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柳永雨霖铃赏析

柳永雨霖铃赏析

时间:2023-05-29 18:21:25

柳永雨霖铃赏析

第1篇

 

由于古诗词的创作背景与学生所处时代相差甚远,学生感觉乏味难懂,学习兴趣与教师想象的差距很大,读不懂诗歌更别提品味鉴赏,而背诵默写更让他们感觉焦头烂额。学生对于古诗词学习感觉难懂难学难背,这让我的教学陷入了困境当中,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使得古诗词教学在欢乐的课堂气氛中收获实效?于是,我在课堂上不断地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和形式。学生平时的阅读时间欠缺、阅读空间狭小,网络和手机的冲击造成了阅读品位降低。学生喜欢接触新事物,走在潮流的最前端。课本中所选的某些诗篇确实与学生有一定距离,不能吸引学生。老师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激情。倘若我们的语文课贴近学生的生活,也许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会得到发展。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添加现代流行的元素,迎合学生的口味使得鉴赏诗词成为他们的一种能力。因此,我在《雨霖铃》的教学中实现了这一想法。

 

一、教学过程

 

(一)导:播放周传雄演唱的《寂寞沙洲冷》

 

“你们喜欢唱这首歌吗?觉得它好在哪里?”“旋律好听!“歌词有意思,容易打动人!”“感情忧伤,让人产生共鸣!”大家纷纷说出自己的见解,我提出了既然是语文课,便要针对“歌词”进行分析到底好在哪里。科代表徐颖加胸有成竹地站了起来:“歌词中没有直接地表达出自己伤痛之情,而是通过借助‘油桐、落花、孤燕’等意象描写了很多写景的句子,那句‘无端拨弄离人的眼泪’直接点题了。”课室里顿时雷鸣般的掌声比我高度的评价远远有力多了。

 

(二)思议:整体感知

 

1、请找出表达本诗词感情主旨的中心句子。

 

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雨霖铃》中有“景语”“情语”之分,请分析词中“景语”(景物描写)和“情语”(情态、情事),提示从内容、特点两方面考虑。

 

3、“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画面给人什么感觉呢?全词从此句开始想象到离别后情景。离别后会怎么样?

 

(三)展评:引导提升

 

1、科代表徐颖加回答“‘多情自古伤离别’是表达诗词感情主旨的中心句子,‘无端拨弄离人的眼泪’是《寂寞沙洲冷》的点题的句子,从某种意义上,《寂寞沙洲冷》就是现代版的《雨霖铃》”。我及时表扬她分析得很准确,只是词人柳永把《雨霖铃》的感情描写得更加的含蓄、细腻和真挚。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的表现技巧,正是我今天我们学习的《雨霖铃》主要运用艺术手法,而情人别离的痛苦也是这首词抒发的情感。下面让我们一起鉴赏《雨霖铃》是怎么唱的,体会其中的音韵美和情感美。”

 

接着播放童丽演唱的《雨霖铃》。“自古以来,我们很多文人雅士早已写下了千古传颂的送别诗词,《雨霖铃》就是柳永离开京城,告别恋人时所写。在倾吐深深的离愁时,也抒发了对自己遭遇的感慨和受压抑的愤懑。”

 

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雨霖铃》中有“景语”“情语”之分,我请学生分小组从词中找出“景语”(景物描写)和“情语”(情态、情事),提示从内容、特点两方面去考虑,并请小组代表在黑板上完成。

 

(1)刘炼小组展示景语 (景物描写)

 

内容:寒蝉、长亭、骤雨、烟波、暮霭、杨柳、晓风、残月 特点:凄美

 

(2)赖伟健小组总结情语(情态、情事)

 

内容:帐饮无绪、留恋、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 特点:缠绵

 

(3)朱恩妮小组归纳情感

 

内容:多情自古伤离别 特点:凄凉

 

(四)课堂小结

 

柳永是婉约流派的代表,词风婉约细腻别具一格,为人行事流风倜傥。“凡有进水处,皆有柳永词”。我想,这也是柳永把词通俗化,口语化带来的影响,正是《雨霖铃》的独特魅力,以至于童丽和柳永穿越时空合作了这首歌曲。课堂上我们解读了文本,触摸了柳永的情感脉搏。在课堂结束之前,我们跟随着童丽的歌声,反复地深情背诵柳永的《雨霖铃》。

 

二、教学反思

 

《雨霖铃》的教学是利用媒体资源,借助流行歌曲来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音乐中展开想象,感受作品的魅力。让学生通过“听”的形式,在悠扬旋律的伴奏下,诱导学生不再拒绝古典诗词,沉浸于诗词,抓住了学生感兴趣的心。无独有偶,在教其他课文如粤教版必修一《上邪》、必修二《再别康桥》、必修三《虞美人》等,我都借用了经典诗歌改编流行曲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激发课堂的活跃性,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学生喜欢学习,容易背诵,准确默写,实在让我收获了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本文是增城区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城乡结合部利用大众传媒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编号:zc201515)的研究成果。

第2篇

《雨霖铃》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专题第三板块“词别是一家”的第三篇。它是柳永婉约词的代表作之一。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离情别绪,令人叹为观止。而“点染”的艺术手法增添了这首词的鉴赏价值,从而使诗歌的形象更为丰富,意味更为浓郁。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即以“点染”艺术手法为主线,带领学生通过初读、深读,逐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意境,以期提高他们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学习目标】

1.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意境。

2.深刻体会《雨霖铃》中“点染”的艺术特色。

3.通过赏析词句提高自己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长亭古道、芳草拂柳、晚风残笛、夕阳远山,生命中的悲欢离合在各处演绎着,那么一曲《雨霖铃》又演绎了一段怎样的悲欢离合呢?本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雨霖铃》柳永)

二、目标展示

三、初读,整体感知

师:古典诗词只有在反复的诵读中才能理解它的内容,下面请同学们初读本词想想,这首词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生:本词主要写了在萧瑟的秋天里,词人和他的红颜知己告别。

师:很准确,你们觉得本词的感情基调应该是怎样的?

生:哀婉悲伤

师:如将此情感浓缩到词中的一个字上,你会觉得哪个字最合适?

生:伤!(板书:伤)

师:所以我们读词时语速一定要怎样?

生:慢下来,要读出“伤情”。

师:下面老师给同学配上哀婉悲伤的伴奏,集体来读看看吧。

(背景音乐:《凤凰台上忆吹箫》)生配乐朗读

师:读得很认真也很整齐,但伤之味似乎还不够浓。要读出词的情感,还要深入理解全词。

那么词中哪句话最能体现这份离别之伤?

生: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师:什么意思呢?

生: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就是离别,更何况是在这冷落、凄清的深秋时节。

师:自古以来多情之人因离别而感伤的心情是普遍的,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表现离别的名言呢?请同学回忆一下,举几个例子。

生: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

四、深读,体会手法

(出示幻灯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师:这两句都表达离别之情,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生:更喜欢柳句,因他处直抒离别之情外,还用秋景来渲染。

出示幻灯片,师讲解:

清代文学批评家刘熙载在《艺概》中指出,柳永的词善于运用“点染”的手法。所谓“点”,指的是点明情感的内涵;所谓“染”,指的是用景物来渲染烘托所点明的情感。(板书:点染)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刘熙载的这个评论,把我们的这句赏析一下。

生评论并用幻灯片展示:

“多情自古伤离别”先直接说出离别之苦,自古如此,是“点”,“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用秋天萧条、冷清的景物来渲染自己的离别之苦,是“染”。(板书:直接抒情、寓情于景)

师:“当秋而悲,胜于常情”这样也使作者的这份“离别之伤”有了别样的风情。

师:所以我们在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要读得稍重。试着读读看。

(生齐声诵读)

师:根据此句的赏析,请同学们再读一读《雨霖铃》,再找一找这样的句子。

生自读,小组讨论后回答,幻灯片展示:“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师:下面我们进行小组分工,根据“点染”手法的定义并进行赏析。可以参照老师的表达形式来表述。

1-3组赏析第一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生:“念去去”,先点明离别之情,是“点”;“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用“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空阔”三样景物来渲染、烘托远别的离情,是“染”。

师:那么这三处之景都是作者眼前看到的实景吗?用了什么写法?

