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9 05:16: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语言能力,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语言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基础,也是积累所有知识的载体;它是我们日常生活和沟通的工具,是连接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有效桥梁,可见语言能力在人的一生中的奠基作用。既然如此,适时开发并合理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也就显得尤为重要。4~6岁是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关键阶段,此阶段形成的语言能力是孩子一生中其他能力形成的重要基础。如果忽略了此阶段语言能力的培养,那么由此造成的缺陷也是其他年龄段难以弥补的。经过十几年的幼儿教学实践和不断地学习与摸索,我在培养幼儿语言能力方面有一些小小的心得,愿与大家分享。
一、注重家庭教育,为幼儿语言能力的形成奠基
陈鹤琴先生曾说:“注意环境,利用环境,环境是最好的教具。”首先,父母是孩子最初的启蒙者,日常生活中家长自己要说标准的普通话,句子流畅完整,用词鲜活,语气生动,做一个语言上的好榜样。其次,为人父母者应以童心与幼儿多交流,多提孩子感兴趣的问题;同时,积极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让孩子有兴趣听,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第三,营造民主氛围,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交流,让他毫无顾虑、放心大胆地说。第四,创造机会、寻找环境,激发幼儿说的兴趣。有的孩子胆子小,想说但又不敢说,久而久之就导致不会说。这时,家长就应该创设有利的条件让他说,例如多带孩子接触人群、社会、大自然,创造机会让孩子和陌生人沟通和交流。
二、提升幼儿教师素质,为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助力
幼儿园是学龄前儿童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又一主要空间。作为这个空间的主导者——幼儿教师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形成与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幼儿教师自身的教学语言要规范流畅,讲述要生动活泼,语言表达要清晰悦耳,富有表现力;情感表现要真实朴素,富有感染力,使幼儿乐于倾听、乐于模仿,于润物细无声中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其次,幼儿教师应注重激发幼儿的表现欲和主动性。我教的是中班的幼儿,这个阶段的孩子记忆能力和模仿能力非常强,所以每教过一首儿歌或讲过一个故事,我都会鼓励小朋友主动地给其他小朋友再表演一下,既避免了教师的独角戏,又给孩子以表现的机会。同时,我还设置了“星星小舞台”,鼓励他们把在幼儿园以外学到的儿歌、故事表演给全班的小朋友,对主动参与的小朋友会以上“小小光荣榜”、贴小红花等形式予以表扬,大大地激发了幼儿说的积极性。第三,游戏编排巧设计,说中玩,玩中说。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生活的主体,编排有趣生动的游戏,是培养幼儿想象力,感知事物,发展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编排表演故事剧本。我们班的小朋友在演《小红帽》故事剧时,小男孩扮演的大灰狼语气凶狠,动作野蛮,颇具“狼性”,小女孩扮演的小红帽口齿伶俐,惟妙惟肖。通过表演,让孩子们语言的形象性得到了提高。玩丢手绢游戏时,被抓的小朋友就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或唱一首歌,使一些性格腼腆、内向的小朋友也慢慢地克服了羞口的弱点。组词游戏,以“树”为例,可让幼儿组成“小树”、“大树”、“松树”、“柳树”、“杨树”,在此基础上还可再扩充成“绿色的小树”、“漂亮的小树”等,看谁组的多,并给获胜者以一定形式的奖励。通过游戏,使幼儿乐说,从而达到会说。
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为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导航
在幼儿园,语言教学就是引导幼儿在学习中丰富词汇,在模仿和理解的基础之上适时启发幼儿的想象能力,运用简单的词汇、句子逐步培养他们连贯说话的能力。
在儿歌《小毛驴》的教学过程中,我先是有意识地启发幼儿想象,小毛驴长的什么模样?小朋友观察图片之后,都很踊跃地举手发言,有的说:“小毛驴有长长的耳朵”,有的说:“小毛驴长着大大的眼睛。然后我又问:“根据我们以前讲过的阿凡提的故事,想象一下阿凡提的模样?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小朋友各自描述了他们脑海中阿凡提的形象,并用“聪明”、“机灵”等词语来形容他。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我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幼儿都能用连贯的语言来表达。
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是艰巨而又长期的过程,只要我们坚持不懈,运用科学的方法,加上我们的爱心、责任心,就一定能够真正让孩子想说、敢说、乐说、会说,发展好幼儿的语言能力。身为守护天使的幼儿教师,我们任重道远且责无旁贷。
关键词:幼儿语言教育 培养
一、家庭中的幼儿语言教育
家庭是幼儿生命的摇篮,是孩子们最温暖、最安全、最自由、最快乐的港湾,家庭成员的讲话水平及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幼儿语言的发展。因此,家长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家长做好榜样。3~4岁的幼儿处于接受语言能力最强的时期,家长以身作则与孩子用普通话交谈,谈一些符合孩子语言特点的,孩子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让孩子乐于说、乐于讲,乐意讲普通话,从小培养幼儿学说普通话的兴趣。
(二)利用各种环境,激发幼儿想说的欲望。双休日家长可带孩子去公园、书店、游乐园等地,在玩的过程中教幼儿认识事物,鼓励幼儿交谈,如与小朋友、售货员、小动物们、植物谈话,家长可以从中了解孩子们的内心想法。孩子们的大脑中有了内容,自然会流露出想说的欲望,同时为幼儿的想象插上了美丽的翅膀。
(三)睡前讲故事。睡前讲故事对孩子们来说是最温馨最幸福的时刻,孩子依偎在妈妈、爸爸身边,听着有趣的故事,让孩子接受到语言的熏陶,适当的提问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让孩子通过说来表达对故事中人物的看法等等,从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利用媒体让幼儿接受语言信息。孩子的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强,选择一些合适的电视节目让幼儿欣赏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是很有益处的,家长还可以为孩子们选择配乐的儿童诗让幼儿欣赏,时间长了,幼儿自然会跟着读;同时也可以利用录音机、影碟机等电教手段,让孩子在日积月累中学习语言,接受语言,加强对孩子的语言培养。
二、幼儿园教育中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教师应积极为幼儿创设一个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一)开展多种语言活动。如定期举行儿歌朗诵会、讲故事比赛、语言教学游戏等,其中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当教师故事时,幼儿听得认真,当请他们讲述时,他们又会绘声绘色地表演。如我班郑漪、王雨琳、赵子昊等小朋友,经过近一年的训练,不仅能模仿老师有表情地讲述,而且还能创编,语言表达能力令全班幼儿非常佩服。
(二)日常生活中进行随机教育
1.户外游戏活动时的语言教育。户外游戏时,可请幼儿说出玩具的名称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及喜欢的理由,如李嘉正小朋友说:“我喜欢玩轮胎,轮胎跑起来很快;张宏宇说:我喜欢“鳄鱼”,它是我的大马。孩子们在愉快的游戏中大脑思维活跃,想像力丰富,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
2.散步时的语言培养。散步时启发幼儿讲述观察到的事物和现象,鼓励他们发问。如梧桐树叶的变化,孩子们会说,初春时树叶是嫩绿色的,过几天后嫩绿的树叶变成浅绿色的,再过些天,孩子们会说树叶变成深绿色的,到夏天时,梧桐树的叶子又变得更绿了,这时教师要引导幼儿学新词:“碧绿”,这样,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运用语言活动中所学的词语,能使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
3.注重日常谈话,加强个别指导。小班幼儿由于环境的变化,对周围的人或事物感到陌生,容易产生情绪不安,甚至变得“沉默寡言”,这时教师应和他们亲近,抚爱他们,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话语跟他们说话,使幼儿在感情上得到满足。同时我们要根据不同情况,做好个别工作,对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向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我们要主动亲近和关心他们,有意识地与他们交谈,解除他们说话的顾虑创设语言交际的情境,鼓励他们大胆说话。
4.图书角的妙用。班里的图书角是孩子们最喜欢去的地方,小班幼儿模仿性强,往往喜欢与别人看相同的书,容易发生争抢现象,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幼儿想办法。如我看看你拿的书好吗?咱们一起看这本书可以吗?你看完了给我看一看,好吗?通过这种语言引导,可从中培养幼儿的与人交往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有话语权,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权力,让幼儿处在宽松、和谐自由、充满童趣的环境中,让孩子自由地探索、尝试、犯错、被纠正。 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切机会,让孩子们无拘无束地表达、交流、争论,满足幼儿“说”的愿望,从而为提高全民族的语言表达能力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士魁.语文如何走出困境[J].语文学习,1988(12).
