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柳永雨霖铃赏析

柳永雨霖铃赏析

时间:2023-05-29 18:21: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柳永雨霖铃赏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柳永雨霖铃赏析

第1篇

摘 要: 本文认为,职业学校古诗词教学应通过诵读的方法帮助学生领悟作品的内涵和情韵。

关键词: 职业学校 语文教学 古诗词 朗读指导

在古诗词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蕴,我们在教学中往往都是通过对意象的赏析达到的。但因为职校生相对来说文学素养的底子薄,赏析能力相对较弱,对有些意象本身所承载的特定的文化内涵了解不多,理解不深,因此古诗词教学若从意象入手,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要么是启而不发,要么对意象的特点、画面的描述言浅而词穷,无法真正深入领会作品所展示的特有的情境中,最后赏析就成了老师一个人的精彩,学生成为一个聆听着、旁观者。

基于职业学校学生的这一特点,我认为为古诗词教学的重心应放在诵读上,通过诵读一步步引领学生感受作者情感的起伏,感悟诗词所营造的意蕴美,从而带领学生真正体验诗词的情韵,领悟作者的喜怒哀乐,走进作者的内心。下面我就以柳永的《雨霖铃》为例,谈谈诵读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第一步,初读,把握作品中饱含情感的字眼。

作品要表达的情感是喜还是忧,是激昂还是忧愤,作者在画面的描述或意象的勾勒上往往会通过富有情感倾向的语言加以表现。譬如柳永的《雨霖铃》,描写了与恋人惜别时难分难舍的情景,画面将恋人之间的离别勾勒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也将一个仕途失意者内心的苦楚表现得淋漓尽致。作品通过一系列意象层层渲染离情别绪,抒发落寞失意之感。意象众多,而且是离别词别典型的意象,这是本词最大的特点也是鉴赏的难点。如果教学中直接从富有特色的意象入手进行赏析,如:寒蝉、骤雨、长亭、兰舟……这些意象都带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没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学生很难真正通过对这些意象的赏析进入作品的深处,无法真正领会一个仕途失意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但如果抓住一些饱含情感的字眼,如作品第一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中的“寒”“凄切”,通过诵读时声音的低沉、缓慢的语调加以表现,学生就能一下子感受到作品所流露出的凄冷、苦楚的况味,同时也能快速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这样通过诵读弥补赏析的不足,同时也为教学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第二步,再读,切准情感脉络。

初读,只是感知了作品的基调,学生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怀和作品的神韵,还是不能准确把握的,因而在诵读的过程中还是会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理解不到位、理解不透的情况下,对个别字眼的停顿、缓急、轻重的处理不太正确,从而也影响对作品的表达。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把握不准的地方、理解不透的地方多加指点,以读促悟。又如对柳永的《雨霖铃》中的“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的诵读,“念”为这一句的领字,诵读时停顿需稍长些,词人由眼前之景的描写转为对离别后场景的描写,由实转虚,失落、难舍的情感和前相比,为更低沉些,读时要语速放缓,低沉有力些;“楚天阔”的“阔”字既展现画面的辽阔,又暗含天各一方,离别后与情人相见更是渺茫的怅然之情,因而读时声音低沉、缓慢。但因为学生对词句中蕴含的情感把握不准,读时会出现偏差,以为“阔”字就代表辽阔雄伟,读时应高昂一些。这时教师通过范读、比较等手法帮助学生感受、理解,然后让学生自己诵读,反复体会,真正帮助学生把握住作品的情感脉搏。这样学生获得的感知、理解要比老师单纯的分析意象深刻得多,对学生真正走入作者的情怀帮助也要大得多。

第三步,品读,走入作者的情怀。

在整体把握作品的情感脉搏后,在教师的带领下,让学生用富有情感的语言表述画面及作者流露的情感,使学生对作品有整体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诵读诗词,品味作品在遣词上的独特和美感。如对《雨霖铃》的诵读,在完成第一和第二步以后,学生对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饱含情感的语言描述画面不是一个太难的问题,学生的描述也能基本到位,这就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作品所流露的“相见时难别亦难”的凄苦和缠绵。同时教师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进一步帮助学生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通过这些手段,再让学生品读全词,相信学生诵读的效果会更好,达到“人我合一”的效果不会是一种奢望。

在诵读教学中教师可能会遇到比单纯的意象赏析教学更多的问题,但因为是学生自己探究性的活动,学生的感悟、收获会比赏析意象更多,避免教学中“曲高和寡”的尴尬。我想只要坚持尝试着做,职高的学生诵读、品悟的能力就会随之提高,同时也会有更多的人不再畏惧古诗词赏析。

第2篇

【关键词】柳永词;题材分类;羁旅词;都市词;歌伎词

在众多宋代词人之中,柳永备受民众的关注和喜爱,他创作的歌词在社会上流传地甚为广泛,“流俗人尤喜道之”。“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这句民间俗话就很好地反映了当时柳词在坊间的传唱程度,可谓风靡一时,极负盛名。柳永现存的词多收录于《乐章集》之中,按照题材取向可大致分为三类:羁旅词、都市词、歌伎词。

一、羁旅词

通过柳永词《乐章集》,我们发现在柳永现存的二百多首词中,有七十多首的羁旅词,约占了三分之一。解读柳永的羁旅词,不得不提悲秋之祖宋玉对他的深刻影响。他的羁旅词中多次出现了宋玉这一形象,如:“残蝉噪晚,甚聒得、人心欲解,更休道宋玉多悲”(《爪茉莉》),“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戚氏》),“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雪梅香》)。宋玉乃悲秋之祖,柳永的词中有关秋的意象诸如“秋风”、“秋光”、“秋色”、“秋叶”、“秋水”出现的频率很高,可见柳永继承发展了宋玉这一悲秋情结。即使相隔千年,两人笔下相通悲秋之情在诗词中相遇,渐渐凝聚又缓缓散开,留给人惆怅和悲哀的萧瑟之感。

《玉蝴蝶》表现了夕阳将尽,词人望着满目萧瑟凄凉的秋景,心中悲凉孤寂之感不觉弥漫,想到了有同样遭遇的宋玉,一切皆浮华梦影,感慨士易悲秋。又想到了被“海阔山遥”阻隔的亲人故友,人各一方,想念却不能相聚,只能遥寄情思。伫立远眺,直至孤独的背影被夜色消融,“默相望”后留下挥散不去的遗憾与愁苦。《雪梅香》的上片主要写景:袅袅孤烟透着寒冷的黛青色,随风在水面上任意流淌,没有归处。摇曳的疏叶被秋风带走最后一抹残红,散落在小道上,被轻尘覆盖。当词人站立高楼看到这样的画面,又不禁感慨万千。离别相思之情用这样含蓄委婉的方式表达,目之所及,情之所动,继而由境生情,逐渐发挥,在达到极致后又骤然凋零消散。思念情人的眼眸,眷恋俏丽的欢颜,词人为这无休的相思,无尽的遗恨而形容消瘦,想对谁诉说却又四顾茫然。词的下片如细碎温柔的话语,充满爱怜深意,一气呵成,留下无尽的意蕴。

