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21: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乡镇年度产业发展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指导思想
在保证全年粮食种植面积和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增加高粱种植面积,改变传统生产模式,走订单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发展道路,大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以茅台酒集团为依托,以发展有机高粱为主线,以资源优势为保障,以农民增收、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为中心,以有机生产技术为动力,以抓特色、抓基地、抓管理、抓流通、抓投入、抓认证为重点,促进我县有机高粱向市场化、区域化、产业化和有机化方向发展,积极探索赤水河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有效途径,确保国酒茅台等名优白酒的生态环境安全,努力实现农民—国酒茅台—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二、目标任务
一是生产安全、优质、健康的有机高粱产品,有机高粱的合格率达到100%;满足有机茅台酒酿造对生产原料的需求,使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对有机高粱的满意率达98%以上。
二是促进有机高粱基地乡镇种植户收入不断增加。
三是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职责
(一)县农牧局
1.提出年度有机高粱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
2.组织协调县直有关部门、各乡镇发展有机高粱产业相关事宜,确保有机高粱产业健康发展。
3.组织协调与茅台酒股份公司关系,确保有机高粱销售逐年递增,确保种植户增产增收,同时争取上级有关部门和茅台酒厂的资金、项目对产业支持,确保我县基地良性发展。
4.提出有机高粱发展总体战略,并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物资支持,确保有机高粱产业做强做大。
(二)县工业能源局
1.县工业能源局根据年度发展计划,安排收储部门作好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一是指导、监督光明储备公司做好合同签订、种子肥料发放等工作;二是督促光明储备公司搞好年度收购和销售工作;三是加强对光明储备公司的财务监督管理。
2.会同县农牧局搞好与上级有关部门和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的衍接工作,争取项目、资金对高粱产业的支持。
3.积极与县农发行等有关部门协调关系,力争年度收购资金足额按时到位,确保种植户利益。
4.加强对违规生产、违规收购、违规销售的监管力度,严格控制有机高粱质量,确保各收储公司良性运转,同时配合相关执法部门加强对不法商贩的打击力度,保护各收储公司的合法利益。
(三)县高粱办
1.按照县委、县政府对全县有机农业发展的战略部署,提出全县有机高粱产业发展的总体构想并编制有机高粱产业化发展的总体规划,科学组织实施全县有机高粱产业的发展工作。
2.了解掌握全国乃至全球有机食品发展新动向、新知识、新经验,以推动我县有机高粱产业的发展;积极发展与国环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的合作关系,研究有机高粱生产新技术,培养有机高粱生产技术人才;按照国环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要求,做好一年一度有机食品认证的各项工作;指导全县有机高粱生产,协调有关部门和各认证基地乡镇相关部门加强有机生产相关工作;抓好全县16个基地乡镇的农事记录和有机食品知识、有机高粱种植技术培训工作;实施有机生产管理体系和各生产要素的内部检查,确保县有机农业走上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县高粱办要对全县有机生产管理者和种植户的有机食品知识、有机高粱种植技术加强培训,同时也要对县收储企业及分公司的职工进行有机食品相关知识(主要是仓储部分)的培训。
3.县高粱办要加强与茅台酒股份公司的对接协调工作,争取茅台集团对我县有机高粱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确保对全县有机高粱收购量的持续增长,使我县高粱种植面积连年递增。
4.要按规定和要求对不符合有机食品要求的事项提出整改意见并要求其限期整改,确保全县有机高粱生产管理符合有机食品的要求。
5.做好全县有机高粱示范样板点规划和有机高粱生态示范园建设,确保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确保连片种植,严格按照有机食品要求进行生产,真正起到示范辐射作用。
(四)各基地乡镇
1.各基地乡镇要把有机高粱产业列为本乡镇农业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2.根据县下达的有机高粱年度种植任务作好本基地的年度实施方案,规划区域必须在有机认证图斑内,种植户必须是图斑内的农户。
3.负责并监督指导各自辖区内的有机高粱农事记录,各基地乡镇必须每村指派一名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村干部从事有机高粱农事记录,农事记录方法由县高粱办进行培训,乡镇农技站负责本乡镇农事记录指导、收集整理和及时上报,农事记录必须准确无误,若因农事记录不合格而被南京有机食品认证中心取消其基地,而造成的一切责任由该乡镇负责。
4.做好一年一度的有机认证迎检工作,各基地乡镇必须制订关于发展高粱产业的组织措施、实施方法等,同时要建立健全关于高粱产业的相关文件、资料、档案,若因这块工作的缺失而引起的取消基地认证,责任由该乡镇负责。
5.各基地乡镇每年必须安排各村组织开展对农户的有机知识和种植技术培训,各村必须把培训时间、内容、农户等作详细记录,以迎接南京有机食品认证中心的检查。
(五)光明储备公司
1.保质保量完成年度收购任务,不得弄虚作假,并足额交售年度销售任务,确保公司利益、种植户利益,维护高粱产业的良好形象。
2.严格按照收购标准进行收购,对于不合格高粱的种植户,要多解释,绝不允许有短斤少两,超标收购等坑农害农的现象发生,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3.要做好基地乡镇有机高粱示范样板点和生态示范园的规划、落实,并做好样板点和园区的合同签订工作,确保连片种植,同时加强技术指导,确保规范化、标准化生产。
4.要按照下达给各基地乡镇的种植任务指标做好基地乡镇合同签订、种子、肥料发放等工作,同时积极配合各基地乡镇做好高粱产业的各项工作,确保各基地乡镇有机高粱产业有序发展。
5.要做好有机高粱的仓储保管、入库、清洁、运输等记录,确保我县有机高粱记录的完整性,同时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工作,并做好一年一度的迎接南京有机食品认民能知晓政策、理解政策、执行政策。要认真总结移民工作的先进经验、着力推出移民自主创业先进典型,形成移民工作亮点。要注重加强移民法制教育,正确引导广大移民以理性合法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做到依法行事,按政策办事。要全面加强移民信息工作,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和及时地捕捉、采集和编报有价值的信息,进一步提升移民工作信息质量。
一、加强机关队伍建设,弘扬埋头苦干精神。
努力打造学习型机关,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为在奥运年做好各项工作打好基础;打造“阳光政务”,加强机关审批服务窗口建设,公开服务承诺,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经过努力,机关作风明显好转,机关效能和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二、加强宏观经济调研和经济运行监测分析,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
今年以来,我局完成了《关于*c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制定出了*年*经济指标,编制上报、下达了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计划。通过对经济运行形势进行分析,完成了《**年第一季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经济运行分析》。积极作好调研,撰写出《*生态县经济发展现状》、《*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环渤海经济区*经济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沧港工业走廊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等文章。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做好参谋。
三、进一步强化项目管理和服务、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以“项目建设”为纲,大力加强全县项目的谋划、协调与服务。每月通过沧州市项目信息网按时向市发改委重点办上报我县超1000万元重点项目,汇报全县项目建设动态信息,及时掌握我县项目在全市项目建设上的排名情况。做好全县重点项目库信息工作,每月按时入统全县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情况,及时向县委、政府反馈。*年1—12月份,全县竣工及在建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335个,总投资83亿元,自开工累计完成投资55亿元,其中投资超千万元项目达到169个,同比增加27个,总投资73亿元,自开工累计完成投资45亿元,年内完成投资27.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1%。1-12月份,全县竣工及在建投资超亿元工业项目16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0个,总投资30.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5.5亿元,其中,今年新开工6个,总投资9.8亿元,已完成投资3.3亿元。16个亿元项目中投资超3亿元的3个,省重点项目3个。
为保持县域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积蓄了活力。我局经常组织人员积极下乡到园区和项目建设现场调研,了解我县重点项目建设的最新进展。积极跑办省重点,向上申请用地指标。*年我县有三个项目被列为*年省重点建设项目,分别为大褚村乡亚能石油管件、纸房头乡渤海工程机械、仵龙堂乡渤海重工管道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高压锅炉管三个项目。
四、发挥本部门优势、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
今年先后呈报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申报资金60万元;申报捷地乡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申请支持资金64万元;上报市发改委生猪标准化养殖规模厂5个,农村道路改造工程申请资金1016万元。杜生镇供水项目申请资金,河北力通联无缝钢管公司环型炉技术改造项目,申报资金150万元。*八所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申请中央资金96万元。*职教中心实训楼项目。申请中央资金250万元。*农产品质检站建设项目,申请中央资金200万元。崔尔庄镇纪晓岚供水站工程项目,申请国债补助建设资金200万元。上报杜生镇供水项目。
经过多方努力,今年共争取国家、省扶持资金1644万元。其中农村道路改造工程657万元;*中医院综合楼项目100万元;*乡卫生院项目15万元;汪家铺乡卫生院项目15万元;仵龙堂乡综合文化站项目12万元;崔尔庄镇计生站项目15万元;捷地乡计生站项目15万元;仵龙堂乡计生站项目15万元;农村饮水安全项目270万元;河北绿奥乳业有限公司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项目50万元;*康达种猪场生猪标准化规模场建设项目20万元;*秀生种猪场生猪标准化规模小区建设项目20万元;*标准良田建设项目300万元;退耕还林工程50万元;中国枣专家智能惠农平台项目60万元;公安局刑警三中队建设项目10万元,张官屯陈静庄道路10万元;*小学建设项目10万元。
五、攻坚克难,加快企业改制进程,做好稳定工作
截止目前,县属52家改制企业中,已完成改制任务的企业17家,35家企业的改制正全面铺开,等待筹措资金安置职工,其中20家企业实施了破产。我县企业改制工作正处于攻坚阶段,在积极稳妥的推进县属企业改制的同时,我们通过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以确保企业及社会的稳定,由于企业改制涉及职工的切身利益,所以由此引发的上访事件接连不断,*年上半年共处理职工上访20余次,其中集体上访10余次,我们耐心细致的讲解政策,化解矛盾,为职工解决难题,并多次到企业和职工中下访,保障了我系统职工队伍的稳定。
六、积极推进节能工作
今年以来,我县作为省节能减排“双三十”重点县,按照省、市节能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全民动员,强化措施,全县节能工作有了一定进展。
注重搞好节能培训工作。发改局会同统计局、工促局组织召开了重点企业节能统计工作和乡镇节能工作两次培训会,并邀请了市发改委领导作了节能工作辅导。
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我县电视台就节能有关知识对发改局赵局长做了电视专题采访,大力宣传了节能基本常识。之后又分别对我县四家节能重点企业做了电视采访,宣传他们的节能措施、做法、效果,为各企业互相学习、借鉴经验提供了方便。
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先后完成了《**年节能降耗工作总结》、《*对省人大视察双三十县节能的汇报》;《**年节能降耗自查报告》并顺利通过上级考核。和县委、政府一起研究制定了《*人民政府关于节能工作目标责任分解》、《*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办法》;完成了*19个乡镇及18家节能重点企业与政府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的工作;上报三家节能企业。
产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撑,项目是产业的载体,同时,项目又是保持投资拉动的主要抓手,抓产业必然要抓项目。二者对县域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县委研究同意,召开全县产业暨项目工作会,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高度重视。刚才,县产业办通报了2011年度全县产业发展情况,县项目办总结回顾了过去一年的项目工作,公布了2011年项目绩效考评的结果,分别表彰了2011年度产业建设和项目工作先进单位及个人。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大家一年来付出的辛勤和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祝贺,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在今年的工作中更上新的台阶。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讲两点意见。
一、关于产业工作
2011年,是实施“产业兴县”战略的第一年,全县上下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以产业化的理念认真谋划县域经济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形成了产业良性发展的良好态势。这主要在于:
一是形成了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县委龙书记亲自担任组长,李县长、刘冰副书记、人大廖主任、政协林主席担任副组长,其他县四大家领导、县直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及电力、电信、烟叶公司的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十七个产业工作专班,各专班的组长、副组长分别由县领导担任。实行“一名领导、一套专班、一个产业、一块资金、一家企业、一抓到底”的“六个一”工作模式,县四大家领导齐抓共管,各乡镇各部门全力配合,狠抓落实,从而形成了一个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性工作机制。
二是科学规划明确了产业的发展方向。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产业兴县进程的实施意见》,从总体上明确了产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各产业工作专班经过深入调研,组织专家科学制定了17个产业的五年发展专项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目标明确,措施具体,使各产业按照目标得以健康有序发展。
三是支持产业发展的各项措施落实有力。县委、县政府向内挖潜,出台政策,着力形成优惠政策洼地,在出台《关于加快产业兴县进程的实施意见》之后,又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决定》、《关于促进煤炭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等,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资金支持工业发展,收集整理了优惠政策汇编,优惠政策洼地效应正在逐步形成。向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产业发展项目,如通过招商引进了深圳中技集团拟在工业园区建设一座2×30万千瓦的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去年12月份,龙书记带队在深圳就签订了招商意向性协议12个,总投资达35亿元。向上积极争取产业发展资金,如畜牧产业先后申报了三峡库区生猪品种改良、肉羊良种繁育场及示范基地建设等7个项目,资金达657万元;旅游产业争取资金2200多万元。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各项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都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总体上看,2011全县产业发展势头旺,形势好,各产业专班工作积极主动,思路清晰,在规划编制、项目争取、协调引导和技术指导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明显。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研究解决:一是工作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部分产业专班在工作协调上存在无抓手无部门落实现象,如农业产业的主管部门在农口单位,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主管部门在商务局;建材产业行业管理在建设局,而建材企业管理又在商务局;各项目主管部门在申报审批产业发展项目时,与产业办沟通协调不够等。二是产业发展项目论证、储备、申报争取、推介引进不够,导致产业发展投资的缺乏,影响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三是企业融资相当困难。全县多数企业是中小型企业,大多资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银行不愿对企业开展资金融通业务,导致企业融资困难。尤其是企业流动资金短缺,制约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四是政府职能转变有待进一步加快。部分执法部门为了自身利益,对企业以执法为名进行刁难,索拿卡要现象时有发生,企业非生产性成本较高。同时,政府少数职能部门服务意识差,有的企业老板觉得压力较大。
2012年,在产业建设上,要进一步明确目标,工业产业方面,要着力培植一批支柱产业、规模企业、知名品牌,不断增强工业在产业兴县战略中的拉动作用,力争全口径现价工业总产值达到13.9亿元,增长22%,增加值达到4.66亿元,增长2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现价总产值达到6.38亿元,增长2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8家,利税过1000万元的企业达到3家。农业产业方面,要牢固树立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意识,加大扶持力度,使企业真正成为兴县富民的龙头。以市场为导向,继续发展畜牧、蔬菜、魔芋、烟叶、鲜干果、茶叶、桑蚕、小杂粮等优势产业,积极发展其他新型产业。逐步使蔬菜、柑桔基地成为省级特色板块基地,新增1家企业成为省级龙头企业,4家企业成为州级龙头企业。第三产业方面,要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突出重点、扩大规模、创新机制、提高水平,大力发展旅游、文化、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40%以上。具体到各个产业,就是要围绕产业发展五年规划,结合实际,分解确定年度目标,狠抓落实。
要完成上述目标任务,必须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总的思路是全力实施好企业成长工程、平台工程、落地工程、品牌工程,培植龙头促成长,壮大基地促配套,创建品牌促升级,狠抓项目促投资,建好园区促集聚,改善服务优环境,严格考核保目标。具体到各个产业,各专班要结合不同产业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一步明确具体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细化工作措施,加快产业发展步伐。在这里,我着重强调几个全局和共性的问题。
