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2 11:00: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闻理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6)08-2-0046-03
新闻编辑学是探讨新闻编辑工作一般规律、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学科,它既包括新闻编辑理论研究,又包括新闻编辑实践研究。然而理论与实践在新闻编辑领域如何平衡,如何做到以新闻编辑理论引导新闻编辑实践,新闻编辑实践来检验和推进新闻编辑理论,在我国当前新闻编辑领域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笔者通过梳理十年来新闻编辑研究的有关文献,并结合当前新闻编辑实践活动,发现在新闻编辑研究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之间存在着一定分歧,主要表现在我国新闻编辑理论的经验主义倾向。
在西方近代认识论中,虽然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并无鲜明的界限和区分标准,但从哲学史上看,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经典对立主要集中于知识起源和如何获得知识的问题。“理性主义者认为普遍必然知识起源于心中固有或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它们是自明的、无误的,通过对它们的理性推演就可以形成普遍必然知识的体系。经验主义者认为一切知识都来自经验,普遍必然的知识只有在经验的基础上才可能”。[1]从而在认识方法上,理性主义运用“自明原则+演绎”的方法,经验主义则强调“经验+归纳”的方法。[1]我国新闻编辑研究领域中,理论的探索时常基于经验的归纳,凭借经验而得的理论往往是现象的、粗浅的和个别的。当然,作为一门应用科学,新闻编辑学中的方法、流程、技巧必然要来源于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归纳,然而科学理论所具有的内在一致性包括命题、概念、关系层面的内容则不只需要实践经验的支撑,更要建构一套完备的范畴体系。
一、新闻编辑理论与当前编辑实践之间产生分歧的表现
笔者梳理十年来新闻编辑研究相关文献时,通过筛选“维普期刊”中《编辑之友》《国际新闻界》《青年记者》等核心期刊所载150篇文章获得文献结构特征如下表:
上表所示有关新闻编辑理论的研究文章占56%(共84篇),而新闻编辑实践方面的文章占42%(共63篇,另有3篇笔者在文献归类中将其纳入新闻编辑史范畴)。由此看来,我国新闻编辑理论在数量和内容上存在一定优势,然而在此基础上,新闻编辑理论却并没有很好地起到指导性作用,新闻编辑实践层面编辑记者在采编过程中仍然出现诸多问题,媒体失范、编辑差错等层出不穷,恶俗新闻也没有被杜绝。具体而言新闻编辑理论与编辑实践研究存在的分歧有以下几点:
(一)新闻编辑理论缺乏新闻本质规律的基础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秩序和必然趋势”。[2]222杨保军谈及新闻传播规律时指出“新闻传播规律要探讨的问题,就是新闻传受(传递与收受)过程中,传受之间内在的、稳定的、本质的关系”,并且将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基本规律概括为“选择律”“效用律”和“接近律”。[3]关于新闻规律的探讨虽然是一个不断深入和发展的过程,但新闻规律的恒定性也表现在具有传播方法论的意义上。由此看来,新闻编辑理论要以新闻传播规律为基石,离不开新闻传播活动本身的研究视角,更重要的是要有系统、理性的理论概括性。然而,当我们以“理论”构建的完备要素对新闻编辑理论进行检验时,就会发现新闻编辑理论科学性和规律性的缺失,最突出的表现即为理论与“理念”的混淆。
斯蒂文・小约翰在《传播理论》中认为:“理论由两大要素组成――概念和解释,人类本质上是以概念处理为基础的动物。概念化基本上是把事物和事件根据观察到的特质所作的分类。理论的一个目标就是指出有用的概念。概念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贴标签。我们通常用词语来识别概念。任何一个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是拥有该理论概念的一套术语”。[4]40通过小约翰对“理论”的解析,我们看到一套科学的理论至少需要具备完备的概念和解释框架。新闻编辑理论的构建其主要功能是解释存在于新闻编辑实践活动背后的规律,而不是替代它们作具体的对象性描述。然而我们发现,在现有的新闻编辑理论中,常常将“理论”与“理念”混淆,以“新闻编辑理念”替代科学的“新闻编辑理论”系统,这就是将理论的构建经验化的一个最重要的表现。简单来说,新闻编辑理念是对新闻编辑活动方法、规律、思想的诠释与升华,它并不具备一套完备的新闻编辑概念和解释框架。在近十年我国新闻编辑理论研究文献中,常会看到研究新闻编辑思想、观念、策略以及对新闻编辑活动的宏观把握及认知,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新闻编辑活动现象的归纳和提炼,然而却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稳定机制或规则渗透不深。
刘九洲认为“人文科学同社会科学一样,都存在三点研究基点,即基于本体论去回答‘研究什么’;基于认识论去回答‘如何研究’;基于目的论去回答‘为什么研究’。在新闻理论教材中,这三种研究基点都是存在的”。[5]2那么在新闻编辑理论中这三点同样可以作为研究基点。说到底新闻编辑理论研究的应该是新闻编辑实践活动和现象背后的规律,其基本内容的构成也应当以介绍新闻编辑领域内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论为主。而基于新闻编辑实践经验而来的新闻编辑理论,由于较少深入到新闻传播规律当中,脱离了新闻的本质研究,简单将新闻编辑活动抽象化就难以在更高层面上对实践活动进行指导。
(二)新闻编辑实践注重微观技术,忽视“专业”思想
在我国虽然新闻编辑实践活动为新闻编辑理论构建提供了素材,但实践研究多集中于稿件的微观操作,如标题制作、版面和图片编辑;评论、专题等不同体裁的编辑方法;时政、经济、军事等不同类型新闻的编辑。以上微观研究虽然内容丰富,但研究状况整体上看来散杂,切中要害的探讨较少,主要表现在新闻从业者依赖于“常识”的积累,新闻编辑实践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分离。
新闻编辑依赖于“常识”从事新闻活动与脱离新闻专业主义有着明显的因果关系。所谓“常识是指理智正常的人通常所具有的知识或信念,它可以用判断和命题来表示。常识的主要特征是它的自明性、直接性和普遍性:它是清楚明白的,不需要证明就为人们普遍同意”。[1]新闻编辑研究领域,新闻从业者的研究成果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而长期从事行业内工作的编辑、记者往往凭借自身从业经验,将新闻活动的惯性思维简单上升为理论层面,尤其是我国新闻业改制转型、实行企业化管理后,受到各种外部环境的影响,编辑、记者的新闻专业主义意识也在逐渐缺失。较早对新闻专业主义进行研究的我国学者郭镇之认为,“专业主义是资产阶级新闻学的重要概念,起源于美国,前提是新闻自由。最突出的特点是对新闻客观性的信念,相信可以从非党派的、非团体的立场准确报道新闻事实”。[6]因此新闻专业主义就是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从业者所必须持有的新闻职业精神或职业规范。新闻编辑实践活动是最具体的新闻活动,当然也应恪守新闻专业主义的要求。
此外,我国当前新闻编辑实践忽视“专业”思想的另一方面表现则是新闻编辑人员与受众意识的分离。通常认为“编辑工作具有中介性,具有初级信息的受传者与终级信息传播者的双重身份,也正是这种中介性,使新闻编辑在信源提供者和受传者之间建立起一座传递信息的桥梁”。[7]而新闻编辑若是缺乏受众意识,编辑实践活动的效果就会降低。新闻活动的本质是社会活动,新闻编辑实践活动作为新闻活动的主要环节,同样具有社会属性,而受众意识的缺少会造成新闻传播功能的降低。编辑一味传达自己的编辑意图,忽视受众感受和需求也是新闻编辑理论与实践活动分歧的重要表现。
(三)新闻编辑理论中的技术主义倾向难以落实于新闻编辑实践
新闻传播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活动,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新的传播技术带来了新闻理论的革新,新闻编辑理论也随新的技术环境进行创新。然而理论上的新兴媒体编辑,新兴全息化的编辑室,新的媒介载体及内容生产却很难在编辑实践中及时发挥和生效,一方面欠缺相应的技术人才,另一方面相对滞后的网络经营管理规范和法规也阻碍着新的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理论上的设想和规划大而无当,对新闻编辑工作的指导作用落后于实际工作的需求。《中国报业》在2009年刊发了史蒂夫・奥汀的文章《全数字化的新闻编辑室近在咫尺》,文章对新型数据新闻编辑室寄予厚望,然而在我国新闻编辑部室改革实践中能真正做到“近在咫尺”的尚且不多。再者,关于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编辑研究近几年来一直属于热门领域,但是研究多集中于现象描述,例如编辑的把关力量遭到分化,“公民新闻”对编辑身份的挑战,编辑主体的“大数据运用”,但具体到实践方法层面,编辑如何转型,媒体如何建立数据化的新闻编辑室,如何利用好各类新媒体加强传播效果往往点到为止,没有实践性的材料或案例,理论概括也显得不到位。
二、新闻编辑理论与当前编辑实践之间产生分歧的原因
上述新闻编辑理论与新闻编辑实践之间分歧的原因,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两点,即学理原因和编辑主体自身原因。
(一)学理原因
综观我国新闻编辑理论,可以看出其构建通常来自于两个基础,第一是基于新闻编辑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而在理论层面对其解决,第二则是跟随我国社会环境和传播环境因时而建,但是这样的构建基础往往不能对新闻编辑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的探讨。例如在编辑理论的提出上抛弃了新闻学理论的基础,不能做出完全符合客观事实本质的回答,这种理论的构建有着很大的主观随意性,也就缺乏了科学理论必须具备的斯蒂文・小约翰所提出的完备的概念和解释框架。毕竟“理论之所以是理论,并不表现在它能化抽象为具体,借用描述的手段去还原事实,更主要的是它能在描述‘是什么、发生了什么’的基础上,去说明‘为什么发生’,即找出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这就使之具有了解释能力;同时它还能回答‘是否还会发生’,即找出同一事物重复的可能性,这就使之具有了预测的能力”。[5]3而跟随我国社会环境和传播环境因时而建,这样的新闻编辑理论其中的科学规律就会被社会话语和技术话语所掩盖,失去了新闻编辑理论本应具有的独立品格。
弥建立和欧阳宏生等人在对50年来我国电视新闻编辑理念的嬗变与发展进行梳理时,从社会文化环境、新闻节目构成形态、电视声画关系的宏观层面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我国电视新闻编辑理念的流变轨迹。[8]不难看出,社会文化环境即是编辑理论形成的的社会语境,而新闻节目构成形态和电视声画关系则属于具体的实践层面。
新闻编辑队伍良莠不齐,特别是高层次专业人员严重不足,导致了新闻编辑理论不能够理想地灌输于新闻实践中的新闻编辑人员。新闻编辑研究领域由于重点讨论的是新闻编辑实践过程,这就使得很多新闻从业人员凭借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撰文进行探讨,专业知识略强的作者研究尚且深入,而一些并没有受过良好理论熏陶的作者仅仅是将从业经历简单加工描述,这就影响了新闻编辑的整体研究水平,这种情况最直接地后果便是编辑过程中低俗新闻层出不穷。新闻采编和报道的低俗化倾向导致了新闻功能和新闻本性的丧失,而低俗新闻在形式上的表现便是采编缺乏监管。
我国新闻编辑学作为新闻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对象是新闻编辑工作的传播规律、工作原理和工作方法,既要体现实用性,又要体现科学性,实用性来源于对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归纳,科学性则体现在对概念的阐明、问题的论述和规律的揭示等方面。因此,在我国新闻编辑研究中要将经验的东西上升为方法,将方法上升为方法论。哲学层面上方法论是关于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在新闻编辑学中,这种方法论则表现为如何更科学地、系统地探索新闻编辑活动背后的规律,终归都离不开理论的支撑。然而如前所述,我国新闻编辑学有一定的实用主义的倾向,大量停留在什么是新闻编辑?编辑流程有哪些?以及如何操作上,少有从理论上对编辑活动做系统的总结。刘九洲在《新闻理论基础》一书中谈及每一科学的知识进程都表现为“范畴―范畴逻辑系统―理论―学说”。[5]29我国新闻编辑学的构建若是依照一定的范畴体系进行,也不失为一种可能性的选择。
从上述新闻编辑学的研究对象来看,新闻编辑活动最基本的范畴可以概括为:新闻事实、编辑主体、编辑过程和新闻产品。新闻事实作为新闻编辑理论范畴逻辑系统的起点,规定着新闻编辑一般原则、特点等方面;编辑主体则规定着编辑工作者的基本素养层面;编辑过程作为编辑活动的实践层面规定着新闻编辑的规律、方法、技巧等方面;而新闻产品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则包括了新闻稿件、新闻图片、网络电视广播的节目素材等。由这些基本范畴所构成的新闻编辑范畴逻辑系统最终形成新闻编辑理论的框架。
在新闻编辑领域,新闻编辑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任重而道远,尤其是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媒体环境下,完善的新闻编辑理论与新的实践内容尚需要更深入和切合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周晓亮.西方近代认识论论纲: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J].哲学研究,2003(10).
[2]陶富源.实践主导论:哲学的前沿探索[M].合肥:安徽人民书版社,2001.
[3]杨保军.试论新闻传播规律[J].国际新闻界,2005(1).
[4](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M].陈德民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5]刘九洲.新闻理论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6]郭镇之.舆论监督与西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主义[J].国际新闻界,1999(5).
