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西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差异

时间:2023-05-29 18:21:12

中西文化差异

第1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文化差异;文化背景

一、常见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现象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流,产生的相互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渐深入,我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益增强,跨国界、跨种族、跨文化的经济与社会交流迅猛发展,因此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在跨文化交流中,由于中西方的文化不同,人们交流时冲突时有发生。常表现为:

(一)问候语的差异

在中国,普通老百姓见到熟悉的人打招呼,常说“你吃了吗?”“干吗去?”等来问候对方。对中国人来讲,这是普通又随便的问候话,但西方人听了迷惑不解,他们可能会认为“我吃不吃饭、吗去和你有什么关系”。在英语中,通常以时间进行问候,如:“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或是“Hello/Hi”简单地问候对方。

(二)隐私观念的差异

中国人初次见面常会问询对方的年龄、职业、婚姻状况,甚至收入,在中国,这是人们之间表达关心的常见方式。然而,在西方,人们则认为侵犯了自己的隐私。而西方人则讲究个人空间,注重个人隐私,不愿让别人干涉自己的生活。由于中西方隐私观念的差异,所以在中西方交流时会发生冲突。

(三)时间观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要想拜访某人,必须提前邀约,需要说明拜访的时间、地点和目的。但在中国,人们无提前邀约的观念,随便串门,扰乱别人的生活秩序的行为较为常见,这说明中国老百姓的时间观念不够强,使用时间上具有普遍的随意性。在平日的生活中,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较强,人们都对时间做了精心的计划与安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

(四)餐饮习俗的差异

在西方,若要宴请宾客,主人通常会提前两周发出邀请函,客人们会提前三天答复是否邀约,以便宴请的主人准备适量的饭菜。在就餐时,主人不会多说劝酒话,常说“Itisreallygood,pleasetasteit.”表示诚挚邀请完,然后就将注意力转到谈话的主题上。而在中国,由于人们喜欢谦虚礼让,即使心里已经接受别人的邀请,还是要表示出推辞一番。在中国人宴请宾客,即使主人摆满一桌美味佳肴,也总习惯讲几句“招待不周”等客套话。就餐方面的差异,是因为在西方人们不喜欢含蓄表达,讲求尊重个人权益,注重个人空间。以上只是跨文化交际实际场景中常见的一些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例子,只有我们深刻了解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才能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

二、产生跨文化交际冲突的主要原因

造成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冲突现象的原因纷繁复杂,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中西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习俗,必然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交流差异,甚至是冲突,产生这些差异与冲突的主要原因有:

(一)思维方式不同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以直觉、整体、圆式为特征;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则以逻辑、分析、线性为特点。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与中国人进行对比,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思维定式。追根溯源,我们发现思维定式往往会忽视具体个体事物的差异,夸大与另外某一社会群体相关的认知态度,常伴有感彩,并带有倾向性的固定看法,会直接造成交际障碍,影响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二)价值取向不同

根据美国人类学家BarnettPearce等人的理论,人们的行为规则、思维方式、道德标准、处世哲学等无不受到所在群体价值观的影响与作用。人们在实际的人际交往过程中,无意识地习得了自身群体固有的文化的观念,成为该群体人们的处世哲学、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可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判断标准。以中西方文化为例,在我国文化中,中国人推崇谦虚礼让,追求随遇而安、随波逐流,不喜欢个人出风头,不爱争强好胜。而西方文化则推崇个人主义,个人英雄主义和个人为中心的思想根植于他们的头脑中,西方人崇尚独立思考与判断,喜欢凭借自己的个人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

(三)社会行为规范与处世哲学不同

社会行为规范的具体含义就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在交流时,经常会出现用自身所在的社会行为规范和处世哲学来判定对方行为的正确与合理,由于双方的社会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同一社会行为常会产生误解、不愉快甚至更糟的后果。比如在中国,人们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这一行为表示友好、关爱的意思,但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行为。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恰当的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我们与西方人的交往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很多文化方面的冲突,直接影响到了跨文化交往的效果,会产生误解、不快、关系紧张,甚至还会发生严重的经济后果,这些问题都是源于交际双方不了解文化差异造成的。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极有必要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建立良好的习俗差异意识,尽量避免交际中产生误解或冲突。

参考文献:

[1]许果,梅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8(6):121-123.

[2]华厚坤.试论跨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6):153-154.

[3]顾江禾.东西方文化对比小议[J].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2001,22(4):279-282.

第2篇

    一. 引言

    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而饮食在两个文化中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在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中西方饮食习俗,不论在其观念、性质,还是在其方式、对象等诸多方面,所存在的差异是非常鲜明的。

    饮食文化包括食物的加工、消费和享受三个方面。本文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谈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二.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1. 饮食观念的差异

    中国人的饮食强调感性和艺术性,追求饮食的口味感觉,而不注意食物的营养成分,多从“色、香、味、形”等方面来评价饮食的好坏优劣,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简单地说,中国人吃的是口味,“味”,是中国饮食的魅力所在。中国人饮食的目的,除了果腹充饥,同时还满足对美味的渴望,带来身心的愉悦。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的饮食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人喜好小而精。对于烹饪食物,营养性和美味性就是他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他们全力开发和研究食物在不同状态下的营养差异,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宜,热量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分吸收,有无其他副作用。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形成了中餐过分注重饭菜色、香、味的特点,而西方人则自始至终坚持着从营养角度出发,轻视饭菜的其他功能

    2. 饮食内容的差异

    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饮食结构以谷类即淀粉为主,肉吃的较少,粮食较多,再以蔬菜搭配,蔬菜可以说占主导地位。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也注重了平时生活中肉的摄取量,但还是以蔬菜和豆制品为主。而西方人比较注重动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取,饮食结构上,也以动物类菜品居多,主要是牛肉、鸡肉、猪肉、羊肉和鱼等。因此肉食在饮食比例中一直占到很大的比例。西方人还喜爱冷食、凉菜,从冷菜拼盘、色拉到冷饮,餐桌上少不了冷菜。西方人多生吃蔬菜,不仅西红柿、黄瓜、生菜生吃,就是洋白菜、洋葱、绿菜花、西兰花等也都生吃。而中国人喜欢热食,除正菜前的小碟是冷菜外,主莱都是热的。在中国人看来,热菜凉了,就少了许多味,趁热吃才能吃出菜的味来。

    3. 饮食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在中国,无论是家庭用餐还是正式宴席,都是聚餐围坐,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共享一席,人们相互敬酒、劝菜,要借此体现出人们之间的相互尊敬、礼让的美德以及和睦、团圆的气氛。特别是在各种年节里,更是借饮食而合欢。这种会食方式,是中国饮食文化上的一个重要传统。中国人进食的过程中无须他人事先进行食物的分配,而是各取所需。而西方人在家庭聚会或是正式宴席上,也会围坐在一起,但他们的食物是单盘独碟的,,有专人先行分配食物,是一人一份的定量供应。大多数宴席是不必固定座位,可以自由走动,不仅可以充分满足个人对食物的喜好,还便于社交,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与信息的交流,而不必在餐桌上将所有的活动公之于众。这种用餐方式充分体现了西方人对人性、对自我的尊重,强调了个人的独立和自主。 此外,在餐具方面,差异就更甚明显。中国人使用的是筷子、汤匙,吃饭也用碗盛;而西方人呢,则是盘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

    4. 饮食习惯的差异

    从烹调过程来看,中国人爱加醋、姜、蒜、葱、辣椒等佐料,他们认为这些佐料不仅可以提味,而且可以杀菌、消脂、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等。西方人的佐料没有我们的这么丰富,但也不乏优点,他们烹饪时不爱放味精,因为味精含钠,摄入过量有损健康; 许多中国人习惯每日购买新鲜食品烹饪,当天吃什么才会买什么,不会买很多储藏起来;但西方人往往一次性购买一周的食品贮存在冰箱里,每日食用冷冻食品,且经常食用罐头和腌制品。

    5. 菜名的差异

    中国的很多菜名中往往包含了很多的历史、文化的信息。如“东坡肉”,传说是根据宋代的打文豪苏东坡流传下来的食谱烹制的,“宫保鸡丁”,“宫保”是官员的职位。有的菜名还与典故、传说有很大的关系,如“霸王别姬”。“佛跳墙”则是传说,这道菜的香味引得寺庙里的和尚纷纷跳出院墙。随着饮食文化的不断发展,菜肴的内容也在不断的变化。相比之下,西餐的菜名要简单得多,炸鸡腿、香辣鸡翅、炸薯条、汉堡包、海鲜汤,几乎无一不是以原料加上烹饪方法来命名的。还有一些西餐厅里经常出现的菜肴如意大利面条、意大利比萨饼等也是如此。这在中国人看来就没有了诗情画意的“味道”在其中了,但却符合西方人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省去了不必要的思考时间,简化了吃喝的过程。

