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国家安全论文

国家安全论文

时间:2022-03-08 23:47: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国家安全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国家安全论文

第1篇

论文致谢一:

华东理工大学MBA的学习即将过去,首先要感谢华东理工大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感谢学院和MBA中心的老师、同学们的指导和帮助。经过这两年多来在华东理工大学MBA的学生生涯,让我收获颇多,无论是在知识的学习上,还是在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上。因此,在这里要感谢商学院的各位老师,在我两年半的学习中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情感,也提供了及时、周到、热情的服务,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衷心感谢我们20XX级国际班的同学们,与他们的探讨交流使我受益颇多,他们给了我很多的支持和帮助,让我学到不少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

衷心感谢我的导师,本篇论文在他的的悉心指导下完成,从确定课题的研究方向,到选题到开题报告的修改,初稿二稿乃至最后的定稿,导师都是全心投入、一丝不苟。

尤其是在论文的结构布局、理论基础、案例选取等方面,都给予了我全面的指导。在此,特向导师表达深深的谢意。

最后的最后,感谢各位老师愿意抽出时间来评阅本篇论文,你们辛苦了。

论文致谢二:

大学毕业五年后再考取华政的在职大学生就读,再次体验到学生生涯的喜乐。在繁重的审判工作之余兼顾学习,特别是上课要坐单程四小时的长途客车往返于杭州和象山之间,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在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各门课程,给了我一个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最好的机会,非常感谢导师吴一鸣老师的悉心指导,也非常感谢两年多来为我传道、授业、解惑的所有授课老师和杭州班的所有同学,创建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师生沟通交流的平台,使我获益良多,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

论文致谢三:

两年多的研究生生涯即将要结束,毕业论文就等写完这篇致谢就算搁笔了,这是多年求学之路的终点站,也是今后崭新生活的起始点。从论文写作的开始到现在,每一步的完成都离不开我的导师、同学、室友的帮助,特别是我的导师胡教授,更是倾注了很多自己的业余时间来指导我,在这里,谢谢胡教授。当然,也谢谢所有帮过我的人。

华理商学院提供的学习和交流平台,使我的专业知识和个人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在研究生学习的生涯中聆听诸多专家的学术报告,并进行交流,给予我很多的锻炼和成长机会。在此,对学院及所有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他们的无私教诲和帮助是我不断成长的源泉,也是完成本论文的基础。

另外,要感谢所有在学习和生活上帮助过我的同学和朋友,他们给了我永远无法忘记的研究生生活。要感谢我的家人,他们给我生活上的关怀和精神上的鼓励是我不断的学习动力,此刻也希望他们能够分享我的喜悦。

最后衷心感谢在百忙之中评阅本文和参加答辩的各位老师,感谢您们的悉心指导和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论文致谢四:

完成《我国国家安全行政处罚立法与实践问题探究》的论文时,心中涌出了无限的感慨。不禁回想起20XX年的早春二月,淅淅沥沥的小雨中,在华政交谊楼举行的20XX级在职法律学士的开学典礼,带着对“大学生”的憧憬,带着对新知识的渴望,带着重回校园的感动,带着认识来自法律各界各行各业的同学们的欣喜,开始了将近四年辛苦又值得回味的大学生旅程。读本科的时候,上课就相当于“工作”,而等工作之后再拿起书本,才能体会这其中的艰辛与不易。当原本早已习惯的“朝九晚五”变成要上课读书至夜晚;当每个期末来临,要煎熬数个夜晚完成好几篇论文;当原来的“双休”变成“单休”,而这一周唯一的一天又要被单位的值班或者加班占用时,那种焦急无奈又激动充实的感觉,唯有这一路走来的同伴,才能产生共鸣。

第2篇

关键词:新安全观;政治安全;非传统安全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2)04-0026-06

一、引言

一般而言,安全从客观意义上讲是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的状态,从主观上讲是因这种客观状态的存在而排除心理上的恐惧。安全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术语,一旦与政治产生关联,便立即成为政府权威部门优先处理的公共事务,从这个意义上说,安全涉及国家和民众根本利益,是执政者不可回避的首要责任。

传统的观点把安全等同于以国家为对象的军事安全,或者把安全界定为保卫国家免受外来的颠覆和攻击,其内容是维护国家领土和完整。随着冷战的结束,对于安全的问题领域和范围的认识发生了根本的转变,那就是逐渐突破了国家中心和军事政治领域,并向社会的其他领域推移。如哥本哈根学派在安全主体和安全领域两个维度上扩展了安全研究的外延。纵向上,将安全的主体由国家发展到个人、次国家集团、地区及全球体系。横向上,将安全的议题领域由军事政治安全扩及经济、社会和环境等非传统安全领域[1]。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非传统安全语境中,安全的问题视角开始聚焦到“人的安全”上,这无疑是最具道德说服力的,同时也是极具包容性和综合性的概念。如联合国提出“人的安全”包括经济安全、食物安全、卫生安全、环境安全、个人安全、社会安全以及政治安全[2](p.24)。虽然“人的安全”作为一种安全观念在很多方面也反映出其内在的局限性,如忽视了国家层次的安全认同,客观上只能导致“虚无主义”;还比如把所涵盖的七类问题都提升到安全层面,容易导致“人的安全”概念的泛化,等等。但对“人的安全”的这些批判并不妨碍这一概念被联合国大力倡导,并在现代社会日益涌现的威胁与不确定的情形下得到众多不同政治背景的政府、非政府组织和民间团体的积极回应和更多的接受度。

作为“人的安全”的核心内容,政治安全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随着传统安全观念中军事-政治安全比重的相对下降,政治安全相对于以军事防御为中心的传统国家安全而言,其内涵和外延获得空前的拓展,在国家倡导的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基本内容的“新安全观”的指引下,关于政治安全的研究逐渐脱离狭隘的国家间安全体系的零和博弈思维,从而获得更加宽广的研究路径。

二、政治安全的内涵界定

对政治安全这个核心概念的内涵及其边界进行准确界定是研究相关问题的逻辑起点,这直接关涉政治安全行为体的行动策略和行为边界。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很难把政治安全和社会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等其他领域的安全问题明确区分开来。哥本哈根学派的代表人物巴瑞?布赞就曾说过:“政治领域是最大的一个领域”,“在某种意义上,所有的安全事务都属于政治的范畴”。“政治安全”这个概念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或价值判断因素,一般社会性问题只有经过特定的“安全化”机制运作之后才会成为真正的安全问题,当这些安全问题被政府作为最优先应对的事务后,促进政治安全的行动就成为“超越一切政治规则和政治结构的一种途径,实际上就是一种所有政治之上的特殊政治”[3](pp.3237)。

一般说来,围绕政治安全研究的基本问题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对政治安全主体的认识,即谁是政治安全的主体和它代表谁的利益:国家、政府(某个部门)、族群、市民社会、社区、个体或是一套内在的制度机制?被强调的相关问题是否包括这些行为主体或机制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二是政治安全的议题领域。对威胁来源的认识,即不安全的根源是什么?除了确定存在某种威胁之外,我们也要考察对于威胁的性质是否在多种行为主体之间存在一致性看法,这就涉及价值判断的问题。三是对政治安全范围的认识,即政治安全的核心构成要素有哪些?其相互关系如何?四是对政治安全手段的认识,即如何达成政治安全目标,如何构建政治安全的体系。

近年来,学界对政治安全涉及的以上问题进行了积极探讨,产生了不少研究成果。但总体上还是偏重于对国家安全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对国家安全外部防范机制的研究成为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学界的热点议题,而对于政治安全的学理研究相对不足,特别是对其核心内涵及体系构建缺乏系统性研究,研究成果显得过于分散。笔者对近12年来(截至2012年4月)两大数据库进行检索的结果显示,以“政治安全”作为题名的学术论文不足200篇,远远低于以“国家安全”为主题的学术论文数(详见表1)。因此对政治安全的内涵、体系构建及其相关问题的系统研究仍然极具理论价值。

对于政治安全的内涵界定,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四种。

第3篇

论文关键词 跨国并购 反垄断 申报审查 法律规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并购(Transnational Merger & Acquisition)已经成为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的最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近年来,外资并购也逐渐成为中国利用FDI的主要方式之一,因经济前景广阔,中国市场也成为了外国公司的竞争焦点,相应的,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相关法律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讨论,本文主要从跨国并购的审查监管方面,谈一谈笔者粗浅的看法。

一、跨国并购与反垄断概述

(一)跨国并购简述

跨国并购(Transnational Merger& Acquisition)作为一种企业并购的高级形态,是指在不同国籍企业之间进行的兼并或收购,国际上对跨国并购的概念尚无统一解释,国内很多学者也解释过这个概念,如史建三先生在其著作《跨国并购论》中指出:“跨国并购是指一国企业(并购企业)为了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并购企业)的整个资产或足以行使经营控制权的股份收买下来”豍。无论哪种解释,从本质上说,跨国并购都不是一种单纯的买卖关系,而是通过产权交易对国际资本的重新分配,使国际资本进行流动。