【关键词】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教学;关系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一
在高等学校新闻院系新闻学专业的主干课课程系列中,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都是有着毋庸置疑的重要性的课程。它们是在培养新闻学子专业精神和专业素质的过程中发挥过和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两类课程。
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大致分属“学”与“术”的范畴。梁启超在《学与术》一文中说过:“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真理而致诸用者也。”则认为:“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以学为基本,两者并进始可。”(高叔平,1996:p398)梁启超之论,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学”与“术”的分野以及两者各自的内涵,不无启迪意义。然而将此论用于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则有需注意之处。笔者在上文特意说明: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大致分属“学”与“术”的范畴,意在强调:对新闻“学”与“术”所作区分,不可太过绝对。实际情况是:新闻业务,虽为“术”但“术”中有“学”,而非纯粹的“术”;而新闻理论,则是密切关注新闻业务此“术”的“学”(当然,它也还要关注新闻业界的现实发展状况和其他应当关注的问题)。相对于新闻业务而论,新闻理论并非高高在上之“学”。所言,则道明了“学”与“术”的关系。“学”与“术”,既有区别然而又有联系,它们都必须以对方为凭借或基础。的见解是颇为可取的。
新闻有“学”,但此“学”与文、史、哲等“学”相比,更偏重于应用,因而被划归为应用学科。新闻学所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新闻。新闻是以特定方式对人类社会生活所作的反映。在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一点上,新闻与文学有相通之处;但是新闻反映生活,采取的是真实报道事实这样一种特定的方式。新闻反映社会生活,程序上体现为:由新闻采访到新闻写作(此处的新闻写作包括新闻报道写作和新闻评论写作),再到新闻编辑和公开刊播。在此过程中,“术”无疑占有重要地位。新闻与在反映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更多体现“人学”内涵和审美特点的文学的差别,当是十分明显的;新闻学与既包含对文学的研究、又包含对语言文字的研究的“文”(文、史、哲中的“文”)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新闻学内部的情况而论,作为分支学科的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前者更偏重于“学”(但又并不全然撇开“术”),而后者则更偏重于“术”(当然是“术”中也有“学”)。从一个方面说,新闻理论教学和新闻业务教学的关系,大抵也就是讲授“学”与讲授“术”之间的关系。对以上两类课程,无疑应该并重,应该兼顾,而不能顾此失彼。诚如所言:“两者并进始可”。
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新闻之“学”在逐步形成的过程中,得益于新闻之“术”所提供的基础和养料。新闻理论从包括新闻业务在内的广义的新闻实践中经科学抽象而来,反映了人们在对新闻现象、新闻活动、新闻事业进行理性探索方面所形成的深厚积淀和智慧结晶;它反过来又对新闻业务、对新闻之“术”有着不可低估的指导作用,为新闻之“术”的掌握和使用者提供新闻思想和睿智灼见,使之能站到比较高的立足点上思考和认识新闻业务中遇到的问题,在思考问题所体现的深刻性方面胜人一筹。当然,对新闻业界人士和新闻学子的新闻业务实践产生积极和良性影响的,除新闻理论而外,还有其他学科的理论。它们共同陶冶着上述特定主体,并共同参与构成了特定主体的理论素养。新闻理论素养作为特定主体理论素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与新闻业务的联系最为直接、最为紧密,因此它的作用尤其不容低估。
在新闻业界,业务出类拔萃的人士,其新闻理论功底一般说来不可能不扎实、不深厚;而新闻学子中,新闻理论底子欠佳者,则难以在新闻业务课程的学习中有突出的表现,在以后的新闻生涯中更是难以长久保持后劲和竞争优势。以上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两者关联之紧密。
诚然,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的关系,并不能等同于新闻理论课程与新闻业务课程的关系,也不能等同于新闻理论教学与新闻业务教学的关系。但是探讨两类课程及教学的关系从探讨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的关系起步,这又是完全必要的。从新闻教育的角度进行考察,上述两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常有相交叉和交融之处。一般而言,新闻理论课程作为先导课,在安排上往往先于新闻业务课程,以此可以激发新闻学子的理论兴趣,培养其理性思维能力,同时为此后的新闻业务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而新闻业务课程的任课教师,也总是会根据课程的进展情况,适时引导学生重温在新闻理论课程中学习过的内容,或从不同侧面、不同层面,对新闻理论课程中的某些内容作出新的更具体的阐发。需要说明的是,新闻理论课程先于新闻业务课程开出,与“学”与“术”“并进”的理念并不违背。“并进”,并非时间上不分先后,而是在重视程度和用力程度上不厚此薄彼。
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课程。前者以“新闻学概论”为课程名,围绕新闻展开理论探讨和阐述,涉及新闻本体、新闻传媒、传媒受众、新闻传播、新闻事业、新闻工作者等一系列重要命题,旨在探讨新闻自身(新闻的界定,新闻的功能、本质,新闻信息传播以及新闻传播的规律),探讨新闻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新闻与社会生活,新闻与受众,新闻与经济、政治和文化,新闻与法律,等等);后者则涵括了采、写、编、评、刊(播)等多门课程[1],既涉及具体的操作层面,又探索其中的相应规律。毫无疑问,新闻业务所涵括的每一门具体课程,都有着自己的理论和理论体系;而作为新闻学的三个分支学科之一的新闻理论(或称理论新闻学),则是整个新闻学中的统摄性的理论。依笔者之见,在新闻教育中,应致力于体现新闻理论教学与新闻业务教学之间应有的紧密联系,并利用两者之间的紧密的内在联系,使新闻理论课程和新闻业务课程各自从对方身上获益。具体而论,即:在新闻理论教学中,任课教师以新闻业务课程中的鲜活内容和经典个案来诠释新闻理论中的有关重要命题,以历史上和现实中的著名记者的相关实践,来证明新闻理论范畴的重要理论观点;在新闻业务教学中,不仅要以新闻理论剖析典型个案及其成败得失,更为重要的是,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新闻理论指导新闻业务学习和实践。两类课程的任课老师,都可以考虑或是向新闻理论课程或是向新闻业务课程做点内容上的恰当延伸和拓展。
说新闻理论课程与新闻业务课程关系密切,并不意味着在新闻业务课上大量地讲授新闻理论问题;说新闻理论课程和新闻业务课程重要,也不意味着用新闻理论课程取代新闻业务课程,或用新闻业务课程取代新闻理论课程。[2]而只是说,在教学中要发挥新闻理论对于新闻业务的某种应当可以发挥的指导作用,发挥新闻业务对于新闻理论的某种确实具有的支撑作用。
二
新闻理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新闻业界人士和新闻学子都认同它对于新闻业务的指导作用。一些新闻业界人士并不推崇新闻理论,或将它束之高阁,认为新闻理论是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是新闻业务,新闻理论对于新闻业务而言未必管用;部分新闻学子,也并没有对新闻理论和新闻理论课程予以足够重视,没有把新闻理论当作对新闻业务真有指导作用的一门重要课程。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人们对于新闻业务重要性的认识,也并没有与它对新闻理论所具有的某种支撑作用联系起来。上述两个方面的认识,其实也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有关人士对于新闻理论教学与新闻业务教学两者关系理解上的一定程度的偏差。
新闻理论并不只是为回答新闻业务中的问题而形成和产生的。它有着更为宏观的研究视野,既关注新闻业务,又关注除此以外它所应当关注的各种问题,并从学理的层面予以思考和给出回答。同样道理,新闻理论课程也并不就是为新闻业务课程而设置的,并不只是新闻业务课程的铺垫。但是,谁也不能否认,新闻理论中关于新闻(性质、功能、特点等)、新闻传播、新闻作品、传媒受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是新闻传播实践包括各类新闻业务的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特定主体学好了新闻理论课程,能对他学好新闻业务课程并切实提高新闻业务能力产生正向的推动作用。
新闻理论对于新闻业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为提供与新闻及与此有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的理性思考,提供在探寻新闻规律方面所形成的真知灼见。曾经说过:“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1966:p263)在以上论述中,前一个“感觉”,依凭的是直觉或经验,固然很直接、很感性,但是毕竟难以达到从理性的高度认识、理解事物的境界;后一个“感觉”,以对事物的合乎科学的认识和理解为凭借,体现为由个别到一般的抽象和提升、对事物本质的深思和探求的过程,体现出高于前一种“感觉”的理性和智慧的力量。可见,停留于前一种“感觉”层面的认识,不可能是深刻和全面的认识;而在对事物的更深层次的内容有所认识和理解以后,特定主体对事物的“感觉”就会进入新的境界、达到新的高度。能帮助人们深刻地感觉、认识和理解事物的,是符合科学理性要求的理论。在新闻业务的每一门具体课程中,都由相应的理论概括实现对人们在该领域中的直觉和经验的升华;而新闻理论,则在更高的层面上对新闻及与此有关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理性概括。新闻理论是可以引导和帮助人们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新闻活动包括各项新闻业务的理论。
大致可以说,所有新闻业务课程,它们所涵括的知和行,都是建立在对于新闻本体的正确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偏离了正确的新闻理论的指导,新闻业务就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具体而言,新闻理论以及新闻理论课程至少在以下四点上,能够为特定主体新闻业务课程的学习和新闻业务水平的提高提供帮助:
一是新闻理论对于“新闻是何物”、“新闻有何特点”、“新闻可以用来做什么”、“新闻应当如何体现自己的特点”等等问题的理解和阐述,从一个重要方面影响和制约着特定主体在从事相应的具体新闻业务时认识所能达到的高度,制约和影响着特定主体进行具体新闻业务操作时理念的先进程度、准确程度。虽然不能说对上述诸多问题理解正确和深刻,就必然带来新闻业务上乘的结果;但是,倘若特定主体对上述问题缺乏正确而深刻的认识,新闻理论素养甚差,那么其新闻业务就势必难以达到只有佼佼者才能达到的水准。
二是新闻理论坚持以受众为本位,它对于传媒受众包括对其接受心理、接受习惯和期待视野的深入研究,将推动特定主体不断探索通过具体的新闻业务赢得受众好评的方式、方法,从而推动提高新闻业务的质量和水准。受众是传者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每一个特定传播过程的终端。新闻信息和新闻作品的价值的实现,固然离不开新闻从业者的采写(或采制)和媒体的刊播,但归根结底要由受众来最终完成。最近若干年来,新闻理论加大了受众研究的力度,并且已经形成了许多有益的成果。这些成果,是值得在新闻业务课程教学过程中加以吸收和借鉴的。
三是新闻理论对新闻规律的研讨,虽然探索的不是每一门新闻业务课程所涉业务的具体规律(例如新闻采访规律、新闻写作规律、新闻编辑规律等等),但它对于每一种业务的具体规律无疑有着总体上的统率和笼罩作用。再则,新闻理论所研究的新闻规律中的某些内容,与新闻业务的某些具体规律是相融通、相对接的。例如,新闻有效传播的规律,就与新闻采访规律、新闻写作规律、新闻编辑规律之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新闻业务中的上述规律,共同构成了新闻有效传播的规律;而新闻有效传播的规律,则是在更高的层面上对新闻业务中采访、写作、编辑等项规律的概括。
四是新闻理论对于新闻价值的深入探究,既使之成为新闻理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又可以直接地用于指导特定主体的新闻业务实践。在任何新闻业务的实践中,在任何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中,相应主体都不可忽视对新闻价值的正确理解和把握,不可忽视新闻理论关于新闻价值的研究成果中所显现的理性光辉。新闻价值理论关注事实的“从没有到有”和“已有而生变”。新闻从业者,在事实“从没有到有”的变化中,关注其“发端”;在事实“已有而生变”的过程中,关注其“变异”。“新闻价值要素(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接近性、趣味性)论”,则揭示出了构成或影响新闻价值的一系列重要因素。举例说,记者采访一场庭审,出乎原先所料,从女被告被法警背着上法庭这一细节中发现了新闻,意识到了此事在折射司法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果、凸现对犯罪嫌疑人人格的尊重方面所具有的意义和体现的价值。据此写成的作品,以小见大,在对事实的报道中隐含深意,从而产生了相当不错的效果,后来获得了次年中国新闻奖消息的一等奖。[3]在记者自己也许并不一定明确意识到的情况下,新闻理论关于新闻价值的研究成果对他们的新闻采访、写作实践实实在在地发挥了指导作用。
综上所述,在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发挥新闻理论对于新闻业务的指导作用,这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有鉴于此,笔者坚持认为:新闻理论课程的任课教师,有必要增强以此理论向新闻业务渗透的意识,以充分体现新闻理论对于新闻业务的引领和统摄作用;新闻业务课程的任课教师,则更是应当将新闻业务与新闻理论紧密地结合起来。
在新闻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应当也完全可以凸现新闻业务对新闻理论的某种支撑作用。既然新闻业务方面的实践以及对于这类实践的科学概括,是新闻理论的一个方面的重要来源,那末,新闻理论也就必然能够从新闻业务那里获得有力的支撑。例如,新闻理论中关于新闻规律的研究,关于新闻真实性的研究,关于新闻传播效果的研究,关于传媒受众的研究,关于新闻价值的研究等等,都可以从新闻业务中得到相应的验证;而新闻采访、写作和编辑方面的某些正反典型案例,则又往往成为新闻理论中一些重要观点的生动例证。就此而言,在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以新闻业务的实例印证某些重要的新闻理论观点的比较广阔的空间。
三
在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的教学中,存在着两类课程都不能不讲授的诸多内容,例如新闻真实性、新闻规律、新闻价值等。笔者认为:这些也就是两类课程之间的连结点,必须以此为纽带,在两者之中有意识地建立和体现其间的紧密联系。
新闻理论课程与新闻业务课程的连结点之一:新闻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的基石,是其生命之所系。新闻真实性,不仅是极为重要的理论命题,同时也是任何时候都不容许出现疏漏的实践问题。
新闻理论课程讲授新闻真实性,重在讲原理,讲何谓新闻真实性和新闻为何必须真实的道理。这里所说的新闻真实,有别于文学范畴中的真实。它拒绝虚构、编造和合理想象。马克思曾经说过:“究竟什么样的报刊(‘好的’或‘坏的’)才是‘真正的’报刊?谁是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而谁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呢?” (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1985:p107)。马克思此处所说的“真正的”报刊,不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而是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的报刊。则有“只有忠于事实,才能忠于真理”、“为报道真实新闻而奋斗”这样的至理名言。延安《解放日报》曾经发表过题为《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的社论,对新闻真实性加以专门强调。事实上,媒体的正确导向、对于公众舆论的引导功能以及新闻在社会生活中的无可取代的积极作用,都是在真实报道事实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和实现的。我们不妨将新闻真实性与文学真实性、广告真实性加以比较,通过比较体察和辨明新闻真实性独特的内涵。在文学写作中,即使“无中生有”(编造、虚构)和“夸大其词”(适度夸张或极度夸张),但仍然可以是真实的。在这里,体现的是文学的真实性。在广告写作中,以不误导消费者为前提,虚拟某些故事和情节以进行广告诉求或增强广告诉求的效果,也仍然可以达到被认可的广告真实。在这里,体现的是广告的真实性。而故失其真的夸张,在广告中也并非就是虚假。[4]
新闻采访、新闻写作等业务课程讲新闻真实性,重在讲在操作层面如何达到和确保新闻真实性。笔者认为,通过新闻真实性使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两类课程相贯通的要义是:在新闻理论课程中就新闻真实性所作阐述,对新闻业务的具体操作具有启发性;在新闻业务课程中就新闻真实性所作阐述,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使人避免误识、少走弯路。为此,笔者将新闻真实性概括地阐释为:据实报道(根据事实进行报道),如实报道(报道符合事实的实际情况)。这样一种界定,力求具有理论含量,又便于实际操作。据实报道和如实报道,其结果是可以查验的。当然,纪实类文学作品与非纪实类文学作品、纪实类广告作品与非纪实类广告作品,情况有一定差别。文学上和广告中被认可的真实性内涵,在新闻范畴中则不被认可。
现实生活中频频发生的虚假新闻和失实新闻,对新闻真实性理论构成了挑衅,对新闻传媒的公信力构成了危害,成为新闻理论课程和新闻业务课程必须共同认真对付的大敌。在新闻理论课程中,只将新闻真实性作为一个一般性命题,不足以应对来自虚假新闻和失实新闻的挑战;在新闻业务课程中,仅仅让新闻学子知道从技术层面防范和规避虚假新闻、失实新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借助于新闻理论,寻找和分析虚假新闻、失实新闻的源头和成因。这样,方才可能多一份“堵”、“防”虚假、失实新闻的自觉性。而光靠新闻业务技术、技法的传授,就难以达到这样的境地。
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课程的连结点之二:新闻规律
新闻理论始终致力于研究和揭示新闻规律。新闻理论中关于新闻规律的研究成果对新闻业务的指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新闻规律大致包括如下具体内涵――
第一、以真实报道事实的方式面对世界说话
