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21: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有关送别的古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知人论世――作品背景教学
所谓“文如其人”,其实,诗也如其人。绝大多数的诗人,都是在借诗抒情或借诗寄意的。中国石油大学附小的陈晓梅老师在全国首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会上的演讲中强调:“要有滋有味,传情达意,感动自己亦感动他们地诵读一首古诗词,不可不先理解诗人,了解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解读诗词的内容。”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环境、政治、气氛不同,文风自然不同;时代不同,造就了不同风格的诗人;在了解了诗作的时代背景后,还应了解诗人的生平才更有利于我们理解诗作内容。例如著名的北朝民歌《敕勒歌》,如果对“南北朝”这段历史时期不理解的话,那就很难体会这首传颂千古的描写草原风光的诗歌的广阔意境。同样,也只有知道汉朝的一些风土人情,才能更好地理解“汉乐府”《江南》在低吟浅唱之中所描绘的婉丽风光。
二、细读文本――字词语句教学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古诗文教学离不开对字词语句的理解。有时字词理解了,就理解诗意,体味到作者的感情了。
1、抓诗眼:例如王维的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更能理解“异乡”“异客”的感情了;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知道“倍思亲”时的孤单了,更能理解诗人见到别人团圆而自已只影形单的寂寞了。
2、抓词语:例如,同是写送别的诗《芙蓉楼送辛渐》和《送元二使安西》,只要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就能体会到诗人送别时的感情是不同的。《芙蓉楼送辛渐》写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其中用到了“寒”“夜”“孤”“冰”等词,从中可以看出作者送别辛渐时心中充满了伤感与凄凉,到底送别的辛渐是何人呢?为何这样悲痛呢?一定与诗人的“亲友”有关。而《送元二使安西》写到: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前两句写景,写到“朝”雨与“轻”尘,写到客舍“青青”而柳色“新”,用语轻快,一派为送别故人而洗扫一翻的新气象。从中可见,作者送别故人并不像《阳关三叠》那样凄婉哀伤,因为他们虽然有可能生离死别,可毕竟只是“故人”,有可能几十年没见面了碰巧在这儿遇到,送他一程,向他敬酒,劝他“更”尽一杯。所以,作者还能带着轻松的心情像一个主人送别客人那样看看周围明丽洁净的景色。
3、抓诗句:一首诗,每每有两句是重点句,有些甚至成为了名句。那就抓住其中的重点去理解就行了。例如《登鹳雀楼》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静夜思》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题西林壁》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抓诗题:有些诗,从它的题目,就可以知道整首诗到底写的什么内容。例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从题目就可见作者在西湖上饮酒(欣赏风景?赋诗?)碰到了开头是晴朗的,后来下雨了这样的景象。又例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如果不看题目,一读而知是写的夏天的荷花。可要是结合诗题细读全诗,你就会发现作者是借物抒情,写下了对林子方上京为官的无限祝福。
三、解读作品――作品内涵教学
每一首作品,结合当时的实际都蕴含着无穷的意境。有的借物寄情。就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为例。为什么说它写出了对林子方上京为官的无限祝福呢?前两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多么像是说:“毕竟是上京任职,行李、车辆,送别的情景都与平时不同。”后两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像是说:“能够到京师天子脚下任职,这真是无穷无尽的荣耀啊!祝你侍奉在皇帝的身边,受到皇帝的重用,就像映日的荷花一样特别红!”作者明写莲叶、荷花,实际写出了对林子方的一番情意,祝他前程远大,鹏程万里。记得我在进行这一首诗的教学时,面对的是五年级的学生。我让他们读了题目后,找出了“送”这个重点词,向他们提出了这个问题:“从题目看,这首应该是送别诗。我们学过几首送别诗,有的表达作者恋恋不舍的感情,有的表达作者豪迈乐观的感情。这首诗看起来似乎是写荷花的,到底是不是写送别情景的呢?如果是,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他们一下子被激发起了兴趣,进行了反复的思考与阅读,有的还展开了讨论。终于有一个学生勇敢地举起了手,很肯定地认为它也是送别诗!还基本上表达出了诗中蕴含的意思:作者祝林子方在天子身边成为红人。同样,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也包含着借物抒情之意:草能“一岁一枯荣,春风吹又生”,人别后能再团圆吗?不知道,只有“萋萋满别情”了。
关键词:语文 教材 古代 送别诗
“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时人们会产生迥异的特殊感慨。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指出:“唐人好诗,多在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因此历代的文人墨客抒发离别之情的诗作很多,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送别诗名篇。在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大约有五首古代的送别诗,本文主要分析这些送别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并对相关内容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一.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送别诗的内容
同为古代送别诗,不同诗人笔下抒写的内容是不同的,从中反映出其特殊的感情体验与人生体悟。下面我将从诗歌选用的景物、抒发的情感以及其中蕴含的美好祝愿三方面对送别诗的内容进行研究。
1.对送别的景物与环境的描写
在离别这样一个特殊的情境中,诗人往往会借助身边的事物或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达到意在言外的效果。同时,由于诗人对事物的感知以及创作特色的不同,他们选用的景物也会有所差别。
有的古代送别诗的景物和环境于水路、水边有关,李白就善于在离别时摄取眼前的流水,移情并寄情于流水。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年级上册)一诗中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出蜀不久,便结识了孟浩然。孟浩然将要去广陵,他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李白选用了“孤帆”、“长江”、“天际”等景物,此皆诗人远望的景色,写出友人别后的情境,正如后人所说“帆影尽则目力已极,江水长则离思无涯,怅望之情在言外。”长江向天边流去,诗人对朋友的牵挂也随江水一起流向天际[1]。由此可见,景是情的体现,不同景物的选用表现出诗人离别中复杂特殊的情感。
2.抒发依依不舍与眷恋之情
虽说这些诗人作诗时选取的景物不同,使得作品风格迥异或是自成一派,但也都脱离不了性情中人的队伍。其送别诗中所蕴的朋友情谊从诗词中溢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或直露不掖,或委婉曲折,使人感慨。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五年级下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直观看来,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然而诗人意不在景,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此外,我们能够在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八年级上册)中感受到一种诗意的离别;也能够从李白的《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中“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看到他在送别族叔李云时的那份不舍。
3.对友人的由衷赞美与美好祝愿
离别时分,文人多伤感之情,而有时,诗人们心胸又是那样地豁达,他们反客为主,劝慰友人。在《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中,“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一句值得我们关注。东汉时学者称东观(政府的藏书机构)为道家蓬莱山,这里用“蓬莱文章”借指汉代文章。建安骨,指刚健遒劲的“建安风骨”,其文章风格刚健,下句则提及“小谢”(即谢I)诗清新秀发的风格。而李白在此提及,是用汉文、魏诗和小谢的成就来比并、称许李云,表达了对族叔李云的由衷赞美。[2]王勃五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五年级上册)中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诗人在临别前劝慰友人:不要像一般儿女一样伤感,只要你我心音相通,为真知己,即便身各天涯,不是也像身居相邻一样吗?诗人的豁达、豪迈之情从其对友人的劝慰语中自然地流露出来,同时也寄予了一份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3]。同样的,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五年级下册)中末句“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对荷花极尽赞美之词,看似写景,实则以荷花喻友人,委婉表达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二.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送别诗的艺术
除了古代送别诗中的内容,这些诗的艺术表现也是值得关注的一部分。如诗中现实主义是如何体现的,每首诗的艺术结构又是如何,以及诗人采用的写作手法等问题都是需要探讨的,下面我将来具体谈谈。
1.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与多变的艺术结构
古代诗词的创作,诗人多采取现实主义的写实方法对身边的景与自身的情进行渲染描写。而在古代的送别诗中,更是不缺现实主义的运用。现实主义诗歌指的是在形象中能最充分地表现现实生活的典型特征的这一类型的诗歌作品。一般说来,这类诗歌作品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细节的真实性、形象的典型性与具体描写方式的客观性。
在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这些古代的送别诗,大都描写出了与友人送别时的场面,都是作者的真实经历。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中,岑参以对边塞壮丽雪景的描写作为典型的环境,而雪中送别又表现出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包括前文提到诗人往往会借助身边的事物或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达到意在言外的效果,景物的选用也是现实主义的一种体现。这些都是通过典型的方法,对现实的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概括,从而深刻地揭示生活的某些本质特征。正如恩格斯说的,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古代送别诗中大都使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文人的生活方式、自己的真实经历和现实生活。
