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航拍中国纪录片

航拍中国纪录片

时间:2023-05-29 18:20: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航拍中国纪录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航拍中国纪录片

第1篇

   身为北方人,我曾有幸去过海南,最大的感受是蓝天碧海,水清沙白,迎着阳光看巨大的南海观音像时,总有种身处世外桃源的错觉。比起北方的雾霾和沙尘,海南真的是太适合度假休闲了。我家亲戚每年冬天,都要带孩子固定去海南住上一个月,好躲开雾霾最严重的那些天。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从明星到普通人,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选择在海南买房子。即使一年只能住1、2个月,这片土地都算得上如今中国最适宜居住的地区前三名了。

   多亏有了航拍中国这档纪录片,才让我能看到除了天涯海角外,更多元的海南。我知道了这里有东南亚风情的骑楼建筑,也有从小渔村变身亚洲论坛永久举办地的博鳌。还知道了博鳌这个名字代表的是鱼多鱼肥的意思,所以说,有时候起个好名字有时候真的很重要。

   除了看到海南的美景和自然地貌外,我还看到了海南飞速的发展。这里有全球第一条环岛高铁,只需要3小时,就可以绕岛一周。也有时而波涛汹涌,时而风平浪静的蜿蜒海岸线;有尽情享受慢生活的内地游客,也有渴望搭上祖国发展列车的海南当地人。就像海南篇最终的结语一样,海南岛的发展,得益于当地得天独厚的富饶资源,更得益于祖国对海南逐年的重视,从自然经济到国防发展,未来海南的发展就像它身后的这片大海一样,前方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永无止境。

纪录片《航拍中国》观后感2    今天,我看了老师推荐的《航拍中国》之新疆,看过以后,我觉得太震撼了!我们的祖国竟然这么美!我们的祖国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

   新疆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南面有昆仑山,北有阿尔泰山,中部有天山。今天我就乘坐着“飞机”从天山开始旅行。天山上有近万条冰川,有美丽无比的山峰,飞行到天山中部,一个美丽的大草原呈现在眼前,蜿蜒的河流在太阳的映射下,神奇地出现了九个太阳。

   我又“乘坐着飞机”来到了乌鲁木齐市,这里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离冰川最近的城市。9月,是石河子的棉花采摘的季节,采摘下来的棉花要九千量卡车才能装完。新疆的番茄、辣椒,让我看到了一个火红的新疆。

   再向西飞行,来到了安集海大峡谷,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4月,伊犁河谷的杏花,漫山遍野,有白色的,有粉色的,加上草木的绿色,形成了彩色的杏花谷!6月,薰衣草盛开了,我又看到了紫色的新疆。穿过气势雄伟的果子沟大桥,来到了赛里木湖,新疆之旅就结束了。

   我迫不及待地想进行下一个航空旅行,妈妈说今天太晚了,明天再继续旅行吧!

纪录片《航拍中国》观后感3  

       正所谓,“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在茫茫的西北边疆土地上,停留在目光深处的似乎只剩下苍茫戈壁和漫天风沙,似乎只弥留了几座高耸入云令人望而生畏的雪峰。而在观看了《航拍中国——新疆》之后,却明白了,何为:“万木长毫开丽境,一池浓墨壮河山。”

   随着自天空之上俯瞰而下的镜头,目光在那一个个瞬间流转,新疆这个“塞外江南”的风姿渐渐展现了出来。虽不是亲身所及,可那美景,确实让人身临其境。

   也许,新疆美在她的勇敢奔放。新疆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地方,她未曾拥有浩瀚无边的海洋,可金黄的沙漠之上却有着比海更壮阔的绵延: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浩浩沙丘,积蓄的`是祖国北疆那种勇敢而不退缩的磅礴气魄。自高空望去,那抹绝望与希冀交错的黄色,在脑海中深深地镌刻。

   也许,新疆美在她的澄澈明朗。那五彩斑斓而蕴藏着诡秘水怪传说的喀纳斯湖,那波光潋滟的博斯腾湖和天池,想必苍穹之上的云翳也因之而驻足了吧。哦,还有那广袤无垠的大草原,绿浪滚滚,承载着牧民们的辛劳。

   也许,新疆美在她的风姿迷离。壁画连绵的高昌古镇,“神鹰猎隼冲霄汉的“魔鬼城,还有那蕴藏着古文明的楼兰古国……一处处,一景景,无不展示着新疆的独特的风姿。

   难忘,她的瓜果飘香;难忘,她的荡气回肠,而那,却更难忘——

   记住了她的芬芳,记住了她的明朗,更记住这片辽阔土地为我们带来的力量,记忆中,守住了每一片繁花似锦。守住了每一寸沃土芬芳,更守住了西北边陲那天镜浮空的模样。

   166万平方公里的辽阔,166万平方公里的不羁与明媚,一寸寸土地,一丈丈江山,回荡着的是幅员辽阔的祖国永不磨灭的历史和辉煌。这部纪录片当中,我读懂了来自祖国边疆的魅力与感动,更读懂了让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潋滟于世的光荣,新疆是我们一抹充满绮丽的颜色,激励着我们心怀感激地面对祖国大地辽阔的江山,新疆的帧帧流影,让我们学会继往开来,学会为了祖国的万古流芳而努力的决心,展翅吧,我们是雏鹰,我们定要一同努力,共绘祖国明丽的风景!

纪录片《航拍中国》观后感4    近几年,含有“中国元素”的自然纪录片在国外电视台里频繁出现,宣传中国。于是今年年初,中央电视台终于筹划了一档专注于介绍中国美丽自然风光的纪录片《航拍中国》。从上映开始,这部纪录片就大获好评,从文案到配乐都美到极致。成为即《舌尖上的中国》后有一档,口碑收视双好评的纪录片。

   《航拍中国》采用航拍技术以高空视角俯瞰整个中国。每一集片中都会有几百个美景镜头。画面之精美,气势之宏大。航拍最能体现,雄伟河山的广大和人文之美。纪录片的第一季共播出了6集,包括了我国海南、陕西、黑龙江等地区。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冬夏风情浓厚的黑龙江。

   片中,北国雪境的气质一览无遗。在库尔滨,雾凇不仅美得晶莹剔透,更拥有长达四个月的漫长“花期”。亚布力滑雪场上的人群在欢乐滑雪中体验风的速度。松花江上,冰面被切割成一块块重达500公斤以上的巨大冰块,远看像一颗颗甜蜜的冰糖。就是这些大冰糖,在能工巧匠的手中,变成冰雪派对的现场,搭建出哈尔滨每年一度的冬日盛典。

   通过《航拍中国》了解到了镜泊湖是中国最大的高山熔岩堰塞湖,水流和崖壁凝为一体,形成了冰瀑奇观。悬崖之下,是60米深的黑龙潭,水底的温度却常年保持在10摄氏度以上!老人纵身一跃,人与自然合二为一。黑龙江这集除了片中秀美风景之外,更值得一提的还有当地人与景的故事结合。

   短短一集不到50分钟拍摄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峻地形、变幻莫测的自然气候,更加强调的是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人的故事。片子以独特的上帝视角,呈现出了一部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相结合,帧帧是美景,秒秒为经典!

   虽然这几年各类真人秀综艺在荧屏上异常火爆,所有节目无一例外的都会在风景秀美的地方取景。但没有一个节目,会从纯粹的自然风光着手,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的美。

   孩童时从父母空中了解世界、上学时从课本里了解中国、工作时又从手机中了解社会。真正做到了“读万卷书”,却忘记了这一切都不如“行万里路”。悠悠古国,万里河山。几千年的峥嵘岁月已无法复刻,祖国的山河便成了那段历史留给后辈最终的遗物。

纪录片《航拍中国》观后感5    伊宁,中国西部边陲的一座花园城市,她北倚天山雪峰,南临悠然西去的伊犁河,四周是美丽的西部大地,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自然禀赋得天独厚,素有“花城”、“苹果城”、“塞外江南”之美誉,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伊宁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浓郁,古称宁远,始建于1762年,为清代伊犁九城之一,195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建市,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首府城市。现辖八乡一镇二场、八个街道办事处,全市总面积755平方公里,现有总人口52万人,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锡伯、乌兹别克、俄罗斯等37个民族。

   从空中俯瞰伊宁,既有宽敞大道和现代建筑群,又有小巷深处绿荫流水的维吾尔人家。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民族英雄林则徐纪念馆、拜吐拉清真寺、伊宁回族大寺、三区革命烈士陵园、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化博物馆、汉宾乡果园八角凉亭、汉家公主纪念馆、喀赞奇民俗旅游等景区;也可以看到雄伟的伊犁河大桥,美丽的伊犁河滨。一桥横跨,碧水涌流,河水滚滚西去,超越国界,引人遐想。独特的风景名胜、源远流长的文物古迹和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的人文景观,各民族服饰、文化的交融交汇,多姿多彩,令人陶醉。

   如今的伊宁,不仅是伊犁河谷的物资交流中心和商品集散地,还是国内市场与中亚市场的重要结合部,是我国向西开放、同中亚各国发展经贸的桥头堡。2010年5月的新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国家提出了成立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随后伊宁区35平方公里正式成为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为标志,伊宁市进入了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新阶段。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达113.9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4.0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706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8937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46.2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115.15亿元。

第2篇

【关键词】自然类纪录片;市场化;存在问题;对策

自然类纪录片《森林之歌》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后,荧屏内外热评如潮,众说纷纭,但无一例外的表达了对这部被称为中国首部大型自然类纪录片的支持与关注。毫无疑问,《森林之歌》取得了成功。但仍有遗憾,有限的节目制作经费、不够深入的科学研究,导致国内自然类纪录片商业化程度与国际水平仍有差距。因此,探讨自然类纪录片进行市场突围的发展对策,意义重大。

一、自然类纪录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资金是瓶颈

《森林之歌》的拍摄经费是1000万元,这让国内同行很是羡慕,但这些资金与其每集50分钟11集的大系列、30多位主创人员、3万公里的拍摄行程、历时4年的创作周期、拍摄素材达30000多分钟相比,就显得不充裕了。就资金的绝对量而言,法国《迁徙的鸟》耗资3500万欧元,BBC的《地球脉动》投资1700万英镑,与国外同类题材相比,《森林之歌》的资金仍是捉襟见肘。自然类纪录片的特性是尽可能靠近被摄体,特别是拍摄动植物,这就要依靠各种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的支持,如果没有的话,自然类纪录片的拍摄是难以想象的。《迁徙的鸟》的拍摄历时四年,横跨全球五大洲,选取了40多个国家共175个场景,行程十万公里,拍摄素材达300多个小时,使用了动力伞、滑翔机、热气球、航模鸟等各种各样的辅助高空摄影器材,动用了17个最优秀的飞行员。《森林之歌》的全部内容,有三分之一是用DV拍摄的;为了拍摄细微部位的特写镜头,制作方租借了一台微焦摄影机,成了各摄制组争抢的“宝贝”。