这是新闻传媒存在和与受众发生联系的最基本的方式。此规律常被学界和业界人士诠释为“用事实说话”,即用真实地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方式说话。这一命题包括如下三层含义:(1)“用事实”说话,将报道事实作为“说话”的依凭;(2)用事实“说话”,以报道事实的方式蕴含报道者的观点和倾向,巧妙地“说”想“说”的“话”;(3)在报道中凸现事实的新闻价值,而不是忽视和淡化事实的新闻价值。综合以上三点,可以说:新闻是报道者运用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说话的一种“艺术”。曾经说过:我们反攻敌人的方法,并不多用辩论,只是忠实地报告我们革命工作的事实。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东内哄”。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1983:p5)以上虽然是在对敌斗争中运用的方法,但是论述中关于充分发挥事实的作用的见解对于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而言却是富于启发性意义的。毫无疑问,新闻理论中关于新闻真实性的理论观点,既是新闻理论内容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又可以直接用于指导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等业务实践。
第二、兼顾所报道事实的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
新闻以真实、及时地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而区别于文学。所报道的事实蕴含的新闻价值高,则报道后受众新闻需求的满足程度就高。两者呈现为正相关关系。而文学则以满足欣赏者的审美需求为旨归,审美价值的高低成为衡量文学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由此,构成了新闻与文学的最具重要性的差别。但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并不是新闻从业者用来取舍新闻事实的惟一标准。与新闻价值标准同等重要的,是社会价值标准。对具有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事实进行真实、及时的报道,是媒体肩负的责任,又是它们坚持和体现正确导向的基础、凭借。新闻价值标准,用于估量事实报道以后受众新闻需求得到满足程度的高低;社会价值标准,用于估量事实报道以后对受众和社会从总体上说是有利还是有弊。新闻传媒及其从业人员如果不报道事实而只传播观念,或者所报道的事实不具备新闻价值,那末就无法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因而就不可能实现新闻信息的有效传播;如果所报道和传播的事实仅有新闻价值而不同时具有社会价值,那末就无法坚持和体现正确的舆论导向并引领社会舆论;如果所报道的事实光有社会价值而不同时具有新闻价值,那末新闻就成了一般的宣传,不可能得到媒体受众的认可并为他们所乐于接受。
第三、力求对新闻事实进行及时报道
在对人类社会生活作出反映的所有方式中,新闻是最能体现时效性的反映方式。“新闻姓‘新’”,“新闻是易碎品”――此类说法,以朴素的言语方式道明了新闻传播的一条基本规律。新闻以时效性强而有别于历史,也有别于文学。因此,追求时效性应是新闻的不可丢失的基本品格。新闻追求和体现时效性,现在已经到了必须拼抢的地步。在网络时代,受众在很多时候对新闻更是提出了即时播报、同步播报的要求。媒体也已经意识到“第一时间”报道新闻事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实际上,这已经成为媒体参与市场竞争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重大事件发生后,对此进行及时报道、争取“首发”,已经成为媒体赢得权威性、公信力和话语主导权的重要途径。
第四、以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新闻传播
应当说,有效的新闻传播,与诸多原因密切相关:一是媒体传播受众之所需;二是新闻从业者按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三是受众对媒体和传播者所传播的信息进行认可性接受。上述前两点,属于传者所为之范畴;后面一点,则属于受者所为之范畴。新闻传播按受众之需和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新闻传播,这既是新闻理论研究之旨归、新闻理论教学之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新闻业务教学和实践中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
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讲究新闻事实的选择。选择何种新闻事实和怎样选择新闻事实,是记者基于采访基础,着手进行新闻报道时必须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他们所选择的新闻事实,不仅在主观上蕴含了其正确的价值判断,蕴含了健康进取的倾向和导向,而且客观上也将直接促成新闻报道取得良好的效果。一般来说,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很少直言不讳地交代取舍事实的缘由(这部分内容往往被省略);但是,报道什么与不报道什么,暗含主观倾向与导向意识则是不言而喻的。媒体和记者当然必须努力发现、充分发掘社会生活中的正面新闻事实,通过对此所作的报道,发挥它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激励、鼓舞、推动作用;然而,如果对负面新闻事实一味回避,则又是不明智的。通过对上述两类新闻事实的不同的选择和处理,都可达到将正确的导向蕴含于其中并产生积极效果的目的。其二,讲究新闻事实的表现。记者通过采访而掌握了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经过一番理性思考以后,要将这样的事实示之于众。这就离不开对事实的表现。对新闻事实的表现,涉及角度、叙事、语言等多个问题。要通过精选,找到既能体现正确导向又具有某种新意的角度。对于某一新闻事实,不同的报道视角可以用来体现不同的导向,相应的也就会产生不同的舆论引导效果。其三,报道包含理趣、包含情趣,或两者兼备。如果所报道的事实或对事实的报道有趣(有理趣和情趣),那末就易于吸引受众。在受众注意力日益成为紧俏资源的今天,这已经不是一个可以等闲视之的问题了。
综上所述,对于新闻规律的探讨和阐发,应当成为新闻理论课程和新闻业务课程共同的重要内容。
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课程的连结点之三: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理论是新闻理论中极为重要的内容,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一概都是如此。新闻与文学,均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新闻报道事实且事实具有新闻价值(同时具有社会价值),以此方式反映社会生活并区别于文学。新闻价值与三个方面的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是事实本身的因素即事实所具有的素质。倘若事实所蕴含的、经报道能在较大程度上满足受众新闻需求的要素比较多,那末其新闻价值就比较高;反之,事实的新闻价值就甚微乃至全无。二是记者的因素。记者在决定报道什么与不报道什么的过程中,不可避免要进行选择,选择的重要依据和标准之一即新闻价值。新闻理论课程讲述新闻价值,以讲新闻价值为何物以及它有哪些构成要素为要旨。新闻业务课程讲述新闻价值,则以对事实的新闻价值的发现、发掘、表现等重要环节为侧重点。以上每个环节,既包含丰富的技术含量,又包含丰厚的学理内涵,是新闻价值理论在新闻业务层面的合乎逻辑的延伸。记者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发现能力,是为新闻敏感。新闻敏感的练就,是新闻理论参与对特定主体熏陶和特定主体自身注重实际操练而共同形成的结果。三是新闻传媒的受众。因受众的存在,事实才有所谓新闻价值,新闻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才得以最终实现。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传媒受众的地位是无可撼动的。因而无论是新闻理论及其课程还是新闻业务及其课程,都必须以受众为中心、为本位。新闻理论及其课程,要研究、要讲授新闻传播如何为受众所有效接受方面的内容;新闻业务及其课程,则要研究、要讲授受众乐于接受的新闻传播方式和具体操作方法。这是上述两类课程教学中不言自明的共同要旨。
注释:
[1]需要说明的是,新闻业务课程中所包括的新闻评论这一课程,其相当一部分内容,实际上是可以包含在“新闻写作”课程中的。新闻评论写作应是新闻写作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故文中提及的新闻业务课程,主要是指“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和“新闻编辑”。
[2]参见丁柏铨:《略论新闻采访写作教学》,《青年记者》2006年第23期。
[3]参见杨永辉、王雪莲、吴怡:《法警背起生病被告》,2000年12月16日《北京青年报》。
[4]参见丁柏铨:《新闻、广告、文学真实性之比较》,《新闻探索集》第405-420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参考文献:
[1]见高平叔:《年谱长编》(中)第398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版。
[2]:《实践论》,《选集》第1卷第263页,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关键词:理论学习;“新闻会”;教学质量
《概论》是当前中国高校开设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其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起关键作用;同时也是理论性很强、与中国实践结合最紧、学时最多、学生最不感兴趣的课程。自教育部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05方案实施以来,《概论》课程的教学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总体效果良好。但怎样让学生学好理论、使这门课真正成为当代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仍然还需深入研究。
一、在《概论》课教学中模拟“新闻会”的必要性
《概论》课程除了课堂教学外,还有实践教学,也采用了一些高科技的教学手段,这对提高其教学质量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但课堂教学占据本课程教学绝大部分,要想进一步提高课程的整体作用及效果,还必须在课堂教学上狠下功夫。目前为止,《概论》的课堂教学方式仍以传统讲授为主,师生互动较少,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很少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压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局限学生的思维,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质量也大打折扣。
新闻会是有关社会组织直接向新闻界有关组织信息,解释组织重大事件而举办的活动。这种活动具有形式正规、沟通活跃、双向互动、方式优越的特点。在课堂中模拟“新闻会”,创新教学方式。灵活变通社会组织新闻会的形式和内容,合理利用新闻会的特点,在课堂教学和理论学习中,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重视学生思维、表达、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唤醒学生的主体观念,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积极启发大学生思考、讨论、比较、鉴别,从而自觉地接受正确思想理念的指导,坚定学生对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突破教材,内容重组,大胆创新,与时俱进,创造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并不断丰富教材的内容,以适应日益发展的实际。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并模仿社会组织部门召开“新闻会”,无疑是学生学习理论的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手段和方式。
二、在《概论》课教学中模拟“新闻会”的方案
在《概论》课堂上组织学生模拟有关部门召开“新闻会”,活动写入课程教学计划,一学期组织一次,每次一到二节课。每次课程开课的第一节就告诉学生有关的教学活动,并规定将每个同学在活动中的表现计入课程的平时成绩。活动举行前,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起学习兴趣,广泛参加课堂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活动正常举行。
(一)“新闻会”活动前期安排
召开“新闻会”的前二到三周,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联系国家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选取一定活动主题范围(如课程中某一章的相关内容:中国的国际战略等)并告诉学生。每个学生课后都要查阅相关资料,在“新闻会”举办前设计好2个问题,要讲清楚所设计问题的来龙去脉,当作课程的一次作业,“新闻会”后统一上交。
1.活动角色的分配
活动一般需要1-2名“导演”、1-2名“主持人”、2名“摄影师”、1名音像师、2名记录员、2名会场布置人员、5名评委等工作人员及5-10位“新闻发言人”和记者若班干名。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
2.活动要求
1)“导演”在活动前一周,必须写出活动策划详细方案,包括活动主题、活动时间、地点、活动背景、活动目的、活动流程等方面;2)“主持人”提前写好主持词,2名主持分工明确;3)“新闻发言人”学生可自愿提前报名,但在活动前10分钟才确定第一名“新闻发言人”,其他“新闻发言人”现场择时选定;4)每位“新闻发言人”现场回答2名记者的提问,时间5-8分钟;5)每名“记者”每次只能提1个问题,最多提2次,提问时间不超过1分钟;6)每个学生只能扮演一个角色,要认真准备。
(二)“新闻会”活动现场
在教师的指导下,“导演”和会场布置人员负责把教
室变成“会场”。正式召开“新闻会”时,由主持人主持,教师和“导演”在下面陆续随机确定“新闻发言人”。当“新闻发言人”上场后,由记者向他提问。整个活动持续一个小时左右,摄影师将每一位同学的发言的情景摄下。“新闻发言人”发言完毕,由评委现场打分,总评委现场点评,评选出本次活动的最佳“新闻发言人”、“记者”各一名并颁奖,接着由“导演”进行活动总结、教师点评,最后分组合影。
(三)“新闻会”活动后期视频制作
活动结束后3周内,视频制作人员要将整个活动做成记录片。活动记录片由片头、策划书、整个活动流程组成,中间配音乐、文字,所有参加者的图像及文字说明。视频制作由导演负责、本班同学中电脑高手制作完成。
三、在《概论》课教学中召开“新闻会”的效果
经过多年尝试,实践证明,在《概论》课程教学中,把教师的理论传授、学生的理论学习与“新闻会”有机结合,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开心,教学相长,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教学效果明显增强;并且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各种锻炼的机会,各种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尤其是提高了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理论修养,强化了理论课程认同感。
(一)改进了教学方式,增强了《概论》课的生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命力在于内容方法的针对性和实践互动性。在《概论》课课堂教学中运用“新闻会”的方式,很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将趣味与严肃较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发挥了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使理论教学在和谐活跃的气氛中进行,极大地体现了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互动性。
(二)提高了教学质量,加强了教学效果
在《概论》课教学中,把课堂讲授与新闻会的教学方式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和热情,他们易于也乐于接受理论教育。教师不仅用中国化的武装了当代大学生,系统地传授了中国化的马克思理论的理论知识,守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阵地,而且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课程实效性也大大增强。
(三)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课堂“新闻会”的教学方式,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煅练了学生胆量,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他们的创新力、组织力、沟通力、主持力、分析力、理解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表达力、随机应变能力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如召开“国务院总理新闻会”,“导演”角色培养了学生一定的组织力、沟通力、协调力及文字表达能力;“主持人”、“总理”、“记者”等角色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表达力、创新力及随机应变能力。要想演好这些角色,大部分学生都会在课后下足功夫,争取在课堂上将最好的自己展现在大家面前。尤其是大多数扮演“总理”的同学,他们象社会组织部门真正的新闻发言人一样,具备了良好的文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驾驭群众场面的能力,反应敏捷、思路清晰、举止得体、形象端正。
(四)提高了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理论修养,强化了理论课程认同感
“新闻会”的教学方式要运用得好,学生必须提前做足功课,做好准备。不管扮演什么角色,所有的同学都要提前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相关的国家政策,了解社会现象,有一定理论知识、政策储备,才能在活动中应付自如,不会有失“身份”。如我们在课堂上举行的“国务院总理新闻会”活动中的“总理”面对下面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要想演好“总理”,学生就必须要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理论修养,要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必须熟知本部门的各项工作和业务,熟悉党的方针、政策、策略,了解社会、熟悉生活,新闻和回答提问时,一定要有大局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要以的观点、立场、方法来看待问题,传播信息,回答提问。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决不可信口开河。要想当好“总理”就要提前关注了国家社会的发展,学会了从宏观上、大局上观察中国的政治现象,慢慢从感性认识上升上理性认识,不但拓展学生政治视野,而且强化了理论课程认同感。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汪早容.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佳木斯 教育学院学报[J].2008,(4).
