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21: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六单元第22课《九色鹿》同步练习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3题;共118分)
1.
(8分)读拼音,写词语。
huì
yì
xiàn
chū
nuò
yán
dǎn
qiè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fáng
xùn
xiàn
luò
hào
dà
jūn
hé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
(6分)读拼音,写词语。
nónɡ
hòu
dònɡ
xué
xùn
ch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mí
liàn
jì
niàn
wú
xià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
(5分)看拼音写词语。
yú
shì
jiàn
lì
wàng
yì
yāo
qiú
dào
lù
wàng
ēn
fù
y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
(4分)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愤怒—________马上—________
不许—________道谢—________
5.
(7分)填空。
①篮________队员,按要________每个人都要投两次三分________。(求,球)
②因________路赌赛,上班迟________了。(道,到)
③大声的呼________声,吸引来更多的人,他们纷纷要下水________落水者。(救,求)
6.
(2分)换掉加下划线的词语不改变句子意思。
①
忽然
,
耳边传来“救命”的喊声。________
②
国王听了,立即调集军队,去抓九色鹿。________
7.
(5分)连词成句。
无忧无虑
过着
在森林里
生活
九色鹿
的
从此
8.
(9分)我能照样子写词语
又细又亮
又舒适又温暖
又尖细又娇嫩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9.
(4分)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模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0.
(5分)词形和音节对对碰。
rèn
hé
hú
shuǐ
gū
fù
dào
yì
bǔ
zhu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1.
(9分)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撒:sā
________ sǎ
________
塞:sāi
________ sài
________
恶:ě
________ è
________ wù
________
当:dānɡ
________ dànɡ
________
12.
(4分)我会填多音字,并组词。
好
hǎo
________ hào
________
挣
zhèng
________ zhēng
________
13.
(6分)看词语,写音节。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求救
湖水
任何
感恩
商议
愤怒
14.
(5分)给词语找意思相反的朋友。
开口—________ 伤害—________ 赏—________捉—________ 发财—________
15.
(4分)填入恰当的量词
一________茶
一________女孩
一________星期天
一________大眼睛
16.
(6分)辨字组词。
埃________
拘________
颁________
挨________
句________
份________
17.
(5分)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________彩虹
一________鹿
一________人
一________井
一________ 星
18.
(4分)选字填空。
义
意
议
忆
①
你知道这个字的________思吗?
②
老李和老张是________兄。
③
“是去是留”人们________论纷纷。
④
回________,有时很美好,有时也很痛苦。
19.
(4分)字的加减
二+亅=________ 今+丶=________ 首+辶=________ ⺈+贝=________
20.
(5分)加标点。
九色鹿一眼就看到了那个人
________他愤怒地说________ ________你这个见利忘义的家伙________ ________
21.
(4分)我会分:的、地、得。
气________脸色铁青________九色鹿,见到那个人愤怒________说:“你这个见利忘义________家伙!
22.
(3分)写出反义词
晃荡—________
沉甸甸—________
聪明
—________
23.
(4分)连线,
①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________
a铁公鸡
②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________
b替罪羊
③一毛不拔,吝惜钱财的人。________
c笑面虎
④代人受过,替人挨揍的人。________
d变色龙
二、阅读题
(共2题;共29分)
24.
(23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这天,九色鹿在河边散步。突然,耳边传来“救命啊,救命!”的呼喊,只见一个人在_____的波涛中_____。九色鹿立即_____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
落水人名叫调达,得救后_____向九色鹿叩头,_____地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愿意永远做你的奴仆,终身受你的驱使……”
九色鹿打断了调达的话,说:“我救你并不是要你做我的奴仆。快回家吧。只要你不向任何人泄露我的住处,就算是知恩图报了。”
调达_____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然后_____地走了。
(1)在文中横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使句子更生动。
只见一个人在________的波涛中________。九色鹿立即________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
落水人名叫调达,得救后________向九色鹿叩头,________地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
调达________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然后________地走了。
(2)根据选文第一自然段,填空。
这段话主要讲了________,从“________”跳进河里可以看出九色鹿________。
(3)从九色鹿所说的话让我们体会到:________。
(4)文中调达所说的话为什么用了省略号?
(5)联系全文填空。
这篇文章是个________故事,通过讲述九色鹿救调达,而调达为了________出卖了________,但最终调达________的故事,赞扬了九色鹿________,斥责了调达________,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________。
25.
(6分)
一天,记孔雀邀请鹤作客。它们一起吃饭,并滔滔不绝地交谈着。后来却为究竟谁的天赋更高而争论起来了。
孔雀说:“你看看我这五彩缤纷的羽毛,闪烁着多么艳丽的光彩。你看看我的尾巴!”孔雀开起屏来,将它们俩都遮住了。它说:“现在,你总该看到我的艳丽多姿了吧!要是你瞧瞧自己那灰白面单调的外衣,你就不得不承认,我远远地超过了你。”
鹤回答说:“我不想为我们的羽毛是否美丽而争论。确实,你的羽毛是比我的漂亮多了。但是,这美丽的羽毛并不能使你高飞;你只能老挨着地面,那这美丽又有什么用处呢?尽管我的羽毛是灰色的,它却能载着我高高飞翔,直至九天云霄。从那儿,我将心旷神怡地俯视大地,看着你在地面上如何趾高气扬,神气活现。”
(1)这是一则(
)
A
.
童话
B
.
寓言
C
.
神话
D
.
民间故事
(2)孔雀显耀自己的依据是________,孔雀瞧不起鹤的依据是________。
(3)鹤对美与丑的理解是(
)
A
.
美丽的外表没有什么用处。
B
.
仅有美丽的外表没有什么用处。
C
.