第3篇

关键字: 中西文化 ,文化差异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使得我们居住的地球日益变得狭小,东西方的综合,不仅已经成为一种共同的口号,而且目前在处在稳步而顺利的实现过程当中。为了求得人类文化的共识和相互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同样也得到的广泛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

一、中西方文化在饮食结构上的差异

汉族传统的饮食结构以植物性食物即五谷为主食,以蔬菜及少量鱼、肉、蛋奶、果品副食 。汉族的传统饮料主要是茶和酒。汉族一般采用一日三餐制,城市居民多将晚餐、农村居民多将午餐作为三餐中的重点,饭菜比其两餐丰盛。汉族传统的饮食方式是共餐制,它体现了汉族传统伦理副道德中的群体精神。然而,对于西方的国家,膳食多数是一日四餐,即早饭、午饭、茶点和晚饭。在西方国家诸如英国,人们常吃的主菜是烤肉。此外,常见的菜肴是罐焖肉、炸鱼薯片等。西方国家的人们还酷爱饮酒,如威士忌酒就驰名世界。

二、中西方文化在姓名与称谓上的差异

汉族人的姓氏一般随父系,从字数上看,汉族之姓氏以单字为多,汉族人大多有小名和大名。汉族人的名绝不能和父亲等长辈相同,汉族人比较注重大名,不论是几个字,在字形、字音、特别是字义上有许多讲究。例如,字形搭配要匀称、协调,字音要清晰、响亮而且悦耳,字义力求富有吸引力,能给人以深刻印象。从字义表达上,主要有情景名、教诲名、期望名、祝愿名、志愿名等几大类型。对于西方的国家来说,姓名的排列既是姓在后名在前,姓名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人名 中间名 姓。本人名也称教名,受法律承认的正式姓名。中间名的选择范围主要限于父母长辈或父母的亲朋好友的姓名,可以是母亲的姓,也可以是父亲或祖父的名,或者是父辈的好友或名人的名字。妇女在未婚时使用父亲的姓,结婚后改用丈夫的姓。在西方国家,由于姓名太长,书写起来麻烦,所以常常将姓前的名缩写。例如JohnStuartSmith,可缩写为J.S.SmithJohn S.Smith.

三、中西方文化在社交礼仪的差异

汉族人相见现有握手、问候等礼节。一般说来,男性相见时是彼此趋前握手,女性则多习惯于点头或微笑。男性与女性相见若行握手礼,则应由女性先伸出手来。若是初次见面,或在比较庄重的场合,晚辈对长辈还要行鞠躬礼。在行相见的同时,双方互致问候。现在最流行、最简单的问候语是“你好” 或“早上好”、“晚上好”等。此外,有些词语在人们的观念中认为说出来不吉利,因而也属于禁忌话。例如:大年初一禁说“病”“穷”“霉”“败”“死”等。坐在船上禁说“翻”“沉”等。在西方的国家,在介绍两人相识时,应首先把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把地位较低者介绍给地位较高者,将男子介绍给女子,不能将次序颠倒。介绍完毕,双手往往以握手表示愿意相识,但握手亦有讲究。一般是年长者、位高者和女子先握手,年轻者。位低者和男子即伸手相握,如果前者不先握手,后者不应冒昧强求。而应点头微笑致意。握手应用右手且要摘去手套,握手时应注视对方,与女士握手时使劲不能太大。在社交过程中处处体现女士优先的原则。拜访他人时,一定要事先预约,预约应当提前一定的时间,以便对方作出安排。一旦约定之后,必须准时赴约,迟到早到都是不礼貌的。

四、中西方文化在服饰上的差异

汉族最具民族特色的服饰是传统服饰。汉族传统服饰有三个总的特点长期得到传承。其一是等级区分。社会各阶层之间,人们的服饰不同。其二是常服和礼服之分。各种礼仪活动多有专用的礼服与日常生活所穿的常服明显不同。其三是服装样式宽大,裹衣博带,袖长腿宽。汉族的首饰:女性有各种簪子、耳环、项链、戒指、手镯、手链、足链等,而男性首饰多以 戒指为主。对于西方的国家的人来说,衣服要力求美观,如男要平肩,女要束腰,衣服平整,裤线笔挺,既要突出优美的线条,又要掩盖身体的缺陷。在某些特定的场合,西方国家还保留了不少传统的服饰。例如,法院正式开庭时,法官仍然戴上假发,身穿法官黑袍;教堂做礼拜时,有的牧师要披上长袍等等。

五、中西方在传统节日上的差异

汉族的传统节日约有150个,但最为重要的是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是中国最历史、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是以辞旧迎新、庆祝祝福为主题的综合性大节。元宵节在农历正月十五,此夜为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又称上元节。清明节在公历4月5日前后,因“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矣”得名。端午节是夏季最重要的汉族传统节日,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中秋节是秋季汉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由于此夜月亮明倍于常时,成了团圆的象征,又称团圆节。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故又名重九节。古以九为阳数,重九故称重阳。而西方国家,圣诞节、复活节、情人节、愚人节、圣灵降临节、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等都是重要的节日。圣诞节即耶稣诞生的日子,是所有信奉基督教的国家最重大的节日。2月4日为情人节,4月1日为愚人节、母亲节为5月的第二个星期、父亲节为6月的第三个星期。

六、中西方文化在上的差异

汉族没有全民族一致信仰的完全意义上的宗教。汉代以后,儒学曾经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为汉族社会各个阶层所普遍接受和信奉。但儒学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宗教。当前,从的情况来看,是道教、佛教、天主教、新教诸教并立,各有一部分汉族信徒。汉族产生的完全意义上的宗教是道教,形成于东汉末年都魏晋南北朝时期。除道教外,汉族还有一部分人信仰佛教、基督教等外来的宗教。西方国家的公民均享有的自由,所以西方国家的复杂多样,世界各大宗教,各种教派应有尽有。各种享有大致平等的地位,基本不存在宗教歧视。但总体上看,英语诸民族最主要的信仰仍是广义上的基督教。圣公会不仅是英国的国教,而且也是基督教新教三大派别之一。其中两派为路德教和加尔文教。

七、中西方文化在迷信与禁忌方面上的差异

在中国,“正月里不许剃头”即为一例。寓意为“正月里剃头,死舅舅。”“二月二剃龙头”寓意为一年中健康,人们生龙活虎。在春节期间,不能说“死”字,如果不慎将碗杯打碎,要说“岁岁平安”等等。在西方国家,人们普遍认为是黑猫主凶。尽管养猫养狗之风盛行,但一般不养黑猫。而马蹄铁则被认为是吉祥之物,如果谁在路上捡到马蹄铁,就一定会有好运降临。另外,碰撒了盐被认为是恶兆,预示要发生口角或与朋友断交。打破镜子更是凶兆。即使家中不死人起码也要七年不顺。在禁忌方面,13被认为是不祥的数字,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开。星期五同样也被视为不祥的数字,此外,一根火柴或打火机不能一次点燃三支烟,认为这样会给第三人带来不幸。不要打听他人的隐私。

总之,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不能光注重语言的教授,更应该融入中西方文化的了解,这样才能对中西方的语言文化有更全面的领悟。

参考文献:

[1]中外民俗概要 张世满 王守恩编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

[2]中西戏剧比较论稿 蓝凡著学林出版社 1992

第4篇

摘 要 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着许多的差异,甚至在某些领域有着根本的不同和隔阂。这就需要我们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去了解西方的历史文化,了解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本文从文化的定义入手,首先介绍了中西方哲学之间的一个差异,然后介绍了中西方价值观的一个差异,并说明了其根本原因。然后又从艺术和宗教层面进一步阐释了,中西方间的差异。

关键词 文化 中西差异 哲学 艺术 宗教

如今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在不断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文化上的冲突和歧义,为工作和交流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而所有的矛盾归结为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着许多的差异,甚至在某些领域有着根本的不同和隔阂。这就需要我们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去了解西方的历史文化,了解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当你换位思考时,你会发现其实价值观虽然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是思想深处或者说人本性的东西是共同的。当我们将这些共同之处加以研究,就能很好解决文化共融问题,只有这样全世界的人们才能更好的站在一起,更理性地解决一些国际的争端,真正做到互利双赢。

一、文化的定义与简介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狭义的文化仅指社会意识形态,或社会观念形态。梁漱溟先生曾认为中国是伦理型文化,以讲五伦,互以对方为主;希腊是科学型文化,突出科学精神,强调科学与理性;罗马是政治型文化,表现为罗马法的制定与应用,罗马的扩张等。庞朴先生也曾探讨过几种文化之间的差异,认为希腊文化较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文化较重视人与人的伦理关系;印度的文化则关注人与神的关系等。

