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近义词概括

近义词概括

时间:2023-05-29 18:21:24

近义词概括

第1篇

食用菌概念的定义

对食用菌概念的明确定义,文献记载最早的是杨庆尧先生的《食用菌生物学基础》:“食用菌俗称菇或蕈,是一类可以食用的大型真菌,具有肉质或胶质的子实体,诸如羊肚菌、牛肝菌、鸡枞(应为斜土旁)菌、蘑菇、口蘑、香菇、草菇、侧耳、木耳、松乳菇等。”[14]杨新美先生在《中国食用菌栽培学》中描述的定义为:“食用菌是一类子实体肉质或胶质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通常只包括少数几种子囊菌,绝大多数种类是担子菌。担子菌中又以蘑菇目或称伞菌目(Agaricales)为最多。”[18]黄年来先生在《中国食用菌百科》中对食用菌描述的定义是:“食用菌是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MacroscopicFungi)。通常也称为‘菇’、‘菌’、‘蘑’、‘耳’。约90%的食用菌属于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少数属于子囊菌纲(Ascomycetes)”[12]。GB/T12728-91《食用菌术语》标准中对食用菌的定义是:“指可供食用的一些真菌。多数为担子菌,如蘑菇、香菇、草菇、牛肝菌等。少数为子囊菌,如羊肚菌、块菌等”[16]。GB/T12728-2006《食用菌术语》国家标准中对食用菌的定义是:“可食用的大型真菌,常包括食药兼用和药用大型真菌。多数为担子菌,如双孢蘑菇、香菇、草菇、牛肝菌等。少数为子囊菌,如羊肚菌、块菌等[16]”。2009年出版的《中国食用菌产业科学与发展》书中的定义是:“食用菌(ediblemushroom)是指可供人们食用的一类大型真菌,它们具有肉眼可见、徒手可采、具不同形状的子实体。这些子实体或者生于地上的倒木树桩、粪草土壤、植物根茎上面或者生于地下土壤中,俗称‘菇’、‘蕈’、‘蘑”、“菌”、“耳”、“芝”、“伞”等。如平菇、香菇、白灵菇、草菇、大杯蕈、榛蘑、口蘑、松口蘑、猴头蘑、羊肚菌、块菌、木耳、灵芝、黄伞等。从药食同源这个意义上讲,广义上的食用菌包括食用、药用和食药兼用三大类用途的大型真菌;狭义上仅指作为蔬菜食用和食药兼用的种类,不包括药用种类。常见的食用种类如平菇、香菇、双孢蘑菇、木耳、金针菇、草菇等;常见的药用种类有灵芝、茯苓、猪苓等;常见的食药兼用种类有冬虫夏草、猴头、银耳、灰树花等”[19]。被我们现代称为属于大型真菌的“食用菌”,包括许多种。古代人们对这一类生物的称呼十分多样,不同年代、不同地区又有不同的称呼,由于它们的种类繁多,形态多样,我国古籍中有文字记载的就有菰、蕈、菌、芝、耳等。这些词多数不是专指一种,而泛指几种或相近的一类。食用菌不是分类学上的名称或单元,而是一个专业术语,其区别特征是食用的大型真菌。

食用菌的同义现象与上位概念

上位概念(superordinateconcept)表示属概念或整体概念的概念为上位概念(superordinateconcept)[20]。食用菌的上位概念有下列3个被广泛应用。大型真菌(macrofungus)真菌(fungi)是一类不分化为根、茎、叶,具有真正的细胞核,不产生维管束,以孢子进行繁殖,因没有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碳水化合物,故必须依靠现成有机物质维持其异养生活,常常以具有分枝丝状体的菌丝(Hyphae)为重要特征的生物类群。真菌以其营养方式,大致可分生存于活的生物体上的寄生性真菌和生存于腐朽物质上的腐生型真菌两大类。其中,大部分真菌为腐生型,当然介于寄生性和腐生型两大类间还有不同程度的中间性真菌。肉眼可见的真菌为大型真菌,大型真菌中的种类以其对人类的用途可分为食用真菌(简称食用菌)、药用真菌(简称药用菌)、有毒真菌(简称毒菌)及其它。“大型真菌macrofungus子实体肉眼可见,徒手可采的真菌。”[16]以大型真菌冠名的科技文献很多,如《中国大型真菌原色图鉴》[21]。蘑菇(mushrooms)《中国食用菌百科》讲:“蘑菇一词含义多样。通常是泛指具有肥大子实体的担子菌或子囊菌,包括肉质伞形的牛肝菌,球形的马勃,头状的猴头菌,马鞍状的马鞍菌及非肉质的灵芝、栓菌等。狭义的蘑菇仅指担子菌和伞菌目真菌,尤指双孢蘑菇(A.bisporus)及其近缘种四孢蘑菇(pestris)及大肥菇(A.bitorquis)等。”[12]使用广义蘑菇概念的科技文献,如刘波的《蘑菇》[22],邵力平等编著的《中国森林蘑菇》[23]。这些文献中记载的是多种大型真菌。使用狭义蘑菇的科技文献,如浙江农业大学编著的《蘑菇栽培技术手册》[24]、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编著的《蘑菇栽培技术》[25]等书中的蘑菇,就是专指双孢蘑菇的。数目繁多的蘑菇,依据对人类的关系又分为“食用蘑菇”和“毒蘑菇”,使用这两个概念出版的科技图书如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编著的《食用蘑菇》[26]与《毒蘑菇》[27]。国家标准GB/T12728-2006《食用菌术语》规范蘑菇术语的定义为:“蘑菇mushroom大型真菌的俗称。见大型真菌。按用途分为食用菌、药用菌、有毒菌和用途未知四大类。多数为担子菌,少数为子囊菌。”[16]英语“mushroom”一词被翻译成蘑菇。对我国人民而言,蘑菇就是指各种肉眼可见的大型真菌,晚清《家菌长养法•蕈种栽培法》一书提要中就讲:“菌俗名蘑菇。”[28]“蕈即菌也。”[28]可见,在晚清时期我国把“菌”、“蕈”同“蘑菇”一样,都是指肉眼可见的大型真菌,有许多种。对欧美人来讲“mushroom”过去主要指“双孢蘑菇”,因为他们长期以来只栽培双孢蘑菇。由此,我们现代有些学者曾把“蘑菇”这一术语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蘑菇与大型真菌同义,狭义的蘑菇专指双孢蘑菇及其近缘的栽培种,如上所述。把“蘑菇”概念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使用起来容易混淆,给交流带来有许多不便。因此,建议以后不要把“蘑菇”这一概念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按照GB/T12728-2006《食用菌术语》规范的,用“蘑菇”一词时就是与大型真菌同义,它包括许多种。双孢蘑菇就称双孢蘑菇,不要简称“蘑菇”。蕈菌(mushrooms)国际著名食用菌专家香港中文大学张树庭教授对蕈菌有科学的定义,在他所著《食用蕈菌及其栽培》一书中做了论述:以往人们将英文mushroom译成蘑菇或食用菌,译义不很恰当。例如中国人对木耳、银耳和灵芝并不称之为蘑菇;而所谓的食用菌在习惯上又不包括诸如面包酵母菌和乳酸杆菌等实际可食的菌类。凡此种种,造成了名称与含义的不相符。为了“名”正“言”顺,有利于蕈菌方面的研究,使之与细菌(Bacteria)、放线菌(Actinomyces)、酵母菌(Yeast)、锈菌(Rust)、黑粉菌(Smut)、真菌(Fungus)等菌类名称相对应,著者将广义上的mushroom称为“蕈菌”,将研究蕈菌的学科称为“蕈菌学”(mushroombiology)。著者认为,蕈菌是指那些具有显著子实体并可资鉴别的大型真菌。所谓大型真菌,是指其子实体肉眼可见、双手可摘者。可以食用的大型真菌称为“食用蕈菌”(Ediblemushroom);具有药用价值的为“药用蕈菌”(medicinalmushroom);著者将这两类蕈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利用价值用有诗趣(poetically)的语言概括的描述如下:无叶无芽无花,自身结果;可食可补可药,周身是宝。对于那些具毒性的大型真菌称为“有毒蕈菌”(Poisonousmushroom)。此外,还有一些功能未明的蕈菌尚待进一步研究才能确定其归属的其它蕈菌(othermushroom)。这种区别是相对的,因为许多蕈菌是可食、可补亦可药用[32]。蕈菌学(mushroombiology或mushroomscience)是研究蕈菌(mushroom)的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真菌的现代学科,是关于蕈菌(mushroom)栽培原理和实践的一门科学。为了建立指导这个学科将来发展的原理,需要有系统的研究——这与其它分支学科一样。这种系统的研究,不仅仅是理论的研究和探讨,还包括栽培实践的各个方面。任何一种作物成功的生产,都要建立在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29]。

关于“菇菌”和“菌类”“菇菌”是一个造的新词,是近些年来在我国一些食用菌出版物和蘑菇“科技馆”等领域刚刚出现的。“菌类”是一个使用了很久的词汇,它的起源虽然很难考证,但至少在明代的《亘史钞》中已经使用了,在《亘史钞》里“菌类”是《广菌谱》的前身,讲的是多种“大型真菌”。在科学发展的不同阶段,随着对生物微观领域认识的不断深入,给“菌类”概念又赋予了新的内涵。在生物科学发展的今天“,菌类”包括细菌、黏菌和真菌[30]。近年来使用“菇菌”一词的,如1977年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湖南省副食品公司菌种场合编的《湖南主要食用菌和毒菌》一书中,在第一章第一节中的一级标题用了“菇菌的食用价值”[9]。1993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食用菌百科》中在栽培史部分使用了“菇菌文化”、“菇菌字源学”[12]等词汇。食用菌科技图书的书名使用“菇菌”,是1999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菇菌生产技术全书》[31];2003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又出版了《菇菌栽培手册》[32];2004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了《新世纪菇菌生产技术丛书•蘑菇生产全书》[33]等系列食用菌著作。在这几本书中仅看到《菇菌栽培手册》在前言中对“菇菌”一词作了解释:“人类对真菌的认识和利用,开始于对大型真菌(Largerfungi)的研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菇菌’(mushroom)”[32]。“能形成大型子实体的菇菌约10000种,绝大部分是担子菌,一小部分为子囊菌”[32]。从这个定义看,“菇菌”与“大型真菌”是同义词;但从这些书的内容看“菇菌”又酷似“食用菌”的含义。根据《食用菌术语》国家标准及我们习惯的用法,“大型真菌”与“食用菌”的关系,不是同一个层级的概念。“大型真菌”是上位概念,“食用菌”是下位概念。“大型真菌”不仅包括“食用菌”,还包括“药用菌”、“毒蘑菇”以及其他。由此可以看出,菇菌是一个层次不清、概念模糊的新词,这个新词又与其他几个常用的术语同义,如“大型真菌”“、蘑菇”“、蕈菌”等。2010年出版的《中国菇业大典》(以下简称《大典》)一书中,既把“菇菌”对应于英语“mushroom”[34]。又把“菌类”对应于英语“mushroom”[34]。我国早把汉语“蘑菇”一词对应于英语的“mushroom”,《大典》又把新词“菇菌”、老词“菌类”均对应于英语“mushroom”,这不仅说明《大典》本身使用术语混乱,同一部著作中同一个英语词汇对应于两个汉语词汇,而且“菌类”对应于“mushroom”也不符合现代生物科学的进展给“菌类”赋予的新义。《大典》把汉语“菌类”对应于英语“mushroom”,如果在我国尚未引入近代生物科学以前,还没有使用显微镜,我们还不知道有细菌、黏菌的历史时期还可以,可惜那个时代的近代生物科技包括“mushroom”一词还未传入我国,在“菌类”已包括细菌、黏菌、真菌的现代科学认识的今天,再把“mushroom”对应于汉语“菌类”,恐怕是“时过境迁”“、名不副实”了。新词“菇菌”的使用,还不符合我国对于创造新词的有关规定。对于科学新词的提出和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中明确规定:贯彻科学性的原则”中:定名应准确表达单个概念的科学内涵和本质属性。”及对不科学的,易引起概念混乱的名词应予以纠正。”[38]又如科技新词定名与”中规定:科技新词是指国内外近年出现的代表新概念、新理论、新物质、新技术、新工艺等范畴的科技名词。”[35]与科技新词工作分为‘试用’和‘审定公布’两步进行”[35]等等。这些原则和方法是我们科技工作者的各行业都应该遵守执行的,“菇菌”一词的内涵既不是新概念,它的出笼又不符合上述规定的精神。发展食用菌科技就会有新的概念、新的术语不断出现,但应严谨、准确、科学,还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给以准确的定义。当一个“概念”已经有对应的名称使用时,尽量不要再造与其同义的新词为名称。一个概念有多个名称时,最容易造成混乱。尽量向“一个概念仅确定一个与之相对应的规范的中文名称”[38]的原则靠拢。