生:“烟波”是眼前之景,虚实结合;(板书:虚实结合)

师:怎么知道的?结合以前所学,想想还有哪些类似的字眼?

生:“念”是想的意思;还有“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的“忆”及“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想”。

师:所以我们在读“念去去”三字时,要读得稍重,“念”要有点拖音。试着读读看。

(生齐声诵读)

师:此句,在同学们的导学单中,有人提出了这样一个质疑。

幻灯片投影:

文本质疑:柳永是宋代词人中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其词多是曲折委婉,而此句为何要选择“千里烟波”、“空阔楚天”这类阔大的意象呢?

生自主思考,小组合作讨论,无果。

师:准确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感,还要懂得“知人论世”。

幻灯片展示写作背景:

柳永,原名三变,排行第七,世称柳七。他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词作,据说他的词在当时很受欢迎――“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他不仅多才而且多情多义,他曾为红颜知己写下很多千古名句,据说他死后有很多女子来为他送葬,为了纪念柳永,歌女们每年还要集中在一起召开“吊柳会”。

他像古代大多文人一样向往仕途,可宋朝皇帝没给他机会。一生穷困潦倒,最后是寄食在寺庙里,在贫困中死去的。

请同学们先用四个词语概括柳永是一位(?摇?摇)的婉约词人。

生:才华横溢、多情多义、仕途坎坷、穷困潦倒。

师:本词是作者在京城求官无望,准备去他处宦游求官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的话别之作。请同学们结合柳永的人生际遇及本文写作背景在思考。

生1:烟波的千里、楚天的阔大反衬自己的渺小,云雾笼罩,让人感到周身迷茫,找不到出路。所以这一“伤情”除了离别之情之外还有一种对别后前途的迷茫之情。

生2:我同意他的情感―别后迷茫,但不同意解释的内容,结合本词主旨内容“伤离别”及写作背景,我觉得作者是对两人何日再相见的迷茫。

师:两位同学解释都有见地,但如结合文本,我个人觉得第二种更加贴近本文主旨,可用屈原《离骚》中的一句“望美人兮天一方”来概括。(板书:别后的迷茫)

4-6组赏析第二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生1:“酒醒何处?”写出了离别之苦,是点;“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染。

生2:“杨柳岸”“柳”――“留”谐音,古人有折柳送别之俗。“晓风”清晨之风,“残月”写出了月残人离。三种意象渲染了一种更加凄清的环境,从而让人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词人的离愁别绪。

师:此句三处之景都是作者眼前看到的实景吗?用了什么写法?

生:是虚景,虚写,是作者想象之景。

师:所以在诵读时要将“何处”读出疑问的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应一景一顿,试着读读看。

(生齐声诵读)

生:老师,这一句我有一个疑问,上片第一句中说“对长亭晚”点明了离别的时间是晚上,前面“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说离别的季节是深秋,而现在又说“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前晚后早,时间出现了前后矛盾的地方,如何理解?

生1:不矛盾:此句是作者想象之景,天马行空,思绪任驰。

生2:我也觉得不矛盾,时间的变化是想说明过了一夜,这种离别的感伤之情没有一点点的消减,反而增添了一种离别后的孤寂。

师:同学们的质疑和解答都很有思想和见地。(板书:孤寂)

那么而这份增添的“孤寂”更在哪句体现了呢?

生:“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师:此句进一步说明多年后这种孤寂的情感也没有消减,反而越来越深。所以我们在读“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要读得稍重。

(生诵读此句)

师:通过分析、诵读,我们可知作者运用“先点后染”的手法将他的“离别之伤”层层抒发出来,那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这种痛彻心扉的“离别之伤”,作者是如何落笔的?

男生读:“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生:“寒蝉”“长亭晚”点明了时间、地点的同时,通过“凄切的寒蝉、傍晚的长亭、刚停的骤雨”这三组意象渲染了分别的氛围,属于“染”

师:那么“染”之后呢?

女生读:“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生齐说:用了“点”。

师:请圈出相关点明情感内涵的词语。

生:“无绪、泪眼、执手、无语”通过神态、动作、场景、事件的描写来点明情感的内涵。

生:都门帐饮之所以无绪,因为词人的思绪正专注于恋人,一边留恋情浓,一边兰舟催发,在如此尖锐的矛盾冲突下,词人迸出了“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千古名句。

师:“执手”能不能换成“拥抱”?词人为何“无语”真的无话可说吗?

生1:“执手”可想到《诗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意味着要“分手”,又不忍分手。

生2:“无语”是千言万语压抑着,是“相顾无言”,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

师:所以,在读这三句时,我们要把握住词人分别时的那份难舍受难分之情。

(板书:别后难舍难分)

师范读。

五、小结

本堂课,我们围绕刘熙载对柳词“点染”手法的评价对本词进行了赏析,下面让我们通过对本词“内容、情感、手法”的理解来再读一下这首词。

生配乐齐读

师:读的很好了,能不能把它背下来?

生:能

生配乐齐背一遍

师:其实在古诗词中,任何情感都可以运用“点染”这一手法,下面我们来看下下面两首诗词,看看它是怎么运用“点染”的?

六、拓展迁移

①韦应物的《闻雁》:“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答:前一句直接点明归思之情,是“点”;后一句用秋雨、雁声来烘托思归之情,是“染”。

②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答: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直接点明了游子思乡之情,是“点”;其余各句均渲染思乡之情的伤悲,是“染”。

【教后反思】

第3篇

摘要:柳永的《雨霖铃》是历代传诵的名篇。该词表达了词人与爱人分别时难分难舍的深情,以冷落的秋景作为别时的陪衬,又以之展现别后的联想,写得情深意切,真挚动人且有独到的艺术性。

关键词:柳永;雨霖铃;离情;艺术性;赏析

中图分类号:G642.0,I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207-01

柳永的《雨霖铃》是历代传诵的名篇。柳永喜欢作词,传播四方,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说。他曾作过一首《鹤冲天》,其中写道“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在考进士时,宋仁宗特地不录取他,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由于柳永进士不第,遭遇坎坷,于是与歌女广为结交,以写词为业,“变旧声为新声”,创作了大量适合于演唱的“慢词”。可以说,他为宋词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雨霖铃》分上下两片,上片写离别时的情景,下片写别后思念。词以蝉鸣起兴,因时间已届秋天,故以“寒”字修饰“蝉”,秋日蝉声难久,加上别情满怀,因而以“凄切”形容。“对长亭晚”点出了离别之意。何况又是傍晚时分,“骤雨初歇”,这是乍来的一阵雨,雨停了就意味着即将起程。“都门帐饮无绪”,这是说在北宋京都汴京的城门外举行“帐饮”,即张设帐幕,作离别之饮。叶廷硅《海录碎事》:“野次无宫室,故曰帐饮。”就因为这是离别之宴,因而别情满怀,心绪不平,难以下咽了。“留恋处,兰舟催发”,尽管自己不想走,可是船家催促,不得不走了。一个“催”字点出了船家着急的情态。“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将别之时,难分难舍,泪眼人看泪眼人,断肠人送断肠人,两情依依,千言万语无从讲起,竟似喉咙被堵一般。两人虽无一言半语,但写离别的情事,已达传神的境地。“念去去”,以“去去”之重复,表示行程之远,推想去处将如此遥远,“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楚,指江南一带,以“千里”修饰“烟波”,是加重渲染,在入暮时分的沉沉烟霭之中想到南天的遥远,想“去去日千里,茫茫天一隅”,能不使人感到深深的怅惘?

