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描写雪的词

描写雪的词

时间:2023-05-29 18:21: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描写雪的词,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描写雪的词

第1篇

【关键词】环境描写 特点和作用 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

教学目标:

1.赏析课文中“风雪”的描写。

2.分析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教学重难点:

分析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讨论归纳法

教学程序:

1.导入

这节课我们先来看文章的题目“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文章为何不取名“林教头山神庙复仇”或“林教头枪挑陆虞侯”?下面我们来分析“风雪”的妙处。

2.赏读本文

2.1 让学生找出文中的风雪描写并朗读。

2.2 作者是如何描写风雪的?

①学生讨论;②师生总结:主要是正面和侧面对风雪进行不同角度的描写。

(1)直接描写风雪。 课文有三处对风雪进行直接描写。①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②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③沽酒返回时,又进一步突出雪势之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2)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①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林冲看住处草屋时,只见:“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沽酒回到草料场,“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写的是草屋,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雪很大。 ②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如写林冲在草屋内“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是用人物感觉暗写风雪。写林冲在山神庙里“先取下毡签子,把身上的雪抖了”, 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因为风雪大,天气冷,所以吃酒时,林冲“把被扯来盖了半截身”。 总之,作者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感觉时,时时不忘风雪二字。

2.3 描写的风雪有何特点?

明确:越来越“紧”(风大雪大)。

2.4 师提问:“风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课文中描写风雪虽然着墨不多,但非常精彩,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都起了很好的作用。当林冲怀着“不知何意”的惶惑取路投草料场来,情节逐步向发展时,风雪也随之而起。“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朔风卷着鹅毛似的大雪,低垂的浓云压在头顶上,天地茫茫,前途难卜。林冲来到草料场后,“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难以安生。为了御寒,出门沽酒,“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踽踽独行,“那雪正下得紧”,正是雪借风势,风助雪威,天地昏暗,原野寂寥。待沽酒回来,“仍旧迎着朔风”,“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因为风大雪紧,回到草料场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没奈何只得去古庙栖身。他在风雪中奔来奔去,天地之大竟无他容身之处。林冲进入山神庙,为了抵挡风雪,掩上庙门后又将旁边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由于雪大天寒,使林冲外出沽酒,未因草厅被雪压倒而被压死;大雪压倒草厅,使林冲只能到山神庙住宿,未被陆谦等烧死;雪大风劲,使林冲用大石头靠住庙门,陆谦等人放火烧草料场之后也来到山神庙避风雪看火势,因推不开门便立在庙门外谈话,造成冤家路窄,狭路相逢,隔门相对,一触即发的紧张局面。风雪的描写,为情节发展提供了合理的条件,推动了情节发展。当陆谦等看着草料场的大火踌躇满志,林冲心中的怒火也像草料场的烈焰升腾,翻卷,终于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手刃仇敌。朔风呼啸,大雪铺地,火光冲天,天地间站立着一位英雄好汉。我们可以说风雪把情节推向,风雪渲染了苍茫、雄浑的气氛,风雪映衬着人物形象。

描写风雪的笔墨虽不多,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风雪”的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渲染了浓重气氛,烘托了人物形象。作者笔下的风雪似乎一直伴随着林冲由惶惑走向反抗,完成性格上质的变化,而我们也好像和林冲一块儿置身于风狂雪紧冰冷的天地之中,为他着急,为他担忧,为他庆贺。鲁迅先生在《花边文学·大雪纷飞》中曾说:“《水浒传》里的一句‘那雪正下得紧’,就是接近现代的大众语的说法,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风雪描写的确具有“神韵”,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小说中景物描写的艺术特色,亦如我国传统的写意画,寥寥数笔,仿佛是信手点染,却意境深远,景中有情,并且留下大片天地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联想,去补充,去发挥。这是我们在阅读中应该认真体会、反复咀嚼的地方。

3.课堂延伸

3.1 温习课本。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了青白的光。(鲁迅《药》)

渲染一种阴暗、凄清的气氛。同时通过环境描写反映时代的沉寂、肃杀。

微风早已停息;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鲁迅《药》)

烘托了环境的荒凉与阴冷,反衬人物的失望与茫然。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祝福。 (鲁迅《祝福》)

呼应开头,用沉闷的祝福环境来反衬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同时烘托作者愤激、沉痛的心理。

“那荷花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突出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愁。

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孙犁《荷花淀》)

突出积极昂扬的喜悦之情。

3.2 师问:我们是怎样得知这些作用的?

明确:①景物本身的特点:颜色、线条、音韵、气味……;②景物修饰的对象:人、物;③景物在文中的结构作用:铺垫、对比、呼应、蓄势……

3.3 习题:近几年高考试题小说阅读中的景物描写特点及其作用分析训练。

4.课堂小结

出色的景物描写,能渲染浓重的气氛,烘托人物的形象(思想、性格、心理、情感、身份……),推动文章情节的发展,真实的反映社会背景。

5.作业布置

课后第二题。

附:板书

正面描写侧面衬托风雪渲染浓重气氛 推动情节发展 烘托人物形象

景物本身的特点:颜色、线条、音韵、气味……

第2篇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前言】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山水诗,描述了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注释】

绝:无,没有。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人的脚印。

孤:孤零零。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 笠:用竹篾编成的帽子。(“蓑” ,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 ,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独:独自。

【翻译】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赏析】

唐顺宗永贞元年,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由于保守势力与宦官的联合反攻,致使革新失败。因此,柳宗元被贬官到有“南荒”之称的永州。他在任所名为司马,实际上是毫无实权而受地方官员监视的“罪犯”。官署里没有他的住处,不得不在和尚庙——龙兴寺的西厢里安身。

柳宗元自从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于是,他怀着幽愤的心情,写下了这首令人传颂的名诗《江雪》。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

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

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去精雕细刻。可是,诗人却恰好不这样处理。

这好象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个“雪”字放在全诗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起来所产生的效果。

在这首诗里,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东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

第3篇

那一场雪整整下了大半天,从天上看,一大块一大块灰色的云,好似画家涂抹过的画布,全部都挤在空中,盖住了整个天空。一大片一大片的雪花,好像棉花糖般轻轻降落。在地面上、树枝上、石头上,融成甜美诱人的“奶油冰淇淋”。

高斯尼教授小结:我们来看看作者的比喻手法―画画、棉花糖、冰淇淋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越是读者熟知的事物,越能引起读者共鸣。但是,这样的比喻不能让你赢得“加分”!

请记住下面的高分秘籍:

在引入读者熟悉的事物基础上,要强化读者的感受,把自己作文的“亮点”秀出来,刺激读者自行想象!

原句:一大块一大块灰色的云,好似画家涂抹过的画布,全部都挤在空中,盖住了整个天空。

改后:一大块一大块灰色的云,像是谁用灰色的画笔一层一层、不厌其烦地涂抹天空,让原本蔚蓝的亮色变成浓稠的灰,挨挨挤挤,盖住了整个天空。真担心下一秒,天空就承受不住这浓重的色彩,滴落到大地上。

原句:一大片一大片的雪花,好像棉花糖般轻轻降落。

改后:一大片一大片的雪花,像棉花糖在做离心运动,打着转儿,呼朋引伴,轻轻柔柔,从天上慢悠悠地往下落。明明没有风,可是雪花轻盈飞舞的样子,真像是怕惊扰大地的甜梦呢!

见风插嘴:哎呀,这有什么难的,不就是扩句吗?但是高斯尼教授,考试时间紧张,谁来得及写这么长的句子啊?

写景作文不好写,不是指它真的不好写,而是说要将它写得让人感觉亲切,感觉贴近自己的生活不容易。其实,人们参与到静态的描写中,更能让画面生动。增加对人物活动的描写,容易让读者深受感染。

写景,一定要注意人的参与!