一是要进一步强化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各工作专班、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好引导、扶持、协调和服务作用,及时为业主解决实际问题。继续坚持“一个领导、一个专班、一块资金、主抓一个产业、负责一家龙头企业、一抓到底”的“六个一”产业发展工作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对工作专班进行适当调整,确保专班有人负责有抓手。要进一步强化县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能,抓好各产业工作的信息收集、宣传引导、工作督查、综合协调和目标考核,确保17大产业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完善各项目主管部门与产业办之间的衔接沟通机制,建立产业办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产业发展问题。要严格产业发展考核奖惩,对产业发展成绩突出的乡镇、部门、企业、产业工作专班办公室予以表彰和奖励;对措施不力、工作成效不明显的,在全县通报批评,造成工作失误或失职的,予以责任追究。
二是要切实抓好产业项目建设。要围绕30万吨炼钢工业试验、煤矸石综合利用、益濠公司服装基地、5万头生猪养殖、支井河流域开发等签约项目的落地做好服务工作。同时,各产业工作专班要从资源分布、市场需求、融资渠道、经济效益等方面,认真研究,找准发展方向,精心筹划和包装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项目,进一步加强产业项目招商工作,千方百计在引进大项目和国际、国内知名企业上有突破,争取建设一批投资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
三是要促进企业成长,大力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对符合产业发展政策且有一定规模、带动力强、发展潜力大的民营企业,在项目、资金扶持等方面予以倾斜,积极引导企业走联合和集团发展之路。着力在优势产业中培育产值过亿元和利税过千万元的骨干企业,按照李县长在经济工作会上所讲的采取三个一批的方法即争取投产一批、改造一批、壮大一批,逐步推进,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发挥其龙头带动和骨干支撑作用。
四是要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我们有一些产业已经成功创建了部分品牌,但精品名牌还没有什么。要继续全面实施质量兴县战略,重点扶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高、有市场潜力的名牌产品企业。鼓励企业创建精品名牌,引导企业开展企业形象和品牌标识的策划与宣传活动。适时引导同一产业的企业品牌整合,着力解决“只有产品没有品牌或只有品牌没有产量”的问题。
二、关于项目工作
2011年,全县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刚才大甲局长作了通报。成绩大家有目共睹,我就不再过多表述,在这里我着重讲一下还存在的一些差距和问题,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这些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从项目建设进展来看,整体建设进度不快。虽然去年我县州级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但综合在建设项目的投资完成率只有65.7%,全县45个重点项目只开工36个,开工率只有80%。开工的项目中只有21个项目全面完成年度投资计划,还有15个重点项目没有达到预期的建设进度,整体进展缓慢。
二是从项目前期工作来看,前期谋划工作不深。缺乏有针对性的深入调研,储备项目少,多数属于老项目翻新,而真正新谋划的项目很少;项目谋划质量不高,缺乏系统的研究与科学的论证,可研的深度不够,使得谋划的项目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力,同时项目的结构不优,多数项目属基础设施项目,而富县富财政的生产性工业项目较少。从2011年已经开工建设的36个重点项目看,工业投资项目只占总投资的30%,近70%的投资属于非工业项目投资,不仅达不到州委、州政府要求的50%的比例,对培植财源,直接拉动财政稳定增收也显得比较乏力。
三是从项目建设管理来看,综合管理力度不强。以项目办为首的综合管理机构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是从全县的情况来看,综合管理的力度还是不够的,部分项目涉及单位的综合管理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增强。主要表现在项目建设的情况缺乏客观真实地反映,项目工作的信息不能及时地沟通和交换,综合管理部门也不能及时准确地给领导提供决策建议。有的部门内部缺乏有力的监管,导致资金管理出漏洞,项目建设质量大打折扣。
四是从项目建设环境来看,大抓项目的工作氛围不浓。县委政府将项目工作作为经济工作中的重点来抓,就是要带领大家共同营造一个浓厚的项目工作氛围。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抓项目的共识基本达成,但共为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不够,抓落实的力度不够,缺乏谋划项目的主动性和争取项目的拼搏精神,拼、争、抢的意识不强,全民思项目、建项目、服务项目建设的氛围不浓。
这些问题必须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根据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今年的项目基础工作要进一步加强,项目争取工作要进一步突破,项目实施水平要进一步提高,做到“论证储备一批、申报争取一批、建设实施一批”良性循环发展,全年完成10亿元以上的项目投资计划。任务很重,要求很高,但有压力才有动力,有高位目标的引导才能促使我们跳起来摘桃子,才能拉动经济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在阴历年前的项目调研会上及前天的全县经济工作会上,龙书记、李县长分别从思想认识、工作要求、工作方向、工作方法、工作机制、工作措施等诸多方面讲了很好的意见,对项目工作作了重点强调和总体安排。在今天的会上,印发了几个文件,即《关于加强2012年全县调度项目建设责任目标管理的通知》和《2012年全县重点储备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及项目资金申报计划指导意见》以及《关于建立县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服务重点项目建设责任制的通知》。这三个文件,对今年的项目前期工作、项目申报争取工作以及项目建设实施工作提出了比较具体的目标措施要求和很好的指导意见,请各部门、各乡镇认真学习,抓好贯彻落实。同时项目办还拿出了《2012年项目工作绩效考核考评实施方案(草案)》,征求大家的意见,请大家认真修改,及时反馈给项目办。下面,结合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我就如何确保今年项目工作目标的实现讲几点意见。
(一)齐抓共为,构建项目工作的大格局
一是要提高认识。要牢固树立起抓项目就是促发展、保稳定的大局意识,克服只有项目主管部门才是项目工作的责任单位,只有项目建设业主才是项目工作责任人的片面认识;树立抓项目是本职,不抓项目是失职,抓不好项目是不称职的强烈责任感,形成齐抓共为意识。
二是要提高能力。要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切实加强对干部项目知识和抓项目能力的培训,教育引导干部潜心钻研项目知识,熟悉项目建设的程序,拓宽项目建设的思路,切实提高争取项目的能力、建设项目的能力和管理项目的能力。每个部门和单位至少要培养2至3名熟悉项目工作、会抓项目的骨干。要在项目建设的实践中锻炼干部、发现干部和使用干部,把项目建设的成效作为考核干部政绩、评价干部能力的重要标准,努力建设一支熟悉项目、会抓项目、能抓大项目的干部队伍。
三是要形成合力。2012年,要继续坚持县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县项目建设的工作思路,不断强化县项目办的综合协调职能。项目办要在现行的工作基础之上,探索更为高效的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在项目综合管理中的作用。各乡镇、县直各部门之间以及和项目办之间要加强协调、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一是各单位和部门之间平时要加强相互沟通、联络与协调,互通情报与信息,共同组织项目的策划与开发工作,既分工又协作,合力搞好项目前期阶段的资料搜集、可研编制与项目储备。二是各有关项目单位必须加强同项目办的衔接与协调。各项目单位在向上申报项目前,务必要将争资项目报项目办备案。县项目办要切实担负起对全县所有争资项目进行综合协调与统一管理的职责,加强对各项目单位争资工作的指导与协调,及时解决项目争资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困难与问题。三是项目申报过程中各部门各单位自始至终要互相协作与配合。凡项目通过计划口径的,由县发改局为主,牵头组织开展项目申报工作,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要积极协助;凡项目不通过计划口径的,由相关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开展项目申报,其他部门和单位要密切配合。总之,在项目申报和争资过程中,各部门各单位要团结一心、步调一致,坚决杜绝出现多头申报、重复申报、无序申报的现象,在全县形成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协作、齐头并进共同争取项目资金与投入的合力。
(二)科学谋划,确保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大进展
项目前期是项目工作的关键。现在国家投资也好、招商引资也好,都看的是项目的前景和效益。只有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才能争取好项目、实施好项目、管理好项目,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今年初步确定的34个重点储备项目前期工作的推进,要按照文件要求,千方百计全力推进。同时要在高度重视现有重点储备项目前期工作的前提下,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适时谋划催生重点储备项目并实行滚动管理。目前没有确定项目前期工作计划的单位要对本单位本系统职责范围内或是管辖区域内的资源进行调研,要形成具有现实参考价值的项目建设调研报告。要早启动、勤思考、多筹备,切实提高项目工作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在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对接政策不落空。各级各部门要认真研究政策,努力寻找地方特色与国家政策支持的结合点,寻找我们的重点项目与国家政策的有效对接点,最大限度地用足、用活、用好政策,把国家的政策真正变成我们的项目、我们的投资、我们的现实生产力。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一些产业政策还会不断调整,我们必须敏锐地去把握,及时地去应对,不等不靠,超前思考,超前决策,善于抓住政策带来的潜在机遇,在与上级实现对接上不误点、合到拍,努力使申报的项目符合国家和省上的扶持重点,从而提高项目申报的成功率。
二是要盘好家底不盲目。既要弄清自然物产资源状况,也要全面掌握人脉资源状况,既要弄清自身的优势所在,也要明白自身存在的不足,更要明确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目标。要围绕特色优势资源,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围绕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库区环保及生态环境建设,围绕农业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重点领域来进行项目的谋划。坚持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并举,在提升资源型产业发展水平的同时,大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坚持基础性项目与生产性项目并举,在突出抓好基础性重大项目的同时,大力发展生产性工业项目;坚持大项目与小项目并举,在积极策划引进高、新、大项目的同时,大力发展新增长点、新财税点、新就业点的“短平快”中小项目;坚持抓经济项目与民生项目并举,在立足经济项目建设的同时,关注民生问题,大力实施社会事业项目、惠及百姓项目。
三是要科学谋划不外行。项目谋划与前期工作要体现科学性。我这里所说的项目谋划就是如何科学地制定项目建设方案,在初选的基础之上最重要内容的就是项目的可性行研究报告,这是我县项目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也是制约我县项目招商引资中的一项重要因素。今年必须积极行动起来,力争有一个较大的进步。在项目生成机制中各部门的谋划是基础,各单位一定要拿出明确的计划,切实加强本部门的项目前期谋划工作。县项目办和县发改局要探索建立项目咨询决策办法,重点对各部门项目前期工作开展指导与检查,建立合理的项目前期工作流程,不断充实和健全项目库的建设,将项目库作为整合项目前期工作成果实行动态管理,从而使其发挥实效。
四是多元机制强保障。要多渠道落实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一个途径是财政拿钱做本子,主要是可行性强、政策性强的项目;一个途径是企业拿钱做本子,主要是与企业发展关联紧密的配套产业项目;还有一个途径就是民间拿钱做本子。
(三)抢抓机遇,确保项目争取工作取得大突破
项目的申报争取是承接项目前期工作成果、实现项目建设梯次推进的重要环节。面对当前日益激烈的竞争局面,我们要切实加大项目申报争取的力度,以抢抓和抓抢的姿态,多渠道扩大项目申报争取的成效,推动项目建设梯次良性发展。项目领导小组下达的指导意见中确定了98个项目19.4亿元的项目资金申报争取计划,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想千方设百计,积极争取项目尽早立项纳入计划,争取资金尽早足额到位。
一是要加大向上争取的力度。各部门和单位平时要加强与上级对口部门的沟通与交流,建立关系,培养感情,疏通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产业政策与投资信息,适时调整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项目策划与申报工作,争取把更多更好的项目挤进上级计划本子、投资笼子和资金盘子。要积极加强项目的经常性汇报衔接,切实搞好项目的跟踪落实,确保计划项目资金的及时到位。同时对照国家产业政策鼓励方向,在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基础之上,加强向上的争取,积极拓展新的项目源。在认真做好政策性项目资金申报争取的同时,还要切实抓好应为之外的项目资金争取工作。
二是要加大项目招商的力度。要巩固现有招商引资的成果,为招商项目落地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力争已达成协议的招商引资项目能够按计划落户,并通过落户的业主,以商招商,带动更多的业主落户。要进一步摸清在外的成功人士状况,利用各种人脉资源,广泛开展“抓一条信息,建一个关系,找一个业主,引一个项目,跑一笔资金”活动,重奖有功之臣。利用各种招商项目活动,加强项目推介,同时,实施“回归工程”,鼓励在外成功人士回家乡创业。
三是要转变观念,拓宽渠道。要大胆探索采取BOT、BT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设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大型社会公益性建设项目。要创新机制,激活民间资本,使项目工作社会化,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项目建设领域,让老百姓把钱拿出来投资项目建设。要着力解决银企合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最大程度地争取金融机构对项目建设融资的支持。
(四)科学实施,确保项目建设投资目标全面完成
今年项目建设的计划已经出台,与去年相比有一个较大的推进,但在实际工作中将要面临很多的困难,任务也很重,从事项目工作部门和同志一定要善于把握全局,突出工作重点,以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确保全年项目工作有新的突破。
一是要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2012年全县重点项目73个,计划总投资达116320万元。这一计划,是根据去年项目建设情况和目前掌握的项目建设动态所制定的一个总体要求,各单位要根据自身实际,细化工作目标,不能将项目停留在计划上,将计划停留在文件上。要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到相关的单位,将工作责任明确到具体的人员。同时,项目建设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资源需要不断的发掘,机遇需要努力的争取。所以工作的目标随时都面临着进一步的拓展,各部门要做好年度计划中的项目建设,但也不能仅限于县下达计划中所明确的建设内容。
二是要抓好重点项目的建设管理。重点项目是拉动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是实现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是全县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一如既往的抓紧抓好。在健全相应工作机制的基础之上还要强化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从73个项目中精选29个项目仍然实行县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落实一个重点项目、一名领导挂帅、一个部门牵头、一个专班运作、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建立项目洽谈情况通报、项目建设进展情况通报、服务重点项目建设情况通报制度和定期联席会制度,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二是要强化主管部门的主体责任。项目主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要把项目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拿在手上抓,以进一步增强项目主管部门的责任感。要将本部门的项目综合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配合县项目办做好重点项目的检查督办。三是强化项目建设的“五制”管理,即项目法人负责制,项目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项目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行预决算审计制、项目建设的公示制和责任追究制,制定严格的制度和过硬的措施,确保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究而必果。
三是要加强项目建设的督查。2011年全县开展了几次较大规模的项目工作督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全县项目建设的规模和仍然存在的问题来看,督查的力度还是不够的。一方面督查的深度不够,主要停留在对主管部门的检查督办,对项目建设的实地督查不够,另一方面督查的广度不够,除了州县重点项目,其它项目特别是分散到各乡镇实施的部分项目缺乏强有力的督查。要实现全面深入的督查监管不可能由那一两个部门或是几个人的班子去完成,需要我们建立一个联动的综合管理机制。从项目建设的需要来看,我们不能仅仅只注重工程安全、项目进度还要看资金管理和投产效益,大项目不能出问题,小项目也绝不能乱套,现在各项目都有相应的建设业主和主管部门,各级也有相应的文件及规章,这就需要我们加大执行的力度。
受市政府委托,现将*市*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市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和帮助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推进突破发展、构建和谐*的总体部署,扎实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市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89.9亿元,增长12.6%,占计划的108.5%;财政总收入20亿元,增长56.4%,占计划的13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8亿元,增长43.2%,占计划的103.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7.7亿元,增长36.5%,占计划的107.8%,其中:地方固定资产投资99.1亿元,增长39.3%,完成计划的116.6%,中省跨区域项目完成投资48.6亿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达104.8%,超出103%的计划控制预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6亿元,增长18.1%,占计划102.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8051元,增长17.4%,占计划的109.4%;农民人均纯收入2256元,增长15.5%,占计划的107.3%;单位GDP能耗预计降低4.5%;城镇登记失业率3.51%,人口自然增长率2.2‰,均控制在计划指标以内。
与往年相比,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新的特点:
----经济结构得到优化。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增速分别达到8.8%、16.4%和12.2%,实现了同步增长;产业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7.1:28.9:44调整为27.4:31.1:41.5,二产提高2.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内部,畜牧业实现增加值13.8亿元,占第一产业增加值总量的26.5%,在一产中的比重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工业在二产中的比重达到69.2%,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产业化、工业化步伐明显加快。