2、扛摄影机的不搞科研

好的自然类纪录片常常需要强大的科学团队的资源支持,如果缺少了相关领域专家的介入,不仅会使记录片缺乏科学依据价值,其拍摄活动也会成为一场灾难。在国外,摄制组动辄雇佣几十名动植物学家参加拍摄,较为广阔和专业的学科背景,正是西方自然类纪录片成熟模式的要素之一。相比之下,《森林之歌》创作人员的科学背景就有些欠缺。成员大都长期从事人文类纪录片的制作工作,其中很多人是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接触自然类纪录片。科学研究是自然类纪录片的前提与知识后盾。《云横秦岭》中将秦岭中的稀有动物金丝猴、大熊猫、朱摄入镜头,还讲述了一个川金丝猴群落中权力争夺战争的细节,以及公金丝猴“甲板”、“八字头”及母金丝猴“圆圆”之间的恩怨情仇。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西北大学对秦岭川金丝猴种群长期、详尽的研究结果。然而,其他拍摄区的创作人员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其他被拍摄地区的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程度明显比不上秦岭。相关的研究也没有那么系统、深入。

3、商业化程度与国际水平还存在差距

作为国内第一部商业化自然类纪录片,尽管在影片的市场宣传、市场定位、制作方式等方面都有了突破性进展,也走出国门,但是对比国外的其他自然类记录片,《森林之歌》的商业化程度与国际水平仍存在差距。融资方式单一,《森林之歌》是由官方投资的,虽资金的绝对量是可观的,作为系列片与同类型片子相比,资金量仍显得不足。资金的缺少使很多创作预想无法实现,比如延时拍摄,可以从一颗树绿叶拍到开花,可是这样的拍摄需要20天,一直要有人在那里操作机器,只是投资决定了不可能支持那么长的周期,还有航拍,国外拍摄这样的片子动辄就使用直升机,但是直升机使用1小时就要6万元,完成一次拍摄要30万元,还要等天气,因此整部片子的拍摄仅动用了两次直升机航拍。忽视对产品衍生品的开发。凤凰卫视有限公司节目总裁钟大年曾说:“仅仅靠卖片子,根本不可能收回成本,更不要说盈利了”。国外成功赢得市场的内容提供商,无论是美国探索公司还是美国国家地理,都非常注重相关图书与DVD等影像产品的推出。《森林之歌》推出D5的套盒,对其他衍生品的开发几乎为零。市场化的终极目标并不仅仅是金钱回报,而是促使纪录片在一种理性的状态下多元化,在一种良性健康的机制中走向繁荣,让更多的人享受自己喜欢的纪录片。这是中国纪录片走向成熟的又一段必经之路。

二、中国自然类纪录片的发展对策

1、增强商品意识

自然类纪录片不仅是纪实艺术,还是商品,只有进入市场,还原其商品属性,才能更好地经受市场的考验,实现其经济价值。制作人在创作时要对其制作周期、制作成本和投入支出进行控制,这样就要考虑影片经济上的收入和产出的平衡,否则创作者只是把片子做出来,至于有多少观众收看并爱看,收视率的高低,能否销售出去,创作者都是不管的,但如果把它作为一个商品进行运作的话,我们就需要在选题前进行市场调查,受众喜欢看什么片子,什么片子有市场前景,制作什么样的片子节省经费,并能打入国际市场。《森林之歌》制作人员在选题前发现国际纪录片对中国动植物题材的作品有很高的关注度,而且国际上自然类纪录片有很好的市场需求,这就提高了前期题材规划的市场化程度。从目前的市场交易情况来看,与人文类、社会类纪录片相比自然类纪录片的销售行情要更好、销售价格稍高,像《森林之歌》这样以一个主题组成的系列片更好销售、价格更可观。

2、准确的市场调查与定位

市场调查是为生产定位。任何一种商品的生产都应该有一个市场调查的过程,作为文化产品的纪录片也不例外。从某种意义上说,纪录片是“小众”和“分众”化产品,市场调查尤其重要。只有在充分调查后,才能做出合乎市场规律的生产计划和投资预算。市场调查应打国际战略,不能只考虑国内,尤其是自然类纪录片更是要把国际市场放在第一位,否则由于国内外需求与供给的不对位会造成交易成本的大幅度提高。纪录片的终极消费者是观众,只有能够满足观众需求的、适合观众口味的、能够给观众带来艺术享受的作品,才能真正获得观众的认可,作为纪录片的创作者,就要考虑纪录片的市场定位问题。我们拍什么样的片子、怎样去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在拍摄前就要谋篇布局,就要找准定位,把创作理念由生产导向性转变为需求导向性,结合观众需求来开发市场。系统的市场调查将是中国纪录片市场化战略的重要环节,也是目前中国纪录片的弱项。

3、精良的制作与精品意识

要在市场上走的更远、更长久,创作者要把片子的质量放在第一位,精品片子是纪录片走向市场的砝码,也是对纪录片制作者的一个基本职业要求。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水平的提高,社会的精英阶层将日益壮大,高质量的纪录片将成为他们在电视中的重要关注点。制作的过程中,前期脚本创作要把故事讲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拍摄时要有一支精良的制作队伍,拍摄的画面要工整,影调要与

讲述的故事协调,后期剪辑时要挑选每个画面,注意影片的节奏,站在观众的立场上、视角上来审视和选用每个画面。澳大利亚著名纪录片制作人克里斯・麦可黎曾经指出:“中国纪录片要在海外寻找市场,必须达到一些基本要求,首要的是技术质量,所有的电视节目都必须达到国际普遍认可的技术标准。”在所有的电视节目类型中,纪录片是最具艺术品格的,只有坚守自身的艺术品格,坚守精品意识,纪录片的生命力才能不灭。

【参考文献】

第3篇

一、什么是情景再现

情景再现,又叫真实再现。就是将某一特定人物过去的有意义经历由本人重新演示进行拍摄,在屏幕上刻板地照搬生活,着重展现生活的真实过程和具体情况,告诉受众“生活就是这样”或“当时就是这样”。简单来说,就是由他人扮演时过境迁的特定重要情节,或者运用光影声效造型的艺术,再现某种特定历史性时刻的环境氛围,作为对形象叙事的衔接和强调。

二、情景再现是电视娱乐化的时代需求

纪录片有其特有的收视群体,那就是知识文化相对较高的部分人群,他们渴望从纪录片中了解更多的知识。上海电视台的《纪录片编辑室》栏目,最早只是上海电视台国际部开办的一个栏目,在上海电视台八频道播出。从1993年到2001年,纪实频道创办前,《纪录片编辑室》共拍摄制作、播出了492期纪录片,成为了上海电视台的一个名牌栏日,其中许多节目在国内外获奖。在《纪录片编辑室》的基础上,2001年1月,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在集团的发展改革中正式创办了纪实频道。三年来,《纪录片编辑室》在纪实频道中不断发展改革,确立了在纪实频道主打栏目的地位,共创作播出了136期国内外题材的纪实风格的纪录片,与此同时,还引进了近200部国内外纪录片同行创作的优秀纪录片。该栏目始终坚持做有影响力的大片,确立了纪实频道的品牌战略,最终扭亏还盈,走上了一条基于纪录片之上的稳定的发展之路,为纪录片的市场化打造提供了最充分的可行性佐证。对于情景再现,有多年纪录片制作经验的上海纪实频道李晓表示,观众早已不满足由“空镜头”构成的“历史回望”,剧情再现的出现,不仅令纪录片好看,更重要的是突破了纪录片的表现领域:“除了拍摄事件的经过,‘情景再现’帮助纪录片深入到对象的内心深处。以前多用屋檐落下雨水表现一个人的愁思,现在加入剧情无疑能丰富纪录片的视觉形象。”

三、视听艺术的发展必然要求情景再现

电视传播方式的出现,使人类突破了时空的界限,把一些本身非视觉化的东西影像和视觉化。电子媒体的出现,拉近了人和人之间的时间空间距离,并且以更加真实的视听传播方式传达给人们。而情景再现的出现,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粉墨登场的。

比如美国电影《阿甘正传》中,虚构的傻人阿甘作为橄榄球明星,甚至受到了美国总统肯尼迪的亲切接见,纪录片中情景再现的运用更是不胜枚举,大制作大票房的纪录片层出不穷,超大广角、显微镜头、航拍、水下摄影和高速摄影等高科技手段不断推陈出新并广泛运用。

中国的纪录片也曾做出了一些尝试,在中国纪录片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望长城》中,对“烽火传警”的模拟测试拍摄,就用到了情景再现的手法。近日,上海首部以演员扮演、情景再现方式拍摄的纪录片《寻找彭加木》在纪实频道播出。时隔26年,当年轰动一时的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失踪的情景又在荧屏上得以重现。怎样在纪录片中合理运用情景再现?我们简单地探究一下。

(一)运用相关联的镜头,达到再现效果

使用与主题相关联的镜头,或带有一定暗喻意义的空镜头来达到再现效果。这种再现手法对于编导来说比较难以把握,但如果使用得当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二)重演

也叫摆拍或者补拍,由于没有捕捉到需要的情景画面,所以由纪录片中的真实人物角色,再次进行该活动达到目的。

(三)扮演

所谓扮演,就是由演员对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或人物活动进行扮演。这种方式采用演员扮演,采用类似故事片的拍摄方法,用高投资换来高票房收入。

但是,运用情景再现手法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必须坚持真实,纪录片的生命是真实,必须遵循着非虚构的创作原则。所以,电视手法的表现方式,是指在生活真实基础上的艺术升华,主要是为了表现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可以使纪录片拍摄的更有韵味、更具情感的方法都应该在纪录片中大胆尝试并广泛运用,这样才能开发出纪录片的所有潜能。

情景再现是一把双刃剑,运用不当,难免对作品造成负面影响,影响纪录片的纪实风格和文献价值。如果运用得当,既可以弥补过去时空影响资料的不足,还可以带来独特的审美情调,为影片润色。情景再现,以其自身的独特优势,必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并在其不断地自我完善和发展中成为更为主流的电视传播手法。

参考文献:

[1]高鑫.《电视纪实作品创作》.北京广播

学院出版社,2000.

[2]王列.《纪录片创作教程》.中国广播电

视出版社,2005.

[3]黎小锋,贾 恺.《纪录片创作》.上海外

语教育出版社,2006.

[4]田本相.《电视文化学》.