丑陋的外表是有用处的。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23题;共11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二、阅读题
(共2题;共29分)
24-1、
24-2、
24-3、
24-4、
24-5、
25-1、
字谜是游戏,有趣才有戏
字谜是利用汉字结构特点而编创的智力游戏,是游戏,就得有趣,有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否则就是画蛇添足,无疑增加学生的负担。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字谜的趣味首先表现为稚气、天真,是为童趣。童趣在低年级显得尤其重要。如:太阳当头照,牛儿不出头——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21.古诗二首》);小羊骑小牛,见人难抬头——羞(苏教版五年级上册《23.林冲棒打洪教头》)。
字谜的趣味还表现为妙趣,妙趣源于字谜创作手法运用的精妙,精妙的字谜不仅能使学生领悟汉字笔画、结构的特点,还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空间思维。悟有所获,趣味生也。这种效果在高年级比较明显。如:春秋开头,战国收尾——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24.少年王冕》);西天新月挂枝头,悄落心乡缓缓流——稍(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6.说勤奋》)。
“春秋开头”采用了字谜创作中的离合手法,将“春”的字头和“秋”的禾木旁分离出来,再组合成“秦”,“战国收尾”则采用会意手法,秦国是战国的终结者。“西天新月挂枝头”中的新月指禾木旁的起笔平撇,采用的是象形和离合手法,“悄落心乡缓缓流”则采用的是增损手法。
打破常规,匠心独运,往往会使学生眼睛为之一亮。如:两人面对面,牵手赛神仙——父(苏教版二年级下册《12.木兰从军》);少多一半,日落月现——夕(苏教版二年级上册《1.识字1》)。
一般思维都会认为“父”字由“八”和“乂”构成,而撇点和捺组合成“人”,捺点和撇组合成一个反“人”,这样的字形就成了面对面牵手的两个人,令人意外。学生猜“少多一半”很快能猜出“夕”,继续以这种思维理解“少多一半”时会理解为“少多出一半”,这样就无法找出答案,如果换一下思维,理解成“少掉多的一半”,学生便豁然开朗,同时埋怨被定向思维带入误区。这是语法给学生带来的意外之趣,我们称之为“别趣”。
字谜是文化,语言要诗化
字谜猜的是汉字,用汉语表述,是汉民族特有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我们把它运用于语文教学中,自然在语言上要下工夫。好的字谜不仅要文从字顺,而且要朗朗上口。
字谜的语言要美。我们不要求字谜的语言像唐诗那样严整,但我们心中要有格律。创作中综合考虑到语言的节奏、平仄和押韵,让学生不仅读起来容易,同时还接受语文的熏陶。如:头顶彩云月更明——育(苏教版二年级下册《18.鸟岛》);幼儿无力配成双,躲进深山避祸殃——幽(苏教版五年级下册《16.爱如茉莉》)。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语言虽简单易懂,依然遵循了律句的规律,育是“乂乂乂”。幽则是“乂乂乂,乂乂乂”,押唐韵。
字谜的意境要美。汉字的方块造型和表意功能,给人无尽的想象,每一个汉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因此,我们要依据汉字的造型,用诗的语言,营造与字义相应的优美意境,陶冶学生的心灵。“育”字谜以字中的字符“月”为主体创作:月亮是美的,有彩云的装饰则更美,月光也呈现多彩,沐浴大地,呵护生命,是为“育”。教育又何尝不是像月亮折射阳光润泽万物一样传承文明启迪童蒙呢!可见这意境原本就是古人造字的源泉,我们只是在回归。
美的“色彩”并不都是鲜亮的,也有“灰”的,如:左右都有缘,烦左边,又愁上右边。好心撮合,却又被无情风吹散——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5.北大荒的秋天》),美的色彩不仅有感性的,还有理性的;心中忍让就不苦——若(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0.九寨沟》。退一步海阔天空,放下“执著”,学会“顺从”(“若”的本义),就能脱离“苦”海,这是大智慧。
字谜是教材,识字最快乐
识写教学中的字谜运用只是辅助手段,猜出谜底也不是目的,其目的首先是让学生通过谜面表述的内容领会写字要点,帮助他们认清字形,写好字。如“春秋开头”点明了“秦”字的构成要素,而“小羊骑小牛”不仅点明了“羞”的构成要素,还交代了字的结构特点。
对于一些容易写错的字,设计时,一定要点准“穴位”。如:九木不为杂,西天雨落春花发——染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18.狼和鹿》);家中人口丰,愁出白头翁——害(苏教版二年级下册《15.大禹治水》)。
即便是成人,写“染”字也常会多出一点,把右上角的“九”写成“丸”,也有把下面的“木”的竖写成竖钩,撇捺写成撇点和捺点。“九木不为杂”引导学生把字写得正确、规范,避免以上两种错误的发生。“害”字中的“丰”字,很多人因受书法影响,将竖的收笔不出头,故突出“丰”字。
有些字简单易认,我们要在引导学生写得好看上下工夫。如:当头点,像远山,折如溪,渐舒缓——之(苏教版二年级上册《20.美丽的丹顶鹤》);领头人,像把伞,口头才干要收敛——舍(苏教版三年级上册《6.花瓣飘香》)。
“之”字总共两笔,学生不可能写错,但很难写好看。提醒学生首笔点要写在中线上,折笔要上紧下舒;“舍”字谜则提醒学生要将人字头写得舒展,“干”和“口”写得收敛。有收有放,字才漂亮。
一、淡化形式主义,强化教学实质
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真正的“个性化”阅读教学要求学生对内容有个性化的理解。例如,笔者听一位教师上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金蝉脱壳》时,任课教师一味追求“个性化”阅读的效果,让学生做脱衣服的动作来体会金蝉脱壳的过程。这样的课堂,虽然看似“热闹”,但却没有真正体现“个性化”阅读的实质。其实,在引导学生展开“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深入探究金蝉的身体构造,以及金蝉脱壳的先后顺序等,以此做出“个性化”的文本解读,这才是本节课的教学实质所在。从这样的课堂内需出发,结合课文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才能让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更有深度。
二、紧扣课程目标,鼓励话语自由
阅读教学是一个放飞灵性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自由对话、不断生成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发表个人见解,让学生放心说、大胆说、充分说,这是对课堂上自由话语权的充分表达。因此,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追求这种自由,鼓励对文本的正确解读。例如,一位教师在上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我不是最弱小的》时,有一个学生突然冒出一句:“萨沙有点傻,把蔷薇花看做最弱小的。”这个教师面对这一“意外”,没有被打懵,而是顺势引导道:“是啊,萨沙的确有点傻,但傻得可爱,你们想想,萨沙只有四岁呀!他还是个孩子……”这样来引导学生从关注萨沙的善良这一目标出发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做出了“个性化”的阅读理解。这样的引导鼓励,让学生在“个性化”的解读中自由表达、充分表达,有效地促成了课堂的生成。
三、关注自主行为,加强学法指导
目前的语文课堂倡导自主性,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成为一种潮流。但在放任式的学习中,学生对编者的个性化理解较肤浅,这就需要教师适时指导。让学生的学习经历一个从扶到放的过程,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记得一次上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时,由于疏忽,笔者放手让学生回家自学,结果第二天课上,很多学生连课文都读不通顺。后来笔者吸取教训,组织第二课时的教学时,规定学生读课文的次数,要求学生找出文中人物,画出文中对人物的各种描写以及关键词语等,从而让学生在品读中体会到刘备的诚心诚意以及诸葛亮的雄才大略。这样的自主学习过程,让学生在“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中生成了“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个性化”是阅读教学的必然追求。只要我们不断学习研究新课程理念,认真研究“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践方法,就一定能够使“个性化”阅读教学在更科学、更健康的轨道上乘风前进。
作者:周夏琴
[关键词]词语解释 方法 词语理解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0-051
词语理解能力是一种基本的语言技能,是理解句子含义,把握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础。对此,笔者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探讨了小学语文词语解释的方法,以帮助学生灵活多样地理解词语,培养学生的词语理解、分析和运用能力。
一、比较分析解词法,用心体会
词语理解并不是单纯的机械解释,它需要对比分析、揣摩推敲、用心体会,从而正确把握词语含义,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重要作用。
(1)近义词比较辨析。通过比较近义词的异同,从中发现它们的细小区别,从而正确理解和把握词语意思。比如,“饱含”“包涵”“包含”这三个词语读音相似,都有“含有”之意,但含有的浓度或对象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饱含”指充满,所含的量特别充足,如“她的眼眶里饱含着幸福的热泪”;“包涵”为客套话,请人原谅,有包容、体谅之意,如“打扰了,请多多包涵”;“包含”指里面含有,包括,如“童年是一支笔,笔中包含着一个个遐想,让我们轻轻写下”。
(2)同一词语不同含义两相对照。在汉语中,一个词语可能有多种含义、多种作用。学习时可以将同一词语放在不同含义的句子中进行两相对照比较,从而帮助学生明确词语意义。比如,“漂亮”一词,有好看、美观之意,也有出色、精彩的含义。学习时,笔者列举了下列句子,引导学生深刻体会:
①六一儿童节那天,孩子们打扮得真漂亮。
②他的演讲真是漂亮。
二、结合上下文解词法,体会作用
结合上下文解词法,即将词语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通过结合上下文语句中的关系进行词义的理解,从而体会词语在表情达意中的重要作用。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开头写道:“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在理解“饥餐渴饮”和“晓行夜宿”这两个词语时,笔者并没有直接解释,而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李时珍是如何领着弟子庞宪寻找住宿?如何喝水、吃干娘的?学生理解课文后回答:住破败的古寺,用枯枝杂草生火,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边喝水边啃干粮。这样,通过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学生自然就悟出了词语的含义。