[2]崔峦.小学语文教学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65.
[3]朱作仁,李人凡.语文教学研究文集[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129.
[4]李维泽.思维与语言[M].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6.
[5]朱晏殊.儿童语言发展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关键词:幼儿教育 语言能力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2.175
众所周知,语言能力的培养在幼儿阶段的教育活动中具有举足重轻的重要作用,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孩子们一生的语言能力、综合素养的培养意义深远。我们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要积极挖掘教材中的语言因素,设计有针对性的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情境,强化家校合作,使得幼儿的语言能力从小得以强化,为今后的人生成长奠定基础。
1 着眼教材,挖掘其中积极的语言因素
课堂教学是我们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能力,我们需要着眼课堂,着眼教材,积极挖掘教材中积极的语言因素,给孩子们语言能力的提升提供一个有效的载体。
第一,幼儿教材中,有些语言内容直接以文字呈现。限于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孩子们在学习这些文字的时候兴趣并不高昂。于是,课堂上,笔者往往把这些文字内容所表达的主题用一幅或者几幅图画来加以展示。孩子们面对形象生动的画面,表达的欲望就会被充分激发,教师再把孩子们所表达的语句,与教材中的语言进行对比,孩子们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达到提升语言能力的教学目标。
第二,幼儿教材的内容多从生活实际出发,涉及孩子们日常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笔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或者让他们根据教材中的内容表演相关动作,或者编制教材短剧,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复述,或者评论表演优劣。这样,孩子们会从自己日常较为熟悉的内容入手,将自己日常的所思所想积极表达出来,对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类似于《客人来了》、《别说我小》等教材内容都可以这样组织教学。
2 组织游戏,刺激孩子潜在的语言行为
刚入园,不同的孩子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与个性特征。有部分孩子性格内向、怯懦,不敢随意和别的孩子交谈,课堂上不敢举手发言,这种情况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影响他们语言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让这些孩子在游戏活动的魅力影响下张口说话,一步步敞开自己的心扉,以天真阳光的心态去迎接园里的生活、今后的挑战。
相关调查表示,幼儿园所的教学活动中,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做游戏。鉴于此,我们可以把各项具体的教学活动融于一定的游戏情境中,让孩子们在最喜欢的游戏活动中悄然接受熏陶,提升其各方面的能力。如今年的“六一”,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六一游园会”游戏活动。活动中,孩子们扮演着自己所喜欢的角色,有的扮演游客,有的扮演医生,有的扮演售货员,有的扮演游乐场老板……不知不觉,半天时间就过去了,孩子们在不停地嬉闹,不停地交流,甚至有的学生还开始与“售货员”讨价还价,有的学生装作怕打针的样子嗷嗷大哭,有的学生开始掰着手指头计算着价格……放学了,孩子们还和家长喋喋不休,诉说着今天在园里的收获。看到每一名学生的语言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笔者甚是欣慰。
3 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园所语言氛围
在幼儿教育这个培养语言能力的关键阶段,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对于促进孩子们的成长极为重要。前段时间媒体不断曝光的“狼孩”、“猪孩”在回到人间后,语言能力很难恢复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在这个阶段没有接触到有效的语言环境。笔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采取了种种措施,意在营造良好的园所语言氛围,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
第一,家校结合,创设家校一体化的语言环境。与家长的交流中,笔者建议父母在与孩子接触的日常环节,都要有意识地渗透一定的语言知识,以最好的语言环境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每天的起床穿衣环节,父母一边帮孩子穿衣服,可以一边引导孩子说说今天的衣服的颜色、款式、价格,穿在身上舒不舒服,自己看来漂不漂亮等等;进餐时,可以引导孩子说出餐具、菜品的名称,具体的味道,还可以说一些感谢父母的精心制作等内容的话;洗漱的时候,引导孩子说说洗漱工具的名称,如脸盆、牙刷、香皂……
第二,鼓励交流,营造学生相互间合作教学的语言氛围。一个班级只有一个教师在上课,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的时间、人数毕竟是有限的,只有将学生间相互交流的兴趣与潜力积极挖掘出来,才能够营造良好的相互合作的语言氛围。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之间相互朗读,相互纠正,提出意见;可以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分别说出自己的看法,并积极沟通,力争得出统一的意见。在课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针对某一话题进行交谈,如天气、动画片、父母、美食等等。
第三,丰富课堂形式,开展形形的课堂活动。首先,看图说话。这是幼儿课堂常见的教学形式,它对于创设课堂情境,营造语言氛围大有好处,对于孩子们今后的语言能力发展也有很大好处。其次,引导孩子们自编故事。无论是听广播、看电视、看图书,幼儿都会接触形形的幼儿故事,在听完故事后,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幼儿自己编故事,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力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语言能力,在园所范围内营造了浓郁的学习氛围。最后,如背诵诗歌、猜谜语等活动,都有助于激发幼儿的交流欲望,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
总之,语言能力的培养在幼儿成长的一生中非常重要,我们要紧抓孩子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语言兴趣,多措并举,积极进行语言训练,给孩子们创设一个愿说、乐说、会说的语言环境,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的教育生涯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薛雷.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J].好家长,2011,(20).