原句:在地面上、树枝上、石头上,融成甜美诱人的奶油冰淇淋。

见风茅塞顿开,提笔刷刷地写起来。

改后:在地面上,雪积在树枝的每一处地方,铺在马路上的每一寸土地。雪为大地披上银色的轻纱,为树枝穿上了厚重的大衣,树枝上挂着晶莹的冰柱,好像是树的触手,招你过来欣赏。每一棵树都在说:“我最美,快过来看我吧!”这样美的邀约,有谁不心动呢?你瞧,公园里,孩子们在打雪仗;高高的松树边,人们在留影;就连街道清扫积雪的叔叔阿姨,也在童心大发地堆雪人呢!

你可以把想表达的写景关键词写在纸上,然后迅速在脑海里想三个表达这些关键词的句子,作为提纲的补充!吸引阅卷老师的“靓句”就是这样诞生的!

高斯尼教授神秘地笑了笑,拿出一张白纸,上面只写了下雪、画画、棉花糖、冰淇淋几个重点词。

第4篇

一、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好的写景作文,往往不取决于你在文章中写了多少个景物,也不在于你选择的景物能否引起读者的兴趣,关键在于文章中要有重点描写的景物,而每个景物都非蜻蜓点水般地描写。

二、 角度选好,印象深刻

写景,就要突出景物的特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所谓“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在此基础上,还要选好描写景物的角度。描写景物的感官角度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内心感受等;描写景物的视角有仰视、俯视、平视、正视、侧视、远视、近视等。

一旦将自己融入对象,我们的感官和意识就会灵动起来,描写也就水到渠成了。恰如叶圣陶先生所讲,眼睛怎样看就怎样写,耳朵怎样听就怎样写,内心有怎样的感悟就怎样写。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运用了视觉描写;“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运用了听觉描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运用了嗅觉描写;“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写出了内心感悟。写出了清雅幽僻、宁静迷蒙的画面。这与只用“美丽”、“壮观”等空洞的词比起来,效果有天壤之别。

总之,要做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

三、手法恰当,魅力无穷

确定所写的景物后,为了使笔下的景物具有独特的魅力,我们要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对于写景常用的表现手法有白描、细节、想象、联想、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移步换景、化用诗词文等。

运用白描,最著名的莫过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短短二十八字,一连推出九幅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刻画出一幅非常真实生动的秋郊夕照图。

运用细节,细节描写就是对文章中细小的环节或情节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如《想北平》:“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果子不少是从西山与北山运来……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一枝一叶总关情,正是这样的叙述与描写表明了作者与北京的亲密关系,他真正地融入了它的生活,深入到了它的血肉肌肤之中。如果老舍是个观光客,即使再喜欢北京,也不可能有如此细致入微的体验,当然更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字。郁达夫描写微雨寒村“说不出的悠闲境界”,先写有了“河流边三五人家聚在一个小村子里”的场景,再“点些精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这些细节使“悠闲”具体而生动,真是“活像”。

运用想象,如《沁园春·雪》中想象雪后美景: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虚实结合,“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虚”是联想、想象或梦中的情景。二者互相联系,互相渗透转化,可以达到虚实相生的境界,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就是想象中美好的仙境,属于“虚”的内容。再如《江南的冬景》:“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马上会来。暮雨潇潇江上村。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五彩的文字:灰云、霜白、红叶、雪白的桕子、赭色的草根边带绿意、青天碧落、白雨、淡墨背景、乌篷小船、红黄的垂暮天。作者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用意在于巧借诗句意境,并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虽则语句简省洗练,但所包容的意象十分丰富。这是郁达夫散文常用的笔法,他常在散文中插入一些旧诗,以弥补散文里没有说尽的余意,没有抒发的情愫,使文章在整个行文上显得跌宕多姿,也增加了文章的诗情画意。

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如《沁园春·雪》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又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第三句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这一句是静景描写,第四句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这一句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移步换景,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抓住特点,准确描画,再如《小石潭记》中第一段中发现小石潭就是移步换景。

四、修辞润色,文辞优美

描写景物需要绘形、绘色、绘声,仿佛使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这就需要尽可能选用那些生动形象的语言。所以,我们要对自己平淡的语言进行加工润色。通常使用的方法就是恰当地运用我们熟悉的修辞手法、成语、形容词等。如许俊文的《乡村的风》:“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弄乱,再在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乡村的风的可爱、温馨。

五、巧用对比,突出景物

在《江南的冬景》中,作者将北方冬景、江南秋景、闽粤地区的冬景与江南的冬景对比,写了江南的屋外,写了植被,写了江南的雨、雪,无雨无雪时冬郊的闲步。在比较中写出了江南的温润晴暖优美。又如《想北平》,在文章中,作者声称自己“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又联系自己丰富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将北京和欧洲四大历史都城相比较,从城市整体结构、建筑格局、环境气氛、生活情趣等方面历数北京的好处。

巴黎热闹?摇?摇?摇?摇北平安静

巴黎的布局“比起北平来还差点儿”

美国的橘子?摇?摇?摇?摇北京的玉李

伦敦成天冒烟的工厂?摇?摇?摇?摇北平接近自然

六、情景交融,诗味悠然

第5篇

下面以几处诗文语段为例,找点训练,自主赏析,从检验的层面来看写景文段的指导意义。

1.以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例,赏析诗中写景的句子。

首先从语言运用美(用词的角度)来赏析景物的特点美:“折”体现了边塞北风的狂暴猛烈,“八月”体现了边塞雪下得早,天气异常寒冷。“千树万树”则体现了天异常寒冷,雪下得大而猛烈。同样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使用了比喻的修o手法,把雪压枝头的景象比作梨花盛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边塞风光的绮丽壮观,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情怀,符合诗人一贯的边塞诗风,情景交融,令人感动。诗的前两句从正面描写边塞风光,中间的“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两句则通过写雪花浸湿了帐幕,白天穿着狐皮大衣也不觉得暖和,将军角弓冻得拉不开,都户的铠甲冷得难穿上,从侧面衬托了边塞天气的寒冷。诗人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表现出戍边生活的艰苦。

2.以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为例,分析小说中景物描写的段落。

虎妞怀孕,一家人全靠祥子拉车挣钱。课文中节选的这一章正是祥子在天气变幻无常的情况下,拉车挣命的情形。课文中第一段的第一句就从正面对景物进行了描写:

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一点风也没有。祥子在院子里看了看那灰红的天,喝了瓢凉水就走出去。

“天热得发了狂”与“地上已经像下了火”两个短句分别体现了描写的语言运用美:前一个短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天气人的情绪,生动地体现了天气炎热到令人无法忍受的地步;后一个短句则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天气炎热的具体程度,侧面衬托了祥子憋闷的心情。第二段中除了“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是正面描写外,还选取了柳树、枝条、便道上的尘土这些自然景物从侧面衬托天气的干燥、炎热、憋闷的特点。

描写从暴雨将至到暴雨如注的过程时,除了体现景物特点之外,作者还非常鲜明地展现了写景的层次:先写雨星,接着写雨点、雨道,然后写雨瀑,最后写一个水的世界,生动地呈现出暴雨将至到已至的全过程,写出了天气的变幻无常与异常恶劣。这样的烈日与暴雨隐喻了祥子的生活状态――水深火热,从而起到了揭示文章中心的作用。

3.以晏殊的《浣溪沙》为例,分析词中的景物描写。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词的下片抓住了暮春“花落去”的特点,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无比惋惜之情;又抓住了暮春“燕归来”的特点,暗示了尽管花的落去让人无限伤感,但又有似曾相识的燕子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香径”抓住了暮春时节花香氤氲的特点,给词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渲染了一种美好而诗意的氛围。

第6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9-0081-01

摘要:本文通过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赏析来说明该词是写景、咏史、抒怀三者有机结合的佳作。

关键词:写景 咏史抒怀

诗歌写作的一个基本方法,是从形象着手,用形象思维来表达思想感情。北宋词人苏轼敢于一扫晚唐五代以来委靡不振的词风,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观念,扩大了词的领域,举凡怀古、咏史、说理、谈玄、感时伤事等等,诗可以表达的题材,都可以用词来表现,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地,并提高了词的意境,开创了词的豪迈奔放的风格。请看他的代表作《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二年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后经友人极力营救,才得以出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首词是他在黄州上任游黄州赤壁时写的,当时他47岁。面对如画的赤壁江山,缅怀在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作者通过这些具体的形象,抒发了自己惆怅失意的思想感情和有志无成的矛盾心理。写景、咏史、抒怀浑然一体。