再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云雀的心愿》中有这样一句话:“孩子,以前这里也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后来由于人们乱砍滥伐,树木越来越少。土地失去了森林的保护,就慢慢地变成了贫瘠的沙漠。”句中 “乱砍滥伐”的“滥”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1)流水漫溢;(2)浮泛不合实际;(3)不加节制,不加选择。联系课文,就可以轻松地理解“滥”在文中是第三种解释,既而明白“乱砍滥伐” 的含义是指无节制、无计划和不合理地采伐林木的行为。对于“贫瘠”一词的解释,笔者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一说:文中“贫瘠”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然后,笔者呈现“贫瘠的沙漠”的有关图片,让学生感受,最后指出“贫瘠”的含义:土地不肥沃,土壤层薄,动植物难以生存。
三、联系生活解词法,诱发体验
在词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诱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掌握。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小鹰学飞》中写道:“小鹰只好鼓起劲儿,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飞呀,飞呀,大树看不见了,大山也变得矮小了。小鹰急促地喘着气,对老鹰说:‘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在解释“急促”和“喘着气”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时,笔者要求学生联系生活想一想:当你们一口气爬完八楼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感觉?如果有人跟你说话,这时你又是怎样说的?学生认为自己会“急促地喘着气说”。这样,通过联系生活解词法,唤醒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历,深化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又如,苏教版《学会查“无字词典”》一文中,爸爸在解释“骄阳似火”时是这样说的:“你看,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笔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生活中“骄阳似火”的现象。
生1:夏天的中午,烈日炎炎,太阳烤得柏油路软绵绵的,远处的路面仿佛在沸腾。
生2:夏天的中午,烈日当空,花草的叶子都晒得长出了皱纹,像老奶奶的脸。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A-0045-01
阅读是学生在日常生活获取信息的一种主要途径。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拓宽视野,获取信息,提高语文理解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然而,目前很多学生无法真正做到广泛阅读,难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此,教师必须做好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工作,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领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一、创设良好的外部阅读环境
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阅读意识,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增强学生的读书欲望。例如,学校可以开展读书活动周,鼓励学生阅读;可以在教室挂一些与阅读有关的标语,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充满书香气息;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写阅读笔记;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自由交流在阅读中的心得,将阅读中的经验和喜欢的书与同学分享;等等。
二、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
外部的阅读环境只能给学生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不足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中。因此,老师必须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让他们从被迫阅读、跟风阅读转化为主动阅读,从内心爱上阅读。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体会到阅读的诸多益处,才能对读书持之以恒。
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制造悬念。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虎门硝烟》时,可以提问学生:林则徐的生平事迹都有哪些?这些事迹都反映了他什么样的品质?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莫高窟》时,可以问学生:莫高窟的壁画的制作过程是怎样的?其文学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这样,学生便会主动阅读课外书籍,查找问题的答案。
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将学生的生活经历融入阅读教学之中,寓教于乐,让学生在阅读中与文本产生共鸣,增强阅读兴趣。老师要鼓励学生,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得成就感。老师要不吝表扬学生,肯定学生在阅读上的成绩,让学生对自己的阅读充满信心,产生继续阅读的愿望。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主动阅读,选择一些有助身心健康的文章阅读,能提高文学修养。在课外阅读中,老师不仅起指导作用,还应该起到督促作用。老师提出阅读要求,学生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切不可拖泥带水。
三、教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文学界提倡百花齐放,书籍的内容也逐渐多元化。因此,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格外重要。苏教版新课标语文大纲中明确要求老师要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处的阶段,给予相应的阅读方法的指导。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老师可以为他们推荐一些内容浅显的记叙类文章,将这一类文章的特点、阅读技巧教给学生,以便学生理解;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老师可以推荐一些中心思想较为深刻的文章。
教师要教会学生不同的读法。文章的整体阅读大体可以分为四部分:初读,了解文章框架;细读,结合字典理解文章大意;略读,体会作者的思想;跳读,把握文章的精彩语句。教师可以在这些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让学生学会浏览法、精读法、泛读法、跳读法等阅读方法,同时让学生做好笔记,总结自己学习的心得体会。老师要教会学生对于不同的文体要加以区分,读传记要注重人物形象,读童话要注重寓意,读说明文要注重物体本身的特点。
一、美蕴藏在优美语言文字中
小学语文教材所编选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记叙文形象生动,诗歌用字精练,散文句式优美,戏剧格式独特。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朗读、欣赏、推敲,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1.推敲传神的词语。在语文教材中,一个字或一个词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形象生动。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只拣儿童多处行》这篇课文中冰心写道:“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那几课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这段话写得很生动很形象。其中的“喷花的飞泉”一词用得特别传神,它描绘出了海棠花的动态美。“密密层层、不留一点空隙”这些词形象地写出了树叶的多、密、满树都是。这些词语教师如不引导学生认识琢磨,就很难体会出文章所表达的美感。
2.欣赏优美的句子。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优美的散文,这些散文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这一课,句式非常讲究,在写“生活的自由”这段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工整的排比,如“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谎花,就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读起来朗朗上口,把作者在祖父园子里的自由自在描写得淋漓尽致。在教这类句子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分析各分句之间的结构联系,使学生充分回味其优美韵味,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感悟作者所表达的自由自在的情感。
二、美在对比中得到体现
