捷。从而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在中国的艺术设计界出现了大量的西方文化元素。在中国的设计领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蔓延态势。室内设计也无从例外的学习西方现代设计风格,而在很大程度上却忽视了我们自己的设计思想。中国传统文化风格作品不可避免的遭到破坏,使得中国特色的室内设计文化由选择性的“扬弃”变成了一种完全式的抛弃。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现代室内设计的重要源泉,是先民为我们存留的不可再生的、博大的传统文化宝库。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室内设计在心里上、情感上、造型上、寓意上、风格特征上更符合中国人的需求观念。中国的传统文化经过了数千年的演化为我们提供了十分丰富的资源。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这样在世界室内设计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在新兴的科技时代进行室内设计,不以抛弃中国传统的结构方法和材料为代价,这样有益于外来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相融合,才能创造出符合本民族现代人们审美要求的室内设计作品。
二、传统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自然,对自然采取顺应、亲和的态度。这种淳朴亲切的自然情怀反映在室内空间的处理和陈设设计上,将自然要素尽量组织到内部空间中。在室内营建日益精巧、和谐、完整的景观体系,体现人与自然的相融关系。利用花窗、门、挂落等装饰构件形成开敞的和半开敞的空间,将室外景观“借”入室内;绿色植物和盆景,作为室内陈设部分,使室内增添更多的自然景观元素。中国传统室内陈设设计也力求表达特定的情感意境,以达到传情达意的最高境界。这些都可以为现代室内设计所借鉴。
中国先民在对自然万物有灵的思想影响下,对自然的关注积累为崇敬、依恋等情结。反映在室内设计中是注重室内外环境及空间的关联。中国传统的室内设计讲究“隔断”并且这种隔断的目的并不在于要把空间切断,而是一个过度,一个提醒,一个指示,常常有“隔而不断”,还有很强的装饰性。先民们还崇尚“宛自天成”的自然化境界,倾向或推崇素雅、朴实、自然。室内常用木雕、砖雕、石材竹子等自然材料进行装饰,摆放木制家具、藤制家具、竹制家具等自然环保家具,偏爱材料的本色和自然文理。有的还将自然景物引入室内。寓无限意境于有限的景物之中。所以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很流行实墙与虚墙的结合使用,这都是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吸取的设计灵感,融入了现代的装饰形式之中,使现代的室内设计既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又符合现代中国人的审美要求。
室内是人们重要的活动地方,其设计与装修必然受到这些意识的影响,在装饰内容和载体上也大都有一定的警世和教化意义:首先表现为严格的等级界限,强调布局的严整性,按照人的等级辈分男女关系划分室间范围,结构形式,斗拱形式色彩选用等方面:再就是室内的装饰上如壁挂、雕刻、楹联、匾额、钟鼎、铜镜、屏风、文房四宝以及小的装饰品等,既能从形式上供人欣赏,又能从内容上起到教化、警世、自勉、烘托和点题等作用。
对于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中华民族需要学习。但是如果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仅仅只有数百年,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却已经传承了五千年,既然老祖宗把传统文化传承了五千年,那么就一定有他的道理,古人甚至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然而今天,中国的传统文化却已经开始出现了断层,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以下几点原因造成。
1、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开始沉迷于网络。在整个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游戏、娱乐等相关信息,自制力较差的孩子们往往容易被这些游戏和娱乐所诱惑,甚至不能自拔。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所讲究的是静心修学,这跟浮躁的互联网时代恰恰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体浮躁的社会风气是造成中国传统文化断层的重要原因所在。
2、这跟中国的教育体制也有着密切的关联。今天中国的语文教育,在很大程度已经抛弃了过去的传统文化,只是时不时地在课本中穿插一些唐诗宋词。就拿80后、90后来说,已经很少有几个人能够背诵出《论语》、《老子》等一类传统经典来,为了应付四六级英语考试,他们在大学时期的相当一部分时间耗在了背诵英语单词上。
3、从整个家庭教育的环境来看,各个家长都已经是跟风似的给孩子报各种班。在他们看来,别的孩子都在学舞台、学钢琴、补习英语、奥数等,可是我们家小孩没学,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的孩子落伍了,于是盲目跟风。在他们看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孩子们来说已经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因为学校里压根儿也不考。
4、西方以及日韩文化的大量入侵以及各种流行元素的迅速蔓延,这严重挤压了整个国内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似乎比传统的七夕、元旦更有味道,钢琴、吉他等西洋乐器亦比古筝、琵琶等民族乐器更为流行,长期如此,传统文化岂能不断层?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成互联网企业历史使命
过去,学习传统文化只能依托于线下的教学和书籍。但是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学习传统文化就能够借助各种互联网平台,而非仅仅只是局限于线下书本和教学。今天大部分用户的时间都放在了电脑上和手机上,那么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传承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就成为了互联网企业的历史使命,于是以百度为首的互联网巨头开始借助自身平台的力量助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就拿这次端午节来说,百度搜索首页的logo就换成了具有端午节色彩的新logo,通过借助有着“中国最年轻造龙师”之称的莲羊的手笔,将百度logo换成了极具端午色彩的龙舟。自古以来,龙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和代表,据说为了此次logo能够更形象地传递中国非遗文化,百度甚至不惜花费大量精力,通过屈原故乡秭归文化旅游局找到秭归最古老的龙舟原型——秭归龙舟。事实上,这些年,百度一直在借助其平台的力量助力中国非遗文化的发展。
每逢节日之际,百度搜索都会更换具有中国特色的logo。此前百度在重要节日之时,就曾把搜索logo换成了具备传统文化特色logo,比如中秋节的嫦娥奔月、七夕节的鹊桥相会、春节的《大闹天宫》人物形象等。此外,在2013年,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还牵头成立了“中国民营产业商会”并担任会长,并一直在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方面,百度通过将中国最年强的造龙师与传统的龙舟文化结合在一起,将百度logo换成了极具特色的龙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散发出了全新的光彩。同时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呈现出来,又是另一番景象。甚至让我们在看到百度龙舟logo的时候,不免想起当年屈原的故乡湖北秭归。