第4篇

那年,他以中央电视台记者的身份加入中国第21次南极科考队,历时数月,在远征“人类不可接近之极”的过程中完成了连续一百多天的同步报道。此后,他又率队完成了人类首次在可可西里无人区核心地带的科考报道,在荒芜恶劣的无人区传回节目,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现在,他在纪录片制作与运营领域硕果累累,为观众带来《美丽中国》、《敦煌》等影响力颇大的纪录片。

“从欧洲走到大洋洲,从地中海走到赤道,从南极走到可可西里,我觉得自己老在行走,也许真的是行走决定命运,我的生命里已经不能缺少地平线了。”陈晓夏曾如此写道。

2004年10月,当陈晓夏与同事李亚玮带着2000公斤重的摄像机、编辑机和卫星传输设备,以科考队员和央视记者的双重身份加入南极内陆冰盖科考队时,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危险随时可能发生,包括死亡。

每天播出的《挺进南极冰盖最高点》使陈晓夏在前方承受着超负荷的生理、心理考验。“我们要在行进过程中完成任务,如化雪烧水、科研辅助工作等;作为电视记者,我们又必须在其他队员休息之后,把拍摄到的画面进行编辑,利用海事卫星回传到央视。”通常1分钟的电视画面需要30分钟卫星传输时间,为了回传总共600分钟的节目,他们花费的时间远超300个小时。

回忆南极之行的困难,陈晓夏记忆犹新的是三次惊险场景:“一是穿过‘魔鬼西风带’时,遇到20年来最大的风浪,11级的大风,我们冒着生命危险在船头拍摄,我险些被巨浪卷入冰冷的海水中;二是刚到达南极时,我在直升机上进行航拍,结果在一次降停中发生意外,整个人被安全带挂在直升机舱外升空上百米,随时可能摔下冰面的危险使我用尽全力砸舱门呼救;第三次是在前往南极冰盖最高点的过程中发生的一次极地营救,那时我们离中国中山站1000公里以外,一名机械师因为高原反应诱发了心脏病前兆,中国中山站直升机的续航能力只有数百公里,最后我们得到了美国极点站的国际营救。”

2005年3月从南极凯旋后,陈晓夏像是上了瘾,几乎没有停歇地继续他的旅程——6月赴青海可可西里保护区、7月赴羌塘自然保护区,9月中旬至10月底,又参与了历时40天的可可西里大穿越科学考察,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穿越可可西里核心地带的壮举。

北京奥运会期间,一部广受关注的《美丽中国》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自然历史。这部与英国BBC合拍的纪录片,中方制片人就是陈晓夏。“在国际上来说,纪录片的真实属性更容易被不同意识形态的人所接受。纪录片属于文化软实力范畴,可以将它作为载体向国际社会输送中国的价值观。《美丽中国》中表现了人与自然、天人合一这些带有普世价值观的东西,让外国人看到了中国优秀深厚的思想内涵。”

身为制片人,陈晓夏在跟BBC合作的过程中对国际纪录片的运作模式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国际上的纪录片通常采用版权预售方式,首先你要用5分钟时间向投资人讲一个故事,以最大的可能性吸引人。当投资人被说动后,就会给你一部分启动资金。这时的纪录片还在文本调研阶段,就要充分论证它的故事结构、投资运营、销售方式,以及潜在买家(播映权)。当几个播映机构买下该片各自区域的播映权后,就像期房的预售模式,可以调动全世界的力量来完成一部中等规模以上纪录片的投资。”

虎年春节期间在央视播出的10集纪录片《敦煌》,是陈晓夏作为总制片人的又一部力作。该片除了在香港TVB频道播出了粤语版,还将在美国国家地理亚洲频道以及日本等地播出。

第5篇

2012年5月,网络上最流行的词语组合是“舌尖上的XX”。

或许,谁也不曾想到,一部央视深夜播放的纪录片的影响力居然将穿越剧、偶像剧、宫廷剧远远抛在了身后。该剧自5月14日开播后,每晚都会掀起收视,网络上更是获得了两千多万的点击量。一群“吃货”守候在荧屏前,他们一边想着减肥塑身,一边被诱人美食勾得直咽口水,一边为质朴的人情故事感动落泪……

创造这个奇迹的纪录片就是《舌尖上的中国》,它的收视份额破了纪录,超过以往同时段电视剧30%。

创造这个收视纪录的就是奇迹的缔造者——总导演陈晓卿。关于纪录片,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坚持;关于美食,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推荐;关于美食的纪录片,他想说的太多,想做的更多。

“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乡的胃’”

“烂皮鞋”、“毒胶囊”、“地沟油”、“三鹿奶”……这一个个令人人毛骨悚然的“名词”让人感觉“吃”不简单。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让无数中国人越发体会到,吃,真的不简单!

它,不同于以往任何美食节目,没有厨艺高超的烹饪大师,没有赞不绝口的美食专家,没有众多厨艺达人的“PK对决”,有的只是对吃的尊重,材料是他们手工采摘的莲藕,用几个小时挖到的竹笋;大厨是卖黄馍馍的陕北老汉、陪外婆制作年糕的浙江慈城小姑娘……

它,将更多的镜头对准了寻常家庭的厨房。一张张满是皱纹的脸,一双双粗糙饱满的手布满了画面,桌上是一盘盘热气升腾、香气扑鼻的食物,和一张张“最美”的笑脸,凝结成一股神奇的力量。就像片中的一句解说词:“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它,让吃变成了一种信仰,菜里的味道满满都是爱。27岁的准妈妈刘春雨就被这样的情怀深深感动着,“北漂”的她一直是《舌尖上的中国》的坚实拥护者,用她的话说,“在这里,我想到了家的感觉,闻见了妈妈的味道。”

陈晓卿说:“我们要拍摄的不是名厨名菜,而是普通人的家常菜。味蕾上的记忆最顽固。许多人功成名就、远赴他乡,但仍然有一个‘故乡的胃’,这是这部片子能吸引人的重要原因。”

酸、甜、苦、辣、咸,舌尖每天都会碰触的味道。但如何将这些抽象的感觉具化为生动、鲜活的镜头,看了《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我们的田野》,我们终于明白:这,就是每天都可以感触到的舌尖的“味道”。

《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吸引这么多人的眼球,除了高额的投资,一流的制作团队,最关键的还是他们不仅仅是介绍美食,更主要的是他们在做推介,他们把美食做的颇具创意,让观众有热情,有心情去参与,去讨论。这里面甚至包含着人的价值观,人生的哲学,带给人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吉迪村,卓玛和母亲走着山路寻找松茸,她担心除了今天的收入,更为重要的是在凌晨的漏水中,母亲的身体是否可以安康;嘉鱼县,挖藕人茂荣和圣武两兄弟,看着集市上的藕,情不自禁地感叹,“也许那藕是我挖的吧”;查干湖,冬捕的渔网是六寸的网眼,捕捉到的都是5年以上的大鱼,未成年的小鱼都被人为的漏掉了……

第一集的《自然的馈赠》中,“渔把头”石宝柱已经77岁,却凭着经验带着大家去冰面上捕鱼。此时,观众心中最大的疑惑是:他到底能不能捕到鱼?渔网被慢慢拉上岸来,疑问即将揭开,镜头却跳到了祭湖祭鱼活动的画面,欲知后事,只能耐着性子继续欣赏。这就给观众造成了一个悬念,要接着把后面的故事看完。

探索频道亚太地区节目总监魏克然表示:“国际纪录片的制作标准,就是‘找平衡’和‘抓眼球’。在节目一开始,一个故事的主角必须在最初的30秒抓人眼球,它可能是一个事件正在发生,也可能一个人正在赶往某地,在经历过一个阶段以后,会抛出一个问题,或者一个神秘事件,制造一些麻烦,最后留给结尾一个悬念,使观众不得不跟着往下看。当然悬念一定是在结尾公布。”

很显然,《舌尖上的中国》走的就是“国际路线”,这也就难怪,2012年4月2日,在戛纳电视节期间,央视纪录频道主题推介会上播放了《舌尖上的中国》、《故宫100》、《丝路》等5部纪录频道原创大片,法国纪录片公司的卡特琳娜女士看完《舌尖上的中国》的片花后有些惊叹:“片子精彩,质量很高,具备世界水平,我们要购买。”

中国烹饪协会也当即决定,将这部片子作为今明两年大型国际活动的主要礼品。

“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最大的魅力是什么?“

“最大的魅力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这也是纪录频道的宗旨。我认为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能让观众了解中国,特别是要让国外观众了解今天的中国。以美食作为窗口,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进而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这也是《舌尖上的中国》努力追求的目标。”陈晓卿说。

2011年1月1日早上8点,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以青花瓷的青色作为频道主色调,以“全球眼光、世界价值、国际表达”为定位,对内推动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对外多面呈现,更加真实反映中国现实。而《舌尖上的中国》是频道成立以来第一个由个人提出并获得通过的选题。

“频道需要大量的不同样式的原创作品,去年频道向台里上报第一批重点选题的时候,我就报了《舌尖上的中国》,属于美食旅游类的,之所以这样定位,是让我们的选题类型更加丰富。”了解陈晓卿的人都知道,他在制作纪录片之外,最大的爱好是品尝和研究美食,还有就是在报刊开设美食专栏。

关于纪录片,他是专家;关于美食,他是行家。倘若将纪录片和美食这两个他最热爱的事业结合在一起,对他而言,或许就是再幸福不过的事情了。

《舌尖上的中国》与众不同,或许从前期开始,陈晓卿和他的团队走的就不是寻常路。以往的纪录片都会有详细的文案和策划案,更为甚者,对将来的拍摄都会有准确的部署。但是《舌尖上的中国》却不是这样,他们只有寥寥几句话的方向,进度表格上也只有区区几句话,例如:这是一个松茸采摘者的故事。什么地方的松茸?谁的故事?谁去采摘?什么样的故事?感人的?励志的?通通没有答案,所有的一切都是未知数。

美食家沈宏非是《舌尖上的中国》的顾问之一,他希望可以尊重传统,将片子按照“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结构进行分集。该想法颇有创意,却让主创人员有些“纠结”,这样的片子应该怎么去做?

但是对于导演陈晓卿,执行总导演任长箴来说,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问题。他们扩充队伍,引入三个前期调研员,七集加上一集花絮每集一个导演,每集至少一个摄像师……他们中大多数是70后,是自由职业者,用总导演陈晓卿的话说:“这次的片子不是官窑,是民窑。”而这些“民窑”制造者身份也各有特色,有的正在为某地县委书记拍宣传片,有的在学意大利语,有的则刚刚辞职。这群人中,某些人毫无美食经验,有些导演没有田野经验,虽然后期进行了恶补,但依然留有遗憾。

前期调研员,这几乎是西方纪录片多年的惯例。但在中国纪录片的历史上,却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他们需要前期考察,需要不断追问,需要不断的发掘,那个在交易市场焦虑不安的卓玛,那个站在冬天的淤泥里聊着关节炎吃着能量不太够的饭记着老婆嘱托的叶茂荣,那个肩负乡亲们重托,77岁的“渔把头”石宝柱……都是被他们“搜罗”出来的。

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整个摄制组20余位工作人员历时13个月走遍中国60多个地方。每一个美食背后都有一张笑脸,每一个镜头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我们不想把观众群体仅仅锁定在‘吃货’。我想任何一个拥有5000味蕾以上的正常人看到诱人的美食都会产生生理反应,因此我们竭尽全力把片中的食物拍摄得鲜美诱人。”陈晓卿说,“在中国的文化环境里,人与食物有着感性、复杂、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片中,我们试图通过美食向世界展示一个变化的、现实的中国。”

的确,陈晓卿做到了,《舌尖上的中国》做到了,不仅仅中国人感动了,它还漂洋过海,跨越种族与肤色,很多看过这部纪录片的外国人都说:“世界太需要看到这样的中国。”

“我们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陈晓卿说。

“这只是个开始”

在纪录片的圈子中,陈晓卿是绝对的“大佬”,谁都知道,做电视,辛苦,做记录片,更是“苦中之苦”,而在这一条苦路上,陈晓卿一走就是21年。

早在1991年8月,为了梦想,他就和摄制组在安徽淮南凤台的一个村子里,驻扎了20多天,用摄像机把村子里的真实生活场面完整地拍了下来,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纪录片——《孤岛纪事》,谁也不曾想到,他的处女作就一鸣惊人,冲进了法国戛纳电视节。那一年,他只有26岁。

仅仅隔了半年,他就用纪实手法跟踪拍摄安徽无为几个小姑娘去北京当保姆的全部过程,这一跟踪,就是一年半,小保姆的命运发生了改变,陈晓卿的命运也有了改变,因为这个名为《远在北京的家》的纪录片一举拿下了四川国际电视节上的最高荣誉——金奖,轰动全国。

获奖后的陈晓卿在纪录片界名声大震,片约不断——接手反映希望工程的片子《龙脊》,与广西山区失学孩子70多天吃住在一起;接手我国第一部自然类商业纪录片《森林之歌》,与30多位主创人员奔赴东北、秦岭、云贵高原等原始森林,进行了为期长达3年的拍摄;《百年中国》、《》、《一个时代的侧影》等多部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都出自他的手笔。

2001年,陈晓卿摇身一变,成了中央电视台《见证》栏目的制片人,成了领导的他依然和同事们打成一片,时时给他们推荐好吃的,所以在圈里,陈晓卿被誉为“美食活地图”,走过千山万水,吃遍大江南北。在品尝众多民间美食之后,陈晓卿总忘不了要做一番评论,在他的博客里,各地特色佳肴尽收其中,为此,他也成为众多美食节目里的“座上宾”。

在陈晓卿的生活里,纪录片、美食缺一不可,所以说,这一次《舌尖上的中国》有了他,才显得更为夺目,成为中国纪录片市场化的一次成功尝试。“随着观众预期的提高和成功的市场营销,可以预见接下来会拍摄‘舌尖’的续集。”陈晓卿说,“这只是个开始,标志着我们在向国际影像叙事靠近,前面的路还很长。”

《中华儿女》:《舌尖上的中国》现在的反响很好,你们的付出有了回报,现在回头想想拍摄过程,是不是感慨很多?