二、中西文化之比较

1.哲学之分歧

文化是生活的表现。生活最为基本。文化、社会、思想等等皆为生活的表现,或者说为生活的一个侧面。生活支点便称之为文化、社会、思想等等。因而,重要的是人们怎样领会自己的生活。哲学思想即是一个民族生活自我领会的总纲。显然中西方各个民族自我领会的方式也是不同的。总的来说,中国思想领会世界是重体会,西方思想领会世界是重思辨o中国思想的特征也是东方思想的特征,这是东西方文化最主要的区别之一。《实践论》有一句名言:“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必须亲口尝一尝”。此语可解作脱胎于禅机“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这句话讲的是感觉层次(味觉),喻的是感应。如果从英国经验论哲学的角度理解这句话,把尝梨子滋味看作仅仅指味觉,那就失去了其主旨了。

中国思想强调体会或直感,认为真实的世界的存在不可能去用逻辑来证明,只能以直感证明。在中国哲学中,这也被称作体证或亲证,也就是体会。所以即使是愚不识字的贩夫走路都能从自己切身体验中知道真实的世界确实存在着。中国哲学讲的“有”与西方哲学讲的“有”不能相提并论,原因正在这里。这是中国思想高于西方思想的一个地方。而西方的逻辑主义有其极其成功的领域――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例如元素周期率的发现,令人惊叹不已。西方科学讲相互作用,一般归结为“力”。中国科学则称作“感应”,如“天人感应”,生病则由于“感风寒”或“为邪气所侵”。“侵”是“感”的一种方式。西方思想把按逻辑主义原则,从原子假设出发,发现一个又一个的元素,认为整个世界是由这些元素按一定的结构方式建立的。中国人也有原子学说,但对分析缺少积极性,而是把“气”看作有阴阳五行。中国古代思想家也寻求对气的分析。走上了一条全然不同的科学之路。

这一点区别在中西药的治疗上就能很好的看出。如果你生病了,西医回去给你吃药打针,你哪有问题,我就针对哪个地方,一一击破。这样往往治好了这,那儿又出现了毛病。但中医看病不是这样。它注重调理,是从你身子整个全局去考虑,所以中医更在乎修生养性的一种自我调养。

2.中西道德思想(价值观)比较

东西方都讲博爱,但立德次序全然相反。西方思想从理念出发,如《圣经 •新约》上说的,第一是爱上帝,其次是爱邻如己。东方思想则从亲情出发。向外扩展,如孟子的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东西方各民族都珍爱自己的价值观念,以为自己的价值观念最高明。但西方思想倾向于强迫他人接受自己价值观念,东方思想则缺少这种倾向。西方国家喜欢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如美国总倾向于推销自己的人权观念:别国不肯接受,动辄实施经济制裁压迫之。东方国家从来不喜欢输出价值观念。儒家思想从来主张以自己文化的先进性吸引别的民族学习,决不强迫。即使观点不同,也要友好相处。这是西方国家输出价值观念常常引起战争的文化上 的原因。现代中国也有“唯有我最革命”、“唯有我最正确”的“极左”思潮。这是受了西方思想的影响,已经远离了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

3.艺术的两条河流

西方的艺术非常注重人以及人的精神。西方绘画中通常会有许多的画,展示人的力量美,身体美。这其实是一种人文主义的具体体现。中国的艺术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中国画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山水、花鸟,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西方艺术偏好于写实,以真实刻画人物细节为主的素描产生了。中国的艺术不喜欢写实,而讲究写意。认为实在的物质缺少灵气,而含蓄与隐喻才能将人的情感与思想表达的淋漓尽致。我们都知道现代设计的教学体系和理论体系都源于西方,这就是因为西方人对于艺术的继承站在理性的理论体系之中,通过规范化的训练,和创新性的实践来学习艺术,发展设计。中国的艺术设计传统来说源于经验和技术上的言传身教,更多的情况下强调的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的领悟。

参考文献:

[1]董晓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学林出版社.2003.

[2]侯建军.文化与中西文化差异之比较.商场现代化.2007.

第5篇

一、中西方文化在生成的地理环境层面的差异性

中华文化是孕育在神州大地上的文化,其地理环境从整体性来看,《尚书》中是这样描述中国的地域范围的,“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根据《尚书》理解,中国的地理格局是,东临茫茫大海,这是古人难以预约的天然屏障,西北则是荒凉沙漠,西南这是高原耸立。由此可见,创造中华文化的人民们生活在一个与外界基本隔绝的领域,概括起来说,中华文化的生成环境是一个半封闭的大陆性环境。但也正是这个半封闭的大陆性环境,使中华文化避免了许多西方游牧民族的侵袭,因这种天然屏障是当时生产力落后的游牧民族无法跨越的鸿沟,这正好使得中华文化在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下,不断的繁荣与发展。从气候与地形方面来看,中国的领土版图跨寒带、温带、亚热带与热带,地形则是西高东低(以平原为主),呈三级阶梯状分布,降水量也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因此在中国大地上形成了许许多多不同的民族,。

西方文化的生成环境主要集中于地中海、两河流域以及尼罗河流域,例如苏美尔文明、爱情海文明、迈锡尼文明、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以及希腊罗马文明都诞生于此。这片区域最主要的特征是宽阔的海洋性特征比较明显,于是西方文化是由游牧文明(捕猎文明)进化演变而来的。总而言之,西方文化的生成环境是宽敞的海洋性环境,这种环境在古代社会,使得游牧民族流动性强,而政权也不断的更迭(这种更迭不同于中华民族政权的内部更迭,而是外部政权的取而代之),经常使得某些地区的文化不能得到平稳发展,是西方文化导致断层的重要原因。

二、中西方文化在类本质层面的差异性

中西方文化的类本质突出的是两种文化的主要特征,并不是说中华文化有的特征西方文化就完全没有,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两种文化毕竟还是存在着文化的共性特征。中西方文化的类本质特征到底是什么呢?本文仅从中华文化的主“静”特征与西方文化的主“动”特征作简略论述。

从中华文化的生成环境来看,中华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农业的发展,在中国的传统农业社会,“民以食为天”是很正常的现象,农业不仅是立国之本也是人民的生存之基。农民也就不得不禁锢在土地上进行自己的农业生产活动,加上沉重的封建租税,徭役负担,人们只愿专心从事农事活动,而不愿意冒着风险去下海经商或者另谋生计。同时封建社会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度和严密的户籍制度等,减少了人口的流动性。于是中国的古代社会是宁静的村庄和勤勤恳恳的农民组成的平静画面。因此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化也多少带有“主静”色彩。诗经中的《硕鼠》篇描写的生活场景,陶渊明的“种豆南山下”,陆游的“把酒话桑麻”等许多的诗词歌赋都凸显了中华文化的“静”的意境。尤其是15—17世纪的中国文化“静”得像一滩死水。在八股取士的影响下,几乎失去了生机,史学界的乾嘉学派没有创新,思想界的万马齐喑,文学界除几部《红楼梦》、《西游记》可圈可点外,这种“静”的特质差点断送了中华文化的命脉。

然而西方文化截然不同,从古代时期,西方文化的基础是城邦文明的兴起,无论是希腊罗马还巴比伦,其游牧民族是创造的主体,他们驰骋草原,繁衍生息,创造了不逊于农业民族的文化。就是他们这种流动性强的民族造就了西方文化“动”的特质。早期他们四处奔跑狩猎,后又进行海商贸易,这使得在他们眼里“商业的价值高于一切”,从某种程度上说,西方文化也是商业文化的代表。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动”的特质愈发明显,他们开始侵略扩张,使其他民族臣服于他们的铁蹄之下。

三、中西方文化在连续与断层层面的差异性

所谓文化的连续性与断层性就是指这种文化从产生到发展的过程中有没有出现过中断的现象,按照这个逻辑来看,我们分析中西方文化时,不难发现,中华文化是连绵不绝的,西方文化是断断续续的。

中华文化的发端应该是原始社会,因为自人类产生又开始有了文化,从文化的记事工具上来讲,早期中华文化的体现是结绳记事、刻木纪事、图画记事,后来有了陶文、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隶书等多种记事文字;从中华文化的哲学是想来讲,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元理学,明清朴学;或者从中华文化的文学体裁来看,诗经,诸子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三个方面都能体现中华文化是连续的,它拥有强大的生命力,至于为什么中华文化有如此强的韧性在此不加赘述,但可以从中华文化的生态环境(如地理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等),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证(语言、经济活动以及民族心理)等方面进行探讨。至于西方世界的文化(如埃及、巴比伦、希腊、哈拉巴、玛雅等)的文化,大多盛极一时,犹如昙花一现之后灰飞烟灭,所以西方文化出现过大幅度的“断层”。这就说明中华文化有绵延坚韧的特点,对于我们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是重大的激励。