词的上阕开头写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浩荡的长江水向东流去,滚滚波涛冲走了历史上多少英雄人物。作者面对滚滚东流的长江浪涛,触景生情,感到历史的流逝,有如东去的江水,不禁引起对历史英雄人物的缅怀。千古兴亡的事迹很多,这里指的是哪些呢?那就是:“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一句点明了时代(三国),人物(周瑜)和地点(赤壁),这两句是说,人们指着故垒的西边说:这就是三国时代周瑜大破曹操的赤壁了。苏轼所游的赤壁,不是三国当年大战的赤壁,看来苏轼是知道的,所以他说是“人道是”,是假此地方作为古战场藉以怀古而已,那么,这里既点出了赤壁,赤壁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就加以描绘了:“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几句向我们展现赤壁雄奇壮丽的景色。“乱”有“参差”的意思。“乱石穿空”一句,把陡峭参差、插入云霄的赤壁山形象地写了出来(形);“惊涛拍岸”这句不仅使人想象到波涛撞击江岸的威力,也仿佛使人听到了狂涛拍击江岸的滚滚巨响(声),“卷起千堆雪”,描写浪花飞卷,层层堆积,用“雪”比喻汹涌江涛所激起的浪花,非常贴切地写出了它的颜色(色)。在这里,“穿”、“拍”、“卷”几个词写得富有动感,用得铿锵有力、精炼形象,这里只用了13个字,便从形、声、色几方面生动地勾画出了这个古战场的壮丽雄奇的图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江山的感情,同时也为下面歌颂周瑜做了铺垫和蓄势。全篇只有这三句是正面描绘赤壁,写得意态纵横,撼人心弦,这就为下阕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周瑜渲染了环境气氛。赤壁的景色如此壮丽,如此奇险,然而,物在人非,曾在这里大显身手的豪杰们已与时俱逝,这就使作者不能不发出“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感慨了。“江山如画”是用赞叹的语句总结了前面的三句写景,紧接着又用“一时多少豪杰”启下,自然而妥帖地引出下阕所要赞颂的英雄人物周瑜。词的上阕通过写如画的赤壁之景,从而联想到历史上的赤壁大战及历史人物,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英雄人物的仰慕,真是景中有情,情因景生,借景咏史,景、情、史三者有机相融。

词的下阕开头用“遥想”紧接上阕引出所要歌颂的主要人物周公瑾。然后用“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来刻画周瑜这个封建时代的儒将形象。这几句是用美丽的小乔来烘托周瑜的少年英俊。自古才子佳人,英雄美女相得益彰。“雄姿英发”写他的英雄气概,“羽扇纶巾”写他儒将的潇洒风度,“谈笑间”形容他在大战中胸有成竹,指挥若定。“樯橹灰飞烟灭”一句以曹兵的惨败来衬托周瑜的足智多谋。在这里,作者所刻画的周瑜不是身披铠甲、挥戈扬鞭的武将,而是一个英俊儒雅的青年主帅,先写他的英姿,后写他的雄才。词的下阕到这里是一层,写的是对周瑜的缅怀和歌颂。从“故国神游”便由历史回到现实,由怀古转为伤己。上阕写如画的赤壁之景,是为描写下阕英雄人物周瑜渲染环境气氛,起烘托的作用;下阕词人着意描写了周瑜的年轻有为,就是要反衬出自己被贬谪居,虽已47岁,而仍无所建树的沮丧心情,继而又自解自嘲“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也可见作者豁达豪放的性格。“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即流露出感伤消极的情绪,又隐含着借酒浇愁,不甘安于现状的愤慨之情。这种情绪同全词的豪放感情交织在一起,反映了作者世界观的矛盾。但从全词看,它的基调是健康的。总之,下阕主要写人物事迹,通过咏史,抒发对古代英雄的向往和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感慨。

全词通过对赤壁壮丽景色的描写和对周瑜的怀念,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江山,向往历史英雄并感叹自己年华虚度而功业未成的曲折复杂的感情,而这种感情正是结合写景和怀古、咏史来抒发的。上半阙赤壁的描写和赞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下半阙刻画周瑜形象倾注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最后借“一尊还酹江月”表达自己的感慨,这种错综复杂的思想感情,就构成了这首词豪情激荡而又沉郁的独特风格。

第7篇

一.移步换景

景物随着诗人行踪的变化而变化,即以行踪为线索串连一系列景物的艺术,可称为移步换景。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是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时所作。诗题中有“春行”(此处之“行”,非表歌行体的“琵琶行”之“行”,此处为“行走”之意)二字,所以除去首联两句分别点明钱塘湖与春天,尾联两句抒发感叹――最留恋湖东白沙堤一带景色以外,中间四句着重写“春行”之所见:

首先写的是天气暖和了,几处树上都有了黄莺清脆的歌声。“几处”二字,表明诗人在一边走一边数的状态,神情毕肖。接着写,再往前走,又看到燕子衔泥飞来飞去。“谁家”二字很有神韵,似乎看到作者在停下脚步搜寻燕字的来龙去脉了。上面颔联的两句写仰视。下面颈联写俯视:越往前走,花儿越多,多得使人眼花缭乱;而地上的青草绿茸茸的,不长不短,当马儿走过时,刚好淹没了马蹄。“渐欲”,正是缓缓行进时的特殊感受,“才能”则是行进中心里的掂量。

这四句诗,运用“移步换景”的艺术,以行踪为线索,把境界一步一步向前开拓,使人感受到诗人正在边走边欣赏景色。从而创造出“春行”的意境,表达了早春之美给予诗人融和愉悦的感受。

如果说《钱塘湖春行》只有中间四句是“移步换景”的话,那么,刘的《阙题》则句句用了此法: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让我们跟着诗人的行踪,领略沿途的景物吧:

一开始就已踏上了高山之上白云尽处通往一座别墅的小路,而伴随山路的是蜿蜒曲折的溪水,两旁是繁花盛草,显示出盎然春意。这春意伴随着溪水悠远绵长,给了诗人边走边欣赏美景的机会。“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至”与“随”,用拟人手法赋予落花以人的动作;同时,也暗示诗人正在漫步中,“时有”正是漫步赏花的独特体会。落花漂在水中,水也散发香气。一路行走,一路观赏,不知不觉,山中别墅已近在眼前:面向山路的是“闲门”,何其僻静;走进院中,柳条拂地,何其幽雅!原来,这就是主人的“读书堂”。尾联进一步抒写别墅的光景:即使是白天,这里也有着深山密林的清幽,连衣服上也映着清幽的山色。

全诗句句写景,又句句有人,有人的行动。景物的变化随行踪而变化,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二.移时换景

诗中根据时间的推移描写景物的变化,即以时间推移为线索串连不同景物的组合艺术称为“移时换景”。如宋代道潜的七绝《江上秋夜》:

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翻叶动秋声。

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这首七绝通过描写苍江从傍晚到夜半,天气从阴雨逐步转晴的变化过程。全诗四句四景,分别表现阴雨、风起、风停和浮云将散未散透出阳光的景象,烘托出江上秋夜由昏暗渐入静谧的过程。在时间推移过程中,最能表现变化的景物是云和风。“雨暗”之“暗”实际指乌云阴沉,最后变成“浮云”,表明乌云被风吹散了,天气将要转晴;风开始很小,只凭“井梧翻叶”才能判断起了风。诗中省去了风越吹越大的描写,只写“夜半风吹断”。根据经验,一定是呼呼大风停下来才听得出风歇。诗人很准确地抓住不同时刻的景物特征,写得层次分明。