陈晓卿:我是这个节目的总导演,但我认为我们的创作团队会更辛苦,尤其是前期的创作团队,他们是在现场拍摄和捕捉的。还有我们的摄影队伍非常出色,从主摄影到分集的摄影,都非常出色。我们特别强调要拍出来那种垂涎欲滴的视觉效果,他们做得很好。工作人员拍摄的条件很艰苦,举个例子,在东北拍摄麦收时节,我们的资金支撑不了航拍。后来就说服农民,借用他们喷洒农药的飞机,摄影师把自己绑在飞机上的那个悬窗旁,这样完成的航拍镜头。

《中华儿女》: 您不仅仅是纪录片的制片人,还是一位美食专栏作家,您怎么看待美食?

陈晓卿:中国人热爱美食,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厨师分级别,食材不分,每天吃着山珍海味并不意味着这种生活方式很高贵。大味必淡,往往在最边远闭塞的厨房里,你能尝到最好的人间味道。

《中华儿女》:虽然好评不断,但网上还是有一些争议,对于这些批评,您怎么理解?

陈晓卿:有人说我几乎不懂吃,我也同意,没关系。我就没文化嘛,这一点办法也没有。片子里现在展示的,都像是咬了浅浅的一口,但我们是做了功课的,中国烹饪协会先给导演扫盲,告诉他们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有传统的、哪些是文化含量高的。这些功课在哪里?就像冰山,片子是冰山浮在水面上的那部分,正是前面做的功课把冰山托起来了,你不能说我们前面做的功课没用。

《中华儿女》:您现在再看片子,会有遗憾吗?感觉什么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陈晓卿:遗憾非常多。我只看了两集,因为我不忍心看。如果从一个特别专业的角度说,再给我们半年的时间,再多一点钱,这个片子能打磨得更平滑,不会那么糙。从专业角度来说,还有非常多值得尽善尽美的地方。

第6篇

纪录片走商业化道路,在国际上早已形成气候。欧洲的一些商业电视台通常设有专门的纪录片频道,或者有专门的纪录片播出时间,而且大多是黄金时间段。现在中央电视台及各省市台播出的《探索发现》、《动物世界》、《自然奇观》等大都是买进的节目,而且价格不菲。那么中国的纪录片是不是也应该大胆地走商业化道路呢?回答是肯定的!如果我们的电视台在节目的运作上忽视了经济因素,那就意味着无法生存,最终会被淘汰出局。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对待纪录片的商业化运作,使中国的纪录片也尽快地、大面积地进入国际市场。那么如何使我们的纪录片走向市场呢?

选题要“产销对路”

纪录片的题材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是无处不在的。我们以选择那些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题材,表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记录发生在生活中的具有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的事情,并且通过这些题材起到抒感、反观社会、梳理情感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在认识上必须重新界定纪录片的选题方向,必须从过去的高雅文化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把纪录片看作是大众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选题上适应观众的需求,也就可能拥有最大量的观众群。

2001年获中国纪录片学术奖的《四姐》,讲的是下岗女工的故事。下岗群体是普遍存在于观众生活中间的社会弱势群体,他们的生活反映了一个特定时代下特有的生活状态。这种题材因为关注了普通百姓的生活,通俗易懂,容易被各种层面的人接受。此外,影视纪录片还可以帮助外国人多侧面多方位地真正了解中国。如改革开放后的市场情况,家庭结构的变化,人的观念行为的变化,衣食住行的变化等。还可以让外国人了解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究竟怎样,人们的生存状态到底如何。这部片子虽然发行面不宽,但也总体收入了十几万。《祖屋》这部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节目公司和福建电视合制作,孙曾田、许丹执导的纪录片,在2002年第34届美国国际影视节上获“银屏奖”二等奖。片子说的是福建省的一座大宅院,里面住着黄姓大家族。200多年来,世代耕读传家、勤俭崇文,至今仍然保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和礼仪。目前这部片子已经卖到了多个国家和地区,收入几十万。纪录片的“产销对路”,主要指的是拍摄内容要适合国内外观众的共同喜好和需求。比如人文类的《山洞里的村庄》、《白马山谷》、《的诱惑》,还有自然环保类的《红树林》、《藏祢猴》、《神农架》等。这些纪录片不仅卖到了国外,而且收视效果也较好。可见,选取具有市场潜质的题材,是获得纪录片营销成功的关键一步。

制作要工整精良

确定好了要拍摄的内容,接下来就是考虑如何制作的问题。我们知道,制作的前期,有些电视台对技术质量的要求是存在一定差距的。一些电视台宁可花重金和最好的设备保障电视剧、娱乐节目的制作,也不把纪录片的技术要求摆在首位。这就造成了纪录片“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的态势,这也是中国纪录片的技术质量在国外信誉不好的重要原因。

纪录片要想商业化运作,必须把节目的技术质量视为生命,在前期摄像机、灯光、录音、特殊效果镜头的配备上下功夫,也要舍得用最好的摄影师。同时拍出画面工整、色彩讲究并具有故事化的镜头。在后期的剪接、非线编辑、三维动画、电脑制作、录音合成上,都要精心制作。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同行人的做法。比如说对那些具有吸引力的画面和场景,进行重点突出,可以用稍长一些的时间,用可以突出主体的景别,或者进行烘托等手段,尽可能地把观众吸引到电视机前来。还可以运用高科技手段,通过这些娴熟的电视技术帮助观众理解、记忆,进行思考,并籍由观众对节目进行再传播。对有些“过去时”的故事,也可以用“情景再现”、模拟重演等方式进行可视性加工。向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频道制作的节目,可以说在技术上是无所不用其极。从画面上我们就能看出其影像别致而工整,多处使用超大广角、显微镜头、航拍、水下摄影和高速摄影等手段。我们国内近些年出现的《英与白》、《沙与海》、《伴》、《淇淇》、《从化古民居》等,都属于这种画面工整、灯光考究、故事化强、制作精良的作品。

运作成本要考虑经济效益

现在我们的很多纪录片大多是由某个台出资,也就是说制作者是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所有的资金设备都是由电视台出资的。而西方很多节目都是私人电视台或个人制作的,这本身就涉及到经济利益的问题。如《最后的山神》、《英与白》、《从化古民居》从制作上体现的是编导个人的风格,但它是由电视台出资的。如果实现了纪录片成本的商业化,自然也就决定了对节目也可以实行商业化的运作,以实现收益的最大化。比如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频道制作的节目,投资就非常大,一般每期节目的投入都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美元。这些高投入给他们带来了丰厚的效益,这些节目除了在世界各地播出外,还被刻录成光盘,销往世界各个角落,我们几乎可以在任何一家音像店买到这些节目。目前纪录片虽然不能被称为主流节目形态,但已经名付其实地成为了一种商品。

那么如何使纪录片走上商业化道路呢?我认为有这样几点需要注意:

认清“纪录片是商品”纪录片的创作者应该确立这样一种意识:纪录片不仅仅是纪实艺术,它还是商品。制作人在创作时必须考虑它的制作周期、制作成本和投入支出。这样可以带来下面几个好处,首先,在创作者的组合上,就要考虑到编导的品味,考虑创作者驾驭的能力,这是一个脑力的支出,同时还要考虑经济上的收入和产出的均衡,也就是说,要考虑有没有利润空间,要改变过去那种由电视台出资,创作者只管把片子做出来,能否具有收视率,有多少观众爱看,能否销售出去作者一概不管的状况。这里关键的一点是,如果把纪录片当作一个商品去运作的话,我们就可以在选题前主动进行市场调研,看看观众爱看什么样的节目,什么样的节目有市场前景,制作什么样的节目节省经费并能打入国际市场。还是以《祖屋》为例。开机前,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对孙曾田的选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取得了大量的国内外市场调研后,才最终决定投入较大资金拍摄的。

纪录片选材应首先考虑经济利益有两个摄制组,一个组准备拍摄一部50分钟的侗族婚礼。开机前,电视台的广告部门算了一笔帐:设备、旅差、人员劳务、后期制作等,需要花费8万元,在进行了半个月的播出作品(各省市台)征集后,他们发现同意播出这部片子的57个台,加上一个境外台,给出的价格总数还不到6万元,于是宣布节目下马。另一各摄制组准备的是广东地区的一处古民居,50分钟节目预记花13万。经过电视台营销部门测算,该节目虽然国内需求低,但国外有一家旅游公司肯出10万元购买国外播出版权,这样国内外加起来正好13万左右。节目做完播出后,果然收回了成本,后期还因为卖了光碟的版权,净挣了3万6千元。现在国内有些电视台,在确定研究制作节目的时候,总是把广告和营销部门排出在外,这是不对的。《凤凰卫视》、《阳光卫视》在确定纪录片选材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就是广告和营销部门的意见。国外有些私营电视台,还要征求专家的意见。比如拍摄动物类或环保类节目,就要请来这类专家听取意见。这些都有利于我们把纪录片推向市场。

第7篇

国际自然类电视节目主席帕萨?萨拉斯曾说:“自然类影片绝不只是动物、树和昆虫等非常近的镜头和放大镜头,还有被称为自然精神的东西。也就是说拍摄自然类纪录片,首先需要摄制者对自然的热爱和了解,要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它需要一种人文精神,而绝不只是为了追求感官刺激。”他同时还说:“现今社会强调的人文精神,并不是单纯的指对人的价值、人的个性、人的尊严、人的地位、人的发展与人的自由的关怀、看护和尊重,还有我们所在的这个大自然,包括自然中的一切生命。人文精神就是一种关怀,真诚的对自然世界的一种关怀。”②

由此可见,一部成功的自然类纪录片不仅仅要满足观众的求知欲望,更应以其浓厚的人文精神和思维品格来征服观众。在这一方面,我国与英国BBC公司联合拍摄的自然类纪录片《美丽中国》做了很好的尝试。