在艺术结构上,我们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与《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为例,分析送别诗的三种不同结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的结构是先景后情。诗歌前十句写送别前的雪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一句中一个“愁”字写出了诗人为友人的长途跋涉而产生的担忧之情,为转入写送别作铺垫。以下八句再转写送别。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年级上册)是情景交融,“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是以景结尾,比较含蓄,启发读者想像品味。此外,同样是李白所作的《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这首饯别诗,如歌如诉,感情跌宕起伏,充分体现了诗人豪放坦率的性格和怀才不遇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态。随着诗人情感的变化,全诗在结构上也有了大跨度的跳跃,其写法与前两首诗差别很大。
2.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的多样使得作品的语言风格不同,不同的作者有着各自擅长的写作手法。
在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古代送别诗中,诗人多是采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来创作。我们可以从诗人对送别的景物与环境的描写中能够看出这一点。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虚实相生。前两句直陈,只是泛说,为虚;后两句描绘,展示具体形象,为实。虚实结合,相得益彰。二是刚柔相济。后两句所写的莲叶荷花,一般归入阴柔美一类,而诗人却把它写得非常壮美,境界阔大,有“天”,有“日”。语言也很有气势:“接天”“无穷”。这样,阳刚与柔美,就在诗歌中得到了和谐统一。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年级上册)中“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一句也运用了虚实结合,前半句送别是实景,后半句想象扬州的美景是虚写。而李白另一首送别诗《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中的“抽刀断水水更流”运用了生动奇特的动作描写,多样的写作手法使得送别诗各有各的亮点。此外,有的诗歌还使用了白描的写作手法。
3.多样的修辞艺术
李白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经常采用想象、夸张、比喻等修辞丰富自己的诗歌内容。在情感强烈的《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中就用了奇特的比喻:“抽刀断水水更流”本是生活中的现象,现在用来比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这个比喻富有创造性。由于这一比喻源于眼前之景,合乎心中之情,因此读来也感到是自然天成。
而与李白相比,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则以一“奇”字开创新意。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在这首诗中,诗人还在“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一句中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此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五年级下册)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运用了大胆的夸张。
4.古体近体兼具的诗歌形式
形式,即体式,指诗歌的语言结构的组合方式,它是为内容服务的,有时奇妙的形式能够造成特殊的艺术效果,有助于读者理解诗意、加深印象。
诗歌有古体诗、近体诗之分,而近体诗又分为律诗与绝句。古体诗的写作相对自由,格律上没有严格限制,能够让诗人尽情发挥,体现出了音乐美,而近体诗格律非常严格,讲究平仄,富含节奏美。在苏教版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古代送别诗的诗歌形式包含了这两种形式。古体诗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近体诗有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八年级上册)以及七言绝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年级上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五年级下册)。
三.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送别诗的教学方法
有人这样来评价古诗文教学:“古诗词教学必须确立这样两个基本点:固守语文本体,披文得意,缘意学文;显现古诗词以言造象、立象尽意的本色。”[4]以此结合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古代送别诗特点,我们认为可以运用以下三种方法开展相关教学。
1.创设情境法
古代诗歌大都是富含意境之美的,而送别诗写的是离愁别绪。其中有送别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复杂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意境氛围就通过诗人的笔触营造了出来。在古代送别诗教学中,我们可以重点放在创设与诗的感情基调一致的情景中来。结合多媒体幻灯片,我们可以通过音乐、图画以及语言的渲染让学生们把握全诗的整体基调,再让学生诵读,体会诗歌发生的情境,并融入到诗歌创设的意境中去。
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情境的创设,抓住重点字词的理解,使学生理解诗歌大意。通过多媒体幻灯片投影出边塞白雪皑皑景象的图片,结合离别之乐,引入本课的教学。随后让学生自由诵读,诵读是为了促进读者对作品的感知和理解,所以在课堂上采用诵读教学的主要目的也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对教学文本的感知和理解,这样能够使学生在读中初步理解诗中蕴含的画面与情感[5]。但在此之前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进入送别的现场。教学中需要预设,但这种预设最好是在对文本整体把握基础上提炼出一个简单而根本性的问题,而教学的生成需要自然而丰富,这中间离不开教师恰切的点拨与高效的归纳。简单而根本的预设应该能清晰地指出目标,同时又能给学生留有挥洒个性的生成空间[6]。
2.联想训练法
中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识得古字,懂得其意,更要借助联想和想象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诗意,感悟诗韵。一是借助诗中提供的相关物象发挥联想和想象,二是突破诗的有限形式的限制发挥联想和想象。
以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年级上册)为例,诗中本就运用了想象的手法,可以借此拓展,烟花三月的扬州会是如何的吸引人呢?让学生试用优美的词句将想象的画面展现出来。这样做不仅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还训练了语言,促使学生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并得以活化。在学生交流后,辅以课件展示诗中美景,让学生感到真实且不空洞的美丽,为学生入情入境奠定了基础。
3.知识延伸法
古诗作为中华文化中的一项瑰宝具有相当丰富的内涵,在语文教学中对古诗也是相当的重视。所以可以借古诗教学的机会,通过知识延伸法加强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发现、理解、表达等综合能力,不局限于教材,使学生灵活地掌握课内外知识以得到相应发展。
我们可以加强学生古今知识的延伸拓展,古代送别诗与现代送别题材的诗歌可以放在一起体悟学习。对于古代送别诗,其中包含很多典型的意象,但比较固定。而现代的送别主题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可能呈现出跳跃的趋势。教学中我们可以将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八年级上册)与席慕蓉的现代诗《渡口》相结合,同样于水边送别,比较两者的差异,对比分析古今送别诗,这样将古代与现代诗歌知识联系起来分析。
总之,送别诗是在古代诗歌中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分支,以上我们通过对它们的内容、艺术结构与相关教学方法的分析,对教材中选用的古代送别诗篇目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感受体悟到古代送别诗的美妙之处,做到真正掌握。并由此提醒学生应当珍惜友谊与人伦亲情,拥有美好的心灵和充实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1]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巴蜀书社,1986年
[2]俞平伯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第494页
[3]刘吉美:《送别诗的多样情怀》,《文学教育》(下),2010年,第1期
[4]施茂枝:《古诗词教学的两个基本点》,《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5]夏峥嵘、胡根林:《诵读是诗意的启蒙》,《中学语文教学》,2013年,第6期
教学目标:
1、读懂诗句,2、理解诗意。
3、有感情地诵读古诗,4、并背诵。
5、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6、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思
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诗境,训练语言。
课前准备:
学生:①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
②读熟课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揭题、解题(2分钟)
1、揭题,2、读题,3、注意“孟(mèng)”的读音及写法。
4、解题。注意黄鹤楼与广陵的位置,5、“之”的意思。
2、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3分钟)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
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
3、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3、理解诗意(15分钟)
1、学生自学古诗(5分钟)
自学要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和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
2、检查交流自学情况(10分钟)
1学生自愿或学习小组推荐同2学讲解古诗
②教师注意指点,并点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不易掌握的字词。“西辞”“尽”。
4、体会诗境(6分钟)
1、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想象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春吗?为什么?
3、这时长江里是不4、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
5、李白站在岸边,6、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7、远,8、心里会想些什么?