另一方面,目前百度搜索拥有超过6亿的网民用户,这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播范围来说,也是极其广泛的,也让更多的用户了解了非遗文化。而百度每天拥有超过50亿次以上的搜索需求,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播更是具备了持续不断的推广。
由此看来,在百度的带领下,中国的非遗文化正在通过互联网的力量逐渐渗透到每一个网民的内心深处。而从百度频频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动作来说,百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也较为深刻、独到。尽管对于百度等互联网平台来说,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他们的历史使命与责任,但是在百度等巨头的推动下,整个国内的互联网+传统文化产业实际上也正在成为一个新的大风口。
互联网+传统非遗文化正在多个领域爆发新机遇
目前,传统非遗文化还没有完全走向市场,整个领域实际上还具有非常大的市场机会,并且在多个垂直细分领域都还存在创业者的新机会。
一、非遗O2O电商领域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线上线下结合的O2O电商模式还是具有一定的市场空间。目前在国内,已经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商平台在开始运作了。此前百度糯米已经通过其平台推出了非遗有价产品的专题活动,而在去年,国内唯一官方授权的非遗类电商平台e飞蚁也正式上线。
从非遗传承人和企业的角度来看,这类O2O平台通过借助互联网的渠道优势为非遗传承人和非遗企业构建全方位的线上推广,他们只需要通过付出自己的手艺劳动,就能够借助线上平台获取一定的收益,同时也能够借助线上平台弘扬自己的手艺文化。
从电商平台的角度来看,目前国内真正从事这来产品的电商并不多,电商平台很容易能够建立自己的独特差异化优势,并能在天猫、京东称霸下的中国电商市场格局杀出了一条阳光大道来。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随着人文层次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尤其是艺术爱好者喜欢收藏一些具备传统文化价值的产品。但是很多消费者却苦于很难通过线下渠道找到非遗大师们的作品,互联网平台打破了这种信息障碍。
当然,O2O电商平台需要打破的是一个信任问题,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他们很难辨别非遗产品的真假,这就需要电商平台具备足够的权威来确保非遗商品的真实性。
二、非遗旅游领域
目前整个国内的旅游市场,人文景观旅游正在不断受欢迎,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增加。但是如何将这类旅游景点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这还需要一个探索的过程。比如目前百度地图已经开启了非遗城市、非遗博物馆等标注,同时还增加了非遗礼品的索引,能够让消费者通过百度地图找到附近的非遗文化产品。
互联网创业者搭建平台可以通过与非遗文化当地人进行合作,把整个非遗传承人所在的地区建成一个集合餐饮、娱乐为一体化的文化旅游度假地,然后在这个旅游地点,当地人也可以把自己的非遗类艺术品进行出售,形成一个线上线下结合的非遗旅游度假消费中心。
从旅游的角度来,这是一种特色的差异化旅游。非遗文化的旅游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一个是它的审美价值,很多工艺品、表演艺术以及民族服饰,都是历史上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一个是它的历史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历史悠久,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是以前时代流传下来的历史财富;还有一个则是它的文化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鲜活的文化,具有原生态的文化基因。
不过目前国内很多非遗文化旅游却被滥用了,大量民间传统文化器物和艺术品没有对其进行精心设计而被随意地改成旅游商品,这严重扭曲了该艺术品的本意。与此同时,许多表演艺术不是真正的传承人在表演,甚至有的表演还加了某些不健康的内容,从而丧失了祖先传续的原始韵味和文化底蕴,变成了平淡的商业表演。如何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来纠正这个被盲目开发的旅游市场,能够让非遗文化旅游释放更大的市场价值。
三、非遗电影产业
其实,对于非遗电影来说,这既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同时也是对于传统非遗文化的一个极好传播,通过电影,能够借助影像记录文化风俗、记录更为丰富的信息。
目前,在国内的电影市场,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都已经涌入到了电影行业。从电影的制作、发行、电影票销售一直到电影衍生品,巨头们都在开始一步一步渗透和布局。那么,对于他们来说,如何将电影与非遗文化相结合起来,这里面必然会产生新的市场机会。
四、非遗线下活动
通过借助线上平台作为导流,可以举办各种线下的非遗展览,比如美食节、服装节、非遗产品展览等。对于平台来说,在为非遗继承人和非遗企业提供线下展示的同时,平台也获得了一定的收益,同时还可以收取前来参观用户的门票。
对于用户来说,他们通过参加这种线下非遗活动,能够更深入了解到中国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还能够通过线下活动认识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非遗文化社交甚至也可以由此开启。
同时对非遗文化的继承人和企业来说,通过这种线下活动也能够更好地推广和宣传自己的非遗文化作品,让更多的用户了解自己的非遗文化。
五、非遗线上知识平台
目前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等产品都已经推出了与非遗文化相关的知识问答、数字博物馆等,对于大多数想要学习和了解非遗文化的用户来说,线上平台同样还存在相当的市场机会。
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一些现象:
中国作为拥有世界上最古老文化的国家之一,中国本身也拥有着众多的传统文化,但是随着中国历史长河的起起伏伏,许多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在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沉浮。中国的传统文化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主要是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或者是人类文化遗址,例如秦兵马俑和故宫,另一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例如中国的书法、中国的剪纸以及中国特有的呼麦技艺等。但是随着高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青少年对潮流的追捧心理,导致许多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面临着消失的境地,使得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传面临着没有人去欣赏甚至是没有人去学习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相关文化保护部门应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思想政治工作。