要发现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美,必须认真地朗读课文,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对于描写人物类的课文,要深入地了解人物形象,把握不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不同人物形象的性格往往有着鲜明的不同,形成强烈的对比。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美与丑的强烈对比,不断在揣摩、理解中体会形象的美。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通过对林冲和洪教头语言、动作的生动刻画,展示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林冲和洪教头两个人语言、动作进行分析比较,把握两个人物性格的不同:林冲谦卑忍让、武艺高强、机智勇敢,而洪教头目中无人、盛气凌人、自以为是。通过借鉴、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让他们在对比中认识美、体验美和评判美,学生对美与丑的分辨能力就有了提高。
三、美在想象中得到拓展
小学阶段,学生受知识积累及生活阅历的局限,对事物的认识是表面的,肤浅的,对美的事物的认识不够深。这时,教师应借助多种媒介让学生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让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课文表达美的意境。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可凭借熟悉的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可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可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在想象中拓展美的意境。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春日偶成》这首古诗,色调和谐,情景交融,展现了深邃的艺术意境。教师让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学生根据教师的点拨,联系自身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这首诗的诗情画意:白云淡淡,春风轻轻,日光和煦,鲜花吐红,绿柳垂条,碧水悠悠,诗人披花拂柳,穿行其中,该是何等的舒畅呀!……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之中,使人心领神会,入境其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意境美水到渠成地在想象中得到了拓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感悟课文中的美。
四、美在朗读中得到升华
感情朗读是情感熏陶的主要手段。这是一个过程,课文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字里行间作者所倾注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世界相互作用,学生的情感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第一步是学生“潜入课文”,触摸言语形态,引起阅读冲动,即“发现美”。第二步感受形象,体察情感,内化以至物我交融,即“内化美”。第三步感情朗读,激情在朗读声中得到释放,即“升华美”。课文中美的形象,美的事物在学生的朗读中得到发现,内化和升华。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天鹅的故事》第五自然段“老天鹅扑打冰面”的部分,教师让学生自读这个自然段,在读中接触语言文字,教师紧紧扣住语言文字,步步启发,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用心体会;老天鹅奋力拼搏的形象深深地印刻在学生的脑海,忘我奉献的精神打动了学生的心灵;最后学生把内化的对老天鹅的赞美在朗读中释放出来,美得到了升华。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利用教材特点,不断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潜移默化地渗透美的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节令诗的分类
所谓节令,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节,后来发展为二十四节气。而在苏教版语文教材的节令诗中,作者借其所描写的不同节日与风俗,表达了自己不同的思想情感。教材中的节令诗(广义上词也属于诗歌,所以节令诗词可简称为节令诗),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教材中的节日诗词
苏教版语文教材写节日的诗词有五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年级上册)、《清明》(三年级下册)、《元日》(四年级上册)、《十五夜望月》和《水调歌头》(均为七年级上册)。所提及的节日按照先后顺序分别有春节、中秋和重阳。清明既是节气又兼节日,虽为节日,但主要作为时令的标志,因此将清明归入时令一类,此处不再赘述。首先看古诗里对春节的描写。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又被称为新正、元日、元旦、正旦等,是夏历的一岁之首。春节表现了中华民族注重家庭和睦、五谷丰登等美好愿望,时间为夏历的正月初一,后,为了与世界历法同步,我国开始推行公历纪年,定公历一月一日为元旦,夏历一月一日为春节。春节广义上并不是指正月初一当天,从祭灶到元宵约二十天期间皆可称为春节。从节俗看,春节的内容丰富多彩,热闹非凡,包括贴春联年画、吃团圆饭、放爆竹、亲友贺年等。教材中所选的北宋王安石的诗歌《元日》(四年级上册)就描写和反映了这一习俗。诗题《元日》所指的就是正月初一。第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交代了当时春节燃放爆竹的习俗,这一习俗延续至今。另一习俗是饮屠苏酒,诗人于是写到:“春风送暖入屠苏”,古代的习俗是正月初一这一天,全家人先幼后长,来饮屠苏酒(美酒名)。[1]末句“总把新桃换旧符”交代了古时春节的另一习俗,在正月初一这天,人们用新的桃符换下旧的。“桃符”是用桃木写的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旁,以之来压邪,与现今的贴春联年画有些类似,王安石的诗歌说明在北宋时期民间便有这种习俗了。换新桃符表达了人们渴望新年万象更新的美好祝愿,也有希望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家人平安的寓意,其次是对中秋节的有关描写。中秋节作为我国另一个重要的民俗节日,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合家团圆的心愿,包括对月亮的特殊情感。但中秋成为法定节日的时间较晚,北宋太宗时才定为官方节日。具体时间是夏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恰逢三秋之半,仲秋之中,故亦称为“仲秋节”;又因为此节在八月,适逢秋季,所以又称为“秋节”和“八月节”。节俗有赏月咏月,吃月饼,家人团圆。苏教版语文教材中选择了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七年级上册)一诗,其中有诗句“今夜月明人尽望”,正说明了当时中秋赏月的习俗。北宋苏轼的词《水调歌头》(七年级上册)序是一首著名的咏月词,开头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词句已经家喻户晓。之前的小序写到:“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交代了写作背景。此次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苏轼大约四十一岁,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外任,来山东密州做地方官,与弟弟苏辙已经七年未见。此时正值中秋,作者醉酒诗兴大发,于是赋词表达与手足深情,又表现出中秋应当赏月和团圆的节俗,还提及了赏月时饮酒的习俗。古代,人们庆祝中秋由来已久。《周礼•春官•竽章》中云“中春、昼击土鼓,咏诗以避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2],即在周朝时期,其节俗已经初露端倪,当时每逢秋分会举行迎寒和祭月的活动。从汉魏到南北朝,中秋的节俗才从祭月发展到赏月。如汉代枚乘《月赋》、南朝梁沈约《咏月诗》等[3],都说明了当时社会赏月之风盛行,而现在的节俗是唐宋以后才逐渐形成和完善的。最后为重阳节的民俗描写。在古人的观念中,九为阳数,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所以称为重阳[4],节俗有登高、赏菊和佩茱萸等。重阳登高大约萌芽在汉代,其原始意义是驱邪免祸消灾。登高野宴也成为了主要的内容。[5]届时,人们登临高山或其他高处,饮茶酒,插茱萸,形成复合型的节俗活动,所以重阳节又称为登高节或茱萸节。王维有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年级上册),诗句后两句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体现了佩茱萸和登高这两个重要的节日习俗。此外重阳节正值秋季,正在盛开,因此还有赏菊和饮菊酒之俗。孟浩然《过故人庄》中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就说明了这一点。
2.教材中的时令诗词
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时令诗词有五首:《春夜喜雨》和《春晓》(均为二年级上册)、《清明》(三年级下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和《观刈麦》(均为七年级上册)。先看对“雨水”的描写。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历史上很早就有相关记载,《礼记•月令》中有“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6]时间是公历二月十九左右,物候是气候回暖,雨水连绵。杜甫的《春夜喜雨》(二年级上册)反映了这一节令,“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说明在雨水前后有大量降水过程,天气渐暖,预示春天已经到来。此外民间又有“以雨水为二月节”的说法,即把雨水作为农历二月的开始。再看“清明”这个时令。民俗节日中,节气兼节日的唯有清明,因此显得十分特别。由于还有插柳和祭扫祖先的节俗,因此清明节又被称为插柳节和拜扫节。时间大约是公历的四月五日,物候有气温升高,雨量增多,适宜春耕春种。晚唐的杜牧长于近体诗中七绝这一艺术形式,被选入教材的诗歌是《清明》(三年级下册),有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就说明了降雨的物候。节俗有:扫墓祭祖,春游踏青。祭祖扫墓是清明时的主要节俗,包括坟前祭拜和培修坟墓两个方面。唐玄宗鉴于当时寒食上墓风气之盛,下令民间在寒食扫墓;又由于两者时间相近,所以寒食节的部分节俗与清明发生关联,后来清明扫墓就沿袭下来。[7]清明正值暮春,人们把扫墓和郊游巧妙地结合,使得踏青也成为一项重要节俗。踏青时有放风筝、荡秋千等娱乐活动。杜牧所写的“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处,一语双关,说明人们祭拜祖先时庄严神圣而心情沉重;绵绵春雨又使人们更为愁苦,如同“断魂”一般,这是时令引起的人们情绪上的变化。最后谈谈“芒种”。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因为此时适宜种植如稻、麦等有芒的农作物,所以称之为“芒种”。[8]时间是公历六月六日左右,物候有:炎热潮湿,梅雨不断;节俗有:夏收夏种,饯别花神。白居易在《观刈麦》(七年级上册)中写到:“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芒种时节小麦成熟,人们忙于在入梅前收割小麦。此处讲的就是芒种节气前后农民收麦时的农忙场景。此外,芒种节气过后,春花多凋谢零落,预示着花神退位,因此民间也有饯别花神的节俗。[9]