----投资拉动成效显著。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7.7亿元,增长36.5%。其中:地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9.1亿元,增长39.3%,创历史新高。全市25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3.8亿元,占年投资计划的96.1%。建成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项目,既带动了投资增长,又增强了发展后劲。
----城镇建设力度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8.39亿元,同比翻一番。其中,中心城市建设完成投资4.24亿元,增长39%。江北新区建设力度加大,江南城区改造项目扎实推进,九县城、重点集镇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市政设施逐步完善,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瓶颈制约加速破解。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大为改观,境内铁路复线和高速公路建设进度加快,西汉高速*段竣工通车。建成通乡油路446公里,实现70%的乡镇通油路,铺筑通村水泥路3585公里,惠及771个村、80万农民,实现55%的村通公路。330KV金州变扩建、110千伏江南变增容、中厂输变电站工程相继建成投运。当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58平方公里,造林50万亩,扶贫搬迁和生态移民3674户15315人。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全年粮食总产104.8万吨,增长9.48%,创近十年新高;油料产量8.98万吨,增长15.2%。农业的集约化水平提高,主要农产品产量增长明显,蚕茧产量2.23万吨,增长17.81%,肉类总产18.8万吨.增长9.7%,蔬菜产量79.7万吨,增长10.39%,茶叶产量5322吨,增长13.33%,水果产量11.72万吨,增长19.36%,水产品产量7173万吨,增长24.83%。龙头企业加快成长,阳晨、民荣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方向迈进。扶贫开发和以工代赈工作力度加大,特困村、扶贫重点村的脱贫攻坚扎实推进,减少贫困人口8.14万人,102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建设进展顺利。农业基础设施和产业建设得到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得到重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农村面貌显著改观。
----工业发展步伐加快。工业实现了总量上升、利润增加、能耗下降。实现工业增加值40.85亿元,增长18.4%,占计划的113.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6.8亿元,增长31.5%;实现利润3.17亿元(不含供电、电厂、烟厂),增长3.9倍。水电、矿产、食品、丝绸、医药等五大特色工业实现产值65.4亿元,增长46.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5%。预计万元GDP能耗下降4.5%。当年建成了旬阳鑫源铅锌选矿厂、江华钡盐等一批规模较大开发项目,开工建设了旬阳、平利水泥、30万吨生物柴油等项目,为工业发展增加了潜力。
----服务业水平不断提升。旅游业发展强劲,全年接待旅客达到206.8万人次,实现旅游业综合收入7.2亿元,增长28.8%,有力地带动了第三产业发展,流通和服务业实现增加值78.76亿元,增长1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2.6亿元,增长18.1%。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础教育得到巩固提高,“两免一补”政策得到全面落实,中小学危房改造16.2万平方米。农村合作医疗稳步推进,覆盖面达91.5%。实施了一批医疗卫生和文化体育、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面继续扩大,城镇职工参加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人数达到9.2万、13.9万和8.6万人,4.55万城镇低收入人口和26.8万贫困农民享受了低保。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发展。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86.43%和90.85%。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缺乏支撑全局发展的大项目;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区域特色产业尚未形成品牌和规模优势;三是企业创新能力弱,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高;四是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就医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缓解;五是突破发展的压力增大,目前,我市人均GDP水平仅为全国的三分之一、不足全省的一半,增速比榆林市低7.5个百分点,低于全省1.8个百分点,仅高于商洛0.2个百分点,在汉中、商洛等周边地市发展势头强劲的形势下,竞争压力有增无减。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全面实施“*”规划的关键之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大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全委会的总体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项目带动战略,加快三大基础建设,壮大六大支柱产业,实施民生工程,深化改革开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增发展紧迫感,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化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突破发展。
综合分析宏观经济形势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统筹考虑发展需要与可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220亿元,增长12%,财政总收入26亿元,增长3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0亿元,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亿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达到8860元和2480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4.8%;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4.3%和3.5‰以内,万元GDP能耗降低4%。
*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精心组织重点项目建设。今年安排市级重点建设项目66个,项目总投资572亿元,年度投资117亿元。其中,续建项目20个,总投资449亿元,当年完成投资84亿元;新开工项目46个,总投资121亿元,当年完成投资33亿元。安排前期重点项目34个,总投资413亿元。坚持投资拉动战略,以市级重点项目为带动,促进18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任务的完成。通过健全项目工作推进机制,明确工作任务,夯实工作责任,加强协调服务,优化建设环境,切实加强投资项目管理,加快基础设施、绿色产业、生态保护和民生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建设进度。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储备一批优势产业项目,加强项目的宣传推介,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千方百计争取中省投资,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加强银企合作,拓宽融资渠道,保证建设项目顺利推进。
(二)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在稳定粮油生产的基础上,着眼于为特色工业建立稳固的原料基地,坚持“一村一品”建基地、“一县一业”树龙头,强村大户带动、产业龙头牵引,实行集约经营,突出抓好畜牧、蔬菜、蚕桑、茶叶、魔芋、烤烟、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新增基本农田6万亩,解决16万人的安全饮水,新建沼气池2万口,加快*许家河水库、旬阳平定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巩固提升102个新农村试点村建设水平,提高扶贫开发和以工代赈投资效益,加大特困村、扶贫重点村的扶贫工作力度,减少贫困人口10万人。加强实用技能培训和中介维权服务,扩大有组织的输出,促进劳务经济由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
(三)全力推进六大产业发展。绿色能源、富硒食品、*茧丝、金州矿产、秦巴医药、生态旅游是富有*特色的支柱产业,是实现突破发展的产业支撑和重点。
培育壮大支柱工业。抓住西部大开发和陕南突破发展等政策机遇,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提高产业聚集度,提升工业整体水平,确保全年工业增加值50亿元、增长18%目标的实现。绿色能源产业,以建设新型能源基地为目标,坚持水电、火电、生物质能源并举,推进汉江干流蜀河、旬阳、白河电站和55座支流电站建设进程,完成30万吨生物柴油一期工程建设,力争燃料乙醇项目年内开工,火电项目明后年陆续进点开工;富硒食品产业,坚持依托资源优势,突出重点,多元发展的策略,重点建设*万吨调味品生产线、沪康公司技改扩能、平利精制腊肉、紫阳富硒茶、生猪良繁及养殖大户建设、魔芋、木瓜系列食品加工等项目,加快形成一批食品工业群体,创立名优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丝绸产业,要积极推进东桑西移工程,搞好蚕桑基地建设,引进深加工项目,延长产业链条,加大康虹公司蚕种扩能、宝业丝绸公司、*永宏公司技改力度,建成*天兴公司捻丝生产线;金州矿产产业,要进一步加强地质勘察工作,加大矿产资源整合,坚持抓大关小,积极引进大企业实施大规模、高环保、深层次开发,培育一批大型矿业集团,加快建成三条百万吨水泥生产线,抓紧实施旬阳万吨纳米氧化锌、紫阳万吨电解锰、*五氧化二钒扩建等工程,推进10万吨钡盐、10万吨锌冶炼等项目前期工作进程;秦巴医药产业,要加快与国内科研院所和知名企业的合作嫁接,推进正大、北医大等龙头企业的体制创新和技术改造,建成白河隆盛公司双稀沃氏生产线和*江兴公司沃氏激素系列产品生产线。
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围绕西康高速公路通车,突出抓好重点区域、品牌景区、精品线路的打造、包装和深度开发,重点支持*、*、*、*等主要景点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加快*、*、鸡心岭、擂鼓台等景区规划及项目前期工作。创新思路,培育市场主体,放开旅游资源和市场,吸引境外业主投资经营,提升旅游业经营水平。加强以*城区为龙头的宾馆餐饮业的硬件建设和行业培训及规范管理工作,加快地方旅游产品开发,大力发展特色服务业,加快交通运输、现代物流、文化等服务业发展,积极培育社区服务业,大力弘扬地方特色文化,提升旅游业整体水平,扩大旅游业综合接待能力,加强市场物价监管,严格控制物价上涨,保证有效供给。力争全年接待游客2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亿元以上。
(四)突出抓好三大基础建设。加强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中心城市为龙头的城镇建设和以汉江水质保护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努力构筑交通便捷,城乡一体,资源永续利用,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平台。
抓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竭力抓好环境保障,确保*-重庆、*-武汉铁路复线、小康高速公路、十天高速*至汉中段、*至陕川界高速加快实施,力争年底前西康铁路复线、*机场改造正式开工。加快县乡村道路建设,新修通乡油路30条、649公里,力争铺筑通村水泥路3000公里,实现80%乡镇通油路、80%以上的村通水泥路。加快瀛湖干道建设,推进两河至大河坝连接线、小康高速东镇连接线建设进程。
加快*中心城市建设。以融山亲水为理念,以山水园林城市和开发江北、提升江南为总体目标,以汉江为主轴,以“一江两岸,三水环绕,四桥五道、湖光山色”为基本架构,尽快完成*中心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计划年度投资6.5亿元,加大*中心城市建设力度:加快江北新区建设,大力推进江北新区道路、供电、通信、给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七里沟大桥、*大道、花园大道、滨江大道二期工程,加快大学园区、*区级机关等北迁项目的实施步伐;提升江南城区综合改造水平,建成香溪大道,推进桥西广场建设,开工西坝防洪、环城干道江南段、南环东路改造和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实施一批绿化、亮化、街巷改造、环卫设施配套工程。以*中心城市建设带动县城和重点集镇建设,发挥产业聚集功能。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抓好秦岭国家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完成退耕还林口粮田建设任务1.5万亩,造林40万亩,启动丹江口上游水土保持工程,当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40平方公里,推进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重点县城污水处理以及水源地保护和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抓好旬阳鑫源矿业公司、旬阳大地复肥公司、平利昊华钡盐等一批循环经济试点,积极发展农户“圈、厕、沼”一体的节能循环经济模式。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重点抓好20户重点用能企业节能工作。力争万元生产总值耗用标煤1.234吨,降低4%,化学需氧量排放控制在11140吨,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9300吨,汉江出境水质达到国家Ⅱ级标准。
(五)着力实施民生工程。按照省政府民生工程的统一部署,我市规划今后五年内投资114亿元,今年计划投资21亿元,实施民生工程:教育工程计划投资19361万元,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善农村学校条件,加强普通高中建设,推进农村初中改造工程,推进旬阳、紫阳、*县级职教中心建设,促进人人技能工程的实施。就业和再就业工程计划投资5750万元,加快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全民创业,力争全年新增就业1.3万人。公共卫生工程计划投资7505万元,推进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落实计生奖扶政策,完成*区3个乡镇服务站建设。社会保障工程计划投资54965万元,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补助标准,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建成县级敬老院2个、乡镇敬老院18个。住房保障工程计划投资22418万元,建设廉租房8.06万平方米,通过实物和货币解决6000户城市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实施农村安居工程,解决3万农民住房问题。农村基础设施工程计划投资90991万元,实施农村饮水、通乡油路、村级公路、沼气、口粮田等农业基础设施工程。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工程计划投资5337万元,建设城镇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站48个;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3个,村级社区服务站190个。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工程计划投资4465万元,推进1372个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737个村广播室、20个镇300个村的互联网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8个、农民体育健身广场203个。
去年4至8月,林区严格按照中办发25号、__发12号文件和国家规定标准在全区67个行政村、4.95万农村人口中认真开展精准识别工作。识别出重点贫困村17个,重点贫困人口5988户1.68万人,贫困发生率达34%。由于林区老、少、边、穷,加之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要确保上述贫困对象如期脱贫,与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小康,压力大,任务重。林区党委政府变压力为动力,印发了《关于在全区开展部门帮扶贫困村和干部驻村帮扶贫困户工作实施方案》(神办发[2014]68号),召开了全区精准扶贫驻村帮扶动员会和推进会,开展了对部门、乡镇村精准扶贫培训,将全区93个单位组建67个工作队,对各行政村进行驻村帮扶全覆盖,把精准识别的重点贫困村和重点贫困户作为扶贫帮困主战场、主对象,实行不脱贫、不撤员、不散队、不松劲。
走访调研知,93个单位67个工作队,绝大多数在片区牵头部门和联系区领导指导督促下,以工作队为纽带,坚持驻村扶户为主,兼顾“三万”、社会管理创新、基层组织建设、村级经济发展等重任,充分发挥自身行业优势,落实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真扶贫,扶真贫,收效明显。
1、加强领导,压实责任。全部单位都成立了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任组长的驻村扶户工作队,建立了帮扶台账,制定了帮扶方案。绝大多数单位明确了工作队主体责任和乡镇、村配合责任,确定了工作队驻村方式、时间、工作目标和年度任务。八个牵头部门(“四大办”、“三大局”、宣传部)均深入各自联系乡镇(片区)召开了不同形式精准扶贫推进会或调研督办会,强化了单位驻村扶户责任。
2、吃透村情,明确目标。政法委、纪委、土管局、政协办、物价局、商务局、局、粮食局、编办、房管局、农林局、扶贫办等40余个单位工作队严格按照神办发(68)号文件和单位扶贫方案,主要工作与单位脱钩,定期吃住在村,与乡村干部一起,谋划制定村级发展及贫困对象脱贫规划;定期走访贫困户,查看帮扶计划实施情况;定期组织召开村两委和村民代表会议,共同研究精准扶贫推进办法,帮扶目标明确,帮扶对象精准,帮扶措施强硬,帮扶效果明显,群众普遍评价好,认可度高。
3、多方筹资,履职尽责。组织部、党办、区直机关工委、人大办、林管局、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湿地局、法院、检察院、发改委、统战部、审计局、档案局、民政局、药监局、卫计委、总工会、科技局、人防办、工商局、红十字会、就业局、供销社、神旅集团、工行、神发水电、电信
公司、盐业公司等80余个单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多方筹措帮扶资金,按照林区党委政府确定的五年解困目标和今年脱贫任务,指导贫困户发展增收项目,坚持不脱贫,不换人,不撤岗,不散队,确保帮扶工作针对性、连续性和深入性。4、因户制宜,差异化帮扶。多数单位按照林区党委“协同致富,移民解困,政策兜底,分类推进”的精准扶贫要求,将联系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逐户分解到单位每位领导和干部职工,实行任务清单化、帮扶差异化、解困目标化,认真开展一对一帮扶。宣传部、文体局、教育局、质监局、工商联等单位针对帮扶村边远,帮扶对象普遍居住环境差等实际,筹措资金对贫困户危、土坯房进行有序改造整治;省司法厅工作队、土管局、人防办、财政局、水利局等单位针对帮扶户出行、饮水等困难,筹资修建便民路,加固安防设施,探寻水源、购买管材,引水入户;政办、政法委、政协办、经信委、档案局、民政局、编办、房管局、农林局、安监局、国税局、农机局等单位工作队逐一走村入户,帮助贫困户制定产业发展计划,筹措资金指导投入,确保按期脱贫销号;法院为方便联系,给全部结对帮扶户制作发放便民卡;湿地局与__镇联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态移民搬迁实行一对一帮扶;安监局为使全局干部尽快了解帮扶对象情况,编制贫困户居住分布图和产业发展路径图;局、粮食局、扶贫办等单位实行帮扶工作责任化、目标化,将帮扶责任牌钉挂在每户帮扶对象门前,接受镇村干部和群众对帮扶效果监督。
5、进展有序,成效明显。经统计,至目前,有85个单位62个工作队投入精准帮扶资金630万元。帮助贫困户危改和环境整治180余万元156户;改水、改路90万元65户;产业帮扶(种、养、农家乐等)280万元520户;扶智(培训、助学)18万元85户;助迁、助残、助特40万元;其他近20万元,62个行政村、910户贫困户直接受益。加之财政扶贫专项投入,全区各村特别是重点村面貌大为改观,1800余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有望。
在欣慰成绩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困难较多,压力甚大。
1、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行动不力。走访阳日、宋洛、新华、木鱼部分村组与镇村干部和贫困户座谈知,极少数对口帮扶单位除去年底或今年“六一”儿童节期间按照党委政府要求开展对部分贫困户和留守儿童慰问外,没有工作队驻村入户摸实情、订规划、搞帮扶,用慰问活动替代了精准帮扶;少数单位在精准扶贫中举措不强,责任不明,下去“一窝蜂”,回来脑空空;还有极少数个别单位认为扶贫帮困是扶贫部门的事,怎么把工作转嫁给了他们等等。综上原因,少数单位对“精准扶>,!