(二)垄断与跨国并购

垄断(Monopoly)的概念最早源于经济学,国内一些学者将西方经济学者对垄断的定义加以总结,指出:“垄断是指特定经济主体为了特定目的通过构筑市场壁垒从而对目标市场所做的一种排他性控制状态”豎。与经济学定义不同,法律意义上的垄断则是指市场主体、政府机构或国家凭借其经济优势或国家权力,以单独、合谋或其他方式实施的妨碍或排除市场竞争效果的行为。为规制垄断行为,各国都相继出台了反垄断法,例如美国的“反托拉斯法”,德国的反对限制竞争法等,我国于2008年8月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开启了我国反垄断规制的新篇章。

在跨国并购中,跨国公司为了绝对控股,争取利益最大化,他们对很多企业拼命压价,甚至不惜高价收购,因此,对跨国并购行为进行严格的审查监管就变的至为重要,对规范市场的竞争机制,保护国有资产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如果没有配套完善的法律制度,跨国并购就可能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因此,世界各国都相继把跨国并购纳入了本国反垄断法律体系。

二、我国有关跨国并购的反垄断法律制度

(一)我国有关跨国并购的反垄断立法现状

在《反垄断法》实施以前,我国在涉及跨国并购的审查监管问题方面的法律制度还很不完善,这个时期涉及到跨国并购问题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境内投资的暂行规定》等规范性文件。但由于各个法规规定零散,不系统,我国对外资并购的反垄断法律规制体现出了很多缺陷,不能够对跨国并购尤其是其中的反垄断问题进行有效地规制。

2008年8月我国《反垄断法》的实施,对于市场经济秩序的调节和垄断行为的规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反垄断法被喻为“经济宪法”,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工具,对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在《反垄断法》颁布实施之后,我国又相继颁布了多项配套法律法规,主要有:《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关于建立外资并购企业安全审查的通知》等等,这些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的颁布实施,对于完善我国的反垄断法律体系和实施《反垄断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这些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仍然存在冲突或空白,伴随着新的经济形势的出现,对跨国并购的审查监管的法律规制仍面临着很多问题。

(二)我国对跨国并购的申报审查制度

1.相关市场与垄断标准的界定

我国《反垄断法》第12条第2款规定:“本法所称相关场,是指经营者在一定时期内就特定商品或者服务进行竞争的商品范围和地域范围”。我国《反垄断法》将并购称作“经营者集中”,27条规定:“审查经营者集中,应当考虑参与集中的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及其对市场的控制力。”由这些规定可以看出,相关市场的界定与垄断行为的判定之间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2.一般申报审查制度

《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反垄断申报审查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受理该申报的职能机关——商务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从竞争状况和消费者的利益角度考虑,在规定期限内履行法定程序,依法决定批准或不批准。依据《反垄断法》第21条,集中程度超过国务院规定的限度经营者若参与集中,则它有向反垄断机构申报的义务,没有进行申报或者经申报没有批准通过的不得实施集中。审查的程序,《规定》将垄断审查分为了申报审查阶段和实质审查阶段;对经营者集中的审查在《反垄断法》被分为初步审查和进一步审查两个阶段。我们可以注意到,《反垄断法》的出台将导致一个新问题的出现——《反垄断法》规定的审查制度与以《规定》为主体的审查制度存在诸多的不一致,而如何解决规定的矛盾,有效地实施对外资并购的反垄断审查是立法机关和执法机关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

3.国家安全申报审查制度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外资并购的比例逐渐升高,哇哈哈遭强势并购,可口可乐并购汇源等并购大案的出现开始让我们意识到有必要对国家安全审查作出相应规定。我国对外资并购的国家安全审查的原则上的规定体现于《反垄断法》的第31条,《规定》的第12条也规定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项目应当向商务部进行申报。

由于跨国并购会给东道国的经济带来重大影响,甚至会触及国家安全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外资并购的准入审查应由反垄断审查和国际安全审查两块组成,缺一不可。但就我国目前的立法状况,对于外资并购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只做了一些原则上的规定,并没有详细具体的立法规定,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分析其他国家的相关法律制度,建立并完善我国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

三、欧美国家对跨国并购的审查监管

(一)美国对跨国并购的审查监管

反垄断问题也是美国进行跨国并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美国反垄断法的法律体系由《谢尔曼法》、《克莱顿法》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法》组成。其中,《谢尔曼法》只对鼓励竞争、禁止垄断的思想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具体的实施规定则是由其后的《克莱顿法》予以补充,后者与前者相比,主要是起着预防垄断的作用,凡是那些可以合理的预见可能会对竞争产生损害的行为,虽未实际未发生损害但为违法,显然后者的规定更加严格。出于对美国国家利益的保护,美国有相对完善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主要由《埃克森—佛罗里奥修正案》和《外国人合并、收购和接管规定》对国家安全审查进行具体规定,根据以上两部法律,美国国家安全审查的程序为:申报或通报—初审—调查—总统决定。从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并购美国MAMCO公司的失败和中海油宣布撤回对尤尼科的收购要约的案例可以看出,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在美国外资并购审查中具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二)欧盟对跨国并购的审查监管

在欧盟成立之初,相关条约中并没有关于企业合并控制的规定,直到1989年欧共体理事会审议通过了《理事会关于企业之间集中控制条例》(简称《欧盟并购条例》)。后来,2004年新的《欧盟并购条例》生效,和同年1月公布的《横向并购指南》都在5月1日起实施,“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参照了美国成熟的‘横向并购指南’,承认对并购的评价不仅需要界定相关市场、计算市场份额,也需要考虑买方力量、以及并购产生的效率和可能垂危企业的辩护,更在乎认定构成垄断性跨国并购的本质是要考虑各个参与者相互施加的竞争约束,来衡量其是否威胁或者损害有效市场竞争”豏。欧盟国家的反垄断法主要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由欧盟制定的条约,二是各成员国的国内法,欧盟委员会有权依据欧盟诉讼法适用欧盟反垄断实体法。根据欧盟的相关条例,委员会对跨国并购的审查标准为“严重阻碍有效竞争”,具体来说,就是欧盟在对跨国并购的实质审查标准上既保留了“产生或加强市场支配地位”的内容,又重点强调了“严重阻碍有效竞争”的审查标准。

四、对于完善我国跨国并购的审查与监管法律制度的建议

首先,应当完善我国对于相关市场的界定标准。《反垄断法》应该结合我国市场的具体情况,从消费者和经营者的角度综合考虑,制定明确可操作的判定标准,这些都可以通过修改《反垄断法》和《外资并购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来实现。

其次,应当吸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完善我国跨国并购的实体审查标准。发达国家大多都对国家安全审查制度以立法明确,我国应当吸取这些国家对跨国并购行为的审查标准的优点,制定出一套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审查标准。

再次,应当建立独立的反垄断执法机构,而不应该由多个机关协调处理,因为各个机关在其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况之下,会导致反垄断案件的处理效率低下,因此,我国应当通过明确的立法规定专门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及其管理权限,完善我国的反垄断法律体系。

最后,应当不断完善反垄断法的域外效力。由于跨国并购涉及到了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因此这类问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我们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强国际合作,通过与主要经济体订立双边、多边条约等形式来协调反垄断法的域外执行,既尊重他国的反垄断法的司法主权,也为我国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提供合理的依据。

第4篇

英文名称: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主管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3-193X

国内刊号:11-5335/TB

邮发代号:82-379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1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是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科技期刊,定位于“国家级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领域的权威性杂志”。

本刊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为技术支撑,编委会成员由中国工程院院士(9名)和正高级职称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及各个行业安全生产领域有较大影响的安全管理专家构成,形成强大后盾的专家队伍。

本刊是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 Info)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CNKI)全文入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

第5篇

课题名称开题报告(宋体,三号,加粗)

简要描述课题概况,主要描述课题要完成的目标。(宋体,小四,150字以内)

一、课题研究背景(宋体,四号,加粗)

(一)工程概况(宋体,小四号)

主要描述工程的具体名称,位置建设单位,规模,技术经济参数等。(宋体,小四,300字左右)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宋体,小四号)

主要描述课题研究对工程有何用途,及对本人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有何意义。(宋体,小四,200字左右)

二、课题研究内容(宋体,四号,加粗)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宋体,小四号)

主要描述课题研究哪些内容,或进行哪些项目的设计或计算。(宋体,小四,300字左右)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宋体,小四号)

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描述具体目标)(宋体,小四,100字左右)

(三)预期成果形式(宋体,小四号)

施工组织设计文本、计算书、设计说明、或图纸等,结合课题自选。

三、研究步骤及使用的关键技术(宋体,四号,加粗)