2、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
2.1有利于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是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发展与交流的媒介,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往往都是掌握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华与实质内容的人,所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将他们的这些优秀技艺传承给下一代传承人,通过一代又一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的不断传承,有利于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同时也有利于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断奔涌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健康发展下去。
2.2有利于相关非物质文化的创新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是学习与掌握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精髓的人,所以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充分了解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并且他们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缺点了解透彻,所以相关文化保护部门应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加强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紧跟时代的步伐,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去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不适合现展的东西,加入当代所需要的一些因素,。所以说加强相关文化保护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更有利于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的延伸与发展。
2.3有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是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关键之一。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象征着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发展,代表着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有许多中国古代的色彩,导致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受众面小,不利于人们广泛的、大面积的进行学习,所以加强相关文化保护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的人数,从而扩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受众面,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大家广泛的接受,同时也有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尤其是加强针对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3、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方式:
3.1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创新思想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代表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应该加强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创新思想,使其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原有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入相关的现代因素,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时俱进,同时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适应现代的发展,进一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
3.2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持续发展思想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与发展全部是靠一代又一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薪火相传,所以应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持续发展思想,让这些传承人充分了解到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可以进一步认真培养下一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样才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断发展。
3.3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播思想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的长河中保留下来已经是非常不易的事件,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受众面小,不容易被大家广泛的接受,所以应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播思想。例如少林寺作为第一批入选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员,少林寺的代表性传承人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以少林寺为背景,拍摄了多部有关少林寺的电影和电视剧,并且通过旅游景点的方式来宣传少林寺,从而加强少林寺的文化传承。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环境艺术设计;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在发展的不错,因为大家逐渐地认识到了传统文化对于我们国家文化发展地意义。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历史地象征,传统文化不单单是指文字,还有建筑、服装以及绘画,我们需要将这些因素与现代化的环境艺术结合在一起。环境艺术是一个新型的学科,想要更好的发展就需要与我们国家本土文化有效结合,这样才可以做出更好的环境艺术设计。
1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
1.1传统文化元素的含义