运用这种技巧,还可以概括人的一生的感受,如蒋捷的《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间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作为宋元更替时的作者,晚年回忆他年轻时,中过进士的短暂欢娱,然后就是宋亡后的战乱中长期颠沛流离饱经忧患,直到晚年的极端孤寂和无可奈何。全词由少年写到壮年,再写到老年,表现三个不同时期的不同场景。少年时红烛映照,罗帐低垂,这个歌楼内景使人联想到青春与欢乐,含有“少年不知愁滋味”之意。到了壮年,则是一幅水天辽阔、风急云低、孤雁哀鸣的江舟秋雨图。这正是作者在兵荒马乱中漂泊四方的遭遇的一个横截面。最后一幅图画是写当前的老年处境的。一位白发老人在僧庐之下万念皆灰、无可奈何,任凭阶前雨声点点滴滴捱到天亮。这是作者在江山易主以后孤寂到极点、痛苦到极点的生动写照。通观全词,作者通过少年至壮年至晚年的时间推移展现的三幅画面的关系是:第一幅是第二、三幅图的反衬,第二幅为第三幅的陪衬。这与《江上秋夜》四景之间的连贯关系大不相同。

三.移视换景

诗词中通过视角或视线的转换描写不同景物的艺术称为“移视换景”。运用这种艺术,可使笔下的景物或高或低,或远或近,或内或外,从而全方位地描写景物,抒发感情。如白居易的《杭州春望》: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本诗以题目中的“望”字串连起七处景物,集中而全面地描绘了杭州春日景色。首联写登楼远望城外东南雄伟壮丽的景色:旭日升腾,霞光灿烂;钱塘江水,澎湃奔流;护江长堤,银光闪耀。颔联把视角从城外转到城内:描写了杭州城内曾助吴灭楚、越却反为吴王所杀的伍子胥之庙和杭州名妓苏小小曾住过的秦楼楚馆。上联还借助“涛声夜入”的想象以突出伍员壮烈的阳刚之美,下联以门前之柳衬托繁华杭州的阴柔之美。颈联仍写城内近景:游人沽饮,妇女织绫;梨花飘舞,酒旗招展;红袖翻飞,彩绫绮丽。杭州素称丝绸之乡,这一描写,十分准确地抓住了杭州特点。尾联把目光投向远处,描写了最能体现杭州山水之美的西湖和烟柳葱茏、春草芊绵的白堤景色。诗中借助视角的转换,由外到内又由内到外,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层次井然又错落有致地把杭州春色表现得妩媚无比。

除状春外,描写冬景也有用这种技巧的,如孟郊的《洛桥晚望》: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此诗也是以“望”字领起全诗。第一句写俯视:洛阳桥下刚刚结冰,可见是初冬。第二句写平视:洛阳道路上无人行走了。第三句写近观:榆树柳树已叶落枝残,伴随着悄无人声的楼台亭阁。第四句大笔一转,把视线由近推向远方:一轮皎月之下,遥远的嵩山白雪皑皑,使人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回过头来看,虽然运用了俯视转平视,近观转远眺的“移视换 景”艺术,但笔下之景却有着主次之别,照应之脉。前三景为次,后一景为主,前面的萧疏枯寂是为了衬托最后的明月雪山的开阔明亮。而“冰初结”意指寒冷至极,从而导致“人行绝”、“榆柳萧疏”也导致“楼阁闲”。“楼阁闲”又同“人行绝”相照应;而“榆柳萧疏”,没有繁枝密叶挡住,才可能借助月光“直见嵩山雪”,可见也是照应关系。在此衬托与照应之下,明月与白雪所象征的作者的冰清玉洁的襟怀就显得十分突出了。

四.易觉换景

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觉随着运用感官之不同而分为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不同类型。诗人通过改变人的感觉类型而写出各种不同景物的艺术可称为“易觉换景”(这里的“易觉”,不同于表通感修辞格的“移觉”)。成功运用“易觉换景”的艺术,可以使读者对所描述的景物感同身受,引起丰富的联想和强烈的共鸣。如王建的《江馆》:

水面细风生,菱歌慢慢声。

客亭临小市,灯火夜妆明。

这首五言绝句,是一幅清新的江馆夜市的素描。其成功之处就在于调动触觉、听觉和视觉写出对江馆夜市不一般的感受。

从末句“夜”来看,写的是夜晚的集市。除第三句交代客馆临市这一可作全诗枢纽的环境特点以外,其余三句都是运用易觉换景的艺术写的。“水面细风生”,既然是夜市,“风”是看不到的,尤其是使水波微兴的“细风”是不可能诉诸视觉的,只有触觉才能感受得到那种微风带来的凉意和,从而为全诗定下了轻柔的基调。“菱歌慢慢声”,是转从听觉来写景。既是“菱歌”,当然与上句的“水面”有关,但因在暗夜,不大可能下水,故当是采菱女在集市里清唱。“慢慢声”表现菱歌的舒缓悠扬,从而描绘出江馆夜市特有的风情。第四句写视觉:“灯火夜妆明。”一个“明”字一箭双雕:一指灯火把夜市照明,二指在灯火照耀下赶集的盛妆女子的明艳出众。全诗借助感觉类型的变化,从正面写出对江边夜市的欣喜而又悠闲的独特感受。还有运用“易觉换景”艺术从侧面写景的,如白居易的《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这首写夜雪的诗,先从触觉写起:“已讶衾枕冷”。人早已睡下,加之雪落地无声,故开始浑然不觉。待到雪越落越大,寒气越来越重,足以使肌肤感到衾枕冷时,于是“讶”然。接着写视觉,可是,人在衾枕之间是难以看到夜雪的。只有写窗户,写窗户明暗示雪大而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透过窗户带来亮光。后两句构成倒装的因果关系――因时时听到大雪压折竹枝之声而推知雪势有增无减,越来越大,积雪越来越重。这是通过听觉形象来表现雪之大之厚之重,同时也衬托冬夜的寂静与诗人的彻夜无眠,从而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的孤寂心情。全诗无一句正面描写,却通过触觉、视觉和听觉的转换侧面写出夜雪的温度、亮度和厚度,使夜雪形象鲜明,耐人回味。

第8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7―0099―01

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更加突出,俗谓之烘云托月。用于艺术创作,是一种从侧面描写来突出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他所说的,就是烘托的技法。

侧面烘托用于古典诗歌的创作中,主要用来:

1.写人

汉乐府民歌《陌上桑》中有一段对罗敷外貌的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作者意欲极写罗敷之美,却未对罗敷的美貌作任何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烘托出了秦罗敷的美貌,给读者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的余地。这种写法,往往可以使形象具有空灵感,又使读者参与到形象的创造之中。这样的艺术境界,有时甚至比正面描写的效果还要好。

2.写景

在令人目不暇接的咏雪诗篇中,白居易有一首小诗《夜雪》别具风采:“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洁白晶莹的雪花,常人一般是通过视觉来感受其形状、颜色的,诗人咏雪,大多是从正面直接进行描写,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像“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等,白居易却另辟蹊径。全诗不直接写夜雪,而是从感觉(首句)、视觉(第二句)、听觉(三、四句)的角度来捕捉,生动传神地为我们描绘出一场夜雪。诗人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使这首诗别具一格,诗韵十足。

3.写音乐艺术

《琵琶行》在用生动的比喻、摹声描写了琵琶女的演奏后,有这样的诗句:“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句诗没有直接描摹乐曲,而是通过周围听众陶醉其中的反应,从侧面烘托了琵琶演奏的精湛美妙,体现了它强烈的感染力。这首诗中的“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也属于侧面描写。

在理解侧面烘托这一创作手法时,我们还需要把握烘托跟对比、衬托三者之间的区别。

李白有一首《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画面:一幅是越王大败吴国而凯旋,战士们个个脱下战袍,换上了“锦衣”,向国人炫耀他们的战功,宫女们个个打扮得花儿一般,在宫殿里恣情欢乐;另一幅则是“只今惟有鹧鸪飞”,现在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昔日的胜利、热闹早已烟消云散。诗篇将昔日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抒发了盛衰无常之感。显然,这首诗用的是对比的写法。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这样的诗句:“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天姥山怎样高,而是用以高峻著称的五岳、天台来衬托天姥山,从而把天姥山写得耸立天外,直插云霄,壮丽非凡。这几句诗用了衬托的写法(当然也有夸张)。