(一)研究步骤

研究步骤如下:

200×年×月-200×年×月,具体任务1

200×年×月-200×年×月,具体任务2

200×年×月-200×年×月,具体任务3

(二)关键技术

描述完成课题使用的关键技术。(宋体,小四,100字左右)

四、课题研究价值(宋体,四号,加粗)

(一)创新点

描述课题的创新点。(宋体,小四,60字左右)

(二)应用价值

描述课题的应用价值。(宋体,小四,100字左右)

五、研究条件(宋体,四号,加粗)

描述课题的具体研究条件,如基础资料情况,已经掌握了课题研究需要的知识或技能,指导老师的情况等。(宋体,小四,200字左右)

六、参考文献(宋体,四号,加粗)

1、《××××》,作者名称,××出版社,***年第*版

2、《××××》,作者名称,××出版社,***年第*版

3、《××××》,作者名称,××出版社,***年第*版

4、《××××》,作者名称,××出版社,***年第*版

5、《××××》,作者名称,杂志名称,***年第*期

大学论文开题报告格式范例:

题目:煤矿防治水管理及预防措施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选题目的:

煤矿水害是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五大灾害之一,其危害程度仅次于瓦斯,矿井水害问题历来是制约煤炭资源开发和影响煤炭企业安全的重要因素,一旦发生水害,不但会给生产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职工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随着泉上煤矿矿井开采范围的延伸、生产能力的提高及开采深度的增加,其开采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将变得更为复杂,涌水量进一步增大,水害问题也更为突出,故需要对其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防治水措施等重新进行分析研究。同时,通过对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结合运用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2、选题意义:

本论文着眼于矿井持续快速发展与安全生产的现状要求,运用水文地质学、、矿井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岩石学等课程的理论和方法,从充水水源、充水通道,矿井涌水量及其变化、水化学特征等方面对煤层底板灰岩承压水突水危险性进行分析研究。其研究成果,不仅可查明煤层底板水患影响程度,并对矿井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水措施,确保安全生产、提升矿井经济与社会效益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

(1)研究矿井主要地层、地质构造及其构造演化规律,查明影响矿井生产的各种水害地质因素。

(2)只有建立和形成规范的防治水技术管理秩序,才能有效地开展一系列防治水工作。

三、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

矿井突水严重威胁着矿井生产及工人安全,为此国内外专家对影响矿井突水因素和突水机理作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总的来说,可归纳为两类,

一:以水压为主要因素,主要考虑承压含水层地下水力对隔水层的作用,如斯烈萨列夫理论、突水系数等;

二:以矿压为主要因素,试图通过研究顶底板隔水层和采动作用下的变形、破坏等特征来认识突水规律。

近年来,对于矿井突水通道,专家、学者从损伤力学、断裂力学、矿山压力学、岩体力学及构造地质学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研究结果表明危害最大和难以准确把握的是断裂构造突水通道;对于突水机理,从“下三带”理论、矿压、大中型断层、小断层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得出突水以承压水通过断裂构造进入矿井为主;对于突水预测,专家建立了遗传神经网络模型、GIS模型、尖点突变模型等煤矿突水预测模型但由于不同地区、不同矿区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研究方法能对矿井突水进行有效的预测和防治。

四、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课题主要在充分整理研究泉上煤矿区域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地质与水文地质调查、水质分析等当今水文地质研究中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泉上煤矿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其影响分析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并根据分析的成果和结论提出相应的防治水措施。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结合历史水文资料,对水文变化、防治水措施存在的不足进行全面总结、根据历史水文资料和实际情况进行对比,进一步优化泉上煤矿防治水措施方案通过专业技术刊物及相关网站查阅相关资料和书籍依据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包括:《煤、泥炭地质规范》、《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井地质工作手册》、《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等,确立相应的标准

六、本课题的进度安排

1、第1~4周现场实习调查阶段(泉上煤矿实习)

2、第5周确定毕业论文题目及提纲

3、第6周进行相关资料查阅与检索

4、第7~8周完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5、第9~12周完成毕业论文初稿撰写

6、第13~14周交付指导教师审查,修改完善毕业论文

七、参考文献

1、柴登榜等。矿井地质工作手册[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6.

2、郭颖、李智陵等。构造地质学简明教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5.8

3、孙超主编。构造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4、徐星宽。矿井突水机理、水害成因与防治[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3.22

5、章至洁等。水文地质学基础[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5.9

6、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煤矿防治水规定[S].2009.

第6篇

根据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外事工作的意见,为加强和规范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外事管理,现将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外事工作要坚持“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协调配合”的原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总局)的外事工作由总局党组统一领导,总局办公厅(国际合作司)(以下简称国际司)归口管理,建立健全外事管理规章制度,严格规范对外交流与合作。按照分级负责的要求,各单位要根据职能和授权组织、开展或参与相关涉外活动。对外交流与合作过程中,要优化外事资源,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有关外事工作要向国际司报告。

二、实行因公出国(境)活动和举办国际会议计划管理制度。各单位应于每年年底前提出下一年度因公出国(境)和拟召开的国际会议计划。出国(境)计划应当详细说明出国(境)的任务(目的)、拟出访的国别(地区)、团组人数、在外时间以及经费来源等情况。出访人员身份要与出访任务相符,不得出国(境)执行与本人负责工作无关的出访任务。年度出国(境)计划由国际司负责审核编制并报请总局局长办公会审定后下达。计划外项目一般不予安排。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离退休人员不再派遣出国(境)执行公务,特殊情况,可由派人单位提出专门申请,说明理由,报请总局领导审批。同一个单位的负责人不得同团出访或同时分别率团出访同一个国家或地区。要避免出访团组过于集中在少数热点国家或地区。

国际会议的主办和承办单位要加强会议前期调研,根据工作重点和实际需要,提出拟召开的国际会议申请报告,内容应包括:申办、承办和举办国际会议的必要性,主办、承办、协办单位名称,会议主题和主要内容,举办时间、会期、地点,与会人员范围、总数及外宾人数,是否邀请总局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经费来源,有无涉台问题和其他敏感政治问题,活动期间安全和应急预案,有关国际组织情况等。国际司审核后报请总局主管副局长和局长审批。

三、实行因公出国(境)团组审批制度。总局和煤矿安监局机关正副司局级人员(包括安全生产监察专员和煤矿安全监察专员)、应急指挥中心副主任、直属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党政主要负责人、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党政主要负责人因公出国(境),由所在单位书面报告国际司。国际司审核立项后,由总局人事培训司、机关党委和驻总局监察局对出国(境)人员进行初审,报请总局有关领导审核后,由总局主管副局长和局长审批。

应急指挥中心各部门正副主任、直属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党政副职、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党政副职因公出国(境),由所在单位书面报告国际司。国际司审核立项后,由总局人事培训司、机关党委和驻总局监察局对出国(境)人员进行审核,报请总局主管副局长审批。处级以下人员(含处级)因公出国(境),由所在单位书面报告国际司审批。

参加其他部委或地方组织的出国(境)团组,也必须事前按上述程序办理。

凡出访任务涉及应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归口管理审批的项目,总局批准前,须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复同意,如出国(境)培训、出国(境)文艺演出等。

四、实行举办国际会议审批制度。国际会议是指在我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举办,与会者来自3个或3个以上国家和地区(不含港、澳、台地区),内容涉及安全监管监察、职业健康以及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等专业会议或学术性会议、论坛、研讨会、报告会、交流会等。国际会议的类型主要包括由总局及其所属有关单位主办,或与国际组织、外国有关团体(机构)共同举办,或受其委托由总局或所属有关单位承办的会议,以及国际组织或外国有关团体、机构单独举办的各类会议。未经总局批准,所属单位不得擅自举办各种类型的国际会议,也不得对外申办或承诺举办;不得以已与外方商妥为由要求认可和批准;不得为取得外方赞助而同意在华举办国际会议。经批准同意申办的国际会议,主办或承办单位在对外申办过程中,不得作出超出授权范围的承诺或承担额外的义务。外宾人数在100人以内,或会议总人数在400人以内的一般性国际会议,以及外宾人数在300人以内或会议总人数在800人以内的安全生产领域的专业或学术性国际会议由总局审批。超出上述规模的国际会议由总局报请国务院审批。

五、实行对外合作项目和对外提交论文审批制度。各单位对外开展合作,由项目单位向国际司报送合作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应包括:项目名称、项目目标、合作依据、合作内容、合作方式、合作期限、项目实施地点、外方合作对象及其背景情况、资金来源等。国际司审核并征求有关单位意见后,报总局领导审批。未经批准,任何单位不得对外签约和承诺。