经过“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两句的景物描写,结束了话别的场面,荡开思绪,转由词人设想离别后的情景和思念。“多情自古伤离别”,这是人之常理,也是古之恒情。“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值秋天的节序,寂寥、萧瑟、更使人伤感,感情为之递进。“今宵酒醒何处?”设想自“帐饮”的别宴后,半夜酒醒之时当在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以实应虚之笔,回答了前句之问,并遥接分手之时,这句为历代论家所称道,堪称为千古名句,原因就在于它是借景现情之笔,试想初醒之时,朦胧中见岸边杨柳摇曳,天上残月依稀,晓风轻吹,方悟身在旅途,此时虽不言情,而词中意象已饱含情感,“晓风残月正潸然”,当时惆怅情怀可想而知了。“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想到这一去当年复一年,难于再见,不由得黯然神伤,纵有美景良辰,也因难有赏心乐事,而如同虚设了“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只要想到了再难以见到自己的心上人,即便有千般深情蜜意,也无人可道,无可说与!这番别后的联想,写得情深意切,真挚动人。作者仕途失意之后,离京远行另谋生计,再加以失去了爱情的慰藉,两相交织,更使他深感痛苦。

《雨霖铃》之所以能成为宋词中的名篇,除写情真挚,深刻动人之外,还在于它的独到的艺术性。

第一,长于铺叙,工于转折。柳永在变旧声为新声的同时,演小令、中调为慢词,他的善为慢词,是与他长于铺叙的功力分不开的。词中以“伤离别”为主线,分离别之前、惜别之时和别后之想三个层次,以主线相贯之。写离别之前,以耳听得蝉声,目见的长亭和感受到的骤雨初凉,铺垫出了气氛,继以帐饮无绪、苦苦留恋,写主观情感,对别前的环境和气氛细作铺垫,渲染气氛。通过“兰舟催发”的过渡,进入即别之时,词人以执手相向,泪眼相对之举,写出惜别情深,“无语凝噎”一句则更为之加深,离愁推至顶点。在“念去去,千里烟波”之后,转入别后之想。烟波千里,天涯远去,下片写尽孤凄寂寥、愁情深重之状。通过这样的层层铺叙,倍加渲染的写法,使之感情真切可体味,形象鲜明动人。作者长于铺叙,但又非平铺直叙,他以善作转折之笔,表达了深深的离情。上片写了将别之时的留恋之情,虽“无绪”,却又船家“催发”,催促之下,仍执手难分。下片以“冷落清秋节”作为伤离别的递进之笔,作生动的传神写照,却始终未脱离主线。

第二,不事雕琢,善作白描。柳永的词以通俗著称,他不喜堆砌词藻,而是以本色的语言、白描之笔来塑造形象。词中写景之处以通常所见的语言来修饰形容。加“寒蝉”之“凄切”,“长亭”之“晚”,“雨”之“骤”而“初歇”,“烟波”之“千里”,和“暮霭”之“沉沉”,“楚天”之“阔”,连其中名句亦仅“杨柳”冠之于“岸”,“晓风”与“残月”并列而已。这些语言都为人所习见惯用,然而,虽淡犹浓,素面愈真。至如写人之笔“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并无刻意形容之处,却传递出情深意浓的神韵,人物形象呼之欲出。写情的“多情自古伤离别”,直而不失其真,“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俗而不失其深,直率自然,真切动人,使人不觉隔阻,读来尤感平实自然,情深意挚。

第三,长于写景,情蕴于景。柳永的词,写景颇多。但柳永写景,情景总是自然交织,而且托意深沉。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柳词写景正印证了这精辟的话。这首词,一着笔就写寒蝉凄切,渲染一种凄凉的氛围,长亭传达了离别的意绪,更何况飘风骤雨,急速地敲击离人心弦,能不伤怀!从几笔景色的描绘中让人清楚地感受到失意文人的心境及其愁苦。

人道柳词有雅俗之分,这首当属雅矣,且雅中见美,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又俗,在明白晓畅中见雅更是难能可贵。只是这首词的基调比较低沉,不免流露伤感意绪,这是作者的处境所致,真实地反映出封建社会中,仕途困顿的知识分子深刻的失意情绪,以及不得不离开京师作长途远行的内心痛楚,真所谓浅斟低唱为离愁!

第4篇

众所周知,迫于高考的压力,原本应该生动、轻松的语文课,现在反而几乎沦落为所有学科中最枯燥、最乏味的学科,语文老师也在两难中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在诗词的教学中,经常会用冰冷的切割机去切割肢解,经常会面无表情地分析评论,教师缺乏感情的投入,学生又如何有充沛的情感?整个教室无情感的流动,诗词本身的情感又被驱赶到哪里去了?课堂的魅力何在?诗词的魅力怎么展现?

该是放下切割机,抛弃冰冷的面孔,用真情感受真情的时候了。

一、吟诵涵泳,读出深情

诗词是激情的流露,太功利的人不会写诗词。诗词是童心的专利,对世对事对人没有好奇心,没有一片赤诚,就不会有真正的诗词。所以吟诵诗词是为了唤起一种美好的情感,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世对事对人的好奇心和真诚的关怀。课堂教学中注重古诗词吟诵,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水平,更重要的是,把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到了学生的心田,让他们成长的根深深扎在民族文化的沃土里。引领他们漫步经典诗歌的长廊,发现美,欣赏美,对他们感情的感染和人格的熏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词是富有音乐性的语言艺术,古典诗词尤其注重节奏和韵律。吟诵诗词,有助于欣赏它优美的意境,领会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接受艺术的熏染。有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充分地让学生对诗词进行感受,充分地读,才能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会诗歌鲜明的节奏和韵律,在读中体验诗歌的情感因素,在读中体味出诗歌的审美内涵。诗词乃是心灵的产物,只有观赏者的心和创作者的心产生了沟通,乐其所乐,悲其所悲,爱其所爱,才算读懂了它。如果读《雨霖铃》时,学生还不时地发出欢笑声,岂不让柳永先生痛心?

二、创造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很多,而设计精妙的导语,是最常见也是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好的导语,往往能够直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别出心裁的导语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愉快地融入课堂学习。例如,在讲授《雨霖铃》这一课时,如能设置这样的导语:苏轼曾经说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啊,人生无常,聚散不定,生活总是充满了别离的苦痛。可这苦痛却触发了诗人的诗情,他们用诗词歌赋来倾诉咏叹他们的离愁别绪。今天再次轻轻叩开古典诗词的门扉,来欣赏一首离别词,感受离别词的千种风情,它就是柳永的《雨霖铃》。这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将学生带入离别的凄凉氛围之中,学生很快就受到感染,融入了黯然销魂的离愁别绪之中。

三、以生为主,强调学生的主观感受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落实到古典诗词课堂教学中,就要求教师树立全面的学生观和全新的课程观。教师不仅自己具有开放的思维,对文本有深入而独到的见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对诗词的感受、理解和体验,训练他们的个性化表达,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能真正有所感悟,有所思考,从而享受到审美乐趣。

第5篇

意境是诗词艺术美的集中表现,它是诗人或词人强烈的主观思想感情(意)与生动形象的客观事物(境)相契合,进而在诗词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因此,鉴赏诗词,掌握其意境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去把握一首诗或者词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呢?我认为,只要了解词人或者诗人在写作时塑造的意境,那么这个问题就得到解决了。

意象是诗歌的构成要素,是重要的审美范畴。意象的建构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焦点。“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完美结合,就是‘意象’。”意象是客观物象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而诗人的情感也同时趋于客观物象化,即情就是景,景就是情,诗人的情感与物达到了情景交融,密不可分的程度。诗歌是用最凝练的语言表达最真挚的感情。在诗中,诗人悲欢离合的情感都是凭借种种意象表达出来的。但由于诗人的境遇不同、性格不同、审美情趣不同,有时,相同的意象在不同诗人眼中会有不同感受,因此也会有不同的情感寄托,同样的意象却融注着他们不同的情愫。

诗歌作品中描写的自然景物不再是客观的景物,而是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也就是作者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称之为意象。它比之自然界中的客观景物更容易激发读者的共鸣。这种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考的艺术境界,称为意境。

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长亭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秋景