二.语文教材中节令诗的写作特点
教材中涉及的节令诗都比较通俗易懂,语言简练而生动。虽然描写的节令并不相同,但是都描写了相应的节日或者时令所特有的风俗与物候。
1.写作手法:白描为主,借景抒情节令诗的描写相对应节令的物候和节俗,通常都使用白描手法,如韩愈的“草色遥看近却无”或是王安石的“千门万户瞳瞳日”,都是直接描写物候和节俗,十分生动形象。此外,借景抒情也是主要的写作手法,不同的物候能表达出不同的情感。正因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因此“路上行人欲断魂”;而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如同“月有阴晴圆缺”,也都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通过景物描写达到抒感的目的,例如,“雨纷纷”既是景语也是情语,借雨天表达了对祖先的悼念崇敬之情。此外如韩愈的“绝胜烟柳满皇都”,巧用对比,但相对白描和借景抒情来说对比的手法出现较少。
2.修辞艺术:使用多样,相得益彰节令诗喜用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喻、夸张、通感等,都比较常见,这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精湛技艺。A.对偶:整齐悦耳,凝练和谐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常见的修辞手法就是对偶,如律诗的中间两联均要求对仗,节令诗中这种手法也有,如苏词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诗句既朗朗上口,又起到了比较的作用,人的离合如月的圆缺,更好表达出对于手足分别、人生无奈的感慨。又如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都是这种手法。B.比喻:生动形象,文采斐然在节令诗中也使用了比喻的修辞,诗人用本体、喻体的有关文字,找出了事物的相似点,更有利于情感的表达。如“天街小雨润如酥”,意思与“润物细无声”类似,但是以“酥”喻春雨,更能表现出春雨滋润万物、使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强大力量,正因为如此,韩愈的这首七绝就令人耳目一新了。C.夸张:借助想象,引起共鸣夸张也是节令诗中重要的修辞手法之一,适当的夸大需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杜牧的“路上行人欲断魂”,“断魂”既能表现出阴雨不断使行人心情沉郁,更能表现出扫墓时的庄严而神圣。D.通感:感同身受,真情流露节令诗中广泛运用通感。通感又叫“移觉”,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如苏轼的词句“高处不胜寒”,使用非常精妙,有空灵蕴藉之感。[10]作者虽未曾去过天上,但是通过想象之语使人如身临其境,通感能表达作者与笔下人物同样的情感。
3.语言风格:典雅含蓄,通俗质朴中国古典诗歌历来注重典雅含蓄之美,通过描写景物,创造意境,为表达情感服务,节令诗也是如此。“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借这种浪漫想象之语,表达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但一般来说,节令诗多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主,语言不夸饰雕琢,而是朴实平易,如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直言明说,今天读来仍然通俗易懂。
4.形式体裁:古体近体,诗词兼具教材中诗歌的形式多样,如《观刈麦》(七年级上册)是古体的乐府诗,《春晓》是五言古诗,因为近体诗不押仄声韵。《清明》(三年级下册)、《元日》(四年级上册)、《十五夜望月》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均为七年级上册)等都是近体诗,且都是七言绝句;《春夜喜雨》(二年级上册)是五言律诗。除了诗歌,还有词作,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七年级上册)。
三.研究古代节令诗的现代意义
学习古代的节令诗词,不仅与今天的中小学生语文学习有关,而且对现代的许多读者都有启发意义,也有利于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
1.拓宽学生与读者知识视野的意义
在节令诗的研究及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将文学的内容与民俗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联系起来,也会让同学们了解古代民俗的特点,甚至比较古今民俗的不同,这样就可以扩充语文教学知识的内容,又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学可谓事半功倍。同时,对于成人读者来说,在阅读这些节令诗时,因为需要了解多方面的知识,也能促进人文学科不同知识的学习,无论是历史文化,还是文学民俗,都会加以了解,从而拓宽视野,激发了学习兴趣。
2.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意义
当今现代社会,少数人重视物质财富,忽视精神生活,民俗节日的氛围不浓,逐渐式微;一些年轻人追究时尚,看重“洋节”,因此,保护传统的民俗节日迫在眉睫。学习节令诗词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能起到保护传统、传承文明的作用。这些节令诗词,有助于学生和普通读者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以及不同地区地域文化的特点,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A-0091-01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章都是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或是以儿童的生活经历为核心选编教材。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照本宣科,对教育对象――儿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课堂教学成人化现象严重。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注重儿童与生活、儿童与文本的联系,站在儿童的立场,以儿童的思维方式看待事物,这样才能充分发掘儿童的潜能,使语文课堂焕发出活力与生命的光彩。
一、关注儿童立场要联系儿童的生活
在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如果完全与学生的生活脱节,脱离了儿童立场,这样的课堂将会枯燥而乏味。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只有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才能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儿童生活与文本的联系入手,打开儿童心灵的闸门,从而使课堂充满活力。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放飞蜻蜓》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从陶行知对孩子们的教育中,认识到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笔者在课堂教学之前从生活入手,通过谈话向学生了解他们课余时间捉蜻蜓、追逐蝴蝶的情形,然后让他们谈一谈自己平时是如何对待蜻蜓、蝴蝶等昆虫的。学生说话的愿望被调动起来,纷纷开始议论。结合学生的口述,笔者将话锋一转询问学生:“你们知道陶行知先生看到孩子们在捉蜻蜓时,他是如何处理的吗?”这样教学,从儿童立场出发,有效地把课堂学习与儿童生活联系在一起,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有效,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满足了好奇心。
二、关注儿童立场要认同儿童的情感
儿童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奇特的,充满了感性的色彩,他们对一切事物更是充满了真实的情感。作为教师要呵护学生的童心童趣,不能用成人的思维来误导学生,而要充分尊重儿童的情感,使学生展现出最富生气的面庞以及最富有灵性的情感,增强课堂的活力。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珍珠鸟》一课时,有一位教师为了显示出作者对珍珠鸟的关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了这样一个话题:“如果别人送你一对珍珠鸟,你会如何对待它?”教师本以为学生会说自己也会像作者一样爱护它,给它筑巢、做窝,陪它玩耍、嬉戏,不料学生却说:“如果别人送我一对珍珠鸟,我会把它放飞,因为蓝天才是它们的家。”教师对学生精彩的回答给予积极评价:“这位同学的做法是非常正确的,放飞珍珠鸟,让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这才是更重要的保护。同学们应该为他鼓掌!”其他学生受到启发纷纷发散思维,有的说应该建立鸟类公园,有的说要给鸟儿制作巢穴等。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进行教学策略调整,尊重和保护学生情感的需要,关注了儿童鲜活的情感,不让“儿童立场”游离于课堂之外,使得这种情感成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金钥匙”,为提高学习效果服务。
三、关注儿童立场要接受儿童的思维方式
在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在行动上还不能从儿童的视角出发,用儿童易于接受的方式展开教学。要想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教师就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结合儿童的思维方式展开教学。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时,有一位教师先让学生阅读文本,然后设计一组思考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进行解答。在学习成果展示时,学生都有比较出色的发挥。其中针对“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这句诗的理解,有的学生认为“春天在哪里,哪里就有儿童”;有的学生认为“儿童在哪里,哪里就有春天”,还有的学生认为“当游人不知道春天在什么地方时,只要找个儿童问问就行了”。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都给予极高的评价:“儿童是花朵,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春天的使者。有儿童在,即使寒风料峭,也会给人们以春意盎然的感觉。春天是儿童的,儿童的眼里都是春天。”听了教师这样评价,学生显得非常兴奋,学习劲头十足。这样教学,学生用儿童视角解读诗句,充分展现其个性美。教师给予学生高度评价,激励他们从认知实际出发,说出内心所想,收获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凭借教学图片,训练学生思维的知觉