应邀为国(境)外媒体撰稿或向国(境)外举办的国际会议或研讨会提交论文,需经作者所在单位同意并书面报告国际司,国际司审核并报总局保密委员会同意后,方可对外提交。

六、实行参加涉外活动报告备案制度。总局和煤矿安监局、应急指挥中心人员参加外国驻华使馆、驻华代表机构和境外团体、机构单独在华举办的国际会议及活动,由国际司按有关规定,统一安排。总局直属事业单位、社团组织以及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人员参加上述活动,事先报国际司备案。各单位的重要涉外活动需请总局领导出席的,活动主办或承办单位应书面报告国际司,由国际司请示总局局长协调安排。

七、执行因公出访任务要严格控制在外时间,增强出访效果。除培训项目和特殊情况外,出访1个国家(或地区),在外停留不超过6天;出访2个国家(或地区),不超过10天;出访3个以上国家(或地区),不超过12天。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增加出访国家或延长在境外停留时间,不得以任何理由绕道旅行,不得取得1国签证而走访多国,原则上不得跨洲出访。出访任务结束后,出访人员须在回国(入境)15天内将所持护照(通行证)交国际司集中管理。出访团组须在2个月内向国际司提交出访报告,由国际司视情况报送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审阅,并通过适当方式进行成果交流。

第7篇

 

武警法律关系是武警法基本理论中一个具有核心意义的基础概念。武警法学的其他概念,如武警法律规范、武警法律行为、武警法律责任等都与这一概念相联系。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任何武警法律现象的存在都是为了处理某种武警法律关系,武警法律规范的目的是要为武警法律关系创造形式条件。因此,对武警法学法律关系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武警法律关系的概念

 

武警法律关系的概念是进行武警法律关系理论研究的起点,也是武警法律关系理论的核心问题。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武警法学的发展起步较晚,“武警法律关系”这一概念的内涵移植于法理学中“法律关系”。“法律关系”作为一个专门的法理学概念,其定义为是“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武警法律关系属于法律关系中的一种,所以说武警法律关系是武警法律规范调整特定范围内涉及国家安全保卫利益的社会关系时所形成的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

 

武警法律关系作为经武警法律规范调整而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它与武警关系、社会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肯定,武警法律规范不可能调整全部的武警关系,因而武警法律关系只是武警关系的一部分,至于哪些武警关系应由武警法律规范规定,如何规定,立法者应在以保护国家安全保卫利益为核心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平衡和选择,所以武警法律关系只能是由武警法律规范规定和调整的那部分武警关系,即由武警法律规范设定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没有武警法规范,就没有武警法律关系。

 

武警法律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内部的社会关系。包括武警官兵之间的关系,武警部队中单位与单位、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官兵与单位、组织之间的关系等。二是武装力量内部的社会关系。包括武装警察部队与中国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民兵相互之间的关系。三是武警部队与地方的社会关系。包括武警官兵与地方公民之间的关系,武警机关与地方政府机关之间的关系等。

 

二、武警法律关系的特点

 

(一)武警法律关系属于公法法律关系

 

公法法律关系是在公权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公权就是指国家的公共权力。武警法律关系之所以是一种公法法律关系,首先是因为武警权是一种公权。我国宪法第2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即我国的武警权归属于人民;其次,维护国家的安全保卫利益是武警法首要的基本原则,也是武警法的根本目的和核心内容。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武装警察法》为核心的武警法律规范都直接规定了要维护国家安全保卫利益;再次,武警法律关系主要是一种隶属型法律关系。武警权力主体代表着国家,上下级武警机关之间是领导与服从关系,上级武警机关有权直接要求相对一方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并可以通过单方面的意志表示要求相对方服从,这便是一种典型的公权法律关系。

 

(二)武警法律关系主要是一种隶属型法律关系

 

武警权的主体代表着国家, 武警部队上下级机关之间是领导与服从关系, 上级武警机关有权直接要求相对一方为或不为一定行为, 并可以通过单方面的意志表示要求相对方服从, 武警法律关系具有明显的单方意志性,武警法律关系的存消, 主要是以武警机关或军政首长的单方意思表示为根据, 具体说, 就是武警机关或军政首长可以不必征得对方当事人的同意, 甚至违反对方当事人的意志单方面创设、变更和消灭武警法律关系。

 

(三)武警法律关系的核心是权利义务关系

 

法律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它是法律化的权利义务关系,是一种明确的、固定的权利义务关系。这种权利和义务可以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也可以是由法律授权当事人在法律的范围内自行约定的。在武警法律规范调整之前, 因武警权的行使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还只是一种客观存在, 各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尚不明确。只有在武警法律规范对其加以调整之后, 当事人之间 的权利义务才得以明确、稳定。由于武警法律关系是以武警权及武警法律规范为其存在基础的, 因而在武警法律关系中必有一方当事人是武警部队, 至于另一方当事人则可以是公民个人、社会组织或其他国家机关; 同时, 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也必然是一种武警法意义上的权利义务。可见, 就实质内容而言, 武警法律关系应当是武警部队与其他当事人之间的武警法意义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三、武警法律关系的作用

 

(一)武警法律关系是武警法律规范的具体化和现实化。武警法律规范属于静态的形式,而武警法律关系处于不断产生、变更和消灭的运动之中。因此,武警法律关系是保证武警法律规范发挥作用的动态形式。在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中,只有通过武警法律关系,武警法的价值才能实现,法律秩序才能形成。

 

(二)武警法律关系是武警法律规范调整武警关系的必要形式。武警法律规范对武警关系的调整是武警法反作用于客观现实的过程,它必须通过武警法律关系这个中间环节来实现。通过武警法律关系的产生,武警法律规范转化为武警法主体之间具体化和个别化的权利和义务,也使主体之间的各种矛盾、冲突、争端和纠纷在武警法律规范的基础上得到解决,从而把武警法律规范与我军建设实践联系起来。也就是说,武警法律规范只能在出现武警法律关系的时候,才能现实地表现出自己的调整作用,武警法律规范只能借助于武警法律关系,才能影响现实社会生活。

 

(三)武警法律关系在武警法调整过程中具有反馈作用。既然武警法律关系是武警法调整武警关系的中介环节,那么,通过对武警法律关系的产生、运动过程的考察,可以检查武警法律规范制定得是否完备和正确,其设定的行为模式是否符合正义、公平要求,还可以考察武警法律规范是否与其他法律规范之间有冲突或不一致。可见,武警法律关系能给立法者提供大量的情况,反馈必要的信息,为及时、科学地制定和修改武警法律规范提供条件。

 

作者:李科 来源: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7期

第8篇

论文关键词:实验,通风,创新

1 《矿井通风与安全》实验概况

本课程是安全工程的专业方向课。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理解国家安全生产方针;熟悉煤矿井下灾害(瓦斯、矿尘、火、水、热害等)的发生机理及防治技术;基本掌握防灾基础手段——矿井通风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使学生具有矿井通风技术管理、设计和制定防灾专项技术措施的能力;并为继续学习相关专业课程提供基础。该演示实验主要是为了有机结合课程培养要求,让学生掌握课程的重难点及培养其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等。然而,通过实验大纲可知(表1所示),实验内容较多,实验室演示模型数量有限,班级人数较多,实验学时较少,这些矛盾直接影响该实验的教学质量,基于此,有必要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有效掌握实验要求和达到本实验培养目的。

2 实验教学方法创新模式

综上,为了能够达到实验培养目的,通过创新该实验的教学方法,从由点到面,深化实验内容;创新实践平台;匹配课程,自主设计实验并完善考核机制,逐步加深,层层递进,见图1所示:

3 实验效果分析

结合实验要求及内容特点,并按照上述创新教学方法流程进行,取得了良好效果,主要表现在:

3.1 由点到面,深化实验内容

根据原实验内容及要求,通过教师对实验内容的理论讲解,让学生在已有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内容拓展,并通过模型动态演示,提升内容为采煤工作面煤层注水防降尘注水钻孔布置形式;采煤工作面顺槽扇形抽放钻孔布置形式;分层采面风流逆转;全矿井主要粉尘监测点的分布;消防降尘洒水系统等,使内容更加饱满,契合课程讲解内容及相关课程。

3.2 自主创新,丰富实验模型

根据教师演示教学模型,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组动手演示,论文开题报告并在理论拓展和自己动手的基础上进行灾害模型自主设计,弥补现有实验演示设备不能满足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山区煤矿的生产需求。通过设计,每一组学生都制作出了相应的不同地质条件下的生产模型,其中有几个组别的同学所制作的模型获得全国大学生采矿模型大赛一、二等奖项,图2、图3所示。

3.3 创新考评机制

由实验大纲中可知,其成绩考评形式过于单一,为了能够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公平评价,实行生生互评、学生自评、教师点评等多维评价模式并按照相应比例进行计算。通过模式实施,学生对评价结果满意,且整体成绩表现良好。

3.4 匹配课程,自主设计实验

在原有和拓展实验内容基础上,让学生结合已学课程,自主设计课程重难点的实验项目,并结合现有实验室设备和自己设计的设备进行项目演示,在教师的指导下和学生的自主设计,主要得出了以下实验项目:巷道通风阻力测定与分析;矿内空气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测定;粉尘浓度与分散度测定。

4 结论

根据上述创新教学方法模式的实施,弥补了单纯为实验而实验的尴尬,且学生在原有实验基础上做到了举一反三,不仅有效掌握了实验要求及实验内容,且成绩整体良好,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设计相应模型和实验项目,有效增加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实践能力,符合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宋国利,盖功琪,苏冬妹.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2):91-92.