柳永的羁旅词总能以纯熟的文学功底,让眼前所见的秋光秋色与印刻在心中的相思以及仕途多舛的感怀交相呼应,将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巧妙之处在于这种融合自然而然,不露痕迹,达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浑然天成之境。此类词较为典型的还有《八声甘州》、《雨霖铃》、《凤梧桐》、《归朝欢》、《夜年乐》等,是继宋玉之后的对羁旅行役词这一传统题材的又一次发展。

二、都市词

《乐章集》里都市词共有都市词40多首,其中多描写都市风貌与节令风情,也有歌颂帝王与地方政绩的作品。柳永曾去过许多当时闻名的大都市,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词篇,或描摹怡人身心的山水风光,或展现繁华富庶的市容市貌,或歌颂当地清明的政治。在首都汴京,柳永写下了一组《玉楼春》,用“九岁国储新上计”记录赵祯被册立为皇太子的盛典;用“太仓日富邦中最”赞叹国库丰盈、百姓安乐;用“宣室夜思前席对”歌颂贤明君王关心百姓,操劳国事;用“蜡炬兰灯烧晓色”勾画市井繁华喧闹的元宵盛景;用“狂杀云踪并雨迹”暗喻都市男女浪漫的爱情故事。在杭州,以《望海潮·东南形胜》描写杭州风光,首先用“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从杭州的地理位置、社会地位和悠久历史来肯定杭州,接着写到“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用烟柳、画桥这些极具南方特色的意象赞杭州之美景,用人丁兴旺赞杭州之昌盛,用高铺林立赞杭州之繁华,用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赞杭州之安乐。除了汴京、杭州,柳永对所到的大都市苏州、扬州、颍州、成都都有所感,继而成词。如《木兰花慢》、《临江仙》、《如鱼水》和《一寸金》等等。

柳永的都市词贴近百姓生活,涵盖都市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人物活动等多方面的内容,此外他还细心记录了人们过节的盛况。《迎新春》写于元宵佳节,此时的元宵观灯是国家升平富庶的象征,柳永也以极大的热情欢庆这一节日。千门万户的华灯、华美繁多的罗绮、响彻云霄的萧鼓,词人用着一系列意象反映社会的鼎盛繁华,歌咏国富民强。《木兰花慢》用疏雨、桐花、艳杏、缃桃、芳景等景物描绘出一幅清丽的水墨风景图,“倾城,尽寻胜去”表现了人们清明出门踏青的传统习俗,继而详细地描绘了郊游的欢乐场面,渲染了浓烈的节日气氛。另外,《二郎神》描写了乞灯节,《玉蝴蝶》提及了重阳节。柳永的都市词无疑开拓了词的题材,同时,这些流传下来的词篇为后人了解当时的城市风貌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三、妓伎词

柳永笔下的歌伎不是对了取悦达官贵人而浪荡形骸、矫揉造作的俗世女子,她们亦有本真的灵魂、炽热的追求。其作品中涌现了秀香、佳娘、酝娘、新娘、英英这样一个个艺术形象鲜明的歌伎。柳永或描摹她们优雅的神态身段,或抒发她们内心的愁苦忧虑,或表达她们炽热的渴望追求,或反映她们悲喜交加的生活状态。每篇妓伎词的侧重点虽不同,但都能看到蕴藏在其中的一个“真”字,柳永尊重同情她们甚至欣赏她们,这是以前那些只把歌伎当取乐手段的文人所不曾具有的。正是这份“真”让柳永在那个年代成为歌伎崇拜的文人偶像,“教工乐坊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歌伎若能得到他的词作就能立刻升价十倍。“群妓合金葬柳七”之说可见柳永在歌伎心中非凡的地位。

才子柳永与歌伎可晴还曾有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在万花楼里,柳永和可晴初次相遇,在听完可晴弹奏的一曲琵琶后,柳永就坠入了情网。离别后想念那动人的面庞,写下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千古佳句。再次见面柳永将这首《蝶恋花》赠予可晴,从此常常来听她演奏。在《尉迟杯》中,柳永不惜笔墨地描摹了可晴美丽的容貌,“天然嫩脸修蛾,不假施朱描翠。盈盈秋水。恣雅态、欲语先娇媚”,此等半分娴雅,半分娇媚的美人儿怪不得柳永称叹“算九衢、红粉皆难比”。佳人也“自有怜才深意”,爱上了这个潦倒文人。可是天妒佳缘,不久可晴病重,要前去云南医治,柳永在与她分别时写下了离别相思的名篇《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日萧瑟的黄昏,码头旁蝉声聒噪,而情人却“无语凝噎”,心情如刚下过雨的空气一样潮湿,此时真是无声胜有声。奔腾流逝的不只是江水还有离别的哀愁,沉重的悲离之情弥漫到了浩渺的天际,此处情景交融,虚实相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句意象清晰简约不乏诗意,感情纯朴真挚令旁人动容,引人联想,富有画面美,成为传唱千古的名句。

起源最早的唐五代词是起源于民间,主要表达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乐趣。当词的形式被文人所用,并且一步步演变成文人词后,词的内容开始脱离普通人民群众的生活,多了艳科情事和歌功颂德的影子,词成了文人把玩文学的新方式。而柳永因其独特的人生际写词时遇贴近百姓生活,将词从“神坛”请回到了民间,由士大夫的闲情雅致转向民间的世俗情调。在题材上,他或从一个落魄才子的角度哀叹羁旅行役之难,或以一个普通市民的身份赞叹都市繁华富庶,或用一颗失意文人之心同情尊重被压迫的歌伎。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晚唐、五代词内容上局限性,开拓了词的内容题材。

【参考文献】

[1]谢桃坊.柳永词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第3篇

从李清照词作看其凄清孤寂的女性情怀

浅谈初唐四杰窘迫命运之成因

论叶梦得隐逸词

浅论《卖油郎独占花魁》的艺术特色

《金瓶梅》的艺术表现技巧

蒋士铨与清代的江西诗风

《醒世姻缘传》女性叛逆的原因略论

论《聊斋》公案中清官形象的群体特性

《醒世姻缘传》平民女性形象之分析

论《红楼梦》中丫鬟们的悲惨命运

以“史”为“传”——论《李鸿章传》史传特征

是个性解放,还是生命的诉求?——对《雷雨》中蘩漪形象的再认识

追求自然本色的天籁之美——浅析沈从文小说的创作特色

“伪士”与革命精神之“诚”——鲁迅《阿Q正传》对共和危机的反思(三)