中国从夏朝开始至今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在这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遗留下了很多优秀文化,文字、图画、建筑、服装等意象事物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事物,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中国的传统文化代表的是我们国家每一个时代的象征,可以反映出当时的人文风貌,甚至于当时的思想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
1.2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又是什么?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涉及室内设计、景观设计、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总而言之,就是将环境设计与艺术结合在一起表述自己的思想,利用艺术的形式将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表述出来。
2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设计艺术中的运用策略
中国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国度,与古巴比伦、古印度以及古埃及并称四大古国,悠久历史为我国流传了独特的建筑理念,现在社会的发展,传统建筑理念需要与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结合在一起才可以更好的表现本土的作品,而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使用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2.1用形
用形也是一个比较好理解的名词,顾名思义就是将传统的图形重新的使用在一个新的事物上面,让这个图形在这个载体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就是为这个图形重新规定了一种环境、但是该图形还是会保持原有的意义,就只是将其更换一种环境,当然了,两者结合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两者的材质是否可以融合,两者结合在一起是否可以发挥想要的效果,必须要发挥出图形最大的效果,这样才可以表现出独特的韵味。例如,现在的一些服装设计师,就利用一些特定的中国图案缝制到衣服上面,这些图案就可以发挥出自己独特的价值,这件衣服也会成为炙手可热的服装,这说明两个事物结合在一起以后就发挥出了1+12效果。例如,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利用传统的亭子,为人们营造一种休闲、温馨的环境,这也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2.2用意
中国人比较含蓄,那么自然而然的文化也就相对含蓄,大家在表达情感的时候习惯用较为委婉的方式表达。一些建筑的外观以及内部的装饰总是会用特定的图案来装饰,这样就可以利用这些图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也是可以借鉴这种方式,就是利用一些环境设计的手法结合传统文化然后表达文化内涵、价值观等一些具有含义的情感,这样的方式就是充分借鉴了古人“用意”的手法。
2.3形神并举
传统文化中很多方面在如今依然非常盛行,社会的发展,大众的审美眼光也会有很多的不同,我们需要用全新的眼光去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必须要充分的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然后在理解文化的基础上对其中的含义进行延伸,这样传统文化才可以在现代化社会中得到更多的发展。中国的文化不仅仅有长度更是有宽度,在以往几千年的历史中,我国的文化往往是领先于世界各地,中国的文化相比来说更加有厚重感。例如,中国的诗词就可以为环境艺术设计提供灵感,诗词使用于环境艺术设计就是形神并举的最好表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为后人留下的宝藏,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时候借鉴这句话可以为人们营造出更加惬意的环境。例如,苏州的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就是借鉴了古人造屋的方法,苏州博物馆的灰瓦白墙又何尝不是古人为我们流传下来的瑰宝,苏州博物馆有传统的颜色,还有现代化的设计理念,这就是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体现,几块石板就搭配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画面,这就是一幅形神并举的山水画卷。
3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3.1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
我国历史悠久,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诞生出来了很多的优秀文化,我国的文化集儒道佛之大成,所以说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环境艺术设计主要就是为人服务,所以说两者有很多共同的点。儒家的思想就是主张天人合一,主张人与自然要建立一个较为亲密的关系,古代的文化讲究气韵生动、味外之味,而这些思想现在也是影响到现代化的实践中,现在的环境艺术设计中也重视人与自然的互动,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设计师会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观,这样环境艺术设计就与传统文化有极其紧密的联系。
3.2营造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共生的土壤
社会的发展,很多新的审美观念以及审美需求已经被催生出来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也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现在的社会讲究全球统一,但是统一的应该是经济、贸易,而不是文化,因为每一个地方、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各国之间的文化应该做到既有统一又有自己的独特性以及个性。所以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需要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营造一个良好的平台,现在传统文化仍然对人们有很大的影响,很多环境艺术在设计的时候都会用到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具有强大的现代化气息,而传统文化则具有强大的民族气息,我们可以将两者优秀的部分结合在一起,然后来为现代化的环境艺术作贡献。
Abstract: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penetrates in the classical architecture; there is plenty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 culture in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Therefore, to know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Chinese classical architecture, and better guide our modern architectures.