《美丽中国》是一部反映中国自然生态的纪录片。由BBC环球公司与中国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拍摄,英文名称为”WILD CHINA”,也有译为《野性中国》、《锦绣中华》,历时三年拍摄,共六集。与其说这是一部纪录片,不如说它是一场视觉的盛宴。诗一般的画面、伴之纯粹大自然的声音、独具中国气质的磅礴之声相结合的美丽画面……都给我们带来了一种久违的震撼,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带给我们的是全新的视听完美享受。

然而,不仅如此,纪录片《美丽中国》中更有一种陷于画面和音乐背后的、厚实的浓浓的情怀,一种博大警世的人文关怀流淌其中,它使得观看这部纪录片不仅有一种视觉的震撼,更是一种对自然的震撼与敬畏。

《美丽中国》中的人文精神。在整部纪录片中,没有清晰的人物对白,解说词只是展示性的,可以说主要是在用视觉语言和影像的力量展示着自然,更展示着不朽的人文主义精神,这些精神深深地打动着观众。

张家界深山溪水中的娃娃鱼,贵州山间的叶猴,茫茫雪山中被呼为“山中野老”的滇金丝猴,迁徙途中在鄱阳湖歇脚的浩荡鸟群,上海郊区寺庙中400余岁高龄的斑点龟,贵州岩洞中的蝙蝠。傍晚时分,古老爹倚在窗前,仰头远眺,看着遮天蔽日从北方飞来的成群雨燕,计算着它们南来的日子,并以此盘算着插秧的日期。金腰燕飞来的第二天,各家各户就一同忙着把秧苗移到山间的梯田之中,而头上的雨燕也在忙着建筑新巢。

如此清晰逼真的视觉语言让观众在体味生命力量的挣扎的同时,更让人们深深地感受到在这部6个小时的纪录片中,所展示的动物、植物是与我们人类一样平等而珍贵的生命。在优美的摄像的引导下,观众渐渐走进了大自然的世界,逐渐用一颗平等的心态感受着自然中生命的起起伏伏。这部纪录片带给我们的不单单是美的享受,更融入了一种生命的整合:当观众知道在拍摄后的几周后400余岁高龄的斑点龟死了时,人们会遗憾;在蛇岛上,当观众看到鸟儿逃脱蛇的攻击时,人们会高兴……影片中,往南迁徙的鸟儿在枝头歇息,透过画面观众看到伪装的腹蛇就附着在同一棵树的树枝上,且仿佛那腹蛇一张口就要吞下鸟儿了,内心就会焦急万分,担忧鸟儿能否躲过蛇的攻击。当看到有的鸟儿未能逃脱,只能成为腹蛇的食物时,令人感到无助和无奈,并感受到了生物链的冷酷与无情。这一切令观众的心随着自然生命而跳动。

《美丽中国》中展现给观众的自然世界与每一个人所面对的并无不同:孤独、疲惫、不能支撑和致命伤害。《美丽中国》用它的镜头告诉人们:自然生物是我们的朋友,只不过与我们生活的方式、地点不一样。也许是社会生活太过复杂和疲惫,我们早就忘了其实所有的生物都是地球的主人,我们应该发现,这个地球不仅仅属于我们,还属于动物,属于更多的生灵。纪录片引导人们关注或者说重拾的,可能正是已被忽视掉的人类与动物之间的感情、生物之间奇妙的感应和联系。如果每一个观众都在观后像珍惜自己一样善待动物,那么这就足以体现这部纪录片在现实中的价值和意义。理解爱护珍稀动物,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的意义,正是影片所要表达的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

转贴于

《美丽中国》中的生态平衡观。文明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人类物质享受和现代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类与自然的隔阂和异化,人类的心灵越来越粗糙,感觉越来越迟钝,心肠越来越坚硬……于是生命的意识淡薄,悲悯情怀丧失,人文精神缺乏,人类成为唯一只爱自己的冷漠动物。但是《美丽中国》,它带给观众的不仅是美轮美奂的中国自然视觉奇观,还有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撼,人们震撼于大自然的美与脆弱,让冷漠已久的心灵变得湿润、柔软。这部长达6小时的大型纪录片的特点是以自然为对象,以平等的视点关注人与自然界中的生物。以纪实的手法和写意的风格,来抒写和展示自然的奇观和生命的奇迹,让观众有机会近距离地观赏中国大自然中生存的各种生命,在观赏中感受自然的壮观、神奇与美妙,感受生命的庄严、神圣与美丽,同时也对自然法则产生了新的认识和新的思考。

《美丽中国》把思考的领域从自然界扩展到人类、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它是在借大自然中生物的生存状态观察人类的行为,反思人类未来的命运。或者说,它不是从人类的角度看自然,而是从自然的角度解读人类,即将动物的世界作为这个世界的主角,从自然的角度来观察人类的行为,巧妙地将动物的世界与人的世界进行艺术化的对比,用暗示和警示的方法来审视人类的价值观念及许多悖论性行为方式。无污染无破坏的自然环境本来是自然界最美好、最壮观的景象,而人类无止境的开发与建设却把这些美好近乎破坏殆尽,多种物种濒临灭绝,美丽的自然美景不复存在,最终也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当我们从大自然的角度来观察这个世界时,才能看清这个世界的面貌与形态,才能发现这个世界的自身结构和内在关联,才能看清自己面貌的丑陋和行为的愚蠢。

《美丽中国》中人文精神指导和欣赏下的视觉语言。视觉语言是纪录片创作者用以构成视觉形象、表达制作思想的各种手段技法的总和。因此视觉艺术、画面思维是纪录片制作人员应有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电视纪录片表达创意、展示故事的主要创作思维方式。对于纪录片来说,视觉是第一性的。纪录片是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好看”是纪录片的“核”,因此,视觉语言是纪录片思维品格表达的一种最重要手段。

正是基于对自然生命的尊重与深厚的感情,纪录片《美丽中国》用独具中国气质的磅礴、浑厚、包容的声音结合美丽的中国自然画面,把原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的主题拍成了洋溢深厚人文主义精神的优秀作品,其视觉语言充溢、表现着浓厚的思维品格。如大量的长镜头,跟随对象的运动,用特效表现的风云变幻、万物生长,大量的航拍镜头展现出壮阔的美感、梯田区的整体视觉冲击效果;运用自然光线、光度的强弱,光位的顺光、逆光、侧光,光比的明与暗等,追求写实性;运用蒙太奇的手法,切换自然中的不同场景,无不集中反映着人与自然和谐这一伟大主题。同时,拍摄者在摄像时总是尽可能地亲近拍摄对象,获取最真实的视觉画面、获取自然的最美好的瞬间。对于摄制者来说,它们已经不是单纯的物或景,而是怀有情感的相互依存的“伙伴”。

纪录片主要是一门视觉的艺术,“视觉艺术”“视觉语言”是影视作品的“主宰”,但无论创作者还是观众都不应成为视觉的“奴隶”,而要学会用一种更高的理性和精神来进行制作、拍摄、判断和欣赏。而这种思想空间,最重要的就是人文精神。《美丽中国》就是这样一部“创造和利用现实”,以自己的人文精神与思想来指导纪录片中视觉语言的运用,而绝不是为纪实而纪实,做呆板、机械的原生态记录。

综上所述,《美丽中国》无疑从技巧、内容、精神上都是纪录片创作的典范,它生动、深刻地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类的纪录片应该如何从纪实的品格上升到思维的品格,引发人们对人与大自然的重视审视与深刻反思。同时,作为普通观众,人们在欣赏这些自然类的纪录片时,也不能简单停留在一种表象的震撼上,也应当怀有一种思维品格,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上来欣赏和思考自然类纪录片所展现给我们的美丽的、震撼的视觉语言。

注释:

第8篇

萧寒原名崔涌,是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副教授。他曾经做过10年的电台、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尽管生活很稳定,但萧寒总觉得还少点儿什么。他渴望去做一些能诠释生活和自我表达的创作。2010年,他去了丽江,在那里拍了一部小型独立纪录片《丽江拉夫斯基》,片中记录了七个生活在丽江的年轻人,七种人生,七段故事,不同的爱情观、价值观、人生观在此碰撞……

那是萧寒拍摄的第一部纪录片,虽然没有进入影院,但在网上获得了600多万的点击量。这给了他不小的鼓舞,从那之后就一直琢磨,要寻找一个更大的、更厚重的选题去做。

有一天,好友雷建军给他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在珠峰北麓上有着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寺庙――绒布德寺。阿古桑杰是寺中唯一的喇嘛,大半辈子都在守护着珠穆朗玛峰。2009年,雷建军作为摄影师跟随一个剧组去拍摄登山专题片。在从拉萨出发到珠峰的路上,遇到了一名年轻的高山向导,他把一沓藏传佛经交给雷建军,并委托他把经书带给绒布德寺的父亲。

那是萧寒第一次听说“高山向导”这个职业,听完故事后,他被这样的父子关系以及他们的民族信仰深深打动了。如今登山已经成了时尚的运动,甚至形成了一个很大的产业链。所以专门为登山者服务的“高山向导”也就应运而生,他们为登山者修路、搭帐篷,拉绳索,背氧气瓶,有时甚至需要移开路上登山者的尸体。如果一不小心,他们也会成为其中一具。萧寒说:“他们站在世间最高处,给世人留下了平凡又动人的故事,他们值得被记录!”

有了拍摄的想法后,萧寒马上开始搜集相关资料,并当即决定了纪录片的名字――《喜马拉雅天梯》。

2013年9月,该片正式开机。拍摄过程中,萧寒遇到了很多困难:不仅要将摄影脚架带上珠峰峰顶,还要把飞行器背上海拔6500多米的山峰,然后在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度进行特殊摄影;航拍的飞行器不小心摔坏了如何解决,在寒冷的环境中如何让电池多工作一会儿,这都是些让人头痛的问题。 本文主人公萧寒

除了技术上的难题,最恐怖的还是高原反应。为了跟拍登山向导的身影,拍摄组在珠峰大本营驻扎了两个月,萧寒的助理患上了中度肺水肿,一个星期就瘦了十几斤。“有一次要拍星空,摄影师扛着机器爬到了海拔7028米的地方,突然意外摔倒,恰好掉在帐篷上,不然一定会严重摔伤。”萧寒回忆道。

萧寒原本想,100万元应该足够拍摄的费用了,可很快钱就用完了,“钱不够,那就卖房子吧。”可卖房子的钱很快又没了,他不得不四处借钱拉赞助,当时心里只有一个信念:不管有多苦,不管花多少钱,我都要把这部片子拍出来!