新世纪以来蒋光慈创作研究综述

独特的华丽——浅析徐志摩小说中的唯美主义色彩

试论巴金《家》的艺术特色

《小城三月》与萧红后期创作

废名小说的禅意之境——以《竹林的故事》为例

一个清醒而淡定的智者——《断魂枪》沙子龙形象赏析

唐晓芙原型与“围城”自我解构

浅论沈从文小说中女性描写的异同点

家族小说掠影

逃离与诗意——论王小波

一朵盛开在山野乡间的野玫瑰——论《檀香刑》的艺术特色

对“十七年”新编历史剧“热潮”的再解读

爱情与灵魂的自我救赎——史铁生作品中残疾人的爱情观透析

略论“80后”网络小说

用爱叩开生命之门——解读三毛的生命观

“80后”青春写作转型的价值

京族民歌的种类、特征及其研究现状

浅析童谣的文体特征——以山东童谣为例

余音缭绕的《雨巷》诗情

诗歌《蛇》赏析

在冲突中融合的多元爱情元素——读穆旦的《诗八首》

浅析《炉中煤》的艺术特色

瞬间唯美的心灵映射——施波短诗《淡忘》赏读

在战争英雄与谋杀罪犯之间——评卡尔维诺小说《良心》

透过罗拉看世界

《异域人》的多重主题解读

《瓦尔登湖》中梭罗的个人主义思想

欲说还休——从《》解读约翰·斯坦贝克的女性观及其矛盾性

《红字》和谐思想探微

萨福诗歌的女性情怀

文学翻译批评本质的哲学思辨——一个交往行为理论的视角

生态角度下华兹华斯与陶渊明诗歌之比较

边缘女性的历史

一曲女性婚姻的悲歌——张爱玲《倾城之恋》简析

第八届“孔子杯”全球青少年华文作文大赛征稿启事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阅读欣赏

难状羁旅之苦,难达离情之情——柳永词《雨霖铃》之抒情赏析

另眼看李甲

“气韵”的内涵及源流

诗言说的意象化语言

审美批评的语言特征之一:主体地位的确立与私人话语的形成

将陌生人置于美学空间的方案

“纯文学理论”的学术神话——评伊格尔顿《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理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视野之外的真实——评林丹娅《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

第4篇

《雨霖铃》这首词是众所周知的抒写离愁别绪的名篇,也是柳永和宋代婉约词的杰出著作。词中,作者将自己与心爱的人难舍难分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凄婉动人。如果教师能在正常的语文教学中,在词作理解欣赏的基础上去拓展升华内容,这样有助于让学生融入到词作中并能更好的理解文本的深刻内涵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我们按离别前、离别时、离别后的时间顺序来赏析全词。先看离别前。

一、“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蝉”是“寒蝉”,一个“寒”字表明是清冷的秋季。我们都知道秋天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正所谓:“蝉之将死,其鸣也哀。”通过“寒”和“蝉”来衬托出离别时场景的落寞。“蝉”作为意象在这里不仅渲染了落寞的氛围,而且也表达了离别之情感。例如:骆宾王《咏蝉》中有这样一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就是在用“蝉”来表达离别之情。

“长亭”古时是为了提供给游人休息和送别的地方。大约在路上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后来“长亭”也就自然的成为了古今送别诗中的常用意象。李白曾有诗云:“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李白 《菩萨蛮》)同样是借用长亭来抒发离别之情。这句点明地点是汴京城外的长亭。

“骤雨”指暴雨、急雨。正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刚刚下过雨的黄昏又为离别增添了几分寒意。通过这句可知时间是雨后阴冷的黄昏。

起首三句勾勒了一个情人离别时的典型环境:骤雨初歇的黄昏在汴京城外的长亭送别。三句所表达的情感可以用凄切、清冷来概括。寒蝉凄切,秋雨清冷,顿时让我们寒意更浓。词人在描写离别前场景时真正坐到了字字写景而字字含情,以清冷的景色揭开离别的序曲。

再看离别时。

二、“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词中的“帐”指送别时饮酒的帐篷,古人常在郊外设帐饯行。古往今来,饮酒或为彼此祝贺,或是抒发闲情逸致。然而现如今当词人面对恋人为自己送别而精心准备的酒筵时,他却毫无心绪。写出了词人饯别时欲留不能,欲饮无绪的状态。然而词人为何无绪呢?下文给出了答案“留恋处、兰舟催发”。这时船夫催着自己上船启程,因为时间太短太急,没有时间和恋人诉说,也不知从何说起。可见两人情之深,爱之浓。同时,在兰舟催发和留恋情浓矛盾冲突的激化下使一对恋人无法言状的困境表现的淋漓尽致,展示了一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感人画面。这两句将别离之情推向了。我们都知道当我们与父母分别时,即使再悲伤不舍,父母也会含泪叮嘱:“孩子,出门在外凡事要小心,要照顾好自己。”可是,如今恋人之间面对离别,即使有千言万语都藏在心里,由于离别时的仓促却无法表达,只能化为无尽的泪水。与“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些感人的行动可以让我们充分感受到恋人之间的情真意切,也从侧面烘托出作者当时心情的苦楚。在传奇戏曲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流泪眼看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语出于此,然却不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表现得凝炼有力。那么词人凝噎在喉的是什么呢?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维度。紧接着后文作者就展开了想象,我们概述为离别后。

三、“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词人设想只要兰舟启碇开行,就会越走越远,千里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楚天,衬托出词人对未来一切不可预知的茫茫然。那么词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我们可以结合作者的生活状况,柳永为人放荡不羁,一生穷困潦倒,功名不扬。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由于擅长词曲,熟识了许多宫中的歌妓,并在闲暇时为她们填词作曲。当时有人欣赏柳永的才华并在仁宗面前举荐他,可是仁宗得知柳永是非常狂妄的,所以对他只批了四个字“且去填词”。也就是这句批语彻底封杀了柳永的仕途人生。前路漫漫,政治上的失意将使得他未来的生活无所保障,也使得恋人也无法一起同行。正因为有这一段景色的描写显露出作者此时无所归依茫茫然的心境。

四、“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一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把个人情感上升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生高度。紧接着“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中”冷”和清秋”与前文的“寒蝉”相呼应,可见作者当时空冷的心境。如果离别是一场雪,那么“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就是雪上加霜。古往今来恋人离别都是一样的。所以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矣。”然而柳永把这种感受融化在自己的词作中,又扩大了这种感受。显然柳永写离别比常人更高一筹,于是铸就了千古名句。

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在此句中运用多种意象来诠释当时的感情。这些意象在很多诗歌中都有体现。看到“酒”让我们想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杨柳岸之“柳”与“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忆秦娥》)意境相近。晓风残月与“晓风吹袂,冷香犹带残月”(《念奴娇》曹勋)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临岸的小船上,词人已经酒醒,只见晓风吹动着疏柳,一轮残月高挂杨柳梢头。联系特定情境,这幅画面让我们不难看出这是离人在借酒浇愁,但举杯消愁愁更愁。帐饮时已然无绪,更何况酒醒之后呢? 此时“执手相看泪眼”的场景才刚刚离去,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冰冷却又缠绕心扉。清秋的晓风是凉的,当空的残月是冷的。残月清冷的意境暗含着凄清冷落之感。这也就使失去爱的心灵空冷达到了极致。真的不能再冷了,词人已经承受不住了。词人在此处寓情于景,借景传情,以晓风,残月透露离别时场景的惨淡。也表达了作者当时悲凉的心境。