总而言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远不止以上这些,例如陈序经先生的著作《中国文化的出路》一书中,还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概括为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差别,陈佛松先生在其著作《世界文化史》中将中西方文化的区别宗教文化与儒家文化;梁漱溟先生在《东西方及哲学》将“中国文化定格为伦理型文化,西方文化为政治型文化”,除此之外庞朴、张岱年等文化界大师都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行过研究,由于篇幅有限,不加赘述。

第6篇

关键词:饮食;文化;习惯

在中国,任何一个宴会,不管是什么目的,都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 ;宴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势。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 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与人相互敬酒 相互让菜 劝菜 ,再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 争让的美德。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西方这个主要以面食为主的群体,餐桌礼仪的细节就显得更加繁琐而有条不紊。他们所用的餐则是分餐制,个人自扫盘中菜,不管他人碗里汤,互不相扰。西方人喝酒也听凭自愿,白兰地,威士忌,鸡尾酒,喜欢什么喝什么,想喝多少喝多少,所尊重的是个人意志,体现出的饮食思想观念要合理的多。

一、席位安排礼仪

(一)中餐餐桌礼仪

在中餐宴请活动中,往往采用圆桌。不单是在不同位置摆放的圆桌有尊卑的区别,每张圆桌上的不同座次也有尊卑之分。由三桌或三桌以上的数桌所组成的宴请除了注意“门面定位”,“以右为尊”,“以远为上”等规则外,还应兼顾其他各桌离主桌的远近。

(二)西餐餐桌礼仪

西餐中,一般均使用长桌。在正式宴会上桌次的高低尊卑以距离主桌的位置远近而定,越靠右的桌次越尊贵,在同一桌上,越靠近主人的位置越尊贵。此外,男士应当主动为女士移动椅子让女生先坐。

二、餐具的使用礼仪

(一)中餐餐具的摆放和使用方法

1.筷子。筷子是中餐最重要的餐具。在使用当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齐的放在饭碗的右侧,用餐后一定要整齐的竖向放在饭碗的正中;2.勺子。勺子主要是用来喝汤的,有时也可以用来取形状比较小的菜。用勺子取食物时,不要过满,免得溢出来弄脏餐桌或自己的衣服;3.盘子。盘子主要用来盛食物的,根据所盛食物的多少和形状不同而大小形状各异。稍微小一点的盘子为食碟,一般放在碗的左边,是用来暂放从公用菜盘里取来享用的菜肴;4.水杯。水杯主要用来盛放清水、汽水、果汁、可乐等饮料,一般放在碟子的左上方。不要用它来盛酒,也不要倒扣水杯;5.餐巾。在用餐前,比较讲究的餐厅或主人,会为每位用餐者上一块湿毛巾,它只是用来擦手的,擦手后,由服务员或主人拿走。

2.西餐餐具的摆放和使用方法

2.1餐具摆放和取用原则。餐具摆放时托盘居中,左叉右刀,刀尖向上,刀口向内,盘前横匙,主食靠左,餐具靠右,其余用具酌情摆放。西餐中餐巾放在盘子里,如果在宾客尚未落坐前需要往盘子里放某种事物时,餐巾就放在盘子旁边。餐具的取用应由外而内,切用时可以使用法式方式,即左手拿叉右手拿刀,边切边用。

2.2餐具的使用方法:刀叉的使用原则:使用刀叉进餐时,刀用来切割食物,叉用来送食物入口。使用刀时,刀刃不可向外。而且不可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子上,另一端放在桌子上;谈话时有肢体语言或传菜时,应将刀叉放下,不要手拿刀叉在空中挥动。用完刀叉后,应将其横放于餐盘中央,而不是盘边或餐桌上;放置方式为刀口朝着自己,叉口朝左,以便于取走时的安全性。

(二)西餐上菜顺序的差异

中餐上菜顺序是:先上凉菜、饮料及酒,后上热菜,然后上主食,最后上甜食和水果。西餐上菜程序通常是:面包黄油凉菜汤海鲜主菜甜点心咖啡和水果。

(三)用餐过程中应注意的礼仪

1.餐桌上取食的礼仪。中餐的取食原则:菜品需由主宾先取;取菜时,不要取得太多;邻座的男士可以替女士服务。西餐的取食原则:进餐时尽量不要发出餐刀刮盘子的声音;就餐时尽量少说话,饭后吃甜点时才是聊天时间;喝汤时,用汤勺从里向外舀,不要发出声;吃面包时,先用刀将其切成两半,然后用手撕成块吃;吃意大利面时应用叉子慢慢将面条卷起来送入口中,如果不是条形的面,直接用叉匙舀起来即可;吃水果时不要拿着水果整个去咬,应先用水果刀切成几瓣,再用刀去掉皮、核,用叉子叉着吃; 2.餐桌上交谈的礼仪。中餐讲究热闹,喜欢边吃边聊。交谈时注意几点:讲话要有分寸、有礼节、有教养、有学识。避隐私、避浅薄、避粗,委婉,礼让对方。西方餐桌上以静为主,进餐时与左右客人交谈,但应避免高声谈笑。不要只同几个熟人交谈,左右客人如不认识,可选自我介绍,别人讲话不可搭嘴插话。

(四)餐桌上离席的礼仪

中餐在宴会结束时,只能由主人来示意宴会结束;在主人和主宾离开座位后,其它宾客才能散席;主人应在门口为宾客送行;客人应向主人致谢;如果中途道别只需和主人打个招呼或向左右宾客点头示意即可。西餐在宴会结束时,首先将腿上的餐巾拿起,随意叠好,再把餐巾放在餐桌的左侧,然后起身离座。用餐后,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他宾客方可离席。离席时,应帮助隔座长者或女士拖拉座椅,告别时应向主人致谢,更为慎重时,还可再以电话或谢卡致谢。

【参考文献】

[1]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01):56-58

[2]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01):46-52

第7篇

关键词:宗教 文化 神

一、宗教中神的来源:

代表西方人的基督教是以神的儿子--耶稣,来拯救人类而出现于世的。上帝是超脱、处于人类世俗之外的神,是永恒,绝对的,它创造了自然万物;并通过某个人向人类宣布自己的告示。例如摩西,摩西之成为神,不是由于他的个人的思想、学问或者德行超出常人,而仅仅是由于他转达了神的谕示;

而在中国宗教中,几乎所有的神都是由非常平常的、现实的、世俗的人经过修炼而成就的。如儒教的孔子,道教的老子,包括从印度传播到中国的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等,他们都是现实社会中的人。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神,纯粹是因为他们或想探索人生的真理 ,或想解救无数处于痛苦之中的人民,努力修行,体验,最终以他们深邃的思想、广博的学识和伟大的人格力量征服了天下的民众,赢得人们的信仰,乃至成为人们崇拜并追随的偶像,而变成神的。

二、宗教的心理基础:

西方宗教的心里基础是他们的罪恶感。《圣经》中告诉我们,伊甸园里的始祖亚当和夏娃, 违背了上帝的意旨,偷吃禁果,犯了人类第一个罪--称之为“原罪”。之后被逐出伊甸园,到世间去经受生活的磨难。所以我们要赎其罪,其次,要为自己违背上帝意愿所做的事情悔过,求得原谅,以期获得上帝的拯救。

而中国宗教的心理基础则是 “畏惧感”。人们认为个人的意志薄弱,面向社会和外来的威胁,人往往会产生一种恐惧感,因此需要一个外在的,超强的力量 来保佑自己,以避难获福。所以儒家认为,作为一个有修养的人,必须时时保有一种畏惧心理,事事小心谨慎,深刻理解并体会自己力量的微弱,从而去尊重现实,尊重一切未知的、神秘的力量。

三、宗教的教义

西方的基督教以神为中心而建立的,上帝他创造自然万物,为自然立法,上帝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并为人类赎罪;因此人都相信他们的前世是有罪的,是应该受到惩罚的;所以他们应该服从上帝,犯罪感与忏悔成为圣经的永恒主题。人类要靠上帝的恩典,基督的救赎,主张善行,以期获得最终的拯救。

与基督教不同,中国道教关注的中心是人,主张“天人合一”。传统文化强调用省察克制、修德养心来体悟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佛家注重因果,深信轮回。 儒道则具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和仁道精神。人通过自省与教化去希望人们与自然、社会达到和谐,并涵养一种博大的人格修养。

四、对异教的态度:

在基督教中具有强烈的排他性,他们认为,一个人只能信奉一个神,一个宗教。除基督教之外的一切宗教都是非法的,信奉这些非法宗教的人被称之为异教徒,是要受到惩罚的。耶和华就曾通过摩西向以色列人说:“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在中国,各宗教之间大多时候,是互相平等、互相尊重、互相交流。三教并存是一个最常见的局面。尽管各宗教之间也有教义上的论争,比如佛教与儒教之间在学理上的论争,但谁也不去消灭谁。而且,从唐代起,儒、道、禅三教逐渐走向融合。中国各教教徒对其他宗教的领袖大都抱有相当的尊敬。在他们看来,这些宗教思想都代表了人类中的最高智慧和最高人格,一样都能够得到人们的礼拜和尊敬。

五、宗教的社会地位:

在西方文化中,宗教往往是超越于政治、文化等。教权高于一切。例如中世纪罗马教皇的权利就高于国王。并置于其它一切政治、法律等文化权力之上,乃至于对国王的任命,宗教成为衡量一切价值的最高准绳。在当时, 如果你是一个异教徒或一个无神论者,那你不仅毫无价值,甚至还可能是被打击和消灭的对象。

而在中国,由于各宗教的领袖都是世俗的杰出人物修炼而成, 其宗教也是伟人对人生的憬悟和理解及对人生思考的结晶。所以它就只是一种社会的文化现象,具有强烈的世俗性。所以宗教永远也不能够与皇权相抗衡。 并且,在中国许多大寺庙的兴废也往往是直接受皇帝的喜好影响。

六、宗教对人生的影响

在西方人的心中,宗教自始至终都是生活中,一个离不开的精神支撑,扮演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并渗透在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上帝是一个外在的、超自然的存在, 人们带着虔敬的心情向上帝求教,并按照上帝的旨意,拯救人类社会;

而在中国人看来,自然、天道与人道始终是合为一体的,所以人不但能够成为其中一部分,而且可以直接参与天地的造化,人们的观念中更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价值、信仰与理智就像自然与人—样从来就没有分离过,而维持各方面平衡、和谐的传统伦理观念在中国人的思想意识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所以人文主义的色彩也比其他国家更浓厚。

七、宗教中人对神的态度

西方人只信耶和华或上帝,非常重视死后灵魂的超升,进入天堂,就正是这种皈依精神的体现。基督教徒对上帝的态度是认真的,无疑惑的,虔诚的,无条件的,故导致了人神之间的单向皈依和膜拜,人失去了讨价还价的权利和自由。

与之不同,中国人多是“多神论”者,信仰玉皇大帝、观世音菩萨、如来佛祖等等。中国的祈福与恭敬所表示的人神关系则是双向的,有条件的。当神灵能够给自己带来好处时,中国人是相信它的;否则,就去改信别的神灵。主动权在人,而不在神。你也可以什么都不相信,做个无神论者。在中国人看来, 人恭敬并祈福于上天,以作回报,上天就要保佑和赐福人们,这是一种双向的、交换关系, 一切都是可以通融、变通的。#p#分页标题#e#

结束语

中西宗教文化对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可谓是历久而广博,这里也可谓是挂一漏万; 而谈论比较其差异, 则各有所见。为促进中西方文化的发展与交流,本人不揣浅陋,述一己之见,不当之处,望各位大家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梁晓鹏.中西宗教文化管见[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第8篇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 culture,Chinese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both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in germination,development and status quo. One emphasizes group relationship and integrated function,and advocates big family theory. One emphasizes individual ability and heroism,and advocates freedom viva. Under these two perfect different cultural concepts,we must integrate these two different consciousness,and find the commons to benefit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human being.

关键词: 差异;价值观;文化

Key words: difference;value;culture

中图分类号:G13/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5-0220-02

0引言

历史发展至今,中西方文化就像两条时而胶着、时而分离的不规则线,同样源远流长,同样博大精深。自成体系、相互交融。但,无论任何时候,两者从未有过平行的时候,因此,研究世界文化不可能单一的研究中西方某个文化,而应全面、系统的对中西方文化加以研究。

1关于中西方文化

1.1 文化的定义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这样给文化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这个定义已经比较权威。在此,我们将文化定义为人和环境互动而产生的精神 、物质成果的总和。这个总和中可以包括生活方式、价值观、知识、技术成果,以及一切经过人的改造和理解而别具人文特色的物质对象。

1.2 中国文化定义中国文化一般指中国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是中国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干民族,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他少数民族也对中国文化做出过不可抹杀的贡献。

1.3 西方文化定义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一样,源远流长,气象万千。一般是指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浸染了中世纪的基督教传统,兴盛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经启蒙运动而最终确立,并且近几百年来大盛于西欧北美的文化系统。

2中西方文化的特点

中西方文化均源远流长、气象万千,两种文明都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发展演化才成型。迄今,无数学者为更好的研究两种文明,划分了各种各样的时期或时代,以将历史分割成各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加以研究。在此,笔者参考各权威观点,结合自己的观点,在权威学说的基础上以阶段性为前提,简单描述一下中西方文化各自的特点,以便更好的对论题加以研究。

2.1 中国文化的特点中国文化在西周时期创造出了中华文明的母形。这一时期建立了“余一人“的专制王权思想,敬德与重民思想开始萌芽,西周时期我国宗法社会与宗法文化开始成型,并且对后世中国文化脉络和思潮的演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战国时期,平民观点开始兴起,以孔子、孟子、墨子、老子、韩非子等为杰出代表。我国出现百家争鸣的文化发展状况。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文化的中心。同时法家、道家思想并立。至此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形成了以“谦、恭、信、敏、慧”为核心的文化思想观、以“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价值观。总的来说,中国文化就是细节服务于整体、突出整体效果的文化模式。

2.2 西方文化的特点西方文化经过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长期统治,阿拉伯文化的融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出现,出现了影响深远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经过17世纪的科学革命,18世纪的启蒙运动,现代西方文化到19世纪臻于成熟,并向全世界扩张。西方文化在20世纪面临着来自内外多方面的挑战。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只反映了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个方面,表现出其躁动不安的情绪,远远不能概括其全貌。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西方文化形成了以“争”为核心的文化思想观、以自然科学和科研为核心的文化发展观。总的来说,西方文化就是突出细节、突出个体效果的文化模式。

3中西方文化差异

3.1 西方文化文化的发展态势不同中国文化中整体上来看,属于一种静态文化、一种家国文化。由于中国所处地理环境较为优越,给予了人一个可以长期居住生产的环境,所以,这种长期居住在同一个地方的条件便使家族发展的很快,安居乐业、居安而不思流动,就容易促使静态的文化模式发展。家族繁衍、代代相传,家族纽带越来越复杂,尊老和祭祖现象就必然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产生,家族观念,宗法制度也就逐渐形成并根深蒂固了。所以说,中国为什么叫家国,因为,家就是国、国就是家,家和国仅仅是规模上的差别,于此,这种静态文化和家国文化直接促成了中国仁、孝、礼、信为核心的贵和尚中的中庸思想。

而西方文化则属于一种动态文化、一种斗争文化。西方文化三大起源(古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和基督教文明)均源自地中海沿岸,西方的地理环境、气候促成了流动性较强的文化。并直接促使西方人的家庭观念相对薄弱,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价值观念得以发展传承,由此产生的竞争意识、斗争文化更是西方文化发展的原动力。

3.2 中西方文化中的伦理观念不同中国文化主张家庭伦理本位,而西方文化主张个人本位。上点已经提到,中国以家国主义文化为核心思想文化,以家族为本位,家庭便有长幼之序,夫妻之分,家庭成员各安其分,各尽义务,即“尽伦”!孟子认为:圣人是“人伦之民”,伦的核心是“绝对服从”,幼服长,妻服夫。使家变得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孝”,“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的国本,国粹,中国自古就有孝的文化,有以孝治天下之说.家与孝原本有伟大的理性意义,但由于过分强调,终成了一种过分的家族意识,而忽略了个人自由的发展,“存天理,灭人欲”,以个人向群体负责为人生宗旨。

而西方的地理环境及种种社会关系导致个人主义的兴起,导致家庭、家族纽带功能相对松弛。“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基督教义充分说明了西方文化中追求人格独立的特点,骑士精神、英雄主义的盛行源自于此。个人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犯,信奉个人本位、自我中心,这种个人本位思想使即使亲人间的界限也划分得非常明确,AA制、强调子女独立生活,喜欢谈论一己之所得。伯克哈特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中,认为只有个人得到充分的发展才能有社会的充分发展。存在主义把这个基本观念推向了极端,鼓吹“人是绝对自由的”,“他人就是我的地狱”。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3 中西方文化对人与自然的基本观点不同杜维民教授认为:“中国文化关注的对象是人”。人与人的关系是中国文化关心的核心与基础问题,战国时期,我国就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所以政治伦理学相当发达。而西方文化较多关注的是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古希腊注重的中心问题,由此衍生出理智和科技。