45000多分钟拍摄素材,1300万元投入,整整4年的时间, 2015年10月16日,在众多商业电影的围攻中,《喜马拉雅天梯》不仅进入了国内影院,还获得了千万票房,登上了中国纪录片票房的“天梯”。同时它还获得了中国首届国际纪录片提案大会最具“国际传播潜力”大奖,并以中国区第一名的身份入围法国阳光纪录片大会亚洲展,BBC、NHK(日本最大的广播电视机构)也都决定购买版权……

让故宫“匠人”走近大众

2015年初夏,萧寒接到一个很意外的电话。故宫博物院想寻找一个优秀拍摄团队,拍一部关于文物修复的纪录片,问他有没有兴趣?起初,萧寒有些怀疑,因为这种部门对外保密程度非常高,一般人根本接触不到,更别说拍摄纪录片了,可没多久他就确认了消息的真实性。

当时,故宫博物院正值90周年院庆,寿康宫将完成“史上最强”的复原,200多件曾经深藏故宫库房的珍宝,将重回寿康宫。因此,他们破例让摄制组拍摄最为保密与神秘的文物修复单位――故宫博物院科技部,记录各个小组修复文物的过程。“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大题材!”萧寒惊喜异常,马上就联合雷建军展开了这场与故宫的合作。

如何把这部纪录片拍得既有新意又具内涵,成了萧寒最头疼的问题。经过一番思考和讨论,他选择了一个很特别的角度,从文物修复师这个略带神秘的群体入手,通过现代人和古老文物之间的对照互动,集中展示修复师独有的气韵,这样既能把修复文物这项绝技呈现给观众,还能把大师们身上的“匠人精神”突显出来。

有了明确的目标,拍摄起来思路也就格外清晰。萧寒先把镜头对准了文保科技部青铜组的王有亮及其徒弟,这段采访后来出现在《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第一集里。师父倾尽所有教学生,学生任劳任怨帮师傅,那种温情和现代科技的结合特别和谐。萧寒身为大学教授,对现在日益冷漠的师生情有着切身体会,故宫里这种传承意味浓厚的师徒关系令他十分动容。

为了呈现出“现代人”在“文物堆”里的生活,萧寒和他的团队在故宫里拍了整整4个月。师傅们以为他们待一段时间就会走,可这群年轻人却像“跟屁虫”一样,整天黏在他们身边。他们和修复的师傅们同劳动、同吃饭、同聊天,这支拍摄团队不仅获得了师傅们的信任,有些还成为了朋友。故宫里严格遵守朝八晚五的工作时间,纪录片的工作团队却不会在5点收工,只要师傅们不反感,下班后还要跟着。

很多时候我们想象中的“大师”都胡子花白、不食人间烟火,但在萧寒的镜头下,这些修复大师却显得格外“接地气”。老师傅们云淡风轻地说一句,“上寿康宫!”“走,去慈宁宫。”随意得就像是到哪个邻居家串门一样;陶瓷组一个软妹子,故宫周一闭馆时就在空无一人的太和殿广场上骑自行车,旁白补充说,上一个这么做的人是一百多年前的末代皇帝溥仪。在故宫里喂猫、打杏子吃,骑着电动车去宫外抽烟……这些看似松散的闲笔余墨,把文物修复师们独有的性格勾勒得淋漓尽致。

除了突显“真实”,萧寒把另一个重点放在了“匠人精神”上。王津是一位钟表修复师,他修复的铜镀乡村音乐水法钟,令人印象深刻。铜镀乡村音乐水法钟是乾隆皇帝所藏,钟顶是一个农场,有房子、有农户,有成群家禽、家畜及模拟流水,个个部件均能活动,构造极复杂。但刚出库房时,这座钟非常残破,零件散落,修复难度极大。最难的是,齿轮之间的咬合只有几毫米,差一丁点都动不了。为了自制一个齿轮,王津需要用小细锉慢慢在齿上“找”,以求精确。“一个零件花几天、几个星期做,都很正常。”当年为了修复“老人变戏法钟”,他和专家、助手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

青铜组王有亮的工具桌上常常堆满各种调色板,有时为了调配青铜器的一个颜色,常常要调制四五天,有时好不容易调出了一样的颜色,考虑到温度、湿度的影响,还要重新配料。修复文物是个急不来的行当,与当下快速的生活观念格格不入。他们的时间感与宫外的人们是不同的,干这行最重要的就是坐得住。镜头里,修复师傅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磨性子。师父告诉弟子的第一句话也是这句:只有耐得下性子,才能做好文物修复工作。

其实对于纪录片也是一样。萧寒说:“这部片子也是磨性子的成果,光是调查资料便写了10万字。”2016年春天,《我在故宫修文物》刚一播出就收获一片好评,就连一向以苛刻著称的豆瓣评分也达到了罕见的9.5分,这一分数不仅超过了同期热播的韩剧《太阳的后裔》,还把口碑颇高的《琅琊榜》甩在了身后。

意外成“网红”

没有宏大叙事,如同讲故事一样把那些文物修复师拉进大众视野;没有激烈的故事,没有奢华的场面,就连后期制作也极其朴素。可出乎萧寒意料的是,他的这部小纪录片竟然在网络上爆红了。

一天,萧寒的一位学生告诉他:老师,《我在故宫修文物》在“B站”播放量都超过300万了,您也成“网红”了!“B站”是著名弹幕视频站Bilibili的简称,这个视频站聚集的大多是“90后”和“00后”,他们观影的同时热衷发弹幕,戏谑和解构各种东西,审美同他们的长辈差异极大。

这下,萧寒更加意外了,纪录片什么时候这么受年轻人的欢迎了?一没明星,二没鲜肉,怎么会在网上爆红?于是,他就注册了一个账号。刚注册成功,还未任何内容,就涌进来上百号粉丝,网友们纷纷表示不过瘾,跪求导演赶紧出续集。

萧寒随手点开一集《我在故宫修文物》,屏幕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弹幕”。视频中一个师傅正在清理文物上的灰尘,结果屏幕上马上弹出“哇,感觉工作时的师傅们都好有魅力”,当介绍乾隆留下4万多首诗歌,堪称数量第一时,网友们顿时弹出“作诗狂魔”“高产皇帝”等称呼;当修复无痕的文物被送去展出,网友们又纷纷感叹,“看到这里居然泪目”“表白修文物的男神女神”。

有位中学生还留言说,这是他爸第一次让他看完一整个视频,还说好好把它看完,看完再写作业。萧寒不由感慨,真正的好东西是可以打动每一个年龄层的,因为人性的真善美殊途同归。这些年轻人们,或许不会真的投身文保事业,但对于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和价值追求,肯定会有更多理解和认同。

在网友们看来,《我在故宫修文物》是他们看过的最具“正能量”也是最“接地气”的纪录片,它让人感动的地方就在于“从师傅们身上看到自己不曾有的一种坚持”。

2016年4月6日,故宫文保科技部钟表组修复师傅王津在办公室外碰到了找上门来的粉丝――一个93年出生的姑娘“兔子”。和大部分人一样,她原先并不知道故宫深处还有这么一群工作人员,看完纪录片之后,一下就被王师傅“16岁进入故宫学习钟表修复,39年没换过工作”的精神打动了。她告诉王津说,自己在北京的部队幼儿园做了4年老师,尽管离故宫很近,但却因为印象里的故宫太严肃、太高冷迟迟没游览。还说是王津教会了她,原来一生只做一件事并不是天方夜谭。

在中国影视门类中,纪录片的地位其实很尴尬。但萧寒却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人支持他的纪录片。好友雷建军在清华大学组建了清影工作室,每周都会在清华的图书馆免费放映纪录片,至今已有7年之久。而年轻网友们的热捧更是让他倍感欣慰:新一代的年轻人成长起来了,向他们传递中国传统的器物之美、精神之美、价值之美,才能与“日风”“韩流”“美剧”对抗。

2016年8月2日,被网友们称为“故宫男神”的王津做客故宫在线微访谈,与上万网友探讨修文物的那些事儿。期间,王津说很担心文物修复这项手艺的传承,结果立马引发了大家的“求职”热潮,不断有人提问自己的专业能否进入故宫工作,还有人要求给故宫做APP和网站,要求低到管饭就行。一部低成本制作的纪录片,就这样唤醒了年轻人们的“文物修复梦”。

两部纪录片的成功让萧寒意识到,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大众渴望看到那些闪光的角落,和游走于主流之外的人生经历。他说:“精美的大座钟,即便是上百年前制造的,在匠人的精心呵护下,仍然可以运转如常。我们的文化传统,同样需要人们的参与和呵护。虽然纪录片市场仍然属于小众创作,但我已经感受到了人们对它的期待。”

第9篇

2012年3月26日5时52分(北京时间),好莱坞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驾驶其单人深潜器“深海挑战者”号成功下潜至地球海洋的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底部,这一堪比人类登月的创举随即引发全世界关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将这一事件称之为“人类对深海探索的又一转折点”、“掀起了一场有关深海的文艺复兴”。

2014年,由卡梅隆执导、以下潜事件为核心元素的电影《深海挑战》全球公映。这部探险巨制不仅会首度呈现“荒漠一般的”海洋最深处奇观,还将揭秘世界之王卡梅隆历时七年,穿越生死完成此次创纪录挑战的全程经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片是全球首部采取水下实景3D技术拍摄的电影,这也是卡梅隆继特效大片、3D影片后在全球电影界开启的又一次技术革命。

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纪录片《深海挑战3D》(Deepsea Challenge 3D)由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指导。纪录片有两条主要的故事线,一条是介绍幼年的卡梅隆如何开始对大海着迷的,法国海洋学家雅克・库斯托(Jacques Cousteau)拍摄的纪录片让卡梅隆为大海而着迷,并最终这种探索的渴望引领他步入了电影行业;另一条主线,是讲述这个奥斯卡大奖获得者、开各种电影技术之先河、并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大导演,是如何为了挑战前所未有的深海纪录而做的努力。挑战马里亚纳海沟的深海纪录,研发并建造下潜用的深水潜艇,不仅让卡梅隆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到达如此深度的探险者,更让他获得了一部妙趣恒生的纪录电影。

电影的主要焦点是这次探险的过程,从它最早的准备,到深海潜艇的研发和建造,都是十分有趣的记录。摄影师John Stokes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拍摄了潜艇的建造过程,但是中间的拍摄不得不中断,因为联合导演Andrew Wight和美国水下摄影师Mike DeGruy因为一次拍摄的直升机坠毁而丧生。

然而因为实际下潜的日期日益临近,新的副导演和水下摄影师都急需填补。这时迪斯尼的名作《深渊幽灵》(GhostsoftheAbyss)的制片John Bruno,与正在拍摄另一部3D影片《幽闭圣地》(Sanctum)的摄影师Jules O’Loughlin在别人的力荐下加入了团队。

“John懂得潜艇的驾驶和维修,甚至还懂得很多舰船上的实操工作,同时Jules也有很丰富的拍摄3D的经验。”卡梅隆说,“有了他们两个,我们又是一个完整的团队了。”

摄影团队中的绝大多数人,包括布景师在内,都亲身参与到了这次的探险中,随运输舰一起出海进行拍摄。而拍摄过程中,也全程使用了双摄影机拍摄了真3D素材,摄影机是Cameron-Pace工作室的文森佩斯(Vince Pace)专门定制的3D系统,一套使用RED EPIC MX系统拍摄,另一套则由Sony HDC-P1 Fusion拍摄。

这个团队一共只有10人,对于3D电影来说无论如何都是极度精简过的,而整个探险的拍摄团队才有40人,这真是一次不同寻常的探险。“这对观众来说绝对是一次身临其境的探险。”导演补充到,“我们会非常认真地考虑观众的观影位置,让他们体验到船上、水中甚至是潜艇中的独特感受。”

下潜的整个过程主要由两个摄影团队协作记录,一个是摄影指导Ian Thorburn带领下的航拍团队,另一个是水下摄影师Simon Christidis的团队。CPG公司专门为拍摄组建造了一座深水休息室,这样拍摄团队就能一直生活在极深的水下进行拍摄。另外,在这座房屋里的生活场景,也专门用一台佳能EOS 5D Mark II进行了拍摄记录。