【关键词】英语语言学 语言能力 语言运用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能够使用它。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得学生在英语运用方面一直有所欠缺。近年来,人们渐渐开始重视该问题。英语语言能力涵盖了英语学习的各个环节,通过语音,词汇,语法交流等来展现语言能力,而语言运用就是需要在一定环境下对于英语的运用能力。因此,必须把握好英语语言学能力与语言运用的关系,才能在英语水平方面得到提升。
一、英语语言运用的重要性
新课程标准实施后,新的教学模式不再只是关注学生的成绩水平,而是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锻炼。对于学生而言,经过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才能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在思维能力方面,学生自身是主要掌控者。但是这并不代表外界对学生就没有影响。在英语教学方面,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学生运用英语知识。学生通过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能对教师所讲的语法进行举一反三,从而帮助其能熟练的应用英语知识。
英语语言学习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包含词汇、句式结构、阅读等各个环节,这些环节的组成就是为了让学生熟练在应用英语知识。虽然英语语言学能力和语言运用有一种相符相成的关系,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英语语言学能力于语言运用存在差异。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如何让英语学习发挥最大的价值,就需要通过掌握英语语言知识来运用它。在应用英语知识的过程中,对它就会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为之后的英语学习铺平道路。
二、英语语言学语言能力和语言应用的关系
1.英语语言能力是语言运用的基础。对于英语学习而言,语言运用的过程能够展现语言能力。所以说,语言能力的最终表现形式就是语言运用。语言运用的范围要比语言能力的范围要广。在一定程度上而言,英语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不可分割。英语语言能力作为语言运用的基础,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拥有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语言运用就有了稳固的基础。英语语言能力的提升需要对英语各个环节知识进行理解,这些知识的理解最终可以在语言运用环节体现。如果缺少这个过程,就难以进行语言运用。因此,英语语言能力是语言运用的基础。
2.英语语言运用是语言能力的检验过程。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是否拥有较好的语言能力是需要通过语言运用来体现的。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更是为了在实际交流过程中应用它。而想要有较好的语言能力就需要对英语学习的各个环节的知识有一个很好的理解。充分的理解不仅是语言能力提升的一种有效方法,更能够保证在运用的过程中不出现错误。因此,英语语言运用是语言能力的检验过程。总之,英语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是相辅相成的。
三、英语语言学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不同之处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于英语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是有很多说法。例如,乔姆斯基认为,英语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所涵盖的范围不相同。他认为,英语语言能力指的是辨别句子和理解句子的能力,并以此为基点对材料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而语言运用则需要通过这些认识的总和来把具体的知识表达出来。所以说,英语语言能力与语言运用是不相等的。此外,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还会受到各种干扰,致使语言运用会变得不那么简单。如果一个英语学习者只掌握了英语语言的规则,而没有掌握在不同的社交环境中正确合理得体的使用语言,那么,这个学习者语言运用就会出现问题。简单来说,语言运用就是语言能力在不同情境下的交流活动。有人认为,这种交流所体现的就是一个人的交际语言能力。认为交际语言能力不仅包括了语言能力,而且还包括了语言运用。对交际语言能力也有相应的描述。总之,不同的观点对英语语言学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都有不同的认知。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英语学习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英语学习中,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结构,是提升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方法。了解英语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关系是英语学习者提升英语水平的重要方式。从英语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知道英语语言能力是语言运用的基础,英语语言运用是语言能力的检验过程。了解英语语言运用和语言能力的关系,不仅有利于教师更好的实施教学策略,而且还有利于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
参考文献:
一 、创设语言环境,有效培养幼儿语言能力
好的语言环境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年龄越小的幼儿受环境的影响越大,特别是刚入园的小班孩子。开学初,孩子们第一次长时间的离开了亲人,来到陌生的地方,教师根据孩子直观感知的特点给他们创设语言环境。我要在活动室里的一面墙上贴上他们的照片,让他们来一起找一找自己在哪儿?找到后学说:“这是我,我叫某某某”这样不仅消除了幼儿心里的焦虑不安,也渐渐消除他们的陌生感,还培养了他们的口语能力。另外,我还在活动室的墙面上布置了一些孩子们熟悉喜欢的小动物图片,平时让他们说说小动物的名称再模仿小动物的叫声,找找小动物们喜欢吃的食物,并学说“小兔请你吃萝卜”“小猫请你吃鱼”“小狗请你吃肉骨头”等等,这样不仅增强了幼儿从小爱护小动物的情感,还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培养孩子从小使用礼貌用语的前提。文明礼貌是人们的道德准则,是人与人友好相处的规矩,使孩子从小学习礼貌语言,养成有良好语言的习惯,日常生活中首先培养幼儿学会用礼貌语言主动、热情、大方地打招呼,每天入园时会主动向老师问好;离园时会与老师说“再见”;受到别人帮助时会主动说“谢谢”;当自己不小心碰到别人时会主动说“对不起”;对方还要会说“没关系”;有老师来班上有事或听课时会说“客人老师好”等等。一学期下来家长们普遍反映我班的孩子说话能力提高了,也变得特别懂道理有礼貌了。
二、教学活动中注重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
1.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
培养幼儿注意倾听,是发展幼儿表述能力的保证,首先要学会听,听得准确,听得懂,然后才能正确地模仿说出来。我首先让幼儿听他们熟悉的喜欢的小动物入手,如我来模仿某一个动物的叫声,请孩子们说说是哪个动物来了,或者我先说出某个动物的名字,让孩子们来模仿动物的叫声。然后再让孩子们听听周围所熟悉的声音,比如汽车的喇叭声、打雷声、风声、雨声、琴声、锣鼓声等等,让他们听后模仿想象,说说这些声音在说些什么;最后再让孩子们听故事,学习故事中的人物对话,从而使幼儿从小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
2.鼓励幼儿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
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本着这样的目标,我常用激励机制让幼儿产生想说的愿望,给予积极发言的孩子即时贴上一颗红五星或一张小贴画来表示肯定。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我每次会让孩子们说说探索操作的过程,刚开始时,这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经过几次操作实践,现在我班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已有很大提高。