议程设置主体的变化
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媒根据自己的价值观,从现实中筛选出他们认为重要的部分进行加工整理,然后将其呈现给受众。②传统的议程设置主体是大众传媒,其客体是公众。但是在出国考察门事件中,“魑魅魍魉2009”作为个体,也是公众的一部分,在无限的网络空间中像在真实世界一样拥有一个自我的空间,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在论坛发帖、回帖等),向大众呈现自己筛选出的信息。由此看出,公众和大众媒体成为议程设置的共同主体,由于公众具有既是议程设置主体又是议程设置客体的双重身份,所以,在网络中,公众可以自我设置议题。
不仅出国考察门事件,网络上有很多议题是由网友最先发起、推动的,并且得到了数万网民的关注和参与,进而大众媒体也加入其中,扩大事件的影响力,成为社会的热点议题。公众和媒体携手共同进行议题设置,增大了议题设置的效果。
议程设置中传播方式的变化
由于在议程设置中大众的积极参与,使大众具有传者和受者的双重身份,因而议程设置的传播方式也产生了变化,在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中,传播是单向的、自下而上的,由少数传播者流向多数的受众,而受众往往是被动的接受者。但是在出国考察门事件中,网民对此进行了热议,有网友对此事愤慨不已,也有网友跟帖表示:“见怪不怪了!”“太正常了,见多了都麻木了。”但是,网民的强大讨论热潮致使传统媒介加入了这一事件中,央视、《中国青年报》、《东方早报》等对此事进行了专题报道,并请北京大学的法学教授、井冈山行政学院人力资源部相关人士等对此事进行评论,此事件使公共财政支出透明化问题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传统媒体将信息丰富化、具体化、深度化后又传送给大众。整个议题发展与形成的过程是网民与网民之间、网民与媒体之间、媒体与媒体之间的互动过程,也就是说,公众在互动中筛选出哪些事情是重要的,在互动中集中于被共同关注的议题。这体现了公民新闻使议程设置传播增加了双向性和互动性。
议程设置内容的变化
传统媒体的设置内容越来越受到其他因素的左右,在政府、广告商及各种利益集团的影响下,新闻成为精英人士垄断的产物,而公民新闻的出现使得议程设置的内容集个人化和公众化于一体,体现了公民意识的觉醒。
公民新闻具有个人化、私人化的特点,因而带有鲜明强烈的个性特征,在“出国考察门”事件中,网友“魑魅魍魉2009”是上海的IT人员,在地铁中无意拾到一市公务员出国考察的费用清单,愤怒的“魑魅魍魉2009”将此组图片作为网帖内容,向网民展示了浙江新余市、温州市的官员考察团的出国费用。这组图片包括了这个考察团的“邀请函发函确认单”、“标准报价确认单”、“赴美加考察行程安排”、“加拿大邀请函”、 “财政资金支付凭证(回单)”等详细资料。
在此次事件中,作者“魑魅魍魉2009”参与其中,使其具有很强的个人性,但随后的网友跟帖对此反应强烈,这是对公务员因公出国(境)经费管理的一种关注与讨论,是对我国政府财政支出透明度的关注,根本上反映的是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后实施,公众对于本应拥有的知情权的维护,是公民意识的觉醒。正如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所说:“财政支出这一块,我们始终在强调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有什么理由可以不让公众去了解、去知晓呢?”“我们现在所有这些公共财政支出必须给公众一个说法,公众应当享有知情权。”个人化与公众化集中于公民新闻,被纳入议程设置的内容中。
从最牛钉子户事件到华南虎事件再到厦门PX事件,体现的不仅是个人的利益,更多的是公众的利益。最牛钉子户事件发生在《物权法》刚公布阶段,体现了公众对个体所有权的关注,华南虎事件,体现了公众想平等参与到公共事件中,以及对公共权威和制度体制的批评。
而厦门PX事件,则体现了公众公民意识的觉醒,对公民基本的生存权的维护。公民新闻使议程设置的内容更贴近民意、更能反映民声,将个人化与公众化相融合。
新闻的兴起使议程设置理论在主体、传播方式及内容等方面发生了变化,这对传统媒体提出了新的挑战。笔者认为传统媒体应在议程设置中为公民参与提供一个平台,将网民的互动增加到新闻中来,如可以为公民新闻提供专门的板块或栏目,在记者群中加入公民记者或是活跃的网民,对公民记者或网民提供的稿件进行编辑,并从中选出新闻价值高的事件及时报道。这样,将传统媒体的渠道优势与公民新闻及时和贴近民意的优势相结合,把公民新闻作为对传统媒体的补充,既为传统媒体注入新鲜血液,也为公民新闻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使我国的新闻朝着关注民意、民声的方向发展。
注释:
①出国考察门事件:国内一知名论坛上流传着一则《我无意中捡到的某市公务员出国考察费用清单》的帖子。发帖网友署名为“魑魅魍魉2009”,称他在乘坐上海地铁二号线时无意中捡到一个环保购物袋,里面装着十多页署名“美洲集团”的文件,内容是浙江省新余市、温州市公务员出国考察的清单。此帖引起了广大媒体和公众的注意,称其为出国考察门事件
②议程设置理论:1968年,麦克姆斯和肖对总统大选进行了调查,看媒介议程对公众议程有多大的影响。1972年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其观点主要来自政治学,李普曼的《舆论》最早提出该思想,被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
参考文献:
①许静编:《传播学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
②赵莉钱维多崔敬:《互动传播的思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③刘津:《博客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④刘畅:《Web2.0时代的“网民议程设置”》,《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⑤麦克斯韦尔・麦考姆斯著,郭镇之,邓理峰译:《议程设置理论概览:过去,现在与未来》,《新闻大学》,2007年第3期
⑥范东升:《公民新闻的兴起与启示》,《国际新闻界》,2006年1月
⑦范东升:《大话“公民新闻”运动》,《中国新闻界》,2005年第42期
⑧张娜韩鸿:《〈成都商报〉“QQ记者”运作模式探讨》,《青年记者》,2007年第15期
这则软新闻主要介绍了广东的历史文化及自然景观,旨在吸引外国读者到广东游玩,促进广东旅游发展。如将“维新思想”按照字面意思直译为“reform thought”,不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外国人将会困惑不已,而通过提供一定的背景知识将其译为“the modernization movement initiated by chinese bourgeois reformists”(由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革家发起的现代化运动),其意立刻变得一目了然。
例2:原文:外地人来了昆明至少知道好吃的东西有过桥米线、汽锅鸡,可是却不知道在昆明最好吃的是山毛野菜、可食鲜花、野生菌子…
译文:many residents of other provinces have heard of kunming’s guoqiao mixian(rice-flour noodles) and qiguo ji(chicken in casserole), but few realize how delicious are its shanmao wild herbs, edible flowers and wild mushrooms.
这段话介绍了昆明特有的名吃“过桥米线和汽锅鸡”,译文括号中,分别添加了对这两道菜的简单解释,否则西方读者不知所云,又何谈对昆明名吃的印象和兴致。
(二)删减
为了强调意义和加强语言感染力,软新闻中文原文频繁使用重复等修辞法,而过多的重复和大量华丽词藻的使用,对于目标读者来说是冗余的、不合逻辑的,不符合英文简洁、清晰明了的表达习惯。因此,尽管完全违背了“对等”理论,在软新闻翻译中,却经常使用删减法来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例3:原文:大手笔改造城市,大规模营造城市环境,整体化管理城市,城市的整体改观,使南宁的宜居指数节节攀升。
译文:enhance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and management has resulted in a steady climb in the index that gauges nanning's suitability for residence.
本句中,“大手笔改造城市,大规模营造城市环境,整体化管理城市,城市的整体改观”其实只有一个核心意思,即改造城市,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尽管重复使汉语表达更有气势,可照译却会产生令英文读者困惑的可能,而译成“enhance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environment and management”则完全符合新闻简洁、凝练的写作风格。
(三)重组
为满足目标读者的阅读期待和阅读习惯,达到更好的交流目的,译者有时需灵活地重组原文信息以去除中式英语的痕迹和翻译腔,使译文更加生动传神。重组翻译策略经常应用在新闻标题和话语模式上。
例4:原文:走进农民新村——花园村
译文:huayuancun,a modernized chinese village
译文清楚解释了花园村是什么样的,而如果直译成“walking into chinese new village”,英文读者可能就不太明白“new village”所指何意。
例5:原文:对工作的过于着迷,使他的身体严重透支并导致喉咙经常出血,每天呕吐、颈椎骨质增生和四肢轻度麻痹。每当此时,李阳也真想轻松一下,他不无感慨地说:“其实,我也是一个性情中人,我为自己选择这种生活,使我几乎没有了私生活。你看,”他指着自己的头发,表情惋惜地说“我已经有白发了。如果有哪一天我能够停下来的话,我一定去云南丽江,据说,那里是一个世外桃源……”但是,一想到办公桌上堆放着来自政府、企业、学校的一尺多高的邀请函,想到那么多双渴望的眼睛。他很快就从那种“小资”情调中。
译文:li has sacrificed much in pursuit of his ideal, in particular his health and private life.①overwork has resulted in various ailments such as congestion of the throat,hyperosteogeny a slight paralysis of the limbs. this exuberant young man often dreams of retreating from the current excitement and bustle to go and rest in a peaceful place,like lijiang,yunnan province for example.②such thoughts are banished,however,as soon as he catches sight of the foot-high pile of invitations on his desk.
西方人重视逻辑推论,他们的思维方式是线性的,而中国人更侧重于艺术想象,其思维方式是面性的,不同的思维方式反映在不同的行文风格上。英文话语本质上是线性的,环环相扣、简洁明了,而中文话语则是语义楔合性的,往往采取迂回曲折的表达方式。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将中文话语结构转换为英文话语结构来重组原文信息,从而满足英文读者对语言中心突出、逻辑紧密的行文要求。例句原文的中心话题并未明确陈述,只能靠推理而出,普通中国读者都是可以接受的,然而如果照译原文,对英文读者来说,这段话就显得结构松散、没有中心,逻辑性、可读性差。而译文根据英文话语习惯,重组了原文信息,在段首直接给出了主题句“li has sacrificed much in pursuit of his ideal,in particular his health and private life.”,紧接着列出了两个例子①、②支持该观点,使整段话中心突出,逻辑严密紧凑,轻松达到了英文读者的阅读要求。
结论与启示
一、从理论伦理学视角来看:用理论建设整体推进学科理论
一些“元”问题也还存在分歧,没有得到很好的解答。比如何为新闻伦理,这是新闻伦理学体系建设中最基本的问题。学术界就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新闻伦理是指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是新闻职业伦理的简称;另一种观点认为新闻伦理包括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内容,着眼于道德现象;还有观点认为,新闻伦理应是宏观层面(整个新闻领域普遍认可的行为规范)、中观层面(具体的新闻媒体机构所认可的行为规范)和微观层面(新闻工作者对本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解和履行情况)三个层面的综合。学界目前对新闻伦理的定义和界定还没有达成共识。对于一个学科来说,争鸣固然重要,但是理性的、有根据的思考之后的共识也必不可少,特别是一个学科的关键概念。只有弄清楚了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解决了基本理论层面的问题,学科建设才有可能推进。一门学科的发展需要在反思、讨论中不断推进、完善和超越。我国伦理学者万俊人说,“伦理学不能只停留在经验描述的层次上,而要为道德经验和道德规范提供更深刻的基本理论说明。”③应用伦理学更是如此。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有句名言:“伦理学不在于呼吁,而在于论证。”④新闻伦理的本质是什么、使命是什么,为什么要遵循伦理规则,新闻伦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特点如何等,不是在新闻活动实践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的,而是通过一定的理论程序,通过长期的总结和理论化的过程,在学术研究中达到学界的广泛共识的结果。那么如何有效改变目前的现状,促进新闻伦理理论的研究呢?这就需要把理论提升当作新闻伦理学研究的重中之重,以优先的方式推进新闻伦理理论研究的发展。具体来讲,首先应该从理论伦理学中吸取营养,找到强大的理论根基,全面深刻地反思新闻伦理学学科本身的一些基本问题;另外也需要从社会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等方面吸收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兼收并蓄,以开放的态度提升新闻伦理学的基础理论。其次,在一般伦理的背景下研究新闻伦理的个性,以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的方式,借助学科研究方法论来思考、讨论、论证新闻伦理学前面讲到的基本问题,确定自己的学科定位,建立自己的概念系统,研究出自己的理论体系。再次,工作上要在新闻伦理研究队伍中集中力量攻关,讨论一些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比如举行大的以理论为目标的学术研讨会,以团队协作方式完成一些理论性强的重大课题,出版一批具有理论深度的研究专著。只要学界普遍重视,研究者动员起来,经过数年的努力,就能从理论上增强新闻伦理理论的深度,向着建立新闻伦理体系的目标迈进,全面推进学科建设。
二、从规范伦理学视角来看:新闻伦理规范之本在于理论