2、工扶矛盾突出,缺乏帮扶连续性、深入性。少数单位工作队虽逐一走访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明确了对口帮扶责任,但工扶矛盾突出,人员时常调整,队员经常更换,致贫原因找不准,办法举措不连贯,缺乏帮扶针对性、连续性、深入性,帮扶成效不明显。
3、“冷热”不均,缺乏帮扶互动性、联动性。精准帮扶、精准脱贫坚持“属地负责、双向担责”原则,极少数乡镇见党委政府明确了部门对口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职责,自感压力减少、责任退却,对部门联村扶户工作协调支持配合弱化被动,出现“上热下冷”;多数乡镇强化精准帮扶责任举措,利用部门人才、政策、信息、资金等优势,明确镇村专人配合协调,助推精准扶贫,但少数部门责任缺失,投入不足,措施不力而“上冷下热”,联村扶户互动性、联动性欠缺。
4、对精准扶贫目的意义领会不深。少数单位人员也派了,资金也投了,但在实际帮扶中,重村基础设施和规模产业帮扶,轻贫困户脱贫指导支持,精准扶贫效果欠佳。
党的十以来,对扶贫工作先后作出近20次重要批示和指示,将扶贫开发提升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政治高度、贫困地区党政主要领导重点任务、2020年实现全民小康最大短板、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重点工作、“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重要内容等高度对全党作出了部署要求。6月6日,鸿忠书记在专题研究扶贫开发工作的省委常委会上,要求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刻认识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艰巨性、紧迫性和极端重要性,真正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大政治问题、重大发展问题、重大民生问题来抓;要求创新扶贫体制,健全考核机制,定向施策,精准发力;要求全省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切实履行扶贫主体责任,立下军令状,确保2020年贫困县全部“摘帽”,与全国人民一道如期迈入全面小康。针对林区精准扶贫工作压力和问题,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强化,以确保林区精准脱贫目标如期实现。
1、提高认识,再明责任。少数单位特别是其主要领导要切实加强对精准脱贫目的意义及中央、省委、林区党委政府关于精准扶贫工作要求的再学习、再认识,进一步强化责任,细化任务,确保精准帮扶工作取得更好实效。
2、正视压力,再添举措。面对少数单位帮扶工作问题和困难,一方面要定期回顾总结,找准不足,分析原因,另一方面要传导压力,履职担责,与单位主要工作同部署同安排,以强有力举措落实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促进精准扶贫向纵深推进。
一、争先创优,突出旅游业发展地位
旅游产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关联性,决定了旅游业是一个政府主导型产业。因此,我们要按照“政府主导、各负其责、整体联动、纵深推动”的工作方针,加强对旅游业的领导和管理。
1、明确旅游产业地位。坚持把旅游业作为重点发展行业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施“旅游兴区”战略,不断提升旅游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为加快旅游开发步伐,建立起与全区社会、经济、地理位置相适应的旅游业,区政府邀请专家制定了《佳木斯西部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坚持以高标准、高起点、操作性强的旅游规划指导全区旅游业的发展。由区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挂帅,组织相关部门参与,邀请有关专家,对全区旅游产业进行调查,提出了“一带两区”的旅游发展思路,即以松花江为轴心,以同三公路为纽带,建立松花江两岸的娱乐、垂钓、餐饮旅游经济带;建立猴石山风景区,发展渔猎文化与民族文化;建立卧佛山风景区,突出发展冰雪文化与地貌景观,培育旅游新特色。
2、加强领导与协调。区委、区政府要定期召开全区旅游工作会议,确定旅游发展的重大事项和解决旅游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区委、区政府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旅游工作协调委员会,由各有关部门参加,同时制定协调解决旅游发展重大问题的议事制度,针对旅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统一协调,重点解决。要发挥人大、政协在全区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围绕旅游业发展问题开展专题调研、视察和检查活动,以议案、提案、建议、决议等形式,为政府抓好旅游产业和创建工作出谋献策,促进政府和有关部门落实各项工作。
3、实行旅游产业目标管理。要建立旅游年度任务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全区旅游业发展的目标任务逐步分解,层层签订责任状,一级抓一级。区乡政府、旅游管理部门、旅游景区(点)和旅游企业要落实目标责任制。坚持以年度旅游经济发展总体任务指标为重点,政府区长与各乡镇长签订责任书;以年度旅游经济分项指标、工作量、完成时限为重点,由分管旅游工作副区长与各乡镇签订责任书。年底由区政府组织工作组对全区旅游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二、全面推进,提升旅游业市场竞争力
围绕全市旅游业发展思路,充分整合资源,发掘潜力,全面推进旅游产业发展。
1、全力打造旅游知名品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进一步树立品牌意识,争创品牌优势,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坚持以抓品牌、抓特色为重点,开发全区旅游资源,争创大批如卧佛山滑雪场、四丰生态园、千里生态园等名优品牌景区(景点)和特色餐饮服务业。下步,全区要集中精力和财力抓一批典型,创一批名牌,形成优势,提高郊区(永红)旅游的知名度,树立旅游新形象。同时,要不断增加名牌景区(景点)的“新特”内容,提高其文化内涵,争创新优势。
2、依托重大节庆活动发展文化旅游。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有机融合,是提升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将依托“三江旅游节”等大型活动,以民族艺术为重点,举办民族节庆活动。要按照“特色突出,开发精品”的思路,重点推出朝鲜族风情、赫哲族风情等一批民族文化旅游,通过举办一系列各具特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影响面广、参与者众的民族活动,提高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3、完善旅游市场营销内容。旅游业是典型的形象产业,知名度就是生产力。要通过搞好总体策划、整体营销和科学促销,扩大我区旅游业的知名度。一是在总体策划上,要把现有的卧佛山滑雪场、农业生态园、赫哲族民族风情园等旅游资源,塑造为特色鲜明的形象予以传播,以此提高知名度。二是在整体营销上,要坚持以市场为目标,以产品为中心,适当举办一些旅游节庆活动,扩大宣传面和影响力。三是在科学促销上,要把人员推销、业务推广和宣传广告等促销手段结合起来,增强促销效果,特别是运用互联网进行旅游宣传促销,不断拓展旅游客源市场。
4、强化旅游发展资金投入。旅游开发单靠政府投资难以在较短时期内见效。旅游资源开发要采取“政府、部门、团体、个人”一齐办,区域内外资金一起上的办法,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投资积极性,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区景点和旅游产品建设与开发的力度。一是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打破地区、行业等方面的限制,鼓励外商、集体、个人和有实力的旅游集团投资旅游业,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逐步形成多元化投入、全社会办大旅游的格局。二是要采取拍卖、租赁经营等方式,把旅游项目本身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三是要把市场前景广阔、具有龙头地位、资源优势明显的景点景区作为重点项目,利用政府有限的资金,有计划地分期开发利用,有了经济效益后实施滚动投入,后续开发,减缓资金投入压力,提高投入效益。超级秘书网:
5、加强管理与服务。加强旅游管理与服务是树立产业形象的关键,要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要搞好政府调控,用市场经济的方法来管理旅游业,特别是保证旅游企业的合法权益,打击各种非法经营行为,逐步使旅游管理法治化。要聘请有关专家,成立专家咨询机构,使政府决策管理和企业经营实现科学化。要加强旅游行业的行风建设,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岗位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三、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营造放心的旅游消费环境是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作,旅游消费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旅游产业发展的进程。因此,我们把精神文明建设融合于发展旅游业的各个环节中,努力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
1、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要把创建文明行业作为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把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作为营造旅游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在涉及旅游的窗口行业中开展“建文明窗口,树行业新风,创文明行业”主题活动,要在旅游企业设立文明示范窗口,在全区各景区广泛开展以文明经营、文明服务、文明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创建活动,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一、圆满完成年各项发展改革工作任务
1强化资金争取。
精心编制了县年向上争取资金的项目。根据各单位上报统计汇总,委在认真钻研国家产业政策、及时捕捉投资方向的基础上。截止12月20日,全县已争取项目269个,争取到位无偿资金3.25亿元,其中发改委口已争取项目29个,争取到位无偿资金4476.07万元。超额完成了全年“双争”工作任务。全县形成了双争”工作良好氛围。县领导亲自挂帅跑项目。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国家部委和省厅跑项目、跑资金,对工业园区建设、乡村基础设施、灾后重建、生态环保、农业产业化等项目进行了重点跟踪。全县上下跑项目。县发改委、财政局积极捕捉国家、省、市的投资政策和项目信息,及时向县领导和部门、单位、乡镇通报,认真组织有关单位筛选和申报项目。县发改委主要领导多次赴北京和南昌争取县生态工业园、农电网改造、县生活污水管网和垃圾填埋场等重点项目。
2强化项目建设管理。
以县委常委扩大会议和全县重点工程建设“百日会战”活动为契机,依照“工作在一线推动、问题在一线解决、任务在一线完成”工作要求。建立了县级重大项目档案和日常调度制度,促进了县级42个重大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全年预计完成重点工程投资18.13亿元,占年度任务的100.22%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其中15个项目竣工。县发改委审批窗口共料理项目立项手续31次,涉及项目总投资达8945万美元和1.27亿元。加强扩大内需项目的监督管理。采取每月检查、不定期抽查等形式,对全县四个批次的48个扩内需项目开展了多次监督检查,提出整改意见,及时纠正了项目管理不严、项目资金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同时,配合国家检查组检查一次,配合省检查组检查五次,开展了二十次进展情况自查,保证了上级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安全。
3强化顾问服务。
加强经济运行监测预测。年全县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顺利通过县人代会审议;先后五次进行经济形势分析专题汇报,及时为我县经济发展企稳回升、实现较快增长提出措施和建议。二是做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委通过深入基层、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调查研究,通过加强与县直有关部门的协调和沟通,详细了解掌握县域经济发展的状况,并结合国内经济发展的趋势,牵头认真地编制了县“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讨论稿)三是科学编制低碳经济试点县实施方案。邀请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专家进行低碳经济讲座,并聘请科学院省能源研究所为我县编制《县低碳经济试点县实施方案》目前各单位正在进行实施方案的修改。四是做好《县实现追赶跨越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年(2010-2012年)推进计划》委与政府办牵头负责三年推进计划编制。目前,经过反复调研、修改和完善,县三年推进计划已下发给各个单位,并提出了三年推进计划项目共计75个,投资38亿元。五是做好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项目规划工作。围绕环境维护、生态林业、生态农业、资源综合利用、能源发展、物流基地、交通体系、生态旅游、新型城镇化等18个专项规划,委会同相关部门精心编制了23个项目对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项目总投资34.6亿元。六是做好我县“十二五”污水垃圾项目规划。委编制了县“十二五”污水垃圾项目规划,上报项目6个,总投资4930万元,,一是认真做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分析。拟争取资金1476万元,项目已上报国家发改委。七是根据市发改委的要求,委开展了江西省三江源水资源修复与治理”等相关情况的调查与研究,并编制了可研演讲上报市发改部门,项目17个,总投资21亿元。扎实做好重大问题的研究掌握,先后形成了关于我县“十二”期间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的思考》着力优势产业促进潜力转化》充分发挥金融“助推器”作用切实协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再创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新优势》等10余篇研究成果,有多篇先后在省、市、县有关刊物上发表。信息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两办采用信息继续位居县直部门前列,新闻媒体上刊发的稿件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升。上报省、市、县信息156篇,录用刊登119篇,政务公开信息刊登170条。
4强化项目贮藏开发。
采取聘请专家和分解项目开发任务的方式,委在认真钻研国家产业政策、及时捕捉投资意向的基础上。精心编制项目,为我县今年招商引资和向上争取更多项目资金指明了主攻方向和奋斗目标。研究宏观政策、行业动态、产业信息和市场走向的基础上,结合我县资源优势,围绕发展壮大工业产业集群、农业优势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编制了一批影响大、带动力强的重点项目。政务网上及时公开招商项目,印发招商项目册2000余册。全县共开发招商项目26个,已完成16个,还有10个项目正在编制,总投资30.36亿元。投资额在5000万元-1亿元的项目7个,投资额1亿元以上项目的7个。涉及钨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旅游工业等五大支柱方面;已编制项目简介正在编制建议书的项目4个;正在编制项目建议书的项目8个。
5认真抓好招商引资工作。
对招商引资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出台了委招商引资工作考核方案,一是及早安排。召开全委干部职工大会。将招商引资工作与干部职工考核奖惩挂钩;二是领导带头,大力招商。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法,积极开展招商项目引资洽谈。年我委超额完成招商引资任务。现已完成签约和引进招商引资项目两个,即旭光(赣州)电子有限公司,项目已于年元月完成项目报批注册(注册275万美元)实现进资3000万元(含现汇进资100万美元)今年9月份已投产,目前宿舍楼已开工建设。管道天然气项目已经与河北华港燃气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合同,项目总投资为1亿,每小时供气3000立方米,目前已完成注册,并已打入1500万元现金。正在开展门站选址和征地户的调查摸底,及可研报告的编制工作。今年以来,委主要领导多次到广东、珠海、东莞、南昌、赣州等地招商,累计接洽外商40余名,洽谈项目5个,具体项目是电子胶带、皮革、节能灯项目。三是搞好引进项目安商服务。每个项目都指定1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引进项目的跟踪服务,并实行24小时跟踪服务。
6围绕共享应用。
做到每天网站信息的更新,一是做好政府门户网站改版工作。6月份完成了县政府门户网站的升级改版。视频新闻每周更新一次,重点抓好了政企直通车”和“县长信箱”栏目建设。政企直通车”了17家企业的简介、产品介绍等,为32家企业企业招用工信息,共各类招聘职位4804个,实实在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解决招用工难问题的网络平台,受到企业的好评。建立并完善了县长信箱”功能,增加了图片上传功能,以更好地方便群众网上网访,今年以来,收到信件525条,已回复504件,正在处置的21件,回复率96%。二是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目前为止全县上传政府公开信息4864条,累计19613条。三是加强了政务网横向联接工作。全县已有95%单位(部门)完成接入工作,乡镇政府全部接入。四是服务农村和社区建设。启动了信息化服务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建立村级示范信息服务站三个,为镇村农户搭建了一座促农致富的科技金桥”开展信息网络体系“三进”园区、市场、社区)活动。五是信息网络应用广泛。协助相关部门完成了县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协同办公系统”方案设计,经调适,现已正式启用。配合财政局、县局、组织部、监察局完成了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大组工网”以及监察局的全省联网工作。
7强化素质提升。
委坚持以开展“守业服务年活动”为契机,为进一步巩固机关效能建设效果。建立健全了首问责任制、服务限时办结制、失职追究制、绩效考核制等内部管理制度,增强了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充分调动了干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体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认真实施铅山县重大产业项目绿色通道,确保三个“缩减30%落到实处;对前来我委办事的服务对象,委都能做到笑脸相迎,热情接待,依法行政,对于政策允许的事,只要手续齐全,委立即办理,并在许诺的时限内办结,对于政策不允许审批的项目,委则认真地向项目单位详细解释政策规定,用一流的服务做好发展改革工作。
8推进其它各项工作。
协助村干部搞好新农村建设工作。今年,一是加强新农村建设工作。深入挂点村青龙镇赤江村官坪建设点。新农村建设点已拆除房屋17间、低矮破旧房12间、撤除面积466平方米,铺垫了两条路基560米,修建排水沟440米,基本上解决了天晴人止步(臭气难闻)下雨行路难的问题。二是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以及“千名干部带创业”活动。委由单位领导带领业务骨干深入到青龙镇青龙村帮农户解决实际问题。机关干部下基层共计100余次,走访群众100户,为群众办实事好事4件,新农村建设帮扶资金共12万元。组织股级以上干部每人帮扶一户个体工商户,协助他解决发展中存在困难和问题。三是加强机关廉政建设。坚持“”制度,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了有关廉政方面的制度和文件,撰写了读书笔记、心得体会。委主任郑森带头作了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专题讲座。通过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使我委的廉政建设得到加强。四是切实做好征地拆迁工作。派出了2个征地拆迁工作组,由3名领导和2名工作人员组成,具体负责梅国新区和大龙山村的征地拆迁工作。经常深入农户家中,耐心宣传有关政策,协助拆迁户解决困难,保证了征地拆迁任务的顺利完成。目前,委已完成梅国新区7户被征农户的土地丈量,已完成丈量面积合计10.1亩,占总任务的70%
二、年工作思路
非常关键的一年。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年。要以科学、积极、务实的目标和蓝图来引领发展、凝聚力量。今年,全委工作必需着眼于六项要求,突出六项重点:
努力实现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工作再上新台阶1着眼于稳增长。
继续紧抓积极财政政策机遇,深入研究国家政策。进一步加大与上级部门的衔接力度,积极筛选项目,做好前期工作,最大水平地争取国家、省的支持,确保落实资金数额逾越上年,力争4亿元以上。对于争取到手的项目,要切实加强项目建设管理,防止出现进展缓慢、配套资金不落实甚至中央资金违规使用的问题。加强项目储藏,做好前期工作。以“十二五”发展规划为指导,立足自身优势,依照不求多而求精、谋划一个成一个的原则,提前衔接谋划一批亟需建设的项目,同时筛选、论证一批长远发展的后备项目。
2着眼于扩大投资保增长。
努力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二是筹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资金。与财政、土地储藏、金融机构等部门和单位积极配合,一是确保完成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任务。以推进大项目建设为抓手。拓宽投融资渠道,放大政府投资的乘数效应。三是强化重大项目管理。提高项目立项审批效率,加大向国家争取核准的工作力度。做好项目建设的动态调度工作,及时协调处置项目建设中的有关问题。坚决贯彻国家有关规定,加大对中央投资项目的稽察工作力度,确保项目有效实施。加快在建的赣韶铁路等工程建设进度,并注重做好各项协调、服务和争取工作,努力实现我县利益的最大化。
3着眼于当参谋。
搞好经济形势的预测监测,密切关注国内外宏观形势变化。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健康发展。继续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一批重点课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领导决策搞好服务。
4着眼于项目开发贮藏和推介。
项目可谈”要求,年我县招商项目开发依照“近期可建。高起点、高水平地开发一批五大工业产业集群及配套上下游项目,高科技、资金密集型项目,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加工型项目以及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大项目。全年计划完成新开发招商项目25个。一是加强对项目单位招商项目开发的指导和调度;二是重点做好重大产业产业链招商项目的编制,确保完成市下达的招商项目开发任务;三是做好项目贮藏和推介工作。有专人负责项目库的管理,实行滚动淘汰制。招商项目实行网上公开推介,印发招商项目目录发到投资商手中,争取年举办1-2次项目推介会。