9、借助插图,10、体会诗的意境。
11、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的意境。
5、借助诗境,6、训练说写(14分钟)
1、引导: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师、兄长、朋友,2、往日,3、他们生活上相互照顾,4、学业上相互帮助,5、情投意合,6、感情深厚,7、此刻分别,8、不9、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见,10、黄鹤楼前两人分别的情景一定非常感人,同11、学们想象一下,12、他们的分别时,13、会说些什么,14、做些什么,15、会是什么样的表情。我们能不16、能分角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呢?要演戏,17、先要有脚本,18、请同19、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20、集体合作为这段情景的表演,21、写一个脚本,22、脚本要交待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环境,23、人们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等。
24、学习小组合作撰写脚本。
25、学生自愿或推荐表演,26、表演后师生共同27、评议。28、根据表演效果,29、重新修改脚本。
7、布置作业(1分钟)
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选择完成下面的作业:
1、有感情朗读,2、并背诵这首诗。
一、知――感知友情
在引领学生理解送别诗中蕴含的离愁别绪前,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写诗背景和诗人的处境,也就是知人论诗、知时论诗。
如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相投相知相惜的情谊是学生必知的。当时李白大概28岁,诗名尚小,而孟浩然40岁左右,早已名声在外,这让生性洒脱的李白格外倾慕。于是他不远千里,专程前往鹿门山谒见孟浩然,两人第一次见面便习性相投,一见如故,成为莫逆之交。于是,相约共游江夏,饮酒作诗,相投相知后,李白对孟浩然的人品与学识更是满怀敬仰。后来,孟浩然要去广陵,于是二人在黄鹤楼依依惜别。看着好友离去,李白思绪万千,欣然写下千古绝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从此两人之间的友谊成为诗坛上的一段佳话。
了解了友人间深厚的情谊,才能帮助学生在景物描绘中、在字里行间里体会出诗人在朋友远离自己而去时的惆怅与留恋。
二、读――感悟友情
读,是学生理解、感悟、思考的前提,是读者与作者心灵交汇的桥梁。诗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灵动的意境美,需要吟诵;诗的语言高度凝练,加之古今汉语的差异,需要涵泳。因此,古诗教学需要读,使诗情画意灵动地闪现在学生的脑海中。
如学习《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教学伊始就让学生自由地读全诗,读准字音,如指导“朝”“舍”的读音。在初读时,也可任由学生配上各种身体姿势,抒发内心的感受。在学生大致理解了诗意后,教师可对学生说:读,是最能表现情感的方式。你准备通过怎样的朗读来表现王维对元二的感情呢?在诵读与讨论中,学生纷纷认为:诗的前两句风光如画――清朗的天宇,洁净的道路,青青的客舍,翠绿的杨柳,应该读得轻快明朗些,表达出此时诗人内心虽因离别有些伤感,但色调清新的环境透露出了一种明朗且富于希望的情调。然后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象那雨后空气清新、绿柳如丝的意境,体会诗人的心情。学生还认为:虽然风景如画,但一想到元二此番西去路途遥远、危险重重,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所以王维的不舍与伤感都溢于言表。而且,出了阳关,不仅没有了故人,也没有了这风景,因此后两句应该读得低而深沉。在情绪铺排足够后,可带领学生进行多种形式有感情的诵读,感悟王维内心复杂的情愫。
通过吟诵、品味,读出那些字的韵和味,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就信手拈来了。
三、释――补白友情
诗的语言高度凝练,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都是学生赏析诗文、体会情感的障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方式、方法,来帮助学生明了诗意、补白感情。
如学习《别董大》这首诗,初读完“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这两句后,让学生结合注释讨论开篇描写了哪些景物。学生交流:黄云千里,日暮昏黄,北风狂吹,孤雁哀鸣,大雪纷飞。教师又问:在这样的环境中送别,你会有什么感受?学生有的说:阴冷的天气,加上分手时的依依不舍,很容易让人伤心。有的说:与其说是天冷,还不如说是心里冷……教师补充道: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肃杀凄凉的环境渲染了离愁别绪。接着教师又让学生读读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问学生:理解意思后有什么感受?学生说,没有了前面的那种凄凉,反而给人一种很乐观的感觉。教师又问:从哪些地方能体会出乐观?学生交流:从“莫愁”的意思体会到高适的细心与乐观,他不愿看到好友带着伤心离去,所以坚定地说“不用担心……”;“识”的意思是“赏识”而不仅仅是“认识”,从中感受到高适的话语很温暖,天气虽然寒冷,但董大定会自信满怀,浑身充满力量。教师马上启发道:如果你就是董大,听到朋友这样真诚地勉励自己,你会怎么说?学生纷纷补白:你的话如同春天的阳光照进了我的心房,很温暖;还有学生说:有你这样的朋友真好,我不会因为离别而悲伤了……这既是对诗文的补白,更是学生们的移情体验。
通过这样的情境补白,诗中人物的情感不再局限于“依依惜别”,而兼具“赏识”“激励”“奋进”;诗中的人物形象也更加清晰、丰满起来。
四、悟――凝聚友情
古诗教学的重点不在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如何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那份情、那颗心、那种味?笔者认为抓住“意象”,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联想,由此及彼,就能情通古人了。
如教学《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告诉学生,其实要真正领会诗中的情味和意境,还需好好地读一读,抓住诗中的词语好好体悟。教师问:为什么是“寒雨”?学生诵读后说:因为雨是“夜入吴”的,深秋的夜晚,秋雨绵绵,让人感觉寒冷;有学生说:听着细细的雨声,诗人难以入睡,想到即将要与朋友分离,心里十分难过。教师补充:是啊,寒意不仅弥漫在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好朋友的心头上。此时,诗人的心情会是怎样?请你们用词语来描绘一下。有的学生说,依依不舍;有的说,难舍难分;有的说,孤独寂寞。教师又问:这种感情还体现在哪里?学生答:“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孤”字。教师肯定道:对。第二天清晨,辛渐即将登船北归。诗人伫立江边,遥望远处孤独的楚山,心中会默默念着什么呢?学生思考后回答:楚山啊,我的朋友走了,你知道我内心的孤独与不舍吗?有的说:朋友,祝你一路平安,我会想念你的;有的说:楚山,你知道我和辛渐的情谊有多深吗?有的说:楚山啊,你站得高望得远,一定要帮我陪伴辛渐平安回家……
以“寒雨”为发散点,引发学生思考,与诗人对话。同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用自己的目光去凝聚,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五、拓――铭刻友情
古诗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隔甚远,加之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对古诗内涵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受篇幅的影响,与诗文、诗人相关的资料、内容不可能齐全,所以学生单靠仅有的教材内容和原有的知识体系,是无法对其进行深入理解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充分开发资源,适当拓展学习范围。
如教学《赠汪伦》这首诗。此诗整体基调亲切快乐,从“踏歌声”可以感受到汪伦人未到而声先闻;从“忽闻”可推断李白离开时,汪伦可能不在家中。热情爽朗的歌声,不辞而别的随性,诗中直呼姓名的坦率,无一不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两人乐天派的性格和他们之间那种没有烦琐礼节的情谊,教师可进行相关故事的补充。据清代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记载:有一位素不相识的汪伦,写信给李白,邀请他去泾县旅游,信上热情洋溢地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汪伦是泾县的豪士,为人热情好客,倜傥不羁。于是李白问桃园酒家在什么地方,汪伦回答说:“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
通过拓展材料的阅读,学生脑海中有关洒脱不羁的李白、豪放热情的汪伦的形象,顿时丰满、鲜活起来,李白和汪伦之间深厚的情谊也铭刻在了学生的心中。
一、立足课堂,激发兴趣,提高古典诗词鉴赏素养
与新课程标准相匹配的新教材,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需要出发,增加了古诗文的分量(新教材的古代文学作品篇目约占41%),因此,借助这些课内篇目的学习,将目光聚焦在课堂教学上,一方面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基本素养,在鉴赏方法的传授上做文章。
(一)学会诵读,激发阅读兴趣
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里的“熟读”,首先是准确的朗诵。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1.读出古典诗词的韵味。语文老师都知道,读诗一定要读出韵味,这韵味一是要准确断句,按古诗词平仄、押韵、抑扬的基本要求流畅地读下去;二是能读出一些古音,诸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一句中“衰”的读音,就不能读成“shuai”,而应该读成“cui”。“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中的“斜”就不能读成“xie”,而应该读成“xia”。“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句中的“得”,就不能读成“de”,而应该读成“dei”。
2.培养诵读能力。在利用教材提供的文本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就应该提出具体要求,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首先是普通话朗读的要求,尤其是农村中学,由于学生说普通话的环境差,很难迈出说普通话的第一步,语文教师一定要执着,教师要教给学生基本的朗读常识和技巧,诸如五言诗、七言诗断句的位置,不同词牌的词断句的位置,以及古诗词在平仄、押韵、变读有哪些要求等方面的基本技巧,采用教师领读或跟着朗读磁带朗读的方式,从模仿开始,通过自由朗读、齐读、男女声读、小组比赛读、品味性自读等方式,培养学生准确朗读的能力,为鉴赏奠定语言基础。