第9篇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逐渐得到普及和覆盖,并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网络的覆盖为人们的生活、娱乐、办公提供了便捷的网络环境。但同时也存在计算机网络操作的漏洞,使得不法分子利用相关技术,在网络中传播病毒、窃取重要机密信息,严重危害了社会的稳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维护计算机网络环境的稳定安全,需要对威胁计算机网络环境的因素进行了解,并针对这些因素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确保计算机网络运行可靠性。 

2 网络计算机安全的概念及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种类 

2.1 计算机网络安全概念 

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指的是在计算机网络环境的管理中,运用先进的网络管理技术及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运行的数据完整,并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安全性、适用性。计算机的安全在网络环境下需要得到两方面的保障,也就是计算机物理安全及计算机逻辑安全。其中计算机物理安全是指计算机的系统设备中跟数据相关的设施,应受到物理相关原理的保护,以免设备元件丢失或损伤;计算机逻辑安全是指计算机在网络环境下,其运行要符合逻辑,确保数据的完整、可用及保密性。 

2.2 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威胁的原因 

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三种类型,包括自然因素、突发因素、人为因素。其中,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中的安全隐患和自身带有的薄弱性对计算机网络的自然因素及突发因素具有重大影响,而人为因素主要是由人的刻意行为引发的,是威胁计算机网络环境安全的最大因素。人为因素主要是通过非法入侵的手段,对计算机数据和编程进行篡改、窃取、破坏,或病毒传播。另外,因计算机网络自身的特征,使其存在一定的潜在威胁,易导致信息泄露、非权限访问、资源耗损或被窃取、破坏等。其特征及危害如表1所示。 

2.2.1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项全面开放的技术,其网络环境容易受到各方面的攻击,特别是物理方面的威胁。物理威胁主要指的是身份识别发生错误以及间谍行为、偷窃行为等。其中偷窃行为就经常发生,使得一些含有国家、企业等重要文件的计算机机器设备被偷窃,造成了机密信息的泄露和严重的经济损失。除此之外,在使用互联网时需要有用户名及用户密码,若身份识别没有顺利进行,就会使计算机网络在运行中失去保护屏障。身份识别包括口令破解、算法考虑不周、口令圈套、随意口令等。 

2.2.2计算机网络的全球性 

因计算机网络不限国籍,具有全球连通性,使得计算机网络会受到局域网、本地网甚至更宽范围的有害程序入侵。有害程序入侵包括病毒入侵、木马危害、软件的更新或下载等。另外,因网络系统的各项设备相互连接,当某一设备遭受病毒入侵,容易形成整个网络安全环境的破坏。 

2.2.3计算机网络的共享性 

计算机网络资源可供人人共享,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在网络上或搜寻信息。网络的连接需要依靠线缆,而线缆连接和系统会存在一定漏洞,容易对网络环境造成安全威胁。线缆连接包括拨号进入、窃听、监控、冒充等节点,所形成的每个节点数据信息都有可能被搭线窃听。系统漏洞主要是指在不安全的服务、配置及系统初始化等,使得计算机在网络运中因自身的漏洞,对网络安全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胁。 

3 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的安全现状 

3.1 计算机网络管理不全面 

虽然计算机网络技术已被得到广泛应用,但依然存在一些操作系统上的缺陷,包括计算机网络管理的缺陷。计算机网络管理类型多样,有计算机硬件设施的安全硬件及软件、内存的安全管理等。计算机网络具有连接性,若某一程序管理出现问题,就极有可能致使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出现故障,甚至瘫痪,让黑客有了更多机会攻击、破坏计算机网络的电脑程序,影响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3.2 互联网络中的漏洞 

计算机的互联网功能,使其在为用户提供某一网络服务时,易遭遇非法入侵。在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在传输信息、安装软件、加载资料、执行操作功能等时候会遭到不法入侵,那是因为计算机本身具有传送信息的功能,而传输信息的时候经常会存在一些可执行的文件,这些可执行的软件需要通过编写才能形成电脑程序,而编写程序难免会存在人为疏忽,让计算机网络遭致破坏甚至瘫痪。此外,可执行软件在传送运行中,若受到远程监控或被安装间谍软件,就会使相关信息造成丢失,使编写程序受到侵害。

3.3 计算机网络的病毒侵害 

计算机网络的操作系统可以被重新创建,其进程具有一定的支撑性和维护性,所以程序软件在运行或远程操作中,容易遭到病毒的入侵、破坏,对计算机硬件设施和软件功能造成损伤。另外,计算机病毒具有长短不一的潜伏期,可进行自我复制,若某一计算机系统遭到入侵破坏及监控,其他计算机也有可能遭到病毒入侵,使其程序在黑客计算机中被监控,或由于用户下载了带有病毒的软件、浏览带病毒的网页时,同样会给病毒入侵有可乘之机。 

3.4 不具备计算机安全意识 

计算机网络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但在运用计算机网络时,很多人不具备计算机网络安全意识。由于普遍用户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不足,且相关操作知识有限,所以在浏览网页、传输信息、和相关联网操作时,不注重对信息的保密,也没有安全意识,很容易误判一些网络信息或软件,接收别人的传送文件或下载带病毒的软件,致使计算机出现中毒现象,形成信息的外泄等。 

4 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4.1 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的物理措施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物理措施是指在网络背景下,计算机的运行要具备健康、安全、稳定的物理环境,包括计算机的机房安全、硬件设施安全。在计算机机房中,要确保其不受电磁干扰和地震危害,保证机房环境具有防火、防潮、防水等功能。另外,实施计算机物理措施,还要对安装计算机设备的周边环境进行定期检查,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记录、处理,检查计算机机房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对电缆的正常指标进行检查,观察机器设备在运行时是否存在杂音或异常情况,对机房人员的进出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以免一些非授权人员对机房设备进行人为破坏。 

4.2 健全政府管理机制 

计算机的网络安全,对相关企业甚至国家安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还需要通过法律手段对网络非法侵入和网络犯罪行为加以约束、制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网络操作行为做进一步的规范,并注重提高计算机管理人员的的管理技能及法制思想,使其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水平。政府管理机制要针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制定出相应的安全管理规范,例如计算机网络安全资料管理机制、计算机网络管理员管理制度、网络维护管理制度等,确保和规范计算机的网络安全,使得计算机网络操作有法可依。 

4.3 提高计算机网络的技术水平 

4.3.1加强计算机的病毒防治技术 

计算机病毒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操作存在较大的威胁,并逐渐呈现智能化病毒的趋势。因此,一定要提高计算机的病毒防治技术,通过有效的杀毒软件和预防病毒入侵的手段,提高计算机网络的运行安全。通过提高计算机防病毒手段,使计算机网络在运行中防病毒软件能够准确、及时地发现病毒并删除危险。当前,计算机网络防病毒软件一般常见的有瑞星杀毒软件、360杀毒软件、卡巴斯基杀毒软件等。 

4.3.2加强计算的防火墙技术 

防火强技术也叫隔离技术,是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第一道屏障。防火强技术通过控制访问权限,阻止黑客攻击,并预防病毒侵入服务器,使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数据信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防火墙技术是一项独立于其他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工具,加强防火强技术对防火强的硬件设备进行设置,可以提高计算机服务器的运行安全。 

4.3.3加强计算机网络的加密技术 

加强计算机网络的加密技术主要是对计算机储存信息和网络传输信息加以重新编码,使其具有一定的破解难度。计算机网络的加密技术包括连接端口、网络节点、网路连接等的加密,不同的加密方式具有不同的作用。计算机数据加密技术主要分为四种类型:计算机数据完整性的辨识、计算机数据的传送、计算机数据的存储、计算机密钥管理技术,其中计算机密钥管理技术又分为解密密钥技术和加密密钥技术。 

4.3.4计算机入侵检测技术 

计算机入侵技术与防火墙技术相比较更加新型,不仅对防火墙的弱点有补充作用,而且可以以最快的时间检测到入侵者,并对其入侵行为加以分析、控制,做出必要的应对措施,以保全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计算机入侵检测系统技术,主要是对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节点进行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检验计算机网络在运行中是否已被入侵,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具有较全面、及时的保护。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计算机网络运行安全也受到一定威胁。为了在网络环境下,维持计算机的运行安全,需要对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有所了解,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正确的应对措施,有效控制、防范非法入侵行为,对计算机出现的系统漏洞及时修补,维护计算机网络环境的稳定、安全。 

参考文献 

[1] 李振美.分析计算机安全问题[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4,06(27):13-15. 