规范食用菌术语

术语工作的意义在我国习惯上“术语”也称“名词”,这里的“名词”是英语的term,而不是noun。术语是科学文化发展的产物,是传播知识、技能,进行社会文化、经济交流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新概念大量涌现,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定义、指称这些概念,形成新的术语。术语是通过语音或文字来表达或限定科学概念的约定性语言符号,是思想和认识交流的工具。科学技术术语作为科技发展和交流的载体,一直与科学技术同步产生和变化。术语反映科学研究的成果,是人类进步历程中知识语言的结晶。从某种意义上说,术语工作的进展和水平,直接反映全社会知识积累和科学进步的程度。由于名词术语的规范和统一是一个国家发展科学技术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所以世界经济发达国家都十分关心和重视科技名词术语的规范和统一。作为人类文化交流的重要基础条件,术语的规范和统一始终也是人类知识传播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术语是科学的基础,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必定要求术语规范的支持。规范术语不是“统一思想”而是“统一表达”,规范术语及其定义是标准化基础领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术语标准化工作在发达国家已经获得普遍的重视,术语标准化的目的,首先在于分清专业界限和概念层次,从而正确指导各项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术语学和术语标准化之所以成为科学发展的必须,是为了应对术语的急剧增长和高速传播。客体、概念、指称和定义构成术语学基础,研究概念、概念定义和概念命名基本规律的边缘学科即术语学。“可感知或可想到的任何事物”为客体(object);“通过对特征的独特组合而形成的知识单元”为概念(concept);“一个客体或一组客体特性的抽象结果”为特征(characteristic);“描述一个概念,并区别于其它相关概念的表述”为定义(definition)“;概念的表达方式”为指称(designation);“在特定专业领域中一般概念的词语指称”为术语(term)[20]。我国术语规范化的管理体制我国术语规范化的管理机构有两个。由于食用菌学科发展历史较短,目前还没有列入国家制定的GB/T13745-2009《学科分类与代码》[37]中,还没有正式成为管理部门承认的“学科”,因此在短期内还没有可能制定公布《食用菌学名词》。所以食用菌术语目前只有通过制定标准与实施标准来规范。食用菌术语规范化是建设学科的基础经过近百年几代志士仁人的科学探索与学术积累、科技人员的技术开发,以及广大菇农的技术创新,我国食用菌产业在农业生产中已经成为仅次于粮、棉、油、菜、果后的第六大种植业,在我国农业经济、农村发展、农民致富中具有重要的作用。2011年已列入“GB/T4754-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38]中为“食用菌种植”,这表明食用菌生产在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中有了一定位置。但是,食用菌“学科化”的进程,落后于生产上飞速发展的的步伐,还没有进入“GB/T13745-200科分类与代码”中,学科支撑产业发展的作用明显薄弱。因此加快食用菌学科化的步伐十分重要。要使中国的食用菌学成为学科,成为与世界相通的学问;支撑食用菌产业持续地稳步发展,食用菌术语的规范化是不能回避的问题。

作者:贾身茂 单位: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第2篇

【关键词】古今字;异体字;假借字;简述

一、古今字定义

“古今字”概念原本是传统训诂学提出来的一个问题。早在西汉经学中便已有了今、古文之分。如《史记·儒林列传》载:“孔氏有古文《尚书》,而安国以今文读之。”西汉人所说“古文”、“今文”,与后来所说的“古今字”虽不完全是一回事,却是其概念的滥觞。可以考虑给“古今字”下一个这样的定义: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献语言在表达同一词义时,分工明确地、不相淆混地使用了音同而形异的两个汉字,它们便构成历史上的一对“古今字”。出现在较早阶段文献语言中的那个字便是“古字”,出现在较晚阶段文献语言中的那个字便是“今字”。其实所谓古今字,实际上是汉字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孳乳分化现象,导致古今字产生的原因是部分汉字承担的语义过多,影响交际,古今字的形成是区别律作用的结果。

二、前人对古今字的研究

前人对“古今字”的研究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以郑玄为代表,《礼记·曲礼下》:“君天下曰‘天子’,朝诸候、分职授政任功日‘予一人’。”郑注云:“《觑礼》日:‘伯父实来,余一人嘉之’‘余’、‘予’,古今字”《诗·小雅·鹿鸣》:“视民不眺,君子是则是效。”郑笺云:“‘视’,古‘示’字也。”《礼记·曲礼上》:“幼子常视毋谁。”郑注云:“视’,今之‘示’字。”郑玄所说的“古今字’,主要是指在汉语历史上不同时代的人表示同一词义时先后使用了同音而不同形的汉字这样一种用字现象。其中除了故书“仪’但作“义”这类情况以外,一般与汉字发展史上加注意符的造字模式都没有直接联系。从理论上来说,郑玄所谓的“今字”是应当包括“造字相承,增偏旁”一类的,但由于郑玄本人在理论上既未明确地提到这一点,而在实际分析中也没有自觉地、大量地列举这一类的例子,所以,他的“古今字”概念中的“今字”,便似乎没有包括加注意符及加注音符所产生的后起字。

第二阶段以唐代的颜师古为代表,颜师古不同意郑玄的“余”、“予’为古今字的看法,因为“予”之与“余”,“各有音义,本非古今字别”,其同训为“我”,只是一种同义现象罢了。这就是说.颜师古纠正了郑玄“古今字”观的个别失误。强调了“古今字”应当是音义相同,而古用彼今用此的一对字。他所说的“古今字”,既包括了汉字在不同历史阶段所产生的异体字,还包括了汉字在孽乳繁衍过程中所大量产生的加注意符式的后起字。

第三阶段以王筠为代表,他从文字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古今字问题,提出了“分别文”的说法。有二种类型:一则正义为借义所夺,因加偏旁以别之者也;一则本字义多,既加偏旁,则只分其一义也。”这段话表明王筠对汉字的记词表义功能有了深刻的认识,并且揭示了汉字的孳乳发展的原因及规律。他提出的两类分别文基本上能概括古字和今字的关系。他所认为的“古今字”以“分别文”为主,包括了不同历史阶段所产生的异体字,而汉人所分析的“古今载籍本”中的古今字似乎未包括在内,概念范围比颜师古的又缩小了一些。

第四阶段以徐灏为代表,他所说的“古今字”明确包括两类,一是“造字相承”的后起字,一是“古今载籍本”的不同用字,即认为古今字是造字相承的关系。就这一意义来说,先造字与后起字的关系就是古今字的关系;但就其实质来看,“古今”二字,却是古时的相对概念,并不表示具体时间。同时,古今字中的古字、今字与古本字、借字;与初文、后起字也有区别。

比较而言,颜师古的“古今字”概念范围最宽,徐灏次之,郑玄、段玉裁又次之,王筠的最窄。

三、“古今字”与“异体字”、“区别字”、“通假字”、“同源字”之间的关系

“古今字”与“异体字”、“区别字”之间是一种包容兼交叉重叠的关系。所谓“包容”,是说“古今字”可以是“区别字”,也可以是“异体字”。因为“区别字”的产生一般都有古今时代的问题,所以一般都可以归人“古今字”之中。所以,所谓“兼交叉重叠”,便意味着“古今字”不能包括所有的“异体字”.只有不同历史时期产生和使用的异体字才能纳人“古今字”范围,同一历史时期所流行的异体字便不能算作“古今字”。

“古今字”与“通假字”这两个概念都应是训诂学范畴中的问题,一般有其明确的界限。“古今字”是“古”、“今”不同时代使用音同而形不同的汉字来表达同一个词义,而“通假字”则是同一时代使用音同而形不同的汉字来表达同一个词义。但二者也有一定的交叉,这就是,如果“古今字”中的‘今字”是“区别字”,它们产生以后,世人使用它们并不严格地与其“古字”即初文区分开来,而是时有通用现象,这就既是“古今字”,也是“通假字”问题了。但总的来说,‘古今字”是异时用字问题,“通假字”是同时用字问题,这一条原则是始终存在的。

古今字和同源字关系十分密切,古今字并不都是同源字。王力先生曾给同源字下过这么一个定义:“凡音义皆近,音近义同,或义近音同的字,叫做同源字。分析这个定义,我们不难看出同源字的本质特征:必须“有同一来源”。古今字的形成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因假借造成一字记录多词最终发生分化而形成古今字,一是因引申造成一字表示多义后来产生分化而形成古今字。第一种古今字情况比较复杂,当今字表示古字本义时,今字和古字是同源字。如“莫”与“暮”,今字“暮”的傍晚、黄昏义是直接承袭古字“莫”的,“暮”字是由“莫”字派生出来的,莫、暮同源字。当今表示古字假借义时,今字和古字不是同源字,这是因为古字表示今字所表示的那个语义时,只是一种临时性的借用,它自身的语义与这个假借义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一般来说,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同源字的区别是明显的,它们的着眼点、字义范围、读音、处理角度不同:古今字着眼于时代的先后;异体字表现在写法上的不同(音义皆同),通假字产生于音同或音近(多数无意义联系),同源字则音义皆近,音近义同,或义近音同,它们划分的标准不一样。但是,这几种字又是不能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交错的,如:“云谓”的“云”和“霎雨”的“霎”,从字源看,是古今字;从字形看,是异体字。“从”和“徒”本是古今字,但《说文》引为两个字头,从字形来看,则为异体字。

四、结语

古今字是传统训诂学的术语,它反映的是同字异义现象,古字和今字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也就是说只有在表达同一个词或者同一个意义时才构成古今字。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分析问题,不能因循守旧,以偏概全,用同源字、通假字代替古今字。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王力.古代汉语(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第3篇

关键词:转喻;本质;启示;学英语

从传统修辞学看,转喻也称之为借代,是一种用一个事物的指称来代替另一事物的传统修辞方式及手段。而在认知语言学领域,转喻并不只是一种语言使用手段,而是人类思考问题、语言认知和推理应用的过程。转喻作为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机制及思维方式普遍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转喻已经根植于人类的认知框架中,形成了日常生活的主要行为方式。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Lakoff)和特纳(Turner)(1989)根据转喻的认知特征,从认知语言学领域对转喻的定义给出新的补充。两位认知语言学家指出转喻是一种概念映射,而映射是两个概念认知域之间的对应方式。兰盖克(Langacker)(1993)也对转喻的本质做出了类似的阐述。转喻的实质是在心理上通过一个概念实体把握另一个概念实体。Radden和Kovecses(1999)认为:转喻是发生在同一认知模型中的认知操作过程,其中以一个概念实体为工具,为另一个概念实体提供心理可及,这是目前最受学界认可的转喻定义。

一、转喻的本质

1.转喻的概念

当前,广受认知语言学界接受的转喻定义为:转喻是发生在概念层面的邻近,这种邻近性为实现两个物体的映射提供了一种心理可及。之所以有转喻的出现,是基于人们基本经验的总结。这些基本经验就是人类对真实世界的感知和反映,经过人脑的处理、加工和概括,演变成系统的、逻辑的、高度概括的认知结构,表征着说话人的概念及语义知识框架。由此,我们认为转喻的本质是概念性的。

2.转喻的邻近性

转喻是两个概念实体之间基于邻近关系的一种映射。此处的邻近是指转喻发生的两个概念实体同属于一个认知域,有着密切的联系。

3.转喻的普遍性

与传统修辞学家的观点不同,认知语言学学者们认为转喻不只是语言层面的替代关系,而是一种基本的认知机制,人类的日常社会生活离不开转喻思维。例如,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人或事物凸显的特征来称呼,如大高个、戴眼镜的、背书包的等等。

二、转喻的认知理据与大学英语教学

1.转喻与理想化认知模型(ICM)

1987年,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Lakoff,1987)提出了著名的理想化认知模型。作为一种对人类社会生活经验和日常行为方式的精准概括,ICM为人类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一个高度概括的理想化认知框架。认知语言学的转喻思维正是发生在这样一个认知框架中的映射。六种与转喻生成相关的理想化认知模型分别是事物―部分(thing-part)理想化认知模型,范围(scale)理想化认知模型,事件(event)理想化认知模型,范畴―成员(category-member)理想化认知模型,范畴―特性(category-property)理想化认知模型,缩减(reduction)理想化认知模型。

2.凸显原则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1991年,兰盖克(Langacker)提出,转喻的理据体现在凸显的原则上。Langacker认为转喻思维中将高度突显的实体作为认知参照点唤起其他不那么突显的实体,使话语的接受者以认知经验作为背景与其他关联概念实体产生概念接触,即概念可及。例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对handle这个词的讲解,可以运用这一原则。Handle的词根为hand,而hand指代手的概念。手对于人们来说,最为突显的就是可以做事,方便灵巧等特点,结合这个词语中突显的部分指代整体,学生就能比较容易地记住handle这一单词有解决、处理的含义。

3.经济原则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人类大脑并非具有无限容量的仓库,而是具有创造力的,其创造力就在于它能借助已知的或更加简洁高效易于理解的事物或语言形式来认知和命名新的事物。兰盖克(Langacker,1977)认为,语言交际受到两个相互竞争因素的支配:信息最大化和经济最大化原则。在讲解缩略词时,英语教师可以结合转喻的认知语用理据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例如,asap.这个英语单词分别是由四个单词的首字母构成:as soon as possible,为了体现时效性并实现经济高效这一人类的普遍认知模式,人们在使用中可以只保留构成单词的首字母。

第4篇

一、命题原则

纵观2012年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的命题原则较为明显:①内容上,设题贴近“课标”的阅读目标要求。整体阅读的考查比重大,注重选材内容的文化内涵、人文素养,重视试题的综合性、探究性;体现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和渗透。②选材上,落实“课标”中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与评价的要求,重视对阅读材料的选择。③题型上,关注考生的知识与能力、体验和感悟,体现阅读个性。

二、考点解读

对于记叙文阅读,“课标”明确指出:“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具体考查学生在词语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纵观各地的中考记叙文阅读试题,大都从上述五个方面来设计试题。

例: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重庆市2012年中考题)

春光美

街路划一条漂亮的弧线,探进公园深处。公园绿意盈盈,却有桃红粉红轻轻将绿意打破。柳絮纷飞,落满松软的一地。鸽子们悠闲地散步,孩子们快乐地追逐,空气里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花香。春天属于山野,属于城市,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的小花。

公园的小径上走着一位女孩。女孩的棍子畏畏缩缩,慌乱且毫无章法。棍子戳戳点点,碰到了毫无防备的老人。

老人轻微地“嘘”了一声。

“对不起,”女孩急忙停下来,“对不起……戳痛你了吧……真的对不起,我是一个盲人……”

“没关系的,”老人轻轻地笑,“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只是有些不便?”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可是我看不见了,永远看不见了……就像现在,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欣赏春色,我却不能……”

“可是孩子,春色只是为了给人看吗?春天里的一花一草,只是为给人欣赏而存在吗?”