(二)驰骋想象,理解诗词含义
鉴赏诗词,最基本的就是先要理解诗词内容,所以,在学生采用各种形式将诗歌熟读成诵后,教师在给学生讲解了一些关键词和关键句后,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将诗词以书面形式,改写成散文,要求语言准确,流畅而优美,让人读后有美感,以达到理解诗词内容的目的。
(三)教给方法,培养鉴赏能力
新课程理念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也是我们经常强调的,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培养学生阅读鉴赏古诗词的能力时,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教给学生阅读鉴赏的基本方法。概括起来,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有四个要点,即读题、识人、辨文、看注释。具体是:
1.外部感知:(1)读诗题:就是读诗词的题目,了解诗词所写内容属哪一方面,也可从试题中直接解读出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主题思想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因为题目本身就是诗词整体意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韩琮的《暮春水送别》,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是一首送别诗,那肯定抒发的是离情别绪;周朴的《春日秦国怀古》,我们也能看出是一首怀古诗,抒发的当然就是世迁,物是人非,借古伤今之情了。(2)识诗人:就是了解诗词的作者,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有利于诗歌的阅读鉴赏。例如,同样的诗歌题材,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当然不同。例如,《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薛宝钗都以“柳絮”为题,写过一首诗,由于她们,一个是寄人篱下的孤女,一个是皇家大商人的千金;一个天真率直,一个城府极深;一个孤立无援,一个有多方支持;一个作叛逆者知己,一个为卫道而说教。两人的出身和目前在贾府中的地位不同,尤其是两个人的性格不同,对“柳絮”的理解也就大相径庭。林黛玉写道“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柳絮在东风中任凭摆布,也正是象征黛玉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为力。不但是借柳絮来感叹自己的不幸身世,也是对她自己将要到来的悲惨结局的无可奈何的哀叹。薛宝钗却写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反平时为人处世的安分守愚,志得意满之态跃然纸上。整首诗用语平易,不露声色,与宝钗内敛性格极似。这一番表白和诗中表达的意境都可以约略看出她在大观园里的春风得意和自命不凡。所以,了解诗人,应该是阅读鉴赏古诗词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了解诗人时,一方面可以调动文学常识记忆库中的知识储备,诸如在教材提供的文本中接触过的诗人、词人;另一方面,借助现场的材料――诗词后面的注释。(3)辨题材:古典诗词按题材可以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羁旅诗、宫廷闺怨诗、送别酬答诗、咏物写景诗、寄兴咏怀诗等,阅读鉴赏时,就要根据题材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通过对诗歌内容的辨认,有助于对诗歌情节的把握和情感的领悟。(4)看注释:注释往往能帮助我们了解作者、作品的背景以及其他有关情况,有些注释还能替我们解释一些生僻难懂的词,介绍有关典故的出处和提示用典的意思,所以,看注释,有助于我们直接进入诗歌的鉴赏环节。
2.象境体悟:这里的“象”指意象,“境”指意境。(1)品“意象”:所谓意象,指含有作者思想情感的客观物象。作者创作时选取的对象,完全是根据内心情感和表达志趣的需要。一般来讲,有些意象,有着传统的文化象征意义,意义比较固定。如鸿雁象征相思和信使,象征清高和坚强等。“梅花”是傲雪、坚强、身处逆境但不屈不挠的象征。“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柳”与“留”谐音,经常暗喻离别,又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等等。但是,有时候,同一个意象,在不同的诗人笔下,所表达的寓意是不同的。例如,严维写的《丹阳送韦参军》:“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和韩琮写的《暮春水送别》:“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两首诗中同样写到了“水”这个意象,但寓意却有所不同,严诗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韩诗用“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因此,品意象,最重要的是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准确理解诗歌中意象的寓意,决不能直接拿某一意象的固定意义硬套。(2)味“意境”: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即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三个方面。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鉴赏古典诗词,一定要处理好景、情、境三者的关系,要让学生明白,诗词中写景的句子,都是为了渲染和烘托气氛,为抒情主人公抒发思想感情服务的,绝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许多句子,在写景的同时,已经将感情寄寓到了景物描写中,做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而诗歌在描写景物时营造的氛围,就是诗歌的意境,这样,就达到了三者的完全交融。
3.技巧品赏:这部分主要是教给学生一些鉴赏古典诗词的技巧,包括一些专业术语。一般来说,鉴赏古典诗词可以从表现手法(包括赋比兴、烘托渲染、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对偶、用典、夸张)、抒情方式(包括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方面入手。具体步骤是:(1)明色调:就是明确诗词所表达的感彩。人的感情或热烈欢愉,或淡泊明净,或黯然悲哀等等,这些反映在诗中往往让景物带上了主观的感彩,所以,鉴赏诗词时,就要通过阅读,首先把握感彩。例如,韩琮的《暮春水送别》:“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整首诗将友情以及对历史,人生的感慨等浓缩为“古今情”,融入由“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所组成的画面中,用叶子和花的暗淡色彩来渲染作者与友人的惜别之情,而夕阳昏黄之景犹如日薄西山的唐王朝,潺潺流水又如同时光的流逝,蕴含了诗人对朝代兴亡,历史变迁的感慨。(2)觅诗眼:散文有文眼,诗歌有诗眼,所谓文眼,就是贯穿全文内容的一个字或者一个短语,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个短语就是文眼,起了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绿》的文眼就一个字“绿”,同样起了线索作用。所谓诗眼,也指贯穿全诗的一个词或者几个词,这些词,有的明显,有的含蓄。如杨万里的《昭君怨・咏荷上雨》中诗眼就明显,词中写道:“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泛清波。”其中“却是池荷跳雨”一句中的“跳”就是诗眼,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水打在荷叶上又反弹起来的情景以及雨之急、雨之大。王安石的《葛溪驿》诗眼就比较含蓄,诗歌写道:“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全诗以“鸣蝉更乱行人耳”一句中“乱”字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黄的灯光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名“乱”的部分原因,为他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步;尾联用衬托的手法,借“鸣蝉”、“疏桐”将诗人的烦乱心境渲染到极致。“乱”是全诗的线索,串联诗人所见、所感、所想的内容,使诗歌内容丰富集中。(3)析风格。诗词的风格有多种多样: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鉴赏时,首先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其次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最后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语言玩味:这部分就是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语言风格就是诗人在遣词造句、运用修辞方法等方面所体现的个性特征。它往往与诗人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有关。不同的诗人、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古典诗歌语言多种多样,要鉴赏,就得先了解常见的古典诗歌的语言风格。鉴赏语言风格特色,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进行赏析。
常见语言风格及其特点有:清新雅致、朴素自然、明白晓畅、含蓄蕴藉、委婉含蓄、平实质朴、华美绚丽、绚丽飘逸、豪迈雄奇、雄浑豪放、沉郁顿挫、朦胧隐晦、幽默讽刺、慷慨悲壮、婉转缠绵等。
鉴赏诗歌语言特色风格时,首先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然后用诗中语句具体分析,再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运用专业术语,不同角度鉴赏
要进行诗词鉴赏,就要运用专业术语,而鉴赏角度不同,所用专业术语就不同。
1.语言的角度。首先要掌握语言风格方面的专业术语:清新雅致、朴素自然、明白晓畅、含蓄蕴藉、委婉含蓄、平实质朴、华美绚丽、绚丽飘逸、豪迈雄奇、雄浑豪放、沉郁顿挫、朦胧隐晦、幽默讽刺、慷慨悲壮、婉转缠绵等;其次,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赋比兴、象征、双关、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等。