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再现李凭高超的箜篌技艺,有这样的描写:“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那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令神妪也为之感动不已,老鱼和瘦蛟本来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现在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成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倚着桂树,久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地洒落在身上,也不肯离去。很明显,作者用的是侧面烘托的写法。

第9篇

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明朝朱承爵在《存馀堂诗话》中说:“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清朝俞樾在《春在堂随笔》卷二说:“云栖修篁夹道,意境殊胜。”对于诗化小说而言,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文学意境作为一种人类心灵的生命律动,有表真挚之情、状飞动之趣和传万物之灵趣三个特点。每次翻开这样的作品,读到一幅幅质朴又唯美的意境,就宛如在炎夏喝了一杯冰饮,沁人心脾。

铁凝是新时期文学中最善于建立自己艺术风格的作家之一。初登文坛的铁凝就以充满抒情诗的意境的独特形式美感征服读者。雷达曾评价:“铁凝是把生活的‘块垒’抱在怀里用自己的‘心’溶解成‘情’这种流水般、月光般的东西再凝结成自己的小说。”《哦,香雪》就是其中的代表。

一.《哦,香雪》富有诗意的意境美

《哦,香雪》具有诗的审美目标,它不仅表现为整体构思上寓于诗情,而且表现为局部的描写充满诗意。它是铁凝经过精心提炼而创造出香雪这个独特形象,以清新隽永的笔调表现了一个在闭塞山村中生活的少女香雪对都市文明的向往的细节、以火车在台儿沟停留的一分钟展开的特定氛围、以香雪生活的山村台儿沟为主要场景的描写,充满浓郁乡土的抒情气息,凝聚丰蕴的哲理意味。小说不注重叙事功能,不以情节冲突来塑造人物性格,而是重视创造意境。它凭借诗的隐喻、象征和主情性,让时间、心理变得交融浑然,情节淡化而富有哲理性的诗意美。

《哦,香雪》让读者具有一种从有限的形象画面,升华到无限的思想、理念的升腾力,一种从具体的人物情节提高到普遍的意蕴、诗情的概括力,它既有生活的具体实感、美感,又有引人思索的丰厚、博大的思想内涵。小说的故事情节很简单,但通过诗化的意境,能让读者或有震撼心魄的激情,或漾动性灵的抒情,因为小说充满了诗的基调、诗的韵致、诗的醇味,使读者与作家心灵同客观世界的契合的升华。这种升华引导人们向真、向善、向美的审美深度。

(一)意境美的人物

作品中所描写的台儿沟那一群十七八岁的漂亮姑娘,纯洁,质朴,真诚,就像封闭的大山,清静淳朴,未受任何的污染。她们每次都像过节一样梳妆打扮去迎接那列只停一分钟的火车的到来。她们对山外的世界充满好奇与向往,指点着乘客携带的新鲜物品,笑问着列车上的新奇陈设,信任地用土特产与人们交换东西,还有凤娇对乘务员“北京话”产生的一种纯真无邪的情感,这一切无一不是少女世界特有的美丽风景。

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人物香雪,更是如清泉般的美丽清纯。虽然作者没有正面描写她的外在美,但是从姑娘们的谈话以及乘客的眼睛中,已分明地勾勒出她纯洁美丽的动人面貌。更重要的是她的内心更是一个美丽的世界。比如读着描写她那些纯真无邪、心地善良、渴求进取、坚毅执着的文字,我们眼前便活脱脱地出现一个通体洋溢着诗一般美的意蕴的山乡少女。

(二)意境美的背景

作品中的台儿沟一心一意掩藏在大山深深的皱褶里,这儿人们的生活、这儿山区的景色,无不自然纯净,没有掺杂人世的污浊,没有遭遇破坏和污染,具有一种深藏闺中无人知的纯净的美的原生态的诗情画意。作品在写香雪夜晚步行三十里山路返回台儿沟时的描写,又把香雪的心理活动、台儿沟人的生活、山间的自然景物,交融糅合,创造了一种无与伦比的美幻世界,仿佛是来自天籁的诗一般,动人心弦,令人神往。

(三)意境美的语言

作品笔调清新婉丽,优美纯净,具有诗一样的美。作者是怀着一颗爱心去写的,于是笔下的一切都被赋予了生命。写山、写树、写小溪、写火车,笔触所至,这些物体都跃动起来,有了体温,有了脉搏,有了感情,有了灵魂,和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一起,共同组成了一个和谐的充满生机的艺术世界。在作家蘸满关切柔情的笔下,大山小村闭塞而质朴、贫困而纯洁,多么惹人怜惜!

作品在以灵动的语言描写了香雪所见到的山乡夜景之后,又用散文诗样的抒情笔调写道:“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这种清纯流畅、朴素自然的语言,仿佛从香雪的心底汩汩流淌出,缓缓流入读者的心田,让人遐思,让人向往,让人陶醉,让人心旌摇撼。

二.《哦,香雪》意境美的真实性

(一)人物形象的真实

《哦,香雪》深入人心,同时因为作品中的形象本身就不是单纯的一些生活在闭塞的台儿沟村庄的人,只是生活真实,只是客观存在的人或事。作者虽不能过多地介入作品,也就通过人物的心理变化写,情感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流露出来,构建成一个有血有肉的,能让作者和读者都能产生共鸣的人。从而也揭示着作品站在历史的角度透过生活的真实的表层来对人文的一种终极关怀。

1.用白描式的手法,将人物的形象和生活结合到一起。

白描手法与别的表现手法共用,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表达效果。通过朴素的描写,达到了一种形象真诚,情感真挚,而感受又真切的效果。同时这样的香雪形象也即是符合当时人物或是情节的发展规律,表达一人物与作者的共同愿望和理想的。即就是所谓的“合情合理”刻画出一幅鲜艳的水彩画。既表现了客观的台儿沟人民的生活。又将作者对他刻画的人事的的一种主观情感融入其中。使景物描写的内涵更丰富,更能使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变化融合到环境中,使语言更有嚼头。比如“她们洗净蒙受了一天的黄土、风尘,露出粗糙、红润的面色,把头发梳的乌亮,然后就比赛着穿出最好的衣裳。有人换上过年时才穿的新鞋,有人还悄悄往脸上涂点胭脂”。在外貌描写中,运用白描手法,能洞穿人物骨髓,由貌触及本质、灵魂。

2.散点式结构中的艺术真实

这是一个一分钟引发的故事。在一分钟内开掘出一个大山中几乎被人遗忘的“台儿沟”,以及一群活泼可爱的山村少女。火车终于可以在&l dquo;台儿沟”停一分钟了,“她在一张堆满食品的小桌上,发现了渴望已久的东西。她放下篮子,心跳着,双手紧紧扒住窗框,认清了那真是一只铅笔盒,一只装有吸铁石的自动铅笔盒……”“她学着‘北京话’的样子,轻巧地跃上了踏板……”,但是很不幸,火车很快就开动了,她拍打着玻璃,冲凤娇叫喊,然而火车并不会因此而为她停留。一分钟又一分钟的等待,一分钟又一分钟的惊喜,作者以这样一种独特的结构,生动地表现了香雪纯朴的本性。真实鲜活的人物形象顺理成章地也就展现在读者眼前了。

(二)历史背景的真实

当改革的号角激情奏响,当开放的春风轻抚大地,当自信的现代文明打破静谧的田园生活的时候,“台儿沟”的少女们也满心欢喜地迎接它们的到来,历史的中国沉寂良久,当绿色的长龙一路呼啸,挟带着来自山外的陌生、新鲜的清风,擦着台儿沟贫弱的脊背匆匆而过……那是多么生机盎然的一幕。

1.用抒情的笔调描画出宁静优美的自然风景。

在文章开篇就提到“它和它的十几户乡亲,一心一意掩藏在大山那深深的皱褶里,从春到夏,从秋到冬,默默地接受着大山任意给予的温存和粗暴”。若作者并非对这片世外桃源的风景有所倾心的话,也就不能描绘出这样的优美风景。而在这样一种自然环境的描写中也正体现了作者在变革的时代对理想环境的一种寄托和向往。虽然作者文本思想中更多的是表达一种落后、封闭的状态,但其间的感情却是复杂而深刻的。