规范伦理,狭义上说,指道德体系中涉及社会的道德原则、规范和范畴的伦理,旨在为人们的道德生活确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广义上说,规范伦理因人们对传统规范伦理学的理解而有所不同,一般凡是运用理论研究,论证人们的行为和相互关系应当怎样、不应当怎样,提出人们行为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的伦理,都属于规范伦理。广义的规范伦理包含或部分包含了理论伦理的内容。目前,我国对新闻伦理规范研究较多。就专著和教材来看,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王军的《新闻工作者与法律》,王天定的《新闻道德与规范》,黄瑚编的《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等,这些专著涉及到的新闻职业伦理的规范比较系统。同时,一批学术论文对新闻伦理规范的探讨也比较多,特别是从新闻伦理规范的角度来评价和解读新闻实践,成果比较突出。这些研究大多集中于规则的制定和实施,应当说这是必要的,也是有成效的。但是,仅仅就规范研究规范是不够的。比如目前学界往往是将自律和他律作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来看待,研究多是在自律和他律的阐释框架下对案例进行分析,多是用现有的新闻道德规范去评价相关实践。那么,为什么应用自律、他律的框架而不用别的框架,自律、他律的理论基础有哪些,发挥效用的社会环境、社会心理条件、记者素养、媒介场域、制度基础等是否具备,以及各因素之间如何互相影响,还有当前我国新闻职业道德中为何自律、他律常常失效等等。这些问题必须用理论的思维去研究,不能仅满足于制度的制定与解释。新闻伦理规范是指导新闻伦理行为的准则,具有很强的约束作用。但是,伦理学理论才是新闻伦理规范制定、研究和评价的前提。只有理论的提升才能为新闻伦理规范研究找到合法性空间,进而增强其有效性。比如说新闻伦理规范的制定需要遵循一系列社会普遍伦理的基本原则。显而易见,只有在关于道德价值的判断是真理的条件下,所制定的道德规范才能够与道德价值相符,从而能够成为优良的道德规范;相反,如果关于道德价值的判断失误,甚至出现了谬误,那么,在其指导下所制定的道德规范,则不一定能起到抑恶扬善的引导作用,甚至会纵容不道德的行为。那么,这种新闻道德规范就是恶劣的道德规范。⑤新闻伦理规范是新闻实践活动中的规范,属于实践规范。“合理的实践规范既是‘是’与‘应该’的统一体,又架设了一条由‘是’转变为‘应该’的‘桥梁’。同时,合理的实践规范架设的‘桥梁’为实现实践主体的价值追求、社会需要提供了观念保障。”⑥如何判断规范与价值相符与否,如何使规范有效而不失范呢?“人在社会中为什么愿意交出一定的自由,接受、遵守某种规范和约束,或放弃某种规范、另外选择其他规范,这是需要论证、需要充足理由的。这种关于规范之前提、基础的探讨,关于规范确立的原则、方法、程序的探讨,是伦理学‘讲道德’‘有道德’的核心”。⑦新闻伦理学研究不只是单纯地将各种规则和价值标准简单地应用与推广,而是一种再研究、再创造、再构建,将新闻伦理理论具体化的过程。任何一种伦理规则的生成、生效、失效都有其社会历史上的根据。伦理学的分析工作即理论的反思和观照,在于发现一种伦理规则的可能性和必然性,研究一种伦理规则能够有效的客体性条件和主体性条件。也就是说,只有通过理论提升才能使规范本身具有合理性,以增强新闻伦理规范约束力的有效性。
三、从实践伦理学视角来看:新闻伦理实践提升依靠理论
实践伦理,实质是指规范伦理在现实的道德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是理论伦理经过规范伦理向现实的道德生活的转化,同时也是检验理论伦理和规范伦理是否真切实用的标准和尺度,是形成和产生新的理论伦理和规范伦理的伦理场所和领地。在当前复杂的社会转型中,新闻职业道德中的问题较多,所以新闻伦理实践的研究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学界的研究中,论文很多,著作也不少。但是从问题方面来说,相当多的新闻伦理实践研究往往就事论事、缺乏深度,没有从理论上深刻分析。比如“就当下的新闻道德研究来看,更多的是对有关新闻事件中道德问题的个案分析,而这些个案研究,大多是用现有的道德规范说明有关新闻行为的道德与否。”⑧这样就会造成道德判断没有合理性的理论支持,对案例的解析也缺乏理论的深度和依据。再如研究新闻伦理失范的归因和对策的文章较多,但遗憾的是,这些文章普遍停留在新闻伦理表征研究,而缺乏深入的思考和探索。⑨因此,迫切需要从理论层面研究新闻伦理实践中的问题,让理论建设来指导学科实践。新闻伦理理论不仅是新闻伦理实践价值的提炼,更重要的是它指导着新闻伦理实践,能为新闻伦理实践提供合理性的根据,也会使新闻伦理实践的研究不流于表层。正因为这样,更要求新闻伦理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和深度。在这方面学界已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比如对现在的新闻道德问题进行归纳与分析的,有以中国人民大学蓝鸿文教授的《新闻伦理学简明教程》为代表的论著,这些研究就虚假新闻、“有偿新闻”、虚假广告和误导广告等新闻职业道德中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再比如对新闻伦理失范问题的研究,有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王卉副研究员从关系角度研究失范现象;还有近年来伴随着公共性突发事件的频发,一些研究者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的伦理问题进行了思索,指出应不伤害、不侵权、生命至上等超越一般伦理规范的原则意见等等。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深度尚有提高的余地,亦即能从更高的理论层面上给予提升。
比如新闻伦理实践中表现出的种种“遵守”与“违规”现象,表现出来的是“行为”,但是从深层来看要思考的不仅是实践行为,而且要研究实践主体本身,“将‘实践’理解为人的本性”,“以‘生命价值’作为其伦理的基础”,“实践作为人的本性其展开的过程就是人的本质的生成过程”。⑩社会发展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的发展,新闻实践活动的主体是人,新闻伦理实践包含着新闻实践中作为主体的人的伦理行为、伦理品质、评价、教育引导,体现为各种具体新闻实践中的伦理关系等。应用伦理学是要解答人的生存中的问题,是为了人生活和工作的环境更美好。而对人的思考、对人生存的思考,需要哲学的思维,需要理论的高度和深度。在这方面学界也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力求突破新闻伦理实践研究的平面化、表征化现象。比如有的研究从人的角度入手,分析新闻教育创办的动因和宗旨,指出一开始就要对受教育者进行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除了在课程体系中切实加入新闻道德和新闻伦理的课程,还要求各专业课老师把职业道德教育贯穿在讲课之中,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还有的从心理角度对新闻道德问题进行研究,如分析受众对讯息知情的欲望问题、科技新闻伦理失序问题等。但总体来看,这些研究的覆盖面尚不够宽,并且也有疏漏,比如新闻教育中的伦理教育措施,就不能涵盖非新闻专业毕业的在职新闻从业人员。所以,还要加大这方面理论研究的力度与全面性。综上所述,为了解决新闻伦理学发展的瓶颈问题,当务之急是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理论建设。不仅要从理论伦理学中借鉴思想、原则、方法,研究自己的基础理论,同时在对本学科进行反思与提升中,也要从理论层面对新闻伦理规范和新闻伦理实践进行提升性研究。这样才能解决其原则与规范的合法性与现实合理性问题,是一种治本的办法,从而更加理性、全面地分析新闻伦理事件,跳出“伦理缺失—归因反思—如何应对”的旧套路。当然,在新闻伦理学理论的研究中也要恰当地处理三方面的关系:新闻伦理理论是贯通新闻伦理规范和新闻伦理实践的基础,是新闻伦理学提升的精华;新闻伦理规范是新闻伦理理论和新闻伦理实践的规则性桥梁,而新闻伦理实践则是新闻伦理理论和新闻伦理规制之间的现实基础。只有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努力进行理论研究,才能完整地建立起具有科学性的学科体系。
作者:方艳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变译理论;娱乐新闻;编译
中图分类号:H05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对外交流范围日益扩大。人们渴望相互之间有更多的了解,时下很多人对外国的娱乐、体育和各类名人的花边新闻等“软新闻”饶有兴趣。这就使得相应的新闻编译的作用日益凸显。同时,也对新闻编译提出了一些要求。
1.变译理论
变译理论是由中国学者黄忠廉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创立并发展的一个翻译理论体系。原本目的旨在探讨科技翻译,尤其是如何从国外海量的科技文献中选择我国急需的信息,并经过加工、整合、翻译为我国科技工作者所用。
“变译是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定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用信息的翻译活动。(黄忠廉,2001a)。变译作为变译理论的核心概念,作为基石,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摘译、编译、译述、缩译、综述、述评、改译、译评、阐译、译写、参译作为变译方法,相互作用,共同展开变译理论画卷。”
2.1变译理论与新闻编译
新闻翻译属于二次传播,由于原语作者和读者与译语作者和读者在社会背景、文化习俗、思想道德意识和政治制度等方面存在着千差万别的差异性。为了使广大读者能够顺利阅读和迅速理解译语新闻,根据实际情况对原语文字进行增删或顺序调整就显得很有必要。因此,新闻翻译实际上是新闻编译。现代媒体在新闻翻译方面多采用编译的方法,以期使新闻内容更集中,更精炼、更宏观,更便于二次传播,也更适合于译语语言读者的阅读和理解。从微观方面看,新闻编译势必具体使用到变译理论体系下的各种手段和具体方法。
2.2新闻编译的标准
中国学者刘其中,21世纪之初在归纳前人翻译标准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新闻编译的标准:新闻编译必须充分展现新闻文字的体例和文风,突出一个“简”字:标题要简明精炼,导语要言简意赅,文字要简洁流畅,通俗易懂,适合再次传播,易于为广大受众迅速理解和接受。这一标准当然适用娱乐新闻编译。
2.3娱乐等“软新闻”的特征
软新闻有以下几点特征:(1)内容主要以体现社会、文化、生活、精神、道德等方面为主;(2)写作动机是为了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注重趣味性;(3)表现手法上讲求轻松活泼、打动人心;(4)软新闻无时间限定,属于延缓性新闻。与那些题材严肃、着重时效性的硬新闻相比,软新闻更容易吸引当今社会不同读者的注意力,满足其不同的阅读需求。
3.变译理论在环球娱乐新闻编译中的应用
环球网站娱乐新闻可分为:娱乐人物(演员、歌手、名媛、名人)、娱乐性事件(金球奖、奥斯卡、格莱美、全英音乐奖、戛纳电影节、柏林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电视剧(美剧、英剧、韩剧、日剧、泰剧)、电影(电影报道、影评)。
3.1先摘后译
正式提笔做稿子前,一定要通读全文,查看文章主要说了什么事情,掌握总结全文的能力。避免一开始就盲目做稿子,像复印机一样逐字逐句。这样就失去了一个新闻工作者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应该站在第三者的高度去审视稿子内容。
这一点对于娱乐新闻编译尤为重要,因为英语娱乐新闻一般呈现金字塔式结构,内容比较散漫,外加各个外媒对某个重大娱乐新闻都会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予以报道,这就更要促使译者具备能够从多方面摘取信息的能力。在这方面,变译理论中摘译方法的作用尤为突出。具体表现在:一般几千字的英文稿件用三四百汉字表达出来。超过这个长度的娱乐信息很难吸引到喜欢猎奇的遨游于信息之海的读者。
3.2标题的编译
标题好比新闻的眼睛,所以标题翻译的成败往往会影响到整条新闻的可读性。由于中国人和西方人在审美情趣、思想感情和意识形态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英语新闻标题直译成中文的话,往往毫无趣味,这就要求译者根据所摘取的内容,重新拟一个比较能吸引中国人眼球的标题,有时还得到专业记者和编辑的帮助。
3.3导语翻译“增”与“缩”
做稿时,第一句导语很关键,但也需要简洁易懂,告诉读者:某某何时做了什么事情。如:歌坛天后蕾哈娜近日登上了某时尚杂志的封面;小甜甜布兰妮为某内衣杂志拍摄宣传广告;贝克汉姆代言某知名男性内衣品牌。从导语开始,就要注意做成的稿件是倒金字塔式结构,所以导语要把全文最重要的信息都凸显出来.
3.4正文翻译――译评
特别是既要注意抓住重点,又要使读者感到有趣,因此要边译边评,引导读者的阅读兴趣。
原文:Ultra-plunge long gown with a pap-friendly glimpse of sideboob: yawn, right? Nope, not when Burberry rustle you up a special number with the top half armoured in tiny gold spikes, which might be a little hedgehoggy on a more rounded body but which combine with that minxish Cara attitude and insanely willowy figure to make punk magic. The piled-on earrings, rings and necklaces and bad-girl plait are all working here. They don't call her the new Kate Moss for nothing, you know.
编译好的稿件:拖地长裙和深V的剪裁,其上半部布满微小的金铆钉就像刺猬一样,体态稍微丰满的迪瓦伊穿上巴宝莉该款长裙,其性感的风度与极其苗条的身材相配,绝对是朋克味十足。再加上叠戴的耳环与戒指,一个活脱脱的朋克坏女孩形象横空出世。
需要指出的是,以图片为主的新闻,不易太长、太繁琐,避免不需要的信息,不能被英文原文领到歧路。
4.娱乐新闻编译的一般原则
新闻翻译旨在向操不同语言的受众准确真实地传达信息,准确性是新闻翻译的首要标准。此外,新闻翻译须重视预期读者的反应,做到通俗晓畅,明白易懂,重视受众的接受效果。因此,我们在编译娱乐新闻时,要在事实的基础上来使用相应的变译手段和方法,用既简洁准确又不失趣味性的语言把相关的娱乐信息尽早、尽快和尽可能明确地传达给读者。
结语:也许我们在做某件事时,不自觉地在某种理论的指导下使用了某种方法,回头再了解并系统学习该理论时,便有一种豁然开朗、理直气壮地感觉。获取新闻已成为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新闻编译为我们看得更远――了解全球的最新发展形势;走得更快――跟近最新的发展趋势提供了一对隐形的翅膀。但愿本文能对于从事其它类型新闻编译的译者有所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忠廉.变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11):19
[2]刘其中.英汉新闻翻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7):13
关键词:英语新闻、英汉差异、功能对等
一、英语新闻汉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与世界的接触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国家与国家间加强信息的准确传达和交流。为了了解国内外最新动态,人们每天都阅读各式各样的新闻。因此,新闻变得非常重要,几乎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在交流的过程中,英语新闻的翻译具有重要价值,因为它就像一座桥梁,联通了中国读者世界新闻。
二、英语与汉语的差异
翻译至少涉及两种语言。因此对于英汉翻译的译者而言,有必要掌握英语与汉语的差异。《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一书花了大量篇幅讨论形合和意合。形合与意合的差别是在clause(小句)之间是否使用connectives(联系用语),比如:关系代词、关系副词、并列连接词和从属连接词。[1]
一般而言,中文属于意合语言,而英文属于形合语言。如:一个外国人,不懂中文,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挺不容易的。对这个句子的翻译,就不能按照中文句法,而应该考虑英语的形合问题。如译为:It is really not easy for the foreigner,who does not know Chinese,to have traveled much of China.[2]在这里,斜体的who是一个关系代词,在中文中不需要,可是在英文里却必不可少。所以形合注重的是显性接应(overt cohesion),以形显义;意合注重的是隐形连贯(covert cohesion),以意统形。[3]