中国的哲学是一种人生哲学。儒家强调人在社会要有所作为,道家追求长生,佛家强调人的觉悟。同时建立了君臣、父子等一套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学而优则仕成为中国社会主流思想。而科学研究可发现自然规律的探究行为并未得到重视。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顺天应物”。把自然人格化,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从古希腊泰勒斯的自然哲学开始,探索自然奥秘,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就成为了欧洲思想的主流。西方科学起源与对自然的探索和研究,很早就出现了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得这样名垂千古的科学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文化认为人与自然处于对立的斗争状态,因而产生了与中国文化不同的对自然的态度,即人可以征服,控制自然。西方人也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首先关注的不是伦理而是竞争,因而出现了“优胜劣汰”的规律。

4中西方文化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结构不同

中国文化强调“诗言志”、“文以载道”和“天人合一”的文化价值观和整体综合。中国文化讲究有利于社会、有利于教化民众,中国广大文人苦读孔孟、圣人之学,学而优则仕,为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托物言志”、“诗以言志”成了中国大部分文学作品的特色。同时也是“中国式特色”。现代西方文化倡导“为艺术而艺术”和多元的文化观。从康德提出“美只是形式”开始,纯粹的美感不应渗进任何愿望、任何需要、任何意志活动的说法在西方现代美学中成为占支配地位的思潮。克罗齐主张直觉即艺术,主张衡量艺术只有一个标准,即艺术标准。西方文化中的多元文化观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文化形成的多元性;二是文化构成的多元性。

在文化结构方面,中国以整体综合见长,强调整体的作用;而西方以细节分析见长,突出个体的作用。例如,在时间、地址的书写顺序上,中国习惯按年、月、日,国家、省、市等由整体到部分开始书写,而西方恰恰相反。在姓氏排列上,中国姓氏先是宗族、辈分然后才是名,突出的是氏族整体;而西方姓氏先是自己名字、然后才是父名、族姓,突出的是个人。

在中西方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上,西方文化主张个人荣誉、自我中心、创新精神和个性自由,而中国文化是群体文化,主张谦虚谨慎、关心他人、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中庸之道和团结协作。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说并不是说中国文化相对与西方文化来说是不变的文化,是封闭的文化。中国文化是强调“和平、稳定”;但这不意味着就是不变与封闭。中国哲学强调“天人和一”;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具有“海纳百川”胸怀和“户枢不蠹”的发展性眼光看待天地;因此,在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中一直强调“兼容”与“动”的观念。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中国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与变化观点――“仁者乐水,智者乐山”便是这种观点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马文・哈里斯.文化人自然―普通人类学导引[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谢遐龄.中国政治思想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辜正坤.中西方文化比较.博览群书,2001.2

第9篇

一、西洋绘画

西洋绘画又可以分为:油画、水粉、水彩、素描等。虽然是简简单单的几个画种,但是他们对绘画技巧的要求之多、内容之丰富也是毋庸置疑的。他们要求有光影、明暗、冷暖的变化,然而这些变化又要有度,不能盲目的乱变化。西洋画最早进入中国是在传教士来华传教时开始的,当国人看到西洋绘画的时候很是惊讶,众说纷纭。18世纪的官员、批评家、画家邹一桂就很好的概括了西洋绘画的特征,他说:“西洋善勾股法,故其绘画於阴阳远近,不差黍。所画人物屋树,皆有日影。其所用颜色与笔,与中华绝异。布影由宽而狭,以三角量之。画宫室墙壁,令人几欲走进。学者能参用一二,亦具醒法;但笔法全无,虽工亦匠,故不入画品”。这很有力的说明了西洋绘画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对形体的塑造、光影、明暗、冷暖的要求是相当高的。正是有了这些要求才有了姜绍书的评价“利玛窦携来西域天主像,乃女人抱一婴儿,眉目衣纹,如明镜涵影,跃跃欲动。其端严娟秀,中国画工,无由措手”。自从利玛窦来华传教后,大量的西洋绘画开始流传到中国,在我们大力发展国粹的同时又得以见识到了更多的画种,也让我们了解和认识了西洋绘画。西洋绘画和中国绘画相比较,不仅仅是思想的不同,在题材和技法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二、绘画题材和技法的差异

(一)中国绘画起初的中国画在人物画方面是以记录为主,主要是记录王公贵族的生平事迹,还有大的事件和活动。如阎立本的《步辇图》,就是记录唐太宗接见禄东赞时情景的一幅绘画。在山水画方面主要是以名山大川为主,或是林间小屋,但都是要有诗情画意的,让人有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画面有那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如五代时期荆浩的《匡庐图》,画中既有崇山峻岭、又有林中幽径,所表现的主要是一种意境感觉。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了傅抱石对绘画的评价,他说:“西洋画是科学的,中国画是哲学的、文学的,所以中国画是抽象的和象征的”。我觉得这是很好的说明,正是因为是哲学的才会是那样的耐人寻味,正是因为是文学的所以才会是那么起伏跌宕,然而又不失精彩。在技法上,中国绘画有勾、皴、点、染。强调笔法和用墨,设色方面主要是要求随类赋彩。他们的每一种表现都是不一样的,而表现出来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譬如中国绘画技法中的用墨,它又分为泼墨、破墨、积墨等,他们在绘画当中的每一种用法也是不一样的,有时候一种用法就可以有很好的效果,而有时候又要几种混搭才能使画面出效果。这就是中国绘画变幻莫测的地方。

(二)西洋绘画西洋绘画最初的题材都是来自于圣经,多数是关于上帝或天主,因为西洋画家多数信教,大多数是教徒。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爱情的,那是他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西洋绘画也很讲究技法,绘画时追求构图的完整、比例、还有透视。绘画的过程中,讲究光影、冷暖。西洋画家们运用写实的手法来表现西洋绘画的视觉真实效果,使画面有栩栩如生的感觉。正像顾起元在《客座赘语》卷六《利玛窦》条理中这样评论了一幅西洋绘画:“所画天主,乃一小儿;一妇人抱之,曰天母。画以铜板为登,而涂五采于上,其貌如生,身与臂手,俨然隐起登上,脸之凹凸处正视与生人不殊”。从这段话我们就可以很明确的看出西洋绘画和中国绘画的差异。然而在中西绘画的差异里不仅仅是题材和技法的差异,也还有材料等方面的差异。

三、绘画材料的差异

中国绘画所用的材料比起西洋绘画要简便的多,起初所用的材料只有毛笔、宣纸、墨、砚台、水,后来慢慢才有了其他比较丰富的颜料。这些工具在携带方面是很方便的,所以中国画更适合野外的写生,因而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也是很有益的。然而西洋绘画最初的材料就比较麻烦,因为西洋画最初是以鸡蛋坦培拉、画布、画框、排笔等为绘画材料的,在材料中鸡蛋坦培拉的制作又是相当麻烦的。和中国绘画的材料相比较而言,西洋绘画的材料除了在制作方面比较麻烦外,还不利于携带,所以他们更注重在室内对人物肖像、静物等方面进行更深入透彻的研究。总结:在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精神文化的享受在大大的提升,而绘画又在精神文化里占有一片天地,因此绘画艺术对人们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每个人对绘画的理解和表现都是不一样的,更何况是相距千里的中西绘画呢。所以说中西绘画的差异对中西文化的差异的影响是深远的。

作者:覃苗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第10篇

(一)制度文化差异

制度文化指人类的社会制度、宗教制度、生产制度、教育制度、劳动管理分配制度、家庭制度、亲属关系、礼仪习俗、行为方式等社会规约以及与其有关的各种理论。其中大家对家庭制度中男尊女卑的观念耳熟能详。传统的农业社会和军事战争,使男子成为社会的主力,再加上儒家思想的影响,男尊女卑观念深入人心。《周易》有云:“女正位于内,男正位于外。推崇妻受命于夫和三从四德(“三从”,是指妇女应“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的纲常关系。西方的家庭观念淡薄,个体本位主义浓郁,虽也存在过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但由于受到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比较重视人的价值,有一定的平等和自由权利。体现在翻译上,表现为受不同文化影响的人,采取的翻译策略各不相同,以“你倒也三从四德的,只是这贤惠也太过了”为例:杨译:Quiteamodelofwifelysubmissionandvirtue,aren’tyou?Onlyyoucarrythisobediencetoofar.霍译:Imustcongratulateyouonyourwifelyvirtue-thoughImustsaythatinthiscaseyouarecarryingwifelinessalittlefar.毋庸置疑,杨、霍二人翻译的各有千秋,霍把“三从四德”一词译为virtue,省译了“从”的内涵,把“贤惠”一词译为wifeliness,无形中提升了古代中国女性的地位,但翻译的也是文从字顺,用奈达的同构理论来看也是形神皆备,但从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角度看,杨的翻译更能反映源语文化的特征,表达原文的真实意义,不仅能让读者了解异域风情,从差异中获得新知,还能保护源语民族的文化特色,丰富译入语的文化,特别是在当今英语文化主导全球的文化潮流的背景下,意义愈加非凡。