2.形象的角度。古诗词中的形象分为景物形象(意境类、意向类)、事物形象、人物形象。(1)景物形象就是把景物中所营造的意境与氛围。所用的专业术语有绚丽、明丽、雄奇、峻峭、雄伟、萧瑟、清幽、凄冷等;(2)事物形象即“物象”,古典诗词中的咏物诗词,一般都是为了托物言志,借物抒怀。所以,所咏之物,都有其特殊内涵,所用术语,必须与这一物象包含的内涵相一致。如“梅花”象征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象征坚韧不屈,凌寒怒放,甘于寂寞;“杜鹃”象征凄凉哀伤,悲苦无依;“鸿雁”象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等。(3)人物形象包括诗中的人物形象与抒情主人公。所用的专业术语有: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送别友人、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战,爱恨情长等。
3.表达技巧的角度。表达技巧是指诗人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情感时所采用的表现手法,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1)表达方式所用的专业术语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2)表现手法所用的专业术语有: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或对照、抑扬、照应、动静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起兴、虚实结合等。
4.评价作者思想内容的角度。“诗言志”,鉴赏诗词的重点就是把握诗词的主题,古典诗词的重要主题分为情感类、诗体类。情感类主题一般用的专业术语是:忧国伤时、建功立业、思乡怀人、别恨离愁、隐者情怀、生活杂感等;诗体类主题一般用的专业术语是:咏史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别离诗等。
二、研究试卷,把握题型,教给解题步骤与方法
这一环节是将课堂教学和应试能力衔接的桥梁。只有了解了高考试卷中古诗词鉴赏的题型和基本的答题步骤,才能将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
(一)研究试题,明确解题步骤
不论是“大纲卷”还是“课标卷”,古典诗词鉴赏的主要题型有:分析意境型、分析技巧型、情感和主旨型、炼字型、判断和评价型、一词领全诗型、赏析语言特色型等。根据不同的题型,相应的答题步骤分别是:
1.分析意境型。(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2.分析技巧型。(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3.情感、主旨型。(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若无特别的技巧则可省略这一步);(3)抒发什么情感。
4.炼字型。(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5.判断和评价型。(1)认真审题;(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答题时还要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要紧扣评论关键词
6.一词领全诗型。(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7.赏析语言特色型。(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二)运用术语,分类解答问题
[关键词]古诗词;传统文化;诗意;主体地位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加强古诗词教学指导,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汉语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在提升语言鉴赏能力的同时,使他们更好地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当前很多古诗词课堂教学缺乏一种诗意的流淌,教师机械地教,学生机械地背诵,结果学生感悟不到诗意。笔者认为,古诗词教学不仅是积累,更需要的是打造诗意想象的天空。
一、找准赏析点,孤帆远影并不单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教学中,针对“孤帆”二字,两位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了不同的练习:
教师一:
根据诗意结合自己的理解填空:孟浩然坐在船上,顺着江水东去,而李白却站在江边,久久地凝视,过去孟浩然与他的交往情景在其眼前一一呈现。他们曾一起 ,一起 ……那是多么快乐!而现在,孟浩然却要离开,在眼前有的只是孤帆,哎,想想与他再也不能 ,再也不能 ,无情的“孤帆远影”把我们的快乐都带走了……
教师二:
根据自己想象结合诗意进行填空:李白孤独地站在江边,眼前的孤帆逐渐离去。这里的“孤帆”,并不是说宽阔的长江里只有一条帆船,而是说李白眼里 ,从这里可见李白目送时间之长,与友人之间的感情至深。这时,李白心里想到很多,有 之情,有 之情……
对于这首诗来说,“孤帆”是一个赏析重点。认真品析,仔细回味就会发现这首诗中有着特殊的情感基调。王勃送别诗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有着一种豪情,但过于刚性;王维送别诗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多的是一种“自此一别知音少”的伤感离别,而在李白这首送别诗中,则更多的是一种浪漫,一种愉快,乃至充满诗意的想象。
这也许更多的是与诗人的个性有关。李白与孟浩然都是生性洒脱,经常到处游览风景山水。李白也曾写诗赞过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而对于这次离别,到烟花三月的扬州去,这同样也是李白比较向往的地方,因而他此次送别孟浩然,其实心也在跟着一起飞翔,跟着到扬州去,跟着心潮澎湃。对于李白这个充满浪漫的诗人来说,其心境是开阔的,送别的心情是热烈的。与其说这种相送是离别曲,不如说是一首畅快的抒情曲。
站在这个角度进行赏析,李白的心情绝不是那种惆怅,更不是“无情的孤帆远影”,因此教师一设计的课堂练习中的“忧伤”与之不太适合;而教师二的课堂设计比较合理一些,相比起来也豪放一点。教师在引导学生赏析过程中,重点理解“孤帆”,并不是说整个长江上只有一艘帆船,而是说诗人眼里只有“故人”的那艘帆船,诗人的注意力和情感全部汇聚在“孤帆”上,可见这里“孤帆远影”其实并不“孤单”。
二、推敲延伸点,删繁就简是正道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课教学中,有的教师设计了如下课堂教学流程:
1.多媒体呈现地图,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华山之东”相应位置。
2.多媒体呈现“茱萸”图画以及相关百科知识,让学生了解茱萸的植物属性以及药用价值,解释相关古代风俗,即登高佩戴茱萸布囊。
3.品读古诗,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品读古诗内容,理解具体诗句着重意思,其中“异乡”“倍”“逢”是理解品析重点。
4.多媒体呈现《静夜思》,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品析两首诗之间的异同点。
5.课堂小结,播放《九月九的酒》这首歌曲,引导学生跟着哼唱,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说说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一教学流程设计,对古诗外延进行了一点拓展,在丰富学生知识容量的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然而古诗词教学更多的是强调品析、领悟和体验,因而对于古诗教学最好的方式就是抓住关键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从而架设时空桥梁,走近诗人,与诗人进行对话。而在此案例中,第1、2乃至5点,某种程度上讲可以摒弃。毕竟短短一节课,时间有限,容量更有限,应该留下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感悟体验,而通过图画呈现,歌声嘹亮,表面上看课堂热闹非凡,但是效果却不佳。
对于该诗来说,虽然有很多意象,但是真正核心、关键的内容,仅仅是一个“独”,两个“异”字。唐朝交通不够发达,人的交集圈子不广,不同地域、风俗差异较大。诗人作客他乡,一切都会感到陌生,都不够自然,这种隔膜的感觉,就是一种“异乡”“异客”的体验。而在传统的佳节时,更容易激发人的这种思乡之情,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
另外,“少一人”也是该诗中品析的关键。“遥想”一次有点曲折,出乎常情。诗人不说自己思念家乡,不说不能与兄弟团聚,反而从兄弟们角度考虑,想象兄弟们因登高少一人而产生的遗憾。这种换位思考,不仅出乎常情,同时还能反衬出诗人思乡之苦,可见笔力深厚。
三、赏析关键点,看似平常最惊奇
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秋思》的赛课中,有两位教师同时扣住三个关键词进行品析,其内容如下:
教师一:确定的关键词分别是“秋风”“意万重”“又开封”。
教师二:选择的关键词分别中“见”“欲”“匆匆”。
同样的一首诗,不同的教师,不同的体验,其选择的关键词也不同。但是究竟哪位教师更能触摸诗人诗句背后“平常最惊奇”的情感呢?
在常人看来,秋风是无形的,可以触摸,可以听到,甚至可以感受到,但是却无法看见。在古诗中,诗人却一反常态,偏偏用了“见”这一字,究竟从那些地方可以“见”到秋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甚至可以发挥想象,进行填空:“树叶 、小草 、旗帜 、 ……”这样在学生眼里,原来无形的秋风,却可以随时看见。作为诗人,一个流落在外的游子,面对萧瑟的秋风,往往有着一种孤苦,一种寂寞,乃至一种思念。
对于第二个关键,两位教师分别选择的是“意万重”与“欲”。“欲作家书意万重”。虽然“意万重”表达了诗人很多的想法,见到秋风,自然也会想起很多,这令那种强烈的乡思中有带着更多惆怅。一个“欲”字则值得品析玩味,不仅能够表达出诗人患得患失的矛盾心情,同样也让这种惆怅却无法说起,无法表达。在这里,“欲”与“意万重”成了一对矛盾结合体;对此进行比较品析,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该诗最后两句:“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里“匆匆”一词值得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品析。毕竟诗人“意万重”,有话却无法表达,结果匆匆下笔,但是到了临走的时候,又想起遗漏什么,结果匆匆开封。但是真的这样理解,那么这两句倒成了实录,自然其意境也平淡了许多。其实,认真品析一下“复恐”这一词,可以发现诗人并不是真的要添加内容,而是验证诗人内心的疑惑,说明了这时诗人内心的复杂,生怕遗漏什么。这里其实与李白的“疑是银河落九天”效果一样,李白的“疑”是在“似”与“不似”之间,而张籍的“复恐”则是在“疑”而不是“必”。这里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反复品析,才能深入诗人心境。由此可见,“匆匆”一词更值得学生去品析。
古诗词博大精深,细微之别,诗境却不同。当然,具体辨析还会因古诗词不同而不同,这里不再一一列举,但是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要真正让课堂呈现诗意,最根本的还需要教师认真研读古诗,认真推敲古诗词中的每个字,引导学生跨越时空进行辨析,在提升学生语言鉴赏能力的同时有效提升其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淑娟.浅析小学古诗词的欣赏[J].新课程(上),2016(01).
[2]潘茂魁.浅谈古诗词的有效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6(07).