六、“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以上是用景语抒感,这四句则改用情话描绘恋人离别后惨不成欢的状况。两人相聚的时候,每逢良辰美景都会秉烛夜谈。可是如今的分别不再是曾经的短暂,而是年复一年,不知归期。所以现在即使有良辰好景,也不能引起作者的兴致,只会勾起对恋人的思念,徒增作者的烦恼。因为再也没有心爱的人与自己共赏美景了。我们说文学是表达人的生命意识、自由和爱的。在作者所表现的文学意境中倘若没有了知音和情投意合的红颜,再美的时光与景色都没有意义。正所谓:两个人爱情的幸福不是1+1=2,而是1/2+1/2=1;如果一个人走了,就是1/2-1/2=0。所以还何谈幸福呢?可见此时作者的心情已孤独沮丧至极。所以我们可以把离别后的感情概括为悲凉、孤独。

第5篇

A.凄切(qī) 飘零(lín)

豆蔻(kòu)金戈铁马(gē)

B. 骤雨(zhòu) 樯橹(lóu)

暮霭(ǎi) 羽扇纶巾(guān)

C. 荠菜(jì) 良辰(chén)

弥留(mí) 舞榭歌台(xiè)

D. 淘尽(tāo)鹊桥(què)

料峭(qiào)一蓑烟雨(sō)

2.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指南唐都城金陵南京)

B.回首向来萧瑟处(风吹雨落的声音)

C.便纵有千种风情(浓情蜜意)

D.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一种文体)

3.“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句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

A.曹操 曹丕 曹植

B.苏洵 苏轼 苏辙

C.班彪 班固 班超

D.杜甫 杜牧 杜荀鹤

4.对下列各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交代了离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

B.“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表明柳永在此情此景中所产生的离情别绪和古人一样深。

C.“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前一句写扬州破坏的原因,后一句写战乱造成的惨状。

D.“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表达出物是人非、今不如昔的景象,无限痛惜之情溢于言表。

5.下列各句中,对《雨霖铃》一词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词围绕“悲秋”构思,先写实景,后写虚拟之景。

B.全词围绕“伤离别”的构思,从离别之前写到别后的想象,情景交融。

C.这首词写离别前勾勒环境,离别时刻描写情态,别后的想象刻画心理。

D.这首诗主要内容是以冷落的秋景作为衬托来表达和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别绪。

6.下列各句中,对《定风波》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词的上阕写雨中情形,苏轼不理会那穿林打叶之声,吟啸徐行,无一丝慌乱之意,与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形成鲜明对照。

B.词末句的“归去”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照应上阕的“一蓑烟雨”,表达了苏轼摆脱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归隐田园的决心。

C.全词从叙事到抒情,从表达感受、见解到体现苏轼胸怀、个性,都紧密关系着旅途中遇雨一事。

D.苏轼以曲笔抒写胸臆,把日常生活的形象和深邃的生活哲理,有机地融合、统一在一起,读来令人深受启迪。

7.苏轼为什么自讥“多情”,并且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参考答案

《知识检测》

1.C(A项“零”应读líng。B项“橹”应读lú。D项“蓑”应读suō)

2.D(赋:赋予)

3.B

4.B

5.A(全词应围绕“伤离别”构思)

第6篇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古诗词兴趣

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古诗词的教学,学生常会感到枯燥无味。传统教学主要由教师将作者的生活或者写作背景向学生介绍,学生根据教师的介绍,一知半解地读懂古诗词的大致内容。或者教师直接将古诗词的翻译抄写到黑板上,让学生背诵。这样的教学方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教育了。如果运用信息技术,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走进情境,在情境中感悟古诗词深刻的内涵,可使学生产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从而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

如教学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时,我播放歌曲《雨霖铃》,同时视频展示歌词,也就是全词的内容。学生被优美的音乐深深陶醉,沉浸在优美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就感受到了词的魅力,从而急切地想要进入词的学习中,理解词的内涵,领悟词的情感,了解词人的生活背景、身世,总之,学生对词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课堂气氛很活跃。

二、运用信息技术再现古人生活,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古诗词有许多内容,被拍成了电影、电视片或者短剧,如果能够利用这些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那将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理解古诗词。如教学《短歌行》时,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曹操的认识,感悟其丰富的精神世界,加深对词的理解,我用视频展播电视短剧《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吟诵《短歌行》的片段,让学生进行交流、诵读,从而让学生了解了曹操的文才武略,知道曹操不仅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更是一个文学家。

三、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配音朗诵,促进古诗词的理解

配音朗诵是古诗词教学中常用的方法,配音朗诵往往有现成的录音,标准的朗诵,不仅让学生学会朗诵,更重要的是从朗诵中,感悟出古诗词的韵律美、音乐美、节奏美,也便于学生对整个古诗词的理解,而且也能够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使学生学会有感情的朗诵,学会断词、断句的方法,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深刻内涵,培养想象力,产生创新的思维。如教学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时,我播放配乐诵读,要求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给生字词注音,同时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接着要求学生跟着音乐读,要求学生在模仿中,体会诗人朴素、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

四、运用信息技术拓宽师生视野,学会鉴赏古诗词

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进步,网络上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浏览网络,经常浏览网络世界,拓宽教师的视野,学生也应该经常上网查阅资料,学会收集资料,自主获取知识。教师可以将自己在网络上收集到的有用的教学资源,告诉学生,让学生在网络上进行学习,让学生少走弯路,使学生欣赏古诗词的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通过网络自主学习,选择高效学习古诗词的方法,然后归类整理,为将来更好地学习古诗词打下厚实的基础。运用网络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平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培养自学能力。运用网络进行学习,也使得课堂更加开放和灵活,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上进行学习,给予学生网络学习的机会,发挥信息技术的网络优势,互动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使得学生在自学中,获得了自信,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个性得到张扬。

第7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的能力,这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为语文教师探索更为生动、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的形成指明了方向。

??一、在教师的引导下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并举,提高阅读能力

巴金曾说过:“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他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通过对文本阅读,让学生全面感受生活之美,体悟人类文明存在之精神依靠。这就要通过现实与历史的对话,通过内心的感悟,通过对自己的分析,而不可能仅靠教师分析教材所能代替。我们要明确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为了弄懂语词之意和语法现象,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阅读体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人生经验,增加艺术和人文修养,提高审美水平。如果失去阅读,心灵就会失去“营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去读书,而不是只做题,把书还给学生,把语文课还给学生。

?二、改变旧的教学范式,进行因材施教

高中语文新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一门重要课程。首先要制定一个全体学生共同遵守的要求,要遵循“共同性”和“基础性”的原则。另外,在教学中一定要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面对具有不同兴趣、不同特点的学生,绝不能将课程内容和目标做简单划一的规定,而要依据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和需要选择学习的内容和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必须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三、教学中应着重学生的思维训练