(二)心理文化差异

心理文化指人类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信仰、心态等[2]。其中思维方式的差异在翻译中举足轻重。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文明,诞生于爱琴海域的海湾、岛屿之上,农业耕种条件差,商业贸易相对发达,但变幻莫测的大海不断的干扰着当地的商业贸易,迫使他们开始认识宇宙自然,而宇宙自然的规律又往往是抽象存在的,这就孕育了最早的历史理性主义文化,高度重视逻辑推理,相信只有遵循正确的逻辑步骤才能求得真理。而我国占据了整个亚洲东部最大的可耕种土地面积,小农经济发达,工商业、科学技术相对滞后,人们逐渐意识到丰收离不开风调雨顺,生存离不开自然的恩赐,进而从自然现象中悟出阴阳交感、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观念,再加上佛教思想(认为静默、沉思、等待,真理会自然而然地显现)的影响,共同催生了中国人用系统、全局把握事物的整体性思维。

二、文化影响下的翻译策略宏观翻译策略:

(一)洞察文中的文化内涵。

有些文章中的文化符号比较明显,我们可以一眼辨之,有些则比较隐晦,需读者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不然写者有意,听着无心,其中的内涵只能埋没。例如:Life,aseverybiographyandobitIhaveeverreadconfirms,iswhathappenswhenyouaremakingotherplans.文化积累不多的人看普普通通,但如果是列侬的歌迷或有相当的背景知识,他一定能辨出,这和BeautifulBoy中的Lifeisjustwhathappenstoyouwhileyou’rebusymakingotherplans.有异曲同工之处。

(二)采用归化与异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

归化是“采取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异化法则是“对这些文化价值观的一种民族偏离主义的压力,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归化和异化旗鼓相当,不分轩轾,我们不能顾此失彼或厚此薄彼。好的译文是归化和异化的完美结合。

三、微观翻译策略:民族特色词的翻译

(一)直译法

用拼音直接写出单词或用英语直接翻译。例如:剧名《刘巧儿》可直接译为LiuQiaoer、风水译为(Feng-shui)、麻将译为(Mah-jong)、功夫译为(Gongfu)。

(二)异译或增词进行解释

例如:若有必要,在译松、竹、梅岁寒三杰时,可把它们的寓意进行增词解释。得陇望蜀若译为covetSichuanaftercapturingGansu意思可能不能有效传译,这时就可异译为Themoreonereceives,themoreonede-sires。

四、小结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语言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 G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6426(2013)02-089-03

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到,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文化意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四个方面。文化意识培养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因此,语言文化差异的渗透应该成为小学英语教学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语言文化差异的体现

笔者认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语言文化体现在如下三方面:词语文化、习俗文化、思维文化。

(一)词汇的语义联想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也是语言这个庞大的系统赖以生存的文化支柱,具有丰富的联想意义。所谓联想意义,就是词汇附加的或隐含的意义。英语词汇在长期的使用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冀教版(Learning English)教材Book 2 Unit1 Animals on the Farm一单元中介绍了多种农场动物。其中“dog”一词与汉语中的狗,简单互译都指同一种家畜,但其内涵却大相径庭。不同的文化折射出不同的感彩,因此具有不同的联想意义。“狗”在中国文化中通常会被冠以贬义色彩。如:“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狗胆包天”、“狗血喷头”、“狗奴才”、“狗腿子“等;在英语的一些俚语和谚语中,"dog"却有着更多的褒义欢快的色彩。如:a top dog(有优势的人),put on the dog(摆阔),dress like a dog’s dinner(穿着时髦),the hair of the dog(一种解酒的酒),dog-like(忠实的),She is really a lucky dog(她是个十足的幸运儿),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等。此外,由于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各异,小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现象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疑问。就知识拓展和文化渗透,笔者曾出示此例:"The children cannot go out to play now, it is raining cats and dogs."此例一出,教室中学生一片哗然,据其字面含义,有同学难免翻译成:孩子们现在不能出去玩,天上正在下猫下狗。在北欧挪威神话中,风暴神欧丁之神的随从是狼(wolf)和狗(dog),其中狗(dog)是风的象征。而在北欧神话中,当水手们出海时,都随身带着猫(cat),这样他们便可以从猫的活动中预知天气的变化。猫(cat)是驾着风暴而来的女巫的化身,象征着“雨”,是会对天气产生影响的灵异动物。所以,猫和狗从天而降就用来比喻大雨倾盆。看后很多学生哑然失笑,在唏嘘声中陷入了沉思,感受到了文化差异的神奇魅力。

(二)习俗的文化映像

小学英语教学中,习俗映像出现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教学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用语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背景意识。如:中国熟人见面问候会握手以显示友好,很热情的询问对方“今天都做了什么?”,“午饭吃的什么”等,表达关心关怀;在西方国家,人们见面的问候语更侧重于寒暄。“Hi/Hello”, “Nice to meet you!”, “Good morning!”, “Nice day, isn’t it?”话题再深入些便会谈论有关天气或健康等话题的礼节来往。在西方人的观念里,交流应该在被需要的时候开放。这是英语的语言习惯。在西方,如果问“What will you do tomorrow?”那么对方或不回答或大感不悦,他们会认为你的问题涉及到了对方的隐私;而问“What would you like for supper?”对方会很开心的回答并期待晚饭你会请客。因此,教师要适当地引导学生理解并恰当地运用一些有关个人的话题。

不同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的行为准则。中国人收到赞扬或欣赏,通常的表现得很低调,往往说“过奖过奖”,“一般般”,很谦虚很委婉;而西方人则表现得很直接很高调,他们对于别人的赞扬欣然接受并开心的说:“Thanks!/Thank you. ”因此,如果不了解西方文化,用同样的准则面对西方人,我们谦逊的美德往往会被误解,甚至会使对方不悦。

(三) 思维方式的差异

语言是思维的主要工具,是思维方式构成的要素。思维方式则是一条纽带连接着文化和语言。可以说,民族文化的所有领域都会体现在思维方式上。因此,思维方式的差异,成为了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中西思维方式有着基本的分歧,中国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重分析,重逻辑,重推理,挖掘惟恐不尽,描写惟恐不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名词有数、性、格的范畴,动词有时、体、态的范畴。数一般有两种,单数和复数。如a boy(一个男孩),three boys(三个男孩),I(我),we(我们),He speaks English, They speak English. 由此观之,小学英语中无论是名词、代词还是动词,都反映了数的范畴。 汉语中没有数的范畴。“们”可以表示复数,但是使用很受限制。汉语中我们可以说学生们,工人们这样有生的名词,不能说桌子们椅子们;也不能说三个学生们,很多椅子们。再如,(Learning English) Book7 中的代词形式有主格(I, he, she),宾格(me, him, her)和属格(my, his, her),而汉语中并没有如此细微的区别。汉语中的形容词不存在比较级,动词也无所谓“时态”,其确切含义只能通过具体语言环境、语言前后内容来把握。

二、小学英语课堂中语言文化差异渗透的原则

(一)准确科学原则

教师要精选地道和典型的语言文化素材,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语言文化的渗透要依据语言学习的规律,充分体现不同年龄,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要和不同特点。

(二)寓教于乐原则

教师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学生的兴趣爱好等需求。紧密联系学生生活,选择适量的与语言内容密切相关的,与日常交际所涉及的功能项目有关的文化内容。英语中有许多有趣的知识,如俚语和谚语典故、风俗习惯等。教师应结合学生喜欢的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循序渐进原则

小学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是分阶段、分层次逐步提高的过程,这期间,学生的认知水平也会逐步拓展。因此语言文化的渗透也应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三、小学英语课堂中语言文化差异渗透的策略

(一) 树立文化观念,提升教师自我文化素养

英语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之外,还要具有相关的教学法、语言学以及语言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并且还应具有良好的科研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英语语言的文化背景,而且还要更注重汉语的文化背景。从文化的视角考虑相关的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方法,有效结合语言知识技能的培养和文化知识的渗透,使其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二)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多元化文化素养