“难道不是吗?”

“当然不是。”老人说,“比如我面前就有一朵花。这朵花很小,淡蓝色,五个花瓣。也许它本该六个花瓣吧?那一个可能被蚂蚁们吃掉了……花瓣接近透明,里面是鹅黄色的花蕊……我可以看得见这朵花,然而你看不到。可是这朵花因为你没有看见它而开得松懈吗?还有那些有残缺的花儿,比如被虫儿吃掉花瓣,啃了骨朵,比如被风雨所折断,被石块所挤压,它们可曾因为它们的残缺和大自然给予它们的不公就拒绝开放吗?”

“孩子,你要知道,当秋天来临,所有春天开过的花儿,都会结成种子。就像我眼前的这朵小花,它也会结出它的种子……这与它的卑小无关……更与它的残缺无关……它是一朵勇敢的花儿,勇敢的花儿都是快乐和幸福的。”

“花儿就像你,你就是花儿……为什么闷闷不乐呢?为什么要放弃开放的机会呢?为什么要放弃整个春天呢?”

“我没有放弃春天……可是我看不到春天……”

“你还可以去触摸春天。孩子,你可以触摸花草,触摸鸽子,触摸阳光与柳絮……其实盲人也是可以看到这世界的,却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用感觉,甚至,用爱……”

“您是说,用爱吗?”

“是的,孩子。只有用爱才能真正感受春天,读懂春天。我知道你看不见春天,可是你的心里,难道不能拥有一个温暖而美好的春天吗?只要你还相信春天,那么对你来说,这世上就还有春天,你的心中就会万紫千红。我说的对吗,孩子?”

“可是我不知道这里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奶奶,你愿意把你看到的告诉我吗?”

“当然可以,孩子,我很乐意……你的面前有一朵花儿,蓝色的花儿,五个花瓣……你的旁边有一棵树,树长出嫩绿色的叶子……再旁边有一个草坪,碧绿的草坪,有人在浇灌……再往前,是一条卵石甬道,鸽子们飞过来了,轻轻啄着人们的手心……”

女孩听得很是痴迷。她的表情随着老人的讲述而变化,每一种变化,都是天真和幸福的。似乎,女孩真的看到了整个春天。

女孩是笑着离开的。她的棍子在甬路上敲打出清脆的声音。她步履轻松。她像春的精灵。

然后,老人轻轻拍拍她身边的导盲犬。她说:“虎子,我们该回家了。”她戴着很大的墨镜,悄无声息地走向春的深处。

1.细读全文,题目“春光美”中的“美”,除了景色美之外,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要点概括。要点概括是在准确理解文章内容之后,用简洁的语言转述文章内容的主要形式。要点概括可分为局部概括和整体概括两种。局部概括,指针对文章中某一段落或某几个段落的内容进行概括。整体概括,指针对全文内容或全文的核心观点进行概括。这是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也是中考现代文阅读每年都要涉及的内容。其中,提炼概括的过程就是理解文本内容的过程;提炼概括的结果标志着理解的准确和深入程度。

常见考点有:(1)对文章、文段思路、层次或层意的分析与理解;(2)对文意、段意或文章主旨、文段中心的概括;(3)对文中情节、事件及事件成因、过程的概括;(4)归纳内容要点,拟写内容提要、文章标题;(5)筛选并提取总说句、中心句、主旨句、过渡句、结论句;(6)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人物事迹的各个方面;(7)对作者的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理解、分析与概括等。

[参考答案]老人善良美好的心灵、老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老人讲述的深刻道理、女孩走出阴影变得积极乐观。

2.联系文章语境,品析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春天)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的小花。

第5篇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包括文章标题)的含义主要是指理解词语的语境义,有时也要回答词语的本义。要联系上下文,推断词语在文中的特殊含义。考查词性多为实词,如代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等或相应短语,有时是副词或叠音词等。不同词语要视其词性及具体语境进行解析。

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主要指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如象征意义、比喻意义、哲理意义、双关意义,一般为文章所要阐述的道理或表达的感情(主旨)。

【设问方式】

重要词语:结合句意或文意概括词语(包括标题)含义。

重点句子:某个句子的含义是什么(或有哪几层含义)。

【背景知识】

重要词语含义:指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语具体的语境义。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即联系中心主旨、人物形象、作者感情以及上下文等理解词语的转化义、语境义,其中最主要的是语境义,它包括词语在语境中的深层含义(特殊含义)等。文学作品考点词语含义主要从理解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几方面设题。

常见重要句子:1.段意句(概述段落内容);2.结构句(起总领下文、收束上文、承上启下、前后呼应等作用);3.情感句(表达作者强烈思想感情);4.中心句(体现写作意图和文章主旨)。

【答题思路】

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找准答题区域,结合上下文分析关键词语或重点句子的含义,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分析概括作答。

关键词语(包括标题)的含义一般包括两方面,答题模式一般为: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重点句子的含义则要根据上下文与重点句子相关联的区域,筛选、梳理、提炼、概括相关信息,结合赋分情况作答。注意三点:一是审视语境,瞻前顾后;二是联系主旨,关注背景;三是多角度、多层面思考。

【万能模板】

一般答题模板: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主旨)。

如果重点词语或句子含有特殊语言现象(如修辞),则为:相关术语+效果+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主旨)。

如果重点句子属结构句,则依据结构作用(承上启下、总结全文)概括含义。如总结句含义的答题模板为:相关内容一+相关内容二+相关内容三……

【考题回放】

1. 2010年江西卷(熊召政《饮一口汨罗江》)第16题:

结合文意,概括“泊罗江”的两种主要含义。(每种不超过15个字)(6分)

参考答案:(1)忧国忧民者的精神寄托;(2)忧国忧民者苦难的象征;(3)屈原殉国之处。

解析:在此文中,“汨罗江”有两种主要含义,表层意义指作者游玩的自然之江,是浸透屈原的理想和泪水的那条江;深层含义则是指作者由此产生联想与感悟,并赋予“汨罗江”的特定语境义,可根据“何处没有汨罗江”“你的汨罗江会是什么呢”等提示语,找到相关语段,进行提炼归纳。

2. 2010年天津卷(迟子建《寒冷的高纬度》)第20题:文章结尾说“我回过头来一想,世界其实还是那么大,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北极村”,这句话有哪几种含义?请概括回答。(5分)

参考答案:(1)故乡是世界的缩影;(2)作者对故乡的爱是永恒的;(3)童年在北极村学到的一切,奠定了作者人生的基础;(4)故乡是作者人生思考与创作精神之源;(5)故乡使作者对人生的理解得以升华。

解析:根据小结句综述全篇内容的特点,多角度、多层面展开思考,这个重点句子关联前文五个段落,分别概括文章主体部分五个段落的大义,即可得出答案。

题型二:分析作用题

分析作用类题型是出现频率最高的题型,主要考查分析文章标题、重要句子、重点段落的作用,有时还包括分析文学形象的作用、分析人称变化的作用等。如果某重点句子或段落属于描写文字,则是要求分析描写的作用。

【背景知识】

分析作用常见术语:

内容方面――交代原因、渲染气氛、营造意境、奠定基调、深化主题、升华情感、画龙点睛等。

结构方面――线索、悬念、伏笔、铺垫、照应、过渡、开门见山、引起下文、承上启下、收束全文、起伏跌宕、延迟节制、推动情节发展等。

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渲染营造氛围,为后边内容作铺垫;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③衬托人物心理;④象征和暗示;⑤交代人物活动场所;⑥展开、推动故事情节。

细节描写的作用:

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推进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

【设问方式】

文章标题、某重要句子或重点段落在文中有何作用?(变式:某内容在情节安排上有何作用?)重要句子、重点段落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答题思路】

此类题型,如果笼统设问“在文中有何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思考。内容方面一般包括含义、气氛、主题、情感等方面,常见表述句式如“交代(描写、叙述)了……”“使意义更加丰富充实,使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渲染或烘托出……的气氛”,“揭示(表现、深化)了……的主题”,“奠定了……的感情基调”或“升华了……的情感”等。结构方面结合具体情况,参考上述术语准确作答。在小说阅读中,如果问“在情节安排上有何作用”,要认识到情节安排实际上包括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答题时要结合题目赋分情况分要点整理答案,思路要全面,概括要准确。

【万能模板】内容方面+结构方面

【考题回放】

1.2010年北京卷(季羡林《海棠花》)第17题第2小题:

简要分析“海棠花”在文中所起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海棠花构成了文章的行文线索;海棠花寄托了作者的相思,升华了作者的爱国情感。

解析:这是分析标题在全文中的作用这一类的题型。标题在全文中的作用常常是情感主旨的落脚点,是全文叙事抒情的线索。主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从赋分情况分析,两方面各2分。

2.2010年全国卷Ⅱ(张承志《大河家》)第14题:

结合全文来看,开头三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6分)

参考答案:①开门见山,点出文章的主题;②挑明写作缘由,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奠定文章的抒情基调,展现思想深沉、情感饱满的特点;④总领下文,预示行文的内在结构,当下的感念与往昔的情景相互交织。

解析:上述答案中第①点有结构和内容两方面的作用,第②③点侧重内容方面,第④点侧重结构方面。结合赋分情况看,一般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题型三:概括信息类

概括信息类题型主要考查对文章部分或整体信息的筛选、分析、概括,包括概括信息、概述情节等。叙事文学作品概述人物形象特征也可归属概括信息类。

【设问方式】

概括信息:试概括某对象的内容、特征、原因、观点等。试概括作者的态度、观点等。

概述情节: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概述人物形象特征:小说中的某人物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简要概括某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背景知识】

分析人物形象一般要结合人物描写相关内容作答。描写人物,从内容方面说,分肖像、语言、行动、心理描写;从描写角度看,分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从语言方面看,分概括描述和细节描写。

【答题思路】

解答这类题型先要锁定答题区域,是从文中某个或某些段落中筛选,还是着眼于文章整体。概括信息一般采取直接摘取法、简单整合法和概括提炼法三种方法;概述情节要求抓住关键信息概括整合,力求完整;概述形象特征重在准确、全面。三种题目都要视赋分情况分要点作答。

【万能模板】

概括信息:相关信息一+相关信息二+相关信息三……

概述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一般在小说阅读中设题)

概述人物形象特征:特征一及依据+特征二及依据+特征三及依据……

【考题回放】

1.2010年重庆卷(陈俊峰《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第16题:

根据文意,请简析两只鸟把巢筑在第五棵树梢顶的原因。(6分)

……年轻人的新巢建在第五棵树上,父母的旧居建在第三棵树上;父母亲不在了,高高树顶的旧居空着,仿佛一个家族的图腾和标志;从我的角度看去,直立的杉树举着那只旧巢,更像是举着的一个祖宗的牌位。那么,这两只鸟选择在第五棵树建造自己的新家,是想虔诚守着父母的遗址和祖宗的牌位么。那么,与之间隔一棵树的距离,是不是想和旧时的文化传统既不挨得太远,又不挨得太近。它们在生命的繁衍和承续中,需要有自己年轻独立的思想,需要创造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信心、锐气和生活。

而我必须自觉离开了,我要做的不是对两只鸟进行观察和猜测,而是能否进行自身的反省,包括我们对待美妙自然和可爱生灵的态度和行为。旧巢和新巢都建在树的高处,那几乎是树的梢顶了。它们未必不知道这要担当多么大的风险,但它们更知道这世上真正的风险,来自人类。因此它们把巢尽可能地建在高处,建在梢顶,那是对人最明白无误的拒绝、痛斥和对峙。

……

参考答案:既可守望父母的遗址(祖宗的牌位),又与“文化传统”保持适当的距离;体现出年青一代对属于自己的独立、信心、锐气和生活的追求;可以远离来自人类的威胁。

解析:首先根据题干,可将答题区域锁定在第7、8两段,从原文第7段“那么……那么……”两个句子(照应题干中“第五棵树”)和第8段“因此……”(照应题干中“梢顶”)可以确定,这两处是在陈述“两只鸟把巢筑在第五棵树梢顶的原因”,运用直接摘取法、简单整合法和概括提炼法,对文中相关内容进行整合提炼即可得出三个方面的答案。

2.2010年广东卷(沃尔夫冈・博歇尔特《面包》)第16题:

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4分)

参考答案:①妻子发现丈夫凌晨在厨房。(开端)②妻子仔细观察后发现丈夫偷面包。(发展)③厨房对话中,妻子没有揭穿丈夫的谎言。(高潮)④第二天妻子找借口把自己的面包匀给丈夫。(结局)

解析:依据小说情节发展的基本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概括,在全面把握的基础上,提取关键信息,压缩整合。根据赋分,分四点作答。

题型四:表达技巧类

【设问方式】

写作手法:分析某段或某部分文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或表达方式、人称运用有何特点),有何表达效果。

语言风格:分析某段或某部分文字的语言特色或表现特色。

【背景知识】

表现手法的内涵:表现手法指文学作品中采用的各种语言表达技巧和艺术方法。狭义的表现手法包括象征、联想、想象、对比、衬托、抑扬、渲染烘托、借景抒情、托物抒怀言志、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相衬、以小见大等。广义的表现手法除包括狭义的表现手法外,还可包括表达方式的艺术性运用(如分析细节描写、白描、描写角度等),篇章结构方法(如铺垫、伏笔、悬念、照应)等。

各类手法的效果分析:

1.修辞手法

比喻:形象生动。

拟人:具有人情味,便于抒发感情,亲切自然。

排比:表达强烈感情,增强气势,突出对象某种特性或丰富内容。

夸张:引起对某物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现特征,表达感情更强烈或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对偶:使句子音节协调,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设问:引起读者兴趣(思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反问:加强语气,强调、强化对象某方面的作用。