通过多种阅读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素养形成的核心和根本目的是对学生的思维训练。高中阶段正是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重要转折阶段,随着学习内容的抽象化,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开始占据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有了发展空间,想象能力也得到迅速发展。因此,教师应在阅读方法的指导、安排阅读内容上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应全面寻找最高效的途径,通过全面训练,尽快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启发学生质疑求异,提高学生思维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教学中要激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进而释疑,最终达到领悟问题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让学生提问这一环节,激励学生质疑,以及指导学生如何质疑,并大胆地支持学生提出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肯定不同学生的不同见解。例如在阅读《失街亭》时,普遍的观点是马谡刚愎自用、不听诸葛亮的再三告诫,不听王平的劝说,一意孤行,最终导致战争的失利。面对这个普遍的观点,教师应激励学生多方面搜集资料,并在全面了解历史真想、大量掌握相关资料的前提下,独立思考,自主质疑,认真分析,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有“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的信念和决心。

(二)总结提高,使思维更严密

在教学中要着手对课文中的见解、思路、写作方法以及句子、词语等的注释进行补充完善,着力于对学生思维严密性的训练,并创造性地进行阅读活动。比如在贾岛《寻隐者不遇》一诗中:“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总共三次问答,最少需要六句才能完成此次对话,但作者却巧妙地采用二十个字完成了这一任务,这借鉴了电影中常用的的蒙太奇手法,在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空白,让读者依照自身的生活体验和积累,进行总结提高。

在新课程语文教材编写中编者以“单元”作为教学的基本单位,编者力求把同中有异的课文及其各项内容组成一个个小综合体,其为“阅读教学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还可以用“以点带面”的方法,用所学的一个阅读材料去辐射更多的阅读材料,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从而让学生掌握这一类文章,让学生提高筛选信息的能力,提高学习中的归类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例如,学了柳永的《雨霖铃》,学生必会对词中的“离愁别绪”有很深的体会。这时,就可以让学生以点带面,以柳永的《雨霖铃》去辐射另外大量的以“离愁别绪”为意象的诗词,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李煜的《相见欢》、杜牧的《赠别》、晏殊的《清平乐》等等,无论是情人间相思的痛苦,还是友人间难舍的离别,全都被多愁善感的诗人、词人所捕捉,他们用多情之笔记录下了当时的感动。让学生通过对此类诗词的大量阅读,进入诗词的境界,从而深入作者的灵魂深处,品味诗词的优美,与此同时提高对同类诗词的赏析能力。

第8篇

古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一线教师们在古诗词教学领域进行了很多新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古诗词仍是广大教师头疼教而众多学子不愿学的“硬骨头”。经过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笔者对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了一些个人见解。

一、注重积累,反复诵读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词是中国文化财富中最为宝贵、最为精彩的一部分,教师应引导学生大量积累,并内化为自身的财富。在晨读时间中,每周教师至少应抽出三天时间带领学生诵读,进行相互背诵的常规活动并随时抽查,让学生在吸纳新诗之时巩固旧诗,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二、研析得法,赏析并重

学生分析诗歌时,常常理不清头绪,只是凭感觉猜测,思路不清晰,所以教师应向学生明确研析诗歌的步骤。

1.读题目。有些诗歌的题目能提供给我们很多信息,比如《登高》,通过题目我们就能知道,作者登高望远,定会涌起万千思绪;《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看题目就知道是离别诗;《念奴娇?赤壁怀古》,从类别上分析,很容易就能判断出这是一首咏史诗,而且还与赤壁这个地方的古人、古史、古迹有关,诸如此类。有这些做铺垫,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就有情可循、有句可依了。当然也须提醒学生,用这种方法分析词的时候需注意,有些词只有词牌而没有题目,如《虞美人》等,不要误把词牌当成题目来分析。

2.读作者,知背景。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因此,欣赏诗歌时应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例如,赏读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女词人李清照所作的《醉花阴》与《声声慢》,多数同学赏其词后并未真正洞悉词中真意,认为词中所言之“愁”都仅是一个女妇人独处之闲愁。这应是一个理解的误区,此乃因不详李清照其人生际遇、情感变化之故所致。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北宋灭于金,举朝南渡前,生活舒适安定,与丈夫金石考据家赵明诚游于文艺。《醉花阴》正是其这个时期的作品,所以文中的“永昼”之“愁”意在抒发与丈夫的离别相思之情。北宋灭亡后,李清照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她经历了国家败亡、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声声慢》就是她这个时期的作品,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段和思想感情。所以,李清照南渡前后的词作中表达的情感是不一样的。南渡前的词作主要反映闺中生活、自然风光和与丈夫的离别相思之情。南渡后期词作主要写亡夫之痛、故国沦丧之悲及伤时念旧的抑郁情怀。学生了解这些后,定不会再将词中之“愁”仅仅理解为一般之“愁”、一样之“愁”了。所以研赏古诗词课前,应先让学生收集诗词作者的人生经历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学生在预习了解之中不但能体会诗词之意,同时也能丰富他们头脑中对于诗词作者、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的了解认识,为以后再赏读该人之作及他人该时期之作打开方便之门。

3.读诗意。已经有了前期的准备,只要逐章逐句地仔细分析,概括出诗歌的主要内容即可。但读完之后,要通观全篇,有全局意识。

4.析手法。(1)分析诗句的修辞手法。诗歌中常常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将诗人的眼前之物、心中之情外化出来。常用的手法有比喻、夸张、拟人等。如李白的《蜀道难》中“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句运用夸张手法表现蜀道之难,甚为形象;李煜的《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诗人以一江东流之水喻自己心中之愁,化虚为实,更显形象。因此,抓住某些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会使学生更容易体会诗歌的表露之情、表达之意。(2)分析诗句的抒情方式。抒情方式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分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古抒情”等,应根据诗歌的不同内容有所侧重地进行分析。(3)分析诗句的描法。常用的描法有对比、衬托、用典、想象、联想、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如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就用了孙权、刘裕、廉颇的典故,抒发自己想要北伐抗金、收复失地,却无人赏识、报国无门的忧愤之情;柳永的《雨霖铃》中“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用想象(虚写)的手法,写出了离别之后的凄凉、孤独和寂寞。

5.品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诗歌又是文学中最精粹的语言艺术。要在短小的篇幅内表现丰富的内容,诗词的语言必须凝炼生动;要创造传达出含蓄隽永的艺术境界,诗词语言必须富于形象性和表现力。因此,诗歌赏析应从语言入手,既要通观全篇,又要逐章逐句地推敲琢磨、仔细分析,挖掘和领悟作者之所以如此遣词造句、选音定字的用意。古人写诗作词很讲究锤炼语言,注意炼字炼句,因此常有许多精妙之处。鉴赏评价时,要注意结合诗歌内容发挥想象,领会这些精妙之处。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极其丰富。进行诗歌鉴赏的备考,无疑是语文高考备考中最为艰巨的工作之一,需要教师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不断积累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在阅读实践中提升诗歌鉴赏水平。如此一来,我们的古诗词教学一定会呈现出一派新景象。