关键词:中考;古诗词;应对策略
古诗词鉴赏,历年来都是中考必考之题,且分值重、难度大,一般考生很难拿到较为理想的成绩,也是大多数教师觉得较为头疼的一道题。为了攻克此题,笔者做了一些粗浅的探究,现将探究结果陈述如下:
一、中考考点,要心中有数
要引导学生答好这道题,首先教师对中考中这道题的考点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怎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呢?我觉得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研究近几年的中考题。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研究,得出的规律是:有关这道题的中考考点,一是考“写什么”,二是考“怎么写”的问题。写什么主要从内容与情感去考查,怎么写的问题又主要从语言与技巧等方面去考查。
二、采取应对策略
(一)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怎样去引导学生答好“写什么”的问题呢?考这一块,一般是问这首诗或词表达了诗人或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有什么感情变化,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人生理想或揭示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面对这样的问题,教给学生的应对方法不外乎三个:
1.扣题目,抓意象
举个例子说,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题目问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这道题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扣题目,抓意象”的办法来作答。(1)题眼是“送”,送朋友出使安西,安西地处偏远,因而举杯相送,依依惜别。(2)意象是“柳”,因为“柳”与“留”谐音,暗指希望友人留下,写出了诗人的不舍。根据以上两点,我们就可得出这道题的答案,即是抒发了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2.引导学生熟悉一些著名诗人、词人的风格与身世
比如说,李白的风格豪放洒脱,但也多坎坷;杜甫的风格忧国忧民;陶渊明的风格归隐田园,淡泊名利;李清照的风格前期清新婉丽,后期忧伤而深沉;文天祥、辛弃疾都爱国忧民,杀敌建功。如,问李白的《行路难》一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要答好这道题,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对李白的身世与人生遭际有所了解。李白26岁出蜀,41岁见到玄宗,42岁被玄宗“赐金放还”。这首诗即是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之后,友人设宴送别时所作。李白原本满怀希望,希望玄宗能重用自己,哪知道玄宗只是拿自己来写写诗、作作乐而已,并没有要重用自己的意思。最后又在小人的谗言之下,被玄宗一脚踢开,李白只好离开京城,人生道路一片茫然。了解了这些,再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句,我们就不难看出李白的心境是多么的微妙与复杂。怀才不遇的诗人悲愤中不乏希望,失意中怀有豪气,这就是现实中的李白。
3.引导学生适当掌握一些诗词的不同题材
比如说,山水诗一般都寄情山水,有所寄托;田园诗一般都热爱生活,归隐田园;思乡诗一般都思乡念亲;送别诗一般都送别友人,依依不舍;边塞诗一般都叙写军旅生活,表建功立业之豪情;怀古诗一般都怀古伤今,怀才不遇;写景诗一般都写景抒情;咏物诗一般都托物言志;咏史诗一般都借古讽今,怀才不遇。让学生大致了解这些之后,再给予具体指导,学生要答好“写什么”这一方面的题目就不至于无从下手了。比如,问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白,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诗词,其次再要求学生回想有关边塞题材诗词所展示的内容与情感,边塞诗词其主题离不开军旅生活,这种军旅生活又大多离不开建功立业,思乡念亲。想到这里,这题就好答了,即是抒发了作者既渴望建功立业,又思乡念亲的情怀。
(二)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考查“怎么写”的问题的题型一般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炼字题,二是炼句题,三是技巧题。
1.炼字题
炼字题一般是你认为诗中某某字好在哪里,为什么?面对这样的题目,我们该怎样引导学生去作答呢?我们可这样应对:(1)先肯定“好”或“哪一个更好”。(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及在句中的含义。(3)展开想象与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4)说出该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什么样的意境。如,唐朝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写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回答这道题,我们就可以按照上述所说的四点引导学生去作答了。依葫芦画瓢,答案即可马上展示如下:(1)“阔”字更好。(2)“阔”字有开阔、空旷的意思,“失”是消失、看不见的意思。(3)“阔”字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变得更加宽阔。(4)“阔”字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而“失”字却没有这种表达效果,因此“阔”字比“失”字好。
2.炼句题
炼句题一般的考法是要求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或说说该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这样作答:(1)明确诗句中的具体景物形象。(2)展开想象与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3)概括诗人描绘的景物特点。(4)说出该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如,请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对于这道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这样来作答:(1)找出诗中具体景物形象(莺、燕)。(2)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形象,莺在干吗,燕又如何?(3)景物有何特点?莺在争飞,燕在啄泥。为什么争飞,为什么啄泥,点明了什么时令特点?(4)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于早春特有景象的欣喜之情。引导学生作此分析之后,答案便可这样归结: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飞到向阳树上去唱歌;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筑建新巢了。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对早春特有景物的喜爱之情。
3.技巧题
技巧题怎么考我们呢?技巧题的一般考法是: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怎样抒感,有什么作用等?面对这样一道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这样来作答:(1)准确说出诗中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2)结合诗中具体语句作具体分析。(3)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或抒发了什么感情或揭示了什么道理。如,问王维的《鸟鸣涧》一诗最典型的表达技巧是什么,并结合具体语句简析这种表达技巧。尽管王维的这首诗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因为小学时已经学过了。可是要答好这道题,有些学生可能还是会觉得无所适从。那怎么办呢?首先,我们必须要让学生掌握通常的表达技巧有哪些?一般来说,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抒情方式;有小中见大、虚实结合、以动衬静、以乐写哀、对比、渲染、象征、铺垫、抑扬等表现手法;有对偶、互文、双关、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有描写、抒情、议论、叙述、说明等表达方式。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诗句来作具体的分析。《鸟鸣涧》一诗最典型的技巧就是以动衬静的写法。“人闲”说明人的内心是娴静的,“夜静”“山空”表明环境的静谧,但作者用“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景,就更加衬托了山涧的幽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闲适。所以在作答这种题时,让学生掌握有哪些表达技巧很重要。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去运用具体诗句作具体分析。最后再归结到这种表达技巧所表现的内容或情感。这样,技巧题也就不会让学生觉得玄乎其玄了。
摘要: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在古诗教学中,能够巧妙运用多媒体,把平面的语言文字变成动态,把文字变无声为有声,通过鲜活画面,艳丽的色彩,美妙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优美的诗境。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这样有助于学生较为迅速、深刻地整体感知诗文,体会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多媒体 小学语文 古诗 教学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但由于小学生受到年龄的限制,生活阅历浅,语言积累少,对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诗人所寄托的思想感情、表达的伟大追求,知之甚少,无法理解,因此,古诗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但同时又是古诗文教学的重点,因为这对培养孩子的语文素养非常重要。如果在古诗教学中,能够巧妙运用多媒体,把平面的语言文字变成动态,把文字变无声为有声,通过鲜活画面,艳丽的色彩,美妙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优美的诗境。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这样有助于学生较为迅速、深刻地整体感知诗文,体会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
一、引起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学生。如果再加上课堂教学的枯燥无味,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更短。在古诗教学中,如果老师只是让学生背诵、以本讲本、就古诗讲古诗,枯燥无味,而且学生还难以理解,毕竟诗的内涵离学生太久远,学生的注意力当然不会集中。我在讲《望庐山瀑布》时,当我介绍诗人的生平、庐山在什么地方时,我发现有的学生开始说话,做小动作,注意力不太集中,这时,我把准备好的课件播放,借助录像创设情境。那凌空飞下,气势磅礴的瀑布,使学生身临其境。瀑布飞流直下,轰然作响,那色彩,那声响,那形态,那气势,那魄力,无不撼人心魄。这段录像生动地再现庐山瀑布,学生立刻被震撼、被吸引,这节课下来,学习效率很高。我注意到这一点,在学生朗诵或背诵古诗时,或配上音乐、或配上画面,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可见多媒体对吸引学生注意力起到了很大效果,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让学生学得兴味盎然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有兴趣,他就会愿意学、主动的学,教师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运用多媒体手段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途径。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刨没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比如,我在教学《咏柳》时,我对学生说,今天,老师今天带你们去欣赏初春的柳芽,学生听了之后,兴趣高涨。于是我播放音乐,画面出现春天美丽的景色,接着画面转向美丽的小河边,河边的垂柳浮在水面,随风轻盈的摆动,绿绿的柳枝在春光下犹如碧玉一般,那么耀眼,随风摆动的柳条就像绿色的丝带子,柔软、轻盈,学生通过欣赏画面,兴趣盎然,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一边看着画面,一边读诗,在兴趣中很快背会并理解了诗的含义。