反复:使文章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对某方面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强化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对某物的思想感情。

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

2.表现手法

象征(包括托物言志):借某个具体事物表现某种抽象的思想、感情(表达了……感情),使某物具体可感,令读者印象深刻。

抑扬(包括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突出事物,更令人信服。

对比:突出事物特征。

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主体事物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联想和想象:运用联想和想象手法,使……的表达更生动,更丰富,更有内涵,更富有文学色彩。

3.表达方式

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远近、虚实、点面、声色。

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具体可感、侧面(又叫间接)反衬烘托。

4.人称运用

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真实可信。

第二人称:抒情更强烈感人,对某物态度更鲜明,亲切自然。

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灵活自由,客观冷静,便于叙事和议论。

语言特色术语:质朴自然、形象生动、清新优美、情感浓郁、简洁凝练、精辟深刻、通俗易懂、幽默诙谐、音韵和谐等。

【答题思路】

首先要明确问题类型,到底是要求分析狭义的表现手法,还是分析表达方式的运用或者篇章结构方法。题干中一般有较明确的指示,如题干中说“文中划线部分描写了……试分析表现特色”,可以明确该题要求分析描写特色,属表达方式运用一类;有的明确说“分析语言特色”,是要求着眼整体语言风格作分析;如果笼统说“分析画线内容或指定的表现手法”,则要视对象而定,一般选择特点最明显的作答。第二,答题时概念术语要准确,各类手法要铭记于心,常见语言特色也要心中有数,要做有理有据的分析,答案详略视赋分情况而定。

【万能模板】

写作手法:术语+相关内容+效果

语言风格:观点(含术语)+举例分析

【考题回放】

1.2010年江苏卷(阿城《溜索》)第11题:

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5分)

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

参考答案: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

解析:题干中要求分析一段描写文字的特色,心中必须明确分析描写特色的基本思路:描写的立足点或观察点,描写的视角变化(如俯视仰视、远眺近观等),调动多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描写,描写的层次性(如上下、内外、主次)。

2. 2010年山东卷(老舍《骆驼祥子》节选)第19题:

第一段中画线部分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举例分析。(4分)

土混混出身,他晓得怎么对付穷人,什么时候该紧一把儿,哪里该松一步儿,他有善于调动的天才。车夫们没有敢跟他耍骨头土混混(注:调皮捣乱)的。他一瞪眼,和他哈哈一笑,能把人弄得迷迷糊糊的,仿佛一脚登在天堂,一脚登在地狱,只好听他摆弄。

参考答案:运用了口语方言(北京方言,或“有京味儿”“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例如,“土混混”“土混混”“紧一把儿”“松一步儿”“迷迷糊糊”等;质朴自然(通俗),形象(活泼、生动),例如以“仿佛一脚蹬在天堂,一脚蹬在地狱,只好听他摆弄”解说“迷迷糊糊”。

解析:这道题目中,主要再从整体上把握语言风格,画线文字口语化、通俗化、地域化特点明显,但质朴中又不失形象生动。应按题目要求举例分析。

题型五:情感主旨类

情感主旨类题型主要考查对作品思想情感、中心主旨的把握。

【设问方式】

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或者:分析文章的深刻意蕴和作者抒发的情感。

【背景知识】

散文阅读常见主题示例:乡土情结、故园情怀、心灵家园、故人怀想、生命意识、反思反省、追求自由、呼唤人性、平等博爱。

分析小说主题常见思路:抓中心句,挖掘题材,联系背景,分析形象,探究情节,梳理情感。

【答题思路】

解答此类题型必须把握的两点:从文本内容出发,把握作者创作的情感倾向性;结合时代背景,剖析作品的主题思想。

概括主题情感的基本模式:通过……的叙述(描写),表达(抒发、抒写)了作者……的情感,表现(彰显、揭示)了……的主题。答题时要注意对主题进行多元解读,关注作者感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注意对作品文化内涵的开掘和对社会历史背景的领悟。有多重主题的作品,答题时可使用“既……又……”之类的句式,彰显思辨性;或分多个要点阐述,体现层次感。

【万能模板】

一般模板:内容概括+情感表达+主旨内涵

如果情感主旨多元多样,则须指明具体内容并概括情感主旨,分条作答,答题模板为:①内容一+情感(主旨);②内容二+情感(主旨);③内容三+情感(主旨)。

【考题回放】

1.2010年江苏卷(阿城《溜索》)第14题:

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6分)

参考答案:

深刻意蕴:①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②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③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④“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炼中成长。

情感取向:①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起险峻崇高的赞美;②领队、精瘦傻子: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③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④本文所写生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

解析:此题重点考查对主题情感内涵多样性的把握,要求结合“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分析,赋分6分,主题和情感两方面各答三点即可得到满分。

2.2010年广东卷(沃尔夫冈・博歇尔特《面包》)第18题:

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参考答案:小说通过饥荒中妻子维护丈夫尊严并为他省下口粮的故事,不但表现了患难与共的真情,也歌颂了二战后饥荒中,人们互相砥砺、互相关爱的精神。或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条件下,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理解、宽容、尊重,并无私奉献,才能渡过困境。

解析:按照概括主题的基本句式,扣住时代背景“二战后的饥荒出境”(小说注解),提炼出“患难与共”“宽容尊重”等关键词作答。

题型六:结构思路类

结构思路类题型主要考查对文章整体或局部结构思路方面的理解分析。

【设问方式】

整体设问:围绕文章线索,梳理作者的思路。

局部设题:某个段落或某一内容与前后有何联系。

【背景知识】

分析文章结构思路常见术语:

着眼开头――开篇点题、埋下伏笔、设置悬念、欲扬先抑、交代线索等;

着眼中间――环环相扣、衔接自然、层层推进、起伏跌宕、承上启下等;

着眼结尾――照应前文、画龙点睛、卒章显志、回味深长、戛然而止等;

着眼整体――提纲挈领、结构紧凑、呼应勾连、思路开阔、贯穿全文等。

【答题思路】

在整体感知环节必须对文章整体的思路有大致了解,如线索是什么,文章如何推进,情感怎样抒发等,答题时要求能合理运用术语,一定要注意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分析结构思路始终离不开对文章内容的概括阐述。着眼局部的考题与上文所述“分析作用类”题型可能有交叉的内容,但设题侧重点有差别,分析作用类题型点明作用即可,分析结构关系的题型则要结合内容分析。

【万能模板】

整体设题答题模板:第一部分内容及作用+第二部分内容及作用+第三部分内容及作用

局部设题答题模板:观点(含术语)+内容分析

【考题回放】

1. 2010年重庆卷(陈俊峰《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第15题:

文章是围绕“我观察两只鸟”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6分)

参考答案:文章以“我观察两只鸟”为线索,先写两只鸟寻找和放弃与我的观察和推测。再写两只鸟在旧巢不远不近处筑新巢与我的观察和思考。最后写两只鸟把巢建在树梢引发的我对人类自身的反省。

解析:紧紧围绕题干中的线索,分析文章围绕线索展开推进。内容大体分三部分,答题时结合具体文章内容分析。“先写……再写……最后写……”答案层次清晰。每个部分的内容及在文中的地位作用各2分。

2.2010年四川卷(爱默生《自然》)第17题:

简要说明第六段画线部分与第一段画线部分之间的联系。(4分)

参考答案:这两部分前后照应,体现了作者对自然认识的逐步深化。从最初对自然单纯的喜悦感受进而领悟到:自然不仅有喜悦,有时还会被忧伤笼罩,身处自然中的人也是如此。

解析:先答出术语,再结合内容适当解说。术语与观点2分,解说分析2分。

3.2009年重庆卷(池莉《瓷器的意味》)第16题:

文章是围绕“瓷器的意味”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6分)

第6篇

关键词:完形理论 词典释义 完整性

一、序言

在一定的语言和社会环境中,自然词汇的出现与特定的语用情景和使用者的心理意图紧密相关。人们一旦接受这些词汇进入语言系统,那么对这些词汇进行释义时,必须要准确、完整地反映其意义。词典中的词语释义是我们理解词义的一条重要途径。语言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为词典释义提供了理论基础,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语言观。在相关理论的影响下,词典学转向了认知研究。研究者们纷纷主张从认知的角度去重新考虑词典的设计、编纂、使用和评估。H.A.哈利森说过:“词典编纂工作极端令人厌烦,要求十分苛刻。这是一项大得难以置信的工程。”这说明了词典编纂的巨大难度,当然也包括释义的困难。如何做到词典释义的准确性、逻辑性和完整性是词典编纂实践不断完善的基本要求。

二、释义

“释义是人类抽象思维发展的结果,哪怕是一个最简单的词,只要按照合乎逻辑的方法认真释义,对此的理解就会超越感性认识的阶段。这不是‘自找麻烦’,而是极好的思维操练,也是帮助读者掌握明确概念的有效手段。”(黄建华,2001:90)由此不难看出释义在词典编纂中的重要性。词典编纂的核心内容就是释义,它是一本词典的精髓所在,也是词典编纂者最主要最困难的工作。正如兹古斯塔说:“词义是词典编纂者所关注的中心问题。因为词典编纂者所有的裁夺,几乎都与在词典中如何处理词义有直接、间接的关系……”

词典释义就是对一个词的意义进行表述,释文就是语义的一种形式表达式。(章宜华、黄建华 1999)。词典释义机制是人类认知机制的一部分,是人类心智活动的产物。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表明:语言能力是指说本族语的人对语言感知和理解,具体反映为大脑对生成和理解无限多的句子的能力。语言是人类理性思维和认知的产物,要有效地解词释义,就必须了解这一认知系统的结构和构造成分,通过科学地处理概念范畴来实现准确释义

意义问题是词典研究的核心问题,语义学的研究促使辞书工作者寻求更准确、更全面的释义方式。因此,“词典工作者最好还是要重视语义学领域的各种研究:他们对语词意义特征了解越多,他们的工作就会越出色”(Zgusta,1971)。由于受传统释义理论的影响,现在的词典释义存在表义欠准确甚至错误、语义信息与知识信息混淆、同义释义的冗赘与矛盾、释义太宽泛、限制不足等缺陷。如何避免这些不足,寻求一套更准确、更合理、更全面的编写体系是词典编纂者不懈追求的目标。

三、完形理论

完形理论因其德文音译又称“格式塔理论”,发端于西方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派。该学派最初研究知觉,尤其是运动知觉,但是它的一些理论逐渐应用在物理学、教育学、文学以及美学等许多领域当中。所谓“完形”,即一种由主体认知所组成的整体。一个格式塔既是一个可以感知的整体,也是一个功能的整体。心理学的完形感知可以追溯到格式塔原则,它主要包括邻近原则、相似原则、封闭原则和连续原则。邻近原则是指距离相近的成分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相似原则是指每一个相似的成分都有构成一个共同片段的趋向;封闭原则是指一个倾向于完形而尚未封闭的图形容易被看作一个完整的整体;而连续原则是指如果成分之间不存在着干扰,感知就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整体。心理学家指出这四项原则决定完形感知,符合完形原则的组合显示出和谐协调的特征。在卡夫卡的理论体系里,他要求尽善尽美的“优格式塔”。在这种“优格式塔”里,各个组成部分并非简单的集合,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保持整体意义和整体效应。

由此看来,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基石包括:整体性、直觉性、异质同构、完形压强。整体性是最基本的理论。格式塔学派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认为整体不等于且大于部分之和,主张以整体的动力结构观来研究心理现

象。在词典释义的完整性方面,完形理论又具有怎样的指导意义呢?

四、完形的整体与词典释义的完整性

(一)语义与概念

语义形成的过程就是大脑对客观映像概念化的过程。认知科学在词典释义中的应用,使语义的分解和表达更能够反映人们言语活动的心理表征和自然语感。语义属于语言的范畴,概念属于思维的范畴,二者各具不同特征。概念只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而词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综合的产物,既包括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概括,也包括对客观事物形象的认识,还隐含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和体验。概念是词的真实内容,而词是概念的符号。

认知语言学认为一个格式塔就是一系列的概念整体,而不是一些成分要素的集合。概念是释义的基础,词的释义主要是由概念意义构成,所以词典中的词被看作为语言的标本和典范,而词典义就是从各种用法中概括出来的,有多种义项的意义。在自然语言中词语意义的各种要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相互关联的语义网络。词典释义不再孤立地表述一个词的意义,而是被放到整个语义系统中来考虑,全面完整地揭示词义。费里德曼在他的《双语词典中的词的语义结构分析》一文指出:“双语词典中对词的加工不在于罗列译文及解释,而在于有机地揭示词义结构……在针对俄罗斯人的外俄词典中只有通过对词条的这种分析才能形成对外语词的鲜活的、完整的概念。这会在整体上使双语词典具有实用工具书及研究语言科学资料的价值”(张金忠,2002)。《当代法语详解组配词典》作为理论研究型词典,是对释义内容进行全面描述的典型例子。《组配词典》把词条内容都看作是释义内容,为释义服务,也即是一个格式塔,包括语义单元、词汇组配单元、句法组配单元、例证单元和结构短语单元。每个词目所有可能的词汇组配形式都是由这些单元综合表述,并在建立语法配价表的基础上列出了词目一切可能与不可能的句法组配结构。