思维的知觉就是观察。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必须有所观,因而,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部分课文都配有插图。众所周知,图画是形象化了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运用插图,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分析、比较,能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 让学生在观察中掌握字形,理解字义
如教生字“公鸡”“鸭”“长”“巴”时,我先指导学生对照课文插图,认真观看,感知其外形。然后,我再通过分析比较猴子、兔子、松鼠、公鸡、孔雀、鸭子的尾巴是否相同,有什么区别,让学生回答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弯?谁的尾巴扁?谁的尾巴像伞?谁的尾巴最好看?这样,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看图识字,能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再如教看图读拼音写词语:mǎyǐ( )、zhīzhū( )、qīngtíng
( ),我让学生先观看所配插图,了解这些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再启发提问:“蚂蚁”“蜘蛛”“蜻蜓”都是昆虫,所以这些字都是什么偏旁?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依图学字,既避免了抽象空洞的说教,又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2. 让学生在观察中理解课文内容——水到渠成
例如《黄山怪石》(上海市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配有插图四幅。但由于大部分学生对黄山比较生疏,教学时我只有利用插图,先让学生初步感受黄山风景的秀丽神奇,然后对照课文了解黄山那些怪石“奇”在哪里。在教学中,我启发学生由主要事物到次要事物进行观察。如看第二幅图时,可问学生:“这幅图主要突出的是什么?”(山顶大石头)“这块大石头像什么?”(像大桃子)“它的所处位置像什么?”(像个盘子)“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峰为什么看不清楚?”(因大雾迷漫)“是呀,远山近雾,如同仙境,所以人们给这形似桃子的岩石取了一个有趣的名字叫做?”(仙桃石)。就这样,一幅图一幅图地连起来观察下去,学生了解了它们与整个黄山景观的联系,就自然感受到那些怪石的有趣了。
二、抓住关键词句,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
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想象力的发展影响着人的智力的发展。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并且是知识的泉源。”由此可见,学生的再造想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条件。为了加强学生对某些客观事物的认识——发展其特殊形式的思维,除有效地运用教材中的插图,让学生凭借画面去感知外,还应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指导学生凭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去想象、去感知。如上面提到的《黄山怪石》一课中,第五自然段主要介绍的是“金鸡叫天都”。为什么取这样一个有趣的名字呢?我先让学生认真观察第四幅图,看图上的主要景物是什么?它像什么?周围的景物是怎样的?学生对照并阅读课文后,我再启发他们把“太阳升起”和“金光闪闪”联系体会。文中为什么把巨石称作“金鸡”?只要把“伸着脖子”和“啼叫”以及“天都峰”等关键词句联系到一起,“叫天都”是什么意思就容易理解了——原来“金鸡叫天都”正是人们经过认真的观察凭借丰富的想象而产生的一个有趣的景点名称。
想象在学习中不仅可以引起人短暂的情绪状态,也能产生高级的社会情感,需要教师去借题发挥,适时激发。如教《“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一文时,可抓住父亲说的这句话,启发学生去想:“父亲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我又会怎样想、怎样做呢?”《狐狸与乌鸦》(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一文最后写道:“狐狸叼起肉,钻到洞里去了。”可要求学生回答:“乌鸦是怎样想的?狐狸又会怎样想?”《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写了作者依依不舍送别好友的情景,也可让学生去想象:“诗人是怎样在黄鹤楼与友人告别的?是怎样目送孟浩然东去的?诗人心里是怎样想的?”
三、借助音像器材,培养学生的合理联想
联想,是思维的又一特殊形式,是记忆的基础。合理的联想,能丰富人的情感体验,而人的情感往往又是随某些媒介产生的。教学中,合理地借助音像向学生提供生动的形象,创造氛围,把学生带入意境,能促发他们的联想。如教课文《黄果树瀑布》(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学习作者由描述黄果树瀑布美丽的景色并展开联想,从而抒发对黄果树瀑布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我先让学生通过投影和配乐朗读,受到感染。接着再设计提问:“作者由黄果树瀑布的美景想到了什么?”“文中最后的两个‘亲切’‘舒服’,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再如教《长城和运河》(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一课,学生通过看投影和听录音朗读,想到蜿蜒盘旋于崇山峻岭之中的万里长城,会思绪万千。这时,我借助投影图像,从“那万斤巨石在当时是如何搬上山顶的”提问入手,引导他们从长城的建筑构造联想到人们的智慧和勤劳,联想到中华民族是一个酷爱和平的民族,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有的学生还从画面上那夕阳留下的一抹殷红之中,联想到了古战场上那一缕缕殷红的血迹,令我们惊叹。
关键词:小学语文 感恩教育 教学策略
引言
陶志琼博士说:“什么是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让小学生知恩、感恩、报恩、施恩。”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思想启蒙的重要时期,在语文教学中积极渗透感恩教育不仅有益于引导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对他们今后的成长与发展也大有裨益。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意义
《辞海》曰:感恩,即在得到别人的帮助之后,对他人产生的一种感激和爱戴之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父辈们经过吃苦耐劳、艰苦创业后,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现在的小学生从小便生活在蜜罐里,冷漠自私、唯我独尊、缺乏责任感、耐挫能力差等心理特点凸显无疑。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各个媒体平面搜索到许多案例:
事件1:东东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最近因在课堂上故意喧哗被老师罚值日。他一肚子的怨气,回到家后要求爸爸妈妈到学校去替他值日,否则的话他就绝食。最后,由于爸爸妈妈工作太忙,不能脱身,爷爷奶奶亲自到校替孙子擦黑板、扫地、擦玻璃。
事件2:雯雯在课堂上走神了,被老师发现,受到了批评。课下,雯雯恶狠狠地对同桌说:“真可恶,一点也不给面子,等我长大了,一定找机会好好地给这家伙一个教训。”
事件3:“六一”儿童节到了,政府、学校为贫困生准备了爱心礼物。上台领取时,阿旭嘻嘻哈哈,一脸的无所谓,下来后还对同学们说:“就这点东西,捐赠的人也太抠门了吧!”他们贫困的不是物质,而是精神。
……
这样的案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甚至于已经成为一种认知常态。为了一点小小的挫折、误会而离家出走、伤害亲人、报复社会等案例也不时地见诸报端,都让我们伤心不已、徒留嗟叹。文教材中,有许多如卧冰求鲤、扇枕温衾的典故,有“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的格言,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诗词名句。当我们阅读自然山水的文字时,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山河,感恩自然馈赠;学习无私亲情的课文时,要引导学生领悟父母之爱的伟大、深沉……点点滴滴、润物无声,有效地渗透感恩教育,促进小学生情感态度的健康发展,这或许也正是课程改革的初衷。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内容
无论是哪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只要我们敏锐捕捉、深入挖掘,就一定能够觅得丰富、精彩的感恩教育的内容,为有效渗透感恩教育提供素材。
(一)自然馈赠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编者安排了《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火烧云》这几篇文章,风起云涌、潮涨潮落、奇花异木、高山深谷,大自然像一位强大的魔术师,在我们的面前呈现出精彩绝伦、神奇瑰丽的美好画面。在享受这篇篇美景的同时,我们也要心怀敬畏与感恩,以自己积极的学习态度、谦逊的人文品德,和大自然一起健康成长,共享和谐。教学《观潮》时,师生在课堂上进行了下面的对话:
师:同学们,现在请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谈一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生1:我最喜欢的句子是“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两丈多高”,该有多高啊,恐怕比我们的教学楼还要高,这是多么壮观的画面啊!