[2] 韩锐.计算机网络安茜的主要隐患及管理措施分析[J].信息通信,2014,01(133):152-153. 

第10篇

关键词:科技;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创新能力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思想,出台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党的十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驱动中国经济发展转型成为共识。建国以来,经过六十余年的科技创新、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文化发展,中国科技资源投入发生了巨大变化,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和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科技资源投入变化

科技资源投入规模与强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活动规模、评价国家科技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一)科技人力资源投入

1952年,全国科技人员达到42.5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6.4万人,农业科技人员1.5万人,卫生技术人员12.6万人,科学研究人员8000人。到1978年,全国全民所有制科技人员达到434.5万人,相当于1952年的10.2倍,其中工程技术人员达到157.1万人,卫生技术人员达到127.6万人,农业技术人员29.4万人,科学研究人员31.0万人。改革开放后,中国全时从事研发工作研究人员数稳步增加。1980年仅为32万人,2000年达到69万人,比1980年翻了一番。2005年,中国全时研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达到111.9万人,占世界总量比重达到13.5%,超过日本。2007年增至19.7%,接近美国和欧盟。2013年中国R&D人员总数为353.3万人,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2010~2014年,中国研究开发人员全时当量投入从255.4万人年快速增至393.7万人年,增长了54.2%,基本上形成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及科学研究以开发机构和高等学校为主,实验开发以企业为主的研究开发人员投入格局。

(二)科技物力资源投入

建国初期,国内仅有30多个专门研究机构,公共图书馆只有55个。1957年全国科研机构共有580多个,达到建国初期的19倍多。1965年底达到1714个,比1957年翻了两番。1991年全国科研机构数量已达到5463家,相比1965年再次翻了两番。但随着科研机构转制,1991~2010年,中国科研机构数量不断递减,2010年已降至3696家。但高等学校作为培育科研人才和从事基础研究的重要机构,从1991年的806所增至2006年的1867所,2010年发展到3321所,比1991年翻了三番。2014年,我国基本上形成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及科学研究以开发机构和高等学校为主,实验开发以企业为主的格局。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超过1600家,在孵企业8万余家,国家高新区115家,成为“中国创造”的主力军。

(三)科技财力资源投入

我国科技研发投入一直在持续不断增长。1978年,中国全社会R&D经费支出不足40亿元,1990年超过100亿元,1997年达到509.16亿元。2001年突破1000亿元,达到1042.5亿元,比1997年翻了一番。2006年超过3000亿元。2012年首次突破万亿,达到10298.4亿元,名列世界第二。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科技研发投入强度(即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开始稳步提高。2000年突破1%,2007年达到1.49%,远高于俄罗斯的1.12%、巴西的1.11%、南非的0.92%、阿根廷的0.51%等发展中大国,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2012年达到1.98%,与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韩国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基本相当。2013年首次超过2%,达到2.01%,高于欧盟28国平均1.92%的投入强度。2014年,科技研发投入强度上升至2.05%,接近“十二五”规划目标(2.2%)。OECD公布的《经合组织2014年科学技术与工业展望》显示,中国的研发支出预计将在2019年前后超过美国和欧盟,跃居世界首位。

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度越来越高,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的制高点,加快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一)科学创新能力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科技论文产出的数量和质量都出现了爆炸性增长。根据SCI数据库统计,1994~2004年十年段,中国科技在世界的排位在第18位。从2006年起,中国的论文数量先后超过了日本、英国、和德国,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2001~2011年(截至2011年11月1日)十年间中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83.6万篇,论文共被引用519.1万次,排在世界第7位,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6.21次。中国12个学科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在世界前10位以内,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工程技术、数学等4个领域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2位。2013年,中国已进入世界前5位,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6.92次,提前7年实现《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规划发展纲要(2006-2020)》提出的“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进入世界前5位”的目标。2004~2014年(截至2014年9月)十年间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136.98万篇,论文共被引用1037.1万次,中国居世界第4位,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7.57次,其中高被引论文占全球10.4%,有16个学科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在世界前10位。

(二)技术创新能力

1985年中国申请国际发明专利(PCT)数占世界的比重只有0.01%,1995年提高到0.3%, 2011年已经达到9.0%。2012年3月6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2011年国际专利申请情况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达到了16406件,居世界第四位。2006~2013年期间,中国PCT申请量年平均增长率为27.5%,为世界最高。2014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26169件,从世界第四位上升为第三位。排在美国和日本之后,美国和日本相当于中国的2.41倍和1.66倍。2014年,中国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9件,超过“十二五”规划目标(3.3件)。

(三)科技市场创新能力

1980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世界总量比重为0.03%。1990年上升至0.6%。2000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为370.43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为3.7%。2006年超过了美国和欧盟(27国),成为世界第一。2010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达到5488.3亿美元,是2000年的14.8倍,占世界总量的比重达到20.4%,相当于欧盟的1.30倍、美国的1.42倍、日本的3.40倍。2000~2010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年均增长率高达31%。2012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超过6000亿美元,达到6011.73亿美元。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走向“新常态”的新增长点。

(四)信息获取能力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开始从国外引进和应用互联网。1997年中国上网用户数只有62万,其中通过拨号方式上网的用户数占75%, 2007年,中国互联网用户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网民数第一大国。2011年12月达到5.13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3.56亿,均居世界第一位。2012年中国的网民总数达到5.6亿人,为美国的2倍多。2010~2014年,中国互联网上网人数从4.57亿人上升至6.59亿人,其中手机上网人数达到5.57亿人,宽带用户超过7.8亿户,成为世界最大的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市场。

三、结论与展望

中国已经进入科技创新增长期,具备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投入基础。中国科技发展水平已开始由“追赶式发展”向“自主创新跨越式发展”转变。但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创新型科技人才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人才支撑,相对于我国人口和经济规模而言,我国的创新型科技人才总量还不够多,无法满足创新驱动发展的巨大需求,必须依托科研院所、大学、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创新型研究团队,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其次,我国在创新型国际前沿领域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必须在能源开发、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依托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链条,推动涉及人口健康、食品药品安全、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生态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重大领域的科技创新,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撑。再者,我国科技创新体制仍不完善,必须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的转化机制,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和经济的紧密结合,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84[R].中国统计出版社,1984.

[2]刘国光.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R].人民出版社,2006.

[3]访杨卫:中国基础科学研究要积极面对复杂形势[N].光明日报,2015-2-26.

[4]中国企业已成为国际专利申请大户[N].人民日报,2015-3-20.

第11篇

论文摘要:文章针对外籍教师管理人员所存在的问题,从安全、服务、经济三方面去阐述其应该具备的意识。

高校外籍教师管理人员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热情的工作态度,熟练的外事专业知识,既熟知自己所在院校的办学理念、基本情况,又了解外籍教师所在国的政治、历史、文化和习俗等,同时要具有良好的外语水平和跨文化交际、沟通能力,学会创造和谐氛围。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外籍教师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提高聘方学校的外语教学水平,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认为高校外籍教师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几点意识。

1安全意识

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高校外国文教专家管理者要认真学习《国家安全法》、《保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法》和国家有关外籍教师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在头脑中形成牢固的国家安全意识,并结合学校自身情况制定外籍教师管理法规。在外籍教师聘用、管理过程中,要非常重视法制观念的建立,在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包容千差万别的文化习俗的同时,注意保护国家利益,防止国外敌对势力以外国文教专家的身份渗透,防止外籍教师在我国进行非法传教活动,防止外外籍教师到未开放及敏感、涉密地区去旅游、拍照,禁止外籍教师干涉中国内政等。对于违规、违纪的外籍教师,我们要在第一时间向所属外国专家局、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当地公安局如实反映情况,并配合国家安全部门做好调查、防控工作,切实维护国家利益。

保护外籍教师人身财产安全的意识。在聘请外籍教师之前,一定要仔细考查安排好外籍教师的住宿,对室内的用电设备进行排查,尤其要对电热水器、电视机等较大功率和日常经常使用频率高的电器进行认真检查,避免因用电器发生漏电而引发事故。对于喜欢到酒吧等娱乐场所休闲的外籍教师,要在聘用前对其进行安全教育,明确指出本地的娱乐场所是否安全,夜晚的治安情况是否好,哪些地方的娱乐场所最好不要去等,并在合同附则中注明因外籍教师自身行为不检点而引发的伤害或损失责任应由外籍教师自负。对于喜欢利用休息日或假期外出旅游的外籍教师,需明确要求他在制定出游计划前通知校外事管理部门,由外事管理部门提出建议或意见,并登记好外籍教师动向后方可出发,以防止因外籍教师不了解情况误入危险或梦游区域,给外籍教师自己带来安全隐患,给学校带来不可预知的麻烦或损失。