(二)整体观与完整性

描写主义和规定主义是词典编纂中两个根本对立的编写原则。传统的编纂的原则是将两者相结合。在新的形势下,词典编纂应将重心置于描写的成分。描写主义奉行的信条是“词典编者的责任是记录‘活的语言’而不是‘最好的语言’”(Lodwig,1973:154)。词语的多义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一个词目有多种释义,本着描写主义的原则,应最大限度记录语言的发展、变化。完整性一方面指一个词目释义的完整性,即释义要全面,要多角度、多层面反映词义,给读者以完整概念;同时注释要完整、例证要典型、插图表义还要鲜明;而另一面指新的释义加入到某词目中和旧的释义的剔除。随着越来越多自然词汇的积累,词典释义的义项就有可能陆续增加,同时那些旧的词义也可能逐渐消亡。例如常用词green,它的本义指一种颜色。随着环保运动的兴起,green在现代英语中有了新的意义:related to or concerned with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Collins COBUILD English Dictionary,1995)。该词已大量出现在报章杂志中,如:a green household、 trying to persuade governments to adopt greener policies。相反,在莎士比亚的作品King Lear中有这么一句话:“…mice and rats and such small deer”,这里deer不是指路“鹿”,而是指“动物”,现在的词典释义中几乎没有deer表示“动物”这一义项。

认知心理学认为,“事物显著度的差异有一些基本规律,例如,一般情况下,整体比部分显著,完形结构就要比其构成部分显著”。因此释义需要以完形形态出现。语言学家为了研究的方便把语言单位的构成要素割裂开来,词典在对一个词目进行解释时,往往也以被切割后的语言单位部分相继地出现,如该词的发音、词性、语义等。这些差异性特征只是对词目进行了部分分析,可是,整体并不是其组成部分的简单相加,“无论是知觉、思维和理解,整体要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可能有这样一些属性,它们不是对孤立部分中推断出来的,因此不能通过对各部分的分析来认识整体的全部性质。”(沈家煊,1999b:2-3)相反,对部分的认识通常需要从整体上来把握。利用构成完形手段的形式来提高释义的整体性,从而实现完整性,如:

make /meikmek/ verb,noun 1 ~sth (from/ (out) of sth )―~sth into sth―~sth (for sb)―~sb sth to create or prepare sth by combing materials or putting parts together 制造;做;组装:[VN] to make a table/dress/cake 做桌子/连衣裙/蛋糕 to make bread/cement/paper 制作面包;生产水泥/纸张 She makes her own clothes. 她自己做衣服。

IDM make like... (AmE,informal) to pretend to be,know or have sth in order to impress people(为给别人留下印象)假装,装出……

on the make (informal,disapproving) trying to get money or an advantage for yourself 谋取利益

显然,make的释义方式是一种完形建构方式,从整体上帮助认识释义对象。首先该词分别附加了固定的搭配词from、into和for,以此说明通常情况下是在词组搭配组成的整体中意义才完整。不仅如此,一些词一旦与某些词语搭配使用后,其个体意义难以孤立地进行解释,这尤以英语成语最为典型,如make like和on the make,我们只有从整体上来对它进行释义。同时,依靠句子这一具有整体性特征的结构形式来加强作为部分的被释义对象的理解,不难发现这些句子不仅显现于例子中,还隐藏于释义内容本身,比如:

make vt. 5 [VP6A] eat,have (a meal):吃,进(餐)

从此义项我们可以看出,make被解释为“吃”和“进”时,它在“施事-动作”这一句子完形结构中充当“动作”一角,而加以括注是为了在这一认知框架里将词目的语义激活。其表述的完整性超出了只以动作为内容的释义。

传统词典学认为,释义只能在概念层面上处理语言,它无法也不能涉及任何特定的语义。词典认知论认为词典中的词目词决不是“杂物”清单,而是互为联系的网络系统。因此一个词目的真正涵义只有通过分析比较词目与词目之间的语义关系才能确定,只有这样意义的揭示才更具完整性。莱昂斯说,一个词的词义是指这个词在语言词汇中其他词所构成的系列关系中所在的位置。因此将单个的词目放在语义场中进行解释较之一个词目一个词目解释的方法,更准确、更完备。虽然这种释义方法从表面上看来是对元素主义的反驳,但是它可以弥补传统释义理论的缺陷。被定义词目之释义语义场与词目词义构成了整体与部分之间互决互补的解释学关系网。与如成中英所说,“对整体的直观和理解会引起对部分的澄清,再从部分的澄清引起整体性的展现,部分和整体相互决定,并逐渐走向一个整体结构系统,整体和部分是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相互弥补和相互决定的。”

在英语里存在一些词形简单但使用频率却很高的词。make就属于这一词义较弱的动词,其典型特征是词无定义。对这样的词进行释义往往比较困难。如果我们把它置于一个语义场,那么原本模糊的词义通过特定的语义场而得以明确界定。《牛津高阶双解词典》在处理make的释义时,第3、第4、第16义项中,名词bed、mistake、money和make之间构成了词汇横组合关系,这一关系也即是一个语义场,make不太明显的词义因此变得准确突出。同样地,在第9义项中,decision、guess、comment等和make共同构成了另外一个语义场,因为decision、guess、comment等词在意义上存在着联系,它们共同出现在相同的语境中。在这一语义场中,各名词之间词义相互制约的作用下,make的词义被界定为“做,作出”;后面加以括注将搭配项展示出来激活语义,从而使make的词义具体化为“做,作出(决定、估计等)”。如果我们把这些义项当作整体来看,make的词义便寓于这个庞大的语义场中。每一个语义场构成一个格式塔,每一个格式塔都符合四项完形原则,成为一个“优格式塔”。在这种“优格式塔”里,任何局部的改变都将影响它作为整体的性质。Cowie指出,最常用词的词义(包括其最常用用法)趋于模糊和依赖;使用频率的增高,词义随时间变化而趋于失去自立。这样,词目便不是一系列孤立的形式,它连同解释项形成一个词汇综合体,因此,在对词目释义时需要从整体上考虑。

五、结束语

一本收词量恰到好处,释义精确详尽,例证生动丰富,设计高雅精美的词典必然赢得读者的钟爱。美国词典家赫尔伯特(1989)说:“词典编纂家已经把释义工作发展成为一门艺术……他们可以不求助于只对专家才有意义的术语解释清楚。”释义既是词典的主要内容,释义的质量也是衡量词典水平的根本标志。好的释义应是:提供的对应词能包括所有可能的基本语义成分并有机结合地表达出来(魏向清,1992)。但是从理论上来说释义极难做到尽善尽美。一般说来,任何时代的词典编纂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受到当时语言理论的影响。综观近二三十年英美主流词典的编纂,尽管语言学理论对词典编纂实践的适用性是有限的,我们也不难发现词典编纂实践大量吸收和借鉴了语言学理论的研究成果。完形理论注重系统性、整体性的研究,因此对于词典释义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完形整体观对释义完整性的指导意义。就单个词目而言,释义结构都是以完形结构出现的,不仅是词目本身还是对词目进行解释的内容都处于一个格式塔。一种语言是由许许多多的语义场组成,词与词之间就存在于这个庞大复杂的语义关系网内,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因此我们在对自然词汇进行释义时必须将词目置于不同的特定的语义场,从宏观的整体把握词典释义,这样解释才更具完整性。词典释义的完整性就是在这些整体与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补充体现出来的。正如卡夫卡说过:“知觉本身显示出一种整体性,一种形式,一种格式塔,在力图加以分析时,这种整体性就会被破坏。”同样地,在对词汇意义进行解释时如果非要将词目按照传统释义理论加以解析理解,恐怕很难对这些词汇进行全面地释义。

参考文献:

[1]Hartmann R. R .K & James D. Dictionary of Lexicography. London,New York:Rutledge,1998.

[2]Lyons,John. Semantics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3]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 Chinese Dictionary (Sixth Edi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Oxford,2004.

[4]Ungerer F & Schimid H. 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1996.

[5]兹古斯塔・拉迪斯拉夫.词典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

[6]成中英.论中西哲学精神.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1年.

[7]黄建华.词典论.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

[8]李明,周敬华.双语词典编纂.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

[9]苏宝荣.词义研究与辞书释义.商务印书馆,2000年.

[10]沈家煊.语法研究的分析和综合.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b.

[11]张金忠.试论词典的分层次释义法.辞书研究,2002年.

[12]赵彦春.认知词典学探索.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

[13]章宜华.学习词典释义结构与释义方法初探.外国语,1999,(3).

第7篇

关键词:中文信息处理;语料库;词性标注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09-11709-03

Of Chines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LI Yi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Xingjiang University, Wulumuqi 830046, China)

Abstract: Chines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will be one has the broad prospects scientific research domain in the future. From Chinese information processing's research content, the mainstream technology and so on several aspects discussed shallowly to the computer Chines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understanding.

Key words: Chinese Information Processing;Corpus; Part-of-speech tagging

中文信息处理是中文(包括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语言学和信息技术的融合。指用计算机对中文的音、形、义等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它是一门与计算机科学、语言学、数学、信息学、声学等多种学科相关联的综合性学科。

语言信息处理是用计算机对自然语言在各个层次(语素、词、短语、句子、段落、篇章)上的各种表现形式(文本、声音、图像)的信息进行处理:输入、输出、转换、压缩、存储和检索等等。跟人工语言相比,自然语言词汇量大,规则复杂,处处充满歧义,但它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思维、文化和一切知识的载体,因此语言信息处理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1]

中文信息处理是用计算机处理汉语信息,也叫汉语信息处理。

1 中文信息处理的特点

中文信息处理在许多方面有自己的特点。

1.1 汉字的特殊性

西方语言只有几十个字母。而汉字由于数量大且字形复杂,也给计算机处理带来了困难。汉字信息处理是中文信息处理的关键和基础,包括汉字信息的输入、汉字信息的加工和汉字信息的输出等方面,其难点是汉字编码问题。根据在汉字信息处理过程中的不同要求,汉字有多种编码,主要可以分为四类,即汉字输入编码,汉字标准编码,汉字内码和汉字形码。

1.2 书面汉语的特殊性

书面汉语中,词跟记号之间没有分隔标记,自动分词成为书面汉语分析的第一道难关。分词就是将连续的字序列按照一定的规范重新组合成词序列的过程。在英文的行文中,单词之间是以空格作为自然分界符的,而中文只是字、句和段可以通过明显的分界符来简单划界,唯独词没有一个形式上的分界符,虽然英文也同样存在短语的划分问题,但是在词这一层上,中文比之英文要复杂的多、困难的多。

1.3 汉语语音的特殊性

汉语语音的特点是音节结构简单,音节界限分明,但有声调和变调等问题,对于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来说,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1.4 汉语语法的特殊性

汉语形态贫乏,难以凭借形态来确定词的句法功能,词序和虚词是主要的语法手段,句法歧义特别复杂,使得汉语语句自动分析这一关键技术迟迟不能取得突破。

2 中文信息处理的研究内容

2.1 从用户角度看,中文信息处理不外乎三个方面

2.1.1 汉语信息的输入和输出

输入有三种形式:键盘输入、手写(或扫描)输入、语音输入,分别是汉字键盘输入法、汉字识别和汉语语音识别的研究内容。输出有两种形式:屏幕和打印机等设备上的汉字输出、语音输出,分别是汉字字形技术和汉语语音合成的研究内容。

2.1.2 汉语信息的检索和提取

给出主题词或关键字,得到相关文献或例句,这是信息检索。对文献内容加以分析概括并且以条理化的形式来表达,叫做信息提取,是中文信息处理研究的一个新热点。自动文摘和自动校对也可以看成是信息提取。

2.1.3 汉语信息的转换

如GB、B和Unicode等内码之间的转换,汉字简体和繁体之间的转换。汉语和其他语言之间的机器翻译,属于不同自然语言之间的转换,也是中文信息处理的重要研究内容。[2]

2.2 从研究者角度看,中文信息处理可分为三种研究类型

2.2.1 基础研究

包括汉字字符集的编码体系、中文信息处理的发展战略和基本方法、汉语计算模型、汉语语料和语言知识库的建设,等等。

2.2.2 应用基础研究

面向应用的基础性技术的研究,包括自动分词技术、词性标注和语义标注技术、语句分析技术、篇章分析技术等等。这些基础性技术不限于特定的应用目的,例如自动分词技术在信息检索和语音合成的预处理阶段、汉字识别和语音识别的后处理阶段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2.3 应用研究

实用系统的设计和研制,如汉字识别系统、汉语语音识别系统、中文全文检索系统、汉外机器翻译系统等等。[2]

3 中文信息处理的主流技术

语料库方法和统计语言模型不但没有过时,而且在可比的统一评测中被证明是当前各国语言信息处理的一种主流技术。

3.1 N元模型

设wi是文本中的任意一个词,如果已知它在该文本中的前两个词 wi-2w-1,便可以用条件概率P(wi|wi-2w-1)来预测wi出现的概率。这就是统计语言模型的概念。一般来说,如果用变量W代表文本中一个任意的词序列,它由顺序排列的n个词组成,即W=w1w2...wn,则统计语言模型就是该词序列W在文本中出现的概率P(W)。利用概率的乘积公式,P(W)可展开为:

P(W) = P(w1)P(w2|w1)P(w3| w1 w2)...P(wn|w1 w2...wn-1)

不难看出,为了预测词wn的出现概率,必须知道它前面所有词的出现概率。从计算上来看,这种方法太复杂了。如果任意一个词wi的出现概率只同它前面的两个词有关,问题就可以得到极大的简化。 这时的语言模型叫做三元模型(tri-gram):

P(W)≈P(w1)P(w2|w1)∏i(i=3,...,n P(wi|wi-2w-1)

符号∏i i=3,...,n P(...) 表示概率的连乘。一般来说,N元模型就是假设当前词的出现概率只同它前面的N-1个词有关。重要的是这些概率参数都是可以通过大规模语料库来计算的。比如三元概率有

P(wi|wi-2wi-1) ≈ count(wi-2wi-1wi)/count(wi-2wi-1)

式中count(...) 表示一个特定词序列在整个语料库中出现的累计次数。[4]