第9篇

关键词:高中教育;语文教学;审美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并不是要求教师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美学原理、美学方法等方面的教育。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了解欣赏蕴含在文章中的美学元素,从中感受美,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努力寻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有效的可行的方法。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有人认为语文教学多元化、层次化,顾此失彼,对教学质量提高没有多大帮助。著名的教育家语言学家叶圣陶指出,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是“语文教学悬着的明晰的目标”,强调学生有了审美能力和情趣,对叶圣陶先生的话,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审美教育不仅是语文教学的必定目标之一,而且有助于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2)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激发学生探索语文世界的欲望和热情,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任何一种意志行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引发的,构成意志动机除理性因素外,还有非理性因素,即情感因素。审美是富于情感的,它能强烈的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对语文教学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想象,指通过自觉的表象运动,借助原有的表象和经验,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审美想象是审美情感的深化。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审美想象力,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文学作品的艺术美同现实社会相联系,能激发学生的再造想象力,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锻炼其审美想象。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切入点

(1)形象性。形象是作家按照美的规律运用一定艺术技巧创造出来的。美离不开形象,审美的过程就是通过审美活动,以形象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审美教育是以形感人。高中语文教学的素材是文章,而文章不管是说明文、哲理文,还是诗词曲,究其内容而言,大都有生动的形象充溢文间。

(2)情感性。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生命。如,教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我们先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听完课文,教室寂静无声,有些学生已是泪流满面,作者对母亲的深挚感情、对母亲的理解、对亲情的感悟、对生的体察、对迟到的悔恨与自责,作者真挚的情感感染了读者,激活了读者平淡的情绪。教师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领悟“地坛”已不是一般的人文景观,而是作者栖居的精神家园,作者赖以支撑自己生命的人生哲理和情思,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感悟生命之美、亲情之美、从而树立正确的生死关。

(3)愉悦性。欣赏美是愉悦的。抓住这一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进入作品的意境,学生默读之,赏析之,领略其中无限的美妙、悦目;教师在教学中深受作品感染,声情并茂的朗读之,歌咏之,描摹之,悦耳。悦目悦耳之间,愉悦无穷,学生审美情趣倍增。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可选用与文章意境相近的民乐《春江花月夜》作配曲,并声情并茂地朗读,调动学生情感。融会作品情、师生情,营造一种愉悦的令人陶醉的,让人产生欣赏欲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赏析热情。趁着学生的一腔热情抓住关键词引导学生分析想象感受:青纯的荷叶、素洁的荷花、淡淡的荷香、柔美的荷波、梦一般的美月……意象美、画面美、意境的美,种种美感涌上心头。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方法

(1)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审美感知力是审美活动的基础,是美感产生的基础,是审美的核心。审美感知力的培养主要是听和看,让学生身临其境领悟生活中的美。首先,要重视朗读。组织朗诵教学是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朗读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朗读是一种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朗读过程便是了解和欣赏的过程,启发培养学生美读,品味其情调,或情绪激昂,或豪放悲壮,或凄切哀婉,或伤感低沉,朗读能让学生展开想象,涵养美感。优美的朗读对学生的感觉和知觉有较强的冲击力,朗朗书声之中优美的意境、传神的描绘、美学蕴味往往能充分而酣畅的体现。美读还能创设情感氛围,领读或教读始终伴随着感悟和理解。例如,教学柳永的词《雨霖铃》和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采用范读法,指导学生注意感情基调的把握,整体感知词的内容及词蕴含的人情美和哲理味。《雨霖铃》的感情基调格外低沉,词的上片写词人与爱人在和深秋的傍晚依依惜别的情景,下片是词人想象别后羁旅生活的情状。《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视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表现作者对历史上这场战争的感怀和对英雄的景仰,词末作低调处理,读得洒脱些。其次,加强多媒体教学,运用幻灯、投影、录像、录音带、电视媒介等把文字作品变为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2)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文学作品在描写社会生活的同时,展示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评价、爱憎态度。读者阅读作品产生共鸣,就受到了美感的熏陶。高中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抓住撼人心灵的故事情节,感人至深的形象,通过鉴赏,使学生感受到心灵之美、自然之美、理趣美、人格之美。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鉴赏力。首先,在传授知识中培养鉴赏力。应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解一些文学常识,诸知文学形象、文学典型、意象、意境,诸如作者的风格流派甚至不同文体不同风格的作品鉴赏思路都会有所不同。写景类文章表现的是自然美,蕴含的是意境美。

第10篇

关键词:中西方;爱情诗;差异

爱情,作为人类的共同朴素感情之一,纯洁而美好;诗歌,作为文学的最高形式,以其细腻、夸张、唯美和浪漫的文字特点,而著称。纵观古今中外,爱情无不是诗人歌颂的永恒主题。诗人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动人的诗篇,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环境下,有两首经典的爱情诗歌,都表达了作者对其爱人和美好爱情的歌颂之情。一首是柳永的《蝶恋花》,另一首是约翰邓恩(John Donne)的《跳蚤》(Flea)。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是一首表达对心上人思念之情的诗词。词人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在一起描写,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上篇写登楼伫望情景。以细风、草色、烟光、残阳几个关合着相思离愁的意象,组成一幅黄昏春望图。下篇以“春愁”为核心多层次地描摹春愁之景,春愁之态,笔意婉约。下篇抒情,直抒胸臆,写词人情深志坚。“拟把”、“强乐”三句辞意顿折,写词人欲借疏狂之歌呼,陶然之酣醉,谋求醉而忘忧,歌而暂欢,以摆脱春愁之压抑和纠缠,却落得个“还无味”的无聊和空虚,可见其春愁之浓深、刻骨,竟无法排遣。最后揭明词人对待“春愁”的果决态度:“终不悔”。“为伊”,方才画龙点晴地道破春愁难遣,为春愁憔悴无悔的隐秘:为了她――那“思念之人”的坚贞情爱,作者亦值得憔悴、瘦损,以生命相托!语直情切,挟带着的激情,真是荡气回肠。全词成功地刻画出一个志诚男子的形象,描写心理充分细腻,尤其是词的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画龙点睛般地揭示出主人公的精神境界,被后来人广为流传。

跳蚤

光看看这只跳蚤,看看在它体内,

你拒绝我的东西是多么微乎其微;

我,它先叮咬了,现在又叮咬你,

在这跳蚤肚里,我俩的血混为一体;

坦白承认此事:这并不能够叫做

一桩罪过,或耻辱,或丧失贞节,

可是这家伙不经求爱便享用,

腹中饱胀两人的血混为一种。

而这,咳,比我们要做的分量还重。

呆着吧,三个生命共存在一只跳蚤里。

在其中我们几乎,不,更甚于婚配。

这跳蚤就是你和我,它的腹腔

就是我们的婚床,和婚庆礼堂;

尽管父母怨恨,你也不从,我们照样相会

且隐居在这活生生墨玉般的四壁之内。

虽说出于习惯你总是想扑杀我,

可是,别再给这加上自我毁灭

和渎圣――杀死三命得三重罪孽。

残忍而突然,你是否从此时此刻

染红了你的指甲,以无辜的鲜血?