三、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任何的翻译实践都需要有一个系统而恰当的翻译理论作为强有力的支撑,英语新闻的翻译也不例外。我们都知道新闻的功能是为了让读者获取信息,因此,新闻写作者和编译者就得尽力为读者服务。
尤金・A・奈达在《翻译科学探索》一书中将动态对等定义为“译语读者对信息的接受与源语读者对信息接受达到同等程度”。[4]1984年,奈达用“功能对等”替换了“动态对等”的说法。在《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一书中,奈达指出“许多不同的译作事实上代表了不同程度的对等”。[5]他接着给功能对等下了两个定义:“功能对等的准确定义可表述为‘译文读者要能够设想原文读者是如何理解和赏析原文的,从而去理解译文’”;功能对等的理想定义可表述为“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和赏析要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理解赏析达到同等程度”。[6]对于大多数译者而言,要达到功能对等的理想水平实属不易、也不大可能,但是译者能够尽最大努力使译作与原文尽可能在功能上达到对等。
四、英语新闻的特点和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英语新闻汉译
任何文体都有其自身特点。新闻报道的目的是在报纸或网络上,以简单、易于理解的语言给不同教育水平的读者提供新闻信息。由于版面有限,而且考虑到读者的时间有限,报道者在新闻写作时不仅要压缩信息,而且要使信息清晰、有趣。[7]本文作者基于平时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翻译实践,在课堂上与老师的讨论收获,总结归纳出一些英语新闻汉译的策略。
(一)意译法汉译英语新闻标题
一般说来,新闻标题常采用一些简单的小词,但这些词在翻译时并不好处理,尤其是按字面翻译时,常常使读者不知所云。
例1.Drink Less Rather Than Shower Less To Save Water
这个新闻标题中的每一个单词恐怕我们在上中学时就已经熟知,可是要把它恰当地翻译出来并非易事。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前先阅读文章、甚至把文章翻译好再来翻译标题。为方便对比分析,本文将作者自己的译文和老师提供的参考译文一并给出。
A.要节水,少喝水而不是少沐浴(reference version)
B.节水之道在于少喝而不是少沐浴(reference version)
C.少喝饮料比缩短洗澡时间更能节约用水 (author’s version)
可以看得出,三个译文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意译而非直译。选择意译法是为了让译文具有可读性,并最终达到功能对等的目的。如果将其按照字面译为“少喝而非少洗澡为了节水”,那么不仅读起来不通顺,而且也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版本A和B都是参考译文,版本C是作者的翻译。经过翻译、课堂讲解、课后反思,本文认为在这三个译文中,版本B最佳,因为版本A将“drink”译为“喝水”,版本C将其译为“喝饮料”,两个都不能算错,但是不够准确。当然,“drink”既可以表示喝水,也可表示喝饮料,还可以是其他的饮品。因此,这里不建议将其具体化翻译为“喝水”或“喝饮料”,而版本B将其译为“少喝”似乎就能够传达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了。而且,版本B中的四字词语“节水之道”也是中文的常见用法。
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新闻标题的翻译更多时候需采取意译的策略。由于标题通常是读者在阅读新闻时最先看到的,因此,译者也要在标题的翻译上下功夫,牢记“准确、简洁、生动”的原则,这样才能很好地翻译出英语新闻的标题。
一、新闻性电视节目要选择最能展示真实内容的表现手法
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内容,我们要选择最恰当的形式能动地服务于内容,而不能随心所欲地想用哪种形式就用哪种形式。新闻性电视节目的内容最注重的是真实性,那么,就必须选择最表现真实内容的形式,这是新闻性电视节目的客观要求,电视现场纪实手法能把事物的客观情况如实地记录下来,并把它直接或稍后送入受众的耳目,是真正的"第一手材料",是原情实貌的纪录。而其它媒介或表现手法送给受众的却是"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们的头脑并在人们的头脑中经过改造的东西,是间接的非"第一手材料",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打了折扣或不真实的。如记者的"转述"是报刊新闻性稿件的特征,记者写得再好也只能产生"现场感",而没有"现场性";广播除了让听众听记者的"转述",还可让听众听现场的音响和人物的讲话;只有电视现场纪实手法能让观众既看到现场的真情实景,又听到现场的各种音响。这在传播事业上是一次革命性的变化,改变了受访者的被动地位。所以,现场纪实手法是新闻性电视节目的最好形式,最锐利的武器,应该成为新闻性电视节目编辑、记者的首选形式。新闻性电视节目编创人员也应该将其视为看家本领,不断研究提高,达到娴熟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刻意创新,使新闻性电视节目的真实与现场纪实表现手法的真实浑然一体,共同增强传播的准确性和可信性,让观众充分感受真实的意境,深刻领悟人生的真谛。
二、采用现场纪实手法的新闻性电视节目能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取得良好的认同效应
新闻性电视节目首先应当强调客观事实真实,这是第一性的。但是,仅有真实性还不行,还得让观众看了产生真实感。如果只有真实性而没有真实感,观众看了节目将信将疑,那就破坏了真实性,对电视新闻工作者是非常遗憾的,真实感是指在内容真实的基础上实现的良好传播效果,使人一看就信服。新闻学强调"用事实说话"。因为事实胜于雄辩,不用多费唇舌宣传就会产生真实感,令人心服口服。新闻性电视节目采用现场纪实手法向观众展示现场情景就是标准的"用事实说话",最能使观众产生真实感。特别是现场纪实手法的视觉因素,也就是画面,能证明事实的确实无误,会在观众心目中产生良好的认同效应,达到圆满的传播效果。"真实感"与"真实性"相比,尽管是第二性的,却绝不能轻视。现在我们的不少新闻性电视节目事实完全真实,可就是因为缺乏真实感而不能使观众心悦诚服,缺乏认同效应,社会效益差,经济效益也差。有的观众对此不满意地说:"用嘴巴说话和用事实说话完全是两回事!"所以,新闻性电视节目本身要求真实性和真实感能有机地统一,即新闻性电视节目要通过记者在现场采访拍摄过程中的视觉选择、画面调动和组接以及同期声注入等等有效的现场纪实手法,向观众展示事物的原生形态,有力地证明节目内容的千真万确。人们对客观事物发生的现场纪实总是十分依赖的,古往今来世界上还没有比这更好的表现手法。这也就是传播学上所说的"易受性",即观众便于接受。在真真切切的现场纪实声画面前,记者、主持人用不着长篇大论地解说,略加引导即可让观众确信无疑,独立自主地做出正确判断,留下深刻印象,达到新闻性电视节目的教化目的。
三、新闻性电视节目理应最大限度地发挥现场传真纪实性的独家优势和特点,为观众提供事物的"原生形态"
任何新闻媒介都要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独有的优势。新闻性电视节目所以能在众多新闻的竞争中蠃得众多观众,主要是因为它具有视听双通道的现场传真纪实性,观众既能看到又能听到现场的实况,可满足他们渴望了解事物本来面貌的心情,那么,为什么不充分发挥这种现场直观性的优势和特点,而热衷于采用处于劣势地位的各种谈话类节目形式呢?相对而言,各种谈话类节目形式更适合广播电台、报刊等媒介。如果舍弃电视媒介得天独厚和无与伦比的现场纪实优势和特点,而在处于劣势的各种谈话类节目形式上大动干戈,似乎有悖于电视规律和特点,实在可惜,无异于捧着金碗要饭和穿着锦衣夜行,惹别人耻笑,让自己人痛心,付出的愈多,失去的愈多!新闻性电视节目的编辑、记者都应当以拥有别的传播媒介没有的现场纪实优势和特点而骄傲,百般珍视和潜心开发现场纪实优势,朝朝暮暮刻意追求现场纪实手法的更美满境界。
[page_break]
四、生硬地照搬和模仿其它媒体的表现手法不是创新而是抹煞电视的优势和特点,违反电视的自身规律,观众不会接受
电视台初创时期,不少编辑记者来自电影制片厂,他们采制新闻性电视节目运用的基本是摄制新闻纪录片的手法,而一些来自报社、广播电台的工作人员则习惯于改头换面套用写报纸文字稿和电台广播稿的手法,前者注重画面美而忽视时效性、信息量等,后者缺少现场情景,往往是非"第一手材料",记者、主持人都愿长篇大论地写或讲,播音员也喜欢大段配音,插播些被称之为"两层被"的画面。
现在一些新闻性电视节目的编辑、记者虽然没有从事过报纸和广播电台的工作,可是,他们仍然没有摆脱报纸和广播的思维方式和观念,不少新闻性电视节目基本上是报纸文字稿和电台广播稿的翻版,或留有它们很深的影子,缺少电视味;他们往往把报纸和广播电台喜欢采用的表现手法拿到新闻性电视节目中,如总喜欢做一些与报纸和广播电台差不多的话题类节目。由于这种节目都需很长时间,而电视又很难满足它们,于是就只留下了被访谈者等人的大段谈话和主持人或记者的一串串套话,实在沉闷,观众势必改看别的节目。更有甚者连诸如毁林事件的报道也不认真到现场采访拍摄,而在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的办公室里找些西服穿得笔挺的乡领导和村民委员会主任谈来谈去,谈了半天还不知毁林严重到何种程度,连个毁林的特写镜头都没有,只见谈话人不时手指着被房屋阻挡的远处,讲述着当时砍伐的情况,极少展示现场情景,一些谈话人也不是当事人,只是转述听别人说的一些支离破碎的现场情景,缺乏新闻性电视节目应有的现场纪实特点,既无可观性,也无真实感。有些观众说:"看这种节目越看越上火,谁愿上火?那就看别的节目就是了。"
其实,电视和电影、广播等虽然有一定的血缘关系,它们却是不同的和独立的新闻媒介,各有各的规律、优势和特点,生硬地照搬和模仿电影、广播、报刊等媒介的形式肯定是行不通的。作为新闻媒介,文字记者的优势恰恰是电视记者的劣势,盲目地跟在人家后面跑,越跑离自己的电视越远,到头来会懊悔莫及。我们不反对借鉴电影、广播、报纸等媒介的形式和表现手法,没有借鉴可能就没有创新;然而,借鉴不是目的,经过引进、融合、改造,最终是要创新成为地地道道的新形式,也就是说最终要电视化,而不能以"进口货"、"舶来品"出现于荧屏上;要明确:是为创新而借鉴!"拿来主义"在此是要碰壁的!
最近看到有的电视理论刊物上有赞扬"报人电视"的文章,说什么"''''报人电视''''是最近两年来中国电视节目创作走出的一条新路,是中国电视人对世界电视的贡献。"我真不明白,强加于电视的、避电视之长扬电视之短的"报人电视"为什么会受到如此青睐?能拿出有说服力的理论根据吗?电视就是电视,电视不是报纸与电视的混血儿,为什么电视节目形态要报纸化呢?为什么电视节目制作在方法和风貌上要与报纸一致,并利用书面语体呢?这不是再明显不过地照搬报纸的一套东西吗?我认为"报人电视""肯定不是电视自己"!如果应当提倡"报人电视",那么不是也应当提倡"广播人电视"、"电影人电视"、"杂志人电视"、"作家电视"、"音乐家电视"和"美术家电视"等等吗?如此这般不是要把电视搞成非驴非马的四不像了吗?还有什么电视优势、电视特点和电视意识可言呢?还谈得上什么扬长避短呢?凡此种种,都是违反电视自身规律,强加给电视的枷锁。而一切强加给电视的人为形式,电视观众是绝不会接受的,只能阻碍新闻性电视节目形式的健康创新。
五、强化电视意识,确立电视思维方式,创造电视现场纪实手法更好的新形式
有人说一些新闻性电视节目采编人员运用现场纪实手法少是因为工作太繁忙,但是,我却觉得归根到底还是由于电视意识不强造成的。
一、目前电视新闻的尴尬处境
电视台设立新闻节目,本意都是做本地党委、政府的"宣传中心"和"政令的主渠道",所以新闻部是电视台历史最长、人数最多、投入最大的宣传部门。但我国不像西方国家那样存在不同的党派利益,各台都是围绕中心工作搞时政报道,不可能有多大区别,竞争越激烈,节目越趋同。以同处一城的"上视"(STV)和"东视"(OTV)的主档新闻为例,有论者认为,它们之间的竞争产生了"压力下走向单一"的结果。条数都不太多,均以本埠新闻为主;报道内容主要是事件型的"硬新闻",报道方式常用口播导语加采访录像等。特别是新闻的重合度较高,头条、二条高达83.3%和80%,3一10条多在60%以上。(张克旭《电视新闻节目趋同化的分析--上视与东视新闻节目比较》载《电视研究》7/2000)。这种趋同的结果显然背离了竞争的本意。
在我国,新闻类节目和文艺类节目并称两大基本节目,虽然新闻在电视节目构成中所占的比重一直偏小,但占据着最好的时段,这在过去不失为一种平衡。现在,地方台越来越倚重电视剧,江浙沪许多电视台已将主档新闻提前到18:30播出,让出《新闻联播》后面的最好的时段给电视剧。《中国电视报》对各省卫视的新闻节目也是不预报的,它只关注各台的电视剧,这都反映了业内和观众对待新闻和娱乐节目的不同态度。
二、办好电视新闻争夺媒体市场
现在,省市级的媒体市场呈割裂状态。报纸的市场在新闻,电视台的市场在电视剧,双方几乎不交手。2000年初进行的"电波集团化研究",访问了北京、上海、广东等地150多名媒介经营主管,同时也向全国省市级无线电视、有线电视及广播电台的经营台长发放了长达16页的"关于广电媒介经营发展战略的问卷调查",百分之百的受访者都回答感受到市场竞争的压力。关于压力的来源,回答最多的是"来自同行",其次才是报纸(黄升民《2001广电竞争新版图》载《国际广告》5/2001)。这一方面说明了电视业竞争的激烈,也说明了媒体市场的割裂。成立广电集团,应该可以理顺电视业的内部关系,使我们能在电视剧已占领娱乐市场的情况下,办好新闻节目,与报纸展开媒体竞争。报纸的市场份额仅次于电视,为第二大,我们与报纸的争夺将是扩张型的竞争。
三大媒体中,报纸的新闻做得最好。虽然近年来报业的广告经营额一直低于电视业,但电视业能超过报业,主要靠中央电视台。以1999年为例,中央电视台当年广告营业额达47亿元,占电视业的近1/3。如果除去它,电视业与报业相比甚至还略逊一筹。当年中国媒介广告经营单位前10强中只有4家电视台,而报纸有6家;当年有30家报纸的广告营业额过亿元,而过亿元的电视台,连中央电视台在内只有19家(《现代广告》7/2000),报纸以新闻占领市场的做法,值得我们研究。
南京地区的报纸,《扬子晚报》一家独秀,在全国报业中也名列前茅。从扬子晚报,我们可以发现,报纸新闻的优势至少有三个。
第一,信息量大而全。这是报纸新闻最基本的优势。以2000年6月27日的《扬子晚报》为例,它的新闻(含简讯)A、B两版合计约180条,而同期本地各家电视台每天的主档新闻一般不超过20条。这种数量上的差别,最简单的意义是:一份报纸就可以满足读者基本的新闻需求,而任何一个电视频道提供的新闻都是残缺不全的。
第二,视野广阔。《扬子晚报》是一家省级报纸,但它决不是"省内报纸",这几年的卫星发射、世界杯、奥运会都有自己的特派记者到场,重大事件的独家报道成为它在新闻竞争中的优势。而省市电视台的新闻往往以本地消息为主,画地为牢,视野狭小。
第三,分版编排。现在的报纸处理新闻的方式是"类聚",分版分得很精细。《扬子晚报》的A版除了头版"要闻",还有南京新闻、上海新闻、焦点新闻、国际新闻、体育新闻6类;B版有江苏新闻、文化新闻、证券新闻、都市生活新闻、晚报新闻网、荧屏导看等7类。分版既方便了读者的阅读,又有利于市场的竞争,任何一个版,只要是读者的兴趣点,就会成为市场上的卖点。分版编排还可以保证常态报道与热点报道的均衡。2000年,《扬子晚报》为"欧洲杯"、"六艺节"、"全国书市"等热点事件出专版。相形之下,电视新闻还是大呼隆的编排方式,重大事件发生时,常常是大事把本地报道冲得稀里哗啦,灵活性明显赶不上报纸。
三、建立多元化的电视新闻节目体系
与报纸争夺新闻市场,我们首先要改变观念。前些年广州电视台提出了"大新闻"的观点,"将广州电视新闻办成一个包括本地新闻、国内重大时政、社会新闻和重大国际新闻的新闻总汇,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州大都市及珠江三角地区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据称传播效果因此得到飞跃性的提高,不仅成为广州电视台的主打节目,而且成为广州及珠江三角地区电视新闻类节目中的主要收视品种(袁东亮叶青《浅谈电视新闻的管理--广州电视新闻工作思考)载《南方电视学刊》4/1999)。
这就是对"宣传中心"观念的一种修正。现在,观众的需求已经多元化,适应观众的需求,北京、上海、沈阳、大连等地已经出现了体育、影视、生活、信息等多种专业频道,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民航交通信息频道、女性频道、廉政频道等更为特别的定位。建立广电集团以后,整合旗下多个频道,分众化、多元化将成为基本模式,电视新闻的多元化势在必行。
[page_break]
电视新闻多元化有两个方面:一是主档新闻的综合化、一是建立专业新闻系统。