2.村民在社会变革发展中的淳朴本性。

“房顶子上那个大刀片似的,那是干什么用的?”“烧水在哪儿?”“开到没路的地方怎么办?”“你们城里人一天吃几顿饭?”……少女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凤娇和“北京话”做买卖故意磨磨蹭蹭,车快开时才把整蓝地鸡蛋塞给他。凤娇对“北京话”的感情执着而简单,这种感情应该也是那个年代所特有的,不得不令人感慨。在那个变革的时代,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如同一曲悠扬的歌,低诉着那段纯朴的情感。

3.人文环境当中虚虚实实的艺术真实。

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也并非就有那么那么落后山村,但是这样的一种状态或是生活情况在中国是普遍存在的。作者运用一种现实形象和非现实形象的融合来表现反映社会生活的内蕴。那一群山村女子由围观—询问—上车,反映出她们向往外面的世界。而香雪更是对现代的教育充满无限渴望,在一个由极度封闭禁锢的时代步入开放的时代。再现了当时农村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和意识,作者通过当时人文环境的一种把握来透析其自身对生活本质的认识和感悟,是一种概括、体验和升华。

(三)人性的真实

小说以人的理性和社会理性的眼光,融入人的生命体验,生存感受和审美理想感受去体悟生活,揭示生活的本质与规律内涵。恬淡的乡村生活,纯真的个性特征,唯美的人性之光是对台儿沟少女的真实写照。

1.人之初,性本善。

她们美丽、善良、单纯,当别人把“北京话”和香雪相比,说城里人的白是捂出来的时候,凤娇会不高兴,就会松开拉着香雪的手。但是当香雪被火车带走以后,她们却会不顾一切地连夜去找。当彼此看见对方的那一刻,“山谷里突然爆发了姑娘们欢乐的呐喊,她们叫着香雪的名字,声音是那样奔放、热烈;她们笑着,笑得是那样不加掩饰,无所顾忌。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哦,香雪!香雪!”那一颗颗黑点又岂止是黑点呢?——是人性之真。

2.人类进步的追求。

小说中台儿沟人民与外界人民交换物品的变化(实用为主—装饰品—学习用具)。是落后山村农民的缩影更是广大中国人民在开放的时代的一个心理缩影。他们要求进步,要求学习。从历史文化层面以及一个浪漫的现实环境,反映以“人”为中心的生活,体现人的创造力、想象力、意志力以及实践力。按照主观化方式把握客体世界,以一种“诗意性”的技巧来达到文章的艺术真实。小说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借台儿沟的一角,用美的语言,精巧的结构,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

3.小说的哲理意蕴。

整部小说在刻画人物,描写环境的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以及诗意性中。提出了一个现代化进程中的悖论:人类获得现代文明是否应该抛弃乡村文明。

小说写香雪用鸡蛋换铅笔盒一事,展现出主人公香雪内心深处的波澜,即向往大山外面的世界。同时,她又深爱故土,期待它发生巨大的变化,“火车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等这一系列的语言,预示着社会变革的趋势,其主题思想溶入了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具有生命的活力。情美、景美、人美,与感天动地的爱交织在一起,弹奏着人间文明向上的乐曲。小说从仅停一分钟的火车小站这个独特的视角,通过对香雪等一群乡村少女心 理活动的生动描摹,表达了她们对山外文明的向往,摆脱山区贫穷的迫切心情,同时再现了山里姑娘的自爱自尊和她们纯美的心灵,给人们以生命美的启迪。

铁凝以对日常生活的诗意化和意景化的创造性的抒写实现了对日常生活叙事的穿越和超越延续了文学的崇高性和责任感。《哦,香雪》关涉到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最深刻的变革和中华民族最深重的灾难,但如此宏大的主题却是通过华北平原的一个小山村里日常生活的肌理意境美展示出来。可见,铁凝小说的意境世界以“人工”巧夺“天籁”,借层出不穷的小说意境为读者带来了一个生动的感性世界,以独特的话语方式娓娓道出她的心声引导读者在她精心营造的艺术氛围中神游,从而得到极大的审美愉悦。

参考文献:

[1]胡经之,文艺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3月版.

[2]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3]铁凝,谁能让我害羞[M],新世界出版社,2002.

[4]孙犁,谈铁凝的新作《哦,香雪》,青年文学[J],1982(2).

[5]戴锦华,真淳者的质询:重读铁凝,文学评论[J],1994(5).

第10篇

描写除夕之夜的诗句《除夜》——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拜年》——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已酉新正》——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共内人夜坐守岁》——徐君倩

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

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

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摧。

《卖痴呆词》——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穰钝滞迎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

二物于人谁独无?就中吴侬仍有余;

巷南巷北卖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榆。

栎翁块坐垂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

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

描写除夕之夜的诗句精选《辛巳除夕与彭同年同宿道观中》【作者】:龚自珍

亦是三生影,同听一杵钟。

挑灯人海外,拔剑梦魂中。

雪色惮恩怨,诗声破苦空。

明朝客盈座,谁言去年踪。

《庆宫春》【作者】:姜夔

绍熙辛亥除夕,予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尝赋诗云:「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后五年冬,复与俞商卿、张平甫、铦①朴翁自封禺同载诣梁溪,道经吴松,山寒天迥,云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星斗下垂,错杂渔火,朔吹凛凛,卮酒不能支,朴翁以衾自缠,犹相与行吟,因赋此阕,盖过旬涂稿乃定。朴翁咎予无益,然意所耽不能自已也。平甫、商卿、朴翁皆工于诗,所出奇诡,予亦强追逐之。此行既归,各得五十馀解。

《蝶恋花》【作者】:晏殊

南雁依稀回侧阵,

雪霁墙阴,

偏觉兰芽嫩。

中夜梦余消酒困,

炉香卷穗灯生晕。

急景流年都一瞬,

往事前欢,

未免萦方寸。

腊后花期知渐近,

寒梅已作东风信。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唐]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半夜腊因风卷去,五更春被角吹来。——唐 曹松《江外除夜》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宋]姜夔 细草穿纱雪半消,吴宫烟冷水迢迢。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描写除夕之夜的诗句推荐《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卖痴呆词》【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玉楼春》【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祇与东君偏故旧。

除夜【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已酉新正【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癸已除夕偶成【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卖痴呆词》【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唐】 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除夜》【唐】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第11篇

[关键词] 《太阳雪》 音乐 创作意识

作曲家张千一于2009年创作的歌剧《太阳雪》,是一部关于题材的舞台剧作,改编自裘山山小说《我在天堂等你》。讲述了建国初期,一群怀揣对理想和信念不懈追求的可爱女兵,为能够及时给进驻在的部队送去急需的物资和药品,在自然环境极其恶劣严峻的进藏途中所发生的一段段感人至深、撼动心灵的传奇故事。

一、歌剧《太阳雪》声种的体裁

就《太阳雪》音乐的声种设计,张千一采用的歌唱形式有:抒情短歌、歌谣体独唱、男女对唱、男女二重唱、混合三重唱、女声小合唱、混声合唱等,以便于更立体化和更直接的表现戏剧冲突。从体裁的写法上看,他有着自己的样式和符合中国化的处理。从声种构成上看,该剧所有主要角色的音色搭配,用了(几乎涵盖)当今我国声乐所有演唱音色的唱法类型。笔者结合《太阳雪》中的声乐体裁形式来看张千一的创作特征。

1.咏叹调的写法

《太阳雪》里的歌曲不像中国以往歌剧中的唱段,是采用中国民歌与戏曲的音乐素材结构方式;也不像西方咏叹调那样,有时要脱离作品的原貌去尽情发挥演唱者的技巧;更不像当今的一些歌剧唱段,在探索、追求咏叹调的写作时,变异较大,甚至达到了解体原咏叹调的思维框架。而这部歌剧是在描写、刻画人物内心冲突、倾诉、抒发等情境时,采用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2.关于重唱的写法