这跳蚤有什么可以责难罪咎,

除了它从你身上吸取的那一小口?

然而,你得意洋洋,声称说

并未觉得自己,也没发现我变得衰弱;

的确;那就该知道恐惧是多么虚幻不真;

当你委身于我时。将仅仅有这么点童贞

会损耗,一如这跳蚤之死从你那儿窃取的生命。(傅浩译)

作为英国玄学派诗人(Metaphysical Poets)的鼻祖,约翰邓恩以绝妙的比喻意象和对事物的独特见解而著称。在《跳蚤》一诗中,作者把“跳蚤”作为对爱人渴望结合而非单纯欲望的象征。跳蚤叮了“你”和“我”,“在这跳蚤肚里,我俩的血混为一体;”承认这一点就意味着承认两人结合的有理;否认这一点――捕杀跳蚤――却也证明拒绝结合的没有道理。很明显,作者阐明了自己的爱情观――爱情应该是灵与肉的结合。作者的表达含蓄而直接,“含蓄”在于用“跳蚤”来象征以及“饱胀的跳蚤”来象征二者的结晶;“直接”在于西方的作者往往可以把描述的裸,和天经地义。表达往往直白而热烈。

中国诗歌的表达手法经常是“偏重被动的表达”,而西方诗歌的表现手法为“偏重主动的表达”。主动和被动这一矛盾的两个方面的性质差异对中西方表现对诗歌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中国诗歌常常喜欢写意地刻画某种情景,并由此情景烘托某种情感,迂回婉转。

而西方诗歌所采用的是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这常常是由情感的不安的运动所决定,他们的情感是激烈运动的,是探索的,躁动的,所以他们的表现手法总体上说比较多样和丰富,或夸张,或拟人,或比喻,或直白等,他们的情感往往出于自身运动的需要而“主动”去寻找载体的。如在《跳蚤》一诗中作者把男女之间的情爱用“跳蚤”来作为载体,表达感情也主动和热烈。

相比较而言,中国的诗歌在表达爱情时要含蓄得多。中西方诗歌在对爱情的表现方式上的差异不是偶然的现象,很多诗歌都体现这个差异性。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差异。

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封建社会礼教统治森严的管教之下,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由于封建礼俗的原因,中国古代男欢女爱是人们畏忌谈到的话题,因此,诗歌中表达的情感更多的集中于离愁别绪,深闺痴怨,很少对于爱情直接描写。而留存下来的歌颂爱情的古典诗词也通常是通过借物抒情来间接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的。

而从属于西方文化的作者属于一个直接的、开放的民族,其感情表达也是直接的而富于激情的。西方人在文化上信奉天人相分的理论,因此在诗歌中,很少将情感寄托于景物,而是采用直接。强烈的情感表达方式人们才子佳人的婚姻才是完美婚姻,男子须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女子须是窈窕淑女、知书达理。女子的婚姻只得听从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女子在婚姻方面丧失了话语权。但是在中国,古代女子的社会地位非常低,都是依附于男子,婚姻都是父母包办的,许多女人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婚姻的牺牲品。

二、思想基础差异。

中华民族的思想基础是儒家思想,还有老子、庄子的思想,这些哲学思想的共同点都是

注重“天人合一”,人作为宇宙中的“沧海一粟”,显得卑微而渺小,所以人要生存,必须是和大自然建立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这就决定了中国古典诗歌总是借景抒情,先渲染某一种氛围为抒发感情的基调,然后再顺理成章地表达自己的某种情绪,达到水到渠成,浑然一体的效果。如在《蝶恋花》的前三句中,“危楼、风细细、天际、草色、烟光、残照”无不诉说着“春愁”,为作者“无言”的落寞心情奠定了基调,再为后来作者饱受相思之苦的心情的抒发铺平了道路。

而西方的思想基础是希腊文化和以《圣经》为基础的基督教文化,尤其是基督教的教义以“仁爱、平等、自由”构成了西方文化的核心。在男女爱情问题上,《圣经》里人类的第一个男人亚当和第一个女人夏娃的结合是上帝的安排,所以男女的结合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事。西方人是崇尚爱情的,人们对爱情的向往是带着崇敬的心理的,对于西方人来说,爱情至上,男人为了爱情可以牺牲一切,女人为了爱情也会舍弃一切。因此他们的爱情观就更倾向于男女的灵与肉的结合。如在《跳蚤》一诗中跳蚤叮咬“你”和“我” 的血,就暗喻了作者和其情人之间性的交合。

三.思维方式的差异。

据心理学家的实验证明,东方人的思维是典型的回旋上升式的,东方思维是混沌性的,重全面和概括;而西方人的思维大都属于直线型,西方思维是逻辑分析性的,重条理分析和细节。东方宗教思想是混沌的统一,西方宗教思想是秩序的统一。

这就决定了在诗歌表达的方式上,中国诗歌注重意境和作者心境或情绪的统一,偏“感性”;而西方诗歌更注重事物与作者之间“理性”的统一。

《蝶恋花》的诗人柳永是位风流才子,他的诗歌被后人称为“婉约派”,他的词写的有韵有味,有时柔情似水,有时又激情似火。《雨霖铃》和《鹤冲天》就是这样的例子,前者以抒情温婉见长,后者又见气势磅礴,作者狂放不羁的个性显露无疑。他的诗词大都婉转迂回,先描绘事物景象,后一语点题,画龙点睛,道破作者自己的意图。迂回曲折,曲径通幽。

相比较而言,西方的诗歌受西方哲学经典的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的影响,即“大前提”――“小前提”――“结论”这三个阶段,过程经常证据环环相扣,符合逻辑,最终使读者由衷的信服。《跳蚤》一诗,先为读者提出了一个论断――“跳蚤吸了你我的血,在这跳蚤肚里,我俩的血混为一体”接下来用证据来解答读者的疑惑――“三个生命共存在一只跳蚤里,”再到后来使读者理解并接纳了这种推理的过程――杀了这跳蚤,“再给这加上自我毁灭和渎圣――杀死三命得三重罪孽。”再到结果――“当你委身于我时。将仅仅有这么点童贞会损耗,一如这跳蚤之死从你那儿窃取的生命。”读者不仅赞叹作者用跳蚤来比喻男女情爱的精妙之处。

结语:爱情作为人类共通的一种感情,真挚而浪漫;而中西方诗歌正是为人们展示了作者以及人类这种普遍的情感的美好,虽然语言文字可能是不同的,韵律风格也许千差万别,可不变的是爱情的魅力。了解中西方爱情诗歌的不同之处,更有助于我们对中西诗歌的赏析和对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参考文献]

[1]《约翰邓恩诗集》傅浩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6.8.