三、情景交融,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诗的含义
古诗中的意境有时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给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理解增加了难度。于是我试着在学生诵读古诗时配上与诗意相关的音乐,让学生边读边听音乐一定能帮助学生更人情人境,理解诗的深刻含义。我在教学学习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由于本诗句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而且由于学生年龄尚小的原因,学生根本无法理解两位大诗人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两人之间的难分难舍,学生对本诗的学习也就停留在在对诗歌的背诵上。面对这种情况,我想到了多媒体,于是,我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在奔腾不息的长江边上,两位大诗人执手相看,四目相望,满是依依不舍之情,江边停着一只就要启程的小船,更增加了离别的愁绪,并且配上悲伤的离别的音乐,更增加了离别的伤感之情,情景交融,学生也沉浸在分别的情绪之中。由于多媒体的恰当运用,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课下搜集了很多关于送别的古诗。画面的表现力,音乐的震撼力,能够帮助学生迅速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也处在诗的意境当中。如教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我让学生欣赏有关思乡的音乐,用于烘托气氛,利用饱含思念之情的乐曲将学生不知不觉带入“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艺术氛围。
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丰富的想像才会有更多的创新,想象是创新的翅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用发散的思维去想去做。如教学古诗高鼎的《村居》,这首诗也是描写春天孩子们在放学后放风筝,无忧无虑的生活。我运用多媒体,让学生们看着多媒体,边看边想象着说,孩子们在美好的春光里,除了放风筝,还会做什么呢?孩子们瞪大双眼,望着青青的草坪,说他们还会在草地上摔跤、比比谁的力气大;还有的孩子说,他们会躺在草地上背古诗、讲故事呢。短短的四句诗,学生看着画面,想象出了多姿多彩的内容。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现代媒体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激发了古诗隐形的美丽,让古诗更有吸引力,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让我们的课堂充满诗情画意。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本人就结合个人的教学实际谈谈在这方面的有益尝试:
一、激发兴趣,诱发创新意识
教师要不断创设富有变化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情境,才能推动其求知欲,发展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形成为科技进步作贡献的兴趣和志向。创新意识不能只靠教师的讲述来启发,在课堂上要注意知行结合,营造兴趣氛围;精讲多练,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能干巧干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创造。如在教学《死海不死》一课时,师生共同讨论死海不死的原因,从中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要求学生在课后做一些有关的浮力试验,看看水中盐分增多后浮力有何变化,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展示试验的不同结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鼓励质疑,培育创新萌芽
创新思维来自质疑。学启于思,思源于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对一些问题从不同角度去进行思考、质疑,然后提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比如语文教学中对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就要启发引导学生各抒己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要有什么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有创新价值的,哪怕只是一点创新的火花,教师都应该予以肯定与表扬,以提高他们的创新积极性。
三、启发想象,开拓创新之路
想象力是人类所独有的思维能力,它能够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而发散正是创新的基础,也是一切发现和发明的基石。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机会,精心选择一些发散点,培养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
1.利用插图,启发想象。《列夫・托尔斯泰》这课中有一幅插图,描绘了托尔斯泰的肖像。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首先着眼于整个画面,结合课文文字表述,对各个“部件”都进行认真仔细的观察,重点观察眼睛和其他部件之间的对比,让学生创设课文中所没有或比原文更生动、更形象的情境来,最后引导学生由其精美的眼睛想象托尔斯泰丰富的内心世界。
2.创设情境,触发想象。要根据教材特点创设情境,营造适宜的氛围,突出教材的动态性,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感情的共鸣,让学生触景生情,由情创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我在教学《钱塘湖春行》时,先创设情境,整体感知。具体操作时,我用语言描述,将古诗的内容,结合写作背景,编成通俗易懂的故事,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吟诵原诗。再通过配画、配乐、指导朗读,学生从视觉、听觉上感受诗人对早春的描写,体会诗境。通过做动作表演读、想象画面、领悟诗情,体会到了诗人对早春美景的喜爱、留恋。
教材中的部分古诗有一定的故事内容,表演性强,可创设情境,让学生把古诗编演成一个故事,学生则能展开丰富的联想,理解诗意,充实内容。例如,学生表演《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诗中诗人询问苍天的场面时,他们运用已有的生活体验,充分展开想象,进行了创造性的表演。
在学生学习了古诗,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可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触发学生的灵感,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对古诗进行改写。例如,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教学的最后,教师进行这样的启发:诗中送别的场面是如此感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离别的场面,同学转学、亲人远行……在依依惜别之时,大家一定会有许多心里话想说。让我们都来学学作者,把心里的话写成一首送别诗,赠给自己最不舍的人。
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的灵感得到激发,兴趣盎然,跃跃欲试,纷纷模仿古诗书写出了自己的诗篇。这样的学习过程,不正是自我超越、自我创新的过程吗?
四、正确评价,激励创新意识
教师应采取激励的评价机制,做到赏识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注意保护和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课堂上,学生勇于回答问题的行为是教师首先应给予肯定的,至于回答的正确与否是第二位的,是可以由集体讨论逐步澄清的。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对语文的积极态度和创新热情,尤其要保护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做到不只是评价学生的做法正确与否,更要注意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交往状态,评价学生自身的发展水平及探索创新的过程。在评价方式上,要注意评价方式的多元结合。
一、抓典型语句,诱发想象
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描绘,在学生头脑中唤起与词句相关联的表象,并进行组合,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体验,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而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积极想象力。如《再见了,亲人》一文的结尾这样写道:“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在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后,教师请学生再造想象,有位学生这样说道:汽笛一声长鸣,列车启动了,车轮缓缓滚动,伸出窗外握紧的手松开了,送别的人群渐渐向后退去。车上的志愿军战士都争着把半个身子探出窗外,挥动鲜花向群众致意,呼喊着:“再见了,亲人!”有的学生想象来送别的朝鲜人民如何跟着火车奔跑,一位失去了双腿的大嫂,叫她妹妹背着,一齐追赶着火车……学生的想象竟然如此丰富,这说明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对文章的语句有了正确的理解,才能产生正确的再造想象。而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述,在学生头脑中产生了相应的一幅幅画面,也起着积极的催化作用。
二、抓故事情节,拓展构想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的能力。对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教师可以利用情节的空白处和发展点,启发学生合理构想。学生因为有课文情节的制约,往往不会天马行空地无端编造,而容易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作合理的发展。如《凡卡》一课,结尾写在城里受苦的小凡卡将一封没有写清收信人地址的信寄给了爷爷,随后用了一个省略号,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想。我在教学此处时设计了“信寄出后”的创造性练习,要求学生合理想象,为课文补续尾声。学生很快活跃起来了。有的描述爷爷根本没收到信,小凡卡后来被折磨死了;有的描述好心的邮差把信送到爷爷手中,爷爷把小凡卡接了回去,凡卡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在乡村过上了苦中有乐的生活……