关键词: 传统文化;古典建筑;特点
Key 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classical architecture;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7-0134-02
0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而这种展现,渗透在建筑之中,铸就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独特内涵。所以,在中国传统的建筑中蕴藏着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底蕴。
1 中国传统文化在古典建筑中的体现
若想探究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中国建筑领域中的应用,首先要明白,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的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而这些精神在中国的建筑方面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凝聚之学 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其中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的有机联系主要表现在古代中国的社会组织形式上。这种组织形式可以用三个字概括――家天下。小到社会基本单位,大到国家,皆是如此。反映在传统建筑空间,首先是合院式建筑居多。比如传统合院式民居,所有居住空间都是内向性、防御性、凝聚性的;宫苑建筑也是如此,只是尺度加大,结构层级增多。最初的这种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建筑物能够有独立的空间,也就是能够给自己一定的私密空间,让室内空间与外界环境有所分离。而古代中国社会组织的结构是相当森严的,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伦理制度的外化,反映在建筑上,就表现为建筑形制的定型,以及使用上的严格限制。重檐庑殿顶是民宅不可以使用的,黄色琉璃瓦也是如此。与中国不同,西方社会人神分治,社社会组织形式也比较松散。希腊与罗马曙光照耀的时期,城邦内部建筑空间都比中国的公共性强;剧场、斗兽场、浴场、市政厅……公共建筑的数量和类型也较中国的多而丰富。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人文关系在建筑中独特的展现。
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在中国古典建筑中的主要表现为分布在大江南北,边远村寨的各式民居,这些古代最大量的建筑,营造自由,不拘一格,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密切地溶化为一体,显现出丰富多样又自然严密的特点来。它们的平面布置灵活,结构上也随宜地采用当地的物产,因村致用、因地制宜,从而变幻出极为丰富多样的形式来。就拿江南丘陵的农村住宅来说吧:三间四柱,白墙青瓦,依山傍水,与清风,白云,烟霞晨曦,幽林曲溪,自然地融化在一起,表现出一种亲切、秀丽而又含蓄的美,那些专门为观赏自然风景美而设置的,各名山胜水的风景建筑,以及再造山水美的小巧园林,亦以清丽,明秀,脱俗而有韵味取胜,这些都是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在中国古典建筑方面的最佳体现。
1.2 兼容之学 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但是中国的古人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这种兼容,主要表现在佛教寺院的建筑格局方面。最初的佛教寺院是廊院式布局,在寺庙的中心建塔,或建佛殿。寺院布局,依据中国礼制的规定,主要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左右对称,前低后高;以大雄宝殿为中心,从山门到前殿到左右钟鼓楼,因地制宜进行建设。这一点也恰恰应和了中国古典建筑中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这一特点。殿堂的屋顶,较多地采用庑殿、歇山、重檐、悬山、硬山、卷棚等样式。屋顶,无疑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正视、侧视、俯视,它的立面平面都是曲线。曲线优美的屋顶,尤其翼状起翘的“飞椽”,轻巧活泼的动人形象,是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部分。这既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委婉曲折为美的审美观,又有着非常实用的价值。大殿一般采用梁柱结构。其梁柱做法,是沿进深方向在石础立柱,柱上架梁;梁上又立短柱,上架一较短的梁。这样重叠数层短柱,架起逐层缩短的梁架。最上一层立一根顶脊柱,形成一组木构架。每两组平行的木构架之间,以横向的枋联结柱的上端,并在各层梁头和顶脊柱上,安置若干与构架成直角的檩子;檩子上排列椽子,承载屋面荷载,联结横向构架。这种木构架,是用中国传统工艺做成,可抗地震的破坏,可以说是既美观又实用。 而佛塔大多采用砖石建造,包括西安大雁塔、小雁塔和大理千寻塔均为砖石塔。石窟是在河畔山崖上开凿的佛寺,是早期佛教建筑的一种形式。佛教建筑不但记录了中国佛教的发展历史,石窟和寺院里大量的壁画、雕塑及其他文物,还反映了辉煌的中国古代艺术与文化。由此可见,在中国的佛教建筑,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也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兼容之学。
1.3 经世致用之学 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这种基本精神表现在中国古典建筑中就是一种务实精神。因为中国古代以农耕生活为主,在农耕生活中,“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种在实践中获得的理念便渐渐使中国人形成了一种求真务实的群体趋向。农民在农耕活动中认识到“利无幸至,力不虚掷”的真理。而这种农人的务实之风同样也感染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于是“大人不华,君子务实”便成为贤哲们一向倡导的精神。同时,实用理性也逐渐成为我们根深蒂固的民族精神。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的若干特征及其建筑概念都反映出中华传统文化实用理性的务实精神。由于中国古典建筑体系一直坚持着有节制的人本主义建造原则,始终以人体尺度为出发点,不求高大永恒,所以,我们无论什么类型的建筑都很少出现像西方教堂那样超尺度的东西。中国建筑的庞大是通过小尺度单位的院落,不断有规律地衍生而产生的。不本论建筑群有多么庞大,人在其中活动,所感受到的永远是人与人相亲和的尺度。而且,中国古典建筑中的外饰,也多是在实用的基础上兼具美观的效果。这种设计取向,正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实用理想性思想居于统治地位的特点,迥异于西方在神学迷狂之下所追求的超尺度。
由此可见,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凝聚、兼容与经世致用的特点,很好地渗透到了我国的古典建筑群中。学习、理解中国的古典建筑,对于我们现代的建筑设计来说,意义非凡。