第11篇

关键词: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意象 意境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甚为繁荣,尤其是古代诗歌,诗人灿若星河,作品浩如烟海,流派异彩纷呈。要了解中国的古代文化,就应当鉴赏古代诗歌这颗璀璨的明珠。要读懂古代诗歌,品味出诗歌美妙的意境,把握古代诗歌的抒情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任何诗歌的形象,都要借助于一定的抒情方式来体现。我们在鉴赏诗歌时,更多注意的是自然形象,其实,人物形象也是体现诗歌情感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世代英雄、社会名流、亲属友人,以及抒情的主人公“我”,这些在诗歌中涉及的人物,直接流露出诗人的爱憎与作品的思想情感。在直接抒情的作品中,赏析人物就是鉴赏作品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所以鉴赏作品的形象,首先要了解古代诗歌创作的抒情方式。

古代诗歌的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类型。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是诗人不依赖任何意象,直接抒发胸中的情感的一种抒情方式。或喜或悲、或爱或恶,直接流露诗人的喜怒哀乐。这种抒情方式情感外露,诗人的个性鲜明,能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就直接抒发了为了天下寒士的幸福而甘愿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怀;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也直接抒发诗人傲视权贵,对现实社会的不满的感慨;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全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直接通过登幽州台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白居易《琵琶行》中“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琵琶女,表现了身世坎坷、地位低下、漂泊他乡的落泊心境 。

这里的杜甫、李白、陈子昂以及白居易笔下的琵琶女,都是典型的人物形象,作者借助于直接抒情这种表达方式,人物的情感就丰富了,人物形象就鲜活了,艺术效果非常强烈,很有感染力。

直接抒情是一种直白的表达方式,但诗歌的语言更多的是要求含蓄,有韵味,所以,这种抒情方式在诗歌中是极少的,直接抒情的诗作也很少。清代词话家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任何诗歌,都饱含着诗人深厚的情感,而诗人的情感又需要特定的景物来体现,景物是情感的依托。

细究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与融情于景两种方式,不同的抒情方式,作品创设意象的方式也略有差异。

借景抒情,就是把自身的感情、所要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某一景物中,借景物的特征来间接地体现诗人的情感。情寄于景,景中见情。在古代诗歌中,松、竹、梅、菊,花草、山石、流水、浮云,沙漠、长河、边关、古道以及落日、残月、清风、细雨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对象。这些景物,就是抒发诗人情感的载体,就是我们要鉴赏的意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词人借“杨柳”“晓风”“残月”这三种最能触动人们情感的意象,来抒发自己离别后的凄凉、孤独和寂寞之感。“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词人借黄昏时的梧桐雨这一意象,来抒发独居空房的孤独、寂寞与冷清,一滴滴的雨点溅落在梧桐叶上,就仿佛敲打在词人那即将破碎的心上。

寓情于景,也称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常常借助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来体现,当诗人捕捉到具有某一特征的景物,然后饱含感情去描写这一景物,将感情融会在景物之中,自然地流露出诗人爱憎。以达到情融于景,景中含情的艺术效果。比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中饱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通过“春雨”这一意象,也表达了诗人当时乐观、积极上向的人生态度。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通过对“花”“鸟”两个意象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及对家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再如李华《春行即兴》:“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花自落”“鸟空啼”强调了春山一路山花烂漫、鸟语宛转,但这种佳景却无人来欣赏,以乐景写哀愁,以闹写静,表现诗人感物伤时,抒发诗人对社会动乱的感慨,这里的意象与众不同,而作品的意境也别有一番风味。

第12篇

诗歌表情达意往往是含蓄的,常常是用意象来增加诗歌的韵味的。我们在欣赏诗歌时,若能置身诗境,通过联想和想象设身处地地去体会揣摩作者的感情,就等于拥有了打开古诗词“大门”的一把钥匙。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来理解古代诗歌,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由“象”到“意”,反观诗人寄托于“象”上的“意”

意象是寄托作者情感,构成诗歌意境的客观物象。如果要理解诗歌中蕴涵的感情,参透诗歌的意境,那么我们就必须先把握意象,从形式入手,进而理解诗歌的内容。例如柳永的《雨霖铃》是一首写离别的词,写得婉约蕴藉。开头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引用了“寒蝉”“骤雨”这两个意象,它们都和离别的氛围相协调,暗合着感伤、离别的凄楚。因此,抓住“寒蝉”和“骤雨”这两个意象就可以初步感知这首词的感情基调了。

二、把握一些常见意象的寓意所在

诗歌中的意象有许多,不过一般来说,某种意象所含的寓意都已经约定俗成地印在了人们的脑海中,因此,我们一看到某个意象就会想到它一般的意义了。比如“杨柳”这个意象,“柳”与“留”谐音,故此常用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为一体。当然,意象的含义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为了写作和抒情的需要,某些意象的内涵可能会发生变化,这一点需要注意。

三、理解诗歌的意境

所谓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对于读者来说,要品味、感受意境,首先要沉浸其中。应该暂时忘记周围的一切,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个想象的世界之中,得到美的享受。古人说过:“宛若身当其处,而几忘其事之乌有;能使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品味意境,我们要借助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与诗人取得共鸣。比如,我们本来有过某种审美经验,然而那是模糊的、潜在的,找不到恰当的语言去表述它。忽然读到一首诗,说出了自己想说却说不出的话,于是置身诗境得到快慰。

四、发挥联想和想象,明确作者的感情

古人写诗时,通常运用含蓄、双关、象征等手法,明言此而意在彼,因此我们在赏析一首诗歌时,要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把自己放在诗歌的具体情境之中,体会诗歌的“言外之意,象外之旨”。即我们要调动个人的感受和体验,把文字作为媒介和通道,还原诗人所作之境,体会诗人所抒之情。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对神仙世界的想象,就给人美的艺术享受,而这种想象则含蓄地表达了李白现实生活的不如意。

【阅读训练】

闽中秋思

[唐]杜荀鹤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景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这两句是怎样写景的。

答:

2.诗人为什么说“只堪图画不堪行”?请简要分析。

答:

赋得暮雨送李曹

[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请简要分析“楚江微雨里”一句的作用。

答:

2.本诗的颔联与颈联写景富有特色,请加以分析。

答:

清 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①骄妾妇,士②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出自《孟子 齐人有一妻一妾》,“祭余”是剩余的祭品。②指介之推。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诗的首联描写了哪两幅画面?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2.诗歌的颈联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答:

江城子

赋梅寄余叔良①

[宋]辛弃疾

暗香横路雪垂垂。晚风吹。晓风吹。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毕竟一年春事了,缘太早,却成迟。

未应全是雪霜姿。欲开时。未开时。粉面朱唇,一半点胭脂。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澹②,有谁知。

[注]①这首词是作者在江西带湖赋闲时所作。余叔良,辛弃疾的友人。②冷澹:清冷淡泊。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作者笔下的梅花有什么样的特点?

答:

2.从“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澹,有谁知”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处世态度?

答:

踏莎行

[宋]贺 铸

杨柳回塘①,鸳鸯别浦②,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③。

返照④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⑤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注]①回塘:环曲的水塘。②别浦:水流的叉口。③红衣:荷花的红色花瓣。芳心苦:指莲心有苦味。④返照:夕阳的回光。潮:指晚潮。⑤骚人:诗人。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此词咏荷,词上阕刻画的荷花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上阕最后两句使用的艺术手法。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