在这个世界最深的海沟中进行拍摄,整个团队将面临难以预料的各种限制,这也就意味着导演需要在完美的影像和实际限制中间做取舍。最终的成片,包含了很多后期3D转换的段落,这和最初计划的拍摄一部纯3D的纪录片有所不同。“我们事先无法预料到所有意外情况的发生。”卡梅隆说,“但是当最终把大约20%的3D后期转换的段落合成到成片中时,我想效果对于一部纪录片来说还是相当令人满意的。最重要的,其实就是我们已经尽力记录了所有重要的时刻。”

2012年3月26日,在焦急等待了多日之后,恶劣的天气终于过去,卡梅隆的深海挑战者号潜艇终于向这个世界第一海沟的最深处进发。对于这趟深海下潜,摄影团队需要一台专门定制的3D摄影机,它必须能够应付每平方英寸高达16500磅的深海水压,这相当于4辆小轿车的重量呢。现存的摄影机没有哪台能够应付如此高的压强,更何况拍摄还需要使用3D摄影系统,这样导演卡梅隆、摄影指导佩斯、潜艇设计师Ron Allum和电气工程师Blake Henry以及图像采集专家Adam Gobi就自己动手造出了一台如此抗高压的拍摄系统,并把深海挑战者号武装成一部深海立体影像采集平台。

“我们的目标是创造出一台微小、轻便的摄影机,它的大小不能超过人的拳头。”卡梅隆说。Henry在他位于加州的实验室中设计出了摄影机的原型,而悉尼的Gobi则带领他的团队进行摄影机的制作,他们必须处理好图像的光学采集系统和影像素材的传输流程。这套拍摄系统起名为“minicam”,这是一部用1/2.3英寸CMOS传感器、解析度高达1000万像素的HD摄影机,外壳由一个2磅重的钛金属框架支撑。

第10篇

想要向世人展示壮美景色与锦绣山川,当然需要有能够从高处俯瞰大地的航拍设备。而大量综艺节目中的穿插镜头和全景拍摄也需要有一个能够时而临近拍摄时而升空俯瞰的机动灵活的镜头。早在几年前的《爸爸去哪儿》热拍之际,无人机就已经在航拍领域崭露头角。而自2012年兴起的航拍纪录片、城市形象片等宣传手段更是让航拍无人机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

在广大的新闻记者队伍中,航拍无人机也广受欢迎。它能够从之前少有的俯瞰视角获得新闻场景的全局画面,实现业界梦寐以求的“360度无死角拍摄”。在使用航拍无人机进行大场景拍摄时,这些能飞的精灵们解放了摄影师的双手和双腿。相较于传统的地面拍摄,航拍无人机有很多独特的优势:不受地形环境的限制,拍摄者不用像以前那样事先选取适合拍摄的地面机位;拥有独到的新闻视角,可以拍摄出具有美学特征和把控全局要素的新闻画面;可深入危险场所获取第一手资料,且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航拍无人机不仅减轻了新闻工作者的工作强度,并能够完成以前很多只敢想而难以做到的拍摄任务。2015年,曾有无人机深入即将喷发的火山内部,获取了精彩的熔岩流动的画面;也有无人机飞入北极冰川的缝隙内,拍摄到以前只有那些甘于冒着生命危险用绳索降到冰层裂隙深处的探险家才能得到的美得令人窒息的画面,并借助这样的画面提醒人们全球变暖的风险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015年6月15日,新华社总编辑何平为新华网新闻无人机编队授旗,标志着该网的新闻无人机编队正式成立。第一批新闻航拍无人机编队采用了国产大疆“小型一体化多旋翼航拍飞行器”。据报道,这批航拍无人机能够实现全天候、多地形、全媒体的新闻航拍,是首个全国性的无人机新闻项目。新华网新闻无人机编队的成立使中国也有了自己的专业新闻航拍无人机队伍。这个机队起步不晚、起点也很高,与CNN、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美联社等媒体的无人机编队处于同一技术水平。中国的新闻工作者正借助航拍无人机开启全面立体化新闻拍摄的新时代。

航拍无人机小巧灵活,能够适应多种环境,使用成本也比有人驾驶的航拍直升机低得多。这些无人机拍摄的图片、视频,采集的新闻素材将会在今后的新闻报道中充当重要的角色。当人们在用手机刷新当天的新闻网页或用电视收看新闻报道时,会看到越来越多由无人机拍摄的画面。人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制作新闻画面的手段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变化,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新闻将更真实、更美好和更亲和。

遵守规定 合法拍摄

不过,作为目前民用无人机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应用形式,使用无人机进行航拍与政策法规的碰撞也最为频繁。航拍无人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总是与“黑飞”和“扰民”等相关字眼绑定在一起。查干湖冬捕的场景很震撼,马拉松比赛的画面很有动感,但是如果航拍无人机在对这些场面进行拍摄时不遵守相关规定,会给人们带来不少麻烦。因此,在使用无人机进行航拍之前,有必要先对其航拍的相关政策进行一些了解。

英国对起飞质量小于20kg的无人机的管制比较宽松。当然,囿于目前无人机的技术水平和一百年前进行试飞的无人机失控后坠入人群的血的教训,英国对无人机的安全性还是有所顾忌的。所有飞行中的无人机都要与人口密集区域(通常认为是人数大于1 000人的区域)保持150m以上的距离。除起降阶段外,无人机与任何人都要保持至少50m的距离而且整个飞行过程都要在地面操纵员的视野范围内(与操纵员的水平距离500m以内,飞行高度小于122m)。当机上有航拍设备时,该无人机受1998年颁布的数据保护法案约束,不得侵犯他人隐私。当无人机的质量大于等于20kg时,无人机操作员需要向英国民航局(The Civil Aviation Authority,简称CAA)提交申请,其审批流程与有人驾驶的民用飞机类似。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在2007年才首次允许一架民用无人机在公用的通航机场内使用。由于获得这份具有试验意义的适航证的“阴影”200B民用无人机是由美军RQ-7B战术无人机改造而来,因此实际上FAA当时仍未对广大的民用无人机市场真正敞开怀抱。不过,非商业目的的类似航模飞行的无人机活动在美国还是被允许的。只要其质量在25kg以下,且飞行高度被控制在400英尺(约121.9m)以下,让飞行器始终保持在视线范围里,而且远离机场,同时不进行涉嫌侵犯他人隐私的活动,美国的无人机爱好者们还是能够享受放飞的乐趣。但是,在体育场周围放飞可不是个好主意。2014年10月,FAA出台了一项新规定,要求在比赛开始前1小时到比赛结束后1小时这段时间内,体育场周围3英里(约4.83km)范围内不得出现无人机(到场人数超过3万人的赛车场也适用该规定)。违反这一规定的无人机操纵员将面临为期一年的刑罚。

FAA已逐步放开了无人机在美国领土上的使用限制,允许其进行以执法、监测和大气研究等用途的飞行。另外,FAA在阿拉斯加大学、纽约州的格里菲斯国际机场、北达科他商务部、德州农工大学柯柏斯克里斯提学院和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暨州立大学和内华达州开设了六个试点,用于无人机追踪偷猎者、喷洒化肥农药和投递快递包裹等应用的测试。

2014年4月22日,美国首例商用无人机试飞活动在FAA北达科他试点进行。这标志着美国也加入了商用无人机俱乐部。目前,FAA已接收了30多项民用无人机商业飞行的申请,其中有6家好莱坞影视制作公司与亚马逊等公司获准进行无人机飞行试验。

由此可见,航拍无人机尤其是用于好莱坞影视拍摄的无人机属于美国较早放开的一类民用无人机。

在中国,使用航拍无人机进行作业之前需要进行申报。航拍无人机的申报流程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个特点是由当前航拍无人机的飞行特征和目前我国对无人机管理政策法规共同决定的。与遥感勘探无人机不同,新闻航拍无人机往往更倾向于临近目标上空拍摄事件场景的俯瞰画面,其飞行高度通常不会超过1千米。按我国现行的无人机相关法规的规定,无人机是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一种,其操作和使用规范适用于我国的通用航空相关规定。严格来说,无人机操作员需要持有无人机执照。从2014年4月起,无人机操作手的资质和训练管理要由“中国私用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来负责。持有执照的无人机操作员进行航拍作业之前,要申报空域。目前的法规要求,无人机操作员需要在飞行前一天的15时之前向所管辖区的航空管理部门申报飞行计划。该申报通常会在3小时之内得到回复。为预防出现特殊情况,操作手在进行飞行之前,还需再次电话申报核实。

稳定云台 高清画质

拥有了使用航拍无人机进行拍摄的想法,清楚与航拍无人机的相关政策法规后,就需要对航拍无人机的硬件设备和操作方法进行一番了解了。

总体来说,航拍无人机本身就是民用无人机的一种,除了在之前的系列文章中提到的无人机自动驾驶仪和相关传感器方面的注意事项之外,航拍无人机对云台和机上的减震设备有着格外高的要求。

虽然早在1936年,以陀螺仪稳定的测距仪就已经出现在战列舰上,但是无人机的小尺寸和灵活多变的飞行姿态对陀螺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来说,重量小、集成度高的微机电MEMS陀螺组件是个不错的选择。MEMS能够时刻检测平台的角度和角速度信息,并将其反馈给平台驱动电机,以抵消飞行器姿态变化的影响,使平台上摄像机的视轴保持稳定。

这种平台可以隔离空气吹拂和机体震动等扰动,使无人机能持续提供清晰的视频图像。另外,有的平台还能快速响应控制信号,使摄像头的视轴能够时刻跟随目标,进行跟踪拍摄。因此,带有云台的航拍无人机需要无人机操作员和云台手的通力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拍摄任务。

对云台的熟练应用可以让无人机在较大的风力中也能拍摄出画质较好的影像。这主要是由于多旋翼无人机在执行抗风动作的时候,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机身倾斜或旋转的机动,致使固连在机架上的摄像机拍摄到的地平面倾斜,影响画面质量。而云台则能隔离无人机本身的姿态变化对摄像机的影响,使无人机“安心”应对阵风干扰。

第11篇

关键词:无人机;航拍器;数字图像传输系统;图像质量

作者第一次接触航空拍摄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作者认识的一位同学就在开展动力三角翼航空拍摄任务,高昂的成本与非常高的技术要求让航拍成为当时极少数人能参与的高端拍摄内容。如今航拍已经普及,我们身边的影视作品中也越来越多的出现了航拍的镜头画面,甚至出现了《鸟瞰中国》此类的专业航拍纪录片。

1 无人机航拍的起源

作者最早接触到的无人航拍是来自于航模爱好者,此时的航空模型缺乏自动飞行能力仅能成为航模。最初的航拍是把数码单反等拍摄设备放置在固定翼螺旋桨飞机的机身里,由模型控制者操作飞机从拍摄目标上飞过。这个过程中,相机完全是自动在拍摄,最终的结果是由航模操作者根据经验完成航拍线路的控制,再从相机大量的拍摄结果中筛选。这种拍摄方式缺点非常明显,例如:相机画面无法控制,相机在整个飞行过程中一直处于拍摄状态,无法预知拍摄效果等等。固定翼航模飞机拍摄的平顺性较好却无法悬停,直升机式航模的虽能悬停却缺乏抑制拍摄震动的方案;让人非常纠结,后来出现了四轴飞行器才初步显现了航模航拍的可能性。此时的航模拍摄,无论是固定翼还是直升机式、还是四轴飞行器,都不具备自动返回和定位的功能,拍摄出的画面随意性很大。当初作者就关心过此类拍摄方式,最终因为当时航空模型的高度专业性和较差的可靠性未能涉足航拍,直到后来出现了大疆的精灵。