2服务意识

很多时候,外籍教师管理人员都把自己的身份定位成为一个管理者,但外籍教师是一群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来华任教的目的,即非谋生,亦非享受,而是体验某种经历和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需求,因此,对于外籍教师的管理,外籍教师管理人员除了严格按照我国法律法规和学校相关规定持行管理职能,还应不断加强服务意识,淡化权利和支配意识,充分尊重、信任外籍教师,双方以诚相待,友好协作,使外籍教师在校生活得更加舒适,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为搞好外语教学,培养高质量人才而努力。

在管理外籍专家的日常生活时,外籍教师管理人员要努力营造一种适宜引发外籍教师激情的文化环境,创造一种互相关心、彼此尊重,彼此信赖的环境,让外籍教师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一员,有认同感和归属感,感受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激发工作的积极性。在平时的工作中,外籍教师管理人员可以利用现场和实物进行环境创造,比如在专家公寓张贴外籍教师所属国家的国旗图片、所在国家的风光图片等等,让外籍教师有家的感觉,消除外籍教师因生活习惯、礼节、宗教信仰、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及全新的环境和语言的不同而带来的孤独感和诸多不适应。在西方重要的节日期间,特别是圣诞节,外籍教师管理人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让他们在异国他乡也感到浓浓的友情和欢乐。在外籍教师的生日时,送去贺卡、生日蛋糕,让他们感到温暖和关爱。 转贴于

在管理外籍专家的教学工作中,外籍教师管理人员应积极帮助外籍教师与其他教师建立起良好的关系,积极创造机会增加外籍教师之间、外籍教师与中国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主动协调外籍教师与学校之间的关系,邀请外籍教师参加有关院系组织的教学、科研活动以及大学生社团组织的跨文化交流活动。举行定期或不定期外籍教师会议,鼓励外籍教师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提出意见或建议,参与教学管理,尊重他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最大限度地实现对他们的承诺,创造一个轻松、良好的沟通平台。如果是由于中外文化、经济差异,外籍教师的一些理想化的建议可能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外籍教师管理人员应及时向外籍教师解释,得到外籍教师的理解和体谅,而不是给予简单的否决或忽略,同时将校方的决定及时反馈给外籍教师。每学期结束前,学校教务部门对外籍教师的教学给予全面的评价,对于工作认真,教学效果好的外籍教师,聘请学校给予表彰奖励,如颁发证书,授予荣誉称号等,或接受院校领导的接见等以满足他们尊重、自我实现的高等次需求,从而使外籍教师的专长、智慧和积极性得到最大的发挥。特别注意尊重外籍教师的时间,外籍教师通常有提前数天、甚至一两个月制定计划、安排的习惯,因此外籍教师管理人员要将课程表、学校的校历、作息时间表、放假时间表等翻译成英文提前发送给外籍教师,以便他们可以灵活安排自己的时间。另外,对于有关他们的活动计划尽量不要更改变动,如有变动须提前通知,并做好解释,消除误解,让他们感到学校的尊重。

3经济意识

虽然说学校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都会投入较多资金聘请外籍教师,但在外籍教师的选择上外籍教师管理人员应具有良好的经济意识,要根据本学校的实际外语教学需要制定外籍教师聘用计划,以英语外籍教师为例,笔者认为可选择外籍教师主要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母语国家如英国、美国等的有资质和教育经验的外籍教师,他们非常抢手,对聘方也会提出严格要求,但教学效果是最好的,也最受学生们的欢迎,学校一般都愿意聘任1-2名这样的外籍教师。第二类是母语国家有资质,但教育经验相对较差的外籍教师,他们对月薪要求要求不如上一种那么高,对生活福利等的要求相对也会较差一些,可以聘任他们做为教学补充。第三等是英联邦国家的外籍教师,虽然母语是英语,但他们的受教育水平、本身素质等良莠不齐,需要仔细甄别,整体教学能力较差。第四等选择是非母语国家的外籍教师,这类外籍教师一般很难为高校承认,个别有能力的外籍教师在办理聘任手续时也会遇到难点。在第学期开学前,高校外籍教师管理人员应与学院相关部门仔细商讨制定外籍教师聘任计划,并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学校现有外籍教师的教学能力情况系统分析,实事求是地确定需要聘请外籍教师的类别和水平,做到既不对学校的教学需求打折扣,同时节省经费开支。

总之,高校外籍教师管理工作是高校加快国际化进程、提高外语教学能力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外籍教师管理人员要在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和省市有关外籍人员管理的规定,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安全意识和经济意识,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更好的激发外籍教师的优势和特长,更有效地提升外籍教师资源的聘用效益。

第12篇

关键词:国家利益;国际化;学术期刊;学术评价;出版体制;学术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6248(2015)04-0069-04

学术期刊肩负着传承人类文明、传播社会文化与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责任,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和创新的标志之一。作为科研成果积累与传播的主要载体,中国学术期刊出版行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中国现有期刊数量仅次于美国,但整体水平不高,小散乱现象突出,期刊管理体制仍沿袭传统模式,滞后于中国科技、经济发展的速度。同时,中国学术期刊还面临国际知名出版集团的巨大冲击。爱思唯尔、斯普林格等期刊出版集团在学术期刊出版的学术质量、运作模式等方面均具有较大的优势以及成功的经验。中国学术期刊应该如何应对来自国际、国内的双重挑战?如何应对当下学术期刊国际化的热潮?这些值得学术期刊从业者反思[1]。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宏观战略的背景下,为了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术期刊,进行最大限度符合国家利益情况下的学术期刊国际化出版途径探索与研究,也是目前学术期刊管理和主办部门所关心的问题。那些背离国家利益、缺少国家支持的学术期刊,其发展方向势必会偏离;同样,管制不合理也势必会阻碍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因此,应适度扫除学术期刊发展中的一些障碍,促进学术期刊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目前开展了所属学术期刊质量提升项目与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从经济、政策等方面对学术期刊进行分类资助,打造了一批在本专业领域影响力和辐射力较强的中文学术期刊。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通过被引频次等指标,全面分析中国6 400多种学术期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认为2012年以来中国优秀学术期刊的国际总被引频次连续3年大幅增长,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正不断提升。

笔者试图运用政治学观点,基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关系,从国家利益视角对学术期刊国际化过程中的利弊进行反思,以期为制定符合中国国家利益的学术期刊国际化出版路径和推进措施研究提供依据。

一、学术期刊与国家利益的特性

(一)国家利益与学术研究

国家利益是国际政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决定国家的价值取向和政策取向。经典现实主义学者汉斯・摩根索认为国家利益的根本是指国家生存与安全,在此基础上保护本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统一。自由主义学者安德鲁・斯科特则认为国家利益是基于国际体系为中心的,即国家政策应与跨国利益、国际利益相结合,履行对国际体系以及全人类的义务。大部分中国学者认为国家利益是满足人民物质与精神需求的生存利益和发展利益,包括国家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以及文化利益等。其中,国家安全利益为基本条件,包括领土、以及良好的周边环境等,是保证人民生活安定的基本条件;政治利益是维护国家现有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国际地位;经济利益包括保障国内经济发展与提高国际经济地位;文化利益则是保护国内历史的、传统的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的维护等。国家利益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全民性和阶级性、持久性和动态性等多重属性。国家统治过程时刻伴随着寻求知识支持和论证的过程,学术自由是国家对知识价值承认与否,以及国家对知识的社会效益与国家利益权衡利弊的结果。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目前美国、中国、德国和日本在科学研究方面投资分别占各国GDP的1.9%、2.2%、2.5%和3.0%[2]。在1994年美国的《科学与国家利益》报告中指出,科学应为国家重大目标服务,政府资金也优先投入到这些领域;在确保国家在基础研究领域占主导地位的同时,开展与私人企业、国外企业合作。巴斯德曾经说过:“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学术无国界是支持学术期刊国际化出版的内在原因,其内涵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崇尚学术自由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剥削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手段,即由国家主导的基于本国利益的科学研究,如由国家资助建立大学和研究所,雇佣科研人员进行科技攻关等。

(二)国家利益与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与国家经济利益、科研实力和国际地位等方面利益紧密相关,具有社会性和公共性。学术期刊为国家利益服务,同时国家也大力支持学术期刊的发展。中国学术期刊大多由政府审批与管理,依赖政府和主办单位扶持,市场经济虽然也能有效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但因为市场本身存在局限性,在某些程度上妨碍了国家利益的实现。