5着眼于强素质。
进一步做好学习培训、内部管理、行风建设等工作。以建立学习型机关为目标,以建设一流的干部队伍为目标。完善学习机制,制定学习培训计划,组织到先进发达省市、地区实地学习考察,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不时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加强督促检查,认真做好重大事项督办落实。搞好廉政教育,完善项目管理、党风廉政建设等各项规章制度,构建监督制约机制,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英国:创意产业从这里起步
当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这个大西洋上最大的岛国便在世界近展史上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进入新世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依旧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英国的创意产业在国际上具有标杆作用,它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创意理念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利用公共政策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
1994年,澳大利亚公布了第一份文化政策报告,英国政府派团赴澳大利亚考查,在这个考察团中就有后来成为英国首相的布莱尔。1997年布莱尔当选英国首相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并亲任主席。布莱尔提出要“通过英国引以为豪的高度革命性、创造性和创意性来证明英国的实力”,提出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英国振兴经济的聚焦点。1997年,布莱尔政府将原先的国家文化遗产部更名为文化、传媒和体育部(DCMS),使该部成为英国创意产业最重要的政府管理部门。
英国曾于1998年和2001年两次创意产业纲领文件,在2005年和2008年又分别了“创意经济计划”和“创意英国”的战略举措。1998年英国政府出台了《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明确提出了“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ies)的概念,并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此后,2001年,英国政府又了《英国创意产业专题报告》。英国政府的创意产业政策,是目前国际上产业架构最完整的文化产业政策。然而英国政府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推进举措主要志在扶持、鼓励与推动,并不希望干预市场。政策呈现出以下几大发展特点:加强创意人才的培养;培养公民创意生活与创意环境;促进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变;以制度奖励政策推动文化投资;推进经济与文化融合形成产业链等。
2005年6月,英国政府提出要把英国建设成为全球“创意中心”。同年11月,英国文化传媒体育部了《创意经济计划》。2008年2月,“创意英国”作为英国政府为英国的文化和创意产业规划的详细发展策略落地。2009年,在其的《数字英国》报告明确提出,要在数字时代,将英国打造成全球创意产业中心。“创意经济”与“数字英国”将是英国下一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词。
澳大利亚:文化创意产业的先行者
澳大利亚政府于1994年就了第一个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力推创意产业概念,希望将澳大利亚构建为一个创意国度(Creative Nation),使之通过创业产业和文化机构来表现澳洲特色。澳大利亚将创意产业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加以实施,成立了布里斯班大学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作为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直接支持的国家级创意产业振兴机构。近年来,澳大利亚的创意产业总产值约占GDP的3.5%~4.5%,有时可达到6%。其昆士兰科技大学创意产业园区的模式,成为国际上发展创意产业的典范。
澳大利亚政府从1990年代后期明确提出将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结合起来的概念。2001年,澳大利亚“版权委员会”联合“版权研究中心”委托咨询公司发表报告《澳大利亚版权产业的经济贡献》。报告指出,按照“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标准产业分类”(简称ANZSIC)体系,“版权产业”分为3类,即核心版权产业、部分版权产业、版权分销产业,明确了版权产业的建立体系。澳大利亚文化部长委员会在2008年的《打造创意创新经济》报告中则确定了“创意产业”的范畴。
随着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澳大利亚于2011年8月出台了《澳大利亚创意产业21世纪发展战略》。为保证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早在2009~2010财政年度,澳大利亚政府就宣布通过“澳大利亚商业化”计划对包括创意产业在内的各行业创新提供资助,用于提高澳大利亚的创新能力、生产力、竞争力,扶助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澳大利亚政府还推出了“研发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尤其是以中小企业居多的创意产业,给予更大力度的税收优惠。同时,通过教育和技能培训培养创意人才,被澳大利亚政府称为21世纪澳大利亚发展生产力的“奠基石”。政府针对中学、高等教育、专业培训都推出了不同的扶持措施,并且鼓励本国原创产品的创作。
美国:版权是文化创意的核心
美国的文化产业一直遵循着“利润最大化”信条,严格按市场规律办事,通过产品开发、建立全球销售网络、宣传促销和捆绑销售等多种手段和方法,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在美国,文化创意产业称为“版权产业”。 作为全球版权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版权产业已经成为当今美国最大、最富有活力并带来巨大经济收益的产业。
由于美国历史短暂,文化历史资源有限,于是美国经常将其他国家的文化经典行美国化的包装和制作,在知识产权零成本的情况下获利。比如电影《卧虎藏龙》完全是中国的故事,但却是好莱坞制作,《花木兰》和《功夫熊猫》都是取自于中国题材。虽然文化素材和资源是中国的,但是表达方式是全球共享的,制作方是美国的公司,版权归属美国公司,主要获利方也是美国公司。从1996年开始,美国的版权产品首次超过汽车、农业与航天业等其他传统产业,成为美国最大宗的出口产品,其中核心版权产业的出口额已达601.8亿美元,在出口、增值和就业等方面的持续增长,巩固了版权产业作为美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地位。
美国政府在文化政策制订方面显得与众不同,未设立文化部,但却对文化产业给予强大的法律和有效扶持。美国政府在政策上采取了“杠杆方式”,以“资金匹配”要求和鼓励各州、各地方以及企业拿出更多资金来赞助和支持文化艺术事业,因此,各州、各地方都必须拨出相应的地方财政来与联邦政府的资金配套。这种支持并非是来自政府自上而下实现的,而是自下而上来完成的,政府只是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和严格的法律保护。据统计,美国联邦政府对艺术的年投入约11亿美元,而州、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赞助高达50亿美元以上。美国政府鼓励外来投资:在自由和安全的环境下,美国文化产业采取的是多方投资和多种经营的方式,鼓励非文化部门和外来资本的投入,这凸显在美国文化产业的跨国经营形态上。
德国:创意提升国家形象
在整个欧洲,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已经逐渐被认识到是一个独立的经济部门,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同。2007年2月,德国签署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公约》。在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之初,德国联邦政府就将文化和创意产业设置为在柏林举行的欧洲文化部长非正式会谈的一项议题。虽然文化创意产业在德国的起步稍晚,但是凭借底蕴深厚的文化与强大的工业基础,德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大有赶超之势。
事实上,早在1992年,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就发表了德国第一份《文化产业报告》,而直到2005年,文化创意产业才被列入德国联邦政府的议事日程。近年来,德国联邦政府不断提高文化事业预算,并且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比如修订《专利法》《外观设计法》等。在2007年秋季,德国发起了“文化与创意经济行动”,旨在通过举办研讨会和相关行业听证会等活动搭建文化创意经济从业人员与政界交流的平台。同时通过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纳入国家创新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和传统产业的升级、创新和结构调整,曾经欧洲的重工业基地鲁尔工业区的转型成为了最成功的例子。2010年,德国埃森市与鲁尔区被选为欧洲文化之都,53个鲁尔区城市和乡镇联手将这个工业区打造成文化和旅游的统一体。
德国希望在新世纪通过发展文化创意经济改善国际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2006年,以举办世界杯为契机,联邦政府与企业界合作共同推出提升德国形象的“德国——创意之国”工程,开通了“德国——创意之国”网站,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推介德国新形象。其中最著名的活动是在全德国开展“创意之国的365个地点”竞赛,评选出365个文化创意之地。2010年,德国国家旅游局将德国作为“青春与创意之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推广,其中以建筑、艺术、设计和时尚四大领域为重点。一个蓬勃向上,并且充满创新精神和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德国已经展现在世人面前。
日本:以动漫带动文化输出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长期低速徘徊,促使日本政府把文化和经济结合起来。1995年,日本确立了在21世纪的文化立国方略;2001年开始全力打造知识产权立国战略,明确提出10年内把日本建成世界第一知识产权国;2003年又制定了观光立国战略,计划到2010年让到日本旅游的外国游客达到1000万人。为了把文化立国战略落到实处,日本政府还通过设立战略会议、恳谈会、幕僚会议、审议会等形式,研究商讨具体对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同时政府还制定了各项法律法规,包括《著作权法》《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等,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法律和政策的保障。
在日本,企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不仅大型文化活动要靠企业的参与和赞助,更重要的是,日本拥有一支成熟的知名文化企业队伍。凡是可以市场化的文化,都应通过市场运作方式来发展,这是日本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经验。除此之外,日本还实施了在高校内大量创设与创意事业有关的科系,奖励公营机关使用文化创意事业的成品或是以资金赞助方式鼓励企业进行开发,协助地方产业商品营销海外,以奖励方式带动地方企业积极参与文化创意产业活动等相关一系列措施。
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日本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其增加值已占GDP的18.3%。日本素有“动漫王国”之称,其年营业额达到230万亿日元,国内与动漫有关的市场规模已超过2万亿日元,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20%,其所拥有的400多家动画制作公司生产的产品成为日本文化出口的主要产品,占到了日本GDP的十几个百分点。日本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尤其是在亚洲国家和美国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如今,日本正从一个传统的产品制造大国,转向一个文化产业生产和输出大国。2010年6月,日本政府出台了《新增长战略》,制定了在海外拓展相关创意产业业务的政策。预计到2020年,日本在亚洲的文化创意产业收益将实现1万亿日元的目标。
韩国:设计兴国 韩流袭来
韩国提出了“资源有限,创意无限”的口号。1994年,韩国政府在文化观光部内设立文化产业局,自此拉开了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幕。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促使韩国政府开始改革,提出“设计韩国”战略。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韩国政府设立了韩国文化观光部(MCST),下设12个附属机构,其中“文化产业振兴院”就是为了协助将创意文化内容衍生成文化产品的一个辅助机制。
1998年,当时的韩国总统金大中与英国首相布莱尔共同发表“21世纪设计时代宣言”,从此设计产业成为了韩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中之重。1999年,韩国政府制定《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另成立“文化产业基金”。在此之后,韩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逐步向设计、电子游戏、音乐及电子网络等新产业倾斜。韩国把通过新的资讯技术与文化创作相结合、进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技术称为“文化与内容技术”,这是韩国极力推动的六大创新技术领域之一。
发改委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1)
今年以来,区发改委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各项中心工作,认真履行部门职能,积极创新工作方式,真抓实干,着力做好跑项争资、经济运行、项目推进、深化改革、稳控物价等各项工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1.跑项目争资金工作成效显著。今年,我委进一步加强和上级有关部门联系对接,加强项目前期工作,积极组织项目申报,今年上半年共争取上级资金2.07亿元,主要包括中医院中医药大楼5000万元、饶丰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4800万元、垦区危旧房改造3900万元、垦区棚户区改造2017万元、农饮安全巩固提升1146万元、官塘大道818万元、档案馆502万元等。
2.经济运行分析工作扎实推进。一是科学制定年度计划。在认真总结上年计划执行情况和综合分析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制定了全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和《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区相关会议已研究通过。二是积极开展经济运行分析。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工作的通知》,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监测、分析和研判,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切实加大调控力度,确保全区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目前我区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已基本完成。
3.抓项目扩投资工作大力推进。一是强化项目谋划。编制了《全区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和《全区2017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科学谋划区重点项目238个,总投资343亿元,其中新建项目145个,续建项目93个,有效支撑和拉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今年上半年,我区 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20.6亿元,同比增长14.5%。二是强化项目推进。烯牛石墨烯、富荣电子、宏鹏金属和三都农业示范园等9个项目列入省大中型建设项目(市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54亿元,其中5个市领导挂点重点项目1-5月份累计完成投资7亿元,占年度计划51.8%,序时进度在全市“12+2”中排名前列;贞白中学、富荣电子、柘阳LED、华凯丰科技、上饶卫校和人民医院保健大楼等6个项目列入2017年省市县三级联动集中开工重大项目,项目总投资26.1亿元;全区238个区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其中:贞白中学项目多个班组同时施工,项目指挥长每周现场督查,确保9月1日开学投入使用;富荣电子项目1#、2#、3#厂房、8#办公楼、9#研发楼及1#宿舍楼已封顶,9月10日前全面竣工;丰溪山水田园综合体项目稳步推进,11月底全面竣工;华家源秀美乡村项目征地工作已基本完成,已种植荷花32亩;上饶卫校项目正在方案设计。三是强化项目调度。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区重大项目推进机制的通知》,成立了区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区长任组长,区委、区政府其他领导任副组长,区直、乡镇(街道)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区重点建设项目推进领导小组,针对不同项目需要协调的各种事项,积极落实挂点区领导调度、常务副区长调度、区长调度和书记调度四级项目调度机制,强力推进我区重点项目建设。四是强化项目管理。上半年,我委开展了多次中央投资项目大检查,对全区20XX年至2017年下达中央资金的131个项目进行了全面检查,并向相关单位下发了问题整改通知,同时针对社会事业领域2011年以来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通报。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建设情况实行每月调度,进一步加强了稽查监管,有效地推进了项目的建设进度,提高了中央资金的使用效益。
4.抓改革促发展工作稳步推进。一是“放管服”改革逐步深入。项目审批方面,我委主动简化投资审批流程,优化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前置,严格落实投资项目备案程序。今年以来我委共办结投资项目83个,总投资89.2亿元,其中备案项目38个,总投资76.6亿元,占办结项目总投资的85.8%;清理收费方面,严格执行财税[2017]20号文件,从今年4月1日起,我区取消环境监测服务费、白蚁防治费、房屋转让手续费等3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停征卫生检测费、委托性卫生防疫服务费、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河道采砂管理费、计量收费、认证费和检验费等7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取消预防性体检费、登记费和依申请提供政府公开信息收费等3项涉及个人等事项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严格执行赣财非税[2017]11号文件,从今年6月1日起,我区取消易地绿化费和公路路产损失赔偿收费(含高速公路)两项省级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两次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预计年减负金额为355万元。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纵深推进。降成本优环境方面,全区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2017年工作要点、全区降成本优环境领导小组调整成员名单审议稿已完成;去产能方面,积极推进我区今年化解煤炭产能4万吨的任务目标,当前区政府已同意关闭东阳乡国庆煤矿的决定,该项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深入开展“地条钢”专项督查和电解铝行业违法违规项目清理行动,按照“零”容忍,达到“零”存在的要求,我区制定了排查方案,落实工作分工,层层压实责任。目前我区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已按要求上报。三是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深入推进。我委制定了《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2017年工作计划》;公车改革方面,我区296辆保留公车标识化工作全部按要求完成。
5.调结构促升级工作有力推进。一是积极培育新动能,制定了《xx区贯彻新理念培育新动能2017年工作要点》,着力培育新制造经济、新服务经济、绿色经济、智慧经济和分享经济,推动我区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二是夯实平台支持。抢抓省里高位推动调区扩区工作的窗口期,上饶高新区调区扩区相关材料再次提交省发改委,目前该项工作正在大力推进。三是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发展。今年以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工作扎实推进,我区已入选省级试点示范县,东阳龙溪、芦林西坛、铜钹山小丰、枧底溪西、毛村后溪等5个村入选省级试点示范村。