同样的秋景,由于作家的感情不同,境界也不同。它可以寄寓欢悦、体现高亢,也可以抒写凄凉、体现萧条。南唐后主李煜《相间欢》中有“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在一般人眼里都要叹惋的秋天,在后主的眼中更是凄清。亡国后幽居汴京的深院小楼,过着以泪洗面的凄凉寂寞日子,面对如钩的弯月,独自一人上西楼,当然有着一般人难以体会的孤独寂寞,这里的“无言”是寂寞,“梧桐深院”是寂寞,“锁清秋”更是寂寞。寂寞者,实非梧桐深院,是人也。“锁清秋”,被锁的实非清秋,亦人也。被锁在深院中的人,悲愁无尽,只有清冷的秋天相对,怎不感到寂寞。在后主眼里,眼前的一切都着上冷落凄清的色彩。哀秋叹秋,是许多封建文人的情感流露,而晚唐诗人杜牧在《山行》中却歌颂了秋天之美,体现豪爽向上的精神,是一首秋天的赞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寒山”“石径”“白云生处”,山高、路远,但诗人的目光顺着山路向上望去,在白云漂浮处,看到人家,更让诗人欣喜的是那枫林晚景:在西辉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尽染,如霞似火,简直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红,还要艳丽。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里潜藏的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再有诗人刘禹锡的《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诗人则不然,他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非肃杀凄凉、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宏图。这些秋天里的种种意象,都有诗人情感的附着,是诗人顽强奋斗、不屈精神的体现。

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寄托他那玉洁冰清、超凡脱俗的品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人郑思肖《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宋人范成大《重阳后二首》中“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等诗句,都借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采桑子· 重阳》里有“战地黄花分外香”句,把置于一个战争环境,“分外香”三个字凸现了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当我们掌握了诗词构境的方法后,我们在建构意境的时候就有方法可寻了。我们要抓住其中的景物描写,然后分析其特点;注意分析特点时,我们不仅要分析它的外在特点,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其内在特点!这些融入作者情感的景就成为意象,而无数的意象又构成了意境。当然,诗词的构境方法多样灵活,还需要我们去挖掘去思考。

第6篇

一.明类号其脉

所谓类,一指形式方面的体裁类型,一指内容方面的题材类型。古代诗歌说白了,无非是一些具有大致相似人生体验的知识分子,采用有限的几种诗歌形式来表达大致相同的内容和情感而已,大可不必抱有畏难心理。有意识的区分诗歌类型,掌握不同题材诗歌的特点,进而准确地把握诗歌的行文脉络,就可以正确揣摩诗歌的主旨了。下面择要对不同题材的诗歌从代表作、常见意象和情感诸方面作一点简单介绍。

1.山水田园诗

代表作:王维《山居秋暝》、陶渊明《归园田居》。

意象及特点:明月、青山、竹林、清泉、耕夫、野老、渔樵、牧童、深巷、场圃、东篱、柴门、桑树、;宁静、清新、优美。

感情:描写清新、优美的山水风光、田园生活,表现恬淡闲适自得的心境,抒发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2.咏物诗

代表作:陆游《卜算子·咏梅》。

意象及特点:松、竹、梅、兰、菊、莲、蝉、蜂、月、石灰、梧桐、芳草;既要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更要体味其内在品性。

感情:歌颂孤傲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表现不畏、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

3.边塞诗

代表作:范仲淹《渔家傲》。

意象及特点:塞下、孤城、阴山、长城、楼兰、玉门关、长河、大漠、孤烟、琵琶、羌管、角声、胡马;雄浑、壮阔、苍凉、悲壮。

感情:赞美雄奇的边塞风光,表现边塞征战生活的艰苦,批判统治阶级的穷兵黩武,抒发思乡念亲的孤独或奋勇杀敌的豪情。

4.怀古咏史诗

代表作:刘禹锡《石头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意象及特点:燕子、旧时月、某古迹、古人、故事;凄凉、衰败、豪华、繁盛。

借古人感叹自己年华已逝、壮志难酬,借古讽今,劝诫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借故地表达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

5.即事咏怀诗

代表作:杜甫《登高》《客至》《登岳阳楼》、陆游《书愤》。

意象及特点:岸、舟、客、古道、高楼、夕阳、浮云、鸿雁、沙鸥、瘦马、飞蓬;悲凉、衰败。

感情:漂泊无依、仕途失意的哀伤,老病孤愁、思念家乡亲人的孤寂,忧国忧民、报国无门的慨叹,轻松愉悦、悠然自得的心境。

6.送别诗

代表作:柳永《雨霖铃》。

意象及特点:长亭、孤帆、兰舟、杨柳、烟波、灞桥、南浦;离愁别绪。

感情:表达依依不舍的深情厚谊,对朋友的劝勉祝福。

二.辨文解诗味

“诗言志”,诗人“情动而辞发”,读者就应该“披文以入情”。善于抓住诗歌中的“文”——那些与诗人的情感有密切关系的关键词句——可以说是迅速而准确地把握诗人情感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

所谓的关键词句,可以是一个字或词、短语,也可以是一个句子。前者如“多情自古伤离别”中的“多情”和“伤离别”,道出诗情;后者如“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点破情韵。

诗歌的关键词句可以出现在不同的位置上。从同是表现“愁”绪的例子来看,有的出现在诗歌的开头,如“薄雾浓云愁永昼”中的“愁”,总领下文,贯穿全篇;有的出现在中间,如“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中的“忧愁”,点染忧情,承上启下;有的则出现在结尾,如“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总结全文,卒章显志。

能够体现诗歌情感的关键通常是这样的一些词语或句子。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有的诗句直抒胸臆,尽显情志。例如“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高度概括并抒发了悲欢离合、春忧秋愁的私愁和时代、民族、国家的“公”愁。有些字眼能够传达出诗人喜怒哀乐的感情。例如“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中的“无绪”、“留恋”写出了情人分别之际难分难舍的离愁别绪。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议论抒情句中的词语如果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会影响到对诗人感情的把握,对此我们应采用反训的方法。例如“赢得仓皇北顾”、“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中的“赢得”、“可堪”应分别理解为“落得”、“不堪”,才能体会出诗人反对草率出兵的态度和对忘掉民族耻辱现象的悲痛。

神态举止皆关情。人物的情态是感情的自然流露。例如“竹杖芒鞋轻胜马”中的“轻”,既是行走之轻快,亦是心情之轻松,表现出诗人笑傲人生的喜悦、豪迈。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动作也往往透露了诗人的感情。例如“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其中的“看”,隐隐流露了虽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却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拍”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情态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

用典以抒情言志。古代诗歌常用典故,典故运用得好,可以非常形象地表达诗人深挚的感情,深化作品的思想深度,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例如辛弃疾的词作多用典故,我们应该了解相关典故的来龙去脉,并揣摩诗人用典的意图。

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中含有明暗冷暖色调的景语,能够渲染气氛,暗示心情。例如“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中的“凉”字,不仅写出了秋气的萧瑟,而且反映出诗人心境的凄凉。有些景语既是眼前景物的实写,又不乏比兴象征的意味,是诗人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体验的外化。例如“也无风雨也无晴”,自然有风雨,人生有顺逆,但是诗人心中既无风雨又无晴,表现出其处变不惊、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三.执象悟诗境

诗歌是用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古代诗歌的形象包括诗中的人物和写景状物诗中的景与物,它们是诗人的内在情思与生活的外在景象的统一体。

就人物而言,常见的形象有:1.忧国忧民的形象。如屈原的《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钟情田园山水的形象。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3.豪放洒脱的形象。如李白的《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4.儿女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5.求贤若渴的形象。如曹操的《短歌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就事物而言,常见的形象有:1.长亭。古人常在长亭送别,所以常用来指离别。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2.月亮。古诗常用月亮烘托情思,作为思乡怀人的代名词。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3.梧桐。多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李清照的《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4.杨柳。“柳”谐音“留”,所以古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表达的是离愁别恨。如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5.鹧鸪。鹧鸪的叫声听起来好象“行不得也哥哥”,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旅途的艰险和离愁别绪。如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6.杜鹃。传说蜀王杜宇被迫让位给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魂化为杜鹃,叫声哀切。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思归的象征了。如秦观的《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这些形象体现了我们民族传统中的“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的审美习惯。但是,对形象的把握要避免绝对化,因为同一形象可以有不同含义,如陆游笔下的梅花和笔下的梅花就不可同日而语。

感受、分析诗歌形象既要注意其表现形象的方法——通过叙述事件(如《木兰诗》)、运用环境烘托(如《江雪》)、使用各种描法(如直接或间接描写言行、肖像、心理、细节等),又要注意其表现的角度——虚实和动静等,这些相互映衬的手法可以开拓诗歌的意境。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前两句实写客中情景,后两句则化实为虚,以想象未来相逢的乐反衬今夜分离的苦,又设想今夜的苦将增添相逢的乐,读来余韵无穷。而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前句写静景,后句写动态,以幽静之景写恬淡之情。

第7篇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要“逐步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要“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所以对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入的古典诗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十分重视的,但大部分老师还是采用应试教学的方法,往往比较注重教师的讲解分析、细嚼后的强行灌输,此种做法不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积淀,训练学生的鉴赏能力,更不利于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面对传统教学,我采取批判吸收的态度,再融于新课标主动探究等理念,以期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综合能力,故在诗歌教学中体会归纳以下几点:

学会美读定基调,以读带讲。“所谓美读,就是指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用美读法来体味诗歌的“三美”,即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诗歌本是用于歌唱的,是人类情感的载体。诗歌所特有的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以及感情基调,只有通过朗读或朗诵才能体会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该重视和运用这种方法。通过朗读,体会出诗人或喜或悲或怨或怒的情感,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获得与诗人感情上的共鸣。如杜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是喜悦,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忧思;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激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是豪放,岳飞“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悲壮,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则是凄婉……凡此种种情感,不读,安能体会得出?