中国学术期刊是中国学术思想交流与传播以及科技成果展示的窗口,不仅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引领科学研究的旗帜。学术期刊及办刊单位在研究领域内的话语权具有较强的学术风向引领作用。学术期刊在学术研究方面的作用应由学术活动的参与者向引领者转变,通过刊发文章选题设计、研究方向、栏目等的设置,吸引国内乃至国际的专家与学者,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解决设置的研究议题,从而促进该学术期刊出版国家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进步成果。在学术期刊刊发议题的设置中,成功的范例是美国的《科学》和《自然》杂志。也有一些国内知名学术期刊通过定期设定研究议题,邀请领域内专家、学者撰写研究综述,分析国内外行业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为广大研究者提供基础,充分发挥了学术期刊的学术引领作用。

二、学术期刊现状与国家利益忽视的原因

(一)学术期刊与学术评价

科研成果质量鉴定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常缺少客观、量化的指标,而基于学术期刊数量、影响因子等的科研成果评价为其提供了可操作的便捷性指标。学术的国际化开拓了学术视野,方便中国学者与国际一流科学家对话,中国学者的论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际一流刊物上,促进中国科技进步。据统计,2013年中国学者16.5万篇,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的数量增多,成为名副其实的学术论文大国。《2012中国自然出版指数》一文指出,在2012年所有《自然》及其子刊上发表的论文中,中国作者共303篇,占其论文总刊载量的8.5%,显著高于其他国家;比2011年数量增长加了35%。国内科技成果评价、职称评聘、科研人员业绩考核、奖励制度攻读学位等均与挂钩。然而,在当前学术评价体系下,与项目申请几乎成为当前学术研究人员唯一的科研活动,出现了过度追求数量而不注重质量的科研考核体系,导致学术浮躁,科研商业化、学术造假等现象凸显,如:花钱买论文、跟风与重复性试验论文较多等,缺乏创新与必要的科学质疑精神。一个没有科学精神的民族是危险的,由于过度崇拜SCI、EI等指标,国内作者都热衷于将高质量于国外影响力大的期刊,一些档次较低的文章才会考虑国内刊物,大批科研成果外流,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内学术期刊质量下降,最终导致中国科研创新动力消失。

(二)学术国际化与学术期刊

与对学术评价机制的纷争与诟病不同的是,国内对学术国际化问题则基本达成共识,为此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纷纷开展国际合作并召开国际会议,在加快科学技术发展与学科建设的同时,学术期刊管理和主办者也开始探索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发展路径。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学术期刊办刊理念向开放存取、数字化与国际化方向转变,期刊国际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出版业的必然反映。

世界上最重要的学术引文索引主要收录英文期刊。据2013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被SCI收录的期刊约有160种,其中90%以上是英文出版[3]。英、美等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其学术出版霸权地位已形成,学术期刊背后的国家利益也自然向其倾斜。《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是国内顶级期刊,其多个专辑均为英文版,且已被SCI收录,但因其是中文出版而照样不被中国学者看重[4]。德国、荷兰等非英语国家为了扭转本国出版国际地位下降的趋势,也利用英语办刊并取得成功。中国一些办刊实力较强的学术期刊也开展了国际化尝试,旨在提高学术期刊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期间,针对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等问题,有的政协委员提出了打造中国知名英文学术科技期刊的意见和建议。虽然目前中国在扩大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整体情况仍不容乐观。国内学术期刊小、散、乱等问题凸显,即使期刊被SCI检索其影响因子也不高,难以受到国外科学研究者的重视[5],难以吸收国际优秀稿源解决本国亟需解决的问题,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就很难形成,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地步。可以说,中国学术期刊管理体制、经营模式、评价体系、办刊理念以及编辑队伍素质等是制约其国际化影响力提升的限制因素。

(三)基于国家利益的学术期刊国际化出版热潮反思

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优秀科研成果(主要是论文)的产出不断增加,但顶级学术期刊缺乏的状况将严重影响中国国家利益。据统计,中国物理学领域每年发表的论文有2万篇左右,大约80%发表在国外杂志上,这些发表在国外的学术论文对国内科研的影响程度值得我们深思[6]。

由于学术话语权被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占有,使其他国家的科研处于被动局面。国外学术期刊通过设置议题,引领着全世界研究者的研究兴趣与思路。科研仪器设备购买国外的,论文成果也优先在国外刊物发表,中国科研工作者沦为学术期刊发达国家的打工者。这种由政府资助科研成果的版权无偿转让给国外期刊,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中国科研成果和智力资源的流失。据美国《2012年科学和工程学指标》统计,中国科研投入总额位列全球第二,但是国内的创新体系仍然表现不佳。美国《科学》杂志也曾“炮轰”中国现行科研体制存在的种种弊端。这些高质量论文外流现象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朱剑等通过对学术国际化与学术体制、学术评价以及学术期刊关系的论述,对中国期刊的国际话语权问题进行了探讨。赵文义分析了学术期刊出版过程中国家利益被忽视的原因,提出适合中国国家利益的学术期刊国际化出版战略。国内学术期刊缺少高质量的稿源,那么拿什么拯救高质量科研论文外流的状况?学术期刊办刊模式与国际接轨问题、期刊质量以及审稿流程以及传播方式的国际化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三、国家利益下的学术期刊国际化路径

在目前中国学术期刊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部分期刊也进行了一些国际化发展的探索,形成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热潮,如何让中国学术期刊在不妨碍国家利益的前提下走出去、创造中国国际知名品牌期刊,提升国际影响力,成为行业和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在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困境:如学术期刊管理体制的束缚、经营理念与模式单一、办刊理念缺少特色、编辑人员素质与语言障碍以及学术评价体系的制约等。

目前评价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化水平最主要的标准是能否被SCI、EI等国际知名检索系统收录。国际化评价常与学术评价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中国政府用财政资金供养的英文学术期刊能给中国带来什么?与仅谋求SCI、EI检索的意义何在?当前国家已停止了官员考核中以仅GDP论英雄的考核办法,那么考核科研人员的SCI“紧箍咒”是否也应松绑?SCI、SSCI创始人加菲尔德曾指出,为科研工作者提供获取学术信息的快捷路径是三大检索系统的首要功能,其次才是评价功能,SCI影响因子评价与核能影响一样,为学术期刊带来的影响也是一把双刃剑[7-8]。过度追求影响因子与被引频次等指标,忽视了期刊影响力的主要基础――期刊文章内容与质量,将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作为所有学术期刊评价的国际标准,在中国很有可能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其结果必将对中国学术期刊的特性与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当下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化过程中应该怎么办?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包括形式上的国际化和内容上的国际化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其中,形式上的国际化包括论文作者国际化、编委及审稿专家的学术观点及审稿意见国际化、期刊语种的国际化、编校与排版等出版人才国际化、出版与发行的国际市场等。而国际化的实质是内容国际化、科研论文研究对象国际化、研究水准国际领先,因此内容上的国际化比形式上的国际化重要得多。中国现有体制下要实现学术期刊国际化,应选择在具有国际领先地位的科研领域入手,由政府财政支持。在语言方面,应首先实施中文出版,其次可由编辑翻译成英文,国际稿源也可先翻译成中文发表。在国家利益下,学术期刊应限制国家资金产生的科研项目论文外流,同时努力争取国际稿源。在购买自然、科学等高端杂志的版权后,可由国家组织专业出版机构进行翻译,降低国内科研人员接触国家前沿领域的获取成本,提高便捷性。

中国期刊国际影响力整体仍较低,高水平论文外流更降低了其竞争力。当下政府通过资金资助部分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出版已经初显成效,部分英文刊的国际影响力得到了提升,但目前分散资助个体办刊的方式难以形成能与国际知名出版集团竞争的规模化的出版集团。在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得到国家宏观政策与经济的支持,突破期刊经营管理模式,支持期刊出版部门通过兼并、重组形成期刊群模式,走集团化、国际化之路,才能大幅提高中国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占有更多的学术资源。

四、结语

在科技实力日益增强的同时,学术期刊发展却与之不匹配,我们必须进一步改革,加快中国学术期刊的发展。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化热潮有助于国家科研实力与地位提高,但同时应合理、适度地协调国际出版与国内出版的关系。在当下“走出去、引进来”的国家战略下,关于学术期刊国际化传播和本土化传播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国际化等问题值得反思。

参考文献:

[1] 赵文义,张积玉.国家利益视域下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出版[J].思想战线,2011,37(4):93-95.

[2]苗凌葛,赵青,赵大良,等.中文科技期刊国外影响力的统计与分析[J].编辑学报,2012,24(6):605-608.

[3]王淑华,王亨君.我国英文版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分析[J].编辑学报,2009,21(2):173-175.

[4]周.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实践的样本探析――以Cell Research(《细胞研究》)为例[J].中国出版,2011(10):6-11.

[5]王丰年.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化的问题和对策[J].科技与出版,2012(5):43-45.

[6]朱剑.学术评价、学术期刊与学术国际化[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4(5):12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