6.稳物价惠民生工作积极推进。一是价格监测精准。每月定期在我区嘉百乐超市、家友超市、裕丰市场、开心人大药房等代表性监测点进行市场采价。其中,对粮食、食用油、水产品、肉类、蔬菜等65个居民生活必需品,布洛芬、板蓝根等30种重点非处方药品和生猪收购价、玉米批发价等12种畜禽饲料进行采价监测并上报市发改委;对水、电、钢材、水泥、成品油等53个品种的商品及服务项目与周边县(常山县、玉山县)互通信息。在获得第一手信息基础上,对群众和社会关心的价格热点、焦点问题进行分析,发现苗头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及时消息,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二是价格管理到位。按照省市的要求,经区政府同意,启动我区社会求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对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领取失业保证金人员共50416人发放价格临时补贴52.26万元;应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管委会要求,分别对农业创客中心、热带植物园的门票进行成本监审;核定了三都热带植物园和农业创客中心门票试行价格、城区三个公办幼儿园春季收费标准、全区2017年春季中小学收费。三是价格监管有力。今年元旦、春节和“五一”黄金周期间,我委出动市场价格监管120人次,密切关注粮食、禽、蛋、菜等群众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价格供求情况和价格走势,对城区农贸市场、超市以及家电商场进行了全面检查(调查);春运和3月中旬,分别对全区各条客运班线票价的执行情况和气象部门的经营性收费进行了检查(核查);分别对区城市管道燃气有限公司和丰溪自来水有限公司有关收费情况进行了检查(核查);对教育、卫生等收费(价格)执收主体系统以及各大商品交易场所,继续强化收费(价格)公示,推进明码标价工作;实行节假日、双休日值班制度,进一步畅通12358价格举报投诉渠道,今年上半年共解答群众价格咨询 9件,举报件办结率100%。四是价格认证精确。上半年共完成涉案物品价格认证案件82件,涉案总金额127.53万元,其中盗窃、抢劫、诈骗等刑事案件54件,毁财案件22件,盗采矿产、滥伐林木、运输危险物品案件6件。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下半年,我委将根据上级发改部门和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继续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进一步健全项目审批(备案、核准)机制,继续做好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工作;
2、进一步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对接沟通,继续做好跑项争资争策工作;继续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3、做好2017年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和2018年区重点项目谋划工作,加强中央预算内资金、省基建资金项目的稽查、监管工作。
4、继续做好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放管服”改革。
5、继续做好新常态下物价各项工作,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6、继续做好省市发改委及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发改委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2)
2017年是召开之年,也是我市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建设美好新xx的关键时期。市发改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以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确立善谋、实干、争先工作思路,突出项目工作主线,围绕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主动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强化创新驱动,聚焦“五大行动”,提振“精气神”、提高“执行力”、争当经济工作“排头兵”,逐月、逐季分解落实目标任务,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目标任务。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9.9亿元,同比增长6.2%。 1-5月份,全市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1.9亿元,下降0.4%;固定资产投资46.6亿元,增长15.1%;财政收入7.03亿元,增长15.9%;财政支出18亿元,增长24%;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9.8亿元,增长16.9%;全市用电量3亿千瓦时,增长10%,其中工业用电量0.87亿千瓦时,增长1.3%。
(一)开展经济运行调度。编制一季度“开门红”、二季度“双过半”主要经济指标及GDP主要构成指标目标计划,由市政府印发各地、各单位执行。提请市政府召开2次经济运行调度会,会同统计、经信等部门按月开展指标运行监测和调度。
(二)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围绕国家政策投向,扎实做好项目谋划、项目争取和抓项目建设,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1.强化项目谋划编制。围绕全年投资目标,会同各重点项目平台、各项目责任编制2017年全市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全年计划实施美好新xx重点项目358个,总投资528.1亿元,其中2017年计划完成投资184亿元。亿元以上项目101个,总投资457.14亿元。突出重点项目引领,着力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做好全市“学浙江、抓统筹、谋项目、促提升”活动谋划项目有关工作,做好谋划项目指导、调度、汇总、完善工作,全市共谋划重点项目252个,总投资近400亿元。编报2017年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71个,总投资379.4亿元。
2、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合肥-xx-新沂高铁项目第一次环评公示已完成,并被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被设计为在“八纵八横”主通道基础上规划建设的高速铁路区域连接线。目前,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编制完成,选址、环评等支撑性文件已同步编制,正在开展设计招标工作。蚌埠-xx-滁州-南京城际铁路已纳入xx省皖江城际铁路网规划。xx通用机场成功纳入《xx省民航建设专项规划(2017-2021年)》和《xx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17-2030年),机场建设时序为近期(2017-2020年),且规划为构成沿江通用机场群的一类通用机场。xx泊岗淮河大桥项目施工图设计加紧编制。xx至巢湖高速公路项目纳入省交通路网规划,正在加快可研报告编制。104国道绕城线和女山湖特大桥工程稳步推进。环女山湖旅游总体规划初步完成编制。
3、加强项目申报争取。上半年以来,通过发改委渠道共争取中央及省投资项目16个,获批中央及省投资2.15亿,有力支撑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其中2017年度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项目获批资金0.9亿元、池河治理0.27亿元、千亿增粮规划田间工程0.25亿元、职高开放性实训基地0.2亿元、三中教学楼0.15亿元。截止6月底,已开工项目8个,正在进行规划设计项目9个。组织申报了坡耕地治理、产业互联网园、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
4、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协调推进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建设,纳入省“大新专”项目库项目71个,总投资379.64亿元,2017年计划投资75.1亿元,1-5月份完成投资39.4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2.5%。开展项目集中活动,18个续建项目全部复工,复工率100%;27个计划开工项目已开工20个,开工率74.1%,完成投资17.92亿元;26个储备项目已开工4个,转化率15.4%,完成投资2.95亿元;7个计划竣工项目已竣工6个。
(三)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化工集中区方面,配合市化工园区管委会(筹)做好项目招商服务工作,协调省重化办对拟招商化工项目开展入园前期审核,推动一批精细化工落户建设。凹土产业方面,组织申报了滁州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xx凹土产业发展基地。经发改、规划、国土等部门努力,“xx经开区涧溪凹土产业园”已经完成征求国土厅、环保厅、住建厅意见。开展与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合作共建xx经开区涧溪凹土产业园检验检测中心、凹土新材料研发中心事宜。对接茅迪集团、xx路网等一批具有实力的产业园区运营集团,开展PPP项目合作,开发凹土产业园,打造产镇融合的“凹土小镇”。淮河生态经济带方面,编制了《xx市争取列入淮河生态经济带规划重大项目库》,入库项目16个,总投资1715.48亿元。做好淮河生态经济带规划学习、研究,积极争取我市相关项目纳入规划。
(四)着力开展物价稳控。常规开展节假日市场价格检查,确保市场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开展春季开学教育收费、民生价费、涉农收费和涉企收费多项专项检查。对全市商品房明码标价进行明察暗访,规范商品房明码标价行为,营造公开、透明的商品房销售价格环境,稳定房地产市场。认真办理价格举报投诉工作,确保12358价格举报投诉渠道畅通,上半年共受理价格举报和咨询36件,全部进行了调查核实和处理,并及时回复,群众满意度高。完成全市行政事业性收费年度审核工作,加快推进水价改革,调整污水处理费标准,正式出台xx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方案。落实和完善家禽养殖和加工企业生产电价优惠政策,减免全市128家养殖和加工企业用电金额9.6万元。上半年,价格认证中心累计办理各类价格认定业务97件,标的总金额2768.2万元。
(五)加快推进淮干居民迁建工作进度。桥头镇淮干居民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正在开展潘村洼125户淮干居民迁建,目前已完成旧房屋拆除。2017年全市第一批733万16个移民后扶项目全部开工建设。2017年度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实施监测评估工作报告和2017年度大中型水库直补移民人口更新工作全部完成。
牵头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在全市营造节能有我、绿色发展氛围;努力开展提升行动,推进皖北及沿淮快速发展;牵头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努力建设诚信社会;认真开展文明创建、扶贫攻坚、秸杆焚烧、企业帮扶和招商引资工作,狠抓廉洁自律各项制度落实和廉洁自律主体责任落实工作,推动党的基层组织规范化和“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建设,努力打造创新奋进发改人才队伍,为推动五个发展提供组织和人才保障。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部分指标增速下滑。从当前经济运行看,地区生产总值、服务业增加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6项指标增幅低于逾期目标,将影响二季度经济指标目标的实现。
二是工业增长后劲不足。1-5月份,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1.7亿元,仅占全市完成投资总额的28%;在库工业项目剩余投资严重不足,剩余投资不足20亿元。从工业用电量看,1-5月,我市工业用电量8348万千瓦时,下降14.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电量5261万千瓦时,下降16%。从新投产企业看,1-5月份,全市未增一家规上企业,工业发展后劲不足。
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1-5月份,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6亿元,增长15.1,增速位居滁州市第6位。其中完成工业投资9.6亿元,下降14%;技术改造投资下降3.78亿元,下降11.8%。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做好综合规划工作
1.加强经济形势分析调度。根据我市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滁州市下达我市任务,加强对全市经济运行调度工作,确保完成全年任务计划。做好县域经济目标考核涉及我委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发展、节能减碳、项目工作、向上争取资金等指标调度,力争指标争先进位。
2.加强政策分析研究。在推进五大行动计划、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皖北经济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组织开展专题调查研究,推动工作落实。
3.编制年度计划报告。向市人代会报告《全市201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执行情况和下半年工作安排》。科学拟定全市2018年全年目标计划,在全面分析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谋划编制《全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18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4.扎实做好改革工作。统筹推进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专项小组改革工作,确保全市经济和行政体制2017年改革任务圆满完成。
(二)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1.加强投资调度。协调解决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入库相关问题,力争完成全年162亿投资计划任务,较上年同期增长15%。
2.聚力项目建设。以项目工作为抓手,以实施全市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和省“大新专”项目为核心,完善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机制,加强项目调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3.做好项目争取。密切关注中央、省级层面战略重点及扶持方向,着眼“十三五”规划,谋划一批支撑产业发展的新项目、大项目,充实完善项目库,力争更多项目纳入上级规划。
4.协调推进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着力推进2017年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5、加快服务业发展。协调开展服务业重点项目谋划,推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协调推进广大物流城、徽商大市场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做好服务业和社会事业项目申报争取工作。
6、移民安置建设工作。组织好2017年移民后扶项目实施,重点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倾斜移民产业扶持项目,帮助贫困移民脱贫解困。完成潘村洼淮干居民迁建,做好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市*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8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7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7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帮助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市二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推进“三大转变”和“两大建设”,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抢抓机遇、超前谋划、积极作为、扎实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圆满完成了市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和任务。
初步预计,*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17.8亿元,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2.3亿元,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339.7亿元,增长15%,第三产业增加值215.8亿元,增长18.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9.6亿元,增长28.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0.3亿元,增长36.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9.9亿元,增长39.8%;全市实际利用外资7273万美元,增长21%;外贸进出口总额3.2亿美元,增长1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9.1亿元,增长1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00元,增长22%;农民人均纯收入3122元,增长18.2%;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4%,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4.8%和1.1%。
农业发展形势良好。粮食连续四年丰收,总产量达139.2亿斤,增产10.2亿斤,增长8%,总产量占全省的1/7,稳居全省第一。结构调整扎实推进,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101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了标准化生产管理;改造中低产田27万亩,新增灌溉面积24.5万亩,新增旱涝保收田14.2万亩,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完成村村通工程2812公里,新增通油路行政村1304个,建成乡镇客运站58个;解决了20.6万农村居民的安全饮水问题;新增沼气用户20万户,让300多万农民用上了清洁能源;完成1.1万户无电户和203个盲点村的电力设施建设;新建改建农家店2407家;建成生态文明村207个,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畜牧业、林业发展迅速,占农林牧渔业产值的比重分别达到32.6%和7.8%。劳务经济稳步发展,全市培训农村劳动力3.2万人,劳务输出258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42亿元。
工业、服务业快速发展。预计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301.9亿元,增长17.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1.8亿元,增长22.5%。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8.9亿元,增长33.9%;实现利税126.6亿元,增长83.3%。优势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全市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达到62家,其中,销售收入超5亿元的企业13家,超20亿元的企业5家。工业集聚区建设快速推进,全市11个工业集聚区产业发展规划全部得到省发改委批复,纳入省重点支持范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7亿元,新建标准化厂房37.2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64户。服务业发展提速,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15.8亿元,增长18.4%。旅游综合性收入26.8亿元,增长16%;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58.4亿元,较年初增加51.6亿元,贷款余额455.9亿元,较年初增加45亿元;保险业保费收入15.7亿元,增长31.6%;房地产开发竣工面积184.2万平方米,销售面积194万平方米。三次产业比由上年的33.2:41:25.8调整到32.1:41.5:26.4,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7.9%,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抢抓国家实施中部崛起和全省加快黄淮四市发展的政策机遇,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和省专项资金项目1196个,资金8.4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5.5亿元,省专项资金2.9亿元。争取黄淮四市发展专项资金项目19个,资金6510万元,占总资金的33%,居黄淮四市第一位。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开工和建成了一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建设项目。“双十五工程”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其中,十五项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6.2亿元,占年计划的103.5%。11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1亿元,占年计划的101.3%。其中,纳入省重点管理的23个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10.8%。全市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17.6公里,达到451公里,占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1/10;干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383公里;涡河航运开发、沙颍河上游航运开发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总投资27亿元的2×30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国家发改委已同意做前期工作。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积极应对国家环保总局对我市实行流域限批的严峻形势,深入开展环保联合执法集中整治,清理62条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土政策”,对174家“挂牌保护”企业实施摘牌;对37家企业派驻环境管理员,在39家重点污染企业安装在线监控仪,新建完善65家企业重点治污设施,规范排污口140个,提前一个月在6个限批城市中第一个解限,环境保护迈上了新台阶。列入*7年计划内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关停小火电19台机组、18.4万千瓦,节能减排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关闭大型黏土砖瓦窑厂693座,复耕面积1.3万亩,发展新型墙材企业300多家,土地“三项整治”新增土地5万亩。