一次,我在上公开课《奇妙的水》,我让孩子们将白开水变成甜甜的水,孩子们操作完后,我让孩子们讲讲他们的操作过程。几个孩子很大方又很快地就说出了先在杯中放糖再放水,然后用调羹搅拌就变成甜水了。我首先对他们的操作过程表示肯定,然后再继续让其他孩子说说还有没有不同的操作方法,这时有个孩子站起来说我是先在杯中放水再放糖,然后用调羹搅拌就变成甜水了。我及时表扬了该孩子,然后我请所有的孩子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变酸酸的水。
3.适时运用拟人化的语言,激发幼儿表达的兴趣。
兴趣是成功的老师。我发现小班孩子对小动物和熟悉物品的对话比较感兴趣,在每次教学过程中尽量调动孩子们的兴趣。比如我在教小朋友们掌握正确的进餐方法,习惯和同伴一起吃饭时,开始我带了一只玩具小猫和一只玩具小兔出现在小朋友面前,同他们打招呼,小朋友们立刻会说:“小兔你好”“小猫你好”,然后我请幼儿看情境表演一:在小猫的家,小猫正在吃饭,一边吃一边喊:“喵,喵,菜我不要吃,饭也不要吃。”东张西望,手不扶碗,一不小心,饭打翻了。幼儿观看情境二:在小兔的家,小兔坐得端端正正,一手扶着碗,一手拿调羹,一大口一大口的,一会儿就把饭菜吃完了。我提问:谁打翻了碗?为什么?小兔是怎样吃饭的?小朋友们立即模仿小兔吃饭的样子,坐得端端正正,而且还很快学会了儿歌。在讲述故事《小鸭找家》活动中,我先出示玩具小鸭,同样让小朋友和小鸭相互打招呼,突然我模仿小鸭的哭声,问小朋友们:“小鸭为什么会哭”?孩子们说出了许多小鸭哭的原因,也有孩子说小鸭可能找不到妈妈迷路了。接下来我重点向孩子们讲述了“迷路”的含义,这节活动幼儿学习兴趣很高,很快就学会了故事中小动物的对话。
三、 游戏体验,培养幼儿使用交往语言的能力
一、在日常生活各环节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一)利用晨间谈话活动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晨间谈话活动是以对话形式进行的言语交往,因此培养言语交往能力是谈话活动的关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交流。因此,谈话作为一种致力于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活动,它不失为语言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1、谈话活动要有一个具体、有趣的话题
谈话活动要围绕一个具体、有趣、贴近幼儿日常生活和经验的话题而进行,也就是说谈话活动要有一个“中心”。缺乏中心的谈话话题往往是零乱的、分散的,指导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每次谈话活动时设立一个固定的、有趣的话题,让幼儿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谈话讨论。
对于话题我们要选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贴近幼儿生活的、并且使幼儿有兴趣和喜爱的话题。如小班的晨间谈话活动“幼儿园有什么?”,中班晨间谈话活动“我最喜欢的人”,大班晨间谈话活动“恐龙乐园”等等这些都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喜爱的并且会特别关注的。只有选对话题才能调动幼儿讲述的积极性,并能充分调动幼儿的思维,引导幼儿积极思考。
2、谈话活动要多方参与,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谈话活动在于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因此要注重教师间、幼儿间的信息交流与补充。当幼儿围绕中心话题交谈时,他们的思路是呈辐射状向外扩散的,而个体间的经验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交谈中幼儿获取的信息量比较大,内容也比较丰富。谈话活动可以是幼儿与其他同伴之间的交谈、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交谈、也可以是幼儿独自在集体面前讲述。
(二)在生活活动中指导幼儿学习语言
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幼儿园,幼儿每天都要进餐、喝水、如厕、散步、游戏等这些都是幼儿必不可少的生活活动。在幼儿园中的生活活动还要加上入园、离园、间操,以及过渡环节的等待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幼儿总是有意无意的与教师及同班进行着语言交往。发生在幼儿生活当中的这些自然的交往情境,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对幼儿进行语言指导的很好的机会。在这些非常自然的情境中,幼儿往往能真实的表现自己的语言交际水平,及言语表达的态度和行为习惯。比如在我们班,有的孩子在游戏和自由交谈中往往有很多的话题,可在教育活动中却表现的少言寡语甚至不敢表达;有的孩子因为认识很多字能自己讲故事,可是当我给他出示一幅图片没有文字辅助时他却不敢表述自己的想法,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留心观察幼儿,对每个幼儿的言语交往能力和交往态度都有所了解,为每一个幼儿确立有针对性的语言教育目标。
我们还可以在交往中为幼儿提供语言示范,丰富幼儿词汇。幼儿在生活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物品,我们可以通过与幼儿的交谈向他们介绍他们比较熟悉的物品的有关知识,比如介绍幼儿喜欢的书籍,介绍幼儿喜欢的玩具等。在介绍的过程中我们们就在为孩子展示相关的词汇和句式让幼儿来模仿学习。通过经常积累幼儿会慢慢理解有关的词句,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讲话中。
(三)利用区角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儿童语言的学习是在完整的情景、真实的言语实践中形成的,是儿童主动参与和建构的过程发展起来的,因此儿童语言的学习应与其生活融为一体,让儿童在自然情景中有意义地使用语言,应该是语言发展的最有效手段。语言是人类交际和生活的重要工具。对于成长中的幼儿来说,语言不仅是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手段,也是需要学习的对象。3—5岁的幼儿正处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因此,我们要利用幼儿喜爱的区角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区角游戏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动脑操作的机会,而且在区角扮演与交流中能促进其语言的发展。
1、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感受到轻松和充满鼓励
幼儿们进入区角后,只有感受宽松自由,在活动中他们才会有话敢说。幼儿语言发展能力有快慢,我们要抱着一种积极鼓励的态度来增强幼儿的信心。尤其对于不爱说话的幼儿,更需要教师和他们交流,给予关心和帮助,加强个别指导。
2、充分利用各区角的条件与机会,发展幼儿语言
区域设置的规划和环境创设要根据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具体要求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做整体的安排,一切从幼儿的水平和发展需求出发,让幼儿成为区域的主人。因此,我们要精心创设区域环境。首先,在创设环境时,既考虑到幼儿之间方便交流与合作,又注意区域之间互不干扰,从而使幼儿能专注投入某一活动,充满自信地探索问题,交流思想。我们创设的区域以固定的为主,利用班级的方位结构,尽可能地使活动区动静分区:一般将较为安静的区域安排在室内:如语言区、美工区、益智区、科学实验区;相对会发出较大声音的活动安排在靠近门口或室外:如表演区、动植物区等。平时幼儿棵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区角,在不同区角,我们都可采取灵活的方式引导幼儿语言发展。通过观察每一个孩子在游戏时的操作活动、表情和情绪变化,寻找话题与幼儿进行对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A-0092-01
语言能力对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我们在班内设置了语言区。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班级中多数活泼、好动的幼儿很少选择语言区。这些幼儿的动作发展很好,但语言发展比较缓慢。将近半个学期过去,一些幼儿从来没有选择语言区。我多么希望幼儿能够迷恋语言学习,即使达不到迷恋的程度,也能爱上语言学习,并在语言学习中感受到愉快。为此,我做了一些尝试,在此与同行们商榷。