《太阳雪》中的重唱形式,为我们提供了多样性的表达方式:

(1)结合多样的表现形式,给人们带来时空上的对比、变化。如刘毓荣独唱《哥哥你要等着我》、女小合《雪花》和二重唱《亲爱的妈妈》。

(2)发挥不同声种的表情优势,激发不同声音的表现意义。

(3)运用同类又不同的声种变化,体现描写不同人物所处的境界层面。

3.关于合唱的写法

歌剧的合唱主要是烘托总体戏剧气氛,塑造群体音乐形象。作曲家要善于把戏剧性的冲突,融入在合唱中去体现。那么,《太阳雪》中的合唱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笔者认为最大的特点就是“悲美”。

如“风雪合唱”,就是以“悲”来表现“美”,而且是一种大“美”。张千一这种以“悲”为“美”的审美情趣,是有依据的。因为,在西方古希腊时期,就有关于“悲美”的理论阐述。在我国的传统美学理论中,“悲美”也是主要的审美对象。

因此,“风雪合唱”在全剧中的多次出现,除了起到情节转换、戏剧推进、贯穿发展等整体结构力的作用外,还更多的给人们带来悲美、高远、厚重的审美愉悦。

二、歌剧《太阳雪》音乐的形式

歌剧《太阳雪》的音乐是由西方交响乐队来完成和推进歌剧进程的。在音乐的结构、和声等方面的特点有:

1.结构布局

歌剧《太阳雪》的音乐结构是以东方虚实相间和传统美学的简约手法,并在歌剧中运用了交响性思维和叙事原则来布局的。在体现音乐与戏剧结合的同时,还能让音乐形式获得多样化的风格表现。

2.和声与复调

张千一在《太阳雪》里,有意淡化大小调和声功能的同时,强化了色彩性的中国风格,即在发挥中国线性音乐表情的同时,注意民族调式和声的运用。

(1)由于不同声种的交替、转移,张千一便采用在不同声部上的增减、叠加办法,形成游走于各个声部之间的复调旋律。

(2)有些唱段由于音乐表情的需要,复调性的旋律也就随其唱段声音所在的音位高、低、强、弱以及乐队音色的浓、淡变化进行调整,使音乐获得了更为细腻的变化。

(3)有些唱段的写法,是属于比较自由的复调形式。虽然随意、自在,却给人以此起彼伏的立体感。

3.配器

是沿着交响性思维发展,具体配器的技法运用也与西方浪漫派相近。在此基础上,还能结合戏剧内容、音乐风格、体裁形式等方面有着自己的音响设计。主要表现在:

(1)追求精致。在织体的运用上更加细腻、精致。特别是在戏剧性情节的细部中,你能感受到音乐上的细微变化。

(2)在配器色彩上是靠音色、和弦重组求得变化的。《太阳雪》中的音高组织主要以五声性为主,但它们不是简单的混合,是用几个不同乐器声部的音区、长短、音色等手段,构成了不同的色彩声效。

(3)注重意境的描写。由于张千一采用的是交响乐队的配置,并能让乐队在意境的描写、色彩上的变化、的推进及爆发的音乐声效等方面,都使音乐音响的表现力更加多方位、立体化。

三、歌剧《太阳雪》的“立意”

张千一的歌剧音乐,在承载情节、人物和戏剧推进过程中的悬念、冲突时,更多的是注重对于“情”与“境”的描绘。可以说,纯情是这部歌剧音乐的总体听觉形象,这里的纯情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简单”,而是具有更高难度的“简洁……”

1.纯“情”

“情”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可谓是永恒的主题。在音乐作品中的“情”,常指音乐对人的情感所产生的触动。而《太阳雪》音乐的纯“情”风格主要体现在:

(1)体现那个年代人的情感特征。具体表现在:音乐上的外化是以迈着“高歌猛进”的步伐,而内化则有“涓涓细流”般的倾诉。

(2)体现音乐与情感的“自然之和”。每个唱段都有自己的发展轨迹。随着戏剧情节的展开和在一系列的独唱、重唱、小合唱等铺陈下,合唱“风雪茫茫”再次出现,就显得如同太阳雪般的壮美和震撼,以此追求“自然之声为终极”的艺术境界。

2.立“意”

张千一在“立意”上,表现在对人物深层情感的挖掘,并以“情”来诠释。因此,歌剧《太阳雪》中的唱段音乐,采用什么样式、结构、技法都不重要,关键是要有“情”。张千一的唱段不但好听、动人,还能让他的歌声不断敲击着你的心房,曲调中所深含着的意蕴,如同苏州绣品上的花朵,从哪个角度都可以看到绽放的效果。

总之,歌剧《太阳雪》写作上的纯“情”、立“意”,最终是向听众传递“美”的信息,这一切也都源于对生活的体验和审美主体的理解。也正是由于运用了这些无形的文化资源,张千一才敢于“大笔挥毫”,给人以“超然”、“大气”的总体印象。

四、结语

张千一以往创作的歌剧(如《我心飞翔》、《解放》),在许多方面都与中国的歌剧发展存在着一脉相承的特点。而《太阳雪》音乐创作更侧重于简约、质朴,以最少的笔墨来制造动人的韵味。在此基础上,通过《太阳雪》这样一种新的歌剧创作样式,又探索了一条符合“宏丽壮美和温婉优雅”的美学原则。同时,张千一始终坚持的理念是:注重、尊重、贴近聆听者的审美方向和欣赏习惯。这种积极与社会接轨的创作原则,也是他的音乐作品一直以来就受到人们喜爱的成因。

参考文献:

[1]张千一学术访谈.2009.

第12篇

说明文以说明的表达方式为主,但为了把事物的特征更准确地表述出来,也常会运用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下面具体讲讲说明文中的叙述和描写,即如何判断并分析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说明文中的叙述。

有些说明文为了说明事物某方面的特征,会通过讲述生动的故事或介绍事件的过程来使事物的特征得以彰显。在《死海不死》这篇文章中,就讲述了这样一个传说故事:“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军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他下令处决俘虏来的奴隶。奴隶们被投入死海,并没有沉到水里淹死,却被波浪送回岸边。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将俘虏扔到海里,但是奴隶们依旧安然无恙。狄杜大惊失色,以为奴隶们受到神灵保佑,屡淹不死,只好下令将他们全部释放。”这个神奇的传说故事,突出了死海盐度很高的特征以及早期人们对死海成因的认识不足。通过叙述故事,增强了说明文的生动性、趣味性。在有些科普性的小品文中,通常会用故事的叙述来说明一些科学道理,使文章更耐读。

2.说明文中的描写。

在说明文中,也常见生动、形象的描写语句。在《看云识天气》一文中,就有这样一段描写:“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这段文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云的多种姿态,增加了说明文的趣味性,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这两种表达方式在说明文的阅读分析中,常见的命题方式是:“这段(或这几句)文字叙述的目的是什么?(或作用是什么?)这段(句)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或作用是什么?)”答题时往往都需要用上“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趣味性,使说明变得生动形象”等语言。

[阅读训练一]

草原不都是绿色的

刘夙

曾经有朋友去河北北部坝上草原旅游,回来之后气愤地说,当地环境破坏十分严重,草原根本不是绿色的,而是枯黄的一片。这也难怪,很多人印象中的草原,就是漫无边际的一大片绿色,牛羊像珍珠一样点缀其间。显然他们不知道一件事:一年中充其量只有不到四个月的时间,草原才会呈现出这样的景色;在其余更漫长的时间里,草原并不是绿色的。

以坝上草原为例,一般来说,一年的前四个月几乎都是白茫茫一片,要到四月下旬积雪才渐渐融化。雪化后,草才开始返青、生长;五月中下旬第一批野花开放,标志着草原恢复了生机,这时,绿色才如人所愿地铺满大地。六月至八月是坝上最美的季节,但进入九月后,大部分的植物已经完成了当年的生命周期,又渐渐枯黄了。这种枯黄的面貌一直持续到十月下旬,直至冬雪再度降临,草原再次被厚厚的积雪覆盖成白茫茫的一片。因此,单论时间长短的话,白色才是草原的主色。