又如《荷花》一文中有这样一处省略号:“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我在教学此处时,要求学生去掉省略号,想象好梦梦见了什么……
另外,我们还可以将古诗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如古诗《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学生对古诗描绘的情境并不陌生,于是我就请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描绘出一幅极富生活气息的春天的图画。
三、抓视野开拓,丰富表象
知识经验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基础,从中往往能进发出美丽的想象火花。因此,语文教学要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为了丰富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形象化的材料,如运用实物、图片、模型、录像等手段,或根据教学内容组织郊游、参观、访问等社会实践活动,开辟“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等,使学生不断接触周围环境,丰富生活经验,使他们的想象有足够的感情材料储备。学生头脑中储备的表象越多,他们的想象力就越丰富、越开阔,创造性思维越能得到发展。
如教学《荷花》一文,我在课前布置学生观赏满池的荷花。教学时出示各种荷花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由此及彼,想象荷池中荷花的形状和身姿,使学生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又如教学《黄山奇石》一文,我出示了中国地图,并配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让学生知道“黄山”是镶嵌在祖国大地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然后,我带学生到黄山假想旅行,通过播放课件让学生感受黄山的美丽景色,尤其是黄山石之“奇”。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唤起了学生积累在头脑中的有关绍兴东湖、柯岩、羊山等石文化风景点中的奇石表象,进而领略到祖国山河之壮丽,体味了作者热爱祖国之情。
四、抓写作演练,合理想象
启示一:在孩子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先“吃”下去,作为以后终身消化、“反刍”的文化储备
儿童时代是记忆的高峰阶段,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记忆力最好、心灵最澄澈的时候直面经典,吸取中华文化的精华。虽然他们现在并不能准确地理解古诗文的含义,但是这种背诵会在其记忆的底板上刻上深深的烙印,使其终生受益。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儿童时代背会的东西往往终生不忘,这便是所谓的“幼学如漆”、“童子功”。所以,我们大可不必畏首畏尾,放心大胆地让学生去积累吧!能理解的,尽量帮助孩子理解;不能理解的,不求甚解也不为过,先积累下来,今后可以在言语实践活动中逐步加深理解,以作为学生长大后终生消化理解的文化储备。就像一颗种子深埋在土壤中,吸收养份,储备能量,等待时机,开花结果。
启示二:古诗的写意性也决定可以先让学生积累下来,储备在心里,然后用一生的阅历、经验去“反刍”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我们在教学中虽然竭力让学生去读背、去理解,但学生总是一知半解,这让我们许多语文教师犯难:小学生到底要不要学古诗,到底该怎么学古诗?学古诗确实很难,因为古诗大多是写意的,很多古诗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对古诗的理解也是因人而异,阅历、年龄不同,对古诗理解的高度、深度、厚度也不同。所以,我认为小孩子学古诗现在不理解不要紧,可以储备在心里,将来长大了再慢慢消化,像牛“反刍”那样。只要让他们多诵读、有所意会就可,“诗中有真意,欲解已忘言”。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把这些虽然半懂不懂、似懂非懂甚至全然不懂但对学生未来人生有重要影响的诗句“吃”下去,然后用自己一生的阅历、经验去“反刍”。
鉴于此,我认为古诗教学的侧重点应该是对古诗文的积累,且可以“重在积累,不求甚解”。
一、积累——要帮助形成知识块
我做过一个调查,发现身边的老师们让学生积累古诗词的方法无非两种:一种是买一本书让学生一首一首背,一种是想到什么背什么,随意性比较大。这样学生头脑中积累的古诗就如一盘散沙,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慢慢地流失。如果采取以下方式进行积累,那么就可以把古诗聚成一串珍珠,形成知识块,这样就不容易遗忘。
(一)依靠主题,带活积累
我们每册课文里都录用了四首古诗,每首古诗都有一个主题。古诗词积累就可以依据这个主题,立足课内,拓展课外,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形成一个鲜明的积累体系。如,二年级上册古诗《赠刘景文》和《山行》都是描写秋景的,读后我们会被诗中描绘的深秋美景所陶醉。《赠刘景文》写秋末之景:荷枯、菊败,橙黄、橘绿,色彩鲜明,突出了秋天的特点。《山行》描绘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深山秋色图。由此,可引导学生积累相关的诗篇,形成“秋天的诗”的主题。另外,如写花的诗:《题》、《卜算子·咏梅》等;言志的诗:《石灰吟》、《竹石》等;写景的诗:《山行》、《归田园居》等;送别的诗:《别董大》、《赠汪伦》等,我们都可以通过确立主题的方法来积累。
(二)依据生活,建立积累
根据古诗文所反映的时令进行分类积累,它能促使学生从时间的角度把握古诗文的脉搏,从而流畅地记忆。从《早春》《春江花月夜》到《夏日》、《小池》;从《秋浦歌》、《秋思》到《冬景》、《江雪》,同学们背过了灿烂的春,缤纷的夏,金色的秋,绚丽的冬。顺着四季走来,一路朗朗童音。这样在不同的节气里让学生们诵读相关的诗,不仅有助于学生梳理知识,更有助于古诗和学生生活情景相结合,为他们内化古诗词、运用古诗词埋下了伏笔。
课本里的每首古诗就好像每一个戏剧的引子、每一个景点的导游,教师得先把孩子从声、光、色的世界里引进古诗的殿堂,然后借助主题给学生指出一条条路径,让学生有可能走进更多的诗人、更多的古诗。这样,当学生想起这个主题的时候,他就能想起这个主题的相关古诗,从而实现古诗的有效积累。
二、积累——要帮助激活知识块
形成的知识块不能让其变成死石块,这样的知识是没有活力的,只有把积累到的知识放到“心”的熔炉去冶炼后,在语言实践中不断地运用,从而建立起新的知识块,这样才能真正把积累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把积累到的古诗文不断地运用激活,建立新的知识块呢?给学生一个语文实践的机会很重要。
(一)课堂中的运用激活
课堂上,教师时常有意识地提醒学生运用古诗词对文章进行批注,把古诗积累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这是最有效的运用。如,在教学《燕子》一课时,可以跟学生说:“燕子动作敏捷、活泼可爱,古人在几千年前就写下了很多有关燕子的千古绝句,你能给我们吟诵几句吗?”学生略加思索,便想起了“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等诗句。给学生提供一个运用的平台,经常运用这些积累的古诗词说话,学生的消极积累就会转化为积极的有效积累。
(二)生活中的运用激活
古诗是古人的作文,是古人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后的表达。古诗从生活中来,我们应该让他回归到生活中去。某日,一值日生负责倒垃圾,倒了数次仍见垃圾桶满满的,长叹一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些背诵过的古诗词悄悄地走进了学生们的生活,犹如一汪清泉流淌在学生的心间,激荡着他们的情感,升华着他们对生活的认识。
(三)作文中的运用激活
关键词:诗歌鉴赏;意象;形象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3-0173-01
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题往往存在畏难情绪,常感到只可意会,难以言传,这主要是学生不能准确把握意象造成的。一般来说,诗像不像诗,有无诗味,主要看意象;诗美不美,有无意蕴,主要则看意境。由诗味到诗美,实际上就是由意象到意境的挖掘过程。离开了意象,就无以谈意境。因此,掌握鉴赏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是提高学生对古诗词鉴赏能力的重要环节。
一、善解意象
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情感的流露。意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承载着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其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共同构成了富于美感的形象。我们理解诗歌形象,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捕捉“意”、“象”的能力是诗歌鉴赏中居于核心地位的艺术感受能力。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连叠用九个意象组成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土的彷徨悲苦的情怀,那枯藤、老树、昏鸦、古道、瘦马等意象,都传递着作者的羁旅愁思。“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意象勾画出杨柳依依,晓风吹拂,残月微明的情景,这些最能触动人离愁的意象交融在一起,构成了凄凉难耐的意境,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感伤离别的悲哀。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词人的怅惘心境正是由“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意象来表达的。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由“竹林”、“孤琴”、“长啸”、“明月”等构成了清幽绝俗的意境。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花”、“江水”两个意象就足以说明白居易的快乐生活。再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就能知道所传达出来的是伤别情怀。
二、熟悉意象的传统色彩
诗歌中常用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特定的情趣和意味,它代表了民族和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因而,这些意象有较为固定的意义。熟悉意象的传统色彩,有助于我们对诗歌形象的理解。如“梅”,由于古代诗人反复的运用,这一意象已经固定地带上清高芳洁,傲雪凌霜的意趣。“鸟”的意象往往和男女恋情及婚嫁有关。日落、夕阳、秋天、流水等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时光的流逝等。月能思乡,星可传恨,水喻愁多;松喻坚贞,荷、兰喻高洁,菊喻隐逸,竹多劲健;松傲雪斗霜、有凌云之志,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桃花象征美人,杨花多有离散、漂泊之意;柳有柔情之意,又显轻薄,更表惜别怀远之意,鸿鹄、骏马、大鹏喻志向远大的人,鸾鸟、凤凰喻忠诚的贤士,杜鹃鸟是凄凉、哀伤的象征,表达归家之念,鹧鸪、寒蝉能引起人的离愁别绪、羁旅伤感,鸿雁借指书信,也表思乡之情;灞桥易水多与送别有关;夕阳、西风、残照既表示个人沉浮的身世命运,又代表历史的沧桑变化,秋风往往表思归之意,《阳关三叠》多写故人友谊,《关山月》、《梅花落》与乡思乡愁有关;杜康是酒的代称,贾生、屈原多指怀才不遇之人,陶朱多指富商;琴瑟喻夫妇感情和谐,也喻兄弟朋友的情谊等。
三、分析意象的个性色彩
众所周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这和诗人要表达的感情有关,也和诗人的风格有关。同一个意象,不同的诗人也会寄寓不同的情感,具有不同的含义,要注意结合诗句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