3.2 语音识别

让人与计算机自由的交谈,机器能听懂人讲话,是语音识别技术的最终目标。语音识别技术所设计的领域包括:信号处理、模式识别、概率论和信息论、发声机原理和听觉原理、人工智能等。

语音识别技术主要包括特征提取技术、模式匹配准则和模型训练技术3个方面,另外还涉及到语音识别单元的选取。

关于语音识别单元的选取,对于大中型词汇量汉语语音识别系统来说,以音节为识别单元基本是可行的。

关于特征参数提取技术,语音信号中含有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称为语音信号的声学特征。特征参数提取技术就是为了获得影响语音识别的重要信息,特征参数应该尽量多的反映语义信息,尽量减少说话人的个人信息。

关于模式匹配以及模型训练技术,模型训练是按照一定的准则,从大量已知的模式中获取表征该模式本质特征的模型参数。模式匹配是根据一定准则,使未知模式与模型库中的某一个模型获得最佳匹配。其实,语音识别任务可视为对以下条件概率极大值的计算问题:

W*= argmaxW P(W|speech signal)

= argmaxW P(speech signal|W) P(W)/P(speech signal)

= argmaxW P(speech signal|W) P(W)

式中数学符号argmaxW 表示对不同的候选词序列W计算条件概率P(W|speech signal)的值,从而使W*成为条件概率值最大的词序列。它也就是当前输入语音信号speech signal所对应的输出词串了。

公式第二行是利用贝叶斯定律转写的结果,因为条件概率P(speech signal|W)比较容易估值。公式的分母P(speech signa ) 对给定的语音信号是一个常数,不影响极大值的计算,故可以从公式中删除。在公式第三行所示的结果中,P(W)叫做统计语言模型;P(speech signal|W) 叫做声学模型。[4]

3.3 词性标注

用计算机软件标注文本中每个词的词性或义项。这两种标注都是多中选一的问题,关键是如何处理兼类词或多义词。词性标注为句法分析做铺垫,语义标注为词义结构分析打基础,关键是如何处理兼类词或多义词。词性标注为句法分析做铺垫,语义标注为语义结构分析打基础。跟西方语言相比,汉语词性标注的主要困难是缺乏形态,词类判定基础根据词的已实现的句法功能,对上下文的依赖特别严重。汉语的自动分词和词性标注的精确率,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句法分析结果。据观察,在汉语句法分析结果中,有高达60%的分析错误来源于分词和词性标注的错误。[3]

在英语的词库中约 14% 的词形(type)具有不只一个词性,而在一个语料库中,总词次数(tockens)中约 30% 是兼类词。从这个统计数字中可以估计出词性标注任务的难度。历史上曾经先后出现过两个方法迥异的英语词性标注系统:TAGGIT系统拥有3000条上下文相关规则,而CLAWS系统完全采用概率统计方法。两个系统各自完成了100万词次的英语语料库的自动词性标注任务。评则结果(见下表)表明,采用概率统计方法的CLAWS系统的标注精度达到96%,比TAGGIT系统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经过改进的CLAWS系统日后承担了英国国家语料库BNC一亿条英语词的词性标注任务。

具体来说,CLAWS系统采用的是词类标记的二元模型。如果令 C = 和 W = w1...wn 分别代表词类标记序列和词序列,则词性标注任务可视为在已知词序列W的情况下,计算如下条件概率极大值的问题:

C*= argmaxC P(C|W)

= argmaxC P(W|C)P(C)/P(W)

≈ argmaxC ∏ii=1,...,nP(wi|ci)P(ci|ci-1)

P(C|W)表示:已知输入词序列W的情况下,出现词类标记序列C的条件概率。数学符号argmaxC表示通过考察不同的候选词类标记序列C, 来寻找使条件概率P(C|W)取最大值的那个词序列W*。后者应当就是对W的词性标注结果。

公式第二行是利用贝叶斯定律转写的结果,由于分母P(W)对给定的W是一个常数,不影响极大值的计算,故可以从公式中删除。接着对公式进行近似。首先,引入独立性假设,认为词序列中的任意一个词wi的出现概率近似,只同当前词的词性标记ci有关,而与周围(上下文)的词类标记无关。即词汇概率

P(W|C) ≈ ∏ii=1,...,nP(wi|ci)

其次,采用二元假设,即近似认为任意词类标记 ci的出现概率只同它紧邻的前一个词类标记ci-1有关。因此有:

P(C) ≈∏i i=,...,nP(ci|ci-1)

P(ci|ci-1)是词类标记的转移概率,也叫做二元模型。

上述这两个概率参数也都可以通过带词性标记的语料库来分别估计:

P(wi|ci) ≈ count(wi,ci)/count(ci)

P(ci|ci-1) ≈ count(ci-1ci)/count(ci-1)

4 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在我国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应用的深入,中文信息处理正在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实际上,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社会在运转过程中已经高度依赖于中文信息处理。特别是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之中。这种渗透已不仅仅是最初的互联网本身,还包括了移动电话、掌上电脑、电视机顶盒等产品的互联网接人。在我国,所有这些应用都离不开中文信息处理,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已成为我国信息技术研究、发展、应用和产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曹邦伟,高传善.计算机与信息处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 陈小荷.中文信息处理概述[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1.

第8篇

关键词:等义词,定义,区分

 

语言中最活跃、最丰富、发展最快的部分是词汇。词汇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任何一种语言的丰富和发展,都无例外地需要从方言词、古语词、行业语词甚至外来语词中汲取营养,所以语言中的词汇是异常丰富和多彩的。科技论文,区分。在纷繁复杂的词语中,有一类现象值得我们注意,例如:龙眼-桂圆 番茄-西红柿 水泥-洋灰 父亲-爸爸 生日-诞辰 岔道-岔路 仿制-仿造 别离-离别 海拔-拔海。这类词意义相同但又有细微差别,就是等义词。

一、有关等义词定义的讨论

在当今的语言学界,等义词是个有分歧的概念。学者们大致上有三种说法:一种是认为理性意义相等同、附加意义有细微差别的词是等义词。比如张志公主编的《现代汉语》中说“(等义关系的词)意义几乎完全相同,所指称的事物或现象相同,不过使用起来在风格、情趣、色彩等附带因素方面有点区别。”1周荐说:“等义词语也罢,同义词语也罢。它们的‘等’和‘同’,都只能理解为是蕴涵了差异的,大致上的。”2两种说法的基本精神是相通的,都认为等义词是理性意义完全相同、附加意义存在细微差别的一组词。

第二种认为等义词是理性意义与附加意义都全等无别,可以互换而不影响表达的词。科技论文,区分。黄伯荣、廖序东在《现代汉语》中认为有等义关系的词,“不论从哪一方面来看,意义都相同,在语言中通常可以换用。”3谢文庆将外来词、方言词、词素颠倒词等三组同义词对比后说“这样的词,在理性意义、色彩意义和用法上都能画上等号,可以在任何上下文中毫无区别地互相替换。一般把它叫做‘等义词’。”4这些学者都是从言语层面来讨论等义词,认为等义词是可以在任何上下文中互换使用的。

第三种则认为词与词之间全部义项相等者是等义词。有学者说:“(等义词)不仅所有的义项都相同,而且所有的附加意义(即语体意义、感情意义、风格意义、时代意义、地域意义、语法意义)也都相同,可以无条件互换。”“具有等义关系的两个词的意义全部重合”,“即使个别的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这些义项也全部相同。”5葛本仪先生也认为“完全同义词是指词的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都完全相同的词,这类同义词在语言中也被称作等义词。”6这一类观点主要是认为等义词的所有的意义、义项都必须相同。

以上陈述了关于等义词定义的三种观点。王力先生曾经提出“所谓同义,是说这个词的某一意义和那个词的某一意义相同,不是说这个词的所有意义和那个词的所有意义都相同。”7这表明判断词与词之间是否存在等义关系,也是看一个词的一个义项同其它词的一个义项是否相同。上述第三种观点认为等义词的所有义项都必须相同,这并不符合汉语实际情况。事实上汉语词汇中也存在如“功夫-工夫”、“礼拜-星期”等,在某一义项上构成等义关系的词。并且,在文中,作者认为“自行车”和“脚踏车”地域意义不同,不是等义词。但是又认为“江米-糯米”、“端午-端阳”等词存在等义关系,这岂不是自相矛盾?

上述第二种观点认为等义词是在任何上下文中都能自由替换而不影响意义表达的。这些著作中举到了这样几个例子:铁道-铁路、自行车-脚踏车、盘尼西林-青霉素,认为两个词在任何语境中都能自由替换而不影响意义的表达。如话剧《陈毅市长》中就用了“盘尼西林”,而我们现在一般只说“青霉素”,很少用前者。还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就没有使用“铁路”,“上海自行车厂”就没有使用“脚踏车”。这些说明,上述词语在使用过程中并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自由替换,它们实际上还是存在细微的差别。

所以二、三说实际上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本文赞同第一种观点。周祖谟先生在《汉语词汇讲话》中把同义词分为完全同义的等义词和意义稍有差别的近义词。对等义词的来源周祖谟归纳为:(1)书面语和口语的等义词(父亲-爸爸);(2)从方言吸收来的等义词(太阳-日头);(3)因外来语而产生的等义词(星期天-礼拜天)。在构成上,周祖谟认为构成的成分相同,但前后顺序不一样的同义词一般都是等义词,也有个别不是,如“动摇”、“摇动”等词。8由此可见,周先生也认为等义词并不是所有的方面都完全相同,也会存在语体色彩等方面的区别(如:父亲-爸爸)。在“同义词=等义词+近义词”公式中,很多人都把等义词看成了上述的第二或第三种,故认为等义词是汉语词汇中的赘疣,是没有任何积极意义的,是非本质部分。这样的观点不符合汉语实际。科技论文,区分。

二、等义词的定义

词的意义就是词所表示的意义,而一个词所表示的意义是非常丰富的。科技论文,区分。比如“书”表示“装订成册的著作”的意义,还表示“名词,可以作主语、宾语等”意义。词义包括着词的词汇意义(也叫概念意义或理性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三个部分。词汇意义是词所表示的客观世界中的事物、现象和关系的意义,有的著作中也称为概念意义,这是一个词意义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法意义是指词的表示语法作用的意义。词的语法意义是语言中词的语法作用通过类聚之后显示出来的,所以它是一种更抽象、更概括的意义。色彩意义是指词所表示的某种倾向或情调、色彩的意义,这种意义也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词的词汇意义、语法意义、色彩意义是互相联系,互为一体的,它们共同充当词义的组成部分。其中,词汇意义是最主要的,它决定着词汇存在的可能。

研究词语意义之间的关系,就应该从研究词义着手。笔者认为语法功能相同是词语之间具有同义或等义关系的前提,词汇意义相同是词语之间具有同义或等义关系的决定条件,色彩意义则是附属条件,不具有决定性。所以,词与词之间存在等义关系是指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完全相同。等义词即指词汇意义(概念意义)和语法意义完全相同的词。如果两个或几个词语之间语法意义不同,就不具备等义或同义关系的前提条件,如果词语的词汇意义不完全相同,那也不能构成等义关系。

三、等义词与相关概念的区分

1.等义词与同义词、近义词的区分

在同义词研究中一直存在着三个概念纠缠不清的争论。有人认为同义词既包括意义相同的词,又包括意义相近的词。有人认为真正意义的同义词是不存在的,所谓的同义词就是指的意义相近的近义词,故直接用近义词来代替同义词。还有人认为应该将同义词和近义词区分开来,划清二者的界限。以往的研究总是在三个概念之间纠缠,没有区分好各个概念的内涵。

等义词是语法意义、词汇意义完全相同的词。一般意义上的同义词就是等义词,故在文中不再采用同义词一说。近义词是语法意义相同,词汇意义相近(即大同小异)的一组词。从词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角度可以将词分成等义词和近义词两类。

等义词是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都相同的词。近义词则是语法意义相同,词汇意义存在细微差别的词。科技论文,区分。下面列举几对等义词和近义词来比较它们的差别。以下各例子中的解释均来自《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版)例如:

第一组 成绩:工作或学习的收获:学习~|~优秀。

成就:①事业上的成绩:辉煌~|事业上的~。②完成(多指事业)~革命大业。

第二组 优良:(品种、质量、成绩、作风等)十分好:~的传统。

优秀:(品行、学问、成绩等)非常好:~作品|成绩~。

优异:特别好:成绩~。

第三组 仿造:模仿一定的式样制造:这些古瓶都是~的。

仿制:仿造:~品。

第四组 常:时常;常常:~来~往|我们~见面。

常常:(事情的发生)不止一次,而且时间相隔不久:他工作积极,而且~受到表扬。

第一组中“成绩”和“成就”都是指“做事的成果”,但是“成绩”指一般事情如学习、工作中所得到的收获,而“成就”则指重大事情上所获得的巨大进展和优异的成果。二者在词汇意义的本质方面有很明显的差异。所以,“成绩”、“成就”是一对近义词,而不是等义词。第二组中“优良”、“优秀”、“优异”都表示“好”的意思,但是词汇意义中的程度状态不同。三者的词汇意义所表示的程度呈递增状态。故它们不是等义词,而是近义词。

第三组“仿制”、“仿造”都是“模仿一定的式样制造”的意思,词汇意义完全相同,并且词性都是动词,语法功能相同。科技论文,区分。所以二者的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都相同,是等义词。还有第四组“常”和“常常”都有“事情发生的频率高”的意思,可以说“我们常/常常见面”,并且二者都是副词,语法意义相同,所以二者是等义词。从上述例子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等义词与近义词最大的区别是:前者的词汇意义一定是相同的,没有细微的差别;后者的词汇意义肯定会存在一些差别。

2.等义词与言语等义词的区分

言语等义词是指在具体的语境中,依赖于一定的上下文,而形成的所指相同的词。词所指的意义相同是言语等义词同等义词的共同点,但是言语等义词必须依赖于语境才能存在。例如:

他走了,永远地去了。一名优秀的检察官牺牲了,一位好公仆安息了。

例句中的“走”、“去”、“牺牲”、“安息”都是指的同一件事情——“死”。词所指的内容是相同的,互相之间构成等义关系,在语境中构成言语等义词。但是离开了语境,“去”与“走”“牺牲”“安息”就不能构成等义关系。再比如:他忽然倒了下去,过了一会儿又突然站了起来。句中的“突然”和“忽然”在表示“在短促的时间里发生,出乎意料”这一意义上相同,在充当状语的语法功能方面也一致。但是,“忽然”是副词,“突然”是形容词。二者在词汇意义上也有区别。二者只是言语等义词。再比如“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中“聪明”本为形容词,词汇意义为“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才智”为名词,词汇意义是“才能和智慧”,但由于“聪明”活用为名词且词汇意义向“才能和智慧”靠拢,这样二者意义是相等同的,在具体的语境中构成了言语等义词。还有一个人指着一束菊花说“这花真好看!”,这里的“花”就是“菊花”的意思,也就是说上位词借助于语境,用来指称下位词。上下位词在语境的帮助之下变成了所指相同的词。以上这些言语等义词是在特定的上下文中才存在的,对语境的依赖性特别强,如果离开了特定的语境,这种关系就不存在了,所以言语等义词具有很强的临时性。在研究等义词过程中,言语等义词因受语境的限制,不具有一般性和代表性,不纳入讨论的对象。

3.等义词与异体词的区分

区分等义词与异体词,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确定两个或几个词到底是一个词(即同一个词的不同词形变化),还是几个词(即意义相等的词)。异体词是语言中读音相同、意义相同而文字形式不同的一组词。异体词的区别主要在于外在的表现形式不同,读音和意义(包括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都是相同的。但是异体词是一个词的不同表现形式,不能看作是几个词。等义词主要是语法意义、词汇意义完全相同,文字形式上肯定不同,读音上没有限制,色彩意义上也没有一定限制的一组词。等义关系是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属于一个词的外部关系的研究范围。异体关系是在同一个词内部,形体差异的表现,属于一个词的内部关系的研究范围,即异体词并不构成新词。

区分等义词与异体词是确定等义词范围的难点之一。有人认为:“要判定一组语音语义相同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形究竟是一个词(异体词)还是几个词(同音同义词),关键要看它们在意义上是绝对的相等还是仅仅相近。如果它们之间在词汇意义(包括理性意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等)、语法功能(包括词性、句法特点等)以及适用范围上存在着哪怕很细微的差别,因而在交际中各具其特有的价值,那么就应该认为它们是同音同义词。”9用这个标准确实可以将一些等义词与异体词区分开来。比如“记录”和“纪录”意义完全相同,读音也完全相同,《现代汉语词典》把它们作为一对异体词。再比如:吩咐-分付 订单-定单 人才-人材 烦杂-繁杂 漂浮-飘浮 笔画-笔划 子棉-籽棉 甲克-夹克等等,是异体词。异体词的意义相同,主要是形式上的对立。等义词是研究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与异体词有着本质区别。

[参考文献]

[1]张志公主编.现代汉语•上册[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2]周荐.等义词语的性质和类别[J]. 天津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5.

[3]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上册[M].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4]谢文庆.同义词[M]. 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

[5]侯敏.试论等义词及其规范问题[J]. 语文建设,1991.

第9篇

关键词: 汉语偏义复词 认知角度 语义现象

一、引言

汉语合成词中有一种特殊现象,即偏义复词。许多专家对此有过专门论述,特别是古汉语中的偏义复词。朱星在《古代汉语》指出:“合成词中,最应注意的是偏义词。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代表了这个合成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起陪衬作用。”宋学农主编的《古代汉语》进一步认为:“偏义合成词两个语素的意义相近相类或相对,并列组成双音词后,在特定语言环境中,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成为该双音词的意义,而另一个语素的意义却摒弃不用,只是作为一种陪衬。”由此,本文从认知角度探讨偏义复词是什么能够使这些词素合成?又是什么使偏义复词一个词素凸显,另一个语素只能陪衬?

二、理论基础

(一)完形原则

认识事物首先是从感知信息开始的。感觉到的事物要经过加工、组织才能被理解和记忆。20世纪30年代在德国出现的完形心理学将心理活动看作是有组织的整体,认为知觉过程本身具有组织和解释作用,这种组织原则即完形原则。按照其理论,知觉分局部知觉和整体知觉,而局部知觉最终要落实到整体。完形感知对信息的组织具有一定的规律(赵艳芳,2001:96―97)。语言是记录人们对于世间事物概念的一种方式。文字是语言记录的符号,而词又由词素组成。因此各个词素可以反映人们对事物的局部知觉,形成了各自的概念域。几个词素联合成词时,对于词的整体知觉不仅仅是局部知觉之和,它的完形知觉会大于部分之合。

(二)认知域

对一个情景的认知包括大量的刺激点。Langacker(1987:147)认为每一个刺激点都按照他所说的认知域来评价。根据他的说法,认知域是描述语义单位(认知单位)的语境(Ungerer & Schmid,2001:188)。因此,认知域涉及简单的概念,也包括复杂的知识系统。认知域是描写语义结构时所涉及的概念域。单个词素代表简单的认知域,词素结合会形成更为复杂的认知域。而它们的认知域有交叉或包含的关系。

(三)认知突显

所谓突显,是指对语言所传达信息的取舍与安排(Ungerer & Schmid,1996:38)。人在认知某一事物时从这一事物的多点或多方面中有意突出某一点或某一面,使之醒目并引人注意,而事物的其他方面处于隐伏或抑制状态(王文斌,2008:46―47)。在特定语境下,事物的聚焦可能会发生转换,各面的等级地位呈现不同。其原因如Ungerer & Schmid(1996:38―39)所指出的,这种语言现象超越了逻辑推理和客观性,是人类主观认知的结果。

认知语言学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意义就是概念化。概念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心理意象是不容忽视的。它是不同层次、不同抽象程度上对事物、事件认知的完形。不同的意象引起不同的语言表达(Langacker,1987:47)。一方面,人们不同的体验可以通过不同的语言结构来表达,另一方面,人们也可以为语言表达的目的按特有方式组构场景,或者突出它的某些侧面而削弱另一些侧面,或者从某一角度去看它,或者通过某种隐喻构筑场景(Langacker,1987:39),从而形成认知突显。

在汉语偏义复词的认知研究中,本文所讨论的突显主要指人们对于合成词的两个词素选择的突显认知。

(四)三者的关系

人的认知域、完形原则和认知突显是相互联系并相互依存的。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不同,因而客观事物各自形成一定的认知域,对域的认知选择突显从而完形,因此又有了一个不同于理解单个词素的认知合成域。认知域的存在是意象突显的前提,突显原则是完形原则的过程基础,完形原则是突显原则的结果(王文斌,2005:43),而且又是新的认知域的开始。如此不断地循环,使得人们的认知网不断连结扩大。

三、偏义复词

王力先生在《实用解字组词词典》序中说:“要了解一个合成词的意义,单就这个词的整体去理解还不够,还必须把这个词的构成部分(一般是两个字)拆开来分别解释,然后合起来解释其整体,才算是真正彻底理解这个词的意义了。”也就是说要分别查看合成词的词素的语义,与整个词组语义的关系。

(一)偏义复词词素合成之因

偏义复词是两个词素组成,两个词素的语义可能是相关、相类的,也有两个词素的语义相对或相反的。面对不同种类的偏义复词,人们自然选择相应的词素相结合,这有一定的缘由。本文将偏义复词分为两类,分别是意义相近的偏义复词(包括意义相类的偏义复词)和意义相对的偏义复词(包括意义相反的偏义复词),进而探求词素结合之因。

古汉语中的单音词能够独立表达含义,但成文时又易将语义相近的两个词素结为偏义复词,这是因为人们已有的完形原则指导着人们的认知域,而认知域根据具体意象的需要,认知突显时选择其中一个语义,从而在人们头脑中对这个词形成更完整的完形。完形是人们对事物概念化的基础。参考一些心理学家的发现,完形原则主要包括四种规律:邻近原则:个体成分之间的距离小将被感知为它们互相有某种联系。相似原则:相似的个体成分往往感知为同一片断。封闭原则:感知组织往往定位为封闭的图像。连续原则:若成分之间几乎没有断点,它们将被感知为整体(Ungerer & Schmid,2001:33)。这些原则道出了意义相近和意义相反的词素为什么容易结合成词。下面对此进行实例分析。

1.意义相近偏义复词

意义相近偏义复词就是指偏义复词的两个词素意义属不同语义域,但意义相关性高,人们看到合成词时聚焦于其中一个语义域,另一个语义域则处于隐蔽状态。比如:

①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

②年不顺成,君衣布晋本,关粱不租,泽列而不赋,士功不兴,大夫不得造车马。(《礼记・玉藻》)

③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易经・系辞》)

④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陌上桑》)

句①的园圃是相关偏义复词,它的完形感知聚焦于“园”上。“园”是果园,“圃”是菜圃。园圃都是种植植物的地方,它们属于同类,符合相似原则,因而人们很容易将它们联系在一起,也就有了“园圃”的完形。句②的“车马”偏指“车”,因认知域的告知“造”只能与“车”相搭配,马是不能“造”,只能“养”的。它们的结合是因车马在古时是出门及打仗必备之物,有车必有马,通常是连为一体,虽然句子中只需要“车”的语义,但是因为封闭原则,就形成了它们的完形结合。句③的“风雨”完形感知源于自然现象,通常刮风会下雨,它们既有邻近关系,又同属于天气现象,所以就算只表润“雨”的语义,“风”也跟随在后,在此句中起到对称的修辞作用。句④中的“东南”偏指“东”,“南”只起到语音连接的作用。东南是方向问题,对此人不可能精确地划分出界限,且中国处于北半球,东方和南方拥有类似的环境,温暖湿润,植物茂盛,北西方则相对干燥贫瘠(王宏佳、田玲,2008)。因而在中国很多诗句中多是将“东”与“南”连在一起,表光明、希望之意,而“西”和“北”则给人阴暗、寒冷的感觉,这符合完形的连续原则。

当然,以上这些词的合成并不是只有一个原则在起作用,也不是只有这几个偏义复词符合完形原则,如相近语义的偏义复词还有“兄弟”、“衣裳”等。因这些完形原则构成了人们的认知域,人们再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将语义聚焦于一个词上,

2.意义相对的偏义复词

意义相对偏义复词就是指偏义复词的两个词素意义属不同语义域,意义完全相反或相对,合成词认知时聚焦于其中一个语义域,另一个语义域则隐蔽退化。比如:

⑤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⑥东坡与黄门公南迁,相遇于梧藤间。道旁有鬻饼者,买卖食之。(《老学庵笔记》)

上述两句中所涉及的偏义词的词素双方都是相反或相对,它们能够连用,完形原则起着一定的作用。虽然它们看起来没有像意义相近那些词关系那么密切,但彼此不能分离。所谓事情有正必有反,反义词同属于一个语义空间,其中完形原则中的封闭原则和连续原则则比较明显。例如句⑤中“作息”是一对反义词,是指“休息”和“劳作”的意思,但在文中是偏义于“作”。无论是从文中刘兰芝在婆家苛刻对待,在加上前面“昼夜”与“苦辛”这些词,都可看出她是日夜操劳,休息不可能很多,因而这里人们脑中“作”语义得到突显,而“息”的语义则漂白,只起陪衬作用。通常人们工作便会休息,虽然它们语义上相反,但是在时间上却是连续的,而且它们处于同一类。句⑥中从文中得知时路边有卖饼者,根据人们的认知域可以得知,此句聚焦“买”的语义。“买”与“卖”同处于一个空间,无“买”便无“卖”,“它们”缺一不可。所谓具体语境中人们印象里突显其中一个语义,另一个也是紧紧相随。同理也适用于“休”、“存亡”等,它们都属于同一级,彼此都是相互照应,不可或缺。从这些及其他偏义复词的使用可以见得中国人的典型思维习惯。世界的本质是既对立又统一,对立是绝对,统一是有条件的。我国的古人早就意识到事物的对立面。《周易》里就记载了许多属于对立面的范畴,如祸福、出入、得失、生死等。老子还比较系统地揭示出事物对立面的相互依存关系,叫做:“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老子》二章)指出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情形,由此才有事物的转化和发展。汉语的发展与辩证思维同步,古人辩证看待世界万物潜移默化地反映在语言形式上,因而把意义相对、相反的词连在一起的用法被人们所接受,并约定俗成(王钟坤,2003)。由此可见,中国人对事物的完形不仅包括邻近的同类事物,还包括对立面,从而语义相反的词素能结合在一起。

(二)偏义复词突显动态成因

上文主要论述了偏义复词的词素合成的类型,以及词素合成的内在成因。偏义复词是由语义相近或相反的词素组成,但是为何认知这个词突显了这个词义,而不是另一个词义?人们对于这个词素的突显认知会不会发生转移?下面将论述偏义突显的动态性及其缘由。

偏义复词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考察古文,那些词的突显的选择并不固定:第一,同一个词有时认知突显于一个语素,有时不偏义,两个语义同时得到认知;第二,一个词中两个词素有时人们选择突显前个词素,有时聚焦后个词素。随着语言明朗化,到现代汉语,一种这些词的偏义大部分都得到固定或是不偏义;一个词里的某个词素在人们认知时得到固定突显,另一个潜伏或两个词素都不突显。例如:

⑦a:天空流行,国家代有。(《左传・僖公十三年》)

b: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左传・桓公二年》)

c:我国是一个土地辽阔、资源丰富的国家。

例⑦a句偏于“国”,b句不偏义,c句为现代语句中偏于“国”。古代王侯的封地称“国”,大夫的封地称“家”,“国”和“家”有各自的认知域,地位平等,认知这个词时突显其中一个词素或同时突显都有可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封制的取消、地域的一统,“家”所表示的那部分意义随之消亡,西汉时“国家”就已开始有了相当于今天的意义。即“国”的认知域在记忆中一直得到突显,而“家”是大夫封地的语义渐消亡,衍变成语义更小的家庭,此词在“国家”这词中不再突显,语义渐被漂白。可见词的突显一开始并不固定,因为历史政治的发展,影响认知域的变化,也使词的突显从不固定到固定,演变成现在对国家完形的认知。

⑧a:我等且紧紧防守,饱食一顿,安心睡觉,养养精神。(《西游记》)

b:师曰:“如人睡时,忽然作梦,梦从何来?睡觉之时,梦从何去?”(《祖堂集》)

c:人要睡觉是一种生理反应,是大脑神经活动的一部分。

例⑧a偏义于“睡”,b则是“觉”,也就是偏义“醒来”的语义。文献表明,“睡觉”一词产于隋唐五代,其义有“睡醒”和“进入睡眠状态”两种。不同时期人们突显两个词素变动不定。不同时代突显方也不同,其中元代是“睡觉”一词“睡醒”义向“进入睡眠状态”义转变的重要时期(杨吉春,2004)。“睡”的偏义逐渐得到固定,所以现在我们说到“睡觉”,第一反应是“要进入睡眠状态”而不是“睡醒”。由此例可见事物的完形是随着突显的不同而随之改变,从而影响我们的认知域。

由上述例子归纳出现代汉语对这些偏义复词的完形基于古汉语的突显动态。古汉语中偏义复词主要基于具体语境,词素的结合不是很稳定,有时它们各自的语义人们都能认知,有时又突显其中一个语义,以及对于语素之间的选择聚集,都影响到突显的转换。特定语境中突显某个语素,另一个只能退于幕后;随语义的发展,渐渐在人们的认知域中形成了一定的突显定式从而完成了对词的完整的固定感知,现在这些偏义复词人们会直接反应呈现。当然有的词素还是处于活动状态,特定的语境中又会形成不同的认知突显。

四、结语

偏义复词作为汉语合成词一种特殊现象,有它成词的原因与过程。本文从认知完形,认知域和认知突显三个要素解释了汉语偏义复词语义现象。完形原则为偏义复词相近或相反的词素结合提供了可能性。汉语偏义复词突显是动态性的,是由语境、语言发展和思维习惯导致了偏义突显的出现和固化。此外,因为篇幅有限,本文涉及的偏义复词是从词的基本义出发,对于偏义复词引申义的发展还有待讨论。另外,古今汉语偏义复词的调序现象,从变化到固化的发展过程及其多种成因也未概述。总而言之,汉语偏义复词的突显现象反映了人类变化发展的认知活动。

参考文献:

[1]Langacker,Ronald 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er.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Vol.1.

[2]Ungerer・F & H・J・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1996.

[3]Ungerer・F & H・J・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4]宋学农.古代汉语[M].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

[5]王力.实用解字组词词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

[6]王宏佳,田玲.《陌上桑》“东南”考辨[J].咸宁学院学报,2008,(5).

[7]王文斌.英语复合词的内在句法、语义及认知构建[J].外语学刊,2005,(2).

[8]王文斌,熊学亮.认知突显与隐喻相似性[J].外国语,2008,(3).

[9]王钟坤.从偏义复词看中国传统思维方式[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

[10]杨吉春.偏义复词“睡觉”意义的嬗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第10篇

构式语法理论是近十多年来兴起的语言学理论,由Goldberg提出的构式语法理论将构式看作语言的基本单位,认为构式是语言结构的核心。因此,习得语言就是习得构式,构式语法理论给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具有指导性作用。本文基于构式语法理论简要介绍了构式这一概念给外语教学中语法教学和词汇教学带来的启示。

构式语法理论

构式语法最初起源于Fillmore&Kray对一些特殊的边缘语言现象的研究,如惯用语、习语,这与乔姆斯基以常规的符合语法规则的所谓核心语言现象为研究对象正好相反。乔姆斯基提出的普遍语法对习语、半习语等非常规语言现象很难做出解释。而构式语法对此现象却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而且构式语法认为对特殊构式的研究同样可以揭示语言的普遍规律,从而全面解释各种语言现象。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Goldberg的构式语法发展较为迅速,与其它认知语言学理论一样,Goldberg的构式语法也是一种基于使用的语法理论,即语法源于语言使用,抽象概括出来的语法规则又可产生新的语言使用。

Goldberg认为构式是形式与意义的匹配,构式是语言的本质。她对“构式”的定义是:如果用c代表独立结构,将其看作一个形式(Fi)和意义(si)的对应体,C能够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无论形式(Fi)还是意义(Si)的某些特征都不能完全从c自身的组成部分或是其他已有的结构推导出来。即构式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任何语言表达式,只要它的形式、意义不能完全从其组成成分中推导出来,就都可称之为构式。

构式语法认为,构式本身有意义,其组成部分不能独立于整体而独立存在。构式语法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对于语言教学也有一定的启示,本文主要从该理论对语法教学和词汇教学两方面的启示简要概括。

构式语法与语法教学

构式语法对语法教学的启示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就是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实体构式到抽象构式,再到实体构式:根据构式从抽象到具体、一般到特殊的层级性特征,我们可将构式分为抽象构式和实体构式,抽象构式和实体构式构成一个连续系统。抽象构式为词法和句法等的概括,是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在语言层面的体现,实体构式指人们对语言运用表现出的实体,是抽象构式在具体形式和语义表达层面的体现。一个抽象构式可能有多个甚至无数个对应的实例,这些实例例示抽象构式,抽象构式规范这些实例。抽象构式是多个实体构式的抽象与概括。第二个启示为在教学中注重从原型构式到非原型构式的教学顺序:原型构式和非原型构式是同一抽象构式的实例,他们体现同一抽象构式的多义性,抽象构式的几个甚至无数个实例构成一个范畴,其中最典型的实例为原型构式,非典型的构式为原型构式的延伸构式。原型构式提供了基本的外在形式和中心意义。从原型构式引申出的其他实例(非原型构式)与原型构式具有家族相似性。非原型构式是原型构式的延伸,只有掌握了原型构式,才能使非原型构式的学习更加容易,从原型构式到非原型构式的学习过程更符合语言的教学和学习规律。

构式语法与词汇教学

根据构式语法,我们可以得知传统教学中的词汇也是构式,构式是形式和意义的匹配,因此,词汇构式的具体教学内容也可分为形式和意义两大部分。词汇构式虽然被列入实体构式范畴,在其成分组成上相对固定,但词汇构式的具体意义并非等同于该词义,它会随着语境的不同而变化。词汇构式的音位、拼写、形态、语义是必要的组成部分,而其句法、语用知识会因词汇构式本身或语境的不同而产生变化。因此,词汇构式的教学不能脱离具体语境,并尽可能的展现词汇构式在各个层面的形式和意义特征。

在词汇教学中我们要强调词汇所在句型的构式义对词汇学习的重要性,要让学生了解构式的整个形式和意义(或功能)并非各个构成成分的形式和意义的简单相加,不能根据构成成分推知构式的整体形式和意义的全部,因为构式本身具有独立于词汇的意义。反之,词汇构式作为句子的基本构成成分,其形式和意义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受制于其所在句子的构式。即同一个词汇进入不同的构式时,因受构式义的影响可能会改变其词义,使其增添或减少词义,这就是构式压制。因此教师在词汇教学^程中要提供学生相应的语境,不光强调词汇语义知识,更要重视语境、语用知识,具体情境具体分析,切莫以偏概全,望文生义。

构式语法是基于使用的语言学理论,把构式看成是形式与意义的配对体,强调构式作为整体的构式义。构式语法强调以概括为基础的构式习得观,认为构式来源于学习者对其语言运用实例的抽象和概括。构式语法对语言教学的启示在于将教学内容分为形式和意义两部分,教师要做的就是要给学习者讲授清楚构式的形义对应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寻求建立特定的语境,尽可能展现构式的形式和意义的各个层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从实例中概括规律,抽取共性,并让学生发散思维,运用概括出的语法规则产出更多的实例,加深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第11篇

一、从概括小说情节、把握小说主旨这一考点去探索题目

在考试中常见的题型有:文章写了人物哪几件事;填上恰当的词语,概括事件发展的过程。

这类题型的解题思路通常有:1.带着“在哪里,什么人做什么事,结果怎样”的问题去读全文。2.边读边用笔画出文段中的过渡句,提纲挈领的句子,文章或文段的中心句、总结性的句子,然后迅速提炼出相关信息。3.概括要点时,尽量摘引原文词句来概括归纳并注意答题要全面。

例如2012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题《看火车》第17题:

解决此题我们可以根据问题中提示的线索“火车”,画出相关句子。“我们就等着有一列火车能够驶入我们的眼帘,可是,当我们苦苦地等了多半个小时”,然后围绕着内心变化,找出相关词语,提炼出答案“恭敬、失望”一“兴奋、胆怯”一“不舍、失落”。

二、从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去思考题目

在考试中我们常见的题型有:1.结合生活,谈谈阅读后获得的启示或感悟。2.联系链接材料,表达观点。3.仿写、续写,点明主题或感悟。

回答此类试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读懂文章,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要有明确的观点,不能模棱两可。3.表达内容要联系实际,贴近生活。4.语言通顺,表达流畅,要有层次感。

例如2012年连云港市中考题《猎手》第23题:

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有种荒诞的“聊斋”感,请谈谈你的感想。

此题的解题思路: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自圆其说即可。应当首先把握住文章的主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然后联系生活实际,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最后提炼出答案要点为:结局是自然对人类的最后通牒,与猎人一同摔下来的狼变成了四十来岁的男子。由此告诫人们:人类在屠戮狼群、破坏自然的时候,其实就是在杀死自身。

三、从品味优美精辟的语言去赏析题目

在考试中常见题型:1.分析词语的含义。2.鉴赏词语在文中的妙处。3.体会词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有:1.在把握小说主旨的基础之上,结合特定的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2.注意词语的感彩,明白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3.找到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或特色,如贬词褒义、象征,生动形象、精炼、整齐有节奏等。

例如2012年重庆市中考题《春光美》第14题:

联系文章语境,品析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春天)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的小花。

(2)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

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首先应注意从词的本义出发,然后从词的引申义、比喻义并结合主旨来思考,最后结合相关物、人、主旨,归纳出答案:(1)指小花的不美,也暗指女孩的残缺卑小,体现作者对残缺卑小生命的怜爱。(2)小女孩情绪低落,流露出小女孩的悲观心理。

四、抓住环境描写去分析题目

在考试中常见的题型:文中描写了怎样的环境?这样的描写起了怎样的作用?

此类题的解题思路:1.明确环境描写必须为主题服务的宗旨,社会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历史背景、社会情态、阶级关系等因素的总和,抓住这一点有益于深入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2.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等,对表现人物心情、烘托人物品格、渲染气氛起着不小的作用。

例如2012年福州市中考题《点燃一个冬天》第18题:

文中[B]处划线句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注:大地上到处插满白旗,空气里仅有的一点暖气算是彻底投降了。寒气肆虐,厚厚的积雪很刺眼。)

第12篇

距离是一个很普通、很直观的日常生活中的概念,但在数学中有形形的不同的“距离”,它们是为解决某类问题的实际需要用“最优”的方式加以定义的,其中有些与我们的直观的认识比较贴近,例如我们在初等几何中见到的所谓欧氏距离,有些则显得抽象,例如编码和信息理论中的所谓Hamming距离,是为了分辨不同的码字等目的而设计。近些年来,社会科学的研究中也出现一些新的“距离”,如“认识距离”(用于个体社会模型),“心理距离”(用于心理测试)等等。就数学发展史而言,给出“距离”的数学概念,从而影响数学发展的,无疑当归功于M.Frechet(1906年提出度量空间概念)和F.Hausdorff(1914年提出拓扑空间和度量空间概念),至今已整整100年。本书是唯一一本以距离概念为主题的百科全书。它的前身是本书作者2006年出版的Dictionnary of Distances(关于距离的词典)(Elsevie出版社),在此基础上扩充为本书,于2009年由Spinger出版社出版。现在的第2版又增补了不少新的词条,特别是第1,15,18,23,25,27-29章,全书较第1版增加了近70页。除第18,23,25和28章外,保持了第1版的结构。

全书有650余页,由独立的29章组成,划分为7部分。每章划为若干节,每节开始部分给出有关的数学背景知识,然后是独立的关于距离,度量等词条,都是按原始文献给出的严格定义,并指出文献出处。词条总数近5000。最后是文献目录和索引(30余页),颇为完整。第1部分 距离的数学,含第1-5章,是全书的基础,包括一般性定义,拓扑空间,度量空间的一般化,度量变换和正规结构上的度量。第2部分,含第6-9章,几何与距离,汇集了几何学中的各种距离和度量。第3部分:经典数学中的距离,含第10-14章,涉及代数学、泛函分析、概率论(包括数,数组,多项式和矩阵)等数学领域。第4部分 应用数学中的距离,含第15-18章,涉及图论、编码学、数据分析、系统数学等。第5部分 与计算机有关的距离,含第19-22章,涉及Voronoi图解、音像、网络等。第6部分 自然科学中的距离,含第23-26章,涉及到的自然科学如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地球科学和天文学、宇宙和相对论等。第7部分 真实世界距离,含第27-29章,包括长度测量、社会科学以及一些不归于前述各章的距离条目。

本书内容齐全,数学表述准确可靠,查阅方便,值得大中型图书馆收藏。

(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