一、以兴趣为支点,让幼儿爱上语言
语言学家斯特娜夫人说过,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他们对着迷的事情,会积极探究。要引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首先要了解幼儿的爱好,并根据幼儿的爱好投放相应的材料。如果学习的内容本来就是孩子所喜欢的,无疑是最好的。但考虑到孩子的整体发展,考虑到知识的系统性,有些需要学习的内容并不是孩子所喜欢的,这时,需要我们想方设法让孩子喜欢它,或者渗透在孩子喜欢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孩子自然而然地获得这方面的知识。
为了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们丰富了语言区的材料。首先制作了彩色的背景墙:上面有飘着白云的天空,有清澈见底、泛着涟漪的河流,有郁郁葱葱的树林,还有开满鲜花的草地。其次打印并封塑了一些彩色的图片,有幼儿喜欢的喜羊羊和灰太狼,有熟悉的海绵宝宝和章鱼哥,还有各种动物形象。我们将这些图片悬挂起来装饰语言区。在背景的衬托下,语言区的环境焕然一新,成为了舒适、温馨的地方。又到了自选区域的时间,在老师的宣传下,幼儿对语言区多彩的背景、可爱的形象充满了兴趣,绝大部分都参与了进来。
二、以游戏为主线,让幼儿学会沟通技巧
近阶段,我发现一些教师过多地强调了情感、态度的发展,忽视了幼儿语言技能、技巧的训练。我认为应该在关注幼儿情感、态度的同时,重视技能技巧的训练。例如,我想通过一个活动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学会完整地描述,恰当地使用量词。于是,我创设了“南通特色食品商店”这个游戏。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南通的各种特色食品,有西亭脆饼、嵌桃麻糕、白蒲茶干、云片糕、董糖等。将这些食品摆开,俨然一个南通食品小商店。在了解、介绍、统计这些食品后,我们的小商店开始招聘“营业员”了。
什么样的孩子能当上“营业员”呢?对此,我们展开了讨论。孩子们纷纷举手回答:“脸上有笑容。”“对待顾客要热情、有礼貌。”“会介绍自己卖的食品。”“会卖出很多食品。”我告诉孩子,卖出很多食品就是会招揽顾客。围绕怎样介绍每一种南通特色食品以及如何招揽顾客,我对孩子们进行“培训”。首先让孩子说出自己要卖的食品的名称,其次描述味道,最后说一句让顾客心动的话。在游戏中,孩子们都想当“营业员”。为公平起见,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语言,我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让所有的孩子都应聘,表演如何卖食品。其余孩子当评委,举手投票,票数多者应聘成功。在孩子们一番表演和唇枪舌战下,“小营业员”终于产生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完整地介绍一件物品,并敢于在同伴面前表现自己。接下来,食品小商店开始营业了。“小营业员”们纷纷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招揽顾客。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听到“小营业员”的吆喝声,还听到他们在交往时使用的礼貌语言。孩子们对于如何更好地交往,表现得更加成熟。他们学会了使用“你好”“谢谢”“请走好,欢迎再来”等礼貌用语。此外,还能听到“小营业员”说:“你好!请问你买几个麻饼呀?买几片麻糕?几根脆饼?几块白蒲茶干?”这样一来,他们基本掌握了这些量词。
每个孩子都想说、愿说、乐说,都沉浸在这种买卖游戏的快乐中,他们的语言能力便在无形之中得到了提高。
三、以激励为手段,让幼儿共享成果
在活动中,教师应注意挖掘每个幼儿的闪光点,让每个幼儿通过展示,感受收获的快乐。交流展示、经验共享、理性提升,这是活动的重要环节,目的在于引导幼儿自发自愿地交流、讨论,积极表达情感,共享快乐,共解难题,提升经验,为幼儿提供充分表现、交流、学习的机会,同时激发他们再次参与活动的欲望。
如在“蛋糕屋”中,孩子们用橡皮泥制作了各种蛋糕。为鼓励幼儿创作,我们对每一个作品都展示、拍照,让幼儿感受到老师的重视。对于一些做得特别精致、有特点的作品用保鲜膜封住,并展示在橱柜上。很多幼儿都渴望自己的作品能用保鲜膜封住。于是,我让全班孩子当评委,让孩子举手表决,决定哪个作品可以展示在橱柜上。这个展示评价的过程大大激发了幼儿的积极性,有的幼儿连续多次练习,针对作品的不足进行改进。当看到自己的作品终于展示在橱柜上时,那种兴奋溢于言表。这个过程也让幼儿学会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断地努力。
一、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幼儿语言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调动学生主动意识、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教师应灵活运用各种丰富多彩、幼儿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在朗诵教学中,我将唱歌、语言游戏、角色表演等融入课堂,使幼儿在轻松有趣、紧张活泼的气氛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同时结合教学内容和幼儿实际,引入录音、DVD、电脑等多种现代化媒体,借助现代化教学媒体,使教学手段多元化,使课堂成为超越课堂时空、背景的立体化的交际活动环境,拓展朗诵教学的空间,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如利用录音机播放诗歌和故事;利用DVD 呈现故事图片和动画故事;利用摄像机提供幼儿相互学习的情景。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有的幼儿可以朗诵一首有情节的儿童诗、讲述一个短小的故事,这时我用摄像机把他们的表演录下来并呈现在电视上,他们看了自己的表演别提有多高兴了。如此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呈现“立体”式格局,充实完善课堂结构,极大地激发了幼儿求知的兴趣,调动了幼儿参与课堂的主动性,使幼儿听觉、视觉全方位、多层次受到刺激,全身心的体验朗诵带来的思想愉悦,使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
二、在日常生活中刻意引导幼儿学习语言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是一部活的教科书。生活中“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都是活的知识之宝库”。因此我们将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作他们学习语言的场所。
一直以来,我利用晨间谈话的时间,坚持开展小记者讲新闻活动,并请孩子们学做小主持人。开学初,大多数孩子只能讲早上起来穿衣服,穿好衣服洗脸吃早饭,吃完早饭来上幼儿园等等这些简单的流水帐新闻。为此,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什么是新闻?并引导他们去发现生活中的新闻。慢慢地,在我们的鼓励、引导下,孩子们能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有趣的事讲给大家听了。有的小朋友讲了自己在家中认真练跳绳的事;有的小朋友在新闻中告诉我们,她爸爸出差了,妈妈很想爸爸,还哭了……等等,孩子们开始关注自己周围的生活了。每周一,每班再选一个小朋友参加全园的小记者讲新闻活动。既锻炼孩子们的胆量又让他们在看、听、讲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许多人认为幼儿教育就是幼儿园教育。这种误解导致他们只关注幼儿园内的教育,家长们只依赖于幼儿园的教育时间。其实,孩子的教育是随时随地发生的。我们应该不断拓展教育时空,在更广阔的教育空间内挖掘教育资源,使教育时间得以延长,并更为广泛。因此,我们利用社区资源,走出幼儿园、走进了幼儿的生活空间。如:带领幼儿参加社区文艺演出、参观污水处理厂、参观农贸市场等等,通过开展这些丰富的活动来创设宽松的对话机会,让孩子们从中学习语言。
三、开展语言教育活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开展“广而浅”的语言教育内容值得借鉴:婴幼儿学习语言,都要与周围的现实的人、物、大自然及社会现象紧密相连。语言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的认识能力,而认识范围的扩大,内容的加深又丰富了幼儿的语言。因此,要注意发展语言交往能力紧密与认知能力发展相结合。根据幼儿直观感知的特点,给幼儿创设条件、丰富生活内容,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发展幼儿语言。秋天来了,带幼儿散步时,让幼儿观察各种树木、花的变化。幼儿在寻找过程中发现好多树变了样,“石榴树的叶子黄了,像一把金色的小扇子”“有树叶落下来想小船” “松树好是很绿,看上去像一顶尖尖的帽子”、幼儿在观察议论、想象中及时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然后可向幼儿提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形容石榴树,相应地丰富了词汇。