以《再别康桥》为例,诗歌的七节贯穿着诗人的情感变化:第一节作别云彩,表面洒脱飘逸,内心难分难舍;第二节到第五节回忆金柳倒影、水草招摇的康桥美景,表现了诗人沉迷清泉美梦,寻梦放歌的喜悦眷恋;最后两节则展现了沉默康桥、惜别云彩、飘然离去的无限惆怅,所以在朗读过程中,要注意把握诗歌的意境氛围,读出感情变化。

抓住意象品意境,以点带面。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其实不仅仅是词,诗歌都是讲求境界的。“所谓意象,就是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渗透着诗人主观感受的客观事物的形象。”“意境是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的达到‘内情’与‘外物’相统一而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境界。”意象则是这一艺术境界的组成部分,诗歌意境的创造离不开意象。这些形象从外界移入诗中,为诗人的思想情感所点染,浸润。古典诗歌的教学,关键是学习如何走进诗歌的意境。我认为我们可以从诗歌的意象角度切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仔细体味,通过联想、想像感悟诗词营造的意境,从而准确“入情”。

比如李清照的词《声声慢》,抓住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一系列典型意象来诉说词人受尽磨难与内心煎熬的凄惨心情,倾吐着词人哀愁凄苦、孤寂悲愤的内心感受。又比如“游子身上衣”并不是表现一件普通的衣服,而是表现阳光普照般的母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的“病树”和“沉舟”也不是现实事物的真实写照,而是诗人惆怅而达观的思想表现。有时,我们能看到用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特定的情趣和意味,它代表民族和人类共同的情感体现。“鸟”的意象往往和男女恋情、婚嫁有关,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孔雀东南飞”;“雨”的意象往往和离情别绪,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帘外雨孱孱”;“月”这个意象往往和思乡怀远有关,“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春化秋月何时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了解这些原型意象的意义,对认识和把握作品的内涵有着很大的帮助。

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让学生积累常用意象具有的象征意义。如月(明月,残月、新月)多表达离愁别苦,渲染悲寂氛围;斜阳,多表现昏黄暮色中愁思万千;凭栏,多为思恋他人或发泄心中忧闷之意。

组织活动激兴趣,以练带学。古人云:“学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如果对所学习的内容有一种强烈的想要学的愿望,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并鼓舞他们生动而愉快地去学习。总之,学习兴趣对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起着巨大的作用,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则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室里开辟了“诗词诵读园”,每天利用学校安排的午读时间,组织学生诵读古诗词,通过诵读,不仅让学生熟读成诵,而且也让学生初步了解古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从而缩小时空差距,让更多的学生走近诗人、词人,乃至真正地走进其作品之中。

也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诗词情节改编课本剧,例如讲《雨霖铃》时,可以布置学生先了解柳永的有关材料,进而鼓动:柳永的经历太可以构成一段凄婉动人的故事了,而在柳永的故事中,《雨霖铃》的情节必不可少,假如你是导演,你将怎样设计这段情节呢?学生的创作欲望会特别强,尤其经历了一次课本剧的琢磨,可以人人有话说,甚至平时不爱讲话的同学都可以参与到设计中来:先设计环境,寒蝉、长亭、雨歇;然后在环境中有人物活动,帐饮无绪、留恋、兰舟催发;再设计一个老艄公催人上路,此时两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船开了,一个站船头,一个立岸边,久久不忍离去。那么,这样的设计实际上已理清了上阕的情节,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抓住层层烘托的手法,与同学们一起探讨作者是怎样将深深的情感融于景事之中的,使学生对本文的主要写作技巧有了较深的认识。

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举行诗词创作比赛,按意境高低,技巧强弱等评奖,优秀作品搞展览等等,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诗词鉴赏分析的切入角度与方法还有很多,在具体分析时,我们也不能仅仅简单地套用某一种,而应该综合并用,尽可能进行多方位的思考、深入。

总之,诗歌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应当确立,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和创新创造精神,使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素质全面迅速地得到提高,这应是语文素质教育的努力方向。高中阶段进行文学鉴赏要把握这个基本思想。

第8篇

关键词 职业教育语文 课本剧 表演理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美国表演理论家理查德・鲍曼认为:“以表演为中心的理念,要求通过表演自身来研究口头艺术,而表演在本质上可被视为和界定为一种交流的方式。” 表演者通过表演的形式,对文本进行再一次的解读,不仅在表演中升华和强化个人的情感,同时给观赏者新的体验。因此在职业教育语文教学中,教师为了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达到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教学目的,教师会安排学生进行相关的课本剧表演,本文试以职业教育课本剧为例,运用表演理论对三个课本剧进行分析,从教师、表演者、欣赏者三个角度来探究表演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根据表演中口头文本的新生性和独创性,教师可从学生对角色的演绎去了解学生对课文的认知程度

在表演理论学派看来:“所有表演均具有新生性,……表演的新生性特质存在于特定语境中交流资源、个人能力以及参与者的目的之中。”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课文为文本,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其利用以进行表演的、交流体系中的所有方面都视为“资源”,如表演的语境、手段、行为、事件等。参加表演的学生无论是为了展示自身的能力,还是为吸引老师和同学的注意等这些都是表演的目的。而学生的能力层次不同,表演的效果就不一样。例如在《雨霖铃》的教学过程中,以词的内容为背景,让学生演绎柳永和朋友依依惜别的场面,不同班级的学生会进行不同的演绎。有的学生只设定柳永朋友两个角色,而有的学生则在表演时注重细节,专门安排本组其他同学饰演柳树和船夫。在该组的表演中,饰演柳树的同学不停地挥动手臂,仿佛要挽留作者一般,表演十分出彩。在古诗词中,柳树是一个很常见的意象,因为柳既有“留”的谐音,其随风飘动的枝叶又仿佛依依不舍挽留的意思,所以经常被诗人用在离别诗里,而学生能注意到这一点,可见其古诗文理解能力还是很不错的。

2根据表演的自反性,可以使参加表演的学生对所表演的内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根据表演理论,表演在形式上具有自反性,在社会――心理方面也具有自反性。就社会心理而言,“表演的展示方式将表演中的自我建构为自我的对象和他人的对象,在扮演成他者的角色并从该视角反观自身方面,表演是一个尤其有效的、升华的方式。”也就是说,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会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实现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如在《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课本剧表演中,对于“诺”字学生使用的较为频繁,通过巩固练习,学生在课下与老师和其他学生交流时也会使用。将其运用到生活中去。再以职业教育语文课文《子、冉有、公西华侍坐》为例,在安排学生进行表演后,由表演的学生写下对饰演角色的认识。学生这样写道:“阐述人物:子路 从古代来说,谦虚使人进步,人们常用谦虚来衡量一个人,可能在古代子路是一个自大的人,但在现代社会中,急需像子路这样的人才,子路可以说是一个志向远大的人,谦虚只会一味的把机会让给别人,子路这样敢于说出来表现自我,推荐自我的精神值得学习。”另一位学生这样分析:“曾皙 曾皙的说法确实暗合孔子的主张。在仁义礼智信为主流的时代背景下,曾皙是一位谦虚、淡泊名利,志向更趋于平淡的幸福。不为仕途,只为山水。 但在现代这个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没有奋力拼搏,没有远大志向,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是不切实际的。他的温饱都成问题了。”学生通过表演,不仅加深对课文角色的理解,而且会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结合当下实际对人物进行解读,这是表演给表演者所带来的启示和情感上的升华。