主档新闻历史长、影响大,应该在它现有的权威性、指导性之外加强综合性,使之成为真正的综合要闻。湖南经视的主档新闻《经视新闻》,18:00一19:30连续播出,其中有20分钟财经新闻、25分钟时政社会新闻和国内国际新闻、20分钟娱乐新闻、15分钟体育新闻、5分钟IT新闻及5分钟气象新闻。这样的容量,新闻(简讯)应该不少于100条,大致相当于目前报纸的水平,可以满足观众的基本需要,也是建立新闻频道的骨干栏目。
专业新闻是针对不同的收视需求设计的,如财经新闻、体育新闻、娱乐新闻、军事新闻等,还可以进一步细化为股市新闻、足球新闻、影视新闻等。广电集团的新闻战略就是要根据各频道的定位,推出各级各类专业新闻,使之形成合理的节目系统,使自己成为覆盖区内主要的信息提供者。
要成为一个好的信息提供者,我们提供的信息必须是全面的、有用的;界面必须是容易操作的。所以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信息的全面性。广电集团的电视新闻要向报纸看齐,在报道的总量上要有较大的增加;在报道面上要有较大的扩展。这主要不能依靠自身的采制力量,因为地方台把日常采访的范围扩大到全国、甚至全球是不现实的。一要靠买。目前外购的财经新闻、娱乐新闻等已有不少,成立集团后通过资源整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二要靠编。要加强编辑力量,做好对通讯社、各地报纸新闻的加工。
(二)内容的可期待性。我们知道,收视是对电视的消费,现在有那么多的频道和节目、那么多的选择,节目的内容和风格应该让观众有明确的收视预期,所以专业新闻的定位一定要明确。
(三)编排上与频道定位的同一性。娱乐频道安排娱乐新闻、影视新闻,体育频道安排体育新闻,科教频道安排科技新闻、教育新闻,财经频道安排财经新闻、股市新闻,这样才能让观众"锁定频道"。
在这样一个新闻节目体系中,主档新闻是基本消费,专业新闻是个性消费。它们之间是提要与详细报道的关系。两类节目同时运作,分别适应不同观众的需要或观众的不同需要,兼顾大众传播和分众传播,既扩大了新闻的覆盖面,又加深了开掘的深度。
四、专业新闻的重要性
专业新闻是新闻多元化的关键,也是广电集团建立专业频道的关键。我们很难设想与专业频道匹配的"专业电视剧"能够突出频道的定位,但专业新闻可以做到。
专业新闻的重要性是在基本的新闻传播的同时,提供有用的信息服务。这一方面是利益上的"有用",如股市动态,信息的有无关系到投资者的盈亏;另一方面是心理上的"有用",如偶像的饮食起居追星族事事关心。2000年,时为扬子晚报负责人的刘守华撰文称,从"可读"到"必读"是报纸新闻竞争的必然趋势,电视新闻也是同理。"对于专业频道来说,收视群已经窄化,其内容的必看性尤其重要。"(张海潮《频道设计方略》载《电视研究》5/2001)。
专业新闻,单个地看,观众面较窄。但每一个专业新闻都有自己的定位,划分得越细则定位越明确,原来被忽视的群体就可以得到开发。我们以新闻一经济新闻一股市新闻这三级细化为例,"新闻"几乎是无定位的(或者说它的定位就是时政);"经济新闻"的定位不太明确,可能是政策宣传、可能是生产情况,也可能是二类新闻;相对而言,"股市新闻"的定位最明确。一位股民观众,他可能不会看"新闻"和"经济新闻",但"股市新闻"他必看,所以,专业新闻系统建立以后,增加了新闻的必看性,观众将会更多,这就是我们开发市场的方法。
建立专业新闻,使新闻有了"区别",为观众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我们仍然以经济新闻为例,它可以被细化为股市、汇市、房地产、收藏、企业、饮食、服装等之后,观众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节目,躲开他不感兴趣的内容,对电视的消费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专业新闻还便于发挥电视的优势。以股市新闻为例,中央二套每天在上午开市前、下午闭市后均设有《证券时间)节目。多家卫视(广东、湖北、北京等)均在中午设有证券分析节目,这么快的时效,报纸是无法应对的。
结论
2000年,我国广告经营总额增长了14.57%,四大媒体广告经营额相对上一年的增长率,报纸为30.39%,电台21.33%,杂志为27.13%,电视最小,只有8.17%(《现代广告》3/2001)。比电视更重视新闻、重视市场的其它媒体明显地赶了上来。
业内曾有一种观念,称新闻为"计划"的,电视剧为"市场"的,把新闻与创收对立起来,这显然是错误的。中央电视台在90年代中期,新闻时段的广告额就达到全台总额的近二分之一,且投入产出比大约达到1:8(李丹、李东生主编《电视新闻文集》P127一128),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央台大力推进电视新闻改革的经济动因。
一般认为,专家责任理论介绍至国内,肇始于1995年梁慧星教授翻译的日本学者《专家的民事责任》文集。①十余年来,作为一个前沿法律问题,国内学者论著颇丰。新闻记者因采访报道而产生的新闻侵权责任问题,也一直是国内新闻界和法学界所共同关注的一个议题。因为上述两个问题的重要性,最高院陆续出台了相关司法解释,指导相关案件的审理。学术界亦给予了相当的关注,二者在目前已经出版的侵权法学者建议稿中均或多或少有所体现。
专家责任与新闻侵权责任一直以来是“井水不犯河水”,各自独立,并无联系。然而,最近在江苏常州举行的“侵权法改革”国际论坛上,王利明教授却提出了将“杂志社、报社记者的不实报道引发的侵权问题”纳入专家责任范畴的主张。②
鉴于王利明教授在国内民法学界和侵权法立法上的较大影响力,以及专家责任理论引入新闻侵权责任后所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对其提出的这一主张,法学界和新闻界均应当给予高度关注并加以研究,以期在理论上和未来侵权法立法中能有一个适当的结论。这也正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所在。
专家责任理论概述:概念、归责原则、构成要件与责任形态
(一)专家责任的概念
“专家责任”乃一简称,实指“专家民事法律责任”(professional liability),是指专家在执业中因其过错,违反约定或法定义务,致其服务对象或相关第三人损害而由专家个人或其所属执业机构依法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③就专家对其当事人的民事责任而言,专家的不当行为可能会导致违约责任、侵权责任或两者责任竞合的发生;而关于专家对第三人的民事责任,大陆法系主要以违约责任来解释,英美法系则主要适用侵权责任。由于本文讨论的范畴限于侵权法,故仅对专家责任中的侵权责任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所以,专家责任在本文中也可以直接限缩为“专家侵权责任”。
所谓“专家”,在民法学上,一般仅指那些具有专业知识或技能,得到执业许可或资格证书,以为委托人提供专业服务为职业的专业人士。“专家”的特征为:一是作为“专家”的行为能力须经授权取得;二是专家执业工作在性质上属高度技能化和专门化,内容以智力判断为中心,工作成果具有不确定性;三是专家与委托人及公众间存在特别信赖关系;四是专家被赋予高度的义务;五是专家被赋予更高的职业道德标准。④
与“专家”的民法学定义以及特征相关,更为直接的一个问题是如何确定专家的范围。所谓“专家的范围”,是指现实生活中哪些需要专门知识或专业技术、并须具备相应执业资格领域的职业者属于专家民事责任中的专家。⑤由于民事责任中的专家是一个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称谓,因经济、法律环境不同,各国对其认识既有共性亦有差别。这其中,德国的做法值得关注。在德国,“专家”相当于德语中的“自由职业从事者”,包括医业从事者;法律上、经济的职务从事者;建筑、科技职务从事者;教育、精神科学职务从事者;艺术、著述职务从事者。但是,从事教育的、精神科学的职务者(独立的教育者、司牧者)和从事艺术的、著述的职务者(作家、新闻业者)并不发生专家责任问题。反而不属于上述自由职业的金融业者(银行等)却在实践中可能承担专家责任。⑥就我国而言,根据专家的定义和特点,民法学意义上的“专家”,一般可以与纳入专业执业资格管理范畴的相应专业人员相挂钩,但并非具有专业资格的人员都可作为专家,还要判断其是否满足其他几个特征要件。一般而言,目前学术界均予以认可的专家包括律师、医生、注册会计师、注册建筑师等,学术讨论亦围绕这几个常见专家类别展开。
(二)归责原则
在专家侵权责任归责原则方面,学者意见基本一致,即采取过错责任原则。稍有不同的是,在表述上,有直接将其确定为“过错推定原则”的,⑦也有仅将其表示为“过错责任原则”并辅之以“举证责任倒置”的。⑧
(三)构成要件
与一般侵权行为构成要件相同,专家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为四个,即专家不当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专家过错。
专家不当行为是指专家的执业行为在客观上有悖于法律或不加害于他人之一般原则所要求的行为模式,致其委托人或相关第三人造成“不法损害”的加害行为。一般有以下类型:一是高度注意义务违反型;二是忠实义务违反型;三是不当信息提供型。⑨
专家责任中的损害事实应为广义的损害,即不仅包括财产损害,还包括人身、精神损害。另外,还包括一种特殊的对第三人造成的无形经济损失,该损失在多数情况下不易确定,但国外有关国家的判例已承认该损失的可赔偿性。⑩
与当前通行的侵权责任因果关系理论相同,专家责任亦采用“相当因果关系说”。⑾
专家过错,是专家在从事执业行为时,违反其应尽和能尽的“特殊义务”,因而为法律和道德非难的行为意志状态。⑿
(四)专家责任的形态
所谓侵权责任形态,是指在侵权法律关系中,根据不同的侵权行为类型的要求,侵权责任在不同的当事人之间进行分配的表现形式。侵权责任形态有三种基本形式:直接责任和替代责任;单方责任和双方责任;单独责任与共同责任。⒀
首先,专家责任通常与雇主责任相联系,即属于替代责任。这一点因我国专家个人开业稀少而更为明显。杨立新在其《侵权责任法草案建议稿》第94条即明确规定了专家责任的“替代责任”。但是,也有学者将其作为自己责任处理。如王利明在其主持起草的《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侵权行为编》第1862条规定了基于自己责任的连带责任。
其次,专家责任多为专家单方责任,特别是在侵犯第三人权益时往往如此。但实践中,委托人却常常由于对非法利益的追求而采取不当行为,此时委托人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就委托人和专家的双方关系来说,此时成立双方责任。
再次,专家责任中单独责任和共同责任都存在。对于共同责任,目前理论界、实务界有不同主张。专家责任中的共同侵权有两种形式,一是两名以上专家共同对外签署法律文件或提出专家咨询意见、做出专业决策的,此时的专家应当承担连带责任;二是针对第三人的侵权中,委托人和专家承担的责任形式存在一定争议。杨立新认为在有直接侵权人的情况下,专家仅承担补充责任,但最人民法高院《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中则区分专家的“故意”和“过失”,分别规定了连带责任和补充责任。而《证券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2003年2月1日实施)则不论专家系“过失”抑或“故意”,均规定了连带责任,稍有不同的是,前者为“负有责任部分内的连带责任”,而后者则是“全部可能责任”。
新闻侵权责任理论与专家责任理论的比较
(一)基本概念:新闻记者不属于“专家”
如前所述,专家责任理论中的“专家”需满足一定的特征条件,而新闻记者显然并不完全具备这些条件。首先,我国目前实行的“新闻记者证”及相应的“新闻采编从业资格”与专家责任理论中的“执业许可或资格证书”不同。我国当前实行的这一制度,其基本出发点仍然是加强对新闻记者的行政管理,以应对实践中频发的“假记者”问题以及新闻单位自身对采编人员管理薄弱的问题。与对社会开放的“执业许可或资格”不同,目前新闻采编从业资格仍然局限于“体制内”,尚未成为一种完全意义上的执业准入制度。⒁而且,将新闻记者纳入行政许可范畴加以管理,至少在西方发达国家没有先例,如我国硬性将新闻记者纳入专家范畴并追究其专家责任,其合理性必将因缺乏比较法基础而受到质疑;其次,对新闻记者而言,并不存在特定化的“委托人”,而是面对无法特定化的社会公众。而对专家责任理论来说,区分“委托人”与“第三人”是其理论基石;再次,新闻记者没有被赋予“高度注意义务”,而只有基于新闻职业要求的“一般注意义务”。只要其报道内容“基本属实”,即可免除侵权责任。⒂这是基于尊重新闻规律以及鼓励舆论监督的需要。⒃
因此,新闻记者虽然属于西方社会中的“自由执业者”,奉行“新闻专业主义”,以其“智力成果”对社会提供服务并应具备较高职业道德,但其并不具备民法学上“专家”的核心要素。德国法中明确排除了“从事艺术的、著述的职务者(作家、新闻业者)”的专家责任,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
(二)归责原则:过错责任原则在新闻侵权责任和专家责任中的差异
对于新闻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目前国内学者通说认为应当以“过错责任原则”为归责原则。⒄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关于审理名誉权的解答》第7条亦对此做了明确规定。
而对专家责任的归责原则来说,虽然也属于过错责任,但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过错责任。杨立新教授明确将其规定为“过错推定责任”,其他学者采取另行规定专家的“举证责任倒置”义务的方式加以表述,其本质是相同的。
(三)构成要件与责任形态:“形似实不同”
由基本的过错责任归责原则出发,新闻侵权责任和专家责任的构成要件基本相同,即均采“四要件”方式,但是其中对“不法行为”和“过错内容”有较大差异。新闻侵权责任中的“不法行为”,一般包括诽谤、侮辱、侵害隐私以及失实报道等一般侵权行为,并不存在专家责任中“高标准”不当行为。同样,新闻侵权责任中的“过错”,在标准和认定上也与专家责任不同。
从责任形态来看,二者均普遍存在替代责任形态,但是新闻侵权责任中替代责任的理论与司法实践有差异,需要尽快调整。⒅新闻侵权责任中存在媒体和新闻源提供方等第三方对外承担共同侵权的连带责任形态,但由于不存在专家责任中的“委托人”,新闻媒体对外责任中尚无学者提出所谓“补充责任”问题。而对专家责任而言,如前所述,此种责任形态已经为学者和司法界所认同或部分认同。
(四)制度功能:“严”与“宽”的对立
从法律制度的功能来看,专家责任旨在通过对专家负以较高责任,保护给予专家高度信赖的委托人和第三方,并最终维护分工已高度细化的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而新闻侵权责任制度则是通过构建不同于一般侵权行为的严格的责任构成和明确一定的免责事由,来达到倾斜保护新闻自由的目的。⒆可以说,二者一个是“严”,一个是“宽”,内在旨趣大不相同。
结论:专家责任理论不能扩张适用于新闻侵权责任
经过上述研究,本文认为,专家责任理论具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对可以成为民法学上“专家”的职业人员有明确的限定,而新闻记者显然不在此列;就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来说,专家责任使用特殊的过错原则(过错推定),而新闻侵权责任中则坚持一般过错原则;在构成要件和责任形态方面,二者虽形式上类似,但内在却有较大差异;更为重要的是,二者在制度功能上,存在明显的“严”与“宽”的对立。
总之,王利明教授新近提出的将新闻侵权责任纳入专家责任的主张,无论在逻辑上,还是在价值功能上,都无法成立,也与其前期的学术主张相矛盾。在制定侵权法的过程中,必须予以坚决反对。否则,该主张一旦反映到侵权法中,必将导致民法层面上对新闻自由保护的倒退。
注释:
①刘燕:《“专家责任”若干基本概念质疑》,《比较法研究》,2005年第5期
②丁国锋:《侵权责任法正在起草中,特殊侵权行为将得到详细界定》,法制网, 省略/0705/2008-06/15/content_879655.htm,2008年7月11日
③④⑤⑨⑩⑿唐先锋 赵春兰 王洪宇:《我国专家民事责任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⑥【日】浦川道太郎:《德国的专家责任》,梁慧星《民法学说判例与立法研究(二)》,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第329~330页
⑦如杨立新在其主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草案建议稿及说明》中,将“专家责任”列为第三章“过错推定的侵权行为”之中。
⑧如梁慧星在其主持的《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之侵权行为编》中,在第1584条规定专家过错责任,同时另在第1586条规定了专家的“举证责任”。又如唐先锋、赵春兰、王洪宇在其《我国专家民事责任制度研究》所给出的“立法建议”中,亦采用先专条规定专家的过错责任,另在一条规定专家的“举证责任”。
⑾相当因果说认为造成损害的所有条件都具有同等价值,因而都是法律上的原因,即一切被确认为事实上原因的行为都具有法律上的原因力。