四、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让幼儿接受语言信息
关键词:英语语言 能力 培养
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没有放在重心上,由于这样的状况,不少学生对语法知识和词汇的掌握就不是很丰富和扎实了,不仅如此,在实际的社会交往中更是无法运用到这方面的知识。形成这样局面的原因,主要是传统外语教学法,即与分析――翻译法也有一定的关系。当然要区别对待,前者不说,就后者来看,前一段时间,所有外语教师基本上以语言知识,特别是语法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当然与所使用的教材不无关系,有部分教材也没有根据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来进行编写,正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英语教师把教学过程单单看作是英语知识的传授,因此,根本无暇顾及学生的语言的实际运用和语言的能力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英语自学能力
1.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英语词典。在新生刚入学时,教师可能发现许多学生不会查阅英语词典,或者是查阅速度慢,或者是面对一个单词的多种用法不知所措。所以教师应该首先帮助学生了解词典的用途,词典中符号的表示和词典编排的规律,指导学生快速、准确地查阅,并要求学生经常使用词典。
2.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自学词汇。单词的发音,词形的变化,单词的用法及例子,学生都可以在课前借助词典独立完成,上课时教师再进行检查、更正和补充。这样,不仅能节省课堂时间,更主要的是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3.提出目标、自学课文。学课文之前,教师先提出要求,让学生预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词典,读懂课文,翻译课文,翻译对学生来说是不可少的;同桌或前后桌间共同设计问题,互问互答,互相解决疑难,找出文章中的关键词和句子;简要地归纳课文的中心等。这样学生预习就有目标,学习也有乐趣。教师还必须对预习进行检查、指导,进一步引导学生挖掘课文的深层含义,开拓学生自学的深度与广度.
二.采取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听说交际能力
学习英语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更有效、更规范地进行语言实践与交际。而我们传统的教学往往忽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且,也缺乏必要的英语学习环境。结果许多能考高分的学生,却“金口难开”,他们学的英语也就成了“哑巴英语”。他们开口说英语,难度很大,而现在对英语口语的要求又在不断提高。因此,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口说英语,培养学生的听说交际能力,使学生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
英语教学法中的句型教学法(双向式英语)、情景法、视听说法,交际法等都有助于学生听说交际能力的培养。电化教学给我们提供了更直观、更有效地进行语言实践与交际的条件。利用录像教学,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学生在听懂录像中对话的内容后,可再根据对话中所采用的一项交际项目编写一段类似的对话,进行操练。让学生编写对话的内容,最好是挑选结合学生实际、今后需要的有助于交际活动的、他们感兴趣的材料。只要学生感到所学内容实用、有趣,就定会认真学习,就会掌握好。一讨论是另一种有助于听说交际的方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全班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各抒己见。讨论题也应该是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如:birthday,age,football等。教师课前先列出能启发学生的论点、论据及思路。学生用简易的英语发表自己的看法,陈述理由。在讨论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及连贯使用英语的能力。
英语教师应该考虑,外语教学过程是落实到教学计划之中,传统的外语教学在课堂教学上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就是绝对的权威,老师讲,学生听,一节课,四十五分钟,基本是“满堂灌”,而学生则只是被动的接受,有的外语教师甚至更本不去进行课堂设计,也不可能去“挖空心事”作课堂设计,就只有照本宣科了。而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状态。这样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严重的挫伤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这种课堂教学是一种呆板的教学,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传授与接受、学生和学生之间都处于互不交流往来的境地。因此,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与现实的语言交际活动是有着天壤之别的。要加强课堂教学与实际情况的横向联系,这是现在教学形势发展走向,使其生活更加贴近。
三.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幼儿数学;语言能力;循序渐进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276-02
大班孩子的思维还处于简单、浅显、单一的状态中,且生活经验不足,语言区域狭窄,更缺乏数学语言,而且语言不规范、不完整、不准确,数学语言表述能力尚未形成,劲力不足。如何加强“说”的训练,使他们“爱说”、“会说”、“善说”,成为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的棘手问题。下面本人结合自己长期的教学实践,就幼儿园大班孩子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谈几点看法。
一、充分挖掘,拓展“说”的内容
大班的孩子观察能力薄弱,表述丰富的数学现象时往往说法单一,三言两语说完就无话可说了,反映了他们的思维比较简单、肤浅、片面。因此,教师必须结合操作、演示、看图等物质化活动,充分挖掘,多方诱思,寻找出其中的可用因素,启发孩子做出不同表述。例如,在教学“8和9”时,教师引导孩子看图并做表述:“图上画的是老师和小朋友在一起浇花,一共有9个人,有9盆小花。两旁有8棵小树,中间花坛里开了8朵花,还有9只蝴蝶。”教师可启发孩子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多角度地再做较深层次的表述:9个人中1个是老师,8个是小朋友;9个人中有6个人戴了红领巾,有3个没有戴;8个小朋友中,有4个男的,4个女的;9盆小花排两排,一排是5盆,一排是4盆……这样,充分挖掘课本插图的潜在功能,一图多“说”,不但让孩子们初步感知了抽象的“8和9”,了解了8、9的组成,而且拓展了思维的空间,丰富了数学语言,有利于数学语言表述能力的提高。再如教“同样多”时,通过摆一摆、比一比,教师指导孩子边摆边说:一只白兔抱着一块砖头,有5只白兔,5块砖头,砖头和白兔同样多。教学“多些,少些”时,引导孩子看图,指导孩子说:一头小猪扛一根木棒,还有一根木棒没人扛,木棒比小猪多。孩子在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中,初步学会一些数学语言,掌握最简单、最基本的思维模式。
二、创设情境,诱发“说”的欲望
许多大班孩子由于不善说、怕说得不好而露“洋相”,课堂上便静坐观看,即使有话也不想说。为此,教师必须善于创设情境,触发好奇心、好胜心,激发他们“说”的欲望,使他们积极投入到“说”的训练中来。例如:教学图形认识(长方形)时,首先提供长方形实物让孩子观察,然后我说:“在我们的教室里有许多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你能找到它们吗?”有的说课桌的面,有的说黑板的面,有的说电教柜的面……孩子们纷纷发言,气氛活跃。又如根据算式“7+5”来编应用题。教师可提出不同提示,采用比赛的形式进行,孩子们“说”的积极性就十分高涨。
(1)要求用“一共”来编题。如:草地上有7只羊,又来了5只羊,一共有多少只羊?