2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建筑的发展同时也是文化的发展。所以,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理解中国的古典建筑,并在此基础上传承和发扬,是对我们新一代建筑师最为基本的要求。这里,还要引入另外一个概念,就是建筑符号。没有建筑符号的建筑师不会创建出有生命力的建筑。因为建筑符号中凝聚了大量的文化信息,传递给人们传统的信息和共鸣。因为不同的建筑带给人的感觉不同,他们可以借助人的思维发展空间,让人能够不由自主的回忆起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将这种建筑符号元素直接提炼到现代建筑的设计,再加上一些通过整理以及升华之后再应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这样就可以很有效地传承具有浓郁色彩的中国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曲晓舟.简述建筑与文化各个层次的关系.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大众化;价值理念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0-0147-02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国度,漫长的历史进程孕育了优秀的中华文化。在与自然的生产实践中,在与改善和调整人与人的关系的社会实践中,聪明的中华先人们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经过几千年的风雨洗礼和历史沉淀,中华民族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爱琴海文明、犹太文明等一道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精彩一笔。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现代西方文明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严重的挑战和质疑,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经济利益和“非主流”的文化价值取向已成为一种趋势。因此,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理顺当前文化价值取向与我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迫在眉睫。
一、中国传统文化扼要
在中华民族史上,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充分发挥自身才智,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这种文明是一种科学的精神,一种能焕发民众“精神气”的思想体系,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等等。这个思想体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如“仁、义、礼、智”、“执两用中,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的思想,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相互交错的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越是在科技发达、人们的文化水准提高、认识能力增强的情况下,越是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但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这种经世致用的文化是建立在最原始的“小国寡民”、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最朴素真挚的实用文化,其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这种传统文化是没有时代缺陷,没有意识形态限制的大众文化。对当代人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产生于过去并沉积下来的历史文化,而是一种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生命之流。”[1]因此,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面对改革和现代化新的时期新的阶段,应该做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应该反思,自觉传承和弘扬我们本民族优秀文化,为发展和建设现代新兴文化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中国传统文化大众化困境
英国学者汤因比曾经说过:“自从人类在大自然中的地位处于优势以来,人类的生存就没有比今天再危险的时代了。”“不道德的程序已近似悲剧,而且社会管理也很糟糕。”他就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和墨家的仁爱、兼爱思想是医治现代这个“病态”社会的良药。他指出,儒家所倡导的仁爱“是现代社会所必需”,“墨家主张的兼爱,过去只是指中国,而现在应作为世界性的理论去理解”[2]。虽然和汤因比所处的时代不同,但笔者认为,在现实条件下这是十分中肯的。我们需要大众化的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每个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进行不懈努力。从汤因比的理论也可以直观地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是十分巨大的,但是在具体的客观环境之下,传统文化要想大众化,困难重重。
(一)经济利益的驱使使人们将传统文化“抛之脑后”
面对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推进,人们所追求的新的价值观的总体趋势是物质利益,而不是为了将人从“抽象的人”上升为“具体的人”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整体进步,人的发展层面仅仅局限到了物质生活的一般性追求,包括精神产品也是一样,被当作了索取经济利益的一种手段。这样,人们往往忽视文化对个人品格和内在精神的提升,传统的价值观念就会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就不能很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二)西方文化思想的不断渗透和深入
世界各国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很多优秀的文化成果,特别是近现代西方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更是产生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以及“公平”、“法制”、“民主”等思想观念,这些思想观念不仅成为了西方国家文化的核心部分,而且也是西方文明能迅速传遍整个世界的主要原因。近代中国的“西学东渐”就是西方文化对中国最明显的影响。传统封建观念和思维方式在近代西方思想的极大冲击下“摇摇欲坠”,先学技术后学制度,又对西方饮食、服饰、居住、交通和通信工具进行改进,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发展。但反过来,这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不能得到推广和普及的重要原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西方世界逐渐将其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融入到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以及人们的具体生活方式之中。这一点,在我国十分明显,节日的变化就很准确地诠释了文化的“真谛”。我国的文化是各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民族的大融合促进了中华文化包容性的最大特色。这也就是西方文化能在中国“火热”的重要原因。文化多元化和价值取向多元化是各个国家都倡导的文化理念,但要有个“一”做主导,在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这个“一”。我们不排斥文化多元,也不阻止价值多元,但要尊重各国文化的主导元素。只要认识到这点,传统文化大众化就是大有希望的。
三、中国传统文化大众化新径
近年来随着学者们的不断呼吁,“国学热”逐渐兴盛起来,中国传统文化也正在慢慢地走上讲台,走进社会。但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更应该注重“知行合一”。现在应该意识到一点,随着公民主人翁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参与社会管理、建设的积极性的不断提高,如何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才是我们的重心所在。因此,在经济总量居世界前列的情况下,文化这个“软实力”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使之大众化是顺应时代要求,加快我国成为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第一,加深理论研究,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任何民族、任何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将自己的文化发扬光大。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的宝贵财富,是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沉淀和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源泉。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摒弃糟粕,是研究传统文化的首要任务。