在枯黄和被大雪覆盖的季节,草并没有死。它们只是放弃了地上的部分,但地下部分还顽强地活着,通过休眠挨过漫长的冬日。这些借以越冬的草的地下部分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如针茅、冰草等丛生禾草以缩短肥厚的茎基越冬,羊草等根茎禾草以细长的根状茎越冬,葱类、山丹以球状的鳞茎越冬,等等。当然也有一小部分植物完全死亡,靠种子越冬,不过它们在荒漠性不强的草原上通常不占主要地位。

如果说冬季的严寒造就了草的越冬本领,那么气候的干旱则使草能在草原上占据优势。一些针叶树也可以耐受严寒,如云杉、冷杉、落叶松等,它们构成了西伯利亚广阔的森林。但是庞大的身躯使得它们再怎么想办法节约用水,也还是不可避免要消耗大量的水分。因此,在草原这样的半干旱、干旱地区,乔木难以生存,灌木通常也很少(荒漠草原例外);在森林中屈居第三位的草于是取而代之,成为霸主。

不过,今天广阔的欧亚草原实际上只有几百万年的历史,可谓是相当年轻的植被。两千多万年前的早第三纪末,气温普遍比今天高,气候也普遍比今天湿润,欧亚大陆中部在当时还是森林,许多在今天只能见于长江以南的亚热带树种,当时都能在那里茂盛地生长。但是在早第三纪结束,晚第三纪开始时,地球“变脸”了,这片地区的气候逐渐由暖湿向冷干发展,森林也就不得不节节败退,最终撤离。青藏高原的隆起,更是加剧了这个过程。到五百万年前的晚第三纪,欧亚草原和其他地区的草原均已大为扩展,由此使哺乳动物中的偶蹄类也广为扩散、分化,一举成为最成功的哺乳动物类型之一。进入第四纪,全球气候更趋干冷,于是在草原的中部又出现了荒漠,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欧亚草原带东部随经度从草甸草原经干草原、荒漠草原逐渐变化到荒漠的地带性景观。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正是冬季的茫茫大雪和刺骨寒风,以及总是干燥得令人郁闷的空气,造就了夏季草原绚烂而短暂的美景。草原,就是这样的一个残酷和美丽完美结合的世界。

(选自《青年文摘》)

探究练习

1.文章第一段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什么?有什么表达作用?

2.下面句中的黑体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以坝上草原为例,一般来说,一年的前四个月几乎都是白茫茫一片,要到四月下旬积雪才渐渐融化。

3.本文说明对象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说明顺序是什么?

4.本文语言生动形象,试举例说明。

5.结合本文分析,草原上一年大部分时间都不是绿色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训练二]

手语

沙爽

手语当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语言。晨昏交替,篝火燃起,火光映亮那些寂寞的、无声的手势,投影在凹凸的洞壁,变成了岩画、符咒和舞蹈。而时光将这些指间流动的文字刻印在我们的血脉里,变成了基因和记忆。

手语有它类似于英语词根和汉字偏旁的简明体系。所有含有“优秀”“好”“出色”等意思的词语,均要借助于一根拇指,这等于是它的“词根”或“偏旁”。这一习惯几乎是世界性的。当拇指有力地向上跷起,这是认可并公布了我们品性中优良的那一部分,它看起来如此理直气壮,面向阳光、风声和雨水,仿佛幼苗翘望成长。沿着它的反向延长线,小指低首向下,指向“优秀”“好”“出色”的反义词系,指向阴影和低,还有比低更低的地底。手语体系更多的是靠它的“其他部件”来丰富所表达的内容――中间隔着蜷起的三根手指:一个中性地带,它配合手指的移动,不动声色地调节不同的感情。

当拇指俯伏,被另一只手掌轻轻,抽象复杂的“爱”,顷刻间变得简单且具体。当我们越来越羞于说出内心隐秘的情感,仿佛被唇齿磨损,一个珠圆玉润的词语丧失了原有的纯粹,并迅速在空气中改变了清新的气息时,手语却简洁地传递了人类的情感,传递了亘古的依恋和温暖,阻止了对一个词的种种歧义和糟蹋。在这个表述里,拇指退居为次要角色,它可以不是优秀的,甚至不是“好”的――这些并不影响它享有完美的爱的浴泽。这是中国人示爱的方式,承受者的回报和优劣被忽略不计。国际手语中的“爱”则表现得委婉一些:伸出拇指、食指和小指,其余两指弯曲,掌心向外。这是音节“西”的指式,像一个人的中性风格。但即便如此,它还是掩不住内在的热量和光焰,向着陌生的世界,缓缓四射。

手语是说明文,倾向于极度简洁,忽略语法和修辞。可以将“你和我”简化为“你我”,将“一起回家”的“一起”直接省略。“你我”当然是“一起”,这还用说?写文章的人们早已习惯他人和自己在表达意见时字斟句酌,包括字与字之间的衔接,包括标点……每一个词语都力求精确。而手语却将叙述和真实径直嫁接。这世上,居然有一种语言至今不肯为说谎提供便捷。它没有办法模棱两可,顾左右而言他――把说话变成艺术,这是多数人对语言的极致理解。但是手语,它要求直接表达,是或否,没有其他。

一个手语者对世界的阅读丧失了一根天然的触须,但却留下了难以破解的想象。失聪使声音变成了某个幻想中的事物,他要凭借曲折的手势,和比手势更繁复的想象力,一点点触摸并描摹出世事。作为一个建设者,沿经验和思想攀援而上,他要用细节缩短他与未知的距离,而留下恰到好处的空隙,使正在叙述中的事件趋向完美和真实。当然这很可能只是想象中的真实――在它与真切的世界之间,在手指和唇齿之间,或者是,在一个人和他内心的低语之间,正好存在着这样一个微妙的、暧昧的、意味深长的空隙。

我试图量出我与手语之间的距离。――我是说,我为“手语”这个词汇预设了诗意。我在写下这个词时,一度像触摸一件古旧的、却依然澄净的瓷器,心神宁静、缥缈,仿佛春天的轻纱摇曳生姿。

(选自《散文》)

探究练习

1.根据选文内容,给“手语”下个定义。

2.阅读选文后,你了解到“手语”具有哪些特点?

3.选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也适当穿插了描写和议论的语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无声的语言,有情的世界。结合下面的材料回答:当看到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聋哑人表演的《星星,你好》时,你想到了什么?

在挂满星星的夜空下,一名小号手在静静地吹奏着《星星,你好》的乐曲。320名聋哑姑娘,用手语向星星倾诉自己内心的感受,体现出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50位手语老师带领320名聋人姑娘跳起手语舞蹈:今夜的星星比任何时候都多,我在星光下显得格外美丽。星星,你好!

《星星,你好》充满浪漫、轻盈、温暖的气息,歌唱生命的创造力,歌唱生命的价值,歌唱美好的人性。

参考答案

《说明文中的叙述和描写》

阅读训练一:

1.这句话是说草原在人们的印象中是非常美好的、充满诗意的。这句话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漫无边际”写出了草原的广阔,“牛羊像珍珠”是很形象的比喻,也容易引发读者美好的联想。2.不能删去。“一般来说”“几乎”这两个限制性词语表明了在草原上多数的时候是这样,也不排除有特殊情况的时候。如果删去,表达就不准确了。3.草原上一年大部分时间是白色的,六月到八月才是最美的季节。逻辑顺序。4.示例:但是早在第三纪结束、晚第三纪开始时,地球“变脸”了,这片地区的气候逐渐由暖湿向冷干发展,森林也就不得不节节败退,最终撤离。用“地球‘变脸’”“森林节节败退”很形象地说明了地球上气候的变化,语言很生动,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5.在草原上,冬季时间较长,而且有茫茫大雪和刺骨寒风,以及总是干燥得令人郁闷的空气,这些原因使草原上的草通过休眠挨过漫长的冬日,所以草原上一年大部分时间都不是绿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