3表演的框架理论证明,通过同学的表演可以使观赏的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

在表演过程中,无论是参加表演的学生还是观看表演的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在表演理论中,“框架”指“一个有限定的,阐释性的语境”表演的学生与观赏的学生来自于同一班级,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在表演时,表演者会选择学生最易接受的语言进行阐释,从而达到自己的表演目的,而观众在这种框架下也更易接受课文的知识,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如在《雨霖铃》课本剧表演时,有一组同学创新让船夫在柳永离别时,加上了流行歌曲《再见》,其中这首现代歌的歌词“我怕我没有机会 跟你说一声再见?因为也许 就再也见不到你 明天我要离开 熟悉的地方和你 要分离我眼泪就掉下去 我会牢牢记住你的脸?”更直接的表现出柳永的依依不舍之情,谁能说这种情境结构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呢?

表演理论在教学中的局限性及应对的方(下转第94页)(上接第76页)案。

当然表演理论在教学中有其局限性:一是受教材限制,并不是所有教材都适合做表演课。在职业教育语文教材中,并不是所有课文都适合进行课本剧表演,如说明文、散文等,强行表演只会适得其反。二是课堂教学时间、氛围难以控制。课本剧要求表演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并且有较强的理解能力。一个课本剧在不同的班级会有不同的效果,若有的学生只凭对课文一知半解就进行表演,反而会对其他学生产生误导,因此,情景剧表演教学中应注意:(1)教师选择合适的文本,提前2周布置任务,尽量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同时对学生编写的剧本要认真评阅,若脱离原文,没有达到锻炼的学生课文理解和口语表达的能力,则要求学生重写剧本;(2)教师在课堂上要合理安排时间,控制课堂气氛。教师作为表演课的引导者,要控制表演的时间,使整个表演过程有序进行,避免浪费时间。表演过程有时会引起学生相互嬉笑,教师应进行正确引导,控制好课堂气氛,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在表演理论看来:表演是为了传播文化,传承文明,这与语文课的教学目的相同,而表演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它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巧妙地结合,在课堂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对职业教育生的年龄特点,合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符合职业教育“做中学”的要求,可以说是职业教育语文在教学手段的一个大胆尝试和突破。

参考文献

[1] 理查德・鲍曼著,杨利慧,安德明,译.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10).

第9篇

提起柳永,我们很可能会想到一个风流倜傥的帅哥,会想到一个玉树临风的才子,会想到一个对酒当歌、笑傲江湖的达人,更会想到一个缠绵悱恻的多情诗人。可以这么说,最能代表柳永多情的作品应该首推《雨霖铃》。

《雨霖铃》意境优美,感情凄切,情意绵绵。开头几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其意境大概是这样的:那嘶嘶的蝉声,那傍晚的迷雾,那寂寞的长亭古道,那刚刚停下来的凄风骤雨,一切的一切无不染上凄凉、冷落、萧条、衰飒的色调。这几句不但交代了时间、地点、气候,还营造了一种氛围,一下子把读者带入一种低沉伤感的空气中去了,从此,全词就在这种感情基调的笼罩下进行着……接下来三句: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

今天和柳永告别的这个人,是一位歌女,也是他的恋人,名叫楚楚。两个人如胶似漆,山盟海誓,永不分离。可是,倒霉的柳永因为触怒了皇上,不得不离开京城,离开心爱的楚楚,到异乡去。但是楚楚一再苦苦相留,迁延时日,柳永自然也是难以割舍,过了一天又一天,一直拖到今天,实在是不能再拖了。但是楚楚还是不肯放手,从早晨到中午,从中午到黄昏,终于不能不说再见了,当然柳永也是心下凄然,依依不舍,但又无可奈何,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事出有因,情非得已啊!

这时,楚楚只好在城外的小酒店为柳永饯行:自古以来,容易醉人红袖酒,再加上,柳永心情灰暗,十分忧郁,所以,菜过五味、酒过三巡以后,正如古词人所说的,酒入愁肠,一杯化作相思泪,一杯让人心儿碎,柳永已经有些支撑不住了,是醉了吗?玉山自倒非人推……

要说再见了,楚楚!要留恋处难留恋,别情离绪多苦颜……听,那边船家在呼唤,舟子声声,催人上道,一声紧似一声,分手在即,想到天各一方,两个人不觉泣下沾襟。正如南朝江淹在他的《别赋》里所说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下面,紧接着写到了分手的缠绵与悲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两个人分手时,却是相对无言,唯有泪千行。真是:一腔深情在心头,千言万语难开口,紧紧相依欲君留。你也不丢手,我也不放手,相牵相伴到江口,一切尽在不言中,唯有泪珠儿随江流啊……

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开始,作品转入联想,进行虚写,就是想象两人分别后的情景。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两句是说,从此以后,千里万里,远去的是我的身影,留下的是你的真情。烟波浩渺,人事难料,从此分两地,相见在何日?暮云沉沉啊,让人心焦;楚国大地啊,江水浩浩;世事茫茫啊,前途渺渺……

作品到此转入下阕: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写着,写着,追思,追思,作者感情的闸门再也关不住了,冲开心扉,直抒胸臆,情绪一泻而下,滚滚滔滔,奔流不息。在凄清的秋季,在别离的江边,回想恋人,追忆往事,情何以堪?

在上文的各种铺垫和酝酿下,作者终于推出了全词最有名的、也最能代表柳永婉约风格的那三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也许有人不知道柳永这个名字,但却知道这三句诗。可见这几句诗该是多么深情、美丽而动人啊。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昨天喝得酩酊大醉的柳永,经过一夜的水上飘摇,现在终于醒过来了,但是,“午夜醒来愁未醒”,不但愁思未醒,反而更加浓重了,眼前看到的不是物是人非,而是物非人也非。存在的全是陌生,熟悉的全不存在。当初握着的纤纤玉手在哪里?飘飘青丝在何方?袅袅倩影何处是?款款轻步何处寻?

现在,满眼看到的却是蓊蓊郁郁的杨柳、飒飒而过的西风、几颗星星、一弯残月。看到杨柳,自然想到留别或离别,想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想到长发飘飘、眉如柳叶的恋人楚楚,也许更会让人想起白居易的那两句诗来: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引来的自然是无限的相思和深度的惆怅。

看到“晓风残月”,自然能想到感情破残、两不团圆……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真是让人如鲠在喉,如针刺肚,如芒在背,如坐针毡,如万箭穿心,如割肠裂胆,真是如一口吞下25只老鼠——百爪挠心呀……写到这里,作品达到了高潮,感情达到了极致,作者也伤感到了极点……

作品的结尾部分,作者的感情仍然十分忧伤,调子仍然十分低沉: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第10篇

一、题干在思考、组织答案中的作用

身处一线的教师都深有体会,平时批改学生试卷,大多数同学的诗歌鉴赏题做得乱七八糟,甚至会出现一些很低级的错误,这些低级错误只要再读一遍题目就可避免。这个时候,我们恨不得把这些学生一个一个拉到面前,让他们当面重答这些题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没注重审读题干,不能抓住题干提示的答题信息。这就要求学生在高考备考中增强审题意识,敏锐觉察到题干提示的答题信息。具体说来,题干可能承载以下信息:

1.答题的区域

题干中命题者往往明示了答题的区域,就答题区域的信息去思考,是答准答全题目的前提。如2010年江苏卷诗歌鉴赏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

题干分析:

题干(1)中,“诗中”“柳永《雨霖铃》”都给我们提供了答案所在的区域。

题干(2)中,点明了一、二两句的“醉别”“江风引雨”为答题区域,只要挖掘其中蕴含的感情就行了。

题干(3)中,点明了三、四句为答题区域,抓住“代为之思”,解释这两句,找出使用的表现手法,阐述表达效果。

答案印证:

(1)橘柚香;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心情。

(3)由眼前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2.思考的方向

细读题干,往往会抓准思考的方向。如2013年江苏卷诗歌鉴赏题:

醉眠

唐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

(1)(2)略。

(3)《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4分)

题干分析:

细读题干,我们很敏锐地抓住“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这句话,这句话引导我们思考:诗歌平淡的是什么?蕴藏了什么激烈的情感?而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本题的答案要点。所以,题干提示了答题的方向。

答案印证:

“门掩世味” “拈笔忘筌”暗含诗人难忘世事,透露幽愤不平之气;全诗却以“山”“馀花”“好鸟”等闲适悠远的意象,形成一种简朴的风格,意味平淡深长。

3.答案的组织

答案的组织,是指心中有了答案时,该怎么组织语言进行书面表达。包括表达的顺序、表达的详略、句式的选用等。如2012年江苏卷诗歌鉴赏题: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1)略。

(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题干分析:

本题干“三、四两句”提示了答题区域,“简要分析”提供了答题方法,即先根据三、四句内容简笔描述主人公外在形象,再概括其内在情感形象。

答案印证:

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具体题目中,题干还会起到具体的作用,只要考生在平时训练时细心审题,仔细揣摩,必定会有新的发现。

二、分值在判断答案要点中的作用

诗歌鉴赏主观题制卷时按“点”赋分,“点”即要点。阅卷时,要根据要点来给分。因此,组织答案时要有“踩点“意识,要估分值按点来答,否则就会遗漏要点,拱手丢分。那么,考生该如何去踩点呢?除了全面思考问题之外,还有一个非知识能力的因素,即根据分值去推测答案要点的个数。当然,分值只是提示,语境才最终决定要点个数,但得了分值的提示之后,我们就可以有意识地去分析语境,从语境中尽可能找出要点与分值的合理关系,从而答全要点。下面我们以2011年江苏卷诗歌鉴赏题为例探讨分值与答案要点之间的关系。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

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此处指论诗。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

(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

(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

根据分值推测各题答案要点:

(1):本小题3分,题干中有关键词“三个方面”,当然一点一分,且不必展开,直接作答。

(2):本小题两问4分,每一问都很单纯,推测一问2分,而情感类的答案模式是原因+情感类型,所以第一问的答案有两个得分点,第二问题干中有“何种”一词,可知答案只有一点,占2分。

(3):本题3分,而构思题答题模式往往是开头―中间―结尾,所以推测答案要点包括三点,每点1分。

分析完毕,再拿答案印证:

(1)①诗坛地位:无人可比;②诗的思想情趣:洒脱不凡;③诗歌风格:清新、俊逸。

(2)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3)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

第11篇

一、 演绎动情音乐,浸润神秘诗歌殿堂

古典诗歌由于其本身具有一种琅琅上口、抑扬顿挫的音乐效果,因此我在授课之前一般让学生先自由朗读一下以感悟其中的音韵美,接着再播放专业的朗读录音,这一前一后两种朗读使学生对诗歌的音韵之美有了更深的感悟,因而,学生学习起来印象也就更深刻,无形中培养了语感。

在上柳永的《雨霖铃》时,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至少三遍,初步体会这首词的感情基调,等他们读得差不多时再叫两到三名学生来示范朗读,其他学生做旁听以判断示范朗读者朗读的优劣。这时候发现有的学生读得平直而没有什么感情,而有的学生却能读出离别时难舍难分的惆怅意味,而那些做旁听的也是有的能分辨出朗读者朗读的好坏,有的却不能。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味古典诗歌的音韵美,我接着播放了《雨霖铃》标准朗读录音磁带,听过之后,再找个别学生来范读。也许由于刚听过标准朗读,感悟加深了,他基本能读出柳永离别词里所表现的缓慢、沉重而又忧伤的语调了。这还没有完结,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词”又叫“诗余”或“曲子词”的这种称呼,我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里,又让学生听了配乐演唱的《雨霖铃》歌曲,这是我从网络上下载的,与课本教材相配套的演唱磁带是没有的。可能由于是女声演唱,加之一唱三叹地回环往复,其音调更显凄楚动人,与词中渲染的离情别绪结合得可谓天衣无缝,于是在这样动人心魄的美妙乐音中,学生都被深深地吸引到那神奇美妙的古典诗歌殿堂里去了,以至下课铃声响起他们全都浑然不觉。更令人惊喜的是,由于流连于这首词的美妙乐音,下课后学生们纷纷要求我帮他们下载这首由古典诗词改编、经现代配乐加工而成的歌曲,他们对古典诗歌的这种痴迷程度不亚于对流行歌曲的喜爱。

这种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所带来的良性结果正得益于现代网络资源的发达,利于教师寻找相应的教学资源,利于教师对课堂反应情况准确地“对症下药”,其最终结果是增强了学生的感悟能力,激发了他们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

二、 展示形象图片,增强心灵冲击力

古典诗歌讲究意境,一首优秀的诗歌往往能让读者从字里行间感悟诗境,在脑中联想起与之相应的画面来,而一幅成功的画作也必定能令观者从中参透出诗意来。苏轼评王维的《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亦当为此意也。①学习古典诗歌重在要有一定的想像力,想像力是解读诗歌的突破口。然而由于时代久远及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长期囿于校园中的学生并没有多少机会接近大自然,因而对古典诗歌中常出现的山川美景也就没有很直观的感悟,想像力自然也就缺乏,即使努力去想,结果也是因想像能力有限而发生曲解,因为对于从没见过的东西光靠想象是想不出来的,这必须得有正确的形象思维引导。这时如果能够恰当利用多媒体技术投影,把艰深古奥的诗歌语言用生动形象的图片展示出来,会让学生眼前一亮。而那些难以理解的语言文字也就会瞬间幻化为活灵活现的实物,活在学生眼前,这样的话,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自然也就加深了。

我在上李白的《蜀道难》时,发现无论我怎么把蜀地的高峰险滩说得激情飞扬,唾沫横飞,他们就是不能理解“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景像,他们的眼睛始终是木刻似的没多大反应,有的甚至还呵欠连天。晚上回去后,我下载了与课文相关的图片,第二天在课堂上用大屏幕一投影,学生的眼睛立刻牢牢地被画面吸引住了:他们的眼睛立即迸射出炫亮的光芒,嘴里同时还不停地发出“哇”的惊叹声,尤其是讲到“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和“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等诗句时学生们都会心地点点头,再问他们为什么作者劝友人不要来蜀地时,他们都能用“高、危、险、峻”等形容词来回答是因为蜀地山川的险要了。

由于是山区学生,他们从没见过大江大海,当学到苏轼的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时,他们对词中营造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等雄伟壮阔的景象感受不深,我就用幻灯片及时地播放了一组海浪冲击巨石的图片(也是在网上找到的),等他们表现出震惊后,我就知道他们的心灵估计是受到了图片中那雄伟磅礴气势的冲击了。于是我顺时而动,让他们再把上面那几句话改写成一段散文化的文字,结果他们都能很好地扣住动词“穿”“拍”“卷”和夸张性形容词如“乱”“惊”等字,把壁立千仞、波涛汹涌的壮观海景给生动传神地描绘出来。

可见适时在课堂中展示与课文相关的精美图片,对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增强他们的想像力有多么重要,且在原有想像力得到验证或修正的情况下,心灵会与之产生强烈共鸣,最后学生就能够很好地运用理性思维加以理解,学习的目标也就达成了。

三、 辅助课堂学习,从预热到感悟加深

第12篇

关键词:慢词;以赋为词;屯田蹊径

中图分类号:I22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1-0097-02

柳永是北宋时期的大词家,人称“柳屯田”,其所创之词感情抒发酣畅淋漓,题材广泛不拘于庙堂,描写对象的焦点集中在平民角色,种种的开创之举使其在词的历史被后世不断传唱,是北宋词创作方面的集大成者。

一、柳永与“慢词”