对于理论研究,我们特别注重理论的“神”与“形”。文化的“神”是文化的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外在表现,是“神”的载体。“要发挥中国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3]。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固有的“形”的保存和研究,如对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以及优良的民间习俗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使之继续发挥作为传统文化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发掘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灵魂,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及时反映和体现出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观念和新取向,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的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愚昧、腐朽、落后的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代替。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众化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毫不犹豫地弘扬下去,让其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
第二,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播。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现代性的传播手段越来越多,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些有效的媒介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广、宣传出去,使我们的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学校这个“天然”的环境。在此,笔者认为,应将我国传统文化独立于语文和历史课程,培养更广泛的中坚知识阶层,让每个学习传统文化的人真正“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产生敬畏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归属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的联系而产生自信心;吸收中国传统思想而提高道德修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而获得美的教育。”[3]这样,中国传统文化大众化才是真正的大众化。另一方面,要真正利用好网络、影视和电视媒体等现代媒介,向大众、全世界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欣慰的是,我国现代的古典影视剧正在竭尽全力还原历史事实,融合文学艺术,重现古代经典,并且逐渐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和观光旅游之中,重新唤起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崇拜,从而将真实的中国慢慢地推向世界。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这种宣传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要继续开发更为强大的传播媒介,这样我们传统文化大众化之路就变得十分容易。
相信“蕴藏着丰富价值理念的中国传统文化将在人类新一轮道德价值规范的重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的和平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我们向发达国家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会以新的方式与世界文化、现代文明并存,并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3]用不了很久,中华文化在扬弃了愚昧和腐朽,在吸收了西方新文化、新思想、新思维,在融合了世界先进文明之后,将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焕发出璀璨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朱汉民.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
摘要:中国是一个崇尚传统的国家,所谓传统不外是历史上流传下来具有一定特点的某种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由于几千年文化的积淀,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各行各业都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室内设计作为社会文化的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对其的影响更是如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室内设计的相关理论,以及室内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和传统文化在当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一、室内设计的含义
所谓室内设计,是指将人们的环境意识与审美意识相互结合,从建筑内部把握空间的一项活动。具体地说就是指根据室内的使用性质和所处的环境,运用物质材料、工艺技术及艺术的手段,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美观、符合人的生理、心理需求的内部空间;赋予使用者愉悦的、便于生活、工作、学习的理想的居住与工作环境。从广义上说,室内设计就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创造性活动。现代室内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尽管还只是近数十年的事,但是人们有意识地对自己生活、生产活动的室内进行安排布置,甚至美化装饰,赋予室内环境以所祈使的气氛,却早已从人类文明伊始的时期就存在了,室内空间设计产生一开始只是为了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安全与温暖。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人们对生活空间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更加对精神文化的渴望和培育。室内设计文化往往具有鲜明、浓郁的传统特征。
二、室内设计与传统室内文化
(一)传统室内文化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我国历史上,不管是文献记载还是考古出土的文物,都证明了我们古代在室内设计方面不仅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而且还创造出了许多经典的范例,令人惊叹!