2 大疆精灵(DJI phantom)的出现与模拟图像传输时代

2013年作者见到了大疆的第一款消费级无人机精灵,这是作者印象里第一款一体化到手即飞的无人机,也是消费级无人机的开始,此时的大疆精灵已经搭载了GPS定位系统与飞行控制系统,已经能实现较为精确的空中定位悬停与自动返航功能可以称之为无人机。之前大疆也有类似的产品,命名为火旋风系列,分别为F450(4轴)与F550(6轴),这个系列的无人机已经具备GPS定位能力,与精灵第一代功能类似,该系列的电池和遥控器需要较为资深的航模爱好者自己去组装和搭配,一般消费者难以接受这样的产品,所以在市场上并没有太高的接受度。

精灵一出现并不是作为航拍器的,只是作为较为高级的航模玩具出现的。早期精灵并不能搭载相机,第一代精灵的拍摄效果不太理想,果冻效应比较明显;不过四轴飞行器能悬停且震动较小的优势立刻就引起了有心航拍者的关注,各种改装件就产生了。这些改装,引起了大疆公司的关注,后期具有运动相机吊篮(固定连接)的大疆精灵就出现了。

随后的大疆精灵2上市,此时的大疆已经为精灵2搭配了一款两轴的用以支持美国GO PRO系列运动相机的航拍陀螺仪云台了(后续出现三轴陀螺仪云台),并提供了原厂的模拟图像传输系统用以监控无人机的航拍画面,无人机航拍至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作者就在这个时期初步接触并购买航拍无人机。同一个时期,大疆还有一些针对专业用户的无人机,例如专业级的S1000(8轴)、S900(6轴),S800等与精灵2属于同等技术水准的一代。此时的无人机航拍需要较高的专业性,模拟图像传输系统与非一体化的相机使用起来依旧非常不便。后期的精灵2 Vision+搭载了陀螺仪三轴稳定器与WIFI控制相机,此时的精灵已经显现出较为完善的航拍功能了。

3 悟(Inspire 1)与精灵(phantom)3的高清数字图传时代

2014年的11月,大疆了第一款使用数字高清图传的航拍无人机-大疆Inspire 1(悟),大疆悟搭载了 LightBridge高清图像传输系统,这套系统作者在使用相关产品的体验中感觉十分强大,民用市场中也鲜有对手。悟的亮点很多,直到现在悟依然是入门级商业拍摄的主力机型。

2015年3月,大疆了精灵3,至此航拍无人机各方面已经具备了普及的条件。作者就使用过数台大疆精灵3作为拍摄工具拍摄数量众多的图片与视频,深刻感受到精灵3的易用与功能强大。

悟与精灵3搭载的相机都仅仅是运动相机的规格,搭载LightBridge系统的改进型S1000+系列机器过于庞大和昂贵,相机依旧使用第三方设备,无法远程更改相机设置,两种机器使用皆有不便。大疆在2015年下半年推出了悟的改进版悟PRO与悟PRO RAW等航拍无人机,此系列机器搭载了使用M43卡口的镜头的云台相机,传感器面积大幅度提升,是目前画质与无人机控制等最为均衡的选择。

4 精灵(phantom)4与御(Mavic)的智能避障时代

2016年3月精灵4,它的出现还是惊艳的,大多数无人机使用者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精灵4出现提升了安全可靠性。而具有使用经验的作者来讲,精灵4的可靠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经过作者的使用,作者发现精灵4提升较大,首先是镜头的清晰度,与上一代产品比较成像传感器面积几乎一致,成像镜头的升级较为明显,同时电子部分得到提升,夜景效果改善非常明显。其次是作者较为关心的电池续航时间,精灵4的电池续航能力在理想的情况下为28分钟,实际可用飞行时间在20分钟左右。最后精灵4相对于精灵3的提升是多方面的,例如机身强度、云台稳定的方式、新材料的螺旋桨坚韧可靠、视觉避障功能下的追踪拍摄效果等等。

精灵系列的体积一直比较尴尬, 直到2016年9月,大疆推出了御(Mavic)。作者以为御的出现大大改善了摄影者携带无人机外出拍摄的门槛,仅一个普通单肩摄影包就能轻松装下的航拍无人机,真是令人惊叹!根据国外媒体的测试,御的拍摄画面质量在精灵4之下,机体稳定性与可靠度仍具有一定的差距;除却体积优势,御的性能仅图像传输系统部分超过了精灵4,从中也能看出精灵4的定位。

5 无人机航拍器的未来与展望

作者从精灵2的盲拍到如今精灵4的智能化飞行,兼顾使用了部分专业航拍设备,感受到的是无人机航拍技术的飞速发展。从设备发展来看,作者认为小型化与高画质是趋势。根据作者使用无人机拍摄的情况来看,精灵系列性能最为均衡。首先悟的体积无法单人携带登山,精灵作者就带着多次登山拍摄;其次搭载X3云台相机的悟拍摄效果与大疆精灵3专业版没有明显的差异,其具有多人控制拍摄交叉镜头的优势,在精灵4的跟踪能力下,优势也大减;最后搭载X5云台相机的悟虽然画质优势明显,却仅能飞行12分钟左右,外出必须携带大量电池。作者以为就目前精灵系列的体积,搭载1英寸对角线大小的传感器是作者认为较为理想的配置了;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大疆能加入超解像多图合成功能,大疆的精灵系列就离完美更近了一步。

四轴航拍器最令人诟病的电池续航时间,作者以为。今后电池的技术必然会产生飞跃到那时例如:燃料电池、石墨烯电池等等,厂方可提供选配件可以供消费者选择。

关于目前的精灵4系列的避障功能,作者以为效果非常显著,距离完全放心使用还需要时间,从作者使用精灵4的情况看,精灵4无法躲避电线与较细树枝等,是受到避障摄像头的分辨率已经内部处理芯片的处理能力的限制;竞争对手们有提出激光雷达避障方案的,由于造价太高而未能面世。作者以为随着自动驾驶等高端技术逐渐的进入生活,此类设备今后在大规模需求后会规模化生产,那时一个能够全自动化驾驶且听从操作者意愿的无人机航拍设备会更加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第12篇

【摘要】无人机应用于项目宣传具有积极的意义,它可以记录项目建设过程、检测项目基础建设、展示项目建设进程与挖掘项目建设故事等,打造项目宣传品牌。但是也面临着一些客观问题:作业安全问题、应用技术瓶颈、安全应对机制与法律法规问题等。

【关键词】无人机 项目 宣传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宣传,项目宣传不仅是项目建设的需要,也是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将为项目宣传提供思想支撑,激发全体员工的精神动力。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速公路项目宣传开辟了新的路径,将极大地提升高速公路项目宣传水平,提升项目价值,丰富项目建设的内涵。

一、无人机应用于项目宣传的思考

(一)记录项目建设过程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项目宣传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通过宣传提升项目建设质量问题。无人机应用于高速公路项目宣传将有助于记录项目建设的过程,为项目宣传积累丰富的素材,通过无人机便捷地对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全程进行检测、拍摄,将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全过程真实地呈现出来,使不可视的项目建设过程化、可视化,这样不仅达到提升项目建设安全与质量问题,还有助于提升高速公路项目宣传效应,改变传统说教式的宣传模式,做到以事实说话,还原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展示项目建设的关键细节,从而达到较好的宣传效应,增强项目宣传的说服力。

(二)检测项目基础建设

项目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基础项目建设,这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成败,也是项目宣传与关注的焦点。无人机在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中的运用,将有助于强化项目基础建设检测。从高速公路路线选择到桥梁、隧道、辅助设施等,将复杂、操作系数难度大的基础工作简易化。无人机可以对基础建设进行航拍,收集丰富的图片与视频资源,尤其是完成恶劣环境下数据采集。这些基础性信息资源将丰富项目宣传资源,将项目基础建设真实地还原给大众。这不仅有助于打造精品项目,也为项目宣传奠定坚实的基础,提升大众对企业信任度,从而赢得更为广泛的用户群,不断提升项目宣传效应,创建项目品牌。

(三)展示项目建设进程

有效的项目宣传不仅是一首诗,更应该是一首叙事诗。项目宣传单单依靠形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注重内涵在,注重内容。无人机的运用将有助于展示项目建设进程,记录下不同阶段项目建设情况,通过连续性航拍视频或图片将项目宣传设计成一部“连载纪录片”。宣传设计者可以通过挖掘项目建设不同阶段的细节,捕捉关键细节,将项目逐步地呈现在大众视线中,逐步深入,不断加温。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大众的关注力,而且使大众始终保持对项目关注的兴趣,从而达到提升项目宣传效果的目的,体现出项目内涵化、精致化宣传理念,打造项目宣传品牌。

(四)挖掘项目建设故事

项目宣传要达到预期效应,需要透过项目本身,深入到项目背后,挖掘项目建设中的故事。无人机在项目宣传中的运用将有助于立体化捕捉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人和事,通过航拍和有针对性的视频记录,形成丰富多彩的项目建设故事,包括项目建设快讯,项目建设侧记,专题人物访谈、专题报道等,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立体化报道与宣传,使项目宣传有形式、有内容,更为重要的事融事于情境,使大众从无人机捕捉的视频、图片中获得关于项目建设丰富的信息资料,提升大众对项目的认知度。

二、无人机应用于项目宣传亟待解决问题

(一)作业安全问题

目前无人机的发展速度很快,发展规模也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但是无人机质量层次不齐,带来了无人机安全问题。目前,无人机运用于项目宣传安全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无人机自身质量问题。项目宣传中无人机的选择要尽量选择技术相对成熟、市场认可度高的无人机,以降低无人机自身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运用安全问题。无人机运用于高速公路项目宣传作业环境与无人机需求环境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净空环境,但是高速公路作业环境复杂,容易造成安全问题;最后是操作安全问题,无人机操作尽管比较简单,但是如果思想上不重视就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二)应用技术瓶颈

无人机运用于高速公路项目宣传是一种新的尝试,它急需解决应用技术瓶颈问题。无人机在高速公路项目宣传中的运用不是简单地拿来主义,需要根据项目宣传的需要与无人机的运用优势,合理设计宣传方案,尤其是做好无人机与项目宣传的融合,使无人机更好地贴近项目宣传,发挥无人机宣传载体作用,不断完善无人机应用技术瓶颈。

(三)安全应对机制

无人机运用于项目宣传由于客观地存在一些安全问题,这就需要企业针对无人机在运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然而不少企业在运用无人机进行项目宣传时,缺乏安全意识,不能深入分析无人机运用安全问题,不能针对安全问题制定相对完善的应对机制,缺乏有效的方案,容易在实际运用中造成安全隐患。

(四)法律法规问题

无人机是一个新事物,无人机在各个领域的使用目前正处于探索阶段。尽管我国针对无人机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法律法规不够细致,缺乏系统性与普遍的适应性,迫切需要根据无人机的运用实际,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以规范无人机在项目宣传中的运用,最大程度上发挥无人机在项目宣传中的积极作用。

三、结语

总之,无人C应用于项目宣传是一种新的尝试,也是必然趋势。我们要根据企业项目宣传的实际需要,进一步探索无人机应用于项目宣传的路径,针对无人机应用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完善无人机应用机制,使无人机更好地助力项目宣传,提升项目宣传效应。

参考文献:

[1]李彩霞.无人机在建筑施工现场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