生2:我最喜欢的句子是“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这震耳欲聋的声音,这浩浩荡荡的气势,让我特别想去见识一下钱塘江大潮,我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生3:这篇文章中我喜欢的句子很多,很多,几乎每个句子都让我甘之如饴、爱不释手,我想大自然给了我们如此丰厚的馈赠,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常怀感恩之心,不乱扔垃圾,不随意践踏草坪,不破坏公物,不随地吐痰,等等,让大自然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永远美丽、万古常青。
……
另外,感恩自然的材料在其他版本的教材中也屡见不鲜、俯拾皆是,像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就编有《第一朵杏花》《走,我们去植树》《沙漠中的绿洲》《天鹅的故事》等文章,只要我们心怀感恩,善于发现,眼前就一定繁花似锦、姹紫嫣红。
(二)祖国历史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编排了《秦始皇陵兵马俑》一文,教学时老师可以联系五年级下册《囚歌》一诗开展对比阅读,组织学生交流阅读这两篇文章的感受。
生1:读了《秦始皇陵兵马俑》这篇文章,我深深地折服于它恢弘的气势、高超的制作技术,引用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的话:“这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
生2:再读《囚歌》,我依然怀着莫大的沉痛与崇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珍惜现在、努力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变得更美好,以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
生3:无论是《囚歌》中革命者艰苦卓绝的斗争,还是《秦始皇陵兵马俑》中流露的古代艺术,这两篇文章都让我由衷地感受到,我们民族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不屈斗争精神的民族,我为自己是一名炎黄子孙而无比自豪!
……
悠悠数千年,祖国的历史既有唐宋华章的精彩,又有屡遭侵略的耻辱,这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有一定的渗透。教学中适时地把握这些素材,不仅有益于升华小学生感恩教育,而且对塑造他们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大有裨益。
(三)父母亲情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编排了《第一次抱母亲》这篇文章,学生们非常感动于教材中母亲牵着作者、背着妹妹、挑着重担的画面。他们是善于联想的,在强烈的心理共鸣中,学生们纷纷谈起了生活中爸爸妈妈的点点滴滴。
生1: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我第一次独自上学,心里很高兴,蹦蹦跳跳地跑在前面,拐弯的时候,我无意地回头,竟隐约发现爸爸就跟在我身后不远的地方。我瞬时明白:爸爸,就是无时无刻的爱。
生2:有一次妈妈炖了三个鸡腿,说我们一家人一人一个,我一会儿就狼吞虎咽地下肚了。后来,爸爸说自己太胖了,肉吃多了不好,便把他那只给了我,妈妈也说自己不爱吃,她的留到晚上让我再吃。记得当时我特高兴,现在才理解,父母的爱多么伟大、深沉。
……
千百年来,歌颂父母之爱、美好亲情的文章数不胜数,引导学生积累、品读这些文本,是积极渗透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与载体。时常沐浴在爱的长河里,知恩图报会像一粒粒春天的种子,在成长的岁月中破土、发芽,并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方式
新课程背景下,创新课堂模式,改革教学理念蔚然成风。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以开放的胸怀,构建种种行之有效、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渗透感恩教育。
(一)课堂活动
以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采取以下几项课堂活动渗透感恩教育。
首先,诵读体验。这篇文章有很多雷棣的语言描写,组织学生诵读这些语句,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感恩体验,让他们了解现在社会的和平是多么地来之不易,我们要像雷棣一样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本领,长大后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次,课堂辩论。就“雷棣应不应该接受哥本哈根大学教授的邀请”这一话题展开辩论,不应该接受邀请的原因是雷棣需要学好本领,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昂首阔步走进大学;应该接受邀请的原因是雷棣只有尽快地到大学里学习更多的知识,才能尽快地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贡献。观点各异,本质却是一样的,它们都有着浓浓的感恩心理,而这正是设计这一教学环节的初衷。
再次,随堂练笔。就“爸爸,我想对你说”这一话题,课堂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雷棣的口吻开展随堂练笔活动,一方面将阅读与写作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还可以深化学生的语文素养,潜移默化地渗透感恩教育,润物无声。
(二)实践作业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六”安排了“和爸爸妈妈说说心里话”的写作内容。对此,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实践作业,而不必急于开始写作,如“回家后要认真端详妈妈,或者爸爸的脸、手、脊背,或者腰、脚5分钟,然后用笔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吃完饭后主动帮助妈妈刷洗碗筷,注意观察妈妈的表情,倾听妈妈会絮叨些什么”、“尝试着送给爸爸一份礼物,可以是一首歌、一个拥抱、一幅画,或者是写给爸爸的一封信,给爸爸端一盆洗脚水,或者在爸爸洗澡的时候给他搓一次澡,通过爸爸的表情变化揣摩他的心理活动”……
这次实践性作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在写作时不但下笔千言、一挥而就,而且情真意切,对爸爸妈妈的感恩之情溢于言表。受此启发,我们可以结合植树节、教师节、母亲节、感恩节等中西方节日,联动学校各德育教育组织,开展形式丰富的实践活动,升华感恩教育效果。
(三)结合网络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安排了“我最敬佩的人”口语交际活动,为了激发孩子们的交际灵感,我们可以从网络中下载一些精彩的感恩教育视频,利用班班通教学设备在教室掀起一阵感恩的热潮。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将学生们的感恩行动、演讲情况,还有他们的相关习作上传到网络中,供网友评论点赞,最大限度地升华感恩教育活动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走进了社会各行业的各个角落,结合网络技术开展语文教学、感恩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浓郁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还可以有效引导他们形成科学、健康的网络意识与习惯,为他们今后的成长铺就一条阳光大道。
诚如安东尼所说,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感恩之心。感恩教育既是小学阶段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更是每个人在今后的人生旅程中抗击风雨、毅然前行的精神杠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当立足教材、注重细节,以开放的胸襟、创新的态度,在点点滴滴中有效渗透感恩教育,为培养一批批德才兼备、阳光健康的世纪人才不遗余力。
参考文献
[1]王从吉.小学语文教学中对留守儿童感恩教育的渗透[J].新课程,2011(06).