原始社会西安半坡村的方形、圆形居住空间,已考虑按使用需要将室内作出分隔,使入口和火炕的位置布置合理。在原始氏族社会的居室里,有人工做成的平整光洁的石灰质地面,在新石器时代的居室遗址里,还留有修饰精细、坚硬美观的红色烧土地面。也就是说,在人类建筑活动的初始阶段,人们就已经开始对居室的“使用和氛围”、“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功能同时给予关注。
在商朝,从宫室出土遗址显示,宫室建筑空间秩序井然,严谨规正,宫室里装饰着朱彩木料,雕饰白石,柱下置有云雷纹的铜盘。而秦朝的阿房宫和西汉的未央宫,虽然宫室建筑已荡然无存,但从文献的记载、从出土的瓦当、器皿等实物的制作,以及从墓室石刻精美的窗权、栏杆的装饰纹样来看,毋庸置疑,当时的室内装饰已经相当精细和华丽。
在经过我们古代文明的不断沉淀和深化下,室内传统文化也不断的传承和发展。清代名人笠翁李渔对我国传统建筑室内设计的构思立意,对室内装修的要领和做法,就有着极为深刻的见解:“盖居室之前,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烂漫”,“窗权以明透为先,栏杆以玲珑为主,然此皆属第二义,其首重者,止在一字之坚,坚而后论工拙”。
由此可见,中国的传统室内装饰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有许许多多宝贵的经验和设计元素值得我们挖掘并“古为今用”。
(二)室内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1.室内设计反映了传统文化:室内设计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何种风格的设计,它都有着特定的精神和文化心理结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展开和完成,反映出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体现当时的文化风貌。因此设计形式来源于文化,并且反映现实文化。
2.传统文化影响了室内设计:设计从来就不是可以任意作为纯个人行为。从媒介、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显性传统到对设计认识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审美观点等隐性传统,都影响着每一个室内设计师,即使是任何一个宣称“反传统”设计师都不可能完全的抛弃传统,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室内设计无时无处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室内设计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设计思想对中国当代室内设计中有着方方面面的影响及应用,其中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朴素平淡,自然真实、返璞归真,以质为美的简约的审美思想和审美情趣为重。重朴素、简洁之美,反对奢华和铺装堆砌,注重事物的本质之美,重视设计实用功能,强调实用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反对为了形式而形式。这一思想对当代室内设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与当代流行的简约室内风格思想遥相呼应,是简约主义在中国的现代设计中得以迅速流行的重要思想基础。
关键词:传统文化 室内设计 简约 传承 发展
一、室内设计的含义
所谓室内设计,是指将人们的环境意识与审美意识相互结合,从建筑内部把握空间的一项活动。具体地说就是指根据室内的使用性质和所处的环境,运用物质材料、工艺技术及艺术的手段,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美观、符合人的生理、心理需求的内部空间;赋予使用者愉悦的、便于生活、工作、学习的理想的居住与工作环境。从广义上说,室内设计就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创造性活动。现代室内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尽管还只是近数十年的事,但是人们有意识地对自己生活、生产活动的室内进行安排布置,甚至美化装饰,赋予室内环境以所祈使的气氛,却早已从人类文明伊始的时期就存在了,室内空间设计产生一开始只是为了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安全与温暖。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人们对生活空间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更加对精神文化的渴望和培育。室内设计文化往往具有鲜明、浓郁的传统特征。
二、室内设计与传统室内文化
(一)传统室内文化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我国历史上,不管是文献记载还是考古出土的文物,都证明了我们古代在室内设计方面不仅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而且还创造出了许多经典的范例,令人惊叹!
原始社会西安半坡村的方形、圆形居住空间,已考虑按使用需要将室内作出分隔,使入口和火炕的位置布置合理。在原始氏族社会的居室里,有人工做成的平整光洁的石灰质地面,在新石器时代的居室遗址里,还留有修饰精细、坚硬美观的红色烧土地面。也就是说,在人类建筑活动的初始阶段,人们就已经开始对居室的“使用和氛围”、“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功能同时给予关注。
在商朝,从宫室出土遗址显示,宫室建筑空间秩序井然,严谨规正,宫室里装饰着朱彩木料,雕饰白石,柱下置有云雷纹的铜盘。而秦朝的阿房宫和西汉的未央宫,虽然宫室建筑已荡然无存,但从文献的记载、从出土的瓦当、器皿等实物的制作,以及从墓室石刻精美的窗权、栏杆的装饰纹样来看,毋庸置疑,当时的室内装饰已经相当精细和华丽。
在经过我们古代文明的不断沉淀和深化下,室内传统文化也不断的传承和发展。清代名人笠翁李渔对我国传统建筑室内设计的构思立意,对室内装修的要领和做法,就有着极为深刻的见解:“盖居室之前,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烂漫”,“窗权以明透为先,栏杆以玲珑为主,然此皆属第二义,其首重者,止在一字之坚,坚而后论工拙”。
由此可见,中国的传统室内装饰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有许许多多宝贵的经验和设计元素值得我们挖掘并“古为今用”。
(二)室内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1.室内设计反映了传统文化:室内设计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何种风格的设计,它都有着特定的精神和文化心理结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展开和完成,反映出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体现当时的文化风貌。因此设计形式来源于文化,并且反映现实文化。
2.传统文化影响了室内设计:设计从来就不是可以任意作为纯个人行为。从媒介、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显性传统到对设计认识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审美观点等隐性传统,都影响着每一个室内设计师,即使是任何一个宣称“反传统”设计师都不可能完全的抛弃传统,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室内设计无时无处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室内设计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设计思想对中国当代室内设计中有着方方面面的影响及应用,其中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朴素平淡,自然真实、返璞归真,以质为美的简约的审美思想和审美情趣为重。重朴素、简洁之美,反对奢华和铺装堆砌,注重事物的本质之美,重视设计实用功能,强调实用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反对为了形式而形式。这一思想对当代室内设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与当代流行的简约室内风格思想遥相呼应,是简约主义在中国的现代设计中得以迅速流行的重要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