⒀杨立新:《侵权责任形态研究》,《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⒁柳斌杰:《人才是新闻出版业核心竞争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网站,gapp.省略/cms/cms/website/zhrmghgxwcbzsww/layout3/index.jsp?channelId=367&infoId=458756&siteId=21,2008年7月11日
⒂最高院1993年《关于审理名誉权的解答》第8条规定:“文章反映的问题基本真实,没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的,不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⒃需要说明的是,国内有学者对此有不同观点。如康守玉认为,新闻记者应当负有对他人的特殊义务,即应比一般人承担更高的注意义务(参见王利明、杨立新主编:《人格权与新闻侵权》,中国方正出版社,1995年10月第一版,第588页);魏永征先生认为,新闻记者的专业要求其对真实性尽到更高的注意义务(参见魏永征著:《新闻传播法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第2版,第155页);匡敦校认为,新闻记者在采访活动阶段应当承担比一般的注意义务更高的谨慎和注意义务(类似契约义务),在传播阶段媒体应当有更高的注意义务(参见魏永征、张鸿霞主编:《大众传播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2月第一版,第139页)。但笔者仍然赞同杨立新教授的观点,即由于新闻有时效性限制,新闻从业人员很难全面、准确地掌握事实,难免发生事实依据失实或事实认定失当的情况,所以对新闻侵权行为过错的认定上应当采用一种较为宽松的标准(参见王利明主编《人格权法新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5页)事实上,如上所述,最高院1993年的司法解释已经采用了这一标准。
⒄过去曾有学者(如康守玉)认为,在确定新闻侵权行为人过错时应当采用过失推定制度,并认为唯有这样才能使受害人的合法权利得到有效保护,避免困难以举证而蒙受不正当的侵害(参见王利明、杨立新主编:《人格权与新闻侵权》,中国方正出版社,1995年10月第一版,第592页)。但目前学者通说认为,过错推定原则的适用必须以法律有明确规定为前提,新闻侵权为一般侵权行为,不适用过错推定原则。最高院1993年的司法解释也确认了新闻侵权属于一般侵权行为并应采用普通过错归责原则。但由于受有关学者前期学术主张的影响,加之对举证规则的理解不全面,诉讼纠纷中经常出现不利于新闻媒体的情形,比如要求自证无过错。笔者认为,这是司法实践中某些法官对法律理解适用的不当,不能以此反证我国新闻侵权采用过错推定原则。
⒅对于新闻侵权中的替代责任,学者意见是较为一致的,即应由新闻记者所属新闻单位对外承担侵权责任,但最高院1993年《关于审理名誉权问题的解答》第6条却允许原告选择仅新闻记者本人。此规定显属不当,应当尽快调整。
关键词 生态教育理论;新闻学科;范式;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1-0030-02
新闻学研究在国外已拥有独立的学术地位,在我国方兴未艾,但已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由于新闻学研究还在初始阶段,所以学术界对新闻学及其学科褒贬不一,新闻学的地位也得不到应有的肯定,由于观念的问题,使新闻学理论发展陷入不利状态,其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1我国新闻学科发展的基本现况
1980年是新闻学值得纪念的日子,上海的复旦大学,率先开设了传播学课程。至1983年,全国共发展新闻传播教育机构14家。经过12年的努力,1992年全国新闻学类院校达52所,其中新闻学类专业共开设77个。据国家教委数据表明,至1996年底,全国共有新闻类本科专业院校55所,专业点增至88个。自1995年起至1999年,在88个专业点的基础上又增加58个。此后,以国家高校扩招政策为契机,新闻学专业逐渐走向昌盛。据1999年统计表明,全国新闻学类专业院校达60多所,专业点增至140多个。教育部于2001年,正式批准设立传播学本科专业。此后5年,专业点增至335个。2005年至2006年,新增专业点202个。
2009年,全国设有新闻传播学专业的院校300多家,专业点达到新高,为881个。按专业划分,其中广告学323个,新闻学267个,广播电视新闻学188个,编辑出版学共有64个,传播学31个,媒体创意为4个。以上数据为国家备案的院校,不包括民办高校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点。新闻学研究生教育领域,始于1977年,设有新闻学硕士点的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复旦大学等。自1985年起,人大和复旦开设博士点。1997年传播学的硕士点也开始授课,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也随后成立。此后几年,进入新闻传播学类学习的研究生越来越多。2005年,全国有权设立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的单位15家,至2008年,增至45所大学,具有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资格的大学为12所。
如今,全国现有的传播学硕士点已达60所之多。共有新闻学硕士点60个、传播学硕士点63个;拥有新闻学博士点10个、传播学博士点9个。笔者专注于中国传媒大学,1998年,始建1个硕士点,2004年,硕士点为8个,博士点为7个,而2007年,硕士点增至14个,博士点为9个。从招生人数分析。数据表明,全国从事新闻传播类专业学习的大学生,1992年,人数近1.7万,2005年,飞跃为12万多人,当前,已超过16万人之多。分析发现,2008年中国传媒大学招收研究生1,346人,是十年前的18倍,而新闻传播学类研究生,是十年前11倍。
2当前我国新闻学科发展的环境因素分析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文化与社会都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新时期,这给新闻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并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2.1宽松的媒体环境为新闻学科发展创作条件
所谓新闻,是政治的附属物,换而言之,也可以说新闻传播是民主的一种表现。新闻传播离不开民主政治,二者缺一不可。新闻传播,是民主精神的体现,新闻自由,是一个政党民主的延伸和拓展;新闻传播是领导者的代言,是其实现民主的主要方式之一,同时也是敢于为民主自由发言的媒体。新闻传播体现民主是其职能所在,也是其应有的品质,新闻传播本质是传播民主,弘扬国家民主政治建设是新闻传播的价值所在。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是我国党和政府的共同心愿,国家的政治民主是大势所趋,是时代的需求,和谐的民主政治氛围,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随着党和政府对民主政策的进一步深化,新闻工作环境越来越宽松,行政干预越来越少,媒体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新闻传播的职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信息传播越来越迅速,舆论监督的功能也越来越完善,宽松的政治环境是新闻传播的沃土。“信息公开”、“社会民主”、“舆论监督”是国家民主的进一步体现。信息公开,赋予了群众的知情权和交流权;社会民主,是一个国家稳定和谐发展的基础,是实现小康社会的保障;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的权利,对党和政府的工作有促进作用。
2.2报刊新闻活动为学科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经验
随着的召开,全国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迈入了新台阶,这给新闻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新闻业的规模不仅从量上还是从质上都得到了提高。而且新闻思想与理念,以及报道的方式方法,甚至是管理制度方面都在不断改革中得到了提高。使新闻传播事业越来越具有科学性与规范性,具有理论高度,在获得丰厚的效益的同时,也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围绕都市报为中心的主要媒体与时展接轨,并关注社会、以市民为出发点,注重读者感受;对报道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细致的策划;重视社会对媒体报道的反馈,在把握新闻导向的情况下,利用市场经济的发展机遇促进报业飞速发展。此外,广播电视行业借助市场发展的大好形势,根据受众各自的需求,进行客户归类,并有针对性地策划出受大家满意的节目,同时进行频道与栏目类型的划分。并策划出经典节目或者经典栏目,获得关注与利益。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具有中国特色的传媒业表现出其强大的创造力,这些经验是一种珍贵的积累,已经成为新闻学珍贵的养料,尤其是对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的构成有着深远意义。
2.3良好的学术氛围为新闻学科建设搭建理论架构
众所周知,宽松、浓郁的学术研究氛围,是研究成果的发祥地,也是其发展的平台。新闻学的发展,需要浓郁的学术氛围和宽松的政治环境。目前,我国新闻学研究的环境呈现新的风姿,随着改革开放的大环境,新闻学也步上了大舞台,博采众家之长,吸纳国外的先进理念,在完善中求发展,成效显著。
3 我国新闻学科建设导入生态教育理论的必要性
3.1“新闻无学论”的影响还没有完全肃清
在新闻学悠久的发展历史中,新闻无学论的观点是一大阻碍,束缚了其发展进程。部分人将新闻学与政治学同等看待,部分人错误地将其归为文学,部分人觉得新闻是技术层面的东西,没有形成学科的必要……众说纷纭,但大多都觉得新闻学是没有什么知识含金量的,不可能像别的科学一样独立进行研究与学习。即使相关学者不断努力,为其争取到国家认可的学科地位,但,新闻无学论的观点已经根深蒂固,很多人依然不能正确认识新闻学的意义与价值,这一点真让人匪夷所思。
3.2飞速发展的传播学给新闻学带来的冲击与影响
这几年,传播学的发展态势迅猛,这无疑带给传统新闻学很大的影响。究其原因,首先,主要是传播学中较为深刻地探讨了社会共同性,应用较为广泛,在社会中具备一定的影响力与关注度。相比之下,新闻学一直专注于本职学科,对于社会来说,是一个较为陌生的领域。其次,研究传播学的精英越来越多,并且硕果累累,使学术界认同的同时,也被社会关注。不少学者去欧美和其他地去进行了深造学习,并在相关的新闻院校成为了主力,甚至是骨干,综合多方面的因素,传播学的声势不断扩大,尽显其光芒的同时,也给新闻带来不小的冲击。
3.3传统新闻学在理论创新方面难有突破
新闻学的探索之路发展至今,是通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形成的,然而在突破与创新方面似乎很有局限。而且,新闻学这一学科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是极具政治性的,政策方面的束缚较多,从理论方面进行创新是不容易的。所以,新闻学的探索之路明显放慢了步调,甚至是在原地踏步。导致部分研究新闻的学者选择转行,重新选择研究传播学。也有人不得不成为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双学科研究者,还有部分人期望通过对两种学科交叉性的研究,寻找到理论方面的新破突。多种情况的出现让新闻学的研究队伍不断缩水,而研究单位也在逐步减少,对于新闻学来说,这无疑都是不良趋势。
综上所述,制约新闻学发展步伐的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使人们忽略了新闻学的意义与价值,甚至有人指出,新闻学应该归为传播学,或者变更为新闻传播学的新学科。笔者认为,新闻学暂时遇到一些发展难题,但绝不能否定这一学科的理论深度与科学内涵,从它自身的发展轨迹与理论积累。如果相关学者能够对其加以重视,并不断深入探索,拥有坚定的信念,新闻学必将会得到新的飞越的发展,并且形成与时代相协调的,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相一致的新闻学,更为完善成熟的理论体系必将会被确立。
4生态教育理论指导下我国新闻学科建设体系建设的途径
4.1重视新闻实践,丰富新闻学科建设的内容
新闻学的根本是联系实际。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实务,以及新闻方法论等课题的基础,都建构在实际的基础上。新闻工作,要有敏锐的视角,丰富的新闻实践经验,所以新闻学科的建设,要与新闻实践紧密联系。从新闻发展史分析,新闻学术界、新闻实务界,以及新闻教育界,处在一个平面,是一种补充、互为合作的关系,因此诞生了很多新闻学家,同时还是新闻教育家,多项学术成果的交融,促使新闻实践经验,与新闻学理论融为一体。理论、实践、服务三点一线,付诸于新闻工作中,这也是新闻工作的大趋势,和时代要求。
4.2提升理论研究水平,为新闻学科建设营造学术氛围
分析新闻学科受到批评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基本概念、范畴,以及核心体系学科体系的缺失方面。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新闻学研究起步晚,发展慢,理论和概念不够清晰,有学者称其有“拿来主义”倾向,这个缺陷始于近代中国的新闻学术研究中,这与当时的社会有直接关系,政治功用也是当时新闻界的一个特征,新闻学研究多侧重于实践领域的分析和总结,对于新闻理论研究少之又少,这也是新闻学理论进展缓慢的原因之一。而解决学科的制度化问题是当务之急,每一个学科都有共同点和差异,在社会现实研究中,内容相近的学科之间,也存在着很多不同。所以说,要以学科理论为基础。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化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学科也日新月异,新闻工作者可以迅捷的得到第一手消息,无论概念建构,或者站在方法强化角度,都可以与其他学科平等对话或交流。
4.3创新新闻写作文体,紧密联系群众实际
生态新闻是时下的新闻热点,是人民群众热切关注的一项大事,所以在生态新闻的处理上,要立足分析性、思辨性于一体,语言凝练,通俗易懂,具有一种导向作用,题材可以分为:短消息、专访、群众来信、连续报道、评论、照片等,形式可以多样,诸如组织专题、图片、专栏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有助于增加生态新闻的凝聚力,能迅速提升生态环保的热度,以满足公众的阅读需求。新闻照片要有代表性、个性,达到一目了然的宜传效果。新闻传媒的目的是引起公众注意,求得群众的反馈,所以,在进行生态新闻的报道时,要力求形式多样,比如:报纸宣传、电视新闻、固定栏目、连续报道等,还可以与群众互动,就生态问题展开讨论,扩大生态的影响,以及生态问题对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作性。
5结论
生态新闻是新闻百花园里的奇葩,在祖国建设的时代大背景下,必定会结出丰硕的成果。总之,新闻学科是个需要与时俱进的学科,既要顺应新时代需求,还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是民族发展的新举措。构建新闻学理论体系,为我国新闻事业做出贡献,是每一名新闻人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王立新.新闻编辑学应用性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11).
[2]冯.当前高校新闻教育现状及其改革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
[3]赵振宇.试论新闻学博士生的专业动手能力[J].国际新闻界,2006(4).
[4]陈华明,赵欣.论新闻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8).
[5]黄芝晓.回归本源与时俱进――关于共建新闻学院的理论思考[J].新闻大学,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