(2)要求用“比……多”来编题。如:学校买来7个篮球,买的排球比篮球多5个,买来多少排球?
(3)用“去(买、用、拿)掉”来编题。如:树上飞走7只小鸟,还剩下5只小鸟,原来树上有几只小鸟?
这样,在好胜心的驱使下,孩子们就敢“说”、爱“说”、乐“说”,积极发言,各抒己见,从不同侧面揭示“7+5”的意义,激活了思维,加深了认识,提高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架设桥梁,增设“说”的阶梯
数学推理是复杂的、连续的思考过程。在训练孩子“说”时,小孩子更多的困惑是不知如何说?怎样说?从何说起?教师除了加强示范外,还要善于铺桥搭路,帮助孩子减缓“说”的坡度,明确“说”的方式。如,在引导孩子说出“9+3”的思考过程时,可抓住关键部分设计成填空式:9添上(?摇?摇)变成10,把3分成(?摇?摇)和(?摇?摇),(?摇?摇)+(?摇?摇)=10,10+(?摇?摇)=(?摇?摇),所以9+3=(?摇?摇)。这样,孩子就能把“9+3”的思考过程描述得完整、严密、合乎逻辑。又如,在应用题教学中,可提供一些启发性的关联词语,让孩子进行造句式的语言训练。当由条件想问题时,用“已经知道?摇?摇和?摇?摇,可以求?摇?摇”来叙述,当由问题想条件时,用“要求?摇?摇就必须知道?摇?摇和?摇?摇”来叙述;在叙述列式依据时,用“根据?摇?摇所以?摇?摇”、“因为?摇?摇所以?摇?摇”的格式来叙述。通过架设“说”的桥梁,就能使小孩子有法可循,有利于达到善“说”的目的。
关键词:幼儿;美术;语言;能力
《纲要》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发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教师在平常组织语言活动的时候,要把语言活动和美术活动联系起来,幼儿时期的语言发展能力进步的十分迅速,因此,幼儿时期也是掌握语言的关键期,只有将语言活动和美术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也能发展的语言表达能力。美术活动是幼儿的另一种语言。幼儿会把自己的喜、乐、哀、怒通过美术作品都流露出来,使之成为幼儿自己天真的语言。由此可见,语言和美术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1在观察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都是通过观察来认识事物,观察在美术活动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让幼儿自己观察,感受生活,从而学习知识,并用语言表达出来。比如在引导幼儿绘画雨伞的时候,我让幼儿在下雨天的时候观察外面撑过的各式各样的雨伞,并且用投影仪将他们展现出来,让他们进行讲述,并请个别幼儿说说你家里的雨伞是什么样子的,你在马路上见到的雨伞有事什么样子的,他们的兴趣很大,争先恐后的要告诉我他们见过五颜六色的,彩虹的,小花的等等,这时,我们会顺势教他们说一些新的单词,最后鼓励他们说出完整的描述性语句的话,幼儿的兴趣很高,效果也非常好。这样不仅积累了知识,还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在想象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育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给予幼儿一个主题,让幼儿自由的翱翔在想像的世界里,这对他们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比如在画想象画“泥土里的世界”时,我先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听着轻松的背景音乐,我缓缓的说:我看见了一条弯弯曲曲的路,往里面走,看到了小蚂蚁的房子,看到了小田鼠在钻洞,看到了小蚯蚓在快乐的钻来钻去……这时候幼儿的思维非常活跃,很多幼儿都迫不及待地想要描述自己的想象,于是我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丰富的想象后,再让幼儿将刚才想象到的画出来,由于想象的内容是孩子自己的感受,是自己的所思所想,也会随着画画的过程而不断地创造出更多新奇的东西,在作品讲述时语言也就会更生动和富有情趣。
3在创作时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绘画时,幼儿会不自觉的发出声音,有些小朋友是自言自语,有些是在和别的小朋友对话。很多时候教师会制止幼儿,认为这样会影响别的小朋友,而且一个宝宝讲的所有的宝宝都会讲,这样也会破坏绘画的美好氛围。我觉得这个做法是错误的,我们应当抓住幼儿画画时爱讲话这个特点,加以引导,可以用儿歌和故事的形式开始美术活动。比如在进行人物头像绘画时,我以儿歌启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我带领小朋友边念儿歌边画画:宝宝真可爱,红红的脸蛋,大大的眼睛,弯弯的睫毛,咧着笑的小嘴巴,高高小小的鼻子,还有什么呢?你给小宝宝添上吧。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或者儿歌的方法,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也为语言的发展做了铺垫。
4在评价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在美术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想象、努力创作出一幅作品,他们这时非常渴望将作品展示给别人,希望别人了解自己的作品。我就利用幼儿的这种心理,给他们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幼儿练习介绍和评价作品。比如在一次绘画全家福的活动中,幼儿画了各种各样的一家人,有爸爸妈妈抱着宝宝的,有三个人手牵手的,也有宝宝坐在爸爸头上的……看到这么多各种各样的全家福,我鼓励他们向大家讲述,幼儿的表现欲望是非常强烈的,而且根据绘画的画面大家都说出了心中的故事,这个说是和爸爸妈妈在什么地方的时候,那个说爸爸举着他在看什么……就这样,一个个动听的故事,小朋友们孜孜不倦兴趣地讲着,这样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充实的发展和提高。