各项改革深入推进。改革改制国有企业27家,盘活资产近20亿元。重点企业改制取得重大进展,莲花集团完成精干主业、辅业分流改制和股权分置改革;*纱厂、康鑫电缆厂改制成效显著,产销两旺;北京三吉利能源有限公司成功收购*发电公司资产;*电缆厂破产重组启动生产;广东联塑集团租赁华林恢复生产。农村各项改革积极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进展顺利,农村信用社改革不断深化,5个县(市、区)联社实行了统一法人;城市信用社组建商业银行工作取得新进展;邮政储蓄银行挂牌开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非公有制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的86%,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57.5%。同时,文化、投资、财税、交通、价格、公用事业等领域的改革也都迈出了新的步伐。
改善民生卓有成效。全市用于解决民生问题的财政支出达到41.2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40.7%。年初向全市人民承诺的十五件实事全部兑现。投资9710万元,维修改造农村中小学校394所、23.9万平方米;更新农村中小学课桌凳60.7万套;投资1亿多元,实施“一建五扩”工程,市区中小学生上学难和学校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改造乡镇卫生院18所,市中心医院病房大楼、市中医院门诊病房综合楼基本建成,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六县市新农合参合农民522.1万人,参合率达85%;新增就业人员7.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7万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企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9.8万人、38.1万人和38.6万人,养老金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城市低保对象11.3万人,发放低保资金1.1亿元;农村低保对象32.3万人,发放低保资金1亿元。75所敬老院全部建成入住,农村五保户集户供养率由20.5%提高到30.5%。15万平方米安居小区、1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主体工程全部完工,6万平方米社会保障性住房正在加紧施工,补贴中心城区低收入家庭廉租房租金349万元,市区困难群体住房难得到缓解。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三农”问题突出、对外开放程度低等深层次矛盾尚未根本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制约因素增多,经济加快发展的压力增大。国家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着力控制信贷总量,继续严控土地闸门,进一步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资金、土地等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制约将更为突出。二是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较大。受粮油、肉类等食品价格上涨较多和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上涨向下游传导等因素影响,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比全国高0.2个百分点,比全省低0.4个百分点,对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三是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随着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持续增多,粮食稳定生产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难度加大。粮食连续四年丰产丰收,继续增产的空间有限,农资价格上升压力不减,对种粮农民补贴政策的增收效应减弱,务工收入持续增加的困难仍然较多,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四是工业化水平较低。工业经济总量小,大型企业少,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工业初级产品多,产业链条短,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五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就业再就业压力大,社会保障能力弱、覆盖范围小,群众对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等问题反映比较强烈,部分群众生活困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任务比较繁重。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
按照市委二届五次全会部署,制定和实施今年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好字优先、好中求快、改革开放和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一致性,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开创我市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新局面。建议*8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生产总值增长13%左右,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5%、17.3%和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进出口总额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5%。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迈出新步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4%,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4.67%和1.13%。并对节能减排目标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
——人民生活和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有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下。
——价格涨幅得到合理控制。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低于上年实际水平。
三、*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十分繁重,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按照市委二届五次全会提出的要求,坚持在发展中顺应调控、在调控中谋求发展,创造性开展工作,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努力完成以下主要任务:
(一)着力推进工业化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重点企业为依托,以重大项目建设为载体,加大改革创新、资金投入和战略重组力度,培育优势企业和知名品牌,推动重点行业发展实现新突破,构建适应新阶段要求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培育市场主体。抓好现有重点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帮助企业研究发展优势、明确发展战略,搞好发展规划、做好具体项目。注重引进战略投资者,支持中方实业、莲花味精、财鑫集团等重点企业内引外联,利用先进技术和先进工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壮大主导产业。认真抓好益海粮油、中方纺织、辅仁药业、金丹乳酸等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医药化工龙头企业的项目建设,提高主导产业的产能和规模。注重引进关联产业,拉长产业链条,推动主导产业由群体优势向“品牌+规模”优势转化。同时,着力培育机械制造、新兴能源和新型建材等成长性强和贡献率高的优势产业。努力推进自主创新。积极引导企业增强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意识,加大人才和资金两个关键环节的投入,坚持先进性、实用性、可行性三项原则,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抓住与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经济技术合作的机遇,依托我市2家国家级、1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突出抓好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肉制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等重大科研项目,不断加快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研发中心,积极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使其逐步成为带动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全力推动工业集聚区建设。中心城区重点加快经济开发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区、城西重工业区、城北创业孵化区、商水纺织服装工业区、港口现代物流服务区5个功能区建设步伐,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更多的大企业入驻。各县市区按照省发改委批复的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完善工业集聚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建设,保证新入驻企业投资强度和节能减排。
(二)着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稳定粮食生产为基础,以产业化发展为先导,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以转移农民为重点,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推进农业生产手段和经营方式现代化,加快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加强村镇规划,加快整治村容村貌,努力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稳定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实施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专用玉米良种补贴、棉花良种补贴、油菜良种补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补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确保补贴资金落实到位,进一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完成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项目建设,抓好国家优质粮产业工程项目建设。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提高农产品单产水平,巩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00万亩左右,粮食总产稳定在135亿斤左右,力争突破140亿斤。继续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提高蔬菜、油料、棉花等作物生产能力,扩大优质农产品和短缺农产品生产。推动现代畜牧业加快发展。落实好生猪、奶牛和肉牛生产扶持政策,以大用集团、陈州华英、志元食品、金丝猴集团等企业为龙头,围绕龙头建基地,不断提高畜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新增标准化养殖小区260个以上。进一步完善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切实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力争使畜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充分发挥*职业技术学院、海燕职专等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的职能作用,实施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切实提高外出务工农民的技能水平,培训农民工10万人以上,劳务输出达到270万人次。巩固提升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劳务品牌,努力打造一批新的劳务品牌,推动人口大市向人力资源大市、劳务输出大市向技工输出大市转变。支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再解决20万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继续改造升级600公里县乡公路,新建改造500公里农村公路。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农村沼气建设,争取新建10万农村户用沼气,积极推进农村改厨、改圈、改厕。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完成70个以上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和14万户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三)着力推动投资持续增长和重点项目建设。坚持有保有压,积极作为,继续谋划和建设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项目,促进投资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上持续快速增长。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切实把投资重点放在支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节能减排、产业升级、生态环保、自主创新、社会事业、城镇基础设施、交通能源等国家鼓励的领域及我市需要加强的薄弱环节,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升级项目。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加快建立新开工项目管理联动机制,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开工条件,限制盲目建设“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中的粗加工项目。集中精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今年我市初步拟定10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74.4亿元,年计划投资68.6亿元。紧紧围绕这些重点项目,实行项目责任制,加强对重大项目建设尤其是政府投资项目的稽察,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严格落实责任,确保项目早达产、早见效。一是全力推进“双十五工程”,确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二是继续推动银企合作,努力扩大信贷投放规模。加大重点上市企业培育力度,扎实做好上市培训和推荐等工作,争取河南漯阜铁路、金丝猴集团等企业尽早上市融资,努力缓解资金制约。三是加快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完善重大项目推进配合联动机制,超前谋划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切实加强对项目可行性的论证,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好项目库。全力做好中石油炼油厂项目争取工作,确保未来几年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持续拉动。
(四)着力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把发展服务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力争今年取得更明显的成效。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关帝庙维修扩建和外部环境整治,启动平粮台古城遗址保护与开发工程,建成市多功能影视城等文化事业设施。积极整合书画经营、艺术培训、杂技培训与演出等文化资源,鼓励民营文化企业加快发展,培育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引导支持*日报、广播电视等单位,在广告传媒、印刷发行等方面,深化体制改革,整合优良资产,兴办文化产业项目,切实增强我市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加快发展旅游产业。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以沙河景观带、太昊伏羲景区、老子故里景区、关帝庙景区、故居景区为重点,搞好旅游发展总规划,加快景区建设,提升景区品位,形成“周—淮—鹿”、“周—项—淮”、“周—西—淮”旅游精品线路,不断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步伐。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推进豫东南医药物流中心、*粮食现代物流中心、豫周物流中心等一批商贸物流项目和黄淮农产品批发市场、
周淮农产品批发市场等一批市场项目建设,不断提高我市现代物流业水平。
(五)着力推动城镇化进程。走集约节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提高城市对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支撑能力。加快发展中心城市。依据中心城市总体规划,以东区开发、旧城改造为重点,加快推进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东区加快项目入驻和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开工建设市体育中心和市图书馆、博物馆综合项目,加快市广电中心、报业大厦综合建设、安居小区二期三期、市委党校新校区等项目建设进度,争取早日建成;旧城改造着力抓好文昌大道西段、关帝庙文化旅游广场、颍河社区、回民社区、半岛城邦、滨江·国际星城六大重点改造和建设工程,加大中心城区路况改造力度,力争完成六一路南段和新建路西段的改造任务,积极做好八一路铁路地下通道工程协调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加快完善城市功能。继续抓好中心城区小街小巷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工程,完成10条次干道亮化,实现所有小街小巷硬化亮化。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契机,加快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步伐,新增绿地100万平方米,新建和完善街头绿地16处,确保今年实现创建目标。把城市发展和培育城市产业结合起来,逐步提升中心城市的集聚力、辐射力,增强城市经济的竞争力。加速推进城乡协调发展。重点抓好县城和沈丘付井、鹿邑玄武、项城秣陵等39个国家、省、市重点小城镇的扩容提质,加快城镇化步伐,力争今年城镇化率达到28%。大力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积极探索周商一体化管理途径,加快推进周淮一体化进程,推动城乡资源互促互补、协调发展。
(六)着力推动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采取强有力措施,全面完成节能减排各项目标任务。坚持对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生产能力和产品一律淘汰,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允许新建,对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工业企业一律停产治理,对未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任务的县市区一律实行“区域限批”的总体要求,继续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多层标准化厂房建设,严把投资强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继续开展土地“三项整治”,充分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切实抓好“禁实”工作,今年上半年县级以上全面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大力发展新型墙材生产企业,解决好“禁实”后的建材接续,最大程度地满足城乡建设需要。强化对水源、土地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抓好造林绿化,进一步提升全市整体绿化水平。
(七)着力推进改革开放。深化企业股份制改革,积极推动邦杰集团、华林集团、*纱厂、宋河酒厂等企业的改制完善工作。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搞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探索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引导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继续抓好投融资、财税、金融、文化、事业单位等改革。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充分发挥市开发区和县(市、区)工业集聚区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推动承接产业转移由零散向集群化转变。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明确主攻地区、主攻产业,瞄准国内工业企业、民营企业500强,搞好项目策划,鼓励和促进境内外资金投向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公益性基础设施等领域,继续引进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耗能项目。加强对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努力提高签约项目履约率。