慢词肇始于唐代民间,是一种新兴的民间文学,任二北先生说:“须知唐代民间歌曲,早已为柳永之先声;柳永固有本而来,并非创获。”[1]然而大量创作慢词则是在柳永这里。柳永之所以能大量创作慢词是因为他能“变旧声,作新声”、“奏新曲,普新词”。李清照《论词》评价柳永:“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慢词的创作是在小令之后开始的,小令多在含蓄蕴藉,多借比兴之手法用象征意象来表情达意,有雷同诗歌之嫌,所以在小令时代,词并没有真正实现文体的独立,充其量是诗的另一种形式而已。而在柳永这里,以往的小令不足以表达他的似海情深,他有蓬发不尽的感情要流露要宣泄,他只能将以往的小令用一种新的形式打破,随即一种有别于以往的形式便应运而生――慢词。

柳永对词的贡献首先表现在题材选用和词调改编上。题材上,他不拘泥于单一的对象,将以往只描写宫廷生活和上流社会的视角转向更为广阔的天地,为读者展现的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人间世界。他善于捕捉广泛的市民阶层的生活,通过对小人物的描写展现底层社会的多样化。比如对女性的特殊群体――生活的描述。柳永终生落魄天涯,混迹秦楼楚馆,为了迎合市民阶层的欣赏及歌妓之需,他多创制俚俗之词,扩大了传统词的表现范围,当然感情表达方面也较之前更酣畅淋漓。所以说小令的体制是不能满足他的创作之需的,这就推动了他大量制作慢词的进程,将以往文人词的庙堂之音转向民间。

就词调而言,《乐章集》共收柳词212首,单就慢词而论就达122首之多,这不能不说柳永在慢词制作上的倾向,而从小令到慢词的体制上的变化引起了变调的必然发生:有宋一代共有词调近九百个,其中有一百多个就是柳永创制,其中《乐章集》二百多首词中所用词调就有一百多个,而且绝对不是敷衍之作。例如他将《木兰花》、《定风波》、《长相思》等几十字的小令铺衍为上百或二百多字的长调。当然,变调也新添了不少表现艺术,从而使得感情能更加充分地抒发和表达,“有井水处皆歌柳词”也成了一段佳话。

北宋的民间音乐十分兴盛,而自唐五代以来的旧调不被文人看重,他们只是在不谙音律的情况下耽于小令的创制,所以说唐五代小令只是一种庙堂词。例如以晏殊为代表的贵族士大夫词人所创之词更是代表了一种庙堂倾向。所谓的慢词新声,他们当然是嗤之以鼻的。而柳永作为一个落魄的文人,将形骸放浪于歌楼妓馆,这样他便有了充分的机会接触到市井新声,于是大量创作慢词也就成了当然。

二、以赋为词

慢词不仅在形制上有较大的篇幅,而且其在叙述题材上以及叙述方式上也有突破。这样与以往的小令的含蓄凝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故而柳永将赋的笔法引入词的创作不是偶然,而是为了适应慢词创制的需要。慢词在篇幅上固不用说,较小令更长,所以无论是在每一片还是在整体篇幅上都有更大的形制。例如《定风波》在唐五代敦煌曲子词里面本是六十字的小令,而柳词《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已经是首百字的长调了。其次,在叙述题材上,慢词已经不像小令那样以意象――点晕染造景酿情,而是偏重于面的描写,铺张扬厉,以大手笔铺染成一幅毫无掩饰的水墨画,读得人酣畅淋漓,看得人如痴如醉,沉浸其中。

慢词重在写景,而写景又是赋的专长。赋在古代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六义”之一,作为一种诗歌表现手法,即是直书其事而不假于他物;《毛诗正义・关雎传・疏》:“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则诗文直陈其事不譬喻者,皆赋辞也。”又《诗集传》中朱熹注:“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二是与诗骚并称的一种文体,“赋体物而浏亮”即是说明这种文体的特点在于铺写景物。而“诗六义之赋被赋体作品所继承和发展,是赋体特征得以形成和巩固的先决条件,而赋体特征的形成固定,又与诗六义之赋的进一步发展密切相关。”[5]从这两点上看来,慢词的创作不论是在题材上还是在手法上,用赋化都是一种捷径和必然的选择。“慢词的产生,与其他的诗体一样,与音乐有着密切关系;而慢词的兴盛,除了社会因素外,则与赋体文学有很大关系。”[3]一是慢词的需要,二是赋在写景和如何写景上的优势。这两点都在柳永的词作中一一体现得淋漓尽致。《望海潮》即为一例: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竟豪奢。

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这是一首为人称颂的长调慢词,大写特写杭州的繁盛,各类事物包罗万象。如此多的内容不是以往的一首词所能表达的,而在柳永这里却洋洋洒洒如一片优美的散文一样,像“市列珠玑”一样将其一一数来,展现一幅浓墨重彩的水墨画,活灵活现。上片头三句,总写“钱塘自古繁华”,大手笔领起全片,接着用一系列繁盛之物证明东南之形胜。从上片的“烟柳”之远景到“云树”的近景,再从下片的西湖美景到“千骑”游赏之情形,最后归结到对好景杭州的赞赏。通篇开门见山,铺叙完成,给人以散文的感觉,但读来却韵律十足,不减词之风流。固有周济说柳词:“铺叙委婉,言近意远。”(《介存斋论词杂著》)又有刘熙载说柳永:“善于叙事,有过前人。”(《艺概・词曲概》)都是赞扬柳永的铺叙手法和运用铺叙法所取得的艺术成就的。从以上的分析例证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另外《雨霖铃》这首词更是从情景交融方面对以赋为词的绝佳证明: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刘熙载在《艺概》中的“点染”说:“词有点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以“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空旷来烘托离别伤景,后一句再用“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进一步渲染:离别在清秋季节,还是多情之离别,更添一份凄凉与悲愁。通篇层层渲染铺叙,达到了情景的水融,是以赋为词的力证。正如夏敬观云:“耆卿词当分雅、俚二类。雅词用六朝小品文赋作法,层层铺叙,情景兼融,一笔到底,始终不解懈……”[2]

三、以赋为词的影响

关于柳永以赋为词的影响,前贤时哲,已有颇多精到的论辞,此不免有赘述之嫌。柳永善用赋法,开拓了词的表现艺术,对后世词、曲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代的苏轼对柳词的借鉴可见一二,俞文豹《吹剑录》记载: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词?”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可见苏公对柳永的在意。苏轼虽不赞同柳郎之风,然其对柳词的借鉴最明显的一处在于《满庭芳》中蝇头微利的化用,当然此处不排除两相创作雷同的可能。再一点,柳开以赋为词,而苏则以诗为词,同样的开创之举,定有手法思路上的借鉴和相同情愫。其次对秦观和周邦彦的影响,这里就有一段苏公与门人的对话――“不意别后,公却学柳柳七作词”,这说明柳词已经为大多文人接受,并且已经不能阻止他进入文学创作大家的视野。另外,周邦彦作为词学大家对以赋为词的手法也用到了极致,故禽云《柯亭词话》指出:“周词渊源,全自柳出。其写情用赋笔,纯是屯田家法。特清真有时意较含蓄,辞较精工耳。”近人夏敬观在《手评乐章集》中说:“……故慢词始盛于耆卿,大成于清真。”[2]

另外从李清照的词论中也能看出李对词的创作倾向――“苦无铺叙”,是说应当以赋为词不能只是点点滴滴,明显是受柳词的影响。再者,对元曲创作的影响,主要以关汉卿为主,此不赘述。用张进先生语即是:“柳之《传花枝》与关汉卿的《不伏老》套曲都带有自传性质,后者在意辞与手法两方面都脱胎于前者,从而将‘浪子’情怀进一步发展为‘铜豌豆’精神,在俗文学史上可称一脉相承。”[4]

从以上的例证我们很明显能看出来,柳永在词的创作上的“赋家之心”。其以赋为词的创作笔法被后人称为“屯田蹊径”也正是源于此。他“以赋为词”不仅开拓了词的表现对象,丰富了词的思想和表达技巧,更重要的是为后世树立了一种规范,影响了一群人的创作,可以这样说,没有柳永的开拓,便没有词的如此的兴盛,这样说一点也不为过。

参考文献:

[1]任二北.敦煌曲初探[M].上海: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

[2]夏敬观.手评乐章集[M]//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丰家骅.略论柳永慢词与赋体文学之关系[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