5在欣赏时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美术活动中,我通过让小朋友欣赏艺术家们的作品,能充分调动幼儿的感知、想象、情感、思维、灵感等多种感官,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可以使幼儿感受作品中的颜色,构图和造型等。比如,在欣赏绘本《我爸爸》时,小朋友们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夸张的画风深深地吸引了。他们被爸爸那一身格子的睡袍所吸引,再通过倾听爸爸的本领之后都情不自禁地发表自己的想法:贝贝说:“我爸爸像蜜蜂一样,因为蜜蜂很勤快,像我爸爸”。苗沛凝说:“我爸爸像猪一样,因为他很懒,经常躺着不动。”朱静茜说:“我爸爸像老虎一样凶猛,因为他会帮我赶走坏蛋”。互相介绍后,我再让他们绘画,将美术和语言结合。通过欣赏艺术家们的作品孩子们的语言表达更具体,更生动。
幼儿语言,是他们与社会交往与思维最主要的工具。儿童获得了语言,就意味着他们开始学会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喜恶,来认知和探索周边的世界,来和他人沟通。既然语言学习之于孩子的成长是如此重要,对老师和父母来而言,如何帮助和推动孩子的语言学习,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大事。研究表明,2-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下面,笔者就幼儿语言发展和大家作一个初步探讨。
一、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教师应注意为幼全面发展努力创造情绪愉快、气氛友好的和谐精神环境。在游戏活动中幼儿自身或幼儿之间常常会出现一些语言表达不明的情况,教师应尽量为幼儿提供自由交谈的机会,扩大幼儿自由交谈的空间,积极鼓励幼儿与人交谈,大胆地说明理由,不断丰富他们与人交流的经验,在愉快中获得语言的良好发展。如游戏活动时,给予幼儿充分交际的机会,在游戏之前请幼儿自己谈玩的规则,在各抒已见的基础上,对幼儿提出要求,然后再请幼儿按自己的愿望自由选择所喜欢游戏,当矛盾出现时,不要一语定案,而是鼓励这几名幼儿自己去讨论协调关系。例如,在玩木偶表演游戏时,小珍没有拿到小木偶,她看着其他小朋友们玩,心里不甘的找到我,“老师,我也想玩小偶”我对她说:“你说怎么办呢?你找小朋友商量商量吧!”于是小珍找到了婷婷对她说:“婷婷先让我玩一会儿行吗?”婷婷想了想说:“我还没玩呢!这样吧,我先玩一会儿,等我演完节目下班咱们再换行吗?”小珍虽然有些不乐意,但还是答应了。玩了一会儿的婷婷过来找小珍,“小珍我演完了,你去玩吧!”就这样,当出现交往障碍时,教师不要加以干涉,而是鼓励幼儿通过语言交流,自己协调解决问题。通过对话既锻炼了幼儿的思维反映,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
二、用“装腔作势”来引导幼儿说话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发现幼儿用一些残缺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时,不能急于按照当时的情况或环境来估猜、理解幼儿说话的意思,满足他们的要求。这样对幼儿语言的培养没有好处,久而久之,会养成他们说半句话的习惯。例如:当托、小班孩子来到幼儿园,看到柜子里放着积木,很想玩,就会指着积木说:“积木。”这时,我们不妨来个“装腔作势”,可以回答:“是的,桌上有积木。”这样回答,孩子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他就会补充一句“老师,玩积木”或“老师,要积木”,老师还可以继续装不懂,回答孩子“老师不要玩积木”。等到孩子讲出能正确表达意思的话之后,再让他重复一遍,并告诉他,一定要把话说完整,别人才能懂得你说话的意思,否则别人就无法满足你的要求。这样的教育,日积月累,时间一长,幼儿就自然会注意尽量要把话说完整,讲正确。需要强调的是,在培养过程中,成人要控制自己姑息迁就或过于心软的态度。特别是当幼儿讲了好几次还没有讲正确时,大人可能会产生“可怜巴巴的、算了吧”的想法而依了孩子,如果这样做,必将前功尽弃,对孩子的语言发展很不利。
三、让幼儿充分体验说话的乐趣
语言是人们交际的一种工具,幼儿语言的发展就象木工需要亲自尝试才能掌握刨子的用法,裁缝需要经常练习才会使用缝纫机一样,幼儿只有在大量的语言运用实践中,才能逐渐掌握语言这种交流工具。因此,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应该抓住各种契机,让幼儿开展语言交流。比如:有一次户外活动时,草地上的七星瓢虫吸引了许多幼儿,他们围在一起,不由自主的进行观察研究,互相间也自然地开展语言交流,后来我也加入了他们的讨论,并运用启发性提问引导他们深入观察想象表达。如:“七星瓢虫长得怎样?”“它是怎样爬的?”“它现在想去做什么?”又如,有一次午餐时,幼儿盯着碗里的菜,连看录像也没心思了,于是,我就让个别幼儿先来尝一尝,并引导幼儿观察:“这是什么菜?”“看起来是怎样的?”“味道怎样?跟哪种菜的味道有点相似?”通过由浅入深的提问,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交流,体验“讲”的乐趣。
四、设计合理的语言教学过程
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是引导幼儿在文学作品的学习中丰富词汇,在模仿和理解的基础上,启发幼儿的想象力,运用简单的词汇、句子,逐步培养他们连贯说话的能力。如:我在教大班儿歌《谁的家》时,先很神秘地出示有天空、海洋、草地的背景图,有意识地启发幼儿想象,这是什么样的天空?是谁的家?幼儿观察图片后,很踊跃地说:“这是蓝蓝的天空,是太阳的家,是飞机的家,也是小鸟的家”等等。我又问:草地好看吗?用一个好听的词来说说看。幼儿议论了一会儿,说:“绿绿的草地、美丽的草地”。我还问:海洋是什么样的呢?幼儿想的都是蓝蓝的海洋。于是,我启发幼儿想象,海洋为什么是蓝蓝的呢?幼儿通过这一启发,想到海洋又深又大,都会用“深深的”来表示海洋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有目的地引导,幼儿都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达深深的海洋是鱼儿的家,深深的海洋是轮船的家等。所以幼儿语言能力表现如何,词汇运用恰当与否,除具形象的教具和图片外,和教师有目的地积极引导有着密切的关系。
五、掌握幼儿个性特点因材施教