1、起草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年初,根据20__年各项经济指标完成和增长速度,我局精心组织、认真分析,合理确定了20__年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经过县政府常务会、四家班子联席会、县委常委会议定,最后以县委办字[20__]6号文件下发至各级各部门。
2、积极做好宏观经济运行监测与研判。
我局充分发挥经济宏观管理职能,定期对全县经济运行情况及发展趋势进行监测和分析,针对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和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向县委、政府提出对策和建议,完成了一季度向县政府及市发改委报送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3、当好县委、县政府参谋助手职能。向县委、县政府提交了开发__“空气罐头”建议报告和完成了《__县服务业聚集发展规划(20__—2020年》初稿,并积极筹备编制“十三五”规划前期工作。
1、资金争取工作
县政府年初下达我局全年争取上级资金任务为17000万元,截止目前,已下达中央、省级投资计划共8756.86万元。结合发改系统工作规律和当前政策来看,每年上半年工作重点主要是项目申报,投资计划下达一般是从下半年的8、9月开始至年底结束。根据已申报并进入评审阶段的20__年中央、省级项目的投资规模来看,我局将努力争取年底完成17000万元的目标任务。
2、项目编制工作
根据我县近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模,结合国家、省投资政策导向,我局于20__年底组织编制了__8个项目并已分批次向省发改委申报。同时,谋划编制了20__年中央预算内项目42个,涉及中央预算内投资近7亿元。
3、项目审批工作
我局积极落实“简政放权”精神,简化项目审核手续,提高项目审批效率。__至6月,审批项目30个,备案项目__个,项目总投资65405.__万元。
一是以工代赈项目扎实推进。1、完成我县20__—20__以工代赈项目(50万元以上)市级验收,其中,__乡街上至__公路、__镇__村至__山公路项目的实施得到市发改委的高度评价;2、跟踪落实20__年__县__镇以工代赈片区综合开发项目的监督管理工作,总投资321万元(11万的项目管理费、__万元的地方配套),完成投资180万元,已完成总投资的60%。3、完成申报20__年__县以工代赈项目的前期工作。
二是扶贫生态移民明显提升。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能融入”的总体要求。我县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严格落实上级各项要求和决策部署,生态移民工作进展顺利。20__年,省、市预安排我县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规模为搬迁安置农村人口459户 2__0人。其中,桃映镇街上、太平镇街上2个安置点完成投资__47万元,截止目前,桃映安置点正在实施孔桩,太平安置点进行基础开挖。
石漠化综合治理方面:1、完成省水利厅副厅长__一行人对__县20__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督察工作,__县20__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66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600万元,地方自筹60万元,治理了车坝河小流域石漠化面积__.38平方公里;2、实施完成了__县20__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77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700万元,县自筹70万元,治理了洪坪河流域石漠化面积__.35平方公里,正筹备县级验收工作;3、牵头完成了__县2011—20__年的石漠化效益监测工作,相关数据已发市发改委。
巩固退耕还林方面:1、牵头完成了20__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建设项目的实施方案的省、市级评审。__县20__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建设项目总投资402万元,分为农村能源沼气和省柴节煤灶建设项目、生态移民建设项目、后续产业建设项目;2、牵头完成了《__县20__—2020年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主导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1、加强收费管理。按照省局要求,完成了20__年行政事业性收费单位、收费目录、收费标准以及收费总额的录入,并全面完成对20__年度网上录入的《收费许可证》年审工作。结合非网上录入年审,截至4月底,共审验《行政事业性收费许可证》92个,年审率__0%。
2、认真开展价格认证。20__年上半年共受理公、检、
法委托涉案物价格鉴定116件,总鉴定值2__万元。其他各类鉴定5件,鉴定值33万元。3、加强价格监督检查。通过开展节日期间市场监管和检查工作,维护了我县节日期间市场价格的稳定,定期开展重要商品的价格监测,加强对粮食、食用油、肉、禽、蛋、蔬菜等35种主要商品价格监测预警,认真开展了医疗服务、教育收费等专项检查。共出动检查人员__0人次,检查单位和个体户190户,查处价格违法行为5件,查出违规金额7000元,清退7000元。
4、认证落实成本监审事务。完成了对县城垃圾处理费的成本监审并成功组织召开了听证会,目前,根据听证会代表们的对县城垃圾处理费调整标准意见和建议,已形成正式听证报告报市发改委的审批之中。
5、加强对价格调节基金的征收、使用管理。截止目前,我县已征收价格调节基金__57699.94元,基本做到了应征尽征,足额入库。在蔬菜项目基地管理上,及时督促三个基地按项目实施方案有序推进,资金按照程序拨付使用。同时,及时对5月份各基地的涝灾进行现场核查后形成书面灾情报告上报市物价局。
按照省、市、县关于“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有关会议和文件的要求,我局采取“察民情、听民声、化民怨、解民忧”的工作思路和方法,选派政治素质好、业务过得硬的干部深系点__村和__村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和党建扶贫工作。半年来,驻村工作得到了两地群众的认可和上级领导的肯定。一是在__村完成__组通组公路硬化工程;二是完成__新区农村集中建房工程;三是启动__新区文化广场、污水处理、供排水、沿江步道、卫生室、幼儿园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四是统筹实施好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项目;五是为__村蔬菜基地建设协调价调基金__万元;六是认真落实结对帮扶,实行正科干部“一帮三”、副科干部“一帮二”、股级和一般干部“一帮一”,已解决帮扶资金4600元;七是已落实__村鱼塘建设资金50000元,党建扶贫、结对帮扶资金6000元;八是积极协调解决麦子沟通组路硬化资金70万元;九是已为__村店院组独生子女户__和因火灾受灾解决帮扶资金7500元。
回顾半年来的工作,虽然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
下半年,我局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战略部署,集中精力,加大项目的谋划和实施力度,着力在扩大总量和优化结构上下功夫,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后发赶超。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做好全县经济预测分析工作。根据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动态,分析全县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提供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建设。
二是做好“十三五”规划前期准备工作。成立“十三五”规划调研小组,分为乡镇组和县直属机构调研小组,分别进入乡镇和县直机构、企业进行调研,摸清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底数,结合国家政策针对方向,找准我县“十三五”发展方向。
三是加强对项目的督查工作。建立健全的督查机制,对进度缓慢的项目加以通报,督促完善前期手续,督促责任部门加快工作进度,对至今未能开工和中途停工项目实行“红、黄”牌警告,加大督促力度,从而顺利推进项目建设。
四是加大对项目争取力度。了解国家项目发展趋势,积极主动向上级部门沟通衔接,千方百计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争取更多的项目在我县落地。
五是加强市场价格监管,重点抓好超市明码标价,规范标价用语,促进经营者价格诚信。进一步做好居民生活主要商品、价费的日常监测预警工作。强化对价调基金征收的协调工作和基地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管。
六是进一步加大联建及帮扶力度。组织实施__梁三角塘组连户路硬化、上寨至蚂蟥田通组路硬化、赶场坝至岳家寨路灯安装,__新区其它相关工作。指导帮助村支“两委”搞好蔬菜基地建设、发展、资金帮扶等相关工作;帮助村民抓好秋、冬季农业生产工作。
七是重点抓建安营业税征收。杜绝建设项目阶段拨付不使用完税凭证,年底汇总完税的情况,按拨付数额及时完税;全面梳理汇总我县建设项目,明确责任单位按时按要求完善资料,争取入库;积极加大对接力度,争取市领导部门的支持和理解。
(一)围绕发展,加强综合计划、规划管理,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1、加强计划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发展计划工作报告,提出20*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思路与主要指标建议,经人大会议审议通过实施。完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印制文本提供人代会审议、通过。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十一五”专项规划编制等工作。规划编制工作先后被评为*市政府“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一等奖和省发改委规划编制“综合奖”。完成了《规划课题集(二)》的编印、发送工作。
2、做好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密切掌握全市经济动态,对国民经济各阶段运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先后开展了7次全市经济运行(发展)态势分析,针对各阶段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积极研究分析、预测走势,提出对策和建议,促进了计划的顺利执行和全市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牵头组织召开了全市第十五次综合经济分析例会,专题研究第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及重点工程建设的思路和对策措施,为市委、市政府做好全年经济工作提供决策参考和建议。按月及时向省发改委上报我市经济发展数据指标和分析说明,加强社会发展动态分析,积极参与文化大市建设。
3、重视课题和政策研究。完成了“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与建议”、“建设新农村,推进新和谐”等15个全局性发展问题的课题调研,其中《推进新和谐要在高起点上建设新农村》被《浙江经济》录用。组织开展了对全市七个领域非公有经济进入教育领域投资情况和“节水型社会”建设情况的调研工作。完成《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若干意见》,报市委印发实施。研究起草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665行动计划”》。起草了“关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讨论稿。
(二)引导投向,加强基础设施和投资项目管理,促进了中等城市建设。
1、加强基本建设项目综合管理。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研究起草了《*市政府投资管理实施细则》。做好政府投资项目的综合管理,牵头组织财政性投资为主项目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以及工程概算审查,实现项目全过程管理。编制实施“十一五”重大前期建设政府投资项目规划,共33项,总投资163.64亿元。组织开展了政府投资项目实行“代建制”的考察学习。对企业投资项目由审批制改为核准制或备案制。积极宣传贯彻落实《浙江省招投标条例》。
2、做好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工作。建立了重大项目建设领导责任制,完善《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做好重点工程申报工作。编制了“*市20*年度重点建设项目建议表”,经市政府审核,确定实施重点建设项目35项(其中省、*市重点建设项目7项),总投资101.2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77亿元,同比增长27.51%。协助市政府组织召开全市重点工程建设工作会议,进行深入动员,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履行重点工程综合管理职能,加强重点工程督查、协调工作,保证建设进度。全市在建重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6.97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1.17%,比上年同期增长28%。
3、重视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制定了20*年*市重大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做好已列入重点工程预备项目名单的27个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建立了20*年招商引资项目库,积极参与招商活动。配合做好高速公路复线、*-*第二通道有关前期工作。配合市委组织部做好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建设和有关前期工作。配合市供电局做好500KV*输变电所址及线路路径论证工作。配合水利部门做好市水利项目建议书论证工作,争取列入20*年省重点项目。
(三)强化监管,加强价格调控管理,规范了市场价格秩序。
1、加强重要商品、服务的价格管理。先后组织召开调整出租车票价、开征污水处理费、调整乐虹片区自来水价格听证会,调整了我市出租车票价,出台调整和开征污水处理费政策,拟定乐虹片区供水价格调整方案。重新公布524种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药品价格,继续对非盈利市级医疗机构药品采购实行差别利率顺加作价,进一步减轻患者和医保经费负担。调整了5座我市*年底以前投产的非省统调地方公用水力发电机组的上网价格,促进实施煤电价格联运,缓解电力紧张局面。做好价格受理、成本、定价三大前期工作,加强成本监审,完善集体审价。健全价格监测定期分析制度,坚持对9大类37个品种商品每月2次的价格监测、分析。出台了物业管理服务收费办法,核定了新世纪、银河花园2个普通住宅小区前期物业服务收费标准。
2、加强清费治乱减负工作。部署并开展了20*年度收费验审工作,对全市20*年度行政事业性收费、垄断经营性收费以及以收费形式征收的各种基金、集资、附加的执收单位进行逐个细致的验审。对4个单位发出整改意见书,要求限期整改,4个单位移交检查分局立案查处,注销收费许可证10个。规范和调整了会计师事务所服务、土地事务服务、防雷技术服务、有线电视服务、机动车牌证工本费等有关收费。规范培训班收费审批流程,认真审核了21个强制性培训班收费。完成了全市行政事业性和经营服务性收费单位的收费许可证办理有关延期手续。全面清理了我局近几年来有关收费文件,停止执行部分收费项目。
3、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力度。联合运管部门,及时采取措施,开展春运期间我市部分公路客运票价检查,有效制止乱涨价行为。开展了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重点检查以及教育、涉农收费专项检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维护消费者权益。组织了节假日市场价格检查和日常菜市场价格检查,切实维护了社会稳定。加强了市、乡镇、村三级价格监督网络建设,开展了“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认真做好价格举报工作,全年共受理价格举报投诉135件,办结137件(含上年遗留2件),办结率为101%。按照“放得开,管得好”的总体要求,加大了对价格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全年共立案查处价格违法案件31件,经济制裁总额375.62万元,退还消费者36.89万元,上缴财政249.67万元。
(四)注重调控,加强粮食安全管理,确保了社会粮情稳定。
1、扎实开展粮食安全工作。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对具有一定规模、信誉好的种粮户发放粮食预购款,确保粮食订单履约率。今年早稻订单粮食收购10179吨,完成计划的92.18%,居*市第一。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严格开展经常性粮食仓储安全和“一符四无”检查,做好季度仓储千分制考核工作,指导和督促收储公司认真抓好仓库修理、器材维修以及仓容的安排和落实,有效保证了粮食储存安全。研究制定了20*年度全市地方储备粮油的轮换计划并上报市政府批准执行。认真开展了上年度全市粮食供需平衡情况和今年全市粮食农业成本调查,与财政部门协商并签订了20*年度粮食财务包干协议。编制完成“十一五”粮食安全规划,完善粮食安全预案和应急预警机制,加强粮食市场监测监控。积极开展“放心粮油”活动,坚持定期检测储备粮油产品,认真做好日常检查,对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和企业,及时建议有关部门进行查处,确保居民放心吃粮。认真做好我市军粮供应工作,积极开展拥军慰问活动。
2、积极培育粮食市场。加强粮食市场培育,依法加强粮食流通市场管理,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稳步开展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改制工作,提出了*市粮食收储公司改革实施方案,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协助企业做好国有资产出租承包等管理工作,盘活国有资产,有效发挥现有资产效益。积极做好全市粮情监测点的监测和粮食信息的采集分析及统计上报工作,及时为粮食购销企业提供粮食产销和市场价格信息,并深入开展对粮食企业的调研活动。认真做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二周年宣传工作。
3、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围绕“平安*”建设,我局成立了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及时落实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和领导责任制。安全生产工作被列入局党委重要议事日程,适时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及时传达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做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得以深入贯彻执行。与下属13个粮食企业签订了《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做到责任分工明确,安全生产措施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企业、落实到人。加强《安全生产法》宣传工作,做好节假日期间的生产安排,完善负责同志带班值班制度。
(五)积极协调,服务企业改制和上市工作,加速了体制改革各项工作。
贯彻落实体改会议精神,着手制定“十一五”体制改革规划,积极开展经济体制改革课题研究。研究制订放宽非公经济市场准入政策,加强民营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外资嫁接等多途径加速发展。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协调会,协调通用电子、制鞋总厂、清江粮管所、虹桥建筑公司、柳市棉纺厂等企业改制,指导制订改制方案。帮助胜武公司筹建股份公司,指导其制订公司章程、组建董事会、监事会等。在深入基层调查了解我市企业改制情况的基础上,组织召开市政府改制文件修改补充意见座谈会,提出*市2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积极培育企业上市资源,引导、推动、支持民营企业上市。加快推进小城镇综合试点改革工作,总结改革经验,并上报柳市、乐成和虹桥三镇为省级中心镇。
(六)突出重点,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和推广应用,推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
加强电子政务外网安全管理,完成防火墙的配置升级工作,完成KILL杀毒软件升级部署,安装网络流量分析软件对网络进行测试管理。加强对电子政务外网计算机的管理,研究了多种互联网接入认证方式,实行IP地址和MAC地址绑定,将市政府网站移植到websphere5.0平台。按照《浙江省电子政务网络技术规范》要求,对电子政务平台进行了改造,接入省电子政务外网,实现资源共享网络的全省互联。推广电子政务应用,普及短信息办公业务和公文收发业务,完成试点单位的内部公文流转、档案管理等业务应用,提高机关办事效率。完成20*年*两会网站的信息工作,在市政府网站新增设“便民信息”、“*湾港区”等栏目。扶持信息产业发展,引导软件业、信息产业制造企业做大做强,积极申报设立省级信息产业园。
(七)健全制度,加强队伍和系统建设,维护了文明机关良好形象。
1、加强能力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价格法》、《粮食流通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通知精神,建立健全机关干部学法用法制度,不断增强干部队伍的法制意识,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继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在积极牵头推行并联审批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实现了全市基本建设项目审批全部在行政中心窗口接办,限时办结,全年承诺件提前办结率为96.27%。
2、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一次性告知制”、“首问责任制”、“办事承诺制”、“限时办结制”、“A、B岗工作制”、“新录用工作人员指导师制”等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以能力和绩效为导向,把人民满意作为标准,推行奖优罚劣制,增强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确保机关行政高效。认真做好文明机关复评,积极开展机关“四好科室”和“节约型机关”创建活动。
3、加强作风建设。继续深化党员先进性教育,建立长效机制,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进一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切实转变作风,深入调查研究,提供优质服务。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工作人员廉洁自律意识,树立干净干事、文明干事的好形象。继续打造学习型机关,实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努力造就一支“勤学习、善思考、精操作”的发展和改革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