[2]王伟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感恩教育[J].学周刊,2010(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明:“语文的阅读、写作是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行为,其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和课本之间平等沟通对话的过程。”当前,语文教师的共同目标应是在与学生互动的学习过程中达到平等对话,提高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
新的教学思想确定的新的教学模式应是一种师生间的积极合作、经验共享、沟通对话。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从课堂上的“领导者”变为“参与者”,从“灌输”形式的教学变为“提示”形式的教学。教师要在课堂上起到参与、互动、指引、提升的作用,构建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自身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逐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掌握互动研究的能力,得到深层次的发展。
一、平等对话,师生互动
新型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平等交往、师生参与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需要相互尊重、理性互动,形成不歧视和人人参与的对话方式。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读过范文之后,正准备给学生讲解文章的主旨。这时,一位学生举手提出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他认为李时珍为查访药材夜宿古寺,这种行为体现了一种乐观的探险主义精神。通常教师对于这一内容只会笼统地解释为:文章彰显了李时珍治学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求知的精神。在这种“灌输”式教学形式下,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机械记忆,理解不深。其实,教师大可鼓励学生参与问题的提出和讨论。例如,以“夜宿”为切入点,对于人物“夜宿”的原因,人物“夜宿”的语言、行动等进行探究,让学生自由讨论,在师生互动中感受李时珍的精神品格。在交流沟通中,教师引导学生联系故事的情节发展,加深学生对文章思想层次的理解。
二、个性对话,生生互动
现在的学生看待问题早已不满足于单一式的思维方式了,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依据自身的特点对待语文中的阅读与写作。例如,有的学生习惯于逆向思维,而有的学生阅读时喜欢发散性的思维方式。
正如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卢沟桥烽火》一课,在了解了“”史实的基础上,多数学生表现出对当年日寇侵略中国、烧杀抢掠的憎恨和对中国军民拼死血战,顽强抗击侵略者的爱国主义行为的敬仰。而有的学生则同时提出,战争年代,人们非死即亡,从军事上讲,日本人趁黑夜袭击卢沟桥的行为十分聪明。有的学生却想到日寇贪得无厌,进攻卢沟桥后会扩大一步侵略中国的领土。学生们思想迥异,经过激烈的争论,互动出不同的思想,获得了畅所欲言的机会。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性增加,就可以逐步知晓与他人对话的重要性,在提出自己对问题理解的同时又能共享到他人思考问题的方法。在不同思维方式的交汇中,学生的思路会越来越清晰,并学会多角度、较全面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合作对话还有利于提升学生之间的友谊。学生在对话互动过程中,主动提出异于教师死板的问题,自由地和同学进行问题的探讨和研究,敢于尝试新颖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并在对话中反思不足。这样,所有参加者利用对话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得以提升,在思想的火花碰撞时,意外得到奇异的创新型思维,彰显出个性的魅力,这能使每个人的才智水平得以充分发挥。
三、文本对话,人本互动
教育,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注重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从而使之积极参与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教师在立足语文课本的同时,不能局限于课本的规定。课堂教学需要一定程度的灵活性,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应引导学生从“死”的静态书本状态中走出来,引进动态的教学互动模式。与文本之间相互对话,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还可以对课本提出质疑,虽然有些想法并不十分成熟,但往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九色鹿》,描述了九色鹿救下濒死的落水者,落水者十分感激,承诺绝不会泄露出“九色鹿”的住处。但是利益面前,落水者背信弃义,放弃本性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惩罚。文章重点体现了九色鹿心地善良、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与落水者恩将仇报,在利益面前表现的前后变化形成的鲜明对比。文章教育学生:美丽、善良的东西是人们所追求的,而丑陋、恶的东西必定会受到惩罚。但有的学生就有不同于课本的想法。他认为,九色鹿虽然见义勇为,但它在没有具体了解实际情况之下,轻易相信他人,使自己陷入险境,如果它是家族的领导者,这次错误也可能引来灭族之祸。其实,每个人与文章作者的思想均有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关键在于要具有敢于创新、深入探究的能力,发掘出课堂教学强大的动力源泉。
谁都知道,语文教学需要语文味儿,语文课堂要教“语文”。然而,目前很多教师却在教“课文”。在他们的意识中,课文就是语文。其实,“课文”与“语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课文也就是教材中二十几篇而已,而语文的内涵与外延则更为丰富,从课内到课外,从课文到生活,从阅读到文化等。凡是用语言概括的,用文字书写的,简而言之,都是语文。其实,编者也试图让教材立体化、课文语文化。然而,大多一线教师却无法做到这一点。他们毕竟受知识、地域以及理念等方面的限制,只能围绕课文而教,结果自然把语文越教越窄,导致学生语文素养难以提高。对一线教师来说,要让教课文真正成为教成语文,最重要的是方向、思路。简单地说,就是三方面的拓展:拓展生活、拓展文化、拓展阅读,从而丰富课文的内涵,拓宽课文的外延,从而让课文与语文对接,实现教材语文化的最终目的。
一、拓展生活,拓宽课文的外延
课文只是语文的一部分,生活才是语文的全部。其实,编者也注意到了这点。比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课《老师,您好!》对应的时间点就是9月10日教师节,第二课《但愿人长久》对应的是中秋节。然而,教材由于容量有限,再加上地区有别,沟通生活往往只能点到为止,根本不可能包含所有内容。因而,这需要教师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搭建课文与生活的桥梁。请看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朵杏花》的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几朵杏花开与第一朵杏花开有什么区别?
生1:数量上不同。几朵杏花是几朵,而第一朵杏花只有一朵。
生2:时间上可能有区别,几朵杏花开与第一朵杏花开可能误差一到两天。
师:对!这很好!时间上可能有误差,但是就这一两天时间,竺可桢都不肯记载,宁愿第二年重新去观察。从这可以看出竺可桢什么精神呢?
生:严谨认真。
师:是的,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竺可桢能在科学上取得成就,就在于他平时认真观察生活。而我们平时没有话写,不是没有生活,而是不会观察生活……
生活就是教材。我们不但要学有字的教材,更需要学习无字的教材。在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师更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学生从教材引向生活,这才是教材编者真正的意图。
二、拓展文化,丰富课文内涵
从严格意义上讲,语文也属于文化的范畴。然而,现在很多教师往往停留在字词句的教学上,忽略了语文的文化内涵。这样让语文失去韵味,更重要的是削弱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教材编者也想到了文化的熏陶,因而在教材中适当安排了与文化有关的课文。比如,《但愿人长久》涉及的就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元日》写的是春节。因此,教师需要有拓展的意识,以课文为点,延伸到文化,让课文成为文化,搭建平台。比如,在《元日》这一课中,笔者这样教学:
师:这一首诗是写什么节日呀?
生:春节。
师:那诗中写了哪些风俗呢?
生:饮酒、换桃符、放鞭炮。
……
师:是呀,在宋朝过新年,就有这么多的风俗。那现在呢,各位好好想想:我们现在春节做什么呢。
生:穿新衣服、贴春联、大人给小孩压岁钱。
……
围绕文化这一命题,由点到面,由课文到文化,一方面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另一方面则传承了优秀的文化,这很关键。这需要教师要有文化意识,把自己当作是文化的布道者,而不仅仅是一个教书匠。
三、拓展阅读,增加文本的厚度
语文离开了阅读,在某种意义上讲,就相当于鱼离开了水一样。虽然,很多教师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但他们只是把课外阅读当作课内阅读的附属品。这种把课内与课外阅读对立起来,很难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要把课文真正教成语文,最为根本的就是寻找课文的支点,把课内与课外沟通起来。比如,《三顾茅庐》这一课,有位教师这样教学:
师:同学们,学了《三顾茅庐》这一课,我们了解到刘备的诚心诚意与诸葛亮的雄才大略。除此之外,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1:我想知道,刘备没有得到诸葛亮之前,是怎么样的。
生2:刘备说:得到诸葛亮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我想问:在这以后,诸葛亮究竟做了那些事?是不是言过其实了?
……
师:你们这些想法都很好!读书须生疑。你们要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不是问老师,而是认认真真地看一下《三国演义》。真的,等你们看过后,我们再交流,也许你们理解会更加深刻。
这一环节的教学,从课文《三顾茅庐》到名著《三国演义》,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阅读原著。其实,这也是编者的意图。教师需要做的是无限放大这种意图,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如果教师再进一步跟进,采取一些后续的措施,比如,组织读书交流会,讲故事等,那学生的这种兴趣就会持续,把“课文”教成“语文”的目标也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