1. 比较学习法

比较学习法可将中西文化标志性的对应内容进行比较。如:数字、动物、颜色、饮食、植物、名人、建筑等。通过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别更加明朗。例如年龄问题,记得在一次外教课上,面对魅力十足的外国人,学生们难免会产生好奇感。其中一个孩子问到一个问题:"How old are you?" 外教微笑回答:“It’s a secret! But you can ask me some other questions.” 后来助教向孩子们解释说,在西方国家,只有必须提供年龄的场合才能询问对方年龄,比如求职、身份登记等。而在中国询问他人的年龄情况或生活状况则表示对对方的关心。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同一件事或同一个问题,培养多元化的世界观。

2. 实物讲授法

教师可搜集一些能代表中西文化的实物,如粥和麦片粥、筷子和刀叉、旗袍和西服、茶和咖啡、中药和西药等,让学生通过接触实物,对某系列话题的理解更容易从单一上升到综合,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如在冀教版(Learning English)Book2 Unit2 Food and Restaurants一单元中,为了使学生对cereal,hot dog, sandwich,toast and jam, pizza等词有深刻的了解,教师在讲授课程结束后给学生开了冷餐会,让学生在制作、品尝自己亲手做的西餐时,对西方的饮食文化有了初步感性的接触。

3.小组讨论法

针对某种语言文化差异,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自由言论。在学习冀教版(Learning English) Book7 Unit 4 Christmas!在学完圣诞节并对其有了整体的把握后,笔者将学生分成了学习小组,让他们通过组内合作并讨论圣诞节与春节的异同,学生们在讨论后以小组为单位撰写文化差异报告,并制作手抄报。学生通过小组活动的讨论和自主学习提升其文化素养。

4.开展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体验和了解西方文化

语言文化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设计和实施具体的实践活动,体验和了解西方文化。寓教于乐,寓教于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较为真实的情境,借助语言、表情、动作、手势、体态语等营造氛围,更好地使用各种实践材料。如在学习冀教版(Learning English)Book5 Unit 2 My Country and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学生们通过搜集西方国家的国旗、地图、名胜古迹、动物等图片,将英语国家的历史、政治、动植物、饮食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文化的总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此外,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来扩大学生知识面,让学生通过听录音、看课外读物、欣赏简单有趣的录像、电影并观察和模仿,办板报、手抄报、英语角等具体活动。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进行真实有效的交际,提高文化意识。

语言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小学英语教学,不仅是帮助学生掌握语言基本技能的过程,更是一个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化差异,提高文化素养的过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适时向学生渗透文化差异,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和学习英语,有助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第12篇

【关键词】动物词汇;文化差异;文化内涵;文化根源

由于汉英两个民族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动物文化,赋予动物词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英语学习者应该熟悉了解汉英动物文化的差异,从而更好的进行中西文化沟通。本文试从传统文化差异、审美价值取向两方面分析英汉同一动物词的文化内涵差异。

一、传统文化差异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西文化对于“龙”的理解。龙(dragon) 是中西方文化神话传说中的动物。中文里吉祥尊贵的“龙”与英文中邪恶凶残的dragon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中国文化中, 龙象征着吉祥、权威、高贵和繁荣。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在封建社会, 龙是帝王的象征, 历代皇把自己称为“真龙天子”。时至今日, 龙在中国人民心中仍是至高无上的, 我们把自己的国家称作“东方巨龙”, 龙可以看作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汉语中有大量的关于龙的成语, 诸如龙腾虎跃, 龙飞凤舞, 都展现了龙在汉文化中的文化内涵。然而在西方文化中, 人们却认为dragon 是邪恶的代表, 是一种狰狞的怪兽, 是恶魔的化身。中英文化的差异使同一动物词有不同的内涵, 给人带来的联想截然不同。人们若想用英语表达汉语中的“龙”这一概念, 最好将其译成the Chinese dragon。如“亚洲四小龙”可译成“Four tigers”, 而不是“Four dragons”, 以免引起误解。

二、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的差异

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的差异的不同造成同一动物词在中英两种文化中产生不同的褒贬义, 这与英汉两个民族对动物的好恶有关。对该动物喜欢、欣赏, 那相对应的动物词就会向褒义方向发展。反之, 就会向贬义方向发展。

(1) 同一动物词在汉英两种语言中褒贬意义截然不同。同一动物词在英语中表示褒义, 在汉语中却表示贬义, 如狗 (dog)、猫头鹰 (owl)、熊 (bear)。

与人友善的dog 和令人厌恶的狗。在英汉语言中狗的基本意义是一致的, 都表示家养的, 有四条腿, 可帮人看家护院的一种动物。但其文化内涵意义却差异甚大。狗在英语中大多数场合是褒义词, 可用来形容值得同情信赖的人, 如help a dog over a still (助人度过难关) , a lucky dog (幸运儿) , an old dog (老手) , 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很显然, 这些说法反映了英国人的文化心理, 他们视狗为可爱的同伴, 人类最好的朋友, 如as faithful as a dog 就是用来形容人的忠诚。可在汉文化中, 狗是屡遭谩骂的东西, 代表卑劣可恶的品性。带有狗字的词语明显具有贬义色彩, 如狗腿子、癞皮狗、狐朋狗友、丧家狗、狗仗人势、狗咬狗等。

(2) 同一动物词在英语中具有贬义, 而在汉语中却含有褒义色彩的也比比皆是, 如, 蝙蝠(bat)孔雀 (peacock)、等等。

邪恶的bat 与吉利的蝙蝠。西方人一提起bat就害怕。蝙蝠令人厌恶, 使人联想到丑陋与罪恶, 所以英语中凡带有bat 的习语都含有贬义, 如as blind as a bat (有眼无珠) , bat 成了睁眼瞎的典型形象。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蝙蝠因其中“蝠 ”字与“福”字同音, 摇身一变成了吉祥物。

还有就是中西对于“孔雀”的理解。骄傲狂妄的peacock 与吉祥美丽的孔雀。由于英汉民族的审美角度不同, 所以同一动物常常在他们的心目中产生不同的联想。英国人强调peacock与人媲美的高傲的一面, 如as proud as a peacock (孔雀般骄傲) , play the peacock (沾沾自喜)。

以下是一些常见动物中西文化理解的差异分析:

1.cat(猫)

俗话说“猫有九命”,这是汉语的说法。此外,中国人常戏称嘴馋的人为“馋猫”。 cat在西方是人们宠爱之物(pet),但令人奇怪的是,在英语俚语中,cat的含义为a spiteful or unpleasant woman(心地恶毒或令人讨厌的女人)。照此看来,似乎是中国的猫可亲,西方的猫可恶了。

2.dog(狗)

在英语中dog的形象一般不差,常可泛指“个人”。如谚语: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皆有得意日。)又如:a gay dog(快活的人、好玩的人)。 但dog也有形象不佳之时。如:dog eat dog(注意eat为原形),意指“人们自相残害”;同样,a dog in the manger喻“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 在汉语里,尽管狗在某些地方也为宠物,但“狗”的形象总是不雅,因而用来指人时多含贬义。如“狗咬狗”、“哈巴狗”、“走狗”、“狗仗人势”、“癞皮狗”等等。

3.pig(猪)

pig所受待遇可谓最糟,人们总是一边吃猪肉(pork),一边又对猪恶语相加。 汉语里,猪集“懒、笨、馋”于一身,借此喻人具有刻毒之意,其用语不胜枚举。 英国人也给pig以丑恶的形象。a pig意为a greedy,dirty or bad-mannered person(贪婪、肮脏或无礼貌的人)。注意,最后一喻意似乎未进入汉语。

4.rat(鼠)

汉语中的“胆小如鼠、鼠目寸光、鼠肚鸡肠”及“鼠辈”等词语,皆有“畏琐、卑微”及“心胸狭窄”等含义,可见鼠在汉语中简直一无是处。 作为俚语,英语的rat指人时喻意与汉语稍有出入,但也含贬义:a rat即a person who behaves selfishly(自私的人)或a person who is disloyal(不忠的人)。

5.ass(驴)

汉语有“笨驴”之说,用来指人,则表达“愚、笨”之意。 英语同汉语在这一点上有相通之处:an ass意为a foolish person(傻瓜),同义语还有donkey,但常用来指小孩。

6.bear(熊)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熊的形象一般是“行为缓慢”,因而具有“呆傻”之态;指人时常有“熊样”之说;目前形容股市不景气乃称“熊市”。 但英语用bear指人时,则为a bad-tempered or bad-mannered person(粗鄙之人、鲁莽之人);另一习惯用语be like a bear with a sore head则表示“脾气暴躁”。

所以语言归根结底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由于英汉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的差异,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动物文化,熟悉了解英汉动物文化的差异,对于学好英语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